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伦理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2 11:19:33

科学伦理论文

科学伦理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技术伦理;《伦理学研究》;《道德与文明》;《科学技术哲学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哲学研究》

[基金项目]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编号:ZX1202)

[作者简介] 陈首珠,江西理工大学文法学院讲师,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哲学与科学系博士生,研究方向:技术哲学,江西 赣州,341000

[中图分类号] B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2)02-0014-0004

一、文献调查计量统计说明

技术伦理是一个新兴的具有交叉性质的学科,属于一级学科哲学下面的研究领域,它既属于科技哲学研究范畴,也属于伦理学研究范畴。考虑到有关技术伦理方面的成果一般会发表在相关专业学术期刊上,加上国内还没有出现专门刊载有关技术伦理或科技伦理方面的期刊,所以,本次计量统计从相关专业选择了六种具有很强影响力的期刊,即《科学技术哲学研究》(原名《科学技术与辩证法》)、《自然辩证法通讯》、《自然辩证法研究》、《哲学研究》、《伦理学研究》、《道德与文明》,时间节点从1997~2011年。当然,研究结论的获得仅就这六种期刊而言的,对于这六种期刊,从事科技哲学和伦理学(含技术伦理)研究的人员是比较关注的。由于在中国从事技术伦理研究的人员主要集中在科技哲学和伦理学领域,所选的六种期刊在这两个领域有着很强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因此,由这六种期刊综合统计出来的相关的结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中国技术伦理研究的大概状况。

为了使得本次调查统计数据更加准确,本次调查统计按照一定的规程进行。首先,分别收集六种期刊1997~2011年每期所载论文目录。由于《伦理学研究》是2002年创刊的,所以它涉及不到1997~2001年的论文目录,其余五种期刊创刊较早(都在1997年以前创刊),因此都能涉及。

其次,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将每种期刊每期目录中的有关“技术伦理”方面的论文筛选出来。由于六种期刊都还没有设立专门的技术伦理或科技伦理栏目,所以有关技术伦理类论文目录的收集基本是在“技术哲学”、“科技与社会”、“问题讨论”或“专题研究”等栏目中。筛选的原则是:

1. 本次调查收集范围仅限于技术伦理相关的论文目录。考虑到科技伦理的研究范畴是包含技术伦理的,所以,笼统谈科技伦理问题的论文也包含其中,但注意,收集的范围不含环境伦理、生态伦理、科学伦理、生命伦理等专题,因为严格讲,它们不属于技术伦理范畴。

2. 对于某些文章,如会议消息、通知、短评等,即便与技术伦理有关,也不在统计范围内,因为它们不是真正的学术性论文。但是,考虑到文章的学术影响力,对于六种期刊中所涉及到的与技术伦理有密切关系的书评、学术会议综述等,如果篇幅较长,学术性较强,则算作论文并进行统计。

3. 在完成每种期刊1997~2011年技术伦理类论文目录收集后,再从中按照科技伦理总论、技术伦理总论、计算机(网络)伦理、生物(基因)伦理、工程伦理、纳米伦理和其他专题共七个专题进行筛选,收集并整理出每一刊物每年每一专题的相关文章目录。

4. 在完成各种期刊上述相关目录的整理后,进行相关统计分析,得出中国技术伦理十五年总的研究概况和各专题研究情况[1]。

5. 认真阅读统计到的六种期刊1996~2011年刊载的有关技术伦理方面的文章,对其研究情况进行总结,并对中国技术伦理研究未来的走向进行大胆的推断。

二、十五年中国技术伦理研究总体概况

首先,考察六种期刊1997~2011年每年刊载有关“技术伦理”方面的文章总数和变化趋势(见表1和图1)。

根据表1,1997~1999年六种期刊每年所发有关“技术伦理”方面的论文总数涉及10篇,从2000年以后,每年刊载论文总数都达到了10篇及以上,尤其是在2002~2008年,六种期刊每年所发有关“技术伦理”方面的论文总数都达到了18篇以上,虽然在2009年论文数量只有11篇,有所下降,但在2010年有关“技术伦理”的论文数又飙升到34篇,这些数据足以表明学者们对“技术伦理”的研究和关注具有持续性。应该讲,近些年“技术伦理”问题是学术界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

其次,比较1997~2011年六种期刊历年发表有关“技术伦理”方面科研成果的情况。

根据表1,刊载“技术伦理”方面成果最多的期刊是《自然辩证法研究》,它每年都刊载有关方面的文章,最近一些年,该刊保持每年刊载4篇以上有关技术伦理的文章;《道德与文明》期刊每年都会刊载有关方面的文章,十五年共刊载54篇;《伦理学研究》自2002年创刊以来每年都会刊载“技术伦理”方面的文章,共发表56篇;另外,《科学技术哲学研究》和《自然辩证法通讯》在十五年内分别刊载49篇和21篇;刊载有关“技术伦理”方面论文数最少的期刊是《哲学研究》,仅13篇。比较六种期刊,总的来看,有关技术伦理方面的成果多见于《自然辩证法研究》、《道德与文明》、《伦理学研究》、《科学技术哲学研究》四种期刊。

综观国内的研究,学术界学者们投入了大量精力于各种技术的种种具体“伦理问题”的分析、预见与对策研究,以及种种具体“伦理原则”的研究。

三、十五年技术伦理研究各专题研究情况

(一)十五年技术伦理各专题研究总体概况

针对六种期刊1997~2011年所发各专题论文总数进行统计,并对其占“技术伦理”类论文总数百分比进行计算,得到图2。从图2可以看出,六种期刊各个专题在所有年份所载论文总数百分比由多到少的顺序是:科技伦理总论(23.05%)、生物伦理(20.57%)、计算机伦理(17.73%)、工程伦理(17.73%)、技术伦理总论(15.96%)、其他专题(4.26%),最少的是纳米技术伦理(0.71%)。从发表文章的总数看,科技伦理总论刊载文章数量达到65篇,远远超过其他专题。

(二)十五年技术伦理各专题研究具体情况

十五年每一专题研究的变化情况,可以从该专题每年刊载论文数量及其变化概括性地看出。鉴于此,我们统计了六种期刊每年所发各专题论文总数(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有关技术伦理方面的各专题研究在过去十五年内随时间延续的变化情况。

“科技伦理”专题:该专题每年都有文章涉及,尤其从2002~2007年每年都有5篇以上的文章发表。

“技术伦理”专题:从统计情况看,该专题在1998年出现1篇题为“当代新技术革命的伦理意蕴”的文章,严格来讲,还不算“技术伦理”的范畴;1999年,徐少锦在《道德与文明》第3期发表了“深入开展技术伦理学研究”的文章,这是以“技术伦理”为主题发表的第一篇文章(从统计六种哲学期刊的角度看)。

“计算机伦理”专题:该专题在统计时包含了网络伦理、信息技术伦理等。从1998年以后,在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的推动下,有关该专题的文章每年都有出现。

“生物伦理”专题:该专题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1999年以后,2004年有10篇该专题的文章发表。

“工程伦理”专题:从1997~2001年,仅在2000年有1篇有关该专题的文章(肖平的“工程中的利益冲突与道德选择”发表在《道德与文明》第4期上)。从2002~2011年(2004年除外),每年都有涉及。2011年《自然辩证法研究》还集中刊发了7篇有关“工程伦理教育”方面的文章。

“纳米技术伦理”专题:该专题十五年来仅有2篇文章发表,分别是李三虎的题为“纳米伦理:规范分析和范式转换”文章(发表在《伦理学研究》2006年第6期)和刘松涛与李建会的题为“普雷斯顿对纳米技术的环境伦理审视”。实际上,近些年来,纳米技术伦理问题已经引起国内不少学者的关注。考虑到纳米技术是新兴技术,有关的伦理问题也是一个重要也值得关注的话题,所以把它单独列出来。

“其他”专题:2007年涉及到1篇有关海洋科技伦理的文章和2篇有关传媒伦理的文章;2008年涉及了1篇空间技术伦理和2篇核技术伦理的文章;《自然辩证法研究》2009年第3期发表了1篇有关建筑伦理方面的文章,2010年第5期发表了1篇核技术伦理方面的文章。《伦理学研究》2010年涉及了1篇医疗伦理和2篇建筑伦理方面的文章。由于涉及不多,在这里,把它们都归到有关“技术伦理”研究的“其他”专题里面。

综合国内学术界对技术伦理的研究来看,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学者们集中研究了科技、技术、计算机、生物和工程伦理的内涵、性质、意义、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等问题;另一方面,主要集中在责任伦理和职业伦理范畴内对生物技术伦理、网络技术伦理、工程伦理等有关问题进行了一些专题研究。

四、中国技术伦理研究可能的走向

由于传统的技术伦理关系理论,如“伦理道德决定论”、“对立说”、“技术决定论”、“互动论”等等,依然大行其道。所以,历史地看,人们对每一次新技术革命的伦理应对方式并没有质的改变。这种技术的“进步性”与伦理应对的“不变性”的悖论本身凸显了“问题之所在”、“问题之所是”。

技术伦理研究的走向可能之一,当今科学技术发展迅速,落后的技术被淘汰,新技术不断出现,但也受到社会伦理的考量,在这种新技术伦理实践环境下,重新思考技术与伦理的关系问题尤为迫切。新的技术革命的实践给人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是物质层面上的变化,还有很多在伦理道德层面上的碰撞。学术界必须尽快实现技术伦理研究方法的突破和研究视角的创新,以早日实现技术与伦理关系的协同发展。

技术伦理研究的走向可能之二就是研究的理论成果趋向于可操作性,也就是越来越注重理论指导实践的价值实现。学术界已有的一些成果更多地关注于种种具体“伦理问题”的预见,种种具体“伦理原则”的提出,而在处理技术与伦理的矛盾关系方面显得不够。技术伦理属于应用伦理学的范畴,它的理论成果应该在社会领域中得到运用,比如技术伦理学要解决核技术、生物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技术发展中的伦理问题。面对很多技术伦理问题(如核技术伦理问题、生物技术伦理问题等)已经呈现全球化的趋势,当前我国技术伦理建设需要实现社会化和制度化。

科学伦理论文范文第2篇

科学技术哲学博士学位论文产出的基本情况

以学科专业名称=“科学技术哲学”或“科学与技术哲学”或“科技哲学”或“科学哲学与认知哲学”为检索条件,在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万方学位论文数据库、中国国家图书馆,CALIS学位论文中心进行检索,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448篇,文献在各数据库中的具体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对检索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去重后得到有效学位论文634篇,文献分布时间为1987年到2011年(检索时间2012年3月)。其中,1987年的博士学位论文为吉林大学张之沧的《科学观新论》,由舒炜光教授指导。张之沧成为我国第一位科学技术哲学博士。1989-1995年期间科学技术哲学专业博士学位论文产出较少,平均每年不足3篇。自2002年开始,科学技术哲学博士学位论文产出呈现明显递增趋势,具体文献分布情况如图2所示。在检索的文献中,按学位授予单位进行统计,排名前十五位的学位授权单位如图3所示。其中,吉林大学以152篇位居首位,东北大学以129篇居于第二位,中国人民大学以58篇居于第三位,北京大学56篇居于第四位,山西大学与复旦大学以39篇居于第五位,文献产出量居于前五位的上述高校占了全部文献的74.6%。从文献分布与科学技术哲学博士学位点分布状况可以看出,我国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的研究生机构仍然以北方为主,且博士培养单位较为集中。

科学技术哲学博士学位论文研究主题分析

对检索的文献数据进行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通过科学知识图谱可以直观展现我国科学技术哲学博士学位论文研究的基本主题。科学知识图谱是当前科学计量学和文献计量学领域的一种重要研究方法和工具。它以科学知识为计量研究对象,显示科学知识的发展进程与结构关系,属于科学计量学的研究范畴〔3〕。科学知识图谱通过直观的动态图像信息,对学科领域的演进脉络和研究前沿进行探索和预测,从而获得较为详尽的前沿科学信息分析结果〔4〕〔5〕。本文分析使用陈超美博士开发的CiteSpace信息可视化软件,它是近年来国际科学计量学和信息可视化分析技术研究最具有特色和影响力的软件工具之一〔6〕〔7〕。1)博士学位论文高频共现关键词分析通过CiteSpace信息可视化软件系统绘制科学技术哲学博士学位论文的关键词共现网络知识图谱(图4)。从网络图谱的整体来看,关键词共现网络中形成了以“科学哲学”、“技术哲学”、“技术创新”、“技术”、“认知与心理”、“可持续发展”、“生态哲学”等为核心的关键词共现网络群组,尤其是以“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为核心的两个研究群组是整个关键词共现网络的核心群组,构成了科学技术哲学博士学位论文研究的传统知识基础。根据CiteSpace软件系统的运行结果,统计出科学技术哲学博士学位论文各个节点的计量指标。表2列出关键词共现频次在5次以上的全部节点信息。表中频次的大小是指关键词在博士学位论文中共现的频次大小。突现率代表着某一时期内该关键词出现频次的陡增情况,突现率越大,意味着该词在某一时期博士学位论文研究中使用次数增多的程度越明显。其中,“技术哲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哲学”、“技术”等关键词在近年来的博士学位论文研究中“突现”,这也折射出,我国科学技术哲学领域中近年来研究前沿的“技术”转向。在博士学位论文关键词共现网络知识图谱中,共现频次较大的节点主要有“科学哲学”、“技术创新”、“技术”、“技术哲学”、“可持续发展”等,共现频次最多的“科学哲学”一词的共现频次达32次,共现比率达到5%,这表明了传统科学哲学的研究在科学技术哲学学科的博士学位论文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基础地位。而“技术创新”一词的共现频次也达31余次,共现比率达4.9%,这表明技术哲学延伸出的技术创新相关问题研究是近年来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的主攻方向之一。“价值”、“意义”、“科学”等关键词也保持了较高的共现频次,表明了传统科学哲学中的“意义问题”、“价值问题”仍然是科学技术哲学领域研究的重要方向。另一方面,在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中,中介中心度的指标通常反映节点关键词在网络图谱中“中介”的重要作用,一般是连接网络中不同群组的关键节点。在选定的阈值下,科学技术哲学博士学位论文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中,共有两个关键节点词(中介中心度大于0.1),“科学哲学(0.16)”、“科学技术哲学(0.1)”,这也再次表明了传统的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的研究在科学技术哲学学科领域研究中的重要地位。2)博士学位论文选题的主题结构在关键词共现网络基础上,进行聚类分析,以展现我国科学技术哲学博士学位论文研究的主体知识结构,关键词共现网络形成聚类161个,可见博士学位论文的创新性较高很多。按照聚类大小和研究的相关度,整理出10项关键词聚类群组(表略)进行分析。结合TF*IDF算法抽取的标识词〔8〕,总结当前我国科学技术哲学博士学位论文研究关注的热点问题,并在关键词共现网络知识图谱(图略)中予以标注。从关键词共现网络的聚类结果分析,当前国内科学技术哲学专业博士学位论文关注的热点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传统科学哲学的相关研究;传统技术哲学的研究;企业与企业技术创新的相关研究;人的全面发展的研究;科学技术的伦理学思考;心理学与认知科学的研究;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问题研究;科学技术政策与管理;科技史与科技思想史的研究等。其中,从关键词共现的时间角度来看,人的全面发展的研究和科学技术政策与管理相关问题研究是近年来研究的前沿问题。在25年的科学技术哲学博士培养和教育中,科学技术哲学学科快速发展,研究的方向迅速呈现多元化,既延续传统的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的研究,也出现了顺应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并结合我国现代化建设实践的“本土化”特色研究趋向。例如技术的和谐性研究,基于知识管理的新兴技术与产业政策研究等。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下发后,国内学者也迅速展开了基于中国国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相关政策、战略性新兴技术等的研究,这些研究问题也将成为贯穿未来几年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上述是从对博士学位论文关键词的计量和信息可视化的视角进行的分析,具体的论文文献中包含了大量的具体的研究问题和方向,以科学技术的伦理学思考为例,出现了工程决策的伦理规约研究〔9〕;现代基因技术的伦理学思考等〔10〕。这些都大大丰富和不断推进我国科学技术哲学学科向纵向深远的方向发展。科学技术哲学的博士研究生教育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已经超过25年,科学技术哲学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研究深度不断加深,广度不断扩宽,研究方向也迅速的多元化。研究主题从20世纪80-90年代初集中于自然辩证法以及传统自然观等问题的研究到90年代中期—2000年基于西方科学哲学、技术哲学和科学知识社会学等最新研究成果评价的基础上的量子力学哲学、生命科学哲学、生态哲学、信息哲学等与科学技术紧密联系的哲学反思,再到21世纪从讨论具体问题的研究转向基于科学技术发展的本质性理论研究,这一演化进程也与我国部分学者对科学技术哲学学术研究方向的描述基本吻合〔1〕。值得注意的是围绕国家宏观科学技术政策相关的选题一直是科学技术哲学学科博士学位论文选题的重要方向。

对我国未来博士学位论文选题的建议

科学伦理论文范文第3篇

学生学习探究活动

在高师《伦理学》课程教学活动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知行”统一。结合《伦理学》教学内容,设课外感悟探究活动。如要学生在生活中用心去感悟什么是“善”。让学生用一个月时间,每人去收集5个关于“善”的辞条,收集1个人类关于“善”的动人故事,做1件有利于他人和超越自我的有益的事。然后进行主题为“去听、去看、去发现与感知善”的交流课,由学生主持主讲,相互交流、辩论,畅谈自己对“善”的理解与感悟。还可让学生去感悟什么是“宽容”、什么是“诚实”,什么是“教养”,什么是“自律”、“节制”等美德。开展不同主题的学习探究活动。目的:既深化了伦理学课堂教学的知识,又能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同学们对伦理问题的认识深度广度,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

社会实践调查活动

在高师《伦理学》课程教学活动中,不仅注重课外活动的丰富多彩、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的转变,还主张学生走出校门,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社会,接触各个阶层的人,通过面对面的交流,了解群众的疾苦和需求,明确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学会运用辩证的方法分析各种问题,从而加深对《伦理学》基本理论的理解,促进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增强培养良好道德品质的自觉性,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为此,在理论教学的同时,我们开展了社会实践调查活动,在实践中提升课堂教学成效。如组织学生到社区进行“社会公德建设现状调查”“、生态城市建设调查”、“现代家庭美德规范调查”等活动。目的:通过实践活动,学生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参与,通过亲身体验,直接感知课堂教学以外的知识,进一步印证、理解理论知识。并在积极主动的实践过程中,达到开拓思维空间、深刻认识社会、增强理论教学的实效性的目的,拓宽学生们的视野、增强感性认识。

撰写小论文活动

在高师《伦理学》课程教学活动中,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写作能力。因为本科生毕业都要求写毕业论文。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其能力,启迪思维,是课程教学的应有之责。让学生结合教学内容,广泛研读《伦理学》课程相关书目与杂志,要求写1~2篇小论文。并在学生中,进行优秀论文评选活动,并将学生优秀论文结集在学生中传阅,相互借鉴。目的:养成学生将学习与科研相结合的习惯,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撰写论文的能力;提高理论研究水平。

改革课程考核体系

在高师《伦理学》课程教学活动中,为了强化教学的实践性,课程考核形式也作出了一定的改革。不单纯以学生笔试成绩为考核唯一依据,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成绩,由三部分组成:

1.学生平时自律,对自我行为严格要求的记录,如有无上课迟到、缺席、早退等情况记录(作为评定成绩的1部分)。

2.上课讨论、发言、写社会调查报告、撰写小论文的成绩记录(作为评定成绩的2部分)。

3.期末考试成绩评定。(作为评定成绩的3部分)综合上述三方面学生表现情况,对学生学习成绩进行建设性的评估,对成绩给予表扬和肯定,对缺点与不足给予帮助,使每一位学生在该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能力得到提高,思想得到提升,知识有所增加,使学生在学习该门课程时,真正达到思维参与、情感参与、行为参与。

总之,通过教学改革,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注重实效。使高校《伦理学》课程,授课内容更科学、内涵更丰富,更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生活,教学更受学生欢迎,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学会生活”,倡导学生“观察社会、思考人生、理解生活、追求卓越”,提高思想觉悟和综合素质;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关注社会民生、关心国家发展的自觉性和社会责任感,把教学与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教育结合起来,强化育人效果;通过互动式学习,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深化认识。让真、善、美的种子在学生心田扎根、开花、结果,达到伦理学塑人的目的。

科学伦理论文范文第4篇

哲学学科的研究领域较为广泛,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西方哲学以及科学技术哲学、道德哲学等具体门类和分支;哲学学科所研究的问题也较为复杂,有的是一般的哲学问题,有的是各哲学门类或分支的特有问题,还有的是哲学不同分支之间以及哲学与其他学科门类因交叉而出现的问题。因此,通过cssci收录论文所标引的关键词,通过分类处理、具体分析来考察学科研究的热点,是一个较为客观的方法。本文通过分析2005-2006年度cssci哲学论文关键词标引数据,对2005-2006年的哲学热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分析:哲学门类;哲学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西方哲学;科学技术哲学;道德哲学。希望通过这样的分类处理,既把握哲学学科的基本热点和研究趋势,也能够说明各哲学门类和分支的具体热点与趋势。

2005-2006年cssci共收录哲学论文8278篇,这些论文所标引的关键词有16000多个,其中被标引15次以上的有160个左右。下面分类对这些标引频次较高的关键词加以分析,了解2005-2006年哲学研究的热点和趋势。

一、哲学门类关键词分析

根据我们对哲学研究成果的观察和了解,哲学论文中如果直接标引哲学或哲学各门类的名称为关键词,则所研究和分析的内容大多与学科或各门类的自我描述、反思或建设有关,即便是具体人物、流派或问题的研究,也与上述内容有密切的联系。如表1中被标引的哲学(60次)、哲学研究(22次)、哲学观(18次),显然都是学科相关问题的标示。

分析表1中的关键词可以看到,在2005-2006年间的哲学研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科学技术哲学和西方哲学是哲学研究的重心。

如果合并马克思主义哲学(324次)、马克思主义(133次)、马克思(132次)、马克思哲学(87次)、西方马克思主义(33次)等高度相关的关键词的标引数量,可以看到,在2005-2006年间哲学研究中,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关的关键词标引数达到577次。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我描述、反思和建设是哲学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

如果合并中国哲学(112次)、中国哲学史(33次)和中国古代哲学(15次),与中国哲学相关的关键词的标引数达到了160次,排名第二,但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有较大差距,这种差距主要是由研究力量和研究成果的规模决定的。但就中国哲学自身来说,学科的自我反思和建设显然也有较高的热度。如果将科学哲学(83次)、技术哲学(54次)和工程哲学(20)这些通常视为科学技术哲学的关键词相加,其标引数为157次。与西方哲学相关的关键词标引数,如西方哲学(61次)和西方哲学史(15次),共76次。这表明科学技术哲学和西方哲学的学科反思和建设也有一定的热度。

分析表1还可以看到,一些具体分支和方向是2005-2006年的研究热点,如政治哲学、实践哲学、道德哲学、语言哲学、分析哲学等。特别是政治哲学、语言哲学和分析哲学,通过关键词的标引数来看,2006年比2005年有大幅度提升,增热趋势明显。

二、哲学基本问题关键词分析

哲学作为一个形态较为成熟的人文学科,学科研究所围绕的核心问题通常包括一些历久弥新的“老问题”。同时,哲学在发展过程中,也会不断致思于一些“新问题”,这些“新问题”往往是在新的理论和实践境遇中出现的,需要展开新的探索。

表2给出了2005-2006年哲学论文中有关“哲学基本问题”的标引关键词。

通过分析表2可以看到。一些哲学学科中的基本问题,如形而上学、本体论、认识论、实践、辩证法、方法论、自由、存在论等,仍是哲学研究所关注的热点问题,虽然这些问题的探讨不一定是专门进行的,往往更多地是在具体研究中加以涉及。另外一方面,一些现当代哲学研究中所凸现的“新问题”也受到广泛关注,如现代性、后现代主义、生活世界、人类中心主义、真理、主体间性等,作为关键词的标引数排列较前,且基本上呈上升趋势,成为哲学研究所关注的对象。特别是现代性、后现代问题的讨论,显然成为热点。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关键词分析

表3给出了2005-2006年cssci哲学论文所标引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关键词的统计情况。

根据表3,有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我描述、反思和建设是该领域研究的一个重要话题。我们注意到,一些关于科学社会主义实践的具体理论问题也成为研究的热点,如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荣辱观也成为重点的关键词或标引数上升幅度较快的关键词。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研究中,除马克思之外,关于恩格斯的研究也有增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问题的研究中,唯物史观、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也是重点。此外,西方马克思主义、后马克思主义也获得了持续关注。

四、中国哲学关键词分析

表4给出了2005-2006年cssci哲学论文所标引的中国哲学关键词的统计情况。

根据表4,有关中国哲学学科的自我描述、反思和建设是该领域研究的一个重要话题。从哲学学派的研究看,先秦儒道哲学、周易哲学、宋明理学、现代新儒学等仍是研究的重点。从研究的重点人物看。先秦的孔子、老子、孟子、荀子,汉代的董仲舒,宋明理学家中的朱熹,明清之际的黄宗羲,以及现代新儒家中的冯友兰、牟宗三等,是研究所关注的对象。就哲学问题而言,天人合一、和而不同、人生境界等中国哲学所蕴含的独特问题,仍有广泛的理论效应。此外,关于中国文化、民族精神的思考,也成为中国哲学研究者所关注的重要内容。

五、西方哲学关键词分析

表5给出了2005-2006年cssci哲学论文所标引的西方哲学关键词的统计情况。

根据表5,在西方哲学的研究中,古希腊哲学、德国古典哲学、现象学是研究的重点。此外,西方哲学中的语言哲学、分析哲学等研究热度有较大上升。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德国古典哲学中的康德、黑格尔,现代哲学家海德格尔、哈贝马斯、胡塞尔、德里达等是研究的重要对象。

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

六、科学技术哲学关键词分析

表6给出了2005-2006年cssci哲学论文所标引的科学技术哲学关键词的统计情况。

根据表6,有关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的描述与思考,是科学技术哲学研究领域的重点,虽然相关描述

与思考更多地通过具体问题的研究而展开。就问题而言,对科学的反思以及技术哲学领域中的技术创新、技术理性等,是研究领域所关注的重要对象,与这些问题相关的关键词的标引数也呈现出较大幅度的上升。

七、道德哲学关键词分析

cssci在哲学特别是道德哲学的考察中,将伦理学的内容也纳入其中,因此设计了表7,对2005-2006年哲学论文中道德哲学方向(包括伦理学)标引关键词加以统计并作分析。

根据表7可以看到,与道德哲学自我描述相关的关键词道德(60次)、道德哲学(38次)有较高的标引频次,说明相关问题是讨论的热点。在道德哲学的理论方面,如价值观、道德规范、道德价值、人性、人性论、德性等,这些问题是道德哲学研究所关注的基本问题。此外,在有关道德的具体实践领域,也有相应的理论思考,如道德建设、道德教育、公民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等,成为研究的热点。值得注意的是,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关键词标引出现于2006年,并达到27次。显然这与由国家所主导的道德建设活动密切相关。

根据表7,“伦理学”作为关键词标引频次达到71次,说明伦理学领域的自我描述是一个重点。伦理学领域的热点还体现在具体的伦理学方向和分支的研究。在中国学者这里,除了传统的儒家伦理受到重视之外,当代的生态伦理、环境伦理、经济伦理、政治伦理等,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应用伦理学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也受到重视并成为热点。

八、结语

本文就哲学研究的自我描述、哲学基本问题和哲学各分支学科研究热点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对哲学研究的热点和趋势有了客观的了解和把握。下面通过关键词标引频次的升降趋势对相关问题加以总结和说明。

笔者注意到,有些关键词的标引频次有显著增长,说明相关的研究处于上升态势,学者较为关注,研究正在加强。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我反思和描述。是目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这可以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标引频次的显著上升得到印证。语言哲学和分析哲学作为关键词的标引频次也有迅速上升。语言哲学在2005年被标引8次,2006年则被标引30次;分析哲学在2005年被标引5次,2006年则被标引21次。这说明。在2005-2006年间,以分析哲学和语言哲学为中心的研究显著增强。

在哲学问题的研究领域中,除了形而上学、本体论、认识论、实践等传统问题受到关注外,一些与当论发展和社会实践密切相关的新问题也成为研究的重点对象,其增长的趋势明显。如现代性与后现代问题,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等问题。

就哲学各学科门类自身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领域中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哲学领域中的天人关系研究以及孟子研究,西方哲学中与语言哲学和分析哲学相关的学派和问题研究,科学技术哲学领域中的技术哲学(如技术创新和技术理性)研究,道德哲学领域中的生态伦理和经济伦理研究等,增长趋势明显。

还有的关键词,其标引频次有显著下降,这说明学者关注有所降低,研究正在减弱。有些关键词标引频次的显著下降,反映了学科热点的转移,如中国哲学学科在世纪之交和本世纪前五年对自身进行了学科反思和建设工作,相关问题成为热点,中国哲学作为关键词的标引频次从2005年起开始下降。这正与2005年之后相关问题的讨论在中国哲学界有所降温一致。有些关键词标引频次的显著下降,反映了相关领域的研究较为充分,如果没有新的材料,不改进研究范式,研究的深入已变得更为困难。如中国哲学领域中的宋明理学研究,西方哲学领域中的康德研究,科学技术哲学领域中的科学精神的研究。道德哲学领域中的道德建设和公民道德研究等。

科学伦理论文范文第5篇

科研素质是理工科类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科研素质从组成要素来看,主要包括科研意识、科研态度、科研知识和科研能力4个方面。科研意识是科研素养的基础,有了科研意识,端正了科研态度,丰富了科研知识,再加上动手能力的训练,才能提高学生科研能力。具备了上述条件才能够真正地开展科研实践活动,进而帮助学生们将课堂知识、书本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科研素养的培养绝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需要贯穿于整个本科阶段教学中:(1)在课程教学中,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空间,鼓励学生阅读课本之外的课程的相关知识,并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去关注一些热点的学术问题,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这对于培养其科研素质是大有好处的;(2)进行“课程论文”训练,根据课程性质,以小论文、读书报告等形式代替传统的作业,为学生最终撰写毕业论文提供“练笔”的机会;(3)科研实验研究是学生毕业论文中最重要的环节,是课程实验的综合运用,因此,应重视日常实验教学,鼓励学生自主完成实验,独立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4)进行科研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利用工作单位的科研条件,积极参与科研项目或课题,了解科研基本方法及流程。通过这些措施,激发学生科研兴趣,培养科研意识,使学生逐渐认识到科研对护理专业发展和自身发展的重要性。

2重视相关课程教学

目前开放教育护理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中设计了护理科研方法、文献检索、护理伦理学这三门课程,它们与毕业论文写作直接相关。护理科研方法主要介绍护理研究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包括科研选题、科研设计、资料的收集方法、资料的整理与分析、护理论文的撰写等内容。文献检索课程主要介绍医学文献检索基础、图书馆信息资料利用、电子图书、电子期刊以及文摘数据库检索、引文数据库检索、全文数据库检索、特种文献检索、因特网医学信息资源检索以及医学文献的综合利用。护理伦理学课程主要介绍护理伦理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及护理实践中有关伦理学的问题。护理科研方法是毕业论文写作的指南,文献检索是毕业论文写作的工具,护理伦理学是毕业论文写作的伦理规范,这些课程虽然各有侧重,但都是从撰写科研论文的理论知识上进行教学,为撰写论文打好基础。但这些课程往往被学生看做是可学可不学的“选修课”,直到写作论文时才发现这些课程的重要性。这些课程的学习,除了提高学生的认识以外,更重要的是对课程教学方法进行改进。例如,对于护理科研方法课程采用参与式教学,让学生跟随教师教学进度,同步进行训练,指导学生如何选题、科研设计、资料收集、统计分析、撰写论文。学生在课程结束时,每人完成1份开题报告及相关课题综述,既作为该课程的考核依据,同时也是毕业论文工作的开始。文献检索课程采用理论教学和上机操作并重的教学方式,提高了学生的操作能力。护理伦理学主要采用案例式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具体案例学习科研中涉及的各种伦理问题。

3提高毕业论文写作的规范性

毕业论文写作的规范性与论文的质量密切相关,护理论文有其固有的格式,写作应符合其规范。学生往往由于对这些要求缺乏了解造成所写论文的结构和格式不符合要求,给自己和指导教师都带来很大的困扰。因此,提高论文写作的规范性显得尤为重要。护理论文主要有科研论文、文献综述、个案报告、经验总结等形式,在学生论文写作时,为学生提供不同类型护理论文的范文,这些范文可以是护理类期刊上的高质量论文,也可以是往届学生的优秀论文。制定统一论文写作的格式和毕业论文答辩的要求和评分标准,刊印成册,发给毕业年级学生,在手册中尤其要对论文写作格式的细节问题做出详细要求,如图表排列、格式、字体字号、参考文献格式等,使学生在撰写论文时遵循统一的格式和要求,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让他们了解毕业论文答辩的要求和评分标准,使学生处于主动的地位,把毕业论文写好。此外,由于学生大多是初次写作论文,往往语言不得体,叙述不简洁,词不达意,对医学术语表达不规范,因此还需注意语言的简洁、规范。

4发挥指导教师的作用

毕业论文的撰写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过程。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启发,认真阅读文献,精心选题,广泛收集资料并反复修改初稿,完成定稿到答辩。在论文指导过程中,指导教师不仅教给学生论文写作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严谨、科学的学术态度,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毕业论文完成的质量与指导教师密切相关,必须充分发挥指导教师在论文指导中的作用,具体的措施是:

(1)建立指导教师遴选制度和激励机制。

根据陈玉平等的调查显示,学生希望论文指导教师科研能力突出、教学经验丰富、理论水平高,同时要有责任心,关心学生的毕业论文工作并乐于帮助,并且能有充裕的时间指导学生的论文写作。根据这些要求,建立指导教师的遴选制度,对教师的职称、科研能力、指导论文的效果等方面做出详细要求,同时引入竞争机制,竞争指导,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另外,启动激励机制,对于论文指导效果较好的教师,给予格外的物质及精神奖励。

(2)指导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指导方式。

指导教师在指导学生论文过程中,主要的方式有面对面指导和非面对面指导。在学生开始论文写作之前面对面的集中指导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学生明确论文撰写的基本格式,科学地进行科研设计和规范地书写毕业论文。除此之外,在学生写作论文过程中,指导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情况,安排1~3次的面对面指导。开放教育学生基本都是在职人员,工作生活比较忙碌,大多数人很难经常与指导教师见面进行讨论,那么选择一些非面对面的指导方式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常见的方式有电话、QQ、电子邮件等。随着开放教育的深入发展,我们还将建立基于网络的毕业论文交流指导平台,教师和学生将通过这种专业化的平成论文指导和交流。

(3)做好教师指导论文的过程监控工作。

论文指导过程一般都要几个月以上,对这一过程的监督往往是管理的“盲点”,因此,除了要求指导教师做好指导记录之外,管理部门可以通过举行开题报告会,听取学生开题报告从而了解教师指导情况,也可以召开指导教师交流会,由指导教师汇报指导情况,还可以召开学生座谈会,由学生反馈指导教师的指导情况。通过这些方式,及时了解情况,对未对学生进行认真指导的教师进行撤换。

(4)加强指导教师的培训。

指导教师虽然都具备一定的教学和科研能力,但仍然需要不定期对教师进行统计学、英语、文献检索、论文写作和教育学等方面的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指导水平。

5加强毕业论文交流和总结

毕业论文答辩结束后,毕业论文一般都会作为教学资料“束之高阁”,学生很快也会将它“抛之脑后”。其实,毕业论文完成之后的交流和总结对做好以后的工作至关重要。毕业论文交流的方式主要有:选择质量较高的论文由指导教师推荐在杂志上发表,这既可以提升学校的专业品牌也能让研究成果服务于社会;每年由指导教师推荐选择数篇优秀学生毕业论文的集结成册,便于以后的学生学习和参考;定期举行优秀毕业论文评奖活动,对毕业论文的作者及其指导教师颁发荣誉证书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激励学生和指导教师的积极性,更加完善和提高了毕业论文的书写质量。另外,做好毕业论文的总结工作也很重要,对于指导教师,召开总结会,分析论文指导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探讨解决方法,提出下次应对的措施。对于学生,通过座谈会或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学生对毕业论文写作的认知和态度,包括是否有必要写毕业论文、写作态度是否认真、指导教师是否尽责以及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建议的解决办法等。通过这些方式,再次和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可以真实而充分地反映撰写毕业论文在学生中起到的效果,也可以从交流中发现存在的问题,通过积极地探索研究,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为今后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的顺利进行做更为完善和充分的准备。毕业论文的质量是检验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针对开放教育护理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指导中的问题,探索各种改进措施,对提高开放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水平,提升广播电视大学知名度,具有积极的意义。

科学伦理论文范文第6篇

1医学伦理学教学现状

1.1我们不能不清醒地认识到,与世界上很多国家相比较,我们的医学伦理教育从内容到形式,从理论到实践都存在着许多问题与不足。目前,在美国、法国、英国、日本等国家已经进行了多年系统稳定的医学伦理学教学。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各年级医学生中均开设医学伦理学课程,并进行跨学科教学。教学基本上围绕当前医学领域的重点热点伦理问题进行,如医学实践中知情同意、人体实验、脑死亡、稀有资源分配等。哈佛大学医学院对医学伦理学采取以问题为基础进行跨学科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对医学伦理问题从不同角度、不同学科进行研究和探讨,并邀请不同学科的专家参加,例如邀请临床医学专家、基础医学专家、社会学家、哲学家、心理学家、行为科学家等[1]。

我国则多以开设医学伦理学课堂教学为主,进行其他教学模式的学校还很少,教学模式还有待完善。仅在少数医学院校的医学伦理学教学中,采取了对重点热点问题进行讨论,课题调研的形式。比如哈尔滨医科大学,其在上世纪末已经开始采取这种课题调研讨论的教学形式,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2]。但是目前国内对这些模式还缺乏系统的研究,也没有很好的推广。

1.2对医学伦理学重要性的认识不足。

医学伦理学在医学教育中的地位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才导致目前我国医学院校医学伦理学课时严重偏少的现状。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大部分医学院校在第五学期开设医学伦理学或在政治课中开设医德课,总课时约为30学时,不及美国、日本等国家同类课程学时总数的1/5。在如此有限的时间内,不大可能指望学生对医德范畴、医德规范等有较为系统的了解,更谈不上为他们提供将理论付诸实践的机会了。

2002年2月,国际医学教育学会公布了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最低基本要求,包括医学教育的7个基本方面: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医学科学基础知识,临床技能,沟通技能,群体健康和卫生系统,信息管理,批判性思维和研究。[3]这一标准阐述了医学院校毕业生必须具备的一系列基础核心能力,从中可以看到,医学伦理学和医德教育在医学生综合素质中占有重要地位。

1.3授课形式单调是我国医学伦理学教学中亟待改革的又一弊端。

目前医学伦理学教学中通行的是单纯由教师讲授的方法。限于学时,教师较少考虑,也无从考虑实际效果。这种“布道式”的教学方式,很难引起学生对医学伦理学的兴趣,更不用说掌握指导他们终身职业生涯的伦理准则与规范了。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美国医学院该门课程的教学形式显得生动活泼。其中最常见的是各种形式的讨论和以病例为基础的教学模式。日本的医学伦理学课程则主要由相关临床教研室的教授主讲及让学生参加病区实习的形式来予以实施,注重培养学生判断医疗实践中发生伦理问题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拿大的医学伦理学课程大多采用案例教学法和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

1.4如何让医学伦理学的教学内容更系统、更稳定、更具时代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医学伦理教育的教学内容也同样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众所周知,任何一种道德理论或伦理学说,都是有其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随着经济改革在我国城乡相继取得巨大成功,人们开始对医疗卫生保健行业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新的医学模式要求医务人员不仅应具备精湛的医术,而且要求他们能自觉尊重生命价值,在努力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的同时,还要深谙伦理学、心理学等人文科学知识。所以原有的教学内容自然跟不上时代的需要,而即使是已经更新的教材内容,也会因为目前新的伦理学问题的层出不穷而同样有了时代的局限性。传统的医学伦理学考核形式,主要以考场笔试(闭卷或开卷)以及论文撰写常见。前者强调的是书本理论知识的检测,特别是闭卷形式。开卷形式虽然有一定的开放,但总之都是以理论知识考核为主,与传统课堂授课形式相适合。这种考核方式容易流于形式,不能真正考查到学生学习医学伦理学课程后的思想观念以及伦理决策能力上的变化,也不能真正鼓励学生学习医学伦理学的主动性。后者虽强调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助于学生自我能力的培养,相比较应该是一种进步。但是仍然还有不足之处:没有贴近临床和实践,学生的任务仅仅是在完成论文,所以相关材料可以不必从实践中获得,减少了伦理学的实践机会;论文撰写相对简单,教师的指导成分相对较少,实用性不足。因为以上这些因素,所以目前的医学伦理学考核方式难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迫切感,那么进行医学伦理学考核制度的改革就更加势在必行。

2医学伦理学教学的对策

2.1加强国际合作,提高中国医学伦理学的教学水平。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医学伦理学的发展和医学科学的发展密不可分,一种新的医学科技的发展,必然引起相应的伦理学的方法论等多种角度,深入研究高等学校教学方法,使我们的教学在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启迪学生创造性思维以及培养学生表达思想交流观点的能力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4]。此外,对学生的成绩考核,要考虑改变以理论考试为主的形式,积极尝试多种考核方式,使考试内容注重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分析一些具体问题。

2.2创新教学内容。

自1982年以来,我国高等和中等医学院校和医疗部门陆续开设了医学伦理学课程,从事医学伦理学教育和研究工作,先后编写了许多版本的医学伦理学教材。这些教材的出现,对于医学伦理学的教学研究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21世纪是生命与健康科学发展的世纪,因此医学伦理学内容体系“应以义务论为主线,将价值论、公益论贯穿其中,既反映传统医德精华,又突出生命与健康主要内容,并包括哲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美学等相关学科进行理论与实践的论证。既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又能帮助医学生和医务工作者解决在学习和医疗实践中的各种伦理问题。其具体内容应突出科学性、系统性、规范性和实践性的统一”。[5]

2.3改革教学方式。

教师讲授不应该是医学伦理课唯一的教学方式。我们应该借鉴国外一些比较好的教学方法,依据我国的国情和目前医德医风的现状,摸索出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模式。在方法上,我们应改单调乏味的说教为多种形式并举。可以尝试用师生对话、小组讨论、专题讨论的形式。在医学伦理学教学过程中,“应特别重视选择与应用正反典型事例进行伦理分析,这对于帮助医学生和医务工作者加深对医疗实践中所遇到的伦理纷争的理解,提高医学行为分析判断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效果好,深受大家欢迎”。[6]同时还“应重视对启发式、讲授法、多媒体教学法、考评法等方法的应用,不断提高医学伦理学教育教学质量”。

2.4加强师资培养,提高教学水平。

为解决师资队伍发展滞后的现状,首先,应尽快成立医学伦理学教研室,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的、专兼结合的教学队伍。其办法:一是建立专门教学研究机构,配备专门从事医学伦理学教育的人员,尤其重视选拔有培养前途的硕士生、博士生。二是以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教育委员会名义举办全国性医学伦理学师资培训班和专题研讨班,2004年8月在广州举办的全国医学伦理学教育培训班,受到有关部门和与会者的好评。同时,各省市医学伦理学会也应定期召开医学伦理学教育会,不断培养医学伦理学队伍,还应选派有培养前途的年轻教师出国作访问学者进修学习,从而达到提高医学伦理学师资队伍素质的目的。超级秘书网

2.5完善并规范人文教育体制。目前我国医学伦理学教育体制不够完善,同时还尚无相应的规范。

全国仅有医学伦理学会及教育等专业委员会,而各省市没有相应的专门机构,也缺乏统一和明确的要求。虽然国家教育部、卫生部在课程建设上把医学伦理学列入教育计划,但全国医药院校缺乏统一的安排。有的院校成立了医学伦理学教研室,但大多数院校是在社科部或德育教研室中成立一个小组,教材不够统一,教育与研究相脱节等。我们认为,必须制定统一的计划和提出明确的要求,“把医学伦理学作为整个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教育卫生主管部门的议事日程,列入教育计划,作为必修课程开设,作为精品课程和重点学科来建设”。[7]同时要大力开展医学伦理学的教育研究,定期召开地区和全国性医学伦理学教育研究会,总结交流经验,表彰先进,依靠全体医学伦理学教育工作者和理论界、医学界的同仁,共同为建设符合国情的医学伦理学理论及教育体系而努力。

参考文献

1伍天章.以教学内容改革为突破口,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加强医学伦理学教材建设.中国医学伦理学[J]2001,(1)34~35

2曾钊新、李建华.道德心理学[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2,134

3伍天章.以教学内容改革为突破口,加强医学伦理学教材建设.中国医学伦理学[J]2001,(1)34~35

4李传俊、李本富.医学伦理学案例教学的实践与评价.医学教育[J]1995,(2)9~11

5张金忠.关于医学伦理学教学方法、效果的讨论.中国医学伦理学[J]1999,(3)27~28

6翁宗奕.医学院校必须把医学伦理学列为“两课”教学的重点来建设.中国医学伦理学[J]1999,(5)20~21

科学伦理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约翰・斯坦贝克;文学伦理学;研究现状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1-0240-02

一、国内外文学伦理学研究掀起热潮

古今中外,对小说中伦理价值的关注和研究早已有之。西方在20世纪后,由于唯美主义、新批评、俄国形式主义、结构主义等批评方法的流行,导致研究重点不断向文学文本倾斜,而关注小说价值功能的文学伦理批评遭到弱化。不过,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随着新批评日渐衰落,小说的伦理批评得以回归。1989年,布斯在《我们所结交的朋友――小说伦理学》中阐发了小说伦理学的完整体系。1995年,亚当・扎卡里・纽顿出版了另一本小说伦理学代表专著《叙事伦理》。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西方出现了大量文学伦理学研究专著,一方面从理论上推进了相关研究,另一方面也从实践上丰富了研究成果。

我国受政治和社会影响,直到20世纪末期才出现有关“文学伦理学”的专业研究。这一时期首先出现的是关于“文艺伦理学”和“审美伦理学”的探讨。此后,“在文学批评领域中文学伦理的话题迅速兴起,一时叙事伦理、小说伦理、批评伦理等术语成为文学批评热门术语。”[1]与此同时,以聂珍钊为代表的一批学者也原创性地建构了“文学伦理学”研究方法。聂珍钊指出,“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目的不是从伦理的立场简单地对文学作出好或坏的价值判断,而是通过伦理的解释去发现文学客观存在的伦理价值,寻找文学作品描写的生活事实的真相。”[2]以他为代表的一批学者比较丰富完整地构建了文学伦理学研究方法。这些研究在整体上不谋而合,都主张结合不同的研究方法,以文学文本为目标,研究叙事作品中蕴含的伦理思想。

二、国外斯坦贝克文学伦理学研究

美国当代著名小说家约翰・斯坦贝克(John Steinbeck,1902-1968)作为196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从1929年到1961年创作了大量长篇、中篇和短篇小说。这些小说反映时代困惑、关注社会底层、反思人类文明,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近年来受到西方学者的极大关注。斯坦贝克小说特有的多重伦理内涵近年来也得到深入研究,出现了大量相关学术专著和学位论文,成为国际研究的热点。

在美国,斯坦贝克小说的伦理维度很早就引起过评论界的关注。1942年,美国《安提亚克评论》杂志就刊发过林肯・R.吉布斯的论文《约翰・斯坦贝克:道德家》。1972年的《斯坦贝克和D. H.劳伦斯――想象的声音和伦理责任》一书,以伦理为主题探讨了斯坦贝克的伦理态度。与此同时,国外还出现了一些专门研究斯坦贝克伦理思想的学位论文。包括:1967年,加拿大马尼托巴大学理查德・E.巴特勒的硕士论文《约翰・斯坦贝克作品道德观中的自由意志与宿命论》;1986年,芝加哥洛约拉大学迈克尔・J.梅耶的博士论文《看得见的黑暗:斯坦贝克早期短篇小说和晚期小说中美国人的道德两难》;1998年,德州大学凯斯林・M.希克斯的硕士论文《约翰・斯坦贝克的环境伦理》,等等。

在最近30年,伦理学广泛应用在了各个学科领域,斯坦贝克小说的伦理思想也不断得到重视。因为“在所有著名的现代主义作家――海明威、福克纳、劳伦斯、费茨杰拉德等人中, 斯坦贝克以其对道德哲学的严肃兴趣和背景而与众不同”。[3]为了更充分地将斯坦贝克作为一个道德哲学家进行审视和欣赏,2005年6月6-9日,主题为“约翰・斯坦贝克:全球维度”的第六届国际斯坦贝克大会在日本东京召开,“斯坦贝克哲学和伦理学的跨文化远景”正是大会研讨的重要主题。同年,由史蒂芬・K.乔治主编的论文集《约翰・斯坦贝克的道德哲学》也由稻草人出版公司出版了。该书汇集了商学、文学和哲学等领域的专家共同探讨了斯坦贝克小说的伦理维度。学者们认为,“斯坦贝克不只是一个优秀的文体学家,一个社会批评家,而且在许多方面来说,也是美国的良心。他也是一个道德哲学家,并且几乎比其他任何美国作家都更为深远地探索了个体和社会伦理的轮廓。”[4]

《约翰・斯坦贝克的道德哲学》既纵览了斯坦贝克的伦理思想体系,又具体分析了其作品传达的伦理思想。在《约翰・斯坦贝克小写的乌托邦:基本的人类需求,分享的责任与好的生活》中,帕特里克・K.杜利为道德哲学下了定义。他认为这既是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也是斯坦贝克的观点,即“真正的美德,真正人类的幸福,真正人类的发展,实际上是从三个角度阐述了同一个问题:在一个好的社会中幸福和满足的人类生活。”[5]约瑟芬・阿莱格雷蒂在《约翰・斯坦贝克和道德的作用:商业道德的教训》中指出,小说《愤怒的葡萄》揭示一个人生活的社会所具有的道德观往往会淹没其中的个体所具有的道德观。芭芭拉・A.海威琳在《存在主义的真空:伊顿・阿伦・霍利:斯坦贝克的道德哲学》中指出,一个促使人们生活在“存在主义的真空”中无法找到生活意义的社会是危险的。

该书厘清了一个探讨斯坦贝克伦理思想的关键问题,即斯坦贝克的伦理思想到底属于哪一个伦理体系?对此,理查德・E.哈特在《中的道德经验:挑战与反思》中说:“作为一个哲学家,伦理学是我的专业,但是我并不想从道德理论家的角度来分析《人与鼠》。人们经常徒劳地沉思,斯坦贝克是否代表了或者应用了某种伦理理论?他是一个康德的道义论者,还是边沁或者弥尔顿之类的实用主义者?他信奉‘美德伦理’吗?他倾向于是一个相对意义上或绝对意义上的经验主义者,柏拉图主义者,还是马克思主义者?对这些问题并不存在一个合理的或最终的结论,因为斯坦贝克并不关心与生活经验脱离的哲学理论。然而,这并不是说他对道德没有兴趣,或者没有在他的作品中提出道德问题。”[6]理查德认为,斯坦贝克是一个社会批评家,这意味着他对道德有着丰富的思考。探讨斯坦贝克小说的伦理思想,不是要抽象地分析他在伦理学中的坐标,而是探索他在作品中传达的伦理观。

三、国内斯坦贝克文学伦理学研究

我国虽然在40年代大力译介了斯坦贝克的作品,但是50年代以后受国内社会政治格局的影响研究陷入停滞,直到90年代以后才逐渐复苏。新世纪以来,斯坦贝克研究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方法上,都出现了新气象。研究方法上,基本上全面摆脱了“社会抗议”的窠臼,呈现出多元批评的繁荣格局。不过,目前大量研究都集中在极少数作品上,如《愤怒的葡萄》和《》――对这些作品的研究可谓全部研究的半壁江山,而另一些作品却基本上无人问津;另一方面,对同一部作品的研究,也往往从研究方法到研究结论都有很多雷同之处。比如,生态主义批评的大量研究都集中在《愤怒的葡萄》上,女性主义批评则主要围绕《愤怒的葡萄》和《》。

整体来说,我国对斯坦贝克研究整体热情不够,这可能与90年代以来我国文学研究领域一反以政治标准评价文学而走向另一个极端有关,也可能与近年来我国亲现代主义文学、薄现实主义文学的审美趣味相关。此外,斯坦贝克小说的译本不足也是造成研究碎片化和重复化的关键原因。这些因素导致我们对国际斯坦贝克研究前沿跟进不足。在国际上备受关注的文学伦理研究方面,直到1993年我国才出现了相关探讨,后继研究则到2000年以后才有缓慢进展,研究对象仍集中于少数几部小说,内容也显单薄。在2005年6月6-9日召开的第六届国际斯坦贝克大会中,我国学者才第一次参会,而这次大会探讨的主题之一即是斯坦贝克的伦理思想。[7]

目前,我国还没有斯坦贝克文学伦理学研究专著,只在一些期刊论文和硕士学位论文中出现了相关研究。1993年,张昌宋在《斯坦贝克文学创作中的三大主题:道德主题、逃避现实主题和履行义务主题》中,较早探讨了斯坦贝克小说中的伦理主题,不过研究范围还局限在社会道德方面。2000年以后,斯坦贝克生态主义研究成为热点,出现了几篇研究文章,但也集中在对《愤怒的葡萄》和两篇随笔集上。此后,《的伦理学意义》、《自由意志与道德责任的相反命题――约翰・斯坦贝克的伦理困惑》、《善恶之网的挣扎:斯坦贝克的美德伦理研究》几篇文章较好地挖掘了作品文本内部的伦理思想,但更多的是对单部作品的研究。直到田俊武发表《“迷茫时代”的道德歌手――约翰・斯坦贝克小说的伦理叙事》一文,才对此有所突破。这篇文章既打破了长期以来斯坦贝克研究集中于《愤怒的葡萄》等单篇作品的格局,又借助叙事伦理学和神话原型批评对斯坦贝克一系列为中国评论界长期忽略的中长篇小说进行了分析。此外,在斯坦贝克短篇小说方面,国内大量研究都过于集中在短篇小说《菊》上,而其他大量的短篇小说却往往无人问津。

2011年,《论约翰・斯坦贝克小说中的人道主义思想》和《伊甸园善恶之花在人间的开放――斯坦贝克善恶观在里的体现》两篇中文硕士论文率先在学位论文中涉及了一些文学伦理学探讨。不过,更多的相关研究出现在英文硕士论文中,如《与中的责任感》、《中的土地伦理》、《的文学伦理学解释》等。这些研究虽然范围仍然集中在《愤怒的葡萄》上,但都主动应用了文学伦理学理论,只是由于其书写文字是英文,所以相对减弱了其学术传播的范围。

应该说,当前我国斯坦贝克文学伦理学研究已经崭露头角,初步有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不过,当前的斯坦贝克研究存在研究对象过于集中和重复的问题,加上很多研究者没有自觉地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导致研究成果往往有从四面八方拼凑起来之嫌,相关研究尚未形成系统性。不过,近年来,文学伦理学研究正逐步繁荣,相信对斯坦贝克小说文学伦理学研究也必将不断深化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杨红旗.叙事伦理与文艺学的知识生成[J].文艺理论研究,2009,(6):61.

[2]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在中国[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2010,9(5):40.

[3][4]John Steinbeck,“An Ethics of Fiction”,Stephen K George,ed., The Moral Philosophy of John Steinbeck[M].Maryland: The Scarecrow Press, 2005(33).

[5]Patrick K.Dooley,“John Steinbeck’s Lower-case utopia: Basic Human Needs, a Duty to Share, and the Good Life”,Stephen K George, ed.,The Moral Philosophy of John Steinbeck[M].Maryland: The Scarecrow Press,2005(4).

[6]Richard E. Hart,“Moral Experience in Of Mice And Men: Challenges and Reflection”,Stephen K George,ed.,The Moral Philosophy of John Steinbeck[M].Maryland: The Scarecrow Press,2005(62).

[7]陶洁.日本的斯坦贝克年会[N].中华读书报,2005-11-13.

作者简介:

科学伦理论文范文第8篇

“导师组2+2模式”是笔者在“导师制”的基础上根据地方高师院校的教育教学特点而创建的一种新的教育教学管理机制。其内涵是:4个导师为一组,对师范生进行本科四年的分阶段全面跟踪指导。“2+2模式”是指大学四年分成2个阶段,每个阶段配备2个导师。大一大二为一个阶段,大一上学期配备入门型导师,大一下学期和大二配备学习型导师。大三大四为一个阶段,大三配备教学型导师,大四配备科研型导师[2]。为了使“导师制”尽可能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必须有此模式实行的保障机制:1.学校要有制度保障,把学生的毕业论文成绩、就业率、考研率等做为教师评奖、评优、评职等的重要指标,从而激励所有的教育教学工作者。2.尊重学生的权利,提高学生对本科生导师制的积极参与意识。3.学校要设立大学生科研专项基金,为学生的学习发展提供一个努力的方向。4.整合教育教学科研的师资队伍,量化导师特点,对应认定相应导师资格。这种教育教学模式的实施既符合教育的基本规律,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多样性,又充分实践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更主要的是激发了教师的教学的积极性,全面启动学生学习与研究的思想与智慧。

二、设置传统文化课程,强化学生的伦理人格

做事先做人。这句话,对于一个真正懂教育的人而言,是朴实而深刻的。那么对于当下地方高师院校的学生而言,应如何解决因时代众多的原因促成的人格问题呢?教育学上有一句话: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重要。论文的写作过程是一个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而构成这种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基础素养是由两方面人格构成的,一是伦理人格,就是从伦理学上讲一个完整人的人格的表现;另一个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学术人格,即由专业积累加之于哲学教育之后而生成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专业基础能力。二者的关系是伦理人格完善的程度决定着学术观点的典型性与深刻性。没有完善的伦理人格必然会导致毕业论文观点的偏颇与狭窄,这一点对地方高师院校的大学生而言,表现是非常突出的。高师院校的本科生毕业将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因此其必须要在伦理人格与学术人格上平衡发展。“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没有相对完善的伦理人格,很难能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心理,也很难把握课程内容与学生素养转化的机制问题。这样在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上就很难有所突破与创新。地方高师院校与部属高师院校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上也是有差别的。由于管理者与教师们的教育教学理念的滞后与保守,地方高师院校传统文化的传承根本就没有形成科学的保障体系,因此必须要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上有所突破,开设传统文化课程,以完善本科生的精神世界,从而为本科生写好毕业论文的学术人格创造基础条件。根据多年的研究与实践,以《易经》、《论语》与《道德经》为课程内容进行学生儒道人格的构建,是非常有生命力的。《易经》是群经之始,其中满含着儒家思想与道家智慧,是典型的生活经验的提练与升华。只要将其还原于生活,再用生活实践其思想逻辑,那么其蕴含的智慧价值自然会被大学生所接受而渐渐显现。哲学是大智慧,是高度概括与凝聚而成的,有利于对课程逻辑认知和教育教学策略的权衡与使用。《论语》是东方的《圣经》。如果在东方找到一本能与西方的《圣经》相媲美的书,那就只能是《论语》了。只有如此关注人的精神品格教育的圣贤之精神,重新融入我们的心灵世界,才能完善我们大学生的伦理人格。《论语》在北大清华等高校都成为了热门的通识课,在浙江成为了中学教育的必选课,而在一般的地方高师院校中还没有成为课程设置体系中的课程内容,这同样也是个问题。入世的思想一定要有,出世的思想也决不能无啊!儒家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还有“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己任,不可谓重乎?死而后矣,不可谓远乎”。历史与现实告诉我们,只有儒家思想太累了。屈原没有道家的“道法自然”和举重若轻的“无为而无不为”之思想,所以最后选择了汩罗江。陶渊明、李白、坡等因为有了道家思想的智慧而成就了生命的另一种精彩。没有道家的“自然、真实与自由”,其人生自然会变得枯燥与乏味。用逻辑推想一下,把《论语》、《道德经》设置为全校的通识课,把《易经》设为相关专业的选修课,选择专门从事典籍研究或者对典籍研究有兴趣有建树的老师进行教学,每周两学时,长此以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学生的伦理人格的构建自然地融会在一起,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提升学生的精神世界亦是必然。这是一个很多价值观念都被任意解构的时代。经过时间与实践的验证,我们都清楚的认识到,类似的解构大都是粗糙与荒谬的。正是因为那种浅薄的解构太多,根本无法完成新的建构,才令当下的大学生面对现实时显得茫然而不知所措。传统文化课程能解决大学生的自卑、急躁、悲观、孤僻、多疑、抑郁、狭隘、冷漠、被动、虚荣、焦虑、自我中心、敌对、冲动、脆弱等人格问题的趋势变得越来越明朗。“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仁者无忧,智者无惑,勇者无惧”,“道法自然、无为而无不为”。以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完善当下地方高师学生的伦理人格既能高效率地解决地方高师院校学生的人格问题,又符合我们民族文明传承与发展的规律。

三、调整课堂教学策略,以便生成学生的学术人格

怎么教会影响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形成与发展的速度与进度呢?优秀的教学过程就是一个整合学生所积累的思想与智慧的过程,更是优化学生的思维与思想,强化形成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术人格特征的一个过程。如果课堂教学过程只一味地灌输势必会抑制学生批判思维的形成与发展。若能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教育教学策略为指导,解决好什么内容要讲,什么内容不用讲而让学生自己学,什么内容要进行合作学习,什么内容要进行探索与研究,什么问题不仅要懂而且还要能讲明白等相关的问题,那么无疑会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解放学生天然的敏感,从而为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术人格的成长提供有利的保障。而这方面的能力的挖掘与成长恰恰是学生发现论文选题,完成毕业论文写作所必备的人格素养。高师院校的学生将来从事的工作是以教育教学为主的,其绝不是简单的知识或思想的接受者。他们要成为创造性的教育教学问题的解决者。他们是要全方位地开启学生心智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所以说,理论素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生成必须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获得充分呈现。什么样的教育成就什么样的学生。教学过程只有量化到这种程度,才利于达到理想的教育教学目的,利于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术人格的生成与成长。

四、弱化毕业论文的理论性,强化论文的综合性与实践性

我国逐渐发展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所承载的专业内涵水平降低了,对大学生的教育更多的是一种通识教育。于是,对于本科毕业论文,我们也应作出相应调整。毕业论文不能“一刀切”,不是每个学生都擅长理论研究。尤其是地方高师院校的毕业论文教育,必须与本专业的培养目标结合在一起,做到务实,合理,自然而然。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俞振伟副教授曾言:“比如文科专业,很难让一个本科生提出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学术观点,但却可以做一项非常有意义的调查报告,或者对一个学术流派进行一次梳理,重要的是做论文的这个过程对大学生来说非常有意义。”[3]很显然这一观点对于地方高师院校的大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是非常具有建构意义的。首先,大学生们完全可以以某中学某一学科教育教学的现状,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与实际参与观察,来完成一个这一学科教育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其收获是建立在某一学科教育教学实际的基础上的,不仅使学生能真实全面地了解这一学科教育教学现实,把握这一学科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还能运用所学相关理论进行建设性的透视与思考,利于理论与实践的充分结合,达到学校教育与基础教育教学实践相统一的教学效果。其次,大学生还可以专门研究某一个学科的教育教学流派或某一个优秀的教育教学工作者。对于语文学科而言,可以研究于漪、赵谦翔、魏书生或程翔等等,都会在研究过程中发现,某一学科的教育与教学绝不仅仅是技术问题,也不仅仅是科学问题,更多的是一个人的综合素养的结晶。这对现在的高师院校大学生而言,其具有启示与引导价值,是简单的说教所无法相比的。第三,大学生还可以专门完成教学方法的综述,或者教育策略的综述,课程目标综述,教学过程综述等等,使其在某一学科的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能非常清醒自如地应对相关的问题,进而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论文写作的教育教学目标。最后,我们也尊重少数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可以在自己所学学科范围内因自己的爱好特长来进行除上述内容以外的论文选题与论证,延伸自己的研究方向为考研提供更有价值的研究领域。地方高师院校毕业论文是大学本科教育期间最后一个重要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在相当程度上综合反映了学校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培养质量[4]。相对于教育过程的其他诸环节,毕业论文的突出特点就是它的综合性、实践性和创造性。要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必须以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重视学生整体素养的培养与提高,不要仅从论文本身着手,更应当从本科教育教学的课程构建与教育教学策略等方面入手,以解决学生写不出好论文的根本问题为先决条件,同时把整个本科教育教学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建立起能够从整体上完善和提高本科生综合素质的教育教学新模式。

科学伦理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 伊恩・麦克尤恩 中国 研究

当代英国作家伊恩・麦克尤恩(Ian McEwan,1948―)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活跃于英国文坛的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麦克尤恩早年在东英吉利大学曾师从著名的作家兼评论家马尔科姆・布雷德伯里和安格斯・威尔逊学习文学创作,于1971年获文学创作硕士学位。麦克尤恩自1975年出版短篇小说集《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以来笔耕不辍,且创作体裁涉猎甚广,至今已经出版长篇小说十一部、两部短篇小说集、两部儿童文学、三部影视剧、一部歌剧和一部清唱剧。其中短篇小说集《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1976年获毛姆奖,长篇小说《时间中的孩子》1987年获惠特布雷德奖。他迄今已被六次提名曼・布克奖,并在1998年以长篇小说《阿姆斯特丹》荣膺此奖项。2001年出版的《赎罪》获得了史密斯文学奖(2002年)、美国国家书评人奖文学奖(2003年)、洛杉矶时报小说奖(2003年)和圣地亚哥欧洲小说奖(2004年),世界范围内销量超过四百万册。根据《赎罪》改编的同名影片获得2007年度全球最佳影片奖,并赢得多项奥斯奖提名。2010年3月出版的新作《日光》不仅在英美学术界备受褒扬,也备受普通读者的青睐,进入美国《纽约时报》畅销书榜单。

麦克尤恩早期创作的短篇小说集和前两部长篇小说因为充斥怪僻、、暴力等令人震惊的阴暗题材在评论界曾引起骚动,评论界忧心忡忡地称之为“惊悚文学”(“literature of shock”),麦克尤恩也因此被戏称为“阴森的尤恩”(Ian Macabre),并和同辈作家马丁・艾米斯(Martin Amis)一道背负“英国当代文坛的坏小子“(the enfant terrible)之名。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麦克尤恩的创作从早期关注幽闭的私人空间转向较为广阔的社会、政治等领域,写作技法也日臻成熟,在21世纪推出了《赎罪》和《星期六》之后,麦克尤恩已经被英国评论界誉为“我们的国民小说家”,他也是全世界当代英语作家中的佼佼者,有评论家这样赞誉他:“麦克尤恩是尚健在的最伟大的作家,不仅在英国如此,因为贝娄已经不再写作,罗斯已经捕捉不住精准的措辞……伊恩・麦克尤恩现在的写作水准无与伦比。诺贝尔奖委员会若给他颁奖,应该能开始赢得尊重。”[1]

国外的麦克尤恩研究伴随麦克尤恩的创作始于上世纪70年代中期,总体上呈上升趋势,新世纪随着麦克尤恩本人在国际文坛逐渐声名显赫,研究也相应持续升温。已经出版关于麦克恩的英文研究专著十几部,访谈录一部,硕博士论文20余篇,研究性论文80多篇和无以计数的书评①。除了英语,国际范围内麦克尤恩研究还以法语、德语、西班牙语、日语、瑞典语等多种语言进行且成蒸蒸日上的势态②。

我国对麦克有恩的译介和研究始于上世纪90年代末,与西方学界兴盛的麦克有研究相比,国内对于麦克尤恩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近年来也有升温的趋势。自上世纪末以来国内几个版本的20世纪英国文学史、小说史基本上都有专节论述麦克尤恩。包括阮伟、徐文博等合著的《20世纪英国文学史》[2],王守仁、何宁合著的《20世纪英国文学史》[3],王守仁、方杰合著的《英国文学简史》[4]和瞿世镜、任一鸣合著《当代英国小说史》[5]。蓝纯在《外国文学》1998第6期上最早译介了麦克尤恩的两篇短篇小说,国内对麦克尤恩多部作品的正式翻译出版则始于新世纪。2001年12月,译林出版社出版了王义国翻译的《阿姆斯特丹》,2003年12月又出版了何楚翻译的《时间中的孩子》。此后,其他出版社也竞相推介麦克有恩的作品。新星出版社2007年6月出版了丰俊功翻译的《阿姆斯特丹》,7月出版了冯涛翻译的《水泥花园》。2008年作家出版社出版了夏欣茁翻译的《星期六》。同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了黄昱宁翻译的《在切瑟尔海滩上》。2009年5月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孙仲旭翻译的《梦想家彼得》,2010年2月出版了潘帕翻译的《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由著名作家余华作序。2010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了冯涛翻译的《只爱陌生人》,郭国良翻译的《黑犬》和周丽华翻译的《床第之间》。可见,近年中国出版社已经陆续引进翻译麦克尤恩的众多作品,这无疑推动了麦克尤恩在中国的接受和研究。除了麦克尤恩本人的作品陆续翻译出版,还有学者翻译国外麦克尤恩研究的新成果。[6]

据“中国知网”检索,截止到2011年9月,我国期刊共发表有关麦克尤恩的评论文章二十来篇③。蓝纯在1998年《外国文学》第六期上发表的《麦克尤恩其人其作》[7]和《评〈陌生人的安慰〉》[8]是国内最早引介麦克尤恩的学术文章。进入21世纪,《世界文学》、《当代外国文学》、《外国文学》、《外国文学研究》和《外国文学动态》等有影响的外国文学杂志,以及部分高等院校学报都陆续刊登有关麦克尤恩研究的文章,多是对麦克尤恩单部作品的探讨。除了蓝纯最早从性别角度研究评价麦克尤恩早期小说《陌生人的安慰》主题外,另有4篇文章关注麦克尤恩早期作品。邱枫的《男性气质与性别政治――解读伊恩・麦克尤恩的〈家庭制造〉》从性别研究的角度讨论短篇小说《家庭的制造》对传统男性气质的颠覆和重构意图[9]。王悦的《析麦克尤恩〈立体几何〉:不可靠叙述的生成与阐释》解读短篇小说《立体几何》,探讨不可靠叙述在小说艺术表达中的特殊功用[10]。张和龙的《成长的迷误―――评麦克尤恩的长篇小说〈水泥花园〉》[11]和何其方的《被遗弃的小宇宙――〈水泥花园〉中杰克的弗洛伊德式解读》[12]聚焦麦克尤恩首部长篇小说《水泥花园》。张和龙一文认为《水泥花园》是一部青少年性心理走向迷误与畸变的“反成长”小说[13]。何其方一文在洛伊德理论关照下认为《水泥花园》从叙事认杰克的视角讲述了一个震撼心灵的反伦理故事[14]。

关注、探讨麦克尤恩中后期作品的文章中,有两篇考察麦克尤恩1998年度布克奖的获奖作品《阿姆斯特丹》。陆建德的《“文明生活的本质”――读麦克尤恩的〈阿姆斯特丹〉》[15]发表于2000年,在《阿姆斯特丹》出版后两年内就较早向国内读者批评介该作品。陆建德认为该作品从人际关系、媒体影响等方面揭示了“文明生活的本质”,流露出对当今英国社会流行价值的辛辣讽刺[16]。李桂荣的《〈阿姆斯特丹〉中失落的共识》运用哈贝马斯的交往合理性,分析小说展现了后现代语境下社会交往的弊端[17]。李文发表于2010年,从陆建德一文2000年发表以来至2010年前十年间鲜有文章研究《阿姆斯特丹》,可见表明国内学界对该作品的重视不够,研究不足。

新世纪伊始,陆建德对麦克有恩获奖作品的评介无疑推动了麦克有恩在中国学界的接受,外国文学研究者随之给麦克尤恩投以更多的关注目光,他中后期的代表作《时间中的孩子》和《赎罪》成为关注的热点。有3篇代表性文章探讨《时间中的孩子》,包括舒奇志的《主体的欲望与迷思――解读伊恩・麦克尤恩的〈时间中的孩子〉》[18],程心的《时间中的孩子和想象中的童年――兼谈伊恩・麦克尤恩的转型》[19]和龙江的《心灵的孩子神奇的时间――伊恩・麦克尤恩〈时间中的孩子〉解读》[20]。舒奇志一文应用拉康主体欲望与他者的相关理论透析主人公对童年本真追寻过程的社会、政治意蕴[21]。程心一文认为该作品通过不同人物影射了浪漫主义、极权政治和自然科学对童年的不同构想,指出孩子的隐喻意义是人性的本真存在[22]。龙江一文认为小说揭示了“时间”并非一种确定的状态,而是一种生命的神奇本质,它使短暂的童年能够贯穿人生的全部过程,面对混乱无序的当今社会,成年男女需要认可内心的“孩子”[23]。这三篇文章从多视角探析《时间中的孩子》中孩子与时间意象折射出来的深层主题意蕴,强调了该作品在麦克尤恩创作转型中的重要地位,但是龙江一文的主要观点与国外麦克尤恩研究相关成果雷同,欠创新性。

与《时间中的孩子》相比,《赎罪》更受国内学界研究者的青睐,近三年来就涌现研究性文章近十篇,且研究视角呈多元化态势。张和龙盛赞《赎罪》“像是一部宏大而优美的心灵史诗”[24]。陈榕的《历史小说的原罪和救赎――解析麦克尤恩〈赎罪〉的元小说结尾》探讨了《赎罪》这部历史小说的元小说结尾的作用,认为“麦克尤恩在《赎罪》中所采用的叙述姿态,呼应了当代英美文坛在后现代语境中对现实主义的回归,麦克尤恩通过这部“历史小说”,重新唤起了公众对于历史、对现实的思考[25]。《赎罪》的叙事模式和功能是国内研究者们的评论重点。朱静仪的《虚构与真实――浅析〈赎罪〉中的叙事判断》从小说人物、作者、读者三个不同层做出的叙事判断切入分析文本的叙事性,以此说明叙事判断对解析文本的深层含义有着重要作用[26]。杜维平、高一琼的《麦克尤恩的自由国度――论〈赎罪〉的陌生化叙事结构》认为,《赎罪》陌生化叙事模式的应用令小说充分展现其陌生化美学意蕴的同时强化了读者对主人公及其自身的自我意识觉醒的认知力[27]。陈小霞的《走出幻想与现实交错的迷宫――分析〈赎罪〉的叙事结构》主要探讨文本“戏中戏”的叙事结构,从而挖掘作品深刻的主题内涵。也有论文集中探析其主题意蕴[28]。蔡晓燕的《在赎罪中成长――解读伊恩・麦克尤恩〈赎罪〉的成长主题》从成长小说文学体裁的视角分析《赎罪》中年轻主人公布里奥尼在赎罪过程中的成长变化[29]。李桂荣的《麦克尤恩〈赎罪〉中言语缺失的语用解读》则从言语行为的语用角度,分析文本中言语缺失意义,认为作品反映出后现代主义世界中人性救赎的艰辛和无可救赎的无言悲哀[30]。李桂荣一文从言语行为的语用角度来关照文本的阐释,具有跨学科研究特点。另外刘峰、王建香的《从“影响的焦虑”角度解读伊恩・麦克尤恩的〈赎罪〉》在互文性的观照下从影响与误读两个视角分析《赎罪》的艺术价值[31]。随后,我国越来越多的学者持续关注麦克尤恩创作的最新动态。麦克尤恩的最新力作《日光》于2010年问世后,我国学界不仅有引介性文章,而且有论文用文学伦理学的批评方法较深入地探究《日光》的主题内涵[32]。

除了刊发的有关麦克尤恩的研究性文章外,近年来涌现出研究麦克尤恩的硕、博士论文18篇④,且有逐年增多的趋势,这在当代外国文学研究领域是一大亮点。上海外国语大学的沈晓红于2010年5月完成的博士论文《伊恩・麦克尤恩主要小说中的伦理困境》是迄今国内唯一的一篇麦克尤恩研究的博士论文。该论文从伦理视角探讨了《水泥花园》、《时间中的孩子》和《赎罪》这三部主要作品中伦理困境问题――自由的悖论、伦理反乌托邦和伦理两难之境,通过对这三部代表作品的讨论试图论证伦理困境在麦克尤恩各部作品均有体现,且呼应了时代伦理环境的变化和写作技巧的提高。该论文是国内首篇较系统的麦克尤恩研究成果,但是作者仅从三部作品总结麦克尤恩所有作品的特色,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与博士论文相比,硕士论文较多,已经涌现出17篇。硕士论文中有关《赎罪》依然是研究的热点,7篇硕士论文聚焦《赎罪》,或运用相关理论分析小说主人公赎罪的心路历程,或探讨小说的叙事特征、艺术特色,等等。有2篇硕士论文聚焦探讨《时间中的孩子》,研究《水泥花园》和《阿姆斯特丹》的硕士论文各2篇,均完成于2008年。这些硕士论文皆聚焦麦克有恩的单部作品。另有4篇硕士论文则以麦克尤恩的数部作品为研究对象,不再局限于聚焦麦克尤恩的某单部作品而是较系统地探究数部作品的叙事特征、主题意蕴等,为进一步系统研究打下了基础。

近年来关于麦克尤恩研究的文章和硕、博士论文逐渐增多说明麦克尤恩已经受到我国越来越多的外国文学研究者的重视,目前正迎来研究的热潮,但是与国外兴盛的麦克尤恩研究相比国内麦克尤恩研究尚出于起步阶段,且暴露出一些问题。一是研究对象不平衡,现有的研究文章和硕士论文多集中探究《赎罪》,虽然这也呼应了国外麦克尤恩研究界《赎罪》热的现象,但是国内学界对麦克尤恩的其他作品还关注不够,有的作品还无人问津。二是有价值的高水平论文不多,部分研究有重复性。现有的研究文章和学位论文里部分缺乏理论深度,或热衷于对某些理论盲目套用。三是对国外麦克尤恩研究的最新动态缺乏了解,有些国内研究者的“新”的观点在数年前已经在国外学界就已经论及,在梳理、综述现有学术成果并以此为基础提出新的观点方面尚欠缺国际的学术视野。对麦克尤恩做较深入的系统研究的博士论文仅1篇,该论文也仅涵盖其三部主要作品,具有局限性。鉴于麦克尤恩目前在英国乃至世界文坛的重要地位,我国亟须对麦克尤恩的创作进行深入而系统的研究。

注释:

①②参见国际麦克尤恩研究的网站,http:///bib/.

③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的搜索结果.

④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博士论文数据库和硕士论文数据库,以下评论皆依据该数据库收集到关于麦克尤恩的博士、硕士论文信息.

参考文献:

[1]Wells,Lynn.Ian McEwan.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2009:11.

[2]阮伟,徐文博,许亚军.20世纪英国文学史[M].青岛出版社,1998.

[3]王守仁,王宁.20世纪英国文学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王守仁,方杰.英国文学简史[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5]瞿世镜,任一鸣.当代英国小说史[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6]杰拉德,格雷格,柯英.伊恩・麦克尤恩的新作和生态批评的未来[J].鄱阳湖学刊,2010,(5).

[7]蓝纯.麦克尤.其人其作[J].外国文学,1998,(6).

[8]蓝纯.麦克尤恩评《陌生人的安慰》[J].外国文学,1998,(6).

[9]邱枫.男性气质与性别政治――解读伊恩・麦克尤恩的《家庭制造》[J].外国文学,2007,(1).

[10]王悦.析麦克尤恩《立体几何》:不可靠叙述的生成与阐释[J].外国文学,2010,(1).

[11][13]张和龙.成长的迷误――评麦克尤恩的长篇小说《水泥花园》[J].当代外国文学,2003,(4).

[12][14]何其方.被遗弃的小宇宙――《水泥花园》中杰克的弗洛伊德式解读[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8).

[15][16]陆建德.“文明生活的本质”――读麦克尤恩的《阿姆斯特丹》[J].世界文学,2000,(6).

[17]李桂荣.《阿姆斯特丹》中失落的共识[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3).

[18][21]舒奇志.主体的欲望与迷――解读伊恩・麦克尤恩的《时间中的孩子》[J].当代外国文学,2008,(3).

[19][22]程心.时间中的孩子“和想象中的童年――兼谈伊恩・麦克尤恩的转型[J].当代外国文学,2008,(2).

[20][23]龙江.心灵的孩子神奇的时间――伊恩・麦克尤恩《时间中的孩子》解读[J].外国文学研究,2005,(4).

[24]张和龙.宏大而优美的心灵史诗――评伊恩・麦克尤恩的《赎罪》[J].外国文学动态,2008,(2).

[25]陈榕.历史小说的原罪和救赎――解析麦克尤恩《赎罪》的元小说结尾[J].外国文学,2008,(1).

[26]朱静仪.虚构与真实――浅析《赎罪》中的叙事判断[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2).

[27]杜维平,高一琼.麦克尤恩的自由国度――论《赎罪》的陌生化叙事结构》[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

[28]陈小霞.走出幻想与现实交错的迷宫――分析《赎罪》的叙事结构[J].文学界(理论版),2010,(11).

[29]蔡晓燕.在赎罪中成长――解读伊恩・麦克尤恩《赎罪》的成长主题[J].作家杂志,2009,(1).

[30]李桂荣.麦克尤恩《赎罪》中言语缺失的语用解读[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0,(2).

[31]刘峰,王建香.从“影响的焦虑”角度解读伊恩・麦克尤恩的《赎罪》[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32]周艺.自然和人性的较量[J].当代外国文学,2011,(1).

科学伦理论文范文第10篇

近年来,许多专家学者从护理伦理学的课程地位与性质、教学内容与方法、考核标准与形式、师资构成等方面对我国护理伦理学教育现状作了深入全面的阐述与分析。然而,我国现有的护理伦理学教育还不能满足实际需要[1]。笔者以可行性、有效性为原则,提出改革建议,希望能为我国护理伦理学在校教育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

1护理伦理学概述

护理伦理学是护理学和伦理学相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是研究护理学科体系中伦理问题的一门应用科学,它关注的重点是护士应当如何处理他们在护理实践中遇到的伦理困境[2-3]。护理伦理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完善护士在跨学科环境下工作的伦理知识体系[4]。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欧美国家就已经非常重视护理专业教育中伦理学的教育,在英国,护士接受的职业伦理教育甚至比医生还多[5-7]。然而,在这一时期,我国的护理伦理教育才刚刚起步。如今,我国的医学护理教育在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之间发展存在失衡,医护人员人文关怀相对欠缺[8]。改革护理伦理学教育,使之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符合临床护理实践需要,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2护理伦理学教育改革建议

2.1学校应重视护理伦理学教育医疗改革的发展及护理学科的进步,对新型护理人才的护理伦理学知识储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9-10]。因此,学校应重视护生护理伦理学知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让他们在学生时期全面系统地接受护理伦理学教育,培养良好的伦理素质[11]。将护理伦理学与基础护理学、内外科护理学等课程一样,作为高等护理教育体系中的核心课程[12-13]。

2.2教学内容密切联系临床实践需求有调查显示,超过50%的护生希望授课教师多讲授与临床实践联系紧密的伦理学知识[1]。说明目前护理伦理学教育的重点是伦理学基础与理论知识,对于培养护生具有敏锐的伦理意识和判断解决护理实践中的伦理问题的能力还存在很多不足。因此,教师应该注意适当调整教学内容的重点,使教学内容符合临床实践需求。对于无医学、护理学知识背景,或无一定临床实践经验的教师,可以向临床资深医护人员请教,使授课内容倾向于临床实践需求;也可以开展实习护生座谈会,询问护生实习过程中遇到的伦理问题以及对伦理学知识或教学的需求重点,这样就可以有针对性地组织非实习护生的护理伦理学教学活动。

2.3整合教学途径与方法当今社会是多元化的时代,教学方法也具有多样性,一种教学方法不适用于所有的教学内容。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性质、不同的学习阶段及想要达到的教学目标,结合教师本身对教学方法的掌握情况,按“最优”原则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如通过热点/经典伦理事件的讨论分析,护生可以掌握事件中所涉及的伦理知识及问题,学会正确处理这些伦理问题的方法;在角色扮演教学中,可以邀请患者及临床医护人员观看,并对表演事件发表各自的观点,使护生学会从护患双方的角度思考问题;通过PBL教学,教师可以用案例及提出的问题,吸引护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带着问题学习,积极思考,寻找正确的答案;撰写影片观后感,可以使护生将所学的伦理知识联系起来,培养他们系统学习及客观分析问题的能力;临床见习、社区服务等,可以让护生从护理实践中认识到伦理知识的重要性;此外,成立护理伦理学学习小组或相关社团,搭建网络沟通平台,开展主题班会等,都有助于护生护理伦理学的学习。但是,教师应该意识到,无论采用何种方法进行教学,需始终体现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及护生的主体性,形成“互动式”、“参与型”的教学环境。

2.4体现循序渐进和学科渗透护理道德的培养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通过某一学期几十个学时的护理伦理学课堂教学不可能使护生具备高尚的护理道德,护生需要通过“感悟、体验、接收、内化与应用”5个阶段来提升自身的伦理素质。因此,在护生的基础课程学习期、专业课程学习期、实习期及走进工作岗位后,都应开设护理伦理学课程,其内容根据护生的学习阶段及学习环境进行调整,做到“因时因地制宜”。除单独开设护理伦理学课程外,还应把护理伦理学内容融入到整个护理学课程体系中,充分发挥学科渗透的作用。如护理研究、护理管理、儿科护理、妇产科护理等课程教学中,教师均应适当教授本学科知识相关的伦理学知识。实践证明,学科渗透所收到的实际效果远比单纯的理论灌输更有说服力[14]。

2.5组建协助教学团队,提高教师自身素质高等教育目标能否实现,教育的道德要求和科学知识的要求能否按计划转化为护生的品德、智慧和技能,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关系到高等教育特定的文化内容与要求的顺利传递并最终在培养出的人才素质、能力等方面得到实现[15]。真正实施护理伦理学教育的教师不仅要掌握伦理学的基本原理及其发展趋势,而且对护理学理论、护理实践和科研也要十分熟悉[16]。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出身的伦理学教师,由于缺乏医护专业知识,在教学过程中难免重伦理学基础理论知识,轻护理实践中的伦理问题相关知识;护理学专业出身的伦理学教师,由于缺乏伦理专业知识,在授课过程中难以系统地阐述伦理学知识;其他护理学科教师,同样因为伦理学专业知识缺乏,在教学过程中很少甚至从不涉及学科相关伦理知识的教授。因此,伦理学教师应该与其他护理学科教师组成一个协助教学团队,在教学中相互帮助、取长补短,达到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另一方面,培养既具有医护专业知识背景,又具有伦理学专业知识的护理伦理学专业硕、博士研究生,是解决目前护理伦理学教师“专业偏科”的根本措施。

2.6科学化考核方式一种科学合理的考试模式不但可以达到以教育教学的要求为目的,促进知识、能力、素质的融合,促进学风建设,以利于护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还能激发护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教学质量[17]。护理伦理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其考核方式应体现护生的综合素质。可以从课堂表现、论文、考试及实践等多方面进行考核与评价。课堂表现主要包括护生的出勤率、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参与角色扮演等;论文可以是影片观后感、主题论文、对别人论文的评价等;考试应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运用相结合,护生在临床实习期间洞察与正确处理伦理问题的能力应纳入临床实习考核之中。#p#分页标题#e#

2.7注重第一堂课的重要性伦理学教师应特别注重第一堂课的重要性。第一堂课首先要让护生对这门课产生兴趣,认识到这门课的重要性,学会用正确的态度对待护理事业,其次才是教授护生护理伦理学知识。因为护生一旦在学习过程中对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有明确的认识和情感选择,也就有了职业行为的基本倾向,这个基本倾向决定了他们在日后实际工作中对患者的态度及对护理工作的情感和态度[18]。

3小结

上一篇:资源税管理论文范文 下一篇:税务筹划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