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设计范文

时间:2023-03-06 23:20:02

科学设计

科学设计范文第1篇

一、注重知识获取,关注能力发展

学生获取知识固然重要,但如果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又得到了能力的发展,这岂不两全其美?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一课中,弹性、弹力是本课的一个知识要点。考虑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这方面知识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我让学生通过自学填写“拉力与弹簧伸长的长度之间的关系”研究记录表。从效果来看,图表形式更清晰地表明了“拉力与弹簧伸长的长度之间的关系”,分解了教学中的重难点。在合作交流中,学生对弹性和弹力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这样设计,知识的传授不再是师生之间的问答式,而是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提高了研究、表述能力。课后的作业是:你能设计一个应用弹力的小发明吗?不再是关注学生浅层次的知识方面的收获,更加关注学生能力、情感方面的收获。正如学生所说:通过学习,我知道在我们的身边藏着很多的科学知识和道理,有些实验我们必须团结合作,齐心协力才能做得更好,就像刚才我们在研究弹簧的时候一样,有人操作,有人测量,有人记录。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多种能力协调发展,使课堂教学内容更丰富,更易于接受我们所讲的科学知识。

二、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习兴趣

科学来源于生活,离开生活的科学就缺少探究的基础。仍然以《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为例。课前,我让学生带来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具有弹性的物体,如:海绵、弹簧、橡皮筋等。在课堂上就利用这些材料来做实验研究,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皆科学”。在实际教学中,我布置学生自带材料时,部分学生已经知道本课要研究的内容,有的带来了玩具弓箭,有的穿来了有袖管口橡皮筋的衣服,这对学生来说何尝不是一次联系生活实际的教育呢。让学生凭兴趣自由选择做实验,让学生知道哪些物体有弹性,哪些物体没有弹性,在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学生科学研究的兴趣高涨,科学探讨特别起劲。本课还有这样一个设计: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应用到弹力?这个设计,激起了学生对已有经验的回忆。许多同学都急切地表达自己的认识,谈这些物体在生活中的应用过程,一个个积极主动、跃跃欲试,为下面认识弹簧的伸长与拉力的关系做了铺垫。这样的科学活动课,学生兴趣盎然,参与率高,学生在快乐的科学探究中完成了学习任务。

三、大胆进行预设,留足生成余地

预设与生成孰轻孰重?大胆的、充分的教学预设使老师做到心中有底,巧妙灵活地处理课堂生成则能使课堂更加精彩。毫无疑问,两者的相辅相成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一课,我多处进行了预设,如:钢尺的弯直实验、橡皮泥的搓圆压扁实验、气球的吹放气实验等等。这些预设为顺利地开展课堂教学奠定了基础。但是预设不是万能的,课堂教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不可能全部预设出来。在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预设的遗漏,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灵活运用教学机智,“无痕化”处理生成问题才会使科学课堂更精彩。在我的课堂教学中,出现了两次预设中没有的环节。一次出现在学生介绍自带的玩具弓箭时,大家普遍认为是“弦具有弹性”,却不料有个学生插话说“弓也有弹性”,被他这么一说,我也豁然开朗,然后巧妙地请他来做演示,大家发现事实真是这样。科学课堂教学中,在多种预设的基础上,更需要老师巧妙地生成处理。第二次是研究弹簧拉力与伸长的长度之间的关系。因为课前找不到型号相同的弹簧,所以找了两种不同的型号,在学生得出数据后才意识到这个疏忽。没想到的是,一次疏忽却成就了一次预设中没有的精彩。弹簧粗细不同所产生的弹力也是不同的。当学生得出两组不同的实验数据后,我已经明白是怎么回事,却假装无意地问道:这是怎么回事呢?“可能是钩码轻重不同”“可能是弹簧粗细不同”……在课堂上又一次激发了学生思维的碰撞。

新的课程标准给我们提出了明确的课程目标,规定了内容标准。作为一名科学教师,应该时刻把自己放在学生的角度,从全新的视角来思考每课的设计,把握好“科学课堂的精彩来自巧妙的科学设计”这一尺度,才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好的体验科学的过程,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科学设计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备课 教学 统一

中图分类号: G62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9-0238-02

备课和教学犹如是左手和右手,相互帮助,相互依赖,相互促进。教师来说,准备充分、安排得当的备课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条件,同时,教学过程是否能够与备课内容衔接起来,也会直接地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如果衔接的不好,就容易出现照本宣科、拖堂、时间剩余较多等现象,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要做到备课与教学的有效衔接,首先要备好课,在备好课的前提下将教学和备课衔接起来。

1 备好课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基础和前提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一堂好的课,少不了教师在课前几小时甚至几天的周密详细备课。在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中,备课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备课内容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教学效果的好坏。所以,要上好一堂课,就要从有效的备课开始,仔细收集资料、完整熟悉教材、认真编写教案,做到“课在心中”。怎样才能做好有效的备课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1合理使用教材,明确目的,理清主线

备课要求教师合理地使用教材,并非要求教师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钻研教材上。很多老师认为备课就是备教材,所以在备课时既深挖教材内容的深度,有无限制地拓宽教材内容的广度,准备的内容非常充分,却无主次,过于杂乱,或者因为内容过多而无法在既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因此导致教学效果反而不好。

要备好一堂课,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读懂新课程标准,熟悉教材规定、大纲要求的重点、难点内容,体会整本教材的内在联系,明确教学目标,将其融汇贯通。在研读教材时,要从教材内容、科目特点出发,认真分析每一章节的内容,抓住主线,在脑中形成清晰明确的知识脉络。我们可以在备课时将教学目标分开为多个小目标,通过细化每一个教学的重难点,阶段攻克,逐个击破,最终完成教学的总目标。

1.2了解学生特点,合理安排,仔细推敲

教有教法,教无定法,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仔细推敲,合适的才是最好的。教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要求教师在熟悉教材内容的同时,还必须要了解学生的特点,根据学生的总体学习特点针对性地制定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做到“知己知彼”。课堂教学必须要做到全面照顾,面向全体学生。所以备课的内容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能只备教材不备学生。

在备课时,教师要熟知学生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互动情况、自主性等各方面特点,多问问几个为什么,比如:引入新课时的例子是否和学生生活环境一致?举例的内容是否适合?怎样将概念讲清楚?板书位置在黑板的哪个版块,重要的内容该写在什么位置等。同时,备课时还要考虑到减轻学生的负担,做到内容多变、生动有趣,讲练结合,让学生学得主动、活泼。只有全面了解学生特点,才能做到合理备课,因材施教。

1.3精心编写教案,科学设计,认真备课

熟悉教材,了解学生是备课的两个最基本要素。此时,再经过精心编写、科学设计,就能完成一份教与学完美结合的教案。在设计教案时,要做到思路清晰、选题科学、布置合理,确保不放过每一个重点,讲透彻每一个难点,同时让课堂生动有趣,气氛和谐。

另外,加强集体备课也是备好课的一个重要手段。集体备课是集合所有教师的智慧,可以相互借鉴教学经验,充分地暴露独立备课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查漏补缺。同时,集体备课也有利于产生新思路和新方法,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团队,有利于促进学校的学科建设。

2 如何做到将备课与教学有效地衔接起来

不论备课的内容是如何精彩,情节是如何地有趣,都需要教师将备课的内容和精神完美地表达出来,通过教学过程来完成备课内容和设计目标。所以,备课与教学的衔接就显得尤为重要,不可忽视。如何做到将备课与教学有效地衔接起来,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2.1按教案思路上课,灵活上课

“课前认真写,课上丢一边”,不按教案思路上课,教案是教案,上课是上课,教案与上课各自为政是很多教师目前存在的问题。如果教师上课不按照教案思路上课,就容易偏离主题,使备课失去了实际意义。要做到备课与教学的有效衔接,就要充分地利用好备课的教案,根据教案的思想完成教学过程,因为教案中每一个预设的教学环节都是为了在实际的教学中能够更加主动、完整、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另外,教学也不能唯教案而不通变化,因为我们在备课时,虽然有过科学合理的设计,但是教学的环境是在时刻变化的,例如,上午和下午第一节课时,学生的学习精力就不如二三节,这时就要根据课堂环境的变化适时改变教学策略,灵活上课。

2.2注意学生反馈,提高教学实效

教案、学生、教师在课堂上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师通过教学把教案的内容教给学生,学生在学习中将学习的实际情况反馈给教师,帮助教师在备课时合理制定教学内容。哪个知识没讲透、哪个环节没表达清楚、什么时候该用什么语态等,很大程度上可以通过课堂表现、课后习题等直观地反应出来。所以,教师要注意观察和收集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改进备课方式方法,不断地提高备课水平和教学效果,从而做到课堂完整、流畅、生动。

2.3加强互动过程,合理安排教学

互动是很好的一种教学手段,可以最大程度上地调动全体学生的注意力和积极性,使课堂教学处于高速运转的模式,让教学效果更佳显著,同时还减少停顿和重复过程。所以,教师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加入到课堂中来,灵活机智地处理各种疑难问题、多答案问题,同时,风趣幽默的语言和体态都能让学生兴趣盎然,让课堂充满活力。

3 结语

一堂精心准备,完美演绎的教学,要求教师从备课开始就认真准备,懂教材、懂学生、懂教法,在教学中认真执行备课思想,注意收集学生情况,灵活变化,心有学生。特别是近年来,教学理念不断更新,教材不断变化,考纲一年一易,给教师提出了高要求和高希望。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精心设计,巧妙安排,合理布置,把备课和教学有效地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赵竹林,丁双六.有效备课的十大误区及其分析[J].镇江高专学报,2010.1.

科学设计范文第3篇

一、试题设计贴近生活

“对从学生所亲历的事物中产生的一些实际问题进行探究,是科学教学要采取的主要做法。”是人本主义的探究教学理论主张。对科学这一综合学科来说,用来开展探究教学的问题必须反映学生的现实生活,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中的问题,而不是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纯理论方面的问题。

如[2007年四川成都中考卷]:成都市近年来常常发生“毒奶粉”事件。劣质奶粉制造商为牟取暴利,大大降低了奶粉中的蛋白质的含量,导致食用这种奶粉的众多婴幼儿严重营养不良甚至死亡。为了测定某牛奶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现采用“盖尔达法”分解其蛋白质,其原理是蛋白质中的氮元素完全转化为氨气(化学式为NH ),再用稀硫酸吸收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 +H SO =(NH ) SO 。现取该奶粉样品100克,用“盖尔达法”分解其蛋白质,产生的氨气用7.5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吸收。计算并回答下列问题:

(1)产生氨气的质量为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0.01,下同);(2)含氮元素的质量多少?(3)该奶粉中氮的含量是否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标准(奶粉中蛋白质含量国家标准为:100克婴儿奶粉中含12克―25克。蛋白质含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6%)?

此题以一个生活中的实际例子为情境设计问题,来源于实际生活,搭起了生活与知识之间的桥梁,能使学生学到书本以外的许多科学知识。

二、试题设计关注环境问题

科学学科中包含着极其广泛的思想内容。

如[2007年福建厦门中考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臭氧是淡蓝色气体,大气中的臭氧层能有效阻挡紫外线,保护地球的生存环境,但目前南极出现了臭氧层空洞,并有继续扩大的趋势。材料2:复印机在工作时,会因高压放电产生一定浓度的臭氧。长期吸入大量的臭氧会引起口干舌燥、咳嗽等不适症状,还可能诱发中毒性肺气肿。材料3:臭氧发生器是高压电极的作用下将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臭氧(化学式O )的装置。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可将其应用于游泳池、生活用水、污水的杀菌和消毒。(1)请总结臭氧的有关知识:①物理性质:__________;②化学性质__________ ;③用途__________。(2)请用分子构成的角度,指出氧气和臭氧的不同点 __________ 。(3)写出材料中氧气转化为臭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4)磷在臭氧中的燃烧与在氧气中的燃烧相似,请写出磷在臭氧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5)从上述材料中可见臭氧对人类有利有弊。请再举出一种物质,并说出其有利有弊__________。(6)请提出一个缩小臭氧层空洞的设想:__________。

此类问题的设计,既能让学生知道现今存在的环境问题,又能让学生明白:环保关系到每一位普通百姓的健康,让他们感觉到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欣慰,这不仅能促使学生树立环保意识,还恰到好处地对学生进行了环保知

识的教育。

三、题型关注社会热点

新课程的理念要求学生能将知识应用于实际,既对所学知识有深刻的理解,又关心社会、关心自然。

近年来,中考试题中针对以此类情景为载体的试题非常常见。

如[2007年福建南平中考卷]: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所用燃料是丙烷(化学式C H )。(1)丙烷属于(填“有机物”或“无机物”);丙烷中碳、氢元素质量比是__________。(2)写出丙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3)丙烷燃烧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和 __________能的过程。

又如:[2007年河南中考卷]:我国“嫦娥”工程的一期探测器预定今年升空。已知月球表面没有空气,引力只有地球的1/6,假如你有幸登上月球,你将能()。A.看到国旗迎风飘扬;B.听到电动车发出的声音;C.用天平测量质量;D.用吸管吸饮料。

用敏锐眼光捕捉社会热点话题,将社会热点作为载体设计问题并纳入考题,不仅能促使学生养成关心社会、关心自然、关心人类自身命运的好习惯,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而且能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社会实际现象的能力。

四、题型具有开放性

探究性问题设计打破学科教学的封闭状态,把学生置于开放多元的学习环境中,提供给学生更多的获取知识的方法与渠道,使学生吸取不同学科领域知识与技能,获得更多更新的信息。近年来,在中考中有关开放性的问题设计屡见不鲜。

如[2007年海南中考卷]:塑料的应用与发展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同时也造成了新的环境问题――“白色污染”。有人提出应绝对禁止使用塑料产品。(1)你同意这种观点吗?(2)请提出一条解决“白色污染”的建议。

又如[2007年四川攀枝花中考卷]:目前攀枝花全市人民正致力于创建“全国环保模范城市”和“全国卫生城市”,金沙江畔将成为人们理想的观光公园,为了确保江河水不受污染,你有哪些建议?(只需答两条建议)建议一:__________。建议二:__________。

开放性问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又能整合学生各学科间的知识,能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五、关注学科整合

《科学课程标准》中提到课程整合的特点:一是试图超越学科界限,保留带有结构性的基本内容,注意不同学科领域知识、技能之间的融通与连接;二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将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过程、方法与能力进行结合与渗透,并力求反映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与关联。在各地中考试卷中学科间知识整合的考题也是比比皆是。

如[2007年山西临汾中考卷]:我国古代启蒙读本之一的《千字经》中说“云腾致雨,露结为霜”,你赞成“露结为霜”的说法吗?说说你的看法(“露结为霜”中的“结”表示凝结,在这里表示凝固的意思)。

又如[2007贵州六盘水中考卷]:小亮收集了一首描述物理现象的抒情诗:“飘渺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他对诗中所描述的物理现象作出如下的解释,你认为正确的是()。A.“飘渺的雾”是汽化现象B.“轻柔的雪”是熔化现象C.“凝重的霜”是升华现象D.“晶莹的露”是液化现象。

学科间进行整合的教学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它是科学化的人文教育和人文化的科学教育的有机整体,进行学科间整合的问题设计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科学设计范文第4篇

一、“物质”的含义

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使学生知道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客观性,进而理解物质的含义,并能区分物质之间的具体形态。从情感目标上看,要让学生确立无神论的世界观。为了达成这样的目标,需要对如下疑难问题进行科学设计,从而巧妙地加以解决。

难点一:如何增添这节概念课的趣味性?

这节课从内容上来说非常枯燥,因此,如何增加趣味性,让学生更加轻松地学习枯燥的知识非常重要,因为这样有利于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所以这节课笔者用《葡萄牙灵异事件》片段导入疑问“世界上是否真的有鬼”引出“世界的本质是什么”。讲完课本知识后,在课堂的结束用《葡萄牙灵异事件》片段揭秘,做到前后呼应的同时,还能印证世界是物质的。而且使学生明确并没有鬼神,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难点二:如何讲解物质的含义?

这是一堂非常抽象的概念课,学生最难理解“物质”的含义,甚至有的学生在学完了还不知道“物质”到底是什么。我们首先要从这个概念是怎么来的入手,从课本上古代唯物哲学家关于“世界本质是什么”的讨论,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知道这些古代哲学家关于世界本原问题的缺陷性,知道他们的缺陷是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具体的形态,教师及时引导学生思考。所以我们在思考世界的本质时应该从具体的物质形态中概括、总结、抽象出这些具体的物质形态。

二、意识的作用

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先提问检测让学生回答“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是什么”。教师取用教室中可直观感知的桌椅作为素材,加深对意识能动作用两个方面的理解,教师提问:“对于教室中的课桌和椅子,你在使用的过程中,感觉到有哪些地方不太方便?”学生会说:“太小了,太……怎么样了。”教师继续设问:“如果你是设计师你会设计什么样的座椅?”学生会众说纷纭,教师请几个同学起来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面对全班提问:“刚才几个同学的设计说明人的意识活动具有什么特点?”从而引出:“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之后,接着设问:“刚才的这些设计怎么样才能变成现实?”学生会说:“在实践的指导下变成现实。”教师引导:“那么这说明意识具有什么作用?”学生会回答:“意识能够在改造客观世界的时候具有指导作用。”教师进一步补充完善答案:“人们在意识地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不能出现的东西。”教师进一步提问:“同学们的设计想要变成现实,在设计的过程中可能要面对很多困难和挫折,这个时候需要发挥意识的什么作用呢?”学生答:“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的调节和控制作用。”这样设计,关于“意识的作用”中的难点都能迎刃而解。

三、联系的条件性

哲学上的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联系的条件性是联系的一个特点,它是指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相对的。学生的难点在于他们认为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要想突破这个难点,可以设计两个问题。

老师:设想你和班长是什么联系?

学生:同学。

老师:再想你和隔壁班一个不认识的同学之间有联系吗?

学生:有的同学会说我不认识他,没联系,有的同学会说出来是校友。

教师:如果是校友关系,条件是什么?大家可以发现,你之所以和不认识的同学有联系是因为条件是在同一个学校里,如果条件变化了,你不在本校就读,这个时候你俩可能就是陌生人,没有联系了,所以并不是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这种联系一定要有条件。进一步运用刚才的例子,就算你不在本校就读,但是条件是本省而言,你俩的联系就是同一个省份的人。

四、人为事物的联系

人为事物的联系是联系客观性的一个方面,是指人类实践的产物,尽管呈现着“人化”的特点,但仍然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学生较难理解,明明是人类创造出了很多自然界中不存在的事物,为什么这种联系还是客观的呢?突破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让学生明白,人类建立的这些新的具体的联系的前提是要尊重客观规律,并且付诸实践,通过实践这一客观的物质活动形成的。如果这种联系不符合客观规律,必将在实践的检验中被证明是失败的。所以采用青藏铁路的建设的案例,青藏铁路建设面临着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难题”的严峻挑战,工程艰巨、要求很高、难度相当大,但是中国的铁路建设者采用科学的技术攻克了这些难题,青藏铁路的建设就是建立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将祖国东西联系得更加紧密。

五、辩证的否定

这节课比较抽象,是相对老教材新增的内容,实际上表达的意思就是要创新,唯物辩证法要求创新。

视频导入采用ipad2一经面世遭到哄抢的视频,该视频播放的目的是引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说出ipad2遭哄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它在目前的电脑市场上独树一帜的创新技术,吸引着大批的苹果迷,所以企业要占据重要位置必须创新。人类要进步,必须要依靠创新。教师用幻灯片展示ipad一代和ipad二代的对比表格,设问:“ipad二代相对于ipad一代有哪些发展?”通过学生的分析,引出辩证否定的含义,这种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就叫作辩证的否定。举例说明,种子长成绿芽一方面是对自身基因的继承,既是对种子的发展,也是对种子的否定,所以种子变成绿芽是事物自身的否定,这种否定区别于外力作用的否定,比如把种子踩死。不管是ipad也好,种子绿芽也好,通过一个图示展示让学生直观地体会到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联系的环节。

科学设计范文第5篇

我们每天都要摄入各种各样的食物,追求美食、享受美食已成为现代人生活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标志。“物无美恶、过则为灾”,大多数肥胖是由于膳食结构、食物搭配、烹调方式、饮食习惯等不合理,加上生活条件优越,活动量减少,而导致肌体长期摄入能量过剩,超过了消耗量,则多余的能量以脂肪的形式储存起来,造成体内脂肪堆积。肥胖影响的不仅仅是人的外观,伴随肥胖而来的还有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痛风、胆囊病、睡眠失调和某些癌症等多种疾病,肥胖患者的死亡率也较正常人群要高。因此,肥胖应引起我们足够的关注。

我们每天选择不同类食物来搭配每日的膳食,但大多数的食物我们并不能直接食用,而是需要把这些食物做成一道道的菜肴供我们食用。尽管你按需要选择了合适的食物,但若在食物搭配、烹调方式等方面不科学、不合理,同样的食物经烹调后可能会出现适得其反的作用。如叶莱类蔬菜,富含纤维素、维生素和矿物质,是减肥患者应该多选择食用的,但是,直接用油炒,蔬菜表面会裹上厚厚一层油,试问,这样一份菜肴,是增肥还是减肥?商场里卖的10斤装塑料桶油,按《平衡膳食宝塔》要求,以烹调用油每人每天25克计,一家三口,一日用油为75克,那么这桶油至少应该吃2个月,而实际情况是有相当一部分家庭差不多1个月这桶油就吃没了,究其原因主要是蔬菜油多才好吃,油多不坏菜嘛。所以,只有科学地、合理地安排膳食,适当减少热能摄入,少吃高热能、高脂高糖食物,在讲究膳食平衡时,还应重视菜肴的科学搭配和烹制,与此同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唯有如此才能充分满足肥胖患者的营养需求并真正达到减肥的目的。因此,在设计减肥菜肴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原料的选择原料品种多样,不同原料所含热量有很大差异,同一原料不同部位的热量也有很大变化。因此,在选择原料时,尽可能选择低热量的食品。

主食粗细搭配,多选择粗粮和杂粮。

选择高蛋白质低脂肪的食物。以选用鱼虾等水产品、去皮的禽肉、豆制品、食用菌类为最佳。同一原料可选择含脂肪量少的部位食用,如精牛羊肉、瘦猪肉就比其余部位含热量低。牛奶宜选用脱脂奶或低脂奶。

多用各种蔬菜、食用菌类、海藻类和魔芋。但含淀粉多的土豆、芋头、红薯等食物在选用时应相应减少作为膳食中主食的摄入量。

水果在中式菜肴中应用日渐普遍,但是水果中糖分的含量一般都较蔬菜高,在莱肴搭配时可从数量上加以控制。

限制高热、高脂、高胆固醇的食物。如各种精纯糖类、甜饮料、内脏及肥腻食物、各种坚果、黄油、鱼子等。

可选用有助于减肥的药食同源的原料。如荷叶、赤小豆、茯苓等对减肥有一定辅助作用。

选用含多不饱和脂肪酸为主的植物性油脂为烹调用油。有条件的可选用橄榄油、玉米胚芽油、小麦胚芽油、红花籽油、野生茶油、大豆油等健康食用油。

原料的搭配菜肴原料的搭配主要是指主科与辅料之间的数量、色泽、质地、味型、形态、营养成分等方面的搭配。在减肥菜肴的设计中原料的搭配尤其要重视以下几点:

尽量少用单一的动物性食物配单料菜。

多选用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做主料。

可适当改变主料与辅料的数量比。动物性原料做主料时,一般主料多于辅料,但在减肥莱肴设计时,主辅料的比例可以发生改变,如二者的比例可为1:1。

烹调方法的选用可采用使菜肴热量低的烹调方法来降低菜肴热量。

避免多油的烹调方法 油是不可以不吃的,关键是如何少吃油。清蒸、煮、凉拌、卤、汆、焯、炒、烤等烹调方法,烹调用油较少,热量也较低。而油煎、油炸、油酥、油焖、干烧等烹调方法,烹调用油较多,热量也较高。

如用水滑代替油滑,无论是动物性原料还是植物性原料在烹制时先入沸水中焯水或汆水,再加油炒比直接用油炒制,所用油量要少得多。花生用盐、香料加水煮或直接拌食比用油酥要少许多油。有些原料如茄子干煸时,先用水;中一下原料再烹制,可减少茄子的吸油量,若采用蒸后再浇汁拌食,热量还要低。动物性原料烤制,如排骨腌制好后入烤箱里烤制。比用油炸热量低得多。原料采用蒸制方式比过油后红烧,其热量也较低。

此外,菜肴烹制好后不应加明油,因明油的加入会使菜肴的热量大大增加。

尽量少用多糖的烹调方法原料挂糊;莱肴用淀粉勾芡及甜味菜肴会加入过多的糖类,而这些精纯糖类会增加菜肴的热量。为了降低白糖等精纯糖类对莱肴热能的影响,可选用功能性糖类,如大豆低聚糖、低聚果糖、异麦芽糖等,因其低热量,不易被肌体消化吸收,所以不会导致肥胖。原料的挂糊上浆,可在淀粉糊或浆里加蔬菜泥、魔芋精粉等,借助蔬菜、魔芋中的膳食纤维来减少莱肴热量的吸收。

烹调味型的选择菜肴以清淡为主,不宜多选用辛辣和刺激性强的调味品,这类食物可以提高食欲,导致进食量增加,从而增加热量的过多摄入。

烹调用具的选择采用不粘锅、微波炉、烤箱等厨房设备烹制菜肴都可以少用一些油,这样菜里的油自然就少了许多。再如可以“向肉借油”,即锅中不放油,把含脂肪较高的肉放入锅中煎到一定时候,肉会自己出油,还不粘锅。

菜肴装盘的技巧烹制好的菜肴在进行装盘时,用吸油纸或竹笆垫底、竹篮做盛器等方式,可以降低菜肴的热量。

科学设计范文第6篇

关键词:三维课程目标;设计科学方法;科学素养

文章编号:1008-0546(2013)07-0052-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3.07.018

2012年9月22日,江苏省高中化学骨干教师培训提高班在江南大学举办。笔者有幸参加并被邀请在无锡市辅仁高级中学上了一节示范课,课题是苏教版《有机化学基础》 “重要有机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在课堂上,我和学生之间不仅在进行着知识的学习,更感觉是在进行着人文情怀的互动并享受着这一过程的快乐。笔者茅塞顿开,这不就是我们苦苦寻觅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追求的理想境界吗?如果我们每一节课都能有这样的效果,我们的学生和教师将是多么快乐,新课程倡导的理念不就水到渠成了吗?心情兴奋之余,顿生将感悟变成文字的念头,以期和各位同仁分享。

一、三维课程目标在目前教学中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新课程观认为,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而科学素养的提升要靠三维课程目标在学生身上统一和谐的发展。目前的高中化学教学不少是这般情形,教材是执行新课程标准的实验教科书,而在实际教学中,相当一部分教师只是考虑知识目标的落实,有经验的教师还能关注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培养,至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较高层次方面的目标就很少有人“问津”了。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主要有:

1. 教师的态度不端正

相当一部分教师只是看重学生的考试分数,而现在的考试也只能考查学生的化学知识和运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做题能力),学生这两方面以外的能力再强在考试中也体现不出来。所以,平时的教学没必要去关注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2. 教师的认识不到位

不少教师认为,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彼此是孤立的、互不影响的,实现不实现后两方面的目标对知识和技能这一基本目标没有影响,对学生的考试成绩当然也不会造成损失。

3. 实际操作有困难

知识和技能目标尤其是知识目标相对于三维目标中的其他目标达成较为容易,操作起来也简单得多,从课程标准、教科书或教辅资料上便可信手拈来,而其他目标很少有现成的。

二、三维课程目标的内在联系及实际操作的关键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较高层次的需要满足以后,追求高一级的需要就成了驱动行为的动力。这一理论同样适用于三维课程目标的实现。教学实践表明,只要教学方法恰当,学生在实现了知识目标这一层次后,都有强烈渴望再学习高层次目标的动机。这时,若能因势利导、科学设计,包括基本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在内的高层次目标都将会一个个顺利达成。而当达到了三维目标的最高境界,再回过头来看看前面的目标只能算作身后的一串串“脚印”吧。因此,我们教师务必要转变观念,认识到三维目标的达成是相辅相成的,没有“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高层次目标的实现,不仅学生的科学素养是不完整的,知识和技能等目标也缺少鲜活的生命力,形同无源之水,必将是会枯竭的。

在三维目标中,知识目标是包括基本技能、学科思想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在内的诸多高级目标达成的载体,实现由化学知识到这些高级目标的跨越需要靠一个或几个过程的渐变和积累,而教师的智慧和创造性就体现在能否选用科学的方法去创设有效的过程,使学生具备足够的化学技能,形成必要的学科思想方法,同时产生相应的情绪体验,长期积累,形成稳定而积极的态度和价值观。基于以上认识,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核心也就是要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依据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知识方面的要求,充分挖掘如化学基本技能、学科思想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目标,根据知识特点、学生情况,创造性地设计科学的方法,从而创设出有意义的教学过程。

三、教学设计和课堂实录(片断)

四、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助推高层目标的顺利达成

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精辟指出,在学校中学生形成的最重要态度就是要有想继续学习的愿望。基于这种观点,课堂教学设计还需要考虑学生能够继续学习和有继续学习的要求。解决学生能继续学习的问题就是要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问题的难度和梯度。这里重点介绍在本节课如何激发学生有进一步继续学习化学的愿望的。

1. 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到化学是真实而有用的

(1)上课前,在学生入座后即播放一组生活中有机合成材料的图片和《化学是你,化学是我》的歌曲,用如下导入语激起学生学习本节课的欲望:同学们在一首《化学是你,化学是我》的歌曲中欣赏了一组有机合成材料的图片,你知道我们身边、身上哪些是有机合成材料做成的呢?饮料瓶、透明胶带、涂改液、(树脂)镜片等(同时展示实物)。有机合成材料重要吧?你想不想自己合成有机材料呢?

(2)每道题目,都给出相关物质的真实的和学生比较熟悉的用途。例如,设计由乙烯制备乙酸可能合成路线的探究活动中,首先呈现给学生如下情景:乙烯是石油产品裂解气的主要成分,乙酸是人类使用最早的酸,用途极为广泛,不仅是日常调味品——醋的主要成分,更是化学工业重要的基础原料。再如,在以乙烯为原料合成乙二酸二乙(醇)酯时,给学生呈现这样情景:乙二酸二乙(醇)酯主要用作溶剂、染料中间体,及油漆、药物的合成等。在以乙醇和对苯二甲醇为原料设计制备PET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时,呈现给学生如下情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是合成纤维的第一大品种,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用作塑料饮料瓶、衣服的面料等。每一道题目中的有机物,无论是原料还是要合成的产物,都尽可能多地联系到它们的实用价值,让学生感受到我们进行的学习活动的确是真实的、有用的,以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2. 通过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爱国热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

(1)在乙烯制备乙酸的三种可能的合成路线的选择时,问学生:假如你是一位化工厂的工程师,你如何从中选择?

(2)在三道有机合成结束后,饱含深情地讲述:今天我们一起成功合成了三种有机物,不过这都是在纸上、在教室里,相信同学们在不久的将来能合成真正而有价值的有机材料,以回报祖国、造福人类。

青年人,有激情、有理想、有责任感,只有唤醒他们身上的激情和责任,才能让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潜能。

3. 通过应用总结的规律和方法,让学生产生成就感

(1)在总结有机物的合成路线选取的主要依据后,引导学生以乙烯为原料合成乙二酸二乙(醇)酯。

(2)在总结有机合成路线常用方法以后,鼓励学生独立以乙醇和对苯二甲醇为原料合成PET。

设计练习应用所总结出的规律和方法,不仅是检查规律和方法的掌握情况,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更能促使学生产生成就感和自豪感,从而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热情。

一堂公开课准备的时间更长一些,思考的方面更全一些,所以感悟会更多一些。但作为一名教师有义务执行、落实国家对课程改革的要求,有责任为祖国培养具有科学素养的未来建设者,平时的课堂教学设计不要忘了我们的义务和责任。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实验)[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7~27

[2] 王祖浩.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有机化学基础[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85~86

[3] 吴庆麟. 教育心理学——献给教师的书[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04~305

科学设计范文第7篇

关键词:高职高专 双语教学 问题 对策

由于近年来大部分学生面临就业压力大以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影响,双语教学已在我国大部分本科院校蓬勃开展起来。但是,什么是双语教学?高职院校是否有必要有能力开展双语教学?怎样开展双语教学以及在开展的过程中将面临怎样的困难与阻碍?这是我们每一位高职高专英语教师都十分关注的问题。

1、双语教学的定义

1.1 国外有关的双语教学定义

在国外,大都采用(bilingual education)双语教育的提法,很少采用双语教学的提法。其中较权威的定义有:《朗文应用语言学词典》所给的“双语教学”的定义:"The use of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 in school for the teaching of content subjects"译成中文,意思是能在学校里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各门学科的教学。

1.2 我国有关的双语教学定义

目前国内各学者对我国高校的双语教学理解分歧还较大,具体概括如下:

1.2.1 认为双语教学是一种教学方式或形式

李红兵在《高校双语教学模式的探讨》中认为双语教学是指对高等学校的部分课程采用国外具有代表性和先进性的原版教材,并采用英语授课的一种教学方式。

1.2.2 认为双语教学是在学科教学进程或过程中使用双语当作教学手段

刘钦永在《关于双语教育和双语教学的思考》中认为双语教学是指教学中使用外语或非本民族语言进行教学的进程。

1.2.3 认为双语教学是一种语言教学

邱辉忠在《化学教学中实施双语教学的思考》中认为双语教学是指将学生的外语或第二语言,通过教学和环境,经过若干阶段的训练,使之能代替,或接近母语的表达水平。

但是目前我国大多正在实施的双语教学的院校对其的理解组要包含两方面的含意:一是教材选用原版教材且授课老师用外语讲课,难度系数较大;二是教材选用的是外语,老师授课时采用汉语授课。

2、高职、高专院校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目前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全方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然而高职高专的学生大多英语基础差、学习积极性不高。从学校教育的角度讲,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就是提高学生外语的综合素质,即进行卓有成效的双语教学。

2.1 高职院校实施双语教学是市场的需求

随着进一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当前毕业市场对毕业生岗位实际操作能力和英语日常用语的交际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从高职学生近年就业岗位需求来看,无论是活跃在三产服务岗位的毕业生,还是选择就职于一般企业的机电、磨具等专业的毕业生,就职的企业对毕业生的外语水平明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这类型企业大部分的机械设备是来自于国外的,因此他们不仅要求毕业生有过硬的专业能力,而且要求他们能看懂订单、能参照国外的机械设备说明书进行简单的维修等。因此,在高职院校开展面向工作岗位的双语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2.2 高职院校实施双语教学是适应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双语教学重视的不仅仅是学生专业学习的能力,而是引导养学生了解如何使用外语去培养思考专业的能力。通过这种“外语+专业”的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今后无论是在的工作岗位上,还是毕业后选择继续深造、出国留学,这种“外语+专业” 教学模式所带来的优势都会不断地显现出来。因此,通过实施双语教学来满足高职院校学生自身发展不仅必要,而且迫切需要开展的。

3、高职、高专院校实施双语教学的阻碍

3.1 高职、高专院校双语教学的现状

由于高职高专院校大多数学生的英语基础偏低,但是进入大学后,很多学校对全国A、B级考试过级率有相应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学生不得不重新开始学习英语。在非主观意愿地重头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教师们一般会大量地向学生灌输英语知识,这种填鸭式地讲授必然会让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更大的抵触。学生外语基础差再加上不合理的课程设置这也就是为什么双语教学常常是进行于每学期开学初的头几次课,而几次课后几乎三分之二或以上的教师为了教学进度不得不把计划好的双语教学重新改回最原始的通过母语来教授英语的授课形式。

3.2 高职高专院校实行双语教学面临的困难

(1)学生英语基础差。双语教学不仅对教师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同时对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也有相当高的要求。但是目前大多数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英语基础较差,而且缺乏对外语学习的兴趣。而且今年来很多高校开始扩招后,这样扩招后入学的高职高专学生外语总体水平更是达不到双语教学的要求。

(2)“双语型”师资不足。虽然目前国内很多高校都提倡进行双语教学,但是双语教师缺失仍然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因为双语教学的教师不单单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有较高的英语口语水平,这样才能够用英语清楚明白地讲解专业知识。目前国内很多高职高院校大主要专存在以下两种现实情况:一是由校内专业知识较强且外语综合水平稍高的教师担任,这样的专业教师虽然专业精通,但英语口语表达水平不高,很难用英语阐述并教授专业概念、专业理论。二是英语教师虽然英语水平高,但对专业知识几乎是从不涉足,即使一些教授专业课外语的英语教师也仅仅是对教材进行全篇的翻译至于“外语+专业”的教授模式却是也很难胜任。

(3)缺少适用的教材和具体的语言环境。双语教学的开展必须提倡或强制使用外语原版教材。没有原版教材,双语教学就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且目前很多国内院校在英语课堂上创设的交际环境,都是演练性质的,缺少真实生活中语境的复杂性和无法预测性。

简言之,学生基础差,双语教师少,双语教材少以及英语教学没有缺少练习的不同环境是目前大多院校双语教学的主要现状。

4、高职、高专院校双语教学的解决方案

4.1 首先我们要改变教师传统填鸭式英语授课的模式

首先教师要在课堂上模拟语言环境,不仅仅是在口语教学中,而是运用到所有英语课的教学当中。教师应当根据每次授课不同的内容,创设出不同的语言条件和要求,再根据这些具体的语言条件和要求构建一个实际可行的语言环境,让学生置身于这个创设的环境中去练习口语。

4.2 尽可能为学生设计具体的语言环境

双语教学的英语学习环境,不单是指学生听到的、而是要求学生看到的和嘴里说的尽可能是英语。看到的主要是指学生学习生活中遇到的硬环境,最好是要让学生在学习场所、生活场所都可以看到和学习英语。如:班级的课表、班规和其它布置(板报)最好用英汉双语;体育馆内的器材名称也用双语。而耳朵听到的和嘴里说的主要是指软环境。要学好一种语言,主要要从听和说上下功夫,这需要教师的主观努力,去引导,去营造环境,去创造机会。首先,在英语课堂上毫无疑问教师应尽量多用英语、少用母语,可能开始有的学生听不懂,但教师可以借助直观手段如实物、图片等创设语境帮助学生去理解;同时老师要利用眼神、口形、手势和其它一切肢体语言帮助学生学习理解。其次,在课堂外也应尽量多用英语。如校园内遇到同学要用英语打招呼以及课堂上发号施令都可以用英语;还可以充分利多媒体来播放英语歌曲、小电影等;并以定期举行英语竞赛活动,来检验双语教学的效果,建议学校的其它一些大型活动也应尽量让学生运用双语进行主持。这些不仅让学生有机会听和说,最主要的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3 如想切实有效地进行双语教学,当前我们一定要想尽办法提高高职院校学生英语的综合水平

高职高专在生源竞争上往往比不上普通高校,尤其是在外语基础方面,更是学生的薄弱环节。了解同学们问题所在,教师就要有针对的逐一的带着同学去改进。只有把学生的综合英语水平提上去才能最大化的发挥双语教学的显著作用。

双语教学试验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它不会一朝一日就能见效。所有急功近利的做法在表面上可能会有一时一地的轰动效果,但如果不以科学的态度认真学习,通过五年,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积极实践和探索,双语教学只能又是以轰轰烈烈走过场了事。所以高职高专院校应如何管理双语教学的发展非常现实地摆在我们面前。虽然目前不少院校已经建立了双语教学的制度,但是接下来要做的工作仍是大量的,复杂的和艰巨的。只有通过深入地学习思考,认真分析研究,统一认识,理清思路,确定目标,才能将双语教学的探索顺利成功地进行下去。

参考文献

[1]杨四耕.我国双语教学研究新进展[J].上海教育科研,2005,08.

[2]吴平.五年来的双语教学研究综述[J].中国大学教学,2007年第1期.

[3]王旭东.关于“双语教学”的思考.

[4]姜宏德.论双语教育目标定位中的几个关系问题[J].中国教育学刊,2003.4.

科学设计范文第8篇

一、实验设计要激发学生兴趣

实践出真知。小学科学教材中的内容,就是广泛应用于生活中各个方面的一些知识。学生容易理解,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遇到,自己亲手实践的经历却很少。在教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时,教师设计了实验,带着学生到实验室上课,教学地点的变化,可以给学生带来新鲜感。每当科学课我一走进教室,学生便雀跃欢呼。那场面,表现出学生对科学课的浓厚兴趣。我在每课的实验设计中,注重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个别到全面,让大家都动手来做一做。在实践中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科学的乐趣,轻易地掌握课文内容。在教学杠杆类工具的研究中,让每个小组在实验桌上装好杠杆尺,然后,向学生提出:“什么情况下杠杆省力?什么情况下杠杆费力?什么情况下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让每个小组的学生合作,由他们自己去探讨这些问题。通过实验,学生掌握了多种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既强化了对杠杆原理的认识,又从中找到一些研究规律。使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应用到亲手操作,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从中也培养了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二、实验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在进行实验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能够自己动手操作,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得出结论,达到认识和掌握课本内容的目的。高年级的学生知识面比较广,理解能力、思维能力都比较强,但他们对科学还只是停留在好奇的层面,往往抓不住事物的主要特征。因此,教师在设计实验时要采取多种形式,调动他们的各种感官,有意识地观察事物,并从中悟出道理,找出技巧与规律。在教学“滑轮”这组课文时,教师让学生以组为单位组装出一个定滑轮,向他们提问:“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你在哪见过这样的滑轮?”再让学生在滑轮上的绳子一端挂上钩码,用手拉动另一端,让学生体会一下。然后用直筒测力计去拉,看看需多大的力,并说说能否省力。学生通过实验,发现用定滑轮提升物体,不能省力。在此基础上,教师再给每个小组一个滑轮:“你们可做出能省力的滑轮吗?”通过教师的启发指导,学生小组共同合作,结果,学生把滑轮、滑轮组的实验都自己做出来了,感到非常高兴。在教学“拱形的力量”时,教师让学生每个人用硬纸板做一个拱形放在桌上,在拱形上面放上笔等文具,让学生自己观察:“当拱塌下的时候,你发现了什么问题?为了使拱能承受较大的压力,你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学生有了开头的示范实验,他们开动脑筋,再次动手。结果,全班学生很快发现用课本把拱的两边抵住,拱顶能承受较大压力。我抓住这一机会,让学生得出结论,然后再延伸到日常生活中,并结合实际提问:哪些地方运用了拱形?使学生进一步明白拱形的力量。这样的实验设计,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激发了学生求知与探索的欲望。

三、实验设计要充分发掘并利用本地的自然资源

新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教学要密切联系当地的自然条件。“笔者所在的莲花县地处山区,森林覆盖面广,矿产资源也十分丰富。我们学校的校园,绿树成阴,花开四季,鸟儿飞鸣。这些抬头可见、信手拈来的实验材料,为科学教学实验提供了方便。笔者在设计实验时,充分利用这些自然资源优势,通过不同形式,让学生走出教室,到校园内外,接触、观察、认识。在教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生物的多样性》时,我带着学生在校园里,在校外的田野中,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观察不同的动植物。对于农村孩子来说昆虫是他们最感兴趣的,蜻蜓、蚂蚱、蝴蝶等随处可见。我在设计实验时,有意识地安排学生在学校的劳动实验基地捕捉观察各种昆虫,并让学生用瓶子把不同的昆虫有选择性地装起来。并让他们采集一些植物做标本,认真观察研究,找出它们共同的特征,研究它们的形态结构,并通过绘制校园生物分布图,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不同的生物的形态结构。让学生对不同的生物进行分析,知道在什么样的环境、气候条件下生存,什么样的植物适应什么样的环境和土壤等。而进一步明白这些不同的形态结构,都是为了适应生活环境而产生的。大自然是我们科学教学的大课堂和资源库,实验设计要充分发掘并利用好当地的自然资源。做到心中有数,进行实验设计时方可如鱼得水,运用自如。

科学设计范文第9篇

关键词 内容分析法 科学活动 科学探究 科学教材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1 问题提出的背景

新课程确立了新的知识观,由“课本知识”走向“生活知识”,不再把知识、技能看作是地理教学的主要目标,更注重知识、技能的获得过程、方法以及对知识、技能的反思与应用。①科学探究活动则是符合新课标要求的探究性学习方式的重要表现形式。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可使学生掌握研究地理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地理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②本文利用内容分析法对美国最权威的研究性学习中学科学教材《科学探索者》中地理科学部分和我国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人教版)中对科学活动设计内容的特点、科学探究活动的开放程度两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希望本研究对我国科学教材科学探究活动的编排有启示的作用。

2 中外科学教材中科学探究活动设计特点

美国的《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明确提出:“科学探究是指科学家们用来研究自然界并根据研究所获事实证据做出解释的各种方式。同时,它也指学生构建科学知识、形成科学观念、领悟科学研究方法的各种活动。”③在教学中,科学探究可以理解为从科技领域或生活实践中提取一些有价值的小课题,模拟科研程序,由教师置疑启发或由学生自主提出疑问,在此基础上建立假设、设计实验方案或收集数据、检验假设、合作交流的过程。

2.1 中国地理科学教材中科学活动的数量大大增加,而且形式多样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人教版教材中科学活动的数量大大增加,而且形式多样,主要有观测、调查、讨论、标本采集与制作、资料收集等,重视课本知识与实际的联系,以提高学生的思考、分析及动手能力,特别是读图绘图能力和理性思维辨析能力。如七年级下册世界地理中读图绘图出现44次,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中以数据表格、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为主,着重培养学生的读图绘图及分析图表的技能。理性思维辨析能力的培养贯穿整个初中教材,尤其是八年级上册中国地理部分出现51次,每一节都出现“举例说明、说说理由、简要说明原因”等字眼,要求学生根据已学内容或已有知识进行分析,可见中国地理科学教材十分重视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2.2 美国科学教材中科学活动数量大,且以探究为核心,着重体现了运用实验让学生自主构建抽象的概念

探究实验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引导其观察实验现象,分解了知识难点,降低了知识难度,便于学生逐步形成抽象的概念。④

美国科学教材中观察演示实验、制作模拟实验及设计探究实验占了绝大部分,可见教材十分重视动手实践,强调把动手操作和动脑思考结合在一起,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精神以及解决社会问题的意识。

在制作模拟实验方面,以《天气与气候》第二章第三节《风》为例,课前探索:“风向哪里转”,“与同伴合作,把气球当成地球模型,用记号笔描出风向。给出具体步骤和模型图片。问在转动气球的同时,另一人用记号笔在气球上划出一条从‘北极’到‘赤道’的直线,这条直线的形状如何。”通过这个模型的形象探索,气球上线的形状使学生很容易理解到地球自转时产生的地转偏向力的规律及其对风向的影响。由此,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会将抽象概念形象化,从而记忆深刻,真正达到对新知识的内在构建。

在演示观察方面,以《天气与气候》第四章第一节《气候的成因》为例,探究“地球纬度对气候带的影响”,通过用手电筒分别照射被三等分的纸带围绕的地球仪上的“赤道”“极点”“中纬度带”,观察光照区域的大小变化,推断太阳光是否均匀地照射在地球表面。从在纸带上画出的光照区域可以直观地看到太阳光照在不同纬度的辐射量是不同的,从而让学生明白太阳光照在地球各纬度分布不均是出现气候带的根本原因。这样直观的体验比凭空的逻辑思维想象更容易理解,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构建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3 中美教材中科学活动设计的开放程度

3.1 实验探究的开放性

人教版新课标理念提到:构建开放式的地理课程。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和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拓展学习空间,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⑤尽管课标要求做到增加探究的开放程度,但由于人教版地理活动多以习题的形式出现,多被当成任务来完成。制作活动及探究活动都列有详尽的目的与步骤,开放性较小。

美国教材中多以探究形式出现,探究实验中设有启示性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而且实验的现象和结论的具有开放性。如,自行设计实验并在实验探究后进行交流讨论,进一步分析原因得出结论。这培养了学生用辩证法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良好思维方式。

3.2 活动时间安排延伸到课外

人教版新教材中一些活动在课堂上无法完成,必须让学生在课后完成。如收集资料证明我国季风的存在;调查家乡的大气污染状况及采取的措施等。然后以小论文、调查报告、地理小墙报、辩论赛等形式汇报,这些活动成为地理课堂教学的延伸或补充,让学生通过实践掌握技能,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充分培养了其自主学习能力。如:八年级上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以“我国民族 ‘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特点,会对地区经济发展和文化交融带来哪些好处”为题,展开辩论。

美国教材中安排了大量的课外地理活动,如,“土壤的形成和成分”中要求在室外找一平方米的土壤,观察土壤表层和地下若干厘米深的地层的颜色与质地,探讨土壤的肥沃度。学生通过观察测量、实验探究、数据整理、讨论交流、自我评价等,既从大自然中学到知识,也认识到保护自然的重要性。

3.3 科学探究资源的开放性

课程资源包括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校内课程资源包括教科书,教师、学生,师生本身不同的经历、生活经验和不同的学习方式、教学策略等。校外课程资源,包括校外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网络资源、乡土资源、家庭资源等。

通过对比分析可以得出,人教版的课程资源面较窄,多表现为从网络、报刊上收集相关资料、图片。美国教材中较充分地利用校内和校外课程资源,广泛地涵盖了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社区资源等。如每一章都有1~2个要求学生与家人一起完成的活动,充分利用了家庭资源。

4 小结

4.1 中美教材的活动对科学技能和探究能力的训练各有侧重

人教版地理教材的科学活动侧重技能的培养,如读图、绘图,尤其是分析图表和数据、文字材料等的技能培养,而对观察、调查、访谈等实践性较强的技能则只重视方法的指导,缺少对地理问题体验和表达技能的要求。可见,我国更重视知识技能的培养,弱化了实践性和探究性。

美国科学教材中的地理科学探究活动更注重操作探究技能和社会技能的培养,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如“实践活动”环节,要求学生分组调查、访问、上网收集资料,并讨论写出调查小论文;“探索”环节,要求学生动手制作,亲身体验认识地理事物的乐趣;“技能实验室”囊括了分析、读图、观察、交流信息及数据解析等多种能力的培养。该教材较为全面地关注学生在探究技能、问题表达、思维创新等方面的发展。

4.2 中美教材对科学活动的呈现形式和内容广度各不同

在新课改的指导下,人教版的科学活动内容的广度大大增加,更加关注身边的地理科学。但人教版教材中的活动多以阅读或习题的形式出现,这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形式缺乏新颖和想象力。而交流讨论类、社会调查、制作模拟等需要较多时间的内容,因课时计划安排太紧张而被教师当作课外阅读来处理,因此学生也就将其忽略了。

美国科学教材内容模块化,以科学探究理念为核心,“科学探究”专题活动穿插于相应的课程内容中,便于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加以利用和实践。美国教材中活动的内容的广度涉及物理、化学、生物等其他课程,还专门设立“技能实验室”“生活实验室”“跨学科探索”等栏目来探讨社会热点问题、现代科技前沿的发展问题等。

4.3 中美教材中科学活动的开放程度各不同

总体上,人教版地理教材中活动的开放性较小:设计实验探究的内容极少;课外活动多为调查、写小论文、开展辩论赛等形式;资源的利用多表现为通过网络、报刊收集资料。

美国科学教材中科学活动探究过程的开放性较大,学生有较多自去设计探究活动;课外活动也较为丰富,如调查、野外采集资料等;随着课外活动形式增多,课程资源的利用也就增多了,除了教学模型标本、图书等校内资源外,更多地利用了自然界中的各种资源、社区环境资源、人文资源、网络资源等。这让活动的开放性大大增加,而且能够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广泛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不断拓展学生的学习深度。⑥

注释

① 段作章等.新课程理念下的中学学科教育[M].地理学科教育.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② 刘建如.浅谈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开展科技活动的作用[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4(6).

③ [美]国家研究理事会.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

④ 吕润美.简析美国地理教材中“活动”的特点[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6(5).

⑤ 冯开禹.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和特点[N].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4):22-25.

科学设计范文第10篇

良好的材料是实验成功的基础和保证。选择实验材料时,首先考虑从实验室获取,但很多小学科学实验材料从实验室不易得到,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自制教具,从生活中获取简易的、实验现象明显的材料。比如,小学科学教材《固体的热胀冷缩》实验,选择材料是铜球,加热用酒精灯,冷却用冷水,观察方法用铁圈套铜球。这个实验有两个弊端,一是铜球温度很高,易烫伤学生,有危险性;二是加热时间比较长。因此,我将实验材料改为PP-R塑料,因为PP-R塑料热膨胀系数远远大于铜的热膨胀系数,实验现象特别明显。再如教材《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我把马铃薯改为葡萄,在烧杯中就可以做。这样既节省实验用品,实验效果又明显。

二、方法“妙”才能一目了然

(一)充分利用对照实验和对比实验

对照实验是提前控制“因”,然后观察“果”;对比实验是通过对“果”的对比,让学生发现“因”,探究性更强一些。在实验设计中我们要有意识地采用这两种方法。例如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小苗的诞生》中的实验采用了对照实验,适宜的温度、水、空气等诸多条件中,每次只能改变其中的一项。需要指出的是,为了节省时间,可以一次设置多个样本,根据排列组合的原则使样本间条件有所区别,最后通过将样本两两对照得出结论。本实验要求设计记录表,能对浇水量、光照时间等进行记录。同时,教师鼓励学生课后对自行控制变量的种类和数量进行研究,激发兴趣,巩固知识。

(二)改进实验,一切为了效果

实验设计时,参照课本、参考书、网上所设计的实验方法,从各角度思考,找出它们的优缺点,结合自己的设计确定最优方案。比如“光的直线传播”实验中,教材中提到森林中的光线直线传播,但缺点是远离生活只能想象;观察教室窗户中的一缕光线,实施起来也有困难。为此,我设计了利用激光笔大角度倾斜打在黑板上的方法,很方便地证明了光的直线传播,效果很好。

(三)方案周密,预知可能的败笔之处

实验设计时,对可能影响实验效果的不利因素要提前预知并加以避免。如五年级上册《风的形成》一课中“风的形成”实验,学生需要制作自己的实验箱,在实验设计阶段要引导学生注意以下事项:实验箱密封效果一定要好,任何地方不能漏气,否则蚊香的烟会溜走;实验箱要有一定的高度,否则点燃的蜡烛会引起燃烧,不安全。

三、让学生积极参与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过程是个锻炼思维的过程,通过学生参与实验设计,养成积极动脑的习惯;让他们掌握实验设计用到的基本方法,比如对比实验和对照实验等;让他们培养合作精神,体验到合作的乐趣。总之,教师在实验设计上下大力气是值得的,能让学生体会到实验科学的魅力。

上一篇:科学课堂范文 下一篇:创意经济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