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锁经营业范文

时间:2023-03-14 11:52:22

连锁经营业

连锁经营业范文第1篇

连锁经营业以第三产业为主,横跨多个地域,涵盖多种类型,汇集大量人流、物流。仅一家普通的经济型酒店,就拥有客房40~100个不等,可集中住宿一两百人。商业百货、KTV和影院等功能复合的场所人员更为集聚,流动性更大,存在的火灾隐患也更多。在连锁经营业迅猛发展的背后,由于自身的组织模式和行业特点,暴露出了许多消防安全方面的问题,值得引起关注。

1.1消防安全条件先天不足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在这一背景下,连锁经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开疆扩土”,其中大部分连锁企业的经营场所系租用、接收原先的闲置厂房、村居、办公楼等改建而成。由于建设时间较早,这类建筑往往不完全符合现今的消防安全规划要求和设计标准,存在着先天性火灾隐患。另外,连锁企业经营场所大多处在车水马龙的闹市区,周边环境复杂,缺少防火间距和消防车通道,不利于灭火救援工作开展。

1.2消防安全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

许多连锁企业总部和加盟、特许分支企业作为相互独立的法律主体,虽然在形式上签订了消防安全责任书,明确了消防安全责任人和各级、各岗位消防安全职责,但主体责任落实情况并不乐观,存在重经营管理、轻消防安全的现象。不少连锁企业总部将消防管理责任打包甩给分支企业,一推了事,甚至对上报的消防安全隐患不组织研究整改,听之任之;一些分支企业一味追求降低运营成本,压缩消防安全投入,不认真履行管理责任,造成“双重管理,两头落空”。

1.3固定消防设施维护管理不力

不少连锁经营企业固定消防设施重配轻管,维护保养不到位,缺损、故障等情况特别严重,一旦发生火灾,许多设施就变成了“空壳子”、“花架子”。一些单位消防安全巡查搞“走过场”,往往名字签了就等于巡查过了。也有不少单位未定期开展建筑消防设施检测和日常维护保养。

1.4从业人员消防安全素质较低

许多连锁经营业从业人员缺乏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特别是对固定消防设施没有概念。具体到所在岗位,存在着消控室值班员不会操作自动消防设施,普通员工不会操作灭火器和水枪水带,疏散引导员不清楚自身职责等种种问题。同时,出于压缩人力成本考虑,小型连锁企业从业人员往往高度精简。有的经济型酒店消控室值班员仅有2人,还要身兼多职,导致脱岗漏岗、无人值班。甚至有的单位为了贪图方便,晚上常常直接将消控室和疏散通道锁闭,严重影响消防安全。

2连锁经营业消防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

2.1连锁经营业自身组织体系和经营模式特殊

连锁经营业经营范围涵盖多个领域,具备地域上的分散性和权属上的双重性。在连锁经营三种形式中,除直营连锁为总公司直接投资、直接经营管理,完全接受总部指挥外,特许经营和自由连锁两种模式下,授权人提供连锁企业商标、商品、整体设计及经营技术(至多派员承担日常管理工作),被授权人负责资金运营、财务收支和聘用人员,授权人与被授权人是相互独立的法律主体,各自独立承担对外的法律责任,导致了消防安全管理出现了“双重主体”。企业总部对这两类分支企业没有行政上的约束力,消防工作能否有效开展,几乎完全依赖被授权人的自觉性。

2.2消防监管工作存在缺位

连锁企业总部与消防机构、总部与分支企业的信息反馈和沟通渠道不畅,党委政府的政策要求和消防机构的工作部署落不到地,消防工作缺乏着力点。除消防机构列管的重点单位监管外,许多分支连锁企业因隶属关系不清晰、权责不明确等种种原因,没有完全纳入消防安全网格,且容易推诿扯皮、失控漏管,公安派出所及乡镇街道“网格员”在开展监管工作当中往往无所适从。

2.3消防安全管理水平总体不高

一些连锁企业消防安全责任层级和区域划分不清晰,边界不明,消防安全管理人指导、监督和管理的能力不强,“四个能力”建设不到位。企业总部在巡视指导分支连锁企业工作时也缺乏消防安全专业人士进行指导。另外,连锁企业消防管理人员流动较快。以经济型酒店为例,一名店长往往管理着多家酒店,还经常调整交流,抓好消防工作的责任意识和管理水平难以提升。同时,服务员、售货员、保洁员等基层员工文化程度相对较低、人员流动性大,给系统化的消防安全常识普及和消防技能学习培训造成了一定困难。

3加强连锁经营业消防安全管理的对策

3.1掌握连锁经营企业消防安全情况

各级消防机构要对本辖区范围内的连锁经营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现状进行认真排摸,全面深入地掌握真实情况。在此基础上,组织力量进行系统地梳理和研究,并学习借鉴国内外好的经验做法,适时出台具有针对性、操作性的工作措施。

3.2推动“双重”主体责任落实

消防机构要把工作重点从查找发现隐患转移到督促单位主体责任落实上来,特别是针对连锁经营企业“双重主体”这一特殊情况,结合该行业自身的特点,在督促责任落实方面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通过定期召开连锁企业总部联席会议等方式,引导连锁经营业自上而下认真研究处理涉及消防安全的重大问题,部署落实本单位系统的消防安全工作计划和措施,真正实现一级抓一级的局面,推动消防安全“双重主体责任”的全面落实[2]。督促连锁经营企业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加强沟通联系,互相借鉴经验做法,共同推进行业消防安全自律。

3.3积极强化源头管控

连锁分支企业大都改变了建筑原来的使用性质,在建筑防火间距、安全疏散和消防设施配套等方面大都存在着诸多消防安全问题。消防机构应与连锁总部建立沟通渠道,提前介入,对改建建筑的消防安全情况进行预先评估,依法依规提出要求,牢牢把住消防安全源头关,防止留下先天性火灾隐患。同时,对现有连锁企业的消防安全问题,应结合区域性火灾隐患专项排查,开展集中专项整治,彻底整改治理一批沉疴顽疾,积极推动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全面改善社会消防安全环境,从根本上消除连锁经营业火灾隐患滋生的土壤。

3.4提升企业消防管理水平

各级消防机构要依托网格化、户籍化手段,充分发挥基层消防安全组织作用,开展好辖区消防工作,消除监管的盲区死角。要督促连锁经营业规范准入机制,通过设立消防安全维保基金、推行消防设施统一维保等措施,改善消防安全条件,节约消防工作成本,激发企业抓消防工作的积极性。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通过物联网平台等信息化管理手段,对分支机构的实时动态监控和管理信息共享,进一步畅通信息渠道,提升消防管理水平。改进建(构)筑物消防员培训机制,推动企业将前台服务员、保安等人员纳入消控室值班队伍,强化消防保卫力量。督促企业加大消防安全培训的频次和力度,狠抓培训质量,切实提升自防自救能力。

4结束语

连锁经营业是当今世界商品流通和服务业中最具活力的经营方式,却也因其庞大的经营体系和复杂的组织结构在消防安全管理上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只有根据连锁经营企业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建立适用的消防安全管理标准化体系,实现消防安全全程监管和系统管理,形成有层次、全员化的安全责任架构,才能更好地预防火灾等安全事故的发生。

连锁经营业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商业物流连锁经营业

中图分类号:F259.22 文献标识码:A

前言连锁经营业作为一种新兴的商业组织形式,在我国已有近20年的发展。我国连锁业蓬勃发展的事实证明,连锁经营适合我国现阶段国情和生产力发展水平,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连锁经营的领域也由最初的零售行业开始向服务业拓展,超市、便利店、各类品牌专卖店、专业连锁店等作为新的购物和消费形式,给中国人的衣食住行带来了极大便利,受到了消费者的普遍认同和欢迎。吃快餐到肯德基、麦当劳、永和豆浆等连锁餐厅,采购食品和日用品到沃尔玛、家乐福等大型连锁超市或便利店,购买电器到国美、苏宁的专业连锁店,已经成了千千万万中国人的消费习惯,连锁经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必将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因此,如何推动我国连锁业健康发展,引起了业界和学术界的普遍关注。

一、我国连锁业的发展现状

1.我国连锁业的发展历程

连锁经营在我国首先出现在大中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其发展经历了两个明显的阶段:初始期:(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国内市场疲软,销售不畅,商业企业为了求生存、求发展,借鉴国外规模效益的经验,开始探索连锁商业的方式,企业自发地按照连锁方式进行经营运作。成长期:(1995年至今)1993年,国家正式提出要把发展连锁经营作为带有方向性的一项流通体制改革。由于政府的强力推动与企业市场化内在发展需求相结合,我国连锁业快速步入成长期,每年以40%左右的速度扩张,仅用不到20年就基本完成了欧美历经百年的零售业革命。

2. 我国连锁业的现状和特点

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连锁经营业取得了显著成绩,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连锁经营业已经初具规模,出现了一批具有一定实力的大型连锁企业。截至2006年末,中国拥有两个以上门店的连锁企业为3146个,从业人数116.4万人。如果按照10个门店以上才可称为连锁企业的国际惯例,中国共有连锁企业1219家,从业人数75万人。连锁商业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从1993年的0.7%上升到2001年的4.1%,再到2007年的20%以上。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行业调查,2007年“中国连锁百强”销售规模突破了一万亿元人民币,达到10022亿元,同比增长21%,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8%的增幅。门店总数达到105191个,同比增长58%。“连锁百强”销售规模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1.2%。在“连锁百强”中,国美电器集团以1023.5亿元销售规模、1020家店铺的业绩再次位居第一,百联集团有限公司、苏宁电器集团、华润万家有限公司、大连大商集团有限公司分别以871.4亿元、854.7亿元、502.9亿元、502.2亿元的业绩排名第二至五位。

二是行业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势头。进入21世纪,随着流通体制改革进程不断深化,在政府导向作用的发挥和城乡居民消费需求、消费意愿的高速增长,以及消费水平的迅速提高和市场的逐渐成熟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我国连锁经营业的发展驶入了快车道。据中国连锁经营业协会统计,2002年,我国连锁百强企业的年营业额仅有2465亿元。经过2003-2007年,连续五年分别达45%、39%、42%、25%、21%的高速增长,到2007年全国连锁百强企业的营业额已过万亿元,仅仅五年就翻了两番,累计增幅达400%以上。虽然近两年增长速度稍有放缓,但仍保持着20%以上的增幅,快速发展的势头不会有明显改变。

三是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从总体规模看,近几年“连锁百强”的总销售规模平均增幅超过30%,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从2003的6.0%提高到2007年的11.2%。2007年,“连锁百强”的前10家企业总销售规模达到5029万亿,占“连锁百强”销售总额的50%。而2003年前10家企业占“连锁百强”销售总额的42%。从单个企业看,100强企业平均销售规模为100.2亿元,比2005年的平均销售规模85.5亿元增长了17%。2007年,100强企业中最后一位销售规模达10.3亿元。数据显示,经过激烈的市场竞争,连锁经营业的行业集中度快速提高,我国连锁业开始逐渐走向成熟。

二、我国连锁经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国连锁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随着我国加入WTO后短暂保护期的结束,我国已经对外资零售商业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敞开了大门,国内连锁业面临着直接的国际竞争,面对的是与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等巨无霸的直接抗衡。2007年,在全国连锁百强中,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等主要的15家海外品牌企业的销售额占“连锁百强”销售总额的比例从2006年的16.8%上升到18%,达1825亿元,增长了28%,店铺数量了增长17%,达到3956家,占“连锁百强”总店铺数的3.7%。国际巨头来势汹汹,与这些动辄几十年上百年历史的老牌跨国公司相比,我国的连锁业尚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

1. 不成规模,连锁效应不明显

连锁经营以规模取胜,以商品价廉见长。门店越多,商品经营成本就越低,商品价格就越低廉,就越具有竞争力,这就是所谓规模效益,对连锁经营企业来说,也可称之为“连锁效应”。因此,连锁经营企业规模越大,连锁效应就越突出,其竞争优势就越明显。虽然近年来我国连锁行业扩张速度较快,但与外资零售企业相比,规模还远远不够。2007年国内连锁企业前100名的营业总额虽突破了10000亿元,还赶不上沃尔玛(2007年全球营业额达3511.3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5000亿元)一家的50%,差距之大可见一斑。国内连锁业的所谓“巨头”与这些世界级的企业相比,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上的竞争。根据国内外的经验来看,一般开业2~3年内达到13家左右的门店数量,公司开始体现规模效益。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连锁经营集中度仍然不高,目前我国连锁经营发展仍以区域市场为主,全国扩张的企业不多,跨国连锁更是几乎空白。国内多数连锁经营企业网点不仅规模小,而且只有“店”不见“网”、分散经营、成本高、效益低、流量有限,根本无规模效益可言。

2. 连而不锁,规范管理不到位

组织形式的联合化和标准化是连锁经营的前提条件。只有对门店实行统一采购配送,统一经营管理,统一财务管理,统一质量标准,统一服务规范,才能体现连锁经营的优势。如果只有相同的店名、店貌,而没有标准化的商品和服务,那就是“连而不锁”。在体现连锁经营重要特征的统一性上,许多企业重形式,轻内容。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曾就国内32家特许经营企业进行过调查,发现有30%的企业没有加盟手册,20%的企业没有运营手册,即使有运营手册,也没有很好地贯彻执行。由于连锁经营业的统一性特点,很容易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一块牌子倒了则所有的牌子全倒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将会给连锁经营企业发展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3.技术落后,连锁渠道不畅通

国际上先进的连锁企业早已实现了经营管理信息化。1983年,沃尔玛集团投资约7亿美元建成了全美最大的私人卫星通讯系统,加快了决策传达和信息反馈的速度,提高了整个公司的运作效率。依托先进的通讯技术,建立起了现代化化的商品实时管理网络系统,增强了管理数据的准确性,减少了商品的库存量,缩短了商品的周转时间,加快了配送的速度,减少了出错率,提高了工作效率;从而降低了管理成本,进一步强化了竞争优势地位。而我国多数连锁企业的经营网点目前虽然都已采用了电子收款机等一般性的计算机系统,但大多还未建立商品实时管理系统,在采购订货、仓储管理、商品配送等一系列流程中,大多还依赖书面报表,电话和传真传统的通信渠道和管理手段,不但提高了物流管理成本,时效性和准确率也大打折扣。

4. 利润微薄,连锁企业发展后劲不充足

根据国家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2005年我国连锁零售企业平均利润率仅为0.91%,连锁超市百强的净利润率为1.32%,而国外连锁超市平均利润率为2.22%。过低的利润率对应的是运营成本过高和盈利能力低下。过高的运营成本归因于两个方面,外部是因为我国物流费用偏高,占GDP比重的16.7%,而发达国家仅为这个数字的一半,内部因素则缘于销售成本和管理成本偏高(国内这方面的成本平均达30%,而沃尔玛则为16%)以及商品周转速度慢、采购配送水平低造成的高库存和断货两个共存问题,而这些正是外资零售巨头的优势所在。微薄的利润使得连锁企业继续扩大经营规模的意愿不够强烈,低利润造成的企业资本金积累不足,进一步限制了连锁经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存在问题的根源

1.行政壁垒、市场割据制约了我国连锁企业规模化发展

由于我国目前实行的财政分税制缺乏跨地区的完善、透明、统一的纳税手段和网络化的纳税系统,我国目前连锁分店在当地都需注册登记,并具有法人地位。这就产生了分店对当地政府照章纳税的合法性。而一般来讲,直营分店没有独立的财务权,而是由总部统一核算,这样就造成了跨地区、跨部门办店的利益分配矛盾,连锁企业的跨地区经营往往会造成地方利益的冲突。各地区、各部门按照本地区、本部门的利益自行规划兴办连锁店。一方面,连锁成员店在同一商圈区域内由不同部门重复布局,缺乏统一规划,造成过度的无序竞争。另一方面市场割据,连锁网点发展“跨行业难”、“跨地区难”。即使在同一区域内,也要受到财税体制的制约。这些都阻碍了连锁企业规模化发展。

2. 资金紧缺限制了我国连锁企业迅速扩大规模

资金问题是任何国家、任何企业发展连锁经营必然遇到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也是中国连锁业难以扩大规模,实现规模效益的最大障碍。连锁店从无到有直到形成一定的规模,需要连锁总部进行大量的前期投入。发展初期需要投入巨额的资金用于购置固定资产。据测算,一般情况下改装一个连锁店中的成员店铺购置设施需资金50―100万元,便民店需50万元左右,超市100万元左右。而我许多商业企业资产负债率高达80%以上,资本金严重不足,企业经营资金的来源主要靠银行借贷,筹资渠道狭窄,资金不足,筹资渠道狭窄,使国内一些连锁企业难以快速不断开设新网点,达到规模经营的数量边界,取得规模经济效益,已经陷入了不发展没有规模效应,欲发展没有资金实力的两难困境。

3.专业人才的缺乏是提高我国连锁企业管理水平的瓶颈

与传统零售店相比,连锁店具有管理难度大,技术含量高的特点,它需要一批懂得和熟练运用连锁经营操作规范和创新能力强的高级管理人员以及能设计和运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工程技术人员。而我国零售业还没有完全实现以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变。据统计,我国第三产业中高新技术含量仅占6.29%,商业系统仅占2.0%,我国商业系统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各类专门人才只占3%左右,从业人员素质差,特别是高级管理人员奇缺严重制约着连锁店管理水平的提高。不少连锁企业感到找10个、8个连锁店经理比开10间、8间分店还难。

4.物流配送系统建设的滞后制约着我国连锁企业统一规范化管理的实现和规模效益的发挥。

连锁企业的配送中心是连锁经营的核心。配送是连锁经营的中心环节,它一端连着厂商,另一端连着店铺,处于中心和枢纽地位。有效的物流配送是保证公司达到最大销售量和最低成本的存量周转及费用的核心,是实现集中统一管理和实现规模效益的关键。而我国多数连锁经营企业没有真正建立与其经营相适应,保证其高效运转的配送中心;即使部分企业已有配送中心,但自动化水平很低。在和供货商直接联网方面,基本处于空白,有资料表明,发达国家连锁企业的配送比例一般为80―90%,而我国仅为30%~40%。有的连锁企业虽然建立自己的配送中心,但存在配送效率低、配送品种少、价格高等问题,严重阻碍了连锁企业的实现集中统一、规范化管理和充分发挥规模效益。

四、进一步规范和发展我国连锁经营的对策

1.创新财税体制,破除地域壁垒,促进我国连锁企业向规模化发展

政府可创造条件支持连锁企业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跨所有制实施战略性调整和重组,通过企业法人之间的相互参股、控股以及兼并、租赁、合资、合作等形式,进行经营资源的优化和重组,促进连锁企业规模化,但力戒政府大包大揽,强令联姻;在税收管理上,为鼓励连锁企业跨地区发展,对连锁企业的课税实行法人申报纳税制,即连锁分店不履行纳税义务,由总店统一核算和纳税,需返还的增值税由税务部门根据税收共享办法,分级返还原税收管理部门。从长远角度来看,政府对连锁企业的支持,重点应放在创造有利于连锁经营发展的外部条件上,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协调区域之间、部门之间关系等。

2. 拓展融资渠道、拓宽发展思路,破解连锁企业发展壮大的资金难题

一方面政府可有选择地对连锁企业的给予资金上的扶持。政府应采取“抓大放小”的原则,对经济实力强、管理基础好,营运机制较完善的连锁企业进行重点扶持;为其拓展融资渠道创造条件,可采用银行贷款、财政贴息、国家入股以及连锁企业股份上市等多渠道,多层次解决连锁企业资金不足问题。另一方面,连锁经营企业要拓宽发展思路,可以采取特许经营等发展模式,规避资金紧缺的限制,迅速发展壮大。特许连锁经营作为连锁经营的高级形式,连锁特许总部可以在不直接投资的情况下,迅速复制式发展,实现低风险、低成本扩张,是缓解连锁企业资金压力的有效途径。

3.加快连锁经营专门人才培养,提高连锁企业管理水平

在人才培养上,一方面是通过出国考察和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并总结和借鉴国内成功连锁企业的经验和管理办法,提高经营管理者素质。有条件的连锁经营企业可以通过组织参观考察团,或者以企业间合作交流的形式,组织中高层管理人员,以观察员或实习生的身份前往美国、西欧等连锁商业最发达的国家的有关企业,开展考察学习或实践锻炼;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拓宽思路,更重要的是获取国内较难得到的信息技术以及其他领域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同时要通过各种渠道搜集、整理、研究国内成功连锁企业的经营模式、营销策略和管理办法,从中吸取值得借鉴参考的有益经验。另一方面是依托大中专院校,通过送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加强对连锁企业各类人员的培训,提高员工素质。

4.加快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步伐,提高连锁企业

要加强网络设备、自动收款机、条形码等硬件设施和相关应用软件的研究开发和升级换代,建立商品实时管理系统,不断提高商品管理、财务管理、物流管理及整个流通产业的技术含量和信息化水平。加强网络技术在连锁经营中的开发和利用,实现信息技术与企业经营的整合,建立适合企业需要的管理信息系统011S、电子订货系统田OS)、电子数据交换(ED0,有助于为连锁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及时、准确、完整的信息,实现总部与连锁分店、配送中心、供应商的实时联系,提高连锁企业的经营效率,降低流通成本。

5. 加强连锁企业配送中心的建设,走配送共同化和社会化的发展道路。

我国连锁企业配送中心的建设应根据各地区物流水平因地制宜,适时发展。一是在配送中心的建设上,要有长远眼光,统一规划、集中部署,以低成本、高效率的原则,分阶段实施。二是政府部门应加强物流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建设,首先对各大城市物流中心、仓库、集装箱中转站以及码头、货场进行合理布局,其次,加强公路、铁路、航道的规划与建设、为配送中心的建设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三是连锁企业应该重视配送中心设备设施的投入,积极采用新技术,现代的机械设备,加强配送中心信息网的建设。从世界顶尖级连锁经营企业沃尔玛的经验来看,由于建立了实时高效的管理系统,沃尔玛公司从订货到商品到达商店不到10天,准确率为99%。我们也要着力建立以信息系统为技术支持的物流配送系统和实时管理系统,不断推进配送中心的现代化管理。四是实行连锁经营配送的共同化与社会化,可以采取三种典型的模式:第一种模式连锁企业将100%的配送业务委托给其他专业性社会化的物流公司或配送中心来承担,连锁企业专门进行连锁店的卖场管理和营销。第二种模式:连锁企业自办配送中心,承担本企业的全部配送业务,配送设施自用有余,剩余的配送能力向社会开放,为社会提供配送服务。第三种模式:连锁企业承担本企业50%以下的配送业务,50%以上由专业配送中心或物流公司承担。这类企业拥有一部分配送设施,可以满足本企业部分配送需要,因各种原因又不愿意扩大自身配送中心规模,便委托专业配送中心完成其余的配送任务。应根据连锁企业的规模和特点,灵活决定建设配送中心的模式,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21世纪的中国零售业已经迎来了连锁时代,要适应加入WTO后我国零售业对外资全面开放的经营环境,经受与世界连锁商业巨头的残酷竞争考验,中国连锁经营业必须正视自身在体制、规模、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拓宽思路,推动我国连锁业进一步快速、健康发展,方能在本国市场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最终培育出国际化的成熟大型连锁经营企业,大踏步地走向世界。

作者单位:广东广播电视大学

参考文献:

[1]张海燕.加入WTO后我国连锁超市发展的营销对策《北方经贸》2003 , (2)[5-9] .

[2]陶伶俐.中国连锁商业何处去《商场现代化》2003 , (2)[6-12] .

[3]王永平.中国连锁经营引领商业现代化《商贸经济》2004,(2)[12-23].

[4]阳春丽,鲁天鑫.中国连锁经营问题及对策分析《商场现代化》2006, (5) [26-32].

[5]刘辉 连锁经营企业物流配送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物流科技》2006,(12)[19-36].

[6]沈南生 商业企业连锁经营的发展困境与反思《商场现代化》2006,(16)[ 8-16].

[7]杨国宁 探寻连锁经营生存与发展之道《商场现代化》2006,(19)[21-26].

连锁经营业范文第3篇

连锁经营业现状

自物美等为代表的民营连锁企业在港上市以来,具有一定规模的各类连锁企业正成为风险投资者的注资乐土,即使在金融危机之下,连锁行业依旧备受资本青睐,湘鄂情、谭木匠、361度、利邦以及探路者等连锁企业都在2009年成功上市,打开资本市场大门。

截至2010上半年中国特许经营连锁120强中, 零售、餐饮酒店和服务类企业分别为52家、31家和37家,分布在59个细分业态。相比2008的特许经营连锁120强, 120强新增的20家特许企业,主要集中在零售业和服务业,零售业以生产加工企业自建零售渠道为主,服务业中新增了美容、养生、商务服务, 如商贸行业、快消行业、图文制作。可以说,具有一定连锁概念的企业都受到了资本市场的强烈关注,从餐饮连锁、酒店连锁、到美容连锁、教育连锁、家电连锁、服装连锁、家居连锁等,风险投资几乎无处不在。

连锁经营业投资回暖

从2007年起,中国连锁经营类企业创投市场投资案例逐渐增多。纵横合力(EZCapital)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连锁经营类企业共披露23起财务投资案例,涉及金额53.96亿元人民币。2010年上半年,中国连锁经营类企业共披露10起财务投资案例,涉及金额30.32亿元人民币。相比2008年,投资规模下跌幅度较大。

2010年中国仍然处于经济危机和复苏并存的阶段,VC/PE投资机构由于对未来的经济走势不确定性的判断和已经投资项目受冲击,纷纷放缓了投资速度,国内零售连锁企业私募股权融资的状况明显好于其他行业。贝恩资本以18.04亿港元(约合人民币15.88亿元)投资国美电器有限公司的优势稳居连锁经营投资规模位居第一位。

投资行业分类

连锁经营类企业的投资案例主要涉及餐饮旅游、建筑行业、教育产业、快消行业、商贸行业、文体娱乐、医疗健康和制造行业8个行业领域。按行业分类,商贸行业和教育产业获得投资事件最多,分别占总投资事件的36%和30%。

从行业分类融资金额来看,商贸行业类连锁经营企业所获已披露财务投资金额最高33.69亿元人民币,占所有连锁经营企业所获投资额的62%,其次是制造行业10.05亿元人民币,占19%,再次是教育产业 6.06亿元人民币,占11%。

2009年中国创投市场连锁类企业发生了7起战略性的投资事件,主要集中在餐饮旅游和商贸零售行业,涉及金额最大的为百盛集团斥资4.93亿港元收购小肥羊有限公司19.99%的股份事件。2010年上半年中国创投市场连锁类企业发生了3起战略性的投资事件,主要集中在餐饮旅游和商贸行业,其中,雅戈尔集团以68,800.00亿元人民币投资苏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高居战略投资榜首。

在VC/PE投资机构纷纷放缓投资速度的情况下,2010年国内餐饮连锁企业的私募股权融资状况,与其他行业相比仍然红火,依然是VC/PE投资机构关注的行业之一。这表明VC/PE投资机构看好餐饮食品行业的抗周期性,餐饮连锁企业在经济低谷时期同样具有投资价值,是很好的投资目标。

兼并与收购

连锁经营业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餐饮零售连锁经营业态 业态形成 表现形式 业态分类

一、零售连锁经营业态

“零售”一词至今虽未有公认的标准,但国内外大部分学者认为零售包括无形的服务。菲利普.科特勒认为:“所谓零售是将货物和服务直接出售给最终消费者的所有活动,这些最终消费者为了个人生活消费而不是商业用途消费。”因此,零售严格意义来说包括商品零售、服务零售和餐饮零售。连锁经营是企业经营的一种形式,业界人士把它称为“现代流通革命”的一大标志。连锁经营在近20年历史中已成为中国现代商业的发展新模式,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影响着中国第三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在以商品、餐饮与服务业为代表的零售业,连锁经营已成为零售业发展的沃土,这种新模式也为它们自身的发展带来了强劲动力。

零售业态是指零售企业为满足不同消费需求,按照既定的战略目标,有选择地运用商品结构、价格政策、销售方式、店铺选址、规模及形态等手段,提供销售和服务的种类化经营形态。零售业态与零售连锁经营业态不同学者有不同认识,部分学者认为连锁经营本身就是一种业态,本文强调连锁经营是零售的一种经营模式,它本身没有业态之分。零售业态与零售连锁经营业态并无本质区别,但从发展先后来看,零售业态先于零售连锁经营业态出现。一种零售业态的出现并不一定伴随零售连锁经营业态的出现,如杂货店这一零售业态发展近百年时间,但并没有以连锁经营形式出现。

从广义角度分析,零售连锁经营业态包括商品零售连锁经营业态、餐饮零售连锁经营业态和服务零售连锁经营业态。商品零售业态形式已被广泛关注和研究,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2004年公布了17种商品零售业态,由于连锁经营在商品零售领域发展已相当成熟,因此商品零售连锁经营业态同样包括这18种形式。餐饮零售连锁经营和服务零售连锁经营业态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划分,值得进一步研究。它们的形成特点与商品零售业态形成具有相同的共性,但同时具有自身特点。本文重点研究我国餐饮零售连锁经营业态的形成及其分类。

二、我国餐饮零售连锁经营业态形成因素

我国餐饮零售连锁经营的发展经历了近十年的快速发展期,目前从发展规模、经营水平、盈利能力等多方面均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2006年,国家商务部预计全国餐饮零售额将突破1万亿元人民币,并且以两位数的速度快速成长,其中餐饮零售连锁经营企业销售额约占到80%。连锁经营已经成为餐饮零售业首选的经营模式。

目前关于商品零售业态演变的理论研究相对成熟,各个理论从不同侧面总结出商品零售业态演变的规律和共性。业态的形成与演变从狭义角度分析具有共性。“形成”强调一种业态的出现,“演变”强调业态转变的整个动态过程,但其动因一致。餐饮零售连锁经营业态形成仍然可以利用零售业态演变的部分理论思想进行分析。笔者认为,我国餐饮零售连锁经营业态形成直接受到两个层面因素影响,图1为形成过程。

1.餐饮零售连锁经营业态外部动因。第一个层面为宏观层面,是餐饮零售连锁经营业态形成的外部动因,包括地区经济水平、行业政策、行业技术和竞争状况。

地区经济水平决定了餐饮零售连锁经营业态的形成速度和发展潜力。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经济发展刚起步,人们对餐饮消费的欲望很弱,一种餐饮业态很难出现,即使出现后很长时间也难于发展为连锁经营。90年代中期,经济进入快速增长期,餐饮零售连锁经营开始崛起,新兴的餐饮连锁经营业态开始出现,如连锁快卖店,一种经营面积不大同时不提供就餐区域的业态。行业政策决定了餐饮连锁经营发展的可能性,政府对一种经营模式的支持在某种程度上起到决定性作用。行业技术对餐饮零售连锁经营也提出了挑战。餐饮零售连锁经营与商品零售连锁经营最大不同之一在于餐饮零售销售的是食品,食品强调现场作业,制作过程工艺复杂讲究,不能储存,鲜度和风味很难实现标准化以及大规模经营。我国餐饮连锁近十年来不断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标准化水平,如麦当劳和肯德鸡,但收效甚微。行业技术阻碍了我国餐饮零售连锁经营业态的新发展。这些技术需要从国外引进,实现技术转移和技术共享。餐饮连锁经营市场竞争激烈,同一业态之间的竞争与不同业态之间的竞争均会促使新业态的形成。

2.餐饮零售连锁经营业态内部动因。第二个层面为微观层面,是餐饮零售连锁经营业态形成的内部动因,包括餐饮连锁企业的经营理念、管理水平、资金状况和市场消费需求。微观不是指单个企业和一个消费者,而是指整个餐饮零售连锁企业和消费群体。

经营理念决定了某个地区或国家的连锁企业经营的思路和经营发展方向。90年代初中国餐饮企业开始学习洋快餐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水平,因此大量的快餐连锁企业出现,这是目前中国餐饮零售连锁发展规模最大的业态。但这一业态的出现并没有产生太多优秀的快餐连锁企业,管理水平滞后是首要原因。每种餐饮零售连锁经营业态管理水平的高低要求不一。如中餐较西餐厅实现连锁经营的管理难度更大,特别是在菜品味道和原材料选择上很难实现严格的标准化。因此中餐连锁企业在经营规模和经营质量上均与后者有一定差距。

从微观角度,真正决定某种餐饮连锁业态形成的决定因素还是消费者的需求。一方面,消费水平和消费方式的变化刺激新业态的产生,另一方面业态的发展又推动消费行为的转变和多样化,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资金状况对业态形成的重要性体现在不同餐饮连锁业态的投资规模有较大差距。快卖店连锁企业与酒楼连锁企业的投资差距相差成百倍。投资风险的存在决定了高投入高风险的餐饮连锁业态形成相对缓慢。

3.餐饮零售连锁业态表现形式。我国餐饮零售连锁经营业态在两个层面多个因素共同影响下形成,并通过企业的具体经营行为和营销手段体现,包括目标顾客选择、产品构成、店铺装潢、价格政策、销售方式、店铺选址、规模大小、服务功能等。

餐饮产品是由餐饮实物和劳务服务即烹饪技艺、服务态度和技术,以及环境气氛诸因素组成的有机整体,它不仅能满足顾客物质性、生理性需求,还能满足顾客心理、精神和情感需求。不同业态餐饮零售连锁企业根据不同的市场定位和顾客选择在产品设计和产品制作上有较大差异。餐厅、酒楼供应的菜品是现场制作,而专卖店主要销售成品或半成品。

价格政策是餐饮零售连锁企业重要营销手段,不同业态以及同一业态不同定位与档次的餐饮连锁企业在价格决策上反映出较大灵活性。另外,餐饮产品定价与餐饮品牌之间也存在正相关关系。餐饮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越高,其产品价格水平就越高。

销售方式是业态表现的重要形式。柜台销售、餐桌服务、自助形式还是几种方式相结合是区分餐饮零售连锁经营业态的重要因素。销售的食品种类一样,由于销售方式不同可能归于不同的业态种类。同样是卖盒饭,如果只提供柜台销售即为快卖店,提供餐桌服务或与柜台销售相结合即为快餐店。

三、我国餐饮零售连锁经营业态分类

目前我国餐饮业分类主要是基于传统的饮食行业分类方法。如按消费内容大致分为中餐、西餐、日本料理、快餐店及异国风味餐厅。按消费方式分为豪华餐厅、家庭式餐厅、自助餐厅等。按服务方式,则有餐桌服务、柜台服务等。按经营方向分为餐馆、小吃店和饮料店。而根据零售连锁经营业态进行分类的较少,从以上餐饮零售连锁经营业态形成因素分析和结合我国目前餐饮零售连锁经营现状,根据不同的经营行为和营销手段,我国餐饮零售连锁经营业态可分为8种主要的业态类型,每种业态在目标顾客、商品结构、服务方式等方面均有自身特点。各业态根据经营食品种类的不同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不同的类别,但不能称之为业态。

图2 餐饮零售连锁经营业态分类

1.快卖连锁店:以柜台式销售为主配以简单服务功能的餐饮零售店。食品品种单一、操作简单、多见于早餐供应、盒饭或食品等。大部分快卖店提供外卖服务。目标顾客主要为蓝领阶层、学生和小区居民。价格低廉经济实惠。店面营业面积在5平方米~10平方米左右,主要选址在学校附近、工业区、饮食街或大型居民小区内。在我国,此种业态初始于上世纪90年代后期,首先开始于盒饭业,后扩展到早餐、小吃等。

2.快餐连锁店:以餐桌服务和柜台式销售相结合的餐饮零售店,主要供应午餐和晚餐,提供简单的服务,因快速供应而大受欢迎。目标顾客群体广泛,包括蓝领、白领阶层、学生等,价格以低档为主中档为副。店面营业面积在10平方米~100平方米左右。中国快餐连锁店的发展受到国外快餐连锁店的影响发展迅速,目前全国有上百个以经营中餐和西餐为主的快餐连锁店,如广东真功夫、上海永和豆浆、台湾德克士、蓝与白等。

3.小吃连锁店:中国发展最早的餐饮业态,以餐桌服务和柜台式销售相结合的餐饮零售店,主要供应中国地方特色的小吃,如天津狗不理包子店、重庆的赖汤圆、马兰拉面、江苏老妈米线、上海吉祥馄饨等现在均以连锁形式遍布于中国各省市。目标顾客主要为国内外游客、逛街休闲市民。价格中、低档均有,经济实惠。店面营业面积在5平方米~50平方米左右,主要选址在商业中心的饮食街。

4.专卖连锁店:以柜台式销售为主的食品零售店,销售一个品牌或系列包装的特色食品。目标顾客主要为国内外游客和当地市民。店面营业面积在10平方米~50平方米左右,选址在大型商业街内、饮食街或居民区。此种零售业态发展于90年代中期,受西方影响较大。最常见的如面包店,目前在国内大大小小的品牌面包连锁店上千余家,经营面包或点心,由于方便、新鲜、价格低廉被普通老百姓所接受。广东以凉茶店出面,所谓“茶”实际为传统药方熬制出的中药,与传统茶馆不同的是凉茶店不提供休闲场所,柜台式销售。著名的黄振龙凉茶店连锁店目前连锁店已达500家,并扩展至香港、台湾等地。

5.休闲连锁店:此业态定位于“休闲”,因此,服务功能相对较多,包括环境、服务人员、食品清洁程度和食品质量。主要供应饮料、咖啡、茶或小食品等休闲食品。目标顾客主要为青年人、白领阶层以及商务人事。价格定位以中、高档为主。店面营业面积在50平方米~500平方米左右。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的发展带动需求的迅速增长,休闲连锁店发展空间也迅速扩大。比较知名的休闲连锁店如上海绿野仙踪、上岛咖啡、广东伯乐居茶馆、北京老舍茶馆等。

6.连锁餐厅:中国把餐厅分为西餐和中餐,这里不作近一步划分。餐厅以提供正餐为主,服务功能齐全,所有食品现场制作,品种丰富,讲究味、色以及环境的融合。如我国比较出名的湘菜、粤菜、川菜、东北菜等都以连锁餐厅的形式在国内发展。目标顾客主要针对当地市民请客吃饭、家人朋友团聚等。店面营业面积在100平方米~500平方米左右。价格定位以中、高档为主。比较出名的连锁品牌店如:北京全聚德、东北黑天鹅、重庆秦妈火锅、德庄火锅、湖南毛家饭店等、广州西餐厅绿茵阁、内蒙古小肥羊等等。

7.连锁酒楼:酒楼提供比餐厅更多的食品种类,更全的服务功能和更大的营业场所,集休闲与餐饮为一身,许多酒楼提供两个以上的菜系品种。目标顾客除了针对一般市民外,商业往来人事以及政府官员均是重要服务对象。店面营业面积均在1000平方米以上。价格定位高档为主。由于资金投入以及菜系标准化等经营难度,以连锁形式出现的品牌酒楼相对较少。我国四川眉州东坡酒楼在全国开设了21家连锁店,营业面积从1000平方米~6000平米,共两到三层,可同时容纳1500人就餐,并拥有可举行演唱会的音响设备以及上百个独立包间,酒楼外观设计豪华,服务功能齐全,设有室、桑拿室,每间厅房都设置了独立的KTV视听设备。

8.美食广场:一种新兴餐饮零售业态,初见于20世纪末,提供综合性的餐饮服务。由多个独立的餐饮商铺组成,食品品种丰富,但服务功能简单,价格经济实惠,目标顾客为当地普通逛街休闲市民。选址一般在大型购物广场高层或著名的商业街内,单层设计。店面营业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我国各大城市商业重地均能找到美食广场的踪影,但目前很少以连锁形式出现,处于萌芽阶段。

以上分类是基于餐饮零售连锁经营业态表现形式或组成因素而划分,试图与行业分类进行区分,但其分类命名方式可进一步斟酌。

连锁经营业范文第5篇

我国西部地区中小城市连锁经营业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发展环境尚不宽松。受到的制约主要有三:一是政策环境尚待改善,譬如地方保护主义以及条块分割、地区分割、城乡分割、行业垄断等现象严重,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尚未形成,亟需得到政策的支持。二是现行所得税制导致连锁经营成本上升太快。对于由同一资本开设的直营连锁店,不论门店开在哪里,所得税按照现行税制规定同一资本开设的直营连锁店所得税都在总部所在地统一缴纳。但在目前的财政体制下,地方政府部门感到外地连锁企业占了本地市场却在外地缴纳所得税,大多采取程度不同的抵制或不支持态度,结果绝大多数连锁企业只能把理应统一管理、统一核算的店铺,在各地注册成一个个独立的企业法人。这种做法不仅使得连锁企业不能在众多的新老店铺、经营效益好与差的店铺之间统算盈亏,实际上增加了企业税负,而且每个店铺都是纳税单位,要增设财务人员,进行年检等例行检查,增加了管理环节和费用。对拥有成百上千个店铺的大型连锁企业来说,这种负担尤为沉重。三是市场监管问题。目前现行的一些市场监管办法,不适应连锁经营这种新的经营形式。如有些地方几级技术监督、卫生部门都要对商品进行抽检,总部和配送中心检查后,还要检查店铺的商品,这对于统一进货的连锁商店来说显然没有必要。影响了连锁企业扩大经营的积极性。

2、连锁经营观念落后。经营决策者的连锁意识比较落后,还属于粗放型经营方式,只顾扩张,不计成本。连锁经营层次不高,多数是加盟店,直营店比例低,只实行标识、配送、管理三统一,而最为关键的核算统一不包括在内。这样,总店只起到批发店的作用。另外,连锁经营是一种先进的现代化的经营方式,其经营管理较传统商业具有范围广、难度大、要求严、技术含量高的特征,这就对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西部地区中小城市连锁经营刚刚起步,相应的管理人才比较缺乏,职工素质较低,制约连锁经营业态的发展。

3、资金短缺,经营规模小。连锁企业开办新的直营店铺,在购房、租金、装修、设备等方面必须要有相当的投入。我国商业企业自有资金比例很低,一般不到流动资金的10%,资产负债率接近80%,通过上市融资的连锁企业寥寥无几。这种现象在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尤为突出,多数连锁企业都是因为资金困难而限制了门店数量的发展。而连锁的关键在于规模,规模经营才能产生规模效益。一般来讲,连锁分店发展到14家以上时,连锁企业才开始盈利,才能产生规模优势。西部地区连锁企业资金不足,难以形成规模优势,也就处于竞争劣势。

4、配送中心建设滞后。国外成功连锁企业的配送中心已经形成采购、库存、分货、加工、集配、运输、送货等一系列标准化、集约化和现代化的生产流程。对降低商品进货成本,降低物流费用,有效地控制质量,减少分店库存,提高经营效率,起到良好的作用。而西部地区中小城市连锁企业配送中心建设严重滞后,表现在:(1)对配送中心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2)配送中心的布局缺乏区域经济的辐射功能;(3)统一配送率不高,配送规模较小;(4)配送手段落后,时效性低。这已成为制约连锁企业发展的障碍。

我国西部地区中小城市连锁经营业态发展的对策建议

1、优化外部环境,增强连锁企业的赢利性。首先,应该打破条块分割,发挥规模效应和群体优势。规模化是连锁经营得以生存的前提,扩大规模必须冲破体制瓶颈这个障碍。尽快消除地方保护主义,改变地区间相互分割、自我封闭、各自为政的发展模式,在各级政府的协调下,提供统一、开放、公平的市场,这样,现有的连锁企业在短期内才有可能做大做强,提高竞争能力,发挥规模效益。其次,在税收问题上可借鉴国外经验。从国外经验看,美国连锁企业至少要向联邦政府和州政府两个层次缴纳消费税,在纽约的连锁店要缴纳市政府、州政府、联邦政府三个层次的税;日本的连锁企业,要根据每个店铺的人员数量,向府、县等行政区域分别缴纳"住民税"。这样可使连锁企业所得税部分向分店所在地适当转移,有利于降低连锁企业的实际税负,增强其赢利性。最后,在市场监管上要提高效率,采取从源头控制的方式。只对总部和配送中心进行严格控制,这样既可以降低市场监管成本,也有利于提高连锁经营企业扩大经营的积极性。

2、利用独特的区位优势,迅速覆盖周边农村市场。我国西部地区长期以来,环境恶劣,经济落后,广大的农村市场一直是被忽略的对象。而西部地区的中小城市是连接农村市场的最前沿阵地,有着独特的地域优势。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西部地区广大农村也有了可喜的变化,农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趋势为中小城镇连锁经营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潜力,同时相对较低的资金投入和风险也降低了连锁经营的成本。再加上近几年外资连锁企业和国内大中型连锁企业进入三四线城市的较少,也客观上为西部地区中小城镇连锁经营的发展提供了相对缓和的竞争环境。因此,抓住机会,利用自身优势是西部地区中小城镇连锁经营迅速崛起的关键。

3、实现四个统一,提高管理水平。 解决四个统一的问题,统一核算是根本,只有以统一核算、统一配送为重点,努力提高连锁经营的规范化程度,在管理上应尽快导入科学管理手段,走经营专业化与管理标准化并举的发展道路,降低经营成本,并加强对连锁门店的监管,才能发挥连锁经营系统整体功能,提高规模效益。

4、加大培训力度,更新连锁经营观念。 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素质是决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连锁经营由于其组织形式上的特殊性,对从业人员的连锁经营专业知识要求很高。因此,加强连锁经营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成为目前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培养连锁经营专门人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当地连锁经营协会在政府的支持下为连锁经营的投资者搭建一个与外界互相交流的平台,不断更新经营者的连锁经营观念。(2)有条件的企业内部成立培训机构聘请区外或其他连锁企业有丰富经验的经营管理者对员工进行专业培训或组织连锁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到外面优秀的连锁大企业实地考察学习,也可引进连锁经营管理人才;(3)利用各种传播媒体,普及连锁知识。总之,要想方设法培养和造就一批连锁经营的专门人才,以保证和促进西部地区中小城镇连锁经营的顺利、持续发展。

5、拓宽融资渠道,苦练技术、物流、成本控制和企业文化内功。由于资金短缺,资金来源单一是我国西部地区中小城镇连锁经营发展的一大瓶颈,也制约了连锁经营规模效应的发挥。因此,拓宽融资渠道是实现西部地区中小城镇连锁经营快速崛起的关键。同时,西部地区连锁经营企业采购能力、物流配送、信息管理和成本控制水平相当低,缺乏统一的企业文化和品牌意识也是导致竞争力不强,赢利性不高的主要原因。加强物流配送中心的建立可加速商品周转,降低成本,并对商品质量进行有效控制。目前,有条件的连锁企业应建立起自己的配送中心,没有条件的企业可采用社会或专业的配送中心,待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再建立自己的配送中心。建立配送中心的原则是:最少的环节、最短的距离、最低的成本、最高的效率。在货源保障方面,连锁企业应注意处理好工商企业间的相互关系,以诚信经营为本,建立良好的供应链,以保证配送中心拥有充足的货源。在企业文化的树立上,要向 "麦当劳"、"肯德基"等连锁企业集团学习,要在营销产品的同 时,传播一种文化,从而带动连锁经营的发展。

连锁经营业范文第6篇

[关键词] 连锁经营 连锁物流体系

一、淮安连锁经营业发展现状

从总体情况来看,淮安连锁经营行业发展水平还很低,处于初级阶段,突出表现在本土连锁经营企业少、规模小、规范化程度低,县(区)之间不平衡;从业态渗透方面来看,国内外大型连锁企业纷纷落户淮安,其商业业态涵盖百货商场、超级市场、专业店、专卖店、便利店,以及折扣店等,其中,以肯德基、时代超市、苏宁电器为主的连锁业态为淮安连锁经营业的发展提供了标杆作用,连锁专业店遍地开花更是加速了淮安地区的连锁经营业的发展;从区域布局上看,连锁经营在淮安市中心稳步发展,并逐渐向郊区、县辐射,初步形成了“经济商业圈+区域物业住宅区”集中覆盖格局,连锁企业区域布局集中并逐渐拓展,不光在主城区的淮海广场、乐园街等商圈有连锁企业抢滩布阵,在广大县区、城郊、农村地区,一些连锁企业充分利用自身的网络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连锁性的药品超市、农资超市、日用品超市等,将连锁经营的触角伸到了偏僻遥远的乡村田头;从行业分布方面来看,由连锁餐饮、食品向中小型服务专业及专卖店延伸;从连锁模式来看,淮安当地连锁企业品牌极少,直营连锁模式对促进淮安经济发展的作用尚没有体现出来,目前基本上以特许加盟模式为主,自由连锁尚没有在淮安发展。

二、淮安连锁经营业存在的问题

1.淮安连锁经营业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作为连锁经营的核心环节暨连锁物流体系的建设相当滞后,淮安市连锁物流规模小,专业化、社会化程度低。综合运输网络、仓储配送设施、信息网络平台等物流基础设施没有进行系统地规划和建设。

2.淮安连锁经营的行业分布面窄小。目前,淮安市连锁经营业发展的行业分布面显得比较狭窄,传统的医药、超市、餐饮业等分布较广,连锁酒店、现代办公连锁等新型行业涉及不深,仅在闹市区零星出现,而在图书、家政、家装、汽车销售等领域尚未涉及。

3.淮安连锁经营业整体规模偏小,本地连锁品牌影响小。目前,淮安连锁业整体规模偏小;本地连锁品牌,如江苏淮扬府现有连锁直营酒店13家、淮安市济生医药连锁有限公司35家门店,不少连锁企业如淮安商联等本地品牌,只有3~4家门店,尚未达到国际连锁商店协会对连锁定义最低“11家以上零售或饮食店铺”的规定,本地连锁品牌影响较小。

4.淮安连锁经营企业的管理技术水平落后,专业人才缺乏。在淮安市连锁企业中,时点销售(POS)、电子订货系统(EOS)等技术运用仍处于低层次,技术升级慢、科技含量低、综合水平不高,连锁总部对区域分店的管理能力和调控体系未完全建立等等。

目前,淮安市从事连锁经营管理的人员大多属于零售业管理人员,管理中缺乏相关专业知识,人才在总量和结构上与需求之间存在着巨大缺口。管理技术和人才的缺乏,造成了淮安市相当一部分连锁企业有连锁其“形”而无连锁其“神”,应对挑战、抵御风险的能力极差。

三、淮安发展连锁经营业的对策

1.加强政策引导扶持,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淮安市政府可以在政策上引导顾客,加强对直营连锁、加盟连锁等连锁经营模式的宣传,加大对连锁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确定重点发展领域,为连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同时应积极培育、扶持各类连锁协会等自律性组织,使其真正发挥行业内部协调、指导和监督管理作用。针对现状对连锁经营企业进行法律支持,加快相关立法工作,反零售企业垄断法、大店法,制约外资企业的收购行为。加大融资力度。

在连锁网点的布局方面,建议淮安市政府把连锁经营的发展纳入商业发展规划及城市总体规划予以考虑。中心城市的商业发展规划必须考虑各类不同零售商业业态的有序发展和有机结合,并把发展连锁作为重点进行宏观指导。在城市总体规划中,旧城改建及居住小区的新建应为连锁企业留出一定的发展空间,并把连锁网点的布局、业态结构的发展、配送中心的建设作为一项公益性事业来对待,在营业用房设计、施工过程中尽可能地考虑连锁企业的特殊需求。通过多种渠道,多方位地鼓励本地企业发展连锁经营模式,建立淮安本地连锁经营品牌。

2.大力发展本地自由品牌。积极发展自有商品品牌,引导淮安本地连锁企业注重自有商品品牌的发展和经营,针对消费者的需求和喜好进行设计,实行定牌生产。发展自有商品品牌收益高,效果好,也有利于树立连锁企业形象,扩大企业影响。

3.加强连锁物流体系的建设,实现物流标准化。高效的物流系统是连锁经营成功的关键。加强配送体系的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结合淮安市对物流园区的规划,加强连锁企业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二是在连锁企业与供应商之间建立连锁企业信息系统,实现物流配送信息的相互链接和共享;三是根据国家规定标准,注重物流配送的标准化。

4.强化规范化管理和人才培养模式。鼓励企业运用信息技术和物流技术,强化供应链管理,利用先进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构建连锁经营的管理平台。要切实按照连锁经营标准化、科学化的管理要求,整合信息技术与管理业务流程,提高连锁经营管理效率。通过组织培训、专题讲座、人才测评、轮岗流动、院校培养、校企合作等途径,造就一批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和业务技能强、综合素质高、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员工队伍,提高连锁企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王吉方:《连锁经营管理教程》[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2]黄金火:《连锁经营》[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连锁经营业范文第7篇

关键词 连锁经营 连锁经营中介组织 组织协调 沟通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贸易自由化的加强,连锁经营的发展也呈现多元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趋势。连锁经营在当今国际经济中之所以发展迅速,既与其客观的经济动力的支撑、特殊的操作机制、商标品牌的作用、特别的技术手段及其强调市场定位分不开,也与连锁经营中介组织在整个经营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分不开,这是连锁经营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竞争优势日益明显的重要因素。

1 连锁经营中介组织概述

国际连锁经营协会将连锁经营的概念定义为,连锁经营是特许人和受许人之间的契约关系,对受许人经营中的既定领域、经营诀窍和培训,特许人提供或有义务保持持续的兴趣;受许人的经营是在由特许人所有和控制下的一个共同标记、经营模式和(或)过程之下进行的,并且受许人从自己的资源中对其业务进行投资。连锁经营中介组织则是指根据特许人的指示,依据连锁经营运作和发展的需要,免费或有偿提供协调、信息、咨询、教育培训、促销和理财等方面服务的中介组织。

在连锁经营过程中,特许人不但要按连锁经营契约的规定给予受许人在特定期间内享有使用特许人(即连锁总部)商标、商号、产品或经营技术从事经营活动的权利,而且还要向受许人提供信息、知识、技术、培训和理财等方面的服务。对单个连锁商来说,要面面俱到地完成有关事项是比较困难的,因此,需要有与连锁经营运作相配套的中介组织去协助连锁商发展其连锁经营业务,因而,连锁经营中介组织在连锁经营运作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有人则将连锁经营中介组织称为连锁经营的驱动器。

发达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人们总是不会放过一切机会,只要有需求,同时就有供给。近年来,随着连锁经营的蓬勃发展,连锁经营业务中存在着不少潜在的商机,为连锁经营服务的各种中介组织也营运而生。连锁经营中介组织类型一般可从两个方面进行划分:一是依据是否盈利为目的,分为盈利性的和非盈利性的;二是从发挥的职能方面划分,分为综合性的和专业性的。

1.1 盈利性和非盈利性的连锁经营中介组织

(1)盈利性的连锁经营中介组织。盈利性的连锁经营中介组织是独立的法人经济实体,是专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这类企业不同于一般的连锁经营企业,它本身不对消费者提品或服务;而是为直接给消费者提品和服务的连锁经营系统提供服务,从而实现自身的经济利益。这类组织主要有律师事务所、信息咨询公司、连锁经营财务顾问机构、连锁经营业务顾问机构、教育培训中心等。

(2)非盈利性的连锁经营中介组织。非盈利性的连锁经营中介组织主要是各国和不同地区的连锁经营协会。它们一般不以盈利为目的,而是连锁经营者自发结成的以维护自身利益为目的的组织,依靠会员费维持活动开销。这类组织功能较齐全,在连锁经营发展中发挥的作用较大,如国际连锁经营协会(IFA)、日本连锁经营协会(JFA)等。

1.2 综合性和专业性的连锁经营中介组织

(1)综合性的连锁经营中介组织。综合性的连锁经营中介组织一般属于非盈利性的,其发挥的功能涉及连锁经营的方方面面。既关系到连锁经营发展的前途与经营的方针政策,又包括经营中遇到的细节问题;既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又提供咨询等各种服务;既为连锁权经营提供沟通的渠道和场所,也通过制定各种规章,来规范连锁经营秩序,如香港连锁经营加盟协会等。

(2)专业性连锁经营中介组织。专业性的连锁经营中介组织数量种类较多,发展势头看好,但功能都较单一,一般只提供某一方面的服务,且属于盈利性组织。这些盈利性的专业性连锁经营中介组织机构主要有连锁经营信息网络系统、咨询公司、教育培训中心、促销服务公司、会计、催帐公司、报税公司、金融机构、连锁权律师事务所。

2 连锁经营中介组织的功能

连锁经营中介组织根据连锁经营业务发展的需要,开展各种业务活动,其既具有一般中介组织的功能,又具有其独特作用,其主要的功能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2.1 组织协调功能

连锁经营发展到今天,其组织化程度在不断提高,这主要体现在连锁经营中介组织的发展与成熟上。很多行业内的重要事项,单个连锁商自己已经无能为力,依靠连锁经营协会等中介组织出面组织重大活动,干预协调解决矛盾,已成为行业健康顺利发展的可靠保障。

2.2 服务功能

连锁经营中介组织为已经进入连锁经营系统,以及有志于从事连锁经营的企业或个人,提供各种相关的服务,以促进连锁经营事业的发展。其主要的功能如下:

(1)信息服务。连锁经营中介组织可以通过各种渠道,采取各种方式,不断地收集有关的市场和政策信息,统计各种有关数据,并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出版发行物,向服务对象邮寄信函、以及举办各种研讨会等形式传递信息。

(2)咨询。依靠已经掌握的大量信息和渠道,为连锁经营者或有兴趣加入者提供各种咨询,包括有关的市场情况与发展趋势、连锁经营的运作程序、连锁经营的利弊、连锁经营合同与有关法规、如何处理连锁人与受许人的关系、有关企业的状况、进入连锁经营系统的其他注意事项等。

(3)培训。连锁经营体系作为一种组织严密、运作规范的特殊经营管理系统,既有一整套进入、退出、经营与管理运作的程序,也有着与特殊行业发展规范及相应的法规,这正是连锁经营的生命力所在。因此,连锁人对每一个即将加入该系统的受许人除了要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以外,都要进行严格的培训教育。这种培训教育过程对要进入连锁经营的受许人来说,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须的。培训内容极其广泛,而且分不同层次进行。这种培训在连锁经营发展初期一般由连锁人自己承担,在连锁经营发展高涨的今天已逐步由中介组织承担起来,并成为方向性的潮流。

(4)促销服务。目前在连锁经营领域从事促销活动的中介服务日益活跃,大大地推动了连锁经营事业的发展。一方面,通过组织各种贸易团体,举办各种展览会、订货会,帮助连锁商开展商品促销。另一方面,通过各种渠道做广告,以及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座谈会、研讨会等活动,帮助连锁权所有人推销连锁权。

(5)财务服务。连锁经营业务发展壮大以后,财务活动规模也随之壮大,财务管理的一些环节由中介组织承担起来,如财务统计、企业筹资等。

2.3 沟通功能

连锁经营中介组织是联系连锁经营企业与政府及相关团体、不同连锁区域之间、连锁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在连锁经营中,中介组织的沟通功能主要体现在:①充当企业与政府及相关经济组织的中介。主要是收集整理企业的意见,向政府反映企业的意见和要求,并把来自政府的信息及时传达给企业。代表企业的利益,与政府就有些法规性文件及重大连锁经营政策问题进行讨论,甚至向政府工作人员进行有利连锁经营发展的游说;②以当地连锁经营业主或该行业代表的身份,与其他地方以及世界上的有关机构联系、发展相互关系;③以各种方式为连锁企业之间的沟通提供方便;④自律功能。连锁经营中介组织独立于政府和党派,一般属民间组织,对成员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能直接干预,但是,它可以通过制定行业规章和就行业内的纠纷进行仲裁,以及在其组织的公共活动或从事企业之间的约定行为时,间接地干预企业的经营活动。

通过连锁经营中介组织实施以上功能,为连锁商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这样既可以充分发挥中介组织的组织和专业特长,又可以保证连锁经营过程中各事项的落实,使特许人和受许人集中精力在企业的经营和发展问题。

3 我国连锁经营中介组织发展的现状

为推进我国连锁经营事业的快速发展,1999年底,我国成立了连锁经营顾问FDS(中国)公司,该公司与国际连锁经营机构接轨,并接受其业务指导。而其他连锁经营中介组织的专业性不明显,即我国连锁经营中介组织的发展现状与连锁经营的发展势头存在差距。

中国加入WTO以后,连锁经营凸现迅猛增长的势头。2001年连锁百强企业销售额为1 620亿元人民币,比上一年增长48%,远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0%的增长速度;营业面积为8.36万m2,比上一年增长62%,这表明连锁经营在我国的零售市场上的主导地位更加明显。为了配合我国加入WTO时所作出的入世后3年内取消对国外连锁商在我国设立企业或机构限制的承诺,国家已经公布了新的《指导外商投资方向规定》,并于2002年4月1日正式施行。根据该《规定》,国家将特别在服务贸易领域包括电信、建筑、分销、环保、金融等领域市场准入方面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这意味着外资连锁企业将在我国国内零售市场中占一定的市场分额。从连锁经营在我国发展的全局看,为连锁经营企业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建立、健全连锁经营业务的中介组织,提高连锁经营集约化的程度,是促进我国连锁经营业务发展的重要举措。

4 发展对策

连锁经营作为一种符合知识经济时代的经营理念,已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和接受,它将有利地带动我国商业流通走向国际化、组织化、现代化、信息化、科技化的轨道,促进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随着连锁经营行业的发展壮大,我国应建立一个功能齐全、能疏通连锁经营瓶颈的连锁经营中介组织系统,为连锁经营提供组织化、专业化、信息化等方面的服务。具体对策是:

(1)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连锁经营中介组织的管理。为保障连锁经营中介组织的健康发展,我国应制定和完善相应法规制度与管理办法,加强其行为规范。我国应吸取国外经验,根据我国国情制订相应的法律法规,对连锁经营中介组织的定义、服务的范围、技术秘密的界定、特许人与连锁经营中介组织的权利和义务、相互间的关系等进行规范,使连锁经营中介组织有法可依、正常经营、健康发展。

(2)加强人力资源的管理,培养连锁经营中介组织的专门人才。连锁经营中介组织有赖于精通此道的专门人才,没有足够的人才储备将阻碍连锁经营中介组织业务的开展。相关人员应熟悉连锁经营企业的业务培训、市场研究、战略规划、金融及保险、商场设计及商品陈列、广告及销售方式、财会及法律等方面知识,这样才能做好中介工作。

(3)树立品牌意识,创连锁经营中介组织名牌。连锁经营中介组织以向连锁经营者提供信息、咨询、教育培训、理财等服务为其主要业务,没有知名度较高的企业和有名的服务项目支撑,就没有连锁经营企业对中介组织服务的认同,也就很难吸引到连锁经营者。对此,中介组织业必须树立品牌意识,在经营自己的中介组织时,注意创造自己的品牌、创造自己的服务特色和经营管理方式,使自己的中介业务为市场和连锁经营者所接受、所喜爱,从而为发展连锁经营中介组织创造条件。

连锁经营业范文第8篇

在当今信息时代,最有效、最快捷的信息往往是影响各个企业的生死存亡的关键。在西部地区,经济条件落后,特别是信息交流落后,使许多连锁经营店都无法接收便捷的信息,因此制约了它们的发展。50%的经销商认为,兰州市连锁经营的市场环境还不成熟,这是兰州市现在连锁经营发展缓慢的主要因素。他们认为兰州市居民的收入还无法完全享受连锁经营的服务;同时24%的经销商认为现在居民还没有完全了解连锁经营的实惠。许多人的消费理念依然停留在物美价廉的消费习惯上,更多的人愿意将他们的收入存入银行而不愿接受来自连锁经营店更优质的产品与服务;还有8%的经销商认为当地政府对连锁经营的重视不足,没有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为连锁经营发展服务,而导致兰州市连锁经营业发展缓慢;此外12%的经销商认为昂贵的进场费也影响了连锁经营店的长期发展。特别像KFC,耐克等国际知名品牌,过高的进场费使得他们望而却步。表二关于兰州市零售业连锁经营企业供货渠道的调查统计货源供应系统是连锁企业的核心,其作用的发挥关系到整个企业的营运效率和效益的提高。集中采购、统一配送是连锁经营的两大特色,也是连锁经营的规模优势。但就目前兰州市场状况而言,零售业连锁企业的货物由母公司供应只占到了28%,由下属企业供应的有28%。而在其他东部城市,各连锁分店的商品80%以上由总部配送。所以在商品供应上,兰州市的货物供应还以传统的模式等其他多样的供货渠道为主尚未形成它们具有竞争了的供货渠道。同时,运输设施落后,包装的标准化程度不高,以及仓储业的落后也制约了连锁企业的发展。由于这一系列的问题就导致了兰州市的连锁经营业的物流费用普遍较高,以及效率普遍较低,这就降低了连锁经营的效益。作为连锁经营店的消费者,1.8%的消费者对连锁经营点的服务表示满意;45.1%的消费者表示对他们的服务比较满意;还有51.3%的消费者认为连锁经营的服务一般。这就说明兰州市的连锁经营在服务方面大体上令人满意,但还没有形成其特有的优势。最主要的是作为现代化经营的象征的连锁经营依然有1.8%的消费者对他们的服务不满意;这就反映出兰州市连锁经营在服务方面仅仅和其他的经营方式相差不大,还没有转化成他们的竞争优势。总之,兰州市连锁经营也还不发达,还没有形成他们的优势。当然造成这些不发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宏观方面的经济,政治,居民认识,居民收入,微观方面的经营者素质等。

1、政府要给予必要的引导和扶持发展连锁经营虽是企业行为,但作为发展中的新生事物,政府的宏观引导和政策扶持是必要的,这也是国际通行做法。国家的引导和扶持具体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国家应制定区域性连锁经营企业和全国性的连锁经营企业的标准,通过国家在政策上引导扶持,促进连锁企业的发展。特别是在兰州这样一个商业发展还不够发达,各项标准还不完善的西部城市就更需要政府在连锁经营企业政策上给予扶持,以及一套可以值得依懒得行业标准来帮助兰州市的连锁经营企业又好友快的发展。第二,尽快出台有关连锁企业的法规和管理办法,建立和完善地区、行业性的连锁管理制度。无规矩不成方圆,就目前兰州市的连锁经营业而言,特别需要一套行业性的连锁企业管理制度。因为现在兰州市的连锁经营业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各经销商为了抢夺市场,占有资源,不惜代价,有些行业就形成了恶性竞争。所以兰州市的连锁经营业急需一套适合兰州市连锁经营发展现状的管理制度来约束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第三,采取切实措施解决资金、税收、网点登记手续这些困扰连锁经营发展的现实问题。这些措施关系到连锁经营企业的进入,成长以及发展。这一系列因素只有靠政府扶持,拓展融资渠道,优化税收政策,简化审批手续,才能吸引更多的资金,使更多更好的企业加入到兰州市的连锁经营业之中去。2、努力提高兰州市零售业连锁经营企业的规模经济效益连锁经营在市场经济中的强大生命力,取决于其能否取得规模经济优势,实现规模效益,提高兰州市连锁经营规模经济效益的具体措施有:(1)鼓励较有实力的连锁企业以股份制的形式联合组建实力更强、规模更大的商业企业。对于大量分散的小企业、小商店,可以用改、转、租等多种形式,允许其自主联盟、自主选择加盟伙伴。(2)以资产为纽带,组建一批跨地区、跨行业、具有综合功能的大型连锁企业集团。但我们可以效仿沃尔玛的模式建立适合我们现有资源的连锁经营店。然后再一步发展和壮大。(3)以品牌为纽带,通过采取特许、自由连锁等形式经营,以利用品牌的规模效益。戴尔电脑就是一个很好的经营模式,依托它强有力的品牌优势在全球形成了特有的经营盈利模式,当然在兰州市场上也有许多依托品牌的连锁经营店。如李宁,匹克等。3、加强人才培养,提高管理团队的素质高素质人才是连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广泛开展各种方式、多层次的职业培训,普遍推行营业员持证上岗制度,提高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优质服务水平。要进行新知识、新技术、新法规的教育,重点培养一批熟悉贸易和营销业务的专家。大胆引进和选拔优秀的中高级管理人才,促进商贸流通业人才结构的优化。4、强化兰州市零售业连锁经营企业的战略竞争意识战术竞争与战略竞争的一个本质性的区别是:前者重视短期效益,后者重视长远效益;前者主要强调经济效益,后者追求整体效益,既考虑经济效益,也考虑社会效益。企业经营史证明,社会认可度越高的企业,经济效益会越好发展也越快。国外大型超市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更多的是从战略层面来考虑连锁经营的长期竞争能力和以后的发展能力,构建整体的营销系统和完善的经营品牌。兰州市零售业连锁经营者要充分调整经营思路,强化战略竞争意识,以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做好准备。5、健全法律体系和中介服务组织兰州市发展连锁企业的服务机构还相对欠缺。一方面,应当根据兰州市的实际情况和改革进程,对特许连锁经营,加紧研究制定有关特许权公告、转让和投资保护的地方性规章,以适应连锁经营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积极培育连锁经营协会和特许经营协会以及律师事务所等有关市场中介组织,推动兰州市连锁业的规范、协调的发展。

本文作者:陈淑娟侯宾工作单位:上海理工大学

连锁经营业范文第9篇

日前,由航天数字传媒有限公司于2012年倾力打造的全国连锁经营业务一面世就赢得了大批用户和直营店的欢迎。所谓航天连锁经营业务,就是以公司直营、合作加盟的方式在全国建立连锁经营门店,依托卫星及各合作方的资源优势,将数字内容发行到各门店,门店通过发展会员,向会员提供正版高清电影、电视剧、综艺娱乐、少儿动漫、科教纪录片等专辑内容的售卖和租赁服务,旨在以最简单的方式,带给用户最震撼的高清视听新体验。

在连锁经营门店,有以下三种经营方式:

1.用户自选节目拷贝(N1)

用户可以自带U盘或硬盘到品牌连锁门店挑选拷贝喜爱的节目,通过N1播放机进行播放。

2.专辑式硬盘租赁(IVDR)

用户到品牌连锁门店租赁专辑式硬盘,置于家庭专用离线终端播放,即可享受。

3.卫星影院

用户需要安装卫星天线,每天足不出户即可接收到正版的高清影视内容。就发展前景而言,此连锁经营业务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航天数字传媒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隶属于航天科技集团,是国内首家从事卫星数字发行的运营商,获得了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数字出版物总发行和数字出版物全国连锁经营业务许可。

依托中国航天的实力,航天传媒整合了大量优质的节目资源,包括海内外高清电影、电视剧、纪录片、综艺娱乐、少儿教育、多媒体图书、杂志等,与电影院同期提供国产院线大片、 3D电影等。业务涵盖音像、数字图书、电子报刊、电子音乐、软件在内的全媒体资源库,用非常简便的方式就可以营造1080P高清画质,5.1声道环绕立体声效的影院级效果。内容均为正版,并紧跟社会热点,可为用户提供高品质影音内容。

连锁经营业范文第10篇

In recent 5years,chain stores have became the nBeiiing with rapid and sustainable develre more than before and chain stores h in the development O{ the capitahas advanced the foundation Of theation structure.The current trend Of cha)rofession and special features. Newsome multinational retail magnate entmg into new business styles and managen

锁经营自20世纪90年代初在我国出现以来,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成为社会化大生产的流通方式和组织形式,给流通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党的十五大以来,北京市商业以发展新业态为契机,积极推进连锁商业发展。5年来,连锁商业零售额占全市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逐年提高,连锁经营门店和连锁经营业种成倍增加,连锁商、业速、健康、持续发展,已经逐步成为本市商业新的增长点。

一、连锁商业快速、健康、持续发展,成为本市商业新的增长点

近5年来,随着本市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连锁商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快速发展。

一是连锁商业始终保持快速增长的良好发展态势。连锁商业零售额以年递增20%以上的速度持续增长,大大高于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增长幅度,2001年连锁商业零售额增长26.9%;2002年l至9月增长23.3%,分别高于同期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增长水平(见表一、表二),有效地拉动了零售业的增长。

二是连锁商业零售额占全市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逐年提高。目前连锁商业零售额的比重已经达到16.9%,较1997年的7,6%,上升了9.3个百分点(见表三);连锁商业门店达到3500家,较1997年1500家增加了1.3倍。

三是连锁经营业种迅速增加,成为本市商业发展的主流业态。随着社会经济生活步伐的加快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新的连锁经营业种应运而生。目前,本市连锁经营已经拓展到零售业、餐饮业、生活服务业三大行业,连锁经营业种达到59个,较1997年增加了1倍多。

二、连锁商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大企业主导型流通格局初步建立

以产业组织集中化、经营机构组织化为特征的大企业主导型流通格局,是国际流通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商业高度发达和流通体系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按照市政府确定的北京市流通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市商委制定了培育和发展“六大板块”、18家左右大型流通企业集团、建立大企业主导型流通格局的战略。2001年本市草原 、业进入全国零售百强的连锁企业达到9家,进入全国连锁百强企业16家,其中进入前10名的企业有3家,形成了年销售80亿元的大型连锁企业1家;年销售50亿元左右的大型连锁企业2家;年销售20到30亿元的大型连锁企业3家。

在今年9月市商委召开的“2002北京大型流通企业峰会”公布的北京市“六大板块”31家大型流通企业名单中:现代百货业、超市连锁业、专业连锁业中式餐饮业中的17家为连锁企业,占企业总数的54.8%,这些企业综合反映了北京市连锁商业企业的实力,代表着未来北京市连锁商业发展的趋势。17家零售、餐饮连锁企业2001年零售额占全市消费品零售额的近7%,占全市连锁商业零售额的近50%,3家超市连锁企业在全市超市业零售额中占近40%。

三、品牌化,专、Ik化,特色化发展成为连锁经营发展的新趋势,特许经传取得新的进展

北京市连锁商业在具有集中化、组织化显著特征的基础上,呈现出品牌化、专业化、特色化发展的新趋势。

特许经营成为连锁经营加快发展的推进器。今年9月市商委推出了北京市全聚德、东来顺、亚飞汽车、国美电器等20个名优特许经营品牌,这些名优品牌企业有的是享誉海内外、历史悠久的驰名品牌,也有的是近年崛起的新秀,2001年实现销售额360亿元,其中:直营店销售额占27.9%;加盟店销售额占72.1%;20家连锁企业2001年有网点2600个,其中直营网点占26%,加盟网点占74%,加盟店的销售额和店铺的发展速度都超过了直营店的规模。特许经营领域拓宽、水平提升。在连锁经营近60个行业中,有20多个行业开展了特许经营,除传统的零售、餐饮、服务业特许经营体系不断发展外,图书、装饰、教育、家庭服务、汽车服务等新兴行业的特许经营也在快速发展。特许经营的管理方式不断创新。嘉事堂等企业创造了管理直营店的方法,管理加盟店的紧密型管理方式,实施统一核算,将加盟店纳入自己的连锁管理体系,而经营成果归被加盟者所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专业连锁成为连锁经营发展的新的亮点。以亚飞汽车、国美电器、大中电器、迪信通电讯、中复电讯、亨得利钟表、大明眼镜、雪亮眼镜、张一元茶叶、吴裕泰茶叶等一批知名企业为代表专业连锁企业的崛起,成为连锁商业发展的新的亮点。这些企业中既有年销售超过百亿元的汽车销售连锁企业,也有年销售亿元左右、实现利润近千万,低投入、高回报的小盘“绩优股”,如:大明眼镜等一批企业。

部分品牌化、专业化、特许化连锁企业在全国同行业中名列前茅。处于全国餐饮正餐连锁企业第一位的百年老字号全聚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全国品牌汽车连锁企业第一位的亚飞汽车连锁总店有限责任公司;全国家电连锁企业第一位的国美电器公司;全国通讯器材处于领先水平的迪信通投资有限公司;全国家庭装修业处于领先水平的业主峰装饰有限公司。

四、股份制、民营连锁企业优势明显,形成了多种经济成分相互竞争、共同发展新的市场格局

股份制、民营连锁企业十分活跃。在本市连锁商业中,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企业均为股份制企业,如:百货业的王府井百货集团;超市业的北京华联、物美商业集团、超市发、京客隆、华普;专业店的国美电器、大中电器、东方家园、中复电讯、迪信通电讯、亚飞汽车、大明、雪亮、张一元、金象复星、嘉事堂,餐饮业的全聚德、马兰拉面等连锁企业。其原因是:――方面本市国有、集体商业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步锄口快,有的国有、集体连锁企业已经完成股份制改造,有的国有、集体优势连锁企业正在改制当中;另一方面民间资本投资的股份制企业快速发展,两者形成合力,构成了连锁商业发展新的增长点。

上一篇:经营策略范文 下一篇:经营性贷款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