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血清学范文6篇

时间:2023-02-23 10:08:19 版权声明

梅毒血清学

梅毒血清学范文第一篇

【关键词】 孕妇; 新生儿; 梅毒

18 cases of maternal serologic analysis

SONG Yuping, ZHANG Junqiang, CHAI Yinzhu

Department of Urology, the Central Hospital of Baotou City of Inner Mongolia, Baotou 01404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s: Understanding the treatment of syphilis in pregnant women and newborns. Methods: Collecting 2009 in our delivery of maternal serologic examination results, and serology exception of pregnant women and newborns to check the medical treatment cases for analysis. Results: Syphilis serology total 18 cases of abnormal pregnancy, maternal 2.8% over the same period, in which the acceptance of benzathine penicillin therapy in 10 cases, 66.6%. 16 neonates receiving TRUST checks, you should check the 88.9, 4 cases of TRUST-positive, but neither high titer had mother titer. Conclusion: Syphilis infection in pregnant women has an increasing trend, but formal treatment rate is low. We should strengthen antenatal clinic screening and treatment for syphilis. Syphilis in pregnant women should be tested by the newborn screening and be treated.

【Key words】 Pregnant women; Newborn; Syphilis

梅毒自上世纪80年代在中国重新流行后,发病率呈持续升高趋势,已构成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胎传梅毒的出现更加引起人们对梅毒问题的广泛关注。孕妇感染梅毒,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给胎儿,也可感染胎盘导致胎盘功能重障碍,导致流产、死胎、死产、非免疫性水肿、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围产期死亡或娩出先天梅毒胎儿,这些对孕妇本身及新生儿的健康都构成严重的危害。本文分析了2009年在我院住院的孕妇梅毒血清学检查情况,以便更好了解孕妇感染梅毒情况及感染梅毒后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收集2009年在我院住院分娩的孕产妇资料,包括一般人口统计学资料、梅毒血清学检查结果等。非梅毒螺旋体试验阳性或梅毒螺旋体试验阳性的孕妇除收集血清学检查结果外,同时收集其治疗情况及新生儿梅毒血清学检查结果等。

梅毒血清学检查使用的非梅毒螺旋体试验为甲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梅毒螺旋体试验为梅毒螺旋体抗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

孕妇梅毒定义为初次进行梅毒检测,且TP-PA为阳性的孕妇。

2 结果

2009年在我院产科分娩孕妇共640人,分娩前全部行梅毒血清学筛查,其中诊断为孕妇梅毒18例,占住院分娩人数的2.8%。

2.1梅毒血清学检查异常孕妇情况

18例TPPA阳性的孕妇,年龄17~39岁,平均26.7岁。18名孕妇均进行了TRUST检查,其中17例阳性,1例阴性。TRUST滴度在1∶4及以上者占孕妇梅毒的38%,其中4例TRUST滴度1∶4,滴度为1∶8、1∶6及1∶32各1例。

2.2治疗情况

10例孕妇接受苄星青霉素治疗,占应接受梅毒治疗的66.6%。4例接受非苄星青霉素治疗,其中2例罗红霉素治疗, 2例头孢曲松钠治疗。4例未接受治疗,占22.2%。

2.3新生儿情况

16例新生儿接受TRUST检查,占应检查数88.9%。TRUST阳性4例。其中2例新生儿TRUST滴度为1∶4,这2例新生儿母亲滴度分别为1∶32和1∶64。16例接受TPPA检查,阳性14例(87% ),阴性2例。在接受苄星霉素治疗的10名孕妇中, 9例新生儿进行了TRUST检查, 4例TRUST阳性, 6例TRUST检查阴性,占检查总数的66.7%。

3 讨论

梅毒是由苍白密螺旋体引起的慢性全身性疾病,早期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损害,晚期能侵犯血管神经系统等重要脏器。梅毒孕妇还能通过胎盘将病原体传给胎儿引起流产、早产、死胎或娩出先天性梅毒儿[1,2]。梅毒螺旋体感染胎儿后可广泛侵犯胎儿内脏、骨骼及皮肤黏膜,故妊娠合并梅毒可引起流产、死胎、早产、先天性梅毒等[3]。目前我国取消强制性婚检且早期梅毒的病征不易觉察,因此近10年来,年轻妊娠合并梅毒患者不断增加,多未获得早期治疗,通过胎传的危险性增大[4]。妊娠合并梅毒常导致流产、死胎、畸胎、死产、早产及先天性梅毒儿出生,严重威胁孕妇及围产儿健康。

2009年在我院分娩的640例孕产妇中,18例梅毒血清学检查异常,与广东等地相比,梅毒血清学阳性率偏高,但阳性率低于非洲国家产前门诊的梅毒血清学阳性率[5]。绝大多数妊娠合并梅毒患者无明显临床表现,以潜伏梅毒多见,只能靠血清学检查发现,本资料中18例均为隐性梅毒,这可能与孕期处于暂时性免疫抑制状态有关,也可能与目前抗生素的广泛使用或接受过青霉素治疗等有关,故受孕后筛查和规则治疗是预防先天性梅毒的重要举措。妊娠一旦确认,梅毒的筛查应随即进行。在高危人群中,妊娠20~32周再次复查以免漏诊。发现血清学检查为阳性时,劝导其尽早接受规范治疗,配偶也应同时给予正规、足量、彻底治疗。对不明原因的死胎、死产亦应行RPR检测。

在18例血清学阳性的孕妇中,接受规范产检和苄星青霉素治疗的只有10人,正规治疗率为55.5%,处于低水平。孕妇感染梅毒如果能采用青霉素规范治疗,既可治疗孕妇,又可预防和减少先天梅毒的发生,对改善妊娠结局、降低先天梅毒儿发生率有重要意义。我们认为孕期进行驱梅治疗具有双重目的,一方面治疗孕妇,杀灭孕妇体内梅毒螺旋体,阻止母体病变发展;另一方面预防和减少先天梅毒的发生。

在国内城市地区,孕妇产前检查的比例较高,但城市中流动人口产前检查的比例较低,应针对这些人群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并制定包括免费筛查在内的政策,提高孕妇梅毒筛查率,有效控制先天梅毒的发生。常用的梅毒血清学检查是检查病人的IgG抗体,此抗体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因此梅毒血清学异常的孕妇,即使没有发生胎儿宫内感染,新生儿梅毒血清学检查也可能出现异常,但这种异常通常在出生3个月后消失。在我们检查的16例新生儿中,TRUST阳性4例,但其滴度均未高过母亲滴度,这些新生儿只能作为先天梅毒疑似病例。但考虑到先天梅毒的严重后果,这些新生儿都应接受梅毒治疗。IgM抗体不能通过胎盘,如果检查到新生儿IgM抗体阳性,强烈提示胎儿宫内感染梅毒的发生,有条件的医院应该开展此项检查,以加强对梅毒宫内感染的诊断。国内外的经验都表明,先天梅毒是完全可以预防的。合理的梅毒筛查和对妊娠期梅毒进行规范的治疗及随访,可以有效预防先天梅毒的出现。我国梅毒发病率近年不断上升,在孕妇中广泛开展梅毒筛查工作十分必要。

我们认为妊娠合并梅毒的孕妇,在产前门诊必须进行高危妊娠管理,并认真填写传染病报告卡,产科、皮肤科、儿科医生应该共同监测追踪随访母婴。梅毒母婴经规范的抗梅毒治疗后,应该随访2~3年,,第1年每3个月随访1次,以后每半年随访1次,包括临床症状及血清学检测,并汇总资料以探讨梅毒对母婴健康的远期影响。产前检查一旦发现妊娠合并梅毒的孕妇,医生必须将病程详细告知孕妇,其丈夫也应该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查,一旦确诊为梅毒,也应该同时治疗,治疗期间应避免性生活。孕妇及其丈夫应该对该疾病知情,只要能早发现及规范治疗,妊娠合并梅毒是能够治愈的,而且能够孕育一个健康的新生命。

参考文献

1 张尚民,张荣娜.妊娠梅毒192例临床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4,39:682.

2 刘丝荪,易为民.梅毒螺旋体感染与围产儿预后[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5,21(2):347.

3 李自强,刘荣卿.色素沉着的生物学机制研究进展[J].重庆医学,2001,30(5):257.

4 吕军,黄彩霞,曾燕,等.妊娠合并梅毒的临床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1,36(8):456.

5 Cheng JQ, ZhouH, Hong FC, et a.l Syphilis screeningand intervention in 500, 000 pregnantwomen in Shenz-he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J]. Sex Transm Infect, 2007, 83(5): 347-350.

梅毒血清学范文第二篇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20.228

材料与方法

试验材料:2008年以来在我院性病门诊就诊的梅毒患者治疗前的血标本83 份。诊断依据GB 15974-1995梅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试剂与仪器:TRUST试剂盒,TPPA试剂盒,ELISA试剂盒。酶标仪,洗板机。

试验方法:TRUST、TPHA、ELISA的检测均严格按使用说明书操作。每份标本同时用 TRUST、TPHA、ELISA三种方法进行测定。同时进行室内质控。还用卫生部2008年室间质评作为标准,来保证结果可靠性。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TPPA滴度与TP-ELISA S/CO值采用相关系数检验。

结 果

TRUST试剂检测83例梅毒血清,阳性16例,阴性67例,阳性率19.2%。两种特异性抗体检测结果,TPPA法测定83例梅毒血清,77例阳性。6例阴性,阳性率92.7%。ELISA法测定83例梅毒血清,79例阳性,4例阴性,阳性率95.1%。TPPA与TP-ELISA方法比较,P>0.05,两种方法无统计学差异。TRUST与TP-ELISA,TPPA两种方法比较,P

讨 论

ELISA是检测梅毒最常用的方法,属于特异性梅毒血清学试验。ELISA阳性的标本,表明标本中含有梅毒特异性抗体,是感染的标志。双抗原夹心ELISA螺旋体特异性抗体其结果为客观读取,易于保存,可以自动化、标准化、大批量同时检测,工作中对ELISA的室内质量控制也有更多的经验,故更宜采用。

TRUST是非特异性梅毒血清学试验的常用方法,但如果RPR滴度很低,低于1:4以下,不排除假阳性的可能,因为一些年老人、感冒、风湿病等都可能导致假阳性的现象. TRUST法为非特异性试验,存在一定的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不易作为梅毒筛选试验,以免引起漏诊。TRUST阳性的患者往往是梅毒现症感染者,临床上即可开展治疗,并且随成功的治疗滴度逐渐下降,可以作为疗效观察的指标。

TPPA是梅毒的确认试验,检测特异性抗体,常用于筛检阳性标本的确认,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血清、血浆皆可用于检测的特点。但其结果为主观判断,不易保存,出具滴度结果时成本较高,反应时间较长,最少需要2小时以上,对操作人员的水平要求较高,不适于大批量的筛选试验。

ELISA阳性、TRUST阴性的患者,一般为梅毒既往感染者。一般说,如果RPR和TPPA/TPHA两个阳性,诊断成立,而ELISA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也有一定假阳性。本文有2例老年手术患者,ELISA阳性、S/CO值在灰色区,TRUST,TPPA都为阴性,结合临床提示ELISA为假阳性。本文的数据反映:ELISA与TPPA的检测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P>0.05),且无假阴性结果。TRUST法与TPPA法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故作者常规检测梅毒血清学试验的常方法ELISA和TRUST法。阳性标本再用TPPA法进行确定。

参考文献

1 周方满.几种检测梅毒试验血清学试验的结果比较.现代实用医学,2007,19(5):389.

梅毒血清学范文第三篇

关键词:梅毒;酶联免疫吸附法;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胶实验;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具有高度传染性。梅毒血清学实验是目前国内外诊断梅毒的主要实验室检查方法。我实验室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胶实验(TPPA)和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对231例疑似梅毒患者血清样本进行检测,并对三种检测结果和方法的优缺点进行分析比较。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血清标本均来自内江市中医医院2011年~2013年临床做输血前和手术前检查的患者14412例。

1.2试剂与仪器 ELISA试剂由北京万泰生物药业股份公司提供,RPR实验试剂由上海科华生物技术公司提供,TPPA试剂由日本富士株式会社提供。仪器为安图2010酶标仪。

1.3方法 所有血清标本分别用ELISA和RPR法同时进行检测,对两法或其中一法筛查出结果为阳性的231例标本进一步做TPPA实验,操作严格按照各说明书进行。ELISA检测以OD>CUTOFF值为阳性,TPPA>1:80为阳性,RPR以出现肉眼可见凝集为阳性。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2 结果

2.1所有14412例标本中,ELISA法检出228例阳性,检出率为0.19%(228/14412),RPR法检出53例阳性,检出率为0.02%(53/14412),两法符合率为98.74%(14231/14412)。

3 讨论

人体感染梅毒螺旋体后机体主要产生两类抗体,一类为抗梅毒螺旋体的特异性抗体,感染2~4w既可检出,本实验中ELISAT和TPPA实验即为此类实验;另一类是抗梅毒螺旋体破坏患者组织后释放出的某些物质的抗体,称为反应素,检出时间比特异性抗体的时间迟2w本实验中RPR实验即为此类实验。

RPR实验检测的是血清反应素,即类脂质非特异性抗体,多种疾病如急性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患者体内均出现反应素。一般在硬下疳出现后4w才能检出,RPR实验一期梅毒阳性率较低,二期梅毒的阳性率较高,隐性梅毒的阳性率也明显低于另两种检测方法。仅用RPR实验做梅毒筛查实验漏检率相当高,本次实验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国内林益根[1]等人报道其敏感性仅74.71%。但其滴度变化与治疗和病程变化有关,所以可以作为疗效观察和随访有无复发或再感染的指标。

TP-ELISA法是目前随着梅毒螺旋体基因工程抗原的研制成功而建立的方法,具有双重识别机制使假阳性和假阴性不易出现,故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ELISA法具有操作简便,易自动化,检验结果由仪器分析客观准确的特点,适合大批量的检验。

TPPA是将纯的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原包被在凝胶颗粒上,当抗原和血清中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时就会出现颗粒凝集现象,凝集的强度与抗体浓度成正相关。因此,TPPA具的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的特点,特别适用潜伏期梅毒和非螺旋体实验阴性而又高度怀疑的患者,是目前公认的较常用的梅毒确认实验。但是其操作烦琐,耗时长、试剂体格昂贵,结果依赖肉眼判断且不易保存,对操作者要求较高,不适于大批量的筛选实验。

TP抗体在血清中持续存在,不易转阴也不随病程发展和治疗好坏而变化,可终身或半终身保留,符合医院手术前或输血前需要对患者的梅毒现病史和继往病史有所掌握的要求。

国内李晓梅[2]报道TPPA法对梅毒患者诊断敏感性为83.72%,ELISA法敏感性为87.21%,两种方法的特异性均为100%。

ELISA和RPR法简单适用,具备常规使用方法的特点,因此两种联合运用,可减少假阳性和假阴性,用于输血前患者和手术前患者的常规检查以及疑似梅毒患者的筛查,具有更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林益根.四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的比较[J].中国皮肤性病学,2009,23(6): 382-384.

[2]李晓梅,梅毒血清学实验的方法评价[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6(20):1751-1753.

[3]李明友,黎永新,林茂锐,等. 3种梅毒血清学诊断试验的临床应用评价[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09).

[4]刘嫦娥. 两种方法检测梅毒抗体的方法学评价[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8(05).

[5]陈刚. 梅毒血清学试验异性抗体与非特异性抗体检测的临床应用[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02).

[6]李文,丁显平,刘胡敏,等.3种梅毒检测方法在献血筛检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 现代预防医学,2007(07).

[7]邵祯.三种梅毒血清学检查的应用评价[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03).

[8]柯琼浪.不同梅毒血清检测方法的意义比较[J]. 中国当代医药,2011(01).

[9]隗功浩.梅毒螺旋体实验室检测技术与研究进展[J]. 职业与健康,2011(02).

[10]宋云芳.梅毒血清学试验几种检测方法比较[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02).

[11]施保华.三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比较与评价[J].中国实用医药,2011(05).

[12]王东.检测梅毒抗体的两种方法比较[J]. 中外医学研究,2011(01).

梅毒血清学范文第四篇

[关键词]梅毒;血清学试验;分析

[中图分类号]R446.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12(a)-135-02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所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几乎可以侵犯全身各器官,并产生多样的症状和体征,对人体危害极大。为了解本地区于我院就诊人群的梅毒感染状况,本文对2006年1月~2007年6月于我院就诊并做梅毒血清学试验的5774例检测结果分析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检测对象

检测对象为我院住院患者术前、产前、输血前医疗上要求必须检测者及在门诊就诊需检测者。年龄最大者91岁,最小者仅4h。空腹静脉采血分离血清,于-20℃保存备用。

1.2 试剂

梅毒螺旋体抗体(Anti-TP)诊断试剂盒(北京万泰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1.3 仪器

Reader2010型酶标仪(奥地利产);anth.sfiudo洗板机(郑州博赛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生产)。

1.4 方法

双抗原夹心ELISA法,严格按照试剂盒使用说明书操作,用酶标仪判断结果。

2 结果

2.1 检测结果

5774例梅毒血清学试验检测结果显示:阳性219例,占检测总数的3.79%。其中,男性阳性85例,占检测总数的1.47%,占男性检测数的3.02%;女性阳性134例,占检测总数的2.32%,占女性检测数的4.53%。小于1岁年龄段共检测122例,阳性15例,占检测总数的0.26%,占该年龄段的12.30%。1~20岁年龄段共检测497例,男性阳性0例,女性阳性7例,均为16岁以上的人群。21~40岁年龄段共检测2644例,阳性131例,占检测总数的2.27%,占该年龄段的4.95%,其中,男性44例,占检测总数的0.76%,占该年龄段的1.66%;女性87例,占检测总数的1.51%,占该年龄段的3.29%。41~60岁年龄段共检测1699例,检出阳性53例,占检测总数的0.92%,占该年龄段的3.12%。61岁以上年龄段共检测812例,阳性13例,占检测总数的0.23%,占该年龄段1.60%。见表1。

2.2 阳性患者的年龄分布情况

219例感染者中男性85例,占阳性总数的38.81%;女性134例,占阳性总数的61.19%。感染者女性多于男性,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21~50岁年龄组感染者168例,占阳性总数的76.71%;其余年龄组感染者51例,占阳性总数的23.29%,两者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见表2。

3 讨论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其传染性强,感染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它的发展威胁着我国公共卫生的安全。因此,方便、快速、敏感和特异性高的血清学检测方法对尽早诊断并控制传染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梅毒可产生多种多样的症状和体征,也可多年无症状而呈潜伏状态,主要是通过性关系传播,也可通过胎盘传给下一代。其次,还可通过接吻、哺乳、输血以及意外直接接触等途径传播。人体是梅毒的唯一传播源,因此,未经治疗的病人在感染后的1年内最具有传染性,有报道称,半数人类感染量(IDso)为50条梅毒螺旋体。本文检测5774例,检出阳性219例,占总检测人数的3.79%,较文献报道高,这可能与检测对象有一定的关系。本次检测主要是以我院住院患者术前、产前、输血前医疗上要求必须检测者为对象,其余则为门诊医生怀疑感染者及主动要求检测者。

过去认为,怀孕16周前胎盘绒毛细胞滋养层对梅毒螺旋体有屏障作用,孕24周后胎盘绒毛细胞萎缩,梅毒螺旋体才得以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液循环引起宫内感染。近年来,经过电镜检查发现细胞滋养层细胞存在于整个妊娠期,并有在早期流产胚胎组织内检测到梅毒螺旋体的报道。故认为梅毒螺旋体在妊娠的任何时期均可穿过胎盘引起胎儿宫内感染。本文检测出小于1岁年龄组感染者达15例之多。笔者追踪检查,结果显示感染儿母亲均为梅毒感染者,这充分说明胎儿是在宫内被母体已感染的血液感染所致。

21~50岁年龄段感染者占阳性总数的76.71%,比例极高。此年龄段人群与50岁以上年龄段人群相比较,社会生活更为多样化、环境更为复杂、生活节奏较快,因此,接触和感染梅毒的可能性更大。同时笔者还发现,此年龄段中,男性感染者占阳性总数的27.85%,而女性感染者占阳性总数的48.85%,大大高于男性,数据还显示,在此21~50岁的感染者中,年龄越小的女性感染者比例越高。21~30岁的女性感染者占阳性总数的21.46%,而男性仅为9.13%。另外。61岁以上年龄段感染率较低,占阳性总数的5.93%,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笔者认为,这一年龄段的人社会交往相对减少,大多数人经济实力较差,责任心又较强,害怕受到社会道德的谴责,所以感染者较少。

梅毒血清学范文第五篇

关键词:梅毒;TRUST;TPPA

梅毒是由苍白密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TP)感染所致的一种性传播疾病,可以累及多个器官和组织,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近年来其发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1,2],由增长较快的珠江三角洲及附近地区的向全国各地蔓延,各地发病率增长都较快。为了解本地区近几年梅毒的感染情况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恰当的防治措施,我们对2005年到2009年1155 例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5年至2009年来院就诊的可疑梅毒患者血液标本。

1.2 检测方法 静脉抽血3ml,离心后取血清做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TRUST)及梅毒螺旋体乳胶凝集试验(TPPA),操作均按标准操作规程(SOP)进行。

1.3 检测试剂TRUST试剂由上海荣盛生物技术公司生产;TPPA试剂由日本富士公司生产;仪器使用北京海淀电子医疗仪器厂生产的W2-2A型微量震荡器;荷兰产可调移液器及U型反应板。使用试剂三证具全,均在有效期内使用。

2结果

2.1 2005-2009年梅毒血清学检测情况见表1。

注:2005年到2009年TRUST、TPPA阳性检出率逐年上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非常显著(TRUST:x2=40.66,P

2.21155例梅毒检测标本中性别情况见表2。

注:2005年到2009年梅毒检测男性多于女性,经统计学分析差异非常显著(x2=57.99,P

2.3 1155例梅毒检测标本中年龄最小的7岁,最大的77岁,根据性生理特点分为五个年龄段,见表3。

注:以TPPA阳性判为梅毒患者,各年龄段检出率不同,经统计学分析,差异非常显著(x2=151.69,P

2.4 325例梅毒阳性标本TRUST滴度分布情况见表4。

注:325例梅毒阳性标本中,TRUST以低滴度居多,经统计学分析,差异非常显著(x2=46.06,P

3讨论

梅毒血清学检测是许多服务行业、义务献血者等群体体检的必检项目之一,也是现症病人诊断及疗效观察的重要手段。对可疑梅毒患者进行血清学试验是诊断和控制梅毒流行的重要环节之一。从表1可以看出,2006年后,梅毒的发病率显著增高,检出率达到或超过了25%,文献报道近年来我国梅毒发病率迅速增长,为法定报告性病之首[3],本文检测结果与其一致。

1155例梅毒检测标本中,有9例TRUST阴性而TPPA阳性,考虑就诊者有既往梅毒史,或是梅毒治疗过程检测的患者,梅毒初筛试验(TRUST)已经正常,还可能是梅毒感染初期,非特异性抗心磷脂抗体还没有产生而特异性梅毒螺旋体抗体已产生之故。

从表2可以看出,男女之比在不同年份基本相同,平均为1.4:1,经统计学分析差异非常显著(x2=57.99,P

从表3可以看出,以26-35岁年龄组的发病率最高(45%),其次是36-45岁年龄组(24%),经统计学分析,差异非常显著(x2=151.69,P

从表4可以看出,325例梅毒阳性标本中,TRUST以低滴度居多,

由于梅毒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受到影响,感染艾滋病的危险性明显增加,所以对确认梅毒的患者应该做HIV初筛检查,这对治疗和预防艾滋病的传播有重要意义[7]。

参考文献

[1] Chen ZQ,Zhang GC,Gong XD,et a1.Syphilis in China results ofa national surveillance[J].Lancet,2007,369(9556):132~138

[2]王英,倪大新.2004~2007年中国法定报告性传播疾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疾病监测,2008,23(8):481~483

[3]李伟,赵进,王兵,等.广西2001-2006年 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7,21(11):685-686

[4]饶燕,固玲.早期梅毒146例临床分析[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7,21(8):507

[5]陈清.早期梅毒186例临床分析[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5,19(10):623

[6]吴志华.现代性病学[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

梅毒血清学范文第六篇

[关键词]产前筛查;梅毒;血清学检测;诊断

梅毒是一种传染性较强的人类性传播疾病,其病原体主要为梅毒螺旋体,传染性较强,危害性较为严重。梅毒通常可分为先天性梅毒和获得性梅毒,其中先天性梅毒主要传播方式为母婴传播,母体携带的梅毒螺旋体通过胎盘组织传染给宫内胎儿,可能会导致胎儿早产、流产等妊娠不利结局。因此,有必要在产前对孕妇进行梅毒筛查,以便于及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以减少梅毒的传播,改善妊娠结局。本次研究为了探讨不同梅毒血清检测方法在产前梅毒常规筛查中的应用效果,特于2014年1月~2015年6月选取500例进行梅毒筛查的孕妇进行研究,分别采取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法)、免疫胶体金法、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TRUST法)进行检测。现将研究结果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2014年1月~2015年6月,选取在我院进行产前梅毒常规筛查的500例孕妇进行研究,所有孕妇均进行产前梅毒常规筛查,孕妇的年龄分布于20~37岁之间,平均为(29.67±6.34)岁,孕周为12~32周,平均孕周为(21.94±9.57)周,其中有427例初产妇、73例经产妇。在进行研究前,孕妇及其家属均对研究方法和目的进行了详细的了解,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此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许可通过。

1.2研究方法

分别采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法)、免疫胶体金法、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TRUST法)对孕妇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测,每例孕妇均于清晨空腹状态时采集5mL的静脉血液,以3000r/min的速度进行离心处理,取血清进行检测。具体检测方法如下:(1)TPPA法:使用微量滴管将血清稀释液依次滴入微量反应板的第1~4孔中,每孔均滴入25μL血清稀释液,使用移液管将25μL血清稀释液转移到微量反应板的第1孔中,再以2倍递增的量依次转移到第4孔,未致敏粒子滴入至第3孔中,将致敏粒子滴入至第4孔中,并使用平板振荡器进行30s的振荡,使其混合,加盖,放置于室温中,2h后观察并记录结果。当粒子环增大且外周边缘不规则,或有均匀的凝集形成且呈膜状延伸,表示检测结果为阳性。(2)免疫胶体金法:将血清和胶体金试纸放置于室温中,将试纸带有箭头的一端放置入血清容器中,待10s后,将其平放,15min后观察并记录结果。当试纸的检测线和对照线位置均出现1条反应线时,表示检测结果为阳性。(3)TRUST法:在室温环境中,取0.05mL血清,置入试验卡圈中,均匀涂抹,滴入1滴TRUST试剂液,以每分钟100r的速度轻轻摇晃,8min后观察并记录结果。当试验卡圈中出现粉红色的凝集物质时,表示检测结果为阳性。

1.3观察指标

对比三种单一的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三种方法联合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以及阴性预测值。

以暗视野显微镜检查和VDRL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试验作为诊断金标准,显微镜下可见梅毒螺旋体,且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试验结果为阴性,即确诊为梅毒。敏感度=真阳性/(真阳性+假阴性);特异度=真阴性/(真阴性+假阳性);准确性=(真阳性+真阴性)/总例数;阳性预测值=真阳性/(真阳性+假阳性);阴性预测值=真阴性/(真阴性+假阴性)。

1.4统计学方法

在SPSS17.0软件中录入数据,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表示为[n(%)],进行x2检验。三组之间的敏感度、特异度等数据采用2×3卡方表格检验,三组与三组联合检测之间的数据采用2×4卡方表格检验。当P

2结果

500例进行产前梅毒常规筛查的孕妇中,有448例孕妇被确诊为梅毒阳性,52例孕妇为阴性。三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以及阴性预测值均不存在显著差异(x2=0.674、0.400、0.254、0.104、0.085,P=0.714、0.819、0.881、0.949、0.959),但三种检测方法联合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以及阴性预测值均明显高于单一的检测方法(x2=35.953、14.484、50.323、26.975、50.381,P=0.000、0.002、0.000、0.000、0.000)。见表1~2。

3讨论

梅毒是一种由梅毒螺旋体入侵机体引发的感染性疾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性传播疾病,其临床表现以生殖器官溃疡为主。一般情况下,梅毒可分为先天性梅毒和获得性梅毒,获得性梅毒是指通过传播的梅毒,先天性梅毒是指妊娠期孕妇体内的梅毒经胎盘组织进入宫内胎儿体内引发的梅毒。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和观念的转变,梅毒的发病率逐渐增高,通常表现为潜伏性的梅毒,如孕妇携带有梅毒螺旋体,很可能会传染给其宫内胎儿,导致胎儿宫内死亡、胎儿畸形等妊娠不利结局的发生。因此,有必要对妊娠期孕妇进行产前梅毒筛查,以尽早发现孕妇的梅毒携带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临床上检测梅毒螺旋体的方法主要有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法)、免疫胶体金法、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TRUST法),其中TPPA法主要是通过对梅毒病原体进行分包处理,采用致敏粒子和未致敏粒子进行对比,观察其凝集反应,以检测梅毒螺旋体,这种检测方法相对较为简单,检测所需时间较少,可在2h内对结果进行判断,通常被应用于大规模的梅毒筛查;胶体金法主要是通过试纸在血清中放置后的反应线出现数目进行判断,操作相对简单,检测较为快速,但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容易出现漏诊;TRUST法主要是通过特制的TRUST试剂液对血清中的反应素进行检测,操作简单,但容易受到机体其它免疫性病变的影响,容易出现假阳性情况。

本次研究分别采用TPPA法、免疫胶体金法、TRUST法对500例孕妇的梅毒螺旋体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显示,这三种检测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以及阴性预测值方面均不存在明显差异,再对三种方法联合检测的检出情况进行观察后发现,联合检测的检出准确性较之单一检测明显更高(P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上一篇:浅基础工程范文 下一篇:女大学生创业范文

免责声明
发表评论  快捷匿名评论,或 登录 后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