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信息传播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7 19:27:45

科技信息传播论文

科技信息传播论文范文第1篇

论文关键词:信息传播效果评价农业

1传播效果评价的重要意义

传播活动是一项有目的的人类社会实践活动,是以追求一定的效果为先决条件的。就农业传播而言,可以说,自从有了人类农业活动,也就有了农业信息的传播,人们在农业生产活动中的思考、发现和创造就是农业信息传播的内容。千百年来,人类农业技术的进步都仰赖于农业信息的传播和农业技术的推广。

传播效果是指传播者发出信息,通过一定的传播渠道到达受众之后所引起的受传者思想与行为的变化。人类的信息传播活动,无论是人内传播、人际传播,还是组织传播、大众传播或者其他形式的媒介传播,人们都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进行的。农业信息传播的目的,就是为了传承农业生产技术和对自然界的认识的积累,实现农业对人类生活的改善,促进人类经济文化活动的开展和提高人类的生活水准。

农业信息传播效果的科学评价,有助于农业信息化,有助于农民尽快掌握先进技术和市场信息,有助于提高农业市场的竞争力,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模式,推进农村及农业生产的科学管理,加快农业的现代化进程。

2农业信息的传播与传播效果的实质

信息传播的效果是各种传播要素相互作用的集合效应,也是受众受到信息作用在某些方面发生的具体变化。这些变化有的可能微不足道,有的可能引人注目甚至轰动一时,更有经久不衰的,也有潜移默化的,这些都是农业科技信息技术传播效果的实质所在。

任何农业信息传播的效果都可以说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2.1构成受众的变化

如受众因获得信息而增长了知识、智能(能力的提高),改变了价值认知、关切态度和行为模式等。

2.2农业信息的特征影响

如农业信息本身都具有一定的内隐性、积累性和恒常性,而且具有层次性和多面性,这些特征性质决定了农业信息传播的效果。

2.3效果形成过程

农业科技信息的扩散和效果的形成过程可大体分五个阶段,即信息本身所表达的技术、媒介的传达、主要受众接受、次要受众接受及受众全体的接受程度。

2.4影响农业信息效果的形成因素

(1)人的因素:包括传播者(编、导、播)、中介者(如农业技术推广站)和受众(信息接受者的立场、经历、智能、心理、兴趣、个性特点等);

(2)信息因素:所传达的信息的真实性、新颖性、适用性及信息的可接受度等;

(3)媒介因素:各种媒介的成功应用,如书、刊、报、广播、电视、电影等媒介的特点和优势直接影响信息的传播及受众的范围与接受程度。

3传播效果评价的主要方法

目前,有影响的传播研究方法的专著,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在国内已出版了不少,但是,专门研究传播效果分析方法的著作却很少。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以及人们对传播学认知度的提高,很有必要在深化研究传播学研究方法的同时,把传播效果分析研究提到议事日程,这既是传播学发展的需要,也是有效提高传播效果的需要。

3.1定盘分析法

从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发展过程来看,要能够准确地把握事物的性质,首要就是把握事物的量,因为,只有把握一定的量,才能精确地把握事物的特性、性质及各因素的关系,进而为科学的决策提供依据。定量分析的方法主要是调查分析法。

3.2定性分析法

在信息传播效果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才能对传播效果做进一步的分析,也就是定性分析。

目前,传播效果的定性分析在传播学界还没有形成共识,但是在有些传播学的著作中已开始使用这个概念,并提出了一些定性分析方法,比如实地观察法、小组座谈会法、深层访谈法等。但是,这些方法都是一些中性的分析方法,在定量分析过程中可以使用,在定性分析中也可以使用,包括定量分析的主要方法—调查分析法在定性分析过程中也可以使用。在实践中,定量分析的方法和定性分析的方法是可以相互补充,共同使用的,所不同的是对于获取结果(材料)的分析上有不同的角度。在科学研究中,定性分析是定量分析的基础,定量分析可以使定性分析更精确化,只有进行科学的定量分析,才能够更精确地描述研究对象的特征、性质以及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尽管这样,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是不能等同的,更不能相互替代。就其分析方法来讲,定量分析的主要方法是调查分析法,定性分析的主要方法是理论分析法。

4理论分析法在传播效果评价中的应用

理论分析法是一种建立在客观实际基础上的科学抽象分析法。根据传播学的发展过程,传播效果研究所采用的理论分析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4.1专题论证法

在传播过程中,人们会碰到许多专题,可以针对某一个专题采取无结构的、面对面的、直接的论证。这种论证既包括“正面”的论证,也包括“反面”的论证,这两个方面的论证对于研究传播效果都是十分有益的,特别是“反面”的论证,有时比“正面”论证对研究传播效果更有意义。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在一个时期很难确定传播效果的性质,有时“反对”者的观点实践证明是正确的,而“正确”的观点实践证明是错误的。由于采用专题论证法所研究的问题比较集中,正反面两种观点所借用的材料既广泛又有代表性,便于深化研究传播效果。

4.2个案分析法

个案分析法既是研究传播效果常用的定性分析法,也是其他理论研究常用的方法。个案分析法的关键是选择有代表性的案例,否则,即使个案分析如何深刻,也不可能解决带有普遍性的事物所要解决的问题。个案分析通常有以下几个步骤:

(1)选择个案。选择适当的个案,如农业实用图书,现在的图书传播体系是出版社出版的图书通过新华书店渠道销售,存在着图书出版和销售体系。此体系可作为农业信息传播效果的理论研究基础。

(2)选择个案中的关键性问题。通过对图书出版和销售体系的研究,可得出媒介具有二重性的结论,并为媒介的产业功能及宣传功能的实现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经济方面的准备。目前,理论界对媒介二重性理论和媒介产业化经营理论不仅已形成共识,而且是定性分析传播效果研究的一种重要的理论依据。

(3)延伸性研究。在对已选择的个案进行深化研究的基础上.可以采用延伸性研究方法.把个案研究成果扩展到相关领域,比如报业领域、网络领域等,进而形成系统的媒介传播理论。

(4)归纳性研究。理论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个案分析的目的是通过对点的分析,寻找到一种理论的基本架构,并确定选择的个案在宏观的理论架构中的位置。归纳性研究不是指对个案研究本身的归纳,而是把延伸性的研究成果用归纳的方法把已形成的宏观理论系统化,进而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5)应用性研究。定性分析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通过个案分析的方法抽象出有普遍意义的理论,并能够科学的把这些理论应用于实际,解决现实生活中碰到的各类问题。比如传播效果的定性分析,目的是为了抽象出具有普遍意义的传播效果理论,进而解决传播过程中的各类相关问题。

4.3集成研究法

集成研究法是定性分析常用的一种方法,其具体做法是把前人或别人的研究成果用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使其系统化、理论化。目前,关于传播效果的研究,已有许多传播学研究者或传播学家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理论观点,现在可以运用集成研究法使其系统化、理论化,进而指导传播者的传播行为,为取得理想的传播效果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4.4抽象研究法

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是理论研究常用的一种方法,它是指在认识上把事物的规定、属性、关系从复杂的整体中抽取出来的过程和结果。在传播过程中,一方面是传播内容具有复杂性,另一方面是受传者具有复杂性。传播内容的复杂性决定了受众群体必须具有多样性、多层次性,否则,所谓的传播效果就难以实现;受众者的复杂性决定了同样的传播内容对受传者影响度的差异性,进而影响着传播效果的实现程度,影响着传播者的决策行为。抽象研究法可以从这些复杂的现象中抽取出来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或者具有普遍性的东西,为传播者的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4.5科学预见法

科学是一种系统的知识。运用科学预见法来研究传播效果,对研究者有很高很具体的要求。第一,研究者必须具有扎实的理论传播学和应用传播学的基础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善于发现或创立具有传播学前沿的理论性问题和新理论。第二,占有翔实的材料,并具有很强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第三,有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和是非判断能力。只有具备了这些基本条件,才能在正确认识现有传播效果的基础上对未来的传播效果作出科学的预见,才能很好地把握人类传播活动的方向。

5结论

传播效果的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是研究传播效果的两种基本方法,也是目前传播学界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无论是理论传播学,还是应用传播学以及各分支学科,都应该重视对传播效果的研究,都应该注意对这两种基本方法的运用,这是传播学发展面临的一种新课题。这两种方法运用得好,传播学就会得到更快的发展,新的应用传播学及其分支学科将会在更广泛的领域得到发展。否则,只会停留在现有的水平上。

理论分析在传播学效果研究中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对于农业信息传播效果的理论分析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上述方法的应用急需补充大量的实例,从而进行有效的科学分析,为农业科技信息的有效传播提供科学途径与理论支持。

科技信息传播论文范文第2篇

科技期刊 信息传播价值链 大数据

王青,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编审;董秀,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编辑部主任。

随着博客、社交网络等新型信息方式的不断涌现以及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兴起,数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不断地增长和累积,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一般意义上,大数据是指无法在可容忍的时间内用传统信息技术和软硬件工具进行感知、获取、管理、处理和服务的数据集合,[1]其特点可以总结为4V,即体量浩大(Volume )、模态繁多(Variety)、生成快速(Velocity )和价值大密度低(Value )。大数据引起了各国产业界、科技界和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将对未来的科技与经济发展带来深远影响。

科技期刊的出版是对科技信息的有效传播, 具有连续性、时效性、创新性、渗透性等特点,其出版过程同时也是价值创造、价值增值与价值实现的过程。大数据技术对科技期刊信息传播价值链产生一定影响,可以优化科技期刊信息传播的价值活动, 即实现信息智能采集与分析、变革出版流程、重建信息传播平台、提供个性化服务等, 进而使科技期刊通过价值增值与价值实现获得竞争优势。

一、科技期刊信息价值链的构成

1. 价值链的概念

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理论认为:企业为创造价值而开展各项生产经营活动 , 这些活动按照内在的关系连接在一起 , 彼此相互支持,以确保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2]科技期刊从信息采集、编辑加工到出版发行等,这一系列相互联系的信息管理与信息服务活动存在于由作者、出版机构、读者所构成的动态的价值链系统中,因此可以将科技期刊出版的整个业务流程看做是一个不断增值的信息传播价值链。

2. 科技期刊信息传播价值链的构成

(1)供应链:作者。供应链是科技期刊信息传播价值链的起点,科技期刊的信息价值在此部分获取,提供信息价值源泉的是广大作者。供应链的管理目标是尽可能地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增加信息价值的有效供给。[3]对科技期刊来说能实现科技期刊办刊目标的信息就是有价值的信息,它不但要适合科技期刊的定位,突出刊物特色,而且还要尽量多元化,满足读者的多样需求。因此,科技期刊出版部门可以按照期刊自身的特点、定位及栏目的设置,向社会相关学科领域广泛征求稿件。

(2)增值链:科技期刊出版部门。增值链位于科技期刊信息传播价值链的中端,信息在这部分将实现增值。对科技期刊来说所谓信息增值是指由编辑出版部门出好每期刊物,读者利用的信息并不是仅限于单篇的信息,而是将相关信息综合形成的新信息价值要大于原有各个单篇信息,从而实现信息增值。实现信息增值要求,一是读者获取期刊信息具有便捷性,二是科技期刊出版部门提供的期刊信息具有创新性。增值链的管理目标就是通过对科技信息的有效传播,体现信息的自身价值,并使无序的信息成为可以利用的有序信息,实现信息增值的最大化。编辑通过审读、送专家评审、编辑加工、校对等工作,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完善论文信息的学术性、科学性、创造性,使其达到出版要求。

(3)输出链:读者。输出链位于科技期刊信息传播价值链的末端,科技期刊的信息增值在此得以实现。读者是否满意科技期刊提供的信息决定了信息增值可否最终实现,输出链的管理目标就是了解读者需求,及时向增值链表达这种诉求,同时运用多种出版形式使读者对期刊信息价值认可并持续使用 。[4]也就是通过科技期刊的出版发行实现信息增值。

二、大数据对科技期刊信息传播价值链的影响

1. 供应链:作者

(1)信息智能采集。大数据在科技期刊出版中的应用可以解决传统出版价值链的信息共享不足问题,提高价值活动间沟通的有效性与及时性,有效降低价值活动的成本、提高价值活动的效率和期刊服务质量。如在获取稿源、信息采集方面可以通过网络期刊征稿启事、寻找有关约稿人和审稿人等;对采集的信息资源,要求作者在线投稿的同时,首先让其进行注册,包括职称、科研方向、在研课题等,由此编辑部可以建立一个作者数据库,该库不仅是编辑部的约稿对象(上游资源),也是编辑部宣传、推广的对象(下游资源)。[5]同时运用编辑部办公管理系统对来稿进行编号登记、送审、个性化自动答复,作者也可以随时上网了解自己的稿件处理状态,由此提高作者与编辑部的互动。这种方便快捷的投稿形式,极大地提高了作者投稿的积极性,有利于组织优秀稿源。

(2)信息智能分析。科技期刊编辑部门可以基于大数据平台引入人工智能计算分析工具,对作者来稿进行智能处理。首先,对作者进行评估即自动生成反映作者学术水平、学科领域知名度等特性的评估指数,使编辑部对投稿作者进行科学管理,即通过投稿作者的发文量和退稿量信息,统计作者的比例,同时对作者的期刊层次、被引次数等信息也进行统计,据此将投稿作者分为权威作者、高端作者和一般作者等层次类型,从而对不同层次作者的来稿进行个性化优先处理。其次,对来稿进行评估即自动生成反映来稿内容特性及分类的监测、分析和评估结果,通过在线文本分析工具,应用作者来稿关键词、题名、摘要等在国内外相关文献数据库对论文进行检索分析,进而了解来稿的时效性、选题热点、在学科领域所处的位置等,以判断稿件是否属于该学科领域的热门或重要选题。[6]其后,对学术不端来稿进行智能识别,如目前的清华知网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已实现了对论文抄袭的检测,但这仅限于国内中文语言,今后还应有中外相关文献数据库的对比,实现跨语言抄袭或重复发表的检测。另外,同一学科领域的科技期刊可以共同搭建一个期刊编辑系统平台,以识别一稿多投。如国内情报界已有图书情报方面期刊的一体化编辑出版平台。

2. 增值链:科技期刊出版部门

(1)出版流程变革。应用大数据技术能够实现编辑操作流程的革命性变化,加快科技信息的传播 , 通过对海量信息的深层次加工 , 编辑出有序、有效的信息产品 , 实现科技期刊信息价值增值 。这不仅要求信息传播的技术工具或者手段、组织形态能够与先进的大数据技术相匹配,还要求编辑的理念跟上先进技术的要求,使传统型编辑向数字型编辑转变。编辑工作中许多过去难以控制、不能数字化的流程变为可控制、可用数据精确描述的作业流程;许多杂乱的手工加工模式转变为标准化、程序化的作业模式;许多隐蔽无序的编辑规则模式转变为统一有序的规范模式。

(2)时效性提高。基于大数据平台,科技期刊编辑出版部门可以对论文的审稿周期和出版周期进行有效的控制管理,进而达到编辑流程的可控化目标。如审稿工作,科技期刊编辑部门可以应用编辑部办公管理系统的三网融合技术,通过短信、微信、微博等移动通信工具自动提醒专家及时审稿,审稿专家也可利用移动通信工具登陆审稿系统,在iPad 或智能手机平台上进行远程在线审稿,这样审稿工作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极大地提高了审稿的效率。对作者而言,不仅可及时获知稿件处理信息,而且可以获得后被转载、被引用等情况的信息。

(3)非结构化编辑。大数据技术颠覆了科技期刊传统的编辑技术,即突破平面文本信息编辑的传统模式,实现由文字向声音、 FLASH、图像、音频、视频等非结构化编辑方向全方位发展, 具有超文本链接、全时化、数据库化、交互性等编辑特点, 实现由平面编辑向多媒体编辑的转型。多媒体可以以更加感性的信息形态呈现论文信息,可以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生成平面和三维动画、全息图像、虚拟空间环境等,进而使信息传播效果最大化。 科技期刊出版彻底实现了数字化,论文字数既不受版面容量的影响,也不受媒体符号样式的制约。当然这也对科技期刊编辑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精通平面文字符号的编辑加工,而且还要掌握多媒体音频及视频信息的编辑技术。因此,技术成为编辑的立身之本,编辑必须在增加信息量、优化文字内容的同时,以大量精美、震撼、深刻的图片以及图片报道来吸引读者的眼球。

3. 输出链:读者

(1) 传播平台重建。大数据时代科技期刊出版介质由传统的单一纸质传播平台转为多样化平台共存的传播模式,除了纸质传播平台还包括期刊网站平台、综合性或专业性数据库平台、iPad 及iPhone 平台等,从而实现了科技期刊全媒体信息传播。 与以往的传统媒介不同, 网络这种双向型、去中心化的媒介为读者获取信息与交流提供了种种便利。[7]此外,大数据将改变传统科技期刊以编辑部为单位的平台模式,打破这种各自为政的管理形式, 如开发建立新一代的科技信息资源平台,这个平台可以将科技期刊信息资源、信息分析工具和专业的信息管理软件整合在一起,使其兼具知识的检索、获取、分析、评价、管理与发表多项功能。[8]如万方知识服务平台就兼具上述功能,可帮助完成论文的选题、发表、分析、评价等,这种新型的科技期刊共同体形式,能够实现科技信息资源的优化与共享,形成以科技期刊为纽带的科学研究、协同创新、互动的全流程、全媒体传播, 对科技期刊信息传播价值链的各个环节产生积极而广泛的影响 。

(2)个性化服务。与传统媒介的传播方式点对面 不同,大数据时代使点对点传播成为可能,也就是通过网络能够为个体量身定做,提供它所需要的有关信息,做到个性化服务。科技期刊出版部门应对读者进行细分,针对不同读者的信息使用行为、需求、习惯、特点,提供个性化的信息产品,从而提高信息价值输出的有效性。在提供个性化服务技术方面,数字内容个性化定制平台应该实现与各种终端(包括手机、iPad 等)和社交媒体(如微博 、 微信 、 QQ 等)的无障碍连接,优化读者的阅读体验。目前一些科技期刊如《分析化学》《软件学报》《脊柱外科杂志》等纷纷开通了微信公众平台,通过定期向读者推送消息,一方面实现对读者的个性化服务;另一方面,读者可以将自己喜欢的文章发到朋友圈中共享,积累的人气又可发展成为期刊订阅用户。

结 语

综上所述, 大数据在技术创新和信息服务方面的优势将对科技期刊信息传播价值链产生重大影响与变革,为科技期刊的发展带来广阔的空间。通过大数据技术,可以对科技期刊的信息优势加强管理和利用,使科技期刊的传播方式和发展模式发生改变,也将带动编辑角色和功能的转变。目前大数据技术还处在起步阶段,在对大数据的有效运用方面,中国科技期刊与国外科技期刊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因此,我国科技期刊界同仁应当抓住机遇,正视大数据、追赶大数据、应用大数据,不懈努力就有可能探索出领先国际水平的科技期刊发展新路径。

参考文献:

[1] 李国杰,程学旗. 大数据研究: 未来科技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领域――大数据的研究现状与科学思考[J].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2(6):647-656

[2] 百度百科.价值链理论[EB/OL].http:///link?url=loee2Ldei-GC0BFPp3h67DZfximdILA1b_qeSmoNHuXB2qJAcjGO4Q3WAM8Rq-6Z,2014-04-20.

[3] [4] 邹立君,侯胜超. 图书馆的信息价值链分析[J]. 图书馆学研究, 2010(13):15-17.

[5] [6] 吴锋. 大数据时代科技期刊的出版革命及面临挑战[J]. 出版发行研究 ,2013(8):66-70.

[7] 方岩,王雁. 信息技术对科技期刊传播价值链的影响与变革[J].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116-118.

科技信息传播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新媒体环境;科技传播;伦理失范;对策

中图分类号G20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107-0207-02

1新媒体环境下科技传播的伦理失范现象与问题

1.1新媒体环境下科技传播信息的“失实”

新媒体传播环境下,科技信息传播“失实”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主观方面失实”,即科技信息的传播者故意编造信息或歪曲事实,使得科技传播的信息与事实不符;二是“客观方面失实”,即由于部分传播者缺少必要的科技知识与传播能力等方面的限制,使科技信息偏离了事实真相。一些不符合事实的科技信息常会误导受众对真实情况的认知。

新媒体传播环境下,造成科技信息传播“失实”,既与新媒体具有交互性与即时性,海量性等特点有关,也与传播者等人为因素有关。具体来讲,其一,网络新媒体传播信息含量大,交互性又增加了把关的难度。网络传播源头难以控制,监管和把关较难。所有民众都可以通过虚拟的网络传送文字、图像等信息内容,其匿名性、自由性强,加大了对科技传播信息控制的难度;其二,在网络等新媒体环境下,有些信息传播者为适应求新、求快的社会节奏,采用“专家预测”、“权威分析”等形式,歪解科技信息,而各类信息的产生、传播过程却不像传统媒体那样,经过层层审查把关,信息缺乏严谨性、真实性和权威性。

1.2新媒体环境下部分网络媒体公信力缺乏

近几年来传统媒体的公信力受到虚假新闻、有偿新闻等的困扰。而网络媒体由于其匿名性和交互性等特点为部分网民所利用,使得他们可以不受约束地散布虚假信息,这就严重地影响了网络媒体的公信力。

首先,部分网络新媒体成了传播虚假的科学信息的渠道。“由于现阶段网络缺乏严密的信息监管,很多似是而非的“科学信息”广泛流传,给人一种印象—就是经过互联网传播的科技信息真假难分,难以置信,其真实性可靠性权威性始终是让人诟病的软肋。”[1]未得到科学验证的信息或是虚假信息经过网络等新媒体的广泛传播,破坏了科学信息的正常传播秩序,严重阻碍了人们对真实准确的科学信息的获取。

其次,新媒体在某些情况下被迷信活动利用。在互联网新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占卜算命等迷信活动通过新媒体传播渠道,采用新技术手段,通过星座运势、电脑算命等形式以崭新的姿态重现在人们的生活中,但其本质仍属于迷信活动。可见,新媒体给这种封建迷信披上了科学的外衣,并为其的生存提供了更广泛的土壤,实质上依旧还是利用新媒体的传播特性欺骗受众。

再次,有些科技信息传播出现煽情化、低俗化的倾向。科技信息传播本应以真实性与科学性为依据,而网络上传播的有些科技信息,常会出现一些脱离事实、夸得其词、耸人听闻的标题,其目的在于吸引人眼球、刺激受众的猎奇心理。如“某某新药时女性的性感妖媚,男人夜夜狂欢”等。科技信息传播出现煽情化、低俗化等问题,大大削弱了科学信息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1.3新媒体环境下科技传播中学术不端、侵权问题加重

在新媒体环境下,科技信息传播迅速、海量、检索方便等,这一方面为科技工作者科学研究与科技创新提供方便,另一方面也为少数人的剽窃、抄袭他人学术论文、剽窃他人科研成果等学术不端、侵犯知识产权等行为提供了便利。这种现象如不加以遏制,必将会给学术界带来极大的不良影响,甚至会危及到社会的和谐、科学的发展。

科技成果作为科研人员脑力劳动成果,同体力劳动者一样,是受到法律保护的。在《科学发明国际登记日内瓦条约》中明确规定:科学发现是“对至今没有认识的,可以证明是正确的物质世界的现象、性质和法规的认识”。[2]维护知识产权,不仅能够保护知识生产者的合法权益,同时对于维护国家利益、提过国际竞争力也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在新媒体环境下,高度自由的传播行为导致知识侵权现象屡见不鲜。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统计数据显示,自1999年至今,发生网络的知识产权纠纷案件增长了近10倍,著作权案件,尤其是近两年的增幅更加大,包括论文、著作、音乐、影视作品、科学技术专利,数字化信息等等。

2 新媒体环境下应对科技传播伦理失范现象的策略

2.1应进一步健全科技传播法律法规

在中国当前逐步进入法制化社会之际,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将会对社会各项活动的正常运行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因此,政府等相关部门应制定出针对新媒体特性的传播类法律法规,对科技传播组织的权利和义务作出明确的规定,并通过对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规范新媒体环境下科技传播的秩序和发展方向。同时,对网站的发展进行宏观上的调控和指导,以使科技新闻在网络媒体中能够得到有序传播。

另外,还应进一步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执法力度。科技成果作为科研人员脑力劳动的成果,同体力劳动者一样,是受到法律保护的。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能够提高科研人员的创新意识与创造力,从而推动科技的发展。

2.2强化科研人员的学术道德建设

如果说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不竭动力,那么从根本上讲,科技是为人类谋福利的。国家学术机构和相关科研人员应坚持为人类造福原则,加强学术道德方面的建设。使其能够坚持科学研究的严肃性和真实性,不受经济利益等因素操控,避免弄虚作假、急功近利等不良行为,使科学研究能够在健康的环境中进行。同时建立科技传播生态监测体系,及时发现不足并迅速处理,保障科技传播生态环境有序、健康地发展。

2.3加强科技传播媒介自治自律

1)必须坚持客观真实性和公正性的报道原则。客观真实性原则是媒体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客观、真实、公正地报道信息是媒体必须坚持的首要原则。“‘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是坚持传媒真实性的根本依托,要大力加强传媒的内部机制转换和制度保障,完善传媒的内部管理,强化其社会责任。”[3]公平正义是最基本的社会道德准则之一。在科技传播环境中,弱势群体话语权的掌握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公正。因此,科技传播者应该恪守公平正义的道德准则,密切关注科技传播中资源配置的公正等问题;

2)科技传播的媒体应准确定位,坚持受众优先原则。受众接受科技信息,其目的主要是获取信息、了解知识、愉悦身心。因此,媒体除了利用网络传播科技信息外,还应增加报道形式,转变报道方式,增加可读性,寓知识于娱乐之中。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公众;

3)网络媒体应自觉提升公信力,承担社会责任。网络媒体应增加科技信息传播的容量,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注重社会效益。当前某些网络媒体为了吸引眼球,提高点击率,实现商业目标,不惜大幅渲染一些虚假的或是低俗的东西,极大地损害了网络媒体的公信力。信息时代,网络媒体应该要肩负起对社会、公众的责任,坚持文明办网,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

4)增强网民的互动。网络媒体应充分发挥互动性强的优势,提高网民互动的频率。在科技信息传播的过程中,网络媒体应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科技信息的制作、和交流。在网络环境中,人人都拥有自媒体,都拥有绝对的话语权,网民既享有科技信息的接收权,同时也有权制作和科技信息。网民可以通过留言、发贴等方式来进行交流,发表对科技信息的意见和看法。

2.4增强科技传播的多渠道建设

长期以来,科学技术信息一直都是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期刊、图书等传统媒介进行传播,近年来才开始借助网络、手机等新媒体进行科技信息的传播活动。应充分利用新媒体,扩展网络科技信息的传播资源,扩大网络科技信息传播的范围。同时,应拓宽科技信息传播的渠道,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广泛参与,建立多渠道、深层次的科技传播体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鼓励公众直接或间接参与科技传播活动。另外,还应充分发挥科技展览馆、图书馆等公共场所的宣传作用。

2.5强化科技信息传播人员的职业道德

道德价值和社会责任心在媒体科技传播中尤为重要。要使传媒促进社会的进步,道德切不可忽视。科技信息传播人员增加社会责任感,强化职业道德建设。

目前有不少科技传播网站人员不顾事实真相,以为追求点击量,忽略了应有的社会责任。通过网民的自由投稿来获得信息,这就对检验真实性带来困难。新媒体更应承担起受众“把关人”的角色,过滤信息流通的各个环节,保证科技信息传播的真实性、客观性。对于从事科技传播的媒介和专业人员来说,不仅要应提高其业务水平和媒介素养,具备专业的科技传播知识与 “辨伪”能力,防止因自身能力不足所造成科技信息的客观失实。同时还应提高采编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避免有偿新闻等主观失实。充当好“把关人”的角色,将谣言止于传播之前。

2.6切实提高公众的科技与媒介素养

公众是科技信息的接受者,科技素养与媒介素养对他们至关需要。政府部门与科技工作者要“充分发挥科技传播的社会教育功能,提高受众的科技素养和媒介素养,形成对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的正确宏观认识,了解科学研究和科学技术的本质。”[5]只有公众的,科技素养与媒介素养提高了,才能具有较高的鉴别能力与接受科技信息的能力,用科学的态度分辨科技信息的真伪,也才能客观、公正地对待科技信息与利用科技信息,从而收到良好的科技传播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希光.畸变的媒体[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5-6.

[2]林坚.论科技传播中的信息选择[J].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00.

[3]丁诚,张阳德,等.新媒体对科技传播的影响与思考[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0(20):3195.

科技信息传播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科技信息户户通综合服务平台(以下简称户户通平台)是以电话网、互联网、广电网、专家网和组织网五网融合为基础,以电话机(固定电话、移动电话)、计算机、电视机、收音机、农信机为载体,以农村科技服务组织、农业科学数据库和专家团队为支撑的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系统。它以需求为目标、市场为导向,运用计算机技术、通信网络技术、现代管理技术对涉农政务、实用技术、社科知识、市场信息等科技资源进行系统整合,主要通过电话等应用终端曲线上网,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提供高质量的科技传播与咨询服务。

目前,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仍然面临着“网破、线断、人散”的局面,农业科技资源分散、条块分割严重,重复建设、封闭运行突出,科技资源共享机制尚未形成,信息瓶颈、梗阻现象相当普遍,涉农企业、合作组织、农民群众急需的科技经济信息无法及时获取和。以需求为目标、市场为导向,整合各类涉农科技资源构建的简便、快捷、经济、实用的户户通平台,其优势体现在:有利于提高各级政府、涉农组织联动解决“三农”问题的协作能力,较好地解决农业科技服务与农村需求相脱节的问题;有利于推动科学技术和其他生产力要素充分结合.较好地解决了如何提高农村电话电视普及应用率问题;有利于科技信息在农村的适时传播和广泛应用,较好地解决农业科技信息最后一公里问题。

1平台构建及科技传播过程

1.1平台系统体系

户户通平台主要以电话网、互联网和广电网为载体,通过语音、视频和网站提供信息的查询、、技术支持与协作,解决农业科技信息进村入户问题,其总体构架包括科技信息需求终端、科技信息处理平台、科技信息资源系统和科技资源协作网络等。

科技信息需求终端指户户通平台的受众对象或目标人群,主要包括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涉农企业、广大农民和城镇居民等终端用户。科技信息处理平台指系统具备的信息处理和资源配置管理功能,包括数据库、用户、权限、角色管理和信息匹配等。科技信息资源系统指市级科技信息咨询服务系统,主要结合农村需求统一设计数据标准和人机界面,组织信息搜集、分析和加工。科技资源协作网络指农业与科技管理部门、委托机构、相关单位及专家网络。

1.2技术功能和传播过程

(1)技术路线。为了保证户户通平台低成木、高效率地运行,程序设计采用浏览器/服务器模式。运用智能体技术,通过专用服务器和特定软件实施电话网与互联网的有效连接,如利用系统语音合成软件使动态文字信息转换成电话可以识别的语音信息;利用系统上传下载软件使户户通信息数据库和互联网的相关信息互联互动;利用数字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使动态信息静态化、静态信息号码化、复杂信息简单化;利用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使用户(电话)拨号进人户户通系统平台,查询互联网上的科技信息或把自己的信息到互联网上(称为电话曲线上网或电话间接上网)。在现有科技信息网络平台的基础上,建立户户通信息平台(外网)和工作平台(内网),使用统一热线电话号码或借助农村远程教育网,通过人工(或自动)接受与处理,构架用户与互联网之间的桥梁,通过各级专家团队的协作联动,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技术服务。

(2)平台功能。户户通平台主要具有信息、资源共享、快速查询、用户接人、文字语音转换、远程培训、协作互动、服务管理、系统维护等功能。信息平台(外网)主要用于公众信息和用户供需信息的。工作平台(内网)作为科技服务资源库和科技系统网络调度平台,存放当地技术、人才、市场信息,以备加工、和应用。

(3)咨询流程。当用户通过电话或机顶盒电视咨询问题时,可根据户户通系统提示按键进人户户通信息数据库获取和科技信息。当咨询者认为信息数据库无法满足自己需求时,可根据系统提示进人户户通人工服务平台,工作人员将利用信息平台进行答复处理。如果用户提出的问题咨询服务中心坐席专家不能实时处理,则提交调度服务中心或市县互动服务平台,由相关专家借助三方通话予以解答,对于技术性比较强或必须现场处理的问题,调度服务中心将根据情况就近指派专家随户户通现场服务直通车实地解决。

(4)管理模式。户户通平台运行的成败取决于管理模式是否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前期以政府投人为主,逐渐转为市场化运作模式。以市场为主的管理模式需在实施过程中逐步探讨。当前主要采取以政府为依托、农业和科技部门为主体、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规律要求的管理模式。可以组建户户通调度服务中心、咨询服务中心、农业专家团队和科技协作组织。

2户户通平台的运作实践

蹼阳市在媒体宣传、热线咨询、网络传播、实地指导、教育培训和示范开发“六位一体”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基础上,结合多年开通17s(要技术)科技服务热线(160s17s, 1688s17s专家咨询和语音信箱相结合)的成功实践,2004年投资15万元引进神农智能电话查询系统,开发建成了科技信息户户通综合服务平台,2005年蹼阳市科技信息户户通工程建设项目列人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2007年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其具体做法包括:①开发建设了户户通综合服务平台,该服务平台是一个集信息查询、信息、信息管理和呼叫联动于一体的综合性科技信息服务系统,由“五个一”构成,即一个户户通网管系统、一个户户通网站()、一条户户通热线9600175)、一支强大的专家团队和一组电话应用终端。②开发建设了科技信息专家数据库,作为科技信息的主要来源和平台建设的核心。③引进开发了虚拟电子邮件系统,可以支持农户利用电话接收、发送“电子邮件”。④开发建设了农业科技短信平台,可以为用户提供农业技术、市场预测、市场行情、供求信息、务工信息和农家乐等点对点服务。⑤开发了科技信息供需甄别系统软件,可以把复杂信息简单化,解决农民甄别真假信息能力较弱的问题。⑥组建了一批综合性机动化的专家团队,利用户户通热线、现场服务直通车保证用户咨询问题的及时准确解答。⑦编制了户户通平台应用指南,解决了农民如何利用电话间接访问互联网的问题。⑧签订了符合市场规则的双赢合作协议,保证了户户通平台的持续运行和健康发展。⑨建立了市县乡三级高效协作体制,具备了组织开展联动协作服务能力。⑩建立了多媒体宣传推介机制,实现了农民、专家、媒体和户户通平台的良性互动。

由于户户通网络的科技信息丰富实用,专家服务权威热情,每天都有不少农民拔打户户通热线(9600175)来咨询各类科技信息。近年来,户户通平台咨询人数呈现出急剧增长趋势,有时一天超过50人次。

3户户通平台的成效分析和问题思考3.1应用成果

科学研究和运作实践表明:户户通平台运用于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主要可以取得以下三方面成果:①冲破传统农技推广观念和体制束缚,形成大农业、大科技联动工作格局,通过建立上下联动、协调运作机制,可以逐步实现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六化”,即服务组织网络化、服务管理规范化、服务机构市场化、服务手段信息化、服务利益共赢化和服务能力持续化;②遵循专业化市场化原则,符合现代农业科技传播的发展规律。平台的维护运行、信息的采集更新、团队的服务活动等都需要专业人才和资金支持,长期的运行必然要走专业化、市场化之路;③实行低成本启动运作,拓展户户通网络发展空间,既不收取信息服务费,也不收取技术服务费,甚至连专家现场技术服务的交通费都不收取,农民获取和科技经济信息的成本非常低、热情非常高,户户通平台在广大农村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大。

3.2优势特点

案例实践、社会调查和数学统计表明:户户通平台传播农业科技信息既科学实用又快捷节省,主要优势包括以下四个方面:①投资量小、覆盖面大。所有电话普及的乡村用户只要有一部电话,记住户户通热线电话号码,就可以通过平台查询、信息。②内容丰富、实用性强。传播内容涵盖涉农政务、市场供求、农业科技、工业科技、卫生科技和大众科技等农村科技信息,农民用普通电话即可间接上网交流。③人机结合,异地同步。系统自动应答、昼夜服务,可以通过专家体系异地同步地为农民提供科技信息服务。④解决困难,节省花费。用户不用电脑、不用宽带,不付信息费,不付专家费,可以大量节省获取和科技信息的成本。

3.3存在的问题

户户通平台的协作机制不够完善,人机互动效应需要进一步强化,专家信息库的先进性和本地化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系统应用查询方法需要进一步改进,运行成本需要进一步降低,应用终端需要进一步拓展,媒体宣传需要进一步扩大。

3.4户户通平台的发展思考

(1)从户户通平台传播农村科技信息的过程看,应该运用现代科技传播理论,构建高效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体系,较好地做到以下三方面的结合:①网络平台的规划建设和协作体系的建立完善相结合。例如,在建成市级户户通综合服务平台、规划建设县区乡镇户户通信息服务平台的同时,建立市、县、乡三级科技资源协作系统,做到电话曲线上网和专家实时服务的有机结合。②传统的科技传播经验和市场化运行机制相结合。例如,在吸取现场指导和技物结合等传统农技推广经验的同时,进一步引进市场经营理念,用电信运营商的电话资费分成弥补户户通平台维护和运行经费的不足,可以避免重建轻管或有建无管现象的发生。③科技信息传播方法的实用性和科技信息传播内容的先进性相结合。例如,户户通平台上网查询科技信息的方法简便易行、快捷节省,具有经过专家团队甄别、符合农村需求的科技经济信息数据库,能够奠定户户通平台的应用基础。

(2)从户户通平台传播农村科技信息的内容看,应该以农村市场需求为导向,构建先进实用的科技信息数据库。不仅要解决好把科学知识和技术信息传播给一般社会公众的问题,还要解决好传播过程中的信息搜索和甄别问题。科技传播的信息量和复杂度急剧增加,科技传播过程的不确定因素也日益剧增。户户通平台在选择相关信息时,要忽略不相关或者不先进、不实用、不准确、不科学的信息方面。另外,要充分发挥科技专家团队的作用,尽量减少农民选择应用科技信息时的盲目性,增强科技传播、信息传递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并使传播内容更加适应传播体制,传播方法更加适应农民需求。

(3)从户户通平台传播农村科技信息的效果看,应该更加符合中国农村科技传播的现实,既要解决或弥补当前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也要解决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科研成果、技术信息棚架,以及农民急需的各种经济信息、技术服务无从获取的问题。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农业现代化和农村信息化指日可待,农民科技经济信息需求与日俱增,农村通讯事业长足发展,户户通平台的应用前景自然会更加广阔。

(4)户户通平台作为现代科学传播理论和农业科技传播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运用农村信息化推动农业现代化的范例,对转变中国农村传统生产经营观念、变革中国农业技术推广体制,以及推动发展中国家农业科技传播事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5)户户通平台不仅适用于农村社区科技信息的传播与交流,也适用于城市社区科技信息的传播与交流。不仅适用于工农业生产和社会发展领域的科技信息传播与交流,也适用于商业流通领域市场经济信息的传播与交流。可组织科研力量进行相关技术开发,使户户通平台在现代信息传播和交流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科技信息传播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互联网;网络传播;全球化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107-0024-02

人类进入21世纪,就意味着全球化和知识经济化时代的到来,科技兴邦、创新立国已成为我国发展经济,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重点。构建与完善科技传播服务体系,不仅能为各级企业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提供有效的服务保障,而且有助于全面推动与提升国家科技传播能力,促进国家创新体系的有效运行。本文将以企业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为目的,探讨现代科技传播服务体系的构建与完善,以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1 科技传播服务体系的内涵与结构

科学社会学家J.D.贝尔纳(J.D.Bernard)在《科学的社会功能》一书中指出了科技传播的重要性,他认为,“按照过去关于科学的概念,交流是科学家之间惟一的桥梁”,但是,“在今天我们已经明白科学情报数量之多已使其传播成为巨大问题”,“除非采取某种措施,我们就将面临知识一经获得就立即无用的局面”,因此“需要极为认真地考虑解决科学交流的全盘问题,不仅包括科学家之间交流的问题,而且包括向公众交流的问题”[1]。因而在信息社会中,加强科技传播不仅非常必要,而且已经刻不容缓。科技传播大概包括三个方面内容:科学界之间的交流、科学与其他文化之间的交流、科学与公众之间的交流等。科技传播涉及到如何收集、制作、提炼、组织、传递科技信息等问题,有学者将其定义为“一个信息的采集、组织、提炼和提供的过程”[2]。

科技传播工作应该由一定的科技传播服务体系来承载并完成科技信息(知识)的传递。科技传播服务体系“是由承担知识传播和技术推广等科技传播任务的相关机构和组织构成的网络系统,其主体部分是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教育机构、大众媒体机构、科技社会团体等” [3]当然,更广义的科技传播体系还包括政府部门、企业和起支撑作用的基础设施。一般而言,传播系统主要由传播者(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受传者等组成。科技传播服务体系同样涉及到这些传播要素。

科技传播服务体系是一个完整的网络系统,其中的各个要素必然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在这个有机统一体中,其结构也是有层次性和条理性的:科学家个人的科学认

作者简介:籍慧波,编辑,工作单位:山西省科技传播中心,职务:企划部主任

知过程(科学研究)是一种人内科技传播,这属于第一层次的科技传播结构;科学家之间的信息交流形成人际科技传播,这属于第二层次的科技传播结构;科技共同体之间的信息交流形成群体传播,这属于第三层次的科技传播结构;科技共同体中的信息向全社会传播即科学普及,这是第四层次的科技传播结构。[4]这种多层次性和联系广泛性的结构模式,表明了科技传播体系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社会动态体系。

2 科技传播服务体系对企业创新的意义

美国创新经济学的创始人熊彼特教授于1934年在其《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指出:“创新是指企业家实行对生产要素的新的结合。它包括以下几种情况:引入一种新的产品或提供一种产品新质量;采用一种新的方法;开辟一个新的市场;获得一种原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应来源;实行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实际上,广义的企业创新包括经营创新、产品创新、销售创新、市场创新、管理创新、体制与机制的创新。

在全球化、信息化的当代,企业创新必须获取足够的信息资源,特别是有利于企业创新的科技信息。面对当今社会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状况,如果因循守旧,闭关自守,没有开放的眼光和广取博收的胸怀,企业的发展必将面临困境,更不要谈创新发展了。当前企业的创新不能离开科技信息的获得,因而科技传播服务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对企业创新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企业产品的创新需要科技传播服务体系提供最新的科技创新信息。有了最新科技成果信息,企业可以根据自己产品的特点以及企业的远景规划,把相应的科技新成果转化并附着在企业产品之上,或对产品进行革新,或者是科技新成果转化成一种新产品。

其次,科技传播服务体系强大的信息传播功能,有利于促进企业经营管理以及销售方式的创新。科技发展的方向时刻影响着人们的消费理念和消费行为,企业借助于科技传播服务体系这个平台,一方面可以获取科技新信息,在了解科技发展动向的基础上,决定企业产品经策略和市场开发思路,另一方面借助科技传播服务平台,可以对企业创新产品进行推介。

再次,作为网络化的科技传播服务体系,有利于企业创新活动中整合并有效地利用资源。科技传播服务体系的主体包括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教育机构、大众媒体机构、科技社会团体以及政府等,这些构成要素在现代传播理念的规整与重构中,能够有效地组织和协调起来,使传播主体之间的信息融汇并及时第传递给企业,企业根据自身需要与实际,进行信息的筛选,从而有效地利用科技成果(信息)为企业创新服务。当然企业作为科技传播服务体系中的一端,其反馈产品信息、市场信息等同样能促进这些构成主体的改进传播方法,提升传播效率。

3完善与创新科技传播服务体系

科技传播担负着知识交流、培养人才、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任务,同时,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中,科技传播服务体系的建设更显出其重要意义。科技知识信息的创新、加工、传播和应用将成为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资源,而经济的增长与企业的创新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只有科技传播服务体系的有效运行才能够很好地整合知识的创新、加工、传播和应用的各个方面。因而完善与创新科技传播服务体系,是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需要,更是加快中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迫切需要。

首先,构建与完善统一协调的科技传播服务平台。科技传播体系是一个复杂的大体系,其整体功能的发挥受到环境要素、各个主体要素和组织结构的影响。作为科技传播的内容仍然以一种信息的形式存在,信息的传播必须与当代媒介融合的实际相结合,不能因循守旧地走固有的传播路径。作为科技传播服务体系的主体在科技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应该承担起重要的职责,无论是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教育机构、大众媒体机构、科技社会团体,还是政府部门和企业,作为科技传播服务平台,都应该强化各自的主体能动性,加强各主体要素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完善内部合作机制,既把自己当成传播的主体,同时也把自己作为传播系统中的媒介,这种新型的科技传播服务体系把媒介与主体融为一体,能够在科技信息传播的过程中提高传播效率,更好为企业创新服务。

其次,提升从业人员的科学素养和媒介素养。在科技进步与创新过程中,人是最关键的因素。人也是建设科技传播服务体系的关键,人才是传播服务体系中的真正的主体。因而,必须提高科技传播服务体系中从业人员的科学素养和媒介素养。科学素养一词源自英文 “scientific literacy”,指的是对科学和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观点和科学价值观所具备的基本了解。[5]从事科技传播服务的工作人员,必须了解科学技术的基本术语和基本科学观点,了解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科学研究的过程;了解科学的社会影响和作用,提升自身科学素养。同时在新媒体时代,媒介融合以不可阻挡之势遍及全球,无论是对传统媒介还是新媒介,从业人员必须了解其传播规律,掌握其传播技术和路径,特别是当前的网络媒介,因为互联网技术可能改变科学合作结构,从而提高合作生产力[6]。研究传统媒介与新媒介之间的共性与差异,吸收各自的优点,才能更好地搭建科技传播服务平台,从而为科技创新、企业创新服务。

再次,必须构建畅通无阻的科技传播服务渠道。在科技信息传播的过程中,无论是作为主体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教育机构、大众媒体机构、科技社会团体、政府部门和企业,还是作为受体的大众,其间要进行信息的交流,必须有一个畅通的信息流通渠道,否则,科技信息即使能够进行一定的传递,也会因为交流障碍而影响传播效果,同时影响科技创新与企业创新,因为信息渠道不畅通必然带来科技信息的滞后,这就会“面临知识一经获得就立即无用的局面”。为了避免这样的局面的出现,科技传播服务体系内部的各主体之间,必须进行有效的协调,建立完备的传播运行机制,更好地为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服务。

另外,必须建立企业创新与科技传播服务平台之间的合作机制。当前“即使历史学家也不怀疑,科学已经是形成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决定我们未来的主要因素之一”[7],科技意识与日常生活已经密不可分,科技信息对企业的发展更是不可缺少,因而,科技信息如何有效第传播给企业是目前企业和传播服务平台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而且,如果仅仅构建和完善了科技传播服务体系,而企业缺少科技创新意识,或者没有与科技服务平台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和相互间的运行机制,企业的创新力的提升也必将大打折扣。所以,在完善科技传播服务体系和提升从业人员的科技素养媒介素养的同时,还应该从企业与服务平台两方面同时入手,构建二者之间的合作机制,完善科技信息传播渠道,不仅使企业能更快更有效地获取新的科技信息以提升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同时也让企业能向科技传播服务平台进行信息反馈,以便科技服务平台能更好地确定服务方向,提高科技信息传播服务效率。

当然,科技传播服务体系作为提升企业创新力的服务平台,不能固步自封,应该不断扩大与其他领域之间的信息交流,不断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为企业创新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从而全面推动与提升国家科技传播能力,促进国家创新体系的有效运行。

参考文献

[1]贝尔纳JD.《科学的社会功能》[M].陈体芳,商务印书馆,1982: 398-418.

[2]JamesH.CollierDavidM.Toomey(ed).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communieation:Theory, Praetiee.and Policy[M].SagePublieation.ine.1997.

[3]魏娟.中国科技传播体系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南京农业大学论文.

[4]江昀.科技传播系统的结构和传播模式分析.全民科学素质与社会发展——第五届亚太地区媒体与科技和社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2006.

[5]李大光.对“科学素养”理解的异同和促进方案仁.见刘华杰.科学传播读本..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6]陈喜乐.科技传播的研究状况及其模式.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

科技信息传播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科技传播;传播媒介;媒介发展

2010年,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承担了广东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项目“广东省科技宣传与公众认识科技工作研究”的课题。为提高课题研究的科学性与准确性,课题组选择了100个来自广东省各地市的大学生,对广东省21个市10个阶层的公众进行了调查。

一、我国科技传播媒介的现状

大众传播媒介是公众获取科技信息的主要渠道。本课题组的调查显示,针对2010年的广东登革热疫情,79%的人是通过媒体获知信息的;11.1%的人是从亲朋好友处得到信息的;而选择医疗部门和政府机构的比例均较小,分别为4.4%和4.1%。2006年《中国科普报告》的数据显示,中国公众通过电视获得科技发展信息的比例为91%、报纸杂志为44.9%、广播为22.4%、图书为10.2%。这组数据表明,中国科技信息传播的途径已发生变化,大众媒体已成为科技传播主渠道。[1]

不同的人群在媒介选择上的差异较大。2006年我国颁布实施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将农民、城镇劳动人口、领导干部和公务员、青少年四类确定为提高科学素养的重点人群。为了解这些人群获取科技信息的情况,课题组主要对其中三类人口进行了重点分析:

互联网、电视和报纸杂志是领导干部和公务员获取科技信息的主要媒介,其中互联网为33.5%,电视和报纸杂志均为29.5%。城镇劳动人口获取科技信息时最常利用的媒介是电视(45.4%),其次是互联网(26%),排在第三位的是报纸杂志(14.7%)。55.5%的农民选择电视作为获取科技信息的渠道,其次是报纸杂志(16.8%),和亲友同事的谈话占据10.9%,利用互联网获取科技信息的比例仅为5.9%。因此,不可低估人际关系传播在农民信息传播中的作用。

传播媒介的科技传播力度不够大。据中国科协调查,现今许多媒体中,没有专职的科技记者,没有固定的版面、栏目或时段,一些重大科技信息得不到充分的报道是造成科技宣传弱势的一个重要原因。

①报纸:科技类报纸发展困难,综合性报纸科技传播力度小。在1978年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的鼓舞和感召下,许多省份先后创立了自己的科技报。1983年,部级科技类报纸《科技日报》创刊。这一时期科技类报纸的发行量一度迅速增长。据统计,全国科技类报纸大约有80多家,几乎每个省份都有自己的科技报纸,其中较为知名的是《科技日报》、《大众科技报》,但是这些科技类报纸发展得如何呢?“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家开始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些科技类报纸面向市场,逐步探索走出一条成功的发展之路。但由于种种原因,到目前为止,除极少数科技类报纸之外,大多数科技报都面临资金短缺、设备陈旧、人才匮乏、市场难以拓展等问题。”[2]

再以综合性报纸为例,除《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等有科普专版,《羊城晚报》等少数几家有“科学小品”之类专栏外,从中央到各省市区的绝大多数大报都只有科技新闻版,而无科普专版或专栏。

②电视:科技频道、科技节目所占比重小。中央电视台2001年设立CCTV-10为科技・教育频道,其《探索・发现》、《地理・中国》多个科技节目受到观众的欢迎。另外,CCTV-7的一些经济类节目如《致富经》等,也传播农业科技信息。

中央电视台的科学节目播出时间仅为9%,且科学节目收视率不足1%,在很多地方还无法收看到。地方电视节目的科学节目更少。[3]在广东本土电视节目中,广东电视台公共频道的《解密大行动》是类似央视《走近科学》的一档科普类节目。它搜罗奇闻异事,结合广东地域特点,策划推出了有关广东省不良饮食习惯而造成的“广东怪病解密系列”,受到了群众欢迎。广东省各地市电视台中,目前在播的仅有7个科技节目,其中医药健康类有3个:广州电视台经济频道的《探索健康》、中山电视台公共频道的《四季养生堂》以及中山电视台综合频道《健康有约》。科普解密类有4个:东莞电视台第二频道的《科普大篷车》、江门电视台的《秘境疑云》、南方电视台经济频道的《discovery 探索》、南方卫视的《华夏探秘》。与占据播出主角的娱乐节目、电视剧相比而言,科技节目在整个电视节目中所占的比例是微乎其微的,而且播出的时段也是非黄金收视时段,并且多以医药健康类、讲离奇故事的形式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科技节目仅有东莞电视台第二频道播出的《科普大篷车》。(根据2011年9至10月的电视播出情况进行的统计归纳)

③互联网:科技信息零散,没有形成有力的传播平台。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电脑逐渐进入千家万户,网络以其方便快捷的特点逐渐成为人们依赖的媒体。科技网站为数众多,我们仅从网易科技频道网站导航中就可看到74个科技咨讯网站。网络上,科技传播的公益团体也非常活跃,如科学松鼠会以“剥开科学的坚果,帮助人们领略科学之美妙”为宗旨,是一个非营利性的科技传播机构。《南方周末》评价说:“松鼠会的文字作品兼具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已经成为本土科普作品的重要来源。”

那么,在互联网众多网站中,受众是通过哪些类型的网站来获取科技知识的呢?调查结果显示,在选择网站类型获取科技知识中,23.2%的受众通过专业科技网站获得科技信息,21%的受众通过门户网站获得科技信息,18.6%的受众通过政府网站获得科技信息,15.7%的受众通过科技局、科协网站获得科技信息,13.6%的受众通过微博获得科技信息。总体而言,在网络中没有哪一种方式占据明显的优势,网络中的科技信息比较分散,没有形成有力的传播平台。

④新媒体:微博、手机等新媒体尚未被充分重视。微博,作为网络媒体一种新的衍生品,在近两年迅速崛起。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人和年轻人更快地接触到这种新的传播渠道。在科技信息传播过程中,科技传播的主体对微博、手机等新媒体的重视还不够充分。以新浪微博为例,以“科技”为关键词可搜索到相关微博500多个,但多为企业的宣传主页,而纯粹进行科技信息传播的微博却为数不多,并且这些微博中存在着信息碎片化的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在利用手机获取科技信息的几种方式中,人们较为倾向于手机上网和短信获取,比重分别为30%和29.9%,通过订阅信息和邮件获取的所占比重不大,分别为18.7%和13.5%。总之,虽然微博、手机等新媒体发展迅速,但作为科技传播的一种渠道,还未发挥其真正的实力,科技传播的主体对这类新媒体的认识和重视也是不够的,应该探讨如何实现这些新媒体为科技传播所用。

二、科技传播媒介发展对策

在坚持公益性投资的同时,科技传播媒介要走产业化的道路。科技传播产业化是当前科技传播的一个发展趋势。美国的电视广播产业基本可以分为两大类型,即公共广播电视系统和商业广播电视系统。商业电视广播系统以灵活多变、丰富多彩、适合市场需要的节目占据主要市场。探索频道(Discovery Channel)自1985年在美国开播后,向全球提供高品质的非戏剧性节目,内容涵盖科技、自然、历史、探险和世界文化等领域,如今已成为世界上发展最迅速的有线电视网络之一,覆盖面遍及美国99%的有线电视订户,在全球145个国家和地区有超过14400万个家庭订户。[4]

我国大众传播媒体应该紧跟社会发展的脚步和国际潮流,把科技传播当做一个产业来做,要大力促进科技传播衍生文化产品的生产,把科普产品推向市场,从而带动相关产业群落的发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打造健康的科技传播产业体系。同时,政府需要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对科技传播产业化进行引导和规范,鼓励企业创新,在竞争中做强做大。

大力培育科技传播媒体品牌。目前,除中央电视台科技频道的少数栏目外,我国科技传播媒体品牌缺乏,知名度不高,竞争力不足,对公众的吸引力不强,不能满足公众提高自身科学素质的需求,科技传播媒体品牌的培育亟待加强。科技传播媒体品牌、精品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收到很好的效果。其一,这些品牌、精品可以提供丰富、权威的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技能和信息等,为公众提供更好的科普服务,从而更好地吸引公众,不断满足公众提高自身科学素质的需求。其二,媒体的品牌、精品可以带动我国科技传播水平和能力的整体提高。由此可见,建设科技传播媒体品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5]

根据不同受众的特点,注重分众传播,使传播效果最优化。各类科技传播主体要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采取不同的传播策略,注重传播的分众化,以占领准确的受众市场。针对领导干部和公务员,首先,要加大各项科技政策、法规在这个阶层的传播力度,使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模范作用能够在科技传播活动中真正发挥出来。其次,由于这个受众群体受教育程度较高,对科技传播信息的理解能力较强,可以发挥平面媒体文字传播的优势,增强相关科技信息的纵深度,发挥网络媒体信息量大的优势,提升传播效力。针对农民阶层的具体情况,应该加强科技政策传播,多传播实用性的科技知识和技术。在农村和边远地区,由于物质技术条件的制约,还主要通过电视和报纸等传统途径获得科技信息,而网络、成果展示等传播途径难以发挥作用,加之不少农民文化程度较低,应多利用电视等视听结合的媒体进行科技信息传播,用形象生动的传播方式提高传播效果。另外还应该就防灾减灾方面的科技知识加大传播力度,帮助农民更好地应对自然灾害,减少因灾害产生的经济财产损失。针对城镇劳动人口,除了强化信息的浅显易懂、生动有趣之外,还应就其感兴趣的传播内容如创业致富等相关信息,帮助城镇劳动人员创造财富、积累财富。针对未成年人应尽可能采用图文并茂的杂志、画报,也可以将科技知识融合进漫画书、动画片中,让他们在娱乐中学到科技知识。

媒介融合时代,应注重新媒体的使用。当今科技高速发展,新媒体新渠道日新月异。渠道的多样化,要求我们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探索科技宣传工作的新方式。随着卫星技术、数字化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进步,以及这些技术在广电、通信领域的全方位渗透与应用,传统媒介的界限渐渐模糊,新媒体形式层出不穷,媒介终端可实现功能逐步强大。媒介融合时代已悄然到来,并对大众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因此,科技传播主体应跟随时代潮流的节奏,积极探索新媒体在科技传播中的使用。

[本文为广东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项目《广东省科技宣传与公众认识科技工作研究》(项目编号:2010B070300002)资助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姜岩.大众媒体已成为科技传播主渠道[N/OL]..

[2]华中强.从我国报业产业化历程看科技类报纸发展方向[N].大众科技报,2006-11-14.

[3]李继承.论当代中国科技传播结构的变迁与前景的变革[D].中共中央党校硕士学位论文.

[4]百度百科.http://baike.省略/view/293130.htm.

[5]亢宽盈.培育我国科技传播媒体品牌的意义、现状、目标、措施之研究[DB/OL].http://www.省略.cn/show.php?id=1921&p=1.

(作者单位: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

科技信息传播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学报;传播者;信息;受众;反馈;媒介

传播学研究时间虽然不长,但是它的研究范围十分广泛,而且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出现,仍在不断扩大,可以说人类任何的信息传播都是传播学的研究范围。美国传播学者、传播学奠基人威尔伯・施拉姆认为,大众传播媒介,指的就是在传播途径上用以复制和传播信息符号的机械和有编辑人员的报刊、电台之类的传播组织和渠道,具体分为印刷媒介(报纸、杂志、书籍)和电子媒介(电影、广播、电视)以及现在的新兴媒介――互联网。高校学报是以反映高校教学、科研和学术最新成果为主要内容的学术期刊,这就决定了期刊是传播思想、知识及信息的媒介特性。

传播学是关于信息传播规律以及人与信息、媒介之间关系的学问。我国传播学家张隆栋教授较早对传播学进行定义:“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信息传播活动的学科。”郭庆光教授认为:“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自从传播学建立以来,传播学研究者就对传播过程及其要素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分析,基本认为传播者、信息、媒介、受众、反馈是每一个传播过程得以成立的基本条件,是传播过程不可缺少的最基本的组成部分。高校学报作为一种媒介,为受众提供的是科学的、系统的、专业的、深层次的知识和信息,作为一种信息传播行为,学报也遵循传播学过程及规律。

一、传播者

传播者是传播活动得以开展的首要因素,是传播内容的发出者,主要起着一种交流社会文化信息的作用。因此,传播者决定着传播内容的质量与数量以及形式与方式。从学报的传播过程来看,学报的传播者包括提供原始稿件的作者、对文稿进行加工的学报编辑、学报编辑部或期刊社等几个方面,他们是传播行为的引发者,是学报传播过程的开端。高校学报是由高校主办的、以反映高校教学与科研成果为主的学术理论刊物,是反映高校教师整体学术水平、科研成果的一个窗口,担负着反映和交流高校科研成果、活跃高校学术思想的重任。学报价值的大小,是评价和衡量学报质量的最重要、最基本的标准,而学术价值的大小取决于学报的主体,也即学报的传播者。学报质量和作者及编辑是密不可分的,学报质量的高低不仅取决于作者的学术理论水平、专业水平、写作水平,同样取决于编辑水平的高低,只有高水平的作者,较高修养、学识、才能的高素质编辑才能有高质量的学报。邵培仁教授认为,传播者的特点之一是代表性,“职业传播者特别是新闻记者虽然也是社会大众中的一员,但是,他一旦从事职业传播(进行采、写、编、导、传等),便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即代表一定的传播部门、传播组织、政党和阶级进行新闻传播活动。”[1]74从这个意义上说,作为高校学术水平、科研成果交流窗口的学报也代表了高校的整体教学、科研水平。

二、信息

信息,也就是传播的内容,是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互动的介质。从学报的内容上看,科技信息是学报的主要传播内容。高校学报的根本特点是学术性,如果没有学术性,学报就不能反映本校的教学与科研水平,也就失去了学报的价值,而学术性主要表现在所刊发的论文上,所刊发的论文就是传播的内容。质量是期刊的生命,而论文的质量是学报质量的关键所在,只有高质量的稿件才能够吸引更多的受众。质量的高低反映出高校教师整体的学术水平,取决于编辑水平的高低,编辑要运用所学知识,将作者稿件信息条理化、规范化、有序化,通过编辑、整理、加工和再创造,使信息得到调整、重组与最佳组合,从而提升论文质量,并且要严格把好政治关、学术关、编辑质量关,才能保证学报的质量。一份学报受到读者认可,不但要有较强的学术性,还要有高的质量。为了提高学报在社会上的知名度、权威性,那么在内容上就要尽可能的传递学术性、专业性强的信息。

三、受众

受众是信息传播的对象或者“目的地”,是传播过程得以开展的前提,同时也是积极的信息寻求者和信息反馈者。传播学的受众理论表明,任何传播活动,都是针对受众进行的,信息传播者的主观意图,信息内容的价值,最终都要通过受众得以体现的。受众是信息传播的目的地,也是传播活动的源动力。学报的受众,也就是读者,即大中专院校的师生、高校的科研人员、部分行政人员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而且较大部分是论文的作者,作者在创作之前首先是读者,所以作者会以读者的角度向学报反馈信息。从这个层次来讲,学报的学术质量和发行量是与学报的受众(读者、作者)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从传播学使用与满足理论来看,“‘使用与满足’研究把受众成员看作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作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2]从这个意义上看,学报的受众,也即很多读者参与学报传播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最新的科技动态信息,增加知识,更新知识结构;为了把他们认为有“价值”的事物用文字符号在学报上表述出来,从而体现自己的价值,取得晋职资格;也是为了提高和锻炼自己的专业水平、知识结构、文字修养和写作能力。但是从目前来看,很多高校学报都是综合性期刊,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栏目,这种千刊一面的现象,忽视了读者需求,对读者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很多学报甚至不考虑读者群体,仅仅从编辑、作者出发,很多学报成了教师职称评定、学生毕业的工具,从而弱化了学报的学术性。“开展受众研究有利于推动高校学报确立‘以人为本’的办刊理念,营造良好的学术争鸣的氛围。所谓‘以人为本’的办刊理念,是指高校学报通过刊载学术创新的研究论文,服务于相关专业领域内具有一定学术素养的作者及读者群。换言之,在学报的服务对象中,不仅包括作者,还包括读者(受众)。”[3]

四、媒介

“传播媒介是介于传者和受者之间,用以负载、扩大、延伸、传递特定符号的物质实体,具有实体性、中介性、负载性、还原性和扩张性等特点。”[1]148也就是说传播媒介是传播过程中借以传递信息的物质载体,是信息传递、交流的工具和手段。学报是传播思想、知识及信息的媒介。实体性,也就是学报的开本大小;中介性,也即介于编辑、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桥梁;负载性,也就是学报作为媒介负载的符号以及通过符号所表达的信息、内容和意义;还原性,也就是学报的传播者――编辑、作者,尤其是编辑将通过编码后的符号在受众――读者那里能够还原为传播者所编码的符号;扩张性,即学报通过信息传递将作者、编辑的思想、知识扩张后为许多人所共享。“目前,围绕科技期刊所进行的学术评价,一般表现在3个层面上:对科技期刊本身的评价;对科技期刊所载的论文的评价;对科技论文作者的评价。”[4]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报反映了学校的科研水平,学报本身、学报所载论文、学报作者都代表了高校的教学与科研水平,所以高校必须注意学报在高校改革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五、反馈

反馈,指受者对接收到的信息的反应或回应,也是受众对传播者的反作用。在传播过程中,受众是传播活动中的反馈信息源。任何一种传播活动都有反馈的发生,学报作为一种信息传播,同样也有反馈的发生。反馈是在传播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信息,有积极反馈和消极反馈两种。积极反馈是鼓励传播行为继续进行的反馈,而消极反馈是影响或制约传播行为。“虽然受传者所发出的信息是在原来信息基础上产生的‘再生信息’,但它却可以决定某一传播过程或继续、或转向、或中止,是一种很具权威性的信息。”[5]学报的受众,即读者向传播者反馈信息,通过学报或者直接向作者反馈信息,或者向编辑反馈信息。从这个意义上讲,作为学报的传播者编辑、作者、学报编辑部或期刊社必须重视读者的反馈信息,从而提高学报的质量以及在同类期刊中的影响力,从而促进高校科研成果的社会认知。

六、结语

从以上对于学报传播要素的分析,可以看出学报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事学术信息传播的职业媒介,是反映高校学术研究、教学改革与科研成果的重要媒体。

但是由于高校是以教学为主,很多高校尤其是普通高校,长期以来忽视了学报在高校改革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一方面,很多高校的学报在学校中的地位还是教学辅助单位;另一方面,很多高校在学术成果评价和职称评定中往往单纯依据论文是否发表在核心期刊上来判断论文的学术价值,而对于在本校学报的作者在学术成果评价和职称评定中给予较低的奖励和分值,这在教师中难免会产生误导作用,导致学术上的功利性,这也限制了教师对本校学报投稿的积极性,从而导致本校一些优秀稿件外流。很多教师因为职称评定、年终奖励而将优秀的稿件投到核心期刊,而将水平一般甚至质量很差的稿件投到本校学报,从某种程度上降低了本校学报的质量,那么作为反映本校教学和科研水平的学报就不能正确地反映本校的水平,从而也导致外界对于本校教学科研能力的认知。国家教育部也曾多次发文要求各高校必须把学报工作列入学校工作的议事日程,要将学报工作置于同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工作同等的地位,“学报编辑人员是学校教学科研队伍的一部分,应列入教学科研编制,享受与教学科研人员同等的待遇。”[6]著名教育家王亚南曾指出:“要办好大学,必须抓好两件事,一是教学,二是学报。”而古建筑、古园林专家陈从周教授更是强调,“没有学报就没有学报最高的学术代表性刊物。没有学报便没有学校。”[7]因此,高校应该把学报作为科研单位来建设,把学报当作学校的重要工作之一,重视学报在学校建设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邵培仁.传播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80.

[3] 虞晓骏.高校学报受众研究初探[D].学报编辑论丛,2006:267-270.

[4] 闫玉玺.科技期刊出版的传播学特征[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297-300.

[5] 段京肃.传播学基础理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144.

[6] 燕娇云,古美丽,褚金红,等.论高校学报与高校发展的互动关系――兼谈《淮海工学院学报》在建设江苏海洋大学中的作用[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1):83-85.

科技信息传播论文范文第8篇

在这种新的环境下,受到体制机制和办刊理念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我国科技期刊暴露出了许多的问题,如发行面过窄,发行量普遍较低,读者偏少;发文时间太长,信息传递不及时,出版频率较低;刊登的信息量太少,刊物容量小等。和新兴媒体相比,在科技信息传递的速度和数量方面,科技期刊的优势一点也不突出。作为一种传统媒体,怎样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精准、及时、保质保量地将最新的科技信息传播给受众,是科技期刊必须面对的紧迫问题。本文就阐述了当前我国科技期刊存在的这些问题和不足,深入探讨了科技期刊全媒体网络出版的可行性、必要性与紧迫性,进而提出了以内容为王是我国科技期刊全媒体网络出版的发展方向。只有把握好这个方向,我国科技期刊全媒体网络出版才能良性、健康地发展下去。

关键词 科技期刊网络出版;全媒体;可行性;必要性;紧迫性;以内容为王

中图分类号G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107-0020-02

当前,我国网络建设逐步完善,加上电子出版物的崛起,科技期刊利用计算机在网络上进行组稿、编稿、审稿,乃至全程化的管理、出版已显示出许多传统纸质出版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与传统出版相比,网络出版具有出版快、检索方便、阅读时空不受限制等优势。但是我国的科技期刊目前只是简单地将纸质出版数字化,离真正意义上的网络出版还有很大距离。初步实现纸质期刊的数字化,只是科技期刊出版转型的初级阶段,其出版转型的高级阶段是能够达到全媒体的网络出版。所以,实现科技期刊全媒体的网络出版势在必行。而我国科技期刊全媒体网络出版的发展应把握一个方向,即以内容为王。具体而言,笔者认为应以图片为主,文字为辅;以视频和音频为主,文字为辅;开设多人交流互动的网络出版平台。

1 科技期刊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全媒体网络出版

1.1科技期刊全媒体网络出版的可行性

网络出版就是合法的出版机构将作者的著作经过加工后通过互联网,以电子文献的形式广为传播(出版发行)。它的实质是拥有固定域名、超文本信息并与互联网相连的网络实体,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介质,定期或不定期地向网络用户提供信息产品和服务的一种信息传递模式[1]。笔者的论文中提到的科技期刊网络出版指的是科技期刊社建设自己的网站,实行网上投稿、网上审稿、网上编辑制作、网络发行的出版方式,即指以网络为载体和传播形式的期刊,而非印刷出版的电子版[2]。

科技类的期刊和其他类型的期刊有明显的区别,科技期刊的专业性强,展示科技创新的成果、报道科学研究的动态是它的主要内容。科技期刊的作者、受众和编辑都是科技工作者,他们必定有较高的学历,具备较高的科学素养,对上网浏览信息、网上投稿审稿、检索文献资料应该是轻车熟路的。而且现在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使上网对人们来说变得十分方便快捷。科技信息即时上网就能即时显示,即时互联就能及时沟通,不限版面、不限时空的全媒体传播,决定了作者群、读者群和编辑们可以进行实时的交流讨论。这一切都让科技期刊实现全媒体的网络出版变得可行起来。

1.2科技期刊全媒体网络出版的必要性

国际上论文的发表周期是6~8个月。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科技学术期刊的差距还很大,稿源较多、发表周期较长是其普遍存在的问题。据有关研究统计,我国科技期刊论文的发表周期平均为14.1个月。知识的生产周期包括论文的撰写周期和出版周期,如果研究周期与发表周期大致相同,即使它有较高的引用率,也只能出现在3年以后,其影响因子也就大大降低,价值也会因时间的推移而迅速贬值[3]。

第一,科技信息具有很强的时效性,科技期刊的发表周期太长的话,科技信息就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传播和报道。而全媒体网络出版可以提升信息传播的速率,将出版周期大大缩减,受众范围也可以大大扩展,人们通过网络在最短的时间以内可以掌握最新最全的科技信息,因科技期刊出版周期长而造成的稿件积压问题也能得到很好的解决,这些都正好能满足科技信息时效性强、需及时报道的需求;

第二,全媒体网络出版不但能刊登纯文字的内容,还可以刊登视频、音频、数据库等多种多媒体信息,很好地弥补单纯文字表述的不足。由此可见,全媒体网络出版比传统纸质的内容更加全面;

第三,网络出版能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读者只要上网在搜索栏输入科技信息的作者、标题、主要内容和关键词等进行搜素,就能方便地找到自己想看的信息;

第四,从商业前景的方面来看,科技期刊全媒体网络出版的信息和出版手段先进,更能吸引读者,也能大大降低出版的成本。

1.3科技期刊全媒体网络出版的紧迫性

国外科技网络期刊的实践证明,科技网络期刊给作者、编辑、读者带来了有别于传统出版的全新感受。科技网络期刊发挥了网络出版的种种优势,受到了极大的欢迎,并大大推动了科技的发展。但就目前来看,在我国,科技网络期刊还不被人们所接受,为数并不多。被冠以“网络期刊”、“电子期刊”和“在线期刊”的, —般都是印刷出版的电子版在线服务;或者只是提供下期目录、文摘、广告等信息;还有一些大型企业、知名企业或软件公司开办的行业网络期刊、专业服务的网络期刊,较少有真正的科技网络期刊。这种现状表明加快科技期刊全媒体网络出版的进程,促进其规模型增长,存在—定的紧迫性。

2 以内容为王是科技期刊全媒体网络出版的发展方向

科技期刊全媒体网络出版的发展应把握一个方向,即以内容为王。例如,美国《科学》杂志十分注重内容的兼容、学术与普及的兼容;既刊登具有高深学术水平的研究论文,也发表研究简报,又报道科学新闻[4]。

2.1以图片为主,文字为辅

展示不同场景的图片和不同角度拍摄的图片,而不只是单纯地靠文字来表述,不但能提升科技报道的真实性和可信度,还能对读者产生强大的视觉冲击力,拉近研究者和读者的距离。同时,这种对科研过程和科研环境的真实还原,能切实打动科研工作者,比单纯的文字描述更有说服力,避免了单纯文字表述的单调和枯燥。大量的图片说明,可以将平面的科学研究创新成果立体化、现场化、多角度化,也就是所谓的科研成果的全景再现,将使科技报道更具有科学价值。

2.2以视频和音频为主,文字为辅

作为反映科技创新和体现科学进步的一种重要载体,科技期刊用全媒体的表现形式能更全面地展示我国科技进步的全生态。视频、音频、文字、图片、图表等都是全媒体的主要信息表现形式。科技期刊全媒体网络出版应以视频、音频、图片为主,文字和图表为辅,全景记录重要的科技成果及其主要的实验环节,以及研究者讲解实验环节的音视频,以便使其更加清晰明了和直观可信,从而更好地体现科研成果的价值。如果再加上专家学者对科技报道的肯定或质疑、读者的评价和人们关于某个问题的互动,那么其科研价值将会不断提升。

2.3开设多人交流互动的网络出版平台

网络出版的科技期刊,相当于是作者、网站编辑和网民一起创办的。它的容量是无限的,克服了纸质媒体版面有限、无法刊登大量图片、无法播放视频和音频,纸质出版数字化无法建立交流互动平台的问题,将最新的科研创新成果以全媒体的表现形式,多角度、立体化地全方位地展现出来。人们不管在什么地方,只要连上互联网,就能随时搜索、浏览、下载和互动。同时,这些图片、文字、音频、视频都能长期保存,方便有需要的人随时调阅。

开通微博、微信、网络论坛等多人交流互动的平台,让大家通过这个平台结合最新的科技动态和本期刊的属性类别畅所欲言,交流过去的实践经验、现在存在的问题和以后的期刊的发展方向。或者由网站的编辑策划主题,大家针对这个主题在线讨论,进而深入挖掘人们关心的热点话题。这些做法在普及大家科学知识的同时,还会吸引愈来愈多的人参与其中讨论争议性的话题,掀起大家学习科学的热潮。大家经过讨论提出的新思路和有价值的意见都属于科技期刊的原创信息,都能够作为期刊的稿源使用。这些原创性的东西,不仅能将不同层次的科技知识提供给所有的读者朋友,还可以为科技工作者搞研究提供更多的思路。这样的良性循环必然会扩大科技期刊的社会影响力,进而也会提高期刊的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科技期刊实行全媒体网络出版是发展趋势。而以内容制胜才是其实现全媒体网络出版的法宝。

参考文献

[1]李卓彦.谈谈网络出版[J].长春:长春大学学报,2003.

[2]林国栋.学术期刊网络出版的优势、现状与前瞻[J].北京: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2:46-48.

[3]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科技期刊:亟需打造国际品牌[EB/OL].http: //www.china ,2004-12-24.

科技信息传播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 期刊页码 页码编排 文献身份识别码 论文ID 篇内页码法

页码是一种出版物中文献内容在其中呈现或载现的先后次序。科技期刊的页码是科技文献信息在以卷或期为文献集合的载体中报道的先后次序,也是作者某一论文或作品的起始页码或终止页码。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电子期刊和网络期刊的发展,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DOI(Digital 0 bject Unique I-dentifier)的推广与普及,以及每篇论文ID编码的引入,已经对传统期刊的页码编排体系带来变革和影响。原先以卷或期为文献集合的传统页码体系已被打破,与DOI和学科专业分类代码相结合的新形式正在被国内外的部分著名期刊所采用。

1 期刊页码的内涵

在传统意义上,期刊页码是期刊上用以标明页面排列顺序的数字,一个页码指代一个页面,是刊物内容在刊物中的具体地址。页码是串连期刊文章的线索,有序地把期刊内容有机地编排在一起,为读者阅读、查找、定位与利用提供方便。通常而言,传统的期刊页码具有如下涵义:页码的大小代表着顺序,它标明了各个页面的排列次序和各个页面的相对位置;(2)一篇文章的起止页码代表着该篇文章在期刊中的位置和篇幅的长短;(3)一期期刊或一卷期刊的总页码代表着该种期刊信息的容量、编辑量、印张数和用纸量;(4)期刊页码的编排体系代表着该期刊对未来发展的变革与发展需要。

2 期刊页码的功能

通常情况下,期刊的页码和页面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其编码顺序是由前向后、由小到大连续编制和排印,不得间断或跳越。但是,在信息资源数字化、网络化、快速化和全信息化的背景下,期刊页码的编排出现了新的形式,从而出现期刊的页码不再连续的新情况,这进一步丰富了期刊页码的功能,概括起来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

(1)信息定位功能。期刊文章的起止页码与期刊目次、总目次、索引和参考文献等密切联系,是一篇文章在期刊中的地址和定位,直接关系期刊信息的利用、查找、考证和引用。

(2)身份识别功能。期刊的页码表面上看只是一个阿拉伯数字的大小,其实它是一个与学科内容、期刊名称、投稿时间、发表时间,以及发表期刊的年、卷、期等信息密切相连,不可分割的整体,单一的期刊页码不具有任何涵义,一旦与作者、篇名、发表的期刊和时间等信息关联,文章的页码就体现出身份识别的功能,具有唯一性和永久性的特点。目前,随着期刊DOI注册的增加和使用文献编号期刊数量的增加,期刊页码的身份识别功能在扩展。

(3)情报速发功能。传统的以整本期刊为一体的页码编排方式已经无法适应数字网络环境的发展要求,待一本期刊的所有文章编排完成后才能给出文章页码的编排已经严重影响科技信息的快速传播和有效利用,6位代码法和8位代码法等新的期刊页码编排体系已经在网络环境中展现出情报速发的优势和特点。

(4)知识产权保护功能。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DOI主要是针对互联网环境下知识产权有效保护和管理问题而产生,DOI具有唯一性和永久性,使知识产权的保护容易实现。例如,中文DOI的元数据库MDDB并不储存文件的原文,只提供一个获取论文原文的链接,这样,就可以避免随意下载的现象,从而保护了论文著者的版权。

(5)美化装饰功能。页码可以出现在期刊的页脚、页眉或页边,期刊页码的大小、页码的位置等关系着期刊的整体设计,影响着期刊的美观和查找使用,是期刊装饰、编排不可忽视的地方。3科技期刊页码编排的新体系

目前,国际上流行的期刊页码编排有两种方式:一是传统的页码顺序法,二是单篇论文的ID+篇内页码。传统的页码顺序法中,比较常见的有按年、卷为单位编排的页码顺序法,也有按期为单位的页码顺序法。下面我们着重讨论“期+分类号+流水号”组成文章身份识别的ID,以及“ID+篇内页码”的期刊编排方式(具体情况见表1)。

(1)国际名刊Physical Review的页码编排。该刊从2000年起采用一种新型的页码编排方法,即引入每篇论文的ID编码,其目的在于提高论文的发表速度,充分发挥在线版本信息传播的优势。例如,DOI:10.1103/PhysRevE.71.066303,这是2005年题名为Unsteady.freg-suFfsce waues due to asubmerged body moving in a raiscous fuid文章的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DOI斜杠之前的6位数字代表出版社,PhysRevE是期刊名的缩写,71是卷,066303是论文的ID,其中06代表第六期,63是论文内容的栏目代码,03代表此文在本期本子类中的位置(流水号)。

(2)Chemical Journal on Internet的页码编排。《网上化学学报》创办于1999年12月,它将目录编码与论文在计算机中的文件名结合起来,某篇论文的html文件的主文件名即为目录编码,由8位符号构成,如041001pe,其中前两位为卷号,04即第4卷,第三位为出版月份,第4~6位为全年总篇序,p代表论文,e代表英文,041001pc代表第4卷1月份全年第一篇用英文出版的论文。

(3)《物理学报》的页码编排。我国的《物理学报》,从2010年起采用国际物理学界流行的页码编排法,即6位代码法。2010年采用PACC代码作为学科领域的分类,2011年起改为PACS代码。PACC(Physics Abstracts Classification and Contents)是英国《科学文摘》分辑A(ScienceAbstracts Series A),《物理文摘》(Physical Abstracts)等的分类方法。PACS(Physics and Astronomy Classification Scheme)是物理学和天文学分类表,由美国物理学会提供,从1975年开始应用于Physical Review。

表1中例举的《物理学报》的代码:020504,其中前两位为期号,02即第2期,第3~4位的05为PACS的学科领域代码,第5~6位为该学科领域在该期发表的第4篇文章的序号。2011年第2期上题名为“一类复杂流行病学模型的混沌研究”的文章共有6页,起始页的编码为:020504~1,终止页的编码为:020504~6。2011年3月6日,《物理学报》2011年第2期的目录尚未在网上公布,但PACS代码:05.45的第1至12篇论文已经率先在线发表,这大大提高了期刊的信息传播速度和传播范围,扩大了期刊的社会影响。6位代码法的不足是看不出

这篇文章共有多少页,不过,这并不影响SCI收录时信息的完整性。

(4)《半导体学报》(英文版)的页码编排。我国《半导体学报》(英文版)采用PACC代码和EEACC相结合的学科领域代码。EEACC(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Abstracts Classification and Contents)是英国《科学文摘》分辑B(Science Abstracts SeriesB),《电气电子学文摘》(Electrical and Electro”icsAbstracts)的分类方法。例如,《半导体学报》2011年32卷第6期作者Ken K.Chin的论文给出的是EEACC专业代码,其起始页页码为062001-1,终止页页码为062001-6,而由张彬、闫祖威、张敏三人合作的论文“应变纤锌矿GaN/AlxGal-xN柱形量子点中的束缚极化子”一文给出的是PACC学科代码,其起始页页码为062003-1,终止页页码为062003-5。

传统的页码编排方式比较适合纸本期刊的出版,这种页码体系使得一期期刊的出版要待整一期所有文章编辑好并排好页码顺序后,才能顺利出版,即一期中的所有文章只能同时出版。这种方式的缺点是影响期刊信息的出版和传播速度。而“ID+篇内页码”的期刊编排方式,通过“期+分类号+流水号”组成文章身份识别的ID,提高单篇文章的独立性,增强相同研究领域或栏目论文的联系性和可扩充性,从而大大提高期刊编排的灵活性,可以收到一篇论文(经同行评审录用后)就编辑,编辑好一篇就进行在线出版,这就大大提高了期刊信息的报道速度和传播速度,促进科技信息的快速传播和快速利用,达到促进科技发展与交流,充分发挥网络在线出版的优势,充分体现网络传播的特点。就《物理学报》来看,每一期的目录上已经没有页码,其目次页的目录内容由:“文章ID+篇名+作者”三部分构成,其在线的目录是滞后于文章的报道,要待一期的所有论文报道后才形成目录。

4 科技期刊页码编排的未来演变

随着信息技术环境的发展变化,传统期刊按顺序编排页码的方式已日益暴露出局限性,按单篇论文给定编码的新的期刊页码编排体系,在情报的速发性、身份识别的唯一性,为科技文献建立动态、开放、互动的知识链接体系,以及数字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和长期保存提供基础保障等方面显示出其特有的优势,为越来越多的出版机构所使用。

(1)期刊页码编排的多元化。目前来看,期刊的页码编排已经形成按卷的顺序连贯法、按期的页码顺序法、按“ID+篇内页码”的6位代码法和按篇连号的8位代码法。这些页码编排方式各有特点,都存在自身的适用对象和某种局限性。我们认为在比较长的时期内,期刊页码的编排方式将呈现多元化和多样性的格局,不同期刊会选取适合自身发展要求的页码编排体系。

(2)期刊页码编排的全信息化。随着期刊出版的数字化、网络化,期刊页码被赋予更多的信息和功能,除了DOI、身份识别、知识产权保护和永久存取之外,在知识链接、快速传递、扩大交流与影响等方面也给予更多的期待,呈现出全信息化的发展势头。为了提高科技期刊信息的传播时效,Online First是现在多数电子出版商的做法。目前,国际上许多著名出版商,如Elsevier、Blackwell、John Wiley、Springer等,大多使用DOI对数字资源进行标识,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命名、申请、注册、变更等管理机制,同时DOI的解析系统发展也比较成熟,这为期刊文章的快速上网传播奠定良好基础。目前,电子出版物数据库内的参考文献通常附有DOI,有些纸质期刊也在参考文献中附上DOI。

(3)单篇文章页码编排的独立化。页码顺序法和“ID+篇内页码”法各有优缺点,传统的页码顺序法无法适应在线出版和快速报道的要求,但它整体性好、直观性强,在纸本期刊中具有易定位、易检索的优势;“ID+篇内页码”的编排方式具有灵活性、独立性和可扩充性,能够适应网络环境中快速报道、迅速传播的要求,并且与DOI紧密联系,使其能够适应在线出版的要求,在互联网上具有易定位、易检索的优势。科技信息快速传播和有效交流是未来期刊存在和发展的主要使命,它要求期刊页码的编排具有灵活性、独立性和组配性。因此,学科关联按篇独立编码将成为在线期刊、OA期刊的主要选择,而6位码和8位码及其相应的改进体系会被越来越多的科技期刊所接受。

为此,我国科技期刊应借鉴国际期刊的出版经验,主动申请成为中文DOI注册中心的会员机构,成为CrossRef的会员单位,并采取在线出版优先的策略,促进论文的国际交流,从而提升我国科技期刊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科技信息传播论文范文第10篇

论文摘要:关于科技传播以及在网络环境下信息传播对科学研究的意义等问题,虽然很多学者进行了探究,但尚有待深化。在分析比较前人的理论模式的基础上,我们构造了网络环境下知识创新中信息传播的阶梯网状模式。这种阶梯网状模式突出启发性信息的作用,强调信息选择、信息反馈的多样性带来信息传播的随机性和多路径,有助于进一步认识科技传播及其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一、科技传播模式的研究状况

虽然科技传播概念的使用还没有达成一致,在国内有“科技传播”、“科学交流”、“信息传播”、“技术传播”,英文中有“Scientific and Teclinical Communication”,有“Science Communication”,有“scientific Communicatmn”,还有“Technical Communication”,但对科技信息、科技交流、科技传播、网络传播等的研究却十分活跃。

1.科技传播

J.D.贝尔纳(J.D.Bernard)是最早注意到科技传播的科学社会学家之一,他在《科学的社会功能》一书中,用一章(第十一章)专门讨论科技传播。贝尔纳认为,“按照过去关于科学的概念,交流是科学家之间惟一的桥梁”,但是,“在今天我们已经明白科学情报数量之多已使其传播成为巨大问题”,“除非采取某种措施,我们就将面临知识一经获得就立即无用的局面”,因此“需要极为认真地考虑解决科学交流的全盘问题,不仅包括科学家之间交流的问题,而且包括向公众交流的问题”。“这个问题可以划分为提供专门资料和提供一般资料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涉及科学出版物本身的职能和科学家之间个人联系的其他手段,第二部分涉及科学教育和科学普及工作。”从贝尔纳的阐述中可以看出,科技传播涉及三个方面的问题:科学家之间的交流、科学教育和科学普及工作,这三方面组成了科技传播系统。

W.O.哈格斯特龙(W.O.Hagstrom)将科学传播与科学奖励联系起来,提出了独特的“交换理论”。所谓“交换理论”,即主张科学家为了得到承认而相互交换科学信息。哈格斯特龙在《科学共同体》一书中完整地阐述了这一理论。在他看来,科学家向科学共同体贡献心智是作为礼物,以换取得到承认作为回报。“在科学中,提交的手稿被科学期刊接受就确立了赠礼者作为一名科学家的地位——确实,作为一名科学家的地位只能靠这样的礼物馈赠而得到——而且这还确保了他在科学共同体内部的声望。……科学的组织结构包含着以社会承认对信息的一种交换。”哈格斯特龙的贡献在于深入分析和探讨了科学传播的动因。

D.克兰(D.Crane)的《无形学院——知识在科学共同体的扩散》是专门讨论科学交流问题的著作,她采用实证的方法,通过对乡村社会学和数学领域的研究,综合评述了自己对科学交流方面的研究,对科学创新的扩散、科学交流与影响的本质等问题作了深入分析。克兰的研究无疑对科学交流理论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翟杰全在《论科技传播》中将“科技传播”定义为:“科技知识信息通过跨越时空的扩散而使不同个体间实现知识共享的过程”,认为科技传播承担着把科技知识从其拥有者传递给接受者,使接受者了解、学习和分享这些知识信息的任务,基本功能是把科学家的“私有知识”转化为“社会共享知识”,实现科技知识的传递和扩散,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吴国盛在《科学走向传播》中指出,“传播”首先代表的是一种新的观念。“科学传播”就是把“传播”的理念引入对“科学”的理解之中,用“传播”的态度看待科学、对待科学。科学的“传播”化,表明“多元、平等、开放互动”的现代观念已经或正在进入科学事业中,进入科学与社会的关系中。科学传播包括三个层面:科学界内部的传播,科学与其他文化之间的传播,科学与公众之间的传播。

2.科技传播模式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人们开始注意对信息传播规律的研究,出现了一批研究成果。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1974年Meadow发表的《Communication in Science》一书。Meadow指出,人们试图通过建立信息传播的模型,用行为科学理论来研究信息传播的过程,研究的重点是学者为什么和怎样进行学术研究,他们是如何互相交流的,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以什么方式发表研究成果和其他信息,出版发行机构和图书馆在学术信息传播过程中怎样发挥作用等。张勇的《科技信息传播模式研究》从信息的作用、信息化、信息网、信息技术以及科技文献传播、媒体传播、组织(中介)传播、网络和网络化传播等方面的理论和现实状况入手,研究了科技信息传播的发展趋势,科技信息传播的三种模式与应用途径。本人的《试论知识创新信息运动》一文把知识创新看作是创新信息的运动过程,认为知识创新的过程就是创新信息与人的认知能力相结合的过程,知识创新只有基于创新者的信息活动才能完成,知识创新中信息运动就像一条红线,贯穿于知识创新的整个过程。邹志仁的《情报交流模式新探》提出应当依据信息交流的主体及其关系来建立信息交流的模式,并根据“终结元”介入程度将交流分为直接交流、准中介交流和中介交流。信息栈是严怡民在《现代情报学理论》中提出的概念,指的是信息从生产者向使用者流动过程中所经过的环节。它必须是人或人工系统,其功能是接收、处理和传递信息,并且是信息交流过程中信息变异的重要影响因素。王琳认为栈理论和“中介元交流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因为两者的模式标准都是建立在对信息交流主体及其关系的客观反映基础之上的。但与中介元相比,使用“信息栈”的概念术语除了表明其传递的中介作用外,可以更加突出和强调它的吸收和利用信息并使之增值或衰减的功能,从而更准确地反映了信息交流的实质。

3.信息网络化与科技传播

随着信息网络化的发展,网络传播正在改变着科学研究的途径和模式。Michael Nentwieh在《网络科学:信息传播技术改变学术交流模式》一文中,就信息传播技术(ICT)如何通过改变学术交流模式而改变科学研究的模式做了研究,提出了一个启发式的模型:ICT是个独立的变量,另有一系列相关变量,这些因素构成了一个新的体系,即网络科学(Cyberscience)。Rice在《网络分析和网络传播系统》一文中对CMC系统(电脑网络信息传播)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他指出,网络已日益重要,而CMC系统的采纳和运用又是重中之重。CMC系统通过电脑和电信网络的联合作用来促进大量联网使用者之间的创造、处理、存储、修复、信息交换等各方面的能力。Leah A.Lievrouw和Kathleen Carley在《在“telesclence”时代科学知识传播模式的变化》中研究了在计算机、电话、传真机以及其他电信设备的工作环境下,科学家们是如何采用一种新的方式——“telesclence”来进行研

究的。文章指出,在网络环境下,刊物文章或者有组织的科学会议的数量不再增加,取而代之的是新电子基础设施上人与人之间交互作用的增加。Leah A.Lievrouw在《传播、意象和科学知识:一个概念框架和个案研究》一文中指出,科学家交流行为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以及他们交流渠道、风格与信息、网络的复杂性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Roosendaal H.E,Geurts P.A.T.M,Vall der Vet P.E.等在《科学传播的发展:关于资源链的思考》中分析了科学信息资源链的转化,并指出科学信息资源链的转化是与科学研究和教育相伴随而变化发展的。燕今伟的《网络环境下学术信息传播的变革》,从学术信息传播模式的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人手,以参与学术信息传播过程的主要机构为出发点,探讨了网络环境下信息传播过程的变化,最后分析了信息传播模式的发展趋势。岳泉等的《网络信息传播透析》指出,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为信息传播提供了一条崭新的途径,对传统的信息传播产生了强大的冲击,互联网正以惊人的速度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改变着人类信息传播的模式。郝金星在《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交流模式初探》中研究了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的信息交流在网络环境下所发生的巨大变化。文章通过研究网络对信息交流的影响,分析网络环境下信息交流的变化,进而提出了信息交流的网络模型。

信息网络化极大地提高了科学研究的效益,使得科学家们更倾向于利用网络。Walsh和Maloney探讨了网络对科学研究的合作结构和合作生产力的影响。他们认为,科学之间的协作越来越多,网络技术更能促进科学的团队合作。互联网技术可能改变科学合作结构,从而提高合作生产力。Walsh和Bayma在《虚拟大学:电脑网络信息传播(CMC)和科学研究工作》和《电脑网络和科研工作》中对电脑网络信息传播可能给科学研究工作带来的影响和变化进行了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他们通过对四个领域科学家的访问,讨论在科研组织中网络传播的影响,认为网络传播能够催生新的合作机制,网络传播已经成为科学工作必需的一部分。他们发现不同领域的科学家使用网络的频度不一样,这是由于不同领域不同的社会结构和工作组织造成的。Stephanie Teasley和Steven Wolinsky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传播:远距离的科学合作》,论述了网络是如何支持远距离的科学合作的。网络通过快速的信息传播、协调大量复杂的实时关系,增强科学研究间的协作。特别是联合实验室——“无高墙的实验室”:高性能的网络结构连接政府、企业和院校,组成一个虚拟的整体,正是这一整体支持着远距离的科学合作。Kouzes、Myers和Wulf在《联合实验室:在网络上进行科学研究》中指出,现代许多复杂的科研成果都是多个研究机构合作的结晶,基于计算机的合作被应用于现代科学研究是很有意义和价值的。

二、科技传播的理论模式

模式,是对现实事件的内在机制以及事件之间关系的直观和简洁的描述,是理论的一种简化形式,能向人们表明事物结构或过程的主要组成部分,以及这些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传播学确立数十年来,传播模式创立了数十种,数量之多表示着信息传播模式研究的兴旺和人们对其的重视。

1.拉斯韦尔模式

在传播学研究中,第一位提出传播过程模式的是美国学者H.D.拉斯韦尔(H.D.Lasswell)。他认为描述传播行为的一个方便的方法,是回答下列五个问题:谁(Who)、说了什么(Says 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to Whom)、取得了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这被称为“拉斯韦尔公式”,也称“五W模式”。

这一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它第一次将人们每天从事却又阐释不清的传播活动明确表述为由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过程,为人们理解传播过程的结构和特性提供了具体的出发点。但拉斯韦尔虽然考虑到了受者的反应(效果),却没有提供一条反馈渠道,没有能揭示传播双向互动的性质。

2.申农—韦弗模式

1949年,信息论创始人申农(C.E.Shannon)和韦弗提出了有关信息传播的数学模式,该模式是从通讯工程的技术设施中抽象出来的,它将通讯原理运用于人与人之间的传播,从而对以后的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

该模式虽然提出了“噪音”的概念,但仍是单向、线性的模式。为弥补和发展申农—韦弗模式的不足,M.德福勒(M.DeFleur)提出德福勒模式。德福勒增加了另一组要素,以显示信源是如何获得反馈的,而反馈则使信源有可能使自己的传播方式更有效地适应信宿。

3.马莱兹克模式

G.马莱兹克(G.Maletzke)1963年提出了关于信息传播过程的系统模式。在该模式中,他把信息传播放在一个受到各种社会力量、心理因素相互作用的环境中进行考察。传者和受者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进行着互动、双向的信息传播,整个传播过程是在复杂的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的影响下完成的,是一个复杂的、互动的系统。

4.米哈依洛夫模式

米哈依洛夫(A.L.Mikhailov)将科学情报生产者与使用者之间的交流过程分解为非正式交流和正式交流,提出了广义的“科学交流系统”。他认为通过科学文献系统来进行的交流是正式过程,情报的使用者与创造者之间通过个人接触进行的交流是非正式的。这一模式的提出,可以说开创了情报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情报交流模式。该模式简单明了,有其合理性和实用性,缺陷在于它只是对情报交流的一个粗略描述,作为情报交流系统基本要素之一的“情报”并未在模式中得到反映,而且模式也没有考虑到环境对情报交流过程的影响。

5.假想的2020年信息交流模式

Hurd研究了新技术背景下科学交流的新变化,提出了假想的2020年信息交流模式。该模式立足于网络媒介,颠覆了基于纸质载体的信息交流模式。Hurd认为,无形学院仍将存在,网络工作站增进了成员之间的联系,成员们依靠网络保持联系,学术信息、原始数据被保存在服务器上供他人使用,网络提供相关研究信息和预印本文献。

三、知识创新中信息传播的阶梯网状模式

为进一步认识科技传播及其运动的特点和规律,在考察分析比较前人理论模式的基础上,我们构造了网络环境下知识创新中信息传播的阶梯网状模式。

知识创新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把创新过程置于三维空间中,可以看作是曲折上升的阶梯式攀登过程,每一个完整的阶梯都可以分为平缓面、转折点和倾斜面。而每一个平缓面、转折点和倾斜面都充满着信息传播的网状运动。在信息运动曲折上升的阶梯式攀登过程中,平缓面进行的是“问题”指引下的信息集聚活动。这个界面具有很强的信息加工处理功能,不仅吸取外部信息,而且也发送信息。信息集聚是对知识创新中的信息加以选择和协调,分析和综合,就如同潜能处于高度积蓄状态,稍有机会就能成为契机。转折点的关键是启发性信息的介入,这一介入使得信息集聚爆

发出巨大威力。创新者在百思不得其解时,某一信息的刺激,使之豁然开朗,产生飞跃。转折点可以说是创新成功的瞬间。倾斜面形象地反映出启发性信息的介入而导致创新的产生,表达了科学认识中的“顿悟”对知识创新的强有力推动。此时,知识创新中的关节点已经突破,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迎刃而解,信息从模糊到清晰、从零散到系统、从潜在到显现,并在协调机制和反馈机制的双重作用下加速运动,急剧上升,从而进入知识创新的高潮。

在知识创新的阶梯攀登过程中,信息运动曲折上升,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信息运动的积极主动性。引入信息传播流,把创新过程置于三维空间中,信息运动像一根红线,始终贯穿着创新的全过程。信息运动,特别是与外来信息的交流不仅表现在平缓面的信息集聚活动和各界面、阶梯间的信息沟通和交流,更突出地表现在转折点启发性信息的介入。

第二,把握了创新的发展趋势。知识创新的过程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也有停滞,甚至倒退的时候,信息运动也常常可能出现阻滞。但对于有毅力的知识创新者来说,这种停滞是暂时的,随着信息传播的发展,特别是启发性信息的介入,知识创新可能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状况,信息运动的总趋势也是上升的、前进的。

第三,突出了创新者的信息能力。如图7所示,增加信息流宽度,缩短每一阶梯所用的时间,就意味着增强知识创新的时效性。要达到这一点,要求知识创新者必须具备很强的信息能力,即拥有很强的信息意识,从而能敏感地捕捉各种信息,特别是启发性信息,想方设法从多种渠道获取信息,应用先进技术和科学方法处理信息,另辟蹊径利用信息等,这样,信息传播在知识创新中的作用才能充分地发挥出来。

在阶梯式攀登过程中,每一个平缓面、转折点和倾斜面都充满着信息传播的网状运动。也就是说,在网络环境下,信息传播流中不仅存在着链式运动,而且存在着多重链式互动的运动模式,即网状运动。这是因为,在网络环境下,信息传播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非线性的运动系统。作为非线性的复杂系统,由于存在着信息选择、信息反馈的多样性,从而造成信息传播及其运动的随机性和多路径。由此形成网络环境下知识创新中信息传播流中的网状运动,网状运动有如下特点:

第一,信息选择、信息反馈的多样性。信息选择是信息传播极为重要的一环。之所以要进行选择,是信息多样性造成的。可以说,对不同信息的选择造成了信息传播模式的不同。在信息传播中,对输入的信息存在着双重选择。第一重选择出现在外界信息开始输入系统时,创新主体不同,选择的标准就不一样,在一些科学家那里能输入的信息,在另一些科学家那里却根本不受重视,没有机会输入。具体表现为:那些在一个范式指导下已经成功地工作了很长时间的科学家,往往拒绝接受不同于原范式的异质信息;相反,那些受原范式影响不深的年青科学家易于接受异质信息。第二重选择出现在外界信息输入后,由于创新是一种否定性思维,其实质就是科学家思维系统中存贮着一种对信息状况的评价程序,这种评价程序来自科学家此前的科学认识和实践。这种程序一旦形成便成为评判信息的标准,而科学家总是在科学思维中运用“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法来选择信息。正是这种信息选择的多样性,造成了信息运动模式的不同。此外,在网络环境下,由于信息传播具有很强的互动性,传者输出的信息,不仅得到受者的信息反馈,而且由于传者本身也处在信息网络系统中,因此,这一信息互动、信息反馈就显得更加强烈、更加多样。

上一篇:科技传播论文范文 下一篇:科技培训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