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规程范文

时间:2023-03-10 09:53:23

煤矿安全规程

煤矿安全规程范文第1篇

《规程》全面修订的背景

张文杰于1992年初从北京矿务局调入能源部工作,自此便开始参与了1992年以来《规程》的历次修订。他介绍,《煤矿安全规程》在煤炭行业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在煤矿安全生产中具有主体规章、基本规章的地位,是基础性、全面性、规范性、强制性的安全技术规范。从1952年版《煤矿技术保安试行规程》开始,已先后历经9个版本。上一版《规程》是2004年颁布的,距今已经十余年。在此期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进,煤炭行业管理体制发生了深刻变化,煤炭产量大幅增加,煤矿技术装备进步突飞猛进。特别是随着煤矿安全保障能力、现代企业管理水平、管理模式的提升和完善,以及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亟需对《规程》进行全面系统修订。

新《规程》特色亮点

张文杰介绍说,新《规程》是践行以人为本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安要求的有力保障,是加快推动科技兴安的重要抓手,是强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有效举措。贯彻落实新《规程》的第一步,就是准确把握它的新突破、新要求。

广泛的群众基础

张文杰说,新《规程》的修订从2013年10月正式开始,总共历时两年半的时间。在此期间,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调动了煤矿企业、各级行业管理、监管监察部门、行业协会和科研院所等煤炭行业的顶级专家合计240余名。在这240余名专家中,来自煤矿企业的专家占专家总数的52%,这表明在新《规程》的修订过程中,尤其注重向煤矿企业基层一线的专家征求意见,特别注重规程的可操作性和可执行性。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根据专业的不同,将这些专家分成了16个编写小组,先后进行了40余次煤矿现场调研,召开了近百场专题会议。与此同时,针对煤炭行业的新趋势、新特点,编写小组还开展了3项专题研究。分别是与国外煤矿安全规程的比较;事故教训与规程的关系;新技术和规程的衔接。这些深入细致的研究,使新《规程》的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适应了煤炭工业发展的新形势。

可以说,新《规程》修订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凝聚了全行业和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

新的框架结构

根据我国煤炭行业的特点,新《规程》也呈现了新的框架结构。张文杰说,新《规程》强化了地质保障和应急救援,补充完善了职业病危害防治,涵盖了煤矿生产建设全过程。

新《规程》由原来的四编增加到六编。增加了地质保障一编,从预防事故出发,从技术图件、规章制度、勘探作业等方面加强了地质保障要求,对矿井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应当探测、掌握、预防隐蔽致灾地质因素作出了具体规定,使得强制性要求覆盖到了煤矿勘探、设计、建设、生产全过程,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基础保障。

将煤矿救护拓展为应急救援,单独作为一编,从法规层面将应急救援纳入煤矿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内容,特别是认真总结了2005年陕西铜川陈家山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牺牲6名救护队员)、2010年华晋焦煤有限公司王家岭煤矿透水事故(115名矿工被困15天)、2013年吉林通化八宝煤矿采空区瓦斯爆炸事故(牺牲26名救护队员)的救援经验和教训,进一步明确了应急管理中企业的主体责任;将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有机统一作为基础;明确了煤矿企业兼职救护队的相关规定,明确了职工自救互救的要求,将应急救援责任落实到煤矿企业基层和每位员工;赋予了现场指战员安全救援的权利和义务。

新的安全准入门槛

张文杰说:“2015年9月份,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局长办公会议两次审议新《规程》,同年12月,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规程》(送审稿)以后,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局长杨焕宁的要求,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的名义,就规程作出的重大修改,以及这些修改对煤矿安全生产的一些影响向国务院领导同志进行了专报,这在以前立法上是没有的。接着,与发改委、能源局等交换了意见,作了修改完善。”

张文杰介绍说,向国务院领导同志报告的新《规程》的重大变化,主要有6个方面。一是严格限制新建、改扩建矿井的采深和生产矿井同时生产的水平个数。新建非突出大中型矿井采深(第一水平)不超过1 000 m,改扩建大中型矿井采深不超过1 200 m,新建、改扩建小型矿井采深不超过600 m,同时生产的水平不得超过2个。二是严格矿井通风要求,新建、扩建矿井应当布置专用回风井,新建高瓦斯矿井、突出矿井、煤层容易自燃矿井及有热害的矿井,应当采用分区式通风或者对角式通风。三是严禁使用专用排瓦斯巷。吸取2009年山西焦煤集团屯兰煤矿专用瓦斯巷“2・22”爆炸事故教训,专用瓦斯巷在排放瓦斯时浓度不可控、实际会形成瓦斯库,删除专用瓦斯巷规定就是要倒逼企业落实瓦斯先抽后采,实现抽采达标、抽采掘平衡,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瓦斯事故发生。四是明确新建高瓦斯等四类矿井的通风要求。要求采用分区或者对角通风,提高矿井通风系统的可靠性和抗灾变能力。五是严格新建灾害较重矿井的生产规模限制,新建突出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不得低于90万t,与《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2013〕99号)要求一致。六是严格煤矿双回路供电的要求。删除了“年产6万t以下(不含)的矿井采用单回路供电时,必须有备用电源”的要求,实现了大小矿一个标准,有利于推动小煤矿淘汰退出。

新的职业病危害防治要求

当前,煤矿职业病危害严重。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尘肺病累计报告人数占全国职业病报告人数的90%左右,而煤矿尘肺病占尘肺病总数的50%左右,每年因职业病死亡人数远远超过煤矿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针对这一情况,新《规程》直面做好防降尘和职业健康保护工作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对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作出了原则性规定,增加了井下热害防治、作业场所噪声和有害气体监测和防护的要求,以及职业健康监护和管理内容。通过更严格的职业健康标准,确保煤矿从业人员安全健康。

宣传贯彻落实新《规程》

从2016年2月25日新《规程》签发,到2016年10月1日正式施行,中间有将近7个月的时间跨度,这在以前也是没有的。张文杰说,这主要基于几点考虑:一是充分宣传,让新《规程》能够真正落到实处;二是新《规程》的落实重点是企业,这样做使煤矿企业的整改有充足的时间;三是煤矿企业在执行新《规程》的过程中,需要淘汰一些旧工艺、旧设备,这些都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考虑到当前的煤矿经济形势和煤矿企业的实际情况,给予企业一定的整改期。

张文杰强调,新《规程》对煤矿安全具有较权威的法制约束力,同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是煤矿实现安全生产的技术保障。张文杰说,认真贯彻执行新《规程》,是当前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还专门印发了《关于学习宣传贯彻新的通知》,要求各产煤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煤炭行业管理、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局,司法部直属煤矿管理局,有关中央企业充分认识宣传贯彻《规程》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规程》修订的重大变化,精心做好《规程》宣传贯彻的各项工作。张文杰说,在这次新《规程》的宣贯过程中,特别强调要在宣传上狠下功夫、在培训上狠下功夫、在执行上狠下功夫、在监督上狠下功夫。以培训为例,在通知的宣贯中提到了“一人一讲”,这是以前所没有提出来的。“一人一讲”要求各省级煤矿安全监管部门、行业管理部门、煤矿安监局及其所属煤监分局主要负责人要亲自宣讲新《规程》,这是新《规程》宣贯过程中的“硬任务”,这样在企业中营造出主要领导带头学,各级管理人员深入学,重点难点问题专题学,基层一线普遍学的学习风气。促使各级煤矿企业学规程、贯彻规程。

新《规程》执行说明

针对某些重要条款的执行标准、要求和做法,国家煤矿安监局正在组织编写新《规程》执行说明,便于使用者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规程。

煤矿安全规程范文第2篇

关键词:煤矿安全规程;电气技术

中图分类号TD60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5-2801.2016.04.081

《煤矿安全规程》作为规范性标准,一直指导着煤矿安全,促进其良好发展。加强煤矿电气管理与提高技术水平是实现井下安全的重要保障之一。深入学习、分析《煤矿安全规程》电气部分内容,是提高煤矿电气安全技术水平的有效途径。

1《煤矿安全规程》电气部分的学习探讨

1.1第一节,一般规定

1.1.1第441条1.1.1.1原文内容矿井应有两回路电源线路。当任一回路发生故障停止供电时,另一回路应能担负矿井全部负荷。年产60000t以下(不含60000t)的矿井采用单回路供电时,必须有备用电源[1]。1.1.1.2探讨本条内容主要目的是保证煤矿供电的连续性与可靠性。采用安全性较低的单回路供电从根本上讲是电力紧张造成的。目前我国电网基础结构的格局和水准非常强,已初步建成世界一流电网。电力资源紧张的局面已经得到很大缓解。“十二五”期间单井型低于3万t/a煤矿被淘汰,国家能源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做好2015年煤炭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要求逐步淘汰9万t/a煤矿及以下,年产6万t以下矿井已经基本淘汰。单回路供电的矿井是十分危险的,为提高供电可靠性,建议采用冷备用电源应禁止。1.1.2第445条1.1.2.1原文部分内容所有开关的闭锁装置必须能可靠地防止擅自送电,防止擅自开盖操作,开关把手在切断电源时必须闭锁,并悬挂“有人工作,不准送电”字样的警示牌,只有执行这项工作的人员才有权取下此牌送电[1]。1.1.2.2探讨本条内容是合理的,但警示牌内容“有人工作,不准送电”与国准《电力安全工作规程》中内容:“在一经合闸即可送电到工作地点的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操作把手上,均应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的标示牌”不一致。煤矿供电包括地面变电站与井下供电两部分,而地面变电站必须执行《电力安全规程》,这样会给实际工作带来诸多不便,建议警示牌的内容应与《电力安全规程》一致。

1.2第二节,电气设备和保护

1.2.1第456条1.2.1.1原文部分内容井下配电网路(变压器馈出线路、电动机等)均应装设过流、短路保护装置;必须用该配电网路的最大三相短路电流校验开关设备的分断能力和动、热稳定性以及电缆的热稳定性。必须正确选择熔断器的熔体[1]。1.2.1.2探讨线路或电气设备中的电流大于额定载流量就叫过电流,包括过载电流和短路电流。过流本身包括短路。另外,井下高压配电网路在装设过负荷、短路保护的基础上,还应装设有选择性的单相接地保护;低压电动机的控制设备在装设过负荷、短路、漏电保护的基础上,还应装设断相保护[3]。1.2.2第457条1.2.2.1原文部分内容矿井高压电网,必须采取措施限制单相接地电容电流不超过20A[1]。1.2.2.2探讨对于本条已有多篇讨论文章,《<煤矿安全规程>专家解读》的解释为:接地网上任一保护接地点的接地电阻值不得超过2Ω。安全电压最高为42V,发生单相接地时单相接地电流限制在(42V/2Ω=21A)以下。这里只考虑了人身安全,没有涉及接地电弧不自熄的危害。北京煤炭设计研究院《10(6)KV煤矿供电系统单相接地电弧不自熄电流下限的试验研究》中关于电力电缆接地电弧不能自熄的电流下限值见表1。目前,我国煤矿井下使用的高压电力电缆基本上全是交联电缆,当单相电容电流在10A~30A之间,易形成电弧周期性的熄灭与再燃,导致供电系统形成高频振荡过电压,击穿绝缘薄弱处引发短路、“放炮”,甚至引起瓦斯、煤尘爆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10kV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电弧自熄特性的试验研究》报告结论:(1)中性点不接地方式下,故障点容性电流为10A的熄弧概率为91.67%~95%;在消弧线圈补偿方式下,故障点感性电流为10A的熄弧概率为100%。(2)当电网电容电流超过10A时,宜采用消弧线圈接地方式,故障点感性电流可控制在10A以下[4]。《矿山电力设计规范》规定:“矿井6~10kV电网,当单相接地电容电流小于等于10A时,宜采用电源中性点不接地方式;大于10A时,必须采取限制措施”。《矿电规》是国家强制性标准,应服从《矿电规》。大多学者与煤矿电气技术人员都趋于取10A为高压电网单相接地电流采取措施定值。有人建议修改为:“生产矿井不超20A,新建矿井不超10A”。矿井建设过程中是避不开生产的,新建矿井与生产矿井在供电可靠性上没有差异。新建矿井有可能是高瓦斯矿井、高突矿井,在新建井过程中也可能遇到局部瓦斯突出情况等。另外,矿井建设初期由于供电距离短、系统小,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接地电流实际值基本不超10A。易造成:“矿井建设期要求10A,投产后要求20A”的歧义。

1.3第三节,井下机电设备硐室

1.3.1第464条原文内容带油的电气设备必须设在机电设备硐室内。严禁设集油坑。硐室不应有滴水。硐室的过道应保持畅通,严禁存放无关的设备和物件。带油的电气设备溢油或漏油时,必须立即处理[1]。1.3.2探讨国家安全监局、煤矿安监局《禁止井工煤矿使用的设备及工艺目录》中在第二批、三批中分别有:油浸式低压电气设备(井下硐室外禁止使用);油断路器等条文[5]。油浸式与带油的电气设备属淘汰设备,当今技术条件下高压真空断路器等已完全可以替代这类设备。煤矿应严禁带油的电气设备用于井下,《规程》中的第453条、第454条、第464条和第491条的内容应予删减。

1.4第五节,照明、通讯和信号

1.4.1第475条部分内容矿灯的管理和使用应遵守下列规定:(六)矿灯必须装有可靠的短路保护装置。高瓦斯矿井应装有短路保护器[1]。1.4.2探讨为了提高矿灯的安全可靠性,2004年国家了《矿灯安全性能通用要求》其中包括KS型矿灯、KJ型矿灯、KL型矿灯三种性质蓄电池矿灯的。新标准要求矿灯至少有2个光源,蓄电池需能承受1m的跌落后,不产生危及安全性能的损伤、电路中断、电解液渗漏。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规定:2006年4月1日起,所有煤矿必须全部换用新型矿灯。本条内容与现行煤矿矿灯实际不符,应对本条及第477条中维护铅酸蓄电池内容进行删减,同时增加新型矿灯及蓄电池相关要求。

1.5其他

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加强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指出:“建立煤矿安全生产综合监控系统,实现对矿井供电、提升、运输等系统的远程监测监控,提高设备控制自动化、机电运输安全管理信息化水平”[6]。当前,煤矿井下供电等监测监控系统的数据传输介质普遍采用技术成熟的光缆。但是现行《煤矿安全规程》没有对光缆及其护套的防爆、耐爆性等做出明确规定,特别是矿用通信光缆与井下防爆电气设备连接时,矿用光缆的选型参考依据、光缆连接的防爆电气设备喇叭嘴结构等没有相关规定与说明。

2结束语

煤矿井下电气安全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本文对电气部分进行探讨,同时提出的一些观点也许是不成熟的。希望同广大煤矿电气技术管理人员一起学习探讨,抛砖引玉,让更多的人来关心煤矿电气安全,希望我国煤矿电气工作进入安全新常态。

【参考文献】

[1]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煤矿安全规程[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12.

[2]沈宗扬,李润先.10(6)KV煤矿供电系统单相接地电弧不自熄电流下限的试验研究[R].煤矿机电,1990.

[3]吴兆武.煤矿井下供电系统中的继电保护[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8.

[4]颜湘莲,陈维江等.10kV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电弧自熄特性的试验研究[C].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高电压专委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07.

[5]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禁止井工煤矿使用的设备及工艺目录(第二、三批)[Z],2008.

[6]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加强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Z],2008.

煤矿安全规程范文第3篇

记者:本次《煤矿安全规程》部分条款修订的主要背景是什么?

赵铁锤:《煤矿安全规程》(以下简称《规程》)以《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煤炭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为依据,以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和职工人身安全、防止煤矿事故为目的,是有关法律、法规在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是煤矿生产、建设活动必须遵守的重要规则和依据,是各级监察监管人员和广大职工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

现行《规程》是在原《煤矿安全规程》、《小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安全规程》(露天煤矿)三部规程的基础上于2001年、2004年两次修订而成。为了提高《规程》的科学性、先进性和针对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和国家煤矿安监局建立了《规程》及时修订工作机制,自2005年1月1日施行以来,先后于2006年和2009年针对个别条款了进行了两次修订,共修订了六条。第一次修订是吸取放顶煤开采多次发生事故的教训,严格了放顶煤开采的管理;第二次修订是针对煤矿机电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对供电安全和局部通风的相关条款进行了修订。这两次修订工作对强化煤矿安全管理,有效防范类似事故发生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煤矿技术装备水平的逐步提高,同时吸取近年来发生的煤矿安全生产事故教训,对现行《规程》相关条款及时进行修订,可以促进煤矿企业搞好安全生产。

记者:本次《规程》部分条款修订有何重要意义?

赵铁锤:本次修订《规程》,体现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发展的原则,体现了总局党组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是加强安全生产法制建设的重要工作。对于完善煤矿安全技术管理和现场管理,推进煤矿安全技术标准的贯彻执行,改善煤矿安全生产基本条件,有效防范煤矿事故的发生,保障煤矿职工人身安全和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记者:这次修订总体思路和原则是什么?

赵铁锤:本次修订只针对近年来所发生的煤矿生产安全事故所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重点修订。修订过程把握了以下几个原则:

一是注重实际。本次修订主要针对近年来煤矿生产安全事故中暴露出来的对《规程》理解和执行中的问题,以及煤矿安全生产实际中急需解决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修订和完善。

二是体现先进。《规程》的修订尽可能地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引领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落实科技兴安,促进生产安全。

三是保持稳定。《规程》修订后的总体结构保持不变,不增删章节、条数,也不打乱各条的顺序。

四是相互衔接。《规程》的修订与已经施行标准相衔接,如注重了与已实施的防治瓦斯突出、防治水规定相互衔接。

记者: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赵铁锤:本次修订集中在合理集中生产、严格采煤工作面回风巷瓦斯浓度、专用排瓦斯巷管理,以及煤与瓦斯突出和水害防治等方面,共涉及14条。主要内容有:

1 明确了同一采区采掘工作面数量的规定。

为严格控制同一采区工作面个数,明确规定“一个采区同一煤层的一翼最多只能布置1个回采工作面和2个掘进工作面同时作业。”同时要求“一个采区内同一煤层双翼开采或多煤层开采的,最多只能布置2个回采工作面和4个掘进工作面同时作业”。可避免工作面数量过多、通风系统不可靠,引发事故。

2 严格了采掘工作面通风管理措施。

一是为了推进煤矿瓦斯先抽后采、抽采达标工作,对回采工作面回风巷最高瓦斯浓度进行了更严格的规定。取消了《规程》第一百三十六条第二款关于在特定条件下回采工作面回风巷风流中瓦斯最高允许浓度可以放宽到1.5%的规定,统一适用最高瓦斯浓度1.0%的上限规定。

二是对专用排瓦斯巷的设置提出更加严格的限制条件。明确规定了专用排瓦斯巷必须是在采煤工作面进回风巷之外单独设置,并编制专门设计和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严禁将工作面回风巷作为专用排瓦斯巷管理。同时,将专用排瓦斯巷进行巷道维修工作时的瓦斯浓度上限由1.5%降到1.0%。

3 明确了低浓度瓦斯利用的规定。

根据总局已的低浓度瓦斯安全利用的相关标准,将原《规程》中关于“利用瓦斯时,瓦斯浓度不得低于30%”的规定修改为:“抽采的瓦斯浓度低于30%时,不得作为燃气直接燃烧:用于内燃机发电或作其他用途时,瓦斯的利用、输送必须按有关标准的规定,并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取消了对低浓度瓦斯用于内燃机发电及低浓度瓦斯浓缩后再利用的限制。

4 严格了突出矿井鉴定工作的管理。

为解决一些矿井应当开展突出矿井鉴定但不及时开展鉴定的问题,修订后的《规程》第一百七十六条明确要求,煤矿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经事故调查认定为突出事故的,发生事故的煤层即为突出煤层,该矿井即为突出矿井:明确要求煤层有瓦斯动力现象、煤层瓦斯压力达到或者超过0.74MPa、相邻矿井开采的同一煤层发生突出事故的矿井应当立即开展突出矿井鉴定,取消了突出矿井可以经鉴定机构确认后摘帽的内容:严格了突出矿井审批管理,要求矿井将鉴定结果报省(自治区、直辖市)负责煤炭行业管理的部门审批,报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备案:并吸取震动爆破易引发突出事故的教训,取消了震动爆破防突措施相关内容。

5 完善了防治水的相关规定。

根据新修订的《煤矿防治水规定》,对煤矿防治水管理措施进行了完善。一是要求煤矿企业建立雨季巡视制度,当暴雨威胁矿井安全时,必须立即停产撤出井下全部人员,只有在确认暴雨洪水隐患彻底消除后方可恢复生产。二是根据我国潜水泵技术的发展进步,对井下防水闸门的设置要求作了修改,规定了在部分特殊条件下,可以用专门潜水泵代替防水闸门。三是新增加了井下防水闸墙设置的相关管理要求。

记者: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更好地贯彻落实新修订的《规程》?

赵铁锤:新修订的《规程》部分条款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是煤矿实现安全生产的技术保障,认真贯彻执行《规程》,是当前我国煤矿安全生产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当前要重点做好以下三件事:

一是要切实抓好新修订《规程》部分条款的学习宣传工作,要借助各种媒体开展宣贯工作。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将于近期组织开展新修订《规程》的专题培训,各有关部门和煤矿企业要密切联系工作实际,组织相应的学习培训工作,同时加大对《规程》的宣传力度,确保《规程》的各项规定深入人心。

二是各煤矿企业要在煤矿生产的各项工作中,认真严格地执行《规程》的各项要求和规定,特别是对《规程》提出的新规定和新要求,要深刻学习领会,切实遵照执行。

煤矿安全规程范文第4篇

关键词:煤矿安全规程;电气设备;设备保护

中图分类号:TD5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34-0097-03

1 概述

《煤矿安全规程》是煤矿管理的规范性、指导性文件,为国家煤矿安全管理做出了巨大贡献。

安规中的第九章电气部分,针对矿井供电电源、设备房供配电、电气设备和保护设置、机电设备硐室、井下电缆、照明通信和信号、井下电气设备保护接地和设备检查维护等进行了详细规定。

随着煤矿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国家对安全生产的要求不断提高,进而相继颁布了许多新的规定、规范、规程和标准,安规虽然每年都在修订,但改动量总体不大,其中有很多概念和定义已经落后。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安规的部分内容写得过于简明扼要,造成现场使用人员理解得不透彻,特别是煤矿企业管理人员、地方安全监察人员和设计人员产生概念上的分歧,急需对部分容易产生歧义的条文进行修改。

笔者将对安规第九章电气中的第442、444、453、455、457、464、483、484、491条,提出个人的修改建议,供大家参考。

2 相关条文及修改建议

2.1 安规第442条:关于煤矿主要设备房供电的有关规定修改建议

2.1.1 原条文:“主要通风机、提升人员的立井绞车、抽放瓦斯泵等主要设备房,应各有两回路直接由变(配)电所馈出的供电线路;受条件限制时,其中的一回路可引自上述同种设备房的配电装置。向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矿井自救系统供风的压风机、井下移动瓦斯抽放泵应各有两回路直接由变(配)电所馈出的供电线路。”

2.1.2 修改原因:某矿新建回风立井工业场地原规划建设有35/10kV变电站一座和风机10kV配电室一座,并各自配有值班人员。矿务局业务主管部门为实现减员增效的目的,风机管理人员和变电站运行人员合一。要求将10kV风机启动柜直接挂在35kV站10kV两段母线上,由变电站值班人员负责操作风机。

理由是:该35kV站10kV母线为一级配电,减少了设备房10kV配电室的中间环节,供电可靠性高;且满足安规中要求供电线路应来自各自的变压器和母线段,线路上不应分接任何负荷的要求。

笔者认为,该做法存在如下问题:

(1)主通风机是矿井重要的一类负荷,启动设备直接挂靠在35kV站10kV母线上,容易受矿井其他供电回路和变电站检修倒闸操作的影响,单独设配电室,可减少该类影响。

(2)这种做法违反了2009年3月1日起施行的《煤矿主要通风机站设计规范》(GB 50450-2008)第5.0.1条:“主要通风机站应有两回直接由变(配)电所馈出的供电线路;线路在末端上应相互切换。”

该规范很明确地告诉大家,不管通风机是高压10kV,还是低压660V、380V,主要通风机站应建设有单独的配电室,其有两回电源供电,接线方式为单母线分段。

(3)《供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2-2009)中第4.0.6条:“供配电系统应简单可靠,同一电压等级的配电级数高压不宜多于两级;低压不宜多于三级。”

其条文解释为:“如果供电系统结线复杂,配电层次过多,不仅管理不便,操作繁复,而且由于串联元件过多,因元件故障和操作错误而产生事故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加。所以复杂的供电系统可靠性并不一定高,不受运行和维修人员的欢迎;配电级数过多,继电保护整定时限的级数也随之增多,而电力系统容许继电保护的时限级数对10kV来说正常也只限于两级;如配电级数出现三级,则中间一级势必要与下一级或上一级之间无选择性。”

2.1.3 修改建议:笔者建议,本条该部分应修改为:“主要通风机、提升人员的立井绞车、抽放瓦斯泵等主要设备房,应各有两回路直接由变(配)电所馈出的供电线路;线路在末端上应相互切换。受条件限制时,其中的一回路可引自上述同种设备房的配电装置。

向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矿井自救系统供风的压风机、井下移动瓦斯抽放泵应各有两回路直接由变(配)电所馈出的供电线路;线路在末端上应相互

切换。”

2.2 安规第444条:关于井下电气设备有关规定的修改建议

2.2.1 原条文:“选用的井下电气设备,必须符合表1的要求。”

表1 井下电气设备选用规定

2.2.2 修改原因:矿用一般型电气设备是一种没有采取任何防爆措施,用于煤矿井下无瓦斯、煤尘爆炸性混合物场所的电气设备,如井下中央水仓变电所、井底车场、总进风巷和主要进风巷等场所。

根据2012年3月1日起施行的《煤矿瓦斯等级鉴定暂行办法》(安监总煤装【2011】162号)。第七条矿井瓦斯等级划分为: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矿井、高瓦斯矿井、瓦斯矿井。安规中所谓的低瓦斯矿井的概念已经取消,只要矿井中存在瓦斯,就是瓦斯矿井。

国内煤矿事故调查专家孙继明教授也多次指出:“低瓦斯矿井井底车场等非爆炸性环境,可以使用矿用一般型电气设备;但有条件时,宜选用矿用防爆型电气设备,而不使用矿用一般型电气设备。”

同时煤矿管理人员的素质和安全意识已经有了显著提高,特别是国有大型煤炭企业,都把提高矿井安全性作为煤矿生产的第一要务。笔者认为,煤矿的开采,应着眼于防止事故发生,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以牺牲矿井安全,达到降低开采成本的目的,实在不可取。经历了煤炭行业2003~2012的黄金十年,煤矿用各类防爆电气设备发展很快,新产品新技术不断应用在煤矿井下。采用矿用防爆型设备来替换矿用一般型设备,降低因电气设备非防爆带来的安全隐患,已经成为一种可能。因此关于电气设备是否选用防爆电气设备的问题,规程中应及时做出相应的修改。

2.2.3 修改建议:笔者建议,本条应删除矿用一般型设备的使用地点。同时可规定,对条文修改之前使用的矿用一般型设备,可在使用寿命结束后进行更换。

2.3 安规第453条:关于高压断路器选型和校验规定的修改建议

2.3.1 原文:“井下电力网的短路电流不得超过其控制用的断路器在井下使用的开断能力,并应校验电缆的热稳定性。非煤矿用高压油断路器用于井下时,其使用的开断电流不应超过额定值的1/2。”

2.3.2 修改原因:

(1)井下电力网的短路电流是由地面供电系统的出口短路阻抗和线路的短路阻抗等计算得来,是无法由煤矿企业用户决定的。井下使用的断路器开断能力不应小于井下电网的短路电流。

(2)关于油断路器的使用。国家安全监督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2008年3月11日下发的《禁止井工煤矿使用的设备及工艺目录(第三批)》(安监总煤装【2008】49号)附件第8条中,已经明确禁止井工煤矿使用油断路器,且规定替代产品为真空断路器。

同时《矿山电力设计规范》(GB 50070-2009)第4.2.1.3条规定:“电气设备的绝缘不应采用油质材料。”

近年来,国产高压10kV真空断路器的质量完全满足各行业的使用要求,煤矿井下若继续允许使用充油设备,将带来不少安全问题。

2.3.3 修改建议:本条应改为:“矿井变(配)电所使用的断路器断流容量,应该按照上级变电所的出口短路容量进行校验。井下使用的电缆应进行热稳定性校验。煤矿井下严禁使用油断路器。”

2.4 安规第455条:关于高低压设备保护功能要求的修改建议

2.4.1 原文:“井下高压电动机、动力变压器的高压控制设备,应具有短路、过负荷、接地和欠压释放保护。井下由采区变电所、移动变电站或配电点引出的馈电线上,应装设短路、过负荷和漏电保护装置。低压电动机的控制设备,应具备短路、过负荷、单相断线、漏电闭锁保护装置及远程控制装置。”

2.4.2 修改原因:神东矿区从2007年开始,逐步采用微机综保代替以前的继电器保护装置,使矿井的自动化水平得到了提升,但是早期投用的矿用隔爆型高压开关柜,配套的北京安华顺城生产的SDZB型微机综合保护器,该装置不分所带的负荷为电动机还是变压器,只具有短路、过负荷、单相接地保护,欠压释放和故障报警功能。

按照国家《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设计规范》(GB/T 50062-2008)要求,高压电动机、动力变压器、馈出线等高压出线的保护要求是不同的,高压电动机和变压器的保护应该分别规定。

当高压电动机和变压器等负荷发生其他故障时,保护装置无法及时动作,就会给矿井电气设备的运行带来安全隐患,如:高压电动机没有缺相、失压保护,设备带故障运行,导致电动机烧毁。

此外,安规中关于“低压电动机的控制设备,应具备远程控制装置”的说法,存在语病,也应该得到修正。

2.4.3 修改建议:结合矿井供配电的特殊性,笔者建议本条修改为:

“井下3kV及以上高压异步电动机应设置:相间短路保护、单相接地保护、过负荷保护、低电压保护、相电流不平衡及断相等保护。其中低电压保护应作用于跳闸。

井下3kV及以上动力变压器应设置:相间短路、单相接地短路、绕组的匝间短路、过电流及中性点过电压、过负荷、变压器绕组温度过高及冷却系统故障等保护。

向井下采区变电所、配电点、移动变电站供电的馈出线回路,应设置:相间短路、单相接地短路、过负荷保护。

井下由采区变电所、移动变电站或配电点引出的馈电线上,应装设短路、过负荷和漏电保护装置。

低压电动机,应设置短路、过负荷、单相断线、漏电闭锁保护装置。”

2.5 安规第457条:关于单相接地电容电流规定的修改建议

2.5.1 原文:“矿井高压电网,必须采取措施限制单相接地电容电流不超过20A。”

2.5.2 修改原因:

煤矿企业采用的6kV或10kV系统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的方式,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不要求立即切除故障回路而需要维持故障回路短时期运行。根据《矿山电力设计规范》3.0.9中规定:

“矿山企业6kV或10kV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应根据矿山企业对供电不间断的要求、单相接地故障电压对人身安全的影响、单相接地电容电流大小、单相接地过电压和对电气设备绝缘水平的要求等条件选择,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煤矿企业采用的6kV或10kV系统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的方式,当6kV或10kV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不要求立即切除故障回路而需要维持故障回路短时期运行,并应将流经单相接地故障点的电流限制在10A以内。”

条文解释中说:中性点不接地方式时且当单相接地电弧电流不大于10A时,电缆接地电弧电流自熄灭条件较好,单相接地故障不易转变为相间短路故障,对设备的损害程度低。

2.5.3 修改建议:本条建议修改为:“矿井高压电网,必须采取措施限制单相接地电容电流不超过10A。”

2.6 安规第464条:关于高压断路器选型和校验规定的修改建议

2.6.1 原文:“带油的电气设备必须设在机电设备硐室内。严禁设集油坑。硐室不应有滴水。硐室的过道应保持畅通,严禁存放无关的设备和物件。带油的电气设备溢油或漏油时,必须立即处理。”

2.6.2 修改原因:矿用防爆电气设备是指按GB 3836.1-2010标准生产的专供煤矿井下使用的防爆电气设备。其中包括一种充油型电气设备,代号为o,全部或部分部件浸在油内,使设备不能点燃油面以上的或外壳外的爆炸性混合物的防爆电气设备。

油断路器、油浸式变压器等充油式防爆电气设备,已经逐步在煤矿井下淘汰,因此建议规程中应禁止在煤矿井下使用充油式防爆电气设备。

2.6.3 修改建议:本条建议修改为:“井下应禁用充油式防爆电气设备。机电设备硐室内不应有滴水。硐室的过道应保持畅通,严禁存放无关的设备和物件。电气设备出现故障时,必须及时处理。”

2.7 安规第483和第484条:关于井下接地网电阻的修改建议

2.7.1 原文:第483条中:“接地网上任一保护接地点的接地电阻值不得超过2Ω。”

第484条中:“主接地极应在主、副水仓各埋设1块。”

2.7.2 修改原因:

根据《煤矿井下供配电设计规范》7.2.2规定“总接地电阻不得大于2?”是在“任一主接地极断开时”的要求值。建议将第483和第484条进行整合。

2.7.3 修改建议。“主接地极应在主、副水仓各埋设1块。主接地极应用耐腐蚀的钢板制成,其面积不得小于0.75m2、厚度不得小于5mm。任一主接地极断开的条件下,总接地网测得的接地电阻值不得超过2?。”

2.8 安规第491条:关于电气设备使用绝缘油的修改建议

2.8.1 原文:

“电气设备使用的绝缘油的物理、化学性能检测和电气耐压试验,每年应进行1次,但对操作频繁的电气设备使用的绝缘油,应每6个月进行1次耐压试验。

油断路器经3次切断短路故障后,其绝缘油应加试1次耐压试验,并检查有无游离碳。

不符合标准的绝缘油必须及时处理或更换。油浸电气设备的绝缘油量应定期检查,并保持规定油量。

更换和试验矿用设备绝缘油应有记录。”

2.8.2 修改原因:油断路器、油浸式变压器等充油式防爆电气设备,已经逐步在煤矿井下淘汰,因此规范中井下应禁用充油式防爆电气设备。

2.8.3 修改建议:禁用充油式防爆电气设备后,此条删除。

3 结语

笔者通过对国家近期的各类规范与煤矿安全规程的条文进行了对比,安规中与其他规范相抵触或存在异议的地方,提出了修改建议。同时电力系统和煤矿电气的一些术语、俗称等有所不同,照搬至煤矿安全规程中可能存在异议,因此煤矿安全规程中用词需要反复斟酌。

综上所述,本文希望同广大煤矿机电管理人员一起探讨,完善和修改煤矿安全规程中相关的规程条款,使之与时俱进,更好地为煤矿安全服务。

参考文献

[1] 煤矿安全规程[S].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2] 煤矿井下供配电设计规范(GB50417-2007)[S].

[3] 矿山电力设计规范(GB50070-2009)[S].

[4] 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50215-2005)[S].

[5] 煤矿瓦斯等级鉴定暂行办法[安监总煤装(2011)

162号].

[6] 孙继平.煤矿电气安全关键技术研究[J].工矿自动

化,2011,(1).

[7] 谢炜,谢国振.煤矿安全规程中潜在事故隐患函待修

改[J].电气工程应用,2007,(1).

[8] 煤矿安全规程专家解读[M].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

版社.

煤矿安全规程范文第5篇

记者:为什么要修改《煤矿安全规程》防治水部分?

赵铁锤:《煤矿安全规程》是煤矿安全生产的一部重要技术规章。近年来,煤矿重特大水害事故多发,特别是2010年发生了6起重特大水害事故,损失严重,社会影响恶劣,主要是对煤矿防治水工作不重视、防治水措施不完善、井下探放水工作不落实。针对重特大典型水害事故的教训,非常有必要对《煤矿安全规程》防治水部分条款作出修改,从而更加严密规范煤矿防治水工作,提升防治水技术和工作水平,有效遏制重特大水害事故,促进煤炭工业的健康发展。

记者:这次修改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赵铁锤:《煤矿安全规程》防治水部分共有44条,本次修改了39条,只有5条(第二百五十三、二百七十四、二百七十六、二百七十九、二百八十一条)没有修改。修改的主要内容:一是进一步明确了煤矿企业、矿井应当配备防治水技术人员、探放水设备和应急救援装备的职责。二是要求煤矿企业、矿井应当建立水害预防和预警机制,发现矿井有透水征兆时,应当立即撤出井下受水威胁地区的所有人员。三是明确了采掘工作面的探放水方法,井下探放水必须采用专用钻机、由专业人员和专职队伍进行施工。四是增加了新建矿井有关防治水规定。五是对水淹区下采掘作出了明确规定,严禁在水体下、采空区水淹区域下开采急倾斜煤层。

记者:为什么修改后的《煤矿安全规程》防治水部分多次强调煤矿井下探放水必须由专业人员、专职队伍使用专用探放水钻机进行探放水?

赵铁锤:据统计,近几年发生的水害事故大部分是由于探放水措施不落实或不到位造成的,如未按有关规定和设计要求进行探放水、违规使用煤电钻探放等,事故教训十分深刻。因此,修改后的第二百五十一条要求煤矿企业、矿井必须配备满足工作需要的防治水专业技术人员,配齐专用探放水设备,建立专门的探放水作业队伍,建立健全防治水制度,装备必要的防治水抢险救灾设备。第二百六十七条、第二百八十二条、第二百八十五条、第二百八十六条、第二百八十八条规定井下探放水必须采用专用钻机,由专业人员和专职队伍进行探放水。修改后的规程明确要求:严禁使用煤电钻等非专用钻机进行探放水,探放水工应当经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记者:对新建矿井和基建队伍的防治水工作有什么要求?

赵铁锤:近年来,新建矿井在基本建设过程中发生了多起淹井事故。为此,这次修改专门增加了新建矿井有关防治水规定。规定井筒开凿到底后,必须优先施工永久排水系统,在进入采区施工前应当建好永久排水系统。基本建设矿井的施工队伍也要配备防治水专业技术人员,配置专用探放水钻机,加强井下探放水工作。当矿井水文地质条件比地质报告复杂时,必须针对揭露的水文地质情况,开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查明水害隐患,采取可靠的安全防范措施。

记者:如何将修改后的《煤矿安全规程》防治水部分条款落到实处?

煤矿安全规程范文第6篇

严控同一采区采掘工作面数量

随着我国经济形势总体企稳向好,工业增长速度逐月攀升,煤电油运趋于紧张,煤矿企业扩大规模、增加生产的内在冲动比较强烈,使得非法违法、违规违章突击生产现象在一些地方有所抬头,造成了事故隐患。

针对这一现象,修订后的《煤矿安全规程》对煤矿同一采区工作面个数进行了严格控制,明确规定:“一个采区同一煤层的一翼最多只能布置1个回采工作面和2个掘进工作面同时作业。”

修订后的《煤矿安全规程》同时要求:“一个采区内同一煤层双翼开采或多煤层开采的,最多只能布置2个回采工作面和4个掘进工作面同时作业。”

这些规定可避免因工作面数量过多、通风系统不可靠而引发事故。

部分区域瓦斯浓度上限降到1.0%

瓦斯特指各种可燃气体,其中的煤层气就是人们熟知的煤矿瓦斯。因其可燃性,自人类开发利用煤炭资源以来,煤矿瓦斯就被视为对煤矿安全构成重大威胁的可怕气体,曾经导致了无数起矿毁人亡的事故。

修订后的《煤矿安全规程》对回采工作面回风巷最高瓦斯浓度进行了更严格的规定,取消了原来关于在特定条件下回采工作面回风巷风流中最高允许瓦斯浓度可以放宽到1.5%的规定,统一适用最高瓦斯浓度1.0%的上限规定。

同时,修订后的《煤矿安全规程》将专用排瓦斯巷进行巷道维修工作时的瓦斯浓度上限规定也由1.5%降到了1.0%,并规定专用排瓦斯巷必须是在采煤工作面进回风巷之外单独设置,严禁将工作面回风巷作为专用排瓦斯巷管理。

取消突出矿井可经鉴定“摘帽”的内容

煤与瓦斯突出是指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增加、瓦斯含量的增加,软弱煤层突破抵抗线,瞬间释放大量瓦斯和煤而造成的一种地质灾害。煤与瓦斯突出往往会造成人员窒息,甚至引发爆炸,是威胁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事故类型。

为解决一些矿井应当开展突出矿井鉴定但不及时开展鉴定的问题,修订后的《煤矿安全规程》明确要求,煤矿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经事故调查认定为突出事故的,发生事故的煤层即为突出煤层,该矿井即为突出矿井。

此外,修订后的《煤矿安全规程》明确要求煤层有瓦斯动力现象、煤层瓦斯压力达到或者超过0.74MPa、相邻矿井开采的同一煤层发生突出事故的矿井应当立即开展突出矿井鉴定,取消了突出矿井可以经鉴定机构确认后摘帽的内容。

暴雨威胁矿井安全必须立即停产

近年来,我国煤矿因暴雨洪水引发多起事故灾难。2007年8月17日,山东省新泰市华源矿业公司就曾因柴汶河河岸决口引发溃水淹井,造成172人遇难。

修订后的《煤矿防治水规定》对煤矿防治水管理措施进行了完善,要求煤矿企业建立雨季巡视制度,当暴雨威胁矿井安全时,必须立即停产撤出井下全部人员,只有在确认暴雨洪水隐患彻底消除后方可恢复生产。

煤矿安全规程范文第7篇

坚持“安全发展”的科学理念,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全面落实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政府监管责任,以落实安全生产为主线,以抓实管细为监管思路,以推进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为抓手,以防灾治灾为关键,全面加强安全基础管理,坚持标本兼治,着力完善煤矿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巩固我镇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的局面。

二、工作目标

坚决杜绝较大以上事故,有效控制一般事故,确保全年煤矿无重伤以上生产事故,煤矿安全生产条件有明显改善,煤矿安全基础管理水平有明显提升,煤矿从业人员的安全技术素质有明显提。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坚持以“查隐患促整改,压事故保安全”的工作要求抓实抓细,正确处理煤矿安全与生产的关系,强化煤矿重点部位、重点环节、重要场所的安全检查。

1.按照规范生产的要求,认真查处超头面作业,从严治理乱布局、乱开采、乱作业行为,坚决杜绝超能力、超强度、超人员生产。

2.按照改革支护管理的要求,大力推进煤矿采掘支护改革,坚决淘汰落后支护方式,认真落实取缔木支护的要求,大力实施以钢代木支护、单体液压支护、锚杆支护、揉掩支护等先进支护工艺,强化支护管理。

3.强化井下通风管理,坚决杜绝无风、微风作业,从严处理通风隐患,切实保证井下通风可靠。

4、强化井下密闭管理和盲巷管理,井下密闭应加强常态管理,未经批准不准擅自启密闭。井下原则上不得有盲巷,确有暂时不便处理的盲巷,必须从严落实管理。

5.严格检查煤矿作业行为,认真执行《煤矿安全规程》,坚决禁止无作业设计规程的作业行为,坚决查处未开展作业培训而从事作业施工的行为,严格检查井下操作标准执行规范。

6.严格检查井下安全防治预案的落实,督促抓好预防各种灾害的培训和演练,提防治灾害的管理水平。

7.强化安全检查制度的落实,煤矿必须执行安全一日一检查一处理的安全检查管理制度,监管部门落实好一月一检查一复查的工作要求,严格督查安全隐患整改,对安全隐患整改不落实的要给予简易处罚,约谈,批评等方式处理。

8.抓好煤矿井下通道建设。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要求,各煤矿要认真实施通道改、扩、支管理和建设,保证井下巷道达到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的水准。

(二)坚持以推进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的要求抓实管细,不断改善煤矿安全生产条件,提煤矿安全生产水平。

1.认真落实企业业主抓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的主体责任,切实解决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的投入问题,全镇五个煤矿力争在2013年均达到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二级验收标准。

2.狠抓企业形象建设。全镇各煤矿地面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今年要实现全部达标,各煤矿开展以规范建设矿井、工业广场,调度室、会议室、资料室,食堂、澡堂,职工宿舍,污水净化环境美化等建设,尤其工业广场布局、办公场所等要在形像上有明显的改变,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型矿山建设。

3.煤矿安全管理机构要进一步健全。一是各类安全管理人员必须按要求落实配备。二是抓好救护人员的送培及救护队队伍的组建。三是各类技术人员按有关要求落实到位。

4.抓好矿井“一通三防”管理。进一步完善矿井通风设施,强化管理,确保通风设施完好、可靠,确保井下各需风点风量充足,保持井下风流稳定。凡矿井回风巷道未改造的,今年内必须保证完成。

5.推进瓦斯抽采系统建设。要按照“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瓦斯综合防治要求。一是抓好煤矿监控系统建设,保证系统运行可靠,运行准确,装备齐全,断电可靠,报警及时,处理迅速,监控有效。二是井下的作业点必须按监控要求落实监控设施。三是已确定瓦斯抽采的矿井,必须确保抽采建设的如期完成。四是凡启动新水平作业,除落实安全专编外,必须把抽采列入重要施工计划项目一并编制。

6.抓好采煤方法的改革。一是抓好煤矿采掘调查工作,协助有关部门开展头面调查核实,实现矿井采掘系统合理,采掘协调,使煤矿“开拓、准备、回采”三量符合要求。二是抓好采煤工艺改革,坚决杜绝仓储式采煤,局部供风采煤,树技状采煤等隐患,坚持落实长壁式采煤布置,每个头面有独立通风系统,有单体液压或揉掩支护的安全可靠采煤方法。三是坚决制止点多面广的井下采掘作业。从2013年起,凡矿井新开工采掘点,必须先申报后施工。

7.抓好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的自查管理。已经过安全质量标准化验收的煤矿,要按照相关管理要求,对照标准,每月要组织一次自查验收,每半年要开展一次监管检查,会同相关部门进行检查考核,凡有两次检查考核未过关的,将责令停止采掘作业,专门落实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

8.抓好煤矿防治水工作。各煤矿必须完善“防、堵、疏、排、截”为主要内容的防治水方案,重点抓好探排防措施的落实,一要时刻保持排水系统运行可靠,二要做到水文地质清楚,坚持执行有疑必探。

9.如期完成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压风系统、通风系统、避险系统等6大系统建设。

(三)坚持把煤矿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抓实抓细。要按照治标与治本相结合的要求,强化员工的安全培训,要切实把提员工安全素质列为安全工作的重点来抓,努力培养有较好安全素质、有较的煤矿安全操作技能的员工队伍。

1.坚持煤矿员工每天班前会制度,使员工每天上班前领会安全操作要求,自觉抵制“三违”安全问题,保证每天的安全生产。大力开展“白国周班组”学习活动。

2.坚持每月一次员工安全培训制度,各煤矿必须保证每月对员工进行一天的安全培训,做到有培训计划,有培训内容,有培训重点,有培训记录,使员工培训坚持不懈的落实下去。

3.抓好各种专业人员的培训,凡是确定有送培任务的煤矿,要保证送培,各煤矿要针对自身发展需要,制定好专业人员选拔和送培训计划,争取在1-2年内配齐各类专业人员。

(四)坚持以实现煤矿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好转为信心抓实管细。坚持按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要求改善生产条件,坚持按煤矿安全规程实施作业与管理。

1.认真落实煤矿领导入井带班制。企业业主、矿长、副矿长、技术负责人必须按规定入井带班,井下每班作业必须落实至少一人的现场带班制,带班人员必须做到“上班入井在先,下班出井在后”的安全带班要求,要把消除隐患作为带班管理的重要责任,加强现场管理,认真履行带班职责。

2.加强现场作业规程管理。安全管理人员和班组长必须加强现场管理,坚决杜绝“三违”行为,严格按作业规程组织生产作业。凡采掘工作面未编制作业规程的不得组织生产作业,凡现场隐患未排除的不得生产作业,凡各项预案未落实的不得实施生产作业,凡系统未形成的,不得擅自组织生产,凡人员情绪不稳的不得勉强坚持井下作业。

3.坚持隐患排查制度。要立足查大系统,治大隐患,防大事故,以防瓦斯,防水害,防顶板为重点,坚持每天一排查,每周一报制,坚持查隐患促整改,各煤矿业主和矿级干部要建立隐患分析制度,做到既要消化治理隐患,又要查找存在隐患的原因,切实把排查治理隐患列为安全生产的重中之中抓好抓实。

4.加强放炮管理。认真执行爆破材料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严格爆破材料的“领、用、销”管理,井下爆破作业必须坚持“一炮三检”和“三人连锁”放炮制度。

煤矿安全规程范文第8篇

关键词 煤矿;安全;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TD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45-0045-02

1煤矿安全管理的紧迫性

煤矿的安全管理工作是一个综合性的管理工作,包括人的行为、员工素质、物(机)的完好,以及对环境的污染等等多方面因素。我国是一个煤炭生产和消费大国,煤炭能源占传统能源的比例高达70%以上,伴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各项产业对能源的需求量也在逐渐增大。这些不断发展的因素都在不断促使煤矿生产的规模和产量要不断进行提高,伴随着增产的同时,而煤矿生产作业的事故发生率也一直居高不下。被各种媒体曝光的煤矿事故呈现增长趋势,而这些也仅仅是煤矿事故的冰山一角而已。

2 煤矿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据相关的数据统计克制,当前我国煤矿生产管理方面所存在的主要问题还是在很大程度上仅仅将人员的管理停留在人管人的传统层面上,在这样的管理模式之下所产生的直接后果便是管理无法量化,无法从整体上预防事故的发生。这就致使煤矿安全管理绝大部分都处于被动状态,没有做到煤矿事故的量化管理,超前预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现行的安全评价工作有待加强实施安全评价的目的是为了通过相关的方法与规则对煤矿生产进行检查、打分,从而得出其相关的安全度值,从而能够从相对客观的角度对煤矿生产的安全状况做出更加客观、真实的评价,并进行进一步的整改与完善。但是由于现有的安全评价工作,仍然采用人工算分的方法,这种方法不仅算分慢,而且时效性也很差,往往一个班快结束了,才把分算出来,效率低,根本就起不到安全生产的指示表的作用。随着评价内容的增多,这个矛盾显得更加突出,因此,对安全评价的运作形式的改进迫在眉睫,只有这样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煤矿生产复杂变化的条件;

2)琐碎事故抬头近几年来,虽然大的事故较往年相比,在逐渐减少。但是小事故的发生却丝毫没有减少,其主要原因是在施工过程当中由于缺乏对过程的控制,造成了施工状态往往失控,更无从谈起衡量作业现场是否具备施工条件,以及按章作业与否;

3)重大事故的预防工作需进一步强化。通过对重大事故的分析和研究,我们能够发现很多事故并非是偶然的,而是都有前兆的。这就时刻在提醒我们不要忽视生产中的任何一个有关重大事故的前兆,这就需要我们能够及时的对和安全生产有关的数据与信息进行客观缜密的分析,通过数据的对比分析,总结事故发生的规律。我们应当主要到,这是一项基础工作,必须通过长期不断的积累才能实现,例如,当某时间中的某个地点,某隐患频频发生,就能够导致某个事故会随时发生,这样应当建立一个科学的事故预测模型,通过收集的生产过程中的数据进行量化的分析;

4)隐患没有及时处理隐患是事故发生的预兆,因此,排查与处理隐患也就成为了煤矿安全工作的重要方面。当前,很多煤矿处理隐患时采取的方式大多为发现隐患,进行隐患整改单填写,进行三定后处理,最终进行复查。事实上,在日常的生产过程中,各种隐患随时都会存在,因此在处理隐患的过程中如果都严格按照这样的一个程序的话,那么便会出现许多的超时现象。往往某个隐患的延迟未及时处理将会导致一个更大的事故发生。实现每一个发现隐患的闭合并及时处理,能够有效地预防事故的发生。

3 规程措施的编制存在漏项

规程措施是指进行某种施工以及作业的指导性文件,必须严格遵照规程措施进行作业是避免事故一个有效的方法。目前,由于规程措施的编制通常都是由相关施工单位技术人员完成的,此后由相关业务科室和总工办进行规程评审,再进行使用。在这样的过程有两方面存在漏洞:一是由于相关单位的技术人员水平有限,为此在编制规程的中难免会出现漏编的现象;二是即使相关业务科室的人员能够发现章程制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但是依然不能保证规程措施的完整性。对煤矿井下事故的研究发现,很大一部分是因为规程措施编制的不够详实与完整而造成的,为此,我们可以发现解决规程措施的漏编问题能够有效的避免部分隐患及事故的发生。

4 煤矿安全管理系统应用的意义及重点

煤矿安全管理系统研究的实现是在计算机信息化的基础上实现的,能够通过其来解决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很多决定性过程点,气宗包括:隐患处理、事故预测、规程措施、灾害预防、员工培训、三违管理、安全证书管理、安全文档、人员考核日常管理、、事故追查、紧急物资储备、安全环境区域评价、动态避灾路线、应急预案、实时数据监测等规则,其内容囊括了煤矿生产中的人、机、环境等各个因素,能够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量化管理和数字化煤矿安全管理业务全过程的量化预测。进一步实现了系统地预防事故的发生,给安全生产业务过程,以及领导安全决策、矿井救灾抢险和事故预测预防提供了一整套解决方案。对现场中的隐患做到了及早发现和处理,预防隐患进一步恶化造成的事故;对于生产环境以及影响矿井安全的重大设施运行状态进行动态全过程监测,进一步规范和控制操作人员,更好地发挥现场安全员的“活探头"的作用;对工程施工全面进行电子化档案管理,编写并完善规程措施;对于事故实现量化超前预警,实行井下区域的安全评估,对于评估结果为“较危险”和“危险”的区域进行有侧重的关注并且找出提升该区域安全等级最快捷的办法,以此降低事故发生概率;对于生产中安全数据进行集中的管理,来实现多种数据展现方式,最大限度地调动以及整合全矿安全信息,来提供更加方便、快捷、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数字化平台。

5结论

煤矿安全管理工作能够适应煤矿企业发展新形式的需要,便于理清了事故发生的前因后果,进一步找准事故预防的控制点。依托煤矿安全管理系统的实施,能够使事故的预防工作更加科学和高效,从人、机、环境等多个方面实现了数字量化管理,开创安全管理工作新思路,从而形成一个长效机制,从本质上实现安全型矿井。

参考文献

[1]曾庆贵,袁秋新,刘永,单国文.矿井安全管理全息动态监控方法的研究与应用.煤矿安全,2003,34(11).

[2]王艺栋,井健.墓于Web的煤矿企业麦全信息管理系统.煤炭科学技术,2005,33(11).

[3]杨水龙.安全管理系统业务流程再造.矿业安全与环保,2003(3).

[4]薛占儒.煤矿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煤矿安全,2004,35(6).

煤矿安全规程范文第9篇

关键词:煤矿安全生产 国外经验 启示 措施

1 概述

我国是世界煤炭产量最大但也是煤矿事故伤亡人数最多的国家,每年煤矿事故死亡人数约占世界煤矿事故死亡总人数的80%左右,煤矿安全问题严重。近年来,煤矿企业的安全事故频发,特别是重特大安全事故不断上升,很难有效遏制。2010年全国煤矿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为1403起、死亡2433人;2011年为1201起、死亡1973人。虽然安全事故发生率整体呈下降趋势,但煤矿安全重大事故的发生率却在上升,2012年上半年全国煤矿先后发生7起重大事故,死亡98人,同比增加1起、18人,分别上升16.7%和22.5%。安全事故不仅给国家财产和煤矿职工生命安全造成巨大危害,而且还引起更大范围的社会影响,造成恶劣影响。在煤矿安全生产方面,世界多个产煤大国包括美国、澳大利亚、德国等的煤炭百万吨死亡率在上世纪80年代末已降到1人以下,煤矿安全生产状况得到了根本改善。

2 中国煤矿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

随着煤矿科技水平的提高,我国煤矿事故整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但在煤矿开采和生产过程中,各种事故仍有发生,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严重阻碍了煤矿的安全、高效生产,并对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这使得煤矿安全问题尤为突出。目前造成我国煤矿安全生产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煤矿开采技术落后 在煤炭开采技术方面,虽然国有重点煤矿开采技术已经有了很大提升,但是在众多的中小型煤矿和乡镇煤矿中,依然靠落后的工艺方式生产,不仅造成资源严重浪费,而且从业人员劳动强度非常大,安全隐患多。

2.2 安全管理技术落后 由于煤炭行业效益具有一定的起伏,许多煤矿企业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一线有经验的工人流失严重,造成煤矿企业技术人才和有经验的管理人才匮乏,导致部分煤矿企业安全管理技术方面基本为粗放式管理,相关管理制度和措施没有或者不落实。

2.3 安全生产管理观念落后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常出现采掘接替紧张时,采用非正规工作面开采和不使用防爆设备,瓦斯监测监控系统作为应付检查的工具,探头随意布置的情况。这些都是安全生产管理意识和观念落后的体现。安全生产管理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没有认识到安全生产管理也能创造效益。

2.4 安全培训工作组织落后 目前我国煤矿生产的一线作业人员大都是矿业技校毕业技工和经简单培训上岗的农民工。从业人员整体文化水平偏低、专业技能不足,很多工人没有经过专业的操作技能和安全知识培训,不能适应高强度的集约化、机械化的采煤作业。

3 国外煤矿安全生产制度的成功经验

3.1 美国:通过综合治理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 美国的煤矿安全生产也经历了从事故多发到加强立法和管理、最终进入“高产量、低伤亡”时期的变化过程。美国煤矿安全生产的高效率主要缘于美国管理层面基本技术的成熟。首先,由于美国市场环境以竞争和多元化的企业结构为主,高新技术得以更快速地广泛使用,特别是信息化技术的广泛采用,增强了煤矿开采的计划性和对安全隐患的预见性。其次,提高机械化自动化采掘来降低一线作业人员数量以及推广新型通风设备、坑道加固材料等,从而提高煤矿生产安全指标。与此同时,在煤矿安全执法领域,美国加强煤矿安全立法,建立安全检查、事故责任追究制和连带责任制,贯彻严格执法,先后制定了10多部法律,安全标准也逐年提高。通过“技术-法规-管理-监控”的综合治理,美国煤矿安全生产成为各国主要参考的对象。

3.2 澳大利亚:打造矿业安全文化,强调安全风险评估 澳大利亚煤矿安全被誉为是世界上最好的。澳大利亚煤矿安全生产的保障主要源于对矿业安全文化的打造。尽管澳大利亚煤矿生产已经采用综合机械化采掘,煤矿的安全管理已经达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平。但是,创造安全的工作环境和培养员工做出正确的安全决定的能力一直是澳大利亚追求的目标。其鼓励作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寻找潜在的事故和安全隐患,通过实施先进的安全管理方法,即安全风险评估来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坚持长期对煤矿作业人员的培训,促进他们掌握全面的煤矿生产技能和安全风险评估能力。澳大利亚对煤矿员工进行培训,实行考核通过制度。由各州的职业健康与安全机构通过考核,合格后发给培训合格证书,才能从事煤矿生产,并要求持续培训学习。先进的开发技术和安全管理技术(安全风险评估)使得澳大利亚每百万吨死亡率为0.014左右。

3.3 德国:完备的法律规程和先进的安全控制技术 德国的煤矿安全在全球主要产煤国家名列前茅,煤矿百万吨死亡率是0.04。从19世纪初期,德国就开始注重煤矿安全问题,并主张通过加强立法来控制煤矿企业和员工的安全生产行为。由于是欧盟成员和联邦制的国家,德国煤炭行业对于安全和矿工健康保护有三个层次的法律法规,分别是欧盟的框架法规、德国国内法、煤矿同业工伤事故保险联合会制定的法规。除此之外,先进的安全控制技术也是德国煤矿安全生产的保障。德国的矿山设备制造技术是世界一流的,矿井装备自动化程度较高。为保证法律规程和安全控制技术能产生准确的效果,德国建立了严格的执法监督机构。德国的煤矿安全执法监督机构分为四个层次,分别是企业经济能源与交通部、矿山与能源管理处、安全监察部和煤炭行业协会。这些机构从不同角度对煤矿安全生产实施监督和监察,共同协调处理煤矿安全生产中的问题。

4 国外启示与加强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措施建议

4.1 加强煤矿安全法律规程的制定 从美国、澳大利亚和德国的煤矿安全生产体系中,我们都可以发现法律规程是规范煤矿安全生产的基本保障。我国煤矿企业类型负责,既有国有大中型企业,也有乡镇企业,而且政企关系相对混乱,行政命令时常处于主导作用,急需建立完善煤矿安全生产的法律体系。目前,应在推进《刑法》、《矿山安全法》、《煤炭法》等相关法律修订的基础上,加快《安全生产法》等配套法规建设,修订《煤矿安全规程》并提升其法律位阶。

4.2 强化煤矿安全生产制度的执法监督 国外先进经验告诉我们法律规程的建立是安全生产制度上的基本保障,除非能全面贯彻实施,否则煤矿安全生产的基础保障将大打折扣。因此需要强化煤矿安全生产制度的执法监督。现阶段,应成立由第三方中立机构为主导,地方政府、企业和工会共同参与的安全监察机制。第三方机构作为安全评估、风险评估和事故评估的主导方,可在煤矿企业设立安全生产监事进行监察监督;地方政府则对所有辖区煤矿实行监督,落实监察监督结果;企业设立安全员,代表企业对井下采煤作业实行安全监察。最后,工会负责委派工人作为安检员,对企业生产实施安全检查。

4.3 加强技术研发和技术引进 国外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率和死亡率较低的原因,除了相关规程的保障,煤矿开采技术水平也是关键因素。煤矿安全生产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改进采煤工艺。根据煤矿企业规模大小,大中型煤矿应以发展综合机械化采煤为重点,提高装备现代化水平。中小型煤矿应装备完善的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对矿井上下各环节主要设备运行状态和瓦斯、煤尘、火、水、顶板压力等灾害实行全过程、全方位监测监控。

4.4 制定煤矿安全生产培训体系 各种技术的应用和法律规程的实施,落脚点都是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企业和政府应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加强煤矿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与在职教育,提高员工业务水平和安全知识及防范风险的意识与技能。培训体系应当包括入职基本技能资格培训、入职前的特殊生产技能培训、入职前安全风险评估技能培训以及岗位技能继续教育培训和安全继续教育培训等多个方面。实行严格的煤矿人员安全培训制度和一线作业人员安全培训准入制度。培训不达标的企业和个人不允许开展煤矿作业生产。

5 结束语

煤矿安全生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预防是关键。从国外先进国家的煤矿安全生产经验中学习,可以帮助我国加强煤矿安全生产水平的提高。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加强制度保障和技术保障才能不断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性能,减少事故发生,保障煤矿生产人员的生命安全,使煤矿安全工作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钱平凡,周健奇.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的国际经验与政策建议[R].中国经济导报,2013.

[2]林柏泉,常建华,翟成.我国煤矿安全现状及应当采取的对策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6(05).

[3]张宏宇.煤矿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02).

[4]徐阳.煤矿安全生产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2(06).

[5]乔利平.浅析煤矿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05).

[6]李运强,黄海辉.世界主要产煤国家煤矿安全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0(06).

煤矿安全规程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纳什均衡 ;博弈 ;煤矿 ;安全投资 ; 行为

中图分类号:X915.4 F40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101(2016)05003007

煤矿安全是社会高度关注的话题。煤矿安全所涉及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煤矿、煤矿员工四个参与方的行为、目标各不相同。

用博弈论研究煤矿安全监管的国外文献很少,国内文献比较丰富。使用博弈方法主要有静态博弈、动态博弈和进化博弈三类。静态博弈和动态博弈分析的目的是预测博弈的均衡和分析博弈的结果。静态博弈和动态博弈可以根据信息对称的情况分为完全信息和非完全信息。

一、文献回顾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假定参与方同时行动,参与人对其他参与人的特征、行动空间、支付水平等都完全清楚,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不一定知道其他参与人的特征、行动空间、支付水平等。这类静态模型如于国强[1](2015)、余吉安[2]等(2014)、肖兴志[3](2007)、宋艳[4](2011)、凤亚红、马静[5](2011)等。研究结论上,张相成[6](2008)给出了控制事故隐瞒的对策,设计了以信息技术、生物识别为基础的煤矿安监体系,解决事故隐瞒现象;方世建、丁守和[7](2009)建立了监管部门、小煤矿及矿工之间的两两博弈模型。董江爱、徐朝卫[8](2015)从制度角度分析了三个参与方在煤矿生产上的博弈。

动态博弈假定参与人的行动顺序有先后。冯群等[9](2013)建立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分析给定后验信念的贝叶斯均衡和分离的均衡策略,得出只有当安全生产带来的收益高于不安全生产的收益时,煤矿才会主动遵守制度;许晚晴等[10](2013)认为政府的策略选择非常重要;张国兴[11](2013)运用委托理论分析不完全信息条件下政府与企业之间建立契约激励机制的可能性和有效性,建立博弈模型来解决企业的逆向选择问题。

进化博弈理论是生物进化论和博弈相互影响的理论,假定参与人是有限理性的,参与人遵循某种比贝叶斯法则更简单的行为规则来采取和改变行动,参与人只要知道什么会发生,而不必知道为什么,决策由“基因”决定,这种博弈分析的目的是寻找博弈的稳定态―所有参与人都会选择的策略,并分析稳定态的影响因素。杨腾九[12](2009)运用进化博弈分析了存在腐败的煤矿安全监察模型,确定了煤矿安全监察的稳定态的影响因素。李娟[13]等(2013)运用系统动力学和演化博弈模型证明不存在演化稳定均衡;李新春[14-15](2015a,b)也用演化博弈和系统动力学证明不存在演化稳定策略。不存在演化稳定策略难以提出政策建议和办法,因而,本文不采用进化博弈模型。

为了弥补对煤矿安全投资的博弈研究局限于某几个管理环节或部分参与人之间的博弈这个缺陷,全面分析煤矿安全投资博弈各参与方的行为,需要建立完备的安全管理博弈模型,穷尽各参与方的行为,分析各参与方收益的影响因素,求解纳什均衡和精炼纳什均衡,预测最可能出现的均衡和改进均衡的策略。

二、煤矿安全水平及影响因素

煤矿安全水应了煤矿的生产状态,安全水平高说明事故和(或)损失低于预期;安全水平低说明事故和(或)损失超过预期;介于二者之间的安全水平可以称为正常安全水平的,表示基于煤矿行业的特性,符合预期的事故和(或)损失;这个预期是基于煤矿自身条件、煤炭开采科技水平(与安全投资有关)、煤矿员工业务素质(与安全投资有关)等因素,结合历年事故和损失统计得出。

在影响煤矿安全水平的因素中,煤矿自身条件是自然因素,改变的可能性非常小;煤炭开采科技水平和煤矿员工业务素质是可控因素,这个两个因素的有效配合可以提升安全水平,故安全投资可以提高安全水平。安全投资主要是由煤矿决定的,但是,煤矿员工、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影响煤矿的安全投资行为。安全投资的具体方向决策已经比较明确,根据梅强[16](1999),安全投资主要包括安全技术措施费、工业卫生措施费、安全教育费用、劳动保护费用和日常安全管理费用,通过其对某化工企业 (该企业未列日常安全管理费)的研究表明,对提升安全水平重要性降序排列榘踩教育费用、安全技术措施费、劳动保护费用、工业卫生措施费。煤矿历来比较重视安全技术措施投资和安全教育投资,因为这样可以提高安全水平,这两部分占总投资的比重也最高。

三、煤矿安全的各参与方行为分析

煤矿安全涉及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煤矿、煤矿员工四方,有文献将新闻媒体列为参与方,毋庸置疑,新闻媒体在煤矿安全生产方面的作用,但是一般局限于发生事故后的调查处理情况报道,可以间接提升煤矿安全水平,对于没有上市交易的煤矿企业没有直接影响,不会改变煤矿的安全水平和安全投资决策,因而,在研究直接决定安全水平的各方时,可以不考虑新闻媒体。

(一)中央政府

我国代表中央政府行使煤矿安全监管职能的是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中央政府从全局的高度看煤矿安全问题,希望煤矿安全水平高到没有伤亡事故。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建立各级安全监督管理机构,真正切切的监督、彻查、问责、处理。中央政府的行为可以简化为最严格监察和严格监察两种,其监察的对象是煤矿和地方政府。

(二)地方政府

代表地方政府的是各级地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地方政府从地区和同级别地区比较看安全生产问题,希望煤矿生产既能满足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监督考核,又能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地方政府的行为主要在监督煤矿采取合适的安全投资,保障安全水平在合适范围。地方政府与煤矿的利益有一致性,也有矛盾。一致性的一面体现在二者均要接受监察并共享煤矿生产的成果,煤矿获得利润,地方政府获得部分税收。矛盾的一面体现在地方政府要和同级别地区的安全水平作参考要求煤矿达到,而煤矿则会综合经济效益考虑安全投资的问题。

地方政府的行为可以简化为严格监管和监管两种,假定没有监管懈怠的现象,其监管察的对象为煤矿。严格监管为多次 (超过基本规定的次数)到现场 (井下),能查出安全问题,监管为能查出明显的安全问题,前者的监管力度大于后者。

(三)煤矿

煤矿主要从社会可接收的安全水平和综合经济效益来考虑安全投资问题。作为企业,煤矿的经济效益是其必须考虑的,但是安全事故频发可能会导致煤矿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要求下关闭,因此煤矿企业追求经济效益和合适的安全水平。

安全水平与安全投资高度正相关,煤矿的行为可以简化为安全投资高、安全投资正常和安全投资不足,分别对应煤矿的安全水平高、安全水平正常和安全水平低。这里安全投资高,应该比正常投资高一个较大百分比 (比如10%),安全投资不足应该比正常投资低一个较大百分比 (比如10%)。

(四) 煤矿员工

煤矿员工希望安全水平达到足够高,其目标是在保障安全的情况下最大化自己的收入。煤矿员工与煤矿博弈的行为可以简化为完全遵守安全规程、部分遵守安全规程、不遵守安全规程,与监察管理机构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博弈时的行为可以简化为主动揭发安全事故及隐患、保持沉默、隐瞒安全事故及隐患。

四、煤矿的安全投资博弈模型及分析

(一)博弈的基本假设

从博弈角度出发,在分析煤矿安全生产参与人的行为时,为了使模型比较简洁,同时又能基本反映煤矿安全管理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煤矿安全水平与安全投资正相关,安全投资越大,安全水平越高;

假设2:煤矿追求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在此目标下选择合适的安全水平;

假设3:地方政府追求经济利益 (主要是税收)和正常的安全水平;

假设4:煤矿员工追求自身收益最大化,其收益与收入和安全水平正相关;

假设5:中央政府监管地方政府,地方政府监管煤矿,煤矿监管员工,中央政府一般不直接监管煤矿,仅在有安全风险或发生事故时从煤矿员工处获取信息;

假设6:中央政府追求正常安全水平或高的安全水平;

假设7:完全信息假设,各参与方对对方的行动和收益完全了解。

假设8:同时行动假设,各参与方同时决定自己的行动。

(二)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构建与分析

煤矿安全水平是多方参与的结果,如上所述四个参与方均通过自己的行为和目标影响煤矿安全水平 (安全投资)。根据排列组合 (4个中取2个),四个参与方共6个博弈模型,去除不够合理的(见下文)模型,可建立如下四个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假定各参与方在选择行动时对对方的行动和各自的收益都清楚,并同时行动,煤矿安全管理和监督实际情况基本满足这个假定)。

1.煤矿与煤矿员工的博弈。 表1中M和W分别代表煤矿和煤矿员工,mij代表M采取行动mi (mi同时表示安全投资的大小)而W采取行动wj时M的收益,由公式 (1)决定;wji代表W采取行动wj而M采取行动mi时煤矿员工的收益,由公式 (2)决定。

安全投资高 m1m11,w11 m12,w21 m13,w31 安全投资正常m2 m21,w12 m22,w22 m23,w32 安全投资不足m3 m31,w13 m32,w23 m33,w33首先来分析煤矿的选择。当W采取w1时,综合影响M收益的各种因素来分析m11、m21和m31的大小。根据事故理论,人的行为是安全水平的关键因素,在煤矿事故损失为0时 (即不发生事故,煤矿正常运营,大概率事件),根据公式 (1),因为m1 >m2>m3,所以m11

当W采取w2时,分析m12、m22和m32的大小。在煤矿事故损失为0时 (即不l生事故,煤矿正常运营,概率较小),根据公式 (1),因为m1 >m2>m3,所以m12

当W采取w3时,分析m13、m23和m33的大小,此时发生事故概率很大,事故损失将显著上升,事故损失占煤矿收益的比例将显著上升,安全投资越高,事故损失相对越低,根据公式 (1),m13>m23>m33。即煤矿选择m1。

其次来分析煤矿员工的选择。当M采取m1时,安全投资高,安全水平也高,安全设备、劳保用品、安全投资等投入到位,根据公式 (2):wji=C2 - 选择wj策略付出的代价 - yj,可得w11和w21均高于w31,因为w31里面一定有罚款,w21可能有罚款,w11里面包含的完全遵守安全规程的付出的代价很高,所以w21>w11。综合得w21>w11>w31。即煤矿员工选择部分遵守安全规程w2。

当M采取m2时,安全投资正常,安全水平正常,根据公式 (2),类似上文的分析,可得w22>w12>w32。即煤矿员工仍然选择部分遵守安全规程w2。

当M采取m3时,安全水平低,不遵守安全规程事故率将大幅上升,员工面临罚款甚至伤亡事故,根据公式 (2),w13>w23>w33。即煤矿员工选择完全遵守安全规程w1。

根据上述分析,纳什均衡如表1中的下划线所示,该博弈有三个纯策略纳什均衡: (安全投资高,部分遵守安全规程), (安全投资正常,部分遵守安全规程), (安全投资低,完全遵守安全规程),根据基数定理[17](Wilson,1971),无混合策略均衡。

对纳什均衡进行精炼。对煤矿员工来说完全遵守安全规程代价太高,因而 (安全投资低,完全遵守安全规程)这个均衡出现的可能性很小。剩下两个: (安全投资高,部分遵守安全规程)和(安全投资正常,部分遵守安全规程),难以区分谁会出现,但可以得出结论:煤矿可以按照自己的对安全水平的判断来决定安全投资水平,因为这两个均衡煤矿的选择中有安全投资高和安全投资正常,而煤矿员工只会选择部分遵守安全规程。

为了进一步的理解模型,对表1中的字母用数字代替,计算依据为公式(1)和(2),C1,C2均取1, qj为煤矿事故损失,取0到1之间的数,yj 为选择wj面临的罚款表,取0-1之间的数.

先来分析煤矿员工W的选择。当地方政府L选择严格监管l1时,各种安全隐患均能被查出,结合公式 (7),煤矿员工的不会选择w6 (因为面临罚款),w5没有奖励和被开除的损失,w4有奖励也有损失,如果奖励足够诱人 (超过月工资的数十倍),w4会成为煤矿员工的首选,但这个奖励往往条件较多,不一定能兑现,因而,一般情况w5是最优选择。当地方政府选择监管l2时,由于监管力度与l1相比稍低,煤矿员工会倾向于w5和w6,不会选择w4,因为较低的监管力度使查出安全隐患的概率降低,举报了也是徒劳。到底是选择w5还是w6,取决于隐瞒的罚款究竟有多大,如果足够大 (比如为月工资的3倍),w5会是最优选择。

其次来分析地方政府L的选择。当煤矿员工W采取w4时,结合公式 (8),地方政府会选择l2;当W采取w5时,结合公式 (8),地方政府会综合考虑税收和安全风险 (涉及安全生产主管官员的政治前途),权衡利弊后选择l2或者l1;如果安全风险较高,地方政府会选择l1,如果安全风险较低,地方政府会选择l2。根据安全形势较为严峻这个现实,地方政府会选择l1。同理,当W采取w6时,地方政府会选择l1。

综合上述分析,博弈有唯一纳什均衡:(严格监管,保持沉默),这一均衡反应了煤矿监管的困y。要了解实际情况,地方政府必须严格监管,不能指望奖励让员工自己举报,除非举报的奖励足够诱人。 按照目前的管理制度,中央政府与煤矿之间,中央政府与煤矿员工之间,一般无直接相互作用,煤矿安全由地方政府监管,只有发生特别重大事故时,由国家煤矿安监总局成立调查组调查,与煤矿和煤矿员工发生直接的相互作用,此时的调查结果是非常值得信任的,故可以不分析中央政府与煤矿和煤矿员工的博弈。类似的,读者可以设计一个算例来分析各方行为。

(三)重复博弈

煤矿安全的监管实际是一个重复博弈的过程,因而上述四个博弈都会重复进行。在重复博弈的过程中,四个参与方主要的变动是,代表中央政府的国家安全监督管理总局会换届,地方政府和地方各级安全监督管理局会换届,煤矿员工也具有较高的流动性,根据这些特点,可以认为,重复博弈只会进行有限次,根据重复博弈的研究结论,如果均衡是唯一的,那么有限次重复博弈的结果和一次博弈的结果是相同的。因此,前文所述博弈模型可以只考虑博弈一次的情况,不需要再重新分析博弈的均衡。

(四)合作博弈

如果煤矿安全监管的实际情况违反假设(5),可建立合作博弈模型,由于合作博弈的分析框架与非合作博弈分析框架差异较大,限于篇幅和本文已有框架,不在本文展开,但合作博弈亦可作为煤矿安全博弈的分析工具。

(五)动态博弈和不完全信息博弈

如果煤矿安全监管的实际情况违反假设(7)和(8),可分别建立动态模型和非完全信息模型。实际情况一般比较符合这两个假设,故动态和不完全信息博弈可以不展开,一旦这两个假设不满足,则应该展开分析。

五、结论

总结四个模型,不难看出各方的基本选择:煤矿按照自己的意志决定安全投资水平,安全投资常常不足;地方政府监管力度取决于中央政府的监督力度;煤矿员工部分遵守安全规程,对安全事故隐患和调查保持沉默。通过博弈模型的分析,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在安全管理机制上彻底实行由国家安监总局垂直领导各级地方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因为地方政府监管力度取决于中央政府的监督力度,如果地方监管机构由国家安监总局垂直领导,国家安监总局的目标就能实现,就能彻底改变煤矿安全形势,提升安全水平。

二是煤矿违规的罚款应该与该煤矿的安全投资有可比性,提高煤矿违规成本。

三是事故损失与安全投资要有可比性,科学计算事故损失,尤其是低估命消失对社会和家庭的损失。

四是提高机械化程度,减少有伤亡可能的岗位的从业人员总数。把能够用机器设备代替人的活动都用机器来完成,安全水平一定能够有大幅度提升。参考文献:

[1]于国强. 我国煤矿安全生产行为的博弈分析[J]. 中国煤炭, 2015(11): 106-110.

[2]余吉安,陈哲,杨斌,等. 基于效用函数的煤矿企业安全投资博弈研究[J]. 中国软科学, 2014 (1): 115-125.

[3]肖兴志. 中国煤矿事故频发的博弈解释[J]. 财经问题研究, 2007(7): 28-34.

[4]宋艳,郭燕. 煤矿安全生产问题博弈分析[J]. 煤炭技术, 2011(4): 1-3.

[5]凤亚红,马静. 基于博弈论的煤矿安全管理[J].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2011 (5): 598-601.

[6]张相成. 煤矿安全事故隐瞒博弈分析及监管对策[J]. 煤矿安全, 2008(10): 125-128.

[7]方世建,丁守和. 基于博弈论的小煤矿安全问题分析[J]. 运筹与管理, 2009(4): 73-78.

[8]董江郏徐朝卫. 基于煤矿资源的利益博弈和策略选择――山西煤矿开采与经营中的政企关系研究[J]. 中国行政管理, 2015 (2): 78-83.

[9]冯群,陈红. 基于动态博弈的煤矿安全管理制度有效性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3(2): 15-19.

[10]许晚晴,赵连荣. 乡镇煤矿劳动关系博弈的政府策略选择[J].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13 (3): 29-34.

[11]张国兴. 基于博弈视角的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制分析[J]. 管理世界, 2013(9): 184-185.

[12]杨腾九. 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过程中的进化博弈分析[J]. 商业时代, 2009(36): 45-46.

[13]李娟,魏晓平,陈爱国,等. 基于SD的煤矿企业安全监管演化博弈分析[J]. 煤炭技术, 2011 (1): 238-240.

[14]刘全龙,李新春. 中国煤矿安全监察监管演化博弈有效稳定性控制[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4): 49-56.

[15]刘全龙,李新春,关福远. 煤矿安全国家监察演化博弈的系统动力学分析[J]. 科技管理研究, 2015, (5): 175-179, 184.

[16]梅强. 安全投资方向决策的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1999(5): 45-50.

[17]Wilson R. Computing Equilibria in N-Person Games[J].Siam Journal on Applied Mathematics, 1971, 21(1):80-87.

第5期,等:《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元小说叙述策略解析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8卷第18卷第5期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l.18No.5

上一篇:消防安全知识范文 下一篇:煤矿设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