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市场范文

时间:2023-02-27 00:30:35

粮食市场

粮食市场范文第1篇

(正文)目前,我国粮食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粮改方案的设计应立足当前情况和我国粮食市场上的基本国情,寻求既能应对不同粮食形势,保持市场稳定,又能稳步推进粮食流通市场化和现代化的新途径,特别要防止因粮改方式和步骤不当,引发大的市场波动。本文拟对此进行分析,供各方参阅。

一、1993年的经验:粮改方式步骤不当诱发市场波动

2003年下半年以来,粮食市场几次出现不稳的迹象,粮价似乎存在某种较大的上涨压力。我们不应当阻止由于供求关系趋紧所形成的价格上涨的压力,因为这正是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实现途径。但是,应当看到,我国现今的粮食市场机制是极不成熟的,市场机制本身常常夸大这种压力。粮改方式步骤不当也有可能通过改变市场机制运作的既定方式,主观制造出更大的上涨压力,从而引发大的市场波动。1993年的粮价波动基本就是这种情况,应当引以为鉴。

1993年4月,粮价开始出现上涨势头,11月秋收后反而急速攀升,一直持续到1995年11月,涨势才结束。在25个月里,大米价格上涨了136%,小麦价格上涨了109%,给国民经济造成了很大冲击。从种种情况来看,这次粮价上涨并不完全是由粮食短缺引起的。据统计,粮食总供给1990~1992年平均每年为4.44亿吨,1993至1995年平均每年为4.58亿吨,而2000~2002年平均每年只有4.60亿吨。所以,从供需总量10年间的对比来看,20世纪90年代前期的粮食供给是不少的。

1993年粮价大涨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粮改方式和步骤不当。这次改革的主要内容是采取“统一政策、分散决策、分类指导、逐步推进”的方针放开价格和放开经营。但在实际改革过程中,地方积极性很高,没有“逐步推进”,而是一下子放开了。对于“放开”的贯彻落实,实际上是放开不管,自由经营。粮站、粮库等基层粮食企业各自为战,自主决策;个体粮贩自由经营,随便进出。这种格局引发了严重的市场混乱。一是使粮食购销衔接出现混乱。我国粮食系统是通过行政关系连接起来的一个自上而下覆盖全国的网络。改革之前,购销关系主要通过粮食管理系统衔接,放开不管相当于割断了这一连接链条,打破了原来的购销关系,但并没有随之建立新的购销关系,使购销衔接出现混乱。二是导致了严重的市场主体同步性。完全放开后,粮站粮库等大量基层粮食企业开始独立经营。这些小企业,过去大多只是根据上级要求收粮管粮,经营素质不高,驾驭市场能力较弱,面对变化的市场无所适从。在市场趋紧的传言诱导下,它们一哄而上,纷纷惜售和抬高价格。再加上大量农户的同步行动,造成粮价在粮食并不十分短缺情况下急速攀升的严重后果。三是导致了粮食市场管理失控。改革之前,粮食企业购销活动受到各级管理机构的协调,政府对市场的控制比较容易实现。完全放开之后,国家一下子失去了直接控制手段,专储粮的投放效果又为市场主体同步性所抵消,一度导致了市场失控。1993年的经验表明,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要立足我国粮食市场上的国情,充分考虑我国粮食市场本身潜在的不稳定性,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才能实现粮食市场上的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协调统一。

二、我国粮食市场上的国情:严重的同步性问题

在我国,粮改不能采取“放开不管”的办法,其原因在于我国粮食市场是一个极不稳定和脆弱的市场。市场脆弱和不稳定的根源是市场主体存在着严重的同步性倾向。

(一)我国粮食市场主体的状况

我国粮食市场主体主要包括农户、消费者、国有粮食企业及个体私营粮商。目前,农户大约有2.44亿户,其中,种粮农户估计约1.7亿户(按粮食播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70%估算)。国有粮食企业总计43259户,其中,购销企业24519户,购销企业的主体部分是直接面对粮农的乡镇粮站和粮库。这些企业掌握的商品粮因地区和时期不同而不同,在粮食主产区估计在70%~90%左右。其余商品粮源为粮食加工龙头企业和个体私营粮商所掌握,其数目尚难准确统计。商品粮的消费者则是5亿左右的城镇人口和一部分不种粮的农户(例如渔民等)。在上述市场主体中,除农户外,对我国粮食稳定供应最具重要意义的是乡镇粮站和粮库。对这些企业的改革不仅会影响企业本身,也会对我国粮食市场态势产生重要影响,因而是粮改的核心问题。(二)我国粮食市场主体的同步性问题

任何市场都有同步性问题,但如果市场的同步性比较严重,就会损害市场效率和市场稳定。所谓同步性,指的是当供需形势发生变化时,市场主体倾向于采取一致的供给行为或需求行为。我国粮食市场上的同步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各类市场主体预期同步性。当市场情况发生变化时,农户、个体私营粮商、国有粮食企业和消费者等主要市场主体,对市场前景的预期具有高度的一致性。②市场供给同步性。当粮食紧张时,供给方同时减少销售,抬高价格;当粮食宽松时,又同时减少库存,扩大销售。③市场需求同步性。当粮食紧张时,需求方同时增加购买,增加储备;当粮食宽松时,又同时减少购买,减少库存。

应该说,市场主体在供需形势发生变化时,采取同步行动,本是市场经济的常态。但在我国粮食市场上,同步性问题表现得太过严重,超出了市场平稳运行的容许范围,破坏了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一是同步性极易发生。由大量素质较差的小型市场主体组成的大市场存在着一种“自我证明”机制:如果市场传言认为粮食短缺,则不论实际是否短缺,只要大家都相信短缺,都会减少销售和抬高价格,市场就会营造出“真正的”短缺,这种短缺反过来又“证明”了传言的正确,并易形成恶性循环。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实际粮食供给变化不大,都有可能通过市场传言诱发出较强的同步性。二是同步性起动速度较快。市场主体的同步性依赖于市场氛围,市场氛围一旦形成,那么,不论它和真实的粮食供求状况是否一致,都会迅速成为众多缺乏正确决策能力的小型市场主体的决策依据,要卖都卖,要不卖都不卖。在价格表现上,往往说涨就涨,起动很快。三是同步性暴发强度较大。因为市场主体数量很大,即使每一个市场主体的同步性反应不大,但是,所有市场主体的反应加在一起就会很大。例如,虽然单个农户减少粮食销售影响较小,但是,近2亿种粮农户共同行动就会对市场产生很大影响。单个粮站粮库等粮食企业的惜售行为微不足道,而几万个粮食企业的同步行为就会对市场产生严重影响。四是同步性涉及范围广。同步性一旦暴发,在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扩散十分迅速,局部的市场同步性问题很容易发展成为全局的市场同步性问题。

(三)我国粮食市场主体存在严重同步性倾向的原因

我国粮食市场是一个涉及几亿农民、几亿城市居民、数万个粮食企业的大市场。但是,市场主体发育不完善、规模小、素质低、数量大,市场机制效率低,再加上监管能力不足,宏观调控滞后,这是导致市场主体的同步性问题比较严重的根源。

一是市场主体发育不完善。近2亿种粮农户户均种植规模狭小,市场信息不灵,当粮食形势变化时,他们往往参照左邻右舍的情况行事。构成我国粮食供销基础的2.4万余家乡镇粮站粮库,人员的素质普遍较低,长期以来只是习惯于收粮和管粮,大多数缺乏认识市场的能力和经营能力,处于极度不完全信息状态中,在经营中往往以市场传言作为决策依据,容易一哄而上,一哄而下。

二是市场机制效率低。市场机制在传导市场信息过程中,有时不能真实反映供求的实际情况,这也与粮食市场主体素质低、规模小密切相关。规模小、素质低的市场主体认识市场的能力不足,容易“跟风”,由这些主体组成的市场上极易创造出“虚假”的市场氛围(虚假的过剩或虚假的短缺),容易诱发本不该发生的同步性问题。相反,经营素质高的大型市场主体有能力认识市场,其经营活动往往建立在经营战略的基础上,其经营行为对供需变化的反应就比较准确,不容易“跟风”。由这些市场主体组成的市场,效率就比较高,不易产生“主观制造”的同步性。

三是市场主体逐利动机强。粮食是一种商品,经营粮食以追求利润为目标是理所应当的。但粮食又是一种特殊商品,在紧急情况下,经营粮食又不能完全以利润为目标。这就要求粮食市场主体必须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而我国粮食市场是由大量、小规模、素质低的市场主体组成,这些规模小、素质较低的市场主体常常缺乏社会责任感,在我国粮食市场上表现出过强的逐利动机,加重了市场的同步性问题四是粮食市场监管能力弱,宏观调控滞后。粮食市场主体数量过大,给市场监管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一旦粮食市场紧张,贩粮的个体私商就会大量涌入,管不胜管。另外,宏观调控力量不够,市场预见能力不足,导致宏观调控滞后。在粮多时,担心库存太多,不敢多收。在粮少时,担心库存太少,不敢多销。这也是使粮食市场上同步性问题比较严重的原因之一。

三、粮食市场上严重同步性问题的危害

我国粮食市场主体的严重同步性倾向对粮食市场绩效和国民经济稳定发展具有很大的危害。

第一,危及粮食市场稳定,影响市场效率。在市场主体存在严重同步性问题的情况下,粮食市场的稳定性就会很差。所谓“放大”效应,其根源是同步性问题。即使粮食实际缺口并不大,在大量供给者同步惜售和需求者同步增购的推动下,也易形成很大的“虚假”缺口;反过来,即使粮食过剩并不多,在大量供给者促销和需求者减购的推动下,也易形成很大的“虚假”过剩,从而诱发与实际供求关系不相称的价格大幅波动。而且,由于市场主体数量太大,在叠加效应的作用下,一旦价格发生波动,往往来势很猛,很难控制。它破坏市场稳定,影响市场效率。

第二,增加了宏现调控的难度。市场主体的严重同步性限制了宏观调控的作用。从理论上看,当粮食供大于求时,多收粮食,增加储备,可以阻止粮价暴跌;当粮食供不应求时,投放储备,可以阻止粮价暴涨。但是,在同步性问题比较严重的情况下,粮食储备往往是“看起来多了,用起来少了”,因为到底保有多大规模的储备,才足以有效应对市场波动,完全取决于其时发生的同步性的严重程度,取决于当时的实际情况。

第三,影响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粮价是物价的基础,粮食市场不稳必然会对整个物价形势产生严重影响,干扰整个社会经济机制的运作效率。同时,粮食市场波动也会改变消费者的预算约束,从而会对总需求产生影响,并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态势。例如,当粮食出现紧张时,大量的消费者同步增加粮食购买,一方面会导致粮食需求的突然扩大,另一方面会改变消费者在其它方面的开支,从而会对总需求产生重要影响,并改变国民经济的运行态势。

四、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思路

我国粮食市场上严重的同步性问题,使市场容易出现剧烈波动。在当前形势下,需要寻求一条既能保持市场稳定和可控性,又能防范同步性倾向的新的渐进式市场化改革途径。改革的思路是:通过“管放结合”控制市场化进程,保持市场的活力和稳定;采取跨区重组方式推进企业改革,促进粮食流通市场化及现代化;通过加重消费城市的责任实现产区和销区的利益平衡;通过加强微观市场监管和宏观调控提高国家对市场的控制能力。其中,企业改革和加强市场的可控性是这条改革思路的核心。

(一)采取“管放结合”的渐进式市场化改革途径

粮食市场范文第2篇

一、管控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粮食流通环节的资源优化配置

我国是世界粮食生产和消费大国,需要面对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保障粮食市场的平稳运行是我国政府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党的十七大在新的形势下重申,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在市场经济中,粮食市场的稳定依靠的是资源的合理配置。因此,我国政府对粮食市场管控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粮食流通环节的资源优化配置。在有效的政府管控下,我国粮食市场实现了平稳运行,粮价波动被有效抑制、农民利益得到了合理体现。

顾名思义,资源配置(resourceallocation)就是对资源的安排和搭配,是将资源(生产要素)在各种潜在用途上进行分配,以生产出一组特定的最终产品的经济方式。资源配置是经济学的核心问题。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尽可能地将有限资源配置到更有效的地方,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核心目标。

随着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以及市场经济的日益繁荣,流通环节得以产生,其重要性也日益显现。资源在流通环节中的优化配置是影响整个国民经济运行效率的关键。有专家指出,产品从生产到消费,几乎90%的时间用于流通。在市场经济里,生产商品仅仅是为了销售而不是消费。销售和消费的脱节其实是很大的浪费,这种资源配置的效果根本没有达到帕累托最优。而只有“物畅其流”,才能保障生产与消费的衔接,才能有效解决供需矛盾、资源浪费、产业发展等一系列问题。

二、管控的手段坚持以市场为主导。计划与市场相结合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不断深化粮食体制改革。对粮食市场的管控手段日渐成熟,已经由单一的计划指令发展为以市场为主导、计划与市场相结合这一基本方式,顺应了市场经济的必然性和规律性。

正如计划和市场是调节经济的手段一样,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的资源配置也有两种基本方式:计划配置方式和市场配置方式。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在于以市场为导向。然而,由于垄断对市场竞争的削弱、外部性对社会供给的影响、市场机制对公共物品调节的失效、市场信息不完全对微观市场主体行为的负面作用等因素的存在所导致的市场失灵无处不在,从而令帕累托最优状态所需的一系列假定条件无法具备,资源的最优配置在现实社会中也就很难实现。在这种情况下,就存在帕累托改进的余地,就需要在市场机制的主导下,采用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将有限的资源使用在最有价值的地方。通过优化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尽可能地提高社会效率。

三、管控的平台基于完善的粮食市场体系和储备体系

(一)我国政府粮食管控平台的构成环节。

1由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组成的粮食市场体系。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必须有一个完善的市场体系作保障。我国粮食市场体系由多层次的粮食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共同组成。

关于粮食现货市场。截至目前,我国已拥有郑州、合肥、兰州、济南、南京、吉林、长春、成都、福州、银川等10余家部级粮食交易中心,逐步形成了以部级粮食交易中心为龙头、区域性批发市场和大中城市成品粮市场为骨干、城镇集贸市场为基础的多层次的粮食现货市场体系。

作为市场中介,交易中心除了具备发现价格、公平交易、信息、资金结算、技术服务、处理纠纷等保障市场运行的基本功能外,还具备如下宏观功能:一是配合国家有关部门进行粮食宏观调控。每天的交易结束后,各种数据均要上报国家有关部门,国家根据即时信息迅速做出宏观调控决策。交易中心则通过以一家市场带动多家市场的功能对国家决策有效执行和及时反馈,并通过交易规则调整、会员信息监控等手段杜绝中间商的投机行为。二是保障用粮企业能通过正常渠道用到粮、用好粮。三是规范交易行为、理顺流通渠道、合理配置粮食资源。

关于粮食期货市场。目前,我国粮食期货交易主要集中在大连商品交易所和郑州商品交易所进行。期货市场的基本功能主要在于规避风险、发现价格、交易、交割、结算和技术服务等。宏观功能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通过价格发现功能和价格传导效应配合国家经济宏观调控。期货价格反映了市场参与者对未来的预期,具有超前预期性。而且,由于期货交易具有严格的规则体系,因此,期货价格比现货市场价格更为集中和权威,能够较为真实地反映市场的供求状况。此外,期货市场还具有很强的价格传导效应。由于期货价格在形成过程中具有公开、透明与传递迅速等特性,各类信息可以直达市场的各个层面,从而避免了信息扭曲。二是促进农业发展,维护粮农切身利益。与巨大的粮食消费市场相比。我国粮食的种植者却是以成千上万的粮农为主,规模小且产业分散。因此,在由大量分散的种植户组成的生产者与巨大的消费市场之间存在着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而且,粮农多以个体身份分布于信息不发达的广大农村和山区,很难独立捕捉到大市场的需求、价格等信息。而消费方则是粮食的消费企业和一些中间商,他们对信息的把握要远远强于个体的种植者。因此,在粮食市场中,由于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普遍存在,导致生产方与消费方利益失衡,种植者的利益难以保障。为保障广大粮农的切身利益,实现种好地、卖好粮,一些商品交易所采用“期货+订单”的形式,通过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来保障农民的利益。其实质是以价格促进产品质量升级,进而以优质优价实现粮食产业的规模化和标准化。从而实现产业升级。此外,为让粮农接受先卖后种、风险规避的理念,商品交易所还会利用市场本身所具备的服务功能,建立相应的信息免费发送系统、免费咨询系统和免费培训制度。

期货市场的价格反映的是未来的供求关系和现货价格趋势,这样,期货与现货价格间便形成了紧密的价格联系机制。我国政府正是通过期、现货之间内在的联系机制,从粮食期货市场获取价格等信息,并通过粮食现货市场使政策与措施得到快速实施。

2粮食储备体系。

完善的粮食储备体系是我国政府管控粮食市场的又一关键环节。在我国,从粮农种植粮食到进入市场交易,还存在一个收购环节。在收购环节,各级粮食局以及具有粮食收购资格的企业,例如中储粮总公司,从粮农手中将粮食收购上来后再投放粮食现货市场。由于绝大部分被收购的粮食都要作为各级储备粮,其实质是将粮食资源归于政府管理。这样,进入市场的卖家主要有两部分:一是各级储备粮;二是自产自销的粮农以及贸易企业。其中,后者仅占很小的部分。粮食的买方则是包括加工、贸易、仓库等在内的具有市场主体地位的各类企业。

(二)我国政府通过管控平台以市场化手段管控粮食市场的基本模式。

粮食市场范文第3篇

自从《粮食流通管理条例》颁布实施以来,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作为监管粮食市场的执法官,充分履行了《条例》所赋予的监督职能,对粮食流通市场的规范有序起到了一定作用。一是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作为一个新的执法部门,完成了自身职能的转化。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不仅是执行宏观调控政策的载体,同时,也发挥了载体的调控机制和市场监管机制的作用。粮食流通监督检查纳入粮食流通管理体系,使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进入了依法行政的一个新阶段,从而使粮食行政管理的社会地位和形象得以提升。二是粮食收购资格许可制度的建立,为粮食流通市场的规范有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实施粮食收购资格许可制度,既是粮食市场放开后,粮食经营多元化的要求,同时,也是因为粮食商品的特殊性和消费的不可替代性而必须实行宏观调控的必然要求。严格把好粮食收购许可准人关,就成为粮食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责。三是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与其他粮食涉管部门对粮食流通整个过程实施监管,构筑了粮食安全包括数量安全和质量安全的防御体系。粮食行政部门从一个单纯经济管理部门转变为一个具有执法权的行政管理部门,这就意味着承担粮食安全的重任有了法律保障。对粮食的收购、运输、保管以及粮食经营统计的执法检查,对于维护粮食流通秩序,维护粮食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证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落实和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四是对粮食市场实施监督检查,是保障国家惠农政策的落实,保护农民利益的重要手段。国家对“三农”问题历来非常重视,将“三农”问题提高到关系国家稳定发展和全面达小康的高度来对待。没有农村的稳定,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没有农业的发展,实现“四个现代化”就成为一句空话;没有农民收入的提高,就不可能全面达小康。对粮食市场实施监督检查,就是要籍此手段防止“谷贱伤农”,保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国家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其目的也缘于此。基于以上认识,作为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大力宣传《粮食流通管理条例》。自《条例》颁布实施以来,我们通过各种媒体进行宣传。同时,组织各种经济成份粮食经营者集中学习《条例》,并通过市广播电台“空中立交桥”栏目,与广大市民互动,向广大市民宣传。在“3.15”维权日、世界粮食日,我们在人流比较集中的地方设摊宣传;在粮食收购季节,我们在各粮食收购点张贴布告宣传。通过各种宣传活动,其目的就是要使粮食经营者知法、守法;使广大百姓特别是种粮百姓能够懂法,并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二、严格把握粮食资格的许可。凡申请粮食收购资格许可的,我们不仅对其申请材料是否齐全进行形式审查,而且还对其储存设施、计量设施、检化验设施进行实质审查。只有形式审查和实质审查都通过的,我们才发放《粮食收购许可证》。对于一些较大的公司制加工企业,在建设期间因未能办理诸如房产证等资料的,通过实地勘查、填表登记确认后予以发放许可证,以便其尽快投产收益。三、加强巡回检查。在收购高峰期间,监督检查科的同志几乎每天都在各收购经营点督查,发现问题,要求立即整改。对于已领收购证但又不入市收购或因自身条件的限制不能入市收购的,我们做其思想工作,要求其将收购许可证主动上缴退市。20*年,岳池县粮食局有两家主动上缴粮食收购证,退出了收购市场。四、督查最低收购价政策的落实。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是国家的惠农政策之一,落实得好差,涉及到保护农民利益的问题。执行最低价收购政策的主体虽然是改革后的国有粮食企业,但企业自身利益诉求与执行政策往往也有矛盾,对其实施监管必不可少。托市收购期间,我们主动配合国有收储公司对各托市收购点的收购价格和收购质量进行督查。同时,对非托市收购点的收购经营者,也要求其把握收购质量,禁止收购不符合运输条件的高水分粮。对粮食市场实施监督检查,是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责。《条例》的颁布实施,对粮食行政部门依法行政规范粮食市场秩序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三年的实践,也引发了我们的一些思考。一是涉粮管理部门多,责任难以理清。一个单一商品的粮食市场的管理,涉及到工商、质监、物价、卫生、粮食等众多部门,每个部门只管粮食流通的一个环节或几个方面,其监管就缺乏连续性。因此,责任也就难以理清和落实。如前段时间沸沸扬扬的某中央粮食储备库粮食洒水事件,工商部门认为是掺杂使假,要对其罚款。而我们粮食部门按照《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的权限,当即指出中央粮食储备库的管理权限在国家粮食局,而《条例》中根本没有赋予省市工商、粮食部门管辖权。这种脱节的监管责任该谁负责,实在难以分清。又如对无收购许可证人市收购的行为,工商部门既可以管,也可以罚,而粮食部门对无证收购行为只有检查权,没有处罚权。要处罚,就需移交给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而工商管理部门是否处罚或处罚是否适当,粮食部门不得而知。同样是执法部门,相比之下,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就成为弱势部门,其社会地位和执法形象受到影响。二是粮食收购资格许可门槛过低,导致经营者都往这一市场挤。三万元的资金和50吨的仓储条件,够资格的比比皆是,这就有可能使粮食市场处于过度竞争状态,或者出现只领证不入市的状况,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粮食多时少渠道、粮食少时多渠道”,这对构建有序的粮食市场是极为不利的。三是《条例》的一些规定与实际不符。如《条例》规定收购者未执行国家粮食质量标准的,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予以警告,警告后仍不改正的,并造成农民或其他粮食生产者的利益受到损害的,可处以罚款。很显然;将“造成农民或其他粮食生产者的利益受到损害”的作为罚款的前置条件,在实践中就难以出现可处罚款的事实依据。经营者收购高水分粮,即使在储存过程中变质,这是经营者的事情,他根本不可能造成农民利益或其他粮食生产者的利益受到损害,相反地省却了农民整晒粮食的麻烦,这一规定实际上没有实践意义。当然收购时质价不符,则另当别论。又如《条例》规定,未建立粮食经营台帐或粮食经营台帐保留时间不足3年的,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予以警告,可以并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一个粮食经营个体户,只要求有3万元的资金和50吨的储存设施,一年周转十次也不过500吨,更何况一些个体户年经营量不过百十吨,真不知建经营台帐并保留3年时间,对相关决策部门起到什么作用。这一规定有什么实际意义。如此规定,那些农民经纪人的经营量人均都在300吨以上.又如何去管理呢?四是多头执法不利于市场和谐。在前面已提及涉管部门多,责任难以理清的问题。实质上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而另一方面,多头执法也存在扰民的问题,一个粮食经营者,今天工商部门来查,明天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来查,后天又是卫生、物价部门来查,如此众多的检查,粮食经营者苦不堪言。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在管理粮食工作上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技术优势,建议决策部门授权“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充分行使监督检查权,包括对粮油收购、加工、流通环节的监督检查,这样,既有利于责任明确,又可避免多头执法扰民的问题。

粮食市场范文第4篇

为进一步做好粮食流通工作,充实地方粮食储备,确保市场粮食供应,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加强和充实地方储备,优化储备布局和品种结构,同时结合本地情况储备适量的能应急供应的粮食品种。随着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各级粮食储备将成为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目前,全国粮食库存虽仍保持较高水平,但地区分布很不平衡,特别是粮食主销区商品周转库存普遍比较薄弱,一旦发生异常情况极易引发粮食市场波动。因此,各地要抓住当前粮食市场供过于求、市场粮价较低的有利时机,主销区要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发[20**]28号)规定的“6个月销量”的要求,抓紧充实地方粮食储备;已经实行购销市场化的地区也要比照粮食主销区“6个月销量”的要求充实地方粮食储备;未实行购销市场化的粮食主产区应根据本省实际情况建立必要的地方储备,增强省级人民政府对粮食调控的责任和能力,为应对可能出现的市场波动打好物质基础。同时,各地还要根据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实际情况,进一步调整充实地方粮食储备。农业发展银行按有关规定对各地充实地方粮食储备所需信贷资金积极给予支持。

二、加强对粮食供求和市场形势的分析预测和跟踪监测,并抓紧建立粮食宏观调控预警系统。目前我国粮食供过于求只是阶段性的、暂时性的,从长远来看,我国粮食是供求偏紧的形势。对此,各地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切实做到未雨绸缪,有备无患。在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新形势下,粮食流通面临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为加强粮食宏观调控、稳定粮食市场,各地要加强对本地区粮食生产、消费、库存、价格、储备和市场动态的分析预测和跟踪监测,切实做好本地区粮食总量平衡工作,确保粮食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同时,要结合本地实际抓紧研究建立粮食宏观调控预警系统,形成信息搜集、反馈和网络。要研究确定调控预警指标,实施先兆预警,并及时发出预警信号,引导粮食生产和消费。

三、进一步完善粮食应急预案,健全快速反应机制。“非典”期间,各地按照国粮电[20**]4号文件要求,已制定了本地应对突发性事件、保证粮食市场供应的应急预案。随着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我国粮食流通的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粮食流通的多元化将增加粮食宏观调控的难度。同时,近几年我国水、旱、地震等自然灾害和突发性事件较为频繁,这些都可能成为引发粮食市场波动的因素。因此,为保证粮食市场的基本稳定,各地要进一步充实和完善粮食应急预案,着眼于防范各种市场风险,健全快速反应机制,特别要注意做好成品粮油的市场供应。各地粮食部门要根据粮食应急加工的需要,掌握和联系一些大型粮油加工企业作为应急加工指定企业。要根据城镇居民、当地驻军和城乡救济的需要,进一步健全粮食应急销售或发放网络,在充分利用现有国有粮食系统的零售网点、军粮供应站(点)作为应急粮食供应点的同时,也可选择一些经营信誉好的连锁经营超市、商场及私营粮食零售企业,委托其承担粮食供应任务。

四、加强对粮食工作的领导。各地要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发[20**]28号)明确的粮食省长负责制的要求,请各地计委(发展改革委)、粮食局牵头,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本地粮食生产、消费、储备和库存情况,分析粮食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及薄弱环节,提出切实可行措施,并将有关情况及时主动向省级人民政府汇报,做到未雨绸缪,当好参谋。

请各地按照本通知精神,加强领导,周密部署,落实责任,认真做好粮食市场供应工作,确保粮食市场和价格的基本稳定,并及时将有关落实情况报告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粮食局。

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粮食局

财政部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粮食市场范文第5篇

从供给看,2014年国内粮食市场供给形势总体较好,品种结构将有差异。一是我国粮食将取得历史罕见的“十连增”,目前国内粮食库存充裕,预计2014年新粮上市前,国内粮食市场供给形势较好,但品种之间将存有差异。其中小麦进口加大,国家已陆续增加2012年和2013年产小麦的拍卖力度;玉米供大于求形势较为明显;2013年稻谷产量较上年虽略有减少,但东南亚大米价格持续低位运行,今年大米进口量依然较大,供需仍宽松。预计是2014年国内玉米、稻米供求较宽松,大豆仍需大量进口。二是从2014年国内粮食生产形势看,2013/14年秋冬种形势总体较好。全国冬小麦播种面积预计为3.4亿亩,较上年持平略增;预计全国冬油菜播种面积在9260万亩左右,同比减2%。2013年三季度以来中国经济延续温和复苏的良好势头,而三中全会开启中国新的改革周期,中国经济长期发展趋势向好。国家收储政策正在酝酿大调整,未来或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价格形成机制,政府正在研究临时收储的可能替代方式。受政策继续支持农业生产及种粮效益逐年提高影响,同时考虑到受气候、耕地和水资源等因素限制,预计2014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将基本稳定在上年水平,稳定在16.69亿亩左右,品种结构调整空间继续缩小。按正常年景预计,2014年全国粮食产量将达到11800亿斤左右。

从消费看,由于我国正处在城镇化率提高和食物消费结构升级的阶段。虽然大米、面粉等主食消费有下降趋势,但肉蛋奶、植物油、糖的消费却持续攀升。过去10年,我国肉类消费增长了1/4,饲料占粮食总消费量的比例达到40%以上,植物油消费翻了一番,糖消费增长了125%。特别是我国消费结构的转变升级还在不断加快,根据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当人均GDP按照购买力平价达到2万美元时,消费结构才能趋稳。由此看来,我国粮食消费增长的趋势大致要持续到2025年。预计2014年国内粮食消费量将继续保持一定增幅,达到12500亿斤,同比增126亿斤。其中口粮消费量预计基本平稳,饲料用粮继续保持一定的增幅,粮食转化能力进一步增强;受国内经济形势向好发展,有利于粮深加工行业效益好转,预计工业用粮将继续增加。同时,由于小麦-玉米比价继续调整,预计2014年小麦饲用数量将较2013年减少。

从进出口看,近年来的数据显示,国内农产品产量一直处在增加的进程中,只是品种间有所分化。在我国保障粮食安全的背景下,最主要的三大粮食作物产量增加较多,而其他作物增长速度较慢,大豆产量甚至出现下滑。

预计2014年我国粮食进口量将同比略有增加,约1630亿斤;出口量基本稳定,约55亿斤。分品种看,由于国产大豆播种面积预期下降,预计进口需求将继续增加;小麦玉米因国内供应较足,国际小麦玉米丰产,价格或将走低,预计进口持续但量或减少;大米受全球产量创历史新高,东南亚大米价位较低影响,预计进口量将维持在2013年左右水平。

总的看,预计2013年我国粮食总供给量约13430亿斤,总需求量12555亿斤,年度节余875亿斤,供需形势总体较好。其中稻谷、玉米节余量较大,小麦略有节余,大豆仍需大量进口。

二、2014年国内粮价预计将平稳趋涨,各品种有分化

2014年,国内粮食价格预计将继续平稳趋涨,但受国内粮食库存充足及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影响,各品种价格区别较大。支撑国内粮价稳步上涨的主要因素有:一是预期2014年国家将继续提高各品种粮食政策性收储价格,将有效支撑国内粮食价格稳步上涨。中国社科院农业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表示,国家收储政策正在酝酿大调整,小麦、水稻口粮还将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不变,但棉花、大豆临时收储将改为目标价政策,明年试点之后逐渐实行市场化机制。二是

2013年三季度以来中国经济延续温和复苏的良好势头,而三中全会开启中国新的改革周期,中国经济长期发展趋势向好。受物价整体上涨、种粮成本继续上升等成本型推动,国内粮价仍将保持上涨态势。三是2013/14年度全球粮食将丰收,供需形势宽松。全球粮食丰收降低了通胀风险,这让中国输入型通胀发生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三、需要关注的主要因素

后期,国内粮食市场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需要重点关注:一是2014年各品种收储政策的制定及国内粮食的生长形势,将主导市场主体对后市粮价的预期。二是国家政策性粮源的收购进度及收购量,将直接影响后期国内粮食流通市场的供应。三是2013年东北临储玉米大豆收购及稻谷托市收购对秋粮价格的影响。四是2014年全球经济增长将回升,并且通胀率维持较低的水平,未来全球的前景将更加平衡。从国内看,

2014年宏观政策的首要目标应该是在保证经济平稳增长的同时推进改革,三中全会通过的改革宏图几乎涉及到所有关键领域。三中全会通过的改革宏图几乎涉及到所有关键领域。从全球看,在经历了连续数年的经济低迷之后,全球经济在2013年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复苏势头,2014年世界经济复苏力度有望进一步增强。美欧将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新兴市场虽将从欧美经济复苏中受益,但大多数新兴国家仍难以恢复到全球金融危机前的经济增长水平。因此,2014年我们仍需密切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对国内粮食消费及价格的影响。

四、分品种情况

(一)小麦

供需形势。2014年国内小麦预计将呈现供需紧平衡的态势。从生产情况来看,今年冬小麦播种面积保持平稳略增,且目前长势整体较好,预计明年我国小麦恢复性增产的可能性较大。从库存情况来看,由于今年小麦主产区单产普遍下降,芽麦和萌动麦产量占比较大,导致实际供给减少,且国家政策性小麦库存水平同比大幅下降。据国家粮食局数据,截至10月末最低收购价小麦实际库存为2581万吨,同比减1662万吨。从进口情况来看,国际小麦价格高低是影响我国小麦进口量的重要因素。就2014年而言,初步迹象显示英国小麦播种面积提高,而欧洲小麦产量前景较为复杂,尤其是俄罗斯和乌克兰,由于恶劣天气,明年产量风险正在上升。据私营分析机构Informa经济公司的最新报告显示,2014/15年度(4月到次年3月)全球小麦产量可能降至7.025亿吨,相比之下,2013/14年度为

7.071亿吨。据此预计2014年度国际小麦价格将高位运行,国内进口量或相应减少。从消费情况看,近几口粮消费随着人口增长呈刚性增长。2013年以来小麦玉米比价回归,且将继续维持常态。预计2014年小麦饲料消费量将处于正常年景水平,小麦替代玉米用作饲料消费仍不具有经济上的可行性。

市场形势。在政策与市场的博弈下,预计2014年小麦价格将平稳上涨。一是生产成本的增加支撑小麦市场的底部空间,且政策支持小麦价格稳定增长。国家已公布的2014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格,三等白麦、红混麦均提高至1.18元/斤,较上年提高0.06元/斤,增幅5.4%。另外,2013年产托市小麦已投放市场,三等底价1.18元/斤,竞拍底价进一步抬高,对2013年小麦市场价格托底作用明显。二是区域供需矛盾将支撑市场价格的强势。从区域存粮情况来看,河南政策性粮源相对充足,但河北、山东的托市小麦基本投放完毕,且2013年并没有启动托市收购,作为高价区小麦价格仍将保持强势。三是小麦市场粮源存量较多。受上年度小麦价格强势影响,各主体利润较好,今年收购期间积极性较高,当前的粮源存量明显高于上年。另外,由于今年玉米价格低迷,去年饲料企业用于替代玉米的小麦用量今年大幅减少,从总量来看,这部分小麦将回归到市场之中。后期仍需关注的影响因素有:一是小麦生长情况,二是政策性小麦的投放节奏及粮源流通情况,三是小麦进口情况及流向。

(二)稻谷

供需形势。受2014年稻谷最低收购价预期继续提高及稻谷种植收益相对较好等因素支撑,预计2014年农户仍将保持较高的种稻积极性。但受土地资源限制,后期稻谷播种面积增加难度系数加大。预计2014年全国稻谷播种面积基本保持在4.5亿亩左右,如果不出现大的自然灾害,按正常年景测算2014年稻谷产量预计维持在4060亿斤的水平上。预计2014年国内稻谷消费保持稳中略增态势,总消费量约3925亿斤。由于2013年全球大米产量再创历史新高,且国内外籼米价差持续扩大,预计2014年国内大米进口量将达到80亿斤,出口约8亿斤左右。综合预计2014年全国稻谷总供给量约4140亿斤,总需求量约3933亿斤,年度结余207亿斤,总体供需形势仍比较宽松。

市场形势。2014年国内稻米价格预计仍将以政策市为主导,整体价格水平高于2013年,但上涨空间极其有限。归根原因有三:一是随着物价水平的上涨,种植成本倒逼稻米价格被动上涨;二是出于保护农民种植利益的需求,2014年稻谷最低收购价预期将继续提高,有效抬升了稻米价格的总体水平。三是稻米市场总体供需形势宽松,国内稻米库存充足,市场供应良好,再加上国内外籼米价差持续扩大,进口量持续增加,国内大米上涨空间极其有限。

2014年关于稻谷市场,仍有几个不确定的因素需要重点关注:一是2014年稻谷的生长形势;二是国家关于最低收购价政策是否调整,调整幅度如何?三是国家整体宏观经济形势对稻谷市场的影响;四是主要出口国越南、印度等国的大米生产形势及相应的出口政策;五是国家关于边境大米走私的态度及措施。

(三)玉米

供需形势。在粮食种植收益提高、国家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支持及各级政府积极推进下,近年来国内玉

米播种面积一直呈增加趋势。预计2014年国内玉米种植面积仍将稳步增加,但由于可改种面积有限,增幅将非常有限,有望达到5.45亿亩。如果生长期风调雨顺,不出现自然灾害和其他突发因素,预计产量也将小幅增加,有望达到4300亿斤水平左右。

受宏观经济有望回升、饲料需求保持刚性增长等支撑,2014年国内玉米饲料及工业用粮需求均将有所上升。但目前淀粉、酒精、燃料乙醇等深加工产品需求低迷,玉米深加工行业整体仍处于亏损状态,预计2014年深加工消费很难出现有效增长。另外,全球玉米增产,预计2014年进口玉米价格仍将保持低位,进口有一定的价格优势。

市场形势。受国家临储收购政策、宏观经济面向好等支撑,2013年国内玉米价格整体走势仍然看好。但由于玉米连续丰收,供需紧平衡得到一定程度的缓和,预计2013年国内玉米价格上涨幅度将受到抑制。后期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因素的变化:一是宏观经济形势;二是深加工消费恢复情况;三是玉米质量情况;四是国际玉米市场走势受国家临储收购政策、宏观经济面向好等利多因素支撑,2014年国内玉米价格整体仍将稳中趋强。但由于玉米连续丰收,再加上库存偏高,进口量增加等因素影响,预计2014年国内玉米价格上涨幅度将受到抑制。后期影响市场走势的主要因素如下:一是国家政策因素;二是深加工消费恢复情况;三是玉米质量情况。四是宏观经济环境和国际玉米市场走势。

(四)大豆

供需形势。供给方面,受种植效益偏低和政策鼓励高产作物种植影响,2013年我国大豆播种面积减少至1亿亩左右,较十年前减少四分之一。2014年,随着全国各地工作逐步展开,土地流转的程序和步骤将日趋完善,农户租地价格预计将持续上涨。在地租成本和人工管理费用上升的背景下,种植效益偏低势必导致农户种植大豆的意愿再次下降。因此,综合分析,2014年全国大豆播种面积预计仍将保持下降趋势。2013年我国大豆产量下降至1175万吨,2014年国产大豆播种面积预期下降,产量预计也会继续减少。为满足国内大豆加工和消费需求,我国进口大豆数量将保持增长,或达6500万吨,较2013年预期的6250万吨增长4%。

需求方面,随着我国城镇化率水平逐步提高,居民消费肉、蛋、禽、奶以及油脂的需求持续增加,大豆用于压榨和食用消费的需求继续扩大。以2013年大豆压榨产能扩张速度5%计算,2014年我国大豆压榨产能预计将达13000万吨,按照近年来产能利用率50%计算,大豆实际压榨需求预计为6500万吨。同时,我国豆制品销量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用于食品加工的大豆需求也呈现快速增长,2014年食品大豆消费量预计将增至1100万吨。

市场形势。2008年以来,国家实行大豆临储收购政策,临储大豆价格成为国产豆价格运行的风向标。2014年,国产大豆价格预计仍会以临储收购价2.3元/斤为基础平稳运行。考虑食品大豆加工需求旺盛,以及明年上半年产区大豆供应紧张,预计大豆价格可能小幅上涨。但结合市场对明年国际豆价预期偏弱的判断,国产豆价格的上涨空间可能不大,2.3-2.35元/斤可能是大豆价格运行的主要区间。

(五)食用油

供需形势。由于人口增长以及经济发展需要,预计2014年我国食用油消费量将继续增长,但增速将有所放缓,预计为585亿斤,同比增加10亿斤,同时受农民种植油料积极性下降,预计国内油脂生产供应更加有限,国内市场对进口油料和植物油的依赖程度将进一步增加。

粮食市场范文第6篇

丰收之后:在农户中推广科学节粮

我国粮食收储体系主要由四部分组成:一是国家储备,二是地方储备,三是企业储存,四是农户储粮。近年来,农户储粮约占当年全国粮食总产量的50%,加上农户储粮条件差,科学储粮知识和技术不够,给粮食收储带来威胁,对我国粮食质量安全带来隐患。因此,在广大农户中推广科学节粮减损措施意义重大。

近7年来,我国实施农户科学储粮工程建设,推广使用新型的科学储粮仓,使农户储粮损失率平均由8%降到1.5%左右,已推广的817万套储粮仓每年可减少农户储粮损失18亿斤。国家粮食局局长任正晓介绍,到2015年底,粮食系统将累计为农户配置科学储粮仓近1000万套,每年可帮助农民减少储粮损失25亿斤以上。“但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尚待全面建立,广大农户粮食产后损失还在继续发生,帮助农民增收减损的任务依然艰巨。”任正晓说。

“三高”叠加:粮食收储面临三大矛盾

在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速推进,粮食贸易全球化、粮食购销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的背景下,国内粮食市场运行的各种矛盾交织累积,集中表现为粮食供求总量紧平衡与部分品种阶段性过剩、托市价格面临双重挤压与保护粮农利益、适度利用国际粮食资源与进口粮食冲击国内市场等三大矛盾。

这“三座大山”对我国粮食收储影响几何?目前,我国粮食高产量、高收购量、高库存量“三高”叠加,加上进口粮食价格走低,国内粮食生产成本不断抬高,形成挤压态势。在这种双重挤压的状况下,单纯依靠敞开收购、提高托市收购价格来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的空间越来越小、效应越来越弱,现行粮食收储政策体制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

除此以外,粮食生产和库存分布逐步向核心产区集中,主产区收储压力巨大,托市收购政策还将延续,政策性粮食库存连年“滚雪球”,财政负担越来越重。

深化改革:完善粮食价格和市场调控机制

面对粮食收储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专家指出,在粮食连年丰收的背景下,改革完善粮食收储体系,做好现代粮食流通,让农民种粮多收益,让粮食主产区种粮积极性不减,是发展现代农业、改革粮食收储体系、搞活流通的关键所在。

国家发改委农经司巡视员胡恒洋指出,深化粮食流通体系改革中,要完善粮食价格和市场调控机制,推动储备调节从“价格干预型”向“供求调节型”转变,推动粮食进出口调控从“主要控制进口”向“有效利用国际市场”转变。

任正晓表示,为深化改革,今后要建立中央储备和地方储备各司其职、协同互补机制,形成储备调控合力。要强化政府粮食储备监管体系建设,健全政府粮食储备吞吐调节机制,推进储备粮收购、销售、轮换等业务环节公开透明,使储备粮更好地服务粮食宏观调控。

粮食市场范文第7篇

在全球粮食库存水平处于历史低位,国际粮价处于历史高位的情况下,中国粮食生产再获丰收,无论是对世界还是对中国而言,都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然而,对于中国而言,伴随粮食丰产的一个隐忧,就是“谷贱伤农”,特别是在粮食连续5年增产的情况下,粮价下行的压力在进一步加大。实际上期货市场已经对这种压力进行了提前反应。大连玉米指数下跌了10%,郑州强麦指数下跌了10%,大豆指数下跌了25%。目前各主要农产品期货K线图均呈空头排列,显示市场对后市并不看好。

那么如何看待秋粮丰收压力?粮食市场格局将如何变化?

小麦市场:政府有近乎垄断地位的“话语权”

美国农业部9月份预计中国*8/09年度的小麦产量为11400万吨,当年需求量为10700万吨,产需结余700万吨,占当年需求总量的6.1%。实际上,最近三个年度中国小麦分别结余647万吨、586万吨、700万吨,总计1933万吨。如果不考虑进出口,仅这三年的累计结余量就可以使我国的小麦库存消费比提高18个百分点,而国际小麦目前的库存消费比也不过如此(见表1)。因此,可以说连续多年的增产,确实给市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压力。充裕的库存基本上抑制了小麦价格大幅上涨的可能。

实际上,自从实行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以来,小麦收购市场基本上被政府和国有企业垄断。见表2。

执行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以来的三年中,在集中收购期,国有企业的收购量占全社会收购量的80%以上,并且有逐年递增的趋势。*6年为80%,*8年上升到88%。在国有企业收购中,托市收购又占据了主导地位,占国企收购量的80%以上。

实际上,连年庞大的小麦托市收购量表明小麦供给确实相对过剩。但是,笔者认为小麦托市收购量庞大的另一个因素就是粮食生产企业主动降低了库存水平。

粮食生产企业的库存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周转库存,一个是预防性库存。周转库存基本上取决于企业的生产规模,企业生产规模越大,所需原粮越多,那么其周转库存也往往比较多。预防性库存取决于市场供需状况。如果市场供给充裕,企业不担心采购不到原粮,那么就会倾向于减少预防性库存;如果市场供给紧缺,企业担心未来价格上涨,采购困难,那么就倾向于增加预防性库存。由于近年小麦供给相对充裕,托市收购小麦定期投放市场,生产企业采购原粮相当方便,因此企业肯定有减少库存的动力。因为托市收购的小麦反正是要定期供应市场的,那么企业何苦要在新粮上市期间和国家竞争收粮呢(实际上,由于托市收购有国家财政资金和各种补贴支持,生产企业在竞争中也处于劣势)?并且从近几年的托市销售来看,小麦销售底价基本上是在最低收购价的基础上加上正常的保管费和收购费用,基本上不存在国家垄断粮源牟利的情形。这样的话,生产企业自己收粮备用和从国家购买托市粮没多大差别。因此,很多本应在新粮上市期间参与收购的生产企业也减少甚至放弃了采购,反正到时候到国家那里买粮就是了。这就是为什么小麦集中收购期几乎成了国企托市收购的“独角戏”的一个重要原因。可以想象,如果生产企业坚持正常的收购行为,托市收购是不可能有如此规模的。

当然,庞大的托市收购量也有“虚胖”的成分。很多生产企业同时是托市收购的代收代储库点,那么这些企业有可能将为自己收购的粮食转为托市粮,因为托市粮可以获得较为优厚的补贴。虽然托市粮粮权属于国家,但是毕竟是临时库存,很快就要卖出去,那么企业到时候买回来就是了。这几乎相当于国家为企业储粮,还倒贴钱给企业,这样的好事,谁不干?!

小麦市场拱手让与托市收购,让与国企,这意味着国家对小麦市场的控制力越来越强。试想,小麦年产量的40%为托市所有,再加上正常的国家储备,为社会其他主体所掌握的小麦比例是相当的少了。如果将政府看成是一家公司,那么这家公司可以说完全垄断了小麦市场。因此,后期小麦的涨跌完全取决于政府的意愿。因此对政府政策的把握将是判断小麦后市走势至为关键的因素。

稻谷市场:东北粳稻卖粮难“昨日重现”?

今年的早稻收购前期价格是高开高走,后期出现了回落。总体收购价比去年高出约15%。那么这个15%是什么概念?据我们对湖南、江西、广东等早稻主产省的调查,今年早稻的生产成本至少比去年上升30%,15%的价格涨幅意味着农民的种植收益反而可能同比下降。

我们分析一下早稻的收购情况。近年早稻的年产量接近3*万吨(*7年3196万吨),据国家粮食局的统计,*8年截至9月15日的早稻收购量是760万吨,占总产的24%。*7年截至9月30日的收购量为637万吨,占总产的20%。这与同期小麦高达50%以上的收购比例形成很大的反差。如何看待这种反差?一个说法是早稻的商品量要低于小麦。根据一些市场人士估算,近年早稻的商品率约40%,小麦在55%左右。但是即使考虑到商品率的差异,早稻的收购进度还是严重偏缓。笔者认为国家粮食局早稻的统计数字可能小于实际进度。由于早稻和中晚稻的收获期仅间隔3个多月,相对而言,农民早稻的销售压力要大于小麦,因而惜售的可能性要小一些。因为毕竟马上中晚稻要上市了。同时,相对于小麦,非国有企业参与早稻收购的比例更大,而民间收购的统计相对来说更困难一点。特别是规模很小的个体加工贸易企业的收购,估计难以统计。笔者相信,实际的收购进度应该快于统计数字。

经过连续几年的增产,中国稻米由前几年的产不足需转为产需略有结余。美国农业部预计*8/09年度中国大米产需结余290万吨,约占当年需求的2%(见表1)。但是要辩证地看这2%的余额。笔者曾在“东北粳稻(米)卖粮难”一文中分析指出,虽然近年稻谷总体表现为增产,但是经过仔细分析发现,稻谷的增产的源动力在于东北。如果剔除东北的粳稻,那么全国的籼稻总产几乎是没有怎么增加的。东北的土地仍然有巨大的增产潜力(最近中央就批准了吉林100亿斤的粮食增产规划),而籼稻增产仍然困难重重,短期内难以有实质性的改变。因此,笔者预计*8/09年度的稻米增产估计绝大部分仍由东北粳米贡献。而东北的粮食外运始终是一个大问题,短期内也自然难以解决。因此笔者估计今年的稻米格局仍是“籼强粳弱”。今年初,国家通过运输补贴,东北大米才得以低价“倾销”南方,也由此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南方大米价格的快速上涨。可以肯定正常情况下,下一年度东北粳稻米卖粮难问题仍将上演,国家是再度祭出“运输补贴”政策还是托市收购就地库存?不得而知。然而政策选择的不同对市场的影响却是大大不一样。如果国家仍然采取补贴政策,那么增产的东北粳稻可以借此顺利低价出关,大米整体价格将受到压制。如果考虑到稻米库存较为薄弱的现实,增产的粮食用来增加储备,那么大米价格将可以获得很好的支撑。实际上,在口粮品种中,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大米的库存是最为薄弱的。美国农业部预计*8/09年度中国大米库消比为29.5%,而世界为13.1%(见表1)。世界大米库消比在安全线之下运行已有时日,一有风吹草动,价格即会暴涨,上半年泰米的表现即是活生生的例子。也就是说,一旦国内大米供给出现问题,世界市场根本是没有指望的。因此国家可以考虑优化小麦和稻谷的库存结构,适当降低小麦的库存,提高稻谷的库存,可以更好地增强中国的粮食安全水平。

玉米市场:再次出现供需缺口意味着什么?

美国农业部9月份预计中国*8/09年度的玉米产量为15600万吨,增产2.7%。然而需求增长更迅速。预计*8/09年度的需求为15800万吨,同比上升6%。这样中国*8/09年度的玉米反而出现了*万吨的缺口。*万吨缺口虽小,但国际市场人士认为这标志着中国将由玉米净出口国转向玉米净进口国。

如果玉米步大豆后尘,那么国内玉米价格与国外的联动性将进一步增强。而国际市场上,玉米一直是一个人气很旺的品种,各路资金对玉米的操作也是乐此不疲。因此,未来分析玉米市场走势时,国际方面的因素将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国内玉米市场区别于小麦、稻谷市场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政府的控制较弱,玉米价格基本上由市场供求决定。最低收购价政策实施仅限于稻谷和小麦,玉米的收购基本上由社会市场主体完成,政府收购并不占主导地位。也正因为如此,市场上的玉米库存也大多分散在农户、企业手中,政府储备玉米所占比例要远低于小麦和稻谷。因此,若玉米价格发生变动,政府手上并没有过多的筹码予以调控。

根据美国农业部的估计,*8/09年度末中国玉米结转库存为3648万吨,占该年度消费的比例为25.6%,短期内供给还是有保障的。但是中国玉米存在较快的刚性增长需求。据美国农业部的数据,*4/05-*8/09年度,国内玉米需求由13100万吨增长到15800万吨,4年间玉米需求增长20.6%,年均复合增长4.8%。随着玉米深加工业的进一步发展,以及人均收入的进一步提高导致禽肉制品需求的提高,玉米未来的需求增速有可能加快。因此,不考虑进口的话,中国玉米的库存将快速减少,玉米价格长期内将保持坚挺。短期而言,由于玉米是三大粮食品种中唯一出现年度供需缺口的品种,并且年度结转库存消费比也是最低的,因此玉米价格也有望保持相对坚挺。

结语

从*8到*8,中国粮食生产超越上一次顶峰用了整整10年的时间。*8年粮食产量达到创纪录的51230万吨的背景是粮食罕见的连续四年增产,产严重大于需,价格不断下跌。根据美国农业部的数据,*7/98年度中国的小麦库存消费比高达88%。*8年粮食产量再次恢复甚至超过*8年水平的背景是粮食有记录以来的首次连续5年增产,然而此次粮食增产基本上与需求增长同步,因此粮食价格也呈持续上涨态势。

在这10年间,中国人口持续增长,*8年人口比*8年增加8000多万,平均每年增长800万人。按照年人均粮食消费370公斤计算,*8年粮食需求比*8年多出3000万吨。*8年虽然粮食取得历史性的丰收,但是由于需求的增长,三大谷物产需预计仅结余790万吨(见表1的数据),占当年需求的2%。粮食需求的增长是刚性持续的,而生产却难以持续增长,所以5年的连续增长才显得弥足珍贵。如果接下来粮食略有减产,产需将可能再次出现缺口。因此,长期而言,粮食仍处于紧平衡状态。

粮食市场范文第8篇

半年来,奥列格·巴赫马久科一直在乌克兰和中国间穿梭。作为乌克兰农业领域的领军人物,他的目标很明确:要在一年内进入中国市场。在这位37岁的富豪眼里,只要有信心和韧劲,没有攻不破的市场。

2012年6月,在北京东方君悦昏暗的酒吧间里,他与我聊起自己的故事。我们身后另一张桌边,他的商业发展经理正与一家中国咨询公司商谈着进入中国的计划。这是我第二次见到奥列格。半个月前,在基辅举行的中乌合作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我们曾有一次短暂的见面。会上,他告诉在座的中国人:未来的中国需要乌克兰。

年轻的富豪

运动员出身的奥列格身材高大、体格健壮。他的嗓音浑厚,说起话来像开机关枪。他用俄语交谈,但有时会等不及翻译,直接用带有口音的英文进行解释。他是个急性子。他的企业也具有这一特性。

从2005年到现在,仅仅7年的时间,奥列格的“先锋”公司就从一家濒临倒闭的政府养鸡场发展成为乌克兰最大、世界第二大的壳蛋和蛋制品生产商。而他在2007年创立的乌克兰农牧集团(ULF),在5年内通过快速并购,获得了50.8万公顷的农田,一跃成为乌克兰拥有最多可耕地的公司,以及乌克兰第二大的食糖生产商和乌克兰最大的牛奶生产商。奥列格本人的资产也在企业迅速扩张的同时,获得了迅速的积累。据福布斯2011年的排名,奥列格身家10亿美元,是全世界20位最富有的青年富豪之一。

“你快速成功的秘诀是什么?”短时间内,财富和资源的快速积累难免令人生疑。再次见面,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这个答案。

或许是被问得太多,奥列格对于质疑倒很坦然。他坦言,他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之前的一段经历:“1994到2007年之间,我一直在乌克兰天然气公司工作,是乌克兰天然气运输的负责人。当时苏联能源部门很活跃,我在这期间积累了很多人脉。”

事实上,在乌克兰,像奥列格一样年轻的成功商人并不少。苏联解体后,乌克兰虽未如俄罗斯般发生政治巨变,但在经济上却也未像人们所希望的那样推行更为激进的改革。相反,总统库奇马任人唯亲,大肆发展裙带资本主义,令不少年轻、精干的政治精英们利用职权获取了大量的财富。

奥列格出生于乌克兰西部伊万诺弗朗金斯克州的一户普通知识分子家庭,母亲是位化学工程师,父亲是位设计师。“我的家庭没有任何商业基因。”他笑着说,“幸运的是,当我大学毕业时,乌克兰正在大力重整能源行业,一大批年轻的学者被聚集起来。”奥列格作为年轻的财务专家被吸收到能源行业中。由于能源与政治的关联极为密切,乌克兰前总理季莫申科就曾是奥列格所在的乌克兰天然气公司的老板,这段经历为他的事业打下了不可忽视的基础。

然而,前苏联地区的私有化过程是极其残酷的。奥列格的俄文翻译王志永是个俄罗斯通,他在俄罗斯生活了20多年,亲历了不少“私有化”中的争斗。他说,俄语中有一句谚语:“解决竞争的最好办法就是没有竞争者。”私有化的利益争夺往往伴随着血腥和计谋。

“能在私有化过程中‘混’出来,也是需要些狠劲和能力的。”王志永提醒我,“奥列格应该是个不简单的人。”

不过与大多数的乌克兰富豪固守能源、冶金、交通、机械等领域不同,2005年奥列格开始有计划地退出能源领域。到2007年,随着“先锋”公司在伦敦交易所上市、ULF的成立,他也完全退出了能源行业,全身心地投入到农业领域。

粮食如同石油

“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对我有很大的影响。”奥列格对我说。大约五年前,在莫斯科举行的一场论坛上,奥列格第一次听到李光耀的观点,“世界上出现了一种新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粮食。未来食物和水的匮乏,将会影响成千上万的人。”李光耀的预测肯定了奥列格在农业上的规划,也成为他的“格言”,每每在公开场合介绍自己的公司,他都会提起这句话。

“先锋”公司上市后,奥列格用所融资金对原有收购的企业进行了改组、维修、重建,并在世界范围内购买了最为先进的生产设备。

2012年6月初,我曾在乌克兰的中部和西部分别参观了“先锋”的孵化场、养鸡场和蛋白粉制作厂。与乌克兰现阶段大多数家庭式的农业生产不同,这几家企业无一例外地使用了欧美最先进的管理设备。奥列格对新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有极大的热情。他的另一家公司ULF使用了目前世界最先进的农机卫星定点系统。技术人员不需要到田地,只需坐在中央管理室里,就能监控公司所拥有的每一块土地和每一辆农机。奥列格认为,乌克兰在农业上有巨大的潜力,但这些潜力的挖掘需要最先进的生产力。

2011年底,奥列格将自己所持有的 “先锋”公司所有股份全部转入ULF公司名下,并开始筹划将ULF部分上市。“这是一盘更大的棋。”王志永评论说。在奥列格的商业计划里,ULF将成为一个横跨蛋制品、糖类、玉米、牛肉等多领域,拥有多家垂直型企业的农业托拉斯。

直到“先锋”公司上市前,奥列格一直躲在镁光灯外。随着公司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他也逐渐成为乌克兰的商业明星。在基辅的大街上,我经常能看到印有他肖像的大广告牌,上面写着:“只有改变国家发展的优先侧重,我们才能成为真正的乌克兰人。”

农业就是他所指的优先侧重。他认为,现在的乌克兰就像是上世纪80年代的中东国家,拥有最重要的资源—— 粮食的生产力。

“农业已经从经济领域转移到政治领域了。”他说。

进入中国市场

在奥列格的农业战略版图上,中东、北非和亚洲是最重要的三个海外市场。两年前,“先锋”和ULF的农产品已经进入了中东和北非。而中国,据奥列格所说,则是他现在最重要的市场。

对于为什么中国市场最重要,奥列格有一套完整的、练习了好几遍的说辞:“中国是条睡龙。在未来的五年,当它睡醒,世界会被它所要的粮食总量所惊讶。乌克兰的出口能量对中国的内部需求有很重要的意义。比如,中国对玉米的需求量很大。五年之后,乌克兰大约能为中国供应5000~6000万吨玉米。”

你会发现,奥列格从来不会用“我们想进入中国”、“我们决定进入中国”之类的说法,而总是说“根据这个数据、那个报告,中国未来的粮食缺口很大,所以中国需要做好准备,需要我们的产品”。

“这就是他的聪明之处。让你感觉需要他。”王志永说,“你知道,俄罗斯有一句谚语:‘乌克兰人一出生,就没犹太人什么事了。’”

从全球粮食市场来看,人口最多的中国已经逐渐成为全球最大的粮食进口国。中东、北非因地理位置特别,粮食也主要依赖进口,但在进口量上很难超过中国。而且,中国的市场仍在扩大。

奥列格的计划是通过与中国公司合作进入中国市场,之后他希望能够拿出UFL20%的股份在香港上市。

“我们已经和很多中国公司进行谈判,有4个意向性合作的企业,其中已经和国机集团签订了合作备忘录,希望在今年可以开始合作。我觉得这样的合作会发展很快,因为粮食问题越来越严重,需要解决的问题迫在眉睫。”奥列格对我说,又显示出了他的急性子。

除此以外,还出现过一些企业家开始喜欢口头承诺,但到了真正见效益、拿回报时,就翻脸不认人了。

你可以在俄罗斯做得很成功,有一天招谁讨厌了,就被赶了出去。比如英国BP石油公司曾在俄投资了几百亿美元,但一天之内它的所有高管就被驱逐出境。

最后,我问奥列格:“进入中国市场有什么具体的困难?”他展现出了这个年纪企业家常有的冲劲与信心,想了想说:“最大的问题只是改变人们的固有思维。一种新事物进入一个市场,需要人们以开放的心态去接受。”

粮食市场范文第9篇

为进一步抓好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市场供应,根据全市粮食和农业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经研究,特作如下通知:

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稳定发展粮食生产

(一)认真落实对种植粮油农户免征农业税政策。对在计税土地上种植粮油等农作物的,一律免征农业税,县财政部门、各乡镇要认真负责抓好实施,做好减免农业税的调查、核实、政策兑现等工作。

(二)加快落实对种粮油大户的直接补贴政策。尽快落实省政府确定的对全年累计种植水稻、油菜20亩以上(含20亩)的大户每亩补助10元的政策;对种植早稻100亩以上(含100亩)的大户,在享受省直接补贴的基础上,再由市里给予每亩10元的直接补贴政策。县农业部门和各乡镇要抓紧时间进行统计、上报、补贴发放等工作,确保省市的有关补贴政策足额、及早发放到位。

(三)采取有力措施制止耕地抛荒。各乡镇、各部门要严格执行耕地保护政策,确保完成今年43万亩粮食播种面积和14.8万吨总产量的生产任务。各镇乡人民政府要对恢复抛荒地耕种负直接责任。要结合开发区清理整顿,对占有未用、征而不用、具备耕种条件的耕地,及时复耕。对正在实施的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要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及时恢复耕种。对承包农户因外出打工等原因造成耕地常年抛荒的,由当地村民委员会征得农户同意后,组织招租耕种,也可交当地种粮大户暂行耕种。各乡镇要认真落实代育秧计划,按时完成1000亩的早稻代育秧任务,确保抛荒地能得到及时复种,育秧成本费由县里给予适当补助。对各地减少抛荒超计划种植的早稻,由县里给予一定的奖励。

(四)认真做好良种供应和储备。县农业部门要创新机制,抓好粮食作物种子储备,确保良种供应;大力推广优质、高产水稻品种,提高良种覆盖率。落实好省、市各级出台的水稻良种补贴政策,对全年累计种植优质水稻面积20亩以上(含20亩)的大户,省政府将给予每亩5元的良种补贴,并及早补助到户。

(五)实行先进适用农机具购置以奖代补。引导和鼓励种粮大户、基层农技人员、服务组织和服务大户购置先进适用农机具,广泛开展代耕、代种、代收服务,提高劳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各地对先进适用农机具购置要安排专项资金给予以奖代补。

(六)切实解决种粮大户的生产性小额贷款需要。农村信用社的信贷投入要继续向农民、农业倾斜,要采取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支农信用卡、农户联保贷款等多种方式,简化贷款手续,开辟贷款“绿色通道”,解决种农户特别是种粮大户的贷款需求。对承包耕地50亩以上种粮大户在农村信用社的贷款按基准利率执行。

(七)加强农技队伍建设,强化农技培训,建立农技人员联大户制度。对种植早稻50亩以上的大户,由县农业部门安排1名专业技术人员挂钩,常年提供免费上门技术指导。

(八)加强农资供应和市场监管。加强对农资市场的监督检查,禁止各种乱涨价、乱收费行为,控制化肥、水稻种子等农资价格的过度上涨,严肃查处经营假冒伪劣农资和坑农害农等违法行为,保护农民利益。积极拓宽流通渠道,充分发挥供销、农业等部门的主渠道作用,组织好化肥、种子等农资供应。对种植早稻10亩以上的大户供应优惠价柴油和尿素,柴油按2.8元/升的优惠价每亩供应3升,尿素按1500元/吨的优惠价每亩供应50斤。

(九)加强基本农田保护。认真执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和中央、省、市保护耕地的有关文件精神,严格落实保护基本农田“五不准”,即:不准占用基本农田进行植树造林、发展林果业和搞林粮间作以及超标准建设农田林网;不准以农业结构调整为名,在基本农田内挖塘养鱼、建设用于畜禽养殖的建筑物等严重破坏耕作层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准违法占用基本农田进行绿色通道和城市绿化隔离带建设;不准以退耕还林为名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基本农田纳入退耕范围;除法律规定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以外,不准非农建设项目占用基本农田。

二、加强宏观调控,确保粮食市场平稳

(十)做好粮食市场供应工作。进一步完善和细化应急粮食供应预案,落实各项应急措施,提高粮食供应应急反应能力。在6月底前,认真落实全县5000吨原粮和100吨成品粮的应急最低周转库存。对最低周转库存实行定单位、定点、定仓、定利费补贴,落实库贷挂钩的办法,纳入储备粮管理。进一步落实应急供应网点、应急加工企业和市场粮情监控点,由粮食部门与其签订协议,明确权利和义务,并由县财政作适当的费用补贴。政府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县粮食安全应急预案实施细则》的要求,明确责任,落实任务,加强协调,确保我县粮食宏观调控机制协调快速反应。

(十一)抓好粮油储备规模和粮食风险基金的落实。对省政府下达的新增3000吨储备粮规模,按照早稻谷1500吨、晚稻谷1500吨尽快落实到位。储备粮轮换要严格按计划进行,提前落实轮换粮源,做到“先进后出”,确保储备粮的规模和数量。

(十二)认真落实粮食收购订单。粮食部门要按市场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实行壹号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格制度,今年早稻最低收购价为1.40元/公斤,晚稻最低收购价格另行公布。今年凡用于省、市、县三级新增储备粮和轮换储备粮的“订单粮食”(包括晚稻),在市场价收购基础上,每公斤价外补贴0.14元,在粮食收购时直接兑现给农户。各乡(镇)、涉农部门要统一认识,加强领导,通力协作,确保我县粮食订单工作在4月15日前全面完成。对订单早稻面积在20亩以上的农户,由国有粮食收储企业按订单给予20%的预付定金,并提供上门收购服务。

(十三)加强粮食批发市场建设。做大粮食市场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最有效措施。我县的粮食批发市场,要围绕扩大规模,引入民资,完善功能,争创品牌,带动基地五个方面做好工作。鼓励各类企业和个人从事粮食经营,促进粮食市场发展,对粮食批发市场的各项优惠政策延长到2005年底,对年经营量达到一定规模,并依法经营的企业和个人,政府给予表彰和奖励。加强粮食市场和价格监管,坚决打击囤积居奇、掺杂使假、牟取暴利、扰乱市场等不法行为。

(十四)要充分发挥粮油行业协会的作用,深入开展“放心粮油”进社区活动,确保粮食消费安全。

三、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负责制

(十五)落实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负责制。县政府建立粮食工作领导小组,每季要召开一次粮食工作联席会议,建立检查、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严格按照国务院和全省粮食与农业工作会议精神,明确责任,加强领导,一级抓一级,层层落实有关工作任务;认真抓好基本农田的保护,杜绝抛荒,确保必要的粮食生产能力;正确处理好农业结构调整与发展粮食生产关系,确保我县粮食安全。

(十六)切实加强对粮食工作的领导。各镇乡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作为粮食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把稳定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作为头等大事抓紧抓好,对本乡镇保护基本农田、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增加粮食产量负全责;县粮食、农业等部门作为相关责任部门,负责抓好具体工作落实。

(十七)切实关心群众的基本生活。要加强对粮食等基本食品价格动态的监测预警,高度关注粮食等基本食品价格上涨对城乡居民生活的影响情况,采取适当措施,确保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水平不下降。

粮食市场范文第10篇

粮食紧平衡与粮食安全

未来我国粮食紧平衡可能长期存在,这既可能是短期内偏紧的粮食供求关系带来国内粮价的上涨,又可能是农业资源禀赋条件恶化带来的国内粮食增产约束长期趋紧,也可能是国内粮食产需缺口的扩大带来的对国际粮食市场依赖程度的提高。

暂且不考虑粮食紧平衡是否误判,假定粮食紧平衡判断是正确的,那么,关键在于我们如何解读粮食紧平衡。

比较2001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价格与消费价格的变化,可以看出二者年度波动方向和幅度基本一致。2004年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粮食生产价格与消费价格涨幅最大的年份,分别比上年上涨26.2%和26.4%,但是二者也有可能不一致。2012年,粮食生产价格与消费价格分别比上年上涨4.8%和4.0%。具体到不同品种和不同时间,粮食生产价格与消费价格也有可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如果把粮食价格作为衡量粮食供求关系变化的可观察指标,粮食生产价格和消费价格持续上涨,也基本表明粮食供求关系趋紧。从2001年到2012年,粮食生产价格上涨年份达到10个,粮食消费价格上涨年份也是10个,二者累计上涨幅度分别达到123.6%和106.0%。粮食价格不断上涨,虽然可能与粮食价格干预政策等因素有关,但也不能排除粮食供求关系总体趋紧。

1998年,我国粮食曾达到历史上最高的5.1亿吨水平,当时国内曾出现普遍的卖粮难和粮价低迷,粮食丰年有余十分明显。2012年,我国粮食九年增,总产量达到5.9亿吨,同时进口粮食超过7200万吨,新增粮食供给超过6.6亿吨,创历史新高,但是粮食并没有出现明显普遍的过剩。粮食历史上两个最高产量及其所出现的粮食形势变化表明我国粮食供求关系新的格局已经形成,粮食紧平衡可能是一个长期的态势。

首先,我国粮食需求将呈现出刚性增长态势。受到人口增长、城镇化及其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升级,以及粮食用途多元化及其工业用粮增多等因素影响,我国粮食需求将长期保持增长态势。

近年来我国人口增长虽然缓慢,但是人口总量仍然在不断地扩大。2012年,我国人口比上年增长只有5.0%。,但是总人口仍然比上年增加669万人,达到13.5亿人。新增人口需要消费更多的粮食。我国正处在快速城镇化阶段,城镇每年新增人口大部分来自农村,这意味着有一部分人不但不生产粮食而且要消费粮食。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差异决定了进城居民将消费更多的粮食。

一般说来,城镇居民比农村居民直接消费的口粮虽然较少,但是消费肉禽蛋奶水产品等动物性食物则相对较多。畜水产品需要饲料粮来转化。无论是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居民,随着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会消费越来越多的动物性食物。未来玉米等饲料粮的需求刚性增长是粮食紧平衡的主导因素之一。

近年来我国粮食深加工虽然受到国家严格控制,但是工业用粮需求仍然十分强劲。随着粮食用途空间的不断拓展和粮食深加工技术的逐步成熟,未来工业消耗粮食可能仍会增加。

其次,我国粮食生产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的态势不可逆转。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水缺的国家,特别是水资源与耕地资源不匹配,有土地的地方没有淡水,有淡水的地方没有耕地,进一步加剧了粮食生产资源的紧缺。未来经济建设还需要占用一定的耕地,粮食主产区北移不断地消耗淡水资源以及生态环境负荷加重,都会使得粮食增产的代价越来越沉重。

再次,我国粮食比较效益偏低状况改变十分困难。我国约有2亿农户,每个农户经营的耕地规模过小而地块过多,加上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和劳动力机会成本上升过快,耕地流转租金居高不下,这些因素都始终影响着农民种粮积极性。

我国粮食形势及其影响因素的变化,意味着国内粮食产需缺口将会呈现扩大态势。满足国内粮食消费刚性增长需要,必须依赖国际市场。如果按照我国粮食包括谷物、豆类和薯类口径计算,2012年进口粮食7237万吨,占当年新增供给粮食(粮食总产量+谷物进口量+大豆进口量)的10.9%,这表明我国粮食自给率已经下降到90%以下。

粮食进口规模扩大与粮食安全之间是什么关系?特别地,我国粮食自给率下降,是否意味着粮食安全水平下降?根据国际上评价国家粮食安全所用的国内粮食生产能力和进口能力指标来看,我国粮食进口增加而出现的粮食自给率下降并不必然表明我国粮食不安全风险上升。

我国粮食连续多年增长,2012年粮食总产量明显地超过5.5亿吨,表明我国粮食国内生产能力在不断提高。随着我国多年保持外贸顺差,国家外汇储备充足,农产品口能力显著提高。据农业部和中国人民银行的资料,2012年,我国食用农产品进口额(农产品进口总额扣除棉花进口额)约为1005亿美元,与当年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的百分比仅为3%,这一比重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从进口能力来看,我国进口食用农产品所使用的外汇仅仅是国家外汇储备中的很小一部分。外汇并不构成我国农产品进口的约束因素。单纯地用粮食自给率衡量我国粮食安全状况是片面的。

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与粮食消费

需求创造供给。从粮食消费观察粮食市场具有重要意义。综观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食物消费结构变化的一般态势,肉禽蛋奶水产品动物性产品等消费越来越多,而直接口粮消费越来越少。我国也不例外,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城镇化的推进,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结构正在不断升级。其中,一个重要特征是人均口粮消费量由减少到趋于饱和。

过去的米面等主食人均消费量总体上理应趋于减少。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口粮消费量约在80公斤水平波动,而农村居民人均消费量则仍在不断减少,2011年农村居民家庭粮食消费量已经下降到约170公斤。

我国人口总量已经进入到低增长阶段,新增人口对于短期内粮食消费影响可以不作为重要因素进行分析。但是,城乡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的明显差异,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具有更深层次的影响。每年大约1000万人到2000万人进入城镇成为常住人口,食物消费结构势必发生变化,直接口粮消费理应低于农村居民人均口粮消费。快速城镇化,人均口粮消费减少,是否意味着粮食市场规模的缩小?

农村居民纳入到城镇居民统计,可能存在着多种情况。农民工进入城镇,收入水平可能会高于常住农村。在消费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农民工直接口粮消费可能会减少,而动物性食物消费会增加,这意味着农民工进入城镇,可能会带来直接口粮的减少和饲料粮的增加,自给性粮食消费的减少和商品化粮食消费的增加,家庭粮食消费的减少和在外用餐中粮食消费的增加。除了农民工外,快速城镇化还包括一部分农村居民因失去土地而成为城镇居民的情形。不管是农民工进入城镇打工,还是一部分农民失去土地,粮食消费市场规模总体上理应趋于扩大。

快速城镇化和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升级对粮食消费的影响还有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包括农民工进入城镇的流动性、新型城镇化的推进。长期以来,受到二元结构影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稳定性差,不同城镇间的流动,特别是农民工回流,都可能对粮食市场产生影响。“十”提出了新型城镇化,一个重要目标是将农民工市民化。如果农民工市民化取得实效,粮食市场规模扩大的稳定性无疑会增强。显然,农民工市民化难度很大,能否取得实效,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家庭自给性粮食消费量趋于减少而外购粮食消费量趋于增加是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变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工资收入的增长,消费能力的提高,特别是做饭的机会成本上升,时间价值的珍贵,都会带来外购粮食消费的增加。“十”以来,我国加大了针对性强的反腐败的力度,大刹大吃大喝之风,倡导“光盘”风气,餐饮业,特别是中高档餐饮业经营受到明显冲击。这是否意味着粮食消费也将会受到影响?根据一般观察,中高档餐饮业主食消费量可能不多,口粮消费可能受到影响较小。相反,大吃大喝少了,快餐业快速发展的机会可能多了。

居民家庭人均粮食消费量虽然减少,或者趋于饱和,但是外购粮食质量的提高仍然存在着较大的空间。过去,我国城乡居民家庭人均粮食消费经历了细粮替代粗粮的阶段。但是,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以及人们对食物营养结构与健康认识的变化,未来粮食消费结构多元化趋势可能会显现,特别是粗粮消费和简单加工的粮食消费可能反而会出现相对较大的增长空间。

国家粮食支持政策与市场运行

自2004年以来,我国放开了粮食收购市场,并逐步建立了粮食补贴、粮食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制度。粮食补贴政策对粮食市场产生怎样影响?粮食最低收购价与临时收储等托市收购政策对粮食市场产生怎样影响?如何把握粮食补贴政策和粮食托市收购政策?

粮食补贴对粮食价格的影响具有两面性。一方面,粮食补贴有助于扩大粮食生产,降低粮食成本费用,缓解粮食价格上涨压力。粮食直补、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和良种补贴等收入性补贴有助于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良种应用,补偿粮食生产成本。农机具购臵补贴有助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替代劳动力,提高粮食耕种收机械化程度。从这种意义上来说,粮食补贴有助于粮食增产,增加粮食市场供给,平抑粮食市场价格。我国粮食已经连续多年增产,与粮食补贴政策不无关系。至于粮食市场价格仍然不断上涨,则可能与影响粮食市场价格的因素更多等有关。

另一方面,粮食补贴可能会促进土地成本的上升,推动粮食价格的上涨。随着农业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粮食规模化经营的推行,耕地有偿流转的情形越来越多。根据笔者对全国粮食主产区6省份的调查,粮食种植户很少将耕地流转出去,而转入的耕地占种植面积的20%。有些地方按照承包地面积计发粮食补贴,由耕地承包者实际获得粮食补贴,这可能对流转耕地租金的影响是中性的。有些地方按照实际种粮面积计发粮食补贴,并由实际种粮者获得补贴,这势必会带来流转耕地面积租金的上升。

近年来,各地政府纷纷调整粮食补贴政策,重点向种粮大户倾斜。种粮大户为了流转到更多的耕地,也出现了耕地租金不断上升的情形。我国已经明确还将继续增加粮食补贴,新增补贴重点向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组织倾斜,据此不难判断未来粮食生产中的土地成本还将不断上升,这可能会推高粮食市场不断价格。粮食价格上涨,又会进一步推进粮食生产中的土地成本的上升。

为了保护农民利益,我国实行粮食托市收购政策。经验表明,托市收购政策对缓和粮食市场波动起到了积极作用。2004年以来,与蔬菜、生猪等农产品价格波动相比,粮食市场价格波动幅度明显较小,这与粮食托市收购不无关系。但是,粮食托市收购未必就一定带来小麦和稻米价格与最低收购价同幅度上涨,玉米等价格与临时收储价格同幅度上涨,但是往往会带来同方向变化。

粮食托市收购,迟早会带来粮食收购价格与消费价格同方向的变化。2012年夏粮小麦托市收购政策未启动前,小麦收购价格持续低迷,部分地区甚至出现持续下跌态势;后来随着小麦托市收购政策的启动,小麦收购价格总体上出现了上涨。到2012年末和2013年初,部分地区小麦加工企业还出现了小麦收购困难的局面。粮食托市收购政策对粮食市场运行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粮食收购市场受到托市收购政策的影响,粮食消费市场是否受到粮食托市收购政策的影响?在实际中了解到,一些粮食加工经营企业经常遭遇“稻强米弱”的困境,粮食收购价格高,而粮食加工品销售和价格经常不够理想,出现粮食加工企业利润微薄,甚至亏损的问题。对此出现了各种解释,有的认为是粮食加工产能过剩,有的认为是粮食进口冲击,也有的认为是大型粮食企业扩张挤占市场,也有认为是国际粮商和大规模粮食企业操纵价格,甚至有人指责国内大型粮食企业,特别是粮食外资企业抢购粮源和操纵价格。各种解释可能都有一定的道理,在托市收购政策带来粮食市场扭曲的情况下,粮食消费市场运行更加复杂。

从本质上说,粮食消费市场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更具有决定性。粮食消费市场竞争激烈有目共睹。粮食生产连续多年丰收,粮源总体充足,粮食收购价格上涨态势不可逆转。国家为了控制物价总水平,往往还会倾向于增加粮食进口稳定粮食消费市场。粮食消费市场运行极有可能与粮食收购价格运行态势并不一致。粮食托市收购政策虽然未必带来粮食消费市场一致性的变化,但是它所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在我国粮食进口总体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国内托市收购价格对国际粮价是否产生影响,也是把握粮食市场需要考虑的。多年来,一般都认为国际粮食市场价格波动会传导到国内,对国内粮食消费市场带来影响。实际上,随着我国粮食消费对国际市场依赖程度的提高,我国粮食托市收购政策及其国内粮食市场运行对国际粮食市场运行也会产生影响。

如果我国粮食托市收购价格不断提高带来国际粮价的上涨,国际国内粮食价差缩小,那么这可能会挤压粮食进口企业利润空间,减少粮食消费者福利,但是这对国内粮食市场的扭曲效应可能相对较小,对国内粮食加工企业的负面冲击可能也比较小。国际国内粮食价差较小,国内粮食进口动力也可能会不足。如果我国粮食托市收购价格不断提高对国际粮价没有明显影响,考虑到我国粮食生产的劣势性,那么这种情况可能会带来进口增加的压力和走私的出现,国内粮食消费价格受进口的冲击可能比较大。

至于我国粮食托市收购政策是否对国际粮价产生影响,这可能与国际粮食市场结构及其粮价形成机制等有关。如果国际粮食市场结构高度集中,粮食国际贸易和定价话语权由少数企业掌控,我国的粮食托市收购政策极有可能成为影响粮食国际贸易价格的重要影响因素。

粮食市场完善与企业兼并重组

随着我国粮食产业化的发展,我国粮食市场结构正在不断改变,集中化趋势不断显现。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推进,粮食生产越来越向主产区集中。受此影响,粮食加工企业也越来越向主产区集中。随着人口向城镇集中,粮食消费市场也呈现出集中化趋势。

虽然我国粮食生产和加工向主产区集中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但是粮食收购市场交易关系稳定性仍然较差。我国粮食加工企业总体上仍然众多,粮食消费市场结构高度分散。根据《粮食加工业发展规划(2011-2020)》资料,“十一五”期间,我国规模以上粮食加工企业数量仍然增长了70%,2010年达到1.83万家,其中民营粮食加工企业数量最多,市场份额最大。

在粮食市场价格预期上涨的情况下,不同企业都可能会到市场上抢购粮食;而在粮食市场价格预期下跌的情况下,一些粮食加工企业往往会持观望态度,导致粮食收购市场交易清淡,农民售粮困难。尽管国家托市收购政策和储备吞吐调控粮食市场,但是受到现有粮食微观经营主体预期及其恶性竞争影响,特定时期和局部粮食市场运行也经常遭遇困难。创新粮食微观组织,仍然需要促进我国粮食市场完善。

粮食加工经营企业兼并重组是粮食市场走向成熟的重要途径之一。只有相对集中的粮食市场,才能够与种粮农户和合作社等主体形成紧密的交易关系,发挥龙头企业通过合作社带动农户功能,创新粮食生产经营体系,构建利益分享和风险共管的动力机制,突破粮食标准化生产和合同销售的困境,形成粮食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多赢格局,保障粮食稳定供给与粮食质量安全。相对集中的粮食市场,也会为国家有效调控粮食市场取得实效创造有利的条件。

尽管我国粮食市场规模仍然存在着扩大的潜力,但是部分粮食品种消费已经趋向饱和。总体上说,我国主食市场也越来越趋于饱和。对于特定的粮食加工经营企业来说,面对逐渐趋于饱和的粮食市场,如何开拓粮食销售市场?关键要通过兼并重组扩大企业规模,避免单纯地市场价格竞争,增强企业研发能力,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增强企业实力,通过广告等实施品牌推广;增加销售网点,开拓网上交易等新型流通渠道等。

对于一个特定的粮食加工经营企业来说,通过兼并重组有助于实现潜在的优势和利益。粮食加工经营企业兼并重组有助于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有助于企业在市场价格形成中发挥影响力,改变相互压价或者只能被动接受价格的局面,也有助于更好地掌控粮源,巩固扩大市场销售渠道,提高流通效率。

特别地,粮食加工经营企业兼并重组还有助于改变与粮食零售流通企业不利的地位。随着我国人口向城镇集中,以及零售流通企业连锁经营发展相对较快,超市往往在特定区域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对粮食及其制品等农产品进入超市收取过高的不合理进场费。在货款结算上不及时支付也经常发生。零售流通企业收取名目繁多的费用,并往往长期占用粮食加工经营企业的货款,根本原因是粮食加工企业规模过小且十分分散,没有形成合力,不具备谈判能力。

从长期来看,粮食加工经营企业兼并重要是必然趋势,它既是竞争的需要,又是竞争的结果。粮食行业不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会存在着差异。通过市场竞争,低效企业会退出产业,高效企业会通过收购和入股参股等方式实现扩张。

既然兼并重组具有潜在的优势和利益,粮食加工经营企业理应有积极性兼并重组,但是我国粮食规模以上加工企业数量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粮食加工经营企业兼并重组缓慢,除了受到资本市场制约外,也可能与企业家对兼并重组的认识和传统思维等影响有关。

上一篇:毕业生就业范文 下一篇:农产品产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