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性能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3 01:08:55

力学性能论文

力学性能论文范文第1篇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社会对物质产品消费不断提高,从而促进了作为商品重要包装形式的瓦楞纸板行业迅速发展,瓦楞纸板的需求量十分巨大。商品在流通过程中,瓦楞纸板这类纸质包装材料受到流通环境温度、湿度制约,其力学性质和动力学特性也直接受到环境的影响[1]。所以要求产品包装必须满足流通运输环境要求,保证产品的安全可靠性。在实际的流通运输环境下,引起瓦楞纸板力学性能变化的影响因素很多,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影响尤其显著,直接影响到瓦楞纸板包装物品的安全性和使用时限。王俊丽、李广生、肖文娟、程小琴等[2-5]通过在不同的含水率条件下瓦楞纸板力学性能的测定,得出瓦楞纸板的力学性能随纸板含水率的增加而下降。DongMeiWang[6]等人在不同温度下,研究温度对纸蜂窝夹层板的含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瓦楞纸板的含水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随着温度的变化,瓦楞纸板的含水率发生了变化,最终影响到瓦楞纸板的力学性能。在实际运输过程中,瓦楞纸板的力学性能在不同温湿度环境下的变化比较显著,但目前对瓦楞纸板在模拟运输环境下力学性能的研究却鲜有报道。当前,瓦楞纸板的种类繁多,不同类型的瓦楞纸板会有不同的力学性能。三层UV型瓦楞纸板的需用量非常大,已在精细产品、中小型和高档包装领域逐渐扩展,特别是在一些精密仪表、中小型家电、玻璃陶瓷器皿、医药、干鲜果品、饮料及礼品等的包装上体现得尤为明显。为了更好的解决三层UV型瓦楞纸板实际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企业提供更多实际可行的借鉴方案,很有必要的对三层UV型瓦楞纸板的力学性能进行深入研究。

2材料与方法

2.1材料与仪器

实验材料:三层UV型瓦楞纸板,A型,克重为180g/cm2,南宁新大海纸箱厂。实验仪器:17-76型抗压强度测试仪,美国TMI仪器制造公司;LP-80U型恒温恒湿实验试验箱,广东宏展科技有限公司。

2.2实验方法

选择在流通环境下比较常见的温湿度。一般在车厢里面或集装箱内的温度为10℃-50℃,湿度为30%-80%。结合实验室相关条件,相对湿度选取40%、50%、60%、70%、80%、90%,100%的7个水平。温度选取20℃、25℃、30℃、35℃、40℃、45℃、50℃的7个水平。裁切100mm×25mm(长×高)的试样,试样采用GB/T22906.2-2008《纸芯的测定第2部分:试样的温湿处理》[7]进行试样温湿度处理。平压强度采用GB/T22906.9-2008《纸芯的测定第9部分:平压强度的测定》[8];边压强度采用GB/T6546-1998《瓦楞纸板边压强度的测定法》[9],粘合强度采用GB/T6548-2011,《瓦楞纸板粘合强度的测定》[10]。

3结果与讨论

3.1温湿度对瓦楞纸板力学性能的影响

3.1.1温湿度对瓦楞纸板平压强度的影响

不同湿度条件下,随着温度升高,各条曲线呈上下波动趋势,波动值在20℃-30℃和40℃-50℃范围内变化不大,在30℃-40℃范围内的变化大,说明三层UV型瓦楞纸板平压强度在温度为30℃-40℃时的影响大;引起这一变化的原因是在30℃-40℃时,在各相对湿度下,瓦楞纸板内的纤维之间容易散失水分,瓦楞纸板的含水率不高,纸板纤维间的氢键力作用比较大。相对湿度为80%时的曲线波动最大,说明温度对相对湿度为80%时的影响是最大的;相对湿度为100%时的曲线波动最小,说明当相对湿度达到最大值时,在各个温度条件下瓦楞纸板内的含水率都非常高,平压强度在此湿度下随着温度的变化比较小。当相对湿度为40%,温度在35℃-45℃时,瓦楞纸板的平压强度达到最大值,这是因为纸板内纤维之间的水分含量比较低,纤维之间的作用力比较大。不同温度时,当瓦楞纸板的相对湿度增加到70%-80%,瓦楞纸板的平压强度下降明显加快。影响瓦楞纸板平压强度主要因素是纤维的作用力,纤维间水分的含量直接影响着纤维间的相互作用力,当环境相对湿度增加到70%后,纸板纤维润胀达到最大程度,纤维间的氢键就会被破坏,使瓦楞纸板的平压强度下降。

3.1.2温湿度对瓦楞纸板边压强度的影响

不同湿度条件下,随着温度升高,各条曲线呈上下波动趋势,波动值在20℃-30℃范围内,变化大,在30℃-50℃范围内,波动值小。说明三层UV型瓦楞纸板边压强度在低温时容易受到温度变化的影响;引起这一变化的原因是当温度升高到25℃左右时,纸板纤维之间的作用力变小造成的;相对湿度为90%和100%时的曲线波动最大,说明在高湿度环境下,瓦楞纸板内随着温度的升高水分散失严重;从图可看出边压强度最大值范围出现在相对湿度为40%温度在35℃-45℃之间,这是因为在低湿高温的环境下,纸板内的水分含量低,水分对纸板结构力学造成的影响比较小,所以纸板结构力比较大。边压强度随着相对湿度的增大不断地变小。不同温度时,当瓦楞纸板湿度增加到80%,瓦楞纸板的边压强度下降更快,说明当瓦楞纸板的湿度到达80%以上时,瓦楞纸板的平压强度受湿度的影响加大,若湿度继续增加,瓦楞纸板就可能失效,在运输中就丧失了作为运输包装的保护产品的功能。

3.1.3温湿度对瓦楞纸板粘合强度的影响

不同湿度条件下,随着温度升高,各条曲线呈上下波动趋势,波动值在30℃-40℃范围内,变化比较大,说明三层UV型瓦楞纸板粘合强度对高温的影响是比较明显的,粘合强度主要的影响因素是粘合剂,在此温度范围内,水分的散失比较慢,导致粘合剂的含水量大,降低了粘合剂的粘合力。从图3还可以看出,随着湿度的增大,粘合强度都在不断下降。粘合强度的最大值范围出现在相对湿度40%,温度为40℃-50℃时,在高温低湿环境下,粘合剂的含水量比较少,粘合剂的粘合力比较大。当相对湿度大于70%时,三层UV型瓦楞纸板的粘合强度下降速率非常大,可能由于相对湿度大于70%时,水分增加较快,瓦楞纸板的粘合剂开始慢慢变软,粘合剂的粘合力不断下降,使得瓦楞纸板的粘合强度下降的速率变大。综合图1-图3所示,在温度为35℃-45℃的运输条件下,当相对湿度为40%时,三层UV型瓦楞纸板的三种力达到相对的最大值,在此条件下最适合物品的运输,可以更好的保护产品。对三层UV型瓦楞纸板力学性能影响比较大的是相对湿度,温度次之。

4结论

本文探讨了模拟流通环境中不同温度和湿度对三层UV型瓦楞纸板的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流通环境的相对湿度对瓦楞纸板的影响较大,温度对瓦楞纸板影响次之;当温度在35℃-45℃之间、相对湿度为40%的状态下,瓦楞纸板的力学性能达到最佳值,此时瓦楞纸板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产品的安全性。在运输流通环境下,保证相对湿度不超过70%,瓦楞纸板可以更好保护产品。但要探究其原因,还需要从微观层面,楞纸板的内在纤维的影响等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在未来的瓦楞纸板力学性能研究中需要结合结构力学,材料力学等进行细致地分析瓦楞纸板内在的影响因素,开展深层理论研究。

力学性能论文范文第2篇

试验原料为真空冶炼并锻造而成的锻坯,首先在锻坯上截取直径为4.0mm、长10.0mm的圆柱试样,采用热膨胀仪测得合金钢材料的A1和A3分别为710℃和930℃。采用二辊轧机将1200℃保温90min的锻坯热轧为厚度为3.0mm的热轧板,并对其依次进行酸洗、冷轧,最后得到厚度为1.2mm的双相钢冷轧薄板,其主要化学成分w(%):0.10C、1.35Si、1.88Mn、0.007P、0.0056S,余量为Fe。在冷轧钢板上沿轧制方向截取长220mm、宽60mm双相钢试样,并进行连续退火试验。根据实验测得的A1和A3,确定退火温度分别为735、760、785、810和835℃。将试样加热至退火温度并进行保温处理,保温时间为6min,然后将试样冷却至685℃后淬火到240℃,保温12min后冷却至室温。对工艺参数不同的退火板取样,利用热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及EBSD技术对其进行显微组织观察和相结构分析,并采用电子万能试验机对其力学性能按照国标要求进行测试。

2试验结果及分析

2.1显微组织

图1是退火温度为735、760、785、810和835℃时双相钢连续退火后的组织。可以看出,不同温度条件下的退火组织均为马氏体和铁素体,无明显差异。同时发现马氏体(硬相)呈凸起岛状,且均匀分布在铁素体(软相)的晶界上,形成了由软相和硬相组成的双相组织[4]。通过ImagesProPlu和彩色金相图片对不同退火温度下马氏体的体积分数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组织中的相构成[5]。统计数据显示,马氏体的体积分数随退火温度的升高由13.8%增加至19.7%,且马氏体岛尺寸增大。这是由于在退火过程中,奥氏体随退火温度的升高逐渐增多;同时,C元素以及其他合金元素的扩散率也增大,奥氏体的尺寸增大。大部分奥氏体组织在淬火处理后转变为马氏体,增加了马氏体的体积分数以及尺寸。由图1还可以看到,马氏体岛中心位置颜色较暗,而与铁素体交界区域出现了光亮圈。这是因为C元素的热扩散速率较大,使其在连续退火过程中扩散较充分,使铁素体与奥氏体中的碳浓度达到了平衡状态。而Mn元素在奥氏体组织中的扩散速率小于其在铁素体组织中的扩散速率,导致铁素体与奥氏体的交界区域成为富Mn区,而淬透性与Mn的含量呈正比例关系,不同淬透性导致其内部较暗,而与铁素体的交界呈现光亮圈。

2.2相结构

退火温度分别为735℃和785℃时,汽车用高Si双相钢材料连续退火后的EBSD图像如图2所示。(采用黑色标记残余奥氏体,其他颜色标记马氏体和铁素体)可以看出,不同退火温度条件下双相钢组织中均得到了分布于铁素体晶界上的粒状残余奥氏体组织。这是由于双相钢材料中Si元素的含量较高,在退火过程可促进铁素体中C元素向奥氏体扩散,提高了奥氏体相中的含碳量;同时在冷却过程中Si元素还可以对碳化物的析出起到抑制作用,降低了奥氏体相中的碳损失。高碳奥氏体相的Ms点较低,因此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在室温条件下稳定存在并被保留。经测量,残余奥氏体的晶粒直径均小于1μm,稳定性较高。图3给出了双相钢在760℃时退火后的透射照片。可以看出,部分残余奥氏体组织呈薄膜状,分布于板条马氏体组织中。薄膜状奥氏体由于尺寸较小,同时周围包裹了马氏体束,提高了其成核所需表面能,因此增加了其向马氏体转变的难度。

2.3力学性能

表1给出了不同退火温度下双相钢连续退火后的力学性能。可知,随着退火温度升高,试验钢抗拉强度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这是由于当退火温度高于735℃后,马氏体的体积分数开始急剧增加,抗拉强度也随之大幅提高;当退火温度超过785℃后,马氏体的体积分数不再增加,但在冷却阶段生成的铁素体体积分数逐渐增加,相比原始铁素体,新生铁素体的含碳量较高,导致马氏体的含碳量下降,抗拉强度也随之降低。传统低Si双相钢材料的抗拉强度为630MPa时,伸长率为23.0%。相比之下,退火温度为785℃时高Si双相钢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较高,抗拉强度为702MPa时,伸长率为25.5%,均高于传统低Si双相钢。伴随退火温度的升高,试验钢的屈强比未发生明显变化,最大为0.58,最小为0.44。传统低Si双相钢材料的屈强比为0.47,相比之下,除735℃退火外,双相钢的屈强比较低,因此其成型性能较好。这是由于钢中的Si元素不仅可以降低铁素体中C元素的含量,还可以对冷却及时效过程中碳化物的析出起到抑制作用,使C元素聚集在奥氏体中;此外,由于新生铁素体出现的无沉淀区降低了双相钢的屈服强度,因此其屈强比也随之下降。

3结论

(1)在汽车用高Si双相钢在连续退火后,铁素体晶界上均匀分布有岛状马氏体和粒状残余奥氏体,这是由于Si元素在退火过程中促进C元素的扩散,在冷却过程中抑制碳化物的析出造成的。(2)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双相钢的抗拉强度呈现先升高后降低。当退火温度为785℃时,高Si双相钢的综合力学性能均高于传统低Si双相钢,有利于改善双相钢的成型性能。

力学性能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参考文献;NoteFirst;本科毕业

设计毕业论文在培养大学生探索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提高综合实践能力等方面起到关键作用。毕业论文中有一类是综述类论文,其注重培养学生对科技文献查阅、整理和分析的能力。随着科技文献的快速增长和子期刊的快速发展,学生面对的文献信息的数量越来越大,通过手工收集、整理、组织和引用这些文献信息十分繁琐与困难。文献管理软件能帮助学生高效完成毕业论文相关工作[1]。文献管理软件的种类很多,分类方式也很多,中文文献管理软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NoteFirst、NoteExpress、Mas个人学术空间和CNKIE-Learning四款软件[2]。本文围绕NoteFirst简介及在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应用,阐述参考文献管理软件在本科生毕业论文中的重要作用。

1NoteFirst简介

NoteFirst是一款网络版文献管理软件,由西安知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发并提供技术支持,功能上不仅与国外主流文献管理软件相当,还具有全面支持国标,支持多语言方案,SCI、EI收录期刊所要求的双语参考文献自动形成等功能[3]。NoteFirst是科技文献服务市场上第一款把科技文献管理和开放存取、科技资源交流共享相结合的服务系统。NoteFirst个人使用版本有普及版、专业版和高级版,普及版用户可永久免费使用。三个版本在功能上没有任何差异,只是在使用权限上稍有区别。NoteFirst的功能:(1)文件管理;(2)文献收集;(3)论文中参考文献的自动形成;(4)参考文献自动校对;(5)科研协作交流;(6)免费科技文献[4]。笔者在实践中发现,NoteFirstV4.1具有较高的文献管理效率,本科生将其应用于毕业论文的参考文献收集和管理,论文质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2NoteFirst在毕业论文中的应用

本次毕业设计学生是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其毕业论文题目是“金属三明治板的国内研究综述及弯曲性能分析”,论文主要内容包括金属三明治板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金属三明治板的力学性能分析。此论文与NoteFirst软件有关的内容如下:(1)采用NoteFirst查阅并管理100篇近十年研究金属三明治板的中文文献;(2)对文献分别按时间、类型和研究方向分类;(3)整理三明治板的力学性能研究方面的文献,着重分析比较弯曲性能、疲劳性能和腐蚀性能;(4)采用ENoteFirst编写参考文献格式。在毕业论文开始后的3个月时间内,学生不仅要学习和应用NoteFirst软件完成相关文献的查阅与管理,还要进行一些论文题目相关专业知识的补充学习,为后续力学性能的分析做准备,因此,对于本科生圆满完成此次毕业论文,并取得优异成绩具有一定难度。图1是学生利用NoteFirst软件所查阅和管理的部分文献,可以看到这些文献与此次毕业设计题目十分吻合。学生按论文格式要求便可生成参考文献列表,不用一一手动输入,提高论文写作效率与质量。图2是分别按照论文、期刊和力学性能整理的文献,如果要查阅某一年某种力学性能的论文,直接点击链接就可以打开具体内容。图3是根据查阅文章,建立的论文提纲框图,可以看出其逻辑性较强,且内容安排合理,为后续论文的撰写奠定了基础。总之,借助NoteFirst软件,学生完成的毕业论文质量相比往届毕业论文有大幅度提升,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学习NoteFirst软件要花费一定时间,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要求学生毕业设计之前学习一些与毕业论文相关的文献管理软件,培养良好的文献及知识管理能力。

3结语

本科毕业论文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教育过程,是我国高校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参考文献是毕业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学生运用参考文献管理软件NoteFirst的文献检索与整理、引文标注、按格式要求生成参考文献列表等强大功能,可以轻松完成参考文献的修改和参考文献格式的变更;这种文献管理模式不但效率高,而且可将参考文献引用过程中的错误减少至最低,尤为重要的是在文献查阅与管理过程中,学生会逐渐构建起整个论文的框架。因此,工科院校在培养高素养工程人才过程是,应引入一些文献参考软件以提高学生的文献管理与论文写作能力。

作者:蒋小霞 张天星 张帅 刘俊萍 万元 张波 单位:宁夏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田维.本科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中国电力教育,2012(25):106-107.

[2]郭垚.四种文献管理软件的使用对比[J].情报探索,2014(5):101-105.

[3]郑玉萍.参考文献管理软件比较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3,23(10):122-124.

力学性能论文范文第4篇

1“.工程材料力学性能”课程特点

材料的力学性能是指材料在外加载荷作用下或外加载荷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下所表现出来的力学行为与机理,是各类材料在实际应用中必须涉及的共性问题。[1]“工程材料力学性能”课程最早是“金属材料力学性能”,后来改名为“材料力学性能”,现在部分教材又改名为“工程材料力学性能”,是许多工程类本科生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其教学效果好坏对学生能否打下一个良好的专业基础起着重要的作用。该课程内容涉及面广、工程应用背景强,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等专业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本课程的学习,对提高工程类专业学生整体素质及工程实践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使得学生能够从各种机器零件或构件在常温、高温以及腐蚀环境的服役条件下的失效现象出发,了解失效现象的机理,从而为他们毕业后从事材料的检测和性能评定、材料的正确选用和安全应用,以及对机械零件的失效分析等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为企业乃至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后备军。

2“.工程材料力学性能”课程教学现状

安徽工业大学(以下简称“我校”)材料学院共分金属材料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无机非金属材料、材料物理四个本科专业,目前,四个专业使用的《工程材料力学性能》是合肥工业大学主编的同一本教材,该教材的内容包含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新型材料的力学性能两大部分,侧重点是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部分,主要包含“高分子材料的力学性能”、“陶瓷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三章的内容。[2]金属材料力学性能的研究时间较长,主要的原理、定律和结论已比较成熟,新型材料力学性能的内容相对较少,它的研究主要借鉴于金属材料力学性能的研究经验和方法。本教材比较适合金属材料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两个专业的学生,对其他专业的学生则显得内容相对较少,不太适合。而且,本课程的内容多、涉及面广,课程学时有限,书中许多抽象的内容很难通过语言的表述来讲清楚,在课堂上教师生硬的照本宣科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课堂的气氛很难被充分地调动起来,教学效果不佳。针对目前的教学现状,如果不对课程的教学进行改革,授课教师很难在有限的学时内保质保量地完成本课程的教学任务。笔者在“工程材料力学性能”课程的教学实践中体会到:授课教师需要根据专业特点来组织教学内容,才能在规定的学时内完成课程的教学任务。根据专业特点来组织教学内容,使得学生学习和教师授课的侧重点都突出,学生能在有限的学时内提炼出与专业学习有密切联系的知识,加以掌握和应用。[3]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材料实际的使用情况,对材料的失效现象的机理进行分析。

二、依据材料物理专业特点,优化教学内容

在“工程材料力学性能”课程教学实践中,笔者结合材料物理专业特点,在保证课程基本内容和结构的前提下,对整本教材进行整合,提炼出一般了解和必须掌握的内容,使学生能在规定的学时内有效地掌握最基本的教学内容。[3]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材料的种类越来越多,新型材料应用日新月异,纳米材料、薄膜材料和微机电材料快速发展,材料的特征尺寸越来越小,传统的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手段已无法实施,微区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手段应运而生。新材料力学性能测试的标准不断颁布,已有材料的国内标准需与国际标准接轨而不断修改,迫切需要材料力学性能的教学与生产力发展水平一致。鉴于以上几个方面内容,该课程讲授内容主要从以下四个部分来展开:第一部分(第一至第四章)阐述材料在一次加载条件下的形变和断裂过程,所测定的力学性能指标用于评价零件在服役过程中抗过载失效的能力或安全性;第二部分(第五至第八章)论述疲劳、蠕变、磨损和环境效应四种常见的与时间相关的失效形式,材料对这四种形式失效的抗力将决定零件的寿命;第三部分(第九至第十一章)(纳米材料/复合纳米材料)依据材料物理专业的特点,重点讲解纳米材料的力学性能,这其中包括纳米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纳米非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碳纳米材料的力学性能、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等;第四部分实验教学中引入国家标准的学习。

三、优化教学方法与手段,全面锻炼学生能力

任何教学过程的开展都离不开一定的方式或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地位。教学方法的优化倡导以学生为主,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培养他们自己查阅资料,自己释疑,自己总结,最终具备自我学习的能力。[4]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下面以“纳米材料的力学性能”为例来说明教学方法的优化,笔者采用“三步式”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第一步:教师指导学生上网查阅“纳米发动机”的相关资料,并就“纳米发动机”的提出、原理及当前的发展现状写一篇综述性报告,在下一堂课让学生讲解;第二步:根据自己的备课内容及结合自身的科研经历,进一步给学生讲解“纳米发动机”相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工艺技术特点;第三步:学生根据教师授课内容和自己查阅的相关资料,完善自己的综述报告。“三步式”教学法组织实施教学,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积极性,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更加牢固,而且有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的科研兴趣,进一步增强了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教学手段是指教师用以运载知识、传递教学信息的物质媒体或物质条件,是现代的教师进行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辅助用具。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普及,学校和教师越来越关注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4]“工程材料力学性能”课程特点是内容多、知识点零散、概念定义多,书中许多抽象的内容很难通过语言的表述来讲清楚,理解起来相对困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自己动手制作多媒体课件,针对专业特点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另外,通过演示一些动画图片和视频,使得原来抽象的、枯燥的知识形象化,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同时还增大了教学信息量,在有限的学时内给学生尽可能多地传达了信息量。

四、优化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工科专业的实验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与课程体系、学科结构和教学改革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对培养大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思维,以及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校“工程材料力学性能”课程基本实验包括碳钢静拉伸,不同成分、热处理工艺对钢材力学性能的影响,金属的冲击韧性,金属的硬度,金属材料平面应变断裂韧性KIC的测定五个实验。这些实验比较适合金属材料、材料加工专业的学生,对于材料物理专业的学生来说,难以感受本专业特点。[2]因此,结合不同的专业特点,将“工程材料力学性能”课程的实验内容涵盖多个专业,分为必修、选修两部分。优化后的实验内容,不但可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可以使不同专业的学生加深对自身专业的理解。比如,针对材料物理专业的本科生,可以开设纳米材料力学性能测试综合选修实验课。笔者结合自身的科研内容,制备一系列的纳米线及纳米薄膜材料,同时,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新引进的AgilentG200纳米压痕仪,可用来测量纳米材料的硬度、模量、应力—应变曲线等传统力学仪器不能测量的纳米材料的力学性能。该试验的开设,既使学生巩固了前期所修的“工程材料力学性能”课程,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又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对纳米材料的力学性能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为其后续的工作和科研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材料力学性能实验方法大都有国家标准,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传授最基本的操作方法外,还指导学生如何查找相关标准,对标准进行阅读,引导学生根据标准文件设计、实施相关实验,使实验操作真正做到有据可依,以期培养学生的工程规范意识。另外,针对教材标准滞后实际标准的现象,还介绍目前国内外最新标准,以其让学生了解最新的测试标准技术信息,同时还使学生对相关测试技术的发展有全面完整的认识,这对于他们将来的事业发展是非常有利的。[5]

五、优化考核方法,全面评价学生素质

力学性能论文范文第5篇

1“.工程材料力学性能”课程特点材料的力学性能是指材料在外加载荷作用下或外加载荷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下所表现出来的力学行为与机理,是各类材料在实际应用中必须涉及的共性问题。[1]“工程材料力学性能”课程最早是“金属材料力学性能”,后来改名为“材料力学性能”,现在部分教材又改名为“工程材料力学性能”,是许多工程类本科生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其教学效果好坏对学生能否打下一个良好的专业基础起着重要的作用。该课程内容涉及面广、工程应用背景强,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等专业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本课程的学习,对提高工程类专业学生整体素质及工程实践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使得学生能够从各种机器零件或构件在常温、高温以及腐蚀环境的服役条件下的失效现象出发,了解失效现象的机理,从而为他们毕业后从事材料的检测和性能评定、材料的正确选用和安全应用,以及对机械零件的失效分析等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为企业乃至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后备军。

2“.工程材料力学性能”课程教学现状安徽工业大学(以下简称“我校”)材料学院共分金属材料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无机非金属材料、材料物理四个本科专业,目前,四个专业使用的《工程材料力学性能》是合肥工业大学主编的同一本教材,该教材的内容包含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新型材料的力学性能两大部分,侧重点是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部分,主要包含“高分子材料的力学性能”、“陶瓷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三章的内容。[2]金属材料力学性能的研究时间较长,主要的原理、定律和结论已比较成熟,新型材料力学性能的内容相对较少,它的研究主要借鉴于金属材料力学性能的研究经验和方法。本教材比较适合金属材料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两个专业的学生,对其他专业的学生则显得内容相对较少,不太适合。而且,本课程的内容多、涉及面广,课程学时有限,书中许多抽象的内容很难通过语言的表述来讲清楚,在课堂上教师生硬的照本宣科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课堂的气氛很难被充分地调动起来,教学效果不佳。针对目前的教学现状,如果不对课程的教学进行改革,授课教师很难在有限的学时内保质保量地完成本课程的教学任务。笔者在“工程材料力学性能”课程的教学实践中体会到:授课教师需要根据专业特点来组织教学内容,才能在规定的学时内完成课程的教学任务。根据专业特点来组织教学内容,使得学生学习和教师授课的侧重点都突出,学生能在有限的学时内提炼出与专业学习有密切联系的知识,加以掌握和应用。[3]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材料实际的使用情况,对材料的失效现象的机理进行分析。

二、依据材料物理专业特点,优化教学内容

在“工程材料力学性能”课程教学实践中,笔者结合材料物理专业特点,在保证课程基本内容和结构的前提下,对整本教材进行整合,提炼出一般了解和必须掌握的内容,使学生能在规定的学时内有效地掌握最基本的教学内容。[3]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材料的种类越来越多,新型材料应用日新月异,纳米材料、薄膜材料和微机电材料快速发展,材料的特征尺寸越来越小,传统的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手段已无法实施,微区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手段应运而生。新材料力学性能测试的标准不断颁布,已有材料的国内标准需与国际标准接轨而不断修改,迫切需要材料力学性能的教学与生产力发展水平一致。鉴于以上几个方面内容,该课程讲授内容主要从以下四个部分来展开:第一部分(第一至第四章)阐述材料在一次加载条件下的形变和断裂过程,所测定的力学性能指标用于评价零件在服役过程中抗过载失效的能力或安全性;第二部分(第五至第八章)论述疲劳、蠕变、磨损和环境效应四种常见的与时间相关的失效形式,材料对这四种形式失效的抗力将决定零件的寿命;第三部分(第九至第十一章)(纳米材料/复合纳米材料)依据材料物理专业的特点,重点讲解纳米材料的力学性能,这其中包括纳米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纳米非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碳纳米材料的力学性能、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等;第四部分实验教学中引入国家标准的学习。

三、优化教学方法与手段,全面锻炼学生能力

任何教学过程的开展都离不开一定的方式或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地位。教学方法的优化倡导以学生为主,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培养他们自己查阅资料,自己释疑,自己总结,最终具备自我学习的能力。[4]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下面以“纳米材料的力学性能”为例来说明教学方法的优化,笔者采用“三步式”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第一步:教师指导学生上网查阅“纳米发动机”的相关资料,并就“纳米发动机”的提出、原理及当前的发展现状写一篇综述性报告,在下一堂课让学生讲解;第二步:根据自己的备课内容及结合自身的科研经历,进一步给学生讲解“纳米发动机”相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工艺技术特点;第三步:学生根据教师授课内容和自己查阅的相关资料,完善自己的综述报告。“三步式”教学法组织实施教学,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积极性,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更加牢固,而且有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的科研兴趣,进一步增强了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教学手段是指教师用以运载知识、传递教学信息的物质媒体或物质条件,是现代的教师进行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辅助用具。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普及,学校和教师越来越关注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4]“工程材料力学性能”课程特点是内容多、知识点零散、概念定义多,书中许多抽象的内容很难通过语言的表述来讲清楚,理解起来相对困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自己动手制作多媒体课件,针对专业特点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另外,通过演示一些动画图片和视频,使得原来抽象的、枯燥的知识形象化,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同时还增大了教学信息量,在有限的学时内给学生尽可能多地传达了信息量。

四、优化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工科专业的实验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与课程体系、学科结构和教学改革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对培养大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思维,以及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校“工程材料力学性能”课程基本实验包括碳钢静拉伸,不同成分、热处理工艺对钢材力学性能的影响,金属的冲击韧性,金属的硬度,金属材料平面应变断裂韧性KIC的测定五个实验。这些实验比较适合金属材料、材料加工专业的学生,对于材料物理专业的学生来说,难以感受本专业特点。[2]因此,结合不同的专业特点,将“工程材料力学性能”课程的实验内容涵盖多个专业,分为必修、选修两部分。优化后的实验内容,不但可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可以使不同专业的学生加深对自身专业的理解。比如,针对材料物理专业的本科生,可以开设纳米材料力学性能测试综合选修实验课。笔者结合自身的科研内容,制备一系列的纳米线及纳米薄膜材料,同时,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新引进的AgilentG200纳米压痕仪,可用来测量纳米材料的硬度、模量、应力—应变曲线等传统力学仪器不能测量的纳米材料的力学性能。该试验的开设,既使学生巩固了前期所修的“工程材料力学性能”课程,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又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对纳米材料的力学性能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为其后续的工作和科研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材料力学性能实验方法大都有国家标准,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传授最基本的操作方法外,还指导学生如何查找相关标准,对标准进行阅读,引导学生根据标准文件设计、实施相关实验,使实验操作真正做到有据可依,以期培养学生的工程规范意识。另外,针对教材标准滞后实际标准的现象,还介绍目前国内外最新标准,以其让学生了解最新的测试标准技术信息,同时还使学生对相关测试技术的发展有全面完整的认识,这对于他们将来的事业发展是非常有利的。[5]

五、优化考核方法,全面评价学生素质

力学性能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矩形钢管混凝土结构;受力;力学性能

中图分类号:TU528.5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10)014(C)-0165-01

一、矩形钢管混凝土结构简介

由于圆钢管对核心混凝土起到了有效的约束,使混凝土的强度得到了提高,塑性和韧性大为改善,且国内外对圆钢管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研究较为系统而深入,因此在实际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矩形钢管对核心砼的约束效果虽不如圆钢管显著,但矩形钢管混凝土仍有良好的效果,除了外形美观,与梁节点构造简单、连接方便等优点外,还具有能有效提高构件的延性及有利于防火、抗火等特点。

二、矩形钢管混凝土结构受力简介

圆钢管混凝土结构在实际工程中应用越来越多,而方、矩形钢管混凝土的工程实践则很少见,原因之一是缺乏有关设计规程。目前对矩形钢管混凝土构件力学性能的研究还不够完整、系统,计算方法采用参考方钢管混凝土的计算方法,但从直观上看,它与方钢管混凝土构件的内部受力不同,如下图所示。对于矩形钢管混凝土构件,矩形钢管对混凝土长边的最大约束力和短边的最大约束力不相等,而方钢管对混凝土各面上的最大约束力是相等的,这就给理论研究增加了一定的难度。若忽略钢管约束而引起的构件强度提高,仅对混凝土和钢管部分进行简单叠加,就降低了该结构的优势,所以需要对矩形钢管混凝土构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a)方形截面混凝土约束力示意

(b) 矩形截面混凝土约束力示意

方、矩形截面混凝土约束力示意图

以往对矩形钢管混凝土力学性能的研究和目前对矩形钢管混凝土构件计算多限于应用已成熟的钢管混凝土构件的相应公式,主要对其差异进行调整、修正的方法。文献[1]在实验基础上,考虑了矩形截面长宽比的影响,对方形钢管混凝土短柱轴压公式进行了修正,提出了矩形截面钢管混凝土短柱承载力的计算公式。文献[2]对四根长宽比为1、1.2、1.36和1.5矩形钢管混凝土柱进行了轴压和同样长宽比下的偏心受压试验研究,比较了矩形钢管混凝土和方钢管混凝土在轴压和压弯计算时的差异,同时对矩形钢管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采用折减后的约束系数修正方钢管混凝土轴压承载力计算公式。文献[3]提出了用截面形状系数而不是传统的长宽比来修正圆钢管混凝土轴压短柱承载力公式,通过5个轴压矩形钢管混凝土短柱试验,在分析其试验数据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的试件试验数据,回归出了相应的修正系数公式。还有研究者通过理论分析,发现在一定的参数范围内矩形钢管混凝土承载力的计算可以采用方形钢管混凝土构件的公式,文献[4]采用了等效截面的方法(即含钢率和约束系数都相同)比较了各种截面钢管混凝土轴心受压时的工作性能。利用增量格式的拉格朗日表述,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模型,同时考虑了材料非线性和几何非线性,对长宽比分别为1.47、1.94和2.4的3个矩形截面进行了计算,并认为在长宽比不大于2.4的情况下,矩形截面可近似等效为正方形截面,采取相同的轴压强度标准值。还有文献[5]进行了44根矩形钢管高强混凝土轴压短柱的试验,考虑了含钢率、钢种、混凝土强度等级和长宽比等因素的影响,采用数值分析的方法,以试验为基础,分离钢管和核心混凝土的受力,提出了方形、矩形钢管高强混凝土中核心混凝土和钢材的纵向应力和应变的关系。

三、采用在大量试验数据基础上的矩形钢管混凝土结构

轴压力学性能的研究方法初探

由于在圆钢管混凝土中,钢管对混凝土的约束是均匀的,对于等侧压力作用下的三向受压混凝土的研究已相当成熟,所以大大减少了研究者从理论上分析其承载力公式的难度。方形和矩形钢管混凝土中的钢管对混凝土的约束力是不均匀的,方截面两个面上的最大约束力是相等的,而矩形截面两个面上的最大约束力是不相等的,对于核心混凝土在不均匀、不等侧压力作用下的混凝土强度与不等侧压力之间的关系目前还没有此方面的研究,这就增加了从理论上推导矩形钢管混凝土极限承载力公式的难度,而建立在大量试验数据的基础上,考虑重要参数对承载力的影响,进行多元线性回归而得出来的极限承载力公式具有简单、可靠的特点,为极限承载力的预测和评估提供了一种简便的方法。

作者单位:陕西科技大学

作者简介:梁鑫(1972― ),男,陕西省永寿县人,陕西科技大学,工程师。

参考文献:

[1]蒋涛,沈之容,余志伟.矩形钢管混凝土轴压短柱承载力计算.特种结构,2002,19(2):4―6.

[2]王蕾,江雪.矩形钢管混凝土短柱受压承载力计算.桂林工学院报,2003,10(4):441―444.

[3]余志伟.多层住宅矩形钢管混凝土梁柱及节点性能理论及试验研究.同济大学硕士论文,2003.

[4]钟善桐.钢管混凝土结构.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8.

[5]叶再利.方形、矩形钢管高强混凝土轴压短柱基本力学性能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01.

力学性能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工程材料力学性能;实验教学;建构主义

作者简介:孙小华(1976-),男,湖北汉川人,三峡大学机械与材料学院,副教授;余海洲(1978-),男,湖北荆门人,三峡大学机械与材料学院,讲师。(湖北 宜昌 443002)

基金项目:本文系三峡大学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J2012051)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0-0086-02

工程材料的力学性能是材料在不同环境(温度、介质、湿度)下,承受各种外加载荷(拉伸、压缩、弯曲、扭转、冲击、交变应力等)时所表现出的力学特征,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四大基本要素——材料性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类材料在实际应用中都必须涉及的共性问题,[1]因此“工程材料力学性能”课程成为材料类专业的学位课程。一方面该课程中一些基本概念和定理是由材料科学基础、工程力学等课程内容衍生而来,另一方面该课程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定理是失效分析等课程的前导课,也可直接用来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成为联系学生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桥梁,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结合“工程材料力学性能”课程的自身特点及人才培养目标与要求,优化教学内容、革新教学方式和手段、充分发挥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作用、调整考核评定模式改善教学实效,对促进学生学好专业知识、提高大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都十分重要。为此,笔者结合数年对材料力学性能课程的教学实践,对本课程的教改进行了初步探索。

一、结合专业特点和需求优化教学内容

1.优化基础内容,注意前后课程衔接

为让学生在上课之初对本课程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兴趣,增加了课程绪论的内容。该部分主要介绍材料力学性能的定义、研究内容和方法、材料的力学性能课程的前导和后期课程及其关系、材料的力学性能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所用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学习本课程要注意的事项、考核模式、实验安排、学习要求等。这样学生对材料的力学性能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更加清楚“工程材料力学性能”课程的脉络,明确学习目的,顺利地完成整个学习过程。课程的主体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4章)讲述材料在一次加载条件下的形变和断裂过程,所测定的力学性能指标用于评价零件在服役过程中抗过载失效的能力或安全性;第二部分(第5~8章)论述疲劳、蠕变、磨损和环境效应四种常见的与时间相关的失效形式,材料对这四种形式失效的抗力将决定零件的寿命;第三部分(第9~11章)介绍陶瓷材料、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2]该部分中的一些重要概念、定律从“工程力学”、“材料科学基础”衍生而来,有些内容也为“失效分析”等课程奠定基础。所以讲解这些内容的时候要注意前后课程的衔接和内容侧重及任务划分。

2.结合专业特色与需求,强/弱化相关内容

“工程材料力学性能”课程主要面向金属材料工程和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两个专业授课。三峡大学这两个专业在电建、电厂金属、水工结构等方面具有明显的电力行业特色,结合行业工作需求,该课程在金属材料静荷载下的力学性能、金属的应力腐蚀和氢脆断裂、金属高温力学性能等章节的内容予以了强化,列举了一些行业相关工程实例。另外,因课程内容繁多、课时有限,教师将这两个专业涉及相对较少的陶瓷、高分子等材料力学性能予以了弱化,留出学生自学的空间。

3.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在课程讲授中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例如在讲授材料理论断裂强度和实际断裂强度存在约3个数量级的差异时,一方面利用双原子模型推导出理论断裂强度,另一方面指出实验测试的断裂强度与之巨大的差距,由此指出这一现象是催生位错理论的原动力。当人们认识到材料中存在缺陷之后,利用断裂力学中的格雷菲斯理论可以较好地算出材料的实际断裂强度。在讲到材料的低温脆性时,列举二战中苏-德战争由于严寒使得坦克履带断裂等低温因素对战争的巨大影响,更真实地让学生了解材料低温性能的变化情况;在讲磨损的影响因素时,与人穿鞋的磨损过程类比,使学生贴近自身更好地理解磨损的影响因素和危害;在讲裂纹的河流花样时与长江的形态(源头、支流、主流、流向、宽度等)相类比,让学生形象、牢固、准确地掌握了裂纹的源头和走向。这种方式把理论与实际、实践联系起来,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消化和应用。

“工程材料力学性能”是工程材料的四要素之一,是工程材料研究开发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课程中讲到的很多概念、现象和定律经常在科研中用到。例如研究生将不同角度的接头通过有机物连接起来,研究最佳的连接方式和破坏形式。如果学生能较好地掌握了微孔聚集断裂的微观断口特征(等轴韧窝,拉长韧窝,撕裂韧窝),结合连接断口的显微形貌与受力状况能很好地揭示接头的破坏形式和内在机理。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在教学中引入科研经验与成果,将教学的基础性和科研的前沿性、时代性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二、革新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率和效果

1.采用构建主义教学方法

“工程材料力学性能”课程知识点繁多,很多与前导课程“工程力学”、“材料科学基础”相联系,较难理解。为改善本课程的教学效果,采用了构建主义教学方法。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应该被看成是对于教师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主动的建构活动”。[3]它主张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经验的过程,是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而不断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已有知识经验的过程。[4]为营造建构知识的学习环境,上课时一般先回顾上次的课程内容,从熟悉的内容导入。对于一些与前导课程有关的知识点往往结合前导课程内容展开,使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积极交流,从而建立新的认知结构,丰富学生对本课程的知识。此外,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主意识,相信每个学生的智慧潜能和创造能力,倡导“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5]根据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间穿插一些提问,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引导、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判断和解决问题,从而在问题的解决中学会学习、学会创新。

2.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工程材料力学性能”课程内容多、知识点零散、图表较多,书中许多抽象的内容很难通过语言的表述来讲清楚。[6]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图片、文字、动画、声音和影像等多种媒体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这样可以增强表现力,使内容更加形象、生动,使得材料力学的一些抽象概念易于理解,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和活跃教学过程,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

3.加强网络教学,增加沟通改进渠道

计算机网络给工作和生活带来巨大便利。在本课程的教学中也将相应多媒体课件、部分习题、教案等内容放到学校建设的教学网页上,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空余时间浏览课件和相关资料,便于复习和总结,另一方面也可通过该教学网页和老师互动、探讨课程问题,也可提出一些改进的意见,便于教师改进、提升满足学生需求的教学效果。

三、充分发挥实验教学作用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材料的力学性能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在特定实验环境、条件、测试步骤下获得的,因此实验是本课程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通过实验环节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加大对课程内容的认识深度,培养学生协作意识、工程素养是本课程实验部分仔细考虑的问题。在实验内容的开设上兼顾了基础实验与综合训练,同时注重与工程材料力学性能相关的理化检验工程师岗位能力培训相结合,[7]既保证学生能掌握特定的力学特征曲线(如应力应变曲线)或性能指标(如硬度、耐磨性、冲击韧性等)的测试方法、步骤和标准,加强对学生的基本专业技能,如文献检索、实验设备及相关工具的应用、实验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报告总结等的训练,[8]又通过小组综合实验加强工程师岗位能力培养,让小组成员分工协作、设计、实施实验、分析数据、总结实验结果,[9]达到以实验为载体,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团队协作意识、沟通交流能力、工程素养的目的。

四、调整考核评定模式改善教学实效

课程的考核评定模式和最终成绩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反映老师教学实效的一面镜子。结合往届课程教学经验调整考核模式、命题形式、内容和成绩评定方法,努力做到从终结性课程考核模式向形成性评价方式转变,将理论考试与实践考核相结合、期中考试与平时评价相结合,实现过程控制,形成综合考核评定的方法。最终成绩由期末考试成绩、平时成绩和实验成绩三部分组成,各占70%、20%、10%。其中期末考试出题形式由填空、判断、选择、名词解释、力学性能指标说明、综合题构成,其内容覆盖每个章节,做到考核全面,力争反映出本课程对学生的基本学习要求:了解力学性能参数的物理意义,掌握基本概念;了解力学性能的测试原理,掌握测试技术,进一步理解所测的力学性能指标的物理意义与实用意义;掌握力学性能的宏观规律,并能用微观机理解释宏观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以掌握宏观力学性能规律为主);实验成绩单独考核、自成体系,由每次实验的分成绩组成。如果实验成绩不合格,课程总成绩就不合格(突出实验的重要性);如果合格,其10%的分值成为总成绩的组成部分。平时成绩包括到课率、课堂表现、作业和课后小论文等。这种综合性考核评定模式减缓了学生对期末考试的压力,使学生能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创造性学习和锻炼知识的综合运用中去,[10]也培养了学生信息资料收集、数据分析和科技论文撰写的能力。此外,成绩出来后,教师通过对卷面成绩、实验成绩和平时成绩予以分析,得出在哪些方面还存在不足,提出改进途径,以利改善后续教学实效。

五、结语

“工程材料力学性能”课程的教学必须依托学科专业特色,围绕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手段、实验教学、考核与评定等展开全面多层次的教学改革,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研究、完善、推陈出新,摸索出一条能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出具有动手能力、协作意识、创新意识和高工程素养的社会实用人才新途径,使学生能有效地掌握本门课程知识并能在工程和科研中灵活运用。同时,该课程的教学改革也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完善了教师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王吉会,刘家臣,郑俊萍,等.“材料力学性能”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S1):79-81.

[2]束德林.工程材料力学性能[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3]薛国凤,王亚晖.当代西方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评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3,24(1):95-99.

[4]罗明东.当代教育改革新探索[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1.

[5]王锦化,孟庆华,等.社会建构主义学习观对我国教师继续教育教学改革的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3,30(1):18-21.

[6]裴立宅,刘翠娟,樊传刚.材料力学性能课程的教改思路[J].中国轻工教育,2010,(3):64-66.

[7]白允强,王章忠,周衡志.应用型本科“材料力学性能”课程教学改革[J].中国冶金教育,2010,(3):49-51.

[8]叶荣昌,强文江,李成华,等.材料力学性能实验课教学改革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9):136-138.

[9]陈少军,陈仕国,陈大柱.高分子材料力学性能测试综合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8):353-355.

力学性能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新旧混凝土;界面;粘合性能,表面处理

中图分类号: TU528 文献标识码: A

混凝土作为建筑工程材料使用已经有一百五十多年的发展历史了,因其具备诸多优点,例如承重、耐火、使用寿命较长以及价格低廉而广泛的应用于公路、铁路、机场和码头等建筑领域。普通水泥混凝土是以水泥为胶凝材料而制成的混凝土,它是当前土木工程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由于混凝土的使用寿命是收到混凝土成分、服役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所以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大概有21.4%的桥梁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破坏是由于钢筋的应力腐蚀断裂所引起的,所以混凝土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进行加固补强。

新旧混凝土界面研究的意义

目前在道路与桥梁的混凝土结构中,由于应力载荷的周期性作用,引起混凝土的大面积脱落与开裂。针对混凝土的这一问题,通常采取两方面的措施进行解决:(1)进行部分板梁的更换或者局部加固,使其恢复原有的结构性能与寿命,但是仍不能满足现行的要求;(2)按照现行的等级要求重新进行设计和建造,但是成本造价很高。混凝土工程的维修、加固和改造有着明显的经济效益,据有关文献,加固改造的费用仅仅为新建工程费用的20%-30%。那么除了进行一定数量的新桥建设外,如何充分利用现有桥梁,对其进行有效的技术改造,是有很大的现实意义的。目前很多研究指出,在道路、桥梁等大面积混凝土的改建以及维修加固中,增大原有混凝土的受力截面积,目的是为了使新旧混凝同工作,所以新旧混凝土界面粘结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加固维修工程的成败。

因此开展对新旧混凝土界面性能的研究,改进新旧混凝土的粘接工艺,对界面机理进行相关的研究,建立微观界面与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而从本质上理解新旧混凝土的界面结合的问题,这一点对社会的建筑材料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新旧混凝土界面粘合的作用机理

在旧混凝土的表米上浇筑新的混凝土时,必然会出现新旧界面的问题。界面的区域是新旧混凝土连接的薄弱区域,这种界面的薄弱区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1)由于旧的混凝土表面还有大量的亲水性进团,在进行修补时,使得界面局部区域的水分与灰分的比例高于整体比例,从而致使表面的钙矾石和氢氧化钙的数量增多,形成织构,力学性能产中剪切强度的降低;(2)新旧混凝土由于各自表面的粗糙度等原因,导致在界面形成了空隙和凹凸不平的结构,这种孔隙结构是一种封闭结构,使得新的水泥浆并不能完整的填充该空隙,使得新旧混凝土的界面出现空洞效应;(3)从力学的角度来看,由于新旧混凝土的物理化学特性的差异以及界面处含有大量的裂纹和缺陷,如果该界面受到的外界应力超过微裂纹扩展的临界应力,从而使得界面处开始从结合力最弱的裂纹聚集区发生破坏[1]。

3.新旧混凝土粘合的工艺探究

目前国内外的很多学者对新旧混凝土的粘合工艺进行了相关的探索。新旧混凝土界面的常用的连接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人工凿毛法,就是使用凿子和铁锤凿毛混凝土的表面,这种方法比较费时,但是比较容易实现;2)气锤凿毛法;3)钢丝刷刷毛法;4)喷丸法,原理是使用不同直径的钢球喷射就混凝土表面,得到合适的表面粗糙度,但是这种方法的成本较高,需要购置价格昂贵的表面喷丸机;5)高压水枪喷射法,这种方法的有点就是工作效率高,对混凝土的下部扰动较小,不会产生微小裂纹的聚集。除了上面介绍的5种物理方法对新旧混凝土的界面进行处理,还可以使用化学方法进行处理,常用的界面剂有很多种类,其中膨胀界面剂和聚合物的界面剂的效果比较理想西南交通大学的一些学者使用W/C=0.4的水泥净浆和在水泥净浆中加入10%的膨胀剂,并与只进行凿毛的试件相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在净浆中加入膨胀剂所获的力学性能较好[2]。一般来讲,如果粘接面的粗糙度越大,其获得的连接性能就越好,在所有的物理和化学处理表面的方法中,粗糙度是一个很好的衡量因素。

4. 新旧混凝土的界面的力学性能研究

由于新旧混凝土界面的物理化学反应较为复杂,导致影响界面抗剪切强度的因素有很多,包括界面的粗糙度、加入的界面剂(例如膨胀剂)、植筋率等因素,所以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需要做大量的科学实验,总结出这些因素对抗剪强度影响的程度,进而在求出实际的抗剪强度公式,并与理论模型预测的结果相比较。在这一方面西安科技大学的一些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使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的新旧混凝土界面的抗剪承载力的结果大于实验的所得结果,其中界面滑移的位移量小于实验结果,这说明了理论预测与实际实验之间存在着差异性[3]。在实际的工程中,在新旧混凝土的界面中植入钢筋是必须的,张雷顺的研究结果指出随着植筋率的不断提高,新旧混凝土界面的抗剪能力不断增强,当植筋率达到30%时,混凝土界面的抗剪能力迅速下降[4]。不同的界面的处理方式对其断裂韧度的影响也是不同的。文献[5]的研究结果指出:自然粘接面的断裂韧度最低,经过凿毛处理的断裂韧度最高。有的学者指出,通过酸洗的方法可以使得新旧混凝土表面的粗糙度增加,从而提高其粘接强度。所用通过以上论述,影响界面结合强度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新旧混凝土的表面处理状况,表面处理的方法,界面的粗糙度;界面粘接剂以及植入钢筋的比例等因素。

5. 小结

针对新旧混凝土的粘接问题,介绍了新旧混凝土的研究背景及其意义。重点阐述了新旧混凝土界面的作用机理,通过查阅相关参考文献对新旧混凝土的粘合工艺和界面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相关研究,指出新旧混凝土经过不同的粘合工艺处理后,所获得的的力学性能(抗剪强度以及断裂韧度)是不同的,其影响因素主要有新旧混凝土的表面处理状况,表面处理的方法,界面粘接剂以及植入钢筋的比例等因素,以促进新旧混凝土界面性能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刘艳萌.新旧混凝土粘结技术研究.硕士学位论文[D].重庆:重庆大学,2012,46.

[2] 李法冰,潘绍伟.关于新旧混凝土界面性能的探索[J].施工技术.2003,23(6):78-80.

[3] 邢强.新旧混凝土界面的连接方法及受力性能研究.硕士学位论文[D].西安:西安科技大学,2010,35.

力学性能论文范文第9篇

Abstract: Valve train is important mechanism in diesel engin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valve train affects the economic, power, and wear performance of the engine. So the dynamic analysis of the valve train have great practical value. This study complete the multi rigid body dynamics model of valve train and multi flexible body dynamics model. Research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working speed, different valve spring stiffness and the cylinder gas pressure on the dynamic performance of multi rigid body model and the multi flexible body. The study found produce flying off valve and member rebound in certain conditions. Valve spring stiffness on the impact of the contact force between the various member Valve is relatively large, but almost no effect on the valve seating velocity.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provides a reliable basis for the optimization and independent development of valve-train.

关键词:配气机构;动力学性能;影响因素;气门弹簧刚度;爆发压力

Key words: valve train;dynamic performance;influence factors;valve spring stiffness;cylinder gas pressure

中图分类号:TK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36-0164-03

0 引言

配气机构是内燃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冲程的内燃机都采用气门式配气构机构。配气机构的设计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内燃机的动力性与可靠性,因此,配气机构设计的好坏对内燃机工作性能影响很大。高速内燃机配气机构的设计常有一些难关需要攻克,并且影响着配气机构动力学性能,如高速运转时气门运动规律失真、飞脱和反跳,气门弹簧颤振和凸轮―挺柱擦伤等,研究这些因素对于提高配气机构动力学性能有重要意义。

1 不同的转速对多刚体动力学模型仿真分析的影响

当凸轮轴转速过高时,会造成配气机构零部件的损坏和振动加剧。且随着凸轮轴转速的增大,零部件之间的接触力也会产生比较大的变化,因此研究不同的转速下配气机构动力学性能有很重要的意义。

1.1 气门的运动规律分析。通过ADAMS对多刚体模型进行动力学仿真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凸轮轴转速为800r/min、1600r/min、1800r/min时,气门在开启时相对平稳,加速度比较大,这样有利于气门可以快速的开启;气门在落座时的加速度很小,有利于减小对气门座圈的冲击和损害。而转速达到2000r/min时,气门产生了反跳现象。

1.2 凸轮与挺柱之间的接触力及应力。随着凸轮轴转速的不断增大,排气凸轮与挺柱之间的接触力以及应力曲线波动变得越来越显著。当凸轮轴转速达到1800r/min时,凸轮与挺柱之间的接触力以及应力在某一角度变成了零值,说明此刻排气凸轮与挺柱之间产生了轻微飞脱的现象。而当凸轮轴转速在2000r/min时,排气凸轮与挺柱之间产生了严重飞脱现象,配气机构已经不能进行正常工作了。

1.3 摇臂与气门之间接触力。随着凸轮轴转速的不断增大,排气凸轮与挺柱之间的接触力以及应力曲线波动变得越来越显著。与凸轮与挺柱之间接触的情况不同,当凸轮轴转速达到1800r/min时,摇臂与气门之间并没有产生飞脱现象。而当凸轮轴转速在2000r/min时,摇臂与气门之间接触情况发生了严重破坏。

1.4 气门与气门座之间的落座力。凸轮轴在各种转速的情况下,气门与气门座圈的碰撞力都产生了振动现象。在凸轮轴转速为n=800r/min时,因为气门弹簧预紧力和气门落座力相互抵消了,所以落座力振幅变化不是很明显;随着凸轮轴转速的增大,此时的碰撞力增加比较显著,振幅变化也更加剧烈,而当凸轮轴转速在2000r/min时气门落座时产生了比较大的峰值,表明当气门与气门座圈的碰撞力达到某一定值后,气门会产生反跳现象。

从上述分析结果我们可以看到,对于排气配气机构多刚体模型而言,本章所选取的4个凸轮轴转速中,只是在前3个凸轮轴转速下配气机构可以正常的工作。为了我们可以方便看到不同的凸轮轴转速下排气配气机构动力学性能变化的规律,其中具体的最大数值见表1,不同转速下变化的规律见图1。

2 不同的转速对多柔体动力学模型仿真分析的影响

为了与多刚体模型进行比较,仍然选取排气机构在凸轮轴转速分别为800r/min、1600r/min、1800r/min和2000r/min时配气机构的动力学性能曲线。

2.1 气门的运动规律分析 与配气机构多刚体模型相比较,配气机构在前三个凸轮轴转速下多柔体模型气门的位移、速度、加速度曲线并没有很大的改变。而当凸轮轴转速在2000r/min时,在多柔体动力学模型中气门没有产生较为明显的气门反跳现象。

2.2 凸轮与挺柱之间的接触力及应力 多柔体模型通过动力学仿真分析,与多刚体模型在不同凸轮轴转速下凸轮与挺柱之间的接触力及应力的变化进行了比较。在配气机构多刚体模型中,当凸轮轴转速在2000r/min时,排气凸轮与挺柱之间产生了严重飞脱现象,配气机构已经不能进行正常工作了。与配气机构多刚体模型相比较,多柔体模型的凸轮与挺柱之间的接触力以及应力在某一角度变成了零值,说明此刻排气凸轮与挺柱之间产生了轻微飞脱的现象。但配气机构仍能可以继续工作。

2.3 摇臂与气门之间接触力 多柔体模型通过动力学仿真分析,得到了不同凸轮轴转速下摇臂与气门之间接触力曲线。由曲线可知,随着凸轮轴转速的不断增大,排气摇臂与气门之间的最大接触力变得越来越大。与配气机构多刚体模型相比较,在多柔体动力学模型中当凸轮轴转速在2000r/min时,排气摇臂与气门杆并没有产生飞脱现象。

2.4 气门与气门座之间的落座力 多柔体模型通过动力学仿真分析,得到了不同凸轮轴转速下气门与气门座之间的落座力曲线。由曲线可知,随着配气机构凸轮轴转速的增大,在多柔体动力学模型中气门落座力也越来越大。与配气机构多刚体模型相比较,而当凸轮轴转速在2000r/min时,气门落座时并没有产生较大的峰值,表明气门并没有产生反跳现象。

为了我们可以方便看到不同的凸轮轴转速下排气配气机构动力学性能变化的规律,和多刚体模型一样选取前3个凸轮轴转速下动力学仿真结果。其中具体的最大数值见表2。

由表2可知,通过改变凸轮轴的转速对气门的最大位移基本不变。随着凸轮轴转速的增大,气门的速度、加速度、落座时的速度、各构件之间接触力都呈现变大趋势。

3 气门弹簧刚度对配气机构动力学仿真分析的影响

气门弹簧在配气机构中的作用是消除各个零部件产生的惯性力,可以保证凸轮与从动件在整个运动的过程中一直处于接触的状态。另一个作用是在进、排气门闭合期间,可以有效的使气门与气门座一直接触,保证在此过程中气门起到密封的作用。气门弹簧刚度分别选取20N/mm、30N/mm、40N/mm、50N/mm、60N/mm。对排气配气机构多刚体动力学模型在凸轮轴额定转速下进行动力学仿真分析,研究不同的气门弹簧刚度对配气机构动力学性能的影响,图2是不同弹簧刚度下动力学性能的对比图。

由图2可知,随着气门弹簧刚度的增大,配气机构中各构件接触力和气门落座力也在增大;但是随着气门弹簧刚度的增大。气门落座速度几乎没有变化,说明改变气门弹簧刚度的大小对气门落座的速度几乎没有显著影响。

4 气体的爆发压力对配气机构动力学仿真分析的影响

在ADAMS/Engine模块中对配气机构施加气体的爆发压力,分别对单进、排气机构的多刚体动力学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凸轮轴在额定转速下,得到了配气机构在施加气体爆发压力前后的动力学特性数值,以相对精确的研究配气机构在施加气体的爆发压力情况下对其动力学性能的影响。如表3。

从表3看出,在施加气体爆发压力前后,配气机构中气门的位移和速度最大值几乎没有变化;凸轮与挺柱之间最大接触应力,摇臂与气门之间最大接触力,气门落座速度等也没有太大的变化;气门与气门座圈之间接触力,尤其是排气门的气门与气门座圈之间接触力变化相对较大。因此,施加燃烧气体爆发压力的前后,对配气机构动力学性能影响不大。施加气体爆发压力对气门落座情况影响很大。

5 结束语

论文在ADAMS建立的配气机构多刚体和多柔体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首先研究了不同凸轮轴转速动力学特性,得到了在某些情况下产生气门飞脱和构件反跳等现象;其次分析了改变气门弹簧刚度对配气机构各个构件之间接触力影响比较大,但是对气门落座速度几乎没有影响。最后考虑配气机构施加气体爆发压力的情况下,各构件动力学性能变化不是太大。但是影响气门的受力情况,为了配气机构与实际的工作环境更加接近,在对配气机构进行动力学仿真需要考虑气体爆发压力。本文针对柴油机配气机构动力学性能影响因素上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工作,如果能通过对配气机构进行实验去验证仿真结果,将具有更重大的意义,对以后优化设计内燃机有着非常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田运峰,郑明军,吴文江.内燃机配气机构多体动力学仿真及分析[J].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2012,5:011.

[2]谭巍,武占华.配气机构动力学模型的特点及研究进展[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8,34(13):46-48.

[3]肖凯.汽油机配气机构与凸轮型线特性研究及仿真优化设计[D].华南理工大学,2013.

[4]王琪S.配气机构动力学性能试验系统开发与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2.

[5]成晓北,倪宏俊,王宇业,等.柴油机配气机构动力学特性的仿真与试验[J].车用发动机,2011,1:019.

力学性能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自密实混凝土;粉煤灰;矿粉;扩展度;V型漏斗试验;力学性能

中图分类号:TV331文献标识码: A

0 前言

自密实混凝土是指具有高流动性、不离析、均匀性和稳定性,浇筑时依靠其自重流动,无需振捣而达到密实的混凝土[1]。自密实混凝土最早由日本东京大学岗村甫教授于1986年提出,1996年岗村甫教授首次将这种混凝土命名为自密实混凝土(Self Compacting Concrete)[2],其关键技术是通过掺加高性能减水剂和矿物掺合料,在低水胶比条件下,拌制出高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能良好,不泌水、离析的高性能混凝土,混凝土浇筑时,不加振捣施工也能依靠其自重作用自由流淌充分填充模板内形成均匀密实的结构,硬化后亦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

同普通混凝土相比,自密实混凝土在配合比设计上对原材料质量和用量有着更高的要求。如:水泥:配比设计中规定水泥强度等级根据混凝土的试配强度等级选择,同时还需考虑与外加剂的相容性。通常,自密实混凝土因其特殊性能要求,其水泥用量与强度等级较普通混凝土为高;骨料:自密实混凝土对骨料要求较普通混凝土更严格;外加剂:自密实混凝土宜选用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

本文试验研究了C50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合比与其工作性及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掺加矿物掺合料可以很好地改善自密实混凝土的工作性能;通过优化混凝土配合比,配制出抗压强度符合设计要求的自密实混凝土。

1.试验用原材料

(1)水泥:句容台泥水泥有限公司生产的P.II52.5级,其物理力学性能见表1。

(2)矿粉:安徽马钢嘉华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生产的S95级矿粉,其物理力学性能见表2 。

(3)粉煤灰:扬州市广陵区富江新型建材经营部生产的F类II级灰,其物理性能见表3。

(4)细骨料: II区中砂,其细度模数为2.6,含泥量为1.9%。

(5)粗骨料: 5-20.0mm碎石,连续级配,其含泥量为0.5%。

(6)外加剂:选自西卡(中国)有限公司生产的某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其匀质性检验结果见表4。

表1 水泥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能

水泥品种 比表面积(m2/kg) 凝结时间(min) 抗折强度(MPa) 抗压强度(MPa)

P.II52.5 364 初凝 终凝 3d 28d 3d 28d

165 220 5.9 9.5 32.1 67.2

表2 矿粉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能

矿粉品种 比表面积(m2/kg) 流动度比(%) 抗压强度比(%)

S95 411 102 7d 28d

78 100

表3 粉煤灰的基本物理性能

粉煤灰品种 细度(%) 需水量比(%)

II级 12.7 95

表4 外加剂匀质性检验结果表

产品品种 PH值 密度(g/ml) 含固量(%) 净浆流动度(mm) 砂浆减水率(%) 检验掺量(%)

聚羧酸系 4.6 1.071 27.4 250 18.6 1.0

2.试验用配合比、工作性及强度结果

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采用绝对体积法。按《自密实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及以上选用的原材料,按规程规定的配合比设计方法的设计步骤进行配合比设计,结果见下表5所示。

表5 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工作性及抗压强度

水泥

(kg) 矿粉

(kg) 煤灰

(kg) 砂

(kg) 石

(kg) 水

(kg) 高性能减水剂 抗压强度(MPa) 扩展度(mm) V型漏斗通过时间(s)

用量 掺量% 7d 28d

360 130 60 860 790 168 4.68 0.85 53.1 61.9 680 9.6

由表5可见,设计之配合比工作性满足《自密实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规定的自密实混凝土性能等级二级的指标要求:扩展度650±50mm,V漏斗通过时间7~25s。试验强度亦完全能达到C50自密实混凝土设计强度要求。

3.自密实混凝土试验结果分析

按《自密实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规定设计出的C50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如上表5所示。按此配合比拌制出的混凝土,依《自密实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规定,测试其拌合物性能,结果亦见表5。从表5可以看出,该配合比拌制出的混凝土满足二级自密实混凝土的工作性能要求。

本论文配制的自密实混凝土力学性能主要测试了其7d和28d抗压强度。自密实混凝土是一种不需振捣施工、依靠其自重作用自由流淌充分填充模板的混凝土,混凝土内部是否填充密实,无法通过外观进行准确评定。自密实混凝土充填性能越差,内部空隙/孔隙越多、越大,混凝土强度也将降低。自密实混凝土力学性能见表5,其强度亦能达到设计要求。

4.结论

本文对C50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合比与其工作性及力学性能进行了试验室试验研究。综合上述试验结果分析可得:

1、自密实混凝土较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主要区别在于[1]:

1)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宜采用绝对体积法;

2)单位体积二级自密实混凝土中粗骨料绝对体积为0.30 m3~0.33m3,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宜大于20mm。自密实混凝土限制粗骨料用量,主要原因为:为防止拌合物通过钢筋间隙时发生阻塞;为了有足够的浆体使骨料悬浮于其中;

3)单位体积用水量宜为155~180kg;

4)水粉比按体积比宜取0.80~1.15;

5)根据单位体积用水量和水粉比计算得到单位体积用水量宜为0.16 m3~0.23 m3;

6)自密实混凝土单位体积浆体量宜为0.32 m3~0.40 m3;

7)自密实混凝土宜采用增加粉体材料用量和选用优质高效减水剂或高性能减水剂,改善浆体的粘性和流动性。

2、根据上述要求,综合考虑其工作性能、强度及成本等多种因素,配制出工作性与强度均符合要求的C50自密实混凝土。

其中采用P.II52.5水泥,同时掺入矿物掺合料:粉煤灰及矿粉。掺合料是自密实混凝土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加入矿物掺合料既可节约水泥,有显著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还在于矿物掺合料的技术效果。粉煤灰具有“形态效应”、“火山灰效应”、“微集料效应”,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降低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的经时损失率。矿粉抗离析性较差,但矿粉比粉煤灰活性高。活性矿物掺合料可降低混凝土早期水化热,控制混凝土的温升,减少温度变化造成的裂缝。

3、对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所配置的混凝土拌合物扩展度为680mm,V漏斗通过时间为9.6s,符合二级自密实混凝土指标要求。

自密实混凝土具有普通混凝土无法比拟的优越性能,自密实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实践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展开[3]。目前,自密实混凝土已被广泛应用于一些新建的大型建筑结构、桥梁以及既有结构的修复加固等工程中。根据不同的实际工程需要,已成功开发出不同类型的自密实混凝土。但混凝土的实际施工过程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性能不仅与使用的原材料与配合比有关,而且与现场环境条件、现场施工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密切相关,因此必须根据实际工程综合考虑,同时,加强施工过程中自密实混凝土性能的稳定性与施工质量保证体系等方面的研究探讨。

参考文献:

1《自密实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CECS203-2006)[S].

2赵筠.自密实混凝土的研究和应用[J].混凝土,2003, 6:9-17

上一篇:工程力学专业范文 下一篇:车辆工程专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