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药品管理制度范文

时间:2023-02-27 15:03:30

麻醉药品管理制度

麻醉药品管理制度范文第1篇

(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七章第三十九条规定:品属特殊管理药品之一,要执行特殊的管理办法,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制定。

(二)按照国务院文件,国发[1987]103号《品的管理办法》的通知精神,特制定医院药剂科品的管理制度,一九七九年九月十三日国务院颁发《品管理条例》同时废止。

(三)品系指连续使用易产生身体依赖性且能成瘾癖的药品,主要有阿片类、可卡因类、大麻类、合成类及卫生部指定的其它易成瘾癖的药品,药用原植物及期制剂,我国规定的品范围共八类,33个品种。

(四)医院药剂科品的管理和使用,必须按国发103号《品管理办法》的精神进行采购,管理和使用,医疗单位及个人,不得自行更改管理办法。

(五)品只限于医疗、教学、科研需要,医院制剂室制备含有品的制剂,需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县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方可自行配制,未经批准的任务单位和个人不得自行配制。

(六)具有品处方权的医务人员必须具有医师以上技术职称,并经考核能正确使用品,本院医务人员的品处方权需经医务科负责批准,并将医师签字式样送药剂科备查。

(七)进行计划生育手术的医务人员经考核能正确使用品的,在进行手术期间有品处方权。

(八)品和用量:每张处方针剂不得超过二日常用量,片剂、酊剂、糖浆剂等不得超过三日常用量,连续使用不得超过七天。

(九)品处方书写要求:处方要用专用处方(红底黑字)书写工整,字迹清晰,写明病情,医师签全名,划价、配方、发药及核对人员均应签全名,并进行品处方登记,医务人员不得为自已开方使用品。

(十)经县以上医疗单位诊断需使用品的危重病人可由县以上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单位,凭医疗诊断书和户口簿核发<品专用卡>患者凭“专卡”到指定的医疗单位规定开方取药,具体按<品专用卡>的有关规定执行。

(十一)医院药剂科应根据国务院对品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和监督本院品的管理和使用,禁止非法使用、储存、转让或借用品,对违反规定滥用品者,药剂科有权拒绝发药,并及时向院领导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十二)医院抢救病人时,急需品者,如手续不完备时,可先发放该病例一次性使用剂量之后补办手续。

(十三)医院的医疗、教学、科研所用的品按<品管理办法>使用,药剂科要严格执行<品管理办法>中的关规定,严格保管,合理应用,杜绝滥用,防止流痹,严格实行品的“五专制度”;专人负责,专柜加锁,专用处方,专用帐册,专册登记。

(十四)品处方应完整保存三年备查

(十五)药剂科各班组品的管理和使用,要有专人负责管理、班班交接、认真填写品交班笨及处方登记本。

(十六)药剂人员在调配品时,要严格审查处方,对不符合规定的品处方,拒绝调配。

(十七)药剂科主任应定期检查本院的品管理使用情况,发现总是及时解决处理。

麻醉药品管理制度范文第2篇

第一条为加强品和的管理,保证品和的合法、安全、合理使用,防止流入非法渠道,根据药品管理法和其他有关法律的规定,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品药用原植物的种植,品和的实验研究、生产、经营、使用、储存、运输等活动以及监督管理,适用本条例。

品和的进出口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办理。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品和,是指列入品目录、目录(以下称目录)的药品和其他物质。分为第一类和第二类。

目录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公安部门、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制定、调整并公布。

上市销售但尚未列入目录的药品和其他物质或者第二类发生滥用,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的,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公安部门、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将该药品和该物质列入目录或者将该第二类调整为第一类。

第四条国家对品药用原植物以及品和实行管制。除本条例另有规定的外,任何单位、个人不得进行品药用原植物的种植以及品和的实验研究、生产、经营、使用、储存、运输等活动。

第五条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全国品和的监督管理工作,并会同国务院农业主管部门对品药用原植物实施监督管理。国务院公安部门负责对造成品药用原植物、品和流入非法渠道的行为进行查处。国务院其他有关主管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与品和有关的管理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品和的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公安机关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造成品和流入非法渠道的行为进行查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关主管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与品和有关的管理工作。

第六条品和生产、经营企业和使用单位可以依法参加行业协会。行业协会应当加强行业自律管理。

第二章种植、实验研究和生产

第七条国家根据品和的医疗、国家储备和企业生产所需原料的需要确定需求总量,对品药用原植物的种植、品和的生产实行总量控制。

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根据品和的需求总量制定年度生产计划。

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国务院农业主管部门根据品年度生产计划,制定品药用原植物年度种植计划。

第八条品药用原植物种植企业应当根据年度种植计划,种植品药用原植物。

品药用原植物种植企业应当向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国务院农业主管部门定期报告种植情况。

第九条品药用原植物种植企业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国务院农业主管部门共同确定,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种植品药用原植物。

第十条开展品和实验研究活动应当具备下列条件,并经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

(一)以医疗、科学研究或者教学为目的;

(二)有保证实验所需品和安全的措施和管理制度;

(三)单位及其工作人员2年内没有违反有关禁毒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行为。

第十一条品和的实验研究单位申请相关药品批准证明文件,应当依照药品管理法的规定办理;需要转让研究成果的,应当经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

第十二条药品研究单位在普通药品的实验研究过程中,产生本条例规定的管制品种的,应当立即停止实验研究活动,并向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根据情况,及时作出是否同意其继续实验研究的决定。

第十三条品和第一类的临床试验,不得以健康人为受试对象。

第十四条国家对品和实行定点生产制度。

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品和的需求总量,确定品和定点生产企业的数量和布局,并根据年度需求总量对数量和布局进行调整、公布。

第十五条品和的定点生产企业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药品生产许可证;

(二)有品和实验研究批准文件;

(三)有符合规定的品和生产设施、储存条件和相应的安全管理设施;

(四)有通过网络实施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和向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生产信息的能力;

(五)有保证品和安全生产的管理制度;

(六)有与品和安全生产要求相适应的管理水平和经营规模;

(七)品和生产管理、质量管理部门的人员应当熟悉品和管理以及有关禁毒的法律、行政法规;

(八)没有生产、销售假药、劣药或者违反有关禁毒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行为;

(九)符合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公布的品和定点生产企业数量和布局的要求。

第十六条从事品、第一类生产以及第二类原料药生产的企业,应当经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初步审查,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从事第二类制剂生产的企业,应当经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

第十七条定点生产企业生产品和,应当依照药品管理法的规定取得药品批准文号。

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组织医学、药学、社会学、伦理学和禁毒等方面的专家成立专家组,由专家组对申请首次上市的品和的社会危害性和被滥用的可能性进行评价,并提出是否批准的建议。

未取得药品批准文号的,不得生产品和。

第十八条发生重大突发事件,定点生产企业无法正常生产或者不能保证供应品和时,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以决定其他药品生产企业生产品和。

重大突发事件结束后,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及时决定前款规定的企业停止品和的生产。

第十九条定点生产企业应当严格按照品和年度生产计划安排生产,并依照规定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生产情况。

第二十条定点生产企业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将品和销售给具有品和经营资格的企业或者依照本条例规定批准的其他单位。

第二十一条品和的标签应当印有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的标志。

第三章经营

第二十二条国家对品和实行定点经营制度。

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品和第一类的需求总量,确定品和第一类的定点批发企业布局,并应当根据年度需求总量对布局进行调整、公布。

药品经营企业不得经营品原料药和第一类原料药。但是,供医疗、科学研究、教学使用的小包装的上述药品可以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的药品批发企业经营。

第二十三条品和定点批发企业除应当具备药品管理法第十五条规定的药品经营企业的开办条件外,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品和储存条件;

(二)有通过网络实施企业安全管理和向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经营信息的能力;

(三)单位及其工作人员2年内没有违反有关禁毒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行为;

(四)符合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公布的定点批发企业布局。

品和第一类的定点批发企业,还应当具有保证供应责任区域内医疗机构所需品和第一类的能力,并具有保证品和第一类安全经营的管理制度。

第二十四条跨省、自治区、直辖市从事品和第一类批发业务的企业(以下称全国性批发企业),应当经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内从事品和第一类批发业务的企业(以下称区域性批发企业),应当经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

专门从事第二类批发业务的企业,应当经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

全国性批发企业和区域性批发企业可以从事第二类批发业务。

第二十五条全国性批发企业可以向区域性批发企业,或者经批准可以向取得品和第一类使用资格的医疗机构以及依照本条例规定批准的其他单位销售品和第一类。

全国性批发企业向取得品和第一类使用资格的医疗机构销售品和第一类,应当经医疗机构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

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批准全国性批发企业时,应当明确其所承担供药责任的区域。

第二十六条区域性批发企业可以向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内取得品和第一类使用资格的医疗机构销售品和第一类;由于特殊地理位置的原因,需要就近向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内取得品和第一类使用资格的医疗机构销售的,应当经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批准区域性批发企业时,应当明确其所承担供药责任的区域。

区域性批发企业之间因医疗急需、运输困难等特殊情况需要调剂品和第一类的,应当在调剂后2日内将调剂情况分别报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第二十七条全国性批发企业应当从定点生产企业购进品和第一类。

区域性批发企业可以从全国性批发企业购进品和第一类;经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也可以从定点生产企业购进品和第一类。

第二十八条全国性批发企业和区域性批发企业向医疗机构销售品和第一类,应当将药品送至医疗机构。医疗机构不得自行提货。

第二十九条第二类定点批发企业可以向医疗机构、定点批发企业和符合本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的药品零售企业以及依照本条例规定批准的其他单位销售第二类。

第三十条品和第一类不得零售。

禁止使用现金进行品和交易,但是个人合法购买品和的除外。

第三十一条经所在地设区的市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实行统一进货、统一配送、统一管理的药品零售连锁企业可以从事第二类零售业务。

第三十二条第二类零售企业应当凭执业医师出具的处方,按规定剂量销售第二类,并将处方保存2年备查;禁止超剂量或者无处方销售第二类;不得向未成年人销售第二类。

第三十三条品和实行政府定价,在制定出厂和批发价格的基础上,逐步实行全国统一零售价格。具体办法由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制定。

第四章使用

第三十四条药品生产企业需要以品和第一类为原料生产普通药品的,应当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送年度需求计划,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汇总报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后,向定点生产企业购买。

药品生产企业需要以第二类为原料生产普通药品的,应当将年度需求计划报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并向定点批发企业或者定点生产企业购买。

第三十五条食品、食品添加剂、化妆品、油漆等非药品生产企业需要使用咖啡因作为原料的,应当经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向定点批发企业或者定点生产企业购买。

科学研究、教学单位需要使用品和开展实验、教学活动的,应当经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向定点批发企业或者定点生产企业购买。

需要使用品和的标准品、对照品的,应当经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向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单位购买。

第三十六条医疗机构需要使用品和第一类的,应当经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批准,取得品、第一类购用印鉴卡(以下称印鉴卡)。医疗机构应当凭印鉴卡向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内的定点批发企业购买品和第一类。

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发给医疗机构印鉴卡时,应当将取得印鉴卡的医疗机构情况抄送所在地设区的市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并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备案。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应当将取得印鉴卡的医疗机构名单向本行政区域内的定点批发企业通报。

第三十七条医疗机构取得印鉴卡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专职的品和第一类管理人员;

(二)有获得品和第一类处方资格的执业医师;

(三)有保证品和第一类安全储存的设施和管理制度。

第三十八条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的规定,对本单位执业医师进行有关品和使用知识的培训、考核,经考核合格的,授予品和第一类处方资格。执业医师取得品和第一类的处方资格后,方可在本医疗机构开具品和第一类处方,但不得为自己开具该种处方。

医疗机构应当将具有品和第一类处方资格的执业医师名单及其变更情况,定期报送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并抄送同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医务人员应当根据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制定的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使用品和。

第三十九条具有品和第一类处方资格的执业医师,根据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对确需使用品或者第一类的患者,应当满足其合理用药需求。在医疗机构就诊的癌症疼痛患者和其他危重患者得不到品或者第一类时,患者或者其亲属可以向执业医师提出申请。具有品和第一类处方资格的执业医师认为要求合理的,应当及时为患者提供所需品或者第一类。

第四十条执业医师应当使用专用处方开具品和,单张处方的最大用量应当符合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的规定。

对品和第一类处方,处方的调配人、核对人应当仔细核对,签署姓名,并予以登记;对不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处方的调配人、核对人应当拒绝发药。

品和专用处方的格式由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规定。

第四十一条医疗机构应当对品和处方进行专册登记,加强管理。品处方至少保存3年,处方至少保存2年。

第四十二条医疗机构抢救病人急需品和第一类而本医疗机构无法提供时,可以从其他医疗机构或者定点批发企业紧急借用;抢救工作结束后,应当及时将借用情况报所在地设区的市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卫生主管部门备案。

第四十三条对临床需要而市场无供应的品和,持有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和印鉴卡的医疗机构需要配制制剂的,应当经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医疗机构配制的品和制剂只能在本医疗机构使用,不得对外销售。

第四十四条因治疗疾病需要,个人凭医疗机构出具的医疗诊断书、本人身份证明,可以携带单张处方最大用量以内的品和第一类;携带品和第一类出入境的,由海关根据自用、合理的原则放行。

医务人员为了医疗需要携带少量品和出入境的,应当持有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发放的携带品和证明。海关凭携带品和证明放行。

第四十五条医疗机构、戒毒机构以开展戒毒治疗为目的,可以使用美沙酮或者国家确定的其他用于戒毒治疗的品和。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国务院公安部门和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制定。

第五章储存

第四十六条品药用原植物种植企业、定点生产企业、全国性批发企业和区域性批发企业以及国家设立的品储存单位,应当设置储存品和第一类的专库。该专库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安装专用防盗门,实行双人双锁管理;

(二)具有相应的防火设施;

(三)具有监控设施和报警装置,报警装置应当与公安机关报警系统联网。

全国性批发企业经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设立的药品储存点应当符合前款的规定。

品定点生产企业应当将品原料药和制剂分别存放。

第四十七条品和第一类的使用单位应当设立专库或者专柜储存品和第一类。专库应当设有防盗设施并安装报警装置;专柜应当使用保险柜。专库和专柜应当实行双人双锁管理。

第四十八条品药用原植物种植企业、定点生产企业、全国性批发企业和区域性批发企业、国家设立的品储存单位以及品和第一类的使用单位,应当配备专人负责管理工作,并建立储存品和第一类的专用账册。药品入库双人验收,出库双人复核,做到账物相符。专用账册的保存期限应当自药品有效期期满之日起不少于5年。

第四十九条第二类经营企业应当在药品库房中设立独立的专库或者专柜储存第二类,并建立专用账册,实行专人管理。专用账册的保存期限应当自药品有效期期满之日起不少于5年。

第六章运输

第五十条托运、承运和自行运输品和的,应当采取安全保障措施,防止品和在运输过程中被盗、被抢、丢失。

第五十一条通过铁路运输品和第一类的,应当使用集装箱或者铁路行李车运输,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制定。

没有铁路需要通过公路或者水路运输品和第一类的,应当由专人负责押运。

第五十二条托运或者自行运输品和第一类的单位,应当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申请领取运输证明。运输证明有效期为1年。

运输证明应当由专人保管,不得涂改、转让、转借。

第五十三条托运人办理品和第一类运输手续,应当将运输证明副本交付承运人。承运人应当查验、收存运输证明副本,并检查货物包装。没有运输证明或者货物包装不符合规定的,承运人不得承运。

承运人在运输过程中应当携带运输证明副本,以备查验。

第五十四条邮寄品和,寄件人应当提交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出具的准予邮寄证明。邮政营业机构应当查验、收存准予邮寄证明;没有准予邮寄证明的,邮政营业机构不得收寄。

省、自治区、直辖市邮政主管部门指定符合安全保障条件的邮政营业机构负责收寄品和。邮政营业机构收寄品和,应当依法对收寄的品和予以查验。

邮寄品和的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邮政主管部门制定。

第五十五条定点生产企业、全国性批发企业和区域性批发企业之间运输品、第一类,发货人在发货前应当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送本次运输的相关信息。属于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运输的,收到信息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向收货人所在地的同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通报;属于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内运输的,收到信息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向收货人所在地设区的市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通报。

第七章审批程序和监督管理

第五十六条申请人提出本条例规定的审批事项申请,应当提交能够证明其符合本条例规定条件的相关资料。审批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40日内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作出批准决定的,发给许可证明文件或者在相关许可证明文件上加注许可事项;作出不予批准决定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确定定点生产企业和定点批发企业,审批部门应当在经审查符合条件的企业中,根据布局的要求,通过公平竞争的方式初步确定定点生产企业和定点批发企业,并予公布。其他符合条件的企业可以自公布之日起10日内向审批部门提出异议。审批部门应当自收到异议之日起20日内对异议进行审查,并作出是否调整的决定。

第五十七条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根据规定的职责权限,对品药用原植物的种植以及品和的实验研究、生产、经营、使用、储存、运输活动进行监督检查。

第五十八条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监控信息网络,对定点生产企业、定点批发企业和使用单位的品和生产、进货、销售、库存、使用的数量以及流向实行实时监控,并与同级公安机关做到信息共享。

第五十九条尚未连接监控信息网络的品和定点生产企业、定点批发企业和使用单位,应当每月通过电子信息、传真、书面等方式,将本单位品和生产、进货、销售、库存、使用的数量以及流向,报所在地设区的市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公安机关;医疗机构还应当报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

设区的市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每3个月向上一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本地区品和的相关情况。

第六十条对已经发生滥用,造成严重社会危害的品和品种,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采取在一定期限内中止生产、经营、使用或者限定其使用范围和用途等措施。对不再作为药品使用的品和,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撤销其药品批准文号和药品标准,并予以公布。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卫生主管部门发现生产、经营企业和使用单位的品和管理存在安全隐患时,应当责令其立即排除或者限期排除;对有证据证明可能流入非法渠道的,应当及时采取查封、扣押的行政强制措施,在7日内作出行政处理决定,并通报同级公安机关。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发现取得印鉴卡的医疗机构未依照规定购买品和第一类时,应当及时通报同级卫生主管部门。接到通报的卫生主管部门应当立即调查处理。必要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以责令定点批发企业中止向该医疗机构销售品和第一类。

第六十一条品和的生产、经营企业和使用单位对过期、损坏的品和应当登记造册,并向所在地县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申请销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自接到申请之日起5日内到场监督销毁。医疗机构对存放在本单位的过期、损坏品和,应当按照本条规定的程序向卫生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由卫生主管部门负责监督销毁。

对依法收缴的品和,除经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国务院公安部门批准用于科学研究外,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销毁。

第六十二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应当对执业医师开具品和处方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六十三条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卫生主管部门和公安机关应当互相通报品和生产、经营企业和使用单位的名单以及其他管理信息。

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将在品药用原植物的种植以及品和的实验研究、生产、经营、使用、储存、运输等各环节的管理中的审批、撤销等事项通报同级公安机关。

品和的经营企业、使用单位报送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备案事项,应当同时报送同级公安机关。

第六十四条发生品和被盗、被抢、丢失或者其他流入非法渠道的情形的,案发单位应当立即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同时报告所在地县级公安机关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医疗机构发生上述情形的,还应当报告其主管部门。

公安机关接到报告、举报,或者有证据证明品和可能流入非法渠道时,应当及时开展调查,并可以对相关单位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卫生主管部门以及其他有关部门应当配合公安机关开展工作。

第八章法律责任

第六十五条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卫生主管部门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其上级行政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对不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准予行政许可或者超越法定职权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

(二)未到场监督销毁过期、损坏的品和的;

(三)未依法履行监督检查职责,应当发现而未发现违法行为、发现违法行为不及时查处,或者未依照本条例规定的程序实施监督检查的;

(四)违反本条例规定的其他失职、渎职行为。

第六十六条品药用原植物种植企业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取消其种植资格:

(一)未依照品药用原植物年度种植计划进行种植的;

(二)未依照规定报告种植情况的;

(三)未依照规定储存品的。

第六十七条定点生产企业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销售的药品;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产,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取消其定点生产资格:

(一)未按照品和年度生产计划安排生产的;

(二)未依照规定向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生产情况的;

(三)未依照规定储存品和,或者未依照规定建立、保存专用账册的;

(四)未依照规定销售品和的;

(五)未依照规定销毁品和的。

第六十八条定点批发企业违反本条例的规定销售品和,或者违反本条例的规定经营品原料药和第一类原料药的,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销售的药品;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业,并处违法销售药品货值金额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取消其定点批发资格。

第六十九条定点批发企业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业,并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取消其定点批发资格:

(一)未依照规定购进品和第一类的;

(二)未保证供药责任区域内的品和第一类的供应的;

(三)未对医疗机构履行送货义务的;

(四)未依照规定报告品和的进货、销售、库存数量以及流向的;

(五)未依照规定储存品和,或者未依照规定建立、保存专用账册的;

(六)未依照规定销毁品和的;

(七)区域性批发企业之间违反本条例的规定调剂品和第一类,或者因特殊情况调剂品和第一类后未依照规定备案的。

第七十条第二类零售企业违反本条例的规定储存、销售或者销毁第二类的,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销售的药品;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业,并处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取消其第二类零售资格。

第七十一条本条例第三十四条、第三十五条规定的单位违反本条例的规定,购买品和的,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没收违法购买的品和,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产或者停止相关活动,并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七十二条取得印鉴卡的医疗机构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其印鉴卡;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处分:

(一)未依照规定购买、储存品和第一类的;

(二)未依照规定保存品和专用处方,或者未依照规定进行处方专册登记的;

(三)未依照规定报告品和的进货、库存、使用数量的;

(四)紧急借用品和第一类后未备案的;

(五)未依照规定销毁品和的。

第七十三条具有品和第一类处方资格的执业医师,违反本条例的规定开具品和第一类处方,或者未按照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要求使用品和第一类的,由其所在医疗机构取消其品和第一类处方资格;造成严重后果的,由原发证部门吊销其执业证书。执业医师未按照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要求使用第二类或者未使用专用处方开具第二类,造成严重后果的,由原发证部门吊销其执业证书。

未取得品和第一类处方资格的执业医师擅自开具品和第一类处方,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给予警告,暂停其执业活动;造成严重后果的,吊销其执业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处方的调配人、核对人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未对品和第一类处方进行核对,造成严重后果的,由原发证部门吊销其执业证书。

第七十四条违反本条例的规定运输品和的,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运输管理部门依照各自职责,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收寄品、的邮政营业机构未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办理邮寄手续的,由邮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造成品、邮件丢失的,依照邮政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处理。

第七十五条提供虚假材料、隐瞒有关情况,或者采取其他欺骗手段取得品和的实验研究、生产、经营、使用资格的,由原审批部门撤销其已取得的资格,5年内不得提出有关品和的申请;情节严重的,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依法吊销其许可证明文件。

第七十六条药品研究单位在普通药品的实验研究和研制过程中,产生本条例规定管制的品和,未依照本条例的规定报告的,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没收违法药品;拒不改正的,责令停止实验研究和研制活动。

第七十七条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以健康人为品和第一类临床试验的受试对象的,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取消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的资格;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受试对象造成损害的,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依法承担治疗和赔偿责任。

第七十八条定点生产企业、定点批发企业和第二类零售企业生产、销售假劣品和的,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取消其定点生产资格、定点批发资格或者第二类零售资格,并依照药品管理法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第七十九条定点生产企业、定点批发企业和其他单位使用现金进行品和交易的,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没收违法交易的药品,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八十条发生品和被盗、被抢、丢失案件的单位,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未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或者未依照本条例的规定报告的,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卫生主管部门依照各自职责,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有上级主管部门的,由其上级主管部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的处分。

第八十一条依法取得品药用原植物种植或者品和实验研究、生产、经营、使用、运输等资格的单位,倒卖、转让、出租、出借、涂改其品和许可证明文件的,由原审批部门吊销相应许可证明文件,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处违法所得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十二条违反本条例的规定,致使品和流入非法渠道造成危害,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处违法所得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由原发证部门吊销其药品生产、经营和使用许可证明文件。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卫生主管部门在监督管理工作中发现前款规定情形的,应当立即通报所在地同级公安机关,并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将案件以及相关材料移送公安机关。

麻醉药品管理制度范文第3篇

【关键词】手术室;品;管理

【中图分类号】R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4-0483-01

品是指连续使用后身体易产生依赖性的药品[1],临床上用量使用恰当可以治病救人,反之,则会带来严重的公共问题,危害病人健康,药品是防止疾病的,增强药品管理观念,健全药品管理制度,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维护患者身体健康的一项重要措施[2]。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品具有双重性,合理使用和管理有利于疼痛的治疗,另一方面,一旦流入社会也将给社会带来危害[3],手术室是医院内使用品最多的科室,加强手术室品的管理尤为重要,我科至2006年以来平均每天手术约10台,手术量的增加使得传统实行的由麻醉医师兼任负责的品管理方式已不能适应快节奏、高效率的手术室工作需要[4],为确保品的合理使用,我科制定了有效的品管理制度,先介绍如下。

1.2方法

1.2.1 专人负责对品的管理要由药剂科主任指定高年资护士专人负责,管理人员品的购入、使用要严格按规定执行,并由主任每月末对品的使用、管理情况进行检查;

1.2.2 专柜加锁品要按规定使用专用保险柜保管,并且保险柜要放置在有24小时值班的房间,实行双人双锁管理;

1.2.3专用账册品要有专用账本,对药品购入。消耗要做到账物相符,详细记录收支情况,不得随意涂改账本,购入要及时上帐,月末要进行盘点,如发现问题,要及时向上级领导报告;

1.2.4专用处方品和第一使用要有专用处方,并由麻醉处方权的医生根据病情开写处方,处方书写要完整,字迹清楚,每张处方,注射剂处方为一次用量;其它剂型处方不得超过3日用量,控缓释制剂不得超过7日用量。对不符合要求的处方,药剂人员有权拒绝调配,配方和核对人均要签名,品要每班复点。同时医务人员不得为自己开品。处方保存3年,到期后,做好登记,报院领导批准销毁;

1.2.5专册登记对品的使用情况要有专册登记,每天将品的使用情况根据处方认真登记在册,以便查对;

1.2.2品术前领药管理术前一日下午麻醉师根据访视病人情况填写品预领单,术晨交班后麻醉专职护士凭借预领单将药品放入专用小箱,核对无误有麻醉师领走,术后麻醉师根据手术使用情况分类开具麻醉处方,同时交会使用后的空安瓿及小药箱,两人核对无误后签字。安瓿批号必须核对正确,防止麻醉师拿其它地方的空安瓿充当;

1.2.3 剩余品的处理方法品在使用过程中有剩余,通常在手术结束后,由麻醉师和巡回护士共同销毁,将它注入水槽并流水冲走。

1.2.4 品意外情况的处理药品在使用过程中不慎摔碎,应及时上报科主任和护士长的同时,将破碎的药物上交药房并填写意外事故报告单,要有专职的药师签字并保留此单,作为法律依据,一旦出现品丢失现象,立即启动院内应急预案,上报药剂科,主管院长和保卫科,进行追查。

2 结果

总之,通过品实行“五专”的严格管理后,不仅加强了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而且也强化了麻醉手术人员对品的责任意识,使品的管理真正做到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收到良好效果[5]

3 结论

加强品的管理,既杜绝里品非法流失,减少对社会的危害,又减少了用药过程中差错事故,提高了麻醉效果和手术室的整体工作水平,更好地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

参考文献

[1] 曹丽君,邵容.中美品管理的对比分析[J].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04,10(1):48-49.

[2] 李文霞,李伟,李书亮.用《药品管理法》管好医院药品[J].实用医技杂志,2003,10(6):611.

[3] 陈金梅,杨欢喜.手术室品的管理[J].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0):1572-1573.

[4] 李燕玲,沈金秀,范冬莲,曹风.手术室品管理模式的探讨[J].护理杂志,2011,1(28):55-26.

麻醉药品管理制度范文第4篇

我院每日门诊量约四千人次,且城市流动人囗近200万,因流量大、人员结构复杂,故品的使用和管理工作较为复杂,品由于其特殊的药理、生理作用,管理或使用不当都将对患者和公众的生命健康甚至社会安全造成严重的危害,品一直都是我国药品分类管理中的重中之重。品的管理不同于一般药品的管理,相对而言更为具体、复杂,稍有疏忽,极易造成药品的滥用和流失。我院门诊药房结合具体情况,加强对品的管理,落实各种措施,使品的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确保正确、合理使用品。

1 加强门诊药房品的规范化管理,落实各项法律法规的执行和宣传,加强执业医师和药师的品专业知识培训

2005年11月14日卫生部制订《医疗机构品、第一类管理规定》[1]和2007年5月1日起实施的全国人大出台的《处方管理办法》[2]作为我院临床工作中的法律法规和主要工作指南,我院门诊药房制定了门诊药房品管理制度,完善各项具体措施,并在品使用过程中认真执行。包括品使用制度、领取制度、保管制度、交接班制度、值班制度、回收报损和销毁制度,品 的“五专一权”管理、储存管理等。

1.1 加强培训:我院成立了由药房负责人及品专职管理人员组成的3人管理小组,组织所有临床执业医生和药师参加规范化培训,认真学习处方管理法和品管理的相关条例、法律法规及科室相关的管理制度,增强法律意识,充分认识品滥用或流人社会造成的危害;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如WHO《癌症患者疼痛三阶梯治疗指导原则》[3]、癌痛患者药物治疗基本原则、麻醉处方书写规范等,最后由医务科组织对所有临床执业医生和药师进行考核,合格后方能取得开具品的处方权和门诊药房的品调配的资格。在实施过程中严格按条例中的规定、规范,执业医师根据患者真实的病情开具品处方,药师在调配和发放品的过程中,认真审核处方,发现药品使用与病情不符、药品剂量超量、药品使用不合理、处方不规范等现象,应立即将处方退回医生处或有权拒绝发药。每日门诊药房品管理小组有专人对麻醉处方进行抽查,发现问题及时决,每月药品质量管理小组对品库存情况进行一次抽查。定期通过药事通讯、院内网药学园地进行用药方面宣传,及时公布最新品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有关信息,临床医师还可在药学园地上查询品的用法、用药及注意事项,以及每月的门诊品处方缺陷信息,受到临床医师欢迎。

1.2 制定门诊药房品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和完善落实、确保各个环节质量严格执行品的“五专一权”管理制度:专用处方、专人负责、专用账册、专册登记、 专柜加锁、麻醉处方权。麻醉处方权:临床医生经考试合格者才具有品处方权,所有合格人员的名单和签名留样在医务科和药剂科备案,由信息部门控制,没有处方权医生开具的品处方将无法进行收费和发放药品。专用处方:开具品必须使用专用处方,只限具有品处方权的医生使用。药房人员在调配品处方时,必须认真审核处方,发现疑问立即与医生联系或将处方退回医生处进行修改。完成调配工作后在处方上签上调配人与发药人的全名以及登记所发药品的批号,同时,将处方按发药的顺序进行编号,按月装订,妥善保管,处方保存3年。专人负责:指定具有一定管理经验的、中级以上职称资格的专业人员负责品的专项管理,做好品的申领、账册登记、处方管理、储存管理、处方审核、订装归档、品每日、每月消耗统计、每月品使用的数量和全年品使用的数量等一系列工作,制表上报。品的申领、保管门诊药房根据品近6个月来平均使用量来确定药品库存基数及低限,以便库存药品量低最低基数时及时补充,门诊品管理负责人负责品请领,药品从药库领回入柜时应与管理小组另一人核对入库数量、批号,正确无误后在入库单上双签字确认,并在品专用账册上详细记录。同时负责人常态化监测临床品的使用情况,发现异常现象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并采取积极而有效的措施。专册登记:根据处方上所用药品的数量在专用账册上做好消耗和结存登记,并在专用登记本上根据药品名称的不同,分别逐日登记。登记包括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处方号或住院号、病历号病区、地址、电话号码、身份证号码或代办人的身份证号码、疾病名称、处方日期、药品名称、数量、用法、用量、处方医生的姓名、审方配方者姓名及核对发药者的姓名(双签名)后,登记工作完成后装订成册。专柜储存:为确保品的储存安全,药剂科各部门的品一律存放在保险柜中,发药窗口的保险柜中存放一定的基数的品,执行制度做好交接班工作。品的储存按要求做到双人双锁共同保管,当一方外出,必须指定专人临时保管,同时做好交接班工作并进行登记。专柜加锁:品一律存放在专用保险柜中,实行双人双锁,保险柜上方安装红外线报警装置,并与警方110、医院保卫部门监控中心联网,进一步保证了品存放的安全性,发放药品后立即将保险柜锁好,以防发生丢失和被盗现象,确保品的存放安全。

1.3 加强品调配服务质量:在门诊药房设置有专门标识的品发放窗口,由培训合格的药师负责调配,严格遵守检查核对制度,发现问题及时与医师和有关部门联系,及时在专用登记册上登记。要负责向患者或家属耐心、详细的告知相关注意事项,如品专用病历使用期限;品不同剂型的正确使用方法;品每张处方用量(注射剂不超过3日常用量,控患释制剂不超过巧日常用量,其它剂型不超过7日常用量);废贴及空安瓶必须回收;告知患者盐酸哌替啶注射剂只允许在医院内注射,且为一次常用量。对在工作中遇到不理解的患者或其家属,药师详细告知其什么叫“癌症三阶梯止痛治疗原则”,可用其它药物来替代。通过我们的宣教,可取得患者和病属的极积配合,对合理应用品和增加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是有益的。

1.4 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本院门诊包括门诊和急诊药房,已建立起严格的品交接班制度,每日盘点后及时补充,周转柜(保险柜中存放)中药品,数量由品管理负责人与值班人员交接,接班时再核对。每天接班者必须根据保险箱药品的实际数目在登记本上

如实填写,负责人根据使用的实际数量添加基数,并进行核查,发现账目不符立即查找原因,直到数字准确无误。

1.5 空安瓿的回收登记:门诊药房、病区药房对品空安瓿进行回收,由于门(急)诊患者只能在医院内注射品注射剂,门诊

药房在注射室由当班护士持空安瓶还给药房。麻醉科到病区药房领用品的同时,必须将空安瓿交回登记。门诊药房只对持有麻醉病历卡的患者回收空安瓿并登记在册。

1.6 专项检查和自查工作:每季度定期检查药剂科各部门品的管理情况,门诊药房每二月进行一次品的自查工作,检查内容包括:印签卡是否在有效期内,采购计划是否合理、有无审批,有无验收入库记录、原始发票与实物是否一致,有无专职人员负责、是否做到“无专”管理,帐物是否相符,调配人员是否具有品调配资格,是否按规定调配与发放品,药品有效期、药品质量的检查,药品数量是否准确,各种登记记录是否完善等。有无报损和销毁记录,处方是否按规定书写、是否按规定保存,品的使用人员、使用量的监控是否出现异常情况,保险柜、锁、门、监视系统、报警系统好防盗设施是否完备,哌替啶是否只在医院内使用等。

1.7 回收的空安瓶、废贴、过期、损坏药品的处理:品管理小组对回收的空安瓶、废贴、过期、损坏的品应当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提出报损申请,在卫生行政部门监督下进行销毁。毁销时对数量、批号核对无误后并对销毁情况进行登记,管理小组3个成员必须同时在场,并在药房“品回收、销毁记录”上签字。

2 严格执行品管理制度,加强对品的限量规定管理

根据《处方管理办法》中品开具和发放的相关规定,严格审核和调配品处方。

2.1 我院规定对申请长期用药的门(急)诊癌痛患者使用品期限的开通,门(急)诊癌痛患者应持专用病历及相关材料到门诊部备案后取得专用品病历卡,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再由药房开通其使用期限。为门(急)诊患者开具品注射剂时,每张处方为一次常用量,其他剂型不得超过三日常用量,控释制剂不得超过七日量,哌替啶注射液为一次常用量,只限医疗机构内使用。

2.2 门急诊癌痛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开具品注射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三日常用量,其他剂型不得超过七日常用量,控释制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十五日常用量,病区患者用药为一日常用量。

2.3 药房对超剂量和不正常使用品的处方,要坚持原则,严格按“处方法”中的相关规定执行,对有问题处方应退回医生处修改,同时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对不符合要求开具的麻醉处方,药剂人员有权拒发。

3 合理使用品

3.1 对癌症疼痛的患者,遵守癌痛镇痛的三阶梯治疗原则,即按阶梯给药、按时给药、按方便途径给药、辅用药、个体化给药。做到既能解除患者的疼痛,又不违反“处方法”的规定。

3.2 对一般疼痛的患者,要掌握治疗原则,必要时才能使用品,确实做到对症治疗,保证品不盲目使用和不滥用。

3.3 充分利用计算机医保信息联网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加强对不正常使用品的管理,及时发现个人在多医院、多地点进行多次、超量的使用品情况;在麻醉处方上必须填写患者的真实姓名并出具身份证和号码、专用麻醉病历卡,这给我们的管理带来了很大便利,我们在登记时很容易发现是否是真正的患者,一旦发现有异常使用或怀疑吸毒人员骗取品时,立即通知门诊各诊间,通知医生对相关人员注意防范,对采取威胁手段骗取品的吸毒人员及时上报相关部门寻求解决。

4 成立品管理小组,指定主管人和责任人,加强品的管理

药剂科成立品管理小组,有药剂科主任总负责,各部门有专门的主管人和责任人,同时,加强对科内药剂人员的规范化管理和培训,使其充分认识品管理的重要性,加强对麻醉处方的审核,确保麻醉处方的合格率在100%。

5 处方的销毁

按规定,开具品的处方保存三年。到期后,药剂科各部门向上级提出书面申请,经主管院长审批签字,药剂科主任签字及部门负责人签字后,方能进行销毁。

6 小结

随着我国吸毒人群的不断扩大,在无法买到的情况下,他们更多地会选择医院,用各种手段骗取品来满足需要,我们必须加大品管理的力度,以保障品安全,合理规范地使用品,让真正的患者解除病痛,同时利用计算机医保信息联网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加强品使用的管理,避免品的滥用,这也将

是我们今后更为复杂和更艰巨的工作。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卫医发2005第三者438号:《医疗机构品、第一类管理规定》.2005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53号: 《处方管理办法》.2007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政管理局.癌症病人三阶梯止痛疗法的指导原则[S].1993

麻醉药品管理制度范文第5篇

1.1 考核依据。依据卫生部《品和管理条例》、《处方管理办法》和《医疗机构品、第一类管理规定》,自治区卫生厅制定的“医疗质量大检查”评分细则。

1.2 考核内容及方法。所检查的医院,对其落实有关药事质量管理规范方面的内容包括《处方管理办法》的落实情况、药品质量管理、特殊药品的使用与管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等工作资料,采用实地查看和翻阅资料相结合,并将结果反馈受检单位及市卫生行政部门。

2 结果

2.1 品管理法规落实不到位。虽然各医疗机构的品管理制度基本建立,但少数医疗机构不能严格执行品管理制度,管理松懈,漏洞较多,个别医疗机构的品管理人员对相关的法律、法规、业务知识一知半解,有些医院品专职管理人还不是药学专业技术人员,没有领导小组定期对品管理工作进行检查,致使个别品种帐物不符达半年多都没被发现。

2.2 管理的安全意识淡薄。少数医疗机构在品管理使用中存在安全意识淡薄;有些品管理人员将钥匙就直接插在锁孔内或乱放在公用的抽屉内,导致任何人都可以直接取用柜内的品,这样极易发生品丢失或被盗事故。甚至有些医院吗啡片、可待因片均未纳入品管理中,即无“五专管理”,严重违犯了管理规定。

2.3 品处方管理不规范。有些医院还在使用老式品处方,没采用新的品、专用处方,有的医院还根本不知道有新的品、专用处方。处方书写仍没有使用通用名现象如杜冷丁等;品处方上没有药学人员双签名,或由无调剂资格的人员签名。

2.4 未落实处方点评制度,处方质量较差。①药学专业人员严重缺乏;②处方书写不规范;③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3 讨论

3.1 完善品、管理体系,加大管理力度。

3.1.1 为加强对我国麻醉和的管理,近几年国家相继颁布了品和管理法规,对其管理使用均作出了具体规定,以保证品和的合法、安全、合理使用,防止流入非法渠道,造成社会危害。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重点加强在对各级基层医疗机构及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强化使用与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确保相关制度落到实处。

3.1.2 根据我国麻精药品的相关管理规定,有针对性地制定本医院麻醉和管理实施细则,严格管理制度。贮存品、的仓库必须配备符合要求的防盗门窗及保险柜,有条件的安装报警装置;严格执行“五专”管理。

3.1.3 卫生行政部门及院领导要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医疗机构要成立由院长任组长,业务副院长为副组长,医务科、药剂科、护理部、保卫科等人员组成的麻醉、管理小组,负责医院品、的管理工作。卫生行政部门经常开展督查,形成相互制约、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及时发现和堵塞管理漏洞,消除安全隐患。

3.2 认真贯彻落实好《处方管理办法》。

3.2.1 《药品管理法》规定,医疗机构必须配备依法经过资格认定的药学技术人员;非药学技术人员不得直接从事药剂技术工作。《处方管理办法》中的第二十九、三十条明确规定了“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方可从事处方调剂工作。具有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负责处方审核、评估、核对、发药以及安全用药指导;药士从事处方调配工作”。卫生行政部门及医院领导应高度重视药学人员专业对口,要依法执业,千万不要将医疗机构药房及其药师和社会零售药店及其售货员进行简单的发药工作等同,医院药学是应用型的技术学科,药师是药学卫生技术人员,其工作属医疗行为,其肩负着如何给患者用好药,维护患者免受或减少、减轻与用药有关的损害重任。因此它并不是护士、医士或助产士甚至家属子女能都随着替代的。

3.2.2 处方是指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用药凭证的医疗文书。药学人员要依法对处方进行逐项审核,确认其规范性、完整性、用药适宜性方能进行调配。医院要建立处方点评制度,把处方质量管理纳入到整个医院质量管理系统中,把存在问题及时反馈给医教科或直接与医生沟通,不断改进,不断提高,要制定必要的奖惩措施,充分体现法律法规的重要性、严肃性。

3.2.3 加强合理用药管理,把合理用药作为管理重点来抓。药物的合理应用,提高临床药物治疗水平,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就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药师队伍。因此,上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及医院领导应重视药学人员的培养,药学人员也要多渠道多形式地了解掌握药品知识的新动态、新信息,优化自身素质。把好处方质量关,提高合理用药水平,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4 结语

医务人员肩负亿万人民安全合理用药的重任,药学人员也要多渠道多形式地了解掌握药品知识的新动态、新信息,优化自身素质,确保患者用药。希望各级领导重视医院药事管理工作,重视药学人员的培养,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1] 石俊.我院门诊处方点评及用药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16):21-22

[2] 张新玲,徐越斌,向大伟,等.深化合理用药质询提升药事管理水平[J].医院管理杂志,2011,18(1):81-82

麻醉药品管理制度范文第6篇

【关键词】医院 品 基数管理

中图分类号:R95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8-304-02

品是指连续使用后易产生身体依赖性,能成瘾癖的药品(氯胺酮和布桂嗪虽然属于,但是临床主要用于镇痛,故也纳入品管理)[1]。这类药品具有明显两重性,一方面具有明显的镇痛等作用,是医疗上必不可少的药品,同时不规范的连续使用又易产生依赖性,若流入非法渠道则成为,造成社会严重危害。为加强品的管理,2005年以来国务院重新修订并颁布了《品和管理条例》[2],卫生部颁布了《医疗机构品、第一类管理规定》[3]、《品第一类购用印鉴卡管理规定》[4]、《处方管理办法》[5]等一系列法律法规。

品管理是医院药剂科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我院根据这些法律法规,为进一步加强品和第一类的管理,采取了药库、各药房以及各病区完全实行基数管理的措施,完善了品的管理,防止品外流,保证品的安全与合理使用。现就对我院的品基数管理的理解和基数管理情况做一个阐述,以期能对广大药品管理者提供帮助,便于更合法、安全、合理地管理和使用品。

1 品基数管理的理解

根据200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的《医疗机构品第一类管理规定》的要求,我院成立由主管业务院长负责。医务科、药剂科、护理部和保卫科参加的麻醉管理小组,制定了品、第一类管理制度和实施方案。建立了品、第一类使用专项检查制度。同时药库、各药房和各临床科室根据实际情况核定品的基数,该保留基数在医务科、药剂科备案,备案表一式三份,医务科、药剂科、各品使用和储存部门各留一份。品的基数包括未使用品、空安瓿以及破损品的总和,药库、各药房、各临床科室品的基数保持相对固定,如需变动须经医院品管理小组批准,并经医务科、药剂科、各品使用和储存部门签署备案表备案。

2 病区品的管理

2.1 严格品基数管理以保证急救为原则,对需要使用品的科室经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研究可给与相应的固定使用基数,每个科室对品实行单独存放,专柜、双锁、专人保管,并做好使用登记记录。每班交接清点,定期检查,及时补充。

2.2 严格请领制度 领药护士必须按基数凭科主任和有品处方权医师双签名的专用处方、空安瓶到药剂科缺额请领,保证基数完整。各科请领护士相对固定,严禁其他工作人员及患者亲属代领。

2.3 严格监督管理 医生给病人使用品时,必须有当班护士在场,并在品执行本上双签字。

2.4 严格检查制度 科主任、护士长每周检查一次,药剂科、护理部、院质控办每月下科检查一次,除检查医嘱本、治疗单、品使用登记本外,还应对照各科室品基数备案表对品的基数进行检查核对,每种品的实有药品数与空安瓿之和应与本科室备案基数相符合。

2.5 严格处方制度 医师应熟悉品的性能、特点、作用,严格掌握适应性,临床医生只限开本科病人品处方。麻醉科医生只限开手术病人使用的品处方,处方必须字迹工整,书写规范,不得涂改,否则调配人员拒绝发药。坚持品注射液处方一次不超过一次用量(即实行单剂量处方制),缓释剂处方一次不超过十五日用量,其他品处方一次不超过七日用量的用药原则。

3 房品的管理

3.1 严格品基数管理 各药房部门对所需要使用品的数量经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研究可给与相应的固定使用基数,该基数以能保证临床科室一定时期内的正常使用为限(我院根据实际情况规定各药房保存基数是能保证临床两周的正常使用数量),对品严格按照“五专”管理。

3.2 严格请领制度 我院各药房药品实行一周一领制度,请领品时,根据上一周实际使用品数,凭品空安瓿和申领单到药库请领品,必须做到上交的品空安瓿数和领到的品数一致,以保证各药房的基数完整,并做好相关记录。

3.3 严格监督管理 各药房品严格按照专人管理的要求,交接班做好记录,对本部门的品实行每日一清点制度,做到账物相符,基数完整(实有品数与空安瓿之和应与本药房备案基数符合),药剂科、护理部、院质控办不定期对药房品管理情况进行抽查,除检查品的帐物相符以及“五专管理”外,还应对各药房品基数备案表对品的基数进行检查核对,每种品的实有品数与空安瓿之和应与本药房备案基数相符合。

4 药库品的管理

药库除按规定严格申购计划、采购计划、验收制度、安全制度、管理制度外,还要建立健全空安瓿回收登记制度、空安瓿销毁制度,实行品的基数管理。

4.1 建立健全空安瓿回收登记制度 药库作为全院品的集中供应和保存部门,是加强品管理的重要环节,严格各部门品的请领非常重要,各病区备用品的更换及破损以及各药房品的正常请领,必须凭品空安瓿和有部门负责人签字的申领单到药库申领,药库在接到申领单后,在确认各种品的请领数量与空安瓿数相符后发药,并做好相关记录,保存三年备查。

4.2 建立健全空安瓿销毁制度 药库对接到的空安瓿按要求做好登记后,应妥善保存回收的空安瓿,按要求定期销毁,销毁空安瓿要做好记录,记录保存三年备查。

4.3 建立健全品的基数管理 药库品的基数管理是在各临床科室和各药学部门基数管理的基础上进行,每年各部门做好第二年品基数申请后,药剂科根据第二年的采购计划制定第二年药库品基数,药库品的基数应为:已销毁空安瓿数+未销毁空安瓿数+现有库存数。药剂科、护理部、院质控办定期对药库品管理情况进行检查,除检查品的帐物相符以及“五专管理”外,还应对各药房品基数备案表对品的基数进行检查核对

5 总结

我院在品的管理中,除严格执行了《品和管理条例》要求的专用处方、专册登记专用账册、专人负责、专库或专柜五专管理,并且实行专库专柜双人双锁管理外。还规范和完善了品的基数管理,符合了品管理的新要求[2]。同时医院进一步完善品和第一类信息网络管理系统,便于医院对品和第一类管理和使用的监管,最终达到对品和第一类监控“一针一片”流向的目的。我院品实行基数管理以来,品管理更加规范,药库、各病区、各药房的品的使用与管理清晰明了,每日账务管理更加简化,同时,全院的品账务清晰,简单易查,保证了品帐、物、处方吻合,确保品管理的规范有序,提高了管理效率、减少了差错发生,杜绝了品的外流。

参考文献

[1] 药品管理法[S].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45 号,2001.

[2] 品和管理条例[S]. 国务院令第 442号,2005.

[3] 卫生部 . 医疗机构品、第一类管理规定 [Z].卫医发 [ 2005 ] 438 号, 2005.

[4] 卫 生 部 .《品第一类购用印鉴卡管理规定》[Z].卫 医 发[2004] 421 号, 2005.

麻醉药品管理制度范文第7篇

【关键词】麻醉;品;管理

品不同与,是指被吸收后,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机体功能受到广泛抑制,引起意识、感觉和反射消失及骨骼肌松弛的药物。品顾名思义就是麻醉性镇痛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可选择性地减轻或缓解疼痛感觉,但不影响意识、触觉、听觉等,同时可缓解因疼痛引起的精神紧张、烦躁不安的不愉快情绪,连续应用会致药物依赖性。

WHO对药物依赖性作出定义:由药物与机体作用造成的一种精神状态,有时也包括身体状态,表现出一种强迫性或定期用药的行为和其他反应,目的是要去感受它的精神效应,或是为了避免由于断药所引起的不舒适,其中包括躯体依赖和精神依赖。

品的管理是医院药剂科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2005年以来卫生部相继颁布了《医疗机构品、第一类管理规定》、《品第一类购用印鉴卡管理规定》、《处方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根据这些法律法规,针对医疗机构品、第一类管理规定》采取了一些新的措施,完善了品的管理,保证品的安全与合理使用。现就有关问题及解决措施探讨如下。

1 品管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1.1 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临床科室品没有按规定配备专用保险柜,没有配备报警装置,甚至有的科室把品和一类存放在同一个抽屉。手术室、肿瘤科现存药品账物不符,存在药品流失的隐患。个别医生把关不严,门诊、急诊患者的处方信息填写不全,处方登记健全有难度。

1.2 使用中存在的问题科室处方登记逐日消耗,登记信息不全,无空安瓿回收、销毁记录,使用后剩余的药品未及时回收和销毁。临床用药观念滞后,用药结构不合理,长期以来,杜冷丁几乎成为我医院医师治疗癌症疼痛和慢性疼痛的“唯一”选择,使患者受到“成瘾”恐惧症的困扰,导致止痛效果佳、不良反应小的吗啡等其他品用量偏低,造成癌症用药种类偏一。

1.3 复诊和随诊记录不全对办理“专用病历”的患者,未及时建立随诊和复诊制度,造成药品的流失,《品、处方管理规定》第五条规定医疗机构应当要求使用品非注射剂型和第一类的患者每4个月复诊或者随诊1次,这是防范杜绝品非法流失的重要措施之一。

2品使用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2.1 完善相关制度根据200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的《医疗机构品、第一类管理规定》的要求,各医院应成立专管业务的小组,分管负责人负责,把品、第一类管理列入医院的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建立品、第一类使用专项检查制度,并定期组织医教科、药剂科、护理部和保卫科参与检查,做好检查记录,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并且要求药学部门承担对品、第一类的采购、验收、储存、保管、发放、调配、使用、报残损、销毁、丢失及被盗案件报告、值班巡查等制度。对参与以上工作的应挑选工作责任强、业务熟悉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并对这些药学、医护人员进行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专业知识、职业道德的教育和培训。

2.2 品的管理 各医院实行药库、药房、临床科室药柜三级管理。药房和各临床科室根据实际情况核定保留基数。品设专库、专柜保管、双锁双人专管。保险柜规定一人拿钥匙,另一人保管密码。品专库外有保安24h巡逻,保险专柜设有红外线报警装置,建立了品失窃应急预案。建立了空安瓿管理制度,做好空安瓿回收登记。空安瓿销毁时须有药剂科主任、保卫科长、药品管理员、药品采购员共同在场,填写销毁登记表并签字。

2.3 品的使用医院可以根据管理需要在门诊、急诊、住院等药房设置品、第一类周转库(柜),库存不得超过本机构规定的数量,周转库(柜)应当每天结算。执业医师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后,取得品、第一类处方资格后,对门诊癌症疼痛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确实需要长期使用品、第一类的,必须使用专用处方,处方格式及单张处方最大限量按照《品、处方管理规定》执行。处方的调配人、核对人应当仔细核对品、第一类处方,签名并进行登记,内容包括:患者(代办人)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明编号、病历号、疾病名称、药品名称、规格、数量、处方医师、处方编号、处方日期、发药人、复核人;对不符合规定的品、第一类处方,拒绝发药。

3 结论

在品的管理中,严格执行了《医疗机构品、第一类管理规定》要求的专用处方、专册登记专用账册、专人负责、专库或专柜五专管理,并且实行专库专柜双人双锁管理,符合了品管理的新要求[1]。现在许多省市对品和第一类的生产、经营、使用已经全面实现网络化及动态监控,建议医院进一步完善品和第一类信息网络管理系统,最终达到对品和第一类监控“一针一片”流向的目的。

参考文献

麻醉药品管理制度范文第8篇

【关键词】药品管理;账物相符;药品质量监管员;品专管员

进行药品管理是医院药房的重要工作,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杜绝药品流失必不可少的工作。药品管理工作,第一要保证药品的账物相符,第二要做好特殊药品的管理,第三更要保证药品的质量。我院药房为此做了大量工作,现介绍如下。

1 保证药品的账物相符

1.1 制定相应的药品管理制度 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有关规定,制定符合药房工作实际的相应药品管理制度,确保药品做到药品近效期先用。

1.2 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 所有药品的调配均经过计算机网络系统发送、收费及核实,确保处方药品的账物相符。对于临时领用药品,均要求通过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发送领药申请,同时打印出库单或出据临时领药单,随药品同行。

1.3 进行每日抽查工作 每日均抽查部分药品的库存量,并与计算机系统内的记录进行核实,确保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及时查找原因、解决问题。

1.4 每月盘点 我院实行药品每月盘点制度。每月的月末组织全体同事对各药房药品都进行一次大盘点,盘点结束后还需进行抽查。通过盘点,既保证了药品的账物相符,又可以及时发现滞销药品和近效期的药品。

2 做好特殊药品的管理

2.1 品和第一类的管理实行“五专”管理,配置专用密码保险柜。配发药时,均需双人核实、签名。

2.2 每日进行交接班,做好各品和第一类的交接班记录和消耗记录。

2.3 设立品和第一类的专管员,负责品和第一类的领用、日常管理工作和对各病区品基数的定期核查工作。

3 保证药品的质量

保证药品的质量,首先要确保药品的使用在其有效期内。医院药房作为药品的使用单位对有效期的药品应严格按照规定的贮存条件进行保管,确保药物的安全、有效。

3.1 药品分类、分区摆放。按照药品的性质分为针剂区、外用区和口服区,并建立坐标定位,方便药品的查找、调配,也利于药房的药品库存的清点和管理。

3.2 对于各调剂台的口服药,均设有专人管理,负责每日对调剂台进行药品补充,并作好药品有效期和质量记录。

3.3 对瓶装药品全部要求使用原装药瓶。对每月用量少于100片的瓶装药品,统一摆放在总架上或固定的调剂台上,方便药品监管员的统一管理。

3.4 设立一名药品监管员

3.4.1 药品监管员除了完成日常的调剂工作外,每日必须抽出相应的时间对药房的温度、湿度进行检查、记录,对冰箱的温度进行检查、记录和调控,使冰箱的温度始终保持在2~8℃的之间,通常在5~6℃。

3.4.2 药品监管员需分批循环地对药品的有效期和药品性状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好记录,上报药房组长。

麻醉药品管理制度范文第9篇

[关键词] 品;合理使用;监管措施

[中图分类号]R95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7(c)-098-02

品是指连续使用后易产生身体依赖性,能成瘾癖的药品。滥用品的问题在多数国家泛滥成灾,成为一种世界范围的公害,引起了国际组织和世界各国的关注[1]。加强对品、第一类的管理刻不容缓。

2005年7月26日国务院第100次常务会议通过了最新的《品和管理条例》,并于2005年11月1日起施行, 为此我院对品和第一类实行了更加严格、规范的管理,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健全管理制度,设立品专管员

根据《品和管理条例》和我院实际情况,对品的采购、验收、领用、保管和使用各环节均建立了相应的制度,并严格执行。各药房、各病区均设立了品专管员,协助药房组长和病区护士长负责各药房和病区的品和第一类的日常管理工作。

2重新编订品、第一类的各环节的登记册

各病区设立品、第一类处方管理登记表,登记每一张处方的用途和去向,见表1。

药房设立品、第一类专用处方登记册,见表2。登记册中对取药人增加了身份证号一栏。在门诊药房发药时由取药人填写,在住院药房发药时则由取药护士填写。增加了患者使用批号及回收记录,这是针对需要回收的空安瓿和废贴加强管理的有效措施。护士在给患者用药时需把患者使用的药品批号在处方中标注,而取药时,发药人需核对回收的空安瓿和废贴的批号是否与处方中登记的批号相一致。

药房设立品、第一类交班登记册和品、第一类日消耗汇总登记册及品、第一类回收空安瓿和废贴处理登记册。由各药房设立的品专管员负责登记,组长监管。

3对品、第一类各使用环节加强管理

3.1对开方环节的管理

3.1.1对开方医师严格管理。开具品、第一类的医师,必须取得相应的处方权,同时在医务科和药学部签名、备案留底、备查。医院还把品、第一类的管理规定等内容作为全体医务人员三基考核的必考项目,每年进行培训和考试。

3.1.2对品、第一类处方严格管理。各病区由护长到供应科领取,并记录每次所领取的处方序号后,交给该病区的品专管员保存和管理。

3.1.3医师需要开具品或第一类处方时,需向病区品管理员领取专用处方,并在品、第一类专用处方登记册做好记录,方可开方。同时通过我院的电脑联网系统把处方资料传送到收费处。收费后,由收费处确认再转发到药房的电脑系统。

3.2对取药环节的管理

3.2.1药房工作人员发药时,按照处方管理办法的规定严格审查医师开具的处方,对不合理或超出剂量的处方,必须要求医师更改正确。

3.2.2审核的处方合格后,由取药人、发药人、核对人分别严格填写品、第一类专用处方登记册中的相应项目,并由发药人和核对人认真核实回收的空安瓿和废贴的批号是否与处方上记录一致,一致后方可发药。

3.3对用药环节的管理

3.3.1护士在执行医嘱给患者使用品或第一类的注射剂时,还需在处方上记录患者所使用的药品批号,以备核实。

3.3.2在品的使用过程中,医师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实行个体化给药,偶尔会造成药液剩余,对于患者使用后出现的剩余量,执行护士需在品监管员的监督下及时处理,并在处方上注明“余液已弃”,并双签名确认。

3.3.3对回收的废贴和空安瓿,由各药房的品专管员负责收集和保管,定期报药房组长,并共同监督品空安瓿的销毁,并在品空安瓿销毁专用登记册上签字确认。

3.3.4对破损、过期、不能使用的品和一类,由各药房品专管员和药房组长共同清点登记,填报损单,报药学部主任和院长审核签字后报主管药品监督管理局,由药品监督管理局按规定监督销毁。

4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

各药房的品专管员,每季度对所属各病区的品和第一类检查一次。包括专用处方、保险柜、登记册,备用基数,药品批号、有效期等。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向药房组长汇报,药房组长汇总检查结果后向药房主任汇报,由科室统一处理。药学部会同医务科、各科护长不定期对各病区进行抽查。听取各病区的意见和建议,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医院同时把各病区对品和第一类的管理工作的好坏作为各病区的质控分之一。

以上是我院对品、第一类管理的一些经验,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我院对品、第一类的管理工作更加规范。也正因为我院加强了对品、第一类的管理,严格执行国家对品的有关规定,才更好地应用品和第一类为患者解除病痛,同时杜绝品和第一类的滥用。

[参考文献]

[1]胡家全,陈兆波,柯昌玲.基层卫生院麻精药品的管理[J].中国医药导报,2006,3(31):120.

[2]李洪燕.品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2):110,126.

[3]饶艳辉,白瑶,蒋红平.2004~2006年我院门诊患者品应用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7,4(8):87-88.

[4]杨晓艳,赵克勤.基层医疗机构品管理对策[J].医药产业资讯,2005,2(5):107.

麻醉药品管理制度范文第10篇

1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

药品管理是药剂科工作的重要内容,药剂师应熟悉和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做到依法用药,依法管药。严格遵守药房工作制度、处方管理制度、药品管理制度、品及管理条例等工作制度[2]。只有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操作,才能保证患者在临床中用药的安全性、合理性、有效性。特别是对品的管理,应加强处方审核,肿瘤患者应用品,需验证专用麻醉处方和《品专用印鉴卡》供应,并登记患者身份证号码,用品空安瓿按固定的量对换,严格按规定控制品用量,防止品流失,给社会造成危害。

2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2.1加强职业道德素养教育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是药品管理的基本内涵,通过学习、认真贯彻执行《药品管理法》,同时不断加强党和国家的各项卫生法规学习,在实践中提高药剂人员的政治思想觉悟,提升职业道德素养,增强为人民服务的决心。

2.2加强业务学习随着新药不断出现,多种药物联用、老药新用、新老药并用、中药应用、中西药合用已成为临床用药的新趋势。这就要求药剂工作人员要有丰富的药学知识来满足患者需求,需要不断加强理论知识学习,掌握各种药品的适应证、用法、用量、药理作用、不良反应等,熟悉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联合用药、使用剂量、药品更换等是否合理,保证临床用药安全,尽可能了解药品的结构、物理化学性质,并不断学习药品保管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坚持日常学习,不断充实自己,使工作人员真正成为一支专业技术强、法律知识面宽,既掌握法律又掌握药品专业技术知识的高素质医疗服务人员。

3加强药品管理

药剂科工作人员要及时掌握医院所有药品的有效期,加强与临床各科室的交流沟通,对各科室药品的有效期及时反馈,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普通药品按针剂、片剂、贵重药分类摆放,并按药理作用分类放置,贵重药品要每天查对药品数量,并进行交接班,记录在案[3]。品和一类严格按照《品和管理条例》进行管理,执行专库(专柜)保管,专库(柜)必须执行双人双锁保管制度。建立品、的专用账目,专人登记,定期盘点,入库前,应坚持双人开箱验收、清点,双人签字入库制度。出库时要有专人对品名、数量、质量进行核查,并由第2人复核,发货人、复核人共同在单据上签字。二类,可储存于普通的药品库内。

遇光易变质的药品(如银盐、双氧水等)用棕色瓶或用色纸包裹的玻璃器包装,防止紫外线的透入;避光保存的药品,放在阴凉、干燥、光线不易直射到地方。不常用的怕光药品,储存于严密的药箱内,药橱或药架应以不透光的布帘遮蔽;见光易氧化、分解的药物,保存于密闭的避光容器中。易吸湿的药品,用玻璃瓶软木紧、蜡封、外加螺旋盖盖紧;控制药库内的湿度,以保持相对湿度在45%~75%,并用防湿设备,如除湿机、排风扇或通风器,加用吸湿剂(如石灰、木炭等)[4]。一般药品保存在常温库(1~30℃),若是“阴凉处”或“凉暗处”是指不超过20℃,冷处是指10~20℃。根据中草药材特性加以妥善保管,严格控制水分和储存场所的温度、湿度,避免日光和空气的影响,在储存过程中,应控制室内温度、湿度。

4开展处方点评制度,促进临床合理用药通过处方、病历的抽查,研究、分析不合理用药,并根据《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处方管理办法(试行)》、《品与管理条例》、教科书、药物说明书等进行点评,包括适应证、剂量、用法、复合用药等。制定公平、公正、奖惩分明的处方点评制度,力求科学、客观地点评处方,促进用药规范合理。

上一篇:图书室管理制度范文 下一篇:幼儿园传染病管理制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