免疫管理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4 10:13:47

免疫管理论文

免疫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全市20个接种单位均有通过网络平台下载异地儿童接种信息,异地下载使用覆盖率100%。全市下载异地儿童25097人,占全市建档儿童数的7.5%,其中异地迁入儿童占76.6%,临时接种占23.4%。2.5短信功能使用情况2012年8月免疫规划平台短信功能开通,至2013年12月31日,全市接种单位共发送预约和漏种催种短信2748次,合计64446条。

2讨论

国家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实现了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由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向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的转变;而福建省免疫规划管理平台的建立则实现了网络数据交换,信息共享,是免疫规划管理信息化的又一里程碑。分析2005—2013年全市建档情况,省市内流动儿童占全市建档儿童数的68.4%,其中44.8%为外市进入本市,23.6%为本市内变更接种点。可见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网络平台的建设适时解决了接种对象流动性大的难题。全市30d及时建档率低,平均仅18.2%,无法保证预防接种特别是流动儿童接种的顺利接种。原因除因系统未与产科对接,首针接种后未立即建档外,部分接种登记人员对系统操作不熟悉,习惯采用现场手工登记在册,过后再重新录入系统有关。分析显示,全市接种单位儿童个案上传及时率为100%,但上传成功率仅84.5%,主要是部分单位的个案因未联网而进行多个系统同时录入,使得内部个案编码重复以致无法上传。上传的在册儿童个案中,暂住儿童和流动儿童占我市接种儿童的3/5,为主要接种人群。且2007—2011年儿童数呈平稳走势,基本处于9年平均值上下(图1),说明在国家服务器关闭后,各接种单位仍坚持在信息系统录入,2005—2006年的数据因补录不全以致儿童数未达到平均水平。2012—2013年儿童个案总数明显高于平均水平,2012年增幅达39.8%,得益于我省建立了居民健康信息系统免疫规划管理子系统,省内各接种单位实现了数据共享,提高了接种人员的建卡积极性,而便利的异地下载功能也使得原先接种点变动频繁的儿童纳入了信息系统管理。

从重复建档情况看,点内重复建档仍占21.6%,说明部分接种单位未定期清理系统内重卡,点外重卡多数为平台建设前已录入的儿童个案,需上级疾控部门对点外重卡及时合并。全市所有接种点均已启用异地下载功能,有1/3的流动儿童为异地迁入儿童,说明异地下载功能可正常有效地使用。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网络平台短信功能的开通,实现了接种预约、漏种儿童催种,在查漏补种活动中也发挥重要作用,为全市免疫规划的实施带来便利。

建议:①每个接种单位应培养至少一名熟悉信息系统操作人员,负责系统的日常维护,处理常见问题。②接种单位争取实现现场建档,同时提高档案的准确性;未能现场建档者,应在30d内完成。③接种单位应定期对辖区内儿童预防接种个案信息进行,市疾控机构应定期通过网络管理平台,确保异地下载功能正常运行。④目前该平台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如与医院产科对接等,应加大投入,建立长效机制,从根本上解决系统长期运行的经费保障问题。

免疫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1材料与方法

1.1药物及试剂舒关温经冲剂(SGWJCJ)由制川乌、川断、威灵仙、土鳖虫等药组成。舒关清络冲剂(SGQLCJ)由生地、功劳叶、雪花、鬼箭羽等药组成,県痹冲剂(WBCJ)为大连长白山制药有限公司出品。抗大鼠IgG免疫血清,由镇江医学院检验系提供。

1.2实验动物体重150~200g雄性大白鼠(SD),由南京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1.3方法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模型,参照Freund''''s完全佐剂性关节炎法[2],将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日分别灌服不同的药物,连续21d。另组灌生理盐水作正常对照。28d后大鼠眼眶取血进行免疫指标测定。

2结果

2.1IgG含量和循环免疫复合物(CIC)测定采用单向免疫扩散法测IgG,DEG6000沉淀法/比浊法测CIC,结果IgG(Dimm)正常组11.300±1.930,模型组14.100±0.487,比正常组显著增加,P<0.01,舒关温经冲剂和舒关清络冲剂小剂量组为11.388±2.205和11.838±1.604,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而两冲剂的大剂量组降低不明显,CIC各组数值变化不显著。

2.2红细胞免疫功能测定[3]结果见表1。

表1舒关冲剂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s,%)

Tab.1EffectsofSGCJonRBC-C3b-R&RBC-IC-Rofratswithadjuvantarthritis(±s,%)

Dose(g/kg)nRBC-C3b-RRBC-IC-R

Normal—815.667±4.6676.500±2.811

Model—810.875±2.6961)10.625±2.5602)

SGWJCJlargedosage4.8914.888±2.9773)10.286±2.430

SGWJCJlittledosage1.6712.857±2.9113)9.182±2.603

SGQLCJlargedosage4.8816.375±2.6154)9.625±2.825

SGQLCJlittledosage1.6814.625±5.3443)8.125±1.8853)

WBCJ6.01115.730±4.6903)9.444±2.639

Note:1)P<0.05,2)P<0.01,vsnormal;3)P<0.05,4)P<0.01,vsmodel

3讨论

目前普遍认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过程是免疫调节功能失调和红细胞免疫功能异常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4]。

利用Freund''''s完全佐剂刺激SD大白鼠形成免疫反应,造成免疫功能失调。本次实验中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RBC-C3b受体花环率下降(P<0.05),RBC-IC花环率上升(P<0.01),IgG上升(P<0.01),CIC也有所提高(P<0.05),这与以往的一些报道相符[1,4]。红细胞免疫是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红细胞主要通过膜上C3b受体粘附免疫复合物,携至肝、脾,由吞噬细胞吞噬[5]。因此红细胞C3b受体活性的强弱直接影响机体中免疫复合物的被清除的程度,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是由于抗原进入机体被巨噬细胞吞噬并与其膜上的HLA-DR分子结合成复合物引起免疫反应,激活B淋巴细胞,分泌大量免疫球蛋白,又与自身IgG结合形成CIC沉积在关节膜,激发胶原酶和破骨细胞致使关节软骨和骨破坏而发病。我们这次试验说明舒关温经冲剂、舒关清络冲剂能有效地恢复红细胞的抗原提呈功能,从而调节免疫紊乱,以恢复机体的正常免疫功能,这对机体祛除病邪及疾病的恢复有着积极的作用。

许化溪镇江医学院检验系,镇江212001

作者简介:陆跃鸣,女,39岁,实验师;

周学萍,女,39岁,中医内科博士,副研究员

作者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210029)

4参考文献

1何绍奇主编.现代中医内科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1:506-508

2徐叔方.药理实验方法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534-536

3郭峰.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初步观察.中华医学杂志,1982;61(12):715

4冷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改变.第四军医大学学报,1994:15(4):290

免疫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幽门螺杆菌(Hp)作为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癌、胃淋巴瘤发生发展中的重要致病因素已为大量研究证实,其致病机理包括Hp的尿素酶、蛋白酶、脂酶、磷脂酶A、趋化因子及细胞空泡毒素(VacA)等直接致病,也包括Hp引起宿主的炎症及免疫应答致病[1]。本文主要就Hp菌苗与宿主的免疫应答及相关问题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hp与菌苗研究

Hp感染是世界范围的,而且是终身感染。新近研究显示,口服菌苗可诱导针对Hp感染的保护性免疫,并且菌苗可治愈已存在的HP感染性病变,从而表明用菌苗治疗Hp感染是可行的[2]。用霍乱毒素(CT)B亚单位或大肠杆菌不耐热毒素(LT)作粘膜佐剂的Hp抗原诱导免疫已获成功,即Hp对宿主自然免疫应答的抵抗能被瓦解。成功用作Hp菌苗的抗原有Hp细胞裂解产物、尿素酶、VacA、热休克蛋白和过氧化物酶等。免疫学研究及动物模型也证实口服免疫不仅可以预防而且能治愈Hp感染,并且鼻内及结肠免疫均可引起胃粘膜的免疫保护[3]。新近Ghiara等用重组VacA或细胞毒素相关蛋白(CagA)作抗原,减毒的大肠杆菌LT突变体作为佐剂,成功地根除了小鼠模型中的慢性Hp感染,并证明该治疗性菌苗对Hp再感染有同样有效的免疫防御作用[4]。总之Hp作为非侵入性细菌,定居于胃粘膜表面,可引起机体的免疫及炎症反应。面对机体强大的免疫应答,Hp仍能继续生存并致病,其机理尚不清楚。免疫效应分子必须进入胃粘膜表面,才能中和和杀伤Hp。目前认为该作用与胃分泌液中出现抗Hp特异性分泌型IgA抗体相关。这种抗体也在感染的动物及人体中出现,所以细胞免疫效应在防御或治疗Hp感染中的作用仍需进一步研究。另外,了解Hp逃逸免疫效应分子的机理以及Hp菌苗诱导宿主的免疫保护及免疫损伤的机理,将为更有效的菌苗筛选提供可能。最近报道对Hp感染的易感性与小鼠中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位点直接相关,这是否适用于菌苗设计也需进一步研究证实[5]。

hp与宿主免疫

Hp诱导宿主免疫应答的途径,目前认为包括Hp可溶性产物的被动吸收,上皮细胞直接内吞细菌抗原,抗原通过被破坏的胃上皮进入组织激发机体的免疫应答[6]。粘膜对不同Hp免疫应答的差异是决定病变后果的重要因素。其中包括B细胞及相应的IgG、IgM的体液免疫应答,以及在Hp感染相关慢性活动性胃炎病变局部出现T淋巴细胞浸润的细胞免疫应答[1]。

Hp与体液免疫

实际上所有Hp感染慢性胃炎病人胃粘膜中均有针对Hp的特异性IgA出现,而IgM应答一般只发现于Hp感染急性期的胃粘膜局部。产生IgG(特别是IgG1)的浆细胞,在慢性胃炎中明显增加。在胃十二指肠粘膜局部证明有针对Hp感染的特异性IgG应答。粘膜表面分泌型IgA的出现对于抑制细菌抗原的摄取、阻止Hp的粘附和移动以及中和毒素都非常重要,即IgA在Hp感染中起保护性免疫作用。另外,由于IgA不能有效地激活补体,从而在阻滞Hp特异性IgG介导的补体活化及相关的中性粒细胞活化炎症及介质释放中起重要作用。Hp特异性IgE抗体在感染病人的血清中同样存在,但依赖Hp特异性IgE的肥大细胞释放组胺是否在胃粘膜病变中起作用尚不清楚[6]。

Hp与细胞免疫

针对Hp特异性T细胞也出现于Hp感染病人的胃粘膜中,其中CD45RO+T细胞在Hp感染相关的慢性胃炎病人的胃粘膜中明显增加。分泌γ干扰素而不是白细胞介素4(IL-4)的T细胞在病变局部的浸润也证实Hp诱导的特异性免疫应答以Th1型应答为主。Hp抗原特异性T淋巴细胞应答,不仅参与调节针对Hp的体液免疫应答,而且参与调节胃粘膜上皮中与粘膜防御及抗原呈相关的关键分子的表达[6]。新近研究发现,Hp诱导的抗原特异性T淋巴细胞以辅T淋巴细胞为主,包括Th1及Th2细胞。其作用包括两个方面:增强炎症反应及减少Hp在胃粘膜表面生存。未免疫小鼠感染Hp主要诱发Th1型应答,通过增加γ干扰素分泌而增强胃粘膜损伤性的炎症反应。相反,Hp菌苗抗原免疫后的小鼠感染Hp既诱发Th1型应答,又诱发Th2型应答。Th2型应答通过增加IgG1抗体、IL-4和IL-5的产生而减少Hp在胃粘膜表面的生存,起免疫保护作用。Hp及其菌苗诱导Th1和Th2细胞的作用共存,即增强炎症反应的损伤性作用及减少Hp在胃粘膜表面生存的免疫保护作用同时存在。Hp感染诱导的应答以Th1型为主,即以炎症性损伤为主;而疫苗诱导的应答以Th2型为主,即以免疫保护为主。中和γ干扰素可阻断Th1型免疫应答,减轻Hp的致病作用,及增强Th2细胞在疫苗免疫保护中的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目的[7]。

hp诱导的自然杀伤(NK)细胞在宿主的防御及炎症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外周血淋巴细胞与Hp的相互作用诱导非MHC限制的NK细胞活化并分泌γ干扰素,NK细胞的活化及γ干扰素的分泌对于激活巨噬细胞及促进Th1型抗原特异性T细胞应答均非常重要。另外,作为NK细胞的活化因子,IL-12可由Hp刺激的中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产生[6]。

Hp与自制免疫

一些Hp中脂多糖(LPS)的O-特异性多糖链抗原区结构与岩藻糖化的Lewisy血型抗原类似,而另一些菌株与LewisY血型抗原类似[8]。一些抗Hp的单克隆抗体与人和鼠的胃上皮细胞存在交叉反应。这种交叉反应与LPS模拟或Hp58kDa蛋白相关。该58kDa蛋白属于热休克蛋白(hsp60)家族成员,与人hsp60有高度同源性。而在T细胞水平上不存在宿主与细菌hsp60的交叉反应。根除Hp感染的结果表明无论是抗LPS决定簇还是hsp60的自身免疫应答,对胃粘膜的完整性没有长期的破坏作用[6]。Ko等用214种抗Hp的单克隆抗体检测其与人组织交叉反应能力,结果发现71种抗体与胃粘膜中Hp起反应,25种抗体与胃上皮细胞反应,8种抗体与十二指肠上皮细胞反应。与胃上皮细胞起交叉反应的抗体包括抗Hp尿素酶抗体、抗鞭毛抗体、抗LPS抗体及抗热休克蛋白抗体。提示Hp引起的宿主自身免疫应答涉及多种Hp成分[9]。Faller等发现Hp感染与抗胃小凹上皮细胞膜及壁细胞中小管结构的自身抗体明显相关[10]。另外新近研究发现,HpLPS表达人血型抗原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呈现期相性改变,包括三种类型变异体:第一种是表达Lewisx型抗原的LPS失去α1,3-岩藻糖,变为I抗原,这种改变是可兼管的;第二种是LPS的Lewisx抗原失去聚合主链成为表达单体的LewisY抗原;第三种是LPSlewisY抗原获得α1,2-岩糖,使LewisX和LewisY抗原的表达均被增强。表明同一Hp菌珠存在不同的Lewis血型抗原[11]。HPLPS的O-多糖抗原与Lewis血型抗原这种类似结构是否有种于Hp生存、引起宿主的自身免疫应答、促进Hp粘附及增强炎症反应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8]。

Hp与免疫抑制

有研究提出Hp直接诱导宿主的免疫调节,使针对Hp的有效免疫不能发生。Hp胞浆中一种非细胞毒素蛋白可以抑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增殖,该蛋白分别抑制单核细胞表面CD14及T细胞表面CD25分子的表达[12]。Hp诱导的免疫调节对免疫介导的粘膜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同时也导致Hp感染的长期持续存在。尽管Hp能刺激宿主免疫系统产生抗体及细胞因子,但是Hp亦产生一种介导抑制人细胞免疫的蛋白质,并且Hp编码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基因与侵袭性细胞内致病菌的SOD基因存在同源性,提示SOD涉及辅助Hp抵抗吞噬细胞的杀伤作用[8]。另外也有研究发现活Hp可下调病毒特异性CD8+细胞毒性T细胞应答及Th1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反应,从而降低宿主的细胞免疫应答[13]。

hp与MHC

hp诱导的NK细胞分泌的γ干扰素使胃上皮细胞MHCⅡ类抗原表达增高,即增加对胃上皮细胞的细胞毒损伤作用[6]。Maekawa等发现Hp诱导胃上皮细胞MHCⅡ类抗原分子的表达比γ干扰素的作用强,并且胃上皮细胞可以起抗原提呈细胞的作用而参与对Hp的免疫应答[14]。

结语

Hp对宿主的影响及宿主对Hp菌苗的应答既包括炎症反应,也包括免疫应答;既涉及体液免疫应答,也涉及细胞免疫应答;既存在免疫保护作用,也存在免疫损伤作用。因此,深入研究并阐明Hp及其菌苗诱导宿主免疫应答的机理,将为有效的Hp菌苗的研制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导及新的研究思路。

参考文献

1HuntRH.ScandJGastroenterol,1996;31(Suppl220):3-9

2LeeA.ScandJGastroenterol,1996;31(suppl215):11-15

3MichettiP.Gut,1997;41(Suppl3):A53

4GhiaraPetal.InfectImmun,1997;65:4996-5002

5KraehenbrhlJPetal.Gut,1997;41(Suppl3):A53

6CrabtreeJE.ScandJGastroenterol,1996;31(Suppl205):3-10

7MohammadiMetal.Gastroenterology,1997;113:1848-1857

8MoranAP.ScandJGastroenterol,1996;31(Suppl215):22-31

9KoGHetal.Helicobacter,1997;2(4):210-215

10FallerGetal.Gut,1997;41(5):619-623

11AppelmelkBJetal.InfectImmun,1998;66(1):70-76

12KnippUetal.FEMSImmunolMedmicrobiol,1994;8:157-166

13ShiraiM.JInfectDis,1998;177(1):72-80

免疫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在未来某个时代,身处多伦多市无法

>> 体验式未来:现身说法 现身说法 达人现身说法 现身说法,事半功倍 玩家现身说法 草根歌手现身说法 惠普现身说法“动成长” 现身说法,教儿子成长 火力工厂“真理”现身说法 现身说法 遍地开花 胖妇现身说法专家热心点评 现身说法:我用上了低温慢煮 现身说法:忘带急救盒有送命危险 增强孩子免疫力的现身说法 模特美眉携手老妈现身说法 小议品德课倡导教师“现身说法” 法官现身说法:朋友圈口无遮拦罪与罚 加盟商当选“十佳创富明星”创业周上现身说法 灵龟膏到底好不好 让加盟商现身说法 投资者现身说法 三招教您展会淘金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管理 > 体验式未来:现身说法 体验式未来:现身说法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斯图尔特·坎迪")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我们可以设计未来情景,并通过参观它来帮助我们理解可能的未来

在未来某个时代,身处多伦多市无法花时间去到密集城市环境以外休闲的人,最后他们只能到自然缺失症诊所就诊,在那里他们会获得膳食补品,体验虚拟雨林,并且接受脑部扫描。

在未来,新加坡的一家深受喜爱的博物展览馆,将会对过去数十年里在爱情、性和婚姻方面发生的惊人社会变革进行跟踪记录,包括国家资助的、用来维护国民健康的社交机器人也将亮相。

墨西哥城还会遭遇严重洪灾,而当市民们站出来为彼此提供基本需求服务,被称作墨西哥蝾螈行动(Operación Axolotl)的点对点紧急互助服务就出现了。

到2044年,北卡罗来纳州的年轻人在18岁时将会面临重大抉择,那就是选择顺其自然任由命运之神摆布还是采用神奇的现代医疗技术,以获得真正的不朽之身。

也许你会问,人们怎么能够自称预测到了这些情况呢?事实上,我并没有预言到这些事情会发生,我是亲身体验到的。作为一名体验式未来学家,我的工作是自己创造并帮助他人创造跨媒介情景,在这里能够对那些可能性进行思考、感知并利用它来作出更好的决策。在过程中,所有媒介地位平等,从交互式性能到构建实体,从视频到食物,只要是能将未来场景用潜在的即将到来的真实情况生动化地呈现出来,都可以使用。

如果来自爱丁堡大学的认知科学家安迪・克拉克的观点正确,那么思维就不局限在人类的大脑内部。我们还会利用周围环境进行思考。我们口袋里的地图或手机就是思维过程的主动延展。

我们可以设计未来情景,并通过参观它来帮助我们理解可能的未来。与那些在董事会或者联合国峰会上用传统的白皮书或幻灯片来展望未来相比,想象下使用这种展现方式会有多大的优势吧?

免疫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医院最主要的任务,是满足患者需求、治疗疾病。除通过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效率、节约成本,医院各专科的诊疗能力永远都代表着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为此,江苏省兴化市人民医院作为一家县级市的二级甲等医院,将发展重点放在了创建有特色的重点专科上。早在2007年,医院就提出“兴化病人兴化治,疑难杂症不出市”的奋斗目标,强化学科建设,早于其他很多县级医院,率先发力推动临床专科化,提升医院综合诊治能力,履行好县级龙头医院在本地区的教学、科研、疑难危重症患者的综合诊治的职能。其前瞻性的发展战略与2009年新医改的目标不谋而合。

专科细分与整合

2007年是兴化市人民医院发展的重要时间节点。在新的管理层成立后,通过与职工的交流讨论,医院设立了全院一致的发展目标,在管理流程和制度落实上进行改进,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在此基础上,医院若想更好地满足患者需求,必然要主抓专科建设,将专科精细化,以做强做精。2007年,医院门诊量达433343人次,收治住院患者15673人次,在客观上已达到进一步细化专科的规模。

为此,医院将普外科细化为肝胆胰外科、胃肠外科、甲乳外科、肛肠科、小儿外科、烧伤整形科;将内科细化为心内科、肾内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血液科、风湿免疫科、内分泌科、呼吸内科、肿瘤内科、感染科以及重症医学科。并引入人才,创建了放射介入科和手外科,从而使医院临床专科达到31个。

在专科细化的过程中,医院也面临着来自各学科带头人的很大阻力。但在严格推行的两年后,无论在患者还是同行眼中,医院的专科技术都树立起知名度,在医疗技术上发生了质变,医生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找到了发展目标,患者也得到了更好的技术服务。

目前医院心血管内科、神经外科、普外科、肿瘤科、骨科、泌尿外科、妇科为泰州市重点专科;儿科、胸外科、口腔科、肾内科、呼吸内科为兴化市优势专科;微创外科、介入放射科等具有地域优势的新重点专科已经基本形成。

未来的一两年内,医院还计划推出建设一个省级重点专科,并对重点专科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持,包括增加科研经费、减少会议人数限制、增加数量、优先购买设备、提供更多外出进修学习的机会等。

另一方面,临床的专科化不仅指专科的细化,还包括专科间的整合。专科细分与整合的依据,是患者需求和医学发展。

以骨科为例,脊柱病、关节病、创伤等都拥有较大的患者群,而人员配备和病区分配为骨科的细化提供了可能性。因此,骨科还可再细化为脊柱、关节、手外科、创伤等4个组。

而在整合方面,普外科与消化科要实现在内镜诊疗技术领域的全面优化整合,在微创技术领域将推进普外科、胸心外科、泌尿外科、妇科等全面合作,搭建高水平的微创技术平台。由于介入治疗的发展,对心脏病患者进行介入治疗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的判断,需要心脏内科与心胸外科合作。

医院的学科战略贯彻,是一项全面立体的工程。医院在建设新大楼时,将原来分散设立的心内科与心胸外科、儿外科与儿内科、神经内科与神经外科、消化内科与胃肠外科等相关专科比邻而设。这种病区分配也是专科整合的体现,合理利用了空间和人力资源,为下一步各诊疗中心的建立打好了基础。

学科建设与人才建设并行

临床专科化,离不开人才建设。县级医院引进人才仍面临着一定难度。为此,医院采取了“引进来,走出去”的思路。

在引进上,医院通过参加高校人才洽谈会,利用网络招聘信息等各种渠道,积极引进学科带头人和成熟技术。2007年,医院只有3名硕士,现已发展到硕士生导师11人、硕士研究生78人,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3人,泰州“311”工程培养对象13人,兴化市“313工程”培养对象17人,形成了相对合理的人才梯队,为部分强势专科进一步细分打下基础。

在走出去上,医院与北京协和医院、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中山医院、红房子医院、瑞金医院、长海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等多家医院建立了长期协作关系,同时邀请各位国内顶尖专家到医院义诊讲学、定期坐诊。通过讲解和长时间的接触渗透,医院医护人员得以学到更加规范的技术动作,以及学科的各种外延知识,使学科建设更加规范。

在人才建设中,更为根本的则是规划好、培养好、使用好现有的人才队伍,严格规范化培训、鼓励在职继续教育、加强“三基三严”培训、定期组织管理培训。医院打破了过去只能在省内或上海进修的规定,放眼全国,到各个顶级专科进修学习。

在护理方面,医院也下大力度,将大批护士送去进修、参加专科护士培训,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开阔眼界。

除此之外,医院还组织应急预案、急救技能演练,利用开展理论及操作竞赛等各种形式,促进全员素质的整体提升。

人才建设不仅体现在技术上,管理也应与之同步。医院注重完善科主任和医师的考评体系,突出教学与科研得分的权重,将考核结果直接与职称晋升挂钩,与职务升迁挂钩,与年度评先评优挂钩。加强临床教学管理,形成“科主任-主诊医师-二级诊疗医师-实习医生及护士”一对一互动教学为主的带教网络,并以“师带徒”的模式促进低年资专业技术人员的成长。

另外,医院通过先自下而上再自上而下的方式,在全院推行绩效管理,将管理中的难点通过调整考核权重的方式进行科学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其经验与做法先后在部级、地市级医院管理论坛上交流。2013年,医院在本地区率先开发了“阳光用药”监管平台软件,短期内实现了全院药占比、抗菌药物使用率、处方平均金额、不规范处方数、用药不适宜处方数、超常处方数的全面下降,得到省、市纪委的高度好评,并将该做法全面推广。

2013年,医院的住院患者数达到了3.6万人次,较5年前翻了一番有余;手术1.2万台次,比2007年增加了近一倍。近5年来,医院获得泰州市科技进步奖17项,兴化市科技进步奖96项,申报科研立项81项,省级以上杂志409篇,其中SCI论文5篇。

免疫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 政府审计;免疫系统;审计创新

人类认识事物发展并把握发展规律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漫长过程,而人们对某一事物的认识飞跃常受世间生物界生命组织的构造与变化的启迪。如前任审计长李金华常把我国的政府审计比喻为国家的“看门狗”、人民群众的“眼睛”、国家经济的“保健医”、国家经济的“安全员”等等;社会上较为流行的说法有:政府审计是“经济警察”、“消防队员”、“救火队员”、“交通警察”等。从这些认识中不难发现两个共同特点:一是把非常专业化的审计采用拟人或拟物的手法加以形象化、角色化和通俗化,使人们易于想象和理解;另一是这些类似的联想比喻都是拟人化或拟物化的表述,由单一器官“眼睛”到整个人的职业形象。而审计“免疫系统”论则冲破了以往认识审计包裹的外壳,直接深邃到 “现代政府审计是经济社会运行的一个免疫系统”,由此引发了审计理论与实践的创新。究其原由,不难理解,大家熟知的“免疫”来自医学和生物学的术语,具有主动地、积极地发挥预防、提示和抵御功能,其中以预防为首。正如刘家义审计长指出的,政府审计作为国家经济机体抵御病原菌侵犯最重要的防护保卫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政府审计机关相当于免疫器官,审计小组相当于免疫细胞,审计人员相当于免疫分子。它们分别定居在国家经济体固定的部位,成为机体的“常驻警卫部队”。一旦机体的某个部位遭遇病毒入侵,就能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反应,产生免疫对抗,这一部位会增加“警卫部队”并和病原体作战,各免疫器官、组织细胞和免疫分子间统一协调、密切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免疫防御功能。审计有义务尽早地预感到风险,有责任迅速地侦察发现问题,有能力提出调动国家资源全力出击去解决问题和抵御“病害”的建议,审计要发挥预防和警示作用,而非屡审屡犯,屡犯屡审,恶性循环。审计的重点是割除产生问题的“病灶”,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顾“救火”,疲于奔命。

一、我国政府审计功能的演进

从认识论和系统论出发,人们认识事物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从简单到复杂的客观规律。对政府审计功能的认识提升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经历了由初级到高级,由单纯到复杂而又与时俱进的传承和发展,依次有查账功能、评价功能、监督功能、控制功能、法治工具功能和“免疫系统”功能等不断演进的时期(图1)。具体可分为三个不同时期。

(一)萌芽时期:单一的查账功能

自我国“审计”一词出现,早期人们对于审计的理解就是查账或会计检查。这是一种传统的政府审计观,在当时很流行。这种观点侧重于审计方法或审计手段,历史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我国古代的“听其会计”,或国外的“听证”,迄今为止仍有较大的影响,直至1982年8月召开的中国会计学会专题学术讨论会上,仍然有观点认为政府审计就是查账,查账是政府审计最根本的职能。所以,查账论开启了政府审计功能的先河。

(二)发展时期:监督、评价与控制等多功能并存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经济社会生活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复杂,人们意识到政府审计不仅要查账和评价过程,同时要对经济活动、对国家财政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进行监督,这时政府审计又被看作国家财政的“看门狗”,发挥审计监督的功能。此时政府审计工作的核心是通过审核、检查,查明被审计事项的真相,然后对照一定的标准,作出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是否真实、合法、有效的结论。这种观点得到了中国审计界的普遍认同,它对审计本质和审计功能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这种独特的见解给审计理论界带来了新鲜的血液,被很多人称为“审计认识上的第一次飞跃”。

评价功能的观点在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审计理论界独领,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审计的发展。我国政府审计起步较晚,结合中国国情和国外的先进经验,有人提出了评价活动论,也叫方法过程论。它认为政府审计是人们对相关经济活动与经济事项的评价活动,政府审计不只是查账,更是发挥评价的功能。值得一提的是,该观点应用到我国政府审计的具体实践,有着自己的特色,它一般不仅仅局限于微观经济的评价,而且注重处理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的关系,从宏观经济利益出发进行微观经济评价,有助于保证评价结论的合理性和公正性。国内有学者将从“查账功能”到“评价功能”的转变,称为“审计认识上的第二次飞跃”。

究其审计产生的历史根源,我们知道审计在本质上是一种确保受托经济责任全面有效履行的特殊经济控制,所以审计活动实际上是一种控制活动,审计行为实际上是一种控制行为。这种观点有利于将控制论、管理论和系统论等现代科学运用到政府审计理论的探究中,更深刻地揭示了政府审计的本质,促进了政府审计理论的发展,使其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中国有学者称这次认识的深化为“审计认识上的第三次飞跃”。

(三)完善时期:国家法治工具与自身“免疫系统”功能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公众的民主与法制意识日益增强,审计的功能也随之被赋予了更新的涵义。政府审计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宪法赋予的重要职责,随着审计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审计由关注微观到关注宏观;由单一审计到综合审计;由审计唯一到与调查并重;由审计报告到审计公告直至问责等诸多方面发生了巨大转变,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进入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现代技术方法越来越先进,社会对政府审计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刘家义审计长在2007年年底全国审计工作会议结束时的总结讲话中首次提出“现代政府审计是经济社会运行的一个免疫系统”,其根本目的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依法行政,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努力构建全面发展的和谐社会。该观点的提出引起了很大的反响,符合当前中国的国情,学习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对审计功能的深刻认识和综合性判断,被国内学术界视为“审计认识上的第四次飞跃”。

二、对政府审计自身“免疫力”的诠释

刘家义审计长提出,审计的本质是国家经济运行的“免疫系统”。①该观点是在综合很多学科和审计实践的基础上,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提出的创新成果。我们可以结合免疫学领域的理论启示和政府审计的相关知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政府审计的“免疫力”进行深入理解。

(一)前瞻性――事前审计

政府审计机关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政府审计的系统性和批判性保证了其具有“诊断功能”和“预警功能”,能够尽早检测到经济社会潜在的风险,及时、灵敏地传递或报告风险信息,使相关人员予以关注,并预料到这些风险可能带来的危害,尽快采取措施来转移、化解、减少、避免风险,最终起到预防的效果和事前控制的作用。同时,通过法定的依法审计活动,维护良好的财经秩序和发展环境,从而确保国家经济安全,达到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

(二)即时性――事中审计

这是一项重要的功能,也可以理解为免疫学领域中的“清除功能”、“除疾功能”、“自我修复功能”的有机结合体,在政府审计这一领域可以从审计机关和被审计单位两方面理解。一方面审计机关可以明确经济责任,通过依法严格审计,发现相关的制度性缺陷和问题,对一些违反国家法律规定的项目进行严肃处理,坚持以真实性、合法性审计为基础,加大查处重大违法违规和经济犯罪问题的力度,促进反腐倡廉建设,强化监督机制和权力制约;另一方面被审计单位从自身情况出发,认真对待和处理审计机关提出的改进建议和意见,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改进,以促进被审计单位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增加企业的显性价值和隐性价值。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政府审计保障国家经济秩序本身正常运转,起到“自我过滤”、“强身健体”的效果。

(三)问责性――事后审计

抵御功能可以理解为政府审计的“防火墙”,是国家经济安全、社会安全的屏障,能够自动隔断、拦截、缓释风险的侵袭力和影响度,防御风险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运行的袭扰、腐蚀和侵害,保护经济社会肌体健康,保护社会经济秩序稳定,保护国家利益不受侵害。②它更多的侧重于事后控制,类似于医学中的“矫正器”,及时将已经存在的危害阻隔在外,并将信息传达给该系统本身,使整体发挥“免疫系统”的作用。

三、政府审计“免疫系统”论的审计要素创新

审计学科具有独立的理论体系。审计理论是审计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总结和概括,是指导审计实践的指南。审计理论体系可以划分为审计基础理论、审计应用理论和审计发展理论。审计基础理论解决审计是什么、为什么要审计、为谁审计以及如何审计等基础性命题;审计应用理论解决审计主体实际作用于审计客体及其程序与方法等命题,回答审计基础理论应用于审计实践的实务问题;审计发展理论解决审计持续、协调和健康发展的前瞻性命题,规划审计科学发展方向。建立科学完整的审计理论体系是对审计实践科学总结的产物,是审计学科建设的基本目标,同时也是审计学科发展和成熟的标志之一,审计理论体系的建设不可能完全套用其他学科的研究。

“免疫系统”功能论的提出,以全新的视角形象生动地全面阐述了政府审计的本质、职能、目标、方式和作用,赋予了现代政府审计更加丰富的内涵,是适应目前发展形势的一个理论创新,为未来的审计实践工作提供了建设性的指导,为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中国特色的审计模式指明了道路。(如图2)

(一)对政府审计本质的创新

在审计机关成立之初,人们认为审计就是查账,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客观上要求审计还要对经济活动和国家财政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进行监督,这时审计又被看作国家的“看门狗”。进入新时期以来,审计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审计的要求以及审计风险越来越高,审计已渐渐渗透到民生、生态、环境、社会、企业等各个方面。面对新形势,“免疫系统”观点在查账理论、“看门狗”理论等基础上应运而生,从全新的视角审计和把握政府审计的功能与作用,把维护国家安全作为审计永恒的主题,认为审计本质是“社会政治经济体系重要的制度安排”,从国家学说的高度指出了政府审计是国家政权的组成部分。

(二)对政府审计目标的创新

传统的理论认为政府审计的目标可以概括为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当“免疫系统”论在审计界流行起来,人们此时把审计目标更加具体化,可以分为微观目标和宏观目标。微观目标可以看为具体审计项目的目标。我国政府审计的宏观目标主要指维护国家安全和财政经济秩序,保障国家利益,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廉政建设,带动和维护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安全、有序发展。在微观查处问题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监督功能,推进民主法治,维护人民群众最根本的利益,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安全、有序发展,以有利于宏观目标的实现,宏观目标的实现更加充分体现了微观目标实现的作用。所以两者是相辅相成、密切联系的。

(三)对政府审计方式的创新

面对新形势,为了增强“免疫系统”的运行功效,需要不断探索和改进审计方式、方法,提高政府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首先,该观点突出预防功能,注重关口前移,突出事前、事中审计,审计方式渐渐发展为全过程的跟踪审计,更好地增强了政府审计工作的实效性。其次,计算机审计给“免疫系统”功能的发挥提供了很大的技术支持,审计方式将更倾向于审计人员操作下的计算机审计模式,适时开展联网审计,将进一步推进金审工程的建设、加快网络建设步伐,实现政府审计信息化工作的规范运作。最后,“免疫系统”功能论适应了当前国家形势的发展要求,大力推进绩效审计方式,更加注重考虑审计机关和被审计单位及相关工作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

(四)对政府审计职能的创新

传统的审计理论认为政府审计具有三大职能,即经济监督、经济鉴证和经济评价。但这些只反映了审计的一般属性,而“免疫系统”功能论的提出,对审计职能的本质理解提升到一种新的视角和新的层面。此观点主要体现为预防功能、建设功能、自稳功能、监督功能和抵御功能五个方面。这其中突出了预防功能,它突破了传统的观念,侧重于事前控制。预防是基础,只有注重预防,才能防患于未然。在被审计单位违法乱纪等问题发生之前,采取各种措施予以制止,比事后控制要好得多。所以,“免疫系统”功能论将政府审计从事后审计转变为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从“亡羊补牢”转变为“未雨绸缪”。它将审计的功效范围加以拓展,增强了审计的权威性,丰富了审计职能的内涵。

(五)对政府审计作用的创新

“免疫系统”论突破了传统审计理论对审计监督的作用,强调了政府审计不仅发挥“看门狗”的作用,而且更加突出预防、示警和修复的功能。此时,政府审计是一种“内生性”力量,政府通过它的作用,达到增强免疫力、增强自身素质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审计求稳定、保安全、促发展、创和谐的建设性、完善性和创新性的作用。所以政府审计的意义更加明显,加强了对社会发展进步的贡献度。

四、政府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实现途径

(一)构建联动机制,发挥“团队协作精神”

人体只有通过有规律的血液循环,将其各个器官有机联动形成一个整体,才能正常生活,从事各种社会活动。同样的道理,政府审计机关要想发挥保障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需要包括纪检、监察、财政、税务以及司法等社会各部门的积极配合与协作。只有审计机关与各部门发挥“团队合作精神”,领导和组织有序,形成合力,才能把审计工作做到最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种观点落实到实践工作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促进建立“团队联动”机制。

首先,开展政府审计工作前,建立政府审计工作的联系制度,规定定期召开联系会议,各部门相互沟通和汇报信息,可以很好地整合审计资源,提高政府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其次,在开展实际工作时,各部门相互配合,发挥各自的职能优势,形成强大的审计合力。通过审计机关可与被审计单位建立审计联系制度,将审计监督的关口前移,利用专业技术优势对被审计单位存在的管理漏洞和潜在风险主动进行修补和抵御,对可能发生的违规违纪问题提早发现、提前预防,真正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强化审计执法的力度,提高审计工作的权威性,更好地发挥其风险预警、防范和化解的作用。最后,在工作接近尾声时,健全有关文件的移送制度,把审计结果通知利益相关人,并相互反馈情况,加强部门间工作成果的运用,从制度和实践的层面形成审计防范的屏障,有效地发挥政府审计“免疫系统”功能。

(二)发挥社会舆论监督作用

正如总理说的,“我们的审计工作,要给老百姓一个负责任的交代。”为更好地完成温总理的要求和发挥政府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单凭审计机关的努力还不够,社会公众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在实践中,可以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增加匿名举报渠道,完善提供信息者的保密机制和奖励机制,与网民定期交流等方式来发挥公众的社会监督作用。“免疫系统”功能整体上体现为为公众服务,那么审计机关应时刻与人民群众保持联系,倾听他们的呼声,努力做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使公众对政府和审计充满信心,使审计真正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三)践行科学发展观,实现政府审计的可持续发展

“免疫系统”的观点强调政府审计的服务功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保驾护航。所以,政府审计的体制、机制、制度和管理层面等改革势在必行。在倡导科学发展观的新时期,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加强政府审计工作的绩效,实现政府审计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首先,具备宏观意识和整体观点。应树立科学的审计理念,不仅要关注大案要案,更要具备跳出审计看经济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其次,重视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审计和风险管理审计。定期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评价,引入风险管理机制,可以及早发现风险,并采取措施降低和转移风险,在很大程度上杜绝被审计单位管理部门负责人所造成的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的情况。最后,开展全过程跟踪审计并实施建设性的事后监督工作。政府审计不仅要发现问题并追究责任,更应该在审计后的若干年内,保持与被审计单位的联系,跟踪检查被审计单位的整改程序和实际进展并提出建议,将后续审计工作落到实处。通过这些措施,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和事后监督三者有机结合,使政府审计真正发挥其“免疫系统”功能。

(四)加大反腐力度

廉洁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审计机关和人员一旦有不廉洁的行为,就会丧失政府审计“免疫系统”的立场,失去公众的信任。反腐倡廉,法律、制度和文化是三种有力的武器。其中,道德文化建设是最高境界,是最有效的廉政机制之一。对政府和审计机关的廉政建设要以制度约束为主,以教育培训、社会文化相配合进行综合治理。因此,在实践中既要坚持教育与管理并重,落实自律与他律、内在约束与外在约束的有机结合,又要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同时,加强廉政教育,严肃廉政纪律,加大监督管理,严格执行审计“八不准”,增强审计机关的公信力,确保审计队伍的清正廉洁,为发挥“免疫系统”功能贡献一份力量。

(五)筑牢审计工作的自身基础

1.审计理念需与时俱进

坚持创新审计思路、审计模式和审计方式等,创建以事前审计为起点、事中审计为重点、事后审计为落脚点的审计制度,本着预防与查处相结合的原则,大力推行内部控制审计和风险管理审计,做到标本兼治,以达到缩短审计时间、降低审计成本、提高审计效益的目的,强化全过程审计的效果性。

2.审计人员自身素质整体提升

审计人员是审计“免疫系统”的“细胞”,是发挥“免疫系统”功能至关重要的因素。在倡导科学发展观的今天,审计人员应努力提高各方面的能力,探索完善适应审计工作需要的管理机制,推进审计事业职业化和科学化,努力打造政治过硬、业务精通、作风优良、廉洁自律、文明和谐、有责任感的审计队伍,提高审计机关的执行力和公信力,促进审计工作再上一个台阶。

3.审计队伍结构优化

当前,审计队伍 “高、精、尖”的审计领军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缺乏,从专业结构看,会计审计约占32%,而工程、计算机专业和管理类的仅占8%、4%和3%,审计人员的专业结构单一,整体结构不太合理。审计涉猎的面很广,为了更好地发挥“免疫系统”功能,必须调整审计队伍的结构和审计的教育机制,争取在短期内,使审计人才队伍比例协调,能满足各方面审计工作的需要。同时,加大培训力度和后续教育跟进,构建学习型机关,努力培养审计领军人才和复合型人才。

4.加速审计信息化的建设步伐

审计机关应该坚持“以应用为核心”,加大硬件和软件方面的投入,推进信息化建设。具体来说,加强工作人员的培训,不断推广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实行审计行政办公、审计业务流程无纸化和审计项目管理、审计资源管理信息化,为提高政府审计“免疫系统”功能提供先进可靠的技术保证。

5.完善审计考核和激励机制

传统的审计考核办法中,大案要案容易出审计要情,而其分值占得比重较大,容易造成审计人员过于重视眼前的东西,忽略审计队伍、制度建设这些重要的基础工作,对长远的发展不利。在强调“免疫系统”功能的时代背景下,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考核和管理机制,通过强调推进跟进审计的办法来改进,确保审计工作从体制机制方面发挥作用,这些要求都应在考核指标构成要素上体现出来,将审计关口前移,防止大案要案的发生。

“免疫系统”功能论的提出是审计领域的一面新的旗帜,给审计理论界和实务界都带来了重大的契机。在倡导科学发展观的新时期,我们应该紧紧把握时代的使命,强化审计自身建设,联合政府各部门、被审计单位和社会公众的力量,发挥团队主义精神,在实践中体现预防、建设、自稳、监督和抵御的作用,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服务,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 刘家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审计工作全面发展[J].审计研究,2008(3).

[2] 王永泰.关于政府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理解[J].审计月刊,2009(7).

[3] 陈骏,吴青川.政府职能转型背景下的政府审计治理功能[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9,24(1).

[4] 王会金,王素梅.政府审计“免疫系统”建设:目标定位与路径选择[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0,25(2).

[5] 段兴民,赵晓玲.政府审计“免疫系统”论引发的思考[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9,24(2).

[6] 高玉静.“免疫系统”论的理论创新和审计“免疫”的实现途径[J].审计月刊,2009(11).

[7] 时现,李善波,徐印.审计的本质、职能与政府审计责任研究――基于“免疫系统”功能视角的分析[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9,24(3).

[8] 刘英来.审计是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研讨会综述[J].审计研究,2008(5).

[9] 李凯.从公共受托责任演进看政府审计本质变迁――兼论审计“免疫系统”论[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9,24(1).

[10] FlintD. Philosophy and principles of auditing: an introduction[M]. Macmillan Education Ltd. , 1988: 15.

齐兴利教授简介

免疫管理论文范文第7篇

>> 哺乳动物之最 哺乳动物简史 哺乳动物的“飞行” 哺乳动物都爱囤货 早期哺乳动物昼伏夜出 我们都是些抒情动物 我们都是好色动物 最小的哺乳动物——鼩鼱 巨型哺乳动物探秘 “哺乳动物”,此名由何来? 谁杀了北美大型哺乳动物 无处不在的哺乳动物 最怪异的哺乳动物 吃饭最快的哺乳动物 我国发现迄今最原始的具毛发哺乳动物完整化石 哺乳动物不全是恒温动物 我们大家的哺乳故事 世界最小的哺乳动物:北小麝 哺乳动物抗肿瘤免疫失败的起因 探密哺乳动物的冬眠现象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管理 > 我们都是哺乳动物 我们都是哺乳动物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陈瑜")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摄影师伊薇特・艾文斯的公开哺乳照

在美国伊利诺伊州摄影师伊薇特・艾文斯(Ivette Ivens)女士的镜头下,公开哺乳的妈妈们骄傲得闪闪发光。拥住吮乳小娃的她们,不管俯身微笑还是直视镜头,都一脸的理所应当。伊薇特告诉《人物》记者,她特意带妈妈们到户外拍摄哺乳照,是为提醒她们“哺乳是最最天性自然的事”:“我希望人们看待妈妈哺乳,就像看待猫妈妈在喂猫宝宝,或者其他任何哺乳动物―我们都是哺乳动物。忘了那些遮盖的围布和母婴室,哺乳是只属于妈妈和宝宝两人之间的事。”

伊薇特把这些哺乳照上传到Facebook,收到了9.5万次赞。她反问那些“为什么非要公开哺乳”的质疑:“为什么不能公开哺乳?这是天赋人权,所有活物都该想吃就吃,不论在哪儿,不论在何时。”她为摄影项目取名“我哺乳(I Breastfeed My Toddler)”,并为此感到光荣,因为这是“在分享所有妈妈感受到和想保留,却没勇气说出来的感受,只有正在哺乳的妈妈才知道,这件事比看上去还要圣洁得多”。

伊薇特将她的理直气壮归因于“格外突出”的母性。16岁就想当妈妈的她不是“想为所爱的人生孩子”,而是“想要孩子才寻找等待所爱的人”;她选择在家生产两个儿子,因为“这是美妙的经历,家庭环境让我放松、有力而平静”;不同于用婴儿监控仪看护隔壁房间孩子的多数美国妈妈,伊薇特是坚定的母婴同房者。

母性为伊薇特确定了事业方向。“在怀孕、哺乳、做母亲这一美丽旅程中看到的无穷无尽的美”,指引她成为一名没有工作室的母婴摄影师。她在想象力能带她到达的任何地方拍摄母亲和孩子,从繁华的芝加哥市中心到宁静的森林,从社区的庭院到拍摄对象的卧室。

她的哺乳也是如此不设限。生下第一个孩子后,伊薇特把所有内搭T恤都改成了V领,“我在我想的任何地方哺乳,从教堂到派对,从农贸集市到高定服装店。妈妈就该在宝宝需要的任何时候哺育他们。”她仍记得自己的第一次公开哺乳,是在一家喧闹的家庭餐厅里,那是孩子出生后她和丈夫的首次外出,“孩子肯定会饿啊,所以我整顿饭都在喂他,我吃我的,他吃他的。”

她却不记得有没有人侧目而视了,因为压根没在意,“会被娃娃吃奶冒犯到的人要么是自己有问题,要么就是无知。娃娃要吃妈妈的奶,其他人管不着。”这位每次穿着沾满娃娃口水的T恤、顶着一头乱发哺乳时都“感觉到自己是个超级英雄”的妈妈说“哺乳就是我的超能力”,语气不容冒犯。

这位超能力妈妈到底还是被冒犯了。大儿子满6个月时,有位熟人建议伊薇特给孩子断奶,“因为过了半岁还吃母乳的话,长大会变成gay的”,这个理由让伊薇特哭笑不得、出离愤怒:“这是我听过的最荒谬的事了。”

但也是这件事给了伊薇特启示。从未在哺乳这事儿上迟疑片刻的她逐渐注意到一个令人沮丧的事实:哺乳居然会受到那么大的争议。“电视上从不提倡哺乳,我们只能看到大公司想让我们看到的,宝宝吃了他们的奶粉多么聪明和健康。”伊薇特开始思索,试图找到整件事的根源,“哺乳妈妈实在受到太多质问和限制了,我得告诉大家,哺乳不仅正常而且应该。”

觉得“必须先破冰”的伊薇特请丈夫为自己拍摄了第一张公开哺乳照,在芝加哥郊外的森林中,两个儿子像一对串联的小灯泡一样趴在她胸前,表情安心宁静,远景中,森林的微光似乎幻化成了圣光。

伊薇特把自己的哺乳照上传到包括个人网站在内的几个图片网站,隐隐担心照片的去向:有时社交网站会删除母亲们上传的哺乳自拍照,就像有些店铺会请离那些哺乳的母亲那样。

所幸,照片没有石沉大海,网络传来热闹的回声,开始有妈妈联系伊薇特,要求“也拍一套这样的”。

当然回声不全是善意的。“刚开始确实有不少因为哺乳感到不快的人”,但伊薇特毫不为此感到沮丧,“只要我不停止分享作品,就会收到越来越多积极评论。”她补充道,“反应真的越来越好了。”

每一次的拍摄都精彩、独特且转瞬即逝。“我拍过一些雪景照,有人留言问妈妈和孩子穿那么少冷不冷。事实是,他们只从开足暖气的车上下来了几分钟。”哺乳照经常是一下子就拍好了,因为和孩子在一起时,妈妈们都会最最放松。

照片越积越多的伊薇特准备把作品结集出版,名字叫做《哺乳中的女神》(Breastfeeding Goddesses),这本5月3日在亚马逊上架的新书讲述的是妈妈们哺乳时的切实感受:“尽管在现实中,哺乳是脏乱、难受甚至痛苦的,但每个母亲的内心讲的都是另一个故事,哺乳纯洁、美丽,神圣非凡。”

伊薇特也在忙着在芝加哥同期开幕的影展,影展和摄影项目同名,《我哺乳》(I Breastfeed My Toddler)。“我拍的是那些给年过周岁孩子哺乳的妈妈,是自信和骄傲的宣言,也是妈妈们感受到的。”哺育大儿子到超过3岁、仍在哺育11个月的小儿子的伊薇特,百分百支持让孩子自己决定何时断奶。而重要的是自由随心,赞同哺乳的伊薇特并不反对背奶和使用配方奶粉的妈妈,事实上,她的下一个项目就是那些往返于职场和家之间的“背奶妈妈”:“在美国,每个妈妈的选择都不一样,我相信每个妈妈都知道什么是对孩子最好的。中国是什么样的?”

好奇的伊薇特得到了她的答复:在中国,女性、尤其是知识女性公开哺乳非常罕见,孩子们常常会在1岁之内遭遇一场撕心裂肺的断奶期。

免疫管理论文范文第8篇

我国是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老龄人口的绝对数在世界占第一位,而且增长速度快,高龄人口(指80岁以上的)增长速度更快。

据我国老年学会预测,到2015年,我国将有2亿老年人。今后,各国人口的结构,无一例外都会是老年型。据有关权威资料预测,从1990年到2025年,中国老年人口将增长2.2倍。

再看一看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从7%增加到14%所用的时间,美国经历了68年,而中国只需要27年。

面对一个庞大的老年人口群体,必须重视并研究“健康老龄化”问题。

1987年5月召开的世界卫生大会,将这一问题列入世界卫生组织的《全球保健纲要》;1990年9月,世界卫生组织在哥本哈根会议上,把健康老龄化作为一个战略目标。从此,一个真正重视老年健康,并使老年健康能得以持续发展的全球性纲领形成。因此,可以说提出并逐渐实现这一目标,是维护老年健康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如何理解“健康老龄化”

曾任中国老年学会会长的邬沧萍教授有一段精辟的论述。他指出健康老龄化有6个要点。

健康老龄化的目标是老年人口群体大多数健康长寿,体现在健康预期寿命的提高。健康老龄化着眼点是群体的健康长寿,而不能仅满足于个别人的高寿记录。但群体的健康长寿是以个人的健康长寿为基础的,因而,创造条件保证大多数老年人均达到健康长寿时,群体的健康长寿才能得以实现。

健康老龄化不仅体现为寿命的长度,更重要的是寿命质量的提高,老年人口健康寿命的质量是有客观标准的,是可以量化的。欧洲老年学会主席戴尔指出,这一标准包括:减少由衰老带来的疾病,使急、慢性病得到治疗和康复,尽量减少长期患病和需要人长期护理的时间,延长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的时间,增加老年人独立的时间,减少老年人受歧视的时间等。

目前我国老年人口寿命提高得很快,但生命质量不够高。一是老年期死亡率比发达国家高;二是进入老年期后,存活时间短,或者说,老年人的更替较快;三是进入老年后的17年左右余寿中,预期的健康寿命只占1/3左右。

人类老龄结构向老龄化转变,一方面要求有相应的“健康转变”来适应;另一方面,要求把健康的概念引申到社会、经济和文化诸方面。

这里所指的“健康转变”,实际上是指“第一次健康转变”和“第二次健康转变”。前者旨在使死亡率下降,这可以通过提高公共卫生水平,改变不卫生习惯,降低婴幼儿死亡率,对儿童推行计划免疫,消毒杀虫以及使用抗生素等措施来保证。

而“第二次健康转变”,则指解决已存活到老年的庞大人口,如何延缓衰老的保健问题。此外,人口老龄化客观上要求把健康涵义的外延延伸到社会、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即我们平时常说的“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人口老龄化是一个过程,要从个体和群体增龄的过程中,认识老年人群健康状况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及发展趋势。老年期的健康状况,其实是婴幼儿、青少年和成人后各阶段所有制约健康的因素,最综合、最集中和最终的表现。要历史地、全面地认识老年人的健康,它与所有人的福利都联系着。

健康老龄化是人类面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而提出的一项战略目标和对策,它是建筑在科学认识的基础上的。由于人口老龄化正在或者已经成为现实,大量的老年人口向科学家提出了很多问题,这就自觉、不自觉地促进了老化生理学、老化心理学、老年医学与社会老年学的研究以及生物工程学的发展。健康老龄化是同每个老年人、同各行各业都有关系的一项全民性保健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党、全民长期不懈地努力才能逐步实现。

实现“健康老龄化”是全社会的责任

由于老龄化是一个过程,要实现健康老龄化就必须从青、中年开始,就应重视老年性疾病发病前期的病因预防。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一级预防”。

对已进入老年的人群,要及时做好对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控制疾病的发展。这就是所谓“二级预防”。

对已患病的老年人,为了防致残、防恶化,尽快促进康复,必须做好“三级预防”工作。

健康老龄化是人类的永恒主题。老年人口健康水平是全民健康状况的最终和最集中体现,也是最客观的检验尺度。今天老年人的健康,是其中青年时期健康的积累。今天中青年乃至青少年、儿童的健康也就是明天的老年人健康的未来。

因此,必须从全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待老龄化。而且全社会都要来关心、支持老龄人口的健康化。

健康和寿命,60%取决于自己

贯彻“预防为主”,是全球疾病控制的战略思想。

为保护和促进人类健康,对病因明确疾病的预防,应是最重要的,因为绝大多数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病因,都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那么,减少和改正这种生活方式,就是预防这些疾病的最好办法。

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结果提示:个人的健康和寿命有60%取决于自己,15%取决于遗传,10%取决于社会因素,8%取决于医疗条件,7%取决于气候的影响。

由于健康受诸多因素影响,科学家就用一个公式来表示健康及其影响因素的关系:

健康状况=函数(环境+医疗保健+个人生物学因素+生活方式)

公式中的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医疗保健包括预防、治疗、康复和自我保健等;个人生物学因素包括机体生理、遗传因素等;生活方式包括饮食、活动、睡眠、娱乐、社交及有无不良嗜好行为(如吸烟、酗酒、性乱、药物依赖等)。

从上述公式的内容看,有些因素是个人不可控制的(如环境因素、个人生物学因素等) ;而个人的生活方式,则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而这一因素对健康状况的好坏起到关键的作用。

健康在你手中

基于上述的事实,大家应该树立这样的观念,那就是“健康在你手中”,“最好的医生是你自己”,“多靠自己,少依赖医生”等。自我保健医学(人称第四医学)是相对于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而言。它顺应了人类近些年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不断增多的趋势而产生、发展,它是利用自己所掌握的医学知识和养生保健手段,依靠自己和家庭、社区(不住院)的简易条件,对自己进行自我观察、诊治、护理和预防等工作而达到健身祛病、延缓衰老和延年益寿的目的。自我保健医学并不局限于自我消除疾病,也不局限于单纯健康的范畴,它具有相当的社会性,是人类健康观认识上的一次飞跃。

免疫管理论文范文第9篇

11年来,院党委、院部领导全院干部职工,坚持改革,励精图治,顽强拼搏,克难奋进,顺利实现了深化改革,强化基础的“一五”规划和重建中医部,扩建西医部的“二五”规划目标,医院人才队伍,专科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职工收入,经济总量均取得了显著成绩,实现了“八九十”的战略目标,即职工收入是合院前的八倍,经济收入是合院前的九倍,固定资产是合院前的十倍,医院中西两部共占地11万m2房屋建筑面积达20万m2,其中业务用房15万m2。核定病床1200张,开放病床1800张。医院固定资产达9亿元,年门诊量达60万人次,住院病人达3万多人次,年总收入达4亿多元。

建院以来,医院在注重医疗水平、医疗服务外,十分重视内部就医环境建设,在后勤基础设施建设上,以强基为先,投入巨资完善设施,增强设备,美化环境,着力营造优美、便捷、温馨、和谐的就医环境。据统计,医院后勤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达5.27亿元,其中,新修业务用房12.3万平方米,投入资金达4.87亿元;新修职工住房160套,总面积达2.3万平方米,投入资金1634.6万元;维修改造业务用房3.5万平方米,投入资金达1029.4万元;维修业务房、职工住房屋面积达5.28万平方米,投入资金158.5万元;维修、改造、治理院内环境,绿化美化,投入资金达350万元;购置供电、供水设备设施投入资金达523万元;维修、购置供暖、供气、洗涤设备设施投入资金达250万元。

医院根据医疗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群众对住院条件要求越来越高的实际,大胆探索,明确提出了“用明天的钱办今天的事,用别人的钱办自己的事,用自己的钱办自己的事,发展医院,富裕职工,回报社会”的办院理念和宗旨,走模拟股份制,融资制超常规发展之路,抢抓和应对铁路、高速公路、机场扩建带来的挑战和机遇,确定了重建中医部、扩建西医部“二五”规划期间的战略思想和战略目标,拆除了中西两部旧门诊大楼,重新修建综合业务大楼,彻底改变就诊、住院楼房陈旧、窄小条件极差的状况。从2005年开始,医院按照环境舒适化、设备现代化、信息数字化、诊疗人性化、安全自动化的思路和要求,中医部集门诊、住院、医技为一体的综合业务大楼动工建设。该大楼共16层,建筑面积2。5平方米,投入资金达1亿元,于2007年3月竣工投入使用。从2006年7月开始,西医部集门诊、住院、医技为一体的综合业务大楼动工建设。该大楼共33屋,地下2层,地上31层,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已于2009年7月竣工投入使用,总投入资金达4亿元。两栋大楼设计科学,功能齐全设备先进,装饰档次高。大楼内设计配置了现代化的中央空调系统、消防系统、变配电系统、垂直运输系统(电梯、扶梯)、高层供水加压系统、智能化系统(计算机网络、闭路电视及广播、病房呼叫、安全监控、门诊就诊叫号等)、中心供氧、中心吸引系统、污水处理系统。病房设计宽敞明亮,视野开阔,病房装修宾馆化。普通病房均设计配置有卫生间及热水洗浴设施、有线电视、宽带、衣柜、写字台、饮水机。较高档病房设计配置了客厅、客房、厨房、电冰箱、微波炉等,病人住进设备齐全舒适的病房,更增添了家庭的温馨。中医部由于住院条件的改善,技术精,服务好,大楼营运一年余时间,日门诊量,入住病人是,收入总量均在新大楼营运前的基础上翻一番,取得了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中西两部两栋大楼建设按期投入使用,为医院在“两路”开通后的又好又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如今,医院中西两部两栋崭新的标志综合业务大楼分别座在恩施城清江的东西两岸,尤其是西医部综合业务大楼将成为一座高大雄伟、宽敞明亮的州内及武陵地区领先的标志性现代化医用大楼屹立在清江河畔。

我院十分重视职工住房建设,供电、供水、供暖、供气、洗涤等后勤保障配套设施建设,以及绿化、美化环境建设。医院为改善职工住房条件,稳定人才队伍,修建职工住房160套,其中,户平170~200平方米的高知楼80套,使大多数高级知识分子住进了设计合理,宽敞明亮的住房。医院为确保供电、供水、供暖、供气、洗涤等后勤保障系统正常运行,以及价值2亿元的高精尖设备用电安全,投入大量资金购置先进设备设施,以及全院供配电系统、供水、供气、供暖管、线进行彻底改造,消除了潜在隐患,使用供电、供水、供气、供暖安全足量,为医疗活动,职工生活与工作提供最佳保障服务。医院为了给病人,职工提供更加优美、舒适住院环境和工作生活环境,投入很大的财力、物力,对中西两部院内破烂不堪、杂乱无章的环境进行了彻底全面整治的改造,并围绕新的建筑重新进行绿化设计,重新修建了花园,人行车道,种花、种草和栽树,院区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院内绿化面积达到35%以上。如今,中西两部院内旧貌变新颜,使人漫步于院内,但见芳草青青,绿树成荫,鸟鸣花香,四季如春,置身于如此优美、洁净的环境,信步而行,真让人感受到“医院之中有园林,园林之中国医院”,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佳境。

11年来,医院先后荣获湖北省文明单位,湖北省医院管理年活动先进单位,全省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省卫生文化建设先进单位,三级优秀医院。如今,恩施州中心医院综合实力位居全省同级同类医院前列,已成为卫生部园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武汉大学,湖北中医学院和湖北民族学院教学医院,恩施州紧急救援中心,湘、鄂、渝边区医疗技术中心。

风化正茂当有时,百尺竿头节节高。院党委、院部为适应快速发展的步伐,又制定了“三五”发展规划。我们相信,医院将以一流的环境,一流的人才,二流的设备,一流的服务,实现管理数字化,服务人性化,人才博士,技术微创化,职工满意,百姓信赖,政府放心的品牌医院。医院将成为恩施最美丽的一道风景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吴德银男,1974年毕业于恩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医学专业,现任恩施州中心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副主任医师。

长期从事卫生行政管理,传染病地方病防治与管理,卫生监察及医院总务后勤管理工作。几十年来,数篇卫生防疫管理论文在、上发表,并在全国学术会议上交流。

免疫管理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知信行/KAP教育; 社区; 抗生素使用; 认知水平; 抗生素滥用

中图分类号 R95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11-0076-03

自1940年发现青霉素并将其应用于临床后,人类社会就开始了使用抗生素治疗的新时代,许多曾经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感染性疾病自此便得到了有效控制,婴儿出生死亡率和手术后感染率也大幅度降低,人们的平均寿命也得以延长15~20年。但是,由于抗生素滥用现象的普遍曾在,各种危害也随之而来。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记录表明,三分之一的药品不良反应由抗生素滥用导致,抗生素不良反应病例报告数占所有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总数的一半,数量和严重程度均排在各类药品之首[1],我国每年有8万人直接或间接死于抗生素滥用[2]。抗生素滥用的除了与法律体系不健全、“以药养医”的医疗体制限制、管理体制不完备、医师和药师的认知缺陷等有关外,与公众对抗生素应用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也有很大的关系[3]。因此,本研究拟通过社区“知-信-行”(Knowledge-Attitude-Belief Practice,KAP)教育,提高公众对抗生素应用的认识,以减少抗生素的滥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在中山市南区医院下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就诊的社区居民150人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1)年龄20~60岁;(2)在本地连续居住3年以上;(3)具有阅读理解和交流能力;(4)自愿参加调查并填写知情同意书;(5)排除具有临床医学知识和药学知识背景;(6)排除患有免疫系统疾患。

1.2 干预方法

基于“知-信-行”教育理论,根据基线调查中研究对象对抗生素各方面知识的掌握水平,采用社区宣讲、文字教育、专题讲座、个体指导和定期评价的教育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有关抗生素知识的教育。具体方法如下。

1.2.1 板报宣传 由社区护士轮流负责采集资料和设计板报,内容每月更换一次,具有醒目、新颖、生动、有趣的特点,将其摆放在社区内居民经常出入的地方。

1.2.2 文字教育 在社区免费发放有关抗生素使用知识的小册子,内容以文字为主,图文并茂,有针对性地选择内容,比如抗生素的分类,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危害,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等方面的知识,并在社区悬挂张贴抗生素滥用危害的醒目标语。

1.2.3 专题讲座 每月开展一次有关抗生素使用知识的宣传讲座,讲座内容要求通俗易懂、中心突出,具有针对性,研究对象必须都参加,在最后环节让参加者自由提问。

1.2.4 个体指导 由研究者在每次集体讲座后,以及居民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就诊或咨询时,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1.3 评价方法

使用调查问卷的方法,测量研究对象抗生素使用行为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分别在社区“知-信-行”教育开始和结束时对研究对象进行测量。问卷在参考文献[4]的基础上自行设计,问卷由抗生素与疾病关系、抗生素使用方法、抗生素适应症、抗生素与耐药性关系四个方面共20题组成。研究对象根据每一项问题填写“对、错或不知道”,每答对1题给1分,答错或不知道均为0分。问卷总分20分,得分14~20分为高水平分数段,8~14分为中等水平分数段,0~8分为低等水平分数段,得分越高,说明抗生素使用认知水平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抗生素应用知识得分

研究对象四个方面回答知识问卷的得分均显著高于KPA教育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知-信-行”教育前、后研究对象抗生素应用知识得分情况 分

项目 KAP教育前 KAP教育后

抗生素与疾病关系 1.15±0.80 2.23±1.20

抗生素使用方法 0.98±0.25 1.64±0.45

抗生素适应证 3.50±1.82 9.65±3.20

抗生素与耐药性关系 1.20±0.95 3.72±1.63

2.2 抗生素应用认知水平

除了项目5和项目14之外,经过社区KAP教育后,研究对象对抗生素应用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得分均显著高于KAP教育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抗生素应用于临床后,感染性疾病和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大降低,大量的医疗费用也减少了,但抗生素滥用也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危害。“美国枪支容易买到,而抗生素很难买到,在中国却相反。”这句话在医学界广为流传,说明中国抗生素滥用情况非常严重。

抗生素滥用不仅是医学问题,也是社会问题。(1)细菌耐药性增加:抗生素滥用使某些细菌发生变异,导致常用的抗生素耐药性产生或增加;在未完成疗程的情况下频繁更换抗生素,或者用药量不足、未按医嘱用药,都会使与之接触但未被杀灭的细菌对其产生耐药性;在广谱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下,细菌耐药现象更加严重。(2)药品不良反应增加:抗生素如同其他药品一样,是一把双刃剑,进入人体以后在抑制和杀灭细菌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会产生很多的不良反应。医学专家2005年的调查研究表明,在20万例药物不良反应致死病例中,40%的患者是死于抗生素滥用,中国7岁以下儿童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导致疾病的人数多达30万,占患病儿童的总数量的35%。(3)浪费医药资源与增加医疗费用:抗生素滥用浪费了国家医药资源,导致有限的医疗卫生经费不能得到合理配置,社会医疗成本投入增加。据15年以前的一项统计表明,仅第三代头抱菌素不合理使用一项就使我国每年浪费7亿元人民币的卫生资源,随着医药资源的丰富和药物购买便利性的增加,抗生素的滥用程度与日俱增,浪费的医疗资源和医疗费用更是水涨船高[5]。

抗生素滥用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到政府、医疗机构、医生和患者等多个层面。但是,民众缺乏对抗生素的认识是一个重要原因,相当一部分人不知道抗生素滥用的危害。曾琬舒等[6]的研究表明,社区民众完全不了解抗生素的占36.44%,很了解的仅占4.86%。杜兆英[7]认为随着文化程度的降低,对抗生素提取源的回答正确率、对抗药性正确认识、对健康的影响及重视性也随之下降,这可能与文化程度不高,医学常识缺乏有关,因此要加大对低文化者的宣教与用药知识普及。黄雅璐等[8]发现通过面向社区居民宣传合理、安全使用抗生素的常识,可以减少消费者用药的盲目性,有可能有效地遏制药物滥用现象。岳兰[9]的调查显示,82.6%居民认为提高对抗生素的使用与认知是有必要的。本课题组成员研究过程也发现,85%以上的研究对象承认根本不明白什么是抗生素的耐药性,也从来没有接受过此方面的信息和教育。可见,采取有效的教育方式提高民众抗生素使用认知水平是减少抗生素滥用的有效途径。

实施社区KAP健康教育后,在“抗生素适应证”方面的问题得分提高幅度最大,调查数据也表明回答问题正确率也由原来的31%上升到72%,属中上等水平。“看到周围有人感冒时应提前服用抗生素预防感冒”均分由(6.12±2.39)分提高到(15.80±6.24)分,“抗生素能治疗任何原因引起的感冒、咳嗽、发烧、支气管炎、咽喉肿痛等上呼吸道疾病”均分由(2.36±1.61)分提高到(5.62±1.94)分,“只要感冒发烧,就应该马上使用抗生素治疗”均分由(3.65±1.60)分提高到(8.26±3.76)分,“轻微感冒发烧或炎症时自行购买抗生素治疗,不需要到医院就诊”均分由(2.46±1.32)分提高到(6.85±3.20)分,说明公众以前对抗生素适应症知识认知程度比较低,经常把抗生素作为治疗或预防感冒的主要药物,在调查中还发现有些居民把抗生素当做“万能药”,只要身体不适就自行去药店买抗生素服用,而不是先去医院就诊。研究表明,社区KAP教育很大程度上扭转了公众对抗生素适应症的认识。随着公众对抗生素适应症认识的加深,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会减少抗生素的滥用。“抗生素使用方法”方面得分尽管与实施社区KAP健康教育前比较有显著提高,但是提高幅度相对最小,这表明抗生素的使用是比较专业的知识,普通公众难以通过知识普及教育全面认知。因此,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限制抗生素的流通使用很有必要。在“抗生素与耐药性关系”方面,“抗生素耐药性有很大的危害”均分由(4.60±2.47)分提高到(18.50±5.65)分,说明社区KAP教育对提高公众认识抗生素耐药性有很好的效果。很多调查对象认为“抗生素耐药性与个体没有关系,那是社会和医疗部门的事情”,表明此前相关教育开展远远不够,以至于公众认为抗生素耐药性与自己无关。“外用抗生素不会产生耐药性,没有危害”这是很多调查对象认同的观点,说明公众对药物的吸收方式以及药代学方面的知识缺乏了解,也提示在社区开展药物使用和疾病防治方面的KAP教育非常有必要。

对“抗生素价格越贵治疗效果越好”、“抗生素的使用剂量越大治疗效果越好”等问题得分在实施社区KAP教育前、后无显著差异,可能是因为在教育前大多数公众就知道这种观念不对,也可能是本研究在问题设计方面有不科学之处。此外,本研究没有深入分析实施社区KAP教育后公众对抗生素使用行为的分析,今后需要进一步探讨。

综上所述,本研究表明社区KAP教育是提高公众对抗生素应用认知水平的有效途径,在社区开展有关抗生素知识的KAP教育是减少抗生素滥用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邱家学,李娜.浅析我国抗生素滥用现状及危害[J].上海医药,2006,27(12):555-556.

[2]王磊.国家治理“抗生素滥用”究竟触动了谁的利益?[N].中国青年报,2004-04-29(2).

[3]郑英丽,周子君.抗生素滥用的根源、危害及合理使用的策略[J].医院管理论坛,2007,123(1):23-27.

[4]张琳琳.健康教育对社区儿童家长使用抗生素的影响[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22-28.

[5]樊亭亭.我国抗生素滥用规制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13-17.

[6]曾琬舒,吴艳琴,胡世弟,等.重庆市居民抗生素认知及使用情况调查分析[J].重庆医学,2012,41(20):2068-2070.

[7]杜兆英.甘肃省平川地区抗生素应用现状分析[J].社区用药指导,2010,13(12):14-16.

[8]黄雅璐,郑海霞,钱凯莉,等.社区居民对抗生素的认知与使用情况调查[J].社区医学杂志,2013,11(6):52-55.

[9]岳兰,冯淑华,郭志伟,等.北京市西城区居民对医疗状况认识及志愿者需求的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2011,27(4):260-262.

上一篇:虚拟货币论文范文 下一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