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有效性范文

时间:2023-03-16 05:41:33

课堂教学有效性

课堂教学有效性范文第1篇

科学预设:教学设计—专业知识、教育观念、教学策略与技能。(探究、体验、思维是核心)

自然生成:课堂教学—教案、学案生成符合认知规律(细化操作过程)。

专业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

学生画龙老师点睛。

二.课堂教学有效性

效果:落实三维教学目标。

效率:时间的利用率高。

关注过程:兴趣、思维、参与。

重视结果:知识、方法、态度。

三.科学预设的宗旨

有效教学理论认为,教学就其本体功能而言,是有目的地挖掘人的潜能、促使人身心发展的一种有效的实践活动。其效果如何,关键在于教师。在这里需要探究的是课堂教学效果的高低到底取决于教师的什么?

有效的教学行为应该是用最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所谓的“有效”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而这种有效性的获得,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不仅教师的专业知识、教学能力、而且学生的原有基础、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教材的内容与结构方式等都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在诸多因素中,我们尤其要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活动有效性的源泉在于人本身,在于人的活动本身,在于教学活动的投入过程中教师主导作用的有效性。

教师个人的业务水准(基础条件并不是决定因素)。

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直接因素)

四.转变教学观念,把主动权交给学生。

(1)转换角色,教师由教学过程的操作者、主宰者变为引导者,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变为学习的主人。

(2)充分相信学生,全方位放权,让学生明确目标后自己去读书,自己去提出问题,自己去做题,自己总结知识规律等。

(3)丰富教学形式,以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可采用的方式有:

(1)自主式。以问题引路,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新知,辅之以教师精讲导学,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思考精神和自学能力。

(2)讨论式。教师出示讨论题目,学生定向阅读教材,随后分组讨论,最后全班交流。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在这种环境中,学生增强了参与意识和成就感,兴趣盎然,乐在其中。

(3)辩论式。教师提前布置辩论题目,确定正反两方,学生预习新知,查找资料,然后在课堂上展开辩论,最后由老师点评小结。

五.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三种能力

教师的倾听能力.

反思能力.

教学效能感。

1.教师的积极倾听能力———有效教学的基本心理能力。实践表明,优秀的老师无一例外都是耐心的倾听者。不幸的是,许多老师喜欢独占课堂,滔滔不绝讲,很少听听学生的想法。

教学的本质在于交流,能否与学生沟通是衡量教学效果好坏的标准。(给学生讲话的机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作为教师,进入教室作演讲容易,但要与学生形成高质量的交流却很难。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当这一过程被阻断或者处于混乱无序的时候,师生之间的交往和沟通就将陷入困境,教育的危机也将随之出现。可见,教学的本质在于交流,能否与学生沟通是衡量教学效果好坏的标准。(个体与全体;结果与过程)

为了实现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该逐渐做到从对学的关注转向对人的关注,从对结果的关注转向对过程的关注,从对独白的关注转向对教学对话的关注,正如一句古训所说:“倾听学生的意见与心声,就像你希望学生倾听你的意见与心声那样。”

2.教师的批判反思能力———有效教学的根本指标

正如我国有的教育学者认为那样,“有效教学既是一种技术或策略,同时有效教学也

是一种观念,它要求每一个教师超越一般的、共同的技术,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和能力,反思对于学生学习来说非常重要,对于教师进行有效的教学也具有重要作用。

正像有的学校教师三十年书教不好,不是水平和能力问题,而是他只用一种教学方法重复了三十遍,有的教师只教了三年教得很好,当他用第一种方法教效果不好时,他不怀疑学生教不会,而是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所以摸索第二种教学方法,第五种、第十种、第五十种教学方法,相信总会找到有效的教学方法。这说明批判反思的老师能够从自己过去的经历中学习,他们不再仅仅依赖过去教学中用过的好的方法和活动,他们知道每一次面对新的学生,这些学生就会带来新的挑战。

敢于经常反思过程的教师,正是象临产的母亲经过终身难忘的阵痛后才感受了新生的活力。他们有一种兴奋的感受,认为自己的实践是有目的的。在参与实验过程中,他们能够正确理解和对待教师的权威,打破了传统的权力机制和师生关系,通过自由民主的教学对话创造了和谐的情感氛围,促进了学生进行最有效的学习。(反思日记、教学随笔)

我们的教师应该把有效教学当作一种观念,具备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的意识。通过关注学生对教学的反应,根据教学情境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改进方法;通过倾听学生的意见或建议,不断有意识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从而避免重犯类似的教学错误。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教师的批判反思能力的高低应成为判定教师教学是否有效的最重要的指标。

3.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有效教学的动力保证

教学效能感的概念在理论上来源于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的概念。

班杜拉认为,所谓自我效能,是指个人自己对在特定情境中是否有能力去完成某个行为的期望,它包括两个成分,即结果预期和效能预期。班杜拉同时指出,一个人可能相信某种行为会导致自己所期望的结果(结果预期),但是他不一定感到自己有能力进行这一行为(效能预期)。人的行为主要受人的效能预期的控制,个人对某种行为觉察到的效能感不仅影响着个体处理困难时所采用的行为方式,也影响着他的努力程度和情绪体验。

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定。是教师的自我画像,是教师的自我评价能力的表现,它能极大地影响和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研究表明,教师教学效能感是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影响因素,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与他们的教学效果存在密切的关系。如果教师对自己上的课都没有信心与兴趣,有什么理由让学生对该课程感兴趣呢?

实验过程也进一步证明了这些效能感高的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教好学生等方面表现得更为出色。她们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注意对全班学生的指导,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在指导学生时,这些教师往往表现得比较民主,能够鼓励学生自由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当学生失败时,这些效能感高的教师表现得很有耐心,他们会通过重复问题,给予提示等方法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对他们来说,教学是一门行为艺术,每节课都是一次表演。因此,从教师教学的动力角度考虑,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解释教师动机的关键因素,它影响着教师对教育工作的积极性,影响教师教学有效性的发挥。

课堂教学有效性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课堂教学 有效性

[作者简介]曾红(1965- ),女,湖北武汉人,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服装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服装设计专业教学与技术实践。(江苏 常州 213164)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6-0171-02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指教师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能够最大化地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这是所有教师工作的最终目标,也是高校教学质量提升的前提保证。教师、学生、学校是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主体,本文将通过三方互动关系来探究如何提升高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高职课堂教学有效性影响因素

1.课程定位。不同类型的高职院校其办学目标是不同的,高职院校的总体定位根据其行业领域的定位来决定。如纺织服装业的高职院校,其主要人才培养目标是为纺织服装领域输送大量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细化到服装设计专业,其课程的定位准确与否,是否符合院校的总体战略目标,将会影响服装设计专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期望能够通过系统学习服装设计专业知识与技能,在毕业后进入服装领域工作并取得可持续发展。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教学系部在确定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时,在准确定位专业培养目标的情况下,结合服装企业现状与整合学校的师资力量、教学环境、教学条件,规划好学生在校二年的课程内容与进度,为有效地教育学生打好基础。

2.教学形式。教师的教学形式是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又一重要因素,其贯穿课堂教学的全过程,需要学校创造合适的教学环境、配置先进的教学设施,教师具备科学的教育理念、高度的责任意识,学生积极配合、支持并投入课堂教学。以服装设计专业为例进行说明。首先,艺术设计类的专业相较于其他的专业具备较多的特殊点,需要学校加大投入力度,将标准化的课堂教学场地建设完备,配置设计专业需要的各种服装设备与服装CAD软件。服装专业根据教学阶段的进程,在基础方面需要教授素描、色彩、色彩构成等课程,在专业方面需要学生能够运用CAD软件进行制版、款式设计等,在运用技能方面需要教导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的操作能力。这些课堂教学的进行需要丰富多样的教学场地,素描色彩基础课画室、标准多媒体教室、服装制板与工艺实训室等缺一不可,充分体现教学做合一的专业特点。其次,教师在教导学生的过程中需要采用何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也是至关重要的。如机械工程类的专业,教师需要教授学生扎实的机械知识理论,采用提纲挈领的讲解,经过学生的讨论,再做出总结性的讲解过程就可以实现大部分的课堂教学,同样学生能够吸纳并运用知识。如服装设计专业,教师的教学形式需要更为丰富,对于基础的理论知识,传统的一对多讲解便可以完成;涉及绘画技巧的教学变得丰富多样,要想让学生有效汲取知识,采用讲解的方式显然是不够的,缺乏生动与形象的示范与展示,学生对于充满想象力的色彩搭配和服饰效果展示是无法领悟的。这就要求教师采用图片、视频以及实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甚至为了让学生能够更深刻地感悟创意设计的精髓,需要学生准备足够的实训材料进行实际操作。这种“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实践技能要求较高,要求教师具备开放式的教学理念,这与具备严密逻辑思维的理科教学是完全不同的。最后,课堂教学的另一参与主体――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起着决定性作用,教师采用深受学生喜爱的教学形式是保障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采用互动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是每一位教师的追求。

3.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教师根据学校的课程定位,结合课程的教材而组织的课堂教学内容。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与精彩程度是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另一主要因素。广义上,教师的表达方式、教学态度是课堂教学内容的范畴,不只包括教师课堂教学主要知识。课堂教学的内容是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教学形式表述出来的文字、语言和相关资料。专业的文字表达是显示专业内涵的重要途径;教师充满激情并具备吸引力的语言表达是传授知识的主要途径;与课堂教学主题相关的辅图片资料和视频案例也是强化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方式。

二、高职课堂教学主体有效性

1.教师丰富的教学知识。教师拥有的普遍性教学理论和教学法知识及专业特殊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法知识越丰富,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越高。具有实践性的教育专业知识是有效指导教师教学的基础,对教师改进教学过程具有科学的指导作用。丰富有效的教学知识能带领教师不断总结和反思如何提升教学的质量,对于把握课程进度和兼顾学生差异也具有很好的帮助。教学知识丰富的教师能够正确设定教学目标,合理选取课堂教学内容、运用最合适的教学方法有效组织教学,不断优化教学环节。在引导学生学习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有丰富教学知识的教师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如在学习服装设计课程中,经验丰富的教师能够有效开发学生的创造力,鼓励学生将自身的创意设计逐步表达出来,当学生遇到困难时能够给予有效的帮助和解惑。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能够迅速判断出哪种交流方式能最有效地帮助学生达到学习目标。

2.提升教师教学的效能感。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教师对自身教学活动的一种自我感知,是是否能有效完成教学工作、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信念。培养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动力保障。教师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具备个体的属性,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成果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过程。教师要力争教学成功,竭力避免教学的失败,当教学失败时,应精心分析教学失败的影响因素,是偶然因素还是主观原因,是教学方法的问题还是教学内容重点不明确,积极反思失败的过程,切勿因此降低教学效能感或对自身的课堂教学失去信心。教师在长期教学的过程中,积累的教学经验增长了自身的教学基本功和教学本领,这是教师提升教学效能感的基本条件。教师具备较高的教学效能感就为成功教学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教师全身心专注于教学过程、专注于课堂教学的内容准备、投入于课堂教学过程、热心研究学生课后的实践与疑问解惑,不断完善自身教学细节,将使教师自身在探索学习、实践总结、反思研究中完成院校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3.学生主动投入教师教学过程。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过程,评价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主要对象是衡量学生在课堂教学后取得的进步与收获,教师为课堂教学准备了丰富的内容,运用多种有效的表现方式,同时作为参与课堂的学生也需要积极配合支持教师的教学活动,与教师一起投入到教学过程中,如此才能达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如在服装设计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展示服装款式设计、色彩搭配的表达技巧和要点,需要学生也参与进设计的过程中,跟着教师的讲解和大屏幕的知识要点,一步一步操作并完成设计过程。只有学生参与进来,教师才能根据学生操作的结果进行指点,观察过学生亲自设计的服装作品才能判断好坏,并提供更完美的解决方案。这个学习的过程首先是认知的过程,学生要认知设计的要领与技巧;接着是情感投入的过程,跟着教师的讲解全心投入,感受设计过程的心理;最后是行为的投入,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操作,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教学过程。如此,学生的投入更能促进教师的教学热情,使教师更为尽心地投入教学。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学生收获的知识越多,证明课堂教学的过程越有效,反过来能越发地激励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目标、筛选和优化教学内容、灵活选择学生更喜欢的教学方法,更好地激励学生,因材施教。

三、高职院校对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举措

1.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学校重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能够促进教师与学生同时注重课堂教学的过程,教师愈发重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学生愈发投入课堂学习过程。学校成立教育教学质量督导组,在班级中选拔信息员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或者组织行业专家指导小组,参与教师教学的过程,具有代表性的全程听课,以此营造积极向上的教学氛围。将相关的结果与指导意见,进行归纳总结,及时反馈给教师和学生。如此敦促教师与学生共同重视课堂教学,在学校形成课堂教学神圣不可轻视的氛围,让学生以学校为骄傲,以严谨求实、积极进取为学习指导,实现全员共同以提升课堂教学为目标。

2.鼓励支持教师教学探索。教师以教学为职业,在教学工作中,通过自身的教学活动实现教书育人的伟大理想,是每一位教师心中的追求。学校要肯定教育教学能力强的教师,激励教师对教学的热情投入,采取一系列的奖惩激励措施是十分必要的。教师的考核评价、晋升奖励等教学激励制度是提升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方面。科学地开展教师绩效考评与激励工作,无论从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给予了教师莫大的鼓励。让教师在教学探索的过程中更加具备动力与保障。 教学进步需要广大教师积极进行教学领域的探索,教学知识的丰富、教学方式的尝试及改革以及教学环节的优化与完善,都需要一线教师专心投入研究与探索。教育课题的申报与立项,研究经费的支持与教学管理的支持都是重要的保障。教师在探索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甚至需要占用学校一定的资源,维持探索过程的持续性与有效性需要建立细致深入的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框架体系,整合高校的一切资源,以教学为中心地位,以提高院校的教学质量和水平为最终目标,实现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3.创造教师内部交流学习环境。“教学相长”是营造良好学术氛围与教学氛围的重要方法,加强教师团队的相互沟通交流与学习互助是学校支持有效教学的重要举措。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团队根据专业领域的差异,将教师组成不同的交流小组,定时或不定时沟通交流,基于现代信息化的交流平台,使得开展高效的教学交流十分可行。教师间有效交流不仅为教学知识与教学技巧的共同提升创造了可能,也为新的教学方式的研究与探索开辟了道路。教师间的相互认可、相互欣赏、相互鼓励与赞美,都能够使教师享受到荣誉感、光荣感与自豪感。来自于同行的赞美与认同是一种莫大的激励。同样,来自于同行的指点,对自身不易察觉或者难以跨越的错误和困难也有着十分有效的作用。经验的共享、共同分析问题、探讨解决方案,都有助于最终达成有效教学的目标。

高职院校在新时期为社会输送的人才越来越多,重视高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提升高职院校教学水平与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表现形式。致力于探索高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高校、教师与社会共同的任务,也是深化我国教育改革、实现我国新世纪教育目标的首要任务。

[参考文献]

[1]徐向阳.关于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思考[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3).

[2]弈羽.畅谈“高职教育文化建设与可持续发展”――2008全国百所示范性高职院校论坛召开[J].教育与职业,2008(34).

课堂教学有效性范文第3篇

关键词:课堂教学 有效性 课程改革

一、引言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顾名思义,就是指课堂教学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效果是课堂活动的结果与预期的教学目标相吻合的程度;效率是指投入和产出之比,以较小的投入,花费较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较大的教学结果;效益是产出、收益,即通过课堂教学活动促进全体学生素质和个性的最优化发展。

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特征

1.时效性

课堂教学中的时间能否得到有效利用,是课堂教学结果是否有效的前提。为此,我们要把时间要素视为课堂教学的生命,充分开发课堂教学的时间资源,使有限的课堂时空生发无限的价值;要切实加强课堂教学的时间管理和利用,妥善处理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活动所需时间之间的关系,真正做到“疏密有致”、“张弛有度”,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浓缩学生人生精华的时空。

2.科学性

科学性的前提是了解学生,吃透教材。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水平,即正确认识学生并科学地估计他们的知识和智力水平,真正做到从学生出发。教材内容要熟练掌握,理解其深刻内涵,教师问题的语言要规范,简明扼要,针对性强,才能做到科学得当。问之不当,则往往启而不发,最后则变成教师自问自答。

3.整体性

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形成非常复杂,它是课堂教学内外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课堂教学内部各个要素。我们认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形成必须以课堂教学各个要素优化为基础,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的优化,使各个要素从不同的角度发挥其作用,形成有效的教学合力;同时,课堂教学有效性应该是一个整体概念,各要素只有综合地发挥作用,才能产生“1+1>2”的效应,才能形成有效的课堂教学。简单地强调各要素的优化,未必能达到预期的有效性效果。只有使各要素有机融合,相辅相成,那么即使是个别或局部的不足亦能为整体的优势所弥补,也可能形成有效的课堂教学。

4.适度性

包括适度、适时、适量。适度,是把问题提得准,提得富有启发性。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提问难易适度,选择不同的对象,使每个学生都有所得。每一堂课的提问要有广度、深度、坡度,要面向全体学生。《学记》中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讲的就是这个道理。问题过易或过难,都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或抑制心理。课堂提问既不能让学生有望而生畏之感,又不能让学生有不动脑筋就能轻易答出的懈怠。要让学生感到“三分生,七分熟;跳一跳,摘得到”。适时,“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当学生处于“愤悱”状态时,教师的及时提问和适时点拨,能促使学生积极热情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在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时,教师要尽可能恰当地从不同角度提出一些新颖的问题,激发学生“学而知不足”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积极思维的主观能动性。当学生自己推敲出新知识的结论时,会感到无限的欣慰。适量,指恰到好处地掌握提问的频率。问题的设置应疏密相间,要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一节课不能提问不断,否则学生无法冷静有效地思考,反而割裂了教学的完整性。每一个提问后,要有一定的停顿时间,以符合学生的思维规律和心理特点,促进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对问题考虑得全面周到。

5.动态性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形成的,在生成过程中充满了变数,预设和结果并不完全能吻合,事前根据课堂教学的输入条件以及其他相关因素,并不能必然推导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为,课堂不仅是师生认知活动的过程,还是一个情感、个性和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从而形成各具特点的课堂教学有效性。另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各教学要素也会衍生新的表现特征,如学生产生的理解行为、想象思维、表现冲动、探索欲望、发现动力和教师产生的创造灵感、教学机智、随机调控、即时发挥等。这些因素的产生又会进一步成为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所以,教师应及时捕捉课堂中动态生成的因素,随时进行科学有效的调控,才能使教学收到最佳效果。

三、打造高效课堂的构想

1.强化教师培训,更新教学理念

追求高效课堂要有高素质的教师。高素质的教师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有显见的教学能力和一定科研能力,敢于创新,并激励每个学生成才。只有不断坚持以自觉学习、校本培训、课题引领的方式强化教师培训,才能不断更新教育理念。

2.聚集课堂教学,创新教学模式

高效课堂就一定要关注课堂、聚集课堂,结合自身学校实际,借鉴成功经验,创新教学模式。针对精品课的标准进行深入的讨论和探索,积极推出“新理念、新模式、新效益”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比赛,引领教师学习新课程理念,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探索适合本学科特色的高效课堂教学的新模式。

3.着眼学生发展,提高教学效益

评价课堂是否高效,关键看学生发展。有人说,所谓好教师,必须是能让学生学进去并且学会的教师;所谓好课堂,也必须是让学生学进去并且学会的课堂。教师的课堂教学必须符合满足“学生的需要”,着眼学生的发展。一个教师的教学要死死抓住“方法”、“能力”、“习惯”、“兴趣”这四个词,想方设法激活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个孩子努力成为学习的主人,那我们的学生就会学得轻松。

四、结语

课堂教学有效性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课程;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有效教学的“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种先进教学理念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教学是否有效的惟一指标。勿容置疑,新课程改革受到教师们的欢迎,通过新课程的培训后,教师们在接受新课程理念后,开始尝试将新的理念溶入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面对高中生物知识内容的增加而课时紧张的难题,如何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成为教师们探索的课题。笔者通过对新课程改革的学习并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和与同行们交流的心得体会,认为在新课程背景下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效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要从观念入手

1、勇于挑战传统的“好课观” 。

什么样的课才是好课?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观念里,经常听到类似 “某某老师的课上的真好,一课堂下来没有半句多余的话,没有一分钟的空白,讲完刚好下课,知识很丰富” 这样的评论,教师们便都以这样的好课观为标准去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通过新课程培训和学习,可以很显然,传统的教会学会的课堂教学观念已不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机械的被动接受知识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今天什么样的课才算是好课?笔者非常认同曾在一位教师博客上看到好课观。

第一,课堂要有“三声”──笑声、赞美声和惊讶声。心理学研究证明,人在快乐中学习,学习更主动,接受知识更快。有笑声的课堂教学,教学效率会更高;用激励赞美声来促使师生进入教学的兴奋状态。课堂教学要激发学生的惊奇感,引发学生的惊讶声,引导学生的探索精神,启迪学生创新意识。

第二,课堂要做到“三实”──真实、朴实和扎实。教学中,教师要做到信息源的真实、教学过程的真实、检测考评的真实;真实地了解班情、学情,符合学生学习实际,真实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课堂教学的朴实,能体现教学的规律和教学的真实;能被广大师生接受,能体现教学的实效。要有知识技能学习的扎实,更要有情感、态度、价值观培育的扎实。扎实课堂教学,必能真正获得教学的实效。

笔者认为,课堂还要体现“三度”──学生的参与度、师生的共鸣度和学生能力的形成度。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实践表明学生的参与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在教学中,要运用智慧和真情实感,激发学生情感和心智,引起共鸣。教学中,教师要能紧扣知识点、抓住重点、展示亮点,把知识技能的学习训练有机转换成学生持续学习的能力。

2、尊重学生成长特点。

今年是我省课改的第一年,教师师以极大的热情将新的理念溶入课堂教学中,却屡屡受挫。后来经过分析讨论,得出新课改倡导了三大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的确非常好,对于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情感的培养非常有效,但是这都是有别于学生已经习惯了传统教学方式,学生从初中到高中,在学习知识、技能与学习方法、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学生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有限,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急于求成,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必须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手把手地教逐步过渡到放开手让他们自己学,尊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规律,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

二、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从上好第一堂课入手

教师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对学生认识、了解老师更加重要,能给学生良好的第一印象的教师,对以后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第一次亮相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人格魅力和学识素养,学生会充满自信地学习这一学科。但是去怎样上好第一堂课?“教无定法”,教师需要根据自已的教学经验和个性特征选择适合充分展示自己方法。

笔者为上好第一堂课曾向多位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然后综合每位前辈的经验与自身的性格特点、知识结构,备下了第一堂课。介绍了生物学的广博与发展现状、前景,鼓励学生联系生活举例,大胆说出自己对生物学的看法,赞扬每一位敢于站起来表达自己心中所想的每一位同学。为确保以后教学工作的高效进行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提出了三个要求:(一)课堂要求:精神饱满,工具齐备(教材、笔记本、经典习题收集本),勇敢的心,普通话(注:每次上课之前,科代表会将课堂要求写在黑板上)。(二)作业要求:诚实(即独立完成),按时如数如质,细心;(三)考试要求:诚实,细心,不留题。对于每个要求中的每一项内容,都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谈自己的切身体会,鼓励学生谈自己的经验教训。微笑、真诚和热情换来了第一次亮相的成功。为后来的课堂教学中师生的互动与配合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从情感入手

没有投入情感的课堂,完成任务式的教学态度,绝对是无效的课堂,教师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人是情感动物,有情感交流的需要。

1、培养良好的师生感情 。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老师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正所谓“爱屋及乌”。师生感情的培养起主导作用的还是教师,用真诚爱心与责任心来对待学生,学生自会感知,自会感激,自会主动学习。一位优秀的教师会把自己的学生当“宝”,认为每一个学生都是可爱的,承认学生有差异,却相信每个学生一定有自己的过人之处,并且和学生在一起真的很开心。这样的老师在课中课后都是深受学生欢迎的,课堂教学效果在课堂中得以实现,在课后得以升华。

2、教师要有课堂激情。

课堂激情源自对专业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和责任。教师的激情可以振奋学生的精神,感染学生的情绪,让学生情不自禁的参与课堂、投入学习。没有激情,就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后果多半是教师一个人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的讲,学生没有半点回应,整个课堂无比沉闷,甚至连教师自己都受不了这样的沉闷,这样的课堂必定是无效的。

笔者在某次公开课中,采用小组合作与竞争的学习方式来学习各细胞器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将全体同学分为8组,每一组的同学负责查找一种细胞器的相关知识,调强可以利用手上所有资源,相互讨论、交流(5-8分钟),学习上讲台在黑板上写出来相应的知识点。教师是热情洋溢的,学生更是活动主动的,甚至忘了教室里还有其它教师在听课,这堂得到了同仁们的肯定。一位同仁对这一内容采取同样的方法,但是并没有调动起气氛,效果不理想,事后分析得出是他的激情不够。

3、师生要有真本课堂意识 。

不论是平时的课堂还是公开课、竞赛课,堂课都应该是真实的,教师和学生在平时交流过程中,产生共识──课堂上老师的心在于将课上好,将新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方法,通过适合的方式让学生学会,提高学生的能力,达到会学的上的,学生则以最佳常态投入学习,这个课堂是老师与学生的,与其它无关。

四、提高生物课堂有效性,从多样化教学方式入手

新课改倡导了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方式,课堂教学中要充分体现教师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即做学生的“导”师而不是“教”师。教师要彻底改变这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不乱抢本属学生在课堂预习、消化、吸收的时间;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可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适合采用探究式教学,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参与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的讨论探究活动,通过动手实验亲身体会科学实验证明过程,领悟科学研究方法,并尝试自行设计实验。对于一些较简单的知识,可以设计几个问题,让学生通过阅读材料、讨论后解答问题。如“细胞膜的功能”适合采用自主学习。而合作式教学法是指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随着新课程实施,教师们纷纷尝试在课堂上组织切实有效的小组合作。笔者也不例外,因为在有效的小组合作与交流中,能够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达到人人参与课堂学习的目的。如“各细胞器的形态、结构和功能”适合采用合作式教学。

从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课堂教学中,各种教学方式不是单一运用的,探究中有合作和自主,自主中有探究和合作,合作中也体现了自主与探,从而达到充分挥发各种教学方式的效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目的。

此外,在习题讲解中,也可采用上述各教学方式,如每一小组负责解答一道题,然后由小组代表上讲台讲解。对于简单的内容,也可以让学会参与讲课、参与板书(提供学生当老师的机会)。笔者曾多次试验过,效果非常好的。要相信学生是有这个能力的,他们也真的有这个能力,笔者相信“会偷懒的老师才是好老师”。

五、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从学法指导入手

好的学习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要条件。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哪些方面入手呢?

1、指导学生记笔记。

绝大部分学生课堂记笔记的效率是非常低,很多学生不知道哪是重点,哪些只需要了解。怎样让学生学会记笔记呢?常用的方法有:直接将自己的经验告诉学生;通过学习经验交流活动;通过借鉴别人的好的方法给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找出最佳的方法。

2、指导学生的做题习惯 。

学生总是容易粗心,怎么克服这个毛病呢?指导学生每个题目至少认真看两遍,并找出题干的关词。并且在平时的反馈练习中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

3、指导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网络,使知识系统化 。

方法是供几种模式和例子,然后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不同模式。教师要经常检查,保证效果。

除了上述内容外,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还需从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合理利用多媒体,对教材资源进行整合优化,留给学生反思的空间,教师的课后反思等等方面入手。

课堂教学有效性范文第5篇

一、有效备课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教学目标的有效性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前提。语文教学目标只有体现学科的特点,才能保证课堂的有效性。尤其是明确且有层次的教学目标的制定,是整堂课教学的核心与灵魂。备课时教师除了对文本的熟悉与透彻解读外,还包括对学生学情的准确分析,教学目标的制定必须依据学生的年龄实际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做到目标准确和明确。

备课时除了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外,更要关注教学方法和策略。教学中要充分体现“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理念,无论教学内容的处理,还是教学策略的采用,教学方法的选择,都能够最大程度地接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水平,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动和学习方法的获得,有利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优化教学过程。

二、有效上课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核心

不要认为有教学目标就行,只有教学目标适宜于学生,教学才可能有效。目标适宜了,我们再研究教学方法问题。方法为目标服务。那么,我们要研究怎样的教学方法呢?我想是按照学生的学习起点,启动学生的学习需求,不断促进学生的学习向深入发展的教学方法。特别是要善于创设引发学生思维或情感的学习情境,并且把组织形式、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学习主体统整起来考虑。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就要看学生是否在进行主动的深层的语文学习活动。

1、营造安全的学习环境。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言的学习要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下才能收到实效。教师要改革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为这种实践活动创设开放、民主、和谐、自由、安全的教学氛围。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扬民主教学思想,让学生始终拥有安全、自由、开放的心境,无拘无束,敢疑敢问,敢说敢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的民主程度越高,学生自觉学习的热情就越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也就越高。

2、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

考察语文教学效率的标准之一,应该是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程度。在一堂课上,如果大部分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主动地参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这就可以说是一堂高效率的课。”而真正有效的教学不是简单地让学习者占有别人的知识,而是要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形成自己的见解。课堂上要坚持学生的无错原则,鼓励学生敢于思考、敢于表达,通过学生、教师、文本三者的充分对话,促进学生生动发展。

3、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习是围绕问题而展开的,它对学习的过程具有导向作用。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更是能有效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吸引学生倾情投入,激发出生命的活力。教师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问题,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使学生处于探讨、研究的冲动之中。

例如,一老师在教学古诗《江雪》时,在理解了诗的意思的基础上,设计了质疑的环节。学生的疑问主要集中在这么冷的天,又下着大雪,那个钓鱼的老翁为什么还要出来钓鱼呢?老师话锋一转:“是啊,这位老翁真的在钓鱼吗?”学生开始沉思起来,老师下发柳宗元生平材料介绍,让学生从中寻找答案。于是出现了精彩的答案:一同学说,那老头在锻炼意志呢!一同学说:那老头在告诉大家他非常孤独,因为四句诗的头一个字连起来就是“千万孤独”。还有一个同学说:他不是在钓鱼,他是在钓春天,因为冬天已经来了,冬天还会远吗?……通过这一环节的教学,学生对诗的意境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

4. 传授科学的学习方法。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老师要凭借课文提供的字词句段篇进行听说读写训练。在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语言运用时关注语言训练点、方法习得点、能力培养点,真正做到用教材教,让学生学,使学生真正从学会走向会学。

三、有效反思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保障。

教师的专业成长,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注重课堂反思。思考的重点是以学生的学习质量作为衡量课堂教学的有效与否。

一写教学后记。写教学后记,是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常用的方法。即教师在每次教学活动结束后,写下自己对本次教学活动的设想、教学思想、确立的教学目标、采取的教学策略、教学效果以及教学中的成败得失等进行分析、总结,以达到反省的目的。

二记教学随笔。教学随笔,即教师在教学中有新的教学思想、方法,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学感想,教学成败,教学灵感,教学改革创新等随时随手以书面的形式记录下来,作为教学反思的对象和教学探究的信息。

三记教学案例。编写教学案例也是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一种形式。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每位教师都会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例如自己教学成功或失败的课例、对一次教学活动的认识和感想等),教师可以将它们编写成案例,以供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反思和总结,或供其他教师借鉴和思考。

总之,只要我们正确把握新课程理念,明确课堂教学目标,实施有效教学策略,应该可以有效地避免新课程目标推行过程中出现的低效教学行为,努力实现“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的教学理想,就一定能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有效性范文第6篇

关键词: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课堂环境;评估体系

随着近几年课程改革的推进,对学生和教师都提出了新的挑战,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增加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目前中学英语教学面临的一大问题。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涵义可以概括为明确的教学目标,清晰的授课,充分的教学准备,科学而合理的教学组织,教师富有教学热情,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以及促M学生进一步发展。要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需要掌握教学设计及实施策略,创建积极的课堂环境,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及时间利用率,有效管理课堂,并且合理地利用评价增强教学有效性。具体来说,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获得了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评判教学是否有效,要看学生是否从教学中学到了东西,以及掌握得好不好;要看学生是否获得了进步,以及进步的大小;还要看学生是否拥有在教学活动结束后对该学科继续进行学习和研究的持续发展能力。

在英语课上,最突出的现象就是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很被动,老师点到名字才会发言,英语学习积极性不是很强,学习效果不言而喻,因此提高英语课堂的管理质量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有效的课堂管理为学生提供明确的课堂组织,维持课堂教学的稳定,同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英语是一门持续性较强的学科,花费的时间相对会较长,见效较慢,这就要求学生有足够的耐心和兴趣,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上要努力使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营造宽松良好的课堂气氛。

一、教师要研究英语课程特点,做好教学设计

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同,语言能力千差万别,学习兴趣参差不齐,学习心态也有很大的不同。很多学生由于中考的考试制度被动而学习,不是出于兴趣;有些学生很想学好英语,但是由于没有掌握有效的方法,学习效果不理想。作为一门基础课程,英语的授课内容量非常大,尤其九年级,需要在有限的教学时数中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译五种技能的培养和指导。这样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进行科学而艺术的教学设计才能进行有效教学。英语教师应该根据学习者的特点把课程目标具体细化为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规划。教师不仅要熟悉教学内容,更要熟悉学生的心理特点、英语水平,这样才能设计出符合学生心理,使学生感兴趣的课堂活动,使课堂活动更有效地开展。

二、教师要努力营造以学生为本的和谐的课堂环境

教师应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努力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也是自身发展的主体,教师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由旁观者转化为参与者,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能力,形成共同治学的组合。当代课堂管理理论认为,健康的交流方式和有效的沟通技能不但有助于增进师生关系和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而且是有效管理课堂的策略。教师应该从单纯地研究教学本身转到研究学习和学习者上来。在各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尝试中,把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放到中心的地位,使学生摆脱被动接受大量语言信息输入的地位,转而成为主动的语言实践者。学生渴求参与的主观需求得到满足,从心理上对英语学习形成价值感,就能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只有这样才是有效的课堂教学。

三、科学有效的评估体系是做好课堂管理的重要环节

长期以来,英语教学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传统教学评估体系非常重视反映学生学习结果的终结性评估,考试等同于评估,而忽视了体现在学习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估。形成性评估最重要的目的是通过评估教学过程中的优缺点,使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活动,同时,也向学生提供经常性的、快速的反馈信息,使学生了解自己对某一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及时调整学习方法及策略,使学习更有效。有效的评估体系能够及时地将学生的学习效果反馈给教师,只有在第一时间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才能有的放矢地调整教学计划、教学方法、教学进度等,才能及时地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便及时解决。科学的评估体系同时也能激励学生不断进步,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科学的评估体系能够帮助学生和教师意识到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例如,听、说、读、写、译的各个单项,哪一个是学生的弱项,如何能够在单位时间内得到有效提高,通过科学的评估体系能够有效地进行测试、评估。教师能够从中提炼出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学生也能得到不同水平的提高。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阶段学习成效,对学生增强英语学习效果有着积极作用。

教师要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首先要明确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内涵,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体现,以及如何评价等等。英语教师应该重视有效教学的学习和探讨,进行必要的教育教学知识储备,提高有效教学的技能。只有这样,才能在英语课堂上实施有效教学,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同时,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方法和习惯养成在教学中的渗透,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军靠,李延.基于有效教学理论的课堂管理[J].研究教育探索,2009(2).

[2]教育部.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课堂教学有效性范文第7篇

《哲学与人生》是师范院校德育教学的一门必修课,《哲学与人生》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阵地。但是,《哲学与人生》教材的理论性较强,加上一些教师在教学中教学方法老化,教学模式单一。所以,许多学生对这门课程都不感兴趣。文章结合师范院校《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学现状,就如何提高《哲学与人生》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以期能对师范院校德育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

《哲学与人生》;课堂教学;有效性

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也成为师范教育的重要指导思想。《哲学与人生》是师范院校德育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让广大学生领悟到哲学的魅力,使学生的自我发展与哲学联系起来,从而使其明确人生的意义与方向,是《哲学与人生》教学的主要目的。但是,受各种因素影响,师范院校的《哲学与人生》教学效果并不尽如人意,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1《哲学与人生》教材与教学的特点

哲学与人生是师范院校学生的必修课,课程教学选用的是教育部下发的教学大纲规定教材《哲学与人生》。哲学与人生》的主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同时融有社会主义思想理论。教材在编写上严格遵守了哲学知识的严密性、逻辑性等特点,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思维能力,以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要求为重要依据,紧贴生活、贴合实际来安排教学内容。哲学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哲学与人生》属于德育教学范畴,但是它与传统的德育教学又有着本质区别。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初步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做好人,走好路,促使学生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和世界观。换而言之,《哲学与人生》教学的主要目的不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要引导学生正确思考,并使其在哲学实践中养成正确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模式。这就要求师范院校《哲学与人生》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跳出学科知识体系限制,将哲学的发展置于人生发展的高度,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态度和意识。

2《哲学与人生》教学现状及问题

2.1认识存在偏差

在素质教育大背景下,许多院校都开设了《哲学与人生》教学课程,但是许多学校的《哲学与人生》课程都是跟风开设的,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上并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如一些院校之所以开设《哲学与人生》是因为要与其他学校争生源,不想落在别人后面,但是在后期教学实践中,由于教学投入不够,认识偏差,师资力量不足,导致《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学质量都较低。再则,许多院校对《哲学与人生》教学还存在认识偏差,认为德育就是教导学生听话,使学生谨言慎行,少说话少犯错。这种传统的德育观只是将德育当作一种管理学生的手段,它忽视的学生的个人价值,对学生缺少人文关怀,它也必将《哲学与人生》教学走上错误的发展轨道。

2.2实践意识低下

《哲学与人生》教材的理论性、思想性较强,虽然他在内容编排上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想实际,但是新时期现实生活中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都没有在教材中反映出来。受此影响,许多学生都产生了哲学与人生课程知识学习无用的想法。加上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实践意识低下,一味加大和强调哲学理论知识的分量,很少会立足于实际去帮助学生解决思想、道德情感问题,这就使得《哲学与人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显得较为陈旧,课程教学的有效性也大打折扣。

3提高哲学与人生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建议

3.1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提高思想政治教学、哲学教学的有效性,关注学生全面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在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多、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趋严峻的情况下,帮助学生找准人生定位,使其正确认识自己,就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哲学与人生》课程肩负着提高学生自我认识、促进学生自我发展的重任,这也要求师范院校在《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学上提高认识,树立科学的教育观,以学生发展为目标,完善《哲学与人生》课程体系建设,充实教材内容。与此同时,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树立“以人为本”、积极开放的教育观,以人文关怀为《哲学与人生》的逻辑起点,以帮助学生认识德育的价值为目的,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接受能力来教学,鼓励学生真正参与到《哲学与人生》课堂教学中来,并通过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为课堂教学注入无穷活力。

3.2改革教学内容

哲学即生活,《哲学与人生》的知识来源于生活,是对生活规律的客观总结,但是,其中也有许多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缺少联系,这是导致《哲学与人生》课堂教学有效性不足的重要原因。鉴于此,在今后的教学中,《哲学与人生》课程任课教师要将改革和调整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充分融合到一起,紧贴时代和生活来呈现《哲学与人生》教学生动活泼的一面。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改革教学模式,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教学,使学生乐于学习、快乐学习。如在《哲学与人生》“坚持实践与认识的统一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章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键盘侠、网民道德捆绑等社会热点新闻应用到哲学教学中去,使学生通过这些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事情了解哲学的作用和本质,继而引导他们通过课堂讨论、自主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

3.3重视和强化实践教学

学以致用,是《哲学与人生》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哲学与人生》虽然是一门以理论见长的课程,但是,它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在《哲学与人生》理论教学基础之上,教师还要重新审视《哲学与人生》课的地位和效能,关注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积极探索《哲学与人生》实践教学路径,为学生参与道德实践提供更多的机会。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将哲学知识学习与学生择业、就业等问题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哲学学习和思考上掌握正确的心理调适方法,科学处理人际关系,端正对他人的正确认识,让学生在哲学思考中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此外,教师还要以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其创造性、塑造自主型人格为目的,超越传统教学模式,建立交往式、开放的教学模式,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学校、社区组织的绿色环保活动、志愿者行动和各种社会服务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和实践,以促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哲学与德育的现实意义。

3.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哲学与人生》课程知识虽然不深,但是要想真正发挥哲学教学的育人功能,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学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学经验丰富、作风扎实、思想先进的教学队伍,以满足《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学需求。这就要求学校在教学管理中将德育教学队伍建设放在首要地位,努力探索德育队伍建设与管理长效机制,成立由校长、院系领导、辅导员、团学生干部组成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德育工作会议,对学校《哲学与人生》教学工作进行科学研究和合理部署,为《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学打好基础。在此基础上,加强教学队伍建设,制定《哲学与人生教学工作管理制度及量化考核方案》,将岗位责任制、激励机制用到教师管理中去,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必须到岗到位,定期选评德育教学工作先进分子,以激发教学队伍的工作热情。此外,学校还要立足于师资培训制度,针对《哲学与人生》教学队伍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计算机培训、法治教育和师德教育,有效拓展教师培训的空间,以提高教学队伍的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哲学与人生》是师范院校的一门重要思想课程,该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世界,了解人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而《哲学与人生》教学目标的实现,需要教师树立全心的教学理念,改革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手法,并注意通过实践教学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了解。

作者:阿依古丽·艾希丁 单位:新疆巴州师范学校德育组

参考文献:

[1]郝文娟,杨学艳.对《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学的思考[J].知识经济,2012,(16).

[2]吴慧.在哲学与人生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3).

课堂教学有效性范文第8篇

一、了解学情,确定合适的教学内容:王荣生教授如是说:“合宜的教学内容是好课的底线”,也有名家如此说:“教什么有时比怎么教更重要。”什么样的教学内容才是合宜的教学内容?学生不会的、学生需要的,就是合宜的教学内容。能切切实实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锤炼学生学科思维的教学内容就是合适的教学内容,相反过易过难的内容都不是合适的教学内容。高中语文教材的选文都是文质兼美的经典之作,可教的内容很多,但是适合学情,能有效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发展学生语文学科思维的内容却不一定多。教师就要根据学情,确定最佳的教学内容,以确保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这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得到保证。以《苏武传》为例,很多老师教学此文解决了文言文“言”的问题后就大讲特讲苏武这一形象的爱国忠贞、意志坚定。其实苏武这一形象具有怎样的特征,换言之,苏武形象的内涵,学生在低年级的时候就有接触,给高中生上仍然确定这样的教学内容未免过于简单。笔者认为,《苏武传》作为一篇文言传记选入课文,在掌握文言文言的基础上,教会学生阅读传记,学会分析传记中人物形象的方法,恐怕比让学生知道苏武是一个怎样的人会让学生受益更多。

那么如何确定合适的教学内容,保证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无非一备课文,二备学生,在二者之间寻找合适的结合点、切入点。王荣生教授将教材选文分为四种类型:定篇、例文、样本、用件。这四类,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教课文”,定篇即是。定篇,文章的教学内容就是文章本身。另一类是用课文教,例文、样本、用件即是,其教学内容不在文章本身,而是这篇文章所承载的语文知识。要想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有效,需要教师了解选文特点,确定哪些文章要“教n文”,哪些文章要“用课文教。”“用课文教”的文章要凸显文体特征,教会学生不同文体的阅读方法,同类文体的文章教出文本的特点。如必修二写景状物散文单元,选了《荷塘月色》《故都的秋》《囚绿记》。教这三篇散文,重在教会写景状物散文的阅读方法,即把握景物特征,根据景物特征,由形入神,进而把握散文的主旨。《荷塘月色》《故都的秋》同为写景散文,在教会学生阅读散文方法的同时,也要注意教出二者的不同。如《荷塘月色》作者移步换景,描写月下的荷塘和荷塘上的月色,主要营造了一种意境;《故都的秋》景物是并列平铺的,都是故都的秋的组成部分;《囚绿记》按时间顺序进行描写绿藤条,告诉我们形象是有变化的。

备学生,不妨多花点力气在预习上。指导学生预习,了解学生学情是阅读课堂教学有效的前提。课堂教学与课前准备紧密相连,课前准备是课堂教学有效的基础。对学生预习进行指导,可以提高学生预习的有效性。根据学生预习的效果,学生预习中出现的问题,才能更深入地了解学生。备课文与备学生紧密结合,在此基础上确定教学内容,将会有效保证课堂教学效率。

二、精心设置课堂教学问题,最大限度锻炼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热情:阅读课堂教学问题的设置指向性要明确,要符合学生阅读规律和认知规律,要能点燃学生。指向性不明的问题会让学生如坠五里雾中,不符合学生阅读规律和认知规律的问题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思维水平的提高,过于简淡的问题激发不出学生的学习热情。笔者曾经听过一节《项脊轩志》,以刘大对归有光散文的评价:“于不要紧之题说不要紧之语,却自风韵疏淡”导入。主问题是这样设置的:1.文中有哪些“不要紧之语”?请找出语句,并体会。2.这些“不要紧之语”是如何“风韵疏淡”?请结合情感的关键词概括。首先用来导入的古代文论就太抽象含蓄,给学生的理解带来了极大的障碍。这篇课文看似简淡,但感情深沉,情味悠长,并不好上,需要教师一步步引导。这节课的设计,没有疏通好文言知识,没有消除文言文“言”对理解“文”的障碍,没有带领学生对课文进行整体把握,就猛然要让学生找“不要紧之语”,开始品味局部细节,势必导致课堂教学进度推进的困难,还将一篇美文零刀碎割。问题2:这些“不要紧之语”是如何“风韵疏淡”?请结合情感的关键词概括。“风韵疏淡”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且题目的设置有问题,什么叫“如何风韵疏淡”?是让学生回答形成这篇散文风格的手法?可是根据题目要求“请结合情感的关键词概括”,似乎又是让学生回答情感。而“风韵疏淡”指的是情感吗?问题的指向不明显而易见。违背学生阅读规律,指向性不明的问题必然会让学生不知所云,课堂教学难以推进,更不用说教学有效性。再看“语文报杯”课堂大赛一等奖课例杨敏老师执教《项脊轩志》的设计:1.检查课前预读。问题:同学们在初读中遇到了哪些问题?解决的方式是:同学们有的已经自行解决了;正明字音、词语解释的问题有的靠同学间相互帮助,有的靠老师点拨,或借助成语或借助积累或借助造字法来说明;关于内容方面的问题则明确提出放到后面的环节中来处理。2.老师提问。问题:同学们,这篇文章在内容方面写了些什么呢?请概括一下。如何紧紧抓住“情”来分析内容,可以从哪些角度入手?

3.小组合作探作。老师要求同学们分组合作研究,从各个角度来研究文章中的“情”,之后派小组组员到前面写板书,并作说明。

4.结合本堂课的学习,同学们在写作上有哪些收获呢?

这样的设计更接地气,“同学们在初读中遇到了哪些问题”适应了学生的需要,“这篇文章在内容方面写了些什么呢?请概括一下”注重文章整体把握,注重文意的理解,目标指向了文章内容,这是解决其他问题的基础。老师要求同学们分组合作研究,从各个角度来研究文章中的“情”,是在前面问题基础上的提升,符合散文阅读的由形到神的规律。整个课堂教学自然有效。

三、教学过程多些归纳,少些演绎,多些探究,少些告知。Z文阅读课课堂教学往往接触的是一篇篇美文。这些文章历久弥新,具有永久的魅力,教师教授这些文章时不能用自己的阅读或评论家的阅读来代替学生的阅读。上文第三点所举课例,老师用“于不要紧之题说不要紧之语,却自风韵疏淡”导入,这样的导入容易让学生先入为主。这篇文章语淡情深,学生很难体会到这一特点,有老师的导入一开始就用“读震川之味女妇者,一往情深,每以一二细事见之,使人欲涕。盖古今来事无巨细,惟此可歌泣之精神,长留天壤。”这样的导入让整节课毫无悬念,学生只有认同接受这样的观点,然后在文章中寻找相关内容。在这样的阅读的过程中,学生的自主阅读,自我思考被剥夺。尽管,表面看似进行顺利,但学生的思维得不到锻炼,学生的阅读感悟也得不到尊重。长久采用这种方法,课堂必然流于低效。这是典型的演绎法,而对文章的阅读感受最好还是让学生自己去阅读,去总结归纳。有些难题能否尽量让学生去探究解决,而不是老师直接告知?阅读如此,方法的传授也是如此。

四、立足文本,让语文课有理可循。阅读读什么?毫无疑问是文本本身,很多问题的答案其实来自文本本身。可是很多老师“立足于文本,让文本说话”的意识不强,一味主张个性解读,表面看似民主平等,百家争鸣,可是这样也行,那样也可以,文本到底何在?这样就容易让学生觉得不确定,不知道自己到底学到了什么,这也是学生,尤其是理科生不重视语文的原因。刘盛浪老师在“语文报杯”执教《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有这样的环节:

师: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篇课文中究竟发生了哪几件事,让他(林冲)忍无可忍愤然反抗?我这里有关于课文情节的几幅图,哪位同学能站起来告诉我们,每幅图画的是哪件事情?

生:沧州遇旧、密谋林冲、买刀寻仇,草场交接,出门沽酒,刺杀仇敌。

师:同学们,性格决定命运,人物的性格决定情节的发展,情节的发展就是人物的性格成长史。那么大家从这些情节中,看出了林冲的哪些性格?

这个环节本该从文本中概括情节和人物性格特点,老师却让学生根据图片来说,这样的活动就使得“语文”的语言阅读功能弱化,学生不是在阅读文本,不是在学语文,遑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同样道理,还有老师,上课伊始就塞给学生很多写作背景、作者介绍。不是说写作背景、作者介绍不需要,而是这样的做法会冲淡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把注意力集中到了写作背景和作者介绍,得出的结论往往也不是依托于文本。时间一长,学生自然会觉得语文没道理可言。

如何提高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这不仅关系到语文教学的效率,也关系到学生学语文的兴趣、语文学科的地位。“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每个语文人去深入思考,去解决。

参考文献:

[1]于漪《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浅谈》《课程・教材・教法》 2009.6

[2]王荣生《听王荣生教授评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8

课堂教学有效性范文第9篇

一、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内涵

《新课程与教学有效性的思考》中这样表述教学有效性的概念:教学有效性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

从专业角度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而对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哪些标准、是否有公认的标准等问题,可以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特征(或表现)可以列举很多,但最核心的一点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

二、有效课堂设计的步骤

所谓的有效课堂设计是指对所施教的对象和教学目标在充分了解的前提下进行的备课。十个指头有长短,不同的班级之间、一个班级的学生之间有着知识基础、理解能力上的差异。“拿来主义”“经验主义”是不会实现有效教学的。有效教学设计是对你现在所教的学生、现在所教的教材进行的教学设计。你是不是真实了解学生现在的起点是哪里?你连学生现在在哪里都不知道,又如何把学生带到目的地?学生认识问题的困惑在哪里?你做的事情是不是学生真的需要做的事情?更重要的是你的教学设计怎样才能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1)把握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就是“教什么”的问题。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教学系统本身是对资源和程序做出的安排。因此,把握教学内容就成为教学设计首先要做的工作。①学情分析。教学内容包括教师所教的学生和教材。教学设计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解决要以“学习需要分析”作为起点,所以就要对学情进行分析。学情分析主要是了解学生学习状态、一般特点、学习风格、学习态度等方面的情况,重点是了解学生起点能力以及原有知识经验。可以采用自然观察法、书面材料分析法、谈话法、调查研究法、测试法等方法以及交错运用上述方法来掌握学生的学情,在此过程中一定要讲究实效性。②研究教材。教材是学生借以获得知识的中介和手段。为了让学生有效地掌握教材中最重要的信息,教师应认真研究教材。应研究如下内容:学习课程标准、认真钻研教材、获得其他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及抓住教材内容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对教材精细加工。③确定三维目标。教学设计必须根据教学学科内容的特点来确立“三维目标”,将它具体化并落实于教学活动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整体,是一个完整的人在学习活动中实现素质建构的三个方面。

(2)制定教学策略。①安排教学程序。在安排教学程序时,应按认识活动规律展开教学过程,按“课”的类型是单一课还是综合课来确定教学的步骤,按教学模式是讲授式、讨论式、发现式、范例式和自学式等模式来安排教学的程序。②组合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种类较多,无论选择和运用何种方法,都要根据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本学科内容特点,教学活动的规律以及教与学的情况,重视教学方法的整体功能,综合运用和优势互补,坚持启发式的指导思想,注意灵活机智地运用教学方法,处理好细节的变化。③选择组织形式。教学的组织形式就是用什么形式或较为稳定的关系将学生组织起来进行教与学。教师以课堂教学为基本组织形式,借助相关的辅助教学设备,科学合理地确定教学的组织形式。这样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有助于促进学生个性充分、自由和全面发展。④设计练习作业。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在谈到教学最优化和减轻学生负担时,告诫人们“不要取消作业”,而是要“从一道练习作业中取得最大可能的效果”。这就是要求教师根据学科特点,精心设计具有目的性、针对性、系统性、层次性、全体性、适度性、启发性、多样性、诊断性和补救性的作业。

(3)撰写教案。作为一种创造性很强的工作,教学设计,不可能一蹴而就。一个优秀的有效的教学设计方案的形成,总是伴随着教师潜心推敲、研究、修订而逐步臻于完善的。完善之后,教学设计最终要形成实践性的教学文本――教案。教案撰写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教材把握、学情调研、教法改进、实践反思上。尽量减少费时低效,抄录应检的形式做法,切实提升备课质量。教案中应包括课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策略、教学媒体、教学形式、教学行为以及板书设计。教案的撰写可以集体讨论,由教师个人编写,形式可以是表格式或程序式。

三、有效课堂设计应考虑的方面

课堂教学是实施新课程的最重要渠道。基础教育阶段,学生主要是通过和教师、学生及文本的互动,从中感受领悟知识的内在东西,不断地发生心灵的碰撞,最终从中获得人的价值意义。新课程在扬弃的基础上,对课程内容、设计及方法进行了一次大变革,变革希望能够培养出符合时代人文、具有创新精神素质的人,以改变传统教学中重知识、重记忆、重分数的理念。那么,有效课堂设计应该考虑教育观念、教学目标、最近发展区、教师个性、利用教学环境、教学具体目标、发展施教方法、课堂教学程序、样例-迁移-巩固、归纳概括铺垫等十个方面。

总之,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前提是进行有效课堂设计,设计不能顾此失彼,而应该全面通盘考虑教学总体,不能一叶障目,忘记“以人为本”的教育新理念,而应该努力使课堂形成生成性、生命性课堂。

课堂教学有效性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5-0125-02

在新课改形式下,我们的课堂教学正面临新的挑战,为了迎接新的挑战,教师要牢固确立课改新理念,致力于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那么要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对新课标的理解和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1.精心设计课堂环节,是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课堂教学是英语教学的主阵地,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必须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潜心研究教学方法,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 效率,让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导性学习,获取更多的语言信息,感受语言的魅力,增强教学的有效性。因此,重视课堂环节的合理安排,在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1.1激趣导入,启发思考。长期以来,对如何在短时间内有效地导入课文,唤起学生潜在的好奇心和迫切的求知欲,使学生都能带有兴趣去学习理解课文,一直是我研究的课题。因为我深知:Well begun is half done。所以几年来,我采用了各种教学手段,力求寻找到最佳的方式。例如:(1)由复习单词导入课文。(2)由老师介绍课文的背景材料或简单地先复述课文。(3)由课文的内容提出一系列建设性的问题,让学生先作简单的讨论。(4)如果课文有较强的故事情节,则让一组学生以课本剧的形式在讲解课文之前先行表演。现代教学论强调的是:creative , 要求的是培养创造性的学生,为了让学生既能拓宽思路,又能以最佳状态进入课文的学习。近一学期我尝试了一种新的手段导入课文,学生热情高,进入角色快。

初一上册教材Module 10为例:课文是大家都熟悉的计算机Computers,在学课文之前,我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 :When you see the word "computer",what's the first word or expression appearing in your mind?

问题很简单,主题也熟悉,因而学生的学习热情一下高涨起来,并纷纷展开各自的联想。我把他们的联想罗列在黑板上,归纳在不同的板块中,便于总结。

从黑板上罗列的内容来看,学生的思维是积极的,联想是丰富的,几乎人人参与,且无重复。虽然由于时间与黑板大小关系,展示的还只是学生说出的大部分的联想,但已能看出它基本上覆盖了课文的内容。在以后课文的学习中,无论是掌握课文的质量还是速度,都是令人鼓舞的。

1.2课型多样,培养能力。根据每堂课教学侧重点的不同,分课型进行教学。例如:口语课、听力课、阅读课、语法课、实践活动课以及练习课等等。课堂上要避免面面俱到满堂灌。我们教师总是担心学生差,搞不懂,于是不停地讲,反复讲,殊不知,越讲学生越没感觉。事实上,照此下去,学生学习上就会变得麻木不仁,懒散、依赖性强,缺乏捕捉信息发现问题的敏锐性。课堂上,我们应该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我们要抛弃把知识都讲授给学生的观念,把"教"变为"导",让学生明白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比学习知识本身更重要,课堂上老师讲的毕竟很有限,更多的知识是靠学生课后自己去钻研。课堂上,教师应该突出教学的重难点,注重对学生分析、思维、判断等能力的训练,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逐步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有句话说得好,学生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学出来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重在学习方法的传授和良好思维方法的引导,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1.3小组合作,有效参与。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会进行各种内容的交际活动,为了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加到对话中去,我都会把对话操练放到小组活动中,让学生在小组中展开对话操练。学生的层次是不一样的,在对话和课文操练过程中,学生所需承担的内容也是不一样的,因此,在合作小组建立的过程中需尊重"同组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根据课文内容的不同,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承担不同程度的角色。在课堂教学中,我会根据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分组方法,如在学习单词的过程中,我会采用以竖行为一组的活动形式,在学习有关运动的词汇时,我用 " My favourite sport is …."的句型进行操练, 由S1,S2,S3…… 这种座位次序传换得形式,每人加一个运动名称,要求不停顿,不重复,这就要求学生必须熟记有关运动的名词才能灵活顺接,也要求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才不致于出现重复的现象,这样的操练,学生的兴奋点、注意力得到极大的激发。

1.4精选练习,加强巩固。课堂上时间很有限,教师必须设计精选每个课堂练习。形式也不拘一格:口头表达,书面练习均可。学生课余用英语的时候不多,我们必须让学生在课堂上多动口,动手,动脑。我们不提倡题海战术,但要适当的题型练习,定期的检测。教师要对题型进行筛选、归类,检测要及时,反馈信息要迅速,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及时查漏补缺。没有量的积累就没有质的飞跃。

2.恰当科学的评价,是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保证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英语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教师获取英语教学的反馈信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适当的调整,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使学校及时了解课程标准的执行情况,改进教学管理,促进英语课程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因此,教师要时刻关注评价对学生课堂学习和教师教学的反馈作用。

教师通过评价,能把对学生及其行为的认识和教师的情感倾向,自觉或不自觉地传导给学生。如果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正面评价,那么他的内在价值就得到了外界的承认,学习成就的需要也就得到了满足,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会感到一种自我实现的快慰,随之而来的学习外语的积极性渐渐提高,同时唤起更高水平的需要。教师要善于利用有效的评价方法,捕捉学生学习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多肯定,少否定,使每个学生在既轻松愉快又热烈紧张的状态下,学习和掌握英语知识。

总之,有效的英语课堂教学就是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前提下,要求学生在教师精心组织的课堂教学下,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主动地在英语听、说、读、写等基本能力及知识结构方面取得最大的进步和发展,同时还应该尊重学生个性差异,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吸收,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也是教师们在新课程改革下应该追求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2011(修订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年。

上一篇:信息技术课堂管理范文 下一篇:英语新课程改革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