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管理范文

时间:2023-02-25 14:32:05

课堂管理

课堂管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课堂管理 重要性 主要因素 有效

课堂管理是在特定的教学时间、特定的教学地点,通过教师的努力由师生共同协调完成的教育行为活动。没有行之有效的课堂管理方法,教师所有的努力和前期准备工作都将会是徒劳的。因此,我们应该对课堂管理进行一些研究与探索。

一、课堂管理的重要性

刘电芝主编的《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一书中提到:课堂管理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协调课堂内各种人际关系,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环境达到最优化的状态,从而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良好的课堂管理是课堂活动顺利进行的保证。【1】赫尔巴特同样也说过:“如果不坚强而温和地抓住管理的缓绳,任何功课的教学都是不可能的。” 【2】这话同时也说出了课堂管理的重要性。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能够运用有效的课堂管理方法,将有助于创建一个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使教与学的双方都能够轻松快乐,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没有阻碍,减少了心与心之间的距离,教学效果会有显著的提高,反之则不然。

二、影响课堂管理的主要负面因素

对课堂管理直接影响的负面因素有很多,综合我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教师自身的管理因素、学生的自身因素、以及自然环境和家庭环境的因素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和不同层次上严重影响着课堂管理的效果。我们应该剖析这些因素,找出解决的方法,对于我们今后日常的课堂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都是具有很大帮助的。

(一)教师自身的管理因素。教师在课堂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师的个人修养及其课堂组织的管理能力都直接影响着课堂管理的效果。部分教师对自己的要求不是很高,没有把更多的经历投入到课堂中去,从而导致业务不精,上课内容枯燥无味,教学方法呆板,由此影响课堂的正常管理;如果教师专业知识不够,基础不牢,教学和组织能力不强,对班级问题的监控不足等,都会引起课堂的混乱,爆发师生冲突,也由此影响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

(二)学生的自身因素。众所周知,不同性别的学生在不同的年龄段,对学习的态度、兴趣的选择、目标的追求以及对教师的需求都有着不同的变化;课堂中发生的很多异常行为和意外情况,多数都是由个别学生或者局部学生引起的,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变化、年龄变化、性格变化、生理变化都会成为影响课堂管理的主要因素。

(三)环境因素的影响。1.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我们都喜欢在安静舒适、宽敞明亮的教室环境中进行教学和学习。如果教学楼就在马路旁,窗外不时传来嘈杂之声,何谈良好的课堂管理呢?更是直接影响了教师和学生的身心健康,这些外在的自然环境因素都会严重的影响课堂管理的正常进行;2.家庭环境因素的影响。家庭成员的情绪氛围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家庭内部结构的变化影响孩子的心理素质,所以家庭对学生的影响也是独特的。很多特殊家庭例如单亲家庭、家庭暴力、独生子女、再婚家庭数量的增加,造成个别学生出现了一些问题行为,这些行为一旦在课堂上出现,就会影响正常的课堂管理秩序。

三、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管理

(一)教师要提高自身的课堂管理能力。身为人师的我们,要想作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人民教师,必须有较高的政治思想觉悟,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满怀信心的肩负起教书育人、培养祖国未来栋梁的重任,才能在学生心目中建立起良好的形象、提高在班集体中的威望和信誉,才能将课堂管理合理的运用到教育教学当中。

(二)关心学生的变化,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变化,随机应变不断调整自己的管理方式,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作用,以达到良好的课堂管理效果。学生认真的课堂学习态度和自觉遵守课堂纪律都不是短时间内养成的习惯,也不是由于少数学生做到好就能改变的,它是班集体长期同心协力、努力奋斗的成果,我们应当充分发挥良好的班集体的作用。教师应该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发动学生的主动性,使每个学生的潜能都能够得到更好的发挥,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的、可持续性的发展,把主动权还给学生,使学生主动地、自觉自愿的参与课堂管理,从而形成良好的课堂群体规范和风气,营造轻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三)为学生创造良好课堂环境和家庭环境。为学生创造良好课堂环境。目前,很多教师利用教育心理学等科学研究成果,对课堂的内部环境设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教室的采光、室温、色彩、宽敞度、学生的座位等,提高了学生学习环境的舒适度,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以及一切有利条件,为学生营造人性化的课堂和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课堂管理的效果显著的提高。

教师应加强与家长沟通。作为教师应该及时的对每一个学生的家庭情况进行了解,特别是个别学生的课堂行为以及学习态度有了较大波动时,必须了解清楚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要及时与其家长沟通,尽力解决学生的心理障碍和思想包袱,消除杂念,让学生能够尽快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当中。教师也要指导家长适当的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加强亲子沟通,提高家长对孩子学习的关心程度,加强家长对孩子学习的督促,促进家庭和学校、家长和教师对学生教育的互动,从而提高孩子对学习的欲望,激发孩子对学习的动力,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自觉性,提高了课堂管理的效率。

加强课堂管理的目的,并不是在于要压抑、限制学生享受自由的权利,而是从多方面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和课堂管理能力,有效的课堂管理应以心平气和、心态积极、尊重学生、帮助学生为主,始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为宗旨,教师要通过引导、激励、沟通等手段营造和谐、友善、发展的课堂。让我们在不断的摸索中,对课堂管理进行有效的分析和研究,不断发现、探究出新的课堂管理技巧,把这些课堂管理技巧,巧妙、合理的运用到教学的实践中,潜移默化的与学生进行磨合,优化课堂管理,最终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刘电芝《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课堂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课堂管理 教学进程 青少年 解决方法

根据DiGiulio(1995)所说的,课堂管理是指教师负责课堂活动运行,保证学生安全以及让课堂活动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保证教师在课堂活动中实施教学,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学习的一种管理模式。积极有效的课堂管理能够为教学活动营造有利的教学氛围,同时促进教学活动的顺便展开和教学过程的顺利实施。因此,教师必须不断地提高课堂教学管理技能。然而,在课堂管理过程中,教师也许需要注意并解决一些常见的问题。这篇文章主要集中在分析讨论在青少年课堂中可能会出现的一些常见问题及其不同的解决方案。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师在课堂管理中的灵活性和主动性。

1.学生的背景情况和常见的课堂管理问题

本文主要集中于分析年龄段在12至16周岁的中国青少年学生。根据中国的教育资源现状,通常一个班会有30或者30个以上的学生。

一些常见的问题可能会出现在课堂里。比如:有的学生不断地讲话,或者在教师讲课里发出一些其它的噪音,又或者是东张西望,等等。这些问题出现在不同的学生群体里则需要教学者运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

青少年学生的年龄和心智都不成熟。正如李淑敏和张恩涛(2010)所分析的那样,一方面,随着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的逐步发展,他们逐步体验到自身的成长,产生了情感上的叛逆。这一叛逆情绪和矛盾心理也将给教学者的课堂管理带来一定潜在的问题。再加上每个班的学生人数较多,教师很难一对一地做学生工作,这就给教师的课堂管理带来了进一步的挑战。

2.解决方法

2.1课堂规范和规则

第一种解决方案是基于Emmer,Evertson,Sanford,Clements,Worsham (1984:17)所研究并提出的理论依据而得出的:充分运用课堂管理规则或者是课堂纪律规定来解决。Emmer,Evertson, Sanford,Clements,Worsham (1984:17)指出,课堂规则的关键就在于它指出了课堂里的基本要求和规范以及对学生在课堂里的行为的一定程度的约束。积极有效的课堂管理是基于学生对自己在课堂里的行为规范的了解。也就是让学生充分了解到他们在课堂里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系统的课堂规则有利于教师实施行之有效课堂管理。

然而,也有学者提出不同的意见。DiGiulio(1995:14-21)反对Emmer,et.al.所提出的用课堂规则来规范学生的行为,并声称,规则只适用于大的,复杂的社会,而不适用于班级这一小的学生群体。他认为教师应该以身作则,做出好的示范给学生让学生效仿,而不是制定规则来束缚学生的行为。从理论上讲这一观点是可取的。但在中国大班教学的模式里,这样的示范作用效果也许并不明显。

Bull & Solity (1987:134)与之意见不合并提出这个世界并非是一个理想的社会。他们认为Bull & Solity(1987)所提出的这种课堂管理方法很难达成。尤其是面临心理叛逆期的青少年学生,教师的示范作用更是微乎其微。分析学生的不良课堂行为的根源才能最终解决这一问题。青少年学生的不良课堂行为可能是由以多方面的原因产生的。社会或者家庭的不良影响就是其中一方面。教师不可能只依赖于自身的示范作用来解决这一问题。面临的是青少年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将课堂规范强加于他们身上也许会导致事与愿违的效果。

2.2“忽略”学生的不良课堂行为

第二种解决方案就是忽略学生的不良课堂行为。O’Leary & O’Leary (1977)指出,当老师不断忽略学生的不良课堂行为时,这种行为出现的次数会逐渐减少。Lemlech (1979:36)指出,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在于学生的某些不良课堂行为背后的深层动机在于吸引注意。同时,Bull & Solity (1987:140)也同意这种处理方法并指出,“忽略”这些不良课堂行为甚至可以起到杜绝这种行为再次发生的效果。当学生发现这种不良行为并不能吸引老师的眼球时,他们也就不再继续这样做。Emmer,et.al.(1984:101)建议忽略”法最适用于处理一些短暂的,轻微的课堂不良行为,例如上文提到的学生往窗外看。因为这些行为通常不会打断正常的课堂秩序和教学进程。

然而,O’Leary & O’Leary(1977:58)指出,一些“危险”的,会影响到课堂秩序或教学进程的不良课堂行为就不能采取“忽略”这一方法。例如,班上有同学突然发出怪声,吸引全班同学的注意。这无疑会打断整个教学进程。上文提到了,有时学生的一些不良行为的深层动机在于吸引注意力。这种注意力不仅可以来自于老师,也可以来自于同班同学。如果老师在这种情况下还是采取“忽略”的方法,只会让这种不良行为变本加厉。教学进程也随之受到影响。

2.3奖励和惩罚

第三种解决方法就是奖励和惩罚。较为普遍而简单的奖励方法就是表扬。Lemlech(1979:17)指出,当老师对某一行为做出肯定和表扬时,这种行为在今后出现的频率就会提高。O’Leary & O’Leary(1977) 建议对作不良课堂行为的同学的同桌进行表扬。但Emmer,et.al.(1984:58)指出,过于频繁的表扬会失去它的情感促进作用。由于学生受到过于频繁的表扬而让表扬本身变得“廉价”。

虽然表扬对课堂管理有积极的作用,但惩罚有时会比表扬的作用更为有效。Emmer,et.al. (1984:58),O’Leary & O’Leary (1977) and Lemlech (1979:41)都指出,惩罚不应该过于苛刻和频繁。因为首先,过于苛刻和频繁的惩罚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尤其是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容易对其内心造成伤害。其次,过于频繁的惩罚和过于频繁的表扬一样,都会失去它们原本的有效作用。因此,适当地结合惩罚与表扬会对课堂管理起到有效的推进作用。

2.4非语言信号法

第四种方法就是Emmer,et.al.(1984:32)提到的非语言信号法。也就是用表情或其它肢体语言来暗示学生停止不良课堂行为的方法。McDaniel(1986)指出一个好老师总是知道如何运用非语言信号来进行课堂管理。例如,老师举起他的右手作为让学生安静的信号,或者用其它手势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关于非语言信号法在课堂管理中的运用,Kazdin & Klock(1973)用了相应的研究,并发现非语言信号能有效地将老师的情绪传达给学生。DiGiulio(1995:58)指出,非语言的信号法可以是师生之间简单的眼神交流。青少年学生往往有着较强的自尊心。这种非语言信号法能最大程度地保护他们的自尊,并有效地制止某些课堂不良行为。

3.结论

课堂管理对整个教学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行之有效的课堂管理有助于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在青少年课堂里,学生的心理叛逆情绪会对课堂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不同的不良课堂行为需要教师运用不同的解决方法来应对,有时也可结合几种方法一起解决。上文所提到的几种方法各有利弊,因此,教师在运用时也应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从而最大程度地推进课堂管理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Bull, S.L. & Solity, J.E. (1987). Classroom Management:Principles to Practice. London : Croom Helm.

[2]DiGiulio,R.(1995).Positive Classroom Management: AStep-by-step Guide to Successfully Running the Show Without Destroying Student Dignity.Thousand Oaks, CA:Corwin.

[3]Emmer,E.T.,Evertson,C.M.Sanford,J. P.Clements,B.S.,Worsham,M.E.(1984). Class

room Management for Secondary Teachers.Englewood Cliffs;London: Prentice-Hall.

[4]Kazdin, A.E.& Klock,J.(1973) The effect of nonverbal teacher approval on student attentive behavior.J Appl Behav Anal.1973 Winter, 6(4):643654.

[5]Lemlech, J.K. (1979). Classroom Management. New York ; London : Harper and Row.

[6]McDaniel, T. R. (1986).A Primer on Classroom Discipline: Principles Old and New. The Phi Delta Kappa. Vol.68, No. 1 (Sep., 1986), pp. 63-67.

[7]O’Leary, K.D. & O’Leary, S.G. (1977). Classroom Management:The Successful Use of Behavior Modification. New York ; Oxford : Pergamon.

[8]李淑敏&张恩涛《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0年第7期 p36-37.

课堂管理范文第3篇

一个健康的学生只有在爱、安全、归属、自尊等需要满足的前提下,才能萌发自主学习的动机,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构建以生为本的有效课堂管理,就是要设法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使学生在课堂中体验责任感、成就感、参与感、尊重感等,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满足。教师应适时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和学习环境,以促进课堂活动的有效开展。因此,尊重和满足学生的需要,才能实现教师预设的教学目标,这是课堂管理改革的必要途径。例如在《伟大的悲剧》教学前,笔者试图营造一种让学生放松,但又能有主体感、成就感的课堂氛围。

请学生讲述荆轲刺秦、夸父逐日的故事,评价荆轲、夸父这两个人物,学生各抒己见,教师适时引导并肯定他们对生命价值观认识的正确性。由此导入文本,体会斯科特一行的伟大之处。构建以生为本的有效课堂管理,课堂的物理环境不容小觑。环境的差异会对师生的心理造成影响,进而影响教学质量。常见的影响因素有声音、光线、温度、颜色,有时候,座位的排列、讲台的位置甚至是墙面的挂饰都有可能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笔者以为,语文学科教学的课堂环境布置,可从以下几个环节进行:教室墙面悬挂文言名句,体现深厚的文学底蕴;黑板报宣传介绍名家名作,熏陶感染文学气息;分组围坐,桌面放置现代汉语、文言文字典和各类工具书,及时提供答疑解惑。

二、根据学习风格,以学定教

学习风格由学习者特有的认知、情感和生理行为构成,它反映学习者如何感知信息、如何与学习环境相互作用并对之做出反映的相对稳定的学习方式,是最佳的个体学习方法。关注学生学习风格的形成和发展,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和教师的教育活动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学生的学习风格大致分为四类:听觉型、视觉型、动觉型、综合型。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学习风格因材施教,挖掘适合不同学生的学习方法和策略,真正做到以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例如,教师在九年级课文《威尼斯商人》授课时,对于分析小说人物形象这一环节,针对三种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风格,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针对视觉型学生,教师可以让他们揣摩文本中人物的语言以体会人物的性格。如PPT展示夏洛克经典语言“:不,把我的生命连着财产一起拿了去吧,我不要你们的宽恕。

你们拿掉了支撑房子的柱子,就是拆了我的房子;你们夺去了我的养家活命的根本,就是活活要了我的命。”通过反复朗读品味,从而分析“财产就是支撑生命的柱子”这一比喻体现的夏洛克爱财如命的性格。对听觉型学生,教师可以分组组织对人物形象的大讨论,教师适时发问,做好引导和补充工作。如学生在讨论夏洛克是个重利盘剥,损人利己的奸商之后,教师发问既然夏洛克唯利识途、凶残冷酷,为什么置双倍的赔偿于不顾,而偏执于一块“腐烂的臭肉”呢?引导学生认识夏洛克的这种行为不是偶然的,在当时普遍仇恨犹太人的基督教世界中,夏洛克的复仇行为具有一定的民族复仇意义。如果说夏洛克缺乏宽恕精神,那么当时的基督教也不曾给予他多少理解。对夏洛克,既鄙夷他的贪婪狠毒,憎恨他的残酷,又同情他所受的种族压迫和屈辱。而针对动觉型学生,毫无疑问采取角色扮演的方式最佳,学生通过饰演夏洛克、鲍西娅、安东尼奥,要求做到台词、动作等到位,在人物扮演的过程中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三、制定课堂规则

课堂管理的成功与否,并不局限于课堂这个有限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很多时候,课堂管理的有效性、学生对教师的信服程度,除了教师课堂管理的技巧和艺术,往往还体现在制定合理的课堂规则上。有研究显示,有效的课堂管理者会在学期开始花一定的时间制定课堂规则,以便保持良好的课堂秩序,保证教学的有序进行,增加教与学的时间,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基于以生为本的管理原则,课堂规则的制定必须让学生全程参与。课堂规则的制订,一靠教师,二靠学生,但关键是学生。只有这种主人翁式的体验,学生才会在课堂的集体生活中产生归属感,自觉遵守规则并乐于承担责任。教师与学生共同分享决定课堂事务的权力,制定不超过5条的简洁明了又可行的规则,可以有效预防和处理学生在课堂中出现的问题行为,对于加强行为的自我控制,促进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有着积极的意义。语文课堂规则的制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引导学生:聆听老师、同学发言时的态度;小组分工合作的责任感;发言质疑时的恰当礼仪;摘记笔记的及时性等。

例如,在七年级入学进行的第一次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之后,教师可以就这次活动的过程情况组织同学进行讨论,活动中有哪些成功之处,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然后请学生进行小结,与学生们共同制订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课堂规则。如:小组每个同学都要分工搜集资料,资料翔实;其他同学发言时无论正确与否,不能嘲笑或插话打断,应尊重同学;每位同学应积极参与活动,而不是课堂中的“文明看客”;在活动中对于自己薄弱的知识点应及时摘记等等。

四、总结

课堂管理是一个动态而复杂的过程,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构建以生为本的课堂形式对传统的课堂管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这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需要长期不断的积累与建构。如何突破传统,真正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还有待所有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与探索。

课堂管理范文第4篇

(一)教师

1.威胁学生。用严厉的惩罚威胁学生却不执行,这对人对己都是一种损害。不到万不得已不要说如果不怎样就怎样的话。

2.提高声音。许多教师容易犯的错误之一就是用提高声音、大声喊来控制课堂。这种作法会有灾难性的后果,因为它会加重教室里的噪音。通常情况下安静的声音更有效。

3.讲课乏味。生动有趣的课对学生们来说是及其重要的。的确,课堂上出现纪律问题的唯一原因就是教师讲的课枯燥无味。如果教师讲课声情并茂、生动形象,学生被他的情绪感染,注意力集中,又怎么会不守纪律呢?

4.有失公平。教师应要求自己公平,不管是对整个班级还是对某个人。教师应尽量避免对某个学生有特别的偏爱。当然,大多数教师都有自己比较喜欢或不喜欢的学生,但是他们的职责不是在教室里显示自己的喜好和偏见。

5.对待学习持否定态度。一个不真正关心学生并且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反应迟钝的教师会失去学生对他的尊重。这是出现纪律问题的第一步。

6.打破规则。如果规则规定学生应该按时上课不迟到,教师也应该如此;如果禁止在教室里吃东西,那教师也不能例外;如果要求学生按时上交作业,那么教师就要及时批改。如果教师举止不当而学生效仿却被批评的的话,会破坏现有的行为规范。

(二)学生

尽管教师想尽一切办法避免问题,可还是因为学生出现了纪律问题。许多教师都深有同感:同一个班级一组学生可能不会带来麻烦,而另一组学生却可能很难应付。学生为何在课堂上表现不好?原因也有多种:

1.上课时间。学生的态度时常受上课时间影响。如果学生们上课上了很长时间感到筋疲力尽,难免会兴致不高,提不起精神。如果课安排在上午最后一节,学生可能会心不在焉,因为午饭时间到了;早晨第一节课可能会没睡醒,而下午第一节课学生会打瞌睡。教师在备课时应把这些因素考虑在内。

2.学生的态度。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如何看待自己的班级、教师和正在学习的这门课程。学生们通常对英语课和英语教师很排斥,如果学生持有这样一种否定态度,那我们可以把课上得生动有趣,让学生产生兴趣,这样很多问题就会因此而消失。

3.渴望被关注。众所周知,青春期是非常时期,年轻的学生们需要并且渴望被关注、被认可。不仅仅是青春期的学生才这样,大多数教师对自己班上那些希望引起教师注意的学生都很熟悉。青春期学生的特殊之处在于他们会试图通过问题行为表现自己以赢得别人注意。

二、防患于未然

处理纪律问题远比上好课更困难。最有效的管理是采取先入为主的预防策略,使其没有产生的机会和条件。

1.建立行为规范。教师接手一个新班级时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班里建立行为规范。向学生明确纪律要求,让学生明白课堂上什么是该做的和不该做的,什么样的行为要受到惩罚。第一天上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将这一问题交予学生讨论,引导他们说出正确的行为规范。这种规范应包括很多事情,例如迟到、上课吃东西、注意力不集中等。教师在最初几节课一方面要确立自己的教学方式,另一方面通过立即采取行动来强化规则的实施。可以问班里学生:为什么某某的行为是错误的,违反了哪一条规则。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方式向学生表明,制订行为规范的主要目的是确保同学们能有效地学习。

2.公平、一致。一旦建立了行为规范,如何实施就变得至关重要。要注意两点:公平和一致。对待违反规范的行为教师每次都要做到一视同仁,否则的话学生会认为教师对某个学生偏心。

3.备课充分。备课充分的教师知道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对于要讲解的语言点、组织的课堂活动和训练的技能(听说读写),他都胸有成竹。他会准备一个可能从来都没用过的“应急方案”来应对突发状况。这可能包括小游戏、写作活动、听力活动或其他任务。一旦出现意料之外的状况,他可以迅速地改变计划,选择适时的活动。

4.灵活而有趣。备课充分的教师确定学生会对他的课感兴趣,结果却发现事与愿违:学生突然对以前喜欢的活动厌倦了。这时候教师不得不快速作出决定:是按照原定计划继续下去还是赶快转为其他活动?教师会发现教室里的噪音越来越大,课堂有点失控。这种情况下马上布置一个写作任务可能会解决问题,或是一个听力测试也可以使课堂恢复正常秩序。这种“活动转换法”肯定会比采取某些惩罚性的行为更胜一筹。

教师应对学生的课堂表现非常敏感。如果他坚持乏味的活动,那么出现纪律问题就毫不奇怪了。如果他能适时作出改变就可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所以说“应急方案”是非常必要的。当然,如果学生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呈现疲惫之态,教师也可以组织一个游戏让同学们放松一下,或是介绍一个和所学内容毫不相关的的有趣活动让大家提起精神,从而再次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学习中。

总之,备课充分的教师应做好准备以应对课堂上可能出现的各种状况,因为他知道只有学生感兴趣才能学得进去。如果教师建立了课堂行为规范并且做到公平一致;如果教师准备充分并且对课堂上的突发状况能快速作出反应,那么出现纪律问题的可能性就会很小。但是,万一出现了纪律问题就不得不采取行动。当学生违反课堂纪律时教师可以做的事很多,但有两点要注意:任何伤害学生身体和心理的惩罚都是非常危险和有害的,它可能会引起我们不愿意看到的后果。此外我们还应该确保惩罚要符合学校的规定。

三、处理课堂纪律问题的具体做法

课堂管理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个性。有的教师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有的教师却游刃有余。不管怎样,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立即行动。既然制定了行为规范,那么一旦它被打破,教师应该马上采取措施,拖得时间越长越难处理。

2.暂停讲课。一旦出现妨碍及干扰课堂活动的行为教师立即停止正常教学。课堂上突然失去教师的声音立刻能引起全班同学的注意,学生会意识到有点不对劲,嘈杂的课堂马上会平静下来,这时教师再用适当的语言提醒学生。

3.重新排座位。控制违反纪律学生的最有效方式是立即让他坐到其它地方。要把那些上课捣乱的同学分开,通常情况下让他们坐在前排会更好。

4.改变活动。当大多数同学注意力不集中时,适时改变课堂活动会使课堂秩序恢复正常。例如:给学生布置一个快速写作任务会使学生安静下来,同时也提供了很好的写作练习。布置阅读任务或听力练习同样有效。一般来说,如果学生在课堂上有任务要完成,出现纪律问题的可能性就很小

。5.信号暗示。教师可以利用巡视课堂的机会在教室里多走动,一边讲课,一边走近有纪律行为的学生,或两眼凝视,或轻敲桌子,或干脆站在他旁边讲课,使有问题行为的学生获得教师注意的信号,促使他纠正自己的行为。

6.使用教育机智。教育机智是教师在课堂里对学生作出随机应变的快速反应和灵活采取恰当措施的能力。比如教师发现有学生在玩手机、发短信,这时可以因势利导给学生们说,现在英语缩写词构成的短信息及聊天内容愈来愈常见,如IMHO(inmyhumbleopinion以鄙人之见)和TTUL(Talktoyoulater回头再说),然后提问这个学生:BFF(bestfriendforever永远的好朋友)和2D4(todiefor好得要死)是什么意思?学生不好意思地摇了摇头,然后教师笑着说:你看手机屏幕空间有限,网上聊天也要求打字速度快,如果你掌握了这些网络和短信常用缩略语,对你会大有帮助的,倘若不懂这些,别人会认为你“out”了。但是使用这些词要谨慎,因为有些缩写词可作不同解释,比方说LOL,假如你认为这只表示LotsofLove(爱你),可能会闹笑话,因为它还可以表示Laughingoutloud(放声大笑)。看似不漏痕迹的批评让这个学生很惭愧,心悦诚服地接受批评。

7.课后谈话。如果某个学生持续地惹麻烦,教师可以在课后单独和他谈话,了解他的真实想法,指出他的错误之处和不改正的后果。当然,对于严重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教师可以按照学校规定进行处罚,如批评、警告等,但是必须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前提,避免用语言对学生进行攻击,反对使用侮辱性的和恶意的惩罚形式。综上所述,提高教学质量,必须重视课堂管理。课堂产生纪律问题既有教师方面也有学生方面的原因,找到问题所在才能对症下药,防患于未然,把可能出现的违纪问题消灭在萌芽中。即使真的出现问题,教师也可以采取相应措施予以解决。教师只有懂得如何搞好课堂管理才可能胜任教学工作。

课堂管理范文第5篇

1要修炼教师的原则和气场

1.1言传身教

教书育人有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言传身教。按照班杜拉的理论。模仿是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他们会观察和模仿教师的一言一行。教师如何对待教学,他们就会如何对待学习;教师重视的事情,学生往往也会重视;教师做事随便,学生往往也就不注意。笔者高中时的物理教师,仍然印象深刻,他上课时的板书是一笔一划,绝不苟且,发现写得不规范或前后高度不一,就会擦掉重写,所以那时的物理作业无论字写得怎么样,但是绝对整洁规范。你想学生怎么对待学习,你就怎么对待教学,言传身教是课堂管理最好的教育方式。

1.2坚守原则

有人说,中职课堂的课堂管理完全可以用“拉锯战”来比喻。教师在原则上步步后退,学生在逃避学习上步步紧逼。开始是迟到,慢慢就是旷课,再往后可能是玩失踪;开始是考试不及格,然后是补考,最后连考试也不参加了;教师开始是苦口婆心,到无奈摇头,再到被逼放水。如此课堂管理怎能有效果?课堂管理要有底线,教师要有自己的原则。在学生漠视各种课堂规则的情况下,如何坚守课堂管理的原则呢?编织制度之网,应遵循从出发点做起,从简单的规则做起。规则确立要注意节奏和层次,从而保证其成功率,逐步收复退让的课堂管理失地。例如在接手教学的第一堂课,教师就要给学生讲清楚课堂基本规则,如有违反将有配套的惩罚措施。譬如在刀工入门授课时,就要对站姿、握刀、桌面整洁要有一个严格的规定,完全遵守才能过基本功这关。无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坚守原则,才能保证后续教学的顺利进行。

1.3修炼气场

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和佩服也是课堂管理的必要条件之一。当教师在学生面前滔滔不绝口吐莲花,技术娴熟展示刀工时,学生会佩服教师的知识渊博,佩服教师的娴熟技能,他们就会全神贯注认真倾听。这就是教师营造出的课堂“气场”,此时的课堂还需要费心管理吗?以烹饪专业为例,作为职校教师要做好四件事:第一件,增加阅历。行万里路,品万家菜,并将阅历收获和专业紧密结合,并在授课中带着情感和学生交流;第二件,读万卷书。烹饪的历史、文化和最新趋势,都不妨读读,做个笔记,尽力将干涩的课堂变得生动、有厚度;第三件,积累经验,不断提升课堂掌控能力,不断尝试、调整课堂管理及控制方法,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第四件,学习借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看看别的教师是如何掌控课堂,不断尝试一下,一定会找到可以和你的课堂相契合的方法。

2要打造有趣实用的课堂

2.1兴趣导入

一堂好课也要有一个好的课堂导入。有趣地导入能在一堂课的开始就将学生吸引到课堂中来,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堂的导入相当重要。实际授课可以根据课程内容设计有趣的导入方式,可以案例导入,用贴近生活生产的案例吸引学生;可以采用出人意料式导入,如同演讲一样,瞬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可以采用多媒体视频导入,用烹饪大师的绝活展示作为一堂课的开端,绝对会有不一样的课堂效果。学生有兴趣听课,有兴趣动手去做,还需要教师费心管理课堂吗。

2.2目标分段

日本著名马拉松运动员山田本一曾在1984和1987年的国际马拉松比赛中两次获得冠军。在每次比赛前,他都乘车将比赛路线划分成若干路段。比赛开始后,他就以百米冲刺的劲头向第一个目标冲去;到达第一个目标后,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40多公里的路程就这样被分解而轻松跑完。中职学生的基础差,如果将课堂教学的目标设计过高,会导致学生长时间无法完成,体会不到成功的喜悦,慢慢就会失去信心、耐心。因此,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将大目标分成小目标,层层递增,让学生能阶段性体会到小成功,再一步一步走向大成功。比如在刀工练习时,将各种刀法分开练习,完成一种再继续下一个,而不要过于集中,保证学生打好底子,层次进步,既能练好技能,也可以享受到成功的乐趣。

2.3难度适当

根据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适当难度的内容,调动学习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中职教师要注意创设情景,将最后一层窗户纸让学生捅破,让学生享受成就感,成功才是成功之母。比如在烹调技法学习时,学生在掌握了一个比较基础的技法时,可尝试学习与之相近的技法,教师指导学生找到区别之处。

2.4注意课堂节奏

中职生的学习关注时间是有一定限度的,不进行中场休息,有些学生的注意力可能会下降,会跟不上教师的思路。所以完成一个小的教学任务后,教师务必停下来,加入与课程相关的学科前沿,相关的生活运用,科学趣事,甚至是一个小故事,适当的放松一下再回到新的教学任务。也可以在等待菜品或原材料成熟时和同学们分享一个美食典故,即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又调整了节奏。

3要建构新型的师生关系

3.1分享和倾听

记得蒙牛原老总牛根生说过,“财聚人散,财善人聚”。作为教师无须分配利益给学生,但可以教会学生分享,可以分享自己或者他人的人生成功经验,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成功做法。烹饪实践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将一些原材料的预处理、打荷的事情交给学生。教师的指导加分享,会让学生收获更多。除了分享,还要学会倾听,正如伏尔泰所言,“耳朵是通向心灵的路”。学生要认真倾听教师的授课内容,作为教师更应该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课堂上绝不要粗暴的打断学生的表述,无论对错,都要进行正方向的归因,让学生感受到付出是有回报的,是被教师重视的,他们就会逐渐改变对学习的态度,课堂管理也就逐渐转变成学生的自我管理。

3.2赏识教育

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用赏识的语言鼓励学生,鼓励和赞美会给学生自信和力量。当然,有错误也要及时指出,用委婉的方式提出问题和你的建议,让学生感觉到你是站在他们的角度考虑这件事情。大家或许听说过,教师的一句话导致学生轻生跳楼,这警示教师对待批评要慎重。没有学生喜欢接受批评,因此要把批评掰开了揉碎,用学生能接受的方式让学生慢慢消化吸收,让学生学会自己处理。表扬和批评是课堂管理调控的两个重要问题,也是课堂管理中师生交流的重要手段。用好了表扬和批评,对课堂管理有很大的帮助。

3.3去个性化

1952年,费斯廷格、佩皮通和纽康姆所做的去个性化实验,观察到群体中个人丧失其同一性和责任感的现象,导致个人做出在正常单独条件下不会做的事情的现象。同样,班级管理如果不对学生进行区分对待,就如将拳头打在一块很大面积的板子上,力量被分散,管理的针对性极差,导致学生只是认为自己是群体中的一名,不认为管理的对象是自己,使管理效果事倍功半。因此,课堂管理要具体有针对性,这就要求教师记住每个学生的名字,上课时能准确叫出学生的名字,这样的管理才会有效。而且能记住学生的名字,会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了信任感、亲切感,更有利于课堂的管理。总之,课堂管理越好,课堂教学效率就越高。在中职课堂管理中,教师的坚守和修炼是课堂管理成功的前提,师生交流沟通是维持良好课堂气氛的条件,课堂设计是课堂管理成功的关键,课堂纪律和规范的课堂行为是高效课堂的保障。只要用心管理,每一位教师都是课堂管理的成功者。

作者:魏汝松 单位:聊城工业学校

参考文献:

[1]王志慧.加强课堂管理办法的思考[J].中华少年,2016(22).

[2]杨俊娥.校教师课堂管理优化策略探讨[J].中华少年,2016(22).

[3]李彦红.对中职学校课堂管理策略的初步探索[J].学园,14(2).

[4]丛文龙.加强学习领域课程课堂管理的几点做法[J].辽宁高职学报,2015(11).

[5]张叶翠,冯海英.从赫尔巴特管理论谈中职学校的课堂管理[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1(10).

[6]徐咏韶.促进有效教学的课堂管理调查研究———以广州市交通运输职业学校为例[J].交通职业教育,2013(4).

[7]王兰.高职学生课堂管理改革探析[J].无线互联科技,2013(1).

[8]徐咏韶.促进有效教学的课堂管理调查研究———以广州市交通运输职业学校为例[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

[9]周一平.浅谈中职学校课堂管理的策略[J].新课程学习,2011(7).

[10]徐萍.论课堂管理策略[J].科技视界,2012(25).

课堂管理范文第6篇

【关键词】课堂管理 概念 内涵 外延 特征 功能

一、课堂管理的内涵与特征

(一)课堂管理的内涵

第一,课堂管理的主体。教师和学生是课堂管理中的“人”,教师是课堂管理的实施者,学生是课堂管理的执行者。二者同为课堂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主体要素。第二,课堂管理的客体。对课堂中教师和学生一切有益的事情,如课堂纪律,教与学的相互过程,民主的师生关系等,都是课堂管理所要关注的客体。第三,课堂管理的中介。为了达到课堂管理的最终目标,即达到教育的目标,教师和学生使用的各种促进良好课堂行为的工具、手段和方法,也包括了实施课堂管理的机构和场所。

(二)课堂管理的特征

课堂管理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课堂管理的基础——以人为本;(2)课堂管理的过程——自我形成;(3)课堂管理的方法——实践创新;(4)课堂管理的目标——整体发展。

二、课堂管理与相关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课堂管理是教育教学中一个比较复杂的领域,即包括教育的一般方法,也包括具体行动。为了更好地探讨课堂管理,进一步揭示其本质和特征,我们有必要比较分析与课堂管理相关的概念。

(一)课堂管理与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是以教学的全过程为对象,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运用现代科学管理的理论、原则和方法,对教学工作进行决策、计划、组织、实施、检查、指导、总结、提高,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以保证教育教学目标实现的活动。简单来说,教学管理就是对教学活动全过程的管理。具体说,教学管理应该是利用教学的规律和特点,以实现教学目标为宗旨,对教学过程进行的全面管理。

从教学管理的基本任务来看,教学管理和课堂管理有着明显不同的任务。教学管理的基本任务在于依据教育的方针政策,遵循教学的客观规律,运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协调教学活动中的相关因素,最终完成教学目标。

课堂管理与教学管理有着密切的联系。课堂管理和教学管理都是以教师和学生为中心而展开,课堂管理和教学管理在教学上互相延伸。好的课堂管理为教学管理提供帮助,而教学管理反过来也促进课堂管理的有序开展。

(二)课堂管理与班级管理

西方国家把课堂管理和班级管理同样翻译为“classroom management”,说明课堂管理和班级管理的理论有其重合和相似之处。但探究起来,这两个概念还是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班级管理是班级管理者根据一定的要求和原则,采取恰当的方法,调节、整顿某一团体的教育条件,有效地推进有计划的教育的行为。从这个定义中可以分析,班级管理不仅包括对课堂的管理,还包括对学生在班集体中的生活、学习各方面进行的管理。它的核心工作时建立一个良好运作的班集体,其主要管理者是班主任而非课堂管理中的科任老师。

从实施角度来看,班级管理的工作更为繁杂琐碎。除了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管理活动外,班级管理工作还牵涉了课外、校外以及家长工作等其他方面。从任务角度来看,班级管理和课堂管理也不尽相同。课堂管理主要为教学而服务,班级管理则更侧重于促进学生个体的社会化。

(三)课堂管理与教育管理

教育管理是一种由来已久的教育现象,人们从20世纪中叶开始把它作为科研对象来研究,形成学术观点并指导教育管理实践工作。目前对教育管理的概念的界定是多种多样的,如我国学者张复荃先生认为,教育管理是社会管理的特定领域。简单来说,教育管理是国家对教育系统进行组织协调控制的一系列活动。从宏观管理角度,它主要指国家和各级政府的教育行政管理,微观管理角度主要指学校的内部管理。

从两个概念的界定上可以看出二者明显的差异。课堂管理主要针对课堂上的教师、学生以及二者教与学的中介。而教育管理的范围要大得多,涵盖了教育中出现的各方面要素。而从实施的主体来看,除了课堂管理中的教师和学生,教育管理涉及了更多、更全面的人员,更包括了校外的家长和整个社会与教育相关的工作者。

课堂管理与教育管理的关系是局部与整体,课堂管理是教育管理的一个分支。二者的区别虽然明显,但有着教育统一的宗旨,即管理是为教育而服务的。二者管理的目标都落实在育人,要为了育人而管理。

通过对以上四对概念的认识,我们可以发现课堂管理和教学管理主要是针对单个班集体,管理的手段、方法和形式有其相似之处,其区分点主要是管理的关注点不尽相同,但主要是通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为主要关系而展开。班级管理、学校管理和教育管理总的来说,更侧重于教育的行政管理。其中教育管理明显站在一个更加宏观的角度,学校管理、班级管理、教学管理和课堂管理都包括在教育管理之中,属于教育管理的分支。

课堂管理是构成教育活动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动力因素,通过上面的论述可以发现,课堂管理在我国教育教学管理领域还有待开垦。国内外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给予课堂管理越来越多的重视。虽然在我国相关研究刚刚起步,但随着当前的教育变革和发展的需要,课堂管理必然会引起人们进一步的关注,最终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钟启全.班级管理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课堂管理范文第7篇

很多中职老师抱怨现在的中职生素质差,纪律差,不爱学,课难上,很难教。但现实是学生难教也不能不教,课难上也不能不上,怎么办呢?其实,中职教育的目的不是要求把中职学生培养成为科学巨人或学术名流、理论大家,而是要以就业为导向,教他们会做人、有技能,会做事,具备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的、掌握一定技能的、合格的劳动者。显然中职教育不是精英选拔的教育。因此,中职课堂必须围绕中职教育目标和根据中职生的特点,进行客观的、务实的正确定位。

二、课堂管理要调谐好师生关系,要体现爱的原则

现代师生关系不是矛盾的关系,而是非常密切的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关系。从业缘上看,师生之间“抬头不见,低头见”,既无法避之,更不能远之,两者是不可分割的。密切的师生关系还表现在师生之间的相互需求。所谓名师出高徒,名师能成就高徒。反过来,高徒又能彰显名师。生可以师为荣,师可以生为骄傲,师生是一对荣辱与共、共同发展的共同体。课堂管理就是为了实现师生利益一致的发展目标。因此,课堂管理不是教师简单地管理学生,也不是强制性地管教学生,更不是带有惩罚形式地管制学生。教师要调谐好师生关系,要全心全意地为学生健康发展的角度着想,要体现爱的原则,才能调谐好课堂管理。

三、课堂管理要得到大多数学生支持的原则

一堂课一般是一个教师面对一群学生,为此,有的教师觉得势单力薄,不敢管理。其实,一个班级是由班干部、学习优生、纪律优生、中等生、学习差生、纪律差生组成。好生与差生不是铁板一块,大体上纪律差生数的比例不会超过班级总人数的20%。因此,可以把好生与差生分化开来的,然后针对不同层次进行教育、指导和引导,发挥好优秀学生的榜样作用,使他们懂得为班级服务;团结好中等生、帮助学习差生,取得他们的支持;孤立、分化、感化、融化和带动好纪律差生,使他们能认识到自己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如果教师能把80%以上的学生“站”到你的后面,面对不到20%的纪律差生,还会再感到势单力薄、孤立无援、力不从心吗?因此,要善于团结班级的主体力量,这是掌控课堂的法宝,也是搞好课堂管理的窍门。

四、课堂管理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要让学生主动参与管理的原则

在课堂管理中除了要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更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表现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班级的主人,学生承载着班级的荣誉感。因此,在课堂管理上,要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人翁的地位,使他们接受管理、配合管理和主动参与管理。这样,学生就会从被管理转换为主动地管理好自己,其课堂管理的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五、课堂管理与教学方法要相互服务的原则

课堂管理是为完成教学服务的,反过来,科学的教学方法又能使课堂得到有效管理。互动式教学方法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在互动式的教学中,要分配给学生们一定的学习任务,让他们试着去主动学习、试着去思考、讨论,试着去解决问题。而不能让学生“闲”着,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角”,如果主角闲着没事干,戏怎么能演下去呢?再说,如果主角没有戏份,自然就会去“走穴”“跑龙套”了。管理我们的学生也是如此,给他们明确学习目标,布置学习任务,他们也就不会无所事事、心不在焉、甚至心安理得地睡觉、开小差去了。这样,一节课就在教学中得到有效管理。

六、教师要充分利用“黄金30分”,把握好师生沟通的原则

众所周知,沟通能增进理解、消弥误解、培养友谊,是联系师生情感的纽带,是减少师生磨擦的剂。如果师生之间沟通正常,那么课堂管理就能得到学生们的大力支持与良好配合,形成师生合作管理的理想态势。但有些老师,上课非常准时,也非常“惜时”:总是踩着上课铃声现身,也随着下课铃响消失。真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来也无影,去也无踪,两眼淡漠,身影疲惫。这种情境,师生之间根本就没有沟通的机会。面对这样的教师,学生怎么敢接近和亲近呢?又怎么会配合他的管理呢?“黄金30分”包括课前、课间、课后各十分钟,这是师生交流、互动、沟通,联络感情的绝佳机会。

老师可以问一问学生对教学方式的意见和建议,对旧课的复习和掌握情况、对新课的预习情况、了解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聊一聊各自的兴趣爱好,对生活上的情况嘘寒问暖一下,不失时机地夸一夸他们的优点,对在课堂上表现良好的学生给予鼓励,对他们的良好配合表示感谢;对在课堂上挨了批评的学生,更要利用这个机会进行必要的沟通,如果批评之辞过于激烈的话,给予必要的解释,让挨了批评的学生既能认识到错误,又能欣然释怀,与你再次相见如故。对于纪律差生,不能漠视他们,也不能视他们为麻烦制造者,而要真心诚意地与他们交流,发现和肯定他们的长处,并及时地、有艺术地纠正他们的错误想法和不良习惯,要求他们遵守纪律,配合你的教学行为。如果我们教师能充分利用好了这个“黄金30分”,在课堂管理上一定会产生和谐、默契、轻松的良好效果。

七、课堂管理要有力度,且力度要得当的原则

古之有训“教不严,师之惰”、“严生威,威生信”,这说明教育与管理都要严格实施。在“三育人”理论中,“教书育人”与“管理育人”同等重要。有的教师虽然也有进行课堂管理,但对学生要求不够严格,管理太松,或者是软弱无力,结果没有效果。也就是说管理力度不够,等于没有管理。因此,课堂要管理,且要有力度。中职生年龄小,学习习惯差,文化基础差、自觉性差,自我控制力差,思维活跃又不成熟,爱张扬个性又十分盲从,充满好奇又十分叛逆。根据中职生的以上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有管理、严格管理比没管理或松散管理的教育效果要好得多。因此,在管理育人中,要注意根据教育对象的特点,科学调适好管理的力度。

八、课堂管理应多采用激励原则

对学生激励式评价是搞好课堂管理行之有效、百试不爽的良方。采用这种办法,就是要求老师们不要吝啬对学生的赞美之词。心理科学告诉我们,人性包含情与理两个层面。在情感的层面上看,赞美的声音是最美的声音,人是喜欢听赞美之词,特别是当一个人在极度颓废、失败和满怀挫折感的情境中听到赞美之声,会像清泉流过干裂的心田一样舒爽,并从此精神百倍,重整旗鼓,东山再起。有的老师说中职学生没有优点,怎么去赞美他们呢?其实对于人性而言,即使是十恶不赦的恶徒,也有可爱的一面。如果我们的凡胎肉眼看不出来,不妨借用放大镜看一看,有许多平凡的孩子就是在赞美声中扬长避短,成为了天才。因此,我呼吁应该多赞美我们的学生,尊重他们的自尊心,强化他们的荣誉感,尽量地发掘他们身上金子般的瞬间,也许在他们当中,在不久的将来也会出现一批“金牌工人”。

课堂管理范文第8篇

一、相互尊重、信任是健康课堂管理的基石

健康课堂管理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生活和学习在其中的每一个人,不管是老师、学生或者任何与课堂有关的人,所有的人都以诚相待、相互尊重。健康课堂构筑在师生间、学生间正常融洽的人际关系基础之上。一日,我与表姐闲聊,问及外甥的学习情况,表姐表情黯淡地说,他挺聪明,但因经常给老师挑错,所以老师不喜欢他,学习成绩只是一般。听了表姐的话我挺为外甥难过,过去讲师道尊严,老师的话如同圣旨不容置疑,然而教育改革时至今日已有年头了,还有如此事情发生真的让我不太理解。在我班像这样有独特见解、敢于直言不讳的孩子,我都视为珍宝,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左膀右臂,并制定了一套严格的奖励制度:凡在课堂上能给老师挑错(如说错话、写错字和讲错题)的同学都要加分。班级有一名专职记分员负责记录,此记分册作为学生评优选模的依据。“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有了这几十双眼睛盯着自己,使我少走了很多弯路,也向学生学到了很多东西。只有师生关系达到水融的境界,才能使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严肃课堂纪律是健康课堂管理的保障

著名教育学家赫尔巴特说过:“如果不坚决而温和地抓住管理的缰绳,任何功课的教学都是不可能的。”现实表明:课堂纪律管理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是健康课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采取以下方法加强课堂纪律管理:

(一)将一般要求变为课堂程序和常规

教师每天面对的是几十个性格各异、活泼好动的孩子,如果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课堂程序和常规,就不可能将这些孩子有序地组织在教学活动中。实践表明,教师适时将一些一般性要求固定下来,形成学生的课堂行为规范并严格监督执行,可以提高课堂管理效率,避免秩序混乱。一旦学生适应这些规则后会形成心理上的稳定感,增强对课堂教学的认同。课堂活动时我要求学生做到“轻拿、轻放、轻声语,人人交流不干扰”,学生们按照要求做后,课堂效果很好。

(二)及时恰当地处理课堂问题行为

在课堂上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行为,教师必须采取一定措施进行处理。教师采取什么措施取决于问题的性质和场合,例如数学课上做一些与本学科无关的作业或伏在桌上睡觉,这类问题行为属于内向性的,没有干扰课堂教学,因此不宜在课堂里停止教学而公开指责学生。教师可以采取目光暗示、向其发问和课后谈话等措施加以处理;有些学生课堂上大声喧哗、辱骂学生、顶撞老师,这类行为是外向性的,对课堂有较大干扰,教师必须通过警告、批评等措施迅速制止。在批评教育学生时教师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小学毕业考试前发生的一件事让我记忆犹新:那天,我请一位男生上黑板版演,他不小心踩到另一男生小a的脚,小a大怒,脱口一句脏话。我停止教学对他说:“小a,你在咱这个班级是不是好几年了?你想想看,马上就要毕业了,还有多少时间能和同学们生活在一起?等你们毕业了就很难再聚到一起,难道同学踩你一脚就那么不可原谅吗?再说他还是无心的,你怎么能张口骂人呢?”听了我的肺腑之言,小a羞愧地低下了头。在处理这种偶然事件时,教师要善于捕捉这些偶然事件中包含的积极因素,善于引导,化被动为主动,化消极为积极,把这些偶然事件变成老师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一个良好契机。

三、有效沟通是健康课堂管理的重要策略

当代课堂管理理论认为,健康的交流方式和有效的沟通技巧不但有助于增进师生间的关系,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也是健康课堂管理的重要策略。在课堂管理中运用沟通技能,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善于倾听。教师的倾听体现对学生的接纳和重视。倾听是表达尊重的标志,是满足学生被接纳、受重视以及安全感需求的重要途径。通过教师的倾听,可以使学生感受到自身的价值。

(二)合理运用肢体语言。不可小看一个细微的习惯性动作或一个不经意的肢体语言,它们往往是一个人文化修养、生活阅历、个性特征的综合体现。肢体语言很容易唤起学生的表情活动,通过一系列表象活动过程中的形象思维,学生会从中体验到情感过程的愉悦,从而使师生间的距离缩短,情感不断加深。

(三)恰当反馈与赞扬。给学生提供具体、清晰、详尽的反馈是一个重要的沟通技能。教师应正确把握反馈多少、对谁反馈和反馈什么等几个问题。目前,许多教师的反馈存在着不够明确、批评多鼓励少等缺点。

(四)正面诱导。即对学生已有的某些自发性活动加以启发、引导和重新设计,消除其盲目性和消极因素,使之成为积极的、健康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

课堂管理范文第9篇

一、课堂控制的涵义

课堂控制是由课堂和控制组成的,因而首先把“课堂控制”分解成“课堂”和“控制”进行分别的阐释,以更好地分析课堂控制的具体涵义。

(一)“课堂”概念的多学科分析

课堂最通俗的意义就是指教室,实际生活中,人们常常把课堂与教室作为等同的概念,它们在英文中也均为“classroom”。大多数英汉词典对“classroom”的解释也是把教室、课堂并列一处,泛指进行各种教学活动的场所。事实上,课堂就其本身而言,是一个多学科的概念。

1.就心理学角度而言,课堂原本是指集体指导学生读、写、算等各种学习的一种组织体。但现在,人们不再把学习视为一种机械性的劳动,而是一种具有挑战性的活动,是一种丰富多样的团体生活,因而,课堂日益成为培养人类心智的互动环境。

2.就行政学而言,课堂是教学、学生活动的主要阵地。学生的学习活动主要是以课堂为中心展开的,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和成就直接影响着其自身的发展。因此,课堂是学校管理中不可缺少的,甚至是最为重要的部分。课堂是学校行政管理体系中的一个基层细胞。

3.就社会学而言,课堂是一个微型社会,是社会大体系中具有特殊功能的一个小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教师、学生和环境之间不断发生作用,常常也会产生不可回避的矛盾和冲突。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促进着课堂的不断变化。学生正是在这种作用、影响和变化中不断发展。因此,课堂是学生个体自行建构生活意义的环境。

由此可见,课堂不仅是教师和学生聚合的一个物理空间,而且是一个独特的社会组织,其中蕴藏着复杂多变的结构、情境与互动,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系统集体,具有鲜活的生命取向。

(二)“控制”的语词分析及其概念的延伸

在英文中,控制多用“control”一词,英汉辞海对“control”的解释是使用工具、器械、技术或艺术手段的有效而可靠的技能。现代汉语词典对“控制”的两种解释:1.“掌握住不使任意活动或超出范围”。2.“使处于自己的占有、管理或影响下”。而“控制论”一词最初来源于希腊文,原意为“掌舵术”,就是掌舵的方法和技术的意思。早在柏拉图的著作中,经常用它来表示管理人的艺术。19世纪,法国著名物理学家安培写了一篇论述科学哲理的文章,在进行科学分类时,把管理国家的科学称为“cybernetigue”。20世纪,在美国科学家维纳等人的推动下,一门研究机器、生命和社会在变化的环境条件下如何保持平衡状态或稳定状态的新兴科学逐步形成,为了纪念安培在该领域的贡献,维纳将其命名为“cybernetics”———控制论。

我们今天使用的科学的“控制”概念就由此衍生。控制是为了改善某个或某些受控对象的功能或发展,需要获得并使用信息,以这种信息为基础选出的加于该对象上的作用,就叫控制。控制论是一门哲学性、边缘性、基础性很强的科学,它一经形成,便被很多学科吸引,管理学是其中之一。管理中的控制是一种保证管理目标与计划实现的职能活动,它和计划、组织、评价等相并列。教育管理是管理科学的分支,研究课堂上教师对教学的控制职能,应是控制论在教育管理论上的发展与具体化。

在课堂教学中,所谓“控制”,并非意指恢复旧式的纪律或把学生当成钟表机械地加以调整,而是意指富有组织和成效地管理一个课堂的过程。

(三)课堂控制的含义

通过课堂和控制的多方面的阐释,笔者认为,课堂控制过程包括两层含义。

第一,课堂控制是对行为的调整和组织,它既包括教师对学生行为的理解和控制,也包括学生自己对课堂行为控制的身体力行。

第二,课堂控制的同时是教师认真检查师生关系中发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对问题行为性质的分析理解,调整教师自己对学生问题行为的反应方式。这里,第二层含义的控制是为了更好地实现第一层含义的控制服务的。它们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教师课堂控制实践的双向机制。

二、小学生课堂行为分析

课堂控制的对象不是虚拟的、抽象的,而是活生生的,具有全部个性心理特征,表现为认知结构、学习风格、交往能力等的差异。而对于小学生这一特殊的群体来说,喜爱争议、活泼好动是他们的天性,因此,在课堂上,绝大多数像“课堂随便交谈”之类的问题行为并非他们故意捣乱,而常常只是这个时期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在教学中的逻辑反映。这就是说,这种性质的行为是不能简单地用命令和责备所能制止的,而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差异和能力差异对其行为的性质和动机做出合理的分析和归属。

(一)行为的年龄差异

1.小学生对教师的要求和期望的性质随年龄的增长而变化。幼儿园孩子倾向于喜爱富有同情心和能支持自己的教师。小学生的这种倾向仍较为明显,但开始逐渐强调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和智力刺激,并出现了对教师解决问题的公正判断的要求。

2.小学生对在同学面前的地位和威信的需要随着年龄增长而提高。他们总希望得到师生的赞扬。于是,课堂成了他们自我表现的场所,在课堂上,他们处处表现自己,希望能得到同学和老师的承认。如果教师企图在班级同学面前羞辱他们,就无疑降低了他们的威信,从而使他们感到极力痛恨,并可能极力做出敌视教师的行为。

3.小学生的课堂行为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情境性和不稳定性。他们的行为随着兴趣而转移,不懂得所有的行为应遵循一定的要求。因此,在课堂中,极易表现出看似“违纪”的行为。

(二)行为的能力差异

课堂控制中问题行为的性质不仅与年龄变量有关,而且也与小学生的能力水平有关,与年龄差异一样,对导致不同能力学生课堂问题行为性质进行分析也是非常重要的。

1.不同能力学生的学习动机常有显著差异。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在学习动机方面对学校常常具有一种积极的态度。相比之下,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则常常消极地看待学校,他们常把注意力集中于与固有兴趣相一致的内容上,而无视课堂教学内容。

2.不同能力水平学生对教师的个性如忍耐和同情心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所有学生在富有忍耐和同情的教师的帮助下都能学得更好。然而,学习迟缓者惟有与这样的教师在一起时才能达到掌握学习的水平。

3.不同能力水平学生的学习成败标准存在差异。对学生而言,没有什么比学习上的不断失败更沮丧了,也没有什么比这更可能导致课堂控制中的问题行为了。经过失败的学生很可能把责备的对象转向教师和学校,对学校和教师产生强烈的对抗情绪。

三、课堂控制和行为分析的关系

(一)课堂控制的关键在于对各种课堂行为采取相应的控制策略

从以上对小学生的课堂行为进行分析的结果来看,小学生的课堂行为可以分为三类:正当课堂行为、不正当课堂行为和违规课堂行为。正当课堂行为是指遵守课堂秩序、合乎课堂规范的行为;不当课堂行为是指不宜在课堂上表现的行为;违规课堂行为是指对课堂秩序和课堂规范有破坏作用的行为。对三类课堂行为的控制要根据其发生的不同原因,采取不同的策略。对于正当课堂行为,课堂控制的主要任务是采用一定的策略,使其能够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重复出现,并逐渐精致化。然而在现实的课堂控制中,由于对课堂秩序和课堂规范不构成威胁,这类课堂行为在客观上常常被教师所忽视,成为课堂控制的盲区,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这类本应该得到强化的课堂行为。对于不正当课堂行为,课堂控制的主要任务是采用一定的策略,使行为者意识到其行为的不当性和无效性,并自觉地调整其行为,使其不当课堂行为逐渐向正当课堂行为转化。对于违规课堂行为,如课堂上学生焦躁不安、懒散或无所事事、骚扰或侵犯他人、擅自离开座位、低语或高声喧哗、说粗话侮辱教师等等,教师进行课堂控制时要特别谨慎,讲究策略。否则,课堂控制不但不会使违规课堂行为得到有效矫正使其向好的方向转化,反而为课堂控制本身制造更大的障碍,甚至使其恶化,对课堂人际心理环境造成巨大危害。可见,不管对哪一类课堂行为进行控制,关键是采取适当的、具有针对性的控制策略。否则,课堂控制不会收到理想的效果。

(二)行为分析是制定科学的课堂控制策略的依据

在课堂控制实践中,不明确课堂行为发生的具体原因往往会造成课堂控制不当,或过于简单,甚至粗暴。从表面上看,这种简单甚至粗暴的课堂控制虽然使课堂环境暂时恢复了“平静”和“秩序”。然而,透过表面的“平静”和所谓的“秩序”,冷静审视学生的心灵深处,便不难发现:表面的“平静”和“秩序”所掩盖的是学生内心深处所涌动的强烈压抑和内心愤恨,以及由此逐渐产生的对教师的强烈敌意,潜藏着破坏课堂人际心理环境的更大危险。面对课堂控制如此困难,不少教师往往束手无策,要么采取更加强硬的控制措施,要么放弃对学生不当或违规课堂行为的控制。对课堂行为发生的根本原因缺乏分析,被行为现象所迷惑,采取简单的强制性课堂控制,是造成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这种做法的局限性及其给课堂控制所造成的困境,迫使人们冷静反思,探寻有效课堂控制的新方法。

行为分析理论包括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其一观察课堂行为现象,包括行为本身及其产生的背景和客观后果,以及对行为的客观反应;其二分析课堂行为之所以发生的内在原因,生成课堂行为的意义。通过对行为的强化与对行为者的同情和理解,维持或矫正课堂行为。这为采取适当的具有针对性的课堂控制策略,保持和谐而融洽的课堂人际心理环境创造了条件。行为分析理论科学地揭示课堂行为发生的内在原因和外在环境,为制定有效课堂控制策略提供了依据。

四、行为分析视角下有效的课堂控制策略

叔本华认为,“任何事物必有它之所以如此的根据或理由”,“没有人或动物的行为是没有动机的”。行为分析就是这样一种旨在揭示行为发生真实原因的理论。因此,我们认识到成功控制课堂的关键在于对促动儿童行为的因素的真正理解,针对课堂行为发生的不同原因,可以采取人际沟通策略和操纵强化策略,进行有效的课堂控制。

(一)人际沟通策略

人际沟通是指人与人之间为消除互动中出现的对彼此行为的不一致理解,增进相互谅解和达成共识而进行的信息双向交流。在课堂控制中,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意在帮助和引导学生学习,反而使学生内心真实地体验到不愉快。教师因其善意不被学生所理解而烦恼,学生则因教师行为带给自己的尴尬处境而不满。产生这种烦恼和不满等消极情绪的原因,是双方对彼此行为的曲解,以及由此导致的师生之间对彼此行为的冲突性理解和信息交流障碍。这样,影响课堂控制的,不再是师生行为本身,而是两者在信息交流中出现的对彼此行为的误解,并达成对彼此行为的谅解与共识。课堂控制的人际沟通策略主要包括倾听和诉说、信任和责任等环节。

1.倾听和诉说课堂行为,特别是不当或违规课堂行为发生后,只有彻底弄清其发生的真实原因,才可能采取相应的有效课堂控制措施。课堂行为发生者对其行为发生原因所进行的充分诉说,是了解其行为原因的主要途径。小学生能否较为完整地说出自己行为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学生所持的态度。如果教师对其采取比较武断的评判式理解,即以教师的个人好恶为取舍标准对学生的诉说进行主观判断或剪裁,学生会因自己不被他人理解而感到压抑、困惑,甚至对教师产生消极的抵触情绪,自然不愿说出自己行为发生的真实原因。因此,了解行为发生的真实原因,教师需要采取一种移情式的理解,暂时忘却自我,进行换位思考,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根据学生当时所处的环境,最大限度地理解其行为的合理性。在倾听过程中,教师要与学生保持目光接触,向学生传达一种发自内心的同情和真诚的理解,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包容和理解,产生心理安全感。

2.信任和责任人际沟通中,教师要相信课堂行为者能够自己改进其不当或违规课堂行为。在对小学生的课堂行为进行分析时,我们了解到,小学生入幼儿园的孩子一般仍然倾向于富有同情心和能支持自己的教师,因此,教师对学生的信任十分重要,它能鼓舞学生自己改进不良行为。在信任的基础上,教师还要帮助学生自愿地、主动地作出改进其不当或违规课堂行为的承诺。教师对学生的信任赋予学生以勇气,而学生自愿作出的承诺则使其更好地承担起改进其行为的责任。

总之,作为一种课堂控制策略,人际沟通的关键在于:积极地倾听,了解行为发生的真实原因;信任学生改进自己行为的能力,并让其承担起行为改进的真实责任。

(二)操纵强化策略

作为一种课堂控制策略,操纵强化的基本假设是:课堂行为是强化的产物。课堂行为的维持或矫正,可以通过对强化的操纵实现。强化是任何能够提高特定反应出现概率的刺激。行为发生的概率因强化的出现而提高,这类强化是正强化。行为发生的概率因强化的消失或移开而提高,则为负强化。课堂控制的操纵强化策略,主要是指强化形式在正强化和负强化之间的相互转化。

正当课堂行为之所以在发生后,不能维持或重复出现,其关键在于行为发生后没有得到适时地和适当地强化。特别是对于小学生这一特殊的群体来说,课堂是他们“自我表现”、渴望得到教师和同学认可的场所,如果教师对学生例如专心听讲,或者积极发言类似的正当课堂行为因其没有给课堂秩序造成威胁而忽视的话,一些学生的这一正当课堂行为可能倾向于消退。这里,教师忽视学生的正当课堂行为,其实质是对学生正当行为的负强化,正确的做法是教师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以私下或公开的方式对学生的正当课堂行为表示赞许,即将负强化转化为正强化。

课堂管理范文第10篇

一、巧用课前三分钟,做好课前准备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多年的习惯,上课我都要提前3~5分钟进教室,不是去上课,而是走进教室,和学生亲切地聊一聊,提醒一些学生做好上课前的准备。下午第一节课,是学生最容易犯困的一节课,如何让他们不犯困?一日,下午第一节课,上课起立之后,我发现学生像霜打的茄子精神不振,这样上课的话,课堂无疑是失败的!我灵机一动,何不让学生动一动?“来,我们一起来做做运动!”我叫体育委员喊口令,把头部运动、肩部运动等体育课的准备动作搬进了地理课堂,学生都试着动了动,我明显感觉课堂有了生气,一节课,没有学生打瞌睡,效果很好。以后只要我有下午第一节课,我都让学生先做运动,精神抖擞之后再上课。我想,哪怕是我耽误课堂几分钟去做这项活动,课堂效率无疑会提高。用几分钟去换取高效的课堂,何乐而不为呢?

二、巧妙化解课堂矛盾,和谐生美,和谐生高效

课堂上,总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如何化解课堂上师生、生生之间的矛盾?

一日上课铃刚响,我站在讲台上正准备教授新课,一个女生急匆匆跑上讲台给我请假:“老师,我要上厕所!”声音很大,也有故意撒娇的样子,刚营造好的课堂气氛一下子又被打乱了,学生都哄堂大笑,我很气恼,怒斥:“才打上课铃,你刚才干什么去了?”然后我用非常严厉的口气命令她回到座位上去,开始了上课。看得出来,那女生确实是需要上厕所,人有三急,我不能忽视她的生理需要啊!但是课堂纪律也是不能违反的,如果我今天让她去了,也许明天后天又有学生提出此要求,课堂管理就会有难度。我一边上课一边注意那位女生,书也没翻开,心思根本没有在书本上。这节课讲的是海南岛的开发,我趁机问学生有哪些同学去过海南,并要求他们给我们讲一讲在海南的所见所闻。学生一提到旅游很兴奋,争先恐后地讲旅游经历。一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还记得海南人说‘我要去上厕所’说的是‘我要去唱歌啦!’(没有考证)”同学们哈哈大笑,我也趁机说:“某某某,你去唱歌去吧!”学生又是一片笑声,那位女生脸上也阴转晴,跑出去上厕所去了。没有想到我利用这个意外的收获,巧妙化解了我和那位女生之间的矛盾,让她认识到上课之前要做好准备,也认识到老师既通情达理,又是一个讲原则的人。从此以后,我的课堂上没有学生请假上厕所,都在上课之前就做好了准备。

总之,在课堂教学管理中,教师要讲究管理艺术,课堂中不失严谨,不失活泼,定会在和谐中创造高效课堂。

上一篇:外汇管理范文 下一篇:客服管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