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病治知识进社区总结范文

时间:2023-02-25 10:54:39

慢病治知识进社区总结

慢病治知识进社区总结范文第1篇

一、各项重点工作稳步推进

(一)社区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一是高度重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年初,区政府召开了全区社区卫生服务提升年活动动员会议,全面安排部署了以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质量为目标,以“星级”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为重点的工作任务,区政府印发了《关于开展社区卫生服务质量提高年活动的实施意见》和《泰山区“星级”社区卫生服务站标准》,特别是区委、区政府将提升社区卫生服务水平列入今年的实事项目后,区卫生局高度重视,研究制定了《关于落实区委区政府为民所办实事项目,提升社区卫生服务水平的实施方案》,实行局班子成员包保责任制,每周调度工作进展情况,及时解决困难和问题。两次召开全区社区卫生工作现场观摩调度会议,推动和促进了实事建设项目的顺利开展。二是强力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质量。①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水平有新提高。今年以来,先后投资1830万元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了配套改貌建设。目前,全区已建成达到省级示范标准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64个,已有13处社区卫生服务站经考核被授予“五星级社区卫生服务站”,并达到功能完善、设施齐全、服务规范的“全省一流”标准。②社区居民的卫生服务受益率和覆盖率进一步提升。开展了社区居民健康查体,健康调查和随访服务全面开展。③社区卫生助理员制度得到全面落实。目前,全区所有社区卫生助理员已经全部经培训后上岗,制定了社区卫生助理员职责,完善了考核评价标准,对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质量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④加强了人员培训。举办全区全科医学培训班5期,举办社区中医适宜技术培训班1期,由大医院专家对全区社区卫生人员进行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培训。⑤ “健康教育进社区”和“大医院进社区”落到实处。组织由医疗、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方面专家组成的健康教育宣讲团,深入31个社区开展健康教育讲座。组织41位大医院专家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坐诊、健康咨询活动3300余人次,深受社区居民欢迎。⑥全面实行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管理”。建成了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网络中心,以社区卫生服务站为终端的微机网络管理系统,并召开了全区“卫生信息化管理”现场会议。

今年以来,国家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副局长吴刚、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社区卫生处副处长刘利群、副省长王随莲、卫生厅长包文辉、副厅长仇冰玉、省财政厅副厅长阮凤英、省中医管理局局长于淑芳、市长李洪峰、副市长徐恩虎等领导先后到我区视察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并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较高评价。

2012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行政村覆盖率仍保持100%,参合农民为14.34万人,参合率达到了98.5%,共计报销医药费953.51万元 。

1 2 3

区卫生局卫生工作总结相关文章列表:

镇创建国家卫生镇工作总结

疾控中心鼠疫监测工作总结

2012年关于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总结

妇幼卫生工作总结与工作计划

2012年创建卫生村工作总结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卫生工作总结

上墩小学卫生工作总结

红鹰小学卫生工作总结

【返回 卫生工作总结 栏目列表】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是卫生事业发展步伐滞后。面对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环境,医院面临生存与发展的压力加大。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还不能很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医疗人才匮乏,技术落后的问题比较突出;区直和处镇公立医疗机构规模受限、房屋陈旧、设备技术落后,个别村、社区没有集体举办的卫生站所,难以担负起公共卫生职责,部分偏远落后农村卫生所房屋破旧、设施落后。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技术、人才、服务和环境条件方面加快改善,以适应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保健需求。

二是社区卫生经费仍显不足。目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资金短缺问题十分普遍,资金缺乏困扰着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发展。社区卫生服务项目如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都是公益性无经济效益的工作,盈利的空间相对较小。虽然区财政、办事处、社区居委会在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基础设施方面的给予扶持,但比起实际需要的社区卫生经费投入还有一些差距。

三是卫生人才匮乏。引进人才的机制不活、政策不优惠,真正的人才难以入编和兑现工资,导致卫生人才、尤其是高层卫生技术人才引进难,专业技术人才严重匮乏,乡镇卫生院近几年来,基本没有安排分配本科毕业生。 区卫生局卫生工作总结相关文章列表:

镇创建国家卫生镇工作总结

疾控中心鼠疫监测工作总结

2012年关于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总结

妇幼卫生工作总结与工作计划

2012年创建卫生村工作总结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卫生工作总结

上墩小学卫生工作总结

红鹰小学卫生工作总结

【返回 卫生工作总结 栏目列表】

四是中医重点专科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中医药综合服务、中医药综合开发与应用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五是疾病预防控制任务日愈繁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的日益提高,各级党委、政府、广大人民群众对疾病预防控制日愈关注,工作要求越来越高,疾病预防控制任务日愈繁重,工作压力越来越大。

六是卫生监督执法工作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食品卫生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多数中小餐饮单位卫生条件差,消毒设施不全,消毒措施不落实。无证经营现象仍然存在。食源性疾患和食物中毒仍是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职业卫生隐患仍然存在,防控工作难度很大。

三、2012年工作思路、重点和措施

总体思路是: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民生工程为突破,大力加强公共卫生、社区卫生和农村卫生,突出重大疾病防治,推进中医事业发展和科技兴医战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强化医德医风建设,推进卫生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突出抓好卫生民生工程。把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卫生民生工程作为卫生部门的头等大事,摆上十分突出的位置来抓。实行卫生民生工程目标管理,加强督导,明确责任,分级负责,落实任务,确保完成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和农村卫生服务体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覆盖、重大疾病医疗救治三大卫生民生工程任务。

(二)不断推进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认真落实推进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省级重点联系城市各项工作,积极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创新提升活动”,在社区卫生规划、筹资与补偿机制、运行机制、绩效考核、人才吸引、服务模式等方面进行重点突破和创新。进一步加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础设施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服务能力建设和制度建设,年内新建财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广生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继续开展星级社区卫生服务站创建活动,年内五星级社区卫生服务站达到30个。实行“中心管站”一体化管理模式和健康教育进社区、慢病防治进社区、妇幼保健进社区、残疾人康复进社区、计划生育指导进社区、信息技术进社区的“六进社区”服务模式。开展社区居民免费健康查体,60岁以上老年人查体率达到95%。建立健全内部财务收支管理制度,开展收支两条线管理试点。大力开展“专家进社区”、“卫生职能进社区”及“中医药进社区”活动。年内创建为部级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先进区。

(三)不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巩固提高省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成果,进一步完善合作医疗服务制度和管理规范,加强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全面推行新农合信息微机网络管理,推行统一药品价格制度和单病种限价收费规定,不断提高群众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满意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业人口覆盖率99.8%。

(四)加强疾病防控工作。完善疾病防控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加强对严重威胁人民群众健康的传染病、地方病、职业病和慢性病等疾病的预防控制和监测;进一步落实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疾病防治措施,实施“第五轮全球基金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二期项目”。抓好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建设和疫情信息网络体系建设,提高预警预测能力,有效控制疫病的流行和传播。

(五)推进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深化卫生监督体制改革,不断完善卫生执法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加强农村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在全省、全市率先实行卫生监督力量下沉到处镇、到农村,完善农村卫生监管网络,强化农村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加强监督监测实验室装备,进一步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全面加强公共卫生和卫生全行业监管,建立食品卫生长效监管机制;加强健康促进与教育;大力促进食品卫生、职业卫生、学校卫生工作。继续深入开展打击非法行医专项整治活动。

(六)切实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加快建立健全以区级医院为龙头,处镇卫生机构为骨干,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逐步完善处镇卫生机构管理和运行机制,全面推进处镇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加大村卫生所改貌建设力度,年内进行省庄镇卫生院改扩建,规划新建村卫生所28处。大力开展星级卫生所创建活动,年内五星级卫生所达到15个。继续开展基层药品统一采购供应,集中采购供应达100%。完善镇(处)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农村卫生服务整体水平。

(七)进一步加强妇幼卫生工作。全面实施婚前保健、孕前及孕期保健和婴幼儿系统保健“三期保健”,提高孕产妇和儿童保健覆盖率,进一步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和孕产妇、婴幼儿死亡率,提高妇女儿童保健水平。

(八)加强中医和科技兴医工作。认真做好“部级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工作,大力加强治未病中心内涵建设和服务能力建设,积极开展“中医治未病进社区活动”。积极筹建泰山区中医预防保健医院,年内开展“全省首批社区中医预防保健建设项目”。继续推进中医“名医、名科、名院”和中医“进农村、进社区”战略,大力加强中医人才队伍建设、中医机构内涵建设和专科专病建设。加快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推进重点学科建设,加快适宜卫生技术推广应用,强力推进全区科技兴医工作,年内创建成“全市护理服务示范病房”。

(九)加强卫生行业作风建设。继续深入开展创建“服务、创新、争先”型行业活动;树立行业典型,积极开展“人民的好医生”、“十佳医务工作者”等评选表彰活动,以先进典型带动全行业作风的转变;深入开展治理商业贿赂工作;保持“市级文明机关”称号,行评位居前列。区卫生局卫生工作总结相关文章列表:

镇创建国家卫生镇工作总结

疾控中心鼠疫监测工作总结

2012年关于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总结

妇幼卫生工作总结与工作计划

2012年创建卫生村工作总结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卫生工作总结

上墩小学卫生工作总结

红鹰小学卫生工作总结

慢病治知识进社区总结范文第2篇

(一)加快人才培养。引进和培养中医药基本功扎实、具有丰富临床实践经验、掌握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和中医特色技术方法等中医“治未病”职业技能的实用型人才,为开展“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及实施“治未病”健康工程提供人才支撑。加强中医专业人员知识技能培训。研究总结“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医师的知识结构、技能要求,积极开展基层在职在岗中医药人员中医专业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开展临床类别医师和乡村医生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在县中医院成立中医基层指导科,培训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骨干人员。探索中医类别医师县、乡、村纵向流动机制,逐步建立县级中医医院从人才、技术等多方面帮扶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建设的机制。

(二)明确服务方法。坚持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以临床实践为核心,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以科学的态度探索传统、现代、药物、非药物、生理养生、心理养生等各种“治未病”服务方法的合理应用。在实践中,要建立效果评价机制,推进“治未病”服务方法的总结与创新。

1.推广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县中医院设置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分层分类推广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和《46个基层常见多发病种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目录》为重点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至少能够开展10项中医药适宜技术,每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至少能够开展4项中医药适宜技术。

2.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通过举办中医药科普宣传活动、组建健康教育讲师团队与健康宣传志愿者团队、慢性病健康管理沙龙等形式,展示中医药悠久的历史、科学的理论、独特的方法、良好的疗效,提高社会对“治未病”理念的认知与认可程度,提高广大群众增进和维护健康的自主行为能力。在健康教育印刷资料、音像资料的种类、数量、宣教栏更新次数以及讲座、咨询活动次数等方面,应有40%以上的中医药内容。

3.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体质辨识理论和应用方法培训,逐步提高居民健康档案中医体质辨识的比例。各医疗机构利用冬病夏治、膏方、中医适宜技术等“治未病”技术,开展社区常见病、慢性病的预防与检测;运用中医体质辩识、健康评估等为“治未病”提供技术支持;对儿童、孕产妇、老年人和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运用中医药技术方法进行健康管理,逐年提高重点人群和慢性病患者中医药健康管理率。在慢性病管理、传染病预防、老年人、妇女、儿童保健中,以“治未病”理念为核心进行干预,积极开展中医养生保健宣教,为城乡居民提供中医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三)成立中医协会。以县中医院为依托,成立县中医协会,以弘扬传统中医文化、促进中医药水平持续提高为宗旨,全面挖掘收集整理真实有效的验方和名老中医经验、方集,全面提升中医理论水平、临床水平,并向广大城乡居民进行中医知识宣传,引导群众使用中医药,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特色优势,使中医药服务惠及全县城乡居民。

(四)完善配套政策。将中医药治疗费用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内中成药纳入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报销范围,报销比例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鼓励和引导群众选择应用中医药服务。认真研究解决影响“治未病”工作开展的服务收费项目设立及收费标准、“治未病”预防保健机构定性及社会机构的监管准入等问题,加强政策支持。

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2年12月)。

县政府成立“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工作领导机构,制定工作方案。县内各医疗机构根据各自工作特点,研究制定本单位实施方案。

(二)实施阶段(2013年1月—2013年10月)。

1.各医疗机构设立“治未病”门诊,结合多种形式,因地制宜开展“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

2.在县直各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按照国家有关规范要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诊疗设备配备、标识标牌设置等工作,制定完善规章制度,逐步开展“治未病”服务。

3.制定培训计划,积极举办不同层次的中医预防保健知识培训班,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水平。多渠道、多形式挖掘和吸引中医药人才,使中医药人力配备达到国家标准。

4.开展以健康状态信息采集与管理、健康状态辨识与评估、健康干预(包括健康咨询与指导)、干预效果评估等全面、综合、规范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治未病”服务)。

5.举办“治未病”宣传讲座,印制和发放“治未病”宣传资料,积极开展门诊个性化指导工作。

6.做好试点工作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

(三)总结阶段(2013年11月)。

完成“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工作总结,将相关资料归档,探索新思路、新方法,对不足之处进行整改,逐步建成覆盖城乡、特色明显、效果显著、管理规范、体制完善、群众满意的中医“治未病”健康服务体系。

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为确保“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工作取得成效,成立县“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县卫生局将试点工作纳入对各医疗机构的目标责任考核,加大检查指导力度,推进试点工作有序开展。县财政、物价、工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要落实部门职责,加强协同配合。各医疗机构要制定工作计划,做到有目的、有步骤、有程序地开展试点工作。

(二)注重引导,加强宣传。利用政府网站、广播电视等载体开展宣传,引导、激发广大群众参与“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工作热情。通过组织中医药专家走进社区、乡村、家庭,举办“治未病”健康讲座等多种形式,积极宣传中医“治未病”理念,普及“治未病”知识,推广中医适宜技术,提高社会的认知度和认可度,营造良好的舆论和工作氛围。

慢病治知识进社区总结范文第3篇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体现了治未病“防病传变”的思路,郭红敏等[1-3]认为MS病理基础以肝肾阴虚为本,痰瘀互结为实,发展到后期,邪气深入,渐入脉络,致使脉络瘀阻不通,继而发生心脑血管靶器官损害。因此予以养阴和瘀剔络法,保护血管内皮,稳定斑块,力图减少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频率。

从治未病研究中规划防治代谢综合征策略

虽然有治未病思路作为指导,但临床缺少相应规范化防治策略,为MS患者提供治未病措施的参考,所以有必要经过充分的临床科研进行实践论证与归纳总结,形成完善的防治MS临床指南。

首先应当增加治未病研究的关注度与投入:统观全世界医学研究资源的分配状况,愈是在广大人们群众需要的促进健康和疾病防治领域,被研究者关注的程度愈低,研究资源投入愈少;反而在少数人易患的疑难杂症领域所花费的经费则愈多[4],这极大的浪费了医学科研资源。所以应当转变科研观点,把目标投向MS这样发病率较高的慢性疾病。除了病房以外,结合体检中心、治未病中心、三高门诊、社区医院等MS病人临床数据收集,以全面分析MS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次需要选择治未病研究的方法与内容:治未病研究存在相关问题有待解决,例如:治未病手段丰富多样,其研究内容选择面较广,且对不同的病患而言存在差异性,确定研究方向存在一定难度;在研究过程中需要推广治未病思想,充分调动病患的依从性和积极性;另外需要选取相应的临床观察指标,以作为疗效的参考等。因此在设计研究路线时,需要克服相应的困难,了解目前临床治未病的不足之处,在不同阶段的MS患者防治中寻求不同的治未病方案,观察生活方式改变、中医药干预的治疗效果。这些治未病措施得到充分的试验依据后,应当进行归纳总结,投入到临床中,为更多的MS病人提供帮助。

治未病宣传使防治代谢综合征策略发挥充分价值

MS的罪魁祸首是人群缺乏相关的健康知识,在学校教育中缺乏系统的健康教育版块,以至于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迷失了自我,或埋头于工作之中,或恣意的享乐,挥霍着自己的健康。当众多MS患者得知,病魔缠身是自己不良的生活习惯造成的,之后都纷纷表示后悔不已,可见治未病的潜在价值所在。不仅需要通过治未病研究整理的MS防治措施,而且要通过宣教,得到广泛运用,才能真正从根源上控制MS。

首先可以尽医生所能,鼓动病人对自己的家人和朋友进行宣传,亦可在院内集中MS病人,以及MS高发人群如干部、教师等,来院体检时开展健康讲座,将治未病研究防治策略进行相关辅导;其次治未病应当走入社会,在全社会范围内开展大型健康课堂等健康教育工作,通过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介,发表科普文章,举办讲座,并组织医护保健人员走进社区进行活动,通过义诊、咨询、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进行宣传[5];最后应该把健康素材编制成教材推广到中小学,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个人都有机会接触健康知识,参与到治未病的队列中去。

慢病治知识进社区总结范文第4篇

今年以来,全区卫生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市卫生局关心支持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及全国、省、市卫生工作会议精神,以“依法行政、开拓创新、廉洁高效、勤政为民”为宗旨,以“一流的速度、一流的目标、一流的成效”为标准,团结带领卫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群策群力,求真务实,发扬“首创精神、探索精神、克难精神”三种精神,瞄准全市、全省乃至全国一流水平,突出重点工作有“特色”、亮点工作有“闪光”,不断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真抓实干,各项卫生工作稳步推进。

一、各项重点工作稳步推进

(一)社区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一是高度重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年初,区政府召开了全区社区卫生服务提升年活动动员会议,全面安排部署了以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质量为目标,以“星级”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为重点的工作任务,区政府印发了《关于开展社区卫生服务质量提高年活动的实施意见》和《泰山区“星级”社区卫生服务站标准》,特别是区委、区政府将提升社区卫生服务水平列入今年的实事项目后,区卫生局高度重视,研究制定了《关于落实区委区政府为民所办实事项目,提升社区卫生服务水平的实施方案》,实行局班子成员包保责任制,每周调度工作进展情况,及时解决困难和问题。两次召开全区社区卫生工作现场观摩调度会议,推动和促进了实事建设项目的顺利开展。二是强力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质量。

①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水平有新提高。今年以来,先后投资1830万元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了配套改貌建设。目前,全区已建成达到省级示范标准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64个,已有13处社区卫生服务站经考核被授予“五星级社区卫生服务站”,并达到功能完善、设施齐全、服务规范的“全省一流”标准。

②社区居民的卫生服务受益率和覆盖率进一步提升。开展了社区居民健康查体,健康调查和随访服务全面开展。

③社区卫生助理员制度得到全面落实。目前,全区所有社区卫生助理员已经全部经培训后上岗,制定了社区卫生助理员职责,完善了考核评价标准,对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质量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④加强了人员培训。举办全区全科医学培训班5期,举办社区中医适宜技术培训班1期,由大医院专家对全区社区卫生人员进行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培训。

⑤ “健康教育进社区”和“大医院进社区”落到实处。组织由医疗、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方面专家组成的健康教育宣讲团,深入31个社区开展健康教育讲座。组织41位大医院专家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坐诊、健康咨询活动3300余人次,深受社区居民欢迎。⑥全面实行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管理”。建成了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网络中心,以社区卫生服务站为终端的微机网络管理系统,并召开了全区“卫生信息化管理”现场会议。

今年以来,国家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副局长吴刚、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社区卫生处副处长刘利群、副省长王随莲、卫生厅长包文辉、副厅长仇冰玉、省财政厅副厅长阮凤英、省中医管理局局长于淑芳、市长李洪峰、副市长徐恩虎等领导先后到我区视察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并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较高评价。

(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健康运行。

从巩固提高“省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先进区”入手,不断加强管理,努力提高服务质量,积极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一轮试点。一是认真做好新农合医疗与服务。采取多种措施,进一步规范各级定点医疗机构全面搞好对参合人员的医疗服务,修订了新农合补偿方案,提高了报销比例。在全区开展了为参合农民免费健康体检工作。2009年,共为参合农民免费健康体检74262人。二是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督。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强新农合管理的规定》,区新农合办公室定期不定期对定点医疗机构进行监督检查,对定点医疗机构择优劣汰动态管理,实行末位淘汰。10月份,经检查对邱家店镇一处村卫生所取消了定点医疗机构。三是全面推行信息微机网络管理。多方筹集资金,在全区基层医疗机构全面推进医疗卫生信息微机网络化建设与管理,将药品经营、合作医疗、社区卫生服务和医疗机构管理全部纳入微机网络监督与监管。所有村卫生所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安装管理软件,以街道、镇为单位设立局域网,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设立信息网络中心,负责信息监管与汇总,并与区新农合管理网络连接。参合病人用药由微机自动审核报销,并将信息上传至新农合管理办公室予以时时审核监控,防止了套取新农合基金现象的发生,切实管好用好了农民的救命钱。

2009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行政村覆盖率仍保持100%,参合农民为14.34万人,参合率达到了98.5%,共计报销医药费953.51万元。

(三)农村卫生工作规范运行。

(四)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工作得到加强。

(五)中医药事业有了新的发展。

(六)行业作风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是卫生事业发展步伐滞后。面对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环境,医院面临生存与发展的压力加大。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还不能很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医疗人才匮乏,技术落后的问题比较突出;区直和处镇公立医疗机构规模受限、房屋陈旧、设备技术落后,个别村、社区没有集体举办的卫生站所,难以担负起公共卫生职责,部分偏远落后农村卫生所房屋破旧、设施落后。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技术、人才、服务和环境条件方面加快改善,以适应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保健需求。

二是社区卫生经费仍显不足。目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资金短缺问题十分普遍,资金缺乏困扰着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发展。社区卫生服务项目如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都是公益性无经济效益的工作,盈利的空间相对较小。虽然区财政、办事处、社区居委会在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基础设施方面的给予扶持,但比起实际需要的社区卫生经费投入还有一些差距。

三是卫生人才匮乏。引进人才的机制不活、政策不优惠,真正的人才难以入编和兑现工资,导致卫生人才、尤其是高层卫生技术人才引进难,专业技术人才严重匮乏,乡镇卫生院近几年来,基本没有安排分配本科毕业生。

四是中医重点专科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中医药综合服务、中医药综合开发与应用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五是疾病预防控制任务日愈繁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的日益提高,各级党委、政府、广大人民群众对疾病预防控制日愈关注,工作要求越来越高,疾病预防控制任务日愈繁重,工作压力越来越大。

六是卫生监督执法工作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食品卫生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多数中小餐饮单位卫生条件差,消毒设施不全,消毒措施不落实。无证经营现象仍然存在。食源性疾患和食物中毒仍是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职业卫生隐患仍然存在,防控工作难度很大。

三、2009年工作思路、重点和措施

总体思路是: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民生工程为突破,大力加强公共卫生、社区卫生和农村卫生,突出重大疾病防治,推进中医事业发展和科技兴医战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强化医德医风建设,推进卫生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突出抓好卫生民生工程。把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卫生民生工程作为卫生部门的头等大事,摆上十分突出的位置来抓。实行卫生民生工程目标管理,加强督导,明确责任,分级负责,落实任务,确保完成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和农村卫生服务体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覆盖、重大疾病医疗救治三大卫生民生工程任务。

(二)不断推进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认真落实推进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省级重点联系城市各项工作,积极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创新提升活动”,在社区卫生规划、筹资与补偿机制、运行机制、绩效考核、人才吸引、服务模式等方面进行重点突破和创新。进一步加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础设施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服务能力建设和制度建设,年内新建财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广生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继续开展星级社区卫生服务站创建活动,年内五星级社区卫生服务站达到30个。实行“中心管站”一体化管理模式和健康教育进社区、慢病防治进社区、妇幼保健进社区、残疾人康复进社区、计划生育指导进社区、信息技术进社区的“六进社区”服务模式。开展社区居民免费健康查体,60岁以上老年人查体率达到95%。建立健全内部财务收支管理制度,开展收支两条线管理试点。大力开展“专家进社区”、“卫生职能进社区”及“中医药进社区”活动。年内创建为部级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先进区。

(三)不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巩固提高省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成果,进一步完善合作医疗服务制度和管理规范,加强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全面推行新农合信息微机网络管理,推行统一药品价格制度和单病种限价收费规定,不断提高群众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满意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业人口覆盖率99.8%。

(四)加强疾病防控工作。完善疾病防控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加强对严重威胁人民群众健康的传染病、地方病、职业病和慢性病等疾病的预防控制和监测;进一步落实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疾病防治措施,实施“第五轮全球基金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二期项目”。抓好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建设和疫情信息网络体系建设,提高预警预测能力,有效控制疫病的流行和传播。

(五)推进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深化卫生监督体制改革,不断完善卫生执法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加强农村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在全省、全市率先实行卫生监督力量下沉到处镇、到农村,完善农村卫生监管网络,强化农村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加强监督监测实验室装备,进一步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全面加强公共卫生和卫生全行业监管,建立食品卫生长效监管机制;加强健康促进与教育;大力促进食品卫生、职业卫生、学校卫生工作。继续深入开展打击非法行医专项整治活动。

(六)切实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加快建立健全以区级医院为龙头,处镇卫生机构为骨干,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逐步完善处镇卫生机构管理和运行机制,全面推进处镇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加大村卫生所改貌建设力度,年内进行省庄镇卫生院改扩建,规划新建村卫生所28处。大力开展星级卫生所创建活动,年内五星级卫生所达到15个。继续开展基层药品统一采购供应,集中采购供应达100%。完善镇(处)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农村卫生服务整体水平。

(七)进一步加强妇幼卫生工作。全面实施婚前保健、孕前及孕期保健和婴幼儿系统保健“三期保健”,提高孕产妇和儿童保健覆盖率,进一步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和孕产妇、婴幼儿死亡率,提高妇女儿童保健水平。

(八)加强中医和科技兴医工作。认真做好“部级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工作,大力加强治未病中心内涵建设和服务能力建设,积极开展“中医治未病进社区活动”。积极筹建泰山区中医预防保健医院,年内开展“全省首批社区中医预防保健建设项目”。继续推进中医“名医、名科、名院”和中医“进农村、进社区”战略,大力加强中医人才队伍建设、中医机构内涵建设和专科专病建设。加快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推进重点学科建设,加快适宜卫生技术推广应用,强力推进全区科技兴医工作,年内创建成“全市护理服务示范病房”。

(九)加强卫生行业作风建设。继续深入开展创建“服务、创新、争先”型行业活动;树立行业典型,积极开展“人民的好医生”、“十佳医务工作者”等评选表彰活动,以先进典型带动全行业作风的转变;深入开展治理商业贿赂工作;保持“市级文明机关”称号,行评位居前列。

慢病治知识进社区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高血压病 规范化管理 社区卫生服务 健康教育 依从性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2.395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病,其患病率和死亡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因此,高血压成为严重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1]。目前我国的高血压防治已纳入社区卫生服务的管理范畴。通过对社区慢病规范化管理,评价高血压的干预效果,并对其措施进行评估,为推进社区慢病规范管理提供依据。

资料与方法

2010年3月~2011年3月收治高血压患者244例,年龄35~80岁,且随访治疗时间>1年,资料齐全,在一个小区选取知情并的配合高血压患者126例作为干预组,实施规范化管理措施,选取同期在另一个小区高血压患者118例作为对照组只进行一般的随访治疗管理。

排除标准为:①有精神异常的患者;②同时患有肿瘤,且近半年内接受过化疗和放疗;③年龄35~80岁;④存在可能导致参加者不依从及失访情况;⑤正在参加或近30天内参加过其他研究项目;⑥伴有严重躯体功能损害的中风患者(影响接受健康教育课程)。

方法:本研究采用社区为基础的对照试验设计。将干预组和对照组(日常的三级管理服务)干预6个月进行随访调查,通过比较干预前后各指标的变化来了解干预效果。⑴管理流程:根据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出版的社区卫生服务技术规范丛书社区《社区高血压病例管理》中的社区高血压病例管理随访流程图,对已接受高血压患者进行规范管理。⑵管理方式:通过培训、咨询、指导、健康教育等方式:①首先给小区指定1名责任医生和护士各1名,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提供联系电话,接受咨询;其次对社区责任医师、护士进行培训,培训内容有《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高血压患者管理服务规范》、血压的正确测量等内容,每次培训后都进行效果测试。②健康教育内容:认识高血压;目标设定与制定行动计划;如何在增强自信;如何处理情绪紧张;锻炼;合理膳食;戒烟;体重控制;药物合理使用;血压的自我检测;与医生配合等。健教课程一共6节课,每周上课1次,在连续6周内完成。6周课程之后,进行一对一健康教育。分组每个月进行1次健康教育活动,发放宣传资料。

结 果

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情况:两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后比较,见表1。

两组治疗管理效果比较,见表2。

讨 论

社区规范管理是高血压患者取得良好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的重要措施。督导患者的生活行为习惯,调适患者的心理状态,运用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对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定期随访,方可使患者形成良好的服药及遵医习惯,显著提高了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诊断标准的知晓率及相关知识的认识,使患者通过参与增强“自我保健”的意识,在实践中提高自我保健能力,从而提高对疾病的药物及非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和有效性,改变行为生活中的危险因素,达到治疗的目的。

参考文献

慢病治知识进社区总结范文第6篇

治疗:常见病、慢性病样样行

在疾病治疗方面,相对于二三级医院的“高、精、尖”,家庭医生需要处理的是“宽、广、平”的常见病、慢性病。

诊治常见病、慢性病要做到得心应手,其实并不容易。陆萍是个在医术上精益求精的人,在她看来,光有为患者解除病痛的美好愿望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才能真正给患者带来实惠。因此,在十几年的工作中,她不断钻研业务,并参加了各类学习班,学习营养学、运动学、心理学等相对薄弱的学科。几年来,陆萍的敬业、专业、博学很快得到了居民的认可和信任,越来越多的居民与她签约。

作为一名家庭医生,不仅需要对签约病人负责,还需要对其家人的健康负责。赵阿姨是陆萍的一位“粉丝”,一天早上,陆萍接到了赵阿姨的预约电话,说儿媳妇要去看病。原来,赵阿姨的儿媳妇发烧一周了,到大医院看过,当感冒治了几天没好,赵阿姨不放心,想请陆医生把把关。陆萍仔细询问了病史,做了一些体格检查,最终怀疑病人可能有妇科疾病。果然,妇科超声检查发现病人有盆腔积液,陆萍建议道:“看来还是要去大医院,但是得看妇科。”几天后,关心的电话打过去,电话那头的声音有点哽咽:“陆大夫啊,报告出来了,是卵巢癌,要马上手术,多亏了你,不然估计还得拖一段时间啊!”

除了到门诊看病,一些因行动不便、残疾、高龄等不能到门诊的居民,可先通过电话咨询请医生临时出诊,然后建立家庭病床,解决最后一公里的健康难题。

预防:讲座、筛查进社区

疾病往往只是显示身体健康状况的“冰山一角”,其中暗藏的危险因素往往不为人知或被人忽视。如果帮助居民做好预防工作,阻止或延缓疾病的发生发展,将会很大程度上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为此,陆萍和她的家庭医生团队定期到社区开展健康讲座,传授预防保健知识,每年还会开展大肠癌、骨质疏松症、高血压、糖尿病等的筛查。

但是,很多居民的接受度并不是很高,关键原因是对预防不够重视,袁阿姨就是一个例子。在一次社区老年人免费体检中,袁阿姨认为自己身体挺好不需要检查,在陆萍反复劝说后,袁阿姨才勉强接受。结果,体检显示袁阿姨肺部有“异常阴影”。陆萍当即建议袁阿姨去做CT检查,结果居然是“肺癌”!不幸中万幸的是,由于发现得早,癌细胞还没有扩散。手术后,袁阿姨和他的家人都成了陆萍的签约对象,一家人对体检再也不敢马虎了。

管理:分层区别对待

陆萍说,家庭医生除了要会“治”会“防”,还要会“管”。从试点签约工作以来,她累计签约居民近3000人。对于这样庞大的人群,大家一定很疑惑:能管得过来吗?

慢病治知识进社区总结范文第7篇

总体要求:社区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都必须结合本部门的职责,转变职能和作风,把工作落实到基层,制定本部门社区建设工作规划,指导本系统参与社区建设。

省社区建设领导小组的任务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有关社区建设的决定,研究部署全省社区建设工作;审定社区建设五年规划和年度计划;协调制定有关政策,解决社区建设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本文来源于文秘站网--文秘站网,帮您找文章]

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任务是:具体指导全省社区建设工作。及时了解掌握并向省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和民政部汇报全省社区建设进展情况。负责组织协调、综合情况、调查研究、总结经验、宣传典型,示范活动的检查评比和表彰等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

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如下:

1.省委组织部:负责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党员队伍建设;研究、指导社区内各类非公企业、民间组织的党组织设置;研究社区党组织在社区建设中发挥核心作用的实现途径,构建社区党建共建机制;指导社区党组织领导和支持社区自治组织、群团组织开展工作。

2.省委宣传部、文明办:负责宣传党和国家有关社区建设的方针、政策,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作用,做好社区建设中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的宣传推广工作,推进全省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文明社区创建活动。

3.省综治办:负责指导全省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检查、督促社区建设中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促进社区安全文明创建活动深入持久开展。

4.省委政研室、省政府研究室:负责对社区发展政策的研究,并对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问题进行调研,为省委、省政府的宏观决策提出可行性建议。起草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在社区建设重要会议和重大活动上的讲话。

5.省计委:负责将社区建设纳入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社区服务业的发展纳入第三产业发展计划。研究提出指导促进社区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6.省民政厅:负责社区自治组织和民间服务组织建设;制定社区建设规划和年度计划;指导社区服务工作;研究政策,协调关系;督促检查、总结经验、评比表彰等工作。

7.省教育厅:负责指导社区教育工作,统筹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建立健全社区教育与培训网络。指导办好社区学校。面向社区内全体居民,开展思想品德、文化艺术、科普、法制、国防等方面的教育,进行多种形式的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

8.省财政厅:负责按照“财政拔付、费随事转、社会资助”的原则,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支持各地社区建设,根据财力情况,支持省级社区建设工作。

9.省人事厅:负责将专职社区工作者的职业化和专业化问题纳入人才研究,探索建立社区居干的管理体制。

10.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负责指导社区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管理服务社会化的工作,依法管理社区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组织。支持指导社区和所辖区单位吸收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从事社区服务业。依法保护社区服务单位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指导社区做好为失业人员、离退休人员的管理服务和医疗保险工作。

11.省建设厅:负责将社区居民委员会办公用房以及社区服务设施列入城市建设规划,并督促落实;在新区开发、旧区改造中,按国家有关规定配套建设社区居民委员会办公、活动用房以及社区服务设施用房;负责协调物业管理机构与社区居委会之间的关系,在服务质量上接受社区自治组织的评议和监督。

12.省公安厅:负责 对全省社区治安工作进行指导和检查督办。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适时组织专项治理,严格各项治安管理,大力开展社区警务建设和“安全小区”创建活动,切实加强社区实有人口包括暂住人口治安管理工作。安全防范设施建设,建立健全群防群治网络,开展各项社区防范工作,努力减少可预防性案件,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13.省司法厅:负责组织指导社区内的普法宣传、法律服务、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和对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积极推进社区依法治理,提高社区法制化管理水平。

14.省卫生厅:负责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组织、指导、监督和管理。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从业人员进入社区提供卫生服务的准入制度。检查、指导社区卫生服务组织做好预防、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常见病、多发病、诊断明确的慢性病诊治、康复工作。

15.省文化厅:负责指导社区开展健康有益的群众文化活动和基础设施建设。

16.省计生委:指导全省社区计划生育工作,协调相关部门参与社区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加强社区流动人口及离岗、下岗职工等特殊人群的计划生育管理,依托社区卫生资源,为社区育龄群众提供生殖保健服务,推进社区社会主义生育文化建设。

17.省体育局:负责全省城市社区实施体育工程,开展全民健身运动。

18.省工商局:负责依法核发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营业执照,对持有民政部门颁发的《社区服务证书》的单位和持有劳动社会保障部门印发的《湖北省再就业优惠证》的下岗职工,依法从简、从快办理有关注册登记手续,依法维护社会经济秩序。

19.省地税局:负责落实国家有关社区服务业的地方税收政策。对社区发展行业进行调查研究,制定相关扶持政策。

20.省总工会:负责指导基层工会参与社区建设工作,研究制定涉及社区下岗职工、从业人员切身利益的法规和政策,指导基层工会依法开展工作,组织和动员职工参与“文明社区”创建活动。

21.团省委:负责做好社区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倡导和鼓励青少年参与社区志愿服务,代表和维护社区青少年的合法权益,组织和带领青少年参与社区两个文明建设。

22.省妇联:指导基层妇女组织发挥服务、教育、维权、宣传的功能,团结和引导社区妇女群众为社区建设做贡献。

慢病治知识进社区总结范文第8篇

但本区仍面临诸多健康问题,如经济发展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人口老龄化带来社会压力,择业竞争影响职业人群身心健康,膳食不合理、缺乏体力活动等不良生活方式导致高血压、癌症等发病增多,流动人口剧增给城区管理和疾病预防带来新情况等。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2010年世博会举办在即,本区建设健康城区行动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各部门和各街道、镇要继续协调推进建设健康城区行动,致力于在广大市民中普及健康理念和健康促进技能,增强企业和市民维护健康的责任意识,夯实社会组织关注健康问题的工作基础,进一步推动本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努力提升城区的软环境和软实力,为2010年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创造条件。根据《市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和《市建设健康城市年—年行动计划》的总体要求,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行动目标

继续完善建设健康城区的政策环境、公众参与机制和全民健康的社会支持系统;进一步控制影响人群健康的各类环境因素;全面提高市民健康素养、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不断提升城区综合竞争力,促进人与环境和谐友好相处。

二、行动策略

(一)以人为本,注重参与。坚持以人的健康为本,以公众对健康的主动追求为重,充分尊重和反映市民在这一行动中的主体地位,根据不同人群解决自身健康问题的实际需求,因人制宜、积极创设各类公众参与平台,促进市民健康素质全面发展。

(二)服务世博,融入全局。紧密结合世博会,制定各项任务指标和推进活动计划,借势推进。既使健康城市理念与世博主题有机融合,逐渐渗透到市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又在服务世博中持续推进建设健康城区行动,使之融入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全局。

(三)纵横协作,立体推进。建设健康城区行动由部门建设项目和社会推进活动组成。一方面,不断强化社会动员,依托这一平台为政府职能部门认真履行职责、开展项目建设创设条件;另一方面,充分集聚部门合力,依托其资源优势深化各个层面的社会推进活动。以社区和单位为最基本的工作单元,坚持重心下沉,强化指导服务,实现重点突破,真正形成“纵横协作、立体推进”的工作模式。

(四)融合发展,拓展内涵。积极探索推进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三区融合、联动发展中新近出现的健康问题,通过借鉴已有经验,创新工作机制,研究制定健康促进的保障性措施,切实解决其中的一些重点问题,不断丰富这一行动的内涵,努力完善可持续发展的行动机制。

三、主要任务与要求

(一)营造健康环境

根据《区迎世博600天行动计划》的总体要求,以爱国卫生创建活动为抓手,不断改善城区面貌和环境质量。至2010年,城区主要环境指标基本达到国家卫生区要求。

1、进一步提高城区污水处理能力和水平,不断深化骨干河道整治,逐步恢复河道水生态系统。

2、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全面、有效控制煤烟型和扬尘污染,不断改善空气质量。

3、进一步加强沿街、沿路、轨道交通沿线、高架桥荫等各类绿地的建设和管理,提升整体绿化景观质量和养护管理水平。

4、加大中小道路、农贸集市、建筑工地、城乡结合部等市容顽症的整治力度,建立有效的长效管理机制,切实改善市容环境面貌。

5、不断改善居住区环境。着力改善环境面貌,加大房屋整修、清洗力度;落实市容环境责任区制度,定期开展以居住区、单位为重点的社会大卫生检查评比及满意度测评。

6、不断加强以消灭孳生地为重点的有害生物防制,有效控制虫媒传染病的发生。

7、进一步加大食品卫生安全监管力度,全面营造市民放心的食品消费环境。

8、加强公共场所控制吸烟工作,营造室内无烟环境。

(二)完善健康服务

全面推广和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应具备的理念、行为和技能,积极提供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逐年提高市民对健康素养和健康生活方式的知识知晓率和行为形成率,不断改善市民健康综合素质。

1、进一步完善适应城区发展的公共卫生体系。

2、继续推进社区重点慢性病规范化管理,提高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精神疾病等重点慢性病的管理率。

3、建立网络化、全覆盖的社区卫生服务平台,逐步落实全覆盖的家庭健康服务责任制,为居民提供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的“六位一体”综合卫生服务。

4、促进精神卫生工作发展,加强心理健康服务,开展重点人群干预。

5、推进中医药适宜技术进社区服务,加大中医药文化宣传,充分发挥中医“治未病”的优势,构建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

6、大力普及生殖健康、优生优育、避孕节育和预防艾滋病知识。

7、不断完善社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建立网络化、全覆盖的社区体育指导机构和社区体育配送服务平台,发展各类群众性体育健身团体,大力宣传科学健身方式,开展体质干预。

8、全面普及合理营养知识和推广支持性工具,不断优化市民饮食结构。

(三)加强健康管理

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和“整体推进、个性发展”的原则,紧紧依托健康社区和单位开展健康管理。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要大力扶持和紧紧配合群众性健康自我管理组织,提供更加完善的技术指导和服务,不断加大宣传教育的渗透力,逐年提升公众的健康自我管理能力。

1、全面组建各类健康自我管理小组,覆盖全区各个居委会和健康单位,鼓励社区居民主动掌握自身的健康状况,主动干预自身的健康隐患,逐步实现健康的自我管理。

2、不断开发健康城区宣传阵地,通过各种有效形式,大力普及健康自我管理的知识与技能。

3、持续深化和推进健康社区、健康楼宇、健康企业、健康校园、健康家庭等建设活动,结合场所特点,不断拓宽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渠道,倡导社会法人和市民个人加强共同维护城区健康的社会责任感,使不同健康场所在健康自我管理方面各具特色。

四、重点推进活动

(一)“人人动手清洁家园”行动

广泛发动市民参与整治社区和公共场所环境卫生的公益性活动。倡导和完善月末周四的“清洁家园日”义务劳动制度和群众性监督机制,定期开展环境卫生督查及整治活动,引导市民树立主动关心公共卫生状况和环境状况,自觉维护市容环境,摒弃乱吐痰、乱扔垃圾等陋习,提高市民的公共环境卫生意识,不断改善城区整体环境水平。

(二)“人人劝阻室内吸烟”行动

围绕“无烟世博”的主题,全面倡导公共场所控烟。通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主题控烟活动,积极倡导市民树立控烟意识,养成不在公共场所吸烟、劝阻室内吸烟、不主动敬烟和不接受敬烟的行为习惯,大力营造全面控烟的社会氛围。全区所有机关、医院、学校全面控烟,餐饮、宾馆和文化娱乐场所全面标注控烟标识,餐饮单位逐步实行控烟。

(三)“人人坚持日行万步”行动

全面倡导“体育生活化”理念,从日常生活和工作入手,引导市民每天进行累计相当于一万步左右的身体活动。积极开展各类群众性体育活动,通过健身操、健康跑等形式,不断扩大参与人群的范围;大力恢复和推广“工间操”制度,倡导职业人群加强日常健身锻炼;全面建设科学健身路,在公共绿地、公园和社区的有关道路上,建立以健身为主题的宣传指示牌,普及科学健身理念。

(四)“人人掌握控油控盐”行动

广泛宣传“每人每天摄入盐控制在6克以内、摄入油控制在25克以内”等健康知识。向居民户免费派发健康生活方式支持工具和相关的健康宣传资料;尝试在本区销售的部分食品包装上,标注控油控盐信息;在集体用餐的健康单位内试点开展控盐、控油活动并逐步推广;在餐饮单位逐步推广合理膳食提示和健康菜谱。

(五)“人人学会应急自救”行动

大力普及识别危险标识的知识和技能,提醒市民注意周围环境,防范潜在危险,保护自身安全,减少意外伤害。组织开展各类应急自救基本技能的培训、测试和演练,不断提高市民在地铁、楼宇等公共场所应对突发事件的自救意识和能力。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政府要加强对建设健康城区工作的领导,充分依托各类专业性、行业性行动计划,整合目标载体、保证资源共享;进一步完善建设健康城区的组织网络,明确各部门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工作职责,建立高效运作的协调机制;不断加大对建设健康城区工作的投入保障力度。区各有关部门要大力支持和配合建设健康城区工作,根据本行动计划,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和配套措施。

(二)完善参与机制

要加强建章立制,畅通公众参与渠道,进一步提高公众参与建设健康城区行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完善健康城区志愿者队伍管理机制,在不断扩大志愿者队伍的基础上,探索建立志愿者服务的诚信机制和互动模式;健全激励机制,每年评选健康城区工作先进社区、单位、集体和个人,调动不同主体开展建设健康城区活动的积极性;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健康城区建设项目,实现健康城区事业投入主体的多元化;探索建立公开听证制度,在制定和完善健康城区相关政策过程中广泛听取公众意见,注重兼顾不同群体的健康权益。

(三)实施监测评估

要探索建立健康城区评估指标体系和市民健康行为监测系统,委托专业机构定期监测,全面、科学、公正地评估行动计划的进展情况和实施效果。各街道、镇和区有关部门要按照年度计划要求,于每年末做好建设健康城区工作评估和总结。区健康促进委员会要结合迎世博600天行动计划的各阶段工作要求,于2010年组织开展重点项目评估;于年以自我评估与外部评估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终末评估。区相关机构要进一步加强健康城区建设相关课题研究,发挥职能部门及技术部门各自的优势,促进健康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和相互转化,并鼓励社会成员积极参与健康促进理论与实务的创新研究。

(四)拓展交流合作

要不断拓宽合作交流领域,利用专业期刊及各类传播载体,交流健康城区的最新信息、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探索和创新健康城区工作机制。通过交流、考察、学习等形式,建立广泛、多样的沟通渠道。

慢病治知识进社区总结范文第9篇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生活质量的提高,高血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已经成为一种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疾病,而且呈现年轻化的倾向。慢性病作为困扰人身心的终身疾病,给社会及个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生命损失,导致患者的生命质量下降。自2005年底全国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工作率先在我区启动后,经过各级专家的反复跟进培训,社区医生的高血压管理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社区的就医环境和综合服务也逐步得到了居民的认可。在此基础上,2008年起城关区疾控中心在部分条件相对成熟的社区试点进行糖尿病的综合防治与管理,旨在探索社区慢性病综合管理的有效模式,为兰州市城关区逐步开展的各种慢性病社区综合干预提供帮助。

1 社区慢性病防治的现状

城关区地处兰州市的经济、文化中心,是甘肃省打造的首善之区。按照2008年城关区卫生局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规范化开展慢性病工作的要求,各级领导对社区在人力、设备、技术等方面予以大力的支持。为了便于高血压、糖尿病病人的规范管理及随访要求,我中心印制了高血压、糖尿病健康管理手册,方便患者随时记录监测指标,作为社区医生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和调整治疗方案的依据。

在工作的实施中,社区充分体现出已成为慢性病防治的主战场。社区医生通过上门服务、定期随访、悬挂标语、宣传教育等各种措施,大部分社区居民在饮食、活动、药物等综合干预后,意识到在一生中保持正常体重和适当的体力活动是预防高血压、糖尿病和很多慢性疾病的最有效途径。提高管理技能、加强随访频度、增加管理份额、扩大管理病种是我们社区慢病防治的总体思路。截止2009年6月共培训慢病管理医生438人,规范管理高血压病人10128人,管理满一年的有6876人,占总管理人数的68%。社区居民在防病意识转变的同时,依从性有了明显的提高,U1000社区慢病管理软件的使用范围也正在逐步扩大。试点社区为1182名糖尿病患者建立了健康管理手册,社区医生对大部分病人进行常规的规范管理,少部分人群进行强化管理,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得到了有效地预防与控制。

2 具体工作实施情况

由于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工作的需要,科室边搞建设边充实内部工作。科室在起步晚,专业人员紧缺的情况下,在社区高血压、糖尿病等管理中主要采取的措施有:①对24个街道的90家社区机构进行了划片包干,管理员负责片内社区的工作督促、各种信息的收集、各项数据的汇总、定期编发工作简报;②分层次分期的组织社区医生进行慢病业务知识的培训,逐步规范慢性病的服务范围和服务行为;③业务员按计划有针对性的深入社区,帮助社区开展各项慢性病干预,及时指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④科室每季度对社区工作进行督导检查,耐心听取基层医生的意见和合理化建议;⑤在深入社区的同时,在社区间传播并介绍工作有特色社区的先进经验和管理方法;⑥提供信息支持平台,促进社区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彼此取长补短,找出自己的差距,完善自身发展,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⑦长年邀请甘肃省预防医学会高血压、糖尿病专家作技术指导,专家效应增加了社区在居民间的影响力,为慢性病工作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⑧扩大宣传,举办形式各样的健康教育,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公众防病意识;⑨帮助和协调社区健全网络,逐步推进信息化管理,做好病人的随访工作。

3 探讨

各方面的研究显示,通过改变生活方式能防止心血管和糖尿病的发生,通过健康的饮食,保持正常体重和终生进行体育锻炼可以预防三分之一的癌症。同时,专家们反复呼吁,养成良好生活方式的习惯应从儿童时期开始,其中包括规律地进行体育锻炼,合理的营养膳食。慢性病的跟踪随访是一个连续的、动态的监测过程,要求社区医生必须主动的与病人建立良好医患关系,加强沟通和接触。过硬的专业知识,热情周到的服务,让患者无形中增加对医务人员的信任和依赖。我们的慢性病管理工作尚面临种种困难与不足,如疾控社区业务督导员的跟进培训、完善组织机构与网络的建设、提高基层社区医生慢病管理相关业务水平、落实各级相关政策,都是需要政府的重视,同时要有经费作保障来解决这些问题。

4 建议

4.1 政府领导参与、部门协调是搞好慢病预防控制的关健。对于慢病防治工作,政府重视、卫生行政部门统一协调,有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工作的顺利进展需要有卫生行政部门、疾控中心,各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站,新闻媒体及省、市事业单位医疗部门等单位的共同合作,没有政府的支持是很难达到统一行动的。

4.2 卫生行政部门统一调配合卫生资源,有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合理编配全科医师、全科护士、慢性病管理专业人员。合理配置和科学利用卫生资源是社区工作的保障。

4.3 充分发挥专家的技术指导作用。虽然慢性病是一种常见病,但基层医务人员的防治知识还是很薄弱,信息不够通畅。若上级主管部门统一调配省、市、区级专家定期到社区服务,找专家看病难的问题,社区医生的服务水平等就会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和提高。

4.4 发挥各相关部门作用,加强健康教育,做好宣传,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搞好慢病群防群治的基石。在慢性病防治工作,要协调健教所、爱卫会、街道、社区等相关部门深入社区给患者进行常见病的专题讲座和医学科普宣传。用多种形式大力开展健康促进的教育活动,引导全社会关注慢病防治工作。

4.5 建立慢性病预防控制协调制度,初步建立一支专业化慢病防治队伍。慢病工作在我区起步较晚,各方面的经验不足,业务人员的知识需要不断更新,借鉴有经验的慢病防治单位的方法和程序。

4.6 加强监督管理。业务督导人员应有计划的对工作定期进行分析、总结及其效果评价,同时上级业务单位应该对我们的督导业务人员进行培训,使基层人员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和业务水平,改变自身的业务素质。

4.7 加大对社区的资金投入。因受经济条件的影响,许多慢病防治机构对慢性病的防治重视不够。经费严重不足的慢病防治易走形式主义。

慢性病预防意识的提高,需要持续规范的开展健康促进和健康工作,营造全社会关注慢性病的良性环境。没有政策和经费支持作后盾的慢性病防治举步艰难,这将有待于各级行政、医疗、预防、保健等多部门共同的协调配合,来尽快解决这些迫在眉睫的民生问题。

慢病治知识进社区总结范文第10篇

一、指导思想

以精神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标本兼治,重点突破、规范管理”的原则,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分级负责,全民参与”的工作方针,以改善人居环境、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第个爱国卫生月活动为契机,对辖区环境卫生开展全方位、深层次、高质量的有效整治活动,努力塑造环境优美、安全文明、秩序井然的新形象,为广大居民群众创造安全、放心、健康的生活环境。

二、主要工作

(一)大力开展春季环境卫生整治活动

整治市容环境卫生,强化日常清扫保洁及垃圾清运,切实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一是加强对小街巷清扫保洁的监督工作,坚决执行“早七时前完成大扫除,全天候保洁”制度。二是加强楼群院落卫生管理,保洁到位,垃圾清运及时,地面、楼道、阳台干净、整洁。三是加强对集贸市场卫生死角和乱摆乱放的清理整治,消除污水污物,保持辖区卫生整洁美观。四是对家禽实行圈养管理,落实禽流感防治措施,使辖区达到“六无”标准(“六无”:即无暴露垃圾、无乱贴乱画、无散养家禽、无乱搭乱建、无乱堆乱放、无污水横流),为各类传染病的防控提供基础和环境保障。

(二)标本兼治,努力降低“四害”密度

要抓住春季这一有利时节,动员和组织辖区单位和沿街门店清理室内外环境卫生,清理垃圾污物,减少蟑鼠蝇蚊栖息场所,着力抓好重点行业、重点单位、重点场所的防鼠防蟑防蚊设施建设,彻底治理垃圾、污水、污物,消除卫生死角,减少“四害”栖息场所,降低“四害”密度,杜绝以病媒生物为媒介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三)抓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

充分利用四月份爱国卫生月活动,以健康教育进社区活动为载体,开展以防治传染病、慢性病、常见病、多发病等为主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普及卫生防病科普知识,广泛宣传各种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典型症状和预防方法,以预防和减少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引导广大居民群众树立自我保健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最大限度地保障居民群众的身心健康。

三、实施步骤

各社区要严格按照的统一安排,加强组织领导,严格按照进度,狠抓各个环节,高标准如期完成各阶段的重点工作。本次爱国卫生月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年3月7日至20日)宣传发动阶段。在、社区层层召开动员会议,明确此次爱国卫生月活动的重点,制定本街实施方案。各社区也要结合辖区爱国卫生工作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栏、横幅标语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发动,营造良好的氛围。

第二阶段:(年3月21日至4月24日)集中整治阶段。针对环境卫生存在的薄弱环节,各社区要严格按照的统一部署,结合总体实施方案要求和各自的工作实际,细化工作内容,严格工作要求,靠实责任,落实任务,认真组织开展好整治活动,着重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卫生难点问题。

第三阶段:(年4月25日至4月30日)考核总结阶段。各社区认真进行检查自评,将不定时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检查。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本次爱国卫生月活动时间紧、任务重,各社区要充分认识开展爱国卫生月活动和春季爱国卫生工作的重要性,联系工作实际,加强组织协调,集中时间、集中力量落实爱国卫生月活动和春季爱国卫生工作各项任务,为春季预防疾病工作和全省第八次城市卫生复查夯实基础。

(二)广泛发动,全民参与。采取多种途径和方式,充分调动多方力量积极参与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结合“爱卫月”活动,以周末大扫除活动为契机,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全面调动广大居民群众参与卫生环境综合整治的积极性。

(三)明确责任,务求实效。按照“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原则,严格落实环境卫生责任制。各社区要按照主题活动的要求,认真做好活动的组织安排工作,制定专项实施方案,明确活动区域、活动路段和责任分工,切实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尽心尽力抓工作,全力以赴保落实。

上一篇:教师巡讲进社区总结范文 下一篇:廉政文化进社区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