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汉双语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2 14:42:47

蒙汉双语论文

蒙汉双语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蒙汉双语/诉讼/程序性/保障

民族语言文字平等权是公民的宪法性权利。三大诉讼法中所确立的民族语言文字诉讼原则是公民这一宪法性权利在部门法当中的具体体现,它赋予了公民在诉讼过程中可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也称母语诉讼权。我国有56个民族,5个民族自治区。在这些民族地区的司法实践当中,当事人及诉讼参与人对其所享有的母语诉讼权的行使体现出我国诉讼语言文字的多元性。内蒙古是以蒙古民族为主体的民族自治区,在基层司法实践中,用蒙语或蒙汉双语进行诉讼是常见的事情。基于蒙汉双语诉讼实践的需要以及新时期实现社会和谐的司法保障为宗旨,研究蒙汉双语诉讼中的程序保障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的价值。

一、蒙汉双语诉讼的运行状态及分析

少数民族地区诉讼语言文字多样性的司法实践告诉我们,诉讼语言文字的多元性需要特有的程序制度加以保障。由于我国少数民族大多居住在偏远地区,“少”且“边缘化”的状态,使得这种诉讼语言文字的多元化及相关程序上的特殊利益诉求没有被更多的人所关注。内蒙古是以蒙古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全区共居住有49个民族,其中人口在100万以上的有汉族、蒙古族。根据宪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蒙古语言文字和汉语言文字都是当地的通用语言文字。因此,用蒙语和蒙汉双语进行诉讼就成为内蒙古区别于其他地区的特有诉讼文化之一。

2007年笔者在内蒙古自治区的西部和东部,分别选择蒙古族居住比较集中地区的3个基层法院、1个中级法院进行了调查,统计了从2004年至2006年(以下调查内容中简称三年)使用蒙古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案件数量和使用蒙汉双语进行诉讼的案件数量,上述案件占全年案件总数的百分比,考察了蒙汉双语诉讼的庭审模式、法官的配备数量及其占该法院法官总数的百分比、专职翻译人员的配备状况以及有无相关的规范蒙汉双语诉讼的规范性文件等问题。这些地方的具体情形虽然不能代表内蒙古区域内蒙汉双语诉讼的全部状况,但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反映存在于内蒙古基层司法实践当中的蒙汉双语诉讼的一些特征。

A旗基层法院三年中每年用蒙古语言文字进行审理的案件均占该法院受理案件总数的13%、11%、11%,蒙汉双语诉讼的案件分别占案件总数的15%、18%、13%;目前该法院23人具备法官资格,其中11人具备蒙汉双语诉讼的能力,占法官总数的48%;22人具备本科学历,1人大专学历,其中大部分都是成人本科自考学历;无专职翻译人员,由具备双语诉讼能力的法官担任翻译,往往是由合议庭或独任审判员来担任翻译工作。

B旗基层法院三年中用蒙古语言文字进行审理的案件分别占该法院受理案件总数的37%、28%、27%,蒙汉双语诉讼的案件分别占案件总数的3%;目前该法院12人具备法官资格,全部具备蒙汉双语诉讼的能力;12人全部具备本科学历,其中大部分都是成人本科自考学历;无专职翻译人员,由通晓蒙古语的法官、书记员、援助律师担任翻译工作。

C市基层法院三年中用蒙古语言文字进行审理的案件分别占该法院受理案件总数的3%、5%、5%,蒙汉双语诉讼的案件均占案件总数的3%;目前12人具备法官资格,全部具备蒙汉双语诉讼的能力;10人具备本科学历,大部分都是成人本科自考学历;无专职翻译人员,由通晓蒙古语的法官担任翻译,往往是由合议庭或独任审判员来担任翻译工作。

D中级法院三年中用蒙古语言文字进行审理的案件分别占该法院受理案件总数的5%、5%、4%,蒙汉双语诉讼的案件均占案件总数的9%;110人具备法官资格,其中32人具备蒙汉双语诉讼的能力,占法官总数的29%;大部分都是成人本科自考学历;无专职翻译人员,由通晓蒙古语的法官或人或辩护人担任翻译。

在调查中了解到,上述法院中形成了既分流又混合的双语庭审模式。在蒙汉双语诉讼中,法院根据双方当事人的意愿和所通晓的语言文字(指蒙古语言文字和汉语言文字)的情况来决定法庭审判组织的人员配备。具体有如下几种情况:(1)蒙古语审讯。如果双方当事人都通晓蒙古语并愿意用蒙古语进行诉讼,法庭审判人员就由通晓蒙古的法官组成并审理,判决书也以蒙古文撰写。(2)汉语审讯。双方当事人愿意用汉语进行诉讼,法庭审理也可用汉语进行。如果一方反对则用蒙古语进行审理。(3)蒙汉语混合审讯。如果诉讼双方都不通晓对方的语言,法院则安排双语法官主持审理,由合议庭的法官或是书记员或是人、辩护人向双方当事人进行翻译。判决书也分别用蒙汉两种文字进行撰写,向当事人送达蒙汉两种文字的裁判文书,诉讼过程中其他的诉讼文书也都以当事人通晓的语言文字撰写。(4)特殊情况。在内蒙古东部地区由于蒙汉民族长期杂居生活,形成了混合使用蒙古语和汉语的习惯。这种语言表达上的习惯也影响着庭审的诉讼语言。在庭审中用蒙古语表达的过程中常常夹杂一些汉语,特别是用专业的法律术语表达自己的主张、抗辩、举证,辩论时更是如此。应对这种情况的是出身于当地的双语法官。当地的双语法官在生活中已经习惯了这种语言表达方式,在遇有这种情况下,如果出现语言交流上的困难,往往是以庭审法官为中心或者可以说以庭审法官为临时的法庭传译员,经法官、双方当事人及人的充分的交流来进一步弄清对方所表达的意思。因此,在内蒙古东部地区语言混用多于语言分流。在调查中某法院院长反映,全旗只有两名通晓蒙古语言文字的律师,因此聘请通晓蒙古语言文字的律师较难。

综上,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经验认识:在蒙汉双语诉讼中,法院在尊重当事人诉讼语言选择权的前提下,基本保障了当事人及诉讼参与人的母语诉讼权,并形成了一些动态的程序规范。首先,具有一定程度的程序性审判组织的保障。在上述基层法院和中级法院,都有一定的蒙汉兼通的双语法官。他(她)们大部分通过自考或函授的途径获得了法律专业的本科学历。从审判组织方面基本满足了蒙汉双语诉讼及程序上的需求。其次,形成了适应内蒙古地区蒙汉双语诉讼的庭审模式及相关的程序制度。即除了使用汉语的庭审模式外,还有蒙古语的庭审模式、蒙汉语混合庭审模式。它具备的宪法以及诉讼法的根据是明显的,在一定程度上无疑保障了当事人及诉讼参与人的民族语言文字诉讼权利的实现。但是存在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即诉讼主体权力或权利的行使缺乏稳定的程序规范及相关制度的保障,具体表现为:1.庭审语言模式灵活性有余,稳定性不足,缺乏统一性。蒙汉双语诉讼缺乏统一的庭审语言制度的规范,诉讼过程中法官权力的行使缺乏硬性的程序性规范的约束,容易导致法官权力的滥用。同时也无法进行有效的监督;2.没有专职的翻译人员,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翻译人员的配备问题,就笔者所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国内目前还没有规范性的文件或是在某一规范性文件中有具体明确的规定。于是司法实践当中就有了上述的三种选择,即由法官、书记员、人或辩护人代替。从法院的角度而言,翻译人员由其他主体代替,可以节省一部分诉讼资源从而节约诉讼成本。但其正当性与合理性值得怀疑:其一,由法官兼任翻译人员,如果说由合议庭的法官或独任审判员以外的法官担任是可以的、是符合诉讼经济原则的话,那么由承办具体案件的法官兼任翻译人员,则有损于法官的中立形象,有违诉讼原理。特别是当事人对翻译内容产生异议时,法官就会卷入利益争执的漩涡之中,审判结果无论从程序公正还是实体公正而言都会大打折扣。翻译人员的职责和责任主要是在法庭上“尽其所知所能忠诚传译和解释”。[1][1](216)诉讼中翻译人员的职责决定了其诉讼法律关系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不能与其他诉讼参与人相重合,更不能与承办案件的法官相混同。其二,从当事人的角度而言,庭审中缺乏专门的翻译人员,不能充分的保障当事人对母语诉讼权的行使,也不利于法律职业专业化的发展。3.法官的学历层次虽然达到了本科要求,但是缺乏正规法律院校的科班毕业生,从法官素质的角度来讲难以满足现代司法的需求,也不利于当事人诉讼权利的保障。4.程序的不稳定及相关制度的缺失明显。从笔者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对于蒙汉双语诉讼行为的规范除了上述提到的三大诉讼法中民族语言文字诉讼原则的法律规定以外,基本上没有任何效力层次的规范性文件来加以规范,完全是由各个基层司法机关在动态的司法实践中控制的“自然状态”。其适用的灵活性多于或者是高于其稳定性,导致当事人及诉讼参与人对自己享有的母语诉讼权缺乏合理的预期,同时社会对法院和法官诉讼行为是否公正进行评判时缺乏一个客观的标准,不利于社会成员及当事人对法院和法官诉讼行为的监督。之所以存在这些问题,笔者认为与现行立法不足有一定的关系。

二、蒙汉双语诉讼与宪法保障、相关法律规范之不足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文字的国家。党和政府历来重视运用法律手段规范语言文字。早在新中国建立前夕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53条)中就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各少数民族均有发展其语言文字,保持或改革其风俗习惯及的自由。人民政府应帮助各少数民族发展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事业。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条和第77条)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公民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和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此后虽经四次修宪都一如既往的规定:“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有对不通晓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的诉讼参与人,应当为他们翻译。”“在少数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共同居住的地区,应当用当地通用的语言进行审理;书、判决书、布告和其他文书应当根据实际需要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或者几种文字。”这就说明我国现行宪法对公民的母语诉讼权进行了实体基本权与程序基本权两方面的规定。[2]尽管我们认为母语诉讼权没有规定在宪法的公民基本权利的部分,并在司法实践当中缺乏实质的宪法精神,[3]但从形式上体现出母语诉讼程序基本权保障着母语诉讼实体基本权实现的特征,即程序保障。“程序保障在宪法上的含义,主要在于保障公民有获得通过程序实现宪法及其他法律赋予的权利”。[4]从这个角度来说,宪法对各民族公民行使母语诉讼权进行诉讼的程序基本权做了四项宪法性的保障规定:一是各民族公民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二是少数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共同居住地区的法院有义务用当地通用的语言进行审理;三是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有对不通晓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的诉讼参与人提供翻译的义务;四是人民检察院的书、法院的判决书以及布告和其他文书应当根据实际需要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或者几种文字。上述宪法性的程序规范,充分体现了我国对基本人权之一的公民母语诉讼权的尊重和保护,足以说明我国宪法在保障公民母语诉讼权方面是与世界先进国家同步的,母语诉讼权是宪法化了的基本程序权。但是在我国宪法还没有实现司法化的情况下,这些宪法规定的实效性是可想而知的。

三大诉讼法以宪法为根据在总则中做出了上述与宪法内容相同的规定。民族区域自治法除了重申上述立法的内容以外,对民族语言文字诉讼权利的保障性规定就是,明确了民族自治地方的法院和检察院的一项义务,即“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应当合理配备通晓当地通用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人员”。这项义务的规定使得各民族公民使用母语进行诉讼的权利在国家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的人员配备上有了明确的法律保障。但我们不难发现这些法律规定有的内容重复,诉讼权利、义务缺乏程序保障,有些规定需要进一步的明确。首先在“少数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共同居住地区的法院有义务用当地通用的语言进行审理”的规定中,笔者认为至少需要对下列问题进一步明确:1.“当地通用语言文字”的具体界定。根据我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规定,在我国普通话和规范的汉语言文字是全国通用的语言文字,而根据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在五大民族自治区有可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通用语言文字。比如在内蒙古自治区就同时通用普通话及规范的汉语言文字和蒙古语言文字。那么法院将如何履行“用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进行审理”的义务,其具体要求与程序内容是什么?与法院的这个义务相对应的权利的享有者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在程序方面将通过什么样的途径请求法院履行这一义务,如果法院拒绝履行义务,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权利如何得到救济等。2.人民法院将如何履行对“不通晓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的诉讼参与人提供翻译”的义务,翻译人员如何配备,法院限制或者剥夺了当事人的民族语言文字诉讼权利时该如何救济?法院不能提供翻译时,当事人该如何等,法律以及民族自治地方立法都没有相应的程序性保障条款,更没有违反这些程序性规定的制裁条款。3.蒙汉双语诉讼审判组织的程序如何保障的问题。组织保障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在诉讼中与当事人直接发生关系的对象是法院和法官,法院与法官的诉讼行为是否公正是评价诉讼是否公正的主要方面之一。而法院与法官的诉讼行为很重要的就是诉讼中的审判组织问题。个案的审判是否公正与审判组织紧密相关。[5]为了保障审判的公正,程序上一般来说,除了要实行审判的独立、回避制度、合议等程序制度外,在蒙汉双语诉讼中对审判组织更有特殊的要求,即由蒙汉双语法官来组成合议庭或担任独任审判员。这应该是蒙汉双语诉讼中不可或缺的程序性的组织保障。显而易见,对于上述问题有必要结合民族自治地区的司法实践从程序保障的角度作进一步的讨论。

三、程序保障与蒙汉双语诉讼程序保障的要求

(一)程序保障的含义及要求

程序保障在广义上意味着为了保证审判的公正而在程序或制度上设定的种种要求和规范做法。在狭义上则指的是诉讼中充分给予双方当事者对等的攻击防御机会,并形成制度化的程序并在实际的制度运作中严格遵守这样的程序要求。即正当程序的原则。[6]这说明从行使国家司法裁判权的法院和法官的角度来讲,程序保障作为其义务而存在,相应的对于诉讼中的当事人来讲则以当事人基本程序保障权而存在。意大利著名民事诉讼法学家M·卡佩莱蒂教授则是把程序保障提高到“基本的、宪法化的及国际化”的高度加以评价。[7]

在我国诉讼法学界程序保障作为实现诉讼公正的需要,同时也作为诉讼本身的目的之一被关注和研究。学者们认为程序保障的含义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共同性:其一是保障公民有通过法律程序实现宪法赋予权利的机会,并在实际上使程序保障原则高度宪法化,为程序保障理论奠定了宪法基础;其二是强调了程序保障的方式,诸如对论构造、公开审理、审判独立等等;其三是宪法中关于程序保障的抽象化规定,要通过根据宪法制定的程序法以及实体法来加以明确化和具体化。因此,宪法规定的程序保障原则就具有指导程序立法工作及司法实践的作用。[8]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当事人及诉讼参与人来说,民族语言文字的诉讼权利是他们行使其他诉讼权利的基础。通过具体的程序制度保障当事人能够用他所熟知的语言文字陈述案件事实,表达其诉讼和主张,是法院获得充分而确切的诉讼资料的前提条件。如前所述蒙汉双语诉讼作为我国公民使用其本民族语言进行诉讼的具体样态之一,虽然具有宪法与相关法律的保障,但在具体的程序制度方面的不足是显而易见的。从程序保障的原理出发,认可符合宪法规定的程序基本权对诉讼过程和审判过程的制约,能够进一步名副其实地充实当事人接受裁判权利获得回应的现实基础。因此,研究程序保障的理念固然重要,但是只有把这种理念根植于实定法秩序和司法实践中,才能达到推崇这一理念的真正目的。而这对蒙汉双语诉讼的程序保障提出了特殊的要求。

(二)蒙汉双语诉讼程序保障的要求

民族自治地方应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制定一些变通或者补充的规定,以利于民族语言文字诉讼原则的贯彻和实施。2005年开始实施的《内蒙古自治区蒙古语言文字工作条例》规定:蒙古语言文字是内蒙古自治区的通用语言文字,是内蒙古自治区行使自治权的重要工具。各级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事业单位应当加强蒙古语言文字翻译机构和队伍建设,配备翻译人员。各级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事业单位的蒙古语言文字翻译工作人员,享受蒙古语言文字翻译工作岗位津贴。各级司法机关在司法活动中,应当保障各民族公民有使用蒙古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这些规定对内蒙古区域各民族公民享有的使用蒙古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的保障作用是非常明显的。首先,确立了蒙汉双语制度。该条例首次明确了内蒙古区域内蒙古语言文字的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律地位,使民族区域自治法所规定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应当用当地通用的语言审理和检察案件”的要求有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当地通用的语言即全国通用的汉语普通话和蒙古语言文字;其次,从诉讼法的角度来讲,使得进一步贯彻落实民族语言文字诉讼原则有了地方法规的保障。蒙古语言文字与汉语言文字共同作为内蒙古区域的通用语言文字,蒙汉双语诉讼就成为内蒙古区域的司法特征之一。第三,明确要求配备翻译人员并赋予翻译人员享受翻译工作岗位津贴的权利,要求内蒙古各司法机关成为保障各民族公民使用蒙古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的义务主体。同时我们看到,上述条例只是对蒙古语言文字方面的规范,并不能弥补上面提到的在蒙汉双语诉讼司法实践当中存在的程序及制度方面的缺失。

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我国五大民族区域自治区的主体民族和一些具体情况有很大的不同和复杂性。因此,要从国家立法层次上具体地对民族语言文字诉讼权利加以规范和保障是不现实的。正因为如此,三大诉讼法就有了这样的一条规定即“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根据宪法和本法的原则,结合当地民族的具体情况,可以制定变通或者补充的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诉讼语言文字的双语性或多语性就是民族自治地方的具体情况,可以通过制定变通或补充的规定来从具体的制度和措施方面保障民族语言文字诉讼权利的充分实现。规范化、制度化是法律行为区别于其他行为的重要特征。因此,总结蒙汉双语诉讼司法实践中积累的实践经验,从规范司法行为的角度使其规范化、制度化是必要的,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其一,根据现行司法实践当中形成的蒙汉双语法庭、双语法官模式的成功经验,使蒙汉双语司法活动进一步的制度化、规范化。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有关“落实当事人权利义务告知制度的要求”,从制度层面上要求司法机关的工作人员承担告知义务,即告知少数民族地区的当事人及诉讼参加人享有的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义务,以及要求提供翻译的权利。同时根据有权利就应有救济的原理,赋予被剥夺或限制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主体的上诉权或再审权(相应的救济权)。

其二,在法定范围内赋予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诉讼语言文字的选择权,方便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用自己熟练的语言文字参与诉讼。这也是我国宪法和三大诉讼法中所规定的“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的应有含义。在我国,少数民族与汉民族杂居,相互之间语言互通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因此,在诉讼中应该允许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使用他们比较熟练和方便的语言文字进行诉讼。这也是民事诉讼当中处分原则所允许的。除了涉及到公共利益以及本质上不能同意的处分(如用外语进行诉讼),公民应当具有处分个人基本权利的机会。

其三,在司法实践当中应充分注意对各民族公民所享有的民族语言文字诉讼权利的平等保护和行使,避免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出现偏袒。在程序上允许当事人根据法律规定就法庭所使用的语言文字以及翻译提出异议,并保障其异议得到公正的解决。

其四,加强法律文本翻译的规范化、及时性、准确性。目前宪法及民法通则、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等基本法都有五大民族自治区主体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翻译文本。但众所周知,我国的上述基本法都有一定的司法解释,有的司法解释的条文超过了被解释的法条本身。而这些司法解释大多都没有少数民族文字的文本翻译。这给基层少数民族地区基层法院的司法实践带来了一定的问题,就是翻译不规范,文书制作不统一。因此,加强对法律文本的翻译工作,提供规范、及时、准确的法律文本翻译,是保障司法活动中司法机关为诉讼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提供高水准翻译的前提条件。

其五,民族自治地区应按一定的比例配备接受过系统的法律专业教育并具备通晓当地通用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能力的司法工作人员。司法人员的素质直接决定着当事人诉讼权利的实现程度。在民族自治地区,接受过系统法律专业教育并具备通晓当地通用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能力的司法工作人员是保障民族自治地区少数民族使用本民族的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前提条件。民族自治地区的法院,特别是基层法院审判庭至少要配备一定数量的通晓当地通用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审判人员。

其六,关于诉讼当中翻译人员的配备问题。笔者认为,诉讼活动当中翻译人员的配备是不同于其他场合下的翻译人员。这是因为:首先,翻译人员是诉讼法律关系的主体之一,享有相应的诉讼权利,承担着相应的诉讼义务;其次,翻译人员也不同于合议庭中的审判人员。审判人员代表法院具体行使审判权,对个案具有表决权。而翻译人员只是从客观的角度,对诉讼中涉及到的诉讼语言文字从一种语言文字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文字,协助诉讼主体以其明白易懂的语言文字掌握诉讼上的信息;再次,诉讼活动中的翻译涉及到很多的法律专业知识和专业术语。因此诉讼活动中的翻译人员应由国家进行专门的资格认定与审查,走专业化的道路,逐步杜绝现行基层司法实践当中流行的由合议庭人员或独任审判员兼任翻译人员的现象。超级秘书网:

注释:

[1]周庆生,王洁,苏金智慧.语言与法律研究的新视野[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2]周宝峰.视野中刑事被告人公开审判权研究[J].刑事法评论,2007,(1):190.

[3]周宝峰.刑事诉讼法修正的宪法思考[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4):51-57.

[4]刘荣军.程序保障的理论视角[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342

[5]陈桂明.诉讼公正与程序保障———民事诉讼程序之优化[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6.19

[6][日]谷口安萍.程序的正义与诉讼(增补本)[M].王亚新,刘荣军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44

[7][意]莫诺·卡佩莱蒂,等.当事人基本程序权与未来的民事诉讼[M].徐昕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蒙汉双语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蒙汉双语/诉讼/程序性/保障

民族语言文字平等权是公民的宪法性权利。三大诉讼法中所确立的民族语言文字诉讼原则是公民这一宪法性权利在部门法当中的具体体现,它赋予了公民在诉讼过程中可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也称母语诉讼权。我国有56个民族,5个民族自治区。在这些民族地区的司法实践当中,当事人及诉讼参与人对其所享有的母语诉讼权的行使体现出我国诉讼语言文字的多元性。内蒙古是以蒙古民族为主体的民族自治区,在基层司法实践中,用蒙语或蒙汉双语进行诉讼是常见的事情。基于蒙汉双语诉讼实践的需要以及新时期实现社会和谐的司法保障为宗旨,研究蒙汉双语诉讼中的程序保障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的价值。

一、蒙汉双语诉讼的运行状态及分析

少数民族地区诉讼语言文字多样性的司法实践告诉我们,诉讼语言文字的多元性需要特有的程序制度加以保障。由于我国少数民族大多居住在偏远地区,“少”且“边缘化”的状态,使得这种诉讼语言文字的多元化及相关程序上的特殊利益诉求没有被更多的人所关注。内蒙古是以蒙古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全区共居住有49个民族,其中人口在100万以上的有汉族、蒙古族。根据宪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蒙古语言文字和汉语言文字都是当地的通用语言文字。因此,用蒙语和蒙汉双语进行诉讼就成为内蒙古区别于其他地区的特有诉讼文化之一。

2007年笔者在内蒙古自治区的西部和东部,分别选择蒙古族居住比较集中地区的3个基层法院、1个中级法院进行了调查,统计了从2004年至2006年(以下调查内容中简称三年)使用蒙古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案件数量和使用蒙汉双语进行诉讼的案件数量,上述案件占全年案件总数的百分比,考察了蒙汉双语诉讼的庭审模式、法官的配备数量及其占该法院法官总数的百分比、专职翻译人员的配备状况以及有无相关的规范蒙汉双语诉讼的规范性文件等问题。这些地方的具体情形虽然不能代表内蒙古区域内蒙汉双语诉讼的全部状况,但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反映存在于内蒙古基层司法实践当中的蒙汉双语诉讼的一些特征。

A旗基层法院三年中每年用蒙古语言文字进行审理的案件均占该法院受理案件总数的13%、11%、11%,蒙汉双语诉讼的案件分别占案件总数的15%、18%、13%;目前该法院23人具备法官资格,其中11人具备蒙汉双语诉讼的能力,占法官总数的48%;22人具备本科学历,1人大专学历,其中大部分都是成人本科自考学历;无专职翻译人员,由具备双语诉讼能力的法官担任翻译,往往是由合议庭或独任审判员来担任翻译工作。

B旗基层法院三年中用蒙古语言文字进行审理的案件分别占该法院受理案件总数的37%、28%、27%,蒙汉双语诉讼的案件分别占案件总数的3%;目前该法院12人具备法官资格,全部具备蒙汉双语诉讼的能力;12人全部具备本科学历,其中大部分都是成人本科自考学历;无专职翻译人员,由通晓蒙古语的法官、书记员、援助律师担任翻译工作。

C市基层法院三年中用蒙古语言文字进行审理的案件分别占该法院受理案件总数的3%、5%、5%,蒙汉双语诉讼的案件均占案件总数的3%;目前12人具备法官资格,全部具备蒙汉双语诉讼的能力;10人具备本科学历,大部分都是成人本科自考学历;无专职翻译人员,由通晓蒙古语的法官担任翻译,往往是由合议庭或独任审判员来担任翻译工作。

D中级法院三年中用蒙古语言文字进行审理的案件分别占该法院受理案件总数的5%、5%、4%,蒙汉双语诉讼的案件均占案件总数的9%;110人具备法官资格,其中32人具备蒙汉双语诉讼的能力,占法官总数的29%;大部分都是成人本科自考学历;无专职翻译人员,由通晓蒙古语的法官或人或辩护人担任翻译。

在调查中了解到,上述法院中形成了既分流又混合的双语庭审模式。在蒙汉双语诉讼中,法院根据双方当事人的意愿和所通晓的语言文字(指蒙古语言文字和汉语言文字)的情况来决定法庭审判组织的人员配备。具体有如下几种情况:(1)蒙古语审讯。如果双方当事人都通晓蒙古语并愿意用蒙古语进行诉讼,法庭审判人员就由通晓蒙古的法官组成并审理,判决书也以蒙古文撰写。(2)汉语审讯。双方当事人愿意用汉语进行诉讼,法庭审理也可用汉语进行。如果一方反对则用蒙古语进行审理。(3)蒙汉语混合审讯。如果诉讼双方都不通晓对方的语言,法院则安排双语法官主持审理,由合议庭的法官或是书记员或是人、辩护人向双方当事人进行翻译。判决书也分别用蒙汉两种文字进行撰写,向当事人送达蒙汉两种文字的裁判文书,诉讼过程中其他的诉讼文书也都以当事人通晓的语言文字撰写。(4)特殊情况。在内蒙古东部地区由于蒙汉民族长期杂居生活,形成了混合使用蒙古语和汉语的习惯。这种语言表达上的习惯也影响着庭审的诉讼语言。在庭审中用蒙古语表达的过程中常常夹杂一些汉语,特别是用专业的法律术语表达自己的主张、抗辩、举证,辩论时更是如此。应对这种情况的是出身于当地的双语法官。当地的双语法官在生活中已经习惯了这种语言表达方式,在遇有这种情况下,如果出现语言交流上的困难,往往是以庭审法官为中心或者可以说以庭审法官为临时的法庭传译员,经法官、双方当事人及人的充分的交流来进一步弄清对方所表达的意思。因此,在内蒙古东部地区语言混用多于语言分流。在调查中某法院院长反映,全旗只有两名通晓蒙古语言文字的律师,因此聘请通晓蒙古语言文字的律师较难。

综上,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经验认识:在蒙汉双语诉讼中,法院在尊重当事人诉讼语言选择权的前提下,基本保障了当事人及诉讼参与人的母语诉讼权,并形成了一些动态的程序规范。首先,具有一定程度的程序性审判组织的保障。在上述基层法院和中级法院,都有一定的蒙汉兼通的双语法官。他(她)们大部分通过自考或函授的途径获得了法律专业的本科学历。从审判组织方面基本满足了蒙汉双语诉讼及程序上的需求。其次,形成了适应内蒙古地区蒙汉双语诉讼的庭审模式及相关的程序制度。即除了使用汉语的庭审模式外,还有蒙古语的庭审模式、蒙汉语混合庭审模式。它具备的宪法以及诉讼法的根据是明显的,在一定程度上无疑保障了当事人及诉讼参与人的民族语言文字诉讼权利的实现。

但是存在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即诉讼主体权力或权利的行使缺乏稳定的程序规范及相关制度的保障,具体表现为:

1.庭审语言模式灵活性有余,稳定性不足,缺乏统一性。蒙汉双语诉讼缺乏统一的庭审语言制度的规范,诉讼过程中法官权力的行使缺乏硬性的程序性规范的约束,容易导致法官权力的滥用。同时也无法进行有效的监督;

2.没有专职的翻译人员,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翻译人员的配备问题,就笔者所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国内目前还没有规范性的文件或是在某一规范性文件中有具体明确的规定。于是司法实践当中就有了上述的三种选择,即由法官、书记员、人或辩护人代替。从法院的角度而言,翻译人员由其他主体代替,可以节省一部分诉讼资源从而节约诉讼成本。但其正当性与合理性值得怀疑:其一,由法官兼任翻译人员,如果说由合议庭的法官或独任审判员以外的法官担任是可以的、是符合诉讼经济原则的话,那么由承办具体案件的法官兼任翻译人员,则有损于法官的中立形象,有违诉讼原理。特别是当事人对翻译内容产生异议时,法官就会卷入利益争执的漩涡之中,审判结果无论从程序公正还是实体公正而言都会大打折扣。翻译人员的职责和责任主要是在法庭上“尽其所知所能忠诚传译和解释”。诉讼中翻译人员的职责决定了其诉讼法律关系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不能与其他诉讼参与人相重合,更不能与承办案件的法官相混同。其二,从当事人的角度而言,庭审中缺乏专门的翻译人员,不能充分的保障当事人对母语诉讼权的行使,也不利于法律职业专业化的发展。

3.法官的学历层次虽然达到了本科要求,但是缺乏正规法律院校的科班毕业生,从法官素质的角度来讲难以满足现代司法的需求,也不利于当事人诉讼权利的保障。

4.程序的不稳定及相关制度的缺失明显。从笔者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对于蒙汉双语诉讼行为的规范除了上述提到的三大诉讼法中民族语言文字诉讼原则的法律规定以外,基本上没有任何效力层次的规范性文件来加以规范,完全是由各个基层司法机关在动态的司法实践中控制的“自然状态”。其适用的灵活性多于或者是高于其稳定性,导致当事人及诉讼参与人对自己享有的母语诉讼权缺乏合理的预期,同时社会对法院和法官诉讼行为是否公正进行评判时缺乏一个客观的标准,不利于社会成员及当事人对法院和法官诉讼行为的监督。之所以存在这些问题,笔者认为与现行立法不足有一定的关系。

二、蒙汉双语诉讼与宪法保障、相关法律规范之不足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文字的国家。党和政府历来重视运用法律手段规范语言文字。早在新中国建立前夕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53条)中就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各少数民族均有发展其语言文字,保持或改革其风俗习惯及的自由。人民政府应帮助各少数民族发展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事业。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条和第77条)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公民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和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此后虽经四次修宪都一如既往的规定:“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有对不通晓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的诉讼参与人,应当为他们翻译。”“在少数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共同居住的地区,应当用当地通用的语言进行审理;书、判决书、布告和其他文书应当根据实际需要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或者几种文字。”这就说明我国现行宪法对公民的母语诉讼权进行了实体基本权与程序基本权两方面的规定。尽管我们认为母语诉讼权没有规定在宪法的公民基本权利的部分,并在司法实践当中缺乏实质的宪法精神,但从形式上体现出母语诉讼程序基本权保障着母语诉讼实体基本权实现的特征,即程序保障。“程序保障在宪法上的含义,主要在于保障公民有获得通过程序实现宪法及其他法律赋予的权利”。从这个角度来说,宪法对各民族公民行使母语诉讼权进行诉讼的程序基本权做了四项宪法性的保障规定:一是各民族公民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二是少数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共同居住地区的法院有义务用当地通用的语言进行审理;三是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有对不通晓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的诉讼参与人提供翻译的义务;四是人民检察院的书、法院的判决书以及布告和其他文书应当根据实际需要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或者几种文字。上述宪法性的程序规范,充分体现了我国对基本人权之一的公民母语诉讼权的尊重和保护,足以说明我国宪法在保障公民母语诉讼权方面是与世界先进国家同步的,母语诉讼权是宪法化了的基本程序权。但是在我国宪法还没有实现司法化的情况下,这些宪法规定的实效性是可想而知的。

三大诉讼法以宪法为根据在总则中做出了上述与宪法内容相同的规定。民族区域自治法除了重申上述立法的内容以外,对民族语言文字诉讼权利的保障性规定就是,明确了民族自治地方的法院和检察院的一项义务,即“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应当合理配备通晓当地通用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人员”。这项义务的规定使得各民族公民使用母语进行诉讼的权利在国家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的人员配备上有了明确的法律保障。但我们不难发现这些法律规定有的内容重复,诉讼权利、义务缺乏程序保障,有些规定需要进一步的明确。首先在“少数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共同居住地区的法院有义务用当地通用的语言进行审理”的规定中,笔者认为至少需要对下列问题进一步明确:1.“当地通用语言文字”的具体界定。根据我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规定,在我国普通话和规范的汉语言文字是全国通用的语言文字,而根据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在五大民族自治区有可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通用语言文字。比如在内蒙古自治区就同时通用普通话及规范的汉语言文字和蒙古语言文字。那么法院将如何履行“用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进行审理”的义务,其具体要求与程序内容是什么?与法院的这个义务相对应的权利的享有者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在程序方面将通过什么样的途径请求法院履行这一义务,如果法院拒绝履行义务,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权利如何得到救济等。2.人民法院将如何履行对“不通晓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的诉讼参与人提供翻译”的义务,翻译人员如何配备,法院限制或者剥夺了当事人的民族语言文字诉讼权利时该如何救济?法院不能提供翻译时,当事人该如何等,法律以及民族自治地方立法都没有相应的程序性保障条款,更没有违反这些程序性规定的制裁条款。3.蒙汉双语诉讼审判组织的程序如何保障的问题。组织保障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在诉讼中与当事人直接发生关系的对象是法院和法官,法院与法官的诉讼行为是否公正是评价诉讼是否公正的主要方面之一。而法院与法官的诉讼行为很重要的就是诉讼中的审判组织问题。个案的审判是否公正与审判组织紧密相关。为了保障审判的公正,程序上一般来说,除了要实行审判的独立、回避制度、合议等程序制度外,在蒙汉双语诉讼中对审判组织更有特殊的要求,即由蒙汉双语法官来组成合议庭或担任独任审判员。这应该是蒙汉双语诉讼中不可或缺的程序性的组织保障。显而易见,对于上述问题有必要结合民族自治地区的司法实践从程序保障的角度作进一步的讨论。

三、程序保障与蒙汉双语诉讼程序保障的要求

(一)程序保障的含义及要求

程序保障在广义上意味着为了保证审判的公正而在程序或制度上设定的种种要求和规范做法。在狭义上则指的是诉讼中充分给予双方当事者对等的攻击防御机会,并形成制度化的程序并在实际的制度运作中严格遵守这样的程序要求。即正当程序的原则。这说明从行使国家司法裁判权的法院和法官的角度来讲,程序保障作为其义务而存在,相应的对于诉讼中的当事人来讲则以当事人基本程序保障权而存在。意大利著名民事诉讼法学家M·卡佩莱蒂教授则是把程序保障提高到“基本的、宪法化的及国际化”的高度加以评价。

在我国诉讼法学界程序保障作为实现诉讼公正的需要,同时也作为诉讼本身的目的之一被关注和研究。学者们认为程序保障的含义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共同性:其一是保障公民有通过法律程序实现宪法赋予权利的机会,并在实际上使程序保障原则高度宪法化,为程序保障理论奠定了宪法基础;其二是强调了程序保障的方式,诸如对论构造、公开审理、审判独立等等;其三是宪法中关于程序保障的抽象化规定,要通过根据宪法制定的程序法以及实体法来加以明确化和具体化。因此,宪法规定的程序保障原则就具有指导程序立法工作及司法实践的作用。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当事人及诉讼参与人来说,民族语言文字的诉讼权利是他们行使其他诉讼权利的基础。通过具体的程序制度保障当事人能够用他所熟知的语言文字陈述案件事实,表达其诉讼和主张,是法院获得充分而确切的诉讼资料的前提条件。如前所述蒙汉双语诉讼作为我国公民使用其本民族语言进行诉讼的具体样态之一,虽然具有宪法与相关法律的保障,但在具体的程序制度方面的不足是显而易见的。从程序保障的原理出发,认可符合宪法规定的程序基本权对诉讼过程和审判过程的制约,能够进一步名副其实地充实当事人接受裁判权利获得回应的现实基础。因此,研究程序保障的理念固然重要,但是只有把这种理念根植于实定法秩序和司法实践中,才能达到推崇这一理念的真正目的。而这对蒙汉双语诉讼的程序保障提出了特殊的要求。:

(二)蒙汉双语诉讼程序保障的要求

民族自治地方应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制定一些变通或者补充的规定,以利于民族语言文字诉讼原则的贯彻和实施。2005年开始实施的《内蒙古自治区蒙古语言文字工作条例》规定:蒙古语言文字是内蒙古自治区的通用语言文字,是内蒙古自治区行使自治权的重要工具。各级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事业单位应当加强蒙古语言文字翻译机构和队伍建设,配备翻译人员。各级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事业单位的蒙古语言文字翻译工作人员,享受蒙古语言文字翻译工作岗位津贴。各级司法机关在司法活动中,应当保障各民族公民有使用蒙古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这些规定对内蒙古区域各民族公民享有的使用蒙古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的保障作用是非常明显的。首先,确立了蒙汉双语制度。该条例首次明确了内蒙古区域内蒙古语言文字的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律地位,使民族区域自治法所规定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应当用当地通用的语言审理和检察案件”的要求有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当地通用的语言即全国通用的汉语普通话和蒙古语言文字;其次,从诉讼法的角度来讲,使得进一步贯彻落实民族语言文字诉讼原则有了地方法规的保障。蒙古语言文字与汉语言文字共同作为内蒙古区域的通用语言文字,蒙汉双语诉讼就成为内蒙古区域的司法特征之一。第三,明确要求配备翻译人员并赋予翻译人员享受翻译工作岗位津贴的权利,要求内蒙古各司法机关成为保障各民族公民使用蒙古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的义务主体。同时我们看到,上述条例只是对蒙古语言文字方面的规范,并不能弥补上面提到的在蒙汉双语诉讼司法实践当中存在的程序及制度方面的缺失。

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我国五大民族区域自治区的主体民族和一些具体情况有很大的不同和复杂性。因此,要从国家立法层次上具体地对民族语言文字诉讼权利加以规范和保障是不现实的。正因为如此,三大诉讼法就有了这样的一条规定即“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根据宪法和本法的原则,结合当地民族的具体情况,可以制定变通或者补充的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诉讼语言文字的双语性或多语性就是民族自治地方的具体情况,可以通过制定变通或补充的规定来从具体的制度和措施方面保障民族语言文字诉讼权利的充分实现。规范化、制度化是法律行为区别于其他行为的重要特征。因此,总结蒙汉双语诉讼司法实践中积累的实践经验,从规范司法行为的角度使其规范化、制度化是必要的,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其一,根据现行司法实践当中形成的蒙汉双语法庭、双语法官模式的成功经验,使蒙汉双语司法活动进一步的制度化、规范化。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有关“落实当事人权利义务告知制度的要求”,从制度层面上要求司法机关的工作人员承担告知义务,即告知少数民族地区的当事人及诉讼参加人享有的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义务,以及要求提供翻译的权利。同时根据有权利就应有救济的原理,赋予被剥夺或限制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主体的上诉权或再审权(相应的救济权)。

其二,在法定范围内赋予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诉讼语言文字的选择权,方便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用自己熟练的语言文字参与诉讼。这也是我国宪法和三大诉讼法中所规定的“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的应有含义。在我国,少数民族与汉民族杂居,相互之间语言互通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因此,在诉讼中应该允许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使用他们比较熟练和方便的语言文字进行诉讼。这也是民事诉讼当中处分原则所允许的。除了涉及到公共利益以及本质上不能同意的处分(如用外语进行诉讼),公民应当具有处分个人基本权利的机会。

其三,在司法实践当中应充分注意对各民族公民所享有的民族语言文字诉讼权利的平等保护和行使,避免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出现偏袒。在程序上允许当事人根据法律规定就法庭所使用的语言文字以及翻译提出异议,并保障其异议得到公正的解决。

其四,加强法律文本翻译的规范化、及时性、准确性。目前宪法及民法通则、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等基本法都有五大民族自治区主体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翻译文本。但众所周知,我国的上述基本法都有一定的司法解释,有的司法解释的条文超过了被解释的法条本身。而这些司法解释大多都没有少数民族文字的文本翻译。这给基层少数民族地区基层法院的司法实践带来了一定的问题,就是翻译不规范,文书制作不统一。因此,加强对法律文本的翻译工作,提供规范、及时、准确的法律文本翻译,是保障司法活动中司法机关为诉讼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提供高水准翻译的前提条件。

其五,民族自治地区应按一定的比例配备接受过系统的法律专业教育并具备通晓当地通用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能力的司法工作人员。司法人员的素质直接决定着当事人诉讼权利的实现程度。在民族自治地区,接受过系统法律专业教育并具备通晓当地通用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能力的司法工作人员是保障民族自治地区少数民族使用本民族的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前提条件。民族自治地区的法院,特别是基层法院审判庭至少要配备一定数量的通晓当地通用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审判人员。

其六,关于诉讼当中翻译人员的配备问题。笔者认为,诉讼活动当中翻译人员的配备是不同于其他场合下的翻译人员。这是因为:首先,翻译人员是诉讼法律关系的主体之一,享有相应的诉讼权利,承担着相应的诉讼义务;其次,翻译人员也不同于合议庭中的审判人员。审判人员代表法院具体行使审判权,对个案具有表决权。而翻译人员只是从客观的角度,对诉讼中涉及到的诉讼语言文字从一种语言文字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文字,协助诉讼主体以其明白易懂的语言文字掌握诉讼上的信息;再次,诉讼活动中的翻译涉及到很多的法律专业知识和专业术语。因此诉讼活动中的翻译人员应由国家进行专门的资格认定与审查,走专业化的道路,逐步杜绝现行基层司法实践当中流行的由合议庭人员或独任审判员兼任翻译人员的现象。

注释:

[1]周庆生,王洁,苏金智慧.语言与法律研究的新视野[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2]周宝峰.视野中刑事被告人公开审判权研究[J].刑事法评论,2007,(1):190.

[3]周宝峰.刑事诉讼法修正的宪法思考[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4):51-57.

[4]刘荣军.程序保障的理论视角[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342

[5]陈桂明.诉讼公正与程序保障———民事诉讼程序之优化[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6.19

[6][日]谷口安萍.程序的正义与诉讼(增补本)[M].王亚新,刘荣军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44

[7][意]莫诺·卡佩莱蒂,等.当事人基本程序权与未来的民事诉讼[M].徐昕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蒙汉双语论文范文第3篇

一、蒙汉双语专业比较文学教学的困境与原因

比较文学教学一直是众学科教学的难点之一,从比较文学课程的开设及实践效果来看,大多数中文系的学生都觉得“有点难”、“没什么兴趣”,对于蒙汉双语专业的蒙古族学生来讲,这样的情况更为普遍而深刻。从学理层面讲,比较文学属于新兴学科又是“舶来品”,中国的比较文学理论体系尚处于建设阶段。比较文学始于欧洲,法国学派是比较文学研究的滥觞。在法国比较文学理论产生之初,研究的是两国或两国以上文学的相互影响关系;美国学派作为法国学派的对立面,将没有“事实联系”和“相互影响”的文学关系研究方法———平行研究引入比较文学领域,从而大大发展并更新了比较文学的观念,开拓了比较文学的领域;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的比较文学努力克服“欧洲—西方中心主义”的局限,虚心地向先行者学习。在学习和借鉴的同时,摸索着适合自己的比较文学道路,从而努力构建“中国学派”。然而无论是从比较文学的理论建设还是从高校的比较文学教学实践来讲,我们所运用的理论和方法都是欧洲的、西方的。所以作为这一新兴学科的产物———比较文学课程,对于授课教师及学生来讲,都是一种全新的挑战,都需要一个积累经验,总结教训的过程。这一过程对于少数民族学生来讲,或许更加漫长,更为艰辛。从比较文学学科性质来讲,比较文学的跨界性、开放性和宏观性、抽象性等特点,导致这一门课程教学中的难度加大。“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是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界限和跨学科界限的各种文学关系”。作为比较文学的研究者可以着力从某一角度,即从某一种或两种跨界角度去研究文学关系。对于本科生来讲,在有限的课时中,要求他们全面了解比较文学的跨界性特点,无论是抽象的理论学习,还是初步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都很难达成;比较文学研究比以往的文学研究更具开放性和自由性。它比传统的文学研究更具有广泛的内容。这样的特点导致学生学习难度的加大。从蒙汉双语专业学生的实际特点来看,比较文学教学难度要更高一筹。内蒙古民族大学蒙汉双语专业的生源,大多来自农村牧区。他们一直接受母语教学,来到大学之后则改为汉语授课。蒙古族学生接受汉语授课,并且所学内容大致与汉语言文学专业内容相同,加之比较文学课程本身所存在的难度。因此,对于蒙汉双语专业的学生来说,可谓是难上加难。另外从课程设置上来讲,许多高校在大学一二年级大都安排了公共必修课,而专业必修课则一般都安排在三四年级。由于比较文学课程对各门课程内容都有所涵盖,因此常常安排在三四年级的学习阶段。这样的安排应该是合理的,但由于三四年级是学生着手考研、实习和找工作的阶段,好多学生已经无暇顾及这门课程的学习;另外,蒙汉双语专业比较文学课程开设时间较晚,所以对于授课教师来讲,所积累的教学经验较少,可借鉴的案例不多;适合蒙汉双语专业的比较文学教材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编写出版。

二、建构主义理念下的少数民族比较文学教学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简单地将知识由外向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生成意义、建构理解的过程,即充实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由于每个人的经验以及对经验的信念不同,导致人们对外部世界的理解也就有所不同。因此,建构主义十分关注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建构新的知识。强调学习者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建构主义对学习和教学方法都提出了有别于传统教学方法的许多新的观点。因此蒙汉双语专业的比较文学教学,可以基于建构主义理念,结合被施教者原有知识经验的特殊性,可以大胆地构拟出建构主义理念下的少数民族比较文学教学设想。任何理念最终只能在实践中进行检验。有了科学合理的理念,更应有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彰显民族文学特色,营造开放课堂。唯有如此,建构主义理念下的少数民族比较文学教学,才具有更广泛的影响和深远的意义。基于蒙汉双语学生实际特点,创建民族特色比较文学教学模式。“跨民族比较的根本意义在于跨文化”,“民族”才是文化的表现,不论是文化还是文学,各民族之间的差别才是极其鲜明的。因此“一个多民族国家之内的各民族文学之间的比较研究,应该顺理成章地划入比较文学的范围之内”。蒙古族与其他民族文学关系的比较研究是我国比较文学研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领域,蒙古族学生责无旁贷。因此,蒙汉双语专业比较文学教学,可以说是培养蒙古族比较文学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蒙汉双语专业的学生,虽说汉语水平及汉文学素养不及中文系的学生,然而他们却有着自身独特优势,即蒙汉语言、文学知识的掌握。跨民族、跨文化、跨语言,这是比较文学教学的有利先天条件。在教学中努力让学生思考蒙古文学、文化同其他民族文学、文化之间的关系。因此,不断强化学生民族文学认同感和责任感,鼓励他们学好民族文学的同时,努力具备多元文化知识储备,为比较文学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蒙汉双语专业的比较文学教学,首先要基于学生特点,善于扬长避短,发挥学生的蒙、汉文学方面的优势。在宏观上让学生了解比较文学概念,掌握比较文学基本常识的同时,还让学生以蒙古族文学为中心,比较蒙古族文学与世界其他民族文学之间的关系。蒙古族有着丰富而灿烂的民族文化和文学传统,因此,在比较文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建构主义的理念,在学生原有的蒙古族文化和文学知识储备的基础之上,通过将蒙古族文学同其他民族文学的比较中,构建新的比较文学知识经验,从而创建富有民族特色的比较文学教学模式。教师优化知识结构,改进教学方法,打造开放课堂。比较文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因此比较文学教学,对授课教师来讲,是一项综合能力的挑战,他们需要博古通今、学贯中西。同时又需要掌握先进的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工作。主讲教师搭建课程教学网络辅导站或微信教学群,有效利用该平台,上传为课堂改革教学制作的特色电子教案、微课视频及习题、讨论题等,与学生进行互动,为学生经常性学习创造便利条件。理论联系实际,多以实际案例代替理论讲解。在课堂上教师将有限的课时统筹安排,合理规划,为学生勾勒出该课程总体脉络的同时,又要突出重点,将比较文学基本原理的讲解同具体典范的案例相结合,改进传统教学方法,采取学生分组讨论模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继而营造开放课堂。如,讲到比较文学的影响研究时,我们可以以学生熟知的蒙古族作家尹湛纳希和哈斯宝作为例子,谈他们对汉文化的吸收、借鉴以及创作情况。其重点在于将问题抛给学生,让他们依据现有的知识储备,来印证作家是如何对汉文学、汉文化吸收借鉴的。学生在不同观点的碰撞中,会开动脑筋主动思考,进一步强化所学内容。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应适时提供点拨和提醒,及时纠正学生错误观点,有效控制课堂节奏,进而营造开放课堂,从而激发学生对比较文学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使其具备初步的比较文学意识。布置小论文或提炼小提纲。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分组讨论之后,以一篇小论文或提纲的形式将自己的观点或结论进行总结提交。这将是学生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的有效途径。通过准备作业,学生可以主动查找资料,进一步充实知识体系,提高理论思维能力,激发学术研究兴趣。例如,可以选取当今比较热门的话题作为探讨的切入点。如,《狼图腾》电影的热映,再次引起了各界对“狼是否是蒙古民族图腾”的话题。教师可以围绕这一话题,设置与比较文学相关的问题,如《狼图腾》文学作品与同名电影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以及其他民族的图腾是什么,各民族图腾的特点及图腾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最后要求学生以论文的形式,将所讨论话题进行总结提交。这样教师以实际生动的话题引入教学讨论中,再结合教材上的经典案例进行补充讲解。结合教学经验,组织编写蒙古比较文学教材。目前全国大部分高校蒙汉双语专业虽已开设比较文学必修课,甚至一些高校蒙古语言文学专业也已设立了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硕士授予点,但至今还没有《蒙古比较文学》一类的教材出版。纵观国内比较文学教材,其主体内容庞杂,抽象理论知识偏多,实际案例分析相对较少,学生极难消化和吸收。蒙汉双语专业比较文学教学中所使用的教材,都是针对中文系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所编写的,因此对于蒙汉双语专业学生的学习理解来讲有一定的难度。与内蒙古地区讲授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课程的蒙汉双语专业或蒙古语言文学专业的一线骨干教师通力合作,编写一本面向蒙汉双语专业的比较文学教材,促进少数民族比较文学教学势在必行。总之,在民族院校蒙汉双语专业比较文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尊重各民族文化历史的多样性的同时,在建构主义的理念下营造开放的课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蒙古文学为基点,在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中,比较研究蒙古文学同其他民族文学之间的关系,进而促进比较文学在民族地区高校的繁荣发展。

蒙汉双语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双语教学 蒙汉 教学法 创新

双语教学不仅是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和国家法律的具体体现,也是从实际出发,发展蒙族地区教育,培养民族人才,弘扬民族文化的必然要求。但是,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传统的蒙汉双语教学模式已经有所落伍,已经不能够适应实际教学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审时度势,转变陈旧的教学方法与模式,大力开展蒙汉双语教学的模式上的创新。

一、蒙汉双语教学模式创新的重要意义

少数民族的双语教育作为传统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一般情况下必定会受到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如果不能够及时做到方式与方法上的创新,就会愈加落后,不能反映时代要求,这是由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只有做到蒙汉双语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才能够提高有效提高蒙汉双语教学的实际效果,促进民族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使蒙地教育摆脱长期以来国家投入大,教师费力多,而教育成效却不明显的窘境。

而且,有效实施蒙汉双语教学法的创新,同时也可以更好地保护蒙族文字和文化,以便能够有效地加强蒙汉民族团结,发展蒙族地区的文教事业,为西部大开发提供文教方面的支持。

二、蒙汉双语教学模式创新的基本策略

(一)分等级因材施教

由于受到各个方面客观因素的制约,使得在同一个学校甚至是同一个班级中的学生汉语和蒙语水平参差不齐,所以,教师在组织蒙汉双语教学时要避免采取“一刀切”的模式进行。在蒙汉双语教学的过程当中,可以考虑先对学生进行汉语和蒙语进行听、说、读、写、译等级测试,以测试成绩来确定学生的语言能力掌握基础,然后按基础的不同进行分班授课。事实上,这种创新性的蒙汉双语教学模式,已经在西方很多国家都成功的运用在留学生双语学习中,这就是所谓的“因材施教”。

具体的实施准则就是,教师科学灵活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组织上,采取不同的蒙汉双语教学形式,对不同的班级甚至每一个学生的语言水平有所掌握,分等级地进行课堂提问和布置课后作业。例如对于语言基础较差的学生要求课前进行认真细致的预习,回答问题时允许一定的母语使用量,而在课后教师再给其开小灶;而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则可以要求他们适当进行书籍阅读,并参加课堂讨论,以便因材施教、循序渐进。

(二)采用灵活的课堂组织方式增强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双语教学的活动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双语教学的两个方面特点——语言性和科学性,而蒙汉双语教学也不例外。所以,在蒙汉双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对于课堂组织方式上有所创新。具体来讲,就是教师应该以增强师生互动环节为原则,广开思路,创造性地采用综合性课题讨论、即兴演讲、分角色游戏模拟等,而且,在网络多媒体技术快速发展普及的背景之下,教师更是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的直观性和快捷性,通过课堂播放视频、影像、音乐等,丰富拓展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以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接受程度的目的。

还有就是教师可以考虑多采用情景教学法,以便提升课堂内容的生动性和实用性。事实证明,情景教学法的课堂教学内容一般是以经典话题为主线展开,学生可以在老师的引导下,围绕教师所提供的案例进行阅读、分析和讨论,这样一来就可以增强语言运用的能力,也可以增强课堂的互动环节,使得教学的实际效果大大提高。

(三)实施蒙汉双语教学的分阶段课程设置方式

这种蒙汉双语教学课程的分阶段设置方,式是指对蒙汉双语课程的具体开设从初级课程延续到中高级课程的系统性构想和实施过程,应该说,这也是一个教学模式上的一种创新。事实证明,这种高度重视衔接性和连贯性的教学方式,能够对于双语教学课程的有效开展和学生的接受程度确实有着积极的影响效果,因为这种分阶段的课程设置,可以方便教师客观上采用团队教学法,充分发挥每一个蒙汉双语教学教师的个人专长,对蒙汉双语教学的阶段教学有一个清晰的脉络把握,使得课堂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讲,则是既可以有汉语的专业知识学习,又在此一项的基础上进行蒙汉双语学习。所以说,用这种蒙汉双语教学的分阶段课程设置方式的灵活多样的形式,能够将具体的教学内容贯穿于蒙汉双语教学活动实践的各个环节,切实保障蒙汉双语教学的实际教学质量。

(四)增强蒙汉双语教学教师的能力素质水平

事实证明,任何先进的教学方法,在具体的实施过程当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一线的教师。在蒙汉双语教学的创新模式中,无论是模式方法的探索,还是具体的课堂付诸实施行动,都需要一线教师的全程参与并付诸行动。事实上,任何一个蒙汉双语教学教师都可以独自探索适合自己以及班级学生的创新式教学模式方法,而对于已经比较成熟的创新式蒙汉双语教学模式方法,在借鉴使用过程当中,也应该根据具体的客观情况做出修正,这就需要蒙汉双语教学教师需要具备较高的能力素质水平,而这种能力素质水平,则可以通过定期培训以及自身努力获得。具体来说,教育部门应该继续加大对蒙汉双语教学的投入力度,一方面对现任教师进行组织培训,并定期考核;另一方面,要吸纳引进蒙汉双语教学的专业人才,充实到一线教学岗位上去,为蒙汉双语教学的模式创新做出贡献。

总之,蒙汉双语教学的模式创新,是一个关系到我国少数民族国家政策的教育大事,理应受到广大相关教育人士的重视,并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方法,路漫漫而,吾辈当上下而求索。

参考文献:

[1]王斌华.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2]赵慧.双语教学纵横谈[M].天津教育出版社,2007. [3]刘红,熊丽萍.双语教学现状调查与对策思考[J].江西教育科研. 2006(4).

[4]杨四耕,戴云.我国双语教学研究新进展[J].上海教育科研, 2005 (8).

蒙汉双语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内蒙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

自20世纪90年代末教育部社政司明确提出要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到学科的高度进行建设以来,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研究成果颇丰,但大多数研究集中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一般性规律和学科特点上,对少数民族地区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存在的特殊性问题及对策方面的研究还很欠缺,尤其对教学模式创新研究更加缺失。内蒙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全国其他地区一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相比较除了共有的普遍性以外,还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思想政治教学的对象、内容的民族性特点及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存在和发展同样受地区经济形势、风俗习惯及社会环境的影响。因此,深入挖掘内蒙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特殊性,探索应对教学模式是一个非常有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特殊性分析

(一)少数民族学生思想特点

1、多民族性

内蒙古自治区是蒙古族自治的民族地区,截止到年底,全区共有普通高等学校36所,全年招收学生8.10万人,在校学生34.87万人,少数民族在校学生6.94万人,其中蒙古族学生5.70万人。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本民族的骄傲,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他们的总体思想政治态度是积极端正的。在回答你对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的态度时,认为很有必要的占62.88%,回答通过适当的形式和方式可以接受的占31.97%,回答无必要的占5.15%。由于知识层次和思维方式的不同,造成了内蒙古少数民族学生接受能力的参差不齐,直接影响了少数民族整体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提高。

2、思想多元化

少数民族大学生,受年龄特点和单一的成长环境的限制,他们认识问题还不够全面、不够透彻;受语言和民族地区文化的影响,思想相对封闭、保守;从农村牧区来到城市,面对各种信息的传递和各种思潮的冲击,他们的思想道德观念受到严重影响。不仅如此,面对汹涌而来的西方各种思潮,对信“资”还是信“社”的问题上,并没有深刻的认识,对社会主义前途产生怀疑、动摇甚至否定。另外,蒙古族、达斡尔族的祖辈的意识形态里,宗教思想浓厚,萨满教和喇嘛教的影响最大。宗教文化传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健康。调查显示,有21.5%的学生认为宗教给人希望寄托,使人精神依靠。有29.8%学生认为是个人的事情,对社会和别人没有关系。总之,来自农村牧区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受城市生活方式和形形的文化思潮的冲击,弱化了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热情,思想显现多元化趋势。

(二)师资队伍现状

1、学历层次低

教师学历低,科研水平不高,是制约内蒙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整体素质的主要因素。内蒙古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获得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相对较高的是内蒙古大学,约占24%,而内蒙古医学院29名教师中竟然没有一位获得博士学位。近些年来,高校教师的整体学历层次逐年提高,读博士的教师越来越多,但是,由于各高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视程度不够,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忙于应付繁重的教学任务,学历提高相对滞后,从而导致教师科研能力差,教学和科研成果层次不高的局面。从得层次上看,内蒙古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发表的论文大部分发表在本校学报或本地区其他院校学报上,发表在国家核心期刊上的论文极少。据统计,2008年度,内蒙古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人均0.74篇,与本校法政学院人均0.77相近,但是质量上却有一定的差距,法政学院有7篇国家核心期刊论文,而马克思主义学院仅有1篇。

2、双语教师专业化程度低

蒙汉双语教学是内蒙古民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蒙汉双语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整个民族教育的发展水平,关系到少数民族人才的培养和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根据调查,内蒙古师范大学等学校均有蒙汉兼通的双语教师,以内蒙古师范大学为例,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岗39位教师中有6位双语教师,占总人数的15%。但因为内蒙古民族地区教育相对落后,蒙汉兼通的高级专业人才较为缺乏,目前在校蒙汉双语教师基本没有受过双语教学培训,都是自己在摸索中开展教学。比如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授课过程中,有的教师蒙语很好,可以轻松流畅地使用蒙古语,但汉语使用不通顺;而有的教师蒙语基础不好,许多政治学和历史学的概念和专业术语就很难准确地表述。因此,教师专业化程度低直接影响了双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设施陈旧

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创新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内蒙古自治区的办学条件随着近几年经济的发展有所改善,但是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仍有着很大的差距,不仅在硬件建设上有天壤之别,而且在现代化的教育教学设施方面更是不可同日而语。互联网的出现已经改变了当代大学生的思维和学习方式,但有些教师对此不加以研究,忽视学生思想的多元性和复杂性,仍然沿袭着传统的以黑板、教科书为教学信息的主要承载形式,很少提供生动直观的图像资料教学,教学形式单一枯燥。随着时代变化和形势的发展,这种方法越来越显示出其局限和弊端,不能适应现代大学生的特点和需要。

2、教学方法单一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每位大学生的必修课,是门科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最基本的原则和方法。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长期以来,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固定模式,这就是:讲一个原理,举一个例子。这样做也有一定的成效,但是,列宁曾经说过,辩证法不是实例的总和,而是认识的规律。理论联系实际的最好的方法,就是用理论去分析实际问题、进行实践活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虽然也提倡走出课堂,到实践中检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但是操作起来由于无经费支持等种种原因而落空,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也往往流于形式。因此,教师的空洞说教很难有说服力,学生的所学由于没有和现实结合起来,不能亲身体验,对教师所灌输的理论不能全面理解,很难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

3、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和感染力

力求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革,只是教学环节的一个方面,要想真正提高教学效果,就必须不断地创新教学内容。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意识很强,对本民族的权益能否得到维护非常关心。随着文化层次、个人素质的提高,这种民族意识有了显著增强,表现出对民族问题、民族关系极为敏感,对民族的政治地位非常关心。在调查民族认感的问卷中,回答你觉得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时,有24.63%的学生选择了民族,有8.12%的学生选择了国家,有65.72%的学生选择了文化,其他的占1.53%。由此可见,对本民族的文化认同感非常强烈。这种感情会使他们关注如何认识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民族发展的未来,如何在弘扬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思想等问题的。而对内蒙古高校的汉族学生来讲,如何正确认识东部沿海地区与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差距,如何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怎样应对就业、分配等问题的思考与回答同样非常重要。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往往局限于书本,难以和学生达成功共鸣,做不出科学、有说服力的回答,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教学模式

(一)专题式教学模式

专题式教学模式,就是在课堂教学中以专题为单位设计课程讲授的内容,并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方式的教学模式。它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思想实际,选择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基本理论点,形成相互关联的专题,构成教学内容的基本框架。这种方法,既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把重点、难点和基本内容讲清楚,又可以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现实性和针对性,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内蒙古高校将民族理论与政策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有利于培养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特别是在一些课程的教学内容中适当增加民族问题的专题,不仅能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建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还能使学生了解民族地区的历史发展,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如在《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的讲授中,可以增设、邓小平同志关于民族区域自治理论的专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中可以增设内蒙古少数民族奋斗史的专题、《形势与政策》课中可以增设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专题,通过专题讲授,让学生了解民族地区发展的新形势,从而使学生理解两个大局思想的伟大意义及民族地区建设发展对祖国统一、社会稳定的巨大作用,牢固树立各民族共同繁荣、荣辱与共的思想。尤其在当前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中,应给学生讲清国家的政策和西部地区的发展规划及现实性,使少数民族学生明确自己的成才目标,鼓励学生到西部民族地区广襄的土地上实现人生价值。

(二)网络教学模式

现代多媒体技术具有直观、生动、形象、信息量大等优点,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这一手段可以使抽象的理论变得形象直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而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通过网络平台可以丰富思想政治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这就需要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学习多媒体课件制作方法,能够更好地应用计算机和网络等工具,拓展教学的空间和渠道。在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同时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网站,把授课的讲义和参考资料挂在网上,还可以采用博客的形式,通过要闻通告、文献博览等丰富多彩的“博文”与学生进行交流。目前,内蒙古各高校都非常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专题教育网站的建设,内蒙古农业大学等少数学校还在主页上建立了蒙文网页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提供获取知识、学习知识的平台,但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对网络资源的利用和开发还远远不够。

(三)双语教学模式

双语教育是一个完整的教育体制,其中双语教学是实施双语教育目标的主要途径。双语教学是用两种语言为媒介的教学形式,本文中提到的双语教学是指使用蒙、汉两种语言作为媒介的教学形式。蒙汉双语教育是内蒙古民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蒙汉双语教学已成为内蒙古地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鲜明特色。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两种教学模式:(1)民族语言主导模式,是指教师和学生以民族语言作为主要教学用语,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进行教学的模式。内蒙古师范大学、呼和浩特民族学院等院校主要采取这种教学模式。(2)汉语主导模式,是指以汉语作为主要教学用语,民族语言作为第二语言进行教学的模式。内蒙古医学院蒙医蒙药班的蒙授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就属于后一种模式。蒙汉双语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际效果。目前内蒙古各高校蒙汉兼通的高级专业人才严重缺乏,双语教学定位不准确,蒙汉双语教学体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四)实践教学模式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提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模式,主要是单一的理论教学模式,缺乏实践教学内容,从而造成理论脱离实际。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要想提高吸引力和感染力,必须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这是由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学科性质决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本身具备鲜明的时代性,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密切相关。学生通过社会调查、实地考察等实践活动,感受到民族地区的发展变化和存在的优势及潜力,从而增强发展民族地区各项事业的信心。教师结合实际问题展开科学调研,能增强教师对实际问题的理论解释能力,并且还可以调动教师的教学科研积极性,从而给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尤其让少数民族学生参加了解国情、民情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能够使他们充分体会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而且还能提高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改进和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对策

(一)更新教学理念是推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方法改革的先导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只注重教师的“教”,而置学生的“学”于不顾,使整个课堂沉浸在教师严肃的宣讲当中,学生缺乏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声誉和实效性。“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则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的参与教学过程,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实效的必然选择。此种教学理念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由无奈学习变为快乐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老师也会感受到和学生共同探求知识的快乐与幸福,改变单一的灌输式的讲授方法,尝试启发式、参与式和研究式的教学方法,从根本上改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一人课堂”的现象,不断督促教师进行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创新,最终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感染力和针对性。

(二)增强师资队伍建设是不断创新教学模式的关键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提出:“提高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关键在教师”。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素质精良、充满活力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的关键所在。内蒙古高等学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之初,师资队伍非常薄弱,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如今已经构建了蒙语、汉语师资队伍和蒙汉双语师资队伍。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双语专业的招生,蒙汉双语教育体制不断完善,为自治区发展培养了大批“蒙汉兼通”的人才。当前,自治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茁壮成长,逐步形成了数量较多、实力较强的师资队伍。但在教师职称、学历结构、科研水平等方面仍存在许多不合理和不足之处。只有狠抓师资队伍建设,才能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专业水平,才能探寻更多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总之, 在进行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我们不仅关注内蒙古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一般性规律,还要注重其特殊性问题,有的放矢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才能够真正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的主阵地和主渠道作用。

参考文献:

[1]赵图雅.内蒙古少数民族大学生德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0(1).

[2]陈江.新时期内蒙古蒙古族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问卷统计报告.

[3]丁龙召.赵图雅.内蒙古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调查报告.

[4]李珊娜.内蒙古地区蒙汉双语教育政策研究[j].内师大硕士论.

[5]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发[2004]16号).

[6]赵小荣.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模式的构成要素[j].新西部,2009(8).

蒙汉双语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双语教学;民族文化;蒙汉兼通;培养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7-0196-02

呼伦贝尔是一块神奇而美丽的地方,巍巍兴安岭和辽阔的大草原培育了许多创造过辉煌历史的英雄民族,被称之为中国北方天然民族博物馆。随着近年来,呼伦贝尔市获得“全国最佳民族风情城市”、“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区”、“全国旅游二十胜景之一”,大型系列文化旅游片中的《一生要去的66个地方》之一、“最大的生态旅游城市”、“绿色净土,北国碧绿”等令人陶醉的殊荣,以及呼伦贝尔市实施的“美丽与发展共赢”战略,对当地唯一一所本科院校——呼伦贝尔学院理所当然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承、研究、丰富、发展民族文化,是呼伦贝尔学院的历史使命,是高校职能赋予呼院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呼伦贝尔学院把着力点放在特色办学,重视民族教育,切实加强蒙汉双语教学、加强技能实训,传承民族文化,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己任,统一思想,理清了“以人为本,人才兴校,质量立校,管理强校,突出特色,服务地方”为办学理念,突出地域特色,走特色办学之路。

一、抓好蒙汉双语教学,培养少数民族人才

呼伦贝尔学院(以下简称呼院)立足学院地处边疆民族地区的实际,积极招收蒙语授课学生,鼓励少数民族教师使用蒙文蒙语进行教学、科研、交流,大力发展民族教育,努力传承民族文化,培养输送“蒙汉兼通”的少数民族应用型人才,逐步形成了鲜明的民族特色。呼院充分发挥地方院校的办学功能,根据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积极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目前,蒙语授课学生有1800多人,约占在校生的16%,分布在以蒙古语言文学学院为主的12个院系中,学科专业涵盖了文、史、理、工、法、教育、艺术等七大学科门类;学院大力加强了蒙语授课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有本科专业16个,专科专业5个;蒙语授课学生采取了低年级的基础课程以蒙语授课为主,汉语授课为辅,高年级的专业核心课程逐步实现以汉语授课为主的双语授课方法,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够适应从蒙语授课过渡为蒙汉双语授课的模式,提高了学生汉语理解和表达能力;学院面向全院蒙语授课学生,开设了大学蒙古语文、蒙文书法鉴赏等公共课程和蒙语演讲、蒙文书法、民族民间舞蹈等技能训练课程,提高了少数民族学生“蒙汉兼通”和在民族地区工作的能力。

呼院升本以来不断的强化蒙语教学管理工作,组建了学院级蒙语授课教学督导组,教务处增设了蒙语教学管理科,制定了《呼伦贝尔学院蒙语授课教学管理规程(试行)》和《蒙语教学质量标准》,统一了认识,明确了目标要求。同时,学院执行蒙语授课学生学费减免20%,蒙语授课教师课时津贴高10%等倾斜政策和鼓励措施,激发了少数民族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蒙语授课学生在校期间,参加汉语普通话测试都能够达到三甲或二乙以上的水平,顺利拿到普通话等级证书。2007~2011年的五届毕业生中,蒙语授课毕业生1860人,其中本科生1338人,由于毕业生“蒙汉兼通”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实践能力,深受民族地区用人单位的欢迎和社会各界的赞誉。2010年6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十一届国际母语日活动”开幕式上,呼院作了以《加强蒙汉双语教学,努力传承民族文化》为题的典型发言,介绍呼院蒙汉双语教学经验,受到高度评价。呼院培养输送的少数民族人才,已成为自治区民族教育和科技文化事业的重要力量,对祖国边疆安定、民族团结、维护稳定和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

高校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文化力的竞争,大学文化是决定高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根本动因。基于这样的认识,学院精心培育以民族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为品牌的校园文化,以艺术节、运动会、风采展演、文艺演出、高雅艺术、摄影展、美术展、书法展和各类竞赛为载体,凸显具有地区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大学文化。如学生歌手“金马镫组合”的音乐表演、学生蒙古族长调歌曲演唱、蒙语演讲、蒙文书法和民族民间舞蹈等方面的音乐表演,对弘扬高雅艺术,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推动了学院的建设和发展。

呼院把呼伦贝尔地区民族民间广场舞提升为公共艺术课,正式纳入公共艺术技能课程,大学一年级下学期开课,为2学分。如今,民族民间广场舞已成为呼伦贝尔学院校园文化的品牌传承项目,人人会跳民族民间广场舞,已成为校园文化的靓丽风景线。近十多年来,特别是2003年呼伦贝尔学院晋升本科院校以来,以推广普及民族民间广场舞为载体,训练学生公共艺术技能、提高综合素质、陶冶学生高尚情操、促进民族团结、传承民族文化、共建和谐校园,使学好民族民间广场舞成为一项集德育、美育、体育于一体的常态活动,民族民间广场舞的训练、比赛、表演等活动贯穿于每届学生四年的校园生活,潜移默化的教育培养学生,树立热爱呼伦贝尔,建设呼伦贝尔的思想感情。

三、依托地缘优势,开展教学科研活动

呼伦贝尔地区拥有3个少数民族自治旗、14个民族乡。生活在这里的蒙古、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等少数民族至今保持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并焕发着勃勃生机,他们以其语言的多样性和文化的多元性,使五彩呼伦贝尔的人文景观变得更加具有魅力和吸引力,他们谱写的壮丽篇章令当今呼伦贝尔人感到骄傲和自豪。呼院依托地理环境的独特和民族特色的浓郁,邀请诸多的国内外专家教授,举办社会名家讲坛,促进了交流与合作,神圣的呼伦贝尔为呼院开展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教育教学活动,走特色办学道路,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域条件。

呼院现有蒙语授课教师124人,占专任教师的18%,其中教授27人、博士8人,其中,90%以上的教师能够熟练的进行蒙汉双语教学;呼院蒙语授课教师,在呼伦贝尔地区民族历史文化研究方面,蒙、汉、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等各民族教师团结协作,优势互补,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在呼伦贝尔历史文化研究,以及“三少”民族民俗、历史、文化研究、传承和发展民族音乐与民族艺术等方面享有盛誉。近年来,蒙语授课教师发表蒙文核心期刊论文50多篇,正式出版蒙文教材18部,其中,高校蒙文通用教材14部,已列项编写高校通用蒙文教材5部,正式出版的学术专著有《蒙兀人》、《古代巴尔虎部族》、《巴尔虎蒙古史》等10多部学术专著,创作草原蒙语歌曲400多首,其中60首被选入呼伦贝尔草原蒙语创作歌选,“牧民的幸福”和“月夜”等歌曲,广泛传唱于国内外。

科研成果显著,近三年,蒙语授课教师获准主持部级社科资助项目6项。分别为:中俄蒙哈穆尼堪鄂温克传统文化比较研究;达斡尔族乌钦的保护与传承研究;中世纪蒙古文佛教文献综合研究;鄂温克语与蒙古语语音及语法范畴比较研究;蒙古草原古代游牧民族豁脱文化研究;18~20世纪初北部蒙古地区土地利用方式与游牧经济等6项。

呼院蒙语授课教师队伍,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而更重要的是更多的人提高了认识,形成了“抓好蒙汉双语教学,传承蒙古民族文化”的思想意识,激发了对学习使用蒙文蒙语的积极性,对传承民族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和责任感。学生的蒙语演讲、蒙文书法、蒙文撰写的毕业论文和社会实践报告成绩和质量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近年来,唱蒙古民歌和草原歌曲、跳民族民间舞蹈、学习研究民俗、了解掌握地方志的人更多了;蒙古族民俗和草原风情为题材的美术作品、摄影作品更多了;热爱草原一草一木的人更多了。

蒙汉双语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鄂温克语 社会语言学 研究

中图分类号:H2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09)17-

从社会语言学的理论视角和研究方法,对于我国境内的鄂温克语展开学术探讨的成果确实有同一些。其成果,主要涉及鄂温克语的社会使用现状调查分析,鄂温克语的社会交流功能,鄂温克语区社会结构特征和语用环境,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文字使用关系和鄂温克族学生上学读书,鄂温克族在工作中使用的文字等方面的学术问题。

鄂温克语使用方面,我国专家学者在20世纪60年代就做过较为系统的调查,并搜集整理过一定数量的十分珍贵的调查资料。尤其可贵的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语言研究室满通古斯诸语研究组的专家学者,对于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内现存的鄂温克语使用状况进行了拉网式调查研究,搜集了约600万字的第一手调查资料。在此基础上,朝克于1994年由中国藏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语言文字使用概述集》内,撰写《鄂温克语使用概述》之文章,全面分析阐述了生活在牧区、林区、农区、城镇以及集居区和散居区的鄂温克族使用本民族语的基本情况。进而提出,使用本民族语言较好的地区是,以畜牧业生产生活为主的牧区鄂温克人以及以饲养驯鹿为主的林区鄂温克人。但他们也都不同程度地掌握了蒙语和汉语,甚至一些人还学会了达斡尔语,成为他们同蒙、汉、达斡尔族进行语言交流的工具。再说,生活在农区的鄂温克人使用本民族语的范围不断缩小、使用本民族语的功能也不断减退,取而代之的是使用面越来越广、使用功能越来越强的汉语。同时,农区鄂温克人还都掌握了达斡尔语。进而朝克指出,使用双语或多种民族语言现象,已成为鄂温克人语言交流的一个基本手段和方式。

同样,于1994年由中国藏学出版社出版的另一本《中国语言文字使用概述集》内,朝克还发表《鄂温克旗语言文字使用概述》,同样利用20世纪80年代对鄂温克族自治旗所作的语言文字使用情况实地调查资料为据,概述了该旗范围内生活在牧区和城镇的鄂温克族使用语言文字的基本情况。他在该文里明确提出,由于国内鄂温克族没有本民族文字,上学使用的都是汉文或蒙文。比较而言,牧区的鄂温克孩子上蒙文学校的较多,只有少部分上汉文学校,城镇的鄂温克族孩子多数上都汉文学校,通过汉文学习文化知识。所以说,在学校里蒙文或汉文教学,直接影响着鄂温克孩子们对本民族语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他们用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学习蒙语或汉语。这也是鄂温克语较快地减少使用人口的重要原因之一。结果,鄂温克族孩子们之间、就职人员之间说本民族语言的现象越来越少,相反使用汉语、蒙语、达斡尔语的人却越来越多,尤其是近些年使用汉语汉文的人与日俱增。

与此相关,朝克在2001年由香港城市大学刊印的《世界各地语言文字使用现状分析》内刊发的《关于鄂温克语使用现状分析》里,主要分析了20世纪末,鄂温克语使用的大概情况,指出了鄂温克语里大量借入汉语和蒙语借词的现象,阐述了鄂温克保护的重要性等。朝克还在《鄂温克研究》1997第1期中撰写《关于鄂温克语及鄂温克语研究》,主要概述了当今鄂温克人的生存环境、生活条件、生产手段、传统生活的变迁等方面。更重要的是,该文里系统阐述了鄂温克语现状以及鄂温克语变迁条件和原理。同时,利用相当篇幅,较系统地概述了国内外鄂温克语研究情况以及科研成果等。

对于鄂温克语的使用价值、对于鄂温克语的保护和抢救的重要性,以及有关鄂温克语的变迁现象等展开学术讨论的论文或文章也有一些。例如,朝克在1995年由内蒙古文化出版社出版的《述说鄂温克》一书内发表的《鄂温克语是我们宝贵的财富》长篇文章里,从社会语言学、文化语言学以及语言运用学的角度,对鄂温克语现状与发展做了深入讨论。在此基础上他认为,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新词术语的大量产出、社会的一体化进程,使本来处于弱势状态的鄂温克语越来越多地受到强势语言的冲击和威胁,这就自然加快了鄂温克语的汉语化和蒙语化速度。所以,朝克在论文里强调,鄂温克语是鄂温克人的祖先用生命传承下来的人类宝贵财富,一定要用最大的努力去保护和抢救现存的鄂温克语。另一篇,与此相关的论文是,杜柳山在《鄂温克研究》1997年第1、2期合刊本内刊发的《语言是民族生命的一部分》一文。他在论文里,首先讨论了农区鄂温克语使用现状,其次论述了少数民族语言同民族心理、民族认同、民族发展之间产生的多层面的复杂关系。进而,他说道,任何民族语言都是民族生存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忽视民族语言在民族进程中遇到的诸多现实问题。最后强调提出了,保护和发展鄂温克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另外,包瑞斌在《鄂温克研究》1998年第1期内刊登的《鄂温克族自治旗双语教育初探》里指出,鄂温克学生中掌握两种以上民族语言的人较多,而且会说汉语的学生在牧区也逐年增多,汉语几乎成为了不同民族语中的共同语,所以许多鄂温克族学生及其家长对于本民族语的使用不关心或不重视。尤其是在鄂温克族自治旗现阶段具体实施的蒙汉双语教学体制下,鄂温克族学生们更是不关心本民族语的使用。进而,他在论文里提出,在进行蒙汉双语教学的同时,对于那些纯牧区来的鄂温克族学生尽量使用鄂温克语的辅教学,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保存现已掌握的母语以及母语的使用功能。

鄂温克语研究成果里,也有从社会文化语言学的理论视角,分析鄂温克语有关词语的使用特征方面的论文。例如,朝克在《内蒙古妇女》1984年第1期蒙文版内撰写《论鄂温克族婚礼语言特征》,以鄂温克族婚礼中使用的特殊语言为例,阐述了鄂温克语婚礼语言的民族性和丰富性。同时指出,了解和这些在特殊语境或特殊场合使用的十分规范化的词语,对于深入探讨鄂温克语的独到的词汇结构、表述形式均有特殊的意义。卡丽娜在《鄂温克研究》2000年第1期内发表的论文《论鄂温克人名与社会关系》中,利用社会语言学、文化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的研究方法,对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文化背景、历史意义的鄂温克族人名,进行了多视角多层面的分析研究,从而揭示了鄂温克族在历史进程中,不同程度地受到满族、藏族、蒙族、汉族、俄罗斯等民族语言文化以及之影响的主要原因。伊和与何秀芝在《鄂温克研究》2000年第1期内刊发的《〈索伦〉之称的来历和创造文字的传说》一文,首先解释了“索伦”一词的起源,接着阐述了“索伦”一词的使用以及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变化等。该文里,她们还涉及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那就是他们所说的作为鄂温克族一部分的“索伦”人,也就是索伦鄂温克人在历史上曾经创造过能够传递信息的文字符号系统。这种说法,同俄罗斯民族学家伏•阿•图戈卢科夫在《西伯利亚埃文基人》一书的《符号――文字的萌芽》部分里所记录的“20世纪初鄂温克使用过白桦皮上刻写的表意符号系统”之内容相吻合。对此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朝克研究员同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具章会教授和杰姆森教授进行过合作研究,利用三年的时间先后走遍了鄂温克和鄂伦春人生活的草原和山林,虽然搜集到了大量的语言文化资料,但最终还是没有找到写在白桦树皮上的鄂温克人远古的表意符号或古老文字资料。尽管如此,国内外的研究资料和鄂温克人的历史记忆告诉人们,鄂温族在历史上确实使用过,能够较清楚而全面地表达某种思想概念和话语内容的表意符号系,或者是古老文字。

总而言之,从社会语言学的理论观点或研究方法,对于鄂温克语的使用现象和使用现状,以及鄂温克语的社会功能和作用等方面进行学术探讨的科研成果确实有不少,其中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朝克研究员做了大量的实地调查和有价值的学术论述,提出了不少独到的学术见解和观点。这些成果,对于鄂温克语现状的全面认识,对于鄂温克语社会功能和作用的科学把握,对于已进入濒危状态的鄂温克语的保护和抢救都将发挥重要的学术理论价值。

参考文献:

[1]【美】摩尔根,杨东莼等译.古代社会.北京: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

[2]安柯钦夫.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文化.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刘烈恒.东北文化丛书.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4]祁庆富.民族文化遗产.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

[5]李竹青.民族现代化探索.北京:民族出版社.1993年版.

[6]社科院民族所与国家语委政法司编.国家、民族与语言.北京:语文出版社.2003年版.

[7]赵锦元.当今世界的民族关系与民族问题.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8]钟敬文.民俗文化学梗概与兴起.北京:中华书院.1996年版.

[9]孙宏开、胡增益、黄行.中国的语言.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11]戴庆夏.二十世纪的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太原:书海出版社.1998年版.

[12]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文化宣传司.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使用情况.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年版.

[13]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文化宣传司.中国少数民族文字.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1年版.

[14]李红杰、马丽雅.少数民族语言使用与文化发展政策和法律的国际比较.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5]范俊军编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保护语言文化多样性文件汇编.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

[16]金星华.中国民族语文工作.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

[17]姚亚平.中国语言规划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18]中央民族学院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所.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7年版.

[19]朝克.鄂温克语参考语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20]朝克、(日)中岛干起.基础鄂温克语.(日)东京大学书林.2005年版.

[21]朝克.鄂温克语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1995年版.

[22]朝克.通古斯诸民族及其语言.(日)东北大学.2002年版.

[23]朝克.中国通古斯诸与基础语汇集.(日)小樽商科大学.1997年版.

[24]朝克.鄂温克语三大方言.(日)小樽商科大学.1995年版.

蒙汉双语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蒙汉新闻翻译;网络资源;利用方法

蒙汉新闻翻译

蒙汉新闻翻译是指在新闻传播领域中,实现蒙古语和汉语之间的互译。随着我国语言文化的不断融合,蒙汉新闻翻译在新闻传播领域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尤其网络资源的发展为其带来更多的语言信息。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蒙汉新闻翻译,我国科学技术研究院专门通过互联网技术研究了蒙汉语言翻译系统,在该系统中,可以实现蒙汉新闻翻译工作。这种系统主要采用BLEU-SBP自动评测指标,提高蒙汉新闻翻译的准确性。同时,我国蒙汉新闻的其他翻译资源也得到了开发和应用。这些翻译系统的开发和应用,让蒙汉新闻与网络资源形成了紧密的关系。同时,实现蒙汉新闻翻译,能够保障蒙古族人民对新闻信息的拥有的权利。

蒙汉新闻翻译如何有效利用网络资源

1.建立网络语言资料库

蒙汉新闻翻译工作需要积累大量的语言资源,其中包含了蒙汉词汇资源、语法资源、标点符号资源等,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在互联网中很多平台和软件可以帮助查询到蒙汉新闻方面的信息资源。众所周知,蒙汉新闻翻译需要考虑很多元素的影响,在翻译时,需要翻译员结合新闻语言和语态,这就需要大量的资源作为支撑。建立网络语言资料库恰好能够帮助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蒙汉新闻翻译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需要借助互联网技术建立属于自己的资料库,在资料库中将所有的信息进行有效的分类,便于翻译人员能够快速准确地查询。在网络语言资料库中,可以容纳无限的语言资源,对蒙汉新闻实现准确无误的翻译有很大的帮助。另一方面,建立网络语言资料库可以有两个主要渠道,一是借助现有的网络媒体的优势和人才技术,建立符合自身发展的语言资料库。二是通过很多软件平台,开发符合自身发展的、专业化的APP,在蒙汉新闻翻译的过程中遇到疑问或者难以翻译的词汇时,可以通过APP寻求正确的答案。为此,实现蒙汉新闻翻译工作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建立网络语言资料库十分必要。

2.通过网络信息识别蒙古语

蒙古语有其固有的特色,尤其在新闻官方语言中,与汉语有很大的区别。蒙语中共有31个字母,其中有7个表示元音,有24个表示辅音。蒙语的语法具有两个特点:第一,为了便于连写,字母的形状发生了变化。第二,为了区别语音,字母的写法发生了变化,例如:圆唇元音o、u共用一个字母,?、ü共用一个字母。辅音d、t在词首使用一种字母变体,在词中有元音前和元音后两种字母变体,在词末使用另一种变体,ɡ、k在阴性词里写法一样。为此,实现蒙汉新闻翻译,必须要通过网络信息技术来识别蒙语。网络信息技术包含了蒙古文输入法、蒙古文电子词典等,这些都十分有助于实现蒙汉新闻的准确翻译,为广大读者带去更加准确的新闻信息。首先,作为蒙汉新闻翻译工作人员,要懂得搜集和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工具,学会网络信息词汇的查询方法,进而识别新时期蒙古语言文字的演变规律,从中找寻到识别蒙古文字体的有效方法,进而提高蒙汉新闻翻译的效率和准确率。其次,不断开发或者寻找官方的识别蒙古语言文字的软件或者官方出版的数字蒙古文词典,确保蒙汉新闻翻译在语法、词汇上的准确度。

3.充分利用蒙汉新闻翻译系统

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蒙汉双语互译,我国科学研究所开发和引进了多种系统和自动测评软件,在这些系统和自动测评方法的基础上,提高了蒙汉新闻翻译的效果和速度。众所周知,新闻最大的一个特征就是时效性,那么,在每天传播的大量新闻中,不仅要实现蒙古族语言和汉语之间的互译和交流,还需要让蒙古族的新闻“走出去”,让其他地域的新闻“走进来”,蒙汉新闻翻译就需要借助这些翻译系统和自评的方法来提高其效率。一方面,建立语言模型,即N-gram模型,通过假设汉语词汇与蒙语词汇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选择最为贴切的语汇进行互译,这样对应的翻译方法,可以实现蒙汉新闻专业化的互译,这种方法也是目前最为常见的翻译模式。此外,还有IBM模型等,能够矫正蒙汉新闻翻译的现状。另一方面,建立系统翻译的自动测评标准,其中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请标注人员进行人工测评,但是这样的方法既浪费人力,也浪费财力。此外,还有BLUE(双语测评的替代指标),这一测评原理是通过假定的形式,对单语进行有效的翻译,但是这样的翻译方法会直接引发作弊的行为。为此,实现蒙汉新闻翻译需要充分且有选择性地利用好翻译系统,同时要制定出翻译后的反复验证工作,这样才能确保蒙汉新闻翻译的准确性。

4.以短语为翻译单位

近几年,以短语为翻译单位的翻译方法受到了很多专家和学者的热议,在短语翻译模式中,需要从平行的双语语料库中抽取双语短语并通过计算的形式计算其概率,寻找其中的相似比,通过对数线性模型,考虑各个特征函数的参数。在短语翻译模式中,需要引进繁衍率、插入和删除等附加的概念,通过计算,来排除各种阻碍对应翻译的因素。在蒙汉新闻翻译中,以短语为翻译单位同样也需要考虑到这些因素。在翻译的过程中,并不是每一个短语都能寻找到对应的契合点。首先,众所周知,汉语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发生了系列变化,随着外来词语的引入,让汉语从构词到语法生都有所转变。蒙古文也是如此,在表述同一个物体或者同一件事时,会产生很大的差异,为此,当以句为单位或者以字、词为单位进行翻译时,会产生很大的表述差异,造成语境、语义会有很大的不同。以短语为翻译单位,能够促进翻译系统从中寻找到契合点,最终实现翻译。其次,在新闻语言中,以短语为翻译单位更能够提升新闻翻译的效率和效果。众所周知,新闻语言单位不要求过于华丽,而是通过朴实的语言对信息进行传播,这就实现了蒙汉双语互译简单化。

5.规范自动测评标准

规范自动测评标准是为了建立蒙汉新闻翻译自身的评估体系。近几年,我国引进了很多国外翻译自动测评的标准,但是这些标准的适用范围十分有限。对于蒙汉新闻翻译来说,这些标准具有一定的参考性,但是却不能从根本上为蒙汉新闻翻译工作提供可靠的保证。为此,建立符合蒙汉新闻翻译的自动测评标准十分必要。一方面,从建立的翻译系统中,根据蒙汉双语的特色实现翻译,在计算概率时考虑到双方的语境和语法,最终实现有效的翻译。另一方面,建立蒙汉新闻翻译的相关制度,规范其操作行为。规范自动测评标准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拓展新闻传播的风格和渠道,从不同的角度上看,规范自动测评标准对蒙汉新闻翻译的发展有很大的提升作用,也是今后蒙汉新闻翻译工作的重要发展保障。

结语

在网络资源异常丰富的今天,蒙汉新闻翻译需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才能为读者带去丰富的信息,使他们了解最前沿的新闻。随着网络资源在各个领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有效利用网络资源才能做好蒙汉新闻的翻译工作,用最新的语言来传播信息资源,促进我国各民族语言文化的进一步融合,并实现跨民族的语言交流目的。

蒙汉双语论文范文第9篇

关于“双语教育”的几个问题

民族院校毕业生就业的SWOT分析

中国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发展述评

历史变迁中的加拿大印第安人教育的演变

民族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思考

引领民族发展:新时期民族高等教育的特色诉求

少数民族免费师范生教育的困境与思考

论哲学视野下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几个问题

法治精神与大学生法治教育问题初探

加强高校公寓安全管理建设和谐校园

蒙语授课大学生就业政策及新机制建设探究

蒙古民间文学课教材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初探

关于高校蒙汉双语专业汉字教学的若干思考

英汉写作实践共同体中的多重认同建构

多模态英语语音能力测评研究设计初探

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者对教师角色的期待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视阈下青少年幸福感培育

韩剧对朝鲜族青少年民族认同感的影响研究

基于部件法的蒙古族预科生汉字书写教学

民族院校大学生的信仰危机现象及干预措施

近十年来国内民族教育实证研究成果述评

论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古代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高校世界古代史课堂教学若干问题的思考

论质性研究的本质及其对民族教育研究的启示

论我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招生政策的优化

MOOC教育质量的理论探究——以高等教育大众化为视角

基于协同培养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

从藏汉双语教师多媒体教学问题透视教师知识建构策略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实践教学问题及其改进措施

高校民族团结教育与公民意识教育的关系研究

建国初期的内蒙古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政策研究

新时期我国朝鲜族三语教育政策及教育现状研究

边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公民意识培育路径探析

新时期蒙古语授课专业大学新生思想状况调查与研究

移动学习在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的应用与研究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抄袭方式及预防对策研究

基于信息技术与军事理论课程整合现状和对策的研究

文化资本理论对少数民族学校教育研究的适切性

美国“服务学习”对我国民族高等教育的价值探析

地方政府履行高等教育职责评价体系研究综述

论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课程系统化、结构化

民族高校法学预科阶段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地方经济结构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指向性作用

内蒙古地区高职高专英语课堂生态环境的调查与研究

旅游、空乘应用性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践行探析

民族地区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经管类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产学契合问题研究

设置“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意义及优化措施

蒙汉双语论文范文第10篇

一、广播电视大学法学专业的基本情况

1985年开设法律专业, 1992年以后为满足人才多样化的需求又陆续开展了经济法专业、劳动改造法专业、涉外经济法专业等专科学历教育。1995年开办法学专业专科注册视听生教育。截至1999年先后培养了几十万法学论文联盟专科毕业生,为国家的学历补偿教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996年起经教育部批准,法学专业开展了本科学历教育(专科起点),每年培养了1500人,三年共计4500人。

开放教育1999年秋-2012年春累计本科招生585125人,毕业生388266人,授予法学学士学位14022人,获得学位的学生比例约占毕业生数的3.61%,目前法学专业在校生190376人。

2012年春招生,专科30626人,本科20959人,行政执法方向281人,法学双语专科1277 人、本科285人,蒙汉双语50人。

开放教育1999年秋-2012年春累计本科招生585125人,毕业生388266人,授予法学学士学位14022人,获得学位的学生比例约占毕业生数的3.61%,目前法学专业在校生190376人。

2012年春招生,专科30626人,本科20959人,行政执法方向281人,法学双语专科1277 人、本科285人,蒙汉双语50人。

二、对电大法学专业课程设置的分析与调查

依托广播电视大学办开放大学, 就应该有专业, 就应该进行专业建设、课程建设, 这对于一般大学来说有的专业已经办了几十年,课程是成熟的, 或者说他们的任务是对原有的专业、课题进行完善、改造和提高。对于电大来说, 这是一个新任务。如何使电大的教师成功地转型到开放大学上来,师资队伍的建设至关重要。电大教师自己能否建设一流的精品课程,开出精品的专业是办好开放大学的关键。这些对电大教师来说是一种新的挑战,也是每位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法学专业是我省电大从事开放教育以来开办的第一个本科专业,至今已经10年有余,总体来看,是适应我省法律人才培养的需要的,本专业的课程设置以理论法学为基础,主干课程为中国法制史、知识产权法、合同法、国际私法、国际法、法律文书、商法、仲裁法、竞争法、证据学、劳动法、公司法、国家赔偿法、房地产法等(具体的课程设置详见《法学专业教学计划表》,见附件一)。集中实践教学环节设置为8学分,由毕业论文、社会调查、法律实习三个部分组成。为了总结开放教育法学专业近年来的教学效果,为开放大学设计出更好的课程体系,我们课题组成员分别对我省的4个地市级电大的法学毕业生进行了跟踪调查,下发了160份调查表,收回有效调查表120份。

法学专业开设与课程设置调查表数据统计

(1)关于被调查对象的背景

在参与本次调查学员120人中,所有调查者中男性占66.3%,女性占33.7%。有23.6%的被调查者年龄在35-45岁,年龄在25-35岁占60.5%,还有13.1%的人在25岁以下,45岁以上的仅占2.65% 。本次被调查者的入学学历普遍为专科,占82.1%,本科学历的人分别为17.9%。被调查者中绝大部分入学前为非法学专业,占69.6%。具备上网条件的占63%。对于学习方式78%的学员选择小组讨论学习。

(2)对于专业课设的必要性

所有学员,都认为有必要开设,理由是工作需要和法制社会的需要。

(3)课程设置情况和学生根据学习期间的收获,对相关课程的的评价

在回答“课程设置合理性?”这一问题时,91.5%的被调查者认为“合理”, 回答“教学内容实用性?89.9%的被调查者认为“合理”。10.1%的被调查者认为“比较合理”。值得注意的是,在认为“难易程度合理性”的被调查者中,有81.2%的人认为合理,而12.8%的人认为 “比较合理”。

(4)作为法学专业学生在校学习阶段究竟应该掌握的知识

在回答“学习电大课程对自己的帮助”这一问题时,选择对“系统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能”有很多帮

转贴于论文联盟

助的人数最多,占了被调查者的9论文联盟6.3%。而对“培养逻辑推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提高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也同样占了很高的比例。

通过对于上述调查结果的初步数据统计,以及对部分被调查者的实地访谈和交流,我们认为电大的法学专业设置是比较合理的,得到学员的认可,这些经验、优点,在开放大学的课程设置体系中应当予以吸取和发扬。

三、探索开放大学的法学人才培养模式

明确的目标要有与之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电大法学专业从创办以来,始终坚持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为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教育发展纲要,办好国家开放大学,法学专业将积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开放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

1、进一步明确法学专业的培养目标

法学专业基于终身教育的理念和成人在职学习的特点,始终坚持按照“优化知识结构、突出法律技能培养、加强素质教育、提高应用能力”的原则,合理定位法学专业的培养目标。

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一流的学习资源为基础,培养多层次的具有法治意识的应用型法律人才。本科培养系统掌握法学和相关人文知识,能在司法机关、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法律服务机构等从事法律事务工作的应用型法律人才。

根据应用型法律人才的目标设定,培养要求主要是学习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法学思维和法律实务的基本训练,具有法治意识运用法学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2、以学分银行为基础,实行宽进严出多层次的学习体系

上一篇:初中体育范文 下一篇:专业英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