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性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1 01:16:38

科学技术性论文

科学技术性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能源类技术; 技术性论文; 题名编辑加工

国家标准规定;科技论文的提题名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题名所用每一词语必须考虑到有助于选定关键词和编制题录、索引等二次文献可提供检索的特定实用信息。 技术性论文是工程技术人员为报道工程技术研究成果而提交的论文, 这种研究成果主要是应用已有的理论来解决设计、技术、工艺、设备、材料等具体技术问题而取得的。技术性论文对技术进步和提高生产力起着直接的推动作用, 对于提高研究水平、减少无效劳动和推动科学技术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作为科技工作者, 只有掌握科技论文写作的一般方法, 了解编辑出版对文稿质量和规格的要求, 熟悉有关的国家标准和规定, 并通过写作实践, 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才能得心应手地写出符合要求的论文。

题名是读者获得关于论文的第一条信息,一定要准确、具体地反映全文内容,切忌笼统。题名应使读者一看即可知其感兴趣的内容, 具有统领全文的作用。初学写作技术性论文者, 大多不太了解论文题名的特征, 致使不少论文题名不符合出版要求。笔者就此谈谈自己在技术性类期刊编辑工作中得一些粗浅的体会和心得。

1 题名的概念

题名是用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1] 这个定义的内涵,至少有三个特点:一是必须反映报告或论文主题的特定内容,包含最重要的主体要素。二是反应报告和内容的语言文字,必须包含最准确的语言要素,合乎语法。三是表达报告和内容的主题要素,必须与最简明最准确的语言要素相结合,形式上完美,合乎逻辑。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 科技信息量猛增, 为了便于论文所报道的科学技术研究成果这一信息系统的收集、储存、处理、加工、检索、利用、交流和传播, 国际标准化组织和各国标准化组织都对论文题名的技术规范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如词语和符号的使用, 题名字数的限量等。我国颁布的科技论文题名字数的国家标准是, 题名字数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要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符、代号和公式,要使用规范化的名词和术语。这20个字是论文的总纲, 需要下工夫斟酌。

2 技术性论文题名的特点

一个好的技术性论文题名, 要具备3 个特点: 明确、正确、准确。

题名要明确, 避免含混空泛。题名语句所表达的意思清楚明白, 并有确切内容。使读者粗略一眼就可找到其感兴趣的内容,即可提起其继续阅读文摘和其全文。反之就失去此目的。这是对学术论文题名的起码要求并有提纲挈领的作用。

题名要正确, 避免偏颇背题。题名与文章内容有关, 合乎文章内容的要求。这是对学术论文题名的基本要求。题名要准确, 避免过宽或过窄。题名恰如其分地反映文章特定内容,准确而具体地指出论文研究的对象, 并恰当地概括研究的范围、达到的深度等。题名准确, 研究者才可从中获取有效信息。题名尽量不要超过20个字,不要过分追求内容的详细,使次要内容也在反映其中,影响读者阅读的兴趣。

技术性论文题名文字不能太长, 又要概括论文的中心思想。力求用最少的文字表达最大的信息量, 用最精练的语言高度概括和明确反映论文的主题。 技术性论文题名还要求庄重严肃,语法结构要合理、专业术语要规范化。

3 题名拟制应避免出现的问题

一是表达的意思不明确, 含混不清。例如:“光伏发电系统优化分析”一文主要是对复合式供电模式进行的设计, 但题名并未反映该内容, 表述不明确, 读者无法从题名中获得该文章的主旨。

二是与文章内容不匹配, 空泛无物。例如:“天然气替代乙炔技术的研究”一文介绍为了尽快取代乙炔, 减少环境污染, 人们正在努力寻找和开发新型焊接气, 介绍了烯烃类品质不高, 提出了天然气替代乙炔的关键技术包括天然气添加剂、天然气件压阀、天然气焊接嘴三项。该文章不但逻辑混乱, 题名和内容之间关联也不紧密。

三是不同层面问题过多, 混淆层次。例如:“供热系统中动力设备的节能问题分析”一文介绍了供热系统中的风机和水泵存在的问题, 调节流量的方法分类和比较, 流量调节技术在供热系统中的应用, 变频节能实例分析等内容。由于内容涉及的问题不在一个层面上, 且无必要的逻辑联系, 显得杂乱无章, 题名也无法概括主题思想。

四是小题大做, 题旨过宽。例如:“热泵技术与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这个题名可以理解为热泵技术的开发利用和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两个内容, 但原文章主要是想通过对可再生资源与热泵关系的分析以及对热泵低温热能采集方式的论述, 来表明可再生资源是热泵低温热源的主要来源。所以, 题旨过宽, 误导读者。

五是大题小做, 题旨过窄。例如:“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品牌的清洁生产企业”一文由某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撰写, 想说明节约发展和清洁发展是我国啤酒国际化战略的必然选择, 提出切实转变增长方式, 实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持续化和常态化, 清洁生产提高了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选题很好, 但题大内容小, 没有把握好尺度, 有故意拔高之嫌。

4 题名拟制的文字技巧

4.1 尽量使用以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为中心的偏正词组。

拟制题名是要使主题要素和语言要素合乎逻辑规则,或者说用语言文字表达主题信息的结构。技术性论文尽量不用动宾结构做题名。例如“解析链条锅炉分层分行给煤装置”可改为“链条锅炉分层分行给煤装置解析”;“研究一种制取苯乙醛的新方法”可改为“一种苯乙醛制取新方法的研究”。

但是当中心动词带有状语时, 则仍可用动宾结构。例如“用机械共振法测定引力常数G”。另外,“论…8943 .”“谈…8943 .”等形式的题名也可用动宾结构。例如: 试论物流系统的网络模式。

4.2 尽量精练并删去多余的词语。

4.2.1 “分析”“探讨”“研究”等词意义相近, 在题名中出现一次即可。例如:“地下商场冰蓄冷低温送风的分析研究”可改为“地下商场冰蓄冷低温送风的分析”。

4.2.2 “对比”一词往往也包含了“分析”的含义, 此时“分析”可不用[2] 。例如:“两种太阳能集热器的热性能对比分析”可改为“两种太阳能集热器的热性能对比”。

4.2.3 “浅析”“初探”“浅谈”等词不适合出现在技术性论文中。例如:“关于风力机异步变浆的初步研究”在文章内容足够深刻的情况下, 可改为“关于风力机异步变浆的研究”。

4.2.4 “关于”“针对”“就”等词使语句累赘, 在不影响表达的情况下, 能不用就不用[3] 。例如:“关于风力机异步变浆的研究”可改为“风力机异步变浆的研究”。

4.2.5 “我”“某”出现在题名中不能表达确切身份, 应该补全。例如:“浅析我省农业生物质能热电联产综合利用”可改成“浅析XX省农业生物质能热电联产综合利用”。

4.3 避免“的”的多用和漏用。

例如:“显热储热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的研究”意思为显热储热材料的制备及显热储热材料的性能的研究, 多项定语中的“的”字多用则累赘,原题名改为“显热储热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更通顺。

例如:“高层建筑变水量供水电气控制系统”定语同中心语界限不清, 不便理解, 应改为“高层建筑变水量供水的电气控制系统”。

4.4 不能苟简[4]。

例如:“空冷散热器换热特性的数值研究”若改为“空冷散热器换热特性的研究”就扩大了题旨, 因此“数值”二字不能省略。

4.5 慎重使用缩略词。

技术性论文大多在行业内传播, 对某行业共知共用的缩略词一般可以使用。但要避免使用非共知共用的或非本行业内的缩略词。如属未公认者,就要在题名中写全称,而不必在其后用括号注明。另外, 首字母缩写字、字符、代号和公式等也尽量少用。

4.6 可适当使用副题名。

使用副题名有几种情况: 题名不易简化时, 可用加副题名的办法来减少主题名的字数; 题名语意未尽, 可用副题名补充说明论文的特定内容; 一系列研究工作用几篇论文报道, 或者是分阶段的研究结果, 各用不同的副题名区别其特定内容。

4.7 尽量使用关键词语和规范词语。

使用论文中的关键词语和规范词语, 有助于概括论文的基本思想并减少题名中的词语数量, 还可增加论文的被检次数, 便于论文传播中的摘引和检索, 从而可能增加被引次数。拟制题名时可以假设自己要在文献索引里去查阅与某一工作有关的论文时将会查找的分类或词语, 那些词语很可能就是该文章的关键词语。

参考文献

[1] 王成宇. 并列型题名各并列项的信息量问题[ J].语言文字应用,2002(3): 15- 22.

[2] 何周富.论文题名拟制“五注意”[J] .公务员知识与技能, 2000(3):50.

科学技术性论文范文第2篇

科技期刊是反映特定专业领域新成果、新观点的重要情报资源,是科技信息的重要载体,也是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具有很强的学术性、超前性和先导性。科技期刊的主要任务是公布新的科技成就,传播科技信息,交流学术思想,促进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其内容应该具有创新性、科学性等特点。随着科学技术地迅猛发展,科技期刊的地位和作用更加重要和突出。科技期刊的特点是为了传播一门或多门科技领域的新成果、新信息,是科研成果的科学记录,以报道科学研究理论、科学技术成果为主要内容,其作者和读者都同属于本行业的专家。科技期刊编辑只有具备了良好的相关专业知识和较高的学术水平,才能更好地参与期刊内容的建设,才能更加有效地与作者、读者进行沟通。科技期刊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所发表的文章必须要有较高的学术水平。科技期刊编辑如果对本学科领域没有较为扎实的功力,没有对本专业的理论体系、研究方法、亟待解决的问题及长远发展趋势等有较深入的研究和了解,就不能敏锐地鉴别科技论文的学术水平,也就不能保证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和品牌。

二、科技期刊编辑提升专业知识水平的重要性

科技期刊的编辑加工工作是一项复杂而又严密的系统工程,这就要求科技期刊的编辑除了具有现代化出版技能外,还要有语言能力和外语能力,特别要有专业知识能力。这就需要科技期刊编辑对相关学科的前瞻知识有所涉猎,了解稿件所涉及研究领域的最新动态。所以科技期刊编辑要加倍努力学习、增长见识,要有一定的科研能力,达到一定的学术水平[5],才能高质、高效地完成编辑加工工作。科技期刊编辑熟悉和掌握了本专业的知识体系,了解了本学科的发展动态、前沿和热点,就能在审稿过程中用专业的眼光判断、鉴识与审选作者文章是否合理、适用,是否有传播价值,是否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就能辨别出所投稿件在专业技术上的优与劣、真与伪、是与非;就能看出文章中出现的问题,对稿件的学术水平能做出更准确、中肯的评价。在组稿过程中,编辑的专业知识也能体现出其重要性。因为作者在科研过程中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要得到符合期刊报道特点的高质量稿件,则需和作者围绕所要报道的专业技术进行深入、反复的沟通、交流,引导他们撰写符合报道内容要求的文章。如果编辑不懂专业知识,只是一味单纯地向作者约稿,很可能约来与报道内容不相符的稿件,就会耽误发稿时间,会给编辑工作带来很大的麻烦。在修改稿件的过程中,科技期刊编辑的专业知识亦能体现出独特的作用。由于科技期刊发表的论文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编辑要想对其进行深层次地编辑加工,进行再创造,必须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另外在与作者沟通让其修改文章时,编辑如果没有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就无法向作者提出更专业的修改建议,作者修改后的文章就有可能达不到学术质量的要求,从而影响整个编辑出版工作的顺利进行。由此可见,专业知识是科技期刊编辑完成高质量编辑工作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

为了适应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形势,胜任自己所从事的科技期刊的编辑加工工作,保证自己刊发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质量,科技期刊编辑应不断加强专业科技知识的学习,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逐步提升自己的学科专业水平。编辑积累专业知识的途径多种多样,既可以通过书本、网络学习,也可以从工作实践中获取。笔者浅析了科技期刊编辑获取专业知识的几种基本方法。

(一)经常阅读本专业的科技图书

科技期刊都有自己的专业特性,而且专业知识体系复杂、细分繁多,不掌握全面的专业知识体系及知识的内在结构,科技期刊编辑在工作中难于得心应手。另外现代科学技术高速更新,新概念、新理论、新技术、新原料、新设备、新工艺层出不穷,而且学科之间相互渗透、融合、交叉,不断形成新的学科分支。科技期刊编辑如果不系统、全面、深入地学习新的专业知识体系,就会面临知识快速陈旧和老化的问题。因此,科技期刊编辑必须不断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体系,才能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地发展。科技图书通常以论述系统、内容全面、论点成熟、技术定型的科技内容为特点。科技图书主要是将作者和前人的知识,经过系统收集、优化浓缩、精选整理、综合加工,形成稳定的新组合和新结构;也有的是著者将自己的科技新发现、新发明、新思想、新创造整理撰写成书。科技期刊编辑要想了解和掌握本专业的知识体系和知识的内在结构,阅读本专业的科技图书是最快捷、最有效的一个方法。专业科技图书的作者都是该专业领域的资深专家,图书内容能全面、详实、透彻、系统地阐述该专业领域的知识体系,且能反映该领域最新的发展动向。科技期刊编辑应该培养自己每年阅读几本专业科技图书的习惯,从各种专业书籍中获得在编辑工作中必备的专业知识体系,不至于因自己专业知识的浅薄而束手无策,甚至造成失误。

(二)定期浏览同行业的科技期刊

一个行业会有多种专业科技期刊,每种期刊都会按照自己期刊的办刊宗旨刊登、发表行业内有关最新发现、最新动态及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新进展、新理论、新观点等专业信息的文章。与科技图书相比,科技期刊的出版周期要短些,有更快的时效性;且科技期刊刊登多个作者、多篇文章,涉及的专业领域更广泛一些,但每种科技期刊的专业范围是固定的,各篇文章的内容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其上发表的文章有很多是省部级甚至部级基金项目的研究成果,能反映专业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和最前沿的信息。科技期刊编辑可以选择几本与自己专业相近的、行业内优秀的专业期刊,浏览每期其上所发表的学术文章和专题报道,这样就可以在短时间内学到并掌握大量该专业的知识与信息,就能及时地了解到本专业的前沿和热点。

(三)利用互联网的优势

随着互联网和数字移动技术地迅猛发展,人们获取知识的方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数字信息媒体在传播知识时的信息量、时效性、便携性和互动性等方面较传统的图书和期刊具有更大的优势[6]。互联网为科技信息地传播提供了快速、广泛、不受时空限制的最佳通道。从传统专业出版物中获取信息的渠道有限,而利用互联网获取信息的效率和能力空前提高。1.企业网站和专业技术性网站。许多著名生产企业都有自己的网站,他们将企业最新的技术和产品信息在网站上。当科技期刊编辑要想了解某企业的新技术、新产品时,就可以浏览该企业的网站进行查询获得。每个行业都会有多个细分领域的专业技术性网站,大量的最新专业动态。科技期刊编辑可以查询和搜索国内外相关专业的网站,从网站上可以看到和获得国内外该专业最新的科研成果、同行的科技信息。科技编辑平时应该收集、积累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专业技术性网站,当需要了解某方面的专业知识时,就可以有针对性地搜索相关网站。针对笔者负责栏目的纺纱、织造专业,笔者经常浏览“中国纺织信息科技网”等专业技术性网站,该网站以纺织技术为主导,以棉纺织为核心,覆盖化纤、针织、印染、服装、产业用纺织品等全产业链,为纺织科技人员搭建了纺织技术学习交流的平台。笔者通过经常浏览该网站,可以及时掌握纺纱、织造领域的最新动态,优化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对专业知识水平的提升非常有帮助。2.文献数据库。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科技信息文献的数量和传播速度快速增长。要从浩瀚的文献海洋中获取所需的专业信息,查询文献数据库是一个有效的途径。不但可以直接从文献数据库中获取文献作为学习专业知识的参考,还可以通过检索具有某一特征文献的专业信息,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发现潜在的关系或规律。笔者经常浏览“中国知网(CNKI)”,它为全社会知识资源高效共享提供了最丰富的知识信息资源和最有效的知识传播与数字化学习平台。“中国知网”完整收录了期刊文献、博硕士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等,其信息含量大、覆盖范围广,且检索服务功能齐全,检索方便快捷。利用“中国知网”的各种检索功能,可以更快捷地查找到大量的专业文章。科技期刊编辑通过查询被引频次较高的专业文章,或搜索行业知名专家近期发表的全部专业文章,能够及时掌握和了解专业学科的最新动态与前沿信息,对于构筑新的选题思想,并进一步做好选题落实和稿件策划、组稿等大有裨益。3.移动新媒体。随着移动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利用移动新媒体获取知识和信息已不知不觉地渗入到人们的生活和学习中,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新渠道。移动新媒体具有学习时间和空间的自由化,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灵活性。为了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信息传播,传统媒体纷纷布局微博、微信和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其中微信公众号的发展空前活跃,绝大多数科技期刊都设有微信公众号。科技期刊编辑可以经常浏览相关微信公众号,从中可以了解到一些该领域的新信息。

(四)参加相关的专业学术会议

专业学术会议是收集科学技术最新专业信息的最佳场所,是专业信息的重要来源。专业学术会议以促进科学技术发展、学术交流、课题研究等学术性话题为主题,具有国际性、权威性、高知识性、高互动性等特点[7]。在专业学术会议上,特别是国家或国际性的学术会议,知名专家云集,论文荟萃,信息广泛,编辑可以及时地了解该专业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热点,提高自己在该专业领域的学术水平,有利于选题策划和审稿、组稿工作。专业学术会议上所安排的专题报告大都是有关国内外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报告人基本上是该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其宣讲内容丰富、精辟。另外,会议论文集的论文数量众多、内容丰富,从论文集中也可以获取很多专业知识。在参会的休息时间,多与参会代表沟通、交流,同样会获得大量的专业信息。参加专业学术会议是科技期刊编辑在短时间内充实自我、了解专业最新发展动态和学科热点的有效途径,对于编辑选题策划和在审稿中严把学术质量关非常重要。

(五)参观行业展览会

行业展览会汇集了众多本行业知名的生产企业,他们将最新研发的新技术、新产品在展台上展出。参观国内外有影响力的行业展览会是科技期刊编辑获得最前沿技术的绝佳机会。在日常编辑工作中,编辑大多数的专业知识是从图书、期刊、会议论文、网络中获得的,很少有机会实地接触与专业相关的新设备、新产品、新技术。在展览会上,编辑可以直观地看到展品及其演示,增强了对知识的感性认识。2015年,笔者所在编辑部派多名编辑参加在意大利米兰举办的ITMA2015(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世界上最大的纺织机械展览会。在展览会上,1690多家参展商同台竞技,推出了数以千计的纺织新技术及新设备,充分显示了当今纺织制造技术的最新发展动向和最前沿技术。本刊编辑在ITMA现场能看到展出的纺织机械实物及其演示,非常直观地了解了世界上最新的纺织设备。编辑还可以在展台上与展商工作人员面对面沟通、交流,从工作人员的详细讲解中获得展出设备的技术特点和创新点。每个展商的展台都摆放本公司展出和未展出设备的样本,编辑可以收集相关专业资料,从中更加详细地了解涉及的专业知识。

(六)不断与本刊编委会的专家沟通交流

科技期刊编委会的专家都是本专业的权威人士,他们技术造诣深、学术水平高,在国内外学术界有一定的影响力,在科技前沿有突破和建树,对原始创新有引领作用,对学科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预见性。经常跟他们保持不断地沟通、交流,从而获得专家掌握的最新专业知识及动态、前沿和热点。

(七)挖掘作者文章中的专业知识

科技期刊编辑部会收到大量的作者来稿,作者来自各个专业领域,有的来自生产企业的生产技术人员、技术总监、总工程师,他们在生产一线积累了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还有的来自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和院校的老师,他们拥有大量的科研成果,承担许多重大基金项目,掌握了专业领域最前沿的新成果。科技期刊编辑在审读每一篇稿件的同时,就可以从优秀的文章中学量的专业知识。科技期刊编辑获取丰富专业知识的方法多种多样,每种方法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科技期刊编辑可以结合自己的工作,合理采取多种学习方法,不断积累专业知识,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成为该行业的专家。

四、结语

科学技术性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科技期刊;科技稿件;编审质量;出版规范

【中图分类号】H1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10-0401-02

科技期刊的办刊质量制约着科技期刊的生存和发展。影响科技期刊办刊质量涉及诸多方面的因素,其中稿件编审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稿件编审质量的保证将极大提升科技期刊整体办刊效果,进而赢得广大读者、作者和社会认同与欢迎。科技期刊存在的稿件编审质量欠佳而影响办刊质量的问题,值得我们科技期刊编审人员认真思考。笔者根据多年从事《内江科技》期刊稿件编审工作的实践,对提升科技期刊稿件的编审质量进行如下认识和思考。

1、认真审定科技稿件的政治性内容,保证科技期刊的政治质量

科技稿件一般以技术性、学术性内容为主,虽不直接涉及过多的政治性内容,但往往又与政治性内容相关联。除可能涉及诸如国家、民族、领土、区域等政治性概念外,还可能涉及到一些与当前形势和国家政策相关联的问题。比如,科技体制探讨和某些技术问题的争鸣可能涉及国家的改革政策或技术政策、环保政策、能源政策等;又如,对技术专利或科研成果的报道刊用可能涉及国家的保密政策等。对此如若不进行严格审定和把关,就有可能出现政治性偏差。

要保证科技期刊的政治质量,就需要科技期刊编审人员熟悉和了解广泛的政治概念。同时要认真学习和领会党和国家有关科技、经济体制改革的大政方针,认真学习和掌握国家诸如技术发展政策、技术保密政策等一系列政策法规,增强自身政治素质和政策法规观念。这样,才能在科技稿件编审时对其可能涉及的政治性内容进行严格审定和把握。

2、重点把握科技稿件的技术性要求,确保科技期刊的科技特征

科技稿件的技术性要求是科技稿件编审的主要内容。对科技稿件技术性内容的编审应重点把握科学性、创新性及实用性特性。

(1)科学性:技术性内容必须具有准确的科学性,其科学性应包括下面两点:一是技术内容必须符合相关的科学原理,应避免某些探讨性文章可能涉及的伪科学(如封建迷信),甚至是反科学的成份。二是技术内容要真实可靠,数据或公式要准确无误。

(2)创新性:创新,尤其是自主性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灵魂。科技创新更是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科技稿件所涉及的技术内容若无创新性或新颖性,便失去刊发和宣传的价值。一般来说,比较规范的科技论文所涉及的技术性内容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前人或他人相关研究成果的介绍;二是作者(或研究者)本人研究成果的论述。只有两者相比较,才能反映出科技论文涉及的技术内容是否有创新性。相当部份的稿件往往忽略了前一点,只注重对自己研究的技术成果的论述,使读者无法识别其是否具有创新性,甚至论文所涉及的技术内容的真卖性都值得怀疑。

(3)实用性:科技稿件所涉及的若是具体技术性内容,就应具有实用性和推广应用价值,或能解决生产实践中的技术难题等。比如,以农村读者为对象的农业技术方面的稿件,就需要针对农村读者发展种植业、养殖业或加工业的实际需要,把相关技术内容进行详尽论述,以便读者对稿件涉及的技术内容进行采用和推广。

要做到对科技稿件上述几个方面的技术性内容的准确编审,保证科技期刊应具有的科技特征,除可聘请相关专家进行技术性审阅和把关外,更重要的就是要求编审人员要对众多学科和领域的普及性知识,特别是最新动态和信息有所掌握。通过随时浏览、学习和了解相关学科和领域的最新动态信息,不断增强编审人员的科学知识和信息素养,才能对作者稿件涉及到的技术内容和最新知识进行准确的修改和审定,否则就容易出现不应有的偏误。同时,可采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对作者稿件的技术内容的真实性、科学性和创新性进行识别。只要将编审稿件的技术要点或关键词进行网络检索浏览,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分析比较出要编审的稿件所涉及的技术内容在相同技术领域是否具有科学性和新颖性。

3、仔细推敲科技稿件文字表述和编写格式,规范科技期刊的撰写标准

3.1 科技稿件的文字表述要求

科技稿件文字的表述质量直接影响到作者对其观点和内容阐述是否清晰,是否易于被读者所认知。因此,科技稿件更应做到文章结构合理,语法规范,文理通顺,用词(包括标点符号)准确,特别是逻辑性要强。而在实际编审工作中,往往发现相当部份科技稿件存在文字表述质量欠佳的问题。这就需要编审人员花大功夫替作者进行文字的修改和梳理。为此,就要求编审人员自身要具有相当水准的文字撰写功底和处理能力。这是编审人员的基本素质,需要长期努力学习方能形成。

3.2 科技稿件的编写格式要求

科技稿件的格式,直接关系到作者对稿件内容的准确表达。国家对科技论文的编写格式有一系列规范化要求。编审人员应严格按照国家科技论文编写格式对科技稿件进行修改和规范。除稿件正文编写格式外,还应包括文前的“摘要”、“关键词”和文后的“参考文献”注录格式的规范问题。此外,还应注意文中计量单位及数字用法是否符合国家法定标准要求。科技稿件的编写格式不甚规范问题比较普遍存在,需要编审人员帮助其修改、补充和规范。尤其是文后的参考文献,不但是有的作者,而且包括有的编审人员都误认为可有可无,不知道参考文献既是正文的重要延伸和补充,也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份,对科技论文的完整性十分重要。这些都需要编审人员熟悉和掌握包括科学技术期刊编排规则(GB3179-92)、学术论文编写格式(GB7713-87)、文稿编写规则(GB6447-86)、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7714-2005)等在内的国家相关技术标准,并按国家标准对编写格式不规范的科技稿件进行认真修改或补充。

4、严格控制科技稿件的选用范围,坚持科技期刊的办刊宗旨

以上是对作者科技稿件本身质量的要求,而对科技稿件的编审还涉及一个对稿件选用和刊发要符合期刊办刊宗旨要求的问题。科技期刊的办刊宗旨决定了科技期刊选用和刊发稿件内容的范围,也体现了科技期刊的自身特色。因此,对科技来稿的初审首先要看其是否属于自己期刊刊发内容的范围。只有符合自己期刊刊发范围和办刊宗旨的稿件才能进入按上述编审质量要求的下一步编审程序。

科学技术性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心得;精神状态;平面设计风格

中图分类号:J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8-293-01

一、创作初衷

在创作的最初阶段,选题是我最头疼的,因为长久以来我的创作能力就不是很好。老师起初就让我找一些自己喜欢的题材,这样有了兴趣就好办了,于是我就想一些自己喜欢的,可是发现我的选材与我的现实生活有点远,不接近自己的生活,这样的东西很难表现好,所以我开始专注于长期以来自己对于绘画的感受,头脑中反复出现老师对于我画面的要求,比如让我更多的表现一些比较有特殊意义的,然后把自己的想法融入到画面,让自己先觉得有意思,这样才能打动别人。

丝网印刷对于许多人来说并不陌生,而我们中国将丝网这种艺术形式加以运用还是近十几年的事。在版画艺术的家族中,丝网版画是年轻、富有生命力的一个版画种类,有很多版画家从事丝网版画创作,这无疑是符合版画发展的时代要求的。美术的进步同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丝网版画的发展有着直接的联系,丝网版画就更是与现代科技“形影不离”了。

进行艺术创作最初的想法是想通过平面设计风格来表现,为了能够突出画面中人物的思想,更多的加入了绘画因素,使画面的效果在两者上都有。而本身我也想表现一下我对于生活的认识,对于平时观察人生的理解,很多人不开心的生活完全是因为自己内心的想法,没有释放出来,压抑久了就开始沉迷于痛苦中,无法自拔,因此我希望能通过这几幅作品来使我们明白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他笑,他就对你笑,乐观的生活才是正确的选择,打开心扉,放下包袱。

二、创作途径

丝网印刷对于许多人来说并不陌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印染花布、背包图案、玩具、壁纸等,都是用丝网印刷的。唯独将这种技术运用到版画领域中来,在中国却是近几年的事在版画艺术的家族中,丝网版画是年轻、富有生命力的一个版种现在,有很多版画家想了解和尝试丝网版画,这无疑是符合版画发展的时代要求的。美术的进步同科学技术的进步有着直接的联系,版画的发展在这方面表现得尤其明显,而丝网版画就更是与现代科技“形影不离”了,目前在国内,丝网印刷的许多设备,特别是印料的生产,一些地区基本上还是个空白,这给丝网版画艺术的发展带来了困难。但是,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是能够解决的,我们不能因受某些条件的限制而不去研究这门艺术。在丝网版画与其他复数性艺术的比较中,从丝网版画自身的特点来看,它在复数性艺术中是具有很大的优势的,它最适合创作数量不高,质量较高的版画创作。这些优势也吸引了更多的人加入到丝网版画创作中来,给整个版画创作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要在不断的艺术实践过程中积累经验。由于版画创作需要较强的技术性的参与,纵观版画史的发展,每一次的创新都离不开技术性的参与,甚至有时技术性成了创新突破的主要原因。鉴此,文章通过对丝网版画技术和使用材料的分析以及制作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研究来寻找技术性探索的可能性,以及丝网版画作为复数性艺术的优势。这里介绍的只是最基本的技法,掌握了这些后,再去变通,去设计,去创造,甚至还能创造出新的技法来。

三、丝网版画对我从事平面设计工作的影响

科学技术性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期刊建设;学术论坛;科技论文;学生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34-7927-02

2003年中央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领导小组成立[1],这标志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进入破冰期;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部署文化体制改革,经过10年的发展,我国的文化体制改革已从破冰期进入深水区,文化体制改革的力度在逐步加大,政府职能发生了很大转变,由办文化转变为管文化,作为文化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科技期刊的改革也在进行,但由于科技期刊具有专业性强、规模小、编制上隶属于事业单位或国有企业等特点,科技期刊的改革不如公共文化体制改进进展迅速,但改革已然开始,作为科技期刊的一名编辑,我们要拿出改革的勇气去开展工作,让科技期刊的运营更加适应市场经济的特点,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在没有隶属单位庇护的前提下,能更好地生存。

如何在市场经济中更好生存,不被淘汰,转制改革后的科技期刊有很多工作要做。科技期刊跟公共文化期刊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其学术性,把学术性发展好,是科技期刊建设的关键所在。学术论坛是大学生尤其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途径[2],而研究生是科技期刊作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是未来科技期刊作者的主力军,因此,如能将学术论坛与科技期刊联系起来,将对科技期刊的建设产生重要影响。

1 科技期刊的特点

《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对科技期刊的定义为:具有固定刊名、刊期、年卷或年月顺序编号,印刷成册、以报道科学技术为主要内容的连续出版物[3]。

1.1 科技期刊的固有特点

1) 技术性和专业性。科技期刊是为某一学科或某一专业服务的技术性、专业性刊物,这种特征与科研人员的专业性阅读需求相适应,比较容易吸引相关专业的读者和作者。

2) 开放性。大部分科技期刊的投稿和阅读对所有相关专业的科研人员均开放,而非只对某一个单位内部或部分科研人员开放。例如,《工矿自动化》是由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主管、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常州自动化研究院主办的国内唯一一份集中报道我国煤矿电气化、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等领域国内外新技术、新成果、新工艺及新动向的专业性技术期刊,属于开放性的科技期刊,超过80%的稿件来源于各科研院所、科技创新企业和全国高校。

3) 读者群具有专业性和稳定性。科技期刊的读者多为相关专业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相关企业的研发人员和相关专业的高校教授、研究生,这些读者具有浓厚的专业背景,一旦对期刊认可,将会表现出兴趣的持久性和阅读的稳定性。

1.2 科技期刊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特点

1) 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市场经济在本质上是一种竞争型的经济[4]。竞争就会存在优胜劣汰,就需要优先考虑经济效益,没有效益就无法生存。但科技期刊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个重要阵地,是展现我国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舞台,担负的社会责任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科技期刊的建设既要注重经济效益,也要注重社会效益。

2) 提高质量是期刊优先发展方向。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期刊必须逐渐提高期刊质量才能保证生存。科技期刊必须具有足够的专业性、更高层次的技术性和广泛的读者群,才能在市场经济中良好经营。

3) 经营模式发生重大改变。传统的科技期刊多是挂靠在事业单位或科研院所,随着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的改制,科技期刊编辑部的管理和经营也发生了重大改变,编辑部拥有了更多的自主经营权。在经营模式上,编辑部已不能单单依靠挂靠单位的支助,更多需要自主创收,而创收的前提是期刊要有鲜明的特点和广泛的认可度。

4) 编辑自动化。办公自动化已广泛地应用于各行各业,Office工具及各种企业通讯管理系统已被办公室员工所熟知。科技期刊的编辑自动化还不仅限于办公自动化,更多的网络投稿系统、专家审稿系统、编辑办公系统在科技期刊中被应用。以《工矿自动化》 网络编辑系统为例,网络采编系统自动登记稿件信息, 无需编辑再人工登记稿件、填写作者信息、分配稿件编号等,减轻了编辑的工作量。初审稿件可通过网络直接传给专家或主编进行进一步处理,终审结果也可直接通知作者,且稿件的审稿情况可自动记录,一目了然, 便于日后查询。责任编辑可对录用稿件进行在线编辑加工,且该过程中可与作者进行互动交流。另外,系统还与知网版不端文献检测系统进行了功能整合,提供不端文献在线检测功能,点击相关按钮可直接查看稿件的不端文献检测情况。采用该系统后,只要能够上网,编辑即可随时随地办公,突破了办公时间和场所的限制[5]。

2 学术论坛在学生培养中的作用

当前在高校有多种多样的研究生学术论坛,这些论坛在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被师生广泛接受。学术论坛为在校学生提供了一个碰撞思想火花、启迪科研灵感、开拓研究视野、探讨技术问题的交流平台,也为科研专家和研究机构展现技术实力、推广学术思想提供了一个展示平台。学术论坛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促进知识交流。无论在深度还是广度上,每个人的知识水平都是有限的,只有通过学习和交流,才能使知识不断扩展。知识的扩展不仅仅是量的增加,更注重对知识的理解深度。加强交流是加深对知识理解的有效途径。当两种不同的观点相互碰撞并产生新的思考时,对相关知识的理解的才能更深一步。

2) 启迪创新思维。创新是一个研究型人才必须具备的品质,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培养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创新需要思考、试验与实践,同样需要学术讨论与争论,学术论坛就是学术讨论的一个重要平台。学术论坛中,所有参与者都可以畅谈自己的观点,相互交流、辩论,碰撞思想火花,启迪创新思维。

由此可见,学术论坛在学生培养中起着重要作用,如果科技期刊能定期组织相关专业的学术论坛,不仅会受到高校师生的积极响应,同时可以大大提高科技期刊在相关专业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中的知名度。

3 科技期刊举办学术论坛的举措

3.1 选定参加人员和地点

1) 科技期刊的报道内容和服务范围决定了学术论坛的参加人员应是期刊所报道相关专业的高校师生、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和高科技企业的研发人员,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虽然专业相近,但站的角度不一样,对同一技术成果的观点则不尽相同,组织这些人员在一起讨论交流,对他们各自的技术发展都有益处,必然得到参加者的积极响应。以《工矿自动化》期刊为例,该刊集中报道我国煤矿电气化、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等领域国内外新技术、新成果、新工艺及新动向,就可以组织相关专业的高校、研究院所和企业参加学术论坛,高校主要有煤矿类专业院校、信息工程类相关院校、自动化类相关院校,研究院所主要有中科院的相关研究所、煤科院的相关研究所和相关专业的地方研究所,企业主要是指在煤矿信息化、自动化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市场认可度较高的高新技术企业。

2) 学术论坛地址的选择同样重要,好的地点可以更好烘托学术氛围、增加参加者兴趣、提高学术论坛效果。本着重点针对在校学生的原则,学术论坛地点优先选择高校,既有利于师生参加,也可以借助高校的各个平台宣传科技期刊,如高校图书馆、学校社团等。为了更好地提高科技期刊的知名度,学术论坛的地点也可以选在科技期刊编辑部所在地,这更有利于论坛的组织,同时可以邀请参加者参观编辑部的工作环境,让参加者更好地了解期刊的发展历史,让编辑与作者更好地交流科技论文的写作心得,促进编辑与作者、读者的关系和谐发展,提高科技期刊的市场认可度。

3.2 学术论坛内容的选择

学术论坛内容的选择需要注意以下两个要点。

1) 主题切合本期刊报道的范围。

学术论坛的主题必须切合本期刊报道的范围,这是一个基本点,否则,对本期刊的建设没有作用。主题可大可小,大的主题可以是一个行业或者一项技术的总体发展趋势,可以请相关专家进行讲解,小的主题可以是一个小的技术突破,可以请相关技术尖端人才进行讲解。科技期刊举办学术论坛最根本的目的是促进期刊的建设,让更多的相关专业的专家、人才、学生了解本期刊,扩大期刊的知名度,举办学术论坛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这个根本目的展开。

2) 选定本期刊发表过的高水平论文。

高水平论文是最能代表一个科技期刊整体水平的,如果一个科技期刊没有几篇可以代表本行业最高水平的论文,那科技期刊是没有含金量的。邀请高水平论文的作者作为学术论坛的特邀嘉宾,既可以提高学术论坛的质量,也可以扩大科技期刊的影响力。高水平论文在讨论的过程中会逐渐得到参加者的认可,同时也是对期刊质量的认可,随着论坛的持续开展,要让参加者逐步养成阅读期刊、向期刊投稿、引用期刊论文的习惯。学术论坛对于科技期刊建设的作用是需要时间积累的,不可能一蹴而就,坚持的时间越长,效果会越好。

4 结束语

在当前文化体制深入改革的环境下,该文深入分析了科技期刊的固有特点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特殊性,借鉴学术论坛在学生培养中的作用,阐述了通过举办学术论坛促进科技期刊建设的具体举措。学术论坛是高校和学术界经常举行的活动,涉及面广,影响深刻,将其引入科技期刊建设,必将极大推动科技期刊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霍步刚,傅才武.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理论分期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策略问题[J].中国软科学,2007(8):23-34.

[2] 李昌新,李雪芹,卢玲,刘国瑜. 学术论坛: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J].高等农业教育,2012(2):75-77.

[3] 张欣,刘亚萍,王吉晶,李娟,史谦.高校专业性科技期刊的特点及其品牌创建[J].学报编辑论丛,2007:12-15.

[4] 程维红,任胜利,路文如,严谨,王应宽,方梅.我国科技期刊由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的对策建议[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22(4):467-474.

科学技术性论文范文第6篇

当今社会步入了信息时代,信息时代的特点就是计算机和通讯网络为核心,以此为依托在科学应用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现代景观艺术在这一新的发展浪潮下也借助新的技术背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景观艺术设计中涉及到的建造结构等技术在新技术背景下的要求高度越来越高,新技术和景观艺术设计思维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密。

关键词:

新技术;景观艺术设计;设计思维

虽然当今社会的新技术日益更新进步,但是这局限于技术层面,而在艺术,比如本论文涉及到的景观艺术层面上还有所欠缺,归根结底是缺乏将技术性和艺术性相融合的一种思维。信息时代的到来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使景观艺术在这一背景之下面临着机遇和挑战。论文接下来将从新技术对景观艺术设计的影响以及其带来的利弊层面进行分析。

1简析新技术背景

伴随着社会经济和环境的改变与发展,景观艺术设计领域也从传统的园林艺术向现代化景观进行转变,在转变的过程中,新技术背景为景观艺术的转型与升级提供了新的战略机遇,更加多样化的形式与可供利用的技术手段不断更新着现代景观艺术设计思维。

1.1新技术

新技术的独特性就体现在第一个字上,所谓“新”强调了与以往传统技术的升级与创新,表现出与传统技术相比下新技术的优越性。新技术指的就是新的材料、结构和工作方法,并且以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为依托,在景观艺术设计领域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

1.2社会各阶段的技术与景观艺术状况

工业社会前期,手工技术的景观形态是当时的主要内容,在这一时间段,技术手段与艺术想法比较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园艺工作者的整体意识强烈,对细节了解充分,这使得景观艺术得到了整体性发展。工业革命之后,科学技术的作用逐渐在人们的工作和日常生活中显现出来,这一时期科技的发展为大工业生产带来了革命性的成果,尤其是在建筑领域,与之相辅相成的景观艺术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但是单一化的艺术并不是主流,这让人们想要追求更加多样的艺术形式,景观艺术受到冲击。进入当今信息时代,网络技术的应用和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又对社会上的不同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景观艺术的发展也在这个新技术背景之下被推进。西方国家的技术发展较我国早,所以我国在当今技术背景之下的景观艺术发展与西方的景观艺术设计轨迹具有相似性,对现代技术的应用也有我们可以借鉴的地方,但是应该立足我国国情,取其精华,中国的景观艺术设计应该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2新技术带给景观艺术设计的影响

国家的社会制度、经济、文化等背景都会给那个时代下的艺术领域带来很大的影响,本篇论文以景观艺术设计为研究的对象,以新技术作为时代的背景,具体分析了新技术背带给景观艺术设计思维的影响。

2.1新技术背景的组成要素

新技术是一个比较难以界定的范畴,因为技术的形态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改变,但是我们可以总结出新技术背景的基本要素以供理解。新技术背景的基本要素兹列如下:①新技术是以网络信息和数字化概念为核心驱动力的新的技术形态,新技术的基础是计算机技术,传输方式更加丰富多样,信息处理和传输速度更加流畅快速;②新技术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概念,它是由文字、图形、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共同构成的组合型技术,技术含量较之前传统技术更高,新技术在各个方面的交流与互动性更强;③新技术的形态是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的,所以其更新换代和创新性更强。

2.2新技术的优势

新技术的独特优势就表现在它的高效性、智能性和不可替代性,新技术的应用使得社会上的各领域工作的效率更高,不仅节省了社会资源的应用,而且针对一个行业或经济体而言,可以极大地减少其投入的成本。新技术的智能性使得各个领域的应用方式和形态以及呈现出来的成果具有更多样化的特点,更加新颖灵活。新技术的不可替代性是因为新技术的开发和使用必须具备相当高的专业性与技术性,一般的技术形态并不能满足新技术背景下的需求和应用条件,所以新技术在社会上的各个领域中的应用是具备绝对优势的。具体到景观艺术设计方面,新技术会在景观设计的结构与规划中发挥效用,而且其抽象性可以在景观设计完成之前得到景观艺术设计最后的整体性效果,这样就可以对其进行及时地调整,除此之外,新技术还可以是景观艺术设计的效果更加符合现代化社会下人们的审美需求,满足社会的需要。

2.3新技术对设计思维未来发展的影响

当今社会迅速发展,信息时代到来,新技术也随之取得了更多的突破性成果,它对景观艺术设计思维的影响力也不断增强,因此新技术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景观艺术设计之中,这使得景观艺术设计思维变得更加活跃开放,不仅仅是沿袭传统的景观设计精髓,景观设计师们的思维也逐渐向着更加全面发散的方向靠近,景观艺术设计的专业人士不必再受到传统艺术设计思维的限制,可以紧跟时展的潮流,设计出符合现代化甚至是后现代化的景观艺术作品。新技术背景之下不仅仅对解放景观艺术设计思维具有变革性的意义。同时对景观艺术设计过程中应用到的方法和技艺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上文提到了新技术的独特优势,在景观艺术的设计应用过程中,现代化的技术是景观艺术设计可以采取更加高效智能的手段,而不是像传统景观艺术设计一样停留在手工画图,人力操作的低级阶段,这同样是新技术背景对景观艺术设计带来的巨大影响。

3结束语

在信息革命之后,整个世界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应运而生的新技术在社会上的各个领域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力,上述论文以景观艺术设计为例,阐述了新技术下景观艺术设计思维的变革,思维的进步是艺术进步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同时,新技术还给景观艺术设计的过程带来了更加先进的实施方式,这也给景观艺术设计提供了新的发展潜力。当然,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新技术的发展在给景观艺术设计带来众多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弊端,只是就现在而言新技术带来的影响是利大于弊的,但是我们仍然要防患于未然,正视新技术背景对景观艺术设计的影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只有这样才能让新技术的进步为景观艺术设计带来更多的福音。

作者:廖夏妍 单位:乐山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林挺.新技术背景下的景观艺术设计思维初探[D].江南大学,2009.

[2]麦克•巴特尔梅,庄佳栋.风景园林中的设计思维[J].中国园林,2015,(2):61-64.

[3]张瑞睿.现代景观设计中的系统化构建——论“点—线—面”的思维模式培养[J].美术大观,2012,(10):168-168.

科学技术性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经济学研究;范式;中国化;国际化;思想性;技术性;数量化;模型化;定量分析

中图分类号:F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01(2014)01-0013-02

2013年8月19日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经济学领域不能例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经济学中也应该处于指导地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要能够真正发挥指导作用,又必须与时俱进,根据国内外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新问题,不断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怎样才能真正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目前存在值得注意的两种偏差:一是在经济学的中国化与国际化的关系上,存在片面强调国际化的偏差;二是在经济学的思想性与技术性的关系上,存在轻思想重技术甚至玩方法、技巧、模型的偏差。那么,应该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学的国际化与中国化、思想性与技术性的关系呢?这是目前在理论认识上存在重大分歧、在实践上存在严重偏差、特别需要深入探讨和正确澄清的重要问题。否则中国经济学可能步入歧途,更不可能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一、经济学的中国化与国际化的关系

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学的国际化与中国化的关系,首先必须明确国际化和中国化的内涵和外延。

什么是学问、思想、理论(包括经济学)的中国化(本土化)?笔者认为,中国化就是符合中国实际、有中国特色、能有效解决中国问题、更有利于中国发展。

什么是学问、思想、理论(包括经济学)的国际化?笔者认为,国际化包括两重含义:一是学习、引进、吸收、跟上国外先进、发达的学问、思想、理论,同国外先进、发达的学问、思想、理论接轨,向国外先进、发达的学问、思想、理论看齐;二是使自己的学问、思想、理论得到国际承认,成为具有国际性的学问、思想、理论,向国外宣传,为人类文明作贡献。

中国化与国际化什么关系?应该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两化”都重要,两者不可偏废。既不能重中国化、轻国际化,也不能重国际化、轻中国化,两者应该并重。因为仅有中国化,就不能吸收国外的先进文明成果、跟上世界先进文明发展的潮流和更好地完善、发展本国的文明,也不能使本国先进的文明向世界普及、为人类文明作贡献;仅有国际化,则可能丢掉本国文明的特点和优势,还可能水土不服、损害本国文明,也不能真正实现国际化。只有中国化和国际化两者协调并重,才能既保持和发展本国文明的特色和优势,又能学习和吸收国外的先进文明成果、跟上世界先进文明发展的潮流、更好地完善和发展本国的文明,也能使本国先进的文明向国际普及和为人类文明作贡献。

在人文社会科学(包括经济学)方面,现在存在的不良倾向是:忽视文科与理工科的区别,偏重国际化,过分强调与国际接轨、向国外看齐,更加看重在SCI、SSCI上发表文章、得到外国承认、获得国际奖励。许多高校和研究机构对在SCI上发表的文章,不分质量优劣、创新与否,一律给予重奖,一篇文章最高奖金高达数万元。

实际上,在国际化方面,文科与理工科是存在重大差别的。一般来说,理工科的理论和方法本身没有阶级性、意识形态性、政治性,而且西方发达国家的科学技术大多数比中国先进。在这方面,中国越是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越是与西方发达国家接轨、看齐,越是得到国际承认,越是国际化,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就越小,对中国就越有利,中国的理工科也就越先进、发达。因此,在理工科特别强调国际化,有利无害。当然,也不能完全丢掉中国化。

人文社会科学(包括经济学)是不是也应该像理工科一样特别强调国际化呢?笔者认为不能。如果人文社会科学也像理工科一样特别强调国际化,不仅不是“有利无害”,甚至可能是“有害无利”!因为,人文社会科学是有阶级性、利益立场、意识形态、政治差别的。比如,同一种经济社会现象,穷人和富人的看法可能完全相反、结论根本不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是工人养活了资本家;西方经济学认为资本家没有剥削雇佣工人、是资本家养活了工人。虽然不同经济基础、政治制度条件下的意识形态、人文社会科学会存在一些共同的东西,即所谓“共同价值”或“普世价值”(这里所说的“普世价值”,不是像有些人所认为的那种内涵、不是专指西方经济、政治理念和制度模式),但是不能因此而否定中国与西方世界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本质差别,即使是属于“共同价值”或“普世价值”的东西,对其具体的内涵、表现形式的认识或理解也存在很大的差别,比如说民主、人权、自由、平等、博爱、善良、公平、正义、和平,等等,中国与美国对其具体内涵的理解和实际要求就不完全相同,甚至差别很大。

如果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包括经济学)也要强调基本理论和研究成果必须与国际接轨、向国外看齐、得到外国承认、获得国际奖励,那就难以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和社会主义的方向。因为,现在在国际人文社会科学(包括经济学)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是西方人文社会科学(包括经济学),而西方人文社会科学(包括经济学)是否定甚至反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中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的人文社会科学(包括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及其研究成果是不可能得到他们的认可、肯定、表彰的,如果硬要与西方接轨、看齐,中国就必须抛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和社会主义的方向。

党的十特别强调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和社会主义的方向,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大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中国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方向和共产党的领导,国际上普遍赞同吗?西方国家认可吗?实际上,西方国家可能不仅不认同,甚至可能是否定、反对。中国要创建中国特色、风格、气派的人文社会科学,如果片面强调国际化,把国际化理解为与西方接轨、看齐,能做到吗?能够得到西方主导的国际人文社会科学界的认同吗?很难!

学术论文的引用率、转载率的确是衡量其学术水平和价值的重要指标,但是如果主要以被收录入世界三大引文索引的数量来判断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论文的质量和水平,是不全面、不准确的。因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论文主要是以中文发表的,世界上能看中文学术论文的外国人很少,而且坚持中国特色、坚持社会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学术论文也很难得到西方国家的认同,所以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论文在除了中国以外的世界上的引用率、转载率、收录率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不可能高。

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包括经济学)的国际化,应该是中学为本、西学为用,即中国化为本、国际化为用,积极借鉴人类文明创造的有益成果,洋为中用,或者说国际化为中国化服务。主要不是与西方国家接轨、向西方国家看齐,主要应该是学习、引进、吸收国外先进、发达、有利的学问、思想、理论,在形成、发展、完善中国特色、风格、气派的人文社会科学的同时,向世界介绍中国特色、风格、气派的人文社会科学,扩大国际影响,尽可能使自己的学问、思想、理论得到国际认同,成为具有国际性的学问、思想、理论。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经济学的国际化不能等同于数学化、模型化,更不能是“全盘西化”。否则就会失去更为重要的中国化,使中国经济学走入歧途。

二、经济学思想性与技术性的关系

前人早就指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器与事的关系也就是思想与方法的关系。“工”是做学问、写文章,“事”是成果、文章,“器”是工具、方法、技巧,“善”是合理、高效出好成果,“利”是掌握、利用工具、方法。“工”“事”“器”“善”“利”到底什么关系呢?“工”的目的是“事”,首先要有“器”,但器是为事服务的。

经济学的思想性与技术性,也可以说是学术性与方法性,做学问、写文章,两者都重要、不可缺少,应该努力实现两者科学的统一。所谓“思想性”是指经济学的研究、文章、著作、成果,必须要有思想、理论,而且思想、理论要符合实际、正确、先进、科学;所谓“技术性”是指经济学研究的方法、技巧,而且方法、技巧也要科学、先进、有效。思想性与技术性之间,也应该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要出好成果、写出好文章,首先要改进工具、方法,掌握、利用先进有效的工具、方法,但是思想更根本、定性更重要。因为成果、文章的实质或者核心是思想,是对事物本质、特征和规律性的认识。出成果、出文章,主要就是出思想、出理论。方法为思想服务,使之更准确、更严密、更科学、更好把握、更具操作性。

中国经济学现在存在轻经济理论、重数学方法的倾向,或者说轻思想、重方法,轻学术、重技术,轻定性、重定量,轻规范、重实证,更重视方法、技巧,数量化、模型化、定量分析的倾向,甚至把统计计量方法公式化(格式化),玩计量、玩模型,成为新八股、洋八股。现在做经济学研究、写经济研究论文,有一种流行的做法:先提出假设,然后照搬国外现成的模型公式,再套上中国数据资料,最后得出简单的结论(要么是大家都知道的结论,要么是与国外一致的结论,如果不同,就强调中国的特殊性),不管是否有新的经济思想、提出了新的见解、发现了新的规律、说明了或者证明了什么还没有被说明或者证明的经济道理、解决了什么经济问题。据说,此类在中国留学生中比较常用的做法和文章已经很难在美国主流刊物上发表,但是现在国内却成了时髦、潮流的方法、高水平、现代化的标志,正在流行泛滥。令人担心是这可能会把青年经济学者引入歧途!

需要强调的是,数学方法很重要,决不能轻视和否定。马克思曾经说过,一门学问如果不运用数学,就不成其为科学。马克思甚至在写作《资本论》的过程中,感觉疲倦和劳累时,把做微积分的数学题作为转换大脑注意力、消除疲劳的方法。只是主观定性分析、文字说明,空洞抽象的论述,没有图表数据、定量分析、数学证明,容易形成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也不行,也难出准确、严密、科学的思想和理论。

为什么会存在轻思想、重技术的偏向?关键在“指挥棒”有偏差,即学术刊物的发文标准、学术评价的体系指标不合理。

什么是好文章、高水平成果?有的以多数人能不能看懂、是否能够直接应用、具有可操作性为衡量标准,也有的以是否运用计量模型、数理方法、定量分析为标准,还有的以是否做到问题导向、思路清晰、逻辑严密、方法贴切为标准,另有的以是否在SCI、SSCI、《美国经济评论》、《经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管理世界》上发表为标准,这些看法和做法都有一定道理,但都不全面,都有片面性。正确合理的衡量标准,主要不应该是看在什么刊物发表、采用什么方法、是不是多数人能够看得懂,而应该是思想和方法的科学统一和创新为根本。基本标准应该是:是否符合实际、符合逻辑,是否说明事物或现象的本质及其变化规律,提出新发现、新思想、新方法,形成科学理论,是否解决了理论与实际问题。

经济学是经邦济世、经世济民的学问,其理论贡献、实践贡献的最终衡量标准,应该是成果有用,能够有效解决经济问题、促进经济发展,不能像有的经济学家那样,把是否在国内外权威期刊上发表多少文章作为主要、根本、甚至唯一标准。

科学技术性论文范文第8篇

论文关键词:技术性贸易壁垒中国负面影响

论文摘要:文章介绍了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概念和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分类,并分析了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相关出口产品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所谓“技术性贸易壁垒”,又称“技术性贸易措施”或“技术壁垒”,是以国家或地区的技术法规、协议、标准和认证体系(合格评定程序)等形式出现,涉及的内容广泛,含盖科学技术、卫生、检疫、安全、环保、产品质量和认证等诸多技术性指标体系,运用于国际贸易当中,呈现出灵活多变、名目繁多的规定。由于这类壁垒大量的以技术面目出现,因此常常会披上合法外衣,成为当前国际贸易中最为隐蔽、最难对付的非关税壁垒。

国外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大体可分以下三类:第一类,国外的技术性贸易措施的要求是合理的,我国企业具有达到该要求的生产技术;第二类,国外要求合理,但我国大多数企业目前还不具备达到国外要求的生产水平;第三类,国外实施的措施不合理,有歧视性,或违反了TBT协定的相关规定。

上述三类技术性贸易措施都可能对我相关出口产品造成损失、形成负面影响,但不能仅凭出现损失或造成负面影响这一表象就将这些措施全部称之为技术性贸易壁垒。

对于由第一类技术性贸易措施造成的负面影响,相关生产企业和出口企业应负全责。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产品质量和安全提出新的合理要求代表着社会的进步,对相关产品提出更高的合理要求是必然的。俗话讲“入乡随俗”。企业应积极获取这方面的信息,调整生产工艺,生产出符合进口国要求的产品。企业因这类技术性贸易措施造成损失,实属可惜,这些措施不应被视为技术性贸易壁垒。

对于由第二类技术性贸易措施造成负面影响的,又要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国外要求超前,没有考虑大多数国家的情况;另外一种是我国企业的生产水平确实落后于大多数国家。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无论如何都应首先向这种先进的要求看齐,然后从企业自身寻找差距,提出问题,寻找对策。为避免上述情况发生,一方面,企业应及时了解进口国(或地区)对产品标准和质量要求的变化,落实“以质取胜”战略,变被动受限为主动调整,另一方面,企业也可以求助于政府有关部门,提出自己在符合这些先进的技术性要求方面的差距和具体问题、难点,请有关部门利用各种方式,与措施实施国政府进行沟通,寻求合理的过渡期,帮助企业减少损失的发生。

由于这类技术性贸易措施是基于合理的目的制定的,所以即使其对我出口产生不利影响也不能一概加以否定,不能笼统地将之称为技术性贸易壁垒,要区别对待。无论如何,绝对不能简单以“多年来我一直生产、销售、出口这样的产品也没有出现问题”,或者“为什么其他国家没有这样的要求”等理由与措施实施国辩解。这样就等于对外宣称,我们国家的产品一直不合格,我们的消费者就是一直使用这些不合格产品等等,反而引起他国对我出口产品更多的关注和设限。

第三类技术性贸易措施就与上述两类有质的区别。由于这类措施的内容、实施方法等违反了WTO的相关规定(如果是WTO成员的话)、或不符合国际惯例、或未遵守双边协定,从而造成对我国出口企业或出口产品的歧视性待遇,导致企业合法利益受损,可以将其称为技术性贸易壁垒,所以企业,特别是政府主管部门需要十分关注。

实践中,使我出口企业受损的大多数技术性贸易措施是属于上述前两类。这也可以从科技部的一项调查中加以佐证。2003年科技部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与中国企业联合会共同对天津、山东、江苏三省市260家出口企业的调查显示,我国81%的出口企业遇到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影响,从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对企业出口造成的影响来看,认为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不合理的企业占被调查企业总数的18.7%,而34.7%和25.9%的企业是由于不了解国外技术标准和未达到国外产品标准而造成损失。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将那些实施后,“企业是由于不了解国外技术标准和未达到国外产品标准”而产生影响的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称为技术性贸易壁垒是不妥当的。

当前,信息技术非常发达,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秘密地制定某个技术法规、标准或合格评定而突然实施,除非我们漠视。而且中国已加入WTO四年了,随着对外贸易量的增加,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也日渐提高,还没有哪个国家明目张胆地对我实施第三类技术性贸易措施。所以应尽力避免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炒作,不可泛壁垒化。

科学技术性论文范文第9篇

>> 浅谈降低变压器损耗的技术措施 浅析节能变压器降低损耗的主要途径 浅析油品呼吸损耗的影响及降低损耗的措施 如何降低变压器的损耗 降低电力变压器空载损耗的措施 简述降低变压器线圈损耗的措施 将高损耗配电变压器改造为低损耗配电变压器的探讨 影响正确测量变压器介质损耗tg?啄值的因素分析 论低损耗节能型变压器在大港油田电力系统中的节能效果 基于变压器谐波损耗计算及影响因素分析 变压器损耗分析及优化技术探微 加强变压器经济运行管理有效降低线路损耗的分析 负荷变化与配电变压器的损耗 如何减少配电变压器的损耗 电力变压器的损耗研究与优化方法 变压器试验临时线圈对测量空载损耗损的影响 油箱屏蔽对电力变压器油箱损耗的影响 低损耗的达尼声 配电变压器三相负荷不平衡对变压器损耗影响的仿真实验研究 关于电抗器降低电能损耗的技术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经济法律 > 影响变压器损耗的因素及降低损耗的技术性措施 影响变压器损耗的因素及降低损耗的技术性措施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对影响变压器损耗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对降低损耗的技术性措施进行描述。 关键词:变压器、损耗、措施 关键词:变压器、损耗、措施

中图分类号: TM4 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变压器是一种静止的电磁感应设备,用于电磁能量的交换和传递,以满足电器设备相关电气参数的要求。只要电器带电运行,就有损耗,变压器也不例外。所谓变压器的损耗,就是变压器在电磁能量的交换和传递过程中的消耗的有功功率。通常以热能的形式出现,就是发热。

变压器损耗包括两部分:空载损耗和负载损耗。这也是变压器的关键技术指标。

变压器的空载损耗

空载损耗主要是包括铁芯的磁滞损耗、涡流损耗以及铁芯附加损耗。

1)磁滞损耗:主要与铁芯材料、电源的频率、磁通密度、铁芯重量等有关。比如不同牌号的硅钢片,在相同的磁通密度情况下,其单位铁损值是不一样的,下表是几种常用电工钢片单位铁损(W/kg):

硅钢片型号 27QG100 27QG110 30QG120 30Q130 30Q140 35Q145 35Q155 所有硅钢片型号

27RGH100 27RGH110 30RGH120 30RG130 30RG140 35RG145 35RG155

2)涡流损耗:主要与电源频率、磁通密度、硅钢片厚度、硅钢片的电阻率等有关。硅钢片的电阻率与硅钢片的漆膜的均匀度有关。

3)附加损耗:主要与铁芯结构及加工工艺有关,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铁芯结构:心柱铁轭是否冲孔、角部接缝形状(如对接、搭接、多级搭接)、铁芯整体紧固结构(漏磁产生涡流形成闭合回路)以及每叠片数等。

b)加工工艺:冲剪加工的尺寸的精度(影响接缝的大小)、毛刺大小、磁伤(弯曲变形)、漆膜完整程度(搬运叠装过程是否损坏了漆膜、储存保护是否到位(锈蚀)、加工叠装过程是否混片。实验证明:低牌号的片中混入高性能的牌号的片,整体性能不一定能提高。

变压器的空载损耗计算公式:P0=kpopcGc

其中,kpo为制造工艺的空载损耗附加系数,与企业的生产工艺水平有关,冷轧电工钢片取胜1.1~1.25,铁芯直径小者取大值;pc为电工钢片的单位重量损耗(W/kg);Gc为铁芯重量。

综上所述,要降低变压器的空载损耗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做文章:

设计时,磁通密度的选取、硅钢片厚度的选取以及铁芯整体紧固结构要合理;现在一般都选用≤0.3mm的硅钢片。

关键还是要在加工生产过程中要做到:

严格控制尺寸精度,使叠装接缝小于规定数值。加强抽检严格控制剪切毛刺的大小。毛刺应控制在0.02mm以下。

搬运叠装过程轻拿轻放,避免损伤漆膜,或碰伤硅钢片。

储存过程中,铁芯端面及时涂防锈漆,并避免雨淋等。

要加强管理,严禁不同牌号的硅钢片混剪混叠。

3、变压器的负载损耗

变压器的负载损耗:顾名思义就是变压器带上负载以后,二次绕阻有电流通过了,变压器产生的损耗。

负载损耗包括:基本损耗和附加损耗基本损耗是指直流电阻损耗,计算公式为:P=I2R,其中,I为流过绕组和引线的电流值,R为绕组和引线的电阻值。从公式可以看出,通过加大或降低电流密度,也就是减小或增大导线截面积,来增加或减小电阻值,从而改变电阻损耗。电阻损耗是负载损耗的主要部分,包括线圈的电阻损耗和引线的电阻损耗。电阻损耗还与导线材质有关。比如铜材和铝材,其电阻率是不一样的。附加损耗包括:

1)线圈中的涡流损耗,与导线尺寸及漏磁通密度有关,一般按占电阻损耗的百分数进行计算;

2)环流损耗,与线圈换位不完全有关,一般按占电阻损耗的百分数进行计算;

3)引线损耗,实际引线损耗属于基本损耗,但在变压器计算上将其算到附加损耗中,一般按电阻损耗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4)杂散损耗,漏磁通穿过夹件、油箱壁等结构件时产生的涡流损耗,一般按占电阻损耗的百分数进行计算。

综上所述,要获得合适的负载损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选择合适的导线及引线截面积;即使电流密度在一个适当的数值;

选择导线合适的宽厚比,以减少导线的涡流损耗;

选择适当的换位方式,以减少环流损耗;

设计时,采取措施使钢结构件不要形成环路,使漏磁通穿过钢结构件而产生的感应电流没有通路,从而减少杂散损耗。

4、结论

通过以上叙述可以发现,影响变压器损耗的因素,除了材料方面的影响外,还在设计、生产、储存等方面都有影响。企业应该在以上提到的各个环节加以控制,才能得到合适的变压器的空载损耗和负载损耗等性能指标。

参考文献:

[1]沈阳变压器研究所,变压器设计手册[M],内部发行,1985.9

[2]变压器手册编写组,电力变压器手册[M],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5

[3]崔立君,张懋鲁,张洪等,特种变压器理论与设计[M],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

[4]刘传彝,电力变压器设计计算方法与实践[M],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科学技术性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动物外科教学;人文第二课堂;建设理论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11-0014-02

医疗是近年来老百姓最关心的民生问题,医患矛盾也是近年来医生及医科生讨论最多的问题。这些突出的矛盾,造成了近年来医科生生源减少、质量下降及选择做医生的人员减少,进一步导致了优质医疗资源减少,加剧了看病难的问题。在医疗体制问题之外,作为医科生、医生,反思自身,人文关怀的不受重视或缺失也是一种缺憾。

在当前环境下,医院尚不能摆脱盈利性指标的影响,对医生的评价亦以盈利指标衡量。这种评价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临床上“只看病不看人”的心态和医疗行业中“人文衰微”的现象。而在纷乱的医疗环境中,很多医生小心翼翼、甚至心怀戒备,唯恐惹来麻烦、纠纷。这种态度,越发加重了当前医疗服务行业中的人文关怀缺失。

作为未来的医生,医科生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在复杂的社会环境、医疗体制改革和诸多医院冲突现象中,如何坚守自身的“医生精神”,做好医生,贯彻医科生宣言,是困扰很多医科生的问题。同时,建设素质高、技术硬的医疗服务队伍,也急需加强医疗服务行业的人文教育研究。笔者尝试配合动物外科教学,开展第二课堂进行人文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动物外科教学中设立人文教育的建设理论体系

人文,《辞海》中解释为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可以理解为文化现象的总和。人文精神是一种伦理观,是重视人的本身价值,关心、尊重他人,倡导保护个人的权利,主张人人平等、自由的伦理观。周国平指出:“人是最重要的,人是最根本的,把人放在中心,这样的一种思想,就叫人文精神、人文主义”。[1]人文精神在医学领域的重要体现就是医学人文精神,在医学活动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精神。[2]

动物外科是本科生在理论知识学习阶段最接近临床工作的课程。结合学生初次接触病患(实验犬)、进行操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剖析,很容易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并能应用于其实践中。可以在其接触实际工作初期,建立良好的人文精神意识,并落实到以后的实习和工作中去。

二、人文第二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

1.教学内容的确定及评价体系的建立

人文第二课堂教学内容包括:人文精神理论、医疗法规教育、医学伦理学、时事讨论、社会实践等5大部分内容。第二课堂形式包括讲座、社会实践、时事讨论及辩论赛等,共10课时,并辅助以学生的课外调研。评价方法为随堂表现、社会实践报告及人文论文,3部分分别打分,总分乘以10%计入动物外科成绩。

2.人文第二课堂的具体实施

讲座外请综合性大学从事相关研究的教授及本校相关专业教授实施,指定内容、题目自定。

三、开设人文第二课堂的优点、问题及相应对策

医学人文精神是医疗之魂。医疗的人文性有着与技术性同等的地位,甚至应高于技术性、指导于技术性。实际上,医学的技术性和人文性从来就是医学内在的不可分割的两重属性,医学绝非一门完完全全的技术科学。[3]阎光才也指出:“当代技术社会的困境表明,正是传统的人文主义(唯人主义)塑造了现代科学的价值理性与技术的工具理性。进而引发了对现代性的合法性认同危机。因此,在现代性危机四伏的今天,培养学生的自觉——一种人文关怀的反省意识,是时代精神要求大学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4]医学发展已经并将继续证明,只有具有医学人文精神的本质内涵,医学才能成为人的医学。正式基于这一认识,各方都在积极探讨和发展人文教育,以加强医科生的人文素质,培养更为全面的优秀医学人才。[5]

笔者通过在动物外科中设立人文第二课堂,将人文教育与学生初次接触病患(实验犬)时产生的各种问题(如缺乏爱伤观念等)有机结合,进一步对临床实际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初步教育;并将青年学生关注的时事问题带入课堂,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广泛讨论,并加以诱导、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学生讨论、辩论及论文可以看出,学生对医疗人文精神有了初步的了解,并学习了如何在临床工作中应用;更重要的是,通过一系列的人文教育活动,使得学生树立“医生精神”,能够正确认识医疗工作中的一些负面事件,打消了他们今后从事医生工作的“恐惧感”。第二课堂开展期间学生参与热情高、反应积极,同时灵活的组织形式受到了领导和学生的一致肯定,并吸引了很多研究生甚至临床医师前来旁听。

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尝试,结合动物外科开展人文第二课堂的教学模式尚需进一步完善。由于课程组织形式较多,授课和组织教员的工作量很大,在今后工作中,应对工作经验进行总结,形成完整的工作流程,以便长期的工作开展。此外,单纯结合动物外科教学开展人文教育,时间及作用都有限。如何将人文教育结合医学理论知识教育同步开展,还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和实践的与通识教育有关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周国平.医学与人文[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6,5(1).

[2]刘虹,张宗明.关于医学人文精神的追问[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6,2(1).

[3]王一方.敬畏生命——生命·医学与人文关怀的对话[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

[4]阎光才.技术社会中大学教育的人文与生态关怀[J].高等教育研究,2003,24(5).

上一篇:个性化服务论文范文 下一篇:科学与技术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