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经济学范文

时间:2023-03-01 12:37:19

马克思经济学

马克思经济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马克思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比较

马克思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都以制度为研究对象,它们之间存在着某些相似之处,但也存在着许多根本性的区别。研究两种理论的异同,在坚持马克思经济学的同时,借鉴新制度经济学的合理因素,对于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理论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理论体系比较

(一)逻辑起点和起始范畴

任何经济学理论体系都有其逻辑起点和相应的起始范畴或概念。

1《资本论》体系的逻辑起点

《资本论》体系的逻辑起点是商品理论,其起始范畴既不是资本,也不是产权,而是“商品”。当然,这个“商品”是资本主义的商品,不是前资本主义社会存在过的商品。马克思认为,“商品”是整个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最一般的形式,“商品”范畴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最一般的范畴,在其中包含了能够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矛盾的各种矛盾或矛盾的萌芽。

这一逻辑起点是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历史演变顺序一致的。商品既是马克思资本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也是资本关系发展、演变的现实起点。资本并非一开始就表现为资本,它经过劳动力的购买并实现了货币的增殖,才转化为资本。资本主义的占有规律也是由商品所有权规律演变而来的。所以,商品关系是资本关系的历史演变的现实起点。

马克思分析了商品的二重性和决定商品二重性的劳动二重性,揭示了蕴涵在商品中的矛盾: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从而建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而资本的一切矛盾,也在商品分析中得到初步的揭示。这些矛盾正是资本内在矛盾的胚芽,是资本矛盾最抽象和最一般的形式。

2制度经济学的逻辑起点

制度经济学的逻辑起点,是对企业性质和存在原因的分析,“企业”是其起始范畴。

“企业”是一种组织,是市场经济中的主要的微观主体或经济细胞。正统微观经济学对企业的研究构成了其厂商理论,但它把企业视为一个既定的主体,一个既定的存在,一个与其他个体一样的追求利益最大化者来看待,它所分析的是企业如何运行以达到利润最大化。至于企业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如何?正统经济学没有回答。科斯的理论构建,则从探讨企业的本质及产生原因开始。

制度经济学的核心是交易费用理论,“交易”是其对经济活动分析的基本单元,又是现实经济活动中最普遍、最一般的活动。科斯从企业分析开始切入,对企业本质、产生及规模变动原因的逻辑追问,直接引出了“交易费用”的存在,从而修正或否定了正统经济学的“零交易费用假设”,也开始了交易费用理论的构建。“交易费用”理论是整个制度经济学的基础,后面的分析都是围绕着各种各样的交易及其成本展开的。科斯认为,市场交易不一定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最优的或最有效的。因为市场交易本身是有代价的,即存在交易费用。然而,为什么不能把所有交易都纳入企业内部呢?因为企业内部交易也是有成本的。于是,在二者之间就有选择的必要,企业规模与市场交易就有一个边际均衡点。这样就进入了交易方式或交易规则的选择问题,也就是制度选择问题了。

科斯在分析“企业本质”、“企业存在及规模变动原因”等问题时,已经将“交易费用理论”的基本框架建立起来了,后继的其他产权经济学家无非做了两个方面的工作,要么补充和完善交易费用理论,要么是将这一理论作为分析工具,运用到其他具体领域。

(二)核心范畴

马克思经济学的核心范畴是“资本”与“剩余价值”。它们本质上是一个范畴。因为“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剩余价值体现的关系就是资本关系。而对“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分析也就是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即对资本产权制度的分析。

产权经济学的核心范畴是“交易”与“交易费用”。不过,与“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关系不一样,“交易费用”并非是“交易”的本质,“交易”是人们从事的活动,“交易费用”是人们在活动中消耗的资源或代价。“交易费用”只是揭示了“交易”中有成本这一事实而已。

(三)理论主线

所谓理论主线是指贯穿一个理论体系的逻辑主线,它将各个理论构件或组成部分串成一个整体。

《资本论》的逻辑主线是对剩余价值或资本增殖的分析,剩余价值理论是贯穿整个体系的主线。整个《资本论》,从头到尾,都以剩余价值的分析为核心。从总体框架看,《资本论》第一卷研究资本如何增殖或剩余价值如何产生;第二卷研究剩余价值如何通过流通,使其增殖部分得以实现;第三卷研究剩余价值如何在不同的资本家阶层之间分配;第四卷研究剩余价值理论的发展史。其不同卷、篇、章、节中的具体理论,也都贯穿这一主线。

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主线是产权的交易费用分析,交易费用理论贯穿在其理论体系中任何一个组成部分。

两条主线各自在其理论体系中发生作用的方式或把理论构件联系起来的方式是有差异的。

剩余价值理论是作为马克思经济学一切理论构件的内核而存在的,它是任何一个理论组成部分的实质。例如,劳动价值论是为剩余价值理论奠基的,揭示商品价值的源泉,其真正目的和作用在于揭示剩余价值的源泉;对资本生产过程的考察,实际上是研究剩余价值生产的理论;对资本循环、周转,对资本再生产的分析,是为了研究剩余价值实现的规律;对利息、利润、地租等的分析,是研究剩余价值在资本家阶层分享的转化形式。

“交易费用”并非每个理论构件的实际内容,而是其中的方法或工具。用它分析企业内部治理结构,构建企业产权理论;分析制度变迁,构建制度变迁理论,等等。

(四)主要理论组成部分

马克思经济学体系的组成有两种划分意见:一是按《资本论》四卷的逻辑顺序,分成剩余价值生产理论、剩余价值流通或实现理论、剩余价值分配或分割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史;另一种则超越四卷的先后顺序,将其划分为劳动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再生产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经济周期和经济危机理论、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理论等。两种划分都能成立,而且不矛盾。

制度经济学的理论构件是松散的。“交易费用理论”是其核心部分。以交易费用理论作为工具分析的理论,包括:(1)企业性质理论;(2)企业产权结构理论;(3)制度变迁理论;(4)法律经济学等。

二、方法论比较

从整体上看,两种理论范式建立在不同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基础上,有着不同的分析方法、概念和理论逻辑。

马克思经济学的基本方法论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其含义和内容一般概括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上层建筑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变化都是由客观规律决定的,具有必然性,最终的决定因素是生产力,人类社会的不同历史时期,生产力发展状况不同,生产关系和支配分配、交换关系的规律也不同。这是一种唯物主义的和整体主义的分析方法。

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哲学基础是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和自由主义。三者合一,本质是自由地追求个人功利。它遵循的是古典主义的个体分析方法。这种方法认为,一切社会现象都应追索到它们的个人行为基础,都必须从个人的角度来分析阐发;个人的目的或偏好是经济学分析的出发点和基石,必须把个人的有目的性放在首位。因为,个人根据他们自己的利益采取行动,个人的有目的性乃是一切社会行为的起因。

三、产权理论比较

马克思经济学的产权与新制度经济学定义的产权有许多共同之处。(1)它们都认为产权是财产权,不是单一的权利,而是一系列权利的组合体;(2)它们都认为产权可以分解;(3)它们都认为产权是一种法权。尽管如此,通过比较,我们还会发现二者有许多不同之处。(一)产权的本质

马克思经济学认为生产资料的归属是所有制的本质规定,财产权利是所有制的法律形式,经济上的所有制关系决定法律上的财产权利。而诺斯则认为“产权的本质是一种排他性的权利”,是一种私有权。产权是其制度理论的核心范畴,并认为法权(产权)关系决定经济关系。

(二)产权的形成

马克思经济学认为所有制及所有权(产权)的形成与发展同社会生产力水平及变化相联系。而诺斯则认为“产权的出现是国家统治者的欲望与交换当事人努力降低交易费用的企图彼此合作的结果”。

(三)产权的功能

马克思经济学强调所有制对社会制度的性质以及社会公平的影响。而新制度经济学则强调产权的激励功能与效率功能。

四、制度变迁理论比较

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仍然是建立在经济人假设基础上的。(1)经济人是制度变迁理论的基点,只有个人才进行选择和行动,集体是无法选择和行动的;(2)与经济人相联系的成本一收益法是“标准经济学方法”,也是制度变迁理论的核心分析方法;(3)制度变迁取决于制度需求与制度供给的平衡,是制度非均衡走向均衡的过程,是经济人在成本约束下追求收益最大化的趋利过程;(4)国家拥有利用暴力“规定和强制实施所有权的地位”,它以提供“保护”和“公正”的服务换取统治者的收益,一旦制度创新会使统治者私人收益超过私人成本,制度调整就势必发生;(5)意识形态是个人与其环境达成协议的一种节约费用的工具,它有利于克服搭便车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资源的非市场配置及降低社会经济运转的费用。

马克思经济学认为:(1)人类的生产活动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因此,人类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变迁,主要应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方式的变迁来解释;(2)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与激化,从而引起社会经济制度乃至社会经济形态的变革与革命;(3)人类社会的两大基本矛盾,在社会经济关系中,主要体现在不同社会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或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不同的社会生产方式决定了不同社会制度变革的性质、方式和程度;(4)制度变迁的主体是代表生产力的社会集团或阶级,阶级斗争在制度变迁中起着杠杆作用;(5)制度变迁的动力源泉在于现有的各种法权关系或社会制度不能适应潜在生产力的实现和发展,致使掌握新的生产力的社会集团为获取自己所能控制的、潜在的、新的收益而推动制度的变革;(6)由于社会基本矛盾和不同社会利益集团矛盾的性质不同,决定了制度变迁的方式是不同的;(7)尽管国家、社会意识形态对制度变迁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并且不同的民族文化差异会影响到制度变迁的模式与方式,但起决定性作用的仍是社会生产方式,生产方式的差异是世界各民族文化差别与制度变迁模式差别的客观根据与决定因素。

五、几点结论

1马克思经济学从人类社会历史变迁的宽广角度,研究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发展与灭亡的规律,着重分析资本与雇佣劳动、资本家与工人阶级的对立,指明社会制度变迁的方向,为无产阶级的解放提供思想武器;而新制度经济学则是在肯定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上,研究如何修补、完善私有产权制度,以减少制度的磨擦,提高经济绩效。前者是宏观的、整体的、深刻的,对人类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变迁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后者是微观的、个体的、精细的,对调整企业、个人和政府之间的关系,提高经济效益,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马克思经济学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历史唯物主义出发,引入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范畴,分析了人们在历史形成的生产方式中所处的不同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分析了由这种关系所决定的不同的利益集团或阶级,揭示这些集团和阶级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相互关系的变化,从而较好地解释了人类历史上重大社会制度的变动。

但由于它把研究的重点放在揭示资本主义制度的内部矛盾、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上,而对资本家之间、资本家的企业与企业之间以及像个人的心理活动、行为选择等微观个体的行动特征的揭示,没有列入自己的分析框架内,或者没有作为自己研究的重点,因而,它对基本经济制度相对稳定条件下的、日常的、微观的企业制度变迁缺少针对性较强的分析。

3新制度经济学以个体主义的分析方法来解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解释制度变迁的原因与机制,强调个人理性与个人选择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把制度变迁归结为个人之间相互博弈与相互交易的结果;但它没有分析决定个人理性与个人选择的社会经济条件,以为个人可以随意地进行选择,这就难免陷入唯心主义泥坑,无法解释社会经济制度变迁的内在动因与实现条件。

不过,新制度经济学对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人心理、行为特征及其对制度选择和制度变迁的影响的分析,对于在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相对稳定情况下的企业制度和产权结构的微调,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4成本一收益分析是个有效的分析工具。成本一收益比较反映的是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尽管不同的阶级、集团、个人对成本、收益的内涵有不同的理解和价值判断标准,但就它的一般表现形式来说,却是生产力标准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个具体标尺,是生产力标准的具体化。因而,是一个借以判别、衡量人们的某种行动是否可行或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有用工具。

马克思经济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创新自主劳动社本需要价值

一、引言

从1981年起23年来,笔者持续地致力于马克思经济学的发展和创新。这就是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实践出发,运用马克思经济学的方法、逻辑和基本原理,来解释实践中的现象,提炼出新的经济范畴并组成体系。现在,笔者将这一崭新的经济理论称为“新马克思经济学”。这一思想体系,主要反映在笔者以下主要著作中:《新成本论》(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需要价值理论》①(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社本论》②(人民出版社,2000年);《公有制分享经济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在改革浪潮的推动下,中国经济学界正在努力从事经济理论创新,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学体系。作为“富国裕民论”的新马克思经济学,只是一种探索。我的这种探索的目的,在于富国裕民,在于为社会主义经济的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所以,新马克思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生产方式及其基本规律。

传统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处于贫困状态,已成为一门僵化的教条化的庸俗

我探索作为新马克思经济学的社会主义经济新原理,力图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坚持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共性与个性、一般与特殊对立统一的矛盾分析方法,因而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应该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共性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性的统一;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把社会主义经济范畴当作随实践中的经济关系变动而变动的东西,亦即坚持唯物论的反映论。“不言而喻,在事物及其互相关系不是被看作固定的东西,而是被看作可变的东西的时候,它们在思想上的反映、概念,会同样发生变化和变形,我们不能把它们限定在僵硬的定义中,而是要在它们的历史的或逻辑的形成过程中加以阐明。”②因此,必须反对形而上学和教条主义,破除以往从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僵死定义出发的研究方法,而从实际出发,对经济改革中出现的新型经济关系作出理论概括;三、对以往的社会主义经济范畴必须进行扬弃,即批判地继承,改造旧范畴,创立新范畴。建立新的理论体系的难点和关键,在于建立新的经济范畴并组织成科学的体系,为此必须提出新的见解。“一门科学提出的每一种新见解,都包含着这门科学的术语的革命。”③经济科学同样如此。

二、研究对象的变革:由所有制转到生产方式

传统政治经济学否认经济范畴的两重性,脱离一般劳动过程的范畴而孤立地研究生产关系特殊,所以是“所有制学”。这个基本理论错误,导致了离开生产力来空谈所有制的形而上学观点。把市场经济生产形式与公有制长期对立起来,在实践中否定社会主义是市场经济,无不也与这一理论失误有关。

新马克思经济学与传统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区别之一,是在研究对象上实行了彻底变革:由孤立地研究所有制转向研究生产方式。

我把两种研究对象的区别列出下表,以便说明。

生产方式生产力(生产中人与自然的关系)生产形式(一般劳动过程的范畴)生产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生产关系一般(劳动交换关系)生产关系特殊(劳动支配关系)——所有制(社会经济形式的范畴)生产方式生产形式产品经济市场经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所有制私有制特殊的研究对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有制

由此可见,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形式和所有制两方面,而生产形式属于一般劳动过程的范畴。生产形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一般。单纯研究所有制的传统理论,抛开了生产形式从抛开了生产力的研究。为什么传统理论长期离开生产力?我们的这一探讨说明:传统政治经济学一开始就走入歧途,因为其研究对象是错误的。

从上面这一表中可以看到,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形式和所有制两方面,生产形式和所有制又都有自己的分类。公有制是所有制的一种类型,完全可以与生产形式的某一类型相结合。和市场经济结合,就结成一种特殊的生产方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以,我认为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的对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生产方式”。

这样,就可以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是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的对象。因为在这个命题中,“市场经济”是生产形式,“社会主义”是特殊的所有制,两方面统一为社会主义生产方式。

传统政治经济学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并与社会主义相对立;把计划经济等同于公有制;把共产主义等同于产品经济。这是严重的逻辑混乱和理论错误,因为没有划清生产力、生产关系一般、生产关系特殊;生产形式与所有制的界限,现在已经到了廓清混乱的时候。

三、新理论体系以“需要一般”作为始点范畴

新理论的宗旨在于富国裕民,富社会主义国家,裕全体劳动人民。

范畴“需要价值”是社会主义财富的抽象形式,是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由我所确立的新价值载体。研究富国裕民,就必须研究需要价值的运动规律。

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始终不变的目的,是用最小限度的预付社本生产最大限度的需要价值,这是社会主义致富的真谛。只有通过商品生产,用最少的费用生产更多的物质财富,以满足自主联合劳动者生存和全面发展多样化的需要,才能真正使国家和人民日益富裕起来。“真正的财富在于用尽量少的价值创造出尽量多的使用价值,换句话说,就是在尽量少的劳动时间里创造出尽量丰富的物质财富。”。①

我把富国裕民作为新理论体系的目的,首先必须从社会主义社会人的需要出发,人及其需要是出发点。我把社会主义社会人的需要,称为“自主需要”即自主联合劳动者的自身需要,这已是需要的社会主义社会形式。自主需要是一个社会经济形式的范畴,它表现需要的社会主义特性。但只有认识了需要的一般性质,才能把握需要的特殊性质。因此,新体系以“需要一般”为起点。“需要一般”是一个最低层次的一般劳动过程范畴。所以,我把“需要一般”,即作为经济范畴的人的需要的最简单的规定,当作为新体系的逻辑起点。

传统理论体系总是把社会主义公有制作为整个体系的出发点,当作始点范畴。认为所谓社会主义商品生产,是由两种公制决定的;所谓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和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都是由公有制演绎出来的。其实,这个出发点是错误的,是倒果为因。因为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是一个具有复杂的规定性的总体,是生产关系的总和。从它出发,等于从生产关系总和出发。很显然,这是违背由抽象到具体、由简单到复杂的科学方法的。这导致了将公有制变成空洞无物的概念。

有鉴于此,近年来一些同志改从社会主义商品出发,套用《资本论》的始点范畴。这也未必合理。其实,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商品出发,只是从现象或形式来说的。商品的特征是有价值,而价值是由抽象劳动创造的。所以,实际上马克思是从劳动和劳动的二重性出发的。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是自主劳动,这是由劳动的特殊社会形式决定的。社会主义商品已经是社会分工、交换、劳动一般、自主劳动等多重规定的综合,因而不是最简单的规定。可见社会主义商品不应是理论体系的出发点。

于是,有的同志主张从劳动范畴出发建立理论体系。当然,劳动一般是一个最普遍的规定,但是,劳动一般还不是最简单的抽象。因为劳动并不是目的本身,

而只是人类满足需要的一种手段。应把目的本身作为起点。抽掉了手段,目的照样存在,而抽掉了目的本身,手段就不存在。劳动是满足人的需要的手段,假如人没有需要或需要可以通过别的手段得到满足,劳动就成为多余的。可见,劳动是由需要引起的,只有人的需要才是最本源的东西。人的需要表现为一种最始初的自然必然性。人一生下来,首先是需要吃,需要穿,需要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可见,从劳动出发,也是不合理的。

只有“需要一般”,才是社会主义新理论经济学的始点范畴。这是因为:第一,它是最简单的规定,是最单纯、最少规定性的范畴;第二,它是最一般的范畴,是其他复杂规定共有的最普遍的规定;第三,它是最始初、最本源的范畴。它不以其它经济关系为前提,是最少规定性的范畴,根源于人本身的生理要求。总之,“需要一般”是最简单、最单纯、最一般的始初经济范畴。它应当是社会主义新理论经济学体系的起点,因而“需要一般”是需要价值理论体系的始点范畴。

新的理论体系的整体是一个圆圈或循环。这就是:以需要一般作为起点,从需要出发,必然引出自主需要与生产力的矛盾,因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和致富的根本途径。通过需要价值的再生产而实现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自主需要得以满足,同时创造出新的需要,又推动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发

展。从需要出发,又回到需要。这种矛盾运动永无止境。理论的发展达到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四、社会主义商品的一般性与特殊性

我从1981年起就提出一种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新见解,可以概括为:“社会主义商品的价值构成与资本主义商品的价值构成的区别,在于c+(v+m)与(c+v)+m的区别;因而社会主义成本范畴和资本主义成本范畴在于c与(c+v)的区别。这表现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的社会生产的特点和两种不同的生产关系的根本区别。”①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实践和经济改革的发展,各种新成本论的实践形式使这一观点得到了验证。这种观点一旦确立,势必要引起整个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变革。因为商品价值构成是市场经济的社会形式的基因。这种新的基因,包含在作为自主联合劳动的产品的商品中。

社会主义经济是市场经济,商品是社会主义财富的原素形成。但是,这种商品是具有社会主义社会形式商品,而不仅是一般商品。社会主义商品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细胞。

社会主义商品,是商品一般和商品特殊的统一。作为一般劳动过程范畴的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作为社会主义社会形式范畴的商品,是不同社会形式的劳动产品。资本主义商品和社会主义商品的共性,都是用于交换的社会化劳动的产品,这是相同的。马克思指出了这种商品一般的性质:“作为商品流通的产品,不论是在什么生产方式的基础上生产出来的,——不论是在原始共同体的基础上,还是在奴隶生产的基础上,还是在小农民和小市民的生产基础上,还是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基础上生产出来的,——都不会改变自己作为商品的性质;作为商品,它们都要经历交换过程和随之发生的形态变化。”①在这种共性基础上的根本区别,在于资本主义商品是雇佣劳动的产品,社会主义商品是自主劳动的产品,这是两者的特性。

社会主义商品的一般性,是由社会分工决定的。因为社会分工就是不同质的有用劳动体系。社会分工使生产者从事的有用具体劳动及所生产的使用价值成为单方面的,而生产者用于满足需要的使用价值是多方面的。要满足需要,就必须进行交换。用于交换的产品,就是商品,因为“分工使劳动产品转化为商品”。②马克思认为,作为一切市场经济的基础的社会分工,是生产力范畴的范畴,是“政治经济学的一切范畴的范畴。”③社会分工使一人为大家劳动,而大家为一人劳动。马克思说:“自从分工确立之后,属于某一个人的商品的交换价值,就表现为这个人所能买到的别人的商品,也就表现为这些商品中包含的别人的劳动的量,即物化了的别人的劳动的量。而别人劳动的这个量等于他自己的商品中包含的劳动量。”④这同样是社会主义商品的共性。

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商品的特性,是由劳动的社会主义的社会形式即“自主劳动”这一新的经济范畴是由巫继学和作者率先提出的,它是指社会主义条件下作为人的自主活动的劳动,即劳动的社会主义的社会形式,是雇佣劳动的对立面。[1][3]所决定的。自主劳动是雇佣劳动的对立物,自主劳动就是劳动解放。本来,作为人类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劳动,是社会围绕转动的“太阳”,劳动者是社会的主人。然而,在私有制社会里,劳动发生了异化,劳动者反而成为被奴役的奴隶。经过对剥夺者的剥夺而建立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使劳动者重新成为社会生产的主人,“获得自己的充分的、不再受限制的自主活动,这种自主活动就是对生产力总和的占有以及由此而来的才能总和的发挥”。⑤社会主义制度消灭了劳动者受生产资料奴役的反常现象,“这样,生产劳动就不再是奴役人的手段,

而成为了解放人的手段”。①劳动普遍化,劳动者成为社会生产的主体,劳动成为人的平等权利和人全面发展的需要,这就是自主劳动的特征。社会主义社会在本质上就是自主劳动的社会。因而,自主劳动关系,是贯穿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最本质的联系。这就是说,只有使劳动成为自主劳动,社会主义才能成为社会主义。

自主劳动就是承认生产劳动中劳动者的主体地位,就是人支配物,而不是物支配人。自主劳动与雇佣劳动的根本区别就在这里。马克思强调指出:“如果工人居于统治地位,如果他们能够为自己而生产,他们就会很快地,并且不费很大力量地把资本提到(用庸俗经济学家的话来说)他们自己的需要的水平。重大的差别就在于:是现有的生产资料作为资本同工人相对立,从而它们只有在工人必须为他们的雇主增加剩余价值和剩余产品的情况下才能被工人所使用,是这些生产资料使用他们工人,还是工人作为主体使用生产资料这个客体来为自己生产财富。”②资本主义劳动即雇佣劳动,就是生产资料变成资本,作为生产的主体而来统治工人,工人沦落为生产的客体,处于被自己手的产物统治的地位。资本家不过是资本的人格化,资本家统治雇佣工人,工人进行雇佣劳动。社会主义就是劳动解放。劳动者成为生产的主体,来统治和使用生产资料这个客体,为劳动者自己生产财富。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确立,使生产资料变为劳动者公共的财富,真正成为自主劳动的物质条件。同时,劳动者成为自主联合劳动者,他们使用自己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来追加新的劳动,为自己谋福利。所以,资本的统治,可以归结为死劳动对活劳动的统治,即劳动异化;劳动者的统治,可以归结为活劳动统治死劳动,即劳动解放。前者是雇佣劳动,后者是自主劳动。

资本主义劳动是雇佣的联合劳动,社会主义劳动是自主的联合劳动。在这里,联合劳动是共性,区别在于雇佣劳动和自主劳动。雇佣劳动和自主劳动是劳动的不同社会形式。联合劳动就是社会化劳动,“一旦人们以某种方式彼此为对方劳动,他们的劳动也就取得社会的形式。”③联合劳动是由分工的发展所造成并随分工而发展的。

社会主义经济体系中的商品,正是这种自主联合劳动的产品。这种产品由社会分工决定了要转化商品。这种社会主义商品的特性,正是由劳动的社会主义性质即自主劳动所决定的。因此,社会分工决定社会主义商品的商品性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决定商品的社会主义性质。资本主义商品是雇佣劳动的产品,即资本的产品,而社会主义商品则是自主劳动的产品。

五、社会主义商品价值构成的特点

作为自主联合劳动产品的商品,它的社会主义性质,体现在商品价值的内部构造上,通常叫作价值构成。自主劳动的性质必然要体现在商品价值构成的特点上。因为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这种特点表现为价值的内部结构。价值的共性,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凝结,它并不能体现劳动的社会性质。作为自主劳动的产品,就决定了社会主义商品价值具有自己特殊的结构。这种社会主义商品价值的特殊构成,就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因。正如生物细胞的基因决定了发育完善的丰富的庞大有机体的特性一样,社会主义价值构成的特点,决定了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及反映这个体系的运动规律的理论体系的特点。

那么,什么是社会主义价值的特殊构成呢?就是我所提出的这样一个公式:W=c+(v+m),v+m=n,n=n1+n2+n3,因而W=c+n=c+(n1+n2+n3)。在这里,W表示社会主义商品价值,c表示所费社本的补偿价值,v表示个人需要价值,m表示公共需要价值;n表示需要价值,n1表示社会收入,n2表示集体收入,n3表示个人收入,因而n也表示社会主义收入的总体。社会主义商品价值就是由社本价值加需要价值所组成。

根据马克思的分析,从生产一般看,劳动分为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生产劳动分为物化劳动与活劳动;活劳动分为必要劳动与剩余劳动。当产品转化为商品后,劳动就表现为价值。因为价值公式W=c+v+m,就体现物化劳动(c)、必要劳动(v)、剩余劳动(m)。把必要价值当作一般必要劳动的凝结,剩余价值当作一般剩余劳动的凝结,商品价值W=转移价值(c)+必要价值(v)+剩余价值(m)。当然,这只是一个价值构成的一般公式,然而它是市场经济体系的理论基础。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由于劳动成为雇佣劳动,劳动力与生产资料都是商品,一般必要价值转化为资本主义必要价值,形成“工资”即“可变资本”范畴。因而,这个一般公式转化为资本主义价值构成公式,即W=c+(v+m)。c是不变资本、v是可变资本、m是剩余价值。资本主义商品价值表现为资本价值加资本主义剩余价值。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由于劳动已成为自主劳动,活劳动独立化为一个整体,劳动者成为生产主体,一般必要价值不能够也没有必要转化为资本主义必要价值,而只能转化为社会主义个人需要价值,从而成为劳动者个人劳动收入,满足个体及家庭生存发展的需要。劳动成为取得这种个人收入的唯一来源和量的确定尺度。因此,这个一般价值构成公式就转化为社会主义构成公式,即W=c+(w+m)。这就是社会主义商品价值等于社会主义资金价值加社会主义收入。这里的关键,是必要劳动不再并入物化劳动,而并入活劳动。这是自主劳动范畴的本质要求。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自主劳动使一般必要劳动和一般剩余劳动都成为劳动者必要的劳动,即都是社会主义必要劳动。马克思指出,公有制的建立将会使剩余劳动那部分劳动列入必要劳动部分,因而必要劳动的范围扩大到整个活劳动部分。马克思说:“只有消灭资本主义生产形式,才允许把工作日限制在必要劳动上。但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必要劳动将会扩大自己的范围。一方面,是因为工人的生活条件日益丰富,他们的生活需求日益增长。另一方面,是因为现在的剩余劳动的一部分将会列入必要劳动,即形成社会准备基金和社会积累基金所必要的劳动。”①这就是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消灭之后,一般剩余劳动就转化为必要劳动,从而一般剩余价值就转化为必要价值。但这种“必要价值”已经是社会经济形式的范畴,而不再是一般劳动过程的范畴了。这种必要价值体现了自主劳动的社会性质,从而成为社会主义必要价值。社会主义必要价值包括由一般必要价值和一般剩余价值转化来的两个部分即(v+m)。然而它们首先是一个整体,作为一个独立范畴出现。因此,我把它叫作“社会主义必要价值”,即

“需要价值”,用n表示。②社会主义商品价值就由社本价值加需要价值这两部分构成,即W=c+n。可见,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由于劳动的自主性质,一般必要劳动并入活劳动,与一般剩余劳动并入必要劳动,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总之,商品价值中的v与m部分相互结合为一个新的经济范畴了。“社会主义必要价值”即“需要价值”这一新范畴的形成,体现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这一范畴是社会主义经济本质特征的最高理论概括。

可见,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全部劳动获得了必要劳动的性质。社会主义必要劳动在实质上是自主劳动,是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为劳动者自己的利益所进行的劳动。但是,由于必要劳动与剩余劳动的划分是人类一切社会劳动的共性,因而社会主义必要劳动仍然应划分为两个部分:由必要劳动转化成的个人必要劳动和由剩余劳动转化成的公共必要劳动,相应地表现为公共必要价值(m)与个人必要价值(v)。而且,因为是公有制,个人利益必须服从于整体利益,在公共必要劳动与个人必要劳动这对非对抗性的矛盾中,公共必要劳动居于矛盾的主导地位,因而个人必要劳动要服从公共必要劳动。这种关系,体现在社会主义必要价值即需要价值的内部的结构上,就是个人需要价值要服从公共需要价值的排列次序。这个次序为(m+v),即表现为m在前而v在后。因为只有作了各种必要的社会扣除从而保证公制生产的基础以后,才有个人消费资料的分配。因而,社会主义价值构成必须进一步修正为W=c+(m+v)的公式。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由于社会分工的存在,社会劳动成为间接的而不是

直接的社会劳动,必须通过社会中各个具有独立经济职能的经济单位来实现。因而公共自主劳动划分为两个层次:全社会范畴的整体劳动和企业范围的局部劳动,公共需要价值(m)必须相应地划分为n1和n2两个部分。n1表示公共需要价值中的国家需要价值;n2表示公共需要价值中的企业需要价值。个人需要价值v就是n3,它体现个人必要劳动。自主联合劳动应该划分为整体劳动、局部劳动、个人劳动三个层次,统一于社会主义自主联合劳动。可见,社会主义自主联合劳动内部具有一个三层结构问题。因此,需要价值可划分为三个部分,即n=n1+n2+n3。这三部分需要价值,体现自主联合劳动的三个层次。同时,它又体现了社会主义经济利益的三个层次,即n1体现国家利益,n2体现集体利益,n3体现个人利益。这三方面的利益统一于劳动者自己的利益,即自主利益。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前提下,这三方面的利益具有相对独立性,因而存在内部矛盾,必须兼顾。正确处理这些内部矛盾,从而正确处理价值的n1、n2、n3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是社会主义经济管理的核心问题。因此,社会主义价值构成公式必须再作进一步修正为:W=c+(n1+n2+n3)。

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通过发展生产来最大限度地满足劳动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这是劳动普遍化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从而成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但是,社会主义经济是市场经济,消费品是商品。商品生产是为交换价值进行的生产,使用价值不过是价值的载体。没有更多的货币,满足需要只是一句空话。资本家的剩余产品不能满足资本家的需要,无限制地追求资本增殖剩余价值才是资本主义生产目的,才能不断满足资本家的需要。可见,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生产目的必须落实到商品价值的一个特定部分上。我认为,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应落实到需要价值上。需要价值正是满足劳动者整体、局部、个人需要的产品的价值实体。这种用于满足自主劳动者的需要的价值部分,我把它称作“需要价值”。需要价值不断增长,国家富裕、企业发展、个人幸福。需要价值日益减少,则国弱民穷。需要价值是自主联合劳动创造的新价值,是社会主义社会各种收入的源泉。需要价值表现为企业创造的净产值,其总和也就是国民收入。这部分价值,决定着社会基金、企业基金和个人消费基金的规模,制约整个积累与消费的水平。因此,需要价值正是满足需要的,它体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生产、实现尽可能多的需要价值,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唯一目的和决定性的动机。为需要价值而进行的生产是无限的,这种无限性是由价值生产的本性,即追求同质异量的货币所决定的。可见,无限追求需要价值,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社会主义经济运动的动力源。从而需要价值就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的运转轴心。总之,需要价值就是社会主义生产目的。这样,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就落实到价值的一个部分上面,从而使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市场经济生产形式具体地统一在一个新范畴中。“需要价值规律”就是成为社会主义生产的基本规律。

“资金”是一个一般劳动过程的范畴,它就是处于再生产过程中用于生产价值的价值。“资金”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结合,就转化为表现社会主义特点的社会经济形式的范畴,可以叫作“社本”,即社会主义之“本”,也就是公有生产资料。这样,我们又对社会主义商品价值构成公式作最后修正:W=c+n=c+(n1+n2+n3),即社会主义商品价值等于社本价值加需要价值(包括公共需要价值和个人需要价值)。由于“需要价值”是自主联合劳动所取得的成果,所以表现为社会主义的收入,社会主义商品价值又等于社本加收入。社会主义经济运动的目的,就是追求更多的社会主义的收入。自主联合劳动者运用最小限度的社本生产最大限度的需要价值的无限运动,是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还必须指出,社本与社会主义成本价格之间的关系,需要价值与收入之间的关系,以及国家需要价值与国家收入、集体需要价值与企业收入、个人需要价值与个人收入之间的关系,是本质和现象的关系,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前者是就价值实体而言,后者是就货币价格而言;后者是前者的转化形式或现象形态。

六、需要价值:新理论体系的中心范畴

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生产方式,要把商品的一般性从而市场经济的一般性作为前提和立论基础。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商品和货币”中,分析了这种一般性。不过,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并不是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我认为应该是个别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这个基本矛盾根源于社会分工。我就市场经济一般作出了新的分析,从而把劳动价值论当作市场经济一般的原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应该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前提和立论基础。市场经济是社会化生产的自然生理体系,而价值规律作为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就是市场经济的生理机制原理。它们是属于一般劳动过程的范畴,而与社会经济形式无关。马克思把市场经济一般称作“社会分工制度”,①即体制。社会分工是市场经济一般的同义语,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过程。

但是,分析社会主义经济关系还要在承认市场经济一般的前提下,着重分析其社会性质或形式,即从社会主义商品的特殊价值构成出发。因为这个价值构成里面包含着全部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基本因素。在我的公式W=c+n中,价值c部分归结为社本成本价格,而价值n部分是需要价值,即社会主义收入。在市场经济形式中,需要价值表现为商品价格中超过成本价格的增加额。需要价值作为全部预付社本的增加额,从而取得了需要价值的各种转化形式。这是需要价值发生转形的必然性。

自主联合劳动者使用同量社本可以生产不同量的需要价值,因而需要价值的生产有一个经济效益问题。活劳动创造新价值,但活劳动必须借助于物化劳动才能创造新价值。如果活劳动是新价值之父,物化劳动就是其母。因而活劳动与物化劳动之间具有必然联系。我把社本与需要价值的比率叫作“需要价值率”,用公式表示为n'=n/c。它表示自主联合劳动创造需要价值的效率。制约这种效率的有多种因素。由于需要价值率表示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实现的程度,因而必须不断提高需要价值率。从企业来讲,就是一方面尽量降低生产的物质耗费,另一方面就是要提高劳动生产率。这就是社会主义增产节约规律。这个规律是由需要价值规律这个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所决定的。

需要价值率,在企业具体化为资金净产值率(d/c)。提高资金净产值率是企业的生命线。净产值或净收入是企业的“牛鼻子”,是经济活动的中心指标。每个企业都竭力提高资金净产值率。社会主义经济是市场经济,通过竞争,必然形成平均净产值率。这种均衡的作用使等量社本要求得到等量净产值。从而净产值量就会与需要价值量发生背离。部门平均净产值的计算,则是用所用社本乘以平均社本净产值率得出。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新的社会主义生产价格公式,它等于成本价格(c)加平均净产值,即:w=h+d。这种新的生产价格总量,与社会商品价值总量是一致的,因为全社会的活劳动总量在一定时期内总是一定的。这种新的社会主义生产价格,体现了劳动平等和自主劳动者占有社本和收入的平等权利。新的生产价格成为调节社会主义利益和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重要杠杆。

在这个基础上,平均净产值的各个部分,再分别转化为国家收入、企业收入、个人收入的各种具体形式。社本同样转化为各种具体形式。这些纷繁复杂的形式,组合成社会主义社会表面各种经济现象。

需要价值范畴是体现社会主义经济本质联系的基本范畴,它贯穿于社会主义经济运动全部过程。它的运动是社会主义经济运动的主线。社会主义再生产总过程,本质上就是需要价值的生产、实现、分配、消费过程。这种过程寄寓于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之中。社会主义再生产总过程,是扩大商品再生产的劳动过程和需要价值扩大再生产的统一,同时又是需要价值扩大再生产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扩大再生产的统一。社会主义再生产又是社本的扩大再生产。公共需要价值是社本不断增殖从而商品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的源泉。可见,需要价值是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轴心,也就是社会主义新经济理论体系的核心或中心。

经济体制是以经济杠杆体系为基础和运转条件的,经济杠杆则是以经济范畴为基础的。从我对社会主义商品价值结构的分析出发,就有可能更新整个经济范畴体系。因为一切经济范畴是从c、v、m演变而成的,都不过是c、v、m的不同排列组合和不同转化形式而已。又因为一切经济范畴都具有两重性:作为一般劳动过程的范畴和作为社会经济形式的范畴,亦即作为生产形式的范畴和作为生产关系特殊的范畴,而且是两者的统一。只要我们准确把握住经济范畴的共性,努力从实际出发去开掘经济范畴的特性,即社会形式,就有可能对范畴进行扬弃。只有从根本上更新范畴体系,新的理论体系才能建立。进而,就可以创造新的经济杠杆系统,建立新的经济运行机制。在此之前就着手建立经济运行机制,无疑是困难的。我所阐明的社本和需要价值理论,由于以自主劳动为前提,由c+n公式确立了社本和需要价值两个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范畴,为整个新的经济范畴体系奠下了基础,因而可能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一种新体系。社会主义商品价值构成公式W=c+n,n=n1+n2+n3,使我们找到了社会主义经济范畴的社会性质的基因。因而这一公式就成为理解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范畴体系的社会形式的枢纽。

作为生产力范畴的社会分工不会消灭,只会发展。社会分工与共产主义公有制相结合,就是共产主义市场经济。需要价值规律。同样是共产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不过这个范畴会发展为新的阶段,因而会具有某些新特征。需要价值不断增长的规律,就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经济规律。人类最美好的理想社会,只有随着分工的发展,随着需要价值的不断增长才能实现。

他的这一思想我一直是依据马克思关于经济范畴两重性的论述进行分析的。马克思说:“就劳动过程只是人和自然之间的单纯过程来说,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对于这个过程的一切社会发展形式来说都是共同的。但劳动过程的每个一定的历史形式,都会进一步发展这个过程的物质基础和社会形式。”①我们正是将社会主义经济作为市场经济的共性与作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殊性的辩证统一来理解的。或许,这种理解正是社会主义新理论经济学得以寻找到出路的关键。

作为富国裕民的新经济学,旨在寻求通过新的途径来完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并向共产主义过渡。我提出的新的范畴体系,是在一般劳动过程范畴体系上穿上了一件社会主义的社会形式的外衣。这个新体系可简单图示如下:

〖JZ〗需要价值理论体系图示

需要需要一般

利益利益一般

自主利益(利益的社会主义形式)

自主需要(需要的社会主义形式)

劳动劳动一般

价值价值构成一般:c+v+m

社会主义价值构成:c+n

自主劳动(劳动的社会主义形式)

价值的社会主义形式社本价值

所用社本价值(C)所费社本价值(c)

需要价值(n)公共需要价值

社会需要价值(n1)

集体需要价值(n2)

个人需要价值(n3)

新生产价格社会主义成本价格(h)

平均净产值(〖AKd-〗)公共收入国家收入(d1)企业收入(d2)〖JB

)〗个人收入(d3)

我已从两个方面说明需要价值的由来。一方面是从马克思经济理论体系来说明。我指出,需要价值范畴的确立,是马克思需要范畴发展的逻辑结果。我在有关著作中作了这种发掘和探索。也就是说,需要价值是个崭新的范畴,但它是从马克思理论中开掘出来的。另一方面,我从我国经济理论界的探索中,说明了需要价值这一理论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

需要,是人对生活资料的需求。劳动是满足需要的手段。“需要”作为一个经济范畴,正象劳动、分工、交换价值等范畴一样,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基础范畴。马克思经济理论体系中,包括“需要”体系,也包括“劳动”体系。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与他的“需要”理论同时完成的。我的“需要价值”理论,不但继承了马克思的思想方法,还是建立在对马克思的“需要”理论体系作出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的。

需要价值的基础自主需要自主利益〖FY(〗+社会分工〖FY)〗需要价值的形成

需要价值的质需要价值的量

自主劳动

〖FY(〗+再生产过程〖FY)〗需要价值的再生产需要价值的生产需要价值的实现

需要价值的分配需要价值的消费

〖FY()+动态过程〖FY〗〗需要价值的发展趋势需要价值量的增长规律需要价值

与共产主义市场经济

结果,我形成了这样一条思想线索:人的需要是客观必然;使用价值是满足需要的对象;劳动是满足需要、实现利益的手段;分工是社会生产劳动的基本形式;社会分工是交换的基础;交换价值是实现社会需要的媒介;价值是劳动的物化;消费是需要的实现。根据卓炯关于经济范畴可以一分为二,分为一般劳动过程的范畴和社会经济形式的范畴的原理,我把五组范畴分为三对(见下面的表式)。

在下表中的社会主义经济范畴系列中,由于“公共”均可划分为“国家”或“社会”与“集体”两个层次,所以,社会主义的需要、利益、劳动、价值均可划分为三个组成部分。这样,就在更深的层次上论证了社会主义新价值划分公式:需要价值(n)=社会需要价值(n1)+集体需要价值(n2)+个人需要价值(n3)。而这一公式是建立公有制分享经济理论——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理论的关键所在。

〖HT5”〗经济

范畴一般劳动过程的范畴:

自然需要社会需要个别利益社会利益必

要劳动剩余劳动必要产品剩余产品必要价值剩余

价值

社会经济形式的范畴资本主义范畴:

必要需要奢侈需要必要利益奢侈利益有

酬劳动无酬劳动有酬产品无酬产品有酬价值无酬

价值

社会主义范畴:个人需要公共需要个人利益公共利益〖JB)

〗个人自主劳动公共自主劳动个人需要产品公共需要产品

个人需要价值公共需要价值

〖HT〗

七、社会主义混合经济与社本的类别

我认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经济范畴是自主联合劳动。自主联合劳动是雇佣联合劳动的对立物,它表现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最本质的特征。在自主劳动关系下,资金就转化为社本。因此,社本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形式,自主联合劳动是活劳动的社会主义形式。社本与自主联合劳动相结合,就是需要价值的生产过程。社本,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资本。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而这是一个十分漫长的社会发展阶段。在这个发展阶段,必然存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成份。它们都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的必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形态,必然是一种混合经济。

我们已经知道,资金与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相结合,就形成作为社会经济形式范畴的社会主义资本,即“社本”。正是由于社会主义的所有制形式是多样的和复杂的,因而社本就表现为混合的形式。

(一)社会主义混合经济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形态,是一种混合经济。混合经济与纯粹的经济形态不同,它是一种复合型的经济形态。混合经济具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体制性混合经济,另一种是制度性混合经济。

所谓体制混合经济,是指由不同的经济体制模式混合而成的经济形态,通常指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混合或结合。因为市场经济也好,计划经济也好,都是指不同的经济体制而言,而与社会经济制度无关。在西方传统经济理论中,认为资本主义经济是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经济。西方经济学界使用的“混合经济”概念,是指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引进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的计划管理和调控而形成的一种体制。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市场经济,是有计划的或有国家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体制,也是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有机结合或优势互补。因此,从这个意义上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是一种体制性混合经济。这是一种有效率的经济体制。

所谓制度性混合经济,是指分属于不同社会性质的经济制度或所有制的混合。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社会生产关系的集中表现。社会性质不同的所有制,是相互对立的。但在特殊条件下,也可以统一。公有制和私有制是互相对立的,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和平共处”。这种制度性混合经济,通常指的是公有制与私有制的混合。现在我们所说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就是指这种制度性的混合经济类型。不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必须有一个显著特征作为限定条件,那就是以公有制为主体,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混合的经济形态。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必须实行所有制多元化的所有制结构,以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由此看来,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混合经济,是一种双重的混合经济,不仅是体制性经济,同时也是制度性混合经济。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践证明,这种混合经济是有生命力的。究其原因,一是它能集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长处于一身,既能发挥市场机制配置社会资源的效率,又能发挥计划的控制协调作用;二是它能集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多种经济成份各自的长处,适应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多层次的国情,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既能保持我国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实现共同富裕的发展方向,又能调动各阶层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从各方面动员力量,尽快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不仅集体所有制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进一步确认了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方针。党的十五大把这一方针进一步提升和确定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要实行的基本经济制度,这是我们党在理论上的重大突破,是一个来自社会实践经验总结的伟大创举。长期以来,总是认为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只能是纯粹的公有制。而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一直是外在的补充,决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的有机组成部分。党的十五大报告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出了新的回答。

实行这一新的基本经济制度,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必然要求调整所有制结构,减少国有经济的比重。只要注重提高国有经济的素质和控制力,就能保证公有经济主导作用的发挥,不会影响我国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这种混合经济好比一架飞机,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处机头的地位,起导航作用,而机舱则很大,好比容纳大量的多种形式的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样,这架飞机载客量又大,方向又正确。这就可以使我们达到加快生产力发展的目的。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存在以下几种主要的所有制经济形式:

(1)国有制经济。包括国家所有,国家经营即国有国营经济;也包括国有民营经济。随着国民经济的战略性重组,大量国有经济单位将退出竞争性领域,国有经济的比重将减少而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将大大提高。但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有支配地位。国有经济的竞争力和控制力必然大大加强,代表全体人民的国家将会有力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

(2)集体所有制经济。它的特征是其财富归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属于一种局部的较低层次的公有制经济。集体所有制经济包括城镇集体所有制经济和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包括双层经营的承包农户、乡镇集体企业、股份合作制经济、合作社经济等。

(3)个体经济。即城乡私人占有生产资料而不雇工或少量雇工的经济,俗称“个体户”。

(4)私有经济。指城乡生产资料完全私人所有并雇工经营的经济。其规模大小不一。

(5)股份制经济。各种股份公司,其产权是多元化的,投资人是分散的,是一种不同所有制组合成的混合所有制经济。

(6)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包括独资的外资经济和与我国某种经济成份合资的经济。

(7)各种基金组织。属于社会所有制或共有制经济。

(二)社本的分类与结构

依据不同的标准,社本可以作不同的分类。

1.按生产资料所有制标准对社会的分类

社本按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属性划分,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主要类型:(1)国有社本;(2)集体社本;(3)个体社本;(4)私人社本;(5)股份社本;(6)外资社本;(7)基金社本。

以上可列下表图示:

社本结构国有社本国有独资社本国有合资社本

集体社本集体社本合作社本股份合作社本

个体社本城市个体社本农村个体社本私人社本城市私人社

本农村私人社本

股份社本

外资社本独资社本合资社本合作社本

基金社本(社会社本)

也可以表述为另一种社本结构:

社本结构公有社本国有社本集体社本股份合作社本基金社本〖JB

)〗

私有社本私人社本外资社本混合社本(股份社本)个体社本

2.按其他标准对社本的各种分类

(1)生产社本和流通社本。前者指处于生产领域并在其发生职能作用的社本,即产业社本。后者指在流通领域中发生职能作用的社本,包括商品社本和货币社本。由于社会分工的发展,商品社本独立化为商业社本,货币社本独立化为银行社本(生息社本)。

(2)个别社本和社会总社本。前者指在相互独立、相互依赖的社会分工实体即企业中起职能作用的社本。后者指全社会范围的个别社本的总和。

(3)固定社本和流通社本。前者指其实物形态全部参加生产过程,而其价值在多次生产过程中一部分一部分地分次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那部分生产社本。它以固定资产形态存在。后者指通过一次生产过程其价值一次全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那部分生产社本。它以原料、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动力等流动资产形态存在。

(4)所用社本和所费社本。前者指生产需要价值所使用的全部社本,即预付社本,用于厂房、机器设备、原材料等的投资。后者指商品生产所耗费的生产社本,它等于生产中的所转移的生产资料价值。所费社本作为商品的生产费用转化为社会主义商品的成本价格。

(5)原有社本和追加社本。前者指预付社本或垫支社本。后者指增殖了的社本部分。在社会主义再生产过程中,需要劳动所创造的需要价值实现以后,进入分配过程。通过分配过程,需要价值划分为积累和消费两个部分。用于积累的那部分需要价值转化为社本,便形成追加社本。

参考文献:

[1]李炳炎:《需要价值理论是社会主义经济的理论基石》[J],载《中州学刊》1986年第6期。

[2]李炳炎:《需要价值理论体系概述》[J],载《南京社会科学》1991年第1期。

[3]李炳炎:《论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体系的始点范畴》[J],载《江海学刊》1999年第2期。

[4]李炳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自主劳动”范畴》[J],载《苏中学刊》2002年第1期。

——————————

①“需要价值”这一新的经济范畴,是作者于1986年提出的,它是指社会主义商品价值中的新创造价值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相结合所形成的新的范畴。[1][2]。

②“社本”这一新的经济范畴,是由卓炯于1983年、作者于1985年提出的,它是指资本一般(资金)范畴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相结合所形成的新范畴[1]。

“科学”。它离开生产力孤立地研究生产关系,从公有制出发,又以公有制为归宿,是“公有制经济学”;它离开市场来研究社会主义,把两者对立起来,成为僵化的旧体制的理论概括,因而实质上是“产品经济学”;它脱离实际,搞“规律排队”、“政策汇编”,又照搬与雇佣劳动相适应的有关范畴,变成干瘪的条条,因而又是“形而上学的经济学”。这样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已经同实践发生了严重的矛盾,因而必须进行理论反思。这种反思的必要性,正如马克思所说:“对人类生活形式的思索,从而对它的科学分析,总是采取同实际发展相反的道路。这种思索是从事后开始的”。①社会主义实践已经具有八十年的历史,人们对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合理性的事后思索,已经具备条件。

——————————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9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17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34页。

——————————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三册,第281页。

——————————

①参见拙文:《社会主义成本范畴初探》,载《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1981年第4期;《劳动报酬不构成产品成本的内容》,载《经济研究》1982年第2期。

——————————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36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127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第304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一册,第53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76页。

——————————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31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二册,第661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88页。

——————————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578页。

②参见拙著:《新成本论》,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34-136页。

——————————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97页。

——————————

马克思经济学范文第3篇

首先让我不厌其繁地再次引用凯恩斯那广为传诵一段话:“既得利益之势力,往往被人夸大,实在不如思想直逐渐侵蚀力之大。经济学家以及政治学家的思想,其影响之大,往往出乎常人意料。事实上统治世界的,就是这些思想。现实世界的统治者,自以为不受任何理论的影响,可往往会是过往时代某一个二流经济学家思想的奴隶。从长远来说,真正危险的不是既得利益,而是思想。”

先讲一点方法论:

在波普看来,科学的发展是一个证伪的过程。只有证伪的理论,才是科学。提出假说----事实检验---------提出新的假说-----再----。。。。。。如此否定之否定,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

依我的看法,任何理论,都是一种模型,是对现实的一种抽象,一种近似。事实上,无论经济学家还是普通人,都是通过模型来看世界的,我们是带着理论来面对现实的,这也是康德所说的先验理性,并为现代的脑科学的研究所证明。

理论永远不可能与现实完全符合,理论的价值在于它可以指导我们去看事实,使现象可以更有条理,但它同时也是对现实的一种歪曲。科学的发展正是理论不断逼近现实的过程。

现在大家都在批判经济学家玩数学,经济学的理论脱离现实。我想主要是两方面的原因:一个是经济现象太复杂了,以至于经济学家无法建立更加贴近现实的理论模型,这也要怪经济学家的智慧不够。另一个要怪数学家,数学家给经济学家提供的数学工具太简陋了,以至于非常简单的模型,要用非常复杂的数学。理论越是接近现实,模型就越复杂,所用的数学就越高深。也就是说,经济学的发展是受数学工具的制约的,数学应用于经济学不是太多,而是太少。

宗教是非理性地信仰,哲学是理性地信仰,而科学则是理性地怀疑。每一门科学都有一个核心假说,那是不可检验的,科学家的任务是由这个假说推出可检验的等价命题。

牛顿力学的核心假说是牛顿三大定律,相对论的核心假说是光速不变定律。而经济学的核心假说是理性人假说,即每个人都是效用最大化的个人,现代经济学的全部理论都建立在效用最大化这个假说基础之上。有了效用,才有了现代经济学,所以我认为现代经济学真正起源于边际效用学派,也就是马克思所批评的庸俗经济学。它的三位代表人物是在;杰文斯,门格尔,瓦尔拉斯。后来的马歇尔总结了前人成果,创立供求曲线,这就是新古典学派,统治着一般的中级微观经济学教科书。

在马克思以前,从斯密到李嘉图,都是劳动价值论,核心概念是价值。据说斯密在写《国富论》时先是研究资源配置和劳动分工,然后不知犯了哪股子邪劲,突然对价值问题发生了兴趣,开始探讨价值的本质。后来的经济学家,如李嘉图,马克思,也晕头转向地跟着他去研究,“什么创造了价值”。经济学从此走上了邪路,为了一个毫无意义的问题,经济学浪费了整整一个世纪。

直到后来经济学家引入了效用,把价值这个概念驱逐出了经济学。大家可以翻一些现代经济学的课本,找不到价值这个词的。

按熊比特的说法,三个最伟大的经济学家是瓦尔拉斯,马歇尔和维克塞尔。其中最最伟大的是瓦尔拉斯,因为他创立了一般均衡理论。

按张五常的说法:经济学只有两个假说,即效用最大化和负需求曲线。这里用的是局部均衡的概念,不太严格,负需求曲线约等于边际效用递减。

边际效用学派的一个伟大贡献就是引入了边际的概念,边际效用就是对效用函数求导。这样,微积分就进入了经济学,数学家在这个领域耕耘了两个世纪,有一大批的定理可以应用,从而给经济学以全新的刺激。这从一个方面说明,一旦引入了强有力的数学工具,经济学可以有怎样强劲的发展。

数学是一种推理的工具,他帮助我们从核心假说推导出可供检验的命题,保证了推理的严密,逻辑的正确,不至于使思维混乱,避免不必要的争论。日常语言很不严密,有很多问题越争越不清楚。数学作为一种严密高效的语言,如果我们的结论不同,在推理正确的前提下,一定是我们的假设与现实不符。

数学是一种思维工具,以传统方式,以日常语言去思维经济学就象赶牛车,而掌握了数学,则象坐了喷气式飞机。

比如: 科斯定理告诉我们,当交易费用为0时,产权的划分不同不具有影响经济福利的效果,即人们可以通过在市场上交易产权来达到资源的社会最优。个人通过效用最大化行为达到社会最优-----帕累托最优。这可以看作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的另一个版本。斯蒂格立兹叫它科斯谬误,数理经济学家严格证明了科斯定理只有在经济当事人具有拟线性效用函数时才成立。

一边是模型,一边是现实,模型越是接近现实,所用的数学就越高深。经济学家的数学素养早已远远超过了物理学家,正如物理学的发展曾大大推动了数学的发展,也会有一批数学家转变为经济学家,经济学家变成为数学家。因为今天的物理学几乎已经找不到什么问题了,而经济学则问题多多,酝酿着一场巨大的革命。

如果说物理学研究物质世界,那生物学研究有机世界,而经济学则以探究人类社会的奥秘为己任,层层递进,现象越来越复杂,所用的数学也越来越高深。

在马歇尔那里,事件是一件接一件的发生,而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则雄心勃勃,要一次解决所有问题。法国是一个盛产数理经济学家的国家,从配第到古诺,到瓦尔拉斯和当代的laffont,tirole,一脉相承的是一种数学理性的建沟主义。

经济学中的意识形态和物理学的意识形态并无不同,一个物理学家也可能为纳粹制造原子弹。

现代经济学主要有两支: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都可以从马歇尔这里讲起。

微观经济学,也就是新古典经济学,从马歇尔以来,没有更大的发展。后来的经济学家就是用越来越高深的数学工具对他的理论加以精练。到samuelson出版《经济分析基础》,用微积分来研究微观经济学的时代结束了。

50年代以后,诺贝尔奖得主debreau,arrow等人用集合论来研究微观经济学,证明了一般均衡的存在性,这是经济学的前沿,到了80,90年代,数学工具越来越高深,运用了几何流形,泛函空间,现在这一块儿主要是一些数学家在做。

马歇尔统治了今天的微观经济学教科书,而他的弟子凯恩斯则统治了宏观经济学。

samuelson自称是经济学的最后一位通才。他说:“生为经济学家,1939年是一个伟大的时刻。”

1930年代的伦敦是个汇集巨人的地方。罗素,萧伯纳,wittgenstein, 凯恩斯,jone.robinson,还有早逝的天才ramsey,每一个人的光芒都足以辉映一个时代。你能想象这么多奇妙的人居然生活在一个时代,一座城市?

那时侯的hicks还在伦敦经济学院求学,哈耶克在那里宣讲自由主义理论,而凯恩斯则开始了他的十次经济学讲座,“马戏团”里有harrod,robinson,sraffa这样前途无量的青年。经济学处于清晨的明媚阳光中。

大萧条中成长起来的一代,solow,samuelson,friedman,tobin,这些未来的诺贝尔奖得主在凯恩斯开辟的园地里挥动了铁锹,并统治了那里,直到70年代遇到了lucas的挑战。

lucas的成功证明了经济学的真正发展不在于提出新奇的观点,而在于引入新的工具与方法。lucas以后,is—lm曲线开始从经济学文献中消失。经济学形成了新的研究范式,即直接从理性人的效用最大化行为来探讨宏观经济现象。宏观经济学家开始学习运用ramsey在1928年就写出的最优消费模型和samuelson1956年的交叠世代模型。宏观经济学找到了自己的微观基础,经济学重新回到新古典传统的怀抱之中。

宏观经济学的两条主线:经济波动和经济增长

lucas是当代经济学的真正统治者。现代主流。30年来始终站在经济学的最前沿,不断的挑战自己,创造力保持30年,这在经济学家中是罕见的。

马克思经济学范文第4篇

以“社会人”为出发点,以劳动价值论为理论基础,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的制度分析方法是马克思经济学所使用的基本方法之一,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从本质上可被看作是一种制度经济学理论。对制度的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重点,也是特点。他把制度看作一种内生变量,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分析框架,从“生产方式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逻辑主线阐述人类社会制度的历史变迁。在西方经济学看来,马克思忽略了非正式制度,其制度经济学的研究重点是经济制度等正式制度。事实上这是一种误解。他把非正式制度看作上层建筑范畴,讨论了它们与经济制度等正式制度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他没有对非正式制度下过定义,但其对经济伦理、意识形态等领域的研究涉及非正式制度的多项内容,在马克思经济学的科学体系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1.1非正式制度的起源和本质

马克思认为,非正式制度先于正式制度产生,习俗等非正式制度起源于人类的诞生,道德等非正式制度形成较晚,它们都伴随着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展。作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人类在通过劳动能动的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产生了经常具有集体性质的非正式制度。早期的非正式制度主要是协调集体成员内部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如在原始社会,作为对自然的崇拜和探索,祭祀活动是一种制约、凝聚集体力量的行为。马克思还发现,虽然生产力的发展是非正式制度发展的前提条件,但非正式制度与生产力的发展并非总是同步的,非正式制度有时候会滞后或超前于生产力的发展。如处于奴隶制社会的古希腊的生产力水平远落后于现代资本主义,但其文化繁荣至今令人赞叹。马克思认为非正式制度的本质是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层面的范畴。他看到了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对非正式制度的决定作用,同时也强调非正式制度的反作用,从根本上阐明了非正式制度变迁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例如,马克思把意识形态这一非正式制度看作是适应一定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的“观念的上层建筑”,超越的根本途径在于实践。他还认为道德是反映一定经济基础的社会意识形态和行为规范,调节着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之间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实践中的各种关系。

1.2非正式制度、正式制度和经济发展

马克思把社会制度区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表现为生产关系并起决定作用的经济制度,第二层次是表现为上层建筑并起反作用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制度。前者是正式制度,后者包含文化等非正式制度和法律、政治等正式制度。后者先于前者产生,但其立足于前者才能发展。二者互相影响,密不可分,共同作用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迁。当二者相融的时候,非正式制度对经济发展起到整合、凝聚、教育、规范等积极作用;否则,非正式制度将对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消极作用。

1.3非正式制度变迁

马克思的非正式制度变迁理论主要是为了辅助正式制度变迁理论,来阐释人类社会变迁的规律和演变走向。他认为非正式制度对制度变迁所起的作用不是根本性的,非正式制度变迁的承担者是具有社会属性的个体组成的阶级。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影响到处于不同利益群体的阶级当中,这种矛盾主要通过阶级斗争来解决,一般是革命式演变。人的全面发展是非正式制度变迁的最终目标。变迁的根本原因是以科技进步为核心要素的生产力的发展,直接原因是阶级矛盾。马克思制度变迁理论的主要目的,是寻求人类社会整体制度变化发展的规律,说明经济发展对制度变迁的作用以及制度变迁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

2西方经济学的非正式制度理论

以“经济人”为出发点,以主观效用价值论等为理论基础,西方经济学主要采用以边际替代方法指导的假设-演绎-实证的静态分析方法,阐述非正式制度的基本原理。西方经济学非正式制度理论的研究涉及多个学派,限于篇幅,每个学派仅选择若干个代表人物的思想来介绍。在诺斯以前,已有多位经济学家的研究涉及非正式制度的一个或多个方面,但是它们一般被隐含在对制度的研究当中。

2.1古典经济学的非正式制度理论

受亚里士多德和休谟等人伦理、美德、仁爱和同情等思想的影响,斯密多次提到非正式制度在国民财富创造中的重要作用,他将慎重、勤勉、节约、同情、良心和自爱等看作市场经济秩序不可缺乏的伦理道德基础,认为社会分工是非正式制度演化的结果。马尔萨斯认为人类应该由拥有相同点的习俗和政府来管理。穆勒阐述了习俗、惯例对市场竞争、产品分配和地租的重要影响。韦伯采用历史演绎的方法论,阐述习俗、历史、语言等非正式制度与体制等正式制度密不可分的关系,但其理论体系中的非正式制度主要是指宗教,认为的虔诚是人们在感性层面的理性选择,可以促进资本主义向前发展。

2.2新古典经济学的非正式制度理论

该学派认为经济人是一种脱离现实观念的人,在偏好、制度等既定的前提下,把价格机制作为核心,采用边际替代法、成本收益比较法和均衡分析等方法论研究非正式制度。其中,马歇尔较早意识到社会文化、理想和宗教等非正式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认为具有相同文化背景、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经济主体,彼此间信任程度较高,有利于实现高度合作,地区经济发展是区域社会力量和经济力量合作的结果。

2.3制度经济学的非正式制度理论

2.3.1旧制度主义的非正式制度理论

基于对新古典经济学采用的静态均衡分析方法的批判,该学派主要采用进化论、实用主义哲学和历史主义等方法论,强调“历史演进”,重视资本主义体制内部不同经济集团的利益冲突,看到了技术变化引起的社会、心理、文化等非正式制度的演变。作为社会心理学派的创始人,凡勃伦认为历史是进化或演进的,受到非经济因素制约的经济制度只是它所依存的文化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他把制度理解为“流行的生活方式”、“广泛存在的社会习惯”等。他认为法律和经济制度等正式制度受到非正式制度的约束,思想和习惯等非正式制度是制度的核心,非正式制度演化成各种制度。非正式制度同正式制度一样,经历多个阶段动态的且不可预期结果的演进。非正式制度不是个体选择,而是历史演化的结果。源于对人类习惯和本性的考察,他认为经济变迁中以技术和利益集团对抗为主要原因的推动导致不总是向进步方向发展的制度变迁,改变了人类的思维习惯,思维习惯同时也反作用于经济变迁。作为社会法律学派的创始人,康芒斯认为制度起源于强迫的社会关系和自我意识。他首次区分了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用法律这一正式制度的观点来阐释社会的各种经济关系。他认为社会组织由多种交易组成,包括冲突、依存和秩序三个方面的交易关系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各种利益冲突只能通过法律制度得到解决。虽然注重法律等正式制度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但是他对习俗等非正式制度的作用也有不少关注。他认为制度可以理解为集体行动控制个体行动,指出传统、习俗和惰性等可能制约集体行动,并把美德和伦理等非正式制度看作制度的关键。他重点探讨了习俗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阐释了集体行动控制力的执行者问题,当执行者改变时,制度变迁随即发生。

2.3.2新制度主义的非正式制度理论

采用制度和技术二分的方法论,艾尔斯的工具价值理论强调人的主动性和创造力。他认为科学事实指引的人的行为是理性的,而由过去的态度和信仰指引的人的行为是非理性的,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制度的消极影响。他认为制度的核心是伦理道德、思想习惯和文化传统等非正式制度。人性是人们遵循的非正式制度的产物,社会的发展离不开非正式制度。各种非正式制度经过演变,会形成固定的文化。这种固定的文化而非成本和收益分析理应成为经济学研究的核心。他提出技术进步和源于文化、习俗的制度是社会中存在的两套不同的价值体系,前者的影响更加深远。技术发展推动制度变迁,但其中的关键应该是形成一种把技术发展看作经济发展核心的新的思维方式。

2.3.3新制度经济学派的非正式制度理论

该学派的研究主要是基于经济人、有限理性、不完全信息和机会主义等假设,并以利润最大化、主观效用和博弈论等为理论基础。该学派的非正式制度变迁理论主要是辅助正式制度变迁理论,在资本主义制度框架下构建一个立足经验史实的理论体系,把技术、市场规模、人口和产品等外生变量看作诱因,认为制度变迁是个体追求功利的结果,以此来解释经济绩效。科斯奠定了新制度经济学的基础,但诺斯对非正式制度的研究最多,他的研究主要是基于生产力技术分工经济活动方式交易(费用)产权(制度)结构(生产关系)的思路。非正式制度(或称非正式约束)的概念由诺斯在1981年首次提出,指人们在长期交往过程中无意识形成的行为规则,包含风俗习惯、意识形态、道德观念等。他认为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以及实施机制共同构成制度,非正式制度是制度产生和变迁的关键,人们的行为主要受非正式制度制约,非正式制度要和正式制度相容,才能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非正式制度变迁的主体是追求财富或效用最大化的个体,变迁的根本动力在于个人基于成本收益分析所追求的利益最大化。正式制度可以直接移植或快速变迁,而非正式制度由于具有长期性、渐进性、遗传性等特征,很难直接移植,其变迁一般是渐进式的,需要较长时间。因为作为过去和未来的连接,非正式制度变迁具有路径依赖的特征。诺斯认为,非正式制度是路径依赖的主要来源。非正式制度本身以及在其影响下与现有制度依存的既得利益集团总是努力去维持现状,这是路径依赖的两个主要原因。诺斯和凡勃伦都认为有些非正式制度可以像遗产一样被继承或发展,这也可以从另外一个侧面解释非正式制度较难形成,但是一旦形成便较难变迁的原因。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诺斯非正式制度理论的特色之一在于以经验学习、信念、偏好等非正式制度为桥梁,探讨了认知科学和经济学之间的关系,力图分析人在面对不确定时进行选择并经常相信自己的行为的原因。

2.3.4比较制度分析学派的非正式制度理论

由于新古典分析框架的限制,诺斯意识到非正式制度的演进性质是制度变迁渐进性的主要原因,但是无法进一步深入研究。格雷夫引入博弈论思想,采用历史比较制度分析的方法论,对诺斯的研究进行了拓展,探讨了文化传统、路径依赖和制度绩效的交互关系,深入论证了非正式制度与制度变迁的关系。他指出文化传统、家族关系等非正式制度在社会发展演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博弈论视角,青木昌彦模糊了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区分界限,侧重从非正式制度角度认为“制度是关于博弈如何进行的共有信念的一个自我维系系统。”他把制度阐释为参与人自发实施的在策略互动中选择的内生变量,认为参与人集体修正自身的信念,他们的决策反过来也会反作用于制度。他还从理论、实证及政策等层面,阐述了文化、信仰等非正式制度与法律等正式制度之间的关系,论证了制度在个人选择与经济运行中的作用。

3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非正式制度理论的比较及启示

两大理论体系不是对立的,也有一些相同或相似之处。比如说,二者都立足于现实,发现了非正式制度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目标都是为了找到更有效率的制度。当然,二者之间也有不少差异,下面将选取几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3.1比较

3.1.1方法论的比较

马克思在剖析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采用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指导下的历史-逻辑-实证的动态经济分析方法,主要是定性分析,认为非正式制度的产生与变迁及其经济功能的发挥,是一个动态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交互发生作用的过程,其中发挥核心作用的是技术进步,其理论体系具有相当的逻辑和深度。西方经济学是在假定现行资本主义制度合理的前提下,采用边际替代方法指导的假设-演绎-实证的静态分析方法,主要是定量分析,对某些表象的、阻碍经济运行的非正式制度进行修正,在资本主义制度的框架下预先假设若干既定条件,通过逻辑演绎,不断修正得出的结论,以使其符合现实情况。这种分析方法难以从根本上揭示非正式制度变迁及其经济功能发挥的动态、辩证关系,使其理论体系具有根本性的不足。

3.1.2非正式制度的本质和起源

马克思和西方经济学都是以人为出发点,基于经济利益对非正式制度问题展开研究,但二者存在本质的区别。马克思把人看作社会关系的总和,强调对个人物质利益的科学规定与现实分析,认为个人利益的实现并非个人理性选择的结果,而是受其所处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制约。因此,马克思认为非正式制度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其本质是适应一定生产力层次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层面的范畴。西方经济学脱离社会现实,把人界定为抽象的、单个的经济人,仅仅偏重个人对利益最大化的成本收益分析及积极追求,认为个人利益的实现是历史演化或个人理性选择的结果。因此,西方经济学认为非正式制度起源于人类的理性选择或历史的演化,其本质是追求自由和个人主义的规则或契约等。

3.1.3非正式制度变迁的根本动力

基于劳动价值论,马克思认为只有劳动才创造价值,价值和剩余权均应归属于劳动者拥有;基于边际效用价值论,西方经济学认为资本、劳动力、土地和企业家等要素共同创造和分享价值,剩余权应归要素所有者或管理者拥有。两个理论体系反映了不同阶级的利益诉求和差别。马克思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非正式制度变迁的根本动力,并把人的全面发展看作非正式制度变迁的终极目标,以此得出社会发展变迁的规律和走向。西方经济学把效率和交易费用作为核心概念,认为非正式制度变迁是个体追求效用最大化的结果,显得比较肤浅。

3.2启示

3.2.1注重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的相容

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密不可分,互相补充。非正式制度先于正式制度产生,是正式制度的基础,但它一般不能替代正式制度。正式制度是非正式制度存在发展的重要保障,影响和制约着非正式制度的变迁路径和方向。经过变迁,有些非正式制度会转化为“诱致性变迁型”的正式制度,有些非正式制度会消失或继续演化。除了“诱致性变迁型”的正式制度,还有一类是人们有意识地直接设计的“强制性变迁型”的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和正式制度相互制约,共同作用于社会中的个体行为和经济发展。当二者相容时,会约束、激励个体行为从而节约交易成本,将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否则,将发挥消极作用,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在现实中,正式制度变革一般通过行政或法律等手段较快地强制实现,而非正式制度变革很难同步进行。当旧的非正式制度与新的正式制度并存时可能较难融合甚至互斥,有时候旧的非正式制度甚至会扭曲或抵消新的正式制度带来的收益。所以,政策制定者和决策者应注重非正式制度和正式制度之间的关联性,在强制性的正式制度变革前构建缓冲机制,尽力避免二者不相容时带来的消极影响。

3.2.2积极推动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非正式制度的变迁

现实中,人并不总是单单追求利益,还追求在集体或国家中的认同与归属。在其中,非正式制度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有些非正式制度可以直接对经济发展起作用,但是更多时候它是通过人在对经济发展起作用。由于无形性、不确定性等特征,非正式制度很难直接移植,其变迁一般是非强制性的渐进式演变,需要一定的时间过程。非正式制度与经济发展并非总是同步的,有时候会滞后或者超前于经济的发展。基于人的作用及非正式制度变迁的时滞和渐进式特点,一般来说,政府应该积极主动的进行引导,通过立法、教育和增加投资等途径,促使一定的制度环境和经济秩序的形成,提高社会成员的综合素质,推动非正式制度变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要求,提高经济绩效。反过来,生产力的发展也会进一步推动非正式制度的变迁。

3.2.3客观评价非正式制度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非正式制度广泛存在,对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它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而且,其经济功能的发挥一般要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并与已有的正式制度相容。因包含宗教、习俗、习惯等多个组成部分,它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不是恒定的而是动态变化的,而且所起的作用也不总是积极的。如中国拥有丰富的非正式制度资源,历来重视伦理道德、习俗、信任等非正式制度,强调并引导个人对集体和国家利益的服从。直至今天,中国特色的非正式制度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凝聚力量、激励个体等积极作用。但是由于资源的稀缺性和资源占有权力的差异等原因,政治或企业中的“裙带”关系、不当的农村宗亲观念对经济发展起着一定的消极作用。客观评价非正式制度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有利于挖掘非正式制度的内涵、潜力,注意引导并发挥其积极作用,避免或减少其消极作用。

3.2.4借鉴两大理论体系的科学之处,创新发展马克思经济学的非正式制度理论。

由于理论基础、方法论等差异,马克思比西方经济学的非正式制度理论更具科学性和系统性。但是两大理论体系各有千秋。以非正式制度变迁理论为例,马克思侧重宏观动态层面,忽视了微观静态层面,导致其分析框架的现实操作性受到质疑。诺思的研究主要涉及短期经济规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马克思理论的不足。科学地评判、合理地借鉴西方经济学的非正式制度理论,有助于创新发展马克思经济学的非正式制度理论。

4结语

我们应基于现实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已有的正式制度,以马克思经济学的非正式制度理论来指导我国依法治国等相关实践活动。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深入,目前国家也强调科学、和谐、可持续等发展观,经济发展是根本和基础,但是应注重经济社会环境等协调可持续发展。集中国家资源,推动意识形态、信任、伦理道德等非正式制度的变迁与创新,构建完备有效的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相容的制度体系和惩罚机制,节约交易成本,应该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马克思经济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创新自主劳动社本需要价值

一、引言

从1981年起23年来,笔者持续地致力于马克思经济学的发展和创新。这就是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实践出发,运用马克思经济学的方法、逻辑和基本原理,来解释实践中的现象,提炼出新的经济范畴并组成体系。现在,笔者将这一崭新的经济理论称为“新马克思经济学”。这一思想体系,主要反映在笔者以下主要著作中:《新成本论》(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需要价值理论》①(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社本论》②(人民出版社,2000年);《公有制分享经济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在改革浪潮的推动下,中国经济学界正在努力从事经济理论创新,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学体系。作为“富国裕民论”的新马克思经济学,只是一种探索。我的这种探索的目的,在于富国裕民,在于为社会主义经济的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所以,新马克思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生产方式及其基本规律。

传统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处于贫困状态,已成为一门僵化的教条化的庸俗

我探索作为新马克思经济学的社会主义经济新原理,力图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坚持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共性与个性、一般与特殊对立统一的矛盾分析方法,因而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应该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共性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性的统一;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把社会主义经济范畴当作随实践中的经济关系变动而变动的东西,亦即坚持唯物论的反映论。“不言而喻,在事物及其互相关系不是被看作固定的东西,而是被看作可变的东西的时候,它们在思想上的反映、概念,会同样发生变化和变形,我们不能把它们限定在僵硬的定义中,而是要在它们的历史的或逻辑的形成过程中加以阐明。”②因此,必须反对形而上学和教条主义,破除以往从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僵死定义出发的研究方法,而从实际出发,对经济改革中出现的新型经济关系作出理论概括;三、对以往的社会主义经济范畴必须进行扬弃,即批判地继承,改造旧范畴,创立新范畴。建立新的理论体系的难点和关键,在于建立新的经济范畴并组织成科学的体系,为此必须提出新的见解。“一门科学提出的每一种新见解,都包含着这门科学的术语的革命。”③经济科学同样如此。

二、研究对象的变革:由所有制转到生产方式

传统政治经济学否认经济范畴的两重性,脱离一般劳动过程的范畴而孤立地研究生产关系特殊,所以是“所有制学”。这个基本理论错误,导致了离开生产力来空谈所有制的形而上学观点。把市场经济生产形式与公有制长期对立起来,在实践中否定社会主义是市场经济,无不也与这一理论失误有关。

新马克思经济学与传统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区别之一,是在研究对象上实行了彻底变革:由孤立地研究所有制转向研究生产方式。

我把两种研究对象的区别列出下表,以便说明。

生产方式生产力(生产中人与自然的关系)生产形式(一般劳动过程的范畴)生产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生产关系一般(劳动交换关系)生产关系特殊(劳动支配关系)——所有制(社会经济形式的范畴)生产方式生产形式产品经济市场经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所有制私有制特殊的研究对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有制

由此可见,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形式和所有制两方面,而生产形式属于一般劳动过程的范畴。生产形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一般。单纯研究所有制的传统理论,抛开了生产形式从抛开了生产力的研究。为什么传统理论长期离开生产力?我们的这一探讨说明:传统政治经济学一开始就走入歧途,因为其研究对象是错误的。

从上面这一表中可以看到,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形式和所有制两方面,生产形式和所有制又都有自己的分类。公有制是所有制的一种类型,完全可以与生产形式的某一类型相结合。和市场经济结合,就结成一种特殊的生产方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以,我认为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的对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生产方式”。

这样,就可以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是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的对象。因为在这个命题中,“市场经济”是生产形式,“社会主义”是特殊的所有制,两方面统一为社会主义生产方式。

传统政治经济学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并与社会主义相对立;把计划经济等同于公有制;把共产主义等同于产品经济。这是严重的逻辑混乱和理论错误,因为没有划清生产力、生产关系一般、生产关系特殊;生产形式与所有制的界限,现在已经到了廓清混乱的时候。

三、新理论体系以“需要一般”作为始点范畴

新理论的宗旨在于富国裕民,富社会主义国家,裕全体劳动人民。

范畴“需要价值”是社会主义财富的抽象形式,是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由我所确立的新价值载体。研究富国裕民,就必须研究需要价值的运动规律。

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始终不变的目的,是用最小限度的预付社本生产最大限度的需要价值,这是社会主义致富的真谛。只有通过商品生产,用最少的费用生产更多的物质财富,以满足自主联合劳动者生存和全面发展多样化的需要,才能真正使国家和人民日益富裕起来。“真正的财富在于用尽量少的价值创造出尽量多的使用价值,换句话说,就是在尽量少的劳动时间里创造出尽量丰富的物质财富。”。①

我把富国裕民作为新理论体系的目的,首先必须从社会主义社会人的需要出发,人及其需要是出发点。我把社会主义社会人的需要,称为“自主需要”即自主联合劳动者的自身需要,这已是需要的社会主义社会形式。自主需要是一个社会经济形式的范畴,它表现需要的社会主义特性。但只有认识了需要的一般性质,才能把握需要的特殊性质。因此,新体系以“需要一般”为起点。“需要一般”是一个最低层次的一般劳动过程范畴。所以,我把“需要一般”,即作为经济范畴的人的需要的最简单的规定,当作为新体系的逻辑起点。

传统理论体系总是把社会主义公有制作为整个体系的出发点,当作始点范畴。认为所谓社会主义商品生产,是由两种公制决定的;所谓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和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都是由公有制演绎出来的。其实,这个出发点是错误的,是倒果为因。因为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是一个具有复杂的规定性的总体,是生产关系的总和。从它出发,等于从生产关系总和出发。很显然,这是违背由抽象到具体、由简单到复杂的科学方法的。这导致了将公有制变成空洞无物的概念。

有鉴于此,近年来一些同志改从社会主义商品出发,套用《资本论》的始点范畴。这也未必合理。其实,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商品出发,只是从现象或形式来说的。商品的特征是有价值,而价值是由抽象劳动创造的。所以,实际上马克思是从劳动和劳动的二重性出发的。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是自主劳动,这是由劳动的特殊社会形式决定的。社会主义商品已经是社会分工、交换、劳动一般、自主劳动等多重规定的综合,因而不是最简单的规定。可见社会主义商品不应是理论体系的出发点。

于是,有的同志主张从劳动范畴出发建立理论体系。当然,劳动一般是一个最普遍的规定,但是,劳动一般还不是最简单的抽象。因为劳动并不是目的本身,

而只是人类满足需要的一种手段。应把目的本身作为起点。抽掉了手段,目的照样存在,而抽掉了目的本身,手段就不存在。劳动是满足人的需要的手段,假如人没有需要或需要可以通过别的手段得到满足,劳动就成为多余的。可见,劳动是由需要引起的,只有人的需要才是最本源的东西。人的需要表现为一种最始初的自然必然性。人一生下来,首先是需要吃,需要穿,需要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可见,从劳动出发,也是不合理的。

只有“需要一般”,才是社会主义新理论经济学的始点范畴。这是因为:第一,它是最简单的规定,是最单纯、最少规定性的范畴;第二,它是最一般的范畴,是其他复杂规定共有的最普遍的规定;第三,它是最始初、最本源的范畴。它不以其它经济关系为前提,是最少规定性的范畴,根源于人本身的生理要求。总之,“需要一般”是最简单、最单纯、最一般的始初经济范畴。它应当是社会主义新理论经济学体系的起点,因而“需要一般”是需要价值理论体系的始点范畴。

新的理论体系的整体是一个圆圈或循环。这就是:以需要一般作为起点,从需要出发,必然引出自主需要与生产力的矛盾,因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和致富的根本途径。通过需要价值的再生产而实现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自主需要得以满足,同时创造出新的需要,又推动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发

展。从需要出发,又回到需要。这种矛盾运动永无止境。理论的发展达到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四、社会主义商品的一般性与特殊性

我从1981年起就提出一种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新见解,可以概括为:“社会主义商品的价值构成与资本主义商品的价值构成的区别,在于c+(v+m)与(c+v)+m的区别;因而社会主义成本范畴和资本主义成本范畴在于c与(c+v)的区别。这表现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的社会生产的特点和两种不同的生产关系的根本区别。”①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实践和经济改革的发展,各种新成本论的实践形式使这一观点得到了验证。这种观点一旦确立,势必要引起整个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变革。因为商品价值构成是市场经济的社会形式的基因。这种新的基因,包含在作为自主联合劳动的产品的商品中。

社会主义经济是市场经济,商品是社会主义财富的原素形成。但是,这种商品是具有社会主义社会形式商品,而不仅是一般商品。社会主义商品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细胞。

社会主义商品,是商品一般和商品特殊的统一。作为一般劳动过程范畴的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作为社会主义社会形式范畴的商品,是不同社会形式的劳动产品。资本主义商品和社会主义商品的共性,都是用于交换的社会化劳动的产品,这是相同的。马克思指出了这种商品一般的性质:“作为商品流通的产品,不论是在什么生产方式的基础上生产出来的,——不论是在原始共同体的基础上,还是在奴隶生产的基础上,还是在小农民和小市民的生产基础上,还是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基础上生产出来的,——都不会改变自己作为商品的性质;作为商品,它们都要经历交换过程和随之发生的形态变化。”①在这种共性基础上的根本区别,在于资本主义商品是雇佣劳动的产品,社会主义商品是自主劳动的产品,这是两者的特性。

社会主义商品的一般性,是由社会分工决定的。因为社会分工就是不同质的有用劳动体系。社会分工使生产者从事的有用具体劳动及所生产的使用价值成为单方面的,而生产者用于满足需要的使用价值是多方面的。要满足需要,就必须进行交换。用于交换的产品,就是商品,因为“分工使劳动产品转化为商品”。②马克思认为,作为一切市场经济的基础的社会分工,是生产力范畴的范畴,是“政治经济学的一切范畴的范畴。”③社会分工使一人为大家劳动,而大家为一人劳动。马克思说:“自从分工确立之后,属于某一个人的商品的交换价值,就表现为这个人所能买到的别人的商品,也就表现为这些商品中包含的别人的劳动的量,即物化了的别人的劳动的量。而别人劳动的这个量等于他自己的商品中包含的劳动量。”④这同样是社会主义商品的共性。

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商品的特性,是由劳动的社会主义的社会形式即“自主劳动”这一新的经济范畴是由巫继学和作者率先提出的,它是指社会主义条件下作为人的自主活动的劳动,即劳动的社会主义的社会形式,是雇佣劳动的对立面。[1][3]所决定的。自主劳动是雇佣劳动的对立物,自主劳动就是劳动解放。本来,作为人类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劳动,是社会围绕转动的“太阳”,劳动者是社会的主人。然而,在私有制社会里,劳动发生了异化,劳动者反而成为被奴役的奴隶。经过对剥夺者的剥夺而建立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使劳动者重新成为社会生产的主人,“获得自己的充分的、不再受限制的自主活动,这种自主活动就是对生产力总和的占有以及由此而来的才能总和的发挥”。⑤社会主义制度消灭了劳动者受生产资料奴役的反常现象,“这样,生产劳动就不再是奴役人的手段,

而成为了解放人的手段”。①劳动普遍化,劳动者成为社会生产的主体,劳动成为人的平等权利和人全面发展的需要,这就是自主劳动的特征。社会主义社会在本质上就是自主劳动的社会。因而,自主劳动关系,是贯穿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最本质的联系。这就是说,只有使劳动成为自主劳动,社会主义才能成为社会主义。

自主劳动就是承认生产劳动中劳动者的主体地位,就是人支配物,而不是物支配人。自主劳动与雇佣劳动的根本区别就在这里。马克思强调指出:“如果工人居于统治地位,如果他们能够为自己而生产,他们就会很快地,并且不费很大力量地把资本提到(用庸俗经济学家的话来说)他们自己的需要的水平。重大的差别就在于:是现有的生产资料作为资本同工人相对立,从而它们只有在工人必须为他们的雇主增加剩余价值和剩余产品的情况下才能被工人所使用,是这些生产资料使用他们工人,还是工人作为主体使用生产资料这个客体来为自己生产财富。”②资本主义劳动即雇佣劳动,就是生产资料变成资本,作为生产的主体而来统治工人,工人沦落为生产的客体,处于被自己手的产物统治的地位。资本家不过是资本的人格化,资本家统治雇佣工人,工人进行雇佣劳动。社会主义就是劳动解放。劳动者成为生产的主体,来统治和使用生产资料这个客体,为劳动者自己生产财富。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确立,使生产资料变为劳动者公共的财富,真正成为自主劳动的物质条件。同时,劳动者成为自主联合劳动者,他们使用自己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来追加新的劳动,为自己谋福利。所以,资本的统治,可以归结为死劳动对活劳动的统治,即劳动异化;劳动者的统治,可以归结为活劳动统治死劳动,即劳动解放。前者是雇佣劳动,后者是自主劳动。

资本主义劳动是雇佣的联合劳动,社会主义劳动是自主的联合劳动。在这里,联合劳动是共性,区别在于雇佣劳动和自主劳动。雇佣劳动和自主劳动是劳动的不同社会形式。联合劳动就是社会化劳动,“一旦人们以某种方式彼此为对方劳动,他们的劳动也就取得社会的形式。”③联合劳动是由分工的发展所造成并随分工而发展的。

社会主义经济体系中的商品,正是这种自主联合劳动的产品。这种产品由社会分工决定了要转化商品。这种社会主义商品的特性,正是由劳动的社会主义性质即自主劳动所决定的。因此,社会分工决定社会主义商品的商品性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决定商品的社会主义性质。资本主义商品是雇佣劳动的产品,即资本的产品,而社会主义商品则是自主劳动的产品。

五、社会主义商品价值构成的特点

作为自主联合劳动产品的商品,它的社会主义性质,体现在商品价值的内部构造上,通常叫作价值构成。自主劳动的性质必然要体现在商品价值构成的特点上。因为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这种特点表现为价值的内部结构。价值的共性,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凝结,它并不能体现劳动的社会性质。作为自主劳动的产品,就决定了社会主义商品价值具有自己特殊的结构。这种社会主义商品价值的特殊构成,就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因。正如生物细胞的基因决定了发育完善的丰富的庞大有机体的特性一样,社会主义价值构成的特点,决定了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及反映这个体系的运动规律的理论体系的特点。

那么,什么是社会主义价值的特殊构成呢?就是我所提出的这样一个公式:W=c+(v+m),v+m=n,n=n1+n2+n3,因而W=c+n=c+(n1+n2+n3)。在这里,W表示社会主义商品价值,c表示所费社本的补偿价值,v表示个人需要价值,m表示公共需要价值;n表示需要价值,n1表示社会收入,n2表示集体收入,n3表示个人收入,因而n也表示社会主义收入的总体。社会主义商品价值就是由社本价值加需要价值所组成。

根据马克思的分析,从生产一般看,劳动分为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生产劳动分为物化劳动与活劳动;活劳动分为必要劳动与剩余劳动。当产品转化为商品后,劳动就表现为价值。因为价值公式W=c+v+m,就体现物化劳动(c)、必要劳动(v)、剩余劳动(m)。把必要价值当作一般必要劳动的凝结,剩余价值当作一般剩余劳动的凝结,商品价值W=转移价值(c)+必要价值(v)+剩余价值(m)。当然,这只是一个价值构成的一般公式,然而它是市场经济体系的理论基础。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由于劳动成为雇佣劳动,劳动力与生产资料都是商品,一般必要价值转化为资本主义必要价值,形成“工资”即“可变资本”范畴。因而,这个一般公式转化为资本主义价值构成公式,即W=c+(v+m)。c是不变资本、v是可变资本、m是剩余价值。资本主义商品价值表现为资本价值加资本主义剩余价值。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由于劳动已成为自主劳动,活劳动独立化为一个整体,劳动者成为生产主体,一般必要价值不能够也没有必要转化为资本主义必要价值,而只能转化为社会主义个人需要价值,从而成为劳动者个人劳动收入,满足个体及家庭生存发展的需要。劳动成为取得这种个人收入的唯一来源和量的确定尺度。因此,这个一般价值构成公式就转化为社会主义构成公式,即W=c+(w+m)。这就是社会主义商品价值等于社会主义资金价值加社会主义收入。这里的关键,是必要劳动不再并入物化劳动,而并入活劳动。这是自主劳动范畴的本质要求。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自主劳动使一般必要劳动和一般剩余劳动都成为劳动者必要的劳动,即都是社会主义必要劳动。马克思指出,公有制的建立将会使剩余劳动那部分劳动列入必要劳动部分,因而必要劳动的范围扩大到整个活劳动部分。马克思说:“只有消灭资本主义生产形式,才允许把工作日限制在必要劳动上。但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必要劳动将会扩大自己的范围。一方面,是因为工人的生活条件日益丰富,他们的生活需求日益增长。另一方面,是因为现在的剩余劳动的一部分将会列入必要劳动,即形成社会准备基金和社会积累基金所必要的劳动。”①这就是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消灭之后,一般剩余劳动就转化为必要劳动,从而一般剩余价值就转化为必要价值。但这种“必要价值”已经是社会经济形式的范畴,而不再是一般劳动过程的范畴了。这种必要价值体现了自主劳动的社会性质,从而成为社会主义必要价值。社会主义必要价值包括由一般必要价值和一般剩余价值转化来的两个部分即(v+m)。然而它们首先是一个整体,作为一个独立范畴出现。因此,我把它叫作“社会主义必要价值”,即

“需要价值”,用n表示。②社会主义商品价值就由社本价值加需要价值这两部分构成,即W=c+n。可见,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由于劳动的自主性质,一般必要劳动并入活劳动,与一般剩余劳动并入必要劳动,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总之,商品价值中的v与m部分相互结合为一个新的经济范畴了。“社会主义必要价值”即“需要价值”这一新范畴的形成,体现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这一范畴是社会主义经济本质特征的最高理论概括。

可见,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全部劳动获得了必要劳动的性质。社会主义必要劳动在实质上是自主劳动,是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为劳动者自己的利益所进行的劳动。但是,由于必要劳动与剩余劳动的划分是人类一切社会劳动的共性,因而社会主义必要劳动仍然应划分为两个部分:由必要劳动转化成的个人必要劳动和由剩余劳动转化成的公共必要劳动,相应地表现为公共必要价值(m)与个人必要价值(v)。而且,因为是公有制,个人利益必须服从于整体利益,在公共必要劳动与个人必要劳动这对非对抗性的矛盾中,公共必要劳动居于矛盾的主导地位,因而个人必要劳动要服从公共必要劳动。这种关系,体现在社会主义必要价值即需要价值的内部的结构上,就是个人需要价值要服从公共需要价值的排列次序。这个次序为(m+v),即表现为m在前而v在后。因为只有作了各种必要的社会扣除从而保证公制生产的基础以后,才有个人消费资料的分配。因而,社会主义价值构成必须进一步修正为W=c+(m+v)的公式。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由于社会分工的存在,社会劳动成为间接的而不是

直接的社会劳动,必须通过社会中各个具有独立经济职能的经济单位来实现。因而公共自主劳动划分为两个层次:全社会范畴的整体劳动和企业范围的局部劳动,公共需要价值(m)必须相应地划分为n1和n2两个部分。n1表示公共需要价值中的国家需要价值;n2表示公共需要价值中的企业需要价值。个人需要价值v就是n3,它体现个人必要劳动。自主联合劳动应该划分为整体劳动、局部劳动、个人劳动三个层次,统一于社会主义自主联合劳动。可见,社会主义自主联合劳动内部具有一个三层结构问题。因此,需要价值可划分为三个部分,即n=n1+n2+n3。这三部分需要价值,体现自主联合劳动的三个层次。同时,它又体现了社会主义经济利益的三个层次,即n1体现国家利益,n2体现集体利益,n3体现个人利益。这三方面的利益统一于劳动者自己的利益,即自主利益。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前提下,这三方面的利益具有相对独立性,因而存在内部矛盾,必须兼顾。正确处理这些内部矛盾,从而正确处理价值的n1、n2、n3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是社会主义经济管理的核心问题。因此,社会主义价值构成公式必须再作进一步修正为:W=c+(n1+n2+n3)。

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通过发展生产来最大限度地满足劳动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这是劳动普遍化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从而成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但是,社会主义经济是市场经济,消费品是商品。商品生产是为交换价值进行的生产,使用价值不过是价值的载体。没有更多的货币,满足需要只是一句空话。资本家的剩余产品不能满足资本家的需要,无限制地追求资本增殖剩余价值才是资本主义生产目的,才能不断满足资本家的需要。可见,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生产目的必须落实到商品价值的一个特定部分上。我认为,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应落实到需要价值上。需要价值正是满足劳动者整体、局部、个人需要的产品的价值实体。这种用于满足自主劳动者的需要的价值部分,我把它称作“需要价值”。需要价值不断增长,国家富裕、企业发展、个人幸福。需要价值日益减少,则国弱民穷。需要价值是自主联合劳动创造的新价值,是社会主义社会各种收入的源泉。需要价值表现为企业创造的净产值,其总和也就是国民收入。这部分价值,决定着社会基金、企业基金和个人消费基金的规模,制约整个积累与消费的水平。因此,需要价值正是满足需要的,它体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生产、实现尽可能多的需要价值,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唯一目的和决定性的动机。为需要价值而进行的生产是无限的,这种无限性是由价值生产的本性,即追求同质异量的货币所决定的。可见,无限追求需要价值,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社会主义经济运动的动力源。从而需要价值就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的运转轴心。总之,需要价值就是社会主义生产目的。这样,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就落实到价值的一个部分上面,从而使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市场经济生产形式具体地统一在一个新范畴中。“需要价值规律”就是成为社会主义生产的基本规律。

“资金”是一个一般劳动过程的范畴,它就是处于再生产过程中用于生产价值的价值。“资金”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结合,就转化为表现社会主义特点的社会经济形式的范畴,可以叫作“社本”,即社会主义之“本”,也就是公有生产资料。这样,我们又对社会主义商品价值构成公式作最后修正:W=c+n=c+(n1+n2+n3),即社会主义商品价值等于社本价值加需要价值(包括公共需要价值和个人需要价值)。由于“需要价值”是自主联合劳动所取得的成果,所以表现为社会主义的收入,社会主义商品价值又等于社本加收入。社会主义经济运动的目的,就是追求更多的社会主义的收入。自主联合劳动者运用最小限度的社本生产最大限度的需要价值的无限运动,是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还必须指出,社本与社会主义成本价格之间的关系,需要价值与收入之间的关系,以及国家需要价值与国家收入、集体需要价值与企业收入、个人需要价值与个人收入之间的关系,是本质和现象的关系,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前者是就价值实体而言,后者是就货币价格而言;后者是前者的转化形式或现象形态。

六、需要价值:新理论体系的中心范畴

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生产方式,要把商品的一般性从而市场经济的一般性作为前提和立论基础。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商品和货币”中,分析了这种一般性。不过,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并不是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我认为应该是个别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这个基本矛盾根源于社会分工。我就市场经济一般作出了新的分析,从而把劳动价值论当作市场经济一般的原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应该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前提和立论基础。市场经济是社会化生产的自然生理体系,而价值规律作为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就是市场经济的生理机制原理。它们是属于一般劳动过程的范畴,而与社会经济形式无关。马克思把市场经济一般称作“社会分工制度”,①即体制。社会分工是市场经济一般的同义语,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过程。

但是,分析社会主义经济关系还要在承认市场经济一般的前提下,着重分析其社会性质或形式,即从社会主义商品的特殊价值构成出发。因为这个价值构成里面包含着全部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基本因素。在我的公式W=c+n中,价值c部分归结为社本成本价格,而价值n部分是需要价值,即社会主义收入。在市场经济形式中,需要价值表现为商品价格中超过成本价格的增加额。需要价值作为全部预付社本的增加额,从而取得了需要价值的各种转化形式。这是需要价值发生转形的必然性。

自主联合劳动者使用同量社本可以生产不同量的需要价值,因而需要价值的生产有一个经济效益问题。活劳动创造新价值,但活劳动必须借助于物化劳动才能创造新价值。如果活劳动是新价值之父,物化劳动就是其母。因而活劳动与物化劳动之间具有必然联系。我把社本与需要价值的比率叫作“需要价值率”,用公式表示为n'=n/c。它表示自主联合劳动创造需要价值的效率。制约这种效率的有多种因素。由于需要价值率表示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实现的程度,因而必须不断提高需要价值率。从企业来讲,就是一方面尽量降低生产的物质耗费,另一方面就是要提高劳动生产率。这就是社会主义增产节约规律。这个规律是由需要价值规律这个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所决定的。

需要价值率,在企业具体化为资金净产值率(d/c)。提高资金净产值率是企业的生命线。净产值或净收入是企业的“牛鼻子”,是经济活动的中心指标。每个企业都竭力提高资金净产值率。社会主义经济是市场经济,通过竞争,必然形成平均净产值率。这种均衡的作用使等量社本要求得到等量净产值。从而净产值量就会与需要价值量发生背离。部门平均净产值的计算,则是用所用社本乘以平均社本净产值率得出。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新的社会主义生产价格公式,它等于成本价格(c)加平均净产值,即:w=h+d。这种新的生产价格总量,与社会商品价值总量是一致的,因为全社会的活劳动总量在一定时期内总是一定的。这种新的社会主义生产价格,体现了劳动平等和自主劳动者占有社本和收入的平等权利。新的生产价格成为调节社会主义利益和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重要杠杆。

在这个基础上,平均净产值的各个部分,再分别转化为国家收入、企业收入、个人收入的各种具体形式。社本同样转化为各种具体形式。这些纷繁复杂的形式,组合成社会主义社会表面各种经济现象。

需要价值范畴是体现社会主义经济本质联系的基本范畴,它贯穿于社会主义经济运动全部过程。它的运动是社会主义经济运动的主线。社会主义再生产总过程,本质上就是需要价值的生产、实现、分配、消费过程。这种过程寄寓于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之中。社会主义再生产总过程,是扩大商品再生产的劳动过程和需要价值扩大再生产的统一,同时又是需要价值扩大再生产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扩大再生产的统一。社会主义再生产又是社本的扩大再生产。公共需要价值是社本不断增殖从而商品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的源泉。可见,需要价值是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轴心,也就是社会主义新经济理论体系的核心或中心。

经济体制是以经济杠杆体系为基础和运转条件的,经济杠杆则是以经济范畴为基础的。从我对社会主义商品价值结构的分析出发,就有可能更新整个经济范畴体系。因为一切经济范畴是从c、v、m演变而成的,都不过是c、v、m的不同排列组合和不同转化形式而已。又因为一切经济范畴都具有两重性:作为一般劳动过程的范畴和作为社会经济形式的范畴,亦即作为生产形式的范畴和作为生产关系特殊的范畴,而且是两者的统一。只要我们准确把握住经济范畴的共性,努力从实际出发去开掘经济范畴的特性,即社会形式,就有可能对范畴进行扬弃。只有从根本上更新范畴体系,新的理论体系才能建立。进而,就可以创造新的经济杠杆系统,建立新的经济运行机制。在此之前就着手建立经济运行机制,无疑是困难的。我所阐明的社本和需要价值理论,由于以自主劳动为前提,由c+n公式确立了社本和需要价值两个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范畴,为整个新的经济范畴体系奠下了基础,因而可能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一种新体系。社会主义商品价值构成公式W=c+n,n=n1+n2+n3,使我们找到了社会主义经济范畴的社会性质的基因。因而这一公式就成为理解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范畴体系的社会形式的枢纽。

作为生产力范畴的社会分工不会消灭,只会发展。社会分工与共产主义公有制相结合,就是共产主义市场经济。需要价值规律。同样是共产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不过这个范畴会发展为新的阶段,因而会具有某些新特征。需要价值不断增长的规律,就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经济规律。人类最美好的理想社会,只有随着分工的发展,随着需要价值的不断增长才能实现。

他的这一思想我一直是依据马克思关于经济范畴两重性的论述进行分析的。马克思说:“就劳动过程只是人和自然之间的单纯过程来说,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对于这个过程的一切社会发展形式来说都是共同的。但劳动过程的每个一定的历史形式,都会进一步发展这个过程的物质基础和社会形式。”①我们正是将社会主义经济作为市场经济的共性与作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殊性的辩证统一来理解的。或许,这种理解正是社会主义新理论经济学得以寻找到出路的关键。

作为富国裕民的新经济学,旨在寻求通过新的途径来完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并向共产主义过渡。我提出的新的范畴体系,是在一般劳动过程范畴体系上穿上了一件社会主义的社会形式的外衣。这个新体系可简单图示如下:

〖JZ〗需要价值理论体系图示

需要需要一般

利益利益一般

自主利益(利益的社会主义形式)

自主需要(需要的社会主义形式)

劳动劳动一般

价值价值构成一般:c+v+m

社会主义价值构成:c+n

自主劳动(劳动的社会主义形式)

价值的社会主义形式社本价值

所用社本价值(C)所费社本价值(c)

需要价值(n)公共需要价值

社会需要价值(n1)

集体需要价值(n2)

个人需要价值(n3)

新生产价格社会主义成本价格(h)

平均净产值(〖AKd-〗)公共收入国家收入(d1)企业收入(d2)〖JB

)〗个人收入(d3)

我已从两个方面说明需要价值的由来。一方面是从马克思经济理论体系来说明。我指出,需要价值范畴的确立,是马克思需要范畴发展的逻辑结果。我在有关著作中作了这种发掘和探索。也就是说,需要价值是个崭新的范畴,但它是从马克思理论中开掘出来的。另一方面,我从我国经济理论界的探索中,说明了需要价值这一理论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

需要,是人对生活资料的需求。劳动是满足需要的手段。“需要”作为一个经济范畴,正象劳动、分工、交换价值等范畴一样,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基础范畴。马克思经济理论体系中,包括“需要”体系,也包括“劳动”体系。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与他的“需要”理论同时完成的。我的“需要价值”理论,不但继承了马克思的思想方法,还是建立在对马克思的“需要”理论体系作出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的。

需要价值的基础自主需要自主利益〖FY(〗+社会分工〖FY)〗需要价值的形成

需要价值的质需要价值的量

自主劳动

〖FY(〗+再生产过程〖FY)〗需要价值的再生产需要价值的生产需要价值的实现

需要价值的分配需要价值的消费

〖FY()+动态过程〖FY〗〗需要价值的发展趋势需要价值量的增长规律需要价值

与共产主义市场经济

结果,我形成了这样一条思想线索:人的需要是客观必然;使用价值是满足需要的对象;劳动是满足需要、实现利益的手段;分工是社会生产劳动的基本形式;社会分工是交换的基础;交换价值是实现社会需要的媒介;价值是劳动的物化;消费是需要的实现。根据卓炯关于经济范畴可以一分为二,分为一般劳动过程的范畴和社会经济形式的范畴的原理,我把五组范畴分为三对(见下面的表式)。

在下表中的社会主义经济范畴系列中,由于“公共”均可划分为“国家”或“社会”与“集体”两个层次,所以,社会主义的需要、利益、劳动、价值均可划分为三个组成部分。这样,就在更深的层次上论证了社会主义新价值划分公式:需要价值(n)=社会需要价值(n1)+集体需要价值(n2)+个人需要价值(n3)。而这一公式是建立公有制分享经济理论——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理论的关键所在。

〖HT5”〗经济

范畴一般劳动过程的范畴:

自然需要社会需要个别利益社会利益必

要劳动剩余劳动必要产品剩余产品必要价值剩余

价值

社会经济形式的范畴资本主义范畴:

必要需要奢侈需要必要利益奢侈利益有

酬劳动无酬劳动有酬产品无酬产品有酬价值无酬

价值

社会主义范畴:个人需要公共需要个人利益公共利益〖JB)

〗个人自主劳动公共自主劳动个人需要产品公共需要产品

个人需要价值公共需要价值

〖HT〗

七、社会主义混合经济与社本的类别

我认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经济范畴是自主联合劳动。自主联合劳动是雇佣联合劳动的对立物,它表现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最本质的特征。在自主劳动关系下,资金就转化为社本。因此,社本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形式,自主联合劳动是活劳动的社会主义形式。社本与自主联合劳动相结合,就是需要价值的生产过程。社本,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资本。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而这是一个十分漫长的社会发展阶段。在这个发展阶段,必然存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成份。它们都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的必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形态,必然是一种混合经济。

我们已经知道,资金与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相结合,就形成作为社会经济形式范畴的社会主义资本,即“社本”。正是由于社会主义的所有制形式是多样的和复杂的,因而社本就表现为混合的形式。

(一)社会主义混合经济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形态,是一种混合经济。混合经济与纯粹的经济形态不同,它是一种复合型的经济形态。混合经济具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体制性混合经济,另一种是制度性混合经济。

所谓体制混合经济,是指由不同的经济体制模式混合而成的经济形态,通常指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混合或结合。因为市场经济也好,计划经济也好,都是指不同的经济体制而言,而与社会经济制度无关。在西方传统经济理论中,认为资本主义经济是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经济。西方经济学界使用的“混合经济”概念,是指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引进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的计划管理和调控而形成的一种体制。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市场经济,是有计划的或有国家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体制,也是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有机结合或优势互补。因此,从这个意义上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是一种体制性混合经济。这是一种有效率的经济体制。

所谓制度性混合经济,是指分属于不同社会性质的经济制度或所有制的混合。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社会生产关系的集中表现。社会性质不同的所有制,是相互对立的。但在特殊条件下,也可以统一。公有制和私有制是互相对立的,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和平共处”。这种制度性混合经济,通常指的是公有制与私有制的混合。现在我们所说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就是指这种制度性的混合经济类型。不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必须有一个显著特征作为限定条件,那就是以公有制为主体,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混合的经济形态。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必须实行所有制多元化的所有制结构,以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由此看来,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混合经济,是一种双重的混合经济,不仅是体制性经济,同时也是制度性混合经济。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践证明,这种混合经济是有生命力的。究其原因,一是它能集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长处于一身,既能发挥市场机制配置社会资源的效率,又能发挥计划的控制协调作用;二是它能集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多种经济成份各自的长处,适应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多层次的国情,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既能保持我国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实现共同富裕的发展方向,又能调动各阶层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从各方面动员力量,尽快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不仅集体所有制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进一步确认了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方针。党的十五大把这一方针进一步提升和确定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要实行的基本经济制度,这是我们党在理论上的重大突破,是一个来自社会实践经验总结的伟大创举。长期以来,总是认为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只能是纯粹的公有制。而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一直是外在的补充,决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的有机组成部分。党的十五大报告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出了新的回答。

实行这一新的基本经济制度,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必然要求调整所有制结构,减少国有经济的比重。只要注重提高国有经济的素质和控制力,就能保证公有经济主导作用的发挥,不会影响我国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这种混合经济好比一架飞机,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处机头的地位,起导航作用,而机舱则很大,好比容纳大量的多种形式的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样,这架飞机载客量又大,方向又正确。这就可以使我们达到加快生产力发展的目的。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存在以下几种主要的所有制经济形式:

(1)国有制经济。包括国家所有,国家经营即国有国营经济;也包括国有民营经济。随着国民经济的战略性重组,大量国有经济单位将退出竞争性领域,国有经济的比重将减少而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将大大提高。但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有支配地位。国有经济的竞争力和控制力必然大大加强,代表全体人民的国家将会有力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

(2)集体所有制经济。它的特征是其财富归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属于一种局部的较低层次的公有制经济。集体所有制经济包括城镇集体所有制经济和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包括双层经营的承包农户、乡镇集体企业、股份合作制经济、合作社经济等。

(3)个体经济。即城乡私人占有生产资料而不雇工或少量雇工的经济,俗称“个体户”。

(4)私有经济。指城乡生产资料完全私人所有并雇工经营的经济。其规模大小不一。

(5)股份制经济。各种股份公司,其产权是多元化的,投资人是分散的,是一种不同所有制组合成的混合所有制经济。

(6)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包括独资的外资经济和与我国某种经济成份合资的经济。

(7)各种基金组织。属于社会所有制或共有制经济。

(二)社本的分类与结构

依据不同的标准,社本可以作不同的分类。

1.按生产资料所有制标准对社会的分类

社本按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属性划分,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主要类型:(1)国有社本;(2)集体社本;(3)个体社本;(4)私人社本;(5)股份社本;(6)外资社本;(7)基金社本。

以上可列下表图示:

社本结构国有社本国有独资社本国有合资社本

集体社本集体社本合作社本股份合作社本

个体社本城市个体社本农村个体社本私人社本城市私人社

本农村私人社本

股份社本

外资社本独资社本合资社本合作社本

基金社本(社会社本)

也可以表述为另一种社本结构:

社本结构公有社本国有社本集体社本股份合作社本基金社本〖JB

)〗

私有社本私人社本外资社本混合社本(股份社本)个体社本

2.按其他标准对社本的各种分类

(1)生产社本和流通社本。前者指处于生产领域并在其发生职能作用的社本,即产业社本。后者指在流通领域中发生职能作用的社本,包括商品社本和货币社本。由于社会分工的发展,商品社本独立化为商业社本,货币社本独立化为银行社本(生息社本)。

(2)个别社本和社会总社本。前者指在相互独立、相互依赖的社会分工实体即企业中起职能作用的社本。后者指全社会范围的个别社本的总和。

(3)固定社本和流通社本。前者指其实物形态全部参加生产过程,而其价值在多次生产过程中一部分一部分地分次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那部分生产社本。它以固定资产形态存在。后者指通过一次生产过程其价值一次全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那部分生产社本。它以原料、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动力等流动资产形态存在。

(4)所用社本和所费社本。前者指生产需要价值所使用的全部社本,即预付社本,用于厂房、机器设备、原材料等的投资。后者指商品生产所耗费的生产社本,它等于生产中的所转移的生产资料价值。所费社本作为商品的生产费用转化为社会主义商品的成本价格。

(5)原有社本和追加社本。前者指预付社本或垫支社本。后者指增殖了的社本部分。在社会主义再生产过程中,需要劳动所创造的需要价值实现以后,进入分配过程。通过分配过程,需要价值划分为积累和消费两个部分。用于积累的那部分需要价值转化为社本,便形成追加社本。

参考文献:

[1]李炳炎:《需要价值理论是社会主义经济的理论基石》[J],载《中州学刊》1986年第6期。

[2]李炳炎:《需要价值理论体系概述》[J],载《南京社会科学》1991年第1期。

[3]李炳炎:《论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体系的始点范畴》[J],载《江海学刊》1999年第2期。

[4]李炳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自主劳动”范畴》[J],载《苏中学刊》2002年第1期。

——————————

①“需要价值”这一新的经济范畴,是作者于1986年提出的,它是指社会主义商品价值中的新创造价值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相结合所形成的新的范畴。[1][2]。

②“社本”这一新的经济范畴,是由卓炯于1983年、作者于1985年提出的,它是指资本一般(资金)范畴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相结合所形成的新范畴[1]。

“科学”。它离开生产力孤立地研究生产关系,从公有制出发,又以公有制为归宿,是“公有制经济学”;它离开市场来研究社会主义,把两者对立起来,成为僵化的旧体制的理论概括,因而实质上是“产品经济学”;它脱离实际,搞“规律排队”、“政策汇编”,又照搬与雇佣劳动相适应的有关范畴,变成干瘪的条条,因而又是“形而上学的经济学”。这样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已经同实践发生了严重的矛盾,因而必须进行理论反思。这种反思的必要性,正如马克思所说:“对人类生活形式的思索,从而对它的科学分析,总是采取同实际发展相反的道路。这种思索是从事后开始的”。①社会主义实践已经具有八十年的历史,人们对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合理性的事后思索,已经具备条件。

——————————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9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17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34页。

——————————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三册,第281页。

——————————

①参见拙文:《社会主义成本范畴初探》,载《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1981年第4期;《劳动报酬不构成产品成本的内容》,载《经济研究》1982年第2期。

——————————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36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127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第304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一册,第53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76页。

——————————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31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二册,第661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88页。

——————————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578页。

②参见拙著:《新成本论》,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34-136页。

——————————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97页。

——————————

马克思经济学范文第6篇

[关键词]马克思;手稿;异化劳动思想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12 ― 0005 ― 02

一、马克思异化劳动思想的来源

(一)黑格尔系统的异化理论

最早提出系统异化理论的是黑格尔,他指出绝对的精神是超过所有存在的,是所有事情的本源。黑格尔同时也指出绝对精神是能动的,产生异化这一现象的主体为精神,异化这一过程也都是在精神的范围中进行的。人通过劳动创造的实物会脱离自身,产生出异化这一现象,这不是客观事物的异化,而是人自我意识的异化。虽然黑格尔的异化理论见解深刻,但是,他对劳动异化的理解仅仅停留在抽象的精神劳动的层面,劳动的创造也只是在抽象的主观意识层面生成的,这就使他的异化理论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束缚中。

(二)费尔巴哈的异化思想

费尔巴哈批判地接受了黑格尔的异化思想,提出了人并不是神的异化,而神是人的异化的理论。费尔巴哈认为人们对神的崇拜其实一种自我崇拜的表现,人在崇拜神的同时也会把自己的人格与本质融入里面,让神具有人的性格,简单说来就是人们是按照自己的特点去塑造神的。因此,如果我们想要克服自身的异化,就一定要摆脱宗教思想、脱离神的影响菜可以实现。虽然费尔巴哈的异化理论基础是人,也属于是唯物范畴之中,但他的异化理论只是在宗教的范围内,还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与片面性,因此我们应当一分为二地看待其异化思想。

二、马克思异化劳动学说的提出

马克思是在吸收了黑格尔系统的异化理论、费尔巴哈的异化思想的基础上,创造出自己的异化理论的。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思想研究的对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

(一)工人工资

马克思对工人工资这一内容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工人工资是异化劳动的结果。工资的决定因素是资本家与雇佣工人间的斗争,但是这一斗争的结果往往是资本家获胜。一方面,尽管资本家需要雇佣工人劳动为其创造财富,但资本家拥有强大的财力物力支撑,他们即使脱离了工人也不会立刻无以为继。而工人却恰恰相反,如果不能立刻被资本家雇佣劳动,他们就不能通过出卖劳动力换取工资,最终将无法生存。另一方面,尽管工人在规模与数量上远远超过资本家,但工人这一庞大的群体却并不团结,一个重要原因是工人间存在着十分激烈的生存竞争,这就使他们很难组建成为一个团结强大的统一阵线与资本家相抗衡。

造成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地产和劳动的分离,这种分离对工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下三个方面:首先,当市场上的价格向自然价格靠拢的时候,工人的损失也会不断扩大。这是因为,对工资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市场价格的变化,而地租与利润对工资的影响相比之下就要小一些。除此之外,当资本家获取大量利润时工人工资却不一定上涨,但当资本家亏损时工人工资一定会下降,也就是说无论资本家的利润增长或降低,工人总是受到损失的一方。最后,从事不同行业的工人获取的工资是有差别的,而且这种差别比属于不同投资部门的利润差别要大很多。

马克思通过分析研究工人在社会可能处于的以上这三种状态里的地位,最终得出这样的结论:在社会衰落状态下,工人的贫困日益加剧;在社会持续发展的状态中,贫困具有错综复杂的形式;在社会发展到鼎盛时期,贫困这一问题仍然无法解决。这一状况就与国民经济学以追求社会福利最大化为目标相抵触,如果我们从国民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很容易发现国民经济学中的很多理论都存在着自相矛盾的地方。因为,国民经济学考察的对象是只是从事劳动的工人,而没有把这些工人当作独立的人来看待,他们从事的劳动也被看作是一种谋生手段。

(二)资本利润

马克思详细分析了资本的利润,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工人异化劳动的成果就是资本利润,与此同时当资本的利润持续增长时,工人的处境却不断恶化,工人所具有的人的本质属性也会失去的更加多。

资本家使用资本的唯一目的就是获取利润,当他面对许多不同的投资方法时,资本家总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其中能带来最大利润的方式,他是不可能考虑他人或者社会的利益的。因此,资本家自身的利益同社会的利益是不可能完全一致的,甚至经常与社会利益相抵触。想要抵制资本家就要强调竞争这一因素,因为竞争会促使工人工资的不断增长,同时也会促使商品价格的下降。

然而竞争出现的必要条件是资本不断积累但资本的掌控权分散在多人手中,现实情况是资本积累导致资本不断聚集在越来越少的人手中,并最终形成垄断。除此之外,大资本家比小资本家财富积累的速度更快,因此在竞争带来的资本利润减少面前,小资本家遭受的损失更大,也就无力与大资本家相对抗。最终资本还是不可避免的聚集到大资本家手中,竞争程度不断减弱,垄断持续加剧,工人被压榨的程度日益加深。

(三)地租

马克思指明地租是私有财产的基础,因为与异化劳动有着密切联系。地租的确定是土地拥有者与租地的农场主相互斗争而产生的,由于土地所有者在斗争中处于绝对优势一方,因而最终确定的地租总是最大限度有利于土地所有者。土地所有者和租地农场主之间的利益是冲突的,并且与雇农的利益也是冲突的。由于土地所有者总是想要尽力抬高地租,来赚取更多利润,这样就迫使租地农场主极力避免损失增大,租地农场主就会采取措施减少雇佣农民的工资,换句话说就是土地所有者获取利益的最终方式是通过剥削雇佣农民的工资来实现的。

马克思指出在封建社会中,地产实际上是已经买卖了的土地,其本质是与人相异化后通过少数大地主的形式出现站在人对立面的土地。封建的土地占有在某种意义上蕴含土地作为某种异己力量对人的统治,农奴不是作为一个人存在,而是作为土地的附庸存在。作为土地所有者的地主,实际上也被土地所控制,土地是他的私有财产的基础,可以说是他身体无机的一部分。通过对工资、资本和地租的分析,马克思指出,工人逐渐变成最为低廉的商品;工人生产的财富与产品越多他的贫困程度也会越发严重;竞争的最终结果是使资本进一步在更少的人那里积累;最后,资本家和地租所得者之间、农民和工人之间的区别消失了,最后让社会分化为两个阶级即:有产者阶级和无产者阶级。

三、马克思对工人劳动异化的分析

马克思通过对以上几个方面的深入研究分析,并结合当时社会出现的众多经济现实情况,提出了著名的工人劳动的四个异化:

(一)劳动者同他的劳动产品的异化。

在正常情况下,工人本该是劳动产品的主人,工人所从事的劳动是一种自觉的“对象化”活动,但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劳动异化了,工人生产的劳动产品独立出去变成了一种与自己对立的异己的力量,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就越贫穷,换句话说就是当物质世界不断增长时人的世界却相反的贬值了。

(二)劳动者同他的劳动活动的异化。

马克思认为,正因为劳动活动本身同工人相异化,才导致工人和他的劳动产品相异化。自然界本是工人的劳动对象,但是工人的劳动却使得资本越来越多的积累到资本家手中。工人成为了自己的对象的奴隶,他只有“首先作为一个工人,其次作为肉体的主体”才能够生存。在正常情况下,劳动本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是一种使得人的脑力和体力都可以对象化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可是在存在剥削和压迫的私有制条件下,劳动者为了生存不得不出卖自己的肉体,从事那些令他们付出大量劳动却得不到相应回报的工作,而与此同时资本家却通过剥削劳动者聚敛大量财富。

(三)劳动者同他的类本质的异化。

马克思从上述异化中得出人的类本质与人相异化,因为产品的异化使人不能在对象中实现其本质,而生产活动的异化把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变成了维持肉体生存的手段,于是人的类本质就与人相异化了。人同动物生命活动的区别在于,人的活动是自由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这是人的类特性,但正是因为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才把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本质变成仅仅维持自己生存的手段,人不仅没因自己的类本质获益,反而因其所累。

(四)劳动中人与人的关系的异化。

马克思根据上述三个异化推论出人和人的异化,他这样说“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的直接结果就是人同人的异化”。

以上四个异化就是马克思关于异化劳动的四个规定,他认为异化劳动概念的规定一定要在现实中表现出来,异化是通过实践这一手段实现的,可见马克思是把异化的过程看作是一种客观发展的过程。马克思通过对以上劳动异化情况的分析发现,劳动者的劳动产品不属于自己,劳动活动异化于自己,这种畸形的劳动使劳动者不再作为人的本质生活存在。与工人完全站在对立面的就是资本的所有者资本家,因为只有人自身才能成为统治人的异己力量,马克思意识到异化劳动的实质是资产阶级对工人阶级的剥削。

马克思认为,工资和私有财产是密不可分的,因为在工资中,其最终目的本身并不是劳动,而是被工资驱使的。在资本私有制的前提下,剥削与压迫不可避免,即使采取强制措施把工人工资提高,也仅仅是资本家付给雇佣奴仆较多的工资,这种情况下工人及其劳动是不可能获得人的尊严的。由于工资是异化劳动的直接结果,而异化劳动又是私有财产的直接原因。因此,为了使社会从私有财产和奴役制度中解脱出来,就一定要解放人,使工人扬弃自我异化,并由此提出了进行无产阶级革命以实现共产主义的主张。在马克思看来,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的占有,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

〔参 考 文 献〕

〔1〕袁隆生.《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与古典政治经济学 〔J〕.财经论丛,2005,(03).

〔2〕刘晨晔.《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异化思想新读〔J〕.社会科学辑刊,2004,(04).

〔3〕陈刚.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及其现代意义〔J〕.东岳论丛,2005,(01).

〔4〕陈少娟.论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发展轨迹及其方法论功能〔D〕.广州大学,2007.

〔5〕杨豹.马克思“异化劳动”思想的启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解读〔J〕.兰州学刊,2006,(05).

〔6〕宇海金,刘付春.马克思异化劳动概念新诠释――重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J〕.兰州学刊,2006,(06).

〔7〕闫青.论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早期实践观〔D〕.辽宁大学,2012.

马克思经济学范文第7篇

笔者发现,有15部民国时期中国非马克思主义者编著的经济思想史著作中有关于马克思及其经济学的内容。目前,笔者通过网上搜索看到了其中7部的目录或相关信息,但还未能阅读到其具体内容,故本文仅以赵兰坪的《近代欧洲经济学说》、区克宣的《近代经济思想史纲》、唐庆增的《西洋五大经济学家》、蔡庆宪的《经济思想小史》、黄曦峯的《经济学史大纲》、张毓珊的《经济思想史》、金天锡的《经济思想发展史》和赵迺抟的《欧美经济学史》①为代表,介绍民国时期非马克思主义者②编著的经济思想史著作中的马克思经济学③。

二对马克思及其经济学的介绍

(一)对马克思生平及其著述的介绍

赵兰坪对马克思生平和著述的介绍非常详细,列出了马克思的主要著述19部,并称“马克思之著述极多,几有穷毕生之力,亦难遍诵之感”①。区克宣也介绍了马克思的政治生涯和马克思的8部主要著述②。张毓珊首先指出了马克思主义或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区别,并简要介绍了马克思的生平③。赵迺抟也首先指明“空想社会主义与马克思社会主义之区别”,然后,非常详细地介绍了“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小传”,并在“注附”中列出了两人的20部著作④。金天锡称马克思“读书之多,在从来经济学家中要算第一人了”,并很详细地介绍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14部“重要著作”⑤。黄曦峯认为,在马克思之前“固然已有社会主义的理论”,但多半都是从“道德或宗教的立场出发,阐明社会主义的理论”⑥。唐庆增强调,在马克思之前并非没有社会主义者,但科学社会主义完全是由马克思“提倡而成的”⑦。蔡庆宪则将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称为“国际革命社会主义”,并说马克思的《资本论》被人“称之为科学社会主义者的圣经”⑧。这些作者在介绍马克思的时候,都将其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以及其他社会主义相区别。

(二)对马克思唯物史观(或经济史观)的介绍

上述8部经济思想史著作对马克思经济学的介绍有一个共同点:都对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或称其为经济史观)进行了介绍。赵兰坪指出,马克思的经济学说“以唯物史观为基础”,在大段引用了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的那段名言⑨之后,他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归纳为两个要点,并对其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说明瑏瑠。区克宣也强调,“大凡要理解马克思经济思想的,非懂得他的基础概念的唯物史观不可”,他在引用了《〈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的6段话之后,着重介绍了马克思唯物史观的要点瑏瑡。赵迺抟在介绍“经济史观之理论”时,先简要勾画了“经济史观的历史”,然后依次以《神圣家族》等8部著作为线索,比较详细地介绍了“经济史观的学说之产生与其发展”①。张毓珊认为,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础”,并不加评论地介绍了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特征、基本矛盾及其最终将被“与新生产方式相适应的财产制度”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②。黄曦峯则指出,在马克思的《资本论》中,“从头到尾都是以他特有的历史观为基础”的,并几乎是逐字逐句地对《〈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的相关论述加以解释③。唐庆增认为,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经济思想的基础,他的剩余价值、阶级斗争等理论都是以此为其哲学基础④。金天锡也强调,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是以唯物史观为基础”的⑤。蔡庆宪则指出,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学说都是其“国际革命社会主义的重要根据”⑥。

(三)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的介绍

赵兰坪强调,剩余价值论是“马克思经济学说之柱石”,而剩余价值论又是“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故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进行了非常详细的说明⑦。区克宣指出,古典学派的经济学家都没有完全摆脱重商主义的观念,因而其劳动价值论是不彻底的,而他们无法解决的问题,马克思都“通通解决了”,并具体说明马克思是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的⑧。黄曦峯认为,“欲理解马克思的经济论,有先研究他的劳动价值说的必要”,并特别强调了正确理解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6个要点⑨。唐庆增首先指出了马克思对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区分,进而介绍了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观点,然后又举了一个简单例子来说明剩余价值概念瑏瑠。赵迺抟对剩余价值论的介绍尤其详细,并运用很多公式和图示瑏瑡。金天锡对剩余价值论的介绍也非常详细,他引用了《资本论》中的大量原话和例子,以说明劳动力的价值、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划分和剩余价值的产生等问题瑏瑢。

(四)对马克思再生产理论和危机理论的介绍

赵兰坪认为,要说明马克思所说的资本主义生产的“根本矛盾”,就必须理解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因而其非常详细地介绍了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及其图式①。马克思的危机理论当时被称为“恐慌论”或“崩坏说”。唐庆增指出,资本家为追逐剩余价值而不断地进行资本积累,最终导致生产过剩②。黄曦峯称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经济组织之必然崩坏说”是“以《资本论》为代表的”“马克思经济学说的结论”③。金天锡则比较详细地介绍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表现,以及这一矛盾与经济危机之间的关系④。

三对马克思经济学的理解

(一)对马克思唯物史观(或经济史观)的理解

赵兰坪强调,“马克思之社会革命”是指“社会状态之变化,经济组织之改造,即由旧社会进而为生产力更高之新社会”,并引用了《资本论》第1卷第1版序言中的话加以佐证⑤。区克宣认为,“社会的智识状态,政治的生活过程,都是社会物质关系的反映,由生产工具、生产力、生产方法、生产关系相互运用,而成为社会的诸现象,这就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根本思想”⑥。黄曦峯为了防止人们对唯物史观产生误解———认为唯物史观是用来解释所有“历史”事件的,还举了一个例子加以说明⑦。唐庆增也特别强调,马克思的“经济史观”与历史学派施穆勒提倡研究的“经济史”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⑧。金天锡则认为,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也是一种进化思想,但与达尔文的进化论不同”。⑨赵迺抟将当时人们对经济史观的批评归纳为四个方面并逐一加以评论。他表示,如果经济史观是“正确而真实”的,则“其结论如何”就是“无关紧要”的;即使马克思的经济学说都是错误的,其经济史观学说也不会“因此而被”瑏瑠。

(二)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的理解

在介绍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时,赵兰坪认为,应当从“劳动力之研究”开始,并严格区分了劳动力的价值与使用劳动力所创造的价值①。张毓珊则强调,“马克思并不斥责资本家之贪求无厌”,而是“运用经济学原理,证明此种现象,为必然和不可避免的结果”②。黄曦峯指出,马克思所说的价值“无论何时都是指应该作为市场价格之中心点的价值”,虽然在现实中商品的市场价格与价值往往是不一致的,但它实际上是围绕价值这个中心在运动,就像钟摆总是左右摆动,从来“没有静止于中心点的时候”一样③。金天锡认为,马克思的价值论是从李嘉图的价值论发展起来的,并正确地归纳了二者之间的三点不同之处④。

(三)对马克思再生产理论和危机理论的理解

赵兰坪指出,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是“以纯粹资本主义之社会为对象”,而现实的资本主义社会是“非纯粹资本主义之社会”,但这并不是马克思“不顾事实”“凭空”想出来的,而是因为马克思既然“以实行资本主义之社会,为其研究之对象”,就“不得不作”这种“抽象”⑤。四对马克思及其经济学的评价张毓珊强调,“在经济思想家之中,其姓氏能为全世界各国一般人所知道的,惟马克思一人而已”⑥。唐庆增却谈了他的三点“感想”,认为马克思的学说“多缺乏实证”;他的预测也“多失败”⑦。他的三点所谓“感想”现在看来也早已不攻自破。赵迺抟在介绍完马克思的经济学说之后,将其“特点”归纳为四个方面:①“颇能把握时代”;②强调社会制度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了自然哲学的权威”;③“用社会的观点来解释经济问题”;④“着重于分配问题的公平”。关于马克思经济学的“缺点”,他也归纳为四点,实际上都是针对劳动价值论的。唐庆增认为,马克思的错误在于对劳动这一要素的“重视”“过甚”,因而“其价值论之不完全也”⑧。金天锡表示,自己“是赞成唯物论的”,只是“并不全然否认人类的精神作用”,但对辩证法却持完全的否定态度。与众不同的是,他对马克思的价值理论却基本上持肯定态度①。蔡庆宪则对于社会主义者对西方主流经济学说所产生的影响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并将这种影响分为“直接的”和“反动的”两个方面(从其实际内容看,所谓“反动的影响”可理解为“派生的”———引者注)。②赵兰坪、区克宣和黄曦峯三人在介绍马克思及其经济学说时,基本上没有加任何评价。

四结束语

从以上8部中国学者在民国时期出版的经济思想史著作看,他们当年对待马克思及其经济学的态度可以归纳为以下3点:①除蔡庆宪外,其他7部著作的作者对马克思经济学的介绍都比较详细和客观。②从总体上看,他们对于马克思经济学的理解还是比较正确的。③虽然他们当年对于马克思及其经济学的一些评价是我们不能接受的,但在这8部经济思想史著作中,没有一位作者在向读者介绍马克思经济学时采取的是断章取义的批判方式。这些作者当年对待马克思及其经济学的态度说明:①民国时期中国的非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对马克思经济学也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他们能够比较详细地介绍马克思的经济学说,且理解基本正确,表明他们对马克思经济学进行过比较深入的研究。②早在民国时期,马克思就被中国的非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视为经济思想史中的一位重要的经济学家。他们之所以会对马克思经济学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并在其编撰的经济思想史著作中对马克思经济学进行比较详细的介绍,是因为在他们的视角中,马克思也是经济思想史中的一位重要的经济学家。③民国时期中国的非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已经领会到马克思对西方经济学的影响。这些非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将马克思作为一位重要经济学家加以介绍,当然不是为了向读者宣传马克思主义,而是因为他们已经认识到马克思对西方经济学产生了影响。

马克思经济学范文第8篇

摘 要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从理论上规约着中国国家经济的本质属性,而且在实践中为中国的经济建设提供有效的制度路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继承和发展的重大理论成果,具有极为深刻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社会主义发展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当代中国发展实践相结合,既是其中国化的过程,也是其时代化的过程。作为由此产生的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与时俱进,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科学理论。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科学涵义

西方经济学权威辞典《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给出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定义是指以卡尔.马克思的著作作为方法论和理论基础的后来的那些经济学家的研究成果。严格意义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指以马克思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为指导,运用马克思经济学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社会经济问题,继承与发展马克思经济学基本理论的经济学。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就是以马克思的经济学为理论源头,以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马克思主义学说体系为理论传承,以中国经济实践为基础和研究对象,以社会主义为制度目标进行经济理论研究形成的经济学,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源头是西方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主流是中国化的经济思想,是与中国时代主题、时代特征和发展实践相结合的, 是发展的、与时俱进的、科学的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成果。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实质

理论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可视为人类经济学领域的最新成果。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和中国实际,我国社会主义社会需要经历一个初级阶段,这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的。35年改革开放实践,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理论逐步突破和不断扬弃的过程,也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新理解的过程。理论界先从社会主义经济存在的形式和体制模式的角度,对计划经济与价值规律和市场的关系问题,展开了深入研究,得出了社会主义也是商品经济的结论,接着又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而将传统的计划经济观念彻底摒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质上是为社会主义经济找到一种更有效率的资源配置方式,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必然结果。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运行推动了中国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实现了国民经济质的跨越和发展。党的十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代中国的最大国情、最大实际。确保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全面协调发展,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健康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些都是包括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内的西方经济学及发展经济学所没有解决的难题,可以说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博大精深。

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动力

首先,靠调整生产关系寻求发展生产力的动力。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国情,我国确立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框架内,非公有制经济进入为公有制经济尤其是国有经济提供了强大的发展动力。在微观企业产权组织层面,先提出两权分离,又引入西方经济学关于产权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由此建立的现代企业制度显著增强了企业发展活力。

其次,靠机制创新形成发展生产力的新动力,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发挥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政府的经济职能为计划统筹、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国有资产管理等六个方面。政府行使经济职能不仅在于弥补市场缺陷,还可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政府通过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搞好微观规制,进而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和维护市场正常秩序。党的十提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改革开放必须全面深化、不断推进。

二是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一方面,克服以按劳分配形式表现的平均主义观念,开始注重效率以及公平和效率之间的关系问题。另一方面对收入分配问题进行了理论思考,肯定了劳动力个人所有制和劳动力市场,提出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非劳动因素参与收入分配,并按市场原则进行分配,这是市场经济要求的体现。在多种要素参与分配的条件下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这是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

三是积极探索实现共同富裕的路径。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实现共同富裕的路径关系发展的动力。邓小平提出了“先富带共富”的理论,改革开放提供了“先富”的机制,由此产生的发展动力是明显的。基尼系数显示,国内收入差距过大,这会阻碍发展。因此,要将共同富裕作为战略目标;深化体制改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深化收入分配改革,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努力实现共同富裕。

参考文献:

[1]薛金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若干重大关系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07.

马克思经济学范文第9篇

【关键词】马克思经济学;马克思经济学;研究

一、前言

在我国经济的发展中,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我国经济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增长和国民经济的发展。马克思经济学主要是利用合理化的供给关系,来完善经济发展和管理体系的不足,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更加合理化和科学化,增加经济发展的价值和重要意义。

二、马克思经济学的阐述表现

马克思经济学的主要是体现在供给关系的基础上的经济学理论,但是当下形式对于这一理论的研究人员,还没有给出最据说明的定义。其中部分研究认识认为,马克思经济学是马克思供给关系和社会劳动体系的重要表现,指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增加了让社会劳动的意义,完善了劳动体系的发展。从而促进对于马克思供给需求理论的形成。对于另一部分研究人员来看,马克思的给予需求关系,是建立在经济学体系基础上的。认为马克思需求管体是市场经济和商品价值的主要表现。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和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对于马克思体系的研究切入点,都建立在与供给方面,进而对于需求的关系的关注度较为较少。其中也有部分学者认为,马克思的主要专研体系是针对于供给管体部分,马克思的竞争环节包括马克思的供给与需求关系的研究,但是这一部分,马克思经济学并没有有效运作。

三、马克思体经济学供和需两大理论的不同体现

马克思体系供和需两大理论的不同体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基于供需两部分的不同切入点进行马克思供需部分的研究。从不同的切入点对马克思体系的关系进行研究,主要是利用供需的弹性关系和不同的方位,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工作。对马克思的供需环节中的总体的给予、总体的需求、总体的价值、总体的收入等等环节进行有效的观察和研究。这一运作环节,也是对于马克思体系的供和需更深层次的剖析和专研的体现。其中对于马克思的弹性理念,主要是建立在劳动体系的重要做之上没理由对于供给和需求的关系,进行深入数额和数值的研究工作。包括对于马克思体系中的收入和总体价值的分析。其二,利用国家发展的总供需的资金值,对于社会的可利用的生产环节的供需的运作研究活动,并利用有价值的供给和无价值的供给,来增加现有经济体制中,社会生产的总需求。其中对于马克思的又加上供给,包括管家的总商品的有价值提供和、外出商品的有价值提供等方面内容。其三,利用马克思的供需关系,在具体的时间内来展开研究,依据于马克思供需发展的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

四、马克思经济学供给需求理论的有效发展

在我国当下的经济发展水平下,对于我国经济的增长速度,支出2010年延续到2015年,我国的经济增长总值在不断的下滑。面对这一形势,国家要不断我国经济发展的供给和需求的关系,充分发挥马克思经济学体系下供给和需求的有效作用,增加国民经济健康的发展。基于马克思经济学理论发展理念,完善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平衡度,提高国家的总供给力度或者减少国家的需求量。把二者良好的结合在一起,促进经济的有效发展。对于完善供给和需求的关系,促进二者的均衡不发展,还要依据当下具体发展形势来看,从具体的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出发,对对于不同的条件采取不同的措施。例如,当社会总供给过于频繁,导致给予过多时,要加大的需求的运作环节。而不是利用减低供给来处理这一问题。当社会的总产值低于总需要时,面对这一形势,则要将供给的力度,减少不合理供给和需求事件的发生。供给关系的不完善,包括社会生产过剩、无价值的供给等等现象。面对这种形式沿不断优化现有的经济管理体系,将马克思经济学不断的进行创新和改革,增加其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优化供给和需求的管理机制。由此可见,基于马克思经济学理论下,建立完善的经济供给和需求关系的重要性。其不仅可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还促进了经济发展的合理化,完善了社会供给和需求关系的弊端,利用优化供给和需求的关系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避免了生产过剩和社会需求无法满足现象的产生。

五、结论

由上文可以看出,马克思经济学体系下,建立完善的供给和需求体系的重要性。建立完善的供给和需求关系,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完善我国社会的总生产值和总供给的合理化,促进了社会生产和支出的合理化运作。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要想发挥马克思供给和需求的重要作用,要将马克思经济学中的供求这一运作理念,进行合理化的创新,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振斌.马克思的供求理论与生产价格[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3(4):40-44.

[2]冯根福.马克思长期供求理论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4(12):9-14.

[3]薛进军.马克思的供给与需求理论新探[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21-30.

[4]朱正清.马克思的供求理论与价格理论[J].当代经济研究,2015(3):43-46.

[5]陈端计.马克思的有效供给理论研究[J].天中学刊,2014(3):5-9.

马克思经济学范文第10篇

将作为古典经济学之哲学基础的实证主义标识出来,是为了凸显下述一点:马克思正是在古典经济学停留于事实和现象的地方继续向前推进,实现了对实证主义的批判性超越,认识这一点,对于理解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独特的语境和路径极为关键。众所周知,马克思走上政治经济学的研究道路与他对黑格尔式思维方式的抛弃和批判密切相关。黑格尔哲学虽然开辟了一条走向现实事物的道路,但终究是流于抽象的,在某种意义上,黑格尔哲学体系越是完善,它对事物的歪曲就越是严重,因为体系的完善只是来自于逻辑的考虑,而非对现实事物考察的结果。在马克思看来,黑格尔“哲学的工作不是使思维体现在政治规定中,而是使现存的政治规定消散于抽象的思想。哲学的因素不是事物本身的逻辑,而是逻辑本身的事物。不是用逻辑来论证国家,而是用国家来论证逻辑”。⑨因此,当马克思经过对物质利益问题的苦恼和疑问之后,开始抛弃那种让现实适应思辨、让事物适应观念的思维方式,而转向了对现实事物的直接把握,马克思开始走一条与黑格尔思辨哲学完全相反的道路:不是从观念和体系出发,而是从现实生活出发,这条道路便是政治经济学的道路。不过,实证主义研究方法并不当然地等同于“从现实生活出发”,因为马克思发现古典经济学的实证主义研究方法根本无法揭示现实生活的本来面目。例如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就从古典经济学的各个前提出发,并采用它的语言和规律,但最后却得出了与它截然相反的结论。古典经济学极为重视经济事实,像劳动、资本和土地的互相分离,工资、利润和地租的互相分离,都是确定无疑的事实,因此被古典经济学当作理论前提,但是古典经济学只是囿于经济事实的范围来说明经济规律,并把资本家的利益作为不可触犯的最高原则,从来不曾说明劳动、资本和土地的分离以及工资、利润和地租的分离是如何产生的,由此也就导致对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等更为真实的经济事实的掩盖。试举一例,按照古典经济学的逻辑,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来源,劳动的主体理应享受产品,然而同样按照古典经济学的逻辑,劳动者只能将自己的劳动(力)出售,因此就只能获得劳动(力)的价值。前者是符合事实的,后者也是符合事实的,但两者却存在明显的冲突,而古典经济学居然对如此明显的冲突毫无关注,除了阶级利益所决定的立场之外,这不能不说是局限于事实范围的实证主义眼光造成的谬误。令人费解的是,当马克思批判了古典经济学的实证主义之后,紧接着就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写下了一段似乎是赞成实证主义的话:“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关于意识的空话将终止,它们一定会被真正的知识所代替。

对现实的描述会使独立的哲学失去生存环境,能够取而代之的充其量不过是从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考察中抽象出来的最一般的结果的概括。这些抽象本身离开了现实的历史就没有任何价值。”⑩这段话因为出现了“实证科学”的字眼而引起了学者们关于马克思哲学或历史唯物主义究竟是哲学还是“真正的实证科学”的争论,而在笔者看来,单从概念的角度无法把握马克思对“实证科学”的理解,而应该从理论研究的实际表现把握马克思对“实证科学”的态度。马克思使用“实证科学”、“现实生活面前”、“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等明显具有实证色彩的概念,主要用意是与黑格尔式的思辨哲学相区别。既然黑格尔哲学是以抽象概念凌驾于现实生活的方式歪曲了现实生活,那么作为对黑格尔哲学的反拨,马克思哲学从黑格尔哲学的反面,即以从现实生活出发解释概念这种方式来表述自己的研究方式,就是十分自然的,这是马克思批判黑格尔式哲学话语中往往带有实证色彩概念的原因。然而,这一点并不能成为马克思赞同实证主义的理由,因为正像恩格斯指出的:“我们在反驳我们的论敌时,常常不得不强调被他们所否认的主要原则,并且不是始终都有时间、地点和机会来给其他参与相互作用的因素以应有的重视。”

当马克思论及黑格尔式哲学的时候,主要的任务是批判思辨哲学,还没有合适的语境来阐发对于实证主义的理解,但是只要有合适的语境,他对实证主义的同样批判的态度也就明显起来。具体来说,马克思对古典经济学的实证主义的批判可以从两个层面加以理解。一个是观点层面的批评性阐述。同样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马克思写下了这样的文字:“只要描绘出这个能动的生活过程,历史就不再像那些本身还是抽象的经验主义者所认为的那样,是一些僵死的事实的汇集,也不再像唯心主义者所认为的那样,是想象的主体的想象活动。”在这里,马克思既批判了唯心主义者单纯依靠想象来研究历史的抽象方式,也批判了经验主义者单纯依靠事实来研究历史的实证方式。在《剩余价值学说史》一书中,马克思指出:古典经济学的实证研究“不过是把日常生活过程中的某些现象按照它们外表上显现出来的样子加以描写、加以分类、加以叙述,并列入简单系统的概念规定中”。

这就注定不能深入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和根源。除此之外,马克思还把古典经济学的实证主义称作“粗率的经验主义”,并指出这种“粗率的经验主义,已变为错误的形而上学、经院主义,挖空心思要由简单的、形式的抽象,直接从一般规律,引出各种不可否认的经验现象,或用狡辩,说它们本来和这个规律相一致。”由此可见,马克思对那种从事实出发再到事实的实证主义方式是持批评态度的。另一个是方法层面的历史性研究。马克思深知,对古典经济学的实证主义的抛弃并不能克服实证主义,更不能超越实证主义,只有揭示出古典经济学囿于事实范围而无法揭示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前提和本质规律,才能真正把握经济现实,也才能超越实证主义。马克思的《资本论》研究与古典经济学相同的地方是:都从经验事实出发,分道扬镳的地方在于:古典经济学始终对经验事实进行直观描述和实证考察,它们所找到的经济规律都是建立在对经验事实的肯定性理解基础上,而《资本论》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是建立在对经验事实的“暂时性”理解基础上,对每一种经济形式都是从其不断的运动中去理解,这样,当古典经济学以事实之名一再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自然化、超历史化的时候,马克思却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看成是一个暂时性的、充满自否定精神的历史性事物。可见,马克思是通过历史性的研究克服了古典经济学的实证主义视野,也正是在这种意义上,《资本论》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超越了古典经济学的实证主义。

三、作为批判的政治经济学:《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真实意蕴

“批判”是《资本论》一书的重要关键词,如何理解这里的“批判”关系到能否正确地把握《资本论》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从字面来看,政治经济学批判是指将批判矛头对准古典经济学,即运用批判的政治经济学,不过这种理解还只是理论工具主义的理解,即把批判当做政治经济学的工具,这意味着批判被作为工具运用于对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批判处于一种纯粹形式的地位,可以脱离具体的内容。换言之,批判与政治经济学仍然是外在的,即使脱离了批判,政治经济学仍然成其为政治经济学。很明显,《资本论》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不是理论工具意义上的批判,而是理论本质意义上的批判,即作为批判的政治经济学。作为批判的政治经济学侧重于从政治经济学本质的意义上来理解批判,政治经济学以批判作为自己得以可能的根本规定而体现于对古典经济学的分析,这表明批判已经成为《资本论》政治经济学的内在结构和本体基础,政治经济学与批判是内在结合的,如果失去了批判,那么它就不成其为《资本论》的政治经济学。在《资本论》第二版跋中,马克思关于辩证法的阐述就表达了从理论本质意义来理解批判的观点:“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这段话非常重要,因为它表达出马克思通过辩证法对政治经济学的批判本质的理解,而不是对政治经济学的批判工具的理解。只有从本质而非工具的意义上去理解批判,我们才能科学地理解《资本论》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实际上,正是《资本论》在理论本质的意义上实现了批判,《资本论》的政治经济学才不再是单纯的政治经济学,而是以批判为内在结构和本体基础的政治经济学,这是我们把握《资本论》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何以可能的关键之点。《资本论》的政治经济学就是从批判的视角、从“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的层面切入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分析,由此才展示出资本主义社会的生理过程、内在机制及其历史极限。可以说,《资本论》的价值立场、研究方法和观点结论都需要在批判的意义上才能合理理解,下面我们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全面展示《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真实意蕴。首先,《资本论》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体现在批判的价值立场上。尽管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给自己规定的任务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这一点看起来像是以客观化的方式对待研究对象,但是对现实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分析必然会引申出价值问题。马克思深知,用来作为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和评价尺度不能是抽象的价值诉求,而应当是经济的事实和严格的逻辑,只有在对现实发展的客观规律的科学分析基础上,价值目标的提出才是有意义、可行的。马克思提醒读者:“问题本身并不在于资本主义生产的自然规律所引起的社会对抗的发展程度的高低。问题在于这些规律本身,在于这些以铁的必然性发生作用并且正在实现的趋势。”马克思将价值诉求奠基于客观分析之上的做法使得其价值立场具备了科学的基础。同时,经由《资本论》的研究,科学意义上的“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既表现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部矛盾,又表现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作为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的“暂时性”产物,这样马克思必然采取与古典经济学家们辩护的价值立场截然相反的立场:批判的价值立场。马克思指出:“使实际的资产者最深切地感到资本主义社会充满矛盾的运动的,是现代工业所经历的周期循环的各个变动,而这种变动的顶点就是普遍危机。”

每当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生之时,资本家及其理论代表总会反思危机之前所施行的各种经济和社会政策,然而所有的反思都是建立在完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改良资产阶级生产制度的前提上。就此而言,资本家及其理论代表对资本主义的理解还远远没有达到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辩证法理解水平,而与之相对的是,马克思彻底地从“不断的运动”中来理解资本主义社会的地位和命运,由此体现在价值立场上必然是“批判的和革命的”。其次,《资本论》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体现在批判的研究方法上。《资本论》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辩证法、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矛盾分析的方法、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方法等,这些方法的灵魂和核心是辩证法,而《资本论》的辩证法在本质上又是批判的,因此《资本论》研究方法的批判性质也就容易理解了。不过这些还是形式化的说明,问题仍然有待展开,我们就以抽象上升到具体方法中的“抽象”为例来说明。由于“具体上升到抽象”中的“抽象”和“抽象上升到具体”中的“抽象”是同一个概念,因此容易被人理解为同一个抽象。实际上,这种理解抹杀了抽象的不同类型。马克思指出,古典经济学从人口、民族、国家等“具体”开始,一步步分析出一些有决定意义的“抽象”关系,如分工、货币、价值等。这些“抽象”关系当然是现实事物的最一般的规定,问题在于古典经济学停留于这些“抽象”关系中,把“抽象”关系当成是事物现实的、完整的规定,从而导致了对现实事物的抽象化,这正是古典经济学从实证主义走向抽象哲学的错误路线。而“科学上正确的方法”是抽象上升到具体,即从事物的抽象规定再现出事物的“许多规定的综合”和“多样性的统一”。需要注意的是,作为正确方法的开始环节:“抽象”,不可能是古典经济学错误路线的结果,即具体上升到抽象中的抽象,就像正确不能以错误的东西作为自己前提的道理一样,这就提示我们:这里的“抽象”只能是科学意义上的抽象。那么,什么才是科学意义上的抽象呢?而且,这种抽象与批判又是什么样的关系呢?就第一个问题,马克思指出:“分析经济形式,既不能用显微镜,也不能用化学试剂。二者都必须用抽象力来代替。”

这就指明了抽象方法与自然科学方法的区别,自然科学方法的本质在于量化,而抽象方法的本质在于不可量化,既然如此,关于经济形式的不可量化如何可能呢?马克思认为,把政治经济学的各种范畴按照它们在历史上起决定作用的先后顺序排列是不行的,因为这只是一种实证的方法,还根本谈不上对各种范畴及其相互关系的本质把握。科学的方法是按照各种范畴在“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内部的结构”,按照它们内在的逻辑关联排列,从而展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机制,这就是科学的抽象。正是在这种意义上,马克思将商品的感性一面,即使用价值交给自然科学家去研究,而高度重视商品的抽象一面,即价值,因为价值作为一般人类劳动,代表着商品的“幽灵般的对象性”,它在资本运动过程中表现为自我分裂、自我解决、自我同一的东西,由此可以发展出资本运动的整个序列,即《资本论》三卷所阐述的“资本的生产过程”、“资本的流通过程”和“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可见,商品的抽象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最简单规定,然而却是包含着整个复杂经济运动的简单规定,要理解这一点,只能依靠冷静的“抽象力”。就第二个问题,《资本论》的抽象是科学批判的前提。马克思给《资本论》规定的理论任务是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客观规律,这就只能诉诸抽象方法,而非实证方法。仍然以商品问题为例,古典经济学关心的是商品的自然存在,即发财致富意义上的商品,而马克思关心的是商品的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之间的矛盾,即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之间的矛盾。使用价值使得商品成为有用物,但商品只能在与其他商品相交换的关系中才能成为有用物,即商品只有在其作为一般人类劳动的一部分的前提下才能实现为使用价值,这样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就始终处于矛盾关系中,这个矛盾以萌芽的形态包含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所有矛盾。就此而言,理解商品价值的抽象特征,就成为理解资本主义的矛盾本质,从而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关键。再次,《资本论》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体现在批判的观点结论上。所谓“批判的观点结论”不仅是对古典经济学的观点结论的批判,而且是作为批判的观点结论、以批判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观点结论。就此而言,《资本论》把批判的侧重点放在了对抽象统治个人的批判和对资本压迫劳动的批判上面。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社会的抽象“无非是那些统治个人的物质关系的理论表现”,而物质关系在归根结底的意义上可以归结为资本,因此抽象统治个人,就是资本作为“看不见的手”支配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在资产阶级社会里,资本具有独立性和个性,而活动着的个人却没有独立性和个性。”

资本能够具有“独立性”从而统治个人,本质的原因在于资本就是无限增殖自身,因此必然要把一切事物纳入资本增殖的环节当中,这样资本具有了统治的主体性,本来是人的劳动产物的资本,现在反过来成为控制人和奴役人的主体,而同时人只能在资本增殖链条中获得自己的现实感和力量感,因此资本增殖这一抽象维度便成为人的主体性存在的唯一尺度。所谓资本压迫劳动,就是资本“用自己的不变部分即生产资料吮吸尽可能多的剩余劳动。资本是死劳动,它像吸血鬼一样,只有吮吸活劳动才有生命,吮吸的活劳动越多,它的生命就越旺盛”。如果没有工人的活劳动,那么资本就只能是僵死的物。针对这种现象,马克思用一个比喻予以深刻说明:“劳动是酵母,它被投入资本,使资本发酵。”对于抽象统治个人和资本压迫劳动的现象,《资本论》是坚决批判的,然而《资本论》的批判是以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自我矛盾,从而指出人类走向解放的道路为目的的,即资本的增殖逻辑终将导致资本的自我否定和自我瓦解,因此批判并不是《资本论》的目的,通过批判敞开解放的道路才是《资本论》的目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不仅将解放的任务交给实践,还把它交给一个特定的阶级:无产阶级。这是因为资本压迫劳动是人类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压迫方式,历史上的压迫往往具有一看便知的明显特征,而资本压迫劳动却“看起来非常像是自由协商议定的结果”。这种自由形式掩盖着非自由的本质,它以其隐蔽性成为一种最牢固的统治:“罗马的奴隶是由锁链,雇佣工人则由看不见的线系在自己的所有者手里。他的独立性这种假象是由雇主的经常更换以及契约的法律拟制来保持的。”资本压迫劳动是通过雇佣工人受雇于整个资本家集团来保证的,在这种情况下,对资本压迫劳动的反抗就只能采取阶级反抗的方式,而不能也不应该采取个人反抗的方式。就此而言,《资本论》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与一切坚持个人主义、宣扬以个人为主体来反抗权力压迫的理论批判分道扬镳了。只有理解了这一点,我们才能够懂得马克思从《共产党宣言》直到《资本论》始终强调无产阶级国际联合以反对资本主义的内在原因。

上一篇:电厂安全管理范文 下一篇:围手术期护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