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调查报告范文

时间:2023-03-10 00:37:38

矿山调查报告

矿山调查报告范文第1篇

企业调研报告怎么写

从调查目的和最终形成的书面报告的内容综合评价,调查报告大体可分为以下类型:

1.总结典型经验的调查报告

这类调查报告是为了概括出先进人物或先进地区、先进单位的正面经验,使其便于在面上发挥影响。调研对象是一个或一类特定的先进典型。调查报告写成之后,其中所概括的经验,可以为有关人员或单位所借鉴,或可以使之从中受到启发;也可作为有关主管部门开展学习先进活动的素材。

2.反映情况的调查报告

这类调查报告因调查目的、范围和用途的差异而有两种区别:一种是反映具体情况的个案性调查报告。其调研目的是为了把某一个具体问题界定清楚,调研范围单一、具体,报告的内容一般用来作为处理某一具体问题的依据或重要参考。另一种是反映基本情况的综合性调查报告,调研的目的是为了掌握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的概貌,调研范围相对宽广,涉及的对象较多,报告的内容主要用作宏观决策参考,或者用于说明某种客观现象,某一学术观点。

3.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

揭露问题的调查须在已有线索的基础上展开。调查的目的是为了查清事实,获得足以说明问题性质、程度的材料。调查对象一般是暴露出问题和问题涉及到的有关单位和人员。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不仅可以用来澄清是非,辩明真伪,教育群众,还可直接用作对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进行处理的重要依据。

调查报告惯用的结构由标题、序言、主体、结尾组成。

(一)标题

调查报告的标题形式多样,总的来说约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单行标题,一种是双行标题,单行标题又可分为公文标题写法和一般文章标题写法两种。采用公文标题写法的优点是能使人一下子明确文种,并了解调查的对象和调查报告的目的,如《关于当前微电脑在企业财务会计工作中的运用情况和存在问题的调查报告》。但是,采用公文标题写法容易写得过于冗长,而且比较平淡,不利于诱发读者的阅读欲望。采用文章标题写法,虽也有不利的一面,如不能让人由标题一眼看出文种,但处理得好,能使人看了标题便对调查对象和调查报告的目的有所了解。而且标题还有可长可短、可严肃可谐趣、可描述可设问的优点,因而,容易写得生动有趣,引人注目。例如:《愤怒的烧鸡》,《新闻纸紧张的症结何在》等。

(二)序言

序言是调查报告的开头部分,可用来交待调查的时间、地点、目的、对象、范围;也可以用来概述调查的主要内容,取得的主要收获;还可以交待调查工作的背景以及通过调查所获得的结论。

(三)主体

主体内容是一篇调查报告的主干。主体通常以叙述为主,叙议结合,围绕导语所提出的问题依次展开。

(四)结尾

调查报告的结尾写法不一,或一段,补充说明有关事项;或一句,顺便交待某一问题。或总结全篇,深化主题;或指出调查存在的不足之处。

煤炭企业调研报告范文

贸易估值环比下降,动力煤上涨动能减弱

一 、拜访内蒙古某大型动力煤企业

煤种:动力煤

产能:5000万吨/年

1:贸易估值角度:目前贸易商囤煤的数量和囤煤的积极性较8-9月有所下降,山西某贸易公司8-9月囤煤80万吨左右,进入10月后仅囤煤10万吨左右。部分贸易商囤煤是因为他们预估28-29日出11月动力煤长协价将继续上涨。

2:煤炭呈现局部紧张的局面:华中、西南和东北地区煤炭供应比较紧张,华北和西北供应相对较宽松。

3:政策要求释放产能的情况:先进产能释放出了一些产量,具体产量现无法统计

4:运输阶段性紧张:目前大秦线、京原线和集通线均有不同程度的检修,但到11月份这些检修都会陆续结束,其中大秦线10月28日检修结束

5:煤企利润较好:目前主流煤企均实现了利润,而且利润好于煤炭黄金十年时的利润(设备改进使得目前吨煤成本较黄金十年下降较多)

6:坑口与港口涨价幅度差异较大:坑口煤价前期涨幅较大,但进入10月后才上涨了10元/吨,而港口动力煤的价格已上涨100元/吨,港口煤价涨幅远大于坑口涨幅的原因主要是贸易商囤货和汽运、火运运输成本增加。

进口焦煤资源偏紧 仍有上涨空间

二、拜访北京某大型进出口焦煤企业

1、进口量:900-1000万吨/年

2、主要进口国别:澳洲和加拿大,没有做美国煤(主要因为从签订合同到发货运输再到国内检验大概需要85天左右的时间,周期太长风险较大)

3、四季度进口煤资源仍比较紧张:一方面英美资源矿山遇到不可抗力因素开采受到影响,资源比较紧张。另一方面澳洲销往印度和欧洲的煤价高于中国,中国发运量有所减少。(发往中国的CIF价格为澳洲发往印度的fob价格)

4、进口成本:10月澳洲焦煤进口成本平均为240美金,折算为港口标准交割品为1887元/吨。

5、库存紧张:港口基本没有进口煤资源

6、需求:需求较好,11-12月的订单已接满

矿山调查报告范文第2篇

关键词:MapGIS 矿产调查报告

1 概述

矿产资源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物质保障。[1]而地质矿产工作一般指在进行地质探勘、调查后,收集物、化探资料,实际采样,分析后完成相关地质-矿产综合报告。

MapGIS是集数字制图、数据库管理及空间分析为一体的空间信息系统[2],是数字化制图的首选工具[3]。MapGIS具有强大的矢量、编辑功能及投影变换、图层管理、属性查询等多维GIS功能,为今后提高自动化管理水平提供了良好平台。

2 MapGIS在矿产调查报告图件中的应用

一般而言,一个完整的地质矿产调查报告应包括下列图件:地形地质图、工程平面图、探槽素描图、储量计算图、勘探线剖面图、钻孔柱状图。

2.1 地形地质图 地形地质图又分为区域地质图、矿区地形地质图、矿体平面分布图。其比例尺一般由小及大,从1:20万到1:2000不等。从不同角度描述矿区及周边的地理位置、自然形态、地质环境。

可用MapGIS以小比例尺的标准分幅图为底图矢量化,根据实际情况裁剪,用四角坐标生成自由分幅的带坐标图框,通过校正,将矢量化的文件校正到图框内。如需大比例尺的别种图件,可通过投影变换等得到。这样一来,等高线,高程值,河流山峰等基础地理信息在整个报告所有图件中只需矢量化一次,别处需要时可根据坐标提取、裁剪、投影。

2.2 工程平面图 工程平面图分为矿体平面图、钻孔平面图、探槽平面图、勘探线平面图。它们分别描述各自在平面直角坐标下的地理位置。

一般此类图件可将地形地质图的基础要素提取出来后,在相应坐标值位置加注矿体分布,钻孔地表、地下位置,探槽位置,勘探线位置等。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坐标值。如果采用的地形地质图已经做过校正,矢量数据本身已有坐标,则可根据野外采集数据直接展点上图,否则应按图纸坐标计算,通过公里网格的平行移动来确定准确坐标值。

2.3 储量计算图 储量计算图是进行矿产储量计算,表示储量计算依据和结果的综合图件。在储量计算时,就在这类图上圈定矿体,划分计算块段,测定块段面积,表示各级储量的分布范围,标明计算参数及计算结果等。按矿体地质特点、勘探和储量计算方法,一般有储量计算剖面图、储量计算纵投影图及储量计算平面图三类。对于垂直纵投影,其上边沿线为地表,东西方向为地理坐标,南北方向为垂直深度。此时图件完成以后,将相应部位拓扑成“区”,只需点击“区属性编辑”就可查看相应区域面积。

2.4 探槽素描图 常规而言,探槽素描图比例尺较大,多用X轴Y轴的刻度来表示其位置,不需要校正等。但图面需要特有符号来表示多种岩性、矿体等。这种符号在MapGIS里可用点符号表示,大面积的多用“区”表示。多数特种符号在MapGIS系统库符号里是没有的,自己加做符号,保存进特定符号库以后,会方便日后以及其他矿区的使用。

2.5 勘探线剖面图 勘探线剖面图是反映矿床勘探工作成果的一种基本图件。它根据同一勘探线上的工程资料和地表地质的研究结果,逐步综合整理而成。主要表示内容有岩层、构造、蚀变现象、矿体及不同自然类型或工业品级矿石的分布情况等。它的主要用途是说明矿体的赋存条件及变化情况,反映勘探工作进度,指导下一步探矿工程的布置,作为储量计算、矿山建设设计和编制其他综合性图件的基本依据。此类图件除了需要特定符号库以外,还常常需要输入表格,表格的输入可在MapGIS里造平行线生成表格的边线,用点编辑里的“阵列复制点”以保证每行文字的行、列间距相等,或者在文字输入完成以后用点编辑里的“对齐坐标”以保证输入文字的首(尾)对齐。也可在软件基础上二次开发,嵌套Excel。

2.6 钻孔柱状图 钻孔柱状图是钻探地质编录的一项最主要资料成果,是根据对钻孔岩(矿)心(或岩屑、岩粉)的观察鉴定、取样分析及在钻孔内进行的各种测试所获资料而编制成的一种原始图件,借以形象地表示出钻孔通过的岩层、矿体及其相互关系,是编制有关综合图件和计算矿产储量的主要依据。此类图件多是以表格形式呈现,只有一栏表示矿体岩性,其余多为数字、文字。此类成段文字,可将点输入类型选为“版面”,以方便换行及排版。

3 总结

MapGIS是中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版权的地理信息系统,其地质制图技术在地质矿产工作的应用极为广泛,大大地提升了地质勘查技术手段,保证了空间数据的精确性。将以纸介质存储的地质资料转化为以数据格式存储,方便了管理、查询和检索。其K9地理信息系统基础平台在固体矿产资源勘查与三维建模等相关领域也有应用。

参考文献:

[1]李胤,杨武年,李丽,陈楠.MAPGIS与AutoCAD在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中的应用[J].金属矿山,2011(8):116-118.

[2]李克钢,许江,李树春.MAPGIS在矿产资源规划中的应用[J].中国矿业,2004,13(7):20-22.

[3]李妩巍.MAPGIS在地质制图中的应用[J].铀矿地质,2005(6):370-375.

作者简介:

矿山调查报告范文第3篇

觊觎已久的掠夺野心

近代以来日本的对外战争,始终以领土扩张和经济掠夺为主要目的。早在1918年,日本临时产业局工程师门仓三能就受命来大同调查煤炭资源状况,历时四个月之久。后来,门仓三能写了《大同炭田地质调查报告》,成为日后日本侵略者制定掠夺大同煤炭计划的依据。1923年,日本的上野、太田等人,以考察为名,在大同进行了长时间的秘密活动,盗走不少地质资料。1929年,晋北矿务局成立以后,日本军国主义者则利用阎锡山及晋北矿务局局长梁上椿给予的方便条件,打着“参观”、“访问”的幌子,经常在大同地区活动。1933年11月,日本对华侵略机构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以下简称满铁)就制定了《华北经济调整计划》和《对华北经济调查机关设立案》。1934年10月,日本的中国驻屯军司令部制定了《华北重要资源调查之方针及要领》,其中提出:“要助长帝国发展对华经济,使战时我国国际贸易资源易于补充,同时扶植和增强帝国在华北的经济势力并促成日、满、华北经济圈。”将对华北资源的掠夺提高到战略地位。1935年7月,满洲驻屯军制定了《关于华北新政权产生之相应经济指导案》,提出“应利用一切机会,促进对交通、资源及金融等方面的投资”。其后,日本在华的掠夺性投资发展极快,其重点在于华北。以1936年为例,日本在华的矿业投资支配资产额为2090?郾7万元,其中华北2078?郾9万元,占99%,在矿业投资中煤炭又占主要地位。“七七”事变之后,日本侵略者毫不掩饰地宣称“华北正是大东亚共荣圈内战争资源之中核地带”,把大同煤矿称为“东亚热源”、“大东亚共荣圈的主要燃料基地”。满铁产业部将掠夺大同煤炭看作是“华北产业开发”的中心目标,两次派人对大同煤田的储存状况进行调查,分别写出《山西省大同煤田北东部地质调查报告》和《华北矿山调查报告》。报告中写道,“山西省的煤炭储量为1271亿吨,这是一个天文学的惊人数字”,“据有识之士估计,昭和13年(公元1938年),日本缺煤将达到1200万吨,而抚顺煤的对日输出,今后10年将每年止于300万吨,新邱煤即使在条件好转的情况下,每年也不过可望输出200万吨,因此,这两个煤矿绝难满足日本的需要”,而大同煤矿则是日本最好的掠夺目标。

日本帝国主义掠夺大同煤炭的企图还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其侵略扩张和解决国内煤炭的需求,更重要的是,他们妄图通过掠夺山西煤炭(主要是大同煤炭)来控制我国其他产业,进而在世界经济中产生影响。日本帝国主义的这一野心,在满铁的调查报告《北支那炭矿业开发计划案》中表露无遗。此计划案中这样写道:“控制了华北煤,实际上也就等于控制了中国的煤业,进而控制其他产业,因而实在有着深远的意义,并在完成我国的世界经济政策上又将会起很大的作用。华北煤对于我国是必要而不可缺少的,而大同煤在华北煤矿之内是最能对此做出贡献的煤矿之一,它担负国家的使命将是最大的。”

日本对华经济侵略机构北支那开发调查局在“华北产业开发第一个五年计划”中,把大同列为六个重点掠夺的矿山之一。1938年到1942年日本在大同煤矿的计划投资占博山(博山、淄川)、中兴(中兴、大汶口)、井陉(井陉、正丰)、磁县(磁县、六河沟)、太原(太原、平定)、大同(大同、下花园)六个矿山总计划投资的44%。日本帝国主义对大同煤炭的掠夺野心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1938年,日本政府在《大同煤田开发计划》中要求,“在昭和17年(公元1942年)能向日本输出1000万吨煤炭,昭和22年(公元1947年)能向日本输出3000万吨煤炭,以此作为大同煤炭的开发目标”,并声称:本计划的基础材料为门仓三能1918年实地勘查所制《大同炭田地质调查报告》。日本侵略者这种贪得无厌的掠夺野心显然难以实现。1940年日本政府又制定了“宫本计划”,计划中对大同煤炭的掠夺数字是1941年计划掠夺300万吨,1942年380万吨,1943年500万吨,1944年630万吨,1945年760万吨,并计划把掠夺煤炭的58%运往日本本土。

残暴野蛮的掠夺手段

1937年9月13日(农历八月初九)大同沦陷。日寇侵占大同后,立即分兵占领大同矿区,很快解除了晋北矿务局的全部矿警武装,对大同煤矿实行了军事管制。1937年10月,早已做好准备的满铁受日本关东军军部委托,劫夺了大同煤矿。日本植田房雄等有关技术人员一行11人,于1937年9月29日从满铁总社所在地大连出发,途经天律、北平、张家口,10月6日到达大同煤矿永定庄矿(原为晋北矿务局管辖)。

当时,大同煤矿划归伪蒙疆联合政府管辖,由伪蒙疆联合政府产业专门委员会直接管理。1938年2月11日,经日本关东军军部、伪蒙疆联合政府、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三方签定协议,正式委托满铁临时经营。同时,伪蒙疆联合政府与满铁的子公司兴中公司缔结了煤炭委托销售合同。

1937年底到1938年初,满铁从劫夺多年的抚顺煤矿调入大同煤矿317名各类管理人员,并从各地抓骗来5500名矿工。他们首先利用半机械化矿井永定庄矿、忻州窑矿、煤峪口矿开始出煤。又相继开采了同家梁、四老沟(宝藏坑)、白洞(国宝坑矿),改建了白土窑、胡家湾矿,还在怀仁县鹅毛口北开凿了昭和坑,在大同拖皮村与石头村之间开凿了平旺炭矿,在白土窑开凿了大北沟坑。除此之外,日寇将大同煤矿附近的庄瓦沟、大青窑、马口窑、马家梁、苏家堡、和尚嘴、黄土沟、梅家坟、杨树湾、小窑沟等17处小煤窑没收为己有,划归“兴亚公司”掌握。对其余地势偏僻、交通不便的小煤窑,一律下了禁令,不许开采。1938年6月下旬,满铁通过兴中公司,第一次将约35万吨大同煤运往日本大阪、神户的重化工业会社和电力会社。

1940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先后与26个国家处于直接交战状态。为了维持其庞大的军事需要,日本国内对煤炭的需要量急剧增长。当时大同煤矿所产之煤多运往日本,连小窑煤炭也被严格控制。日本政府规定,“煤炭的运日数必须达到65%,尽管华北煤荒日益严重,对日煤炭输出总数也不能减少”,致使遍地煤炭的大同,当地竟然无煤可烧。日寇在大同设立“兴亚公司”,专供民用燃料,只在城内设煤场一座,“每天早六时排队挂号,下午三时开始买煤,每人只许买两角钱的土煤面。煤场每天拥挤不堪,妇女小孩哭叫吵闹,甚至有人被挤得头破血流”。

日本侵略者为加快掠夺步伐,不惜追加投资,多开矿井,修建铁路,建设发电厂、炸药厂。为了便利煤炭运输,由日本对华经济侵略机构华北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出资,将阎锡山所修窄轨北同蒲铁路(大同――太原)改为准轨。为控制煤炭销售,日本各炭矿业经营资本家集股,成立了“华北石炭贩卖公司”,资本2000万元,在日寇的严密控制下,连民用煤也得经过这家贩卖公司。

日寇对大同煤炭资源采取裸的掠夺政策,以多产、迅速为宗旨,强迫工人在恶劣的生产条件下出煤。至于井下的安全设施,则根本不予考虑,甚至以延长劳动时间来增加产量,拼命榨取工人血汗,来换取更多的煤炭。工人每天在井下劳作12小时,而在“努力出煤日”这一天,要劳动20多个小时。日寇为满足其掠夺欲望,不顾开采规程,吃肥丢瘦,取易撇难,甚至于连掌子面煤柱、大巷煤壁也盗采一空,致使许多掌子面不等采完就冒了大顶。“1938年4月7日,煤峪口矿南沟井下发生恶性透水事故,100名矿工丧生”。“1941年9月,白洞矿西坑掌子面发生大面积塌顶,70余名矿工遇难”。“1943年春天,忻州窑矿四号采煤掌子面顶板下落,压住8个工人,其中一人半截身子被压在石头底下,而人还活着,日寇为抢救机器,竟将这位露着半个身子的工人用刀活活砍死”。法西斯强盗视人命如草芥,每一吨煤炭都渗透着中国矿工的鲜血和生命。

“以人换煤”的血腥统治

日本帝国主义对大同煤炭资源的掠夺,是建立在大同矿工的累累白骨之上的。“昔日矿山悲歌多,矿工血泪染成河,只见煤车天天走,不见矿工几个活”,这是日寇“以人换煤”的血腥政策的真实写照。

日寇要实现掠夺大同煤炭资源的目的,首先要解决的是劳工问题,他们采取了种种手段,强化募集劳工。一是骗:日寇经常以盖房、筑路为名,在山东、江苏、河北、河南、安徽、天津、北京、山西等地哄骗大批破产农民、失业手工业者等到矿山当劳工。招工的往往信口雌黄,说大同煤矿工钱多,吃得好等等。仅1940年6月一次,日寇就从河北保定一带骗招来800多劳工。二是抓:日寇常常以“剿匪”为名,到乡下四处抓人,充当劳工。其中有五六十岁的老人,有十三四岁的小孩。三是押:为了扩充劳动力,日寇还经常把战场上的战俘、监狱里的囚犯押解到矿上,另行看守,为其出煤。四是派:日寇窜通地方日伪组织,每年在煤矿附近的农村,按村庄大小摊派民夫,每个村子20到30人不等。还以组织“勤劳报国青年队”为由,强行组织青年到煤矿做工,规定每六个月一期,每期3000人。大批被抓骗来的矿工,一到矿山,就被矿警队关到阴森恐怖的大房子里当作“囚犯”一样看管起来,失去了一切人身自由。

日寇还在矿区建立了法西斯统治网,利用宪兵队、矿警队、督察队等疯狂地镇压矿工,设立什么“隔离所”、“拉尸队”,把大批被他们折磨得丧失了劳动能力的矿工拉进“隔离所”横加摧残,直到奄奄一息的时候,由“拉尸队”扔到荒郊野外。经济上,他们挖空心思,巧立名目,千方百计地克扣工人工资。“七七”事变前,工人日平均工资为4角,当时1元钱可买白面40斤。事变后物价猛涨,1元钱只能买二斤半白面。1942年,工人日工资最高为3?郾18元,最低为0?郾84元,平均1?郾58元,1元5角左右的工资,又何以维持工人一家之生活。矿工们吃的是用霉高粱、糠、花生皮混合磨成的所谓“兴亚面”。由于劳动条件极端恶劣,工人伤亡惨重。据满铁华北经济调查所写的《大同煤矿劳动概要调查报告》统计,1941年在籍人员6943名,死亡869名,死亡率为12?郾5%,负伤者2983名,负伤率为58?郾1%。而到1942年,死亡人员增加到1700多名。在日寇的血腥统治下,有6万多名矿工被摧残致死,按日寇掠夺大同煤炭的数量1400多万吨计算,平均每千吨就死亡四名多矿工。当时在矿区的荒郊野外、河滩山谷、废旧矿井形成了一个个大大小小的“万人坑”。

大同煤矿究竟有多少万人坑,现在很难查出确切数字。仅据老工人回忆,比较大的万人坑就有21处,如忻州窑的杨树湾,同家梁的黄草洼,永定庄的大南湾,白洞的老爷庙,煤峪口的南沟等。煤峪口万人坑是现存万人坑中比较完整的一个,这里层层叠叠堆满了死难矿工的尸体。这是日本帝国主义残害、荼毒中国矿工的铁证,是任何人、任何时候都无法改变的历史。从坑内尸骨的姿态看,有的是活着被扔进万人坑的。“1937年,日寇从河北开平等地抓骗来三百多工人,最后只剩下煤峪口的莫会英父子两人,其余都被折磨死了”。“1939年从河南抓来的四百多人,最后只剩下永定庄崔子才”。除万人坑外,日寇还用烧人场和炼人坑残害荼毒矿工。“1942年忻州窑南山的劳工房闹起了传染病,每天要被烧掉几十人,后来鬼子干脆停止了检查,凡认为有病的,一律烧死。那一回,忻州窑整整烧了四天”。

日寇的残暴统治给大同矿区人民造成深重灾难。日军侵占大同煤矿八年间,6万名矿工死于非命。难以数计的家庭失去父母、丈夫、儿子,户户哭亲人,家家泪长流,许多人因承受不了这极大的精神摧残而致疯致癫。1940年10月19日的《晋绥日报》上有一篇文章写道:“黄土沟是人们去口泉的一条捷径,往年路上的行人总是络绎不绝,今年这条路上几乎断绝了行人,即或有人走,也是寥寥无几,原因是黄土沟的死人臭气太大了,每天总有三五个死人从口泉煤矿抬到黄土沟,不是病死的,便是自缢的或被打死的煤矿工人,总是浑身被剥得,赤条条地躺在那里,让野狗野狼信口大嚼,咬得血肉狼藉。有脚无手或有腿无头,伤心惨目,莫过于是……”这样的精神和肉体的摧残在人类文明史上是罕见的,而日本法西斯主义者在中国制造的这种惨绝人寰的人间悲剧何止几百次、几千次!

主要参考文献:

①《日本侵华内幕》,〔日〕重光葵,出版社1987年日译本。

②《大同矿务局志》,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③《东亚与日本》,〔日〕近代日本研究会,山川出版社1980年版。

④《日本的对华投资》,〔日〕东亚研究所,上原书房1974年复刻版。

⑤《大同煤矿史》,大同矿务局矿史办公室编,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矿山调查报告范文第4篇

关键词:抗日战争;强掳劳工;民间诉讼;战争赔偿

中图分类号:K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458(2013)04-0046-07

二战受害者民间赔偿诉讼是战后遗留问题研究中一个重要课题。1995年6月28日,花冈劳工代表与鹿岛建设公司交涉5年无果后被迫提讼,这也是中国最早的有关二战战争赔偿诉讼案。花冈诉讼历经5年一审败诉,之后以庭外和解的方式于2000年达成和解,此次和解因鹿岛公司并未表示任何形式的谢罪且不承认和解金有赔偿之意而留下颇多遗憾。时隔9年,安野劳工诉讼历经10年3审最终亦以和解的方式告结。次年西松公司又以相似的条件与信浓川中国劳工达成和解。安野和解、信浓川和解与鹿岛公司花冈和解在诉讼背景上已明显不同,和解形式及条件诸方面也有了很大区别,但诸次和解均饱受争议,其根源值得深思。以往研究多着眼宏观论述,且随着诉讼进展的推进一些新的情况不断出现,特别是日本最高法院2007年4月27日就二战受难者在日民间赔偿诉讼做出终审判决后的诉讼僵局中,人们以和解方式寻求突破的尝试尚缺乏研究。文章即以这一新的诉讼背景下“安野事件”和解为中心,在论述此次和解达成因素等问题基础上,对历次和解进行比较,分析和解争议的根源,并对如何打破这一诉讼僵局及今后赔偿诉讼方向等问题作一探讨。

一 、“安野案件”和解始末

2007年4月日本最高法院首次就中国民众对日索赔诉讼做出终审判决后,中国二战劳工的索赔已由过去的单一诉讼方式向和解方式转变。而这种方式的转变恰恰以安野和解为开端,应该说安野和解是对2007年以后在日民间战争赔偿诉讼僵局的一种尝试性突破,对今后战后遗留问题的解决具有启发性,信浓川和解在某种程度上亦是以安野和解为模板。正鉴于此,以下将对安野和解这一事件诸问题着重论述。

1. 历史背景。1937年,日本军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以后,随着在亚洲侵略地域的日益扩大,国内的军工和民用生产劳动力日见匮乏。日本政府遂谋求在国外被占领地掠取劳动力,在强制几十万朝鲜人赴日从事体力劳动仍感不足后,便将目光投向中国。最早提出使用中国人的企业是“北海道土木工业联合会”,随后矿山、煤炭、港湾、码头等行业团体争相效尤。为适应企业的要求,日本政府采纳本国土木建筑和矿山业等大企业的要求,先于1942年11月制定了《关于华人劳务者移入内地案》的内阁决议,次年4月至11月将1411名中国人先后分8批押运到日本,从事港口装卸和煤炭开采两种行业的劳动;随着日本在太平洋战场上的接连失利,其对中国劳力的需求更加迫切,日本政府于1944年2月又作出《关于促进华人劳务者移入内地案》的决议,主要针对中国华北地区开始了有计划的抓捕行动[1]139-148。1946年3月,日本战败投降后应中国政府的要求,日本外务省根据各企业提供的汇报资料制作了《华人劳务工作情况调查报告书》(简称《外务省报告书》)。据此记载,1943年3月至1945年5月,先后有169批共计38935名中国男劳力被日本军队、政府和大企业联手强掳至日本国内,分配至35家大企业所属的135个作业场所。西松建设公司(原西松组)即是当年35家大企业之一。1944年7月,360名中国青壮年男劳力被日军押运至日本广岛县山县郡加计町的安野发电站建设工地,从事开山凿洞等繁重体力劳动,直至战争结束。

2. 被捕及在日本劳作情况。在安野劳工与日本西松公司诉讼阶段,西松建设曾向法庭提供材料称:“中国劳工在安野的待遇不坏,而且安野的劳动和生活条件比中国华北要好”①。日本《外务省报告书》中也有很多不实之处,例如中国劳工明明是被打死、累死的,却被记为肠炎病死。通过河北大学华工问题研究室数十年的调查资料,可以真实的反映当年这批劳工被捕及其在日本悲惨异常的劳作生活。

第一,强征方式。首先可以肯定没有一个劳工是自愿去日本,而是日军通过抓捕、战俘、欺骗等各种手段强制押运到日本。被抓捕者无论是做何工作,是何身份,包括正种田的农民、做生意的小商人、在集市庙会上游玩和购物的人、在家中做家务活的人等,只要身强力壮符合日军需要都可能成为日军猎取的对象。如杨在信(即编号187安野劳工杨提信)的女儿杨振恋回忆说:9岁那年我和父亲在自家院子里干活儿,亲眼看到我父亲被三个带着枪的日本人抓走了,以后没有音信。1945年的农历腊月的一天,赵渊泰(编号189安野劳工)送回了我父亲的骨灰。我们母女才知道父亲是被日本抓劳工死在日本国了②。此外,还有战场上俘虏的中国军人和共产党的抗日地方干部经严刑拷打和关押后带走的,也包括失去日军信任的皇协军、保安队、治安军等亲日政府统辖的军人。如于少金(即编号45安野劳工于绍金)的弟弟于少保回忆说:哥哥于少金年少参加八路军抗击日本侵略。在一次与日军作战中因背着伤员程树珠(编号138安野劳工程福都),因此没有撤离脱险,不幸被日军俘虏。他和程树珠一同押往日本国做劳工。回国时又背回了程树珠的骨灰盒③。这段话在程树珠的调查报告中得到证实。

矿山调查报告范文第5篇

事故发生后,一场由县政府、县总工会、检察院、安监局等多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迅速展开事故原因调查。与之同时,死亡家属的安抚和赔付工作也在高效进行。虽然事故得以妥善处理,但这个违规作业的代价在生命面前显得太沉重。

违规作业的代价

2012年4月25日,对于普通的家庭来说这是个很平常的日子,但对于远在千里之外的姚昌胜一家来说,却是个灰色、痛苦的一天。

48岁的姚昌胜从湖北老家来到云南打工,在西双版纳州勐海县云南众晨经贸有限公司1号洞内作业的时候,被一块滑落的矿石砸中,当场死亡。

离开故土的时候是个身体健壮的汉子,这一次远赴他乡,却再也没有回来。

事故发生后,勐海县安监局立即把信息通报到县政府、县总工会、检察院等相关部门。

一场由多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迅速展开事故原因调查,与此同时,死者家属的安抚和赔付工作也在高效进行。

曾经参与处置这起事故的勐海县总工会副主席张丽回忆,自事故发生到死者家属到事故现场,她一直陪同死者家属处理善后事宜,直至死者家属离开勐海。

她说,在安监局、公安局等部门的多方协调和努力下,事故得以快速处理,矿难家属也得到64万元的赔付。

回忆起事故发生时的情景,目睹整个事故发生的工友黎长江仍心有余悸。

黎长江在接受调查的时候回忆说:“当时我正在1号洞内斜坡下用扒渣机装矿石,听到有石头从斜坡滚下来的声音,抬头一看,正在打炮眼的姚昌胜和一块重约200公斤的石头一起滑落,在距离我只有1.5米左右的地方停了下来,当时我就被惊呆了。就在姚昌胜准备站起来的时候,一块重约500公斤的大石头再次滚下来,从姚昌胜身上压了过去,之后,姚昌胜的头卡在两块矿石之间,我看见姚昌胜的头上有一个大口子,鲜血直流,等我反映过来,报告矿井负责人和120急救电话时,姚昌胜已经停止了呼吸。”

看着自己熟悉的工友就这么从自己眼前消失,黎长江有种自己也说不上来的感觉,在这个被他定格在记忆里的场景,他有时也会想起,如果那块巨石再滚一圈,倒下的肯定不止姚昌胜,还有他自己。

无从得知的真相

云南众晨经贸有限公司巴夜矿区位于勐海县勐遮镇南楞村,2012年2月7日,云南众晨经贸有限公司与浙江天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江天成)签订了《矿山采矿、开拓工程施工生产承包合同书》。将1号洞探洞承包给浙江天成。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姚昌胜进入到了浙江天成工作,从事故发生后的调查报告上来看,姚昌胜没有经过任何爆破培训,也没有爆破员资格证,然而还是被安排到爆破员的岗位上。

姚昌胜永远也想不到,这个错位的职务,在不久以后,成了他致命的杀手。

从浙江天成的资料上来看,其前身为泰顺县市政工程有限公司,隶属泰顺县规划建设局。

1994年改制后,浙江天成按照民有民营股份制企业运作,并形成自己的管理模式,在2006年市政工程施工晋升为国家总承包贰级,2009年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同样晋升为国家总承包贰级。同年,矿山井巷施工又晋升为国家贰级,并具有钢结构专业承包资质。

根据矿山安全管理办法,爆破员属于特殊工种,必须做到100%持证上岗,作为一个在多种行业都有国家总承包贰级资质的企业,为什么会安排姚昌胜担任爆破员一职呢?究竟是疏忽还是其他原因,局外人无从得知。

事故的真相也随着姚昌胜的死亡永远无法揭开。

如果说姚昌胜工种的错位,最终导致了他付出生命的代价,那么,在事故发生后调查出来的结果更让人后怕。

错位、缺位酿惨剧

事故发生后,随着调查组的深入调查,浙江天成负责矿井安全技术指导的郑发胜也进入调查组的视线。

在接受调查组调查时,郑发胜也坦承,他本人也没有矿山井下施工的相关资质。

郑发胜说:“我从1994年到2001年在山西铁矿从事井下工作,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来到这个矿山就是负责指导他们井下施工工作,本身没参加过任何培训,也没学习任何相关知识。平时就是负责人员的调动、井下有的安全技术指导,而这起事故发生是他并没有在现场。”

“一个没有经过任何培训和安全资质的人,来负责指导同样没有经过任何培训的人,这纯粹是拿生命在开玩笑。”一个长期从事井下安全工作的人听到这个事故发生的原因,吃惊地瞪大了眼睛。

同样,井下施工要求矿井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员要与作业工人同时下井,同时升井,但在这次事故中都没有安全员和负责人的身影。

事故发生后,云南众晨公司负责人说:“矿洞承包给浙江天成后,出于安全考虑,公司还派出一个副总经理去浙江天成负责安全生产,这个负责人会不定期下井去视察工作。”

至此,整个事故发生的脉络清晰起来,没有爆破证的去当爆破员,没有任何资质的人去当安全员,矿井负责人应该在作业现场的不见踪影,这个事故的构成也许用两个词最能说明问题:工人职务的错位,安全员和负责人的缺位。

处罚之后的思考

在这场事故中,安监局、县总工会、公安等部门展开联合调查,在短短的时间里,事故原因得到明确,矿难家属的安抚和赔偿工作也得以迅速解决。

从云南众晨经贸有限公司出示的事故调查报告来看,虽然对相关责任人都实施了经济上的处罚,但并没有对没有爆破证的去当爆破员,没有任何资质的人去当安全员,矿井负责人应该在作业现场的不见踪影等相关情况作出说明。

在事故发生后,云南众晨经贸有限公司1号井立即停产整顿,事故当天,其炸药、雷管都由公安部门统一收回。

安监局、县总工会明确提出整改要求。要求云南众晨经贸有限公司按照非煤矿山“五有五落实”的相关规定进行全面整改,达不到整改要求一律不准开工。

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的网站上可以明确地看到,非煤矿山安全管理“五落实”的规定中,其中第一条就清楚地标明,“有安全管理机构或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且从业人员持证上岗。”

从云南众晨经贸有限公司发生的这起事故来看,承包方浙江天成显然把“五个落实”当成了一纸空文。

事实上,一直以来,无论中央还是地方,对于矿山安全生产事故一直都有严格的规定,这种规定从企业申报办证就开始发挥作用,并贯穿到整个生产过程中。如果这些安全管理规定能真正落到实处,而不只是简单地挂在墙上,像这样的安全事故也许就不会发生。

矿山调查报告范文第6篇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的重大工伤事故(以下简称事故)是指因工死亡事故、多人事故(同时伤及三人和三人以上的事故)和重伤事故。

第三条 本规定适用于本市全民所有制和区、县、局属集体所有制工厂企业(含矿山、交通运输、建设施工企业),由企业及其上级主管部门负责贯彻执行,市、区(县)劳动部门负责监督管理。

第四条 工厂企业发生事故后应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市、区(县)劳动部门以及上级工会报告,并保护好现场,未经上级主管部门同意,任何人不得破坏现场,如有违反,应严肃追究责任。

涉及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范围的重大伤亡事故,还须向所在地的区、县人民检察院报告。

第五条 工厂企业应将事故现场拍成照片,并在照片上对事故的重要部位作出标志,记明数据。无条件拍摄现场照片的单位,可绘制简明的现场示意图,供调查分析事故时查考。

第六条 工厂企业或其上级主管部门应按国务院规定会同同级工会组成事故调查小组,行政负责人和安全部门必须参加。市、区(县)劳动部门、上级工会组织和其他有关部门可以派员参加。

第七条 涉及两个工厂企业的事故,调查小组应由双方按照第六条规定派员组成,并由伤亡职工所属单位负责召集。

第八条 事故调查小组的任务是:

(一)查清事故的情况和原因,确定事故的责任;

(二)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分意见和建议;

(三)对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人员,建议工厂企业、企业上级主管部门或有关部门向人民检察院控告;

(四)协助工厂企业总结经验教训,制订预防事故的措施。

第九条 事故调查小组向有关人员调查情况时,应有两人同时参加,并作好笔录。笔录须交被调查人校阅签字。被调查人有书写能力的,应由本人自写书面材料。召开事故调查分析会时,应指定专人作好记录。

第十条 事故调查小组对情节复杂的事故,必要时可指定发生事故的工厂企业或有关单位进行技术鉴定,作出书面结论,作为分析事故的依据。

第十一条 事故调查小组成员对事故原因、责任的分析意见不一致时,由工厂企业所在地的区、县劳动部门作出结论性的意见,如仍有不同意见,可报请市劳动部门裁决。

第十二条 工厂企业或其上级主管部门需对事故责任者给予处分时,事前还应征求企业所在地的区、县劳动部门和上级工会组织的意见。

第十三条 工厂企业在上报事故调查报告书时,应将按本规定第五条、第十条要求拍摄的照片或绘制的示意图以及技术鉴定材料等作为事故调查报告书的附件。

第十四条 工厂企业应在事故发生后二十日内,将《工人职员伤亡事故调查报告书》报送企业上级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再报市、区(县)的劳动部门、上级工会组织和其他有关部门。属于死亡事故的,区、县劳动部门应进行审查批复,并报送市劳动部门、企业上级主管部门、上级工会组织和其他有关部门。工厂企业按批复意见处理结束后,方得结案。

第十五条 涉及两个工厂企业的事故,由伤亡职工所属单位上报并进行统计。如事故主要责任不属上报统计的单位时,不列入考核范围。

第十六条 工厂企业对事故调查小组提出的预防事故的措施,应认真执行。企业上级主管部门、企业所在地的区、县劳动部门和上级工会组织负责督促检查。对因改进措施不力,再次造成重大伤亡事故的工厂企业,企业上级主管部门应追究有关领导人员的责任。

第十七条 工厂企业对事故如隐瞒不报、虚报或故意延迟报告的,企业上级主管部门和企业所在地的区、县劳动部门除责成补报外,还应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第十八条 工厂企业和企业上级主管部门,应建立和健全事故档案制度。事故处理完毕后,应将有关资料整理存档,以备查考。

第十九条 因火灾、爆炸造成的重大工伤事故,除按本规定办理外,还应执行公安部门的有关规定。

矿山调查报告范文第7篇

在安全生产领域,数字化管理广泛应用。在日常认识中,按照数学的规则实施数字化管理或量化管理才是科学的管理。数字化管理容易理解,易于执行,便于考核,有时也能取得实效性。但方法取决于运用,运用得当,则会事半功倍,运用不当,则可能功败垂成。数字化管理不可简单化处理,而需与其他诸多因素相协调,形成一套合乎人性、行之有效的安全法系统。

第一,数字化管理要尊重生命的尊严。《“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调查报告》(以下简称为《调查报告》)没有指明事故发生后铁道部的责任,铁道部对于事故的责任更多的是事前的领导责任。但在事故发生后,现场处理或许是先收到了类似务必24小时恢复通车的命令,然后才有救援安置的安排。“不管你信不信,我是信了。”这种猜测也并非纯属空穴来风:一是铁道部新闻发言人说预计7月24日15时恢复通车,这一预计的通车时间是如何计算、如何保障呢?二是铁道部负债2万亿元,为了纾解自身的经济压力,政企不分的铁道部对于迅速恢复通车具有迫切需求。当然,恢复交通本身也是一种公共利益。《铁路法》第57条规定,“发生铁路交通事故,铁路运输企业应当依照国务院和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关于事故调查处理的规定办理,并及时恢复正常行车”。《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条例》(以下简称《铁路事故条例》)第19条也规定,“事故造成中断铁路行车的,铁路运输企业应当立即组织抢修,尽快恢复铁路正常行车”。但恢复通车的企业效益和旅客安全之间存在着冲突。“及时”、“尽快”的判断标准至少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生命的价值不容忽视,营救人员、妥善安置遗体、遗物的现场处置需要时间。众所周知,在铁路部门停止桥下搜救后,又发现了一个生命的“奇迹”。遗体和遗物的处置不得等同于普通的物,而必须给予应有的尊重、妥善的安排。二是安全的价值不可缺位,要查清安全隐患,至少在这一铁路段查清楚以后再通车才有合理性。当然,查清原因不等于提交了《调查报告》。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29条规定,一般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起60日内提交事故调查报告;经批准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的期限最长不超过60日。按照《铁路事故条例》第27、28条规定,除技术鉴定或者评估所需时间外,特大事故的调查期限为60日。该期间设置是否妥当姑且不论,从成立调查组到《调查报告》实际共计180天。周期如此之长,无论是铁路部门还是货运、旅客等均无法承受。《调查报告》显示,7月24日23时30分后,铁道部组织有关技术专家对桥梁主体结构进行了检测,确认具备安全行车的条件。7月25日9时31分恢复通车。应当说,除了桥梁状况外,尚应对铁轨状况、火车设备隐患等进一步检查。在作出初步的安全结论后,即可恢复通车,这是在通车安全与经济效益作出合理权衡后的选择。

第二,数字化管理要尊重客观的事实。当时网上有一个传言,35人死亡是要对省部级行政问责的标准线。实际上,按照《铁路事故条例》第9条第l项的规定,特别重大事故的标准是造成30人以上死亡、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或者1亿元以上的直接经济损失。在党政干部的问责规定中,发生特大事故确实可以追究省部级领导的责任,但这应当取决于影响面和损害程度,而不仅仅是死亡的数量。但数字化的指标在安全生产中颇为有效,它迫使有关主体采取措施,减少死亡降低损失。在煤炭生产等领域确实有“死亡指标”(安全生产控制指标,2004年依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确立),国外也有采用。每年有一定的死亡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一个生产企业,看起来虽然非常不合理,我们应当以“一个都不能少”的态度去对待每一个生命,但亦有其合理之处,因为矿山生产必有矿难,有矿难必有死亡。但死亡指标用于国内后,结果却产生了毁尸灭迹或者转移尸体的欺上瞒下现象。这不能简单地归咎于社会风气,而是要正视事实本身,反思制度设计的合理性。罔顾客观事实,而要追求刻板的数字,这本身就是错误的做法。如果死亡不可避免,死亡指标的意义就在于努力查找原因,尽量减少死亡;在死亡的事实发生后,尊重事实,而非动辄“一票否决”。在制度设计上,将超出死亡指标的严厉制裁改为对没有超出死亡指标者适当激励,或许是可取之道。这种事后的责任追究制度变革会反馈到事先的安全生产管理中。

第三,数字化管理不能取代人的作用。机械化、电子化在高铁、动车领域中有广泛应用,没有科技的高度发展,就没有铁道事业的快速进步。但这绝不能走到技术万能主义的极端。应当说,即使在各种各样的先进技术能够得到充分应用,仍然还要有人控制,人的能力要在其中发生作用。《调查报告》指出了上海铁路局及其下属单位在安全和作业管理及故障处置上的存在问题,车务系统、电务系统和工务系统存在诸多违规操作,管理、应急处置不力,最终酿成事故。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原因正如《调查报告》多处指出的那样,“职工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实践中,人类过于依赖技术的发达,而弱化甚至忽视了自身基本技能的培训。技能的训练不仅要有日常操作规程的训练(《调查报告》多处指出违反了操作规程),还应有突发事件的应对训练。但对于铁路这种特殊运营体制的机构,如何进行突发事件应对和处置的演练,在《铁路法》和《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并无专门规定,后者只是规定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负有处置突发事件职责的工作人员定期进行培训”(第25条)。事故的发生往往就在瞬间,缺乏应变处置能力,就不能防止事故的发生、减轻事故的损失。技术技能和安全作业的培训是预防事故的重要手段之一,应当列入日常的考核标准之中。

第四,数字化管理的数值选取应当通盘考虑。对于事后的救济措施等,《调查报告》毫无涉及。在这次特大事故中,死亡的赔偿金由最初的17.2万元,涨到50万元,最后是91.5万元。天津的老大妈就说得好,你这是买大白菜呢,讨价还价。为何死亡的赔偿标准会如此波动不定呢?《铁路事故条例》第23条第1款规定:“事故造成铁路旅客人身伤亡和自带行李损失的,铁路运输企业对每名铁路旅客人身伤亡的赔偿责任限额为人民币15万元,对每名铁路旅客自带行李损失的赔偿责任限额为人民币2000元。”加上1992年修改的《铁路旅客意外伤害强制保险条例》规定,赔付给旅客最高2万元的保险金,共计17.2万元。但《铁路事故条例》与《侵权责任法》、《铁路旅客意外伤害强制保险条例》与《保险法》的相关规定之间均存在冲突。最终确定了91.5万元的赔偿额度。按照平等原则的要求,这一额度应当成为类似事故的赔偿标准,方为妥当。在制度设计上,考虑铁路的公用事业性质,适当提高《铁路事故条例》的赔偿标准,并将其作为侵权赔偿的特殊规定上升为法律,或许才是长远之计。特大事故的善后工作纷纷扰扰,我们对此还缺乏足够的经验。在善后过程中,还传闻有奖励提前签约者的激励措施,这实际上是在挑战人性的底线,让生者以死者为生财之道,理应予以谴责。我们应当对这种大规模侵权有个总体的方案,从善后组织与现场处置组织的分离设立、损害的调查和认定、保险和理赔的完善、赔偿标准的完善等方面从长计议。

矿山调查报告范文第8篇

这次调查摸底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指导原则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通过在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领域)以及重点企业深入开展职业病危害调查摸底,掌握我国总体的职业病危害现状,在此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基层基础、强化监管执法,促进“两个主体责任”落实到位,推动我国的职业卫生工作步入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上来,有效遏制职业危害的蔓延,保护广大劳动者的健康和安全权益。

这次调查摸底工作的目标是:通过在具有代表性的省、市的抽样调查,在矿山(包括煤矿、非煤矿山,下同)、化工、涂装、电池等重点行业(领域)的抽样调查,在中石油、中石化、中国化工的全面调查,基本摸清我国职业病危害的现状,对职业病危害的地区、行业分布,接触职业病危害人员情况,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设施)等情况有一个较为全面的掌握,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和建议。

二、调查摸底范围和方式

(一)重点地区职业病危害现状抽样调查

在考虑经济发展程度、职业病危害状况和职业卫生工作基础等因素的基础上,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地区作为重点地区,重点做好职业病危害现状调查摸底工作。北京市、山西省、江苏省、四川省、贵州省为此次职业病危害调查摸底的重点省(市),沈阳市、武汉市为此次职业病危害调查摸底的重点城市。

各重点地区结合本地区情况和职业病危害特点,制定调查方案,确定抽样调查的方式、原则和重点。选取3-5个地(市)作为样本进行全面调查。

调查内容包括生产经营单位基本情况、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体检(岗前、岗中、离岗)情况、职业病危害防护情况等。

(二)重点行业(领域)职业病危害现状抽样调查

在重点地区开展调查摸底的同时,组织有关科研单位和行业协会对矿山、化工、涂装、电池等重点行业(领域)开展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现状抽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生产经营单位基本情况、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体检(岗前、岗中、离岗)情况、职业病危害防护情况以及根据行业(领域)特点确定的其他内容。

(三)重点单位职业病危害状况全面调查

化工行业是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主要行业之一,也是近年来新增职业病危害集中的重点领域。这次调查摸底中,选择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化工集团公司作为中央企业全面调查的重点单位。要求三大集团公司总部认真组织所属单位进行职业病危害现状调查,并把职业病危害情况整理汇总后直接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

三、工作步骤

(一)前期准备和动员部署阶段(*年6月):各重点地区安全监管部门、有关科研单位和行业协会在6月中旬制定出具体实施方案并落实机构和工作人员,于6月25日前将本地区(单位)具体工作方案和工作机构落实情况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安全生产协调司(职业安全监督管理司),确保6月底前安排部署下去。

(二)全面调查阶段(*年7月至9月):各重点地区安全监管部门、有关科研单位和行业协会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的总体部署和具体方案要求以及本地区(单位)的实施方案,认真开展摸底调查,并每月上报一次工作进展情况。

(三)汇总上报阶段(*年10月):各重点地区安全监管部门、有关科研单位和行业协会总结本地区(单位)调查摸底工作开展情况,并对调查摸底的数据进行整理和汇总,于10月31日前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安全生产协调司(职业安全监督管理司)。

四、组织保障和职责分工

为了确保调查摸底工作顺利完成,明确各有关单位的职责分工如下:

(一)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安全生产协调司(职业安全监督管理司)

1.承担调查摸底的组织、协调工作;

2.起草调查摸底工作总体方案,协调各地、各单位落实具体调查方案、机构和人员;

3.培训各省(市)和中央企业及其他参加单位的人员,为各地、各单位人员培训和开展调查提供相关服务和业务指导;

4.协调解决现场采集数据过程中的困难;

5.定期检查进展情况,督促各地各单位如期完成调查任务;

6.整理和汇总数据,起草总体调查报告。

(二)北京市、山西省、江苏省、四川省、贵州省安全监管局及沈阳市、武汉市安全监管局和其他相关地区安全监管局

1.负责制定本地区的调查方案,落实具体工作机构和人员;

2.联系技术服务机构开展本地区的抽样调查工作;

3.本地区抽样调查的人员培训;

4.本地区调查的数据汇总、整理以及上报;

5.协助解决重点行业(领域)抽样现场调查中的问题。

(三)煤炭工业职业医学研究所、武汉安全环保科学研究院、上海市化工职业病防治院、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电池工业协会

1.负责矿山、化工、涂装、电池行业(领域)的方案制定、人员培训和现场调查工作;

2.整理和汇总矿山、化工、涂装、电池行业(领域)的调查数据,撰写调查报告。

(四)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化工集团公司总部及其所属单位

1.三大集团公司总部负责落实工作机构和人员、制定本单位的具体实施方案,搞好人员培训和现场调查以及数据整理、汇总;

2.三大集团公司所属单位在其集团总部的组织下开展调查工作。

五、工作要求

(一)各重点地区安全监管局要高度重视这次调查摸底工作,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的统一部署,因地制宜,制定调查方案,落实工作机构和人员,认真开展调查摸底工作。

(二)各重点地区安全监管局在工作中要积极发挥技术服务机构的作用,同时要加强对调查工作人员的培训,确保调查工作的质量。

(三)有关科研单位和行业协会要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的要求,认真按照行业抽样调查方案,做好抽样调查和研究分析,为政府监管提供科学依据。

(四)请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积极支持有关科研单位和行业协会做好重点行业(领域)的抽样调查工作。

矿山调查报告范文第9篇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保障职工在生产中的安全与健康,加强对伤亡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根据国务院《工人职员伤亡事故报告规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下列的全民所有制和区、县以上集体所有制企业:

(一)工业、交通运输、基本建设企业。

(二)财贸系统的工业、交通运输、基本建设、仓储等企业。

(三)农业系统的国营农、牧、林、渔场、工业、交通运输、基本建设、仓储等企业。

(四)地质水利系统的工程单位。

(五)中外合资、外资经营的工业、交通运输、基本建设等企业。

城镇各级生产服务合作社、劳动服务公司和农村社办企业、校办工厂等,应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二章 伤亡事故的确定和划分

第三条 因工伤亡事故系指企业职工在生产区域中发生的与生产和工作有关的伤亡事故,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一)职工从事生产或工作而发生的伤亡事故。

(二)在生产时间、生产区域,职工虽不是从事生产或工作,但由于企业的设备、设施、劳动条件、工作环境不良而造成的伤亡事故。

(三)本市企业组织到外埠承包工程,属上述(一)、(二)项规定造成的伤亡事故。

(四)凡与生产或工作有关,在生产区域(包括厂区、矿山采区、货场、建筑工地等)因车辆伤害而造成的伤亡事故。

(五)企业发生各种灾害或险情时,本企业职工因抢险救灾而造成的伤亡事故。

(六)凡不在上述范围内,对确定为伤亡又有异议的事故,经企业所在区县劳动部门或企业主管局(总公司)提出意见,由市劳动局确定。

涉及两个企业的伤亡事故,由伤亡职工所在单位上报并进行统计。

第四条 按职工伤亡的轻重程度划分以下几类事故:

(一)轻伤事故:负伤休息一个工作日以上(含一个工作日)的事故。

(二)重伤及多人事故:原劳动部《关于重伤事故范围的意见》中所列的各种事故均为重伤事故。一次轻伤(包括急性中毒)三人或三人以上的为多人事故。

(三)重大事故:一次死亡一至二人;一次重伤三人或三人以上的事故。

(四)恶性事故:一次死亡三至九人;一次死亡虽不足三人,但死伤总数在十人或十人以上的事故。

(五)重大恶性事故:一次死亡十人或十人以上;一次死亡虽不足十人,但死伤总数在二十人或二十人以上的事故。

第三章 事故的报告、调查、处理

第五条 企业职工发生伤亡事故后,负伤者或最先发现人,以及企业的各级领导,必须按国务院《工人职员伤亡事故报告规程》规定的程序,立即逐级向上报告。发生重伤及多人事故、重大事故、恶性事故或重大恶性事故,企业领导人必须立即用电话或其它快速办法,将事故简况报告区(县)劳动部门、上级工会、企业主管局(总公司)及其它有关单位。上述单位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用快速办法转报市劳动局及其它有关部门。

第六条 企业和企业主管局(总公司)的领导,对职工伤亡事故的登记、统计、报告、调查和处理的正确性、及时性负责。对第四条(二)、(三)、(四)、(五)项的事故要成立调查组。

(一)轻伤事故由车间主任负责组织调查,查清事故的原因,确定事故的责任,并提出处理意见,制定并采取防范措施。

(二)重伤及多人事故由企业主管的厂(矿)长(经理)负责组织和主持事故调查组的工作。企业主管局(总公司)和企业所在区县劳动部门应派人参加。企业于事故发生后十天内报出《职工死亡、重伤事故调查报告书》。

(三)重大事故由企业主管局(总公司)领导人负责事故调查组的组织领导,企业厂(矿)长(经理)主持调查组工作。企业所在区(县)劳动部门、市劳动局及有关部门可派人参加。企业在事故发生后二十五天内报出《职工死亡 、重伤事故调查报告书》。

(四)恶性事故或重大恶性事故,由企业主管局(总公司)局长(经理)负责组织领导,副局长(副经理)主持事故调查组的工作。市、区(县)劳动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派人参加。企业主管局(总公司)应在事故后的三十天内报出《职工死亡、重伤事故调查报告书》。

(五)重伤及多人事故、重大事故、恶性事故或重大恶性事故调查组,应有企业安全及其他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参加,并要请企业和上级工会派人参加。

第七条 市劳动局对调查结果有疑义时,可责成原调查组或另行组织调查组,对伤亡事故重新调查或复查。

第八条 伤亡事故调查处理的程序和要求:

(一)发生事故的单位领导和现场人员,要严格保护现场。如因抢救负伤人员,或为了防止事故继续扩大而必须移动现场设备、设施时,现场领导和在场人员要共同负责弄清现场情况,并做出标志,记明数据,画出现场图。

(二)企业或企业主管局(总公司)的领导,获悉发生重伤及多人事故、重大事故、恶性事故或重大恶性事故后,要立即赶赴现场,组织抢救,并按照本《规定》第六条的规定,组成事故调查组,对事故现场进行勘查、测绘、拍照、收集当事人或现场人员的陈述和证人证言;索取有关生产、设备、工艺的资料和医疗部门对负伤人员伤亡情况的诊断。有关单位和人员要如实提供情况及资料,不得隐瞒或拒绝。

(三)调查组在掌握比较充分的资料后,弄清事故发生、发展的过程,召开事故分析会,分析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和主要原因,确定事故的性质、事故责任者,提出对责任者的处理意见和防止事故重复发生的措施,交企业编制《职工死亡、重伤事故调查报告书》,分送厂(矿)长、企业主管局(总公司)、企业所在区(县)劳动部门。区(县)属企业、中央在京企业单位的《职工死亡、重伤事故调查报告书》,由所在区(县)劳动部门转报市劳动局。市属企业单位的《职工死亡、重伤事故调查报告书》,报企业主管局(总公司)的同时,报所在区(县)劳动部门,并由主管局(总公司)转报市劳动局。凡报送市、区、县劳动部门的《报告书》,应同时报送市、区、县工会。

(四)事故现场的恢复

1、轻伤事故现场的恢复由车间主任同意。

2、重伤及多人事故现场的恢复,经企业所在区(县)劳动部门同意。

3、重大事故、恶性事故或重大恶性事故现场的恢复,经市劳动局同意。

(五)企业主管局(总公司)负责对防止事故重复发生的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凡未如期按原定方案采取防范措施、事故隐患仍未消除的,要令其停产整顿,直到措施完全落实后,方能继续生产。各级劳动部门负责监督检查。

第四章 事故责任者的惩处

第九条 对确定为责任事故的重大事故、恶性事故或重大恶性事故,要明确事故责任者。

对重大事故、恶性事故或重大恶性事故的责任者,应根据其情节、后果的严重程度,分别给予经济处罚、行政处分,对触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对因事故已死亡的责任者,不再追究其责任。

对轻伤、重伤及多人事故的责任者,也应视其情节及造成的损失程度参照上述原则给予适当惩处。

第十条 经济处罚分为:(一)扣除月标准工资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十,扣除时间最长不超过一年;(二)赔偿经济损失,其金额由企业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从职工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金额一般不要超过本人月标准工资的百分之二十。如果能够迅速改正错误,表现良好的,赔偿金额可以酌情减少。

第十一条 行政处分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留用察看、开除。

第十二条 对于职工受到留用察看、撤职、降级等处分时,其生产费、工资待遇等均按国务院的《企业职工奖惩条例》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三条 对于情节恶劣,后果严重,触犯刑律的事故责任者,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十四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事故责任者,应根据情况给予经济处罚、行政处分,对触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违反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违章指挥或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而造成事故的。

(二)扣压、拖延执行“安全指令”、“隐患整改通知书”致隐患未消除而造成事故的;曾发生事故,由于采取防范措施不力,而造成事故重复发生的。

(三)设计不符合国家的技术规范和有关安全规定,致设计本身有缺陷或工艺不合理而造成事故的。

(四)对新工人或调换岗位的工人,不按规定进行岗位安全技术培训、考核,致操作错误而造成事故的。

(五)组织临时性任务,不制定安全措施,也不对工人进行安全教育而造成事故的。

(六)分配有职业禁忌症人员到禁止其作业岗位工作而造成事故的。

(七)劳动组织不合理又长期未获解决而造成事故的。

(八)缺乏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或安会规章制度不健全致工人无章可循而造成事故的。

(九)因设备、设施、工具有缺陷,或原料、辅料不合格而造成事故的。

(十)因生产设备、设施缺乏安全防护装置、安全防护装置安装、维修质量不合格或使用不当而造成事故的。

(十一)因生产(施工)场地环境不良而造成事故的。

(十二)因工作不负责任,麻痹大意,操作错误而造成事故的。

(十三)因不按规定发放或不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而造成事故的。

第十五条 企业发生重大事故、恶性事故或重大恶性事故有下列情况之一时,首先要追究企业或企业上级主管局(总公司)主要领导者的责任。

(一)颁发或作出违反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法规的指示或决定而造成事故的。

(二)不按国家规定提取劳动保护措施经费,不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和解决尘毒危害问题而造成事故的。

(三)新建、扩建、改建的技术措施项目没有做到劳动保护措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而造成事故的。

(四)企业管理混乱,安全生产无人负责,发生重大事故、恶性事故或重大恶性事故的。

第十六条 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对有关人员从重处罚:

(一)对第四条所列各项事故隐瞒不报,虚报或故意拖延报告者。

(二)在事故调查中伪造现场,毁灭证据,隐瞒事故真象,弄虚作假,甚至嫁祸于人者。

(三)事故发生后,违反本规定程序调查、处理,擅自处理或袒护、包庇事故责任者,并故意拖延上报《职工死亡、重伤事故报告书》者。

(四)事故发生后,不吸取教训,不采取防范措施,事故隐患未能消除,致使同类事故重复发生的。

第十七条 对伤亡事故责任者的惩处经批准后,要及时宣布,书面通知本人,并归入本人档案。

市、区(县)劳动部门负责对事故责任者处分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第十八条 在事故调查和处理中,有关方面对事故原因、责任分析和处理意见发生分歧时,由市劳动局提出结论性意见,交企业或企业主管局(总公司)办理。企业或企业主管局(总公司)如有不同意见,在接到结论性意见后,于五日内分别报市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对既不上报也不执行者,按违反本规定第十六条规定进行处理。

第十九条 在批准对事故责任者的处分以后,如果受处分者不服,可在公布处分后十日内向上级领导机关提出书面申拆。上级机关在接到申拆后,要尽快做出答复。

第五章 事故处理结案的审批程序

第二十条 职工伤亡事故的处理,需按下列规定审查批准后结案。

(一)轻伤事故由车间提出处理意见,本企业审查批准结案。

(二)重伤及多人事故由企业提出《职工死亡、重伤事故调查报告书》,征得企业主管局(总公司)同意后,由区(县)劳动部门批准结案。

(三)重大事故由企业提出《职工死亡、重伤事故调查报告书》,征得企业主管局(总公司)及所在区(县)劳动部门同意后,报市劳动局批准结案。

(四)恶性事故或重大恶性事故由企业主管局(总公司)提出《职工死亡、重伤事故调查报告书》,由市劳动局报请市人民政府批准结案。

(五)重大事故、恶性事故或重大恶性事故的《职工死亡、重伤事故调查报告书》不能按本规定第六条规定期限上报的,要申明理由,征得市劳动局同意后,方可延期上报。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一条 本规定自一九八三年五月一日起实行。

第二十二条 本市过去的有关规定,凡与本规定有抵触的,以本规定为准。

上一篇:校服调查报告范文 下一篇:相亲调查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