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讨论范文

时间:2023-02-22 08:58:24

课堂讨论

课堂讨论范文第1篇

【关键词】课堂讨论;功能;准备;环境营造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8747(2012)01-0037-01

课堂讨论是指学生围绕教学目标,或教师提出问题,各自发表意见、看法、相互争论、启示和补充,以利学生学习知识,增长能力的一种课堂教学形式。它是课堂教学中师生交往的一种重要形式,采用这种形式组织教学,可以大面积、高效率地训练学生的多种能力,达到同学之间平等竞争、相互启发、共同提高以及教学相长的目的。

一 课堂讨论的诸多功能

1. 增强主人翁意识

教师组织课堂讨论是发扬教学民主的具体表现。学生真正成了教学的主体。因为要讨论,学生就不能等着老师给答案,必须自己独立钻研教材,独立思考问题。这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又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使学生时刻都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2. 创造轻松、活泼的学习情境

课堂讨论彻底打破了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人人都有发言的机会和权利,互教互学、各抒己见,课堂轻松、和谐、活泼有序,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训练能力、启迪智慧。

3. 扩大信息交流

传统的“满堂灌”、“注入式”教学是单向的信息交流或双向的信息交流。课堂讨论形式的交流是全方位的、多方向的,既有教师与单个学生之间的交流,又有教师与全体学生的交流,还有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通过自由交流、讨论甚至争辩,达到互学互教的目的。

4. 培养多种能力

课堂讨论具有开放性、问题的复杂性和一些话题的不可预料性,经常参与课堂讨论,可以使学生思维敏捷,培养随机应变的能力,也可以使学生解放思想、自由争鸣、畅所欲言,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在众人面前讲话大胆量。

二 课堂讨论的准备

课堂讨论是一种生动活泼、效果显著的课堂教学形式,但若组织不好就难以发挥它应有大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课前作好精心充分的准备。

首先,要求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娴熟的驾驭课堂的本领和随机应变的能力。教师要加强自身建设,努力做到敬业爱岗,勤奋好学,高风亮节,积极向上,课堂要善于利用自己的主导地位,创设宽松和谐的气氛,使学生在多层次、多形式的交往中训练能力、发展智力。课堂讨论时情况变化多端,教师应在课前作好充分准备,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要尽量考虑周全,尽量少出现被学生“难倒”的现象。

其次,学生上讨论课之前也要认真预习,对所学课文要了然于胸,要能提出“有质量”的问题,供大家一起讨论,切勿忙于上阵,打无准备之战。

三 讨论环境的营造

要真正让学生在课堂上热烈地讨论起来,教师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讨论环境。那么,如何来营造讨论的环境呢?

1.精心设计讨论题

学生的思路在短时间内是否可以打开,能否讨论起来,发言是否踊跃,与教师布置的讨论题目有很大的关系。题目的设计应注意以下几点:

⑴与所学内容紧密相关;

⑵巧妙而有趣味性;

⑶学生有话可说;

⑷可引发多向思维。

如“面对死亡,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英雄的权利。”《船长》你是怎样理解的? 船长哈而威也只有选择以身殉职,才是英雄吗?这些题目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学生通过努力十可以完成的。

2. 努力创设讨论的氛围

要想让学生在讨论中畅所欲言,教师必须给学生的思维“松绑”,努力创设宽松、和谐、融洽的讨论气氛,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学习,心情舒畅,思维处于积极的、活跃的状态,敢想、敢说,敢于质疑问题,乐于发表意见。为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尊重学生,对学生的发言不要妄加否定,要注意发现学生发言中的合理因素,给予充分的肯定,始终保持学生参与讨论的热情。

3. 不断激发学生参与讨论的欲望

为了使学生在课堂上一直热烈地讨论下去,教师要把握好课堂的节奏,适时加以点拨,激发学生参与的欲望。讨论开始后,有时会出现短时"冷场"。教师可自己带头打破僵局或请发言积极、思维敏捷的同学先发言,抛砖引玉。对有些问题存在不同看法,应允许学生大胆表示,尽量使不同意见都有发表的机会。实践证明:课堂讨论的气氛越热烈,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就越高,课堂讨论的效果也就越好。

课堂讨论范文第2篇

一、精心选择课堂讨论的内容

课堂讨论的内容直接关系到课堂讨论的质量,所以教师要积极钻研教材,精心设置具有一定讨论价值的问题。

(一)讨论内容应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越是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越要集思广益,组织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力求突破。如在教授《济南的冬天》一文,在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整体把握后,我适时地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带有探究性的问题:作者是怎样描写济南的冬天的?这一问题,既是全文的重点,又是文章的难点。问题刚抛出学生便兴趣盎然,各抒己见。课堂气氛异常活跃。经过多番讨论,形成了如下认识:①作者不断变换观察的立足点,多角度的描绘了济南的城,山,水,写出了冬天济南处处舒适,气候温暖的特点。②描写景物时,既注重了整体性又给人以层次感,在描全景时,作者先俯瞰,然后仰视;在描写冬水时由俯视到仰视,再纵览;在描绘雪后山景时,作者进行了远眺。经过这样的讨论,既落实了本文的重点,又突破了全文的难点,真可谓“一箭双雕”,师生在轻松中体验到了成功的愉悦。

(二)教师选择的讨论内容应是学生共性的问题,这样才能引起每一个学生的思索,教师也能恰如其分地点拨,其释疑,解惑的职能才能更好地彰显。如在教《驿路梨花》一课,在确定谁是房子的主人时,学生的分歧较大。一部分同学认为“建茅屋的是小茅屋的主人”,一部分则认为“茅屋的照料者梨花是小茅屋的主人”,还有部分同学认为“梨花早已出嫁,梨花妹妹时时照顾小屋,她才是真正的主人”。真是见仁见智,在这紧要环节,我设计了一辅助问题,文章是写某一时间的小屋主人,还是写存在这几十年的小屋的主人?此时学生茅塞顿开。本文不是一般化的赞雷锋精神,而是把雷锋精神作为一种不断发扬,不断传递的瑰宝展示的。因此,所有的为茅屋建设照料出力的人都应是主人。在这样的讨论中,同学们达成了共识。

二、准确把握课堂讨论的时机

教师除要设置好课堂讨论的问题外,还要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准确把握课堂讨论的时机,切不可随意操作,否则,课堂上除了热闹外,金玉全无,因此,要注意:

(一)当学生的思维不通畅时,教师要灵活机动,设计思维“壁垒”,让学生产生疑问,及时组织讨论,这时学生的兴趣高涨思维活跃,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学习《孔乙己》时,板书课题后我问学生:“孔乙己叫什么?”学生大笑后回答:“叫孔乙己”,我又接着问:“孔乙己是他的真名吗?”学生稍加思索后回答:“是绰号”,我又问:“孔乙己读了大半辈子书,为什么连个名字也没有?”学生面对如此问题学习课文的热情上升,面对孔乙己没有名字的反常事实,深深思索起来,探究讨论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被很好的激发起来。

(二)现在的学生思维异常活跃,在课堂上随时会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此时教师要抓住时机组织学生讨论。如在学《愚公移山》时,一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愚公不顾一切地挖山削石,思维完全定势他才是真愚,怎么说比智叟聪明?”我及时表扬这位同学,并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从而更加强化了“愚公不愚,智叟不智”这一中心观点。

课堂讨论范文第3篇

提起这个问题,很多教师抱怨:重点中学的学生见多识广、思维活跃,讨论时自然热烈;普通中学的学生知识面窄,从书本中来到书本中去。没有讨论的基础和习惯,课堂教学不适宜用讨论这种形式。果真是这样吗?我们不妨对以下几个教学讨论片段进行一下评析。

片段一:

教学内容:《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土地资源”。讨论问题: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这个问题在教材上有明确的总结。教师布置讨论任务后,有的学生低声读,有的学生默默勾画,两分钟过后就没有讨论的了。师(有点着急):大家各抒己见,热烈讨论呀!学生的头开始往一块儿凑,但依然没有出现教师所期望的“热烈”场面。又两分钟过去。师:哪个同学自告奋勇把讨论的结果汇报一下。一阵沉默之后,一个女生举起了手,教师赶紧叫她,她照书上的内容读了一遍。师:你真聪明,请坐。女生坐下时,旁边的男生学着教师的腔调对她说:“你真聪明!'’

我们知道,课堂讨论的目的是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促进学生全员参与,通过交流,相互启发,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判断能力、语言交际能力。这就需要教师设计的问题能抓住学生思维的兴奋点,具有启发性、综合性、实践性。而上例中教师所设计问题的答案就在课本上,学生感觉没有讨论的必要,自然懒得去说。况且,中学生不同于小学生,虽然他们急切希望在学习中证明自己,但他们愿意在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上显示能力,而不是通过肤浅的问题得到表扬。因此,上例中那位女同学在得到教师的肯定的同时,在同学那里受到了嘲讽。

片段二:

教学内容:《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商鞅变法”。讨论问题:商鞅通过变法使国家强盛起来,但他却为变法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你认为值不值,为什么?稍停片刻之后,教师开始提问。生一:值,因为变法使国家富强了。教师又问生二。依然是同样的回答。师:大家都认为值吗?生:是。师:可是商鞅遭贵族陷害被处死了呀!生:但商鞅的新法却在秦国继续推行。师:是啊,商鞅为变法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可叹可敬,我们要向他学习。

讨论这样结束,总让人感觉说得不透彻、不痛快,犹如隔靴搔痒,很难通过讨论让学生真正树立起勇于变革、不怕困难的精神。学生的思维为什么活跃不起来?从讨论的问题本身看,具有辩证性;从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看,他们已习惯了这种无可置疑的“标准答案”,缺乏更深人的多角度的思考。当学生的思维走进“死胡同”时,教师就需切实发挥主导作用,用行之有效的“导”来盘活讨论这盘棋。我们看改后的讨论片段:

师:我们试着从个人、国家两个角度,来评价一下商鞅变法。生一:从个人来说,因变法而被杀,是个悲剧。不值。从国家来说,因变法而富强,值。师:假如你是商鞅,你愿意死吗?(学生摇头)你能不能想出一个免于一死的办法?生二:少触犯一点贵族的利益,至少太子犯法放他一马,这样就不会种下祸根。双方都作出让步,可能会好一点。生三:作出让步,就不能保证老百姓的利益,改革就不彻底。生四:你从狼嘴里夺下一块内,它咬你,夺下半块肉它就不咬你了?师:一个改革者,注定要有对立面,改得彻底、变得深刻。对手就恨得切齿。商鞅不知道自己一定会死,但他一定知道自己可能会死,可是他毅然做了。所以说一个改革者。除了有远见卓识的智慧,还要有元所畏惧的勇气。

以上两个讨论片段提醒我们,当课堂讨论出现“冷场”的局面时,我们不应把责任一味推给学生,而要自我拷问:

1 提出讨论的“问题”是否适合学生讨论。

讨论的问题有价值吗?是重难点吗?否则,会费时费力、得不偿失。讨论的问题是否实际、有开放性?虚假、单一的问题不值得讨论。讨论的问题是否难易适中?“傻瓜问题”、“高、精、尖问题”只会让学生不屑一顾或望而生畏。

2 是否真正把学生当成主体。

好课的指标之一就是“真诚”。学生不是我们组织讨论的一个道具,而是主角。讨论的问题学生认可、参与,讨论才是真正的,结论才是真实的。

3 教师是否起到了恰当的主导作用。

课堂讨论范文第4篇

问题一:学生果真在参与讨论吗?

在一节公开课上,一名老师照例搬出了课堂讨论这一环节。只待老师一宣布,学生便匆忙行动,七嘴八舌,热闹非凡。可仔细一听,这热闹的课堂讨论的背后是只“作”不“合”、只“议”不“思”、只“说”不“听”,学生大多“各自为政”。有的学生搞“一言堂”,多数学生一言不发故作沉默状,有的“你争我夺”,谁也不听谁,只顾表达自己的“意见”,还有的学生干脆天南海北,高谈阔论,产生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不着边际的“题外话”,偏离了讨论的主题。这样的课堂讨论,学生实质上没有认真思考,更没有思维撞击的火花。

课堂讨论的前提是独立思考。任何课堂讨论都是以学生自主、独立学习为先决条件的。学生没有经过思考、体会和感悟,他们又能讨论什么呢?正是由于学生没有自己的思想、见解和观点,讨论时要么冷场,要么东拉西扯,课堂讨论形同虚设,往往成了空热闹、假正经。其实,学生只有自己先有了想法,才能有和小组成员交流和讨论的源泉。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教师在出示一问题后,马上组织课堂讨论,并没有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这样的讨论能深刻吗?学习是学生内心的感受过程,学生解决一个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要经过较为复杂的思维过程才能完成,没有充裕时间的独立思考,充其量只能是蜻蜓点水,浮光掠影,有时还会产生“牛头不对马嘴”的观点,课堂讨论收效甚微。有鉴于此,教师在提出问题后,首先要给学生一个“缓冲”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进行深入的独立思考,一旦学生经过了自己酝酿和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才能有话可说,有观点可讲,讨论时才会深入,才会有心灵的交汇、思维的碰撞、情感的交融,才会有新知识、新观点的不断涌现和迸发。

问题二:教师参与讨论指导了吗?

一旦学生进入了课堂讨论这一环节,很多教师确实像蝴蝶般地穿梭在每个小组之间,看似很忙,实际上大多在摆样子,装门面;有的教师不知所措地在讲台边等待;有的教师正在准备下一环节的教学,等等。此种情况下,教师并没有真正参与和投入到课堂讨论的过程中去,更没有对学生的课堂讨论进行指导和调控。

课堂讨论的关键是教师参与。课堂讨论不是只有学生参与、教师旁观,而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离开了教师的指导和调控,课堂讨论将会变得杂乱无序,甚至盲目。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职责已从传授学生知识,告诉学生“真理”,转向越来越多地激励学生思考,做好顾问和参谋,做一位参与课堂活动的“平等中的首席”。在课堂讨论中,教师的重点是如何精心设计,从学生分析、目标设置、任务选择、策略匹配、教学过程展开与评价等全方位、全过程把握。

课堂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学生随时都会有新思想和新问题生成,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引导和解决,往往会阻碍课堂讨论的顺利开展。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介入并为其提供有效的帮助和指导。对学生的独到见解或创新思维,教师要及时给以鼓励和表扬,以激发其继续探讨的兴趣和热情。

问题三:课堂讨论多多益善吗?

有的教师为了赶时髦,取悦于听课教师,根本不考虑内容是否需要,一堂课总免不了几次搬出课堂讨论这一环节。在他们的潜意识中,只有这样才符合新课程理念。课堂讨论成了上公开课必备的“行头”,成了花瓶。笔者曾聆听过一堂公开课,该任课教师前后共安排了5次课堂讨论,而所讨论的内容几乎是清一色的识记层次的“是什么”,这样的课堂讨论有必要吗?

课堂讨论的原则是因材施“论”。目前,许多教师不切实际,生搬硬套,导致课堂讨论的形式化和表演化。许多教师把一些简单易懂、不容置疑、无需讨论的内容也列入课堂讨论的范畴,使课堂讨论“泛滥成灾”,浪费了学生宝贵的时间,且影响了课堂纪律;也有的教师不切实际,将一些“玄而又玄”的内容让学生讨论,从而使学生觉得高不可攀,丧失信心,讨论“无功而返”。

课堂讨论范文第5篇

关键词:数学;课堂讨论;组织;数形结合

一、数学课堂讨论的意义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常常把学生放在被动地位,教师独占课堂,从导入新课、讲授、 启发、引导到测试,一讲了之。学生虽然一听就懂,但效果很不理想。所以必须改变学生在学习中的被动局面,将学生的视野拓宽到更广阔的范围,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做到改变学生在学习中的被动局面这一点,除了要有正确的教学指导思想外,还必须在教法上注重课内和课外、教与学相结合,在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课堂讨论作为数学教学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有利于营造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的良好氛围,还有利于培养学生敢于发表意见、勇于探索真理及自信、好学的人格特征,它对于调动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尤其是启发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去探究和获取知识,真正提高学习能力,发挥着毋庸置疑的关键作用。

组织课堂讨论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客观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很好地引导学生进行讨论问题,要落实在课堂教学中,而且数学教学中就可以当堂测试效果,不管使用哪一种教学方法,都离不开课堂讨论。因为,在课堂讨论中,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得以强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明显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充分发挥出来。学生一旦把课堂讨论当作学习活动的主阵地,真正觉得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其求知热情及展现自己的愿望才会不断加强,思维能力和学习效率也就必然大大提高。组织课堂讨论是适应考试改革和落实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

二、注重课堂讨论问题设计的科学性

1.明确问题的目的 课堂讨论问题的设计应紧扣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提出具体明确的研究任务,使讨论有方向,有价值,切忌讨论问题太大、太空、太简单。

例如,一轮船在港口A 测得小岛S 在北偏东75°方向,向正东航行至灯塔B,在B 处发现小岛S 在东北方向,若港口A 距离小岛S 为200 海里,求港口A 与灯塔B 的距离。

在教学这道例题时,问题一出,学生纷纷根据方为角画图,画完图,却不知该如何解问题,此题的解决方法由于有悖于以前常用的方法,学生感到有难度,此时笔者抓住时机出了下面4 个小问题让他们讨论,再全班学生进一步交流: (1)图中出现了一个怎样的三角形?(2)解斜三角形的方法是什么?(3)在这个斜三角形中总共可作几条高?(4)作哪条高构造的直角三角形可顺利准确地求出AB的长? 一出现上面四个问题,学生兴奋异常,思维活跃,画的画,算的算,议的议,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参加了讨论、交流,教师作为参与者,也主动地加入到学生的讨论中,对学生的认识不断地起促进和调节作用,最后学生终于惊喜地发现:过点B 向AS 作垂线和过点S 向AB 所在的直线作垂线,都因为无法准确地求解而宣告失败,只有过点A 向SB 所在的直线作垂线才能顺利求解,达到了很好的课堂效果。数形结合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关键。数形结合容易使学生找到问题的的根本,且能使问题得以简化,比如行程问题画图就能很好的解决相遇问题,学生看到图形就能很快地列出方程。

2.问题难易适当 要讨论的问题太难,学生会望而生畏、无从下手,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问题太易,三言两语就可解决,便失去了讨论价值,也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课堂讨论的问题应注意难易适中,采取“跳一跳摘得到”的原则,这既有助于唤起学生讨论的欲望,也有助于鼓励学生奇思妙想。

三、有效地科学组织课堂讨论

1、科学地分组讨论讨论 从理论上来看一般是以四人为一小组最佳,因为四人小组可变成两人一对,能最大范围实现学生的互动,一对学生讨论完后可以及时与组内的另一对学生交流结果;一旦小组人数超过四个学生们就难以应付,而且小组规模越大,个别学生隐藏或被忽略的机会就越大。但在实际教学中班级规模、教室大小和设备多少等等都会影响分组情况,所以一般以6人为一小组。此外,小组形成后最好保持一段时间,有很多教师曾很成功地让小组持续了一个学期或半个学期,这使学生有时间去学习怎样与他人共同工作,有利于培养成员间的默契,经过探索建立更积极的相互依赖,进而研究更深入的项目,并让他们在学习中结下深厚的友谊。。但若在合作期间出现什么问题,需要老师及时协调,为每次合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保证。

2、小组讨论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数学教师要有有高度的责任心,无责任心就会出现:仅让学生讨论,对讨论时的情况不闻不问;对不讨论的学生不积极予以引导;对捣乱学生不加以及时制止,课堂讨论效果就会低下。另一方面,教师自己对讨论的问题都似懂非懂,难以自圆其说,遇到伶牙俐齿的学生便乱了阵脚,应付两句便匆匆收场。教师要在讨论中做引导者评判者,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3、教师评判学生讨论时要多鼓励 学生只要张口讲出一个观点,无论对错,老师都要首先赞许。讨论不同于考试,讨论的答案往往不是唯一的,学生能讲出一个自己的观点,说明他独立思考了,这是我们要组织讨论的首要目的,当然要赞许。当然,这也是组织好讨论的难点,明明答错了还要赞许,很难为老师,要提炼出学生思路中的可嘉之处也不容易,更需要使劲儿动脑。语言上也要委婉,如:“你的思路很独特”,“你的回答让我们想到了另外一些问题”,等等。

4、对小组讨论的点评要言简意赅 每个学生发言之后老师都要点评,要抓住学生发言的主要内容展开,要是再与之前的学生发言内容联系起来就更好了,这是老师在组织课堂讨论方面的基本功。但是切忌点评的时间别太长,要抓住要点,简明扼要。

总之,数学课堂讨论是学生消化、吸收及运用己学知识参与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形式,是学生通过课堂教学获取知识、巩固技能的方式之一。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的讨论,作为教师不再是滔滔不绝地灌输知识,而学生也不再是忙于埋头记笔记,取而代之的是教师精心设置的课堂活动,这样的课堂教学对于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学生的良好素质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课堂讨论范文第6篇

【关键词】课堂讨论 目标 设问 准备 流程

某次去市里听了一节参与优质课评比的历史课,其中有个环节引人深思,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之后马上要求学生自由讨论,可是学生们并没响应,这位老师于是讲了一番“三个臭皮匠”的道理,还是没人吭声,老师几乎是乞求的语气了“你们前后左右讨论一下吧!”于是终于有一些声音了,可是当老师点学生回答时,学生们却言不成句,最后老师只好自问自答了。这是一个明显失败的课堂讨论,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那么如何才能使课堂讨论这一教学方法真正有效果呢?

一、我们应该明确我们的课堂讨论是要达到何种教学目标

2001年,我国正式实施素质教育,进行历史课程的改革,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而此后提出的三维历史教学目标中,又特别强调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达成。要求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并把历史思维能力视为历史学科能力的核心,从而把历史教学的基本模式由传授历史知识的类型转变为思维训练的类型;在教学的过程中侧重于训练学生掌握探究历史的具体方法,尤其是重视对各种历史资料的运用,培养学生在掌握史料的基础上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避免把历史学习当成对历史知识的机械记忆,成为历史简单的记事本。由此可见,我们的课堂讨论应该关注学生得出结论的过程,关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提升,而不是关注标准答案,更不是为了课堂的活跃而让讨论流于表面形式。

二、要充分关注提出来进行课堂讨论的历史问题

进行课堂讨论的第一步就是提出问题,而提出问题又分为两方面,即教师提问和学生提问,教师提问就是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分析教材结构,了解教学目标以及研究教材中重要的历史结论的表述方法时,力求符合历史教学规律及学生的思维过程,并根据高中学生的人文基础、对现实问题的敏锐程度以及他们经常关注的问题精心设计问题。在设计问题时,尽可能设计得符合学生的实际,使他们能调动起自己的兴趣、经验和创造力。

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要力争做到学生对于每个问题有话可说,而且能够言之成理,一般来说,问题提出来以后,在课堂上要留给学生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思考,在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学生提问也是一个相当关键的方面,因为学生提的问题往往是他们比较关注但是又比较疑惑的地方,而且从他们提出的问题里面,可以发现他们的思维水平达到了一个什么程度,以此,可以适当调整教学的难易度与授课方式,我们可以根据学生所提的问题,设计课堂讨论专题,这样把教师根据教材和学生根据经验所提的问题结合起来,就可以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讨论板块,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囊括了教学的重难点。

三、要注意对课堂讨论流程的把握

在实施课堂教学的时候,可以组织学生分成小组,展开讨论,鼓励每个学生都开口,尽量针对所讨论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看法,边讨论边记录,以备在全班交流时阐述。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各组推选一名代表阐述本组讨论的结果。教师则随时引导启发小组代表交流在讨论中存在的疑惑点。交流的过程是使问题得以进一步解决,并实现知识内化的过程。在这样的交流过程中构成了教师与小组群体、群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学生个体与个体的多向立体交往,从而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主动性、创造性提供条件,同时为每个学生提供了主动积极参与活动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做的就是,在学生班级交流的过程中,教师既要认真听取交流的结果,随时肯定其正确的分析和结论,又要仔细辨析交流中的错误和不恰当之处,随时进行指正并对其不完善之处给予适当的补充。学生在交流时,有一个对问题的思考、加工、整理以及语言组织的过程,因此,通过互相交流,还可以达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功效。同时,在教师的肯定中,学生们体验到了一种成就感,在教师的点拨中,他们可以发现新的思维启发点,他们的情绪高涨,心情愉悦,因而学习历史的兴趣会不断增强。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又可以激发他们的兴趣。在班级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对学生通过交流仍未能解决的问题以及遗漏掉的知识点,需加以重点启发,另行阐述,以形成对教材的全面准确掌握。

课堂讨论范文第7篇

关键词:文本解读;有效问题;及时引导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在这一新理念倡导下,我们不可否认,语文课堂较之以前的老师“满堂灌”“一言堂”有了可喜的进步。课堂也随之出现了百花齐放、生动活泼的小组讨论课堂活动。

课堂讨论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有助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相互交流意见,培养他们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口头表达的能力。然而课堂讨论中也不乏因为教师对文本解读粗浅,讨论问题设计无效,课堂上出现表面热热闹闹,实则低效拖沓的现象。

一、文本解读,讨论问题设计的出发点

课堂讨论的主问题应该能起到一线串珠的作用,让学生能根据问题按图索骥,从而走进文本、走进作者、走进自我。问题设计的高度,来自教师对文本解读的深度。教师解读文本的深度决定课堂上引导学生理解文本的深度;教师解读的新度决定学生学习的趣度。教师对文本的解读不能过浅过粗,这样会导致学生人云亦云,走入狭隘,缺少真正的思考和提升;教师对文本有了准确深入的解读,才可能找出有深度、有高度、有效度的问题。

例如,《藤野先生》一文篇幅长,背景离学生年代久远,双线并行,看似散乱,很难让学生理出头绪。教师若在执教中按部就班地从前往后学习,很难提出贯穿全文的问题。

朱泽光老师执教《藤野先生》时,深入浅出地解读,巧妙抓住“伟大”一词,设计了课堂主问题:“为什么鲁迅要用伟大一词称颂藤野先生呢?”从相识交往的四件往事到让鲁迅决定弃医从文的两个事件,学生的认知和思考不断向新的层面提升,讨论也真正走向深入,课堂变得厚重而灵动。

二、有效问题,能把文本学习引向深处

课堂讨论是由问题引发的。在课堂上,解读文本的主体应该是学生,教师通过有效问题的设计,把学生思维引向深处。但是,课堂主问题,设计得过大而空,学生对文本的学习肯定无法深入。例如,一位老师在执教《爸爸的花儿落了》时,设计了“请找出文中触动你心灵的字、词、句子,并进行赏析”这一主问题,全文篇幅相对较长,穿插叙事较多,如果仅仅放任学生散漫讨论,学生回答起来会东一葫芦西一瓢,课堂会变得散而空,教师如果再缺少有效的引导和追问,学生对词句的理解更难以深入。整节课只能游离于课本之外。不可否认,讨论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极其有效的方式,但是很多教师把讨论等同于师生课堂活动的主要形式,不分文体、不分难易、不论篇幅,不管针对什么问题,都要学生泛泛讨论一番,以显示课堂的热闹,追求所谓的“生动活泼”。其实,这样模糊的问题,不仅让学生无所得,也是在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

设计问题有效且难易适度最容易引起学生共鸣,例如,有位老师执教《孔乙己》时,最后设计了一个问题:孔乙己之死谁之过?经过激烈讨论,有学生说是丁举人之过:同为读书人,丁举人残忍冷漠,是直接杀人凶手。有学生说是自己之过:身材高大不肯自力更生反而好吃懒惰,穷困潦倒又虚荣清高。有学生说是科举制度之过:科举制度不仅摧残人的身体,更摧残人的精神……精彩纷呈的讨论,有理有据,让文本学习走向深处,水到渠成。

三、及时引导,培养质疑创新思考能力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指出,教师应鼓励学生参与讨论,要认真倾听,能听出讨论的焦点,能听出对方发言中的合理成分和不足之处,并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讨论时,教师也不能等闲视之,做无所事事的旁观者。教师应适时引导,充分启发学生独立思考,鼓励他们各抒己见,引导他们逐步深入到问题的实质并就分歧的意见进行辩论,培养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引导学生围绕中心讨论。学生思维活跃,课堂发言即兴发挥较多,所以在讨论时,也会出现偏离课堂中心的现象。这时,教师不能打击学生讨论的积极性,要珍惜学生讨论的成果,也要对学生发言的偏颇之处做正确引导。如,在学习《伤仲永》一课时,笔者设计了主问题:从文中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仲永?学生通过品读文本,赏析“指物作诗立就”“传一乡秀才观之,其文理皆有可观者”等处可以看到一个天资聪慧、天赋异禀的仲永。紧接着提出第二个问题:仲永如此聪慧,作者为何而“伤”?有学生说是伤方仲永的邻居不劝仲永好好学习。面对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师应该以实践智慧去敏锐感知其中可能具有的价值,对学生的思维及时进行有效点拨,推动课堂上思维火花的碰撞,以拓展拉长文本内容,构建高效课堂的目标。

总之,课堂是动态的,学生是动态的,讨论也必须因文而异,因时而动,因生而变。教师在讨论前,必须心中有纲:为何设计此问题?准备引导学生理解到什么程度?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理解,否则,课堂讨论就会陷入形式主义的泥沼。课堂讨论,不论教师与学生,应该努力向文本深处漫溯。

参考文献:

课堂讨论范文第8篇

关键词:课堂讨论;合作;组织实施;魅力

文章编号:1008-0546(2014)01-0040-02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4.01.015

一、一节难忘的公开课

那是一节让来听课的教师忘了自己的身份而不由自主地参与到课堂讨论的公开课。在我上一氧化碳性质的课中,让学生设计一套用于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及鉴别生成产物的实验装置。这个内容以前在教材中曾明确地给出了装置图,而此次新人教版教材中没有,但我认为,学生已对木炭还原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装置有了基本认识,又刚知道一氧化碳具有的特殊性质,这个装置的设计既能复习巩固知识,又能学以致用,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与创新能力大有裨益,所以我把这个“能举而不易举高”的问题抛给了学生。学生们思考一会儿后设计出来了装置图,然后我们一起来讨论分析装置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正当大多数同学认为满意的时候,有一个同学说:“老师,一氧化碳不是有毒吗?那如果按这个装置实验,一氧化碳不都泄露到空气中了吗?”我感到欣慰,因为我还没问,学生就已经想到了,想得挺深,谁说学生没有思维,他们把我准备抛出来的问题自己先发现并且提了出来。于是我兴奋地对他说,你想得太对了,这正是我们下一步想解决的问题,那你们认为该怎么办呢?问题又进入了另一个高潮,关于尾气处理的问题。学生们陷入了沉思:直接点燃、用气球收集……答案渐渐完善。

这时,为了将讨论推向深入,我就问:“从节省的角度考虑,尾气最好如何处理呢?是直接点燃吗?”片刻后,同学们思考出了把尾气用一个导管引入到给装置加热的酒精灯火焰上点燃,这样可以节省能源。正当大家认为这是个一举两得的好方法时,可能是受到启发,有一个声音响起,说有更好的方法,可以把尾气用一个导管引入到还原氧化铜装置的入口处,让剩余的一氧化碳气体继续还原氧化铜这样还可以达到充分利用一氧化碳的目的,比无论哪种点燃烧掉的方法要好。方法符合我的预设,于是我说,你的回答让人眼前一亮,有高度,有水平!稍顿片刻,有人在下面说话了,这个实验岂不是无法停止了?语出惊人,下面引起了不小的骚动,有人附和着。其实在备课时,这个学生提出的问题我没有仔细思考过,冷静片刻后,我迅速做出了反应,“切断一氧化碳的来源即可”。学生认可了,可又有人“发难”了,那空气不是始终在里面循环吗?一氧化碳和空气混合加热不是会发生爆炸吗?还没等我说话,有人马上进行了反击,“开始实验时,你不会等通入一氧化碳将空气排尽后,再将处理尾气的导管插入到前面的装置中来吗!”就这样,你来我往,激烈争论之后我们确定了一氧化碳尾气的多种处理方法,从而进一步归纳总结出可用于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及鉴别生成产物的几种实验装置。当下课的铃声响起时,大家的讨论仍意犹未尽。

二、课后的教学反思

这堂课的后半段,师生在讨论之中度过,虽然课堂纪律给人感觉很“散漫”,你一言我一语,也没有起立发言的仪式,但我觉得学生能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让学生激发起求知的欲望,持续了学习的热情,在探究知识和解决问题中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和提升,切实感受到了化学课堂彰显的学科魅力。这不正是我们学科教学的基本目标所在吗?那如何才能让学生做出热烈的回应,真正地投入到课堂讨论中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呢?

1. 问题的精心设计是讨论组织实施的关键

让学生带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进行讨论是一个有效的策略,并且这个问题载体必须是有探究价值的,有利于让学生发散思维的。讨论的问题不能太容易,必须是引起学生在认识上产生矛盾和冲突,有一定的探讨性、争议性的问题;讨论的问题也不能太难,学生应该具备讨论所需的知识积累,应当是“跳起来摘桃子”处于学生“最近发展区”内的问题。

2. 教师要做课堂讨论的促进者

在活动开始之后,教师不应是无事可做,不闻不问,作壁上观,而应当充当“助产师”和“催化剂”的角色,深入到学生中去,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点拨,摸清学生的思想脉搏,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使教学更有利于学生学。更为重要的是,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思维过程予以一定的支持和帮助。当学生的思维一直停留在事物的表象时,教师可提出要求进一步深入的问题,如“为什么……”、“换个角度看……”;当学生的思维模糊时,教师可提出进一步澄清的问题,如,“对于你的说法,我是否可以这样理解……”、“能为你的说法举个合适的例子吗?”;当学生的思维不是建立在之前发言的基础上时,教师给予提醒:“你讲的内容与刚才大家讨论的内容有联系吗?”这样可以将讨论活动逐渐向有价值的方向推进,促进讨论向深层次发展。

3. 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讨论活动通常在解决一个有价值的问题,甚或发现一个老师也未发现的问题的过程中增进交流体验,拓展思维,发展智慧。敢于怀疑、勇于质疑是思维起点。行成于思,思生于疑,学习贵在存疑。因此,课堂教学再也不能以学生没有疑问为理想的效果。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再通过老师有意识地创设情境、设计疑问、故意露出破绽,来引导学生生成更多的问题。着力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让学生认识到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更有意义,应成为素质教育课堂的灵魂。

4.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和反思

没有良好的倾听和反思的习惯,不仅影响讨论效果,还无法使讨论深入。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积极互动的过程,在互动的过程中,大家一方面共同分享彼此的智慧,一方面又在他人思想的启迪下挖掘着自己的智慧,使思想认识不断提高。学生在小组讨论时,基本上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观点,因此,在每个小组汇报的时候,教师可将他们的结论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记录在板书上,这样不仅便于其他的小组思考和汇报时不再重复,更重要的是汇报者体会到大家尊重他的发言,让同学们学会倾听。在全班交流时,教师要帮助学生学会思考、鼓励学生主动反思。因为没有对自己观点的反思,就不会有对他人思想的接纳,就无法实现不同观点的相互交锋、相互补充、相互融会。教师要要求学生可根据他人的发言,再反思自己的理解,作出合理的判断,或自我肯定、否定或调整完善,或在倾听他人发言的基础之上受到启发,提出更深刻更独到的见解,促使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在不断的反思中得以拓展。

5. 在讨论过程中,要巧用激励性评价

“激励”给学生的是一种快乐的动力,一种向上的自信,一种生命的温暖、精神的力量,其奥妙就在于让学生欣喜地看到了自己的能力,于是学生的潜能就会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了。因此,教师要及时捕捉学生的闪光点,运用激励性评价鼓励合作讨论。教师既要注重对讨论结果的评价,更要注意对讨论过程的评价。譬如,对讨论最热烈、观点最独特的小组、个人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使学生更乐于参与,讨论学习更积极向上。但激励性的评价,不是姑息迁就,不是放任自流,而是从教师内心流淌出来的,把真挚的情感,用富有激情的语言,用动作,用眼睛,用一次温柔的抚摸,用一个会心的微笑展现出来的一种爱,一种温存、睿智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爱,它可以让学生在激励和赏识中展示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它会使整个讨论学习过程沉浸于和谐、愉悦的状态之中。

英国哲学家培根认为:“讨论使人明辨是非。”可见,讨论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对学生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基于此,教师必须不断探索组织实施课堂讨论的新形式、新思路、新方法,使课堂的讨论真正成为师生合作探究、智慧碰撞、心灵交流的重要平台,因为这里不仅会有知识的内化、思维的力量,而且拥有思想的升华、精神的愉悦。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应该让我们的学生在每一节课上“享受热烈的、沸腾的、多彩多姿的精神生活”。让课堂在讨论中彰显魅力,是我们不懈的追求!

参考文献

[1] 杨翠蓉,张振新. 论有效的课堂讨论[J]. 全球教育展望,2005,(5):58-59

课堂讨论范文第9篇

入情入理,均衡讨论的感性与理性

“胡说强于没说”,这是我们在鼓励学生开口讨论时常用的一个偏激的言辞。当然,学生讨论时感觉没有什么可说的当然不行,然而学生真都胡说起来讨论也就失去意义。

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可以刺激学生胡说的因素有很多。别说琳琅满目的新闻、轶事、体育、娱乐,就班级QQ群里的风吹草动都会让学生们亢奋不已,大言不惭。但是,这时候讨论的问题可能就抛之脑后了。

因此,围绕主题、紧扣问题的理性讨论非常重要。第一,通过适当地组织管理来引导、监督讨论;第二,可以采取小组辩论、代表综述等方式提高讨论的可见度;第三,可以通过上传作品或问题范例不断强化讨论对象,以免跑题太远。

群策群力,要给所有人讨论的机会

不爱思考,让电脑高手独自表演,或者由搜索引擎越俎代庖,讨论就失去大众化意义。小组内要群策群力,小组间要各抒己见,合作、争论让每一个人得到参与讨论的机会,这才是讨论式学习的价值。

所以,小组分工、合作的组织很重要。我在组织小组答辩的时候,要求各小组长要充分发扬民主,让学生轮流代表小组回答,回答中组内成员可以随时插言补充,对于总结性的观点要尽量说明哪个观点是谁提出的。如此,发言者才是真的代表大家,而非自己本人。这方面尤其是在作品设计创意、交流评价两个环节中,要特别发挥不同学生的特长,对美术、文学、技术等多方面展开讨论。

见仁见智,尊重讨论中的不同意见

话霸、语霸跟麦霸一样“讨厌”,虽然他们在讨论中的功劳很大。不少学生,或者教师都没有听别人说的耐心。或者总是认为自己对,或者可能认为没意思,或者总爱挑刺找茬,这都会让执不同意见者最后免开尊口,形式一片大好,失去思维碰撞的机会。

讨论原则是见仁见智,让更多新观点、新建议得到发扬。即使有人给出了错误答案,却可以提醒大家以此为鉴,也锻炼了发言人,便于校正提高。

任何技术都不是万能的,任何问题也不是静止的,各不相同的多种视点相互补充对探究问题的核心、质量都是重要的。比如,讨论作品时,我们往往听到的都是一片赞美,缺乏建议,更不会有反面意见。这样看似成功,却往往限制了双方认知。

有恃无恐,在讨论中用证据来说话

讨论到死角后就只剩下抬扛了,谁也不服谁,观战的群众也瞪着眼不知所云。这样的讨论唯有气氛,失去效益。如果为什么争论、争论的是什么、拿什么去争论都弄不清楚的话,又怎么能说服人呢?

提醒学生在讨论中要时刻记着“有理走遍天下”的大道理。建议学生小组内有个书记员,或者每个成员有个记录纸,写写划划,梳理观点、列举事实、突出重点,这是最基本的论据;利用电子档案袋、思维导图或者就只是图片、网页等各种素材也都是很好的辩论证据。借助证据,讨论时有的放矢、清晰明白。

害怕发言的人往往是没有证据,怕说服不了人;无端发言的人往往也是没有证据,只是发出声音而已。倒不如自己简说、精说,用图文说话,用事实说话。

投石问路,引发讨论的广泛开展

如果讨论中缺乏波澜就没有精彩可言,就只能成为读书会、汇报会或表扬会了。你说了他说,他说了她说,没有火花,没有碰撞,没有灵感。由此,讨论会越来越窄,越来越弱。

通过教师不断地扔出问题的石子,或者让学生相互投石问路,都可以对马上到来的下一轮讨论掀起高潮。我曾经在关于信息发展的讨论课上专门设置一个“质疑小组”,目的就是让他们随时投出诸如“你有没有受过骗”、“你会用Wifi吗”、“你有没有会网友”、“你的智能手机是什么系统”等问题的小石子,刺激更多学生参加讨论,实际上也是为更广泛的讨论之路指引方向、刺激动机。

讨论的广泛参与性来源于问题的不确定性和多样化。因此,要么设计的问题的结论不要太具体,要么多层次多种类问题做预备,要么随时针对性产生更多的新问题……

顺水推舟,灵活运用各种讨论形式

讨论不按预期的方案走,最后只能是斩断一个讨论另起一个讨论。原因很简单,那就是讨论原本就是一个收敛发散的过程,需要师生定时进行集中总结。先放出问题去,最后拉回结论来——这是讨论的最基本的形式。

具体到不同的课堂内容,还可以有不同的讨论形式。比如,对于主题比较明确的一节作品课,可以采取向导式讨论。按照讨论的环节,从创意、规划开始,到素材选择、制作作品为重点,再到评价、交流为结束,每一个阶段讨论的问题有方向、有预设、有指导,到了这一步讨论好这个就没的再讨论了,就只能进入下一步讨论。又如,对于话题敏感的内容,可以采取辩论对抗式大讨论。“技术快速发展给人带来了什么”、“宅在家里上网有没有好处”等问题的讨论,在不同的意见之中可能会给大家的体会更深,强于说教。

动中有静,让讨论的氛围更美好

有的班比较闹,一个个飞扬跋扈,让讨论变成了争吵;有的班比较静,让讨论沦为了密谋。闹的战场和静的荒漠,都不是讨论的理想主场。如果教师驾驭能力够强,打造动中有静的氛围讨论起来会更美好。

比较闹的班,想要静下来很困难,除去纪律约束之外,可以用一些小办法。比如,转换话题,更换讨论话题。又如,用一些深情而精彩的作品广播岔开视线,转换思维。更或者,提供专门的安静时间,让学生集体沉默。没有静,不能思。安静下来对包容、反思、总结都是非常有益的。

课堂讨论范文第10篇

关键词:课堂讨论 命题 引导

一、课堂讨论命题的关键性

(一)注意命题的综合性。如"19世纪后半期和20世纪初,西方国家的资产阶级已走向反动,而东方国家 的资产阶级却表现出极大的革命性,试结合史实分别指出这种反动性与革命性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此题涉及教材《世界近代现代史》和《中国近代现代史》中六章十节的相关内容,这就帮助学生打通因教材章节所带来的知识割裂,使相关的知识体系化、网络化。

(二)加强命题知识的横向联系,即学科联系。因为历史与政治、语文及地理联系密切,命题时充分利用 这种联系,将知识的触角延伸到相关学科和现实生活中去,以推动学生思维的迁移、融合和借鉴,加大知识贮量,使之为创造性思维服务。如通过对苏联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列宁新经济政策的讨论,联系到我国1958年的 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使学生从历史和现实中借鉴教训,得到启示,深刻地认识到改革开 放是强国富民的必由之路,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而正确看待当前出现的国企职工下岗和再就业等社会 现象。使学生的认识源于教材,却又高于教材。

(三)注意命题的多角度和新颖性,使学生对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从各个角度、种种联系中进行分析、比较和辨别,捕捉其规律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获得有生命力的知识。如"试分析匈牙利事件和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之春'的性质,若苏联不出兵,你认为捷克斯洛伐克将向何处去?" 讨论中,学生们对苏联若不出兵,捷克斯洛伐克的前途提出了三种设想:一是改革取得较大成效,但被苏联开除出社会主义阵营,如南斯拉夫那样,成为不结盟国家;二是随着改革的深化,资产阶级自由化泛滥,捷共领导人把握不住社会主义方向而走资本主义道路;三是捷共出现邓小平式的领袖人物,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改革获得极大成功,给

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宝贵经验,则可能避免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那么整个世界历史将可能 重新改写。"一石激

起千层浪",学生们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就这样被点燃了。

二、师生双方课前做好准备的必要性

教师事先公布讨论题,提出目的和要求,布置必读的参考资料,提供某些带启发性的思考点。并事先确定 3至5个主要发言人,其余为补充发言人,或按坐位每10人为一组,选出代表汇集小组意见作中心发言。学生则要根据讨论题认真钻研教材,查阅有关资料,写好发言提纲,人人都做发言的打算,发言要力求做到:不离题 ,不超时、态度认真大方,尽可能讲普通话,口齿清楚,措词得当。

三、老师引导学生成为课堂讨论的主体是核心

讨论时,教师要善于启发和诱思,高屋建瓴,掌握好火候。当出现沉默时,老师要拨开话题,打破沉默, 启发学生发言;当讨论进入高潮,特别是出现争论时,教师要因势利导,紧扣主题,将讨论引向纵深,最后做好总结。总结时,要表扬质量较高的发言和积极性高、进步快的学生。要特别鼓励学生对书中或前人的一些传 统观念提出大胆质疑,对前人尚未揭示的规律勇于探索,即使有不妥之处,得出的某些结论不尽成熟,甚至走入"误区",教师也要满腔热情地肯定其创新思维,引导学生找出不足,分析原因,走出"误区",变不足为 圆满,变错误为正确,使学生的认识产生质的飞跃。如在讨论美国的罗斯福新政时,有学生将我国目前的经济 困难与美国当年的经济危机等同起来,认为要照搬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对此,笔者首先引导学生回忆资本主义的发展史,着力揭露美国无法解决的内在矛盾,认清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本质所决定的。接着,笔者在实事求是地介绍我国目前面临的经济困难之后,启发学生畅谈改革开放20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目前 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我国目前的经济困难只不过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 过程中的阵痛,是局部的、暂时的,与美国当时的经济危机呈现的"大萧条"、"大恐慌"是根本不同的。只是某些现象有相似之外,况且在程度上也轻微得多。

四、开展课堂讨论有如下的有益之处

(一)、开辟了宽松的民主教学环境,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了学术气氛

(二)"逼"得学生带着问题去细细咀嚼教材,认真查阅资料,写好发言提纲,并积极争取发言。这样, 既动了脑,又动了手,还动了口,印象自然深刻,记忆必然牢固,从而实现了基础知识的再认和深化。

(三)提高了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写发言提纲,培养了学生对各种历史资料的搜集、阅读、综合和运用的技巧。通过发言和争论,又锻炼了学生的胆量,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从而较全面地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四)在讨论出现高潮,特别是发生争论时,学生本能地产生强烈的参与意识,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和冲动,从而使学生获得跳跃性的提高。

上一篇:美术课教学范文 下一篇:科学探索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