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范文

时间:2023-02-24 22:03:59

历史文化

历史文化范文第1篇

一、开发目的

1.适应高考,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近几年,无论是全国历史高考试题,还是本省高考历史试题,都十分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察。试题坚持能力立意,注重考查考生运用学科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关注考生的学科素养和发展潜力;试题体现开放性与探究性,考查考生参与社会实际生活能力,以及在探究和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高考考试内容选择、试题形式设计和答题要求确定上,既体现学科特点,又反映时代特征,关注社会热点、生产发展和科技进步,关注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试题提供了大量课外材料,有的是匪夷所思,有的是天马行空。学生平时温书迎考中,若只是抱着课本,埋头苦读,死记硬背,是适应不了这些新变化。

2.培养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开设“历史文化探究”校本课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校本课程内容的选择,还要充分了解和反映学生的实际,重视学生参与,注意学生的反馈信息,从中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3.与时俱进,积极参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改革。《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置,体现多样性、多视角、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地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可见,开设历史校本课程,是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是大势所趋。

二、校本案例:《福州三坊七巷》

根据校本课程开发目的,“历史文化探究”初选十个课题作为校本课程内容。包括:《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十二生肖与干支纪年》、《旗袍与中山装》、《北洋水师的覆灭》、《红军长征的故事》、《抗美援朝战争》、《中印边界冲突》、《美国对中国的包围》、《我们共同家园――福鼎》等,现以《福州三坊七巷》课题为例,谈谈校本课程的开发。

1.课程目标:

(1)了解福州三坊七巷的历史概况、坊巷名人,认识近代以来福建爱国志士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2)通过探究林觉民《与妻书》,通过为“福卅l三坊七巷”写一篇导游词,了解福州三坊七巷的过去和现在;(3)通过学习坊巷名人的爱国事迹,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培养民族自豪感。

2.课时安排:一课时

3.课程内容:

(1)三坊七巷

三坊七巷地处福州市中心,东临八一七北路,西靠通湖路,北接杨桥路,南达吉庇巷、光禄坊,占地约40公顷现有古民居268幢。是南后街两旁从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条坊巷的概称。 “三坊”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是:杨桥巷、郎官巷、安民巷、黄巷、塔巷、宫巷、吉庇巷。“三坊七巷”形成于闽王王审知时代。在首届“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区评选”中,我国目前在都市中心保留的规模最大、最完整的明清古建筑街区――福州市“三坊七巷”,以高票获选“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区”。

(2)坊巷名人

近代以后的重要历史事件,如虎门销烟、洋务运动、、、“一二・九”运动、卢沟桥事变等等,都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关节点。从三坊七巷中走出的人物都在这些事件中扮演了时代的推手角色。如:“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中国“船政之父”沈葆桢,“近代陆军之父”曾宗彦,人称“世纪老人”的冰心,“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林旭,“五四”运动引发者林长民,“一二・九”运动组织者陈矩孙,“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觉民,“近代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严复。

(3)琳觉民《与妻书》

“…--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够?司马青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语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悲啼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一封《与妻书》,海峡两岸不约而同地都将它收入中学课本。

3.问题探究:

(1)林觉民在《与妻书》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你对林觉民的行为有何看法?

(2)请你为“福州三坊七巷”写一篇导游词(不超过200字)。(提示:注意时间、地点、特点)

三、实践反思

1.更新课程理念,消除升学担心

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它的开发主体是教师。目前,高中历史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课程理念有待于更新和提高,对开发历史校本课程热情不高,担心影响考试成绩;缺乏课程专家的指导,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课程开发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缺乏浓厚的教研氛围,教师间协作精神不够:学校方面也重视不够,如没有提供必要课时等等。因此,学校要通过“请进来、走出去”方式,加强对校本课程培训,不断强化学校和教师的课程意识,提高学校领导和教师的课程开发技术,使之有课程改革的正确理念,有课程改革的愿望和动力,有开发校本课程所必要的知识、技术和能力,给教师足够的时间、空间和教育资源。为教师尽快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做好条件上的支持和准备。

2.校本课程要坚持“五个原则”

历史文化范文第2篇

从这种理念出发,对整合张家口地区的文化遗产,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进行了探讨。认为深入地区历史文化研究与广泛地历史文化知识传播,对充分展示乡土建筑的文化内涵、有效利用社会资源、提高河北乡土建筑保护的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地区历史文化;线性文化遗产;乡土建筑;河北;文化生态保护区;文化内涵

河北是文化遗产大省,拥有丰富的乡土建筑资源。河北现有历史文化名镇名村30个,其中部级历史文化名镇4个、历史文化名村6个,中国景观村落1个。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河北引人瞩目的热点之一是在张家口地区、邯郸地区、太行山区、大运河沿岸新发现多处古代遗址、古村落、古建筑。加强对地区历史文化的研究与传播,有益于推动河北乡土建筑的保护与利用,有益于促进新农村建设和河北省文化与经济建设。

乡土建筑是地区自然环境与地区历史共同的产物“,在人类学的视野中,村落景观就是村落文化的空间表现形式”,[1](P118)因此,保护乡土建筑要注重地区历史文化的研究。地区的历史文化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地区的历史、文化史,一部分是乡土民俗,即非物质文化遗产。无论是物质文化遗产,还是具有乡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地区历史的产物,都是地区文脉的载体。

一、从区域历史出发,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

(一)文化遗产保护新理念———线性文化遗产保护

线性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源自“文化线路”。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实施指南》定义文化线路为:“是一种陆地道路、水道或者混合类型的通道,其形态特征的定型和形成基于它自身具体的和历史的动态发展和功能演变;代表人们的迁徙和流动,代表一定时间内国家、地区内部或国家、地区之间人们的交往,代表多维度的商品、思想、知识和价值的互惠和不断的交流,并代表因此产生的文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交流与相互滋养,这些滋养长期以来通过物质和非物质遗产不断得到体现。”[2](P2)近年,“文化遗产保护的视野已经不再局限于单个文物点或者古建筑群、历史文化街区、村镇,而是扩大到空间范围更加广阔的‘大遗址’、‘文化线路’、‘文化遗产廊道’等。”[3]

“线性文化遗产”的保护,“强调空间、时间和文化因素,强调线状各个遗产节点共同构成的文化功能和价值以及至今对人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产生的影响”。[2](P2)这种保护理念更重视区域历史的发展、重视区域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正成为国际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关注的热点。

我国日益重视区域文化遗产的保护,在《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加强民族文化的保护,包括文化历史名城(镇、村)的保护及建立10个文化生态区。文化生态区是把具有共同历史文化背景的区域进行综合性、整体性保护,包括古村镇、古建筑、古代遗址等内容。

2007年以来,我国已经建立了闽南、徽州、青海热贡三个极具特色的部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对区域的物质遗产、非物质遗产实现“活态”保护。其保护区域与文化意义远远超过对一个个古村镇的保护。如此,能够更清晰地展现地域文化、表现出区域历史文化的厚重与丰富。

(二)建立张家口地区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思考

笔者认为,加强对历史文化的研究,建立河北的文化生态保护区或联合周边省份建立文化线路或文化廊道保护区,应该提上河北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日程。

河北张家口地区文化遗产丰富多样,部级文化名镇、名村集中。目前,张家口地区的怀来鸡鸣驿和蔚县的“古寨堡”群都已经驰名全国。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鸡鸣驿作为我国现存唯一的规模最大、最完整的驿站建筑群,是“十一五”期间河北省的重点保护项目。目前国家文物局、河北省及张家口地区共同投入资金5亿元,对鸡鸣驿进行抢救修复与整体保护。蔚县自古有“八百庄堡”之说,现存古寨堡将近400个。其中被列入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有:暖泉镇、代王城镇、南留庄村、上苏家村、北方城村五处。蔚县古寨堡与自然村落的形成和发展都有很大差异,从历史背景看,蔚县古寨堡“与边镇的历史变迁发生着紧密的联系”,“自明初至中期,由于边防局势的紧张,??乡村中开始大量修筑堡寨,而卫所制度的推行造成了州属民堡与卫属军堡交错分布的复杂格局。堡寨因具有鲜明的军事防御功能而不同于普通村落。但清代以来,随着边氛渐息,堡寨的军事色彩慢慢淡化,??”。[4](P2)寨堡文化与大多数自然村落不同,在我国乡土建筑中是十分特殊的一个类型,具有独立的文化意义。

从更宽阔的视野看,古寨堡的形成与变迁与明清两代与北部少数民族地区的战争及商贸政策分不开,与长城分不开。据学者勘察研究,长城沿线、九边重镇所属地区存留下来的古寨堡还有多处。尤其是明清的宣府镇(今宣化市)更是古建筑数目众多,如果把这些文化遗产的点联系起来,形成文化生态区,则可以展现出一幅雄浑、壮丽、丰富的历史画卷。“带状绵延的长城及其周边的附属建筑、城堡、关塞等,也属线性文化遗产。”[2](P2)沿长城的各类文化遗产可以作为文化线路或文化廊道进行研究与总体保护。从整体去认识蔚县地区的古寨堡、去阐释张家口地区的历史文化,必然使乡土建筑更富于文化魅力。

二、深入地区历史文化研究与传播,促进乡土建筑保护

(一)充分展示地区历史文化魅力

河北乡土建筑资源丰富,依据“保护为主、抢救第

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多数古村落都已纳入各级文化遗产保护的名录。但是,迄今河北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保护措施到位的很少,而一些极具文化价值与景观价值的古村镇尚无保护条件。从表面上看,目前制约河北乡土建筑保护的主要因素是资金的缺乏。但是探究现象背后的原因,我们不能否认,河北区域历史文化的研究与传播,还不能充分展示地区文化与乡土建筑的魅力,不足以使人们充分了解河北、了解河北古村镇深厚的文化蕴含。

从我国古村镇保护的实践看,在区域历史文化研究的基础上,广泛传播地区的历史文化,充分展示地区的文化魅力,对推动乡土建筑的保护与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周庄的保护与发展,虽然直接原因是一个特殊的机遇,即美国企业家哈默把知名画家陈逸飞的油画作品《双桥》作为礼物送给邓小平。新闻播出后,周庄蜚声海内外。

但是不能忽视,周庄虽然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但是周庄引人注目、令无数游人倾倒的深层原因,还在于古镇的小桥流水能让人联想到千古悠悠的江南文化。江南文人才子的轶事、咏唱山水的瑰丽诗篇,让所有江浙的古村镇都受到现代人的向往和青睐。徽州文化本来底蕴深厚,这里的山水养育了许多学者、政治家、富贾巨商,这里的歙砚、徽墨、宣纸更是传统文化的代表。当黟县的宏村、西递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时,几乎所有的徽州古村落都引来关注的目光。从文化传播的角度看,数千年中,江南与徽州历史文化的积累和传播的强势,是其他地区难以相比的。地方文化是“一种文化,是一群人共有的生活方式,是全部多多少少定型化了的习得性的行为模式凭借语言和模仿代代相传。”[5](P12)每一个古村镇都有自己独特之处,但是每一个古村镇都是地区文化的载体,体现出地区的历史与文化的深厚内涵。因此,地区历史文化的传播,必然有益于充分展示乡土建筑的文化内涵,提升乡土建筑整体的文化价值,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历史文化研究与传播,能够为河北乡土建筑所体现的文化提供更广阔的背景。在大众文化时代,历史文化的传播可以通过多种大众易接受的形式与媒体实现。河北的古村镇没有江南的许多古村镇幸运,古人没有为这片土地留下无数脍炙人口的诗章。但是,并不是这里没有文化,而是发掘与研究不够。清华大学博士罗德胤的著作《蔚县古堡》,使蔚县古寨堡名闻天下。孙犁的《荷花淀》和电影《小兵张嘎》,让白洋淀无人不知。对于“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古村镇,不仅应该关注村落本身的乡土文化,更要把其放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中去研究。通过研究历史、传播历史文化,让更多的人认识燕赵大地的历史,认识这里的乡土建筑,进一步推动乡土建筑保护。

(二)有效利用社会资源保护乡土建筑

2009年9月,第二届乡土建筑文化抢救与保护研讨会在浙江建德举行,会议了《新叶宣言》,倡导全社会都来关注正在日渐消失的乡土建筑,加强对乡村古建筑和地方文化的保护。我国虽然在乡土建筑保护方面已经取得有目共睹的成就,但是还有许多极富文化价值的古村镇由于得不到应有的保护,正在日益消失。因此,吸引、引导社会各方面关注乡土建筑的保护,并积极参与古村镇的保护,是十分必要的。

成功保护乡土建筑,古村落旅游发展态势好的省份和地区的经验证明,他们首先把研究、传播地区的历史文化和乡土建筑作为文化使命。以安徽省来说,徽州文化历史悠久,积淀深厚,但是安徽人并不是仅仅把古村落精美的石牌坊、马头墙高低错落的深宅大院作为发展旅游的资源。安徽的有关部门、大学、专家学者,甚至有文化的村民,都倾心研究徽州的历史、徽州的老房子、徽州砖雕和木雕、厅堂的对联文化等等。在徽州的许多村落,都可以见到本村人写的介绍古村落的书,以及他们制作的以古村落或徽州文化为题材的工艺品、书画作品。几乎所有安徽人都在热心传播徽州文化。通过文化的展示,吸引了艺术家、企业家到徽州,积极投入到各个乡镇的乡土建筑保护工作中。其次,安徽省、市、县政府及文保部门,不仅出台了一系列关于保护乡土建筑的政策,引导、鼓励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保护古村镇、古建筑;还积极招商引资,与国内外相关方面建立合作关系,支持古村镇的保护与旅游开发。安徽省还通过修建高等级的公路网,为古村镇旅游、传播徽州的文化提供便利条件。如此使那些自身不具备保护条件的古村镇获得较好的保护与发展。2008年,安徽省旅游总收超过700亿元,其中“古迹旅游”是一大亮点。2009年12月,由安徽省文化厅、黄山市文化局、绩溪县文化广播电视局共同完成的“徽州文化生态保护的创新与实践”项目,以其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和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获得文化部第三届创新奖特等奖。安徽省以徽州文化的魅力,吸引国内外各界人士关注、参与徽州古村镇保护。

从安徽乡土建筑保护的经验看,加强地区历史文化的研究,传播地区文化,对吸引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参与乡土建筑的保护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河北历史文化,传播河北历史文化,不仅有益于吸引省内外各界参与乡土建筑保护工作,而且是河北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三、借鉴乌镇经验,提高河北乡土建筑保护水平

提高乡土建筑的保护水平,需要对传统文化的充分尊重,对乡土文化的深入理解,还需要不断吸收先进的保护理念,并根据自身的条件进行创新。但是,所有的保护理念都是通过保护措施体现出来,如哲学家所言,“理解的语言性是效果历史意识的具体化”。[5](P502)古村镇保护的精品,应如著名学者程方平所说:传统文化的保护,既要注重形的保护,也要关注神的弥漫。[6]这种“神的弥漫”,就是古村镇的一屋、一桥、一草一木共同呈现的审美意境,意境是文化的体现,文化是要通过科学的保护规划和严谨、细致的保护措施实现的。

河北的中国文化名镇、名村要做出精品,为其他古村镇的保护,探索出适合河北古村保护与持续发展之路。乌镇有不少经验可资借鉴。新晨

(一)乌镇的保护经验

1999年,浙江省桐乡市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的精神:“把保护优秀的乡土建筑等文化遗产作为城镇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开始把保护乌镇作为全市发展的战略重点,筹资实施古镇第一期保护工程。由于严格遵循了“修旧如旧”的方针,2002年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3年获联合国颁发的“2003年亚太地区遗产保护杰出成就奖”;2004年,乌镇被国家建设部、文物局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乌镇保护的成功,被称为“乌镇模式”。乌镇的保护是在桐乡市政府的直接参与下,以高投入、高回报的方式进行的。“乌镇模式”也许不适合所有的古村落,但是乌镇的成功经验和创新精神对如何提高古村镇的保护水平具有启示作用。

1.在古镇保护的方针上,从一开始就确定了整体保护的原则,走的是精品路线。从长远考虑、从可持续发展出发,把保护古镇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由三部分共同构成,即遗迹保护工程、文化保护工程、环境保护工程。

2.从环境治理入手,首创古镇内三线下埋,实现卫生间、各种公共设施的现代化改造,清理了全部河道的淤泥。此举是使古镇恢复水乡“旧貌”的基础。

3.在“修旧如旧”、“以现其真”方面做得十分认真、细致。“不仅要让乌镇的建筑面貌回复到100年前的模样,而且要把如今的乌镇内与旧乌镇的历史风貌相违背的东西拿出来,其中包括人的生存状态、行为方式、社会环境等内容。”[7](P26)虽然在一些建筑内部进行了现代化改造,但是为了“如故”,所有空调的外机,都用木栅格包起来,与传统深栗色木结构建筑融为一体。一系列保护措施,让乌镇恢复了昔日枕水人家的风貌,一派古色古香。

4.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展示古建筑保护融为一体。走过乌镇,临街的作坊里传统的织机织着乌镇的条纹布、染坊里晾着一匹匹染就的蓝印花布;商店里传统的柜台上摆放的是当地产的丝棉、雨伞、扇子......沿河廊下,一家家小店做的姑嫂饼、定胜糕等各种乡土小吃散发着淡淡的甜香,使古镇更富于韵致与生气。

5.展示古镇积淀的数千年的历史文化,并把乌镇放到江南文化的大背景中。考古发现,乌镇的历史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古镇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始于春秋。走在古镇青石铺成的街道上,昭明太子读书处、唐代古银杏、宋代修真观、茅盾故居、立志书院......,令人感受到一脉相承的文化蕴涵;百床馆、风俗馆、木雕馆、钱币馆......展示了更为广阔的江南地区的民俗、民风。

乌镇的保护呈现了古雅江南的意境,是精致的、深入的。走过乌镇,就像走进了历史长廊。乌镇的精致还表现一切旅游服务设施和服务方面。

今天,乌镇成为桐乡市的金名片,带动了整个桐乡市经济与文化的发展。

(二)提高河北乡土建筑保护水平

国务院及相关部门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法规,使乡土建筑的保护进入有法可依、有矩可循的新时期。根据河北保护现状,要提高乡土建筑保护的整体水平,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十分重要。

1.政府的主导作用。政府及相关部门出台有关古村镇、古建筑的保护政策,对推动乡土建筑的保护起到关键作用。因为古村镇、古建筑的保护涉及土地、产权等复杂问题,切实做好保护工作,不仅是样子问题,还与居民利益、主体投资方利益关系密切。组织保护方面的相关人员、包括村镇主要干部参观学习,以开阔眼界,传播先进保护理念,提高他们对保护乡土建筑的认识,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2.专家学者的指导作用。科学保护、利用乡土建筑,专家、学者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成功实施保护的古村镇,其规划工作主要由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著名高校的城市规划及建筑方面的专家承担,地方相关部门的专家、艺术家在实施中参与指导。在旅游开发中,还需要营销策划专家的指导。

3.乡土建筑保护的普及工作。对古村镇居民普及保护乡土建筑的政策和知识,提高他们的保护意识。由相关部门把政府的相关政策文件、及保护乡土建筑的要求印制成册,发放给古村落居民,以使古村镇居民自觉、主动保护文化遗产。

4.重视地区历史文化的研究与村镇文化研究的结合。相关部门根据乡土建筑保护规划,组织专家、学者进行重点课题研究。并鼓励地区的历史文化研究与传播。

历史文化范文第3篇

如何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是一地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而找寻其突破口又是其重中之重。从影响幅度、发展潜力、关联广泛出发,非传媒内容莫属。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传媒内容开发就是用文字、音乐、语言、图像等手段生产音像、影视、图书等作品,再现有形与无形的风景名胜、历史文化、习俗风情、音乐舞蹈、地方戏曲等。这种开发一方面可以使文化更尽善尽美,永久保存。另一方面,也是尤为重要的是,当历史文化资源进行了传媒内容的开发,它常常成为“展示一个地区形象和品牌的窗口。人们对某个地区的了解和认识,往往是从该地区的文化特色、文化名人开始的”,不仅如此,它也能成为推动其他文化产业的开发,如旅游业、艺术表演业等。一支风靡全国的歌曲,正是郑绪岚在1983年春节晚会上的《太阳岛上》引发了的对哈尔滨一个一片原始的江滩,一片蛮荒的野地的太阳岛名声鹊起;一首传之久远的诗同,正是张继的《枫桥夜泊》使苏州一个荒村小寺寒山寺、江南小桥枫桥成为千秋名胜;一部上座的大片,正是张艺谋的《大红灯笼高高挂》的拍摄,使乔家大院名闻遐迩;也正是1982年电影《少林寺》的轰动一时,才把深山名刹少林寺和少林功夫推向世界;一部万人空巷的电视剧,正是以《大长今》为代表的韩剧直接带动了产业链下游的旅游业发展,并间接带动了餐饮业、商贸零售业、美容业、时装业,甚至膳食和医药产品等相互关联产业的“韩流”热潮;一个备受瞩目的节目,正是2006年春节联欢晚会上获得了观众最喜爱的节目歌舞类一等奖的皮影舞蹈《俏夕阳》,使广大民众对皮影艺术增添了或多或少的认识,而且推动这种艺术形态的商业开发。这种事例,不胜枚举。新晨

同时,在如今日益同质化的传媒竞争中,在传媒营收渠道单一的现状下,如何开发内容资源,如何开拓盈利路径成为构筑传媒业竞争优势和持续发展的重要策略,“越是民族的就越是国际的”,西方的传媒跨国公司也在经营中得出必须“全球化思考,本土化运作”的结论。开发本土的历史文化资源打造独特的传媒内容,不但能在品牌攀附、传播影响、优质客户开发、主营业务延伸上都占得先机,而且有可能通过开发。建立传媒产业链,引发盈利的乘数效应。这样,不仅能凸显其的特色,打造核心竞争力,而且能开发新的盈收渠道和盈利模式。总之,历史文化资源的传媒内容开发不但会实现传媒内容的开拓,获得新的盈利渠道,而且会成为推动一地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主要助力。

历史文化资源的传媒内容开发可以从以下开发的思路中得到启示:

文化历史资源的影视内容的开发

从立体的、系统的角度,历史文化资源中具有的文化可分为二个层面:物质层、思想制度层、文化心理层,影视剧页是多种文化要素的综合体。因此,文化历史资源可以为影视剧综合利用。成功的影视剧能使文化历史资源实现效益最大化。

其一可在新的创意之下,将历史文化资源用影视的方式呈现出来。如1999年Hollywood安布林娱乐公司从网上获得了中国云南禄丰的侏罗纪恐龙化石,以及轰动世界的河南西峡恐龙蛋的资料和图像,受到极大启发,摄制出科幻巨片《侏罗纪公同》,获得巨大的社会反响和商业利润,上演31个星期后国内票房收入达3.4亿美元而海外票房更达破记录的5.3亿美元。又如,数年来,传媒界投入巨资,陆续将《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古典文学名著拍摄成电视连续剧和电影等,获得成功,深受观众好评,不少国家向我国购买版权,不仅获得丰厚的经济效益,而且向全世界介绍宣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由楚雄州和深圳市联合摄制的41集大型人文风情丛片《火之舞——告诉你一个楚雄》,用电视这种科技手段抢救和开发了民族文化,以百科全书式的大展示以及与国际影视接轨的艺术手法,举起了文化传承的火炬,展示了一个地区的民族文化景观,将“博物馆”办到了电视荧屏上。它在我国宣传文化界引起强烈反响,也是利用科技力提升历史文化资源的一个成功的尝试。

其二是利用电视的影响力度大,受众数量多、启动成本低、传播速度快的特点,依托电视平台成功把历史文化资源与市场开发结合起来。例如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就是以《论语》、《庄子》为资源,借助《论语心得》、《庄子心得》这些大众化的解读为策略,不仅创造出令人羡慕的收视率,获得很好的广告效应,打响栏目品牌。又如南京在文化历史资源的旅游业开发时,积极把文化历史资源开发与电视业内容的开发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历史文化资源与电视业密不可分的资源共享、互利共赢模式,可算做另一种方式。如南京市旅游局与南京市电视合开办了全市第一个电视专题旅游栏目“边走边唱”;与南京电视台新闻中心联合在南京早新闻中开播《南京旅游频道》。

文化历史资源的出版内容开发

尽管当前大多数地区对于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还主要停留在旅游业和工艺品生产方面,但人们已经意识到,出版内容对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远比旅游和艺术表演广阔,它使千里之外的人们直观、形象、真实地了解客体,可以表达较深刻的思想和体验。所以对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出版内容开发可以延长其开发的产业链,增加其附加值。

其一,图书出版内容。文史哲名著、文物、民俗图册、画册、字帖等图书,常常是图书市场的“长销书”,销量稳定、持久。毋庸置疑,这是一种历史文化资源图书出版内容开发是可以考虑的路子。但更难能可贵的、更值得推崇的是蔡志忠运用自己的创意和绘画技艺的结合对中国古代先哲思想的开发。

孔子、孟子、庄子、佛陀以及中国古代的许多哲学家,是古代文明留给今天的一笔灿烂财富。它们大多以文字印刷在纸张上,流传了千百年。由于内容艰深博大,而且古代人的书面语言和今天人所采用的语言也发生了极大的差异,所以现代社会中只有少数人可以直接阅读。20世纪80年代,中国台湾漫画家蔡志忠采用现代漫画的形式,创造性地解释了古代孔子、孟子、庄子等思想家的思想,让今人与古代哲人在精神上对话。他把中国古代绘画的朴实大方与现代漫画的浪漫调侃结合起来,用现代人都能理解的绘画语言,深入浅出,幽默风趣地表达了古代东方哲人的深刻思想蔡志忠的漫画作品使当代年轻人能避开艰深隐晦的文字,在轻松愉悦中了解中国古老文化。他的漫画集以19种不同文字出版,至1999年底总销售量达3400万册,被称为亚洲艺术家中最富有和最成功的漫画家之一。

其二,音像出版内容。文化历史资源的音像出版内容开发,市场广阔。音像制品《中华泰山》、《云南风光》、《纳西族古乐》、红色经典《红太阳》、黄梅戏《女驸马》、《天仙配》、小提琴协奏曲《梁祝》、钢琴协奏曲《黄河》等均受到不同层面消费者的欢迎。

不仅可以单项开发,也可以成系列推出。如华风气象影视集团公司制作的10集文化系列片《徽州》,其以人性化的视角,第一次真实而诗化地再现了徽州美丽的山水和精细雅致的人文景观,全方位地诠释了这方华夏名区的村落、民居、祠堂、牌坊、老桥、书院、戏曲、绘画、医学、工艺、商帮、市井民俗、人文思想等,这些富有特定生命意味的精神符号,这些极具感染力的视觉形象,不仅呈现了中国传统社会尤其是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一斑,展现了古徽州人的生活方式和伦理准则,同时还揭示了这些文化遗存背后蕴涵的内在文化精神,2004年2月27日至3月7日在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走遍中国》播出后,获得了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被称为“笑话王国”的山西万荣县,在政府的支持下,敛力于开发万荣笑话音像内容产品的案例尤为突出,值得借鉴。如县委宣传部、广播电视局联合录制的万荣笑话光髓,选用本县笑话大王柴振刚、王克勤、解孟虎等人担当演员,选择县内农家院落、打麦场或田野为外景地进行拍摄,地方特色浓,笑料百出,十分畅销。相声大师侯耀文主讲万荣笑话的专辑,倾倒全国亿万观众,”2001年其笑话产品“销售额高达500万元,获利325万元。”

文化历史资源的新媒体内容开发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日益走进千家万户,文化历史资源的新媒体开发不但为文化历史资源提供了新的展示平台,而且能实现其新的价值。例如,南京市将南京的文化历史资源搬上网络,创建了金陵旅游网等网络宣传平台。2007年,“网上游南京”网络虚拟旅游平台也通过了专家评审。

不但历史文化资源的网上开已成气候,游戏开发更是火爆,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西游记》衍生的网络游戏就有《大话西游》、《梦幻西游》、《快乐西游》等多款主流游戏,受到了市场的追捧。

历史文化范文第4篇

【关键词】翻译 马克・吐温 The Californian’s Tale 吴 周瘦鹃 晚清

一、引言

R克・吐温的短篇小说作品,其写作风格,语言特色,作品主题以及不同时期的作品都显示了其在创作中用幽默讽刺的语言,合理巧妙的情节来建构深刻的主题寓意,以揭示资本主义的现实和政治环境。短篇小说The Californian’s Tale,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和深刻的主题思想进入了翻译家的视野。不同时期的翻译作品无论在译本的选择还是在翻译风格上都体现出各自独特的表现形式。晚清时期由于翻译活动的独特性逐渐进入了学者的研究领域。晚清时期是翻译文学的初起。晚清经历了军事、外交诸方面的一系列失败之后,一些人开始考虑吸收外来文化的问题。文艺方面的译作是从林纾开始的。而在翻译小说初起时,“政治小说”非常流行。随着时间的推移,翻译文学主要分为两个流派:一是以古文译法进行译述,以林纾最为出名,另一种是白话译书,此类翻译方法的特点主要是将原文的内容,用白话口语,以章回小说的形式进行翻译。吴和周瘦鹃两位译者对马克・吐温短篇小说The Californian’s Tale,的翻译明显体现了白话文的风格。

本文选取晚清时期翻译家吴和周瘦鹃两位译者的翻译作品进行对比,不仅仅局限于翻译作品的语言特色和译作风格,作者还将进一步探讨翻译活动背后的历史文化影响。

二、历史文化影响下翻译文本的语言风格

晚清时期的文学翻译规范可大致概括为译意的翻译策略,归化的语言与表现形式。对小说的翻译规范体现在白话短篇,文言长篇,以及文言长篇章回体的奇特组合。然而,随着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兴起,白话不可逆转的取代文言而成为翻译的主流动态。本文中吴和周瘦鹃两位译者在语言风格上都极大地体现了晚清时期以白话文为主流的语言风格,两位译者对翻译原文的归化程度可谓贯穿全文。这种白话的翻译风格完全改变了原文的行文风格,这不禁引起人们的思考:这种不忠于原文的翻译是否得体?对原文的传播是否存在影响?使译文读者会不会对马克・吐温的写作风格产生误解?关于晚清时期翻译风格的评价主要包含两种观点:一是指责晚清译者不忠于原著语言与情节,另一种是肯定性评价。钱钟书先生曾在《林纾的翻译》一文中谈到 “偶尔翻开一本林译小说,出于意外,它居然还有些吸引力……发现许多值得重读,尽管漏译误译随处都是。”“也恰恰是这部分‘讹’能起到一些抗腐作用。”两个观点各有依据,前者基于传统的翻译规范,而后者眼界较为宽泛,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翻译观,把翻译局限于文本的研究框架下,而是将翻译活动置于其所处的历史与文化环境下。

吴和周瘦鹃对马克・吐温这部短篇小说的文言风格极大地顺应了当时社会背景下的文化潮流。虽然两者对原文语言风格的不忠实可能会导师读者对原著作者的误解,但并没有因此阻碍了翻译过程中译者想要传达的文化和意识形态,相比于仅对原文语言风格的忠实,这种思想的传播更为重要。

三、历史文化影响下译作文本的选择

吴和周瘦鹃两位译者分别选择对马克・吐温的短篇小说The Californian’s Tale为译作对象,是否只是简单的对外文小说的翻译还是有其深刻的特殊用意呢?作者为什么单单挑选了马克・吐温的这篇小说而非其它作品呢?首先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马克・吐温在中国的译介情况。

回顾中国的翻译发展历程,马克・吐温的作品在中国翻译领域,不同时期存在不同的特点。这些差异与各个时期历史文化的影响密切相关。翻译活动的影响力不仅仅存在于对外文作品的传播,更在于它背后对文化思想的影响。马克・吐温在中国的翻译开始于20世纪初期,以1905年严通在《志学报》上发表的由其所译的讽刺性小说《俄黄独语》为开端,该小说具有反封建,拥护社会主义的倾向。而由吴所译的《山家奇遇》则批判了美国社会对“淘金热”的狂热追求。那么为什么当时吴会选择翻译《山家奇遇》呢?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当时中国所处的历史文化背景。晚清时期,反封建,反资产阶级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人们抨击封建制度的禁锢,资产阶级的贪婪与罪恶。除此之外,美国狂热的“淘金”潮流吸引了一大批的人流涌向美国,其中不乏大多数的中国人。人们渴望发财,渴望金钱,渴望奢靡的生活,这无不透露着资本主义的贪婪与腐朽,为了迎合当时的思想潮流,有力的抨击资本主义丑陋的嘴脸,《山家奇遇》应时而生,这部悲情又带有讽刺色彩的短篇小说让我们看到了美国“淘金梦”的破碎,深刻批判了资本主义的罪恶。另外,不容我们忽略的还有一点,就是当时美国实施的排华法案,深刻打击了我们民族的自尊心,美国的这种歧视态度让国民为之愤慨。《山家奇遇》中美国“淘金梦”的破碎强有力的抨击了美国政府。由此,从以上两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吴《山家奇遇》的翻译并不是偶然为之,而是由其所处时代的影响而刻意为之。除此之外,我们还应注意到吴翻译的《山家奇遇》是以日本译者抱一庵主人对马克・吐温原著的日译版本为原型翻译的。那么吴为什么会选取日文译作进行翻译呢?这背后存在什么样的历史文化背景影响呢?

四、《山家奇遇》――吴与日本文学的关系

对马克・吐温短篇小说The Californian’s Tale,按字面意思我们可译为“加利福尼亚故事”,而对晚清时期译者吴和周瘦鹃来说他们分别译为《山家奇遇》和《妻》。仅一个标题的翻译就存在如此大的差异,其翻译的语言策略值得学者的思考。本小节着重对吴的翻译进行深入分析,有关周瘦鹃的版本笔者将在下一小节着重介绍。

经研究可得知吴《山家奇遇》的翻译是从日本学者抱一庵主人的日译版本转译而来,而非直接英文原著。《山家奇遇》这一标题也是直接从日版译文《山家の恋》直接按字面意思翻译而成的。对照英文原文,可以发现吴的译本与原文内容上存在着些许的出入,甚是是误译和漏译。那么这些误译和漏译究竟是吴故意为之还是由于日版译文翻译的缺陷造成的呢?为什么吴要选择日文译作进行翻译呢?这不得不提吴与日本文学的关系。

吴的翻译与日本明治时期的《太阳》杂志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联系,对吴的解读不能停留在译作本身,只有回到原译本所在的日本脉络和历史语境下,才能从整体上认知到吴翻译的文学活动和思想。吴在晚清时期的翻译活动中,涉及到的作家有七国之多,但是值得思考的是他译的作品都是从日文转译而来。《山家奇遇》便是其中一篇。日本明治时期的《太阳》杂志受当时日本历史文化的影响,收集了丰富的文学作品。在晚清这一特殊时期,由于国内引进外国文学的局限和当时“西学”的热潮,《太阳》杂志为吴的译作选择提供了丰富的来源。日文译作的作品反应的意识形态又与当时中国的情景存在相符的特征,因此吴通过对日文译作的转译,具有独特的社会意义。

正是由于转译的原因,对于吴译文和英文原作之间出现的差异,我们 不能简单得归结于吴的改译,错译和漏译,而因把译文置于日文译本背景下。虽然晚清时期存在“创造性的改译”之风,但对于吴转译的特殊性,应该有区别的对待。

五、《妻》与“哀情巨子”――周瘦鹃

一个译作《山家奇遇》,一个译作《妻》,单从题目来看,很难让人把两篇译作联系在一起。让我们首先来探讨一下周的翻译手法。晚清时期,小说翻译逐渐进入翻译领域。其中周瘦鹃的译作多以短篇小说为主。除了其特有的翻译手法,使得他的译作颇受欢迎之外,他在对标题的处理上也可谓煞费苦心。乔澄澈(2012)曾总结分类周瘦鹃对短篇小说标题翻译的四种策略:1)戏仿中国传统小说;2)直译策略;3)意译策略;4)标题表明小说的结局。其中《妻》这篇文章我们可以把它归入意译策略这一层。意译策略的使用让周瘦鹃有很大程度的自由。意译的选择不仅能够使得读者较容易明白文章的主要内容,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显现译者的态度观点。马克・吐温的短篇小说The Californian’s Tale讲述的是一位深爱妻子的丈夫因妻子的离世而变得精神恍惚的故事。故事的背景是在加利福尼亚“淘金梦”时期。周瘦鹃直接将原文标题意译为《妻》简单明了,直接突出文章描述的重点――离世的妻子,通读文章悲剧的故事,返回到标题《妻》,不免使人感觉到一股哀情之意,而这又恰与周瘦鹃“哀情巨子”的形象相符,可以说《妻》的翻译是成功的。那么周瘦鹃又为何选择马克・吐温的这篇小说呢?

清末民初时期出现了一个承袭中国古代小说传统的通俗文学流派,由清末民初言情小说发展而来,即鸳鸯蝴蝶派。形式上,他们以长篇章回体小说为特色,而短篇最可读的首推传奇故事,也即他们仍然承袭古代白话小说的传统。周瘦鹃则是鸳鸯蝴蝶派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阅读周的译文《妻》,不难发现他的翻译风格与鸳鸯蝴蝶派的吻合――古代白话小说,短篇传奇,言情。马克・吐温的此短篇小说一改往日的幽默风格,描写了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其中行文构造布满传奇神秘色彩,这一独特的创作风格刚好符合具有哀情巨子之称的周瘦鹃的风格,一个《妻》把原文的悲剧色彩再现在读者面前,切合读者对他的特有期待。语言风格上不仅顺应了当时的社会潮流也顺应了鸳鸯蝴蝶派自身的特点。马克・吐温 的这篇悲情短篇小说在内容和形式上都顺应了周瘦鹃的风格,因此周以本篇文章做为译作的选择并不足为奇。

六、清末民初马克・吐温作品在译介的地位与影响

民国时期是马克・吐温在中国翻译的滥觞期。对马克・吐温作品的认识人们普遍认为是政治性的,幽默性的,讽刺性的。人们鲜有从诗学的角度来剖析鉴赏他的作品。晚清时期译者吴和周瘦鹃的译作《山家奇遇》和《妻》是以马克・吐温短篇小说The Californian’s Tale为原型进行翻译的。两位译者翻译都以白话文为基础,归化翻译的策略符合当时读者的需求,同时也较好的促进了文章的传播。其中周瘦鹃的《妻》看似表达凄美的爱情故事,映衬周瘦鹃“哀情巨子”的形象,实则背后译文的选择存在复杂的历史文化影响。

长期以来人们把马克・吐温的作品定位于充满幽默讽刺性的政治小说,因此在特殊的历史时期人们偏爱运用马克・吐温的小说来表达对社会黑暗现实和制度的批判。吴和周瘦鹃对马克・吐温作品的翻译可以说是一种政治批判作用。当时由于对美排华法案的愤怒,反美浪潮的影响,以及对资本主义制度下社会黑暗的讽刺与批判,两位译者抓住美国狂热“淘金梦”的破碎,借由马克・吐温这篇看似悲情实则具有批判意味的短篇小说,有力的抨击了美国的歧视,资本主义制度下社会的黑暗,贪婪,以及“淘金梦”带来的浮躁和迷失。周瘦鹃的《妻》笔者认为较之吴的《山家奇遇》更胜一筹,译者不仅仅保留了原文的悲彩,照应了自己“哀情巨子”的形象,为读者刻画出了一个悲剧凄惨的爱情故事,满足了读者的期待,同时悲剧的产生有力的抨击了美国“淘金梦”的狂热,使读者在情感上达到共鸣,在悲剧故事的隐藏下间接有效的迎合了当时反美的思潮,把翻译中的政治无意识体现的淋漓尽致。

清末民初对马克・吐温作品的政治阐释,加之当时的社会意识影响,吴和周瘦鹃顺应历史背景,改译马克・吐温的语言风格,使用归化的白话译法,迎合读者需求和时代背景,通过译作传递思想。此时的作品并不是为了介绍外来作家,而是思想的传递,因此两位译者的白话译风在当时并无不当之处。

七、总结

翻译不仅仅是不同语言之间的转换,翻译活动涉及到复杂的文化背景和意识形态的干扰。它同时是不同文化思想交流的途径。本文作者将研究重点放置在晚清时期的翻译,以吴和周瘦鹃对马克・吐温短篇小说The Californian’s Tale的翻译为例,探讨了翻译背后的历史文化影响。吴和周瘦鹃独特的白话译法――这种明显的归化译法不是随意为之,其所处的时代大背景对此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此外,翻g活动中的政治无意识也在两位译者的作品中体现出来,只不过对这些现像的分析都离不开翻译活动背后所在的时代背景。历史文化对翻译的影响值得翻译界学者们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崔琦.吴的翻译活动与日本《太阳》杂志[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91-97.

[2]胡翠娥.文学翻译与文化参与[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3]李德超,邓静.近代翻译文学史上不该遗忘的角落――鸳鸯蝴蝶派作家的翻译活动及影响[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1): 123-127.

[4]刘小刚.意识形态与翻译研究[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 (11):1-5.

[5]廖七一.晚清文学翻译语言的“变格”[J].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2):65-68.

[6]乔澄澈.周瘦鹃短篇小说标题翻译策略[J].语文建设,2012 (22).

[7]裘禾敏.晚清翻译小说的误读、误译与创造性误译考辨[J].外国语,2010(4):64-72.

[8]钱钟书.林纾的翻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9]唐婕.意识形态操纵下的马克・吐温作品译介史[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2):74-77.

[10]王东风.一只看不见的手――论意识形态对翻译实践的操纵[J].中国翻译,2003(24):16-23.

[11]吴.《山家奇遇》――日本抱一庵主人《山家の恋》重译[M].中国商务印书馆.

[12]杨金才,于雷.中国百年来马克・吐温研究的考察与评析[J].南京社会科学,2011(8):132-144.

[13]于雷.民国时期马克・吐温在中国的文学旅行[J].美与时代(下),2010(8):54-56.

历史文化范文第5篇

到白沙,很多都是为了来看一眼壁画。

白沙壁画仿似白沙的封面一般存在于玉龙雪山脚下的这个古镇上。

除了壁画,这里还有被称为“音乐活化石”的白沙细乐,如今享誉世界的纳西古乐也正是据此创作而成。

白沙壁画、白沙细乐和白沙古镇一样,都有着悠久的历史。白沙古镇是丽江纳西文化的发源地,而壁画和细乐则自然地成为了白沙两个最负盛名的文化代表。

白沙明代壁画为部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史料记载,以大宝积宫为代表的丽江壁画,是在明初至清历时期的300多年的时间里陆续绘制完成的。壁画融汉、藏、纳西文化为一体,众教合一,展示了藏传佛教和儒、道等的生活故事。白沙壁画对各种宗教文化和艺术流派兼收并蓄,独树一帜。壁画中所涉及的题材比较广泛,有对当时自然风光的描绘,也有对宗教人物的细致刻画,这些都或隐或现地表现了当时的世俗生活风貌,对后人了解那个时期的社会文化是一个很好的参考。

白沙壁画体现的是白沙绘画方面的历史,那么白沙细乐,则从音乐的角度展示了白沙更加深厚的艺术根基。丽江人称之为“崩石细哩”的音乐,那是一种安静的声音,拂去了太多喧哗。同丽江洞经音乐一并作为纳西古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民间音乐中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古典音乐,被称为“音乐活化石”。关于它的起源,有两种说法,或是元人遗音,或创自民间,且不论哪种说法正确,白沙细乐真实地响彻在白沙的古街上,也同样为纳西古乐的发展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很多音乐史家对“白沙细乐”这套组曲进行了研究,认为它是我国屈指可数的几部大型古典管弦乐之一,为歌、舞、乐相结合而成的套曲,其旋律与“和声”的独特是全国仅见的。白沙细乐相传有12个调,现在虽没有能完整流传下来,但仍有大部分保留着,并且在白沙民间广泛演奏。

历史文化范文第6篇

《北京历史文化研究》使历史所同仁在集中力量研究重大学术课题的同时,又能有一个发表自己学术观点的窗口。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历史文化范文第7篇

市委十一届五次全会提出“文化立市”,是审时度势、把握大势,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出发而作出的战略选择,根本目的在于全面提升文化建设水平,将文化的力量熔铸到蓬莱发展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为深入推进这项工作,要求由市政协牵头成立历史文化研究会,组织专门力量,分专题对蓬莱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深入研究和挖掘。经过精心筹备,今天历史文化研究会正式成立了。在此,我谨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历史文化研究会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蓬莱有2100多年的建城历史,文化积淀深厚、资源丰富。历史文化资源,是一笔珍贵的财富,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和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同时也代表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形象和品位。开展历史文化研究工作,就是为了进一步挖掘和丰富历史文化内涵,使我市的优秀历史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这不仅功在当代,更是利在千秋。下面,我讲三个问题。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开展历史文化研究工作的重大意义

近年来,我们围绕打造“人间仙境、和平圣城”的城市品牌,坚持以人为本,重视做好城市的功能开发,不断拓展城市空间,打造发展平台,实现城市发展由“量”的扩张到“质”的提升,城市居住、旅游、教育科技、生态、产业承载等功能不断增强,为实现赶超发展奠定了基础。但随着发展的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在城市化加速推进的过程中,文化也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城市现代化不仅意味着具备完善的基础设施、良好的生态环境,更要求拥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应该看到,在全球“文化制胜”的大趋势下,现代城市的竞争,实质上是文化的竞争。文化是维系现代城市生存发展、挑战国际竞争的生命力所在。因此,今后一个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是否具有自己的特色,是否具有吸引人才、技术、资本的独特性,也就是是否具有自己的独特文化。总的来说,文化对一个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从经济价值看,文化及文化力是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当经济发展到更少地依赖于制造业而更多地依赖于知识的时候,文化的经济价值就开始凸现,这集中反映在两点:一是文化在旅游业上的关键性作用。通常吸引游客首次到一个城市的主要原因就是这个地方的独特文化。可以说,旅游是依靠文化而活的,这就是文化在旅游业中的作用。二是文化作为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增长,其经济效益显而易见。在欧美国家,从事文化活动的就业者占全部就业人数的1.5--3.5%。在文化中心如英国的伦敦和美国的纽约,超过20万人在文化部门工作,占城市就业人口的5%。

第二,从社会价值看,文化是促进市民提高自身素质、建设文明城市的内部原动力。文化是推动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动力。没有文化的积累,人类社会是不可能上升到文明社会的。今后人类社会要不断向现代化方向发展,仍然要靠文化力的推动,这是普遍规律。譬如深圳,它是中国改革开放后发展起来的新兴城市。短短20多年,由一个偏远的边陲小镇建设成了一个社会繁荣、经济发达、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大都市,其成功就得益于独特的城市文化的构建。加强城市文化建设,有利于城市居民自身素质的提高和发展,有利于广大市民文明习惯的形成,有利于社会文明风气的巩固,有利于文明城市的建设,有利于塑造美好的城市形象,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从生态效益看,文化对城市生态环境有深刻的影响。生态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城市生态环境是高度人文化的生态环境。现代人在“自然之主”意识的驱使下,错误地把城市化进程独立于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之外去加以考虑、规划和设计,结果导致了一系列具有时代特征的城市病: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污染,蓝天、绿地、碧水逐渐被蚕食,城市和大自然日渐背离,城市人长期承受着心理压迫和精神桎梏感。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文化观念跟不上城市发展的需要。人们对城市和生态环境的理解往往只停留在物质层面上,而对文化观念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缺乏足够的认识,因而忽视城市文化建设。蓬莱作为人间仙境,既要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更要有独特的文化氛围。而且我们的生态建设要围绕城市文化来进行。只有树立这种意识和观念,我们的生态建设才能上档次。

二、明确任务,立足特色,全力打造文化强市

历史文化研究是一个新课题,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文化是灵魂,是一个城市生存的基础和人民生活的精神支柱。一个城市是否具有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其文化资源、文化氛围和文化发展水平来衡量。我们提出“文化立市”战略,目的就是要把蓬莱建成文化硬件设施一流、文化事业欣欣向荣、文化产业比较发达、文化市场繁荣有序、文化品牌远近闻名、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文化经济发展壮大、文化品位不断提升的城市。

(一)深度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展现城市魅力。历史文化资源是一个城市文化品位的重要表现,是一个城市文化个性的生动体现,也是一个城市成为文化名城的一种最独特的文化优势。像世界文化名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是欧洲文艺复兴中心,曾经产生过但丁、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一大批世界名人,它是一个完全靠历史文化资源而名扬世界的城市。一个城市,要提高影响力,凝聚人气,打响几个文化品牌是突破口,有了知名文化品牌,这个城市的文化品位一下就提升了。当前,蓬莱要打响自己的文化品牌,最重要是深入、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底蕴。我市有2100多年的历史,长期以来形成了以神仙文化、精武文化、港口文化、海洋文化、渔家文化等为主体的文化体系,这是我们的宝贵资源和财富,是值得我们为之自豪的。如古代北方最大的港口城市、古代道教最兴盛的地区和全真派的发源地、东方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东方神仙文化的发源地、中国古代海上海防军事要塞、中国北方妈祖文化传播中心、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源地等。要充分挖掘这些能够体现蓬莱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文化资源,把它们打造成集旅游、经贸、文化于一体的、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

(二)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促进城市经济。文化产业,主要包括文化娱乐产业、影视及音像制品业、新闻出版业、文化旅游业以及一些与文化相关的美食、美容、时装、休闲、美术品产业等等。文化产业作为“朝阳产业”,既可以有力地促进经济发展,也可以极大地提高一个城市的文化品位。美国文化名城洛杉矶,靠“迪斯尼乐园”和“好莱坞城”,形成了惊人的影视及音像制品业和文化旅游业。现在,法国、英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许多城市,都将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我国的一些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地,也将文化产业列入国民经济优先发展的重点。文化产业作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综合实力的组成要素和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深圳市作为一个新兴城市,他们充分认识到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提出了“文化立市”的战略,大力挖掘短短历史中形成的城市精神,并把这种精神深深渗透到文化发展的各个层面,推动文化产业做大做强,以文化引领新一轮发展。我市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理所应当在发展文化产业中大显身手,有所作为。

(三)提高城市文化水平,塑造城市精神。城市精神是城市的精神支柱,也是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蓬莱的“城市精神”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能够弘扬蓬莱的文化底蕴与人文精神。上次会议我们提出蓬莱塑造城市精神必须突出亲和力、创新力和凝聚力“三个力”。要达到这个要求,必须大力发展城市文化。一是要培育具有现代素质的市民。这是城市文化建设的关键。市民是城市的主体,是城市社会文明的创造者和体现者,也是城市文化的载体。城市市民的素质如何,直接决定着一个城市的形象。没有现代素质的市民,现代化城市由谁来规划?由谁来建设?由谁来巩固和发展?一个充满小农意识和市井习气、封闭保守的城市,是无法成为一个现代化城市的。只有让广大市民不断增强城市意识、开放意识、法制意识和现代生活环境意识,才能促进一个城市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和精神风貌,这个城市才具有文化城市的内涵。二是要积极推进企业文化建设。随着我市工业经济的蓬勃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企业工人和外来人口的数量占全市人口总数的比例也越来越大。要把蓬莱打造成“文化城市”,全力推进

企业文化建设应成为我市文化建设的重点不容置疑。我们欣喜看到,不少企业非常重视自身的企业文化建设,出版企业特刊、企业员工报纸,经常性的开展有益企业员工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等。通过这些措施,既增加了企业的凝聚力,给员工们营造一种家的氛围,又扩大了企业的影响。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创设有利企业文化建设的环境,出台一系列鼓励企业文化发展的措施,鼓励企业进一步推动自身文化发展。三是要积极引进著名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或艺术团体。教育是文化的基础,科技是文化的精华,艺术团体是文化的结晶。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将这三者作为衡量一个城市文化水平高低的关键性指标。特别是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一些由移民发展起来的现代化国家,更加重视教育和科技。像美国的波士顿,之所以能成为文化名城,靠的就是这三者。因此,要进一步整合现有的教育、科技、文化资源,全力加快已引进的几所高校的建设,在此基础上,再引进一批国内外著名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或艺术团体,尽快提高文化档次。

三、强化责任,分工协作,认真开展历史文化研究工作

历史文化研究工作,是一项艰苦的工作,同时也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希望大家能够以认真负责的态度,以强烈的主人翁意识,不断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认真做好历史文化研究工作,将我市的历史文化发扬光大,不断展现蓬莱璀璨夺目的历史文化和特有的魅力,让“人间仙境、和平圣城”焕发出更加迷人的风采。

一是要尊重历史。历史文化研究工作的内容纷繁复杂,琳琅满目,包含了历史文化遗产、文物古迹、文化典籍、历史文化名人、民俗文化、自然人文文化、革命文化等诸多方面。开展历史文化研究工作,要坚持“尊重历史、去伪存真”的原则,力求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同时,在立足古今历史事实、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要开拓创新,也就是要做到“扬弃”。对待历史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先进的历史文化要不惜力量加以保护、挖掘与利用,让其重现生机,为发展增辉。

二是要古为今用。开展历史文化研究是为了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因此,我们开展历史文化研究工作,要坚持“古为今用”原则,如,我市是最早的东方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如果把这一文化研究和挖掘好,就可以进一步拉近蓬莱与日、韩之间的联系,“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就能够扩大对日、韩招商引资工作,为蓬莱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三是要搞好规划。开展历史文化研究,不能盲目地进行,要做好长远规划和阶段性计划,本着服务一定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有重点、有针对性地选择研究题目,采取专职人员和业余人员相结合的方法,卓有成效地开展研究工作。对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可用会刊或者专辑的形式印刷成册,向社会广泛发放,使历史文化研究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形成全民支持、参与的强大合力。

四是要凝聚力量。搞好历史文化研究,要善于调动各方面的力量。一是要与文化、教育等部门搞好联动,及时沟通情况,交流研究成果,达到资源共享。二是要吸引企业积极参与。目前,我市一些企业家对挖掘蓬莱的历史文化也很感兴趣,要鼓励、支持他们兴办文化项目,尤其是历史文化恢复、挖掘项目。三是要注意加强与国内外有关研究机构、知名专家、学者的交流与合作,多争取他们的支持与帮助。

历史文化范文第8篇

关键词:传承 文化遗产 保护和利用 文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1-0389-02

文化是城市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体现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显著标志,是城市精神面貌的综合反映。城市文化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是时间和实践的积淀,是生生不息的发展过程。一个城市的文化建设不可能割断历史,也不可能脱离时代,必须继承和发扬历史留下的文化遗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城市建设的新要求,结合大众文化生活的新需要,加以继承、发展和创新。“保持和发展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大力弘扬民族精神,积极吸取世界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实现文化的与时俱进,是关系广大发展中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1]。在文化建设的战略导向下,大小城市在各自的发展规划中都把城市文化建设的发展目标和内容纳入其中,而最能被接受、认可的,莫过于一个城市独具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它是彰显城市特色、城市文化、城市品牌的基础。依托丰厚的城市文化遗产底蕴,科学地挖掘、保护和利用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切实加强城市文化建设的一条显而易见的捷径和抓手,这也将是当前和今后城市文化建设与发展的有效切入点和显著走向。

一、淮安文化遗产的特质与“运河之都”的内涵

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文化遗产是城市历史文化的支点,区域个性化文化的根本所在。淮安是国务院公布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有“南船北马,九省通衢”的美誉。

淮安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通邗沟,为大运河最早的河段之一。隋朝大运河全线贯通,淮安作为“江船达扬州入淮,汴船自清口达河阴”的中转站,地位重要,商旅辐辏,城市繁荣。元代以后,淮安的交通枢纽地位进一步凸显。明清时期,确立以内河为主的漕粮运输制度,设立统管全国漕运的理漕长官,驻节淮安府。据光绪《淮安府志.漕运》记载:凡湖广、江西、浙江、江南之粮艘,衔尾而至山阳,经漕督盘查,以次出运河。漕政通乎七省,而山阳实咽喉要地也。负责督运的漕运总兵官驻节于此,与漕运总督并称文、武二院。明朝在淮安建立全国规模最大的漕船制造厂,在清江浦建有规模宏大的漕粮转搬仓“淮安常盈仓”,刑部派有专官驻淮,称漕运理刑刑部。清代漕、河管理机构分设,河道总督初设山东济宁,康熙十六年,始迁于淮安清江浦。

明清的淮安,已成为当时大运河沿线的漕运指挥中心、河道治理中心、漕船制造中心、粮食储备中心、淮北食盐集散中心。淮安古城“俨如省会”,繁华的商业经济、发达的交通、集聚的文化中心,日益彰显出“运河之都”这一璀璨明珠丰富多样、个性鲜明的内函,构画出“运河之都”城市文化的亮丽景观和历史年轮。

“运河之都”淮安有近千处历史文化遗存,故居、明祖陵、淮安府衙、苏皖边区政府旧址和洪湖大堤5处文化遗存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19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有141处,国有馆藏珍贵文物近2000件。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京杭大运河保护范围的有16处文化遗存,有:漕运总督署遗址、古末口遗址、河下古镇、楚州西北运河东岸石堤、裴荫森故居、淮安钞关遗址、清江大闸、丰济仓、清晏园、清江浦楼、清真寺、码头三闸、乾隆阅河诗碑、御制重修惠济祠碑、古清口、竹络坝。非遗传承项目众多,有:淮海戏、淮剧(西路淮剧的代表)、十番锣鼓、渔鼓舞、清淮调、马头舞、补缸担、蛋雕、撕纸画等,其中,淮海戏、淮剧(西路淮剧的代表)、十番锣鼓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人故居中有:一代伟人故居、大军事家韩信故居、《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故居、京剧“通天教主”王瑶卿故居、京剧麒派艺术创始人周信芳故居等。与大运河有关的遗迹有:清江大闸与码头“三闸”遗址、清江督造船厂和淮安常盈仓遗址、潜运总督署与河道总督署遗址、古末口与古清口遗址、淮安钞关遗址、陈潘二公祠、清江浦楼、西坝盐商遗迹、杨庄正泰浴室、河下古镇、码头古镇等。

2006年5月,“运河之都”全国学术研讨会在淮安市召开。同年,淮安市委、市政府将“运河之都”列为淮安五大城市名片之一。2008年中国大运河第四届文化节上,中国古都学会授予淮安市“运河之都”铜牌。

二、挖掘开发文化遗产资源,夯实城市文化建设基础

对于城市文化建设来说,个性和特点就是资源,就是优势。越是个性化的,越具有典型性。每个地域、每个城市因历史、地理、政治、经济、宗教、民风和民俗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都会产生区域特征的文化表现形式,留下宝贵的物质的或非物质的文化遗产,形成别具个性、明显区域特色的文化烙印。

追溯城市文化根源,无不把基础奠定在一个城市文化遗产资源的挖掘上,保护和开发利用城市文化遗产资源,在独有的文化遗产和美学积淀的基石上打造具有纵深感和立体感的城市文化品牌。

近年来,淮安市对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和开发工作极其重视。在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启动《淮安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工程》,全面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市、县区分别成立文物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文物普查工作队和工作组;漕运博物馆于2007年12月正式兴建;完成陈潘二公祠移址复建工程;面向全国广泛征集数千条大运河楹联馆的橄联;淮安名人馆正式对外开放;完成淮安府用房及仪门、润州会馆、岔河石桥、淮安钞关南段、洪泽左家楼、清江大闸等十多个维修保护工程。同时,地下文物抢救有序开展,先后完成夹河明清墓群、范家港遗址、翔宇花园唐代古墓葬、金城桥明代墓葬、南阳汉墓、营东清代诰命夫人墓葬等的发掘和保护。在全市范围内,由点到面,文物保护、维修和抢救性保护维修工程有序_展。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2003年淮安淮扬菜美食文化节举办首届“民间艺术节”,整理出许多具有浓郁地方特色、飘曳出古朴淮海气息的民间传统特色文艺形式,如“十番锣鼓”,它是楚州区特有的民间艺术奇葩,源于官艇后传入民间,既有江南音乐的阴柔之美,又有北方音乐的粗犷和阳刚之气,是南北艺术融汇和重塑的产物。又如“打莲湘”原名莲响,又称咔拉机,相传于元朝时期,经过历代艺人的传承变革,形成不同的风格流派,可谓:梅开五福地,花绽七彩虹,乡韵曲之本,莲湘舞之魂。再如金湖的“闵桥秧歌”、“闵桥剪纸”、洪泽的“渔鼓舞”、楚州的“南闸民歌”等等。2008年就启动《淮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由政府组织实施对珍贵、濒危并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民间文学、传统戏剧、曲艺、音乐、舞蹈、美术、民间手工技艺、人生礼仪、民间信仰、民间知识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挖掘保护。全面普查、摸底,开展非遗项目整理、保护和申报工作,制定长远的保护工程总体规划,分阶段、有重点、逐步实施。传统节日期间,集中开展非遗项目的宣传、推介活动。市政府公布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如今“淮海戏”、“十番锣鼓”等,现已列入部级非遗名录。

有效加强城市文化建设,挖掘文化遗产,开发历史文化的精髓,依据现代社会的发展特点,运用新的观点,新的方法,打造具有代表性特色的文化品牌,并赋予时代的内涵,发挥其现代价值和意义。“韩信城”的开发利用、“里运河历史文化风貌带”的建设开发等等,都是继承于原有的生动鲜活、充满区域气息的文化遗产之神韵,发扬历史文化特色和精华,进行创新发展。

三、科学发展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切实加强城市文化建设

文化遗产保护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作指导。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对文化建设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文化遗产作为城市文化发展平台的基础支柱,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纵深认识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地位和作用,唤起全社的高度重视,切实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实现其在城市文化建设中自身的宝贵价值。

以人为本,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上,就是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地满足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把挖掘、保护、繁荣和发展文化遗产作为一项重要的文化工作。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方面,党的“十”更是提出人、社会与自然资源要持久协调发展的新思想。以可持续发展观念指导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从现实需要和长远需要出发,可最大限度地拓宽文化遗产的发展空间,发挥城市文化遗产的效能,为城市文化建设服务。

因此,城市文化建设不能舍弃区域历史、人类文化遗产,否则,城市文化便会成为无源之水、无基之厦。

四、依托丰厚的文化遗产底蕴,推进城市社会文化大发展

文化遗产保护作为城市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文化遗产本身就是城市社会发展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动力。文化遗产理应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相结合,形成地方特色文化产业,追求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文化事业,一部分是文化产业。群众文化工作属于文化事业范畴,但是,群众文化的发展,人民群众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人民群众文化消费需求的扩大和文化消费水平的提高,则会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和繁荣提供重要的支撑和动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但可以在群众文化建设上找到很好的结合点,而且可以形成良性互动”[2]。

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和城市特色文化产业在文化建设中既相互区分又相互依赖、相互补充。抓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公益性,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发展城市文化产业,让文化遗产的优势深入到旅游、餐饮、文化产业等多项城市社会事业中,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特色文化服务,使文化遗产成为城市文化建设的一股强大动力,真正为社会发展服务,为建设和谐、小康社会服务。

实践证明,淮安淮扬菜美食文化节、盱眙龙虾节、金湖荷花节等活动的举办、清江浦的开发利用、里运河历史文化风貌带的工程建设等等,对淮安市的招商引资,对整合资源、扩大就业、造就文化型主导产业推动全市经济发展,对塑造城市文化品牌、创建城市特色文化名片,都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无不体现出文化遗产的自身价值,为推进淮安“运河之都”城市文化建设服务,为淮安的社会文化大发展服务,达到文化遗产保护的预期目标和效能。

可见,文化遗产是当代人从祖先那里继承下来的重要资源,是城市文化建设的根基,是对城市文化内涵解释、归属和推证的重大支柱,它不可复制、不可再生。我们有责任守护好这一资源,最终归属于我们的子孙后代。文化遗产能否对社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能否得以全面发展,取决于文化遗产保护能否溶进文化建设的大环境中,能否社会化、能否调动起社会各方面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积极性。

总之,文化遗产保护要开疆拓土,从挖掘走向利用,从家门走向社会,从小环境走向大环境,科学整合宝贵的文化遗产资源,通过拓展文化遗产的空间,形成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常青、蓬勃发展的生态环境。依托“运河之都”丰厚的文化遗产底蕴,挖掘、保护、开发和利用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城市历史文化特质,科学发展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不断提升历史文化名城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以独具的文化遗产拓展城市文化建设,彰显文化名城,为人民群众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为社会文化大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文选第三卷》第400页

历史文化范文第9篇

关键词:城市化建设;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体制

1 城市化建设进程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

城市是一个结构功能比较齐全的生态系统,城市建设是伴随着科技与经济发展不断更新与发展的相关因子,它是一个人与自然相结合的有机整体,城市建设的过程不同于自然界自然演替的过程,城市建设加入了太多人的因素,所以在漫长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居民创造了大量珍贵的城市历史文化,现代化城市的建设应该立足于它的历史文化基础之上,中华民族有着上下5000年的悠久历史与灿烂的文化,我国大多数城市都具备宝贵的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然而某些城市建设项目时往往做了错误的取舍,以毁坏历史遗迹为代价的建设得不偿失。如何正确处理城市化建设与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是当务之急,也是每一个公民内心自发所应承担的一份责任。继承、保护和发展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是时代向我们发出的呐喊,其本身是推动城市化进程中的关键一环,是我们社会文明晋升的一个阶梯,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与现代文明发展的一个标志。

2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与城市建设的关系

2.1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是城市化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时间与岁月在城市里留下了痕迹,历朝历代的精髓就体现在历史文化遗产上,城市是一种历史文化的衍生与依托,是一种文化的沉淀与积累,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实际上就是在维持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文明发展的文化命脉。它不仅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高度概括,也是一个城市自身内涵高度提升的展现。城市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不仅是要建造高楼大厦,建设繁华的商业区,建设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建设高性能的社会服务设施,更重要的是建设良好的生态园林与城市文化、社会文明。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形式众多,保护文化遗产不是与城市现代化建设背道而驰,不是守旧,而是对我们祖辈先进的文化财富的继承与发展。而且这势必将会更好地宣扬一个城市,城市有其共性,而个性将会促使一个城市风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是对构建其个性的必要手段,是打造一个城市特色的内在推动力。舍弃一个城市原有的历史文化遗产去增加大量的城市现代化符号,无疑是本末倒置、得不偿失的。从这个角度讲,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为建设特色城市提供了一个内在基础。

2.2 城市化建设为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创造了更好的平台

科技进步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进而加快了城市化进程,随着社会文明的高度发展,城市之间的竞争势必将会由现代化城市符号的建设逐步向经济、生态、文化各方面的综合竞争,这也是城市化进程中科学合理的走向。科教兴国、文化兴城,文化发展是城市建设面向未来的一种战略决策,在国际上许多城市的文化发展战略做出特色的例子不胜枚举,比如英国的曼彻斯特作为老牌工业城市,由于工业对资源的长期利用及工业发展的衰落导致城市发展变得也极其缓慢,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在新世纪提出将其建设为创意文化之都的发展战略。根据城市发展文献的总结不难得出结论, 一般情况下,城市建设化进程的现代化程度越高,城市居民对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遗迹与历史文化的追溯越发重视,在一定程度上这是一种情感需求,是当地城市居民对城市的一种归属感,而这正是历史文化所形成的地方特色所提供的,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在一定程度上与城市建设具有一种相关性。从这一层次上讲, 城市化建设为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经济基础、发展条件和机遇。

3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管理

3.1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问题

目前,由于大规模的建设基础设施,构建新型城镇,旧城棚户区改造等加快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活动,导致全国各地的历史文化名城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城市规划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矛盾,城市要发展就也要先修路,由于部分路段通路在规划中需要通过一些历史遗迹,导致大量历史人文资源的破坏甚至丧失。究其本质原因,我们可以总结基本的4点:城市规划设计对未来的前瞻性不足;各保护部门体制不健全与管理的混乱;保护力度不足与部分部门监管缺失;施工方保护意识淡薄与利益驱动。

3.2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未来管理办法

历史文化范文第10篇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imes, people are becoming more concerned about the protection of culture. In terms of historic cultural towns and village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continu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ulture, protection planning is important. Only after understanding the connotation of the protection planning and positioning, can the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be implemented. Then, based on empirical analysis, the protection of historic cultural towns and villages planning is specifically discussed. The author hopes that this paper can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future protection planning.

关键词: 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规划

Key words: historic cultural towns and villages;protection;planning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03-0041-03

0 引言

截至2012年,全国自然村共计3207个,其中,很多村镇都拥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悠久的历史文化。目前,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数量还只是需要保护的历史文化村镇中的很小一部分,在未来,还需要对保护做好进一步的规划,才能够让保护进行到底,让历史文化村镇继续的发展下去。

1 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的内涵与定位

通过对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规划的分析来看,在具体的保护规划内容与编制的深度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异。有的村镇保护规划是从总体规划中划分出一个转向;有的村镇保护规划则是包含了历史文化遗产,同时也兼顾社会经济的发展规划;另外,也有的村镇保护规划只围绕旅游市场或者是历史建筑进行开发。所以,在实际的保护规划之前,需要对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规划的内涵与定位加以明确[1]。

在我国,城乡规划由总体规划、修建性规划以及控制性规划组成,其中,控制性详细规划是真正具备法律控制力的规划。但是,在现阶段的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之中,保护规划最缺乏的就是法律控制力。通过调研发现,很多历史文化村镇在拥有保护规划上,还拥有控制性的详细规划,同时还认为保护规划只需要进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而新建设行为则按照控制性的规划来开展。保护规划与建设规划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规划系统。当前的社会背景是片面的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但是其结果却很明显,在保护规划之中设想的对象是得不到最有效的保护的,新的建设行为却在持续的破坏历史文化村镇的空间,甚至还可能对保护对象的本身带来破坏,使得保护规划只能够成为一种摆设。

所以,在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工作中,应该定位在控制性的详细规划层面上进行保护规划的定位,同时还应该适当地增加保护性的控制指标,按照《城乡规划法》,一般的乡镇都需要进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不过村庄的规划应该更具针对性。不过,历史文化村镇需要特殊性的处理,为了确保顺利的实施保护规划,除开保护规划比爱你只之外,就不得在进行其余的详细控制规划,历史文化村落不必在实施村庄规划。虽然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包含了一般的控制性规划中的所有内容,但是强调更偏向于各类型的控制内容。

综上所述,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规划应当以保护为核心,确保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相互协调。它不仅提出了详细的控制规划要求,同时也提出了建设性的控制要求,其目标就是为了实现真正的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相互协调。

2 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规划的管理措施

2.1 法律法规

与历史文化存在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经历了一个相对长久的发展过程;从1982年的《文物保护法》到后面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办法》、《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到现阶段的《历史文化名城名村保护条例》的颁布实施,在后续阶段,各级政府部门也相继推出了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条例[2]。随着时间的发展,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也在逐渐的完备。

2.2 乡规民约

在近现代,历史文化村镇保护法律法规逐步完备,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乡规民约发挥了保护自然环境与历史文化遗产的关键性作用。并且,这一部分的乡规民约的奖惩措施非常具体,同时也拥有极强的操作性,对于历史文化村镇的文化遗产有着良好的保护。如,在2007年,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有过这样的规定,一旦在本辖区范围内造成了火灾,就需要按照120斤的猪肉、米酒、糯米和蔬菜来进行处罚,并且鸣锣一年,造成的损失还需要上报处理。

2.3 经济政策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无论是城市,还是边远的乡村,市场经济观念已经深入到人心。所以,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工作也应该发挥经济杠杆和经济规律的作用。同时,制定一些与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相关联的经济政策,往往就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4 中间组织

古代,我国的政权组织机构到县衙为止,县级以下的乡村主要是依靠乡绅阶层来治理。目前,国内的政权体系也是到乡镇政府为止,村庄事务主要是依靠村委会和村小组来组织。同样,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也需要中间组织来实施具体的保护规划。如,最近几年,部分民族村镇建立了生态博物馆,这些就需要中间组织机构的支持,这样才能够让生态博物馆建立更加顺畅,如中山市翠享村的孙中山故居纪念馆[3]。

3 适度开发下的广州小洲村保护发展规划

3.1 突显历史文化艺术特色,优先宏观规划,实施动态规划,落实规划方向

对于广州小洲村来说,水就是历史文化最好的载体,要懂得保护其原生态的水网格局,能够保护两岸与河涌的自然生态格局,并且以此建立出环状的通畅水网,这样才能满足河涌的水位要求。其中,最需要要突显与保护的是“街―河―屋”的特色风情,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天后宫、玉虚宫、大宗祠这三个标志性的建筑需要重点的保护,做好复原设计,确保能够恢复其原有的形制,保存其结构特色,提升制作工艺水平,并且,合理的利用旧材料,确保其原真性。同时,还要兼顾观光、旅游与休闲的需要,适当地引入经济开发。如,原本规划之中的停车场所能够提供的车位根本无法满足实际的需求。所以,增加新码头和停车场,恢复古码头,甚至是引入电瓶车、游船等环保型交通工具,就可以缓解这一问题,这样还可以增加输送、轮渡等多个产业[4]。总而言之,保护规划应该与城市规划管理无缝连接,这样才可以避免保护规划与城市规划出现脱节的现象,从而导致保护内容与措施无法真正落实,尤其是在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以及道路等用地方面的调整需要格外的注意。通过相应的调整,就可以将保护规划与城市规划管理之间存在的矛盾进一步缓解,实现不通过层次与要素的保护,这样不仅有利于城市规划管理实施,同时也能够促进保护规划的顺利开展。对于小洲村的保护规划分区见图1所示。

3.2 维护水乡品牌形象,严禁随意拆建

在广州小洲村内部,以古代的村内祠堂、门楼、庙宇、码头、古树、古井等为主,承载着小洲村独有的历史韵味。正是因为这样的水乡古风,吸引了众多慕名而来的游客,也让租住的艺术难以割舍。但是部分村民为了最求利益最大化,追求眼前的租金,不惜花钱大肆拆建。因为这是村民的个人行为,所以,在统一规划上,新建的楼房无法与水乡古风相互的协调,甚至就连色调都无法与景色相互的融合。但是很多村民却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一味地追求面积达、建设快、租金高,对于小洲村的整体品牌形象并不关注,忽视历史文化特色的存在。这样的刻意破坏,对于小洲村的局部空间形态造成了破坏,同时,对于品牌形象和整体的布局规划也造成影响,所以,必须要制止这样的行为,将生活区与混合区严格的区分开来,特别是规划好混合区与之中的河涌地带、广场地带、复合地带的建筑基调与建筑高度,做好河涌地带的重点修缮保护,达到美化水乡的目的(如图2)。其中,重点测绘、复原与保护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对村内的道路、公共建筑等进行调整,确保整体的布局结构和色调古朴视觉环境效果不守影响,否则,小洲村就会很快的失去历史风韵文化品牌,无法保持现代化城市之中的城中村。在这一方面,需要采取复原设计与分类保护的相互结合。

一直以来,文化组织关心的是当地居民社会生活中对历史建筑的再利用,这是因为历史建筑本身就是不可多得的地域文化的传承载体,也是全社会的共享资源。历史文化建筑的地域文化会涉及到社会、文化与经济等多个方面,但是开展规划设计就应该抓住其中的关键点。相对来说,小洲村的历史建筑,就应该根据范围来开展差异化保护,采取相应的修缮、保留、拆除以及整修等。如,根据“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对于“玉虚宫”和“大宗祠”等重点的历史建筑就可以进行古建筑的测绘与复原处理;在外观特征不改变的前提下,通过传统风貌的维修整治以及历史环境要素,进行重点范围之中一般历史建筑的整修、保留或者是拆除处理。

在50份游客面对面的问卷调查中得到结果如下:到过小洲村的游客80%喜欢小洲村的民族建筑,87%的游客喜欢岭南水乡形态,小洲村的古朴宁静的环境也吸引了72%的游客,也有43%的游客喜欢小洲村的文化艺术创意氛围,小洲村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也有53%的游客喜欢。所以,就调查结果显示,小洲村保护发展规划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4 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规划,应该根据实际的情况具体分析,要懂得规划与保护相互的结合,不能够一味地追求经济、美观,而需要考虑到在修缮、改造、拆除之后会是怎样的一副场景。所以,对于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规划,应该站在宏观规划的角度上,进行统一的思考与分析,才能够找准方向,针对实际情况做好保护规划,也只有这样才操作,才能够让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规划可持续的发展下去,在满足经济需求的同时,尽可能的保存更多的历史文化。

参考文献:

[1]罗瑜斌,肖大威.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规划技术流程的思考[J].华中建筑,2010(01):161-165.

[2]刘艳丽,陈芳,张金荃.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途径探讨――参与式社区规划途径的适用性[J].城市发展研究,2010(01):148-153.

[3]张艳玲.历史文化村镇评价体系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

上一篇:黄河文化范文 下一篇:西方文化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