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堂范文

时间:2023-03-10 00:52:42

美术课堂

美术课堂范文第1篇

[关键词]美术课 多媒体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7-0177-01

美术教学是学校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谓是艺术课当中的“半壁江山”,担负着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及素质的重要任务。课程教学改革的风吹很久了,但还有一些老师的课堂教学仍是一潭死水。尤其在农村学校,教师满堂灌,学生打瞌睡。“一本书教到老,一支粉笔打天下”。美术教学也是如此。要改革这个局面,必须大胆尝试、不断创新,使美术课堂教学优化为生动活泼、充满活力的教学过程。

一、平等的师生关系

现代教育观认为:教师与学生是平等合作互动的关系。教师是教学情境的创设者,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学生心语的倾听者和积极的反映者。学生是具有情感、个性和有尊严的学习主体。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讲究“一言堂”,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生建立一种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原动力,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设想:在美术课中教师干巴巴地说教,学生听课垂头丧气。极具情趣、表现自由的美术教学变成了一次次老八股式的重复。这样的教学,不仅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究兴趣,而且只能使学生更加厌学。因此,应当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情境和认知特征相适应,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和主动意识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做到乐学,主动地学,学有所得,越学越爱学。

(一)应用多媒体手段辅助美术教学,增加美术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

用现代媒体进行美术欣赏课教学,能最大限度上展示作品具体可感性、生动鲜明新的艺术形象,形成时间、空间、立体式的艺术审美教学氛围,使学生产生由衷的赞美、感叹、引起兴奋、热情等一系列的审美心理变化过程,从而积极参与情感体验与艺术思考,达到提高艺术素质教育的目的。在课件的运用过程中,可以用“尝试一下”“思考一下”等环节,来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激发其学习的兴趣。

(二)拓展美术教学材料,丰富美术教学课程的内容

一样的课程,通过拓展教学材料,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美丽的鱼》一课时,可以先让学生欣赏色彩,然后给学生讲解贴画、泥塑、剪纸的方法,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完成“美丽的鱼”这部作品。

三、改进课堂教法,创建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是课堂教学的关键

课堂氛围是师生共同在课堂上创造的心理和环境氛围。良好的课堂氛围能增进师生的情感交流,会产生更多的师生互动,学生愿意更多地表达自己。如何创建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呢?

(一)用轻松活泼的方式导入新课

每节课都有自己的特点,为了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可以采用不同的导入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我的学校》这一课时,可以用示范作品的方式导入新课;在学到《好看的服装》时,可以让学生事前穿上自己最喜欢的衣服,开场进行一下服装展示,让学生在情绪高昂中进入新课的学习;在学到《海底世界》时,可以先播放一段背景音乐,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二)因材施教,增强学生学好美术的信心

著名教育学家朱熹曾经说过:“圣贤施教,各应其材,小以小成,大以大成,无弃人也。”针对学生个性差异特征,教师要采取相应措施,使所有学生都能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突出自己的某些特长。在美术课堂中,我推崇“分层教学”。“分层教学”主要体现三层含义:1.创作分层。学生在课堂创作中根据自己的个性特征,以及对审美客体的理解,选择归属于自己层面的创作内容和创作程度,以满足自己强烈的创作欲,培养自己的创造能力。2.结构分层。教学中根据课堂教学原则,以及学生的思维方式的由浅入深、由易到繁,由旧到新的特点,课堂结构分层深入,有利于学生对审美客体的感悟、表现。3.评价分层。对于知识结构、思维能力、创作表现能力处于不同层面的学生的课堂作业,采取分层评价,使每一位学生通过自己的创作体验审美的成功感,树立自信心。

四、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化教育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

美术是一门艺术,艺术讲究的创作,而不是临摹。在美术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这就要求美术教师在传授给学生知识的同时,要结合每个学生的特点,鼓励学生个性的发展。在次过程中,师生间的情感和交流会得到加强,学生因为崇拜教师的教学方法,进而对美术学习会有更大的积极性和主观性,从而增强自学、观察、分析、判断的能力和自我识别、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

优化美术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而不仅仅是一门技术,它对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都起到很大的作用。美术教师要与时俱进,具备以人为本的思想,把握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悉心研究教学教法,改进教学,这样才能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艺术。

【参考文献】

[1]段鹏等编著.美术教育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湖南美术出版社,2010-8-1.

美术课堂范文第2篇

一、构建开放性的课堂教学模式

传统美术课堂模式,课堂分为两大板块,前半节教师示范、讲授,后半节由学生绘画或制作,这种“教师讲授――学生制作”的课堂模式实际就是“灌输――接受”。这种课堂模式单一呆板,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学生与教师之间也不够融合,更谈不上课堂能“活”了。在实践中,我们摒弃了原先不够合理的教学模式,运用“引导.体验.创新.想象”这种开放性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注重愉快教学、明显调动学生积极性。例如:在教学《鸟语花香》一课时,在“引导”这环节,努力运用优美的语言、优美的意境、美丽的花和鸟,培养学生兴趣,陶冶他们的情操。让他们闭上眼睛欣赏《苗岭的早晨》,展开想象,鸟儿在花丛中互相说些什么?之后,让学生体验小鸟各种飞翔的姿态,然后引导他们发现制作花鸟头饰的制作步骤;接着让他们欣赏大量的示范作品,启发想象,让他们创作出有特色、创意的花鸟图案,最后让“花儿”与“鸟儿”对话,表演做游戏,使课堂达到高潮,充分体验愉悦的感觉,这样的美术课谁不喜欢。

二、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手段

过去美术课堂的教学方法一味地采用讲授的方法,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造成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在开放性的课堂教学中主要运用引导发现法、问题法、实践探索法等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我们设置用引导发现教学法,启发学生开动脑筋,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应答反应更快。如:在上一年级的《数字变变变》这节课时,因学生本身就对这一课题感兴趣,可以采用竞赛的形式引导他们去发现数字与美术之间的奥秘,在大量的示范作品欣赏之后启发由数字可以联想到其他什么形象,然后让他们用绘画、剪贴等综合的形式表现出来,比一比、赛一赛,谁的想法最新奇,谁的作品最漂亮。

在具体应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外,还应采用现代的教学手段,才能激活课堂。如在课堂上运用电视、录像、范画、故事、儿歌、游戏等教学手段,可以激发学生的形象感受力和想象力。

三、师生互动,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教学过程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互适应,才能激活课堂。过去美术教学过程当老师动时,学生静;而当学生动时,教师静,显得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不够融合。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是沟通学生与美术的桥梁。师生之间应建立民主、平等的互动关系。教师与学生要坦诚相见、平等相处。特别是教师应放下权威的形象,带给学生亲切、和蔼的面孔。教学形式应根据不同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采用相适应的组织形式,创设出充满美感的美术课堂氛围。教学过程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上要以自主、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为主,有便于师生间的互动交流,有便于学生参加各项美术活动。在新课程美术教学中,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兴趣为出发点,为学生提供学习、积累美术的广阔天地。例如:在学习《变脸》中,应以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为主,让学生互相交流,学会“变脸”的折纸方法,然后在教师引导下进行自我创作出不同的变脸形象,最后让孩子们表演变脸的形式,让课堂气氛达到高潮,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四、让美术课堂走向综合

“综合。探索”这一学习领域是体现美术新课程的一大特色。在美术课堂教学中,与其它学科相综合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以及与其它学习领域相结合,就会使美术教学更有内涵。综合运用各学科之间的链接点,与其它各元素的优点,就会增强美术课堂的生动性、形象性,学生就会学而不厌,乐而不散,始终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例如:在一年级实验教材《猜猜我是谁》的教学中,教师在导入新课的二、三分钟中,可以让几位小朋友戴上好看的面具在音乐中表演“猜猜我是谁”的游戏,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然后出示各种范作引导学生发现面具的特点,以及如何装饰面具,让他们创造性地去表现心目中最喜爱的面具形象,最后师生一起表演“猜猜我是谁”的游戏,使课堂推向最高潮。学生在学习美术中体验无比的快乐。像《猜猜我是谁》这节课综合运用了音乐、舞蹈、美术等众多美的元素,让学生充分“动”起来,美术课堂才会“活”起来。再如《小小食品店》,可以运用电脑多媒体向学生展现各种诱入的佳肴、饼干、糕点,激起学生的创作欲望,接着让他们小组合作做一盘自己爱吃的点心,然后将做好的糕饼放到微波炉上烤一烤,最后拿出来闻一闻、尝一尝、评一评。整个活动过程,学生学习兴趣一直处于兴奋的最高点。《小小食品店》的教学过程将美术与日常生活经验相联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美术课堂范文第3篇

【关键词】美术 新课标 人文性 实践性

美术课是促使中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所设置的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它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关注文化与生活,注重创新精神,承载着通过审美教育使受教育者发现美、感受美、表达美、创造美的重任。2011版新《课标》对美术课程的性质、课程的基本理念、四个学习领域的内容和教学建议进行了调整,强调了过程性评价,充实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有了这些调整,我们对美术课程是不是有了一个更深刻和全面的了解呢?它会不会更好地指导我们的课堂教学?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会不会有更多的追求呢?如何让美术课更“美”?为此,我有一些想法并在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

一、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美术课不是教师的独角戏,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要想演好这出戏,必须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很多学生自认为没有美术天赋,因此也就忽略了对美术课的学习。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每逢新生入学之初,我都利用开学第一节课和他们谈美术课的重要性,引导他们发现美术与生活的关系,激发起学习美术课的兴趣,同时也趁机了解他们的美术水平以及对美术的哪一领域感兴趣。经过这样的铺垫和了解之后,我会对整个初中阶段的学习内容作一个大致的安排,把学习内容重新整合,将授课的内容和时间与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比如:学校进行仪容仪表检查时,我讲服装搭配;学校进行黑板报评比,我讲美术字和板报设计;新年联欢时,我讲视觉传达设计和面具的设计制作;校运会时,我讲体育题材的美术作品……这样调整之后,学习目的和内容更有针对性,学习兴趣自然就浓厚了许多。

二、欣赏先行,美眼美心

美术是一门以视觉形象承载和表达人的思想观念、情感态度和审美趣味的视觉艺术。无论是什么样的美术作品,都必须具有视觉形象:绘画、雕塑、建筑、设计 ……美术课应凸显视觉性,美术课就是“视觉的盛宴”。在每一个学习领域中,我都精心地筛选大量的图片、视频,有计划地让学生欣赏,欣赏的内容包括:古今中外名家名作,同学们自己的作品,民间美术作品,各种工艺设计作品,时尚前卫的美术边缘学科的艺术等。这样做既开阔了他们的视野,也为他们进行下一步的技能尝试进行了预热。

事实证明,有效地利用课堂上有限的时间,通过欣赏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感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表达和交流能力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

三、注重实践,开拓创新

通过美术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学会运用美术的方法将创意转化为具体成果,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没有反复的美术实践活动,学生的能力根本就得不到增强,所谓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就只能是停留于表面的“空谈”,美术教学也就失去了学科本位,只有在掌握一定美术知识技能后进行的自由创作才更具创造力、生命力,更符合教育的基本规律。

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学生们往往由于美术课堂时间有限、带工具麻烦而忽略了实践技能训练。怎样调动起学生的实践热情确实需要我们多花些心思,我一方面在授课内容上注重连贯性和计划性,循序渐进,避免每节课都要准备工具之苦,尽量减轻学生的负担,另一方面我注重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教学环节的设置,让他们有尝试的愿望与冲动,此外,我对在课堂上当堂完成作业的同学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表扬。

四、创设相应的文化情境,体现人文性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要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任何美术作品都不是孤立的,都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创造出来的。” 最理想的文化情境是现场,如美术馆里的展览、庙会、动漫展等,没条件时要因地制宜 “制造”文化情境,可以是实物,也可以充分利用各种多媒体手段。如讲泥塑的时,可以布置一个泥塑展览,展出各地的泥塑作品;讲中国画时,可以结合古筝名曲来感受中国画的神韵,用强烈的民族艺术形式和文化氛围营造出一种特别的文化情境。此外还可以利用学校的橱窗、走廊、教室等场所展示学生作品,布置相应的文化情境。如果有条件,还可以带学生参观当地的美术馆、博物馆,或参观当地的文化遗产,如宗教建筑、园林、民居,也可以是现代城市建筑。

通过这样有目的的引导,使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并逐步形成热爱祖国优秀文化传统和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价值观。

新课标在美术课程的各个教育环节给出了比较具体的教学策略和方法甚至是流程,对今天的美术教育者来说要求进一步提高,这需要教师能够与时俱进,不断增强自己的学识、学养,不断增进与学生的互动和理解,不断更新教学思路和方法,按照新《课标》要求,继续把美术课程改革推向前进,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质量,为提高我国国民素质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美术课程标准 . 2011.

美术课堂范文第4篇

一、准确定位,亲近童心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美术课堂由封闭走向开放,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成长的互动历程。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领者与合作者,应主动从多角度了解儿童,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寻找适合儿童成长的方法,创设出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

儿童是靠着形象来思维的,所以教师应怀揣一颗童心,永远有一双儿童的眼睛,运用充满童趣的语言,能够让自己的课堂香气四溢。这也是师生感情的催化剂。例如在教学《各式各样的椅子》的时候,若提问:“这些椅子有什么共同特点?”学生很木然。教师可以从儿童的心理出发,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这样启发学生:“这些椅子身上都长了些什么呀?”这下学生可来劲儿了,有的说椅子长了翅膀(扶手)和腿脚,有的说椅子长了脖子(靠背)……学生自己画椅子的时候表现欲很强,都想把椅子画得漂亮些。于是枯燥的课堂多了几许亮色。

教师应尊重孩子,争取当学生的大朋友,蹲下身子,带着未泯的童心,和学生一起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交流讨论,完成手工制作。对于学生的心声,教师要学会耐心倾听,及时了解学生的真实感受,使师生之间产生默契。例如在教学《自行车的故事》时,教师和孩子们一起到操场上骑一骑自行车,了解自行车的构造,探讨为什么自行车在行驶的过程中不会倒下。孩子的脸蛋儿像盛开的花儿一样,甜蜜蜜的。和学生同游戏同欢乐,这样的课堂师生之间亲密无间,学生敢想、敢说,其乐融融。

二、机动处理,呵护童心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师生是学习的共同体。教学过程是动态、发展的,不断生成新的教学资源。教师不能一味地执行教学预案“教”教材,而应“用”好教材。教师解读美术文本时,可以在把握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再思考,对教学活动进行必要的调整,让教与学真正成为富有个性的充满创造性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多元效果。

例如在教学《我设计的未来建筑》时,除了站在课程的高度,考虑编者的意图,更应该考虑学生本身的儿童视角。这应该是美术教学的基本立场,避免教学烙上太多的成人思维。未来建筑是什么样儿的呢?孩子们的想象如天马行空,他们眼中的未来建筑不仅仅只是造型奇特,样子美妙,而且充满着神秘色彩:海底城市、太空建筑、冰淇淋房屋、不断长大的建筑……让人眼花缭乱。教师都一一给予了肯定,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大胆表达出自己的构想。有人曾经说过:“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孩子也都有自己的独特个性,有自己的想法,课堂上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设计是必然的。当有价值的“意外的智慧”闪现时,教师应从儿童的认知上去分析,及时捕捉,点燃孩子的“创造之火”,恰当引导,巧妙处理课堂中的动态生成,演绎高潮迭起的美术课堂。

三、激活童趣,放飞童心

小学美术课程标准强调:“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情意和认知特征相适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经说过:“兴趣是创造一条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的确,有了兴趣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兴趣是进行美术创作的原动力。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加强自我体验。“活泼好动”是儿童的天性。美术教学中应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试一试、画一画,这样才能把握制作材料的性能、使用工具的特点。例如在教学《穿穿编编》时,教师没有给学生规定好具体的条条框框,而是让学生自己揣摩、尝试,选用适合的材料,大胆地将自己设计的造型用不同的“穿编方法”表现出来。学生在尝试与合作中,体验到思维的快乐、动手后的愉悦。学生穿编出的图案、造型各具特色,生动传神。

游戏是儿童的天堂。洛克说:“教育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做的事也都变成游戏似的。”小学生天玩,教师可以牢牢抓住这个特点,“投其所好”,把尊重每一位儿童的发展落实到教学行动上。把游戏带到课堂教学中来,在游戏中教学,在玩中创作。如在教学《卡通卡通》这节课时,教师可以事先准备一些美羊羊、百变小樱等面具,让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面具,戴上并尽情表演。当学生完成作品后,还可以让他们戴着自己制作的面具参加班级化妆舞会。

让我们基于儿童的立场来教学,让每个孩子的个性都得到张扬,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在艺术的殿堂尽情遨游!

美术课堂范文第5篇

我们学校美术组一直在研究这方面的内容。为了让学生学好这门艺术文化课,我们要改变以往强调学生一定要接受学习的方法,把它转变成学生主动参与。也只有这样才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强对大自然与人类社会的热爱和责任感,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能力。所以,在教学中,我从学生的能力和需要出发,精心设计每节课,让兴趣激活美术课堂,使每节课导得新奇、学得有趣、收尾有创意。

其实一堂课的好坏,导入至关重要。只有非常有趣的导入才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全部吸引过来。如,上课铃响了,教室里鸦雀无声,学生等待着一节美术课的开始,教师信步走上讲台……这个阶段是学生注意力最集中的时候,如果教师能用最生动的语言和巧妙的方法导入,不仅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引发原动力,为新课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力求把课导得新奇。

还有一种有效的方法就是充分利用录像、幻灯、电脑课件等辅助教学,这样不仅刺激了学生的视觉与听觉,而且还能有效地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情绪。如,在上五年级《工艺制作――面具》这一课时,我组织学生在电教室观看动画片《黑猫警长》片段,其生动的形象和情节使学生看过后兴趣盎然,充满了制作的欲望。我乘机引导学生即兴动手创作,根据黑猫警长的形象制作面具,其效果非常好。全班学生制作出了二十多种面具,神态各异,许多学生为自己的即兴表演兴奋不已。这节课使学生尝试了即兴作画、即兴表演的乐趣,体验了一种艺术氛围,从而使学生通过表现活动的参与,产生了愉悦,即而引发对美术课的喜爱,并逐步转化成了一种精神上的需求。

所以我认为导入至关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我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努力促使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

我觉得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我们同样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引导学生观摩、质疑、探究,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总之,我希望和所有的美术教师一起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思想,让学生的想象力飞起来,让美术课活起来,让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在我们的培养下发展起来。

美术课堂范文第6篇

关键词: 美术课堂 平等关系 对话式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推进,众多教育教学的新理念正冲击着传统的课堂,其中,如何在初中教育教学中实施“对话”,已经逐渐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我将“对话”作为课题尝试研究后得知,如果中学美术教师能将“对话”应用于课堂教学,当成一门艺术来研究,逐步形成自己的富有个性的语言风格,那么我们的美术课堂必将变得更加妙趣横生,引人入胜。

对话式教学是在新课改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在民主与平等的氛围中,与教师、文本、课程、自然、社会、自我以及过去、未来等沟通与合作、互动与交往、创造与生成的学习过程。对话式教学作为一种富有挑战性、时代性的教学方式,将会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得以充分利用。实践证明它可以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切实体现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那么,怎样才能在初中美术课堂上实施有意义的对话呢?这是值得每一位美术教师思考的问题。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谈谈一些看法。

一、建立平等的对话关系

“对话”的内涵,昭示着课堂教学方式和手段的变革,课堂教学不应再囿于传统的那种单一的、被动的接受式学习模式。对话式教学的实施将会让教师摆脱主宰课堂的身份,让学生甩掉知识容器的称谓,使课堂不仅成为传递知识和训练技能的场所,更重要的是成为“人性养育的殿堂”。因此,为了更好地推进青少年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更应关注人的发展。

课堂的对话不是简单的师生交谈,更不是简单的一问一答。首先,真正意义上的对话是建立在师生间民主与平等的基础上的,教师要以平等的姿态走进课堂,尊重学生的观点,以热情的态度对待学生。它意味着师生关系的融洽、课堂氛围的和谐,预示着双方敞开心扉相互接纳,教师成为学生的交流伙伴。对话的结果不再是教师“故弄玄虚”地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向自己预设好的“陷阱”,从中寻找出教师早已“敲定”好的答案。这种戏剧化的表演将不再适合对话式教学。其次,这种对话还应当是互动的。教学既然是一种老师与教材、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及学生与课本之间交流的活动,这就决定了师本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生本之间的对话应当是互动的,是双向的交流甚至是多向的交流。通过互动实现多种视界的沟通、汇聚、融合,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各自的认识偏见得以克服,并产生新的视界,让师生都能在交流中发现问题,在讨论中得出结论,在合作中共同提高,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寻找合适的对话角色

如果没有平等的师生关系,课堂氛围就不可能达到真正和谐。如果教师没有对话意识,就难以与学生和谐相处。为此,教师应该寻找到自己的位置,努力扮演好属于自己的课堂角色。

1.做忠实的“听众”。

我认为要实现美术课堂的对话教学,教师一定要学会倾听,要做学生忠实的听众,认真地倾听学生的独特见解,努力营造一种自由、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尽情地探究、体验、交流,畅所欲言。教师要时刻以欣赏的眼光看学生的美术作品,听学生的作品介绍和评价,适当的时候巧妙点拨。

2.做合作的“伙伴”。

教师放下过去那种所谓的“师道尊严”的架子,敞开心扉与学生进行对话,与学生友好相处,增强自己的亲和力,这样学生才能全身心地投入问题的探讨之中。师生之间在感情、兴趣、个性、思维等多方面进行交流和互动,变成合作的伙伴。这样,教师关注的不再是学生学习的结果,而是每个学生学习和发展过程中的即时状态。

3.做出色的“引者”。

在整个对话教学中,教师要做“引路人”,要做一个把学生带到高速路口的人,然后给学生一个课堂大舞台,让学生在舞台上充分地展示自我。引导者还要具有一定的“导航”作用,当学生的“对话”迷失方向的时候,教师要以自己的智慧去启迪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多向交流中发展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三、选择恰当的对话方式

美术课堂对话式教学设计是一种教学方式,更是一门艺术。我们强调对话,让师生“在主动、积极、互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这就意味着它不能是简单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对话。对话中如果问题由教师预设,内容由教师掌握,结果由教师控制,仅仅是师问生答的方式来贯穿于整个课堂,那么这种对话就完全剥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就会一切流于形式,起不到开启学生智力、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作用。同时,对话也不能是简单地以少数学生为中心、多数学生当听众的对话。参与对话的学生应该是大多数,甚至是全体学生,把握好对话主题的层次性,不要让课堂成为少数人的舞台。特别是那些基础不好、思考速度缓慢、不善言谈、缺少自信的学生,不要让他们被遗忘在角落,成了对话的旁观者。否则将是对话教学的失败,同时也不符合新课标强调的面向全体学生发展的要求。在课堂上,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学生是有个性差异的个体,对某个问题的认识程度、反应速度、思考深度都有所不同。因此,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一位学生积极思考,畅所欲言。做到平等待人,和谐共处,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与提高。

四、提高教师的对话机智

要保证课堂对话的顺利实施,关键在于教师如何来维持对话的进展。这就需要教师课前与教材对话,实施课前自我对话,确立课程目标,提出学生需要解决的问题;思考学生理解知识可能出现的认知差异,寻求解决的办法;思考采用哪些教学策略,以利于提高教学效果;思考本节课对话的主题将是什么,明确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特别是引导语言、情境语言、评价语言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角色意识。教师需具备良好的教学机智和应变能力,具体表现如下:

1.在学生产生疑问时,教师要引发对话。

学生在学习交流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不解的问题,教师与学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使学生排除疑点,豁然开朗,一旦帮助学生闯过了学习的难关,那么许多问题就能够迎刃而解。

2.当学生感悟较浅时,教师要拓展对话。

新课程强调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感悟,因为这是青少年学生以自己独有的生活经验对课程进行的一种解读。虽然学生的感悟往往比较肤浅,但教师还是应小心翼翼地加以关注和保护,不要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

3.当学生理解出现偏差时,教师要点拨对话。

学生理解中的偏差是思想碰撞的基础,也是实现沟通、培养多元意识的良好时机,教师要以此为契机,巧妙点拨,使学生碰撞的火花能形成对话的熊熊烈火,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话的欲望和热情。

美术教学的过程是对话的过程。只有能唤醒人的灵魂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在对话中,教师与学生彼此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共享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共享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等。通过对话,学生的教师,教师的学生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新的术语:教师式学生和学生式教师,教师不仅去教,而且通过对话在学,学生在学的过程中也同时在教,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

美术课堂范文第7篇

改革教材有利于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探求知识形成能力。在美术课程改革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具体做法如下:1、深入钻研现行教材,挖掘教育因素,拓宽知识面。2、借鉴各种美术教材,选取适应学生实际的而现行教材中没有编排的美术课程。这些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3、探索以发挥学生创新能力为主的教学特色。教学安排上体现普及性、层次性、系统性和专业性。

二改革教学方法:

教师本身要有创新性思维,要思路活跃、方法新颖,学生感到有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才能引起学生积极思维,取得好的学习。过去有些教师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教书非常“认真”,把课堂教学当成只传授知识,没有真正做到教书育人、培养才干、开发智力。

而是教法简单化,教师讲,学生听,墨守常规,老一套,不变样,以至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思想僵化不开窍,这样就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所以,课堂教学方法必须改革。美术教育,形象生动,鲜明直观,在对学生进行美育,促进智力发展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等方面,有它特有的优势。根据学生兴趣特点与认知的规律,努力为学生创新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消除学生心中的学习压力,艺术与游戏同具超功利性,艺术的学习和创造的首要前提是心灵的独立和自由,采取游戏式教学方式进行艺术教学,尤其是低年级艺术教育有效的途径之一。游戏式教学需要处理好几个关系:其一,游戏式艺术教学要求教师精心设计游戏形式,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不能为了单纯追求学习者内在学习动机的形成而流于形式,降低了艺术课程的学科性;其二,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又是游戏的参与者。教师必须下功夫,平等交流,以促使师生人文精神的建构。其三,低年级艺术教学应以活动为主。整个课堂就是一堂大活动,由多个游戏活动组合而成。

教师应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电影、电视、影像、范画、参观、旅游,甚至故事、游戏、音乐、表演等形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象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还可以开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设计、制作生动的美术作品;鼓励学生利用国际互联网资源,检索丰富的美术信息,开阔视野,展示他们的美术作品,进行交流。自然环境资源(如自然景观、自然材料等)以及校园及社会生活中的资源(如活动、事件、环境等)都可用为教学资源与环境。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情感,丰富学生体验,激起学生联想,从而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互为补充,相互促进,带动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三、培养想象力

美术课堂范文第8篇

倡导绿色学习方式,培养良好习惯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在许多学生身上存在着过多浪费的现象,与我们低碳生活的目标相差甚远。因此,我在美术课堂上非常注意教育、培养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例如,教育学生爱惜课本,做好美术教材的循环使用;提醒学生用完画笔后应及时套上笔盖,延长其使用寿命;上完国画课后提醒学生清洗工具不必把水龙头开到最大,并注意不要因冲洗而弄脏了周围的墙壁;引导学生使用彩纸时注意合理安排,尽可能充分利用每一张纸,减少浪费。上《圆筒造型》一课,将平面的纸变成圆筒时,我提醒学生注意根据圆筒的粗细裁剪相应宽度的纸,而不是把整张纸都卷进去。

感受变废为宝的魅力,激发环保创意

对废品的二次利用,既达到了在美术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设计制作技艺能力与创新精神的目的,使学生在学与玩中重新审视废品,在实践中领悟美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也可通过回收利用废品,达到减少材料消耗、节约能源的目的,促使学生在污染与再生的选择中演绎低碳生活的精彩。于是,各种包装盒、废弃的光盘、五颜六色的报纸、吃剩了的果核、弄碎了的蛋壳、各种颜色的瓶盖、落在地上的小树枝、用旧的发夹等废品,经过学生们的精心制作与巧妙利用,变成一幅幅美丽的画面、一件件精巧的小饰品,如小相框、卡通垃圾盒、漂亮的储物袋、环保小花瓶、精致的门帘、可爱的十字绣等,既环保又经济实用,还很有个性,给学习生活带来别样的美、别样的艺术享受。

注重可持续发展教育,渗透低碳理念

在设计课《化腐朽为神奇》、《分类垃圾桶》、《汽车畅想曲》上,我向学生介绍了节能、降耗、减排知识之后,又提供了相关数据,告诉学生大力推广低能耗的绿色用品已成为趋势,建议他们在设计中充分考虑这一点。学生的作品竟然呈现出意想不到的效果。我从这些课的教学中收获了许多“宝贝”与满满的幸福。不少学生认为,马路边的垃圾箱、路灯、路牌、公共电话等可作统一规划,从节能的角度考虑,有些设施可以合并。于是,有的学生设计了一只猪造型的垃圾箱,兼有路灯功能,猪的嘴巴是垃圾投入口,肚子是垃圾容纳箱,同时利用垃圾发电来供应猪头顶上的路灯,充分节约了材料与能源。有的学生设计了浴缸造型的电动汽车,既可爱又环保,开出去还很“拉风”,非常富有童趣。这节课的成功经验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教学,只要合理安排,低碳教学在对学生进行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设计意识,挖掘学生的设计潜能,唤醒学生的创意激情,展现课堂教学的魅力。

低碳化的常态课关注教学细节,创造别样精彩

美术课堂范文第9篇

[关键词]:贵州民间美术资源 引进课堂 引进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9-0071-01

中国工艺美术学院院长张仃先生在“中国贵州民族民间美术全集”的序言中是这样描述:“中国是一个工艺美术十分发达的国家。贵州是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尤其发达的省区。表现为不同的刺绣、挑花、陶艺、木雕、漆作、剪纸,世代相传,这样的遗产实在万分珍贵。趁现在这些东西还存在着,趁我们对这个问题有所认识,应该去做一些抢救性的工作……不同地区的人就可能看见这些精美的工艺品。想想他们都是出自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劳动者之手,都是出自那些从来没上过学堂,受过正规教育的民间艺人之手,却又是那样的精美,那样经得起任何审美法则的和尺度的挑剔,我们都会心存感动……”。而今受到现代信息不断的冲击,贵州少数民族传统的文化艺术正在逐渐消失,贵州省委、省政府及社会各界人士不断呼吁保护贵州的少数民族文化传统。贵州的现代美术教育如何妥善保护和传承贵州民间美术,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贵州民间美术资源现状及所面临的问题

地域偏远、交通不便使贵州民族民间文化保持着相对的完整,一些民族工艺仍保存着古朴原始的自然生态与和谐风貌,民间美术资源遗存相对完好。但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方式正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贵州民间美术的生存环境已面临诸多问题:

首先,传承关系上,许多民间艺人的年龄在60岁以上,青少年中有兴趣并愿意专门学习传统技艺的人越来越少,后继乏人使本地的一些民间美术品种产生了传承的危机。

其次,民间美术在很多人心目中丧失了地位,通常当我们提到“民间美术”常常会听到“太俗气了,难登大雅之堂”之类的言论,其实只要是真正了解欣赏民间艺术的人,都能感受到它质朴而强烈的艺术魅力。艺术的发展离不开传统,蕴涵民族性的艺术创作更具感染力。不理解、不欣赏,不爱好,甚至不屑,形成审美观上的一种偏见,这是民间艺术在现代人意识上的一种较普遍的反映,这种意识严重地影响到民间艺术的生存与发展。

第三,民间美术的教育缺失,目前中小学的课程安排中,与民间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所占的比例非常小,而涉及本地传统文化的课程更少。许多学生在整个中小学学习过程中,就没有通过课堂接触过民间传统文化,甚至有的高校亦未涉及当地民间美术的教学。

另外,对这一学科的理论研究很少,重视程度不够等等。这些都是造成贵州民间美术衰败乃至消失的重要因素。如不重视和抓紧抢救保护,脆弱的文化生态环境会在现代工业文明中迅速地消失。保护民族美术文化要从教育人手,要使民族民间文化得以生存、传承和发展,必须使民间美术进入课堂。

二、贵州民间美术资源进课堂的实施策略

首先,努力培养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地方学校不可能有现成的民间美术教师,一是通过短期培训、边学边教或选派热爱民间美术专业、事业心强的骨干教师专门进修。鼓励美术教师承担民间美术研究的课题,专心钻研备课,承担基本的教学任务。另外,聘请当地民间艺人到学校兼课、举办讲座或作技艺表演。早在上世纪初,中央美术学院和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就曾经邀请民间艺人来校为师生授课,把民间美术引进课堂教学,积累了丰富经验。

第二、加强地方高校美术专业的和非美术专业的民间美术教学。美术专业学生民间美术课程可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内容可为:贵州民俗文化和民间美术概论、贵州民间美术作品赏析、民间美术工艺品的设计制作等。如蜡染、陶艺、剪纸等都可进入课堂教学。对民间美术有浓厚兴趣的专业学生还可以进行选学,内容为:贵州民间美术采风考察、民间美术创作设计。对非美术专业的学习可列选修课程,主要教学内容为:贵州民俗文化和民间美术概论、贵州民间美术作品欣赏等。

第三、加快贵州民间美术教材的编写研究和完善教学设备。各地方高校应组织编写具有地方特色、高质量的教材。鼓励教师认真编写课堂讲义,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修改和锤炼。民间美术教学既是理论课、欣赏课,又是技能课,需安排大量的实践环节,如参观考察、手工制作等。因此,要有足够的专业教室和校外实习基地,配置性能质量较高的教学设备和专用工具。

第四、举办民间美术讲座,不定期的邀请当地一流的民间艺人来校园办讲座,以座谈、现场表演及多媒体展示等方式让同学们了解民间美术精湛的技艺过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特别是对一些难以实施课堂教学的民间美术种类,应多以讲座、视频等形式加以介绍,这样既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又让学生对家乡民族文化有更广泛的了解和认识,培养他们对家乡民间美术的热爱之情。

第五、建立民间美术研究所,地方高校应成为民间美术的教育中心和研究中心。民间美术研究所由专业教师组成,并吸收当地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艺人参加,主要任务是组织和实施民间美术教学工作;搜集、整理民间美术资料,进行民间美术的理论研究;借鉴民间美术的造型观念和表现形式,开发设计现代民间美术工艺品和旅游纪念品。

第六、建立民间美术陈列室,展示优秀民间美术作品,一方面为教学提供了观摩欣赏作品的场所,让学生有机会经常接受民间美术的熏陶;二是对当地博物馆收藏的补充。陈列室除收藏陈列社会上有价值的民间美术品及有关资料外,还可收藏陈列师生临摹仿制或创作设计的作品,便于学生参观学习。

第七、建立民间美术的校外实训并重视田野调查,民间美术资源进课堂不仅仅只局限于课堂的教学,还应让学生走出去,与当地民间艺人交流,虚心请教,深入民间体味当地民俗活动与民间美术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对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进行调查研究。

将贵州民间美术资源引入到学校美术教育中来,可以说是一项双赢的决策:贵州民间美术因学校教育的延续能免遭断裂与绝迹的命运,并能不断向前发展;学校美术教育因为有民间美术的加入能增加新的活力,教学内容得到丰富,有了最直观的贴近生活的史料与教材,民间美术中蕴涵的人文思想、传统艺术观念给学校现代美术教育提供借鉴与启示;同时,充分利用民间美术资源,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美术与情感、美术与社会、美术与文化、美术与生活的关系,给现代美术教育带来发展的新契机。

参考文献

[1]杨晓辉《贵州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发展》贵州人民版社2006年10月

[2]吴禾《地方高校民间美术教学体系的建构》泰山学院学报2005年3月

美术课堂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美术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创造思维

The change fine arts classroom instruction pattern, raises the fine arts classroom efficiency

Ma Haidong

【Abstract】If the fine arts teacher wants to enhance the fine arts classroom instruction the efficiency, must change the classroom instruction pattern, obtains from the interest, to sharpen the creation ability: First, reform teaching method; Second, full use existing equipment, object teaching; Third, changes the monotonous teaching method, the promotion creation thought development.

【Key words】Fine arts classroom; Educational model; Teaching method; Creation thought

美术教师,要想利用创造性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效率,必须改变美术课堂教学模式,从兴趣入手,提高美术课堂效率。

1 改革教学方法

有些老师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教书非常“认真”,把课堂教学当成只传授知识的场所,缺少培养才干、开发智力。教法简单化,教师讲学生听,墨守常规,致使学生思想僵化不开窍,以至学生失去兴趣,这样就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所以,课堂教学方法必须改革。

美术教育,形象生动,鲜明直观,在对学生进行美育,促进智力发展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等方面,有它特有的优势。美术教师要大胆改革教学方法,勇于创新,根据学生兴趣特点与认知的规律,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消除学生心中的学习压力,使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比如在初一人物头像的课程中,就可以用古老的“贴鼻子”游戏教学,再贴眼睛、贴眉毛等,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在游戏中了解人物的五官位置关系,掌握了五官的“三庭五眼”的比例关系。

我们应该利用学校现有的条件尽量开展好课堂教学。比如雕塑课,学生是不可能有橡皮泥来做雕塑练习的,但是我们可以利用现有的条件来上,不妨让他们再回到儿童的玩“泥巴”时代,让他们自己动手去挖红泥,让他们在课堂上由老师引导从儿时的“捏娃娃”游戏开始讲解雕塑,使学生更真实的感受到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这样的课堂才是培养孩子兴趣的乐园,这样让学生在兴趣中吸取知识和掌握技能,就能收到最佳学习效果,充分发挥课堂活跃的优势作用。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构图能力。现代化教育不能局限在死板的传授知识,应该是以兴趣为引导,利用情景教学的模式创设兴趣的课堂氛围,达到美育的目的。学生兴趣与教学方法密切相关,美术教育要靠得当的教学方法去完成。所以要根据教材,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活跃课堂,培养学生兴趣。教师本身要有创造性思维,要思路活跃、方法新颖,学生感到有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才能引起学生积极思维,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2 充分利用现有设备,直观教学

只有搞好课堂教学,才能大面积提高学生美术知识水平,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教师上美术课时,总不能天天“游戏”,长了也呆板,使美术课单一枯燥。要搞好课堂教学,我们还要利用现有设备,培养学生兴趣,上好美术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没有兴趣,被动地学习,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现在上美术课的主要问题是相关教材资料缺乏设备不齐。特别是欣赏课,有些作品经过几次印刷,色彩效果差,图片又不多,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也就不能激发学生的美感。教师生硬的让学生只是去画画,因此运用现有的教学设备来补充就非常有必要。通过自己找些资料,如挂图、画册、录像、幻灯、光碟等,让学生观看欣赏。通过声音、图像、音乐刺激学生,激发学生兴趣。通过生动丰富的素材资料,将学生从课堂枯燥的说教中解脱出来。只有通过大量作品欣赏,教学示范,才能使学生增加感性的认识,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在不断的艺术熏陶中,才能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例如:在初二美术国画的课程中,因为教室条件限制,教师示范很麻烦,而且学生也不容易观看,我们就可以用VCD通过电视来演示。让学生先欣赏作品,再观看绘画过程和技法表现。这样就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真正欣赏到美的内涵,同时也减轻了老师的负担。

有的学校已经配备了多媒体教室,我们还可以用多媒体电教手段为学生多角度,多方面,提供大量直观,形象的感性材料,对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十分有利。

3 改变单调的教学方法

要提高美术课堂效率,不但需要做好精心的课前准备,而且准备之外还要选择行之有效的美术教学方法。

在学生学习美术新知识的过程中,作为老师有时往往就会以讲授为主,相信好多的美术教师也是这么做的,但是,我们可根据不同的美术课堂类型,在讲授的基础上,辅于一定的操作,经过读、记、看、想、动等多个环节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例如:美术欣赏课通常会以讲授为主,在初中教材中一年级的欣赏课就是这种以讲授为主并加以一定的操作的这样一种类型的课程。在传授美术知识的过程中利用图片、幻灯等直观教具,或介绍欣赏的各种图片及大师作品,让学生认识到这些艺术作品的价值。从国内到国外,从中国传统的绘画到国外西洋油画等各种画种都让学生了解。在传授的过程中,因势利导,穿插故事以及学生活动,使美术课堂变得轻松、有趣。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感受不到学习的压力,就像在玩,变得乐学、乐听,当然对于这些美术知识也就记得更加牢固了。

在传授学生绘画技能的时候,我往往会运用到直观演示教学法。通过直观的演示,可以让学生看得仔细,看得明白,看得透彻一点。在演示的同时也可以让学生看学习绘画的方法步骤。以中国画《山水》为例,虽然学生在学习绘画之前已经了解了相关的知识,如果让学生马上进行绘画,就会弄巧成拙,就有可能会使课堂变得一团糟。如果运用直观演示法后,将会很好的控制课堂的教学进度,教学内容以及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先向学生讲解山水画的各种技法,山水的形态、特征、色彩等,然后出示实物照片,接着进行演示,把用色用墨在宣纸上画山水的过程展示给学生看,在画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细节?在一幅画中,秀丽的山水错落有致,疏密合理,一步步地演示绘画,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通过直观演示法,学生能够很快接受所传授的新知识,能够较为快速地掌握绘画技能技巧和方法,而且也掌握的比较牢固,不容易遗忘。

上一篇:数学课堂论文范文 下一篇:初中英语高效课堂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