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考察报告范文

时间:2023-02-22 21:50:15

科学考察报告

科学考察报告范文第1篇

二、地点:河北省保定市白洋淀湿地

三、背景与动机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越来越多的工厂企业建立了起来,我们的环境却越来越差了。空气和水的污染严重影响了我们的健康,北京市雾霾天气这些年已经变成了常客,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关心我们周围的环境变化。湿地被称为我们地球之肺,于是我们决定走出北京到距离我们最近的大型湿地――白洋淀湿地实地考察,去看看那里的生态环境状况如何?也看看能否为现在的城市环境污染治理找到答案。

四、考察内容

白洋淀湿地动、植物现状及水质情况考察

考察区域:烧车淀和白洋淀

水域周边分布了很多村庄,岸边水中生活垃圾很多 ,湿地中心的水质比稍好一些,淀中生长了大面积的芦苇,还有成片的荷花,到了7~8月份,荷花盛开非常漂亮。考察中我们发现了水鳖、荇菜、菹草、芦苇、茨菰等湿地植物,田鳖、潜蝽等昆虫,金线蛙、沼水蛙、中华大蟾蜍等两栖动物,白条锦蛇、虎斑颈槽蛇等爬行动物,黄颡鱼、麦穗鱼、虾虎鱼等鱼类,须浮鸥、凤头??、夜鹭、苍鹭、杜鹃、红骨顶鸡等鸟类。

五、生态环境分析

1.芦苇是湿地周边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每年秋天都会把淀中的芦苇全部收割,而芦苇丛是鸟类和很多两栖动物的家园,这种对芦苇的大面积砍伐行为破坏了湿地鸟类和两栖动物的正常繁衍和过冬,使得湿地的很多鸟类种群数量不断降低甚至消失,考察过程中发现的凤头??、红骨顶鸡数量已经非常少了!

2.周边居民房屋距离湿地太近,大量的生活垃圾不断污染着湿地的水域。

3.周边的村民和一些不法分子经常在湿地捕捉野生鸟类、两栖动物和鱼类,原本就很脆弱的生态链被不断破坏。

4.周边工厂、企业,它们的废水很多被排放到湿地中,水质变差,水中的动、植物生存面临着很大的威胁。

5.湿地周边旅游和商业项目过度开发,甚至有企业大面积抽干湖水造地盖房,湿地面积不断减少;太多的游人带来了更多的垃圾和对环境的破坏。

六、结论

1.白洋淀湿地生态环境破坏比较严重,经过查阅对比湿地以前的资料,现在的水质和湿地动植物种群数量等方面在不断下降。如果我们不去保护她,不久的将来很多湿地动植物可能会慢慢消失。

2.湿地、森林为我们过滤空气和水,我们应该爱护她们就像爱护我们自己一样,让更多的人加入到保护大自然生态环境中来,减少污染,我们的天空才会蓝,我们的水才会清澈,我们的家园才会更加美丽!

科学考察报告范文第2篇

考察报告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考察报告是指作者为了了解某地区的基本情况,或者为了获取某项科研任务的科学数据或证据,根据一定的科学标准,亲自进行考察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写成文章,如考察散记、考察札记、考察日记,以及一些学术性的报告等,统称为考察报告。是一种重要的应用写作文体。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表明:认识的唯一源泉是物质世界。.认识依赖于实践,人们的认识过程必须经过感性认识阶段,然后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到社会实践中去考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的具体运用。

重要领导人的职责是发现问题,制定政策,解决问题。要发现问题,就必须考察客观事物的历史和现状,考察它的内部、外部的各种联系。至于作出决策,解决问题,那就更需要通过系统、周密的考察,探寻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然后才能提出解决问题的政策。重要领导人亲自进行考察是十分重要的,当然不可能事必躬亲,他们需要借助别人的考察结果来协助他们制定有关政策。这样,考察活动就日趋社会化,群众化。在以信息为基础,讲究决策科学化,工作高效率的新时期,考察报告就具有更大的意义与作用了。

科研人员要为某项科研任务获取科学数据,也需要亲自进行实地考察——对事物的内部的活动规律进行考察,对有关资料进行考察,否则无法得出科学的结论。

我国社会科学的考察工作有良好的传统,但对自然科学的考察,由于种种原因,受到很大限制。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和大规模区域经济开发的需要,才开展了多学科的综合考察工作。建国四十年来,综合考察范围遍及全国三分之二以上的省区,特别是对许多边远地区,进行过数次综合考察。以自然资源的综合考察为例,1956年国务院制定了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为完成其中规定的有关国家边远地区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的考察任务,中国科学院成立了综合考察委员会,统一领导和组织各项综合考察,先后组成十个大型综合考察队,每年有上千人同时考察。这一时期的自然资源综合考察活动,取得了明显的成就,为国家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和地区开发方案提供了大量的科学资料和依据;促进了资源研究和考察事业的发展。在综合考察活动开展的基础上,还建立了许多科研机构。有的考察队还系统地编写了地貌、气候、土壤、植物等科学考察报告,成为学科专着。

科学考察报告范文第3篇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本标准规定了新建、扩建和晋升省级自然保护区评审的具体指标和指标的赋分标准。

1.2本标准适用于评审新建、扩建和晋升省级自然保护区。

2.名词解释

省级自然保护区——在本省境内具有典型意义、在科学上有影响或者有特殊科学研究价值,并由省政府批准建立的自然保护区。

自然生态系统类自然保护区——以具有一定代表性、典型性和完整性的生物群落及其生境组成的生态系统作为主要保护对象的一类自然保护区,具体分为森林生态系统类型、海洋与海岸生态系统类型、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荒漠生态系统类型和草原与草甸生态系统类型。

野生生物类自然保护区——以野生生物物种,尤其是珍稀濒危物种种群及其自然生境为主要保护对象的一类自然保护区,具体分为野生动物类型和野生植物类型。

自然遗迹类自然保护区——以特殊意义的地质遗迹和古生物遗迹等作为主要保护对象的一类自然保护区,具体分为地质遗迹类型和古生物遗迹类型。

3.申报与评审

3.1申报新建、扩建和晋升省级自然保护区,由自然保护区所在地市(县)人民政府商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后向省政府提出申请,或者有关自然保护区主管部门商自然保护区所在地市(县)人民政府同意后向省政府提出申请。

3.2省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负责新建、扩建和晋升省级自然保护区的评审工作。评审委员会根据有关规定程序建立。

3.3申报新建、扩建和晋升省级自然保护区,必须提交下列材料:

3.3.1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申报书;

3.3.2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报告;

3.3.3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含全岛1:100万或市县区域1:20万的交通位置图);

3.3.4自然保护区地形图、水文地质图、植被图(自然生态系统或野生生物、自然遗迹分布图)、土地利用现状图、规划图等1:1万~1:5万图件资料;

3.3.5自然保护区的自然景观及主要保护对象的录像带、照片集;

3.3.6拟新建立、扩建和晋升省级自然保护区所在地市(县)政府意见;土地使用证、林权证或土地(海域)使用权属证明文件等;

3.3.7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证明材料。

3.4自然保护区申报材料评审专家组由省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专家5人或7人组成,与申报的省级自然保护区专业性质相关的专家应当占评审专家组成员的80%。省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办公室根据申报拟建自然保护区的类型及主要保护对象,提出自然保护区申报材料评审专家组名单,经省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主任(副主任)批准。

3.5自然保护区评审工作采用专家实地考察评估及申报材料会议评审的方式。自然保护区申报材料评审会由省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办公室组织专家组召开。专家组通过对拟建保护区实地考察和审阅申报材料,根据各位专家填写的自然保护区申报评审表,形成专家组书面评审意见。

4.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必须具备的条件

4.1省级自然生态系统类自然保护区必备条件:

4.1.1生态系统在本省辖区内具有高度的代表性和典型性;

4.1.2生态系统在本省辖区内为或属仅有的生物群落或生境类型;

4.1.3生态系统被认为本省所属生物气候带中具有高度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4.1.4生态系统保持较好的自然性,虽曾遭到人为干扰,但破坏程度较轻,尚可恢复到原有的自然状态。

4.1.5生态系统完整或基本完整,保护区的面积基本上尚能维持其完整性。

4.1.6生态系统虽未能完全满足上述条件,但对促进本省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安全具有重大意义,如对保护自然资源、保持水土和改善环境有重要意义的自然保护区。

4.2省级野生生物类自然保护区必备条件:

4.2.1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的主要分布区和省级重点保护动、植物种的集中分布区、主要栖息地及繁殖地;或辖区内或所属生物地理省中较著名的野生生物物种集中分布区;或国内野生生物物种模式标本集中产地;或辖区内、外重要野生经济动、植物或重要驯化物种亲缘种的产地。

4.2.2生境维持在较好的自然状态,受人为影响较小。

4.2.3其保护区面积要求能够维持保护物种种群的生存和繁衍。

4.3省级自然遗迹类自然保护区必备条件:

4.3.1在本辖区内、外同类自然遗迹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4.3.2在国内稀有,在本辖区仅有;

4.3.3尚保持较好的自然性,受人为破坏较小;

4.3.4基本保持完整,保护区面积尚能保持其完整性。

5.评审指标

5.1申报拟新建省级自然保护区的评审指标由自然属性、可保护属性和前期基础工作三个部分组成,其下分为不同的具体指标。根据各指标的重要程度,分别赋于一定分值,总分为100分。评审指标总得分为60分以上(含60分),且分项评审指标得分不出现0分时,具有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条件;评审指标总得分小于60分时,或分项评审指标得分出现0分时,均具有否决意义。

5.2省级自然保护区扩建,市县级自然保护区晋升省级自然保护区评审指标由自然属性、可保护属性、前期基础工作和保护管理基础四个部分组成。其中,自然属性、可保护属性和前期基础工作的得分占总评审分的70%,保护管理基础得分占总评审分的30%。四个组成部分评审指标总得分小于60分时,具有否决意义。分项评审指标得分出现0分时,同样具有否决意义。

保护管理基础由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建设管理条件两部分组成,作为省级自然保护区扩建,市县级自然保护区晋升省级自然保护区评审用,总分为100分。

6.自然生态系统类自然保护区评审指标及赋分

6.1自然属性(60分)

6.1.1典型性(15分)

a、属本省同类型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典型代表。(15分)

b、属本省的很好代表。(12分)

c、属本省的较好代表。(9分)

d、代表性一般。(0分)

6.1.2脆弱性(15分)

a、地理分布狭窄、破坏后极难恢复。(15分)

b、地理分布较狭窄、破坏后较难恢复。(12分)

c、地理分布比较狭窄、但破坏后恢复的难度不大。(9分)

d、地理分布较普遍,破坏后容易恢复。(0分)

6.1.3多样性(10分)

a、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与结构极为复杂,类型复杂多样;物种相对丰度极高。(10分)

b、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与结构比较复杂,类型比较丰富;物种相对丰度较高。(8分)

c、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与结构比较简单,类型较少;但物种相对丰度较高。(6分)

d、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与结构简单,类型单一;物种相对丰度较低。(0分)

6.1.4稀有性(10分)

a、属国内珍稀或濒危、残遗类型。(10分)

b、属省内珍稀或濒危、残遗类型。(8分)

c、在省内分布较少或有特殊保护价值。(6分)

d、在省内分布比较普遍。(0分)

6.1.5自然性(10分)

a、基本处于自然状态,人为干扰极少,保护区内无居民。(10分)

b、虽有少量人为干扰,但核心区保持自然状态,且核心区内无居民。(8分)

c、受到比较明显的人为干扰,核心区内有少量居民分布,但核心区基本保持自然状态。(6分)

d、人为干扰非常明显,且核心区受到人为破坏。(0分)

6.2可保护属性(30分)

6.2.1面积适宜性(12分)

a、面积足以有效维持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核心区面积占总面积的35%以上。(12分)

b、面积基本满足有效维持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核心区面积占总面积的25—30%。(9分)

c、面积尚可维持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核心区面积占总面积的20—25%;核心区面积以岛屿状自然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7分)

d、面积不能维持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且不能满足c款有关条件的自然保护区。(0分)

6.2.2科学价值(10分)

a、在生态、遗传等方面具有极高研究价值。(10分)

b、在生态、遗传等方面具有较高研究价值。(8分)

c、在生态、遗传等方面具有一般研究价值。(6分)

d、在生态、遗传等方面没有研究价值。(0分)

6.2.3经济和社会价值(8分)

a、在资源利用、旅游、教育等多方面具有重大意义。(8分)

b、在资源利用、旅游、教育等多方面具有较大意义。(6分)

c、在资源利用、旅游、教育等多方面具有一般意义。(4分)

6.3前期基础工作(10分)

6.3.1边界划定和土地权属(5分)

a、边界清楚,无土地使用权属纠纷,已获得全部土地的使用权并领取了土地使用证(提供土地红线图或市县有关部门核准且盖印的拟建保护区范围图);拟建保护区范围含有海域的,须提交海洋部门出具的海域使用批准文件。(5分)

b、边界清楚,无土地使用权属纠纷,已获得核心区土地的使用权并领取了土地使用证(提供土地红线图或市县有关部门核准且盖印的拟建保护区范围图);拟建保护区范围含有海域的,须提交海洋部门出具的海域使用批准文件。(4分)

c、虽未获得土地(海域)使用权、林权证,但边界清楚,无土地使用权属纠纷。(3分)

d、边界不清,土地(海域)使用权属或林权存在较大的争议。(0分)

6.3.2基础工作(5分)

a、完成综合科学考察,系统全面掌握资源、环境本底情况,编制完成详细综合考察报告和总体规划,收集了完整的样本材料。(5分)

b、完成多学科科学考察,基本掌握资源、环境本底情况,编制完成较详细综合考察报告和总体规划,收集了大部分样本材料。(4分)

c、完成针对主要保护对象的科学考察,初步掌握资源、环境本底特征,完成了初步的科学考察报告和总体规划,收集了主要保护对象的样本材料。(3分)

d、开展科学考察,编制总体规划和考察报告,但选择主要保护对象依据不足,不明确,研究不深入。(1分)

e、尚未开展科学考察,无考察报告和总体规划。(0分)

7.野生生物类自然保护区评审指标及赋分

7.1自然属性(70分)

7.1.1物种珍稀濒危性(30分)

a、主要保护物种为国家一类重点保护物种。(30分)

b、主要保护物种为国家二类重点保护物种。(24分)

c、主要保护物种为国家三类重点保护植物、省重点保护物种或三有名录保护的动物,或虽未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物种,但确实属于我国特有的濒危物种。(18分)

d、主要保护物种未列为省以上重点保护物种,但属珍稀或地方特有种。(15分)

e、主要保护物种为普遍常见物种。(5分)

7.1.2物种代表性(10分)

a、区系和分类学上具有全国性代表意义。(10分)

b、区系和分类学上具有全省性代表意义。(8分)

c、区系和分类学上在省内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6分)

d、区系和分类学不具有代表意义。(0分)

7.1.3繁衍能力(10分)

a、主要保护对象在保护区内具有合理的种群结构,能保证物种的正常繁衍。(10分)

b、主要保护对象在保护区内种群结构单一,数量较少,但具备繁衍的能力。(8分)

c、主要保护对象在保护区内种群结构不合理,数量少,不具备繁衍的能力,或为偶见种。(6分)

d、主要保护对象在保护区内种群结构不合理,数量极少,在样方面积内仅为偶见种。(0分)

7.1.4生境重要性(10分)

a、省唯一的极重要生境。(10分)

b、省内极为重要生境之一。(8分)

c、国内重要生境之一。(6分)

d、普通生境(0分)。

7.1.5生境自然性(10分)

a、基本处于自然状态,人为干扰极少。(10分)

b、虽有少量人为干扰,但核心区保持自然状态。(8分)

c、受到明显的人为干扰,但核心区基本保持自然状态。(6分)

d、受到严重破坏且难以恢复。(0分)

7.2可保护属性(20分)

7.2.1面积适宜性(8分)

a、面积足以保证主要保护物种的正常繁衍或生存,且核心区面积占总面积的35%。(8分)

b、面积基本能保证主要保护物种的正常繁衍或生存,且核心区面积占总面积的30%。(6分)

c、面积尚能达到主要保护物种的正常繁衍或生存的最低需求,且核心区面积占总面积的25%。(5分)

d、面积不能达到主要保护物种的正常繁衍或生存的最低需求,且不能满足c有关条件的自然保护区。(0分)

7.2.2科学价值(8分)

a、在生态、遗传等方面具有极高研究价值。(8分)

b、在生态、遗传等方面具有较高研究价值。(6分)

c、在生态、遗传等方面具有一般研究价值。(3分)

7.2.3经济和社会价值(4分)

a、在资源利用、旅游、教育等多方面具有重大意义。(4分)

b、在资源利用、旅游、教育等多方面具有较大意义。(3分)

c、在资源利用、旅游、教育等多方面具有一般意义。(1分)

7.3前期基础工作(10分)

7.3.1边界划定和土地权属(5分)

a、边界清楚,无土地使用权属纠纷,已获得全部土地的使用权并领取了土地使用证或林权证(提供土地红线图或市县有关部门核准且盖印的拟建保护区范围图);拟建保护区范围含有海域的,须提交海洋部门出具的海域使用批准文件。(5分)

b、边界清楚,无土地使用权属纠纷,已获得核心区土地的使用权并领取了土地使用证(提供土地红线图或市县有关部门核准且盖印的拟建保护区范围图);拟建保护区范围含有海域的,须提交海洋部门出具的海域使用批准文件。(4分)

c、虽未获得土地(海域)使用权、林权证,但边界清楚,无土地使用权属纠纷。(3分)

d、边界不清,土地(海域)使用权属或林权存在较大的争议。(0分)

7.3.2基础工作(5分)

a、完成综合科学考察,系统全面掌握资源、环境本底情况,编制完成详细综合考察报告和总体规划,收集了完整的样本材料,制作多媒体录像、图片资料。(5分)

b、完成综合科学考察,基本掌握资源、环境本底情况,编制完成较详细综合考察报告和总体规划,收集了大部分样本材料,制作多媒体录像、图片资料。(4分)

c、完成针对主要保护对象的科学考察,初步掌握资源、环境本底情况,完成了部分或初步的科学考察报告和总体规划,收集了主要保护对象的样本材料,制作多媒体录像、图片资料。(3分)

d、尚未开展科学考察,无考察报告和总体规划。(0分)

8.自然遗迹类自然保护区评审指标及赋分

8.1自然属性(60分)

8.1.1典型性(20分)

a、遗迹的类型、内容、规模等具有国际对比意义。(20分)

b、遗迹的类型、内容、规模等具有全国性对比意义。(16分)

c、遗迹的类型、内容、规模等在国内具有重要的地学意义。(12分)

d、遗迹的类型、内容、规模等属国内常见。(10分)

e、遗迹的类型、内容、规模等较为普通。(0分)

8.1.2稀有性(10分)

a、属世界上唯一或极特殊的遗迹。(10分)

b、属世界上少有或国内唯一的遗迹。(8分)

c、属全国少有的遗迹。(6分)

d、在国内外均不具特殊性的普通遗迹。(0分)

8.1.3自然性(15分)

a、基本保持自然状态,未受到或极少受到人为破坏之遗迹。(15分)

b、虽受到一定程度的人为破坏,但影响程度很低或稍加人工整理可恢复原有面貌之遗迹。(12分)

c、受到比较明显的人为破坏,但经人工整理后仍有较大保护价值之遗迹。(9分)

d、人为破坏严重,极难恢复之遗迹。(0分)

8.1.4系统性和完整性(10分)

a、遗迹的形成过程和表观现象保存系统而完整,内容丰富多样。(10分)

b、遗迹的形成过程的表观现象保存比较系统、完整,内容较多样。(8分)

c、遗迹的形成过程和表观现象保存不够系统、完整,但基本能反映该类型遗迹的主要特征。(6分)

d、遗迹的形成过程和表观现象保存较少,内容单一,不能反映该类型遗迹的基本特征。(0分)

8.2可保护属性(30分)

8.2.1面积适宜性(10分)

a、面积足以有效保护遗迹的全部保护对象,核心区面积占总面积的40%。(10分)

b、面积能够保护遗迹的全部保护对象,核心区面积占总面积的30%。(8分)

c、面积基本能够保护遗迹的全部保护对象,核心区面积占总面积的20%,但能有效保护遗迹的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6分)

d、面积不能达到遗迹保护的最低需求,内部功能分区无法满足主要保护对象的保护要求。(0分)

8.2.2科学价值(15分)

a、在自然史、地学、矿物学等方面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15分)

b、在自然史、地学、矿物学等方面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12分)

c、在自然史、地学、矿物学等方面具有一般的科学价值。(9分)

d、在自然史、地学、矿物学等方面不具有科学价值。(6分)

8.2.3经济和社会价值(5分)

a、在资源利用、旅游、教育等多方面具有重大意义。(5分)

b、在资源利用、旅游、教育等多方面具较有大意义。(4分)

c、在资源利用、旅游、教育等多方面具有一般意义。(3分)

d、在资源利用、旅游、教育等多方面没有意义。(1分)

8.3前期基础工作(10分)

8.3.1边界划定和土地权属(5分)

a、边界清楚,无土地使用权属纠纷,已获得全部土地的使用权并领取了土地使用证(提供土地红线图或市县有关部门核准且盖印的拟建保护区范围图);拟建保护区范围含有海域的,须提交海洋部门出具的海域使用批准文件。(5分)

b、边界清楚,无土地使用权属纠纷,已获得核心区土地的使用权并领取了土地使用证(提供土地红线图或市县有关部门核准且盖印的拟建保护区范围图);拟建保护区范围含有海域的,须提交海洋部门出具的海域使用批准文件。(4分)

c、虽未获得土地(海域)使用权、林权证,但边界清楚,无土地使用权属纠纷。(3分)

d、边界不清,土地(海域)使用权属或林权存在较大的争议。(0分)

8.3.2基础工作(5分)

a、完成综合科学考察,系统全面掌握资源、环境本底情况,编制完成详细综合考察报告和总体规划,收集了完整的样本材料,制作多媒体录像、图片资料。(5分)

b、完成综合科学考察,基本掌握资源、环境本底情况,编制完成较详细综合考察报告和总体规划,收集了大部分的样本材料,制作多媒体录像、图片资料。(4分)

c、完成针对主要保护对象的科学考察,初步掌握资源、环境本底情况,完成了部分或初步的科学考察报告和总体规划,收集了主要保护对象的样本材料,制作多媒体录像、图片资料。(3分)

d、尚未开展科学考察,无考察报告和总体规划。(0分)

9.保护管理基础(100分)

9.1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60分)

a、已建立管理机构,配备管理人员,且管理机构经政府或编制委员会批准,管理人员纳入事业编制(须附文件复印件);管理人员岗位责任明确,中专以上学历管理人员占总管理人员的比例≥40%。(60分)

b、已建立管理机构,配备管理人员,且管理机构经政府或编制委员会批准,管理人员纳入事业编制(须附文件复印件);管理人员岗位责任明确,中专以上学历管理人员占总管理人员的比例≥25%。(48分)

c、已建立管理机构,配备管理人员,管理机构经政府或编制委员会批准(须附文件复印件),但管理人员没有纳入事业编制;保护区巡护工作正常开展,管理人员数量尚能满足资源保护和日常管理的需要。(36分)

d、管理机构尚未取得政府或编制委员会批准,但现阶段设有临时管理机构和配备专职管理人员;保护区巡护工作正常开展,管理人员数量不能满足资源保护和日常管理的需要。(24分)

e、没有管理机构,配备专职管理人员,而管理目标不明确、不合理,只能维持一般的巡护工作。(10分)

f、没有管理机构,配备管理人员,但管理人员由其他管理人员兼职。(5分)

9.2建设管理条件(40分)

a、具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包括办公、保护、科研、宣传教育、交通、通讯、生活用房、档案资料房等设施,巡护日记资料齐全,资源、资料档案归档,设有专人管理。(40分)

b、具备管理所需的办公、保护、宣传教育、交通、通讯、生活用房、档案资料房等设施,巡护日记资料齐全,资源、资料档案归档管理。(32分)

c、基本具备管理所需的办公、交通、通讯、生活用房等设施,巡护日记有记录,但资料不齐全。(24分)

d、初步具备管理所需的办公、生活用房等设施,不能满足一般管理工作的需求。(10分)

科学考察报告范文第4篇

可分为地质地貌考察报告,考察报告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分类。以报告的对象为依据。古生物考察报告,考古考察报告,卫生防疫考察报告,生产力发展考察报告等等,每门学科都可以成为考察对象,写出考察报告。

可分为概貌介绍型考察,以写作特点为基准。考证型专察,论证型考察,学术型考察等。

把二门以上学科联合考察写成的报告称为综合性考察。报刊上常见的专题性考察报告和综合性考察报告。人们习惯上常把单门学科的考察报告称为考题性考察。

讨论各类不同考察报告的特点及其写作。这里着重从写作特点的角度分类。

1.概貌介绍型考察报告

同时也为上级领导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这类考察报告常用于自然资源与社会文化的综合考察。作者经过实地考察后将被考察地区的各方面的基本情况介绍出来。作用是让人们对该地区的概貌有清楚的解。制定有关政策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有必要时还需要考察该地区的民俗人情。这类考察报告的特点是具有普查性、综合性。考察对象广泛。考察地区的面积、地形、气候、河湖、工农业、交通运输、文教卫生等都是考察对象。

隶属云南省怒江僳僳族自冶州沪水县”片马的各种情况。如地理地形特点,比如像杨勤业写的片马行—横断山科学考察散记》①就是一篇概貌介绍型的考察报告。这篇考察报告考察了位于横断山脉西侧高黎贡山主脊线以西。片马,包括上片马和下片马等自然村,海拔都在两千米以下”脑昌卡河源头的一个山间小盆地”人口、农业耕种的历史状况和现实状况是历史上早在明朝就是中国版图的一部分,属六库登格土司所管辖”现在总人口只有500多,耕地也只有千多亩,这里至今仍然广种薄收,虽然也进行最低限度的松土耕作,可是没有施肥的习惯。玉米、水稻一年一熟,农业单位面积产量维持在三百斤以下的低水平,与优越的自然条件很不相称。片马的气候特点:片马年降水量估计在1400毫米左右。每年雨季从六月开始至十月结束,长达五个月之久,其中七月最多,估计占全年的一半左右。所以,尽管片马海拔较低,气温并不比东坡地沪水高”夏季最热月平均气温低于25℃,晚上睡觉还离不开棉被。片马的森林资源情况:片马的沟从里生长着常绿阔叶林。山坡上的常绿阔叶林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有一部分成为云南松林”进入林子,藤蔓缭绕,草类茂密。处是几人合抱的人树”乔木的上层树冠就可以分五六层之多,组成极复杂,250平方米的样方内,竟有22种高大的乔木,占优势的科属是壳属以及樟科的一些种属。上层乔木冠幅直径3.5米,茂密的枝叶使林下不见阳光,湿生草木特别发育,盖度可达90%以上”片马经济林非常丰富。只要在老乡古老的木屋周围走一圈,就会看到家家用茶树作篱笆,户户用桃李和苹果作遮阴,用核桃和梨树作围墙。片马地区居民的特点是片马居民以景颇族和僳僳族为主。热情好客”对于“远方来客,更是招待殷勤、周到

考察面广泛。上面举出的这篇考察报告,概貌介绍型考察报告的考察对象众多。把片马地区的各种优势及其不足之处,考察得清清楚楚,从而为提高该地区人民的文化素质,开发该地区的水利、经济、林木资源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提供了充分的科学依据。

首先是指介绍概况要有鲜明的真实性。如介绍地质地貌、政治经济文化状况,这类考察报告的第二个特点是记游性”所谓“记游性”指游记的一些特点。具体说。山川古迹,物产资源、建筑特征、民俗风情等,必须有鲜明的真实性,绝不允许“合理”想象或夸大。考察报告以其真实性,使读者对该地区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指有优美的形象性。概貌介绍的记叙状貌时既可以用说明、记述的方法,其次。也可以用描写的方法,灵活地运用多种表达方法将概貌考察写得清晰明了又优美形象,从而使读者在得到知识的同时获得美感。片马行》有些山川景物的描写就非常生动形象:藤曼缭绕,草类茂密,处是几人合抱的人树,树身上披满了绿苔,树干悬挂着绿纱般的松萝,藤蔓从一棵树绕到另一棵树,从上层乔木绕到下层灌木,好象一条条巨蟒来往穿织。这种描写能激发读者的美好想象,有身临其境之感。

往往是以作者的考察足迹来组成全文的结构,记游性”一另一个特点是指清晰的踪迹。概貌介绍型考察报告。层次井然有序。

而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应用文体。诸如“考察散记”考察札记”考察日记”等都是接近散文体的考察报告。有些到国外访问考察的同志写成的考察报告,这种类型的考察报告的文体特点更接近散文文体。如李国山等人写的考察归来—少数民族畜牧业考察团记问新西兰》又如陈有为、安建国写的青山翠竹行思—康塞普西翁林区考察记》则更明显地具有“游记”一些特点,所以往往被误认为是游记。事实上概貌介绍型考察报告,只具有“记游性”但并不是游记。最大区别是写作宗旨不同。概貌介绍型考察报告,为有关决策部门开发各种资源,制定有关发展计划提供科学资料与依据,实用性极强,而游记的主要目的则是通过作者对游览地各类情况的特点的记叙,来抒发作者个人的情怀,折射时代的特征。抒情性浓郁。

2.考证型考察报告

对一般说法提出异议并予以纠正,这类报告的任务:作者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科学考察。确立新的科学结论;或对有争议的考察结果,表述自己的考察结论。

考察研究成果用今天的科学尺度去重新评议,前人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难免有不准确或不精确之处。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对前人研究成果已成定论的一般说法,即“通说”或至今仍有争议的科学项目重新进行考察,以获得更精确的数据,得出符合事物本质规律的给沦,考察工作义不容辞的责任,考察报告的重要内容。

黄效文先生①写的江源考》②就是一篇考证型的考察报告。

国第一大河,长江的源头在何处?辞海》这样注释:长江。上源沱沱河出青海西南边境唐古拉山脉丹冬雪山。纳当曲后称通天河…全长6300公里。这是前人考察研究的成果,已成“通说”国曾在1976年、1978年两次派出江源考察队至长江源头考察。这两次考察,把源头的水文地理等情况弄得清清楚楚,确认沱沱河上游唐古拉山主峰格拉丹冬雪山西南侧的姜根迪如冰川为长江正源。这样,长江长达6395公里。新的长度把我国第一大河长江列为世界上第三位。但也有一些考察队认为长江上游地段的另一主流当曲,也不失为长江主源之一。此说目前有争议,为此黄效文先生于1985年夏季亲自到沱沱河及当曲源头考察。通过实地考察,作者在报告中写道:可以进一步证明,姜根迪如南侧冰川实为沱沱河(玛尔曲)主源”当曲亦是长江的源头,当曲正源发自卡史贡东北的扎日山贯麓的马鞍形山脊中,北为拖喇山,南为沙亚山(皆藏语译音)有溪从山沟中流出,哪个最长。作者的考察结论是若以此地为算,当曲源应更比沱沱河长得多,长江长度亦应有新的计算。

由事实本身引出结论。黄效文先生在江源考》中全部是用事实来证实自己的正确结论,这类考察报告的特点是以事实说话。纠正一些错误的考察结果。这篇报告这样写道:查实这里的当曲源头与有关书本所说的当曲源头出入颇大。霞舍目阿巴山于此当曲源之西南3天马程,那里的东西两条小河名为绕德曲和查敦曲,并非有关书中所说的多朝能或达姆曲等。霞舍日阿巴山当地名阿日西诺。另书谓源头山名扎拉荣,更不对了因当地各藏民皆肯定扎拉荣为扎曲(即澜沧江)源头,当曲之北,莫云公社之西。作者在考证当曲的正源为何处时,也是以其考察的事实来说话:查实当曲正源的霞舍日阿巴山之东北约120至150公里(按藏族说3天马程)骑马考察最上源为沼泽蓄水聚流而成,主流两旁各有较短的同样小溪来会。当曲水下流约10公里至卡史贡坝子(约4900米)乃沿北往南过一小山丘(藏名左米当)再折西流至错尼家小地区,折西北流向。往西流前另一小溪从东来会,此也可算当曲另一源流,约可溯10公里至卡史贡坝子东南一山名我勒山,沟名沙扎,源头发自小水潭,长约1.5米,阔0.5米,潭中小石带黄色斑纹,水从地下出,间流间断而成小溪。

由此得出的结论令人坚信无疑。作者的考察极为认真仔细。

确定了代表大洋地壳的蛇绿岩套的存在查清了打加拉蛇绿岩套的②是由偏上部的辉绿岩墙群到下部的堆积岩层组成,潘裕生写的三上打加拉》①也是一篇考证型考察报告。作者通过三天周密细致的考察。进而可以恢复地质历史上这个海洋的发生、发展与消亡的过程和当初的自然环境。

来纠正“通说”或消除争议,由考察的事实中引出正确的结论。或证实久而未决的考察结果,考证型考察报告”主要特点。这类考察报告,人们习惯中所认为的正宗”型应用考察报告。

3.论证型考察报告

给人们以正确的引导。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就是这类考察报告的典范。这类考察报告的任务是作者通过考察对错误的结论或言论予以驳斥。

主要是针对当时党内外对于农民革命斗争的错误言论而写的为了有力地批驳错误的言论,这篇考察报告。亲自到湖南进行了三十二天的考察工作,通过对已经起来和正在起来的农民运动进行深入考察,总结了农民协会领导下所作的十四件大事,从中得了符合农民运动本质规律的科学结论:农民运动,好得很”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上四十年,所要做而没有做到事,农民在几个月内做到这是四十年乃至几千年未曾成就过的奇勋。考察报告用铁的事实驳斥了糟得很”错误论断和所谓“过分”所谓“痞子运动”等错误言论。这篇考察报告在当时给党内以陈独秀为首的右倾势力以有力的回击,同时为党内外正确认识农民运动,为共产党领导农民运动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提供了充分的科学论据,也为当时的革命当局正确处理农民运动,提供了非常有说服力的资料。

具有议论文的基本特点。具体说就是鲜明的观点,这篇考察报告的特点是鲜明的论证性。有力的论证,严密地逻辑性。

用分析的手段加强对事实的分析论证,这篇考察报告。通过严密的分析论证,将事实原本质特性揭示出来。比如在批驳所谓“过分”错误论调时写道:所谓‘过分’所谓‘矫枉过正’所谓‘未免太不成话’这派议论貌似有理,其实也是错的第一,上述那些事,都是土豪劣绅、不法地主,历来凭借势力称霸,践踏农民,农民才有这种很大的反抗。凡是反抗最力、乱子闹得最大的地方,都是土豪劣绅、不法地主为恶最甚的地方。农民的眼睛,全然没有错的所谓‘过分’举动,都是农民在乡村中由大的革命热潮鼓动出来的力量所造成的这些举动,农民运动第二时期(革命时期)非常之需要的作者通过分析论证,使人们清醒地看到农民的某些举动的意义所在对农民的过分举动”本质有了透彻的理解。

也重视形象性。这样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与感染力。这篇考察报告在语言表达上也是范例。论证型考察报告的论证语言除要求严密、精炼、准确外。

4.学术型考察报告

从中揭示事物发展的规律,这类考察报告往往是专题考察的基础上深入开展探讨、研究。探求客观真理,或形成某种理论体系,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学术性。

熊映梧写的横向经济联合”生产力经济学考察》一篇学术型考察报告。

并在此基础上,这篇考察报告对新时期出现的新的企业组织形式—横向经济联合’作了专题考察。对这一新事物进行了较深入的理论探讨。

即适应发展生产力的客观需要而产生的这种新型组织形式的出现,这篇报告探讨了横向经济联合”新型企业组织形式产生的客观原因及理论根据。报告认为“横向经济联合是生产要素合理地组合的要求。以生产力系统论的理论为根据的作者认为“社会生产力不是劳动者、劳动对象,工具(机器)设备、动力系统、运输系统、管理系统等等生产要素的机械相加,而是由它有机组合的经济系统。生产要素的组合,不是一劳永逸的而需要不断地调整。因为,各种生产要素的消耗期长短不一,资源条件、技术条件和社会需求经常发生变化,以及生产过程中其它一些变动的因素”这些都能“引起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作者还认为“进入发达的商品经济时代,生产要素的组合是通过商品交换的形式实现的国目前出现的横向经济联合,这就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联合”发展商品经济,理所当然包括发展横向经济联合的内容”

着重探讨了如何依据生产力震动规律来发展横向经济联合的问题,这篇考察报告的正文部分。作者认为“发展横向经济联合,首先要符合生产力社会化的规律;此时,还要符合产业结构优化、生产力布局合理化、技术进步”工农业现代化”等等规律。只有依据生产力运动规律去发展横向经济联合,才能真正推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

无论是揭示规律,这篇学术性考察报告。还是提出措施,都为决策部门提供了可靠的资料和科学的理论依据,一篇有价值的考察研究成果。

科学考察报告范文第5篇

这一次斯文赫定是受德国汉莎航空公司的委托,为开辟柏林至上海的空中航线作一次横贯中国内陆的考查。中国西部对赫定来讲并不陌生,他自1890年第一次进入中国西部,曾前后四次在那里探险近十年的时间。赫定这次要带领一支由瑞典人、德国人和丹麦人组成的探险队,计划像以往考查一样,带队进入中国西部的大漠。

然而赫定没有想到,这时的中国社会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过西方近代科学思想的传入和的洗礼,中国学术界正在逐步走向成熟。中国学者已经开始具有现代意识与民族精神,此时的中国已非彼时的中国。赫定的考查活动遭到了中国学术界的强烈抵制。经过四十多天的谈判,中国学者与斯文赫定签订了《中国学术团体协会为组织西北科学考查团事与瑞典国斯文赫定博士订定合作办法》。这个协定曾被当时的中国学者戏称为“翻过来的不平等条约”,它是现代中国学者公认的、中国现代科学史上的第一个平等条约。

背 景

19世纪中期,西方探险家已经基本完成了对欧洲、北美洲的考察,南美洲、非洲、澳洲以及西伯利亚等广大地区的地理概况也逐渐为学者们所熟知。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叶,东亚及欧亚大陆腹地作为仅有的几个未知领域,引起了世界学者的广泛关注。随着地理考察的进展,西方学者逐渐把目光集中到亚洲腹地,尤其是中国的西部地区。

中国在东亚、中亚占有辽阔的疆域。这里不但有独特的自然环境,而且有丰富的文化景观。中国人对西北边疆地理的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自汉代张骞开通西域后,国内介绍中国西北地理概况的著作不断问世。到了清代,西北藩乱不断,为了加强西北边疆的建设,有关西北地区的地理研究更加丰富。

经过清代几百年的经营,中国人对于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及人文现象已经有了概括性的了解,并出现了大量的西北边疆地理著作。其中较为重要的著作,有徐松的《新疆识略》和《西域水道记》、椿园氏的《西域闻见录》、祁韵士的《西域释地》和《西陲要略》、张穆的《蒙古游记》等。但是中国传统的西北边疆地理研究多以地方官员、僧人及流寓边疆的文人学者的著述为主,直到19世纪末期,还没有科学意义上的探险和考察。

从19世纪的最后10至20年开始到20世纪初期,中国西北边疆地理的研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形形的外国人云集这一地区,其中既有带着侵略目的的政客,也有当时世界一流的地理学者和地质学者。俄国军人普热瓦尔斯基(H.M.Przewalski)和他的学生科兹洛夫(P.K.Kozlov)曾在中国西部地区考察,并掘走了大量的珍稀动植物标本和西夏文书;英国人斯坦因(M.A.Stein)、法国人伯希和(P.Pelliot)、德国人李谷克(A.von Le Coq)等人,也都曾劫掠过中国西部地区的文物和古生物化石。这一时期,有数百名来自英国、法国、瑞典、德国、俄国、日本、美国等十几个国家的学者来中国考察。他们的足迹遍及中国的广大疆域,考察报告和相关论文、论著数以千计。这些成果有些在中国发表,更多的则发表在世界各国的科学杂志和著作上。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中国西部地区的地理大发现时代。

在众多的科学探险考察中,最著名的有美国地质学家庞培烈(R・Pumpelly,1837~1923年)于1862年至1865年的横穿欧亚大陆之旅,和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Feridinand von Richthofen,1833~1905年)于1868年至1872年对中国的广泛考察。他们掀开了中国近代科学考察的序幕。尤其是李希霍芬提出的“震旦纪”、“黄土高原风成说”、“丝绸之路”等概念和学说,曾在中外学术界产生广泛的影响。

几十年以后,李希霍芬的学生、瑞典地理学家斯文赫定再次来到中国,计划组织一次大规模的科学考察活动。

赫定签署的协定及中国学者的反应

当斯文赫定于1926年再次来到中国时,中国的科学事业已经有了长足的进展。这时不但出现了像中国科学社这样的综合性学术团体,而且已经成立了大大小小各种专业性的学术团体十几个。中国学者“历观前事,痛国权之丧失,恐学术材料之散失”,早就希望组织学术团体协会,以便联络各学术团体,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赫定的到来,成为中国学术团体协会成立的催化剂。

赫定来到北京后,首先寻求瑞典、德国驻华大使和北京政府的支持。他的计划似乎进展得十分顺利。不但西方的驻华大使表示全力相助,赫定的考察计划还得到了北京政府的支持。赫定为了考察事宜曾拜访了北京政府外交总长顾维钧。顾认为中国政府肯定会同意考察计划中的驼队探险,但计划中的航空探险,却要得到中国军方的同意。为此,赫定又拜访了航空署长刘光克。刘对开辟中国与欧洲之间的航线很感兴趣,但他提醒赫定在驼队探险结束之前不要提出飞行的请求,否则捅到报界,就会遇到更大的阻力。为了避免麻烦,赫定决定先进行驼队探险,并取消了在中亚建立无线电台的计划。

在赫定的努力下,北京政府同意了他的考察计划。当时驻扎在北京的奉系军阀亲自接见赫定,为赫定出具介绍信,并打电报给新疆军阀杨增新,通知他探险队的抵达时间和目的。

在争取得到北京政府应允的同时,赫定也在积极准备具体的考察事宜。他派随行的西方学者前往包头筹建考察团总部,并准备购置考察用品。

正当赫定认为万事俱备的时候,事态却发生了突然的转变。

事情起因于1926年底赫定与北京政府农商部下属的地质调查所签订的协议。为了能够更好地推进考察工作,赫定在当时农商部顾问、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J.G.Andersson)的建议下,与地质调查所所长翁文灏达成了合作协议,并草拟了探险大纲。协定的原始文本现已无从考证,但关于协定的具体内容,目前中国学术界却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协定要求赫定的考察队吸收中国学者参加古生物考察,考察的结果将发表在中国的古生物学杂志上,考察团所有的采集品均留在中国。考察团定名为“中瑞联合考察团”;而另一种说法则认为,协议规定,考察团采集的所有地质、考古材料和历史文物先送瑞典研究,“一俟中国有相当研究机构,再送还中国一套副本”。中国派地质工作者两人伴行,负责与当地各级官厅接洽,到新疆后即返北京,由瑞典人前去接替。而考察队的名称是“斯文赫定中亚远征队”。尽管目前无法断定上述两种说法哪一个更符合事实,但毫无疑问,1927年3月中国各界听到的是后一种声音,于是“全国舆论大哗”。一时间,北京的大小报纸纷纷刊登消息,报道了赫定带来数架飞机,当局无法阻止赫定偷运文物的消息。

不但中国报界反应强烈,中国学术界更是采取了积极的行动,反对赫定的考察活动。

1927年3月5日,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召集各学会代表二十多人召开联席会议。会议决定成立北京学术团体联席会议。第一次联席会议有两个主题:一方面是促进筹备建立永久的机构,进行学术资料的收集与研究,筹划发掘采集国内各种学术材料;另一方面就是反对外国人私入中国境内收集资料。在第一次联席会议的决议中,明确提出了反对瑞典远征队来华。

在3月19日召开的第三次联席会议上,决定将北京学术团体联席会议改称为中国学术团体协会,并将其确定为永久机构。与会代表拟定了14条《中国学术团体协会章程》,并于5月2日呈报教育部。章程规定,协会由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北京大学考古学会、历史博物馆、京师图书馆、中央观象台、古物陈列所、故宫博物院、清华学校研究院、中国天文学会、中国地质学会、北京图书馆、中国画学研究会、中华图书馆协会、地质调查所等14个学术团体及学术机构组成。

学术团体协会成立后的首要任务,就是与赫定谈判考察事宜。

谈判的经过及协议的签署

自1927年3月5日,第一次学术团体联席会决议公开反对赫定的考察计划后,又于3月10日在北京各大报纸上公开发表《宣言》,反对斯文赫定的中亚远征计划,并致函中国外交部,要求停发斯文赫定等人的护照;11日,又致函甘肃、新疆等地的相关机构,要求阻止斯文赫定前往。

赫定不希望与中国学术界发生冲突,另外当他得知北京政府可能因为中国学术界的反对而收回曾经承诺过的支持时,赫定为了解释情况和平息事态,于3月9日致函北大研究所国学门主任沈兼士,表示这次考察并未打算携带古物出国,并愿意与中国学者合作。10日赫定与安特生到北京大学面见沈兼士等中国学者,解释这次考察的目的,并商谈合作的可能性。

为此,学术团体联谊会于3月13日召开第二次会议,讨论赫定的来信,并于14日复函斯文赫定。信中认为,赫定信中提出的合作办法,与第一次联席会议中提出的由中国人主办的方法相违背,因此不能接受。但信中仍向赫定表示,愿意与他“作友谊的晤谈”。

3月17日赫定再次致函联席会议,进一步解释考察的目的及与中国学术团体合作的办法。赫定还就中国学者反对中亚远征队的名称问题,提出可将考察队定名为“北京学术团体联合组织之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或者其它中国学者认可的名字。

在3月19日的第三次联席会议上,中国学者详细讨论了赫定的来信,决定推举周肇祥、刘复、袁复礼和李济四人与赫定接洽,并建议赫定于3月20日下午到北京大学第三院研究所考古室面商此事。

3月20日下午四时,赫定偕同当时担任农商部顾问的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到北京大学邀请四位代表到六国饭店举行了第一次面对面的谈判。

这次谈判,中国学者主要关心的是赫定此行的目的、是否涉及军事内容、西方考察团的成员是学者还是军人、考察路线、时间、经费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赫定一一作了说明。他尤其介绍了考察的目的主要是地理、气象、天文及地磁学,而考古及地质学是附带目的,如果中国学者反对,可以取消相关的考察内容。谈判结束后,赫定向学术团体协会提交了他整理的14条会谈纪要。

就在中国学术团体协会考虑如何与赫定合作的问题时,《顺天时报》以“瑞典考古队已首途赴新”为题,突然报道了赫定的考察队已经出发的消息。中国学者大为惊异,于是再次致函赫定,请他“诚意答复”,并同时致函绥远都统,请他们在协会与赫定谈判没有成功之前,监视考察队的行动。3月22日赫定回复中国学者,称报上的消息不准确。强调只是部分人员先到包头做准备,他本人将留在北京商谈此事。赫定还专门请安特生向中国学者解释此事。

3月24日学术团体协会召开第四次会议,讨论赫定整理的第一次会谈的14条内容。经过仔细商议,与会代表向赫定提出11条合作办法。办法的内容包括:考察团的名称应为“中国学术团体协会西北科学考查团”;考察团的具体事务由协会组织理事会负责;所得物品应全部交与理事会保管;不得毁坏沿途古物建筑;不得以私人名义向当地居民购买古物;不能够绘制比例尺超过三十万分之一的地图等等。会议还决定由周肇祥等六名学者继续与赫定商谈。

3月25日,六名代表与赫定进行了第二次谈判。

这次商谈的内容涉及中西方团员的具体人数、薪金,经费的来源及使用办法,气象台的设置,团长的人选,出版考察报告的方法等具体的合作内容。会谈结束后,赫定要求中国代表将所提条件以西文形式送给他,并于29日复函,大体同意中国学者的要求。但赫定提出,在中方的要求中,理事会的权力太大,并希望在采集的古物和考察报告的形式上,中方能够有所退让。

就此,4月1日学术团体协会召开第五次会议进行讨论。会议提出八点决议,表示,名义上可以商量,但在权益上不退让。

4月2日,中国学者与赫定举行了第三次谈判,逐条讨论中方的意见。会谈中讨论了双方团长的权限、理事会的作用等问题。

就在中国代表与赫定商谈合作办法的过程中,各大小报纸不断有关于赫定组织的考察团已经出发的报道。一时间消息混杂,难辨真伪。为了更好地交流与合作,第三次谈判结束后,中国代表仍以电话或书信等方式与赫定交换意见,并又先后召开了三次会议,讨论各项内容。最后,赫定基本上接受了中方的要求。

在与赫定基本上达成共识之后,中方推举徐炳昶、马衡、刘复三人负责起草合作办法,李四光、袁复礼、李济三人负责合作办法的翻译。

4月20日学术团体协会召开第十次会议,讨论新起草的合作办法。23日周肇祥与刘半农带协议征求赫定的意见。赫定提出考察团的名称应由“学术团体协会组织考查团”改为“学术团体协会与斯文赫定博士共同组织考查团”、外方团员应该由赫定任命而不由协会任命等意见。在24日的第十一次会议上,中国学者同意了赫定提出的要求。

经过四十多天的谈判,4月26日下午七时,在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由中国学术团体协会代表周肇祥和瑞典学者斯文赫定签订了《中国学术团体协会为组织西北科学考查团事与瑞典国斯文赫定博士订定合作办法》。至此持续了一个多月的谈判终于以中外合作、并以中方为主的形式圆满结束。

1927年5月9日,外方团长斯文赫定和中方团长徐旭生共同率队,自西直门火车站离京前往包头,开始了首次中外合作的科学考察。

这次考察经历地域辽阔,参加人数众多,涉及学科广泛,考察时间较长。考察团取得的成就更是令世人瞩目:白云鄂博铁矿、爬行动物化石的发现、气象站的建立,以及在沿途进行的地形测量、对罗布泊变迁及额济纳河流变迁的实地考察与研究,都是开拓性的工作。另外,在额济纳河发现的一万多枚居延汉简、罗布泊发现的土垠遗址等都有着难以估量的价值。

科学考察报告范文第6篇

科学小论文当然不同于科学工作者所做的论文,但又有着科学论文的基本特点。它是同学们在课内外学科学活动中进行科学观察、实验或考察后一种成果的书面总结。它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对某一事物进行细致观察和深入思考后得出结论;可以是动手实验后分析得出的结论;也可以是对某地进行考察后的总结;还可以靠逻辑推理得出结论……

怎样指导学生写好自己的科学小论文呢?只要牢记科学小论文的特点就行了。科学小论文不同于学生平时的习作,它有自己的质量标准。1、科学性。科学性是科学小论文区别于其他各类体裁文章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学小论文的生命。它要求选题科学,研究的方法正确,论据确凿,论证合理且符合逻辑,文字简洁准确。2、创造性。小论文的选题、主要观点要有自己新的发现、独特的见解,而且对人们的生产生活等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当然,如果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提出新颖、独到而又论据充分、言之有理的见解也是可行的。3、实践性。论文选题必须是作者本人在科学探索活动中发现的;支持主要观点的论据必须是作者通过观察、考察、实验等研究手段亲自获得的,有实践依据;论文必须是作者本人撰写的。不能有凭空捏造、猜测、成人包办代替的迹象。

小学生常写的文章一般都是记叙文,而科学小论文作为论文的一种,有它自身的特点,虽然同学们接触的不多,但也并不难掌握。论文有它的三要素,即论点、论据、论证。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的事物或者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科学原理和典型事实,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写作时,一般先“提出问题”,针对某一事物或某一种现象,表明作者自己的看法。其次是“分析问题”,针对前面的问题自己做了什么,又是怎么做的,有什么发现,主要是以事实来作为依据。最后是“解决问题”,对前面观点的总结、升华,提升主题。

科学小论文最常见的形式有科学观察小论文、科学实验小论文、科学考察小论文和科学说明小论文。(一)科学观察小论文。是指青少年对某事物或自然现象通过周密细致的观察,并对取得的材料和数据进行认真的分析。(二)科学实验小论文。有时也称“实验报告”,是青少年对研究的对象创设特定的条件,经过反复实验,对获取的材料和数据进行分析、综合得出结论而写出的文章。它着眼于对实验过程的客观叙述以及实验现象的科学解释。(三)科学考察小论文。通过调查、访问、实地勘探等考察方式为主要研究手段写出的小论文称为科学考察小论文。有时也称为“科学考察报告”、“科学调查报告”。(四)科学说明小论文。科学说明小论文是指作者通过利用翔实可靠的资料对某一自然现象或自然事物进行解释和说明的一类小论文。一般来说,它并不直接采用观察、实验、考察等研究手段,而主要是从书刊资料、师长等地方获取丰富的第二手材料,并经过自己的综合分析、逻辑推理,用自己所理解的语言阐明某一观点。

小学生写作的科学小论文主要是前三类,展现自己观察、实验、考察的成果。写作小论文的第一步,就是要确定研究的对象,考虑研究什么问题,这就是选题。有人说,选择好题等于完成小论文的一半,可见小论文选题的重要性。特别要注意的是,选题时要考虑主客观条件。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选题时要清楚自己的长处是什么,短处是什么,自己对研究的问题是否有兴趣,有没有这个能力把它研究清楚,自己是否达到了这个知识层次和认识水平,自己受否有毅力去完成这个题目以及是否具备研究这个问题的实验器材、场地等。可以说,好的科技小论文不是“写”出来的,而是科技实践活动的结晶。经历生活、观察生活是撰写科学小论文的基础,指导学生写作科技小论文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在指导学生写作科技小论文之前,必须使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和步骤、科技小论文的选题要求、实验数据记录的方法和要求、写作的格式等等。这样才能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开展科学实践活动,作好原始记录,为科技小论文的写作做好准备。此外,还要使学生明确一篇好的科技小论文,应该有一定数量的图表和照片等直观说明材料,才能更好的体现真实性,增强说服力。小论文的撰写是建立在小实验、小制作的基础上的.要求学生写科技小论文必须首先辅导好实验和制作。三者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

哪些可以作为科学小论文写作的材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课堂的延伸。科学课中关于热的传导这部分的内容可以想:铜和铁谁的传热本领大?通过设计小实验来研究一下,很快就能知道答案。把研究的过程写下来,就能成为一篇好的科学小论文。再如关于不用种子也能繁殖这部分的内容可以想:水插法可以繁殖,哪一种植物最容易成活?只要认真去做一做,还愁写不出好的科学小论文吗?

2、生活的体验。可以是童真童趣的观察生活,也可以是生活的热点关注。如动植物的观察饲养等,公民的素养到底怎样?年年交通事故不断,文明交通到底做的怎么样?既可作为综合实践的内容,通过实地调查,又为写作科学小论文积累丰富的素材。再如“一米线”,究竟能起多大作用,调查研究不就有结论了吗?居民生活水平的研究不也可以提高学生的素养?

3、科学的求证。广为流传的的谚语、俗语、成语,真的放之四海而皆准吗?人人皆知的事理是否还有鲜为人知的盲点?苹果里的五角星正是创新的结果。二十四节气中是否真的很准?研究一下《立冬就是冬天到了吗》,完全能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对科学的兴趣。

当然,写好一篇科学小论文离不开老师的指导,作前指导、作中辅导、作后修改,每个环节都很重要。

以科学小论文为载体,让学与练有机结合,真正提高科学素养,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每一位教师的愿景。

科学考察报告范文第7篇

关键词:国家矿山公园;矿业遗迹;评价;凡口

Abstract: the article discusses fankou national minepark mining sites feature, and the evaluation, including some mining remains to cherish level, is really rare world, all countri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mining garden mouth to lay the foundation.

Keywords: national mining park; Mining sites; Evaluation; fankou

中图分类号:O74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凡口铅锌矿位于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境内,是目前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铅锌矿产基地,现隶属于深圳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设计年产金属(铅+锌)能力15万吨。是中国有色金属对外窗口,素有“有色金属之乡”之称。

在“城市转型期、企业转型期”的重要关头,广东仁化凡口矿积极申报建设国家矿山公园,是具有非常重要意义的。

0引言

矿山公园是以展示矿业遗迹景观为主体,体现矿业发展历史内涵,具备研究价值和教育功能,可供人们游览观赏、科学考察的特定的空间地域。

矿业遗迹是构成矿山公园的核心景观,表征某一阶段某一个地方某种矿业发展的历史,主要指矿产地质遗迹和矿业生产过程中探,采、选、冶、加工等活动的遗迹、遗址和史迹,并具备研究的价值,教育的功能,是游览现赏、科学考察的主要内客。

1矿业遗迹特征

公园内矿业遗迹十分丰富,类型多样,主要有矿业开发史籍、矿产地质遗迹、矿业生产遗址、矿业活动遗迹、矿业制品及与矿业活动有关的人文景观等六大类。

1.1矿业开发史籍

凡口矿开采历史悠久,保存了丰富的勘测报告和研究文献,勘测报告有《广东省仁化县凡口铅锌矿区狮岭南区段矿产储量地质报告》、《广东省仁化县凡口铅锌矿区狮岭东矿段地质勘探报告》、《广东省仁化县凡口铅锌矿区狮岭深部地质勘探总结报告》、《广东仁化凡口铅锌矿区水草坪矿床矿产储量报告》等等,这些报告查明了矿区的开采技术条件,为矿山建设提供了充分的依据。研究文献主要有《仁化县志》和《凡口矿矿志》。

1.2矿产地质遗迹

矿产地质遗迹资源有中泥盆统东岗岭组、上泥盆统天子岭组和上泥盆统帽子峰组等的整合地层剖面景观;F3断层、F4断层、安岗背斜、田庄向斜、狮岭背斜、曲塘背斜、金星岭背斜、庙背岭向斜、田敦岭向斜、节理、裂隙和辉绿岩脉等的构造剖面景观;水草坪、铁石岭、富屋和凡口岭等的沉积~热液改造型层控铅锌矿床;金星岭、狮岭(含深部)矿段、狮岭南矿段、狮岭东矿带矿体;黄铁矿、闪锌矿和方铅矿等多金属矿;铁帽找矿标志、滑坡、塌陷等矿山动力地质现象。

1.3矿业生产遗迹

公园内矿业生产遗迹丰富,主要由凡口矿矿坑、老凡口沉淀池(古代采硫矿坑)、小斜井采场、1号采场、2号采场、3号采场和4号采场、凡口矿废石场和尾矿库组成。

1.4矿业活动遗迹

凡口矿现状仍在开采中,矿业活动有采矿设施和生产生活设施,其中采矿设施包括主井双斗提升系统、老副井提升系统、盲主井提升系统、盲斜井提升系统、大斜坡道、狮岭天井、小斜井、东提升井、东风井,老南风井、新南风井、采矿回采系统、上部采矿系统、盘区上向分层充填法、普通分层充填法、采准切割工程、矿石装载系统、破碎系统生产流程、磨矿流程、浮选流程、精矿脱水、凡口铅锌矿选矿厂自动化控制系统、排水排泥系统、轴流式风机、凡口矿货运索道;生产生活设施包括选矿厂、冶炼厂、凡口变电站、坑尾水池、炸药库、油库、凡口铅锌矿矿办大楼。

1.5矿业制品

凡口原矿成品有铅精矿和锌精矿,冶炼产品有锌锭和硫酸。

1.6与矿业活动有关的人文景观

公园内在采矿过程中修建了职工居住区、凡口子弟学校、凡口医院等人文景观。

2矿业遗迹资源评价

按照《国家矿山公园建设指南》的要求,矿业遗迹分为珍稀级、重要级、一般级,具体见表1。

1)Ⅰ级矿业遗迹(珍稀级)

矿山公园内有凡口矿矿坑、水草坪矿床、铁石岭矿床、富屋矿床、金星岭矿体等铁帽等9处Ⅰ级矿业遗迹(珍稀级)。占公园遗迹总数的28%。

(2)Ⅱ级矿业遗迹(重要级)

有F3断层、金星岭背斜、上部采矿系统、等11处Ⅱ级矿业遗迹(重要级)。占公园遗迹总数的34%。

(3)Ⅲ级矿业遗迹(一般级)

有勘测报告、黄铁矿、新村路16幢滑坡等12处Ⅲ级矿业遗迹(一般级),占公园遗迹总数的38%。

综上所述凡口矿山公园内矿业遗迹类型多,科技含量高,观赏性强,开发潜力大。

3结语

广东仁化凡口国家矿山公园内有丰富的矿业遗迹资源,具有沉积~热液改造型层控铅锌矿床,它对于研究粤北地区及全国范围内的同类型矿床有深远的科学价值;具有亚洲最大的铅锌矿生产基地,与云南兰坪铅锌矿、江西德安铅锌矿、澳大利亚“世纪”铅锌矿、美国“三洲区式”铅锌矿、波兰西里西亚铅锌矿并称闻名于世;具有先进的选矿工艺,高碱快速浮选电位调控优化工艺和新四产品选矿工艺是目前世界先进水平的选矿工艺;具有特殊的成矿模式,从而列入了国内外教科书等等。

总之,广东仁化凡口国家矿山公园地质研究历史悠久、矿业遗迹丰富,多处为珍稀级,在全国首屈一指,有些则是独一无二,世界罕见,这些都为凡口国家矿山公园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广东仁化凡口国家矿山公园考察报告》,2012年。

2、《中国国家矿山公园建设工作指南》,中国大地出版社,北京,2007年。

科学考察报告范文第8篇

关键词:野皂荚;灌木林;特性;保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S75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6)13002302

1基本情况

凌源青龙河流域位于辽宁省最西部,与河北平泉、青龙,葫芦岛的建昌接界,处于北温带半湿润向半干旱区域过渡地带。近10年平均降雨量468.5 mm,年均蒸发量为1974.3 mm。青龙河流域因拥有良好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已于2005年批建为省级自然保护区。省级自然保护区批建总面积69911.2 hm2,森林覆盖率达到69.6%。天然林总面积占有林地总面积的70%以上,保护区内地带性植被以天然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 Fisch. ex Turcz.)林为主,阴坡沟谷分布的天然核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 Maxim.)林和阳坡生长的天然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 (Linn.) Franco)林是保护区的两大显著特点。

2012年,青龙河自然保护区与北京林业大学、国家林业局规划设计院一起对保护区内的资源进行系统科学考察,共发现维管束植物(不包括农作物)110科384属774种,对比《辽宁植物志》中的记载,发现2种植物为辽宁省植物分布的新纪录,分别为蒙古荚迷(Viburnum mongolicum Rehd.)和野皂荚(Gleditsia hetrophylla Bge.),后者为片状灌木林,为掌握野皂荚在本地生长的生物学特性,对其生长环境因子等进行了调查。

2现状调查

(1)环境因子调查:在标准地内调查海拔高度、坡向、坡度、土层厚度、腐殖质层厚度、土壤质地等。

(2)灌木调查:每块标准地设置两块10 m×10 m的样方,进行灌木调查,记录灌木种类、株数、平均高、盖度等。

(3)草本调查:每块标准地调查5个2 m×2 m样方,调查植被品种、高度、盖度及分布状况等。

3调查结果

天然野皂荚(G.heterophylla Bunge)灌木林,位于前进乡石门沟,东经119°7′41″、北纬40°53′21″,林龄20年,小班面积2 hm2,海拔600~640 m,阳坡,石灰岩母质,土层厚度5~30 cm,位于山的上腹,立地条件较差。

野皂荚,豆科皂荚属,小枝灰绿色,幼枝密生段柔毛,皮孔褐色,小叶全缘,荚果5.5 cm,含2~3粒种子。株数为64500株/hm2,高度1.5~3 m,盖度80%:其它灌木有荆条(Vitex negundo var. heterophylla)、小叶白蜡(Fraxinus bungeana DC.)、绣线菊(Spiraea trilobata L.)等总株数57800株/hm2,高度0.2~1.5 m。

草本4 m2内样方平均株数为:隐籽草(Cleistogenes serotina (L.) Keng)19株、翻白草(Potentilla discolor Bge.)21株、披针叶苔草(Carex lanceolata Boott.)7株、其它如野青茅(Calamagrostisarundinacea)、中华卷柏(Selaginella sinensis(Desv.)Spr.)、草瑞香(Diarthron linifolium Turcz)等数量较少,充分体现出北部半干旱植物特征。

4生态评价及特性

野皂荚为小乔木或灌木,耐干旱、贫瘠,主要生长分布在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江苏、安徽等地,在辽西青龙河流域的片状天然灌木林,体现出地带性植被由半湿润向半干旱地带过渡的特点,植物的多样性分布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科研价值。

喜光性和抗旱性:从调查看,野皂荚生长于阳坡,是影响改善小区域环境的主导因子,灌木林林相稳定,无病虫害发生,相对高大的野皂荚树冠、发达的根系及根瘤固氮菌,为林下草本和其它灌木的生长创造了最佳条件,保证了地面植被相对茂盛。土壤地表结构稳定,减少了蒸发量,更有利于植物度过极端干旱天气。

灌木的过渡性:青龙河流域,以半湿润气候为主,小叶白蜡在阴坡能长为乔木,在阳坡立地条件好的沟谷中下腹,只能长为灌木;青龙河流域以北,气候以半干旱为主,一些灌木如荆条、绣线菊、花木兰(Indigofera kirilowii maxim. ex Palibin)和胡枝子(Lespedeza floribunda Bge.)等,一般生长在阳坡的乔木(如油松)林下,更多生长于阴坡,立地条件好的地块灌木生长相对较好;在野皂荚灌木林内,虽然立地条件较差,但这几种灌木都分布于野皂荚灌木林内,生长良好,天然灌木林的更新及自我修复,使各灌木林种相互受益,组成稳定野皂荚群系,在植被的过渡地带,野皂荚灌木可以构成小区域范围内植被的主导因子,对植被自然演替具有重要意义。

5保护措施及应用

封育措施:该地区植被自然演替的各类型为乔木林、灌树丛、灌草丛、草丛、裸地,人为破坏环境后会逐渐呈现演替的各阶段。灌树丛是植被自然演替的关键阶段,如果管护不当,环境破坏后,阳坡只能生长以荆条等典型半干旱地区灌木为主甚至成为裸地,再恢复达到现在的水平,需要几十甚至上百年,野皂荚的天然更新、向顶极群落演替的过程是不可逆的,因此,继续采取封育措施、保障天然更新是保护脆弱生态环境的有效手段。

人工培育:野皂荚抗旱性强,栽培管理的粗放,适应当地环境生长,应在荒山阳坡和坡耕地上,大面积人工栽植野皂荚,不仅能发挥根瘤菌固氮、改良土壤结构、涵养水源等生态效益,还能提供药材原料、植物饲料等,实现对现有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罗菊春.辽宁青龙河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报告[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3.

[2]张晓玲,李华,孙月洋.黑龙江省植被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J].防护林科技,2012(2).

[3]李春龙,刀占峰,张素芬.辽西北沙漠化土地生态修复技术研究[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09(6).

科学考察报告范文第9篇

[关键词]苏联专家 新疆综合科学考察 中苏合作

[中图分类号]D614;K27;N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952(2012)01-0058-09

新疆幅员辽阔,自然资源丰富。新中国成立前,特别是20世纪40年代之前,在新疆地区进行科学考察的多是国外科学家,因此,中国对新疆地区的资源情况了解不足。1950年2月14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缔结,中苏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开始了亲密合作与交流。1953年2月,号召:“不仅要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理论,而且要学习苏联先进的科学技术。”中苏两国派遣人员互访、交流、学习,苏联大批科技人员来华工作,参与了中国各行各业的建设,对中国的发展伸出了援助之手。

1956年3月29日,苏联政府派出由16人组成的科学家代表团来中国。在苏联专家的建议和帮助下,中国制订了《1956~1962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规划中包括对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调查和研究等内容。为了完成自然资源综合考察任务,中国科学院成立了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以下简称综考会)。综考会对新疆综合考察的主要任务包括:调查研究新疆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了解新疆农林牧业的现状、历史和问题,为新疆的开发提出方案和设想。

一、新疆综合科学考察的提出及考察概况

新疆考察最初是由苏联专家提出的。1955年4月26日,苏联科学院派出以苏联科学院副院长И.Д.巴尔金院士为首的10人代表团来华访问,对进一步加强中苏两国科学院的合作提出了宝贵的建议。苏联专家在中国科学院院务会议上建议:“最好能讨论一下在中国西北开展考察队工作的问题,方法是组织一个特殊的综合考察队,以全面地查明自然资源和对开拓该地区、发展该区生产力的总计划建立科学根据。”同时苏联专家还表达了希望参加考察的意愿,“中国西北区(指甘肃、青海、新疆)综合考察工作,苏联学者有很大兴趣可派专家携带整套设备来帮助我们,使考察队成为训练人才的学校。西北有石油、灌溉等许多方面的复杂问题(中国专家自己进行,困难较多)。中国科学院如认为有请苏联帮助的必要,可向苏联科学院生产力研究委员会提出”。

中方邀请苏联专家来新疆帮助考察有学术上的考虑。首先,苏联科学院曾经组织过大批科学家在如哈萨克斯坦、土库曼、蒙古等地区进行过考察,对考察干旱、半干旱地区有丰富的经验,值得中国科学家借鉴。其次,新疆地区资料匮乏,中方仅仅进行过一些路线勘查和植物调查工作,而苏联在新中国成立前就在新疆地区进行过地质勘查活动,对新疆的地理、水文和气候有所了解。再次,苏联编有全疆1/250万和1/100万的地质图和北疆部分地区的1/50万地质图,并有小比例尺的土壤图和一些新疆地区的动植物资料。

在综考会的领导下,新疆综合考察计划在1957~1959年期间进行,并聘请苏联专家参与工作。1957年初,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就邀请“苏联科学家参加新疆综合考察队及黄河中游水土保持综合考察队工作”致信苏联科学院院长涅斯米扬诺夫,希望苏联派专家参加考察工作。信中郭沫若谈到了希望由中苏双方各出一名队长主持工作。涅斯米扬诺夫在回信中谈到:“对这些工作来说,‘共同的’这种叫法未必适合,因为这些工作是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及中国科学研究人员占大多数的情况下来进行的。同时,我们觉得,苏方不应委派考察队队长。我们认为如果派一位主任专家来领导苏联科学家及作为考察队的队长,在友好的气氛中,在中国科学院委派的考察队队长的领导下进行工作的话,是比较合适的。”中苏双方在达成一致意见后,苏方于1957年5月派遣专家来华参加考察队的工作。此后,苏联连续数年派遣专家来华,与中国的科研工作者一起进行了新疆的综合考察。

1955年,苏联来华专家、中科院院长顾问柯夫达通讯院士提出“研究中国自然生产力和经济的全国大型综合科学考察队的远景计划”的建议。关于西北地区,И.Д.格拉西莫夫院士认为,“西北各省(甘肃、青海、新疆)在最近将来是新的巨大经济开拓对象……最迅速地开拓这一地区具有很大的普遍的政治意义”。“从1956年开始讨论在西北组织巨大的综合调查队的问题是合理的。调查队的总任务是自然条件的地理结构和自然资源(矿产、土地、水、植物等)的全面研究,以及综合发展这一地区生产力的总计划的科学经济基础的拟制。”

1956年5月,中国科学院新疆综合考察队在北京成立。考察工作涵盖土壤、地貌、气候、水文、地质、植物、动物、昆虫、农业、畜牧和经济地理等学科,目的在于了解新疆地区的自然状况,研究农、林、牧、水利为中心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及生产力配置,工作重点主要偏重于农牧业。参加新疆考察工作的有中科院相关研究所(土壤、植物、地理等研究所),北京大学、北京农业大学、江西农学院、新疆八一农学院、新疆畜牧兽医研究所、新疆水利厅、新疆农业厅等单位。

1956~1959年,新疆综合考察以野外调查为主,主要考察阿勒泰地区、天山南北坡以及昆仑山北坡的地形、地貌以及自然条件、资源等。1957年新疆考察队人员编制为106人,分为10个专业组,共包括8名苏联专家,即地貌及第四纪地质组、经济地理组各有苏联专家2人,土壤组、植物与草原组、水文组、水文地质组各有苏联专家1人,新构造地质组、昆虫组、农业组、畜牧组没有苏联专家。1958年新疆考察队人员编制为188人,总队下设11个专业组,即地貌组、新构造组、水文地质组、水文组、土壤组、土壤改良组、植物组、动物组、昆虫组、农牧组和经济组,共有苏联专家10人,除动物组和昆虫组外,大部分专业组都有苏联专家。1959年新疆考察队人员编制为226人,分为11个专业组,即地貌与第四纪地质组、土壤组、植物与草场组、水文组、水文地质组、新构造组、昆虫组、农业组、畜牧组、经济地理组和土壤改良组;3个小分队即北水南调小分队、和田河小分队、东疆小分队和1个试验站(排水洗盐盐碱良试验)。参加考察的苏联专家人数至此也达到了几年来的最高水平11人,且大多数苏联专家在新疆工作已有3年,其中土壤专业6人,即土壤改良组有3人,土壤地理、土壤化学、土壤溶液组各有1人;自然地理、地貌、植物、水文、水文地质等

专业各1人。除了专业组有苏联专家外,排水洗盐盐碱良试验站也有苏联专家5人。1960年考察工作结束,野外调查转入室内总结阶段,在综考会的直接领导下成立了学术委员会,并设立了6个综合组。12月召开了新疆综合考察队工作总结暨学术会议,肯定了综合考察卓有成效,并对整个考察工作做了总结。1961年,新疆综合考察队撰写了地貌、气候、土壤、水文、植物、动物、昆虫、农牧业和经济地理等多学科的考察报告,并向国务院提出了开发新疆的建议。上述考察所取得的丰富的科学资料,为合理规划新疆的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苏联专家在新疆的工作情况

新疆综合考察工作以中方人员为主,1957~1960年,苏联科学院先后派出了十余名专家实地参与了考察工作,来华苏联专家概况详见下表。

(一)在考察中帮助培养中国科学工作者

由于科技水平的限制,中方参加考察工作的队员多是新参加工作的年轻科学工作者,野外工作的经验并不丰富。以1957年水文队为例,5名队员中2名为中国科学院的研究实习员,1名是新疆分院的专业干部且只有中等教育程度,另外还有1名苏联专家和1名苏联莫斯科大学的实习生兼翻译。由此可见,苏联专家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较为丰富,其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野外考察、培养人才、提出建议、参加编写总结性报告和参加学术活动等,他们的付出对考察的顺利进行帮助很大。苏联专家“在指导各种学科考察方面提出了很多具体意见,在培养干部方面,在专家帮助下,青年科学工作者业务能力有了显著提高,并掌握了一套野外考察方法”。

(二)指导考察、科研等工作的顺利进行

以1957年为例,苏联专家来新疆的时间是5~8月间,几个主要考察组都配备有苏联专家,他们主要是帮助进行初步的路线勘查、资源调查等工作。苏联专家组组长穆尔扎耶夫博士帮助对准噶尔盆地做了地理观察。B.H.库宁教授指导水文地质组的队员进行了由奎屯河下游的车排子农场到克拉玛依地区,玛纳斯河下游地区的大拐、沙门子、小拐一带的路线勘查工作。土壤组的B.A.诺辛教授帮助中方进行了初期的示范性考察工作。在后来的考察工作中,B.A.诺辛教授还直接领导了伊犁地区的考察工作。植物组的考察由A.A.尤纳托夫教授领导,主要进行了地植物学以及放牧场和割草场的考察工作。当年野外考察结束后,苏联专家还帮助进行了初步总结。

1958年考察的一个研究任务是解决土壤盐渍化问题。因此,当年增聘了苏联盐良方面的专家。1958年10月,苏联科学院土壤研究所副所长B.B.叶戈罗夫和土壤改良专家И.K.平斯柯依在新疆阿克苏垦区的沙井子灌溉区和塔里木河的阿拉尔地区建立了排水洗盐试验地,并与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合作进行排水洗盐试验。1960年苏联原计划派遣9名专家来华,但因为中苏关系趋于恶化,实际只来了6名专家。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帮助中方编写新疆4年野外科学考察的总结,并继续进行盐碱土排水洗盐试验。

(三)将野外工作经验无私地传授给中国同志

除实地参与野外考察,苏联学者还将多年积累的野外工作经验传授给中国同仁。在野外考察的间隙,苏联专家通过质疑提问以及举办座谈会、讨论会和报告会甚至是办培训班等方式,帮助中国培养了一批青年科学工作者。如1958年苏联专家在参与排水洗盐试验的同时,土壤改良专家И.K.平斯柯依还举办了150人的土壤改良训练班,讲授有关盐渍土的改良知识。1959年,土壤溶液学家A.A.克兹洛娃来华3个月,培养出20多名中方人员,使他们掌握了一定的土壤分析操作技术和方法;B.A.费多罗维奇博士在野外考察中经常通过具体地貌现象给青年同志们讲课等。

(四)提出合理化建议,与中国同志进行学术交流活动

不仅如此,苏联专家针对考察中遇到的具体困难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土壤学家叶果洛夫和扎哈里英娜在对南疆进行实地考察之后,针对土壤苏打盐渍化问题,提出了在未来编制的土壤图中应对南疆单独划分并个别处理的建议。水文学家库兹涅佐夫在对新疆地表径流和地下水径流资源的开发利用中提出了用“双剖法”测定河床渗漏损失的建议。

在新疆综合考察的过程中还开展了很多学术活动。如在i959年6月的喀什学术会议中,苏联专家组举办了一系列学术报告,总结几年来的考察经验。报告的题目有:专家组组长穆尔扎耶夫博士的《关于如何进行综合考察科学总结》、植物学家A.A.尤纳托夫博士的《1959年考察地区植被特征》、土壤改良学家B.B.叶果洛夫教授的《关于土壤改良与土地利用》等。这些学术报告对于新疆综合考察工作有很强的指导作用。1959年,新疆考察队在对考察数据进行研究总结的基础上,出版了《中苏科学家论文集》、《青年科学工作者学术论文集》向国庆十周年献礼。

三、苏联专家在新疆的待遇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保障苏联专家顺利开展工作,中国政府对苏联专家给予了特殊待遇。20世纪50年代中期,大多数来华苏联专家的工资在520~540元左右,有些甚至超过了这个标准。以1958年为例,苏联专家的工资标准:科学院院士700元;科学院通讯院士、各分部科学院以及加盟共和国科学院院士、通讯院士、科学博士、教授540元;其他等级的科学工作者470元。这样的工资标准远远高于当时中方干部和科技工作者,当时中方研究实习员的工资仅为46元。除工资以外,苏联专家其他的如招待费、纪念品费、文娱费、书报购置费、住宿费、交通费、医疗费等日常费用的标准均较高,对陪同来华的专家家属也有较好的安置。

苏联专家的工资以及其他津贴标准是在参照中国政府规定的基础上结合新疆的生活水平制订出来的。根据中苏双方的约定,参加新疆考察的苏方专家“来北京和由北京回国的旅费以及每天的伙食费由苏联科学家负担”。“进入中国内地的旅费,按来信的译文连住宿费都可由中方负担”。苏联专家在新疆每人每天的伙食费标准为3~4元、招待费用(如烟、酒、水果等)为0.5~1元,此外,还额外给苏方专家配备了宴会费用每人每次5~6元等其他开销。这些开销以中国当时的生活水平来看可谓不低。

为了方便苏联专家开展工作,考察队还为他们配备了专门的翻译,并要求中方科技人员向苏联专家学习,虚心听取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尊重专家的劳动成果;凡是专家提出要求的资料、装备、仪器和交通工具等都尽量解决,如一时解决不了则必须及时向专家说明情况。除了提供优越的生活待遇外,为确保苏联专家在华工作无后顾之忧,地方政府竭力解决专家的需求。例如,综考会要求地方政府机关在物质供应等方面积极配合新疆考察队的工作,由于新疆地域广阔,物质供应难免受到交通不便的限制,地方政府为此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基本上做到了让专家满意。中方为苏联专家提供的较优裕的生活条件,调动了专家工作的积极性,使他们更好地参加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

苏联专家在为考察工作做出很大贡献的同时亦存在一些问题。如专业分布不平衡。来华的苏联专家所属专业多为土壤学、地理学,动植物学、畜牧专业的专家较少。以考察规模最大的

1959年为例,当年考察涉及专业众多,然而来华的11名苏联专家中,仅土壤专业就有6人,自然地理、地貌、植物、水文、水文地质等专业各1名,而昆虫、动物、农业、畜牧等学科的考察工作则是由中国学者独立完成的,无苏联专家参与。这固然是有中方土壤专业基础较薄弱、需要苏联专家的帮助的原因,但是苏联专家都有独立的工作能力,同一专业组专家人数较多容易造成分工不均,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专家专业水平的发挥。另外,部分苏联专家认为在新疆工作的时间只有短短数月,其间的会议、宴请、娱乐等活动安排较多,无形中缩短了工作和专家自由支配的时间。此外,仍存在语言和文化障碍,由于翻译水平不够和文化差异,导致中方与专家的沟通不畅,也影响了专家的工作。这些虽不是主要矛盾,但对专家们更好地完成在华工作确有不利之处。

1960年7月,苏联通知中国将撤回所有在华的苏联专家。此时新疆综合考察的野外任务部分已经结束,室内资料整理工作正在进行。因苏联撤走专家,中苏新疆考察的室内合作由此中断。

四、结语

1960年中苏关系破裂后,苏联撤走专家的决定引起部分苏联专家的不满,许多苏联专家仍然心系考察,并在中苏两国关系破裂后与中国同行保持良好的关系。据《竺可桢日记》记载,1960年7月31日,苏联专家即将撤出中国,“新疆队专家穆尔扎耶夫、费多罗维奇和凯斯、尤纳托夫夫妇和一子(尤拉)一女、库兹涅佐夫及于队长来,开始茶点及谈话。我作了简单介绍词,惋惜专家在此两个月即离去(原定今年留6个月),过去我们获益甚多,今年最后一年(1956~1960),可称功亏一篑”。苏联专家也有依依不舍之意,对于原拟定于10月完成的新疆远景规划和4年来的调查总结报告的初稿,苏联专家表示:“要保证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统稿完成,到1962年全部出版”,“并希望有机会再与中国同仁合作”。在华参加考察的大多数苏联专家对华态度友好。在中苏关系破裂后,穆尔扎耶夫博士曾于1963年11月下旬来华访问,在访问中他谈到:在华工作了5年,“这五年是我一生难忘的五年”。

中苏合作中断后,原计划由两国专家共同进行的考察总结工作大部分变为两国学者各自进行总结研究,也有苏联专家向中方索要考察资料或是要求中苏双方共同完成考察报告的编写工作。库宁曾来信索要新疆水文地质资料,他在信中说:“必须将我队在今年总结中已作出的新疆水文地质资料现在提交专家;另外,按合作协定新疆水文地质专著中许多章节需由专家完成,其所需基本资料亦由我队提供”。1960年8月,植物组提出,希望能赴苏和苏联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共同进行“新疆植物区系导言”专著的编审工作,对此,中国科学院领导批示“该计划一方面转请院领导及联络局作通盘考虑决定;另一方面要求我们应有自力更生的精神,考虑由我们单独进行这一工作的步骤,拟定一编审提纲计划。如不能通过中苏合作进行编审,我们也好有所准备,不致使这一工作落空。”

两国学者合作中断对新疆考察成果的出版带来一系列的影响。在1960年以后的三四年中,不断有苏联专家寄来他们完成的考察研究成果,征求中国学者的意见以便发表,有些专家甚至提出希望能在中国发表。但是由于苏联方面的成果含有涉及中国同阿富汗、巴基斯坦、蒙古、苏联等国的边界划分问题,所以中方要求苏方“不能引用此项考察所收集的有关新疆地区的资料发表文章”,目的是“不使苏方得到任何我同意出版的借口”,但仍有一些成果还是在苏联发表了。虽然两国学者希望能够继续合作,但是因两国关系的破裂,这个愿望未能实现。

20世纪50年代进行的新疆综合考察,为改变新疆的落后面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新疆的发展影响深远。此次考察的成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及农业合理布局远景设想》以及14篇专题研究报告,有针对性地论述了有关新疆地区农牧业生产发展的重大问题,提出了新疆农业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以及农业合理布局远景设想的方案。根据考察成果,国家对新疆地区的经济建设作出了相关部署。参加新疆考察的苏联专家在考察工作中承担了重要的科研任务,做了大量事务性工作。э.M.穆尔扎耶夫博士连续3年来华,在1957~1959年间一直担任苏联专家组的组长,不仅亲自参与了野外考察,而且担负了组织和协调来华的专家组工作的任务,野外考察工作结束后,他还帮助编写了考察总结提纲,可谓功劳巨大;地貌学家B.A.费多罗维奇“在考察准噶尔沙漠以前,就曾研究了大量的文献报告,编制了准噶尔沙丘类型图,后来在野外考察过程中,对它进行了检验,做了纠正和补充,使考察活动更有成效”。苏联专家对新疆考察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无私援助,综合考察工作“及时地得到苏联科学院及苏联其他部门的大力帮助,特别是对综合考察工作富有经验的许多苏联科学家,来到我国极为艰苦荒僻的地区从事工作,不少重大问题都是由于他们的指导才获得解决,他们对于我国建立综合考察工作起了很大的作用”。可以说,苏联专家的参与是新疆考察得以顺利完成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他们帮助新中国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科研人才,弥补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中方科研力量不足的缺陷。考察的成功使中国学者获得了丰富的实测数据、报告等大量的科学资料,在考察的基础上,新疆成立了地方性、专门的研究机构。

中苏双方专家共同参与新疆考察,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展开合作。西北地区尤其是新疆因其复杂的自然条件和科学资料的缺乏是苏联学者的兴趣所在。苏联专家来华,一方面凭借经验和技术给中国的综合考察以援助;另一方面,苏方也希望通过合作获取所需的科学资料。同时,来华苏联专家不畏环境艰苦、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也体现了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许多苏联科学家在华时间较长,对中国态度友好。新疆队的部分苏联专家,归国后与中方科学家仍不时保持工作或私人联络。苏方专家组组长、苏联科学院地理所副所长穆尔扎耶夫归国后被免职,据说就是因为与对中国表示友好有关。

科学考察报告范文第10篇

2007年8月2日,漆黑而沉寂的北冰洋底多了一群不速之客,俄国家杜马副主席奇林加罗夫等人乘深水潜水器到达北极点4000多米深的洋底,将一面高约1米的钛合金俄罗斯国旗插到那里。随后,奇林加罗夫向国际社会发话:“北极地区一直属于俄罗斯!”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后,他们还将向联合国提交一份考察报告,要求获得新增北极洋底120万平方公里的大陆架的权利。

这就是点燃北极争夺战火的“插旗事件”。

大气变暖,冰川融化,北极的矿产资源有了被开发的可能,而北极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更令各国垂涎三尺。据科学家保守估计,该地区潜在的可采石油储量高达1000亿――2000亿桶;另外,北极也可能成为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非常便利的空中和海上航道,战略地位非常重要。

俄罗斯插旗之举立刻引起环北冰洋各国强烈反应。事件发生后,丹麦立刻组织起一支40人的考察队伍前往北极,加入“争夺战”。丹麦科技大臣赫尔格桑德尔对此毫不讳言:“现在我们拥有机会使北极成为丹麦的北极。”美国海岸警卫队派出“希利号”重型破冰船前往北极海域,气势同样咄咄逼人。加拿大外长则嘲笑俄罗斯的行为是一场政治闹剧:“现在不是15世纪,不能跑一趟,放上国旗,就可以声称这块地方是自己的。”加拿大政府同时宣布,他们将在北极建立两个军事基地。

争夺极地的战火也烧到南极,点火者是英国。2007年10月16日,英国外交部宣布,英国准备向联合国提交对南极地区部分海床拥有的建议,这可能会使英国拥有南极南大洋沿岸350英里(约560公里)海域内矿产所有权,并享有该区域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开采权。

此消息掀起轩然大波,智利外长福克斯莱表示:“没人能影响到智利在南极的权利。”智利也计划向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提出对南极的领土要求。2007年12月19日,阿根廷国防部长尼尔达・加雷女士也宣布,阿海军2008年将继续派遣军舰支援位于南极的基地,坚决捍卫阿在南极的利益。南极面临着一场复杂的“圈地运动”,世人担心争夺升级,将目光转向联合国。

预警声音四处响起

英国宣布将提交南极动议后不到一个月,2007年11月9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飞抵位于南极乔治王岛上的弗雷空军基地,踏上南极土地。一个特殊的身份、一个特殊的时刻和一个特殊的战场,潘基文的南极之行引起世人关注。虽然智利外长福克斯莱表示,总统巴切莱特邀请播基文访问南极,完全是出于对全球环境变化问题的关注,但无疑,这也包含着平抑由英国引起的南极海床之争的政治含义。潘基文明确表示:“南极是共有的财产。我们必须以负责任和环保的方式保护好这块大陆。”

世界各地的非政府组织和环保人士也开始采取行动,抵制各种破坏极地稳定的行为。生活在北极地区的爱斯基摩人以美国应为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冰川融化负责为由向美洲人权委员会提出了申诉。“某些事物注定要消退,北极一些东西己经开始消退,我们正在向世界上其他地方的人们发出早期预警信号。”他们的代表瓦特・克卢捷说。

在巴厘岛南极环境保护大会上,八十多个国家和政府组织达成行动计划,表示对极地问题的关心。来自世界各地的非政府组织云集巴厘岛,形成会场一大特色。会场外,很多组织成员装扮成北极熊的样子,向前来参观的人们散发传单,告诉人们北极的安危关乎全人类利益。前来游行的人群更表达了全世界人民对南北极问题的关注。

经过近半年的“博弈”,在南北极问题上,已经不再是潘基文一个人在“战斗”,它的背后是世界人民关注的目光,当然,其中也包括中国。

中国的态度:和平开发南北极

在各国对南北极争夺如火如荼时,中国依然坚持在极地问题上的一贯立场:和平开发和利用南北极。

目前中国在南极主要还是以科学考察为主,没有明确的意向。在科学考察方面取得的成就将是中国对世界极地工作的最大贡献。

作为此次2007-2009国际极地年的重要参与国,中国将在近两年内担负起一系列重大的考察任务。在南极考察方面,中国将建设第三个南极站和国内首座极地天文台,这次“雪龙号”南极之行就承担着为新的南极站和天文台选址等前期准备的任务。2008年,中国还将同其他国家科学家一起开展“熊猫计划”,对南极大断面进行综合考察,研究南极地区同全球气候变化的关联及未来趋势。2008年4月,“雪龙号”从南极归来稍作休整后将立刻前往北极,对北极进行首次大规模的科学考察。

无论是南极还是北极,中国科学考察的目的还是集中在环境问题上,主要研究极地对全球环境变化的影响及趋势。中国在极地的话语权应该以科研实力为基础。中国作为国际社会的重要一员,有权在极地问题上发出自己的声音,也有责任和义务对于极地的和平 开发利用作出贡献。 其实,不仅中国,每个国家都有权在极地问题上发出自己的声音,也有责任和义务为极地的和平和稳定而努力。但北极之争最后还是需要一个权威的决策者来平息。现存的国际法规是否可以成功扮演这一角色呢?

国际法争议:极地权利谁说了算?

作为最高、最权威的国际海域界限划定机构,联合国大陆架委员会对极地权利的归属有决定权。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沿海国专属经济区不能超过领海基线以外200海里,而200海里以外大陆架延伸部分的权利则需要向太陆架界限委员会提出申请。只有经过该委员会的审核并得到联合国的认可,该沿海国才可以对领海外侧最大350海里以内的地下资源拥有开采权。但由于各国所提出权利要求的地域很多都重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此也无专门规定,因此大陆架委员会也无计可施,各国间的争议因此而生。

《联合国海洋公约》实施的基础概念如“沿海国”“领海基线”等都存在争议,使一些国家有空子可钻。特别是在南大洋中,“哪些国家属于南大洋的沿海国,领海基线又该从哪里算起,这都是无法确定的问题。”

与南极有关的国际法律还有一部,就是1959年的《南极条约》。一纸协定“冻结”了各国的领土要求,但该条约也并未永久性解决问题,所谓的“冻结”只是暂时搁置争议的权宜之计。而《南极条约》也未能界定附属于领土的诸如大陆架等方面的权利。

上一篇:城市建设考察报告范文 下一篇:政协考察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