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教育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2 16:36:01

跨文化教育论文

跨文化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一、职高英语的跨文化理解

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教育是一个非常丰富的词汇,其至少有文化及教育、跨文化及教育、跨文化交际及教育等含义,跨文化教育应当是三者综合后的统称。具体到职高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教育更多的具有一种职业指向,应当说这个领域还是有些冷门的,只有职业英语教育者才会给予更多的关注。而对此,笔者的理解有三点:其一,英语教学的文化属性。英语是世界上的重要语言,而语言总是指向文化的,英语语言承载的是英语国家的文化,因此在用英语进行表达(也就是课程标准所强调的“语用”)的时候,既是在表达“意思”,也是在表达“意义”——前者是英语教学中所重视的,而后者则相对容易忽视。其二,职高英语教学的跨文化属性。跨文化有一个重要的含义,就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利用语言表达意思、交换意义。我们提出在职高英语教学中,要基于学生的职业素养提升的需要,去教给、赋予学生以英语语言文化,进而让学生在对英语文化的感受中,获得一种职业认知,这样学生的职业技能素养就会超越“技术”层面,指向“素养”层面。其三,职高英语学习中跨文化促进学生成长的意义。职业教育的教师有“双师型”需要,笔者理解当时提出这一口号的背景在于以教师自身的“双师”素养,来引导学生提升自身的专业理解。在当下的职高教学中,学生在多门文化学习与专业学习中有相当多的接触英语的机会。面对这些英语内容是视而不见,还是悉心研究,反映着学生的英语素养,因此在职高英语教学中进行跨文化教育,实际上是在用英语语言的跨文化属性,来促进学生的成长。笔者的教学实践证明,建立这样的理解,是可以让自己在英语教学中很好地实现跨文化教育的。

二、跨文化教育的基本策略

面向职高学生的技能素养提升需要,职高英语教学的跨文化教育的具体策略是怎样的呢?笔者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第一,在英语语言的累积中渗透文化性。职高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在于帮学生积累英语知识,教学经验表明,如果纯粹地帮学生积累英语语言知识,那效果是不彰的,反之如果用文化来滋润学生的英语学习,反而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建构英语知识的大厦。第二,在英语“语用”中实现文化的交际应用。语言就是用来应用的,职中英语教学也需要克服“哑巴英语”的不足,真正让学生在运用中提升英语学科素养。但同样如上所说的那样,如果教师刻意营造所谓的英语运用情境而忽视了文化的交际性,那这种情境实际上是“伪情境”;反之,如果在“语用”中渗入文化因素,就可以让学生在真实或类真实的情境中,感受英语语言的生命力。第三,在专业技能的学习中寻找英语语言存在的意义。职高学生有其特殊的学习需求,无论是对口班的学生,还是技能学习的学生,其最终还是指向具体的专业技能的学习的,因此笔者在教学中更倾向于让学生结合具体的专业学习来建立英语语言的意义,而这也正是跨文化教育的重要内涵。事实证明,当前职高所设置的专业可以开发出许多将英语学习与专业技能结合起来的学习情境,广告设计中英语呈现(如学生感兴趣的可口可乐的商标),机械、汽修专业的英语说明书翻译等。总的来说,跨文化教育要有“跨”的意蕴,要结合职高学生的特点,将知识累积与文化结合起来,将技能与英语文化结合起来,寻找教育契机实现“文化结合”,是英语“跨文化教育”的重要基础。

三、英语老师的跨文化意识

英语跨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前提,那就是英语教师自身的跨文化意识。从笔者的经验来看,这似乎并不容易,尤其是当英语教师囿于教学传统的时候,要在传统教学思路的基础上真正建立起跨文化的意识,是很不容易的。而要让跨文化意识真正植根于教师心中,并能够在职高学生英语学习中发挥方向性的作用,关键在于教师多研究职高学生的英语学习特点,研究他们的兴趣尤其是在专业中或明或暗的兴趣,同时通过自身的广泛英语阅读,以设计出有效的“跨文化教育”的英语学习情境。当成功引导学生入境时,跨文化教育也就发生了!须知,当作为文化学科的英语教师关注到学生的技能素养时,就是英语教学植根学生的专业需要,发挥学科基础性作用,彰显学科价值的时候。

作者:程小凤 单位:江苏省如皋中等专业学校

【参考文献】

[1]杨玉娟.中职英语教学与跨文化意识培养[J].校园英语:教研版,2011(7):90-91.

跨文化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俄语教学 交际用语 文化差异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语言是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的,是社会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依靠语言。俄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当然离不开文化教育。

文化的概念非常广泛,它可以是指一个国家和民族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的总和。由于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不同学科对它的概念和范畴的研究常带有明显的倾向性和侧重性。就俄语教学而言,它涉及到俄国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每个方面都有十分丰富的内容。现代外语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俄语教学中,教师往往比较重视语言的外在形式和语法结构,而忽视了语言的社会环境,特别是交际语言的文化差异,忽略了对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交际文化是指两个文化背景不同的人进行交际时,那些影响信息准确传达 (即引起偏误或误解)的语言和非语言因素。它包括问候、致谢、称呼等习语和委婉语、禁忌语等。随着各国交流的广泛深入,世界变成了“地球村”,跨文化交际成为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因此交际用语文化教育成为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俄语教学中应贯穿交际文化教育。总而言之,语言中时时处处渗透着文化的痕迹,在语言教学中加入文化导入和文化讲解,有助于语言的深入理解,有助于实现跨文化沟通与交流。

一、俄语教学中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1.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现代化的进程加速了精神和物质产品的流通,将各个民族纳入到一个共同的"地球村"中, 跨文化交际成为每个民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然而,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交际障碍已经成为整个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一个企业若想让自己的产品畅销国际市场,不仅需要高超的经济和技术手段,而且需要深入了解对象国的文化,使该产品在包装设计和实用性方面符合对象国民众的心理需求。如,在中国,“龙(dragon)”是我们的精神图腾,常象征皇权、神力与威严,由此,由这些词构成了很多文化内涵丰富的词汇,如“龙凤呈祥”、“龙马精神”、“龙腾虎跃”、“望子成龙”等等。而俄语文化中的дракон却被认为是生有双翅,张牙舞爪,凶残肆虐的可怕的怪物。 如果企业对此不了解,将印有"龙"图案的产品推向俄罗斯市场,试想这种产品能否刺激俄罗斯人的购买欲?能否给企业创造高效益?

2.文化教育是实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关键。发展交际能力是俄语教学的最终目的。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的基础,然而具备了语言能力并不意味着具备了交际能力。越来越多的人已达成共识,即交际能力应包括五个方面:四种技能(听说读写)加上社会能力(即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合适交际的能力)。但俄语教学中,教师往往比较重视语言的外在形式和语法结构,即培养学生造出合乎语法规则的句子,而忽视了语言的社会环境,特别是语言的文化差异,致使学生难以知道什么场合该说什么话。因此,语言的文化差异在俄语教学中的作用作为一个重要问题被提了出来。

二、中俄交际用语文化差异

在俄语教学实践中,交际用语文化差异对学生带来的干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称呼语。俄罗斯和中国受不同文化的影响,在社会称呼上存在差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职衔称呼。汉语中职衔称呼被广泛用于称呼语,反映了等级、官本位思想;而俄罗斯人的价值观念既不像中国人那样过度谦让,也不像西方人那样崇尚个人主义,因此,俄语中的称呼语体现了“平等”这一原则。俄罗斯人在与身份或地位较高的人交谈时,也用官衔、职衔来称呼,但前面通常要加上товарищ,既表现了对对方的尊重,也表现了自己与对方是平等的。

(2)职业称呼。在中国,人们最普遍的一种称呼方式是姓+职业,如:王老师、李医生、刘律师等,汉语中职业称呼的使用程度远远高于俄语。而俄语中常用职业称呼不多,最常用的礼貌形式是товарищ+职业,如Товарищ преподаватель!Товарищ водитель!这是由于俄汉两民族的姓名结构不同,风俗习惯不同而造成的差异。

(3)礼俗性亲属称呼。中国人十分强调人与人之间感情的融洽、和谐,因而往往把家庭本位向外推延,扩大到家以外的社会关系中去,于是汉文化中出现了亲属语的泛化现象。人们为了表示礼貌和亲切,常常用亲属称谓来称呼没有亲属关系的对方。俄语中类似的用法也有,但远不如汉语广泛,且多用于农村居民之间。比如,一个年轻人称呼一位陌生的年长的俄罗斯老人为дедушка,一定会让俄罗斯人感到奇怪。因为这位年轻人使用礼俗性亲属称呼来称呼上年纪的俄罗斯人,很符合中国的称呼文化,并包含尊敬之意,但俄语中却不这样用,特别是对一个陌生人。

2. 称赞用语。由于不同文化因素的影响,在如何对待别人称赞方面,俄罗斯人和中国人具有不同的心态及不同的称赞语应答模式。本文对俄汉语中称赞语的运用加以分析,探讨俄语教学中如何使学生顺利、自如地达到用称赞语进行交际的目的。

(1)相似表达的语用差别。由于俄罗斯和中国有着不同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有很大的差别,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不尽相同,表达也不一致。中国人的语言较含蓄委婉,而俄罗斯人的表达则较热情直率。在使用称赞语时可考虑俄语特点及其习惯用语,及时、准确、恰当地表达出对对方的善意和友谊,以增进双方的交流。

(2)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念导致不同的称赞语。在俄罗斯文化中、收入、年龄、容貌和外表的改变等是需要避讳的话题,如对此类话题进行称赞会使谈话陷入尴尬境地,影响双方的进一步交流。比如,经常当众夸奖自己的孩子、丈夫或妻子,而中国人通常不会这样做。在中国文化中,“胖”与“福”的概念经常并存,人们常用“发福”这个词语来恭维对方长胖,而发胖常被俄罗斯人看成是体质下降的一种迹象。

(3)称赞语应答模式。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明显特点是强调人际关系的和谐,所以,在遇到别人的称赞时,中国人往往表现出谦虚的心态,几乎每个人都会极力否认别人的赞扬。例如,甲:你的字写得真好。乙:不行,不行,哪里比得上你。

3.隐私。中国人初次见面问及年龄、婚姻、收入表示对别人的关心,而俄罗斯人对此比较反感,认为这些都涉及隐私。如这样的对话:“Сколько вам лет ,Анна?”“Это секретарь.”为什么Анна不肯说出自己的年龄呢?因为俄语国家人都希望自己在对方眼中显得精力充沛,青春永驻,对自己实际年龄秘而不宣,妇女更是如此。再如中国人表示关心的“你去哪儿?”(Куда ты идёшь?)和“你在干什么?”(Что ты делаешь?)在俄语中就成为刺探别人隐私的审问和监视别人的话语而不受欢迎。

4.寒喧用语。中国人日常打招呼习惯于问:“你吃饭了吗?”,如果你跟俄罗斯人这样说,他们认为你是想请他们吃饭。俄罗斯人打招呼通常以天气、健康状况、交通、体育以及兴趣爱好为话题。

5.道歉用语。(1)亲密度影响道歉用语。中国人对陌生人比较会使用单一的道歉策略;对亲密的人则会使用非正式甚至随便的道歉策语;对朋友,则偏向使用正式而多种策略混合的道歉方式。相比较而言,俄罗斯人对朋友道歉没有那么客气,对亲密的人又没有那么随便。(2)自我意识的不同造成道歉语不同。中国人的自我倾向于集体自我,而俄罗斯人的自我则倾向于个体的自我。集体的自我强调团结、和谐,而个体的自我重视独立、竞争。中国人直接道歉是为了双方,尤其是对方的面子,而俄罗斯人道歉更多是为了维护个人或自己的脸面。此外,集体主义取向的中国人不像俄罗斯人那样对个人的区域、时间与其他隐私特别重视,例如,俄罗斯人在打喷嚏之后都会说一句“请原谅(Извините.)”,而中国人却从不介意,也不会因此而向谁道歉。

三、如何进行交际用语文化教育

文化教育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该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培养文化意识,使他们能主动地、自觉地吸收并融入新的文化环境中。

1.实践法。加强中俄文化差异的比较,将中俄文化在称呼、招呼语、感谢、谦虚、赞扬、表示关心 、谈话题材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自觉地渗透到俄语教学中。交际文化的传授应该从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入手,教师主要向学生讲述俄汉常用语在语言形式和风俗礼仪方面的差异。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改编对话进行表演,使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语言和文化,同时注意其中有意义的文化细节,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和意识。

2.图片展示法。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手段,吸收和体验异国文化。可以收集一些俄语国家的物品和图片,让学生了解俄国艺术、历史和风土人情;运用俄语电影、电视、幻灯、录像等资料给学生直观的感受,使学生对俄语的实际使用耳濡目染。

3.对比法。教学中通过对比两种文化的差异来导入文化。如对比俄罗斯人和中国人对恭维和谦虚的不同反应,对比两个民族对家族关系称谓的区别;送礼、宴请、招待的方法和方式。让学生既了解了俄罗斯人的风俗习惯,又知道了本民族的习俗

总之,在俄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教学,而必须加强语言的文化导入,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及对语言的影响。教师在搞好语言基础教学的同时,应渗透交际语言文化教育,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及语言文化意识,并最终通过文化教育提高学生的俄语语言应用能力和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汪成慧:《俄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年9月。

[2]《关于外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思考》,教育论文2005.12.7(作者不详)。

跨文化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多元文化;民族预科;英语习得

中图分类号:G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91(2015)06-0074-04

少数民族预科学生文化背景的多元化是开展第二语言教学研究的活样本,探讨其多元文化背景与英语习得的关系,分析其有利因素和不利影响,对提高教学质量会有所帮助。近几年来,国内外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研究呈方兴未艾之势,出版的专著和发表的论文比较多。这些文章一般是从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测评体系、社会特定的英语需求等方面对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改革设想和建议,试图解决英语教学中听说明显不足、运用与交际能力较差等突出问题。对于英语教与学过程中实际存在并产生重要影响的文化背景问题,近年有了一些研究探索,但理论阐释的多,实际应用的少。而对于少数民族预科这个过渡阶段多元文化背景对英语教学的影响和作用,研究的还比较少。有鉴于此,本论文拟从少数民族预科学生英语水平入手,在分析不同民族学生文化背景差异的基础上,对多元文化背景下英语教学的效果进行探索,以期在教师怎样教和学生怎样学的问题上提出具有一定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的解决方案。少数民族预科学生文化背景的多元化对于他们习得第二语言(英语)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分析研究民族预科学生英语习得的相关问题,不仅有助于帮助他们充分认识自身所具备的语言文化背景条件,充分发挥其“多语言经历”的比较语言优势,提高英语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而且还能够增强民族学生学习和积极运用英语的信心,不断激发其语言学习潜力,有意识地克服母语等不利因素的干扰,更有效地掌握英语习得的方法。

一、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预科生英语习得的有利因素

文化背景一般是指人们日常生活的具有文化意涵的环境,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文化决定人的存在。文化背景包括人类自我表达的方式以及情感流露的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解决问题的方式等。不同的民族在历史形成过程中形成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并由此形成各具特色的语言文化和思维模式。我们开展外语教学,其根本任务和主要目标,就是使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能够有效地进行语言交流、思想交汇和文化交际。在少数民族预科阶段,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学生同集一堂,为大学阶段学习的顺利进行作好准备,英语教学是主要内容之一。民族多样性和文化多元化的共生共存在这里显得特别突出。李强《文化多样性与英语教学》指出:“多元文化背景客观上为民族学生在语言学习方面提供了多语言学习和交流的机遇和环境。从语言的社会性来看,多元文化背景的认知与外语教学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是一致的。[1](P.75)”这种一致性可谓是民族预科生英语习得的有利因素,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多语言学习和交流的环境。大部分民族学生具备运用多种语言的能力和适应多种文化环境的能力。来自边疆民族地区和边远山区的民族学生一般都有过学习一两门语言(母浯、汉语)的亲身感受和经历,基本上都在一两种社会文化交织的环境中生活过,具备了多语言应用的能力。他们既熟悉本民族语言文化,又有汉语言文化的基础,这有助于在语音、句法、语义篇章等方面进行多语言横向和纵向比较,有意识地去理解不同语言的表达习惯和思维方式,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培养主动接受目的语文化的意识,为跨文化交际奠定坚实的文化语言基础,增强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其二,良好的民族心理素质。民族学生从小生活在自然生存条件相对艰苦,经济生产条件相对落后的社会生活环境中,他们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还要参加一定的生产劳动,在生产劳动中逐步培养出勤奋节俭的品质和吃苦耐劳的个性心理,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上进心,学习态度很快就能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从不会到会,从不能到能,在英语的学习中表现出较好的学习韧性和坚强的毅力。此外,民族学生好奇心强,对新生事物容易产生兴趣,善于模仿,反映在英语学习上,他们敢于大胆地抓住机会与“老外”讲练英语,大胆模仿,无所顾忌,以良好的心态去努力克服英语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其三,较好的语言适应能力和自然语言素质。民族学生长期生活在多民族大杂居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各民族之间的交往十分频繁,在交往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使他们对不同的语言有着比较敏感的分辨力和判断力。他们会有意或无意地接受外族语文化的“影响”,同时也会有意或无意地排斥这种影响。特定的地域文化背景使民族学生练就了肺活量大,音域广,声音浑厚洪亮,音带宽,发音吐词清晰有力等良好的自然语言素质。注意发挥这种语言学习适应能力和自然语言素质,是教学实践中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

二、影响民族预科学生英语习得的不利因素

就英语的习得而言,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具有的多语言学习和交流的环境、良好的民族心理素质、较好的语言适应能力和自然语言素质等,为他们学习英语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是必须看到,第二语言的习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影响民族预科学生英语习得的不利因素也是比较突出的。

其一,母语的影响。民族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反映在语音、语法、词序以及篇章语义等方面受到母语不同程度的干扰和影响,成为他们学习英语的困难和障碍,直接影响到英语习得的效果。在语音方面,母语的干扰和影响表现得比较明显。这里仅以语言最基本的单位――语音为例。李强在《文化多样性与英语教学》一书中,对彝语元音做了考察:“彝语的元音在数量上比英语少几乎一半,尤其是双元音(复元音)更少。彝语只有两个双元音,[ia]和[ua]。在教学中发现,彝族学生容易把英语的前元音[]借读成彝语的[e],原因是彝语中的元音音位没有任何一个元音音位的开口口形比[e]大,没有形成发[]的发音习惯;同样彝族学生还容易把英语的中元音[]发成[]而把中元音的[]发成[]的卷舌音;彝族学生把英语的长元音一律按短元音来拼读,因为彝语的元音不分长短。可见,母语对第二语言学习的干扰和影响较大。[1](P.13)”民族学生在学习英语读音而遇到这种情况时,往往容易张冠李戴或从母语中“借用”、“套用”相似或相近的音位,将母语的音位特点和发音方式移入英语的语音方式中来,导致“奇音怪调”的英语语音“风格”。

其二,方言的影响。英语是语调语言,语调的变化并不会影响到拼写变化,但音节轻重却会影响到词语拼写结构,词语的拼写变化,那么词义也就会变化。曹红梅的《英语“东北腔”初探》一文在分析“英语元音的误读”时指出:“在东北方言音系中[]和[e]是不存在的。遇到这两个元音时,以东北方言为母语的人通常会在自己母语音系中寻找与之相近的音来替代。[2](P.163)”元音如此,辅音大抵也是这样;“东北腔”是这样,其他民族的“特色腔调”可想而知。由于方言和本族语声调的明显作用和影响,使他们容易将母语的发音习惯和方言的发音习惯掺进英语的发音过程,造成英语的语调方面带有浓厚的方言口音,有的发音习惯还非常顽固,不易纠正,所以常常被戏称为“民族英语”。

其三,本位语及媒介语的影响。本位文化意识就是指第二语言学习者在习得第二语言过程中,以本族语(母语)的语言特征为基本标准去衡量理解第二语言的表达习惯和思维方式。刘润清先生在论述大学英语教学时指出:“因为已经有了第一语言用于思维,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很难开始用第二语言进行思维,在使用第二语言时常常带有“转换符号”的痕迹。这些学习者的语言往往既不是第二语言,又不是第一语言,出现一段‘过渡语’(interlanguage)。[3](P.168)”对民族学生来说,介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还存在着一个重要的媒介语言――汉语。相对汉族学生来讲,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英语时,不易适应直接从汉语到英语的思维习惯,而是必须经过“迂回”的路径,即从英语到汉语再到母语;又从母语到汉语最后到英语的思维理解模式。本位文化意识会潜移默化地扩大本族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之间的语言距离和社会距离。由于这两种“距离”的存在,客观上造成民族学生对英语的语言表达习惯和思维方式的陌生,增加了英语习得的困难。

三、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预科英语教学

随着各民族“文化自觉”的兴起,多元文化教育逐渐成为世界民族教育发展的潮流,强调文化的异质性和多样性正成为一种趋势。其要点在于力图克服人类面临的文化狭隘、民族狭隘、区域与制度狭隘等困境,它包含了这样一个理念:所有的学生应该有一个平等的学习机会,而无论他们的性别、社会阶级、民族或文化特征。同样,少数民族预科的英语教学也必须顺应时代潮流,确立平等观念,在不断改进课程和教材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其一,切合实际的目标期望。期望体现出关怀、尊重和平等。教师根据学生的民族、性别、社会经济地位、语言、服饰、身体状况等特征,对其学业成就总会有不同的期望。但这种期望不是根据学生的成就潜力本身而异,往往带有主观性。学生则从教师的期待中得到强化,这是一种自我实现预言效应,即原本不正确的期望导致了使该期望成为现实的行为。如果教师要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他们对学生成功的期望必须是积极和平等的,也必须是切合实际的,过高或过低的目标期望,都会对教与学产生负面影响。

其二,加强多元文化的学习。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教育要反映社会多元化和文化多样性的现实,既要保障平等的教育机会,又要尊重民族文化归属性和文化特点。沈银珍《多元文化与当代英语教学》指出:“多元文化教育是基于文化平等与社会民主的文化多元主义理念的,其价值表现为:对世界团体的责任,接受和欣赏文化差异,爱护地球,尊重人的尊严和人的权利。[4](P.10)”接受和欣赏文化差异,尊重人的尊严和人的权利,这是民族预科英语教学应有的思想境界和文化高度。因为教师与学生文化背景的差异,往往造成师生障碍以及人际关系误解。美国文化心理学专家马尔塞拉在《跨文化心理学》一书中指出:“涉及语言问题的另一种解释是社会语言学方面的。即使教师和学生用的是同一种语言代码,但他们在使用代码的方式上(如言语的特殊社会环境以及与此相伴随的行动)却可能大不相同,从而也严重地妨碍了交流。[5](P.292)”同时还要看到,少数民族学生的成绩状况,反映社会文化体系对少数民族文化意义、学习机会与认知发展之接纳、尊重或漠视、拒斥的态度。师生沟通方式的差异也易导致误解和冲突,引来教师的负面评价,抑制学生的学习动机。

其三,跨文化适应能力的培养。在这方面,最重要的就是要求教师具有多元文化的运作能力,应摒弃狭隘的文化本位主义,树立一种多元文化的视野。P・K・博克深刻指出:“言辞行为中的许多规律性只有走到本身语言系统之外才能去审视社会背景,并且它对语言所造成的影响才能得以理解。[6](P.56)”这里所谓“走到本身语言系统之外”,“审视社会背景”等等,强调的其实就是文化背景,只有关注不同的文化背景,才能认识和把握“言辞行为中的许多规律性”,这对于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预科英语的教与学应当是有启发意义的。教师对各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和语言有所了解,认识到文化之间的差异,当遇到与自己文化背景不同的学生集团与社区文化时,如何理解这种不同的文化,能否将自己的文化对象化,这是一种处理文化差异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多元文化社会中的教师所必需的。“我们对其他文化了解得越多,对文化过程的理解就越深刻,就更能找到更多的美好的、有意义的、有效益的东西。[6](P.348)”教师只有具有一种对他文化的理解和认识能力,能够倾听一切文化群体的需要,才可能在教育中不忽视或埋没任何一个人,为各民族学生提供平等学习的环境。

四、结语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多民族多元文化的特殊背景, 决定了预科学生在英语习得的过程中必然会遭遇更为复杂的局面,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不利因素的影响较为突出。但是应当看到,民族预科生在开始学习英语时,业已具备母语和汉语的真实体验,有的学生还曾有过初级教育时期的“双语”学习经历。因此,他们既熟悉本族语文化,又有汉语文化的基础。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多元文化背景基础有助于民族学生在语音、句法、语义篇章等方面进行多语言横向和纵向比较,通过对诸语言的学习比较,有意识地去理解不同语言的表达习惯和思维方式,这不仅能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而且还能培养主动接受目的语文化的意识,为跨文化交际奠定坚实的文化语言基础。语言文化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是通向语言学习成功的动力之源,一旦有了文化意识,就会增强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而兴趣和信心,正是第二语言习得的关键,这一点对民族预科学生而言更为重要。

参考文献:

[1]李强.文化多样性与英语教学[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2]宋太成.民族预科教育论丛(第二辑)[C].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

[3]刘润清.刘润清论大学英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4]沈银珍.多元文化与当代英语教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5]马尔塞拉.跨文化心理学[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

跨文化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文化语境;日语词汇;跨文化交流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1-0075-02

恩格斯曾说“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①词汇是语言学习的基础,是构成语言系统的支柱,是语言系统中的核心知识领域,因此,词汇教学研究是外语教学研究中的一个关键领域。而传统的日语词汇教学侧重强调字面意思的解释,忽视词汇的文化内涵,致使学习者难以扎实掌握词汇,同时也存在基本词汇掌握扎实,实际交流时却出现表达差异的情况。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将文化渗透到语言教学中。随着语言研究的不断深入,关于语言与文化研究及教学的专著与论文日益增多,提倡外语教学中加强文化渗透的研究也不在少数。而其中将文化与词汇联系在一起加以探讨的研究较少,因此笔者尝试从文化语境视角出发,在参考相关先行研究的基础上探讨文化语境与日语词汇的关联,希望能为日语词汇教学提供些许参考。

一、关于语境和文化语境

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首先提出语境这一概念。他认为语言是人们行为的方式,语言与环境紧密结合在一起,语言不独立于语境而存在。语境与语言有密切关系,语境对理解语言提供一定的背景知识,起一定的解释性作用,同时也有一定的制约性。之后英国著名研究语言学家弗斯对语境研究又进一步深入,将语境概念引入语言学,提出语境理论。韩礼德完善了马林诺夫斯基和弗斯关于语境的思想,从语言的功能出发,提出系统功能语境理论。他将语境分为文化语境,情景语境和上下文语境。中国语言学家胡壮麟将语境分为语言语境,亦称为上下文语境(指语篇自身的结构及逻辑连贯);情景语境(指的是语篇所涉及的具体场景,事件及参与者);文化语境(语篇所涉及的文化、社会背景等)。申小龙指出,语境包括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语言因素指的是言语交际的上下文。非语言因素包括说话的背景和情景。背景指的是百科知识(常识)、特定文化的社会规范以及交谈双方之间的关系等;情景包括交谈的主题,交际的程度、时间、地点。②可见,研究者从不同领域和学科视角对语境做了界定,虽然目前尚没有一致的界定,但大都包含语言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三个层次。

胡壮麟先生指出文化语境是语篇所涉及的文化,社会背景。众所周知文化的涵盖范围极广,既有衣食住行,又包含在特定环境中所形成的处事哲学、价值取向、道德观念、、思维方式和语言形式等等。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文化起着重要作用。在特定语境和情境中使用的语言也会受到其社会文化的影响,深深地烙上文化印迹。因此语言的学习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在文化语境视角下组织语言教学也是尤为必要的。

二、文化语境视角下探讨日语词汇的必要性

早有研究者指出“各种民族文化对本民族语言的文字,语法,语音,词语都有深广的影响,其中尤其是词语,是语言诸要素中最为敏感,内涵最为丰富的部分,也就是最能反映民族文化特点的部分。”③而词汇以外的其他诸语言要素对文化的体现较少。邵敬敏早在1992年便指出“文化对语言的影响是不均等的。好比阳光照射,阳的一面照得到,阴的一面则未必。反映在语汇(甚至包括文字)上最浓烈、明显、突出、集中,而在语音、语法上比较清淡……”④日本学者角田太作则明确地说:“一般的に言って、音声、音が文化を反映しているとする根はoい。”⑤可见词汇最能表现文化的差异及特点,不同民族的文化通过不同的语言加以表达。例如日语中关于鱼的词汇特别丰富,这反映了岛国日本鱼文化特别丰富多彩。汉语中有关亲属称谓的词汇较其他语言丰富,在中国文化中几乎每一种身份的亲戚都有特定的称呼,如女性长辈就有“姨妈,姑妈,婶婶,伯母,舅妈”等称呼,而日语中只有“おばさん”,英语只有“anti”,这充分现了汉语深受中华传统文化心理影响,较为重视家庭观念。因此日语词汇教学实践中应有意识地加强日本文化知识的传授,特别是词汇所蕴含的文化背景的讲解,使学习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词汇,顺利进行跨文化交际。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词汇之间也很难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如日语中的“女流作家”,表示对成功女作家的褒奖和称赞,而在汉语中“女流”包含贬义,是对女性的轻视,不尊重。这起源于中国长期的男尊女卑的传统思想。“あなた”一词虽然大致相当于汉语的第二人称“你”,但具体使用范围却跟汉语相差甚大。日语中あなた一般用于关系比较亲密的人之间,不用于长辈,尊长等身份地位较高的人。同时该词还可用于处于恋爱中的少男少女之间,婚后的日本妇女称呼自己的丈夫等。所以,因此在语言教学中必须在特定文化背景下理解词汇内涵,否则会给学生造成学习和理解上的障碍。

目前日语词汇的教学现状也要求词汇教学中需要导入文化因素。以笔者所在学校――济宁学院为例,我校开设的日语课程分别为面向英语专业学生的第二外语课程和面向计算机科学系对日软件外包方向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两个专业的日语词汇教学均存在较多问题。教师迫于课时少,教学任务重的压力,词汇教学中局限在音、形、义的讲解上,较少讲授和语言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学生将主要精力用于专业课学习上,对于日语词汇重视程度不够,倾向于死记硬背。同时学校整体学习日语的氛围不够浓厚,缺少诸如日语角,日本文化讲座,日语广播等资源。由于以上一系列不利因素,学习者普遍反映日语词汇难记,随记随忘,掌握不牢固;或者在运用已掌握词汇时,因使用场景不对导致语意和表达的差异。

正如胡文仲指出的“只学习语言材料,不了解文化背景,犹如只抓住了外壳而不领悟其精神。”⑥日语词汇不仅仅是音、形、义的简单匹配,它是承载文化信息的元件,不同的文化风貌会反映在不同民族的语言中,所以日语词汇教学不仅仅是一种语言教育,也是文化教育,更是语言教育和文化教育的统一。

三、文化语境下的日语词汇教学方法

基于文化语境与词汇的紧密联系以及日语词汇的教学现状,日常词汇教学中教师应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文化意识培养与文化知识的导入。日语词汇教学应在讲解过程中渗透日本文化知识,要求学习者能够理解词汇中蕴含着的文化内涵,从而能够在异文化交流中减少摩擦,更好地实现跨文化交际。

1.中日文化对比法。中日两国自古以来文化交流久远,两国文化既有相似性也存在差异。利用对比法讲授日语词汇大致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中日词形相同,词义相同的词汇。如山、水、川、人、学校、nL、部L、一、二、三、豚、猫、犬、心理、感、高い、Sしい等,此类词汇在日语中所占数量较多,多用汉字书写,主要是一些人名、地名、方位、物体名词,心理感觉等词汇。学习此部分词汇可以借助汉语优势能够更好更快地学习。二是词形相同,词义部分不同或完全不同的词汇。该部分词汇词义存在扩大或缩小甚至感彩不一致的情况。“爱人”在汉语中是已结婚的夫妻互相称呼对方的说法,而在日语中“廴恕敝盖槿恕⒘等嘶颉扒楦荆情夫”,如果在日本朋友面前介绍自己的妻子或丈夫使用“廴恕本突岵生误会。通过对比分析的教学方式能够有利于学习者掌握词汇的含义,也能够避免学习者在使用词汇时出现混淆。

2.情境交际教学法。通过设计营造特定情境、人物、事件帮助学生进入相关角色,重现现实情景进行交流。日语教材大多编排使用场景对话,教师可将词汇的文化切入点在情境引入并让学习者运用到模拟场景中反复练习。如设计打电话场景,要找的人不在时接线员可以说“~~は今席を外しております”通过场景演练学习者可以熟练掌握“外す”的用法。通过此方法还可以发现学习者在实际生活中会出现的偏误。如いい、けっこう既可表示接受,赞同等肯定意义,又可表示拒绝,反对的含义。通过不同情境的对话可以让学习者体会到这两个词汇在不同情境下的具体含义,从而能够根据不同语境灵活准确地选择恰当词汇。

3.直观感知文化法。对于特定文化词汇,教师可以通过图片、幻灯或者视频进行直观展示。比如在学习“すし”时,运用图片展示“すし”的制作原料、类型,也可播放视频让学习者了解“すし”的制作过程,甚至可以让学习者参与到“すし”的制作过程中。通过一系列展示学习者能够直观感知“すし”,深化对“すし”的理解,提高对日本文化的兴趣。通过直观感知文化的方法有助于培养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从而找到提高日语教学效果的新方法。

由于词汇本身承载着丰富多彩的文化,所以词汇既是语言要素更是文化的要素。教师在了解中日两国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在词汇讲解中比较分析两国文化差异;创设情境对话,让学习者在实际场景中体会词汇的文化含义;通过直观感知文化的方法将文化因素导入词汇教学。教师只有立足于文化语境视角,切实将文化和词汇有机结合才能提高日语词汇的教学质量,增强学习者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注释:

①符小军.日语词汇教学[J].科学教育论坛,2005,(22).

②鲁畅.语境视域下的日语词汇教学策略[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8(3).

③④⑤转引自李庆祥日语词汇与文化――日本人的「(sみ)志向与「野菜のミニ化[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7,128(1).

⑥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参考文献:

[1]徐灿.论中日文化差异与日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0(6).

跨文化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 互联网 城镇中小学

一、目前音乐教育面临的挑战

本研究课题的开展是基于两个前提:第一,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网络成为影响人们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彻底颠覆了人们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方式。所以,网络不久也将会改变我们国家的音乐教育。第二,为了适应21世纪国际竞争和本国经济及社会发展要求,各国在音乐教育改革中越来越注重多元文化与本土文化的结合,美国《音乐教育国家标准》所规定的九项音乐学习领域别包括了“理解世界各类音乐”。

但是,目前,我国城镇中小学音乐课堂的教育水平却严重落后,很难适应全球化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缺乏专业的师资。大部分城镇中小学的音乐教师是学校中爱好音乐的老师,或者其他科目的教师兼任的,这些教师没有经过专业音乐院校的系统学习,不懂得怎样去进行音乐教学,更不知道用音乐去陶冶情操,开发智力,开阔眼界。

第二,教学方法比较落后。在唱歌方面主要还是采取老师唱一句学生跟一句的教唱方法,欣赏课主要是用录音机放几首歌曲给学生听,听完了就结束了,学生除了对明显的旋律有点印象以外,其他的什么都没学到。视唱练耳更是很少专门去训练过。

第三,教学内容比较单一。基本上只是按照书本上的教学内容,凭着教师自己的喜好选择一些所谓好听、好唱的歌曲教学,对于比较陌生的歌曲就放一边。对于国外的经典歌曲也教唱一下,但内容仅仅局限在欧洲范围以内。教材上的视唱练耳、音乐欣赏以及唱游很少去实践。

根据笔者对最新的音乐实验教材的分析发现,最新教材关于多元文化音乐的内容还有所欠缺。一方面,对世界音乐的教育还停留在以欧洲音乐为中心的基础上,只是加入很少量的其他民族音乐;另外一方面,我国的民族音乐在总曲目中似乎也只是作为一种点缀,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具体如下表所示:

由于我国城镇农村小学音乐教育水平难以达到《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不能适应本标准提出的“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理念(《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前言基本理念:理解多元文化)。为此,本论文在深刻理解多元文化教育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在我国城镇农村小学推进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意义以及依托互联网在城镇中小学推进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方法。

二、对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理解及其走进城镇中小学的意义分析

在音乐教育水平相对落后的城镇中小学开展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既符合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同时利用互联网手段,又暗合音乐教育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观点。当然了,互联网这种手段的使用,一方面弥补了城镇农村小学师资力量的不足,另外一方面,其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教育。具体来说,依托互联网在我国城镇农村小学推进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1.通过对不同音乐文化的学习,让小学生了解一个地区或国家的文化,并从中获得民族自尊,学习尊重与忍让其他民族的音乐文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而音乐又是文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总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作品,感知音乐中的民族风格和情感,了解不同民族的音乐传统,热爱中华民族和世界其他民族的音乐。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听到许多种不同的音乐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里被演唱着、演奏着、欣赏着。要认识这富有表现力的音乐并分享它们,需要我们有对全世界人民的同情心和理解。西方人追求绝对音响,而东方人的追求却恰恰相反;西方主要服务于典礼以及舞会、围绕宗教音乐,而东方音乐主要服务于仪式。换句话说,在东西方音乐文化背景中存在着许多差异,有着不同的历史,并且两种音乐风格以两种分离的形式发展。我们必须要克服西方倾向的价值体系。要想克服这种倾向,我们必须从小就开始培养学生的对音乐的审美观和价值观,所以,在小学加入多元音乐已经迫在眉睫了。

2.通过多元音乐文化的学习,可以打开学生的眼界,开阔他们的视野

目前,我国中小学音乐教材中的曲目大多数都是国内的传统音乐,也有少数的外国歌曲,但基本上都是德、奥、意大利及少数西欧国家的古典音乐,就连西欧的传统音乐就很少,学生接触的音乐范围太狭窄。所以,我们有责任让学生知道生活在这个地球上的除了中国和少数西欧国家的人们以外,还有许许多多东方国家的人们。

3.通过认识多元文化的音乐,培养学生的判断和辨别能力

现在很多人认为西方的古典、浪漫音乐就是好的音乐,即所谓的“高雅音乐”,除此之外的就是不好的音乐,即“通俗”音乐。一切都用西方古典音乐的标准来衡量世界各国的民族音乐。无疑这种观念是陈旧的、片面的。其实,这种观念并不足为奇。这与我国长期以来的国民音乐教育体制和占主导地位的音乐团体对人们的影响有很大关系。要想从根本上改变人们这种对音乐片面的认识,从思想上改变其审美观和价值观,还得要从中小学做起。要让学生尽可能地多地接触除了西方古典音乐以外的世界各国的音乐,让他们自己学会聆听、思考并做出判断,什么音乐是好的音乐;什么音乐是不好的音乐。由此形成自己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4.让小学生通过对不同音乐文化的学习,了解该文化中人们的生活情形

音乐起源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生活。所以,一个国家和地区的音乐一定是与这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在小学的语文课本中也有一些世界各国的经典文章,这些文章基本上都是反映的现实生活,但仅仅从这些表面的文字去理解他们的生活还是不够深入,我认为,如果把这些文字与他们的音乐联系起来,就会理解得更加透彻。例如,美国的孩子是伴着爵士和摇滚长大的;西欧的孩子是伴随着莫扎特和贝多芬长大的,蒙古族的孩子是伴随着悠扬的长调长大的。

5.通过演唱、欣赏、演奏以及对于活动的参与开拓学生对不同音乐文化的美感体验

在教授世界民族音乐时,一方面,可以通过理论的讲解进行传授;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聆听、学生亲自参与实践等方法进行。在学生亲自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学生的身体和心灵都能融入到音乐中去,去感受异国文化所带来的音乐情趣,用心体会世界上每个角落的美丽风景。每个民族都有自己富有民族特色的乐器,而每一种乐器都是这个民族智慧的结晶。例如,组成越南巴厘岛甘美兰音乐的各种打击乐器;印度的西塔尔琴、维拉琴;日本的尺八;新疆的冬不拉;蒙古族的马头琴;等等。这些乐器都具有各种不同的音色,我们要让学生尽可能地多听这些民族的音乐,训练他们的耳朵,培养良好的听辩能力。

三、依托互联网在城镇中小学推进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方法探讨

以笔者工作的重庆开县为例,学校设置了电脑室,小学生在学校可以接触网络。当然,在城镇内也有多家网吧,大部分家庭都有电话线,有计算机的家庭也不在少数。为了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开展多元文化教育,音乐教师需要重点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建立世界音乐曲目资料库。教师要首先通过网络获取世界音乐的资料,形成适合小学不同阶段的曲目体系,针对不同学生提供相对应的网络资料。

2.将网络资源充分结合实际课堂教学。完善小学音乐教师备课素材、音乐教学图片资料、CAI课件、教材歌曲MTV、视频素材、音乐教具、音乐新教材资料库等。

例如,音乐教师在线网就公布了《小学音乐教材歌曲CAI课件》,包含教材歌曲43首,分五大主题制作:看画创作情境、实况演唱赏析、歌谱趣味学习、歌词精辟分析、为你卡拉OK。还有更多的栏目供不同教师参考。

3.作为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搜索整理代表不同民族的音乐网站,以作为教育素材,然后让学生自己上网查阅,了解学习。作为学生,要预习和复习重要考核内容。

4.建议学校设立自己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网站。在网页制作方面,应偏重于有利于激发学生趣味操作的内容,避免死板的文字和音乐,实现网站和学生之间的互动。

四、结语

无论是音乐教学还是其它科目的教学,我国在中小学阶段对于网络的运用总地来说还是比较少的,尤其是让学生自己独自去操作的方式有利有弊。现阶段,我国城镇中小学的硬件设备还不完善。目前,我们只能把网络教学作为日常教学的辅助手段加以运用。笔者在此希望音乐教师们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需要,适当调整教学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从而使网络这一现代化的工具更好地为我们的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张淑珍.音乐新课程标准与学科素质培养[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2.

[2]郭声健.音乐教育论[M].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

[3]中国音乐杂志社.文系琴韵――第三、四届全国音乐教育获奖论文精选编.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

[4]管建华.世纪之交――中国音乐教育与世界音乐教育.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魏煌.论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文化思考[J].音乐研究,2002,(1).

[6]管建华.音乐的跨文化研究与多元文化音乐教育[J].中国音乐,2003,(1).

[7]张谦.从“一元论”到“多元论”――对我国中小学音乐教材发展的回顾反思与展望[J].中国音乐教育,2004,(8).

[8]王志毅.论音乐教育的“多元化”问题[J].中国音乐教育,2004,(12).

跨文化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学校针对生源的多元化特色,为实现海内外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在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上采取了一些灵活的措施,既非完全照搬西方的教育管理模式,也不全盘采用国内高校的单一化人才培养模式,而是根据自身的特殊情况,立足中国国情,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外招生教学与实践教育模式。

建构以“通识教育”为核心的新课程教育模式

美国的通识教育一般被定义为主修和辅修专业教育之外服务于学生的智能、情感和社会化等发展的教育,传统的通识教育主要包括人文、社会科学、数学和自然科学教育等。著名文化学、教育学专家詹姆斯・A・班斯教授认为,多元文化课程的注意点应集中到学校的潜在课程和多元的价值准则方面。暨南大学的课程既包括显性课程也包括隐性课程。

在显性课程或通识教育课程方面,学校在外招生课程设置和改革方面注意加强外招生的英语、计算机语言和汉语的培训,特别是国际学院以全英文开设8个本科专业,覆盖经管医、药等领域;给予外招生更大的选课自由度,减少外招生公共基础课的修读学分等;在人文社科公共基础课里,国际学院为外招生开设全英文授课的“中国传统文化”“人生修养与法律基础”“当代中国概论”“近代中国”“中国政府与政治”,形成了独特的外招生思想道德课程体系;对于华人华侨学生,学校专门开设了“初级汉语”“中级汉语”和“高级汉语”课程,提高他们的中华文化素养,保持他们的中华民族特性,维系和加深他们与祖国血脉联系。

在隐性课程方面,在不改变现有课程结构的前提下,介绍不同族群文化的节日和庆典,如非裔历史月、阿拉伯文化周、印度文化庆典等,在特定日期,举办国际文化聚暨南,邀请各国学生和朋友来参加;为了解决外在适应性和内在整合性问题,实行内外招学生共同管理,包括安排留学生和中国学生共同生活住宿,设置相关的中国文化和历史课程,组织中外学生运动会和粤港澳谊活动;学校定期组织外招生参观旅游中国各地的人文历史景点,如文化之旅、寻根之旅,加深华人华侨、港澳台生对中国社会和文化的了解认识,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接受中国文化、热爱中国文化,减少师生双方的文化隔阂与误解;学校领导实行班级负责制,定期召开师生见面座谈会,及时了解学生的意见和困难。同时学校设立华裔和留学生与中国学生相互交流的常设机制,使他们和中国学生可以经常进行交流。

建设一对一“承办责任制”的导师制模式

针对外招生的个性特点,学校引进和实施导师制,从新生入学就实施一对一“承包责任制”,有利于因材施教、精耕细作,有助于探测、发掘和发挥学生的潜力,关心、引导和鼓励学生的学业,从而促使学生独立钻研、开拓创新。

同时,为提升外招生教学与教育管理水平,教师需要具备一些新的素质,如具备多元文化观念,具有多元民族、族群的态度和价值,对学生的不同文化及历史有充分的了解,能以互动开放的方式与学生沟通,并从多元文化的观点来看待和处理一些问题。同时,教师要能代表社会的文化多元性,把年龄、国别、性别、宗教、阶级、民族、种族、语言或其他因素整合成的文化主动地融入教学策略、课程、方法、考试和组织模式、管理中,并强调和增强社会中的共同核心价值。学校国际学院教师都具有国外留学或访学背景,接触过不同文化,经历了文化冲突和多元文化并存,了解作为一个局外人面临的困难,所以能切身体会异域文化特质并真正贴近两者交互作用的实际,从而能解决外招生在国内学习和生活的文化适应性问题。学校也通过国家FULLBRIGHT项目接收世界各地的专家和学者到学校和学院进行讲座和短期教学,及时接收国际最新的专业信息和资讯。此外,学校全英教师俱乐部也定期举办交流学习活动,对教师进行的跨文化师资培训,邀请各类使馆和文化中心开设讲座和课程,帮助教师认识到教育实践的多元文化的社会背景,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以及相应的教学制度,采用多元文化教育管理的原理以及相应的教学管理组织方式,促进教育的深入实施。

设计“项目教学”模式

项目管理是工商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和管理方法,在大学教学管理改革中,英国许多大学纷纷采用项目教学与管理的方式来推动大学教学。

外招生教学和实践教育与其说是一种教学手段,不如说是一种教育学习态度或教育学习理念。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教学和实践教育学习模式和方法,都强调培养学生在不同文化之间进行选择,形成批判性分析能力,但并不否认基础知识等掌握的重要性。因此,在设计“项目教学”模式时,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着眼于全人发展的需要,以小组的形式自主选择某个感兴趣的项目,从不同角度来理解具有实际意义的应用型或研究型题目,经过数学建模、计算、分析、报告等方式完成研究任务,帮助学生缜密思考和发挥技能,并运用事实材料来建立、辩护并支持其观点,从而体验和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过程和基本思想。

学生处设立约30个学生学习和发展项目(课题)供学生选择,要求学生在指定时间(约6个月~1年)内完成项目,并提交报告或,最后再进行评比表彰;团委以“挑战杯”和“三下乡”为载体,大力推广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项目实施,并给予大力支持,推动学生亲身体验科学研究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职业志趣;国际学院SIFE团队一直通过项目模式(EOP)推动学生以分组形式开展不同的学习和志愿服务。

建立“自主管理”模式

近年来,自主性学习和主体性学习理念被许多教育家所提倡,教是为了不教,也是教育界普遍倡导的一种教育思维方式。斯宾塞在《教育论》中指出:“管理的目的是养成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让别人来管理的人。”

世界上许多国家特别是西方国家,在价值取向上以自律为特点,外招生在国内现实生活所推崇的是绝对的理智,高度的有序,而文化生活则沉浸于各种情感和意趣的自然宣泄。高校应充分发挥这种自律在学习和生活的调适和消解功能,采用相对自由灵活的教育管理模式,即容许文化生活按其自律原则发展。

学校对此专门成立外招生事务部和外国学生事务部,在外招生中选出的领头人担任部门负责人,负责管理和服务日常学习、生活;根据生源人数的不同,分别成立各国各区分会,如澳分、港分、台分、马来西亚分会、缅甸分会、印尼分会、非洲分会等,积极发挥这些分会组织的主人翁作用,强化他们对本国、本校的归属感,组织并安排他们在重大节日和晚会进行各国特色表演。

构建国际化多元互动交流学习模式

当下的多元文化教育不仅承认各种文化的存在价值及其相互间的平等、独立关系,更强调世界文化格局下不同文化间的交流、沟通与理解,旨在建立一种共生共荣的世界文化格局。

跨文化教育论文范文第7篇

一、两岸(粤台)高等教育论坛缘起和第十届论坛概况

21世纪初,大陆及其广东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台湾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虽然两岸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不同,但互补性强。为此, 2005年,时任广东省教育厅厅长、后曾任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郑德涛和时任副厅长、现任厅长罗伟其与东莞台商子弟学校暨东莞台商育苗教育基金会董事长叶宏灯共同倡议,以举办高教论坛来搭建合作平台。论坛由广东省教育厅委托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与台湾高等教育学会、东莞台商育苗教育基金会、东莞台商子弟学校联合主办。从2005年开始每年轮流在广东和台湾举办。

第一届于2005年11月在台湾淡江大学举行,主题是“两岸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第二届于2006年11月在华南理工大学(北校区)举行,主题是“高等教育质量、办学模式及其发展战略”;第三届于2007年12月在台湾致远管理学院举行,主题是“多元化及大众化发展历程中的高等教育”;第四届于2008年11月在广东工业大学(大学城校区)举行,主题是“当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第五届于2009年11月在台湾元智大学举行,主题是“高等教育价值取向:人文教育与通识教育”;第六届于2011年5月在广州中山大学(北校区)举行,主题是“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与两岸高校合作办学模式探索”;第七届于2012年4月在台湾铭传大学举行,主题是“建构两岸高等职业技术及工程教育合作办学模式”;第八届于2013年5月在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举行,主题是“构建两岸高等教育合作办学机制”;第九届于2014年4月在台湾佛光大学举行,主题是“高校教师专业发展与两岸教师合作培养模式多样化”。

2015年5月14日,第十届论坛在东莞理工学院举行,由该校承办,主题是“深化产学合作,推动高校创新发展”。会前,广东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会见了台湾代表团,表示将扩大和深化粤台教育的交流与合作,共同促进粤台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发展。

出席论坛的领导和来宾,有国务院台办交流局副局长严中洲、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秘书长叶之红、广东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陈国兴、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魏中林、东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喻丽君、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张湘伟;台湾代表团团长、佛光大学总校长杨朝祥,台湾代表团顾问、台湾教育大学系统总校长吴清基,台湾教育会理事长李建兴,东莞台商子弟学校暨东莞台商育苗教育基金会董事长叶宏灯。台湾代表团有80多位校长、专家和台商企业负责人,大陆有210多位高校校长、专家和企业负责人参加本届论坛。东莞理工学院有200多名师生与会分享交流成果。论坛特别邀请台商企业家和大陆企业家与会共商产学合作大计,促进高校与企业协同发展。代表们提供了71篇论文。主办方专门汇编了《海峡两岸(粤台)高等教育论坛十年历程(2005-2015)》供会议交流。

魏中林介绍了广东与台湾教育合作的成果。一是广东按国家政策制定粤台教育合作政策。如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加强与台湾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扩展交流内容,创新合作模式,促进教育事业共同发展”要求,2010年9月《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加强粤台教育交流与合作。积极创新粤台教育交流合作机制,拓展交流渠道,广泛开展粤台人才培养合作和学术交流。”2011年6月广东《关于统筹推进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发展的决定》提出“建立粤港澳台职业技术教育合作推进委员会,启动师资交流培训计划、人才培养标准与课程开发计划等合作项目”,“鼓励优质职业技术院校与境外优质学校联合办学”。二是2013年5月成立粤台职业教育联盟。这标志着粤台高校合作进入资源整合阶段。在此框架下,粤台在师资培训、科技研发与应用、专业建设、课程设计、学生交流等方面开展交流与合作。其中,广东省教育厅与东莞台商育苗教育基金会合作组织了多批大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赴台培训,2012-2014年培训教师超过500人次。三是按照两岸教育协调机制的部署,稳步组织陆生赴台攻读学位。四是开展校际合作。2008-2014年,广东高校与台湾高校签署了320项交流合作协议。自2010年起,广东组织开展了大学生赴台研习项目。五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2015年1月,东莞理工学院与东莞台商育苗教育基金会及台湾有关高校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共建东莞理工学院粤台产业科技学院,开启粤台高校本科生联合培养新模式。魏中林提出,要深化两岸合作,设计好新的十年交流规划,进行更广泛深入的合作。与会代表认为,大陆高校与台资企业的合作也应该成为一个新领域,从而共创双赢、发展未来。

粤台合作办学是广东“十二五”高教规划合作办学的重点之一。在论坛上举行了“东莞理工学院粤台产业科技学院”揭牌仪式。2015年秋计划在精密制造、自动化控制、多媒体设计、工业设计、电子商务、财务金融等6个专业招收300名本科生(实际招生277名)。引进台湾优质技职教育资源的联合培养项目正式启动,

二、两岸交流,共创双赢

加强两岸教育交流,让青年学子相互接触,创造和平统一双赢的未来,应该成为两岸的共同政策和目标。事实上,在促进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两岸各方都做了大量开拓性的工作。台湾专家杨朝祥、吴清基和广东高校的专家分别回顾了两岸高等教育交流政策发展与合作的历程。笔者根据他们的研究,对历程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7年至1997年,是两岸教育交流政策开创和台湾学生赴大陆求学的阶段。1987年,大陆颁布《关于对台湾进行教育交流的若干规定》;1989年1月,大陆58所高校开始向台湾及港澳招收研究生。1992年6月,台湾公布《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学生交流活动作业要点》;1992年7月,台湾公布《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赋予大陆学生来台就学、台湾学生赴大陆求学之学历认证的法律地位;1997年10月,台湾公布《大陆地区学历检核及采认办法》,采认大陆73所高校学历(但实际上没有实行)。这个阶段基本上是台湾学生赴大陆求学阶段。

第二阶段:1998年至2004年,是两岸教育交流政策处在维持原有规定阶段。这个阶段两岸没有推出特别新的政策,教育交流也没有新的突破,主要还是台湾学生赴大陆求学阶段。

第三阶段:2005年至2009年,是两岸教育交流政策新突破阶段,两岸学生逐步对等交流。2005年8月,大陆宣布台湾学生就读大陆高校,学杂费比照大陆学生收费标准,并建立台湾学生奖(助)学金。2006年4月,在首届两岸经贸论坛上宣布的促进两岸交流的15项政策措施中,大陆宣布,正式认可台湾教育主管部门核准的台湾高校学历,至此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台湾学生赴大陆求学的政策体系。2007年4月,第三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发出共同建议,全面开展两岸各级各类教育的交流;推动双方在办学、科研等方面的合作,丰富交流的形式与内容;加强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的传承及其合作研究;加强两岸学生交流,大陆方面欢迎台湾高校来大陆招生,并为此提供便利。2010年7月,第六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就未来两岸在新能源及文化教育等的合作形成22项共识和建议,其中第13项提出,“支持制定扩大两岸文化教育交流的政策,继续加强两岸高等学校相互招生的联系与协调机制,建立两岸学历学位证件查验及作业平台”。这三次论坛提出的教育合作政策,在两岸高等教育交流史上具有重要意义。2010年3月,台湾采认大陆“985工程”等41所高校学历。2010年8月,台湾公布“陆生三法”修正案,即《两岸人民关系条例》《大学法》和《专科学校法》部分条款修正案,修订内容的重点是逐步采认大陆高校学历、完善台湾高校对大陆招生的政策。两岸正式对等开启双方青年学子的教育交流。这个阶段,大陆学生开始赴台求学。

第四阶段:2011年至今,是两岸教育交流对等政策实施、高校交流与合作开始深化的阶段。2011年1月,台湾公布《大陆地区学历检核及采认办法》修正案和《大陆地区人民来台就读专科以上学校办法》,核定台湾134所高校每年计划招收2141名陆生。2011年3月,大陆批准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和广东等6省市学生可赴台攻读学位。这一年有928名陆生赴台攻读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另有10292名陆生(非学位研修生)赴台交流学习。

2012年,有951名陆生赴台攻读各级学位,另有14639名陆生(非学位研修生)赴台交流学习。

2013年,大陆批准增加湖北和辽宁两省学生可赴台攻读学位。同年,台湾修正《大陆地区人民来台就读专科以上学校办法》,赋予大陆专科生赴台就学的法源依据。同年3月,台湾公布扩大采认大陆“211工程”70所高校学历;同年4月,台湾再扩大采认大陆191所国家示范性和骨干高职院校及部分大学附设专科的学历,并试办招收大陆专科毕业生攻读两年制学士班。大陆随即制定开放专升本政策,同意在福建和广东两省先试点办理,台湾高校在福建6所、广东12所高职高专院校招收专科毕业生。这一年有1822名陆生赴台攻读各级学位,另有21233名陆生(非学位研修生)赴台交流学习。

2014年,有2553名陆生赴台攻读各级学位,另有27030名陆生(非学位研修生)赴台交流学习。

在第四阶段,随着两岸政策的不断放宽,陆生赴台学习,无论是攻读学位还是研修,学生都在稳步增加。这表明,陆生对台湾高等教育的认识及其质量的信心逐步提高。两岸专家提议,进一步对等互惠、逐步开放,突破招生困境,用积极管理推动教育合作政策放宽,这将直接惠及双方青年学子,必将推动两岸人民的互信和融合。

2005年举办的首届两岸(粤台)高等教育论坛至今十届,正好是处在两岸教育交流第三、第四阶段。广东抓住两岸教育政策放宽的时机,以论坛为平台,促进粤台高校的交流与合作。经过十年的努力,不仅在师生交流上,而且在通识教育研究、教育政策研究、两岸关系研究和科技研究方面进行了许多实质性的合作,这为今后进一步深化粤台教育合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三、产学合作,各有特色

(一)台湾的产学合作特色

从龙华科技大学葛自祥、致理技术学院尚世昌、台湾科技大学李咸亨、台湾教育大学林新发、澎湖科技大学陈苏彰,台中教育大学王如哲、黄位政、丘周刚、李家宗、刘子铭,德明财经科技大学徐守德、卢瑞山、张钦智,育达科技大学陈建胜、李义祥、曾淑颖等的观点来看,台湾高校产学合作有以下特色。

1.彰显务实致用政策。2012年底。台湾教育行政部门提出了2013-2017年第2期技职教育再造方案,投入新台币200亿元。技职再造有三方面共9个策略,一是制度调整――政策统整、系科调整、务实选才;二是课程活化――课程弹性、设备更新、实务增能;三是就业促进――就业接轨、创新创业、证能合一。核心特征是务实致用,明确以提升技职教育的整体竞争力为目标,以技职教育与产业需求衔接,以增强教师实务与教学能力为策略,以人才培养与就业接轨为归宿,使技职教育毕业生具有立即就业能力,从而为产业发展提供优质技术人力。

2.推动多元合作。2014年12月,台湾公布新修订的《大专院校产学合作实施办法》第二条规定,产学合作的目的,“应以促进知识之累积及扩散为目标,发挥教育、训练、研发、服务之功能”,促进台湾教育和经济发展。第三条规定,产学合作伙伴不仅包括企事业机构、学术研究机构,还包括政府机关;合作内容有“各类研发及其应用事项:包括专题研究、物质交换、检测检验、技术服务、咨询顾问、专利申请、技术移转、创新育成等”;有“各类人才培育事项:包括学生及合作机构人员各类教育、培训、研习、研讨、实习或训练等”;其他有“学校智慧财产权益之运用事项”。这进一步推动了产学合作的广泛深入发展。

3.调整学校发展定位和角色。各校检视学科专业的优劣及其可能发展的机会,从而调整发展目标、学科专业发展定位。如分析台湾及学校所在地未来十年产业发展,即传统产业全面升级、新兴产业加速发展、服务产业国际化科技化,梳理这三大产业领域及其相应的具体行业,作为高校学科专业结构优化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依据。全面升级的传统产业有石化、基本金属、机械设备、半导体、平面显示、运输工具、纺织、通讯、精致农业、食品;加速发展的新兴产业有先进电子材料、先进医疗器材、生物科技、电动车辆、汽车电子、云端运算、智能机器人、软性显示、绿色能源、智慧绿建筑、智慧生活;国际化科技化的服务业有流通服务、信息服务、4G、医疗照护、文创-设计、文创-数位、会展产业、都市更新、观光旅游、发明专利产业化。各校学科专业都将与之对接。

4.调整产学绩优教师评鉴和技术报告的升等制度。为强化技职教育的教师实务能力,将学术研究、应用研究、产学合作绩效纳入教师升等的自订选项,另增加实务教学及辅导学生实习评分项目。如产学绩优者可免办理教师定期的成效评估;增加对教师应用研究成果升等的认同,应用研究成果报告可作为升等的评审项目及标准。

5.实施学制双联、证能合一。双联学制是指两所高校合作培养人才的一种新兴学程,不等于双学位。透过双联学制合作协议,两校学程视为一体,两校间所有学分、学程互相承认,不仅国外或境外学生能来台湾就学若干学期,台湾学生亦可循此模式赴国外或境外留学若干学期,解决了跨国或跨境的校际之间学生的移动问题,为学生提供不同文化背景下接受两所高校的教育,提高学生的适应性和跨文化理解能力。证能合一是为学生提供与产业需求相对应的专业证照;结合教考训用,与产业界共同规划课程,提高学生就业能力。最终使学生达成证照与能力合一,提高技术能力和专业证照效用。

(二)广东的产学合作特色

根据东莞理工学院李琳,韩山师范学院王晓晓、王伟光、任乃林,肇庆学院和飞,惠州学院彭永宏、林红,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陈爽,揭阳职业技术学院龚善初,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杨云、余克敏的观点,归纳广东高校产学合作的特色。一是提高学科专业与产业的契合度。高校以广东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依据,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以理工科类专业中的部级和省级特色专业建设为重点,加大政策和经费投入等保障力度,提高了学校学科专业结构与地方产业的契合度。二是以理工类应用型人才培养为重点。高校结合广东特别是珠三角地区战略性产业发展对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组建教育集团,建立由行业、企业专家参与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参照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与行业、企业共同确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构建课程体系、确定教学内容。将第二课堂纳入人才培养总体方案之中,将课外科技活动、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三是建立协同育人机制。高校普遍建立了政、校、企、研合作育人平台和沟通协调机制。东莞理工学院等校成立了由地方政府官员、知名企业家、社会贤达组成的董事会,制定了董事会章程,建立了决策、监督、评价运行机制及高层联系机制,为学校与社会紧密联系搭建起有效沟通的桥梁。通过校企共建实践教学和科研平台,以及建立校企互惠互利的长效合作机制,缩小了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对高层次技术人才需求的差距。四是实行双导师制。韩山师范学院与美美公司建立的教学基地实行双导师制,由学校派出教授、博士作为学校导师,公司抽出工程师、博士、企业高管组成公司导师,构成“双导师”。学生按兴趣参加国家或省有关比赛项目,也可以组成科技创作、就业创业小组,聘请“双导师”指导,或直接参加导师的科研项目。五是校企共同培养双结构型师资队伍。东莞理工学院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建设“双结构型”教师队伍。选派专业教师到国内外进行培训和交流,如2013-2014年组织多批骨干教师到香港理工大学、台北科技大学进行培训;聘请企业专家到校兼职任教。选派青年教师到镇区、企业挂职锻炼;鼓励和支持教师承担横向项目,与企业共同申报课题,开展技术攻关,通过参加企业的技术和产品研发,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工程实践能力。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夏伟和罗丹提出,高职院校要履行区域使命。他认为,高职院校的区域使命是基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办学功能,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当前需求及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一是经济使命。广东经济发展能否实现由要素拉动为主向技术进步为主的转变,决定着广东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高职院校如何配合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技术支持,直接决定着广东经济发展的走势。因此,促进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是高职院校区域使命的基本内涵。二是文化使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落实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是高职院校文化使命的根本要求。营造重技崇艺的社会文化,是高职院校文化使命的重要内涵。促进广东文化的升级发展和地域文化的传承创新,是高职院校文化使命的重要特色。三是社区使命。既包含对社区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使命,也包含丰富社区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高职院校社区使命,就是结合所在区域的实际需要,服务区域人民生活需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需要。履行区域使命的策略,一是治理模式升级:建立教育与经济密切配合的管理体制;二是培养能力升级:围绕课程建设中心增强育人功能;三是服务能力升级:着眼技术应用升级职教能力。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王春旭提出,高职院校要做好十个对接。一是发展规划对接经济发展战略。办学定位必须立足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办学规模必须符合地方经济发展实际,办学特色必须体现地方经济发展特征。二是专业设置对接产业优化升级。地方有什么样的主要产业,高职院校就开设什么样的骨干专业,促进教育与地方经济良性互动。三是人才培养规格对接企业需求口径。人才的基本规格既要有素质、能力、知识,也要有岗位迁移能力和创新能力。四是技术技能人才链对接行业企业岗位链。加强“三链”(产业链、岗位链、人才链)的紧密联动,搭建人才培养的“立交桥”。五是教学内容对接岗位任务要求。专业教师应带着任务深入企业,探取生产中的新技术,使之及时反映在教材、教学之中。六是教学实施空间对接企业生产车间。以学院为主建设“标准化课室”,做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要求对接行业标准;行业企业技术人员与学院专任教师一样成为指导教师;承接生产订单。七是兼职教师对接企业技术骨干。制定兼职教师政府津贴实施办法。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鼓励区内各大企业的技术骨干到学院担任兼职教师。八是师生工作室对接企业技术研发项目。以实训为平台,以入驻企业为依托,支持教师组建研发性的师生工作室。九是校园文化建设对接企业文化。将企业精神和企业规章制度渗透到教学和教学管理制度之中,使人才培养融入更多的企业元素,缩短毕业生对企业文化的适应期。十是继续教育对接全民修身行动。成立地方政府一级的修身学院,作为推进全民修身行动三级架构中的总学堂,支撑和引领全区80多所修身学堂开展落地生根的活动。

跨文化教育论文范文第8篇

一、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速度堪称世界第一

《世界教育信息》: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既面临机遇,又面对挑战。根据您自己多年的经历和观察,您如何看待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您觉得中国高校应该如何面向世界?

苏智欣: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很快,国际化的速度更是突飞猛进,堪称世界第一。每年我到中国不同的大学参观、开会、讲学、调研,都能看到令人惊异的变化。我所在的美国CSUN的国际交流项目也直接地受到这些变化的影响。首先,中国留学生的人数在美国所有外国学生中名列第一,去年在CSUN的中国学生人数也升为第一。其次,访问学者的人数也在逐年增加。2012年秋季学期,我们的姐妹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一次性派出20名数理、工程和管理专业的访问学者到我校研修,目的是加快中国大学课程和教学的国际化。这些教师们在CSUN教授的指导下努力提高英语应用和教学能力,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特别是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方法。他们完成研修回国后将成为教学改革的先锋和骨干,可以用双语教授专业课,既教中国学生,也教国际学生。教出来的学生能在国内外学习和发展事业。与此同时,这些教师在访问期间向CSUN的师生介绍南京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介绍他们学校的尖端科研和学习项目,并邀请CSUN的教师和学生去他们学校访问参观,去他们家乡做客游览。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CSUN的教授和学生也会成为南京理工大学的访问学者和留学生,为中国大学的国际化增添色彩。这样的中国大学让美国大学的教授和学生都自叹不如。

今年,华中师范大学校长杨宗凯率团访问我校,并与我们签订了正式的合作协议。杨校长在会见我校教授代表时,神情激昂地阐述了他对大学国际化的愿景。他希望,华中师大10%的教师具有出国研修的经历,10% 的学生有出国学习或实践的机会,10% 的学生是国际学生,10%的毕业生有能力在跨国公司或企业成功就业。我坚信,这样的校长一定能带领他的大学迎接任何挑战并实现国际化,这样的校长就是国际化的大学校长。当然这样的校长绝不是只有理想和抱负的人,而是有担当、有计划、有行动的人。目前,我们两所大学正在制订和落实多方面具体的合作与交流。

从某种角度来看,目前,中国大学的国际化潮流正在推动美国大学的国际化。在领导意志、人事安排、经费资源等方面,美国大学并没有将国际化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中国大学的外事处长一般都有数十人以上的人员配备和足够的经费支持,而美国大学的国际事务往往由一名教授兼职处理。16年来,我兼任CSUN中国所所长一职,基本上是义务工作,每周约20小时,占去了大多数假日和周末时间。之后我兼任大学国际交流负责人一职,也只能在“半个教授”的工作时间支持下发展和落实我们大学与几十所国际姐妹大学的合作与交流。我遇到的所有中国大学外事处长都觉得这是不可思议的事情。由此可见,美国大学实行国际化实际上比中国大学艰难得多,缓慢得多。可以说,绝大多数的中美大学合作项目都是由中方发起,并由中方率先资助的。

二、中国需要发展多层次的高等教育体系

《世界教育信息》:当前,国际化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您认为中国高校在国际化进程中最应该关注哪些问题?

苏智欣:我认为,中国高校在国际化进程中最应该关注的问题是:不要只模仿那些培养精英的大学,比如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而要考虑发展能为所有人提供平等和优质的高等教育,要发展多层次的高等教育体系。

1958年,时任加州大学校长克拉克·科尔主持起草的《加州高等教育总体规划1960-1975》(Master Plan for Higher Education in California)获得了加州参众两院通过,于1960年开始实施。该规划提出加州既要有重视理论基础研究和培养研究型人才的加州大学,也要有侧重实践研究和培养实用人才的州立大学,还应有所有年满18岁或高中毕业的学生不需经过任何考试就可以上的社区学院。最重要的是,这三种层次的高等院校相互之间都有协议,学生可以较容易地换学校、转学分。实际上,现在20%的加州大学学生来自社区学院,50%以上的CSUN学生是从社区学院转来的。这样的高教体系能为所有想上大学的人提供受教育机会以及转换专业和职业的再学习机会,可以从真正意义上普及高等教育。我在加州大学和州立大学都做过教授,知道许多优秀的学生并不是一开始就直接去上四年制大学的。因为种种原因,目前特别是经济上的原因,这些学生会选择学费低、基础科目齐全且不用住校的社区学院。很多人在社区学院完成实用型课程的学习、获得毕业证书后就会选择就业,而想继续学习的人会将基础课学分顺利转到加州大学、州立大学或私立大学,以完成本科和研究生的学业。几乎所有的学分都可以互相转换,社区学院几十美元一学分的课与私立大学一千多美元一学分的课可以获得同样的认可。在CSUN和我一起工作的同事中,许多才华出众的人都是从社区学院或州立大学开始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多数人改变过主修专业和事业方向,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工作过数年,在获取博士学位后才进入州立大学任教。实践证明,这些人往往比那些从名牌大学毕业的人能更好地胜任州立大学的教学和实用型的科研工作。

在美国,从社区学院转入大学的学生与直接考上名牌大学的学生有同样的机会走上成功之路。例如,今年我指导过的一名州立大学学生,他的经历在中国家长眼里绝不是模范。他上高中时就在一家冰激凌店和电影城游戏区打工,高中毕业后先上了两年社区学院,同时在一家电影公司担任背景演员,之后在一所私立男校当了四年儿童看护员。后来对营养和烹饪产生兴趣,便去烹饪学校培训了5个月并获得厨师助理执照,接着他又在另外一家社区学院学习一年并获得副学士学位,这时他便有资格转入CSUN,主修他感兴趣的多媒体与电影专业,同时在大学兼任他喜爱的厨师助理工作。他在CSUN学习两年后以优异的成绩被列入院长荣誉名单,并于今年5月毕业,获得学士学位。与此同时,从去年开始,他在我的指导下申请美国政府授予大学生的最高荣誉奖——富布莱特学生奖。他凭借特有的经历和学历,还有丰富的业余爱好——烹饪、音乐与创作性写作,一举击败众多竞争者荣获富布莱特学生奖。目前,他在马来西亚担任富布莱特项目的国际英语助教。与他同行的美国助教中不乏最顶尖学府的毕业生,但他毫不逊色,甚至比那些名校毕业的学生更成熟,更有经验,也能作出更多的贡献。这就是美国典型的成功青年。他的个人学业、生活和事业道路并不顺利,但他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从多重的职业选择和专业转换中获得更重要的人生经验。因为对他来说,教育的目标存在于曲折而有意义的教育过程中,这是杜威对教育目标的诠释,也是许多美国大学生的亲身实践。如果没有社区学院这样的无门槛的高等教育机制,以及社区学院与大学之间融洽的接轨,许多年青人,特别是那些家庭条件差的人,或是那些有才华但因各种喜好而走过弯路的人,就会失去宝贵的受教育机会。

发展多层次的高等教育体系不但能使中国高等教育进一步与国际接轨,还能有效地促进中国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改革,解决一些根本性的问题。我在过去20多年的比较教育研究中,接触过很多中国学者。他们一致认为,中国教育改革的最大障碍是统一高考。不解决这个问题,就不可能杜绝应试教育弊端,更不可能真正贯彻素质教育。中国目前的社会情况还不可能完全取消高考制度。但是,如果中国高等教育可以变革为互为连接、互为转换的多层次高等教育体系,就可以极大地减缓高考的压力,为学生创造更多、更好的高等教育机会。比如,研究型大学录取学生时除了看推荐信和中学各项表现之外,还可以多注重学术性高考科目的成绩;实用型大学可以较少参考或不参考高考成绩,但注重学生在中学的表现和成绩;而两年制的社区学院或初级学院录取学生时完全不看任何成绩和考试分数,只要学生年满18岁或高中毕业即可。更为重要的是,这三类大学没有贵贱之分,只是教学内容侧重点不一样,并且学生从社区学院也可以比较容易地转入实用型或研究型大学。我认为,这样的教育体系可以帮助中国教育工作者、家长和学生摆脱“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压力,消除对所谓名校的盲目崇拜和追求。在这种教育体系下,中小学教师才能真正地开展各项课程和教学的改革工作。

三、中国大学一定要坚信自己的实力,

并发挥自身的长处

《世界教育信息》:在您看来,在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进程中,中国高校应如何处理好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

苏智欣:在处理国际化与本土化关系的问题上,中国大学一定要坚信自己的实力,发挥自身的长处,不要盲目地照搬国外的做法。例如,美国的大学生没有“班级”这一组织的概念,犹如一盘散沙。学生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可能上完一门课,甚至读完一个学位,而不结识大学里其他同学,除非学生专门参加课外学生活动机构或组织。这种现象在美国高等教育的主体机构,比如CSUN里尤为明显,因为CSUN 70%以上的学生是非传统走读生(或车读生)。这些学生很容易感到孤单无助,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想法,面临各种各样的情绪问题。中国大学的班主任制度和严格的班级体制有助于培养学生集体合作的精神和习惯,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这是中国大学的优势和法宝。同时,对准备赴美学习的中国青年也要进行充分的教育,锻炼他们独立自主的能力,并使他们学会有问题及时联络大学咨询中心。在美国,帮助人的机构往往不会主动来找你,你不去找人求助,就会被认为过得很好。

四、高校应培养学生全球化意识与能力

《世界教育信息》:您如何理解“全球化公民”这个概念?在您看来,高校应如何培养学生成为全球化公民?

苏智欣:我认为,全球化公民或世界公民应该具有以下的素质和能力:跨文化的国际视野;渊博的国际基础知识,包括世界历史、地理、人类健康、环境保护、经济、政治和国际关系等相关领域的全球性知识;能用不同的思路和语言理解和联络不同文化和不同国家的人;有胆识、有能力在多元文化或国际化机构任职甚至担任领导工作;立足于本土文化,为世界和平和发展作贡献。

那么,高等院校应该怎样培养学生成为全球化公民呢?首先,我们不得不承认,很多大学生对本土文化、对自己的根都不甚了解,更谈不上理解和欣赏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或与来自其他文化背景的人交流与合作。中国这一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大多是家中的小太阳,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凡事为自己想得多,为别人想得少。并且,绝大多数中国大学生出生于汉族家庭,因此,他们的文化和家庭背景单元化或属于主流文化,而不是多元化。中国教育工作者要培养全球化公民就必须正视这些现实,迎接这些挑战。值得庆幸的是,现在中国的大中小学校都十分重视国际教育和国际交流。学生从小就有机会学习世界知识和外语,有机会接触来自其他文化和国家的人,有条件出国游学或留学,出国年龄也逐年减低。上世纪80年代,大多数出国留学的学生都是研究生,到本世纪初已经发展为以大学生为主,最近几年进一步降低到高中生,甚至小学生。今年放春假时,我带领一百多名美国教师和管理人员到北京和上海的学校参观访问。他们印象最深刻的是,中国学校非常重视并从小培养学生的全球化意识以及流利使用外语的能力。他们发现,中国学校最明确和最主要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双语能力,使他们成长为全球化公民。并且,这一目标人人皆知,从领导到教师,从家长到学生,可谓同心同德,全力以赴。

相比之下,在大多数美国大中小学校里,培养全球化意识与能力并不是学校发展的主要目标或重点。前面提到,美国大学在国际化进程和投资上远远落后于中国。美国可能是世界上唯一不用学习外语也能获取学士、硕士甚至博士学位的国家。美国是一个多元文化的移民国家,而且在很多地区,比如洛杉矶大学区,母语为非英语的少数民族在校学生人数已经超过了欧裔或主流白人群体。但是,美国教育所强调的重点和知识、标准和考试仍然是以白人主流文化为基准。许多白人教师和教授走进多元文化的学校和课堂,不知道如何理解和包容其他文化,甚至还明里或暗中歧视有其他民族和文化背景的同行和学生。庆幸的是,美国大学的教师教育学院已经冲破这层阻碍,要求所有准备当教师的师范生必须学习多元文化,提高这方面的意识和能力,因为他们的学生可能是来自十几个不同国家的移民或移民的后裔,一个普通的课堂就像一个小小的联合国。

我在教这样的师范生课时,会要求学生做3个项目。第一个项目是寻找自己的根,通过家访、查资料,甚至做DNA测试,来确认自己的先辈所代表的民族和文化。在美国,这很可能是两种、四种、八种,甚至是十几种不同的文化和民族。有的少数民族家庭为了让孩子完全融入美国主流文化,以获取学业和事业上的成功,不让他们学习自己的母语和文化,甚至让他们感到引以为耻。通过寻根项目,学生可以重新认识自己的母语和文化,并以此为荣,为多元文化学习打下坚实的根基。第二个项目是走出自己的本土或母语文化,认识和理解另一种文化和民族。学生必须亲自与一位和自己根基文化完全不同的人交流,了解他们的背景与移民经历,特别是在美国就学和就业的奋斗经历。通过这样的接触和调研,这些未来的教师们对多元文化开始理解和欣赏,对不同民族和国家的学生开始同情和支持。这时,他们就可以和不同文化背景的师范生合作,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和执行第三个项目,即观察和描述当前美国多元文化教育中存在的一个迫切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经过这种培训的美国教师具备最基础的多元文化意识和能力,可以接受和教导多元文化背景的学生,特别是那些受到歧视和粗暴对待的少数民族和弱势群体的学生。但是,从多元文化教育走向全球化教育,从跨文化的国内视野到跨文化的国际视野,美国大中小学的教育工作者还有很漫长的道路要走。积极开展与中国大中小学的合作,可以加快这一进程。在当今世界上,不论是作为推动者还是被推动者,没有人可以阻挡教育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五、为中美交流所作的贡献是我应尽的义务

《世界教育信息》:您曾在中国教育部外事局任职,现担任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北岭分校中国所所长,负责大学国际项目,为促进中美合作与交流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有着极为广阔的国际视野与丰富的国际教育交流经验,请谈谈您的成功经历。

苏智欣:我很荣幸地在中国教育部外事局任职3年,这是我终生难忘的经历,也是我现在做中美教育交流工作的原动力。我在中国教育部工作时的领导和同事是我做教育管理工作的启蒙老师,也是我亲密无间的好朋友。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教育刚开始对外交流,国家的外语人才很缺乏,因此,我们这些首批出国留学生归国之后,都在中央机关和重点大学担当要职,参加并负责中外教育交流工作。我们为中央领导和重大教育国际会谈做翻译,为出国留学人员和外交官办培训,接待高级外国教育代表团,陪同重要中国代表团出访,并策划和协调各类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项目。这些难得的经历为我日后在美国大学发展和负责国际交流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这段时间的工作中,我有幸认识了美国著名教育学者古得莱得博士。我被他渊博的学识和坚定的教育改革信念所感动,后来成为他的第一个中国研究生,参加了他在华盛顿大学开展的全美最大规模“教育工作者之教育”的研究项目,并在他的指导下获取教育管理学博士学位。我从1996年开始兼任加州州立大学中国所所长,从2002年起又兼任大学国际项目总负责人。虽然我在美国的学习和刚开始工作的重点是美国教育管理和师范教育,但是我在大学里站稳脚跟并且提前数年破格晋升为正教授之后,便积极从事中美教育比较研究,领导并主持了中美校长培训比较研究、中美师范教育比较研究、中美科学教育比较研究、杜威对中国教育的历史影响研究、中美小学教育比较研究、中美大学教学比较研究、中国海归学者追踪调研等项目,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上90多篇,并在美国、中国及欧洲学术杂志和书刊上发表60多篇研究论文,包括《国际教育论坛》《教育展望》《牛津教育评论》《比较教育》等, 还有中国的《课程·教法·教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外国教育动态》等。此外,我还应邀为多种国际一级学术杂志担任评审和编委,最近还荣幸地被贵刊聘为特约编委。近年来, 我还担任了中国4所大学的荣誉教授以及台湾大学的国际评委。我所主编的译著——《一个称作学校的地方》,已成为中国教育学者从事教学和教改的必读参考书。当我在中国教育部工作时的同事和朋友们赞誉我在美国大学为中国所作的贡献比我回教育部工作还要大得多时,我觉得这就是对我最好的鼓励和认可。我将继续努力做一名称职的全球化公民,我有义务也有决心为中美教育改革和交流贡献我毕生的精力。

六、加州州立大学与中国的交流最频繁

《世界教育信息》:贵校与哪些国家、哪些教育机构进行了交流合作?组织了哪些形式的活动?

苏智欣:我所在的CSUN先后与25个国家的百余所大学签署过正式的合作协议,其中包括46所中国大学,可见我们与中国的交流是最频繁和最广泛的。CSUN中国所于1982年成立,在美国高等院校中率先发展与中国的交流与合作。几十年来,中国所帮助CSUN与中国四十几所高等院校及政府机构建立了正式的友好合作关系,为中国培训了几百名干部、数千名学者与学生。主要培训项目有:为广东、大连、上海等省市的政府举办的长期性领导干部培训班;为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省市各级各类学校及教育局举办的教育管理人员工作坊以及影子校长与教师培训班;医院及公共卫生管理人员培训班;中国教育部及世界银行贷款项目科学教育师范教师培训班;为中国大学生和中小学生举办的夏令营等。CSUN教授与中国学者合作发展了各种科研项目,涉及教育、企业管理、金融、创新策略、卫生与医院管理、城市规划、电影电视、戏剧、音乐、美术、服装设计、信息系统等领域。教育方面的科研项目有:中美教师教育比较研究、中美校长培训及学校改革研究、中美中小学教育研究、中美科学教育比较研究以及在CSUN培训过的中国干部追踪调研。自1999年起,中国所每年都帮助CSUN学生申请中国政府奖学金并在中国大学学习。有些学生已经在中国成家立业,或在中美交流机构担任重要职务,有两名学生还在清华大学攻读硕士学位。进入21世纪后,中国所与CSUN各院系合作,为中国的姐妹大学发展了多项合作学位项目,包括金融、工程、艺术、健康卫生及医院管理的本科“2+2”项目,以及音乐和教育管理专业的硕士学位项目。具体请查阅中国所的年鉴和网站(http://www.csun.edu/china_institute)。

七、希望帮助美国大学

发展中国语言和文化的学习项目

《世界教育信息》:作为美国加州州立大学中国所所长,您是如何加强中美交流与合作的?今后会有哪些新的进展?

苏智欣:为中美交流作贡献是我应尽的义务,但十几年如一日的坚持并不容易。我已经提到,美国大学的领导并不十分重视国际交流,对我们中国所以及与中国的交流项目基本上不提供任何人力和物力支持。因此,中国所的工作主要依靠我和其他华裔教授以及一些美国教授的义务劳动。我将几乎所有的节假日和周末时间都用到中国所的项目上。如果有大批人数的中国代表团和访问学者在这里培训,晚上也会有很多活动和安排。至于中美比较教育研究项目,仍然是我教授生涯的最爱。对此我只好占用自己的睡觉时间了,这样很辛苦但也很快乐。目前,我正在计划与中国教育科学出版社合作,将我在过去二十几年里发表的比较教育研究论文整理并用中文出版。

在新的学年里,我们有很多新的计划,也面临着新的挑战。首先,我们要帮助CSUN文学院发展一项中国语言和文化的学习项目。这是我长久以来的梦想和目标之一——让更多的美国学生学习和了解中国语言和文化,帮助他们成为像我一样的中美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终身大使。虽然中国所于1982年就成立了,但是由于经费和人事的原因,大学里一直没有聘用一名全职教中文的教授,因此没有真正发展起中文学习项目,只是偶尔开设几门中文基础课。目前,加州高等教育仍然处于困境,大学里没有经费聘用相关人员,但是我们要争取政府和基金会的赞助,以及中国汉办和姐妹大学的帮助,将这个项目办起来。此外,我们正在与中国有关大学商讨发展一个专门为中国企业管理人员举办的中国企业管理硕士项目。吉林大学聘请的CSUN教授李明芳博士就是中国政府“”第一批企业管理战略计划专家之一。2012年,在他和孙一飞教授的发起和筹划下,CSUN企业管理学院、社会与行为科学学院与吉林大学联合成立了中美企业和政策研究中心,旨在发展合作培训和研究项目,召开相关的国际会议和研讨工作,加强中美学者在企业创新、社会变革等方面的沟通与合作。

在视觉和表演艺术方面,我们每年都举办中国艺术家展览和讲座,包括介绍新面貌的摄影展、中国现代和传统画展、中国艺术研讨会等。我们经常邀请中国表演艺术家到大学艺术中心演出,并为教师和学生开设知识性讲座。著名的梅兰芳京剧团、天津京剧院、上海戏剧学院、谢晋电影学院、中国杂技团、中国交响乐团等都在我们大学演出过。我们新建成的国际一流水平的山谷艺术中心将为中美艺术交流提供更广阔的天地和舞台。我们大学的女生合唱团已经两次赴中国大学进行友好访问和演出,传播友谊和文化,并且受到了中央电视台、上海电视台以及相关报社的采访和报道。CSUN著名的学生爵士乐团和戏剧团体也多次赴中国参加国际艺术节。在上海世博会上,克林顿国务卿专门邀请CSUN戏剧专业的学生与谢晋电影学院的学生在美国馆国宴上同台演出。目前,CSUN的艺术、传媒和交流学院正在与美国著名的杰弗里芭蕾舞团和中国姐妹大学协商,准备筹办一个国际性的芭蕾和现代舞学位项目。我们与上海师范大学新签订的本硕连读的音乐表演艺术学位项目也将在2012年夏季开始实施。

与此同时,我们将继续帮助中国教育机构培训校长、教师、师范生,并联合培养教育管理专业的研究生。CSUN教育学院早就被美国卡内基基金会认定为全美最佳五所培训教育工作者的大学之一,并荣获美国大学发展示范性教师培训项目的专门基金,多年来也帮中国培训了大批教育管理干部和教学人员。2012年初,我们还帮助CSUN附近的美国学校近120名教师和学生到北京和上海的学校参观与交流,并进入课堂和中国教师一起教英语,使美国教育工作者有机会直接与中国教师近距离交流,学习中国学校的先进经验。这次的教师访问和交流也为美国学生带来了参加上海国际学生夏令营的机会。7名墨西哥裔、贫困家庭出身的美国高中生在美国高校和上海市政府的资助下参加了上海国际夏令营,与中国及其他国际学生一起展示了他们的科学项目,交流了心得体会,增进了新友谊。

此外,我们将继续帮助中国培训医院管理人员并开创新的医院管理和护理专业的学位合作项目。广州市卫生局已经在我们这里培训了多批管理干部,山东和湖北省也先后派医院管理人员前来培训。目前我们正在与昆明医学院合作,邀请云南省的医院管理人员来参加培训。在教育和医院管理人员培训项目中,我们一直与中国学者合作开展比较研究,已经在中国和美国的各类学术杂志和会议上多次。负责医院管理项目的鲁宾诺教授还成为《中国医院管理》杂志的封面人物。他和广州医学院副院长魏东海博士合作的医院管理手册也将以中英双语形式在中国出版。

八、中国教育的最大优势是扎实的基础教育

《世界教育信息》: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文化优势与教育优势。根据您多年的国际教育文化交流与合作经验,您认为中国教育有哪些优势?西方国家的哪些经验值得我们中国借鉴?

苏智欣:中国教育的最大优势是扎实的基础教育。众所周知,中国学生的成绩在国际比赛中遥遥领先,而美国学生的成绩往往排名较后。在最近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中,上海学生名列第一,引起了世界各地教育工作者的极大关注。 许多比较研究的数据和分析表明,到小学五年级时,中国学生的数学水平已经比美国学生高出两个年级。这些明显的差距被称作是“学习差距”(The Learning Gap,美国一本比较研究报告的书名),造成学习上差距的原因是“教学差距”(The Teaching Gap,美国一本比较教育名著),我建议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阅读这两本好书。教学上的差距是怎样形成的呢?这就需要细致地观察基础教育的组织形式和教学体制。

我在比较中美小学教育时,发现了两大不同点:第一,中国的小学是单科教学制,而美国的小学是包班或多科教学制; 第二,中国的小学教师集体备课,合作教学,而美国的小学教师孤军奋战,独自教学。中国小学的单科教学制和集体备课法保证了教师的教学质量。中国教师每天讲课时间并不多 (2~3节课),但有大量的在校时间与其他单科教师一起认真备课,及时商讨并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订正学生的家庭作业和课堂作业,并为学生提供纠正性的反馈。相比之下,美国的小学教师实行包班或多科教学,每个教师负责一个班级全部的课程教学,因此讲课就占用了几乎所有的在校工作时间(6~7节课),没有时间与同事会面交谈,也没有时间改作业,更没有时间给学生提供必要和及时的反馈。久而久之,美国小学生与中国小学生在学习上必然出现差距。由于基础薄弱,许多美国学生在中学要补习小学的课程,到了大学还要补习中学的课程。读完或即将读完小学的中国学生如转学到美国,都发现自己被冠为天才(gifted)或高天才(highly gifted),其实是受益于扎实的基础教育。当然中国的小学教育也有弊病和需要改革的方面,我会在贵刊连载的比较研究论文中详细地论述。

美国教育的最大优势是普及的、多层次的高等教育,以及拥有雄厚资金、先进设备、汇集全球智慧人士的研究生教育。中国高等教育要实现国际化和信息化,应发展多层次、互为连接的、为大众开放的高等教育,从实质上减轻高考的负担和压力,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培养各种有用的人才。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经拥有了雄厚的资金和先进的设备,在推动国际化和信息化方面比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甚至有更大的投资和更远的规划,例如前不久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 中国政府的“”也在吸引世界各地的精英聚集中国,开发最尖端的科学项目,培养最优秀的研究人才。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一定会出现科学界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但要仰视站在科学顶峰的精英人士,更要关注那些处于弱势的、尚未享受平等和优质教育的贫困学生,以及有特殊需要和残疾的学生。到中国学校参观的美国教师发现中国的教育目标和实践中有一大缺陷,即没有体现出对有特殊需要和残疾的学生的充分关心和高度重视。在中国,大多数残疾学生和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尚不能得到与其他儿童和青少年一样的受教育机会。而在美国,这样的学生享有较多的平等机会和资源。美国大多数学校将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和残疾儿童纳入普通课堂,利用政府提供的额外资助和支持,让这些学生与其他学生一起接受平等的教育。美国公立学校的所有教师必须接受特殊教育的课程和实践培训。此外,各所学校均配有持有特殊教育执照的专业教师。

美国有各种特殊教育法令保障残疾人的利益和权力。联邦教育部每年拨出大批款项支持特殊教育,特别是推广全纳教育。我所在的CSUN教育学院特殊教育系和聋哑教育系连续获得数百万美元的联邦经费来发展和完善特殊教育和聋哑教育的师资培训工作,为师范生也提供了不少奖学金。州立大学的全国聋哑中心也在联邦政府的支持下,为所有聋哑大学生提供免费服务。在这里,聋哑学生和其他大学生一起上课。全班只要有一个聋哑学生,中心就会安排3名经过培训的学生助手提供服务:2名做哑语的手语翻译,1名做笔记。在大学所有的大会小会上,在法庭里和其他政府机构里,都有为聋哑人服务的手语翻译。

在中国,尽管也通过了相关法律,但往往不能从财政上为儿童和青少年残疾人及其家庭提供保障。由于缺乏财政支持,一些招有特殊儿童的学校无法购买相关设备以满足学生的需求,也不能聘用受过培训的工作人员,或聘请更多的特殊教育教师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和服务。中国目前还没有为残疾人设计和实施个性化家庭服务计划(IFSP)或个性化教育计划(IEP)的相关条例。因此,中国学校在这方面可以向美国的全纳教育学到许多有益的经验。CSUN教育学院特殊教育系科研力量雄厚,为中国办过多次培训。我们希望在CSUN迎来更多的中国特教工作者,搭设特殊教育的国际交流平台,加大国际交往力度,尽快地建设一支高水平、专兼职相结合的专业队伍,推动中国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繁荣。

九、《世界教育信息》肩负着既让世界走进中国,又让中国走向世界的特殊使命

《世界教育信息》:今年适逢《世界教育信息》杂志创刊25周年。25年来,杂志既取得了重要成绩,但在新形势下也面临新的挑战。请您对杂志的发展提些看法和建议。

苏智欣:热烈祝贺《世界教育信息》杂志创刊25周年!在教育信息充斥于各种报刊和网络的今天,《世界教育信息》杂志给人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这里既有名家演讲和专家评论,也有决策参考和比较研究,还有普通教师的切身体会和犀利视角。这本杂志不仅为中国教育管理者和决策者、教育国际化工作者和关心国外教育的各界人士打开了一扇通向世界教育的窗口,也为我们这些海外华裔学者送来了中国教育国际化和信息化的最新信息。我建议杂志开辟一个“中外教育信息交流合作专栏”,介绍和报道这方面的最新信息和具体策略。

据我了解,尽管中国大多数高等院校都与国外大学有交流项目(包括学者互访、合作研究、联合培养学生等),但是在信息技术方面的合作项目屈指可数。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和信息化的迅猛发展,大学管理人员亟需了解国际最新信息技术发展情况,与国外大学的领导及时交流,洽谈项目以达成协议,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最新的教学信息和最全面的服务。加州州立大学已与上海师范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的信息技术专家启动了信息化的相关合作,并将与华东师范大学和南京理工大学的信息技术专家发展同样的合作,我们也期待未来有机会和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等相关部门的合作,争取为中美教育管理信息的广泛和深入交流作出榜样,总结出宝贵的经验。

上一篇:作风管理论文范文 下一篇:自主探究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