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毕业总结范文

时间:2023-02-25 00:40:13

煤矿毕业总结

煤矿毕业总结范文第1篇

在特色专业培养计划中,按照实验内容的相关性及前后连续性,将几个单项内容的实验集中起来,开设成综合性实验,既保证了单项内容的实验时间,又加强知识的综合和融会贯通,拓宽了学生思维,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得到有效地保证。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各单项实验针对具体章节,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容易造成仪器的浪费,集中开设时,整合实验内容,体现综合性和创新性,如结合实际的煤矿水害问题,识别矿井出水水源,既要有水化学常规分析,又要同位素分析,还要数学模拟,力学推导,要求必须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又要求责任心强,培养了扎实的实验技能。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受设备限制,专业课程演示性实验较多。由于学生理解接受能力的差异,实验教学效果有待改善。针对试验中的不足,我们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将实验全过程演示出来,原理是什么,怎么操作,重点、难点是什么,那些地方容易出错,都一一作剖析。完善实验设备特色专业培养对实验设备和仪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为了保证实验开出率和效果,我们不断补充和更新实验设备和仪器。同时还想办法设计制作部分模型,通过和生产厂家紧密结合,设计制作了河间地块潜水运动、向斜盆地承压水运动实验模型和装置,直观展示了达西流实际应用的问题。开放性实验结合矿井实际需求,并依托教师的科研项目,我们还设计、提供开放性、研究性的实验。这种研究性实验为学生积极参与实际的煤矿项目搭建良好的科研平台,这些措施和办法,旨在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以及创新的能力。

课程设计的改革

以往,为了方便批阅,一般让全班就同一个题目开展设计,这样做存在一定不足,比如内容雷同、形式单一,存在学生相互抄袭的,教学效果难以保证。为此,我们做相应的改革,如对西北某矿水害问题做设计,先将学生进行分组,分别就水源探查、导水构造以及生态需水、水资源保护等内容拟定不同的题目,再指导学生确定设计方案,计算和绘图等工作量分解到每个小组成员,这样,整个设计有分工、有合作,较好地让每个学生得到锻炼,从而有效改善设计的培养效果。在选题上,我们结合煤矿井的实际工程项目,采用“真题假做”甚至“真题真做”的形式,理论联系实践,充分体现煤矿特色,如东部矿区水资源评价,必须结合矿井水量大、煤泥多,酸性大的特点;西北矿区则体现绿色开采、生态保水的特点;华北型矿区则体现奥灰水的特点等。在特色水文专业实践教学中,毕业设计是最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煤矿企业要求特色专业毕业生能独力承担野外调查、钻探、物探、矿井地质、矿井防治水工作,因此在毕业设计中,必须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分析矿井地质条件、发现矿井防治水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针对性处理。在以往的毕业设计中,存在选题雷同、内容相近、实用性不足等问题。我们通过毕业设计选题,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的做法是,由教师从实际的煤矿科研项目中提炼,并考虑到学生的就业方向,从矿井生产中发现问题,凝练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保证选题符合煤矿实际,切实要求能够培养特色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在选题时,我们实行师生双向选择,根据学生的兴趣,一人一题,并鼓励学生到毕业后将要从事工作的煤矿企业,对实际矿井水文地质问题进行深入了解,然后和指导老师一起提炼毕业设计题目和内容。其次严格对毕业设计(论文)的管理,毕业实习和设计阶段,明确规定各阶段的任务,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应提交相关的材料,指导教师可以随时进行抽查,并认真批阅。最后还要完善考核机制,特别要注重对实习过程和设计过程的考核。

建设稳定的实习基地

一个稳定、完备的实习基地不仅教学内容要丰富、代表性要好,还要具备适宜的交通、食宿、安全等条件。目前,水文专业的实习基地包括校内实习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校内实习基地依托电子、金工和测量等相关专业进行安排;校外实习基地既包括登封、周口店、云台山等世界地质公园,也包括“产、学、研”合作单位,一般设在地质队、国土资源部门、水利部门、勘探公司、煤矿等,要求各实习单位高度重视,为学生实习提供便利的生活条件,并由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现场指导老师,学生全程参与工程项目的设计、招投标、施工生产和项目总结鉴定等相关工作。由于地处焦作煤矿区以及太行山前冲洪积平原,地表河网密布、水井多、水位浅,校园本身就是理想的地下水实习基地,开展河间地块潜水、向斜盆地承压水等实验观测条件非常方便。焦作是全国有名的大水矿区,水害类型多,防治水工程实例丰富,是特色专业学生培养的良好基地,尤其特色专业的毕业实习和设计,学生通过半年甚至一年时间,到野外参与钻探、物探、区调或到煤矿下井进行地质编录、涌水量观测等训练,最后紧密结合就业单位的实际的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做出完整的毕业设计,教学效果良好。

煤矿毕业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煤矿;机电事故;防治

引言

这些年以来我国煤矿安全事故的统计数字可知,煤矿机电事故已经位于所有煤矿事故中的第五位,仅次于顶板事故、瓦斯事故、运输事故和放炮事故。可以说,煤矿机电事故对煤矿安全生产具有很坏的影响,所以分析煤矿机电事故的原因及其预防对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煤矿机电事故的特征。

1.1 煤矿机电事故大多为零星的单个事故为主,零星且离散的事故发生有关面非常的广泛,所以,相比这种零星且离散的事故,它们的办理难度普遍较大且常常不可以引起煤矿办理者充足的重视。

1.2 煤矿机电事故常常具有同类性与重复性的特征。同类性与重复性的特征阐明煤矿机电事故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可预防性,这阐明煤炭安全事故是可以预防的并且是可以办理的。

1.3 煤矿机电事故中常常是以设备故障事故为主,其他类型的事故发生的概率没有设备类事故发生的频率高。

2 矿井机电事故原因研究。

2.1 煤矿机电设备应用方法不规范,更新改造速度较慢由于历史的和实际的原因,我国现在部分煤矿存在着“重产出轻投入”的客观实际,我国很多煤矿具有的安全装备和机电设备数量普遍不足,且煤矿忽略了设备的投入应用量,使得煤炭安全生产工作所需设备严重不足。

2.2 机电设备办理体制不健全,专业办理组织不完善2005年我国推出了“国家最新煤矿质量标准化标准”,这个标准规定每个煤矿矿井的开展,都必要配套有至17种基本煤矿机电办理体制。而就我国现在煤矿的现状来说,认真执行这一标准的煤矿不多,并没有根本落实并考核是否创建相应的办理体制,或是这些煤矿既然创建了相应的办理体制,但普遍不健全执行程度和落实程度也不够。而部分煤矿设备监察办理人员的素质上也有待提升,这些人往往没有进行专业的培训,工作本领有待提升。相比煤矿机电监察、监督工作来说,它的专业性很较强,并且他们不光必要有相关的专业知识(知识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总结)还要求他们全面的掌握相关的行业知识(知识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总结),这样才气做好相关的监察工作。并且,缺乏较为详细的操纵阐明又是国家现行的煤矿机电设备执行标准中的一大弊端,使得设备办理人员在实施相关的设备标准时,还有一定的可变通可回旋的余地,相关的边界不是十分明晰。这样不明晰的标准增加了煤矿机电设备的监管难度,再加上部分监管人员的工作本领差且工作的责任心不强,使得相关的监管工作存在很大的不足和漏洞。国家和煤矿相比这些难题的存在不但没有系统的整改指导意见提出,也没有对具体的整改工作进行跟踪和落实。

2.3 机电专业人才缺乏,在岗人员素质不高,培训工作不到位。煤矿行业的工作环境差且工作压力和风险性比力大,煤矿行业是一种高危行业,这些特质使得许多大学毕业生不肯意选择煤矿行业,煤矿行业的吸引力也不足。使得了现在我国煤炭行业所需的人才紧缺,许多煤矿常年都招不到优秀的对口毕业生,煤矿中技术工程师岁数结构不合理。

3 机电事故预防对策。

3.1 煤矿设备改造资金的投入力度这必要我国广大煤矿相比现有的机电设备要不停地进行优化和升级,提升我国煤矿事业机电设备的装备水平,加大我国煤矿机电设备改造资金的投入力度,这些都是对煤矿机电事故进行预防的一个重要对策。逐步淘汰那些落后的、高耗能的和低效率的煤矿机电设备,提升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2 增强煤矿机电设备的综合办理,完善煤矿机电专业办理组织。

①应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网络就是用物理链路将各个孤立的工作站或主机相连在一起,组成数据链路,从而达到资源共享和通信的目的)技术对煤矿机电设备进行网络(网络就是用物理链路将各个孤立的工作站或主机相连在一起,组成数据链路,从而达到资源共享和通信的目的)智能化办理,形成煤矿机电设备办理办理系统,推进我国煤矿的信息化、现代化和技术化水平。

②对煤矿机电设备的基础性办理要不停增强,不停的完善煤矿机电设备的图纸和技术资料,不停的明晰机电设备的工作状态,不停的对员工进行培训,使得煤矿员工明晰设备的应用方法,力求达到零失误办理。

③相比煤矿机电设备的应用规划和型号进行严格遵照应用,且相比这些编号要不停地进行维修和更新。且在进行相关设备办理时,要引入全整个过程办理的概念,相比每一台设备要定期的进行性能测试,力争做到科学的办理和应用每一台煤矿机电设备。

④相比国家最新出台的煤矿机电质量标准化标准要进行坚决的执行和落实。并且要根据国家的指导精神联合煤矿的具体实际情况,相比相关的细则和条例要不停的细化,并且相比执行情况和执行整个过程要不停地进行监督办理,相比各种规章、体制的执行和监督办理工作,要努力做到考核到位、落实有力。

3.3 增强员工培训力度我国各大煤矿需要加大员工的培训力度,努力提升煤矿机电专业人员素质和工作本领;还需要不停的提升和完善员工的报酬水平,稳定煤矿机电专业现有的人才队伍。具体对策如下:

①相比原有的招工模式不停地改变,强化培训新招聘员工的基本知识(知识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总结)和基本技能(对动作方式的一种概括,是按一定的方式反复联系或模仿而形成的熟练的动作),培训时间大约在一年左右,且需要对相关培训进行严格的考核。考核经过后方能取得煤矿机电专业的从业资格。

②不停增强相比在岗员工的培训工作,定期的培训与考核在岗工人的实际操纵技能(对动作方式的一种概括,是按一定的方式反复联系或模仿而形成的熟练的动作)和安全规范知识(知识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总结)。在员工内部,树立全员学习和全整个过程学习的观念。

③不停的完善煤矿专业的安全培训本领和培训方式的改进,努力提升煤矿企业的培训水平和员工接受培训的热情。

④不停地提升煤矿行业员工的工资水平和福利报酬水平,带领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总评价和总看法)和职业关,并且从精神上和物质上增强对员工的关爱,使煤矿专业人才队伍稳定,减少人才流失。

参考文献:

[1]李平,陈健永.现在煤矿机电办理中的难题探析[J].煤矿开采,2008,(4):88—90.

[2]侯瑞.论减少煤矿机电事故发生的可行性.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8):196—198.

[3]李霞,张本梁;我国煤矿企业机电管理分析及对策[J];煤矿机械;2005年02期.

[4]窦超;许远;;现代化矿井机电设备管理与维护[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年18期.

煤矿毕业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实践教学 实验 实训 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250-01

1.现状分析

煤矿开采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是以煤矿认识实习―模型、实验课―过程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为主要内容设置实践教学模块,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较强的职业技能。而煤炭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技能型人才严重短缺。通过煤矿开采技术专业的实践性教学改革,来达到上述培养学生的目的,使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提高就业率。

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课程体系建设

2.1人才培养模式

本学院同其他高职类院校培养目标是一样的,但在某些方面同企业办学还存在着一定差距,所以就在本院现有的资源、条件下逐步试探着实行工学结合“2+1”或“2.5+0.5”人才培养模式,而“毕业综合实习”时间半年,顶岗实习最大难处是人数、实习基地的联系,所以根据毕业生的人数以及现有条件实行弹性学制。也就是说,人数少、条件允许的话则按以上的人才培养模式,若人数多、条件不允许则把毕业综合实习分为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两部分来进行,而这两部分的时间可以适当分配和调动,但毕业设计最好能让学生走出校门,将学生分散到设计和科研部门,参与设计或科研活动,或聘请设计院的人员来校指导,以利于毕业综合实习落到实处。

2.2课程体系建设

建立突出煤矿采掘一线职业能力培养的模块化的课程模式[1]。聘请煤矿企业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按照所从事工作岗位标准进行“工作能力分析”,再把每种能力分解为知识、技能和态度,根据每种能力分解出的知识和技能进行结合,可以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知识或技能进行结合而构建一门课程或一个实训,也可以根据一种知识或技能而构建一门课程或一个实训,如:《井巷工程》和《采煤学》可分出生产实习,《采煤学》也可以和《采掘机械》分出矿山机械实习,《采煤学》也可单独分出煤矿开采学课程设计,《井巷工程》也可单独分出井巷工程课程设计。

2.3建设工学结合的优质核心课程

根据能力要求,将煤矿开采方法、井巷工程二门课程作为该专业工学结合的优质核心课程进行建设。其基本标准是:体现岗位技能要求;促进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培养;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将煤矿开采方法、井巷工程建设为院级工学结合的精品课程;尽最大努力将煤矿开采方法建设成为省级精品课程。

3.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

3.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本学院同其他高职类院校的培养目标是一致的,而其他高职类院校大部分都属企业办校,企业退役设备可以返回学校供学生实训,而且企业和当地政府资金投入也较大,所以本院在实习、实训基地和实验室建设方面最大的难题就是资金问题,据现有条件:(1)先建立仿真模拟实验室,如:煤矿开采及掘进模型或教板、各类支架支柱模型、煤巷掘进锚杆支护控制顶板及炮眼布置联线方式演示模型、掘进机与采煤机电动模型、现代化矿井综合仿真模拟系统、仿真综采工作面模型、掘进机仿真模型、各类井田开拓模型、井下综合防尘模拟系统模型等。更新、完善现有的教学设施和仪器设备,突出学生实践技能训练,营造真实的工作场景。(2)深化实验实训教学改革。建立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实验实训教学体系;开发综合性的项目式实验实训课题。(3)制定实习实训标准。凡教学计划中独立设置的实习实训环节,都应有相对应的实习实训标准和明确的技能培养目标;确保实习实训的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4)需要学校和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

3.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煤矿开采技术专业实习主要是地下作业,工作地点分散,工作场所多变。鉴于本专业实习的特殊性,主动与企业相联系通过协议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加强企业和学校的合作,让学生到企业中实践。实习基地的建设,一方面为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实践平台,另一方面也为企业选拔、物色高质量的员工提供方便,提高就业率。

4.坚持师资配备“双师”化,提升队伍素质

要办好职业教学,教师是重要条件,也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和劳动者的关键[2-3]。主要从三方面打造:一是提高教师道德水平。二是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让专业教师深入到煤炭企业,参加生产劳动,认真调查研究生产中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的信息,了解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和基本要求。三是建立兼职教师队伍,吸收煤炭企业优秀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加入教师队伍[4]。

5.总结

煤炭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技能型人才严重短缺。煤炭工业要实现持续发展战略,对人才的需求将是长期的,数量也是巨大的。针对煤矿开采技术专业培养的特点,所以实践性教学环节改革也是必然的。在其教学过程中不能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应加强实践的应用,使得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相对应,本项目的着眼点正在于此,通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课程体系建设、实训体系的建立以及校内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培养了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加强了和本专业有关的各项技能的训练,为今后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赵宏义,于秀华.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修养[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71.

[2]王明钦.论普通高校继续教育的模式与途径[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95-96.

[3]袁翔.高等学校发展继续教育的战略思考[J].继续教育,2005(11):34.

[4]刘翔.对我国当前继续教育的几点思考[J].继续教育,2005(1):53.

作者简介:

煤矿毕业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职;机械类专业;毕业设计;创新实践;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6-0019-02

毕业设计是带有研究性质的专题研究、分析、设计、报告,是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合格人才的一个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毕业设计,可以培养学生的开发和设计能力,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能力及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毕业设计旨在使学生对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回顾与总结,通过对具体题目的分析,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巩固和发展所学理论知识,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和基本技能,提高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形成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我院2008级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内容主要是围绕机电产品零部件的制造生产工艺及夹具设计、加工某零件对夹具(刀具、量具、工具)的设计开发或改进设计,给出设计课题,让学生根据具体零件对夹具(刀具、量具、工具)的设计开发或改进设计进行分析探讨,既有实际意义,又能指导学生未来的工作。根据我院2008级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学生的实际知识、能力现状,笔者大胆地对毕业设计教学活动进行了创新,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毕业设计选题的创新笔者作为指导教师,给学生的毕业设计课题主要包括具体零件加工用夹具、刀具、量具、工具的设计或改进设计。毕业设计课题的内容很实,每个学生独立完成一个课题,学生感到既熟悉又新鲜更实用。旨在使学生历练毕业设计的整个过程,掌握进行机械设计的方法,也就是说对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回顾和总结,通过对具体题目的分析,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巩固和发展所学理论知识,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和基本技能。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所选课题进行全面了解,发现需要解决的问题,或根据个人的情况,结合具体课题的应用需要,草拟出毕业设计题目:(1)零部件的制造生产工艺及夹具设计;(2)专用量具的设计开发或改进设计;(3)新型刀具的设计开发或改进设计;(4)专用工具的设计开发或改进设计;(5)实训中心工具箱改进设计。要分别对每个课题列表进行详细说明,对学生应具备的能力提出具体要求,如需要有较强的绘图能力等。然后供学生选择,类似于毕业设计指导教师与学生的双向选择。在毕业设计选题阶段,指导教师给出的课题要描述清楚,做到既要实用,又要学生熟悉,真正使选择该课题的学生从毕业设计一开始就有兴趣,愿意克服困难,积极主动想办法完成。

毕业设计资料收集、分析计划阶段的创新根据课题所涉及的内容和论点,学生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查询相关资料和文献,对资料进行收集归类。要求每个学生准备一个资料袋,在搜集到的每一份资料上注明出处,便于以后的参考文献标注。查找资料可以通过学院的教学资源库,如万方数据、中国知网、维普以及图书馆的专业书和工具书等,通过复印标注、整理、编号、归类。对收集到的资料要进行研读,筛选出符合自己需要的优秀实用的资料,从中找出并标注出较好的设计理念,启发课题设计内容构思,确定课题设计概要目标,并与指导教师交流。该阶段在酝酿时间上不能过于强求。如某学生选做实训中心加工工具箱改进设计,一周后拿不出自己的设计思想,很着急且无从下手。我问他:你觉得实训中心加工工具箱有哪些不足?他列出:工具箱笨重搬动不便、门打开容易挂伤、图纸摆放不便于阅读、分层不合理、工具箱的外形不合理、茶杯没有摆放位置等。我指出可针对以上不足对工具箱进行可行性改进设计。最后该学生的毕业设计发表在《煤矿机械》杂志上,并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又如某学生选做车床卡盘扳手的改进设计,由于资料收集少,难以完成。我问他:你觉得车床卡盘扳手有哪些不足?他列出:不安全、麻烦(刀架、卡盘两个扳手)等。我要求他针对以上问题设计出一种多功能车床安全卡盘扳手,其设计成果发表于2012年1月的《机床与液压》杂志上,并获得了国家实用专利授权。

毕业设计阶段、修改阶段的创新毕业设计阶段要求先绘制零件图、装配图的草图,请同组的学生指出错误,指导教师再从视图表达、尺寸标注、技术要求方面提出修改意见。每位学生的设计图要修改3~4次,都要经过同组学生互审后再由指导教师审查。这样,在相互交流中,学生在绘图过程中一些常见的错误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慢慢得到了纠正。绘图顺序一般是先用手工草图绘制进行交流修改,再用CAD画出完整的图定稿,必要时再用PRO-E生成造型图。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视图表达时,应参照国家制图标准,遵循用简洁的图示完整地表达自己设计意图的原则。学生的视图表达有时略显稚嫩,指导教师要多鼓励。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要制定总体设计计划,编制论文组成结构,细分各分论点,草拟论文稿。指导教师要对课题题目、文摘、关键词、目录、图、表、计算、参考文献标注、英文翻译等进行细致的规范和指导,并检查论文格式、错别字、病句、字体设置、段落设置等。总而言之,毕业设计的整个过程和论文书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毕业设计的成败,指导教师要严格把握审核毕业设计的课题,审查文本结构,指导毕业设计论文细节的处理。

毕业设计成果展示创新在学院毕业答辩委员会的领导下,机械工程系统一安排了答辩,并推荐优秀毕业设计参加系里的公开答辩,对答辩安排和分组以答辩公告的形式进行公告,以使学生的毕业设计成果得到充分展示,让同专业学生能有相互学习交流、比较、优秀成果共享的平台。笔者指导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2008级即2011届毕业的13名学生进行毕业设计,截至2011年4月底,我将其中6位学生的毕业设计通过改编向有关刊物投稿,已被全部录用。分别为:《新型机械加工机床工具箱的设计》(《煤矿机械》2011年第五期);《千分尺的改进设计与应用》(《煤矿机械》2011年第七期);《机械加工机床工具箱的改进设计》(《煤矿机械》2011年第九期);《多功能游标卡尺的改进设计》(《煤矿机械》2011年第十一期);《安全卡盘扳手设计与应用》(《机床与液压》2012年第一期);《可转位复合刀具的设计》(《机床与液压》2012年第二期)。还有两项设计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即上述两个学生设计的车床工具箱和多功能车床安全卡盘扳手)对学生的优秀毕业设计给予充分展示,一方面,是对优秀毕业设计学生的认可鼓励,另一方面,可为下届学生树立榜样。同时,将学生优秀的毕业设计改编成论文,发表在中文核心期刊上,或者使其获得专利授权,得到社会认可,也可以对社会做出贡献,学生在毕业后找工作时,也为自己增添了成功的砝码。

总之,笔者带领学生进行的毕业设计创新实践教学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巩固了学生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提高了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了学生以正确的思维方法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技能;增强了学生对机械行业国内外发展现状的认识并拓展了专业知识和写作能力;使学生掌握了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以及获取新知识的能力;通过参与实际工作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了社会,具备了一定的实际工作能力。

参考文献:

[1]罗太景,丁雷.新型机械加工机床工具箱的设计[J].煤矿机械,2011,32(5):114-116.

[2]罗太景,姜辰峰.千分尺的改进设计与应用[J].煤矿机械,2011,34(7):177-178.

[3]罗太景,宋杰钰.机械加工机床工具箱的改进设计[J].煤矿机械,2011,36(9).

[4]罗太景,吴杰.多功能游标卡尺的改进设计[J].煤矿机械,2011,(11).

[5]罗太景,裴武兴.安全卡盘扳手设计与应用[J].机床与液压,2012,(1).

[6]罗太景,周国柱.可转位复合刀具的设计[J].机床与液压,2012,(2).

作者简介:

煤矿毕业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地矿特色 水文专业 实践性教学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3-176-02

煤矿特色的水文专业人才,要求将地下水与地表水、水资源开发与矿井防治水紧密结合起来,使之成为有机统一的整体,这就要求水文专业不能仅仅局限于地表水资源,必须和矿井地质矿井水文地质紧密结合。

目前,我国煤矿水害事故频发,矿井安全任务艰巨,矿井水害是仅次于瓦斯的煤矿第二大灾害,其防治变得突出重要。煤矿安全生产要求矿井防治水专业人才必须煤矿特色鲜明,这就要求学校教育与矿井的实际需求紧密结合,不仅要求毕业生知识面广,而且要适应能力强,更重要的是专业技能扎实。

面对市场的迫切需求,本文探索从实验教学体系改革、强化课程设计的教学效果、建设完备的实习基地几个方面,进行实践教学环节设置与改革的探索,以培养学生具备防治水工程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等多方面的实际动手能力。

1 实践教学环节设置

科学合理的教学环节通过专业培养计划来体现和保证,在专业培养计划中保证实践教学环节的系统和规范,并切合煤矿实际需求,具有煤矿的行业特色。实践环节一般包括课程实验和实习、课程设计、专业实习等环节。

在化学、物理、水力学、水文地质学、物探等需要借助试验揭示基本原理的课程中,均安排有适量的实验课时。在学完相应专业课程以后,在培养计划中集中安排对应的专业实习,主要是专业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时间分别安排在二、三、四年级。设计类环节分为针对矿井突水进行注浆堵水、矿井疏干排水、水源地的勘查和评价、抽放水试验等课程性设计和毕业设计等综合性涉及两类。另外培养计划中还安排有参与科研、大学生创业、社会调查、公益劳动等,都有一定的学分要求。

2 实验教学环节改革

实验教学是水文专业必不可少的实践教学环节,一般分为三个层次,即课程演示性实验教学、综合验证性实验教学和科研项目创新性实验教学。实验教学环节改革包括:

2.1 改革实验课程体系

专业课程的实验一般安排在对应的理论课讲授完以后进行,以验证性实验和演示性实验为主,如水文地质学基础的达西定律、抽水试验等。目前普遍存在学生多、指导教师有限、实验操作时间较难保证等问题,学生的实际动手机会受到一定限制。在特色专业培养计划中,按照实验内容的相关性及前后连续性,将几个单项内容的实验集中起来,开设成综合性实验,既保证了单项内容的实验时间,又加强知识的综合和融会贯通,拓宽了学生思维,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得到有效地保证。

2.2 改革实验教学内容

各单项实验针对具体章节,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容易造成仪器的浪费,集中开设时,整合实验内容,体现综合性和创新性,如结合实际的煤矿水害问题,识别矿井出水水源,既要有水化学常规分析,又要同位素分析,还要数学模拟,力学推导,要求必须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又要求责任心强,培养了扎实的实验技能。

2.3 改革实验教学模式

受设备限制,专业课程演示性实验较多。由于学生理解接受能力的差异,实验教学效果有待改善。针对试验中的不足,我们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将实验全过程演示出来,原理是什么,怎么操作,重点、难点是什么,那些地方容易出错,都一一作剖析。

2.4 完善实验设备

特色专业培养对实验设备和仪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为了保证实验开出率和效果,我们不断补充和更新实验设备和仪器。同时还想办法设计制作部分模型,通过和生产厂家紧密结合,设计制作了河间地块潜水运动、向斜盆地承压水运动实验模型和装置,直观展示了达西流实际应用的问题。

2.5 开放性实验

结合矿井实际需求,并依托教师的科研项目,我们还设计、提供开放性、研究性的实验。这种研究性实验为学生积极参与实际的煤矿项目搭建良好的科研平台,这些措施和办法,旨在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以及创新的能力。

3 课程设计的改革

在课程设计中,我们充分体现矿井水的资源化及水害防治这个煤矿特色。主要内容包括富水区勘查、矿井水综合利用、水害防治等。

以往,为了方便批阅,一般让全班就同一个题目开展设计,这样做存在一定不足,比如内容雷同、形式单一,存在学生相互抄袭的,教学效果难以保证。为此,我们做相应的改革,如对西北某矿水害问题做设计,先将学生进行分组,分别就水源探查、导水构造以及生态需水、水资源保护等内容拟定不同的题目,再指导学生确定设计方案,计算和绘图等工作量分解到每个小组成员,这样,整个设计有分工、有合作,较好地让每个学生得到锻炼,从而有效改善设计的培养效果。

在选题上,我们结合煤矿井的实际工程项目,采用“真题假做”甚至“真题真做”的形式,理论联系实践,充分体现煤矿特色,如东部矿区水资源评价,必须结合矿井水量大、煤泥多,酸性大的特点;西北矿区则体现绿色开采、生态保水的特点;华北型矿区则体现奥灰水的特点等。

在特色水文专业实践教学中,毕业设计是最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煤矿企业要求特色专业毕业生能独力承担野外调查、钻探、物探、矿井地质、矿井防治水工作,因此在毕业设计中,必须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分析矿井地质条件、发现矿井防治水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针对性处理。在以往的毕业设计中,存在选题雷同、内容相近、实用性不足等问题。我们通过毕业设计选题,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的做法是,由教师从实际的煤矿科研项目中提炼,并考虑到学生的就业方向,从矿井生产中发现问题,凝练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保证选题符合煤矿实际,切实要求能够培养特色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在选题时,我们实行师生双向选择,根据学生的兴趣,一人一题,并鼓励学生到毕业后将要从事工作的煤矿企业,对实际矿井水文地质问题进行深入了解,然后和指导老师一起提炼毕业设计题目和内容。其次严格对毕业设计(论文)的管理,毕业实习和设计阶段,明确规定各阶段的任务,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应提交相关的材料,指导教师可以随时进行抽查,并认真批阅。最后还要完善考核机制,特别要注重对实习过程和设计过程的考核。

4 建设稳定的实习基地

实习基地是实践教学的关键场所,在实践教学环节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个稳定、完备的实习基地不仅教学内容要丰富、代表性要好,还要具备适宜的交通、食宿、安全等条件。

目前,水文专业的实习基地包括校内实习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校内实习基地依托电子、金工和测量等相关专业进行安排;校外实习基地既包括登封、周口店、云台山等世界地质公园,也包括“产、学、研”合作单位,一般设在地质队、国土资源部门、水利部门、勘探公司、煤矿等,要求各实习单位高度重视,为学生实习提供便利的生活条件,并由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现场指导老师,学生全程参与工程项目的设计、招投标、施工生产和项目总结鉴定等相关工作。

由于地处焦作煤矿区以及太行山前冲洪积平原,地表河网密布、水井多、水位浅,校园本身就是理想的地下水实习基地,开展河间地块潜水、向斜盆地承压水等实验观测条件非常方便。焦作是全国有名的大水矿区,水害类型多,防治水工程实例丰富,是特色专业学生培养的良好基地,尤其特色专业的毕业实习和设计,学生通过半年甚至一年时间,到野外参与钻探、物探、区调或到煤矿下井进行地质编录、涌水量观测等训练,最后紧密结合就业单位的实际的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做出完整的毕业设计,教学效果良好。

煤矿毕业总结范文第6篇

关键词:pdca;绩效;实习管理;设想

多年来,煤矿工程专业学生的实习教学工作一直受到学校的关注,提高教学质量成为首要问题,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如何使学生受到企业的欢迎,本人结合多年来的实习教学体验及有关的管理理论予以探讨。

一、传统实习教学管理现状

随着煤炭事业的发展,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工艺水平不断改进,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较大。与此同时,煤矿企业对毕业生的需求越来越注重职业意识与职业能力,再加上我国受到国际金融风暴的影响,于是出现了“毕业生就业难,用人单位求贤难”的两难困境。传统的“粗放式”的实习教学管理方式又不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因而实习管理的指导思想及观念亟待更新与整合。传统实习教学管理模式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实习主体间关系松散

应该认识到学校、学生、企业三者都属于实习主体范畴,如何合理的、卓有成效的完成实习生的实习教学,应是三者的共同目标。但在传统实习教学管理方式下,是学校安排学生实习、学生参加实习,企业接受实习,三者的被动多于主动,未能形成“三赢”的局面。同时又呈现出不同的“使用价值”,其投入、产出与三者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实习主体之间的松散关系势必会影响实习教学的绩效。

2、实习管理战线长

传统的实习管理模式强调集中管理,一般由系(部)统一负责组织管理,指导教师未能得到合理授权,未能实质性的参与到实习管理中去,其主观能动性难以充分发挥,事无大小均需系(部)处理,每日往返于实习单位,多处奔波,疲劳不堪,问题处理不及时,管理效率较为低下。

3、实习管理体系不完备

传统的实习管理模式仅仅把实习教学当作一项任务来完成,忽视实习教学规律,不注重总结反馈,使得许多重复性的工作未能标准化、局部需要不断调整的项目缺少指导原则,造成实习管理既无标准可循,又无应变机制等不利局面。

4、专业实习不对口

多数煤矿企业对于学生的实习工作不够重视,不能够理解学生的实习意图,不了解实纲,不按照实习课题去认真履行,不去认真考虑实习生的专业对口问题,以至于不能够按照实习计划去安排学生的实习教学,学生也不能够把理论知识与生产相结合,最终实习效果不佳。

二、高绩效实习管理方式构建

高绩效实习管理方式指引入pdca循环后的实习管理方式。在实习管理中引入pdca闭环系统,旨在持续提高实习教学质量,培养应用型、实用性人才,实现人才与企业的零距离,提高办学质量及效益。pdca循环也称“戴明环”,由美国的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在全面质量管理(tqm)中推广应用,它揭示了质量持续改进的原理,表明任何一项成功的管理都必须经历策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置或改进(action)四个阶段,且四个阶段循环往复,呈螺旋式上升。利用“戴明环”可以将实习管理各阶段的工作具体化、过程化、标准化、原则化,为高绩效的实习创造条件。

绩效高低是实习活动质量的关键标志。绩效可以理解为业绩和效率,高绩效的实习管理方式是将学校、学生、企业三者的发展目标联系起来以获得业绩和效率的一种过程。基于“戴明环”的高绩效实习管理模式基本包括(p)、过程实施(d)、检查评定(c)、结果处理及应用(a)四个环节构成的“戴明环”系统并不断循环并达到持续提高。

1、 目标设定(p)

目标设定阶段主要是根据学校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课题;企业的需求、现状环境;学生的素质、专业三者的具体要求,为高绩效的实习结果建立目标和过程。该阶段的关键工作是确认影响绩效的要因并制定相应对策,是“戴明环”的启动阶段。其中实习企业选择、管理体系构建、实习协议类型及条款是关键要因。

(1)明确实习企业选择标准

选择恰当的实习企业对煤矿工程专业实习生的实习教学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实习企业是实习教学资源的提供者,所以实习绩效的高低与实习企业关联度极高。学生是实习的直接参与者与受益者,实习企业的选择必须以是否满足实习教学为基本条件。煤炭企业是众所周知的高危行业,“五大自然灾害”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大敌。管理规范的实习企业能为学生提供原汁原味的知识与技能,促使学生真正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并推陈出新,形成自己的学识与才能。同时,其管理理念和经营思路又为合理的实环境提供必要保障;拥有独特、成熟企业文化的实习企业往往具有较强的综合竞争力,同时也能够提供各种正规的培训,使学生在其文化氛围的熏陶下逐步提高综合素质。如徐州矿务集团的“蓝色、黑色、红色文化”,此“三色文化”成为推动百年徐矿永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是培养具有现代技能人才的理想基地。

(2)构建实习教学管理体系

完备的实习教学管理体系使得过程实施(d)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具体包括实习组织体系、文档管理体系、质量监控体系、总结反馈体系四方面,同时也明确了实习组织的方针和目标。从“戴明环”来看,“全面部署、分层组织、分步实施、整体优化、突出特色”是实习教学管理的方针和目标。实习组织与文档管理、质量监控、总结反馈分别与d、c、a相对应,从而确定与实习有关的各种要求。

(3)实习协议类型及条款

实习协议明确学校、学生、企业三者的责任和义务,是保障实习顺利开展并获得高绩效的契约性文件。同时,学校、学生、学生家长应另签协议作为实习的补充协议;用来督促同学们自我学习、自我提高,企业、学校、家长协同,共同完成学生的学业,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地去的技能等级证书而成为合格的企业所需的技术人才。

2、过程实施(d)

过程实施阶段主要涉及实习教学组织、文档管理等与实习教学有关的过程。

(1)实习教学组织

煤矿工程专业实施“三段式”实习教学组织。主要包括实习教学的准备阶段、在岗实习阶段、实习教学结束考核阶段。

实习教学准备阶段主要包含以下内容:第一,学生生源所在地调查。这一环节要求学生提供完善的个人信息,尤其是家庭所在地详细信息、家庭成员信息、个人信息、照片信息等。第二,实习联系洽谈。在符合实习教学矿区的选择标准前提下,就实习期限及实习待遇等关键问题进行蹉商,达成实习协议书。第三,填写实习规划书。在实习企业基本确定以后,要求学生填写实习规划书,该规划书既有学生的个人信息,也有本次实习生应该遵守的实习单位的调款。第四,实习准备。在实习准备阶段主要由系(部)负责印刷已成文的各项实习材料(实习计划、实纲、实习指导书、实习记录、顶岗实习日志等)。第五,实习动员。该阶段包括:教师动员。主要召集所有参与实习指导的教师进行动员,强调实习管理各个环节的细节及注意事项;学生动员:包括全体实习生动员及实习点小组动员两部分,强调实习纪律等共性问题,明确实习目的,主要由各指导教师根据实习点具体情况加以安排,做好指导教师与学生的初步沟通。

顶岗实习阶段是实习教学的核心阶段。在本阶段学生真正进入实习环节,开始以准员工身份参与煤矿区队的日常工作,要求学生按期完成课题实习小结、实习日记、实结,同时也要求带队实习指导教师认真撰写实习指导记录,及时与学生、区队进行沟通,反馈并处理相关事宜。

实习结束阶段主要由带队实习指导教师负责学生的毕业评语填写,系(部)加强与有关单位的沟通,做好技能鉴定的出卷工作,及时把信息反馈给实习指导教师,以便于指导教师做好学生的复习与迎考准备、安排好考场、做好考务工作。

(2)文档管理

实习文档主要包括系(部)、实习指导教师、实习学生、实习单位、四个方面所提供的实习文档资料。对于系(部)而言主要是与实习企业之间的合作协议、来往函电,提供实习教学的第一手资料;对指导教师而言主要是按期完成实习指导记录和实结,记录实习期间发生的涉及学生、企业之间的各项实习事宜;对于实习学生而言主要是提供实习日记、实习小结等材料,明确实习期间的各项得失;对于实习企业而言主要是提供学生的日常表现及实习鉴定等。文档管理贯穿于实施阶段(d)的全过程,为学校、学生、企业提供各项绩效控制参数。

3、检查评定(c)

检查评定阶段主要是根据实习教学的方针、目标和实习要求,对实习过程和实习作为“产品”本身进行监视和测量,并报告结果。

(1)实习教学质量监控

在实习教学管理过程中,实习指导教师、专业教研室、所在系(部)、共同组成实习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并制定应急处理机制。实习指导教师作为与学生、企业接触的“一线人员|”,应该享有最大限度的授权,这样利于提高实习教学管理的针对性,又提高了管理效率。在质量监控体系中,相关人员均到实习企业进行检查并与学生、实习企业充分接洽,听取汇报及意见、回顾阶段实习中的成绩与失误,解决实习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也可以对后期实习教学提出新要求及目标,为学生顺利的、高绩效的完成毕业实习提供参照。

(2)实习成绩评价体系

学生的实习成绩主要由平时表现、实习日记、技能鉴定、实习报告四部分组成,改变过去单一的成绩评定,成绩评价由实习企业考评组、实习指导教师、系(部)三方加以评判。实习鉴定则主要由实习单位根据学生的总体表现给予评判。这种评价体系便于学生所在实习单位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及指导教师的管理与教学,为处置阶段(a)提供原始依据。

4、结果处理及应用(a)

结果处理及应用阶段主要是对有效的结果予以标准化,并对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措施,以持续改进业绩。此阶段强调实习教学的总结与反馈。实结与反馈有助于学生相互交流实习体会,作为后续的工作基础,有利于学生汲取知识并拓宽认知范围。通过实结与反馈,便于学校、学生、企业三者巩固已获得的绩效,找出主要问题并制定相应对策,完善下一个循环,向更好、更新、更科学的目标迈进。

煤矿毕业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煤矿机械的使用维护与故障处理;精品课程;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1)35-0022-03

近年来,我国煤矿企业飞速发展,厂矿企业的用人数量大大增加,从一定程度上也加速了相关院校的发展。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矿山机电专业一直作为学院龙头专业来建设,其建设目标是培养适应矿山安全生产、建设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性专门人才,毕业生必须有过硬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即学生应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具有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快适应一线岗位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如何培养这种实用型技术人才呢?经过大量的企业调研,对矿山机电专业学生在企业中所从事的岗位进行分析和研究,总结归纳出了学生在企业所完成的典型工作任务,并在此基础上校企联合开发了《煤矿机械的使用维护与故障处理》校本教材,经过两年的努力,建设成精品课程,大大促进了“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快速发展。

一、课程设计理念和思路清晰

1.课程设计的理念

针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实行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理论讲授与实践实训并举、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取、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并举的原则,本课程的设计重点突出两个方面:一是课程内容的实用性。课程内容包含了矿用采煤、支护、提升、运输、掘进、通风、排水、压风等主要机械设备的修理、安装、故障诊断与故障排除的一般方法与理论,并适时贯穿煤矿安全规程和安全运行管理常识,完全以矿山机电专业的岗位能力为培养目标,满足就业岗位对所需人才能力的要求,进行面向岗位的教学内容设计。充分体现教学内容源于煤矿生产岗位,服务于煤矿生产岗位的办学宗旨;二是教学模式实现大幅度跨越。原来的教学场所主要局限于校内,而《煤矿机械的使用维护与故障处理》课程实践性很强,校内资源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所以必须向生产一线延伸,实现校内侧重理论与结构、校外侧重现场操作、现场组装和维修的“一体化”教学模式。

2.课程设计的思路

为达到高职教育对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培养要求,首先,在本课程的课程标准制定过程中严格把握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基本标准。在研制前期,充分对学生的基础、起点、培养要求和培养目标等进行调研、分析,经过校内外专家(包括本校任课教师、兄弟院校教学同行、企业相关人士等)进行探讨分析,确定应用型高职高专人才对本课程的掌握和学习的最低标准或基本标准,然后在本专业实施,对存在的问题或标准的高低等进行修订、改进;其次,大力改善教学环境,建立了多媒体教室,矿山机械实训室、现代化的仿真矿井模拟系统等实践设施进一步完善。再通过课程教学设计、考核方式的调整以及多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力求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保证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改革上的成效

《煤矿机械的使用维护与故障处理》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我院培养的矿山机电专业学生主要面向西北五省的大中型煤炭企业。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行业、区域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积极探索工学结合,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多种教学模式,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以增强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为主,培养服务煤炭行业生产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1.校企合作共同制定教学计划

组织职业技术教育教学专家、专业教师、煤炭行业一线专家,采用“头脑风暴”式讨论方法,制订用于课程教学资源开发、课程教学实施的岗位能力标准,把岗位能力标准融入课程中,建立课程标准。

2.教学方法和手段多样化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按照每个教学单元的目标、知识类型和学生状况,可以灵活采用课堂讲授、课堂讨论、多媒体教学、现场教学、案例教学等方法完成教学任务,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坚持以一线岗位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工学结合为主要手段、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组织学生顶岗实习,参与工作过程实际现场,培养学生从事矿山机电设备的制造、安装、维护和管理等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和职业素质。提出各种问题,并形成主题任务,进行任务驱动式教学;将学生置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学习。

3.考核形式多样,凸显综合能力

打破传统的笔试形式,注重职业能力的考核。考核结果为多个项目的综合,如组织技能大赛、课外科技作品比赛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对新产品的开发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并将制作成果计入考核结果中。

4.形成开放式专业办学指导思想

专业教学必须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服务于煤炭事业发展的需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特别是煤炭行业的复苏,煤炭企业技术人才的缺口很大,有机遇也有挑战。我院始终坚持充分的市场需求分析调研和缜密的专家分析论证,使得专业培养目标与教学计划更加符合社会的需求;人才培养更侧重于服务于煤炭生产、管理第一线的技术人员,进而形成了一个灵活、创新、动态而又有弹性的教学系统。

5.构建专业教育质量评估体系

按照学院PDCA全面质量管理原理,构建了专业教育质量评估体系。评估方式按照教育规律分为四个方面:一是行业专家评估;二是每学期一次的学期教育质量评估;三是每年一次的应届毕业生全学程教育质量评估;四是每2~3年一次的我院往届毕业生跟踪调查分析。该评估系统覆盖了教育过程各个环节,较好地保证了人才教育培养质量。

三、师资培养方面

在《煤矿机械的使用维护与故障处理》精品课程建设中,为了达到课程的教学效果,必须采取工学结合、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化教学模式,对教师的要求会越来越高。所以,利用这个契机,我院加大了师资队伍的培养,特别是“双师型”素质教师的培养,采取了以下具体措施。

一是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作为龙头专业的矿山机电专业学生人数也持续增加,所以我院及时补充师资力量。几年来,一直坚持“内培外引”政策,一方面从高校引进专业优秀毕业证,另一方面从企业引进具有丰富经验的高级工程师,使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同时上了一个新台阶。

二是实行新教师“上岗培训”制度。要求每位青年教师进校后都要接受由学校统一组织的各种岗前培训活动;做好“青年教师导师制”工作。通过教学科研经验丰富、学术造诣较深、治学态度严谨的教师全面指导青年教师成长,不断提高青年教师业务素质和水平。

三是在职学历/学位教育。这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高学历教师的主要途径。我院出具了相关的鼓励政策,鼓励教师提高学历/学位层次。目前机电工程系38%的教师已经获得硕士学位,还有30%正在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

四是“双师型”素质教育培养。针对高职教育的特点,在学院政策支持下,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让专业教师到工厂挂职锻炼或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具备技师(高级工)或工程师(助理工程师)资格;另外从企业行业引进高职称技术骨干,提高“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组织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深入一线,学习现场操作技术。近几年,相继去了靖远煤业集团下属的大水头煤矿、王家山煤矿、魏家地煤矿、红会一矿等;华亭煤业集团下属的华亭煤矿、陈家沟煤矿、砚北煤矿等,学习新技术,吸收新信息,坚持与企业保持紧密联系。

五是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学术交流会议和研讨会,学习新的教学理念,认识自我,增进与外界的交流,缩小与同行之间的差距。

六是坚持集体备课、优化课堂教学。老教师和青年教师集体备课,一方面有助于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另一方面研讨一些更加先进的教学理念,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实现资源共享。

通过上述措施,青年教师进步很快,3年后基本能够独立承担教学工作。

四、社会的认可度

1.人才的素质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

我院将培养目标定位在服务厂矿企业“生产、建设、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上,重点加强学生的操作、维护等方面能力的培养和锻炼。重视学生自我提升和技能开发,将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作为和谐教育的重点。几年来,坚持以职业技能鉴定为准则,突出强化专业技能训练,实行“1+x”多证制。通过这样的培养方式,学生感受颇丰,也受到就业单位的好评,单位普遍认为学生动手能力较强,对于新知识和新设备的学习和运用能力较好。

2.“订单式”培养成绩显著

近年来,矿山机电类专业学生与靖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电力投资公司新疆分公司、华亭煤业集团等签订了“订单式”人才培养协议,调查发现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表现良好,能很快适应岗位工作,推动了“订单式”培养模式的发展,“订单式”人数逐年增加,而且带动了相关专业的“订单式”培养人数,使毕业生的整体就业形势很好,大大提高了学院在同类院校中的知名度,促进了学院的快速发展。

3.大型企业招聘人数有突破

随着本专业学生走向各个工作岗位,给企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来学院招聘毕业生的企业数量呈上升趋势,且招聘人数也相应增加。如华亭煤业集团是甘肃省经济效益很好的大型企业,其采煤机械化程度高,特别需要一批集理论和实践能力于一体的技术人才,对所招聘的大学生要求也相对要高,几年来连续从学院招聘。由于所招聘的大学生能很快胜任工作,反响很好,所以2011年的招聘人数是2010年的两倍。如今,2008年、2009年毕业的许多学生均已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学院专门邀请他们作为已毕业学生的代表来院作报告,激励在读的学生,效果很好。

五、校外实训基地稳步增加,校企合作稳步发展

由于本课程实践性很强,真正实现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模式是课程教学效果有所突破的关键因素,我院在原有实训基地的基础上,不断扩充实训资源,与大型企业行业保持长期合作关系,校内校外共同育人,互补育人,促使本专业的毕业生更贴近社会,更受企业和社会的欢迎。

在与企业的长期接触过程中,我们也意识到原有课程体系、教材建设、教学方法的不足,所以在学院和企业行业的大力支持下,本专业教师申报了“机电类专业电类课程”“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矿山机械课程教材建设与教学实践”、“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建设”等教学课题,深入生产一线和企业专家一起确定专业典型工作任务,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综合和序化,校企联合开发校本教材,使教材、教学方法能满足教学要求,并最大限度利用了校外资源,实现校内校外联合、双赢的局面,既推动了学院的发展,又使企业得到了最实用的技术人才。

六、加大实验实训的力度

随着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模式的开展,相应的实验实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在国家骨干院校的建设过程中,将进一步完善扩充实验实训设备。实验实训室的建设以“培养高技能人才、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为主旨,遵从“追踪技术发展、创设真实环境、营造工程氛围、培养职业能力”的建设理念,以“技术的前瞻性、功能的应用性、环境的职业性、管理的开放性”为建设原则。培养学生进行基本的设计、安装、调试等综合技能,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综合能力。同时,自始至终坚持立足地方、依托行业,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已与华亭煤电集团砚北煤矿、窑街煤电有限责任公司、靖远煤业集团(大水头煤矿、王家山煤矿、魏家地煤矿)、山丹矿业公司、九条岭煤矿等单位签定了校外实训基地协议书。并与新疆金特、新疆天业集团达成了长期的顶岗实习协议。这些校外实训基地拥有先进的设备、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能够承担教学实习、综合性实训、假期顶岗实践和社会服务等实践教学工作。实现了校内校外共同育人,互补育人,将使本专业的毕业生更贴近社会,更受企业和社会的欢迎。

七、构建了互相学习的好平台

首先,精品课程中所有资源实现了上网,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同时,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教学团队共同努力,将所有的教学资料得以规范化、条理化。特别是在教学方法的研究过程中,大家群策群力,共同总结教学中的好方法、好对策,互相沟通,取长补短,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促进了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其次,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之间参与实践教学,从企业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知识,完善了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也增进了和企业的友好关系,推动了校企之间的产、学、研发展,构建了互相学习的好平台。

总之,精品课程的建设无疑是对教学的推进。精品课程的建设过程中,使我们深切感受到了教学的优势之处和不足之处。在发挥优势、弥补不足的过程中,使精品课程实现“精品化”,切实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为社会服务,培养社会需要的、一流的精品人,是精品课程建设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龚志武.关于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现状的若干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08,(1).

煤矿毕业总结范文第8篇

关键词:煤矿企业;机电管理;存在的问题;改进对策

煤矿企业在生产运行的过程中,机电设备是贯穿于煤矿生产的每一个环节。从技术的角度而言,机电设备运行的过程中会涉及到一些管理问题。如果管理不到位,就必然会导致机电设备运行中诸多的问题存在。针对煤矿企业的机电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相应地提出一些改进对策是非常必要的,对提高煤矿企业的安全运行效率具有现实性意义。

1煤矿企业机电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

1.1煤矿企业没有建立科学的机电管理结构

煤矿企业属于是中国的基础工业,多年来在管理上虽然有所完善,但是与中国的改革步伐相比,依然存在着滞后性,导致煤炭企业多年来经济不景气。特别是在制度管理上,具体的管理项并没有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关于机电设备的管理,多数的煤矿企业都没有将直接的管理部门建立起来,特别是没有对机械设备的操作技术要领没有明确要求,使得操作人员在工作中由于没有操作规范可循而导致机电设备运行失误,对操作人员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威胁。

1.2煤矿企业机电设备操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不高

煤矿企业的工作人员来源比较复杂。由于企业在用人上更为注重实用性、技术性人才,因此多会吸收一些高等职业院校的毕业生、高校应届毕业生,参与施工项目的更多的是当地的农民。高等职业院校具有技术操作的优势,但是由于理论知识掌握不足而导致技术更新速度慢;高校应届毕业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但是操作能力不足,需要经过现场技术培训之后才能够进入岗位中;农民工的知识水平普遍不高,而且安全意识不高,综合素质也很差。这些人员在进行机电设备操作的时候,如果没有从煤矿企业的角度出发进行专业性的培训,就会导致操作失误,不仅会影响机电设备功能的正常发挥,而且还会引发安全事故。此时,如果没有对机电设备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就会给煤矿企业造成一定的损失。

2煤矿企业机电管理改进对策

2.1将煤矿企业的机电管理制度建立起来

煤矿企业属于是危险系数较高的企业。为了确保机电设备运行安全,就要规范的管理制度建立起来,比如机电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修制度、机电设备的包机制度以及设备运行监测制度等等,还要对相关的辅设备建立台账管理。所有的这些制度在机电设备运行中都要严格执行,并将相应的技术档案建立起来,以对机电设备运行过程详细记录,当类似的问题发生的时候做到有章可循,并查询可参考处理措施,有助于尽快地解决机电设备运行中所存在的问题。为了确保机电设备在使用中能够得到很好的维护,有必要执行专责制,即操作机电设备的人要对机电设备的承担一定的维护责任,这就促使机电设备操作人员能够严格按照设备的操作规程执行操作,且能够自觉地承担岗位责任。为了避免由于机电设备操作不当而引发重大事故,有必要将安装验收管理制度建立起来,确保机电设备能够在运行中定期维修,以及时发现质量隐患并采取有效的维修维护措施。

2.2煤矿企业以能够加大机电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力度

煤矿企业要完善机电管理工作,就要认识到机电设备操作人员的职业素质是关键的因素,因此,要强化操作人员技术培训和安全培训工作。接受培训的人员不仅要对机电设备的操作技术熟练掌握,还要接受相关理论知识的培训,即让操作人员学习理论知识,结合理论知识进行操作,之后学习相应的机电管理知识和设备的维修、修护知识,使机电设备操作人员接受培训后,能够运用自己所学习的知识灵活地操作机电设备。机电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在注重内部培训的同时,还要结合外部培训,即对新进入岗位的从操作人员进行技术性培训,并传授相关的理论知识。除了专业技术操作之外,还要注重机电设备操作人员的职业综合也素质培训,以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为机电设备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性条件。

3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煤矿资源消耗量越来越大,煤炭产业也相应的扩大了规模,采用机电自动化设备,不仅简化了工作程序,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特别是机电设备可以不间断运行,给煤矿企业带来了更高的经济效益。但是,机电设备管理是否能够顺利展开,除了采用必要的制度管理模式之外,还要注重机电设备操作人员的职业素质培训,以改善机电管理环境,促进煤矿企业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于荣涛.探讨煤矿机电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J].大科技,2014,15(02):323—325.

[2]朱曙光,袁中良.浅析八个机电专业化管理小组机制促进煤矿机电发展[J].价值工程,2011,30(32):34—34.

[3]马新华等.浅析煤矿机电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J].煤炭工程,2013,11(17):600—620.

煤矿毕业总结范文第9篇

关键词:煤矿;耐磨复合钢板;应用

Abstract: Some problems in coal mine scraper conveyor equipmentappear in the use of wear-resistant composite plate when,the treatment method, increases the reliability of the equipment.

keywords:coal mine;wear-resistant composite plate;application

前言

近年来,各种耐磨材料在煤矿井下输送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耐磨复合钢板是其中一种。多年来,根据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对其进行了不断地改进,改善了其功能,提高了耐磨复合钢板的可靠性和使用效果。

1.耐磨复合钢板的组成及特点

耐磨复合钢板是指专供大面积磨损工况条件下使用的特种板材产品,是在韧性、塑性较好的普通低碳钢或者低合金钢、不锈钢等表面通过堆焊方法复合一定厚度的硬度较高、耐磨性优良的合金耐磨层而制成的板材产品。

耐磨复合钢板由低碳钢板和合金耐磨层两部分组成,合金耐磨层一般为总厚度的1/3~1/2。工作时由基体提供抵抗外力的强度、韧性和塑性等综合性能,由合金耐磨层提供满足指定工况需求的耐磨和耐热性能。

耐磨复合钢板的合金耐磨层和基板之间是通过设备将高硬度自保护合金焊丝焊接在基板上,复合层数可做一层或多层,在复合过程中由于合金收缩比不同,会出现均匀横向裂纹,这是它的显著特点。

2.耐磨复合钢板应用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在应用于刮板输送机时,耐磨复合钢板一般是用在中部槽的中板上(如下图所示)。

2.1 应用中出现的问题

刮板输送机是用于井下环境最恶劣的地方,在运行时由于井下条件的限制会出现中部槽中板接口处高低不平的现象。在重载时,特别是在用于特殊中部槽(凸、凹槽)的中板时,由于中板两端处受冲击比较大,就可能出现合金耐磨层和基板脱离的现象(如下图所示)。会严重影响设备的整体运行,进而影响煤矿安全生产。

2.2 对问题的分析及解决方法

根据以上问题,经过多次反复总结、试验,认为这种问题的出现是由于高合金耐磨层的硬度大,相应的抗冲击性一般,在受到冲击过大的工况下时,合金耐磨层和基板的粘合处容易产生的脱离。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提出改变合金耐磨层和基板的配合位置,即在基板的两端留50-80mm的距离后再嵌入合金耐磨层,同时在端头的中板上边堆焊耐磨。经过现场的实际应用,这种方法既可保护焊缝不受到重载冲击,同时还有一定的耐磨性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结语

通过对耐磨复合钢板在刮板输送机中应用方式的不断改进,增加了中板的耐磨性,降低了事故率,有效的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效果,使耐磨复合钢板得应用越来越广泛。

作者简介:

煤矿毕业总结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煤及煤层气;毕业论文(设计);存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2-0206-02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毕业设计(论文)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毕业设计(论文)在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同时,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也是衡量教学水平、学生毕业与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作为一种学习、实践、探索和创新相结合的综合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是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检验;也是一所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直接反映。它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工作作风、工作态度和独立工作能力具有深远的影响。

一、煤及煤层气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特点

“煤及煤层气工程”专业是我国高等学校近年新设教学研究方向,其设置符合我国煤矿瓦斯灾害治理及煤层气开发利用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煤及煤层气工程专业是一个要求理论基础宽厚,偏重实践的专业,其培养要求学生具有脚踏实地、勇于创新的能力。随着国家能源政策尤其是煤矿整合治理的进行及煤层气商业化的实现,对煤及煤层气工程专业的学生需求量很大,煤及煤层气专业学生刚读大四已与用人单位签约,且毕业生数量远远不能满足企、事业单位的需求。煤及煤层气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具有以下特点:

1.选题范围广。由于煤及煤层气工程专业在本科期间开设了钻井工程、完井工程、煤层气排采、井下瓦斯抽采、采煤学、矿井通风与安全、煤层气地质学、矿井地质学、瓦斯地质学等学科课程,毕业后,既可从事地面煤层气勘探开发,又可以从事煤矿井下瓦斯灾害治理,因此,煤及煤层气学生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广泛,涵盖了采矿工程、安全工程、地质工程、物探工程等专业核心课程。

2.紧密联系实际。煤及煤层气工程属于工科专业,绝大部分学生毕业之后将在煤矿生产企业、煤层气勘探开发公司从事技术工作,怎么样能够更快、更好地适应、熟练掌握并在自己的技术岗位上能够有所创新,本科期间的教师的教学至关重要,好的教学,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看待问题的思维方法。本科煤及煤层气工程本科毕业设计是对其所学知识的融合,同时,也要紧密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因此,要利用毕业实习的机会,使毕业课题的选取与现场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紧密联系,对于优秀的学生,要通过实习,能够发现、解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3.综合考察性强。煤及煤层气工程专业涉及课程门类多、跨越大但又不失专业性。既要懂得井下的安全生产,又要明白地面煤层气的勘探开发;既要能看懂机械图纸,又要会土木实施;能测量会勘查……总而言之,为掌握煤层瓦斯的赋存、运移、产出规律,与之相关的巷道部署、设备选型、施工作业、测绘测量等等都需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才能将所学能所用。环环相扣、相辅相成,对综合能力考察能力强。

二、煤及煤层气工程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存在问题

1.选题存在一定的盲目及随意性。统计分析河南理工大学2009―2013年煤及煤层气专业毕业生去向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考取了硕士研究生,占26.4%,第二类是在相关的煤层气开发公司就业,从事地面煤层气的勘探开发,占24%,第三类是从事煤矿井下瓦斯抽采及安全管理工作,占41.6%,其余占8%。绝大多数学生在毕业选题之前个人毕业去向已经确定,但在选题过程中,往往选择难度较小的毕业课题,管理较为宽松的指导教师,甚至有少数同学认为无所谓,做什么课题都可以,并没有与自己的以后相关工作进行关联,具有较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2.学生实习落实考核不到位。毕业实习作为毕业论文(设计)必不可少的一环节,为毕业论文(设计)提供素材及支撑,起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作用。但限于近些年煤炭行业整体不景气,用人单位出于安全考虑并不愿意接收实习学生,尤其是煤矿井下,往往即使同意到矿实习,也难以实现井下学习的目的。单靠指导教师的推荐能获取实习机会的学生人数有限;同时,少数学生在联系实习时,害怕被拒绝,害怕和人沟通,甚至是由于惰性不愿意深入现场进行实习;学校对毕业生实习尽管采取抽查等形式,但也不能从根本上对学生的实习情况及实习效果进行考核。

3.重答辩结果轻过程管理。本科毕业答辩不仅仅是对学生论文(设计)的一个展示和体现,更是对其本科四年学习的一个总结合凝练。但答辩过程中,往往侧重于对论文(设计)本身的就事论事,而弱化了论文(设计)之外的相关专业理论,对其实习、选题、开题、中期等各环节缺乏有效的考察,并且在最后的答辩过程中也难以体现。而过程往往决定了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及技能的水平,防止了少数学生在极短时间内粘贴融合成最终论文(设计)却能取得不错的答辩成绩的弊端。

三、解决对策

1.端正态度,明确职责。(1)指导教师负责指导毕业论文(设计)的全过程,指导学生独立完成所承担的毕业论文或设计课题,对论文的选题方向、思想观点、结构格式及文字质量负指导责任,并对学生的论文成果及表现做出评价。(2)指导的重点应放在基本概念和理论的正确理解和应用,综合分析能力,测试、计算及编图的基本技能,文字表达能力,正确的思维,优良的学风及专业外语阅读能力等方面。(3)贯彻“因材施教”的精神,应针对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综合分析和独立工作能力等方面的差别,在确定选题、论文的内容要求、指导方案等方面区别对待。根据每个学生的情况,指定阅读有关的中文资料及与论文有关的外文阅读材料,供学生编写论文参考。(4)鼓励和保护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指导中要善于发现学生在分析研究过程中的独创精神,加以正确引导。(5)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态度,告诫学生在论文中引用别人成果及观点时应注明来源,尊重他人成果。

2.联系实际,认真选题。毕业实习是本科生在经过三年半的通识教育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课程设计以及各种教学实习之后,在毕业论文(设计)之前,到科研院(所)、生产企业等单位进行的综合实习,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学习科学研究或工程设计的基本方法,培养实践动手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毕业实习,巩固所学理论知识,了解煤及煤层气资源勘探、煤层气开发领域的现状,在实践中检验学生理解和掌握书本知识的程度。但在进行毕业论文(设计)时,教师要结合学生自身素质、个人兴趣、毕业实习情况、已签约工作性质等有针对性、目的性地进行布置,使学生能够在众多课题可选范围之内,选择出具有一定挑战性、对工作具有较强指导意义的课题进行研究并做出相关的设计或毕业论文。

3.考察效果,注重过程。毕业论文(设计)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及基本技能进行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要求是在现场(野外)调研、测试分析、收集资料的基础上,系统整理和分析各种实际资料,编制各种图件,分析和论证有关煤及煤层气勘探、煤层气开发等问题,提出个人的认识和见解。因此,在答辩过程中,问题设置不应仅仅局限于论文(设计)结果本身,更应该侧重对于论文(设计)的整个过程的提问。同时,要加强教师在毕业实习、选题、开题、中期报告、论文(设计)终稿、汇报PPT等环节的考察和监督,从而提高最终的论文(设计)质量。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是大学本科教育最后一个实践环节,是大学四年学习成果的集中展现,在分析研究煤及煤层气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特点的基础上,查找其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能够提高煤及煤层气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设计)水平,相信只要端正态度、明确职责、扎实落实、细化管理、注重过程、精心指导、全面监控、科学评价,就一定可以把煤及煤层气工程专业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2004114号])[Z].2004-04-08.

[2]孙志高.本科毕业设计的选题与质量控制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09,(13):137-138.

[3]黄伟,唐焱,张鑫.机械类本科毕业设计现状及对策分析讨[J].大众科技,2013,15(170):110-111.

[4]刘波.粒浅析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滑坡的原因及其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7,(7):89-90.

[5]陈锡宝,朱剑平.探寻校企合作实现机制的有效途径[J].中高等教育,2010,(5):47-49.

上一篇:中班毕业总结范文 下一篇:专业毕业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