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与生活范文

时间:2023-03-16 19:45:15

科技与生活

科技与生活范文第1篇

《科技与生活》杂志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科技新闻学会主办,2008年5月9日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北京市新闻出版局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半月刊部级科技类学术刊物。

《科技与生活》以发表国内外科学技术各学科专业原创性学术论文为主,涵盖科技各个领域。发行对象为国家机关、学术研究机构、企事业单位的各级领导干部和职工,以及各高等院校的教育工作者等。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权威性,是教育界企业界一直信赖的优秀期刊,所发表的论文可用于晋升、职称评定、升学、就业、以及奖学金评定的主要依据。本刊热忱欢迎广大科技工作者不吝赐稿。

科技与生活范文第2篇

5月25日,由浦东新区科协主办的2012浦东新区科技活动周暨首届上海浦东文化创意产业科普展在浦东图书馆拉开帷幕。

“2012浦东新区科技活动周”主题为:“科技与文化融合、科技与生活同行”。科技活动周期间,由新区科普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为主体举办“浦东文化创意产业科普展”、“浦东院士科普讲坛”等区级主题科普活动15项,“科普文艺展演”、“ 院士进校园”等重点活动20余项,由学校、街镇科协、区级学会、科普教育基地等社会各界举办的各类普及活动500余项,在全区上下掀起“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浪潮。

本次新区科技活动周深刻把握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目标任务,聚焦新区创新转型发展大局,基于公众需求为导向,以全新的理念、全新的形式开展各项活动,有效发挥了浦东新区科普工作示范引领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推动科技文化的融合。举办文化创意产业科普展、科普文艺展演、科普一日游、科普摄影大赛、科幻达人大赛等活动。以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形式,在社区集中展示浦东近几年来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最新成果,传播科技改变生活的理念与方法,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二是推动科技服务经济转型发展。以文化创意产业为试点,创办产业技术科普展,并举办2012年世界半导体理事会(WSC)环保学术会议, “2012长三角知识产权调解文化之道”专家论坛等学术论坛,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等,解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紧迫性及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激发广大科技人员从事科技创新热情,营造人人理解创新、支持创新、参与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三是推动科技服务民生。围绕重大科学事件和节能环保、食品安全、减灾防灾、科学健身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科技问题,组织科技专家、科普志愿者、大学生深入社区、学校、部队、农村、企业以及通过科学商店等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题讲座、现场咨询和科普演示,帮助市民解疑释惑。

首届浦东文化创意产业科普展按照“开发浦东、振兴上海、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思路,所展出的作品从国内外20多家优秀文化创意企业及科技研发机构中精心选取。依照所涉及的核心科学技术与文化创意产业领域,展览分为特装集群、视频集群、数信集群、读听集群、科文集群五大集群。本届展览融合了中外创意产业发展成就,向公众普及数字影像技术、声光多媒体、第三代通信技术等文化创意十大核心技术,可谓亮点纷呈。其中,特装集群的“绿色低碳方舟”由国际创意产业发源地——英国的MGT工程设计公司坐阵,展示的是竹制系列绿色环保自行车系列创意产品;视频集群的“数字影像角”则以自主创作的“飞天侏罗纪”为实例,为观众进行360度天幕影视制作全过程的揭密;在读听集群方面,全景模拟与虚拟环球旅游是网络视听领域的得意之作。

科技与生活范文第3篇

以前发愁晚上没有光明,而今天的夜晚家家户户都灯火通明;以前想尝尝海中的美味,都是很奢侈的,而现在鱼肉虾肉都是家常便饭;以往总觉得家信难传,而今天涯若比邻……是的,科学带给我们的一系列的好处是不容忽视的!

唐朝杨贵妃想吃新鲜的荔枝,但是新鲜荔枝是在南方才能吃到的,于是,皇帝派人骑着快马千里迢迢从远在千里以外的地方运输过来,为了保证新鲜,累死了多少匹快马啊!可是如今,想吃到新鲜荔枝在市场随处可见,是普通百姓桌上的家常便饭。可见,科技的发展给我们带来多大的方便啊!

在古代,背井离乡的游子由于长期在外生活、工作,非常想念家乡的亲人,写一封家信,寄出以后,家人却迟迟没有回信……为什么呢?因为那封信可能没有寄到家人手中就丢在半路上了;还有可能是寄出非常久了,家人才收到,再回一个信,在外的游子可能要一两个月才能收到家人的回信,因此,给远方的亲人说一句话都很困难。

现在好了,可以给在远方的家人发信息,速度很快,不到一秒钟对方就可以知道你想说什么,不仅可以对话,还可以视频聊天,这样,就随时可以与在远方的亲人聊天了,也可以看见在远方亲人的模样了,要是在以前,可以与远方的亲人见一面,那是多么幸福快乐的一件事啊!人民没法解决的东西,科学技术一定能帮你解决,比如,学习遇到困难,只要打开电脑,打打字,正确的说法就会显示在电脑的显示屏幕上。只要有了科学,再大的困难都不用愁了。

但是,科学技术在发展的同时,却忽略了环境的问题。大规模地把废水排放在河里,使人们吃不到放心的海鲜,大规模地浪费宝贵资源,却从来不想后果是多么地严重。在科技发展的同时,也要保护好环境。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它是我们人类前进的动力,它给我们带来方便,带来发展,同时也带来了许多负面的影响。我们要充分利用科技带来的好处,也不能忽略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哦。

科技与生活范文第4篇

暑假里,我随团参加了小记者北京采风夏令营活动。在远离父母的几天里,老师要求我们每天向家长通报活动情况。入住到北京的酒店,由于人地两生,又不能随便活动,找公用电话便成了极为困难的事情,临行之前准备的IC电话卡也经常失去用武之地。这时就会特别地羡慕那些有手机的“团友”,也更深切地感受到手机带给人们的方便。

在中国科技馆里,我们看到了在电视和老电影中才能看到的老式的手摇电话,也了解到更久以前,在没有电话的年代,人们用原始的方式联系是多么地不便。每当看到电影中地下党员冒着生命危险接头送情报、战斗中失去联络信号等镜头,都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当时如果有了手机,不就避免这些无谓的牺牲了吗?每每这时,我就会更强烈地意识到科学的力量,科学不仅改变了整个世界,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几年前,人们还把手机称呼为“大哥大”,传呼机称呼为“BB机”,能够使它、拥有它,是件多么值得令人炫耀的事情,似乎这就是金钱和地位的象征,是“大款”和“时髦”的代名词。而在今天,在科学飞速发展的今天,电话已经普及到千家万户,从公司白领,到普通菜农,甚至是废品收购员,对它的依赖都是与日俱增。它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已成为人们生活、工作沟通的重要手段。 大家有目共睹,从固定电话到移动电话,从单一的通话工具,到彩屏,视频移动电话,它使人们生活的色彩变得五彩斑斓。看到这些,你就不能不为科技的发展之快而扼腕感叹。

作为一名新一代的中学生,我们在享受新生活的同时,应该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志向,从小要热爱科学,学习科学,学好科技知识,创造新生活。我们在坐的每位同学,大概都有共同的梦想,长大了要当科学家,多出科研成果,为祖国建设,为人类文明作贡献。这是远大目标。实际上,我们学习科学知识,还不仅仅是为了当科学家,也是为了适应日新月异的新生活。

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就要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努力学习科技知识,学好各门文化课,多阅读一些科普书籍,积极参与各种科技活动。人类的智慧是无限的,无论是美国的挑战者号爆炸,还是全球计算机病毒的升级,从来都不能阻止人类的科技进步。“知识就是力量”,培根这句脍炙人口的名言不知激励了多少渴求知识的人。如今,让我们也用它来勉励自己,做一个热爱科学的新一代,为我们祖国的明天,谱写出更加辉煌的诗篇!

科技与生活范文第5篇

龚志民

科技与生活,在以令人眼花缭乱的速度刷新。已经改变的,定然还会不断改变。回眸远去的美好,我们是否从心底呼唤回归?

假如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穿越到今天,面对功能强大的小小手机肯定会瞠目结舌。一如当年的世界震撼于他的小小电灯泡。曾经改变人类文明进程和生活方式的巨人,今天亦将被手机改变。

科学发明是一把双刃剑,“曼哈顿计划”成功了,核武器诞生了,广岛长崎抹平了,爱因斯坦却忧心忡忡:我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战怎么打,但我知道第四次世界大战将会是用木棒和石头打。手机让人遍知天下事,即时互动,视听无敌。同时,那些垂帘听雨、泪眼问花、剪烛挑灯的美好情怀正在远去,自然环境和心灵家园都已改变。

爱迪生用灯光荡涤了黑暗,都市成了不夜城,但泛滥的霓虹灯进而演化成“光污染”,人们从渴望进城到开始逃离。手机和计算机消除了空间的距离,消灭了鸿雁传书的企盼,天长日久,囿青春于斗室蜗居,产生了大量宅男宅女,诞生了许多热衷于漫游于无边网络的寂寞孤魂。

未来——还有天然绿树制造的木棒吗?未来——还能收到满纸思念的墨迹吗?这是一个问题。

所有的古典都是曾经的繁华现实,所有的流行与惊艳也正在沉淀为明天的古典。不变的,是人对尊严与幸福的不懈追求。手持手机的我们,更需要真实的心灵触摸,更需要发烫的脸颊相拥,而不仅仅是虚拟世界的聊天种菜。

生活在高科技朝代,手持华丽手机,当然是幸运的。但在高像素、高品质、一款比一款精美、一代比一代功能强大的手机面前,要内守本真,外听天籁,不为物欲所迷,留住以人为本的情怀,是很不容易的。

爱迪生的发明是伟大的,乔布斯的创意是伟大的,但更伟大的是现实生活和心灵的塑造。用方寸手机闻天下事,观天下景,固然十分新鲜惬意,但我们的现实生活,须得自己去寻找、去观赏、去体验。回归自然,回归自我心灵,回归现实生活,才会更加真实亲切,更加温暖恒久。吃不腻的是粗茶淡饭,最真的是自然的笑脸,最美的是妈妈的唠叨。高科技为人所用,才是符合人性的最佳选择;被物欲控制灵魂,让人性膜拜于科技产品,是物奴,是异化。

我们在从手机那里得到许多美好的同时,要学会放下某些东西。否则,终将被手机异化。有为获得iphone而卖肾的疯狂青春,就绝没有对父母亲情的牵挂;有听蝉观荷的盎然意兴,才会有一叶知秋的颖悟和智慧。

我们的世界,需要两种力量并存:科技文明与精神家园。一切发明创造,始于人、归于人,服务人、幸福人。假如让你放下手机游名山,闲沐山风,坐观溪水,静听花开的声音和自己的呼吸,乐之醉之,舞之蹈之,你愿意吗?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手机可以闻天下,可以悦身心,可以推进社会的民主自由。但手机不能生产春天,真正的春天在脚下的大地。手机里的春天是虚拟的,无论声音多么逼真、图像怎样PS。

爱迪生解决了视觉的光明,但还有心灵的蒙昧;乔布斯设计出非常人性化的手机,但还有人性本身的干旱需要自己一生不断灌溉;书写系统解决了沟通的标准化,但你的手迹更能体现你的心声。你的亲人,更希望拉着你的手,感受你真实的肌肤暖凉;更希望面聆笑骂,倾听你的喜乐感伤。你我如是,爱迪生、乔布斯亦如是。

还是把手机当作一个供自己驱遣的工具吧,视听有度,使用有矩,互动有德。把目光和投向生活,投向自然吧,在那里去实现自己最真最美的梦。

【评析】

可以说是带着欣喜与雀跃读完全篇的。作者用流丽而欢畅的笔墨为我们构建了科技与人文共同发展相互和谐相互促进的美好画卷,对现代人的“科技迷失”进行了善意的提醒与诚挚的规劝。语言精美,文笔流畅,见识不俗,一唱而三叹,一波而九转。文内的许多警句都值得我们留恋驻足,深深品味。“未来——还有天然绿树制造的木棒吗?未来——还能收到满纸思念的墨迹吗?这是一个问题。”“被物欲控制灵魂,让人性膜拜于科技产品,是物奴,是异化。”“爱迪生解决了视觉的光明,但还有心灵的蒙昧;乔布斯设计出非常人性化的手机,但还有人性本身的干旱需要自己一生不断灌溉。”

在科技的现代与便捷中,愿人类美好而长远的发展。

科技与生活范文第6篇

关键词 科学教材 初中化学 中国大陆 中国台湾 栏目设置 知识选取

我国大陆第八次课程改革于2001年正式实施,初中科学教育综合课程“科学”由此正式建立。目前按照国家《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编写的科学课程部级实验教材有好几个版本,其中由朱清时主编的《科学》是大陆现行的主流教材之一,浙江省除了宁波市之外的地区都使用该教材,所以选择这个版本的教材进行比较有一定的应用价值。《科学》从对自然认识的角度,以“存在的自然——演化的自然——自然与人”为线索将科学内容进行了有机的整合,创造性地实现了科学课程的综合。

在我国大陆课改开展之际,我国台湾也集中大量的教育专家学者、教材出版商及一线教师规划着九年一贯课程改革,并于2001年正式展开。我国台湾课改提出了7大学习领域,其中在自然与生活科技学习领域开展的“自然与生活科技”课程就相当于大陆的“科学”。由牟中原主编的《自然与生活科技》初中科学教材以几大课题总揽自然——科学——技术的知识和方法,不再特别强求各学科知识的有机整合,而是从学生对自然与生活的基本认识出发进行编写。所以《自然与生活科技》有较明显的分科现象,初中化学内容就主要集中在八年级上册。

本文将在对比我国大陆与我国台湾科学课程理念的基础上,选取牟中原主编的《自然与生活科技》八年级上册和浙教版《科学》中的化学内容,从知识的呈现方式和知识体系2个方面进行深入细致地比较研究。

1.课程理念

《课标》指出科学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并清晰罗列5项基本理念具体说明——面向全体学生、立足学生发展、体现科学本质、突出科学探究、反映当代科学成果。我国台湾《课程纲要》提出3项基本理念——以探究和实做的方式来进行、培养科学与技术的精神及素养、以学习者的活动为主体,强调主要目标在于提升国民的科学与科技素养。可见,我国大陆与我国台湾的科学教育课程改革拥有相似的基本理念,都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突出科学探究、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但是从我国大陆的4个分目标和我国台湾的8个分段能力指标可以看出对“科学素养”的内涵理解不同(见表1)。我国台湾科学教育相当重视学生对科技的认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2.呈现方式

2.1栏目设置

本文对八年级上册《自然与生活科技》中20节化学内容和《科学》中相应的27节化学内容中的栏目种类和数量进行了列表对比(见表2)。

《自然与生活科技》的栏目虽然模块设计精致、内容实在,但种类过于单一,版面不够生动。《科学》的栏目带有明显的创新性和功能性,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探究性,但是独特功能不突出,甚至彼此相互交叉重叠。例如,在《科学》“燃烧”小节中设计的讨论题为“根据燃烧需要的条件,我们应该怎样来灭火?”,思考题为“水是否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用来灭火?油库着火应怎样灭火?当电器或电线燃烧着火时,应当如何灭火?”。另外,《科学》中的“讨论”、“思考”和“活动”3个栏目的覆盖面太大。若过多的栏目遮掩了正文的知识或打乱了正文知识问的逻辑,栏目的作用就值得反思了。

2.2图表选取

2种教材穿插的图表可以细分为如下7类(见表3)。其中,实验演示图在《自然与生活科技》中一般是实验前后结果对比的演示图;在《科学》中多是“活动”栏中的实验装置或操作的演示图。实验活动图指在实验栏目中配合出现的照片和绘画图。

《自然与生活科技》很少利用表格呈现知识,更没有设计由学生自己记录的表格,这不利于帮助学生提升读图、绘图的科学技能和独立分类、定量分析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的能力。《科学》“活动”栏覆盖面很大,因而实验装置或操作的演示图较多,《自然与生活科技》选取了适量的呈现实验结果的演示图。相反的,《自然与生活科技》在学生实验中选取了大量实验操作步骤的照片,《科学》在学生实验中很少穿插操作图。另外,《自然与生活科技》中真实照片的穿插量大大多于《科学》,而绘画图又少于《科学》。在自然世界和生活世界中拍摄到的真实照片不仅能使学生相信科学知识的合理性,还能带领学生真切地认识世界上的事物,激发学生探索科学世界的冲动和热情。

2.3语言表达

初中科学教材中语言文字的叙述要流畅,条理清晰。《自然与生活科技》的文字叙述多是以几大段进行,段与段、句与句之间一般都有过渡句,使教材的语言表达显得整齐、连贯。《科学》中文字的叙述分段较多,有时为突出实验结果、实验结论、概念定义往往会出现单句成段的情况,又由于栏目和图片的大量使用,正文文字的叙述不仅单薄,更被分割而显得凌乱。例如,《科学》“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一节中有“溶液”、“悬浊液、乳浊液”2个小标题,文字共6段,段落文字少于3行的有3段,“活动”栏2个,“讨论”栏1个,“思考”栏2个,注释栏2个,图片7。幅。《自然与生活科技》“溶解与水溶液”一节中有11段文字,1个“更上一层楼”,1个“请接变化球”,图片4组,“实验”1个,共占据2页纸,版面整齐简洁,内容清晰。

教材的语言表达要亲切温和、循循善诱、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用语。《自然与生活科技》中语言的表达极富感情、亲切有趣,阅读时就像是在与朋友对话。像“喝完饮料后,剪开铝箔包瞧瞧,嗯!好薄的铝箔啊!这和制造铝门窗所用的铝一样吗?”这种口语化的语言不仅贴近学生生活,更加能启发学生思考。像“或者在热烘烘的柏油路面上骑着自行车,轮胎突然爆炸了!真让人又气又急,不知如何是好!”这种语言充分表达出了学生遇到相同场景时的情感,学生极易产生共鸣。《科学》中的语言通俗易懂、简洁明了,但一般都比较平淡,缺乏情感色彩。

3.知识体系

3.1知识的选取

《自然与生活科技》与《科学》在化学知识的选取上呈现出大同小异的情况。只是《科学》的化学知识量较多,对概念的阐述较饱满,多个章节往往只与《自然与生活科技》一节内容对应,如“物质的特性”、“酸碱盐”内容。《自然与生活科技》注重将知识进行生活方向上的扩展和应用,如“热的传播方式”、“金属与非金属”内容。并且,《自然与生活科技》还深化知识的讲解,如微粒的热运动、溶解平衡、定量测定pH都是对相关知识更深层面的解释说明。《科学》不敢深化知识主要是为了摆脱人们对教材“难”的印象,适量减轻学生学习的负担。其实教材的难度不完全等同于知识论述的深度,还包括知识的广度和授课时数2个要素,只逡巡于表象的知识描述不能深刻地反映知识的实质,有时甚至会让学生曲解科学的本质。更何况,知识的深化还有益于学生对抽象概念和原理的理解,有益于学生灵活运用,改变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状况。

3.2知识的组织

对于教材,具体知识内容的组织方式一般都是依循这样的模式:导入、知识间的过渡、知识的展开讲解。

3.2.1导入方式

好的导入方式可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2种教材导入的方式都比较多样,大致有:①选取生活事例直接叙述导人或设疑导入;②描述自然事实导人;③回顾旧知识或承接上节内容导人;④记叙科学史导入;⑤直接叙述导入等。但是各自使用的频次不同(见表4)。2种教材都比较关注用生活事例或自然事例作为新章节的导人内容。但《自然与生活科技》关注度更大,而且有2节内容通过科学史的讲述引入。将科学知识设定在一个真实的故事中呈现会让学生感觉到科学知识是可知、生动的,而不是神秘、无意义的。

3.2.2过渡方式

《自然与生活科技》在段与段、句与句之间会有效地运用疑问句、设问句、带有关联词的肯定句进行过渡。疑问句可以帮助学生更有目的性地阅读,如“到底摄氏温标和华氏温标要如何转换呢?”。设问句能帮助学生挖掘出错误的前概念,如“莫非吃了蛋糕还会让我们的体温升高?喔,不!”。带有明显的关联词的肯定句使一章节的讲解连贯到底,如“至于化学变化”。《科学》在章节大标题下还会设有多个小标题。小标题能将上下内容进行分离,但不起过渡作用。在小标题下有时会出现过渡语句,有时会利用“讨论”、“思考”栏中的问题进行过渡,有时小标题下的内容会独立展开。

3.2.3展开方式

细读《自然与生活科技》可以发现,每一章节都是整齐的大篇幅的文字叙述中穿插着适量的图片和实验。内容的展开论述一般连贯、紧凑,很少穿插需要学生思考或讨论的问题,但在“请接变化球”中会设计趣味问题进行巩固和拓展。“实验”栏中有清晰的实验操作演示照片和“注意事项”,保证学生顺利、安全地完成实验。《自然与生活科技》组织具体内容的一般逻辑就是:描述生活实例——论述部分知识——学生操作实验一一总结知识——拓展,是典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主题深入探究”的组织方式。在《科学》教材中,知识的展开组织形式恰恰相反,它是大量的图片和各种栏目配以简略的文字。“活动”栏一般放置在知识呈现前、问题提出后,目的是让学生从真实的科学实验现象中获取科学知识,信服知识的正确性和科学性。《科学》组织具体内容的一般逻辑就是:提出问题——设置活动——归纳知识——设计讨论题、思考题——练习巩固,是师生互动的“问题解决探究”的组织方式。

2种教材活动、实验的数量分别是:《自然与生活科技》中共有13个实验,2个演示实验,2个活动,总计17个,另外有8组直接呈现实验结果的图片;《科学》有33个活动,6个实验,4个探究,总计43个。

《自然与生活科技》虽然几乎在每一节中都会设计一个学生实验,但实验的目的只能是针对一个知识点,一节中另外可以通过实验引出或说明的知识一般就用文字直接叙述,使知识的呈现缺乏真实性、震撼性。《科学》教材中较多的“活动”则彻底改变了教材平铺直叙的编写模式,也改变了以教师为主体的陈述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模式。但从客观情况分析,过多的课堂实验活动带来课堂时间过紧、知识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从“活动”的效果分析,教师演示实验,往往不容易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学生缺乏直接体验,对实验目的或实验原理的理解模棱两可,最终只能机械回答看到的实验现象。所以“活动”栏目的设计和开展形式还有待优化。而《科学》中的“实验”栏目一般被安排在知识讲述结束后,且数量少。

针对《课标》中强调的“探究”要求,《科学》较创造性地设计了一些能实现探究的内容,如“怎样精制粗盐”。“探究”栏中呈现的是启发学生完成探究的系列问题,没有限定实验仪器、实验步骤。《自然与生活科技》实验中的一个个详细的步骤容易诱导学生机械地操作实验,减少思考和讨论。可见《科学》对“探究”栏的关注是值得肯定的,但它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功能在课堂教学中并不突出。从学生的角度分析,“探究”栏在呈现探究问题前缺少引人入胜的生活情境的设计,而且语言的表达较随意、粗糙,激发不出学生探究的冲动;从教师的角度分析,过多的“活动”栏使教师往往会忽略数量较少、实施难度较大的“探究”栏。如此,“探究”栏恐被流于形式。

4.总结与启示

《科学》的活动繁多、叙述简易平淡、知识偏旧,但栏目极具创造性、版式活泼;《自然与生活科技》栏目单一、活动较少、版式平淡,但知识富有生息、实验有趣、语言生动。

科技与生活范文第7篇

一 从农村实际出发,灵活处理教材

“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是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生活性”是本课程一个重要特点。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如何围绕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处理好教材,对农村小学品德与生活课教师来说是值得探讨的课题,它需要品德课教师在充分理解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农村学校所处的环境特点和学生实际,充分体现品德与生活课程的生活性、开放性和活动性。因农村学校的儿童生活在大自然中,对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事物接触较多、了解颇多,因此,作为农村教师首先要更新“教材观”,要以新课标为准绳,对教材反复地认真钻研,针对儿童所处地域实际和兴趣爱好活用教材,围绕教材灵活开发和合理使用教育资源,精心设计并组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如教学美丽的重庆一课时,由于山区农村孩子对课文中说到的“重庆是座山水城。我家住在江边,每天大大小小的轮船从我家门前开过”等内容没有切身的体会,理解起来也很抽象。要想孩子们在心中充满对美丽的重庆城的热爱和向往之情是十分困难的,面对这些棘手的难题,应当怎样处理教材呢?我立足山区地域实际,结合学校处于大山脚下、黑水河畔的特点,组织学生参观近年来场镇建设的巨大变化,亲眼目睹一层层、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的场景,感受家乡面貌的日新月异,家乡变得越来越富裕美丽,同时,近观校园前已改造成新的河堤,耸入云霄的大桥、川流不息的采沙船,让学生激发起热爱家乡之情,从而由近及远地感受、理解重庆是座山水城,山城重庆多漂亮。由于学生亲眼看到了家乡的变化,又亲身参与了调查活动,所以在课堂上让学生说出内心的体验与感受时,人人畅所欲言,并结合学习教材中的儿歌,这样学生既体验到了家乡的美丽,也理解到了家乡的特点,达到了培养学生知家乡、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二 与其他学科、教育活动相结合,实现综合效益

品德与生活课标指出:本课程教学活动应注意利用其他学科或教育活动的成果,与其他学科和教育活动,如少先队活动、班会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等相互结合、相互促进、资源共享,实现综合教育效益,同时在“内容标准”中指出:“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有创造的愿望和乐趣”。科技教育活动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方面,将其和品德与生活教学有机结合,无疑增强了该课程的教学实效。我的具体做法如下:

1.通过“达标”渗透形式

通过主题活动,确立学生所要追求的远景目标,寓目标和自我教育的要求于美好的形象中。如开展“我驾火箭添新星”活动,以生动、活泼、形象、具体和有竞争性的活动内容,激励学生以火箭为动力、勇往直前、积极向上,为宇宙增添一颗象征自己新进步的亮星。通过活动,既宣传了火箭、星际等知识,确立了火箭、星星的象征,又促进了学生遵纪向上,使科普活动与品德教育相结合,体现了时代性、自主性和连续性的要求。

2.通过“科艺”渗透的形式

科学知识和文学艺术相互渗透符合儿童年龄和兴趣特点。它可以避免科普宣传的单一、枯燥和成人化的弊端。在“科艺”活动中,通过科学相声、魔术、谜语、儿歌、表演等方式,开展引人入胜的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或生活中问题探究的兴趣。

3.通过“内外”渗透的形式

采取校内外相互渗透,突破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的限制。通过声像手段及科技展览、参观考察等方式,创造一个整体性的全方位的教育环境。充分利用这一环境,开展各种集体活动,使班级活动充分享受科学娱乐的乐趣,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科学素质,养成探究的习惯,学会探究的方法。

4.以科技竞赛为导向,促进差生转化

小学生好奇心强,对富有新鲜感的事物有强烈的求知欲。学生在学到新鲜而又感兴趣的知识后求知欲更强烈,从而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科技活动促使学生积极思维,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我班有两名调皮学生,在没参加科技组之前,成绩差、学习上不够吃苦、常常不完成作业和违反纪律。但他们喜欢动手,对小制作特别感兴趣,动手能力较强,我发现这两位学生的闪光点后,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学校的科技组活动。在科技组辅导老师的精心辅导下,他们制作了电动船、地震报警器等作品,在制作风筝的过程中,他们与老师一起,算风筝骨架的尺寸,一起动脑筋设计图案等,当他们遇到困难时,老师又及时给予鼓励和帮助。在校风筝比赛中,他们获得了名次,他们尝到了动脑动手的乐趣,也体会到了劳动的快乐。此时,我又引导他们将制作科技作品的认真精神用到学习上去,努力提高学习成绩。两位学生在我和科技辅导老师的帮助下,学习成绩有了较大的进步,上学期语文、数学期末考试均在90分以上,由差生变成了优生,从而以动手促智,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信心。

总之,要想品德与生活课卓有成效,一定要让学生的学习状态“活”起来,身心都要“动”起来,彻底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不利状况,使主题活动丰富学生的心灵,更贴近他们的实际,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师应当认真研究教材和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让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构建品德与生活大课堂,切实为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良好的道德和科学素质等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科技与生活范文第8篇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统一;对立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00-01

引言

联合国世界环境组织以及发展委员会曾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它规定了人类的所有经济活动一定要建立在不对后代造成危机的前提下寻求发展的途径为基准。我们在研究经济发展和生态效益的关系时,要将二者统一起来,这才是促进我国经济稳定发展的有效方式。

一、可持续发展模式下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共生性

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之间具有共生性。大家在进行物质生产时付出的劳动力,不仅会产生相应的劳动成果,还会产生相应的经济效益,并且在人与自然透过劳动进行的物质转换过程里,产生相应的生态效益。劳动是通过人的活动引发的物质转换的过程。人本身作为自然力和自然物质来讲是相对立的。为了在生活中获得自然物质,人会通过自己的自然力运动起来。当人透过运动的方式改变自然时,也就同时改变了自己的自然环境。也就是说,人类为了生存要在自然界拿走一些物质及能量,并用其他方式把物质及能量归还给自然界。

在“拿走”和“归还”的过程里,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是共同出现的,二者是共存的,因此,二者存在共生性。劳动是所有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了原材料,劳动将原材料转为财富。物质的生产过程不但要将自然界里的原材料变成财富,创造出经济效益,还要引发一定的自然影响,也就是要创造出一定的生态效益,而将人类与自然、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对立的观念是错误的。自然界指的就是生态系统。

二、可持续发展模式下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对立关系

在以往的发展过程里,人类将自然界看成是掠夺的对象,将生产力的发展看成是提升掠夺自然界能力的方式。在这样的观念下,人类通过科学技术对自然界采取疯狂掠夺,获取了丰富的经济效益,可是却忽略了生态系统的发展,使得生态效益严重缺失。如此便形成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之间的对立关系。

在工业化的进程里,由于人口的迅速增加以及社会生产力的持续上升,人类研发自然价值的能力也持续加强,人类透过劳动将自然资源转变成生活及生产资料,用来满足人类在生活及生产中的需求。在这一过程里,人类不断扩大开发自然资源,因此而产生的废弃物被排放到生态环境中,为人类的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表面上获得了丰厚的经济效益,实际上却付出了惨痛的生态效益代价。这使得人们的生存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令土壤变成盐碱地、沙漠地。令人类痛失了清新的空气以及纯净的水资源,为人类的生存带来严重的危害,这也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惩罚。

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对立还因为二者的特点有所不同。在社会劳动生产中,付出的劳动直接会产生经济效益,而生态效益并非可以直接产生,这是一个潜在的效益,是要通过日积月累的努力才会体现出来的。生态系统不同,所需的时间就不同,有些经济活动要等到很多年之后才会体现出来。

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对立主要体现在人类在追求近期经济效益,而忽略长期生态效益方面。可是在生产劳动的过程里也具有另一种倾向,就是在经济活动里为了确保生态的平衡,而让人类过回原始状态的生态环境中去,不赞同发展工业,这是一种只要生态效益而不要经济效益的体现。这样的倾向则属于另一种误区,敢问不开展经济,不创造财富,怎么进行发展呢?

仅仅追寻提升经济效益与仅仅重视生态效益的方式都不可取。在人类社会的生产过程当中,只有依照生态经济的规律,在经济发展中取得相应的经济效益,并且提升人类的生活质量,取得相应的生态效益,才能确保整个社会及人类的长久利益,才可以真正让全人类进入可持续发展的时代。

三、如何在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下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

1.克服经济效益至上的价值观和价值追求

想要展现新的发展观,就要展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应当建立同自然和平共处的系统的世界观与发展观,建立正确的人生化、价值观,不再片面的追寻经济效益与经济的增长,将此看成是人类唯一追寻的幸福。克服经济效益至上的价值观和价值追求,在追寻经济的同时也要保护好生态环境与社会环境,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

2.强化人类的生态环境意识

人类要正确的树立自身在自然界中的位置,正确树立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透过教育转变人类的世界观、价值观,转变人类生活的幸福观,提倡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以便改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3.通过生态学规律进行经济活动

生态学通过整体性、综合性将包含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以及非生物看做相互关联、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这样的科学思想以及理论体现了物质世界的有机整体及运动整体的规律,也就是生态学的规律。生态学规律说明了人类的一切改造自然的行为都不可以忤逆自然生态的发展规律,不然,人类的获取一定会付出代价。

4.开展生态科技,加快科技生态化的进程

人类要在生态科学的基础上开展生态科技来形成科技的生态化。开展生态科技的意义在于降低和减少对自然界产生的破坏,进而有效的维护已经被破坏的自然生态环境。而科技生态化指的是为了从根本上提升资源使用率,降低废弃物的排放,进而通过科学技术对生态系统造成的破坏程度降到最低。

结束语

综上所述,人类只有与自然和社会之间和平相处,共同繁荣才能真正的做到可持续发展,只有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有效结合,才能让人类迈向真正的生态文明时代。

参考文献:

[1]张文涛.资源性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与探讨——与贵州实际情况相结合[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

[2]王旭.资源型城市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

科技与生活范文第9篇

关键词:生命科技 生命伦理 人文价值 融合

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社会进步和发展需要科技的推动,但也离不开伦理的支撑和维系。我们看到,在生命科技发展的过程中,生命伦理日益受到世人的关注,人们试图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科技与生命的价值。事实上,从器官移植、生殖技术、安乐死、医学实验到基因、克隆技术等等,生命科技的发展给社会伦理带来一次又一次的困惑和冲击。笔者认为,生命科技和生命伦理之间其实并没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生命科技与生命伦理在发展中有着共同的人文价值追求,我们应探索并把握生命科技与生命伦理人文价值新的平衡点,并促成其合力的发挥。

一、生命科技人文价值的历史反思

纵观生命科技发展的发展,我们看到其有着厚重的社会背景。马克思认为:“科学是现代生命科技的伦理问题研究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1] 20世纪中叶以来,现代科技得到全方位迅猛发展。在这种背景下,科学技术已经成为发展的第一要素,科技实力实际上成了决定各国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美国一位科学家所说的:“历史上从来没有哪个科学领域在为人类谋福利和在基本知识的积累上有像目前生命科学那样的广阔前景”。[2] “基因工程、人体基因组计划、克隆技术”成功实现了生命科学的三大突破,预示出二十一世纪生物学革命和生命科学世纪的到来。但在相当长的时期里,科技的价值取向被定位于探索未知与求利,从而人们不得不把思维的视角从科技认知与实用价值集中到科学技术的人文社会价值本身上来。

长期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与科学技术一样,“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全取决于自己,而不取决于工具。刀子在人类生活上是有用的,但它也能用于杀人。”[3]从本质上讲,生命科技不断被人类所拓展、运用,其根本目的是为人服务,其价值贯穿并体现着“关心人、爱护人,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创造尽可能的良好条件”的人本主义终极关怀的人文精神。当然,我们也应当看到,生命科技的进步必然引发人们传统生命伦理的重构。人的存在是一种完全不同于其它物体的“自为的存在”,而自为的存在总是表现为主动的和积极的存在,它要不断地否定和超越自己,总是在变化,没有停息。”[4]因此笔者认为,生命科技的研究和运用的人文价值应是追求真与善的统一,生命科技活动的好奇心必须服从责任心,求真是手段,求善才是生命科技追求的终极目标。

二、生命科技与生命伦理在碰撞中丰富内涵

生命科学的发展催生生命伦理内涵的不断丰富。爱因斯坦说:“单靠知识和技巧并不能使人类走向幸福和高尚的生活”,因为,“关于真理的知识本身虽然是了不起的”,但是,“它却很少能起指导作用,它甚至不能证明向往这种真理知识的志向是正当的和有价值的” [5]。在人类新开辟的各种活动领域,其各种关系的调整需要成了相应伦理产生的逻辑必然,现代应用伦理学中的生命伦理学正是在这种历史逻辑下产生、发展,并不断得到完善。我们可以说生命伦理的研究是随着分子生物学、生物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于人类基因组计划、辅助生殖和克隆技术等的研究和实施,需要做出理性的思考和道德判断而产生的。生命科学的研究和实践使得医学家、哲学家、社会学家、法学家、政府决策机构和公众汇聚于生命伦理学的研究领域,共同探寻生命科学研究的规范措施和对策。

生命伦理强调的是生命的价值,它认为,人的生命具有至高无上的价值和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因此生命伦理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应包括:有利、尊重、公正和互助。生命伦理的价值精神首先应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人的生命本身是珍贵的。二是任何一个享有生命的人,他们的生命都是同等宝贵的,都是应当受到尊重和珍视的。第三,保存生命、尊重生命的原则,在次序上是最优先的,优先于所有其他的道德原则。生命价值的普遍性和优先权,基本是人们的共识。目前,对生命科技与生命伦理的价值冲突存在不同的认识,原因是当代生命科学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实践,在辅助生殖中的人工授精、胚胎移植、代孕及克隆技术等方面产生了形形的伦理道德难题。所以,生命伦理在探讨生命的价值问题时,着眼点不应仅仅放在对生命价值的方方面面进行最终论证上,而应在维护人类共同幸福这一主导思想下,生命科技与生命伦理的结合是历史的必然。

三、生命科技与生命伦理在和谐社会追求中融合

首先,追求人文价值是生命科技发展的原动力。J.M.斯托登梅尔认为,“脱离了人文背景,技术就不可能得到完整意义上的理解。人类社会并不是一个装有文化上中性的人造物的容器。那些设计、接受和维持技术的人的价值与世界观、聪明与愚蠢、倾向与既得利益都必将体现在技术的身上。”[6]马克思指出,人性是人与其它动物区别的重要表征,其包括了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个方面,人不是固有的抽象物,其根本属性是现实性上社会关系的总和。我们在研究分析人性的需要时就应该用历史的、发展的思维,在特定的时空中加以界定。因此,对生命质量的关注达到了新的层次,人们开始习惯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思考生命的伦理意义。在生命面前,科技必须寻求更加人性化的发展方式,必须符合人类的长远利益,必须警惕生命科技可能引发的对人性需要的扼杀。

其次,生命科技的人文价值是社会文化完善的现实需要。人们对科学技术在认识上有一个误区,有一部分人试图将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相分离。其实,科学首先是作为文化而存在的,生命科技亦是如此。人在自然中生存,人解释自然,为自然寻找秩序,为自己制定行为规范,这就形成了文化。社会文化是对人性的反映,人性方方面面的需要自然也会反映到文化中。 “人之所以在其它生物面前有优先权是因为人是有道德行为、道德意识的主体,是有自我意识的理性之人,因而认为只有具有理性之人才谈得上拥有作为社会心理过程的一种结果的完全道义上的生命权利。”[7 ]康德指出,一个理性的存在者产生能自行选择目的的能力(从而其在自由中),就是文化。因此,至于人类种族,我们有理由归于自然的最终目的的,只能是文化……。可见,人类文化的核心和生命力就是对人类价值的追求,体现了典型的人文终极关怀。社会越发展,社会文化越进步,生命科技的人文价值也必将更加彰显。

再次,在人文价值引领社会前行中实现生命科技与生命伦理的和合。坚持生命科技研究为人类的生存、幸福和发展服务的宗旨,坚持行善避恶、趋利避害、公正的恒久道义,不但有利于促进生命科技的健康发展,而且对和谐社会的重构,促进生命科技与道德文化协调发展,提高人类生存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中国著名的哲学史家、北京大学汤一介教授指出,在当今科技高度发展的信息时代,人类要生存和发展下去,就要建立起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建立起一种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因此,生命科技的研究本身对其成果的运用有直接导向作用,在项目研究以前和过程中就应当有文化价值的正确导向。总之,在生命科技发展中必然与自由的把握应该是循序渐进的,其中和谐与高质量的生命、生活是其基本表征。生命科技的运用应该为人服务,生命伦理也是更好体现人文关怀,而不是相反。正如学者沈铭贤在《科学哲学与生命伦理》一书中指出:在当前经济长足发展,人们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征程中,我们应该同时举起两面旗帜――科学的旗帜和科学与人文交汇的旗帜,不能只呼吸一种文化空气,促进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良性互动。在科学技术成为强势文化的今天,生命伦理学更必须对生命科学给予深刻仁爱社会文化的关照。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5页。

[2]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3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74页。

[3]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3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56页。

[4]《西方哲学智慧》 张志伟等主编,中国人民出版社,2000年10月1版,2001.4二次印刷,第107页。

[5]《生物医学的法律和伦理问题》,郭自力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70页。

[6] John M. Staudenmaier,S.J:《Technology’s Storytellers: Rew eaving the Human Fabric》,Cambridge,Mass: MIT Press,P.165。

[7]《伦理智慧》,甘绍平著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0年4月1版,第96-97页。

科技与生活范文第10篇

生命的原始事实是“绝对主观性在其先验的情感性中的自我-感动”。“这里的实在性与外部的物质实在性无关,也与内部的观念实在性有别;它关涉的是生命的实在性,即一种与外在性无涉的彻底的内在性,一种物质性的直接情感性”。生命是一种剥离了外部物质实在性—科技对象与内在观念实在性—意识对象的彻底的原始-先验情感性,生命的质地是一种彻底的内在感动,并就是这种感动性本身。生命的自身-给予、自我-感动为生命文化奠基,是生命之活生生的开端,是生活世界大千现象的本源,一切感性事物乃至理性活动则都是这种感动性的衍生物、派生物、反思物。真实感、善恶感、审美感是生命本体的真实涌动,道德与责任、自由与创造由此涌现。通过这种原始感动性,生命在与环境交互中对世界作出最本然的反应与最本己的选择。感动从生命本身涌现,感动就是不断的触发对象、激活生命、创造世界。因而,生命的情感逻辑完全不同于科技的因果逻辑,生命蕴涵着文化的基因与创造的奥秘。机械复制艺术、电子信息科技、数字化、互联网带来当代人视听方式、感知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乃至知识生产方式的巨大变化,城市被网络互联、地球被科技驱动。经由器物创造,科技进一步推动信息交流、思想碰撞、制度创新、民主政治,进而不可避免地触动切入城市文化的深层内核—人之生命本真存在。科技在繁荣器物文化、推动制度文化的同时,始终以一种悖谬的双面态势遭遇并拷问生命人性的真谛与意义。科技创新源于个体生命创造,而科技成果、科技意识形态又往往遮挡个人生命本真、麻木个人创造意识、吞噬个人创新活力从而造成人性的异化。器物文化的时尚潮流、意识文化的强势体系裹挟着人、规制着人,在科技理性化、客体化、标准化的过程中,情感性、主体性、个体性、触动性等属人的、原生的、最内在鲜活的生命因子被塑型、被同化,即使是当今的智能科技,也只能提供给人一种机械化的智能方式与同质化的操作应用,从而造就千人一面与千城一面。“手机党”与“低头族”成为当代城市的文化风景线。超文化超时空的生活行为与消费模式在一个新的水平上再次遮蔽了人的自由创造本性与文化的多样性,消解了生命最真实的使命意义。这就是海德格尔所谓技术“座架”无所不在的对人与命运的“促逼”。

文明与文化的失衡引发了20世纪以来科技发展与生命存在的关系思考。胡塞尔认为实证科学抽象掉了作为过着人的生活的人的主体,抽象掉了一切精神的东西和在人的实践中的文化特性,因此造成了科技与文化的危机。海德格尔则把现代技术与存在的命运相关联,但人们对于技术的认知往往是工具性的,由此造成现代技术以“促逼”的方式去规划自然与人自身,而拯救则意味把技术带回其本质。杜威的原经验、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伽达默尔的人文阐释学等,都穿越近现代实证科技与形而上学的抽象视域,揭示生命体验、此在实践、个体阐释等属人独特而本真的生命存在对文化的原始生发意义。而在萨特、梅洛-庞蒂、列维、斯特劳斯等后现代主义哲学家那里,穿越现代科技理性框架,回到古希腊意义上物性自然的意愿凸显出来。物性或物质性意味着自然的内在价值、意义和目的,物性的自然乃是一个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的活的宇宙。这既涉及自然的物性、也涉及文化的物性。“自然万物彼此作用,互为镜像,也可以说自然有其自身的逻辑,这是一种自在的、内在的逻辑。神、人依旧存在,但世界的图景是天、地、神、人的游戏,无须把一切都纳入到或神性或人性的秩序中。”

以揭蔽本源的整体意境与同情态度对自然物性的注视蕴涵着一种新文明的憧憬,对未来的展望激发当下并召唤传统。在天、地、神、人四元共舞中,人之自由理性、自然之自在物性与天人合一共生创造之神圣性与神秘性等诸文化价值和谐激荡,一种宽广而深邃的生命-生态文明就跃然而出。这就是科技与文化的张力和悖论,科技文化融合的命题就包含着这个深刻的矛盾与悖论。科技对生命的意义悖论需要文化来破解、来制衡、来拯救。这里的文化并非指形式化的文学艺术,而是涌动在人生命本体中先验的情感性与原始的感动性,生生不息的情感能量、生命冲动、创造意志与精神理想。在城市生存的实践活动与转型发展中,物化与人化、个性与共性、怯魅与复魅、出发与回归的矛盾与悖论就是如此无可避免的交织缠绕,展开其相互争斗、相互转化、相互融合而相辅相成、相反相成;不断揭蔽存在的真理与生命的逻辑,即科技与文化融合并非功利实用的策略之计,而是人类命运与城市文化的内在特质与根本规律。科技是重要的,没有科技我们就不能形式化存在,没有科技理性我们就不能协调一致,形成社会;文化更是重要的,而没有文化我们就迷失了生活的方向与创造的理想,人性的温暖与精神的灵动。科技可以带来器物的丰富与感官的享受,而文化才决定着价值的判断与方向的选择。当代覆盖产业、市场、大众、精英的全球化创意文化实践也不断表明,文化产业及其创意文化的核心是文化,是植根于生命的文化。文化的内涵价值与创意软实力并非源自科学技术、资本设施甚至社会制度等因素,而终究是源于人生命自由创造与文化丰沛想象的源头活水。如乔布斯的“苹果”产品达至技术与艺术、功能与体验的完美融合,既是信息科技的创新,更蕴含与融入了东方禅宗文化的生命领悟。文化产品由此才能最终在人的内心与情感精神层面激发感动、产生影响、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因此,科技创新必然穿越已有成果及观念,从生命源头重新出发,以取得对生命—生活—生产—生态的全新理解与原生创造。互联网即是颠覆传统、面向可能、基于生活、跨界思维、开源拓流的原始性创新典范。科技与文化融合而展开有无相生、虚实相成的大化流转,育成万物。在对城市整体文化结构及和谐文化价值的遮蔽与解蔽、言说与启示之中,科技发展对城市文化的价值与意义、机理与逻辑得以呈现。

个体的生命文化演进生成城市的生态文化。相对于机械化-科技化的现代城市文化,前现代文化可谓手工艺的乡村-家园文化。与“艺”相通的手工技艺带着人的体温,渗透着人的情感与想象,前现代的故乡-家园意象充满记忆与召唤,牵动着人的思念与向往,从而由技入道,天人合一。因而“使人对美的兴致永远不会止息的东西是前世界的意象,即那个波德莱尔称为被思乡的泪水遮住了的前世界。”而前现代手工业-乡村-家园的灵韵经验毕竟须接受现代大工业-科技-城市的通约与洗礼。不再如手工技术与人相融的具身关系,当代高新科技自成一体,异化于人而成为与人对峙的技术壁垒与技术屏障。如何破解科技之谜?如何穿越技术之障?本雅明提出“意象”启蒙的精神救赎路径。“意象”启蒙由“技”到“意”,由科技文化溯源审美文化、生命文化的境界。以“意象-审美”体验的多重蕴涵而不是机械抽象观念,激活与重启人即时即地自我自主性的观看、回忆与想象,情感、理解与思想,从而激发唤醒人生命内在的自由创造力量,以此解构与对抗现代化系统的技术-社会-意识形态强大座架。由此意象启蒙,“本雅明的思想穿越了现代与后现代,他的意义也由此显出了多面性。他的时代诊断揭开了现代性的真实面容,展示了其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他的思想批判和精神救赎又采取了回归人意的方案,赢得了后现代的话语。”本雅明穿越社会经济、政治的宏观结构,将其现代性批判聚焦在现代人的感知内化和行为方式上,聚焦在由审美感知到精神生命文化的救赎上,这是深入到文化生命肌体深层更内在与更深刻的批判与救赎。以审美精神与生命逻辑破解与回答现代技术座架及未来生存意义,意象启蒙提出一个有启示有价值的人与城市生存的审美-生命文化路径。生命哲学的探索、生活世界的崛起、消费社会的展开、创意经济的转型、生态文明的愿景,当代城市文化正由工业文明主客间性的二元符合因果逻辑转换为生态文明异质间性的对话协同共生逻辑,由科技理性价值转向生态诗性价值。如果说机械产业造成生产与生活-生命世界的分离与对立,那么当代创意产业及创意文化则驱动生产与生命-生活世界由区分对立转向渗透融合,向着更符合人类生命-生活-生产-生态存在价值的方向跨越发展。

从机械生产范式到生命生态范式,工业时代到信息时代由机械生产力信息生产力(智能化)创意生产力生态生产力(智慧化)表达了后工业时代生产力的创新逻辑,也蕴含了当代城市文化的创新逻辑。当生产与消费的动力与对象转向文化体验而非仅是物质功能的时候,必然由工业文明的工具理性演化为生态文明的价值理性,由工业文明的物质逻辑转变为生态文明的生命逻辑。在这个转型过程中,生命-审美文化在城市文化结构中由隐性变为显性、由无形变为有形;由边缘走向中心、由“意象”变身为生产力。科技与文化融合正是源于天人共生境域而非纯粹客观规律来策划,基于多元文化生态而非单一理性逻辑去思考;向着未来、可能、理想去行动、去生活、去创造,就呈现了诗意的存在,展开了审美的世界。技艺相通、情理相融;无论功能还是形式、技术还是艺术,制作还是创意、生产还是生活,审美的诗性渗透于当代城市文化创造的每一个环节、蕴含在城市文化肌体的每一个细胞。审美诗性是科技文化的言外之意、象外之旨,这“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老子:《道德经》)的朦胧审美诗性,是城市文化开拓其创新-创意-创造-创业境界的前行意欲、前摄意象与前瞻意义。当代智能科技、文化产业、体验经济、美好人生、智慧生存等正展开信息时代科技文化意识文化生命文化融会贯通的城市文化创造审美范式与诗性逻辑。在当代生态文明转型中,城市及其文化建设的审美意象正在凸显,“美丽城市”、“中国梦”正是这种审美生存创意,与本雅命的意象救赎异曲同工、遥相呼应。在未来城市意象中,从信息比特之城、科技智能城市出发,人们始终向往回归到生态环保、自然田园之城。在日益明晰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意识背后,或许是深深隐藏着的人类生命的集体无意识,城市文化的生存无意识。自然田园之城是对“故乡”的眷恋、对“家园”的向往,因为“返乡就是返回到本源近旁。”

这个本源是文化的本源、生命的本源,是源于斯长于斯也必将归于斯的自然之源。生命的寻根使命与归属情感引领着对自然田园诗意栖居的追寻。英国城市学家霍华德20世纪初在《明日的田园城市》中提出了著名的“田园城市”理念,即建设一种把城市生活的优点同乡村的美好环境和谐地结合起来的田园城市。他认为这是一种能使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改革目标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自作用的城市形式,一种现代乌托邦。霍华德的理想城市理念在今天正得到新型城市化的实践与发展。文化科技融合、文化科技与相关产业、相关领域跨界融合是当代中国城市创新创意创造的战略举措。城市创意生存多重意象穿越城市与乡村、人与自然、技术与艺术、地域与世界等种种界限与对峙,在体验与共鸣、同情与移情中达到物我两忘、情景交融、天人合一,以生命-生态范式塑造田园城市形态。生态建筑、生态景观、生态城市正成为当代人类努力建设的诗意栖居家园。如“人的城市化”—由农民到市民的转变;城乡融合—不离开乡土而就地转型升级的农村城镇化改造;农业进城—高科技与高生态融合的城市摩天大楼中的垂直农场建设;产业下乡—产业化、信息化与农业化融合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意、设计服务与城镇建设全面融合等,都是产城一体、城乡一体田园城市理想的实践探索。智慧城市、创意城市、美丽城市理想包含了功能与审美、技术与艺术、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的多维度的生命-生存文化价值。创意共生的生命-生态文化更将科技生态、艺术生态、社会生态、消费生态、自然生态等全方位生态价值纳入其中、融会贯通,创造“人-建筑-环境-生态”的多维立体景观,“技术-艺术-自然-文化”的多重意象表达,实现科学合理、环境优化、地方文脉、景观美学、宜人宜居等未来城市文化综合价值。

前现代生命体验的灵韵价值、后现代异质共生的生态价值与近现代科技社会的理性价值碰撞融合、矛盾统一,共同构成未来城市文化的复杂机体与共时结构。相对于技术文化与意识文化,城市文化难以规范划一的综合性、异质性、流动性、实践性、包容性等充满了群体与个人、理性与审美、制度与体验、理论与实践等交织运动与转化张力,更旨在凸显与刻画由生命个体无意识与城市集体无意识交织涌现的生命-生活原生层面,即文化的隐性创造层面,这正是生命-生活世界的文化自衍与原始创新源头。城市文化作为一种共时共生的生存文化,须包容整合历时历史的整全文化维度,将前现代、近现代与后现代生存价值与文化精神融会贯通、水融,才能历练有温度、有厚度、有深度的生命文化与生存文化,从而彰显城市文化的本体价值与终极意义。作为推动人类生存发展与城市文化建设的基本因素与基础力量,科技在创造器物文化、推动制度文化的同时,始终以一种悖谬的双面势态遭遇、拷问并激活、激荡生命存在与城市文化的真谛与意义。科技发展与城市文化否定之否定的辩证运动,贯穿了文化与文明的自然辩证法、社会辩证法与精神辩证法,而正走向生命—生产—生存—生态辩证法。

上一篇:我的校园作文范文 下一篇:好词摘抄大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