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教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4 04:27:17

六年级语文教学论文

六年级语文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探究;教学模式;实验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8-153-01

一、问题的提出

2001年担任一年级语文教学时,我继续进行探究教学模式的实践。至今,每学期学生成绩远远超出平行班级。前后经过8年的实践研究,本人进行了总结,在本校、本地区介绍探究教学模式,上随堂示范课两周(2003年秋、2004年春各一周),举办讲座两次(2004年5月、2006年5月)。并撰写论文《小学语文阅读课型的探索与实践》获《小学语文教师》举办的第二届全国语文教学论文大赛一等奖。目前,学校将该课题的研究在语文组推广,由我负责指导。至结题时,正是实验班学生小学毕业之际。虽然该课题的研究尚未成熟,但老师们已自觉把课堂还给学生主动学习,课堂教学观念有了极大的转变。对该课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实践,彻底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进行探究式学习,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小学阅读课探究模式的提出与实验,可为培养学生爱学语文、会学语文、学好语文创设一条新的教学途径。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水钢实验学校实验班:五(3)班、五(4)班共80名学生。对照班:五(1)班、五(2)班共80人。本人负责,与田应萍老师合作。

实验组五(3)班、五(4)班:各40人,男生19人,女生21人。

控制组五(1)班、五(2)班:各40人,男生19人,女生21人。

2、研究时间:2007年3月-2011年7月。

3、研究方法:等组对照实验法。

4、研究过程:

2007年9月开学初,根据学生四年级期末成绩,从五(1)班、五(2)班、五(3)班、五(4)班各用等组配偶法选取40名学生。

控制组学生在自然状态下按原计划上课。

实验组学生在自然状态下由教师采取探究教学模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实验过程中,实验组、控制组均有一位老师执教,教材、课时、进度、检测题都统一。控制组按原有教学方法施教,实验组运用探究教学模式施教。

5、研究的实施:

实验操作:实验前同年级用问卷调查法对学生的阅读量,阅读范围,阅读爱好程度进行一次调查,对学生的阅读理解程度用试卷进行检测。控制处理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因变量。

实验过程中,实验班、对照班均有一位教师执教,教材、课时、进度、检测题都统一。对照班则运用探究教学模式施教。

实践指标:

A、学生运用探究的方法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数量。

B、学生运用探究的方法提出问题的质量(深度和广度)。

C、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合作、交流、询问、查找等)。

指标检测方法:

A、按实验内容进行命题,编制测试卷。

B、探究学习方法自编问卷。

统计方法

采用平均数(x)

日程安排

准备阶段:2007年3月完成前期测试,老师分工;

研究阶段:2007年9月至2010年12月,实施研究方案。

结题阶段:2011年1月至2011年7月完成研究报告。

成果形式:研究报告

三、研究内容及目标

1、研究内容:六年级十一、十二册语文

2、研究目标:研究该课题,遵循儿童从易到难,从直观到抽象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对学生采用:

“读-考、问”式,“读-提出问题-自行解决-问”式,“读-提出问题-小组讨论-小组交流-问”式以培养能力为主的综合课型。

3、研究措施:

以会提问题、能提问题为主题分阶段对学生进行训练。

以培养能力为主的综合性课型

(1)“读——考或问”式课型

把读懂的地方变成问题考别人,提出不懂的地方问大家。在学生的考考问问中,教师引导点拔,在浓浓的问答氛围中,学生学会了提问、学会了追根究底、学会了学习。

(2)“读——提出问题——自行解决——问”式课型

这是学生以个人阅读为主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需要解决的是最后一个环节——“问”。前三个环节,学生自己读文章后,提出不懂的问题,再反复读文章,通过问家人,查工具书,查有关书籍,上网查询等方式,自己解决一部分问题。仍不能解决的问题就留到课堂上来问,师生共同想办法解决。上课时,教师应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用什么方法解决了什么疑难问题,再解决学生自己未解决的问题。在这样的课堂,学生充满了成就感,非常渴望能展示自己解决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在说说问问中,更多的是交流与探讨,课堂上时时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3)“读——提出问题——小组讨论——小组交流——问”式课型

这种课型学生可以个人提出问题,也可以小组共同提出问题,通过小组成员合作的方式,讨论解决问题。教师给学生讨论的时间一般二十至二十五分钟左右。讨论后,小组派代表发言,说说本组解决了哪些问题,怎么解决的。小组未解决的问题,在交流中有些也解决了。剩下的问题师生共同讨论解决。

四、研究结果

六年级语文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姓名:张xx

教龄:11年

现任  三   年级  语文教师

内心感言:

作为教师,我总在思量:怎样才能在学生心里种下美德的种子,让他们为自己开一朵美丽的花?

事迹材料:

为自己开一朵美丽的花

——陈村镇青云小学张海珠老师个人事迹

参加工作以来,张老师始终奋斗在教育教学最前线。因为她深爱着教育事业,所以希望自己有能力让她班上的每一个孩子都能为自己开一朵美丽的花。

为自己开一朵美丽的花,需要拼搏。因此,她不仅自己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还不断给学生注入拼搏的勇气,让孩子们明白拼搏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是应该用一生的力量去做的事。

为自己开一朵美丽的花,需要自信。张老师总是用鼓励的语言,找孩子们的闪光点,鼓励孩子们参加第二课堂,为他们挖掘自信的源泉。在张老师的班里有个叫小群的男孩子,他不认识字,又懒,还很喜欢去捉弄别人。每次课前都能听到关于他的事:"老师,小群又拿我的笔了。""老师,他摸我屁股了。"……每次听到这些,张老师都会批评小群并且耐心教育他,可无论怎样教育都无济于事。后来,张老师安排他扫地,没想到,他居然每天都做得很好。看到这,张老师觉得机会来了,便表扬了小群,没想到他竟然像变了一个人,对班里的事更关心了。

为自己开一朵美丽的花,需要坚持。每当孩子们气馁的时候,张老师总会给他们加油鼓劲,让孩子们为自己的美丽绽放而坚持下去。

张老师就是这样,教孩子们用拼搏,用自信,用坚持为自己盛开一朵美丽的花,为自己的生命增添一种明亮的色彩。

姓名:xx

教龄:6年

现任  二  年级   语文   教师

内心感言:

我的学生因为有了我而快乐,我的生命因为有了学生而精彩。倾心关注稚嫩的童心,细心倾听期盼的心声,精心呵护放飞的童真。

事迹材料:

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陈村镇青云小学马燕媚老师个人事迹

她始终坚守着一个信念:对工作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对学生要真情实感,富有爱心。正是拥有这个信念,她从未放弃对工作的热爱,尽职尽责,勇于创新。

在语文教学中,认真钻研教材,向着新课标"脊柱、合作、探究"的模式摸索、学习,能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用各种设备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大胆承担学校的公开课等活动。

作为班主任,她一直实行科学民主管理,优化管理,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全面调控。每天都坚持抽出时间来和学生交流,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生活状况,及时做好细致的思想工作,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就在她刚踏入三尺讲台的第三个年头,班上有个成绩不错的同学,但是有一个不好的习惯,就是经常不按时交作业,而且有抄袭作业的情况。他是个比较内向的孩子,平时,在班级里不怎么和其他同学交流,在老师面前也总是有上句没下句的。于是每天她都换个话题跟学生聊天,经过反复地沟通、了解,不但解决了他抄袭作业的情况,而且发现他慢慢变得乐意和班级同学沟通了,人也变得乐观了许多。

任现职以来,她任教的班级每个月都被评为星级班级;2012学获顺德区第五届小学语文教师综合素质大赛陈村镇初赛低年级组一等奖;2013学年获陈村镇小学语文试题设计(二年级)评比一等奖;2013学年获陈村镇小学品德教师教育故事演讲比赛二等奖;2015学年撰写的教学论文《放慢脚步 品读朗读之美》和《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有效训练》均获区三等奖。

姓名:xx

教龄:14年

现任  一   年级    语文     教师

内心感言:

爱是最好的教育,而表达爱的最佳方法是赞赏、鼓励、欢喜和纠正。

事迹材料:

教尺丈量出公平与关爱

——青云小学梁棣华老师个人事迹

梁棣华老师,爱岗敬业,认真履行班主任的工作职责,做到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

她能抓住一切机会对孩子们开展感恩教育。如:利于三八妇女节、父亲节、母亲节让小朋友做张贺卡送亲人。春游鼓励孩子买份礼物表孝心等。在接受他人关爱、支持和帮助时,给他人以回报,不要只图索取和享受。

她能创设机会让每个孩子能自信的展现自己。小学生,培养自信心尤为重要,如果没有信心,那任何事都不可能成功。她能利用六一文艺表演让全班同学一起上舞台大显身手。

她能努力培育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好习惯就像是我们生命的枝上盛开的一朵美丽的小花,学生能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们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善于微信、QQ等通信方式让家长上存孩子在家帮忙做家务,勤奋学习,关爱家人的视频和图片,其他家长和孩子能取长不短,共同进步。

由于工作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她任教的班级每个月都被评为星级班级,多篇教育论文和教学论文获省级、区级奖励,多次被评为"陈村镇优秀班主任",2014年被聘为"陈村镇学科中心教研员"……

xxx

教龄:15年

现任 五 年级 数学  教师

内心感言:

对我而言,学生的喜爱是一份珍贵的荣誉,更是永远的激励。好好教书,潜心育人,坚定信念,永不懈怠,这是我的职业追求,更是我的职业使命。我会秉承爱心献给孩子,诚心送给家长,信心留给自己的信念在教育的道路上继续前奔。

事迹材料:

从教16年来,梁绮娟老师始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以校为家,忠于职守。工作上扎扎实实,勤勤恳恳,顾全大局,教学成绩显著。(本文来自于范-文-先-生-网)十几年如一日,视学生如自己的子女,呵护她们的成长,帮助她们成才。表现出一名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尚的人格情操,深受学生和家长的爱戴。

她觉得教育的范畴里除了自爱,更重要的是去爱别人。作为教师,她觉得着力点就是爱学生。她曾用关怀,让学生泪流满面;她曾用爱心,去扬起学生心海的风帆。十六年来,她当过班主任,做过数学科科组长。她始终在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同时,用爱心去点亮学生的心灯,用爱心去演绎师爱、母爱。她的数学课,最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能最大限度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她的课,作业最少,她要求学生每天都要做好。有时她把爱心转化为对学生的尊重,有时她把爱心体现在对学生的严,体现在对学生习惯的培养上。她的课,学生没有坐姿不正的,没有不思考的,没有迟到的……她的课,学生爱上!

为了关爱和转变特殊生,梁老师老师与孩子、家长打成一片,通过家校合作,很多特殊生在她细微处的关爱下成了她的知心朋友,她的爱心是真诚、宽容和坦诚,她赢得了所有学生和家长的心。她还因势而导,在学生中把爱心传递。同学们困难之际的相濡以沫,孝敬长辈,尊老爱老。她的班级充满温情,她的学生传递着爱心。课堂中,她把各种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学中做到融整体把握、突出重点,实现师生、生生、生本之间的平等对话,她的课因学生个性的张扬而美丽,因教学理念的前卫而精彩。

xxx

教龄:20

现任  五年3班语文教师

内心感言:

"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和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这是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的名言,激励着肩负神圣使命的我在教育岗位无怨无悔地勤恳耕耘。

事迹材料:

只拣儿童多处行,三尺讲台写春秋

甘爱仪是青云小学的副校长,她热爱教育事业,敬业爱岗,关爱学生,遵循教育规律,敢于创新,致力提高教学效率,在师生中享有较高的威望。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句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甘校长用爱心塑造学生的心灵,用人格魅力去感化学生。她和蔼可亲,总是保持微笑,平易近人,关爱学生,潜移默化地走进孩子的心灵。她通过组织学生开展 "学习争章"、"辩论赛"、"故事会"、"好书推介擂台赛"、"我是小小书法家"、"精彩课本剧"等新颖、形式多样的学科活动,她和学生建立深厚的师生情谊,班级掀起了好读书、乐读书的热潮,阅读能手、小作家脱颖而出,刘燕燕同学荣获陈村镇"学法守法"征文大赛第一名。

她的课堂教学特色:有趣、创新、简约、高效,学生们都喜欢上她的课。她知识渊博,她的课堂是活力的给人以启发的课堂,比如:她上完《刷子李》一课,引导学生看冯骥才的小说《俗世奇人》,给学生讲《俗世奇人》中《泥人张》的故事,故事的结尾耐人寻味,同学们在捧腹大笑中得到启发。

她是一个风趣幽默的老师,总能不断带给大家快乐,用幽默代替批评,同学走神了,她不会直接点名批评,而会说:"某某小组有个同学喜欢云游四海,他的心估计已经到了America or Canada ,值得庆幸的是,人还在我们的课室。"全班同学大笑,分心的同学马上醒悟过来了。她也会适时表扬和鼓励:送给答题动脑筋的同学——"你的想法最有创意!";赠给朗读投入的学生——"你读得太有感情了!";给积极思维有新意的学生——"你的见解很独特!"给写作进步的同学——"瞧你这枝生花妙笔把校园写得多美呀!""欣赏你的作品,简直就是享受!"……让学生感到学习的乐趣,成功的喜悦。

"只拣儿童多处行,三尺讲台写春秋"就是甘爱仪老师的真实写照,她觉得:只要是跟学生在一起上课、学习,就是她最大的幸福!

姓名:xxx    教龄:35年      现任四年级(3)班的语文教师

内心感言: 育人之路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事迹材料:

爱生如子,悉心栽培

冯九妹老师一如既往以满怀真诚对待教育事业,在教育这片热土上用良心、爱心对待学生,对待家长。积极协助班主任搞好班务工作,经常同班主任交流学生的学习、生活、纪律表现的情况,共同研究提出有效的教育方法。

冯老师热爱学生,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用自己博大无私的爱感化他们,打开他们心灵之门的钥匙。无论是优生,还是后进生,她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栽培他们,转化他们,因材施教。 有一次,周桂宜的父母对冯老师说:"冯老师,周桂宜身体很弱,动不动就感冒,为了让她少生病,不影响她的学习,我不想让上体育课"面对这样的情况,冯老师没有正面地回答她妈妈的问题。只是说:"社会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人才,要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就必须从小德、智、体全面发展,参加体育锻炼一方面可以增强体质,培养良好坚强的意志,提高竞技水平和审美能力;另一方面可以调节紧张的学习生活,劳逸结合,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他的妈妈终于明白了老师的一片苦心。以后,周桂宜同学在英语、数学、语文、体育、美术、手工制作等比赛中都获得许多奖,还评为镇的"三好学生"成为学校全面发展的学习标兵。

冯老师从教30多年来,工作兢兢业业、积极进取,曾多次被评为镇的"优秀班主任"、"先进德育工作者。

姓名:xx      教龄:27年      现任六年级(4)班的语文教师

内心感言: 为人师表,痛并快乐着。也曾有失落和彷徨,但凭着对事业的热爱,她坚持了下来。她深信:简单的事重复做,你就是专家;重复的事情用心做,你就是赢家。成就学生,就是成就自己。

事迹材料:

用阅读为生命奠基

每一届学生,她都会精心挑选学生喜闻乐见的书籍,由浅入深。除此之外,学生们还要背诵唐诗,每个人都要过关。不只是学生读,她还和学生们一起读,饭前、睡醒午觉之后,都是全班雷打不动的阅读时间。再加上每周一次的阅读分享会,大家坐在一起,谈自己阅读的收获、感受以及困惑。阅读经典能纯净孩子的心灵世界,激发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长此以往,学生们受益非浅。人们发现,她的学生有这样的特点:不怕作文且谈吐不凡。

美国作家凯勒说: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无限广阔的海洋。话虽如此但又有谁能持之以恒呢?在繁重的教学压力下,在纷繁的班级工作中,课外阅读是何其珍贵!学生们离开了学校,走向社会,带走的不仅是知识,还有那大量的课外阅读打下的精神底色。

遇见最美的自己

在她的眼里,每个孩子都是最好的,都是夜空最闪亮的星。她根据孩子们的兴趣和特长,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的第二课堂。班级学生在各项活动的人数多,获区、镇奖励的学生人数率高,看着学生收获成功的喜悦而露出的微笑,她也笑了!难怪有学生在日记里这样写道:"我是四海为家的蒲公英,离家千里、四处漂泊。在孤独迷茫时,我幸运地遇见了你,也遇见了最美的自己。"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感谢有你,用阅读为生命奠基;感动有你,让我们遇见最好的自己,生命因你而精彩。

附最近的成绩:2016年她撰写的论文《练武强身,习武修心》获广东教学学会二等奖。撰写的语文教学论文《创设情境  诱感共鸣》和《引源头活水之创新阅读》获区三等奖;2014年度评为佛山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2015年2月辅导学生参加第十五届全国华人少年作文获一等奖;辅导学生《开学第一课"乘着梦想的翅膀"》观后感主题征文2人分别获顺德区教学研究室一、二等奖。2016年辅导学生参加镇法律征文比赛获三等奖。

xx

教龄:18年

现任 三、五 年级  音乐 教师

内心感言:

我始终坚信:每一个孩子都是一粒种子。我愿意把自己的热情和爱化作一缕阳光,使每一粒种子在充满正能量的浸润中萌芽并健康快乐地成长……

事迹材料:

以童心童趣与孩子们同处

——青云小学廖友弟老师个人事迹

廖友弟老师,教龄比孩子们的年龄还要大好多,但是她却保持着一颗童心,教育教学工作总能从儿童思维视角出发,见解独到,充满童趣的教育教学方法让孩子们喜欢跟她呆在一起。

廖老师对儿童剧教学工作有着浓厚的兴趣,多年来一直对儿童剧编导进行

研究与探索,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所编导的儿童剧节目屡获区、镇级创作节目编导一等奖,她乐于为提高学生的综合文艺素质而进行研究和探索。廖老师曾编导过童话剧、漫画剧、寓言剧等适合少年儿童表演及观看的多种题材,剧中那独特的童真视角及诙谐风趣的风格能深深吸引孩子们的眼球,让孩子们在欢笑声中得到深深的启发与教育。每到招收青云小学话剧组新成员时,孩子们参与热情高涨,引用一个孩子的话:"能有幸加入学校话剧组,上辈子一定是拯救了银河系".

六年级语文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 还原法;小学语言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3)01-0117-03

0 引言

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正确的理解和感悟语言。在语言学习的感悟过程中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往往具有不同的特点。深入了解各年龄阶段学生学习语言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策略,对于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针对小学生语言学习和感悟的特点以及应采取的教学策略谈一些研究体会。

1 小学生语言学习的感悟和特点

小学生受身心发展的局限,受生活实际范围的约束以及生活经验的贫乏等因素的影响,使他们在学习理解语言时,一般都表现出3个共性的问题。

1)对语言理解的不准确性。这是指学生对很多语言的学习和体会都有具体形象直观的理解特点,很多词语的理解都是“前科学的”。 一旦脱离了直观形象性,他们对语言的理解就会出现偏差,很难形成高度概括和抽象的科学认识。

2)对语言学习理解的不清晰性。这是指学生对很多语言的学习往往都是模糊的、笼统的,不能形成非常清晰和透彻的认识。

3)对语言的概念化、程式化的理解。这是指随着对语言学习经验的积累和一定故事内容的掌握,学生的心里往往就形成了某种比较固定的、泛化的印象,当学生再学习一些类似的文章或内容时,往往就在新的学习中去套用这种认识,使新旧语言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被泛化,在学生头脑中仅仅留下一些概念化的、程式化的印象。例如:只要一学习与英雄人物有关的文章,让学生去评价这些英雄时,他们最常用的词汇就是“机智勇敢”。

2 在学习中努力培养学生还原能力

针对小学生语言学习的上述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开展了探索和研究,力求从学生的学习特点出发,针对学生语言学习的局限性,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采取多种措施,引导学生把语言“还原”为活生生的生活,努力提高学生的“还原”能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做法如下。

2.1 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选好“还原点”

实践证明,无论对一篇文章的学习还是对某一方面语言材料的理解,如果不分青红皂白,眉毛胡子一把抓,都往往难以收到比较好的学习效果。这是因为没有重点的学习,不但难以有学习时间上的保障,而且也难以正确体会和理解作者选题立意、布局谋篇的初衷。也就是说,没有中心、没有重点的语言材料一般是不存在的。在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中,抓住重点、突出重点就尤为重要,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每一篇文章的学习都有收获,对围绕重点展开的训练才能做扎实。根据这样的认识,在语文学习和感悟的过程中,注意了紧紧围绕重点来选择语言还原为生活的着力点,即“还原点”,使每一次语言学习活动都有几个清晰的学习目标和训练重点。

例如:小学一年级学生学习《雪地里的小画家》,课文如下。

下雪了,下雪了,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青蛙为什么没参加,它在洞里睡着了。

在这首儿歌的学习中,就应该把语言学习的还原点放在“一群小画家”这个词语上。通过“一群”联系下文,可以把其还原为“小鸡、小狗、小鸭、小马”;通过“小画家”可以还原出“竹叶、梅花、枫叶、月牙和几步就成一幅画”的具体形象。

还原点的选择一般遵循以下规律:一是在联系中选择;二是紧紧围绕重点来选择;三是根据作者表达的方式,抓住有特点的语言来选择。

又如,六年级学生学习《长江之歌》中的第一句“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就应该把长江是怎样从雪山走来的?(从雪融化为晶莹的水滴到汇聚成数不清的小溪,从小溪汇聚成若干条河流,再从若干条河流汇聚成长江的春潮)作为还原训练的重点。

还原点的确定可以有意识的针对学生语言学习的上述三个问题展开,目标明确、任务清楚的语言学习训练,把解决学生语言学习的问题与提高语言学习的效果有机的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的发展。

还原点的确定,一般不宜过多,在一篇课文的学习中选好几个还原点,经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展开充分又扎实的训练,就会收到比较理想的语言学习效果。

2.2 围绕“还原点”设计一系列“还原”步骤

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确定了还原点以后,还必须紧紧围绕还原点设计一系列引导学生进行还原的步骤和环节,帮助学生解决语言学习上的问题,比较准确深入的学习和感悟语言。还原步骤的设计要遵循以下原则。

1)由点到面,在联系中展开的原则。因为还原点一般都是在联系中选择和确立的,所以还原的过程就必然应该在一定的联系中进行,这样才符合语言本身的特点。

例如:五年级学生学习《我的战友》其中的一段话:“战士们隐蔽在厚厚的茅草丛中,猛一看去很难发现他们。隐蔽的更好,离这么近,几乎找不到他。”

还原点应该确立为“更好”。围绕“更好”就要设计一系列问题:(1)更好是什么意思?(2)从哪看出战友们隐蔽的比较好?(3)与战友们相比的隐蔽哪些地方看出更好?通过这样三个问题,引导学生由点到面的感悟语言之间的联系,从而把语言还原为生活。

2)由浅入深,一层层展开的原则。很多语言的学习,学生都要经历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还原过程的设计就要自觉地遵循这个原则,引导学生主动地去实现这个原则。

例如:学习冰心的作品《别踩了那朵花》其中的一段话:“小朋友,你看,你的脚边,一朵小小的黄花。我们大家绕着它走,别踩了这朵花。”

还原过程的设计可以围绕着以下几个问题进行:(1)这朵花有哪些特点?(黄色、小)(2)作者主要写了它的哪个特点?从哪看出来的?(主要写了小,从“小小的,你的脚边”可以看出)(3)作者为什么写这朵微不足道的小花?(后文有:因为它像其他一切引人注目的生命一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美好的品质)这样3个问题的设计,就是引导学生由浅入深思考的过程,一步比一步更加深入的感悟理解语言的过程。

3)由抽象到具体的引导过程。很多语言是作者根据布局谋篇的整体安排采取了抽象化、概括化的处理,学生学习起来经常会遇到一些困难。这样的语言一旦确定为还原点以后,就要注意引导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的展开学习和体会,从而比较准确、清楚地感受和理解语言。

例如学习《》其中的一段话:“肩上腿上都负了伤,他更加顽强的向前爬去。二十米、十米……近了,更近了。”

为了帮助学生再现当时的情境,教师可以通过以下问题引导学生体会和理解:(1)肩上腿上都负了伤,他怎样向前爬?(提示:想想他的表情,他的动作会是怎样的?)(2)的身后会留下什么?(3)如果你亲眼目睹了当时的情景,你的心里会有怎样的感受?通过这样引导就可以达到把理解语言与展开想象结合起来,把概括的描写与具体的形象感受结合起来,从而触动学生的心灵,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和英勇不屈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3 运用丰富多彩的还原方法,帮助学生学 习感悟语言

在研究中发现:设计好还原点、安排好还原的顺序对学生学习语言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如果没有丰富多彩的学习方法作保障,也不能收到语言学习的最佳效果。在语言学习的过程当中,丰富多彩的学习方法就如同渡河的“船”和“桥”一样,有了它的帮助,学生才能顺利地达到准确、清晰、深刻理解语言的彼岸。常用的方法如下。

3.1 联系上下文的方法

例如:《天上一群小白羊》中有一段:天上一群小白羊,有的站着有的躺。小白羊啊下来吧,别在天上着了凉,地上草儿肥,地上水儿美,地上才是你们的家乡。

学习这段文字,就要引导一年级的小朋友思考:为什么要让小白羊从天上下来?还要提示学生联系上下文去找一找有几个理由(别在天上着了凉;地上草儿肥;地上水儿美;地上才是你们的家乡)。从小就培养孩子养成联系上下文学习语言的习惯。

3.2 表演的方法

很多语言如果单纯的理解或者用嘴去讲道理,学生理解起来仍然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但是通过演一演的形式,在表演中再现事物的形象,往往能收到独特的学习效果。

例如学习《黄山奇石》理解“猴子观海”一段:在一处陡峭的山崖上,一个小猴子蹲在崖顶上,一动不动的望着远处的云海。理解感悟时只要让学生演一演这个小猴子就可以了。需要注意的是,学生表演的过程中要不断地与相对应的语句进行比较,把语言作为评价表演好坏的标准,这样才会收到通过表演来感悟理解语言的效果,不至于喧宾夺主。

3.3 补充想象的方法

对于在语言表达上需要通过想象来帮助学生学习语言的地方,就要引导学生先展开充分的想象,再用通顺流畅的语言说出来或者写下来。在这样的过程中促进学生的语言学习。

例如,学习《吹糖人》中“几响清脆的锣声划破村庄的宁静,街上立刻飞起忙乱的脚步”这样一句用借代的方法来描写的语言时,就要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和适当的语言补充来学习体会。老师可以提示:听到锣声正在吃饭的孩子会怎么样做?(撂下饭碗就往大街上跑)正在干活的孩子会怎样做?(放下手里的活就往大街跑)正在做游戏的孩子会怎样做?(丢下手里的玩具就往大街上跑)。这样,通过想象和补充就把借代所代表的意思具体形象地表现出来,达到较好的学习和感悟语言的效果。

4 结束语

引导学生把语言还原为生活的方法还有很多,如:有感情地朗读方法、换一种表达方法的学习方法等,因为篇幅的关系不再赘述。

在研究探索中深深的体会到:祖国语言的学习是传承祖国文化的最重要的途径和方法,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语文学习的规律进行扎实有效的指导和训练,才能使学生深入体会和感受祖国语言的魅力,也才能够进一步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更自觉主动地学习和继承祖国的语言文化遗产,为祖国的建设发展和自己的成长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倪宝元.语言学与语文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4.

[3]丁莉,郁琼蕊.小学语文实用课堂教学艺术[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7.

[4]张晨瑛,励汾水.新课标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撰写与例举[M].宁波:宁波出版社,2005:6.

上一篇:二年级语文教学论文范文 下一篇:五年级语文教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