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实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08 03:10:01

口腔实训总结

口腔实训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口腔工艺;专业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36-0140-02

订单式培养即学校与某用人单位签订人才培养协议,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下学期还要共同组织教学,最后顶岗实习,学生毕业后直接到该企业就业的培养模式。因此,在实验室开展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创建与工作环境一致的教学环境,打破了传统的先在教学楼上理论再到实验楼实训的教学模式,通过整合教学内容,先操作再进行理论总结或同步进行,全程构建技能培养的理论实践教学环节。

口腔工艺技术是以生物力学、材料学、冶金学等有关知识为理论基础,以研究各种修复治疗为目的,用符合人体生理的技术制作方法,制作修复体和正畸矫治器的一种专业技术。以口腔工艺概论、口腔牙体解剖、牙合学、材料学等课程为支撑,为口腔修复、正畸等课程奠定专业基础。通过在实验室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整合了口腔工艺概论、牙合学、材料学等专业基础课与口腔修复专业课的界限。口腔工艺技能实训课程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每个工艺实训项目的基本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训操作技能,为培养顶岗实习的工作能力打下基本功。为了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主讲教师(模头)对口腔工艺技术专业课程分模块教学。

1 口腔工艺技能实训课程的实施思路

口腔工艺技能实训课程以口腔技工全口义齿修复、固定修复、可摘修复、活动矫治器等的操作能力培养为核心,将专业理论、专业技能、技师职业素质相融合为教学目标,深化工艺技能实训的教学内容,在实验室同时开展理论与实验教学、教室与实验室一体化、理论教师与实验教师一体化。每周在黑板右下角注明每周每次课的操作项目任务和目标,左下角标注每次操作项目参考教材第几页,通过运用讲授、演示、个别学生单独指导等教学方法,实现“教、学、制作、考、交”一体化的教学过程,从而提高学生听课质量和动手操作能力。根据教学内容给学生布置实验任务,明确实验项目目的、要求和步骤。

在口腔工艺技能实训教学环节中,专业理论和实训操作循序渐进,抽象和直观相互交替,做到理中有实、实中有理,重视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充分激发学生的操作潜能,在实验过程中能独立完成。统一考核标准,提交实训作品。

2 口腔工艺技能实训课程的实施步骤

课程目标的制定 口腔工艺技能实训课程覆盖面较广,内容涉及口腔工艺概论、口腔牙体解剖、牙合学、生物力学、材料学、口腔修复、正畸和美学等,为学生将来走上口腔技师工作岗位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根据齿科工艺加工流程及企业人才需求标准,将课程分为四大工作模块(见表1)。

课程学时的分配 根据课程实际需求,采取的教学安排如下:3年制学生接触专业课第一学期口腔工艺技能实训总共288学时,其中,理论32学时,实训256学时。

课程教学实施 口腔工艺技能实训课程使用卫生部规划的必读教材有材料学、口腔牙体解剖、固定修复工艺技术、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工艺技术、全口义齿工艺技术、正畸、口腔修复学等课程专业内容,知识面广阔。理实一体化教学以口腔修复工艺技能实训为主线,以实现和完成口腔固定修复、活动修复工艺技能操作为目标,遵循口腔工艺流程“程序全面系统性”和“训哪个模块就学哪个模块;结合生产技术现状和加工企业用工需求,有什么技术需求就强化什么技术”的原则,把理论和实训有机结合在一起。授课计划按四大模块划分,每个模块结合不同的缺失类型,设计不同的修复方法,教会学生铸造技术、冷弯技术、打磨技术等,并掌握学习过程中涉及的相关设备的使用;由教师把学生分为3组(8~10人为一组),与实验师同步对每个实训项目操作任务的要点、步骤、多种方法进行详细分解并进行操作演示,并在步骤演示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动作规范的讲解,增强学生对所从事职业的责任感和安全意识。

实训课演示前先组织本组学生针对前次实训课后的实验作品从好到差依次排列,引导学生相互点评、共同纠正,取长补短,以此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逐渐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迅速提高学生自我测评、自我纠错的水平;然后再让学生根据演示步骤进行操作为主线,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错;最后由模头讲授理论知识指导为辅助,总结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难点和疑点,加深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消化、巩固和提高。

除了以上这种将操作演示、发现解决问题、学生实训练习、理论总结融为一体的教学方式外,教师还布置课后要求学生完成与操作模块内容相关的读书笔记,让学生分组在课后查询相关资料,巩固操作模块理论,使学生完成文献检索,改被动灌输为主动学习,有利于加深理解和巩固每次实训课所学的专业模块,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困惑

1)理论指导实践与实践探究理论,一样能全面掌握技术。虽然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灵活多变,但是形式和内容比较统一,更注重实效。在实施过程中理论教学课时每周只有2节,更多穿插在演示教学中,能否做到强化实践教学,有待于后期进一步验证。

2)建立理实一体化教学规范,使理实一体化教学有章可循,否则在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中,考核办法和督导等容易出现问题。

3)尽管理实一体化教学能整合教学内容,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相互指导,但是理实一体化教学不适合所有医学专业,除非在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中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在原有教学模式中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添置配备全新防尘教学设施,如多媒体、电子实验室教学软件和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专业实验室。

4)口腔工艺专业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表明,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是符合职业教育规律与特点的,但是该教学方法更适合高职学生专业学习。

参考文献

[1]仇恒佳,蔡健,成海钟.基于“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高职农业类专业教学改革[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

22129-22131.

[2]董晓华.高职园林技术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探索[J].现代农业科技,2010(6):18-19.

[3]冯薇.面向职业岗位的高职《电子制造工艺与管理》工学结合课程建设实践[J].电子世界,2012(12):169.

[4]刘会娟.“产品导向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41-42.

[5]廖林楠,林杰.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在医学基础课程中的探索与思考[J].高教研究,2012(2):15-16.

口腔实训总结范文第2篇

【摘要】《口腔修复学》是口腔医学专业的主干课,更是高职口腔医学教育的核心课程,是最能体现高职学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目的的学科,《口腔修复学》的课改也将有效的带动其它课程的改革 。目的: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手段、更新教学理念、制定专业实用的人才培养计划,加大技能实训和增强动手能力、仿真临床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方法:由于《口腔修复学》是一门专业性、技能性、工艺性和实用性都很强的学科,为了达到教学目的,我们彻底打破教学常规,把传统教学与现代多媒体教学融为一体,把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把教室与实验室融为一体,把讲授与示教融为一体,融教、学、做理实一体化;具体做法是以技能示教为指导,以技能实训为中心,以技能考核为手段,以顶岗就业为目的。结果: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口腔修复学》课程的改革极大的带动了相关学科的发展,有效的化解了专业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提高了教学质量,增强了学生的实践技能,为学生的顶岗实习和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迎得了用人单位的赞誉和好评,促进了毕业生的上岗和就业。

【关键词】口腔修复学;课程改革;体会

【中图分类号】R78-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6-0426-02

《口腔修复学》是口腔医学专业的主干核心课程,是口腔医学专业的主要技术特征,也是高职高专口腔医学教育的难点和重点,更是学生在校要学习和掌握的主要知识和技能,因此《口腔修复学》的课程改革不但可以有效地提升口腔医学专业的教学质量,更可以使学生在教中学、学中干,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技能与实用相结合,真正培养出社会有用、岗位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我们《口腔修复学》的课改建设是从2008年10月开始至2011年1月完成,全项目共包括九部分内容:(1)《口腔修复学》的校内历史沿革,(2)《口腔修复学》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发展,(3)《口腔修复学》教学团队的建设, (4)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 (5)教学资源的整合, (6)教学方法和手段, (7)实践教学环境,(8)教学特色,(9)学生就业指导。

1 《口腔修复学》校内历史沿革

我院高职口腔医学专业的前身是与1983年开设的4年制口腔医士专业,当时有3名口腔专业教师2名实验员和200平方米实验室,30台台式牙钻机。

1998年与西安医科大学,第四军医大学等高校联办口腔医学大专班,实验室面积增至400平方米,一名专职口腔修复学主讲教师和一名专职实验员。

2003年获香港华夏基金会口腔医学教育专项资助,开始做为重点学科从师资、实验室和设备投入等进行重点建设,实验室面积达到600平方米,专职口腔修复的主讲教师由一人增至3人,有80%的实训项目可以在校内完成。

2006年与在汉的其它五个院校合并提升为高职学院,以学科建设为重点的口腔实训中心面积达到1000平方米,有90%的实训项目可以在校内完成。

2008年以为亮点的口腔医学专业被陕西省教育厅确定为全省高职高专类院校的重点示范专业,学院特色专业。《口腔修复学》学科建设被确定为院级重点建设项目和课改项目,并评审为院级精品课项目。

2010年学院再次投资100万元对实训中心进行改造和扩展,新增四个仿真头模实验室,在设备方面还得到了四军大和北大口腔医学院的大力扶持。我们现有口腔专任教师21人;口腔修复主讲教师5人,实践指导教师4人,《口腔修复》实训面积达700平方米,98%的口修实训项目可在校内实训基地完成,口腔专业总实训面积达到1300平方米。

2 《口腔修复学》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发展

《 口腔修复学》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培养质量是与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发展紧密相关的,伴随口腔修复学课改的发展历程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口腔修复学》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1)早期:1983年―1997年,由于实训基地只有200平方米,实训设备也较简单,实训科目及学生的实践技能也仅能完成70%,教学大纲规定的校内实训内容也只能通过传统讲授来完成。

(2)中期:1998年―2005年,由于口腔医学大专教育的开设,实训基地建设和实训设备也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实训面积达到600平方米,按教学大纲的要求,实训科目和学生的实践技能可完成80%,一些临床实用型技能只能寄托于邻床实习。

(3)近期:2006年―2010年,在教高16号文件精神指导下,随着教改的深入和《口腔修复学》课改项目的深化,我们加快了实训基地的建设,改造和更新了实训设备,增加和新建了四个仿真头模理实一体化多媒体实训室,可将教学做融为一体,有效的化解了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显著的提高了教学质量,如今口腔医学专业的实训面积达到1300平方米,可全部有效的完成教改课程目标设定的教学任务和全部的实训项目,学生在校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与临床应用零距离接轨,使之成为目前社会需要的、用得上的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

3 《口腔修复学》教学团队建设

我院《口腔修复学科》的教师队伍由专职教师和外聘教师组成,以本院专职教师为主,同时聘请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和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的知名教授以及三二O一医院、汉中市中心医院等知名的口腔专家专题讲座和定期授课。目前我们《口腔修复学》专职的教学团队共由9人组成,全部具有教师资格证和口腔执业医师资格证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其中主讲教师5人,实践指导教师4人;本科以上学历8人,专科1人;专业技术职称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讲师2人,助讲4人;年龄结构中45岁以上3人,30岁以上3人,30岁以下青年教师3人;有效的保证了《口腔修复学》理论教学和实践技能训练的质量。

4 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

《口腔修复学》是一门以实践技能为主要教学手段的教学科目,我们根据学科特点和临床需求聘请当地知名临床专家与主讲教师共同组成课改指导组,通过广泛的临床应用和社会需求调查制定出科学、合理、实用的课改人才培养方案和实施性教学计划,彻底打破了旧的“教学大纲”墨守成规的教条要求和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分段模式,而是将社会需求与培养目标相结合,把理论课与实践课融为一体,使教、学、做结合在一起,形成立体化教学,有效的化解了《口腔修复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使学科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一致。我们课改后的《口腔修复学》实施性教学计划是:(总学时144学时,理论42学时、实践102学时;)

(1)印模与模型技术及相关知识: 理论 4学时实践 6 学时

(2)桩冠与桩核冠及相关知识: 理论 4学时实践 6 学时

(3)铸造金属全冠及相关知识: 理论 4学时实践10学时

(4)金属熔附烤瓷全冠相关知识: 理论 4学时实践 6 学时

(5)固定义齿修复及相关知识: 理论 6学时实践24学时

(6)可摘局部义齿及相关知识: 理论 8学时实践28学时

(7)牙列缺失的全口义齿修复: 理论 8学时实践16学时

(8)其它相关类型义齿的修复: 理论 4学时实践 6 学时

5 教学资源的整合

5.1 近年来我们根据临床调研和学情分析,在教材方面选用了姚江武教授近年主编、人卫出版的高职高专《口腔修复学》教材和李新春、刘建东主编、科技出版社出版的高职高专《口腔修复学》教材作为教师备课用书,主讲教师结合课改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目标撰写讲稿并制作多媒体课件,经学科团队共同审改后方可在课程中实施。

5.2 为了使学生拓展认知,我们在校图书馆建立参考资料室,在实验室设立教学标本柜以展示各类修复体样本及制作流程。

5.3 充分利用和调动学校周边的校外实习基地以提供在校学生见习机会,并鼓励在校学生双休日去临床见习以早期感知临床。

5.4 把相关资料和临床动态制作成网页载于校园网以供学生随时浏览。

6 教学方法和手段

6.1 病例导入法:在课程中列举临床典型病例让学生诊断并制定修复计划和确定修复体类型,以此激发起学生对本次课的求知和兴趣。

6.2 多媒体教学:根据课程内容和临床修复流程制作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的展现各类修复体的临床适应症、设计、口腔准备和制作,便于学生的认知、理解和记忆。

6.3 理实一体化教学:把重点难点课题以理实一体化的形式先以多媒体形式讲授,再由主讲教师按实践项目示教,学生技能实训,教师技能指导,最后由主讲教师总结,非常有效的化解了课题中的难点和重点,

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6.4 讨论式教学:在课题讲授中引出问题或设定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再由各组长分别归纳陈述,教师点评总结,促进学生思考问题和理解问题的能力。

6.5 技能性教学:《口腔修复学》是以技能为主导的一门课程,在实施中我们将学生按5人一组分组示教,单人实训,再由教师个别指导,使每一名学生都能熟练掌握所学技能。

6.6 技能比赛和技能考核:根据课程进度定期组织学生技能比赛和技能考核,组织专家对比赛结果现场讲评,作品择优奖励和展示,有效地促进和激励了学生学习技能的兴趣和积极性。

6.7 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有效的保障了《口腔修复学》课改目标的实现。

7 实践教学环境的建设

近年来我们根据《口腔修复学》以实践技能为主导的特点,不断加大校内实训基地的投入和建设,不断提升实训条件,新增了较为先进的多媒体仿真实验室与校园网连接,建设了约700平方米的《口腔修复》实训中心,能严格的根据社会需要和岗位需求进行临床仿真训练,从而保证了每位学生的实训目标。

为了保障每一位学生生产实习的效果,我们相继在省内外条件较好的23个市县医院口腔科和口腔专科医院建立了稳定的校外生产实习基地,并定期选派主讲教师到各实习基地调研和指导。

8 教学特色

根据《口腔修复学》的专业特点,我们首先成立了由临床口腔修复专家和主讲教师共同组成的课改指导组,根据社会需求和临床需要制定了科学适用的人才培养方案、课改课程目标和实施性授课计划,通过近四年的教改实践,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六结合教学方法和手段。

传统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教学手段相结合;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课堂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

技能示教与技能实训相结合;

技能辅导与学生实践相结合;

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相结合;

9 学生就业指导

学生从入学开始,我们就先期让学生接触临床,通过临床《口腔修复》科的老师向学生灌输《口腔修复学》在口腔临床工作中的核心性和重要性,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口腔修复学》在口腔医学领域里的主导作用。通过在校期间的学习和实践,使学生能够熟练的掌握《口腔修复学》的各种技术,并为顶岗实习打下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通过到实习医院和义齿制作工厂的顶岗实习,使学生能够较为熟练的掌握《口腔修复学》科各种常见的牙体,牙列缺损及口腔颌面部畸形的诊断,设计和各类常用修复体的制作技术及其工艺美学技术,使学生毕业后很快就能进入临床工作状态。

10 结论

口腔实训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实训教学模式 创新 改革

一、实训教学教材的改革

目前国内大多医学院校还没有相应的口腔实训教材或虽有实训教材,但教材指导性不强,学生难于按照教材进行实训,不能很好起到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因此,编制一本实训教材是非常有必要的。一份好的实训教材在实训内容的选择、编排上要体现出内容的系统性、先进性和实践性,即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编排实训教材时应根据口腔专业的特点,还要参考其他学院的一些优秀实训教材,实训内容应包括口腔内科、口腔外科、口腔修复学、口腔正畸学等几个方面;除了验证性实训外,还应增加设计性实训。每个实训项目都应有明确的实训目的、具体的实训要求、实训内容,详细的实训方法、步骤、实训的注意事项及实训需要准备的用品。

二、实训教学内容和实训教学方法的改革

实训教学内容的改革:口腔实训授课教师应积极创新思路,提高学生对专业兴趣,优化安排实训内容。实训内容的安排上要做到先易后难,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先安排验证性实训的训练,再开设设计性实训。如先安排口内、口外实训,再安排口腔修复学和正畸学实训。根据学科发展和社会需求,要及时更新和补充实训项目。

实训教学方法的改革:在实训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教师课前督促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中围绕“问题”讨论,做实训以论证“问题”,使得学生学习主动性明显提高,全方位地激发了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极大地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对于学生“初生牛犊不畏虎”的精神,教师给予鼓励,让学生大胆各抒己见。实训前布置预习提纲,让学生带着问题提前预习,使学生明白与实训有关的理论知识点有那些。课前实训授课老师和实训技术人员一起准备实训所需的实训仪器、设备及耗材,一起讨论教学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实训教学过程中采用分组示教的方式,便于每位同学都能清楚看到教师示教。在使用牙科治疗椅和仿真头模时,应注意提高学生规范化意识,体验临床操作,真正体现临床模拟设备的价值。课后带教老师和实训技术人员总结经验,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如单纯的使用硅胶模具复制的标准模型做范本,容易使学生的实训学习模式化,无法让学生根据患者个例设计和制作义齿,因此,在实训过程中,任课教师和实训教师会从临床医院获得不同患者的口腔模型,以便学生真正学会义齿操作的方法和要点,脱离书本化教学。还可适当开放实训室,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训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实训室管理体制的改革

口腔器材的管理:由于口腔实训器械种类多、物件小、精密且昂贵,稍有不慎就容易损坏或丢失,会不同程度影响实训教学的质量。因此,应对口腔器械耗材实行科学管理。笔者根据课程安排将口腔器材分为口内、口外、口修、正畸和其他五大类,每类都设专柜放置。在柜子外面贴上仪器名称、数量等标签。另外,我们还在实训室里设有每人一个储物柜,每个储物柜在柜子外面贴上号码。同学们按照学号的顺序领取储物柜钥匙。每人还配给一个保鲜盒,保鲜盒里装放一些比较常用的小物件,如口镜、镊子、探针、调刀、车针,小瓷杯、玻璃板等。在保鲜盒的盖子上贴上仪器名称及数量。然后在每一学期开学初和学生核对签名后吧保鲜盒发放给学生,学生可放在储物柜里自行保管,学期结束时再次和学生核对签名后回收。如有损坏或丢失,学生则要照价赔偿。采取以上措施后,有效地防止了器械的丢失,减少了实训经费的支出,保障了实训教学的顺利进行。

四、加强实训安全管理

在口腔实训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必须规范操作,注意防范。使用高速手机时车针飞出可伤到人,弯制卡环时操作不当容易伤到手,酒精灯使用不规范会引起着火,使用蜡时,蜡滴到身上会烫伤。针对以上安全隐患,每个实训室都张贴有实训安全守则,反复叮嘱学生安全注意事项。实训室备有干粉灭火器、消毒液、碘酒及止血贴应急。每次实训课下课后必须关掉电源总开关,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应用灯帽盖上。应确保车针已经装稳后才使用手机等等。采取以上措施,杜绝了安全隐患,保证了实训教学的顺利进行,保障了实训教学质量。

五、实训教学体制改革

我国高等医学院校的实训室一般采用校、院、教研室三级管理。笔者学院口腔实训室实行由医学院领导,实训技能中心管理、口腔教研室负责的管理体制。自从医学院成立口腔教研室以来,实训室和教研室、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的联系更加密切。任课教师课前和实训技术人员一起备课,准备实训所需用物,讨论课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实训技术人员也在加强学习口腔专科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协助带教老师一起解答学生的提问。学期末,实训教师列出下一学期所需实训的申购用品清单给实训技术人员。实训技术人员根据教学需要打报告申购实训教学耗材。这样可避免了由于实训技术人员不专业,不能有计划地申购耗材,导致学期中途耗材已用完,需要反复多次申请购买耗材的情况出现。

总之,先进的实训教学理念、科学的实训教学教材、系统的实训教学内容、先进的实训教学方法、现代化的实训室管理体制及完善的实训教学体制,是口腔实训教学迅速发展的关键。只有不断促进口腔实训室建设和管理,才能充分提高口腔实训教学质量,培养出适应临床需要的口腔学科人才。

口腔实训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口腔医学技术;实训基地;评价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G40-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46(2015)24-0031-02

我国口腔工艺技术专业高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晚,自2000年起才陆续开展口腔工艺技术专业的高职教育。国内现有约75家院校在开展高职高专层次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口腔工艺技术方向)办学,各个学校的办学时间、办学规模、办学条件和实力水平各不相同。这体现在虽然各院校都建设了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校内实训基地,但基地的定位、硬件规模、管理水平等参差不齐。有些实训基地规模较大,能开展学校安排的所有实训项目,而部分实训基地只能承担非常简单的实训项目,对教学起到的支持作用较小;有些实训基地可以独立面向市场生产运营并盈利,是名副其实的生产性实训中心,而有些只能开展单纯的教学性实训项目;有些实训基地能够承担地方的职业鉴定工作,并能够和企业合作开展一些科研项目,功能得到扩展延伸,而有些功能相对单一。总的来说,各院校重点建设的实训基地差别较大,主要在于各自的经济实力、师资力量、地方产业支撑有所不同。对于高职高专院校的口腔医学技术校内实训基地,应该如何定位、如何规划、如何建设以及建成后如何评价,各院校和专业内部并没有形成较为统一的认识。笔者根据自身长期从事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工作的经验,结合目前国内其他高职高专院校的研究成果,吸取行业意见,总结出了口腔医学技术实训基地评价指标体系,并从评价原则、评价指标、评价框架、实施方法[1]等方面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对各高职高专院校建设、评价口腔医学技术校内实训基地起到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1高职高专口腔医学技术实训基地特点及对考核评价体系的指导作用

当前国内高职高专院校在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方面的研究成果显著,但主要是在总体建设方针上的研究,对于评价指标体系上的研究较少,而针对单一专业实训基地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更是较为缺乏。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往往开设在各医学高等专科院校,但它又包含工科专业的一些性质,相对于医学临床专业实训基地,其有以下突出的特点。

1.1承担实践教学学时较多

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学生毕业后面对的主要工作岗位是口腔技工岗位,每天的工作就是制作义齿,对于实践能力有较高要求。相较于传统的医学类专业,实践课所占比例更大,对于实训基地能够提供的工位数及实践教学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2对实训环境要求较高

相较于医学临床类专业,口腔医学技术更偏向于工科专业,涉及义齿材料的加工和处理。因此校内实训基地需要各种加热加温设施、便利的防尘排水条件以及安全、防噪、防污染方面的措施保障。

1.3实践教学物资消耗较大

由于我国经济增长,人民对卫生保健要求提高,义齿制作材料的性能和价格也水涨船高。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学生的实践练习会消耗大量义齿制作材料,即使部分材料能够用专用练习材料代替,仍然耗资较大。面对这种情况,部分院校开设校办工厂,将实训基地和校办工厂融为一体,成为真正的生产性实训基地,让部分纯练习用材料转化为生产性材料,抵消了部分消耗。也有一部分院校采用减少涉及较昂贵材料的实训项目的方法,但同时也降低了实践教学的水平。

1.4有一定社会服务的要求

高职高专专业建设往往要依托所在区域行业和企业的力量,因此实训基地在满足校内学生的实践教学工作之外,还必须要承担一定的服务当地行业企业的工作,比如面向社会的短期培训、职业资格鉴定[2]、企业技术服务等。综上所述,因为高职高专院校口腔医学技术实训基地有自身的种种特点,在建设与评价上,就不能完全照搬医学临床专业实训基地的标准,而应该结合自身特点做出相应的改变。比如加强校企合作,加强对环境建设的考核,增大社会服务和科研发展的比例,重视物资管控、资金预算方面的评价,使之更适应高职高专层次专业实训教学及区域辐射的现状。

2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2.1全面性与科学性原则

[3]即所有代表口腔医学技术实训基地软硬件实力的因素都要被考虑进去,同时要做到条理清晰、层次结构分明,避免指标体系过于繁琐复杂。建立指标体系要有统一的分类基准,各项指标都有明晰的内涵,指标的外延互不交叉和重叠。因此,选定要素包括指导思想与规划、实训条件、基本功能、管理队伍、管理规章制度、实训效果、特色功效、信息保障8项。

2.2普遍适用性与可比性原则

评价的指标适用于所有高职高专院校的口腔医学技术校内实训基地,应充分反映高职教育特色,同时又具有可比性,在评分上能够使不同院校基地间拉开一定层次和差距,便于进行比较。因此,评分集中在实训条件、管理运行制度、基本功能、实训效果等基本项目上。而在校企合作、科研创新、生产盈利等方面并非所有院校的实训基地都能够深入开展,因此得分比例不高,只作为特色项目打分,起到拉开不同基地评分差距的作用。

2.3激励性与引导性原则

任何一种评价体系都有潜在的规范与引领作用。因此,评价标准要科学可行,具有创新与超前意识,既能够对已有的建设成果予以肯定,又要立足于引领实训基地向未来的目标迈进。引导建设和执行人员不拘泥于满足考核达标,而是能够在完成本职工作以外,不断提升自我,发挥自身特长,做出更大的成绩。

2.4可操作性原则

[4]由于各高职院校所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专业招生规模、运行模式存在客观差异,因此评价指标体系也无法简单地采用统一的定量评分,主要采用定性评价的方法。由评价主管部门组织符合资格的评定委员会考核打分,将各二级指标评定级别折算成相应分数。为保证公平性,评定委员会由专业或行业内专家组成,每人得出一份独立的评价结果,最终得分为所有委员评价结果平均分。

3高职高专口腔医学技术实训基地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3.1项目设定与分数权重

该评价指标体系共有8个一级指标,分别为指导思想与规划(10分)、实训条件(20分)、基本功能(21分)、管理队伍(9分)、管理规章制度(14分)、实训效果(11分)、特色功效(6分)、信息保障(9分)。各一级指标下还包括二级指标,二级指标为最底层指标,同样有精确的分数权重。各二级指标评定结果分为A、B、C3级,分别对应的权重系数为1.0、0.7、0.5。各二级指标总分乘以评定级别对应的权重系数即为该指标最终得分。

3.2考核方式与评分细则

考核时,直接对二级指标进行评分[5]。二级指标在本体系仅给出基本内涵说明,起指导作用。具体到各分项的评价或评分细则,可由专业或行业协会制订,也可由评委会在评价前根据实际情况协商确定。各二级指标的评分只确定级别,再由相对应的权重系数换算出应得分数。

3.3合格与评优标准

得分60~69分为合格,70~79分为良好,80~100分为优秀(总分为100分)。

4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4.1统一评价细则

虽然评价体系给出了较为详细的内涵要求,但是并没有绝对量化。因此内涵要求如何转化为评价等级,需要评委之间统一思想,具体把握。建议在评价前参照全国同类基地建设先进水平以及地区行业发展水平,以国家既有文件为指导,制订具体加减分标准,以对应评出A、B、C3级,增强评价的科学性。

4.2评委的组成结构应合理

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是近年来飞速发展的一个较新的专业,实训基地偏重一线仿真环境的建设,专业性较强,所以评价人员组成应以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育专家或行业内专家为主。同时不能忽视运行机制及社会服务的作用,因此评委会还应加入管理类、职业鉴定类等其他方面的专家,以增强评价的全面性。

4.3评价方式要注意科学全面、多方结合、灵活实施

在评价过程中,既有对现有硬件的评分,又有对软件资料的评分,还有对运行状态的考核。这就要求评价人员既要对场地、设施设备、环境进行评分,还要对实训基地各种文件、记录、留存资料进行细致审核。如果有条件,最好在学期中,结合教学实际情况观察打分。通过科学合理的手段,使数据来源全面合理,评价规范。

参考文献:

[1]杜旭林,何兵,车林仙,等.高职校内实训基地评估指标体系的设置研究[J].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6-10.

[2]纪晴,陈钟,曾丽萍.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培养口腔医学技术人才[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4):8-11.

[3]黄宏伟.高职院校校外实训基地评价体系设计与应用[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1):13-16.

[4]詹跏璇.高职院校产学研实训基地绩效评价体系研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34-35.

[5]薛建荣,王靖,王俊.关于构建高职教育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评估体系的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7(1):156-158.

口腔实训总结范文第5篇

随着口腔医学的高速发展,器械,材料的更新,口腔内科学的教学内容也越来越细化,单纯按照教材讲授,其内容则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若长时间在课堂授课,将学生禁锢在课堂中学习,不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一矛盾如何更好的解决?第一,应重组教材,将教材中的执考点、重点和难点提出来。同时,充分开发和利用校本教材,结合具体教学情景运用教材,注重教材与临床操作有机关联。第二,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把教学的多个环节串联起来,引入鲜活的临床知识,从相关医学杂志、微博、网络等媒体上积累资源,引入一些切实发生在医院中的具体病例,可包括一些医疗纠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更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某种程度上还可以使学生提高处理医患关系的能力和尽快地适应临床实习工作。最后,对于一些非重点内容,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学,然后进行课堂提问来检验学生自学程度。

2理论基础知识教学方法的提高

口腔内科学教学特别强调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传统教学法以教授知识系统性为主,课堂中包含的信息量较大,也是目前被教育者主要沿用的方法。但是此种方法是以教师为主导,不能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和主动学习的能力。PBL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依据课程需要提出问题,鼓励学生课后进行资料和文献的查阅,自觉解决相关问题,然后带着所查资料分组进行讨论学习。这种以学生为主体,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临床接诊,处理患者问题的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CBL教学法,具有高度的仿真性和鲜明的针对性能够成功地解决了课堂教学中理论与实际脱节这一问题。如果能将二者综合应用起来则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升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进而培养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但这两种教学方法对教师素质、教学设备及图书网络资源的要求较高。我们根据口腔内科学中各个章节的不同特点,分别将两种教学方法融贯穿入传统教学过程,例如在讲授口腔临床常见疾病、多发病时,运用传统教学法。其他章节采用PBL或CBL教学法[2],使用此种综合的教学手段,使学生不仅能够巩固所学理论知识,而且能够完成从理论到临床实践的良好过渡,有利于建立临床诊疗思维。

3加强模拟仿真式临床训练

加强模拟仿真式临床训练,促进学生尽快适应临床,早临床、多临床和反复临床。当前,医学大专类院校的学生都面临实习困难的问题。大部分是由于实习基地条件有限,加之医患关系紧张,学生在实习教学过程中所能够接触到的患者十分有限,病种也比较单一,实习效果不如意,不能够达到实习教学要求。为了确保实习教学中口腔内科学的实习教学质量,在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前,必须加强学生模拟临床操作训练,模拟仿真临床操作训练就能有效的解决这一难题,并且训练方法形式多样。如在牙体牙髓病的诊疗项目中,让学生经过病例讨论和门诊病历书写后,在仿头模上就可设计仿真操作训练,如开髓术、根管治疗术等,此时学生对牙体牙髓常见疾病已经有了相对全面的认知,具备了一定的临床思维能力,为模拟仿真诊疗教学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必要的基础。除此之外,选择临床中常见的病例作为讲授对象,学生分别扮演“患者”和“医师”,进行询问病史和口腔检查或是必要的辅助检查,检查后做出初步诊断,将诊断结果在小组上进行总结,小组讨论提出诊断依据、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案。在起初进行该训练时,学生常无从下手和不知所措。通过小组讨论,学生相互补充和教师引导,学生逐渐掌握询问病史和检查患者的技巧,对适应临床工作打下基础。在模拟诊疗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树立“患者为中心”的理念,提高学生与患者有效沟通能力,诊治时不可“只见疾患,不见患者”,应该教育学生要有整体观念。在口腔内科学实训教学结束时,学生已经掌握了模拟仿真诊疗训练,对口腔内科学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各个环节都有了较为全面而清晰的认识,利用我们口腔医学系“8020”口腔保健社团,由专业教师带领,对社区居民进行口腔检查、血压测量、专业讲解、预防保健等义诊。向学生提供了临床诊治前最好的实践机会,义诊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与患者的沟通能力,还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归纳总结。

4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

使网络教学资源成为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信息化时代,网络技术对口腔内科学的教与学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3]。网络化教育手段作为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为学生提供更多而便捷的学习途径。优质的学习课件,题库建设,口腔内科学诊疗技术新进展,相关的伦理等多元素材,使口腔内科学教学的广度、深度也由此得到延伸。学生可以根据需求开展自主学习,有效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性,达到人才培养的教学目标。作为指导教师,还应该和学生平等有效地交流,学会倾听学生内心深处的声音,用衷心的、不加修饰的语言去唤起师生之间的理解和共鸣。5实训教学条件的完善目前,几乎所有医学高等院校都采用了仿头模实训教学系统,最大可能地模拟医院临床诊疗情境,使实训操作与临床治疗一致。但是,仅有这些还是不完善的,大部分学生都感觉口腔内科学实训操作繁琐且难度较大,而实训时间又非常有限,学生仅能对操作练习机械式模仿,达不到熟练的要求,少部分动手能力较差的学生也不愿意动手操作。经过科学的讨论认为,通过在课余时间及周末开展技能培训或开放对实训室,为学生提供更为方便的操作训练机会,在实训值班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可进行一些有针对性实训操作,弥补实训课中时间不足的问题。这样的实训增进了师生互动,也规范了实训教学步骤,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增强学生信心的同时,也为前期实训教学和临床工作实际更好地对接,完成向实习阶段的过渡。也为口腔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口腔实训总结范文第6篇

一、口腔修复学课程改革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目前,我国口腔医师行业缺口很大,口腔医师与人口的比例严重失调,尤其是对基层口腔医师需求很大。培养实用型、高素质、面向基层的口腔医生是高职口腔教学的重要使命,但由于受到传统本科教学体制的影响,高职高专医学专业侧重于理论教学,课程内容无法与时俱进,实践教学不能与行业发展相吻合,忽略对学生临床操作技能的培养,培养出的人才与社会需求相脱节。实际上,口腔医生除需掌握较高的职业能力外,还需要掌握自我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交际等能力等。加强口腔修复学课程改革,全面培养复合型口腔医师,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研究课题。

二、口腔医学专业口腔修复学课程改革的具体思路

1.教学方法改革

口腔医学专业口腔修复学课程教学的目的在于指导学生掌握实际工作中所需的操作与技术能力,全面提高学习积极性与自觉性。在具体教学中,要重视医学的综合性与整体性,提高学生整体观念。在理论教学环节,要使学生发散思维、开阔思路;在实践教学环节,要注重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提升。理论教学可配以图片、教学道具辅助讲解,使学生直观、生动地接触临床信息,从而达到早接触、多接触的目的。在实践教学环节,教师应提高教学的适应性与针对性,可通过多媒体操作、真实录像、模拟操作等方式让学生掌握扎实的实践技能。可采用立体化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加立体、直观地感知教学内容,全面提高教学效果。也可引入PBL教学模式,结合临床实际,选取牙体缺损、牙列缺失等病例,指导学生设计方案与解决方法,帮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组织讨论,全面提高学生临床思维能力。

2.教学内容改革

教学内容改革要突出重点、去繁化简,强调基础知识与临床新技术的讲授。要积极开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积极关注最新观念、技术的变化,结合学生实际能力,及时将新技术、新知识融入到教学体系中去。要结合岗位需求,科学设计教学内容、精心编写实验课程,使教学内容与社会发展需求相同步,还需重组教学内容,彻底打破传统“单一训练技能”模式,形成系统的综合实训课程系统,更好地促进学生掌握知识要领。具体来说,可分课程内容分为六部分:口腔检查、设计义齿,缺损牙体的固定与修复,固定义齿的牙体预备技术,活动义齿设计、牙体预备技术,义齿印模制取,义齿试戴及问题处理。上述六大模块内容,是学生上岗之后的基本工作内容,强调技能精髓,应结合不同模块大小、难易度等因素制定技能标准与课时标准。将每一模块教学内容视为一项任务,在具体临床实践中,需要多模块、多任务相结合。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完成上述六模块的学习与实训,以全面提高岗位适应能力,为解决临床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3.实训地点变化

要想增强学生思维临床操作能力,必须加强对实践教学的探究,突破传统实验室的局限,将实训场地从教室搬到诊室,全面提高学生实战能力。可组织学生分批次、分组到口腔诊室观摩典型病例、重点病例的操作过程,主要包括义齿设计、牙体预备、制取印模、戴牙等环节。在课堂教学中,要针对学生易出错的部分进行针对性讨论总结,然后进入实验室进行模拟。鼓励学生将学习体会、出错点、解决方式写成总结报告,进而全面提高学习效果。

4.考试方式改革

要实施技能考核方式改革,将技能考试成绩积极纳入学生总分体系中去。将六大块教学的内容细化成技能评分标准,提高教师、学生对技能教学的重视程度。积极引入过程性评价、多元化评价方式,将学生平时成绩、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学习态度等均纳入考核体系,采用教师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相结合方式,提高考试评价的科学性。结合考试成绩,全面了解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进而做到“因材施教”,科学调整教学节奏。

三、小结

综上所述,笔者分析了口腔修复学课程改革的重要性,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实训地点、考试方式等方面,详细论述了口腔医学专业口腔修复学课程改革的具体思路,旨在为一线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指导。

口腔实训总结范文第7篇

学校校内为实训建设配备的训练基地有的还没有完全建立,没有为学生提供足够多的实践机会,局限了学生的实践内容,还有的实践内容和理论课程的教学中内容没有相互结合,有一定的差距。虽然近年来,各个学校为了让学校内部的实验教学能够跟上口腔专业发展的步伐,对实验室的建设力度进行加大,但是还是存在着校内的实际训练的基地建设缺乏口腔医学实践的氛围,同时实际训练的教学仪器设备因其价格不菲而导致其更新的速度慢,同医院对口腔科室的设置相对来说较为落后。

2工学结合模式在口腔专业教学中应用策略

2.1建立工学结合实训课程体系加强口腔专业教学课程中理论和实践教学的结合。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比例设置为2∶3,让实验课占到总课时60%左右。对口腔专业的实验教学实施强化,以便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最终能够从根本上去改变学生操作能力差的现状。建立工学结合的实训课程体系,开展具体的专业课程教学,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校和多家医院合作,建立口腔专业教学建设指导团队,同时深入医院和社会进行调查研究,对口腔专业的岗位的胜任要求进行细致分析,明确口腔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制定其培养模式,让口腔专业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同其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相互结合,为相应单位培养出适合口腔专业需求的高端技术人才提供保障。学校要充分利用该地区的优质的医学资源,进行有针对性地采取临床实习等工学结合模式,同时根据学校课程教学的具体内容,对学生采取实践教学等多种方法,为学生提供开放式的教学方式。

2.2设立专兼结合的优秀教学团队借助临床一线的专家和技术能手组建成专业的教学团队,对口腔专业的教学发展,课程的设置以及实训基地的建设等方面进行指导。搭建与优秀教学团队学习的一个高效平台,实现工学结合的无缝对接,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环境,提升口腔专业教学的建设水平,带动专业教师团队的更快成长。鼓励学校专业教师到医院等临床一线去进行实际操作的训练,提高其实际的教学能力,这样让教师能通过直接参与临床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够更及时并准确地了解口腔科的发展方法和今后将要发展的趋势,能够掌握口腔科的最新操作技能,提升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教师在通过实际的学习后能够分析总结在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利用理论知识进行解决,不仅充实了实验课的教学内容,还能更高效地推动口腔专业的发展和口腔专业教学的改革,提升口腔专业的教学质量。同时还构建有效的激励机制,在专兼职教师中设立带头人等岗位,利用兼职教师在口腔行业中的领先地位,带动口腔专业教学的建设发展,提升课程的先进性,使其能够快速发展,提供适应社会需求的优质人才。

2.3达成实训教学方式多样化学校开发校内的实验室能为口腔专业的教学提供实践的场所,这也受到学生的欢迎,学生能通过教师的指导查阅相关资料后,根据实验室的具体情况完成相关实验。学生和教师能够利用实验室里现有的资源进行口腔常用项目的检测,能让学生学会实验的方法,还能让学生将其和实际的工作情况相结合,提升动手操作的能力。

学校和医院相互合作,则可以将学校的实验课安排在医院的口腔科进行,这样将医院的口腔科作为校外的实际训练基地,不仅为学校节约成本,还能让学生将自己所学的理论和临床实际的有效结合,还能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同时学校还可以构建多元化的对学生实践能力评价的体系,在工学结合的模式下,学校能和行业中的各个单位一起参与对口腔专业教学的管理,为学生营造不同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实践场所。

3结语

工学结合模式在口腔专业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调动学习主动学习课程的积极性,提高教师教学的有效性,强化对学生在口腔专业技能方面的培养,增强为社会输送口腔专业的高技能优秀人才。基于工学结合的口腔专业教学的完善还需要不断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探索,需要加大学校和医院合作的力度,以促成更有效工学结合的形成,构建有特色的口腔专业教学体系。

口腔实训总结范文第8篇

为了给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学校通过对同等院校考察调研,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建立教学实训一体室,进行教学实训一体化教学,将课堂搬进实训室,在教学中使理论教学实训教学能同步进行,使一些枯燥的知识变得简单明了,通过动手操作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记忆,避免了传统的先理论后实训教学,理论教学时学生对一些操作难易理解,实训教学时与理论教学间隔太久,还要重复给学生讲理论知识而占用学生动手操作时间。理论实践配合多媒体等手段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2加强实训室建设

完善的实训条件和充足的实训教学基地是实训教学质量的有力保证,我校口腔专业除建设一体室外,同时还对技工室、铸造室、修复室等实训室进行扩大,引进最先进的仿生头模操作系统,烤瓷炉,铸造机、打磨机等,使许多设备达到每人一套,如颌架、打磨机、熔蜡器、技工钳、雕刀等发放给每位学生,方便学生对实训项目的反复练习操作,避免以前在有限的学时内学生没完成自己作品或完成不够好,但无法弥补。设备的增加提高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了学生作品质量。

3辅导答疑、开放实训室

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由于操作性强,有些学生很难在老师的一次示教中完全掌握整个实训内容,而老师受到时间、教学任务的限制,往往无法顾及每一个学生的操作情况,从而影响整体教学质量,所以每周安排专业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进班对学生疑问进行解答,对学生操作进行指导,定期开放实训室,方便学生更好的掌握一些机器设备的操作,更好的理解和记忆实训要点,实训操作技巧,提高学生的操作水平。

4实训教学过程改革

示教阶段缩短、学生练习改为(初步练习、强化阶段、考核评价阶段)。示教阶段控制在15-20分钟,教师边演示边讲解操作要点,讲解时突出重点,尽量给学生流出充足的时间练习,改变以前的教师演示将近1学时,学生来不及操作已下课,使许多实训项目学生无法较好完成,学生初步练习就是先熟悉该项操作的步骤过程,能按要求做下来,不要求精确,带教老师指出不足之处;强化阶段该阶段是前阶段的延伸,在前阶段操作基础上进行反复练习,使同学们进一步掌握操作步骤要点,操作达到正确、熟练,对操作有较大提高,作品尽量精确;最后留出20分钟进行考核评价,每位同学拿出自己作品,教师点评打分,该成绩记入学生期末成绩,并随机抽1-2名学生,对本次课口述并操作,进一步了解学生对本次课掌握情况,进行小结。

5考试模式改革

实验实训课考核是开放的、发散的、自由的,不拘一格,是检测实验实训教学质量和反映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必要手段,为理论考核所不能代替,所以期末考试在传统理论考试基础上增加实训考试,以前理论占100%,改为(理论60%加实训考核30%加平常考核10%)理论考试部分本门课的重点知识,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等。实训考核30%含平常每次实训课结束考核10%,期末实训课考核20%,期末实训考核对本期所有实训项目随即抽两题,进行口述并操作,教师根据完成情况打分。平常成绩,平常该生的一些表现,上课回答问题情况、仪表、纪律情况进行记分。最后将所有成绩合并为该生此门课成绩,考试模式的改革,调动了一小部分不爱学习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了学生上实训课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促进专业的发展。

6总结

总之,结合我国目前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现状,从我校实际出发,通过加大教师培养,建设实训室、增添实训设备、改变实训教学方法等一系列的措施的教学改革已取得成效。今后,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切实可行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培养出更优秀的口腔医学技术人才,促进口腔专业的发展。

口腔实训总结范文第9篇

关键词: 示范校 完善机制 操作能力

通过进一步完善机制,出台政策支持,努力创造条件,鼓励全校师生积极踊跃参与各种技能竞赛活动,实现专业教学与工作岗位零距离对接,学生动手能力和实操水平明显提高,在省赛和国赛中成绩斐然。毕业生岗位适应期显著缩短,受到了行业、社会的一致好评。

一、建章立制完善竞赛机制

1.科学制定校内竞赛管理办法。为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使教学竞赛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学校制定了《晋中卫校技能竞赛管理办法》,对参与校内、校外技能竞赛的范围、组织、管理、经费、奖励等进行了明文规定,并确定了每年4月份为我校技能竞赛活动月。

2.以强化教师操作能力为抓手。制订师资队伍建设、专业教师实践、青年教师培养等方案。通过校院合作、教师顶岗实践、教师技能竞赛、集体备课、与兄弟院校交流、聘请行业专家讲学等方式,加强专业教师的团队建设,提高教师实践能力和实操辅导能力。

3.定期专题研讨校内竞赛。每年5月中旬,由教务处主持召开专题研讨会,全面总结校内技能竞赛的经验教训,研究部署次年校内技能竞赛的策略措施,做到了及时总结、早期部署、科学安排。

4.加强宣传,全面动员,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各有关职能部门与各大学科积极开展校内竞赛造势宣传,营造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为广大师生积极参加校内技能竞赛,奠定思想认识基础。

5.强化竞赛管理和奖励机制。校内竞赛实行项目负责制,对组织有序、效果良好的项目负责人和所属学科进行表彰,在评先评优、职称晋升等方面予以政策倾斜。扩大获奖面,提高各专业学生参与竞赛的积极性。科学的竞争奖惩机制,为师生主动参与学校技能竞赛提供了充足的动力,营造了“创新竞赛项目,人人参与竞赛”的良好氛围。

二、精心设计创新竞赛项目

丰富课余文化生活,让广大学生在活动中巩固所学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扩大知识面,提高人文素养,同时为学生提供一个相互交流和同台竞技的机会,精心设计创新竞赛项目,有重点地培育竞赛项目,让学生在竞赛活动中感受到竞赛的科学性、规范性、乐趣性和观赏性。

1.竞赛项目全员性、多样性。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把全面发展落到实处,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时代主题和紧迫任务。“口腔技能、产品比赛”等项目的设置,体现了专业独有的特色;“口腔卫生知识类比赛”项目发挥学生团队精神和青春活力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基本素质。

2.竞赛项目实用性、科学性。组织口腔专业一年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的撰写竞赛,就是中职生能真正策划自己的人生,正确对待自我,成功地发现自我,客观地分析自我,圆满地超越自我较好的竞赛项目;口腔工艺技术专业以工作岗位常用技术作为竞赛内容,以省赛和国赛项目为必赛项目,就是以就业为导向,以就业岗位常用、实用、多用为原则而制定竞赛项目。

3.竞赛项目综合性、观赏性。医务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在校学习要高标准、严要求,扎实的基础知识才是行医救人最有力的保障。竞赛项目选择体现综合性,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沟通能力、实操技术、专业素养、职业理念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口腔医学基础知识竞赛”、“口腔疾病预防知识竞赛”等项目将学科专业知识综合在一起,通过竞赛学生有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才能融会贯通、综合应用。

三、以赛促建,提高办学效益

技能竞赛体现专业主干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我校以技能竞赛为引领,促进了专业成长和学校内涵建设。

1.以技能竞赛为引领,促进课程建设。近年来,我校以技能竞赛为引领,加大专业主干课程改革力度,加强实训课时教学,口腔工艺技术专业实训课时均超过50%,校内实训基地周转率达到90%,利用率达到95%,为行业技能人才培养创造了条件。

2.完善和调整课程教学,促进学生全面成长。以“厚基础、宽专业、多方向”进行课程设置,整合课程结构,口腔工艺技术专业在行业专家的参与下,将近10门专业技能课程共200多学时的实训课整合为一门“口腔工艺技术综合实训课”,使学生综合岗位能力得到提高。

四、以技能竞赛为平台,促进师资队伍建设

大型技能竞赛项目技术含量高,不仅要求指导老师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而且要求教师有很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我校以技能竞赛为平台,引领专业教师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不断提高实践操作水平。

五、以技能竞赛为导向,促进实训基地建设

实训条件是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关键因素之一。针对技能竞赛的特点和要求,我校全面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做到按照职业岗位和工作任务要求营造教学环境,有效培养学生综合职业意识和实际动手能力;始终坚持依托行业、企业办学,注重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质量和水平明显提高。

六、竞赛成绩凸显,办学效益突增

我们学校进行校内技能大赛的重要成果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两点结合、三大改变、四项提高、五种培养。一个中心:以提高学生技能为中心,提高社会对中职教育的认可度。学校办学规模逐年提升,招生人数近几年一直名列全省同类院校前列。两点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教学环境和教学内容上实现了“典型工作任务”、“项目教学”、“理实一体”的教学目标。三大建设:技能竞赛促进了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四项提高:通过技能竞赛学校教学质量、学生综合素质、产学研效益、学生就业率明显提高。五种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团队意识、学生的职业技能、自学能力、综合能力、职业道德规范五方面做到了系统培养。

通过多年的校内技能竞赛活动,我校学生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达到70%,对口升学率达到40%,初次就业率达到97%,对口就业率达到58%;连续两年在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学生组、教师组双获团体第一,在全国大赛连续摘取一等奖2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2个。

七、体会

组织学生参与校内技能竞赛,符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学生不仅在专业知识的提高方面有显著效果,而且对非专业素质的养成起到了积极作用。校内技能竞赛不仅能检验学生的专业知识,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创新精神。校内技能竞赛是锻炼人智力的超出课本范围的一种特殊的考试,高水平的校内技能竞赛,既能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又能强化学生的实践创新意识。开展校内技能竞赛必须始终坚持把校内竞赛与专业培养结合起来;把校内竞赛与岗位需求结合起来;把校内竞赛与促进学风转变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朱红英,殷彦.全国卫生职业院校检验技能教师后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15,01:25-26.

口腔实训总结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牙体解剖学 实训教学 雕刻

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作为高等医学职业教育的一部分,主要是培养从事口腔修复工艺技术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应掌握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必备的基本理论与义齿加工技能,具有独立操作、创造性工作的能力。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动手操作能力与良好的综合素质是口腔医学技术教育的重要出发点。

《牙体解剖与雕刻技术》作为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主干课程,以学习各类牙解剖形态知识,训练各种牙体雕刻技术为主要任务,为学生进行本专业后续课程学习和胜任口腔技工岗位所必需的基本技能的基础。近两年来有关其教学改革的探讨一直受到许多院校的重视。如何加强学生对牙体解剖形态的掌握,引起学生对本课程的重视,进而能熟练地进行牙齿雕刻、堆塑等实践操作一直是这门实践课程的教学难点。我院在近两年来的教学实践中,转变教育观念,对《牙体解剖与雕刻技术》这门课程进行改革,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中学会提升理论,并用理论去指导实践,提高分析为题、解决问题、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严谨工作作风,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牙体解剖与雕刻技术》是学生入校后最早接触的专业基础课,其概念抽象、难于理解、具体结构细微,而由于本身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能力相对有限,这就会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枯燥、乏味,从而缺乏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对所学的课程感兴趣时,才能发挥最大潜能。因此对该门课程的任课老师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不仅要求他们具有本学科的知识,而且还要求如何引导学生学习兴趣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培养学生的信心。在讲授理论知识时,要注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同时在实训操作时,也不能操之过急,将学生以小组分组的方式,讨论牙体解剖形态与雕刻形态的差别。牙体解剖形态理论部分主要是针对具体的解剖结构,而牙体的雕刻形态是将解剖结构明确在具体的位置,从而通过雕刻将这些解剖结构展现出来。对于部分入门较慢的学生要给与相当的关心,使其明白勤能补拙的道理。其次,要让学生有竞争压力。学校每年会组织学生进行牙体雕刻比赛,选拔出优秀的学生参加“日进杯”口腔技术工艺展评。最后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给予帮助。

二、认识实训教学的重要性

实训教学是对课堂中老师所教授的理论知识的验证和深化,也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实训操作可以使学生的基本技能得到训练,同时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也为其今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牙体解剖与雕刻技术》这门课程的理论内容并不多,但却比较繁琐、细碎。每个牙冠上的尖、嵴、接触区、窝、沟等各类解剖特征都不相同,单纯从理论教学上来看,要让学生掌握复杂的解剖术语及解剖形态结构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结合《牙体解剖与雕刻技术》这门课程的专业特点,坚持以实训教学为主,充分发挥带教老师的实训教学能动作用及充分利用实训室,利用教、学、做及手与脑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抽象理论直观教学,实现从理论到实训、再理论、再实训的有效连接,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在实训中得到对理论知识的验证,在具体操作中得到锻炼,在学习中得到乐趣,进而对这门的掌握程度得到提高。

三、明确实训流程,做好实训前的准备,提高实训教学质量

课程内容下划分工作项目,每个工作项目又根绝实际工作流程需要划分为若干个工作任务,工作任务下又设计了具体的操作步骤、程序和方法,构建了集理论、方法、实践操作为一体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内容体系。例如,实训流程按照:牙体描绘、外形高点转移、二面体成形、四面体成形、多面体成形、四面成形、牙合面成形、精修完成。学生在得知下次实训内容后,应首先预习实训步骤,明确实训目的,通过预习实训内容,学生在看老师示教时就心中有数,操作起来就会有条不紊。预习中如果发现问题可及时与带教老师联系或与同学讨论解决。注重培养学生从“做什么”、“怎么做”、“会做”到“做的更好”过程中的能力培养。

四、丰富教学手段,改进实训教学方法,提高实训效率

教学手段除了应用传统的模型外,还应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课件的图文并茂,从而加强对牙体的方位、解剖形态特点从平面到立体的认识。在实训课的教学过程中,应将教师示教与相关实训操作的VCD光盘相结合展现给学生,使学生对实训的过程及本次实训得到的结果先有认识,再指导其实训。教师也应将学生在动手实训操作后安排学生及时进行体会总结,并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

五、加强实训教学

1.建设双师结构的课程教学团队

在实训基地开展以学生为主体、融“教、学、做”为一体,以工作任务为驱动的项目教学;实验教师在每次上课前,都要认真做好预实验工作,统一工作任务步骤,在进行牙体雕刻技术的示教时,又能对每一步的实验步骤模型做好展示,阐述实验的重点和难点,方便学生进一步理解相关的实验要点。学生实训时,教师不断巡回指导,发现学生的不规范操作时,要及时纠正,为以后良好的工作习惯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培养出一套科学有效的管理办法,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水平。对教师来讲,还应积极参加培训进修,学习相关技术的新理论或新技术特点及步骤,提高理论水平与实际工作能力。

2.开放实训室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在课余时间开放实训室,安排教师进行辅导,方便学生反复进行练习,从而进一步加深对牙体解剖特点的理解和认识,掌握牙体雕刻的基本技巧,提高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3.多样化课程评价体系

(1)开展学生自评与互评

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对实验内容的深刻认识就会提高。许多学生往往在雕刻初期对牙体解剖形态把握的不明确,难免会造成许多小错误,我们要求学生犯错误不要紧,只要下次改正即可。学生应该对自己的每一个作品都要认真对待,如果有多切的地方,就在最后的雕刻完成时用蜡填补,要知道错在哪里,以免下次再错。整理好雕刻步骤,总结雕刻中易犯的小错误,从而一次次地得到锻炼,正确掌握牙体的解剖形态特点。通过学生的自评与互评,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开展由学校、行业、企业共同参与的多元化考核方法

由学校的专家教师、同行业专家、企业专家教师对学生的每件作品都给与评分考核,实施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校内考核与企业考核相结合,课程考核与职业考证相结合的多样化课程评价体系。

总之,实训教学是《牙体解剖与雕刻技术》这门课程的重要教学形式,是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基本手段与必要条件。通过近两年的教学探索,在这门课程中,学生对于牙体解剖形态理论的知识掌握和操作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月.牙体解剖学实训教学与学生的素质教育.卫生职业教育,2008,26(10):26-27.

上一篇:秘书实训总结范文 下一篇:轨修实训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