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规划范文

时间:2023-03-04 19:17:10

科学规划

科学规划范文第1篇

关键词:城市规划科学规划 健康发展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改革年代,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速度很快,给城市规划工作提出许多新的问题,如流动人口的快速增长所涉及的城市规模问题、国企改革和村镇工业发展带来的城市工业布局问题,汽车工业发展和多种交通工具所产生的城市交通问题等,都要求城市规划部门必须研究新矛盾、新问题。在近几年,深圳市城市规划部门不断更新观念,在宏观上做好城市空间布局发展的研究和多层次规划的编制.在微观上做好城市建设和市容整治项目实施的规划引导和服务保障工作。

1领导重视规划是城市建设健康发展的前提

九十年代初,深圳市的城市建设“求胜心切”,不顾城市发展的内在规律性,搞遍地开花,搞“三边”工程,搞全民办房地产业等。城市建设出现混乱失控现象,房地产业“供需失调”,搞乱了城市空间发展布局。1996年以来,城乡规划不能实施和城市建设混乱等问题引起市领导的高度重视,林树森市长多次强调,城市建设必须严格服从城市规划,按规划实施,任何人不得随意批条子干扰规划。规划定下来的方案,不能轻易改动。要求各级领导重视规划,支持规划。由于领导带头执行《规划法》,批条子少了,城市规划的权威性提高了,扭转了过去那种不按规划办事,随意改变规划,随意搞建设的混乱局面,促进了城市建设健康有序发展。为了保证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高质量,2O02年8月市政府成立了深圳市城市规划审批领导小组.规范了城市规划编制与审批制度,重大项目的规划方案首先由专家评审把关。

一直以来,市领导非常重视城市的建设工作,重点抓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抓城市重大公共建筑设计方案的国际国内招标。市政府要求,凡是重大的公共建筑、招标工作由城市规划局组织,拟定标书,保证招标工程接规划建设,招标方案由专家评定优胜方案,力求做到公平、公正、高标准。二是狠抓城乡结合部的建设秩序整顿。2OO2年,开展了“深圳市‘城中村’规划建设管理对策研究”,制定了《深圳市中心村规划编制和审批暂行规定》,提出了解决“城中村”规划和建设问题的相应对策。下半年,市政府召开了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制定了《深圳市村庄规划管理规定》和《深圳市村民集体用地管理规定》,进一步规范了农村建设的管理。今后在城市规划区内新建农民住宅,由村镇按中心村规划统一建设农民公寓,不再“一户一地”批地建设。原来由区致府审批的农民《宅基地证》,2003年元月1日起无效。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规范了城市中心区和城乡结台部建设的秩序,为城乡建设的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科学调整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健康发展的关键

抓好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研究为了找准城市的发展方向,提高城市规划的前瞻性和科学性,2O02年9月初,我们召开了“深圳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研讨会 ,邀请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中规院、中山大学、深圳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等五家设计单位和吴良镛、

周干峙等院士和专家为深圳的城市发展出谋献策, 从城市空间布局、城市结构、模式 生态环境建设.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整体空间形象等方面提出了深圳市的发展目标以及相应的发展战略,提出“北抑、 南拓、东移、西调”等发展策略和若干个城市空间发展模式,为深圳市总体发展战略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

根据城市生态学理论和建设可持续发展城市的需要,调整城市规划理念,1998年,市委、市政府提出把深圳市建设成为“山水城市”。市规划部门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深圳市的实际,以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市民生活质量为目的,按照现代化中心城市的建设目标,进行城市发展布局调整的研究。

积极开展重要地区的城市设计,提高城市规划水平,塑历史文化名城新形象。近两年来,市规划局把城市设计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有计划地在旧城区重点地段、风景名胜区、新城市中轴线沿线、城市进出口等区域,开展了城市设计工作。在本地规划力量不足的情况下.邀请了国内外的优秀设计单位参与设计,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参与评审。选出优胜方案, 推进城市建设。

根据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及时调整城市道路规划: 前几年,深圳市“行车难”问题比较突出,除了交通管理的原因外,道路规划方面还存在道路密度低、“丁字路口”多、路网不完善等方面的问题。 李长春书记来广东工作不久,就对深圳市的城市建设提出了四点意见,其中之一就是道路交通问题。市规划部门于1998年底成立了城市道路规划小组,对城市路网进行全面调整,用半年多的时间修编完成了城市道路主骨架路网规划。整后的路网规划、道路面积占城市面积由原来5.8%,增加至14.6%。达到国家中级水平;道路总长度由原来的700公里增加至1800公里;道路网密度由每平方公里规划道路l.85公里增加至每平方公里道路3.2公里,城市出入口由l2个增加至26个。

规划部门积极参与城市建设工作,我市的内环路贯穿好几个城区,全长26.7公里,总投资87亿元人民币,是我市的又一项重要基础设施工程,全线动迁11372户、拆迁总面积65万平方米。市规划局积极配合各区政府和拆迁部门做好沿线违法建筑的定性处理工作.到拆迁的第一线现场办公,处理违法建设,同时要求各区规划分局对沿线的违法建筑5天内定性答复,由于市、区和有关委办局的通力合作。1万多户的拆迁工作5个多月的时间基本完成,保证了26.7公里的内环路按计划一年建成通车运行。

3规划部门积极参与整治城市环境是城市建设健康有序发展的保证

2000年9月以来,深圳市开始加速设立高架桥、发展地铁事业来改变城市“行车难”的局面和减少“丁字路口”,以加快城市发展速度。在城市建设、管理的整治中,城市规划部门积极策划、积极参与,我们的做法是:一是市区的规划部门深入到街道逐条街进行调查、登记整治的对象,制定整治方案。通过市、区两级政府签定责任书的方式把整治的任务落实到区,把清拆住宅楼防盗网的工作交由市环卫局牵头负责,由区规划分局和居委会联合发通知,接家挨户上门动员。二是规划部门协助市精神文明创建办公室抓监督、检查和指导工作。重点地区的整治工作,市规划部门积极组织抓落实,对一些重大的违法建设,依法处理;三是坚持先规划后整治的原则:凡是计划整治的地区和路段首先由规划部门编制规划方案,克服过去整治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在整治工作中,我们坚持边清拆违法建筑、边治理环境、边绿化的原则,防止了违法建筑边拆边建、死灰复燃,巩固了整治的成果。

4结语

科学规划范文第2篇

科学理解:原点、生活与实践

科学理解是贯彻落实好教育规划纲要的前提和基础。教育规划纲要虽不足三万字,但要科学理解其精神实质,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坐而论道就可以的,应该做好“三个回到”。

第一,回到原点中去理解。对教育规划纲要提到的基本概念、基本理念、基本方针作背景、实质和原理性的探讨。比如,想想“教育”、“素质教育”、“教育公平”、“教育质量”、“教育现代化”等到底是什么、怎么样和为什么。回到原点去理解不是归零、倒退、浅陋,而是寻找解决问题的新起点、新高度、新价值。总理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对“杰出人才”就作了本源性思考,“杰出人才应该是全面发展的人,应该是站在巨人肩上的人,因为他是全面发展的人,知识广博,能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从而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因为他站得高、看得远,前瞻未来,能开风气之先,引发展潮流”。这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第二,回到教育生活中去理解。教育规划纲要来源于教育生活,高于教育生活。只有回到真实的教育生活中,才能深刻把握其内涵和用意。远离生活去理解教育和教育规划纲要,研制出来的文件必然是“纸老虎”,写出的文章必然是“假大空”,说出的话必然是人云亦云的“流行歌曲”。曾提出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论断。后现代主义要求“直面现象本身”。我们必须回到真实的教育生活中去理解规划纲要,直面矛盾和问题,寻找教育改革和发展之策,彻底改变那种静态地躺在故纸堆里做文章、做学问的方式。

第三,回到工作实践中去理解。艾青《光的赞歌》有一句诗:“实践是认识的阶梯,科学沿着实践前进。”只有实践才能提供认识所必需的信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回到工作实践中去理解教育规划纲要是最实在、最迫切、最有效的方式。我们既要结合实践深刻把握教育规划纲要的精神要义和具体部署,更要通过科学理解,找到自己工作的立足点、着眼点、切入点、共同点、结合点等等,力求先在“点”上突破,再在“面”上抓进。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设想,成功实现了香港和澳门的回归,用的就是共同点思维。一代伟人的大智慧和高境界值得我们学习。

科学设计:问题、创新与集群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曾说过:“英国可以没有首相,但是不能没有设计。”二战后,日本提出“设计立国”,实现了日本经济70年代的腾飞。对于过去,你可以分析;但是对于未来,你不得不设计。结合实际,将教育规划纲要细化为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方案、政策机制、重大活动和日常事务等,离不开科学设计。科学设计是跨越教育现实,走向教育理想的桥梁。思维的质量决定未来的质量。设计时,有“三种思维”值得提倡。

第一,问题思维。马克思曾指出:“问题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声音。每个时代都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教育规划纲要是针对问题而来的,贯彻落实必然寻着问题而去。问题思维的本质是一切从问题出发。敢于直面问题,不仇视、回避、推卸和掩盖问题。问题思维的起点是发现问题。有价值的问题更是无价之宝。比如,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曾经耗资7.5亿美元去验证20世纪20年代爱因斯坦提出的一个假设。在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时,我们要力争提出有深度、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防止在一些假问题、伪命题中“打转转”,浪费光阴。问题思维的关键是分析问题。首先要对问题进行分类,弄清哪些是真正普遍的问题,哪些是真正独一无二的问题,哪些是隐藏着新情况、新趋势的问题;然后要对问题进行定义,搞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情况,哪些因素与此问题有关。其次要明确问题的限定条件,在现有条件下是否可以解决,需要创造哪些条件来解决。问题思维的落脚点是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发现新的问题,从而推动事业发展。

第二,创新思维。科学设计的基本要求是追求个性,讲求特色。当前,全国各地都学习相同的中央会议精神,都贯彻相同的教育规划纲要,哪个地区、哪个单位、哪所学校、哪位校长、哪个教师做得最好?关键看你是否做出了地区特色、单位特色、学校特色、个人特色。要做到这一点,创新思维必不可少。千万不能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都是一张“老面孔”,都“潜伏起来”,甚至成为“发霉的奶酪”。法国心理学家法伯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称之为“毛毛虫实验”, 把许多毛毛虫放在一个花盆的边缘上,首尾相连,围成一圈,并在花盆周围不远处撒了一些毛毛虫比较爱吃的食物。毛毛虫开始一个跟着一个,绕着花盆的边缘一圈一圈地走,一小时过去了,一天过去了,又一天过去了,这些毛毛虫还是夜以继日地绕着花盆的边缘在转圈,一连走了七天七夜,它们最终因为饥饿和精疲力竭而相继死去。这个实验警醒我们:因循守旧,不思创新,是一种愚顽的“难治之症”,甚至是“死路一条”。

第三,集群思维。教育涉及千家万户。科学设计教育改革和发展一定要有集群思维,要善于集众人的智慧来推动教育规划纲要的贯彻落实。2008年IBM 推出的“智慧地球”,正在吸引全世界眼球。这一概念的提出源于IBM举办的“创新头脑风暴”,世界104个国家的70家公司、15万名业务合作者和研究人员,同时在网络上参与了互联网创意讨论,张贴了46000条创意。“智慧地球”便是其中创意的集合。这无疑可以成为集群思维的教科书。在科学设计本地区、本部门教育改革发展方案、政策和活动时,我们要有“民意”这根弦,有“集群”这根筋,乐于听取群众的呼声,吸取来自专家、民间和同行的智慧。

科学实施:政策、合作与选择

科学实施的精髓在于行动,行动优化的关键在于提高执行力。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提高教育改革和发展执行力,尤其要注重“三个擅于”。

第一,擅于运用政策。运用政策是各级干部应该具备的基本功,是“保饭碗的本事”。有一句名言:“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运用不了政策就贯彻不了教育规划纲要,领导不了教育改革实践,完成不了新时期教育发展任务。而事实上,我们常常被“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所苦恼,甚至将好好的政策“馅饼”变成了政策“陷阱”,引发一系列后续矛盾和问题。教育规划纲要内容丰富,宏观政策不少。谁抓住了政策机遇,谁就抢占了改革先机,谁就赢得了发展的时间和空间。谁能够在政策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谁就能够引领未来,开创未来。因此,科学实施教育规划纲要,要仔细研究和掌控政策。

第二,擅于府际合作。美国学者安德森首先提出了“府际合作”的概念,指的是各级各类政府及其部门以及经授权履行政府职责的其他组织之间的合作。教育规划纲要不仅是教育部门的规划纲要,是党和政府,以及全社会的规划纲要。开展府际合作是贯彻落实好教育规划纲要的必然选择。合作的基础是处理好与这些部门和组织的利益关系、权力关系、财政关系和公共行政关系。根本目的是合力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基本方法是建立府际信任,调控府际博弈,推动府际合作,调动全社会的资源来改革和发展教育。通过府际合作,建立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发展和支持教育的立体网络。

第三,擅于最优化选择。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虽然要有理想,但不能理想化,必须以现实为基础。现实总少不了各种各样的限制条件。这就需要结合实际,作出最优化选择。什么是最优化选择?法国一家报纸举办了一场有奖智力竞赛,其中有这样一个题目:如果法国最大的博物馆卢浮宫失火了,情况只允许抢救出一幅画,你会抢哪一幅?结果在该报收到的成千上万的回答中,法国著名的作家贝尔纳以最佳答案获得该题的奖金。他的回答是:“我抢救离出口最近的那幅画。”贝尔纳的选择就是最优化选择,即在约束条件下,选择最可行的方案,以达到最优的目标。面对纷繁复杂的教育世界,改革就要选择,发展就要优化,最优化选择可以帮助我们在复杂局面中作出最优化的决策。

科学调控:制度、合法与反思

科学调控是保证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手段。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科学调控必须加强。当前,有“三个环节”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第一,制度性建设。调控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领导者的大视野、大思路和大境界,更需要制度性建设。有了制度,调控才有力,才持续,才产生效益。2007年底,上海市政工程管理局收到国外某设计公司的一封信。信中说,上海外白渡桥当初设计使用期限是100年,1907年交付使用至今已到期,提请对该桥注意维修。信中还特别提醍,在维修时,一定要注意检修水下的木桩基础混凝土桥台和混凝土空心薄板桥墩。这家设计公司还为上海市政工程管理局提供了当初大桥的全套设计图纸。“百年提醒”,源于公司的制度建设。合理的调控制度为公司赢得了千金难买的声誉。教育改革和发展是否科学?需要建立过程分析、及时纠错、协调共进等制度来调控。

第二,合法性审查。在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时,要时时对我们的工作作合法性“审查”,看看所作所为是否在道德意义、法律意义、社会意义和文化意义上合法。这是现代政治和治理体系的必然选择。各级教育行政机关、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引起高度重视,加强合法性审查,把好每一个关口,以免在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出现道德失范、行为违法、政策偏差和重大失误,给教育事业和人民群众造成重大影响,甚至引起社会的不满。

第三,反思性调控。科学发展,人是核心要素。个人和集体都要积极反思,通过反思来调控工作行为,促进教育科学发展。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反思性调控必须紧紧围绕三个基本问题:教育改革和发展是否符合“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20字工作方针?是否坚持了“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战略主题?是否有利于达成“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在追问中,促进教育工作点与点铆合,线与线相连,片与片呼应,保证教育规划纲要的战略方针、主题和目标贯彻落实不走样。

科学评估:价值、标尺与应用

科学评估既是检验事业发展的基本方法,也是牵引事业发展的重要措施。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必须将需求、过程、成果和成本效益分析等科学评估贯穿于教育改革和发展之中,着力建立“三个体系”。

第一,价值体系。价值是评估的内核和灵魂。任何评估都有自己的价值体系。科学评估需要科学的价值体系来支撑。科学评估教育规划纲要是否贯彻落实,需要建立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价值体系。这个体系应该包含丰富的内容和诸多要素,如对教育规律的认识,对教育改革指导思想和理想信念的确立,对教育发展的未来取向和成就判断,等等。价值体系的进化是事业发展的动力。教育规划纲要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价值作了总体、原则和创造性的阐述,但要形成逻辑严密的价值体系还需要进一步细化,具体到科学评估的每个领域、每个环节和每个要素上,并以此建立起科学评估的价值体系。

第二,标尺体系。标尺是评估的工具。尺子不同,评估的结果自然不尽相同,作出的价值判断甚至会大相径庭。科学评估需要科学的标尺体系。衡量教育规划纲要贯彻落实的标尺体系应该包括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标选项、基本标准、评估程序和评价主体等。建立科学的标尺体系,选择指标要突出关键性,从影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众多指标中选择最能反映水平,起到关键制约作用的指标来评估,而不是面面俱到或者隔靴搔痒。确立标准要突出可能性,每项指标要达到什么水平,要体现教育规律和量力性原则,既不降低标准,也不好高骛远。建立程序要体现合目的性,评估的程序有利于获得客观、公正、切合实际的结果。评价主体要做到多元性,尽可能从多个维度、多个视角来评估、分析和判断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情况。当然,标尺体系要注重协调性,保证不同领域、方面和环节之间评估的逻辑自洽、数据呼应和价值关涉。

第三,应用体系。评估的目的不在评估本身,而在于促进发展。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必须建立起评估结果科学应用体系,让评估结果自觉地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服务。科学应用评估结果的基本点是加深认识,透过评估数据,去理清教育内部、外部的“根根节节”和“枝枝叶叶”,深化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理解。科学应用评估结果的关键是激发动力,用评估结果激发全社会发展教育的热情,共同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科学应用评估结果的根本方法是统筹教育资源,调动包括人的、物的、信息的、制度的等等一切因素,保证教育优先发展、科学发展。科学应用评估结果的落脚点是促进改进和提高,针对评估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在解决问题中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提高工作水平。

罗马俱乐部总裁奥雷利奥・佩西在给世界的报告《未来的一百页》中讲到:“未来将取决于地球上亿万人们每天的所作所为。”只要每天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的所作所为都符合科学发展观,注重科学理解、设计、实施、调控和评估,教育规划纲要所描绘的蓝图就一定能够实现,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成果就一定辉煌灿烂。

科学规划范文第3篇

一、科学规划,强化管理,立足统筹发展,进一步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科学规划、统筹兼顾,着力抓好规划编制工作,进一步提升城乡建设品位和完善综合服务功能。据统计,1至11月份,我局共委托编制各类规划55项,完成编制、审批98项;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110个151公顷;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883个231.61万平方米;核发选址意见书121份,出具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条件75个,参与65个建设工程项目验收;完成117个建设项目的规划方案审查;完成1:500比例尺地形图测绘约20平方公里。

(一)抓好编制各类规划。一是加快中心城区建设,编制完成并会审通过*有史以来规划最大的新区规划工程——*大道规划及两侧地块规划方案,促进塘下、汀田、莘塍与中心城区的连接;着力推进跨江发展,加快构筑南市区的整体形象,着手编制飞*中心区规划;加快“城中村”改造步伐,六个城中村改造已全部开展,部分区域已改造完成。目前*规划建成区面积已达到59.2平方公里。二是切实提升城市品位。明确城市特色,凸现城市景观线,城市整体设计规划方案编制完成;努力培育山水城市特色,突出显山露水的城市特色,着手编制《城市景观线规划设计》、《公墓布点规划》、《环城河水系综合治理规划》;整治沿高速公路分布的三个出入口,树立好城市门户形象,着手编制《城市门户环境整体规划》;进一步保护旧城风貌和改善旧城人居环境,编制完成《老旧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三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针对人口集聚和小汽车剧增带来的严重的交通状况,着手编制《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在解决好近期突出交通问题的同时,制定一个与中等城市相适应的远期城市交通体系。着手编制《城市管线综合规划》,整合各种管线资源,促使地上地下协调建设,防止道路经常“开膛破肚”。

(二)加强村镇规划建设。一是深化“千百工程”。严格执行《关于开展“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工作的实施意见》,认真按照《*市村庄整治规划编制导则》和《*市村庄规划编制办法》的要求,坚持从挖掘个性,突出村庄特色入手,对村居进行规划设计。1至11月份,我市已完成村庄规划编制115个,占任务数的85%,年内可全部编制完成。大力开展村庄环境整治,注重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不断强化工作指导,积极引导各村加快村庄整治建设步伐,提高整治建设水平。1至11月份,已启动整治115个村,占生态市定任务数的102%。示范村建设取得初步成效,1至11月份已启动示范村建设16个,占任务数的84%,年内可以全部启动完毕。二是推进城镇体系建设。完成*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镇中心区详细规划和*道路网规划编制审批工作,完成*镇阳光扶贫移民社区规划编制审批工作并进入实施阶段。着手桐浦组团概念设计,弱化行政区划,实行整体资源效益最大化,带动我市中西部地区发展,为*“后花园”的建设发展提供依据。三是加强民房审批管理工作。着力改善农村人居质量,各基层站所把加强民房审批管理作为重点工作来抓。据统计,1至11月份全市共审批民房1581间,建筑面积40.61万平方米。

(三)探索规划工作方式。一是注重规划研究工作。针对以往规划工作中存在重审批、轻研究的误区,我们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立足更高起点和更广视野,积极转变规划方法,实行工作重心从重项目管理向重规划研究转移。研究城中村改造政策,促进东部城镇群由农村状态向真正意义上的城市转变,改变由于受城乡二元体制和小农意识影响,城中村改造存在无序建设和城乡异质的特性的现状。研究返回地建设政策,解决返回地建设影响城市建设大局以及存在的过散、标准不高等问题。二是扩大控规覆盖面。着手编制旧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飞*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塘下镇分区规划、汀田镇压控制性详细规划等,结合新总规对原有的一些控规进行局部调整,计划在两年内使*规划建设区范围内控规覆盖率达到100%,弥补规划空白点,为依法科学管理打好基础。三是提高修规质量。针对过去编制地块规模偏小,公共配套设施难以考虑,以及为零星项目建设而编制的项目用地所在区域修建性详规实施难等问题,提出除重点地段外编制修规的用地模必须要在3公顷以上,并加强在修规设计阶段对规划实施进行研究,将实施意见纳入成果文本和图件一并作为法律依据,进一步提高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审质量。

(四)强化规划管理工作。一是大力开展“两法”宣传。以《城市规划法》颁布实施14周年和《建筑法》颁布实施6周年为契机,于今年3—4月份集中开展了“两法”宣传月活动,共开展法律咨询活动15次,发放《规划建设法律汇编》5000多份,《*市规划建设局政务指南》2000多份,悬挂横幅320条,出动宣传车30多次,组织村干部进行规划建设知识培训20课时,进一步增强了全社会的规划意识和法律知识。二是大力整治违章建筑。针对违章建筑不断蔓延之势,我局采取有力措施,坚持以铁的手腕大力开展整治工作,促进城乡规划顺利实施。从改进自身工作方法入手,按照“谁分管、谁负责”的原则,实行管理人员分片负责制,把“责任田”分配到人,把任务落实到人。加大日常巡查力度,加强批后跟踪管理,做到早发现、早制止。加大拆除力度,全市1-11月份共拆除违章建筑27.73万m2。加大对设计、施工单位管理力度,要求民房建设必须要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和施工企业,对于未批先建、批少建多的违建现象,严格按照有关法规和规定对设计、施工单位进行处罚,从而使业主即使有违建念头却无法实施。启动“没收”处罚方式,针对利益驱动的因素,采取“没收”方式进行处罚后再组织拍卖,可以使违建者无利可图,大大增加违建成本,从而在思想上打消违建念头。今年采用没收方式进行处罚的违章建筑达553m2。探索管理人员福利保障机制,规划管理人员的工资福利大部分来源只能依靠罚款来保障,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违建拆除力度,纵容了违建现象的蔓延。今年我局与市财政做好协调,通过降低罚没款提高设施费返回比例来改变经费支出渠道,解决“以罚养人”机制的弊端。解决历史违章民房问题,急群众这所急,清理历史违章民房,全年共审批3570户4200间,建筑面积95万平方米。

二、加大扶持,整顿秩序,强化质量安全,进一步提高建筑行业管理水平

深化建设行业管理工作,在加大对建筑业和房地产业扶持发展的同时,把工程质量安全和建筑市场秩序整顿作为中心工作来抓,努力创造公平、公正、有序的竞争环境,促进建筑业健康、快速、持续发展。

(一)加强管理,扶持建筑行业发展。一是建筑业持续发展。全市(市内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5亿元,同比增长9.5%,建筑业增加值3.5亿元。部分企业施工业务拓展到全国各地市场,完成外地施工产值0.6亿元。建筑业企业专业结构日趋合理,全市现有建筑业企业55家(不包括归入市政园林局管理的4家市政公用工程总承包企业),其中二级7家,三级31家,劳务分包4家,施工总承包15家,建筑装饰专业16家,家居装饰企业3家,建筑智能企业3家,金属门窗企业2家,钢结构企业3家。企业资质年检工作开展有序,企业年检49家,其中合格48家,基本合格1家。全年新批企业3家,晋升集团企业1家,晋升二级企业3家,企业定级(三级)8家。二是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全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6亿元,比上年度略有下降;商品房施工面积250万平方米。房开企业大力开拓外地市场,异地开发总投资20亿元,建筑面积130万平方米。严格资质审查,全年新批房开企业1家,取消资质1家,晋升二级企业2家,延续暂定资质企业11家,越级开发项目3个。加强房开企业“信用建设”,组织房开企业参加销售“信用房”承诺活动,参与活动的企业数量由去年的11家上升到16家。三是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和中介服务行业稳步发展。完成勘察设计产值2000万元,同比增长17.6%。组织4家监理企业,2家招标机构,2家造价咨询单位上报省厅年检,年检全部合格。监理企业晋升乙级1家,新批暂定级1家;设计单位上报幕墙专项设计资质1家,上报晋升建筑设计乙级1家。

(二)整顿秩序,规范建筑市场行为。一是加强有形市场建设。以服务为核心,健全市场运行机制,规范合同备案和施工招投标资格预审制度,继续推行无标底招标、实物工程量清单报价招投标方式。全市建设工程进场交易153项,建筑面积152.94万平方米,成交额16.79亿元,其中公开招标96项,应招标工程招标率和应公开招标工程公开招标率均达到100%。二是加强外来企业管理。严格审查外来企业及执业人员的资格,对外来企业(包括施工、监理、房开、勘察设计等企业)进瑞实行一年一次的企业备案和一项目一登记制度;同时,加强对外地进瑞分包单位的备案登记、分包合同的管理。今年外地企业在瑞承接施工项目52个,监理项目55个,勘察项目210个,设计项目157个。三是严厉打击建筑市场不良行为。执行《*市施工、房地产、勘察、设计、监理、造价咨询、招标企业建筑市场不良行为管理暂行规定》,加强对市场活动的监管和处罚力度,推行不良行为通报公示制度。今年共对6家施工企业、1家监理单位、3家设计单位和1位项目经理记不良行为,4家外地施工单位清出*市场。四是开展建筑市场专项检查活动。开展多项建筑工程检查活动,促进建筑市场规范化。通过悬挂条幅、听取投诉等开展建设系统“质量月”活动;开展建设工程检测质量专项检查活动,对质保体系、人员配备、设施设备、检测工作质量等进行重点检查;对全市范围内的20个居住建筑工程(建筑面积5万M2以上)资源节约落实情况进行检查,促进建筑节能工作的发展。

(三)严格把关,强化工程质监工作。今年全市建设工程新开工项目130个,建筑面积152.9万平方米;审查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130项,提出合理化建议近276条;受监项目192个211.3万平方米,工程总造价21.63亿元;竣工工程53个45.38万平方米,其中备案工程51个44.13万平方米。严格社会监理行为的监督检查,根据建设部《关于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工程监理企业履行质量责任加强监督的若干意见》,抽调技术骨干对17家监理单位市场行为和现场行为质量责任进行了检查,对个别监理单位备案登记人员与现场人员不符、超资质监理、原材料及分项报验不及时、旁站人员不到位等问题进行了查处;加大对建设工程巡查监督力度,重点抽查责任主体和有关机构履行质量责任的行为及有关工程实体质量,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和涉及安全与使用功能的关键部位、进场主要材料质量及检测报告,发放整改令449份、停工令6份;抓好建筑材料检测室建设,投资100万元改造一厂房作为新检测室,投资45万元购置了21台检测设备及仪器,新增门窗三性、防水材料、PVC管材、电器产品等检测项目,填补了我市建材质量检测项目空白;严格实施见证取样送检制度,严把建材质量关;积极开展创优夺杯活动,今年创“瓯江杯”3项,创“飞*杯”5项。

(四)紧抓不懈,深化安全生产工作。一是强化安全责任制落实。把监理单位全面纳入年度考核,与85家建筑施工企业及监理单位签订了目标管理责任书。此外,还把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纳入我局的工作范畴,从4月份开始与161个新开工建设工地全面签订工程项目、建设单位责任书,开展安全生产评估及阶段验收工作。二是严格执行检查工作。认真把好工程建设“三关”,即开工前把好安全条件审查关,开工后把好工程项目安全生产评价关,平时把好巡查执法关的措施,力求及时发现安全隐患,把隐患消灭在始发阶段。1-11月份,共出具开工安全生产条件审查指令书161份,提出整改意见1120多条,组织安全生产条件大检查7次,检查巡查建筑工地175个,发放整改指令书175份,发现2830多处安全隐患,责令停工整改39个工程项目,立案10个。三是进一步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成立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出台了《20*年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生产重点整治的通知》,继续有针对性地开展对重点项目、事故易发项目、出现群死群伤项目、典型事例、重发项目的整治工作。建立健全起重机械和钢管、扣件流程图管理等制度,进一步完善建材市场准入制度、备安制度、送报验制度以及监理施工企业、项目部验收制度,今年1-11月份,共备案起重机械80份,其中塔吊43份、施工升降机23份、物料提升机14份。四是创文明标化工地活动。全市建筑施工安全职工意外人身伤害保险率达100%,同时进一步规范创标化工地活动,现已申报省级标化工地2个、*市标化工地7个,评选*市标化工地22个。

(五)加大宣传,积极推广新墙材。以《浙江省新型墙体材料开发利用管理办法》(省政府第171号令)的颁布实施为契机,通过咨询活动、文艺晚会、公交广告、知识讲座等多形式、多渠道的宣传手段,把宣传面扩大到各建制镇,努力提高全社会墙改意识。认真做好墙改专项基金征收、验收和返退工作,积极发挥新墙体专项基金的使用效益,支持生产新墙材、开发非粘土砖生产企业发展,全年共征收专项用费1138万元,返退368万元,发放墙改专项贴息56万元,支持新墙体试点项目6个,开发新产品1个;巩固扩大“禁实”成果,组织多个部门集中开展拆除红砖窑、小立窑活动,共拆除大仑窑14座,小立窑100多座;积极进行新产品开发,市沃德建材有限公司生产的轻质复合墙板顺利通过了省新墙材认定,与同济大学联合研究开发的弹性防裂沙浆已进入攻关阶段。据统计,全市上半年共生产新墙材0.7015亿块标准砖,粘土多孔砖1.011亿块标准砖,占墙体材料总量76.4%,实心粘土砖1.23亿块标准砖,节能11092吨,节地200多亩,利废11843吨。

三、加强学习,提升素质,强化自身建设,进一步提高行风建设水平

为了适应城市现代化建设新形势的要求,胜任新时期的规划建设工作,我局着力树立服务意识,切实加强自身建设,以更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行风建设水平。

(一)认真抓好政治工作。注重政治思想教育,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报告,学习贯彻十六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精神,积极开展“三树一创”和“整顿作风、提升素质”活动,提高广大干部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制定实施《20*年市规划建设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工作意见》,积极开展第三个廉政教育宣传月活动,以“五个一”为载体开展廉政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增强自律和反腐意识,构筑牢固的思想道德防线;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全年发展新党员1名,批准预备党员转正6名,推荐了36名入党积极分子参加了理论培训,壮大了党员队伍,增强了党组织活力;此外,根据市委统一部署,认真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计划生育、禁毒、普法、消防和安全生产等各项工作。全年共接到群众举报725起,件114件,12345市长公开电话554起,效能中心办理案件30起,办结率100%。

(二)严格推行分权制衡。严格实行“职权分解,以权制权”,把“分权制衡”作为监督权力运行和遏制腐败滋生的重要措施来抓。局党委研究制定了《关于开展分权制衡工作的实施意见》,在通过职能分化和职责分工进行权力合理分解的基础上,实行以权制权,防止权力运行失控。一是上位权力对下位权力的制约。总规、分规、控规等重大规划项目或重要节点项目,由经办人报科长审核再报分管局长审定最后报局长审批。对突破规划指标或更改规划功能的项目,视指标突破幅度或功能更改影响而逐级审批。二是集体权力对个人权力的制约。在规划审批方面,对指标突破超出控规或分规规定范围以及国家法规规定的,召开局长办公会议讨论决定;在违法案件处理方面,对重大案件或突罚标准的案件,也通过局长办公会议研究确定。三是平级权力之间的制约。建设科在审批建设项目设计内容时,严格执行规划科提供的规划设计条件要求,改变或突破设计条件的须征得规划科的书面同意意见。而且,规划科和建设科的审批工作都要接受法制科的监督。四是建章立制对人为权力的制约。在对违法案件处理时,法律法规规定的处罚额度往往弹性较大,对此我们研究出台了《*市规划建设违法案件经济处罚标准》,根据地区和类别对*全市违法建设处罚标准进行细化和统一,减少办案人员的个人自由裁量权。通过以上四方面措施的推行落实,使我局的分权制衡工作比上年有了实质性进展,为干部少犯错误提供了制度保障。

(三)深化政务公开工作。根据市委市府《关于全面深化政务公开制度的实施意见》的要求,我局制定了《*市规划建设局政务公开实施方案》,内容包括本局管理职能、办事依据、办事要求、办事程序、办事时限、办事人员的责任和办事结果以及办事过程中的监督制度等,并通过政府网站、*日报、内部触摸屏等多种渠道予以公开。此外,还修订印发《*市规划建设局办事指南》至各乡镇、办事处和村。现在我局办事的公正性和透明度大大增加,完全接受群众监督,杜绝了暗箱操作的现象。

(四)全面推行“阳光规划”。根据省建设厅《关于在全省城乡规划领域推行“阳光规划”的意见》的要求,逐步落实“三公示三公布(告)一报告制度”,同时重视群众意见、建议的收集和反馈,汇总形成公众意见,在城乡规划和项目设计方案修改中予以吸收。年初在电信大楼举办的*城乡规划成果展,对近200多个规划项目进行了公示,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并反响良好。目前,我局正在滨江大道落实一个固定展览场所,作为推行“阳光规划”的载体和市民参观的园地。

(五)依法实施行政许可。今年7月1日《行政许可法》颁布实施后,我局结合本局实际,制定出台了《*市规划建设局行政许可工作规则》、《*市规划建设违法案件经济处罚标准》,并根据国家有关强制性规范和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了《*市规划技术审批规定(试行稿)》,起草了《*市规划建设局行政处罚暂行规定》规划部分,减少工作人员的自由裁量权,对各审批条件、案件经济处罚标准都作了进一步的细化和统一。

(六)切实维护民工权益。一是解决工程拖欠款。在单位主管领导亲自牵头下,召开多次会议,组织五次大规模的清理调查,全面掌握实情,制定措施,规范监管制度。签订《*市清理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工作目标责任书》,明确清欠责任目标。为加大清欠力度和决心,专门成立“清欠”工作领导。今年已解决拖欠款1932万元,清欠率65.8%。二是解决民工工资。落实专职人员,设立举报电话,春节临近期间,实行民工工资清欠进度每日报告制度。接受民工来人和电话投诉9起,全部得到解决,共督促9家企业及时支付民工工资307.5万元。

科学规划范文第4篇

黑龙江省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一要建设覆盖全省农村乡镇、村的终端站点。要在深入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充分借鉴试点地区经验,采用我省自主研发的经济实用的互联网模式,紧密结合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科学制定建设方案,在2008年底以前,建成覆盖全省乡镇、村的远程教育网络。二要建设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教学平台。要进一步加强“龙江先锋网”建设,拓宽在线视频、论坛、专家答疑等栏目的信息容量,充分发挥网站在远程教育中的作用。三要充分整合利用各系统、各部门现有的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采取行政手段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方式,开发制作适合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学习需求、突出我省特点的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四要建立由专兼职干部、站点管理、教学资源开发、教学辅导、技术服务等人员组成的骨干队伍。坚持分级管理、分层培训,不断提高骨干队伍的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五要建立健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教学组织管理、教育培训、效果评估、激励约束、经费保障等工作机制,建立学用结合的知识转化机制,确保远程教育工作科学有序运转,持久健康发展。

黑龙江省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从2007年9月起到2008年年底,分为四个阶段展开。

第一阶段为动员准备阶段,从现在到2007年10月前。主要任务是组织力量对全省农村情况进行全面摸底调查,按照中央关于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总体目标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全省工作方案和市(地)工作方案。第二阶段为全面建设阶段,从2007年10月至2008年10月。主要任务是完成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在乡镇、村基本实现站点全覆盖。同时,建设完善资源库、资源传输系统、省级辅助教学网站等教学平台;培养建立专兼职干部、站点管理、教学资源开发、教学辅导、技术服务等骨干队伍;整合开发教学资源;建立健全科学管理等工作机制。第三阶段是教学实施阶段,从2007年12月至2008年12月。主要任务是定期组织农村党员干部集中学习和培训,积极探索有效途径和方法,增强教育、培训的实效性。第四阶段为总结评估阶段,从2008年10月至2008年12月。主要任务是对基础设施建设、教学活动、教学效果进行考核评估,加强调查研究和检查指导,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总结、推广先进经验。

为保证这项工作的成效,要坚持以下原则:一,要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育新型农民为主题,以推进全省“先锋工程”为重点来开展远程教育工作。二,要充分整合利用各系统、各部门现有的基础设施、教学资源、管理队伍、师资力量、站点场所、技术和资金等,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做到一站多能、综合利用。三,要从实际出发,把工作的力度、推进的速度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承受能力统一起来,把工作的思路、推开的办法与当地的基础条件结合起来。四,要根据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的实际需求,鼓励、支持和吸引农民群众参加政策法规、科学文化知识和适用技术等教育培训,培养造就一大批掌握先进农业科技知识和技能、具有创业致富本领的实用人才和新型农民。五,要把教学平台建设、终端站点建设、教学资源开发与教学组织管理结合起来,把教育培训与实际运用结合起来,使“建、管、学、用”四个环节互为依托、相辅相成。六,要不断研究工作中的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推进工作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使我省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始终保持旺盛的生机和活力,成为推进我省新农村建设和“先锋工程”开展的助推器。

(摄影/杨建华)

科学规划范文第5篇

1.1超前编制,整体规划,分期建设

规划是小城镇建设的龙头,是发展的方向。规划的编制要有超前意识,用发展的眼光看小城镇的未来布局,立足于高起点、高标准、高科技的角度对小城镇整体上合理地布局,规划上做到一步到位,建设上要本地的经济水平和发展速度,实施分期建设,避免重复建设和盲目建设。一个合理的规划对小城镇建设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在进行城镇规划时,必须要有区域整体意识,整体规划与区域规划相结合设计。小城镇与周边农村、城镇以及中心城市等环境是一个相互作用、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切忌孤立地对单个城镇进行发展定位及规划建设,规划的编制的整体性还表现在规划立足于镇域、县域以及市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和全局的高度。此外,小城镇规划应该结合其社会条件、经济状况、地理位置、人口数量等诸多特定的因素,编制出符合当地实际的规划,经有关部分审核并批复后可以作为小城镇建设发展的依据和蓝图。

1.2因地制宜,项目带动,加速发展

经济的发展,小城镇建设的速度也在不断地加快,这是最容易出现一哄而上、遍地开花搞建设,以及贪大求洋等等不良的规划倾向。政府围绕当地的实际情况开展规划和建设工作,同时为了加快发展的步伐,可以制定一些配套政策和措施,如制定一些具体的优惠的政策,改善服务的态度,减少办事的环节,鼓励具有经济实力的个人和企业单位来投资、建设。坚持“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积极争取外资建设,促进小城镇建设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借助项目的发展和带动,促进城镇的规模效应、聚集效应的实现。此外,还需要深度挖掘小城镇的发展资源,以开发区建设为着力点,加快龙头企业培育工作,力求在龙头企业的示范和带动作用,拉动地方经济快速的发展,以项目建设促进城镇化水平和速度的整体提高。

1.3加大力度,完善设施

基础设施是小城镇的生命力所在。小城镇建设除有一个好的规划外,还必须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上去了,城镇才有生命力,才能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小城镇基础设施能有效促进小城镇社会化,保证小城镇生存运转及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体系,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1.4突出地方特色,促进小城镇持续发展

1.4.1 结合小城镇的经济发展突出特色 可持续发展是小城镇整体体规划编制总的要求,规划应具有超前性,同时也离不开地方特色,既要坚持高起点、高标谁、高科技,同时又必须从实际出发,与小城镇性质和经济社会发展类型相结合,创造出有特色的超前的城镇空间,将小城镇的地方特色凸显出来。

1.4.2 结合小城镇的自然资源体现特色 小城镇规划建设要充分把握自然要素赋予城镇的特色,不同的城镇都有其独特的地貌环境和独特的自然条件,这些是小城镇具有特色的自然资源。因此,在进行城镇规划建设之前,要根据小城镇的资源特点对小城镇的性质、格局和发展方向进行定位,特别是对历史遗留下来与自然协调较好的成份,规划建设中原有的气脉要强化,将自然要素的优势发挥到极致,使每一个建筑体都能融入到小城镇的自然环境融之中,以突出小城镇的自然特色。

1.4.3 结合小城镇的历史文化保护特色 不同的小城镇的历史、文化、民族、宗教都是不同的,都有自己的特色。因此,规划设计上一味模仿外国外、异地的规划建设模式是不科学的。小城镇的规划建设要深入地研究其历史文化和民族宗教,对于小城镇的文物及传统街区历史文化景观加以保护和发展,不要轻易的改变原有城镇格局,使城镇在总体布局和局部风貌上保持并强化其特有的历史、文化、宗教、民族特点,达到保护和创造小城镇的文化特色。

1.4.4 结合景观设计强化特色 景观设计是强化小城镇建设特色的一条重要的途径。所谓景观设计是对一个重点地段、一条街或一个城镇的空间的景观、品味实施的设计,是建筑单位与环境整体协调关系的纽带,与规划和建筑设计相对独立,该项工作是通过景观设计加强来城镇空间(主要街区和重点地段)的景观控制,防止了设计的盲目性,对小城镇建设的特色起到强化的作用。

1.4.5 结合建筑设计塑造特色 建筑作品的艺术性让小城镇的形象意识更为深远,规划设计上要有精品意识,建筑物的尺度和色彩等要突出小城镇的个性,实现建筑使用功能与审美功能的统一。可以通过组织各级别的设计方案的竞赛和征集将优秀的设计作品遴选出来,并与小城镇风貌相融合,成为小城镇建设的点睛之笔。

2.实例分析:田阳县玉凤镇总体规划

2.1整体规划,分期建设

玉凤镇位于田阳县域北部,距田阳县城约36公里,地处巴马、田东、田阳、右江三县一区交汇处,地理位置特殊,交通便利,国道(323线)二级公路贯穿全镇。在《田阳县城总体规划2009--2030》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中,已明确划分三个经济区(即河谷经济区、北部经济区、南部经济区),而北部经济区以玉凤镇为中心。玉凤镇是田阳县土地面积最大的乡镇,全镇人流、物流、资金流非常活跃,市场十分繁荣。

根据城乡规划法,规划期限为20年,分近期和远期。近期:2010―2015年,远期:2015―2030年。

2.2因地制宜,加速发展

2.2.1 整合土地资源,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玉凤镇全镇总用地面积583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14715亩,其中水田12603亩。

继续推行“三化”工程,抓好基地产业建设,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促农村经济发展。不断提升特色产业水平,引进区内外知名企业落户玉凤。

玉凤镇的农副产品生产和加工有较大特色,主要以实施“三化”工程建设为基础,以打造“五基地”(即油桃基地、油茶基地、油菜花基地、双高甘蔗基地、速生丰产林基地)为平台,发展特色产业,调整产业结构的产业发展新思路。同时,力争引进万吨茶油深加工、长高在标纯净水加工等项目。依托“三化”工程以及“五基地”的建设,不断提升特色产业水平,大力发展油桃、芒果、李果、天草橙、酸梅等水果,打造玉凤水果大镇。

2.2.2 资源项目带动,壮大第二产业 矿产资源,玉凤镇地域辽阔,蕴藏丰富的硅、钛、锰、铁、滑石矿、辉绿岩、铵山岩等矿产资源,据地质勘测,仅硅矿和滑石矿两种矿源储量达2400多万吨,具有非常广阔的开发前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抓好在建企业项目工作力度,拉动经济增长。做大做强招商引资工作,发展和壮大第二产业。

2.2.3 开发旅游资源,第三产业带动城镇发展

2.2.3.1 旅游资源条件 玉凤镇的交通便利,国道(323线)田阳至巴马二级公路贯穿全镇;镇区总体形貌似古代器物“玉凤”,山水相嵌,风景秀美。玉凤河属于百东河水资源保护区之一;分布其中的丘陵山体适宜种植各类经济作物,是全县最大的用材林和经济果林木基地,素有“油茶之乡”、“绿色银行”之称。

2.2.3.2 旅游规划 规划的原则:自然为本,以“生态”为核心开展系统生态旅游项目;产品品位高,主次分明,开展特色旅游、拓展项目深度,调节游憩深度;兼顾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坚持生态、景观、功能三位一体;开发上循序渐进,分期、分区。

总体目标:利用特色农业优势,借助玉凤至巴马沿线旅游资源,以绿色生态玉凤镇和“三化”(山顶林木化、山腰果树化、山脚田间甘蔗化)为品牌,着力打造长高漂流旅游风景区、甫穷原始森林旅游度假区、甫穷原始森林旅游度假区。

景点设置:1)长高漂流旅游风景区:拥有山水园林奇观,景色迷人,自然野趣和田园风韵浓郁,河水清澈透底,河道迂回曲折,河中怪石嶙峋,是人们天然休闲的旅游圣地。同时将配套开发“赤脚过火炭”旅游项目;2)甫穷原始森林旅游度假区:主要为亚热带原始森林,此项目以原始森林探险、观光、度假为基础,观光农业、农家乐、高效农业、新农村为特色,集原生态旅游、农业观光于一体的旅游度假胜地;3)甫穷原始森林旅游度假区:敢唤山四周有完好的原始树林,林中有千年古树,百年老藤,并有原始的奇石山洞,洞内钟乳奇特,洞外石林壮丽。山上有三洞,山腰有三庙,山顶及山脚有三泉。并且这三泉正是流向巴马长寿之乡的其中源头之一,空气冬暖夏凉,是通往世界长寿之乡的必经之路及半途休闲求佛观光的最佳圣地,是开发旅游风景点的理想之地,其发展前景非常乐观。

参考文献

[1] 闫恩诚. 小城镇规划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D]. 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2.

[2] 汤放华. 小城镇总体规划理论、编制内容与方法的研究[D]. 长沙:湖南大学,2002.

[3] 左铁镛. 发展循环经济,构建资源循环型社会[J]. 中国城市经济,2005(50).

[4] 张仁开. 循环经济与小城镇可持续发展[J]. 小城镇建设,2006(5).

[5] 陈栋生. 对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城市的几点思考[J]. 工业技术经济,2007(1).

[6] 郧文聚,杨晓艳.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耕地保护[J]. 资源与产业,2007(10).

科学规划范文第6篇

关键词:统筹规划;科学安排;校长培训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03(2015)13/15-0026-02

一、培训介绍

教育部――中国电信中小学校长远程培训于2014年12月开始启动,这次培训意义重大,旨在通过远程培训提高全国10.1万名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当好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带头人”,从而更好地促进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水平的提升。此次培训,笔者作为南京七组工作坊的坊主,为工作坊命名为:化蛹成蝶,华丽转身。寓意校长们通过此次培训都能实施完美蜕变,优雅转身,真正地成为一名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领头羊”。

二、科学安排

在学员培训之前,中央电教馆通过YY语音,首先对52个工作坊的坊主进行了培训,使坊主们明确了职责以及开展工作的基本步骤、方法和途径,为开展好远程培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此基础之上,中央电教馆又对所有参训学员进行了一次远程培训,使学员们大致了解了培训的内容,培训的时间以及培训的要求,为接下来的远程培训扫平了障碍。

与此同时,分级建立了QQ群(部级、省级、市级、区级),极大地方便了工作坊工作的开展。为了更好地指导学员进行学习,我们坊在吉林省电教馆的指导下,又分别建立了两个QQ群――化蛹成蝶和精诚合作。学员们非常踊跃,纷纷加入QQ群,实现了1000人同时在线的盛况。真正实现了用信息化手段指导信息化学习的目的。

三、总结经验

工作坊的学员来自全国各地,由于各省下达通知时间不同,导致这1000人的工作坊陆陆续续一个月才达到上限。这就给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刚开始时,由于没有经验,每天就像复读机一样,重复着同样的问题。后来慢慢有了经验,笔者和其他学员一起把一些集中的问题采取截图加文字的形式,变成研修攻略放到群文件里,供学员下载学习。如:研修攻略之选课,研修攻略之问卷调查,研修攻略之YY注册及使用方法,研修攻略之研修积分的获得,等等。这一做法有效地减少了复读的次数,大大地降低了工作量。

四、关注情绪

为了学习而学习就失去了学习的意义,在培训过程中要关注他们的情绪,他们的心态,他们的价值取向。比如:出现偏激的语言时,坊主要及时引导;学员之间产生矛盾时,坊主要迅速化解;价值观扭曲时,坊主要跟踪矫正。这些都是坊主必须要面对的问题,不容回避。一个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工作坊,也一定能培养出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校长们。一个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校长,也一定能带出一所好学校来。学校信息化建设也一定会渐入佳境。

五、YY交流

在主题二学习阶段,中央电教馆开展了一次精华帖交流活动。问题为:应用驱动要“驱动”的是什么?应用驱动与项目(课题、硬件)驱动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要坚持应用驱动的信息化推进策略?如何理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学员们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在众多的精华帖中,笔者选取了20名校长的精华帖提交给了央馆,后来笔者也非常荣幸的代表南京七组参与了精华帖的交流活动,成为了10个交流坊主之一。使笔者有机会和大家一起交流、研讨、学习,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六、主题研修

我们坊第一个主题研修活动设计的内容是《问卷调查》,主要想通过这个问卷了解校长的基本情况,学校信息化现状,以及对坊主的期待,等等。

主题3开始后,笔者又设计了一个针对当前热点、难点问题的主题研修活动。什么是微课?微课与慕课、翻转课堂之间有什么关系?怎样设计一节微课?使校长通过查阅资料,点评其他校长的理解与感悟,真正地了解它们的内涵和外延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主题4的研修主题是:放慢你的脚步,让思维停留片刻,盘点走过的岁月。主要是想让校长总结学习的收获及感悟,为下阶段的学习做好铺垫。用PPT呈现“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则主要是想考察校长是否能学以致用,能否运用应用驱动来对学校的信息化发展进行科学的规划。

主题5的研修主题是:信息化建设的理念和共识如何形成?如何建立完善的信息化建设的工作机制?因地制宜的特色信息化建设体系如何构建?送给同伴的祝福!

这四个主题研修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校长通过学习,通过思考,通过谋划,尽情地表达着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把远程培训推向了高潮,也为此次远程培训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七、培训成效

在南京七组工作坊这个大家庭里,大家不仅互相学习,互相帮助,而且还比着学习,比如:今天学到哪了,积分多少了,我们坊排名多少了,等等。结果显示,我们坊有一名学员积分高达7777975分,位列所有学员第二名。我们工作坊的排名也一直处于前十名,目前是第七名。

八、几点建议

以下是笔者此次培训中遇到的问题,提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1)进入工作坊的时间应该一致,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重复指导。

(2)坊主应该有学员的联系方式,当学员不能按时完成任务时,能及时跟他们取得联系。

科学规划范文第7篇

今天,镇委、镇政府召开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工作动员大会,主要内容是要动员全镇上下,广泛开展生态镇建设工作,争取创建成全国环境优美乡镇,通过新一轮的环境建设,把我镇真正建设成为经济发达、生态良好、环境优美、文明和谐、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的余姚东部工业重镇。镇委、镇人大、镇政府的三套班子对开展省级生态镇创建工作十分重视,镇党委、镇人大、镇政府都分别听取了创建工作的汇报,本资料权属文秘资源网,放上鼠标按照提示查看文秘写作网更多资料并对做好创建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今天,我们召开全镇性的创建工作动员会议,来动员全镇方方面面的力量,把*市级、省级生态镇和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的创建工作推向高潮。下面就*市级、省级生态镇和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的创建工作,我讲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全镇上下要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认识创建*市、省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镇建设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创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镇委、镇政府一直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全镇上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认真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不断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建设,在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基础设施得到不断完善,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环境质量有了明显改善,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与统一。我镇已获得*市文明城镇的称号,全镇上下已从几年来的环境整治尝到了甜头。良好的环境已经成为我镇的品牌和无形资产,带来了长期、无法估量的经济效益。生态环境的改善,使全镇工业、房产、商业、旅游等各项事业都有了较大的发展,今年全镇工业生产总值可望超过60亿,房产投资越来越热,商贸强劲喜人,旅游业蒸蒸日上,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这些都是有目共睹的。更重要的是,生态环境的改善,使全镇人民群众获得了更多的利益,生活环境、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孤改善。前几年的环境建设,为我镇创建*市、省级生态镇和全国环境优美乡填夯实了基础,创造了十分良好的条件。

但在充分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抓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还只是刚刚起步,对照*市级、省级生态镇和全国环境优美乡镇两个考核指标体系,我们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按照生态镇建设的总体目标和规划,我们所面临的任务还很重,工作将非常艰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思想认识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有些同志可能认为我镇的生态环境建设水平已经很到位了,问题的存在已不可能靠自身的力量可以解决,因此有心满意足和固步自封的思想,没有认识到我们环境的治理与环境污染的损害程度还相差甚远。有些干部对创建生态镇的长期性、艰巨性认识不足。二是环境建设的薄弱环节还较多。(1)水环境质量不能令人满意,许多河道还存在着水质黑臭现象。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我镇的河道大多与周边地区的河道相连,上游来水对我镇影响较大;另一方面,镇域污水治理工程受市域污水治理工程的影响还没有完全的实质性启动,同时河道疏浚、水系沟通、水环境生态修复等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2)大气环境质量中颗粒物污染仍较突出,道路等的扬尘污染防治工作抓得还不够;(3)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镇工业产值的比重还不高,一些能耗高、有污染、效益差的企业还没有完全被淘汰,以资源、再生资源为特征的循环经济凤毛麟角,有待进一步扶持和发展;(4)村庄人居混杂的噪声环境污染状况尚未得到明显改观。三是工作机制还不够健全。比如,生态环境建设的管理机制、工作责任机制等,尚未完全建立。这些都说明,我镇目前的生态环境质量,对照*市级、省级生态镇和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的总体目标和要求还有距离,离人民群众对环境质量的要求差距更大。为此,全镇上下各级干部一定要提高对创建省级生态镇和全国环境优美乡镇重要意义的认识,通过提高认识,来推动这项工作的全面开展。

第一,开展*市级、省级生态镇和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工作,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就是要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这是我们党和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体现。我们开展*市级、省级生态镇和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创建活动,并不是为了争得一块牌子,获得一个称号,而是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工作的一个抓手、一种动力,在前几年建设的基础上,不断地提高环境的整体

水平和质量,为全镇的老百姓创造一个优美、整洁、安宁的生活、学习、工作环境。

生态环境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关系最为密切。前几年我们通过开展环境整治和创建省级卫生镇等工作,全镇环境质量有了明显改善,但群众在赞扬声中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我们进一步改善生活环境寄予了厚望,同时广大村民希望能在我们的于其镇内能呼吸到更加清新的空气,享受到更优美的生态绿化,喝上更洁净的饮用水,看到更清澈的河水,免受噪声的干扰,能睡一个安静的觉。因此,环境问题实际上已经成为当前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问题之一。所以,我们开展*市级、省级生态镇和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工作,是顺应民意,是群众所盼、所需的大事。我们要通过生态镇的逐级创建工作,让老百姓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周边环境在不断向好的方向变化,要通过建设更加优美的环境,进一步鼓舞人民群众的意志,不断增强全镇人民围绕新目标奋发工作的信心和由此激发出来的凝聚力,从而推进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

第二,开展*市级、省级生态镇和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我镇经济和社会新一轮发展的重要抓手。当前,我镇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经济保持了快速、健康发展,社会事业实现了全面的进步,许多工作都走在全市各镇前列。市委、市政府领导对我镇的建设和发展也寄予了希望,并提出了一系列的工作要求,要求我们在增强经济实力、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尽早全面实现村庄现代化、城镇城市化和环境生态化,为整个余姚的现代化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在去年的党代会、人代会上,镇委、镇政府向全镇人民提出了今后几年经济工作的奋斗目标。从中远期来说,我们要建设成为余姚东部工业经济强镇;从近期目标来说,到2015年度,全镇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在2007年基础上实现三年翻一番。这些奋斗目标虽然有一定的高度,但只要我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这些目标不仅能够实现,而且能为今后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在实现我镇经济奋斗目标过程中,方方面面必须做到同步协调发展,其中环境和资源尤为重要。以前,我们走的是一条传统工业化道路,经济发展模式基本上是资本驱动型和资源消耗型,这种发展模式最大的问题就是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随着经济增长与资源保障、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粗放型增长方式已经被实践证明是不可取的发展模式。以科学的发展观来指导我镇建设工业经济强镇,就是要将循环经济、注重生态环境的发展理念贯穿到经济工作中去,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谋求经济、社会最大限度的发展,以最小的社会、经济成本,保护资源和环境,走一条科技先导型、资源节约型、生态保护型的经济发展之路。无数实践证明:环境也是生产力。环境越好,越能吸引国内外的投资客商;环境也是产业。环境越好,越能吸引中高层次人群到我镇购房安家、休闲旅游,从而促进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所以,我们创建*市级、省级生态镇和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是实现新一轮发展的重要抓手,是推动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的有效手段。对此全镇上下都要有正确的思想认识。

第三,开展*市级、省级生态镇和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工作,是提升我镇整体形象、加快小城市建设的重要依托。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全镇的城镇基础设施已经基本完善,城镇环境有了巨大的变化,我们于其的小城镇现代化建设也将迈出坚实的步伐。我们的奋斗目标就是到2020年,建设成为环境更为优美的花园式现代化小城镇,远期目标就是要赶上欧美国家的环境水平。要达到这些建设目标,就要从我们这一代人开始,从我们手里做起,站在更高、更新的起点上,高品位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要站在更高的层次上,用更远、更宽广的战略眼光来规划于其今后的城镇发展,把于其的建设和发展放到整个余

姚的总体发展格局中去谋划、去考虑。在工作方法上,我们应当在实施长远规划、整体规划的前提下,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领域,推出不同的工作重点,通过各个重点工作的突破,带动整个城镇现代化建设各项工作的推进。创建*市级、省级生态镇和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就是当前我镇建设过程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内容,这项工作能否得到全面、有效开展,对推动整个城镇建设,对提升我们于其整体形象来说,具有不可比拟的重大意义。

所以,建设*市级、省级生态镇和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既是一项为民造福的民心工程,又是一项党和人民的凝聚力工程,更是我镇再创新优势、增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重大举措。为此,我们必须举全镇之力,动员方方面面的力量,全力推进,务必取得积极成效。全镇各级组织和各级干部要把思想统一到镇委、镇政府的这一重要决策上来,提高思想认识,增强责任意识,切切实实地把创各项工作抓紧、抓实、抓好。

二、明确目标,突出重点,扎实推进*市级和省级生态镇创建工作。

经镇委、镇政府研究,我镇生态镇建设的总体目标是:通过若干个“环保工程”的实施,基本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人口规模、素质与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人口规模、素质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把于其建设成为生态经济发达、生态环境优美、生态家园和谐、生态文化繁荣、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的花园式的小城镇。生态镇建设分近期、中期和远期三个阶段实施。近期是20*年到20*年,是创建和推进阶段,主要任务是完成第一批生态建设重点项目,基本达到创建*市级和省级生态镇考核指标体系的要求,争取通过省级生态镇验收;中期是2009年至2012年,为发展和提高阶段,主要任务是巩固省级生态镇创建成果,完成第二批生态建设重点项目,提升生态镇建设水平;争取通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验收;远期是2013年至2020年,把于其镇建设成为具有发达的生态经济、优美的生态环境、和谐的生态家园和繁荣的生态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力强的现代化城镇。

根据这一目标,镇政府已经编制了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并已通过专家评审,报请市人民政府批准。同时,已经制订了具体的工作方案,主要内容是:在生态镇建设中推进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文化“三大板块”,实施循环经济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生态环境建设、蓝天净化等工程。全镇各个部门、各村和区域范围内的各有关单位,要认真按照已经制订的实施规划和工作方案,全面开展生态镇建设和创建省级生态镇和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工作。在全面推进的过程中,要突出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当前我镇生态镇建设的重点主要有:

一是要全面实施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切实消除河水黑臭现象,不断改善水体环境。水环境质量差是当前我镇创建省级生态镇和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工作一项主要的薄弱环节。要加快建城工业园区污水管网铺设工程和农村公厕生态改造及三格式户厕改造工程,不断提高污水截流纳管率和减少农村污水直排现象。要不断完善水务设施管理制度和水系调水方案,提高河水流动性,增强自净能力;要进一步开展疏浚清淤工作,扩大河道的排洪能力;要实行科技治水,组织开展水环境承载能力、水生态修复技术、底泥处置技术、人工湿地技术等科研项目;要开展入境断面和出境断面的水质跟踪监测,为科学

实施综合治理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支持。

二是要进一步提高绿化建设的水平和质量,充分发挥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要进一步扩大绿地面积,提高绿地覆盖率和绿地质量,优化绿地结构,充分发挥绿地的生态环境效益;要以建设大型公共绿地、交通干道两侧绿化带、居住区绿地、水源涵养林、大型苗木基地等为重点,强调绿地的大中小相结合、点线面相结合、城乡相结合;要坚持生物多样性原则,在发展现有绿化植物的同时,多品种引进和选育适应当地生态环境条件的、生长良好、实用性与观赏性兼具的外来植物;要加大古树名木和特色园林的保护力度,将绿化与旅游结合起来,发挥绿化资源的景观效益和人文效益。

三是要大力倡导循环经济,努力建设清洁环保的生态经济体系。建设生态镇,经济是支撑,发展是保证。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从“资源——产品——污染物排放”,循环经济模式追求的是从“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以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和污染物产生的最小化。发展循环经济是时代的潮流,是提高区域竞争力的先进发展模式。联系我镇实际,当前倡导循环经济,发展生态产业,重点要加强工业企业的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清洁生产审核,实现污染防治和管理的全过程化;要加强技术服务和绿色认证,健全农产品安全质量检测体系,扩大有机食品、无公害蔬菜、优质特色农产品等绿色农业生产,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水平;要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发展高科技、无污染的新兴产业,淘汰一批能耗高、污染重、产出少的企业;要开展生态工业园建设,统一规划,加大环保设施投入力度,引进或培育一批能形成循环经济链的项目。

四是要切实加强扬尘污染防治,进一步改善全镇大气环境质量。我镇目前扬尘污染是比较突出的问题,环保、城建、城管、公安等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宣传教育,形成公众广泛参与的氛围;开展专项整治,规范堆场、建筑工地、道路施工与保洁、绿化建设与养护等的扬尘污染工作;组织联合执法检查,依靠上级局的支持来加大执法力度和整治工作。

五是要大力开展“生态村”创建活动。创建省级生态镇的一项基本考核指标是要求辖区内30%以上的村要达到“生态村”标准,而我镇14个村就必须有4个以上的村为生态村,目前*市级的生态村我镇只有一个(任佳溪村),余姚的生态村没有,所以要结合生态镇建设,全面推进各项创建工作,力争尽早达到考核标准,通过*市的考核的验收。

六是要广泛开展绿色创建活动。生态镇建设必须从基层抓起,打牢根基。全镇范围内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各村、各住宅小区,要以开展生态村和绿色家庭、绿色社区创建为抓手,防治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组织环保宣传和环保志愿者活动,美化居住环境;各单位要以绿色企业、绿色学校、绿色饭店、绿色商店、绿色宾馆、绿色宾馆、绿色医院等“绿色创建”为载体,推动相关工作,形成上下联动、广泛参与的生态区建设良好局面。

三、加强领导,齐心协力,确保完成生态镇建设的各项任务

加快生态镇建设,创建省级生态镇和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是一项事关全镇发展大局和长远利益的战略任务,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创建*市级、省级生态镇和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工作,不同于其他单体项目的创建,它是一项综合性的环境创建工作,创建内容涉及领域多、涵盖面广,任务重、要求高。全镇上下要着眼长远、立足当前,扎实工作、稳步推进,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坚持不懈地把生态镇建设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一)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以住的工作实践证明,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是做好任何一项工作的根本保证。只要全镇上下思想统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集中力量,再难的事也能做成

科学规划范文第8篇

SWOT是一种属于管理学范畴的分析方法。此种方法将跟研究对象相关的各种内部优势因素和外部环境中面临的机会与威胁,通过调查罗列出来,便于较为全面系统分析利弊得失,找出确切问题之所在,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科学规划,制定未来的发展策略。SWOT四个字母分别代表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遇(Opportunity)、威胁(Threat)四个方面。虽然SWOT分析法常用于组织或企业对所处形势进行分析,但借用这一分析方法亦可帮助我们从战略管理角度对安徽动漫产业的竞争力进行分析。 一、安徽动漫产业的优势 所谓动漫产业,是指以“创意”为核心,以动画、漫画为表现形式,包括动漫图书、报刊、电影、电视、音像制品、舞台剧、网络等动漫直接产品的开发、出版、播映、演出和销售,以及与动漫形象有关的服装、玩具、动作游戏等衍生产品的生产和经营活动,所形成的一个涉及众多行业的完整产业链。安徽动漫产业发轫于1997年,在短短十余年时间里,经历起步阶段,现已进入成长期,相关各个行业的经济规模和产值连年递增,产业形态初具,产业发展的格局和道路也已日渐明确,安徽动漫产业的发展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具体而言,当前安徽动漫产业在成长过程中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1.文化大省、特色鲜明 动漫产业是一个高度依赖文化资源的产业,动漫形象、动漫品牌无不与此密切相关。安徽省具有丰富而特色鲜明的文化资源: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和新安文化源远流长,黄梅戏、泗州戏、庐剧、傩剧和花鼓灯等地方戏曲根深叶茂,包公、李白、项羽、华佗、七仙女等历史和传说中的人物深入人心,黄山、九华山和天柱山等自然名胜及长期地方文化发展中产生的故事、传说、人物形象等历史底蕴深厚和文化遗产丰厚。如此这些,现已被概括和提炼为“徽文化”。 “徽文化”是安徽动漫产业发展的深厚土壤和根基。“徽文化”这块金字招牌赋予了安徽动漫产业具有鲜活的制作内容和独特的发展模式,而有别于其他省区的动漫产业建设。这也为安徽动漫产业在全国动漫发展中,乃至和世界动漫的发展与竞争中,提供了一条独特的发展之路。 早在2006年的上海国际电脑图形图像大赛上,一部由安徽华教文化教育用品有限公司主导研发的动漫作品《五子夺魁》便因主打“徽”字牌,加入了一些极具安徽地方特色元素,使得这部仅6分15秒片长的动画从二千八百多件参赛的国际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三等奖。《五子夺魁》捧回国际大奖,足以说明安徽动漫发展之路坚持“徽文化”特色的必要性。 2.政府支持、政策优势 安徽动漫产业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2006年以前,安徽省的动漫产业发展还处于自发状态,但随着2006年下半年安徽省第八届党代会提出安徽要从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发展战略,并把动漫在内的文化产业列入了“十一五”重大项目之中,安徽动漫产业开始迅速发展。 2007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在安徽(合肥、芜湖)建设“国家动漫产业发展基地”,从而使安徽成为全国动漫产业基地之一。2009年,安徽省政府在《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若干意见》中进一步指出:“实施全省动漫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大力扶持动漫创意、设计、生产和营销,重点推动合肥、芜湖和马鞍山等动漫基地加快发展,建设动漫创意产业交易平台,努力把我省建设成为全国动漫产业中心之一和动漫强省。”各市级政府也随之纷纷采取具体措施予以扶持,如合肥市每年拿出一亿元,芜湖市每年拿出1000万元作为专项资金,倾力扶持动漫产业发展。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政策扶持不仅是为动漫产业发展保驾护航,也成为推动安徽动漫产业发展的主要力量。 3、拥有一定数量和制作规模的动漫公司及有竞争力的动漫产品 安徽的动漫产品生产和经营业务最早是从个体生产和小作坊制作开始的。经过若干年的发展,其中一些小作坊现已成长为具有一定制作规模的动漫公司。以合肥市为例,仅是位于高新区的合肥部级动漫和服务外包基地,截止2010年就有各类动漫企业六十多家,服务外包企业108家,实现动漫产业总产值不少于五亿元,服务外包总产值不少于15亿元。 二、安徽动漫产业的劣势 1.人才供需失衡 要发展动漫产业,人才是关键。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彭吉象曾深有感触地表示:“中国动漫现在最需要的无疑就是两个字——人才,具体来说主要分为四种:策划人才、创意人才、高层管理人才和营销人才。” 在规模方面,安徽樱艺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安徽启盛数码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安徽汉娱网络有限公司、安徽同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合肥乐唐动漫信息有限公司和合肥风磨石动漫艺术有限公司等原本的“小作坊”和“工作室”,如今都逐渐成长为具有一定创作能力和影响力的公司。就动漫产品来说《,十二生肖》、《李白漫游》、《黑脸大包公》、《魔术笔记》、《黄山传奇》、《淮南子》……一大批安徽原创动漫作品相继问世,获得好评。其中,40集动画系列片《十二生肖》自2010年4月在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黄金档播出后,以其富有个性的人物造型赢得了广大青少年观众的喜爱,并先后获得“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广电总局推荐2009年度全国优秀动画片、2009年度全国优秀动画片三等奖、首届全国十大动漫卡通形象入围奖(辰龙)等多个奖项,成为安徽动漫行业在全国范围内的代表作品。58集动画系列片《黑脸大包公》更是被列入国家文化产品出口重点项目,已分别与美国麒麟电视台、日本大富电视台等达成了播出协议,即将冲出国门,走向世界。 #p#分页标题#e# 正是这四种人才缺乏直接制约了安徽动漫产业的发展。目前,安徽省动漫市场缺乏高级人才,尤其是具有漫画原创、动漫策划、电脑技术、经营运作和管理等复合能力的高端人才最为稀缺。 “据不完全统计,未来三年全国动漫人才需求量最起码要达到15万人,而我国目前所有院校每年动漫专业的毕业生仅有5000人左右。”就安徽省内高校而言,目前已有12所高等院校开设动画本科专业、33所高等院校开设专科层次的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在校生共计三千多人。尽管如此,这一数字还是满足不了目前安徽动漫市场的需求。更重要的是,目前因为这些院校大多在动漫技术方面着力较多,培养方向多为技术型人才,极少有动漫创意人才、营销人才。此外,目前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也不尽合理,动漫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多是由其他行业转过来的,熟悉动画产业的不多,创作者知识面也不全面。 2.资金短缺 其一,动漫产品价格倒挂导致企业赢利能力缺乏。安徽动漫企业一般集中在产品制作生产环节,动画年平均每分钟的制作成本约为一万元,而播出费为省级电视台每分钟20—50元,上星卫视每分钟80—500元,播出费最高的中央电视台每分钟仅给700—1000元。这使得一部动画片的播映收入远不能弥补成本。一般而言,企业必须通过衍生产品的开发才能实现赢利,而安徽动漫企业这方面的能力和关注度较差,几乎没有做相应努力。其二,安徽省动漫企业一般为中小企业,而动漫产业的特点就是先期投入大,资金回收期长,回报风险大,企业资金匮乏成为其成长道路上的重大瓶颈。其三,安徽作为中部省份,依靠财政支持动漫产业发展的能力有限,在现有的金融信贷制度下,动漫企业因无赁押物,又难以争取到银行贷款。 另一方面,资金短缺亦导致安徽动漫企业人才流失。一些动漫制作人员经过学习和时间磨练而逐步成长起来,但由于工资过低,缺乏基本的物质保障,而纷纷流向外省或改行。 3.动漫产业链不顺畅 所谓动漫产业链,是指构成产业的各环节所形成的链条,包括动漫构思和创意、动漫产品开发和制作、动漫影视及剧目的播出和演出、动漫产品出版和发行,以及与动漫形象有关的服装、玩具、电子游戏等衍生产品的生产和经营等等。一般而言,拥有一个较为完整和运转有效的产业链是动漫产业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但安徽动漫产业目前尚未形成完整有效和运行顺畅的产业链条,具体表现为:安徽动漫企业主要分布在产业链的中游,即主要存在于产品外包、书籍出版等环节,而且这几个环节之间缺乏联系,处于“断链”状态,这会导致浪费和经济效益难以提升。如安徽出版集团出版的原创漫画《虹猫蓝兔七侠传》、《三国演义》等作品曾连续获得多个部级大奖,并远赴国外发行,但这些作品的原创都是天津神界漫画公司制作。合肥市樱艺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负责人概括道:“目前省内的动漫企业大多是发包公司,真正具有动漫制作能力、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问世的安徽本土动漫企业非常少;企业受自身条件限制,很难把影视作品转化成书本或者其他衍生产品。”三、安徽动漫产业的机会 1.国内动漫产业发展迅速造就发展氛围首先,经济全球化必然带来文化全球化。由于动漫产业具有易被别国接受、传播范围大、渗透力强等特点,因此全球化也带来世界动漫产业大发展和动漫产品在国际交易中所占比重迅速上升。这亦为安徽动漫产品走向世界提供了机遇。第二,近几年来我国动漫产业发展快,势头强劲。据统计,2009年我国动漫产值已达500亿元人民币的规模。当然,这与全世界5000亿美元的市场相比,仍属是刚刚开启的市场。 这说明我国和我省发展动漫产业的潜力很大。第三,各级政府部门对动漫产业发展高度重视,倾力打造。如2008年8月文化部《关于扶持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强调用5—10年时间实现跻身世界动漫大国和强国行列的目标,2009年8月,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扶持我国动漫产业发展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提出在增值税方面,在2010年12月31日前,动漫企业在按17%的税率征收增值税后,对其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行即征即退政策,并规定动漫软件出口免征增值税。这些文件规定和政策支持,为安徽动漫产业加速发展造就了上佳的外观环境。 2.以动漫基地建设为依托,探索产业发展路径 依托动漫基地,实施项目带动,是安徽动漫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现在,实现安徽动漫产业持续发展的合肥和芜湖两个部级动漫基地已经形成规模。 2007年12月1日,芜湖国家动漫产业发展基地在该市科创中心挂牌。“该市专门成立了由市长担任组长的动漫创意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制定了动漫产业发展规划和鼓励扶持政策,并设立了每年1000万元的专项发展资金。”“该市还在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动漫产业基地,规划面积1000亩,其中核心区314亩,拓展区600余亩,建设孵化大楼、生产厂房及配套设施,总规划面积25万平方米,投资总规模达5亿元人民币,打造集动漫创意、研发制作、人才培训、衍生产品生产流通等功能齐全的动漫产业集聚中心,到2020年,形成年产1万分钟的动画制作能力,年产高质量的影视动画60部,形成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动漫品牌。” 2010年2月26日,合肥部级动漫和服务外包基地开园。据介绍,“2010年,合肥部级动漫和服务外包产业基地的各类动漫和服务外包企业将达到200家以上,其中,国内外知名企业不少于10家,动漫和服务外包总产值将实现20亿元,实现税收达1亿元”。 该基地将“以新兴动漫、网络游戏、虚拟现实、影视制作和服务外包等产业为发展方向”。可以预料,以合肥、芜湖这两个国家动漫产业基地为依托,接踵而来的动漫投资项目将会蔓延至全省各地,这标志着安徽动漫产业将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高潮。 3.动漫展普及动漫文化,培育大众动漫情怀#p#分页标题#e# 普及动漫文化、培育大众对动漫的热爱,这是在构建安徽动漫产业得以持续发展的环境条件。据相关资料显示,在动漫大国日本,动漫的影响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2004年第十届广岛国际动画节对入场者年龄所做的统计数字显示,20岁以上的成年人占了80%以上(其中20—29岁占25%,30—39岁占38%,40—49岁占17%,50岁以上占15%)。动漫、动画片在日本已经不仅仅是面向儿童和青少年的文化形式,而是普及到全民的文化了。 我们也应该向日本学习,宣传普及动漫文化,将动漫市场容量扩大到全民。近几年来,安徽在这一方面尤为注意并采取的一个做法是,借助于举办形式多样的动漫节、动漫会展等活动,来培育大众的动漫情怀。例如,2009年10月23—26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安徽省政府联手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国际动漫创意产业交易会在安徽芜湖市举办。据统计,本次交易会“签约项目达93个、资金总额92亿元,其中动漫产业类和其他文化创意产业类项目分别为64个、29个,资金总额分别达到54.5亿元和37.5亿元。 安徽省内项目达42个,总投资交易额60.7亿元,占全部项目投资额的66%”。 通过此次交易会实现了完善动漫市场交易体系的目标,它具有的另一重意义,是为许多民间动漫爱好者甚至普通市民有了近距离接触专业动漫、感受动漫、认识动漫的机会,彼此间分享动漫带来的快乐,以此培育公众对动漫的兴趣,使动漫文化在安徽省得到广为传播和普及。 四、安徽动漫产业面临的威胁 1.动漫产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首先,国外动漫产业巨头采用本土化策略,纷纷抢滩中国市场,对我国的动漫企业构成直接的威胁和竞争。 早在1998年美国迪斯尼公司就推出《花木兰》动画电影而风靡全球,近年来美国梦工厂再次借用中国元素而生产出《功夫熊猫》,创下动漫电影的票房纪录。中国动漫市场被国外品牌占据了较大份额。调查发现,中国巨大的动漫市场基本被国外动漫公司占领。中国原创动漫包括港台地区在内,只占据世界动漫产业的不足11%份额,而日本却占据了60%,欧美占据了29%。 其次,从国内市场来看,一些省市动漫产业建设起步早,地方政府出台有力度的优惠和扶持政策推动动漫产业发展。有些动漫先进省份产业发展优势明显,如“2008年我国动漫产业产值大约500多亿,而广东省动漫产业当年的产值就超过100亿元,占全国动漫产值的1/5左右”。 较之先进省份,安徽动漫产业在发展中确实感到形势逼人,时不我待。 2.动漫产品盗版屡禁不止 盗版——这种侵权行为一直对我国动漫市场造成严重伤害。中国动漫业普遍缺少知识产权的意识,一旦有动漫形象获得市场认可,盗版现象便会蜂拥而起,抢占市场。据统计,盗版动漫产品的非法获利约为正版经营的九倍之多,这给动漫企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沉重打击了企业花费大笔资金与人力开发原创动漫形象的积极性。 安徽动漫产业也面临着版权保护跟不上动漫产业的发展形势,各种盗版严重影响产业发展等严峻现实。特别是由于网络的存在,很难对动漫作品的传播设置有效的壁垒。由于庞大市场需求的存在,出现许多专业或半专业的盗版厂商,他们通过网络下载动漫作品,刻录成光盘销售,销路极好,屡禁不绝。此外,盗版厂商对动漫产业链衍生环节的侵入,让正规动漫厂商的利益受到更为严重的威胁。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安徽动漫产业的健康发展。

科学规划范文第9篇

规模化、产业化养猪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部门相互配合、共同努力。特别要制定相关配套措施,不断拓展服务范围,不断提高业务技术水平,超前考虑,精心谋计,科学指导,以优质的服务搞好生猪规模化养殖的各项工作。

首先,抓好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以适应规模养猪对人才的需要,对现有的在职专业技术人员加大培训力度,提高业务能力及整体素质,可采取异地培训、集中办班和现场实训等方式。同时招收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和从农村基层选聘有丰富工作实践经验的人才,补充新鲜力量,弥补专业人才的不足。

其次,发展相关配套产业,广开饲料来源,规范完善饲料等投入品供应体系,大力发展屠宰加工、饲料加工、贮藏加工、交通运输等相关配套服务体产业,使产业链不断延伸。

其三,建立信息服务平台,信息化是养猪实现产业化的助推剂,当今市场经济千变万化,信息传递速度快,在抓好规模化养猪的同时,抓好信息化建设,随时掌握市场动态,以便合理安排生产,减少盲目性。

其四,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工商资本投资生猪规模化养殖,在水、电、路和用地等诸多方面为生猪规模化养殖提供便利。

2提高抗御市场风险能力

当前,养猪市场周期明显、市场波动性大,容易出现大起大落,市场预测比较难,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我国人口众多,在广大农村散养户、小规模养猪场占市场份额比例大,长期以来农户养猪缺乏长远计划,管理方式落后,不了解、分析、预测市场规律,盲目跟从者多,你养我也养,你退我也退,即所谓船小好调头,在一定时间、一定程度上助推了生猪市场价格大起大落。所以,发展生猪规模化养殖是形势发展的需要,当生猪规模化养殖发展成为市场主体时,可以有效防止和减少市场波动给养猪业造成的经济损失,确保供需平衡,稳定市场价格。永寿县应尽快建立完善的市场预测体系和应对机制,采取强有力的、必要的政策措施,不断提高抗御市场风险能力,将市场因素造成的经济损失降到最小。

3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生猪规模化养殖投入成本越来越大,已进入高投入、高成本、高风险时代。目前,一个年岀栏200头的养猪场需要资金投入18万元,所以在永寿这样的部级贫困县参与者很少,农村散养户对生猪规模化养殖可望不可及,许多有经济实力的人、非农资本、工商资本对投资生猪规模养殖有一定顾虑。为此应按照“扶优扶强”的原创,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增加信贷资金投入数量,项目资金优先安排生猪规模化养殖场基础设施建设,采取多个项目资金捆绑使用,并加大良种补贴力度,扩大生猪养殖场保险范围等。以全新的发展理念指导生猪规模化养殖,以科学的模式提升生猪规模化养殖,以扎实的工作推动生猪规模化养殖。

科学规划范文第10篇

要害词:科学性;风险机制;全面质量治理;职业素养

1旅游规划的现状

(1)旅游规划到规划实施的脱节。旅游规划的目的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规划下一步的实施。但是我们现阶段很多规划跟实施完全脱节,规划往往只是一个停留在纸上的空谈。规划者总是把规划当成是一个美好的想象,而没有考虑到接下去的实施问题,不考虑详细实施的难度和规划方案的可操作性。很多规划文本追求所谓的全面,而失去重点,严峻脱离了实际。旅游规划的实施单位也有自己的难处,以及技术的限制。这就需要旅游规划者有很丰富的旅游规划经验,能够在规划的过程中就考虑到规划的可实施性。

(2)旅游规划的实施结果严峻偏离初衷。当旅游规划经过实施之后,才发现许多规划的实施结果远远达不到规划所设想的效果。当然这里面有很多涉及到实施单位、行政部门等多方面的因素。但主要还是,旅游规划者在规划的过程中缺乏科学严谨的态度。在规划开始的阶段没有进行详细、科学的调查,或者是调查以后没有对调查的结果、数据做科学的分析。对规划结果的预测都是建立在规划初始阶段的分析基础上的。没有科学的分析,最终规划实施的结果也无法预测和把握,结果严峻偏离效果也在常理之中。

2旅游规划缺乏科学性的原因

2.1旅游规划的目的错误

旅游规划的目的在上文中已经提到,那就是旅游规划最终是为了规划的实施,以及实施以后可能产生的效果。也就是说,规划的过程中,一切都要为了以后的实施和实施以后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着想。但是我们现阶段的规划有很多的目的,造成了旅游规划目的中央的偏移。

从旅游资源所在地的旅游主管部门来说,这是一个立项要钱的好机会。旅游行政部门是一个清水衙门,平时很少有机会得到经费,更加不能靠副业来取得收入,做一个旅游规划可以为主管部门申请很多经费。现在旅游规划的价格又不低,但要求是“质量听从时间”。为了得到上级部门的经费,主管部门往往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一个规划,不管规划是否科学。在进行资源评估的时候,也只谈旅游资源的长处,而回避旅游开发对旅游资源的破坏作用;只谈旅游规划所能产生的美好蓝图,而不谈旅游规划的效果在规划实施中是否能够顺利完成。做成一个旅游规划,对于旅游主管部门来说也是一个现实自己政绩的机会,领导的意志往往又成为首要的。

对于旅游规划者来说,旅游规划的目标是能够在规划评审中通过,所以规划文本总是在迎合评审专家的意见。同时旅游规划又要听从旅游主管部门的意见,他们的意见代表了更高级领导的意志,所以旅游规划就很难做到遵循科学性的原则了。

2.2旅游规划市场经营的无风险性

旅游规划单位的无风险经营原因主要有两点:

(1)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对旅游规划旺盛的市场需求。旅游正在以一个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地发展,旅游业的地位也在国民经济中大大的提高。许多地方政府也将旅游业定位为当地的支柱产业或者主导产业。政府的重视自然引起地方以及个人的重视,全国掀起了一个旅游发展的高潮。一些地区在地方利益和部门利益的驱使下,不作科学的论证,盲目进行旅游规划,开发旅游资源,从而扩大了对旅游规划的市场需求。

(2)旅游规划单位的相对短缺促成了旅游规划市场无风险经营的生存空间。我国从2009年开始,正式启动旅游规划设计单位的资质认定工作,迄今为止只通过认定了近百家旅游规划设计单位。这么大的一个旅游开发需求市场,仅靠这百家旅游规划设计单位是难以满足的。规划单位成为一定程度的“短缺性资源”,尤其是知名的规划专家更是旅游规划市场的“稀缺性资源”,“短缺和稀缺”让旅游规划单位赢得规划市场的极大宽容,并且只要承担极少的责任。

2.3旅游规划评审的不科学性

(1)旅游规划本来应该是甲方组成专家对乙方规划成果进行评审,但一般情况下都是乙方在规划评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甚至评审人员由乙方组织确定。这样就造成了旅游规划单位也是旅游规划评审单位,旅游规划当然能够轻松的通过评审。即使旅游规划评审专家是由甲方组织确定的,有时甲方与旅游规划单位是站在同一条船上的,他们也希望旅游规划能够顺利通过评审。所以这样的旅游规划评审就谈不上什么科学不科学了。

(2)评审专家在评审会上,一般不实事求是,高那一套“捧场式”的评审。这些评委们大都会提前征求甲方意见,是通过还是不通过。一般情况下,甲方肯定希望规划通过。一来可以顺利的完成组织旅游规划的立项任务,为主管部门增添政绩;二是假如规划不能通过,还要花钱进行第二次评审。因此规划评审成了走过场,使旅游规划成为没有任何意义的政绩工程,好坏都能通过。很多不胜利的规划因为相关人员的操作与走动都通过了。

2.4旅游规划缺乏技术支持

旅游规划的科学性,说到底主要还是体现在旅游规划的技术要求和对待规划的严谨态度上。很多规划没有任何的技术支持,主要是凭借规划者的主观臆想。旅游规划是一个需要许多学科支持的工程,尤其需要工科、艺术、经济、统计、社会、文学以及心理等学科知识。可是,我们的很多旅游规划从业者只有一个学科背景,有时甚至是半路出家,由于偶尔的原因才进入了旅游规划这个行业。这样的规划者肯定是不合格的。

就拿对旅游客源市场和社会经济效益的预测来说,预测数据与实际数据往往相距甚远,究其原因,一是数据采集的来源和方法不正确。规划者在进行问卷调查时,方法不当,问题设计不合理、偏于诱导性,抽样的数量不够、样本对象不典型,问卷的可信度无法保证。二是对于调查统计的数据不会进行科学的分析。许多规划者对于调查数据只是做一些简朴的平均,而没有与客源市场的市场细分进行结合,做综合的分析。这也是很多旅游项目最终因为客源问题而失败的重要原因。就这样一个旅游规划必须经过的前期调查分析过程,即需要心理学和统计学两门学科,有时还需要社会学和市场学的知识。可见,其它学科的技术、知识对于旅游规划的重要性。

3提高旅游规划科学性的方法

3.1明确旅游规划的目的

旅游规划的目的就是规划的实施,这一点若不明确,会造成两个后果:一是旅游规划与市场需求的脱节。假如旅游规划的目的还只停留在立项要钱或者增加政绩上,抑或是通过规划评审,那么规划目的的重心就很难移正。旅游规划也会盲目,脱离实际,脱离旅游市场的需求。因为,这时所有旅游规划的参与单位都不会首先考虑旅游市场的需求问题,旅游市场需求对规划项目的检验只是以后的事情。所以明确旅游规划的目的是实施和实施以后的结果,旅游规划参与者才会考虑旅游市场的需求问题。二是旅游规划与后期的实施控制的脱节,只是显而易见的。规划的目的不是实施,那实施过程的控制谁来保证呢?毕竟在整个规划到实施结束的过程中,规划单位和实施单位都应该是处在相互沟通的过程中的。尤其是旅游规划单位,一定要考虑到旅游规划实施的难处,及时的进行调动,而不应该不所有责任都推到实施方身上。3.2旅游规划过程的全面质量治理

全面质量治理(简称TQM,TotalQualityManagement或TQC,TotalQualityControl),始于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质量治理大师费根堡姆《全面质量治理》一书。在旅游规划中实行全面质量治理,可以将整个旅游规划的过程看成是由一个个的项目组成,进行细分,然后将整个旅游规划的目标分配给各个项目,进行全面质量治理,也可称之为项目治理。全面引入项目治理理论为解决旅游规划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提供了理念上和技术上的“可能”,是对旅游规划治理创新的有益尝试。

将项目治理理论引入到旅游规划治理中是必要的。从宏观上看,随着旅游业的不断深入发展,旅游规划、策划咨询的专业化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规划过程本身也须具有高效益成为时代的要求;从微观上看,旅游规划具有高技术含量、跨学科性、创新性、前瞻性、可操作性的特征,非凡是大型规划项目,其过程也成为一个系统工程,这也对旅游规划治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由此来看,规划治理者必须对旅游规划项目涉及的人力资源、时间、成本、技术、风险等要素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治理。所以,项目治理理论的引入对旅游规划的过程变得尤为必要。

旅游规划的项目治理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流程治理,旅游规划流程设计是构建旅游规划制作程序的过程,流程治理就是对规划项目核心阶段的治理,这是对各种要素(时间、质量、成本等)的驾驭过程。各种驾驭必须从规划项目的初始阶段就要开始。比如项目投标的时候,项目治理者就必须与委托方进行良好的全面沟通,并提出针对性强的规划方案。在接手项目之后,项目治理者就必须根据前期考察的基本情况,整合智力,提出整个项目的时间进程控制方案和技术控制方案,以确保规划的进度与质量。二是团队治理,以往编制旅游规划,“课题组长”常常既是技术负责人,又是治理者,具有双重职责,而两者的职能迥异,难以适应专业化和大型旅游规划项目工作的需要。所以应该建立新的旅游规划团队项目治理系统。这样,让专家专注于规划技术而非项目治理。于是,项目治理者应运而生,他们负责规划流程的设计、规划团队的组织、项目干系人的联络调解。

3.3引入风险机制

(1)建立旅游规划单位业绩公示制。根据旅游规划的实施情况评价旅游规划单位的业绩,定期对规划设计单位的业绩及其所完成规划的效果进行评价公示,以达到社会监督和约束的目的;对只顾获取经济效益的不负责行为公开曝光,对编制旅游规划不科学的单位,旅游规划治理部门可考虑降低甚至取消其旅游规划的资质,从而增加了不负责任行为的风险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旅游规划市场不良行为的发生。

(2)建立规划效果与利益相结合的机制。规划效果直接与利益挂钩是促进旅游规划单位重视旅游规划科学性的又一举措。目前旅游规划只要规划文本通过了专家评审,旅游规划单位就可以拿到全部规划费用,至于所作的规划到底会产生什么效果,就与规划单位再无关系了。所以引入奖励机制是十分必要的,可以考虑按规划费用的适当比例设立奖励基金,对于实施效果好、取得预期成绩的优秀规划予以适当奖励,以激励旅游规划单位提高旅游规划的科学性。

(3)建立旅游规划质量保证金制度。质量保证金制在旅行社行业中已实施,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对提高旅行社行业的服务质量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因此旅游规划行业也可借鉴这种胜利的经验,建立相应的质量保证金制度。以此来提高旅游规划的科学性。

3.4对旅游规划师的要求

旅游规划的科学性与否,要害在于规划师的素养。规划师的素养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道德素养,即要关心旅游资源的保护状况,并且对一个地区的旅游业发展负责。在所有规划师的素养中,道德素养应该放在首位。有一个高尚道德素养的规划师一定能够用科学的态度来对待旅游规划。二是职业素养,旅游规划师必须是一个通才,必须要具备多个学科背景的知识。旅游规划师在规划的过程中要给予旅游规划以足够的技术支持,加大科学技术以及其它的学科理论在旅游规划中的比例。三是治理调解素养,旅游规划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旅游规划者并不能做到全能,也需要许多其他部门以及同一个部门其他人员的配合。一个好的规划师一定要很好的整合所有的资源,来为旅游规划服务。尤其是碰到自己解决不好的技术难题时,一定要谦虚,请求他人的支持,做到让规划具有科学性。

4结语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于旅游规划的需求越来越高,应该说,现在是旅游规划行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但是,我们在重视旅游规划的量的同时,一定要重视旅游规划的科学性。所有的旅游规划参与单位都要用科学的态度来对待旅游规划。提高旅游规划的科学性不是哪一个单位或个人的事,不只是旅游规划单位的事。当然旅游规划单位在其中起了核心的作用。这需要包括旅游规划单位、实施单位、旅游主管部门和旅游规划评审专家等多方面的通力合作。

参考文献

[1]许韶立.我国旅游规划市场中的“怪现象”剖析[J].中州学刊,2009,(6):104-106.

[2]栾坤,熊礼明.对旅游规划单位无风险经营与旅游规划质量的思索[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198-201.

上一篇:科学方法范文 下一篇:文化经济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