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管个人履职总结范文

时间:2023-02-24 17:57:16

库管个人履职总结

库管个人履职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保险业;监管体系;发展定位

中图分类号:F830.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0017-2013(1)-0066-03

2012年年中的全国保险监管工作会议上,项俊波主席把“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作为会议的主题,指出:“有正确的思想才有正确的行动,有积极的思想才有积极的行动。只有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才能系统地对近年来行业发展和监管的经验进行总结、对问题进行反思、对不足进行完善,才能形成新思路、拿出新办法”。项主席的讲话是保险行业高层领导对行业发展现状的重要思考,也是对保险监管系统转变思想观念的一次动员,意义重大。结合对项主席讲话精神的学习体会,笔者就当前保险业发展、监管和自律方面的几个问题谈一点自己的理解和认识。

一、行业发展需要“顶层设计”

“顶层设计”是领导高层基于行业发展阶段的现实性、由内及外的大视野、国计民生的行业担当而形成的行业发展总体考量和规划,是领导意志的集中体现,也是客观选择,具有科学性。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保险业取得了世人瞩目的发展成就,但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问题。行业发展方式粗放带来的发展定位模糊、行业形象不佳、产品缺乏竞争力等瓶颈性问题日益凸显,亟需整个行业静下心来,深入回顾总结以往的发展历程,重新梳理行业的发展定位、目标和路径,自上而下的做好宏观和系统设计,从而为行业未来发展提供持续的支持和永续的动力,在整个金融业发展中放好保险业的一块图版。

一般而言,“顶层设计”包含了行业的定位、政策、机制、治理和基础等几个方面的内容。笔者认为,当前首要明确的是行业的定位问题。近十几年来,国际和国内的金融机构出于快速扩张的目的,开展综合经营。在这种背景下,保险业也陷入了保障多一点还是投资多一点的行业定位矛盾当中,出现了业务短期化、趸缴投资型产品比重上升等过热现象。在这种增长方式下,保险业务很难体现出行业特点,也很难发挥出行业竞争优势。2012年上半年,保险业首现个位数增长,前些年快速发展的分红保险产品同比仅增长0.09%,近于零增长。这一切都表明,清晰定位、明确路径成为当前行业发展需要解决的急务。

那么,保险业究竟该如何定位?项俊波主席在讲话中指出:“保险业发展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笔者认为,首先,保险业发展的初级阶段主要任务是订规矩、打基础,明白现阶段行业服务社会的能力与不足,知道风险点在哪里,做好保险保障,有重点、有选择地进行保险投资,逐步积累行业的核心竟争力;其次,就是要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实现保险业的持续快速发展。从服务社会的功能方面讲,保险业服务社会的平台是保险保障,这是保险业发展的基础,也是行业生存的重要支撑。要充分发挥保险业服务经济社会的功能作用,就要使行业转到做好保障、做强主业的正确发展轨道上来。因此,全行业都必须明白职责所在,把保险业如何发挥好保险保障作用作为发展的基本点和战略思考点,保险产品设计、销售宣导、后续服务等,应该以此为核心面向社会。同时,保险业应该树立民生意识,立足做大事、做好事,积极调整业务结构,投入力量多做调查研究,尤其在涉农、高危行业、需要保险重点保障的领域,要扩大保险宣传,提供贴近度高的保险产品,做好保险服务。并通过“顶层设计”,配套相关法规、制度进行引导。另外,保险业有不同于其它金融系统的特性,又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不能在发展上过于求大求快,而应“好中求快,快中求稳”。个别公司开展综合经营、突出投资型业务是可以的,但整个行业还应把坚持保险本源、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以及社会对保险认知度作为保险行业的自我评价指标,努力提高保险业社会贡献度。还要说明的是,行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只是引领,必须全行业对此有充分的认识并付诸努力,这是提升发展品质的关键所在。

二、行业发展需要有效监管

这些年,保险监管从无到有,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但相对于不断变化的外部形势和行业快速发展的实际,仍存在很大差距,监管的有效性亟待进一步提高。这也是项俊波主席所要求的“属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应该集中力量去做好”。行业监管具有宏观性、政策性、科学性,是在法规框架下抓市场监督,而不是辅助保险企业做市场、做业务。目前,监管队伍已经逐步实现知识化、专业化,但监管边界的讨论与实践仍然不确定,监管上级部门和派出机构在转变思想观念问题上仍然存在拿不起、放不下的状况。如何把握好监管基调,是对监管机构大局观和市场驾驭能力的检验。从近几年的情况看,监管边界不清,导致上下、左右监管部门与机构在执行监管法规的差异性,且监管成本加大。如“见费出单”、“零现金收付费”等,本属于保险企业控制风险的基本原则,应该由企业自行把握,而现在让监管部门督促,做了应由企业做的事。

如何把握好监管基调,是对监管机构大局观和市场驾驭能力的检验。思想有多远,就能走多远,这对保险监管同样适用。前提是突破监管惯有的思维定式,真正让监管之手发挥作用。笔者以为,提高监管有效性,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应把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作为监管的首要任务。公平有序是市场健康运行的基础。对于公平,一般包含两层意思,一方面是对所有保险主体一视同仁,给予相同的监管政策,为各类主体营造公平竞争、和谐发展的良好环境;另一方面,是公平对待市场的供给者和消费者,在保险消费者居于弱势地位的现实情况下,应采取一切手段,确保保险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对于有序,应根据市场秩序与社会监督状况,定期或不定期对违规市场行为进行专项或全面检查,强调落实保险法规和监管要求,规范经营行为,对违规机构与负责人严肃处理。

(二)扭住法人机构这一有效的监管抓手。多年的监管实践表明,保险市场的乱象,事情发生在基层,根子往往在总公司。如果不是在产品设计上过于宽泛,分红产品占比不会如此高,导致结构调整难;如果不是产品定价利润空间过大,现在问题颇多的银保产品费用不会如此难以治理。这些问题出在上级监管部门和法人机构,只有在高层面治理,才能有成效。因此,保监会相关部门应“高位设闸”,强化对法人机构的监管。应进一步加强偿付能力监管,完善偿付能力监管规则,改进偿付能力监管手段。对偿付能力不达标的公司采取更严格的监管措施,真正发挥偿付能力监管的硬约束作用。应加强保险产品设计、产品定价的实质性监管,对产品条款内容是否合法合规、条款设计是否确实符合精算原理等环节进行严格审核,从源头上堵住市场违规和损害消费者利益的漏洞。

(三)应强化责任追究力度。强化责任追究力度是加强监管的重要手段,是监管理念由“管事”为主转向“管人”与“管事”并重的重大转变。现有的“指导意见”好似“葫芦”,里外都不清楚,有些责任划分与追究监管部门发挥不了太大作用,应该进一步研究调整,用制度固定下来。保险监管上级部门应该把责任追究作为制度性要求进行监督,对于公司违规行为,一定要酌情追究总、分公司责任,并且与高管人员任职资格、工资薪酬联系起来,对于反复发生同质同类的案件的公司,应从严追究其中高管人员的责任。对出现严重问题的机构,应按照规定追究上级机构直至总公司及有关高管人员的领导责任。对于出现问题的高管个人,应进一步完善其履职过程的持续监管机制,建立健全不良记录档案库,防止其带病上岗。

(四)尽快完善各领域法规。法规是监管的依据,必须抓紧抓好。目前,监管的标准化有待加强,监管统一标准和自由裁量权之间的关系尚未理顺,对于市场违规问题的认定、处罚标准过于宽泛,上级监管部门和各派出机构之间在对违规行为的处理尺度上不尽一致,导致保险企业异议增多。既破坏了市场监管的整体性和严肃性,也容易给保险机构留下负面思考空间。诸如此类,不但影响监管形象,也会造成社会影响。只有健全和细化法规、制度,才能整合监管资源,负起监管责任。

(五)在监管实践中充分认识行业实现良性发展的利益与利害关系。笔者以为,利益是行业在正确发展中所积累的正能量,是行业服务国家发展、服务民生得到社会认可的整体提升。利害是发展思路不正确、经营与诚信风险增大、服务国家与民生能力减弱的负面影响。监管部门应在监管实践中引导保险企业向正面方向发展,控、防风险,保护好消费者利益。

(六)保险企业数据真实化问题必须得到根本解决。数据真实化是监管的基础和依据,要解决当前保险企业数据真实性的问题,必须倚重信息化手段。监管机关应强化对保险行业信息系统建设的刚性要求,研究制定行业信息系统的建设标准,探索建立监管部门对保险业信息系统供应商的资格认证,应敦促保险企业强化业务、财务数据的集中管理和无缝对接,加强信息系统对保险企业业务全流程的控制管理,杜绝通过信息系统漏洞违规的可能性。同时,应加快保险监管手段的信息化建设,大力开发保险监管各业务软件系统,整合现有各监管信息系统,使之成为一套有机的整体,实现各种监管数据的集中处理、集中分析,从而建立起一套覆盖全行业、全业务领域的监管信息系统,提高保险监管效率,降低保险监管成本。

综上所述,提升行业发展品质,有效监管是重要因素,良好的市场秩序是保险监管的首要目标。

三、行业发展需要保险企业主动自律

自律是行业内各企业主体对市场运行规则的自觉遵行,是对他律的一种有效补充。但是,任何经营性的商业行为都具有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趋向,并且,这种欲望趋向在市场环境中又极容易导致经营失控行为。这种失控行为,除了需要监管进行纠正外,更加需要企业在对自身经营目标正确理解基础上的自我控制。只有保险企业在自律中自觉遵循市场秩序,才能维护自身的最根本利益,并在长期呈现良好状态的市场秩序中,获得经营与发展的最大可能。

如何激发保险企业自律的主动性,笔者以为,启用信息披露途径强化社会监督,用社会监督促进行业自律,保护保险消费者利益,是一个有效的手段。这方面亦存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的问题。如我们仅从发展的角度去看待市场,对市场存在问题采取容忍态度,那么,要求的整改也流于形式,加之没有时间和力量做后续检查,问题往往得不到根本解决。如果不转变固有的思维定式,长期把问题包在行业内,而不让社会知晓各市场主体经营状况、自律情况、被投诉的比率(产险公司理赔周期、结案率、理赔服务;寿险公司销售误导等),自律永远不可能形成主观能动,社会也无从监督,对保险消费者利益的保护也不会到位。笔者建议:

(一)建立自律检查系统评价制度。以往自律检查的结果和后续处理,主要在行业内部通报,其约束性也仅限于行业自身。建议建立自律检查的评价制度,在每次自律检查结束后,进行量化分析,将结果公之于众,通过社会公众的监督,进一步提高自律检查的约束性和威慑性。探索建立行业自律检查和监管措施之间的联动机制,对于监管重点关注的市场问题,可以开展更加严格的自律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评价,将好的公司和差的公司报监管部门,分别纳入分类监管范围,从而实现自律与他律的良性互动。

(二)市场分析要有新方法。当前的市场分析,仍主要关注企业的发展,对于保费收入、经营效益、业务结构等着墨过多,而对市场秩序、消费者利益保护等重点问题分析较少。建议市场分析要打破旧有模式,不能再简单地以险种分类,应突出监管成效和自律这个重点,围绕市场结合自律检查情况进行分析。重点分析市场秩序规范方面的难点、重点与违法违规问题发生的深层次原因,分析在保护消费者利益、提升行业社会形象方面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针对性的整改措施。

(三)创新自律模式。应该从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入手,从点滴做起。首先,要抓住行业自律的重点,把大公司的自觉自律作为工作的核心,要通过深入研究,把几家大公司整体情况了解透彻,重点研究这个群体的规范与自律,同时关注中小公司的发展。其次,要丰富行业自律的手段,通过信息披露强化社会监督,以外力促进保险公司自律。在启用信息披露强化社会监督前,可以设定整改时间段,让企业进行内控和规范经营自检准备,然后逐步扩大披露范围,进而形成自律意识,约束自身行为。最后,要发挥常务理事会或专业委员会的协调推动作用,对于好的自律切入点,可先在常务理事会或专业委员会形成自律共识,然后通过常务理事会或专业委员会的协调推动,逐步在全行业达成共识。

总之,行业发展需要全行业自觉维护发展基础,从保险本质出发服务国家大局才是保险业需要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戴江,许刚.中国现代保险业发展可持续性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2,(3):9-10。

[2]黄薇.保险业发展的地区差异值得重视[J].财经科学,2006,(3):111-116。

[3]邵全权.保险业结构、区域差异与经济增长[J].经济学(季刊),2012,(2):35-74。

[4]吴海波.保险业结构性风险成因及对策[J].中国保险,2012,(1):45-49。

[5]赵春林.浅析我国保险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才智,2012,(1):43-45。

The Brief Discuss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surance Industry

WANG Genxiu

(Shaanxi Bureau of China Insurance Regulatory Commission, Xi'an Shaanxi 710024)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insurance industry in China, the development orientation of the industry and the effective supervision have become important issues. The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surance industry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oints out that "top design", effective supervision and active insurance enterprise self-discipline are needed to develop the insurance industry.

库管个人履职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武汉音乐学院;演艺学院;潮流之风;新专业;适应社会;面向社会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7721.2013.04.010

执笔者简介:胡 杨(1973~),男,文学硕士,武汉音乐学院演艺学院副院长、副教授(武汉 430060)。

收稿日期:2013-09-12

武汉音乐学院演艺学院成立于2003年6月。作为最年轻的二级教学单位演艺学院是一个充满朝气、将传统与流行音乐相结合的教学科研演出实体。经过十年发展,演艺学院逐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办学理念:适应社会,面向社会,开办新专业、特色专业,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优秀大众音乐与通俗音乐的需求,满足社会大众音乐与通俗音乐人才的需求。

图1 武音首届电声乐队比赛

当前,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民众的文化娱乐比重支出不断增加,对文化产品的选择性日益增加,逐渐向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要转移,而观看娱乐性强、影响力大的演出节目成为民众最为普遍的文化消遣方式之一。《国家“十二五”规划》将演艺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文化产业之一。因此,作为武汉音乐学院最年轻、规模最大的院系,演艺学院始终坚持注重实践、强调应用的建设原则,以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新型复合型音乐专门人才为目标,坚持“学术与应用并重,教学与实践一体”的学科建设特色,积极探索充分倚重音乐学院传统专业积淀、兴办高质量新兴音乐专业教育的办学模式。

图2 演艺学院东方天紫合唱团

自成立以来,演艺学院致力于将传统与现代融合,将各专业结合,将各种风格汇合,创新课程体系建设,拓展艺术实践空间,拓宽师生发展渠道,积极探索与当今时尚前沿紧密接轨的艺术教育发展之路,“潮流之风,愈‘演’愈‘烈’”,为武汉音乐学院音乐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一、找准定位,坚持特色与实用的“演”字办学思路

所谓“演”,暨演化、演变,有发挥或练习的意思。演艺学院始终坚持在传统音乐教育基础上,兴办流行音乐教育,立足华中地区,面向全国,培养具有相当音乐技能、较高文化艺术修养和良好道德规范的“学院派实用型”音乐人才,努力建成“实用型高等音乐艺术院系”的定位,注重探索适应市场需求的办学模式,学习借鉴具有时代特色、引领时尚潮流的音乐风格,有效地将传统音乐教育与流行音乐教育结合起来,开拓了一条具有演艺特色的“演”字办学之路。

在认真总结演艺学院“十一五”时期的工作基础上,演艺学院按照武汉音乐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了演艺学院抢抓机遇、全力打造核心业务能力、着力壮大核心人才队伍、不断优化核心教学模式、努力培育核心就业竞争能力,努力实现教学质量良好、教学特色突出、教学队伍优秀,全力提升演艺学院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思路,提出了建设培养“综合应用型”音乐人才的专业院系发展目标,为应对“教学内容改革”,加快推进“培育创新人才”指明了方向,坚定了信心。

演艺学院领导班子在充分调研、学习、交流的基础上,组织召开了演艺学院教学工作研讨会,专题谋划各学期重点推进的重点工作和应强化落实的重点举措,并将全年重点工作任务细化、量化,分解落实到每个专业和教师身上,使每一名教师在工作中都能准确定位,找准各自工作的着力点。同时明确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时间节点和奖惩措施,全面强化责任意识,落实责任主体,促进各专业教师履职到位。

为了进一步落实深化武汉音乐学院课程优化工作,演艺学院召开了演艺学院学科建设工作会,重点就演艺学院课程体系优化工作进行充分讨论和研究,陈刚院长制订了《演艺学院课程体系优化方案》,深入分析了演艺学院毕业生所面临的形势和挑战,明确了构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方案、“二纵二横”的课程体系优化思路、急需开设课程指南以及推进时间节点。按照课程体系优化的思路及急需开设课程指南的要求,组织全体教师分专业进行课程申报,试讲、试听和审查、投票,最终确定了7门课程作为首批实验课程,进行实际教学试验。结合《演艺学院课程体系优化方案》还制定了《演艺学院专业课程建设实施方案》,从夯实专业技能课、建设表演类专题课和公选类专业基础课等三个方面进行全方位课程体系的优化实施。各学科制定了符合专业发展和实际情况的教学大纲、目标明确的教学计划、内容明确重点有序的教学曲集,理清了思路,完善了内容。各类课程相辅相成,共同完善学生专业学习的知识结构,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十年发展,演艺学院由复制其他各院系相关专业和专业方向的“小音乐学院”逐步转变成为具有演艺特色的培养综合实用型音乐人才的专业表演院系。演艺学院现设通俗声乐教研室、器乐教研室、键盘教研室、音乐编辑与制作教研室等四个教研室,涵盖了钢琴调律、音乐编辑与制作、通俗声乐演唱与编导、键盘演奏与编导、通俗器乐演奏与编导等五个专业方向,其中通俗器乐演奏与编导方向包含电吉他、电贝司、电子键盘、电子小提琴、电子大提琴、爵士鼓、古典吉他、萨克斯等8个专业,键盘演奏与编导方向包含钢琴、手风琴、电子管风琴等3个专业。这些专业和专业方向的设置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受到社会认同,未来发展值得期待。

图3 演艺学院东方天紫合唱团获奖证书

值得一提的是,按照《武汉音乐学院“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试验计划”试行方案》的具体要求,演艺学院认真组织设计,突出以课程建设为重点,抓好院、系两级实验班建设和两级灵活进出机制建设,推进演艺学院在课程建设、学生培养和教学模式创新三个方面取得突出成果,尝试开设“舞台表演实践班”,来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试验班”建设工作。全体演艺学院学生以“舞台表演实践课”(特色发展课)为新的起点,接受适应学生特色发展的专业排练课训练,各学科定期进行专业内选拔,挑选出优秀专业学生,参加每学年组织一次的综合教学选拔比赛,最终选拔出业务素质突出的人才进入演艺学院“舞台表演实践班”暨艺术团。目前,《舞台表演实践课》使学生的基础专业素质得到了较大提升,选拔等环节促进了学生间和各专业间的良性竞争,有利于提高专业水平,艺术团最终整合了各专业,促进了专业交流和合作,演艺学院艺术团正逐步参与到演艺学院各类演出活动之中。

为了贯彻办学理念、实现办学目标,演艺学院坚持在教学内容与方式上不断探索与创新,修订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实用性基础课程和主干专业课程,大胆改革传统教学方式。开设通俗音乐创编、合唱艺术、中国流行音乐简史、键盘合奏、钢琴构造与发展简史、键盘即兴伴奏等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及合作能力的课程。筹建音乐编辑与制作教研室、乐器工艺教研室和录音技术实验室、乐器工艺实验室。搭建“演艺之星”、“演艺之夜”、“演艺论坛”、“东方天紫合唱团”等艺术实践平台,先后邀请多位国内外著名音乐评论家、流行音乐家,爵士钢琴演奏家、作曲家和教育家等国内外知名音乐人为演艺学子进行讲学,极大的扩展了演艺师生的音乐视野。十年探索,演艺学院在强化学科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服务功能等方面均显示出勃勃生机和巨大的后发优势。

二、加大投入,提升办学条件之“演艺”水平

演艺学院成立时间不长,在师资、硬件等办学条件上还需要逐步完善。完善教师队伍,配备专业办学条件,尤其是满足演艺学院各专业发展的特殊需要,一直是演艺学院思考的重点问题。

目前,演艺学院教职工34名(1名通俗演唱方向特聘教授、多名兼职教师均为活跃在当今舞台上的明星艺术家)。截至2013年7月,学院在校生普通教育本科生1137人。学院面向全国招生,先后向社会输送了三千多名高级音乐艺术人才,他们中很多人已成为国内各地艺术院校、文艺团体、研究机构及文化管理单位的业务骨干。演艺学院现设有手风琴、电子管风琴专业硕士点,2013年7月经过申报审批,新增萨克斯专业硕士点,提升了学院学科建设的地位。

图4 演艺学院邀请法国萨克斯管专家举行大师班

演艺学院始终重视教学仪器设备等教学设施的投入,除了不断完善教学设备,配有数码钢琴教室、合奏排练课教室以及配有独立音响系统的通俗演唱专业教室、专业琴房等,琴房定期有专人调律维护,并作为调律专业高年级学生的实践课参与维护工作,既保证了专业的正常用琴,又为调律专业学生提供了实践锻炼的机会。通俗演唱专业课教室升级改造,全部改进为数码音像视频教室,电声乐队小型排练厅,供电声乐队上课及排练。随着学院的发展和学科建设的深入,演艺学院在教学硬件建设和教学配套设施建设方面不断加大投入,以满足办学需要,提高办学质量。

图5 大学生艺术节.jpg6演艺学院“演艺风采”音乐会

同时,为保障教学效果的不断提升,演艺学院建立了学生视频资料库,收录学生入校、每学年、毕业等6个时间节点的视频资料,采取学生、年级、专业教师三种检索方式,客观记录学生成长足迹和教师教学成效,用于学习评价和教学评估,双向约束和促进教学,有利于改进学风和教风。

三、强化管理,提升“演艺”之“烈”势

“烈”是气势盛大、有高贵品格的意思。教学工作是学院的中心工作,质量是学院发展的生命线。强化教学管理必须始终围绕教学这一中心,围绕服务育人这个大局。演艺学院根据社会对音乐人才的需求、人才成长的自身规律及音乐艺术教育的特殊要求,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加强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把握时代脉搏,努力提高学院的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潮流之风愈演愈烈。

制度是一个团队发展的规范和标准,制度建设是制度制约、执行制度并在实践中检验和完善制度的动态过程,它直接关系一个团队是否能够健康持续发展。按照武汉音乐学院关于教学体制改革、创新等工作的要求,演艺学院着力抓好制度建设,努力提升演艺学院教学保障水平。演艺学院以精益化、规范化管理为重点,着力抓好教学岗位设置、教学质量监控、教学经费预算管理以及教学场所及设备管理等工作,着力提升演艺学院基础管理能力和水平。演艺学院把广泛交流调研作为突破口,认真开展教学工作专题研讨和师生分别座谈等活动,深入教职工和学生当中,了解演艺学院的实际情况,倾听教职工和学生的心声,明确演艺学院的发展方向和改革措施。

图6 演苑学院“演艺风采”音乐会

在教学管理方面,演艺学院组织完成了教学岗位设置的编制工作,理清教学岗位职责,重新聘任外聘教师,明确责任到岗、到人,为教师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提供依据。修订完成了《演艺学院教学质量监控细致》,明晰了监控职责、义务和方式,为教学质量的可控、在控提供制度支撑。完成了经费预算制定工作,并将有关经费进行统筹管理,对创新型、支撑型学科和专业给予经费支持,提高经费使用的有效性和透明度,真正服务于教学。制订了《公用教学场所管理规定》和《教学设备借用规定》等制度,进一步规范了教学辅助设施的管理。

图7 演艺学院萨克斯管学科专场音乐会

在教学组织方面,演艺学院以召开各专业教学研讨会和到其他兄弟院校调研学习交流为基础,经过充分研讨,确定成立了演艺学院教学委员会、考试委员会和艺术团团务会。明确了演艺学院所有教学项目的申报、初审、听课审查的管理流程,为演艺学院课程体系优化工作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基础。加强了对考试缓考、补考工作的管理,制定了《演艺学院专业考试细则》、《演艺学院专业考试缓考条例》以及《演艺学院毕业班工作安排》等制度和流程,对专业教师及学生起到了双向约束的作用,大大减少了非真实情况办理缓考补考的数量。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演艺学院更新了现行国内音乐院校的教学方式与专业、课程设置,提出“二纵二横”课程体系优化思路,在专业课集群建设、专业支持课集群建设、音乐科技类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建设四个环节上进行优化,建立学生视频资料库、设置竞赛性质的舞台表演实践课、成立艺术团以保证教学质量的提升。随着专业水平的不断提升,演艺学子各类奖项的斩获也逐渐增多:2009年,演艺学院学子荣登中国教育电视台春晚舞台;组队参加“2010国际流行音乐高等教育成都论坛”取得3个三等奖、1个优秀奖;第八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流行音乐大赛武汉赛区组合第一名,并将代表武汉赛区参加全国复赛;DL组合参加湖南卫视金牌选秀节目《快乐女声》,进入全国十一强,并签约天娱传媒有限公司;通俗演唱专业华晨宇入围“快乐男声”全国前5强。2009级学生何亚琪获第七届“贝塔斯瑞”全国电吉他大赛第二名,原创作品《躁动的心》获优秀作品奖;2011级学生冯圆圆获“第十届全国声乐比赛”流行项目组铜奖;2012“长江之春”青年音乐家比赛获管弦乐专业组金奖等多个奖项,成绩喜人。

图8 演艺学院"老歌新唱"音乐会

图9 演艺学院原声音乐社"阿卡贝拉"户外音乐会

四、创新模式,培养优秀“演艺”人才

演艺学院的发展离不开“演艺”二字。何为“演艺”,暨戏剧、歌舞等表演艺术或表演的技艺。演艺学院成立以来,由于学生基数大,专业及专业方向复杂,专任教师队伍难以满足教学需要,而演艺学院的办学定位重在“演艺”,必须引进或加快培养覆盖演艺各专业的优秀教师。目前演艺学院师资队伍主要由专任教师、兼任教师、外聘教师三个部分组成。而对兼任教师尤其是外聘教师的有效管理和使用,成为演艺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的一大特色。

随着课程体系建设的不断优化,教学工作对教师队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专业教师的自我提升,演艺学院特别制定了青年教师培养项目。为了更好的实施武汉音乐学院对青年教师的培养计划,演艺学院针对自身的发展模式,更好的将专业与市场接轨,不断深化教师队伍的建设,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做出了一些思考和计划。希望通过一定阶段、形式、周期的培训,最终能更好的促进学科青年教师在师德、业务上得到有效提升。因此,演艺学院对于青年教师的培训计划,不仅包括教师自身业务能力的提升,同时更加注重教学能力的提高。通过对青年教师队伍教育教学水平、学科专业特点等现状进行详细分析,鼓励青年教师各项艺术实践活动与科研创新,并为其搭建良平台。引导教师处理好教学与艺术实践的关系,教师不仅要有一定的专业表演能力,更重要的是将自己的表演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传授给学生。针对演艺学院的办学特色和师资力量,尝试用一些新的表演形式进行多种跨学科合作,加强青年教师的团队意识与合作能力,使教师在培训活动中提高全面素质,特别是教育创新思维能力,学科知识拓展能力,专业技能运用及整合能力和教育科研研究能力。

图10 演艺学院敖坤指挥萨克斯管乐团演出

演艺学院积极组织开展学术活动,邀请国内外专家到校进行学术交流活动,以音乐会、讲座、学术研讨会等形式使青年教师能不断学习和充实自己,通过来访教授指导,进行业务培训,加强信息共享与交流;积极开展学术讨论、专题讲座和集体备课,规定年度的科研任务。演艺青年钢琴教师、英国皇家音乐学院硕士桑梓,青年电子合成器教师姜胜楠,青年声乐教师高琦,青年钢琴教师吴超,青年电子管风琴教师李想都已成功举办了个人音乐会,反响热烈。器乐教研室主任萨克斯管教师敖坤曾应邀赴南昌大学、赣南师范学院举办音乐会和学术交流活动;应邀参加了2011澳大利亚国际单簧管与萨克斯管艺术节并举行了两场音乐会;2012年9月受邀赴南昌大学举行萨克斯管个人独奏音乐会;2013敖坤萨克斯管巡回音乐会穿越南昌、杭州、武汉、意大利。

图11 演艺学院《奇・想组合》

演艺学院注重发挥各教研室的作用,定期在教研组内组织研讨活动,给教师们提供一个学习、交流与展示的平台。经过几年的发展,器乐教研组由单一的钢琴专业发展成为钢琴、手风琴、双排键等键盘大专业,并突出合奏课程建设,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声乐教研室突出实践锻炼,组织多场师生音乐会,促进了学生实践能力和舞台表演能力的提升。萨克斯管教研室组建萨克斯管大乐团,调动和发挥现有师生力量,开展多种艺术实践活动和音乐会,为该专业顺利通过武汉音乐学院审核设立硕士点奠定了基础。

演艺学院领导班子也以身作则,带头开展团队项目建设。利用有助于青年教师发展的资源,为青年教师提供艺术实践的平台,鼓励青年教师不仅要在学科内进行交流学习,同时要增进跨学科交流,拓宽视野,互相促进。发挥专家教授对青年教师艺术实践的具体指导作用,更快的使青年教师在自身的专业能力和教学能力上得到提高。

目前,演艺学院已开展团队创新项目建设,由副院长胡杨牵头,青年电子管风琴教师李想、青年声乐教师高琦以及青年萨克斯教师李为培养对象,同时邀请外聘教授萍为艺术指导,国内著名编曲人姜胜男为编曲,开展的团队创新项目。项目初期以复制、学习成熟模式为主,模仿当代较为流行的玖月奇迹组合,将新颖独特的电子管风琴表演与多风格的跨界演唱完美融合,开创舞台全新表演模式,使电子管风琴风格多变的演奏与几种唱法之间的自由转换配合的相得益彰,用独有的方式重新演绎大量中国经典歌曲,为传统的经典旋律注入新鲜的舞台表演形态和音乐风格,既有民美的歌唱风格,又有反差极大的时尚演绎,更大程度的拓展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能力。在纪念演艺学院成立10周年音乐会上,首次推出了“奇想”组合,现场反响很好,受到全校师生的好评。

演艺学院自成立以来,在舞台表演艺术方面作了一些尝试和探索,但是,与演艺学院培养优秀舞台表演人才的定位相比,舞台表演实践还显得比较不足,还不能够完全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的需要。为了保障演艺学院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大力加强师生两级艺术实践,依据这一思路,演艺学院努力为广大师生创造更多的表演实践机会,提供更加广阔的实践锻炼舞台,提升师生队伍的舞台表演技能和艺术修养。

图12 演艺学院键盘学科教师音乐会《黑白光影》

为了进一步开展艺术实践,扩大对外的学术交流,推动学科建设,演艺学院始终坚持不断加大对外交流互动,成功举办“激情high C之夜――王宏伟独唱音乐会”、“张立萍独唱音乐会”及声乐专业公开课讲学、 “栾峰师生声乐演唱会”等一系列知名音乐家音乐会及公开课,而演艺学院萨克斯四重奏组在长沙田汉大剧院举办了“萨克斯四重奏音乐会”,获得极大成功,经常性高层次的内外交流互动,有力地推动了演艺学院学科建设,提升了社会关注度和影响力,逐步建立演艺学院专业品牌。承办 “全国高校音乐院・系高峰论坛”及“长江钢琴杯”全国高校钢琴展演活动,提高社会影响力。

在学生队伍建设方面,演艺学院注重尖子生的发掘、选拔和培养工作,以良性竞争带动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例如音乐编辑与制作教研室在武汉音乐学院的大力支持下,通过选派青年教师到北京著名的魔笛工作室学习,培训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水平,使音乐编辑与制作专业由以前的依赖作曲系逐步发展为建立自己的师资队伍,开展教学活动。该专业坚持举办原创作品比赛及音乐会,同时每年确定一个创造主题,原创作品全部由演艺学院相关专业师生进行表演实践,排练演奏或演唱。部分优秀学生得以脱颖而出,2006级录音艺术.通俗音乐编创与制作专业方向的刘思远同学,作品多次被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采用,其中《飞吧!神州!》获得了湖北省“五个一工程奖”,其作词作曲的《我向总理提个问》于在CCTV4国际频道‘新闻60分’栏目《我有问题问总理》板块中首播,受到全国观众和网友的一致好评。

图13 演艺学院女声小组唱

通过成立乐团、社团,拓宽学生艺术实践平台,近年来也取得了优秀成绩。创立了武汉音乐学院演艺学院“东方天紫”合唱团、演艺学院“东方之星”艺术团、演艺学院“原声音乐研究社”等等,坚持“将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古典与流行融会贯通”的理念,逐渐形成了演艺学院艺术社团品牌。2009年“东方天紫”合唱团荣获湖北省“金编钟”合唱比赛三等奖及第七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合唱比赛三等奖。

为了更好地优化人才培养质量,演艺学院加强交叉学科的研究和教学合作,积极加强和推动本院各专业与武汉音乐学院其他各教学单位相关学科专业的横向联系与教学合作,同时加大对外交流,创新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合作能力。多次与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合作举办作品音乐会,周耘教授应台南艺术大学邀请赴台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讲学,邀请德国钢琴制造大师施岩出席演艺学院“钢琴调律专业课程建设座谈会”等活动,为改造和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素质结构,为培养复合型音乐艺术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演艺学院加大了对外交流的力度,组织了美国小提琴大师科特.萨斯曼思豪斯交流讲学、中国音乐学院青年钢琴演奏家董璇交流讲学和独奏音乐会、中国提琴制作大师中央音乐学院郑荃交流指导、李秀英大师班、与音乐学系联合邀请美国史蒂芬教授及屠明博士交流讲学、与钢琴系联合邀请盛原教授举办3场讲座与大师班等外部交流。组织全国第三届“长江杯”钢琴比赛湖北赛区的选拔工作。组织演艺学院青年艺术家小组“走基层”赴襄阳演出、与国家检察官学院湖北分院联谊活动等交流共建活动。组织了钢琴调律学科讲座(陈家鑫)、邀请音乐学系蔡际洲教授开设专题讲座、毕业生音乐会、“演艺风采”“老歌新唱”声乐专场音乐会、萨克斯学科专场音乐会等多场院内交流学习实践活动。

图14 演艺学院教师音乐会

在多种形式的交流学习中,演艺学院青年教师艺术小组和学生艺术团将分别在师生两个层面发挥了演艺学院专业和舞台表演丰富的优势,在培养锻炼人才队伍的同时,也能收到了很好的社会反响,也符合武汉音乐学院关于加强艺术实践,增强社会服务功能的要求,更加坚定了演艺学院大力培养师生艺术实践队伍的信心和决心。

结 语

一步步探索至今,演艺学院的办学已经完成由被动转型向主动出击的转变。而面向社会、服务社会、开放办学、与时俱进的办学理念的定型,是这十年实践摸索的最大收获。演艺学院还很年轻,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10年对于这个年轻的学院来讲只是起步阶段,要实现演艺人的梦想,走出一条具有演艺特色的艺术教学之路,还有许多地方需要思考和探索,需要进一步开拓思路、拓宽视野,演艺学院全体教职工将坚定信心、坚持办学理念、坚持不断创新,努力实践建设现代音乐艺术院系,让潮流之风在演艺学院“愈演愈烈”。

The Academy for Performing Arts in 10 Years of Running a

School in Wuhan Conservatory of Music with its Teaching Achievements

HU Yang

Abstract: Academy for Performing Arts of Wuhan Conservatory of Music was founded in June 2003.As the youngest teaching unit, Academic for Performing Arts is a full of vigour entity of teaching-research-performance that combined the traditional music with popular one. After 10 years development, the Academy for Performing Arts gradually formed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of school-running idea: adapting to social, facing to society, opening a new specialties and characteristic ones, satisfy the growing demand for mass music and popular music, and meet the needs of personnel training for the community music and popular music.

上一篇:材料员个人履职总结范文 下一篇:护理个人履职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