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员工管理制度范文

时间:2023-03-04 14:47:52

老员工管理制度

老员工管理制度范文第1篇

【关键词】 老国有企业;老员工;企业管理;激励措施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老字号国有企业的发展与老员工的管理问题始终是企业管理者面对的重要问题。尤其是在关系员工切身利益的新的薪酬制度下,尽管大家的薪酬普遍都在涨,但在以岗定薪、岗位工资与新员工平等对待的现实面前,许多老员工的情绪或多或少地产生了一些波动,出现不安甚至沮丧、失落,工作积极性也有减弱。鉴于此,如何认识、管理和对待新薪酬制度下老字号国有企业老员工就成了一个主要课题。

在目前的市场经济社会下,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完善,在以绩效管理为核心、以岗位管理为主线的新的薪酬制度下,老员工出现情绪变化的现象是正常的,这是给企业管理者和持续健康发展发出的一个明确的信号: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对老员工的管理要区别对待,正确认识老员工情绪变化现象的必然性。一方面,他们伴随企业历经十多年或几十年的风风雨雨,有一定的感情和依赖心理,如果一下子让他们与刚刚进入企业的新员工享受“平级平座”的薪酬待遇,会让他们的自尊心或面子接受不了,感到自己“年龄大了、没用了”,产生一种失落感,所以我们要客观公正对老员工进行评价和区别。如何才能客观公正评价和区别一个人呢?笔者认为,最基本的应把握两点:本分与不本分人、可塑与不可塑人。笔者以为,大部分老员工是本分的,他们和企业一路走来,除了具备一般人的道德底线外,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子女的成长,知廉耻、顾脸面的思想越来越强,这些人通过平常的为人处事和工作中的一些细节就可以判别出来;在区分可塑之人与不可塑人时,除了看他的工作态度和上进心外,最主要的是考察他的悟性和适应性,如通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培训、学习、奖惩、降级等措施,在本职岗位上工作态度、效率仍没有较大变化的,这种人就是不可塑之人。

在新的薪酬管理制度下,要消除老员工情绪变化的矛盾应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去着手和对待。

一、企业管理者要充分认识新的薪酬管理制度对老员工情绪影响的重要性

薪酬问题关系员工切身利益,是企业发展的大问题,也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在企业中,工龄在十年以上的职工就算是老员工。老员工在企业员工中所占比例相当大,对企业的发展、稳定举足轻重。总书记在二O一一年“七一”讲话中强调指出,“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这说明发展与稳定是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没有孰轻孰重之分,尤其是在当前国内外一切敌对势力千方百计破坏我国改革开放、安定团结的复杂形势下,稳定大局则尤为重要,稳定压倒一切。所以,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在考虑企业发展、出台重大政策、举措时,应把维护企业稳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去认识、去对待,积极预防、化解和消除“老员工情绪变化”等一切矛盾因素,努力营造“齐心协力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管理者要正确认识和把握新薪酬制度的“两面性”

在促进企业、社会发展过程中,任何一项政策、制度都只是一种手段,不是目的,而每项政策、制度往往具有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都需要一定的试行期、适应期,不断调整完善,既不能“一锤定音”,更不能一成不变。上进心强、身上还有潜力、创造力,能和企业一起发展的老员工,对企业来说仍然是个宝,企业应该在确定薪酬时给予积极的鼓励和鞭策,点燃其内在的激情,发挥其智慧和创造力,让他们继续为企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上进心不强,工作平庸又不善于加强学习的老员工,那么,这些人的薪酬待遇就必须降下来,并调配到其它适当岗位。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在新的薪酬管理制度下,一棍子把人打死,制造老员工情绪变化的新矛盾,影响企业的发展。

三、充分认识激励手段在新的薪酬管理制度下管理老员工的意义

对人来说,激励手段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总是强心剂,不但能使人积极快乐地工作、生活,还可以开发人的潜能。美国哈佛大学的教授威廉・詹姆士研究发现,在缺乏激励的环境中,人员的潜力只发挥出一小部分即20-30%,刚刚能保住饭碗即止;但在良好的激励环境中,同样的人员却可发挥出潜力的80-90%。其中50%-60%的差距是激励的作用所致。同时,对老国有企业而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尽管智力劳动的作用日益显著,企业内所拥有的各种专门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对企业作用的发挥已经成为决定性的因素,但是,在劳动强度大、施工环境艰苦的条件下或制造行业中,经验型的老职工在施工生产中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企业管理者在考虑、制定新的薪酬管理制度时,要把激励因素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去考虑、去对待。只有这样,才能防止和消除职工的不满情绪,增加其安全感、满意感,才能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战斗力,保持企业的稳定性。

四、善于采取多种有效途径激励员工

一是为老员工提供常态的学习机会,通过多样化的学习培训不断更新观念、知识和技能,为人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二是运用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手段;将企业老员工的表现按照好、中、差区分开来,对不同的人运用不同的激励方法,使先进的人继续保持积极的行为,使表现一般和较差的人主动改变自己的行为。三是完善企业文化,让老员工参与自身目标和组织目标的制定,并把组织目标具体分解为个人目标,使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很好地结合起来。四是尊重员工个体差异,在制定激励机制时一定要考虑到个体差异,对高素质、表现好的员工不断地正激励,对低素质、表现差的员工不断地负激励,使员工在反差对比中建立持久的推动力。五是感情激励,领导者对老员工给予信任、尊重、关心、爱护,鼓励他们放手大胆开展工作,在工作中及时了解他们的困难和需求,给予指导、帮助和协调,从而赢得老员工的理解和信任,积极发挥同心协力干好工作的能动性。

总之,企业无论什么行业,无论什么规模,要发展都离不开人的创造力和积极性,因此对老员工的管理需要运用科学的手段、更灵活的制度去调动人的情感和积极性,特别要重视对员工的激励,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运用多种激励机制,把管理的手段和目的结合起来,改变思维模式,真正建立起具有时代特点和员工需求的开放的管理体系,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

【参考文献】

[1] 廖泉文.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研究.同济大学出版社,1998.7.1.

[2] 李敏.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广东社会科学,1999.5.

【作者简介】

老员工管理制度范文第2篇

关键词:管理制度;完善;落实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1

我国小型企业大部分属私营个体性质,集权现象严重,并且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仍延续落后的思想和方法,没有认识到良好的管理制度对企业内部的良好运行产生巨大的影响。本文主要是从分析小型企业制度的问题,完善并落实企业管理制度两方面进行讨论的。

一、联系实际找出小型企业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1.小型企业管理制度不能让员工产生归属感

每个人都想实现自己存在的价值,但大部分小型企业属私营个体性质,多以赚钱为主要目的,企业领导者采取集权制度,不能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而企业的效率直接与员工的工作效率挂钩。没有合理的管理制度,员工很难体会到归属感,内部员工人心涣散,直接影响企业效率。那么这样的企业犹如一盘散沙,很难继续发展。[1]

2.小型企业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不够实用

与大中型企业相比,大部分小型企业正处于发展初期状态,生产经营情况不佳,企业的责任人将企业运营重心放在生产经营方面而企业的管理制度没有受到重视。这些企业在制定管理制度时以企业当前利益为重,不能考虑众多因素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其次,部分小型企业即使认识到管理制度完善的必然性,但大多照搬一些成功大企业的先进的管理制度却不结合切身实际,往往建立不合自身的管理制度,而自身人员职位的不固定性造成管理制度的不确定性,使管理制度很难执行。

3.小型企业管理制度缺乏创新

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灵魂,对于企业来说,创新包括技术创新及制度创新。技术创新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然而制度创新也是不可或缺的。企业井然有序的日常运作与管理制度是紧密相连的,而制度创新可以消除老制度的缺陷,使企业高效的运转。有关资料表明,我国部分企业在日常经营管理中,受陈旧的管理思想影响,忽略市场调研,不能及时了解市场变化,继而不能使用先进的管理方法,使企业止步不前。由此,企业要懂得创新,引入先进的管理人员,从而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管理人员的素质。[2]

4.小型企业管理制度不能全面落实

企业中制度容易拟定,但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往往落实情况欠佳。正是由于小型企业的特点即小型企业集权现象严重,人力资源不足,没有完备的落实部门,执行环境制约等方面的问题,所以全面落实管理制度相当困难。

二、完善并落实企业管理制度

小型企业发展落后的主要原因是管理制度不够健全,不够合理,因此要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是刻不容缓的。

1.完善小型企业的管理制度

(1)提高管理者的素质和管理能力

一名优秀的管理者,要有卓越的组织才能,果断的决策能力,高度的责任心,勇于创新的精神。为了提高管理者的管理能力,首先,企业可以对高级管理层的管理者进行专业培训,使管理者接受一些先进的管理方式。通过培训,提高管理者的理论知识。其次,管理者有了足够的理论知识后,就企业现状,整合出一套最适合企业自身的管理方案,将方案的管理思想下发到各个管理部门,并对下层部门的管理者进行公司内部培训,提高下层管理人员的素质修养水平。最后,企业管理者要有“终生学习”的思想,不断充实自己,改善管理方案,提高自己的管理素质。[3]

(2)提高管理者的创新能力

管理者要提高创新能力,一方面要做到具有对信息观念灵敏的能力。现在是信息的时代,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能搞全面掌握当下信息动态,也就把握了经济发展的趋势,从而能正确的分析经济形势;另一方面,作为一位出色的管理者,还要具备高度的竞争意识。竞争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外部动力,有了竞争,管理者就不得不以战略目标出发,协调好内部关系是企业能够与外部竞争的必要条件。[2]

(3)建立良好的管理环境

管理环境对管理工作的高效进行有着重要的影响。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相当复杂,为了保证其高效运行,务必要建立良好的管理环境。建立一个完善的管理环境关系到企业管理制度的执行及落实,进而影响到整个企业的运营情况及战略目标的实现。为了建立良好的管理环境,管理者和员工都要做出努力。

从管理者来讲,管理者要对企业的管理环境引起高度重视,俗话说环境决定命运,虽然不是绝对的,但管理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管理工作的好坏,所以说管理者要控制好企业的管理环境。而保证良好的管理环境的手段之一就是提高员工在企业中的归属感。而员工对企业归属感一定程度来讲依靠的是员工自身的主动性,但还有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管理者对员工的激励程度。管理者不能只是注重工作效率,要完善薪酬制度,奖励制度,福利制度等,只有让员工感受到企业对员工的福利及关怀,才能使员工变被动劳动为主动劳动,从而提高企业的绩效。

从员工来讲,员工要严格执行管理者制定好的管理制度,为创造良好的管理环境奠定基础。第一,要肯定自己,认识到自己对企业良好制度运行的重要性,认识良好的管理制度能为企业及个人带来的利益。第二,员工要严格执行上级派发下来的任务,服从上级命令。第三,各员工之间要处理好自己与其他员工的人际关系,提高自己的组织观念,将自己视为组织中的一员,团结协作,为共同的目标提高企业绩效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2.落实小型企业的管理制度

完善的管理制度只能为企业提供一项策略,要想企业管理方面井然有序,务必要落实好企业的管理制度。企业要做到一旦提出管理制度就要坚决执行,全面落实。发挥小型企业灵活性高的特点,培养员工的灵敏性,避免墨守陈规。

总之,小型企业的现状告诉我们建立完善企业管理制度的迫切性。只有加强企业管理制度建设,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增强管理人员责任心才能保证企业适应新时代的经济形势。除此之外,管理人员还要完善落实管理制度,这样才能迫使企业持续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萧凡.如何提高员工的归属感[J].经济经纬,2007(08).

[2]张岳麓.企业内部控制的创新[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3(01).

老员工管理制度范文第3篇

1.人员更换方面墨守陈规。现代的医学技术正在逐步的发展,医疗人员的水平也要求的较高。虽然现在很多大学针对医学方面开展的专业很多,学习医学专业的学生也很多,但是由于医学和人们的生命联系在一起,所以对这些医学专业毕业生的考察也是需要很长时间的。同时医院的招聘名额不像其它行业那么多,它是非常有限的,这就导致医院的成员都是一些老员工,没有什么新鲜血液。老员工的医疗技术很高这无法否认,但是老员工的思想比较保守,对医院政策方面的改革总是喜欢遵循原来的方式,这就使医院的管理体制比较落后。还有老员工接受新事物的速度比较慢,对现代医院产生的一些新技术、新设备都要花费很多时间去接受,有的人甚至不能接受,新的技术无法被及时的应用就会使医院的整体水平落后,不利于医院的发展。

2.员工的积极性不高。根据众人的想法,医院的工资普遍比较高的,但是这并不是针对所有的人,只是针对医务工作者。对于医院的行政管理人员而言,去工作水平和医务人员相比相差很大,同时医院的领导者对管理人员的重视不够,没有真正的理解管理人员在医院发展中的作用,只是单方面的注重医务人员的水平高低,忽略了它的重要性,如果没有行政管理部门制定的相关政策的约束那么医院将会变得杂乱无章。同时医院对行政管理人员没有制定相关的奖罚制度,无论做错什么事,做多少工作,都没有相应的激励或者从惩罚,这就行政管理的工作人员在对待工作的态度上变得无所谓,便导致行政管理部门人员的积极性不高,造成对工作缺乏热情,变得懒散,从而影响他们的正常工作水平,给医院的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

3.行政管理高层结构不合理。我国的用人制度还是相对保守的,在企业领导阶层的构成中和西方过家存在很大的差异。我国的用人制度考虑的首先是学历,其次是工作经验,既要有学历又要有工作经验的人一般都是30岁以上。而西方国家注重的创新,是思维,无论你是否有工作经验只要你有才华都会给与尝试的机会。我国很少有年轻的领导者就是这个原因,医院的行政管理部门也不例外,同样是遵循相同的原则,思维的保守让管理制度的发展止步不前,对年轻人的不提拔政策使得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很慢,使团队的变得没有朝气没有活力,不利于新的行政管理政策的制定,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二、医院行政管理工作的创新途径

1.现在部分医院存在着行政管理人员水平较低的问题,为了让医院的行政管理工作更好的进行,让医院拥有更完善的管理制度,就要求医院按时组织行政管理人员去进行培训,增强自身的知识储备,接受新的思想,把新的方式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全面的提高自身的工作质量,同时还要组织员工去管理水平良好的医院进行学习,吸收其医院的优点,结合自身医院的情况加以改进,让自身的医院拥有一套适合自己的管理制度。管理人员还要有创新的意识,通过学习现在的管理理论,通过自己的思维方式加以创新,让管理人员在新的政策下更好的进行管理工作,全身心的投入到管理工作中。

2.要想使管理工作更好的进行最重要的一项就是要提高员工自身的素质,要纠正以前对管理人员不重视的态度,要注重员工素质的培养,管理工作注重的是员工的积极性和员工对工作的责任心,加强员工自身的道德修养培训,让员工充分的认识到,对待任何工作都要有责任心,不干有损医院利益的事情,让一切事情都自发的去做,去遵守,不要为医院抹黑。同时,医院要建立相应的奖罚制度,多工作积极性高的人要进行奖励,对犯错的人要进行严厉的惩罚,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止步不前时,也可以通过奖励制度,激励员工不放弃,坚持完成管理工作。四、结语

三、结语

综上所述,医院在改正自己管理体制不足的基础上。也要制定新的管理制度,多鼓励员工进行创新,不要总是运用很陈旧的管理方法,应该结合现在的管理理论进行新的管理政策的改革,让医院的管理体制更能适应现代生活的要求,让医院的管理以一个全新的形象出现在人们的面前。

老员工管理制度范文第4篇

【关键词】人力资源;薪酬管理;实践;感悟

一、人力资源薪酬管理存在的重要性

1.人力资源薪酬管理对电力企业的作用。电力企业生存和发展势必需要整合其内部资源,而在这一过程中就充分突出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的重要性,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薪酬管理可以对企业内部资源的流动进行有效的引导,真正的为电力企业根本发展战略的实现提供服务。同时,员工在实际的工作岗位中通过脑力和体力劳动的付出也会获得相应的回报,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不仅可以使电力企业在人才吸引方面更具优势,在人才的质量和数量方面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而且也有助于端正员工的工作态度,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2.人力资源薪酬管理对企业员工的作用。薪酬管理制度是否具备合理性,对企业员工将会产生重要的影响,这不仅涉及到了员工自身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而且从薪酬管理方面也可以看出员工是否得到了企业足够的肯定和尊重。现阶段,大部分电力企业都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源绩效薪酬管理制度的重要性,该制度的建立健全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员工自我提高、自我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

二、电力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的弊病

1.行之有效的绩效薪酬管理体系尚未建立健全。现阶段大多数电力企业已经开始重视以绩效为核心的人力资源薪酬管理制度,但是在制度体系方面依然比较落后,无法做到与r俱进,导致电力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制度并没有在激励员工方面发挥其预期的作用。电力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存在的诸多弊病,如不合理的绩效考核指标、模糊的绩效考核定位等等,这些种种制约因素是无法从根本上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和积极性,不利于电力企业员工充分发挥其在工作中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2.人力资源新薪酬管理制度缺失激励因素。通过大量的调查显示,现阶段电力企业员工并不满意其所执行的人力资源薪酬管理制度。首先,尽管在新时期背景下,电力企业在不断地提高员工的薪酬,但是依然有部分员工认为其在薪酬分配方面缺乏公平性,经常会存在部分员工资格老、技术不过硬、靠着关系获得了工作轻松却能拿到较高薪酬的岗位,这就使其他大部分员工心生不满,这也就是中国人常有的心态“不患寡而患不均”。其次,电力企业的确制定了相关福利制度,却没有覆盖到基层员工,这就直接导致基层员工无法对企业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轻则不利于调动基层员工工作的主动性,重则容易增加员工流失率。

3.人力资源薪酬管理过于讲究“科层制”。“科层制”指的是在电力企业当中,员工可以获得多少薪酬主要由其行政级别所决定。不能否认在过去的几十年当中“科层制”固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这一管理制度已经无法适应当下时展的客观需求,电力企业过于重视“科层制”,实际上就无法保障资历不够但是有能力肯埋头苦干的员工的切身利益,而通常这些员工是电力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非常重要。此外,过于重视“科层制”容易给员工一种错误的误导,使其认为不断的升级就可以获得更多的薪酬,员工就会重视对行政级别的追求,而忽略了提高自身技能的重要性。

三、新时期电力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的具体方法

1.制定以提高电力企业竞争力为目标的薪酬制度。事实上,电力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的方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战略发展目标。因此,电力企业应该以其战略发展目标为基础来建立健全薪酬管理制度,并随着时代和企业的发展变化而适时的做出调整,这样才能够稳步提高电力企业的竞争力。首先,应该清楚的认识到电力企业对人才是否有足够的吸引力,对于已经吸纳的人才是否使其保留下来,主要取决于电力企业的薪酬,为此,电力企业应该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财政发生的变化,来对企业薪酬管理制度进行适当的调整;其次,根据电力企业在市场中的定位来合理确定薪酬制度,只有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来制定薪酬管理制度,其薪酬既不能过低,无法吸引人才,也不能过高,造成企业较大的人力成本支出负担,从而使电力企业可以有效地规避风险。

2.确定以绩效为基础的薪酬管理体系。在电力企业内部执行的薪酬管理制度应该以绩效为基础和前提,将层层分解、自上而下的原则充分贯彻落实下去,将电力企业内部不同岗位、不同职责、不同级别的员工的行为指标和业绩指标逐级提炼出来,并将该指标在每个组织、每个员工身上贯彻落实下去,同时也要保证其绩效考评制度和绩效管理制度具备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电力企业在制定薪酬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应该以员工的绩效为基础来弹性处理员工的收入,实现高绩效高收入、低绩效低收入,这样就将员工之间的收入差距进行合理化的拉大,有利于电力企业最大限度的开发员工的自我潜能和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

3.建立健全电力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福利制度。很容易忽略福利制度,大多数电力企业的管理者单纯地认为只要薪酬足够诱人,可以起到吸引人才和激励员工的作用就可以了,但是实际上这样远远不够。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主要是通过企业福利制度体现出来的,完善的福利制度可以证明电力企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反而有助于人才的吸引和保留。相反,较差的福利制度将降低其薪酬对人才的吸引力。因此,对电力企业而言,对其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至关重要,不仅将诸如住房补贴、带薪休假等各种福利项目明确下来,而且也要惠及到基层员工,让每个员工够能够对企业发展满怀信心,有利于将员工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的调动起来。

老员工管理制度范文第5篇

(一)通过精细化的管理可以帮助建立企业制度文化

制定一套精细化的管理制度是企业实现精细化管理的根本保证,这是因为精细化的管理制度体系能够帮助一家企业内部的各班组、岗位全部实现精细化。通常情况下,实现精细化管理需要从具体的岗位职责进行细化和量化,这是因为岗位是每一家企业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保证企业生产安全的重要保障,如果没有管理非常严格、精细的岗位,那么就没有作风严谨的企业。所以说,企业要想建立并完善其岗位的标准,除了要能够做到材料定额、岗位定编以及企业定员之外,还需要保证具体的工作和岗位都能够按照一定的具体程序来进行岗位责任、义务以及权力的规定,在保证企业内部所有人都有事可干的基础上对管理的制度以及岗位的职责进行详细的梳理,确保各项工作以及每个岗位都能够有章可循,同时形成精细化的、全方位的管理考核体系。与此同时,在进行各种制度的实际贯彻、落实过程中,同样需要坚持精细化原则,按照企业制订好的规章制度来管理人和事。由于精细化的管理不能够离开管理制度体系,所以管理制度的建设同样也是一家企业进行文化建设的关键内容。

(二)进行精细化的管理能够帮助企业实现管理和理念的有效结合

企业的理念是一家企业文化中的核心内容,起着引领企业员工进行工作和规范行为的重要作用。一名员工的行为结果是否符合企业的具体理念取决于企业管理制度和理念的紧密结合。通过精细化的管理,能够帮助企业将工作流程和管理制度进行有效结合,不管是什么工种和什么职位,都可以通过工种和职位上的精细管理具体制度来实现相互的有效调节。在这种调解过程中,进行精细化的管理一方面能够将企业的行为和理念进行有效的联结,同时,另一方面还能够保证企业员工的具体工作行为和企业的文化理念相一致。由此看来,通过精细化管理的有效落实,不仅能够保证企业基本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还能够帮助企业实现管理流程进一步的优化,使企业管理变得更加标准化和规范化。最后,对企业具体管理对象实行精细化的全程量化控制,能够保证企业生产、管理活动以及对各个具体岗位的绩效评价都处于整个管理体系管理下,促使各个岗位、环节能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企业的各项活动能够有章可循,做到责任清晰。

二、建立企业文化对企业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

(一)能够有效强化企业员工对精细化管理的认同感

在企业实现精细化管理这一过程中,如果强化企业员工对于精细化管理的认同感对于这一管理的推行和完成效果起着非常关键的影响作用。对于传统企业管理模式来讲,员工的思维模式、思想认识以及行为习惯都已经形成了一个大概的范式,而进行精细化的管理势必会对企业的具体工作进行标准化、细化和量化的改变,这些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员工习惯的工作和行为方式,在两种管理模式之间一定会产生剧烈的冲突。对于企业的老员工来说,他们已经习惯了企业的传统管理模式,在面对全新的经济化管理时可能很容易会感到不适应与不习惯,在他们看来,精细化的管理模式要远比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严苛的多,这样就会使企业的老员工在心中产生或多或少的抵触情绪,这对于企业的正常营运和发展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通常来讲,企业内部发生的任何一种变化都可能在不同程度上对企业员工的正常工作造成一定影响,大到工作流程和岗位标准的设计,小到行为规划和工服着装的变化,任何一种变化都可能会遭到员工的抵触情绪。要想让企业员工更好地认同精细化的管理理念,就需要企业能够形成一个变革求新的全新文化范围,在整个企业层面从领导到职工都具有那种敢于突破传统与敢于变革的决心和精神,这就能够使得他们自觉地树立起精细化管理的理念,排除一些周围环境所带来的干扰,全身心地投入到管理变革的工作中去。

(二)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精细化管理这一制度的执行力度

管理标准的进一步细化、管理制度的有效完善以及管理职责的具体明确都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实现精细化的管理,这些通常指能够对企业的管理制度进行一定程度的完善,决定着企业精细化管理模式的有效推行。但要想实现精细化管理的顺利实施,还需要借助于企业本身的文化氛围和文化环境,需要依靠企业全体员工整体执行能力。在企业的文化中,执行力的文化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企业员工能否具有不折不扣、一丝不苟地贯彻和落实企业管理命令的作风和态度,直接反映着该企业执行力文化建设的实际水平。

三、文化建设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建设不能够流于形式

一些企业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工作时,更多地是做一些表面工作,这就使得文化建设工作变得趋于形式化,这样的企业文化建设也就变得失去了意义。因此,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时需要注重其实践性,对此可以开展一些具体的宣传企业文化的活动,同时也可以成立一些具体的制度,使企业的一些文化贯穿在实际的工作流程过程中。

(二)缺乏员工的情感基础

通过一些调查可以发现,建立和宣传企业文化通常需要公司管理人员的主动参与,而这些人员通常工作比较繁忙,很少有时间去专注于这一类事情,而企业的员工自身又不具备太多的话语权,因此,就使得这项工作的落实变得不切实际,企业员工的热情度也不是十分高涨。

(三)企业的文化建设缺乏特点和针对性

现实中一些企业在进行自身文化的建设时往往存在很大的雷同性,这些相似性不仅体现在形式上,同时还体现在内容上,从总体上来看,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还是在于一些企业管理人员往往是为了建立文化而建立,这样就缺乏很强的针对性。同时,建立的文化目标往往太过片面和笼统,并没有结合自身实际特点来制定,这样的企业文化就不能很好地发挥出它的特点。

(四)结合精细化思想制定的企业文化

对于企业来说,建立企业文化本身也属于一项管理操作,应该建立在企业的管理框架中,之后再进行统一的规划。企业在建立和发展自身文化时需要注重和精细化管理的融合性,这样能够为企业的精细化管理提供一个较好的环境。对此,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①确保企业文化和精细管理之间的有效结合。②提升员工在企业中的话语权,通过企业文化来充分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四、结语企业文化要和实践管理、生产经营紧密联系,企业文化是一种非物质的精神,但又是客观存在的,同时还能够为企业创造一定的效益,做好文化和管理经营等方面的有效结合很好地实现了物质和精神之间的有效转化,这对于企业员工的思想信念、行为方式乃至价值观都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老员工管理制度范文第6篇

关键词:企业经济管理;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浪潮推动下,经济管理在企业运转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要想实现其经济效益,最大限度的抢占市场份额,对企业进行有效地管理是必不可少的,对企业的经济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企业经济管理概述企业经济管理是指企业对经济活动进行管理,充分利用资源,提高企业经济活动的效益。社会经济发展迅速,急需企业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来提高综合实力,以适应市场的竞争。所以,现代企业最应该做的就是了解自身的特点,进而合理安排经济活动。可以通过生产成本的控制和产品价格的制定,降低企业经济活动使用的费用;另一方面要以员工为重点,合理分配薪酬福利,鼓励员工积极工作,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市场是一个整体,它是不断变化的,企业的管理应以市场为前提,科学建设企业制度。经济管理制度是经济活动开展的基础。它能够明确经济活动发展动向,还有可能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以此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营效益。

二、影响企业经济管理有效性的问题分析

1、经济管理方式落后

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小企业也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发展壮大,生产规模逐渐扩大,由单一的业务逐渐扩大到多种业务,产品结构也不断升级换代。但是很多中小企业的经营者由于受到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一味地采用增加投资、扩大生产规模的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忽视了企业内部的经济管理。企业经营者大多数采用垂直式的组织结构,不利于企业信息的快速传达,造成决策失误。这些企业经营者没有意识到经济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这必定会限制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不利于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2、企业内部经济管理制度不健全 企业经济管理制度不健全的现象在很多企业中都普遍存在,经济管理制度的不健全致使企业经济管理的相关工作、安排缺乏有力的监督、审核,导致经济管理工作人员执行力不高,执行不规范等现象的产生。不仅如此,一般情况下企业的发展速度比企业经济管理制度的更新速度要快,因而企业的经济管理制度与本企业的生产发展不相适应也是企业经济制度不健全的表现之一,同时也阻碍企业生产发展的因素之一。此外,企业内部经济管理制度的不健全也会导致企业内部管理职责划分不明确的情况产生,企业内部管理职权的不明确不仅会导致企业的经济管理出现滞后现象,严重情况下还会造成企业内部管理人员相互推卸责任的现象产生,不仅会影响企业内部工作气氛,打击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还会造成企业管理的混乱,导致企业发展的停滞不前。

3、人力资源管理不合理

有些公司的人力资源的配置不够合理,人力资源的绩效制度不健全。在有些公司,公司的培训内容主要针对新入职的员工,而缺少对老员工的再培训,致使老员工的观念和技术、知识等更新较慢,阻碍了老员工的创新精神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还有的一些公司,绩效制度不完善,企业员工的贡献并不与企业的发展相适应,让企业员工感到不公正,对企业的印象变差,对企业丧失信心。

三、企业经济管理有效性策略分析

1、企业要明确并制定符合企业发展步伐的战略规划 企业要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并不断发展,制定符合企业发展步伐的战略规划是必要的。因此,企业的领导层要具有长期发展意识,从长远出发,避免为眼前利益放弃长远利益的现象产生。同时企业还要根据企业发展现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明确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并据此制定长期发展战略规划,以此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加大对企业全员的培训力度,更新企业管理层的经济管理观念 对企业来说,要想保证企业经济管理的正常有序进行,就必须在企业内部形成正确的经济管理观念,通过科学的、正确的经济管理观念来指导企业经济管理工作,为此,就要加大对企业全员的培训力度,不仅是职业技能培训,还要加大对企业全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培训,保证企业全员具有良好的职业技能水平和较高的道德修养,以此保证企业经济管理工作能够在企业全员的共同努力下不断优化和完善。不仅如此,还要不断更新企业领导层的经济管理观念,以便保证管理层所作出得经济决策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3、不断完善企业经济管理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所以企业内部的经济管理制度必须要做到合理、科学并且完善。首先企业内部经济管理制度的建立就要保证严格、科学、合理,制度的内容必须要将经济管理的范围进行明确,并且针对日常经济管理中的具体内容、做法等进行明确的规定。除此之外,企业内部的经济管理制度必须要遵守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要制度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4、调整企业管理组织结构

企业的管理组织结构对企业的日常运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管理组织结构的调整对于仍处于传统的家族式管理模式的企业来说势在必行。新的管理组织结构应改变传统的垂直型的特征,向扁平化发展。传统的垂直型的管理组织机构是一种集权式的组织结构形式,通常是由厂长将销售、财务、人事、行政等决策权集中一人之手。这种组织结构会造成信息传达缓慢、监督不到位、个人独裁等诸多弊端。而扁平化的管理组织结构是现代企业组织结构形式之一。这种结构改变了传统的上下级之间的纵向联系,增加了平级各职能部门的横向联系,具有能提高管理效率、节省管理费用、扩大管理幅度的优点。对于企业而言,管理组织结构形式会受到市场环境、企业自身实力、技术力量等诸多因素的限制。所以,管理组织结构的创新必须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发挥各部门应有的效率,适宜企业的管理组织结构才是最好的。

5、单位要树立合理的思想理念单位的负责人要具有优秀的思想,要切实的认识到经管活动对于单位发展的关键意义。高层人员要将眼光放远,而不是将其放到一些短时间的利润之中。要高度的认识到除了可以从运作中获利之外,还能够通过提升资源的使用性等层次中还获利。因此,单位负责人必须要有合理的思想。当其思想合理以后,要经由教育和宣传等活动将管控思想传递给所有的工作者,由此保证员工在日常的工作可以认识到经济管理的重要性,并在日常工作中积极遵守企业经济管理制度。

6、及时调整企业经济管理策略,保证管理策略的与时俱进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入发展使得企业的经济管理工作变得更为复杂,不仅要解决企业内部经营运作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还要在适应是市场变化和企业发展步伐的前提下,保证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核心竞争力,为此,就需要企业根据其发展势态及市场情况对企业进行经济管理的方法策略进行及时的调整和转变,在保证企业经济管理方法具有正确性的同时还要保证管理策略的与时俱进,增强企业经济管理策略在企业内部的可操作性,为企业经济管理工作创造助力。

7、加强现在企业的信息化建设

随着网络化技术的发展,企业的经济管理也进入了信息化管理的阶段。信息化管理是一种高效、便捷、实时的管理方式,能够有效管理企业的经济运行,规避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风险,减少企业在管理中存在的失误。利用信息化管理,企业高层还可以和企业基层员工进行实时对话,充分听取企业基层员工的意见,了解企业基层员工的所思所想。据此对公司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方式作出调整。利用信息化手段优化管理环节,更好的促进公司的发展。

结束语

企业的经济管理是企业长远发展的一个关键要素,在市场化的大环境下,企业的市场化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的经济管理在市场化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不断发现并解决管理中所产生的问题,才能保证企业实现经济效益,不断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 常新洛.现代企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探讨[J].决策与信息:下旬,2011(5).

[2] 张贵英.基于新形势下中小企业经济管理的优化策略[J].中国商贸,2012(5)

老员工管理制度范文第7篇

关键词:企业;财务会计;效率;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0-000-01

财务会计是以相关经济信息为主要目标而进行的经济管理活动,其不仅是现代企业发展中一项较为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同时也是促进市场经济健康、稳定、有序发展的重要保证。企业财务会计通过种种会计程序,为企业提供全面且实用的辅助信息,以帮助企业做出正确的经营管理决策,使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得到有效提高,从而促进企业长久、健康的发展。但就目前的企业内部财务会计的工作效率的现状来看,仍旧存在着较多的问题。

一、完善企业财务内部管理制度,促使财务会计工作的规范化

近年来,虽然政府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规范企业会计财务工作,但却不能作为企业财务部内部的管理制度,这就需要企业自觉主动地来认清这一点。曾有调查显示,很多现代企业的财务会计部门没有比较完整且独立的规章管理体系,致使企业内部财务的预算、资金收支款项、立项管理等一系列财务流程未得到有效的规范与约束,这不仅不符合企业的发展要求,还降低了财务会计的工作效率。

为此,企业首先必须以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建立健全企业财务内部的管理制度,促使企业会计财务工作的规范化,加大企业的监管力度,及时发现财务工作中的问题,以便在最短的时间内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减少经济损失;同时还需建立财务部门内部奖惩制度,对于由于自身原因而导致工作上的疏忽的员工应给予相应的惩罚,对于问题较为严重的,不仅要给予其警告或开除处理,还需追究其相关的法律责任,从而提高会计人员在工作时的自觉性与积极性;另外,通过进一步优化财务会计内部管理制度,来约束会计人员的工作行为规范,使其严格按照规章制度与财务工作的流程进行工作,从而提高其工作效率。

二、实行人力资源管理,合理分工,明确岗位职责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对财务工作的管理更为重视,在考核资金与监督管理等方面的情况也更为严格,而这也意味着企业财务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与工作难度都会不断增加。再加上企业管理层对财务会计工作的重视不够,时长疏于管理,致使财务部长期处于会计工作分工不合理,各个岗位的职责划分不明确等状态。另外,还有些管理层甚至将人员统计、工资管理以及社会保险费用的核算等工作强加给财务部门,大大增加了会计人员的工作量与心理压力,长此以往就会导致财务会计工作效率减缓,且其工作质量也得不到有效保证等。

为此,首先,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采取一切可行性措施改善会计工作管理目前的现状,并遵循优化配置原则,科学合理的对财务工作进行分工,明确各个财务岗位的职责与权限;其次,企业还应实行择优上岗制度,从所有会计员工中找出各方面成绩较为突出且管理能力较强的会计员加入到管理层中,以便更好的对财务工作进行指导;最后,企业应充分认识到会计财务信息化的必要性,并借助科技的优势,组建企业会计信息内部系统,从而使高级管理层能随时随地的进行远程报账、报表、审计、查账等相关事物的处理与核查,另外,会计财务信息化还可以帮助减轻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从而实现工作效率与质量的双提升。

三、提高企业会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与业务工作的能力

目前,大部分企业普遍存在的现象包括:①财务部会计员工工龄较高,思想保守,不愿意接受新技术,且也不会使用计算机进行工作;②新员工与老员工之间的沟通不够,合作意识不强,且员工整体素质较差,责任心也不强,常常出现工作责任互相推卸,工作不认真现象;③企业为使自身的综合能力水平与形象得到提高,招聘了文化程度较高的会计人员,但大部分都是刚从各大院校毕业的学生,其财务理论较强,但实际工作能力较弱,再加上企业对于会计员工的培养不够重视,导致了这些新会计人员的会计操作基础不扎实,对业务不熟悉,很难独立完成业务工作等。以上这些问题充分说明了加强企业会计员工的综合素质与业务工作的能力刻不容缓。

为此,企业应顺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从企业会计员工的综合素质着手,贯彻落实国家颁布的关于企业加强从业人员综合素质的基本内容,树立现代化发展观念,坚持科学发展观及与时俱进的相关法律法规。一是应对财务部的所有会计人员进行统一培训,重点培养员工的整体素质,促使其养成较强的责任意R,并自觉摆正自己的工作态度等;二是企业应加强老员工计算机操作的培训,转变其陈旧保守的思想,并促使其积极接受培训;三是企业需加强新员工在财务基础知识方面的培训,引导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创造机会并鼓励其尝试独立完成系统的专业工作;四是企业需定期开展财务会计经验交流会,增加新老员工之间的沟通,积极鼓励新员工虚心向老员工讨教经验,从而使员工之间的关系更融洽,工作氛围更和谐;五是企业应与时俱进的开展一些财务专业性内、外部培训,使会计人员能及时掌握最新的财税知识,学习最新的财务管理理念和方法,并在应用于实际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企业财务会计员工的整体素质与业务工作能力,进而提高整体财务会计的工作效率。。

近年来,我国大部分企业财务会计工作效率的现状不容乐观,其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若长期得不到解决,则会影响企业整体的发展水平与速度。也就是说企业只有不断的发现自身的问题,完善企业财务内部规章管理制度,实行人力资源管理,加强会计工作人员的业务操作能力培训并提高会计员工的综合素质等,才能使企业财务会计的工作效率得到有效提升,从而使企业的发展更健康、更稳定。

参考文献:

[1]邢向荣.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完善与发展研究[J].财会学习,2016(19).

[2]冉茂德.企业财务会计改革的探究[J].经营管理者,2015(03).

老员工管理制度范文第8篇

1.科学管理制度落后。

从科学管理思想制度的发展现状来看,一个尤为明显的现状是科学管理制度落后,严重影响了企业正常的管理工作秩序。科学管理制度落后的突出一点是一些企业普遍使用传统的仅凭管理经验进行的管理方法,传统的管理方法囿于管理者的能力等方面的限制,基于传统管理方法体现出来的弊端,已经不能够与时俱进,与如今先进的科学管理思想制度相适应,不能够满足社会时代的发展要求。

2.企业管理者的整体素质还有所欠缺。

管理者就应该具有管理者的风度,雷厉风行,在工作中以身作则,具有号召力。新时期信息技术的普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企业实行有序的科学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有些管理者缺乏审时度势的眼光,抓不住发展机遇,思想观念陈旧保守,缺乏企业在管理上诸多方面的创新精神。除此之外,管理者不能够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将不良的工作作风蔓延到各个企业部门组织,部分管理工作者利用职务之便钻空子,借此机会大捞一笔,对企业不合理的生产工作现象置之不理,久而久之对企业科学管理思想文化建设造成了不良影响。

3.盲目注重利益化。

企业的科学管理思想不仅面对的是企业在经济利益的自身发展,员工是企业生产的主力军,不能忽略员工的作用,不能忽视员工素质的培养。在有些企业中,其科学管理思想的实施具有片面性的缺点,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企业把大笔的成本费用花费在先进的机器设备上,花费大量的资金购买先进的生产原料,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无可厚非,但是一味地将大笔的费用花费在新技术工艺上,而不考虑工作人员是否具有先进的科学生产思想,是否具有高超精湛的操作技能水平,也是徒劳无功。还有企业没有足够认识到加强员工职业道德素质的重要性,没有足够对员工的整体素质进行培养,重视机械设备这些硬件设施的建设,而忽视对企业文化、企业环境这些软件设施的建设。

二、科学管理制度对于我国企业发展的价值

1.科学的管理方式是在国外开始流行的一种企业管理模式

最主要来源于美国,这也是美国一位从事多年企业管理工作,具有丰富企业管理经验的人在多年的工作中总结出来的,这一方式的出现,很大程度的促进了现代企业的发展,使企业在管理方面更加具有科学性,并且被管理人员的工作更有效率,因此这种管理手段和管理方式,逐渐流传到全世界,并且被我国所接纳。

2.在过去的企业和工厂中,领导为了使员工更好的高效完成所分配的工作

一般都是采取拜师的方式,新来的员工拜老员工为师,由老员工带着一起学习工作中需要注意的细节,以及工作的技巧,这样带出来的徒弟就能够又快又好的完成分内的工作。但是这样做也不排除存在的弊端,就是在老员工收到新徒弟的时候,自身就出现一些惰性,导致师傅在工作中就没有更好的发挥其作用,大多数工作都交给徒弟去做,还美名其曰是为了锻炼徒弟。这样企业高层领导还没有充分的理由管理师傅,这样的死循环,导致企业的管理层面出现很大的漏洞。

3.师徒式的管理方式最终也会出现没有人有效的对员工工作进行管理和分析

也就是说没有人在真正意义上对工人的工作和生产效率负责任,也没有真正的管理者,因此我国更加需要科学的管理方式,以保证企业中员工的工作效率。

4.科学的管理方式在企业的管理中能够有效的节约资源

并且能够培养出合适的员工,在恰当的工作岗位,做出最优秀的成绩。企业的管理并不仅仅是对于员工工作、状态、行为的管理,还有一部分是为员工利益考虑,保证员工利益最大化,这样才能使其尽心尽力的为公司效力,在管理员工的同时为员工考虑,这样才能保证企业受益最大化,使企业和员工在科学的管理方式下共同成长,用科学的方式筛选和培育出来的员工,一定会把企业推向同行业的最高峰,最终促进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

三、如何把科学管理思想融入当今企业管理中

1.科学管理主要是在企业发展中,提出更加合理的管理方式

使员工合理利用其工作时间,完成更多的工作,并且在这一时间段内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在员工工作的同时,利用科学的手段研究出每个环节是否符合该企业发展的前景,并且一旦发现不合理的地方,及时改正。

2.在选择员工的时候,更要融入科学的管理方式

用科学的手段进行选择,还有后期培养,充分了解员工的特长,以及其兴趣爱好方面,根据其原有的爱好,合理的分配每位员工所处的岗位,并且根据合理的员工工作时间,制定工作任务。

3.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在生产中制定合理的生产方式

并且将所有的工作环节按照规范化制定,并且严格要求员工按照合理的科学的工作流程进行操作,不断培养员工的能力和工作技巧。使员工在工作中总结经验最终得到培养和成长的机会。对于员工实行带有鼓励性的奖励制度,对于工作效率高,并且肯努力的员工实行一定的奖励制度,公开表扬,使其他员工向其学习,最终达到大家共同成长,共同进步的目的。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近些年的企业管理方式中可以看出,没有科学管理企业的效率就会严重下降。因此科学的管理方式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非常高的价值和优势,不断地把科学管理方式融入到我国的企业管理中,不仅仅能够促进我国企业工作的进步和发展,并且能够更好的把工作和负责该工作的员工科学化,便于管理的同时可以提高效率。特别是企业发展前期,员工难管理,工作没有头绪,如果融入科学的管理方式,就更加容易管理,并且能够合理分配工作。因此把科学的管理思想融入到当今企业管理中,能够不断促进企业的发展,并且提高我国的经济效益。

老员工管理制度范文第9篇

企业采取违法融资手段,银行必须针对这一现象加以重视,利用计算机系统控制多头开户现象。就目前而言,银行应该明确各行之间的工作,通过增加业务类型,进一步拓宽银行业务范围,银行在客户办理业务过程中应该建立客户档案。必须根据法律定拓宽业务范围,优化各银行信贷框架,降低结算风险。对客户结构合理优化,针对客户实施价值制定科学的评估体系,提高客户对银行对策贡献,建立责任追究制度,降低多头开户现象。

2建立严格的银行约束机制。

结算工作是市场运行的重要支柱,政府应该明确结算工作的法律地位;将人民的利益作为首位,将结算工作作为本职工作,并且积极配合结算人员的工作。未经中国人民银行允许,擅自制定结算制度的银行,监管部门应该给予一定的惩罚,保证货币流通。银行应该实行科学的管理制度,严格履行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货款划收理论,规定托收承付范围,杜绝出现无理由扣罚滞纳现象,银行通过开展各种活动,有效提高银行整体效益;比如:以小组为单位,根据结算人员工作技能合理分工,并对小组人员安排一定的任务;结算人员通过小组讨论,提升员工业绩,进一步提高员工的薪酬,培养员工集体责任感。银行应该邀请银行结算专业专家参与结算工作,通过专家考察,指出工作中的弊端,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除此之外,领导人员应该鼓励员工多参加大型培训活动,丰富员工视野,员工通过参与活动,可以与自身技能相互结合,扬长避短,进一步改善工作方法。

3强化银行内部管理制度。

健全的管理制度与科学的法律体系是银行结算工作适应经济改革的必要条件;因此,银行领导人员必须重视内部管理,根据银行的发展方向以及货币资金流通规律,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建立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坚持企业内部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原则,将银行发展目标控制在有效范围内,确保全面落实管理制度。银行通过内部管理制度,可以防止内部出现现象,针对客户不满意现象,结算人员应该及时向领导人员反应,防止出现不必要的麻烦。企业必须在制定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加以实施,针对客户反应的问题,领导人员应该总结并且分析。根据员工需要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结算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管理制度执行工作,增强服务意识。

4完善内部监督。

银行通过监督制度,在监督过程中,应该坚持公平公正的态度,全面发挥监督作用,不但能够获取客户的信任,而且可以将结算工作中风险降低。结算人员应该增强监督意识,进一步落实监督工作,从而间接地提高结算人员营销能力,充分发挥银行时效性。其次,领导人员应该严格执行监督检查,有效发挥监督职能,对银行账务应该进行全程监控,结算人员每笔业务都要细心审查。银行在监督过程中应该重视员工考核,制定科学的内部考核制度,并且将考核制度应用到结算工作中。银行传统的考核制度只是流行于形式,违背了考核制度的本质。考核制度应该与结算人员的工作规划相互衔接,注重创新原理;通过银行绩效考核制度,可以形象的表现出结算人员收入差距,不仅体现出绩效与员工付出相互衔接,而且可以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针对考核结果应该持公平、公正的态度实行评估,对优秀员工给予奖励,针对考核不达标的员工给予一定的惩罚,促使银行均衡发展。

5提高结算人员的素质。

由于银行结算可以控制市场经济体制运行,所以必须从整体提高结算人员的素质。为了满足结算工作需求,银行可以招聘高素质人才,为企业引进高素质结算人员。结算人员通过参加培训活动,提高计算机工作技能。选用内部人才深造、贯彻政治理论,等途径提高结算人员的综合素质。结算人员应该熟练掌握工作流程以及银行利润变动等信息。结算人员应该将银行整体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对于银行刚上任的新员工,可以对新员工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对新员工讲解结算工作中应该注意的细节。或者选择委派工作经验比较丰富老员工带领新员工。结算人员通过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增强结算人员工作技能,有效提高银行工作效率。

总而言之,结算工作在经济发展中担任着重要角色,银行结算工作不仅需要从经济方面改善结算,而且需要从政治角度加以改善;促使银行结算工作更加完善,从而促进银行步入可持续发展道路。

老员工管理制度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企业经济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浪潮推动下,经济管理在企业运转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要想实现其经济效益,最大限度的抢占市场份额,对企业进行有效地管理是必不可少的,对企业的经济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企业经济管理概述企业经济管理是指企业对经济活动进行管理,充分利用资源,提高企业经济活动的效益。社会经济发展迅速,急需企业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来提高综合实力,以适应市场的竞争。所以,现代企业最应该做的就是了解自身的特点,进而合理安排经济活动。可以通过生产成本的控制和产品价格的制定,降低企业经济活动使用的费用;另一方面要以员工为重点,合理分配薪酬福利,鼓励员工积极工作,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经济管理制度是经济活动开展的基础。它能够明确经济活动发展动向,还有可能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以此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营效益。

二、企业经济管理中的问题分析

1、经济管理方式落后

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小企业也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发展壮大,生产规模逐渐扩大,由单一的业务逐渐扩大到多种业务,产品结构也不断升级换代。但是很多中小企业的经营者由于受到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一味地采用增加投资、扩大生产规模的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忽视了企业内部的经济管理。企业经营者大多数采用垂直式的组织结构,不利于企业信息的快速传达,造成决策失误。这些企业经营者没有意识到经济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这必定会限制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不利于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2、企业内部经济管理制度不健全 企业经济管理制度不健全的现象在很多企业中都普遍存在,经济管理制度的不健全致使企业经济管理的相关工作、安排缺乏有力的监督、审核,导致经济管理工作人员执行力不高,执行不规范等现象的产生。不仅如此,一般情况下企业的发展速度比企业经济管理制度的更新速度要快,因而企业的经济管理制度与本企业的生产发展不相适应也是企业经济制度不健全的表现之一,同时也阻碍企业生产发展的因素之一。此外,企业内部经济管理制度的不健全也会导致企业内部管理职责划分不明确的情况产生,企业内部管理职权的不明确不仅会导致企业的经济管理出现滞后现象,严重情况下还会造成企业内部管理人员相互推卸责任的现象产生,不仅会影响企业内部工作气氛,打击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还会造成企业管理的混乱,导致企业发展的停滞不前。

3、人力资源管理不合理

有些公司的人力资源的配置不够合理,人力资源的绩效制度不健全。在有些公司,公司的培训内容主要针对新入职的员工,而缺少对老员工的再培训,致使老员工的观念和技术、知识等更新较慢,阻碍了老员工的创新精神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还有的一些公司,绩效制度不完善,企业员工的贡献并不与企业的发展相适应,让企业员工感到不公正,对企业的印象变差,对企业丧失信心。

三、企业经济管理中问题的对策

1、企业要明确并制定符合企业发展步伐的战略规划 企业要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并不断发展,制定符合企业发展步伐的战略规划是必要的。因此,企业的领导层要具有长期发展意识,从长远出发,避免为眼前利益放弃长远利益的现象产生。同时企业还要根据企业发展现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明确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并据此制定长期发展战略规划,以此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加大对企业全员的培训力度,更新企业管理层的经济管理观念 对企业来说,要想保证企业经济管理的正常有序进行,就必须在企业内部形成正确的经济管理观念,通过科学的、正确的经济管理观念来指导企业经济管理工作,为此,就要加大对企业全员的培训力度,不仅是职业技能培训,还要加大对企业全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培训,保证企业全员具有良好的职业技能水平和较高的道德修养,以此保证企业经济管理工作能够在企业全员的共同努力下不断优化和完善。不仅如此,还要不断更新企业领导层的经济管理观念,以便保证管理层所作出得经济决策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3、不断完善企业经济管理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所以企业内部的经济管理制度必须要做到合理、科学并且完善。首先企业内部经济管理制度的建立就要保证严格、科学、合理,制度的内容必须要将经济管理的范围进行明确,并且针对日常经济管理中的具体内容、做法等进行明确的规定。除此之外,企业内部的经济管理制度必须要遵守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要制度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4、调整企业管理组织结构

企业的管理组织结构对企业的日常运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管理组织结构的调整对于仍处于传统的家族式管理模式的企业来说势在必行。新的管理组织结构应改变传统的垂直型的特征,向扁平化发展。传统的垂直型的管理组织机构是一种集权式的组织结构形式,通常是由厂长将销售、财务、人事、行政等决策权集中一人之手。这种组织结构会造成信息传达缓慢、监督不到位、个人独裁等诸多弊端。而扁平化的管理组织结构是现代企业组织结构形式之一。这种结构改变了传统的上下级之间的纵向联系,增加了平级各职能部门的横向联系,具有能提高管理效率、节省管理费用、扩大管理幅度的优点。对于企业而言,管理组织结构形式会受到市场环境、企业自身实力、技术力量等诸多因素的限制。所以,管理组织结构的创新必须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发挥各部门应有的效率,适宜企业的管理组织结构才是最好的。

5、管理上要以人为本

知识经济的竞争最终将是人才的竞争。所以必须要改变传统的以物为本的管理模式,建立起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其一注重情感管理,即理解人、尊重人、关心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其二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重视培养人,提高员工的知识和技能素质;重视激励人,运用物质和精神相结合的方式,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重视使用人,给员工提供发展的机会和创新的舞台,使个人的才华得到充分施展。

6、树立风险控制意识 由于在市场经济体制中,企业不再像计划经济体制下可以享受包产包销的经营机制,而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在享受企业经营利润的同时也要独自承担市场的经营风险。因此,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企业就必须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在了解自身优势和劣势以及掌握市场信息的同时制定科学合理的应对方案,避免当风险突然降临时企业茫然无措进而导致无法弥补的损失。因而,企业须认真分析内外环境的各种变化因素和信息,及时调整经营战略,以应对充满变化的市场环境,提升企业的生存能力和竞争力。

7、加强资金的管理 资金对企业发展的作用众所周知,加强对企业资金的管理,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作用直观重要。在企业的经营中要充分研究资金的构成,合理配置资金的分配,科学地改善企业资金的结构,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同时要加强对投资的科学管理,对投资项目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评价,对不同的经营活动进行科学的预测,以决定日常经营活动的特点和方式。因为投资决策决定着企业发展的前景,所以需要所有经营人员的努力,在对外投资时要有效地控制投资成本,以提高投资质量。

结束语

企业的经济管理是企业长远发展的一个关键要素,在市场化的大环境下,企业的市场化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的经济管理在市场化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不断发现并解决管理中所产生的问题,才能保证企业实现经济效益,不断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 常新洛.现代企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探讨[J].决策与信息:下旬,2011(5).

[2] 张贵英.基于新形势下中小企业经济管理的优化策略[J].中国商贸,2012(5)

上一篇:图文店规章制度范文 下一篇:负责人管理制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