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项目管理范文

时间:2023-05-09 16:47:08

科技项目管理

科技项目管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项目项目管理科技计划制度创新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和市场经济机制不断完善,我国政府传统的管理模式面临着严峻挑战,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政府管理创新,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核心问题之一。中国政府在1995年明确提出“科教兴国”战略,2006年初公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规划纲要》立足国情、面向世界,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奋斗目标,对我国未来15年科学和技术发展作出了全面规划与部署,是新时期指导我国科学和技术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为此,国家将进一步强化对科技的投入,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承诺,要建立财政性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2006年中央财政安排科技投入716亿元,比上年增长19.2%%,地方和企业也都要增加科技,在这种形势下,科技管理工作必须引入改革和创新的机制和模式,使科技管理工作真正能够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用好科技投入,创造更高效益。为此,改善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保证实现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热点问题。

一个时期以来,“项目科委”曾成为人们广泛抨击的一种现象,其直义是科技管理部门不应该抓项目。这种舆论是对我国政府部门和科技管理部门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介入和干预竞争性行业领域的一种反思和批判。然而,笼统否定科技管理部门抓项目,也是一种形而上学的看法。规划、计划、项目分别是实现我国科技发展目标不同层次的任务,规划为未来发展确定方向——计划针对方向实施任务分解——项目使计划目标具体落实。项目与宏观战略并不相悖,“十五”期间确定的12个重大专项,以及这次《规划纲要》中确定的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等16个重大专项更是界定清晰的大项目,都是实现国家科技战略的重要载体。澄清对项目的认识,并引入新的管理机制,将是实现《规划纲要》的重要基础。

一、对“项目”和“项目管理”的再认识

对科技管理部门来说,“项目”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词汇,数十年科技管理部门上上下下都在抓项目,“报项目”、“跑项目”、“上项目”、“策划项目”、“评审项目”、“安排项目”、“检查项目”、“验收项目”是每个工作人员耳熟能详的业务,但从项目管理职业化角度看,许多人对项目和项目管理的内涵、特征和规律还缺乏真正的理解和认识。

项目和项目管理是一套系统知识体系。近代项目管理学科起源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应用于美国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和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取得巨大成功,由此“项目管理”风靡全球。在国际上和发达国家已被广泛应用于工程建设、技术改造、科研开发乃至体制改革、政策研究等诸多领域。许多国家政府、企业、社会团体以及联合国工发组织、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组织都在应用“项目管理”方法进行有效的开发工作。目前“项目管理”在中国工程项目管理领域已得到比较广泛的应用。

根据各国专家多年研究,概要而言,“项目——是创造独特产品、服务或其他成果的一次性工作任务。”,“项目管理——是为了实现一个确定的目标,从开始创意到结果完成,进行全过程全方位全要素的管理”,“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是在这个项目管理过程中派生运用许许多多的管理知识和技术的集合”。根据这些概念特性,可延伸展开许多新的认识、理念和管理技术,如:项目生命周期和阶段性,项目干系人,相关知识领域和技术方法,包括范围管理、时间管理、费用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沟通与信息管理、采购管理、风险管理、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和整合管理等等。现代项目和项目管理的概念不仅是一套理论描述和数学规划,它是着眼实际运用的一套系统知识体系,组织实践活动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项目是战略成功的基石。不论国外或国内,任何国家层面的战略规划实施和创新活动,都是以项目为载体形式进行的,执行好每个项目,保证其成功,就保证了总体战略的成功。目前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工作部署也是遵循这个规律,先做深入研究,再编制《规划纲要》,而后凝练和论证重大项目。在这个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偏废或缺失,都将导致宏观战略目标半途而废。据国外信息,“战略有效制定出来后,得以有效执行的不到10%”,“72%的CEO相信执行战略比制定一个好的战略更难”,“大多数案例真正的问题不是战略不好,而是执行不到位”.项目是规划成功的基石,项目执行“不是简单的战术问题,而是一套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采取行动的方式来实现目标的系统流程;是一门将战略与实际、人员与流程相结合,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学问。”这是一个很重要却常常被忽视的问题,忽视的结果导致许多的战略计划失败。

项目是政府提供公共货物和服务的载体。政府也是通过项目的投资和实施,为社会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产品。根据经济学关于公共物品的理论和公共管理学的理论,在市场机制下,政府不介入竞争性和排他性的行业领域,政府通过制定规则,创造环境,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调动企业、市场、社会组织和中介机构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整个社会经济活力与效率。在市场调控领域之外,有关国家安全和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经济和社会领域,是政府投资的重点。这些领域有公益性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发展社会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和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以及公共信息,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建设等,这些领域的建设目标都是通过政府重点投资项目的实施而得以实现的。

公共物品的生产过程与私人物品有同样的经济规律特点,政府必须对生产成本和效率进行核算,使政府对公共事业的投资产生应有的效果。因此,加强政府重点投资项目的管理,是政府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2004年7月《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出台,这是我国行政管理走向市场机制的一个重大进步。《决定》在减少政府对企业项目干预的同时,提出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并由此提出了一系列对政府投资行为规范、制约的措施,如合理界定政府投资范围,提高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建立政府投资责任追究制等。科技计划是政府投资项目的重要内容,加强科技计划的实施管理是政府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科技计划与“项目”和“项目管理”

自1983年“六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出台,标志了我国科技计划体系新的发展里程碑,之后的22年中,伴随着不同时期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目标,陆续出台了多个科技计划.在各科技计划之下,管理框架有所不同。例如,科技攻关计划是按照项目、课题、专题三个层次管理,863计划是按照领域、主题、专题三个层次管理,973计划则是按照项目和课题两个层次管理,而星火计划、火炬计划等一般只设立一个项目管理层次。这些管理层次的设立,目的都是把该项科技计划的大目标进行逐级分解至可评价检测的具体实施的项目。从各个科技计划的管理格局可见,我国科技发展战略的实施大体通过两类层次,一类是宏观项目层次,即针对不同的战略目标设立不同的科技计划,本文称为“计划层”。另一个是微观项目层次,即以主题、专题、项目、课题这类名称为代表的具体的研究开发项目,本文称为“课题层”。

“课题层”项目一般目标局限,投入和建设规模较小,对这一层次的项目采取“项目管理”方法似乎不难理解,但对于一个整体的科技计划是否也可以理解为一个“项目”,并由此认识延伸,对各科技计划按照“项目管理”方法去进行管理,是一个令人有些困惑的问题。如果我们摆脱对“项目”一词的狭义字面的认识,从“项目”的属性和科技计划的特点加以分析,就不难理解了。

根据近代项目管理学的定义,项目类的工作有几个重要属性。目标的确定性:项目有明确的目标性:这些目标包括有时间目标、成果目标和其他预定的目标要求。当原项目目标发生实质变化,将形成另一个新的项目。一次性:项目有确定的起点和终点,没有完全可以照搬的先例,也没有完全相同的复制。独特性:每个项目提供的成果有自身特点,都是独一无二的。活动的整体性:项目中的一切活动都是互相联系的,协调并进,构成整体。开发与实施的渐进性:每个项目开发没有可复制的模式,即使有可参照、借鉴的模式,也需逐步补充、修改、完善,其开发过程必然是渐进性的。组织的临时性与开放型:项目组织没有严格边界,根据项目进展需要,人数、成员、职责不断变化,项目结束时团队解散。近代项目管理学也指出,有些“项目”以不同的名称描述,例如“计划”、“工程”等等,因为他们都具备上面所说的“项目”的特性,“计划”则一般是一组互相协调管理的“项目”.我国现行的各类科技计划完全具备“项目”的几个基本特征。

从“目标确定性”的角度看,改革开放之初出台的“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在计划经济背景下作为指令性计划,着重解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关键性和共性的技术问题,对我国主要产业的技术发展和结构调整起到引导作用,提高我国科技工作的整体水平。为跟踪、赶超国际先进技术发展,推出了“863计划”,促进我国高新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发展。为提高我国原始创新能力,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支撑,推出了“973计划”,培育和支持重大发明和发现,攀登科学高峰。为实现“科学技术面向经济建设,经济建设要依靠科技进步”的目标,陆续推出了“星火计划”、“火炬计划”、“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等产业化环境的科技计划。可见,每个科技计划,都有自己确定的目标,符合“目标确定性”特点。

从“一次性”的角度看,每个科技计划地提出和设立都是基于一个特定的历史背景和针对一个阶段性的目标要求,因此科技计划的任务都不是永久持续不变要做的事情,一旦预定的目标达到,一个科技计划的使命就结束了。然而“一次性”并不限定实现这个目标的时间长短,一个“课题层”项目的目标可能需要一个相对短的时间阶段,比如1—5年。而一个“计划层”项目的目标实现可能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阶段,比如5年或10年,或许更长一些。国际上也有把这类项目归类为“长期项目(long-TermProject)”,表明实现其目标需要较长时间。科技计划大致属于这一类的项目,从“独特性”的角度看,科技开发和科学研究都是从事探索性的工作,没有可复制的成果和开发研究模式,必然符合“独特性”的特点。

从“渐进性”的角度看,由于科学研发项目的目标不是能够完全可以预测的,风险度较大,进度难以把握,在各种条件和人为努力都满足的情况下,项目目标实现,以成功而结束。否则也可能由于失败而终止项目。科技计划必须在实施过程中,通过每个阶段实际执行情况和预期目标的对比,不断调整管理措施,逐步实现向预期目标的逼近。因此“渐进性”是科技计划项目的重要特点。

从“整体性”和“开放性”角度看,因为科技要素渗透在各行各业各个领域,科技计划必须跨行业、跨领域、跨学科、跨部门才能得以实施,现行的各项科技计划都是在跨部门的统一协调领导小组的指导下,联合部门、地方、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共同进行的。因此“整体性”和“开放性”是科技计划必然的选择。

由此看来,我国现行科技计划符合项目类工作的属性,是更高层面、更大范围的“项目”,在国际上也把这类项目归类为“伞形项目(UmbrellaProject)”,其含义是将宏观目标一致的项目组合比作一把伞,在其之下覆盖多个分项目,进行统一模式管理。国外这类项目有欧盟“第六框架计划”,世界银行实施管理的“消耗臭氧层物质整体淘汰计划”等。

上面分析说明了科技计划以及科技计划项目虽然层次不同,涵盖范围和目标有所不同,但都同样具备“目标确定性”、“独特性”、“一次性”等项目属性。既然同是“项目”,就可以同样采用“项目管理”方法进行有效的管理。

三、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的问题探讨

近年来国家科技管理部门一直在探索科技计划的改革与创新之路,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文件,如《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暂行规定》、《科技评估、科技项目招投标工作资格认定暂行办法》《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承担人员管理的暂行办法》、《科技评估暂行办法》、《科学技术评价办法》(试行)、《关于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的若干意见》等,但是以“项目管理”的思路看,我国现行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从观念到措施都还有一些问题值得探讨:

1、没有“生命周期”管理的概念和制度

任何机构都有常规性工作和一次性工作。项目类工作是一次性工作,要经历从创意开始到结果完成的一个过程,称为项目生命周期。项目生命周期一般包括:项目准备——项目启动——项目实施——项目收尾等不同阶段。“生命周期”的概念起到了两个重要作用,其一按照“生命周期”建立项目管理流程制度和程序,保证了项目管理完整有序进行;其二通过科学完整的项目逻辑设计方法,对每个阶段的工作都要提出详细的内容,并做出具体化、量化的设计,使项目实施和管理人员能够检查和评估每个阶段的结果与预期目标的差距,保证了项目执行和管理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以及与目标的拟合性。对于“课题层”的项目,现行科技计划的项目管理没有按项目生命周期的规律明确划分阶段性,在管理上也没有遵循该规律的具体操作要求和制度规定,在项目设计上缺乏针对各个阶段的刚性的检查评价尺度。按项目一般规律,在不同阶段,项目投入曲线如图3.项目的实施阶段是人、财、物投入最大,历时最长的阶段。而目前的管理恰恰忽略了这一阶段的管理工作,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放在项目前期管理,把项目管理狭义的理解为评审、立项,一旦项目列入计划,即大功告成,忽略对项目的全周期、系统性管理,立项后的管理投入大大减少,形成“重立项、轻管理”、“虎头蛇尾”的弊病。

对于“计划层”的项目管理,没有遵照“项目生命周期”的客观规律。多数科技计划出台之后,都没有制定明确的完成时间表,即何时达到计划目标,何时结束。这样导致的管理问题是:科技计划“只生不死”,越来越多,不得不实行捆绑管理.在这里必须解决一个重要的概念问题,即一项科技管理工作究竟是常规类的工作还是项目类的工作?前文已经分析了科技计划是项目类的工作,既然如此,不按“生命周期”属性管理,就使科技计划变成没有终结目标和阶段目标约束的常规性工作,最终目标总是处于弹性化状态,就很难对其阶段性任务目标实施控制和管理。

2、缺乏项目干系人概念和干系人错位

项目干系人是指项目参与人和其利益受到该项目影响(受益或受损)的个人和组织。每个项目都是一个特定人群的活动,不同的项目,有不相同的参与人,在每个项目中不同的干系人都是具有不同利益取向的个体,他们对项目有不同的期望和需求,他们关注的问题相差甚远,甚至是互相冲突的。理顺项目干系人关系,才能在项目执行中形成互相制约,良性互动的关系。

现行国家科技计划管理采用了不同的管理模式,如攻关计划主要依托各行政部门管理,863和973计划主要依托专家管理。而在实际执行当中,不管哪种模式,每个项目都必须有一组专职管理人员从事项目管理,问题的关键是要明确从事项目管理的专职人员是对谁负责,代表哪一方的利益。在中国现实国情下,计划经济模式、市场经济模式交织在一起,项目委托方和项目承担方的项目管理机构交织在一起,部门利益、院所利益交织在一起,由于缺乏项目干系人概念,在这样复杂的局面中,许多项目管理实体混淆了位置,“裁判员当了运动员”,或是“运动员当了裁判员”,导致了责任和义务的混淆,增加了项目协调的复杂性,加大了项目管理成本,降低了项目管理效率。

3、缺乏训练有素的职业项目经理人

所有的项目管理要求,必须落实到人才能真正实现,配备合适的管理人员是项目成功的关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不论是项目委托方还是承担方,都要产生大量人财物的调配和协调,每个方面(也即项目干系人)都要有自己的管理人员,在自己明确的责任范围内,管理协调好项目的有关活动。

目前国家科技计划管理出台不少“办法”和“规定”,如果没有一批训练有素的项目管理人员队伍去把握,去执行,一些制度要求就成为“纸上谈兵”。项目管理本身是一门专业,世界银行的项目经理至少有硕士学位,同时在工作过程中进行不断地培训,增加实践的技能和技巧。目前国家科技计划管理中缺少这样一批专业人才队伍,现行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多数没有经过项目管理专业训练,不掌握项目管理相应的知识和技术,不懂职业经理人的道德准则。此外,项目管理人员的责任和授权不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多依托行政机构,以行政的管理模式代替了专业化的管理模式,没有指定任务和责任明确的专职项目经理,管理主体动态化,使得各项管理要求和任务目标难以得到有效地执行和监督。

4、采购管理欠规范

采购管理是项目管理知识领域和技术方法重要内容之一,它是对项目执行中需要通过购买从外部获得各类资源的管理过程。采购的内容有设备和服务等各种形式的资源。主要工作内容包括项目采购规划,采购的准备,合同管理,合同收尾。所用的技术方法有采购需求分析,合同类型选择,选择供方,加权选择体系,独立估算,合同谈判,合同变更控制系统。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的实施,政府采购工作日益走向法制化道路,科技开发计划项目的申报,相关科技发展的研究项目,都属于政府采购范畴。“九五”之后,在科技项目管理中也陆续颁布了《科技项目招标投标管理暂行办法》等政策法规,越来越多地采用公开招投标方法,体现了科技管理的机制创新。但是按照市场机制的运行规则仍有欠缺和不规范之处,如:项目申报和招投标信息披露不充分,信息渠道少,时间短,实际操作性差;申报/投标渠道以行政管理系统为主,没有对非国有机构全面开放。信息获取不对称,缺乏充分竞争的采购制度,不利于形成良好的市场环境。

四、采用“项目管理”方法是管理创新的重要措施

“十五”以来,科技部注重了宏观战略研究,提出了许多好的科技发展思路,如“12个重大科技专项”、“人才、专利、技术标准战略”、“中介机构建设”、“加强基层科技工作”“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等。如这些工作能按照“项目管理”的方法进行更为严谨更科学的设计和组织管理,将会减少漏洞,提高效率,取得更加出色的成就。

国际上在各类项目实施中采用“项目管理”方法已成潮流。国内最早采用“项目管理”方法是利用世行贷款建设的鲁布革水电站项目,1984年在国内首先采用国际招标,推行项目管理,缩短了工期,降低了造价,取得明显经济效益。此后,“项目管理”在水利、建筑、化工等领域大量应用。近年来项目管理在国内已经延伸到更为广泛的领域,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教育部211工程建设、2008年奥运会筹备组织工作,北京市政府的“实事”工程,都开始采用“项目管理”方法。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从2004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开展项目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认证工作。从市场机制发展的趋势看,项目管理走向职业化是必然的方向。

与其他一些行业的应用进展情况相比,目前在科技计划中采用“项目管理”的情况还不尽人意,尽管科技计划项目的探索性特点使其不同于一般性的建设项目,但它也有确定目标,通过采用“项目管理”方法,实施全过程全方位全要素一丝不苟的管理,只能更有效地贴近目标,实现目标,提高项目成功率。“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是在科研开发领域采用“项目管理”方法非常成功的一个案例,它的成功证明科研开发项目运用“项目管理”方法是十分有效的。

随着科技发展规划日近完成,科技计划项目的管理创新也成为日近紧迫的任务,根据国内外经验,采用“项目管理”方法是一项极为有效的措施。但由于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技术,引入“项目管理”方法不可能一蹴而就,可采取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逐步改善的办法,推进“项目管理”方法的实施:

一是把“项目管理”方法的应用作为一项要求,列入科技计划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中,给予正式“名分”,为进一步的制度创新奠定基础;

二是在科技计划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中提出职业项目管理人概念和要求,并对现有项目管理人员开展专业化培训。通过培训,逐步形成一支专业化的项目经理人队伍后,再逐步建立认证、选拔、聘用、评估等制度。随着项目管理人员的专业化程度逐步提高,分工的细化,必将促进相应的科技服务机构的发展;

三是在一些易于操作的节点,先局部采用一些“项目管理”技术方法,比如目前在项目前期设计阶段国际常用的“逻辑设计表”是一个比较好的技术方法,使用这一方法,保证项目设计的全局性、逻辑衔接性和可操作性;

四是在科技计划中引入充分竞争的采购制度,扩大“准入门栏”,逐步规范化,使更广泛的科技机构(包括民办、个体私营机构等)参与科技计划申报与投标,增强科技计划项目的活力和效率效益;

五是建立协调、共享、公开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建立信息沟通机制,使各类科技计划项目信息和管理进程能在一个共享平台查询,实现总体平衡的管理控制。

以上措施仅仅是一些初步思路,每个措施的实现,都必须按照“项目管理”的方法,步步深入,层层细化,逻辑协调,才能最终成为可操作的实施方案。

注:

1.文中凡以引号标注的“项目管理”均代表由近代项目管理学科提出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2.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863计划、火炬计划、星火计划、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国家基础隆研究重大项目、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部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国家重大科学工程、973计划、科技兴贸行动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科技基础性工作及社会公益研究专项、科研院所研究开发专项、大学科技园、西部开发重大专项、奥运科技专项、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计划、农业科技园、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十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三峡移民科技开发专项、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星火富民工程、科技强县专项行动等等。

3.本文中凡以引号标注的“项目”指符合上述特征的项目。

科技项目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企业科技项目项目管理

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科技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地位日趋突出。企业之间的竞争表现为产品之间的竞争,其实质是科技之间的竞争,谁拥有先进的科技,谁就能拥有先进的产品,从而赢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所以科技进步的问题就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战略问题,因此,有效的对科技项目进行管理在企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科技项目的特点与实施规律

1.1科技项目具有创新性

上文中已经提到,科技项目与其它类型的项目相区别的本质属性就是其具有创新性。创新性是一种具有探索性、独创性、新颖性、实践性的人类活动。这里的创新性不仅仅指项目的阶段或可交付成果具有创新性,还包括对科技项目管理的创新。任何一个项目的管理都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和方法可供参考,必须寻求一种新的项目管理思路,通过管理创新去实现对于具体项目的有效管理。

1.2科技项目具有风险性和不确定性

科技项目的另一个显著的特点是科技项目具有高风险性。科技项目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贯穿于科技项目的各个阶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项目的可变性:科技活动是一种创造和创新活动,在实际的研发过程中,有些项目由于研发方向的失误,或研究条件的限制,不但没有实现预设的科技目标,反而进展缓慢,甚至于失败;有些项目由于研究过程中遇到新的问题而需要重新变更研究内容等也是时有发生。因此,科技活动无论时间进度、成本预算以及质量都是很难把握的,执行中有许多未知因素,到底会出什么结果往往难以预料和不可预见。

②技术的不确定性:技术的不确定性指的是技术本身的因素,如技术不成熟作为科研的不利因素,已被国外众多学者的实证研究所验证。当一项技术还不是很成熟时,—是会加大科研的工作量和难度,二是会增加失败的比例。另一方面,当我们拥有先进技术的同时,不一定会对所运行的科研项目产生良好的效果,因为有些先进的技术并不具有运作的可行性。

③评估标准的不确定性:评估一般项目基本的标准,就是看项目是否在预定时间和预算成本内达到合同所要求的质量要求,大部分产品可根据其所具有的特性直接定量评估;但科技活动所涉及的指标和成果多为定性的不易量化,也正是由于它相对于其他项目有更多的不确定性及其评价指标不易量化造成评估体系不易规范,使得我们不能直接把对—般产品的评估标准和方法套用到科技项目成果中去。

1.3科技项目的明确指向性

科技项目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其内容是具体的,具有明确的针对性,而不是宽泛的。科技项目的明确指向性贯串于论证、立项及实施的整个过程中,旨在解决某个具体的技术问题或是解决某个行业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问题,从而有效实现科技项目预设的经济、社会效益。

2目前企业科技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立项前期可行性论证不足

项目可行性论证的重点是先进性、可行性、可靠性、适应性和经济、社会效益等,目前科技项目论证存在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一是项目负责人急功近利,为了项目而项目,而对项目的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实施应用条件缺乏全面、系统、前瞻性的分析;二是对项目承担单位的综合条件考察不细,要求不高,对项目相关的生产经营、信用状况、开发条件和组织管理能力缺少深入、客观的调研;三是项目负责人贪大求全,预期目标虚高定位,主观夸大项目预期目标,效益指标预测失真,技术水平先进性评估过高等。

2.2项目实施过程缺乏有效的动态监测机制

项目管理部门尚未建立有效的项目追踪、评估等动态监测手段,未能对项目实施的全过程实施有效的监督管理,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经费投入情况、项目实施进度了解不细,项目实施单位存在任意改动攻关目标、不按合同要求使用科技经费、不能按合同要求期限结题等情况。

2.3科技项目“小、散、低”,无法形成链条模型

科技项目规模小、课题孤立,缺乏整体性、系统性的考虑。项目负责人往往也是“父子兵”,或直接单干,未能形成“大兵团”作战。凡此种种,不能有效发挥项目承担单位原有的经济技术条件,难以体现科研在基础研究和成果开发方面的引导带动作用,更不能在相关研究领域中实现理论上或技术上的突破,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和规模化。

2.4没有引进竞争机制,难以组合一流团队

传统的科技项目管理体制封闭、僵化,项目承担单位之间缺乏竞争与交流,无法形成有效的合作关系,科研队伍组建受固有的部门隶属关系制约,不能聚合一流人才、集中科研力量,整合相关科技资源,造成科技项目的低水平重复,未形成项目链、产业链,项目实际效益不理想。

2.5成果评价机制倒置,导向作用偏离初衷

项目成果鉴定、验收体制不完善,评价方法不够科学、严谨,导向作用偏离生产力转化目标,项目验收结题工作不及时、不到位,不能体现对项目成果推广工作的推动作用。

2.6履行合同缺乏法律约束,惩戒措施未建章立制

签订的科技项目合同法律约束力不强,对如何履行合同缺乏明确、清晰、有效的规章条款。实际实施过程中也没有切实有效的监控措施来保证项目承担方严格履行合同规定,违约后的惩戒措施无章可循。上述问题的存在,大大提高了科技项目的开发、实施成本,降低了项目实施效率,增加了科技经费的投入风险,影响了科技工作在地区经济、科技建设与发展中应发挥的功能和作用。因此,改革目前的科技项目管理体制,建设高效、系统、科学的项目管理机制,是目前科技管理工作的重点

2.7缺乏风险意识

科技项目在论证和计划时,没有切实可行的风险应对计划,对重大科技项目实施中造成的风险听之任之。也没有项目的风险管理计划,更没有用于项目的识别和分析的技术与方法。

3可行的科技项目管理模式探讨

由于科技项目的特殊性和现阶段我国科技项目管理上存在的诸多问题,结合笔者自己多年的科技项目管理经验,针对科技项目可行的管理模式,特作如下探讨:

3.1广泛调研,精确谋划,科学组织重大科技项目

调研是谋划基础,广泛调研和主动谋划是提高科技工作效率的前提,也是科技管理工作者的责任与义务。通过调研,不仅能够加强管理部门与职能院系的信息沟通,建立相互支持、互相理解、彼此信任的关系,而且可以比较系统地了解国内外相关学科的发展动态、前沿信息,对科技人员的科研选题、立项、科研发展方向等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为科技人员提出有益的建议,为科技预测、决策分析提供科学依据。

3.2加强项目监管,提高科技项目绩效

项目监管是保证研究项目顺利实施的重要环节,科技项目依托单位的科技管理部门与人员赋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从另一方面讲,项目监管的过程也是服务的过程。监管项目并非要管死,而重要的是提。另外,在项目执行过程中,通常涉及一些项目设计初期未预料到的因素,影响项目的执行质量,由此管理工作者要及时对这些情况做出变更处理,帮助科技工作者解决实际过程中碰到的困难和问题。对于不符合项目合同要求的,要进行必要的调整甚至中止项目执行。

3.3加强项目管理培训工作

科技项目的效益不仅与科技管理部门的管理有关,还取决于项目承担单位项目管理水平的高低。目前不少企事业单位的项目管理仍处于较低水平,粗放型的项目管理是造成一些科技项目效益不高的主要原因。定期开展有关项目管理的各种培训,是提高项目承担单位项目管理水平的一条有效途径。培训包括项目时间进度管理、成本管理、资源管理、投资机会研究、项目可行性分析评价、工程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资金筹措、商务谈判、招标投标、设备采购安装、项目竣工运行以及项目设计能力及水平达标等各项内容,涉及行业技术、经济、财务、组织机构、社会与环境等方面的可行性研究和风险评估方法。项目管理培训不但有利于提高项目管理的水平,增进项目的整体效益,而且可以促进项目管理体制和机制逐步完善,培养出高素质的项目管理专业人才。这将对企事业单位科研开发工作产生持久的积极影响。

3.4引进项目风险评估系统

科技项目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又加上其特有的属性使其潜在风险性远远大干其它一般项目。一个项目的风险主要体现在项目中的任务是否能如期完成,资源是否能合理有效使用等问题上。项目风险主要包括:技术风险、商业风险、管理风险、预算风险、政策风险、法律风险,以及其他的一些不确定的社会或人为的风险问题。这些潜在的问题可能会对项目的计划、成本、技术、产品的质量、项目的效益都有负面的影响。风险管理就是在这些潜在的问题对项目造成破坏之前识别、处理和排除。风险管理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处理、风险监控四个相关阶段。项目风险管理者的主要职责是在制订与评估规划时,从风险管理的角度对项目规划或计划进行审核并发表意见,不断寻找可能出现的任何意外情况,试着指出各个风险的管理策略及常用的管理方法,以随时处理出现的风险。

在科技项目管理中引入项目风险评估体系一方面是使潜在的风险在对项目造成破坏之前被识别、处理。另一方面从风险管理的角度对项目规划或计划进行审核并发表意见,不断寻找可能出现的任何意外情况,并试着指出各种风险的管理策略及常用的管理方法。

3.5注重营造以“人”为本的组织环境

科研人员是科研机构最主要的资源,他们的智慧和创新能力是组织价值增值的源泉。长期以来形成的科研机构层次的组织机构体系,严重束缚了研究人员的发展,挫伤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所以,组织的管理也应打破传统观念束缚,做一些变革和调整。应该构建适合当前科技管理需要的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强调信息的相互传递,成为一个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过程。同时建立一套与之相适应的组织制度,为科技工作者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

参考文献:

[1]罗轶,刘涛,陈省平.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实施的过程管理模式探讨[J].科技进步论坛,2006,(3):16-17.

[2]美项目管理协会著.卢有杰,王勇译.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第3版)指南[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3]陈坤.企业科技项目管理浅析[J].科技创新,2006.

科技项目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科技,项目,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1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4-0380-01

一个时期以来,“项目科委”曾成为人们广泛抨击的一种现象,其直义是科技管理部门不应该抓项目。这种舆论是对我国政府部门和科技管理部门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介入和干预竞争性行业领域的一种反思和批判。项目与宏观战略并不相悖,“十五”期间确定的12个重大专项,以及这次《规划纲要》中确定的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等16个重大专项更是界定清晰的大项目, 都是实现国家科技战略的重要载体。澄清对项目的认识,并引入新的管理机制,将是实现《规划纲要》的重要基础。

一、对“项目”和“项目管理”的再认识

项目和项目管理是一套系统知识体系。近代项目管理学科起源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应用于美国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和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取得巨大成功,由此“项目管理” 风靡全球。在国际上和发达国家已被广泛应用于工程建设、技术改造、科研开发乃至体制改革、政策研究等诸多领域。许多国家政府、企业、社会团体以及联合国工发组织、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组织都在应用“项目管理”方法进行有效的开发工作。目前“项目管理”在中国工程项目管理领域已得到比较广泛的应用。

项目是战略成功的基石。不论国外或国内,任何国家层面的战略规划实施和创新活动,都是以项目为载体形式进行的,执行好每个项目,保证其成功,就保证了总体战略的成功。目前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工作部署也是遵循这个规律,先做深入研究,再编制《规划纲要》,而后凝练和论证重大项目。在这个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偏废或缺失,都将导致宏观战略目标半途而废。据国外信息,“战略有效制定出来后,得以有效执行的不到10%”,“72%的CEO相信执行战略比制定一个好的战略更难”,“大多数案例真正的问题不是战略不好,而是执行不到位” .项目是规划成功的基石,项目执行“不是简单的战术问题,而是一套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采取行动的方式来实现目标的系统流程;是一门将战略与实际、人员与流程相结合,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学问。” 这是一个很重要却常常被忽视的问题,忽视的结果导致许多的战略计划失败。

二、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的问题探讨

我国科技发展战略的实施大体通过两类层次,一类是宏观项目层次,即针对不同的战略目标设立不同的科技计划,本文称为“计划层”。另一个是微观项目层次,即以主题、专题、项目、课题这类名称为代表的具体的研究开发项目,本文称为“课题层”。

近年来国家科技管理部门一直在探索科技计划的改革与创新之路,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文件,但是以“项目管理”的思路看,我国现行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从观念到措施都还有一些问题值得探讨:

1、没有“生命周期”管理的概念和制度

任何机构都有常规性工作和一次性工作。项目类工作是一次性工作,要经历从创意开始到结果完成的一个过程,称为项目生命周期。项目生命周期一般包括:项目准备――项目启动――项目实施――项目收尾等不同阶段。

对于“课题层”的项目,现行科技计划的项目管理没有按项目生命周期的规律明确划分阶段性,在管理上也没有遵循该规律的具体操作要求和制度规定,在项目设计上缺乏针对各个阶段的刚性的检查评价尺度。按项目一般规律,在不同阶段,项目的实施阶段是人、财、物投入最大,历时最长的阶段。而目前的管理恰恰忽略了这一阶段的管理工作,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放在项目前期管理,把项目管理狭义的理解为评审、立项,一旦项目列入计划,即大功告成,忽略对项目的全周期、系统性管理,立项后的管理投入大大减少,形成“重立项、轻管理”、“虎头蛇尾”的弊病。

2、缺乏项目干系人概念和干系人错位

现行国家科技计划管理采用了不同的管理模式,如攻关计划主要依托各行政部门管理,863和973计划主要依托专家管理。而在实际执行当中,不管哪种模式,每个项目都必须有一组专职管理人员从事项目管理,问题的关键是要明确从事项目管理的专职人员是对谁负责,代表哪一方的利益。在中国现实国情下,计划经济模式、市场经济模式交织在一起,项目委托方和项目承担方的项目管理机构交织在一起,部门利益、院所利益交织在一起,由于缺乏项目干系人概念,在这样复杂的局面中,许多项目管理实体混淆了位置,“裁判员当了运动员”,或是“运动员当了裁判员”,导致了责任和义务的混淆。

3、采购管理欠规范

采购管理是项目管理知识领域和技术方法重要内容之一,它是对项目执行中需要通过购买从外部获得各类资源的管理过程。采购的内容有设备和服务等各种形式的资源。主要工作内容包括项目采购规划,采购的准备,合同管理,合同收尾。所用的技术方法有采购需求分析,合同类型选择,选择供方,加权选择体系,独立估算,合同谈判,合同变更控制系统。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的实施,政府采购工作日益走向法制化道路,科技开发计划项目的申报,相关科技发展的研究项目,都属于政府采购范畴。但是按照市场机制的运行规则仍有欠缺和不规范之处,如:项目申报和招投标信息披露不充分,信息渠道少,时间短,实际操作性差;申报/投标渠道以行政管理系统为主,没有对非国有机构全面开放。

三、采用“项目管理”方法是管理创新的重要措施

与其他一些行业的应用进展情况相比,目前在科技计划中采用“项目管理”的情况还不尽人意,尽管科技计划项目的探索性特点使其不同于一般性的建设项目,但它也有确定目标,通过采用“项目管理”方法,实施全过程全方位全要素一丝不苟的管理,只能更有效地贴近目标,实现目标,提高项目成功率。

随着科技发展规划日近完成,科技计划项目的管理创新也成为日近紧迫的任务,根据国内外经验,采用“项目管理”方法是一项极为有效的措施。但由于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技术,引入“项目管理”方法不可能一蹴而就,可采取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逐步改善的办法,推进“项目管理”方法的实施:

一是把“项目管理”方法的应用作为一项要求,列入科技计划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中,给予正式“名分”,为进一步的制度创新奠定基础;

二是在科技计划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中提出职业项目管理人概念和要求,并对现有项目管理人员开展专业化培训。通过培训,逐步形成一支专业化的项目经理人队伍后,再逐步建立认证、选拔、聘用、评估等制度。随着项目管理人员的专业化程度逐步提高,分工的细化,必将促进相应的科技服务机构的发展;

三是在一些易于操作的节点,先局部采用一些“项目管理”技术方法,比如目前在项目前期设计阶段国际常用的“逻辑设计表”是一个比较好的技术方法,使用这一方法,保证项目设计的全局性、逻辑衔接性和可操作性;

四是在科技计划中引入充分竞争的采购制度,扩大“准入门栏”,逐步规范化,使更广泛的科技机构(包括民办、个体私营机构等)参与科技计划申报与投标,增强科技计划项目的活力和效率效益;

五是建立协调、共享、公开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建立信息沟通机制,使各类科技计划项目信息和管理进程能在一个共享平台查询,实现总体平衡的管理控制。

科技项目管理范文第4篇

第一条为提高文化科学技术项目的管理水平,使科学技术更好地为文化事业服务,根据国家对科技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被列入国家和文化部计划的科技项目。

第三条所立科技项目的资助经费原则上实行有偿使用。

第二章项目申请

第四条申请国家和文化部立项的科技项目,应根据文化部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所确定的奋斗目标和任务进行选择。

第五条申请国家和文化部计划的科技项目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重要科学价值,属于文化系统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能广泛推广应用并可产生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申请单位应有科研管理能力和一定的科研条件,以保障科技项目正常进行。

(三)科技项目负责人及主要研究人员应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和研究能力,并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或大专以上学历;或自学成材,确有专长。

(四)科技项目的研究时间,一般不超过三年。

第六条凡申请国家和文化部立项的科技项目,必须认真填写国家规定的有关申请书和开题报告,并按隶属关系上报审核。

第七条申请国家和文化部立项的科技项目的受理时间为每年的10月1日至11月30日。

第八条对未按计划完成科技项目和不按时提交工作总结、经费使用情况的单位,无特殊原因,将不再受理申报新的科技项目。

第三章项目管理

第九条对文化科技项目进行分类管理:

(一)国家重点项目,由文化部科技主管部门进行重点管理,并依科研合同进行监督检查,促使项目按期完成。

(二)文化部项目分为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重点项目由文化部投入一定经费,并以文化部科技主管部门为主会同项目承担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进行管理;一般项目文化部不再投入经费,由项目承担单位自筹,并按合同进行管理。

第十条对申报的科技项目,文化部科技主管部门先期进行形式审查,组织有关专家依据有关评估办法进行论证,作出综合评价后,确定推荐上报国家重点项目和文化部项目。

第十一条凡经批准,被列入国家和文化部计划的科技项目,均实行科技合同制,项目承担单位自接通知之日起,必须在一个月内,认真填报国家和文化部制定的有关科技合同书。

第十二条科技合同一经签订,即具有法律效力。如需更改、中止合同,项目承担单位均应提出书面申请报告,阐明其原因及调整方案,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报文化部科技主管部门批准。对中止合同的项目,视情况,追回部分或全部投资及购置的仪器设备。

第十三条凡列入国家和文化部计划的科技项目,在完成后,承担项目单位应及时提交研究工作总结,整理好有关科技文件及经费决算报告,并按隶属关系上报文化部科技主管部门,待通过鉴定后,方可结题。

第十四条对列入国家和文化部计划的科技项目经费,一次或分期拨付给项目承担单位的财务部门进行管理,单独立帐,专款专用。在财务制度规定的范围内,经主管领导批准,项目负责人有权按科研计划进度支配经费。经费的使用,须接受文化部和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四章附则

第十五条本办法由文化部负责解释。

科技项目管理范文第5篇

第一条为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加强区级科技项目管理,规范管理程序,明确管理责任,提高管理效率,参照国家和省市有关科技项目管理办法,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市科学技术局(以下简称“区科技局”)是区科技项目的行政主管部门。

第三条科技项目(以下简称“项目”)是指获得区财政科技经费资助的项目。

第四条项目管理包含项目组织、申报、评审、立项、实施、验收等环节。

第五条无资金资助的区级科技(指导性)项目可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二章组织管理

第六条区科技局负责区级项目的组织管理。

(一)根据区科技发展规划、科技政策和产业政策,向社会公开征集的科技项目源,衔接国家、省、市科技计划,结合制定并《市科技项目申报指南》(以下简称《申报指南》);

(二)组织项目的申报、评审,负责项目的立项、下达,监督、检查项目的实施情况,负责项目的验收,完成项目的统计和档案管理;

(三)会区财政部门及时划拨科技经费;

(四)协调处理项目执行中的重大事项;

(五)对项目承担单位及项目负责人进行信用评价。

第七条项目承担单位及项目负责人的职责:

(一)严格执行科技项目合同,按期完成项目目标任务;

(二)接受区科技局及相关部门对项目执行和经费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

(三)接受并配合区科技局委托的科技中介机构所进行的项目评估和绩效评价;

(四)及时报告项目执行中出现的重大事项;

(五)真实填报项目执行情况,如实提供相关数据和资料,完成相关统计工作;

(六)对项目执行过程中产生的科技成果依法及时取得知识产权。

第三章项目申报

第八条申报单位依据区科技局编制和的年度《申报指南》要求填写项目申报材料,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申报。

第九条项目申报单位应当符合的基本条件:

(一)在市范围内注册,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与相关的行政管理部门;

(二)具有为完成项目所必备的人才条件和技术装备,有相应的研究基础和资金投入能力;

(三)具有完成项目所需的组织管理、协调能力及规范有效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

(四)负责人和实施(依托)单位具有良好信誉,无不良信誉记录。

第四章项目评审

第十条项目评审由区科技局组织。项目评审实行区科技局组织预审、联合相关部门集中会审、特聘专家团队专业评审“三审联动”。30万元以下项目由区科技局组织相关专业人员预审,30~50万元以上项目由区科技局联合相关部门会审,50万元以上项目实行专业评审。

第十一条项目专业评审按计划种类、专业领域分组进行,每组原则上由5位专家组成。邀请专家应包括技术专家和管理专家,技术专家要求由同学科或同技术领域具有博士学位或副高以上技术职称的专业人员担任。

第十二条项目评审专业人员由区科技局从市统一的专家信息库中遴选确定。

第十三条专家及参与评审人员对评审内容和结果承担保密义务。专家与评审项目存在有可能影响公正性关联的应回避。专家在咨询活动中存在违规行为的,应列入科技不良行为记录,并实行一定的惩处措施。

第十四条各单位及各类人员均不得向咨询专家施加倾向性影响,不得故意引导专家的咨询意见,不得伪造、修改专家意见,并对咨询专家的具体意见负有保密责任。

第五章项目立项

第十五条区级项目的立项,由区科技局报区政府备案。

第十六条项目实施期限一般为二年,最多不超过三年,对超过三年的,应特殊审核,有充分的理由和依据。

第十七条实行项目公示制度,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

第十八条实行项目报告、项目抽检和后补助、后监管制度,不断改进项目审批与监管效能。

第六章项目实施

第十九条项目实行绩效考评制度。区财政科技经费资助50万元以上(含50万元)项目,实行专项报告制度。

第二十条实行项目动态监管制度。因发生项目负责人变更、项目因故无法按计划执行、项目考核指标需要调整或因不可抗拒因素中止等情况,项目承担单位和主管部门应及时报告区科技局。

第二十一条实行科技信用承诺与“黑名单”制度。申报单位应保证提供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凡有以下情况的,一律列入科技信用“黑名单”,并予以网上通报,5年内不得申报各级各类科技项目。

(一)擅自停止项目实施或变更项目合同书内容;

(二)无正当理由,不按期如实填报《市科技计划项目执行情况表》等科技统计报表;

(三)项目规定完成截止期后不按期申请验收;

(四)在项目申请、实施和验收等方面有弄虚作假行为;

(五)截留、挪用、挤占项目经费。

第七章项目验收

第二十二条实行验收与绩效评估制度。对50万元以下项目主要实行后补助、后奖励和集中验收评估。对50万元(含50万元)以上项目实行单项验收与专题评估。

第二十三条项目验收形式分为会议验收、函审验收两种。

第二十四条项目单项验收应提供如下材料:

(一)市科技项目验收申请表;

(二)市科技项目合同;

(三)市科技项目工作总结;

(四)市科技项目技术报告;

(五)市科技项目经费决算表;

(六)其它相关附件。

第二十五条会议验收和函审验收应成立验收专家组。验收专家组由相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专家、财务专家和管理专家组成,一般不少于5人。技术专家由区科技局在专家库中选取。

第二十六条验收专家组应以项目合同约定的考核目标为基本依据,对项目做出客观的、实事求是的评价。

第二十七条验收结论分为“通过验收”、“总结结题”、“不通过验收”三种。

第二十八条验收结论为“不通过验收”的项目,项目承担单位应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并在六个月内再次申请项目验收。第二次项目验收的结论仍为“不通过验收”的,按项目中止处理。

第二十九条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受技术或市场等原因的影响,进行合理调整的,按区科技局批准调整后所确定的目标和完成时间进行验收。

第三十条建立项目公共档案。区科技局相关科室将《市科技项目验收证书》以及电子文档和项目资料一套存档,作为项目执行情况评估、项目承担单位和项目负责人信用评价的依据。

第三十一条科技项目涉及科学技术保密、科技成果登记、知识产权保护、技术合同登记、科学技术奖励等事项按有关法规和办法执行。

第八章附则

第三十二条本办法由市科学技术局负责解释。

科技项目管理范文第6篇

关键词:科技项目;现代项目管理;科学研究;全过程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4)28-0171-02

1 现代项目管理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项目管理的发展基本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传统的项目管理阶段,这个阶段的项目管理还不够充分,二是现代项目管理阶段,而这一阶段,项目管理得到了发展,涵盖的内容范围也扩大了,九大知识范畴包括综合管理、范围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等,项目管理将这九大知识范畴结合成为一个整体,这每个知识范畴又可以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2 从现代项目管理的角度分析我国现代科技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忽略对项目的全周期、系统性的管理

在现代科技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根据各个项目的特点建立详细的实施计划,并且对比之前制定的计划与实际实施过程的偏差,这样,在每一个环节结束后就应该结束这项工作,即使这项工作没有全部结束,但是这个阶段已经发展成熟,就应该交给相关负责人去管理。所以,我们已经知道,我国的科技项目对此不够重视,科技管理人员以及科研人员过于关注了前期的评审等活动,而忽视了项目过程和验收的管理,这样也就弱化了对项目的及时停止。

2.2 缺乏节点控制,未能建立有效的项目监控机制

科技项目是复杂性极高的一个工作,这也就要求了在实践过程中需要来自不同经历、不同组织、不同管理部门的人员进行有机配合,来解决各个环节出现的不确定的问题,并对项目的质量、成本等进行有效的控制。但是,就目前我国国内的现状来看,科技管理人员和科研人员对科技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质量、进度等的控制并不重视,从而造成了项目不能按计划完成,增加了项目的成本等不好的后果。

2.3 未能形成有效的项目组织模式

我国目前的科研机构的项目组织形式一般都是层次化组织和项目结构,但是其存在一定的弊端,这种组织形式会导致部门沟通不畅,各个部门相分离;而项目组织形式相比较要优于前者,虽然项目分离出来,但是项目技术人员以及管理人员还是各司其职,这样也没有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

2.4 缺乏风险防范意识,忽视了项目成果的知识产权管理

科技项目是一个风险性极高的项目,因其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会随时发生,无法预估。目前我国并没有对科技项目进行强化风险意识,没有风险管理计划,对项目的风险不够重视,这样很可能影响到科技项目的进程和结果,更严重的会造成科技项目的中途终止。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我国的科技项目已不再像从前被完全封闭起来了,更加放开科技项目,科技成果归属、转移也不再是个要求回避的问题了。

3 科技项目运用现代项目管理的可行性与特殊性

项目的分类有很多种,现代管理模式如果引入到科技项目管理中,那么就属于项目,因此,科技项目具有很多特性:独特性或一次性,每个科技项目不是随便就成立的,它都是要适应某个时期的需要才去创新的,这就说明了科技项目的独特性特征,而每个项目并不是一直永远的在进行,在科技项目实施达到了预期的成果,那么这个科技项目就会结束,所以说科技项目有其一次性不可持续的特征;目标明确性,纵观我国的各个科技项目,我们能够知道我们每个项目都有成立的明确目的,不是盲目进行研究的,例如:973计划项目就是为了提高我国原始创新能力,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可持续提供科学支撑;渐进明细性,科技项目存在一定的风险,在实施过程中无法预测它的风险,不确定因素很多,所以要将预期所要达到的目标与实际情况进行对比,不断地跟随实际情况改变措施,不断向要达到的目标靠近,将差距缩小;生命周期性,科技项目是一次性项目,有开始有结束,科技项目总共分为三个周期,但是其在每个周期所包含的内容是不同的;不确定性,由于科技项目的自身特点决定了科技项目的不确定因素太多,有来自技术的不确定性,也有来自科技自身的结果,因科技本身就是一个创新和创造的过程;约束性,科技项目对于技术的要求很高,所以需要周密计划等步骤进行安排,也要有组织进行管理,对科技项目的各个环节,对风险的规避,对成本的控制等都要进行管理,这也是科技项目顺利完成的基石。

科技项目不仅仅属于项目,因其研究的广泛性,它还具有许多其他领域的特征,科技项目管理对象的特殊性,科技项目的管理人员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承担的,它对管理人员的要求是很高的。首先,管理人员都属于知识型,而且他们都有很强的自我约束力,他们会为自己设置计划,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学习和钻研;科技项目的知识管理,在科技项目实施过程中,知识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没有知识也就没有科技项目,而知识是无形的,不易量化的;科技项目人员的管理观念,由于管理人员的主观认为科技的开发本身就是创新型活动,应该放任科研人员,这样才能发挥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但是这样极其不利于科技项目的进步,科技管理人员要为科研创造一个良好的自由发挥的环境氛围,但也不能疏于管理,这样才能让科技项目保质保量的进行,节约成本。

4 运用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完善科技项目

4.1 完善科技项目评估体系

科技项目评估体系的建立是为了保障科技项目的每个环节都能够有序进行的基础,要首先建立专家信用评估机制,其次要建立以项目为导向的科技项目评估系统,不能以其发表的论文数量来衡量其成就,而要以其实际做了多少来衡量,不能盲目,要综合评价。

4.2 建立科技项目动态监控机制

建立科技项目的动态监控机制可以很好地对科技项目的各个方面进行监控,能够对于成本的投入、质量标准等进行严密监控,保证科技项目的顺利进行,而且对于规避科技项目中的风险也有帮助;对于人员的管理,可以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从某种程度上也能规范科研人员的行为,使科研人员能够在自己的岗位上各尽其能、各司其职;随时监控科技项目的进度,对进度的监督可以使管理人员很好地把握住对科技项目的管理,掌握实际进度与计划目标的差距等;对科技成本的控制,一项科技项目所需要的经费是非常大的,所以,对于资金的监控是必要的,使科研人员意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这样对科技项目的顺利进行也是有推动作用的,从而优化科技项目的过程。

4.3 建立和完善科技项目的风险防范机制

要建立一套适应科技项目发展的风险防范机制,可以提高科技项目的成功率,因此,要加强风险管理意识,实现科技项目的每一过程都能够减少风险的发生,将风险防范深入到整个过程当中,还要建立一个风险反馈的平台,保证科技项目的有序进行;重视科研人员的风险管理,不仅仅要对科研人员进行培训、考核等方面的管理,还要关注确定科研人员的流动原因,防止骨干科研人员跳槽引起的技术风险,建立管理人员的责任制,防止渎职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王长峰,王化兰.基于现代项目管理理论的重大科技项目管理模式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4,15(2).

[2] 李役青,胡志微,洪亮.科技项目管理中的知识和技术转移初探[J].科技管理研究,2013,10(2).

[3] 单伟,张庆普.基于隐性知识的高校核心竞争力分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科技项目管理范文第7篇

1科技项目管理的流程

在进行油田项目管理过程中应注意工作中的安全性、经济效益等,在实际生产的基础上,对其实施严格的监督管理。

(1)立项管理。在项目实施之前,做好项目的立项调查是非常重要的,这个环节主要是对生产中的工艺工具等实际问题进行考查,做好前期调差工作可以发现问题的根源,并能准确的解决问题。做好前期调查以及分析,并作出相应的数据统计分析,这样立项就会更加准确,促进项目的顺利开展。

(2)实施管理。项目一旦确定需要对项目进行全面的开题设计,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应提前做好计划安排,科学合理的运行计划可以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进而可以保障项目的顺利进行。在项目实施的控制过程中,应依据项目进度计划,及时发现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并提交报告。其中的中期评估是指对阶段性研究报告和自我评估以文件的形式提交,依据运行计划提出修改或终止研究的申请,根据管理或科委会专家评审结果做出中期评估意见。

(3)验收管理。验收管理过程中需要以成果报告的形式呈现出来,其中成果报告是根据项目开展过程中基础资料,将取得的成果、技术创新、经济评价及费用的投入产出等情况进行分析总结,比较详细的成果报告可以为以后工作做参考使用。其中成果验收的主要内容包括验收申请的提交、技术成果报告及核心技术资料的存档等。

(4)成果管理。研发的成果及技术,应做好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做好申请专利等工作。在做好知识产权保护的同时,就需要将项目应用于生产实践中,并且将项目进行推广,一个比较成功的项目具有较大的推广及应用价值,可以为企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项目最终都要应用于生产实践中,因此,应将项目的推广就应用重视起来,要做到项目的一体化管理,其中项目成果的转化率关系到项目的应用价值。经过推广并应用于生产实践中的项目应由实际应用单位对项目的应用效果进行评定,分析其中的弊端及优势,项目研发单位可以根据评定结果,对科研成果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逐渐改进成果,使得成果可以很好的发挥作用,并将成果的实际应用以报告的形式呈现出来。

2项目管理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1)加强项目管理者的培训。目前石油企业的科技项目管理者主要是从企业内部选的优秀人才,但是选的管理者一般专业技术比较扎实,在管理方面缺乏经验,在项目管理过程会由于管理不当为造成项目的失败。石油企业可以积极听取外聘专家的指导建议,但是由于外聘专家对项目内部管理的实际情况了解不多,对于其中的管理问题也难以起到一定的作用。因此,石油企业应逐渐培养既有专业知识又具备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对项目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及再教育工作,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在培训内容中包括项目进度管理、项目资源管理、项目成本管理及项目控制方法等,通过考核等方式,真正培养出复合型的专业人才。

(2)完善项目管理激励制度。在对科技项目研发人员的激励,应从他们的工作特点出发,建立激励机制,例如,在充分了解工作人员的个人需求及职业发展目标等基础上,将员工的个人发展与企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进而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让员工在工作中体现自身的价值。另外,企业还应注重对员工的投资培养,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学习空间,提升自身的技能。在给你做设计中,应给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及更大的空间,给予他们更多的自,丰富工作形式,提供更多的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在科技研发人员的酬薪方面,企业一般采用的是长期的酬薪激励方式,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精神及积极性。

(3)健全项目考核体系。完善对研发人员绩效的考核体系。在进行科技项目的技术研发工作的过程中,其工作比较复杂并且难度较高,对个人的考核应建立在整个研发团队的基础是上,个人的研发成果需要通过整个项目成果反映出来。因此在对各人考核时应结合团队的考核,这样可以比较真实的反映考核成绩。因此在对科研人员进行考核时不仅仅从科研结果来分析,可以结合员工的平时过程进行综合评价。

3结语

综上所述,在石油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应从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发挥科研人员的积极作用,实施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模式,积极为企业带来较多的创新项目。逐渐完善项目管理机制,改善项目管理方法,进一步提高项目管理水平,是目前石油企业发展科技项目比较重要的途径。

科技项目管理范文第8篇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为主要任务,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列入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计划,并给予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或贷款贴息,由项目主管部门组织管理,由项目单位具体实施的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以下简称"国家高技术项目")。

对于中央预算内资金采取直接投资和资本金方式注入的国家高技术项目参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管理。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国家高技术项目包括:

(一)国家高技术产业化项目(以下简称"产业化项目"),是指以关键技术的工程化集成、示范为主要内容,或以规模化应用为目标的科技自主创新成果转化项目。

(二)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和重大产业技术开发项目(以下简称"研制开发项目"),是指国家重点建设工程需要的重大技术装备研制项目和重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所急需的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项目。

(三)国家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项目,是指以突破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提高重大科技成果工程化、产业化研发及验证能力为目标的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项目(以下简称"工程实验室项目")和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设项目(以下简称"工程中心项目"),以及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建设项目(以下简称"技术中心项目")。

(四)国家高技术产业技术升级和结构调整项目,是指以先进的技术、工艺和设备改造落后的生产条件为主要内容,以推进信息产业、生物产业、民用航空航天产业扩大规模,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和企业信息化为目标的建设项目(以下简称"升级调整项目")。

(五)其他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投资补助是指国家发展改革委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投资项目(含事业单位投资项目,下同)和地方政府投资项目给予的投资资金补助。本办法所称贷款贴息是指国家发展改革委对符合条件、使用了中长期银行贷款的投资项目给予的贷款利息补贴。投资补助和贷款贴息资金(以下简称"国家补贴资金")均为无偿投入。

第二章组织管理

第五条国家发展改革委是国家高技术项目的组织部门,主要履行以下职责:

(一)研究提出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划和有关专项规划,研究提出相关产业的发展政策;

(二)研究确定国家高技术项目的重点领域和重点任务;

(三)组织评审国家高技术项目,批复国家高技术项目的资金申请报告;

(四)编制和下达年度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计划和投资计划;

(五)协调国家高技术项目的实施工作,组织或委托项目评估工作。

第六条本办法所称项目主管部门是指国务院有关部门,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或经济(贸易)委员会。

计划单列企业集团和中央管理企业可直接向国家发展改革委报送资金申请报告,并对项目承担主管责任。具体要求由国家高技术项目公告或通知规定。

对跨地区、跨部门组织的国家高技术项目,可由相关地区或部门协商确定项目主管部门,或由组织部门指定项目主管部门。

项目主管部门应履行以下主要职责:

(一)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的国家高技术项目公告或通知,组织本部门、本地区和本企业(集团)的高技术项目申请国家补贴资金的相关工作,对项目的建设条件、招标内容等进行初审,审查通过后向国家发展改革委报送项目资金申请报告,并对初审结果和申报材料负责;

(二)负责国家高技术项目的管理工作和项目实施中重大问题的协调、处理,确保项目按期完成并组织项目验收工作;

(三)配合国家有关部门进行稽察、审计和检查工作;

(四)每年定期将本部门、本地区和本企业(集团)的国家高技术项目执行情况汇总并报国家发展改革委。

第七条本办法所称项目单位是指依照我国法律登记、注册,申请高技术项目国家补贴资金的企业或事业法人。项目单位应具有较好的经营管理水平,具备承担国家高技术项目所需的技术开发能力和资金筹措、工程建设组织管理能力。

项目单位应履行下列主要职责:

(一)按照本办法和项目公告的要求,编制并向项目主管部门报送高技术项目国家补贴资金申请报告,并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承担责任;

(二)按照项目组织部门、主管部门批复的项目资金申请报告确定的内容和要求实施项目;

(三)按要求向项目主管部门报告项目实施情况和经费落实情况,及时报告项目执行中出现的重大事项;

(四)对国家补贴资金要实行专账管理;

(五)接受国家发展改革委及各级财政、审计部门,项目主管部门或上述部门委托的机构所进行的评估、稽察、审计和检查;

(六)项目总体目标达到后,及时按要求进行项目验收。

第三章申报及审核

第八条国家发展改革委根据《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划》、《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国家产业技术政策》及其他相关专项规划和相关产业政策,国家高技术项目公告或通知,明确国家支持的重点领域、重点任务、实施时间,以及安排国家补贴资金的方式和标准。

第九条按有关规定应由地方政府核准或备案的企业投资项目,应在核准或备案后提出资金申请报告。

按有关规定应由地方政府审批的地方政府投资项目,应在可行性研究报告经有权审批单位批准后提出资金申请报告。

按照有关规定应报国务院或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批、核准的项目,可在报送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申请报告时一并提出资金申请,不再单独报送资金申请报告;也可在项目经审批或核准同意后,根据国家有关投资补助、贴息的政策要求,另行报送资金申请报告。

第十条申请国家高技术项目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符合国家发展改革委项目公告或通知的要求;

(二)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节能、降耗、环保、安全等要求,项目方案合理可行,具有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三)应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知识产权归属明晰;

(四)项目单位必须具有较强的技术开发、资金筹措、项目实施能力,以及较好的资信等级,资产负债率在合理范围内,项目已基本具备实施条件,项目所需资金已落实;

(五)建设项目应按本办法第九条完成审批、核准或备案,已基本具备开工建设条件,或已经开工建设但审批、核准或备案未超过两年,已通过项目用地预审或用地已经依法批准,具有环保以及其他许可文件。

第十一条申请国家高技术项目还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产业化项目采用的科技成果(包括自主知识产权、消化吸收创新、国内外联合开发的技术等)应具有先进性和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有关成果鉴定、权威机构出具的认证或技术检测报告等证明材料、必要的验证和生产许可;项目单位具有较强的工程建设组织管理能力,具有开展相关产业化项目的生产、经营资格。

(二)研制开发项目的研制开发方案先进、可行,目标明确;项目单位应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和装备研制能力,具有前期相关领域的研发基础和研发队伍;重大技术装备研制项目应结合依托工程。

(三)工程实验室项目和工程中心项目的项目单位须为已经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组建,并完成相关组建工作的国家工程实验室的依托单位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项目建设内容符合该工程实验室或工程研究中心的发展方向和任务,建设方案合理。

(四)技术中心项目的项目单位须为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所在企业,且该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在最近年度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评价中得分70分以上;项目应能够支撑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的开发。

(五)升级调整项目应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项目单位具有良好的现代企业运行机制和较好的经营业绩;具有开展相关产品生产的资格,项目必须具有合理的经济规模,产品符合国家和国际有关标准。

第十二条项目单位应根据第十条和第十一条的相关规定,编制项目资金申请报告。

项目资金申请报告的具体要求由项目公告或通知具体规定,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项目单位的基本情况和财务状况;

(二)项目的基本情况,包括项目背景、项目建设(研发)内容、总投资及资金来源、技术工艺、各项建设(研发)条件落实情况等;

(三)申请国家补贴资金的主要理由和政策依据;

(四)项目招标内容(适用于申请国家补贴资金500万元及以上的投资项目);

(五)国家发展改革委项目公告或通知要求提供的其他内容。

项目资金申请报告可根据具体情况附以下相关文件:

(一)政府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文件或企业投资项目的核准或备案的批准文件;

(二)技术来源及技术先进性的有关证明文件;

(三)城市规划部门出具的城市规划选址意见(适用于城市规划区域内的投资项目);

(四)国土资源部门出具的项目用地预审意见;

(五)环保部门出具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意见;

(六)金融机构出具的贷款承诺,申请贴息的项目还须出具项目单位与有关金融机构签订的贷款协议或合同;

(七)项目单位对项目资金申请报告内容和附属文件真实性负责的声明;

(八)国家发展改革委项目公告或通知要求提供的其他文件。

第十三条项目主管部门应根据第十条至第十二条的相关规定审查项目单位提出的项目资金申请报告,对审查合格的项目资金申请报告报送国家发展改革委。其中,对于工作职能属于省级经济(贸易)委员会的项目,由省级经济(贸易)委员会作为项目主管部门,并由省级经济(贸易)委员会商省级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后,由省级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会同省级经济(贸易)委员会联合报送国家发展改革委。

对申报材料不完备的资金申请报告,国家发展改革委及时通知项目主管部门在要求的时限内补充相关材料。

第十四条对项目主管部门报送的项目资金申请报告,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专家组进行专家评审或委托咨询机构进行评估,必要时可征求国务院有关部门或地方政府的意见。

专家组应由专业性、权威性、代表性、中立性,且与项目无重大相关利益的专家组成。专家组应科学、客观、公正地评审项目。

专家评审或咨询机构评估应主要从以下方面对项目进行评审评估:

(一)项目技术的先进性和适用性;

(二)项目对相关产业的优化升级具有的带动作用;

(三)项目单位的经营能力和技术开发能力;

(四)项目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

(五)项目实施方案的可行性;

(六)国家发展改革委项目公告或通知的其他要求。

第十五条国家发展改革委按照科学、公平、择优的原则,根据专家评审意见或咨询机构的评估意见,综合考虑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的意见,审查批复项目资金申请报告,并将项目的评审评估意见和审批结果以适当的方式告知项目主管部门。项目资金申请报告的批复文件是下达国家补贴资金的依据,应包括项目实施的总体目标、国家补贴资金额度和资金使用方向。批复文件可单独办理,也可集中办理。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要从以下方面对项目资金申请报告进行审查:

(一)符合中央预算内资金的使用方向;

(二)符合项目公告或通知的有关要求;

(三)符合国家补贴资金的安排原则;

(四)提交的相关文件齐备、有效;

(五)项目的主要建设(研发)条件基本落实;

(六)符合国家发展改革委要求的其他条件。

第十六条国家发展改革委安排给单个国家高技术项目的资金最高限额原则上不超过2亿元。

国家发展改革委安排给单个地方政府投资的国家高技术项目的资金在3000万元及以下的,一律按投资补助或贴息方式管理,只审批资金申请报告。国家发展改革委安排给单个企业投资的国家高技术项目的资金在3000万元及以下的,可按投资补助或贷款贴息方式管理,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批资金申请报告;也可按直接投资或资本金注入方式管理,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批可行性研究报告。

国家发展改革委安排给单个国家高技术项目的资金在3000万元-2亿元之间且占项目总投资的比例不超过50%的,对于地方政府投资项目可按投资补助或贷款贴息的方式管理,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批资金申请报告;对于企业投资项目可按投资补助或贷款贴息的方式管理,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批资金申请报告,也可按直接投资或资本金注入方式管理,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批可行性研究报告。

国家发展改革委安排给单个国家高技术项目的资金在3000万元-2亿元之间且占项目总投资的比例超过50%的,或超过2亿元的,按直接投资或资本金注入方式管理,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批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十七条单个国家高技术项目的国家补贴资金超过3000万元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可要求项目单位报送初步设计概算,并委托咨询机构进行评审,根据评审结果决定国家安排资金的具体数额。

第十八条单个国家高技术项目的国家补贴资金原则上均为一次性安排。对于已经安排国家补贴资金的国家高技术项目,国家发展改革委不再重复受理其资金申请报告。

第四章资金管理

第十九条国家高技术项目的资金来源包括项目单位的自有资金、国家补贴资金、国务院有关部门或地方政府配套资金、银行贷款,以及项目单位筹集的其它资金。项目资金原则上以项目单位自筹为主,国家采用资金补贴的方式予以支持。

第二十条项目单位筹集的项目资本金或研发项目的自有资金不得低于项目新增投资的30%。项目资本金来源包括项目单位可用于项目的现金、发行股票筹集的资金、新老股东增资扩股资金、资产变现的资金等。

第二十一条国家补贴资金分为投资补助和贷款贴息补助两类。

国家投资补助应根据项目的重要性、风险程度以及产业发展、区域布局等要求,分档给予补助支持。

贷款贴息补助的贴息率不超过当期银行中长期贷款利率。贴息资金总额根据项目符合贴息条件的银行贷款总额、当年贴息率和贴息年限计算确定,原则上按项目的实施进度和贷款的实际发生额分期安排贴息资金。

第二十二条国家补贴资金主要用于项目的研究开发、购置研究开发及工程化所需的仪器设备、改善工艺设备和测试条件、建设产业化或工程化验证成套装置和试验装置、建设必要的配套基础设施、购置必要的技术、软件等。

第二十三条经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的国家高技术项目列入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计划和投资计划。

国家发展改革委根据项目资金申请报告的批复文件、项目建设进度和项目建设资金到位情况,以及项目主管部门提出的项目国家补贴资金的下达申请,可一次或分次下达国家补贴资金投资计划。项目主管部门收到国家补贴资金投资计划后,要按有关规定尽快将国家补贴资金投资计划下达到项目单位,并做好有关协调工作。

对于由省级经济(贸易)委员会作为项目主管部门的项目,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国家补贴资金投资计划同时下达省级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及经济(贸易)委员会,由省级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级经济(贸易)委员会联合下达到项目单位。

第二十四条项目单位对国家补贴资金要专款专用、专账管理;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截留、挤占和挪用国家补贴资金;项目主管部门要对国家补贴资金加强监管,督促项目单位按照国家补贴资金使用方向使用国家补贴资金。

第二十五条项目单位的自筹资金应按计划及时足额投入。鼓励项目主管部门对项目安排必要的配套资金。

第五章项目实施与管理

第二十六条国家高技术项目实行项目单位责任制,项目单位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负责项目的筹划、筹资、建设、运营等,并配合国家有关部门和项目主管部门做好对国家补贴资金使用的稽察、检查和审计工作。

第二十七条项目主管部门根据国家对项目资金申请报告的批复文件和项目审批、核准或备案文件,对项目实施情况和国家补贴资金的使用情况等进行监管。项目主管部门可根据具体情况要求项目单位编制项目初步设计、建设方案或实施方案。

第二十八条所有国家高技术项目应按照国家有关招标投标的法律法规做好招标工作。其中,对于使用国家补贴资金500万元及以上的项目,要严格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的项目招标内容和有关招标投标的法律法规开展招标工作。

第二十九条项目主管部门应在每年2月底和8月底以前,以正式文件向国家发展改革委提交包括项目进度情况、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和处理意见等内容的项目进展情况报告,并提出国家补贴资金的下达申请。项目单位应按照项目主管部门的要求报送有关项目进展情况。

第三十条项目单位应按照资金申请报告批复的总体目标组织实施。实施过程中,项目出现重大情况需调整的,应向项目主管部门报告。对不能完成总体目标的项目,由项目主管部门提出处理建议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对于其他不影响项目总体目标实现的调整,由项目主管部门负责审核调整,并抄报国家发展改革委。

第三十一条项目实施达到项目总体目标后,项目单位应及时做好项目验收准备工作,并向项目主管部门提出项目验收申请。项目主管部门应及时对项目进行验收,并将验收结论报送国家发展改革委。计划单列企业集团和中央管理企业在验收国家高技术项目时,应邀请第三方人员参加。项目单位要按国家有关规定妥善保管项目有关档案和验收材料。

第三十二条项目实施过程中和验收后,国家发展改革委可视情况组织或委托项目主管部门、有关中介机构或有关专家组对项目进行中期评估和后评估。

第三十三条项目实施过程中取得的专利、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权属,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执行。

第三十四条研制开发项目的国家补贴资金财务处理按照科研项目相应的财政拨款有关规定管理。其他国家高技术项目的国家补贴资金的财务处理按照资本公积管理。

第六章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

第三十五条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对国家高技术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稽察。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依据职能分工进行监督检查。项目主管部门和项目单位应配合稽察、审计、监察和检查工作。

第三十六条项目稽察、审计、监察和检查工作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本管理办法进行。

第三十七条国家高技术项目信息,除涉及国家秘密和国家安全,商业秘密和其他依法不适宜公开的外,应当采取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开。国家发展改革委和项目主管部门受理单位、个人对国家高技术项目在审批、建设过程中违法违规行为的举报,并按照有关规定予以查处。

第三十八条对于按项目总体目标和项目内容按期或提前完成、通过验收,取得突出成绩的项目单位,以及在项目组织和管理中工作表现出色的项目主管部门及工作人员,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给予表彰,并在今后的国家高技术项目评选中,对受表彰的项目主管部门组织申报的项目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

第三十九条项目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可以责令其限期整改,核减、停止拨付或收回国家补贴资金,并可视情节轻重提请或移交有关机关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行政或法律责任:

(一)提供虚假情况,骗取国家补贴资金的;

(二)转移、侵占或者挪用国家补贴资金的;

(三)擅自改变项目总体目标和主要建设内容的;

(四)无违规行为,但无正当理由未按要求完成项目总体目标延期两年未验收的;

(五)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本办法规定的行为。

科技项目管理范文第9篇

Abstrac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ject is an individual project that taking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as contents, its purpose is to solve technology issues in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t present,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national innovation-driven strategy and the huge impact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n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scientific research gets more and more national and local attention; at the same time, government investment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Different levels, different types of govern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jects promote China's technologic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How to scientifically, rationally and efficiently carry on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ject management and ensu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projects produce the expected soci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become more and more urgent and necessary. Reforming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project management mechanism and gradually increas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project benefits have become the top priority for every leve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department.

关键词: 科技项目;经理制;引入

Key word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ject;manager system;introduction

中图分类号:F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3-0161-02

1 当前科技项目管理的主要方式和不足

近年来,科技项目逐渐呈现出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国际化合作越来越广、项目规模越来越大、成果形式越来越多的特点,为政府的科技项目管理带来挑战。科技项目管理的目的就是按照科技计划要求,采用行政管理手段和管理技巧,组织和协调科技力量去完成项目中的研究和开发任务。当前,对于政府立项支持的科技项目,一般采用“过程管理”和“目标管理”两种方式。

1.1 过程管理 “过程管理”是由管理者监控和掌握完成工作任务的全过程,及时发现和纠正偏差,最终完成工作任务。管理过程包括计划、实施、检查、处理、修正五个阶段,具体就是管理者先依据工作任务的来源和要求拟定一个工作计划,然后开始实施,在这个过程中定期的进行检查和督促实施状况,一旦发现偏差,及时处理,必要时也可以修正计划。

对于科技项目的承担单位来说,整个项目的实施包括课题的申报立项、项目的过程实施、科研条件的筹划协调、经费的预算结算直至项目的鉴定验收、成果登记,其中每一个步骤的实施都离不开全体科研人员和科技管理人员的共同努力。这种过程管理方法,对保质、保量、保进度完成项目目标有较好的保障作用,但是,管理者也要同时投入大量精力,随着项目数量的逐年增加,管理质量难以保证。

1.2 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是将工作任务转化为行动目标,最后由目标考量来判别项目的完成情况,目标管理一般包括五个程序,分别是:①确立目标;②分解目标;③实施目标;④考评目标;⑤偏差分析及纠正。在这种管理方式中,科技主管部门一般对项目的前期工作(合同签订)和后期工作(项目验收)过程进行主动管理,而对实施过程则采取出现问题后再进行协调处理的方法。

目标管理给予项目实施单位更多的空间和自主性,保证了实际情况下项目的顺利实施。但是对于大型科技项目而言,质量和进度等方面的问题越来越多,项目负责人的权利和义务有所失衡,客观上限制了项目负责人所能发挥的作用;同时,部分承担项目的单位和个人整体专业能力不强,难以取得较好项目预期效果。

此外,无论是过程管理,还是目标管理,项目管理中都还存在着立项前期可行性论证不足、管理实施过程有效监测缺乏、项目成果鉴定验收机制不完善、科技项目合同法律约束力不强、项目管理缺乏风险意识等问题。

2 项目经理制定义及引入科技项目管理的意义

2.1 项目经理制的定义 项目经理制是将以往由多部门、多环节、多目标、多头管理构成的项目管理流程统一到制定项目的总目标之中,由独立的项目经理作为该项目实施的总负责人和执行人,以项目合同书的形式确定项目经理的责、权、利关系,由项目经理负责对项目的全程策划、监控、管理、协调,并对项目终极目标的完成情况负责。

2.2 科技项目管理引入项目经理制的意义 在科技项目中运用项目经理制这个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进行评估、调控和管理,对科技项目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强化科技计划项目的专业化管理力量。运用项目经理制,可以把几种机制有机的融合在一起,比如竞争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奖惩机制等,便于项目主管单位对项目进行评估、分析、论证、决策与考核,从而增强科技计划项目的专业化管理力量,提高专业化管理水平。二是便于项目主管单位对项目的预期效果和效益进行监控。运用项目经理制不仅可以实现项目资源的优化配置,也可以让项目经理的价值最大化。三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充分释放科技创新活力的有效途径。在探索实施项目经理制的过程中,可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地方科技计划管理责任体系也得到了建设和完善,另外,也建立了科学有效的科技项目组织管理运行机制。

3 科技项目管理中推行项目经理制的建议

①科技项目立项过程中增加项目经理得分因素。在项目立项评审中,将项目负责人的个人管理及创新能力作为立项评价之一,经过同行评议,确定项目是否立项。②重视政府资助的重大科技项目经理人的选拔。成立项目经理人任命委员会,该委员会成员主要是来自省内外技术和管理专家,由任命委员会对项目选题、可获得的资源以及可能的候选者进行评估,并向项目管理部门提出最终建议。③普及项目经理制在科技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应用。由项目承担单位委托本单位或外单位某个特定人员担任项目经理,可由单位确定,也可采用竞争或招标方式,确保每个项目都有一个自己的项目经理,这个人全权负责这个项目的所有事项。④项目经理实行动态管理。项目经理应该是能上能下的,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项目经理是在岗的,当项目实施完毕后,项目经理就可以功成身退了。之后项目经理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参与其他项目,也可以准备参与下一个项目的竞标。

2012年12月底,项目专员制被正式引入到国家科技计划管理中,它主要是聘请一些知名的技术和管理人才在国家的科技重大专项、973计划、863计划和支撑计划的重点领域担任项目专员,专门负责对整个项目进行监督和信息反馈。项目专员制是对科技项目监督的责任到人制度,项目经理制则是对应的对科技项目实施过程的责任到人制度。项目经理制是适应目前科技项目管理的新机制,是科技管理中对项目实现有效管理、高效管理的好办法。

任何事物从产生到发展都会经历一个过程,就科技项目管理整体而言,它还有很多方面不是很成熟,不管是理论指导还是应用方法,都需要继续的进行探索。科技项目的项目经理制还是一个需要不断改进、完善的新机制,这个新机制将在不断实践、不断完善、日臻成熟的过程的得以发展。所以,要想使项目经理制之一新的管理模式在科技项目管理工作中真正的发挥作用,必须对其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不断的完善项目经理制,进而得到大范围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徐成彬.项目管理文化四味[J].中国计算机用户,2004(12).

[2]严良辉.浅谈施工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J].福建建筑,2011(01).

科技项目管理范文第10篇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际化水平逐渐提高的背景下,市场竞争越演越烈,企业要想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就要提高其自身工程项目的管理水平,以一种科学的方式规范项目管理模式。但在部分企业发展中,在科技项目管理方式上仍存在很多问题,阻碍了企业对项目管理的科学性。本文通过对企业科技项目管理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在项目管理上部分企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企业 科技项目管理 模式

引言:

我国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对企业发展既是一个契机,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企业要审时度势,适时的改变自身发展的创新模式,要实现企业科技项目的严格管理,克服企业科技项目管理存在的弊端,健全风险管理,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同时还要为科技工作者营造以人为本的组织环境,切实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

一、企业科技项目管理的定义

所谓的科技项目管理主要是指在整个项目管理上,要有一定的科学性、层次感,从项目申报、立项管理、项目过程管理和项目结项管理等各个环节所涉及到人力、物力、财力都要系统的管理,使企业科技项目能够顺利展开,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科技项目管理的特点很多,首先它是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手段,是顺应时展的创新模式,对企业项目管理提供一个可行的管理方式,加强了项目管理的实践性和新颖性。其次是企业科技项目管理也为企业发展明确了前进的方向,对项目管理规划更具有针对性,重点的科学性为项目管理的各项环节都有论证依据,为企业赢得更大的社会效益。最后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科技项目管理也是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其科技项目管理会在研发的不同阶段产生变化,有很多不可预见性问题会出现在项目进展中,会使项目管理进展遇到阻碍,同时一些相关的技术不成熟、科技项目管理评估标准的不确定性都也会影响科技项目的管理。

二、企业科技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前期论证不足,风险意识不强

企业在对项目管理前,没有对项目管理进行科学的论证,为了急功近利,使项目管理缺乏全面、系统的可行性,综合考察不缜密,要求不高。同时企业领导对科技项目管理缺少风险意识,没有做详细的计划,没有处切实可行的风险应对计划,容易使科技项目管理遇到阻碍。

(二)项目管理过程缺少监督机制

在科技项目管理过程中,很多项目会在实施中遇到不可预测的问题,如科技项目的技术问题、科技项目的人员管理问题等等,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阻碍科技项目的有效管理。但是很多企业并没有认识到这点,在项目管理过程中缺少监督机制。

(三)缺少完善的项目成果评估机制

对企业科技项目的成果鉴定措施并不完善,其评价依据也存在人为的差误性,没有有利的鉴证依据,导致科技项目缺少科学性和严谨性。同时这种项目验收的不及时性也会阻碍项目成果的有效推广。

(四)缺少一流的工作团队,缺少系统的培训机制

科技项目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工作,需要一个具有专业性较强的科技团队,但是部分企业却并没有注重组建科技项目管理的团队,没有专门的科研部门,无法集结到一流的高素质的专业人才,科研力量薄弱,降低了整个科技项目的管理水平。

三、企业科技项目管理的创新模式

(一)科学严谨的计划科技项目管理

在项目实施前,要进行广泛的调研,要加强同项目管理部门的沟通,交流信息,系统科技项目开展是否具有可行性,并系统的比较分析国内外项目发展的主流趋势。所调研的信息将会为科研人员的立项选题提供有利条件。同时还要提高对项目开展的风险意识,要做好风险预测分析,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保障科技项目管理的顺利实施。

(二)加强科技项目管理监管力度

科技项目管理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这就需要较为严格的监督管理部门,加强科技项目管理监管力度,确保研究项目能够顺利实施。项目监管部门应该始终贯穿于整个项目实施的过程中,要注重监督影响项目开展的一些未知预料的因素,并帮助科技项目管理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特别是对于不符合项目合同要求的,要及时中止项目执行,确保项目执行的质量。

(三)引进先进的项目风险评估系统

科技项目管理中一项重要环节就是对项目风险性进行系统的评估,也是一个项目是否如期完成的较关键的部分。为此,企业应该引进先进的项目风险评估系统,加强对项目成果的严谨性,要准确把握项目中出现的不确定风险,如技术风险、商业风险、管理风险、预算风险等等,并在面临潜在风险威胁使,企业也能及时的识别,进行审核、发表意见,并对项目进行科学处理,使科技项目管理能够顺利展开。

(四)注重科研团队组建,营造以人为本环境

在科技项目管理中,企业领导者要主要对科研团队的组建,集结高素质、专业性强的科研工作人员,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同时还要定期开展有关项目管理的各种培训,让工作人员学习到更多有关管理项目有效性的方式方法,改变传统的、粗放型的项目管理模式,加强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同时还要为科研人员提供人性化的工作环境,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结语

通过以上对企业科技项目管理模式的系统分析,可见建立健全完善的企业科技项目管理模式是企业发展的有利条件。科技项目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工作,企业领导人需要审时度势,适时调整企业发展的战略决策,同时还需要企业各部门的相顾配合和支持,广泛调研,结合企业自身发展的特点,借鉴其他企业科技项目管理的优秀模式,科学的组织重大科技项目管理,加强科技项目管理培训工作,提高科技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并为科技人员提供和谐、宽松的工作环境,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陈俊.安全科技咨询项目管理模式优化探讨[J], 《科技创新导报》, 2012,(24):17-18

[2]赵利,毕向林,鹿吉祥,陈洪军.并行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研究[J],项目管理技术,2011;(01):22-23

[3]张筱蓉.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及存在的问题分析研究[J],大家,2012;(10):12-13

[4]宫孟飞,冯婧,王永军.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比较及发展趋势预测[J],建筑设计管理,2008;(05):35-36

上一篇:课堂活动范文 下一篇:师风师德建设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