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学生自评报告范文

时间:2023-03-11 04:29:47

六年级学生自评报告

六年级学生自评报告范文第1篇

关键词:异地复学;中小学生;PTSD;心理健康

分类号:B849;R395

1 引言

1980年美国精神病协会《精神障碍统计诊断手册》DSM-III(第三版)中首次确立了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诊断标准。1993年,PTSD正式纳入《国际疾病分类》ICD-10(第十版)。《中国精神障碍诊断与分类标准》第三版(CCMD-3)首次使用这一名称,并把它纳入应激相关障碍。PTSD是指突发性、威胁性或灾难性生活事件导致个体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2001)。以上几个标准对PTSD的定义及临床表现的表述基本类似,都把“持续地重新体验到这种创伤事件”、“对创伤伴有的刺激作持久的回避”、“警觉性增高”等判定为PTSD主要临床症状。

有关研究表明,PTSD除上述特征性的症状外,还伴有其他情绪、认知和行为方面的障碍以及人格问题。如,PTSD的情绪障碍主要为抑郁、焦虑和易怒,也可表现为情感麻木、情绪麻痹等。还可伴发其他精神障碍,如歇斯底里、双相情感性精神病、惊恐发作、社交恐怖症等。发现22名汽车车祸幸存者存在明显情绪障碍,一周后有17人诊断为PTSD,一个月后和四年后仍有8人未愈。PTSD还可造成意识、注意力、记忆力、判断力和学习能力等多方面的损害。PTSD病人中有相当部分具有不同程度的人格偏移。如抑郁、多重、自恋及边缘人格等。很多学者发现PTSD对患者的心理健康具有一系列不良的影响,严重者还可能导致备种心理疾病,甚至影响终生。

有研究表明,严重的自然灾害不但可引起成年人精神、心理失调,也会对青少年儿童的精神健康造成损害。Garrison,Bryant和Addy(1995)报告,飓风袭击后1年,受灾青少年PTSD的发生率为5%。报告,亚美尼亚地震后一年半,231名8~16岁青少年PTSD发生率为69%。国内学者赵智丞、李俊福、王明山、范启亮、张富和张华彪等人(2001)对张北地震的受灾青少年的研究显示。地震后17个月,受灾青少年PTSD的发生率是9.4%。张本、王学义、孙贺祥、马文有、徐广明和于振剑等人(1999)对唐山大地震后孤儿的创伤后应激障碍进行调查,其PTSD检出率为23%。

四川汶川大地震给灾区人民带来了巨大的财产损失和精神创伤。灾区的许多中小学生目睹亲人死亡、家园被毁,有的还在地震中受伤留下残疾,心理创伤至深。很多灾区学生因家园损毁严重,灾后异地复学。本研究对山东省某地异地复学的灾区中小学生进行测量,了解其PTSD患病情况及心理健康状况,为以后的心理疏导工作提供依据。

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SCL-90和“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PTSD-SS)对被试进行测量。FrSD-SS含24个条目,信度为0.92;共3个因子,即重现/回避症状;心理障碍,功能受损和情感麻木/紧张敏感。每个条目按1~5级评分。PTSD-SS总分越高,应激障碍越重;轻度和中重度异常的参考划界值分别为50和60。按SCL-90的中国青少年常模。总分超过160分,单项均分超过2分就应作进一步检查,总分标准如下:大于200分说明有很明显的心理问题,可求助于心理咨询,大于250分则比较严重,需要作医学上的详细检查,很可能要做针对性的心理治疗或在医生的指导下服药。如果阳性项目超过43项或任一因子分超过2分,可考虑筛选阳性,需进一步检查。

调查对象为在山东省某地对口援助四川灾区的几所中小学里学习的330名来自灾区的中小学生。有效问卷共318份,有效率为96.4%。其中男生170人,女生148人,年级为小学5年级至初中3年级,平均13.68岁,标准差为1.53岁。

3 结果分析

按PTSD-SS量表50分以下视为无异常、50~59分为轻度异常、60分以上为中重度异常的标准,将学生进行划分为三组,其分布如表1。

按性别和年级将学生的PTSD得分统计见表2。

按性别和年级将SCL-90的数据统计见表3。

以性别和年级作为自变量,PTSD及SCL-90的总分和因子分为因变量,进行多变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性别对PTSD的总分(F(1,308)=6.939,p

对年级主效应进行事后检验发现:在PTSD因子Ⅱ上,初一、初三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五年级:躯体化因子上,初一被试得分显著高于五年级和初二被试;强迫症状因子上,六年级、初中各年级被试得分均显著高于五年级,初二被试得分显著低于初一被试;人际关系敏感因子上,六年级、初中各年级被试得分均显著高于五年级;抑郁因子上,六年级、初中各年级被试得分均显著高于五年级,初二被试得分显著低于初一及初三被试;焦虑因子上,六年级、初一、初三被试得分均显著高于五年级,初二被试得分显著低于初一被试;敌对因子上,六年级、初中各年级被试得分均显著高于五年级,初二被试得分显著低于初一被试;恐怖因子上,六年级、初一、初三被试得分均显著高于五年级,初二被试得分显著低于初一被试;偏执因子上,六年级、初中各年级被试得分均显著高于五年级,初二被试得分显著低于初一被试;精神病性因子上,六年级、初中各年级被试得分均显著高于五年级,初一被试得分显著高于六年级,初二被试得分显著低于初一;其他因子上,六年级、初中各年级被试得分均显著高于五年级。

4 分析与讨论

4.1 震区中小学生PTSD及SCL-90检出率

通过问卷结果我们可以发现,异地复学的震区中小学生中有近四成出现PTSD相关症状(轻度者

占15.38%,中重度者占24.00%),这提示我们PTSD在震区中小学生中并不少见。目前关于PTSD检出率的研究结果分歧较大。使用中文版DavidsonTratuna Seale对1999年中国台湾Chi-ehi 7.6级地震1年后住在临时安置房中的幸存者进行调查,发现PTSD的发生率为16.5%。利用PCL-T量表在“9・11”发生8个月后的研究发现,7.4%的9~12年级学生有PTSD症状。报告,在Buffalo Creek坝坍塌后2年,12~15岁的青少年PTSD(DSM-F11)的发生率为59.45%。Qouta,lhmamAki和sarraj(2003)对121名6~16岁,住在炮击地区的巴勒斯坦儿童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54%的儿童患有严重程度、33.5%患有中等程度、11%患有轻微程度的PISD(DSM-III)。

与国内相近的研究比较,本次调查的结果高于以往的研究。本次汶川大地震后,有学者,调查得到当地和异地治疗病人PTSD分别为14.1%和16.22%,其中有儿童青少年病人,但未能单独计算。廖强、张建新、付登金、涂学刚、江玲和王玲等人(2008)的调查显示,震后1个月成都市区中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检出阳性率为22.1%。PTSD的检出率不一致除了测量工具不同之外,可能与应激事件的强度、被试受灾程度、暴露时间长短以及方法学等因素有关。这次汶川大地震强度极高、破坏力极大、余震持续时间特别长,再加上当地地形复杂,营救困难,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灾区中小学生的PTSD的检出率较以往相关调查要高。

SCL-90的总分中,有38.65%的被试达到阳性(超过160分)。另外,强追症状、抑郁、焦虑等因子的阳性比率都超过了30%。说明灾区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确实不容乐观。廖强等人(2008)对汶川地震后1个月成都市区中学生心理状况的调查也显示,中学生焦虑、抑郁检出阳性率分别为30.6%和22.6%。有文献表明(2000,2007),普通中学生群体焦虑阳性率为5%~21%,本研究的中学生焦虑阳性率明显高出普通中学生水平。这也反映出地震对灾区青少年儿童造成了很多负面影响。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调查的对象是异地复学的中小学生,他们离开故乡,在新的陌生环境下学习、生活,本身就可能出现一些适应不良而引起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这可能也是他们焦虑、抑郁等因子的阳性比率较高的原因。

4.2 性别、年级对PTSD及心理健康的影响

本研究发现,女生在震后的PTSD症状更加明显。刘爱忠、谭红专、周价、李硕颀、杨土保和孙振球等人(2003)的对洪灾受灾群众的研究表明,在PTSD的阳性率上有女性高于男性的趋势,女性患PTSD的危险性更大。同样,女生在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更加明显,这与Yilmaz,Cangur和Clik(2005)的研究结果一致。廖强等人(2008)对汶川地震后成都市区的中学生进行调查也发现,无论在范围上还是在程度上,中学生的焦虑和抑郁情绪障碍均呈现出女生高于男生的趋势。地震之后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在某些方面不如男生,这也许体现了一种性别差异,符合我们传统的认知:面对灾难时,男生可能更坚强一些,负性情绪相对较少;女生则容易有惊恐、反复体验创伤等表现,因而女生也更容易出现抑郁、焦虑等相应的负性情绪,进而影响其心理健康。对于这种现象,国内外研究认为原因大多为女性的心理防御机制和生理特点不同,使得她们在经历生活及意外事件时作出与男生不同的反应。

年级效应的事后检验呈现出一定的趋势;五年级被试在PTSD因子Ⅱ和SCL-90总分及各个因子的得分都比较低,即五年级小学生的症状相对其他高年级更轻,受灾难的影响相对较小。这可能与年龄及认知水平的发展程度有关。五年级的被试年龄最小,人格、社会认知等各方面发展最不健全。他们可能对灾难的恐怖程度认识不足,对灾难所带来的严重后果认识不足,所以灾难对他们的影响可能也相对较小。另外一个现象就是,初中一年级的被试在SCL-90的各因子上的得分相对其他年级都比较高。这可能与这些学生刚升入初中有关。初一学生刚从小学迈入初中,新的学校、新的教学方式等环境的变化本来就容易使他们出现一些适应不良的问题,面对新环境时,焦虑、抑郁的情绪比以往更容易出现。再加上地震使他们被迫又转变环境,到异地复学,本来的新环境还没适应好就又换到更陌生的地方,接连不断的陌生环境可能导致适应不良,进而表现出的焦虑等负性情绪增多。

六年级学生自评报告范文第2篇

(一)4~6年级学生学业发展水平抽测

抽测4~6年级任一年级的任一学科。

1.抽测的学科2014年抽测的学科是数学。

2.抽测的具体对象书面抽测的对象是城市小学和农村中心校六年级学生的30%;数学科实践能力抽测的对象是城市小学和农村中心校六年级学生的10%,人数控制在10~26人之间。

3.抽测的具体内容和方式

(1)书面抽测的内容和方式。命题以《数学课程标准》和教材为依据,以《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为准绳,体现水平性毕业检测的要求。以数学知识技能、思想方法、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检测为重点。着重考查小学阶段最基本的“四基”及其灵活运用,特别关注学生的能力检测,能力检测导向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要以考核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主;要避免机械训练和题海战术,着力减轻学生特别是城市小学生的课内外学习负担。书面抽测占学生学业发展水平抽测的80%。采取学生单人单桌,独立完成测试卷的方式进行。

(2)学科实践能力抽测的内容和方式。以《数学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的应用数学知识技能、思想方法、思维能力和数学活动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检测内容,检测方式为学生完成数学实践活动。学科实践能力抽测占学生学业发展水平抽测的20%。采取学生独立完成学科实践活动的方式进行。在抽测前由教研培训中心设计好学科实践活动的内容和评价标准。

(二)4~6年级学生身心发展水平抽测

1.抽测的具体对象2014年书面抽测的对象是城市小学和农村中心校六年级学生的30%;身心发展水平活动式抽测的对象是城市小学和农村中心校六年级学生的10%,人数控制在10~26人之间。

2.抽测的具体内容和方式书面抽测的内容:主要对《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生活•生命与安全》课程要求的基本认知进行书面检测。重点考查学生对健康生活方式、审美修养、情绪行为调控、人际沟通等基本认知的了解。书面抽测采取学生单人单桌,独立完成测试卷的方式进行。抽测时间为40分钟,书面抽测占学生身心发展水平抽测成绩的40%。身心发展水平活动式抽测的内容:对学生身高、体重和身体运动能力等《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的情况进行检测。2014年重点检测学生的身高、体重达标情况和跑、跳、投运动能力。具体检测活动为量身高、称体重,开展50米跑、立定跳远和投掷实心球检测活动。每项检测活动占学生身心发展水平抽测成绩的12%,共占60%。

(三)4~6年级学生兴趣特长养成抽测

1.抽测的具体对象2014年抽测城市小学和农村中心校五年级学生的20%,人数控制在20~30人之间。

2.抽测的具体内容和方式

(1)由学生自报自己的兴趣特长,并讲述该兴趣特长的基本知识和自己为该兴趣特长养成付出的努力,教师根据学生对这些知识、事物和现象的专注、思考和探求情况按评分标准评分。该部分占学生兴趣特长养成抽测成绩的40%。

(2)学生将自己的兴趣特长进行表演,教师根据学生的表演判断兴趣特长养成情况,并根据评分标准评分。该部分占学生兴趣特长养成抽测成绩的60%。

(四)抽测成绩的报告

4~6年级学生品德发展水平抽测、学业发展水平抽测、身心发展水平抽测、兴趣特长养成抽测均按100分制评分后再定级。90分及以上为优;80分~89分为良;70分~79分为中;60分~69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待合格。全部实行等级评价,弱化评价的甄别、选拔功能,强化评价的激励、诊断、改进、导向功能。抽测成绩只作为对学校进行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的依据,不通报学生及其家长。

二、强力推进小学学业评价改革

我区对学业评价的改革主要改变了只重知识技能评价,不重学科思想方法、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过程评价的倾向,改变了只重书面检测,不重活动式、写实性评价的现状。基本实现了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全面化、评价方式多样化。

(一)评价内容的改革

实现了从知识技能、学科思想方法、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学习过程(含学生学习的努力程度,课堂表现,完成作业情况,学习进步情况,学习效率等)方面进行学业评价,革除了过去只重知识学习和技能掌握的评价倾向。语文学科从基础知识、写字(书法)、听力、综合性学习、朗读、书面阅读、阅读量、习作、说话(口语交际)九个方面实施学业评价。把语文学科实践能力和语文学习过程作为了评价的重要内容。数学学科从知识技能、解决问题能力、数学思想方法、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过程六个方面实施学业评价。英语学科从知识技能、听力、口语交际能力、朗读、书写、学习过程六个方面实施学业评价。科学学科从知识技能、创新意识、探究(实验)能力、学科思想方法、学习过程五个方面实施学业评价。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重点从品德认知、品德实践(品德行为表现)、学科思想方法、学习过程四个方面实施学业评价。

(二)评价方式的改革

我区小学各年级各学科的学业评价采用闭卷考试、学科实践能力检测和学习过程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各科闭卷考试原则上占70%,学科实践能力检测原则上占20%,学习过程评价原则上占10%。闭卷考试。主要以学科知识技能、思想方法、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检测为重点。学科实践能力检测。主要以学科实践能力、思想方法和创新意识检测为重点。检测形式为完成学科实践活动。学习过程评价。除语文学科外,其余各学科学习过程评价原则上按下面的要求进行。

(1)实施评价的主体。学科教师对学生评价(他评),学生自我评价(自评),学生相互评价(互评)。

(2)评价的内容。学生的学习情感、学习态度和努力程度;学生参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交流展示、互动研讨的情况;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学生单元检测情况;学生学习进步情况。

(3)操作办法。第一,由学生本人根据评价内容进行自评、初评,并用10分制打出分数,促进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改进。第二,由学生伙伴之间根据评价内容进行互评,并用10分制打出分数,促进学生相互学习,相互督促,共同反思,共同提高。第三,由教师根据学生的自评、互评,按评价的内容进行终结性评价,并用10分制打出分数,将分数记入成绩册进行等级评价。学业成绩的报告。各学科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和单元检测成绩的报告实行等级制,采用先评分,后定级的办法,评分一律不呈现在卷面上(试卷上无分数,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上有分数),阅卷教师可用符号表示扣分,如扣0.5分用“×”、扣1分用“”、扣5分用“”等。教师根据扣分算出实得分后,将得分记在成绩册上,以便统计定级。所设等级为:90~100分为优、80~89分为良、70~79分为中、60~69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待合格。通过等级评价,淡化评价的甄别、选拔功能,强化评价的激励、诊断、改进、导向功能。学业评价改革的总体要求。各学校、各学科学业发展水平评价要做到八个必须:必须以课标为准绳,教材为主要依据,不得加深难度,加重学生负担;必须关注知识技能,学科思想方法,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评价;必须坚持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开展水平性、诊断性、激励性评价,不得强化选拔性、甄别性评价;必须把书面检测和学科实践能力检测结合起来;必须把平时检测与期末检测结合起来;必须把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和进步情况结合起来;必须实行等级评价;必须收集整理好平时评价和期末评价的相关资料(如试卷、学科实践能力检测活动设计及过程资料等),以备区教育局和教研培训中心检查。

六年级学生自评报告范文第3篇

[关键词]健康与幸福;本土化;评估

一、问题提出

目前,不论在国内还是在世界范围内,健康与幸福教育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1)呼吁人们注意:“学校不仅是学生学习的中心,也是提供基本健康教育和服务的地方。” 我国著名教育先驱者黄炎培早在100多年前就为当时的上海闵行区浦江一小提出了“学做人”的三字中小学教育方针。

过去几十年里,中国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已经获得极大改善,但同时,在生理健康、心理健康以及环境健康方面又出现了新的挑战。幼儿园到高中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个体道德和性格教育已经成为政府教育政策、家长和社会关注的首要重点。

特别是在2011年,教育部颁发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和“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另外,教育部于2012年12月颁发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修订版)》, 2013年6月18日颁发了《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框架》。学校已经开始在德育课以及体育课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在国内和国际越来越关注健康与幸福的背景下,上海市闵行区教育管理者把健康与幸福放在了闵行教育愿景的中心位置(见图1)。闵行区健康与幸福试点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实验,因为此项目包括课程、指导和评估,是一个系统的教育项目。

为了实现让闵行的孩子健康与幸福的目标,闵行教育局在2012-2013学年开始在部分学校试用《健康与幸福》教材(中译本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和麦格劳-希尔教育联合出版)。健康与幸福课程为从幼儿园到高中12年级的学生提供了综合性的健康与幸福的知识和生活技能。健康与幸福课程教给学生关于生理、心理、情绪和社会实践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包括十项基本生活技能的实践活动,不同年级有不同的知识深度。闵行区试用健康与幸福课程的目的,是为了探索如何把美国教材本土化,以及如何把健康与幸福课程的内容与学校已有的体育、品德与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闵行区健康与幸福试点项目的实践过程

闵行区健康与幸福试点项目是一个多方协调性项目,包括健康与幸福课程、体育教育、德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学校幸福教育活动、家长及社区的参与,见图2。在这一学年中,闵行区健康与幸福项目组重点把握了以下三方面内容。

一是从教育转型的教育价值取向角度,思考为什么要引进《健康与幸福》,从而确定区、校两级课程实施方案,理清目标、内容、实施主体、实施途径方法、管理及效能评估。

二是从理解国际教育趋势和把握现实可能的角度,思考如何“立基点于本土,求视野于世界”,始终保持事业的“开放性”,与国内外有关出版社、有关教育研究机构进行了互动,加强了国外资料的翻译,中美教学的比较和引入国际教育机构进行效能评估等。

三是从学校发展和学生成长的目标出发,思考如何“引方向于区域,生智慧在学校”,始终保持实践的“校本化”,进行了如下工作:一是围绕校本问题的研讨培训;二是基于校情的课程整合;三是立足于经验分享的校际伙伴合作;四是基于学校案例的成效表达。

健康与幸福课程从十个有关健康的方面进行组织,即心理和情绪健康,家庭和社交健康,生长和发育,营养,个人健康和运动健身,个人安全,酒精、烟草和其他药品,慢性病和传染病,消费者和社区健康,环境健康。从小学三年级到高中三年级(中文版),每册书内容均涉及这十个主题。在每个模块中,都要教授活动和批判性思维技能,并实践健康学习的十项基本生活技能,即实践健康行为,设定健康目标,管理压力,运用沟通技能,做负责任的决定,分析影响健康的因素,解决冲突,运用拒绝技能,获取健康的信息、产品和服务,做一名健康倡导者。

在为学年2012-2013的《健康与幸福》课程进行本土化试点过程中,闵行区采取了7项校本化、本土化措施。即:(1)课程实施标准的研制及课程核心内容的梳理;(2)本土化内容适切点的遴选及相关人员的培训;(3)闵行区教研联合体的校际互动研讨31次;(4)原版教材三年级、六年级两册《教学指导用书》的翻译工作;(5)80多节教学案例的征集评比和25个课堂实录的网上交流;(6)学科渗透、课题研究及家庭社区结合等多形态实施途径的探索;(7)12份课程实施前测调研报告及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效能评估。

三、 健康与幸福课程项目评估方案设计与过程

为了探索中小学心理健康和德育教育创新,上海闵行教育学院与美国麦格希教育测评中心合作对试点学校的国际课程教育进行了健康与幸福知识的测评, 并对学生的行为和态度的变化和学校教师的变化进行了系统的评价。测评健康与幸福能够帮助教育决策人更好地理解在哪些方面能引起学生、家长和教师的共鸣,并为教育者、父母和政策制定者提供新的优先顺序,以便在孩子最宝贵时光中支持他们身心健康的全面成长。

测评分为两部分,一方面是对学生健康与幸福课程知识和技能的评估,另一方面是对学生行为、态度、价值观的调查。

1.健康与幸福课程知识和技能评估设计

此次测评是为了提供以下健康教育实验证据:即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有助于其健康的行为;教学方式和学习策略有助于学生根据健康教育标准不断进步。

健康与幸福课程知识测评与传统考试有三点不同。第一,评估题目是根据国际健康教育标准而制定的,这样,测试结果就能很容易根据课程标准进行解释。评估报告可以证明,学生有能力掌握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个人健康和幸福。第二,评估结果表明了学生学习国际健康教育标准以及课本中十项生活技能的情况。这为教师、学生、家长提供了必要的信息,激励学生不断进步。第三,评估的目的不是为了排名并将学生分类,而是了解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策略方面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在设计评估方案时我们参照了三个相关文件,一是美国州际学校督学会(CCSSO)学生健康教育评估计划概念文件,二是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健康教育课程分析工具, 三是美国国家健康教育项目评估标准。

美国《国家健康教育标准》(NHES)共有8条,每一条标准都对应一系列性能指标(包括幼儿园到12年级,每一个年级都对应若干指标)。在为闵行健康与幸福课程试点项目设计知识测评题目时,我们把健康与幸福课程内容与美国《国家健康教育标准》、联合国教科文健康与幸福教育框架、中国三个课程标准进行了匹配研究。根据匹配研究的结果,我们提出了一个评估框架,包括健康与幸福教育的3个综合性标准(标准A,B,C),即身体和情绪健康知识、实践健康行为和减少患病和自然风险的能力、社交及沟通技能以及提高健康与幸福的能力。这三个标准在评估报告中的简化名称为“健康知识” 、“个人健康技能”和“生活/社会实践能力”。针对每一条标准,我们都从健康与幸福课本中找出相对应的内容。

2.行为、态度、价值观调查以及健康与幸福测评模型

闵行区健康与幸福课程试点项目的总目标是为本区学生提供全面的健康与幸福教育,让他们对生活拥有正确的知识、技能、价值观、态度和行为,做一个有健康幸福能力的公民。因而,闵行区健康与幸福试点项目评估另一个目的是,测评健康与幸福课程对学生态度、行为的影响。为了保证测评的有效性,我们参考了2013国际经合组织幸福感测量指南,以及来自健康测量文献中的跨理论模型。这两个文献为如何测量行为和态度的变化和测评工具的开发以及如何解读数据提出了理论依据。

我们为闵行区健康与幸福课程实施制作了针对学生的4个方面的测评:知识、态度、行为和价值观以及两种评价工具:考试卷和调查问卷。学生知识和技能测评主要是运用国际健康教育标准和指标,开发试题。为了测评学生在2012-2013学年健康与幸福课程试点期间的行为变化,我们为每个年级设计了学生调查问卷、教师调查问卷以及家长调查问卷。这些调查问题反映了和健康与幸福课程内容及十项生活技能相关的学生行为、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变化。问卷题目必须注重紧密结合健康与幸福课程实施内容以及学生的日常生活内容。此次测评除学生试卷及调查问卷外,我们设置了相应的教师和家长问卷,从多方面采集数据来了解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掌握的健康知识和行为、态度、价值观上的变化。

普罗查斯卡(Prochaska)的跨理论模型(Trans Theoretical Model ,TTM)已经广泛应用于行为研究以及生活方式改变的研究中。近几年来,这个模型还应用于身体锻炼行为变化的研究以及行为态度变化过程的研究。普罗查斯卡提出了行为改变的5个阶段,适用于多种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行为态度变化的研究,见图3。他认为,通常一种行为的改变开始于无意图阶段(没有准备)、意图阶段(正在做准备)、准备阶段(做好了准备)、行动阶段(行为改变)、维持阶段(能保持持续行为改变和具有自我效能感)。

从跨理论模型中,我们可以看到,行为的改变是一个过程,而且在行为改变过程中还会发生“回流”现象。这个理论模型不但能帮助我们设计行为及态度变化的调查问卷,而且它也为我们利用教师、家长问卷的回答来分析、确认学生的回答提供了依据。应该注意的是,跨理论模型同样适用于分析教育管理者、教师、家长对健康与幸福的理解变化和支持。课程评估可以了解学生、教师、教育管理者在实施健康与幸福课程的哪一阶段:有实施的愿望,准备实施,开始实施,持续性习惯性的健康与幸福实践(见图4)。总之,跨理论模型为教师和学校课程管理的评估提供了相关的理论依据。

3.评估方法

此次评估的实验组来自9所小学1597名三年级学生和3所中学332名六年级学生,对照组来自9所小学1510名三年级学生和3所中学311名六年级学生。

“健康与幸福”项目实施效能评估的目的是了解每所试点学校项目实施的具体效果,主要采用了以下四种评估方法:

方法一:学年末用学生试卷来检测学生对“健康与幸福”课程所教授的知识和十大生活技能的掌握情况;

方法二:通过学生问卷调查来评估学生在健康行为和态度方面的转变;

方法三:通过老师和家长问卷调查来核实和评估学生在行为和态度方面的转变,及其家长和老师对课程的满意度,教师教学情况和可改进的地方。

方法四:通过校长访谈来评估学校的管理和“健康与幸福”课程本土化的实施情况。

四、 结论

第一,三年级实验组健康知识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成绩。学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比对照组学生回答更积极,实验组学生在健康行为变化和态度变化方面比对照组同学有显著的积极选择和答复。六年级实验组和对照组只有一对学校在健康知识成绩方面有统计显著性差异。 96%?的三年级实验组学生和87%的六年级实验组同学认为健康与幸福课程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帮助很大。

第二, 家长调查问卷结果表明,三、六年级家长对孩子们的行为、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变化给予以肯定。 三年级和六年级家长对学校实施健康与幸福课程给予高度评价。95%以上的家长对学校教授健康与幸福课程很满意。

第三, 教师调查问卷结果发现,96%的教师们认为,健康与幸福课程的实施使得他们更多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85%的教师认为,他们会更多地鼓励学生积极与人沟通。70%以上的教师认为,对学生个人学习、生活能力与家长的关系更加关注。

第四,通过校长访谈发现,健康与幸福课程的实施能够满足建立健康幸福校园的长期战略目标的需求。实验学校校长计划通过学科整合、加大教师培训力度等措施对健康与幸福课程进行完善。所有实验学校都计划在2014学年继续进行健康与幸福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并逐年在更多年级和课程中渗透推广。

第五,整体来说,健康与幸福课程对学生健康知识的掌握、健康行为和态度的变化方面有积极影响。评估报告的结果对《健康与幸福》课程试点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和有效性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UNESCO, 2010. Module 8: Health Education in Teaching and Learning for a Sustainable Future.

[2]The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2007. National Health Education Standards, Second Edition, Achieving Excellence.

[3]The Joint Committee on National Health Education Standards, 1995. National Health Education Standards, Second Edition, Achieving Health Literacy.

六年级学生自评报告范文第4篇

一、抓实验,推动课程展开。 如何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转变为教学行为?我们认为“大有大动,小有小动,不能不动”,一切应在实践中运行,在“动”中求突破。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启动阶段,我们采取了以下“四动”策略: 1. 骨干先行带动。 2002年上半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我校实验启动之初,我们首先在六年级确定一个实验班,然后以点带动,连点成线,又在三至五年级各选定一个实验班,并挑选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骨干教师作为实验老师。学校要求这些老师放开手脚、大胆尝试,不要怕出“问题”,要善于发现“问题”。学校领导则深入第一线,时刻关注实验班的实施状况,不断总结、反思。经过一年的实践与思考,学校将现有优势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机整合,依据社区资源,从“亲近自然、发展自我、关注生活、服务社区”四大板块设计课程内容,以一个个鲜明的主题构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新框架,闯出了具有我校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之路。然后学校以每个年级已参加过实验的骨干教师作为龙头,带领同年级其他教师共同从选题、方案设计、活动过程等几方面入手,让任课教师知道每个阶段要干什么,每个环节要注意什么,不少教师很快就进入了角色。 2. “活动用书”启动。 面对综合实践活动这门“无本”新课程,教师们感到压力很大,实践中我们体会到,综合实践活动不追求固定模式,但有基本思路,比如:一要选题,二要定方案,三要过程体验,四要交流成果。去年我校在实践一年的基础上,将较有成效的活动主题进行了整理,在专家指导下,组织了实验老师编写了小学3~6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用书,让一线教师在初步实践后,从有“活动用书”再向无“活动用书”过渡。实践证明,在学校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初期,编写“活动用书”可以让综合实践活动更具可操作性。 3. 问题研讨联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启动以后,我们发现教师课程实施差异很大,需要集思广益,发挥集体的智慧来解决问题。于是我校定期组织教师进行经验介绍、案例分析等沙龙、研讨会,组织教师学习各地区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好做法,用最短的时间获得更多的前沿信息;鼓励教师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经验介绍给大家,做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如许多老师对学生外出的安全有疑虑,不少教师在会上介绍可以在假期中让学生在家长的带领下参加社区活动。对于学生交流资料不会筛选,重复现象多的情况,教师又想出课前先将学生搜集的资料进行筛选的办法,让学生在交流时做到有的放矢。 4. 督查促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放性决定了它要超越教材,超越课堂,超越校园,再加上实施过程中会遇到一系列困难,使其很容易成为一门虚设的课程,为此必须加大对教学过程督查的力度。比如,通过每周的随堂听课,检查教师的备课笔记,了解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落实情况和教师工作态度;通过经常到班级中查看学生学习档案袋,与学生交流掌握学生活动的过程、学生内心的所思所想;通过对学生、家长发放(3~6)年级活动反思问卷,了解学校每个班开展活动的真实情况,以及学生和家长的参与情况及对活动效果的评价等。 二、抓评价,鼓励学生创新。 为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发展功能,我校还采取了“评语+评分+成长记录”的评价方式。 1. 评语评价。 评语评价主要是通过学生自评、家长评价、教师评价,根据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取得的成果和表现状况,对其优点、学习态度和今后的发展情况用文字描述的方式来评定、激励。学生自评是评价自己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参与小组和班级活动中与人合作的态度,以及是否能认真参加,是否做出了成绩等。其次通过问卷调查,要求家长仔细观察孩子的变化,这样有助于家长搜集孩子发展的一切资料,家长在评价过程中也能体验到孩子的进步,认识到孩子的发展潜能,分享到孩子学习的成果。综合实践活动是师生共同探讨新知的过程,教师评价能使学生得到学习上的支持和帮助,也为教师的教学过程提供改善的依据。教师可以通过活动反馈意见表、小卡片、发小奖章、座谈等,针对学生总的方面或某一个方法、细节进行评价,教师评价应以激励引导为主,既有对学生的肯定和表扬,也有启发点拨,引导他们向更高层面发展。 2. 结合学科测试评分评价。 我们还结合学科测试进行评价,在语文学科试卷中,有10%~20%左右分值的内容是有关综合实践活动的。如在三、四年级可以要求学生写一次活动的体会和收获;五、六年级可以围绕一个主题,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活动过程、成果通过小报、网页或研究报告表达出来;在数学试卷中,可以增加实际操作题,了解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结合学科测试用评分的方式来评价活动,既可以检查学生的活动成效,也可以改革学科考试的内容与形式。 3. 学生成长袋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重在过程的评价,建立“成长袋”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评价方式。我们在3~6年级都建立了学生自己的成长袋,要求学生将活动中的点滴情况记录下来放入成长袋。如活动方案设计、搜集的原始信息、访谈记录、体验日记、研究报告、活动过程中的音像、照片以及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成果、各类荣誉证书等,通过这些材料的积累,能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肯定自己的能力。同学之

间也可以互相交流成长袋,这样既能看到自己的进步,也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并与他人分享自我探索的体会和成功的喜悦。

六年级学生自评报告范文第5篇

一、充分认识,高度重视

我校接到区人民政府纠风办、区教育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印发民主评议学校行业作风活动安排意见的通知”后,及时召开了学校行政会议,明确了“行风评议”的主要内容,成立了以校长任组长,书记为副组长,教导处、总务处、大队部、各教研组的负责人为组员的教育行风评议领导小组,经领导小组讨论,制定了《子校行风评议工作实施方案》,各项工作分工负责,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齐心协力抓好各个环节的工作。并通过教职工大会,学习上级精神和校行风评议方案,提出要求,统一思想认识,大力宣传,使行风建设成为全体师生的共识。

二、学校行风自评自查情况

1、办学行为

(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多年来,我校以邓不平理论为指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学校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加大教育改革力度,制定了我校可持续发展的宏伟蓝图。从领导作风、办学理念、教风、学风四个方面强化软环境建设,提出了以“以人为本,以德立校”为办学理念,以“勤政敬业、团结奋进”为领导作风,以“严谨治学严肃执教言之有理严中有情”为教风,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低段)、团结紧张严肃活泼(中段)、勤奋好学诚实勇敢(高段)”为学风,并提出了“办人民满意的学校”的高层次办学目标。学校发展规划的出台给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使全体师生的凝聚力和进取心倍增,标志着子校将沿着一条强化内部管理,内练硬功,外塑形象的思路迈进。遵循教育规律,深化教育改革,积极实施“科研兴教、质量立校”战略,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直线上升,社会声誉越来越高。

我校不断巩固九年义务教育成果,依法保证适龄儿童按时入学。多年来,新生入学率100%,无辍学现象。

(2)面向全体学生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适龄儿童都能得到发展,我校从新生入学开始,就进行合理编班。分班时,按男女生比例、厂内子弟和厂外子弟比例等编班。无歧视学生现象发生。一至六年级无重点班,树立平行班公平竞争的意识。

(3)智育工作

我校认真贯彻省教委颁发的《小学常规管理基本要求》和《小学管理规程》,开齐课程,开足课时,无随意增减现象,每学期做好校历、课程表、周活动安排表、作息时间表、教导日志、班级日志编写工作,少先队每学期有活动安排,各班有班队计划,班务日志等。学校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和家庭作业时间,学生在校不超过6小时,一、二年级不留家庭作业,三四年级不超过半小时,五六年级家庭作业不超过50分钟;不在节假日为学生补课;不乱办班、乱补课;严格控制学生用书,不给学生购买规定之外的任何教辅资料。

2、师德建设情况

(1)领导班子。

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一向重视自身建设,兢兢业业,勤勉得力,身体力行“三个代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树立“服务、廉政、规范、进取”的形象,永葆党员先进性模范带头作用,用自身的人格力量感染教师、引领教师。他们团结奋进、善谋实干。在品德上,凡要求教师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吃“苦中苦”,勤政敬业,和教师“心贴心”,无私奉献不计报酬;在广大师生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2)教职工。

学校要求全体教师在认真学习的基础上,对照自己的师德师风情况查找问题,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人人写出心得体会,从思想深处认识师德师风建设的重大意义,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自觉性,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做新时期人民满意的教师。值得肯定的是,我校教职工都能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爱岗敬业,有事业心、责任心、进取心。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忠诚要民的教育事业,做到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廉洁从教。尊重学生,热爱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关心学生成长,无体罚、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在教育学生方面,与家长适度接触,无索要、吃请等现象发生。教师们都能听从学校安排,吃苦耐劳,有奉献精神。无有偿家教、现象。

3、收费管理情况

(1)我校有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总务处兼财务室,有专职财务人员,能执行学校的财务制度,坚持为师生服务。学校经费使用合理,严格按照“一费制”规定的项目、标准收费。凡遇收费,学校均能张榜公布,接受学生、家长监督。学校深入各班级督查收费情况,未发现乱收费行为。学校有完善的校产管理制度,各部室有专人管理,财产责任到人。学校坚持每学期全面检查,及时修理,帐物相符,设备完好。

(2)进一步落实“收支两条线”各项规定,学校的财务管理井井有条。本学年学校享受“两免一补”政策的学生共有27人。

4、政务、校务公开情况

学校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建立校务公开栏,并通过教职工大会,广泛听取大家意见,及时公开重大事项,实行公开办事规定程序,公开办事结果,虚心接受教师和社会各界的监督。

(1)规章制度的公开。我校将上级的文件或本校的规则制度下发到教师手中去学习、讨论,再认真组织贯彻实施。

(2)财务管理工作公开。学校的收费项目、标准严格按照市教育局、市物价局和市财政局联合下发的有关文件执行,实行亮牌收费,严格实行“一费制”。

(3)招生管理工作公开。招收新生、插班生时,做到招收条件公开,程序公开、录取名单公开。

5、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行风建设是关系到社会稳定、群众满意不满意的关键,目前,在自查自评中发现我校目前尚存在以下问题:

(1)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不到位,乱扔果皮纸屑、吃零食、进电子游戏室、进网吧等现象没有彻底杜绝。

(2)学校无围墙,学生安全存在隐患。

针对以上问题,主要采取以下整改措施:

(1)要进一步强化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充分利用晨会、思想品德课及各科教学,对学生进行教育,并定期为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报告。加强家校联系工作。定期召开家长会,及时与家长交换学生在家、在学校的表现情况,实行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教育,增强教育的有效性。

(2)进一步与有关单位协商,尽快解决围墙问题。

六年级学生自评报告范文第6篇

我国教育以学科为中心,具有重基础知识、重习惯养成等优点,而突出问题是忽视孩子的独立人格培养。西方教育以儿童为中心,尊重人权,重能力、重个性,而突出问题是忽视学科基础。我觉得,坚守东方教育传统,适当吸纳西方教育的对儿童独立人格的尊重,更容易把握教育的本真。

2001年9月,我在温州市瑞安安阳实验小学开始探索尊重教育。我们基于教师智慧,构建了一些实践模式,其中最受师生与家长欢迎的“星卡”评价和自主作业,犹如两只翅膀,托起了“尊重教育”理念。2011年,尊重教育课题获国家教育部表彰的全国第四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评比三等奖。

2011年6月,我调任温州建设小学集团总校长。结合学校原有的轻负担高质量教育品牌和一直以来重视素质教育、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传统,我将尊重教育成果与建设小学原有传统进行嫁接,形成“基础・普惠・自主”核心理念。“基础”是从课程视角考虑,“普惠”、“自主”是从儿童视角考虑,对群体而言强调“普惠”,对个体而言强调“自主”。既关注课程基础,又关注儿童人性,体现了我一直以来坚持尊重教育理念与希望走东西方教育中间路线的办学思想。

在解读理念的同时,我对“星卡”评价与自主作业的实施方案进行修订后全面实施。两项方案充分体现“基础・普惠・自主”核心理念。如“星卡”评价中“绿星卡”种类多样,孩子多元素养的某一个方面有所进步,都可获得奖励,这样就把“基础”的面拓宽;有意淡化学科成绩与特长的竞争,减轻孩子的学习压力,回归“基础”。何以体现“普惠”?避免以学科成绩与特长论英雄的单一评价,更多以“努力卡”奖励综合素养;设计“进步卡”,给“绿星卡”少者雪中送炭;实施“厚德笃行少年奖章”过程评价,体现对弱者的关爱。而与“习惯卡”配套的《行为习惯自主教育评价表》,与“家庭卡”配套的《家庭自主教育评价表》等,都着力引导自主计划、自主评价。

自主作业同样体现“基础・普惠・自主”核心理念。综合素养自主作业,关注综合素养,体现“基础”宽度;二年级以上所有学生都参加,将家庭健身、阅读、劳动、探究、学艺等纳入作业范畴,体现的就是“普惠”;自主选择项目、自主计划、每月的自主评价,都体现“自主”。而学科自主作业,通过作业签免、半自主、全自主的形式,首先是减负,纠正随意拔高难度的不当倾向,回归“基础”。省略的作业以自主学习方案的形式代替,指向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养成,体现“基础”的宽度。让优秀生超前学习、拓展学习,引导潜能生把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先学好,体现“普惠”。作业方式由自己选择,自主学习方案是自己设计,自然体现“自主”。在传统作业方式下,孩子“得”的是知识点,“失”的是主动性、创造性,自主作业追求给予学生更多的锻炼能力的机会,学生的方案也许很稚嫩,但其间所蕴含的“自主”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星卡”评价通过“星卡”这一可操作的载体,让育人为本的大道理落到实处;自主作业通过《家庭自主教育评价表》、《自主作业申请表》等可操作的载体,让减负提质的大道理落到实处。两者都立足儿童立场,指向独立人格与个性发展。我曾打过比方,学校理念就像月亮:月亮摸不着但看得见,理念应该被教师看得见、好操作;月光柔和地照耀大地,理念应该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角落;月亮是动的,理念应该与时俱进;月亮走我也走,是最美的画卷,而学校以理念引导实践,是最美的教育追梦图!建设小学“基础・普惠・自主”理念下的“星卡”评价与自主作业创新,使校园涌动着尊重儿童人性的内涵美。

二、“星卡”评价的设计与实施过程

1.二年级至六年级上学期“绿星卡”评价

“绿星卡”分为“好学卡”、“班级卡”、“特长卡”、“努力卡”、“进步卡”、“家庭卡”、“习惯卡”、“六大节活动卡”。“好学卡”、“努力卡”由学科教师、班主任颁发,“进步卡”由班主任颁发,“班级卡”、“特长卡”、“家庭卡”、“习惯卡”由大队部颁发,“六大节活动卡”由组织活动的教研组分发。

(1)“好学卡”主要奖励学生学习成绩。对学习优秀生、自主学习特别好的学生进行奖励。每学期语文、数学、英语教师每班颁发100张,每月20张左右。

(2)“班级卡”主要奖励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以班级为单位,每周结合学校对班级习惯的考核评比,获纪律、卫生双优班级全体学生每人都可获“班级卡”1张,由班级“班级卡”管理员到大队部领取“班级卡”。

(3)“特长卡”主要奖励学生的特长获奖。凡获得校级以上特长比赛荣誉的学生,凭获奖证明到班级“特长卡”管理员处登记,每月一次到大队部领取“特长卡”。凡一月内获得多个荣誉者也只能领取“特长卡”1张,荣誉证书上标明的时间已超过一个月期限的,不能再换“特长卡”。

(4)“努力卡”主要奖励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所有努力。“努力卡”由班主任、学科教师不定期颁发,凡教师觉得应该受奖励的都可以给予奖励。每学期班主任500张“努力卡”,为该班学生使用,每月颁发100张左右;数学、英语教师一学期每班100张;科学、音乐、体育、美术教师一学期每班50张;其余科任教师一学期每班25张,班级之间的平衡由教师自我调节。班主任、教师应制订各具特色的“努力卡”给予制度,如小红花、小卡片等换“努力卡”以扩大评价量,但评价内容要避免与学习成绩、特长获奖挂钩以免重复奖励学科优秀生和技能特长生。

(5)“进步卡”用于进步特别大的学生。主要用于潜能生,由班主任颁发,每学期100~200张,每月颁发20~40张左右。班主任要关注“绿星卡”总数过低的学生,放大这些孩子的优点,进行特别表彰。这是尊重差异原则的特别措施,班主任要用“进步卡”为“绿星卡”过少孩子雪中送炭。

(6)“家庭卡”主要奖励孩子在家庭里的良好表现。学校制定家庭自主教育评价表,就学生自我保健、综合素养自主作业与自我修养三方面进行评价。开学初学校统一发给学生,孩子在家长帮助下填写评价表,并交班主任审核,每月由家长给予孩子评价,凡家长认为优秀者在评价单上签字,学生凭家庭签章到班级“家庭卡”管理员处登记,由班级“家庭卡”管理员到大队部换取1张“家庭卡”。寒暑假期间,学校制定假期家庭自主教育评价表,下学期开学初,由班主任评价签章后,由班级“家庭卡”管理员到大队部换取“家庭卡”,寒假换1张,暑假换2张。

(7)“习惯卡”侧重学生德行的养成教育。由大队部视学生学习和行为习惯情况实施,原则上开学后实施一次,期效为一个月,针对当时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以“良好习惯自主评价表”的形式,梳理几条具体可行的要求,每周由学生自评,四周后由学生小组互评,最后由班主任评价,合格者由班级管理员到大队部统一领取“习惯卡”。

(8)“六大节活动卡”设“运动奖章”、“科技奖章”、“英语奖章”、“阅读奖章”、“数学奖章”、“艺术奖章”。凡体育节、科技节、英语节、读书节、数学节、艺术节期间,有达标项目的年级中,达标者获奖章1张;六大节中各类比赛获奖者再获奖章1张(多项获奖、多次获奖者不累计)。六大节活动奖章属于“绿星卡”系列,由各节的组织教研组在活动期间分发,学生可以留作纪念,也可以作为普通“绿星卡”换取“红星卡”。

荣誉是孩子的隐私,班主任对学生获“星卡”数量,允许孩子之间的自我比较,但不予公开,更不能排名。凡“绿星卡”数达到10张的,可换“红星卡”,大队部将换回的各类“绿星卡”进行整理之后循环使用。期末多余的“绿星卡”转入下学期使用。

2.二年级至六年级上学期“红星卡”评价

“红星卡”为学生的重大荣誉,凡获“绿星卡”10张者,到大队部换取“红星卡”1张。凡获三张“红星卡”者即评为“厚德笃行少年”,“红星卡”由大队部收回循环使用。期末多余的“红星卡”可转入下学期使用。

换“红星卡”程序:第一,学生到班主任处领取“红星卡”申请单;第二,学生填写10张“绿星卡”来历(谁颁发、为什么奖励、奖励时间等);填写申请表时忘记了获绿星卡具体情况的,也可模糊处理。班主任引导学生获得“绿星卡”之后在草稿上记录原因,以便于填写申请表时用,这本身就是良好习惯的教育;第三,申请单交家长签字;第四,大队部每周安排不同年级学生换“红星卡”时间表,接受学生换卡;第五,大队部每周统计上周获“红星卡”学生名单,在校园“星卡光荣榜”公示表彰。

3.二年级至六年级上学期“厚德笃行少年”评价

凡获得三张“红星卡”者,可以申请“厚德笃行少年”荣誉。大队部统一印制“厚德笃行少年奖章”,背面为学生姓名、班主任签章、获奖章日期。分七彩奖章,供学生自由选择。换“厚德笃行少年奖章”时间由大队部统一安排。“厚德笃行少年奖章”只用于孩子成长的过程评价,不与学校其他荣誉评比挂钩。

换“厚德笃行少年奖章”程序:第一,学生凭三张“红星卡”到大队部换取“厚德笃行少年奖章”;奖章色彩由学生自主选择;第二,学生在“厚德笃行少年奖章”上填写姓名、获奖日期,交班主任签章,作为“厚德笃行少年”获奖留念;第三,获“厚德笃行少年奖章”学生,由大队部在晨会公开表彰。学生可把“厚德笃行少年奖章”作为成长纪念品收藏。

4.二年级至六年级上学期“黄星卡”评价

“黄星卡”作为对学生的惩罚措施,以体现对学生的特别教育。

“黄星卡”只能由班主任使用,凡班主任发现某学生存在特别严重的问题,经各种教育方法都没有特别效果时,方可使用“黄星卡”;凡各学科教师发现某学生存在特别严重的问题,经各种教育方法都无特别效果之后,向班主任报告要求使用“黄星卡”,而是否使用“黄星卡”由班主任决定。

“黄星卡”慎用,凡确实需要使用时,班主任用“黄星卡”给相应学生暂扣1张“绿星卡”。该学生还没有获得1张“绿星卡”时,不得使用“黄星卡”;每次只能使用1张“黄星卡”,也只能暂扣1张“绿星卡”。

使用“黄星卡”一周内,班主任负责对该事件的最后处理:凡该学生已改正缺点或班主任认为某些方面有优点或进步可以给予肯定表扬的,还给该学生“绿星卡”,并要求该学生近期送回“黄星卡”;凡该学生不良表现仍然极为严重者,班主任向大队辅导员提交没收“绿星卡”申请书,由大队辅导员会同班主任一起对该学生进行教育并实施没收“绿星卡”的惩罚措施。

凡因学科教师要求班主任实施“黄星卡”评价的,一周内由班主任和学科教师一起讨论并共同参与结果处理。

“黄星卡”可以在优秀生中实施,作为对优秀生综合素养薄弱环节改进的要求,或者作为优秀生挫折教育的手段,但使用时应注重个性化教育,以让孩子感受到心灵的震动为佳,并努力追求学生最后的积极心理体验。

“黄星卡”评价原则上私下进行,如果情况特殊必须公开进行的,班主任事后要以书面形式向大队辅导员汇报存档。

5.一年级“苗苗卡”评价

一年级新生实施“苗苗卡”(绿星卡)评价,关注幼小衔接,多方赏识、鼓励,“苗苗卡”不限数量、不横向比较。“良好习惯自主评价表”在一年级使用,由班主任给予表扬或者颁发“苗苗卡”。一年级各班参加班级评比,由班主任给予表扬或者颁发“苗苗卡”。一年级第二学期末,由班主任回收学生手中的“苗苗卡”(给予登记数量、不横向比较,丢失的不予批评),每人兑换一张“厚德笃行少年奖章”作为纪念。

6.六年级下学期“厚德笃行好少年”评价

六年级下学期“星卡”评价停止使用,开展“厚德笃行好少年”自主评价。大队部制作“毕业生厚德笃行好少年自主规划表”,开学时由班主任指导学生填写,并由家长签字后交班主任审批。期末毕业考前开展自评后交班主任评价。凡达到合格标准者,由班主任统一向大队部申报“厚德笃行好少年奖章”。原则上所有学生都应该合格,凡表现特别不好,班主任认为不合格者,要报告校区校长批准,并由校区校长与该学生进行谈话勉励。奖章发放在毕业典礼时的班会上实施。学生毕业典礼上,学校为每位学生颁发“厚德笃行纪念品”。

7.家庭成长档案袋评价

学校为每位入学新生发放“建设小学学生家庭成长档案袋”,放置小学期间成长过程中的一手材料。学生在实施“星卡”评价过程中产生的“家庭自主教育评价表”、换“红星卡”申请表、“良好习惯自主评价表”等,以及学生所得“厚德笃行少年奖章”等,均保存在家庭成长档案袋。

三、综合素养自主作业操作方案

1.综合素养自主作业类型

自主健身,即自主选择锻炼身体方式和锻炼时间,包括在家里的锻炼,也包括在社会培训班的体育技能学习。二是自主探究,即选择身边感兴趣科学类、人文类小课题进行研究,研究方式有家庭实验室、网站搜索、信息整理等。三是自主学艺,即自主选择学习唱歌、乐器、美术、手工技艺,包括在家里的练习,也包括在社会培训班的学习。四是自主阅读,即主要指看课外书、看报纸、看有意义的电视节目。五是自主劳动,即参加家务劳动和社会实践劳动,帮助家人做农务、家务和参与工业生产。六是其他项目,即学生自己确定项目。

2.综合素养自主作业的实施

综合素养自主作业在二年级上学期至六年级上学期学生中实施,由班主任指导。学校制订《学生家庭自主教育评价表》,将综合素养自主作业列为自主教育项目,每学期开学初发给学生人手一份,学生针对自主健身、自主探究、自主学艺、自主阅读、自主劳动等内容,在家长指导下填写自主计划,交家长签章、班主任审核之后实施。

鉴于孩子成长的个性,对自主健身、自主探究、自主学艺、自主阅读、自主劳动等内容,可以全部设计自主计划,可以选择几项设计自主计划;也可以与家长口头约定不填写。每月学生针对自己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自主评价,之后由家长给予孩子评价,凡家长认为优秀者在评价单上签字,学生凭家长评价签章到学校领取“星卡”评价系列中的“家庭卡”。寒暑假期间,学校制订《假期学生家庭自主教育评价表》,将综合素养自主作业列为自主教育项目,操作方式同上。

四、学科自主作业的操作方案

1.学科自主作业的类型

一是半自主:学生选做教师布置的部分作业,以自主设计的自主作业方案代替教师布置的部分作业。二是全自主:学生不做教师布置的所有作业,完全以自主设计的学习方案代替。三是加自主: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所有作业,再补充完成自主设计的学习方案。四是作业签免:凡到晚上7:00还没有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者,经家长签字后可减免作业。在作业的减免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选择有挑战性的题目做,家长要引导孩子学习其他感兴趣的知识。

2.学科自主学习方案的学习方式

一是拓展学习:结合教材内容自主设计拓展学习方案。语文学科有阅读名著、阅读儿童文学、写作、演讲、看报纸、讲故事等。数学学科有思维训练、小课题研究等。英语学科有口语练习、阅读等。科学学科有家庭实验室、科普网站阅读、阅读科普知识读物等。二是超前学习:结合教材内容,超前学习下部分的内容,可提前学习一二个单元内容,也可以提前学习下学期、下年级的内容。三是研究性学习:学生对某一项目特别感兴趣,如研究某个名人、某个历史事件、某项小课题,时间比较持久,特别要引导实践性研究。四是社会培训班学习:我们不提倡学生参加社会培训班学习,但鉴于当前现状,教师了解学生参加社会培训的情况,凡培训班已有相关作业的,教师给予自由选择权以减少重复性作业。五是其他学习方式: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3.学科自主作业的申请程序和管理

学科自主作业在三年级以上语文、数学、英语、科学中实施,学生可申请一个学科,也可申请多个学科。

申报程序如下:第一,教导处设计统一的学科自主作业申请表,需申请学生到学科教师处请教并领取表格,或者教师分析某学生可进行实验,与该学生谈心后给予表格;第二,学生填写申请表,设计自主学习方案,经家长签字,报学科教师审批;第三,审批获准之后,该生的统一作业部分不受教师约束、不接受任何检查,为鼓励学生尝试学科自主作业,凡免检的作业享受优秀作业的待遇;第四,学生自主学习方案由家长负责监督,由学科教师负责个性化的宏观调控,结果作为下期是否批准自主作业的依据;第五,学科自主作业以一个月或一个学期为单位,到期后需要继续自主的要再次申请,没有申请的回归传统作业方式。

下列情况不得给予学科自主作业待遇:学习习惯不理想,自理能力较弱;学习能力尚缺;尝试学科自主作业,自主学习表现不理想;尝试学科自主作业,成绩明显退步,且超出预料;家长有意见,或家长不配合。

4.教师在宏观上的引导

六年级学生自评报告范文第7篇

(1)充分发挥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加强家校联系,提高社会、家长重视教育、理解教育、支持教育的意识,形成教育合力,提高教育绩效。

(2)一、三、五年级家长学校按计划开课。

一、三、五年级家长学校按计划开课,课程内容涉及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学习方法的辅导等等家长们感兴趣,迫切想了解的话题。

此外,各班在期中、期末分别召开了家长会,向家长通报学生成长情况,分析学生成绩,研讨教育措施。

班主任老师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家访,并认真填写家访记录。

(3)邀请专家来校讲课。

12月8日,团中央《知心姐姐》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中心研究员栾雨竺老师来到学校和家长们中间,为家长们做报告。栾老师饱含激情的演讲,以生动的事例、深入浅出的为我们阐述了孩子成长过程中所需的“五大营养”——肯定、自由、情感、宽容、梦想;呼吁我们关注孩子心灵的成长。听了栾老师的讲座,家长们感同身受,有的家长甚至是流着泪听完了讲座,家长们反映,听了这节课,大家的收获很多,教育孩子是一个庞大的工程,今后,要重视孩子的身心健康,用最适合、最有效的方法来帮助孩子早日成才。

(4)我校举行首届《孩子成长、我幸福》家长征文活动。

10月下旬,我校在全体家长中开展了“孩子成长、我幸福”征文活动,家长们参与热情极高,200余篇征文参加了评比,李宗艳、李语欣、朱清月等45名同学家长的征文分获一、二、三等奖。12月8日下午,在我校报告厅,130名家长参加了首届“孩子成长、我幸福”征文总结表彰会。表彰会上,张书记宣读了获奖名单并和方校长一同为家长们颁发了证书及奖品。李宗艳同学的妈妈等5名家长将自己的获奖征文和大家进行了交流。

(5)印发《教师家长学生应知应会》手册。

11月26日,我校印发《教师家长学生应知应会》手册。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我校幸福教育实践,我校设计印刷了《教师家长学生应知应会》手册,发放到教师、家长和学生手中。

这个册子全面介绍了我们学校的基本情况,特别是重点介绍了我们学校的幸福教育的理念,以及从“实施文化管理推进幸福教育”、“造就幸福教师贯彻幸福教育”、“开展感恩教育体验感恩幸福”、“构建幸福课堂体验学习幸福”、“创设幸福活动体验成功幸福”等方面,如何开展幸福教育,让教师、家长和学生全面了解、掌握幸福教育的有关知识,学校开展的活动,便于让教师、家长、学生很快进入工作、学习、生活的状态,有力地推进我校幸福教育实践的不断深化。

这本册子,主要围绕幸福教育,介绍学校工作,所以可以说,这本册子是我校的幸福教育的一个普及读本,对于我校推进幸福教育,无疑有重要的意义。

(二)抓好德育队伍建设,强化德育意识。

(1)通过多种途径组织教师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师德启思录》等规范和书籍,增强全体教师的德育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真正做到面向学生、了解学生、尊重学生,以高尚的人格感染、教育学生。

(2)从大处着眼,从小事入手,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继续做好班主任学习、培训工作,定期召开班主任会,继续订阅《辅导员》《班主任》杂志、《中国少年报》等了解新信息,认真填写《班主任工作手册》,通过交流、参观、学习,不断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水平和能力。为年轻的班主任指定师傅,加强培养工作。

(三)规范班级管理,促使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落到实处。

(1)以新学期开学为契机,继续落实《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积极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活动,抓好学生养成教育。培养学生文明素养。抓住几个“第一”开展养成教育活动。(第一次开校会、第一次升国旗、第一次唱国歌、第一次校长讲话等)。

(2)规范值周制度,继续开展“五星”竞赛评比活动。从常规工作入手,抓好班级“五个一”的训练。即树立“一个目标”,即“忠孝诚信礼义廉耻”的做人目标;整顿“一个阵容”,抓好升旗仪式,间操的队列,塑造学生的精神面貌;建立“一种秩序”,即课堂秩序、集会秩序以及课间秩序的文明有序;养成“一种习惯”,做到语言文明、讲普通话、待人接物大方礼貌并形成习惯;坚持“一项制度”,室内卫生和室外包干区保洁制度,确保学校环境的整洁优美。

(3)制定49小学学生行为习惯一日常规

进校:小学生,上学校,一日常规要记牢。准时到校不迟到,见到老师先问好。

校服穿着要整洁,领巾校牌别忘了。值周不忘戴标志,以身作则最重要。

升旗:周一早上升国旗,集合迅速队排好。安静肃立行队礼,国歌校歌不走调。

上课:预备铃响进教室,学习用品准备好。坐写姿势要正确,主动学习勤动脑。

举手发言不插嘴,书写认真不潦草。下课铃响要起立,感谢老师讲礼貌。

课间:眼保操,广播操,规范整齐要做好。课间休息讲安全,走廊楼梯不乱跑。

上下楼梯靠右行,轻声慢步不喧闹。活动游戏要谦让,互相爱护不打闹。

不往地上扔纸屑,随手捡起风格高。不在墙上乱涂划,保护环境很重要。

值日:地面干净桌椅齐,值日工作要做好。黑板窗户擦干净,严禁拖延和戏闹。

随手关灯节水电,教室门窗要关牢。

离校:不要家长来接送,学习完毕速离校。回家路上不闲逛,交通安全要记牢。

作业:回家及时做作业,细致认真有技巧。订正是为不再错,学习成绩能提高!

作业形式应多样,动手动脑查资料。复习预习整书包,明天学习准备好。

从小养成好习惯,综合素质能提高。五星竞赛结硕果,校园展现新风貌。

(5)制定49小学学生行为习惯“八荣八耻”

以珍惜生命注重安全为荣,以进行危险游戏活动为耻;

以语言文明举止礼貌为荣,以打架骂人讲脏粗话为耻;

以主动捡纸保持卫生为荣,以随手乱扔纸屑垃圾为耻;

以勤于洗澡勤剪指甲为荣,以不讲个人清洁卫生为耻。

以爱护花草墙面桌椅为荣,以乱摘乱画损害公物为耻;

以勤俭节约爱惜粮食为荣,以乱花钱物浪费水电为耻;

以认真做操整齐到位为荣,以不重锻炼损害集体为耻;

以专心听讲完成作业为荣,以扰乱课堂缺写作业为耻。

各班利用班会组织学习《一日常规》《八荣八耻》,要求学生会背,熟记于心,将条款内化为行动。

(四)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通过体验方式,实施“感恩教育”丰富德育内涵,创建德育特色。

(1)我校举办第三届健康杯体育节秋季运动会。

举办本次运动会的主题是“感恩祖国,运动健康”,目的在于用健康运动的方式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更进一步落实国家教育部关于亿万青少年阳光体育活动精神,贯彻我校“一切为了学生幸福”的教育理念。

东风教育分局姚局长、东风公司49厂蔡厂长等领导出席了开幕式。

本次运动会恰逢祖国60岁生日,开幕式上,全体师生齐唱《歌唱祖国》,表达对祖国的生日祝福!180名学生表演了大型团体操《红旗飘飘》。激越昂扬的音乐旋律,完整动感的队型变化,鲜艳艳的红旗,金灿灿的向日葵,大气磅礴的表演,把全校师生歌颂祖国、感恩祖国和欢天喜地迎国庆的心情展示得淋漓尽致!

运动会按照年级设立了跑步、投掷、跳跃等项目,组织严密,大会注重安全卫生,注意比赛纪律,没有发生任何安全事故,场地卫生保持优良。

本届运动会,发生了一些非常感人的细节。

在女子1500米六年级比赛中,有一位个子很瘦小的女同学,六年级一班的汤权惠子,发现六年级三班的一个高大的同学跑不动后,就主动拉着她一起跑!后来,她又发现本班的同学跑不动了,就又推着同学鼓励同学一起跑!刚跑下来的时候,她非常痛苦!她的妈妈搀扶这着她,鼓励她!一会,她就恢复正常了!休息了一会,她又主动搀扶一位刚刚完成比赛的同学散步放松,并且给同学扇扇子解热!

班主任认真组织学生参加比赛,有的班主任为了鼓励学生,和学生一起跑;有的班主任和家长一起照顾刚刚比赛下来的同学;有的班主任用手中的相机记录学生的成长瞬间;有的班主任随时把幸福的感觉传递给学生和家长,给大会写稿件,表扬同学,感恩同学!

全体裁判员老师全心投入工作!体育龚老师提出了“让每一个孩子都闯一次终点线——只要努力了就是成功了!”还有不到两年就要退休的肖永华老师,每年的运动会,都要和六年级的学生一起跑1500米!作为终点裁判员,肖老师非常认真,充满职业的幸福!体育老师布置器材来不及的时候,年轻人还没有来得及动,肖老师就主动忙起来了!

让家长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是我们一贯的教育原则.今天到校的家长很多.他们也为运动会提供了该很大的帮助.有的给孩子做比赛前的准备工作,有的在比赛后安慰学生,搀扶学生……

有这样一位家长引起了大家的注意。本来学校在起点和终点之间,安排了一个学生骑自行车送检录单进行联系的。但是,这位师傅却主动跑步,主动当起了联络员。体育老师摆放器材忙不过来,他就像学校的一位老师一样,很自然地干起来。

最后学校举行了运动会的闭幕式。裁判长宣布了运动成绩,张书记宣布了文明班级。方校长对整个运动会做了全面总结。大会授予汤权惠子同学“最佳友爱奖”,梅文婕同学“最佳运动成绩奖”,肖永华老师“最佳参与奖”,杨师傅“最佳热心奖”。

运动会虽然结束了,但是那些幸福美好的一幕幕,深深地感动着我们……

(2)我校举行庆祝建队60周年发展新队员大会。

10月13日下午,操场上队鼓声声、队旗飘扬,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60周年之际,我校举行了庆祝建队60周年发展新队员大会。发展大会隆重、庄严,71名六年级的优秀少先队员代表为新队员授红领巾,张书记为新建立的中队授予中队旗,5个“优秀中队”、14名“优秀少先队干部”、34名“优秀少先队员”、10名“优秀辅导员”受到了表彰,仪式在坚定、响亮的呼号声中结束。

(3)组织学生参加校外实践活动。

10月26至30日,我校373名同学参加了在十堰市青少年校外实践活动基地举行的为期一周的校外实践活动。同学们参加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如:各种拓展训练、自己动手包饺子、叠被子、陶艺课程等等。11月6日下午,各班同学利用班会课就校外实践活动的情况召开了总结会。会上,同学们相互交流了活动中的收获、感受和不足。有同学说,通过这次活动,她第一次自己睡觉、自己洗澡、自己洗衣服、自己做饭,那个在爸爸妈妈的精心呵护下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公主”,活动中,自理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这许多个“第一次”给她流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外,丰富多彩的拓展训练,增强了同学间的凝聚力、信任感和自信心。

不足:

1、生活自理能力差,不少同学有丢东西的现象,如:丢钱、丢衣服等等。

2、卫生习惯差,个别同学有随手乱扔纸屑、垃圾。

3、自我约束力差,有惰性,团队意识淡薄。

总之,此次活动同学们参与实践、培养能力、拓宽视野,活动让同学们受益匪浅。

(4)我校举行第三届创造杯科技节系列活动。

12月1日----3日,我校举行了第三届“创造杯”科技节系列活动。

这次科技节系列活动,围绕着“感恩大自然”开展。主要内容有:一、二年级的口算比赛,三、四年级的七巧板拼图游戏,三、四年级电脑绘画比赛,五、六年级的打字比赛,三、四、五、六年级的遥控车操作比赛,五年级趣味数学竞赛以及六年级的巧算比赛。活动的内容丰富多彩,参与率很高,一年级到六年级的学生几乎都参与了进来,获奖的人数也很多。

本次活动大大提高了孩子们学习科学知识、动手操作和敢于创新的热情,开阔了孩子们的视野,扩展了知识面,得到了孩子们的赞赏,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取得了圆满成功。

(5)我校举行第三届健康杯体育节冬季跳绳比赛。

12月9日下午2点,我校一年一度的冬季跳绳比赛如期举行,全校三百余名同学参加了单摇绳跳、反摇绳跳、编花跳、双人跳、集体“8”字跳五个项目的比赛。

跳绳比赛是我校的传统赛事,刚刚进入12月,同学们就不约而同的开始了紧张的赛前练习,集体“8”字跳,是同学们喜爱的项目之一,既要有技术,又考验了同学们的默契程度,体育课、课间10分钟、放学后,同学们都会找时间加紧训练,争取在比赛中为班级争光。

果然,在同学们的努力下,一分钟192跳、187跳,这样的好成绩频频传出。通过比赛,同学们强健了体魄,磨练了意志,增强了班集体的凝聚力。

(6)我校举行第三届感恩之心新年歌会。

律回春晖渐,万象始更新。新春将至,厂俱乐部,灯火辉煌,49小学七百余名学生、教师、家长齐聚一堂,共迎新春。早9:00,在《感恩的心》的动听音乐中,我校第三届美好杯艺术节“感恩之心”新年歌会拉开了序幕。

同往年相比,本届歌会有很多亮点。本届歌会学校特别邀请退休教师、教师家庭、学生家庭参与,围绕着感恩的主题,节目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加多样。评委团也是由退休教师、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组成。

18位身穿喜庆大红色上衣,神采奕奕的老教师为大家表演了小合唱《社会主义好》表达了她们对祖国的热爱。

三年级同学带来的表演唱《隐形的翅膀》告诉我们面对挫折要勇敢、要坚强。

二年级王钰圣、许伯贤、郭佳妮同学家庭表演的歌伴舞《好人好梦》赢得了场下观众的阵阵掌声,体现了家庭的温馨、和谐。

方校长也一展歌喉,为师生们演唱了《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表达了热爱家乡、期盼和平的美好心愿。

在全体语文组教师表演的歌伴舞《祈祷》声中,歌会落下了帷幕。

本次歌会评选出最佳表演奖5个、最佳演唱奖5个、最佳创意奖7个。

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歌会在全体师生《新年好》的歌声中结束了。

歌会虽然结束了,但我们的歌声不断、祈祷不断、祝福不断,祝愿我们的祖国在新的一年里更加繁荣昌盛,祝愿我们的校园更加郁郁葱葱,祝愿我们的家庭永远幸福平安。

(五)校园文化建设有新意。

(1)我校开展“爱护花草宣传语”征集活动。

为配合我校“七色园”的建设,学校向全体学生、家长、老师发出了征集“爱护花草宣传语”的通知。通知下发后,学生、家长、老师积极参与,共上交宣传语千余条,活动评选出一等奖6个、二等奖10个、三等奖10个,5个班级评为“金点子”班级,如:草的世界,因你的关爱更加精彩!花的世界,因你的呵护更加美丽!张姝钥(家长:张新民)301

花草树木人人爱,蓝天绿草天天在!张小蕾(六年1班)张想琳(家长)

学校将获奖作品制作成色彩鲜艳的宣传标语,树立在校园中,看到自己的作品被制作成宣传牌,同学们爱校的意识更强了,我们的校园也更加美丽。

(2)我校将学生幸福感言制作成宣传板上墙展示。

我校自2009年开展幸福教育实践,已经有两年左右的时间了。为了调查幸福教育活动效果,更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活动,收集相关资料,总结有关经验,更好开展有关研究,使我校幸福教育实践,能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我校自10月13日开始,在学生中开展“我成长我幸福”征文活动。

学生从“我感恩我幸福”、“我学习我幸福”、“我锻炼我幸福”、“我成功我幸福”、“我成长我幸福”、“我读书我幸福”等方面入手,描写了自己在学校开展的感恩教育活动、在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的学习活动、参加学校的阅读节、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等活动获得的成绩和幸福感受,事例具体,感受真实。

从学生征文来看,两年多的幸福教育实践,同学们知道了什么是幸福,他们已经能从他们身边最普通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感受幸福,创造幸福,享受幸福了!

学校从学生征文中选取了17篇有代表性文章的片段,制作成写真宣传板展示在学校墙上,让学生参与学校文化建设,并从中受到教育。

(3)我校将学生书法作品装裱上墙展示。

我校从2007年秋季开始,开展汉字书写教育工作,确立了其学校特色窗口的地位。学校以汉字书写为主要特色,布置校园教育环境,营造学校文化氛围;重视教师培养运用,充分调动一切教育资源,保障教学活动落实,开展国家课题项目研究;开展了以“说普通话、写规范字、读经典书、做感恩人”为主题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来促进汉字书写工作,来发挥汉字书写整体效益。

(4)我校请著名书法家叶继成老师题写“七色园”匾额对联。

学校的植物园,经过两年的建设,已经初具规模。依据学校实施幸福教育的理念,征求老师的意见,最后,学校的植物园被命名为“七色园”——太阳的颜色,幸福的象征。

叶老师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十堰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叶老师为我校“七色园”题写的是行书。上联是“赤橙黄绿青蓝紫”(太阳的七色),下联是“梅兰竹菊杏桃李”(花园里的花草),充分体现了我校一切为了学生的幸福的教育理念。

经过精心设计,学校汉字书写的氛围更加浓厚了,学校的文化气息更加醇厚。

(5)我校为七色园植物制作标签。

经学校科学李相军老师联系,市园林局领导职工,先是在前一阶段到学校植物园进行了考察,核实我校植物园和其他地方的植物共计有梅花、竹子、桃花、樱桃、桂花、茶花、白兰、杜鹃、石楠、紫槿、迎春、玫瑰、月季、美人蕉、芭蕉、泡桐、雪松、龙柏等三十多种。然后,他们制作了介绍植物的相关知识的防雨防晒的植物标签。

11月20日,他们一行五人来到学校,将标签一一挂在相关植物上,使植物园成为了科学教育的新基地,对我校幸福教育实施工作是一个很大的促进。

(6)我校深化幸福教育实践目视图上墙。

为了更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我校幸福教育实践,使教师学生家长都能完整地了解我校幸福教育实践整体情况,学校制作了《49小学深化幸福教育实践目视》,从幸福教育理念,安卫创新——强化安全卫生保障幸福教育,文化创新——创建幸福文化推进幸福教育;管理创新——造就幸福教师贯彻幸福教育;德育创新——开展感恩教育体验感恩幸福,教学创新——构建幸福课堂体验学习幸福,活动创新——创设幸福活动体验成功幸福等七个方面,全面介绍了学校深化幸福教育实践的整体构思,推动学校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进一步落实。

(7)我校承办东风教育分局校园文化建设推进现场会。

12月18日下午,东风教育分局校园文化建设推进现场会在我校召开。

市教育局沈培军副局长、督导室朱仕雄主任,东风教育分局李振华局长,姚守义副局长、周正晓副局长、纪委莫襄郧书记、工会宋玉平主席等领导,以及东风教育分局各学校校长、书记、德育副校长等一百多人参加了会议。

首先41学校赵校长、第二中学邓校长代介绍了各自学校的学校文化建设。

接下来,各位领导在我校小解说员的带领下,参观了校园环境、尚美楼、崇善楼、求真楼、七色园等文化建设基地。小解说员大方得体熟练到位的解说,赢得领导们的啧啧称赞!

下午四点,全体领导观摩了我校独特的感恩教育降旗仪式。无论是学生朗诵感恩日记,还是大家一起朗诵感恩诗歌和做感恩的心灵体操,都给领导们强烈的震撼!

最后,方校长向与会领导和同仁介绍了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情况。方校长围绕《创建幸福教育学校文化全面推进幸福教育实践》的主题,详细地介绍了我校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的建设情况,以及学校文化建设给学校带来的教育成效。

东风教育分局校园文化建设推进现场会在我校的召开,使我校在东风教育分局的领导下,进一步推进了学校文化建设,展示了学校和师生的良好风貌,促进了我校幸福教育实践不断深化!

(六)继续做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

(1)期中、期末组织学生开展自评、互评工作,班主任将汇总表上交到政教处。

(2)班主任认真组织学生填写《学生综合素质报告书》中“成长中的我”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部分。用激励性的语言填写学生操行评语。

(3)任课教师及时,规范地填写学生学业发展状况。

六年级学生自评报告范文第8篇

今天和大家谈论的是“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自XX年年我校承担武汉市“十一五”重点课题《综合性学习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教学策略研究》以来,我们一直致力于对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研究,在这两年的研究中我们有了一些思考和做法,借这样一个机会给大家交流。主要谈三点:

一、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认识

那么首先请老师们看一段话:

中国人讲名不正,言不顺。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在教材中处的位置,所占得分量,特别是考试不涉及无不体现出这困窘,虽学生喜闻乐见,实践亦证明受益无穷,然只要其不在考试这根指挥棒的范围内,家长不认可,管理部门不重视。学生也会在越来越重的学习负担下予以放弃,使之流于形式之中,最后不得不与过去一些好的尝试一样终成镜中月,水中花。

这段话是在课题研究活动的反馈表中吴文斌老师写下的。我想这不仅仅代表他个人的观点,从某种程度上讲,许多教师也有类似的想法。包括我自己也不得不承认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确实处于尴尬的境地。楚天金报的一名记者在采访我的时候问过我,为什么XX年新课程改革颁布的内容到现在还实施起来这么困难?我当时的回答就是:不考!可能我们的认识有些片面,但另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语文综合性学习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考起来不要。

但在这段话中我们还看到一点,那就是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学生喜爱的,是让学生受益无穷的。而这一点是我们学校每一位教师都切身感受到的,它远比课程标准中写到的关于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意义更真实。当孩子们演完课本剧跑到我们跟前问下次什么时候能再演时,当辩论赛上孩子们雄辩滔滔时,当拿着自己稚嫩的研究报告得意的汇报时,当看到自己的手抄报被贴在橱窗兴奋不已时,我们感受到“喜爱”“受益无穷”这两个词语厚重了,两年课题研究活动让我们真正解读了课程标准,解读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意义。

华东师范大学巢宗祺教授说:“语文综合性学习已经迈出了有力的第一步,没有任何理由停步甚至倒退。语文综合性学习应该继续在积极探索的道路上,踩着稳健的步伐去收取最大的教育效益。”所以,虽然现在在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有着许多困难,但我们只要坚信“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我们就应该认真的去实施。当然从认识到实践还有一段更艰难的路程。

二、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困惑与对策

困惑1:语文味

教师们在组织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发现非语文因素的过多介入,有的课根本不像语文课。那么,综合性学习究竟是语文学习还是综合科目的学习?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语文为主体,各科相辅助的综合;首先是“语文味”,其次是“综合性”。“语文综合性学习”尽管注重综合,把自然、社会、人类历史等方方面面整合在一起,让学生学习,但它首先应该姓“语”,即不管我们的学习活动涉及到哪个领域,哪门学科,采取哪些方式,其落脚点都在“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而不是对其他学科知识的掌握。由此可见,“语文综合性学习”不是各门学科的整合学习,而是带有综合性质的语文学习,一切均以语文学科的目标、特点和性质为出发点来进行才是正道。因此,可以这样说,“综合性”带给了语文学习无限的空间,而“语文味”带给了综合性学习独特的意味。试图综合一切的学习,极易导致学习结果大而空,使语文教学走进“肥他人田”而“荒自己园”的歧路中。

我们认为不管是哪一种主题的综合性活动,它必然应是语文学习,其目标仍落实在“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其目的是为培养学生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听说读写能力服务的,而这一点才是语文综合性学习之“本”;其次才是综合性学习。

例如我们设计了专题“语文与生活”后,不管我们以何种形式的活动,如采访、拍摄等,都应围绕语文进行一一采访,应先把编拟采访提纲作为重点;拍摄,应将拍摄后给画面配上简洁、生动的解说词当作重点。通过活动既让学生体会到语文的丰富,更要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合作,培养其探究能力。所以我们进行语文综合性教学时,既要从生活、社会中选取丰富多彩的专题,设计形式活泼的学习模式,也要注意一切的形式都必须为内容(最终目的)——语文服务,即必须对每一个学生的语文成长与发展负起责任,以免华而不实。

困惑2:

综合性学习确实是对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高起了很大的作用。但在教学中需要大量的时间,而课时又很有限,不知道该如何解决?

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要花费许多时间和精力,尤其是高年级的综合性学习,从主题的确定要资料的收集整理再形成学习成果,许多活动要用到5—6个课时或者几周才能完成。怎样在有限的课时中完成每册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我们的做法是进行主题整合。主题整合就是整合单元材料,确定主题,课内外一体的综合性学习。

比如:五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表演课本剧》

学习了本单元课文后,你一定很想参加戏剧表演吧。请和同学们一起做好演出前的准备工作,举行一次演出活动。

【分工合作】

自愿组合,成立剧组,确定剧本,选出导演。

导演根据个人特点和愿望,和剧组成员协商分配角色。剧组成员要服从导演安排,甘当配角。

【准备工作】

查阅剧本内容相关的资料

演员背好自己角色的台词,也要熟悉其他角色的台词。

在导演的组织下进行排练。注意人物的动作、神态及说话的语气,发现问题及时修改。

布置舞台。演员化装。导演检查各项准备工作,准备演出。

【实施与评价】

演员酝酿感情,进入角色,上台表演,注意不能笑场。

观众认真观看表演,尊重演员。

填写选票,自评、互评演出效果

最佳剧组

最佳导演

最佳主角

最佳配角

交流参加或观看表演后的收获、体会。

这是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内容,本单元包括三篇课文,《皇帝的新装》、《智斗》和《小兵张嘎》,其中前两篇课文以剧本的形式表现。怎么进行主题整合呢?

一、确定本单元学习主题:戏剧。利用单元导读明确本单元的学习主题。

二、任务驱动:

1、 整合学习《皇帝的新装》和《小兵张嘎》。通过《皇帝新装》的学习认识剧本的基本结构,学习《小兵张嘎》并尝试将其中的片段改编成课本剧。

2、 学习《智斗》,体会角色台词的魅力;欣赏现代京剧《沙家浜》中《智斗》片段,感受人物的表演。

3、 观看《小兵张嘎》,也可由教师推荐其他戏剧作品。

4、 分组筹备表演课本剧。

显而易见,这一单元的学习我们已经突破了以课文为主体的单元结构。将单元进行整合,改为围绕主题、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方式。单元中的三篇课文是提供学生在开展活动时阅读的,但开展活动的材料不限于此,学生还可以自己动手去搜集,教师也可以做补充。这样的整合,很大的拓展了教学单元的空间,又是一个充分体现综合性、实践性和学科性的语文活动。因为,它的内容是“语文”的,学生是围绕“课本剧”这个主题搜集资料,开展活动;它的形式是“语文”的,编写剧本,写简单的研究报告,剧本的表演,都是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和语言文字的综合运用;同时它又是超越“语文”的,通过活动,学生的组织策划能力,合作精神,分析能力,交际能力等都可以得到锻炼。类似这样的主题单元还有三年级上册的《身边的文化》,四年级上册的《书中的动物》,五年级下册的《美妙的月亮》,六年级下册《走近鲁迅》。

此外,课题组的陈红霞老师的反思中一段话为我们提供另一种做法:

无论是什么内容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要想扎实的开展下去,说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是相当多的。感觉平时似乎不太可能有那么多的时间。其实,结合语文课本,结合学校及社会资源,我们可开发的资源很多,有些内容甚至比课本上的更实用。老师们完全可以打开思路,开发出更适合年段学生特点的,与本年级各科学习内容有所联系的,又是孩子们说喜欢的内容,替代书本上的内容,也未尝不可。

新课程标准中强调:“教材要有开放性和弹性。在合理安排基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给地方、学校和教师留有开发、选择的空间,也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我们完全可以根据单元整合主题,自行开发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当然主题整合也不是唯一的方式,教师们尽可以结合文本,结合学校资源和社会资源开发综合性学习的主题内容。

困惑3:

综合性学习需要在课前作充分的准备,既有老师的准备,又有学生的准备。然而,现在遇到的困难就是学生作课前准备受到了家庭现有条件的限制,课外书少,没有电脑,家长没有时间和孩子交流等。使得课前的搜集资料成了少数孩子的事情,而且资料的重复率高,因为来自同样单一的课外书。

这个教师谈到因为家庭条件有限学生没有搜集资料,综合性学习进行很难。那是不是说综合性学习活动只是适合一部分学生完成的学习活动,在条件有限的农村或者贫困地区就无法开展综合性学习了呢?其实不然,课程标准中对语文课程资源是这样阐述的: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和地方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这说明语文课程资源无处不在,问题出在教师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以下有几个例子:

我校课题组陈红霞老师在开展二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活动《学校的树》时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带着学生参观校园的每一种树木,读一读树牌,摸一摸树叶,抱一抱树干。参观完后学生认识了不少树木。一个学生在使用工具书的时候,发现字典中也有对树木的介绍,而且又简洁又清楚,十分适合二年级的学生阅读。于是教师通过工具书让学生对自己喜爱的树木进行进一步的了解。在随后的给树设计名片中,学生写的非常精彩。

三、综合性学习需要怎样的备课组

综合性学习的综合性不仅体现在内容的综合,能力的综合,还体现在人员的综合上。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每个人都是一个课程资源,怎样有效的整合这些课程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是我们备课组的主要任务。语文综合性学习最大的特点就是综合,它克服了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中忽视语文与其它学科之间、与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倡导综合化学习。

《语文标准》基本理念提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语文实践能力。”因此,“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范围包括了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要使他们学会在各个领域用语文,在运用中进一步学好语文,通过在不同学科领域的综合,加强学科综合对语文能力的催生与发展作用。

整合就是将系统中的相关要素经过整理、组合、协调,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重组效应,从而发挥出系统更大的功能。它的核心内涵是打破原有各要素之间的封闭状态,促进各要素之间的优势互补,发挥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作用。课程整合就是打破原有各门课程之间的封闭状态,加强各门课程之间的沟通和互补。例如,在语文课程学习中,可以利用美术的直观形象功能、音乐的熏陶感染功能,也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搜集信息的功能来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

1、 横向整合。所谓横向整合就是打破班级界限,在综合性学习中充分利用每个教师和学生的资源来开展活动。例如我校六年级备课组在开展“读三国”中,让擅长历史的吴文斌老师登上校园讲坛,为六年级的学生讲述三国人物。还比如五年级的表演课本剧,让每个剧组走出班级,在年级中一绝高下;研究性学习活动后的成果还可以走近其他班级进行汇报;年级的展览会等等。

2、 纵向整合。所谓纵向整合是打破年级界限,备课组之间的研究。

比如:二年级综合性学习《有趣的节日》

和同学们一起,分别扮演“眼睛”、“耳朵”等不同角色,演个小节目。先做好准备:1、分别做画有“眼睛”“耳朵”“嘴巴”“鼻子”的面具。2、按照下列提示,为角色编台词。扮演的角色在脸上什么位置?负责什么工作?最喜欢做什么事情?最不喜欢做什么事情?

三年级综合性学习《演成语故事》

我们读过《狐假虎威》《自相矛盾》等许多有趣的成语故事。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成语故事进行表演。你可以一个人表演,也可以和同学合作表演。

四年级综合性学习《演课本剧》

你也许想为《巨人的花园》中的巨人设计一顶好看的帽子;你也许想模仿巨人说话时的神态和语气;你也许想像花园中的花儿一样,朗朗大笑。没问题,赶快行动吧!大家一起演一演《巨人的花园》也可以演自己感兴趣的故事。

五年级综合性学习《表演课本剧》(同上)

六年级综合性学习《犟龟》课本剧编写

六年级学生自评报告范文第9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7A-0046-02

课外阅读与课堂教学一样,承担着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使命。正如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理事长崔峦强调的:“老师要做学生语文学习的启蒙者,还要做儿童阅读的点灯人,要千方百计把儿童阅读的指导、展示、交流、激励挤进课堂,抓出实效。”笔者通过多年的研究发现,课外阅读与语文课堂两者的珠联璧合能使语文教学真正散发出无穷的魅力,让提高学生语文素质和学生全面发展相辅相成。

一、课前预设阅读预习环节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一定要抓住预习环节,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有机地让课外阅读“挤”入学生预习环节,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学中,笔者将学生的预习分成“共性预习”和“个性阅读”两部分。“共性预习”就是围绕所学文本的字、词、句、段、篇入手,通过各种手段认识或理解课文内容。“个性阅读”就是根据课文内容,周密地预设相关的知识点,教师推荐阅读材料或让学生利用现代化手段,上网收集充分的、涉及本文的一系列资料,如背景资料、作者生平、原著或同一作者其他的作品等。现行的语文教材大都是以主题组成单元,这为给学生布置“个性阅读”预习带来极大的便利。

例如,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主题是“歌颂人民子弟兵”,其中《七律长征》和《和他的大黑骡子》都以长征为题材,歌颂中国工农红军的崇高精神。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学生往往由于缺乏对这段历史的认识,导致学习效果不佳。所以布置预习时,笔者围绕“经典红读”展开,先通过视频让学生了解红军过草地、越雪山的感人事迹,再推荐学生阅读《金色的鱼钩》《飞夺泸定桥》等文学作品,然后利用晨会课等时间组织学生叙述这些红色经典故事和表达阅读作品后的心得体会。通过引导学生体会红军在长征中经历的艰难,让学生对红军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形成更真切的感受。这样一来,学生对教材的品读更加深入,对文本的理解也更深刻。由此看来,教师预设相关的知识点让学生提前进行课外阅读,不仅能实现课内外内容上的衔接,还可以为课内的精彩生成进行前置铺垫。

二、课内外阅读内容、方法相互渗透

叶圣陶曾强调“语文教本好比一个钥匙,学生拿了它去开其他的书库”,由此可见,语文教材实际上是通向更多课外阅读的桥梁。因此,只有让课外阅读“挤”进课内,与课内阅读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相得益彰地学以致用。

1.立足课堂,培养兴致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在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过程中,利用教材本身的价值以及疑难之处,巧设学生思维的冲突,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浓厚兴趣,从而进行选择性或针对性的课外阅读,使课外阅读服务于课堂教学。教材中选录了许多由古典名著改编的故事,目的在于让学生窥一斑而见全豹,激发学生阅读古典文学的兴趣。然而,许多学生是听着这些名著里的故事、看着这些名著的电视剧或动画片长大的,他们认为没有必要再细细品读原著。所以,教师在教学这类文章时需要设法链接原著,引导学生赏析原文,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例如教学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三打白骨精》时,笔者引导学生赏析原著中本章节渲染环境的片段,让学生明白“山高必有怪,岭峻定生精”,这样的环境描写预示着惊险的故事即将发生,并告诉学生原著中像这样的环境描写还有很多,如海外仙山、人间仙境、水中龙宫等,再让学生课后到原著中找出这些片断仔细品读。学生阅读原著的胃口一下子被吊了起来,课后都迫不及待地“钻”进了原著。教学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林冲棒打洪教头》后,笔者让学生阅读《水浒传》,再结合口语交际《水浒故事擂台会》的开展,加深学生对林冲这一梁山好汉形象的理解;学习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三顾茅庐》时,结合《曹操斩杨修》的故事,通过与曹操的妒才进行对比来进一步表现刘备的爱才,课后引导学生结合对“草船借箭”“欲擒故纵”“空城计”等有关诸葛亮的成语体会与学习,激发学生阅读《三国演义》的浓厚兴趣。

2.链接课外,融会贯通

课内外阅读的结合,能使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接触到更多课外优秀的文学作品,并通过对这些名家名篇的精读、熟读,从中汲取文学精华,提高文学素养,真正提高阅读水平与鉴赏能力。

学习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月光启蒙》时,笔者引导学生赏析孙友田的原文《往事如歌―月光母亲》中的第一段,许多学生读后潸然泪下,此时笔者再趁热打铁地推荐学生阅读孙友田另外两篇写母亲的文章:《迎接母亲》《母爱似水》,让学生进一步深刻地体会作者对母亲启蒙教育的感激、怀念之情,激发学生对母亲的感恩之心。学习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莫高窟》时,笔者带领学生品读了余秋雨的散文《莫高窟》,让学生感受到了祖国大好河山的宏伟壮丽,增强了学生的爱国之情与民族自豪感。学习《梦圆飞天》的过程中,笔者引导学生上网关注外国媒体对“神五”发射成功的报告及杨利伟讲诉“魔鬼式训练”的采访,调动了学生立志成才、为国争光的豪情壮志。以课内外阅读的结合为中心的语文课堂,能使课文和课外知识互助互补,成为真正融会贯通的语文课堂。

3.得法课内,得益课外

课内外阅读还要注重学习方法的迁移,教师要将学法指导渗透到文本的教学过程中,循序渐进地启发引导学生由感知、理解到领悟课文的阅读方法;与此同时,还应重视引导和鼓励学生寻求适合自主学习的阅读方法,并把这种阅读方法迁移到“自学课文”的学习和课外阅读中去。

教学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我和祖父的园子》时,笔者在初读阶段引导学生快速默读课文,可以一句句地读,一段段地读,一目十行地读,读完后想一想这是一个怎么样的园子,用词语把自己的感受记录在插图旁;品读阶段引导学生联想:祖父的园子是一个应有尽有、生气勃勃、自由自在的园子。学生可以跳读、扫读,把表现这些特点的句段画下来读一读,读出自己的感受。接下来笔者再抛出疑问:“这篇课文出自萧红的自传体小说《呼兰河传》,著名作家茅盾称这部书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乡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这是为什么?”以此来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有意识地将快速阅读的策略渗透到课外阅读中。教学《三打白骨精》时,笔者告诉学生《西游记》里一个个降妖除魔的故事,大都是类似于“三打白骨精”故事情节,《西游记》就是运用这种“冰糖葫芦”式的故事结构,将“西天取经”的故事串联起来。教学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海伦・凯勒》时,品悟《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的内容,让学生明白课文和自传的区别。上述种种方法,都着眼于交给学生一把阅读的“金钥匙”,在阅读方法上达到课内外相得益彰的目的。

4.多元参与,赏识评价

要使学生能有序、持续地读书,教师需要随时追踪了解学生的阅读进展,及时给予指导评价,可以随机评价,即在平时的课堂阅读中对学生联系课外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赞赏。如学习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负荆请罪》时,先推荐学生阅读《史记》中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故事《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课前组织学生讲一讲故事内容,为学习本课扫除因不熟悉史实而造成的障碍,课后再组织学生将其改成多幕剧并演一演,加深理解的同时也唤起了学生继续阅读《史记》的欲望。

也可以进行专题评价,即围绕课外阅读开展一系列的语文实践活动,如故事会、佳作欣赏会、读书心得会等。笔者曾采用亲子共读评价的方式指导学生阅读了曹文轩的《青铜葵花》。在阅读交流课上,邀请部分家长参与,分别从“品人物”“话情节”“赏描写”“谈感受”几个方面来进行赏识评价。两代人的不同感受,在课堂上相互碰撞,学生通过情感的交流达到认识的深化,深深地感受到了青铜和葵花之间的苦、乐、美,懂得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同时也埋下了对曹文轩其他作品的期待。通过自评、互评、师评等方式,培养了学生自我反馈的能力以及向他人学习、借鉴、吸收经验教训的能力,让学生把阅读变成“悦读”,把阅读当作一种生活,当作一种享受,使精神、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三、课后拓展学生阅读范围

如果语文教学仅仅局限在教材中,对于学生语文能力的长期发展是远远不够的,应借助课外书籍,拓宽教学的空间,延伸思维的范围,让学生自主形成一种感悟的超常状态。学完文本后,教师要寻求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结合点,让学生进行课外语言学习和阅读训练体验探究等。例如在学生的课后作业实践中,摈弃索然无味的抄抄写写,而通过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自我设计课内阅读训练题以及开展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拓展性阅读。

如结合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课文《牛郎织女》的学习,教师向学生介绍一些民间故事的写作特点,以此激发学生阅读民间故事的欲望,再推荐阅读《孟姜女》《白蛇传》等民间故事,并指导学生分小组根据故事的梗概编制成一份《民间故事》小报,在班内展评。当然,课后延读点有很多,如学习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只拣儿童多处行》后,体会冰心的《寄小读者》《小橘灯》中对“爱的哲学”的执着;学习了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三亚落日》后,可引导学生阅读巴金的《海上日出》……凡此种种,都能激发学生课内外阅读的兴趣,从而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

六年级学生自评报告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小学生;感恩倾向;学业成就;网络成瘾;焦虑抑郁

【中图分类号】g4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536(2011)09—0050—04一、问题提出近年来,随着积极心理学思潮的兴起,感恩逐渐成为心理学研究的热点。[1j感恩是指个体用感激认知、情感和行为了解或回应因他人的恩惠或帮助而使自己获得积极经验或结果的心理倾向。圈有研究表明,感恩是促进个体社会适应最重要的人格特质之一。一方面,感恩与个体多种积极情绪特质、幸福感、身体健康、关系支持、亲社会行为等积极发展结果显著正相关;另一方面,感恩又与多种消极情绪特质、躯体症状、行为问题等众多消极发展结果显著负相关。 然而,这些结论基本上都是基于大学生等成人样本而得到的,针对儿童青少年开展的感恩研究相对比较缺乏。

儿童青少年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个体感恩意识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因此,对儿童青少年开展感恩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41翻鉴于儿童感恩实证研究的缺乏性,以及感恩对于促进个体积极发展的重要价值,本研究拟以小学生为被试,考察小学生感恩倾向的现状及其与学业成就、网络成瘾、焦虑抑郁之间的关系,以期为增进小学生学业成就,预防和控制网络成瘾、焦虑抑郁,进而提升其幸福感,促进其积极发展提供实证陛依据和支持。

2011年9月二、研究方法1.研究对象本研究采用随机取样法,选取深圳市4—6年级学生共410人。其中,男生231人,女生179人;4 6年级学生人数分别为120名、149名和141名,平均年龄分别为10.35岁、11.10岁和12.34岁。

2.研究工具

本研究所采用的研究工具包括青少年感恩量表、学业成就问卷、网络成瘾量表和焦虑抑郁量表。

(1)青少年感恩量表

该量表由喻承甫等人问编制,包括“感恩父母(亲人)”、“感恩老师”、“感恩朋友”、“感恩祖国(社会)”和“感恩自然”共5个维度,每个维度均有5个项目,如“父母为了我的成长劳心劳力,他们抚育我不容易”、“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对我们青少年的关爱非常必要”等;要求青少年在每个项目上根据最近半年以来的实际感受进行评价;采用七级评分,1表示“完全不符合”,7表示“完全符合”;计算每个维度以及总量表的均分,分数越高表示青少年的感恩水平越高。

本研究中,鉴于青少年感恩的具体化特征和我国感恩思想鲜明的内容对象陛特点,同 从感恩的具体内容出发是探索该量表维度的基本理论思路;在开放式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基础上编制预测问卷,再通过对720名青少年数据的探索性因素分析和1579名青少年数据的验证性因素分析发现,该量表由上述5个维度构成,基本反映了中国文化背景下青少年感恩的状况。各主要拟合指标为:x =1543.94,df=265,p<0.05,~2/df=5.83,srmr=0.041,cfi=0.98,gfi=0.92,agfi=o.90,nnfi/tli=o.98,rmsea=0.058,rmsea90%的置信区间为0.056 0.061。本研究中总量表的cronbach’s 系数为0.92。

(2)学业成就问卷

本研究在参考同类研究的基础上,『91fl明结合深圳市小学教学实际自编了学业成就问卷,要求学生对自己语文、数学、英语三门主科的学业表现进行评价;1表示“60分以下”,2表示“6o一80分”,3表示“80~9o分”,4表示“90分以上”;计分时统计三个项目的平均分,分数越高表示青少年的学业成就越好。

本研究中该问卷的cronbach’s o/.系数为0.81。

(3)网络成瘾量表

本研究采用young等人编制的病理性网络使用问卷。『il该量表共10个项目,如“你是否难以减少或控制自己对网络的使用”;采用5级评分,1表示“完全不符合”,5表示“完全符合”;计算所有项目的平均分,分数越高表明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倾向越强。

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s仅系数为0.83。

(4)焦虑抑郁量表

本研究采用青少年自评量表中的焦虑抑郁分量表。 该量表共16个项目,要求学生报告自己现在或近六个月的情绪体验状况,如“我感到寂寞”、“我神经过敏,容易激动或紧张”;采用3级评分,1表示“从不”,2表示“有时”,3表示“经常”;计算所有项目的均分,分数越高表示青少年的焦虑抑郁情绪越多。

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s or.系数为0.81。

3.施测程序与数据处理

本次施测由心理教师组织,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施测,测试前先征得学校领导、班主任和学生的同意;学生自愿选择填答问卷,作答完毕后现场收回问卷并致谢。问卷完成时间约20分钟。数据处理采用spss 11.5软件进行。

三、研究结果 1.小学生感恩倾向的现状(1)小学生感恩倾向的总体状况表l表明,小学生感恩总分均分为6.27,位于七点量表的较高分数段,这表明青少年的感恩倾向较为强烈。取样小学生在感恩量表各维度的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感恩父母(亲人)”、“感恩祖国(社会)”、“感恩老师”、“感恩朋友”和“感恩自然”。

表1 小学生感恩倾向的总体状况

(2)小学生感恩倾向的性别差异本研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考察了深圳市小学生感恩倾向的性别差异。表2表明,男女学生在感恩问卷全量表及其各维度上的性别差异不显著,但总体而言,女生的感恩倾向强于男生。

表2 小学生感恩倾向的性别差异

(3)小学生感恩倾向的年级差异表3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考察的小学生感恩倾向的年级差异。结果表明,小学生在感恩问卷“感恩老师”维度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f=3.33,p<0.01)。进一步的多重比较发现,四年级学生的感恩倾向显著高于五年级和六年级学生,五年级和六年级学生的年级差异不显著。取样小学生在感恩问卷其他维度及全量表上的表现不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但总体而言,低年级学生的感恩倾向高于高年级。

表3 小学生感恩倾向的年级差异

注:}表示p

2.小学生感恩倾向与学业成就、网络成瘾、焦虑抑郁的关系本研究采用皮尔逊相关分析,考察了小学生感恩倾向与学业成

就、网络成瘾、焦虑抑郁的关系,结果如表4所示。结果表明,小学生在感恩问卷各维度的得分与其学业成就得分均呈显著正相关,与其网络成瘾得分均呈显著负相关。此外,小学生在感恩问卷中“感恩父母(亲人)”、“感恩老师”、“感恩朋友”和“感恩祖国(社会)”维度的得分与其焦虑抑郁得分呈显著负相关,但他们在“感恩自然”维度的得分与其焦虑抑郁得分相关不显著。

四、讨论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等古训,“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等充满感恩情怀的佳句,充分体现了中国人高度重视感恩的民族文化。感恩是每个中国人都应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感恩品质的良好发展有助于个体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健全人格的培养和人的全面发展等。

1.小学生感恩倾向的现状

本研究发现,当前我国小学生的感恩意识较为强烈,这与我国的传统文化和长期以来的学校感恩教育息息相关。青少年自懂事起即从家庭、学校和社会耳濡目染地接受着感恩思想的熏陶,时间的累积使感恩意识逐渐成为个体的一种心理倾向。此外,青少年感恩的对象主要体现在父母(亲人)、教师、朋友、祖国(社会)和自然上,这与我国感恩思想鲜明的内容对象性特征有关。[13】【l 41『l 懦家文化推崇“仁、忠、孝、节、义”,仁为报自然和社会之恩,忠为报君国之恩,孝为报亲恩,节为报夫恩,义为报友恩。 同样,中国民间最重要的精神信仰“天地君亲师”也反映了中国人敬天法地、孝亲顺长、忠君爱国、尊师重教的价值取向。 本次研究发现,深圳市小学生的感恩倾向由高到低依次为感恩父母(亲人)、感恩祖国(社会)、感恩老师、感恩朋友和感恩自然。儒家文化首先是一部“孝”文化,因而感恩父母(亲人)在青少年感恩内涵中最为突出。 9】父母赐予我们生命,辛勤劳动抚育子女成长,感恩父母天经地义;而亲人在el常生活中给予了我们无私的关爱。感恩祖国是指感祖国培育之恩;中华民族是集体主义民族,不同于西方的个人主义,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蕴含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感恩社会是指饮水思源,感社会关爱之恩。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关爱,免费义务教育、希望工程等即是其具体体现。感恩老师是指感老师谆谆教诲之恩。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国人亘古不变的理念;古有“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等古训,今有“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时代标语。个体生活在社会之中,离不开他人的关怀和照顾,因而青少年需要珍惜友情,不忘感念朋友关怀与协助之恩。此外,大自然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母亲,理应受到尊重与保护;在当前环境破坏不断加剧的大背景下,保护大自然受到了全人类前所未有的关注,这进一步加强了人类对大自然的感恩意识。

本研究发现,男生在感恩问卷全量表及其各维度上的得分差异不显著,但总体而言,女生的感恩水平高于男生。这与以往中学生群体的感恩研究结果一致,[2o1(2 呵能出于以下两个方面原因。 (1)感恩是一种移情能力,反映的是人们对利他主义的认可和欣赏,而女性的移情能力普遍高于男性;(2)一般而表4 小学生感恩倾向与其学业成就、网络成瘾和焦虑抑郁的相关田2011年9月言,女性以人际关系为价值导向,男性以竞争和物质主义为价值导向,由于感恩与受恩惠、依赖、从属等相关联,因而大部分男性认为表达感恩会损害其社会地位,女性则往往认为表达感恩等积极情绪可建构和谐的人际关系,进而促进其关联性和自主性。此外,女生相较男生而言较为温和、善解人意,这可能对她们感恩情绪的表达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本研究也发现,四年级学生的感恩倾向要高于五六年级学生,且在其“感恩老师”维度上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这与以往开展的成人和青少年研究有了不太一致的发现。 ]五六年级学生中的部分人开始步人青春期,在此阶段,尽管个体的移情能力和社交能力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其自主独立意识逐渐觉醒、逆反心理逐渐凸显。因此,出现四年级学生的感恩水平高于五六年级学生的结论,可能是由于低年级学生的自主独立意识、逆反心理相对较弱,就算教师批评他们,也大多会心平气和地接受;而五六年级的学生往往会有较为强烈的反抗情绪,个别极端者甚至会当面顶撞教师。这也提示我们,应该特别关注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感恩教育。

2.小学生感恩倾向与学业成就、网络成瘾、焦虑抑郁的关系本次调查结果表明,小学生的感恩特质与其学业成就呈显著正相关,与网络成瘾和焦虑抑郁情绪则呈显著负相关,即小学生的感恩倾向越强,其学业成就越好,网络成瘾和焦虑抑郁情绪则越少。这与中学生样本的研究结论一致。 闭口司本研究认为,小学生的感恩特质有助于其学业成就的提升,有利于网络成瘾、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的减少。中国文化背景下,孩子从小即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感恩教育;感恩回馈行为是感恩的核心内涵,感恩水平高的孩子往往将对父母、老师、祖国、社会等的感激之情实践于更加努力学习、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上,同时减少网络成瘾等严重妨碍感恩回馈的风险行为。

此外,感恩特质高的个体具有更好的人际关系,且父母、同伴和教师的支持水平较高,高水平的社会支持既有利于他们应对风险情境,提高适应水平,同时也是其幸福感的重要来源。

笔者认为,感恩的成就动机理论、拓展建构理论、应对理论、道德情感理论以及积极情感理论很好地解释了感恩与学业成就、网络成瘾和焦虑抑郁之间的关系。 惑恩的成就动机理论指出,感恩可激发个体的目标追求和成就动机,有利于青少年更多地参与学校活动,学校活动的积极参与促进了他们学业成就的提高,降低了他们网络成瘾的可能性。拓展建构理论认为,感恩是一种积极情绪,对个体的认知具有启动和拓展效应,能够扩大个体的注意范围,增强认知灵活性,以及更新和拓展个体的认知地图;同时,感恩也可建构个体身体资源、人际支持资源等个体资源。应对理论认为,感恩倾向强的个体更多积极应对评价,采用更多的积极应对策略;高水平的认知能力、应对能力和丰富的个体资源可有效地促进个体适应,减少网络成瘾等失败后逃避现实的行为以及焦虑抑郁情绪。道德情感理论指出,感恩是一种道德情感,可强有力地激发个体的道德动机和行为,因而感恩的个体具有较多的亲社会行为,相伴随地,其焦虑抑郁情绪较少。~lj,b,亲社会行为水平较高的学生往往更受同伴的接纳和欢迎,高同伴接纳或受欢迎的社交地位又与高学业成就相关联,高同伴拒绝与学习困难相关联。 积极情绪理论则指出,感恩本身是一种积极情绪,且同时可增进大量积极情绪,减少焦虑抑郁等众多消极情绪。

研究也表明,小学生的感恩自然倾向与其焦虑抑郁情绪的相关不显著。这可能是由于相对于农村学生,城市儿童与大自然的接触较少,对自然给予人类的恩惠体验不深,从而导致其感恩自然情感较为缺乏。这也提示我们,要特别关注城市儿童的感恩自然教育,从小建立其对自然的亲切感,促进其感激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责任意识。

总之,我国的感恩实证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本研究对于当前我国小学生的感恩教育与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学校和教师可以借鉴国外感恩教育的先进理念和经验,加大对我国小学生,特别是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感恩教育,以促进其积极发展。

参考文献:

上一篇:农村幼儿园自评报告范文 下一篇:绩效自评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