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生态范文

时间:2023-02-26 03:51:49

绿色生态

绿色生态范文第1篇

绿色生态思想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与人文主义不同,绿色生态思想观察、考虑问题的出发点不再是自然界中狭隘的人类子系统,而是整个生态系统。绿色生态思想深刻地觉悟到:把人作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一味地满足人的欲望,很可能违背生态规律,破坏生态平衡,最终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从上述关于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伦理出发,生态思想认为要节制对自然资源、能源的掠夺性索取;要“恩泽鸟兽,惠及子孙”;要在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协调的过程中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8世纪英国思想家怀特是近代西方系统表述生态思想的第一人。其代表作、出版于1789年的《塞尔波恩的自然史》既是英美自然史学说的奠基之作,也为现代生态学的研究提供了最早的代表性观点。怀特把塞尔波恩近郊作为他的观察点,发现他所看到的一切构成了一个复杂的、处于变换中的统一生态整体,而每一种存在都对那块天地的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据此,怀特得出堪称给现代生态学奠基的重要结论:“自然是一个伟大的经济师!”怀特的生态学概念包含的另一个重要成分是发现、享受自然间田园式的和谐,指出自然的经济体系神秘而完美,仿佛“嘲弄着人类预知其详的自尊”。

生活于19世纪中叶的美国伟大浪漫主义生态思想家梭罗则被认为是把田园道德论发展为近代生态哲学的主要代表人之一。和怀特一样,梭罗坚持人类必须学会使自己去适应自然的秩序,而不是寻求自然或者改变自然。这位备受今人景仰的思想家提出值得每一个后来人深思的问题:“是地球要由人来改善,还是人打算生活的自然一些,从而也安全一些。”美国生态史学者唐纳德。沃思特在《自然的经济体系—生态思想史》一书中说:“这些人热切地感到,失去了自然的富有活力的洪流的接触,就是邀请疾病进入他的体内,导致灵魂的衰亡,因此,不与生态共同体联接在一起,就会有缺陷,就会生病,就会破碎,就会死去。”唐纳德。沃思特得出如下深刻结论:象梭罗这样的浪漫主义者们“不可避免地要与人文主义的道德传统发生冲突。人文主义者几乎可被称为反自然主义者”。唐纳德。沃思特指出,“在浪漫主义的信仰中最能共同接受的主题,是把自然当作一种精神源泉,赋予它至高无上的地位”。显而易见,自然主义的“绿色生态”与反自然主义的“以人为本”形同冰炭、水火不容!

今天,绿色生态思想已成为日益改变整个人类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一种国际思潮。绿色思想的广泛传播,促成了一系列国际环保组织的成立,推动着国际环境保护运动的蓬勃发展,为新世纪人与自然的协调和谐,为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

二、绿色生态住宅的基本要素

如果说现代住宅是从空间的角度去关注人们的生活,那么绿色生态住宅则是在现代住宅的基础上从更加宏观的环境与资源的角度关注人类的生活。它不仅仅是建立一套独立的住宅指标体系,而是要将住宅与环境、资源及人类的活动更加紧密地融为一体:不仅仅要注重空间的使用效率,而是要更加强调发挥环境和资源的效益。就其建造的基本要素而言,主要应体现以下六个方面。

(1)规划设计合理,建筑物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房间光照充足,通风良好。

(2)房屋围护结构要有较好的御寒、隔热功能,门窗密封性能及隔音效果符合规范要求。

(3)供暖、制冷及炊烧等要尽量利用清洁能源、自然能源或再生能源,全年日照在2500小时以上的地区普遍安装太阳能设备。

(4)饮用水符合国家标准,给、排水系统普遍安装节水器具,10万平方米以上新建小区,应当设置中水系统,排水实现深度净化,达到二级环保规定指标。

(5)室内装修简洁适用,化学污染和辐射要低于环保规定指标。

(6)要有足够的户外活动空间,小区绿化覆盖率不低于40%,无地面。

三、绿色生态住宅的类型

(1)生态住宅类主要提倡以艺术为本源,最大限度地开发生态住宅的艺术功能,把这类与艺术衔接的生态住宅当成艺术品去创造,去营造,使这类住宅无论从外部还是从内部看起来都是一件艺术品。

(2)生态智能类主要是以突出各种生态智能为特征,最大限度地发挥住宅的智能性。凡对人的居住能够提供智能服务的可能装置,都在适当的部分被置入,使主人可以凭借想象和简单的操作就可以达到一种特殊的享受。

(3)其他类型除以上2种外,还有生态宗教类、原始部落类、部分生态类、生态荒庭类住宅。

四、绿色生态住宅的特点——健康

绿色生态住宅又称“健康住宅”。生态住宅不只是绿化,而且,从规划上看,生态小区的总体布局、单体空间组合、房屋构造、自然能源的利用、节能措施、绿化系统以及生活服务配套的设计,都必须以改善及提高人的生态环境、生命质量为出发点和目标。另外,在具体设计上,注重绿化布局的层次、风格与建筑物要相互辉映,注重不同植物各方面的相互补充融合,例如,除普通草本植物外,注重观赏花木、阔叶乔木、食用果树、药用植物和芳香植物等的种植;同时注重发挥绿化在整个小区生态中其他更深层次的作用,如隔热、防风、防尘、防噪音、消除毒害物质、杀灭细菌病毒等,甚至从视觉感官和心理上消除精神疲劳等作用。而在房屋的建造上,则要考虑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的需要,注重节省能源,注重居住者对自然空间和人际交往的需求。生态住宅要把健康落在实处。房地产不是以卖地皮为最终目的,也不是以卖钢筋+水泥的房子为最终目的,更不是以卖概念和环境为最终目的,而是以营造符合人类社会发展和人性需求的健康文明新家园为最终目的。可以说,房地产是卖一种生活方式,是卖一种新文化,卖一种新社会和新的时尚。作为一个社区的业主,要真正享受社区健康文明新生活,不仅体现在房地产商的设计图上,也不仅是在房地产小区的配套硬件设施上,而是要落在社区服务软件上,要让人真正享受到身心愉悦。这才是进了健康文明的家园。

五、如何搞好绿色生态住宅的建设

所谓绿色生态住宅,是指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以有益于生态、健康、节能为宗旨,确保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确保居住者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完全处于良好状态,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融合,达到人与自然双赢的住宅。在国际上,通常把能体现三大主题的住宅称为生态住宅:以人为本,呵护健康舒适;资源的节约与再利用;与周围环境的协调与融合。

(1)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据了解,目前很多房地产项目招投标,设计单位只提供最基本的设计方案,具体牵涉到诸如保温、隔热、西向房间的遮阳等细节却往往被忽略。其实设计师的意识和对施工以及设计的控制能力,决定着住宅生态层次上的档次。设计绿色生态住宅时,要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学的基本原理及现代科技手段,合理安排住宅建筑与其它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式住宅和环境等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在设计的宏观定位中,应从创造生态环境的空间规划布局出发,分析住区朝向和风向,开辟阻止住区风道与生态走廊;应考虑建筑单体群体、园林绿化对于阳光与阴影的影响,规划阳光区和阴影区;应最大限度地利用住区地面作为景观环境用地,甚至可将住宅底层架空,使之用作景观生态场地;发挥住区周围环境背景的有利因素,或是借景远山,或是引水入区,创造山水化的自然住区;应注重动物、植物的引进和生物多样性,创造真正具有良性生态效果的住区环境。在绿色生态住宅设计中,具有良好的室内空气条件和较强的生态气候调节能力,以满足人们居住生活的舒适,使人、建筑与生态环境之间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系统是基本的要求。为此,应力求每户有通向住区之外的风廊通道;应充分利用绿化、地形、建筑、景观小品,尽量组织通透深远、层次丰富的景观空间;应以曲代直,在住区环境空间布局形态上避免横平竖直的建筑城市化形态,还住区自然园林空间的生态面目;应结合地点特征,努力创造出其他住区所没有的景观生态优势。“浦东世纪花园”的成功,就在于其在景观设计上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通过一条贯穿东西向的绿色景观主轴将各部分的中心绿地紧密相连,并通过各个休闲步行绿轴向每一个组团绿地、休闲绿地、宅间绿地渗透,形成一个连续的由点到面的整体绿化景观系统。并在中央绿地中突出湿地植物特色,巧借紧邻的大型生态公园(世纪公园)辐射的鲜氧,建成了一座独具特色的完全生态化社区。

(2)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当今地球上的自然资源,经过产业革命以来长期掠夺性的开发攫取,人们已经开始惊呼能源危机了。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更加紧缺,其占有量不及世界平均值的一半。如人均耕地面积不及世界人均值的47%,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世界人均值的1/4(人均林地和草地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9和1/3.而我国的能耗总量却位于世界第二,其中燃煤总量占世界第一,二氧化碳排放量为世界第二,资源的短缺及生态的破坏为世所罕见。本世纪,我国的住宅需求量仍将逐年增加。传统的住宅建设需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消耗大量的能源。绿色——作为新世纪住宅的主旋律,应体现节地、节水、节能、治污。建造绿色生态住宅,不仅要尽量减少和高效利用如煤、电、水等不可再生资源,还要尽可能充分利用如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生物能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再生能源以及废弃物转换为能源如沼气等的回收利用。随着新能源逐步普遍推广利用,特别是再生能源用于住宅建筑的降温、保温、隔热、采光、炊事以及其它家居生活管理设施的需要,必然促进人类生存环境发生根本性的变革,甚至影响住宅建筑的形体和空间的变革。

(3)营造住区的自然生态目前,国内不少建筑是先建楼后造景,在小区内设置大面积的人工环境,如大型的铺地广场、硬质的道路地表、枯山死水等。其实这种人为的片面地追求环境景观的气势和新意的做法,是逆自然的,并不利于区内小环境的正常生态循环,反而会增加日后环境的护养管理费用。建设生态住宅,一定要注重研究住区内植被、微生物、动物和人之间的关系,强调自然对人的影响,强调各种生物之间是共生共荣、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根据自然法则来对这些元素进行合理配置。通过植被的多样性、自然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化学污染的降低,来营造住宅区的环境质量。

五、结语

面向21新世纪,走“可持续性发展”之路,维护生态平衡,营造绿色生态住宅将是人类必然选择。在住宅建设和使用过程中,有效利用自然资源和高效节能材料,使建筑物的资源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降到最低限度,使人类的居住环境能体现出空间环境、生态环境、文化环境、景观环境、社交环境、健身环境等多重环境的整合效应,从而让人居环境品质更加舒适、优美、洁净,让人类的明天更加美好!

摘要:本文从绿色生态思想的由来入手,从生态住宅的组成要素,生态住宅的类型及特点两个方面,对绿色生态住宅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如何建设生态住宅的建议。

绿色生态范文第2篇

关键词:绿色生态;建筑设计;设计原则;设计原则;设计策略

一、关于生态建筑的概念

生态学是一门关于研究有机体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它把传统的动植物研究扩展为人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其中共生与再生原则表明了不同物质之间的合作共存和互利关系,以及自然界中物质资源的有限性问题。

二、绿色生态建筑设计原则

1、讲究节约能源

绿色生态建筑,最重要的是要遵循节能原则,也就是节约能源、资源,无害化、无污染、可循环。建筑材料使用应尽可能利用可降解、可再生的资源,同时还要严格做到建材的无害化(无污染,无辐射)。绿色生态建筑的设计,要求利用各种手段来创造一个有利于人们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实现向自然索取与回报的平衡,构建一个和谐高效利用能源的生存环境。

2、讲究生态和谐

建设绿色生态建筑,其次要做到生态和谐。也就是要注重研究建筑物旁边的植被、微生物、动物和人之间的关系,强调各种物体之间的共生共荣,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些都可以通过植被的多样性、自然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化学污染的降低来体现,这样就营造建筑旁边的环境质量。

3、设计科学,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应当是设计的根本原则。这是因为,人是社会的主体,追求高效节约决不能以降低生活质量、牺牲人的健康和舒适性为代价。在以往设计的一些太阳能建筑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服务于经济落后地区的,其室内热舒适度较低,没有认真做到合理设计和以人为本。随着人们生活水准的不断提高,这种低标准的“绿色生态”建筑很难再有所发展,也必将被社会所淘汰。从另外一个层面来讲,这与国家宏观要求也是相符的。

三、实现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的策略

1、采用各种节能技术

为了实现低耗减排目标、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可以充分利用新能源开发建筑的蓄热、保温技术。在绿色生态建筑设计时,可根据区域性特点,利用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水力能、潮汐能、生物能等新能源在建筑建设和使用过程发挥的生态效应。特别是太阳能技术的充分利用,包括被动式接受技术、太阳能集热技术和太阳能光电转换技术等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这是建筑设计绿色生态化模式的显著特征。

2、实现建筑内部环境设计

(1)实现能源系统进行优化设计。实现绿色生态建筑的能源利用,不但要对常规能源系统进行优化设计,更要注重绿色能源的利用,要将建筑节能放在首位。绿色生态建筑节能,设计师首先要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①把建筑设计提高到比较高的水准。

②找到合理的优化的新能源的解决方案。

③寻求建筑艺术与能源方案的完美结合。当然,在做好上述的工作后,还可以因地制宜地利用绿色能源,如采用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能等,这些能源都具有无污染、可再生的优势。

(2)实现声光环境系统设计。在绿色生态建筑平面设计时,针对光环境设计来看,提倡使用新能源提供的绿色照明,如利用太阳能发电,可解决部分日常照明。其次,室内应量采用自然光,鼓励使用节能灯具,节约能耗。另外,还要注意避免由附近建筑的玻璃折射以及其他的光污染。针对声环境设计来看,设计师应考虑将卧室设置在背向噪声源的方向,这样可降低噪音30dB;采用隔音窗也能显著阻隔室外噪音;在住区沿路适当栽植绿色植物,对降噪也有一定效果。

(3)实现水热环境系统设计。绿色生态建筑的建设关键是节水,同时要考虑水质和水量两个问题。一般的,绿色生态建筑可采取的节水措施有:采用节水节能型供水设施;建立雨水收集系统、污水处理系统就地将污水处理成中水(中水意为城市污水或生活用水经处理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可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水);景观用水要专门设计并将纳入中水系统一并考虑。热环境的实现更为重要。建筑区的热系统应满足居民的供热舒适度的要求,以及建筑节能和环保的要求。冬季供暖的室内温度宜在20~24℃ ,夏季空调的室内适宜温度为22―27℃。可采用采暖、制冷、生活热水三联供的热环境技术,或在各户安装散热器温控阀,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4)实现智能系统设计。目前,大量电子通讯和自动化技术在建筑中得以运用,出 现了智能化建筑,可以根据温度、湿度、风力的情况自动调节“智能壳体”的开闭和空调量,保证了智能化大楼中智能化生产和脑力劳动的高生产率。因此,绿色生态建筑的发展也需要推进智能化的发展,进行智能系统设计。

3、实现建筑外部环境设计

建筑外部结构设计主要体现在环境绿化上边。

(1)绿化可以有创造性思路,可以与当地自然环境、资源、社会、人文等背景相结合,创造性地保护和利用已有条件。例如从整体出发,通过借景、组景、分景、添景多种手法,使住区内外环境协调。

(2)应该注重建筑周围环境的绿化。应该尽量减少硬质铺地,扩大草坪面积,并尽可能多种植高大乔木。因为乔木的绿化效果要比同面积的草坪高几倍。目前,多数住宅小区常采用水泥砖铺地,这对小区环境很不利,应尽量采用具有渗透性的生态铺地,如格状铺地砖,方格中可以种草等。这样,通过两个方面的努力,建筑外部环境设计要求就得以实现。

4、节能降耗,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 因地制宜,合理设计,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建筑的规划布局应根据各地不同,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使建筑群的规划布置和建筑物的平面布置有利于自然通风和采光,保留自然水域面积,增加植物绿化形成小区微气候。设计时采用南北向或接近南北向,使建筑冬季可以增加太阳辐射得热,夏季可以减少太阳辐射得热,且与当地夏季的主导风向一致。建筑物的单体设计应控制其体型系数,将体型系数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以减少其护结构的传热损失,降低建筑能耗。

(2) 注重使用节能的绿色建筑材料,提高房屋建筑的保温隔热功能注重实用新型的墙体材料和有利于环保的建筑材料,目前影响建筑能耗最直接的因素是建筑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的优劣,我国现有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普遍较低,直接影响了室内热舒适度。处于夏热冬暖地区的福州,夏天普遍需要空调,冬天甚至需要采暖,建筑整体的耗能量大。因此,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是建筑节能的最有效手段。

(3)充分采用新型节能科技,使用可再生能源。注意推广节能新技术的应用,实现建筑节能,一方面通过降低建筑能耗的各种手段,另一方面要利用太阳能等自然资源,减少常规能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保持生态平衡。在我国中西部的广大地区,一方面是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相对落后,另一方面却是各种自然资源极为丰富。这就要求在建筑设计中,充分利用太阳能、风力、沼气、地热和有机废弃物的再生资源,从而在不影响使用功能的同时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结束语:绿色生态建筑必将成为今后建筑的趋势,设计师应把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居住,生活建筑,有机的结合到自然中去,使人、建筑和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形成一个良性的系统,以实现建筑的生态化。

参考文献:

[1] 沈锦林.试论生态建筑的设计原则及其实施要诀[J].建材技术与应用,2010(10).

[2] 郭大坤.浅析现代生态建筑设计的原则及方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6).

[3] 李效军 陈翔.可持续的生态建筑设计[J].建筑学报,2010,5.

绿色生态范文第3篇

立足怒江高原自然资源禀赋,发展规模经营,建设高原特色农产品产业体系;立足人口较少民族农民增产增收,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加强以科技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建设……近年来,怒江州创新体制机制,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效益,力促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2015年5月,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中盛生态产业有限公司获得了云南省财政厅、农业厅300万元的现代庄园项目建设扶持资金,成为怒江州首个获得现代庄园建设项目的企业。目前该公司已建成全省滇重楼品种最齐全的集试验、示范、推广为一体的滇重楼基地200多亩,已完成种植核桃1200余亩,核桃林下种植滇重楼200多亩、金铁锁100多亩,秦艽、云当归等中药材100余亩,现代农业渐成规模。

2015年,怒江州充分利用地热河谷光热资源,积极推广峡谷特色生态种植业,发展优质中药材、特色畜禽、特色经作、木本油料、高山杂粮五大特色产业为主的特色生态农业体系。全年完成蔬菜种植面积14.3万亩,较上年增0.3万亩;完成云黄连、秦艽、重楼、木香等优质中药材14.32万亩,较上年增0.18万亩;完成新增草果面积23.8万亩,使全州草果面积累计达到66.41万亩;完成油料面积5.19万亩,较上年增0.79万亩。完成以冬小麦、冬薯类、冬油菜、冬早蔬菜等作物为主的冬季农业开发项目面积36.15万亩,比上年增加1.15万亩,实现冬季农业开发总产值1.5亿元,比上年增加0.25亿元。全年实现种植业总产值9.4亿元以上,较上年增长10%。

为推动怒江峡谷特色生态农业的多元化、多样化发展,怒江州农业部门狠抓重点科技措施的落实,强化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科技推广创新应用,抓好动物疫病防控和畜牧业生产、“百万亩”中药材基地建设,确保粮食增产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增加。

绿色,是怒江州农业奋进的底色,也是怒江州农业的潜力所在。

“十三五”时期,怒江州农业部门将突出抓好优良品种、农业大户、农业庄园、专业合作社、产品加工、市场建设、产品营销、品牌培育关键环节,着力开发林、畜等系列产品。峡谷特色生态农业的发展推动着怒江州绿色生态优势向现实经济优势的转化,破解着“生态不经济、经济不生态”问题,释放出昂扬向上的“生态红利”;现代农业的种子在千里峡谷的丰饶中孕育、生长。如今,绿色成了怒江州后起发展的突出优势,生态变成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宝贵财富,绿色发展的理念催生出一缕缕新农耕文明的曙光,必将成为怒江州跨越发展的强劲动力。

绿色生态范文第4篇

绿色生态研究的定义与内容

绿色代表着生命,象征着希望;生态表现着自然,表现着朴素。我们认为,“绿色生态”教育是以生态学观念为价值取向所形成的一种绿色教育新理念,本幼儿园绿色生态特色研究以“绿色、环保、低碳”为核心内容,以“以人为本、关注生命”为教育重点,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培养幼儿的兴趣,开发幼儿的潜能,从而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结合本园实际,我们把绿色生态特色研究内容定位在以下几点:

第一,基于儿童立场的园内绿色生态资源的开发与实践研究,包括绿色环境的创设研究,小班、中班、大班幼儿绿色种植活动的研究,园内绿色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的挖掘研究等。

第二,基于溧阳本土文化的开发与挖掘研究,包括溧阳自然文化的挖掘研究、人文文化的挖掘研究、民间饮食文化的了解与传承研究、物产的研究等。

第三,基于幼儿绿色生活方式的行为与实践研究,包括基于儿童立场的幼儿园环保与低碳内容,儿童立场的环保和行为方式,绿色生活的意义、内容及方法等。

第四,基于儿童立场的家园共育开展绿色生态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研究,包括如何向家庭和社区传递绿色生态理念的研究,家园共育开展绿色生态活动的内容研究。

本园所具备的研究条件

“办园特色”是幼儿园根据自身的传统和优势,运用先进的办园理念,在长期办园实践中逐步形成并通过幼儿园一日活动在教育思想、培养目标、课程内容以及幼儿园文化、环境等多方面综合体现出来的办园风格和特征。开展特色研究需要多方面的条件支撑。

本园是一所创办于20世纪50年代的老牌幼儿园,附属于江苏省溧阳市实验小学,幼儿园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有着丰富的自然环境资源,这为本园开展绿色生态特色研究提供了环境资源。

园内教科研氛围浓厚,早在20世纪90年代,幼儿园就开展了课题《构建幼儿生态教育模式的研究》,并得到了幼教专家赵寄石教授的亲自指导;2001年至2006年,幼儿园开展了省级课题《幼儿园生活化园本课程的研究》,积累了课题研究、课程开发的实际经验,这些都为本园开展“绿色生态”特色研究作了强有力的铺垫。

本园所处江苏省溧阳市是生态旅游城市,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美丽的天目湖、南山竹海吸引着无数的中外游客,茶叶、板栗、竹笋、乌米饭等绿色环保食品更是丰富多彩,伍子胥的传说、史贞女的故事、溧阳话的由来等溧阳文化更是博大精深,这些都为本园开展绿色生态研究提供了依据,也充分说明本园具备开展绿色生态特色研究的条件。

营造绿色环境是研究的前提

通过学习,我们深深认识到环境在特色教育中的作用,幼儿良好生态意识的养成,需要在良好的环境中熏陶和萌发。

一方面,要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使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幼儿之间、教师和家长之间形成平等和谐的关系。幼儿园要以“教育就是服务”为办园理念,倡导教职工进行微笑服务、平等教学。

另一方面,在幼儿园内营造绿色的自然环境,如紫色长廊、四季花园、生态园地等,让园内一年四季鸟语花香、树木葱葱,孩子们犹如置身于大自然中。同时,还可以根据季节特点以及幼儿的年龄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绿色种植活动,如大班开展爬藤类植物种植,中班开展麦苗、青菜等农作物种植,小班开展蚕豆、大蒜等常见植物种植;还充分利用环保型的废旧材料如废旧油桶、雪碧瓶、水果箱、茶叶罐等进行种植,并在摆放形式和种植内容、器具上进行研究,把它作为一种课程来实施,引导幼儿自主观察,发展孩子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在幼儿园近100米的阳台上,200多盆精心栽培的植物,形成了一条美不胜收的绿色画廊,为幼儿提供了一个观察大自然环境的平台。

此外,在整体环境创设上,幼儿园充分利用自然、低碳、环保的材料表现溧阳文化,宣传环保、低碳。如表现溧阳故事的“竹林深处”“天目湖畔”“茶园飘香”等板块。本园还制作了醒目的“绿色环保行动”宣传版面和标语,倡导节约用水、珍惜纸张、随手关灯等环保习惯;幼儿园及各个班级都设有环保箱,收集废旧电池、纸张等,从细微做起,营造一种和谐、绿色、低碳的氛围。

建构特色课程是研究的根本

本园开展绿色生态特色研究,立足点是培养幼儿生态、环保意识,倡导低碳生活方式,促进每一位孩子得到较好的发展。我们深深知道,活动是促使幼儿发展的保障,课程是活动的载体。

一日活动皆课程 我们坚持“一日活动皆课程”的理念,首先把“绿色生态”特色研究的目标、内容、理念贯穿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例如,利用废旧材料和幼儿、家长一起制作丰富多彩的幼儿户外活动器械,盥洗室贴上节约用水的标志;在幼儿生活活动中,教育幼儿节约用水、用电;在幼儿游戏、学习时,尽可能给幼儿提供环保、低碳的操作材料。在幼儿一日活动内容的安排上,70%是以《幼儿综合活动丛书》教材为主,30%安排绿色生态特色课程,如小班、中班、大班幼儿每周安排1次至2次绿色生态特色游戏活动,每班游戏做到有目标、有计划、有落实;每学期小班、中班、大班幼儿均安排2次至3次绿色生态主题活动,通过课程的实施促进幼儿的发展。

主题活动显特色 其一,确定不同年龄段幼儿的不同目标。本园在开展绿色生态特色研究的过程中,多次带领教师开展沙龙、研讨等活动,对特色研究的内容和目标等进行一次次的梳理和定位。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经过多次思维碰撞,本园把大班幼儿的研究重点主要定位在培养幼儿环保意识,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向家庭和社区宣传绿色理念上,重体验、表达、理念的宣传及习惯的养成;中班幼儿的研究重点主要是感受家乡文化,如竹文化、茶文化等,重幼儿的感受、理解及情感的培养;小班幼儿的研究重点主要是了解家乡特产,重认知、感受、体验及兴趣的激发。其二,精心设计每个主题活动。结合园内资源,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如“幼儿园的树”“幼儿园的植物要过冬了”“参观小学”“小学部男教师来园上课”等,使幼儿园的资源物尽其用,使幼儿在活动中得到发展。溧阳人文资源丰富,文化博大精深,如何更好地让幼儿感受家乡文化?本园通过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来进行,如开展主题活动“家乡的绿色食品”“美丽的家乡”等,引导幼儿关注自然、关注绿色,热爱家乡。

特色研究最大的受益者

自2008年本园开展“绿色生态”特色研究以来,我们深深感受到孩子是特色研究最大的受益者,每一次的特色活动都使孩子们学到了很多,幼儿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绿色、环保、低碳”,在活动中,幼儿的认知、语言、情感等得到了发展。

开展《低碳生活,从我做起》这一主题活动后,我们的孩子和家长是这样说的。孙炎小朋友说:“爸爸你要少抽烟,妈妈要多走路,少开汽车!低碳生活从我们做起。”亮亮小朋友说:“我可以节电,做到随手关灯,不在房间的时候做到把灯关掉。”亮亮的家长说:“孩子回家讲了很多低碳生活的事情,我们决心从我们全家做起,创造美好生活!”嘟嘟的家长反馈说:“嘟嘟现在是家里的节能减排小卫士,让妈妈少开汽车,不能乱砍树苗,要随手关灯,真棒!”从这些话语中,能真切感受到孩子的发展。

可以说,促进每一位孩子的发展是特色研究的最基本的目标,在开展特色研究的过程中,教师、家长和孩子要一起成长,共同收获成功的喜悦。以上这些思考和感悟,也将促进本园将特色研究进行得更深入。

绿色生态范文第5篇

讽刺,是在人工化的白色土地上,人们还是依恋真正的森林,试着重组亲手破坏的一切。

叶绿素于红外线摄影下呈现出独特的金黄色。

用镜头追逐及捕捉大街小巷从不起眼的绿林,引证花草树木金光灿烂的顽强生命。

在时空错配的城市空间,发掘现实的矛盾点。

都市化对大自然不断驱逐。”

――萧伟恒

萧伟恒是一名纪实摄影师。通过相机镜头,他总能发现许多与众不同的看世界的视角。对他来说,摄影不仅仅是拍摄现实场景,还是沟通的途径之一。萧伟恒是在香港城市大学创意媒体学院接受的摄影教育,主修“批判跨媒体实验”。其实,萧伟恒从13岁便开始自学艺术,一直对纪实和艺术摄影有很大的热情,他的相机讲述的都是我们身边的故事。

《逐“绿”都市》一组作品选取的都是香港地标性的建筑和地点,同时也是商业和经济发展的象征。在这些场景中,摄影师通过红外拍摄的方法,用心利用空间布局,将树的形象拟人化。用环境人像般的拍摄手法将树或自然绿植置于香港繁华的建筑和人流中,似乎在一个有强烈压迫感的牢笼中。

红外效果拍摄出的树色彩发生改变,在香港灰白色调的城市建筑中孤独地生长着、抗拒着,却显得那么势单力薄,而红外拍摄似枯黄的效果似乎正与这些植物的倔强矛盾地统一于一体,表达了作者的感叹:“树木就在影像中发出最后哀号,直至一切被石屎取代。”另外,都市中的绿色树植是人们生活环境中经常被忽略的一部分,红外拍摄的色彩转变也为作者的主旨表达起到强调作用,而不会被其他景物喧宾夺主。

照片的设计安排上,每幅植物所占画面的大小和疏密程度都有所不同,直至绿色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远了,取而代之的是面积越来越大的灰白色城市建筑,即作者口中的“石屎森林”(如图,荃湾西港铁站及维多利亚港铜锣湾)。

绿色生态范文第6篇

【关键词】生态;低碳;绿色

中图分类号:F23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的历史时期,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日益凸显。水土流失、土地资源污染、草原“三化”、江河湖泊水质下降、森林草地生态功能衰退,污染排放,生态环境污染等问题依然很严重。实现绿色建筑、生态建设是利国利民的大事。

一、转变建筑业发展方式

加快发展绿色建筑,不仅是转变我国建筑业发展方式和城乡建设模式的重大问题,也直接关系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国家的长远利益。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绿色生态城区和绿色建筑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镇,实现美丽中国、永续发展的目标,技术标准体系逐步完善,创新研发能力不断提高,产业规模初步形成,示范带动作用明显,基本实现城乡建设模式的科学转型。新建绿色建筑10亿平方米,建设一批绿色生态城区、绿色农房,引导农村建筑按绿色建筑的原则进行设计和建造。实施100个绿色生态城区示范建设。按照绿色生态城区标准规划、建设和运行。紧紧抓住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战略机遇期,牢固树立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以绿色建筑发展与绿色生态城区建设为抓手,引导我国城乡建设模式和建筑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城镇化进程的低碳、生态、绿色转型; 促进城镇人居环境品质的全面提升;以绿色建筑产业发展引领传统建筑业的改造提升,促进低碳经济的形成与发展。实现区域资源效率的整体提升。 划分重点区域发展绿色建筑。西部地区扩大单体建筑示范规模,逐步向规模化推进绿色建筑过渡。高污染产品,大力推广可再生能源技术的综合应用,培育绿色服务产业,形成高效合理的绿色建筑产业链,推进绿色建筑产业化发展。在推动力方面,由政府引导逐步过渡到市场推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提升企业的发展活力,加大市场主体的融资力度,推进绿色建筑市场化发展。

二、建立政府激励机制

结合城镇体系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制定绿色生态城区和绿色建筑发展规划。推进绿色生态城区的建设要切实从规划、标准、政策、技术、能力等方面,加大力度,创新机制,全面推进。建立并完善适应绿色生态城区规划、建设、运行、监管的体制机制和政策制度以及参考评价体系。建立并完善绿色生态城区标准体系。加大激励力度,形成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和贷款贴息等多样化的激励模式。进行绿色生态城区建设专项监督检查,纳入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专项检查制度,对各地绿色生态城区的实施效果进行督促检查。五是加大对绿色环保产业扶持力度,制定促进相关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建设绿色生态城区的城市应制定生态战略,开发指标体系,实行绿色规划,推动绿色建造,加强监管评价。制定涵盖城乡统筹、产业发展、资源节约、生态宜居等内容的绿色生态城区发展战略。建立法规和政策激励体系,形成有利于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的环境。建立包括空间利用率、绿化率、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绿色交通比例、材料和废弃物回用比例、非传统水资源利用率等指标的绿色生态城区控制指标体系,进而制定新建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指导绿色生态城区全面建设。 在绿色生态城区的立项、规划、土地出让阶段,将绿色技术相关要求作为项目批复的前置条件。完善绿色生态城区监管机制,严格按照标准对规划、设计、施工、验收等阶段进行全过程监管。建立绿色生态城区评估机制,完善评估指标体系,对各项措施和指标的完成情况及效果进行评价,确保建设效果,指导后续建设。

三、全寿命周期的管理模式

建立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的管理模式,注重完善规划、土地、设计、施工、运行和拆除等阶段的政策措施,提高标准执行率,确保工程质量和综合效益。制定并逐步实施村镇建设规划许可证制度,对小城镇、农村地区发展绿色建筑提出要求。提高自主创新和研发能力,推动绿色技术产业化,加快产业基地建设,培育相关设备和产品产业,建立配套服务体系,促进住宅产业化发展。推动绿色建筑产业化,以产业基地为载体,推广技术含量高、规模效益好的绿色建材,并培育绿色建筑相关的工程机械、电子装备等产业。积极发展太阳能采暖等综合利用方式,大力推进工业余热应用于居民采暖,推动可再生能源在建筑领域的高水平应用。 促进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积极推进地级以上城市全面开展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推行建筑垃圾收集、运输、处理、再利用等各项工作,加快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装备研发推广,实行建筑垃圾集中处理和分级利用,建立专门的建筑垃圾集中处理基地。建立绿色建筑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全面培训绿色生态城区规划和绿色建筑设计、施工、安装、评估、物业管理、能源服务等方面的人才,实行考证并持证上岗制度。加快绿色建筑技术支撑服务平台建设,积极鼓励相关行业协会和中介服务机构开展绿色建筑技术研发、设计、咨询、检测、评估与展示等方面的专业服务,开发绿色建筑设计、检测软件,协助政府主管部门制定技术标准、从事技术研究和推广,支持绿色生态城区建设,资金补助基准为5000万元,具体根据绿色生态城区规划建设水平、绿色建筑建设规模、评价等级、能力建设情况等因素综合核定。对规划建设水平高、建设规模大、能力建设突出的绿色生态城区,将相应调增补助额度。支持地方因地制宜开展绿色建筑法规、标准编制和支撑技术、能力、产业体系形成及示范工程。鼓励地方因地制宜创新资金运用方式,放大资金使用效益。大力扶持绿色建筑咨询、规划、设计、施工、评价、运行维护企业发展,提供绿色建筑全过程咨询服务。 完善绿色建筑创新奖评奖机制,奖励绿色建筑领域的新建筑、新创意、新技术的因地制宜应用,大力发展乡土绿色建筑。三是加强绿色建筑全过程包括规划、设计、建造、运营、拆除从业主体的资质准入,保证绿色建筑的质量和市场有序竞争。建立绿色建筑从业人员(咨询、规划、设计、施工、评价、运行管理等从业人员)定期培训机制,对绿色建筑现行政策、标准、新技术进行宣贯。加强高等学校绿色建筑相关学科建设,培养绿色建筑专业人才。

四、结 语

绿色生态范文第7篇

关键词:建筑设计绿色生态 技术

abstract: the importance of green ecological design application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in the overall design, Green eco mode on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of this article and its strategy was elaborated, building green ecological mode should be the concep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health, its people-oriented, economical, environmental adaptability and social characteristics.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interior design, outdoor design and technical analysis of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strategy of Green eco-mode. I light of its own experience, on the models of eco-green ecological architecture design related problems and solving methods in order to peer reference reference.

Key words: Green eco technology for architectural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20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自工业化时代以来,世界经济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人与自然之间的冲突日益加剧,我们生活的自然环境和居住环境也在不断恶化。这种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模式表现在建筑业上就是:建筑设计、建造和使用大都采用一种大规模机器运作的实用功利化技术模式,其目标在于追求直接的经济利益,这一模式在给人类创造大量的居住空间的同时,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城市自然环境的恶化和人情文化的淡薄[1]。因此,随着后工业化时代的来临,各国对环境的重视度持续加强,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建筑设计师开始重新审视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试图从建筑设计入手,从根本上消除建筑对人类健康、能源与环境的不利影响。建筑设计的绿色生态化模式就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

一、建筑设计的绿色生态化模式及其特征

建筑设计的绿色生态化模式是指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的指导下,以健康、节能和环保为宗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环境,改善建筑规划、建筑方案、建筑建材和技术,使整体建筑环境达到低耗、环保、高效、节能、生态平衡的效果,最终实现人、建筑、自然和社会协调发展的新型建筑设计模式。

一般而言,建筑设计的绿色生态化模式有以下四个基本特征。

1.以人为本。绿色生态化模式要求在建筑设计中采用耐久、可重复使用的环保型绿色建材,改善室内外色光环境和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自然清洁能源等措施保护人类的身心健康,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给人类健康带来的损害。

2.经济性。绿色生态化模式要求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追求经济效益,力图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高质量的建筑,此外还需要开发和利用红外反射技术、太阳能能装置等新节能技术减少能源的损耗和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3.环境适应性。绿色生态化模式要求建筑设计应强调与环境协调,尽可能的维护外部环境,并充分发挥环境效益;建筑的选址、平面、剖面设计都应遵循与环境共生的原则,充分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并与环境特点与气候特征相适应。

4.社会性。绿色生态化模式要求建筑空间和使用功能应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建筑设计要给未来发展留有足够的弹性,在空间上具有包容性,功能上具有综合性,使用上具有灵活性、适应性和可扩展性。

二、建筑设计绿色生态化模式的实施策略

建筑设计的绿色生态化模式的实施策略主要是指如何在现代都市建筑中引入自然生态化的环境,再现自然生态,实现人、建筑、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相互协调、交相辉映。其具体实施可以从室内设计策略、室外设计策略和技术策略三个方面进行。

1.室内设计策略

通过中庭生态化设计和缓冲空间生态化设计来说明室内设计的策略。

(1)在实施绿色生态化模式进行中庭设计时,一方面要使中庭成为光线与气流的通道,起到“光井”与“烟囱”的作用,使阳光由中庭渗入建筑,通过阳光的收集、反射装置达到内部空间,这样既排出了室内的湿气和浊气,又形成了空气的流动,使人与自然相接触的同时,减少了机械通风和空调的需求;另一方面,使绿化与中庭相结合,将绿化体系引入建筑室内,这样不仅形成优美的景观,而且通过植物的新陈代谢,可以改善室内的空气质量。

(2)“缓冲空间”是在建筑主体与室外环境之间用玻璃幕或墙体围合出一个大空间,是室内外的一个缓冲地带[2]。在实施绿色生态化模式进行缓冲空间设计时,主要目标是节能,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起到保暖、隔噪音和通风的作用。

2.室外设计策略

建筑室外设计的生态化策略主要从屋顶设计和幕墙设计两个方面来分析。

(1)在屋顶设计上,绿色生态化策略要求建筑物屋顶的设计应根据不同区域情况进行不同作用的节能设计。

(2)在幕墙设计上,绿色生态化模式在建筑幕墙设计上最为常用的策略是“双层皮”幕墙策略。“双层皮”幕墙主要针对以往玻璃幕墙耗能高、室内空气质量差等问题,用双层体系(一般为玻璃)作维护结构,提供自然通风和采光、增加室内空间舒适度、降低能耗,从而较好的解决了自然采光和节能之间的矛盾[3]。此外,在双层皮间设置的遮阳百页比普通建筑使用的内置百页具有更佳的遮阳效果,同时由于免受风雨侵袭和阳光直射,对其运营、维护、更新也将更加方便。

三、技术策略

1.选择生态环保的绿色建材

建筑设计的绿色生态化模式要求要选择具有优异环境协调性的建筑材料,包括:

(1)承重材料与填充材料,如生态水泥、生态高性能混凝土、钢材和木材(包括木材、纸张、竹)等;(2)保温材料,包括透明绝热材料、外墙保温涂料等墙体保温材料、自控光热屋面板与结构层复合而成的自控光热屋顶保温材料等;(3)建筑围护材料——玻璃,如热反射玻璃、吸热中空玻璃、硅气凝胶特种玻璃、安全玻璃、自洁净玻璃、光电玻璃和自动调光玻璃等;(4)对人的健康损害较少的非有机溶剂型涂料,生态卫生陶瓷等生态建筑材料。

2.采用各种节能技术

为了实现低耗减排目标、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可以充分利用新能源开发建筑的蓄热、保温技术。在绿色生态建筑设计时,可根据区域性特点,利用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水力能、潮汐能、生物能等新能源在建筑建设和使用过程发挥的生态效应[4]。特别是太阳能技术的充分利用,包括被动式接受技术、太阳能集热技术和太阳能光电转换技术等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这是建筑设计绿色生态化模式的显著特征。

3.智能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可以采用智能管理技术,例如将计算机技术、多媒体现代通信技术、环境监控技术与热敏反应技术等新智能管理技术运用到建筑设计中,推广可持续性的生活方式。还可以开发出人性化的智能设计,如设计出会呼吸的玻璃幕墙、智能采光窗、室内自动调湿装置等,为人们创造安全、高效、舒适、环保节能的宜居环境。

四、结束语

建筑设计的绿色生态化模式是未来建筑设计业的发展趋势,未来建筑设计需在绿色生态模式的指导下,以人为本、科学设计,在保证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的前提下,节约与合理利用可再生资源,实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然而,目前我国在建筑设计的绿色生态化模式推广上还存在技术上的诸多难题,还需要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结合国情,开创适合我国生态建筑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 刘虹,王凌.生态策略在建筑设计中的价值与运用[J].热带建筑,2004,2(4):1.

[2] 刘振,迭勇,王少强.生态建筑设计与建筑设计生态化趋势[J].陕西建筑,2008(1 0) :1 6.

[3] 房志勇,等.建筑节能技术[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8:132.

绿色生态范文第8篇

关键词:绿色生态住宅健康建设

进入21世纪,伴随中国住宅业的突飞猛进,“绿色生态住宅”这一概念开始引入国内,形形的绿色生态住宅涌现于全国。然而如何定义绿色生态住宅?衡量标准究竟是什么?对这些问题认识不清,就无法把绿色生态住宅这种历史潮流的必然选择与急功近利的商业炒作区别开来,就难免出现一些见效于国际社会的错误思想。

一、绿色生态思想的由来

绿色生态思想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与人文主义不同,绿色生态思想观察、考虑问题的出发点不再是自然界中狭隘的人类子系统,而是整个生态系统。绿色生态思想深刻地觉悟到:把人作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一味地满足人的欲望,很可能违背生态规律,破坏生态平衡,最终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从上述关于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伦理出发,生态思想认为要节制对自然资源、能源的掠夺性索取;要“恩泽鸟兽,惠及子孙”;要在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协调的过程中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8世纪英国思想家怀特是近代西方系统表述生态思想的第一人。其代表作、出版于1789年的《塞尔波恩的自然史》既是英美自然史学说的奠基之作,也为现代生态学的研究提供了最早的代表性观点。怀特把塞尔波恩近郊作为他的观察点,发现他所看到的一切构成了一个复杂的、处于变换中的统一生态整体,而每一种存在都对那块天地的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据此,怀特得出堪称给现代生态学奠基的重要结论:“自然是一个伟大的经济师!”怀特的生态学概念包含的另一个重要成分是发现、享受自然间田园式的和谐,指出自然的经济体系神秘而完美,仿佛“嘲弄着人类预知其详的自尊”。

生活于19世纪中叶的美国伟大浪漫主义生态思想家梭罗则被认为是把田园道德论发展为近代生态哲学的主要代表人之一。和怀特一样,梭罗坚持人类必须学会使自己去适应自然的秩序,而不是寻求自然或者改变自然。这位备受今人景仰的思想家提出值得每一个后来人深思的问题:“是地球要由人来改善,还是人打算生活的自然一些,从而也安全一些。”美国生态史学者唐纳德。沃思特在《自然的经济体系—生态思想史》一书中说:“这些人热切地感到,失去了自然的富有活力的洪流的接触,就是邀请疾病进入他的体内,导致灵魂的衰亡,因此,不与生态共同体联接在一起,就会有缺陷,就会生病,就会破碎,就会死去。”唐纳德。沃思特得出如下深刻结论:象梭罗这样的浪漫主义者们“不可避免地要与人文主义的道德传统发生冲突。人文主义者几乎可被称为反自然主义者”。唐纳德。沃思特指出,“在浪漫主义的信仰中最能共同接受的主题,是把自然当作一种精神源泉,赋予它至高无上的地位”。显而易见,自然主义的“绿色生态”与反自然主义的“以人为本”形同冰炭、水火不容!

今天,绿色生态思想已成为日益改变整个人类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一种国际思潮。绿色思想的广泛传播,促成了一系列国际环保组织的成立,推动着国际环境保护运动的蓬勃发展,为新世纪人与自然的协调和谐,为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

二、绿色生态住宅的基本要素

如果说现代住宅是从空间的角度去关注人们的生活,那么绿色生态住宅则是在现代住宅的基础上从更加宏观的环境与资源的角度关注人类的生活。它不仅仅是建立一套独立的住宅指标体系,而是要将住宅与环境、资源及人类的活动更加紧密地融为一体:不仅仅要注重空间的使用效率,而是要更加强调发挥环境和资源的效益。就其建造的基本要素而言,主要应体现以下六个方面。

(1)规划设计合理,建筑物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房间光照充足,通风良好。

(2)房屋围护结构要有较好的御寒、隔热功能,门窗密封性能及隔音效果符合规范要求。

(3)供暖、制冷及炊烧等要尽量利用清洁能源、自然能源或再生能源,全年日照在2500小时以上的地区普遍安装太阳能设备。

(4)饮用水符合国家标准,给、排水系统普遍安装节水器具,10万平方米以上新建小区,应当设置中水系统,排水实现深度净化,达到二级环保规定指标。

(5)室内装修简洁适用,化学污染和辐射要低于环保规定指标。

(6)要有足够的户外活动空间,小区绿化覆盖率不低于40%,无地面。

三、绿色生态住宅的类型

(1)生态住宅类主要提倡以艺术为本源,最大限度地开发生态住宅的艺术功能,把这类与艺术衔接的生态住宅当成艺术品去创造,去营造,使这类住宅无论从外部还是从内部看起来都是一件艺术品。

(2)生态智能类主要是以突出各种生态智能为特征,最大限度地发挥住宅的智能性。凡对人的居住能够提供智能服务的可能装置,都在适当的部分被置入,使主人可以凭借想象和简单的操作就可以达到一种特殊的享受。

(3)其他类型除以上2种外,还有生态宗教类、原始部落类、部分生态类、生态荒庭类住宅。

四、绿色生态住宅的特点——健康

绿色生态住宅又称“健康住宅”。生态住宅不只是绿化,而且,从规划上看,生态小区的总体布局、单体空间组合、房屋构造、自然能源的利用、节能措施、绿化系统以及生活服务配套的设计,都必须以改善及提高人的生态环境、生命质量为出发点和目标。另外,在具体设计上,注重绿化布局的层次、风格与建筑物要相互辉映,注重不同植物各方面的相互补充融合,例如,除普通草本植物外,注重观赏花木、阔叶乔木、食用果树、药用植物和芳香植物等的种植;同时注重发挥绿化在整个小区生态中其他更深层次的作用,如隔热、防风、防尘、防噪音、消除毒害物质、杀灭细菌病毒等,甚至从视觉感官和心理上消除精神疲劳等作用。而在房屋的建造上,则要考虑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的需要,注重节省能源,注重居住者对自然空间和人际交往的需求。生态住宅要把健康落在实处。房地产不是以卖地皮为最终目的,也不是以卖钢筋+水泥的房子为最终目的,更不是以卖概念和环境为最终目的,而是以营造符合人类社会发展和人性需求的健康文明新家园为最终目的。可以说,房地产是卖一种生活方式,是卖一种新文化,卖一种新社会和新的时尚。作为一个社区的业主,要真正享受社区健康文明新生活,不仅体现在房地产商的设计图上,也不仅是在房地产小区的配套硬件设施上,而是要落在社区服务软件上,要让人真正享受到身心愉悦。这才是进了健康文明的家园。

五、如何搞好绿色生态住宅的建设

所谓绿色生态住宅,是指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以有益于生态、健康、节能为宗旨,确保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确保居住者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完全处于良好状态,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融合,达到人与自然双赢的住宅。在国际上,通常把能体现三大主题的住宅称为生态住宅:以人为本,呵护健康舒适;资源的节约与再利用;与周围环境的协调与融合。

(1)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据了解,目前很多房地产项目招投标,设计单位只提供最基本的设计方案,具体牵涉到诸如保温、隔热、西向房间的遮阳等细节却往往被忽略。其实设计师的意识和对施工以及设计的控制能力,决定着住宅生态层次上的档次。设计绿色生态住宅时,要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学的基本原理及现代科技手段,合理安排住宅建筑与其它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式住宅和环境等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在设计的宏观定位中,应从创造生态环境的空间规划布局出发,分析住区朝向和风向,开辟阻止住区风道与生态走廊;应考虑建筑单体群体、园林绿化对于阳光与阴影的影响,规划阳光区和阴影区;应最大限度地利用住区地面作为景观环境用地,甚至可将住宅底层架空,使之用作景观生态场地;发挥住区周围环境背景的有利因素,或是借景远山,或是引水入区,创造山水化的自然住区;应注重动物、植物的引进和生物多样性,创造真正具有良性生态效果的住区环境。在绿色生态住宅设计中,具有良好的室内空气条件和较强的生态气候调节能力,以满足人们居住生活的舒适,使人、建筑与生态环境之间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系统是基本的要求。为此,应力求每户有通向住区之外的风廊通道;应充分利用绿化、地形、建筑、景观小品,尽量组织通透深远、层次丰富的景观空间;应以曲代直,在住区环境空间布局形态上避免横平竖直的建筑城市化形态,还住区自然园林空间的生态面目;应结合地点特征,努力创造出其他住区所没有的景观生态优势。“浦东世纪花园”的成功,就在于其在景观设计上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通过一条贯穿东西向的绿色景观主轴将各部分的中心绿地紧密相连,并通过各个休闲步行绿轴向每一个组团绿地、休闲绿地、宅间绿地渗透,形成一个连续的由点到面的整体绿化景观系统。并在中央绿地中突出湿地植物特色,巧借紧邻的大型生态公园(世纪公园)辐射的鲜氧,建成了一座独具特色的完全生态化社区。

(2)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当今地球上的自然资源,经过产业革命以来长期掠夺性的开发攫取,人们已经开始惊呼能源危机了。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更加紧缺,其占有量不及世界平均值的一半。如人均耕地面积不及世界人均值的47%,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世界人均值的1/4(人均林地和草地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9和1/3.而我国的能耗总量却位于世界第二,其中燃煤总量占世界第一,二氧化碳排放量为世界第二,资源的短缺及生态的破坏为世所罕见。本世纪,我国的住宅需求量仍将逐年增加。传统的住宅建设需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消耗大量的能源。绿色——作为新世纪住宅的主旋律,应体现节地、节水、节能、治污。建造绿色生态住宅,不仅要尽量减少和高效利用如煤、电、水等不可再生资源,还要尽可能充分利用如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生物能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再生能源以及废弃物转换为能源如沼气等的回收利用。随着新能源逐步普遍推广利用,特别是再生能源用于住宅建筑的降温、保温、隔热、采光、炊事以及其它家居生活管理设施的需要,必然促进人类生存环境发生根本性的变革,甚至影响住宅建筑的形体和空间的变革。

(3)营造住区的自然生态目前,国内不少建筑是先建楼后造景,在小区内设置大面积的人工环境,如大型的铺地广场、硬质的道路地表、枯山死水等。其实这种人为的片面地追求环境景观的气势和新意的做法,是逆自然的,并不利于区内小环境的正常生态循环,反而会增加日后环境的护养管理费用。建设生态住宅,一定要注重研究住区内植被、微生物、动物和人之间的关系,强调自然对人的影响,强调各种生物之间是共生共荣、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根据自然法则来对这些元素进行合理配置。通过植被的多样性、自然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化学污染的降低,来营造住宅区的环境质量。

五、结语

绿色生态范文第9篇

关键词:绿色 生态建筑 建筑设计

前言:

生态建筑是指建筑设计、建造、使用中充分考虑环境保护的要求,把建筑物与种植业、养殖业、能源、环保、美学、高新技术等紧密地结合起来,在有效满足各种使用功能的同时,能够有益于使用者的身心健康,并创造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工作和生活空间。建筑的可持续发展主要是指当考虑环境、城市与建筑问题的时候,应当将我们这一代的眼前利益与整个人类的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将一个地区的局部利益与整个世界的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正确合理地分享我们这个地球上有限的资源。同时我们还应当最大限度地杜绝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这样才有可能为后人留下一片静谧而富腴的乐土,使人类能够长久地生存下去。

1、生态建筑的特点

建筑活动是人类对自然资源、环境影响最大的活动之一。生态建筑的概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提供有益健康的建成环境,并为使用者提供高质量的生存活动的小环境:第二.减少能耗,保护环境,因地制宜。生态建筑,是根据当地的生态自然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技术科学的基本原理、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等,合理地安排并组织建筑与其他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建筑与环境之间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同时并具有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和较强的生物气候调节能力,以满足人们生活、工作所需的工作环境,使人、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系统。它具有节地、节水、节能、改善生态环境、减少环境污染、延长建筑物寿命等诸多好处,可以使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很好的统一。生态建筑实际上就是将建筑看作一个生态系统:它既利用天然条件与人工手段创造良好的富于生机的环境,而同时又要控制和减少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的使用,实现向自然索取与回报之间的平衡。研究生态建筑的目的就在于处理好人、建筑和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它既要为人创造一个舒适的空间小环境,同时又要保护好周围的大环境(自然环境)。具体来说,小环境的创造包括:健康宜人的温度、湿度,清洁的空气,好的光环境、声环境以及具有长效多适的灵活开敞的空间等等。对大环境的保护主要反映在两方面,即对自然界的索取要少,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要小。因此,高科技与生态的结合,代表了新世纪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

2、绿色生态建筑设计原则

2.1 节约能源

绿色生态建筑,最重要的是要遵循节能原则,也就是节约能源、资源,无害化、无污染、可循环。建筑材料使用应尽可能利用可降解、可再生的资源,同时还要严格做到建材的无害化(无污染,无辐射)。绿色生态建筑的设计,要求利用各种手段来创造―个有利于人们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实现向自然索取与回报的平衡,构建―个和谐高效利用能源的生存环境。

2.2生态和谐

建设绿色生态建筑,其次要做到生态和谐。也就是要注重研究建筑物旁边的植被、微生物、动物和人之间的关系,强调各种物体之间的共生共荣,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些都可以通过植被的多样性、自然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化学污染的降低来体现,从而达到营造建筑周边的环境质量的要求。

2.3 设计科学,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应当是设计的根本原则。这是因为,人是社会的主体,追求高效节约决不能以降低生活质量,牺牲人的健康和舒适性为代价。在以往设计的―些太阳能建筑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服务于经济落后地区的,其室内热舒适度较低,没有认真做到合理设计和以人为本。随着人们生活水准的不断提高,这种低标准的“绿色生态”建筑很难再有所发展,也必将被社会所淘汰。从另外―个层面来讲,这与国家宏观要求也是相符的。

2.4 从实际出发,不照搬盲从

绿色生态建筑应该着重强调的是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不能照搬盲从。我国的绿色生态住宅设计存在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很多设计者喜欢照搬西方的现成设计,认为西方的就是好的。殊不知,西方发达国家与我国的建筑模式很不相同。其次,绿色生态建筑设计也应该讲究地域性特点。建筑设计应充分结合当地的气候及其他地域条件,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采光、自然通风、被动式集热和制冷,从而减少因采光、通风、供暖、空调所导致的能耗和污染。

2.5 强调整体性设计

建筑设计应强调“整体设计”思想,必须结合气候、文化、经济等诸多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整体设计,切勿盲目照搬所渭的先进生态技术,也不能仅仅着眼于―个局部而不顾整体。

3、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的实现策略

下边着重对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的实现进行分析,并给出其实现策略:

3.1建筑内部环境设计的实现

3.1.1能源系统设计的实现。绿色生态建筑能源利用的实现,不但要对常规能源系统进行优化设计,更要注重绿色能源的利用,要将建筑节能放在首位。绿色生态建筑节能,设计师首先要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1)把建筑设计提高到比较高的水准。(2)找到合理的优化的新能源的解决方案。(3)寻求建筑艺术与能源方案的完美结合。当然,在做好上述的工作后,还可以因地制宜地利用绿色能源,如采用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能等,这些能源都具有无污染、可再生的优势。

3.1.2声光环境系统设计的实现。在绿色生态建筑平面设计时,针对光环境设计来看,提倡使用新能源提供的绿色照明,如利用太阳能发电,可解决部分日常照明。其次,室内应尽量采用自然光,鼓励使用节能灯具,节约能耗。另外,还要注意避免由附近建筑的玻璃折射以及其他的光污染。针对声环境设计来看,设计师应考虑将卧室设置在背向噪声源的方向,这样可降低噪音30dB;采用隔音窗也能显著阻隔室外噪音;在住区沿路适当栽植绿色植物,对降噪也有一定效果。

3.1.3水热环境系统设计的实现。绿色生态建筑的建设关键是节水,同时要考虑水质和水量两个问题。一般的,绿色生态建筑可采取的节水措施有:采用节水节能型供水设施;建立雨水收集系统、污水处理系统,就地将污水处理成中水(中水意为城市污水或生活用水经处理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可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水);景观用水要专门设计并将其纳入中水系统―并考虑。热环境的实现更为重要。建筑区的热系统应满足居民的供热舒适度的要求,以及建筑节能和环保的要求。冬季供暖的室内温度宜在20℃一24℃,夏季空调的室内适宜温度为24℃-27℃。可采用采暖、制冷、生活或在各户安装散热器温控阀,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3.1.4智能系统设计的实现。目前,大量电子通讯和自动化技术在建筑中得以运用,出现了智能化建筑,可以根据温度、湿度、风力的情况自动调节“智能壳体”的开闭和空调量,保证了智能化大楼中智能化生产和脑力劳动的高生产率。因此,绿色生态建筑的发展也需要推进智能化的发展,进行智能系统设计。

3.2 建筑外部环境设计的实现

建筑外部结构设计主要体现在环境绿化上。―方面,绿化应与当地自然环境、资源、社会、人文等背景相结合,创造性地保护和利用已有条件。例如从整体出发,通过借景、组景、分景、添景多种手法,使室内外环境协调。另一方面应注重建筑周围环境的绿化。应尽量减少硬质铺地,扩大草坪面积,并尽可能多种植高大乔木。因为乔木的绿化效果要比同面积的草坪高几倍。目前,多数住宅小区常采用水泥砖铺地。这对小区环境很不利,应尽量采用具有渗透性的生态铺地,如格状铺地砖,方格中可以种草等。这样,通过两个方面的努力,建筑外部环境设计要求就得以实现。

4、结语

绿色生态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生态住宅 居住品质 评价标准

中图分类号: B845.65 文献标识码: A

何谓“绿色生态住宅”

1.1进入21世纪,伴随住宅业的突飞猛进,小康住宅、3A住宅、绿色生态住宅,相继出现。形形的住宅涌现于全国。然而如何定义绿色生态住宅?衡量标准究竟是什么?对这些问题认识不清,就无法把绿色生态住宅这种历史潮流的必然选择与急功近利的商业炒作区别开来。

1.2绿色生态住宅又称“健康住宅”。不只是绿化,从规划上生态小区的总体布局、单体空间组合、房屋构造、自然能源的利用、节能措施、绿化系统以及生活服务配套的设计,都必须以改善及提高人的生态环境、生命质量为出发点和目标。

1.3绿色生态住宅包含外部设计与内部设计两个方面的内容,外部是指统筹考虑建筑所建地的外部环境,设计上利用有利的因素,避开不利的环境因素,顺应周围的环境,并融入环境。内部是指,设计宜人的室内尺度,良好的采光、通风条件,使环境得到良好的循环,改善环境,生态宜居。

绿色生态住宅的出现与发展趋势

2.1人类居住环境与自然的和谐,在人类刚刚诞生的远古时期就已经实现了。比如原始人依洞穴而居,依树而居。但那都是被动的依附关系,谈不上和谐。

2.2此外,市场经济的日趋完善都为生态住宅的设计提供了很好的开发前景。科技的进步,使很多对环境的有很大破坏的材料相继弃用,一些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产品、新工艺的得到推广和使用。从而推动住宅建设由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向质量效益型和集约化方向转变。

2.3房地产业的竞争日趋激烈也使越来越多的地产商意识到,应该在开发过程中融合和贯穿“绿色住宅”理念,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推陈出新,以满足消费者生活水平和品位不断提高的需求。开发“绿色住宅”,可以树立品牌,抢占市场先机,扩大市场份额。既可以获得消费者的青睐,又可以得到政府的支持。

3、关键指标的评价标准

根据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总结一些发达国家在绿色生态建筑方面的先进经验与教训,编制了《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目的是在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生态节能的技术与材料,从而指导设计,在新建或者旧建筑改造中加以应用,从而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保护环境,形成可持续发展循环体系。 总结起来就是“节能、节水、节地、治污”的“八字方针”。概括起来有以下几方面内容。

3.1能源方面的要求。节约常规能源例如自来水、电能等。对常规能源进行优化,目的就是节能。另一方面是要求对于太阳能、风能等,建立起自己的能源系统,并充分加以利用。

3.2水环境的要求。这方面的首要任务是节约用水。在非饮用水方面开发新的水源。例如开发中水系统以及雨水回收系统。另一方面,排水系统与生活污水收集净化系统、雨水收集系统、中水系统等统筹设计,真正做到节约用水与开发二次水源。

3.3气候环境系统。包括室内环境与室外环境两方面。室内环境设计,主要考虑的因素是自然的采光与通风,采光通风设计充分考虑到人体功能学的要求,创造一个健康的光环境与气候环境。小区室外环境设计方面,从开始的选址,规划的布局,对城市主导风向的合理利用等都是设计时充分考虑的因素。

3.4绿色建筑材料系统。在建筑材料选用上,尽量选用可再生的建筑材料和产品,选用可重复使用的建筑材料和产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用模数化设计,对于一些大量应用的材料(如内外墙板、门窗)做到工厂加工,现场组装。

4、建筑设计与绿色生态理念

绿色生态建筑设计首先要针对各个构成要素进行统筹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积极的因素,避开或者改善不利条件,把绿色建筑理解成一个体系。虽然最终的结果可能是利用一些些科学技术手段来解决矛盾,但在最初设计阶段要利用哲学的方法,例如矛盾论、辩证法来分清主次,抓住解决问题的重点。

4.1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保证一个项目的建成对周围的环境不会产生破坏性的影响,例如该地区的水土保持,一定量的绿化率标准。同时在建设过程中尽可能的使用可再生能源,使用当地的传统材料来建造。使整个项目在待建、建设、建成、运行过程中与周围的环境和谐共存。

4.2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方法。绿化建筑非常强调的一点是因地制宜,不能照搬照抄。例如在市中心设计与在郊区、县城设计,设计手法区别很大,首先是出发点的不同。在都市密集区,应多考虑高层低密度的开发模式;在郊区等地区考虑的是结合当地地形地貌,开发符合本地生活特色的住宅产品。

4.3抓住主要矛盾,绿色生态设计是一个整体,在一个项目建设中必须有所取舍。曾设计过一个自由市场,在设计初期曾大量的考虑节能等措施,但在实地调研后发现,自由市场的人流量随意性大而且不固定,里面的通风是最主要的矛盾,这样一来设计的出发点就变了。所以,主要矛盾不同,设计的结果往往会大相径庭。

4.4重视历史的传承。我们生活的区域经过不同的历史时期会形成独特的地区文化。例如城市中的一些地名,什么某某寺、某某桥、还有一些人名等,往往使年轻人很生疏。原因是这些寺庙,桥梁,人物早已不存在,但这些名字被流传了下来。我们生态住宅设计不仅是要技术上、材料上满足生态的标准;同时在精神层面上也要给予相应的考虑,使城市的文脉能够传承下来。

5、绿色生态住宅设计发展中的问题与发展趋势探索。

5.1自然资源的利用。城市可建设用地的日趋紧张,合理的开发每一寸土地尤为重要。城市用地紧张,寸土寸金的地方应当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提高容积率,并能够综合开发地上地下空间,真正做到立体开发。对于土地相对宽松的区域,住宅建设应当本着不去破坏环境或者尽可能的能与当地的环境融为一体的设计理念,做到住区与环境共生,相得益彰。

5.2新材料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一些传统的建筑材料由于对自然资源的过多消耗,从而逐渐淡出了主流的市场。取而代之的是一些采用新技术新原料,生态环保的新型建筑材料。但是,其中有些材料由于技术研发成本或者无法大规模生产的原因,价格一直让设计师和投资商望而却步。随着科技的进步,这些最终都不是问题,尤其是一些采用新材料新技术的建筑建成投入使用,相信会有更多的案例来推动技术的发展。

5.3相关政策、规范对生态住宅的发展的影响。随着住宅产业的发展繁荣,生产、流通、消费、社会再生产过程逐步社会化。住宅社会化、商品化、货币化、市场化程度逐步提高,政策的一举一动,都会对整个行业产生蝴蝶效应。从设计的角度出发,绿色生态住宅与居住品质的提高,需要有相关的规范条文来支撑,这样才能使住宅产品得到品质保证。

结语:社会的发展,让人们对自己居住的环境有了更多的思考。技术的进步又让对宜居社区,健康生活的向往成为了现实。设计上,我们要认识了绿色生态住宅设计的方向与目标。相信这个概念会逐步的深入人心,对整个住宅行业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起到进一步的推动。

参考文献: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住宅科技》2001.6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开发与建设------《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第6期

景星蓉 张健 林勇。

生态住宅与生态住区------《建筑知识》2002 年第2期,刘爱国。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综合评价方法研究------《建筑科学》2007年4期马红光张志刚

作者简介:王江飞,男,1981.10。职称:工程师 ,工作单位:天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上一篇:生态厕所范文 下一篇:生态农庄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