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研发管理范文

时间:2023-05-22 10:49:34

科技研发管理

科技研发管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研发项目 管理现状 措施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不断加大产品研发投入,提高核心竞争力已然成为我国企业,尤其是科技公司的共识。但在产品研发过程中,研发项目管理的思想和技术在科技公司内还未得到系统、成熟和广泛地应用,往往由于组织管理不到位、细节控制不严格,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或产品品质不达标,最后给企业带来致命的伤害。因此,科技公司根据自身的经营情况实施和加强研发项目管理,已成为提高技术含量、提升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一环。

一、研发项目管理及其特点

与普通项目比较,研发项目具有探索性、创造性、不确定性的特点。具体来讲,研发项目旨在解决尚未解决的问题,需要在已经掌握的知识基础上对全新的知识进行探索,能否有成果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外部环境的多变性、研发项目的难度及复杂性、研发人员自身能力的局限性以及研发项目成果的抽象难度量性,进一步加大了研发项目失败的风险,同时给研发项目管理带来了难度。因此,较一般的项目管理,研发项目管理具有更强的技术性,它需要管理者在工作中运用更多的知识、手段、技能,管理工作更加复杂与繁重。

优秀的研发项目管理必须在确定的研发体系结构的基础上,成立一支高水准的研发团队,然后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研发流程,同时利用适合的项目管理工具,严格控制研发风险,辅以绩效管理充分调动研发团队的积极性,确保在预期的成本与时间内完成任务。

二、研发项目管理的现状透析

项目管理被介绍到我国后,受到了重视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到目前,项目管理仅仅在传统的建筑业上得到较大的影响和广泛的应用。研发项目管理近年来才在高新技术企业中得到重视,但因起步晚,管理中还普遍存在诸多问题。

1、研发项目管理认知现状

我国的大部分高新技术企业在生产经营中认识到技术创新的重要性,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技术创新,但效果并不理想。究其缘由,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技术创新认知存在误区,进而导致研发项目管理不能准确定位,在源头上就偏离了方向。一方面,许多科技公司强调革命性创新,而忽视技术积累,不顾自身的经济实力、人力资源以及技术状况,盲目地追求技术突破,项目立项缺乏严格的可行性分析;另一方面,重视技术创新,而忽视研发控制管理。片面强调技术创新的作用,而忽视新产品风险性的特征。对研发控制管理重视不足,导致研制过程出现技术状态不定、研制经费不足等问题,使技术创新失去其真正的意义。

2、研发项目组织管理现状

组织管理主要是指在产品的开发过程中,各个关键环节如何通过有效的组织来整合企业的资源,提高研发项目成功的可能性。当前,科技公司组织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几个弊端:第一,缺乏针对研发项目管理的组织架构。许多新项目的计划管理混乱,没有形成有序的组织和衔接,各级领导对项目的管理职责不清,职能重叠也严重,加大了组织内耗,降低了决策效率;第二,管理人才缺乏。研发项目管理人员素质普遍偏低,掌握的项目管理技术有限;第三,激励方式单一。由于研发成果比较抽象难以度量,企业的奖励措施往往仅限于重大成果和贡献。然而,项目研发中会遇到各种技术困难或受到其他因素干扰,研发团队的积极性容易受挫,加之具有较高学历的研发人员对自身价值的实现具有较高的期望,固化单一的激励方式不利于调动团队人员创造性,工作效率低下;最后,技术等级和专业分工不清晰。混淆的专业等级以及专业化分工影响了人员配置、职能分配,既造成资源浪费,也不利于研发团队有效地合作。

3、研发项目流程管理现状

目前,科技公司在研发流程管理上非常薄弱,缺乏系统全面的流程管理框架。一方面,许多科技公司还没有提出研发流程管理的概念,仅仅把研发过程粗略地划分为五个主要阶段,即项目立项、项目实施、项目测试、交付使用和后期维护。每个阶段的界定缺乏标准,各阶段没有明确的工作步骤,使研发项目启动时就存在许多先天不足,过程中存在许多缺陷。主要表现为企业无法对研发状态进行控制和考核,无法确定研发的最终结果,更无法快速地查明问题出现在哪个环节。由于流程定义不详尽,造成新员工培训的困难,无法迅速了解公司研发过程的要求。另一方面,科技公司缺乏研发项目的整体规划,无法对各阶段进行有效的统筹管理、及时解决研发过程中的偶然问题以及合理地配置人力、技术等资源。

4、研发项目运行管理现状

认清研发项目管理的内容,奠定研发项目管理的组织基础,统筹安排研发项目管理的流程,是做好研发项目管理的前提条件。在此基础上,科技公司还需不断加强研发项目运行中的管理。目前研发运行管理还存在以下问题:第一,缺乏进度跟踪与协调。研发项目都有进度安排,但因缺少实际的跟踪监督,项目过程得不到有效控制,不利于问题的发现与纠正。随着研发项目的不断增加,部门协调和沟通工作也在不断增加。但因具体管理规定、考核机制的限制,跨部门沟通效率低,不可避免地产生进度不协调甚至摩擦的现象,影响了项目的实施。第二,成本管理不严格。研发人员的考核指标主要为研发项目的效率或效果,使得过度追求高的技术指标和快的研发周期,而缺乏成本管理的意识,对成本管理不够严格,资源浪费严重。最后,缺乏对市场趋势敏感度。因为缺乏与市场人员的有效沟通,研发人员对客户需求、客户偏好缺乏深入了解,不能积极地调整产品的战略规划和准确把握住未来市场的需求,后续风险大。

三、研发项目管理的优化措施

通过现状透析,笔者认为当前科技公司研发项目管理亟需优化。每个公司因管理水平、战略规划和研发项目的差异,具体优化措施不尽相同,但总体思路应该是以流程为核心、研发组织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关注成本、质量和进度控制,注重人力、资金、技术等资源的利用,全面提高管理效率。

1、清晰定义项目流程管理

首先,科技公司应当提高项目流程管理意识。在甄别出研发工作需要进行的活动后,对识别出来的任务进行系统的结构化梳理与管理,进而明确产品研发项目管理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划分标准和行动任务;然后,识别各个阶段开展的关键活动以及对应的关键因素,确定研发项目管理过程的重心;最后,针对各类项目的实际情况,在基本研发流程基础上,对研发流程进行动态匹配,制定高效的实施流程,以实现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2、优化组织管理架构

首先,科技公司应当建立针对性的研发项目管理组织,全权负责研发项目管理。其中突出负责人作用,由专职的项目经理负责项目的全面管理、相关工作的及时汇报。然后,提高项目管理团队中各成员的选拔要求,加强后期专业培训,全面提高项目成员的专业能力,科学地进行研发与管理。再者,建立行之有效的薪酬和奖励体系,刺激研发团队的积极性。一方面要考虑研发项目本身的难易程度,另一方面要衡量不同类型人员不同的奖励需求,进而选择不同的激励方式,如对研发人员要从单纯的物资激励转向与精神激励相结合。最后,厘清专业等级以及专业分工,合理地进行人力资源配置,明确各个组织成员的工作内容、工作要求,使得人尽其用,权责清晰,充分发挥人力资本作用。

3、以市场为导向,现有产品为基础

研发项目一定要以市场为导向。项目组必须提高市场意识,通过增设市场代表,及时向研发人员提供项目开发产品的市场技术状况、竞争对手现状、产品市场需求情况等,对研发方案进行动态调整。但不能一味追求新产品的歧异性,而忽视相关性。研发人员应当以现有产品为基础,深入分析新产品与现有产品的市场相关性、生产相关性以及技术相关性,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利用现有协作关系,既避免浪费,又使新产品在竞争中取得先发优势。

4、完善成本管理体系

很多科技公司还没有强烈的成本意识,需要加强全体人员的成本观念。人作为成本管理体系中的另一个重要因素,科技公司一方面需加强自身成本管理人员的培养,另一方面要善于使用“外脑”来解决非经常性、专业化程度高的工作。在具体的项目研发过程中,对每项研发任务需根据任务特点和现有情况进行成本分解并做好预算方案。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配套的监督考核制度和数据化的信息系统,运用先进的成本管理手段切实跟踪预算执行情况,根据考核结果及时调整预算方案,奖惩相关人员。公司通过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严格控制成本,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值得注意的是,成本预算考核指标的建立是一个根据公司各阶段的实际情况不断修订和补充完善的过程,固化的指标只会阻碍创新。

5、加强内外部的沟通与交流

研发项目管理现状分析中已指出科技公司对内缺乏各部门的协调,对外缺乏对市场趋势的把握。加强企业内外部沟通管理已经成为促进研发项目成功的关键。项目管理团队需要事先做好项目关系人分析,制定项目沟通计划。在沟通计划中,充分考虑内外部关系人的信息需求,设计不同的沟通方式。随后,项目管理团队必须主动参与沟通、及时沟通、定期沟通。其中主动沟通尤为重要,研发团队不能“闭门造车”,需要积极与其他职能部门沟通来合理分配资源,需要主动调研市场,准确把握市场需求来制定研发计划。最后,针对信息沟通过程中的失真或丢失现象,建立沟通反馈机制。虽然增加了沟通的复杂性,提高了沟通成本,但通过信息的比较与核对,能确保沟通的正确性,促使研发项目成功。

【参考文献】

[1] 张艳飞:高新技术企业研发项目管理及其风险管控[J].管理研究,2015(6).

[2] 蔺娜:软件研发项目管理中的问题及改进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3(7).

科技研发管理范文第2篇

一、科研档案在新项目研发过程中的作用

科研项目研发过程是一个创造性劳动阶段。在这一阶段,同样需要借助前人或他人的大量成果和研究方法,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大量的科技档案信息。因此,档案工作可通过科技档案向科研人员提供反馈项目信息技术,项目研发中需要了解和利用各种最新的理论信息和资料,并且不断充实、修改、完善自己的研究内容和方法,科研档案信息就能满足新项目研发这一特殊需要,使研究者及时获得攻克难关的资料,它通过及时同步的信息服务避免科技人员重复劳动,能够节省大量的资金,确保项目顺利高质量的完成。可见,档案人员通过各种渠道、各种途径、不失时机地开展创造,在科技成果研发中发挥着保证项目水平和质量的主要作用。

二、科技成果研发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对科研档案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新项目研发档案的收集不完整、不稳定直接影响了科研档案的内在质量。任何档案材料都不是把所有无关紧要的科研材料一统归入,而应是侧重地归整有意义、有使用价值的科研材料,而且这些档案材料应具备其内在的质量要求,因此其准确性与完整性的统一是保证存档材料质量的前提。然而由于当前许多单位的科研人员并没认识到科研档案工作的重要性,许多珍贵材料不完整、或上交不齐全,一方面怕归档后得不到有效保存,另一方面担心以后做进一步研究时查阅不方便,或者会泄密,这样很难保证档案材料的完整性。从而直接影响了科研档案的内在质量和后续研究的创新。

(二)科研档案管理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和制约手段

档案管理中科研材料收集的不完整,造成了科研档案的不完整、不系统和不成套,源于没有制定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制度、办法和相应的制约措施。档案管理人员只是要求科研人员把他们的成果归纳完整,材料上交齐全,但基本上是研究者拿什么材料就归什么材料,档案管理人员对归档只是在口头上作一些说明,如果没有明确的管理制度标准,就不能对归档做具体要求。制约手段和措施的贫乏,相应制度和办法的不健全,再加上对档案管理人员要求的不严格,使科研档案管理工作常处于松散状态,影响了科研档案信息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和作用。

三、建立适应科研院所新的科研运行机制的科研档案管理办法

科研档案工作要适应科研院所的科研运行机制,应该破除各种束缚科研档案工作发展的旧思想、旧观念,开拓新的路子,改进现有的管理方法,使科研档案工作跟上时展、变化的步伐,适应研究所新的科研运行机制。

(一)科研管理部门应有明确的科研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例如科研准备阶段、研究试验阶段、总结鉴定验收阶段、成果和奖励申报阶段、推广应用阶段等各个阶段内所需归档的文件目录)。作为新项目研发人员应负责科研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立卷、归档,要遵循科技文件材料的形成规律,保持案卷内材料的有机联系,便于档案的保管和利用。档案管理人员应严格按照要求填写相应的移交文件目录等事项。保证新项目的科研档案在每个环节都有规章制度可循,完善科研档案的管理和制约机制。

(二)将科研档案工作的管理制度纳入新的科研管理制度中。为了防止科研管理工作与科研档案工作相脱节,应在制度上采取措施。档案部门应及时地将档案管理方面的具体政策,融入到科管部门制定的新的规章制度中去,这一工作档案部门应积极主动,配合科研管理部门进一步完善。

(三)动用一定的奖励手段,加强对难以归档的科研文件的监督管理。恰当地运用一定的鼓励手段,是做好难以归档的科研文件的积累工作的有效手段。具体地可将科研档案的积累文件与有关人员岗位职责相结合,把科研文件的积累作为其考核与奖励的一个条件,这样能够大大提高科研文件的归档的质量。

科技研发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科技型企业 产品研发 项目管理 矩阵式管理

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的市场环境中,科技发展的快速进步改变着现有生产模式,这样的科技革命正带来第三次工业革命,新一轮产业调整和创新竞争更加激烈。因此,企业创新能力,特别是科技型企业的自主创新研发能力,即是保障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也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

科技创新是一个特殊的综合管理和组织过程,管理模式是否合适、信息沟通是否通畅、资源是否得到充分利用,都会反映在创新质量、速度、高度等方面,说明组织管理的有效性与创新能力一定成正比关系。

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逐步引进项目管理科学理念,并在建设工程方面得到广泛和成功的应用。由于这种理论方法在项目的组织、需求、计划、控制、估算等问题能够进行有统筹的综合管理,特别是矩阵式的项目管理方式更有利于处理跨部门、多专业的复杂情况,已经逐步在科学研究、产品研发、技术创新等领域得到应用。但由于创新活动在本质上与工程项目的不同,其具有的特殊性使项目管理理论在实际应用中常发生一些深层次的问题。特别是在国有科技型企业的研发管理实践中,由于现行管理体制和机制还不完善的状况,科技创新研发管理普遍存在时间延误、成本漂移、管理滞后等诸多管理结构和操作层面上的不协调,没有能够充分发挥团队科研力量的积极性和职能部门的协同管理能力,未能真正发挥出项目组织管理的效力,产生人力、物力浪费,影响了整个创新活动的能力和效率。本文以此为例,针对影响创新研发项目矩阵式管理效果的因素进行深入探讨,通过详细分解企业产品研发过程及其各阶段的特点,拆分子阶段对组织管理的不同需求,对比研发组织中角色与矩阵管理结构的关联 ,以期找出能够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优化方案,推进科技型企业科研优势的进一步发挥。

1.研发项目矩阵式管理实践中的瓶颈问题

矩阵式项目管理模式同时兼顾专业组和职能监管等许多先进性,但模式自身的缺陷及企业运行体制和机制之间的关系,在许多企业的实践活动中仍存在许多不协调现象和问题。

1.1项目经理管理导向混乱

据调查,目前大多数科研型企业,特别是从原科研院所转制而来的企业对项目经理的任用大都来自于技术骨干或职能部门主管,这样在管理过程中容易形成两种导向:业务型导向和监管型导向。擅长科研工作的经理在管理中一般侧重技术人员的需求和技术进度,较少与相关职能进行沟通,忽视各阶段职能方面的监管,对资金使用和设备采购管理缺乏计划和规范,易造成投资监督、成本控制、风险控制、技术安全等方面的管理滞后或缺失而造成混乱。当职能部门主管做经理时情况正好相反,比较重视各环节的计划、控制等方面的监督管理,易产生一些过度制约,造成技术人员的抵触及程序、手续上的繁复,形成协作上的混乱。

1.2项目的范围漂移现象

由于科研、开发、创新固有的不确定性特征,以及企业对新技术、新产品的期望,在许多项目起始时任务计划书中的目标往往是概略式的,有些过于谨慎,有些期望过高。不论是哪一种都不同程度的脱离实际,这时如果没有规范的项目范围界定,谨慎型的在发现技术突破时,便选择提出追加时间和投资而不是另立项目,预期勇敢型的在达不到目标时或做出一些带水分的成果,或者也要求追加时间和投资来努力实现既定目标,这样实际都造成了项目范围的漂移。

1.3项目研发时间延迟

研发项目的阶段任务指标一般不易进行量化处理,只有预计的实施计划和任务分解,这给整体规划、进度计划、资金投入计划带来一定难度,也成为籍口,结果往往以“会战”的方式来回避事前对项目做系统、全面、具体的书面计划。这种项目计划与任务分解不落实的粗放方法导致:关联部门的责权利不明;无法落实工作内容与考核指标;无法对项目进行实时的监管;各职能部门间失去沟通的依据等。这样必造成许多的衔接空隙,使项目时间整体产生漂移。

1.4项目结算成本大于预算计划

企业对于大型、长周期的研发型项目通常都持积极鼓励的态度,在投资预算上都比较“大方”,项目资源的计划也比较宽泛,一般在立项预算时都留有余地。但在项目执行过程中,除了由项目范围和时间漂移产生的成本增加外,由于各部门本位利益最大化的驱动,在固定资产采购方面经常发生从局部开始的蔓延,如购入与项目无关的设备设施、对原有设备提前更新换代等等,使项目投入像温水中煮青蛙一样,在不知不觉中增加,至项目结算时已成不可改变的事实:成本漂移,这样的情境分散了企业的投资流向,产生很多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1.5职能部门协作障碍

矩阵式组织管理模式遵循以“项目效益最大化”原则,但其建制又是短期、结构性的组合,项目部与各职能部门的权力平等,项目经理没有直接调用、指挥各职能部门资源的权力。有些企业也采取强矩阵管理模式,项目经理由更高一层经理兼任,但由于专业或管理的信息资源掌握在各部门手中,当要资源调配时仍需与部门经理协商解决。在项目的不同任务交接期间,组成部门的角色会有不同程度的转换,有些从主导转换为支持。很多原来的主导者难于适应新的角色,尤其当遇到利益或责任时,便出现协作矛盾和障碍

2.管理过程产生问题的原因及分析

2.1 创新研发特殊性的机制认知与适应

科技研发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科技企业;学习地图;关键绩效考核指标;胜任力模型

中图分类号: F27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7)06-5-4

引言

作为知识、技术密集型企业,为国民经济增长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该类型企业对研发人才专业技术培养一直很重视,但是随着高科技企业新产品、新技术竞争越发激烈,研发管理人才的紧缺,一直困扰着高科技企业,急需研发管理人才带领研发团队快速寻找新技术,研发出新产品,占据市场领先地位来支撑企业的发展。研发管理人才不断被挖掘,加上研发管理人才培养时间较长,也缺乏系统的培养模式。因此,我们将研究高科技企业研发管理人员学习地图搭建为高科技企业不断输送管理人才。

1 高科技企业研发管理人才的重要性

1.1 高科技企业

科学是发展的重要内在推动力,在我国,高科技企业一般是指在国家颁布的《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范围内,持续进行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形成企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经营活动的居民企业,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经济实体。[1][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技术创新日趋活跃,经济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高科技企业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对国民经济的稳健成长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1.2 高科技企业研发管理人才的重要性

影响高科技企业成长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因素有研发管理人才、创新的技术和成果、资金渠道的畅通、广阔的市场前景、管理的创新等。[3]社会的发展使高科技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不断地提升,社会对于研发人才、管理人才两方面的需求让人才的选用不再满足简单的要求。对于这一人群需要他们在研发和管理两方面的能力不断地提升和增强,其内涵修养不断地提升。研发方面的能力需要达到一个单纯的研发人员的能力要求;管理方面的能力要体现出一个管理人才的能力要求。当这两种素养有机结合时,他们就是一个合格的研发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了。

人才推动高科技企业的发展,那么研发管理人才更是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它在高科技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就像一个人对于心脏的依赖,对于这一双向型人才的需要让高科技企业的发展从软实力上有了一定的保障。高科技企业想要发展,企业技术需要不断革新,然而革新的成败离不开研发管理型人才;高科技企业想要发展,企业管理流程需要不断优化,然而优化的有效性离不开研发管理型人才;高新技术想要在企业研发与管理方面实现有机接轨,也离不开研发管理人才;高科技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更离不开研发管理人才。[4]

1.3 研发人才在管理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

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些研发做得很好的人才,提拔成管理岗位后,非常不适应。往往该人才还是单打独斗,发挥不出团队优势。更有甚者,陷入团队管理泥沼,不能自拔,连自己原来擅长的技术也发挥不出来。总结下来,原因如下:①研发和管理本身存在差异。与自然科学不同,管理不仅是一门科学,还是一门艺术。研发人员的工作对象是自然科学,而自然科学的特点是边界条件确定,具备非常强的重复性,只要掌握其规律,则能处理好。而管理有其自身的规律、自身的特点,同时还具备非常显著的不确定性和边界模糊性。研发人才用处理自然科学的规律来处理管理问题,碰壁是必然的。②研发人才对管理的认知不清晰,管理知识欠缺。研发人才大部分时间不断追逐专业知识的前沿,他们必须不断学习,知识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技能。在企业对研发部门提出较高的新产品、新技术的要求,研发人才则会加大对技术知识的投入力度,而忽视了管理,甚至有些认为管理并不重要。然后,有效的管理是可以较大提高研发团队的创新能力。研发人才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上,并把追逐专业领域的前沿放在首要地位,从而导致忽略了对于管理知识和技能的关注和积累。③研发人才的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弱。研发人才具备自主独立性,他们倾向于拥有一个自主的工作环境,强调工作中的自我引导,从而导致研发人才忽视了团队的沟通和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协调。研发人才举办高敏感性。研究开发工作要求研发人员具有较高的洞察力,能够发现别人所不能发现的问题。这种高度的敏感性也使得技术开发人员在日常的待人接物方面比一般人更加小心谨慎,但是,这种性格有时会影响研发人员在研究开发过程中的相互合作和团队精神的培养。

2 高科技企I研发管理人员培养现状和学习地图重要性分析

2.1 高科技企业研发管理人员培养现状分析

高科技企业研发管理人员的专业文化素质普遍较高、人才的市场竞争和流动性较强、对人才的需求程度较高、员工结构相对年轻,因此,目前高科技企业对于研发管理人才培养给予了一定的重视,其特点主要包括注意培训与员工自我发展相结合、培训形式多样且自成体系、注重将育才和留才相结合。[5]

高科技企业越来越意识到研发管理人员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也引入了一些培训方式进行正对性的培养。但研发培训存在很多问题,如培训组织机构不健全;培训讲师授课技能有待提高,培训的互动性不够,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不足;培训课程不够丰富,往往只注重传统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实际应用;仍然以传统的培训方式为主,培训方式过于单一;培训效果评估体系存在缺陷等。

2.2 学习地图的重要意义[6]

建立企业培训体系是指在企业内实施培训的组织机构、职责、方法、程序、过程和资源等诸多要素构成的整体。这些要素形成一套结构化的动态体系,能够在企业内部建立深层次的学习循环,不断提升员工和企业的学习力,进而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

学习地图是建立企业培训体系的有效工具,它以能力发展路径和职业规划为主轴而设计的一系列学习活动,是员工在企业内学习发展路径的直接体现。通过学习地图,员工可以找到其从一名底层的新员工进入企业开始,直至成为公司最高领导人的学习发展路径。

①学习地图可以将组织战略、能力素质模型和职业发展规划有效关联起来,科学地将企业发展战略转化为岗位素质要求,再将岗位素质要求转化为学习要求,从而把组织战略目标落实到岗位员工身上。②为员工职业发展提供动态的能力标尺。学习地图可以根据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而进行动态调整。从新员工到转正后成为普通员工,员工的学习与发展是单线条的。当成为骨干员工之后,员工需要面临是走专家路线或是管理路线的抉择,学习地图在这里分叉管理通道,分别进入专家路线和管理路线,即“Y”型发展通道。因此,学习地图具有很强的适用性。③学习地图有效的整合大量的学习资源,无论是传统的课程资源还是更新颖的行动学习、E-learning等,企业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确定适合的学习方式,有效节约培训费用,进而达到更好的培训效果。

3 高科技企业研发管理人员学习地图的搭建

3.1 人才瓶颈是制约高科技企业发展最大的问题

为什么外资企业不断被民营企业挖人,但总有储备人才顶上来,而民营企业常有能人一走业务就垮的现象?因为缺少规范的人才培训体系。“学习地图”作为企业人才复印机,共由四个系统组成:①目的地在哪?即一套能力素质模型,即我们每一个岗位的员工需要什么样的能力?②有什么交通工具,即一套学习资源库,我们是否有针对自己行业、自己公司特点的知识沉淀吗?③有没有导游,即一批内部讲师,我们有能开发内部课程、提炼和传播公司智慧的内训师队伍吗?④如何管理行程,即一套标准管理流程,我们有分析、计划、实施、评估、反馈五位一体的完善学习管理系统吗?但根据现有高新技术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内部讲师体系的条件还不成熟,在此我们主要讨论能力素质模型的建立、培训内容的确定和培训管理流程三个方面。[7]

3.2 能力素质模型的建立

3.2.1 为什么选取研发管理人员作为关键岗位

现代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是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产品的更新周期越来越短,企业要拥有持续发展的动力,就必须不断地进行新产品的研发和技术、管理的创新活动。在高科技企业中,研发部门作为企业的核心部门,肩负着研制、开发新产品,完善产品功能的任务。

3.2.2 高科技企业研发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

高科技企业往往根据产品线划分为不同的研发部门以及研发支持部门。笔者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总结了研发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下面是该岗位的主要职责:(表1)

3.2.3 高科技企业研发管理人员的关键考核指标

企业关键绩效指标(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是通过对组织内部流程的输入端、输出端的关键参数进行设置、取样、计算、分析,衡量流程绩效的一种目标式量化管理指标,是把企业的战略目标分解为可操作的工作目标的工具,是企业绩效管理的基础。[8]

选择关键绩效指标有一个重要的SMART原则。它是指:S代表具体,指绩效考核要切定的工作指标,不能笼统;M代表可度量,指绩效指标是数量化或者行为化的,验证

这些绩效指标的数据或者信息是可以获得的;A代表可实现,指绩效指标在付出努力的情况下可以实现,避免设立过高或过低的目标;R代表现实性,指绩效指标是实实在在的,可以证明和观察;T代表有时限,注重完成绩效指标的特定期限。[8]

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总结出高科技企业研发管理人员的KPI指标:

3.2.4 高科技企业研发管理人员的胜任力模型[9]

能力素质是一个组织为了实现其战略目标、获得成功,对组织内个体所需具备的品格、能力和知识的综合要求。

胜任力模型,就是个体为完成某项工作、达成某一绩效目标所应具备的系列不同素质要素的组合,分为内在动机、知识技能、自我形象与社会角色特征等几个方面。这些行为和技能必须是可衡量、可观察、可指导的,并对员工的个人绩效以及企业的成功产生关键影响。通常包括通用能力(在企业里工作的所有人必须具备的个人素质,由企业的价值观衍生得出)、管理能力(管理团队所需培养的能力)、专业能力(提品和服务时所需的知识和技巧与岗位描述的职责紧密相关)。

胜任力能力级别:①入门级:需要进行培训及他人指导才能完全胜任角色职责;具备该能力的基本理论知识及基本技能,能结合开展基本的本职工作;利用现有的和明确的程序来解决日常工作的要求。②熟练级:具备该知识及能力的系统学习。有熟练的操作技能,能够使用专业知识顺利开展本职工作,能处理稍复杂的技术问题,但不能在没有任何指导情况下独立完成任务,需要给予监督;该能力及知识的运用,仍有改善之处。③专业级:经过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透彻掌握该能力及知识的关键点,能够处理较高难度的技术问题;能综合运用知识技能,开展支持、参谋工作,并为工作改善提供初步建议;能够独立完成自己角色任务,担任初级监督和指导工作。④专家级:知识面较宽,对该知识及能力关联知识,有充分认识;掌握该项能力及知识的应用重难点,能指导及引导他人初步应用能力及知识;能综合运用知识技能,负责调查和解决内部外部复杂的问题,对操作工作流程提出改善方案并有效实施。⑤标杆级:该能力及知识的行业专家,是该领域内权威;具战略领导力、远见及影响力,不仅能妥善指导、培养下属学习及掌握该能力及知识,更能归纳出方法;清晰能力及知识的行业技术发展趋势,了解主流技术应用方式,能综合运用该能力及知识,解决企业问题,支持企业短期及长期目标的实现。

根据以上理论,并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搭建高科技企业研发管理人员的胜任力模型如下:

3.2.5 高科技企业研发管理人员的岗位学习地图

根据胜任力模型,我们针对每一项能力确定了培训的内容和形式,制定了相应的培训计划,形成了具体的岗位学习地图。(表4)

3.2.6 高科技企业研发管理人员学习地图的效果评估[10]

对学习地图的效果评估是对培训流程进行把控和再设计的重要依据。评估是为了改进培训质量、提高培训效果、降低培训成本。效果评估包含五个层次:反应评估、学习评估、行为评估、绩效评估、投资回报评估。通常采用的是柯克帕特里克的四级评估模型:反应评估、学习效果评估、行为评估、成果评估。(表5)

其中,第三、第四级评估对培训的效果更好,应在培训评估时更多的予以考虑。根据柯氏评估模型,笔者对研发管理人员的学习地图的评估方式进行了规定:(表6)

3.2.7 高科技企业研发管理人员学习地图呈现

学习地图已成为企业落实发展战略、制定培训规划、明确员工学习目标和方法的系统性工具。只有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的变化、适时调整岗位能力素质要求、不断更新完善企业学习地图,才能搭建出科学、合理、有效的员工学习地图,从而对员工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全面提高员工队伍素质,最终为公司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表7)

4 结束语

基于对高科技企业研发管理人才重要性分析,且对学习地图搭建对高科技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分析,让我们更深刻认识到研发管理人才在高科技企业里的重要地位,以及他们对企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高科技企业研发管理人员学习地图的搭建,希望能对高科技术企业研发管理人才的培养和输送起到一定的作用。

参 考 文 献

[1] 罗亚非,洪荧.科技型中小企业界定问题研究[J].统计研究,2005(5).

[2] 张玲玲.高科技企业核心人才培训体系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08).

[3] 曹兴,李佳.高科技企业发展特征、影响因素及其环境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3(7).

[4] 郭齐凯.技术管理型人才的重要性[J].技术与市场,2013(20).

[5] 梁静.高科技企业员工培训体系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2011.

[6] 孙铁峰.浅谈学习地图的搭建[J].石油教育,2013(02).

[7] 吉姆・威廉姆斯,史蒂夫・罗森伯姆;朱春雷.学习路径图[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

[8] 段波,周银珍.关键绩效指标体系的关键设计技术[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6.

[9] 饶惠霞.研发人员胜任力模型构建的实证研究[J].企业经济,2012(06).

科技研发管理范文第5篇

摘 要:超越预算是建立在传统预算与企业战略脱节、缺乏灵活性的缺点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预算管理模式。但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导致传统预算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合高科技企业研发预算管理的需要。从超越预算的内容和特点出发,结合高科技企业研发预算的特点,探讨了超越预算对高科技企业研发预算的可行性。

关键词:超越预算;预算管理;高科技企业研发预算

19世纪20年代以来,企业广泛采用预算管理企业成本和现金流。预算被视为实现企业管理控制的一种有效的方法。20世纪90年代后,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导致企业所处的内部和外部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企业经营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大。与此同时,传统预算管理,这一建立在工业经济基础上的预算管理模式,与高科技企业研发预算的需求越来越难以契合,因此,探索与高科技企业研发相契合的预算管理方法方法成为当务之急。

1 超越预算的产生及内涵

1.1 超越预算的产生

20世纪80年代末,由于工业经济开始向知识经济转变,西方企业的经营环境从根本上发生了变化,智力资本开始在资本市场中占据绝对性的统治地位。与此同时,股东、投资者对企业的期望值越来越高,而顾客需求个性化,品牌忠诚度下降。传统预算管理由于与战略脱节、缺乏灵活性、限制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等固有障碍而受到越来越多的批评,于此与此同时,超越预算――一种全新的会计管理理念应时而生。

1998年1月,在欧洲跨国型高新科技制造业联合会组建了“超越预算圆桌会议论坛(简称BBRT)”该论坛的两位负责人Robbin Frasere和Jeremy Hop依据项目管理提出了“超越预算”的概念。超越预算――采用各种预测、绩效管理技术和工具,如作业成本管理、平衡计分卡,分离目标设立与考评奖励,以实现预算管理的计划、控制、激励和业绩评价等各项功能的一种新经济相适应的全新的预算管理模式。该管理模式能够克服传统预算的不足之处(如产生职能紊乱行为,不能对多变的市场及时做出反应等),试图将企业打造成管理流程充分授权、更具“适应性”、快速反应市场变化、高度关注顾客需求、持续改进绩效、不断创新的组织。

1.2 超越预算的内容

包含三方面内容:(1)动态、柔性财务预测和计划(如滚动预算)。通过预测组织未来的短期财务业绩和设置财务业绩目标为手段来协调配置资源,平衡企业的研、产、销等各项活动,使企业资源应用同外部变化高度匹配。(2)综合指标为基础的业绩评价与管理系统(如关键业绩指标、平衡计分卡)。综合业绩评价系统与传统评价系统不同的是要求部门和个人更深入、全面地了解组织的特点和任务性质,明确战略目标的成功因素。(3)事后相对业绩契约为基础设计激励机制。区别于传统预算管理中以既定的预算目标为依据,主要运用杠杆法对相对业绩进行奖励,可以 使“预算花招”等职能紊乱行为减少甚至避免。

1.3 超越预算的特点

(1)实施激进的分权。

通过摆脱“命令与控制”,给一线经理自由和更多展示的空间,使其充分利用自己的判断力和主动性来参与决策实现企业目标,但是绝不让权利泛滥,超越预算从而实现激进的分权。权利绝不泛滥的原因是这里隐含着一个契约:每个人必须负责其所在的工作团队以及本人的绩效。因此自由和责任相互依承。换而言之,员工不能以公司结构的不合理,为自己的不良业绩寻找借口。这一制度也为那些接受挑战的人才提供了一个更为宽松的展示才华的舞台,使他们能够在刺激和富于挑战的工作环境中,尽力发挥其工作热情和主动性展示其学识和才华,从而为实现企业决策的本地化打下基础。

(2)分离预算目标与考核评价激励。

预算目标与考核评价激励的分离是超越预算的最大特点。预算目标的基础是资本回报率、成本收入比、自由现金流量等关键绩效指标。企业通常制定预算目标是:实现各个层次的短期和中期的潜在利润最大化。超越预算取消了传统预算中经理人与预订计划捆绑于一起的固定绩效合同,取而代之的是,建立在“相对改善”和事后调整为基础的暗含评价和奖励的业绩评价体系。是否实现企业的目标不再是评价的唯一依据,超越预算更注重把企业整体的表现与同行业、世界级的竞争对手相比较,以此增加企业业绩评价的准确度和公平度。

(3)建立强大的企业文化。

强大的企业文化是超越预算中支撑激进的分权的基础。通过建立企业员工共同的价值观和核心理念影响员工的行为,从而提高顾客满意度,为企业创造价值等。一旦员工接受和认可了这些价值观和理念后就会将这些价值观和理念运用到日常工作当中,从而潜移默化移的指导、控制企业的日常运营。这种隐性的、柔性的控制更有利于员工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性,积极主动地为实现组织目标和使命工作,对员工的激励作用更强,更能激发员工的主动性,更有利于员工努力工作实现组织目标。

2 高科技企业研发预算的特点

高科技企业的研发活动具备其独有的特点即高风险性、收益不确定性、研发过程复杂化、非标准化等。高科技企业研发预算管理针对研发活动的这些特点,结合传统的预算管理,创造性地将传统的预算管理方法、手段以及预算编制、执行与控制、调整与分析、考核与激励等一整套流程运用于研发管理中,实现企业研发战略目标,优化配置各种研发资源,提高研发人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持续改善研发成绩。与传统的生产成本预算相似,预算目标同样在研发预算管理中起着关键作用,作为预算编制的起点、控制的依据、考核的标尺,研发预算管理目标具体来说是在满足研发经费需求的前提下,能提高研发人员的主动性、有效降低研发过程的风险。具体来说,高科技企业研发预算管理具备的特点如下:

(1)系统性。

高科技企业研发预算的对象是整个研发活动及其研发过程中的各种资源。其研发过程风险极大,某一个阶段或者某一个步骤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或突破,企业的整个研发工作就有可能中断甚至与导致整个研发工作的失败。高科技企业研发过程由立项、小试、中试与扩大实验、工业实验和验收等五个环节紧密结合构成一个相对稳定完整的系统。各环节环环相扣,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2)动态性。

研发项目本身具备创新性、技术复杂性,新技术的开发,新产品的市场需求、消费者转移消费产品、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改变在很大程度上都会给企业研发造成极大的不确定性,而预算管理,在研发项目中作为一重要的管理控制手段,必须依据研发进过程中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作出及时有效的调整,研发预算管理具备动态性。

(3)复杂性。

高科技企业研发活动是对诸多理论和方法的整体糅合和创造性的应用,相对于传统的的研发项目生产预算管理,更难以理解和把握。此外,研发过程充满不确定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进一步放大企业研发预算系统的复杂性。

高科技企业研发预算的这些特点明显区别于传统的研发预算,因此,有必要采取与之相契合的研发预算管理模式。

3 超越预算应用于高科技企业研发预算的可行性

超越预算作为一全新的预算管理模式,具备预算编制灵活、绩效考评科学、能增强企业战略管理、提升企业成本管理的优点,因此受到学者们的推崇,并广泛应用于西方大型企业。潘广伟认为超越预算适用于经营领域广阔、经营环境变化快速且智力资本占企业资本比重较大的企业。高科技企业研发活动因其独具的特点较适合采用超越预算管理模式。具体来说,高科技企业研发采用超越预算的理由如下:

(1)高科技企业研发预算实施主体的要求。

超越预算的理论基础是自我实现人假设。该理论认为人们在工作中是在进行不断的自我调节、激励和控制的,并尽可能地协调个人与企业组织目标间的冲突。超越预算以尊重预算实施主体自主性为基础。研发人员具备专门的知识和技能,非常重视实现自己的尊严和自我价值。高科技企业研发人员除满足自身物质需求外,更加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在研发过程中,研发人员通过自己积极主动的工作,获得企业乃至整个社会的认可,从而实现自我价值。在高科技企业研发预算中实行超越预算是科研人员自主性和创新性内在要求。

(2)高科技企业研发预算激励效应的要求。

高科技企业研发具有系统性、动态性和复杂性,研发效率低下,与此相适应的研发预算管理必须解决预算机制与考评之间的功能障碍,释放研发人员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施积极的预算绩效评价机制,减少预算松弛现象,杜绝“预算游戏”,激励研发人员不断钻研、探索;建立以团队为整体的评价与考核机制,促进研发人员之间的知识技术分享,从而提高整体研发水平。

(3)高科技企业研发风险性的要求。

高科技企业研发过程遍布风险,客观上要求企业营造充分信任的企业文化,减少和降低研发风险,提高项目成功的机率。超越预算通过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和核心理念,营造企业强大的企业文化,实施激进的分权,激发员工发挥自主性和创新性。高科技企业相信研发人员可以持续改进关键业绩指标,并最大化发挥其盈利能力;充分信任每一位研发人员,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有效缩短决策时间;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激发研发人员更好地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

4 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我国高科技企业研发预算运用超越预算模式是具备一定可行性的,但是,高科技企业研发预算要做到充分利用超要预算的相关原则,综合和运用各种先进的管理工具解决现行研发预算管理中出现的弊端,需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1)分离研发目标与考评标准。在企业研发预算管理中有效融合战略目标。(2)加强研发预算管理中对研发风险的管理。(3)将各管理工具充分运用到研发预算管理中,有效发挥各管理工具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冯巧根.超越预算的实务发展动向与评价[J].会计研究,2005,(12).

[2]杰里美・霍普,罗宾・弗雷泽.超越预算――管理者如何跣出年度绩效评估的陷阱[M].胡金涛,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5.

[3]潘广伟.对超越预算管理模式的认识与思考[J].内江科技,2008,(9).

[4]官小春.高科技企业研发超越预算管理模式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9).

科技研发管理范文第6篇

第一条为加强对我区科学研究与发展资金(以下简称研发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市科学技术进步条例》和《市科学研究与发展资金管理办法》,结合我区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具体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研发资金是指列入区科技局科技计划并由区财政预算安排的科技项目资金。重点支持科技创新、科技成果产业化及科技创新环境建设。

第三条研发资金管理坚持科学评估(评审)、重点突出、公平竞争和专款专用的原则,实行项目管理预决算制度和合同制管理,由区科技局和区财政局共同负责。

第二章使用范围

第四条研发资金主要用于以下方面:

1.新产品试制、新技术新工艺研究开发及推广应用;

2.高新技术应用研究及产业化发展;

3.科学技术成果转化、推广;

4.社会发展领域科学技术创新与应用示范;

5.科学技术交流合作、科普宣传和软科学研究;

6.获国家省市科技资金资助的项目配套资金;

7.科技产业发展平台和科学技术中介服务机构建设。

第五条研发资金开支范围包括科技计划项目费和项目管理费。

第六条科技计划项目费是指项目承担单位在研究与开发过程中的直接和间接费用。一般包括人员费、仪器设备费、能源材料费、实验外协费、差旅费和其他相关费用。

人员费:指为直接参加项目研究开发人员支出的工资性费用。项目组成员所在单位有事业费拨款的,由所在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从事业费中及时足额支付给项目组成员,并按照规定在项目预算的相关科目中列示,不得在资助的项目经费中重复列支。

仪器设备费:指项目研究开发过程中所必需的专用仪器、设备、样品、样机购置费及设备试制费。

能源材料费:指项目研究开发过程中所支付的原材料、燃料动力、低值易耗品的购置等费用。

实验外协费:指项目研究开发过程中所发生的租赁费用、带料外加工费用及委托外单位或合作单位进行的试验、加工、测试等费用。

差旅费:指在项目研究开发过程中,为项目研究开发而进行的国内外调研考察、现场试验等工作所发生的交通、住宿等费用。

其他相关费用:指除上述费用之外与项目研究开发有关的其他费用。

第七条项目管理费是指区科技局在科技计划项目管理过程中,为履行管理、指导和监督职能,从研发资金中提取的管理费,即包括科技项目的筛选、评审、评估、计划编制、跟踪检查和鉴定、验收等过程中支付的费用,其总额不超过当年区研发资金总额的3%。该费用由区科技局负责具体管理和使用,企业不得从研发资金中提取管理费。

第三章使用条件及投入方式

第八条申请、使用研发资金的条件是:项目列入当年科技计划;项目承担单位具有法人资格,纳税关系在区;有健全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会计核算规范、真实;项目配套的自筹资金落实。

第九条根据科技计划项目特点和管理实际,研发资金使用方式分别以无偿资助(包括贷款贴息)、引导资金或资本金投入的方式给予支持。引导资金属于无息借款性质,以引导其他资本投入为主要目的,原则上可以依法转让,或者采取合作经营的方式,在规定期限内依法回收投资。

无偿资助:主要支持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中产品研究开发及中试阶段的项目、自主创新项目的产业化推广;区级社会事业发展科技示范项目;软课题研究和企业的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企业孵化器、科技创新条件与环境建设等科技计划项目。无偿资助项目承担单位自筹资金一般应达到投资总额的20%以上。

引导资金:重点围绕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用于支持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科技研究与发展。根据项目的技术、市场和管理情况确定投入研发资金引导资金的金额和比例。该类科研项目完成后,按合同约定回收引导资金。

资本金投入:主要用于支持具有较广的创新内涵、较高的创新水平并有后续创新潜力、风险性较大但可望形成新兴产业的重大科技产业化计划项目。资本金投入以引导其他资本投入为主要目的,原则上可以依法转让,或者采取合作经营的方式,在规定期限内依法回收投资。

引导资金和资本金投入由区科技局和区财政局共同委托专门机构进行管理,回收和转让退出的资本金纳入研发资金管理,继续支持科技事业的发展。

第四章管理职责与分工

第十条区科技局是区科技行政主管部门,其主要职责是:

1.研究确定研发资金的使用原则和重点支持的科技产业方向;

2.编制年度研发资金的总预算和总决算;

3.负责项目指南、组织项目申报、评审招标和编制年度科技计划(研发资金使用计划),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组织项目验收。

第十一条区财政局是研发资金的监管部门,其主要职责是:

1.负责研发资金预算审核和批复;

2.参与科技计划项目的评审工作;

3.会同区科技局下达项目资金计划,办理研发资金财政拨付手续;

4.监督检查研发资金的使用、管理和执行情况。

第十二条区科技计划项目承担单位的责任:

1.编制申报科技计划项目研发资金预决算;

2.落实项目约定的匹配资金和其他配套条件;

3.对整个项目资金进行专户管理及核算;

4.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和审计;

5.按要求提供项目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和有关财务报表。

第五章研发资金的拨付与管理

第十三条研发资金实行合同制管理,科技项目计划下达后,区科技局与项目承担单位签订《区科技计划项目合同书》。

第十四条无偿资助研发资金由区财政局依据区科技计划文件拨付到区科技局,区科技局依据科技计划文件和《区科技计划项目合同书》拨付到项目承担单位。对未按合同书执行的项目将终止拨款,余款纳入研发资金管理。

第十五条引导资金使用的研发资金在科技计划下达后,由区科技局将拨款单和合同(任务)书送区财政局审核并拨入委托的专门机构。该机构根据区财政局和区科技局拨款通知,将研发资金拨付项目承担单位并进行管理。

第十六条科技计划下达后,根据科技计划项目实施特点等情况分批划拨。未结研发资金计划项目的结余资金,在本年度年底前全部转入区科技局,可于下年度按原管理审批程序拨付使用。已完成并通过验收的研发资金结余资金,可留给项目承担单位,用于补助科学研究与发展支出,不得挪做它用。因特殊原因,研发资金使用需要延期、调整或减免偿还的,科技计划承担(依托)单位必须提交书面报告,报区科技局商区财政局审核、批准。

第十七条区科技局对以引导资金方式使用的研发资金,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回收。对不偿还研发资金的项目承担单位,必要时追究法律责任。

第十八条项目承担单位要严格按照本办法规定的研发资金开支范围使用资金,不得拆借和随意改变用途。区科技局、区财政局共同负责对科技经费使用情况进行检查。

第十九条项目承担单位收到无偿资助资金,贷记“专项应付款”科目。项目完成后,形成固定资产部分,结转到“资本公积——拨款转入”科目,未形成固定资产的其他开支,经项目验收后进行核销。

第二十条用研发资金购置的固定资产,必须纳入研发资金承担单位的固定资产账户进行核算和管理。

第二十一条用于科技创新环境建设的研发资金只能用于购买设备和软件。所购设备和软件属政府采购范围的,由区科技局会同项目承担单位向政府采购部门申报采购,所形成的固定资产产权在项目验收之前为政府所有;不属政府采购范围的实行报账制。

第二十二条项目因故终止,项目承担单位应当按照项目管理有关程序报经区科技局批准,将剩余科技研发资金归还区科技局,剩余资产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置。对未按合同(任务)书执行的项目将终止拨款,并收回部分或全部已拨资金,重新安排研发资金使用计划。

第二十三条项目完成后,应当按要求进行项目验收。在项目验收时项目承担单位除提供技术成果验收报告外,还需提供项目经费使用情况总结报告。

第六章监督检查

第二十四条区科技局、区财政局负责组织对研发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逐步建立研发资金使用情况追踪问效、绩效考评体系,考评结果将作为项目承担单位以后年度申报项目资格审查的重要依据。

第二十五条项目承担单位在项目申报、实施过程中,存在弄虚作假、截留、挤占、浪费、恶意骗取财政资金等违反财经纪律行为的,一经查实,区科技局可根据情况采取通报批评、停止拨款、追回资金等措施,并在三年内不再接受该单位项目申报;情节严重的,责令其将研发资金原额退回,并提请其主管上级对项目负责人予以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科技研发管理范文第7篇

[关键词]职业院校;科研管理工作;创新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职业院校的科技创新在我国的经济结构深化和科技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职业院校科研管理工作在工作内容上讲是一项系统化工程,在内容策划、管理协调与服务方面面对教师和学生的人才培养和发展施行。运用科学管理的手段为科研创新构建一个稳定而良好的创新平台。

一、创新科研管理工作模式的内涵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结构对人才需求的提高,传统科研管理工作的组织形式也做出了适应性的改变。科研管理只有创新工作模式才能构建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现代化、科学化的管理体制。职业院校的科研管理工作需要根据整体环境的客观形势和变化规律的实际情况,采用多方协调和多维度服务的管理模式,通过协调各教学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各环节之间的协作方式,建立合理化、规范化、积极自由的职业院校学术研发环境。

创新科研管理工作在教学资源整合利用、人才优势协调互补、对大型研发项目的开发等重点工作方向上,实现创新工作方式与方法的实践。以重视人才综合能力培养,开发综合知识资源为指导思想制定创新管理制度。激发科研工作者的学术自我创新意识,对重点科研项目进行规范管理与制度保障,提高科研管理工作的整体实践质量。

二、职业院校在科研管理工作创新上面临的问题

(一)科研管理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需要提高

职业院校的科研管理工作在重视管理模式上,从自我出发角度做出了努力的调整与改变,但是在科研工作的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提升方面却没有得到足够多的重视。在科研管理工作难度逐渐提高的新形势下,管理队伍的整体工作水平和个人素质能力的提升,将对整体科技研发事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科研管理工作者是科研管理工作内容实践的根基。管理队伍的专业知识能力不够、自主工作积极性不高的问题,严重影响了职业院校创新科研管理工作模式的构建。

(二)科研管理工作体制缺乏科学性

传统的科研管理体制在工作运行上,采取由外向内的工作形式。这种传统的信息传递模式在漫长的传递周期中,信息存在在传递期间衰减现象。有些科技管理的部门存在权限分布不合理,导致科研管理在工作实践中对责任推卸和不承担的显现。使整体科研管理工作趋于体制化、教条化。难以对科学研发进行有效促进,更无法保证院校知识资源的发展与建设。

(三)科研管理工作信息化管理和W络平台建设落后

整体教学环境的高速发展促使科研管理工作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信息化技术在科研管理工作的发展与构建中起到技术支撑的作用,有效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在科研管理工作的意义十分重要,科研管理工作者应对此产生足够的认识,积极搭建信息化的管理平台来提高科技研发工作的效率以及知识资源的科学统计。实现教学资源与知识研发资源的科学化整合以及充分的利用。

(四)科研管理工作管理理念相对落后

虽然在教育体制整体改革的进展中整体职业院校教育管理的理念和水平都是有所提升。但是仍在存在着一些职业院校科研管理观念落后的弊端现象,在管理实践中科研管理工作者官僚作风严重,对科技研发不够重视缺乏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观念。对工作责任出现推卸、不协同的显现,对科技研发人员的服务意识极差。科研管理工作理念的缺失对职业院校造成了重要科技研发人员流动、知识产权严重流失的负面影响。

三、提高职业院校科研管理工作创新的途径

职业院校科研管理工作面对教育体系整体管理水平的巨大进步和自身发展的内部困境,必须在清晰认识主观因素与客观条件的前提下,进行必要性彻底性的改革。只有创新的科研管理工作理念及模式,才能适应时展下的科技研发需求。综上所述的职业院校科研管理存在的问题,结合创新理念的思维方式与客观资源条件,提出了以下对于职业院校科研管理工作创新方向与途径的探讨:

(一)将职业院校科研管理工作融入创新体系建设

职业院校的科研管理工作应站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全局角度出发,分析社会经济整体协调发展的需要,在基础理论知识研究,科技技术创新发展及实践应用方面充分发挥职业院校的作用。职业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改革中心是管理体制的创新。

将传统科研管理工作的知识把控理念彻底改革,以为国家和地区经济建设发展提供知识体系的全方位支撑,为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决策提供理论和思想资源,明确科研管理工作在时展中的定位,走出个人主观的束缚,融人进社会整体创新体系建设中来,是职业院校科研管理工作在发展和改革上的核心策略。不能在校园内部进行知识信息的小循环系统管理,将知识资源与科技信息技术带人到社会发展的整体宏观运行体系中。针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有明确性的开展科技技术开发、科技技术的转移与推广以及科技成果转化等知识管理工作。在地区的经济建设中发挥知识资源库以及知识研发中心的中坚力量作用。

(二)搭建多资源整合的综合型平台

高科技研发型人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人才,职业院校科研管理工作应重点将高科技人才进行统一化、规范化的协调。为高科技人才创造积极地工作氛围与研发所需的客观资源。在对高科研发人才的管理工作中充分发挥服务性,人才的培养和知识的研发提供充分的保障。学科是职业院校培养人才的平台。使学科平台建设成为科技人才进行创新研发和多方位知识整合的综合型知识运行平台。在科研管理工作者开展这项工作时,应注重在学科平台的稳定性、服务性以及协调性等方面的重点建设,以及学科平台在运行时对学科平台的维护与管理工作。

多资源整合后的综合型平台,为科研管理工作指明了工作方向和工作内容。科研工作管理者将学科相关的知识资源以及人才资源进行系统分析和科学规划。制定出以为社会发展提供知识资源以及为科研人才提供科研环境的整体工作内容及目标。在贯彻和落实中积极发挥科研管理工作者的协调能力和服务能力,在知识创新和发展需要之间起到衔接与支撑的作用,保证学科综合平台的稳定运行。

(三)提高职业院校科技研发活动组织形式的多样性

科学先进的职业高校科研管理体制,能够为学校科技研发等相关活动提供高校稳定的保证。科研管理工作者在科技活动的组织形式上,根据学校实际中的人才情况以及资源配备情况进行系统化的合理制定。以调动科技人员的自主积极性和创总能力为重点,围绕研究环境的组建形式和科研环境的功能方式进行设计。首先在科研人员进行研发工作的空间和时间上进行合理调配,使科技人员能够根基自身情况而自主发挥。其次是打破管理制度对科研人员的机构性限制,充分发挥科研人才在知识研发领域中的自主性。从法律框架和制度管理范围上,为科研人员提供规范的适应性调整,从而在保证科研人员自主性与积极性最大发挥的前提下,合理高效的运行职业院校的各种科技研发活动。

(四)构建规范合理的科研成果评估标准

在职业院校科技管理工作中对科技研发成果进行科学规范的评估,是推动职业院校科研管理工作的有效方式。对科研人员的科技研发有着明确而合理的导向作用。

1.评估标准的制定以及评估工作的展开,需要建立在严格的评估体系和科学的评估程序之上。严格的评估标准是对于科技研发行为的框架约束,同时也是对科技研发行为的正确引导。评估标准在保证公平合理的前提下,对科技研发人员的自主积极性有着激发与保护的作用。科研管理工作者对评估标准的制定,应与学校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最大化的保证科研人员的全方位利益,同时也是对科研管理工作工作方向的指明。

2.评估体系重点放在明确科研目标导向上。评估体系的建立能够对科研成果的研发价值给予定义,从而间接地影响了科研工作者的研发方向和研发动力。所以在评估体系中应保护一些国家重点需要的科研成果,并给予科研人员更多的价值回馈,以引导科研工作者在科研项目上对于社会发展的支持。

3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应以社会经济效益为衡量标准。高等院校的科研成果最终的价值体现在于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满足。科研成果在社会实践当中的运用使社会发展得到了支持并产生相应的经济效益。这是对科研成果的实践检验,也是唯一衡量标准。不能让科研成果只能停留理论上,走出制度评价的传统,提倡实践检验,是科研管理工作在科研成果评估体系建立的原则。

(五)明确科研管理工作的创新思路

传统科研管理存在着科技研发和教学活动不能融合的管理弊端,针对这种情况,创新的科研管理工作应将科技研发管理和教育教学管理有机结合。这样实现了权力分配均衡合理,利于管理计划的实施运行。在学科分立的科研领域,创新的科研管理机制应融合多方面资源统一、交叉W科与学科之间向互促进的关系,鼓励科研项目的有机结合与互动交流。加强对各学科的研发过程全程监控。对研发项目预算进行合理的预算编制。最大化的利用科研经费。将科研学科中能力出众的学科带头者进行重点培养,让其参加科研管理工作,从而达到优化科研项目的管理目的。

四、结语

科技研发管理范文第8篇

关键词:石油企业;科技项目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2-0185-02

一、石油企业科技项目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国内的石油企业科技项目管理基本上都已实施课题制管理,由于其科技项目主要是以勘探开发等技术研发为主的项目,其项目本身就具有技术研发的高度复杂性和研发成果的不确定性等特点,实施课题制项目管理办法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对以往项目管理的方法进行相应的改革和调整,但是仍然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1.缺乏专门的科技项目管理人才和技术工具。石油企业科技管理部门在具体的项目管理中,主要是采用课题长负责制。这样对课题长的素质要求就会很高,既需要课题长能够具备一定的技术专业知识,又要求课题长具备较强的项目管理能力,能够及时地对人员、资源以及进度等方面进行协调和控制。而石油企业选派的项目课题长大多是技术岗出身,技术专业能力很强,能够帮助项目组成员克服技术研究上的各种难题,但是在项目管理方面较为欠缺,石油企业在课题长层面也缺乏相应的系统的项目管理培训,课题长们在以前的岗位中也很少或从未从事过专门的科技项目管理工作,这样就很容易造成项目的中途因资源配置不善、人员内部不协调或进度控制不合理而失败。

2.项目人员管理中激励机制不够完善。科技项目组成员主要以技术研发型人才为主,技术研发型人才具有通常具有很高的学历,个性比较突出,具有个性化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他们在进行科技项目研发工作时,难以接受传统的管理方式,不愿意受到外界的干扰和约束,而希望项目管理者能够需要给予他们极大的空间和活动自由,以及灵活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安排,这样能够让他们保持工作的积极性,激励他们能够以更加富有激情地参与研发工作。此外,作为知识型人才更看重的是事业的前景、工作中的兴趣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单一的薪酬和奖金激励方式难以达到激励的效果。

3.项目考核体系存在不足。目前,石油企业科技项目主要是以技术方案的研发为主,所以企业在对各项目组成员的考核过程中主要以课题约定内容的完成情况作为考核的依据,考核的内容比较单一,主要考虑的只是项目任务的完成程度,没有体现出对课题研发过程中产生的技术方法等内容的创新性,项目组成员在研发工作中所产生的创新难以反映到考核内容之中,这样会影响到研发人员的创新积极性。另外,许多石油企业的科技项目考核结果与薪资福利相关性不大,不论考核结果的好坏,绩效工资照发,只是在年终时各成员所获得年终奖金有所不同而已。项目成果鉴定、验收体制不完善,评价方法不够科学、严谨,导向作用偏离生产力转化目标,不能体现对项目成果推广工作的推动作用。

4.缺乏风险防范措施。科技项目与一般项目最大的特点就是其本身的不确定性,在研发工作中会面临着极大的风险。对于这种风险,石油企业目前的科技项目管理体制缺乏足够的重视,未能充分体现出项目管理的风险意识,没有制定出项目的风险管理计划,缺乏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更没有专门适用于科技项目的风险识别和分析的技术与方法,因此在项目管理过程中难以充分估计出项目的风险因素,容易造成项目实施的目标受到影响,甚至中途失败。

二、完善石油企业科技项目管理的对策

1.加强项目管理者培训。石油企业对科技项目的管理者主要采取内部选拔的制度,而企业内部缺乏既懂专业技术又能够管理好项目的复合型人才,容易出现因管理不利而导致项目失败等问题。石油企业目前的解决方法主要是外聘专家进行咨询,但是外部咨询的次数不可能太多,而且外部专家对项目内部管理的实际情况也不是很熟悉,难以完全地解决项目管理的薄弱问题。可见缺少既懂专业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成为了制约科技项目管理水平提高的主要原因。所以石油企业应该建立完善培训体系,加强对项目管理者的管理水平的培训,对科技项目管理者进行项目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的继续教育和培训,举办包括项目可行性分析、项目进度管理、项目成本管理、项目资源管理、项目控制方法等各项内容的培训班,考核有关经济管理、合同、法律方面的知识,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科技项目管理和专业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对科技项目管理者进行培训,不但有利于提高科技项目管理的水平,增进科技项目的整体效益,而且可以促进科技项目管理体制和机制逐步完善,培养出高素质、复合知识型的项目管理专业人才。

2.进一步完善项目管理激励制度。对科技项目研发人员的激励,如果只是在薪酬和奖金上进行体现是不够的。石油企业应该根据科技项目研发工作人员的特点,建立专门的激励制度。首先,在工作设计上,应该给予工作人员更大的空间,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为他们提供富有挑战性和有意义的工作,采用工作丰富化,给予更大的自,并鼓励他们参与项目管理工作当中,并建立弹性的工作制度。其次,重视工作人员的职业生涯设计,充分了解人员的个人需求和职业发展意愿,为其提供适合其要求的上升道路,使员工的个人发展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得到最佳的结合,员工才有动力为企业尽心竭力地贡献自己的力量,与组织结成长期合作、荣辱与共的伙伴关系,并且石油企业应注重对员工的人力资本投资,健全人才培养机制,为员工提供受教育和不断提高自身技能的学习机会,从而具备一种终身就业的能力。

在科技研发人员的薪酬体系上,一些石油企业目前已经考虑了给予一定的长期薪酬激励方式,如对研发成功的技术成果在实际运用中可以获得一定比例的创效提成,可以更加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但目前石油企业的科技创效提成返回到单位层面的居多,落实到科研人员个人头上的较少,无形中削弱了对科研人员的激励效果,应该在以后的实施过程中尽量做细,使得效益提成不仅返回到成果申报单位,而且要提高发给科研人员个人的比例,将激励真正落到实处。

3.健全项目考核体系。石油企业科技项目管理部门应该结合项目长与课题长对科技研发人员的职能划分与科技项目工作内容的特点制定出一套科学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1)完善对研发工作人员绩效的考核体系。首先,作为科技项目要进行大量的技术研发工作,工作的难度以及复杂程度都比一般项目要高,所以研发工作人员个人的工作成果应该是从整个项目的成果之中才能反映出来,对个人工作的考核也应该建立在整个研发项目团队的基础之上。在建立考核体系的同时还应该注意将个人考核与团队考核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真实反应出考核成绩。其次,考核的内容单从结果一方面来考虑,过于片面,科技项目研发工作不确定性因素很多,成功率也比较低,而且单从结果也难以反映出科技项目的创新性,因为科技项目的结果具有模糊性,难以明确,所以单从结果来评价仍有不足。石油企业科技项目管理部门考虑工作人员工作结果的同时,还应该根据平时各研发工作人员的工作记录来对工作人员的工作过程来进行考核,这样能够避免因工作结果的不确定性而导致工作人员考核成绩的不准确,避免因其而打击各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所以在设计研发工作人员考核体系时就应该从工作的结果和工作的过程两个方面来考虑。(2)健全项目成果中创新性能力的评价。科技项目成果的不确定会导致研发工作后结果出现偏差,或者研发工作产生新的进展出现更好的研发成果。若只是凭借以前的工作计划及任务内容来对研发成果进行评价,研发工作的创新性成果将难以体现出来,所以项目管理部门应该建立一套完善而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并邀请技术专家以及实际工作者来对项目成果的创新性以及其实用性进行评价考核。并且还应该将该考核结果与研发工作人员的激励制度联系起来,这样就能够更加激励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科技研发管理范文第9篇

县域经济的发展是城镇化的基础。据统计,我国城镇化水平与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线性相关关系:从全国范围来看,二者相关系数为0.909,为高度相关;东部地区二者相关系数为0.895,为高度相关;中西部地区二者相关系数为0.462,为低度相关。受各区块经济发展水平影响,我国东部地区县域城镇化水平较高,县域内县城、中心镇规模较大,经济活动更为频繁;而中西部地区县域城镇化水平较低,县域内中心镇数量较少、规模较小,城镇居民收入水平也较低。我国城镇化水平之间的差异也正反映了各区块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县域农业的发展推动城镇化进程,县域工业化为城镇化提供根本动力,县域第三产业的发展为城镇化提供后续动力,县域科教文卫事业的发展在推动县域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将提升县域城镇化水平,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县域,其财政实力也较强。

经济社会生态/工作研究

近年来,随着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推进,在天津、陕西、安徽、江苏、浙江、广东等地涌现出了一批以科技创新为主要生产经营活动,以知识密集的人力资源为主要资本结构,以多样化的创新服务为主要商业模式的新型研发机构。这是一种能够瞄准国际前沿、集聚国际顶尖人才和团队、具有一流研发条件和水平的创新平台,以产业化和支撑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创富为动力、以企业化运作为模式,集科技创新与产业化为一体的多元化所有制形式创新机构。在开展科技研发、加速成果转化、培育创新人才、建设创新文化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2012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学习陕西、广东等地发展新型研发机构的经验,并决定启动建设一批以技术研究院为主体的新型研发机构。这是我区科技体制改革的一次重要创新和探索,将对提升自治区自主创新能力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组建新型研发机构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近年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我区大力实施科教兴区和人才强区战略,加快推进创新型内蒙古建设,科技事业取得长足发展,科技进步综合指数排名从2006年的21位升至2012年的18位。但作为欠发达地区,我区还是典型的科技弱省,科技还不能为自治区科学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有力支撑。2012年,自治区印发了《关于实施科技重大专项的决定》,要在全区启动实施一批科技重大专项。组建新型研发机构,就是要结合科技重大专项的实施,围绕自治区特色优势产业的重大科技需求,集中力量攻克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在整体上带动提升全区科技创新能力。

(二)有利于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由于自然环境、区位条件、经济发展基础、科研条件等多方面制约,我区在高层次科技人才及团队的引进和培育方面一直不占优势。代表最高水平的两院院士人才从有到无,我区承担的国家支撑计划、863、 973等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首席专家本土人才比例不足40%。企业重大自主创新项目和自主品牌开发更是依赖引进人才。缺乏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和团队已经成为我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一个短板。建设新型科研机构可以通过科研任务引领,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以市场为导向,以灵活的管理方式和务实管用的引人用人措施,引进和培养一批适合自治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领军科技人才和团队,缓解自治区高层次科技人才不足的问题。

(三)有利于打造高水平的创新平台。目前,我区极度缺乏高水平的创新平台,例如在国家已认定的260家院校部级重点实验室中我区没有,294个国家工程技术中心我区仅有2家。规模以上企业建有研发机构的比例不足20%,具有产业特色的高水平研发机构数量偏少,部级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尚属空白。高水平的创新平台对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至关重要。没有高水平的研发平台,就难以产出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也就失去了依托,最终直接影响了产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组建新型研发机构,就是直面我区部级高水平创新平台缺乏的现实,打造一批能在自治区特色优势产业领域代表自治区最高水平、在国内甚至国际占有一定地位的创新平台和载体。

(四)有利于形成科技体制改革的示范效应。我区科技创新能力薄弱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还没有完全确立,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科技管理体制僵化,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还需要深入改革。而新型研发机构则以应用科技研发为任务,实行市场化运作,为科技体制改革提供了一种路径选择和“样本”参考,避免了传统研发机构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市场观念淡薄等障碍。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组建新型研发机构,其灵活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为传统科研机构改革提供了借鉴和学习的榜样。从这个意义上说,通过大力发展新型研发机构,以增量激活存量,通过充分发挥新型研发机构的示范带动作用来推动我区的科技体制改革,将为探索适合自治区实际,具有内蒙古特色的科技体制改革道路开辟一条新的路径。

二、内蒙古发展新型研发机构的重点领域及工作进展

(一)我区发展新型研发机构的重点领域。我区发展新型研发机构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和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紧紧围绕“五个基地”、“两个屏障”、“一个桥头堡和沿边经济带”的发展定位,在乳业、稀土、有色金属、马铃薯、氯碱化工、煤焦化等特色优势领域建设一批以技术研究院为主体的新型研发机构,为加快构建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支柱产业多元化的产业发展新格局提供科技支撑。

要树立“大科技、大开放、大整合”的理念,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的重大需求为突破口,结合科技重大专项的实施,通过组建新型研发机构,在优势产业领域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和重要产品和设备,通过产学研协同创新打造一批国内甚至国际一流的研发平台,引进和培养一批高层次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切实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创新动力。

(二)我区发展新型研发机构的工作进展。目前已经在锡林郭勒盟组建了内蒙古草原畜牧业工程技术研究院,在乌兰察布市组建了内蒙古马铃薯技术研究院,在呼和浩特市组建了内蒙古乳业技术研究院,在乌海市组建了内蒙古氯碱化工技术研究院和内蒙古煤焦化工技术研究院,在阿拉善盟组建了阿拉善高新技术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还将在全区其他盟市围绕当地优势特色产业组建以技术研究院为主体的新型研发机构。

这些新型研发机构主要由自治区、盟市和企业联合创办,是依托企业建设的独立法人单位。新型研发机构将结合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的实施,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和区域源头创新活动中,发挥骨干和引领作用,包括核心技术、产业共性技术、人才引进和培育、企业孵化等方面的示范作用。这些研发机构还将承担打造一批特色优势领域的技术创新和服务平台,集聚政府、行业、企业和科技项目资源,整合行业创新链条,促进项目、平台与产业融合发展的任务。

在组织架构上,新型研发机构实行理事长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理事长由主要发起单位担任。理事会是新型研发机构的决策机构,负责决策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战略、政策制定、运行管理等重大问题。在管理运行模式上,新型研发机构作为独立的法人单位,与母体企业要完全独立运行。院长人选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院长在机构设置、人员管理、经费预算使用和技术转让等各个方面拥有广泛的自。新型研发机构内部实行企业化管理,对外进行市场化运作,采取滚动式的发展机制。这一新型管理机制和模式必将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起到示范和推动作用。

三、我区发展新型研发机构的对策建议

(一)政府要营造有利于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环境。要打破所有制界线,加大对开展体制创新和研发活动的新型研发机构的支持,要将对机构的支持和立足于研发活动的支持予以统一,尽快形成完善的支持政策体系,使得新型研发机构在用地、贷款、税收优惠、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申请各类科技项目和人才引进等方面得到相应的支持和倾斜。自治区要抓紧制订和完善推进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具体措施及配套办法,实行差异化的认定标准和管理原则,对不同类型及领域的机构实施分类管理,同时加强新型研发机构的统计分析服务。

(二)政府部门要加强对新型研发机构的指导和管理。要加强对新型研发机构的指导,适时出台促进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指导性意见,鼓励区内外各类组织、企业、高校及个人以多种形式创办新型研发机构。各盟市要结合区域重点产业领域技术创新和社会发展重大科技创新的需求,研究制定新型研发机构发展规划,充分利用存量科技资源,加强资源整合,科学规划新型研发机构建设。自治区各部门、各盟市要强化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手段,加强调查研究,认真解决新型研发机构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加强配合,形成推进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合力。

(三)明确功能定位,加强体制机制创新,探索适合自治区实际的发展模式。功能定位是研发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已经组建的各个技术研究院,要根据盟市地方产业发展的需要制定发展规划,明确研究院的功能定位。要重点学习借鉴发达地区新型科研机构发展的经验,结合自治区的实际,在研发机构的管理模式、运作机制上先行先试,设计符合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规律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产学研合作,打造高层次人才团队,服务产业发展。

(四)适时推广新型研发机构的运行经验和模式。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设创新型内蒙古需要大量的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新型研发机构。当前自治区筹建的这些技术研究院是我区发展新型研发机构的重要探索和尝试,我们要不断摸索并积累发展新型研发机构的经验,并适时在全区推广。下一步,可以在已经建立的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推广新型研发机构的经验和做法,形成一批能够支撑创新型内蒙古建设的研发高地,并使之成为区域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的动力和引擎。

科技研发管理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科技专项经费 会计核算 借贷问题

一、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分期补助类项目会计核算:

(一)企业收到科研项目各级财政科技拨款时:

借:银行存款

贷:专项应付款—××项目—省科技厅拨款专项应付款—××项目—××市、县配套

企业发生科研项目经费支出时,按财政科技拨款、自筹科研经费分别在专项支出等科目中进行核算,有的在专项应付款借方中核算,我个人认为专项应付款是往来科目不能作为成本费用类科目核算,所以,应在专项支出借方中进行核算,待项目结束后再与专项应付款对冲:

(二)财政科技拨款部分

购置科研设备等固定资产或科研所需无形资产时:

借:固定资产—××项目

无形资产—××项目

贷:银行存款等相关科目

借:专项支出—××项目—省科技厅拨款

专项支出—××项目—××市、县配套

贷:资本公积—拨款转入—××项目

发生其他研发费用,应按合同预算开支科目设置明细账,并按实际发生额:

借:专项支出—××项目—省科技厅拨款—××费

专项支出—××项目—××市、县配套—××费

贷:银行存款等相关科目

(三)企业自筹科研经费部分

企业发生自筹科研项目经费支出时,应分科研项目在“管理费用—研发支出”、“在建工程”、“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明细账进行核算。具体会计核算账务处理如下:

购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时:

借:固定资产—××项目

无形资产—××项目

贷:银行存款等相关科目

最终形成固定资产所发生的各项研发费用:

借:在建工程—××项目

贷:银行存款等相关科目

完工时:

借:固定资产—××项目

贷:在建工程—××项目

发生其他研发费用,应按合同预算开支科目设置明细账,并按实际发生额:

借:管理费用—研发支出—××项目—××费

贷:银行存款等相关科目

(四)项目实施过程中因故终止、撤消或项目未通过验收而收回部分或全部各级财政科技拨款时:

借:专项支出—××项目—省科技厅拨款

专项支出—××项目—××市、县配套

资本公积—拨款转入—××项目

管理费用—研发支出—××项目—××费

贷:银行存款

(五)项目结束通过验收后,专项无结余时结转专项应付款

借:专项应付款—××项目—省科技厅拨款

专项应付款—××项目—××市、县配套

贷:专项支出—××项目—省科技厅拨款

专项支出—××项目—××市、县配套

(六)项目完成验收后,如有专项结余,分两种情况处理:

经省科技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留单位继续使用:

借:专项应付款—××项目—省科技厅拨款

专项应付款—××项目—××市、县配套

贷:资本公积—拨款转入—××项目

按规定上交部分:

借:专项应付款—××项目—省科技厅拨款

专项应付款—××项目—××市、县配套

贷:银行存款

项目承担单位在项目实施期间出售、转让用财政科技拨款经费购置的设备、无形资产,应报省科技和财政管理部门批准,处理所得资金按规定上交:

借:资本公积—拨款转入—××项目

贷:银行存款

二、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事后补助类项目会计核算:

企业收到事后补助类项目各级财政科技拨款时:

借:银行存款

贷:补贴收入

企业收到科技项目贷款贴息拨款时:

借:银行存款

贷:在建工程或固定资产(已资本化部分)

财务费用(未资本化部分)

三、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分期补助类项目会计核算:

(一)企业收到科研项目各级财政科技拨款时:

借:银行存款

贷:递延收益—××项目—省科技厅拨款

递延收益—××项目—××市、县配套

(二)企业发生科研项目经费支出时,按财政科技拨款、自筹

科研经费分别进行核算:

1、财政科技拨款部分

购置科研设备等固定资产或科研所需无形资产:

借:固定资产—××项目

无形资产—××项目

贷:银行存款等相关科目

该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或无形资产摊销时:

借:研发支出—××项目

贷:累计折旧无形资产

年末或项目完成时按照折旧或摊销额转销递延收益:

借:递延收益—××项目—省科技厅拨款

递延收益—××项目—××市、县配套贷:营业外收入

最终形成固定资产所发生的各项研发费用:

借:在建工程—××项目

贷:银行存款等相关科目

完工时:

借:固定资产—××项目

贷:在建工程—××项目

借:研发支出—××项目

贷:累计折旧年末或项目完成时按照折旧额转销递延收益:

借:递延收益—××项目—省科技厅拨款

递延收益—××项目—××市、县配套

贷:营业外收入

发生其他研发费用,应按合同预算开支科目设置明细账,

并按实际发生额:

借:研发支出—××项目—××费

贷:银行存款等相关科目

针对研发项目是否形成无形资产,分别结转:

未形成无形资产:

借:管理费用—研发支出—××项目

贷:研发支出—××项目—××费

并结转相应递延收益:

借:递延收益—××项目—省科技厅拨款

递延收益—××项目—××市、县配套

贷:营业外收入—××项目

形成无形资产的:

借:无形资产—××资产

贷:研发支出—××项目—××费

形成无形资产后摊销的会计处理比照固定资产折旧。

对应上述研发支出按照会计期间结转递延收益:

借:递延收益—××项目—省科技厅拨款

递延收益—××项目—××市、县配套

贷:营业外收入—××项目

2、企业自筹科研经费部分

企业发生科研项目经费支出时,应分科研项目在“研发支出”、“管理费用”、“在建工程”、“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明细账进行核算。具体会计核算账务处理如下:

购置科研设备等固定资产或科研所需无形资产:

借:固定资产—××项目

无形资产—××项目

贷:银行存款等相关科目

发生其他研发费用,应按合同预算开支科目设置明细账,并按实际发生额:

借:研发支出—××项目—××费

贷:银行存款等相关科目

针对研发项目是否形成无形资产,分别结转:

未形成无形资产:

借:管理费用—研发支出—××项目

贷:研发支出—××项目—××费

形成无形资产的:

借:无形资产—××资产

贷:研发支出—××项目—××费

(三)项目实施过程中因故终止、撤消或项目未通过验收,收回部分或全部各级财政科技拨款时:

借:递延收益—××项目—省科技厅拨款

递延收益—××项目—××市、县配套

营业外收入

年初未分配利润

贷:银行存款

(四)项目完成验收后,如有结余资金,分两种情况处理:

经省科技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留单位继续使用:

借:递延收益—××项目—省科技厅拨款

递延收益—××项目—××市、县配套

贷:营业外收入—××项目

按规定上交部分:

借:递延收益—××项目—省科技厅拨款

递延收益—××项目—××市、县配套

贷:银行存款

(五)项目承担单位在项目实施期间出售、转让用财政科技经费购置的设备、无形资产,应报省科技和财政管理部门批准,处理所得资金按规定上交:

(1)处理所得资金大于资产净值的:

借:递延收益—××项目—省科技厅拨款

递延收益—××项目—××市、县配套

固定资产清理(营业外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贷:银行存款

处理所得资金小于资产净值的:

借:递延收益—××项目—省科技厅拨款

递延收益—××项目—××市、县配套

贷:银行存款

固定资产清理(营业外支出)

其他业务支出

四、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事后补助类项目会计核算:

(一)企业收到事后补助类项目各级财政科技拨款时:

借:银行存款

贷:营业外收入

(二)企业收到科技项目贷款贴息拨款时:

借:银行存款

贷:在建工程或固定资产(已资本化部分)

参考文献:

[1]朱荣:高校科研经费的核算与管理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3

[2]胡欧哲:国外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及启示[J].财会通讯(理财版),2007;6

上一篇:时尚版面设计范文 下一篇:高中教育笔记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