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基金管理范文

时间:2023-05-19 11:12:00

科研基金管理

科研基金管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青年人才;创新;基金管理;模式

一、问题前言

自20世纪末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创立“青年人才创新基金”以来,研究所不断加强对青年人才的培养,薄弱的学科被广泛的扶持,研究院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在开辟科研新领域的同时对前沿科学技术的研究也不断深入。“青年人才创新基金”十多年来资助了无数青年人才,一批又一批的青年在基金的资助之下不断成长,成为国家顶级的科研人才,壮大了我国各个科研研究院所的人才队伍。许多非常重要但是没有受到国家重视的学科也开始苏醒和发展起来,基金资助这些薄弱学科在硬件和软件方面逐渐改良和完善。另外,基金还资助了无数新兴领域和非常具有市场前景的科研项目的启动和发展,不断开拓科研领域,推动新技术的研发和投产,并且帮助这些领域的科研项目更具深度,更具实践性。

近年来,通过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院所不断的分析、摸索,总结十多年来基金管理的经验教训,基金管理基本形成比较稳定体系和模式,而且相对之前更具自主灵活性、更加规范、管理力度更强。然而,随着时代的不断推移,世界管理理念也时时刻刻变化着,对创新基金的管理方面也不例外。因此,现阶段分析和研究青年人才创新基金的新型管理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青年人才创新基金现状分析

每年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向“青年人才创新基金”拨出专项资金,资助目前科研院所正在开发研究的项目。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基金主要在两个方面推动科研的发展:帮助和刺激刚刚步入科研道路的青年人才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锻炼研发能力,在长期的科研中积累工作经验,为科研事业和国家的未来贡献力量;资助新兴领域和具有市场前景的学科和科研项目的启动和推动工作,不断提高各个科研院所开拓市场、科研创新的能力和水平。为了完成这两个神圣的任务,“青年人才创新基金”自创建十多年来为国家人才的培养、科研的进步创造了不计其数的贡献。

1.培养了大量的青年科研人才。青年的发展是国家未来的希望,“青年人才创新基金”创建的第一目标就是为国家培养高精尖的青年科研人员,为国家造就更多的栋梁之才。基金首先资助科研院所进行开发研究工作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日常学习和生活,鼓励刺激他们进行科学研究工作,申请更多的部级项目,不断的积累和提升科研和带领团队的经验和能力,最后由一名普通的科研工作者转变成经验丰富的课题负责人。另外,研究工作者们在申请基金资助的过程中,不但由于足够资金的帮助完成了一项项科研项目的启动、研究和投产,而且在一次次的申请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研究生未来申请和操作基金的管理工作奠定了基础。到目前为止,受到资助的科研工作者大多数已经成为国家知名的科研明星,而且其中有些已经成为该研究领域的掌门人或是带头学者,有些获得了国家高级科研项目的资助,有些成为了高级技术人员,有些成为了科研院所的主任或副主任等等。这些现状说明了创新基金自创建以来已经帮助国家造就了无数的高级科研人员,不断地为国家贡献力量。

2.扶持了许多被忽视的薄弱学科。虽然目前我国已经投入了很大精力在科研和学术上,但是由于国家发展侧重方向有所取舍,对不同科研和学科的规划不断变化,而且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受到国家重视的学科更容易吸引人才等原因,薄弱学科和项目容易被国家和社会所忽视,在短时间的发展和深入研究方面受到很大的阻力。所以,为了让这些学科和项目能够在狭缝中获得生存和发展,“青年人才创新基金”在设立之初也决定根据社会的需要为这些学科投入适当的资金,帮助这些重要的学科度过困境,进行切合时机的转型或是调整,最后转向良性发展的道路。例如,由于国家和军队的需要,在高寒地区需要跟进更高技术的医学和环境研究专家,创新基金就会投入更多资金在环境医学学科和项目中,这样不但拯救了一门学科,而且还能实时的满足国家的需求。

3.推动新兴领域的发展。科学研究最大的特点就是站在世界的最前沿,不断跟踪世界热点,根据热点进行科学领域的扩展和深入。所以,创新基金也不断进行这一方面的努力,对世界前沿的科学领域进行探索和展望。首先,基金资助各个研究领域的人才对世界最新发生的热点进行资料的收集,让研究人员自由选择研究题目和方向,根据这些热点形成初步思路后再申请更高等级的项目基金。其次,创新基金的管理人员还针对世界热点设立了专项研究领域,还成立了专项基金专门推动这些关键项目的研究和发展。例如在国家突发禽流感事件之后,创新基金马上拨出专项资金对甲型流感进行第一时间的研究和探索,而且对相关课题也进行了及时的投入。

4.帮助具有前景的高新技术投产使用。知识的最终目标就是转化为生产力,投入使用,为国家和社会贡献力量。除了以上的几个重要目标之外,创新基金还帮助很多具备市场前景的先进技术投入了生产和应用。在投产使用的过程中,有些技术甚至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受到了更多后续资金的资助。例如,创新基金资助的卫生检验技术,该项技术对检测材料和生物传感技术有突出的表现和突破,受到了国家和军队的关注,从而受到了国家和军队更高额度的项目资助。在后续资金的帮助下,该项目获得了更伟大的成就,有机会帮助军队进行设备的技术更新,提高国家的综合竞争力。

三、创新基金的管理经验

青年人才创新基金成立十多年中,管理人员不断摸索,总结大量成功与失败的教训,分析得出了一套相对完善的关于创新基金的管理经验。

1.充分利用专家的指导和审查作用。青年人才创新基金的每一次评审和审批都要借助该领域专家的帮助,必须经过专家的同意才能通过,而且申请人还要在研究项目的过程中听取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只有借助这些领域掌门人成年累月在该研究领域内不断探究的经验和对未来该领域发展的方向和空间的正确把握,才能保证每一笔资金都能得到合理的利用。而且该领域的专家在申请人进行研究时对其进行指导和错误的纠正,这种方式十分有利于申请人利用最少的资金成功地完成科研项目。最后,项目基金的评审采用会议答辩的方式进行,答辩过程中,领域专家会针对该项目的创新点、研究方法等研究内容向申请人提问,然后各个专家打出分数,根据分数评定申请能否通过。

2.研究项目要尽量满足国家和社会的需要。科学作为第一生产力,必须要能够满足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否则也只会是一纸空文。虽然青年人才创新基金不限制专家和学者的选题自由,鼓励研究工作者进行积极的创新,同时也会帮助引导科研人员向服务国家和大众的方向发展。只有将创新基金进行有重点的合理分配,根据国家和社会的形势不断的调整资助的重点和方向,才能真正将科学技术用到实处,实现知识与实践的实时对接。例如,创新基金连续3年资助了快速检测环境卫生的技术,并且帮助研发出了新型设备,最终应用到了医学和军事领域。另外,基金还一直资助自然灾害快速救援方面的方法和技术,在汶川地震中及时派上了用场。基金对这些项目的投入,不但提高了国家的综合科研能力,而且在关键时刻能够帮助国家和社会解决许多特殊问题,满足大众的特殊需求。

3.不断更新管理经验,为将来完善基金管理创造了条件。对青年人才创新基金的管理是一个长期需要重视的问题,基金在创立之初虽然已经确立了其存在和发展目标,立志帮助所有青年人才走向自己的科研之路,发挥自己的才华和能力,资助学科的完善和项目的深入发展,但是在基金的管理方面则需要长期的积累和创新。所以,创新基金的所有管理人员一直在不断的摸索和思考如何能够建立更科学合理地管理体系,旨在探究出新型的基金管理模式。这段时间,虽然创新基金的管理方面也曾经出现过种种失败和难以解决的情况,但是管理人员经过不懈的努力,不断的调整和改变资助的范围和方向,完善基金的发放和审批模式,并且根据需求设立的核心资助对象,合理的安排每一批资金。在此基础上,基金管理人员获得了丰富的管理经验,为将来更加高效、合理地对创新基金进行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完善创新基金管理的对策

十多年以来,青年人才创新基金帮助了无数的青年人才完成了科研成果,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效果和成绩,为国家的科研和人才培养事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基金的管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完善对策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设立更加丰富的资助评审制度。自创新基金创立以来,评审制度一直采用领域带头人面试、打分,最后得出评审结果。但是随着时代的推移,很多专家和领域带头人趋于老龄化,对世界最新热点问题的思考和开发开始落后,跟不上科研的前沿,而且某些学科内分支众多,学科领头人很难把握所有分支的内容,各种主客观原因导致评审结果可能出现偏差。所以,创新基金的评审制度必须要走向多元化的道路。比如,评审制度还可以采用小组讨论形式,或是模仿代表大会的投票形式。这样的制度不但可以听取更多专家的意见和建议,保证整个评审的公平性,还能够达到宣传本次基金申请过程的效果。另外,还可以采用项目投标/招标的形式进行课题的发放,申请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学科进行选题,旨在有效的提高课题完成的质量。

2.延长课题或项目的专家负责时间。这方面的缺陷主要体现在未获得国家后续资金资助问题。创新基金成立以来,虽然资助了无数的项目和课题,有些受到国家重视或者满足社会需要的项目已经得到了国家或者军队的后续资助,但是仍有少部分课题由于各种问题,无法满足国家或社会的需要,也就得不到后续资金的支持。这些项目的负责专家也慢慢进入老龄化阶段或是转投其他领域,导致基金资助过的项目无疾而终,浪费了很多无谓的资金,这就充分的说明基金管理存在缺陷需要解决。经过分析发展,出现项目无疾而终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负责的专家对这个项目受不到后续资助而失去信心,最终导致课题或项目的失败。针对这种情况,在项目负责人的选定方面应该重新考虑,而且要建立一套更加完善的项目多重负责制度,不但对项目的负责人进行严格的筛选和把关,而且要在项目启动前设立多个负责人。这种负责制度不但可以保证项目不会因人为因素而失败,而且提高了创新基金经费的管理效率和合理利用使用率。

3.鼓励学科之间交叉合作,互相促进。大多数情况下研究人员申请到基金资助之后就开始进行单独的科学研究,很少重视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流,这种现象非常普遍。国家一再强调要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但是目前科研领域缺乏这方面的重视。所以,创新基金应该从每一个项目启动阶段开始重视学科之间的交叉合作和互相促进,把握各个学科之间以及学科内各个分支的优势和特色,刺激并促进不同研究科室和研究专家之间的协作和交流。这样不但有机会发现新的科研领域,而且学者之间互相帮助可以提高项目和课题完成的效率。

五、总结

综上所述,青年人才创新基金的创建为国家人才的培养和科研能力的进步提供了一个积极向上的平台。在基金创立十多年来,为国家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的栋梁,获得了一项又一项的课题和科研的成功,在基金的管理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所以未来基金的评审、发放、实施等过程中,还需要不断地总结和探索,逐步建立更加完善,符合新时代要求的科研创新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张国成:对创新基金管理模式的思考[J]. 中国科技产业,2009,(11):35-38.

科研基金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集体信誉 科研信誉 项目依托单位 委托-理论 博弈理论

abstract:the reputation management of the project support organization is the important content of nsfc reputation management system. firstly this article definite the reput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then we also utilize the results of the information asymmetry theory, principle-agent theory, and game theory.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resolve the scientific location of the support organization in the nsfc reputation management system. it lays the foundation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reputation appraisal index system and the reputation file of the project support organization.

keywords: collective reputation;science and research reputation; project support organization;principal-agent theory;game theory

1 引言

国家自然科学科学基金(以下简称“科学基金”)的资助工作在统筹国家战略需求和科学发展自身需求的基础上,经过2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研究项目、人才项目、环境条件项目三大系列的资助格局,今天的科学基金具有比以往更大的规模、更强的导向性,科学基金的经费从创立之初的8000万元增长到2009年的70亿元左右,科学基金正临量变到质变的关键过程。但是近年来科研不端行为频繁出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监督委员会(以下简称“监督委员会”)自1998年成立至今,共收到1270余件科研不端行为指控,最终认定科研不端行为案件220余件[1-2],科研不端行为涉及项目申请者、负责人、评审专家、项目依托单位等多个科研主体,严重影响了科学基金的正常运行和实施效果。

2007年4月1日起施行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下称“条例”)中规定:“基金管理机构应当建立项目负责人和依托单位的信誉档案”。但是对于项目依托单位的信誉档案如何建立,应包括哪些基本的内容?如何更新信誉档案信息,亟需深入研究。就构建信誉档案而言,项目负责人与依托单位两者存在本质的区别,因为项目负责人的信誉档案信息是基于个体的,而依托单位的信誉档案信息是基于所属单位所有科研工作者的,也即是所有科研工作者个体科研信誉信息的集成,是基于集体信誉。所谓集体信誉是指由多个个体形成,并为多个个体共享的共同标识。

信誉是对各类经济组织履行各种经济承诺的能力以及可信任程度的综合判断和评定,是指掌握信息的一方不欺骗对方的承诺[3-5],现代经济学把建立在重复博弈模型上的逆向选择问题称为信誉理论。经过kreps(1990),fudenberg和levine(1989、1992),tadelis(1999),horner(2001),cripps etal(2004a)等人的努力,人们认识到,信誉能够减少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近年来,信誉问题已引起我国学者的广泛关注,张维迎(1996,2001a)系统地梳理了信誉理论的早期发展脉络,研究了法律制度与信誉之间的关系,并指出产权制度是影响信誉的重要因素,同时政府管制与信誉之间存在一定的替代和互补关系。蔡洪滨、张琥和严旭阳(2006)分析了中国企业信誉缺失的问题[6]。

然而,以往文献多是关注个体的信誉问题,而很少讨论由多个个体共同拥有的集体信誉问题。现实中集体信誉普遍存在,例如同属于一个项目依托单位,不同的项目负责人具有截然不同的科研信誉,有的项目负责人认真负责,取得了很好的科研绩效,也同时具有了很好的科研信誉,而有的负责人则存在科研不端行为,因而具有较差的科研信誉。

文章结构安排如下:首先对依托单位科研信誉等相关基本概念进行科学界定;随后从经济学角度讨论科研活动也是一种投入产出过程,并且指出它与其他经济活动的本质区别;再次从信息不对称理论、委托理论、博弈理论三个方面,分析了在基金委、项目依托单位、申请者之间的多重委托关系,指出通过引入依托单位的信誉管理,可以明显减少信息不对称,同时在申请者与依托单位信誉之间建立一定关联性,通过依托单位的集体信誉来约束申请者个体的科研信誉,使得将申请者的一次性博弈转化为依托单位的重复博弈的机制能够更好的发挥作用。

2 相关概念界定

项目依托单位是指在基金管理机构注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机构或者其他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从事基础研究的公益性机构,其具备从事基础研究活动的能力和为科学技术人员从事基础研究提供条件的能力,并且具有专门的科学研究项目管理机构、财务机构和必要的资产管理机构和制度。

科技信誉[7]是指从事科技活动人员或机构的职业信用,是对个人或机构在从事科技活动时遵守正式承诺、履行约定义务、遵守科技界公认行为准则的能力和表现的一种评价。项目依托单位科技信誉是指对依托单位在科学基金项目申报阶段的组织与管理、项目实施过程管理、项目结题管理、项目经费管理中履行职责、遵守学术道德的综合评价。

如果将依托单位所承担项目的完成质量(“后评估”结果的优良率)作为衡量项目依托单位科研信誉的一个重要指标,可以发现,依托单位的科研信誉与其整体研究实力并不完全一致。一般而言,获资助项数多可以体现出依托单位的整体科研实力较强,但是整体科研实力强并不意味着依托单位的科研信誉状况就好。表1表明,在2008年基金委管理学部开展的,针对2003年资助项目的“后评估”中,获资助项目排名前5的依托单位基本都没有进入按绩效评估结果优秀率排序的前5名,这说明获得资助项目数量多的依托单位,因管理问题等原因难于较高质量地完成基金项目。反之,科研整体实力不是很强的单位,却高质量的完成了研究项目。

3 科研活动的本质特征

科研活动本质上是一种科研主体有意识地投入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和中间形态的知识资本进行知识和技术的创新过程,以创造出尽可能多的、为社会所需要的更高一级的知识产品为目标。因而从经济学的角度,我们可以把科研活动作为一种广义的生产过程[9]。但是科研活动作为一种特殊的生产过程与普通的生产活动着本质的区别:科研活动的探索性和成果的不确定性、科技成果价值的难测性、科技主体行为的不可观察性、科技活动的长期性。科研活动上述特性使得科研活动的委托者和承担者之间的约定(如项目合同、计划任务书或委托协议书等)具备了更为明显的不完备性契约的特征。项目计划任务书中的刚性内容不多、可测性和可考核性较弱,对科技活动主体行为的约束力较差。在这种情况下,仅仅依靠合同任务书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条文对科研活动进行管理是不充分的,还需要通过科研信誉管理机制这种隐性的激励手段进行管理。

4 项目依托单位信誉管理体系的理论分析

4.1 信息不对称理论

根据信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信息不对称程度越大,信用市场中产生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的可能性就越大,信誉问题就越重要。经济学意义上的科技活动也是一种信息具有高度不对称性的交易,因而科技信誉管理也具备这样的特征。通常作为受信方的科技活动主体(基金项目申请人、负责人、评审专家)对自己的研究基础、研究能力等都有比较清楚的了解;相比之下,科技活动管理机构(基金委)则难以充分掌握科技人员等相关主体的私人信息,在信息获取上处于劣势。由于这种信息的高度不对称,可能产生事前的“逆向选择”(如基金申请者、负责人提供一些虚假的个人信息和研究基础等)和事后的“道德风险”(如项目负责人的“重申请、轻执行”的行为),严重影响了科技资源配置效率,降低了科技活动成果的质量。

“信息是个人行为受到监督的基础”[10]。在一个社会中,如果一个人的行为能被一部分人群以相对低的信息成本观察到,而其他人群观察该行为的成本较高,那么,让信息成本较低的人群行使监督的权力就可以大大地节约监督成本。进一步,如果制度规定具有信息优势的人群同时必须对被监督对象的行为承担连带责任(风险),这部分人群也就获得了监督他人的激励和名义(权利)。就整个社会而言,这种基于信息优势的连带责任是一种相对有效的制度安排,而基于依托单位的科研信誉管理体系恰恰是这样的一种制度安排。

为了降低这种基金管理机构与基金执行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条例》非常看重依托单位的枢纽作用。相对于基金管理机构而言,依托单位对本单位的项目申请人、负责人的个人信息更加了解,此外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依托单位要发挥监督管理的作用,因而依托单位与基金执行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显著降低,从而减少了项目执行主体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并且基金管理机构通过建立项目依托单位和项目申请者、负责人的信誉档案,通过实行“信用记录制”和“信息共享制”,把那些失信者的不良记录适当放大,减少信息不对称情况,从而有效的阻止项目执行主体的科研失信行为,提高科研活动的效率与效果。

4.2 委托理论

委托—理论是研究不对称信息条件下活动参与者之间的博弈关系的理论。它是掌握较多信息(或具有相对的信息优势)的人与掌握较少信息(或处于相对的信息劣势)的委托人之间展开的一场信息博弈[11]。

科研活动的失信问题与科研活动相关行为主体存在的委托—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基于委托—关系的基本定义,我们可以分析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的委托关系。《条例》中指出科学基金在运行过程中包括:申请人、基金管理机构、依托单位、评审专家等四个参与主体,他们之间构成多级委托-关系。

(1)基金管理机构与基金项目申请者(负责人)之间的委托关系。委托方(基金管理机构)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以及科学技术发展状况,制定基金发展规划和年度基金项目指南,人(基金项目申请者)等根据自己的研究基础、研究能力、研究兴趣提交项目申请书,构成第一层次委托-关系;

(2)基金管理机构与评审专家之间的委托关系。委托方(基金管理机构)按照“依靠专家、发扬民主、公平竞争、公正合理”的评审原则,委托评审专家就项目可行性、创新性等方面进行评价,遴选出获得资助的基金项目,构成第二层次的委托-关系。

(3)基金管理机构与项目依托单位之间的委托-关系。考虑到科学基金管理的幅度、环节、时间等因素,委托方(基金管理机构)没有足够的资源管理好如此众多的各类基金项目,因此,在委托方(基金管理机构)与人(基金项目申请者、负责人)的委托链上又加入了“项目依托单位”这一层委托-关系,由此构成第三层次的委托-关系。

(4)项目依托单位与项目申请者(负责人)之间的委托关系。项目依托单位在申请人资格审查、信息真实性、经费管理等方面要发挥重要的管理作用,同时组织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保障项目实施条件、跟踪项目实施、监督项目经费使用等过程中承担着重要责任。由此构成了项目依托单位与项目申请者(负责人)之间的委托-关系,也即第四层次的委托关系。上述委托-关系如图1所示。

在上述四个层次的委托-关系中,由于信息的高度不对称,要防止科研活动主体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行为,科研管理机构必须要设计一种满足“参与约束”和“激励相容约束”的激励约束机制,但是考虑到科研活动的特点(科研成果难以衡量和验证),显性激励机制就难以发挥作用。故我们考虑采用隐性激励机制,也即“信誉机制”。信誉机制的作用机理是,行为主体基于未来长期合作关系的考虑而放弃眼前利益的行为,对“偷懒”的惩罚不是来自合同规定或法律制裁,而是来自未来合作机会的中断。

基金管理机构建立了各个参与主体(申请者、依托单位、评审专家)的信誉档案,信誉档案中的信誉信息的综合评价结果作为未来获取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一个重要参考依据,通过评价,信誉级别高的科技活动主体在未来将容易通过科技活动申报、立项;信誉级别低的科技活动主体则会遇到困难,甚至被取消申报资格,从而使得相关主体能够建立一种“自律”的机制(“第一方监督”)。

4.3 博弈理论

博弈理论认为,博弈各方总是从自身的角度寻找对自己最优的策略,从而形成一个纳什均衡。科学基金的相关科研活动主体(项目申请人、依托单位、评审专家)等作为一个理性的经济人,其追求良好科研信誉是为了获得长期利益,是长期动态重复博弈的结果[12-14]。在信誉环境良好、科技活动监督机制健全、信誉信息传输渠道通畅社会,科研活动主体的某次科研失信科研失信信息广为流传科研机构采取惩罚措施科研活动主体采取诚实守信为其最优选择科研信誉环境的改良;反之,科研主体的科研失信科研机构无法获取其科研失信信息而无法采取惩罚措施科研失信主体可以获得额外收益科研主体采取科研失信是其最优选择其他科研主体也采取科研失信行为科研信誉环境的恶化。

因此要想相关科研活动主体产生良好的科研信誉行为,借助于博弈理论的研究成果,必须满足以下条件[15]:(1)对于相关科研活动主体而言,科研守信产生的长远利益大于失信产生的短期利益;(2)有完备的信息系统使相关科研活动主体的科研失信行为能够广为人知;(3)相关利益主体有积极性严厉惩罚科研主体的科研失信行为;(4)具有完善的法律制度环境和充分的竞争。

借助于上述提出的科研守信行为的条件,我们需要建立一种重复博弈的机制,项目依托单位的信誉管理就是这样一种机制。现代社会复制信誉机制度主要手段是现代组织(企业组织、社团组织、中介组织)[16]。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一个组织的生命是无限的。如果个人的利益取决于组织的价值,而组织的价值依赖于它的信誉(集体信誉),个人就会注重信誉。因此我们可以把依托单位看成是一个由项目申请者、评审专家组成的组织,依托单位是将一次性博弈转化为重复博弈的机制,是集体信誉的载体。在依托单位信誉和项目申请者、负责人信誉之间建立一定关联性,也即依托单位的信誉是所有隶属于该依托单位的科技工作中个体信誉的综合集成,通过依托单位的信誉来约束项目申请者、负责人的信誉,也即通过“庙”的声誉来约束“和尚”的行为(张维迎,2001),有了项目依托单位这样一个组织,项目申请者、评审专家的科研失信行为更容易被广而告之,从而使得信誉信息的传播变得更加容易,从而项目依托单位起到了一个信誉信息的传递作用,也使得项目依托单位更有积极性维护集体信誉,因为依托单位的任何一个成员的科研失信行为都会对依托单位的声誉造成损害,如果项目依托单位关心自己的科研信誉,它就会有积极性来监督约束其成员的行为。

5 结论

随着国家对基础研究投入的不断增加和我国基础研究能力的不断增强,科学基金申请数和资助项目数不断增加,这对基金委和基金依托单位的科学基金的规范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从信息不对称、委托-理论和博弈理论三个方面,对依托单位信誉管理在整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信誉管理体系中的定位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经济学分析,研究表明在基金管理机构和项目负责人之间的委托链中引入项目依托单位,可以减少信息不对称引起的科研资源分配的低效率。并且通过将依托单位的信誉与项目申请者、评审专家的个人信誉建立一定的关联性,通过“庙”(依托单位)的集体信誉来约束“和尚”(目申请者、负责人、评审专家)的个体信誉,可以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信誉管理制度,改善目前的科研信誉环境。

参考文献

[1] 田文,岳中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监督工作现状及思考[j].中国科学基金,2008,6:360-363.

[2] 汪俊,吴勇. 制度框架下科研不端行为治理对策研究[j].中国科学基金,2009.5,p291-297.

[3] 储小平,李怀祖.信任与家族企业的成长[j],管理世界.2003.6,p98-104.

[4] 蔡洪滨,张琥,严旭阳.中国企业信誉缺失的理论分析[j].经济研究,2006.9,p85-93.

[5] 彭泗清.信任的建立机制:关系运作与法制手段[j].社会学研究,1999.2,p53-66.

[6] 张琥.集体信誉的理论分析—组织内部逆向选择问题[j].经济研究,2008.12,p124-133.

[7] 国家科学技术部,关于在国家科技计划管理中建立信用管理制度的决定[eb/ol],/,2004.9

[8] 余振,刘作仪.管理科学部2008年度基金项目绩效评估分析[j].管理学报,2009.2,p165-169.

[9] 陈志俊,张昕竹.科研资助的激励机制研究—分析框架与文献综述[j],经济学(季刊),2004,vo1.4,no.1,p1-26.

[10]张维迎,邓峰.信息、激励与连带责任——对中国古代连坐、保甲制度的法和经济学解释[j].中国社会科学,2003.3,p99-112.

[11]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p30-50.

[12]fudenberg, d.and levine,d .reputation and equilibrium selection in games with a patient player[j].econometrica,1989(57),p87-128.

[13]kreps,d.,etal.rational cooperation in the finitely repeated prisoners' dilemma[j],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1982(27),p120-145.

[14]horner,j .reputation and competion[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2(92),p45-67.

[15]张维迎,法律制度的信誉基础[j],经济研究,2002,vol 1 no 1,p3-13.

科研基金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自然科学基金;基金申报;资助数量

1 学校概况

苏州大学坐落于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古城苏州,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首批“2011计划”牵头高校和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其主要前身为创建于1900年的东吴大学。学校现有26个博士后流动站;2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67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专业学位博士点,4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44个硕士点以及21个专业学位硕士点; 4个国家重点学科,7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12个省级一级学科重点学科(含2个培育学科),22个省级重点学科; 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3个部级公共服务平台,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 16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7个省部级公共服务平台,4个省部级工程中心。

2 苏州大学近年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概括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的是学科前沿性和创新性的基础性探索性研究,在培养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人才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长期以来,因其公平公正、资助领域广,资助力度大,备受研究人员和科研院所及高校关注,一个单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数量往往是衡量这个单位在国内学术界的学术地位以及它的水平和能力的一个指标,同时也为单位稳定基础研究人才,获取高水平研究成果奠定坚实基础。近年来,我校十分重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各项工作,相关部门通过精心组织,广泛动员,创新思路,科学安排,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的数量和经费总量保持稳定增长的势头。

近年来,苏州大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量从2006年的253项迅速增长到2014年1115项,增长了3.41倍;获资助科学基金项目数从2006年44项增加到2013年311项,增长了6.07倍;资助率从2006年的17.39%增长到2013年的29.01%,资助经费从2008年的1835万元增长到2013年的17931万元。

3 苏州大学自然科学基金管理过程中的几点体会

苏州大学高度重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管理工作,严格执行基金管理条例,认真履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赋予项目依托单位的职责,积极为项目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并在此基础上采取了以下措施:

3.1 早宣传、早动员,早部署

苏州大学在学校的高度重视与统一部署下,每年9月份召开全校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启动会,各项工作随之稳定有序的开展,通过院校两级模式,早动员,早部署,分管校领导携科学技术与产业部各处室负责人赴各学院(部)、附属医院等地推进基金申报工作,通过过保姆式三阶段跟踪指导、信息咨询等服务,及时了解各二级单位的自然科学基金情况,深入分析成功及失败的原因,获取有效信息。在每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指南之后,学校再次召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动员会,学习科学基金申请指南及项目的相关规定办法通知等文件精神,此外为了提高申请书的撰写质量,学校和各学院不定期的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对拟申请项目的老师进行一对一的指导,进行论证遴选,确保申请项目的质量和水平,在基金正式申报阶段,进行院校两级形式审查,针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指南及管理办法中提到的申请要求,结合往年在形式审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最大限度的提高项目申请项目竞争力,通过各方面的努力,我校2014年度申报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初筛率仅为0.63%,远低于全国2.87%的平均水平。

3.2 持续完善科研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

苏州大学对国家基金项目的管理非常重视,除了严格遵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各种规定办法之外,还专门制定了一系列自然科学基金管理条例,奖励条例,加强导向作用,营造有利于科研人员成长的良好科研环境,充分调动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如在职称评定,校内分配方面,使得承担部级项目的老师的获得更多的绩效收入,同时对于部级项目根据不同类别,不同人员给予一定的匹配经费,切实调动科研人员从事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积极性,使广大教师参与到科研工作中来。

3.3 设立校内预研基金,支持前期研究

为提高学校的科研竞争力,学校每年自筹经费,设立苏州大学自然科学预研基金,为科研人员争取竞争性科研经费支持提供前期研究基础,通过苏州大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预研项目,校青年教师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交叉学科预研项目等校内预研基金的设立资助了一批创新性较强发展前景较好的课题,明显提高了我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竞争力,据不完全统计,获得校预研基金的教师已有近百人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

3.4 大力引进高端人才,营造科研氛围

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高层次人才更是极其珍贵的资源,是国际人才竞争的焦点。人才强校是苏州大学的战略发展目标之一,苏州大学近年来大力引进了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李述汤、柴之芳等一些列高端人才建立高质量的科研梯队来保持高水平的基础研究工作。同时通过在校内实施苏州大学特聘教授,东吴学者等一些列人才计划大力推进人才强校工作,促进人才总量稳步增长、素质不断提高,以高水平的人才队伍建设引领学科发展、增强科研能力、营造科研氛围,通过人才的外引内扶,科研团队的合理组建,苏州大学承担部级项目的老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逐年提高,学校的科研氛围也日益浓厚,有效推动了学校自然科学基金的不断发展。

3.5 增强服务意识,强化中后期管理

苏州大学目前在研自然科学基金700多项,学校对获资助项目的过程管理也十分重视,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最大的发挥其在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作用,对于获资助项目,学校通过多种形式对项目负责人和学术骨干进行各类项目管理办法,财务管理办法等的讲座和培训,使广大老师了解科学基金的有关管理办法和要求,在项目执行过程中能自觉遵守科学基金的有关管理规定,按时上报各类表格,在项目执行过程中,我校每年不定期地组织专家抽查、赴相关学院了解全校在研项目的执行情况,熟悉科研工作的情况,了解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帮助科研人员解决实际困难,尽一切努力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顺利完成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4 结语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我校基础研究经费的来源之一,长期以来的支持使我校自然科学基础研究的整体实力、科研水平和广大科研人员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取得了一批具有创新性和应用前景的科研成果,同时也有效推动了我校学科建设、高水平科研平台建设的不断发展。

近年来,我校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方面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如部级重大、重点项目较少,我校将认真履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赋予依托单位的职责,增强学习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进一步拓宽管理思路,创新基金管理工作方法。努力为科学基金项目的申报和实施营造和谐创新的环境,在科学基金的持续资助下使我校的基础研究水平不断提升!促进我校基础研究的整体水平取得新的突破。

【参考文献】

[1]新形势下依托单位在科学基金管理工作中的实践与思考考[J].中国科学基金,2011:368-369.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201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12.

科研基金管理范文第4篇

学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现状回顾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82年设立以来,对我国自然科学研究特别是基础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全国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近年来,安徽师范大学在创建有特色的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大学过程中,始终高度重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作,在认真总结多年经验和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情况,针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申报工作要求和学校特点,做了大量切实有效的工作,摸索出了一套适合安徽师范大学实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研究和管理办法及措施,使学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作出现了新突破、新局面。但是,“十五”以前,由于学校的科研平台建设相对滞后,可提供的支撑条件有限,加上教师对项目意识不强,导致基金立项率较低。仅有个别学科,如化学、生物等学科四五年才能拿到1项。很多自身条件较好的教师因为没有平台支撑,常常申报失败,致使全校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作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

在认真总结多年教训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安徽师范大学深入贯彻国家基金委新时期的工作方针,针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申报工作要求和学校特点,做了大量切实有效的工作,科研管理也不断创新。“十五”以来,学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稳中有升,逐步增长。特别是在2007年,一举获得19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创历史新高。概括起来说,这几年学校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呈现了以下特点:

平均受助年龄明显下降

2006年度安徽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汪乐余副教授获得青年科学基金1项,实现学校在该基金项目上零的突破。而在2007年度学校获资助的19个项目中有8个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其中有5位为副教授,3位为讲师。另外今年还有2位副教授获得了数学天元青年专项基金资助,改变了学校以前只有教授才能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历史。平均资助年龄由历年平均42周岁以上降至今年的35周岁。

呈现了多学科发展的势头

以前只有个别学科才能立项,现在呈现出多学科立项的势头。如在今年的19个立项项目中,学校在化学科学部立项10项,生命科学学部立项3项,地球科学学部立项3项,数学科学部立项3项。

有力促进了学校的学科建设

安徽师范大学“十五”以来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学校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较大的作用。如化学学科和生物学学科通过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分别成功申报有机化学和生态学博士点。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学校的良好运行,近3年学校共争取到安徽省重点实验室1个,安徽省高校重点实验室3个,安徽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优秀创新团队2个。反过来,这些学科建设取得的良好成绩又推动了学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快速发展,形成了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状态。

然而,作为师范大学,在一些基础设施、硬软件上还有很多不足,这导致学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申报立项命中率不高(平均不到20%),立项的也大都是面上项目(只有、项重大项目子课题),在重点项目、杰出青年项目等项目上一直未有突破。另外,学科差别较大,至今仍有部分学科没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

学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措施

打造学科平台,强化依托功能

首先是硬件平台建设。“十五”以来,学校加快了科研硬件平台建设,通过对以前老的分散的研究机构进行重组,形成若干个精干、高效和开放式资源共享的新型科研机构,并以此为依托,组建具有较高水平的研究基地。在此基础上,学校加大投资力度,重点支持并成功申报了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2个高校科技创新团队,使学校争取科学基金的能力大大提高。2007年,学校又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成立了28个研究机构,组建了9千优秀科研创新团队,并成功申报了1个安徽省高等院校工程技术中心和1个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重点实验室。特别是安徽省高等院校工程技术中心的批准对学校的科研整体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这是学校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工程技术中心,它的成立将进一步拓宽学校的科学研究范围,并对学校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工作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支撑。

其次是软件平台建设。体制问题是影响高校科技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十五”之前,科研工作处于边缘状态,成了教学工作之外的业余活动,学校的科研管理也缺乏明确的思路和目标。加之学校对科研的支持力度不够,所以教师对申报科学基金项目积极性不高。“十五”以来,学校提出了要建成一所综合性、有特色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由此推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2003年,学校制定了《安徽师范大学突出科研成果奖励办法》,加大了对教师从事科学研究的支持力度,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不仅能获得与资助经费等额的配套科研经费,学校还给予承担者3万元的个人奖励,发表的科学论文也有几千元至几万元奖励,等等。这些措施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申报科学基金项目的积极性。与此同时,学校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新的科研管理办法,如《安徽师范大学优秀创新团队建设计划暂行办法》、《安徽师范大学科研机构管理暂行办法》、《安徽师范大学学术交流基金管理办法》等文件,使基金管理走上规范的道路。

加强信息交流,严格申报审查

为了做好科学基金项目的申报和管理工作,首先是加强基金信息交流。科研处通过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科学基金安徽联络网组织的各种会议,及时了解国家的新政策、新动态,并在教师中广为宣传,从而为学校基金项目的申报做了前期的准备工作。二是大力鼓励并支持教师积极进行学术交流,了解当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领域。两年来,学校投入充足的学术交流基金重点支持科研人员参加全国性以及国际性学术会议,从而拓宽了教师们的科学视野,增强了广大教师项目申报的信心和能力。三是高度重视项目申请书审查工作:

一是审查内容。对项目的立项依据、研究方案、研究基础、预期目标等进行审查,发现有的教师在申请书预期目标中首先注明发表几篇论文,而非提出解决什么科学难题,有的教师夸大自己工作基础,如说自己的研究工作填补国际空白等等。科研处对不符合申报要求的申请项目及时提出修改建议,从而提高了申请书内容的质量。

二是审查形式。为了杜绝一些形式上的常见错误,科研处对教师的申报限项、学历学位、是否盖合作单位章、电子

和纸质版本是否一致等认真核查。2008年,学校把申请书中几乎所有可能出现的错误公布在学校的网站上,这样大大减少了申请书返回重填的比例,也避免了一些不符合科学规范、准则的问题。

三是审查装帧。学校要求所有申请书统一打印装订,整齐划一、美观大方,内容、字体、排版都严格符合标准。这样的申请书也是学校的一个特色,获得了很多相关部门的认可。正是这样,在过去两年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的初步审查中,学校申报的144个项目中只有一项因资助领域不符而没有通过初评。

强化项目管理,全面进行监督

对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项目,学校严格按照《条例》要求认真做好管理督察工作。尽管目前学校经费紧张,但对于科研经费,学校明文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用科研经费,对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学校做到基金经费一到,马上办理经费使用手续,同时兑现配套经费。

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经费的使用,学校要求项目承担人在报销环节严格遵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经费使用规定,严格执行申请项目的经费预算,确保专款专用。对于个别经费使用调整的情况,经个人申请,在符合相关政策的情况下学校才给予批准:对个别教师使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经费去做别的项目或不按照申请书承诺的内容来做,学校视情节给予不同程度的处理,从而保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高效规范运行。

对于项目执行情况,学校严格按照要求对项目进行日常检查和管理,督促项目承担人在年终递交完备的年度进展报告,对于在项目执行中有困难的教师,科研处积极介入,帮助教师解决困难,甚至协助教师寻找校外资源,从而保证了学校承担的基金项目执行情况一直处于良性循环状态。

重视过程管理,提高研究质量

目前,有些基金依托单位重立项、轻管理,造成有的项目主持人不认真执行承担的项目,最后只能勉强交差,这不仅浪费有限的经费资源,还会助长不良学风。对此,学校高度重视,强化过程管理。每年,学校通过检查,并利用网络等手段通报教师基金项目的执行情况,无形之中增加了教师的紧迫感和责任心。在基金项目结题之前,科研处一般提前半年左右通知并配合项目负责人做好基金结题的后续工作。对于在结题材料中的不规范行为,科研处会严格把关,如有的教师夸大研究成果,把别的项目成果或没有标注自己项目基金号的论文都挪到结题材料中,科研处会明确要求纠正。科研处在认真排查问题的同时督促项目负责人严格按照要求结题,申明利害关系,从而保证了学校自然科学基金结题的规范性。近几年来,学校所有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全部按期顺利结题。

开展工作研究,增强管理能力

近几年,学校科研管理部门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紧密联系实际,认真调查研究,撰写针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的研究性论文数篇,并以第一单位公开发表在《中国科技论坛》、《中国科学基金》等期刊上,从而进一步明晰了学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作的思路,提高了学校基金管理工作者的政策理论水平,增强管理能力,也为相关院校的基金管理工作提供了参考。

学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作展望

学校在“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明确了新的发展目标,努力把安徽师范大学建成一所综合性、有特色的教学研究型大学,成为安徽省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和“科教兴国”的重要力量。针对这一定位,为了推动学校未来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建设,今后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继续加大平台建设,提升基金承担能力

今后,学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作的重点是瞄准基础学科研究前沿,推进原创性研究。在平台建设上,“十一五”期间,学校争取在部级重点学科上实现零的突破,省级重点学科达到20个,创建部级重点实验室1-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达到4-6个,省校级优秀创新团队达到20个,博士学位授权的一级学科增加2~3个。这些目标的实现将为基金申报提供坚实的可以依托的平台,大大提升学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能力。

积极整合科研资源,提高基金申报水平

学校现有7个博士点、2个博士后流动站、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2个硕士点。专任教师1345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556人,科技人力资源较为丰富。过去学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队伍的整合还主要是依靠院系的力量,学校宏观调控不够。今后要整合全校科技人员力量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目前正在着手进行科技人员信息情况统计工作,这是学校第一次对科技人员的全面普查。学校将会根据相关信息,积极整合科技人力资源,争取申报重大项目,提高申报水平。

加大对外交流力度,引进先进管理理念

科研基金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科学计量学;预研基金;绩效评价

中图分类号:G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0)13-3555-03

Research on Application of Scientometrics to evaluation of Pre-research Foundation's Achievements and Effects

PAN Li1, LIU Yun-jie2, ZHOU Wen3

(1.Management and Economy Academy,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eijing 100081, China;2.The forth Aviation College of Air Force, Shijiazhuang 050001, China;3. Department of Command, Zhenjiang Watercraft College, Zhenjiang 212003, China)

Abstract: It's a very pressing task for management of the pre-research foundation to evaluate its achievements and effects. The paper uses the scientometrics method to construct reasonable frame for evaluation of pre-research foundation's achievements and effects, and ascertains its requirements, feasibility and process.

Key words: scientometricss; pre-research foundation; evaluation of achievements and effects

科技预研基金(以下简称预研基金)是为科技创新发展设立的专门性基金,旨在通过基金制形式,开展具有基础性、前瞻性的新思想、新概念、新原理、新方法的探索研究,为国家科技的发展提供基础性研究成果,增强科技发展后劲。经过20余年的发展,我国的预研基金制度取得了很大成就,在国家科技经费管理、优化资源结构、引导公平竞争、加快青年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评价预研基金取得的成效,提高预研基金项目在立项、验收以及效果评价等环节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提高预研基金的完成质量,切实使预研基金更好地继续为科学技术发展服务,是当前预研基金管理工作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但是,迄今为止,国外对预研基金项目绩效的定量评价研究尚不多见;我国对预研基金项目完成情况的评估研究还较为零散,缺少一个公认的、系统权威的评估方法。而目前常用来评价预研基金绩效的同行评议方法也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如同行评价的公正性和准确性严重受制于专家的学识、品质和态度,共识决策及有限经费助长保守的思考和选择,过高的业绩权重和知名度影响不利于年轻科学家脱颖而出,评审成本较高等等。

为此,论文试图将科学计量学方法引入到预研基金绩效评价中,基于科学计量学方法构建合理的预研基金绩效评价框架,通过提供量化的评估标准和量化的决策依据,科学、公正、客观地评价预研基金项目的效果,以加强预研基金面上资助项目的后期管理,通过绩效评价促进创新并扩大优秀研究成果的显示度与影响力,切实发挥预研基金为科技发展的导向、引领作用。

1 预研基金绩效评价的需求

1.1 预研基金绩效评价的定义

对于预研基金来说,绩效是“绩”和“效”的合成,即成绩和效率,是基金项目成果与过程的综合反映和体现。“绩”指基金结果是否达到预先设定的目标,主要任务是否完成,完成得怎样,侧重反映基金的结果;“效”则指完成基金的效率,侧重反映基金完成过程[1]。由此可见,绩效包括两部分内容:与基金相关的组织行为以及这些行为所产生的结果。

而本文所讲的预研基金绩效评价是从宏观层面对预研基金研究成果的整体评价,目的是综合评价一段时期内预研基金的研究成果,找出其中存在的质量或制度问题,并提出改进预研基金管理制度的建议或措施,本质上是一种预研基金的管理绩效评价。预研基金绩效评价是预研基金项目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为了切实加强科技预研基金项目的管理,以绩效评价促进预研基金创新,并通过评价发现现有预研基金在立项、验收和后期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为预研基金管理改革提供量化的决策依据,促进预研基金制度健康良性的发展,切实发挥其为我国科技的发展提供基础性研究成果、增强科技发展后劲的作用。

1.2 预研基金绩效评价的内容

预研基金绩效评价主要是对一段时间内预研基金的数量、质量和费用进行的评价,评价的中心是对预研基金成果质量的评估,包括对预研基金完成质量的评估和潜在价值的评估。

预研基金绩效评估内容必须紧贴评估目标,由于本文研究的预研基金绩效评估主要面向预研基金管理工作,目的是提高预研基金管理质量和效率,进而促进预研基金质量的提高。而提高管理效率需要从以下方面着手:①一段时间以来总投入与总产出的关系如何;②质量与费用有没有必然联系,是增加费用还是减少费用;③质量与时间跨度有没有必然联系,需不需要调整预研基金完成时间;④各个学科的完成质量如何,需不需要对某些学科增加投入;⑤各个完成单位总体的完成质量如何,是否需要调整今后的完成单位;⑥完成人的情况与完成质量有没有必然的联系,完成人的学历、职称、年龄、人数等对完成质量有何影响。为此,预研基金绩效评价需对以下内容进行评估:

1)预研基金投入-产出评估

预研基金投入-产出评估主要用于评估预研基金总的投入与总的产出之间的关系。总投入包括对预研基金经费、时间、完成人员等的投入,总产出包括与基金相应的数、著作数、申请专利数、培养人才数、基金成果潜在价值、基金成果被引用次数等等。通过预研基金的投入-产出评估,明确一段时期内预研基金的总体质量与总体投入情况,可以了解预研基金的发展趋势,为今后预研基金总的发展提供方向性意见。

2)预研基金质量-费用评估

预研基金质量-费用评估用于评估基金投入费用与成果质量之间的关系。通过预研基金的质量-费用评估,明确基金成果质量与投入费用情况,可以了解预研基金完成质量与费用之间的联系,为今后预研基金经费调整提供量化的依据。

3)预研基金质量-时间评估

预研基金质量-时间评估用于评估基金完成质量与完成时间之间的关系。通过预研基金的质量-时间评估,明确基金成果质量与完成时间情况,可以了解预研基金完成质量与时间之间有无必然联系,为预研基金完成时间的调整提供量化的依据。

4)预研基金质量-学科评估

预研基金质量-学科评估用于评估基金完成质量与学科之间的关系。通过预研基金的质量-学科评估,可以明确预研基金各学科的质量分布情况,为预研基金在学科之间的调整提供量化的依据。

5)预研基金质量-完成单位评估

预研基金质量-完成单位评估用于评估基金完成质量与完成单位之间的关系。通过预研基金的质量-完成单位评估,可以明确各完成单位预研基金的质量分布情况,为预研基金在完成单位之间的调整提供量化的依据。

6)预研基金质量-完成人评估

预研基金质量-完成人评估用于评估基金完成质量与完成人之间的关系。通过预研基金的质量-完成人的评估,可以明确预研基金的质量与完成人之间的关系,为预研基金应该交给什么样的人员来完成提供量化的依据。

2 科学计量学方法应用于预研基金绩效评价中的可行性分析

2.1 科学计量学方法

科学计量学(Scientometrics)是借助有关科学文献产生、传播和利用的定量数据,试图描述科学以及研究活动特征的学问,是对科学进行定量研究的学科,它借助科学计量学指标,运用数学方法来计量科学研究的成果,并对科学活动进行分析与评估[2]。科学计量学指标是标示科学研究的深度、广度和影响度等的一组信息,其基础是现有科学文献数据库所存储的大量数据以及其他各类与科学相关的数据。

科学计量学试图通过定量方法寻找科学活动的内在规律或准规律,并为更有效率地开展科研活动提供指导。下面列出几个典型的科学计量学问题:

1)科学研究的生产率问题;

2)通过科学计量学方法和指标预测学科发展趋势和确定资助重点;

3)通过科技产出指标进行科研绩效评估;

4)用科学计量学方法和指标研究科技人才和科技教育问题。

从科学计量学出现以来,它的调查研究和分析结论就一直被广泛应用到有关科学和科研的方方面面,比如预测科学的发展趋势、评价科学潜力的状况、分析科研状况的发展、评估和比较科研的水平、动向等许多方面,已经成为科学技术事业宏观政策管理和微观管理的重要依据,在科学创新体系中具有非常关键而重要的影响。

2.2 科学计量学方法在预研基金绩效评价中应用的可行性

评价一个方法是否适用于某个领域的研究,需要对方法的适用领域和领域的特点两个方面入手分析。从科学计量学方法的适用领域和预研基金绩效评价的特点来说,科学计量学是非常适合应用于预研基金绩效评价的。因为:

一方面,预研基金定位于基础研究和一部分探索性强的应用研究工作,其质量指标很大程度上可以用预研基金的数、著作数、申请专利数、培养人才数、基金成果潜在军事价值、基金成果被引用次数等来衡量,而这些指标大多是客观存在并且是可以度量的,基于科学计量学方法构建合适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对预研基金的绩效进行评价是科学的、可行的、合理的。另一方面,科学计量学方法在管理绩效评价中的局限性对于本文所研究的预研基金绩效评价来说都不存在。首先,由于本文研究的绩效评价是从宏观角度对一段时期内预研基金的综合评价,所以科学计量学方法对单个项目评估的局限性[3]可以有效避免;其次,本文所依托的预研基金项目设有专门的数据采集组,专门负责对近5年来预研基金的相关数据采集,且数据源直接来自于预研基金的管理部门,数据齐全,具有很高的可信性,对科学评估预研基金绩效具有重要作用;最后,本项研究并不对预研基金的各个学科进行简单的横向比较,更多的是学科内的纵向比较,通过比较获得学科内的质量分布情况,即使是横向比较也是在衡量潜在价值的基础上进行相对性比较,避免学科间在不同层面上简单比较。

综上可以看出,将科学计量学方法应用于预研基金绩效评价是可行的,评价结果也是科学的、客观的,有助于加深对预研基金发展内在规律的认识,从而为预研基金管理工作和预研基金政策制定提供参考和指导。

3 基于科学计量学方法的预研基金绩效评价过程

使用科学计量学方法对科学活动进行分析与评估的步骤是:首先根据科研管理实践的要求或该学科本身发展逻辑的需要发现并提出问题;然后分析问题并确定使用哪些科学计量学指标:接下来进行数据采集工作;最后分析数据、构建科学计量学模型并对计量结果进行解释。

据此,基于科学计量学的预研基金绩效评价的过程可以分为如下6个步骤:整个过程如图1所示。

1)确定评价目标

预研基金绩效评价作为预研基金项目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目标是从宏观层面对预研基金研究成果的整体评价,找出其中存在的质量或制度问题,并提出改进预研基金管理制度的建议或措施,为预研基金管理改革提供量化的决策依据,促进预研基金制度健康良性的发展,切实为科技的发展提供基础性研究成果、增强科技发展的后劲。

2)提出评价需求

主要包括预研基金投入-产出评估、预研基金质量-费用评估、预研基金质量-时间评估、预研基金质量-学科评估、预研基金质量-完成单位评估和预研基金质量-完成人评估等。

3)构建绩效评价的科学计量学指标体系

基于评价目标和评价需求,按照“投入-产出-结果”逻辑构建分层次、可操作的预研基金绩效评价指标,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问卷调查与专家研讨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价指标体系优化设计。

4)数据采集

依据评价需求和评价指标,收集近5年来预研基金项目的相关数据,包括项目名称、学科类别、完成单位、负责人、完成时间、资助经费、完成论著、、申请专利、应用情况、获奖情况、人才培养情况等。为了提高数据收集的效率,我们特意建立了预研基金绩效评价专用的数据库,开发了数据录入系统。

5)构建绩效评价的数学模型

基于多指标综合评价法建立指标权重的计算模型和评价函数,结合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构建相对有效性指标计算模型,以多指标综合评价法得出的绩效评价值为基础,结合DEA模型建立绩效评价值的修正模型,有效克服多指标综合评价法和DEA模型的局限性[4]。为了提高绩效评价的效率和可靠性,我们还依据上述数据模型,开发了相应的计算机程序,负责对录入预研基金绩效评价数据库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计算,以得到科学、准确的结果。

6)分析绩效评价结果

按照基于科学计量学方法的预研基金绩效评价方法,对近5年预研基金项目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按照排序-频度、时间-序列、投入-产出排序等分析方法分析评价结果,提出对当前预研基金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优化和改进的建议。

4 结束语

从科学计量学的视角系统地分析预研基金管理情况,系统性、全面性,把理论与方法的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研究预研基金管理绩效评价问题,并通过科学的绩效评价,提出成功经验、改进建议,是一项跨学科、跨领域、跨层次的交叉与综合的研究,是对预研基金管理问题研究的一个新尝试。它不但可以提高预研基金管理的效率和成效,还可为其它基金的绩效评价提供可以借鉴的经验。

参考文献:

[1] 马辉,杜亚灵,王雪青.公共项目管理绩效过程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软科学,2008,22(7):49-53.

[2] 马强,陈建新.科学计量学方法在科学基金项目管理中的应用[J].科学学研究,2001,19(3):78-83.

[3] 马强.科学基金项目管理绩效评估方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0.

科研基金管理范文第6篇

大学教育基金对现代大学制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大学实行自主管理、民主监督与社会参与的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支撑。对于中国大学而言,大学教育基金面临的问题是“重募集、轻管理”。随着中国经济整体实力的提升与校友捐助意识的增强,中国大学更容易募集到资金,部分大学累计受捐已形成规模,支撑学校教学与科研发展;但较少学校能对募集来的大学教育基金进行有效管理,基金无法进行保值增值,从而无法为大学教育活动提供有力支持。从资产管理角度而言,数额庞大的大学教育基金无法有效获得投资回报是资金的浪费,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费紧张的大学教育活动的开展。在此现实基础上,本文强调的是中国大学教育基金应选择何种途径加强管理来实现资金的保值增值问题。具体而言,由于中国大学教育基金极少有长期专业化的投资经验,我们从一般商业性基金投资回报的经验来模拟大学教育基金的投资回报。

二、经验事实与文献综述

大学教育基金的主要来源是校友捐赠。中国经济在过去几十年里实现了“增长的奇迹”,以近两位数的年均经济增长率增长。在中国经济创造了大量社会财富的同时,中国大学也造就了一批富豪校友。随着校友捐赠意识的不断增强,大学募集到的校友捐赠数额也在不断增加。表1描述了截至2013年累计受捐额超过一亿元的大学校友捐赠情况。从表1可以看出,中国大学的累计受捐额度较少。截至2013年底,中国大学累计受捐额度超过1亿元人民币的大学数量还非常少,总共为12家,其中仅有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受捐数额超过10亿元,远远超过其他大学累计受捐额度。而美国大学累计受捐额度普遍较高,以哈佛大学为例,截至2013年6月,哈佛大学受捐赠基金的规模达到了327亿美金,资金规模超过中国受捐规模最大的北京大学的100倍以上。从2012年至2013年,大学累计受捐额度的增幅差异较大,部分大学增长幅度较大,是由于2012年大学累计受捐额度基数较小导致的。从整体上看,大学受捐额度数量与大学排名有着较高的正相关性,累计受捐额度较高的大学其综合排名也都比较靠前。另外,受捐额度较高的大学一般集中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区域之间大学累计受捐额度相差较大。由于中国大学忽视对教育基金的管理,从而导致大学教育基金收益较低。相比而言,美国大学教育基金不仅数额较大,而且收益可观。以哈佛大学为例,在过去十年里,其大学教育基金年平均投资收益率近10%,如果剔除期间金融危机的影响,收益率则更高。在2012年至2013年期间,多数美国大学教育基金的年投资回报率都在10%以上。美国大学教育基金数额不断增加,除了有完备的大学董事会制度和专业的劝募机构外,最重要的是美国大学委托专业的投资机构管理大学教育基金。除少数教育基金规模庞大的大学成立了非营利性全资子公司来进行大学教育基金的自主管理外,多数大学委托专业的基金管理公司来管理大学教育基金,并且支付给基金管理公司一定的管理费。从历史数据来看,专业的基金管理公司为大学教育基金带来了较高的投资回报率,有效避免了大学教育基金贬值的风险。对于中国大学教育基金问题的研究,学术界提供了部分研究结果与决策建议。当前研究多是涉及如何规范发展大学教育基金会的,如何晓梅和张大方认为大学教育基金会的发展能够促进社会捐赠和校友捐赠,能为高校教学科研提供更多的经费支持,同时应当建立基金会专门管理部门来协调运作。①黄建华等对清华大学基金会捐赠款去向进行了分析,捐款用途主要包括基建款、奖助学金、学生活动经费、教学科研活动经费及非定向基金,其中非定向基金主要来源于校友捐赠。

陈秀峰和郑杭生认为中国大学教育基金会收入结构不合理,营业性收入占比极低,投资风险较高,并且在运作时曲解了管理费的含义。③郭秀晶认为中国大学教育基金会存在资金规模小、管理模式以行政管理为主、基金会运作机制不健全、组织机构不健全等问题,而导致问题的原因在于中国欠缺慈善文化和传统、政策和法律的局限及基金会积极性不足等。④孟东军等认为中国大学教育基金会的模式对基金会的运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的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模式、项目组制组织结构模式和事业部制组织结构模式都不能很好匹配中国大学基金会管理组织结构模式,提出采用矩阵式组织结构来实现管理机构与捐赠者的长期沟通和联络。⑤王佩军等认为当前中国大学教育基金会的完善发展必须从建立有效的社会保障激励机制和完善基金会内部运营机制入手,社会保障激励机制方面重在从法规层面对基金会的权利和义务做明确规定,内部运营方面需要通过投资来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保证基金会的持续发展。①而对于大学教育基金如何进行治理来进行投资获得收益,范跃进和孙国茂从制度和治理角度对大学教育基金的发展进行了剖析,制度和治理的不完善导致大学教育基金重募集而轻管理,缺乏信托责任意识,导致投资收益低。监管当局应当从完善税制,规范大学教育基金的自身监管和社会监管来实现大学教育基金的规范运作。②与现有文献相比,本文主要针对如何对大学教育基金进行有效投资来获得较高收益以避免资产贬值来进行策略研究。多数文献对基金会的发展运作做了详细研究,并且部分文献指出大学教育基金投资具有一定的风险性,但并未从实证角度提供证据。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会为大学催生更多的富豪校友,大学教育基金随着校友捐赠的增加也将会不断增长,因此大学教育基金必须进行投资来保值增值,避免资金闲置从而浪费时间价值。从当前中国大学教育基金投资运作可行的渠道而言,极少部分高校对基金进行自主投资管理,多数高校没有专门团队来管理基金投资。另一渠道是交由专业基金管理机构来管理,支付管理费,获得基金的投资回报。综合而言,多数高校并未对大学教育基金进行有效投资管理,本文选取了专业基金管理机构的投资收益,来模拟大学教育基金投资指数,探究专业基金管理机构是否能为大学教育基金投资带来高收益及能否有效规避投资风险。

三、投资指数构建与数据描述

大学教育基金具备一般商业性基金的基本要素,即以货币形态存在的基金资产(捐赠者捐赠的货币或实物资产)、特殊的基金存续目的(以支持大学教育教学及科研等为目的)、基金资产的所有者(大学接受捐赠后成为基金所有者)和基金资产的管理者(大学自主管理或交由专业机构管理),因此大学教育基金具备交由专业基金管理机构管理的条件。鉴于多数大学目前没有经由专业基金管理机构来进行投资管理,大学教育基金投资收益没有可得数据,因此本文利用资本市场上专业基金管理机构的投资收益来构建指数模拟大学教育基金的投资收益情况。本文选取的是WIND数据库里2006年1月至2013年12月的基金公司平均收益率的月度数据,样本内包含有74家基金公司的平均收益率数据③。投资者在资本市场上进行投资操作,总会采取各种各样的策略。大学教育基金所有者也需要衡量应该交由哪家专业基金管理机构来管理,因此我们构建最为简单的一种机构策略,假定大学教育基金所有者每个委托投资周期为1年,每年会根据基金管理机构投资收益表现来更换基金管理委托机构,并且每年会委托上个年度表现最好的前10家基金公司来进行投资管理,在此选取策略下对10家基金公司的投资收益率取平均数得到指数1。即使大学教育基金所有者采用其他选取策略,每年都选到了表现最差的10家基金公司委托管理,在此策略下取10家基金公司投资收益率的平均数得到指数2。在一定程度上,指数1代表收益较好的基金公司的投资收益情况,指数2代表收益较差的基金公司的收益情况。本文实证研究的重点是大学教育基金委托专业基金管理机构管理是否能够获得高收益,并且是否能够有效规避市场风险的问题。在构建好大学教育基金模拟指数1和指数2之后,选取WIND数据库里相同时间段的沪深300指数作为对照,并且选取了CPI④作为变量来检验指数是否能够规避通货膨胀风险。构建好的指数1、指数2、沪深300指数和CPI的描述性统计如表2所示,指数1与指数2的趋势变化如图1所示。表2描述了指数1和指数2及其收益率①的基本统计情况,指数1和指数2的收益率指的是基金净值变化,二者的概念不完全一致,此处用以衡量收益变动趋势。在样本期内,平均通货膨胀率接近0.3,指数1和指数2的平均收益率都超过了平均通货膨胀率。图1描述的是指数1和指数2累计收益率的变动情况,从整体上看,指数1和指数2具有较为一致的波峰和波谷,走势一致,指数2的收益率要显著低于指数1的收益率,说明指数1的投资者的选取策略相对较好。在金融危机前期,指数1和指数2表现都相对较好,指数1的累计收益率甚至超过100%,金融危机时两个指数都遭遇大跌,之后的表现都有升有降,指数1在波动中有所上升,指数2表现较为一般。

四、实证检验分析

本部分将对大学教育基金投资的模拟指数来进行实证检验,主要检验指数的收益性、抵御系统性风险的能力和抵御通货膨胀的能力。收益性主要从指数1和指数2的年平均收益率及其波动性来分析,具体结果如图2所示。从图2可以看出,指数1和指数2的年平均收益率整体为正,2006年指数1年平均收益率超过60%,指数2超过40%;指数1和指数2均在2008年损失较大,指数1超过40%,指数2损失接近60%,两个指数在2011年也出现了负向收益,原因不仅与股票市场整体表现不佳有关,也与2011年基金市场负面影响有关。在收益为正的年份,基金的收益有降低的趋势,超额收益越来越少,基金收益逐步进入正常收益通道。而样本期内指数1和指数2的平均收益分别为10.67%和2.49%,指数1的投资策略可以帮助大学教育基金获得较高的投资收益。如果把受到金融危机严重影响的2008年剔除掉,指数1和指数2的平均收益率可以分别达到18.46%和10.96%。接着对指数1和指数2正向和负向收益率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3所示。指数1和指数2的正向收益均值相差并不大,分别为3.85%和3.19%,正值个数分别为63和61个,约为负值收益率个数的1倍。指数1和指数2的负值收益率均值均比较大,分别为-4.91%和-5.14,并且负值收益率的方差均比正值收益率的方差大,一定程度上说明市场出现负向收益率时波动更大,这与金融危机期间股票市场表现急剧下跌有关。从这一统计结果来看,指数1和指数2更容易获得正向收益率,负值收益率受到样本期内金融危机冲击波动更加剧烈。对于大学教育基金投资模拟指数抵御系统性风险能力检验,采用沪深300指数收益率作为变量,来反映系统性风险对资本市场的影响。沪深300指数能够代表上海证券市场和深圳证券市场的综合表现,因此可以较好地反映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分别检验指数1和指数2提前3期与滞后3期与沪深300指数的相关性,结果如表4所示。在滞后期为0期时,指数1和指数2的收益率与沪深300指数的收益率分别为0.86和0.88,并且结果显著,说明指数1和指数2均无法规避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其他滞后期的检验结果均不显著,说明在月度数据层面,沪深300指数收益率和指数1与指数2之间不存在引导关系。大学教育基金投放到资本市场,专业基金管理机构采取策略投资,也无法有效规避市场的系统性风险。

接下来检验指数1和指数2是否能够有效抵御通货膨胀风险。图3描述了剔除通货膨胀因素的指数1、指数2及CPI的走势情况。在样本期内,累计通货膨胀率呈现上涨趋势,从2006年至2013年累计增加了27.5%。剔除通货膨胀因素后,指数1表现依旧良好,累计收益率一直较高,而指数2在金融危机前的繁荣阶段表现较好,金融危机后累计收益率表现较差,2011年下半年后剔除通货膨胀因素的累计收益率一直呈现负值。说明大学教育基金采取指数1的策略投资方法,能够获得剔除通货膨胀因素后的较高收益。同时,进行了样本期内指数1和指数2的收益率与通货膨胀CPI指数的相关性检验,利用沪深300指数收益率与CPI指数的相关性检验做对比分析,结果如表5所示。滞后期为0的序列检验结果较为显著,指数1与CPI相关性达到了97.4%,沪深300指数与CPI相关性达到了85.4%,结果都非常显著,说明指数1和沪深300指数与CPI走势高度一致;而指数2与CPI相关性检验结果不显著。综合而言,剔除通货膨胀因素后,指数1仍然能够获得较高收益,并且其收益率与CPI波动趋势高度一致,说明能够规避通货膨胀的风险;而剔除通货膨胀因素后指数2收益较低,并且其收益率与CPI走势没有显著相关性,因此指数2无法规避通货膨胀的风险。通过对指数1和指数2收益性、抵御系统性风险和抵御通货膨胀的检验发现,样本期内指数1和指数2都有较好的收益性,即使样本期内包含金融危机的影响,指数1仍然有10%左右的年收益率,指数2也能取得正向收益。但指数1和指数2都与代表系统性风险的沪深300指数有着较高的正向相关性,说明指数1和指数2也无法有效规避系统性风险,如2008年受到金融危机冲击时,同沪深300指数一样,指数1和指数2的收益率都出现了较大的负向收益。另外,指数1可以较好抵御通货膨胀因素的影响,剔除通货膨胀因素后,指数1仍然可以获得较高累计收益,而指数2则出现了负向累计收益,并且指数1与CPI相关性较高,因此指数1可以有效抵御通货膨胀因素的影响。

五、专业机构投资管理与自主投资管理

在进行投资决策之前,中国大学教育基金面临的一大严重问题是治理问题。当前中国大学教育基金主要采用市场运作模式、行政管理模式、委员会模式、海外拓展模式和行业依托模式五种治理模式,这五种治理模式均没有成熟发展,治理缺陷明显。多数大学成立发展委员会、发展办公室及校友会等机构来管理不断增加的大学教育基金,没有成立具有法人资格的基金会,以现代公司制度角度看来,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等,从而难以提高基金的运作效率与投资回报。同时,中国大学教育基金治理问题的另一表现是重视基金的募集,而忽略基金的管理。多数大学的发展委员会、发展办公室、校友会或董事会等多是重视如何来募集资金,未见有大学公开大学教育基金的投资管理情况,一定程度上说明忽视了大学教育基金投资管理情况。重募集、轻管理的现状会制约大学教育基金的发展,因此必须解决此问题,将大学教育基金投资管理的渠道主要有交由专业基金管理机构来管理和大学进行投资自主管理。大学把教育基金交由专业基金管理机构来管理存在其合理性。理论上,如前文所述,大学教育基金具备一般商业性基金的特征,基金资产的拥有者(大学)完全可以把以教学或科研等为目的而募集来的基金资产交由基金资产管理者来管理,大学可以选取的基金资产管理者范围也比较广,除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外,还有其他证券公司、商业银行及保险公司等。另一方面,通过前文指数1的表现,专业基金管理机构完全有能力实现大学教育基金较高的收益,规避通货膨胀因素带来的资金贬值风险。

在大学教育基金管理较好的美国,绝大部分高校也是采用交由专业基金管理公司来管理。专业基金管理公司为大学教育基金带来了较高的收益,部分高校通过投资管理获得的基金收益比新募集到的资金数额还高,并且专业基金管理机构利用其经验可以降低大学教育基金的投资风险,这对于大学教育基金的进一步募集也起到了推动作用。对中国大部分高校而言,成立基金管理公司来进行大学教育基金的自主投资管理还有一定的难度。高校对大学教育基金的治理模式不完善,重募集轻管理的现状长期存在,成立基金管理公司须克服不完善的治理模式,困难较大。虽然校友捐赠数额越来越多,但多数中国高校的教育基金数额仍然相对较小,成立基金管理公司需要耗费一定的人力财力等成本,成本费用会限制规模较小的大学教育基金获得高额回报。美国大学仅资产规模巨大的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成立了专门基金管理公司进行自主投资管理,大学教育基金规模较小的和多数规模较大的高校都委托专门基金管理机构来管理。另外,中国大学教育基金的使用多受到行政管理方面的制约,成立基金管理公司自主投资难以完全不受行政管理手段的束缚。因此,成立基金管理公司自主投资对于多数高校而言条件尚未成熟。

六、结论

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支出占GDP比重依然较低,大学教育基金规模的不断增加为解决高校教学科研问题提供了可能,但大学教育基金重募集、轻管理的问题制约了大学教育基金规模的进一步扩大。本文利用一般商业性基金的收益构建了大学教育基金模拟指数,发现样本期内表现较好的指数和表现较差的指数都能获得正向收益,即使包含金融危机的冲击,表现较好的指数也能实现约10%的年投资收益;样本期内表现较好的指数还能够有效规避通货膨胀风险,实现较好收益。这从而为大学委托专门基金管理机构管理大学教育基金提供了实证支持。通过本研究,我们提出如下政策建议:首先,完善大学教育基金的治理结构,改变重募集、轻管理的现状。中国大学教育基金的治理机构依然存在委托机制方面的缺陷,大学教育基金管理部门没有独立的法人资格,重视大学教育基金的募集,而缺乏大学教育基金投资管理方面的激励机制,从而导致大学教育基金收益低下。随着大学教育基金数额的不断增加,其对教学科研支持的效果也会越显著,因此高校应当重视大学教育基金的投资管理,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获取大学教育基金较高的投资收益。其次,支持委托专业基金管理机构来管理。通过理论分析及实证支持,大学教育基金可以委托专业基金管理机构来管理,一方面不仅可以获得较高收益、规避通货膨胀因素造成的资金贬值风险,另一方面也考虑到目前多数高校大学教育基金规模普遍不高的现状。专业基金管理公司利用其经验可以获得较高收益,并且能够为大学教育基金管理节约成本,实现资金的市场化运作。在大学教育基金规模由小到大发展过程中,委托基金管理机构的做法更容易实现基金较高的投资收益。

科研基金管理范文第7篇

关键词:军民融合;创新;产业基金;专业

一、概述

为全面落实军民融合国家战略、加快推进四川省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响应省委省政府产业结构调整部署、助力军工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开放式创新活动,四川省应设立“四川省军民融合产业投资基金”(以下简称“军民融合基金”)。

军民融合基金计划总规模100亿元,其中四川省政府出资15亿元;四川省国资平台公司出资15亿元,并负责募集社会资金70亿元。基金采用“母子基金”方式运作。军民融合基金作为“母基金”,参股设立股权投资基金、创新债权融资基金等“子基金”。军民融合基金拟由合格的市场化国资基金管理公司管理。

军民融合基金将通过发挥四川省政府的投资示范引导作用,聚积各级机构、企业和民间资本,促进军工科技成果多渠道,多层次地进行转化,加快军民两端各创新实体技术创新步伐,为四川省及我国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资本支持和管理增值服务。

二、设立军民融合基金的重要意义

(一)四川省发展军民融合产业的政策背景和基础

2014年3月任中央军委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领导小组组长,2015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代表团全体会议时作出明确的强调:“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开创强军新局面,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

2015年9月,在中央《关于在部分区域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总体方案》中,将四川省列为改革试验区,推动军民融合发展,是中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经济升级版的重要手段;也是四川充分发挥科技人才优势,全面落实军民融合国家战略、加快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关键所在。

四川是国家实施“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省份,也是军工大省,四川成德绵是军工重地,国防科技工业基础雄厚,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国防科技工业发展,坚持走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是四川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

四川省依托其军工科研力量和装备制造优势,围绕“汽车、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节能环保”等产业,发挥军工技术领先优势,通过股权投资等资本运作工具,探索设立四川省军民融合产业投资基金,加快军工技术转化,支撑新兴产业发展,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探索和实践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发展的新途径,使四川成真正意义上的军民融合的西部高地。

(二)国家意志推动创新型社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随着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转方式、调结构、稳增长、保就业、促民生的工作的艰巨,国家提出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成推动中国经济继续前行的“双引擎”之一,带来了新的一轮创新、创业高潮,使得国家新兴产业蕴含着巨大的成长和发展空间,并催发了早中期、初创期创新型企业的更大的投资需求。

2015年以来,随着国家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新三板市场的超级繁荣、注册制进程的不断加快,尤其是2015年1月14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设立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助力创业创新和产业升级,加大对新兴产业早中期、初创期创新型企业的投资,为股权投资的发展带领新的历史机遇。

(三)股权投资的发展机遇

随着2014年1月IPO重启以及注册制改革的稳步推进,一级市场投资价格回归,投资价值显现,股权投资迎来稳定的黄金发展时期,以TMT、互联网、生物工程、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为代表的新生产力部门兴起,为股权投资和股权投资行业的增长提供了新的发展动力。

以TMT、互联网、生物工程、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为代表的新生产力部门兴起,为股权投资和股权投资行业的增长提供了新的发展动力。

中国依然是世界经济增长最高速的国家,6%-8%的增速仍然可以持续15-20年;新产业、新技术的创新应用规模效应最大,中国是股权投资回报率最高、风险最小的国家。

未来十年依然是我国股权投资回报最高的黄金十年。

(四)专业管理的投资逻辑

当前PE/VC基金管理人鱼龙混杂,不同机构的投资回报能力相去甚远,两极分化越来越明显,20%的机构获取了行业近80%的利润,只有少数优秀的投资机构能赚钱超额回报。

并不是所有的投资人都具备的准确甄别高成长性的产业和企业的能力,对于普通投资人而言,他们缺乏专业精准的判断能力,只有具备特定的专业知识才能保证投资成功的概率,普通投资人只有把资金交给具有丰富股权投资管理经验的专业团队,才能分享到股权投资参与新兴产业发展带来的战略调整和行业转型红利。

专业化的团队,从业时间越长、经验越丰富的团队投资收益越高;敢于把投资阶段前移,愿承担更高风险的管理人投资回报越高;团队激励约束相容,能有效捆绑管理人利益的管理人投资回报越高;内部投资决策流程及风险控制制度越完善的机构投资回报越高。

(五)设立四川省军民融合产业投资基金的意义

设立军民融合产业基金的意义是显然的:

可深入推进“四川国家军民融合发展改革试验区”创建工作;形成军工单位与民口企业、大学院校的合作对接机制;加快推进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引导优势民口企业进入军品科研生产领域;用军工高精尖新技术引领发展、抢占市场,提升企业的品牌;推动军工科研成果向民用领域转移,培育壮大军民两用高新技术产业群体;引导更多社会资本进入军民融合发展领域。

总之,本着平等互利、诚实信用的原则,充分发挥优秀国有基金管理公司丰富的创业投资、产业整合、购并重组、资本运作的优势的经验,结合国有平台公司强大投融资能力、强大服务能力,共同推进基金的创新型股权投资,探索支持军民融合创新成果转化的新模式,努力为四川省工业经济的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三、基金的思路和主要构成

(一)基金名称和形式

名称:四川省军民融合产业投资基金(有限合伙)(暂定名)

形式:有限合伙制(暂定)

(二)基金规模及出资方式

1、基金总规模100亿元人民币。

2、基金以现金方式出资,采取募集方式筹措资金。

3、出资构成

(1)四川省财政基金出资15亿元劣后资金。

(2)四川国有平台公司出资15亿元劣后资金。

(3)向社会共同募集70亿人民币优先资金。

(三)经营宗旨

充分发挥四川省财政引导资金的示范效应和放大作用,按照商业化、市场化运作原则,集合投资,专家管理,为推动“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开发,推进四川省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加快军工技术转化,支撑新兴产业发展,促进传统产业升级以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持创新成果转化,扶持创新型企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四)经营范围

母基金投资、股权及并购投资、债权投资。

(五)基金投资方向及策略

1、投资方向

在四川省政府引导下,根据四川省的产业结构和产业发展现状,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激光、无人机、航天、装备、核能技术、精细化工、环保应用、新能源、新材料、医疗器械等军民融合企业和项目,通过设立或参股并购类子基金、海外投资子基金、PRE-IPO类子资金、成熟类子基金、VC类子基金、天使类子基金、债股结合类子基金等七大类子基金,全力支持四川省实践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发展的新途径,使四川成真正意义上的军民融合的西部高地。

具体投资方向:

――20%比例资金用于军民融合产业股权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重点投向军民融合产业中新材料、新技术、新科技、新能源等为主的中小企业。股权投资基金存续期原则上为5年,必要时可延展2年。

――80%比例资金用于军民转化产业创新债权融资基金。此类基金是指与成德绵地区的部级、省级产业园区分别合作成立基金,或入股这些地市园区产业引导基金,再次放大杠杆,重点用“集合贷款”方式帮助与军民融合产业有关的企业融资,同时发挥各种债权方式支持与军民融合产业有关的当地企业,以省级背景的国有融资担保公司为此类债权方式提供担保支持。

2、投资策略

基金采用“母子基金”方式运作。军民融合基金作为“母基金”,参股设立军民融合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军民融合产业创新债权融资基金等“子基金”。

在用途上,部分资金用于军民融合产业股权投资基金,旨在解决军民融合产业中的企业资本性资金不足问题;部分资金用于创新债权融资基金,旨在主要以创新债权方式,解决军民融合产业中企业和项目流动性资金短缺问题。

基金将在成都、德阳、绵阳与地方引导基金集合,成立地方子基金,整合成、德、绵地方积极性和资源,通过投资于子基金和直接投资的方式对军民融合项目进行投资。

(六)基金经营期限

基金合伙企业拟定存续期7年(5+2年,其中投资期5年,退出期2年)。执行合伙人有权通过合伙人大会延长1年。

(七)基金管理

参照国际惯例,由专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作为GP对基金进行基金管理,根据基金合伙协议,由管理公司负责基金资产的管理,对子基金的管理进行监督,对投资项目开展增值服务等各项投资管理业务。

军民融合基金将完全按市场化专业化的要求管理运营,采取有限合伙制形式设立若干基金实体,以合伙人协议等明确各方权责利,发挥政府引导和监管作用,形成适当竞争格局,提高基金的运行效率、投资效益,切实保护投资人的合法权益。基金将通过具备专业能力的省内国有基金管理机构联合国内有一定知名度的基金管理公司,负责基金的募资、设立、投资、管理和退出等事宜。

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负责子基金管理公司筛选、子基金管理监督、代表母基金参与子基金投资决策,以及项目筛选、项目接洽、项目立项、尽职调查、投资谈判、投后管理、项目整合、增值服务、投资退出等各项工作,及向引导基金定期汇报等。

(八)基金管理公司

基金由招标的四川国有基金管理公司开展管理。

(九)基金托管

基金按照管理办法之要求,委托国内商业银行第三方进行托管,资金安全保障是基金管理的关注的重点。

(十)基金运作及决策

1、基金的项目运作流程

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作为基金的管理人,全面负责基金的资产管理、投资业务及投资后管理工作。

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根据基金业务及战略发展需要搜寻和挖掘具有潜在优势的子基金管理团队及直接投资目标。

在物色到潜在项目资源的基础上,由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对项目进行初步的尽职调查,按照市场化标准对项目进行筛选,筛选通过的项目上报基金管理公司立项会进行立项。立项通过的项目,由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组织开展尽职审慎调查,完成后写出尽职调查报告和投资建议书,上报基金管理公司投资决策委员会进行评审。评审通过后,出具投委会决议,由基金管理公司办理相关投资手续,履行投资后的管理和增值服务职责。

2、项目的投资决策:

(1)投资决策委员会

投资决策委员会是基金项目投资和退出的决策机构,基金的项目投资和退出由管理公司组织的投资决策委员会进行决策,投委会决策通过的项目,报基金进行备案。

投资决策委员会由5名成员组成,其中协同资本推荐2名成员,金鼎控股推荐2名成员,外部行业专家1名成员。

项目投资决策须经投委会成员3票以上(包含3票)通过,单笔投资金额超过基金规模的20%,应须经投委会成员全部成员通过。

投资项目的退出决策程序与投资决策程序相同。

(2)风险控制委员会

风险控制委员是基金风险控制机构。风控及决策委员会成员背景多元化,联合决策,强调尽职调查完成情况及上投委会材料的完备性,负责投资方案合规性审核、投资协议审核,严格履行项目调研及投资决策程序。负责定期项目检查、项目风险分类、风险项目对策及实施监督,全流程第三方托管银行监管资金使用。

(十一)委托管理费用和业绩奖励

管理费用:每年按照基金到位资金规模的1%向管理公司支付管理费用。

业绩奖励:基金按照基金投资收益情况向管理公司支付业绩奖励。基金管理公司业绩奖励在基金年收益率超过优先资金固定年收益率时,按超出部分的10%作为业绩奖励支付基金管理公司。

以上相关事宜以《基金合伙人协议》予以明确。(作者单位: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参考文献:

[1] 新时期促进四川军民融合发展的必要性探析J.江俊,宋周.《商情》,2014(2)

[2] 西部地区军民融合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探索J.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刘世庆,林凌《经济体制改革》,2011(6)

[3] 军民两用技术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模式比较――三个典型案例分析J.董晓辉,黄朝峰,李湘黔.科技进步与体制改革暨科技进步与对策创刊30周年学术论坛2014.8.

[4] 强化产业园区建设 深入推进军民融合 促进中西部经济发展J.陈静林《国防科技工业》,2011(11)

科研基金管理范文第8篇

清华大学科学技术开发部(以下简称”科技开发部“)作为清华大学与国内企业科技合作的具体管理部门,除了积极参加各地举办的项目洽谈会、成果交易会以及进行企业调研等常规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工作之外,还不断总结探索,逐渐形成了一些清华大学与地方政府开展产学研合作的新模式,如与地方政府联合成立产学研办公室的模式以及基金模式等。关于与地方政府联合成立产学研合作办公室的模式已有另文专门介绍,此处不再赘述。本文主要介绍基金合作模式。

“校地联合主导、校企共同受益”的基金新模式

为了避免传统的“地方政府主导、企业直接受益”基金模式的上述缺点,清华大学科技开发部在日常工作的基础上不断总结,于几年前开始尝试“高校与地方政府联合主导、学校教授与企业共同受益”的新的基金模式,该模式的基本介绍如下:

基金来源与管辖:基金由地方政府提供设立,划入清华大学科技开发部帐下进行专门的财务管理。科技开发部与地方政府指派的职能部门(一般是当地的科技局)共同设立基金管理委员会,双方共同管理该基金,具体工作以学校的科技开发部为主,所以说该模式是“高校与地方政府联合主导”的,而不是地方政府独立主导。

资助对象与方式:基金的资助对象一般是在当地合法注册的企业与学校进行的科技合作项目,资助经费由基金管理委员会直接从学校科技开发部帐下划拨给与当地企业签署了技术合作合同的教授,资助方式为无偿资助。当教授收到资助经费后,当地企业即可减少支付与资助金额等额的费用给教授,因此,该模式是企业与教授共同受益。在该模式中,尽管基金是直接划拨给教授而不是企业手中,但对于真正进行产学研合作的企业,其技术开发费用也得到了补贴,因此该模式对引导企业加强产学研合作与传统基金模式一样有效。

基金申请与评审:基金管理委员会负责根据地方的产业结构和技术需求起草和基金申请指南,已经开展合作或者准备开展合作的企业和教授共同向基金管理委员会提出基金申请。基金管理委员会聘请有关专家成立项目评审委员会,评审委员会对合作双方已经正式签订合同的申报项目进行评审,遴选出资助项目名单并确定资助额度。

资助额度与比例:基金的资助额度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一般资助比例不超过企业与教授签订的技术合同额的50%。特殊情况需报请基金管理委员会讨论后方可突破常规额度或者比例。

上述基金模式与传统基金模式的最大区别在于基金的支付方式,即由传统的“企业直接受益”的模式转变为教授直接获得地方政府补贴给产学研合作项目的经费,完全避免了传统基金模式中可能出现的企业不将政府补贴实际用于产学研合作的情况,杜绝了虚假的产学研合作项目,使得政府提供的基金确实用在了促进校地产学研合作项目上,促进了地方经济、科技的发展。

按照上述基金新模式,清华大学科技开发部在两年前和辽宁省鞍山市成立了“鞍山清华研发种子基金”,首批基金已经全部用于资助双方合作的科技项目,支持的项目多达50多项,大大促进了鞍山市和清华大学的产学研合作。目前该基金的第二批资金已经到位并已开始申请。根据项目的实际需要,该基金还可以随时增加。此外,今年安徽省铜陵市也按照上述基金新模式与科技开发部设立了产学研合作基金,专门用于支持铜陵与清华大学的产学研合作项目,目前该基金已经开始正常运转。

“基金+基地”双重牵引模式

在上述新的基金模式实践的基础上,清华大学科技开发部更进一步,与无锡市锡山区合作,设立了 “无锡清华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成立了“清华大学无锡成果转化基地”,提出了“基金+基地”的双重牵引模式,大大促进了无锡市与清华大学的产学研合作。

该模式中的基金与前述基金新模式基本类似,但更加强调成果的产业化。在无锡基金中,清华大学的教师根据基金管理委员会的基金申请指南,只要承诺利用该基金的资助进行科研开发而获得的成果优先与锡山的企业合作,优先在“清华大学无锡成果转化基地”进行转化,就可以以独立申请人的身份单独申请该基金。即,当该教师手中的项目还没有在锡山找到企业进行合作,而仅仅是有可能在锡山产业化时,只要该教师同意在锡山优先产业化,该教师就可以独自申请该基金。这样的申请模式,使得无锡基金所资助的项目往科研的上游领域移动,所资助的课题既可以是马上就能够和企业合作进行产业化的,也可以是比较超前的、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以后才能够和企业合作进行产业化的。这样能够为无锡的发展提前储备一批具有一定前瞻性的科技项目。

此外,与无锡基金配套的还有“清华大学无锡成果转化基地”,该基地可为清华大学项目的产业化提供很多优惠条件,实施该项目产业化的企业能够得到很多政策、资金或者其他方面的优惠,从而也能够牵引企业加强与清华大学的产学研合作。基金的牵引加上基地的牵引,因此“基金+基地”的模式是一个双重牵引模式。

实践证明,上述“校地联合主导、校企共同受益”的新的基金模式以及“基金+基地”的双重牵引模式,都大大推动了学校与地方政府的产学研合作,更好促进了清华大学发挥“服务社会”的职能,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背景

科研基金管理范文第9篇

[关键词]后金融危机;私募股权基金;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83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16-0040-02

1 国外私募股权基金的发展历程

理论界普遍认可的最早的具有私募股权基金性质的公司是1946年成立的美国研究与发展公司(ARDC)。该公司创立的目的在于向本身缺乏商业信用、难以取得银行贷款的中小科技型企业提供融资服务,通过帮助被投资企业成长,获取资产增值收益。从1946年至今,国外私募股权基金的发展可以划分为4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6年至20世纪70年代末。以ARDC公司的创立为标志,在美国逐渐出现了一批以投资于中小科技型企业为主营业务的投资管理机构。这一时期私募股权基金的资金来源主要是一些小型的私人资产投资,投资规模普遍较小,社会影响力较低。

第二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私募股权基金在社会上的认知程度不断提高,到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私募股权基金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市场。受益于资本收益税的减免、对养老基金限制的放松以及稳定的股票市场,这一时期的私募股权基金实现了快速发展。在规范化的私募股权投资市场中运作的资金从47亿美元上升到1750亿美元。1983―1994年,美国共有1106家接受过私募股权投资的企业上市。机构投资者代替小型私人投资成为主要的资金来源;投资方向也不再局限于中小科技型企业,而是几乎渗透到了所有产业;在投资形式上,杠杆收购成为重要的方式之一,并在第一次全球性并购浪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单项投资规模越来越大,1989年KKR集团以311亿美元收购RJR烟草公司,创下了私募股权基金单项投资纪录,直到2007年才被黑石集团以390亿美元收购EOP公司所打破。

第三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初到21世纪初。这一时期,私募股权基金在制度化方面取得长足进展,私募股权基金的运作管理模式越加规范化。经过市场竞争,诸如黑石等公司已经发展成为具有超强募资、投资能力的大型私募股权投资机构。这一时期在投资方向上的重要特点是对信息产业的投资,对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产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伴随着20世纪初互联网泡沫的破灭,私募股权基金行业进入了新一轮调整期。

第四阶段,从21世纪初到2008年金融危机。由于全球化资本市场逐渐形成、新兴经济体持续保持高增长,国际私募股权基金迎来了又一次发展高峰。大型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已经几乎可以参与全球各个地区、各类产业、各种形式的投资。私募股权基金成为与银行、股票市场并立的投融资方式。并购基金、夹层基金、不良资产基金等各种新兴投资方式得到广泛应用。2008年的金融危机对全球私募股权基金行业造成了重大冲击,一批竞争力不强的基金管理公司被市场淘汰,而生存下来的基金管理公司则在风险管控、运作模式、业务范围等方面进行了优化调整,进一步强化了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2 我国私募股权基金的发展现状

1985年9月,中国第一家具有私募股权基金性质的公司――新技术创业投资公司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开启了中国私募股权基金的发展探索之路。1998―2000年,随着中国资本市场快速发展,以互联网的兴起为契机,私募股权基金行业迎来了第一次发展高峰。到2000年年末,以风险投资为主体的各类投资机构所管理的资产已达405亿元[ZW(]王燕辉.私人股权基金[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ZW)]。2005―2008年,深交所中小板成立,股票市场进入牛市通道,《合伙企业法》、《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管理办法》等相关政策法规出台,为私募股权基金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推动了私募股权基金行业进一步快速发展。2008年年末,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性金融危机,重创了全球资本市场,我国私募股权基金行业也受到了巨大冲击。危机过后,随着国内经济逐渐企稳回升,私募股权基金行业重新步入增长的轨道(见图1)。

如图2所示,中国私募股权基金年度募资金额与股票市场走势基本吻合,时间上略有滞后。其原因在于,中国私募股权基金的退出渠道主要是IPO。以2012年为例,全年共有177笔私募股权基金退出案例,其中以IPO方式退出的案例共有124笔,占全部退出案例的70.06%。①因此,股票市场的走势直接影响投资人对于投资回报的预期,进而影响到整个私募股权基金行业的募集资金能力。

3 我国私募股权基金呈现的最新特点

伴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特别是自2012年以来,国家针对证券市场进一步从严管理的一系列政策出台,使得私募股权基金在募集资金来源、投资方向和退出渠道等方面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从募集资金来源看,早期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外资,比如软银集团投资阿里巴巴、红杉资本投资如家快捷酒店、凯雷集团投资分众传媒等。近年来,国内私募股权基金发展迅速,涌现出诸如中信资本、弘毅投资、九鼎投资等一批具有较强实力的基金管理公司,政府引导基金、国有控股基金、国内民间投资者已成为主要的募集资金来源。2012年,披露金额的344只人民币基金共募集资金181.35亿美元,占全部募集金额的71.64%;而同期外币基金的募集金额为71.78亿美元,占全部募集金额28.36%。2013年上半年,披露金额的59只人民币基金募集资金44.72亿美元,占全部金额的72.11%,而同期外币基金的募集金额为17.3亿美元,占全部金额的27.89%。[ZW(]数据来源:清科研究中心。[ZW)]

从投资方向看,早期的私募基金主要投放于互联网等新兴产业项目。近年来的投资方向已经几乎覆盖了全部产业。2012年,投资金额排在前5位的行业是:互联网、房地产、能源矿产、金融和生物医疗。2013年上半年,投资金额排在前5位的行业则是能源矿产、房地产、互联网、食品饮料和生物医疗。

从退出渠道看,早期的私募基金行业由于市场竞争相对较小,有较多的项目以IPO的方式实现了退出,并可以取得高额的收益回报。近两年来,由于私募基金行业竞争加大,且IPO限制增多,退出方式也更加多样。2012年,在全部177笔退出案例中IPO仍占124笔,同时出现了股权并购重组、管理层收购、股东回购等多种退出方式。而到2013年上半年,在全部35笔退出案例中,IPO仅占6笔且均为境外上市,而并购退出占有14笔,成为主要退出方式。不仅IPO所占的比重减少,投资回报率也出现下滑。2011年,在深圳中小板和创业板IPO的投资回报率分别为5.7倍和5.8倍;而到2012年,两项数据分别降为3.53倍和4.31倍。2013年上半年,6笔IPO退出案例均为境外上市,投资回报率仅为1.64倍。[ZW(]数据来源:清科研究中心。[ZW)]

4 我国私募股权基金的发展趋势展望

通过前文对中国及国外私募股权基金行业发展的回顾,可以总结出一些对私募股权基金行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作用的约束条件。一是国家政策。比如美国私募股权基金在20世纪80年代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对养老基金等社会资金投资于私募股权基金的政策限制放松。中国在近些年以来,随着《合伙企业法》等政策法规出台,为私募股权基金行业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二是资本市场。私募股权基金的投资收益最终要体现在资产增值上,因此一个稳定的、走势良好的资本市场对于该行业发展具有直接影响。如前文所述,中国近些年的私募股权基金募资金额同国内A股市场走势基本吻合。三是宏观经济状况。同大多数行业一样,私募股权基金行业同样受到宏观经济周期影响。在经济高速发展期,市场资金充裕,被投资企业的发展环境好,私募股权基金更加容易取得良好的投资回报,整个行业自然能实现快速发展。而在经济下行周期,市场资金紧缺,被投资企业的平均利润率下滑,私募股权基金要取得良好回报的难度和投资风险大大增加。四是新兴产业或新兴市场的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产业和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曾分别为私募股权基金行业创造过两次发展高峰期。今后私募股权基金的发展依然需要寻找到新的系统性投资机会。五是行业自身的创新能力。随着宏观经济形势、产业结构、技术方法的调整,私募股权基金需要不断创新运作模式,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基于对私募股权基金行业发展条件的分析,可以预期我国私募股权基金行业在未来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1)随着国家有关政策法规进一步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逐步建立健全、宏观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私募股权基金行业在整体上会保持持续发展态势。

(2)由于国家对股票市场监管不断加强,特别是通过实施持股锁定期附条件延长、减持价格限制、股价稳定机制等措施,对一级、二级市场股票价格差加强管理,对于通过IPO实现项目高回报大大增加了难度,更多的项目回报率会趋于理性,行业整体的平均利润率趋向下滑。

(3)2012年下半年以来,国家对于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改革力度不断加强,特别是新三板扩容步伐越来越快。未来以新三板、区域股权交易市场、券商柜台交易、PE二级市场为代表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将为私募股权基金提供更加多元化的退出渠道,反过来也会推动衍生出更加多样化的投资方式。

(4)基金管理公司将出现分层趋势。一方面,随着市场竞争和发展,会形成一批具有强大募资、投资能力的大型基金管理公司。另一方面,也会涌现出更多的在投资区域、投资方向或运作模式上具有特色的中小型基金管理公司。而既没有规模优势,又缺乏专业特点的基金管理公司,将面临更大的市场竞争压力。

参考文献:

[1]欧阳瑞.中国私人股权投资基金治理结构探讨[J].科技广场,2007(2).

[2]王燕辉.私人股权基金[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

[3]蒋悦炜.私募股权基金与中国中小企业公司治理研究.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数据库,2012.

[4]金中夏,张宣传.中国私募股权基金的特征与发展趋势[J].中国金融,2012(13).

[5]2011年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年度研究报告[R].清科研究中心,2011.

[6]2012年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年度研究报告[R].清科研究中心,2012.

科研基金管理范文第10篇

“志奋领”项目

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与英国外交部在“志奋领”奖学金项目上已进行了长期合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其中,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英国外交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志奋领”奖学金项目自2000年始,已选派43人攻读经济学。教育学。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的硕士学位:在2003年至2005年期间,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英国外交部/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志奋领”奖学金项目为我国在公共政策领域培养了12人。

2005年,双方续签了该奖学金项目协议。该项目奖学金名额增至每年至多25名。原则上,申请人可申请到英国任何大学攻读1年制的授课式硕士学位课程。

牛津大学博士博士后项目

2005年,中国教育部与英国牛津大学签署了合作备忘录,2006年起每年从我国一流高校选派10名人员,赴牛津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按照双方协议,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负责该项目的执行。

剑桥大学剑桥海上基金会博士项目

2005年,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与英国剑桥大学剑桥海外基金会(CambridgeOverseas Trust)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在英国剑桥大学共同设立“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剑桥奖学金(China Scholarship CouncilCambridge Scholarships)”。按照该备忘录,2006年起每年从我国一流高校选派至多15名人员,赴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悉尼大学博士博士后项目

2005年,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与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在悉尼大学联合设立奖学金,资助我国优秀人员赴该校攻读博士学位或进行博士后研究。其中,攻读博士学位人员为每年至多6名,进行博士后研究的青年研究学者为每年至少2名。

伦敦大学国王学博士项目

1998年始,受中国教育部委托,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负责中国政府与英国王宽诚教育基金会(The KC Wong EducationFoundation)在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联合设立的博士生奖学金项目。该项目每年资助我国5名人员赴伦敦大学国王学院攻读博士学位。截至2005年,该项目已录取30余人,专业领域涉及医学。管理学、教育学等学科领域。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博士生项目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是全球前50所研究型大学之一,是澳大利亚有关自然。物理以及科学。人文科学的主要研究中心,在创新性研究和教学方面走在澳洲各大学前列。2004年,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签署协议,合作培养博士生。

根据协议,该项目每年资助6至12名人员赴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项目为期4年,选派学科专业以国家留学基金重点资助的七大学科领域为主,留学人员的签证费、往返国际旅费和生活费由国家留学基金承担,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负担留学人员全额学费以及学生活动费。2005年,该项目录取了3名学生。

高校基础课任课教师出国研项目

为了推动我国高等院校的教学改革,提高基础课任课教师的双语授课能力,促进各校双语教学工作的开展,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于2002年设立了高校基础课任课教师出国研修项目。项目首期执行期为5年(2002~2006年),采取由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与国外高校联系、统一派出的方式,研修期限为19~24周。

该项目申请人主要来自“211工程”院校,2005年范围扩大到所有有志于开展双语教学的优秀教师。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与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美国伊利诺依州州立大学香槟分校及美国加州大学厄文分校签订了合作协议。截至2005年底,共派出项目人员608人。项目执行至今,已有576名项目人员完成研修课程按期回国,其中大部分学员回国后即着手开展有关双语教学,教改方面的工作。

瑞典皇家工学院项目

瑞典皇家工学院与中国17所高校有良好的合作关系,瑞典皇家工学院项目协议于2005年5月23日在中国驻瑞典使馆签署。根据协议,瑞典皇家工学院每年接受不超过70名中国奖学金生。其中硕士生5人,博士生30人,博士后30人,访问学者5人。

皇家工学院免除研究费,并为博士生和博士后研究人员提供奖学金生活费补贴;国家留学基金的生活费资助期限是硕士生1年半,博士生3年,“2+2博士生项目”2年,博士后研究人员及访问学者6至12个月,并为留学人员提供一次性往返国际旅费。

莱顿大学项目

荷兰莱顿大学研究生项目设立于2001年,2004年在已有合作的基础上,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与莱顿大学续签协议.将奖学金名额由原来的20个增加到40个。合作层次由只接收硕士生扩展到在接收硕士生的同时也接收部分博士待转生,如果成绩优秀,莱顿大学将允许其攻读博士学位。

该项目实施以来,为我国有关部门及重点大学培养了一批行政人员和教研骨干,这些留学人员回国后在各自岗位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各方对项目的执行情况反映良好。

芭芭拉和弗雷德・科特博士后项目

1998年9月,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与以色列巴伊兰大学签署了《芭芭拉和弗雷德・科特百名博士后奖学金项目谅解备忘录》,该备忘录规定从1999年开始由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选派我国有关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100名教学、科研人员,赴以色列巴伊兰大学从事为期1年的博士后研究工作,每年选派人员不超过25名。

该项目资助经费由芭芭拉和弗雷德・科特基金提供,赴以国际旅费由国家留学基金支付,回程机票自理。项目采取全年申报,分批录取的形式操作。目前该项目共录取了77人,经与巴伊兰大学确认,剩余的名额可以继续选派而不受年限限制。

中法欧洲法培训项目

2000年,根据中国驻法国使馆教育处和巴黎一大教授玛蒂女士(现为法国法兰西学院院士)的共同建议,经中国教育部批准,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设立了“中法欧洲法培训项目”,主要由国家留学基金为该项目提供资助。从2000年至今,共有三批46人赴法接受项目培训。

2005年,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法国驻华大使馆及巴黎一大三方签署了“中法欧

洲法培训项目”合作谅解备忘录。根据该备忘录,该项目的遴选采取初审面试和复试淘汰相结合,每年选派12人。

该项目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课程学习,主要包括欧洲法、比较法以及专业课的学习;二是实习,包括在欧盟机构(EUInstitutes),欧洲委员会(The EuropeanCommission)。欧洲人权法院(EuropeanCourt Of Human Rights)等机构的实习;三是参观访问,包括法国宪法委员会(theFrench Constitutional Council)、法国最高法院(the French Supreme Court)。最高行政法院(French Administrative Court)等法国主要司法、行政机构及若干律师事务所。法国技术大学应用科学院集团博士项目

法国技术大学应用科学院集团博士项目

2004年,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与法国技术大学应用科学院集团(UT―INSA)签署协议,合作培养博士生。根据协议,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每年派遣24名留学人员赴UT―INSA集团所属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该项目为期3年,选派学科专业以国家留学基金重点资助的七大学科领域和UT-INSA集团的强项专业为主,留学人员的往返国际旅费和生活费由国家留学基金承担。2005年9月,该项目首批录取的22名学生已赴法国。

法国工程技术大学集团(UT)由特鲁瓦、贡比涅、贝尔福三所技术大学组成;法国国立应用科学院集团(INSA)由里昂、雷恩、鲁昂、斯特拉斯堡,图卢兹五所应用科学院组成。上述八所大学均系法国一流工科大学,是法国培养工程师的精英学校。

英孚瑟斯公司实习项目

为了落实中印两国领导人达成的共识,全面拓展两国在软件教育领域的实质性合作.中国教育部国际司与印度英孚瑟斯(Infosys)公司签署合作协议,于2005年资助100名中国在校大学生赴该公司进行为期一学年的软件专业的集中实习。

教育部国际司、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与该公司从我国35所设有软件学院的高校中筛选出16所作为该项目的遴选院校。经认真选拔,最终满额录取了100名优秀学生,并于2005年9月初顺利派出。

学生们普遍反映在英孚瑟斯公司设在迈索尔的全球教育中心培训期间,不仅提高了技术水平,增长了理论知识,提高了动手能力,而且还大大增强了英语口语能力。更重要的是,他们学到了英孚瑟斯公司在软件编写过程中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并通过做项目懂得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上一篇:民事档案范文 下一篇:法治专题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