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范文

时间:2023-03-12 00:28:49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范文第1篇

核心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突出强调的一个重要思想和基本要求。 它之所以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第一,以人为本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 第二,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 第三,以人为本全面回答了科学发展观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科学发展观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坚定信念,把依靠人民作为发展的根本前提,把提高人作为发展的根本途径,把尊重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准则,把为了人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做到发展为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本质

国家发展战略的整体构想,既从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环境安全的功利性目标出发,也从哲学观念更新和人类文明进步的理性化目标出发,几乎是全方位地涵盖了“自然、经济、社会”复杂系统的运行规则和“人口、资源、环境、发展”四位一体的辩证关系,并将此类规则与关系在不同时段或不同区域的差异表达,包含在整个时代演化的共性趋势之中。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国家的战略,必然具有十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哲学内涵。面对实现其战略目标(或战略目标组)所规定的内容,各个国家和地区,都要根据自己的国情和具体条件,去规定实施战略目标的方案和规划,从而组成一个完善的战略体系,在理论上和实证上去寻求国家战略实施过程中的“满意解”。

从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出发,其体系具有三个最为明显的特征: 其一,它必须能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发展度”,发展度强调了生产力提高和社会进步的动力特征,即判别一个国家或区域是否在是真正地发展?是否在是健康地发展?是否是理性地发展?以及是否是保证生活质量和生存空间的前提下不断地发展? 其二,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协调度”,协调度强调了内在的效率和质量的概念,即强调合理地优化调控财富的来源、财富的积聚、财富的分配以及财富在满足全人类需求中的行为规范。即能否维持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平衡?能否维持效率与公正之间的平衡?能否维持市场发育与政府调控之间的平衡?能否维持当代与后代之间在利益分配上的平衡? 其三,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的“持续度”,即判断一个国家或区域在发展进程中的长期合理性。持续度更加注重从“时间维”上去把握发展度和协调度。建立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所表明的三大特征,即数量维(发展)、质量维(协调)、时间维(持续),从根本上表征了对于发展的完满追求。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范文第2篇

Abstract: Party's 17 big reports pointed out explicitly: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 is the important directive which our country economic society develops, is develops the significant strategic concept which Chinese characteristic socialism must implement.”Comprehensively and understands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 profoundly the core――Humanist, implements and realizes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 and the construction harmonious society regarding us has the important meaning.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以人为本

key words: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 humanist

作者简介:岳秀,女,河北大学政法学院2008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宋广春,女,河北大学政法学院2008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一、全面理解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

(一)准确把握“人”和“本”的概念

首先是“人”这个概念,“人”在哲学上通常是与物和神相对而言的。因此,提出“以人为本”是相对于以物为中心或以神为本的。但是“以人为本”中的“人”,不是单个的抽象的人,而是一个具体的类概念,是个体和群体的统一。其次是“本”这个概念,“本”在哲学上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世界的本原,一种是事物的“根本”。以人为本的本不是“本原”的意思,而是“根本”的意思,它是与“末”相对的。提出以人为本就是要回答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什么是最根本,什么是最值得关注的。以人为本就是说,与神和物,人更根本、更重要,不能本末倒置。

(二)以人为本与我国旧社会“民本”和“民权”思想的区别

在我国历史上,“人”和“民”有时候通用,人本即民本。早在春秋时期的老子就提出“爱民治国”的政治主张,他认为君主要“以百姓心为心”。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这是儒家政治哲学的代表。墨子把“民为立国之本”的思想同“兼爱”思想相融合,要求君主“先万民之身,后为己身”。但是,封建君主由于历史和阶级局限性,他们从来没有也不可能真正做到“民本”,而只把“民本”思想作为“驭民”之术来欺骗人民以维护其专制统治。到了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康有为主张的“公养”“公教”“公恤”的大同理想和革命派孙中山提出的“民生主义”都含有以人为本的意思,但是他们都不懂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不相信人民群众有当家作主的能力。因此,他们不可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三)以人为本与西方人本主义的区别

西方人本主义是早期资产阶级反封建教会斗争中形成的思想体系。他们宣传人是宇宙万物的主宰,用“人权”对抗“神权”,反对一切以神为本的旧观念。但是他们主张“个人本位”。以“自我中心”为主要的价值追求。这与我党所坚持的“以人为本”有着本质区别。我们主张的以人为本认为人既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发展的根本动力。曾指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二、全面把握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不仅强调以人为本是核心,而且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只有把两者有机统一起来,才能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离开发展就无所谓发展观,更谈不上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与非科学发展观的不同就在于是否坚持以人为本,是否用以人为本的思想推动发展工作。

发展观经历了经济发展观、经济社会发展观、再到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这样一个过程,即经济、社会、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实践证明,经济不发展,社会很难发展;经济、社会不发展,人很难发展,人的发展是发展的核心内容。是离开人的发展的发展观,仍属于传统发展观的范畴,而不是我们所提倡的科学发展观。传统发展观单纯地追求经济增长当作目的,而看不到发展不仅包括人的发展,而且是为了人。离开人的全面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就会迷失方向。与传统发展观不同的是,科学发展观虽然重视物质因素,但认为发展的决定因素“关键在人”。

三、在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

(一)要始终着力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历来把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当作自己的崇高理想。坚持以人为本,首先,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的多方面需求,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坚实的物质基础。其次,要加快政治建设,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质,为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可靠的政治保障。第三,加快文化建设,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使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二)要努力提高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

邓小平说过:“调动积极性是最大的民主”始终坚持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充分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体制,大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最广泛的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三)要始终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方面,要抓紧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多做好事实事,在生产发展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另一方面,要形成统筹兼顾的利益协调机制,正确处理好城乡之间、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之间群众的利益关系,以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保证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总之,全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和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对国家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我们只有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才算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才能真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参考文献:

[1] 《选集》三卷 1991年版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范文第3篇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

一、问题的提出

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重要纲领,可谓深入妇孺皆知,然而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与来源、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指导意义,还需学者和群众不断研究与实践。只有不断深入探讨和钻研,不断以实际行动去践行科学发展观,才能不断丰富其理论内涵,彰显其理论价值。

二、理论基础与来源

“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唯物史观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思想的理论基石。

马克思通过批判地继承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并继承和批判费尔巴哈直观唯物主义和人本主义思想,以劳动作为人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认为劳动创造了人,人的本质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形成了马克思唯物主义历史观,也奠定了“以人为本”思想的理论基础和哲学根基。马克思认为劳动是区别人与动物的根本,马克思指出:“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即迈出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这一步的时候,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人们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同时也就间接地生产着自己的物质生活本身。”[1]劳动是人本质力量的体现,历史是人类在发挥自身能动性,通过劳动改造自然,使非人化自然物转化为人化自然物以满足自身需求的过程史。马克思通过批判资本主义导致的劳动异化,深刻揭露了资本家对工人阶级的压迫和剥削,并提出只有共产主义才能实现人类的全面自由发展。

一代伟人,继承和发扬了马克思唯物史观的“以人为本”思想,他提出:“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在共产党领导下,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也可以造出来。”[2]认为,群众才是真正的英雄,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万岁,共产党人应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出要发展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邓小平同志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重视教育与人才,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他指出:“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邓小平同志自称:“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这不仅体现了他深深的爱国热情,也展现出他亲民、爱民,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人的精神文明素质,邓小平还在提出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新人”基础上,提出了要培养“四有”新人的目标。邓小平说:“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最根本的是要使广大人民有共产主义的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3]作为党的第三代领导人,继续将“以人为本”思想不断深化,他指出:“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4]“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5]

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唯物史观、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扬这些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和我国历史文化传统,科学地总结出 “以人为本”思想,系统阐释了此思想的精神实质,即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同志指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6]

三、理论指导与现实意义

2003年十月,同志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就提到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7]“以人为本”这一思想的形成与出现,不仅有深刻的理论基础,更有迫切的现实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升,伴随经济快速的发展,我国生态环境破坏、贫富差距日益拉大、社会不稳定因素日益增多,面对诸多现实问题,党中央审时度势,适时地提出了这一重要思想,并将其视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其理论指导和现实作用不言而喻。

发展观作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总开关,直接关系国家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之所以将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要在“发展是硬道理”的基础上,强调发展的价值取向,即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的问题。长期以来,由于国情需要和制度的漏洞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把目标单纯指向GDP的增长或者物质财富的增加和物质生活的改善,在发展过程中造成了资源、能源的浪费、生态环境的破坏、社会贫富差距拉大等诸多问题。这不仅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也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具体应从以下几点做起:

首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性。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最大不同是,能激发群众的创造性和活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坚持以人为本,首先要相信群众、尊重群众、发动群众,不断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力。要充分发挥党和政府的作用,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减少项目审批与立项,加大对中小企业贷款、企业融资等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修路搭桥。要发展科技和教育,提高人口素质和科技水平,为科技创新、社会进步打基础,添动力。

其次,要坚持发展成果要由全体人民共享。邓小平同志曾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8]共同富裕既是社会主义的目标,也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差很大,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京津冀一体化等重大战略将促进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为了缩小城乡差距,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目标,国家提出精准扶贫政策和新型城镇化战略,为了改革红利更多的让人民分享,国家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加大教育医疗卫生事业改革,促进教育和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方便基层群众就医和子女上学。

最后,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加强教育宣传工作,搭建就业和培训平台,为广大群众尤其是大学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和培训机会,让每个人的梦想都有机会去追求、求拼搏、去实现。发展绿色经济,增加环保投入,改善生态环境状况,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总之,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学习和实践这一思想,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灵魂,对我们社会经济发展具有深远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19.

[2] 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1,1512.

[3] 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3,28.

[4] .论党的建设[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507.

[5] 文选(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06,99.

[6]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369.

[7]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465.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范文第4篇

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其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以人为本,二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回答的是“为谁发展”的问题,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回答的是“怎样发展”的问题。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深刻理解以人为本,才能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切实做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

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

在理论局组织编写的《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出版发行之前,对于科学发展观表述的“以人为本”,理论界实际上是存在不同认识的。所存在的疑问,集中反映在以下问题上:科学发展观表述的“以人为本”与西方人本主义的“以人为本”有无区别?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提法与党中央此前提出的“执政为民”有无实质性区别?如果“以人为本”与“执政为民”没有实质性区别,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与“以民为本”就是同义语,那么,党中央“以人为本”的理念与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有无区别?根据《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对“以人为本”的解读,笔者简要地谈谈对上述问题的认识。

科学发展观表述的“以人为本”与西方人本主义的“以人为本”有无区别?

根据我国著名学者高放的考证,人文主义、人道主义和人本主义,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以来与时递进的三种社会思潮,它们既有继承性,又有开创性。人本主义说是人文主义、人道主义思想发展的顶峰,它使人文主义、人道主义从道德伦理的价值观进一步上升到自然与社会发展的世界观的高度。

应当如何评价西方的“以人为本”思想?总起来说,西方的人文主义、人道主义和人本主义所体现的“以人为本”的思想,极大地打击了中世纪宗教神学、神权和封建专制主义君权的统治,弘扬了人性与人权,推进了科学技术革命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然而,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起来之后,实行的却是“以富人为本”,广大无产者和劳苦大众依然处于贫穷无权状态。社会历史的发展要求建立和实现无产阶级的新的“以人为本”观。这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指导的科学发展观理论涵义上的“以人为本”观。我们党所倡导的“以人为本”中的“人”,是具有社会性的人,是指最广大人民群众。在当代中国,就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我们党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本”,就是根本,就是出发点、落脚点,就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一句话,我们党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理念,是以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为基础的,是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是历史发展的主体、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力量的基本原理提出来的。这是我们党所倡导的“以人为本”与西方人本主义的根本区别。

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提法与党中央此前提出的“执政为民”有无实质性区别?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是同志2003年7月1日在学习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的重要论断。如果不是从字面上而是从实质上理解,应当说,“以人为本”与“执政为民”的提法没有原则上的区别,二者都是“立党为公”的宗旨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体现。既然二者实质上一样,那么为什么还要在“执政为民”之外又提出“以人为本”?我国著名学者邢贲思的解释是,“以人为本”是作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提出的,针对的是忽视人民的需求和利益,一味追求高速增长的片面的、不科学的发展观,这种发展观的实质就是一种见物不见人的“以物为本”的发展观。“以人为本”对应的是“以物为本”,它的涵义非常清楚,用词十分确切,不应当引起歧义。

党中央“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与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有无区别?

《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对此作出了明确的回答。《读本》指出,我们今天强调的以人为本,继承了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但又与它存在着实质上的区别。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体现了朴素的重民价值取向,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缓和阶级矛盾、减轻人民负担的作用。民本思想中的“民”,是相对于“君”、相对于统治者而言的,其本质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者的统治地位。而我们党所倡导的“以人为本”,是坚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历史地位,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这是两者的根本区别。

归结起来,对于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我们要着重把握以下四个要点:第一,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第二,以人为本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第三,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第四,坚持以人为本,就要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这相互联系的四点,具有整合的意义,准确地反映了科学发展观的真义。

以人为本就是要关注民生、关爱弱势群体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其现实意义就是要求我们党的各级组织、各级领导干部,要更加关注民生,更加关爱弱势群体,更加善待平民百姓。

正如总理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结业式上的讲话中所指出的,当前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所积累起来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加,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矛盾加剧等矛盾和问题。十六届五中全会后,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还谈到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对的十大隐忧,其中包括农村剩余4亿以上劳动力出路的安置、城市中青年就业及今后每年250万大学毕业生就业等问题。导致这些问题的一个深层次的原因,就是一种见物不见人的“以物为本”的片面发展观在作祟。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范文第5篇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核心竞争力;高等教育

一、科学发展观是对当代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与创新

科学发展观是对、邓小平和同志关于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和创新。一贯强调发展是基础,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前提和条件。邓小平强调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之一,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邓小平理论的本质和核心。同志指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一个战略思想”,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同志提出全面小康的建设目标,更是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以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审时度势地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当代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新的科学发展观从发展的内涵讲,是坚持经济增长基础上的量的扩张与质的提升的统一;在发展的本质上,是坚持社会生产力发展与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的统一;从发展的社会角度讲,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相互协调;从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看,是坚持人与社会、自然环境融洽和谐的发展;从发展的趋势看,是上述各方面协调统一、相互促进和共同繁荣的可持续发展。

二、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加快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客观要求和战略选择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解决人、社会和自然和谐发展的问题,对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而重大的战略意义。现代大学培养人才、传承文化和服务社会的基本功能,共同构成了现代大学的价值目标、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科学发展观与大学教育理念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我国高等教育应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不断推进自身的改革发展。

1.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是立足点。以人为本是大学教育理念的立足点,它反映了高等教育的崇高性和至善性。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实践中,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应得到具体而生动的体现,应深入贯穿于培养人、教育人和塑造人的每个环节和整个过程。以人为本的核心和要义是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范畴的本质规定和内在要求,是科学发展观中最鲜活的部分。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人作为发展的主体,其实践活动、社会关系、需求、能力、潜能、素质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动态的永恒追求的渐进过程。人的全面发展必然是一个与社会生产力、经济文化、自然生态相互协调和逐步深化的历史进程,人、自然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2.坚持科学发展观,教育创新是关键。坚持教育创新是深化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美籍华人杨振宁博士曾说过:“中国教育给了我严谨,美国教育赋予我创新。”当前我国与西方经济发达国家的差距本质上说是高素质创新人才竞争上的差距,而主要又体现在高校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上的差距。必须推进教育创新,加快创新人才的培养。教育创新主要包括观念创新、制度创新、体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式创新,逐步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应进一步明确我国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基本内涵,它不仅关系到国家教育决策部门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也关系各级各类学校领导和全体教育工作者,涉及到高校如何进一步准确定位、明确办学指导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实施教育创新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教育实践。

3.坚持科学发展观,兴教为民是本质。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内在本质和根本要求。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为人民服务的集中体现,也是我国高等教育身体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客观要求,应成为高校办学的重要理念和追求的价值目标。人民满意的教育应是多样化、多层次、终身学习型和全面开放式的高等教育。多样化、多元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需求的必然趋势。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尊重学生的学习愿望和需求,给所有的学生提供公平合理的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作为教育的目标和归宿。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和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全面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以满足全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三、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体系

我国高等教育将肩负起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培养数以亿计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使命,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育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1.坚持以人为本,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确立以大学生为中心的育人新理念。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以学生的根本利益作为高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满足学生求知成才的需求,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是现代大学教育理念的集中体现,高等教育工作的终极目的是推动大学生可持续的全面发展,提高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为学生的成才成长和学业就业着想。要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切实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创造。教师是教育的希望,没有具有现代教育思想和知识渊博的大师,难以胜任培养拔尖人才的重任,要以感情、待遇、环境和事业吸引高层次人才。要严格管理,规范制度,科学治校、民主治校、以法治校与以德治校相结合,关心和爱护学生,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要提供一流的教学设施设备和现代教育手段,建设优美整洁、品位高雅的大学校园,创建高校育人硬环境。要培养大学生崇德尚学、求实创新、知行合一、自信刚毅的优良校风,塑造积极进取、拚搏向上的大学精神,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

2.抓质量,树品牌,创特色,构建提升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人才质量保障体系。质量是立校之本。高校要准确办学定位,突出办学特色,以学科建设、专业建设为龙头,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形成学科的人才优势、科研优势和品牌优势,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强化为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的服务意识,提升办学水平和办学层次。在教育的质量评价上树立多元的人才观和质量观,人才培养追求个性化、多样化、国际化和品牌化,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急需的高素质专业人才。高校要结合自身的办学优势,科学制订中长期发展战略,确定学校的发展定位和目标定位,探索人才个性化的培养模式和质量目标,突出办学特色,创建质量品牌,实施跨世纪人才培养精品工程,在同类院校中独树一帜,争创一流;重视和加强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全面实施学分制,完善教育教学评估和人才质量评价体系,繁荣校园文化,浓厚学术氛围,构建融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三位一体的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网络,为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大批高质量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3.落实科学发展观,当代大学生应主动参与、积极投身到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形成核心竞争力。充分利用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弘扬具有地域特色的客家文化、苏区文化、创业文化,组织大学生参与全面小康建设和和谐文明校园的创建,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组织大学生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要通过参与社会实践进一步增强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认同感、与人民的亲切感和对社会的责任感。引导大学生热爱科学,培养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真理、刻苦钻研的精神,养成认真严谨的作风,用人类优秀的文明成果充实自己,形成完备的知识结构。大学生要以积极的心态和科学的方法,正确应对各种矛盾和困难,陶冶个性,健全人格,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精神;知难而进、一往无前的精神;艰苦奋斗、务求实效的精神;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切实增强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4.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与时俱进,构建培育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终身教育体系。提升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必须搭建现代科技文化知识的学习平台。知识经济的扑面而来,经济全球化、高等教育国际化浪潮的冲击,仅仅依靠接受在学校掌握的知识已很难适应时展的新要求,知识更新和科技进步已越来越迅速,网络信息时代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我们不断认识世界、探索自然提供了广阔舞台和学习机会。人的知识、能力、素质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创新。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1%,已由精英教育步入大众化教育,高等教育的规模、程度和层次正发生着深刻地变革,必须构建与之相适应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国民终身教育体系,采取弹性学习制度,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鼓励在学习中创业,创业中学习提高。充分发挥互联网络、社区、自学考试、函授、现代远程教育的辐射功能,借鉴国外的丰富教育资源,充分盘活和合理配置国内高等教育资源,全面构建我国的终身学习和全民学习型社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作者单位:赣南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韩庆祥.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J].邓小平理论研究,2002,5:25-26.

[2]陈文博.以教育创新推进教育事业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2,19:32-34.

[3]党远鸿.高等师范院校培养创新人才的实践探索[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9:41-42.

[4]秋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论[J].求是,2003.19:45-46.

[5]袁贵仁.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人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范文第6篇

关键词: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 重要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诸多问题浮出水面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进程后,顺应历史潮流而提出来的发展观。我国是个人口大国,底子薄,经济发展不平衡,随着经济的发展,可利用资源越来越少,环境问题也不容乐观,想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就必须要贯彻落实好“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面对其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夹击,要想在世界舞台上有一席之位,就更需要贯彻落实好“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一、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历史必然性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中国现代化与马克思哲学正面相对,开始融合贯通。科学发展观是顺应历史潮流的,是唯物史观在新时代、新情况和新形势下的发挥和运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行动指南。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该报告形象生动地表明科学发展是历史的必然产物。马克思主义是以人的立场为出发点的科学思想,其宣扬的思想是要充分发展人的个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十六届三中全总结历史经验,结合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进一步一致同意把科学发展观写进。科学发展观,以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以“以人为本”为基本核心,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筹兼顾是根本方法。其中的“以人为本”的人只能是现实中的人,而不是抽象的个体,“以人为本”的观念是科学发展观的基础和前提。科学发展观是对社会主义时间的深入思考的结晶,适应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的要求,促进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

二、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基础和前提

“以人为本”思想的产生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其中代表性人物有普罗泰戈拉,其提出了“认识万物的尺度”的标题,人们开始把目光从自然转向了人身上,确定了人的主体性地位。中世纪开始,宗教的地位空前上涨,人的地位开始逐渐被神所取代。随着历史的演变,以人文主义思潮为标志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开始兴起,人们又开始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人,其中代表性的人物有康德、狄德罗、爱尔维修等。费尔巴哈将唯物主义重新带入人们的主体视线,但是他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他理念中的人只是抽象的人,并不是具体的人。尔后,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理念进行加工,汲取了费尔巴正确的理念,正确地揭示了人的本质,为“以人为本”的思想奠定了科学的基础。马克思认为社会的发展是和人的发展相统一的过程。生产关系概念的提出是对人的进一步关注的结果,揭示了生产过程本身的内在结构,揭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辨证统一[1]。发展观经历了时代的检验,传统的发展观是以物为中心的发展观,它是片面地把经济发展作为主要目的发展观,并没有关注人的价值和人的发展性,科学的发展观是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在关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是把人作为第一位,发展是为了人,发展也得依靠人。人作为发展的主体,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是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的根本途径和手段。

三、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坚持“以人为本”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种全会《决定》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拓展,是在认真总结历史经验,顺应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充分结合我国现代化建设国情下提出来的新要求。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以人为本”符合国家的利益就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这一特点。要想贯彻落实好“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就需要坚持以广大的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把经济的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任何理论,只有来自人民群众、回归于人民群众,与人民群众的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自身的价值[2]。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是科学的理论,归根结底,是因为其接收住了历史的考验,又被历史发展所证明。“以人为本”回答了发展的原由、目的以及根本动力的问题,任何事情都是相对的,只讲目的不讲动力是唯心的表现,只讲动力不讲目的也是盲目的,都是不符合唯物史观的。科学发展观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是立足于国情的,是全面推进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进程的重要理念。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应该注重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性发展。良好的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当一个国家一味只关注经济的国家经济的发展而忽视了环境的保护,致使森林植被大面积被破坏、各种资源枯竭、环境严重受到污染,那么这个国家也失去了发展的可能性,人类的生存问题也收到了极大挑战。在现代化经济发展、建设中,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把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作为一个重大的发展战略。统筹发展,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生态环境和经济结构质量相统一,让下一代也能够在享受现代化建设成果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化。

四、结论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以人为本”首先是要解决好人民的问题,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作为出发点,是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对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都具有重要意义[3]。在科学发展观中落实好“以人为本”,能够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理论依据,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参考文献

[1]邱耕田.新发展观的确立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J].学术研究,2009.12(8):25-27.

[2]李士坤.对“以人为本”两种诠释的剖析[J].学习与探索,2008.12(5):35-37.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范文第7篇

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作者: 日期:2011-01-05 10:47:10

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

一、以人为本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以人为本,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古已有之。我国古代思想家早就提出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天地之间,莫贵于人”。近代西方人本主义对于反对封建主义、推进人的解放起到过一定的积极作用。马克思主义在科学阐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同时,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从而第一次把以人为本的思想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基础之上,成为指导无产阶级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一项重要思想原则。

二、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强调的以人为本,与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完全一致的,与找们党提出的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一致的。同志指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以人为本的人,指的是最广大人民群众。在当代中国,就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以人为本的本,就是根本,就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就要牢记党的根本宗旨,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

三、以人为本全面回答了科学发展观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在为谁发展上,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政府一切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发展的目的真正落实到满足人民需要、实现人民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在靠谁发展上,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密切联系群众,始终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最充分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集中全社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亿万群众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在发展成果如何分配上,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走共同富裕道路,把改革发展取得的各方面成果,体现在充分保障人民享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益上,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范文第8篇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体系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以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深入分析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的趋势后所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学说的最新概括,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党在领导人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根据新形势新任务而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实践中,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用科学发展观来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一、“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基础

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说明发展是首要的和居第一位的。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在我们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始终把发展作为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之所以成为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主要是因为:我们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进一步提高全体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要靠发展;要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靠发展;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要靠发展;解决人民的思想认识问题,最终说服那些不相信社会主义的人,使他们坚定对社会主义发展前途的信念和信心,最终也要靠发展。正如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初期所指出的:“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1]P265“发展才是硬道理。”[1]P377

毫无疑问,这里的发展是指全面的发展,包括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但首要的是指我国的经济发展,正如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所指出的:“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2]P15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我们要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解放和发展我国先进生产力,努力实现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是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阶段我国广大人民群众所必须确立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有机整体,它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基本方面。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作为一种先进的思想观念体系,作为一种先进的上层建筑,它是牢牢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因此,要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要靠发展;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要靠发展;要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凝聚人心、鼓舞斗志,要靠发展;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时代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最终也要靠发展。

二、“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要求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坚持以人为本,是我们党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和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是历史发展的主体,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的原理而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作为我们党执政兴国的根本;就是要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尊重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保障人民群众各项权益的实现;就是要走共同富裕之路,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与我们党所提出的“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一致的,与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完全一致的。以人为本思想的提出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学说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对我们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主要是因为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它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因此,我们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不断提高全体人民的思想政治素质,为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培养可靠的接班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理想是方向,是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动员、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它反映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共同愿望和普遍追求,既实在具体又鼓舞人心,它把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与个人的幸福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把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共同愿望有机结合在一起,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和凝聚力。改革开放30年来,社会主义制度在除弊创新中不断获得自我完善和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更加坚定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这个共同理想的信念和信心。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中华民族千百年来,能够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奋发进取,就是依靠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的支撑和鼓舞。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中华民族能够继续不断发展、壮大,仍然是依靠这种伟大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征途中,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增强我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使各族人民始终凝聚在爱我中华、振兴中华的旗帜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一种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要求人们知荣抑耻,扬善弃恶,不断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加强对人们进行社会主义的思想和道德教育,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稳固的思想道德基础。

三、“全面协调可持续”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途径

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项宏伟而又艰巨的伟大事业,在推进这项伟大事业的进程中,我们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与此同时,在推进这四个方面建设的过程中还要努力促进其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协调,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从而最终达到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永续发展的目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所谓全面性,主要包括以下两层含义:首先是指要把全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充分调动起来,不管哪个单位、哪个部门、哪个社会阶层、哪个人,都要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充分发挥社会新闻媒体的优势,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进行广泛宣传,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其次是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它们之间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又相互促进,四位一体,缺一不可。所谓协调性,一方面是指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其他各项事业建设的关系;另一方面是指要协调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部四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即要分清主次。其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最根本的方面,居于核心地位,它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方向。因此,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和目标;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和动力源泉;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此外,还要努力协调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其他社会思潮的关系,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和整合其他社会思想,使它们能够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正如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所指出:“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2]P34所谓可持续性,主要是指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所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要完成这项重大战略任务,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做到的,必须常抓不懈,持之以恒。此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个开放的、科学的理论体系,它会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丰富,这就要求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要求我们不断总结新鲜经验。

四、“统筹兼顾”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方法

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统筹兼顾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中所形成的一条重要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也是我们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条重要的宝贵经验。所谓统筹兼顾,就是在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建设过程中,要兼顾全局与局部、长远与当前、中央与地方、上级与下级、集体与个人的关系,要理顺不同区域、产业、行业、部门、阶层、群体和成员之间的利益关系。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运用统筹兼顾的科学方法,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我们要用科学的方法去解决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根本问题。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也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方法。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我们要重点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第一,要统筹兼顾城乡发展情况。在城市,人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科技文化素质比较高,在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过程中,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手段,大力开展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进社区活动。同时还要重点搞好广播电视舆论宣传和引导工作,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观念深入人心。在农村,人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知识文化水平还比较低,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过程中,我们不能采取以简单的理论灌输的方式对他们进行宣传和教育,而要充分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宣传和教育。

第二,要统筹兼顾区域发展情况。对于东部地区,经济、政治、文化和科技都比较发达,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时,所遇到的实际困难相对来说会比较少。而对于中西部地区来说,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时所遇到的困难就会比较多一些,如在一些比较贫困的山区,地方财政经费的投入明显不足,一些基础文化设施也比较落后。对此,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在制定财政预算时,要对中西部地区进行适当倾斜。

第三,对于不同文化层次的人群,要统筹兼顾。对于具有大学文化及其以上学历的人,要重点突破。因为他们属于知识分子阶层,他们的思想比较活跃,同时也易于受到其他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要通过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理论阵地。对于高中及其以下文化水平的人,要通过不断加强学校和社会的教育,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思想观念进课堂、进头脑。

第四,对于领导干部与一般群众,也要采取统筹兼顾的方法。领导干部是广大人民群众的领路人。作为领导干部,首先就要不断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特别是要通过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对于一般群众而言,通过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可以不断提高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从而更加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和信心。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范文第9篇

一、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以人为本的实质是以民为本。这里所说的民,就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在新的历史时期,一切拥护祖国统一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个人、集团和阶层都属于人民的范畴。这里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要看到在人民大家庭中增加了新成员,也就是十六大所说的“六个新阶层”,这是改革开放的一支新生力量,要重视这支新生力量。二是要看到人民的主体仍然是工农大众,无论什么时候都要依靠工农大众,这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础,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这个基础。

以人为本的关键是“以人才为本”。所谓以人才为本,是指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队伍是先进生产力第一要素,人才开发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坚持以人为本,就要高度重视人才,积极培养人才,科学使用人才,关心爱护人才。我们党是执政党,在人才管理中必须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

以人为本的着力点是解决当前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为此,就要进一步做好增加就业、加强社会保障工作,积极帮助城乡特殊困难群众解决生产生活问题;就要下更大的决心,坚决纠正土地征用中侵害农民利益的问题,坚决纠正城镇拆迁中侵害居民利益的问题,坚决纠正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中侵害职工合法权益的问题,坚决纠正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的问题,坚决纠正教育乱收费和药品购销、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

二、全面、协调、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全面发展,就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和社会文明建设全面进步和发展。协调发展,是指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领域之间在发展规模、发展速度、发展效益等方面的比例要适应,结构要合理,能够达到相互促进、良性运行、共同发展的和谐状态。持续发展,是指经济社会的各部门、各领域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要保持长久发展的趋势。那么,怎样积极推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呢?

(一)认清宏观社会经济形势,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积极迎接面临的挑战。从当前的宏观社会经济形势来看,我们的发展既面临机遇又面临挑战,但机遇仍然大于挑战。我国在未来几年仍然会出现许多难得的发展机遇,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从国际环境看,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基本平稳,利用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的环境仍有不少好的方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我们准确把握世界经济趋势,及时抓住这些机遇,发展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第二,从国内环境看,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度提升,已从改革初期的世界第1 2位跃升为第4位,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式正在转变,发展潜力不断提高,发展活力持续增强,发展领域广泛开拓。这表明,全党全国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更加深化,贯彻措施更加有效,行动更加自觉。我们应满怀信心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一些著名专家认为,我国今后几年存在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一是投资品产能不断提高。二是发展资金比较充裕。三是新的消费热点不断涌现出来。当然,我们在看到大好形势和发展机遇时,也要看到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一是在国际上要面临西方无硝烟战争的挑战和强势竞争力的挑战,特别是要面临美国经济衰退影响的挑战;二是在国内要居安思危,防止经济由偏快转向过热趋势的恶化,防止物价上涨的压力进一步加大,防止涉及民众利益的问题得不到解决会引起群众的不满,等等。

(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实现经济增长的“三个转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问题。过去我们一直用“转变增长方式”这一概念,十七大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新概念。概念的变化,反映了认识的深化。“增长方式”主要是就增长过程中的资源、劳动、资本等投入的效率而言的。而“发展方式”则不仅包括经济效益的提高、资源消耗的降低,而且也包含经济结构的优化、生态环境的改善、发展成果的合理分配等内容。

那么,怎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呢?十七大报告就此提出了明确的思路,即“三个转变”:一是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增长的转变。二是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推动增长向依靠第一、二、三产业协同拉动发展上转变。三是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拉动增长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增强协同拉动发展的方向转变。这是实现“三大转变”的关键环节。从经济发展趋势看,科技进步在经济发展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实现思维现代化。从“十一五”规划建议到十七大报告,我们党都非常重视提高创新能力问题。创新思维,是一种现代化思维。

所谓现代化思维,它具有以下四个重要特征:一是善于战略思维,即善于从全局性、长远性、根本性来思考问题,并能把握好全局与局部、长远与暂时、根本与非根本之间的辩证关系,在解决策略问题的过程中实现战略目标。二是善于创新思维,即善于从开拓性、预见性和超前性来思考问题,并能把握好机遇与挑战、继承与创新、与时俱进和稳步前进的辩证关系,在解决新课题的实践中及时抓住机遇,实现创新目标。三是善于立体思维,即善于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各个层次透过现象看本质来思考问题,并能把握好点性与线性、面性与立体、环节与系统、低层与高层、表层与深层之间的辩证关系,在历史发展的、全面系统地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得出科学结论。四是善于效益思维,即善于捕捉最新信息,用最低成本、最快速度取得最佳效果,并能把握好信息的收集与加工、判断与推理、过程与结果之间的辩证关系,在科学的运筹中获得最好效果。实践证明,只有认识和掌握了现代化思维的这些基本特点,才能自觉地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科学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事业。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解读;构建和谐社会

[作者简介]温日锦,广西中医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室主任、副教授。广西南宁530001

[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06―0066―04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了一个新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十七大报告中一个非常突出的亮点是关注民生,并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这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新形势下提出“以人为本”的最新论断,这一论断是党的新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从理论上弄清以人为本的内容实质;从实践上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和要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一、以人为本的内容实质

(一)以人为本的时代内涵

以人为本,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问题的基本思想和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一脉相承的。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基础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着眼于新的形势和任务,科学回答了发展的目的问题,即发展说到底是为了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是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着眼点和立足点。科学发展观中“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理念,是以人为本这一价值取向的内在要求。以人为本,必然要求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缺少其中任何一条,就不是以人为本,也不可能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为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价值理念和认识基础,充分反映了当今时展的客观要求,全面赋予了发展丰富的、科学的时代内涵。

(二)以人为本的内容实质

以人民群众为本,这是以人为本的实质。

首先,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为本。“本”是指发展之本,即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切发展之根本。我们党始终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强调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发展的历史首先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肯定人民群众是历史活动的主体,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我们党取得政权靠广大人民群众,巩固执政地位靠广大人民群众,维护执政地位靠广大人民群众,发展执政地位同样靠广大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靠人民群众生机勃勃的创造性活动。无论发展生产力还是发展与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无论发展政治文明、发展精神文明还是发展生态文明,都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紧密相联,都与实现好、巩固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紧密相联。

其次,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整体中的个体为本。强调以人为本的实质是以人民群众为本,不是只重整体不重个体,也不是排斥和否定个人利益。唯物史观认为,人的本质是客观现实生活中人们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人是社会的基本成分。人与社会不可分割,没有人就没有社会,而由于社会性是人的必要属性,没有社会也就没有人。在阶级社会里,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是带有阶级性的;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是一致的。总之,人与社会是相互依存的。只有在现实社会中、在最广大人民群众中,个人才能获得解放和发展的条件。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实现,是每个人利益实现的前提和基础。强调以人民群众为本,目的是要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引导人们更好地协调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关系,促进个人利益与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共同生存、共同发展与共同提高。

最后,反对“个人利益至上”的价值观。历史唯物主义告诫我们,极端的个人企图对我们的事业是一种威胁。有的人把以人为本理解为“个人利益至上”,这是不正确、不科学的,也是十分有害的。“个人利益至上”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它把人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对立起来,只讲人的权利,不讲人的义务;只讲享受,不讲奉献;只讲人是目的,不讲人是手段。这种价值观与我们党提出的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是背道而驰的。我们党提出的以人为本,强调的是人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人作为目的与作为手段的统一。“个人利益至上”,实质上是把自己当作目的,把他人和社会变为满足自己欲望的手段,把自我置于他人之上、社会之上,置于最广大人民群众之上。这种价值观有悖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因此,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就要反对“个人利益至上”的价值理念,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与社会成员的个人利益统一起来。只有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本,才能最充分地满足个人利益,保证个人利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也只有这样,才能在现实生活中真正体现个人的自身价值。

二、以人为本思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以人为本的思想,是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发展的实践基础上,尤其是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实践基础上的经验总结,是党在新形势下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问题的理论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而提出的重要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的指导意义。

(一)以人为本从时代高度上突出体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我们所要实现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为不同主体提供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制度保障。上述六大特征,既涉及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涉及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调整;既涉及经济基础,又涉及上层建筑;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国家关系的总概括,其内容都是围绕以人为本而展开的。正如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一样,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同样是一个生产力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的各种权利不断得到实现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最根本的是必须始终把发展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第一要务,通过发

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条件。但是,这里强调的发展,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一切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用发展的办法来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正确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具体利益与根本利益的关系,让发展真正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如果忽视甚至干扰、阻碍甚至破坏了发展,以人为本就会落空,甚至会南辕北辙,事与愿违,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就失去其核心和实质的意义。

(二)以人为本站在新历史坐标上进一步概括和完善了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目标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审时度势,及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强调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继续支持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大力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推进中部地区崛起,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所有这些举措,都着眼于以人为本,实现先富带后富,部分富带动全局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逐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我们党提出以人为本,既是站在新历史坐标上对现阶段我国国情的深刻把握,也是对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目标的进一步概括和完善。

(三)以人为本顺应改革潮流充分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原则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两种力量,一是“活力”,二是“合力”。要使社会充满活力,就必须进一步深化市场取向的改革,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制定适合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发展要求的方针政策,让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而要使社会有“合力”,就必须协调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社会的利益关系出现了多样化的局面。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些深层次的矛盾也逐步显现,影响了“合力”的发挥。实践证明,形成“活力”要靠改革,促成“合力”也离不开改革。在过去30年的改革发展中,我们始终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取得了巨大成就。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三个有利于”标准仍然是我们推进改革的重要原则。同时,改革还要有利于最大多数人利益的整体实现,有利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协调发展,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所有这些,都充分地说明了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得到进一步强调,党倡导的并顺应改革潮流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原则得到了进一步体现。

三、以人为本思想与西方人道主义和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本质区别

在西方近代和中国古代思想史上产生过人本主义思想和民本思想,这两种思想都对人的价值、地位等作过一定论述。但是,从实质上看,我们党提出的以人为本与人本主义思想和民本思想有着本质的区别。

(一)西方人道主义的思潮

用以反对封建统治阶级的精神武器,就是产生于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新兴资产阶级思潮――西方人道主义。当时的人道主义者反对烦琐的经院哲学,反对教会以神权压制人性,鼓吹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后来的“天赋人权”和自由、平等、博爱等口号也是这种世界观的发展。应该说,这种人道主义在摧毁封建制度、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斗争中起过积极的作用,但是必须看到,这种人道主义是以抽象的人性论为理论根据的。抽象人性论的根本特点是脱离人的社会性和历史性来谈论所谓普遍的、永恒不变的人性。这样的“人”,正因为被说成属于一切时代和一切社会,所以根本不是现实存在的东西,也根本不属于任何时代和任何社会,而只是资产阶级思想家的一种虚构的幻影。

从抽象人性论来讲,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在于人的欲望和需要的满足,衡量社会制度进步的标准就是看它是否合乎人性,整个历史进程可以归结为人性的失落与复归。毫无疑问,在资产阶级心目中,最合乎人性的社会就是以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为经济基础的资本主义社会。在它那里,所谓人权,本质上就是极少数资产阶级统治者的权利;所谓自由,就是极少数资产阶级统治者占有无产者创造的剩余价值的自由,无产者向资产者出卖劳动力的自由;所谓平等,就是资产者随心所欲购买无产者的劳动力的等价原则;所谓博爱,就是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那种冷酷的“合作”关系。这种以普遍现象并且掩盖起来的人道主义,本质上是以个人主义为理论基础,是为资本主义私有制服务,因而具有极大的虚伪性和欺骗性,现实中无法兑现。对此,最好的说明是:某些强权国家大肆鼓吹自由、民主、人权的理论,其国内严重存在的种族歧视、贫富两极分化等违背人道主义的丑恶现象,不仅没有稍许减少,反而呈现扩延态势;为了巩固和扩大国内垄断资本集团的利益,它们往往打着“人权高于”的旗号,以军事打击等手段公然干涉别国内政,多少无辜的生命因此而惨遭涂炭,多少幸福的家庭因此而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当然,资产阶级人道主义者对资本主义的缺陷也有批评,甚至有非常尖锐的批评,但是充分肯定资本主义制度的合理性和永恒性。是它批评的前提。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

从历史背景和阶级基础的角度讲,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与西方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产生是不相同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在我国数千年的宗法社会中源远流长,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广大民众对于维护和实现自身利益的素朴意识和美好憧憬,但在本质上是统治阶级治人之术和牧民之道的重要方略之一,是历朝历代推行“仁政”和“王道”的理论基础。从《尚书》的“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到《管子》的“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从孔子的“仁者爱人”、“泛爱众”、“修己以安百姓”到孟子的“民贵君轻”,无不是对“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基本思想的大力宣扬。不可否认,在人身依附关系严重、阶级对立的封建社会,这种民本思想对于抑制过度的剥削和压迫、保护生产力的发展有其历史的进步性。但是,由于封建统治阶级与广大民众在根本利益上的冲突,那种将实现“民本”思想的良好愿望寄托在开明君主身上的想法,已被历史反复断定,不会变成现实。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绝对不可能消除作为封建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烙印。

事实上,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占人口大多数的“民”尽管以其勤劳智慧支撑起了全部上层建筑,但却改变不了作为封建王朝谋求江山永固、代代相传的手段和工具的历史宿命;在笃信“君权神授”、讲究“三纲五常”的封建帝王眼里,“民”从来不是也不可能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真正主体力量。正如“民者,出粟米丝麻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者也”,就说明了“民”只是支撑这个统治的基础,并没有要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内容。而“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民不出粟米丝麻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则诛”,才是历经王朝更替都不会改变的“天下之通义”,当然,这也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一条永恒的清规戒律。

(三)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理论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不是脱离物质的精神实体,也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物质实体,而是处在由自己的实践活动造成的一定生产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中的具体的现实的人;所谓“以人为本”,根本上在于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就是在社会发展中要发展满足人的需要,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发展为核心内容和终极目标,人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人民群众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动力。

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在共产党人践行宗旨和使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活动中得到了最好的诠释。共产党人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除了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的利益以外没有任何私利可言。《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党人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但是他们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正因为这样,共产党人才不仅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以人为本”庄严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而且能够通过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来保证它的实现。也就是说,“以人为本”及其蕴含的人类解放的伟大理想,只有在共产党人这里才不再是空话。也只有共产党人在现实社会实践中不断地努力,他们的现实目标才能通过改变世界的活动最终逐步实现。

上一篇:信息与计算科学范文 下一篇:走近科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