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多媒体教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2 07:43:59

美术多媒体教学论文

美术多媒体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多媒体教学概念多媒体教学是以多媒体为核心的教学方式,可以通过多媒体构建立体化、层次化教学内容,将静态教学转变为动态教学,给学生视觉、听觉上不同的课堂享受。多媒体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要依照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特点对教学体系进行合理编制,依托多媒体技术对教学结构进行改善,依托多媒体资源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从而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与教师积极交流,与教师共同进行课堂内容的教与学,完成教学结构的全面调整,达到教学体系的优化,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多媒体教学的重要性多媒体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创造生动、形象的知识体系,将小学美术学习变成简单、有趣的事,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改善和学习热情的提升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技术将静态的教学画面转变为动态的教学体系,通过动态图画、视频等直观、清晰地为学生展现了小学美术教学内容,让学生与美术能够近距离接触,从本质上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多媒体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美术欣赏水平。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资料对小学美术内容进行展现,在课堂教学基础上实现教学内容拓展,开阔学生视野。在该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大量的多媒体资料充分了解美术,对美术的奥秘进行挖掘,从而全面改善自身的审美水平,提升审美观念培养效果。尤其是在不同流派画作对比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自然感受到美术的魅力,在不同流派的对比过程中充分了解不同美术流派知识,提升学生对美术的认知,改善学生审美水平。多媒体教学可以拓展学生美术认识。传统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只是对学生进行知识性教学,只是单纯进行课本知识教学,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对美术知识的认知,影响了小学美术的发展。而多媒体技术可以从多媒体资源出发,对小学美术教学体系进行丰富,信息量非常庞大,可以让学生在美术知识的海洋中自由翱翔,扩大学生知识容量,给学生提供良好的知识学习氛围和环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知识认知,这对小学美术教学效益的提升具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

2小学美术多媒体教学体系的构建

定位教学地位,优化多媒体教学关系传统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主要以教师为核心开展小学美术教学,在教师引导下进行各项知识学习,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新时期小学美术多媒体教学体系构建的过程中,教师要构建以学生为核心的多媒体教学体系,在学生需求上合理设置多媒体教学内容,确保多媒体教学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教师要对多媒体技术进行把握,通过多媒体技术全面展现多媒体内容,对多媒体教学体系进行完善,从而形成和谐、自由的学习氛围,为学生小学美术学习奠定良好的学习环境。该过程中教师要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并及时依照学生学习状况对多媒体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合理筛选材料,改善多媒体教学氛围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多媒体材料进行合理筛选,依照小学美术教学需求对网络资源进行合理运用,将网络资源与小学美术教学融合在一起,全面拓展小学美术教学内容。笔者在“建筑艺术欣赏”教学过程中,就在课本图片欣赏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在网络上搜集多样图片资源,通过多媒体对上述图片进行展现,让学生对上述建筑内容进行分析。这种课堂资源的拓展让学生加深了对建筑艺术的印象,从不同方面提升了学生对建筑艺术的认知,对学生小学美术学习效益的改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动态环境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通过多媒体对小学美术资料进行对比,让学生在该对比过程中了解美术作品之间的差异,提升学生对小学美术的认知。丰富教学设备,提升多媒体教学效益在小学美术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多媒体设备进行完善,要适当拓展投影仪和摄影器材,对多媒体教学体系进行丰富,从而全面提升多媒体教学质量,改善多媒体教学效益。教师要善于利用投影仪进行示范,通过投影仪对小学美术中的剪切画、图片等进行展示,让学生能够快速、清晰地看到示例样本,大大降低课堂中因为示例样本观赏导致的时间浪费。教师要善于利用摄影设备,通过摄影设备对学生课堂学习及美术教学中的画面进行展现,给学生身临其境之感,让学生能够在立体的空间中感受小学美术教学的美妙,提升小学美术教学效益,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笔者在对基础色彩知识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就通过投影仪对“红、黄、蓝”色光三元素进行展现,让学生通过投影仪观察上述三原色组合后的色彩效果,通过观察效果直接进行记忆,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对色光三原色组合后各种色彩的认知,提升了学生对色光三原色的学习效益。完善教学设计,改善多媒体教学质量在小学美术多媒体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要对设计结构进行合理把握,要依照教学要求对教学层次进行完善,为小学美术教学创建良好基础。教师要在多媒体教学中适当融入其他教学方法,在多媒体中设置探究式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多媒体情境进行小学美术探究,充分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思维,让学生对小学美术学习过程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把握,从而全面提升学生学习质量,改善小学美术学习效益。教师要设置实时交互环节,及时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学生的问题及时解决,从而让学生能够紧跟教学进度。除此之外,教师还要设置小学美术评价内容,让学生指出美术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与学生就上述问题实施交流,及时修改和调整,从本质上提升小学美术多媒体教学质量,达到小学美术多媒体教学的全面优化和提升。

3总结

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多媒体技术进行全面把握,对多媒体内容进行全面分析,在该基础上构建系统化、层次化教学内容,达到教学效益的全面改善。教师要对多媒体教学关系进行调整,在教学需求上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设备,为教学工作的开展创建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从而保证小学美术多媒体教学能够全面落实到日常教学中,从根本上加速小学美术发展进程。

美术多媒体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1.1胡堆乱砌,信息轰炸

由于多媒体的信息容量和展现方式,部分老师却将多媒体运用到一个极端的位置。多媒体作为教学的工具和课堂内容的补充,却被本末倒置,灌输太多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图片和视频的狂轰乱炸,反而导致学生应接不暇,对课堂和作品内容不深刻,压榨学生的思考空间,将整堂课变为一节“欣赏课”。

1.2课件花哨,背离初衷

初中美术老师都是具有深刻美术创作和鉴赏能力的艺术指导者。而部分艺术指导者因追求多媒体课件的艺术感、呈现的多样性,反而忽视了课件内容的主体和教学板书的设计,导致学生将注意力放在多媒体的呈现方式而非多媒体的教学内容,以至于教学目的未达到。

1.3引导变讲解,学生麻木化

古云“尽信书不如无书”,笔者认为“尽用多媒体不如无多媒体”。部分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忘记自己作为教师的“引导”作用,而变成了一个“解说员”,反而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从书本的生硬变成了多媒体的无趣,可能引起学生多多媒体的麻木,使得新教学方法适得其反。

2采用多媒体进行美术教学的原则

2.1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切勿狂轰乱炸

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切记不要堆砌过多的视频、图片对学生进行“填鸭式”的狂轰乱炸。不要因为新课标提倡的新式教学方法而滥用多媒体。教师需在课堂知识补充之余,给学生留下思考空间。多媒体教学内容需要有重点性、针对性,一方面重视多媒体带来的教学容量的提升,另一方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艺术之美。时刻记住,多媒体只是教学方法的一种方法而已,而不是教学的全部。

2.2立足教学主题,合理运用多媒体

初中美术教学的主题是“教学”二字,在多媒体的运用过程中应紧贴“教学”而不是为了展示老师的艺术才能将多媒体课件的花哨发挥到极致。在课件设计中,应该松弛有度,紧抓当期教学主题,运用老师自身的艺术素养向学生展示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着重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欣赏和感知能力。

2.3正视待教师主体地位,带动课堂效应

教师是课堂的主体人物,是引导学生学习的关键因素。而部分教师自从运用多媒体,将自身退化为“解说员”。这好比导游带团,本来是让游客感受景物的人文与美,却变成了导游一个人在“背课文”。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将引导学生的重任放在自己身上,而不是依赖多媒体,以为有了多媒体学生就会提高自身积极性。“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拉”,教师作为火车头,更是要拉着学生向前跑,利用多媒体教学来带动课堂气氛,多与学生互动,将多媒体内容和教师的引导有机结合起来,利用新式教学跟好的达到教学目的。传统的照书念的教学模式并不理想,多媒体教学打破时间、空间、容量、单一的方式,扩充教学手段,将初中美术课堂变得生动,将学生带入更广阔的艺术空间,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原本抽象的、生硬的美术知识,通过多媒体这个载体变得具体,生动和充满趣味性,初中学生将更能够接触这些浅显直观的知识,这为初中美术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3多媒体在初中教学不同教学方面的应用

3.1多媒体教学在素描、色彩课上的应用

素描和水彩是初中美术课教学的基础课程,主要培养学生构图、造型能力和对色彩的敏感和把握程度,提升学生的基础美术素养。但是从小学到初中,并没有对素描和色彩课程的专业教学和引导,形成了该类课程的断层。教师在讲到“构图”、“透视”等专业名词的时候,需要学生由具像到形象的分析,抛开物体的固有邢台,分析整个画面的内部结构,从宏观着眼。而说到这些,学生往往一头雾水,而且在进行实际操作的时候很难看出其中的妙处,素描课和色彩课最终只是一个表面形式的课程。利用多媒体教学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例如,利用多媒体3D完美的展示物体的透视效果,使抽象事物具体化,使学生在观察物体透视的角度和方向时更加容易,真正帮助学生提高了对素描的理解。在色彩教学中,教师可以立足于课本,多样展示教材之外的相关内容,很大程度上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进步空间。在欣赏之余,更是要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主动性,让学生自己思考美术作品的构图以及对色彩的应用,极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3.2多媒体教学在手工制作课上的应用

多媒体教学应用到手工制作课的效果并不如美术欣赏课的直观和明显,但是利用多媒体可以为学生的手工制作提供更多奇思妙想和实际操作技能。传统美术课的手工制作,老师需要亲自为学生做教学示范,而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并未达到一个高效率的教学示范效果。而多媒体教学的提倡和使用很好的解决了初中美术教学的这个难题。通过网络,教师可以搜集或者录制手工教学视频,以多媒体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通过观看清晰的多样化教学视频,学生们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空间,结合多种操作方式进行手工制作,而不是一味照搬老师的方法。课余时间,学生也可以自己寻找或者录制手工制作视频,在课堂上为其他学生播放,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增加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性,也极大鼓励学生自己的创新、创作。

3.3多媒体教学在美术鉴赏课上的应用

美术世界广阔而渊博,就成年人而言都不敢妄下对美术作品的评论之言,更何况要让初中的孩子去品味、鉴赏美术作品。而这又恰恰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初中的孩子才敢直言不讳的说出美术作品给自己的带来的感受。所以,为了发挥孩子的创造性,我们打破美术课本的片面性和局限性,给孩子们一个自由的、丰富的美术天地。运用多媒体教学,初中美术老师可以找到很多相关的作品,让学生对其进行鉴赏。如在色彩鉴赏方面,老师可以搜集大量梵高的作品,让学生对其作品的早中晚期进行感受和点评,而后再对学生进行梵高的生活背景介绍,让他们体会作者带入自己绘画的感情,此后,再让学生对梵高的作品进行点评。透过这个案例举一反三,学生可以在教师循序渐进的引导下一步一步深入美术世界,在课本的有限内容下通过多媒体扩展到广阔的技术空间,培养学生自身的艺术鉴赏能力和艺术修养。

4结语

总之,多媒体教学是载体,而不是目的,通过多媒体教学,我们教师有了一个新的工作挑战也有了一个新的教学利器。利用多媒体进行美术教学,不仅能够有效地扩充学生的视野,让艺术和生活结合,提升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之外,告诉他们生活无处不艺术,教他们感受生活中艺术之美。

美术多媒体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高中美术教学实践教学的性质要求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支撑实践教学的内容。美术教学自身具有的审美性为多媒体教学提供了应用空间,应用多媒体实施美术教学可以完善美术教学的形式。教学改革分为宏观改革和微观改革,美术多媒体教学属于微观层面的教育改革,是应用现代化先进的教学手段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的变革。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计算机越来越普及,很多领域都应用了多媒体技术,这也使各领域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而教学领域尤其是在美术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方式更符合美术的学科特点,可以采用图片、声音和文字等信息载体,更加直观地反映美术作品的内涵。美术多媒体教学是对传统美术课堂的一种变革,是美术教学的辅助工具。由此可见,在美术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是非常必要的。

二、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应用多媒体的方法

(一)高中美术多媒体教学中的审美欣赏

随着计算机的普遍应用,在美术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为美术教学提供丰富的素材,还能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第一,丰富美术教学素材。美术教学的内容具有欣赏性,对于涵括古今中外的美术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将其制作成视频或课件,从而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上就可以纵横古今中外,足不出户就能领略世界的美,就能漫步在艺术长廊中,就能飞翔在想象的天空里;第二,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美术教学具有直观审美性,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通过图片、声音和动画等形式,直观生动地将静态美术教材转变为动态美术动画,从而增强了美术课堂的趣味性,并以形象的美术教学深化学生的感悟,增加了美术课堂教学的感染力,充分体现出了美术教学的学科特色。美术多媒体教学刺激了学生的感官,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审美力,刺激了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促使学生逐渐爱上美术。

(二)高中美术多媒体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在高中美术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应以课堂组织者的身份进行教学,在这样的模式下师生关系会更为和谐融洽。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而且还能创设出寓教于乐的教学情景,从而使学生可以在娱乐中学得相应的美术知识。多媒体教学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可以通过向学生展示图片、声音和文字等信息载体,让静态化的教材转变为动态化的逼真生动的课件,从而使学生可以尽情地展开联想,在美术的空间里翱翔,这样不仅深度挖掘了学生的潜能,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而且加强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同时,学生也可以积极的态势主动学习美术知识,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多媒体教学以直观的美术魅力刺激了学生的感官,可以使其发现美术中的真谛和意境,从而触发了学生的内心感悟,促使学生与美术之间构建起了一种美的感应,进而优化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实现了高中美术的教学目标。

(三)高中美术多媒体教学中的教学互动

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打破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和学生的学习负担,还可以以动态化的教学内容增加美术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让美术课堂由静态转变为动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刺激学生的创作活力,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种多媒体美术教学可以给予学生更多的主动权,从而将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多媒体教学通过学生的自主参与,提高了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美术创作活力,同时还能得到学生学习的及时反馈,从而增强了教与学之间的互动,优化了学生的美术学习效果。

三、结语

总之,在高中美术教学中融入多媒体技术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我们可以从审美欣赏、情境创设、教学互动三个方面来将多媒体技术与高中美术教学结合起来,从而切实突破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提高高中美术的教学水平。

美术多媒体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一、教学教研方面

三年来,我担任一个重点班和几个普通班的政治课教学任务,所教班级从高一到高三,成绩一直是名列前茅,2010年高考也取得了优异成绩。教学中,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手段,直观、生动、形象地开展教学活动。XX年年,在武汉市高中政治“四优”评比活动中,我的课件《家庭消费的内容》获得市一等奖。今年,接手高一,面对新课改和新教材,作为一名老教师,我认真钻研新课标、吃透新教材,积极开拓教学思路,把一些先进的教学理论、科学的教学方法灵活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并将自己的做法加以总结,撰写的教学论文《探究式教学之管见》获市优秀论文一等奖。同时,我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参加了市政治骨干教师培训,并成为区政治中心备课组成员,通过与同行的交流,开阔了视野,吸取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增长了教学智慧。

二、班主任工作方面

XX年,我担任高一(2)班班主任工作。工作中,我以“爱心、耐心、细心”贯穿始终,关心每一位学生,搞好班级的每一次活动。三年下来,一个普通的美术班,成了一个团结和谐,班风优良的先进集体。2010年高考中,全班有31人美术联考达到本科线,24人文化达到本科线。最令我欣喜的是,经过努力,所带的班级学生精神面貌、行为习惯发生了质变,全班46人,我不敢保证每一个学生都成才,但我敢保证每一个学生都成人。

三、近三年的主要业绩

XX年年《家庭消费的内容》课件获市一等奖

2010年度考核被评为优秀

2010年被聘为区中心备课组成员

美术多媒体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一、职业院校学生的智能特点

职业院校会计专业学生的智能特点可以用五个字来形容“双缺双丰言”。

“双缺”,其一,学生基础知识相对来说比较薄弱,语言文字智能和数学逻辑智能都比较欠缺。在传统的智力观念上,职业院校的学生一般都被当作“差生刀来对待,他们有厌学情绪,对考试有恐惧感,有一定的自卑心理,大部分学生对学习都缺乏自信。其二,行为举止习惯方面也比较欠缺,即自我认知智能较薄弱。由于厌学连带了一系列不好的习惯,例如:上课迟到、早退现象比较严重,时间观念比较薄弱,一到上课反而会觉得无事可做,随便讲话现象严重,要不就是玩手机、看杂志、睡觉等等。

“双丰富”,其一,兴趣爱好比较广泛。虽然他们不喜欢学习,可是他们往往又有一些其他方面的特长,如音乐、美术或是体育运动等,表现出更多的“多元智能”。其二,个性发展相对来说比较丰富。他们的个性基本上是由我们大多数教师所认同的“乖巧型”转型为“中间型”或是“对抗型”,在这方面表现出了较强的自我认知智能和人际关系智能。如何积极地区利用这些学生的“强势智能”来促进其“弱势智能”,架起“多元智能刀的桥梁,是我们这些会计类专业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和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我们在培养中可以遵循“多元智能”的教育理论,充分肯定“天生我才必有用”的教育理念(教育教学论文范文)。

二、职业院校财务会计教学现状

教学方法比较陈旧,讲课仍然是按照较呆板的教学模式,在各类考试方面也主要侧重于考核会计规则的记忆程度。因此,在这种从教材内容、教师教学、考试试题均侧重规则的现状下,学生本身便充当了受害者的角色,他们根本没有去系统地理解会计知识点和会计的思想理念,并且也缺乏足够的职业判断能力和实践工作能力。

l、忽视学生的主体性

我们在教学改革中一直在极力推崇“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①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大多数教师的做法仍然是沿用最为传统的教学模式。具体而言,教师一般都是按照自己预先设计好的教案,一个环节接一个环节的讲解,甚至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已经事先设计好,详细到要提什么问题,学生会怎样回答,教师应该做出如何反馈意见,都已经写进了教案。而这种“教教案力“讲教材”的教学模式根本就没有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进来,更严重的是有些教师在课堂上表现出极强的控制课堂、控制学生思想的倾向,致使学生完完全全当一个很普通的听众。这样,学生的想象力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束缚和限制,想象的空间自然压缩了。这种比较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基本都是“教师讲教案,学生记笔记”的形式。

曾经听过某同事在办公室絮叨:“今天,在会计(1)班,一节课下来,学生确实安静,感觉听课效率不错,结果我提了三个基本的问题:1、什么是会计?2、会计目标是什么?3、会计的职能是什么?竟然大部分同学都不能回答上来。"这个案例很值得深思:到底教会了学生什么知识?如今,用人单位抱怨找不到适合的人才,不愿意去招聘没有工作经验的应届毕业生,因为录用他们后,会很难适应企业的环境和岗位的需要,而作为学生本身而言,面临的问题就是就业难,学生很难与当今社会会计日益发展的职业需求相适应,问题的根源在哪里?

2、现代教育工具应用不够广泛

现代教育工具中最常见的是多媒体教学,然而多媒体教学在会计专业课程的应用不够广泛。现在大多数职业院校由于教育配套设施不够完备、教育资源有限或是由于课程的特殊性,所以普遍都采用班级授课的形式来完成会计课程的教学,多媒体教学或是其他现代化教学手段都比较少。而会计纯理论的知识点比较多,课堂讲授相对来说比较枯燥,所以让学生在课堂里产生浓厚的学习氛围并不是一件易事,大多数教师都会发现自己的课堂教学效果不是太理想。当今社会,随着科技发展的飞跃,信息量表现的特点便是大且更新速度较快。因此传播知识和接收信息的手段也应该加以更新。尤其对于职业院校来说,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不够强,更希望能够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高科技的教育工具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3、实践环节较少

美术多媒体教学论文范文第6篇

一、领导不重视,课程形同虚设

在高中阶段始终没有素质教育而言,一个学校的好坏往往是根据高考的上线率来进行评价的,领导的工作业绩也是通过高考来体现的。由于美术欣赏课不是高考的科目,开设美术欣赏课会影响高考,领导要取得政绩就得下工夫抓高考,想办法多抢占其他科目时间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让高考取得胜利;领导除了狠抓高考外还积极大搞形象工程,多出成绩,让上级领导赏识,以得到提拔升职。学校的美术欣赏课领导从来不过问,有些学校近20年来从没有上过一节美术欣赏课,学生不知道美术欣赏课是什么,有的学校课程表上偶尔安排有一二节,但都是形式主义,这些课程表是用来预防上级来检查而设置的,是给主科让路的。有些学校开学后一个月才安排上课,学期还没有结束就早早停课了,目的是为期考服务,学校里的专业教师有的一个学期上课不到50个课时,还有长期不用上课的,有的成为学校的“闲”人,浪费了国家资源,白吃国家粮饷。

二、美术教师不安心教学,“开小差”现象严重

由于学校不重视这一块教学,美术教师成为空闲一族,于是大多数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纷纷开办广告公司、装饰公司、设计公司等等,或者改行做其他实业,自己当老板做经理,还有些教师走南闯北,忙碌着自己的事业。刚开始也有少数美术教师埋头工作,专心致志搞教学,做出不少成绩,但在职称评定、教学先进等荣誉面前美术教师伤透了心。有一个本科毕业的美术教师教了21年连一个中级职称都没有评上,有一个退休的美术教师一辈子都没有评上高级,原因是一辈子都没有得到一次先进。美术教师平时得不到领导、同事和学生的尊重,平时的福利待遇也得不到公平对待,工作积极性受到严重打击,工作懒惰纪律松散,于是受到领导的批评,开始出现领导与教师的矛盾,结果有些教师被“贬”到边远山村。据笔者所知在广西被“贬”者大有人在,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师觉得在学校受到歧视,又没办法调动工作,于是在教学工作上得过且过,不安心教学,用“拖”“懒”来对付现实,或是利用第二产业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弥补在学校得到的不足。

三、教师专业理论水平低下,教学手段单一

近年来高校艺术类招生不断扩大,艺考成风,有很多文化成绩低下的学生为了上大学,到了高一、高二改学艺术,轻松地被大学录取了,进到大学后多数人只是重视专业技能而轻视理论的学习,这些人一旦当上了教师,专业理论水平低下,难以胜任。去年笔者听了一位教师上古代山水画欣赏时,对范宽的《溪山行旅图》中的内容、画面、构图、笔墨等作了细致的介绍和描绘,而对画面中的马和人物与题目关系没有涉及,对主题即范宽在画中所的思想感情尤其是古代文人绘画思想却一字不提。有些教师上课没有弄清楚课文教学要求,不看教学参考书,不了解美术潮流倾向,如在欣赏《木刻》时,把教材中所说的“起源于唐代”理解为“形成于唐代”,其疏漏之处显而易见。分析作品时不是实事求是,而是牵强附会,这不仅引不起学生的美感,还误人子弟。绝大多数教师上课手段单一,都是照本宣科,死气沉沉,没有创意,授课语言平淡无味。学生本来就对这种欣赏课不感兴趣,不愿意听,不喜欢听,教师再用这种授课方式学生还会喜欢听吗?因此有的学生在下面看其他书籍,做其他科目作业,有的甚至用听耳机方式来挡住老师讲课声音,这令教师感到心灰意冷。

四、教师编制空缺,教学设施落后,教研人员稀少

按照有关文件规定,全日制普通高中应配置有专职美术教师,开设美术欣赏课,然而有些学校宁愿空缺也不聘,宁要后勤人员也不要美术教师。有些学校虽是广西示范性高中也没有一个美术教师,也从不开设美术欣赏课。不仅乡镇的高中没有,甚至连市、县城的高中同样没有美术教师。前两年山西省对本省的高中美术教师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学校美术教师缺额达到50.28%,而学历不达标、兼职教师的现象也相当严重,从中可见离标准的要求相差很远,而我们广西的情况又是如何呢?虽然没有进行全面性的调查,但笔者估计也不是很乐观吧。大学毕业20多年来,笔者一直从事美术欣赏教学工作,对传统的欣赏教学和电化手段的欣赏教学过程也有所了解,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多媒体电化教学手段带来的教学效果。上级有关部门也重视提倡利用多媒体手段教学,然而一个学校配给美术欣赏课专用的教室、幻灯、录像等电化教学设施几乎为零,教师只能在传统的大教室上课,没有一点新鲜感,欣赏课从哪方面来吸引学生?按规定各市、县(市、区)级都要设立学科教研室,配备专职教研人员,其他学科样样俱全,唯独美术学科一无所有,有些地方偶尔有个别,但那些教研员不是专业科班出身的,有些是半路出家的,本身自己也不懂教,哪里懂去教别人教吗?堂堂一个市、县没有美术专业的教研员,任课教师到哪里去请教?据笔者所知,绝大多数教师上课都是各自为师,瞎子拿木棍探路,教得好与坏无人问津,美术教研课十多年来从没有开展,更谈不上集中培训、到外地取经学习。

针对目前广西部分高中美术欣赏课的现状,笔者认为应该采取下列措施才能摆脱困境:

1.提高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领导对美术欣赏课的认识,加强对老师的管理

高中美术欣赏课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文化知识水平,开拓学生文化艺术视野,激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认识美、欣赏美、发现美、表现美、进而创造美而开设的课程。学校领导要从培养人才这个角度出发,怀着对社会和全体学生负责的态度,把所有的学科一视同仁,开足课程,统一管理,支持美术学科的建设,认真地按照有关文件精神落实对教师编制、课程设置、工资待遇、评优奖励等项机制,尊重教师,让教师安心教学。教育主管部门在评比时不要单独看升学率就评价一间学校一位领导的成绩,而更应该看到他培养的人才是否属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否符合教育方针精神。普通示范性高中应该是学习的榜样,是与教育方针相一致和各方面都优秀的,不应该与素质教育相违背的,不然将失去示范的意义。根据要求开设高中美术欣赏课,各市、县(市、区)和学校原有的师资配制严重不足时,应尽快出台相关的扶持或倾斜政策,以改变当前师资不足的状况,确保课程开设能得到顺利进行。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允许有专业特长的教师跨校兼课,建立课程资源共享机制。另外要对教师进行考勤,严格按照有关文件规定,不准随便缺课,不准擅自离校经营生意,不准私自办学等。

2.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正常开展教研活动

一个称职的美术教师不但应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而且要具备相应的教学理论水平,因此建议在大学招生中除了注意绘画成绩外,还要提高对学生的文化成绩的要求。在大学期间教师要重视学生的理论科目学习,因为美术欣赏课,不仅需要教师具备绘画技能,更需要教师具备全面的文化素养,他们应对美学、美术理论、艺术概论、中外美术史乃至文学、历史、哲学等人文学科有深入的了解和掌握,还应在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有一定的修养,方能符合教学的要求。加强高中美术教师的培训工作,补充和强化美术教师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推动教师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使其不断完善自身的文化、专业素养,尤其要在雕塑、电脑绘画、电脑设计、摄影、摄像、书法、篆刻等新教学模块加大对任课教师的专业培训力度。学校应充分保障每一位美术教师在职培训受教育的机会和时间,采取“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措施。各市(县、区)要按照要求成立美术学科教研室,编制美术教研员,适时举办教研员、骨干教师专业培训,开展优秀课展示、优秀教学设计和案例以及教学经验交流活动,进行教学评价方式的探讨,进行教学论文、教学基本功竞赛、课件制作竞赛,组织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校本课题研究。要保障教师待遇和教学条件,鼓励并支持教师深入教学研究、教学探索和教学实验,鼓励师资交流、经验交流、合作研讨,并认真总结经验,进行必要的教学反思,学习各种教学设计,观摩有风格有特色的优秀课,进行教研信息、教学经验的交流和推广,及时克服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和障碍。

3.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努力提高美术欣赏课的教学质量

开设现代媒体艺术课程必须要有硬件设备的保证及相应的应用软件,如: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能处理图像的电脑、图形资料的输入设备、扫描仪、实物投影仪、输出设备,液晶投影仪、图像输出的彩色打印机,用于网页设计和制作的软件、各种字库、图像资料库、互联网上大量的图像、音像和文字资料。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要高度重视这些硬件设施的添置,加大投入,积极完善,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配置先进的多媒体教室上课,提倡现代化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让学生在听课时不再是在“受苦”而是在“享受”。学校专门设置学生美术作品陈列室,供学生参观交流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通过参观博物馆、实地考察、观摩时装表演等艺术活动来开阔学生的艺术视野。

4.灵活使用教材,丰富教学内容

美术多媒体教学论文范文第7篇

1 硬件设备投资到位

学校重视学生素质教育的学习与环境建设,坚持实验室、图书馆、专用教室及信息技术等装备服务教学的宗旨。学校对实验室的管理抓好常规,重视创新,注重兴趣养成,建设科学探究室,展示学生科学探究调查报告,创造实验环境氛围等。

1.1 抓投入,促保障,优化现代化教育环境

先进的教学设备、良好的育人环境是搞好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的物质基础。自从搬入苏州科技城以来,学校用于现代教育技术的资金就高达500多万元。目前,学校已建成100 M光缆到桌面的校园局域网,同时拥有44座学生电脑房2间,48间多媒体教室,36台展示台,收录机25台,实现了“班班通网线”,建立了苏州市文昌实验中学网站,还建立了如作文网、实验室专题网、高水平现代化教育网、图书馆网、教育技术装备管理网、文苑网、科学发展网、课题研究网、百年语文教科书博物馆网等专题网站。

1.2 实验室和专用教室硬件投入到位

1)物理、生物、化学实验室,地理、劳技、创新、音乐、体育、美术等专用教室,与之配套的仪器室、药品室数量、面积和内部设施均达到《江苏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中Ⅰ类标准。根据各实验室和专用教室的特点,配备必备的防火设施和防盗设施,化学药品、危险品有技防安全保管设施。

2)目前各种实验仪器装备投入共90多万元,学校有19间专用的实验室或教室。每年拨出实验教学专项经费,2012年增加了12万元的实验教学专项经费,每学期有教学仪器设备和实验耗品的补充计划。所有仪器设备由正规渠道采购,质量可靠,无“三无”产品。

3)配备仪器能满足教材中安排的实验、实践课程要求。各实验室应配备足量的仪器橱。实验仪器存放科学、合理、整齐。

4)建有实验室实验仪器、器材、设备的分类账、总账和低值易耗品账册;各类账册记载及时、准确,年底进行帐、物的检查核对,并做好情况记载。

5)教务处积极组织人员参加各级业务培训,以及实验教学论文、自制教具、优秀实验教学课、实验操作技能等评比活动。

1.3 图书馆硬件投入到位

1)图书馆的书库、教师阅览室、教师资料室、学生阅览室和电子阅览室的间数、面积和设座数分别达到《江苏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中的Ⅰ类标准。

2)目前图书馆学生的藏书和总投入共68万元,学校共有藏书39 980册,生均42册。藏书结构合理,数量达标,无盗版,内容健康,无严重破损。

3)每年拨出专项经费购买图书,新增图书按照《江苏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相关要求配备。2009年增加了10万元的藏书,2011年又增加了11万元的藏书。书库和阅览室的安排合理。阅览室注意兼顾各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图书馆各项规章制度完善,管理规范,有明确的借阅制度。所有图书按《中国图书管理法》规范上架,有书章、书标、条形码。

4)做好图书馆服务工作,保证开放时间。学生每周有一节阅读课,图书馆中午对外开放,阳光社团的学生也可以在图书馆阅读。

5)定期出刊新书介绍,开展阅读指导。利用网络资源,实行馆际网络资源交流与共享,开展网上教学资源参考咨询。积极组织各类读书活动,如“书香江苏”“名著推荐”等活动,开展网上征文活动。

1.4 信息中心硬件投入到位

1)计算机网络教室、计算机资料及工作室、多媒体教室、校园网络管理中心、校园闭路电视系统、校园广播系统、学校安全监控系统等的建设达到《江苏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的相关要求。

2)各专用教室的制度健全,内部配套设施齐全完好。有防火、防潮、防腐、防尘、防盗等措施,计算机设备完好率达100%。在校学生数与网络环境下学生使用计算机数之比是4.7:1;每位任课教师配备一台计算机,师机比2:1;每间普通教室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

3)目前,学校按《江苏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中Ⅰ类标准要求建有完整的校园广播系统、校园安全监控系统、闭路电视系统,建有专门的演播中心等专用设备的控制室,信息中心总投入共328万元。每年安排信息技术的专项经费,做到专款专用,用于更新设施设备和维护等。

4)做好计算机、网络设备等信息化设备和各类电教设备的管理。有计算机等信息化设备和电教设备的分类账和总账;做好信息中心的安全工作和网络安全工作;保存与积累相关软件资料和纸质资料。

5)正常开展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与教学研究活动,开展教师信息技术的应用培训。加强学校网站建设,加强学校资源库建设和学校主题网站建设,利用博客等网络平台开展教学研究和班级管理活动。学校从制度上加强对教师的引导,促进教师提高现代教育技术水平,如教师升级、评先、评优都将是否获得计算机等级证作为一个硬性指标。

6)学校还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参加苏州电教馆网上培训,使部分教师能用PowerPoint、Authorware、方正奥思等工具制作课件。结合培训,学校每年举行一次课件制作比赛,在学校营造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氛围。学校每年都要选送教师外出参加多媒体课堂教学比赛,其中,祁宴杰老师的《不太可能是不可能吗》获江苏省课件评比一等奖。

学校现有24个教学班,共960名学生;标准化教室36间,各功能辅助教室19间,其中包括科学实验室3间,美术室2间,音乐室2间,计算机网络室2间。另外,劳技室、劳技创新教室、心理咨询室、艺术室、舞蹈室、多功能录播教室、报告厅、校史厅、百年语文教科书博物馆、卫生室、学生图书阅览室、教师阅览室、电子阅览室等各功能室完备。

图书馆藏有纸质书39 980册,电子图书51 780册。学校高度重视图书馆工作,配备3名具有中级职称的教师担任图书管理员。他们对书籍及时整理、重点推荐,并且在学校中初二年级聘请学生图书管理员参与图书馆管理。结合绩效工资,把图书管理员考核和教师考核同等对待,不打折,一起参与。学校对班级借阅量、教师借阅量都有相应的考核。

2 实验室和专用室场管理员培训到位

抓认识,促统一,加强资产与装备管理信息化组织领导。认识是行动的先导,学校领导一班人充分认识到资产与装备管理信息化对学校教育的要求,确立了“以人为本、素质立校、科研兴校、信息强校”的指导思想,形成了资产与装备管理信息化工作小组,装备工作列入学校年度工作计划。学校指定中层各处室专人负责学校的资产与装备管理信息化工作,专用实验室由教务处负责,图书馆由德育处负责,信息中心由科艺发展处负责,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制度落实。每学期有计划,期末有总结并组织落实,对工作重点加以分析研究解决。对各种器材、仪器、物品都进行认真的整理,定橱定位合理科学,账目清楚明细。

在开始使用资产与装备管理信息系统时,先对各专用室场管理员进行培训,掌握如何完成各专用室场期初装备资产登记,实验室或功能室登记,登记期初仪器设备等,各实验室和专用室场管理员、任课教师的设置、班级设置等。全部完成后,点击期初建账结束,这样就进入日常管理。

3 任课教师培训和使用到位

接着培训任课教师如何使用。先备课组长制定实验计划,完成实验计划后,开始实验预约,各专用室场管理员安排实验,做完实验后再登记实验结果。使用时让教师之间不断交流使用心得,从而使用更简单、方便。

图书馆为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提高图书馆的利用率,每周向学生推荐近期最佳图书读本、本周阅读排行榜,评比出校园阅读学士、阅读硕士、阅读博士等。图书馆与教导处合作,以两周一个轮换,安排班级利用中午在校时间集中至图书馆进行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各专用教室也是依据学科特点,打造专用教室的特色品牌,开展各类教育教学竞赛活动。

图书馆注重在教育教学和教研中充分发挥书刊文献资料的作用。充分利用馆舍条件,营造以大自然为环境特色的优雅的读书环境。建有比较完整的图书馆档案。图书文献资源利用率较高,读书活动开展扎实,内容丰富,课内课外相结合,学校家庭相结合,“书香家庭”有声有色,网上阅读内容广泛,培养学生喜爱读书的好习惯。学校建设了完善和丰富的教学资源库,资源分类详细,查找方便。网站建设全面及丰富,有网上作文、虚拟实验室等专版,并建设有专题网站进行探究性研究。抓整合,促质量,提升资产与装备管理信息化应用水平。

几年来,学校一手抓资产与装备管理信息化研究,一手抓资产与装备管理信息化的普及应用,取得良好成效。

1)资产与装备管理信息化,促进课题研究。“十一五”期间,文昌实验中学参与了江苏省“十一五”总课题《网络环境下学科新型教学方式的研究》。学校运用现代教育理论与教育思想,通过教学改革与实验,构建基于网络环境的各类教学方式,形成网络环境的教学设计理论,探索普通学校利用网络资源的途径与方法,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深化改革。

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直观、生动的特点,能极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培养创新精神和科学探究能力。在课堂上合理运用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在课程教学和课外活动中充分运用信息技术、艺术、体育、史地、课程实践的器材及设施设备,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装备开展教育教学和学校的管理工作。

在网络环境下的教学与生物课程的整合过程中,一方面,学生在上网查找、处理信息的过程中,必定是人人参与,学习是带着课堂知识的主目标进行的,并且是自觉地、自主地和探索性地开展学习;另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还可以作为交流工具,在局域网或互联网的硬环境下,采用和建立BBS、聊天室等工具,设计一些根据教学需要或学生感兴趣的专题,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充分的学习交流,实现个性化教育。

2)课题研究成果丰富。

①文昌师生博客网络教学平台、文昌教学课程自主学习系统的构建和实施运用。

②苏州市文昌实验中学各类学科教育教学资源库(含教育教学公共素材库和各学科课件库、课例库、学科素材库、教案库、学科论文库等)的建构。

③完成《文昌中学〈网络环境下新型教学方式的探究〉课题研究教案、论文集》的汇编,总体上体现和总结各学科的教研成果,其中推荐部分论文参加全国和省市相关论文评选。各科得奖或、案例26篇,获奖软件2个、网络课件24个,优秀多媒体课件22个,各类获奖评优课、公开课8节。

4 实验室和专用室场管理员监管到位

各实验室和专用室场管理员,每周把各室场使用统计表格汇总后,发给各实验室和专用室场使用的任课教师,他们一看统计表,就明白上周自己实验室和专用室场使用情况。反馈一定要及时才能有效,如果反馈不及时,就会失去监管作用,也就对教师没有激励作用。

5 上级领导监管到位

上级主管部门,每学期一定要把各校的实验室和各专用室场使用统计表发给各校校长,校长才会督促学校的资产与装备管理信息系统不断使用和创新,各校才有动力继续使用该系统。

美术多媒体教学论文范文第8篇

历史教学 板书 本质 特性

笔者曾在《历史教学》杂志上拜读了一篇教学论文[1],其引论背景讲述的是一位历史教师在一次公开课上,将教学过程全部由PPT(PowerPoint,即演示文稿)展现,没有在黑板上留下一字一划,课后引起听课同行的争论:或认为该教师未使用在历史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的课堂板书;或认为标志着现代教育技术的PPT课件就是板书,无需再在黑板上板书;或认为PPT只能当作“副板书”,而自近代班级授课制实施以来面向集体教学的黑板板书才是“主板书”;或认为板书与PPT二者是统一的,并非对立的。这引起了笔者的深思:这场争论其实反映了这样几个问题,即在现代教育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何为中学历史教学板书的本质内涵?板书与PPT能否形成对立关系?中学历史教学板书又有哪些特殊的地方值得中学历史教师所注意?笔者不揣浅陋,对中学历史教学板书的本质及特性作简要论述,以助于对上述问题的解答。

一、现代教学理念下中学历史教学板书的本质

板书对于一线的中学教师来说是一个极为平常的概念,但是随着多媒体教学的日益普及,板书问题引起了很多人的思考。绝大多数教师把板书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理解为一对立关系,即认为板书教学是在传统教学语境下教师利用教室前壁上的黑板使用粉笔等工具展示教学内容的教学方式之一,而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背景下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工具开展教学活动的教学方式之一。也就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来代替传统的板书教学”[2]之说,“板书过时论”[3]、“课件综合征”[4]、“电脑中心论”[5]等“时代性术语”也时常见诸教育教学期刊中。缺乏对板书本质的深刻认识,也就难以澄清这些现象。

遵循一般与特殊关系的原理,欲清晰地认识中学历史教学板书的本质,就有必要对一般意义的板书的内涵演变加以分析。对于板书的本质认识,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板书学科论[6]。把板书提高到学科的角度(板书学),是由王松泉教授首创的。他在其论著《板书学》中从板书学科论、板书教学论、板书设计论等方面详细论述了板书学科的构建。总结之,他认为板书学是一门在20世纪80年代各国板书图示教学法基础上诞生和发展起来的,以教育哲学为理论基础,以学科教育为指导,遵循教育工艺学的规则,凭借教育心理学,以板书现象为研究对象,旨在揭示教学过程中一切板书现象的本质规律,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综合性应用理论学科。

板书媒介观[7]。即认为板书是“教学中一种重要的师生传递信息的手段、媒介”。[7]持此观点者认为教师将教学内容提炼、概括后用粉笔等教学工具在黑板上呈现教学信息,学生通过板书有效地接受所呈现的教学信息,以便高效率地掌握知识、发展思维能力。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新的教学媒介或手段不断出现,而在这种观点指导下,板书作为旧媒介则与新媒介形成对立关系。这使教师容易陷入“以新代旧”的误区,所以有人发出了疾呼:“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时,仍不能排斥传统板书手段。”[8]

板书技能观[7]。技能可分为操作性技能和心智技能,是人经过反复训练而形成的一种稳定的心智状态或习惯化的个体行为方式。把板书视为教师的技能之一,不仅把学生排斥在板书概念之外,而且作为板书技能的承载主体教师的“智”与“情”等也被排斥在外。相反的是,“板书外在行为表现方面的技能离不开教师知识、智慧、情感、态度等因素的支持”[7]。显然,板书技能观使板书的内涵更加狭隘化:将媒介观下的中介性板书缩小为教师技能观下的唯独性板书。

板书艺术观[7]。即认为板书教学是教学艺术之一。艺术观下教师需巧妙构思板书的形成,重视板书设计、呈现的技巧,使板书“在内容上更具形象性、直观性、简约性,形式上更具结构性、逻辑性、启发性,在表现上更具实效性和创造性”[7],追求视觉上的新颖性、布局上的美观性。这种重形式轻内容的板书观在教学实践中易导致教师将主要精力放在板书设计的艺术表现上,而忽略了书“客体”[9](教学内容)的落实情况,也容易轻视板书“受体”[9](学生)的主动性。

板书活动观[7]。即认为“板书在本质上是教师综合素养的表现活动”。[7]此观点把板书局限于教学过程中媒介、技能、艺术的静态认识的内涵扩大到教师的主体活动,即板书活动是“教学活动中教师全部书面语言的呈现活动”,体现了“教学内容和内在关系两大要素的动态呈现”。[10]这是具有时代意义的,因为现代教学论下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教学信息的解构与重组的过程,体现了教师的创造活动,超越了以前板书内涵下教师单方面的素质要求。

但笔者认为现有板书活动观只强调教师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教师在解构教学内容基础上发挥“结构力”[7]重组教学信息,进行板书设计,然后发挥“表演力”[7]呈现结构力下的成果(板书),这似乎忽略了现代教育教学理念下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也就难以解释板书的“启发性”。而现代教学理念下的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的“教学相长”的过程,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基于已有认识的建构过程,活动观下的板书应该既是教师素养的表现活动,又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与教师的交往活动。学生在交往活动中,根据课堂师生交流情况,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对板书加以重构,以此反映板书的启迪成果。这种认识就将教师、教育影响(教学工具等)、学生这三大教育要素紧密联成一体。板书的这种动态、全面的理解超越了媒介观、技能观、艺术观等静态认识:板书活动需要一定的教学媒介进行,但又贯穿着整个教学过程,包括课前的板书设计、课上的板书呈现、课后的板书重构;板书活动需要教师技能的参与,但又展现着教师其他方面的素质(学识、情感、思想等),同时把学生的创造力纳入板书概念的体系中;板书活动需要艺术的点缀,但又不能脱离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学生。

综上所述,可以这样认为:中学历史教学板书的本质是中学历史教师充分发挥其知识、智慧、思想等主体要素,根据历史学科特殊性,依据教学目的与教学内容建构教学信息,并借助一定的教育影响与学生交流合作,帮助其有效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习得方法、丰富情感的认识活动与交往活动的总和。它包含预设与生成两大要素,分板书设计、板书呈现、板书重构三个阶段。其中,板书设计要求教师具备“结构力”,板书呈现要求教师具备“表演力”,板书重构需要教师的沟通力和学生的创造力。

二、中学历史教学板书的特性

中学历史教学板书作为一种认识活动,与认识对象(历史知识)的特殊性分不开;作为一种交往活动,又与中学历史教学过程的特征密切相关。因此,笔者从以下几对关系中来认识中学历史教学板书的特性。

历史教学内容的繁杂性与板书活动的有限性。历史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程,历史学是对人类文明演进的认识与解释,中学历史课程的目的是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中学生能够认识人类文明演进中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等历史概念,从而形成健全人格,成为现代公民。人类文明的演进是极其复杂的,要求中学生掌握的历史教学内容是多方面的,千头万绪的。历史教师需要对之进行解构与重新组合(结构力),然后进行板书设计,在有限的时间(一般为一课时)内通过一定的载体(黑板或电子屏幕)呈现板书(表演力),以期学生高效率地认识过去的人类活动。从这个角度讲,板书设计与板书呈现的时间是有限的,而板书活动载体的空间也是有限的。用有限的板书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综合性”[11]的历史知识,决定了中学历史教学板书的简约规范性,即历史教师基于自身学识、思想等素养高度浓缩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板书中的关键词,充分利用板书活动的有限时空,做到板书的一笔一划都“师出有名”。

历史观的多样性与板书活动客体的规定性。历史学是对过去的历史的认识,处在不同地位、有着不同经历的人对历史的看法是有差异的,这也许是历史学科既显得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缘故之一。中学历史课程不完全等同于历史学,它要体现国家意志,反映历史最新研究成果中的主流认识,这就要求作为课程实施重要组成部分的历史教学内容(板书活动的客体)有一定的规定性,教师一方面不能“随心所欲”,但另一方面又不完全臣服于教材,失去作为历史过程中的主体的独特性。因此,历史教师在板书活动中的设计阶段要有意识地审视自己历史观,尽量与历史教科书达成共识,但同时保留自己的“个识”,学生在这种多样的历史观的分析中得以开阔视野、锻炼思维、增长智慧。作为板书活动受体的学生对客体的认识也是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随其年龄的增长,对同一历史问题的看法也不断得到补充与修正。这种“导向性”与“发展性”[12]的历史教学过程要求中学历史教学板书具有启发开放性。

历史知识的逻辑性与板书活动展开的分散性。人类历史是一个有机整体,历史知识是彼此相关的,时序发展、因果联系、比较分析、演绎与归纳等逻辑要素尤为突出。板书作为一种认识活动,是一个逐步展开的过程,在板书的聚合中去认识分散的历史要点,又从分散的历史要点中聚合到板书上。学生在这既分又合的过程中要掌握历史发展线索,对历史有一个整体认识。历史知识的这种“时空关联性”[11]要求中学历史教学板书具有结构整体性。

历史内容的过去性与板书活动的再现性。历史知识具有“过去性、间接性和不可复制性”[11],要求历史教师以一定的形式再现情境,这是历史学科最显著的特征。一般来讲,历史教学过程的基本结构包括“激发动机、感知历史、理解历史、运用知识、巩固知识、评估反馈”等[12]。历史教师可在板书的“合与分”中通过线条、符号、图画等因素使学生进入历史场景,进而认识历史。因此,中学历史教学板书又具有情境生动性。

历史教育的人文关怀与板书活动的相对预设性。就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而言,历史教育的核心在于价值理性教育,实质在于对人的一种终极关怀。板书活动作为一种交往活动,板书活动的主体(教师)应与其受体(学生)进行交流,沟通情感(教师的沟通力)、产生思想争鸣。然而,板书是由教师在课前预先设计好了的,一般按计划呈现板书,但并非绝对:板书呈现可以根据师生互动情况进行适当变化,学生也可在板书重构阶段根据课上交流的情况进行再创作(创造力),即板书有一个生成的过程。历史教学过程的这种“互动性”[12]决定了中学历史教学板书的灵活生成性。

可见,中学历史教学板书除了具有一般意义上的“共生性、公益性、同步性、强化性、透视性、直观性”[6]外,还具有简约规范性、启发开放性、结构整体性、情境生动性和灵活生成性。上述几对关系的明晰,有助于弄清中学历史教学板书的特有属性,也就易于明白中学历史教学板书诸如“概括、规范、准确、逻辑、简洁、完整”等[13]具体特点。

对中学历史教学板书的本质和特性有了一清晰认识,可知板书的内涵不应仅仅局限于教师在黑板上呈现的教学信息,而是教师和学生相互合作的一种生成过程,而黑板和PPT只不过是这一生成过程的实现载体,教师应根据中学历史教学板书的特性合理选用之。

――――――――

参考文献

[1] 陶建萍.板书与PPT的教学运用.历史教学,2008(23).

[2] 徐景福,周慧.板书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探索与思考.美术大观,2008(1).

[3] 杨绍臣."板书"过时了吗.当代教育科学,2008(4).

[4] 项福库,何丽.教师使用课件教学存在的误区、成因及其对策.教育探索,2011(3).

[5] 朱秀英,樊琳.研究性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悖论的显性特征.中国成人教育.2010(14).

[6] 王松泉.板书学.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5.

[7] 吴立忠.关于板书本质的新阐释.教学与管理,2010(13).

[8] 欧阳兴,蒋朝鲜.多媒体教学不能取代传统板书.教育文汇,2004(4).

[9] 彭小明.教学板书设计系统论.教育评论,2003(4).

[10] 李美凤.多媒体教学环境中课堂板书的设计.中小学电教,2004(5).

[11] 张向阳.历史教学论.长春:长春出版社,2011(8).

[12] 于友西.中学历史教学法(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8).

[13] 王昌沛.历史教学板书刍议.山东教育(中学刊),2004(17).

美术多媒体教学论文范文第9篇

一、以教师发展为目标,以教师评价为杠杆,多层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着力转变教师教育教学观念,规范教学行为,落实教学环节,加大教师学习、交流和培训的力度,多层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1、开学初,所有教师从学习读书、教改教研、教学育人等三大方面的发展进行了年度规划,认真填写了远安一高教师个人发展年度规划表。

2、按照教育局要求,学校推荐了涂天龙、李贤勇、温晓蓉、周松林、赵成平和邬亚祥六位教师为远安一高2011年教学标兵,教科室办了一期宣传专栏,并在校园网上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

3、在学校的组织下,暑假及开学初学习了教育局22期教育周报《山沟里的教育奇迹》(巴东教育考察报告)和23期教育周报《务实求真,精细管理》(巴东教育经验集锦),结合教师的工作实际及学习体会,撰写了自我剖析材料,并选用温晓蓉、涂天龙、杜庆联等十多位教师的剖析材料出了一期宣传栏,供大家学习交流。

4、在9月22日至9月26日,教科室要求张覃、吕辉、邓尚玉、龙杰、胡江华、何性刚、吴萍、李云慧、叶静、李煜、黄媛和王超十二位新进教师的指导老师从备课、上课、作业批改和辅导学生等方面对其进行检查评定,并把检查评定的结果以书面的形式写成汇报材料交教科室,比较全面地了解了他们的工作情况。10月10日至10月20日前,教科室把以上教师分成四组,四位校长各负责一组教师进行听课指导,结合指导老师对其的评定材料,开展单独谈话交流活动,体现学校领导对新进教师的关怀。

5、按照教育局要求,从11月25日至12月10日,遵照教师自评、学校复查和教育局审核的程序,从九个方面完成了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年度考核,特别是在读书笔记、理论讲座、课题研究、、“四优”获奖、专题讲座讲稿、示范课教案、被指导教师“四优”获奖等方面提供了佐证材料。

6、在青年教师培养方面,主要开展了两项工作。一是教科室在教研组安排的基础上,确定了30岁以下68位青年教师的指导老师,签订了相对稳定的“师徒结对”关系,帮助青年教师成长。二是召开了青年教师大会,为35岁以下的83位教师制定了培训发展计划,从四位校长推门听课、五位校级领导个别指导、教案评比竞赛活动等方面开始了培训工作。

7、制定了《远安一高新进教师转正定级方案》,按照上级人事部门的要求,顺利完成了余宗波、周晶、何玉林、李海燕、谭金、李俊吾、杨浩和李煜八位教师的考核和转正定级工作。

8、为了适应多媒体教学的要求,发挥“班班通”的作用,教科室联系网管中心教研组,聘请杜庆联老师为教师开展课件制作培训活动,经过教研组报名等准备工作,从12月8日开始了培训活动,提高教师们课件制作的水平。

9、制定了《远安一高名师评选办法》和《远安一高名师及名师工作室管理办法》制度,按照教研组推荐、学校综合考察和校长办公会认定的程序,评选出曹德宏、赵成平、周松林、路尔清、黄世平、邬亚祥、刘祖科、肖明发、胡玉芬和杜庆联老师为远安一高首届十大名师。12月23日召开了名师工作会,发放了证书;在12月30日发放了半年的名师津贴;分文理科设置了两个名师工作室。

10、在12月24日和25日,在年级组和教务室的配合下,在全校开展了学生问卷调查评教活动,各班分别有20名学生参加评教活动。此次活动在问卷项目设置和参加评教的学生人数上做了改进,学生认真负责客观公正地进行了评价,老师们对结果也表示认同,取得较好的效果。

11、加强教师外出交流学习,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及教研会议,学校按计划组团外出进行校级交流,本学期,教师外出学习达88人次,较多的老师通过此类活动,开拓了视野,转变了观念,与其它学校建立了联系,与其他同行建立了友谊。

12、按照学校的管理思路和工作重点,制定了教师评价和发展系列制度和方案。在年级组的大力配合下,广泛听取职代会代表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三个年级的质量考核方案、教师年度考核方案、岗位津贴标准和各类标兵及能手评选方案,制度在规范教师行为、调动教师积极性和激发教师潜能等方面已经发挥了较大的作用。

二、以集体备课和业务学习为着力点,以各类教研活动为平台,加强教研组和学科建设。

教研组长是每周业务学习和教研活动的组织者,备课组长是集体备课和年级学科教学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要求业务学习有准备有主题有记载,集体备课有中心发言人组内教师广泛参与。在创建、日常管理和青年教师队伍培养方面,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发挥了较大的作用。

1、开学初,在数理化教研组实施了学案导学活动,三个教研组通过集体讨论,确立了学案导学方案,并在日常的教学中分工协作,大胆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从9月15日至9月30日,教科室聘请了王康垣、李贤勇、王学明等九位老师组成高一数理化教学诊断组,从听课、学生座谈、问卷调查和作业检查四个方面进行了诊断活动,形成了详细的诊断报告(包括教学现状、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三大方面),为学校的教学管理决策和教改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在此基础上,由校长办公会提出了远安一高数理化教学五项规定,此举得到省督导专家的高度评价,也为突破我校理科教学的瓶颈发挥了重要作用。

3、今年11月,高一年级语文、数学、物理和化学完成初高中衔接教学的校本教材定稿工作,其中语文、数学和化学在创建前完成了结集“出版”。

4、以教研活动为载体,全面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本学期以来,在高三年级进行了“高三第一轮复习探讨课”,部署了10.27~12.26期间在高一高二年级普及“四有”生本课堂达标活动,确定了迎接创建验收课堂教学要求及分22个备课组确定课堂教学优秀的教师。通过以上教研活动,促使教师加强学习、研究、交流和协作,也增强了教研组和备课组的凝聚力。

5、组织了优秀教案评比活动,以青年教师为主体,提高了教师在教育理论学习、教学设计、“四有”生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等方面的水平。

三、以小课题研究为突破口,以教育论坛为舞台,营造浓厚的教育科研氛围

1、开学初,教科室通过教研组,对我校立项及结题的研究课题进行了摸底和统计,并主办了一期课题宣传栏。并对个人及备课组小课题进行了申报立项,并要求教研组组织学习《微型课题升华教师的实践智慧》,观看了小课题研究专家讲座系列光盘,引导老师学习小课题研究的意义、选题方法和研究策略。10月,张敏校长申报的《青年教师专业素养培训研究》课题已被列为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11月,教育部中国教师奖励基金会为远安一高颁发“科研兴教先进单位”荣誉证书及奖牌。

2、努力办好“远安一高教育论坛”,搭建教师相互交流展示自我的舞台。制定远安一高教育论坛管理办法,有计划安排主讲教师,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及各阶段工作重点,确定论坛主题。本学期已召开三期教育论坛,有张华、张敏、王文慧等12位教师发言,以他们的成功做法、心得体会和独到的思考,对其他教师起到了较大的感染和启发作用。

3、将本学期教师评奖及发表过的论文结集出版一期教育教学刊物,规范资料整理,便于校内教师交流学习。

4、组织学生参加有关竞赛活动。本学期,有部分学生参加全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6人获奖;我校全体学生参加了2011年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初赛,有30多名学生参加了决赛等。在县电教仪器组织的学生“五小”作品比赛活动中杨骁同学的《孩童吸汗贴》获“五小作品” 一等奖,易李雪同学的《盐的形状与应用》和徐婷婷同学的《避泥鞋》获二等奖,杜海军同学的《如何解决淡水资源缺乏问题》和温程磊同学的《舒适眼镜架》获得三等奖,远安一高因此获得优秀组织奖。戴丽丽同学的《小型花生去壳机》、胡金山同学的《环保瓜子袋》、李国强同学的《捶背凳》、刘丹同学的《无尘黑板擦》、刘腾旻同学的《螺丝刀省力器》、赵颖同学的《充气加水式背包带》和郑妙苗同学的《带伞座的书包》获得国家专利及奖金。

5、参加县电教仪器站实验教学论文评比和多媒体课堂教学竞赛活动中,章宝老师的论文《浅议化学实验教学中安全和环保意识》获一等奖,徐圣平老师的论文《例谈测定电阻的实验方法》获二等奖,王文慧和刘红姗老师的论文《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研究》获三等奖;有王伟、郑光情和张勇三位教师参加了多媒体课的角逐。在今年的宜昌市高考复习备考会上,我校多名教师撰写论文,积极参加交流评奖。

在noc组委会、中央教科所、中央电教馆和国家发明协会组织的评奖活动中,杜庆联老师制作的课件《蜂鸟探宝》获得一等奖及创新发明奖,张勇和李婷婷老师制作的课件《远安一高校园植物》获得二等奖,

6、宜昌市2011届高考化学复习备考策略研讨会于11月20日至22日在我校召开,共有51名教师参会,完成听课、评课、交流及高考备考策略研究,学校完成登记接待、食宿安排、合影留念、出版高考参评论文集(含通讯录和远安一高简介)等大会内容,圆满完成会议的各项工作,得到化学教研员刘四方和参会教师的一致好评。

四、其他工作

教科室分管各功能室特别是实验室及音乐美术室的全面工作,制定了实验员年度考核方案,规范日常事务管理,规范津贴发放及加班管理,遵照月考核方案开展过程管理。

五、存在的问题

1、教研组业务学习和集体备课落实存在效率不高研讨氛围不浓的问题。

2、“四有”生本课堂教学理论研究有待深入和实践有待普及的问题。

3、“师徒结对”存在监管不力和成效不高的现象。

美术多媒体教学论文范文第10篇

一、做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准备工作

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过去的一年里,我们把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中心任务,认真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宣传发动,提高认识。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项政策性强、工作难度大的系统工程,我们深知必须提前进入状态,提前进入角色,充分做好宣传发动工作,提高政府、社会、学校的认识。今年来,区政府分管教育的有关领导、教育局的有关领导、中小学的校长教师们已多次参加课改专题讲座、市政府的基教工作会议,月日至日,全区多人到泉州七中听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助理刘兼教授所作的课程改革通识培训讲座,在校长会、教导会上我们也确立了课程改革的重要地位,要求重视做好实验前的基础工作,创造机会让老师们多接触、多学习,月日至日,我们分别召开了区校际教研中心组语文、数学、技能组会议,动员大家及早更新观念,并发挥龙头作用,在各学区的教研活动中宣传贯彻课改精神,带领大家把新理念渗透到课堂教学中。

、学习培训,做好师资准备。为确保课改这项专业要求高的工作能顺利进行,我们着力于抓教师的学习培训工作,积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加强与省、市级的纵向联系及兄弟县区、校际间的横向联系。多次派人参加省普教室举办的语文、数学、科学、英语等科目的研讨、观摩活动,省第五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参加人数达人之多,省第五届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观摩研讨会也有人参加,还派人到福鼎、永安、厦门等地学习,到永春、南安、市直小学等兄弟县、市、校取经,受条件限制,没能请专家、学者开课、讲座,但购买了北师大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总编委会制作的新世纪( )教材教师培训光盘盘,分学科由校际教研中心组的人员组织各学区相关老师观看,对全区的老师进行一次包括课改背景、理念与目标、课标解读、课例等较全面的学习培训,月份举办了一次全区美术老师的课程标准培训,努力培养一支具备实验新课程标准,完成新教材试验任务,具有一定课程研究开发能力和承担课程实验推广工作的教师队伍,为年介入实验做好师资准备。

、深入课堂,指导教学实践。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实验的基本途径,只有切实改进课堂教学方法,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新的教学行为,课程改革才能取得实效性发展。本学年,我们结合教学常规工作管理检查,深入课堂,积极探索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改革,帮助教师形成由主客体关系转向相互交往关系、由以讲为主转向合作探究为主、由接受学习转向发现学习、由黑板粉笔的单一手段转向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等新的教学观念,把新的教学评价观(关注并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三维度的有机结合、开拓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立足于人而不是物化的知识等)贯穿于对老师的课堂教学评价中,引导学校和老师改变评课方法,从而改变教学方法,在旧教材中体现了新理念,为顺利过渡到新教材实验做好观念上的准备。

二、积极开展教改课题实验研究工作

教育科研是能否成为现代教师的重要标尺。一年来,我们重视抓教改课题实验研究,促使教师成为科研型人才,也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年市立项语文科"自学辅导式"课题,能融入新课程理念,开展现场研讨,扩大参与面,年市立项数学科"小学生实践教育"课题,继去年两次现场研讨会传递有关信息和思想后,又开展了多次教学设计、经验论文的征集及实验老师集中学习交流等活动,两个课题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月底都送材料接受市教科所的结题验收,已顺利通过。"小学生实践教育"课题还于今年送省立项,被确立为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研究课题,打破了 省课题的记录。各学区、学校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把典型的、成功的经验发展为实验课题,已有万安个、河市个、罗溪个共个课题向区教研室申报立项。这些课题的实验研究,对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改进教学方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课程改革,都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举办形式多样的教学评优及研讨活动

开展群众性的教学评优及研讨活动,有利于增强教研活动的实效性,扩大教研工作的参与面,推进教学研究活动的进一步开展。一年来,我们针对本区实际,结合省市普教室的评优活动,会同初教股举办了形式多样的教学评优及研讨活动,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月份在罗溪奕聪小学和河市中心小学举行了区小学青年教师业务技能竞赛,评出一等奖名,二等奖名,三等奖名,其中一等奖的黄应花、陈婷婷、赖梁军三人送市参赛皆获二等奖;四月份在南少林武术学校举办了一次由老外执教的别开生面的英语研讨课;十月份又在马甲中心小学举办了一次最多英语老师参加的英语研讨课;月份在河市中心小学举行了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优活动,评出一等奖名,二等奖名,三等奖名,其中获一等奖的余文琳参加市赛获第六名。此外,为了交流展示学习新教材的成果,区校际教研中心组语文学科的教师主动承担指导任务,分别在各学区举行了语文新教材研讨活动,通过开课、评课,进一步领会新教材的编写意图,提高了驾驭课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能力。

四、开展教学设计、经验总结、论文的交流、评选活动

时值基础教育全面大改革之时,广大教育工作者积极投身于改革大潮中,大胆实践、勇于探索,总结出许多宝贵的经验。为了推广和交流这些教改成果,我们先后征集了次"小学生实践教育"教学设计,举行了多学科的经验总结、论文评选活动。其中,三月份举办了区小学数学优秀教研论文评选,评出一等奖篇,二等奖篇,三等奖篇,戴文胜、陈婷婷、彭乃聪、林秀珍四位老师的论文送市参评,篇获二等奖,篇获三等奖;月份的泉州市第届基础教育优秀论文评选中,我区有篇获二等奖,篇获三等奖;十二月份举办了社会科教学论文评选,评出一等奖篇,二等奖篇,三等奖篇,送市参评篇,一等奖篇,二等奖篇,三等奖篇;在年小学教育研究会年会经验论文征集中,老师们踊跃投稿参评,收到了二百多篇论文。另外,老师们在参加各类培训、活动中,也撰写并发表了许多较有价值的教育教学经验论文。这些教育教学研究成果方面的文章,有的被我们推荐到上级教育刊物发表,其余大部分也结集发表于《洛江教育》和《洛江区小学教研通讯》上,以此传递教研动态,促进我区教研水平的提高。本年度洛江区小学教研工作在区教育局和市普教室的直接领导下,以同志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组织带领我区广大小学教育工作者积极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精神,以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中心任务,多渠道加强师资培训,加大教科研力度,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现把一年来的主要工作回顾如下:

一、做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准备工作

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过去的一年里,我们把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中心任务,认真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宣传发动,提高认识。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项政策性强、工作难度大的系统工程,我们深知必须提前进入状态,提前进入角色,充分做好宣传发动工作,提高政府、社会、学校的认识。今年来,区政府分管教育的有关领导、教育局的有关领导、中小学的校长教师们已多次参加课改专题讲座、市政府的基教工作会议,月日至日,全区多人到泉州七中听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助理刘兼教授所作的课程改革通识培训讲座,在校长会、教导会上我们也确立了课程改革的重要地位,要求重视做好实验前的基础工作,创造机会让老师们多接触、多学习,月日至日,我们分别召开了区校际教研中心组语文、数学、技能组会议,动员大家及早更新观念,并发挥龙头作用,在各学区的教研活动中宣传贯彻课改精神,带领大家把新理念渗透到课堂教学中。

、学习培训,做好师资准备。为确保课改这项专业要求高的工作能顺利进行,我们着力于抓教师的学习培训工作,积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加强与省、市级的纵向联系及兄弟县区、校际间的横向联系。多次派人参加省普教室举办的语文、数学、科学、英语等科目的研讨、观摩活动,省第五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参加人数达人之多,省第五届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观摩研讨会也有人参加,还派人到福鼎、永安、厦门等地学习,到永春、南安、市直小学等兄弟县、市、校取经,受条件限制,没能请专家、学者开课、讲座,但购买了北师大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总编委会制作的新世纪( )教材教师培训光盘盘,分学科由校际教研中心组的人员组织各学区相关老师观看,对全区的老师进行一次包括课改背景、理念与目标、课标解读、课例等较全面的学习培训,月份举办了一次全区美术老师的课程标准培训,努力培养一支具备实验新课程标准,完成新教材试验任务,具有一定课程研究开发能力和承担课程实验推广工作的教师队伍,为年介入实验做好师资准备。

、深入课堂,指导教学实践。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实验的基本途径,只有切实改进课堂教学方法,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新的教学行为,课程改革才能取得实效性发展。本学年,我们结合教学常规工作管理检查,深入课堂,积极探索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改革,帮助教师形成由主客体关系转向相互交往关系、由以讲为主转向合作探究为主、由接受学习转向发现学习、由黑板粉笔的单一手段转向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等新的教学观念,把新的教学评价观(关注并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三维度的有机结合、开拓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立足于人而不是物化的知识等)贯穿于对老师的课堂教学评价中,引导学校和老师改变评课方法,从而改变教学方法,在旧教材中体现了新理念,为顺利过渡到新教材实验做好观念上的准备。

二、积极开展教改课题实验研究工作

教育科研是能否成为现代教师的重要标尺。一年来,我们重视抓教改课题实验研究,促使教师成为科研型人才,也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年市立项语文科"自学辅导式"课题,能融入新课程理念,开展现场研讨,扩大参与面,年市立项数学科"小学生实践教育"课题,继去年两次现场研讨会传递有关信息和思想后,又开展了多次教学设计、经验论文的征集及实验老师集中学习交流等活动,两个课题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月底都送材料接受市教科所的结题验收,已顺利通过。"小学生实践教育"课题还于今年送省立项,被确立为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研究课题,打破了省课题的记录。各学区、学校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把典型的、成功的经验发展为实验课题,已有万安个、河市个、罗溪个共个课题向区教研室申报立项。这些课题的实验研究,对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改进教学方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课程改革,都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举办形式多样的教学评优及研讨活动

开展群众性的教学评优及研讨活动,有利于增强教研活动的实效性,扩大教研工作的参与面,推进教学研究活动的进一步开展。一年来,我们针对本区实际,结合省市普教室的评优活动,会同初教股举办了形式多样的教学评优及研讨活动,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月份在罗溪奕聪小学和河市中心小学举行了区小学青年教师业务技能竞赛,评出一等奖名,二等奖名,三等奖名,其中一等奖的黄应花、陈婷婷、赖梁军三人送市参赛皆获二等奖;四月份在南少林武术学校举办了一次由老外执教的别开生面的英语研讨课;十月份又在马甲中心小学举办了一次最多英语老师参加的英语研讨课;月份在河市中心小学举行了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优活动,评出一等奖名,二等奖名,三等奖名,其中获一等奖的余文琳参加市赛获第六名。此外,为了交流展示学习新教材的成果,区校际教研中心组语文学科的教师主动承担指导任务,分别在各学区举行了语文新教材研讨活动,通过开课、评课,进一步领会新教材的编写意图,提高了驾驭课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能力。

四、开展教学设计、经验总结、论文的交流、评选活动

上一篇:课堂个性化教学范文 下一篇:多媒体教学模式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