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法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0 07:21:52

理论教育法论文

理论教育法论文范文第1篇

生命教育的核心是生命,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地理教师应该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培养学生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的意识,同时培养学生保护生命的技能。例如在学习《海陆变迁》时,联系中国实际,引导学生想象:发生地震时我们应该怎么办?首先,学生分组讨论地震发生时应该采取的措施;其次,各组交流讨论的结果;最后,我引导学生分析自己想到的措施,使学生明白哪些措施是可取的,哪些是不可取的;同时也使学生深刻理解地震发生时采取正确措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又如学习《中国的水资源》时,我是这样小结的:水是生命之源,但水又给人类带来了无穷的灾难,使无数人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因此,同学们尽量不要去河流、湖泊中游泳;珍惜自己的生命,珍惜自己的美好未来!课堂教学中的点点滴滴,培养了学生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的意识和观念,也培养了学生保护生命的技能和方法。

二、抓住有利时机,高度重视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

习惯决定态度,态度决定高度,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使一个人的事业、生活一帆风顺,芝麻开花——节节高。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地理教师应该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因此,上第一节课时,我就宣读了地理课的要求。在此后的地理课上,我不仅重视学生地理知识的掌握、地理思维能力和读图能力的培养,同时密切关注学生的行为表现,表扬表现良好的同学,而对表现比较差的同学进行惩戒教育,树立良好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课堂教学中,地理教师对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行表扬或惩戒,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为学生的未来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抓住有利时机,引导学生逐步树立崇高理想

理想是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前进的方向。培养学生形成崇高的理想,用崇高的理想引领学生成长成才,地理教师责无旁贷。在地理课上,我经常用张海迪等人的先进事迹,激励学生逐步形成不怕困难、迎难而上、奉献社会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理想;同时引用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迈,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将来奉献社会、报效祖国。课堂教学中,名人的先进事迹和名人名言,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为学生的未来保驾护航。

四、抓住有利时机,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读图能力

生命教育的手段是教育,实质还是教育,需要通过一定的教学形式实现其教育目的。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地理教师应该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读图能力。例如,在学习《西北地区》时,学生先了解了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地形概况:位于西北内陆,山脉众多;我见机提出问题“这样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对气候有什么影响呢?”学生回答:“位于西北内陆,又有山脉阻挡,海洋湿润气流难以到达,降水少,气候比较干旱;”接着我又提出问题“这样的气候对河流、植被有哪些影响?”学生回答:“由于降水少,河流、湖泊数量少、水量小;自东向西随着降水的减少,植被由草原演变为荒漠草原、荒漠;”最后我又提出问题:“这样的气候和河流特点对农业生产有什么影响呢?”学生回答“由于降水少,农业多分布在地表水相对丰富的地方,如山麓、塔里木河沿岸,发展绿洲农业”。

又如:在学习《青藏地区》时,引导学生按照上节课的学习,分析青藏地区海拔高对本地区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要素的影响。青藏高原地势高,可推出很多:一、可推出本地区气温低、多冰川,是亚洲众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二可推出本地区冬寒夏凉,无霜期短,所以热量条件差,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主要种植青稞,饲养牦牛等;三可推出本地区空气稀薄,日照充足,有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四可推出本地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由三、四可推出本地区种植的青稞、小麦等农作物穗大粒饱,单位面积产量高。课堂教学中,地理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地图层层推进的分析问题,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真正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课程理念,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

五、抓住有利时机,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

生命教育的手段是教育,实质还是教育,需要通过一定的教学形式实现其教育目的。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地理教师应该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课堂教学中的点点滴滴,引导学生懂得了礼貌待人的重要性,逐步学会了与人交往,也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六、抓住有利时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践性是地理课程的性质之一,因此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建议:一方面,立足校园开展地理实践活动;另一方面,提倡开展野外考察和社会调查,构建开放的地理课堂,使学生亲身体验地理知识产生的过程,增强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地理教师应该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构建开放的地理课堂,不仅可以使学生亲身体验探究地理知识的乐趣,还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生命教育的内涵是丰富多彩的,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挖掘、去实践。只有这样,生命教育之树才会长青,中国才会不断进步。

理论教育法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字:诊所法律教育;本土化;障碍

诊所式法学教育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有着悠久的历史。美国最早的法学教育就是诊所式,即学徒制,让未来的律师在执业律师的办公室“阅读法律”的学习方法。这种方法是从英国一种给有经验的执业律师做书记员的做法上发展而来的。但在法学院设立诊所则是在2O世纪6O年代才兴起于美国。所谓诊所式法学教育,就是通过法律诊所的教师指导学生参和法律实际应用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法律实际能力,促进学生对法律的深入理解,培养其法律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观念。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体制变革及其转轨变型,带来了中国社会各个领域的革命性变化和发展,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亦不例外并已具有深厚的现实基础。作为一种舶来的新型教育模式,诊所法律教育在我国的法学教育中还处于边缘地带,“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国法学教育怎样界定诊所法律教育在中国法学教育中的应有地位,并将其正式纳之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呢,即完成“本土化”过程,这是我国现行法学教育不得不面对和思索的新问题。

一、诊所法律教育本土化的法理基础

一项没有理论支撑的制度是人治社会的产物,势必经不起实践的考验而走向消亡,法律发展的整个过程已清楚地证实了这一点。当今社会是法治社会,制度的出台首先要经得起理论的反复推敲。诊所法律教育作为一种舶来的新型模式,对于该法律教育模式的本土化有着深刻的法理基础摘要:诊所法律教育模式的引进体现了法律移植和法律本土化的关系。

对于移植的概念,从生物学上讲,是“将身体的某一器官或某一部分移置到同一个体(自体移植)或另一个体(异体移植)的特定部位而使其继续生活的手术。一般是为了修补机体的某一缺陷”[1],“来自同种动物另一个体的器官或组织的移植称为同种异体移植,除非采取非凡办法来控制排斥,否则这种移植物一般均被排斥”[2]。可见,同种异体移植尚且被受体物所排斥,那么,异种异体移植只能更甚之。就现阶段我国所正在进行的法律改革和发展来看,法律移植恰恰属于一种“异体移植”,即“自觉或不自觉地把注重力的重点放在具有较高生产力和先进管理经验的、充分反映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的西方法治社会的法律资源之上,而审阅中国和西方的法律传统和社会目前状况,而且有介于同种异体移植和异种异体移植的趋向,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更偏重于后者。”[3]因此势必增加法律移植的难度。所谓法律移植,是指“在鉴别、认同、调适、整和的基础上,引进、吸收、采纳、摄取、同化外国的法律(包括法律概念、技术、规范、原则、制度和法律观念等),使之成为本国法律的有机组成部分,为本国所用。”[4]法律移植是国家及民族交往中必然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也是自古至今普遍存在的现象。假如说在古代,法律移植受地理因素、交通工具的限制,只能局限于地理位置邻近的国家或民族之间,那么在当代,法律移植已成为一种不受任何地域限制的全球性现象。在当今世界,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之间都存在着大量的法律移植现象,法律移植是法律文化传播的一种最直接、最明显、最有力的途径。所谓“本土化”,意指在法律移植时,应让受移植法律经过合理的处理和嫁接,使其能渗入到移植国国民的血液当中,进而得到有机的整合,本土化就是法律移植本土运动的过程。本土化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对外来文化进行过滤、吸收和选择的过程。在现代化建设的时代,对于“体现人类法律文明前进方向的外域法律文化的有益因素,无疑应当加以吸收和采纳,以便使当代中国法律发展和全球法律文明的通行规则接轨沟通。“闭关自守,盲目排外,只能导致法律文明进步张力的丧失”[5]。诊所法律教育的引进和建设新问题,亦是如此。二、诊所法律教育本土化的可行性

作为一个西方舶来品,诊所法律教育进入中国时间虽然不算很长,但实践证实,诊所法律教育的引进对中国法学教育改革是一次有益的尝试,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给身陷困境的中国法学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任何法律都不是非背景化的普适制度,[6]法律教育也不例外。诊所式法律教育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法学院,主要是对于当时的美国法学教育制度中的某些缺陷的一种反应。这种法学教育的模式之所以被称为“诊所”,是因为它汲取了医学教育模式的经验,即医学院的学生通过有经验的医生的指导而获得有关护理治疗病人的医学教育。诊所式法律教育强调从实践中学习,最为理想的就是学生在诊所老师的指导下,参和处理真实的案件,而从办案中学到大量的重要的其无法仅仅从抽象的课堂案例分析中学到的重要技巧和法律思维。目前,拉丁美洲、西欧、东欧、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南亚的尼泊尔、印度等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法律院校已经广泛而成功的应用了这种教育方式。非凡是20世纪90年代,诊所式法律教育已经成为东欧、南非等国家和地区法治建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顺应世界法学改革潮流,中国部分高校教师在经过充分的探索、探究和论证后,自2000年9月,在美国福特基金会的大力支持下,十余所高校在开设了诊所法律课程的同时,各自依托学校成立了法律诊所。截至2006年5月,中国诊所法律教育专业委员会共有委员单位47个。尽管在现阶段在中国大量的推行诊所法律教育模式尚有非常大的困难,如传统课堂教学思想的束缚,运转资金的来源有限等等困难,但这种新模式在我国法学教育体制中的运用和推广是有着可行性的,理由如下摘要:(一)从诊所法律教育的自身价值来看其本土化的可行性。

1.从诊所法律教育的教育价值来看——拓宽学生视野,加深对法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而这种价值恰恰体现了我国法学教育的教育目标。诊所法律教育的互动式教学、模拟教学等方式,以及在指导教师的监督下独立办案等,给学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使他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把握所学的专业知识,理解法律、事实和证据三者之间在实践中的关系,并学习如何将他们联系起来。在案件的过程中,学生们发现理论对案件具有指导意义,但仅把握理论是不够的,还需发现事实,将事实转变为可获得承认的证据,并对事实进行法律分析和法律评价,使法律准确地适用于案件事实。同时通过办案,加强学生对现实生活的复杂性的评价和熟悉,促使学生了解社会,提高对复杂事物的判定能力。

2.从诊所法律教育的社会价值来看——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而这种价值有助于我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宏伟方略的实现。在法律诊所中,学生的一般是法律援助案件,为社会弱者提供优质法律服务,维护弱者的合法权益,从而有助于推进法律援助事业的发展,维护社会正义,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进程。美国比较法学家和法制史学家伯尔曼说摘要:“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若要建立一个法治社会,必须建立法律至高无上的权威,使法律成为人们的信仰。法律诊所通过向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通过人和人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最终维护了他们的权利,久而久之,受助者就会感受到法律的威严和崇高,因为法律是自己权利的守护神,心中对法律的敬意油然而生,这样便会产生对法律的信仰。

(二)从我国引进和推广诊所法律教育的现实需求来看其本土化的可行性。

1.是我国建立和谐社会的需求。各国现代化的历史经验证实,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首先要从保护弱势群体做起。[7]法律援助和诊所法律教育关系密切,它们往往交织在一起。中国的法律援助工作已取得不小的成绩,可是任重而道远。中国仍有许多案件需要经过法律援助来解决,可是能通过法律援助来解决的却只有一部分。据统计,我国每年大约有38万余件法律援助案件需要办理,其中绝大多数需要律师提供帮助,可是按每位律师每年办理1至2件案件来计算,现有的10多万位律师只能办理10多万件此类案件,缺口很大,这为诊所法律教育留下了用武之地。通过诊所法律教育的推进,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另一方面又有利于法律援助,都有助于促进中国法治建设的进程。现在,中国正需要发展法律援助事业,使更多的贫困人士能得到法律援助,得到法律救济,实现社会公平,从而达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

2.是克服我国传统法学教育弊端的需求。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发展,我国法学教育确实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法学院校及法学在校生人数都有了成倍的增长。但在实践中,传统法学教育存在仍存在不足之处摘要:中国传统法学教育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注重单方面传授知识的教育方式,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忽略学生应用法律能力的培养;缺乏对学生的法律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等,由此浪费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造成国家财产的智力性浪费。而在诊所法律教育中,没有传统意义上的老师和学生,大家都是具体案件的承办人,所有教学内容都是围绕着学生由一个被动的听课者到一个主动的办案者的身份和技能的转换和提高而设置的,教师只是指导者,这样就可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也由此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综合判定能力。

三、诊所法律教育本土化的障碍和其本土化的推进

(一)诊所法律教育本土化的障碍

尽管诊所式法学教育的引进对于改革我国传统法学教育的不足起到了一定的积极功能,但是,诊所式法学教育模式的引进并不意味着要彻底抛弃传统的教学模式。相反,诊所式法学教育模式应和传统的教育模式相互补充、相辅相成。即便是在其发源地美国,诊所式教育也没有取论性的教学和案例教学,而是被用来开发学生的思维和法律逻辑能力,使其知道如何在实践中学习和应用法律。况且,作为一种舶来品,诊所式法学教育的引进和发展必须经过认真地整合和规范,“本土化”后诊所式法学教育才能真正地为我国法学教育改革服务。从目前我国部分法学院的诊所课程实践来看,诊所式法学教育在中国的不适症是比较明显的,主要表现在摘要:

1.观念障碍

我国法律自清末师承日、德后,法学教育模式更是受到大陆法文化环境的影响。大陆法系教育习惯采用讲座式的教学模式,一开始就强调法律的概念性、抽象性、逻辑性、理论性、科学性,而法典也为这种教育模式提供了形成的材料。[8]我国目前的法学教育也注重法学理论知识的灌输,轻视解决实例的法律分析方法,认为只要把握了系统的法学理论、法律条文知识,碰到现实的案例就能迎刃而解。观念上的这种熟悉,将导致学校管理层不愿意投入经费开展诊所式法律教育等其他法律实践教育,教师也不愿花费时间和精力在被认为惟有操作性,没有理论价值的职业练习上。

法律诊所教育自诞生时起,就是培养律师执业技巧的,这和美国的法官都来源于执业律师的制度有关,美国法科学生的法律职业一般是从律师做起,法学院只需练习学生的律师职业技巧。我国法学院(系)主要是是为公、检、法、司等部门培养法律人才,法科学生有很大一部分要进以上机关工作,而法官、检察官等司法人员也不是从律师队伍中产生,从事律师的仅是部分法科学生的选择。所以,以练习律师的职业技能,培养律师思维、律师职业道德为宗旨的诊所式法律教育的开展,可能得不到法学院(系)领导和教师的应有重视。2.经费障碍。

美国目前的诊所式课程是在福特基金的支持下开展的,在我国由于诊所法律教育项目是舶来品,而且是首先基于外来基金资助在我国启动,因此,来自国内大学本身的经费支持还相当有限,甚至短缺。和传统法学课程不同,诊所法律课程除了需要通常上课的教室之外,还需要具体的办公场所、办公设施,需要雇请管理人员运作整个法律诊所的所有行政事务,这些都在诊所法律教育项目的开展经费之内。“法律诊所”所受理的案件基本上是法律援助案件,是没有费收入的,相反,学生每一个案件,需花费交通、通讯、文印、餐饮等费用约数百元。因此,一旦外国基金的支持减少或撤销,诊所式法学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将受到局限。

3.师生障碍

从诊所课程的地位来看,我国的诊所课程基本上属于一种探索性的实验课,学生参加该课程和其学分并没有多大的联系,教师教授该课程属于一种非正式的专业教学。然而,学生在参和该课程时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远远大于其在传统课堂学习中所花费的精力和时间,从而可能影响其所谓的必修课的学习。诊所教师和传统的法学教学教师的要求是不一样的。诊所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系统的法学知识,还要有热练、老道的法律职业技能和乐于献身法律的法律职业责任心和职业道德。从我国目前的高校教师来看,大多教师是直接从高校到高校,能够把握和熟练操作法律职业技能的教师是比较少的,至于完全符合诊所教师要求的教师则更少。因此,我国高校现有的教师要适用诊所式教学,就必须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预备课程、联系案件,指导和练习学生,这必然会影响其科研和相关的职称评定。

4.案源障碍

从诊所的法律地位来看,美国的法律诊所可以直接接受当事人的委托,而我国目前的法律诊所的法律地位并没有明确,它既不是律师事务所也不是法律援助机构,因此,只能以公民的名义接受当事人的委托,这对于接受更多的案件来提供给学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从而将导致诊所案源不足的情况.

(二)诊所法律教育本土化的完善和推进

作为一种舶来的形式,如何更好地吸收诊所法律教育方法的优点来为我国的法治建设和教育改革添砖加瓦,这是一个艰难的本土化的过程。其在我国目前遭遇的种种障碍,仅仅是继受和整合过程产生的不适应症。在法律职业教育观念普及法治社会需求大增长的背景下,只要我们找准症结,循序解决,诊所法律教育本土化一定会为我国的法治建设和教育改革贡献力量。笔者认为完善和推进诊所法律教育的本土化有以下办法摘要:

1.转变观念。

转变法学教育观念,进行法律教育模式的改革,是我国市场经济的需要,也是法治发展的需要,更是我国法律服务国际化的需要。明确我国的法律教育重在培养具有法律实际运用能力的人才,而且是具有法律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心的高素质的实用人才。中国的法学教育的缺陷不在于基础知识教育,而是在于能力教育和法律技能教育。诊所式法律教育模式给法律实践教育改革提供了很好的路径,虽然法律诊所教育重在培养律师职业技能,但在法律职业中没有比律师职业更为复杂多变的了,可以说,律师职业技能包容了其他类型的法律职业技能,所以,法律诊所作为法律职业技能的练习平台,作为法律实践的场所最合适不过。只要教育管理层和教师的法律教育观念转变了,法律诊所建立的困难和障碍就轻易克服得多,诊所式法律教育就可以在全国法学院(系)得以普遍实施。

另一方面,通过教育管理部门和司法管理部门的协调,要尽快明确法律诊所的法律地位,即明确法律诊所作为一种法定的法律援助机构之一。这样可以明确学生案件的身份,明确其作为人的责任,同时也明确学生和诊所案件中的责任,这也有助于提高当事人对法律诊所的信赖,从而解决了案源不足的新问题。

2.多渠道汇集经费。

经费新问题是制约诊所法律教育开展的重要因素,稳定的经费来源对于保证法律诊所的持久性也是十分重要的。首先,学校管理层应从有限的教育资金里拿出一部分,支持诊所法律教育活动的持续开展,采取办法鼓励教师参和诊所教学。其次,通过政策将法律诊所定性为一种法律援助机构,明确司法行政管理部门对法律援助机构的经费提供义务,即使是部分的资金提供义务,这对于解决校园法律诊所经费不足的困难是有很大的帮助。再次,应争取国内外各种社会资源的资助。诸如法律诊所和政府的法律援助中心建立密切联系和合作,发挥舆论的力量,宣传法律诊所教育目的,让社会熟悉、知悉法律诊所,一可增加案源,二可接受社会捐赠,筹措诊所教育经费。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诊所法律教育教学中,师资队伍建设至关重要。笔者认为首先,学校应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从取得律师执业证的教师中选任法律诊所教师,甚至可以布置部分具有执业律师资质的教师专门从事诊所法律教育。其次,从事诊所法律教育的教师的职称晋升应不同于法学院其他教师。这点我们应借鉴美国的经验。从美国的诊所法律教师队伍来看,其构成基本上是从法学院原有的教师队伍之外另行聘请有丰富实务经验并热爱法学教育的律师,而且大部分诊所教师是专职的,无须承担诊所法律课程之外的其他法律课程,在职称晋升上亦有不同于法学院其他教师晋升的评价指标。[9]再次,诊所法律教育的教师也可直接聘用有经验的律师、法官和检察官来填充到诊所法律教育的师资队伍中来。

参考文献摘要:

[1]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第4972页。

[2]简明大英百科全书[M].北京,中华书局印行,1989,第154页。

[3]王进文.法律移植社会环境下的文化认同[J],河北法学,2002,(增刊)。

[4]张文显.法哲学范畴探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第269页。

[5]公丕祥.全球化和中国法制现代化[J],法学探究,2000年第6期。

[6]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修订版)[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第92页。

[7]王卫国.改革时代的法学探索[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第58页。

[8]王晨光.理论和实践摘要:困惑法学教育的难题之一[J],中外法学,1998年第10期

理论教育法论文范文第3篇

教育法必须具有其能体现自身特色的特有目的,各式各样的当代教育法规之间是分工协作的共同协调性关系,共同为教育法中明确规定的"发展教育事业,促进社会主义建设"的制度目的而服务,它们各司其职,倘若不加修改地把它们的角色价值混为一谈则无法真正判断它们各自特有的行动宗旨。当代《职业教育法》可被称其为教育法律体系重要的分支,它有其自身独立的价值和意义。我国的《职业教育法》的立法目的体现的更为直接,我国的立法者在合理范围内机动的选择和有目的性的计划,有针对性地解决当前实践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

2我国高职教育过程中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现状分析

学生管理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关键性环节,配合新时期各高校发展的新形势和学生新特点对大学生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更加需要新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90后大学生因为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快速发展,其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都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和针对性,我国传统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已经远远不再适应现阶段的学生思维模式以及教育管理现状。这一时代的学生思维现状多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文化速食主义明显,探求问题只讲求表面现象而缺乏深度,二是思想独立反叛意识较为明显,相较于80后更加自我,以自我为中心,三是思想方面功利色彩明显,效益行为模式已经较为突出,四是内心丰富但过于敏感,情感思想较为浓重。随着我国现阶段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大众化倾向,而我国的高职教育作为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我国各行各业培养了众多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我国高职教育这些年的不断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所以,高职学生管理工作中也存在许多新问题,高职学生无论在其学习方式以及就业方式方面都发生巨大变化,在新形式下,我们教职工作者应该通过何种新思维科学地教育管理学生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学生教职工作者面临的新问题。

3职业教育法语境下我国高职学生管理工作新发展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基本的治国方略,依法治校,有效维护学生合法权益是高校学生的基本管理法则。教育行政部门法治意识的不断增强,学校建立依法决策、民主参与、自我管理的现代学校教育管理制度,通过建立完善的救济渠道,使得教职工作者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得到应有保障,形成一个健康有序的校园新风尚格局环境,保证国家教育方针的政策得到有效的落实,逐步实现教育的相对公平公正化环境,保证高职院校正确办学教育教学方向,为教育改革和发展创建一个更为优异的法治化新环境。针对我国高职学生的现状,我们首先必须树立起依法办事的制度理念,教导学生思考问题更为理性和客观,将法治思想思维根植在学生心中,其次才是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模式,人性化管理模式必须以法治和制度为依托,才不会偏离其本身的轨道良性运行,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依法治校,高职院校学生的法律意识必须不断被加强,高职学生管理工作是一个持续性的系统工程,我们必须将其快速纳入现阶段我国的人才培养计划的宏观蓝图架构之中,我们必须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学校的规章制度按章办事,利用规章制度这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来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是我们不遗余力所要长期始终坚持的发展方向,进而达到标本兼治的终极性目的。实行依法治校,我们必须贯彻教育方针,因为学校的根本任务是为国家培养下一代的接班人,其使命意义极为重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祖国下一代建设人才和接班人,实行依法治校就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行事,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尊重学生的人格,完善学生的各项教育指标,形成具有法治精神的良好育人环境。

理论教育法论文范文第4篇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传达学习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会上强调,要深刻认识《决定》关于完善教育立法、推动全社会树立法制意识、建设高素质法治专门队伍、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的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

教育作为一种与人类文明共生的事业,关系着国家竞争力的高低,关系着人类发展和文明进步。教育法治既包括以法治促进、规范和保障教育的作用,确保教育界所有人员的权利都得到尊重,确保教育改革要回归教育的本质即人的自由与发展,也包括法治教育本身,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镇,理应成为依法治理的首善之区。《北京教育》杂志社与中国政法大学党委宣传部拟联合开展“教育法治与大学发展”征文活动,拟在此基础上选出优秀论文予以刊发,并在征文的基础上于2015年12月召开研讨会。为做好征文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征文要求

论文须围绕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围绕教育法治与大学发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深入研讨教育法治与大学发展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应征稿件须为近期内撰写的论文,观点鲜明、视角新颖、论述完整、开掘深入。字数宜控制在5,000字以内,正文前须附200字左右的内容摘要及关键词,引文和史料要注明出处(统一要求文末注)。文末要附作者单位、姓名、职务职称、联系方式(电话、手机)、邮编和详细通讯地址等。

二、选题参考

l.教育法治的内容探讨;

2.教育法治的机制与体制建设;

3.教育法治与大学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建设;

4.关于构建基于法治的共治和善治的高等教育现代治理体系的思考;

5.推进大学章程建设,依法制章与依章治校;

6.学校管理决策的民主化和教师权利的保障;

7.法治意识、法治精神对大学发展的促进作用;

8.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

9.中外大学章程建设的启迪;

10.高校依法治校的误区与思考;

11.关于大学依法自主办学、利益相关者参与治理和学术创新法律保障体系建设的思考;

12.如何建设多元、平等、宽容、理性、自由、民主和法治的大学组织文化;

13.教育部门依法行政和学校依法治校的意识与能力建设的思考;

14.如何以法治思维解决教育管理的热点难点问题。

具体论文选题、题目由作者自定。要求文章主题鲜明,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与现实指导性,符合学术规范。

三、论文报送及采用

l.论文以电子版文档(Word2003)发送至《北京教育》高教版编辑部邮箱:,注明“教育法治与大学发展征文”。

2.截稿日期:2015年11月30日。研讨会初定于2015年12月中旬在中国政法大学召开。

3.联系人:卜B

电话:83558623/83552101

中国政法大学党委宣传部

理论教育法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蒙台梭利教育法;中国化实践;回顾;展望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8)03-0009-04

当前,我国部分幼儿园开始尝试将蒙台梭利教育法引入幼儿园课程之中,也有很多研究者开始探讨在蒙台梭利教育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各种相关理论著作和实践研究报告不断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试图系统梳理蒙台梭利教育实践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展望蒙台梭利教育法在我国的发展前景,为学前教育工作者勾勒出蒙台梭利教育中国化实践的概貌,促进蒙台梭利教育实践在我国的发展。

一、蒙台梭利教育法传入中国

蒙台梭利教育法在近代中国的传播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即时间集中而短暂,〔1〕 主要是在20世纪20年代。

1913年中国第一篇介绍蒙台梭利教育法的,此时距1907年蒙台梭利在意大利创建第一所“儿童之家”只有6年时间。由此可见,我国引进蒙台梭利教育法还是比较早的。这是因为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形势为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引进提供了有利条件。当时,封建教育思想受到了社会大众的猛烈批判和抨击,各种西方教育思想被大量引入中国,特别是大批美国著名教育家访华以及中国留美学生分批归国从事教育工作等,几乎使中国教育界形成了以美国教育为样板的共识,而此时正值蒙台梭利教育实践在美国迅速发展,蒙台梭利反对以教师、书本、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模式以及主张自由教育的思想又与当时中国新文化运动的背景相适应,因此蒙台梭利教育法在中国迅速传播。在1913年以后的十多年时间里,许多介绍蒙台梭利教育法的著作相继问世。与此同时,幼儿教育领域也开始了蒙台梭利教育中国化实践。

然而,1922年之后,蒙台梭利教育实践在中国逐渐沉寂下来,这也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关。当时,美国教育家克伯屈(William Kilpatrick)出版了《检视蒙台梭利体系》一书,对蒙台梭利教育法进行了严厉的批判,〔2〕导致美国社会对蒙台梭利教育法的报道迅速减少,蒙台梭利教育实践也逐渐停止。由于当时我国教育界主要认同美国的教育模式,因此不可避免地受到美国教育的影响。另外,当时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在我国教育界盛行,并且我国教育界人士一直致力于探索中国化的教育模式, 因此从蒙台梭利教育法被引入中国开始,教育界人士对它的质疑和批评就没有停止过。陈鹤琴的观点就很有代表性。陈鹤琴在《幼稚教育之新趋势》一文中对蒙台梭利教育法作了充分的肯定,但他也提出要真正开展蒙台梭利教育实践必须具备充分的条件,而当时的中国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3〕因为上述种种原因,我国的蒙台梭利教育实践逐渐停止,相关理论著作也很少问世。直到1985年,卢乐山出版了《蒙台梭利幼儿教育》一书,中国学前教育界才开始比较全面客观地介绍蒙台梭利教育法,蒙台梭利教育实践在中国迅速开展。

二、蒙台梭利教育实践在中国的发展

1.一批译著、专著和学术论文相继问世

1993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任代文翻译的《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科学方法》一书,此后大量介绍蒙台梭利教育法的译著和专著相继出版。笔者从各数据库、期刊以及报纸中收集相关资料,发现1994~2007年间我国公开发表的有关蒙台梭利教育法的文章共108篇(见图1)。

从图1可以看出,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介绍蒙台梭利教育法的论文数量一直处于零星状态,但是2000年之后开始迅速增加。蒙台梭利教育中国化研究也是在2000年之后开始的。我国学前教育界对蒙台梭利教育法的日益重视与我国大力推行的幼儿园课程改革有密切关系。

2.蒙台梭利教育中国化实践迅速开展

2001年教育部颁发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这标志着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鼓励幼儿园根据地方特点自行设计和选择课程,打破了长期以来我国幼儿园统一选择课程和教材的局面,赋予各地幼儿园极大的自由。各幼儿园纷纷开始探索适合自己的幼儿园课程模式。由于相当一部分幼儿园尚未具备独立设计课程的能力,所以许多幼儿园尝试从国内外的先进教育方法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模式。众所周知,蒙台梭利教育法强调尊重儿童,以儿童为中心,这正好符合幼儿园课程改革的需求,因此许多幼儿园开设了蒙台梭利课程班,开始进行蒙台梭利教育中国化实践。

1994年,台湾蒙台梭利启蒙研究基金会与北京师范大学正式合作,进行蒙台梭利教育中国化实践研究。北京师范大学梁志教授主持了这项研究工作。“十五”期间,梁教授又主持了三项蒙台梭利教育中国化课题研究,吸引了100多所幼儿园参加。这些研究促进了蒙台梭利教育实践的开展。

从1994年开始,我国陆续派出一些学者和幼儿园教师赴国外系统学习蒙台梭利教育法。例如,辽宁省幼儿教育研究会派出代表团赴美国学习,中国福利会派出学者赴加拿大学习等(钱文,2006)。这些学者归国后都开展了较为系统的蒙台梭利教师培训工作,促进了蒙台梭利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同时,这些学者开展了一系列比较研究工作,发表了大量研究论文,进一步推动了蒙台梭利教育实践在中国的开展。

3.蒙台梭利幼儿园教师培训日益规范化

教师素质是影响蒙台梭利教育法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在国外,受训者要参加至少1~2年的全脱产培训,特别是要在正规蒙台梭利幼儿园实习9个月后才可能获得蒙台梭利教师专业资格证书。但是在我国,不少幼儿园管理者舍不得花太多的培训成本,仅仅指派一名教师参加蒙台梭利教师短期培训,然后回园培训其他教师,导致负责蒙台梭利教学的教师素质参差不齐,甚至出现了教师仅仅参加了10天左右的短期培训后就匆忙开展蒙台梭利教学的现象。同时,由于蒙台梭利幼儿园教师培训机构缺乏统一管理,因此一些不正规的培训机构受经济利益驱动也开始进行蒙台梭利教师培训工作,影响了蒙台梭利教师培训的质量。针对这种情况,东北师范大学率先成立了蒙台梭利幼儿教育专业,辽宁师范大学也于2007年设立蒙台梭利学前教育硕士课程班,此举提升了蒙台梭利幼儿园教师培训的质量,促使蒙台梭利幼儿园教师培训日益规范化。

三、展望蒙台梭利教育在中国的发展前景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大约有1万个蒙台梭利幼儿班。蒙台梭利教育实践在我国迅速开展,蒙台梭利教育中国化研究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为我国儿童的健康成长带来了益处。有研究表明,与其他教育模式相比,接受过正规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的儿童在个性(人格)发展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4〕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缺少对蒙台梭利教育法的深入理解,盲目照搬蒙台梭利教育的形式,许多幼儿园开展了错误的蒙台梭利教育实践,最后被迫改弦易辙。有些幼儿园花大价钱买来的蒙台梭利教具已经蒙上了灰尘,幼儿园的蒙台梭利教育实践名存实亡。我们应反思在借鉴蒙台梭利教育的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并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推动蒙台梭利教育实践在中国的发展。

1.促使蒙台梭利教育中国化实践研究系统化

蒙台梭利对教育目的、教育哲学和儿童观的阐述是我们实施蒙台梭利教育时必须遵守的原则。我们要在秉承蒙台梭利教育原则不变的前提下,结合我国的实际,改变蒙台梭利教育法中不符合我国国情的内容,增加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内容,推动蒙台梭利教育中国化实践的开展,而不应该借中国化之名改变蒙台梭利教育法的本质,否则就不能称其为蒙台梭利教育法了。

在将蒙台梭利教育法与我国传统文化以及其他教育模式相结合时,我们要注重开展高校专家与幼儿园教育工作者的合作研究以及跨地区的横向比较研究;注重研究蒙台梭利教具,淘汰其中不符合中国社会实际需要的内容;细致探讨混龄教学如何实施、各科教学法如何综合、个别化教育与集体教育如何结合等问题;对接受蒙台梭利教育的儿童的发展进行纵向追踪研究,与其他教育模式相对比,用实证结论论证蒙台梭利教育的价值,等等。我们也要不断吸收其他教育模式的精华,与蒙台梭利教育法相结合,以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加强与世界各国蒙台梭利教育工作者的交流与合作,借此提高我国蒙台梭利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水平。

2.提高蒙台梭利教师培训的规格和质量

虽然我国目前已有两所大学在进行高层次的蒙台梭利教师培训工作,但其毕业生的数量根本无法满足我国幼儿园对蒙台梭利教师的需求。另外,目前许多国外教育机构纷纷进入中国市场,试图与中国教育机构合作培训蒙台梭利教师。因为缺乏统一的管理,各个教育机构的培训质量参差不齐。因此,国家需要出台正式的文件,对蒙台梭利教师的资格作出规定并加以审核,同时整合全国所有的蒙台梭利教师培训机构,使其规范化。只有这样做,才可能提高蒙台梭利教师培训的规格和质量,避免一些幼儿园因为唯利是图、急功近利而导致蒙台梭利教育变成“蒙事”教育,才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国外教育机构对我国蒙台梭利教师教育市场的占有。

3.扩展蒙台梭利教育实践的范围

到目前为止,蒙台梭利教育中国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大多集中在幼儿教育阶段,主要在幼儿园中进行。笔者认为,我们可以在以下四个方面扩展蒙台梭利教育实践的范围:(1)目前有些幼儿园中的幼儿只有进入专门的蒙台梭利活动室后才能够开展蒙台梭利教育活动。实际上,只要符合蒙台梭利的教育观和儿童观,体现蒙台梭利教育的理念,即使不使用蒙台梭利教具,不在专门的蒙台梭利活动室中进行的教育活动,也应该被称为蒙台梭利教育活动。因此,我们应该让蒙台梭利教育走出蒙台梭利活动室,在整个幼儿园中开展正确的蒙台梭利教育实践。(2)蒙台梭利教育一直非常重视学校与家庭教育的配合。但是目前我国幼儿园在开展蒙台梭利教育实践时,与家长的沟通、对家长的培训还很不够。幼儿园应该注重开展家长教育工作,让家长了解蒙台梭利教育,引导家长更好地配合幼儿园开展蒙台梭利教育。(3)不少人认为蒙台梭利教育代表的是贵族的幼儿教育,因为当前不少幼儿园把蒙台梭利教具作为招生的噱头,收取高额费用,但实际上未必进行真正的蒙台梭利教育,以至于有人将蒙台梭利教育误解为“蒙事”教育。目前社会大众对蒙台梭利教育的评价也是毁誉参半。事实上,1907年蒙台梭利的第一所“儿童之家”就是在罗马的贫困地区创立的。我国目前已经有一些学者开始尝试将蒙台梭利教育平民化,收到了积极的效果。(4)随着蒙台梭利幼儿教育实践的开展,以及蒙台梭利教育研究的深入,仅仅在幼儿教育阶段提供蒙台梭利教育服务已经不能满足整个社会的需求。因此,开展面向0~3岁婴幼儿和6~12岁小学生的蒙台梭利教育实践研究已是当务之急。

蒙台梭利教育实践在世界各地历经百年而不衰,这在幼儿教育史上是不多见的。像蒙台梭利那样怀着对儿童的崇拜之心,奉献其一生去研究儿童,这样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也是不多见的。因为蒙台梭利的努力,我们更好地理解了童年是什么样的,更好地懂得了儿童是怎样进行学习的。如果我们以蒙台梭利那样虔诚的心和执著的精神去研究蒙台梭利教育实践的中国化问题,那么这条道路就不会显得很漫长,我们最终会实现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田正平.蒙台梭利教育思想在近代中国〔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9(4):52-55.

〔2〕PAULA POLK LILLARD.蒙台梭利新探〔M〕.陈怡全,译.台北:及幼文化出版公司,1992:26.

〔3〕陈鹤琴.幼稚教育之新趋势〔J〕.教育杂志,1927,19(2).

理论教育法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开放教育实践教学法学

[作者简介]代刃(1970-),男,重庆人,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法学、现代远程教育。(重庆400052)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7-0163-02

20世纪60~70年代兴起的远程开放大学,因其对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于是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当前,我国的开放大学建设工作已经纳入到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之中。高等教育重视的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而成人教育则是使学生在掌握一定文化知识的同时,培养其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提高成人教育的质量和学生能力素质,关键在于教学模式改革,而实践性教学环节又是其中的重点和难点。新形势下,我们需要根据教育发展的需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本文,笔者首先围绕开放大学实践教学重要性展开论述,之后结合远程开放教育法学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谈了几点认识。

一、开放教育法学专业实践教学的现实性和必要性

1.现实意义。在远程开放教育中,实践教学不同于学生的社会实践,它是以特有的教育教学目的和以人才培养为宗旨的特定教学活动,要求教师在既定的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基础上指导学生学习。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实践操作学习为主,把理论学习和实际结合起来,以提高其素质。实践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和探索适应开放教育的实践课之特点和规律,探究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是理论性实践教学,它是与理论教学内容结合、与课程理论同步进行的实践活动,包括作业、实验、实习设计等;二是集中性实践教学,包括社会调查、各类实习、见习以及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等。落脚到法学专业实践教学,表现在学生通过实际参与法律操作,提高解决实际案例和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教学,尤其是专业实践实习,不仅能成为学生了解社会的平台,而且还有利于学生把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培养其动手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提高社会竞争能力;还有利于在教学中引入竞争与合作机制,帮助学生在真实的案例中熟知法律知识,掌握法律技能,了解社会现状,拓宽知识面。归根结底,法学实践教学的开展对应用型法律人才的培养意义重大。

2.必要性。实践环节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1)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基础。实践教学是保证法律专业知识有效运用和确保实现远程开放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措施;(2)教学体系完整的基石。实践教学环节与理论教学相互补充,是远程开放教育教学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贯彻始终,是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的有效手段。(3)教学质量提升的保障。实践教学效果能够有效检测理论教学的成绩,能反映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是检测学生理论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的重要方法。

二、法学专业的实践教学问题分析

法学专业实践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法条理解能力、案例分析能力以及法律适用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实践分析,我们发现,法学专业实践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1)学生对实践教学环节缺乏足够认识,毕业论文质量较差。学生对如何确定论文题目,如何占有材料,怎样写论文,论文的作用,怎样组织文字,论文的基本格式等认识比较肤浅,以致文不对题、抄袭、剽窃等现象时有发生,论文质量不高;(2)师资力量不足,教师指导工作不能完全到位。实践教学环节中教师严重不足是一个突出问题,一位教师往往要指导十几名学生。由于时间紧、要求高,使得许多指导教师求速度不求质量,导致教学效果差;(3)答辩工作有待完善。答辩过程中国走过场、缺乏必要的师生互动、答辩时间紧张等都严重影响着答辩效果。论文答辩中显现出学生对法学领域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了解较少,对法理知识掌握不够;(4)缺乏稳固实用的法律实践基地。校外实践基地偏于形式,使用效果不理想,学生参加实践的积极性不够高。并且,实践环节大多以书面报告为主要反映形式,实践效果难以体现。(5)法学课程体系亟待完善。以部门法律进行划分是法学课程标准体系建立的主要依据,这样的教学方法重在传授理论知识,而不是培养应用能力;(6)缺乏可操作性的实践考核方法。

分析以上问题存在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1)远程开放教育办学的局限性。就学生而言,在实践环节上的局限性集中体现在毕业论文的写作上,资料不足、时间紧张、有了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所以难以保证论文质量。同时,实践课程指导教师,大多学术研究都有自己的方向,所以教师教学和课程管理上相对独立,所涉及的部门法律也比较固定,这就造成指导领域相对狭窄,不可能高质量指导实践;(2)支持服务重课程轻实践的情况普遍存在。远程教育平台是为完成课程教学而设计的教学系统,所以,对实践教学的支持服务系统探索还远远不够,有关的资料、学术动态、指导意见、前沿资料获取的渠道等也还很不系统。远不能与课程教学资源相比,这就形成了重课程轻实践的格局,无法实现对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教学的全面支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毕业论文质量;(3)办学压力的影响。远程开放教育办学单位包括电大、各类大学、成人高校和网络学院,生源竞争越演越烈;(4)毕业论文质量评价体系不健全。专业课程设置有许多雷同,毕业论文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上没有创新,导致毕业论文没有体现实践教学应有的特点。

三、法学专业的实践教学对策思考

1.更新观念。“质量是远程教育的生命,建立全面多元的远程教育质量观是保障远程教育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要转变把实践教学仅仅作为教学环节之一加以实施的观念,树立实践性教学的相对独立的完整体系理念。实践教学应确立培养面向生产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实践性强的高素质专门人才目标。以期提高远程教育的法律专业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2.构建质量评价体系。质量评价体系包括对教师教学活动和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学校只有建了一套严格、规范和可操作的规则程序,才能实施有效的监控,确保实践教学环节的良好运作与衔接,实现法学专业实践性教学的目标。就教师而言,主要以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效果为评价要素,形成评价教师教学活动的指标体系,体现实践教学的适用性特征;就学生而言,主要以学生对知识面的掌握和理解情况、对法律实务的操作能力以及论文答辩效果等为构成要件,形成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只有把培养目标、学生特点、办学特色结合起来,把实践环节的考核以应用性为主,考核方式以实践报告、实践总结或作业方式完成作为基本形式,以此为基础制定的适应开放教育的毕业设计质量评价标准,才能真正缩减毕业设计教学环节与教学目标的差距。

3.丰富法学实践教学内容。一是注重平时作业。开放教育在课程作业的布置上,应采用多样化的形式,作业应根据教学大纲、实施细则、教材、学生水平来设计和安排,找准知识点,分清难易,做到题量适中、覆盖全面、结构合理、重点突出。二是要重视课程实践。通过采取师生互动、模拟现场、双向视频教学系统演示、卫星电视系统播放等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充分体现网络、多媒体和交互式等为主要特征的远程教育。以此为基础进行课程实践教学。三是专业实践。专业实践主要由社会调查、课程设计、实习组成。一方面,社会调查要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化学习的特点,既要符合法学专业特点,又要注重灵活性。另一方面,课程设计在该课程结束后进行,时间和地点应相对集中。另外,实习主要包括现场参观、实际操作、观看录像等多种形式,要根据远程开放教育的特点,采取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开展。

4.加强教学支持服务。要借鉴过去行之有效的教学支持服务途径,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创建有现代远程教育特色的校园教学支持服务体系,建立法学网络网站,办出有特色的法学专业。结合法学课程特点,创办网络刊物、网络课程、在线讲座、模拟法庭、案例荟萃、法律前瞻等栏目,以满足教师的教学需要和学生学习需求。学校还可以基于网络开展毕业设计写作远程指导,充分发挥开放教育的自由性、开放性、灵活性优势特点,通过多种载体适时进行师生交流沟通,帮助学生解决写作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提高论文指导水平和效率。

5.不断创新教学形式。可采用“判例教学法”“诊所式教学法”“模拟法庭”模式,改革传统的面授辅导模式,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进行案例剖析和技能训练。其中,判例分析法主要通过判例分析巩固学生知识,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作用,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诊所式教学法和医学院学生在诊所实习相似,即设立某种形式和内容的法律诊所,帮助学生在接触真实当事人和处理真实案件的过程中学习和运用法律知识。模拟法庭教学法不仅有利于向学生揭示法律问题的复杂性,还能帮助他们更清楚掌握解决法律纠纷的程序要求。通过组织学生在一定范围内竞争,学习分析处理实际案件以及出庭辩论的经验和技巧,从而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6.加强论文指导教师师资力量建设。目前,远程开放教育成人学生逐年增加,而师资力量建设力度却远不能与之相适应,教师学术研究方向不能完全与指导领域对口,所以我们必须重视论文指导师资队伍建设。笔者认为,开放大学的优势在于系统庞大,师资可以共享。基于此,学校应建立起系统内外结合,以系统内教师为主体以普通高校专家为辅助的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库。与此同时,加强指导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要求,明确责任,以此提高教师实践教学环节毕业设计的指导质量。针对教师指导学生人数过多的现象,学校应明确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人数,管理论文指导师生比例和专业指导方向,从而确保论文指导质量。

7.毕业设计教学环节的质量监控。教学管理和督导部门应制定教学纲要,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及时处理过程中的问题。对各个环节严格把关,进一步改进集中实践教学活动考核中出现的问题。集中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和评定是通过毕业设计教学环节的监控来实现的,对不合要求的毕业设计不能放低要求使其过关。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只有提高质量,加强内涵建设才能提高学校的社会声誉,增强学校的社会竞争力,促进开放教育健康有序发展。针对答辩,应本着方便学生学习和严格答辩的原则,创新答辩形式和过程方法,采取现场答辩、远程答辩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完善答辩环节。

[参考文献]

[1]余善云.走向开放的未来[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9.

[2]罗辉.对县市电大法学实践教学问题的思考[J].南方论刊,2008(10).

[3]余乐.远程开放教育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的理论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09(1).

[4]陈永忠.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法学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研究与探讨[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6(5).

[5]丁新.构建全面多元化的远程教育质量[J].中国远程教育,2003(17).

[6]杨爱仙.开放教育法学专业教学方式初探[J].焦作大学学报,2008(4).

理论教育法论文范文第7篇

(一)栏目设置概况

2010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职业技术教育》全文共转载了152篇文章,与2009年相比增加了8篇。2010年共设栏目10个,比2009年少了3个。其中常设栏目有7个,分别为“本期关注”、“理论经纬”、“改革与发展”、“高等职教”、“中等职教”、“农村职教”和“比较与借鉴”;新增栏目3个,分别为“综述”、“教学研究”和“史海钩沉”,其中“综述”和“教学研究”仅在第四期中出现过;“本期关注”和“比较与借鉴”则为每期必设栏目(如表1)。

(二)源杂志转载量

2010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职业技术教育》全文转载的152篇论文来源于43种学术期刊,与2009年相比多出1种(如表2所示)。从表2可以看出,排名前三位的是《中国职业技术教育》、《职教论坛》、《教育与职业》、《职业技术教育》、《教育发展研究》,共82篇,占到论文总数的54%。比较近5年来源杂志转载量,可以看出这5种杂志在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研究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另外,《江苏教育:职业教育版》、《江苏高教》、《教育科学》、《现代教育管理》和《世界教育信息》五种杂志被转载量有明显增加,使其在2010年源杂志转载量排名中进入前六名。

(三)源杂志所在地

如图1所示,从源杂志所在地来看,北京(58篇)、南昌(28篇)、长春(12篇)、上海(10篇)、南京(9篇),分别占总数的38%、18%、8%、7%和6%。其他转载量较高的源杂志所在地还有石家庄(5篇)、武汉(4篇)、沈阳(4篇)和天津(4篇)。(四)第一作者所在单位的情况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职业技术教育》2010年所转载的152篇论文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作者的文章有54篇,占论文总数的36%(本文只统计了第一作者所在单位的情况)。除了有5篇文章的作者所在单位不详外,大多数文章来自教育研究机构和各类高校。来自教育研究机构的文章有21篇,占论文总数的14%,其中来自教育部的文章连续三年高居榜首;来自高校的文章共有117篇,占论文总数的77%,其中来自师范院校的有44篇,占论文总数的29%(北京师大和华东师大的有18篇,占论文总数的12%);来自普通高校的有40篇,占论文总数的26%;来自高职院校的有33篇,占论文总数的22%,其他单位的有9篇,占论文总数的6%。见表3。(五)源杂志所在栏目的分布情况如表4所示,源杂志转载数量排在前三位的杂志所发表的文章内容涵盖比较广泛,主要分布在“本期关注”、“理论经纬”、“改革与发展”、“高等职教”、“中等职教”和“比较与借鉴”六个栏目。总体来看,这五个栏目所包含的文章共141篇,占论文总数的93%。其中“高等职教”的文章最多,有34篇,占总数的22%。

二、研究方法、研究主要领域和基本观点

(一)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

从2010年人大复印资料《职业技术教育》转载论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看,有91篇论文采用的是定性研究法,占所有被转载论文总数的60%;采用比较法的有26篇,占总数的17%;采用文献法的有15篇,占总数10%;采用调查法的有8篇,占总数5%;采用统计法和个案法的分别6篇,各占论文总数的4%。

(二)研究的主要领域和基本观点

1.职业技术教育基本理论研究建国60多年来,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研究从小到大逐步发展,从对职业教育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研究,到对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职业教育政策规划建议等诸方面的探索,都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有力地推动了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职业教育学科论是对职业教育学科的视阈、发展、事实与走向等基本理论问题进行研究的一门学问。我国当代职业教育学科的理论研究肇始于21世纪初,随着学科意识的增强而不断走向深入。但觉醒的职业教育学科在历史研究、研究范式、理论体系、研究对象等基本理论问题上仍充满迷惘。有学者在对理论研究的“历史之脉”、“现实之困”和“未来之路”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职业教育学科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批判性思考,提出今后职业教育学科理论研究应该遵循“创新性”、“系统性”和“理论性”三大原则(唐林伟,第3期)。也有学者深入探讨了职业教育的学科内涵、学科发展、学科要素以及学科建设四个方面的内容。通过回答“职业教育学是什么”、“职业教育学从哪里来”、“职业教育学的研究范围如何划定”、“职业教育学的研究范式有哪些”、“职业教育学的理论体系如何构建”以及“职业教育学科建设的内涵”等职业教育学科基本问题,明确了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学科建设的主要任务,并提出了可行的策略(周明星等,第1期)。职业教育价值论是对职业教育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哲学学说。有学者分析了职业教育价值、职业教育价值观以及职业教育价值取向三个职业教育价值论中的基本范畴。提出了价值主客体关系的相互性和职业教育价值主体的二元性的观点,并对职业教育价值进行分类。通过回顾职业教育价值及价值取向的演进可以发现,伴随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职业教育工具价值不断被挖掘和创造,职业教育的本体价值也越来越多地为人们所重视,个体与社会的和谐发展需要职业教育本体价值与工具价值的统合(宫雪,第7期)。职业教育制度论是关于职业教育的规定性及其运行规则的学说。有学者以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制度的历史演进为主要线索,分析了决定和影响职业教育制度的七种因素:技术进步、政府干预、学习借鉴、普通教育、管理体制、教育民主、文化传统,并阐述了制度运行中的问题、发展趋势以及制度设计的过程和本身的结构,以期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制度提供借鉴和思考(翟海魂等,第3期)。还有学者选择并运用新公共管理理论、核心竞争力理论以及多中心治理理论的观点和方法分析、审视了高职院校制度,进而提出了构建现代高职院校制度的若干原则性建议(陈洁等,第9期)。

2.职业技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职业教育的发展要适应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而世界各国产业结构和发展水平的差异决定了各国职业教育的模式也有所差异。但差异的背后呈现出一些共同特点,恰恰反映出了21世纪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趋势,这也是我国今后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方向(李富,第8期)。就我国当前职业教育的发展问题,有学者提出了两个重要的命题:吸引力和可持续发展。杨黎明认为,要想使我国职业教育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必须重视职业教育发展的机制研究和设计,并论证了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机制实现的三个重要条件:实现学生工作从管理到服务的转变;给学生一个找回自信、享受快乐、充分发展的舞台;重筑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杨黎明,第2期)。查吉德论证了职业教育与城市化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之间交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职业教育是推动城市化进程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职业教育要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适应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需要。当前职业教育与城市化要求并不适应———“立足农村、面向三农”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观,不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以城市为中心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不利于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学校本位的职业教育办学思想,造成职业教育功能缺位;单纯以数量指标衡量职业教育发展,掩盖了质量问题。因此,城市化进程中,职业教育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转型,包括突破发展经济学理论指导下的职业教育发展观;突破以城市为中心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突破学校本位的职业教育办学思想;克服单纯以数量指标衡量职业教育发展的片面观点;构建科学合理的职业教育标准。另外,实施统筹发展战略是确保职业教育成功转型的重要保障(查吉德,第7期)。城乡统筹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途径和必然选择,而在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诸多措施中,职业教育具有独特的作用。有学者在剖析职业教育本质属性基础上,提出了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建议:确立以人的素质发展和提高为最终追求的职业教育理念;以“完美的就业”为载体诠释职业教育的内在价值;倡导有效教学,帮助每个人学有所获(李兴洲,第1期)。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既是统筹城乡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政府是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的主体,政府在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作用应主要体现如下方面:制定促进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的战略规划;实施促进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的财政政策;构建促进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的管理体制;推动促进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的配套改革;加强促进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的行政问责。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还要发挥市场的作用,引入市场机制(董仁忠,第4期)。在高职教育发展策略上,杜祥培认为,用一流高职院校的标准谋划高职院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流高职院校应是学校实力、社会贡献和办学声誉的综合体现,其主要标准包括先进的办学理念、一流的人才培养质量、高水平的“双师型”队伍、超强的社会服务能力、良好的品牌效应和社会声誉、完善的教学条件、具有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等。创建一流高职院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教学观念;不断探索高职院校的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建设适应高职教育需要的高水平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开展素质教育、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服务社会能力;创新管理制度、建立整合资源和提供服务的管理平台;实施开放办学,提高学校水平(杜祥培,第6期)。在中职教育发展策略上,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中职教育面临新的战略选择。有学者将我国文化的精髓———“和合”思想,引入中职教育,以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和合”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各类关系,尝试开创中职教育由竞争走向竞合的新战略(刘淑芳,周明星,第11期)。庄西真提出,应该在增强发展中等职业教育重要性的意识、加强教育分流的公正性、改变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等方面下工夫。努力促进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早期化、社会化、终身化、非正规化(庄西真,第5期)。也有学者提出加强内涵建设是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当务之急,并强调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中等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核心与关键(孙琳,第5期)。

3.职业技术教育经济学研究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经济发展水平不仅影响着职业学校办学,更影响着个体对职业教育的选择与接受。缺乏一定经济土壤的培植,职业教育的发展无论是自身的办学还是生存环境,都会受到很大的制约。职业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不仅是提供初次进入岗位的一般就业人员,更在于提供具有一定学习能力、掌握一定技术和具有技术含量技能的新增就业人员。因此,发展职业教育,不仅仅要看其规模的大小,更需要观察其有效供给问题,这就要求我们重视职业教育经济学研究(申家龙,第1期)。我国职业教育经济学研究起步较晚,至今仍没有形成完善的理论框架。有学者从发展历程和研究成果两个方面进行了理论综述,深入了解我国职业教育经济学研究的现状及特点,并从政策研究、农村职教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对我国职业教育经济学研究的未来进行了展望(王凤慧,周志刚,第4期)。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规律对职业技术教育的影响不断加强,而职业教育发展效能本身就是一个经济学问题。因此,加强职业教育经济学研究,构建一个合理的、完善的职业教育经济学理论框架体系,不仅是职业教育学科自身发展的需求,也是职业教育主动适应外部经济发展规律的需要。所以,职业教育经济学需要对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关系、职业教育成本与效益、职业学校布局与效能、职业教育财政与学校投入产出以及职业教育供给与需求等基本问题进行研究(李晓,第5期)。从基本内容来看,职业教育经济学研究涉及职业教育与经济的关系、职业教育的经济功能、职业教育的资源配置、职业教育的成本和经济效益等问题。近30年来,我国职业教育经济学研究先后经历了恢复、拓展和深化三个阶段。今后,我国职业教育经济学研究还需要关注如何构建独立的学科理论体系、如何开拓研究领域、如何探寻更具职业教育特征的职业教育经济学理论、如何扩大到职业学校以外的职业教育研究范围,以及如何引入更多的研究方法(马俊,第7期)。教育产品的属性是学费定价的基础,由于教育产品属性具有可变性,所以学费水平应随教育产品属性的变化而调整。近年来,我国中职教育的外部性有所强化,竞争性和个人收益有所弱化,其公共属性正在强化,因此,中职教育由收费走向免费是合理的。管理部门应树立学费动态定价的理念,关注教育产品属性的变化,及时调整其学费水平(季俊杰,第6期)。而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按照教育成本分担理论,接受高等教育者必须支付一定的学习费用。一些原先实行免费高等教育的国家,开始根据教育成本分担理论进行收费制度的改革。在全球职业教育面临经费短缺的背景下,收缴学费成为当今世界一些国家筹集高等职业教育经费的重要手段。一些实行职业教育收缴学费政策的国家对于贫困学生则采取重点资助的特殊措施(张霞,黄日强,第4期)。另外,高等职业教育具有较为明显的个人效益,个人的高等职业教育投入是能够给受教育个人带来收益的。在个人成本方面,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相当。在收益方面,与普通高中毕业就业者相比,高等职业教育带来了较为明显的经济收益和非经济收益。特别是受教育者普遍对高等职业教育有较高的主体评价(吴志华,高颖,第7期)。

4.职业技术教育法制研究职业教育法律法规是伴随着职业教育发展而产生的,在经历了清末职业教育立法的初创阶段之后,民国时期的职业教育逐渐形成了较完备、系统的职业教育法律法规,为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民国时期颁布的各项职业教育法律法规具有丰富的内容、明确的主体、简明扼要的文本以及较强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构成了一套比较完备的职业教育法律体系,为后来新中国职业教育的立法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并对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立法有重要启示(曲铁华,苏刚,第2期)。新中国《职业教育法》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金融危机对就业市场的冲击以及立法本身的缺陷,该法修订势在必行。我们必须立足本国国情,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对该法进行进一步完善(陈美龄,第2期)。我国高职教育存在法律法规建设滞后、社会参与度不高、投入不足、高职教育与中职教育管理脱节、财权与事权分离等诸多问题。唯有切实建立起政府统筹、教育部门协调、各职能部门各司其职的新型高职教育管理体制,健全高职教育发展的督导评估系统,加强法制建设,才能使我国高职教育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在新的历史时期,高职院校管理体制改革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注意调动各方面的办学积极性(盛燕萍,第5期)。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来看,我国高职教育制度的变革与创新必须充分考虑各利益相关者的不同利益诉求,以协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关系,最终实现共赢。为此,有学者认为政府应该从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就业导向、构建利益对话机制、重组职业教育管理机构、完善高等职业教育投入机制和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大力推动高职集团化办学、构建统一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等七个方面对高等职业教育制度进行变革与创新(贾建国,第1期)。有学者研究发现,我国当前的职业教育制度无法满足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实践的需要。在法律或政策层面,亟待建立权威、科学的校企合作组织协调制度,认可和规定职业院校的多元办学制度,制定或完善科学的职业教育经费保障制度、独立的教师资格认定和职称评定制度、独立的职业院校招生考试制度、有效的技能型人才地位和待遇提升制度、严格的职业资格认定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在学校规章层面,亦迫切需要加强相应的制度创新(赵学昌,第7期)。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成功的关键,在于构建了一个法制化背景下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而且这一办学模式跨越了企业与学校、工作与学习的界域。有学者对中德两国职业教育法做了比较研究,认为经济发展是职业教育立法的永恒动力,跨界思维是职业教育立法的基本前提,而科学研究是职业教育立法的理性支撑(姜大源,第2期)。美国也十分重视职业培训立法工作,职业培训立法有效地引导了美国职业培训的良性发展。有学者通过对美国职业培训立法的追溯,探讨了美国职业培训立法的特点,即针对性、客观性、科学性、连续性、可操作性。我国要结合实践,加强职业培训立法的理论研究;加强立法,建立完善的职业培训法律体系;适时修法,健全培训执法与监督机制5.职业技术教育教师与教学研究中职教师的素质可分为知识、能力和人格三个结构,九个维度。有学者调查研究发现,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处于中等水平;在教师的知识结构中,职业工作知识和教育教学知识相对薄弱;在教师的能力结构中,各项能力发展不平衡;教师的人格结构状况整体良好,但教育情感和教育价值观存在某些不足和偏差;不同特征的教师在知识、能力和人格三个结构上存在差异。突出教师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培训规划的多样性,加强对中等职业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应用性教育科研能力的培训,以及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职业成就感和职业认同感等是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的重要策略(和震,第7期)。多年来,中等职业教育文化课教师从来源、素质要求、培养培训、资格认定等方面照搬普通文化课教师的模式。有学者从分析中职文化课的定位及其与普通高中文化科区别入手,论证了中职文化课不同于普通中学文化课的假设。这些区别对中职文化课教师提出了特殊的素质要求。构建中职文化课教师的专业发展机制必须考虑这些特点(王欢,第8期)。高职教师的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对于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有学者针对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政府、学校和教师个人三个方面着手,采取政策导向、企业参与、学校培养、企业实践、测评等措施,使之得以有效提升(黄宏伟,第8期)。另外,高职教师还普遍存在着职业高原现象,其个体成因类型按照认同程度可依次分为压力型、瓶颈型、安逸型和边缘型。有学者还对高职教师的年龄、教龄、学历、职称、学科背景、性别、所在地区等因素在职业高原现象的各成因类型上的差异表现进行了统计分析,并从态度、学科知识和职业精神等方面提出了高职教师突破“职业高原”的应对之道(何霞,袁祖望,第3期)。随着高职院校兼职教师数量的增长,如何实行兼职教师的有效管理,充分发挥其作用是管理部门亟待研究的课题。针对兼职教师的职业特征,构建“以合作基地为平台,以分类管理为核心,以绩效考核为保障,以文化融合为目标”的兼职教师有效管理框架,将有益于破解高职院校兼职教师管理的困境(王振洪,第8期)。教学方法的改革对于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有重要的作用。影响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的原因主要是学校及教师“质量意识”不强,教学条件、师资水平、课程体系的制约以及教学方法理论研究的滞后。因此,要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必须把职业教育质量放在突出位置,重视对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加大对教师教学方法的培训力度,改革其他教学要素(何文明,第4期)。方法改革,理念先行。有学者认为,高等技术教育的教学理念还需深入探讨。高等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是技术型人才;技术应用能力内涵应体现整体能力观;技术学科建设是技术教学的基础(吕鑫祥,第6期)。职业学校的教学有着与学生的就业和工作密切联系的特点,要求突出现场感、实践感。有学者探讨了慈溪市宁波知行中等职业学校创建的“工作室”教学模式,探索了一条专业核心课程与学生专业技能培养有机结合的新模式,突出职业能力与个人综合素质的培养,强化专业文化、专业思想及专业能力的教育,有效地促进了专业技能教学的质量与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为当下中等职业学校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陈建华,丁晓岚,第4期)。行为导向法是德国职业教育的两大法宝之一。因此,在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过程中,行为导向教学成为一种新范式。有学者剖析了行为导向法的内涵及优越性,论证了我国职校教学采用行为导向法的必要性,分析了该法在我国职业教育领域有效实施的实现机制,并探讨了实施中对该法可能出现的认知偏差(胡重庆,第4期)。也有学者从心理学视野对行为导向教学范式的心理基础与目标、心理过程与角色、心理特征与原则等进行解读,以进一步汲取其理论精髓。提出建立适合中国职教改革需要的行为导向教学范式,需要树立实施积极职业教育的新理念,树立现代职教教学设计的新概念,树立促进职校生心理发展的新概念,树立开展校本行动的新思维(崔景贵,第1期)。

三、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研究未来的走向

1.走向学科与实践多维度的综合从时间维度、空间维度和个人成长发展三个视角来看,职业技术教育都是一种多维度的活动,这就决定了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研究将逐渐走向多维度的综合化。从2010年的统计中我们可以看到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研究已经呈现出此种态势。研究内容不仅呈现出不同学科间的综合化,而且还有实践样式的综合化。在理论与实践的两相融合中寻求职业技术教育理论新的生长点,将会成为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研究未来的明显走向。

2.关注改革与发展新战略的探索面对社会转型期出现的新变化、新情况和新问题,不断调整职教改革与发展新模式,探索职教改革与发展新战略,才能使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步入“快车道”。2010年的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职业技术教育》所转载的文章中,关于职教改革与发展的文章有34篇。从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到集团化办学模式;从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发展,到教学方法的优化和升级,这种多样化的职业教育理论形态必将促进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实践的多样化。

3.挖掘法制与政策新时期的内涵跨界思维是完善职业教育法制与政策的基本前提,科学研究是优化职业教育法制与政策的理性支撑。随着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到来,在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体制条件下,立足本国国情,借鉴国外经验,多维度、多视角地挖掘新时期我国职业教育法制与政策的内涵,将成为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研究的热点。

理论教育法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法律教学;改革

一、中等职业教育法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中偏重于理论知识讲授

中等职业教育中的法律课程,强调素质教育与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并着重培养学生利用法学理论分析问题与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在实践教学中,却往往存在着过于注重理论知识讲解,而忽视实践应用培训的问题,从而不能有效调动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学习热情,导致实际教学效果不佳。而且由于过分偏重于理论知识讲授,学生不仅缺乏利用法律知识进行实际操作的能力,而且毕业后也不能迅速的适应法律职业岗位的需要。

2.实践教学环节中教学质量不佳

一方面表现为法律实习环节流于形式,实习质量不能有效保证。法律实习是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有机结合的主要环节,也是学生得以检验自身所学知识的一个重要过程。然而因管理不佳、实习态度不端正、时间冲突等多种问题,导致目前中等职业教育的法律实习环节多流于形式,且质量无法得到保证。另一方面则表现为法律实践课程偏少,教学质量不佳。法律实践课程不仅能为学生重现整个司法事务的流程,而且能开拓学生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法律职业技能与实际操作能力。然而在当前中等职业法律教学中,法律实践课程的开设量偏少,只占据了总课程比重的10%左右,且教学方法较为单一,教学质量不佳。

二、中等职业教育法律教学的改革及优化措施

1.积极改变原有的教学观念

在原有的法律教学理念中,是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法律知识和法学理论为主要目的。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其教学理念重点是提倡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科应用能力为主要目标。为此,教师应当积极改变原有的教学理念。一方面,教师应当积极克服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改变原有的照本宣科的做法,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对法律学习的热情与主动性;另一方面,还应加强对法律实践教学的认识,通过不断强化法律实践教学,以开拓学生的思维,强化学生的学科创造能力与实践应用能力。

2.增加法律实践教学的比重

目前,中等职业法律教学的实践教学,主要是以实习为主,以课题案例分析、法律诊所、专题辩论、课外模拟审判等为辅助的教学模式。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却往往存在着法律实习和其它实践课程的时间少,缺乏教学规范性且教学随意性大,学生实际参与度低等多种问题。为此,我们应积极改变原有的重理论而轻实践的做法,通过不断提高法律实践教学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比重,使学生能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得到培养、锻炼与成长。一方面,建议将20%以上的总课时时间作为法律实践教学的时间,以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另一方面,还应不断完善法律实践教学的课程设置,以形成能贯穿于整个中等职业法律教育全过程的实践教学方案与测评体系,并在教学方法中注重于实用性与多样性,通过采用案例教学法、体验教学法、探究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提高法律教学的质量与教学效果。

3.完善法律实践教学的内容

法律实践教学的内容应当是多样化的,学校应当通过实习、毕业论文、模拟法庭、诊所式教育等多种实践教学形式,以形成规范、完整的实践教学链。

(1)加强实习管理。首先,应合理安排实习时间,避开学生找工作的高峰时期;其次,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可否考虑实行弹性实习制度,在学习情况不紧张的条件下,可允许学生申请进行实习。要求一年级到二年级的每一学年,学生至少应当有15~20天左右的法律实习时间;而对于毕业实习,则要求实习时间应不低于3个月。

(2)加强毕业论文管理。首先,要求学生的毕业论文必须与法律实践问题相挂钩,要求题目应来源于实践,素材来源于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并在论文中对法律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与解决;其次,要求实行毕业论文指导的双师制度,即论文指导教师应当有两名,一位是作为实践中的带教老师,另一位则是学校中的专业教师,两位教师同时就毕业论文中的相关问题、理论的实质及解决方法进行系统的指导,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调研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3)积极开展模拟法庭教育。积极在法律教学中开展模拟法庭教育,通过让学生分组进行模拟审判,并让每一名学生参加和担任具体的角色,使学生能详细了解整个司法事务的流程。在模拟法律的开设中,首先学校应鼓励教师大量开设模拟法庭教学,并将其作为实践教学测评的标准,还可给予一定的课时补贴,对于部分实践性强的课程(如刑诉、民诉、刑法等),还应当硬性规定必须开设;其次,学校还应当加强模拟法庭软硬件的建设,为开设模拟法庭提供必要的设施、人员、摄像等条件的配置,并制定好完善的规章制度与管理制度。

(4)积极开展法律诊所教育。通过积极开展法律诊所教育,能帮助学生接触到现实生活中的当事人,并处理真实案件。教师也可根据案件进展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学习与运用法律知识。法律诊所应当向全体学生开放,使所有学生得到锻炼与培训,并且通过这种与现实案件零距离接触的方式,使学生深切体会到作为律师所背负的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并努力将所学法律知识应用到真实案例当中。本文从中等职业法律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出发,并着重就法律教学的改革及优化措施进行了研究与探索。在当前中等职业教育法律教学中,我们应当不断对原有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进行系统的改革与优化,以真正引导学生建立起实用、合理的法律知识结构体系,并切实强化学生的学科应用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从而使学生在毕业后也能迅速的适应法律职业岗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罗朝猛.中职教育中法律教学的优化与改革[J].中小学教学与研究,2014(4).

[2]王崇敏,王琦.法学实践性教学与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M].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2011.

理论教育法论文范文第9篇

第一,对学生而言,按照规定不得不写毕业论文,但是由于主观和客观方面的原因,临界毕业而且面临巨大就业压力的学生既无心也无力重视论文质量。目前,绝大部分高校都把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撰写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而这个学期又是毕业生找工作的黄金时段。过去这十多年,大学(大专)毕业生数量越来越多,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在这个时候从事毕业论文写作,难免增加了学生的压力和负担,也使得学生无心专注于论文写作。其结果是,学生对论文采取敷衍应付的态度,随便找些东西抄抄。这样的毕业论文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而且还容易使得学生养成弄虚作假的不良习气以及应付了事的不负责任的态度,对其走进社会和今后的人生产生不利影响。另一方面,这种流于形式的毕业论文写作,也分散了学生参加实习和找工作的精力,对学生就业产生不利影响。

第二,对教师而言,一方面自身的精力和时间有限,另一方面也心知临界毕业的学生不重视论文,即使倾注相当的时间和精力来指导毕业论文,最后的结果仍然不会有显著的效果。临近毕业时,不仅学生忙,老师也非常忙碌,工作任务也非常重,既要指导学生的毕业实习,又要填报各种各样的表格。而且通常是一人负责多份毕业论文,指导老师的工作强度非常高。但是,更重要的是,指导教师心里清楚毕业生对论文的态度,也同情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压力,也就容易放松对论文的指导。最致命的是,面对一份份敷衍了事的毕业论文,“让指导老师觉得付出的根本没有价值,整个毕业环节就是指导老师在‘自编、自导、自演’,所以最后看到就是一张张极度疲惫的脸庞,烦燥敷衍的情绪也随之产生,整个毕业论文环节开始恶性循环。”[4]另一方面,由于教师的时间与精力有限,在毕业论文上的时间和精力增加了,必然要影响毕业实习等的指导工作,顾此失彼,最终不仅使老师疲惫不堪,影响教学质量,还背离了高职教育的目标。

第三,对许多高职高专学校而言,各级管理者不是不了解毕业论文的现状,也不是不想解决这个问题。但是,随着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政府对高职高专学校就业率的考核越来越严,学校担心抓论文质量影响毕业生找工作,影响就业率,最后也不得不暂时将毕业论文质量放在次要地位。如果就业率下降,就会影响学校的招生。这也使得学校层面缺乏充足的动力去抓论文质量。

2高职高专会计毕业环节的改革之路

第一,根据我国《高等教育法》的规定,高等学历教育分为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不同层次的学历教育具有不同的学业标准,这些学业标准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下来。对于专科教育,《高等教育法》确定其学业标准为:专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能力。可见,《高等教育法》在专科教育的学业标准中并没有提及专科教育必须具有研究工作的能力。所以,取消高职高专院校会计专科学生毕业论文的撰写具有法律依据。

第二,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但它的目标是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这与普通高等教育中的本科层次和研究生层次的培养目标存在较大差异。本科教育旨在培养理论知识宽厚、适用领域广的人才,硕士博士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能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专门人才。高职的培养目标重在“技能型人才”,而不是理论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的人才。而技能型人才毕业后往往要到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需要具备其职业或岗位所必须具备的动手操作能力,而在专业知识上够用即可。因此,毕业论文适合于高等院校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但不适合高职教育。[2]高职高专会计专业是培养各行各业实务型会计人才,而不是研究人才。高职高专学生毕业后主要去企业、事业单位等财务部门从事基层会计工作,目前这种多少具有研究特点的毕业论文显然不符合高职高专会计专科的培养目标。

第三,目前这种以“毕业论文”为核心的高职高专会计毕业考核形式是从科研导向的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借鉴来的。这实际上是要求科研训练很少的学生在毕业时写出带有科研特征的毕业论文,同时又要求这样的论文要符合高职高专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这些年来,高职高专教育界会计专科的管理者和教师不是没有意识到学生毕业论文质量不高的问题,而且也投入了相当的时间与精力去加强学生的毕业论文指导。但仍然不能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在此背景下,笔者以为,如果不跳出“毕业论文”这种科研导向的毕业考核形式,无论怎么努力,都难以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如果毕业论文不能保证基本的质量,在毕业环节设置毕业论文这一环节是否有必要;当论文质量的底线和标准越来越低时,毕业论文是否还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是否还有继续存在的必要,这些都是我们的教育管理者应该深思的问题。

3改革建议

综上所述,高职高专会计毕业论文的撰写弊大于利。对于高职高专会计毕业环节来说,应围绕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以及高职高专会计专科的培养目标,选择更有利于高职学生职业发展的其他毕业考核形式来代替毕业论文。笔者认为,应以学生实习实践为基础,让学生结合实习实践中的实际问题,扩展实习实践报告的内容,以实习实践报告来取代目前的毕业论文。这种实习实践报告可以是多种形式的,包括:

(1)个案分析。即让学生实习时碰到的一些个案进行分析和思考,针对个案展开分析,撰写应用性报告。例如:从事财务工作所需要的各种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包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计算机及软件应用能力,外语能力等等;体会会计职业道德水平提高的重要性;分析实习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等等。

(2)撰写实习单位的财务分析报告。学生在掌握实习单位的材料后,可对该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进行独立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企业决策层提供一份有用的财务分析报告。

(3)为实习单位设计一套会计制度。即以实习单位的实际工作环境为背景,运用所学的知识,对实习单位的会计、出纳等具体工作,进行全面或局部的规划和安排。如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这可以是存货管理控制制度,货币资金管理控制制度,应收账款内部控制制度,等等。

(4)撰写实习单位专题调查报告。该报告旨在反映学生对实习单位的基本认识与判断,调查报告应结合学生毕业实习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调研。比如:实习单位基本概况、战略发展目标、公司治理结构、生产经营状况、产品销售情况;应重点介绍与专业有关的会计政策、投资、筹资策略、财务状况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上述方案,紧密结合毕业实习,从实习单位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分析,可以避免以往毕业论文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从中可以考核学生对会计基本理论知识和实务的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协作能力,应变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达到高职教育的目标和要求。

理论教育法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高职高专教育;人文和社会科学实践教学体系;综述

一、人文和社会科学实践教学研究现状

近十年来,我国高职高专院校特别重视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主页的十个栏目之一“教学改革”内容主要是实践教学改革,登载了53篇有关实践教学的文章,但其中仅有5篇反映了人文和社会科学实践教学方面的改革举措与理论进展。查阅知网近五年高职教育论文,输入“人文和社会科学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搜索到的论文加文献仅有3篇,换句话说,我国理论界在职业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方面的人文和社会科学实践教学研究领域非常薄弱。

二、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实践教学特点

1.教学理念从国外向国内引进

(1)实践教学模式。学者们重点介绍国外发达国家教学(应用)型、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实训基地建设的模式,比较典型的有以北美为主的CBE(Competence Based on Education)模式和德国的“双元制”模式,[1]借以对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改革有所启迪。邢台职业技术学院的王建勋等《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与基地建设比较研究》(《职业技术教育》2001年第34期),概括了美国、澳大利亚、日本、德国等国的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现状,能够较为清楚地了解整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实践教学体系的某一环节的代表性特点。学术界对其他国家的职业教育举措也有零星的介绍,丰富了国外职业教育的范围和地区。

(2)实践教学师资。辛治洋《世界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趋势》一文认为师资队伍是提高职业教育水平的关键,德国的职业教育师资要求较高,一般要有博士学位。国外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中兼职教师的比例很大。美国社区学院、澳大利亚TAFE学院的兼职教师比例基本达到了1∶1。1992年德国职业学院有专职教授245人,承担了18.7%的教学量;兼职教师数高达5000人,承担了81.3%的教学量。

(3)法规建设。我国学者特别注意国外教育法规和政策的演变,以及投资渠道和投资体制。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经验表明:通过法律的形式,约束和规范企业在产学结合方面的责任和义务。《全球教育展望》和《世界职业技术教育》编排了这类文章,介绍了整个职业教育包括高职实训方面的条文,可见修改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在内的教育法律势在必行。

2.规律探讨从感性向理性转移

郭静[2]认为,人文类高等职业教育校内实训基地承担了人文和社会科学实践教学任务,其基本功能有“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培训功能,人才培训功能,技术交流、资源共享功能,生产与技术服务功能共四项。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朱方来《试论高职高专院校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工业中心的建设》(《职业技术教育》2002年第25期)中谈到人文和社会科学实践教学基地作用是实践教学与职业素质训导,职业技能训练与鉴定考核,职业资格认证与职业技术教育师资培训,科技开发、生产和新技术推广,强调技术开发。

3.研究重心从局部到系统的转化

高职实践教学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进行组织管理,以求最佳的效果。刘仕辉在《加快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策略思考》中提出,教学时间上实践教学力求达到总学时的50%左右,教学方法上采用“模块式教学”(MBS)和边讲边练。2009年《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发表了李飞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一文,提出建立“双向受益”的互惠机制,稳固校外实训基地,建立健全实践教学评估体系,设计了“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和标准”和“专业实习教学评估评分表”。有关此课题从用人单位等角度研究,本人采取了定量分析和调查问卷,调查结果另文详细阐释。调查结果认为,学生对人文和社会科学实践课程设置满意度较低,人文和社会科学实践教学场地有限,专用基地更少,设备和资金投入的力度也小。

参考文献:

[1]洪 林,王爱军.国内外应用型大学实践教学体系比较[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1).

[2]郭 静.关于高职教育校内实训基地建设问题[J].北京教育(高教版),1999(Z1).

上一篇:法人制度论文范文 下一篇:新闻舆论监督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