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设计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8 08:06:38

控制设计论文

控制设计论文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本文从造价控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出发,就设计阶段如何进行造价控制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控制措施。

【论文关键词】市政工程设计阶段造价控制

市政工程建设是市民的社会公益性事业,基本上是政府投资的项目,重庆市每年投入的城市建设资金达上百亿元甚至达千亿元。因此,对市政建设工程造价的控制,提高政府城建资金的使用效益是市政工程建设者必须努力探索和不断追求的方向。

一、加强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重要性

工程造价控制应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而在建设程序的各个阶段中,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最为突出,至初步设计结束,影响工程造价的程度约为75%,至施工图设计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程度约为35%。因此,加强设计阶段造价的控制和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二、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现状

1、设计概算的深度不够

由于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时基础资料不准确,深度不够,导致概算编制时无依据,只能粗估,概算与施工图预算差距过大,概算人员与设计脱节,又与施工脱节,工程量计算差距大。

2、业主提高设计标准,导致概算超估算

在实际工作中,一般业主委托设计的投资都偏低,这主要是业主为了立上项目,在投资决策阶段的估算偏低,而在立项之后的设计阶段,提高了设计标准,结果造成概算超估算。

3、时间概念模糊不清,造价编制质量不高

市政工程由于本身特点,设计人员做完设计后不但要提供设计图纸,还需要提供与设计图纸相配套的工程量给造价编制人员。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有些项目时间紧,任务重,设计人员无法按设计任务书上要求的时间向造价人员提供图纸和工程量,造成造价人员无法按正常程序复核工程量,工程量的正确与否无法确定,再加上编制时间紧,因而编制质量差。

4、设计人员与造价人员基础薄弱,造价无法控制

有些设计人员自身基础较差,在进行设计的时候,盲目采用新工艺、新技术,而不管工程造价,认为那是造价人员的事,导致造价偏高。某些造价人员由于缺乏经验,只会按图纸套定额进行概预算的编制,对工程涉及的有关专业技术知之甚少,或根本不懂,这样的概预算人员,在进行设计造价控制的过程中,无法为设计人员提供重要的可采纳的意见。

5、闭门造车,造价控制与现场情况不符

目前绝大部分设计院只安排相关的设计人员进行现场踏勘。造价人员未去过现场,在进行土石方调配的时候存在很多问题,有些项目由于自身原因,只能将废弃的土石方运至较远的地方,而造价人员因为不了解现场情况,只按平时编制的方式送至附近的地方进行处理即可,造价不合情理。

6、设计招标不尽全面

只注重了方案设计阶段的招标,忽略了技术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的招标工作。一旦方案中标,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就成为方案中标单位一揽子工程,由于在后面的设计中缺少竞争机制,设计单位没有压力,控制造价的积极性就不会很高。

7、现行设计取费方式不甚合理

设计费的多少取决于工程总造价的高低,致使有的设计单位为追求利润,盲目扩大工程规模,设计方案可以优化的不进行优化,甚至有的设计人员随意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增加配筋量,从而人为地提高了工程造价。为此,笔者认为,设计过程要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必须对现有的控制措施和方法加以完善和创新。

三、工程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措施

1、设计前要有准确的资料作为设计依据,避免造价无法控制

设计基础资料如勘察资料、测量资料及现场情况对设计方案及造价有很大的的影响。我们经常碰到的市政工程,如施工时发现桥梁基础的地质情况与勘察报告有很大的差异,这样使得结算价远远高于初设概算和施工图预算,造价突破限额。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是设计依据的地质资料的不准确性,地质勘探质量不高,没有为设计提供科学的依据。地质勘察的费用不到工程造价的0.5%,可是地质勘察对工程设计的造价影响程度却占到30%左右。因此,市政设计院对地质勘察的资料要有严格的要求,地质勘察的范围和深度应得到保证。

2、积极推行限额设计限额设计是按照批准的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总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同时各专业在保证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按分配的投资限额控制设计,严格控制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的不合理变更,保证总投资限额不被突破,从而达到控制投资的目的。

笔者认为,在确保使用功能前提下,将工程按设计部门各专业进行投资分配,确定各专业的投资限额,防止总投资超过限额投资。在设计开始前按照设计过程的估算、概算、预算的不同阶段,将工程投资按专业进行分配,并分段考核。为此,应赋予设计单位及设计单位内部各科室及设计人员,对所承担设计具有相应的决定权、责任权,并建立起限额设计的奖惩机制,改进和完善限额设计的不足之处,按照市场经济要求,积极推行限额设计,使工程造价得到有效控制。

3、设计人员要了解造价基本知识

市政工程涉及的范围广,有城市道路、桥梁、给水排水、电照工程等,每个专业的设计人员应该了解本专业的造价基本知识,比如城市主干道、次干道、支路(二层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三层沥青砼面层)每平方米的造价,桥梁按不同类型的结构型式每平方米的造价又不一样,给水排水和电照工程的每公里造价与道路的路幅宽度有关。针对这些情况,笔者专门制定了《工程指标估算综合单价表》,对不同的专业和不同类型的单位工程制定了综合单价,这样不仅方便经营人员外出谈判,也为设计人员提供了设计参考依据。

4、认真对待工程量计算与定额的套用

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方案一旦确定,各专业设计工程数量计算的准确与否,是直接影响工程造价和设计概算质量的关键。进行工程量计算的有关专业设计人员,一定要熟知设计规范、设计标准和相应的施工规范,特别是应熟知本专业的工程量计算规则,避免在工程设计过程中,任意提高安全系数,加大构件截面,增加钢筋含量等现象的发生。对于无工程量计算规则的有关专业,除要熟知概预算子目所包括的工作内容及适应条件外,还应了解单位工程、分部分项工程各子目的设计意图及工程量计算规则等,以便准确套用定额。工程量算完后,应与类似工程进行对照分析,发现工程量计算错误或发生重列和漏算的现象时,对出现异常的工程数量要查找原因,及时纠正偏差,将存在的问题消灭在设计之中,确保计算的工程数量准确无误。

5、提高设计概算质量

概算人员做好设计概算,需要与设计人员沟通,搞清图纸上不清楚、不完整的地方,避免与设计图纸脱节,造成漏算,少算。其次,概算人员需要多收集有关资料,如人工、材料、机械台班的消费量及价格,以免与实际工程脱节。此外,概算人员平时应该加强道路、桥梁、给排水、电照、金融及会计等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6、造价人员应及时和设计人员进行沟通,避免造价偏离正常轨道。

笔者在做四川一条城市快速道路初步设计概算的过程中,碰到一座预制T梁,由于设计人员加大了工程量的安全系数,造成每平方单位造价比同类型结构的桥梁高出一倍左右,笔者将此情况反馈给了设计人员,并建议设计人员将钢筋量及砼量降低,适当的时候对桥梁进行优化设计。经过沟通交流,造价得以合理控制。

四、结语

市政工程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管理在我国尚处于初步阶段,相应的外界环境还不太成熟,存在着诸多的缺陷与不足。希望通过本文能够提高人们对设计阶段造价控制重要性的认识,并从中掌握有效控制的手段,使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得到较为合理的控制。

【参考文献】

[1]全国造价工程师考试培训教材编写委员会:工程造价的计价与控制[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9.

控制设计论文范文第2篇

产品的完成需要很多步骤,从研发到生产,再到出售,每一个细节都需要掌握精准,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产品的生产率,实现产品的最大价值。产品设计的开发阶段是负责产品的调研和计划,是从各个方面去调查这个产品的可行性,收集资料去做出大致的流程图。这样的过程都需要费用来支撑。大量的研究表明,一般情况下产品的直接生产成本占据了产品总成本的80%,并且是在产品的开发阶段就已经确定。也就是说,倘若在开发阶段就确定了这个产品设计,那么说明这个产品已经基本成型,它的资源材料的费用,人工费用也基本确定。典型的例子是日本的丰田公司。二战之后,由于石油供给产生的危害,让许多国家都不得不寻求另一种更加高效率低成本的方式去解决这个问题。日本的丰田企业在当时提出了JIT生产理念,主要目的在于,杜绝一切生产过程中的浪费现象,减少生产中不必要的环节项目,提高生产效率,实现成本的减少。因这一理念的提出与实行,日本的制造业快速发展崛起。由此可见,控制产品开发阶段的成本,是产品在设计的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内容。通过控制生产成本,可以实现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同时带来利益的最大化。

二、正确对待客户需求

(一)处理客户需求的方法

在产品开发阶段,所有的开发人员都要面对客户所提出来的各种要求。如何快速有效的解决客户需求,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作为企业方来说,大部分的企业都比较倾向于全盘接收客户需求。因为不论是项目的开发研究还是产品的生产,都需要客户的支撑来进行。处理客户需求一旦不妥当,就很有可能会造成客户的流失。但是如果全盘接收客户的需求,不去考虑现实问题,很有可能就会造成产品的不稳定性。还有的企业则是有选择性地接收客户需求,选择他们认为有用的,摒弃无用的。同时也不乏第三种企业,他们对于客户的需要弃之不理,只按照企业自身的标准来做产品。从客户的角度来看,他们希望在产品保持优良的同时也能够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完成成本的控制,实现双方的各自利益。

(二)如何正确处理客户需求

处理客户需求,是一个需要全面考虑的事情。从发展的眼光来看,如果在处理客户需求的时候,结果不能让客户满意,那么就会降低企业的实力认可。因此,要正确的认识客户需求。客户给予的价格是否能够保证与产品的质量成正比,是否能够使得条件的对立面互相成立,这都是需要企业从客户的角度去思考的问题。只有从源头的本身出发,结合客户需求,使用不卑不亢的态度,用合理的成本去完成产品生产到出售的整个过程,同时也保证售后与后勤的各项服务,这才是成本控制的关键所在。

三、产品开发阶段,影响成本高低的误区

(一)过分追求产品质量,忽略产品经济性

很多设计师在设计产品的时候,也许是因为职业习惯,他们时常容易将所负责的产品作为一个科技品来进行设计,这就使得他们陷入一种只追求产品美观和性能的误区,而没有真实考虑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成本。就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空调举例,很多空调设计师在做空调设计的时候,没有全面了解市场环境,受众需求等客观因素,就推出了冷暖保湿多功能空调。而空调的销售市场集中在温度湿度都高的南方沿海地区。这就导致市场对这种空调的需求量不大,甚至完全没有兴趣。空调这一例子说明,功能最多,性能最高的产品并不一定就是销量最多的产品。一个产品的研发和设计,需要考虑到受众需求,价格,文化水平等多种因素。

(二)重复开发设计,忽视设计通用性

很多产品的功能和部件都是质量上乘,也受大众欢迎的。但是有很多企业都看重产品的设计,他们在追求同一款产品的时候,希望做到最新最先进,于是不断的设计新的产品,来迎接市场的考验。对一款产品重新设计,需要的经费和精力投资是不小的付出。有的企业为了追求产品的精益求精,不顾现实的考虑,盲目购买许多高质量的材料。这也是一种成本的浪费。

(三)过度追求完美,忽视功能再设计

十全十美的产品是不可能在设计初期就达到的,毕竟其中有很多影响因素存在。而且有的产品在研发阶段的时候能够保证产品的完美,但是一旦投放进市场,就会发现其本身存在的问题,从而需要设计者重新对产品进行设计,通过不断的修改来呈现出一款产品的最佳功能性。市场上称对这些不断设计修改的产品为升级版。我们不难看出,新产品面市,出现小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在出现问题之后,企业能够通过修改设计,重新更新产品的功能。另外,再设计已经被很多商家所注意并且利用。重新开发产品的功能,发掘产品的潜力并加以利用。比如说一款手机的研发成功,最开始的时候是有普通版,之后就会在市场中推出升级版,豪华版等多个版本。设计师通过再设计来实现产品的价值,其最终的目的就是满足顾客的各种需求。

(四)产品设计太过保守

设计人员在设计产品的时候,没有考虑到产品的与时俱进,设计出来的产品太过刻板和保守。市场对产品不感兴趣,即使在后期发现了产品的缺陷,但因为产品本身太过死板,修改更新都无法弥补。最后只能是彻底放弃或者花费更大的投资来修复这款产品。产品本身的设计失败,给产品设计的成本增加了很重的负担。

四、产品设计开发阶段应该注意的事项

(一)建立完善的立项,审批制度,清晰定位新产品的功能,售价,消费群

企业在实施新产品开发之前,企业相关的职能部门(如市场部、研发中心)必须进行充分的调查,经公司相关职能部门书面论证,只有产品功能及价格有足够的消费群体的项目才予以立项、批准。切忌个别领导或个别部门想当然闭门造车,造成新产品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或没有足够的消费群体。在市场调研环节,本文强调研发人员的参入,如条件许可的企业,可以实行研发人员和营销人员定期轮换(如两年一次),此举可以使研发人员非常了解市场的需求,同时市场销售人员更能把握产品的性态。当然,企业如资源有限,也可以将此项工作外包给相关的专业咨询服务公司进行调研,但该环节必须得以保证。只有进行充分市场调研、论证、按流程审批后,开发出来的产品才是有生命力的产品,否则,只会浪费公司资源,严重时企业会因此破产。

(二)设定目标利润,倒推目标成本并进行相应控制

企业在设定产品功能、售价及目标消费群体后,接下来就是要结合公司的现状,进行效益分析,设定产品的目标利润,并由此而确定产品的目标成本。该目标成本一经论证确定,就要作为设计阶段的刚性约束,在保证产品既定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其他均围绕该目标展开。在进行此控制时,需要营销、技术、财务、工程、采购等部门的通力合作,企业最好在此阶段也最好组建临时的跨职能部门的成本控制小组。现代企业的竞争,在某种意义上讲,是不同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所以,企业在此阶段还可以借助供应商、客户的资源达成目标。另外,传统的目标成本控制往往限于产品的制造成本,忽略产品其他环节的成本耗费(如:售后服务成本等)。但作为企业,制造环节1个单位成本的支付,与其他环节1个单位成本的支付是等同的资源耗费。所以企业应该对产品其他环节的成本进行预估(如:使用寿命期,或三包期内的成本耗费),在设计阶段就引入全成本控制的理念。

(三)控制研发周期,严防因竞争对手的相似产品提前问世而导致开发失败

另外,还需要特别注重的一点是,在研发产品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产品的保密性和产品的时间控制。产品的研发的时间要能够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功能,但也要保证在竞争对手研发的相似产品问世之前就确保产品的完成。因为一旦竞争对手的相似产品提前问世,那么我们所研发的产品就失去了预期价值,也意味着产品设计的失败。总之,从产品的设计开始到产品的结束,成本控制一直都伴随左右。产品设计的开发阶段则是一款产品成本控制中最为关键的地方。要充分了解市场环境,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尊重客户需求,才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赢得一席之地。

控制设计论文范文第3篇

1.1典型合闸回路及缺陷

中小型变电站的联络线路两侧都装设油断路器。对于35KV、10KV油断路器的控制,典型设计是在电站側装设同期装置,在变电站側只设普通合闸回路,普通合闸回路的原理如图1所示:操作控制开

关SA,其②-④触点接通,经过防跳继电器的常闭触点KM2和断路器的常闭触点DL,接通合闸接触器线圈HO,使断路器合闸。这种设计简洁,常为工程设计人员所采用。在具体操作中,按先合变电站側断路器、再合对側断路器的操作顺序进行。但在小水电系统网络中,因受地形、容量等技术条件的限制,建设不甚规范,特别是有些联络线路上还接有负载,当出现某种故障造成变电站側油断路器跳闸,此时的对側断路器可能还在合闸位置,如要对联络线路进行合闸,因不知对侧是否有电,必须等到调度命令或接到汇报后才能进行操作,加至有些地段通讯不畅,经常耽误时间,影响工农业生产用电;由于典型回路本身不能检测线路是否有电压,又无防范不规范操作的技术措施,如果误操作SA发出合闸命令,就会造成非同期合闸事故,给人们生命财产带来重大损失。

1.2改正后的合闸回路

为了防止事故的发生,对原典型合闸回路进行了如下改进(见图1中虚线所示):即在线路电压互感器二次側增设一只电压继电器KV,用以检测线路电压,并将其常闭触点KV1串入本站油开关合闸回路中。当线路有电压时,就是误操作SA发出了合闸命令,因KV1触点断开了合闸操作回路,无法启动合闸接触器,达到了防止非同期合闸的目的。同时,考虑到联络线路的可靠性,在KV1触点两端设计并联一连接片LP,以便该电压继电器检修或需该线路供给变电站负荷时好操作。正常情况下,连接片LP处在断开位置。

还将电压继电器的常开触点KV2与合闸位置继电器HWJ的常闭触点(或跳闸位置继电器TWJ的常开触点)串联,以接通“线路有电压”光字牌的信号回路,当断路器在断开位置,线路有电压,该光字牌亮,提醒运行人员不得进行合闸操作。在信号回路中,串联跳(合)闸位置继电器触点的作用是为了在该线路运行时断开光字牌,以免光字牌长期带电。电压继电器KV可选DJ—121型,继电器校验方法与其他电压继电器相同。

2水电站压力装置的控制回路改进

2.1典型油压装置自动回路及缺陷

调速器、高低压气机等是水电站中常见的压力设备,在油(气)装置的自动回路中,一般采用电接点压力表(如YX—150型)来反映油(气)罐中压力的变化,进而控制油(气)泵电机。压力表上可设置上、下两个值限,上限用红针指示,下限用黄针指示,实际压力值用黑针指示。油压装置自动投入的动作过程如图2所示:

当压力罐油压降到压力下限时,压力表黑针与黄针接触,即触点YLJ1

闭合,使中间继电器1KA动作并自保持,因转换开关SA在自动位置,其②-④触点接通,启动接触器KM,使电机接通电源,带动油泵向压力罐打油,压力逐渐上升,当到工作压力值上限时,压力表黑针与红针接触,即上限触点YLJ2接通,使中间继电器2KA动作,断开1KA的自保持回路,油泵电机自动停止工作。对于这种典型设计,压力表的上、下限触点一直串在控制回路中,并带有相应负载,特别是在启动和停止过程中,压力变化呈波动状态,使触头抖动不已,无法可靠接触,常常生火花,由于压力罐补压(气)是通过自动回路完成的经常性的工作,压力变化频繁,使压力表的触头接触也相应频繁,从开始的产生火花,到逐渐烧坏触头(或触头粘连),继而造成压力罐压力消失,严重影响了机组的安全运行。

2.2改进后的控制回路

为了克服上述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对典型电路进行了如下改动(见图2中虚线所示):即在压力下限回路中串联一个接触器KM的常闭辅助触点KM1,当压力罐压力下降到压力下限时,压力表下限触头YLJ1闭合,通过常闭辅助触头KM1起动1KA并自保持,使接触器动作,启动油泵打油;尽管在油泵电机启动之初,压力出现波动,YLJ1触头发生抖动,但由于在此回路中已串入了接触器常闭触头KM1,接触器动作后立即断开了此回路,此时的下限触头无需承担任何负载,避免了触头的烧坏;又在压力上限回路中串联了接触器的常开辅助触头KM2,当油压力达到上限值时,随着2KA的启动,使接触器失电返回,其常开辅助触点KM2立即断开压力上限回路。不管在这个过程中压力如何变化,压力表的上、下限触点YLJ1、YLJ2总在回路不带负载的情况下抖动,避免了负载过程中电火花对触头的损坏,提高了安全运行的可靠性,同时也减少了因油压装置失压而造成的运行成本。

3应用效果

控制设计论文范文第4篇

1.1飞控计算机

电传飞机控制系统的核心应用技术是飞控计算机,通过飞控计算机的数据分析和程序预设,最终实现飞机的自动化控制盒管理。结合本型号飞机的实际情况,工作人员在进行系统设计时进行了多种方案的甄选,最终确定将飞控计算机与伺服控制回路综合在一起,采用3×2余度配置,本系统需要三台计算机进行系统的连接,因为进行了大胆的技术尝试,同时又结合了国内外最先进的飞机控制技术,所以这套设计方案是比较科学相对合理的,具有可操作性。每台计算机有两个通道:工作通道:根据输入信号计算机控制面偏转指令,并且驱动相应的控制面;包括CPU模块、输入输出控制模块、总线模块、伺服回路模块与电源模块等。监控通道:用于检测计算机指令的正确性;包括CPU模块、输入输出控制模块、总线模块与电源模块等。

1.2作动器

升降舵、副翼和方向舵均采用电液伺服作动器,电液伺服作动器具有故障监控功能和旁通功能,在故障失效后自动转入旁通功能,不影响其它作动器工作。单个舵面所有电液伺服作动器均失效后,转入旁通功能,保持一定的阻尼,该舵面处于阻尼浮动状态。2.2.1升降舵作动器每个升降舵面采用2台台电液伺服作动器并联安装,同步工作,具有力均衡功能。每台电液伺服作动器具有单独控制单个升降舵面的能力,左右两个升降舵面共采用4个电液伺服作动器,需3套液压系统提供动力,升降舵作动器接受飞控计算机指令,控制升降舵偏转。2.2.2副翼作动器每个副翼采用2台电液伺服作动器并联安装,同步工作,具有力均衡功能。每台电液伺服作动器具有单独控制单个副翼的能力,左右两个副翼共采用4个电液伺服作动器,需3套液压系统提供动力,副翼作动器接受飞控计算机指令,控制副翼偏转。2.2.3方向舵作动器在方向舵上并联安装3台电传控制的电液伺服作动器,同步工作,具有力均衡功能。方向舵作动器接受飞控计算机指令,控制方向舵偏转,实现对飞机航向控制,需3套液压系统提供动力。

1.3传感分系统

传感器分系统负责所有的数据传输和接收,是整个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一方面需要及时接收信息,另一方面还要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筛选和分类,最终利用具有关联性的安全信息,具体包括驾驶员指令传感器、飞行运动传感器和大气数据传感器三个部分。驾驶员指令传感器顾名思义,就是将操作人员的操作数据和操作动作,以数据的形式传输给计算机装置;飞机运动传感器将飞机在运动过程中的所有动态数据进行敏感处理和数据传送;所有的数据最终通过大气数据传感器统一进行汇总和分析。需要进行强调的是,为了保证飞机运行的安全和信号的稳定,以上三种数据传输工作不能应用飞机上的航电总线,需要安装独立的信号传输线。确保所有数据的可靠性。

1.4控制显示分系统

控制显示系统是操作人员进行飞机控制的主要参考数据来源,操作人员需要根据显示的数据采用相应的操作程序。显示的信息量大,信息复杂,主要包括几下几种重要的数据:(1)人工进行系统控制的程序指示数据,主要包括提醒操作人员进行系统切换的信息和操作人员进行不同模式转换的信息等;(2)系统运行的安全性显示。包括系统常规运行下的各项数据,以及系统运行出现故障时发出的警示信息以及相应应急自动处理信息;(3)系统定期检测和维护的信息。电传控制系统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显示系统会根据设定好的程序提醒操作人员进行相应的操作和管理。

2控制律设计概略

电传飞行控制系统实现了驾驶员操纵指令(杆位移或杆力)与飞机运动参量响应相对应的控制,从而使飞行控制“目标”由原机械操纵系统的舵面偏角操纵,变成了对飞机响应的控制。作为某型飞机电传飞行系统控制模态包括基本模态和自动飞行控制模态。基本模态包括主控制模态、独立备份模态及主动控制功能;其中主控制模态与独立备份模态是系统必须具备的两个基本控制模态。主控制模态包括控制增稳、中性速度稳定性、飞行参数(法向过载,迎角限制和滚转速率等)边界限制与惯性耦合抑制等功能;其中控制增稳功能是电传飞行控制系统最基本的工作模态,在整个飞行包括内全时、全权应用。独立备份模态是电传飞行控制系统的备份模态,是独立于所有的其他控制律模态的应急工作模态。

3结束语

综上所述,传统的手动操作控制系统存在诸多问题,不能符合当前飞机运行的精准性和安全性,尤其是不能满足战斗飞机的作战需求,因此进行控制系统的电传化改革是一种必然的趋势。通过文章中技术的分析,能够意识到,电传飞行控制系统采用机械化的操作原理和设备,提高了操作的精准性、及时性、可靠性。随着未来飞机技术的不断完善,电传飞机控制系统也需要进一步加深研究和分析,以便更好地提高我国航空航天的技术水平。

控制设计论文范文第5篇

1.1主控系统

主控系统采用欧姆龙公司的可编程控制器CP1H型PLC,该类型的PLC具备与各种组件连接的相容性,因为它的工具有USB端口,还可以扩展2个串行端口,可方便同时连接多种组件。最大可安装2个串行通信选件板(RS-232C×1端口或RS-422A/485×1端口)。

1.2多传感器系统

1.2.1水位控制系统全量机械液位计WFH-2编码型传感器是通过浮子感测水位的,该仪器根据轴角编码进行编码。在进行闸门上下游水位测量时,安装一个浮子,作为水位传感元件;当水位变化时,浮子水位产生变化,从而带动水轮做圆周运动,并准确地转成相应的角位移量;水轮转动轴编码器是一个输入轴,所以当水轮旋转时,轴编码器的电平已转换成相应的数字代码D,这种数字代码D通过多芯电缆并行输出,并在监测站的显示器上显示,即在人机界面上显示。该浮子在转换过程中采用的机械编码是格雷码转换,测量范围为40m,分辨率为1cm。1.2.2温湿度控制系统PT100铂热电阻温度传感器精度高、稳定性好,使用方便,温度范围为-200℃~650℃。IH3605型湿度传感器测量相对湿度(RH)范围为0%~100%,环境温度为0℃~85℃。该电路配有集成放大电路,输出电压为0V~10V,具有温度补偿和调零功能。其工作原理都是把电阻值转化成电压或电流再显示。其系统信号传输流程如图2所示。1.2.3电压电流控制系统电流、电压传感器均选用珠海仪器仪表公司生产的HR-WP-AC系列交流电压表、电流表。电机电压电流的测量、温度的测量、湿度的测量以及管道压力的测量都是由PLC通过扩展I/O单元口采集传感器送来的信号,然后进行A/D转换和标度变换。以4mA~20mA模拟信号输出为例,其A/D转换如图3所示。4mA~20mA的电流输入对应于16进制数(10进制数)为0000~1770(0000~6000)。完整的数据输出范围是16进制数FED4~189C(对应的10进制数为-300~6300)。软件编程时输入电流在3.2mA~4mA之间时使用补码来表示转换数据。如果输入的电流小于3.2mA时,断线检测功能将被激活并且转换数据变为8000。

1.3系统人机界面的设计

1.3.1人机界面画面设计和数据管理(1)电气参数界面:显示测得的水泵电压、电流和转动频率。(2)参数设定界面:设定采集数据的标准值以及模拟数据采集。(3)数据采集界面:显示从外界采集并且处理完的相关数据,包括1#、2#、3#田的温度、湿度和农田中水源的水位。(4)历史数据显示画面:显示采集的1#、2#、3#田的温度、湿度,并以表格的形式显示出来,在此画面上,还设置了可以通过下拉菜单选择日期查看前一天和当天的历史数据,以及可以跳转到趋势图画面的功能。(5)田间情况界面:该画面可以看到农田中的总体情况和农田的整个画面。(6)监控状况界面:该界面主要实现对田间的相关设备如水泵、电动阀的开和关设置以及相关的报警显示的设置。(7)历史数据趋势界面:该界面主要显示采集到的历史数据的趋势图,从而有助于分析采集到的数据,使得采集到的数据更形象化地呈现在用户面前。1.3.2人机界面的报警设计人机界面中的报警设置使用事件登录来进行系统报警。例如事件记录文件名称为EL_20070915.evt,即表示此文件记录2007年9月15日所发生的事件。1.3.3人机界面的通讯MT8000所提供的穿透通讯功能允许PC上的应用程序透过HMI直接连接PLC,此时HMI所扮演的角色类似转接器(converter),具体通讯如图5所示。数据目标端口(DestinationCOMPort)是指MT8000与PLC连接的端口,数据来源端口(SourceCOMPort)是指MT8000与PC连接的端口。在使用穿透功能时,需正确设定这两个端口的属性。串行通讯口使用的是9针D型公座。PLC软件设置时需要设置通讯端口的通讯协议为Hostlink。

2软件系统设计

2.1系统软件总体设计结构

该软件部分功能如下:先采集外部各传感器的信号并在人机界面上显示相关数据,然后判断是手动还是自动;如果是手动,则执行手动部分的程序;否则,则执行自动部分的程序。总的软件流程图如图6所示。

2.2各参数检测软件设计

在该系统中的自动控制模式下,由水位传感器将田间水位参数变化成格雷码形式输出,传到控制单元,然后将此格雷码送入PLC中经两步转换后成为BCD码与设置的水位上下限(BCD码)进行比较,如果实测田间水位小于设置的启动水位,则阀门开启,过45s阀门全开之后再自动开启泵;如果实测田间水位大于设置的停止水位,则此时泵关闭,阀门经过45s延时后全关闭。在手动控制系统模式中,只需将相应的阀门开关按钮按下即可控制阀门的开启和关闭,同时阀门开启之后才能开启泵。在实际系统中,为防止泵开启之后管道压力过大造成管道破裂,可以设计成阀门开启至少3台之后才能开启泵,从而实现保护管路的效果。其他参数如温度、湿度、电压电流的采集及软件处理和水位的检测方法类似。软件编程系统外部总接线图如图7所示。

3测试结果

测试结果在触摸屏的数据采集界面上显示,方便人们对现场的观测和控制。图8为监控状况画面,在室内就能实现对农田现场的自动控制。

控制设计论文范文第6篇

步进电机是机电一体化产品中关键部件之一,通常被用作定位控制和定速控制。步进电机惯量低、定位精度高、无累积误差、控制简单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机电一体化产品中,如:数控机床、包装机械、计算机设备、复印机、传真机等。

Abstract

Thisarticlemainlyelaboratedhasbeenhangingthemovementcontrolsystemmerit,introducedwashangingthemovementcontrolsystemfunction,theprincipleandthedesignprocess.Ishangingthemovementcontrolsystemisoneofincontrolengineeringdomainimportantapplications,itsmaintargetistoiscontrolledtheobjectthemovementcondition,includingpath,speedandpositionimplementationcheck.Themovementcontrolsystemcompareswithothercontrolsystems,hasthesystemmodelsimply,thecheckalgorithmisunitary,alsonotcomplexcharacteristicandsoonnon-linearityandcouplingsituation.Alsoispreciselybecausethemovementcontrolsystemcanimplementtothepath,therunningrate,thepointingaccuracyaswellastherepetitionprecisionaccuracycontrolrequirement,hasthebroadapplicationforegroundineachcategoryofcontrolengineering,thereforethemovementcontrolsystemhasatpresentbecomeinthecheckstudyapplicationdomainverymuchsignificanttheresearchdirection.Throughthemonolithicintegratedcircuittosteppingmonitorcheck,implementedthemotor-driventocausetheobjectatontheboardwhichinclinedthemovement,ThecontrolsectionistheSST89E52monolithicmicrocomputerwhichSSTCorporationproducesprimarily,withwhenthe1602LCDliquidcrystalscreenandaccordingtoturnedhasimplementedwiththeuserinteractive,throughthekeyboardentrydifferentcontrolcommand,theliquid-crystaldisplaywasallowedtodisplaythesettingvalueandtherunthecoordinates.TheelectricalmachinerycontrolsectionusedLM324Nfourtotransportputsandisconnectedtheelectronicprimarydevicevoluntarilytodevelopthe42BYG205steppingmonitoractuationelectriccircuittoimplementtheelectricalmachineryaccuracycontrol.Thealgorithmpartiallyforwillsuitthemonolithicintegratedcircuitsystemtooperatecarriesonoptimizesmanytimes,willreducethemicroprocessortheoperand.Hascompletedtheobjectvoluntarilythemovementandaccordingtothedifferentsetuppathmovement.

KeywordsMagneto;1602LCD;LM324N;Drivecircuit

选择步进电机时,首先要保证步进电机的输出功率大于负载所需的功率。而在选用功率步进电机时,首先要计算机械系统的负载转矩,电机的矩频特性能满足机械负载并有一定的余量保证其运行可靠。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各种频率下的负载力矩必须在矩频特性曲线的范围内。一般地说最大静力矩Mjmax大的电机,负载力矩大[1]。

选择步进电机时,应使步距角和机械系统匹配,这样可以得到机床所需的脉冲当量。在机械传动过程中为了使得有更小的脉冲当量,一是可以改变丝杆的导程,二是可以通过步进电机的细分驱动来完成。但细分只能改变其分辨率,不改变其精度。精度是由电机的固有特性所决定。

选择功率步进电机时,应当估算机械负载的负载惯量和机床要求的启动频率,使之与步进电机的惯性频率特性相匹配还有一定的余量,使之最高速连续工作频率能满足机床快速移动的需要。

基于单片机的悬挂运动控制系统,具有硬件电路结构简单,精确度高,抗干扰性强等优点。

1.2课题目的

培养综合运用四年大学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检验所学知识,从而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体验一个科研项目开发的全过程,学会单片机开发应用方法,锻炼应用能力,动手能力。本课题设计是具有一定难度的基于单片机的应用系统开发项目,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通过这次毕业论文及设计,检验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教育的培养效果,并且使学会阅读、利用英文文献资料,阅读并翻译外文资料的能力,学会设计报告和论文。

1.3课题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各种方便于生活的自动控制系统开始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以单片机为核心的自动门系统就是其中之一。同时也标志了自动控制领域成为了数字化时代的一员[3]。它实用性强,功能齐全,技术先进,使人们相信这是科技进步的成果。它更让人类懂得,数字时代的发展将改变人类的生活,将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

通过对“微机控制自动门系统”的研究和设计,精心撰写了微机控制自动门系统论文。本论文着重阐述了以单片机为主体,LED点阵显示芯片及步进电机为核心的系统。

本设计主要应用SST89E58作为控制核心,LED点阵显示芯片、步进电机、压力传感器、电位器相结合的系统。充分发挥了单片机的性能。其优点硬件电路简单,软件功能完善,控制系统可靠,性价比较高等特点,具有一定的使用和参考价值。

1.4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在基于单片机的悬挂运动控制系统中,主要分三个部分设计,一个是输入和键盘显示模块;另一个是步进电机驱动模块;第三个是最小系统和输出模块设计。主要解决的问题是:

1.单片机最小系统硬件设计;

2.步进电机驱动模块设计;

3.输出部分的软硬件设计;

4.主程序设计;

5.绘图板的设计。

1.5技术要求

设计一电机控制系统,控制物体在倾斜(仰角≤100度)的板上运动。

在一白色底板上固定两个滑轮,两只电机(固定在板上)通过穿过滑轮的吊绳控制一物体在板上运动,运动范围为80cm×100cm。物体的形状不限,质量大于100克。物体上固定有浅色画笔,以便运动时能在板上画出运动轨迹。板上标有间距为1cm的浅色坐标线(不同于画笔颜色),左下角为直角坐标原点。

目录

第1章绪论1

1.1课题来源1

1.2课题目的1

1.3课题意义2

1.4应解决的主要问题2

1.5技术要求2

第2章方案论证4

2.1可行性研究4

2.1.1经济可行性研究4

2.1.2技术可行性研究4

2.1.3方案提出5

2.1.4方案分析5

2.1.3方案确定7

2.2需求分析7

第3章过程论述8

3.1概要设计8

3.1.1系统功能设计8

3.1.2系统结构设计8

3.2详细设计9

3.2.1硬件设计9

3.2.2软件设计19

第4章系统测试28

4.1硬件测试28

4.2软件测试28

4.2.1单元测试28

4.2.2集成测试30

4.2.3功能测试31

4.2.4测试结果32

结论33

后记34

参考文献35

控制设计论文范文第7篇

装置总体设计

鉴于目前所实施的阶梯峰谷电价和将来的实时电价政策,文中设计的家电控制装置包括智能插座和家庭互动终端,两个装置通过无线通信构成一套家庭用电系统网络,如图1所示。智能插座将采集用电数据发送给家庭互动终端,互动终端实时显示家庭用电和电价情况,互动终端根据电价情况为用户提供不同的智能节电方案,在满足用户用电需求的前提下,智能控制室内各电器工作属性,用户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对节电方案进行调整,最大程度上降低用电量和用电费的支出,实现能源优化配置。

智能插座

智能插座是基于光纤复合电缆或无线双通道连接家电和电源的中间设备,实现家庭内部异构传感网络,对家庭用电设备进行统一监控与管理,在执行通断电操作、获得家电状态信息的同时兼插座使用。

1智能插座主要功能

1)对家用电器的用电量进行计量,并采集家电的电压、电流、功率、功率因数,将所需数据上传至家庭互动终端;2)利用无线等通信方式,接收互动终端下发的控制指令,对家用电器执行通断电操作,在家电进入待机状态时切断电源,达到消除待机能耗、节能省电的目的。

2智能插座硬件设计

根据智能插座的功能,硬件结构框图如图2所示,智能插座主要包含控制管理模块、开断模块、计量模块、通信模块、时钟和存储模块等。

1)控制管理模块

智能插座在功能上要求较低,但安装数量较多,因此在设计时经济实用性着重考虑,可选用ATMEL公司的AT89S52。

2)电能计量模块

用于监测电器当前的工作状态,如实际功率、电压、电流等,可采用计量芯片ATT7022B。

3)开关模块

智能插座内部的继电器来控制家用电器电源的通断,微处理器接收到通断电指令后,令继电器吸合或断开。

4)通信模块

选择ZigBee微功率无线技术,通信的可靠性和通信速率高。通信模块采用CC2530芯片,CC2530能以非常低的成本建立强大的网络节点,负责向控制器发送数据和接收控制器的指令。

家庭互动终端

用户通过家庭互动终端了解室内用电信息,互动终端根据电价情况为用户提供不同的智能节电方案,在满足用户用电需求的前提下,用户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对节电方案进行调整。互动终端根据用电方案对各用电器进行控制,最大程度上降低用电量和用电费的支出,实现能源优化配置。

1家庭互动终端主要功能

1)接收智能插座发送的电器用电数据、实时电价数据,以及上述数据的存储。2)为用户提供平台,用户通过互动终端查询家庭用电信息及其它相关信息。3)用户设定电器控制指令,互动终端读取用户下达的条件并处理后将控制指令发送给各与家用电器连接的智能插座,从而控制家用电器的开关状态。对信息家电的调控可以不只是简单地开、关控制,设定的调控选项包括开关的控制、温度的设置、风速和模式的设置等,能够达到取代家电遥控器的作用。

2家庭互动终端硬件设计

根据家庭互动终端的功能,硬件结构框图如图3所示,互动终端主要包含控制管理模块、开断模块、计量模块、通信模块、时钟和存储模块等。

1)控制管理模块

家庭互动终端需要处理大量信息,因此需要一个性能优异的芯片才能保证其高效稳定工作,选用TI公司基于ARM核心的LM3S9000系列。

2)LCD与按键模块

该模块包括按键、LCD及其驱动3个部分,互动终端将接收到的家电用电信息、每天的实时电价经过处理以图表的形式展现给用户。

3)通信模块

互动终端的通信模块与智能插座类似,负责向智能插座发送控制指令和接收智能插座采集的数据。

4)数据存储模块

互动终端的数据存储模块包含微处理器的铁电存储器和LCD液晶屏的显存。

软件设计

1初始化设置

目前的居民电价政策主要是阶梯峰谷电价,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还会采用实时电价政策。根据不同的电价政策,设计的装置为用户提供不同的能效服务,用户在使用装置时可以根据具体的电价政策选择装置的工作模式。对于阶梯峰谷电价参数的初始化输入,用户能将各阶梯电量、各阶梯的调价电费、峰谷时段输入到互动终端。互动终端LCD提供界面,用户根据界面提示通过按键依次输入各参数值;对于实时电价,用户只需选定后互动终端便进入工作状态并进行实时电价的采集。实现流程图如图4所示。

2信息获取及存储

在家庭正常用电时互动终端根据用户的初始化输入统计每天在峰电价时段工作的电器及其用电量,用户可以通过LCD查询统计的信息。家庭互动终端采集每天的实时电价并进行存储,以时段及相应电价的形式存储;互动终端LCD提供实时电价查询界面,以曲线图的形式展示,用户通过按键浏览过去一(两)天的实时电价,实现流程如图5所示。

3家电控制方法

控制设计论文范文第8篇

【摘要】2008年财政部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要求中国企业建设并有效执行内部控制体系。文章从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意义入手,就内部控制的效益和成功构建内部控制体系的关键因素等方面,对我国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进行分析。

【关键词】意义;效益;建设;内部控制体系

实践证明,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必备“武器”。近几年,企业面临的风险日益增多,美国的《2002年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简称SOX法案)、COSO2004年的《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我国国资委2006年的《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以及财政部2008年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紧锣密鼓的制定,企业也在不断地认识、建设并有效地利用内部控制体系和风险管理体系。

从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历程看,内部控制的控制重点就是企业风险,对风险的管理主要是通过内部控制体系控制关键风险点来实现的。风险管理是建立在内部控制基础之上的、具有更高层次和综合意义的控制活动。如果离开良好的内部控制系统,所谓的风险管理只能是一句空话而已。因此,鉴于中国目前大多数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尚未构建或构建不完善,笔者主张中国企业应先构建基于风险管理的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并通过对该体系的有效执行,实现对企业主要风险的管理。

一、中国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意义

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意义来自于企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是企业自身发展的迫切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要求

学术界不同学派关于战略的观点和假设等不尽相同,但都承认“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所在。核心竞争力战略理论认为,企业要想长期稳定地保持其竞争优势,必须通过制定正确的战略目标,培养和发展能使企业在未来市场居于有利地位的核心竞争力。而制定的战略能否最终实施,取决于企业各个业务流程的有效执行。有效执行的内部控制体系不但对企业战略目标起到了强劲的科学支撑与持续保障作用,还使企业具备识别和管理整个企业多种风险的综合能力,这有助于减少企业的不确定性与盈利的波动性,进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内容包括规范和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严格而清晰的有限责任制度、科学的企业组织制度、科学的企业管理制度以及企业破产制度和外部保障制度等。构建并执行这些现代企业制度内容,都需要切实可行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因为现代企业制度和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之间是相辅相成的。

(三)企业生存发展的要求

自2004年年底以来,“中航油事件”5.54亿美元的亏损、中储棉10亿元的亏损等国有资产接连不断的巨亏噩梦,在国内外引起了巨大震动。由于这一系列事件的主要原因是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方面存在严重缺陷,使人们意识到切实加强企业的风险控制已到了危及企业生存的刻不容缓的地步。

(四)参与国际竞争的要求

参与国际竞争的前提是要和国际上大多数企业处于基本相同的经营环境中。但从国外企业的风险管理实施进展看,自美国SOX法案对在纽约上市的公司提出建立内部控制体系的要求后,许多国际大公司对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进行了完善和改进,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了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中国企业要参与国际竞争,就必须逐步建设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不断缩短与国外企业风险管理的差距,在国际竞争中不断加大投资并购等业务的成功率。

(五)投资者对企业预期的要求

投资者包括现实投资者和潜在投资者,他们的目的基本都是取得预期的收益。而内部控制的目标在于有效率和有效益的经营、循规守法进而保护企业财产安全,这正是实现企业收益的保证。循规守法主要通过完善的内部控制流程来保证。内部控制体系有利于保证企业的保值、增值,最终实现投资者的利益预期。

(六)国内外法律法规的要求

首先是国内法律法规的要求。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要求企业通过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来管理风险。法律法规是需要企业遵循的,所以,企业必须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其次是中国企业到国外上市的法规要求。比如中国企业到美国上市,必须遵循SOX法案,该法案中最难操作、最复杂、耗费成本最高的404条款要求所有到美国上市的企业建立风险内部控制机制。

二、企业建设内部控制体系将获得的效益

企业建立的目的是盈利,内部控制体系也必须为企业带来效益,企业才有动力愿意去实施这项工作。在构建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过程中,企业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获得效益。

(一)通过理顺关系来解决企业现存的管理问题

为了建立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企业必须对本企业内部的业务流程进行梳理。企业在梳理各业务流程时,首先要对业务流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通过分析识别,将企业历年累积的管理问题挖掘出来,并通过风险清单的方式进行明示;其次要对这些风险进行有效的评估,通过评估来判断风险的大小及风险的特性等;最后要对症下药,对识别出的管理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解决问题的关键是通过业务流程梳理明确权责关系,进而提高企业的管理能力。可见,这个过程主要是通过业务流程的梳理,发现和解决现存的管理问题,并对构建行之有效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做好铺垫。

(二)通过提升企业整体管理水平来提高企业经营效率与效果

如果企业通过对业务流程的梳理构建了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该体系毫无疑问会有效防范和抵御风险,并将风险控制在萌芽状态或控制在企业可承受的能力范围之内。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执行,最终会提升企业整体管理水平,而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就意味着企业经营效率和效果的提升。

(三)通过企业增值来更好地回报投资者

实践证明,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及其有效实施能最大限度地保护投资者的权益,内部控制的缺失则可能给投资者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安然、世通等的破产都是由于内部控制体系不完善造成的,给投资人造成了巨大损失。企业经营与管理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增加企业价值,最大化投资者利益。内部控制执行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实现,而执行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能够在促进企业发展的同时给投资者带来更高的价值回报。

三、中国企业成功建设内部控制体系的关键因素

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主要包括具体构建阶段和长期实施阶段。由于企业各种环境因素会发生变动,内部控制体系的制定就不可能一劳永逸,而需要根据环境的变化和企业发展的要求进行不断的完善和修订。但不管是在具体构建阶段还是长期实施阶段,企业要想成功建设内部控制体系,必须把握以下关键因素,并尽可能做到。

(一)力求管理层高度重视,并将高管的重视制度化

内部控制体系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公司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大力配合。例如,董事会的承诺与投入能极大地推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与实施;经理的素质、品行关乎企业的发展,进而影响到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实践证明,企业有效的管理是从高层开始的,所以,企业应该在相应的规章制度中将高管的重视和参与制度化,以有效推进内部控制体系的执行。

在内部控制建设过程中,将高管的重视和参与制度化,至少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以保证高管能够积极支持风险内部控制的构建与实施:

1.成立内部控制领导小组和工作组,并由董事长及CEO等高层管理人员任组长;

2.协调风险管理部门与业务部门之间的关系;

3.强化业务操作的合规观念,结合内控要求,明确部门职责,优化部门设置;

4.通过全员会议提升全员风险管理意识,形成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将风险理念融入企业文化;

5.形成强有力的监督考核机制,并对内部控制工作的设计和执行给予有力的监督和指导;

6.由CEO等高级管理人员亲自听取内部控制和风险报告。

(二)构建严密的组织保障,落实内部控制职责

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和实施需要相应的组织保障,即企业应成立各级内控机构,落实内控职责。一般而言,内部控制机构至少应该包括: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和各层级的风险管理职能部门。

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促使内部控制体系有效运行,保证内部控制功能发挥的前提和基础,是实行内部控制的体系环境。各层级的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应涵盖企业决策和管理者(如董事会、CEO、CFO等)、风险管理职能部门、经营系统、内部审计、外部审计等部门。由于不同企业的组织结构、经营特点、管理风格等也不同,具体设置时,风险管理的机构和职责也不同。例如,《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明确规定内部控制机构必须有专门或指定机构,并将内部控制最高决策机构设在董事会。图1为董事会控制下的风险管理各部门的职责分工。

从图1可以把企业风险管理的职能部门和职责归为风险管理的四道防线:第一道防线——各相关部门和业务单位;第二道防线——风险管理部门;第三道防线——内部审计部门;第四道防线——外部审计和公共监督。这四道防线构成严密的内部控制组织保障,各司其职,真正的落实内部控制职责。

(三)整章建制,构建体系化的制度保障

在大力倡导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之前,中国大部分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都没有完善的制度保障,都是按照经验和习惯行事。大凡成功的企业都有一套系统、科学、严密、规范的内部控制体系。因此,要构建和实施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必须要有体系化的制度保障。当内部控制体系构建后,企业一般应从两个方面考虑制度建设的问题。

1.固化建设期已经规定的规章制度。在构建期,企业会有许多规章制度,例如《沟通访谈管理办法》、《工作纪律管理办法》、《培训管理办法》、《文档管理办法》等,其中有许多是适用于企业长期实施阶段的。所以,在内部控制体系构建成功后,就应着手对建设期的许多规章制度进行重新审视,按照长效机制的要求对其进行修订,并将其固化,使其在今后的内部控制工作中继续发挥应有的作用。但要注意的是,在内部控制执行过程中,这些制度并非不变,需要在此基础上随着环境的变化随时对其进行评价和修订,进而有效地指导企业解决长期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及时形成长期实施阶段的规章制度。长期实施阶段的规章制度是一个有机的体系,主要应包括: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建立涵盖所有业务的全面、系统、成文的政策、制度和程序;建立风险控制的责任制度;建立严格的问责制度;建立长期的检查制度;重新规定企业的培训制度;建设风险管理报告制度等。在内部控制体系构建成功后,企业必须着手对这些规章制度进行定制和完善,以保证构建的内部控制体系有效执行。

(四)形成科学的项目管理

由于内部控制体系涉及到多个学科、多个领域的知识,需要精心设计,管理好内部控制体系中的各个环节。在内部控制实践中,企业一般会把各个环节称之为一个项目进行管理。美国项目管理学会认为一个有效的专业项目管理者必须具备范围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时间管理、风险管理、采购管理、费用管理、质量管理及综合管理能力。将内部控制看作一个项目进行管理,可以从系统的角度优化内部控制体系。例如通过范围管理,使内部控制覆盖公司可能遭受风险的所有层面;项目的时间管理是为了确保项目最终按时完成的一系列管理过程;人员管理的宗旨就是要使企业的所有员工(从最高层到最低层)都各得其所,各尽其才,全部朝着有利于达成企业目标的方向发展等等。

(五)坚持持续的培训宣传

内部控制体系是靠人去执行的,再好的制度如果没有高素质的人去执行也不会产生好的效果。所以,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应是内部控制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同时,管理者还应创造适宜的工作环境、工作条件以便满足职工的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采用适当的激励手段调动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期,内部控制项目组一般会采取集中培训、会议交流、内部网页、问题解答、电话热线、信息简报等形式多样的宣传贯彻方法,使大家在思想上、组织上、行动上达成共识。进入长效机制后,培训工作仍然不能放松,因为一方面企业的经营环境在不断的变化中;另一方面,对现有流程的维护等工作也需要不断进行培训。可见培训在内部控制设计、实施和长效机制中自始至终应贯穿于企业的管理中。

(六)保持定期的内外部沟通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几点的有效运作都离不开沟通的配合。沟通包括内部沟通与外部沟通。内部沟通的内容主要是:各部门定期向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和高级管理层汇报工作;加强集团内部各专业部门及各层级之间的协调沟通;加强项目组内各专业流程组之间的沟通。外部沟通主要是:定期向国资委等国家监管机构汇报公司的基本情况;与国外知名企业多进行经验交流;与外部审计师及咨询机构定期沟通。

控制设计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毕业设计(论文) 质量 监控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1-0229-02

毕业设计(论文)是高等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是对即将毕业的本科学生学习效果的检验,本科学生通过这一教学环节的学习,梳理自己知识结构、框架体系,使所学知识更系统化、合理化,从而优化知识结构,深化所学的理论、基本知识与技能,提高收集资料、查阅文献、调查分析、软硬件开发及调试能力。毕业设计质量的好坏,直接反映了高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高校的人才培养水平。但是,随着各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呈滑坡趋势,近期,笔者通过借鉴兄弟院校的做法和结合我院实际情况,提出一些改进建议与措施。

二、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的问题

1.学生态度不够认真,投入精力有限

完成一篇优秀的毕业论文(设计),学生需要查阅大量的有关资料,进行多方面的调查和数据搜集工作,获得一手资料,并将资料进行分析、比对、整合,然后提出设计(论文)的最初设想,进而进行科学研究。不经过踏实努力的付出,无法做出高水平的毕业设计(论文)。目前的情况是,学生不愿意去对课题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不去了解课题的现状,发展的趋势,遇到困难也不去积极主动地解决。学生过分依赖指导教师和网络资源。另外,很多学生在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同时,还忙于考研和就业。他们往往认为考研和就业才是头等大事,忽视毕业设计(论文)的重要性,无法全身心投入到毕业设计的任务中去。这种心态直接制约了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

2.学生盛行抄袭,缺乏自己的研究分析

从近几年的毕业设计(论文)答辩情况看,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有逐年下降的趋势。部分学生对毕业设计(论文)的意义认识不够,对自身的要求不高,只求顺利通过,没有科学探索精神,过程松垮,不求进取。这样的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肯定不高。还有部分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初期基本不投入任何工作,到了中后期出现抄袭现象。有的指导教师出的选题几届雷同,下届学生可轻松借鉴上届学生资料,甚至照搬论文、图纸,将参考演变成抄袭。有的学生直接网络搜索相关文献,拼凑论文交给指导教师,缺乏自己的研究分析。

3.指导教师监管不到位,各级部门管理体制中缺乏有效的操作规范

毕业设计(论文)是一项长期又复杂的教学工作,需要精心的组织与严格的管理为保障。目前很多院校缺乏严格的管理机制和具体的操作规范,导致毕业设计(论文)的管理工作流于形式,出现监管不得力的现象。另外,指导教师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尽其监管的责任。毕业设计(论文)本身要求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在此基础上,需要指导教师给予全面的指导,假若学生放松懈怠,指导教师缺乏必要的责任心,那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势必不高。有的指导教师考虑学生就业不易,对其放松要求,大部分学生均能通过论文的评审和答辩。学生的学习压力和动力无法激发,潜能不被发挥,培养质量必然下降。假若指导教师疏忽,抄袭现象没有及时扼杀,就会造成有学生几乎整体抄袭的结果。

4.毕业设计(论文)时间安排与就业考研相冲突

毕业设计(论文)的时间安排与学生择业时间正好重合。学生为了抢抓就业机会,将精力投放于招聘会及面试复试。即便找到工作的学生,有些用人单位要求学生提前上岗,使得这部分学生更无暇顾及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了。有的学生提前找好工作,也没有岗位实习的需求,但是认为毕业设计(论文)选题与自己从事的工作无关,便失去了毕业设计(论文)的学习动力。另外,近年来,考研竞争日益激烈,考研人数呈上升趋势,考研学生为此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阶段正好是出考研成绩的时候,上线的学生为复试做准备,未上线的学生争取时间找工作,都把毕业设计(论文)摆在次要位置上。有很多学生都是在最后阶段抄袭、拼凑出文章交差了事。

正是因为这些特殊的问题存在,毕业设计(论文)的管理工作很难长期、有效开展,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难以提升。

三、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监控措施

1.提高认识,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毕业设计(论文)对体现整个学校的教学质量的意义不言而喻,学校、学院及各个管理部门都要充分认识它的重要性,加强组织、管理及保障,指导教师及学生要提高认识。只有通过此项实践环节,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及科学素养,使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及方法得以综合应用和巩固提高,切实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减短学生以后接触新工作的适应期。在提高认识的同时,还需开展写作训练。论文写作不是看了几篇文章,然后将不同的论文材料堆砌而成,而是一项能充分体现科学探索的过程活动。大学教育不应该是单纯的写作教学,而是要将学生的科学研究兴趣结合起来。成为主动的科研探索活动。大一新生入校以后,学院就可以有意识地安排论文写作课程,可以是每学期由教师在这方面指导一到两次,逐渐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科研兴趣。

2.加强过程管理,搭建质量监控体系

为了提高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必须对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质量影响的环节实施监控,构建质量监控体系,将质量问题泯灭在萌芽中。

(1)预防性监控

所谓预防性监控包括:指导教师的职责及选题是否合适。指导教师方面,毕业设计(论文)必须由教学、科研经验丰富的讲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承担,指导的学生人数也应当依据不同的职称规定上限,指导教师定期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检查学生的任务进展情况,并给予相应的指导,填写“过程情况记录表”,对于敷衍了事的学生给予明确的警告。选题方面,要求指导教师三届内不能出现重复课题。以此遏制学生抄袭风气的滋生,鼓励学生创造性学习。选题范围、难易程度适当,本着注重学生基础能力的训练,发挥学生积极性,促进教学、科研及实践的融合为原则。鼓励在教师的科研项目资源中汲取素材,形成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真刀真枪地让学生参与到科研项目中,提高学生科学分析和研究能力。

(2)过程监控

所谓过程监控主要包含:开题答辩、中期检查、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前后的监控。开题答辩有助于促进学生尽快投入到毕业设计的过程中来,熟悉所做的课题,了解该题目需要任务,安排好各方面进度。中期检查主要是考察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进展情况,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给出相应的指导意见,对于完成情况不理想的学生,指导教师给予警示,帮助并督促其完成规定任务。指导教师在学生最后论文答辩前应严格、认真地查看学生论文的完成情况及各类文档资料,发现问题及时沟通,要求学生尽快完善,结合该课题的设计方案、工作量;学生的文献检索、阅读及综述能力、进度;学生的科学素养、学习态度、纪律表现等情况评价打分,给出评审意见。答辩组评阅教师仔细评阅学生论文,根据学生的选题情况,论文工作量,论文所体现的专业能力水平和最终论文质量,给出评分及评阅意见。毕业设计(论文)的答辩过程严肃认真,着重评价学生对论文的自述情况,回答问题的表现及毕业设计的水平和工作量,考量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专业知识点的掌握程度。答辩结束后,校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组织督导组对毕业设计(论文)进行抽查,按专业、指导教师职称情况划分,随机抽查学生的毕业设计,采用浏览和详细评阅相结合的方式,最后将结果逐一反馈给教师,使其在以后的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工作中能更有的放矢地开展。

3.全面改革指导模式,提升学生创新科研能力

(1)双向选择

为避免学生对指导教师的过分依赖,锻炼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积极了解学科领域的热点、难点,学生可通过毕业设计系统选择感兴趣的多个题目。如多名学生选择一个课题,指导教师根据学生专业学习情况及个人特点,挑选最合适学生来完成课题。

(2)结合学生创新训练

大学生的各类创新训练及竞赛受到社会的认可和学校的重视,在校内,学院鼓励学生参与申报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和比赛,通过对项目的探索、研究和竞赛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创新训练项目还可作为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学生在此成果基础上,将项目研究不断深化、拓展,提出新观点,将课题做实、做大。

(3)联系企业,加强合作

为加强学生感性认识,可以“真刀真枪”地参与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训练学生从事工程研究的初步能力,学院积极联系企业,挖掘和聘请在企业从事工程技术工作的工程师,利用他们丰富的技术知识和工程实际经验指导学生毕业设计课题。企业课题针对性强,任务明确,有利于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显著提高。

(4)提前开始毕业设计(论文)任务工作

控制设计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传感器;AD转换;控制器;硬件电路

引言

随着微电子工业的迅速发展,单片机控制的智能型控制器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中,为了使学生对单片机控制的智能型控制器有较深的了解。经过综合分析选择了由单片机控制的智能型液位控制器作为研究项目,通过训练充分激发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潜能。另外,液位控制在高层小区水塔水位控制,污水处理设备和有毒,腐蚀性液体液位控制中也被广泛应用。通过对模型的设计可很好的延伸到具体应用案例中。

一、系统设计方案比较说明

对于液位进行控制的方式有很多,而应用较多的主要有2种,一种是简单的机械式控制装置控制,一种是复杂的控制器控制方式。两种方式的实现如下:

(1)简单的机械式控制方式。其常用形式有浮标式、电极式等,这种控制形式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存在问题是精度不高,不能进行数值显示,另外很容易引起误动作,且只能单独控制,与计算机进行通信较难实现。

(2)复杂控制器控制方式。这种控制方式是通过安装在水泵出口管道上的压力传感器,把出口压力变成标准工业电信号的模拟信号,经过前置放大、多路切换、AD变换成数字信号传送到单片机,经单片机运算和给定参量的比较,进行PID运算,得出调节参量;经由DA变换给调压变频调速装置输入给定端,控制其输出电压变化,来调节电机转速,以达到控制水箱液位的目的。

针对上述2种控制方式,以及设计需达到的性能要求,这里选择第二种控制方式,同时考虑到成本需要把PID控制去掉。最终形成的方案是,利用单片机为控制核心,设计一个对供水箱水位进行监控的系统。根据监控对象的特征,要求实时检测水箱的液位高度,并与开始预设定值做比较,由单片机控制固态继电器的开断进行液位的调整,最终达到液位的预设定值。检测值若高于上限设定值时,要求报警,断开继电器,控制水泵停止上水;检测值若低于下限设定值,要求报警,开启继电器,控制水泵开始上水。现场实时显示测量值,从而实现对水箱液位的监控。

二、工作原理

基于单片机实现的液位控制器是以AT89C51芯片为核心,由键盘、数码显示、AD转换、传感器,电源和控制部分等组成。

工作过程如下:水箱(水塔)液位发生变化时,引起连接在水箱(水塔)底部的软管管内的空气气压变化,气压传感器在接收到软管内的空气气压信号后,即把变化量转化成电压信号;该信号经过运算放大电路放大后变成幅度为0~5V标准信号,送入AD转换器,AD转换器把模拟信号变成数字信号量,由单片机进行实时数据采集,并进行处理,根据设定要求控制输出,同时数码管显示液位高度。通过键盘设置液位高、低和限定值以及强制报警值。该系统控制器特点是直观地显示水位高度,可任意控制水位高度。

三、硬件设计

液位控制器的硬件主要包括由单片机、传感器(带变送器)、键盘电路、数码显示电路、AD转换器和输出控制电路等。

3.1单片机

单片机采用由Atmel公司生产的双列40脚AT89C51芯片。

3.2传感器

传感器使用SY一9411L—D型变送器,它内部含有1个压力传感器和相应的放大电路。压力传感器是美国SM公司生产的555—2型OEM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其有全温度补偿及标定(O~70℃),传感器经过特殊加工处理,用坚固的耐高温塑料外壳封装。在水箱底部安装1根直径为5mm的软管,一端安装在水箱底部;另一端与传感器连接。水箱水位高度发生变化时,引起软管内气压变化,然后传感器把气压转换成电压信号,输送到AD转换器。

3.3键盘电路

P1口作为键盘接口,连接一个4×4键盘。

3.4液位显示电路

液位显示采用数码管动态显示,范围从0~999(单位可自定),选择的数码管是7段共阴极连接,型号是LDSl8820。在这里使用到了74LS373,它是一个8位的D触发器,在单片机系统中经常使用,可以作地址数据总线扩展的锁存器,也可以作为普通的LED的驱动器件,由于单独使用HEF4511B七段译码驱动显示器来完成数码管的驱动显示,因此74LS373在这里只用作扩展的缓冲。

3.5AD转换电路及控制输出

AD转换电路在控制器中起主导作用,用它将传感器输出的模拟电压信号转换成单片机能处理的数字量。该控制器采用CMOS工艺制造的逐步逼近式8位AD转换器芯片ADC0809。在使用时可选择中断、查询和延时等待3种方式编制AD转换程序。控制输出主要有上下限状态显示、超限报警。另外在设计过程中预留了串行口,供进一步开发使用。

四、软件设计

4.1键盘程序

由于键盘采用的是4×4结构,因此可使用的键有16个,根据需要分别定义各键,0~9号为数字键,10~15号分别是确定键、修改键、移位键、加减键、取消键和复位键。

值得注意的是,在用汇编语言编写控制器程序时,相对会比较麻烦,如果用C语言编写程序会简单很多,这里就不再做具体说明。

五、结束语

基于单片机实现液位控制器模型设计的关键在于硬件电路的正确构建,只有在电路准确的前提下再进行软件编程才能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1]黄智伟.传感器技术.2002,21(9):31~33

[2]窦振中.单片机原理主程序设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0

上一篇:风险分析论文范文 下一篇:自动化设计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