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规划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4 23:30:50

旅游规划论文

旅游规划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水文化;长江三峡;旅游规划

水,不仅是我们生存的必要因素之一,同时,还可以用来进行景观艺术设计,成为环境景观艺术的一部分,这主要是因为水体的自然属性使它具有景观吸引功能[1]。首先,它具有形状吸引功能。海洋、江河、瀑布、涧溪、湖泊、泉水、池水,不同形状的水体,或广阔无垠,或波涛澎湃,或波光粼粼,或潮起潮落,或跌宕如玉,都会给人不同的审美感受。其次是水的影与色的吸引功能。水是透明无色的液体,万物落入其中都会有倒影。水上水下、岸上岸下、桥上桥下,实物虚影彼此交互辉映,构成了一部水的景观交响曲。最后是水的音响吸引功能。水体受到外力冲击或自身自上而下的流动会产生各种不同的音响,湖水的击岸声,巨涛的哗哗声,河流的滔滔声,瀑布的轰鸣声,泉水的淙淙声,形成听觉美的享受。正因为如此,水资源具有非常大的旅游开发价值。除此之外,水体还具有文化属性,也就是水文化。

一、水文化的概念及分类

目前对水文化研究和水文化建设还处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探索过程中,对于水文化的内涵也有不同的理解。赵爱国在《水文化涵义探析》中这样界定“水文化”的涵义:是指作为群体的人的水事活动方式,以及为人类的水事活动所创造出的精神产品。他认为,

作者简介:王力峰(1954—)男,天津市人。现任桂林工学院旅游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旅游学院副院长、桂工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生态旅游,旅游规划。

范新宇(1984-)女,汉族,籍贯内蒙古。桂林工学院旅游学院2005级研究生,研究方向:生态旅游,旅游规划

研究一个社会的水文化,是以研究其水事观念和水事心理为核心的。水事心理是个人对水事的感觉、信念、态度和想法。水事观念则除了水利思想外还包含着一种以认同为基础的社会化或群体化的水事心理,如“社会水事心理”、“团体水事心理”、“地域水事心理”等心理认同现象,实际上就是水事观念。因此,水事观念就是社会群体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和生活环境中所产生的对水事的共同信念、态度和观点的总和。水事心理和水事观念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个人的水事心理始终渗透着群体水事观念的内容,群体水事观念构成一切个人的水事心理的轴心。

靳怀堾在《“水文化”在江河水利志中应予以充分体现的必要性及其表现内容与形式探讨》中将“水文化”初步定义为:人类活动与水发生关系所产生的以水为载体的各种文化现象的总和,是民族文化以水为轴心的文化集合体。而水与人类发生关系的活动几乎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举凡经济、政治、文学、艺术、宗教、民俗、体育、军事等各个领域,无不蕴含着丰富的水文化因子。

这几种类型的水文化具体是指:

1、水智能文化

水既能孕育中华文明,还可以给人类带来不可估量的灾难。在中国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水灾。中华民族在治理水患的过程当中,在水资源利用、控制和改造进程中,逐步形成的水利知识、方法等。比如,上古时出现的“河图”、“洛书”(据说是大禹及其手下工程技术人员在长期治水实践过程中发明的治水科技成果),战国时发明并应用到都江堰水利工程建设中的无坝引水技术,汉代“长藤结瓜”式灌溉技术;起源于先秦成熟于宋代的埽工技术等等。现代水利科技更是硕果累累。

2、水物质文化

如都江堰、京杭大运河、灵渠、黄河镇水水牛、永定河金门闸遗存以及各种记载水利事业的碑记、石刻等。

3、水规范文化

据四川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在川西北调查让事实证实,居住在白马藏区的藏民认为:在河里、湖里、水塘里都有“水神”。所以他们每当藏历年的大年初一凌晨鸡叫时,在各家各户的门前,都要点燃一堆柴火来敬水神,以祈求来年农猎丰收。然后再到河里(附近如果没有河,则到井里、湖里或水塘里)取水,把取来的水洒在屋子之中,谓之洒新水,有的在洒新水时,还要唱《洒水歌》。当地白马藏人称这种仪式叫“祈水”或“供水”。

4、水精神文化

水因为其独特的景观吸引功能,成为世代文人笔下旷古不衰的“文学母题”。一部中国文学史,倘从“水文化”的角度去审视,说它是渗透着“水”的精髓的人类文化史卷,亦绝非是一种牵强之谈。关于水文化的文学绘画及音乐形式都可以作为水文化博物馆的展览内容。

《山海经》载“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的故事。及至《诗经》时代,其写爱情、描现实、言思乡,已明显是表现出寓情于水、以水传情的文化取向,遂使“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样的诗句成为千古绝唱,这些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关于水的文学形式。此外还有与水有关的绘画形式有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等,与水有关的音乐形式有台湾民谣《高山青》等等。

二、水文化旅游规划过程当中的重要性

1、经济领域的重要性

文化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既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决定又必须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服务。这个原理在旅游过程中同样适用。旅游业发展到今天,人们不只是停留在自然风光的浏览上,而是正在向旅游文化方向延伸。越来越多的人更倾向于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旅游形式,所以,赋予旅游产品丰富的文化内涵,才能使旅游产品具有更强的生命力,继而才能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2、教育领域的重要性

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兴起,人们外出旅游的动机不仅只是为了观光、娱乐、疗养,也不再是单纯的游山玩水,许多游客更希望通过寓教于乐、寓教于游的方式来增长自己的知识,在欣赏奇山异水的过程当中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所以,为旅游实体赋予丰富的文化内涵,更能满足旅游者求知的欲望。

3、提高水利工程文化品位的重要性

在水工程规划设计和建设观念,更加注重水工程的文化内涵和人文色彩,提高水利工程的文化品位,把每一项水工程都当作文化精品来设计和建设,从而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4、传播民族文化的重要性

水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本身的发展既从民族文化的母体中吸取乳汁,同时也要通过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和作用,为民族文化增添丰富的内容和动人的光彩。例如,“兴利除害,造福人民”的伟大治水精神;新时期抗御大洪水中形成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忍不拔、敢于胜利”的抗洪精神,它们既是一种典型的水文化,又是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

三、水文化在三峡旅游规划中的重要性

长江三峡,中国10大风景名胜之一,中国40佳旅游景观之首。长江三峡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段峡谷的总称。它西起四川奉节的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的南津关,长二百零四公里。两岸高峰夹峙,江面狭窄曲折,江中滩礁棋布,水流汹涌湍急,景色秀美。

长江三峡不仅具有美丽的自然旅游资源,可以使旅游者领略大自然的奥秘和神奇,唤起旅游者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而且长江三峡丰富的文化知识更是旅游者学习,了解,研究众多文化的科技知识的理想之地。比如,众多的文学作品,诗词歌赋,民俗风情,水生动植物等,还有关于三峡几个大坝的建成所运用的高科技,以及其中所凝聚的爱国情操和民族力量,都是非常生动的教材。

1、长江三峡中的水文化资源

(1)水智能文化

三峡工程的科研时间之长,内容之广,研究和论证程度之深,在国内外工程史上是罕见的。从孙中山提出设想到建国后全国性,多学科大规模的三峡科研工作,至今历时70多年,经历了几代人。在三峡工程设计中,全国有上百个单位和几万名技术人员参加了三峡工程的枢纽设计,机电设计,金属结构设计,施工设计等工作,这些设计中许多成果都是创世界一流水平的,都达到和超过了国内外最高水平。它使我国的科技文明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它纪录了人类开创现代文明的艰苦历程,因此,它是我国人文科学宝库的一大瑰宝。

(2)水物质文化

在宜昌市方圆50公里内,已经和将要建成的现代化水利枢纽工程大坝就有四个:长江葛洲坝,清江隔河岩坝,长江三峡大坝,高坝洲坝。

(3)水规范文化

三峡地区民族众多,除汉族外,还有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各族人民积千百年文明所缔造的民俗文化极为丰富灿烂,如一年一度的端午节龙舟竞赛等。

(4)水精神文化

“万山磅礴水泱漭,山环水抱争萦纡。时则岸山壁立如着斧,相间似欲两相扶。时则危崖屹立水中堵,港流阻塞路疑无。”郭沫若同志在《蜀道奇》一诗中,把峡区风光的雄奇秀逸,描绘得淋漓尽致。

我国古代有一部名叫《水经注》的地理名著,是北魏时郦道元写的,书中有一段关于三峡的生动叙述:“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元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停午夜分,不见曦月……”。

瞿塘峡中的白帝城非常出名。原因就是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唐宋以来,著名诗人留下了无数吟咏白帝城的作品。因此,白帝城又称诗城。白帝城众所周知的另一重要原因是此处也是重要的三国遗址,其中著名的托孤堂为刘备白帝托孤之处。

还有就是巫峡。唐朝诗人元稹曾赋诗曰:“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可见巫山云雨乃是天下云雨之冠了。

屈原和王昭君均出生在西陵峡北岸。屈原的名篇《离骚》、《九章》、《天问》等,以其优美的语言和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闻名于世。昭君出塞,千古流芳,她的故事后来成为诗词,戏剧小说等的流行题材。长江三峡更是历代名人作家写不完的诗词歌赋的主要题材,峡江两岸的渔歌,民歌,山歌和峡江号子也极为丰富。

2、三峡水文化旅游中存在的问题

由以上的论述可以看出,长江三峡地区具有丰富的水文化类型,然而,虽然该景区取得了很好的旅游收益,尤其是在2005年,推出坝顶游览和三峡截流纪念园两大产品,对坝区旅游产生强大的拉动作用,首次创下年游客接待量破百万的纪录,达到105万人次。三峡坝区游客年均增长率已接近30%,成为长江三峡区域的旅游龙头,但是它在开发过程当中对于文化资源的运用并不是很充分,对于水文化的运用更是仅限于单纯的水智能文化(三峡大坝)和水精神文化(文学作品,诗词歌赋)的展示,对于其他类型的水文化形态利用相对比较少。

(1)水文化未被给予足够的重视

未来的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甚为重视,旅游者的文化层次将越来越高,文化审美要求也将越来越高,没有文化氛围的旅游产品将很难吸引到游客。因此,加强旅游地的文化研究,提升产品的文化品位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在目前,三峡旅游基本上是以自然山水为主,对于三峡地区丰富的水文化类型利用的比较少,有些虽有开发,也是表面开发,没有将之与有联系的文化内容容纳进去。如涂山寺是巴渝地区古老的寺庙,相传是大禹治水娶涂山氏为妻,三过家门而不入的遗址。唐朝诗人白居易曾来此探幽,写下了著名的《涂山寺独游》,元代诗人贾元也在此写下了诗文,但在此却看不到诗文和碑文,看到的仅是一座普通的寺庙。

(2)水文化展示手段比较单一

目前主要展示手段多为游览和观光,游客只能停留在一些诸如坐船,漂流和观水玩水的旅游项目之上。

另外,对于一些水精神文化,开发的较多的是一些静态的展示,如石碑诗文等,比较枯燥呆板。

3、长江三峡开展水文化旅游的建议

(1)三峡水文馆――传播水智能文化

宜昌黄陵庙和涪陵白鹤梁,分别是长江三峡的“陆上文”和“水下水文碑林”。黄陵庙玄功万古处是长江三峡最高水文标志,涪陵白鹤梁上的石鱼眼是长江三峡最低水位标志。三峡大坝建成后,白鹤梁将永沉水底,因此将此项珍贵文物复制于黄陵庙内。同时将嘉陵江,岷江,乌江汉水等长江支流同黑龙江,黄河,珠江等水系的水文资料一并汇集,建成长江三峡水文馆,使之成为我国各大水系历代水文资料的的宝库。

(2)著名水利设施展览馆――展示水物质文化

三峡——宜昌不仅有长江三峡大坝和葛洲坝,而且有清江隔河岩坝和高坝洲坝,是世界水上大坝数量最多的地区。在这里兴建国际名坝展览馆,主要展示世界各国和中国各个地区各个历史时期的水利工程,沟渠和大坝模型,文献资料及其各自的功用,让人们既可以一赌长江三峡大坝和葛洲坝两坝锁江的奇观,又可以集中浏览太扑,阿斯旺,席格勒和古比雪夫等世界名坝以及都江堰,相思棣,灵渠等水利工程的风采,以开阔眼界,陶冶情操,感受人类改造利用大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力量。

(3)民俗旅游――展现水规范文化

我国有众多的少数民族,不少少数民族都以形式多样的活动来表现他们对水的喜爱以及崇拜。如傣族的泼水节,纳木依和柏木依藏人祭水神治神的活动等。若是能再现这些丰富的少数民族活动,开发一些参与性的旅游项目,就可以丰富三峡的旅游产品类型,解决旅游产品单调呆板的问题。

(4)水文化博物馆――宏扬水精神文化

如果能将古今中外、各个朝代这些水文化人文遗产诗词歌赋、书法、绘画、音乐等形式展现出来,游客不仅可以得到美的体验,还可以领略到水文化的博大精深。

另外,还可以以文字的手段向游客展示泉、湖、冰川的形成过程,以图片的形式来展现多姿多态的地表水,以模型的形式来演示水循环过程,以照片的形式展现触目惊心的水污染等,这种方式集观赏性与教育性为一体,可以针对中小学生游客群体来开发,使大家在领略水资源神奇奥秘的同时,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另外,针对长江三峡一些珍稀的水生物,还可以建立水生物博物馆,重点展出中华鲟,白鳍豚扬子鳄,同时展出白鲟长江鲟大鲵胭脂鱼桃花鱼,以及长江其他珍稀鱼种,不仅丰富了当地旅游产品的类型,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还可以达到保护珍稀水生物的目的。

四、展望

纵观世界文化源流,水势滔滔的尼罗河孕育了灿烂的古埃及文明,幼发拉底河的消长荣枯影响了巴比伦王国的盛衰兴亡,流淌在东方的两条大河--黄河与长江,则滋润了蕴藉深厚的中原文化和绚烂多姿的楚文化。似乎一开始,水就与人类的生存发展息息相关。中华民族在认识水、治理水、开发水、保护水和欣赏水的过程中,留下了丰富的精神产品,领悟出许多充满智慧的哲思,积累了丰富的水文化形式。

在旅游规划过程当中,我们应该充分认识水文化的重要性,培养具有文化修养的旅游业规划和从业人员,并运用高科技手段将其与水资源的自然属性完美结合,不仅可以延长水体景观的生命力,促进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还可以从另一个侧面展示中国丰富的文化现象。

参考文献

[1]吴殿廷等编著.水体景观旅游开发规划实务[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89

[2]朱钧珍.园林理水艺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3]尚廓.中国风水格局的构成、生态环境与景观[N]

[4]薛选世.水文化研究漫谈[N]

[5]刘刚等著.中国名水游览[M].广东:广东地图出版社.1999

[6]山海.文化与旅游业略谈[N]

旅游规划论文范文第2篇

一、引言

乡村旅游规划在乡村旅游开发发展过程中起着纲领性作用,它是根据乡村旅游发展规律和市场特点制定目标,以及为实现这一目标而进行的各项旅游要素的统筹部署和具体安排。本文对国内乡村旅游规划的研究进行综述,尝试了解国内乡村旅游规划研究进展情况及问题。

二、乡村旅游规划研究文献概况

为能直观地了解近年来国内乡村旅游规划研究进展,本文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以“乡村旅游规划”为关键词进行搜索,选取了国内期刊如《旅游学刊》、《资源开发与市场》、《地域研究与开发》、《旅游论坛》 、硕士论文及学校学报等刊物2000年以来的55篇文献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近十几年来,学术界对乡村旅游规划的研究正在逐步展开,乡村旅游规划文献数量呈缓慢增长趋势(图1)。

三、乡村旅游规划研究方法

学者研究乡村旅游规划的方法以定性描述研究、个例实证研究为主,定量研究较少。

四、乡村旅游规划研究内容

通过对这55篇的研究情况来看,国内乡村旅游规划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乡村旅游规划基础内容研究、乡村旅游规划的问题及意见研究、乡村旅游规划模式研究、乡村旅游规划设计、乡村旅游规划体系及乡村旅游规划法规建设等方面(表1)。

(一)乡村旅游规划基础内容

乡村旅游规划涉及的基础内容比较广泛,主要包括乡村旅游规划的概念、规划原理、规划原则、规划程序等方面。方增福(2000)提出了乡村旅游规划的基本原则与方法,基本原则是“选择独特的吸引力的乡村进行旅游规划、充分利用乡村基础设施,适当建设配套设施、旅游活动的设计应顺应农村生活方式,尽量做到不干扰村民的正常生活、鼓励村民积极参与、并使村民从中获益、鼓励游客参与村民的各种活动。”;基本方法包括:准备工作阶段、确定开发目标、可行性分析、制定方案、方案的评价与比较选择、实施规划、监控与反馈。李伟、郭芳(2002)针对性地提出乡村旅游规划应遵循的主要原则,提出旅游发展与农业生态建设相匹配,经济发展与自然、文化的生态保护相协调,强调社会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同步发展。王莉(2003)从乡村旅游的概念、发展状况、客源市场、开发建议等方面入手, 结合云南现实, 初步探讨了乡村旅游的开发策略和需注意的问题。唐代剑、池静(2005)介绍了乡村旅游规划的方法及层次,并就实施阶段和学科来源对现有旅游规划方法体系做了综合描述。王云才、刘滨谊(2006)运用景观规划学、景观地理学和景观生态学的综合观点,系统探讨了乡村景观、乡村景观规划的概念,乡村景观规划的原则和意义,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现阶段我国乡村景观规划的核心内容。李良栋(2011)概括了乡村生态旅游规划的的基本类型,总结了规划内容,讨论了乡村旅游规划的原则以及在规划中应注意的问题。张捷、钟士恩等(2014)提出乡村旅游发展要有规范化的旅游规划,还要重视政府引导型的科技支撑和技术示范。

(二)乡村旅游规划问题及意见研究

乡村旅游规划处于探索阶段,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争议及问题,学者们对此进行了相关研究。唐建兵(2007)认为在乡村旅游规划实务中, 存在着许多误区,如: 规划动机不正确, 规划单位良莠不齐, 规划过程不严谨, 规划可行性分析不够等,并提出行旅游规划个人的资质认定, 纯洁旅游规划队伍、提高旅游规划的权威性和连续性、严格规划论证和实施监督等意见。欧阳勇峰等(2009)剖析了目前乡村旅游规划出现的若干问题,包括延伸城市的城市化、商业化、人工化建设方式, 照搬风景名胜区的规划形式, 提出乡村旅游规划的共生与有机更新途径, 强调规划应维系乡村景观格局的完整性与真实性, 保障村屯聚落人文肌理的连续性, 实现农村生产、生活与乡村旅游的一体化。徐敏慧(2010)提出在乡村旅游规划过程中出现村民宅基地流转问题解决不当的现象,并究其发生的原因。黄建清(2011)从乡村旅游规划的概念入手研究乡村旅游规划的编制要求和注意问题,并以实例分析探讨了乡村旅游规划应该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乡村资源与区位背景,制定不同的规划策略。

(三)乡村旅游规划模式研究

学术界一直在探讨建立适宜乡村发展的一套乡村旅游规划模式,旨在不断提升乡村旅游规划的科学性及针对性。郑群明、钟林生(2004)提出在乡村旅游开发、规划过程中,注重社区和居民参与的开发模式是最佳选择,应该引导乡村居民参与规划过程。曹国新(2008)总结到我国旅游规划界先后形成三种乡村旅游规划模式,分别是强调风格的规划模式、强调趣味的规划模式、强调综合的规划模式。唐建兵(2012)在解读“反规划”理论的基础上,指出“反规划”理论指导下的规划模式在成都乡村旅游规划中取得的成功,初步建立成都乡村旅游“反规划”模式。杨岳刚(2014)构建了县域乡村休闲旅游规划的“1331”模式。

(四)乡村旅游规划设计研究

王云翔、朱兴彤(2009)通过对花山旅游村进行规划设计,并对其进行剖析,提出旅游村景区有规划的六要素:考虑交通便捷性、规划主题鲜明、建筑选型与自然环境相协调、规划设计依托乡村自然环境和文化景观、挖掘地方特色、农民经营为主体。刘爽、朱余丹(2011)对嫩江农场进行乡村旅游规划设计。淤涤非基于古村风貌保护对广西贺州市龙井村进行乡村旅游规划设计。

(五)乡村旅游规划体系建设

乡村旅游规划体系可以提高乡村旅游规划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是指导乡村旅游规划工作付诸实施的依据。关于乡村旅游规划的体系文献比较少,魏有广(2007)对乡村旅游规划体系进行了初步研究,尝试性地构建了乡村旅游规划体系,强调乡村旅游规划体系要有专项乡村旅游规划体系,并且要注重乡村旅游规划与乡村其他相关规划的协调。

(六)乡村旅游规划法规建设研究

乡村旅游法规建设对乡村旅游健康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规范性意义,是保障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法律标准。王云才(2002)借鉴国际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经验,指明要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建立“乡村旅游规划纲要”、“乡村游憩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细则”、“乡村旅游地规划与建设管理条例”等法律要点。

五、结论

通过对乡村旅游规划文献的分析和讨论,笔者认为国内乡村旅游规划的研究存在以下问题亟待解决:

首先,我国乡村旅游规划的研究时间不长,十几年来一直有学者关注,但相比较而言这仍是一个被忽视的领域,今后乡村旅游规划的研究将会不断增多。

其次,从研究内容上看,目前乡村旅游规划的研究面较广,但主要集中在基础理论及表层的问题层面,研究流于概念化表面化,缺乏高质量的理论抽象,今后乡村旅游规划的研究要不断的深入。

第三,从研究方法上来看,方法论还没有建立。大多数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案例的浅层研究上面,描述性较多,大多是以主观经验为评价标准,建立模型、定量研究和数学方法应用较少。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广泛地探索新的研究方法。

旅游规划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绿道;选线;生态

引言

2009年底,总书记提出了“一年基本建成,二年全部到位,三年成熟完善”的珠三角绿道网建设目标,珠三角各市的绿道建设工作如火如荼的展开。区域绿道的选线时间紧,任务重,可实施性成了所有区域绿道选线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因此,选线的过程不可避免的经历了分析―论证―修正的反复过程,最终确立区域绿道四号线珠海段的选线。

1 选线思路

《纲要》对四号绿道的定位是以生态型为主,珠海段的选线要符合其整体定位。同时要从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上与地方规划相协调。选线还应尽量串联起能体现区域特色的自然人文景观资源。由于绿道本身是一种线状空间廊道,其选线应结合水系和道路系统,以保证绿道空间与其他物质空间的统一。

2 选线区域

《纲要》已经对四号线进行了大致选线,其中位于珠海市域范围内仅提到了御温泉和黄杨山,为了能够指导实施,需要进一步明确选线所在的区域。结合斗门区的自然地理特征,确定区域绿道四号线珠海段线位所在的宏观区域:黄杨山周边、白蕉镇水乡、黄杨山和水乡附近的村庄。

2.1选线区域线性空间分析

选线区域内现有大片水田和基塘,水网纵横,道路网与山涧、河涌相互交织,因此线性空间主要包括水体空间与道路空间。这些线性空间将纳入四号绿道走线的可选线位予以分析。

2.1.1水体空间

选线区域内的水体空间主要包括黄杨河、斗门涌和水乡河涌。

黄杨河在选线区域内的两岸均有河堤,宽度约为300-350米,流经城区的河两岸已进行房地产开发以及存在少量工业厂房。斗门涌位于黄杨山西麓,流经大片农田,是自然生态岸线,宽度约为15-30米,沿河有蜿蜒曲折的小路,两侧植被繁茂,生态环境良好。以东围涌为代表的水乡河涌,穿过水乡中的村庄农舍,宽度在20米左右,尺度宜人,河涌两侧种植水生植物或竹林等绿化隔离,河涌两侧的乡村建筑错落有致,构成独具特色的水乡景观。

根据以上对区域内水体空间的分析,基于生态性、安全性与经济性的原则,将沿斗门涌和水乡河涌等线性空间纳入可选线位;黄杨河东岸景观优美,并且有建成不久的滨河步道,亦纳入四号绿道的可选择线位之内。

2.1.2道路空间

选线区域内的道路主要包括黄杨大道、中兴路、连桥路、旧S365、白蕉路以及粤西沿海高速。现状黄杨大道宽约36米,与黄杨山之间存在大片的绿色植被。旧S365穿过白蕉新城,向西穿过水田与连桥路相接,通过井岸大桥跨越黄杨河,与中兴路相交。白蕉路两侧为村庄和水田。根据以上对选线区域内道路空间的分析,基于连通性、便捷性、与可操作性的原则,将黄杨大道北侧的黄杨山山麓纳入可选线位。由于目前黄杨大道没有跨越黄杨河的桥梁,绿道借用中兴路的非机动车道,通过井岸大桥跨河,接黄杨河东河堤,沿河涌到达白蕉水乡。

2.1.3线性空间分析总结

经过以上对水体空间和道路空间的分析,确定与四号绿道珠海段相结合的线性空间,这些线性空间包括:斗门涌,黄杨大道北侧的黄杨山南麓,中兴路,黄杨河东堤,东围涌等水乡河涌。

2.2选线区域特色资源分析

结合当地的旅游资源、历史文化资源和景观资源,发掘具有观赏、教育和陶冶作用的地点作为绿道的景观兴趣点。并将其纳入绿道系统中去,拓展绿道的功能,吸引更多的使用者。

选线区域的内分布众多景观兴趣点,从服务区域绿道的角度统筹布局,将景观兴趣点分为历史类、文化类、景观类、休闲类四大类。通过绿道建设,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将距离相近、功能互补的景观兴趣点耦合成发展节点,以拓展四号绿道珠海段的附加功能。同时要求四号绿道的线位穿过或经过发展节点,以进一步形成绿道的线位。

景观兴趣点见下表

此外,四号绿道沿线还分布着众多的村落,将村落与景观兴趣点统筹考虑,并纳入规划发展节点中去,既增加了绿道沿线的趣味性,丰富了绿道了功能,又为沿线村庄发展带来了契机。

3 四号绿道珠海段线位

3.1主线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四号绿道珠海段的线位:区域绿道四号线珠海段从斗门区御温泉出发,沿-斗门涌蜿蜒南下,至王保山村后进入黄杨山西南山麓,经过金台寺,穿过荔枝林到达石门村,沿黄杨山南麓,经过西坑村和西湾村,到达黄杨河西岸,向南通过井岸大桥到达黄杨河东堤,经过白石村后沿河涌,依次经过东围村、安丰围、新沙村和新环,到达西沥大桥。全长28.16公里。

3.2支线

由于一条线路难以串联所有的景观兴趣点,也难以限定绿道的使用者仅在一条游径内活动,故需要引入绿道支线系统。引入支线系统的目的在于拓展绿道所覆盖的服务范围,将更多的区域特色资源纳入绿道体系中去。支线的设定:连接没有被主线经过的景观兴趣点,尽量利用现有的公园游径、村庄小路,与现有的道路系统相结合。本文所提到的线位,如不特别说明,均指绿道主线。

4线位论证

为保证上述线位在各方面的合理性,同时也为了确定绿道在不同地段的通行方式,从相关规划、用地条件和交通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从而对区域绿道四号线珠海段的线位进行论证。

4.1相关规划论证

《珠海市斗门中心镇总体规划》指出:“以区域旅游发展为导向,以休闲度假、观光旅游为基础,以文化旅游为品牌,积极融入区域旅游网络,拓展旅游市场。”选线串联斗门区多个不同功能的景观兴趣点,并将其整合成为发展节点,通过一条绿色廊道,将珠海与中山的旅游资源连成一体,促进了区域的交流与合作,同时也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珠海斗门区空间发展战略》指出,斗门区主要空间战略为“优山”战略,做优斗门北部依山近山地带。选线沿黄杨山山麓,除串联景观兴趣点外,还对沿线地段山体的植被进行生态修复,优化沿山、近山地带的自然环境,对维持黄杨山开发与保护的平衡起到了积极作用。

4.2用地条件论证

《珠江三角洲绿道规划设计技术指引》指出:生态型绿道控制范围宽度一般不小于200m。亦提到村落可以纳入绿道的控制范围。

区域绿道四号线的线位虽然经过多个景观兴趣点和村庄,但与现状用地并不发生权属上的冲突。绿道建设遵循“不征地”“不拆迁”的原则,可将村落可以纳入绿道控制范围之内,对于村庄或旅游用地内的慢行道,可以将其权属分配给所处地块的使用者,开发后可以交给地块所有者来经营管理,经营者也可以自己使用,从其他城市(如增城)的经验来看,这种方法往往能土地用地权属冲突问题,并且能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根据远期土地利用规划,选线所经地区位于城市建设用地之外,因此不会对城市的发展产生限制,相反,该线位建成后还会促进城镇的生态化建设。

4.3交通条件论证

4.3.1现状交通条件

该线位附近现状的主要道路有:粤西沿海高速、黄杨大道,中兴路,连桥路,白蕉路,新港路,斗门大道,县道584/589,省道272。选线依托黄杨大道,中兴路和连桥路,交通可达性良好;当地的公交线路也多使用上述道路,该线位的现状交通条件十分便利,绿道与外部交通的连接基础良好。

4.3.2规划交通条件

《珠海市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集疏运网络规划》,将旧S365向正西方向延伸,跨过黄杨河,与黄杨河西岸的黄杨大道接通,届时,绿道选线有更加便利的条件跨越一河两岸,来往于白蕉镇与井岸镇之间。《珠海市斗门中心镇总体规划》,将沿黄杨山西南山麓建设旅游路。旅游路位于选线线位与黄杨山西南山麓之间,与该线位保持并肩同行,改善了绿道的交通环境,金台寺和御温泉等景观兴趣点的旅游地位将会大大提升,也为绿道服务点打下了良好的交通基础。

5线位借道

“借道”是指借助城市道路或公路的非机动车道,保持绿道的贯通,被借道的路面不做任何变更。线位经过多个城镇功能区,在某些地段,由于现状条件的限制,不得不采用借道的方式保持绿道的贯通性。

线位有三处借道。一处位于石门村东侧,借道长度728米;一处位于井岸镇区,借道长度3.3公里;第三处位于黄镜门桥段,借道长度806米。

井岸镇区借道长度较长的原因是,现状黄杨河上的桥梁只有黄杨大道南侧3公里外的井岸大桥,绿道建设遵从“可操作性”和“经济性”的原则,不在宽度300多米的黄杨河上新建桥梁,而是采取折衷的方式借道中兴路通过井岸大桥。未来S365建成后,这一屏障将被打破,届时绿道向南借道的路线将退出主线,成为区域绿道的支线或降级为城市绿道。

6结语

区域绿道四号线珠海段目前已完工,本文对选线过程进行了描述,提出生态型绿道选线的一般流程,对其他类似地区的绿道建设起到抛砖引玉之用,同时也是对珠海城市发展历史的记载。需要指出的是,实地踏勘是必不可少的,区域绿道4号线珠海段的线位是经历多次反复踏勘,并多次修正之后,才得以最终确定的。随着珠三角绿道网的不断建设、成熟,绿道选线的方法将会更加科学高效合理。

此外,四号绿道沿线还分布着众多的村落,将村落与景观兴趣点统筹考虑,并纳入规划发展节点中去,既增加了绿道沿线的趣味性,丰富了绿道了功能,又为沿线村庄发展带来了契机。

3 四号绿道珠海段线位

3.1主线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四号绿道珠海段的线位:区域绿道四号线珠海段从斗门区御温泉出发,沿-斗门涌蜿蜒南下,至王保山村后进入黄杨山西南山麓,经过金台寺,穿过荔枝林到达石门村,沿黄杨山南麓,经过西坑村和西湾村,到达黄杨河西岸,向南通过井岸大桥到达黄杨河东堤,经过白石村后沿河涌,依次经过东围村、安丰围、新沙村和新环,到达西沥大桥。全长28.16公里。

3.2支线

由于一条线路难以串联所有的景观兴趣点,也难以限定绿道的使用者仅在一条游径内活动,故需要引入绿道支线系统。引入支线系统的目的在于拓展绿道所覆盖的服务范围,将更多的区域特色资源纳入绿道体系中去。支线的设定:连接没有被主线经过的景观兴趣点,尽量利用现有的公园游径、村庄小路,与现有的道路系统相结合。本文所提到的线位,如不特别说明,均指绿道主线。

4线位论证

为保证上述线位在各方面的合理性,同时也为了确定绿道在不同地段的通行方式,从相关规划、用地条件和交通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从而对区域绿道四号线珠海段的线位进行论证。

4.1相关规划论证

《珠海市斗门中心镇总体规划》指出:“以区域旅游发展为导向,以休闲度假、观光旅游为基础,以文化旅游为品牌,积极融入区域旅游网络,拓展旅游市场。”选线串联斗门区多个不同功能的景观兴趣点,并将其整合成为发展节点,通过一条绿色廊道,将珠海与中山的旅游资源连成一体,促进了区域的交流与合作,同时也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珠海斗门区空间发展战略》指出,斗门区主要空间战略为“优山”战略,做优斗门北部依山近山地带。选线沿黄杨山山麓,除串联景观兴趣点外,还对沿线地段山体的植被进行生态修复,优化沿山、近山地带的自然环境,对维持黄杨山开发与保护的平衡起到了积极作用。

4.2用地条件论证

《珠江三角洲绿道规划设计技术指引》指出:生态型绿道控制范围宽度一般不小于200m。亦提到村落可以纳入绿道的控制范围。

区域绿道四号线的线位虽然经过多个景观兴趣点和村庄,但与现状用地并不发生权属上的冲突。绿道建设遵循“不征地”“不拆迁”的原则,可将村落可以纳入绿道控制范围之内,对于村庄或旅游用地内的慢行道,可以将其权属分配给所处地块的使用者,开发后可以交给地块所有者来经营管理,经营者也可以自己使用,从其他城市(如增城)的经验来看,这种方法往往能土地用地权属冲突问题,并且能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根据远期土地利用规划,选线所经地区位于城市建设用地之外,因此不会对城市的发展产生限制,相反,该线位建成后还会促进城镇的生态化建设。

4.3交通条件论证

4.3.1现状交通条件

该线位附近现状的主要道路有:粤西沿海高速、黄杨大道,中兴路,连桥路,白蕉路,新港路,斗门大道,县道584/589,省道272。选线依托黄杨大道,中兴路和连桥路,交通可达性良好;当地的公交线路也多使用上述道路,该线位的现状交通条件十分便利,绿道与外部交通的连接基础良好。

4.3.2规划交通条件

《珠海市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集疏运网络规划》,将旧S365向正西方向延伸,跨过黄杨河,与黄杨河西岸的黄杨大道接通,届时,绿道选线有更加便利的条件跨越一河两岸,来往于白蕉镇与井岸镇之间。《珠海市斗门中心镇总体规划》,将沿黄杨山西南山麓建设旅游路。旅游路位于选线线位与黄杨山西南山麓之间,与该线位保持并肩同行,改善了绿道的交通环境,金台寺和御温泉等景观兴趣点的旅游地位将会大大提升,也为绿道服务点打下了良好的交通基础。

5线位借道

“借道”是指借助城市道路或公路的非机动车道,保持绿道的贯通,被借道的路面不做任何变更。线位经过多个城镇功能区,在某些地段,由于现状条件的限制,不得不采用借道的方式保持绿道的贯通性。

线位有三处借道。一处位于石门村东侧,借道长度728米;一处位于井岸镇区,借道长度3.3公里;第三处位于黄镜门桥段,借道长度806米。

井岸镇区借道长度较长的原因是,现状黄杨河上的桥梁只有黄杨大道南侧3公里外的井岸大桥,绿道建设遵从“可操作性”和“经济性”的原则,不在宽度300多米的黄杨河上新建桥梁,而是采取折衷的方式借道中兴路通过井岸大桥。未来S365建成后,这一屏障将被打破,届时绿道向南借道的路线将退出主线,成为区域绿道的支线或降级为城市绿道。

6结语

区域绿道四号线珠海段目前已完工,本文对选线过程进行了描述,提出生态型绿道选线的一般流程,对其他类似地区的绿道建设起到抛砖引玉之用,同时也是对珠海城市发展历史的记载。需要指出的是,实地踏勘是必不可少的,区域绿道4号线珠海段的线位是经历多次反复踏勘,并多次修正之后,才得以最终确定的。随着珠三角绿道网的不断建设、成熟,绿道选线的方法将会更加科学高效合理。

旅游规划论文范文第4篇

上字,虽没有单字姓,但有复姓“上官”。据史料记载,上官源于华姓,是以官职命名的复姓。从《元和姓纂》和《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可知,上官氏的得姓始祖,是春秋时代楚国庄王的少子子兰。这位公子兰,官拜上官大夫,以官为氏而姓了上官。宋有龙图阁一说,“上官”为地名,在今河南省滑县东南,其公族中人以封邑为氏。秦灭六国后,迁徙楚国公族大姓于关中,上官氏则被迁往陇西上圭。《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说,汉时,为充实关中人口,朝廷曾下令将许多大姓迁往关中,其中上官氏被迁往陇西上圭。上圭,也就是今天的甘肃天水,这也正是源自楚国公族的上官氏在天水成为望族的缘由。唐时,上官氏已出现于中原的河南地区,并在河南的陕州出人头地。太宗贞观年间的文学家上官仪,就是陕州人。唐末纷扰,逼得中原民众大举南迁,上官氏的先人也受影响,很快就在今福建的邵武生根开花结果。“上官”姓氏出了不少名人,如唐太宗贞观年间的文学家、诗人上官仪,陕州人,其诗词多应酬之作,飘逸艳丽,被后人称为“上官体”,他官至西台侍郎。其孙女上官婉儿也是一代才女,聪明高雅,秀外慧中,14岁起就为武则天草拟诏书,深得武后喜爱。中宗李显即位,立婉儿为昭容,掌管文学音乐。韦后夺权失败后,婉儿被杀,时年46岁,真是可惜可叹。此外,还有宋代的孝子上官怡,明代画家上官伯达,清代画家上官周,以及中国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上官云珠等。历经迁徙,上官一族分布在今河南滑县东南一带,后来望族居天水郡,即今甘肃勇渭县西南。

海姓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是卫国灵公姬元的大臣海春的后代。海春,原名春,本来是齐国人,居住在海岸,于是以海为姓,将海春作为自己的名字。他的后代世世相传,于是产生了海这个姓。海姓望族居住在薛郡,即今山东南部一带。海姓历史名人中,大家最熟悉的是海瑞。海瑞,字汝贤,或字应麟,号刚峰,回族,官拜明代右都御史。任淳安知县的时候,他抑制豪权,清丈土地,平均徭税,施行“一条鞭法”,颇有政绩。因为对权贵没有给予好处,被降为兴国判官。后来又因为政绩突出,擢升为户部主事。他给皇帝上书陈述当时社会和朝廷政治的弊端,他知道直言上书势必激怒世宗皇帝,于是上书之前就为自己买好了一口棺材,并与妻子诀别,等待朝廷问罪。果然,皇帝看到海瑞的上书,十分愤怒,把他投进监狱,定为死罪。不久以后,世宗驾崩,穆宗即位,海瑞得以出狱。海瑞卒于南京右都御史的职位上,著作有《备忘录》、《元佑党人碑考》。近代《海瑞罢官》、《海瑞骂皇帝》等文学戏剧作品中,多记述此事。此外,还有唐代学者海鹏,著有《草经》一卷。清朝工部主事海宁,累迁浙江巡抚,曾到温州捉歼海盗,途中生病而死。

世姓,据维基百科介绍,华人姓氏之一,起源自斯里兰卡,为锡兰科堤王朝王子世利巴交喇惹后裔。1411年(明朝永乐9年),郑和下西洋,回程途经锡兰罗依伽摩王国,国王维罗・阿罗吉湿婆罗(《明史》译作亚烈苦奈儿)欲予加害,郑和率兵弥平,并押解回明朝,隔年后释放。改立邪巴来那为王,即波罗伽罗摩巴忽六世,是为“科提王朝”。波罗伽罗摩巴忽六世亲自至明朝朝贡,后四次遣使。1459年(天顺3年),锡兰国王派遣王子世利巴交喇惹出使明朝,锡兰称王子为巴来那。适值锡兰国王去世,巴来那遂留居中国泉州,明朝授其四夷馆通事之职,赐以世为姓氏,并娶阿拉伯裔女子蒲氏为妻。世姓主要在泉州传衍,传至世隆之时,因无男丁继承,乃为次女世益娟招许闯入赘,并约定后代以“许世”为姓。世姓第十五代孙世振治渡海定居台湾彰化花坛乡,传衍至今约有5户人家。1996年12月,当地学者刘志成于清源山世家坑发现锡兰王子家族墓区。1998年5月,世家坑祖坟遭受破坏,经当地泉州日报披露,世姓于泉州传承史实才为世人所知。目前在泉州、香港两地的许世后人只有十几人。据台湾1978年的户口调查,台湾姓世的共63人。另外,分布在东南亚的世氏族人也有几十人。据文史工作者刘志成解释,在世家定居中国前,百家姓中并无“世”姓,而因世代单传而招赘,泉州才出现“许世”、“杜世”等复姓。在海峡两岸热心人士的穿针引线下,台湾地区世氏族人1999年曾到泉州寻根问祖。

博姓的渊源,说法有十一种之多。这里仅举三种说法:一说源于姬姓,出自春秋中期郜国人孙阳,属于以先祖称号为氏。据典籍《韵会》、《广韵》等记载:“古有博劳,善相马。”博劳,就是古代著名的相马师伯乐。在典籍《韩诗外传》中记载:“使骥不得伯乐,安得千里之足。”清朝学者特别加注:“伯读曰博,以伯乐为博劳,云古有博劳,善相马也。” 伯乐,公元前680~前610年,原名孙阳,春秋中期郜国人(今山东成武)。在秦国富国强兵中,作为相马立下汗马功劳,得到秦穆公信赖,被封为“伯乐将军”。伯乐后来将毕生经验总结写成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相马学著作《伯乐相马经》。由于他对马的研究非常出色,人们便逐渐忘记了他本来的名字,干脆称他为伯乐,延续到现在。在古代,“伯”、“博”二字可通假,因此在伯乐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号为姓氏者,称伯氏、博氏。一说源于地名,出自春秋时期齐国之邑博州,属于以居邑名称为姓。据典籍《韵会》记载:“春秋,齐之聊摄随为博州。” 齐国博州,即今山东省淄博市。春秋战国时期,即有博州原住民以居地名称为姓氏,称博氏,史称博氏正宗。还有一说博姓源于官位,出自战国时期学官博士,属于以官职称谓为姓。博士,是战国时期东周王廷始设的官职称谓,由学者、贤人担任,掌管古今之学,秦朝时期沿袭。到西汉时期,博士为奉常(太常)的属官,负责古今史事、书籍典守。汉武帝刘彻执政时期,特别设置了“五经博士”,专门以经学教授皇室子弟,与以前的博士职掌已经有所不同。东汉时期,朝廷以十四名国学博士分别掌管《五经》。这些博士的职责就是“掌教弟子,国有疑问,掌承问对”,仍属于太常管辖。晋朝时设置国子学,所属官员即为“国子博士”。南朝梁国设置“正言博士”,北朝齐国设置“太学博士”等,职责与东汉国学博士相似。隋朝、唐朝时期,朝廷设置国子监,在国子监各馆内设置博士,负责教授达官子弟(国子),后历朝历代均沿袭国子监之制。博士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博士氏,在秦朝以后皆省文简称为博氏。博姓名人有:著名的旅游教育家博文伟(公元1938~今),浙江杭州萧山人,杭州大学旅游学院教授,中国区域旅游开发专业委员会理事,浙江省旅游资源研究会会长。参加过中科院组织的沙漠、草原、三峡工程等综合考察与规划论证工作,承担或主持了国家、部、省的课题十余个,各类规划及课题项目八十余个,共发表专著、译著、教材和论文四十余部、篇。博立仁(公元1955~今),蒙古族,笔名博涛;内蒙古固阳人,是著名现代作家。

旅游规划论文范文第5篇

近郊区城市化休闲游憩项目一、郊区城市化的内涵

1.郊区的类型

根据城市人口和产业迁移的方向,郊区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居住型郊区,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向郊区迁居,形成新的居住区;第二种类型是生产型郊区,由城市中心城区的部分产业向郊区搬迁而形成。根据郊区距离中心城区的远近,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近郊区,分布着大量改造搬迁而来的企业,有的已经形成产业群,同时近郊也主要承担着中心城区的对外交通、物流和果蔬供应职能;另一类是远郊区,散落分布村庄,遍布种植各类经济作物,有的远郊区也是城市重要的生态水源涵养带,是城市生态安全的重要基地和屏障。

2.城市近郊区的特点

(1)过渡性。城市近郊的过渡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城市近郊功能由服务农业经济向服务工业经济过渡。伴随城市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近郊区的小农经济会逐渐瓦解,农业产业化速度加快,出现众多的农业深加工企业。第二,城市近郊是城市中心高密度生活区和城市远郊生态涵养区联系的纽带。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中心城区人口密度越来越大,交通和城市基础设施的承载力接近饱和。此时,城市近郊将承载部分中心城区的居民,低密度居民区的出现,绿化率的上升将大大改善城市生活环境,并为未来城市向远郊发展提供基础。

(2)辅。城市近郊是城市功能的副中心,分流城市中心区的部分居住、生产、行政、商业、医疗和教育职能,协助中心城区完成城市功能。一方面,中心城区仍然是一个城市中集聚效应最为明显的区域,居住着最多的人口,行政机构最为集中,教育和商业资源最为丰富,是城市的中枢。另一方面,在人口和产业转移过程中,城市近郊功能在逐渐转变,也将把一定数量的区域性行政机构、教育机构和商业娱乐场所从中心城区搬迁到近郊区来。行政机构形成新的行政中心,教育机构形成大学城,商业娱乐场所形成shopping mall或步行街,为近郊新的居民和产业提供必要的城市服务。

(3)前瞻性。城市在开始中心城区人口和产业转移前,一般首先会对近郊区实行统筹设计,全盘规划,将最新的设计理念和规划方法运用到近郊区城市规划中,以体现城市人居生态目标、产业经济模式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带有前瞻性和超前性。路网将更加合理便捷;水电气通信和供热网络将更加完善;教育资源将根据人口分布特点规划,布局更加平衡;商业设施更加体现便利性;医疗机构更加向基层倾斜,区域生态环境更加优美等等。这种着眼于长远的设计和规划将满足城市未来10~30年的发展需要,避免重蹈中心城区因规划不足导致城市生产和生活效率下降的覆辙。

(4)差异性。城市近郊区是一个社会和经济发展不均质的地区。在此区域内,经过细致设计和精心打造的生态景观绿地和公园,会吸引大量的房地产开发商开发高档、低密度的居住别墅区和度假产权式酒店,并成为城市中产阶层的第二套居所。新兴高新技术产业所引发的大量外来高层次人才的涌入,将进一步激发高端地产项目的开发。于此同时,转移而来的传统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包括农业深加工产业)还将吸引大量城市低收入者和外来务工者前来就业和居住。

二、我国中小城市近郊区城市化进程中的存在的问题

1.近郊区的城市规划突出产业和交通发展需要,忽视居民和就业人员的人性化需求。中小城市往往囿于自身中心城区规划不足导致的产业发展制约和交通瓶颈的原因,急于照搬发达大城市的理念,奢侈规划设计服务工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和交通道路,以高标准、超前性的要求来发展近郊区,而不是以“人”为出发点,遵循适度、平稳且结合自身经济条件的原则来循序渐进发展近郊区。常见的景象是在宽广的马路上,大型生产厂区的重载车辆可以顺畅无阻的奔驰,限速标志的缺乏却使路边的行人难有安全感;工业区机器可以夜以继日的不停运转,周边的居民却没有隔音的生态林障阻挡噪音;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道可以通到任意角落,但人们寻找一条可以惬意行走,树荫夹道的步行路却非常困难。

2.城市近郊区第三产业中的娱乐化、观光化大型旅游项目过度发展,而小型休闲型、游憩型项目和设施规划不足。随着全社会在节能、低碳和环保等方面意识的提高,我国众多中小城市开始将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优化投资和居住环境作为一项重要的发展目标。越来越多的中小城市将“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作为城市的发展战略提出。在部分经济条件有限的中小城市中,各种题材的主题公园(The Theme Park)争相登场。在众多沿海中小城市中,游艇俱乐部和高尔夫球场星罗棋布,而类似的为满足外来旅游者观光和娱乐需求而在建、审批中、规划中的大型项目数量则更为庞大,超过城市旅游需求和经济发展水平。

服务于外来旅游者的大型旅游项目重复建设,服务于当地社会居民的第三产业发展不足,会导致第三产业类型单一而出现“旅游产能过剩”现象。“旅游产能过剩”是对“大型节事旅游后现象”的一种解释。现在常被用来说明按照最高人流量设计的各种旅游设施在平季长期利用不足,导致的旅游资产过剩。于是近郊区能看到宏伟的游乐城堡,却难觅居民小区间的广场绿地;能看到夜晚霓红闪烁的影视城,却极少见到夕阳下可以乘凉的长廊和配备各种健身器材的运动场;海洋世界和游艇俱乐部的喧嚣固然昭示了一个城市的繁华,但同样展示城市地脉和优美环境的湿地、岸滩却一点一点被侵蚀。

3.强于建设,疏于管理,休闲游憩设施建成后即丢失被破坏现象严重。中小城市的有形物质延伸迅速,在短时间内各种建设能快速成型,但城市职能组织和无形服务的延伸和拓展却慢于城市扩张的步伐。近郊区开发初期,人口相对稀少,城管和公安力量相对有限,近郊区中的偏远、交界和人员活动稀少的区域就容易形成“管理真空区”。休闲区的树枝和花卉被折断,草地被随意践踏,各种休闲设施被破坏、污损甚至窃取丢失的事件时有发生。

三、以完善城市功能为目标的近郊区休闲游憩项目建设思路

1.以人为本,改善区域环境,布置休闲游憩点、线和面,满足人性化需求。当代社会,市民对一个城市的“人性化”要求越来越高,它要求一个城市在保证繁荣和经济增长的同时,适当弱化物质炫耀,满足市民对城市功能的基本要求,注重生活品质、体现精神追求、呼唤人性的回归,重新重视传统家庭观念、道德和人文关怀价值。城市的建设首先应把“人”放在建设思路的首位。因此在传统绿化景观的“点——线——面”建设基础上应倡导以“休闲游憩”节点为核心的人性化“线——点——面”建设。

所谓“线”的建设即优化步行系统,创造“步行优先”的城市区域环境,步行道是“休闲游憩”节点中“休闲性”的重要体现和延伸。在步行道的两侧设置意趣独立,品味独特的雕塑小品,使行人在步行的同时能偶生闲情,放慢匆匆的前行脚步,驻足欣赏雕塑,放松精神。

所谓“点”的建设即在步行、机动车和公共轨道交通系统的汇合中转节点设计公共开放空间(Open Space),围绕能反应城市特定地脉和文脉的主题,设计广场风格和景观小品,布置可供市民参与和操作的简单器械,让市民了解一个城市制造的产品和与市民息息相关的产业,增加市民对自己城市的认同感。

所谓“面”的建设,即合理恢复城市的自然地表,减少硬化地面,并在地表生态性得到恢复的基础上,纵向布置绿植空间,多维绿化城市环境。其中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重新定义休闲游憩活动”。休闲游憩活动不一定是人借助物体的活动,还可以是人亲近自然的活动。恢复城市的湿地,市民就可以在其中捉虫、观鸟和戏鱼,这是为一种休闲游憩;恢复城市的草地,市民可以闲坐读书、卧躺甚至恣意翻滚,这也是一种休闲游憩;甚至在城市化的郊区一部分土地,保留一片耕地,让市民照料农作物,秋季享受丰收快乐,也是一种休闲。所以人性化的休闲游憩体现的是“人本位的休闲”。

2.调整大型旅游游乐项目和小型休闲游憩项目的建设比例,保持协调发展,并在政策和财政上向小型休闲游憩项目倾斜。保持大型游乐项目和小型游憩项目建设的协调发展,最终的成果考核标准是小型休闲游憩项目的发展是否出现群体性发展态势,而这种成果的实现必须依靠对大型游乐项目的有效调控,抑制第三产业中的盲目投资冲动,实现旅游产业的科学发展。

对于在建的大型游乐项目,各级主管部门应科学测算目标市场旅游者流量和旅游活动需求,因地制宜,适当调整、缩减建设规模,实现在建项目的“可控”;对于审批中的项目,应将重点放在市场开发的可行性论证阶段,减少臆测、揣测,不盲目取信空洞的市场营销口号,依托扎实的调研数据下结论,缓批或不批没有有效市场需求、严重脱离当前城市新郊区发展实际的大型游乐项目,实现审批项目的“能退”;对于尚处在规划论证阶段的项目,不盲目立项,要为近郊区的长远发展“留白”,特别是为功能性休闲游憩项目留足空间。

由于休闲游憩项目体量小,投资小,对GDP贡献小,在各中小城市的项目建设体系中处于“弱势”地位,因此在政策层面,政府应率先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有勇气、有魄力拿出“黄金位置”配套建设高标准、高质量的休闲步道、景观小品、绿色长廊和广场等,以此作为示范,带动休闲游憩项目发展;在市场化运作的郊区地产建设项目中,应在城市规划阶段就对休闲游憩设施的建设规模、密度和体量划定最低标准,地产开发商必须将上述指标在建设中予以落实;在资金支持层面,政府应对市场化运作的地产开发建设项目中附带的公益性休闲游憩设施建设予以适当的补贴,鼓励地产商的建设。同时,对于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的中小城市,在新区建设过程中,应设置用于小型休闲游憩项目建设的专项资金,并探索对该资金的市场化管理模式,实现保值增值,摸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路径。

3.在休闲游憩项目和设施的规划和建设阶段,渗透并贯穿“便于管理、易于维护”的设计和建设理念,降低日后管理和维护难度。中小城市在近郊区迅速发展的同时,近郊区城市管理的完善需要时间也必然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对于各近郊区内的休闲游憩项目,在其规划设计阶段,设计师及团队应该在项目的布局上考虑到短期城市管理力量不足的问题,在人流和车流密集的区域布置休闲游憩设施,避免在偏僻和人迹稀少的地区布置。同时在规划设计书中应辟出专门章节,详细论述该项目建成后的管理和维护措施。

在建设阶段,应在设施美观和实用性之间保持合理的平衡,美观性应适当向实用性妥协:景观雕塑、休闲桌椅、垃圾桶、各种器械、景观效果灯和指示牌应做地面或立面固定处理,并为易碎、贵金属材料制品配备防盗装置。直接和人体接触的设施和器械应使用坚固耐用的材料,避免使用玻璃、塑料等易损材料。照明灯应使用LED光源,尽量采用反射式照明,在节能环保的同时,还可避免灯泡的直接而被人盗窃或破坏。在绿植布置上,应选取抗旱和耐活的植物,避免大面积使用稀有珍贵品种,草皮应选取耐踩踏品种,减少盆栽花卉拼摆式图案和造型的使用,降低偷盗行为的发生。尽量因地制宜利用近郊区项目现场存留的植被、地形和溪流,保持场地的原始生态系统,增强场地的自我修复能力,营造舒适惬意而便于管理维护的休闲游憩环境。

参考文献:

[1]吴苓.城市近郊土地集约利用研究[D].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天津:天津大学,2008.52.

[2]洪国七.拉美国家社会贫困化的历史根源及思考[A].“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模式”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5.3-4.

旅游规划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城市;文化;空间;特色

中图分类号:TU984.1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在现代的城市绿地的规划设计中,将城市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融入广场设计中,为广场空间增添文化内涵,提升绿地品位,在国内外已有许多成功案例值得借鉴和参考。

素有“塞外江南”、“中国雪城”之称的牡丹江市,其独特的火山地质、少数民族风情、冰雪特色及红色旅游文化在此汇聚交融,形成了牡丹江特殊的人文历史底蕴。市域范围内的风景名胜区、古迹遗址、英雄纪念馆等留下了各个时期的文化及历史印记,如唐代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八女投江雕塑群、被评为世界地质公园的镜泊湖游览区、少数民族风情村等具有鲜明特色的景区景点相继诞生,但除八女投江雕塑群及少数民族风情街外,其他人文景观大多位于市区以外,这对于游客第一时间阅读牡丹江的历史文化将产生了一定的阻碍。

随着牡丹江市对于城市绿化环境的进一步重视,在市区拟兴建多处公共绿地,笔者有幸参与牡丹江市绿地系统规划及火山文化广场的景观设计任务,现以火山文化广场为例,就休闲空间如何体现城市文化特色一题做以下探讨和尝试。

景观主题的确立

火山文化广场占地面积约66000㎡,紧邻301国道,为哈尔滨市进入牡丹江市区的门户地带,周边高校林立,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通过规划层面的分析定位以及对当地文化的深度挖掘和提炼,本次景观设计提出了“弘扬火山文化,展现丹江风采”的设计理念。火山文化理念的融入,不仅奠定了广场的文化内涵,同时也成为牡丹江市区展示火山文化特色的重要窗口,在一定程度上也丰富了市区公园绿地的主题内容。

功能空间的划分

基地中央现状一条弧形小路将广场划分为东西两个部分。东半部分为现状明珠广场,临路一侧建成了约2500㎡的硬铺广场,上面设立明珠灯塔,硬铺广场北侧为林荫休闲区,植物长势良好,但铺装小路缺乏维护管理,破损严重;西半现状主要为荒地和农田。

根据委托方的要求和场地特征,设计中将广场划分为四大功能空间,分别为“门户形象空间、火山游园空间、改造明珠广场空间和林荫漫步空间。

(1)门户形象空间:由于场地内明珠广场现已建成,为保持景观的整体性和连续性,在设计中首先对场地内各景观要素进行梳理和整合。沿301国道一侧设置自由式临街人行步道,将硬质铺装与绿化进行结合,同时将广场最东端现有绿化进行改造,形成漩涡状的模纹种植池,成为整个广场的起笔之作。

火山文化中心广场整体的设计构思及平面布局以火山喷发后在地球表面形成的特殊地质地貌作为设计的灵感源泉。由于301国道在此段地势西高东低,在设计中,结合现有高差将广场设计成内旋式的处理方式,具有强烈的视觉震撼效果,同时也巧妙的解决了广场的东西高差问题。

广场设计的八块整形坡起的模纹绿化种植池呈环形、阶梯状排开,形似火山喷发后遗留在大地上的系列火山口,开敞大气,弧形模纹的东端设置广场LOGO标识墙,同时也成为弧形种植池的收尾。

中间环形区域为观览休闲带,同时也为大型集会活动提供场地,从西至东逐渐下沉的景观台阶配合景石、种植池、景观矮墙等,丰富空间的同时,也可兼座椅功能,集功能性和景观性于一体,休闲带与北侧休闲游园相交处设置卵石池,上面自然放置火山石块,成为本休闲带的点缀性景观。

广场的中心区也是全园视觉焦点的位置,设置叠水石景,水景石呈盘旋而下之势,水沿石阶流淌,体现火山文化;中心景观

弧形景墙虚实相间,实墙部分以浮雕形式展现火山喷发、岩浆流淌的场景,气势恢弘大气,虚处则成为景门,连接内外交通,外部借助绿地划分空间,同时也巧妙的解决了广场内外的高差问题。

(2)改造明珠广场空间:由于明珠广场新建成不久,因此在设计中保留这一广场空间,在此基础上,通过局部景观元素的融入,使得广场与周边环境能取得协调统一。原有广场硬质铺装过多,显得空旷单调,在其入口、中心灯塔及四周增加模纹种植池,丰富广场空间层次,打破大面积铺装及雕塑带来的僵硬感,使其能与新建广场遥相呼应,同时树荫的形成及林荫座椅的增设,也为游人提供了可停留的空间。

(3)休闲游园空间:根据空间特征,大致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特色火山游园区——利用大地景观的处理手法,在设计中采用大面积的草坪或地被作为基底背景,运用螺旋形盘山休闲小径将视线引至游园的中心景观,既雾喷景石区,用艺术、生态的设计手法展现火山文化特征,形成本广场游园设计中的亮点区域。

漫步读书游园区——本区是连接各个空间的纽带,以自由的流线形式艺术的再现了火山喷发时岩浆流淌的状态。由于本区对外连接牡丹江医学院,因此构思在火山文化的基础上,融入校园文化,一个个自由布置的景观绿丘配合座椅、展现校园文化的系列小雕塑等,反映场地文化的同时,也为学生晨读、思考、交流提供理想的室外空间。

林荫休闲游园区——原明珠广场背景绿化植物长势良好,树冠茂盛,是天然的森林氧吧,本区利用场地这一绿化优势,更换原有铺装小路面层,梳理局部不合理的道路线形,为居民散步、晨练、私密聊天提供幽静的场所。

景观元素的生态体现

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指导下,火山文化广场的设计充分考虑到城市的生态保护和对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只在景观重点区域打造集中水景,且考虑到牡丹江冬季寒冷,水景的维护费用较高,因此在水景营造时将其设计为浅池,上置卵石及自然块石,有水时体现灵动之美,无水时则是旱溪的表达方式,块石又可供游人做短暂休憩之用。

在满足功能性的前提下,尽量减少铺装面积,在保护和利用现有植物资源的同时,注重表现本土特色,保留现状生长良好的树木,考虑到后期人工养护费用,在植物选种方面,多采用观赏性好、抗性耐性均较强的品种。云杉为牡丹江的市树,旱柳、新疆杨、樟子松、山杏等在牡丹江长势良好,又能代表地域特色,因此把以上树种作为广场设计的基调树种,配合花灌木、地被等形成较好的绿化景观效果。

总之,火山文化广场对以当地文化特色为主题,营造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城市空间做了一些尝试,为当地市民提供一处理想休闲空间的同时,也为牡丹江市树立了新的门户形象。同时,这种多层次的复合空间和植物群落,也营造出了一处体现现代城市广场新景观的场所。

参考文献

1. 杨鹏飞.从城市文化视角探讨广场设计中的文化问题.2009年湖南省优秀城乡规划论文集,2009

2. 赵建彬,魏彩萍.一种积极的城市空间——文化游憩广场.太原理工大学学报,1997年03期

旅游规划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土地利用规划;村庄规划;研究进展;文献计量

中图分类号:F301.2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7)06-0151-06

AbstractThe research characteristics and trends of village-level land use planning in China were summarized from literature quantity, core periodicals, author distribution and main research contents by bibliometrics, network retrieval and induction and summarization methods. We expected that it could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follow-up study. It was found that the related literature number of village-level land use planning increased gradually, but the core author group had not been formed. Meanwhile some issues existed, such as lesser published article volume, fewer empirical study area, unified connotation and unclear position. It was necessary to further clarify the theoretical connotation of village-level land use planning and strengthen the empirical research, which could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exploring the preparation of village-level land use planning and constructing the spatial planning system.

KeywordsLand use planning; Village planning; Research progress; Bibliometrics

2005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五中全会正式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及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即“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1],很多省(市)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制定美丽乡村建设计划行动并付之践,取得了一定成效,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美丽乡村、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任务给土地规划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2]。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编制第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至今已有三轮规划,形成了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县(市)和乡(镇)五级规划体系。乡级规划作为现行规划五级管理体制中的最末级规划,属于实施性规划,但由于规划理念、编制技术以及资金投入不足、时间短,只是按照上级要求将指标分解到村级,降低了乡级规划的可操作性,对村域范围内进行土地利用的结构调整和空间布局管控力度不够[3,4],因此有必要对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的相关问题开展研究。所谓村级土地利用规划,顾名思义,即是对村域范围内的土地利用进行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前提是在大比例尺的地图上开展,它是现行规划五级管理体制中的最末级――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进一步发展和延伸,是统筹城乡发展和建设美丽乡村的需要[2]。

在建设美丽乡村背景下,我国部分地区(如:重庆、浙江、湖南、河南、安徽、江西、河北)开始了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的试点工作,虽然开展试点的地区较少,进度不一,但是关于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的研究成果依然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为了系统分析我国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的研究特点及趋势,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法[5-7],基于相关检索平台和数据库收录的有关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研究的中文文献,梳理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的发展脉络,揭示其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其未来研究的方向,以期为探索编制村级土地利用规划、构建空间规划体系提供科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文献来源与检索方法

文献的来源为中国知网(CNKI)、谷歌(Google)学术搜索、百度学术、维普网(VIP)和豆丁文库检索平台,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及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为数据源。以[“篇名”为“土地利用规划”)+(“主题”为“村级”]或[“篇名”为“村级”)+(“主题”为“土地利用规划”)]对2000―2015年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精确”检索,对初步检索到的结果结合“关键词”、“摘要”等其他检索项分析筛选获得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研究的论文成果数据,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43篇,后又通过内容精读,排除土地整理、村庄规划等非土地利用五级规划下的延伸和完善所定义的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的相关文献,剩余文献64篇,其中,期刊文献49篇、报纸2篇、会议论文6篇、博士学位论文1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6篇(其中部分学位论文研究主题重点不是村级土地利用规划,未计入统计分析)。需要说明的是,因部分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博硕士学位论文未提供给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收录,故学位论文的数据相对较少。虽然相关文献总量较少,但是大部分文献均发表在核心期刊上,文献质量较高,经统计,49篇相关文献中共有38篇发表在22种核心期刊上。

1.2文献处理

文献计量分析法是采用数学、统计学等计量方法来定量地分析、描述、评价和预测学术现状的特征与规律、发展与趋势的一种较为普遍的交叉科学[8],它的实质是将定量文献转换为用数量表示的内容,采用统计数字来描述并分析其结果,并进一步分析文本内容的“量”,明确事物发展的特征、规律、现状及趋势。本文正是在该分析法的基础上,将检索到的有关文献利用Microsoft Excel进行分类、加总、排序,以便能为本文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撑。首先,对相关参考文献进行泛读,同时分析文献数量的变化;然后对上述文献进行精读,从期刊数量、作者发文情况、主要发文机构等方面对这64篇文献进行分析,并对研究范围、数据要求和研究方法等各方面进行归类,以便对研究内容的进展情况进行深入研究。

2结果与分析

2.1现有研究文献的计量分析

2.1.1文献数量统计分析文献是记载科学研究内容的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分析某一特定主题的文献发表时间,可以了解该研究主题的发展历程。从图1可以看出,无论是中文期刊论文、报纸,还是会议论文和学位论文数量均未形成较规律的发展趋势,这与试点的工作开展情况有关。但是相对而言,期刊论文的数量较多,2008年开始出现期刊论文,2010年后开始迅速增加,2012年提高到13篇,此后基本维持在年均3篇左右。由此可见,随着美丽乡村的发展,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的研究文献也会慢慢增加。根据对学位论文的不完全统计,与之相关的硕博士学位论文寥寥可数,仅在2000年有1篇相关性较强的博士学位论文,在2003、2009、2010、2011、2012和2014年各有1篇相关性较强的硕士学位论文。而报纸的数量仅在2008年有2篇,会议论文在2008年有3篇,2009年1篇,2010年2篇。

2.1.2核心期刊分析根据检索结果,对刊物按发文数量进行排序后发现,49篇期刊论文中共有38篇发表在22种核心期刊上。其中,发文量排名前3位的期刊共载文19篇,占期刊文献总数的38.8%。其中,在《中国土地科学》上发表的篇数最多,共13篇;《中国农学通报》有4篇;《西南农业大学学报》有2篇。此外,从学科的角度来看,发表的期刊主要分布在农业经济、人文社会科学和经济科学等方面。总体看来,尽管核心期刊论文占相关研究的论文总量比重较大,但载文的绝对量较少,有待今后进一步提高。

2.1.3作者分布情况及主要机构发文情况根据普莱斯定律,形成核心作者群的必要条件是核心作者撰写的论文数量达到总论文数量的50%[9]。根据公式:

其中,M为论文篇数,的数量在M以上的称为核心作者,Nmax为统计年段内最高产作者的发文数量。本文中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数量为5篇,故Nmax=5,从而得出M=1.67,取最大整数为2。因此,发文量在2篇以上的作者本文视为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研究的核心作者。2000―2015年期间发表相关村级土地利用规划论文的作者共53人,2篇及以上的为16人,占作者总数的30.2%,其中发文量排名前6名的作者为蔡玉梅、彭瑶、陈然、张孝成、薛继斌、袁敏(表1)。通过精读文献还发现,相关期刊论文的作者合著现象极其普遍,约50%以上的论文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作者参与研究。从文献学的角度看,说明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群体还没有形成。

通过表1可以看出,近15年来与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相关的文献发表数量排在前6位的机构共发表期刊文献35篇,占期刊文献总数的71.4%。在期刊文献中,西南大学最多,共13篇,占比37%,其次是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勘测规划院,7篇。总体来看,从事村级土地利用划的主要机构为高等院校和从事土地工作的相关部门,其中又以西南地区居多。

2.1.4关键词分析关键词能较好地反映研究内容,通过关键词变化的分析可以了解该学科发展的动态过程、特点和规律。通过高频关键词与关键词之间亲疏关系的分析,可以较好地反映该领域主体的研究重点与研究热点,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去除不具有揭示主题意义的词,出现频次前10的关键词依次为:村级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村级、统筹城乡发展、土地规划、村级土地规划、新农村建设、土地适宜性评价、编制、地理信息系统。

2.2主要研究内容分析

2.2.1研究范围变化对实证研究范围进行初步的梳理与总结可以通过分析研究区域来实现。从研究区域来看,关于西南地区的研究文献相对较多,占53.1%;华东地区其次,占24.5%;华北和华中占比较少,分别为2%和6%;其他地区缺乏相关研究。这是由于西南地区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响应下率先开展试点工作,因此相关文献的实证研究相对较多。

2.2.2实证研究的技术方法本文对村级土地利用规划实证研究涉及到的统计与计量分析方法、GIS空间分析方法、工程技术方法及其他方法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初略统计。现有相关文献广泛运用统计与计量分析方法,据不完全统计,文中共涉及28种具体方法。其次,GIS空间分析方法和工程技术方法运用也较为常见,现有文献共涉及12种GIS空间分析方法和8种工程技术方法,可见技术方法的运用对实证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2.3数据要求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的图数要求较高,要达到细、精、准的程度,因此需采用大比例尺,实现图数一致。基础数据基本采用1∶2 000(部分较大的行政村采用1∶5 000)[10-18]的实测现状数据,并根据实测现状数据建立现状数据库,使所有图斑、数据实现完全吻合。同时,以现状数据库图斑调整为基础进行土地利用的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建立规划数据库[2]。

2.2.4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的内涵梳理由于正处在研究的起步阶段,到目前为止,我国村级土地利用规划还尚未有一个较为清晰明确的概念。孙芬认为我国正处在一个新形势中,而为了适应当下对土地利用管理的需要,村级土地利用规划便应运而生,这也是对乡镇土地利用规划更进一步的细化[19]。郭欢欢和单美等认为村级土地利用规划是指在一定规划期内,根据规划区内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等客观条件,并依据上一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本村农村居民点的位置和面积、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布局、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配置村级基础设施(如交通运输、水利等)等,并提出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以达到改善农村面貌,提高村级土地集约利用效率,从而增加农业产量和提高农民收入的目的[20,21]。陈荣蓉等认为随着我国村域经济的发展,当下的土地利用规划不能完全适应这种发展,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的提出正是当前形势的客观要求以及必然选择,同时也延伸并完善了我国现行土地利用的总体规划体系[22]。郑财贵等认为所谓村级土地利用规划,无非就是乡(镇)土地利用规划在村级尺度上的一个投影[23]。而田水松等则认为村级土地利用规划就是规划和设计的综合[24]。

通过对村级土地利用规划内涵的梳理,笔者认为村级土地利用规划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发展进行到一定阶段的更进一步完善,是在乡级土地利用规划基础上的进一步延伸,是在一定时期和一定村域内,根据村内的自然和社会条件,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制定出的具有统筹各个规划之间相互协调和保护耕地并体现村域特色的规划。

2.2.5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的定位梳理目前,村级土地利用规划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成型的定位,理论界对此存在多种不同的观点[25,26]。部分学者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随着社会经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体系在土地微观管理方面呈现出相对明显的滞后性[22],迫切要求将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纳入我国现行的五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体系[27]。也有学者认为在我国土地利用体系中,村级土地利用规划是最基础的层次。它不仅仅是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控制下的土地利用详细规划,而且在乡、村两级土地利用规划之间也存在着控制与反馈的关系[28]。还有学者认为作为村级规划内的一个专项规划,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的主要任务是落实上一级总体规划[23]。而我国目前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包括了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详细规划三个方面,村级土地利用规划是对县(市、区)和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进一步细化,它是现行土地利用规划体系的延伸和完善[29]。

2.2.6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的内容梳理通过对目前开展村级土地利用规划试点村的了解,并结合有关学者的研究来看,试点村规划内容的差别相当大,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的主要内容存在着很大争议[25,26]。王群等[28]依据投入产出原理,认为应当借助表上作业法,以土地权属界线的确定与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村庄的调整与布局、交通水利设施配置与设计、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农用地内部规划设计和土地利用综合平衡核算等方面为出发点,编制村级土地利用规划。张泉等[30]则认为村级土地利用规划主要包括规划区的范围,农村生产生活服务设施(如农村道路、供电、养殖、排水及居民点),各项公益事业建设用地的布局和建设要求,以及对规划村内涉及的自然和文化遗产的保护或具体安排。郑财贵等[23]认为村级土地利用规划应从如下五个方面进行编制:一是对土地利用现状的分析,二是对规划目标和任务的_定,三是对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的调整,四是土地利用分区的完善,五是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和实施规划的措施。蒋伟等[27]认为,土地利用规划体系应以现状、目标、用地、结构、任务这五点为重点,并对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的模式选择进行研究。卢鑫[31]以韶山市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编制为例,认为应从现状、相关规划、SWOT等方面来确定下一步的发展战略、目标和布局。李宪文[32]认为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如下七个方面:一是社会经济的发展战略,二是耕地和基本农田的划分安排,三是居民点和设施用地的划分安排,四是独立建设用地与区域内交通设施用地等建设用地的划分安排,五是生态用地的划分安排,六是土地用途管制分区的划定,七是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田水松等[24]认为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土地权属界线的确定与调整、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与布局、村庄调整与布局、交通水利设施配置与设计、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农用地内部规划设计、土地利用综合平衡核算七个方面。

国内外普遍认为规划实施评价是有效实施的必要保障,是调整和修编规划的理论依据[33]。鉴于目前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程序、技术标准及管控内容等均未有规范的定论,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评价尚未引起足够重视。

3讨论与结论

文献数量统计分析是计量分析中重要的一项分析,以文献计量学方法为基础,对药用植物[34]、农业面源污染[35]等方面研究都进行了分析。但是由于开展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的试点较少,故相关参考文献数量较少,因此近15年来相关的中文期刊论文、报纸、会议论文和学位论文数量均未形成较规律的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还未正式涉及到村这一级,缺乏相应的理论、法律和技术支持,因而实证研究区域较少,而国外的实证研究也不多,无法提供较多可借鉴的经验,加上内涵不统一及定位不明确等问题。因此,在空间规划体系改革的宏观背景下,我国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的定位及其与相关规划关系亟待明确[36],亟需进一步梳理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内涵、加强实证研究,为改革完善空间规划体系,科学编制村级土地利用规划提供决策参考。

本文只是对现有文献的数量、分布及研究内容进行了粗略分析,在今后的研究中,随着试点村的增加和相关研究文献数量的增加,可以采用内容分析法,进一步对相关文献中文本内容进行 “量” 的分析,找出可以反映文献内容的某些特质而又便于计数的特性[37,38],明晰其研究发展规律,就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的实证研究内容进行更深入的剖析。

参考文献:

[1]袁敏. 城乡统筹背景下的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9.

[2]邓炜,叶公强. 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的几个基本问题探讨[J].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0(6):104-107.

[3]张成昭. 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乡级土地利用规划编制技术[J]. 低碳世界,2014(15):176-177.

[4]李玉萍,牟诗禹. 乡级和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问题[J]. 资源与人居环境,2012(2):42-43.

[5]吕晓,牛善栋,李振波,等. 中国耕地集约利用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J]. 农业工程学报,2015(18):212-224.

[6]赵小风,黄贤金. 中国城市土地储备研究文献计量分析[J]. 中国土地科学,2011(8):86-92.

[7]牛善栋,吕晓,李振波.中国耕地集约利用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J].土壤,2016,48(2):306C313.

[8]邱均平,王月芬.文献计量内容分析法[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8:25.

[9]吕君,刘丽梅.我国生态旅游研究的文献学分析及启示[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6,20(6):136C140.

[10]渠甲源,刘秀华. 论新农村建设中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6):10-13.

[11]孙芬,刘秀华. 公众参与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的初步探索――以重庆市清明村为例[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8(2):11-13.

[12]张孝成,,周志跃,等. CORS和无人机遥感技术结合在村级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应用――以重庆市江津区燕坝村为例[J]. 中国土地科学,2012,26(1):82-85.

[13]蔡玉梅,邓红蒂,王静,等. 村尺度空间规划研究综述[J]. 中国土地科学,2012,26(1):91-96.

[14]宋海荣,蔡玉梅,何挺,等. 村级土地利用规划技术研究现状和趋势[J]. 中国土地科学,2012,26(1):71-74.

[15]胡长明,张孝成. 重庆市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实践探讨[J]. 中国土地科学,2011,25(12):59-62.

[16]曹蕾,钟菲,谭英,等. 村级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土地利用分区[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1,27(10):924-926.

[17]李伟,鲁成树,范业婷. 关于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的探讨――基于芜湖市的调查[J]. 中国集体经济,2014(18):9-11.

[18]邓炜. 浅议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编制[N]. 中国国土资源报,2008-01-25.

[19]孙芬. 村级土地利用规划中的耕地保护问题研究――以重庆市沙坪坝区清明村为例[C]//2008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08.

[20]郭g欢. 新农村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9.

[21]单美,王静,王训,等. 新农村建设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研究进展[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1,27(2):76-79.

[22]陈荣蓉,叶公强,杨朝现,等. 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编制[J]. 中国土地科学,2009,23(3):32-36.

[23]郑财贵,邱道持,叶公强,等. 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的主要内容探讨[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0):5259-5261.

[24]田水松,郑财贵,叶公强. 论管理一体化的土地利用规划思想――以重庆市江北区鱼嘴镇双溪村土地利用规划为例[J]. 中国农学通报,2008,24(10):504-508.

[25]黄俊,郭熙. 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研究综述[J]. 广东土地科学,2012,11(5):45-48.

[26]黄俊. 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研究[D].南昌:江西农业大学,2012.

[27]蒋伟,曾科,杨皋伶,等. 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研究初探――以重庆市江北区鱼嘴镇双溪村为例[J]. 资源与产业,2009,11(6):40-43.

[28]王群,张颖,王万茂. 关于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基本问题的探讨[J]. 中国土地科学,2010,24(3):19-24.

[29]袁敏,王三,刘秀华,等.土地利用规划体系的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0(11):92-97.

[30]张泉,王晖,梅耀林,等.村庄规划[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31]卢鑫. 韶山市村级土地利用规划初探[C]//节约集约用地及城乡统筹发展――2009年海峡两岸土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9.

[32]李宪文. 城乡统筹的村级土地利用规划基本问题研究[J]. 中国土地科学,2012,26(1):67-70.

[33]吕晓,黄贤金,钟太洋,等.土地利用规划对建设用地扩张的管控效果分析――基于一致性与有效性的复合视角[J].自然资源学报,2015,30(2):177-187.

[34]任妮,虞德蓉,戴红君,等.基于文献计量的国内外茅苍术研究态势分析[J].江苏农业学报,2016,32(3):705-717.

[35]高懋芳,邱建军,刘三超,等.基于文献计量的农业面源污染研究发展态势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2014,47(6):1140-1150.

[36]邓红蒂,赵泰,王晓莉. 中国乡村空间规划的发展[J]. 中国土地,2016(5):19-22.

[37]吕晓,牛善栋,黄贤金,等.基于内容分析法的中国节约集约用地政策演进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2015,29(9):11-18,26.

旅游规划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 大一新生 职业生涯规划 必要性 实施策略

2012年辽宁省教育厅印发《高职高专院校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建设标准》,要求高职高专院校把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作为公共必修课列入人才培养方案,在大一新生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引导学生尽早科学规划职业生涯带着职业目标渡过大学生活。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Э纬烫逑抵凶钪匾的部分。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内容,是从战略上设计每一学生成长进步的重要教育方式[1]。

1.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及意义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根据人的特性和职业需求,确定一个人的职业目标,并选择为实现这一职业目标,安排好自己的时间、顺序和努力的方向,同时为实现目标提高自己的能力,参加各种教育和培训计划的行动[2]。

对高职院校来说,在大一新生阶段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不仅对学生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有重要意义,还对学校的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首先,职业规划能帮助学生确立职业发展目标。有了职业生涯规划,便正确设定职业发展目标,发挥自己的才能,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其次,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能够根据市场的一些变化,加强学校在以后专业设置等方面进行一些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这样对于学校后期就业等具有明显的铺垫作用。再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与职业倾向测试为大一新生职业的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通过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实效性研究可显示出学生在各项能力上的相对强弱,从而找出一系列适合的职业排序,使能力与职业高度匹配[3]。

2.大一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必要性

2.1在大一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加强高职大学生顺利就业的需要。

随着我国大众化教育的普及,高职院校的扩招、低门槛录取导致高校毕业生人数开始大幅增长,就业形势严峻,就业问题已经成为每一所职业院校的主要问题,很多毕业生要么找不到工作,眼高手低,要么找不到比较好的工作,频繁跳槽,对企业来说找不到合适的员工,形成用工荒的景象。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在大一的设置和指导是非常有必要的,大一新生从入学开始就树立就业压力感及积极准备就业的意识,改变和纠正高职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的盲目和不切实际,科学规划大学三年的学习生活,从而顺利就业。

2.2在大一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帮助高职大学生合理规划职业生涯的需要。

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考入大学,没有高中的学习压力,没有老师的严格约束,很多进入大学的大一新生无论是身体上还是精神上都很放松,没有压力,没有方向,没有目标,顾不上思考职业生涯规划的事情;实际上职业生涯是一个人一生中时间最长、投入精力最多的发展历程,是一个人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手段,而大学是其中一个重要阶段,高职学生处于职业生涯的探索阶段。在这个阶段,高职学生需要对未来职业生涯做出关键性的决策。职业生涯课程的设计环节有兴趣探索、性格探索、价值观探索等探索环节,可以从宏观上指导大学生少走弯路,在调整职业目标的同时使规划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为自己进行长期的规划,并根据社会环境的变化不断修正和执行。

2.3在大一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高职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的需要。

高职学生因为个人阅历、知识水平的限制,有时候对自己认识不清,无法客观地评价自己的能力,盲目地听信长辈、朋友和已经毕业师兄师姐们的建议,在职业选择的时候很容易做出并不适合自己的抉择。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开设,引导学生通过专业的职业测评系统,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兴趣、性格、爱好、能力等,对自己进行合理地定位,从而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充分认识到自己适合什么样的岗位,从而找到发挥自己才能的最佳位置,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2.4在大一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高职学生正确认识职业,更新职业观念的需要。

目前现存超过20000种职业,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没有哪种工作能够完全满足所有需要[1]。社会的产业、行业、职业结构调整的速度不断加快。大学毕业生在择业、就业上一般不再“从一而终”,职业岗位的变动不可避免地要适应这种变化。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从社会、行业与用人单位等方面分析职业环境,了解期望职业的具体行业、具体单位和具体职业。如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对应IT行业,但还有一种可能,所学计算机专业可能是在旅游行业或酒店行业,这样的行业需要计算机人才,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认同自己的行业和专业。

3.在大一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实施策略

3.1提升课程地位。

教育部在2007年的关于《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有关教学要求》中对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学时规定是不少于38学时,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所处阶段,合理安排学时且严格执行。设置专门管理机构,选择合适学生的教材,根据当前社会形势不断变化大纲和讲义,对教学质量和秩序定期进行检查,用合理的方式进行考核,保证教学质量。

3.2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要做好整体的教学规划,进行分层次教学,在大学一到三年级的不同阶段,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教学安排,对学生的生涯意识、发展规划、就业力提高、求职过程指导、创业指导和职业适应与发展进行教学。

3.3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内容不是简单的理论知识的传授,在教学内容的设计方面应该以职业生涯发展为主线,以职业生涯规划为主体,以职业素质的提高为主题,力求贴近大学生的实际需求,突出系统性、实用性和有效性,简而言之,就是要突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角色定位,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解决课程内容、形式较单调,缺乏吸引力的问题。在教学模式上可以借助各种校园文化活动的渗透职业生涯辅导,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工作坊、知识竞赛、职业生涯模拟、案例分析、专业测评等活动,丰富教学内容。

3.4构建全面的教学评价体系。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考核内容包括考勤(20%)、课堂表现(40%)和职业生涯规划论文(40%)成绩三个方面。课堂表现的评价分为个人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三种方式,发挥学生的主观性,摆脱传统意义上的教师定分数的考核方式[6]。

3.5完善课程实施保障。

为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主要采用体验式教学,因此班级人数不宜过多,班级人数应该控制在40人左右;上课教室的桌椅不要固定,最好是活动教室;高校可实施职业教师先行者计划,主动给教师提供培训的机会,主动让教师深入不同类型的职业环境中,体会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与经验。

4.结语

职业生涯规划越来越受到学生、学校及社会的重视,其指导就业工作具有重要作用。针对大一新生特殊的心理状态及课程安排时间的特殊性,高职院校在大一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有很大必要性;同时高职院校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存在欠缺,因此要提升课程地位、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构建全面的教学评价体系、完善课程实施保障切实做好新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和指导,为新生提供平台、指明方向,让学生为自己大学三年的生活和未来职业发展迈出正确的第一步。

参考文献:

[1]唐国华,李海琼,刘万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13.8.

[2]张齐.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实效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

[3]丁巍,欧阳曙.大一新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浅析[J].现代交际,2010,04:214-215.

[4]赵天宇.谈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的必要性[J].考试周刊,2012,86:152-153.

旅游规划论文范文第9篇

1 引 言

园林、游憩的作用,唐代柳宗元说得很有卓见:

“邑之有观游,或者以为非政,是大不然。夫气烦则虑乱,视壅则志滞。君子必有游息之物,高明之具,使之清宁平夷,恒若有余,然后理达而事成。①”

这就是说,游览观光之所为人生活的必要。环境卑劣、视野壅塞造成人的心理不健康。人的居住环境中需要有良好的游憩地,使人精神开朗,情绪平衡,工作效率提高,简言之,人的生活需要一个美的环境。

多年来,中国园林建设并非没有得到重视,工作人员不能谓之不努力,成绩亦可称不小,但学术方向、内容、设计水平仍有可议论之处。一度全国大广场、大草地风,滞后于西方100多年中国版的“城市美化运动”已受到有识者的批评;城市建设数量惊人,而宜人的“公共生活空间”,则为普遍之缺。北京天安门广场建国初就开始经营,国庆10周年大典时,人民大会堂东侧有玫瑰园,历史博物馆柱廊内及两大庭园可供人休息,人民英雄纪念碑南有松林,一度为市民最喜爱和休息的地方;即使在改建为纪念堂时,建筑物的四周庭园除安放一些小型纪念性群雕外,并拟作为市民瞻仰建筑的休息空间,可惜后来也被围墙封闭了。现在整个广场供人们驻足的地方很少很少,在国庆50周年的改造中,这个问题也在匆匆中被忽略了。

即使在大学校园内,对人的关怀也未必普遍受到关注。以清华大学主楼前新绿地广场而论,四周树木,中央有喷泉,也有些雕塑之类,可惜这大片草地仅仅为了表现学校建筑群的气魄,人们只能在大四方块外绕行。如能在绿地上移植一些松树,下面放一些座椅,有一些并不宽的斜路从中穿行,这就成了师生们“思考的空间”(place for reflection或think place),大学校园里更能充满生活和学习的气息。

此仅举例,作为本文的引子,目的在于说明我们的园林建设在学术上还有很大的待发展空间。

2 建筑、地景、城市规划融贯发展

1999年UIA第20次世界建筑师大会通过的《北京》明确提出,建筑、地景、城市规划三位一体,融贯发展[1,2]。经过4年来的思考,进一步注意到:一方面,相当一段时期来,我国建设项目愈大,涵盖范围愈广,每每涉及建筑、地景、城市规划乃至更多方面的专业内容。国际上有些重大的竞赛明确规定只有建筑师、城市规划师、园林设计师联合才能参赛,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

另一方面看,创造性设计需要多学科的融贯。目前项目的开展多是某一专业工作者为主导,其他方面专业配合的工作模式。如果主持设计者(一位或数位)能有多方面的修养,其创意更能高屋建瓴,发人所未发。这也为近年来重大工程设计中优秀的作品所证明。

建筑、地景和城市规划这3者的共同点:

(1)目标是共同的,即以人为本,共同创造宜人的聚居环境(简称“人居环境”);

(2)所谓“宜人”是指除物质环境的舒适外,还包含生态健全,回归自然;

(3)共同致力于土地利用,充分保护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

(4)共同建立在科学与艺术创造的基础上;

(5)共同寄托在工程学的基础上……

这3者互相交叉,互为渗透,互为补充,综合创新,构成人居环境科学的核心。

从学术与理论发展来看,建筑、地景、城市规划学科都在展拓:

———建筑方面走向“广义建筑学”;

———规划方面更走向多学科的融合,涉及科学、技术、人文、艺术等内容;

———园林学也不例外,下文将详述。

三个学科在“展拓”的过程中,都有互相融合与变革的一面。

三者的学术发展均以方法论的变革为基础,一般而论,从线性思维走向复杂性科学,甚至是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它有一般的、共同的问题,但针对每一个专业领域的问题还要具体研究。

3 关于风景园林事业的发展与专业的展拓

自《北京》、《人居环境科学导论》发表后,不少人问及“地景学”名称问题,文章不拟对此问题作专门讨论,仅将当时选用这一词的原意作些说明。

景观的概念从古代形成,沿用至今。在西方文艺复兴时代,建筑与园林结合已经难解难分,意大利巴洛克时代,进一步辉煌。1850年后,进入城市化高潮时期,城市发展、社会生活需要推动园林专业的发展,其主要内容是庭园、公共绿地以及城市绿地系统。1900年哈佛大学第一个成立风景园林学专业,以后其他学校相继创设;中国园林专业教育理念主要来自西方,在1951年我国成立园林专业后,竞相从事的内容也大致循此方向。

今天,园林发展又出现一些新现象:第一,更强的生态意识渗入,以及景观生态学等学科的形成与融入;第二,多学科融贯思想更为明显;第三,地理信息系统方法直接用于园林的规划设计。麦克哈格(McHarg)的《设计结合自然》在园林学发展史上做出卓越的贡献,刘易斯·芒福德(L. Mumford)予以极高的评价;其他如卡尔·斯坦尼兹(C. Steinitz)建立模型等,在方法论上,就笔者的理解,它与城市规划统筹思想模型的运用,并无二致。

可以说庭园设计、公共绿地设计所追求的环境意境,所依靠的知识、专业技巧与建筑学基本是共通的;所不同的是,风景园林的设计比建筑更多地使用植物材料和地貌等自然物来组织大小不同的空间结构,追求自然景观为主。因此,园林、城市规划需要建筑学的根底,同时建筑学也要求更有园林知识的修养,创造不同尺度的自然与人文景观。

至于中国传统园林设计,更全然与建筑学密不可分,事实上是建筑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此点中国古典园林和中国名山的规划建设更可以说明。经典文献如《园冶》与经典作品如各地名园所示的设计理论、美学思想、技法与建筑、人工和自然景观的追求异曲同工。

因此,无论从专业理论还是业务领域的提高与发展来说,都必须认识到园林与建筑、规划专业的一致性的方法,越能融会贯通越好,觉悟越早越有利。

由于园林事业的大发展,园林专业需要展拓。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在20世纪80年者曾经提出“从城市概念到区域概念———城市科学与区域科学”[3],同一道理,园林学的发展也应该如此,要从城市绿地展拓到区域生态、区域风景、人文景观,即要探讨“大地景观”(earthscape)(1958年提出“大地园林化”,时至今日,仍应珍视其积极意义)。中国名山大川、名胜之地众多,在城市化、旅游事业发展过程中,要积极地、千方百计地予以保护,以免受到破坏;同时,在少为人知的地方也宜审慎开拓,张家界、九寨沟就是例子。最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滇西北“三江并流”列入人类自然遗产,更足以说明。三峡建坝后,并非万事大吉,对整个库区所在地的城市带来了不同破坏,城市与自然形态需要再创造,山水风景之保护、生态环境的整治与改善等是新的特殊课题,应有新的探索,新的开拓;以后这一类巨型公共工程还会很多,吸收三峡库区的经验教训,将使我们在大型建设中更审慎地对待自然。西部水利开发中,更应接受教训,多倾听不同专业的意见。

借此机会,对园林学的发展谈一些个人意见。一方面,如前所述,“庭园、公共绿地与园林系统”与建筑学、规划学虽技巧各有天地,其理则一;另一方面,不能忽略从城市到区域,从咫尺园林到大地景观,不仅是空间尺度上变化,量变引起质的变化,在规划着眼点、规划内容、规划方法上都引起了重大的变化;其中自然、人文等地理因素是相当关键的,要全新认识自然,回归自然。对园林来说,都江堰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与建筑、风景园林综合创造的杰作,是凭借大江大河艺术创造的大手笔,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很多。江苏常熟是将自然山水(虞山、尚湖与河流的改造)、人文积淀(言子墓等)、城市建设、城市设计融为一体、超越时空的巨大艺术创造(图1),“七溪流水皆通海,十里青山半入城”是多么美的描述。又如桂林山水,笔者曾通过郭熙句“山得水而壮,水得山而媚”,有了更深的理解,笔者更补上“城得山水而灵”(此处“灵”即昔周德清“灵气往来”之谓),这样“山—水—城、人工—自然、诗情画意,结为一体。上述常熟、桂林是中国“设计结合自然”的最佳案例,可叹近来的发展却用一般的建设观念、方式、技术来建设,桂林就丢掉了它特有的山水特色,中国各个地区山水各不相同,风韵各异,不认真欣赏、“研读”、细加体会,就用一般化的方式大干起来,难免流于庸俗,甚至横遭破坏。

风景园林的设计,需要对自然景观的发现和恰如其分的创造。今天的风景名胜都是千百年来独具慧眼的开拓所为,并经过时间的洗练,而终成精品。这方面可贵的文献很多,故事也很多,即以脍炙人口的柳宗元《永州八记》等来说,他在对永州、柳州等山水的开拓,独具匠心,值得学习。

第一,寻找未经开拓的“处女地”。

“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第二,发现风景。一个好的风景无论大小,需要有“地理发现”。

“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

“……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第三,要以情寄景,欣赏、开拓与经营。 在他所发现的风景点中:

“……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

进而达到美的欣赏:“枕席而卧,则清冷冷状与目谋,????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

本文强调“地理发现”,要从大自然中发掘“地景”,古人称“造化”、“万物”、“景象”……泛指自然,多缘于地。对此,西方学者亦弘扬同样的哲理,伊利尔·沙里宁说:“我们对自然的'形式世界'研究得越多,就觉得自然形式语言具有丰富的创造性,细腻和具有流变性,我们越来越深深地认识到,在自然王国里表达是最'基本'的。”至于一些不尚匠心,抄袭、模仿西方人造景观之手法,实令人难以理解。这里强调对“地”的研究,对“大地景观”的系统探索,对中国传统风水理念的整理,排除其封建观念,提炼发展其科学的内核,对中国名山风景区的研究,对中国山水、人文美学精神的修养与领悟,对西方景观生态学的分析与融纳,以及对西方风景区与国家公园建设与管理经验的借鉴等等,都是园林学应加以展拓的空间。

“地景”的发现不仅影响园林、风景区建设,还直接关系着城市的发展。举一个最近的实践说明,从事建筑与规划者“地理发现”的重要性。济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多泉水,故有“泉城”之称;有大明湖,所谓“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是大明湖的最好写照。此外,城市尚有千佛山及城北沿黄河一带山峦,所谓“齐烟九点”。去年,笔者和创作集体应山东省之邀,参与规划该城风貌带,见大明湖周边高楼林立,已经破坏了大明湖的天际线与湖区宜人的尺度感,而旧城一带安插了过多的房屋。在目前经济条件下,短时间内无财力治理,苦思不得其解,颇为焦虑。后想到山东资深建筑师方运承先生有开发“华山”之议,经考察山形甚佳,周边地区未多开发;念及秦代经营咸阳,“表南山之巅以为阙”;唐修大明宫,面对终南山子午谷;唐洛阳宫以“伊阙”为南中轴线。借鉴历史经验,济南的旧城新区发展,何妨以南部千佛山为基点,北经大明湖开发新区,面向黄河,以“华(不注)山”与“鹊山”两山为阙,开发济南新传统风貌带,并引大清河水及湿地开发“北湖”,与大明湖映带南北。特别要提出的是,“华不注山”历史上是济南名山,李白、曾巩、元好问等均曾游览是地,留下璀璨的诗篇,赵孟?尚有名画“鹊华秋色图”,今藏于中国台湾故宫博物院。既有历史渊源,又有枕黄河两岸的地理优势,用今天颇为流行,而笔者并不太喜欢的话,叫“打造××品牌”;其实这个品牌前辈人早已为我们准备好了,我们应予坚持的是发掘历史文化内涵,妙造地景特色,此乃规划要意,如此而已。 4 寄语清华建筑学院景观学系

清华大学园林景观组成立于建国初期,1951年,北京市建设局成立园林规划设计委员会,笔者与农大汪菊渊教授均应聘为委员,笔者在1950年归国前访问哈佛大学及当时景观设计名师丘奇(Thomas Churchill)归来,尚有心得。会间谈及新中国大规模建设即将开始,亟需园林建设人才,因此有清华与农大联合创办园林专业之议,归来分别得到清华营建系梁思成先生的嘉许及农大校方的批准,顺利成立。遴选8位农大园艺系3年级学生转到清华上课,当时称园林绿化组。1952年院系调整后,清华建筑系设有绿化教研组,汪先生任主任。当时还有陈有民先生等。1953年后教育部因发现苏联绿化专业设在林业院校,担心专业方向问题,召集两校领导协商,转到北京林学院成系;清华建筑系仍派教师上课、支援,这是中国第一个园林专业成立的过程。林学院一度兴起园林系,是以生物学为基础还是以建筑学为基础之辩,使笔者认识到清华有必要重办此专业。随后几十年来(1958、1980、1985……),清华几次都有成立园林专业之意,由于种种原因未果,但研究生的培养、风景园林及中国园林的研究与实践从未间断。例如,博士生的培养中,最初招收园林博士生,主要念及圆汪菊渊院士之梦 ,并期望他能再回清华,完成中国园林史之专著,未想事未成,而他已故去,深感遗憾。后来,招聘博士后及成立园林研究所等,工作大有推动,人员有所增加,理论教学与科学实践工作均有成绩。现在院方筹建成立景观学系,商榷于笔者,自当欣然赞成,在专业名称上,秦佑国院长也做了一番资料汇集与分析。

笔者认为新系的成立首先重在专业方向上,进一步推动与建筑、城市规划等的多学科融贯展拓与创造:

(1)关于专业方向与要点综前所述为:

———以人为本,走向人文主义景观(Toward the Landscape of Humanism)。

———回归自然,塑造“自然之建筑”(Architecture of Nature)。大自然是一切创造之母,景观学之真谛所在。

———崇尚科学,驾驭各种途径和方法,发挥艺术构思,最终要创造宜人的美的环境。

(2)本学院关于庭园、公共绿地与绿地系统的一般专业内容,如前所述,多年已奠定基础,且在园林史、古典园林研究方面卓有成绩,希望与时并进,继续发展。中国的山水园林,在文化传统与古典园林上,都是一个富矿,尚待挖掘,对此我们要有文化自尊、文化自觉、文化自强的精神。

(3)成立新系后,有国外名学者参与教学,希望借此机会加强对西方园林学更深入的了解,打下扎实的根基,融贯中西,走向学术前沿。

(4)利用清华大学人居环境科学研究中心成立多年来的基础及走向多学科之优势,推进人居环境科学的开拓,除积极保护风景名胜、自然资源,免遭旅游急剧发展之破坏外,更重在开拓对大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发展,对国家风景区的推进等,虽有初步成果,更宜发扬光大。

(5)景观系成立后,建筑学院下已有建筑、城市规划、景观与建筑科学4个系,人居环境科学在专业设置上大体齐全,已经为这些学科大融贯创造了足以驰骋的广阔空间。

(6)就清华大学而言,宜与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公管学院、经管学院和环境学院等加强交流合作,进一步推进环绕人居环境科学的学科群的充实与强大。这项工作做好了,对推动中国人居环境建设事业、大学的建构可作更新的贡献。这种贡献更在“科学帅才”(professional leadership)的培养,出色的建筑、规划、景观大师既要具有特殊的知识结构,通晓全局,掌握综合观念,善于多样思考,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又要有组织才能与道德修养,此是人居环境教育综合培养学生科学、人文与艺术的必由之路(图2)。

人居环境科学是一次思想变革,是酝酿中的科学革命,是一次社会运动,是人类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在建筑与相关学科方面的觉醒。作为知识界要看到这种变化,要认识“世界是靠思想的变革推动”的,因此,我们要信心百倍地迎接参与这种伟大的运动。正因此点,这个学系的成立,它未来的生命力在于参与这一伟大的运动。

参考文献:

[1] 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 国际建协.北京———建筑学的未来[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3] 吴良镛. 吴良镛城市规划论文集———迎接新世纪的来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社,1996.

旅游规划论文范文第10篇

宣传部关于2008年宣传思想工作总结的报告 旗委: 今年以来,我旗宣传思想战线在市委宣传部的指导和旗委的领导下,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宣传思想工作,紧紧抓住发展第一要务,紧密围绕旗委、政府中心工作,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团结求实、创新奉献,进一步加强与改进武装人、引导人、塑造人、鼓舞人的工作,努力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为发展“四大产业”,建设绿色乌审提供了强大的舆论支持和精神动力。 一、联系实际,求真务实,切实做好理论武装人的工作 坚持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把理论学习作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重要方法,把握领导干部、普通干群两个层面,不断增强理论学习的实效。 1、精心组织旗委中心组学习。高度重视理论学习研讨工作,制定了旗委中心组学习计划、学习制度,进一步规范旗委中心组的理论学习。旗委中心组组织了12次集体学习,党校举办了13期干部培训班,共培训干部1906人。突出抓调研、办实事、促工作,围绕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课题、“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建设绿色乌审”等主题,召开了旗委中心组专题学习研讨会,邀请了内大教授呼其图、市党校校长李文艺、教授苏永清、市委副书记孙炜东分别作了《民族教育》、《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跨越式发展中如何保持党员先进性》等专题讲座,提高了旗委中心组成员对科学发展观和执政理念的认识与理解。旗委中心组成员理论联系实际、身体力行,深入基层宣讲,并结合课题开展调研,撰写调研文章。 2、扎实推进理论进基层。健全基层理论学习制度,加强对基层理论学习的组织引导,联合举办了科学发展观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等培训班,培训理论骨干400多人,组织讲师团成员深入基层宣讲,开展了“点燃绿色激情,推进全面小康”、“同铸绿色、共建和谐”等主题宣讲活动40多场次,把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科学发展观和科技知识送到广大干部群众的身边,受教育人数达4000多人次,促进了理论常下基层。各基层党委围绕“中央一号”文件、“两个条例”、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等内容,采取多种形式组织专题学习,在基层形成了理论学习的浓厚氛围。 3、深入做好理论宣传研究。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作用,开辟理论专版专栏,积极营造学理论、谋发展的良好氛围。结合形势编写印发了《党员干部理论政策学习问答题》600多册,为各级领导干部提供了极好的学习教材。在全旗组织开展了 “构建和谐社会”、“和谐社会与建设绿色乌审”“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解读一届八次全委会精神”等理论研讨活动,推出一批有深度、有价值、有影响的理论成果,向市社科联上送论文60多篇,有10余篇获奖,达到了统一思想、化解矛盾、促进发展的实效。 4、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广泛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学习宣传工作,在全旗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深入开展以铸牢“主心骨”为重点,以架通“连心桥”为核心,以做好“贴心人”为根本的“心系百姓、绿兴乌审”主题实践活动,达到了党员经常受教育,群众长期得实惠的目标。 二、围绕中心,把好导向,着力营造起了良好舆论氛围 紧扣中心,把握导向,加强舆论引导,进一步把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凝聚到加快发展中。 1、探索创新新闻宣传工作机制。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新闻宣传工作路子,创新工作方式,整合新闻资源,构建新闻工作新模式。一是举办了新闻通讯员培训班,聘请了33位骨干通讯员和7位新闻评审员。二是新闻宣传工作始终坚持为旗委、政府中心工作大局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指导思想,紧紧围绕全旗经济工作的战略目标、思路和举措,组织开展了一批在社会上有影响的集中宣传战役。三是提高了新闻舆论引导水平。坚持把“三贴近”原则贯穿新闻宣传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不断提高舆论引导水平,加强整体策划,组织宣传战役,打好服务发展这一主动仗。指导旗广播电视服务中心,努力提高新闻采编质量,发挥旗电视台、电台宣传功能,截至11月底,全旗广播电视自办节目共播出蒙汉语新闻2300多条,其中在市级电视台、电台播出455条,区级60多条,中央级18条,社会新闻《内蒙古发现嘉庆年间一口大锅》还被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和国际频道选用播出,进一步提升了乌审知名度,扩大了乌审影响力,营造了较好的舆论氛围。 2、围绕中心工作开展舆论宣传。围绕“四大产业”,建设绿色乌审的发展目标,开展了专题宣传,进行了“解读绿色乌审”系列报道,营造了举全旗之力加快发展的舆论环境。围绕“以人为本,建设绿色乌审”的发展理念和“心系百姓、绿兴乌审”主题实践活动,在《绿色乌审》、电视台开设专栏专题,努力把旗委的决策转化为广大干部群众的共识和行动。精心策划,在市级以上媒体重点推出了“解读绿色乌审”、“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绿色乌审”等专题、系列报道;配合鄂尔多斯电台、电视成《构建和谐看跨越》大型新闻系列宣传报道的制作,对我旗做大做强“四大产业”,谋求“以人为本,建设绿色乌审”发展理念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宣传。在全旗各主要交通要道两侧设置了大型户外公益广告牌。推出了《绿色乌审兴工谱》、《华丽沃野谱新篇》、《风正一帆悬》、《加强行政监察、促进依法行政》等10部重点专题片,开办了《聚焦绿色乌审》、《党旗飘扬》、《时代先锋》、《妇女风采》等专栏,紧紧围绕第一要务,积极宣传旗委、政府招商引资、加快发展的决心、思路和措施;积极宣传对外开放的优惠政策和良好的投资环境;积极宣传各行各业围绕发展搞服务,围绕发展抓招商的做法,提升了我旗的良好发展前景、投资环境和整体对外开放的新形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3、着力抓好系列主题社会宣传。采取发放传单、张贴标语、悬挂横幅、黑板报、宣传栏、专题专栏、等形式,组织开展了市委全委会、旗委扩大会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人口与计划生育、食品卫生、安全生产、政策法制、科技教育、人口抽样调查、环境保护、国防教育、双拥工作、重大节庆等主题宣传。《绿色乌审》、电台、电视台、网站以专题专栏的形式广泛深入开展新闻报道,在全旗营造了积极健康的社会舆论氛围,提高了对社会舆论引导的能力和水平。 4、突出抓好破解“三农”的宣传。一是抓好创新农村工作机制的宣传。强化新闻媒体的合力,对我旗深化帮扶措施进行了大份量、有深度的宣传,二是抓好农村改革的宣传。积极做好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农村税费改革、乡镇机构改革等方面的宣传报道,让广大农村群众迅速了解政策、掌握信息,切实保障农民利益,促进农民增收。三是做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宣传。引导农村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发展高效农业。进一步做好“同森”“皇香”等农牧业品牌的宣传,推动了项目带动战略实施,带动了农村劳动力转移。 三、打造品牌、树好形象,进一步加强与改进对外宣传工作 把对外宣传继续作为宣传工作的重要内容,进一步采取强有力措施,着眼打造乌审品牌,着力树好乌审形象。 1、深化重大主题对外宣传。精心策划,在市级以上媒体重点推出了“解读绿色乌审”、“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绿色乌审”等专题、系列报道;配合鄂尔多斯电台、电视成《构建和谐看跨越》大型新闻系列宣传报道的制作,对我旗做大做强“四大产业”,谋求“以人为本,建设绿色乌审”发展理念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宣传。 2、围绕重大活动对外宣传。围绕“萨拉乌苏草原文化促进会”、“第11个防治沙漠化和干旱日暨牧区大寨命名40周年”等重大活动,邀请市级以上新闻媒体的记者来我旗集中采访报道,共接待中央电视台、中央广播电台、人民日报社、经济日报、中国环境报、中国民族报、香港大公报、内蒙古日报、内蒙古电视台、北方新报、山东电视台等30余家媒体300多名记者,与新闻媒体相互配合,专门组织力量在第一时间对活动全程进行集中强势报道,多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宣传了乌审旗。组织开展对外文化、教育、科技交流活动,旗乌兰牧骑先后赴西安、郑州等地对外交流演出26场次。积极参加开展涉外经济贸易活动,旗委、政府组织参与香港经贸洽谈会、组织参观考察了棋盘井工业园区、在南京羊毛市场进行了鄂尔多斯细毛羊羊毛拍卖会等活动,并发放了数百套画册、光碟等外宣品。 3、加强主流媒体对外宣传。积极争取上级报刊、广播、电视、网站等强势媒体的支持,立体式对外推介乌审旗。其中,中央电视台《半边天》栏目《中国女性记录》播出了殷玉珍治沙造林事迹;策划并邀请中央电视七台“搜寻天下”栏目制作播出了《成吉思汗帝国的国旗》上下集、《毛乌素,我决不放弃》上下集、《沙漠里的养鱼人家》五部专题片;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和国际频道播出了我旗制作的新闻《内蒙古发现嘉庆年间一口大锅》;邀请内蒙古电视台制作播出了《席尼喇嘛诞辰130周年纪念》、《嘎鲁图第四届诗咏比赛》专题片;鄂尔多斯电视台制作播出了《文化大旗路正长》等专题片;并请山东电视台拍摄了外宣专题片《西部胜境,绿色乌审》,制作工作目前已接近尾声。邀请内蒙古电视台“相约周末”和“音乐部落”等媒体栏目前来乌审旗制作专题片。据初步统计,今年以来在我市各级媒体刊播报道乌审旗的新闻、消息、专题2000多篇,中央级媒体38篇,区级媒体260多篇,进一步提高了乌审旗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4、借助多种渠道对外宣传。树立精品意识,进一步加强我旗外宣品制作的统一规划和管理、注意外宣品的实效性。抓好重要窗口、旅游景点、宾馆饭店等涉外场所的外宣品陈列建设。积极培育“萨拉乌苏文化遗址”、“席尼喇嘛故居”、“萨冈彻辰纪念馆”等对外宣传基地,有计划地组织外界参观考察和记者采访报道,扩大我旗外宣品在区内外的影响力。同时,组织制作推出各类文化书刊、画册、VCD片20多种。按照“积极发展,加强管理,趋利避害,为我所用”的方针,把开展网上宣传作为提高我旗对外宣传水平的突破口,大力推进我旗互联网的新闻宣传,积极占领网络宣传这个舆论阵地。结合本旗实际情况,加快网络信息平台的建设,借助内蒙古新闻网,全面介绍了我旗资源优势、投资环境、风土人情、经济建设发展等概况,对于宣传展示乌审旗、打响乌审文化品牌,发挥了较好的促进作用。把绿色乌审网站列入新闻媒体进行管理,建立工作制度,加强技术监控,加大了即时新闻宣传量,力争网站建设走进全区旗县级前列,成为对外宣传乌审旗的一个重要渠道。 四、以人为本,着眼立人,深入推进了思想道德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 以群众为主体,以活动为载体,以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为目标,深入开展道德教育和实践活动,进一步增强了思想道德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实效。 弘扬传统美德,广泛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席尼喇嘛陵园、革命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挖掘乌审旗历史文化名人、革命先烈、革命遗址资源,利用节庆日组织开展瞻仰参观活动,大力宣传和弘扬民族精神。组织开展学习牛玉儒、任长霞、郑秀英等学习教育活动。继续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举办《纲要》培训班20期,培训干部群众1000余人,农村牧区宣传文化站组织广大农牧民举办《纲要》知识竞赛3次,进一步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切实抓好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与团委、妇联等部门联合开展了“税务杯”全旗青少年法律与公民道德知识竞赛、“6.26”禁毒宣传活动、“十位好母亲”、“十位好园丁”评选表彰等一系列活动,并对未成年人免费开放了旗内5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部分公益性文化设施。广泛开展了“校园拒绝,家庭拒绝”活动,营造了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坚持以人为本,深化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广泛开展了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以加星晋级为目标,精心组织了星级文明竞赛活动,集中时间开展了第六届“文明进万家”百日行动,命名“文明进万家”示范村5个,有效带动了农村的文明建设。深入开展了道德、治安、科技、文体、卫生、法律“六进社区”活动,极大地丰富了社区居民的精神生活。对2002年以来第一届重新认定的鄂尔多斯市级文明单位标兵、文明单位以及2008年新申报的市级文明单位标兵、文明单位进行了验收复查,切实夯实文明基础。今年我旗重新申报市级文明单位29个、市级文明单位标兵13个、自治区级文明单位5个、自治区级文明单位标兵1个,有8家单位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市级文明单位,2家单位被自治区命名为区级文明单位。 五、紧贴实际,服务群众,加快文化事业的繁荣与发展 1、抓群众文体活动。主动对接群众科技文化需求,春节期间,组织开展了正月十五灯谜展、焰火晚会、元宵文艺演出,电影放映、乌兰牧骑专场演出等文艺活动近百场次,观众达20多万人次。每周由各中小学、幼儿园在苏里格广场组织一次专场演出,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受到了社会各界好评。七一期间,举行了“庆七一歌会”大型文艺汇演,教师节举行了专场演出及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在全旗引起了广泛反响。围绕文化教育年这个主题,联合学校、社区以广场为中心,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成功举办了少儿书画现场大赛、草原文化成就展、“石化杯”青年歌手大奖赛等一系列颇有影响力的文化活动,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营造出了良好的文化氛围。对全旗文化户重新进行了登记造册,建档立卡,分等分类,明确职责。充分利用蒙古族传统敖包祭祀文化在我旗留存的优势以及蒙古族源远流长的歌舞文化,着手申报我旗为“草原敖包文化之乡”、和 “民族歌舞之乡”。 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多姿多彩的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家庭文化和广场文化,为干部群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倡导形成勤奋好学、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社会氛围。 2、抓基层文化阵地建设。把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列入宣传思想工作考评要求,组织开展了农村文化阵地建设调研。组织“三下乡”活动,全年举办理论宣讲180多场,受益农牧民3万多人;举办科技讲座195场,培训农牧民26000多人;举办文艺演出200多场,观众达1万多人;放映电影1750多场,乌兰牧骑深入农村牧区演出84场,为农牧民赠送科技图书600多册,科技信息报200多份。同时无偿开展卫生知识咨询、卫生保健、义务诊疗、技术帮扶。举办了乌审旗首届萨拉乌苏文化节民族地方文献和民族用品、工艺品展览,展出了由我旗文艺工作者创作的210多部体裁不同的小说、诗歌等文学作品和160件乐器、根雕、民族用品及工艺品。展览期间,自治区及市、旗各级领导和多位专家学者专程观看了展览,并给予了很高评价。注重工作创新,充分利用历代名人、革命志士、典故趣谈等相关资料整理成章,赋予爱国主义、传统文化和道德教育功能,成为宣传文化阵地建设的新亮点,深受广大群众欢迎。 3、抓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创新文化投入方式,整合文化资源,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新建成一级文化站1个,2008年10月,总投资1500万元、建筑规模达10000平方米,集影剧院、少年宫、博物馆、科技馆、健身中心为一体的综合性标志性文化建筑——文化活动中心已经建成,即将投入使用。全旗重点旅游项目的招商工作全面铺开,在利用传统方式招商的同时,还积极利用现代科技进行网上招商。目前已在鄂尔多斯旅游网旅游招商项目2个。引进并落地实施旅游业开发项目3个,对萨拉乌苏遗址、巴图湾水库、成吉思汗九游白纛进行综合开发,涉及引进资金1.84亿元,昭示着乌审西部第三产业发展将得到大幅推进,区域财政和农牧民收入得到明显提高。启动了巴图湾景区改扩建工程,《乌审旗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萨拉乌苏旅游区发展规划》通过专家评审,《九游白纛游牧生态旅游区总体发展规划》已完成初稿,预示着乌审旗旅游业从此将步入理性发展阶段。旅游业收入创历史新高,全旗旅游景点共接待游客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000万元。2008年7月,关于萨拉乌苏遗址文物保护规划(由中国文物研究所、北京工业大学、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做出规划文本)通过自治区级评审论证,部级规划论证审批已接近尾声。申报海流图庙、大石砭庙、巴图湾抗联旧址等14处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乌审召庙、蒙古大汗国九足白徽遗址、梅林庙、十里梁古墓群、郭梁古墓群等8处为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嘎拉图庙革命旧址、翁滚梁古墓群2处为部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嘎拉图庙革命旧址已经通过评审论证,顺利成为第六批部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今年,旗委政府委托乌审召生态绿色产业开发有限公司向国家商标局申请注册了“萨拉乌苏”、“乌审召”两个系列商标。系列商标共包括化工、燃料、皮张、毛肉、农作物、饲料、旅游业、药品、饭店、销售、建筑、房地产、工艺品等34类(件),此举为“以人为本,建设绿色乌审”的战略和拉动“四大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打响品牌化、推动产业化方面迈出了关键一步。10月份,由内蒙古博物馆和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文管所工作人员组成的联合工作组,在萨拉乌苏遗址杨四沟湾萨拉乌苏组地层中挖掘发现了70多件披毛犀骨骼化石,1件鄂尔多斯人胫骨化石,1件鹿化石,1件羊化石。这是萨拉乌苏遗址出土化石数量较大,方位明确、地理位置准确的一次发掘。同时,受鄂尔多斯市乌审旗人民政府委托,内蒙古文物局召集内蒙古文物专家在呼和浩特市内蒙古博物馆召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萨拉乌苏遗址”文物保护规划自治区级专家论证会,《萨拉乌苏遗址文物保护规划》已经顺利通过自治区专家评审。投资500万元对乌审召庙进行全面修缮。 4、抓文化市场管理。建立文化市场管理队伍,针对互联网、游戏机、音像、书刊等市场存在的问题,联合开展了专项检查整顿,全年共出动执法人员470人次,出动执法车辆145台次,警告、处罚违规经营场所6家,依法查缴非法出版物200多本,非法出版音像制品3120余张,查处违规经营网吧5家。在全旗安装了“净网先锋”网吧管理平台,和区、市网络文化市场对接联网,实现了网吧的集中管理和全程监控,丰富了监督方式,提高了管理效率,打击了非法经营活动,促进了我旗文化与出版物市场健康有序、不断繁荣。 5、抓文学艺术创作。我旗以“五个一工程”为龙头,在打响品牌战、推动产业化方面迈出了有力的步伐。坚持面向群众、贴近基层、多出精品的思路,全年共创作舞蹈6个,歌曲25首,小品、相声4个,器乐节目4个,进一步打造特色品牌,完善了大型民族风情组舞《敖包乃日》,并赴西安、郑州等地演出,受到普遍欢迎。在8月份召开的第三届内蒙古自治区乌兰牧骑艺术节上,乌审旗乌兰牧骑以其精湛的技艺征服了评委和观众,荣获集体演出金奖、团队一专多能奖等七项奖项。开展了全旗中小学生优秀作文征文大赛,并将优秀作文编辑成册,编纂出版了《乌审旗中小学生优秀作文选》、《乌审旗诗选》,着手收集整理中国民间故事乌审旗专版,目前,该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 六、增强素质,提高效能,进一步推进了宣传思想干部队伍建设 1、加强学习教育,推进效能建设。建立并坚持了每周一理论学习的制度,采取自由讨论、集中辅导等多种形式,组织了十六届四中全会、“两个条例”等学习20多场次,开展了向郑培民、牛玉儒、郑秀英等学习和党风廉政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了部机关干部的道德素养和理论水平。在新闻系统组织开展了“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工作队伍。 2、改进工作作风,加强创业竞赛。努力在宣传系统营造“充满正气、充满情谊、充满活力”的工作氛围,树立了“团结、求实、创新、奉献”的工作作风。在认真做好宣传思想本职工作的同时,致力于做好联系点工作,制定了联系点工作计划,多次深系点,为乡村理清发展思路,为群众办实事好事。一年来为联系点贫困户捐资2000多元;为帮扶户送去磷酸二铵7袋,碳酸氢氨24袋,折合人民币1800多元;部内领导干部还深系点指导了青贮、秋收工作,竭力改善贫困户生活;利用部内优势,通过宣传教育,激发广大贫困户的热情和积极性,发动贫困群众积极主动投身于扶贫工作,参与扶贫开发,从“要我脱贫”变为“我要脱贫”,通过自身辛勤劳动取得扶贫效果,为联系点农牧民进行政策、科学种植、养殖技术等培训2次,联系点农牧民培训人员达200多人。 3、落实责任目标,加强干部管理。加强宣传文化系统各单位的沟通与联系,及时总结工作、部署任务。开展了宣传思想工作考评活动,对宣传干部职工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量化工作任务,开创了争先创优的工作局面。切实加强文艺人才的培养,积极推进宣传文化系统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4、健全工作机制,做好日常事务。建立了宣传思想工作责任制,把宣传思想工作落实到科室。实行“全员写新闻”制度,积极向《绿色乌审》、《鄂尔多斯日报》、《内蒙古日报》等媒体编发稿件,部内同志全年在鄂尔多斯日报发表新闻300多条。及时向市委宣传部、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上送信息,在市《宣传信息》上编发信息5条,自治区《宣传工作》编发2条。组织开展了调研活动,推出了一批调研文章,增强了宣传思想干部分析问题、研究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共乌审旗委宣传部

2008年12月6日

上一篇:规划法论文范文 下一篇:就业创业指导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