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课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3 22:21:36

历史文化课论文

历史文化课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旅游管理;乡土历史;文化;课程设置

一、旅游管理专业设置乡土历史文化课程的必要性分析

(一)现有历史文化课程内容设置不健全

乡土历史又称地方史,包括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在内的国内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几乎均设置有《中国历史与文化》等类似的历史文化课程,内容涉及宗教、建筑、艺术、音乐、文学等板块。但是,大多数教材都是从宏观层面来讲述整个中国的历史文化进程,内容过于宽泛繁杂,十分缺乏乡土历史的微观教育。而旅游管理专业中的导游服务方向与旅游规划方向,是为地方服务,并和地方文化结合十分紧密的专业方向。因此,各地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高校应结合本地域历史文化特色,有针对性的开设乡土历史文化课程,这样有助于弥补现阶段历史文化课程设置不够健全的缺憾,有助于让他们深刻的了解本地的乡土历史文化,更好地为地方旅游业的发展服务。

(二)学生乡土历史文化知识储备不充分

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所受中等教育的背景大多由普高和少量职高组成,且文理兼收。由于受我国长期以来的高考应试教育影响,理科生和职高生在高中阶段,缺乏对历史文化知识的涉猎,更不用谈及乡土历史文化知识。因此,课题申报者通过多年的一线教学和调查统计认为:对于和地方文化结合紧密的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而言,有必要补充基础的历史文化知识,进而完善其知识结构。

(三)现有历史文化课程设置与行业实践脱节

设置文化类课程的作用,不仅在于从源头上提升学生内在素质,同时也要和行业实践相结合。现有历史文化课程的设置,因为乡土历史文化部分内容的缺失和教学方法的陈旧,以致和行业严重脱节。例如,乡土历史文化几乎是各省市导游资格考试的内容之一,从拓展学生就业途径来看,开设乡土历史文化课程,有助于立志做导游的学生顺利通过导游资格考试和提升其内在素质,但是,由于乡土历史文化课程设置的缺位,以致于学生都要通过上各类补习班来获得相关知识,最重要的是,由于没有针对性的开设该门课程,学生就业后往往要经历很长的二次培训过程。笔者前期已对部分在校导游服务方向的学生,及毕业后仍从事导游服务工作的学生分别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做了相关数据分析和必要性分析,结果显示这门课程对于在校生的学习和毕业生的就业都很有帮助。

(四)现有历史文化课程教学模式单一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历史文化类课程多以课堂“照本宣科式”的传统教学模式为主,较少引入专题知识讲座、景区实地教学等方法,因而多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这也使得教学内容多停留于枯燥的文字上,无法满足现代高校教学的新变化,更谈不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我们要不断更新和完善教学手段和方法;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引入实践环节,让学生能够切身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一种文化共识。如,笔者在《中国历史与文化》的课程教学中,率先改革性的增设了“大足石刻”、“三峡文化”等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收效甚好。

二、旅游管理专业中乡土历史文化课程的设置原则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1.在教材的编撰过程中,要重视基础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理论知识。教材框架的搭建或以该地区历史发展的时间线索为纲,或以地方历史文化的不同板块为纲,也可以该地区所辖范围内的更微观地域为纲。总之,要根据教学需要,清晰地梳理出该区域的地方特色。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高度重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使得理论性课程能够更好地为实践性课程提供指导[1],不仅要更多的引入案例教学,使空泛的理论知识能够“落地”,增加学生的认同感,同时,要积极引入景区实地教学、行业精英专题讲座等新的教学方法,正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只有业内人士的现身说法和学生的切身经历,才能加深其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经验性与科学性原则

国内大多数高校都没有开设乡土历史文化课程,没有成熟的教学模式可供借鉴,教材和专业的教师队伍也相对匮乏。因而,开设这门课程的难度很大,只有从事历史文化教学工作的一线老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在教学内容选择、教材的编撰、教学方法和课程的设置等方面多做尝试,根据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反馈,不断加以调整,以期实现教学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

(三)多元化原则

1.不同的专业方向要实现多元化教学,根据各个专业方向的特点,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突出各专业的特色和重点。

2.在课程性质上实现多元化,根据不同专业与地方历史文化联系的紧密程度,可以设置为专业选修和专业必修两种类型的课程。例如,旅游管理专业中的导游和策划方向可将该门课程设置为专业必修课,其他方向可设置为专业选修课。该课程需打破理论与实践断档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积极引入专题知识讲座、景区实地教学等现代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手段与方法的多元化。

(四)市场导向性原则

旅游管理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我们要以实现学生的顺利就业为首要目标,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是衡量办学质量好坏的重要指标。[2]只有根据旅游业发展的新变化和旅游行业对于人才能力的新需求,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完善课程体系的设置,才能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实用性人才,才能实现地方旅游业的快速、健康发展[2]。

三、旅游管理专业中乡土历史文化课程的设置名称及内容――以重庆为例

为更好地探讨旅游管理专业中乡土历史文化课程的设置问题,本文在下列论述中将以笔者所在的重庆地区为例。

(一)课程名称

根据重庆地区的区域历史文化特色,将课程名称暂定为《巴渝历史文化概论》或《重庆地方文化》。课程体系主要依据重庆发展的历史脉络进行设置。

(二)课程性质

重庆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大多设置有旅游策划、导游服务等专业方向。在进行课程性质的设置时,可以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与地方历史文化的联系紧密程度,分别设置为专业选修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如,旅游策划、导游服务专业方向主要为地方旅游业服务,它们与地方历史文化联系十分密切,因而可以将乡土历史文化课程设置为专业必修课程;而其他专业方向相对于旅游策划、导游服务专业而言,则与地方历史文化联系不那么密切,故可以将乡土历史文化课程设置为专业选修课程。

(三)课程内容设计

1.理论课程内容设计

首先,可以按时间脉络厘清重庆地区的历史文化发展进程,让学生形成初步的认知,搭建一个宏观的知识网络;其次,选取重庆地区极具历史文化价值的旅游景点(景区)进行分章节详细讲解,使学生感受其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激发学生主动了解和学习的欲望。最后,在理论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入案例教学法和课堂分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程的学习中,进一步提升其主动和创新学习能力。

2.实践课程内容设计

实践课程的目的就是为了巩固理论教学的成果,加深学生对于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因而,实践课程内容设计可针对理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章节开展,选择贴近现实、易于操作,有利于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实践项目。例如,以“游客眼中的大足石刻历史文化价值”为题,以分组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先设计好调查问卷,然后深入景区进行问卷调查,最后根据调查结果完成期末课程设计。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还可以锻炼其社交能力。毕竟大学教育更多的是主张学生更多、更好地融入社会,在社会实践中丰富人生阅历和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而不是死读课本知识。

(四)教学时间安排

根据不同专业方向的课程性质,设定不同的教学时间。一是,旅游策划和导游服务方向是专业必修课,教学时间安排如下:每周3课时,按18周计算,总计54课时。其中,理论课程教学时间安排为42课时,即1-14周均为理论课程教学;实践课程教学时间安排为12课时,即15―18周均为实践课程教学,这段时间用来完成分组专题讨论、期末课程设计等实践性作业。二是,其他方向为专业选修课,教学时间安排如下:每周2课时,按18周计算,总计36课时。36课时均为理论课程教学时间,期末以课程论文或者试卷考评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情况。

四、旅游管理专业中乡土历史文化课程的教学手段与方法

打破传统的“照本宣科式”课堂教学模式,积极引入项目教学法、专题知识讲座、景区实地教学、分组专题讨论等教学手段和方法,实现枯燥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紧密结合。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开拓学生视野,还可以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有别于以课堂归纳、分析等为主的传统教学手段,着重强调以实践应用为核心的教学思维,从项目选题、相关信息收集、方案设计、修改、实施和评估方案全由学生独立动手完成,教师只起着答疑解惑、组织和引导的作用。其显著特点是“以项目为中心、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3]。例如,关于巴渝历史的大体演变过程,以及“重庆”一词的由来可由学生首先查阅相关资料,老师再着重补充教学,该种教学模式改变了“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老师唱‘独角戏’”的传统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在实践中主动学习和创新学习的能力。

(二)专题知识讲座

在课堂教学之余,定期邀请从事相关研究或工作的专家学者、行业精英给学生举办专题知识讲座。同学们从中既能获得比较纯粹的历史文化知识,又能了解更多实用的职场信息。这样教学方式可以实现提高学生的知识素养,促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丰富教学手段和方法的目的。

(三)景区实地教学

景区实地教学法,是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领悟和学习知识的方法。比如,在经过一定的课堂知识学习之后,教师可以将学生带到位于重庆市主城区的磁器口景区进行实地教学,结合景区实物给学生讲解距今1000余年的文化知识,实现枯燥的课堂教学向生动的现场教学的转变。

(四)分组专题讨论

老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选择有意义的知识点组织全班同学分组讨论,让他们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老师最后做出引导性点评。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而且还能加强同学之间、同学与老师之间的沟通交流,实现信息的“多向流通”。

五、结语

根据旅游行业和社会发展的新需求,加快乡土历史文化课程专业教材的编撰和教师队伍的组建;革新传统教学模式,制定新的培养目标,完善课程设置体系,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兼顾全局性与地域性,实现宏观与微观的有机结合。通过乡土历史文化课程的学习,学生既可以掌握扎实的历史文化知识,又可以将所学理论知识用于导游讲解等具体实践当中,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还可以更好地为地方旅游事业的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孙江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若干问题思考[J].新经济,2013(29)

[2]王传武,孙尧奎,陈燕军等: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研究――以济宁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为例[J].济宁学院学报,2011(6)

[3]叶玲:项目教学法在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的探索和实践[J].科技视界(职校科技),2014(16)

历史文化课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职高专;旅游文化;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4-0249-03

国家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十六号文件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达到培养高素质的高职人才的目标。”高职教育的中心工作是教学工作,提高质量是永恒的主题,根据高职教育对人才培养的目标,改革高职旅游文化课程教学, 提高旅游文化课程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旅游人才是当务之急。

一、旅游文化课程教学的意义

旅游作为一项文化型的经济事业和经济型的文化事业,它的生命是特色,特色的旅游才具有吸引力,才能减少旅游竞争中的可比性,才具有生命力。旅游的特色是文化。明确旅游文化课程教学的意义非常重要。

1.旅游文化课教学是培养高素质旅游人才的需要

文化是旅游者的出发点和归结点,是旅游景观吸引力的源头,是旅游业的灵魂。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旅游人才,文化素质的提高是旅游人才素质提高的根本。旅游文化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课程对提高文化素质培养起着重要作用,旅游文化课程肩负着旅游人才文化素质培养的重要任务。旅游文化犹如浩瀚的大海,无边无际,并在不断地发展,学生要在很少的课时内掌握旅游文化的本质、规律,并自如地用于不同层次、不同性质的各旅游岗位,就要十分重视旅游文化课程学习,为高素质人才培养打下基础。旅游文化课程教学有利于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旅游人才,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为我国旅游高等职业教育实现由“量的扩张”到“质的提升”作出贡献。

2.旅游文化课教学是为旅游经济服务的需要

旅游文化来源于旅游,必将被旅游业应用。目前,我国旅游文化在用于开发旅游资源和特色旅游项目上已取得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以开发特色旅游为例,束有春和焦正安认为:“要想提高旅游业的文化品位,佛教等宗教文化景点的合力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我们可以围绕佛教文化主题,开展一些综合旅游文化项目”。喻学才和毛桃青指,出开发南京市旅游文化必须解决好今人与古人、有争议的历史人物遗迹的开发等六方面问题,很有针对性。所以,通过旅游文化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文化素养,使学生掌握利用所学,开发特色旅游产品,为旅游经济服务。

二、旅游文化与历史文化的区别

由于旅游文化与历史文化这两个概念本身的复杂性,使人们在把握时有很大的难度,尤其是在旅游实践中,“在中国旅游离不开历史”的观念深入人心,更加大了其难度。所以,学术界存在着将旅游文化与历史文化混为一谈,将历史文化的内涵等同于旅游文化来表述,在教学方面将旅游文化课讲成历史文化课的现象。其实,旅游文化与历史文化是一对具有交叉关系的概念,存在着一种辩证关系。但是旅游文化与历史文化追求的目的与社会功能不同,旅游文化研究的目的是在于发掘其表现形式及其个性意义,更着重从主观审美角度来扩展它的价值,张扬其能激起旅游动机的价值,其经济的目的性更大。同时,旅游文化是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塑造出一个新的旅游资源。区别旅游文化,能使我们的旅游研究、教学和实践都不再停留在表面层次。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在了解旅游人文资源的历史文化的基础上,通过旅游资源的可塑造性突出地方特色和文化底蕴。

三、围绕职业能力、项目化课程进行教学改革

1.整合旅游文化课程的内容体系,实现旅游文化课程内容改革的优化

职业能力培养,项目化课程是高职教育课程教学的方向(16号文件)。因此,必须打破传统的学科型教学按知识体系的逻辑顺序设置课程模式,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变知识学科本位为职业能力本位。旅游文化课程内容应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并融合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按照项目选取课程内容和组织教学,不求学科体系的完整,强调课程内容的应用性和需求性。在实际操作上,旅游文化课程的教学内容根据旅游企业岗位工作调查,以导游等岗位的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来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根据导游员等所应掌握的相关的知识要素、能力要素和素质要求,以职业能力为核心,设计与工作内容相一致的课程项目,课程教学内容以“够用”为尺度,按照相关知识与能力相互之间的内在的逻辑联系,整合成便于进行各种组合的相对独立的单元,包括“历史与民俗宗教”、“饮食与风物特产”、“旅游与古代建筑”、“旅游与文学艺术”等几个主题模块和相应的实训项目(如参观博物馆、实地参观考察宝山青莲寺),改变了原来教学内容体系中“杂而全,散而乱”的状况,并且赋予教学内容实践性要求。旅游文化课程教学总体框架的把握上,以文化为依据,以对旅游的把握为主线,将旅游文化分为宏观和微观两部分:从宏观方面探讨中国旅游文化所植根的土壤,以及传统文化对旅游文化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揭示其内在本质和发展规律。从微观方面阐释宗教、建筑、园林、民俗、饮食等诸多旅游文化形态,在主题模块里通过纵向历史比较和横向中西对比相结合,剖析其内涵和特征。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更好地达到课程学习的能力目标,如能够辨别佛教、道教供奉的主要对象的名称和位置,并运用相关知识进行导游讲解;能够运用古代建筑知识去辨别古建筑的等级、种类、主要部分的构成、特点;能够运用中国古代园林知识去赏析旅游园林的组成要素、构景手段;能够运用旅游文学的基本知识,去分析、鉴赏、介绍旅游风景名胜的诗词、楹联、游记等。

2.以能力为本位,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根据高职教育对人才培养的目标,改革旅游文化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是旅游文化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在旅游文化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实践中,高职旅游文化课程教学改革体现“以应用为目的,以能力为本位,重视创新,提高素质”的原则,围绕旅游职业能力实施教学,任务明确,贯穿能力培养,把理论知识转化为能力,内化为素质。根据旅游文化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在课程教学中以案例分析、情境教学、实践体验、团队学习、师生互动等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1)案例教学:通过案例导入课程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对所学的理论知识加深理解,着眼点在于学生创造能力以及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发展,而不仅仅是获得那些固定的概念、原理等。(2)情境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促使学生能够主动地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种旅游情境或事件,从而获得认知和情感的经验。通过启发学生的想象,将静态的教学内容化为动态的具体场景,从而超越现实时空,激起学生内心的情感共鸣,受到美的熏陶。通过角色扮演,吟诵名人诗词,又使山水意境真切地再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历其事、如临其境的感受,从而激发出强烈的情感。(3)实践体验:以能力培养为中心进行理论内容与实际知识在实践教学中的一体化安排课程教学,如参观考察、调查调研等实践活动,进行认知性实践,感知旅游行业所需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4)团队学习:教师根据课程的内容选取相应热点问题,提前印发给学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上课前先进行预习,阅读相关材料,小组进行分工大量收集阅读相关资料并进行分析研究,形成小组的集体观点。课堂上由学生介绍各自小组的观点并相互讨论,教师记录学生的发言讨论过程及表现,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总结。这种方法能使学生较全面地掌握知识和灵活地运用知识,同时在形成小组观点的过程中,学生体验了团队合作的责任分工、互助、有效沟通和相互信任。学生学习兴趣浓厚。(5)师生互动:事实表明,绝大多学生都有一定的旅游生活经历,都积累和形成了一定的个人经验、知识背景和兴趣爱好,其情感世界是极富有个性的,都会有属于自己个性化的体验。在互动式教学中,师生双方作为自由自主的人在一同创造的教学氛围中相互尊重和接纳,相互理解和回应,相互交流和沟通,共同体验美好的人际关系,共同感悟知识的魅力和真谛。在教学中多给学生提供表达独特性思想和感情的机会,多给学生自我评价的机会,给学生提供主动学习的机会。另外,围绕旅游职业能力,旅游文化课程教学在训练学生讲解能力时,通过课前讲解训练、提问式训练、学生点评、学生演讲等教学方法,也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旅游文化主题模块的教学内容如:“历史与民俗宗教”、“旅游与古代建筑”等需要形象化教学,只凭传统的板书教学手段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因此,在旅游文化教学中,恰当、巧妙、灵活地运用多媒体,对提高教学效果是卓有成效的。因为旅游文化教学的内容,往往是学生没见过也想象不到的文化现象,如果借助于电教手段,用图片、图像、声音等多媒体手段形象生动地在屏幕上展示出来,使得原本难以理解的知识变得易于掌握。通过多媒体教学课件、播放教学VCD、用展示台呈现图片资料、互联网链接等多种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可使抽象的概念例证化、具体化,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北京的四合院等传统民居文化,对于南方的学生来说,有的从没见过,仅凭口头讲述,学生会觉得特别难以理解,如果通过直观的图像演示,形象地介绍北京民居的特点,学生立马能理解。因此,旅游文化教学中应用教学课件,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教学手段和基于网络的多媒体互动教学,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教学环境,开放的旅游文化学习课堂。

3.树立全面的考试观,改革考核方式、方法

历史文化课论文范文第3篇

(一)从课程设置方面分析

目前技校的课程设置有很多不合理的方面,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可用于学习的时间很少。1.技校教学重视专业技术理论实践,轻视历史文化知识教学。有些学校奉行“专业课为文化课开路,文化课为专业课让路”的办学思路,有些学生甚至高呼“不上文化课一样找工作”,使技校历史课教学处于尴尬境地。更有相当一部分技校把历史学科当做“无用的或多余的”课程砍掉。就算开设历史课的学校,给予该学科的课时也往往不足。2.技校所开设的专业和生源层次不一样,对历史学习的要求也有所区别。由于历史文化基础知识的补课任务较重,加上学生基础差、课时少,课程设置矛盾十分突出。3.技校历史课在不同专业课程设置中不平衡。目前,技校很多专业根本没有开设历史课,致使这部分学生历史文化基础知识非常薄弱,甚至连一些基本的历史常识都不清楚,给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带来了困难。

(二)从教师方面分析

历史师资不足是技校教育存在的一大问题。1.师资队伍薄弱。技校历史教学师资队伍人数少,优秀的、紧缺的历史专业教师更少,教科研水平相对较差。2.师资培训缺乏,教学观念陈旧。学校没有系统、高效、针对性强的历史师资培训计划,许多教师主要凭借其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教学,教师知识和教学方法陈旧。3.教学针对性不强,教学方法陈旧。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制约,许多技校的历史老师在教学时太依赖书本,只照本宣科,很少考虑技校生的特点,致使师生互动不足,课堂枯燥无味。这种教学方法显然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爱好,久而久之必然会使学生上课时情绪低落,出现课堂气氛沉闷的现象。4.教学手段单一,教学设备不足。许多技校历史教师教学还是以粉笔、黑板、教科书、教案为主要教学工具,仍以填鸭式灌输教学方式为主。多数技校在教学设备上投入不足,历史教学设备相对较差。

(三)从教材质量分析

目前的各类技校很难找到实用的技校历史教材。就目前所用的教材来看,基本采用普通高中采用的教材,版本不一。

二、改革技校历史教学现状的对策

基于以上对技校历史教学现状的分析,要解决好历史教学工作中的难题,教师应重点解决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技校历史教学首先要求学生掌握好基本的历史基础知识,了解基本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观点,掌握必要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的激发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填鸭式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教学,使已过去的历史事件生动、具体、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探索历史、学习历史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此外,历史教学要敢于向课堂之外发展,要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在传统的只注重教师与教材的互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学生与教材的互动及学生与学生的互动,不断提高历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加强师资培养,提高其历史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技校历史教师应从技校教学特点和实际出发,从培养高素质实用型人才的目标出发,在传授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同时,重点培养学生史学方面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史学所要求的思维习惯。这就要求技校历史教师不仅有渊博的历史知识、扎实的史学功底,而且有较高的学术研究能力。而目前以本科毕业生为主的技校历史教师,在学术研究和新课程改革方面还存在一定缺憾。为此,技校要加强历史教师的培养,历史教师也要不断自我学习,努力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三)开发校本教材,探索历史专业教材建设

技校历史教学要敢于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从技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在传授历史基础知识的前提下,着重学生史学能力的培养,充分满足高素质实用人才的培养需求,开发符合自身培养目标要求的历史校本教材,既要有包含历史学科研究最新成果的教材和讲义,又要求书本适应技校学生的知识现状。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获取最新史学知识和信息,并将其不断地融入教材和讲义,确保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新颖性。

(四)适应技校特点,探讨考核评价新途径和新方法

历史教学评价应侧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评价方法除了传统的笔试考核外,还可以尝试写历史小论文、搞历史调查、访问历史人物等方式,要注重历史教学的过程考核和评价,且考核要突出实用性,突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三、总结

总之,技校历史教学应根据技校生的特点,在教学工作中,教师要认真钻研,以更大的耐心、更灵活的教学方法、更专业的教学素养,认真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历史水平和历史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乐学、善学、善思、善用,让学生真正在学习中思考,在学习中提高。然后相信技校历史教学一定可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历史文化课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学术活动月 艺术类研究生 创新能力 西安美术学院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已成主流,高层次人才竞争已是国家竞争的根本。作为培养高层次人才的研究生教育,随着社会对于高素质人才要求的不断更新,目前创新思想培养已成为教育的核心所在。创新教育应建立以研究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培养和促进研究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更多地鼓励研究生积极参加学术活动,了解学术动态。但是,艺术类研究生的培养教育相比于其他学科门类有着自身特色,它包含着专业能力培养和研究能力培养两个方面。艺术类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会不自觉地把专业能力的提高作为学习的重点,而忽略了研究能力的提高。因此,如何践行创新教育理念,在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培养更高的学术研究水平;如何使二者更好结合,相互促进,是各个有着艺术类研究生教育的高校都在积极探索的问题。

艺术类研究生教育的现状

艺术类高等教育有着自身特色。前多年,高考报考艺术类的学生大多为高中阶段文化课学习不是很好的学生,由于艺术类高考对于文化课要求的降低,形成了“艺考热”,学生的文化课基础不是很好。近几年,情况虽有所好转,但是,相比于其他类型的学生,艺术类考生的文化课还是相对较弱。进入大学之后,本科阶段的学习专业技法训练又占了很大比重,相对的专业理论学习就稍显薄弱,形成了重“技”轻“道”的观念。因此,考上研究生之后许多同学对于如何进行理论学习非常迷茫,学术论文的撰写、学术素养的提高更是令众多同学烦恼不已。而且,在专业技能学习方面如何形成自己的特色、如何出好作品也是教育的关键所在。艺术类院校针对这些实际培养中的问题,也在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思考当下美术类研究生教育如何面对新的时代,如何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艺术人才。

近几年,国家不断强化研究生教育创新理念,如何将这一理念深入艺术类研究生日常培养之中,成为各个学校研究生教育思考的问题。西安美术学院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一直致力于中国特色美术教育体系的建构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兼容吸收一切优秀的文化,鼓励研究生的尝试与探索,力求使研究生具有深厚的文化素养、扎实的艺术功底、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能力,因此逐渐形成了依托陕西人文资源,融传统与现代为一体的教学理念,先后开展了“学院大讲堂”、“关中历史文化遗存考察课程”、“艺术理论基础公共课”等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使研究生教育走上了良性循环的道路。近几年,又借鉴其他专业研究生培养的成功经验,开展研究生学术月活动,以学术月的形式带动学生和导师理论学习、技法技能学习兴趣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筹备组织学术月活动对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

研究生教育的核心是培养高层次人才,因此,研究生教育阶段学生必须积极参加学术活动,了解学术发展动态。为了引导、督促学生参加学术活动,听取学术报告。学院决定每年举办“研究生学术月”。学术月聘请校内外专家学者,登坛畅谈学术前沿问题。同时,鼓励研究生自主开展学术活动,作学术报告。这样不仅能够活跃学术气氛,锻炼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又可使同学们获取大量的学术信息。同时又把学术月作为研究生实践培养的重要环节,让研究生参加具体工作,理论联系实际,提高科研和社交能力。

1.参加学术活动月有利于提升研究生筹备大型活动的能力

“研究生学术月”活动作为实施研究生创新教育计划的举措之一,旨在为研究生相互间学术交流、思想碰撞搭建一个平台,因此,学院没有将学术月局限于校内举行,而是面向全国艺术类研究生广泛征集论文和作品,并邀请优秀者参会研讨。此项活动的组织承办工作全权交予研究生学生会,作为学生会一次大型集体活动,老师们只是作为指导者。学生会学术部根据活动要求拟定学术月活动的详细方案、经费预算、分工等事项,并将各项工作交由研究生学生会各部门具体实施。

学生会各部门根据学术活动内容分别由学术部负责学术论文的征集、论文集的编辑出版等工作;外联部负责论坛专家组成员的邀请,外校学生参会等事项;展览部负责展览的筹备和布展等。学生会随时召开筹备会议,通告各部的工作情况,有问题协商解决。因此,会议大到内容的确定、议题的选定、作品征集、专家的邀请、展览的组织布展、每一场学术活动的主持,小到海报、邀请函的设计、张贴、投递等工作统统交由学生完成,充分让学生领会了一场完整的全国性学术会议从筹备到结束的过程。

从筹备到结束,学生们承担着学术月的全部工作,分工到人的思想压力促使每个人全身心投入,学生有成功的喜悦。虽也有出错的地方,但是正是这种完全的放手,让学生学会了思考,提高了组织和协调能力,也很好地锻炼了团队协作精神。

2.参加学术活动月有利于提升研究生的学术素养

为了扩大学生的学术视野和交际范围,学术月论文征集面对全国艺术类在校博士和硕士研究生。组委会从征文中择优结集出版。论文的筛选和编辑基本是交予博士研究生来完成。书籍的装帧设计交予硕士研究生完成。在论文编选中,学生认真地看过每一篇投稿论文,既扩大了自己的知识视野,也从中看到了论文写作中存在的优与劣,更好地掌握了学术论文的规范要求,为以后学术论文撰写提供了很好的参照经验。

历史文化课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理念;新资源;新方法;高中;美术教育

近年来,运用新的理念,发掘新的教学资源,探索和运用新思路、新方法极积开展高中美术欣赏课教学是一直致力于探索、研究和实践的课题,在长期的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不断摸索、积累和反思教学过程和经验,其方法,为我们今后的美术欣赏课堂教学提供了第一手材料和有效的借鉴,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教学过程中,恰当、合理有效地运用现代媒体技术和各类信息资源在努力提升高中美术欣赏课的教学质量和教育品质上发挥着积极的和不可估量的作用。

我们不断带着对问题的探索和思考,在当下高中美术欣赏课的教学过程不断探索和实践。

关注生活,增强美术学习热情-----民俗民间美术走进课堂

我市地处闽中,三明境域传统剪纸艺术在汉唐就有流传。清流县城乡善于剪纸的妇女,为人们剪新房窗花,如:《寒鹊争梅》、《并蒂莲》、《荷花双喜》、《合仙望莲》、《双鲤戏水》、《凤凰比翼》、《桃李争艳》、《双鹊争春》(在讲授中国民间美术剪纸课时适时运用多媒体展示部分历史文物图片,以加强图像视觉效果)。窗花多为正方形,也有四角花三角形(插述图案中哪些是单独纹样,哪些是连续纹样)。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日,家家户户大门和房间门均要贴上雄鸡啄蜈蚣的剪纸。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提倡和扶持剪纸艺术,各县(市、区)文化馆在春节、元宵等节日均有组织剪纸创作,举办剪纸艺术展览。(多媒体展示部分从文史馆收集到的文物图片资料,以激发同学对本土文化和历史的了解和学习的兴趣)1953年的永安县贡川聂增长先生创作的纸塑像《八仙过海》、《水浒传》送省民间美术工艺品展览会参展,获三等奖。(多媒体展示其中一幅珍贵图片,并说明解放后的三等奖实属来之不易)1987年的清流县首届农民剪纸艺术展览,参展作品340件,有《春耕图》、《秋收场上》、《妇女支前队》和《刺绣图案》等(多媒体展示其中几幅珍贵图片,描述改革开放后前后的主题思想与艺术风格之差异)。1990年元宵的尤溪团结镇大型剪纸作品展,提出要把团结镇建为“剪纸艺术之乡” (结合多媒体展示图片)。1996年春节的三明市艺术馆举办迎春“民间优秀剪纸作品展”( 多媒体图片展示)。2003年6月的三明市首届中小学民间剪纸艺术比赛暨展览(多媒体展示比赛现场的图片及获奖作品照片)。同年,还举办“纪念同志诞辰110周年剪纸精品展”。( 多媒体展示数十幅剪纸作品照片,激发和提升同学的热情和认知度)接着介绍我校上一届涂占晗同学的剪纸作品。(通过多媒体展示仪实物展示)

通过大量的传统与现代的剪纸艺术精品展示,同学已普遍获得强烈的视觉冲击和震撼,此时,同学对剪纸的历史与形式已有了一定的认识。教学中,再从学理上阐述剪纸是中国民间美术中的一朵奇葩,在我国民间广泛流传,遍布全国大部分省、市、自治区,尤其是广大的农村妇女,她们不仅把它作为装饰生活、美化环境的重要手段,它还承载着一个民族对生活和未来的憧憬和怀想。全国除少数两、三个省外各地都有丰富的剪纸艺术遗存,这些都只能通过史料、典籍了解到一点,我们通过课堂列举身边的剪纸艺术作品有利于拉近同学与剪纸艺术的距离,使他们能够更真实的认识剪纸艺术、了解和实践剪纸艺术,使同学们深切体会到“艺术就在你身边”,“美”就在你手里,进而极大地鼓舞和激发同学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同时,通过课堂剪纸制作的训练,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了学生的想象能力、构图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再不断通过综合材料和特殊技法在剪纸教学中的运用,增强了学生的新鲜感和好奇心,让他们在玩中乐、乐中学,激发学习热情。

了解历史,传承文化------人文与自然景观提升课堂

福建省三明市列入国家和省级民间艺术的人文与自然景观无数:沙县肩膀戏、永安大腔戏、泰宁梅林戏与傩舞等民间戏曲;永安桃源洞摩崖石刻;泰宁尚书第、永安槐南乡安贞堡古建筑艺术;宁化客家风情、将乐擂茶表演;永安吉山乡抗战遗址等。以及三明境域抗战时期反映当时特定条件下的历史与文化。抗日战争时期作为福建省临时政府的永安,其文化特征在整个中国抗战文化史上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通过多媒体播放对地方历史的回顾,让同学进一步了解地域文化的发展史,为承传和探索先进文化奠定基础)

结合地方文化,详细介绍身边的民族民间建筑艺术遗存及历史文化遗存。

永安安贞堡:福建省现存最完好的古代夯石建筑之一。 位于永安市槐南乡洋头村的安贞堡,又名池贵城,为当地乡绅池占瑞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开始建造,历时14年完工。该堡占地面积约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800平方米,是福建省罕见的大型民居建筑。(多幅图片通过多媒体展示)

堡内建筑分为二进,左右对称,穿斗与抬梁式结构相结合,随地势逐次升高,远眺其屋顶层层叠叠,错落有致。城堡的木建筑分为上下两层,每层有内走廊。全堡共有房间350间,厅、堂、卧室、书房、粮库、厨房、厕所齐全,还有水井和下水道,可容千余人居住。堡内墙四壁布有射击孔180个、眺望窗90个。堡内装饰华丽,飞禽走兽、牡丹吐艳、孔雀开屏、腊梅迎春等壁画和屋檐上的《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等故事的浮雕人物造型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通过多媒体展示介绍,同学们忽然发现经常在典籍中出现的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就在自己身边,无形中激发了同学对地方文化和历史的了解与认同,学习与求知的热情明显高涨起来)

永安市内仅存的明代木建筑永安文庙始建于明景泰六年(1455年),文庙主体建筑大成殿为重檐歇山顶式土木结构,梁架简洁,重檐之间木饰件为如意斗拱和象鼻昂。殿内有多种石质柱础,如鼓镜式、履盆式等,上面雕有莲花纹、龙纹及如意云纹等美妙无比。殿前有台基,双踏步之间有一石雕大盘龙,造型生动,鳞爪分明。(通过多媒体图片对比分析发现它的斗拱与天安门城楼上的斗拱极为相似,充分反映了它的风格与精神与中国古代建筑艺术风格是一脉相承的)。还有建于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的永安贡川古城墙及建于明末,成于清初的“会清桥” ;始建于清康熙九年(1670年)的沙县城隍庙;桃源洞的磨崖石刻;青水畲族乡的民俗与文化;以及地处永安城区西南郊文川溪畔,依山傍水,地势险要,景色宜人,自古重文兴教,人文荟萃,清代共出举人、进士、贡生、秀才292人,有较完整的清代古建筑群,在抗日战争时期又作为福建省政府所在地7年之久的历史文化名乡吉山乡等等,充分反映了传统艺术与文化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血肉关系。(多媒体展示系列图片)

通过以上大量身边事例,启发同学对历史的了解与传统文化传承的认同,通过课堂同学们开始认识到“美术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传承文化艺术的价值”也“较为全面地了解到了美术与自我、美术与生活、美术与政治、美术与宗教、美术与历史等方面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文化艺术,弘扬人文精神。 ”用通俗的方式走进课堂,用自然与人文提升课堂。

结合东南抗战文化,提升美术文化教育

闽中山城永安,抗日战争时期是福建的临时省会。(通过多媒体展示今天全国优秀旅游城市永安的美丽风光,回首抗战时期日军飞机轰炸永安的惨烈情景,激发同学对侵华日军的无比痛恨)

“七・七”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由于实行片面抗战政策,致使大片国土沦丧。随着上海、南京失陷,东南沿海亦已遭敌蹂躏。福建省政府于一九三八年五月被迫内迁永安。(多媒体展示一九三八年时期的永安老城)

抗日救国是当时的主旋律,在国共第二次合作的有利时机下,共产党员、先进人士、爱国人士纷纷聚集永安团结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下,合成了一股同仇敌忾的洪流,迸发出冲天热情,他们办报纸、出刊物,印书籍、建学校,上演戏剧,习武参军,一切都围绕抗日这个主题,开展抗战文化活动。据统计,当时永安有文化学术团体40余个,编辑单位近20个,出版社近30家,印刷所19家,出版各处报纸13种,杂志129种,各类专著700多种,丛书丛刊近40套。这些宣传抗战的报纸、杂志、书籍远销省内外,极大地鼓舞了民众的士气。(多媒体展示从市博物馆、文化馆、抗战纪念馆等地收集的出版物图片资料,以增强同学对抗战历史资料的视觉文化认知)

波澜壮阔的抗日救亡运动也为革命的新文艺开辟了阵地、训练了队伍。抗日救亡运动中的许多骨干,以后便成为永安进步文化活动的骨干。如卢茅居、谢怀丹、赵家欣、陈启肃、林舒谦、蒲风、童晴岚、许文辛等,都是永安进步刊物的主编或主要撰稿人。文化界进步人士人士黎烈文、许钦文、董秋芳、王西彦、卢茅居、邵荃麟、葛琴、章靳以、羊枣、王亚南、谷斯范等很快汇集成一支较强的抗日文化队伍,形成了永安进步文化界的中坚力量。他们在特务严密监视的情况下,巧妙利用福建省政府官办或半官办的文化阵地,开展各种抗日文化活动,繁荣进步文化事业。(多媒体展示从各地收集到的主编、主要撰稿人、文化界进步人士的生前照片图片资料,以增强同学对历史文化名人的了解和认知)

抗战时期,永安出版发行事业十分兴旺。先后有改进出版社、东南出版社、歌林出版社、建国出版社、战时中国出版社、胜利出版社、点滴出版社、新阵地图书社、商务印书馆联合编译社等大小出版社三十余家;在永安先后出版发行的有《老百姓》、《民主报》、《中央日报》(福建版)、《建设导报》等十种报纸;有《改进》、《现代青年》、《现代文艺》、《战时民众》、《国际时事研究》、《社会科学》等八十种左右的期刊,编辑出版各类书籍三百余种。

永安出版物成为东南各省乃至新疆、上海等地的畅销读物。当时巴金、郭沫若、千家驹、戈宝权、方敬、艾青、夏衍等一百多个在全国较为著名的作家、学者,都先后在永安出版过专著、评著,发表过论文和文学作品,因而大大地提高了报刊的声誉和质量,扩大了影响。(多媒体展示同学们所熟悉的主要人物:如巴金、郭沫若、艾青、司马文森、夏衍等重要的作家、学者都先后在永安出版过专著、评著,发表过论文和文学作品,有力说明了抗战时期永安作为东南抗战文化中心的重要性,大大增强了同学对永安山城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了解和认知)

从一九三八年五月至一九四五年十月,前后七年多时间,隐蔽战斗在永安的共产党员,在中共南方局和福建省委的领导下,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广泛团结各阶层爱国人士和进步青年,利用当时的有利条件,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进步文化活动,为推动抗日救亡运动和繁荣东南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中国新文化运动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战时木刻画报》,她是东南抗战时期的一份重要刊物,于1940年2月10日创刊,始为半月刊,后改为月刊,萨一佛、宋秉恒任主编。《战时木刻画报》以抗战为主要题材,内容通俗生动、颇具特色,称之谓改进社【改进出版社成立于一九三九年初,社长兼发行人黎烈文是三十年代左翼作家、翻译家】的“最新贡献”。刊物发表作品有故事画、漫画、连环画、木刻等。如萨一佛的木刻《日本鬼子已到了山穷水尽》、《三年反正的伪军团长》,朱鸣岗的木刻《不要有一刻疏忽了监视敌人的任务》;弗人的木刻《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掉向枪头打鬼子》等,在群众中都有极大的影响。一九四三年十月,萨一佛主持举办的全国木刻展览会在永安展出,参展的闽、浙、赣、湘、粤、渝等地五十四家,二百三十余幅作品,并有木刻连环画七套,民间复制木刻二百一十七幅,古代复制木刻五十幅,美、英、苏、德、法等国作家名作近百幅。在展出期间还举行了鲁迅先生提倡木刻运动十周年纪念活动,萨一佛在电台作了“鲁迅与中国木刻”的讲演。(通过多媒体大量展示《战时木刻画报》、《日本鬼子已到了山穷水尽》等美术作品,增强同学对抗战木刻创作和绘画创作的了解和认知,逐步增强同学对美术作品和美术文化的关联和理解)

通过对上述《战时木刻画报》的了解及对版画家萨一佛、陈庭诗、朱鸣岗等版画创作品介绍以及结合战时永安作为临时省会产生的诸多文化背景,同学们得出这样一个答案:抗战时期的文艺工作者所释放出的是一种战胜物质困难、不畏生死的精神能量,由于这样的背景,在抗日历史上创造出一个个文化奇迹。因此我们立刻就会产生一种思考,高中美术课教育应更多的从历史的角度和文化的多样性角度去考虑,主动加深学生对历史与文化多样性的了解,它可以帮助学生“从文化的角度去思维、在生活的境域中去发现,还可以帮助学生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历史上的一些问题,使学生在课程实践中逐步学会从美术学科的角度来思考文化现象,它即可以提升美术学科的内涵,还能使美术学习成为一种美术文化的学习,充分体现“美术课程是人文文化课程的基本理念”。

在美术教育活动中传播和弘扬永安抗战进步文化的同时,把美术文化教育与抗战文化精神相结合,运用到当前的美术教育和文艺创作活动中去,对提升今天的社会主义大文化建设将起着核心作用,毕竟东南抗战文化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东南抗战文化作为一种民族文化资源进入主流教育的过程就标志着一种民族古老生命记忆的延续,也是一个对民族生存精神和生存智慧及活态文化存在的认知过程。我深信,美术文化教育在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塑造民族性络、开放民族胸怀、提升民族理想、推动民族创新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文化作用。

把美术课上成美术文化课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课题,也是一个新的学术命题。

有效合理地运用现代媒体教学,努力提升高中美术文化课是我们今后长期一段时间仍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 乔晓光《交流与协作》西苑出版社,2003

[2] 乔晓光《活态文化》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

[3] 教育部《美术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 侯令《美术课程与地方文化资源》《少儿美术》,2005.4

[5] 抗战时期永安进步文化活动概述(讨论稿),1986(钢板撰刻印刷稿)

历史文化课论文范文第6篇

论文摘 要: 本文对多元文化教育的内涵和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下我国大学体育课课程状况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大学体育课在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下的改革策略。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五十六个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大家庭。我们既强调中华民族的一体化,又承认各民族间存在的差异性。而现实是“面对全球化趋势和大文化冲突,当前我国大学体育课教育,缺乏主动应对多元文化的观念。我们的学生既缺乏对世界文化的判断、选择和认同,又缺乏对民族文化的理解、接纳,还缺乏对丰富文化资源进行选择的能力和跨文化的交流能力”。

1.多元文化教育的内涵

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看,多元文化教育追求的是教育公正和平等;从教育哲学的角度看,它体现了对学习者主体性的尊重;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它符合人们对知识和学习的新认识。多元文化教育既反映了教育平等理念,又体现了对学习者主体性和自主性的尊重,还符合了新的知识观和学习观。

2.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下我国大学体育课课程状况

2.1多元文化教育理念的缺失。

我国学校长期课程管理权集中,采用全国材,忽视民族差异,无视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心理,课程内容极少反映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及其对国家的贡献。学校课程这一最有效的文化传承工具因主流文化的强势,将少数民族体育文化边缘化。教育行政主管人员、学校领导、普通教师对多元文化教育的目标、理念了解非常有限,对学校课程所承担的多元文化教育的责任认识不足。国家对各个少数民族的特殊性关注太少,对学校多元文化教育和多元文化课程、民族地区课程、校本课程、达成各种文化的平等化课程的研究不够。

2.2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学校课程中的失语现象。

我国大学体育课程主要以汉文化为中心,以汉族的价值观为主导,少数民族文化的价值在课程中被忽视,因此部分少数民族文化在学校课程中处于一种失语状态。大学体育课程中民族体育文化的缺失,导致无法满足少数民族学生民族依附的基本需要,民族学生对本民族体育文化及其他少数民族文化价值的认识不足,难以产生民族认同和自豪、自尊的民族情感。事实上,这种单一的学校体育课程文化,也剥夺了学生对文化选择的权利和机会。

2.3传统的课程管理制度成为多元文化教育课程改革的羁绊。

高度集中的课程管理模式,使学校的课程管理自极为有限,使学校多元文化课程改革遭遇制度上的障碍。课程设置的统一要求,无法突出多元文化的特点与要求,不利于照顾各民族学生的文化心理差异、满足不同民族学生的兴趣爱好,也使得多元文化教育课程缺乏成长空间。学校和教师受专业自的限制,校本课程开发的意识薄弱,能力十分有限,各民族地区极为丰富的民族体育文化课程资源闲置浪费。

2.4缺乏学校多元文化教育课程体系。

我国大学体育课程的多元文化教育课程从目标到内容、实施要求、评价标准都没有完整的体系。学校课程内容的选择以汉族文化为中心,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及其价值在学校课程中得不到反映,各少数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情感在学校课程中没能充分体现;教材的编写少有考虑少数民族学生特有的文化背景和地区自然生态环境,致使学生存在对教材内容的陌生感,影响少数民族学生的智力开发和学业成就;课程的实施与评价都没有为学生提供体现多元文化教育特点和需要的模式和方法。

3.大学体育课多元文化教育课程改革要点

3.1转变单一的学校课程文化,树立多元文化教育理念。

多民族共存与多元文化的发展,既是我们的国情,又是国家的财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民族发展的重要内容,各民族的体育价值观念和体育文化习俗带给全国人民丰富的精神生活、更加多样的思维方式及更为色彩斑澜的社会文化。通过将多元文化共存的理念渗入到国家课程、民族地区课程、校本课程,达成各种文化的平等沟通、理解尊重。同时,也要培养、生成教育行政人员、教师的多元文化教育理念,这样才能保证我国文化多样性在大学体育教育过程中得以体现。

3.2把握新课程赋予学校、教师的专业自,研发校本多元文化课程资源。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年)》明确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体育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新课程赋予学校和教师更大的专业自,使学校和教师能切实参与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各学校都应该自主进行课程开发,充分发挥学校和教师在多元文化课程改革中决策、设计、开发、实施、评价的自主性和创造力,做实校本多元文化课程。

3.3重新认识学校的课程功能,满足多元文化教育课程实施的需要。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就是课程功能的转变。因此,多元文化课程不仅是知识、技能的传授,更重要的是价值观与情感的培养,是跨文化运作能力的培养。它不仅是一种知识课程,而且更是一种体验课程。情感上的认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在深入体验的基础上才可能对体育文化作出意义解释和构建生成。这样多元文化课程的实施需要学生更多地走出校门,在真实的民族体育文化环境中,在文化活动实践中去感受、体验、发现和建构。也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对本民族体育文化及异族体育文化的真正理解、尊重。

3.4加强学校课程管理,建构多元一体的课程体系。

多元文化课程体系的设计与建构并不是要废弃原有的课程,而是在原有课程基础上解构重组。多元是指课程设置既包括主体民族体育文化又包括各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学习内容,一体是指多元文化教育课程设置要在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指导下进行,这样能使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教育课程编制既符合国情,又符合各民族的实际特点,还把各民族体育文化融为一体反映到课程内容中去。

参考文献:

[1]邹文.浅谈美国多元文化教育实践.历史教育问题,2003,(2):51.

[2]裴娣娜.多元文化与基础教育课程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2,(4).

[3]徐雄杰,曾妮,纪进.多元文化教育理念与学校体育改革[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38,(1):27-28.

历史文化课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历史教育;现状;原因

目前由于中等职业教育的特殊性,中等职业学校为迎合市场的需要,往往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专业、轻素质、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专业设置、课程教学等都围绕市场转动,只注重学生实用技术的训练,对于培养学生独立人格、健全心理、创新精神、适应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教育重视不够。像历史课程这种人文社会学科在中等职业学校普遍被忽略也就是可想而知的。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都没有开设历史课程,使得学生对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知识和优良传统知之甚少,历史观念更为淡薄,对历史问题的思考和理解也更是无从谈起。

一、中等职业学校历史教育现状调查

1.针对学生的问卷调查

选择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以便了解学生的真实感受,能够对所研究的问题有一个客观的分析评价。

(1)你所学的专业是

(2)你的专业是否开设过历史课?(①是②否)

(3)你认为在你的专业中有无必要开设历史课?请说明理由。

(4)你对历史知识了解的情况怎么样?(①较好②一般③较差)

(5)你现在学习历史的途径有哪些?(①课堂学习②阅读历史类书籍③观看历史类节目④游览历史主题的观光景点)

(6)你心目中理想的历史课应该是什么样的?(自由回答)

通过调查发现:90%以上的职业学校没有开设过历史课;85%以上的学生认为职业学校没有开设历史课的必要,有15%左右的同学认为学职业学校应该开设历史课。工科学生认为历史学习对他们就业不起多大作用,甚至认为只要学好专业课就行了,其它课程设置可有可无;但文科专业学生,如旅游、文秘、初等教育等专业的学生约 80%以上认为历史学习有助于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有利于他们的专业学习,对他们以后的职业生涯有帮助;17%左右的同学认为历史知识有用,但可以通过其它方式了解,没必要利用课堂教学的形式;2%左右的学生认为设不设都无所谓。大部分同学认为历史课的设置应分专业进行,不提倡统一设置。还有学生指出,可利用第二课堂形式进行专题讲座,就象百家讲坛一样每周进行一次就可以。

2.针对职业学校部分教师的问卷情况

主要是针对在职教师的调查。针对历史课程的设置问题,无论是专业课教师还是文化课教师,都有自己的看法。

(1)您认为学生的道德教育需要加强吗?(①需要②不需要)

(2)您认为历史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理解问题的能力吗?(①有②没有)

(3)那您认为职业学校有设置历史课教学的必要性吗?(①有②没有)

(4)通过您的教学实践,您认为职业学校的学生只有学好专业课就可以了吗?(①是②不是)

(5)您认为学习历史知识,对您所教学科有帮助吗?(①有②没有)

(6)针对中国传统的文化被歪曲甚至被认为地掠夺的现象,您认为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历史教育吗?(①有②没有)

(7)您认为职业学校应采取何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历史文化的教育最合适?(自由回答)

调查结果显示,80%以上的教师认为职业学校的学生重点学好专业课,其次掌握必要的文化基础知识以有利于学生自身的后续发展。80%以上的教师认为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情操要当作学校的头等大事来抓,并认为学习历史有利于推进学生的思想教育。而且认为,从当前的国内国际形式来看,更要注重保护我们固有的文化传统,要培养学生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约45%左右的教师认为职业学校可以设置历史课,在课程的设置及时间安排上,普遍认为:工科应少设或不设,文科应全设,甚至有些专业在课时上要多设。授课形式上,分小班和大班同时进行,并不局限于形式,提倡灵活办学。

二、中职学校历史教育缺失的原因分析

1.由中等职业学校的性质定位决定的

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中明确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这就决定了在中等职业学校要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强调专业学习的重要性,主要培养合格的技术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文化课要为专业课服务。

2. 学生对历史教育不够重视

中职学校的学生,主要来自应届初中毕业生,这些学生由于文化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学习成绩较差,基本上都对学校的学习抱着得过且过的态度,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上进心严重不足,缺乏前进的动力,学习动机很不明确。大多数学生根本就不考虑在学校学好知识会对他们以后的人生道路有多么重要的影响,只是想混个文凭,到毕业时能够比较顺利的找个工作。中职学校学生的这种认识问题的态度和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根本不愿意学习,更何况是历史学科的学习了。

3. 教科书编写较为落后

针对中等职业教育专用的历史课本是由教育部职业教育司2001年组织全国中等职业教科书编写组编著的。该教科书于2005年经过大修订,按通史体例以时间为序分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大块分别介绍中外历史概况。普高教科书有人教版、人民版、岳麓版等可选择,而中职学校历史教科书目前仅此一种。相比较而言中职学校历史教科书的可选择余地很少。中职历史教科书编者理念过于陈旧,书中除了史实的罗列就是历史结论的表述,过于学科化、专业化,知识偏旧、偏难,难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与普高教科书相比,不利于教师灵活地选择教学内容,同时给学生留下的空间也很少。正是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致使许多中职学校弃用职业教育司组织编写的这套教科书,直接选用普高的教科书来进行历史 教学。

4. 教师的教学理念落后

首先,在中职学校历史课的实际教学中,很多老师在有限的课时中为赶任务而对教材内容不加处理,照本宣科。其次,教学方法落后。中职学生学习基础差,对于许多史料连看都看不懂,更不用说去理解了。面对这样的情况,许多中职历史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单一的讲述法进行教学,且内容重点放于教材中史料的讲解上。这样一来学生面对枯燥无味的历史课本毫无学习兴趣。加上中职学生没有考试压力,历史课在他们眼中就沦为了“休闲课”。此外,中职学校历史学业评价方面存在问题,照搬普高常用的试卷测试法。每学期期中、期末两张试卷,考前划一下范围。这就使得学生们把历史课看成一门只要考前突击一下就能过的可有可无的课。有的学生甚至出于怕去背那些繁琐的历史知识而交白卷。学生、老师面对这样的成绩都毫无成就感。

因此,在中等职业学校不开设历史课程,不重视对学生的历史教育,这不仅仅是教育的问题,更是一个不能忽视的社会问题。对占高中阶段学生总数近一半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开展历史教育,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不容忽视。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下载于人民网。

[2]王晖:《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建设若干问题的探讨》,下载于日知网。

[3]丁秀霞《中职学校历史教育问题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历史文化课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课程建设;借鉴

张岂之先生在《大学生与传统文化》(1993年4月发表于《中华文化》)一文中指出:“现代化与传统文化是不可分割的……向我们国家的未来主人翁——大学生和青年们介绍中国传统文化,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这是我们教育者的责任。在他们的头脑里,传统文化的精粹积累得越多,他们的现代化眼光将会越加深邃,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将会越加强烈。”张先生说出了高校传统文化课程开设的意义所在。国际化背景下,国外先进大学在传统文化课程建设过程中,不断放开眼界寻求和借鉴他国先进经验与模式的同时,对本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也毫不懈怠,这对解决当前我国多数高校传统文化课程建设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提供了宝贵的可借鉴经验。

1专业课程与传统文化课程并行的课程设置方式

课程设置方式指针对一定学习目标对课程类型和门类的选定,并对时序和学时进行相应安排。因此,课程结构与课程内容成为评价课程设置方式的重要方面。参看国外发展成熟的院校,以哈佛大学为例,经多次尝试与探索,其在历次改革中不断完善并最终形成了当前“核心课程+专业课程+选修课程”的课程结构。作为哈佛课程设置方面独具特色的部分,其核心课程共包含外国文化、文学艺术、历史研究、道德推理、科学等七个学科领域。东南大学罗玉玲硕士的学位论文等研究资料的数据显示,哈佛核心课程中人文社科类多于80%,而从其课程内容分析发现,人文学科又以西方文化为重。由此课程设置方式不难看出其设置目的——既对学生进行特定的学术专业训练,又帮助学生在了解现存知识的基础上,学会探索、保存知识所需的不同手段及使用价值与使用方式,从而使其成为有文化、有良好思维习惯、能够发现与创新的人。在具体的通识教育课程设置过程中,日本大学教养部改组的做法值得借鉴。其将通识教育总目标分成与各院系和专业相结合的具体目标,由院系组织专业教师参与其中,同力制定出通识教育可实施的计划,这样既保证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融合,又可增强专业教师责任感。但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不能贪图面广而“概论化”,而是要形成特色经典核心课程,在核心课程体系里层层深入与细化。国内高校教育过程中虽提倡素质教育,却仍以专业为主,要改变传统文化课程缺失或虚设的现状,就要转变理念,在借鉴哈佛类院校先进经验基础上,依据我国素质教育的主要思想与目的,调整当前高校课程体系,将传承我国文化精髓的传统文化课程置于整个课程体系基础性课程的重要地位,使其发挥应有作用。

2重视本土文化课程

通过对哈佛大学核心课程中文学艺术领域三类课程的观察可发现,除少部分亚洲艺术研究课程外,大多内容是关于西方艺术和美国本土艺术发展的研究。全观其核心课程总体设置,五类人文领域中的课程内容绝大部分是对西方文化和美国本土文化的关注,充分体现了其对本土传统文化的重视,也正与其强调的学生要具有民族价值观的目标相一致。当今以人文教育为核心的通识教育理念和课程设置而在世界上独具特色的俄罗斯大学,强调通过人文教育培养学生思维,使其在深刻理解文化和文明历史进程的基础上,形成个人价值、尊严、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传统文化课程成为其人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将俄语和言语文化、祖国史两门课程作为大学生必修的通识课程,想要通过扎实语言基础的培养,引导大学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本国历史文化的发展、更新过程,增强学生爱国精神的同时,培养其思维与创造能力,由此足见其对本土文化的重视程度。反观我国当今大学生的语文素养,且不说对《论语》《孟子》内容不熟知,就连基本汉字书写能力也在电脑使用过程中日渐退化,更谈不上对祖国几千年来灿烂文化与文明的重视和传承。因此,国内高校对传统文化课程的重视程度亟待提升。

3传统文化与现展相结合,培养学生全球化思维

从总体分析国外哈佛类成熟院校核心课程或通识教育课程的设定,不难发现这些高等院校在此类基础课程设置内容上,涵盖面涉及世界多国、多民族、多区域的历史、文化、文明的发展历程,呈现出明显的多元化特点和国际化特色。正如学者尹建中提到哈佛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中的外国文化领域和历史研究领域方面的蒙古帝国研究、中国文化与变迁等课程设置原因时的分析:“‘开蒙古帝国研究’是因为蒙古人在历史上建立过横跨欧亚大陆的大帝国,尤其让当时的欧洲人惊讶,横跨欧亚大陆的帝国统治方法也令人感到兴趣;第二门课是有关中国文化的,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和光辉灿烂的历史篇章,加上现今中国的快速发展,这是美国人所不能忽略的;第三门课与日本相关……第四门课是有关回教世界的,回教人民与宗教的情节,以及回教地区人民的石油,均与美国国家利益紧密相关。这样分析,或许你已经明白美国人设计通识课程的深刻内涵与组织设计的良苦用心”①。这样,在课程设置兼容并包的基础上,他们又采用不同策略,使学生重视国际文化与本土文化之间的特殊关系,既有助于加深其对本土文化形成过程的认识和把握,在现代化进程中学以致用,又有助于其认识和了解他国文化,形成全球化大局意识和思维方式,成为具有独特判断能力和批判意识的世界与本国的认知者。

4互动性强的教学组织形式与隐性氛围的创建

传统文化课程的进行需要灵活的教学组织形式和良好文化氛围的创建来共同完成。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对学生获得知识、形成智力和提升人格的作用各不相同。不同于我国大部分高校传统文化课堂上的“一刀切”“填鸭式”“机械化”授课方式,国外成熟院校的教师授课方式灵活多样,演讲课、角色扮演、讨论课等授课方式极为常见。教师在课上强调学生的独立阅读和讨论能力,鼓励学生抓住机会独立发现问题并及时表达个人观点,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我国素质教育虽强调“还课堂于学生”,但大多停留于口号而未付诸实际行动。隐性学习氛围指在学校中除正规上课时间和必须完成的课程之外,学校与学生共同营造的良性循环的学习场合与学习风气。我国高校应在重视传统文化课程建设基础上,借鉴哈佛大学的宿舍功能开发的先进经验,将学校各区域的功能从“提供住宿、饮食等方面的建筑”这一单性价值中解放出来,营造传统文化学习的良好氛围,让学生在多元活跃的社区单元内,潜移默化地接受正能量影响,激发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郭海军,张旭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语文课程建设[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181-184.

[2]张燕.文化传承与知识探究——中国传统书院与西方现代大学高等研究院之比较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23):82-83.

[3]罗玉玲.国际化背景下我国高校传统文化课程建设的研究[D].江苏:东南大学,2008

历史文化课论文范文第9篇

一、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开设的背景和意义

(一)背景

从国际背景分析,经济全球化的持续发展,使得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区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实现了相互的交流,彼此之间的联系越发密切。而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凭借自身独有的价值和魅力,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1988年,全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齐聚一堂,指出“如果人类想要在21世纪活下去,就必须回顾2500年,吸收孔夫子的智慧”。从国内背景分析,早在1994年,原国家教委就发出了《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的通知》;2006年9月,正值国家十五规划期间,在文化发展规划的相关条款中,明确提出必须重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确保经典和技艺的顺利传承;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应该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认识,提取精华,去除糟粕,确保其能够更好地适应十大发展的需求,通过对中华文化的弘扬,建设精神家园。[1]

(二)意义

立足上述背景,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可以说是大势所趋,能够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将之发扬光大。中国传统文化经历了数千年的积淀,在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当前新的发展环境下,我们应该积极学习传统文化的精华,将适合现展的部分提取出来,融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也是汉语言教育的根基,这一点从日渐增多的孔子学院就可以看出,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作用,从中汲取智慧,更好地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中的地位

现阶段,普通高校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通常都是使得学生能够掌握系统性的汉语言文学知识以及相应的文艺理论素养,可以在高校、科研机构以及企业、事业单位从事汉语言文学的研究与教育工作。从这一点分析,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内容以及对于人才素养的要求基本都与中国传统文化存在非常密切的关联,事实上如果从广义层面分析,无论是中国的文艺理论还是汉语言文学本身,都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与其他专业相比,汉语言文学专业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应该更加重视。[2]从汉语言文学专业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分析,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能够保证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合理性和完整性,而传统文化本身的价值也需要依靠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传播,才能够充分体现出来。对我国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分析,发现中国传统文化属于专业必修课的范畴,一般每周1-2节课,连续开设一个学期或者一年,这也证明了现阶段汉语言文学专业中,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占据了足够重要的地位。[3]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重视教材建设

在五千年的持续积淀下,中国传统文化可谓博大精深,内涵丰富,高校在开设相关课程时,考虑课时安排以及学生的需求,并不可能面面俱到,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切实做好课程的教材建设,对教学的内容进行合理选择与把握。相关调查研究显示,当前高校在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中使用的教材类型繁多,质量也参差不齐,不过大体上可以将之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普及,通常都会从中国的历史分段或者地理概貌着手,就中国历史文明的发展进程进行分析,然后从中分离出不同的文化类型,如文学、艺术、宗教、建筑等进行详细分析。[4]在这一类教材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包括《中国传统文化通论》(朱耀廷)、《中国文化史》(吕思勉)、《中国文化要略》(程裕祯)以及《中国古代文化基础》(马友)等;第二类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剖析,包括文化的形成、发展和演进等,一般都会从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分析,依照历史的发展和朝代的更替,从先秦礼制、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以及清代朴学等进行讨论,沿时间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演变进行叙述,同时也从横向角度分析了社会变革以及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对于文化传承的影响,部分教材还针对西方文化的特点以及其与中国传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的异同进行了分析,从深度和广度上进行了拓展和延伸。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教材包括《中国传统文化十五讲》(龚鹏程)、《中国文化史略》(吴存浩)、《中国文化史》(李山)等。相比较其他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从中学时期开始就积累了一定的文史知识,而且从其专业选择可以看出,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较为浓厚的兴趣,至少不会是迫不得已的选择,在这种情况下,学生通常都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常规意义上的普及型教材并不能满足其对于传统文化的追求,从这个角度分析,应该优先选择第二类教材。

(二)丰富教学手段

高校教学面对的是具备成熟心智和较高认知水平的成年学生,教学的方式和手段自然不能与初中高中类同,而究竟应该选择怎样的教学模式,是现代高校教育中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5]在汉语言文化专业,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可以采用更加丰富的手段:1.互动教学应该将素质教育延伸到大学阶段,强化对于学生素质的培养,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先从宏观层面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演变进行分析,然后立足地方文化特色进行教学,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例如,可以鼓励来自相同地域的学生自主结合,形成学习小组,对自身家乡的文化进行搜集和整理,分析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差异,以论文的形式向教师和其他学生展示,这样不仅能够使得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在不同地域的表现,也可以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培养其团队协作精神。而通过小组的课堂论述,可以活跃课堂氛围,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策划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6]2.多媒体教学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教育教学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对多媒体及新媒介技术的应用,能够推动教育教学模式的转变,提升教学的效果。最近几年,中央电视台持续推出了一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节目,如《汉字英雄》《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等,而在百家讲坛中,通过各个专业教师的讲解,极大地拉近了传统文化与我们的距离,原本感觉高深莫测的《论语》经过于丹的讲解变得浅显易懂,易中天则告诉我们,具备厚重感的《三国》也可以充满趣味。高校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搜集相应的资料,以多媒体技术为支撑开展教学活动,从而创设出一个更加富有趣味性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实践教学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高校应该组织学生进行历史文化遗址的实地考察,通过就地取材来引导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学习,如西安的兵马俑、洛阳的隋唐遗址、北京的颐和园等。在组织相应的活动前,教师需要做好准备工作,充分了解历史文化遗址的内涵,确保在游览的过程中能够对相关知识进行讲解,将单纯的理论教学转化为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提升教学的效果。[7]

(三)完善师资队伍

所谓术业有专攻,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是异常丰富的,对于师资也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高校必须构建多元化师资队伍,由专业教师来教授相应的内容,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部分高校受自身客观条件的影响,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可以将内容相近的传统文化构筑成一个统一的模块,由擅长相应内容的教师进行统领和讲授,适当降低教学工作对于师资的要求。同时,高校应该加强教师队伍的培养,尤其是如果选择了之前提到的第二类教材,则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更加丰富的知识储备和更加广博的知识,在熟悉教材的同时,还必须利用课余时间,阅读相关的书籍,如《中国文化通史》《中国学术史》等,拓宽视野,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来提升教学的效果。[8]

四、结语

总而言之,中国传统文化在高校汉语言专业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加快教材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完善师资队伍,能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促进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持续提高。

参考文献:

[1]张玉蓉.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研究[J].现代交际,2016(13):158-159.

[2]李聪健.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浅谈[J].文学教育:中,2016(5):100.

[3]吴晓辉.论开放大学汉语言专业如何有效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J].现代职业教育,2016(16):44-46.

[4]王焕玲.应用型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古代汉语课程实践教学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15):157-158.

[5]宋扬.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和对策研究[J].才智,2015(1):85.

[6]梁必彪.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探索[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3(11):118-120.

[7]邓伟.简析中学汉语言文学教学之探索[J].信息化建设,2015(8):254.

[8]江勇.通识教育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的理念与策略[J].现代职业教育,2017(4):128.

历史文化课论文范文第10篇

一、中国传统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相融合的可能性

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以老子道德文化为本体,以儒家、庄子、墨子的思想为主体等多元文化融通和谐包容的实体系,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如“仁者爱人”“民为邦本”“和而不同”“知行合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大同”等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学中,有利于丰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加深其文内涵。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包括历史、经济、政治、伦理、军事、外交等文化内涵,它的教学目标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我们每个人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在不同程度地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思想政治教学正是基于这样一个文化大前提展开的,所以也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源性支撑。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有很多相通、相契合的地方,如“物极必反”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唇亡齿寒”与马克思主义联系的观点,“躬行践履”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大同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理论等,正是由于二者之间在哲学基础上的相通性,才使融合成为可能。

二、当前思想政治教学的困境

高职院校大多在就业目标的驱动下,重视学生专业课的学习,将培养重点放在了学生岗位技能方面,还没有认识到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在就业和综合竞争力中的重要作用,也没有认识到在思想政治课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学生在就业压力下更看重专业课的学习和实践锻炼,却忽视了传统文化和思想政治课在提高自身素质中所起的作用。此外,高职院校很少专门开设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特点的传统文化课程,更没有相应的课程教材和教学体系。

三、中国传统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学融合的现实路径

(一)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中的历史遗迹、先进科技、传统节日、英雄人物事迹是思想政治教学宝贵的素材,教师要将这些教材引入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分析、辨别传统文化中的精华、糟粕,用唯物史观看待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增强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解和把握。

(二)在思想政治实践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强调理论学习,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更要将所学理论内化为学生良好的思想认知和道德素质,并外化在学生的行为中,从而最终达到思想政治教学的知行统一。要达到这样的效果,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需要在思政教学中引导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书籍的阅读,使学生增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这是思想政治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的前提和基础。二是指导学生撰写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小论文。教师要密切联系社会热点问题,拟定和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论文题目,让学生思考、探究,撰写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小论文,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进而使学生产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培养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三是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历史遗迹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后让学生撰写小论文,增强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通过参与读、写、看,学生将书本上僵死的理论转化为了鲜活的认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由感性认识上升为了理性认识,从而内化为了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外化为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开发、构建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课相融合的课程体系

构建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课相融合的课程体系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对中国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以及课程的重要性、必要性、可行性进行分析;其次,要对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课程的相关性和契合性进行分析;最后,将融合后的课程体系与高职院校学生特点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的融合,不能仅仅当成是一门课程来看待,其内容更应渗透在课堂之外,这就需要个人、教师、学校乃至整个社会的共同参与,只要多方共同努力,为高职学生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氛围,不断增强高职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就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上一篇:初中古诗文教学论文范文 下一篇:美学研究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