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地养护管理范文

时间:2023-03-08 21:37:01

绿地养护管理

绿地养护管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绿地养护;管理;服务;质量

1 深化绿地养护观念

1.1 绿地养护是绿地建设的继续

就一座城市而言,城市绿地的建设,可以达到饱和的程度,而养护工程却是长期的。由于绿化成果渐进性和绿化功能累进性的特点,养护工程更持久、更细致。诸如设计意图的体现,艺术景观的完善,环境功能的发挥,都需要经过长期养护才能实现。

1.2 绿地养护的支出是对环境资本的再投入

正常养护管理过程中,苗木规格的增大,在充实绿地景观,完善初始设计意图的同时,也增加了绿地的附加值,促进了园林绿地的可持续发展。

1.3 绿地养护是最积极、最根本的保护措施

提高树木的成活率和保存率是最大的节约。如果把历年来城市绿化所种植的树木累积起来,城市绿化应该达到很高的绿化程度了。但是,事实上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究其原因:一是因规划变更废除了;二是失养、失管夭折了。多年繁殖培育的劳动化为乌有。

1.4 绿地养护是有生命的社会化的系统工程

城市绿化系统,是由各种类型的绿地、树木构成的。不论所有者属于谁,每一块绿地,每一株树木,都发挥着优化环境质量的功能,社会参与,人人都是管理者。

2 几点思考

2.1 要为绿地养护立法

绿地养护和绿地建设同样重要。要摈弃“重建轻养”的观念。要确立养护工作的法制地位,把“依法治绿”延伸到“依法养绿”的领域中去。我国现行法规、条例,对绿地建设和配套建设,有了具体规定,对侵占绿地、破坏绿地、砍伐树木的行为,也有了处置规定。

2.2 要制订质量标准和经费定额

养护质量标准和经费定额,是两个相互关联的指标,两者成正比上下浮动。绿地养护质量标准,应该根据功能要求、植被结构、地理位置等的不同,制定不同类型和不同级别的养护质量标准。质量标准是对养护工程的目标要求,也是衡量养护水平的一把标尺,是实行依法推进绿地养护的根据。

绿地养护经费定额,是实现绿地养护质量标准的资金保障条件,是核定养护成本、核拨绿化养护经费的依据。养护经费定额,要与养护质量标准相对应,也要按照不同的绿地类型和养护等级分别制订。

2.3 要培育绿地养护企业

随着绿化事业的发展,城市绿地面积增加,要建立绿化养护服务企业。无论是常规抚育,病虫害防治,花卉、树木配置,都应该实行社会集约化经营。便于机械操作、有利于运用先进的技术措施,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

2.4 要提高绿地养护的科技含量

目前绿地养护手段落后,操作技艺大都采用传统的方式,沉重的体力劳动在养护操作占很大比重。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装备,还很少进入绿地养护领域里。养护质量标准的科技含量不高,往往停留在绿地保洁的水平上。养护质量的评定,缺少科学的检测。从绿化的发展前途着想,要鼓励对绿地养护的科学技术研究;要舍得投资更新养护技术装备;要重视对养护技术人员的培养,尤其要提高一线养护工人的技术水平,改善待遇,稳定队伍。

2.5 在人民群众中树立爱护绿地、树木的社会风尚

绿化养护的主力是专业队伍,同时要争取人民群众的参与和支持。提高人民群众爱绿护绿的意识,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绿地休憩环境。

3 “建管分开”,服务先行

(1)服务也是生产力,2009年总理在对风景名胜区的管理工作中,做出了明确指示“搞好风景名胜区的管理工作,前提是规划,核心是保护,关键是管理”,这一指示具有重要的普遍性的作用,这一理念同样适合于城市绿化养护管理工作。城市绿化作为唯一有生命的城市基础设施,“公益事业”的经济属性,决定它必须为全社会服务;“以人为本”的民生属性,决定它必须为人民群众服务。三分建设,七分管理,管理的目的就是服务,良好的服务需要硬性的服务标准来支撑。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做好政府服务;“建管分开”的前提是要有强制性的服务标准。

(2)一切服务都是标准的,一切标准都是刚柔并济,可写可操作的,“刚”是指标准的不可动摇,“柔”是指品味与细节,细节决定品味,决定其人性化,也能更好体现管理“以人为本”的理念。在规范服务的同时,也对服务提出了精细化的要求,那就是注重细节和品位,例如在城市绿地中设置无障碍设施与安全警示牌等人性化措施就是从细节和品位中体现出来的。

贯串园林养护行业全过程的主线就是服务,“以植物为主”的环境特质决定它必须为生态和景观服务。科学务实,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标准化管理才是服务的基础。对绿地管理服务质量的考评主要体现在绿地质量水平、植物生长势水平、绿地景观水平、绿地生态水平(即绿地内生物多样性)、绿地环卫水平以及绿地整改质量水平。以标准为指导实行管理,以规范为前提进行服务,一切技术标准都是服务性的,而服务是有技术性的,园林绿化养护的性质就是对植物进行抚育性的技术措施。

参考文献

1 王泽民.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技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绿地养护管理范文第2篇

1.1灌溉时期

1.1.1休眠期灌溉。休眠期灌水主要在早春和秋冬进行,乌鲁木齐市冬春严寒干旱,降水量少,休眠期灌溉水十分必要。早春灌溉有利于新芽新叶的生长和植株的开花坐果;秋末冬初灌溉可以提高植株越冬的安全性和预防早春干旱,特别是对越冬困难的植株和幼龄植株等。

1.1.2生长期灌溉。生长期灌溉水可分为花前灌水、花后灌水2个阶段。乌鲁木齐地区容易出现早春干旱和多风少雨的天气,及时补充土壤中的水分是促进植株生长的有效措施。乌鲁木齐土壤偏碱性,中耕宜在早春灌水之后进行,这样能够改善土壤的酸碱性;早春的地面蒸发量大,如果没有灌溉条件的区域,应及时采取盖沙、盖草等措施。

1.2灌水量

灌水量受多个因素的影响,对于不同的树种、植株大小、土壤湿度和生长发育时期,灌水量也有所不同,耐旱不耐水湿的植物应控制灌溉量;不耐旱的阴生湿生植物应适当增加灌溉量。每次灌溉水渗入土层的深度:生理成熟的乔木应达到80~100cm,一般花灌木应达到45cm,一二生草本花卉、草坪应达到30~35cm。

1.3灌溉注意事项

(1)要适时适量灌溉,注意保持水分的适宜状态,遵循“灌饱灌透”的原则。(2)在土壤水分不足的条件下,追肥后应及时灌溉,否则会旱情加重。(3)灌溉宜在早晨或傍晚进行,切记在气温很高的中午进行灌溉,也不能用水温很低的水源灌溉,影响根系的吸收能力。(4)灌溉时应注意水质,如果水质含有害金属元素,应经处理后再利用,否则影响植株的生长。

2整形修剪

整形修剪是统一于园林植物栽培目的之中的有效技术措施,不仅能调节树势,甚至可以满足特殊的栽培要求,构成独具特色的园林风景;还可以解决城市街道绿化中地上电缆和地下管道之间的矛盾[4,5]。

2.1乔木的整形修剪

(1)乔木的修剪一般从下往上剪,由粗剪到细剪的顺序进行。修剪时要对树仔细观察,因树制宜,合理修剪,即根据植株的生长状况及冠形的特点进行修剪。(2)对于道路两旁的乔木,在架空线路多的道路旁采用规则式的冠形,修剪成倒卵形、杯状形等几何形状,在无机动车通行的狭窄道路旁可采用自然式的树冠。(3)修剪时应使用相当锋利的工具,修剪病枝后的工具要进行消毒,以免交叉感染,修剪时不宜用手折断树枝,以免影响树体的生长,修剪掉的枝条应及时收集处理。除此之外,对作业区应设置警示牌。

2.2灌木、绿篱及色带的整形修剪

(1)首先观察植株生长的周围环境、植物类群、光照条件及其在园林中所起的作用,然后再进行修剪,灌木的修剪应外形美观、符合植株的生长习性。(2)落叶花灌木可分为冬季修剪和夏季修剪,冬季修剪一般在冬眠期进行,夏季修剪在花落后进行,宜早不宜迟,主要是保证来年开花,增加花枝的数量。(3)乌鲁木齐地区的花灌木多为先花后叶的品种,如春季开花的榆叶梅、山桃、连翘等,应在花残之后叶芽开始膨大尚未萌发时进行;夏季开花的珍珠梅、紫薇、木槿等应在休眠期进行修剪。

2.3花卉和草坪的修剪

(1)对于二年生花卉应在开花后进行适当修剪,易倒伏宿根花卉应适时修剪。(3)开花后对不具有观果价值的枝条和残花、残果,应及时修剪处理,并加强水肥管理;对于一年生花卉,当失去观赏价值时应按原品种及时更换。(3)草坪的修剪高度应根据草坪的习性和观赏效果定期进行修剪,一般要保持高度一致和边缘整齐,每次修剪的高度宜控制在草坪高度的1/3左右。

3施肥及土壤改良

俗话说“地凭肥养,苗凭肥长”,园林植物的营养管理实际上是对其合理施肥。此外,城市绿地的土壤人为践踏严重,土壤密实度大,加之水分矛盾突出,因此需要合理施肥。施肥还具有改良土壤的性质,特别是有机肥料能提高土壤通气性,有利于植株的生长。

3.1乔、灌、藤木的施肥

(1)施肥的具体时间应根据季节和植株的生长情况而定。秋分前后施肥的效果最好,如果早春施基肥,则有机质不宜被分解,到生长后期才发挥肥效,往往造成新梢的二次生长。(2)严格根据各生长期的特点进行追肥,抽梢时追肥是必不可少的,初栽2~3年的花灌木、行道树等观赏树种,每年在生长期需进行1~2次的追肥。(3)基肥的肥效发挥较慢,宜深施;追肥的肥效较快,宜浅施。氮肥宜浅施;钾肥和磷肥宜深施至根系的最深处。

3.2花卉及草坪的施肥

(1)花卉施肥在春夏季旺盛时可多施,入秋之后宜少施,立春到立秋期间,每隔1~2周可施肥1次,立秋之后每隔2~3周可施肥1次。(2)施肥时间宜在晚上进行,还应根据花卉品种的不同所选的肥料也不同,对宿根花卉应及时注意叶面施肥或者追肥。(3)植草坪时以基肥为主,再根据其生长状况适当进行追肥,追肥的前后应注意松土。(4)草坪的施肥季节以春、秋为宜,以氮肥、钾肥为主;夏季以钾肥为主,尽量少施氮肥。

4松土除草

疏松表土,可以提高土壤的综合环境,有利于植株的生长发育。对于城市绿地来说,土壤被踩踏的频率较高,土壤容易板结,使土壤肥力大大降低,因此松土是增强土壤肥力的有效途径之一。除草应遵循“除小、除早、除了”的原则,除草和松土可同时进行。

4.1乔灌木的松土除草

(1)松土以不影响植株根系生长的前提下,乔木深度一般在10~20cm,灌木在5cm左右,松土时应注意清除石块、枝条、垃圾等。(2)松土可在晴天进行,亦可在下雨过后1~2天进行,土壤不宜过于潮湿,否则土壤宜形成板块。(3)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松土的次数,乔木和大灌木每年进行1次松土;小灌木和绿篱可每年多次;主景区也可一年多次。

4.2花卉草坪的松土除草

(1)花卉、草坪在栽种之前,需要深耕细耙,一般在5cm左右,土壤表面的落叶、石块等杂物用注意清理干净,除草之后的草坪应平整。(2)草坪可通过打孔、疏草等方法进行更新复壮;要保持草坪的纯度和整齐度就应定期清除杂草。

5绿化养护等级技术参考

基于在河滩路调研发现,目前乌鲁木齐市绿地养护管理的质量整体偏低。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乌鲁木齐市园林绿地建设和养护管理技术的水平,将绿地进行分级养护管理,根据实际情况,将养护管理按人均养护管理面积的大小分为4个等级(见表1)。

6结语

乌鲁木齐市河滩路在进行绿地养护管理时,根据不同区域的经济条件、绿化等情况,选择合适的标准等级来实施养护管理。将灌溉、施肥、修剪、病虫害防治、除草5项技术指标按照3个绿地等级表示出,总结出适合乌鲁木齐市河滩路养护管理的参考表,便于养护人员在实际操作中参考一些技术标准,旨在为乌鲁木齐市在制定养护管理制度时提供参考依据。

绿地养护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校园林 校园绿地 养护管理

中图分类号: TU986 文献标识码: A

1 引言

高校是一个培养人才、熏陶人才的重要场所,校园绿地不仅能为师生提供学习、工作、居住、休闲的生态美化环境,还能起到陶冶情操的重要作用。高校校园绿地建设,是学校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一。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高校校园绿地建设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作为一种精神创作和物化手段,为高校教育提供了极大的支撑。不过随着高校校园绿地建设的发展,高校校园绿地养护管理工作也随之而来,如何保护校园现有绿地成果,更好的促进校园绿地发挥生态、文化、美化、教育功能,成为高校校园绿地养护管理所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分析我国当前高校校园绿地养护管理,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解决。下面,本文针对高校校园绿地养护管理的特点,就我国高校校园绿地养护管理进行浅要的探讨。

2 高校校园绿地养护管理的特点

由于环境的不同,高校校园绿地养护管理同城市绿地养护管理存在着一些差异,有着自己独有的特点。高校校园绿地的建成,保能表明绿地建设完工或植物成活,而真正要发挥效益,还需要通过长时间的精心养护管理来实现,这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在整个养护管理过程中都要促进绿地健康生长,消除不良因素的负面影响,不断修正绿地损伤、衰老、死亡等造成的问题,以保证绿地能充分发挥各种功能。但是,高校校园绿地的养护管理并不是立竿见影立即生效的,而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逐渐表现出来,如施肥、补水、除虫、修剪等,因为养护管理的缺失所造成的破坏需要一定时间才能显现,而一旦显现则很难恢复,甚至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恢复。同时,由于高校校园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如人为破坏、灾害、天气、生态条件等,都会对养护管理工作带来很多不确定性影响,使得高校校园绿地养护管理难度极大,而非简单的浇水、除草、施肥就可以解决。总的看来,我国当前高校校园绿地养护管理水平普遍偏低,多数为雇佣农民工养护管理,缺乏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的支撑,还停留在简单的修枝剪草、浇水施肥大、防病除虫阶段,这些问题都影响了我国高校校园绿地功能的发挥,需要进一步从养护管理入手进行改善。

3 高校校园绿地养护管理策略

3.1 高校校园绿地养护管理应当渗透设计思想

高校校园绿地在其建设过程中,多经过专业的规划设计,从建筑、广场、种植、造型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功能分区和绿地布局,采用了不同的景观塑造和植物选择,这些都融入了设计思想和设计意图。在高校校园绿地养护管理中,养护管理者应当充分理解校园绿地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意图,采取有针对性的养护管理措施。如重在塑形、景观美化的校园绿地,多需要通过修剪、整形、色块调整来体现出绿地的色彩美、图案美、造型美,因此在这些绿地的养护管理中,应当根据设计意图注意修剪、整形和色块调整,如灌木修剪的规则性、草坪的高度控制、花坛的更换、花草品种的调配等等。再如重在色彩、花期季相、植物姿态等方面构图布局的绿地,渗透了很多画意、画理的绿地意境创造,如校园立面景观中的假山、水池、花园等,不同立面景观对植物的高矮、颜色、造型都有不同的要求,如果假山上的树木生长过于繁茂则容易喧宾夺主,使假山变为石堆,花园中的花期季相调整不合理,使花园变成草丛,这些都需要养护管理工作者充分理解绿地设计初衷,以免因养护管理破坏了绿地设计的意境。

3.2高校校园绿地养护管理应当注意方法

相对于城市绿地来说,高校校园绿地人流量更大、人流时间更为集中,区域与区域间人流量和人流时间集中度差异也极大,人流量和人流时间必然会给校园绿地带来不同的影响。在校园绿地养护工作中,很多时候都会采用一些保护措施,来加强校园绿地的保护,例如添加护栏、树立标语、增设垃圾桶等,这些方法能有效的提高校园绿地的保护能力。但是,往往这些后续的校园绿地保护方式,会对绿地景观造成破坏。如护栏色泽、标语形状、垃圾桶位置等等,都有可能造成喧宾夺主现象,甚至在色彩、造型等方面影响绿地景观,成为校园绿地中的不和谐内容,如护栏封闭了绿地景观空间上的氛围与景观的连续和延伸性,栏杆和标语颜色与绿地反差过大改变景观整体和谐等等。在实际应用中,不宜大量利用栏杆封闭绿地,颜色、造型上也应当与景观融为一体。

3.3高校校园绿地养护管理应当注意安全卫生

校园绿地能为师生工作、学习、生活提供优美舒适的环境,但校园绿地养护管理中还应当注意安全卫生问题。校园绿地养护管理中,涉及很多安全因素,如建筑小品的检修、假山路径石块的加固、绿苔污迹的处理、植物病虫害防治等,任何一点小问题都可能带来安全影响,如建筑小品失修倒塌、假山石块松动跌落、绿苔处理不及时致路滑,再如病虫害使树杆折断、乔木树冠修剪不及时触电、冠形过大或偏斜树木倾倒等,这些都需要在养护管理工作中多加注意。在校园绿地卫生方面,首先应当注意校园绿地植物品种的卫生,保证植物洁净、无污染,如雌毛白杨、悬铃等植物,就会出现飞絮等污染,影响校园卫生。其次,应当注意病虫害管理,如叶班病、煤污病、天牛、洋辣子等病虫害,不仅会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影响绿地景观效果,还会直接给师生造成生理和心理上的影响。同时,在校园绿地养护管理中,如除虫、施肥、施水等,也应当注意避免影响校园卫生,采用无污染的除虫、施肥、施水材料和方法。

3.4高校校园绿地养护管理应当提高专业性

高校校园绿地生态系统由于特殊的环境和植被,整个生态系统极为脆弱,使得高校校园绿地养护管理难度极高。目前,很多高校校园绿地物种仅一两百种,甚至部分高校校园绿地物种仅几十种,校园绿地物种比例失调、生态系统不和谐等现象极为普遍。同时,由于观念等方面的原因,高校校园绿地养护管理设施往往都不完善。在这种情况下,高校校园绿地养护管理人员技术水平如果不足,很难获得较好的养护管理效果。而实际上,我国目前多数高校校园绿地管理人员都是由失业人员、进城农工等担任,真正采用专业技术员、园艺师管理的极少。当前,应当提高高校校园绿地养护管理水平,包括养护管理设施、管理人员专业知识、专业技术等方面,这样才能更好的进行高校校园绿地养护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 周佳荣,郭松,李在留.广西民族大学校园绿地养护管理实践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01)

[2] 赵金玉,葛和生.浅析高校绿化养护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11(04)

绿地养护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城市绿地;养护管理;问题分析

1 绿地管理人员差距大

在城市绿地层面上,首先被受关注的是人,是露天作业的绿化管理人员。他们与环卫工人有着天渊之别,因岗位要求严格,必须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够担此任务,但目前绿化管理人员大多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缺乏专业性,对于不同植物该如何处理,植物出现哪种情况需要上报管理系统,他们一窍不通。此方面没有受到单位企业的重视,造成人员流动性大,从业时间短,经验严重不足的情况出现。

2 应急措施不完善

绿地具有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它们作为城市的外衣,每日都经受着磨练。城市遭遇大雨、暴雪、狂风或干旱等天气时,植物生命受到威胁,面临损害破坏。因为缺少管理预案,难以对已经受损的植物进行抢险,养护管理单位应该具备设备、材料和用具,以便在大雪天气时能够及时清理积雪,对狂风中倒塌的树进行切割。

绿地被人为损坏后,绿化施工企业和管理单位并没有执法权,也就是毁掉树木没有达到立案的条件,在夜间车辆冲撞破坏的绿地未能追究肇事者的责任。这增加了企业单位的管理难度,因此必须与政府机关联合起来做出预案处理。

3 监督机制不完善

缺乏完善的监督管理的制度,现行的制度难以有效执行,以至于造成了管理混乱的局面,这绝大部分是人为的因素。监督部门大多是政府职能部门,政府绿化主管部门作为城市绿化管理的职能机构,应该主导整个城市绿化的方向,是各个企业单位的龙头大哥,也是一个城市绿化养护水平得以创新和提高的关键。但是监督部门相互之间缺乏沟通和控制,有时造成一个政策出于多个部门。多部门管理,相当于缺少管理,造成不同的带领队伍、不同的领导、不同的管理人员给出不一样的指示要求,往往让企业单位措手不及,思路缭乱,不断重复做无用功。

4 考核标准不健全

在《城市绿地规范化管理考核细则》中,包含养护、绿地环境、质量要求、安全与文明作业和监督管理。养护所占比重是60%。但在各城市细则中都存在一个问题,只说出对城市的要求,却没有合理的指导意义。譬如考核标准中的植物生长壮健,无病虫害,这其中便有三处企业单位摸不着头脑的地方,壮健标准?植物病的概念?虫害的划分?因为不同的植物有着不一样的养护要求,不能用笼统的几句话做出考核要求。

绿化植物的管理标准应该在于植物的特性是否得到充分的发挥。不同的气候和地理条件都有着不一样的效果标准,需要把各种因素在考核标准中得到体现。

5 分类管理不规范

绿地管理是一件技术性、专业性强的工作,绿地的分类管理是完成管理目标的前提。绿化管理需要精细化管理,所以需要分类管理。按照面积计算分类,是一竹竿打一船人的管理方式,既然有必要精细化管理,在分类上就必须清晰明了并且客观。需要把绿地内的植物细化分解,放入分类管理中。如果只是把绿地管理和行道树管理划分开,那么仅一种管理方式是不够规范的。按照绿地面积计算管理费用,则会使企业单位的积极性和热情大打折扣。

6 无定额支持

费用是绿地管理企业单位的着眼点,但是各地绿地管理费用的计算方式只是沿用政府指令性文件的暂定费用,在执行时缺乏计算依据。绿化工程定额无法明确,将会影响到各种植物和起挖植物的施工定额及管理定额。绿化管理比工程施工还要重要,管理是周年性的工程,必须长期保持从业人员、设备、工作状态,以确保绿化管理的质量。能够作出定额支持,那将是确保管理质量的基本条件。管理费用未能保障,但企业单位偷工减料以确保费用,如此一来对城市的危害极大。

7 市场化管理太快

现行的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有三种模式,一种采用事业单位管理模式;第二种是市场化管理模式,也就是通过招投标方式将具体的养护工作承包给企业管理;第三种是双轨制管理模式。现在基本趋向城市管理改革过度,全面开展市场化管理。但其实根据以上几点,标准未能完成统一,那么作为资质专业企业的考核并不到位,如此一来只会成为商官利益提供便利。

以上种种只是抛砖引玉,需要在长期的城市绿地养护管理实践中吸取经验,进行新的探讨。绿化是城市文明程度的体现,也是市容市貌的体现。政府主管部门不能忽视,企业单位同样应加强各项管理,展现出优秀的园林绿地建设管理水平。规范绿地管理行业标准刻不容缓,必须尽快更好地开展起来。

参考文献

1 贺金虹.城市绿地建设现状综述[J].科技资讯,2009(10)

2 伊爱娟.城市绿地安全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09(2)

绿地养护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城市绿地;养护管理

一、城市绿地养护管理的现状

城市园林绿地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广大群众生活质量的公益事业。目前,国内许多城市绿地的养护管理的水平和现状与城市绿地建设的水平出现极大的反差,一边是日益增加的绿地,另一边是城市绿地因为养护管理的问题而影响绿地保存和充分发挥其各项功能的现象,导致了城市绿地建与管不协调、不平衡的现状。

二、城市绿地养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普遍存在重建轻管的问题,整个社会对城市绿地的养护管理的轻视与忽视,导致了养护管理机制不建全、养护管理工作的监督和奖惩制度缺乏、养护管理资金不足、养护管理技术不到位、城市绿地质量参差不齐、绿地保有率和城市绿地总量的数据不准确等问题。

2、公共单位和部分市民参与意识不强,随意毁坏绿地、侵占绿地现象时有发生。人们对一些毁绿损绿的行为已是司空见惯。商店门前的行道树上被扯上绳子晾晒衣物、拖把;花坛内、人行道上时常可见被折断的树枝。随意占用绿地,毁坏绿地的行为时有发生。

3、园林绿化部门是政府城市绿化的主管部门,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许多城市园林绿化部门体制多变,多遭拆并,园林绿化行政管理中政令不通顺、职能分散,造成园林职工队伍不稳定,绿化建设管理脱节,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城市园林绿化事业的发展。

4、绿地养护管理成本核算没有统一标准,各单位按照自己对绿地养护管理成本的理解来核算成本,就形成了各类绿地养护管理成本差别大的现状。由于绿地养护成本核算标准的不统一和对绿地质量要求的差异,使得绿地养护管理中缺乏资金成为普遍的问题。养护单位对绿地养护的质量要求偏低也是提供资金不足的重要因素。

5、绿地养护管理人员水平参差不齐,绿化养护工作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约束。

园林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大部分均未参与过任何的上岗培训,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人员文化层次较低,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平衡、管理不规范,对于相关技术人员的培养管理制度很缺乏,形成了绿地管理专业人员的极度缺乏和总体水平差别大的现状。

6、绿化管理有关职能部门的管理力量缺少,绿化质量的监管还不够。新建绿化工程按正常程序养护期满一年后进行养护工作移交,但整个接收过程中都处于被动状态,无论工程质量好坏都得接收。有些绿地施工中的遗留问题通过后期养护无法解决,重新改造既不经济又不现实。如土质、地形、行道树规格不齐等问题,都是养护工作中的“硬伤”。

三、城市绿地养护管理对策及建议

1、城市绿化涉及面十分广泛,各级政府和各部门、各单位要形成重视城市绿地的养护管理的思想,突出相关教育,在全社会树立重建也重管的认识,使政府各级部门,以及全市人民对重视绿地养护管理的认识、意识不断增强,要使养绿、护绿成为每个居民的自觉行动,成为行为准则和应尽的义务,使全市各单位和广大居民真正认识到绿化的重要性,树立爱绿护绿人人有责的意识。

2、拓宽养护管理队伍领域,丰富养护管理形式,进一步深化绿地养护机制,积极鼓励适龄公民开展绿地养护、门前三包等方式履行义务。认真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发动各公共户单位和各办事处居民群众搞好小街小巷绿化等有益活动,积极开展创建“园林式居住小区”和“花园式单位”活动,不断推动居住小区和单位绿化向前发展。

3、加强园林管理机构建设,建立稳定的园林职工队伍

(1)建立激励机制,同时引入竞争机制和市场化运作方式,制定规范、科学的管理技术标准及考核办法,“管建并重”进行科学的管理。

(2)在机制上实行目标责任制,定额、定责管理。对新开发建设的绿化路段即可实行市场化运作,变以费养人为以费养业。

(3)建立考评制度,激励先进,奖优罚劣。

(4)积极发挥园林科研部门及科技人员的作用,加强职工队伍培训,持证上岗;全面推广科学成果的运用,提高植保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管理水平。

4、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可以聘请一部分人民代表(含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和市民代表作为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监督员,为加强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出谋划策,加强督促检查的力度;严格查处违法事件,依法保护绿化成果。

参考文献

朱伟华、丁少江:试论对城市绿化养护承包公司的管理[J].中国园林,2000,16(6):13-15.

李金柱:浅议城市绿化养护产业化趋向[J].宁夏农林科技,2007(4):66-67.

绿地养护管理范文第6篇

①杂草侵染普遍存在。观赏性园林中草坪是一块特殊的种植区域,病虫害和草害的发生率高,特别是以香附子、白茅和荠等危害性杂草侵染现象较为普遍。②植被品种退化明显。在建设初期,龟甲冬青、金叶女贞、夏鹃及小叶栀子这些地被植物由于养护及时、精细,生长较好,观花、观叶效果明显,但是随着时间推移由于品种退化、土质不良和本身适应性弱等原因,造成这些地被植物呈现出大面积退化、死亡现象,随之出现黄土、杂草丛生的荒芜景象。③孤赏树生长不良,管理难度大。银杏、榉树、广玉兰等大规格的孤赏树往往以丛植方式三五成群地点缀于重要节点区域,但由于不适应生长环境,部分植株存在枝叶稀疏、生长较差、落叶较多的现象。

2绿化养护管理改进建议

2.1绿化养护管理模式上的改进

①构建合理的绿化养护管理体系。以法规的形式确定园林绿化管理部门专项负责对养护管理单位进行监督、调控、考核和管理等工作,绿化养护公司通过竞标方式决定公共绿地的养护管理权,绿化监察大队和市民举报中心负责及时处理绿地违法开挖和破坏的投诉和举报。②改变绿化养护管理的运行体制。将绿化养护管理推向市场化运作,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然趋势。绿化养护企业通过参与投标,择优录取为养护管理的主体,不仅促进了各企业技术上的创新与交流,又减轻政府财政负担、节约政府运行的成本,从而最终提高绿化行业素质,实现双赢的效果。③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程。市级园林养护管理部门要组织和制定有关绿地养护的技术标准、技术规范和绿化养护质量等级、定额标准,为绿化养护管理提供行业标准和法律依据,指导园林行业职工队伍建设和专业培训工作,提升作业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2.2绿化养护专业技术上的改进

①杂草侵染的防治。杂草侵染是困扰多年的老大难问题,首先建议人工拔除为主,化学药剂除草为辅,尽量采用选择性化学除草剂,其次,应选用耐粗放管理、对杂草有一定抗性的草坪草和地被植物。②引种驯化,选择适应性强的地被植物。大力推广并运用耐干旱、耐瘠薄、管理粗放的园林地被植物,如欧洲荚蒾、无刺构骨、大花六道木、兰花三七等,这些品种经过引种驯化在园林植物造景中长势良好,取得不错的景观效果。③加强大规格苗木的养护管理工作。大规格的孤赏树在园林景观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需特别精心养护管理。如大银杏日常养护忌水涝,但同时土壤要保持60%以上的湿度,每年在春季发芽前和秋季落叶后施肥2次。对于病虫害的防治首先要了解各种植物材料易染病虫害的发生规律,进行观察、分类、记录和解剖,最后对症下药,如对付食叶害虫卷叶蛾,可用80%敌敌畏乳油或40%氧化乐果乳油800倍液,连续喷雾3遍,防治银杏叶枯病,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连续3次。

3结语

绿化养护管理是一个长期而重复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就能完成的,只有长期不懈地做好日常养护工作,采用科学、高效、经济的管理模式,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才能使完美的园林景观效果得以持续而长效地呈现,才符合当代生态园林城市发展的需求。

绿地养护管理范文第7篇

关键词:城市绿地;日常养护;园林绿化

1 城市绿地养护管理现状

绿地养护存在着一些常见的问题。 一是施工前期的弊病,给绿化养护工作带来诸多不便。二是品种种植上单一化、模式化,这在园林规划设计上违背了生态造园原则,乔木越来越少,色块越来越多,绿地管理的成本在加大,由于品种单一,病虫害爆发严重,像黄杨矢尖蚜等害虫一度使油城大批灌木整体毁灭,这给养护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三是城市的绿化是以有生命的植物为主构成的,需要按照一定的技术规范才能成活,需要不间断地进行抚育、管理才能茁壮成长。

2 强化绿化养护观念

①认真做好绿化建设工程的后续工作。就一个城市而言,绿化面积的发展可以达到饱和,而养护工程却是无止境的。由于绿化成果渐进性和绿化功能累进性的特点,竣工后续工序更持久、更细致。如设计意图的体现,艺术景观的完善,环境功能的发挥,都需要经过长期养护工程才能实现。②加大绿化养护的支出,巩固绿化成果。园林绿地里的植物,在以正常程序养护下,小树长成了大树,随着质量增加而增值。同时,优化环境质量,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维持可持续发展所形成的经济价值也同步增长。提高树木的成活率和保存率是最大的节约。但是,事实上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究其原因:一是失养;二是部分人为的虐待,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损失。所以,应加大绿化养护的投资,并建立科学的养护管理机制。管理标准、制度要落实到位,使绿地养护工作程序化。

3 绿地管理要科学化、规范化

3.1 要为绿地养护立法

绿地养护和绿地建设同样重要。要克服“重建轻养”的倾向,要确立养护工作的法制地位,把“依法治绿”延伸到“依法养绿”的领域中去。我国现行法规、条例对绿化建设和配套建设有了具体的规定,对侵占绿地、破坏绿地、砍伐树木的行为也有了处置的规定。但是,对“失养、失管”慢性摧残绿地的现象却没有调控措施。应该建立面向全社会绿化养护的规定。《城市绿化条例》应建立相配套的可操作的细则。一切企事业单位和公民,不但要依法建设绿地,种植树木,而且要按照一定的质量标准,负责把各自辖区内的绿地、树木养护好管理好,以强化绿地保护。应依法进行检查督促,表扬鼓励那些绿地养护好的单位和个人,督促和处置那些养护达不到养护质量标准的单位和个人。

3.2 统一绿地养护标准,科学调整绿化带配置结构

根据地区的特点,制定并实施具有可操作性的养护管理标准,使其绿地养护工作井然有序,健康发展,并在此基础上科学配置绿化带结构:(1)针对绿地品种单一、规格单调、拥挤不堪、病虫害发生较多等情况,按照分期实施,逐步调整的原则,调整绿地结构、品种、树种。丰富植物品种,可形成疏密有致、层次丰富、物种多样的自然景观;按生物的自然规律调节生长,使绿地内的生物和环境和谐统一,达到良性循环。(2)园林绿地规划建设和养护需要一定资历的园林企业去操作,不管在立法中还是领导阶层都应得到重视。只有这样,才能保障绿地“三分种,七分养”。(3)制定绿化养护经费定额。绿化养护经费定额,是实现绿化养护质量标准的资金保障条件,是核定养护成本、核拨绿化经费的依据。养护经费定额,要与养护质量标准相对应,也要按照不同的绿化类型和养护等级分别制订。

3.3 要扶持绿化养护企业

面临绿化面积大量增加的趋势,应该改变那种各家各户分散经营,类似“小农经济”的操作方式。要建立绿化养护服务企业,常规抚育,病虫害防治,树木调整,花卉布置,都应该进行社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为此,为提高城市绿化质量,应扶持兴办绿地养护企业。

3.4 要提高绿地养护 的科学技术含量

目前绿地养护手段落后,操作技艺大都采用传统的方式,沉重的体力劳动在养护操作中占很大比重。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装备,还很少进人到绿化养护领域里。养护质量标准的科学含量不高,往往停留在“没有枯枝烂叶”、“土壤不板结”的水平上。养护质量的评定无标准和等级,只凭主管人员的判断,缺少科学的检测。

4 草坪草的养护管理

①绿化树木的养护管理措施。施肥的正确方法是:小树在结合松土的基础上施液肥,大树在冠幅内地面均匀开穴干施,对于3年以上的高大树木原则上可不施肥,幼树是绿化树木的水分管理的重点,其原则是保湿不渍,表土干而不白,高大乔木,根深叶茂,不存在因缺水影响生长的情况。灌木矮小,根系短浅,盆栽地栽都要防旱保湿。②保持好绿化树木的树型。对乔木的要求是达到树干笔直挺拔,刚栽植的大树不要过早拔掉种树时的固定栓护杆,防止树干弯曲,还能防止大风来袭刮倒大树。要及时锯掉成年大树不规则树枝,不能锯掉挡风枝。灌木要求整齐有型有序。树型是树木不断生长和通过人工不断修剪成的。③做好绿化树木的病虫防治工作。一般对绿化树木威胁较大的害虫有木虱、天牛潜叶蛾、金龟子等。而常发的病害主要有根腐病、白粉病、炭疽病等。除了要进行及时的药物防治,在管理上也要采取集中深埋或烧毁的方式对枯枝落叶和病残体进行清理。

参考文献

1 复鸣.花卉的应用[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

绿地养护管理范文第8篇

关键词:公园绿地;绿化养护;质量;管理

城市公园绿化是城市绿地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与景观环境,构建良好的城市游憩空间为主要功能。城市公园绿地的植物经过精心的配置设计,是公园景观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但俗话说:“三分种、七分养”,公园绿地的苗木需要通过不间断地抚育和管理,才能获得最好的生存生长状态。

1 城市公园绿地日常养护管理内容

城市绿地的建设是暂时性的,绿地的养护工程却是长期的。城市绿地的日常养护管理并非一种简单的、重复性劳动,而是确保园林建设再生产的一种科学。城市园林绿地的养护管理,主要是指植物栽植成活后不间断的植株管理工作,包括日常养护工作、周期性工作和专项工作三种类型。其中,日常养护工作是指每天都要进行或每年进行的密度较大的工作,包括浇水、清理残花落叶、清除杂草、园林保洁等;周期性工作是指一定时间间隔或植物生长的某一阶段需要进行的一次性工作,如修剪、施肥、中耕除草、病虫害防治等;专项工作是指针对某种特殊情况或特定植物进行的工作,如灾害预防等。

对于城市公园绿地的日常养护管理来说,首先需要了解植物的生长特性,并理解设计师意图,引导植物生长达到种植设计需要的效果;要结合植物与植物群落的习性和规律,通过采取日常浇水、重点施肥、整形修剪、移栽调整、病虫害防治等措施,进行良性的人工干预,使公园绿地的植物生长和表现达到最佳状态。

2 城市公园绿地日常养护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新疆昌吉市为例

新疆地处干旱区域,城市周围被沙漠、戈壁、荒山包围,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新疆的主要气候条件为干旱、炎热、降雨少、风沙大,绿化难度较高。近年来,随着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新疆多地的绿化建设成绩显著,城市建设区的绿化覆盖率与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均有所改善。

在实际工作中发现,新疆的城市公园绿地养护管理水平与绿化建设的发展速度不成正比。以新疆昌吉市为例,城市公园绿地的养护管理工作仍存在许多不足和急需调整完善的地方。

2.1 公园绿地日常养护管理现状

通过对已经建设完成的公园的养护管理调查发现,具体的养护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两个组成部分:一是在政府投资资助下,由专业的园林队伍管理;二是由相关投资单位建设并自行养护管理。具体的养护管理内容除基础的绿化养护和卫生保洁外,还包括园区安保、设备管理和园区服务等。

2.2 公园绿地日常养护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2.1 养护管理质量偏低

由于公园绿地的养护管理需要有生物学、气象学、管理学、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学、植物生理学和土壤学等多学科的基础技术知识,要求相关责任人和工作者具有科学管理水平和养护专业技术。在实际调查中发现,多数的责任人和技术人员并不具备完善的专业知识体系和养护管理水平,养护管理的质量因实践的主体不同而有所差别。园林绿化专业部门管理水平较高,但在技术培训工作方面有所欠缺;由单位承管的园区专业技术人员不足,并缺乏系统化的管理经验;一线的养护管理人员文化程度偏低,对专业技术的掌握和实施不足,人员流动性较大等。

2.2.2 养护管理模式陈旧

现阶段的养护管理主要沿袭旧式的模式,在草坪杂草的清除技术、浇灌技术和树木整形修剪技术、病虫害预防与治理技术方面并没有技术性提高。另外,相关的养护管理的机械设施陈旧落后,缺少先进的生产工具,依靠梯子、手锯、剪刀等原始工具的情况普遍存在,既不利于劳动效率的提高,又影响到养护管理的完成质量。

2.2.3 养护管理成本偏高

养护管理成本偏高的问题主要由园区的规划设计与种植设计有关。一方面,一些公园绿地基础设施配置位置不合理、质量不达标,造成设施老化和损坏,需要经常性地修整或更换;另一方面,部分人工植物群落在设计时缺少对植物习性的考虑,因配置不合理造成植物生长不良、濒临死亡,或因不科学地强制性引种引发植被死亡、物种入侵等情况。这些与当今社会提倡的构建节约型园林格格不入。

2.2.4 养护管理资金不足

城市园林绿化是非营利性的市政公益事业,城市公园绿地的日常养护管理的费用主要由政府的财政投入作为支持。近年来,政府财政在城市园林绿化的建设与养护管理方面投入资金的比重逐渐增加,但是仍与城市公园绿地在绿化养护工作中的实际需要水平呈现一定的差距,这就造成了养护管理过程中,在费用的安排分配上常常出现矛盾,捉襟见肘,难以实现顺利的运转,造成养护管理的水平不达标,绿地质量下降等情况。

2.2.5 公园服务半径过大,定位不明确

造成公园日人流量过大,特别是节假日,主要因为目前人民公园前期定位和规划不合理,娱乐设施和市民的日常休闲活动矛盾日益突显。

3 公园绿地日常养护管理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3.1 完善管理体制

①要根据城市公园绿化的实际情况,增加政府方面在养护管理队伍培养上的关注度,合理增加人员编制,选取有能力的管理人才;②保证公园内的养护管理及时到位,明确队伍内各成员职责;③要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加强对公园养护管理一线人员的培养力度,不断提升施工人员的长远养护管理意识,确保全员能够更好地完成工作,提高效率,要经常性地聘请专业的高端技术人才组织讲座。

3.2 科学制定计划

为确保园区的养护管理整体工作能够有效地完成,在对整个公园进行日常绿化养护管理工作之前,应制定长线的、详细的养护管理计划,并在实施过程中将计划进行分类,如日常性养护管理工作、周期性养护管理工作与专项工作等。此外,还应对养护管理按照区域划分,制定相应的月度、季度、年度管理计划,确保园区内所有绿地实现责任制,从而实现高质量的绿化目标。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地选择性能较完善的机械,利用科学的技术手段和辅助设施完成绿化养护管理工作,提高效率,更提高一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3.3 优化品种结构

在城市公园绿化养护管理工作中,需要坚决贯彻可持续发展目标,将植物的多样性作为养护管理成效判定的最主要的标准之一,在养护管理的操作过程中,做好植物品种的调查、整理、剔除、补充等瓶中结构优化工作,促进园区绿化布局的多样性与丰富性,也促进养护成本的长效性降低。

3.4 加大资金投入

政府应加大对公园绿地养护管理的资金支持力度,在按照园林养护定额等相关标准的基础上,联合有关部门,做好城市绿化的重点扶持工作,多渠道、多方位地筹措资金,确保养护管理的过程中,有能力配备必要的设施设备,加大对人员和物资的投入,以保证公园绿化的水平。

4 结 语

以植物为主体的环境特质决定了公园绿地必须要为生态与景观服务。作为21世纪背景下的园林养护管理人员,需要在学习相关知识与技术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意识,紧密结合时展需要,为公园的绿化养护工作做好管理与服务。而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城市公园绿地建设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绿地养护管理部门机构需要时刻准备着适应工作中的忙碌与压力,不断更新完善,提高管理模式,赋予城市绿地系统更加丰富的景色与内涵。

参考文献

[1]邱丽玲.三明城市公园绿地养护管理探研[J].中华民居,2011(10):112~114.

绿地养护管理范文第9篇

关键词:浙江义乌;养护模式;生态效益

中图分类号:S371文献标识码: A

一、义乌市绿地管理基本情况

作为一个全国闻名的小商品行业领先带头城市,经济发展的快节奏使得义乌市加快了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步伐,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义乌流动人口多,养护难度相对较大,但在绿化养护管理上始终坚持模式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的原则。至2014年7月,由义乌市园林局实行养护的绿地面积为720万平方米,行道树88062株,养护管理的范围为我市建成区以及延伸至各乡镇的市政道路绿化。其中市场化养护面积603万平方米,共25个标段,行道树49405株。责任制养护面积为117万平方米,共11个标段,行道树38657株。

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摸索,随着城区绿地管理模式的进化,逐渐建立了与之相匹配的考核体系和评分制度,主要有《义乌市园林局绿地养护管理考评办法》、《义乌市城区绿地养护质量标准》、《义乌市城区园林绿地养护质量检查评分细则》等。逐步形成了以对道路绿化,大部分公园实行市场化养护为“主”,对园林绿地、小部分公园实行养护岗位责任制为“辅”的养护管理多轨制模式。

二、义乌市绿地养护管理的发展变迁

2007年,义乌市被国家建设部评为“国家园林城市”,实现了“金乌腾飞于青山绿水之间”的创建目标。这其中,科学有效的养护管理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义乌市园林绿地养护管理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每一阶段都是紧跟义乌经济发展而建立,具有本地特色的管理模式。

1、起步阶段(1987――2002年)

1987年,义乌市稠城镇园林管理所正式成立,由管理所聘用养护人员组成机动组直接养护城市绿化。1987年发展至2003年,市区各类绿地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由各街道管理,主要的城区绿地由园林局管理,包括行道树,街头小花坛、绿地等。形成了由义乌园林管理所这一绿化主管部门直接养护的绿地管理模式。

2、初始阶段(2003――2006年)

2003年至2006年,为迎接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在城区主干道两侧建设的绿地收归市园林局管理,随着城区绿化管养面积的不断扩大,多年来机动组有限的养护人员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2003年11月23日起,市园林局根据各个绿地现场分布情况、面积及胸径10厘米以上乔木数量,核定养护人员数量,以包清工的方式发包绿地给养护责任人,养护人员由养护责任人自行聘用。如绣湖广场、骆宾王公园、樱花园、体育园。形成了责任制与直接养护相结合的养护管理模式。

3、发展养护阶段(2007――今)

2007年后,随着城区绿化管养面积的不断扩大,园林局面临着养护工住房、劳动安全、劳动技能培训等方面的一系列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义乌市园林绿化管理水平及效能,市管部分绿地开始尝试推行市场化运营模式,2007年4月第一次将原本责任制养护的部分道路绿地推向社会,通过招标择优选择符合要求的专业化养护单位,发展过程中,园林局不断缩减直接养护与责任制养护的绿地面积,市场化面积持续扩大并已成为义乌绿地的主要养护模式。自此形成了由市场化、责任制、直接养护相结合的多轨制养护管理模式。到了2014年,随着最后一块直接养护的绿地也推向了市场化养护,可以说义乌城区绿地已经完全淘汰了直接养护这一模式。

多轨制管理模式运行以来,义乌市绿地面积不断扩大,绿地率飞速增长,义乌城市绿地养护管理进入了稳步发展阶段。在市财政的支持下,绿地养护金额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数量,2014年义乌市园林局绿地养护预算费用为3000万元。园林局逐渐实行“养”与“管”分离,变“以费养人”为“以费养事”,重点突出园林局的管理职能。养护管理的运作方式变行政计划为合同管理,园林局的工作职能由直接养护转为考核、检查、监督指导为主。现阶段在养护模式上的主要任务就是逐渐将直接养护与责任制养护的绿地转化为市场化养护。除重点地块外,预计在2016年将城区绿地都推向市场化养护管理模式。

三、义乌市绿地养护管理模式及分析

1、三类养护管理模式

直接养护管理模式: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由义乌市园林绿化管理局聘用养护人员组建绿化养护队全面负责,采取的是“以费养人”的政府单位管理模式,养护范围为部分道路、街头绿地、行道树、临时绿化。这一模式出现于义乌园林绿化行业的起步阶段,主要是街道移交给园林局,还未安排招标或责任制承包的绿地,或因各种原因临时增加的绿地,或面积太小,未并入附近市场化或责任制养护项目的绿地。省内目前大部分养护水平较弱的城市仍在采用这一模式,如上虞、青田等。

责任制养护管理模式:义乌市园林绿化管理局按绿地的属性、面积等特征划分区块,额定每个区块的养护人数,将绿地养护管理任务以包清工的方式发包给养护责任人,养护人员由养护责任人自行聘用。养护范围为市区部分公园及重点地块。这一模式始现于义乌城市绿地的初级阶段,与原先单一的直接养护模式相结合,为园林局的绿地管理减轻了很大压力,也更有利于培养优秀的养护人员。浙江省内仙居、舟山等城市一直采用这种模式。

市场化养护管理模式:义乌市园林管理局将管理层和作业层分开,管理层为绿化管理部门,行使绿化养护的管理、指导和监督职能。作业层为有资质的园林绿化养护企业,通过投标按中标价支付经费,养护工由承包公司雇佣管理。采取的是“以费养事”、经济体制条件下具有竞争机制的管理模式。义乌正在大力推进市场化进程,努力培育健全的市场化竞争环境,省内典型有杭州、宁波等经济较发达、养护经验较成熟的城市。

2、三类模式的特点与发展状况

三类养护管理模式各有利弊,相互补充。义乌正因为仍处于绿地养护管理的摸索阶段,才有了如今这三种模式并存的状况。

(1)直接养护特点与发展状况

优点:养护人员队伍相对稳定,大多数养护人员在园林局工作多年,岗位固定,忠诚度高,都具有一定的养护经验与技术,绿地养护质量较高,遇到应急任务和突发事件可以迅速到位。

缺点:相互之间缺乏竞争力,存在出工不出力、磨洋工的现象,整体队伍老龄化现象严重,大部分养护工年龄都在50周岁以上,存在一定风险。

发展状况:直接养护这一模式,从义乌园林局成立之初一直发展到现在,扮演的角色也在不断变化。由于受到自身特点的局限性与养护主管部门职责转化等因素的影响,直接养护的绿地面积正在不断减少,目前已完全淘汰出义乌现有的养护模式。养护的范围也由1987年起的城区行道树、花坛绿化等发展到后来的部分道路、行道树、街头绿地养护直至全部转入市场化养护。

(2)责任制养护特点与发展状况

优点:能充分调动养护责任人的工作积极性及主动性,绿地养护质量稳定,部分公园养护质量较好。

缺点:养护责任人自身养护经验和水平参差不齐,养护质量差异明显,聘用的养护人员不稳定,大部分养护人员年龄偏大,存在隐患。奖惩只落实至责任人,导致养护人员对绿地养护质量的责任心与积极性较为薄弱。

发展状况:义乌市园林局从2003年启用责任制养护到现在,结合十多年的管理经验,在下一轮责任制合同签订前对绿地面积、行道树数量严格核对,及时调整,不断修订更完善、更全面的考评办法、质量标准、评分细则。但同直接养护模式类似,在被日益发展壮大的市场化环境不断冲击的同时,责任制养护的面积也在不断减少,随时都面临着养护承包人无绿可养,被市场化模式取代的局面。可以说,责任制养护模式在义乌绿地养护上的比重经历了一个从2003年的起步到2007年的鼎盛到目前逐渐下降的状况。

(3)市场化养护特点与发展状况

优点:降低了养护管理的成本,降低了绿化管理部门的直接管理压力,减少了安全、责任等风险,实现了管人到管事的转变,权责分明,促进养护企业间的竞争,能带动整个养护市场的进步与养护水平的提高。市场化养护解决了城市快速发展绿地面积大幅增加带来的增加养护工而导致的住房紧张、劳动安全、技能培训等一系列问题。

缺点:养护企业之间的实力相差较大,并普遍存在养护质量良莠不齐、各类规章制度不健全以及监管力度小等问题。招标过程中各投标单位的串标,养护过程中的层层挂靠、分包现象仍然存在,不利于养护行业的成长。

发展状况:2007年4月,市场化第一次招标,养护面积约26万平方米,行道树3600株,预算投资150万元,养护期一年。2007年8月,市场化第二次招标,养护面积约26万平方米,行道树1600株,预算投资260万元,养护期改为两年。2011年7月,在市场化养护管理模式运作至第四个年头时,义乌市新火车站区块绿化养护管理项目的养护期限改成三年,养护面积12万平方米,行道树2300株,预算投资180万元。合同分两次签订,前两年考核均合格后续签第三年合同。义乌的市场化养护管理模式不仅在付款时间上逐渐朝稳定、成熟的方向调整,在养护要求、考核细则、报价内容等方面均发生了较大改进。从2007年4月北城路与雪峰路的第一例市场化成功养护运作到2014年7月,已有25个工程实现市场化养护。

义乌市三种养护管理模式从1987年到2014这近三十年来,比重和面积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直接养护管理模式由起步阶段的单一性发展到如今的完全被替代;责任制养护管理模式由初始阶段的大份额比重发展到如今的辅助地位;市场化养护管理模式由前两阶段还未存在发展到如今大份额比重乃至将来的绝对地位,发展状况可谓变化巨大。

四、义乌市绿地养护管理下一步举措

下一步,义乌市园林局近期将出台一系列的新规章制度来促进绿化养护管理水平的提升,包括绿化分级制度、绿地认养制度等。

1、义乌市绿地养护管理绿化分级制度

就目前的现状看,义乌绿地存在档次区别不大,养护质量区分不明显的情况。为了有重点地突出优秀养护景观,营造精品绿地,合理利用养护经费,义乌市园林局在加大将内部责任制绿化推向市场化招标力度的同时,开始策划绿地养护分级制度,预计将局属范围绿地按管养绿地的功能、类型、建设标准和植物配置情况条件划分为四个等级,将行道树按其胸径规格分为三个基本等级。根据等级有侧重地进行绿化养护管理,并执行不同的养护经费拨付标准。

一级绿地的标准为:绿地位于城市生活和交通中心,绿化综合功能的发挥较为显著;主要为广场、公园、街头绿地、游园、重要景观路绿化等,绿化覆盖率90%以上,绿带宽度8M以上,面积400以上的绿地;绿地内园路、园灯、园椅、园林小品、灌溉、卫生、围护等设施较为完善,建设标准较高;绿化种植形式丰富,乔灌花草合理配置,绿地景观要求高、效果好;重要节假日和大型活动期间有一定数量草花布置。

二级绿地的标准为:绿地位于城市交通和生活次要地区,绿化功能发挥较为明显;绿地类型主要为小游园、街头绿地、交通转盘、分车绿带、道路绿化带等,具有园路等一般设施,绿化覆盖率90%以上;绿化种植形式较为丰富,植物配置合理,景观效果较好。

三级绿地的标准为:绿地位于城市或近郊,位置较为偏远,绿地功能较为单一;绿地类型主要为除一、二级绿地以外的滨河林带、街头绿地、道路林带等,一般为无园路等设施的非开放型绿地;绿化种植形式较为单一,绿地基本能有植物覆盖。

四级绿地的标准为:绿地位于城市或近郊,位置偏远,绿地功能单一,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有直接影响的绿地;绿地类型主要为除一、二、三级绿地以外的城市绿化隔离带、防护绿地、湿地、垃圾填埋场恢复绿地等无设施的非开放型林(绿)地。

胸径30cm以上的为一级行道树;胸径15cm~30cm为二级行道树;胸径15cm以下(不含15cm)为 三级行道树。

2、义乌市绿地认养制度

近年来,义乌市虽然绿化面积不断扩大,但遭人为破坏现象比较严重。为了让广大市民了解绿地养护,增强城市绿化建设的责任感与参与性,义乌市园林绿化管理局在出台《义乌市绿地认养管理办法(试行)》之后,下一步将推出绿地认养这种全民的绿化保护方式。根据《办法》,绿地认养一般有四种方式,包括认种、认建、认养和认管。

绿地认养的范围包括在城市建成区的公园、公共绿地、街头绿地、道路绿地、河道绿地等。各单位庭院附属绿地和“门前三包”树木、绿地不在认养范围。自愿要求认养绿地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团体、民营企业及个人可向义乌市园林绿化管理局提出申请,并签订认养协议。绿地认养的期限至少为一年。

绿地认养的内容包括承担树木种植、绿地建设或改造工作;维护绿地、保证绿地不受破坏;全面负责绿地养护、保洁和管理工作。认养单位或个人可以选择其中一项或几项内容进行认养。

绿地认养的形式分为两种,一是直接认养,由认养单位或个人直接负责绿地建设、养护、保洁和管护工作,并监护树木花草及设施不受破坏。二是委托认养,按认养协议,认养单位或个人提供相应的认养资金,由义乌市园林绿化管理局公开招标,委托有关专业绿化单位进行建设或管理。若进行委托认养,认养经费标准原则上按市场价格由双方协商确定,一般情况下,认种认养胸径5~6cm的落叶乔木每株30~80元,常绿乔木50~150元;胸径10cm以上的乔木和古树名木的认养资金标准按树木大小及其价值由双方协商确定。认养、认管绿地、片林的经费标准为每平方米不低于5元,认建片林、绿地按有关工程预算标准协商确定。

此外,在认养期限内,认养、认管绿地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可以树立标志牌,20000平方米以上可享有冠名权;按政府或义乌市建设局批准的规划方案进行出资建设和管理,面积在10000平方米以上的,享有绿地命名权。义乌市园林绿化管理局还鼓励学生参与绿地认养活动,参与者可以学校、班级、团支部或少先队等集体名义认养,也可以学生个人名义认养,学生认养以管护、保洁为主。

3、其他举措

为了进一步提高绿地养护管理水平,目前计划实施中的一系列举措有:

一、大力引进和培养高素质的养护技术人才;

二、义乌市乡土树种和植物新材料应用技术;

三、植物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和预警技术;

四、园林绿地低成本维护技术;

五、加强园林网站管理功能;

六、发展园林绿化行业协会;

七、对绿化企业“扶优帮强”、“末尾淘汰”。

五、指导原则

绿地养护管理行业的进步需要科学而行之有效的指导原则,如今每个城市的绿地养护管理都越来越强调景观生态学原理的作用,来建设景观优化、养护高效、功能合理的绿地系统。

1、可持续发展原则

城市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以城市绿地养护的“绿”为中心,自然景观为特色,从可持续发展理论出发,将公园、道路、防护林等独立的养护管理模式结合转变为完整的城市园林绿地养护管理系统。要以长远的眼光来对眼前的设计、放样、施工、管理严格把关,尽量在数十年后,减少树木栽植过密、景观提档改造等现象发生。

2、低成本维护原则

城市绿地养护的低成本原则应尽量做到结合地形、因地制宜,充分考虑植物的生物学特性、空间要求、环境适应性等来进行适地适树的养护管理。比如在苗木种植时期,为突出当前养护效果,苗木株行距过小,这样不仅用苗量大,造价高,还增加病虫害发生的几率,为今后移植、除虫都增加了负担。另外,许多道路绿地中,色块中添加小乔木,过于密植的灌木会影响乔木下部的受光与积温,容易使乔木长成僵苗;或者乔木长势过旺,影响灌木照射阳光。针对以上现象,应及时疏植、移植、更植,尽量合理地减少养护成本,避免日后更大的损失。

3、人性化原则

绿地养护是为了给市民提供更好的人居环境,因此应以人为本,提倡人性化管理。如在防治植物病虫害时,宜选择晚间或早晨,在游人较少时进行,并提醒游人及周围店铺做好遮盖。绿化隔离带受人为踩踏现象较为严重,用印有“义乌市园林绿化管理局”字样的飘带替换铁丝网,可避免游人刮伤,也可防止绿地进一步受到损坏。另外,由于绿地养护具有时段性,如夏季不宜温度过高时浇水,否则会造成苗木烧死。在养护管理上可安排养护工早晨和傍晚浇水,其他时候避开高温酷暑休息,并发放饮用水和避暑用品,可令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责任感明显增强。

六、总结与展望

总结义乌二十多年来的模式结构变化可以看出,市场化养护管理模式将是短时间内的最终养护趋势。结合全国各城市的绿地养护发展状况来看,随着各城市经济水平的提高、绿地面积的增加、养护阶段的变化、短期内国内养护模式都会趋向市场化这一更利于绿化主管部门行使管理权力,也更利于提高绿化行业水平的统一模式。而各个已经完全运用市场化模式多年的高养护水平城市已在向精细化、社会化等方向迈进。长远来看,国内绿地养护会向更科学、更具生态效益的模式转化。

目前,整个绿化管理行业正在积极探索更先进的绿地养护模式,并使其逐步完善。这要求行业人员强化管理,不断吸取经验,整合信息,以改善国内园林绿化养护管理质量,从而大幅度提升园林绿地养护管理水平。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科学高效的绿地养护管理模式一定会为我们创造一个良好的人居环境,为我们的城市增光添彩。

参考文献

[1]洪项目.浅谈居住区绿地的可持续发展问题[J].福建林业科技,2007,3:223-226.

绿地养护管理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城市绿地;养护管理;应急机制

中图分类号:S7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07-0073-02

1 引言

城市绿地养护管理项目中,主要是借助园林建设的再生产,并对其进行加工,对设计意图进行细化分析,对植株的生长规律等基本情况进行管控,并借助修剪、调整以及病虫害处理等机制对植被种植区域进行人为的良性干预,在实现互利互惠以及层次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稳定发展的绿化生态结构。

2 案例分析

无锡市新吴区,位于无锡市东南部,地处长三角中部,太湖之滨、古运河畔。近年来,无锡市新吴区园林绿化发展迅速,2016年底建成区绿地面积36.7 km2,建成区绿地率38%,绿化覆盖率4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2 m2,处于全国同类城市先进水平。新吴区绿化管理部门坚持“种养并重、管养并抓”的原则,创新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机制,努力尝试、探索养护管理新思路、新做法,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园林绿化养护监管考核体系“新吴区模式”,从而使城区绿化养护质量水平有了飞跃的发展,城区绿化景观面貌逐年提升。2009~2015年新吴区绿化管理工作连续七年荣膺“无锡市城市绿化管理工作优胜单位”称号。

3 城市绿地养护管理项目的基本原则

在城市绿地养护管理项目运行的过程中,要结合实际需求建构系统化的管理模型和控制维度,积极践行更加切实有效的管控措施和应用模型,在保证整体管理维度有效升级的基础上,顺利建构系统化的绿色管理模型。

第一,在城市绿地养护管理机制建立时,要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由于城市绿地养护项目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将公共设施作为主要管理模型,在提升生态效益的基础上,对植物配置机制和管理模型进行系统化升级处理,并且将“绿化”作为整个项目运行的重点,将自然景观作为基本的发展特色,从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出发,建构自然生态化的种植和管理模型,最大程度上实现绿地养护管理系统。

第二,在城市绿地养护管理体系建立和落实过程中,要秉持低成本维护原则,积极践行更加有效的应用模型,实现因地制宜的管理方针,并且要充分考量植被自身的生物学特性以及空间要求,保证其环境适应性,提升植株管理效果[1]。在苗木种植项目开始时,要对其进行养护处理和病虫害处理,考虑到过度密植会对其产生影响,就要针对实际问题进行及时性的种植调整,从而保证养护成本的有效控制。

第三,相关项目管理人员要积极践行人性化原则,并且为市民提供更加舒适的人居环境,提升以人为本的管理机制和管控措施,倡导人性化管理维度。要保证城市绿地养护管理过程贴合市民实际需求,提高养护项目的阶段性。另外,对于城市绿地养护管理的相关人员,也要`行人性化管理要求,从根本上保证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2]。

4 城市绿地养护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4.1 城市绿地养护管理中规章考核缺失

在城市绿地养护管理项目运行过程中,由于缺乏相应的参考依据和管理机制,导致相关问题逐渐暴露出来,绿化养护行业监管没有得到有效的规范,不仅相关园林管理部门的整体执法职责不明确,管理机制和管理权限也会受到制约,导致整体管理维度和管控措施得不到有效落实,管理效果很难实现。另外,一部分地区在落实城市绿地养护管理措施的过程中,没有细化并完善绿地保护机制,对于实施标准以及监督考核项目也没有明确的认知。绿化行业缺乏科学化以及严密性的养护管理体系,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监管缺失,导致相关巡查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以及技术并不完全符合标准[3]。

4.2 城市绿地养护管理中养护水平缺失

在城市绿地养护管理项目建立过程中,由于养护管理项目人员年龄老化严重,加之养护预算费用以及专业人员技术结构缺失等问题,都导致整体管理系统中养护水平出现明显的下降。另外,养护管理技术开展不及时以及创新能力不足等一系列问题都会导致整体景观效果不符合要求,在城市绿地养护管理项目中,管理水平和养护水平缺失,会直接导致整个城市的综合实力出现短板,也会阻碍城市化发展的进程[4]。此外,在城市绿地养护管理项目中,相关养护市场规范性缺失也是较为重要的问题,地方管理部门没有针对养护投标市场足够的重视,在信誉度、等级结构以及机械条件等问题的处理方面都存在问题,也是导致整体绿化管理项目缺失的主要问题。政府在养护市场管理方面缺乏适当的资金投入,导致预算偏低,行业竞争结构也会出现严重偏差,甚至出现了串标和挂靠等问题,应引起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

4.3 城市绿地养护管理中应急机制缺失

在城市绿地养护管理机制建立过程中,应急处理项目十分重要,然而,在应对一些恶劣性天气方面,城市绿地养护管理部门却并没有建立切实有效的控制模型和处理机制,导致修复以及补植方面的难度之间增大。

5 提高城市绿地养护管理的策略分析

5.1 积极制定切实有效的规章考核项目

在实际管理机制建立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要针对实际问题进行系统的升级,积极践行更加有效的规章制度,切实维护城市绿地养护管理项目的常规化运行。相关部门要结合自身发展现状,在广泛调研以及论证的基础上,保证管理机制和管控措施能分阶段并且切实有效。只有保证养护模式的节奏和管理整体性贴合实际需求,才能真正提高绿化规章体系的整体水平[5]。在管理机制建立过程中,要对其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保证社会部门能按照标准化制度要求建立健全完整的技术规程。另外,在建立绿化管理考核体系后,要结合实际问题建立健全更加系统化的验证和质量保障机制,形成全面覆盖的考评模型。只有从根本上提高考评效果,才能真正发挥其实际价值。

在考核w系建立过程中,要建立健全日巡查、周巡查以及月巡查的考核模型,确保定期考核项目以及不定期抽考项目都能得到有效践行,并且从考核结果中分析具体问题,建立对应的整顿处理机制,从而保证系统管理效果的有效升级。相较于传统的考核体系,要践行调研管理和网络化考评机制。例如,在城市绿地养护管理项目运行过程中,借助巡查中的问题,落实整改指令,从而保证相关单位能第一时间践行整改要求,然后由绿化管理单位对核实结果进行系统化处理。

5.2 全面提升城市绿地养护管理水平

在城市绿地养护管理项目应用和落实过程中,要引进更加全面且系统化的市场竞争机制,从而提升整体养护管理能力。在实际管理措施中,不仅要积极设定有效的准入条件,也要规范招投标项目的运行流程,建立更加合理化的养护机制和管控措施,减少串标问题的产生。值得一提的是,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城市绿地养护管理管理水平,就要增强对串标和挂靠等不良行为的惩处力度,强化养护考核制度的有效性,针对养护机制和市场化管理措施进行系统化升级,全力提升养护水平[6]。

另外,相关部门要结合实际需求,强化专业化技术培训项目的力度,针对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责任意识进行集中训练和管理,在组织交流的同时,提升整体城市绿地养护管理水平。在培训项目开展过程中,要提高养护管理发展的效果,并积极落实管理责任人机制,强化素质要求和管理措施,积极践行更加有效的管理维度。只有从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出发,才能提升整体养护技术水平,为区域化城市绿地养护管理项目升级奠定坚实基础。

5.3 建构系统化应急机制

由于一些气候突发事件无法进行全面预估,但是,相关管理部门要结合实际管理需求,积极构建更加有效且系统化的管理措施,设定切实有效的应急预案,结合因地制宜的管理措施以及管控机制,切实维护相关应急处理机制的有效性。在建立应急预案后,针对实际问题进行系统化管控,真正实现城市绿地养护管理的优化运行[7]。只有实现全面养护的发展目标,才能真正提高整体管理效果的有效性,顺利升级养护管理效果,从传统单一化的管理模型转变为稳定性园林植物群管理机制,提升稳定性和病虫害防护效果,在扩大城市视觉资源的同时,提高节约型养护运行维度的有效落实和升级,建构生态环保的城市绿地养护管理模型,保证城市绿地养护管理有序开展。

6 结语

在城市绿地养护管理项目运行和落实过程中,要积极探索更加有效的绿地养护模型,逐渐提升管理效果,在吸取经验的基础上,整合城市绿地养护管理的相关信息,从根本上提高管理项目的整体质量和运行效果,在有效升级城市绿地养护管理机制的基础上,建构更加和谐的人居环境。大幅度提升城市绿地养护管理的实际效果,确保管理维度和管控措施的协调化运行,也为生态环境保护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正华,郭凤平.城市绿地养护管理问题分析:以新乡高新区为例[J].现代园艺,2013,26(4):71~72.

[2]石 亮.新疆城市绿地养护管理的现状及技术措施[J].现代园艺,2016,19(11):169~170.

[3]安 娜.浅析西宁市城市园林绿地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青海农林科技,2013,17(3):52~54.

[4]张 智,夏宜平.杭州城市绿地中的观赏草调查及其配置应用[J].中国园林,2015,24(12):15~20.

[5]凌张军.城市绿地生态管理概念、理论与应用:以马鞍山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为例[J].中国城市林业,2013,10(02):15~17.

[6]周兰胜.成本节约视角下的城市绿地建设与养护管理:以宿迁市城区绿地为例[J].现代农业科技,2015,29(18):187~188,190.

上一篇:养护管理范文 下一篇:绿化养护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