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基金范文

时间:2023-02-26 05:43:52

科技创新基金

科技创新基金范文第1篇

一、目前常见的会计处理

目前,科技型中小企业对收到的创新基金的账务处理五花八门,有的将收到的科技创新基金计入“专项应付款”,同时,把发生的科技创新相关费用包括购置固定资产费用直接冲销科技创新基金,结果使科研扶持项目的研发费用及国家专项拨款的实质未在企业账表上正确反映,没有真实反映会计事项;有的将创新基金计入“专项应付款”,不管是购置固定资产还是科研费用,均计入管理费用,待验收后创新基金全部冲销管理费用,未能真实反映固定资产的购置,影响企业损益及净资产的正确核算;有的企业将收到创新基金直接作为国家拨款,计入资本公积;有的企业将收到创新基金拨款直接计入当期收入。没有统一的会计处理方法,直接影响创新基金使用效果经济指标的评审结果。

二、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的确认与计量

按照新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对政府补助的定义为:“政府补助是指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但不包括政府作为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本”。因此,上述对企业以拨款资助形式、贷款贴息形式发放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属典型的政府补助项目,应按照第16号政府补助准则确认与计量;至于国家投入资本金形式的扶持方式,则是政府作为企业所有者投入资金的方式,按照一般投资准则确认与计量。

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一般实行合同化管理,按照立项申报的项目核算管理,项目主管部门要进行项目的立项和验收管理,对不符合合同规定用途使用该补助资金或基金使用未能达到预期效果的,项目主管部门有权做出撤销或更改补助金额,补助资金将予全部或部分收回。因此,对企业的拨款资助形式、贷款贴息形式的科研补助属于附条件的政府补助。

下面按照新会计准则分别探讨这三种形式创新基金的确认与计量。

1、拨款资助形式

拨款资助形式的创新基金一般含科技部的创新基金及地方配套基金。创新基金的管理部门在拨付基金前要与企业签订协议,要求创新基金使用在与指定的研发项目相关的固定资产购置费用,研发及中试费用,及与项目直接相关的其他支出,并要求企业在项目执行期完成诸如销售收入、净利润、缴税、创汇等经济指标及相关技术指标,在项目执行期后,创新基金管理部门将组织专家对合同执行情况进行验收评审,若验收不合格,将收回基金。因此,拨款资助形式的创新基金是典型的附条件的政府补助。

按照第16号政府补助准则,对政府补助采用收益法确认与计量。当企业能够满足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所附的条件,并且能够收到政府补助时,可在账上确认该补助收入。

当企业取得的创新基金用于购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或直接取得国家无偿拨入的长期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时,即取得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则确认为递延收益,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计入当期损益。取得除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以外的政府补助,则为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如果该补助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的相关费用或损失,则计入当期损益;如果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则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确认相关费用的期间,计入当期损益。

因此,当企业收到拨款,尚未确定是与资产相关的补助或与收益相关的补助,只能是一项暂收款,或理解为递延收益,按照实收金额,暂挂“专项应付款”;项目执行期间,企业用该基金购置仪器设备等固定资产,应计入“固定资产”;企业发生的研发费用、计提折旧等,按照规定计入“管理费用”;期末,原用于购置仪器设备等固定资产的基金,按照使用寿命平均分配,转入“补贴收入”,而非转入“资本公积”;原用于研发费用的,直接转入“补贴收入”,而非抵消“管理费用”。

项目执行期后,经过项目验收合格,不作账务处理。“专项应付款——科技创新基金”期末余额反映为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的递延收益,在长期资产的使用寿命内每年平均摊销。

若项目验收不合格,需要缴回创新基金的,则“专项应付款——科技创新基金”有余额的,先冲减,超出部分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

这样,在“专项应付款”的贷方可反映该创新基金的来源,借方可反映该创新基金形成资产逐年转入收益部分及未形成资产直接转入当期收益部分。创新基金的来龙去脉在会计核算上很清楚。

另外,如果国家是以非货币性资产(如无偿拨入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形式给予企业补助的,则要按照非货币性资产的公允价值计量;如果公允价值不能可靠取得的,则以名义金额计量,以名义金额计量的情况下,可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2、贷款贴息方式

即国家对企业进行科研开发的贷款利息进行补贴,则收到时,计入“专项应付款”;期末,按照当期贷款利息部分,转入补贴收入,而非抵销所发生的“财务费用”;若该项利息费用计入相关购建资产的成本,也是转入补贴收入,而非冲减相关购建资产的成本。

这样,企业的会计账表上可真实反映企业研发支出的实际成本费用或购建研发设备的实际价值。按照资产负债观,政府补助会引起当期净资产的净增长额,但又不是直接来自股东的资源(不包括政府作为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符合收益的确认原则,因此,把政府补助作为扶持企业已发生的科研费用的补贴,直接确认或分期确认为企业的收益,与相关费用或损失相配比,符合会计核算的配比性原则。

3、资本金投入

国家以资本金投入方式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补助,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其他资本的投入,数额一般不超过企业注册资本的20%,原则上可以依法转让,或者采取合作经营的方式在规定期限内依法收回投资。

若国家以投入资本金的方式进行补助,则不是“政府补助准则”规定的事项,不按照该准则处理,而按照一般投资准则处理,企业在收到资本金投入时,计入“实收资本”。

三、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对经济指标评审结果的影响

创新基金项目合同签订的经济指标,往往包括执行期企业的资产总额、销售收入、税收、净利润、创汇等,项目验收评审,根据的是企业实际完成的经济指标与合同指标进行对比与评价,而企业实际完成的经济指标又根据会计师事务所的专项审计报告认定,如果专项审计报告对企业关于创新基金的不同会计处理方法没有统一的口径,而是就企业提供的数据确认,则对评审结果将产生很大的影响,这种评审结果是不准确的,对企业也是不公平的。

采用何种账务处理方法是正确的,首先应明确创新基金是否计入企业的应完成的经济指标,含资产总额、销售收入、净利润、税收指标等。创新基金的目的在于扶持和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因此,对项目执行结果评价的经济指标应该是该基金投入使用后产生的实际结果,应该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账务处理的结果评定,创新基金计入补贴收入而不计入销售收入,影响企业净利润及所得税指标,同时影响资产总额指标,但不影响流转税与创汇指标。

以下对此问题举例说明:

例:某科技型小企业原有资产总额为100万元,负债50万元,所有者权益50万元,A项目得到科技创新基金40万元,其中,用于购置固定资产15万元(使用年限5年),用于研发费用25万元,企业自有资金投入研发费用30万元。项目执行期应达到的经济指标为:资产总额150万元,销售收入50万元,税收7万元,净利润10万元。该项目执行期的实际销售收入为35万元,税收6万元。

则按照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对资产与净利润的确认结果不一样:

1、按照新准则(16号)确认与计量的结果:

科技创新基金40万元的投入,形成固定资产15万元,折旧3万,则固定资产净额12万元,专项应付款12万元,补贴收入28万元,管理费用28万元(研发费用25万元,折旧3万元)。

项目运行结果:

企业增加资产17万元〔固定资产净值12万;货币资金5万元〕,增加负债12万元(专项应付款余额),净利润为5万元(35+28-55-3,不考虑所得税因素),即增加净资产5万元。验收时,企业资产总额为117万元,完成合同78%;销售收入35万元,完成合同70%;净利润5万元,完成合同50%;税收6万元,完成合同86%;负债62万元,净资产55万元。

这种核算结果真实反映企业销售收入及补贴收入,反映实际研发费用的支出,而政府补助部分则作为投入研发费用及新增折旧部分的弥补,增加企业的净利润。

2、几种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及其结果(设销售收入35万元,税收6万元不变):

(1)如果将固定资产购置也计入研发费用,而将研发费用40万元在发生时即直接冲减专项应付款-创新基金,则结果是净利润为20万元〔35-(55-40)〕,完成合同200%;资产为120万元,完成合同80%;负债50万元,净资产70万元。

(2)如果将创新基金40万元直接计入当期收入(补贴收入),则企业净利润为20万元(35+40-55),完成合同200%;资产为120万元,完成合同80%;负债为50万元,净资产为70万元(与(1)结果一样)。

(3)如果将15万元购置仪器设备计入固定资产,提折旧3万元,将该部分创新基金15万元转入资本公积,而将研发费用25万元在发生时即直接冲减专项应付款-创新基金,则结果是净利润为2万元〔35-(55-25)-3〕,完成合同20%;资产为114万元,完成合同76%,负债为50万元,净资产为64万元。

(4)如果将创新基金40万元直接转入资本公积,未形成固定资产,则企业净利润为-20万元〔35-55〕;资产为120万元,完成合同80%;负债为50万元,净资产为70万元。

(5)如果将创新基金40万元挂账“专项应付款”未处理,将15万元购置仪器设备计入固定资产,提折旧3万元,研发费用25万元计入管理费用,则企业净利润为-23万元〔35-55-3〕;资产为117万元,完成合同78%;负债为90万元,净资产为27万元。

可见,对该创新基金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对企业财务状况与经营结果的反映结果是大不一样的,对企业项目执行结果的验收评价也是大不一样的,不统一会计处理方法,对企业的经济指标评价就失去可比性,变得毫无意义。

四、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核算及使用效果预测的建议

必须按照国家统一的企业具体会计准则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进行会计核算,特别是会计师事务所对项目的专项审计报告应按照正确的口径确认,才能使核算结果具有可比性,才能使验收评价结果客观公正。

科技创新基金范文第2篇

一、目前常见的会计处理

目前,科技型中小企业对收到的创新基金的账务处理五花八门,有的将收到的科技创新基金计入“专项应付款”,同时,把发生的科技创新相关费用包括购置固定资产费用直接冲销科技创新基金,结果使科研扶持项目的研发费用及国家专项拨款的实质未在企业账表上正确反映,没有真实反映会计事项;有的将创新基金计入“专项应付款”,不管是购置固定资产还是科研费用,均计入管理费用,待验收后创新基金全部冲销管理费用,未能真实反映固定资产的购置,影响企业损益及净资产的正确核算;有的企业将收到创新基金直接作为国家拨款,计入资本公积;有的企业将收到创新基金拨款直接计入当期收入。没有统一的会计处理方法,直接影响创新基金使用效果经济指标的评审结果。

二、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的确认与计量

按照新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对政府补助的定义为:“政府补助是指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但不包括政府作为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本”。因此,上述对企业以拨款资助形式、贷款贴息形式发放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属典型的政府补助项目,应按照第16号政府补助准则确认与计量;至于国家投入资本金形式的扶持方式,则是政府作为企业所有者投入资金的方式,按照一般投资准则确认与计量。

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一般实行合同化管理,按照立项申报的项目核算管理,项目主管部门要进行项目的立项和验收管理,对不符合合同规定用途使用该补助资金或基金使用未能达到预期效果的,项目主管部门有权做出撤销或更改补助金额,补助资金将予全部或部分收回。因此,对企业的拨款资助形式、贷款贴息形式的科研补助属于附条件的政府补助。

下面按照新会计准则分别探讨这三种形式创新基金的确认与计量。

1、拨款资助形式

拨款资助形式的创新基金一般含科技部的创新基金及地方配套基金。创新基金的管理部门在拨付基金前要与企业签订协议,要求创新基金使用在与指定的研发项目相关的固定资产购置费用,研发及中试费用,及与项目直接相关的其他支出,并要求企业在项目执行期完成诸如销售收入、净利润、缴税、创汇等经济指标及相关技术指标,在项目执行期后,创新基金管理部门将组织专家对合同执行情况进行验收评审,若验收不合格,将收回基金。因此,拨款资助形式的创新基金是典型的附条件的政府补助。

按照第16号政府补助准则,对政府补助采用收益法确认与计量。当企业能够满足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所附的条件,并且能够收到政府补助时,可在账上确认该补助收入。

当企业取得的创新基金用于购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或直接取得国家无偿拨入的长期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时,即取得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则确认为递延收益,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计入当期损益。取得除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以外的政府补助,则为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如果该补助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的相关费用或损失,则计入当期损益;如果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则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确认相关费用的期间,计入当期损益。

因此,当企业收到拨款,尚未确定是与资产相关的补助或与收益相关的补助,只能是一项暂收款,或理解为递延收益,按照实收金额,暂挂“专项应付款”;项目执行期间,企业用该基金购置仪器设备等固定资产,应计入“固定资产”;企业发生的研发费用、计提折旧等,按照规定计入“管理费用”;期末,原用于购置仪器设备等固定资产的基金,按照使用寿命平均分配,转入“补贴收入”,而非转入“资本公积”;原用于研发费用的,直接转入“补贴收入”,而非抵消“管理费用”。

项目执行期后,经过项目验收合格,不作账务处理。“专项应付款——科技创新基金”期末余额反映为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的递延收益,在长期资产的使用寿命内每年平均摊销。

若项目验收不合格,需要缴回创新基金的,则“专项应付款——科技创新基金”有余额的,先冲减,超出部分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

这样,在“专项应付款”的贷方可反映该创新基金的来源,借方可反映该创新基金形成资产逐年转入收益部分及未形成资产直接转入当期收益部分。创新基金的来龙去脉在会计核算上很清楚。

另外,如果国家是以非货币性资产(如无偿拨入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形式给予企业补助的,则要按照非货币性资产的公允价值计量;如果公允价值不能可靠取得的,则以名义金额计量,以名义金额计量的情况下,可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2、贷款贴息方式

即国家对企业进行科研开发的贷款利息进行补贴,则收到时,计入“专项应付款”;期末,按照当期贷款利息部分,转入补贴收入,而非抵销所发生的“财务费用”;若该项利息费用计入相关购建资产的成本,也是转入补贴收入,而非冲减相关购建资产的成本。

这样,企业的会计账表上可真实反映企业研发支出的实际成本费用或购建研发设备的实际价值。按照资产负债观,政府补助会引起当期净资产的净增长额,但又不是直接来自股东的资源(不包括政府作为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符合收益的确认原则,因此,把政府补助作为扶持企业已发生的科研费用的补贴,直接确认或分期确认为企业的收益,与相关费用或损失相配比,符合会计核算的配比性原则。

3、资本金投入

国家以资本金投入方式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补助,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其他资本的投入,数额一般不超过企业注册资本的20%,原则上可以依法转让,或者采取合作经营的方式在规定期限内依法收回投资。

若国家以投入资本金的方式进行补助,则不是“政府补助准则”规定的事项,不按照该准则处理,而按照一般投资准则处理,企业在收到资本金投入时,计入“实收资本”。

三、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对经济指标评审结果的影响

创新基金项目合同签订的经济指标,往往包括执行期企业的资产总额、销售收入、税收、净利润、创汇等,项目验收评审,根据的是企业实际完成的经济指标与合同指标进行对比与评价,而企业实际完成的经济指标又根据会计师事务所的专项审计报告认定,如果专项审计报告对企业关于创新基金的不同会计处理方法没有统一的口径,而是就企业提供的数据确认,则对评审结果将产生很大的影响,这种评审结果是不准确的,对企业也是不公平的。

采用何种账务处理方法是正确的,首先应明确创新基金是否计入企业的应完成的经济指标,含资产总额、销售收入、净利润、税收指标等。创新基金的目的在于扶持和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因此,对项目执行结果评价的经济指标应该是该基金投入使用后产生的实际结果,应该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账务处理的结果评定,创新基金计入补贴收入而不计入销售收入,影响企业净利润及所得税指标,同时影响资产总额指标,但不影响流转税与创汇指标。

以下对此问题举例说明:

例:某科技型小企业原有资产总额为100万元,负债50万元,所有者权益50万元,A项目得到科技创新基金40万元,其中,用于购置固定资产15万元(使用年限5年),用于研发费用25万元,企业自有资金投入研发费用30万元。项目执行期应达到的经济指标为:资产总额150万元,销售收入50万元,税收7万元,净利润10万元。该项目执行期的实际销售收入为35万元,税收6万元。

则按照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对资产与净利润的确认结果不一样:

1、按照新准则(16号)确认与计量的结果:

科技创新基金40万元的投入,形成固定资产15万元,折旧3万,则固定资产净额12万元,专项应付款12万元,补贴收入28万元,管理费用28万元(研发费用25万元,折旧3万元)。

项目运行结果:

企业增加资产17万元〔固定资产净值12万;货币资金5万元〕,增加负债12万元(专项应付款余额),净利润为5万元(35+28-55-3,不考虑所得税因素),即增加净资产5万元。验收时,企业资产总额为117万元,完成合同78%;销售收入35万元,完成合同70%;净利润5万元,完成合同50%;税收6万元,完成合同86%;负债62万元,净资产55万元。

这种核算结果真实反映企业销售收入及补贴收入,反映实际研发费用的支出,而政府补助部分则作为投入研发费用及新增折旧部分的弥补,增加企业的净利润。

2、几种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及其结果(设销售收入35万元,税收6万元不变):

(1)如果将固定资产购置也计入研发费用,而将研发费用40万元在发生时即直接冲减专项应付款-创新基金,则结果是净利润为20万元〔35-(55-40)〕,完成合同200%;资产为120万元,完成合同80%;负债50万元,净资产70万元。

(2)如果将创新基金40万元直接计入当期收入(补贴收入),则企业净利润为20万元(35+40-55),完成合同200%;资产为120万元,完成合同80%;负债为50万元,净资产为70万元(与(1)结果一样)。

(3)如果将15万元购置仪器设备计入固定资产,提折旧3万元,将该部分创新基金15万元转入资本公积,而将研发费用25万元在发生时即直接冲减专项应付款-创新基金,则结果是净利润为2万元〔35-(55-25)-3〕,完成合同20%;资产为114万元,完成合同76%,负债为50万元,净资产为64万元。

(4)如果将创新基金40万元直接转入资本公积,未形成固定资产,则企业净利润为-20万元〔35-55〕;资产为120万元,完成合同80%;负债为50万元,净资产为70万元。

(5)如果将创新基金40万元挂账“专项应付款”未处理,将15万元购置仪器设备计入固定资产,提折旧3万元,研发费用25万元计入管理费用,则企业净利润为-23万元〔35-55-3〕;资产为117万元,完成合同78%;负债为90万元,净资产为27万元。

可见,对该创新基金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对企业财务状况与经营结果的反映结果是大不一样的,对企业项目执行结果的验收评价也是大不一样的,不统一会计处理方法,对企业的经济指标评价就失去可比性,变得毫无意义。

四、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核算及使用效果预测的建议

必须按照国家统一的企业具体会计准则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进行会计核算,特别是会计师事务所对项目的专项审计报告应按照正确的口径确认,才能使核算结果具有可比性,才能使验收评价结果客观公正。

科技创新基金范文第3篇

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创立之初,往往面临着融资难、资金短缺问题。国家为了扶持这部分企业的发展,往往会对企业进行政府补助,该补助以“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的形式发给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用于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政府专项基金,通过拨款资助、贷款贴息和资本金投入等方式扶持和引导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培育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科技型中小企业申请技术创新基金,可以缓解资金短缺,降低创业风险,而且,对中小企业树立品牌形象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如何确认与计量这部分基金,在会计上正确反映这部分基金的使用结果,对评价这部分资金的使用效果产生很大影响。然而,目前的情况是,企业的账务处理五花八门,不统一,不利于正确反映会计事项,也不利于对创新基金使用效果的正确评价。

一、目前常见的会计处理

目前,科技型中小企业对收到的创新基金的账务处理五花八门,有的将收到的科技创新基金计入“专项应付款”,同时,把发生的科技创新相关费用包括购置固定资产费用直接冲销科技创新基金,结果使科研扶持项目的研发费用及国家专项拨款的实质未在企业账表上正确反映,没有真实反映会计事项;有的将创新基金计入“专项应付款”,不管是购置固定资产还是科研费用,均计入管理费用,待验收后创新基金全部冲销管理费用,未能真实反映固定资产的购置,影响企业损益及净资产的正确核算;有的企业将收到创新基金直接作为国家拨款,计入资本公积;有的企业将收到创新基金拨款直接计入当期收入。没有统一的会计处理方法,直接影响创新基金使用效果经济指标的评审结果。

二、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的确认与计量

按照新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对政府补助的定义为:“政府补助是指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但不包括政府作为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本”。因此,上述对企业以拨款资助形式、贷款贴息形式发放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属典型的政府补助项目,应按照第16号政府补助准则确认与计量;至于国家投入资本金形式的扶持方式,则是政府作为企业所有者投入资金的方式,按照一般投资准则确认与计量。

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一般实行合同化管理,按照立项申报的项目核算管理,项目主管部门要进行项目的立项和验收管理,对不符合合同规定用途使用该补助资金或基金使用未能达到预期效果的,项目主管部门有权做出撤销或更改补助金额,补助资金将全部或部分收回。因此,对企业的拨款资助形式、贷款贴息形式的科研补助属于附条件的政府补助。

下面按照新会计准则分别探讨这三种形式创新基金的确认与计量。

(一)拨款资助形式

拨款资助形式的创新基金一般含科技部的创新基金及地方配套基金。创新基金的管理部门在拨付基金前要与企业签订协议,要求创新基金使用在与指定的研发项目相关的固定资产购置费用,研发及中试费用,以及与项目直接相关的其他支出,并要求企业在项目执行期完成诸如销售收入、净利润、缴税、创汇等经济指标及相关技术指标,在项目执行期后,创新基金管理部门将组织专家对合同执行情况进行验收评审,若验收不合格,将收回基金。因此,拨款资助形式的创新基金是典型的附条件的政府补助。

按照第16号政府补助准则,对政府补助采用收益法确认与计量。当企业能够满足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所附的条件,并且能够收到政府补助时,可在账上确认该补助收入。

当企业取得的创新基金用于购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或直接取得国家无偿拨入的长期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时,即取得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则确认为递延收益,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计入当期损益。取得除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以外的政府补助,则为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如果该补助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的相关费用或损失,则计入当期损益;如果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则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确认相关费用的期间,计入当期损益。

因此,当企业收到拨款,尚未确定是与资产相关的补助或与收益相关的补助,只能是一项暂收款,或理解为递延收益,按照实收金额,暂挂“专项应付款”:

借:银行存款

贷:专项应付款――科技创新基金

项目执行期间,企业用该基金购置仪器设备等固定资产,应计入“固定资产”:

借: 固定资产

贷:银行存款

企业发生的研发费用、计提折旧等,按照规定计入管理费用:

借: 管理费用――研发费用

贷:银行存款

累计折旧

期末,原用于购置仪器设备等固定资产的基金,按照使用寿命平均分配,转入“补贴收入”,而非转入“资本公积”:

借:专项应付款――科技创新基金

贷:补贴收入

原用于研发费用的,直接转入“补贴收入”,而非抵销“管理费用”:

借:专项应付款――科技创新基金

贷:补贴收入

项目执行期后,经过项目验收合格, 不作账务处理。“专项应付款――科技创新基金”期末余额反映为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的递延收益,在长期资产的使用寿命内每年平均摊销。

若项目验收不合格,需要缴回创新基金的,则“专项应付款――科技创新基金”有余额的,先冲减,超出部分计入当期损益。

即冲回递延收益:

借:专项应付款――科技创新基金

贷:银行存款

不足部分:

借:管理费用

贷:银行存款

这样,在“专项应付款”的贷方可反映该创新基金的来源,借方可反映该创新基金形成资产逐年转入收益部分及未形成资产直接转入当期收益部分。创新基金的来龙去脉在会计核算上很清楚。

另外,如果国家是以非货币性资产(如无偿拨入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形式给予企业补助的,则要按照非货币性资产的公允价值计量;如果公允价值不能可靠取得的,则以名义金额计量,以名义金额计量的情况下,可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二)贷款贴息方式

即国家对企业进行科研开发的贷款利息进行补贴,则收到时,计入“专项应付款”:

借:银行存款

贷:专项应付款――科技创新基金

期末,按照当期贷款利息部分,转入补贴收入,而非抵销所发生的“财务费用”:

借:专项应付款――科技创新基金

贷:补贴收入

若该项利息费用计入相关购建资产的成本,也是转入补贴收入,而非冲减相关购建资产的成本:

借:专项应付款――科技创新基金

贷:补贴收入

这样,企业的会计账表上可真实反映企业研发支出的实际成本费用或购建研发设备的实际价值。按照资产负债观,政府补助会引起当期净资产的净增长额,但又不是直接来自股东的资源(不包括政府作为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符合收益的确认原则。因此,把政府补助作为扶持企业已发生的科研费用的补贴,直接确认或分期确认为企业的收益,与相关费用或损失相配比,符合会计核算的配比性原则。

(三)资本金投入

国家以资本金投入方式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补助,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其他资本的投入,数额一般不超过企业注册资本的20%,原则上可以依法转让,或者采取合作经营的方式在规定期限内依法收回投资。

若国家以投入资本金的方式进行补助,则不是“政府补助准则”规定的事项,不按照该准则处理,而按照一般投资准则处理,企业在收到资本金投入时,计入“实收资本”:

借:银行存款

贷:实收资本――国家资本金

国家资本金依法转让:

借:实收资本――国家资本金

贷:实收资本--×××

在规定期限内依法收回投资:

借:实收资本――国家资本金

贷:银行存款

三、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对经济指标评审结果的影响

创新基金项目合同签订的经济指标,往往包括执行期企业的资产总额、销售收入、税收、净利润、创汇等。项目验收评审,根据的是企业实际完成的经济指标与合同指标进行对比与评价,而企业实际完成的经济指标又根据会计师事务所的专项审计报告认定,如果专项审计报告对企业关于创新基金的不同会计处理方法没有统一的口径,而是就企业提供的数据确认,则对评审结果将产生很大的影响,这种评审结果是不准确的,对企业也是不公平的。

采用何种账务处理方法是正确的,首先应明确创新基金是否计入企业的应完成的经济指标,含资产总额、销售收入、净利润、税收指标等。创新基金的目的在于扶持和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因此,对项目执行结果评价的经济指标应该是该基金投入使用后产生的实际结果,应该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账务处理的结果评定,创新基金计入补贴收入而不计入销售收入,影响企业净利润及所得税指标,同时影响资产总额指标,但不影响流转税与创汇指标。

以下对此问题举例说明:

例:某科技型小企业原有资产总额为100万元,负债50万元,所有者权益50万元,A项目得到科技创新基金40万元,其中,用于购置固定资产15万元(使用年限5年),用于研发费用25万元,企业自有资金投入研发费用30万元。项目执行期应达到的经济指标为:资产总额150万元,销售收入50万元,税收7万元,净利润10万元。该项目执行期的实际销售收入为35万元,税收6万元。

则按照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对资产与净利润的确认结果不一样:

(一)按照新准则(16号)确认与计量的结果

科技创新基金40万元的投入,形成固定资产15万元,折旧3万,则固定资产净额12万元,专项应付款12万元,补贴收入28万元,管理费用28万元(研发费用25万元,折旧3万元)。

项目运行结果:

企业增加资产17万元〔固定资产净值12万;货币资金5万元〕,增加负债12万元(专项应付款余额),净利润为5万元(35+28

-55-3,不考虑所得税因素),即增加净资产5万元。验收时,企业资产总额为117万元,完成合同78%;销售收入35万元,完成合同70%;净利润5万元,完成合同50%;税收6万元,完成合同86%;负债62万元,净资产55万元。

这种核算结果真实反映企业销售收入及补贴收入,反映实际研发费用的支出,而政府补助部分则作为投入研发费用及新增折旧部分的弥补,增加企业的净利润。

(二)几种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及其结果(设销售收入35万元,税收6万元不变)

1.如果将固定资产购置也计入研发费用,而将研发费用40万元在发生时即直接冲减专项应付款――创新基金,则结果是净利润为20万元〔35-(55-40)〕,完成合同200%;资产为120万元,完成合同80%;负债50万元,净资产70万元。

2.如果将创新基金40万元直接计入当期收入(补贴收入),则企业净利润为20万元(35+40-55),完成合同200%;资产为120万元,完成合同80%;负债为50万元,净资产为70万元(与1.结果一样)。

3.如果将15万元购置仪器设备计入固定资产,提折旧3万元,将该部分创新基金15万元转入资本公积,而将研发费用25万元在发生时即直接冲减专项应付款――创新基金,则结果是净利润为2万元〔35-(55-25)-3〕,完成合同20%;资产为114万元,完成合同76%,负债为50万元,净资产为64万元。

4.如果将创新基金40万元直接转入资本公积,未形成固定资产,则企业净利润为-20

万元〔35-55〕;资产为120万元,完成合同80%;负债为50万元,净资产为70万元。

5.如果将创新基金40万元挂账“专项应付款”未处理,将15万元购置仪器设备计入固定资产,提折旧3万元,研发费用25万元计入管理费用,则企业净利润为-23万元〔35-55-3〕;资产为117万元,完成合同78%;负债为90万元,净资产为27万元。

可见,该创新基金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对企业财务状况与经营结果的反映结果是大不一样的,对企业项目执行结果的验收评价也是大不一样的,不统一会计处理方法,对企业的经济指标评价就失去可比性,变得毫无意义。

四、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核算及使用效果预测的建议

必须按照国家统一的企业具体会计准则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进行会计核算,特别是会计师事务所对项目的专项审计报告应按照正确的口径确认,才能使核算结果具有可比性,才能使验收评价结果客观公正。

科技创新基金范文第4篇

改革开放特别是“十五”以来,我国信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实力明显增强。2005年,信息产业的增加值已达到1.32万亿元,占全国GDP的7.2%。在信息产业中处于核心地位的通信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电话用户总数、互联网上网人数和产业规模均已位居世界前列。期间,自主创新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在集成电路、软件开发等核心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一批国内自主设计开发的CPU和SOC芯片相继问世;尤其是对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开发取得了较快进展,由我国自主提出的TD—SCDMA标准的相关系统研发及其产业化进程已获得重大突破,产业链初步形成;电信新技术、新业务的开发和应用也取得积极进展,网络结构不断升级优化,新的服务模式层出不穷,涌现出一批具有广泛影响力、各具特色的服务和业务品牌。这些创新成果的取得,显著提高了全行业的科技水平,为推动通信业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但是我们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我国通信业自主创新仍处于起步阶段,同世界先进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关键技术自给率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一些关键领域对外技术依存度偏高,不少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还主要依靠进口等等。通信业的创新能力,还远远不能适应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要改变这种被动局面,赶上或超过发达国家,把我国通信业做大做强,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就成为当前和未来信息产业发展的中心环节。而通信业要进行科技创新,首要任务是要解决创新基金的问题。

虽然目前通信业科技创新资金的来源可以利用电子发展基金和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等政府基金,但是由于这些基金使用涉及面广、资金使用过于分散,同时还存在着研发技术人员分布不均,造成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投入严重短缺及重点领域科技创新投入缺口较大等诸多问题,无法有力地推动通信业自主创新方面的重大突破,也不能有效地促进通信业整体科技创新。设立专项的通信业科技创新基金,就可以从行业总体发展角度统筹考虑,在通信业内部建立统筹协调机制,合理引导、有序投资,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充分保证通信业科技创新的资金需求,进一步激发通信业各企业、机构的创新意识,推动通信业科技创新活动的蓬勃发展,促进通信业科技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

2.通信业科技创新基金的创立

2.1基金的性质

通信业科技创新基金应当是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央财政、通信运营商、骨干通信设备制造商及其他社会力量共同出资设立,用于支持通信业重大项目、关键技术和产业薄弱环节科技创新的专项基金。从性质上讲,我国通信业科技创新基金既非完全公共性质的国家财政计划基金,也非完全商业性质的投资基金,而是介于二者之间、兼有二者特征的一种特殊的基金形式,是一种政府引导型创新基金。

该基金的使用将紧密围绕国家经济发展、和谐社会建设与产业由大到强的战略需求,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中心,坚持服务国家为目标,引领产业发展、市场技术互动、统筹规划协同的指导思想,持续突破核心技术,全面掌握关键技术,以点带面,逐步实现通信产业科技的整体性突破和跨越式发展。

2.2基金的支持对象及支持方式

基金的支持对象主要是:

①对通信业发展有较强的支撑和推动作用,市场前景好、经济社会效益显著,有较大的影响力和显示度的重大项目;

②利于解决通信产业发展瓶颈问题的关键技术项目;

③通信业产业链条薄弱环节的相关技术创新项目;

④中小通信企业的创新项目。

基金的支持方式主要以贷款贴息、无偿资助和资本金投入等三种形式,支持技术创新、业务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培育和扶持通信业的产业化发展。同时基金在支持通信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时,既要注重对核心技术,关键领域重大投资项目的支持,也要结合中小通信企业发展的特点和现状,给予中小通信企业必要的创新基金支持,并鼓励大型通信企业与中小通信企业的合作,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完善通信产业链,进一步推动通信产业的发展,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通信产品服务需求,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在基金运作的企业化程度不完全的初期五年,30%的项目拟采取无偿资助,30%项目拟采取贷款贴息,40%项目拟采取资本金注入的方式。

2.3基金的规模及来源

从政府的引导作用、到电信设备制造商的参与度以及电信运营企业的现实需求等方面因素考虑,在基金结构安排上,应当主要由政府、电信设备制造商、运营商和社会闲散资金构成,出资比例大致可按1:5:3:1。根据我国通信业主要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商目前科技投入10%左右的强度,每年的科研投入为600亿元左右为依据,考虑到基金的杠杆作用,并参照政府对电子基金的出资额度,通信业科技创新基金规模初步定为50-60亿元较为适宜。

通信业科技创新基金的资金来源由中央财政拨款、电信运营商、制造商以及社会闲散资金及其银行存款利息等构成。其中:(1)中央财政拨款每年从财政预算中安排拨入;(2)各通信企业投入的创新基金额度以主营业务收入或利润为基础计算分配。即通信设备制造商和运营商都以其在通信科技创新基金总规模中所占的份额为基础,按各自收入或利润的比重在各企业间分配缴纳。

2.4设立通信业科技创新基金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借鉴国内外创新基金的发展,我国通信业在创立科技创新基金的过程中应注意做好:

(1)在通信业科技创新基金的起步阶段,政府应主动参与,发挥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在我国目前条件下,通信业科技创新基金所需要的配套条件和法规尚不完善,此时政府更应出面进行协调。如果完全由市场机制进行调节,通信业科技创新基金就不可能顺利地发展起来。

(2)要制定明确的科技投入目标和管理模式。从国内外经验来看,不同的科技投入目标相应的会采用不同的组织模式与管理模式,不同的资金渠道也会影响到投资的性质。因此,制定明确的科技投入目标和管理模式显得尤其重要。

(3)拓展稳定的资金来源和融资渠道。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目前尚缺乏一套引导资金投入科技创新的有效渠道,要想建立一个完善的引导机制,需要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建立稳定的资金来源和融资渠道,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投入体系。

(4)在基金扶持项目的选择上必须谨慎行事,尽量不出现失误。

3.通信业科技创新基金的运作

3.1基金的管理模式

作为政府引导型基金,基金管理原则上应由财政部、信息产业部各司其职,共同管理。双方联合设立通信业科技创新基金项目审查委员会,负责对基金项目的审查工作。由信息产业部下属主管通信业的部门负责组建通信业科技创新基金管理中心,其性质为非营利性事业法人,在科技部和财政部指导下,负责通信业科技创新基金的管理工作。针对申请对象和项目的不同,主要采取无偿资助、贷款贴息两种方式,有条件的可采取资本投资方式。在初期不以营利为目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基金规模的扩大,条件成熟时,可以尝试采用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公司制和有限合伙制的方式,以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

基金具体采取信息产业部门决策和监督、专家咨询和指导、基金管理机构组织和实施的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管理中心的负责人应该具备丰富的基金管理经验,管理中心成员的构成应具有充分代表性,基金管理人成员构成中应该包含选举委员、任命委员和当然委员的三种不同力量,以保证各方利益的相互制衡,突出基金管理委员会的权威性、公正性,有利于最大程度上保护和实现基金的利益。创新基金管理中心设有受理部、审理部、计财部、监理部。分别负责创新基金立项审查及立项实施过程中的项目受理、专家评审、提出立项建议、签订合同、拨付资金、项目实施的监督管理以及项目验收等各个环节。

3.2政府在基金管理中的作用

政府在基金管理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制定产业化发展方向。作为技术依存度很高的行业,我国通信业的发展必须符合世界通信业技术和业务的发展趋势,因此,作为基金的倡导者,政府必须深入了解世界通信业的发展趋势,结合国家科技发展“十一五”计划及2020年中长期规划(纲要)和信息产业科技发展“十一五”计划,确定通信业的产业化发展方向,从而给出创新基金项目的资助指南。

科技创新基金范文第5篇

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以下简称创新基金)是1999年经国务院批准,科技部、财政部共同管理的一项专门用于扶持和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政府专项资金。创新基金以技术创新项目为对象、以市场为导向,重点支持技术的第一次商品化过程,重点支持种子期项目和初创期企业,通过无偿资助、贷款贴息等方式扶持和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对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培育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等起到积极的作用。

1福州市创新基金工作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福州市作为科技部指定的直接从事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申报创新基金项目服务的服务机构,只有福州市生产力促进中心与福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创业服务中心两家。前者主要为除孵化器内企业外的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申报提供企业申报注册、材料形式审查、项目申报、申报咨询等科技服务,并接受项目推荐单位、项目组织单位委托,协助项目监理、验收工作。而后者的服务对象主要为孵化器与各科技创业园内的高新技术企业,服务功能类同。两家服务机构自赋予创新基金服务职能以来,在上级有关职能部门领导下,至2007年共受理并推荐了200多项科技创新项目,其中61项获得国家创新基金的立项支持。

福州市科技型创新基金申报工作开始于2003年,由于科技部该专项基金刚设立不久,地方科技管理部门、科技服务机构及大部分的中小企业对该基金的申报要求及操作程序均不甚明了,对创新基金申报的规范运作存在畏难情绪,加之创新基金服务机构本身也缺乏材料的审核经验,未能给予企业及时明确的指导,以至于2003~2005年3年间,福州市仅有28个项目获得科技部立项。经过各级管理部门的共同努力,特别是2006年福州市设立地方科技创新资金后,进一步拉近了与科技部创新基金项目申报条件的距离,福州市每年争取到的国家创新基金项目呈逐年递增的趋势。但就目前情况而言,在国家创新基金项目申报和管理工作方面,无论从申报项目的数量上看,还是从争取基金的规模上看,我们都远远地落后于其他沿海兄弟城市,这无疑将导致福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滞后,对我市经济发展将产生消极影响。由于地区科技、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客观上造成创新基金申报工作成效的差异。但除此之外,拥有一批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申报国家创新基金技术服务的人才队伍也是重要的因素之一。以2006年、2007年福州市、宁波市申报国家创新基金的情况(见下表)进行说明:

从上表可以看出,宁波市2007年争取国家创新基金项目37项,比2006年增加14项,增长61%,2007年获国家创新基金资助额2045万元,比2006年增加995万元,增长95%。而同期福州市仅争取国家创新基金项目19项,比2006年增长36%,获国家创新基金资助额1035万元,比2006增长116%,虽然进步明显,但与宁波市相比,无论从项目立项数量还是从获得创新基金额度,宁波市都是福州市的近一倍,这与宁波市多年来重视发挥科技服务机构的作用分不开的。因此,加强福州市创新基金服务机构的建设,培养一批熟悉国家创新基金申报程序和管理工作的专业队伍,建立一种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申报创新基金提供从申报材料组织到技术、管理、财务方面技术咨询的全程专业技术服务的新型科技服务机制,对促进我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提高申报国家创新基金的工作成效,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创新基金服务机构的作用和定位

2.1创新基金服务机构发挥的作用

创新基金项目申报自1999年科技部、财政部共同创立起,就严格按规范的申报程序运作,它相对国家其他科技计划项目,申请材料准备工作难度会大一些。福州市负责国家创新基金项目申报、监理、验收等管理工作的职能部门由于人员编制配备等客观原因,在上述工作中难以统筹兼顾、面面俱到;同时,企业普遍反映对项目申报程序、要求等相关事宜了解不够,项目材料难写,企业财务报表编制质量要求高,提出了申报材料的深度不好把握、对文件精神理解有偏差、对网上申报及附件录入上传等申报环节不熟悉等问题。因此,利用创新基金服务机构聚集的专业人员优势,来协助科技型中小企业完成项目申报的各项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创新基金服务机构的主要任务是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科技导入、项目评估、专家咨询等知识服务。在以往长期的科技服务中与不少中小企业建立了联系,比较了解中小企业的情况;在科技查新、项目咨询、可行性分析等业务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另外,创新基金服务机构还初步组建了一支稳定、可靠的专家队伍,能够胜任各个技术领域的咨询、调研任务。所以,在帮助中小企业完成项目申报前期准备工作方面,创新基金服务机构已经具备一定条件和优势,不但能发挥科技服务机构的优势,也会极大地提高创新基金项目申报和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2.2创新基金服务机构的业务定位

2.2.1规范项目申报材料,把握编撰技巧

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评审的唯一依据就是企业通过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网络上传的申报材料,不进行实地调研,也不约见项目当事人,材料组织的完善与否,是影响项目立项的关键。项目可以进行适当的包装,但包装不是弄虚作假,而是通过详细分析、评估本企业拥有的核心技术和生产市场方面的优势、劣势、发展潜力以及财务状况,把本企业的内在价值以及科技创新方面的潜力充分挖掘出来。

申报材料的撰写有一定的规律和技巧。一个项目有时既可以申请贷款贴息又可以申请无偿资助,这时企业就要判断申请哪一种资金支持方式。二者在资金数额上没有多大差别,但相对来说,贴息容易获得,因为贴息涉及到银行贷款,能达到有效吸引金融机构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资的目的,起到了创新基金的引导作用。

创新基金申报材料要求反映企业经营管理、财务管理、技术开发、生产销售、产品质量、资金流量、应收应付、债权债务、发展规划等,因此申报创新基金不仅要了解一个项目,而且要了解企业运行的全过程,要证明企业负责人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较高的市场开拓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而目前福州市有些中小企业特别是孵化器里的企业,第一次操作,不知从何说起,申报材料普遍存在过于简单、技术创新点不突出、项目成熟性把握不好、项目投融资阐述不完善以及夸大企业的经营业绩等问题。

创新基金服务机构应对当年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相关文件资料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掌握项目指南变化情况、重点支持领域及各领域申报的必备要求与限制条件等,指导企业准确定位,找准切入点,把握优势领域,结合企业自身特点组织申报;其次,还要指导企业从研发力量、技术依托和产品性能等方面考虑问题,选择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特点的项目进行申报;此外,申报材料还要体现项目的技术先进性、项目成熟性、市场可容性,以及企业经营业绩及债权债务等经济指标、技术创新及激励机制、营销策略、人力资源情况等,材料应充分展示企业资源优势与完成项目的技术可行性。

2.2.2善于捕捉项目推荐申报

创新基金服务机构应善于利用自身与政府各级管理部门、高校、科研院所联系密切的优势,从工业高科技计划、农业科技计划、星火计划、社会发展计划、科技合作计划以及科技成果推广计划中选择优秀项目;从国家“863”计划、科技攻关计划及专利成果中挖掘项目;还可以从企业委托查新项目、新产品开发计划项目中寻找好项目,另外还可以从各行业技术中心创新项目中挖掘项目推荐上报。工作中,应围绕创新基金申报条件,在不违反相关限制规定的情况下,灵活应用申报规范,最大限度地为企业创造申报条件,争取尽量多的项目往国家推荐申报,遵循“以数量求质量,以质量促立项”的原则。

2.2.3履行服务机构职责,推进项目实施

科技创新基金要求具有创新基金工作职能的服务机构协助科技管理部门(项目组织单位)做好项目的征集、筛选和认证工作,并接受推荐单位、项目组织单位委托,协助项目监理、验收工作。

创新基金服务机构要组织专家对创新基金项目的实施进行跟踪管理,促进地方、企业、专家、科技管理部门职能的实现,积极帮助企业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把项目申报、实施、监理、验收工作逐步落到实处。

创新基金服务机构还要严格监督企业匹配资金到位情况,包括创新基金支持是否按计划到位,省科技厅及地方科技管理部门匹配资金、金融机构贷款、企业自筹及其他资金是否落实。

2.3提升创新基金服务机构服务水平的对策

创新基金服务机构对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已为理论和实践所证明。可以说,创新基金服务机构正是基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迫切需求而产生的。为切实提高福州市创新基金服务机构对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申报的服务能力,需要从政策法规、经营管理、业务拓展、人才培养等方面多做努力。创新基金服务机构可以借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申报这个平台,充分展示自己在产学研合作、与政府职能部门联系密切及熟悉创新基金项目申报程序与运作等方面的优势,开展特色服务,推动科技服务机构的建设,拓展科技服务机构需求空间。可以采取:

(1)由政府科技部门牵头联合县(市)区政府及地方科技服务机构共同实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网络计划。创新基金服务机构发展最直接的动力是地方中小企业的服务需求,创新服务只有植根于地方,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区域性的网络,才能卓有成效地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服务。

(2)加大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的培训宣传工作力度,大力宣传创新基金的战略意义、现实意义和重要作用,可采用编辑宣传材料或制作多媒体,召开工作会议,举办培训班、座谈会、技术讲座,通过新闻媒体、网络、报刊进行宣传等方法,使更多企业真正了解创新基金的作用意义、性质特点、申报要求、申报程序;对参加评审的专家进行宣传,使他们在了解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的申报及评审要求的基础上,对自己手中的项目进行评估,考虑是否提出申报请求。

(3)在政府推行中小企业产学研合作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如生产力中心协会、各行业技术创新中心等社团组织的作用,通过行业协会等组织沟通双方,由行业协会或行业技术创新中心等确定对整个行业有用的共性技术,然后再经由大学或研究机构进行研发;或建立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吸收专业行业协会、行业技术创新中心参加,通过他们与企业界以及与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密切关系,促进产学研合作的有效开展。

(4)充分利用现代科技信息网络资源,依托海峡信息网、福州科技信息网、福州农业服务信息网等已有设施,建立科技项目、专家数据库,建设全市科技服务网络平台,实现信息共享,不断完善创新基金服务机构的服务功能。

(5)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创新基金服务机构的服务质量和水平。可以通过向社会公开招聘方式,选拔创新和服务意识强、富有敬业精神的优秀人才从事科技服务工作。科技服务机构人员应注重自身综合业务素质的提高,关注并了解国家创新基金工作动态及变化特点,熟练掌握创新基金网络工作系统及相关操作规程,提高服务能力,对当年国家创新基金项目申报指南的重点支持领域及各领域申报限制条件应熟记于心。只有这样,才能对企业的各种咨询提供及时的指导帮助。

以市场为导向加强服务能力建设是创新基金服务机构发展的永恒主题,创新基金服务机构首先是一个市场主体,是市场竞争的一份子,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必须敢于面向市场。因此,如何认真研究市场,深入了解市场,把握市场脉搏,找准市场定位,是广大创新基金服务机构普遍面临的课题。科技服务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还在发展过程中,各种资源需要我们去挖掘,服务领域需要我们去开拓,生存和发展的空间需要我们通过开展特色服务、精品服务、有效服务去占领。没有特色就没有生命,没有特色就没有发展。创新基金服务机构应当根据本地区的市场需求,结合自身实际,不断巩固主导业务,拓展新兴业务,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2008年度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申请须知.

科技创新基金范文第6篇

1.1自治区创新基金投入逐年增长1999年,全区技术创新大会召开之后,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就极为重视全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问题,自治区财政和科技厅设专项资金用于扶持自治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2000年,启动实施了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计划,支持项目两百余项,项目经费投入从初期的200万元/a,增加到现在的5000万元/a。

1.2出台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配套政策自治区制定出台了落实规划纲要28条配套政策,其中直接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有:加大科技投入、优化科技投入结构、拓宽创新型中小企业投融资渠道、鼓励企业开展自主创新活动、支持企业加强研发能力建设、支持风险投资业务的发展、加强科技创新基地与平台建设等政策和措施,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逐渐凸显,创新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

1.3建立部区会商机制,提升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创新能力内蒙古自治区与科技部共同签署了《科学技术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部区工作会商制度议定书》,部区主要在5个方面开展合作:①推进煤炭、稀土等特色资源的开发与高效利用;②推动可再生能源的试验开发和产业化示范;③共建“中国北方绿色生态屏障”,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④加快农牧业科技创新,推动百亿斤粮食丰产工程和千万吨绿色畜产品安全生产工程;⑤推动区域国际合作交流与技术转移平台建设,推动中俄蒙科技合作。通过共建将进一步提升内蒙古自治区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中小企业的发展。

1.4引导企业自主创新,培育和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自治区通过开展高新技术企业、民营科技企业、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企业认定等工作,培育科技型企业,通过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研发中心和企业重点实验室等平台的建立和提升,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增强了企业以自主研发为核心的综合创新能力,取得了许多科技含量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并在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的支持下,部分成果得到转化,进入市场。

2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型中小企业面临的新问题

2.1初创期企业成长缓慢,项目产品单一从内蒙古自治区近年来创新基金实施情况来看,有很多项目产品销量不理想、初创期企业成长过于缓慢。

2.2人才流失、资金不足仍是小企业发展的瓶颈由于内蒙古自治区创新创业环境仍不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存在人才流失、项目资金后期投资严重不足的情况。

3推动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建议

3.1积极推进盟市地方创新基金工作的开展,加大各级财政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支持充分发挥创新基金在创新资金、创新机制、创新管理等方面的引导与带动作用,加强自治区与盟市地方的互动,积极鼓励、引导各盟市建立地方创新基金,从总量上加大各级财政对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鼓励盟市地方资金在与自治区创新基金项目配套支持的同时,扶持一批盟市地方级创新基金项目,同时积极引导盟市地方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创新基金推荐、监管队伍。(本文来自于《内蒙古科技与经济》杂志。《内蒙古科技与经济》杂志简介详见)

3.2整合资源,发挥创新基金的引导作用充分整合资源,加强创新基金与其它科技计划的衔接与配合,共同为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创造条件,增加科技投入。从不同方面满足企业创业、创新需求:①把京蒙孵化器、稀土高新开发区、投融资机构等资源组织起来,为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资源保障。②鼓励、支持企业间的合作以及企业与大学、科研院所的合作。通过整合,将形成全区科技资源集成的良好局面。进一步优化科技投资资源,努力为各种所有制类型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3.3强化优势,突出重点对中小企业支持,内蒙古自治区在下一步工作中,应充分考虑结合区域发展战略,以自治区新能源(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化工(煤炭、天然碱等)、材料(稀土)、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等行业和领域为重点,对那些具有集聚效应的特色科技型中小企业给予支持,以进一步增强企业的行业配套能力和区域性的产业集聚效应。

3.4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和培训

3.4.1加强新闻媒体对创新基金工作的宣传报道。在内蒙古电台、内蒙古电视台、内蒙古日报、内蒙古科技日报、科技厅科技宣传栏、内蒙古科技信息网等新闻媒体和网络,对创新基金实施10年成效和项目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创新基金影响,并在部分媒体设专栏,进行宣传报道,促进创新基金工作在当前形势下更加深入、有效的开展,并争取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

3.4.2举办成果展示和论坛。组织全区优秀创新基金项目(或企业)参加深圳高新技术交易会、中国-东盟博览会、中俄蒙科技博览会、内蒙古东西部地区科技成果博览会、内蒙古商贸洽谈会等全国及自治区重要科技展会,向社会宣传、展示和交易我区创新基金所取得的成果,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和成果转化创造机会、牵线搭桥。内蒙古科技厅还将举办中小企业发展论坛,届时将就科技型中小企业如何借助创新基金应对金融危机进行研讨。

3.4.3举办中小企业培训班。为进一步促进技术创新和先进技术成果转化、加强科技与经济结合、全面营造创新、创业环境和氛围,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中小企业服务机构以及地方科技管理部门、高新开发区管委会,在全区开展培训活动,使他们更全面、系统地掌握和了解相关国家相关政策、支持方向和重点、项目过程管理规范(申报、合同、监理、验收)等。通过培训活动,与地方科技管理部门以及企业代表进行充分交流和探讨,实现科技管理上下联动的有效机制,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做好优质、高效的服务。

科技创新基金范文第7篇

第二条 “创新小组”组织形式

第三条 “创新小组”运行方式

创新小组成立后要及时开展相关活动,并要将活动日常化、规律化。各创新小组每年至少自行设计或承担一项“挑战杯”项目。项目可参考每年的“挑战杯”全区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和“挑战杯”全区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选题,并按时完成比赛。

创新小组工作运行需常态化。各院部系要结合本单位实际,建立并逐步完善工作制度;创新小组成员的遴选方面应考虑届次化,创新小组实行年报备制度,每年10月报备。加强对小组成员的管理、培训和指导;在实验室等硬件设备的使用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第四条 “创新基金”来源

团委每年从活动经费中划拨专款建立“包头医学院共青团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各院部系团组织需从各自活动经费中划拨各单位专项“创新基金”。本基金同时接受个人、单位、企业和社会团体的捐赠,该基金的运行范围仅限于包头医学院。

第五条 “创新基金”的资助范围为我校共青团科技创新小组专项课题。“创新基金”项目分设资助和无资助课题两类,资助金额由评审组根据项目的情况而定,研究期限原则上一般为一年。各单位需按照团委“创新基金”每项课题资助额度至少1:1比例匹配各自“创新小组”的专项课题经费。

第六条 本“创新基金”由团委进行宏观管理并负责本“创新基金”项目的立项评审和成果评定。各院部系团组织对各自已获审批的项目资金进行管理和监督并确保各自匹配资金落实到位,各院部系团组织具体负责各自创新小组项目的跟踪管理、结题验收、经费使用等。团委定期检查匹配资金的发放、申报、监督和项目的实施与完成情况。

第七条 项目的实施

通过评审的创新小组项目,团委要与项目主持人、指导教师签订项目立项书,同创新小组所在团组织签订任务合同,并根据项目类别划拨经费。

课题立项后,项目主持人与指导教师应立即编制具体实施计划,并以开课题报告会的形式明确工作任务和研究进度。项目主持人与指导教师要认真履行合同,按期报送阶段性成果。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要保持课题组成员的稳定性,所有课题组成员要积极参加并完成所承担的工作任务。

第八条 项目结题

本基金所有项目应按期结题。项目按计划完成后,项目主持人要及时提出结题申请,经指导教师同意,并提交结题申请表和项目相关科研成果。结题的科研成果一般为论文、调查(咨询)报告、科技产品(制作)、专利等。

项目结题采取成果认定或评审的方式进行,由各单位组织专家组验收,团委组织专家组对已验收项目进行成果评定。

第九条 经费使用与管理

经费应专款专用。经费采取报销单据的方式支取,单据必须符合学校财务报销规定,由项目负责人到团委和各单位团组织处报销。

第十条 奖励与惩罚

对按期完成计划、结题的创新小组和指导教师,在下一轮评审中优先资助其项目立项。其成果参加各类比赛获得的奖品及奖金归创新小组(或成员)所有,团委根据资助项目所获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给予创新小组(或成员)相应的表彰、奖励。对于完成项目并在包头市、自治区和国家的相关比赛中获奖的学生和指导教师“创新基金”将给予奖励。未按要求提交阶段性成果的,将缓拨、减拨或停止划拨经费。

项目验收合格者按照立项审批经费全额报销;不合格者最多只能报销经费的50%或不予报销。

对因故需要延期的项目,须向各单位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和团委提出延期申请,经批准后,可延期3——6个月。对无故未按期结题或自行中止的项目,除收回剩余的经费外,取消该项目负责人或指导教师三年内在本基金的申请资格。

各院部系共青团创新小组运行情况和项目列入年终考核。

科技创新基金范文第8篇

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以下简称创新基金)是1999年经国务院批准,科技部、财政部共同管理的一项政府专项基金,专门用于扶持和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它主要通过无偿资助、贷款贴息和资本金注入等方式,对创业初期、商业性资金进入尚不具备条件、最需要由政府支持的各种所有制类型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项目或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服务的公共服务平台给予资金支持。

自设立以来,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采取开放式申报、专业化评审、择优立项支持的方式,筛选、发现、扶持了大量优秀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四位一体’”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项目管理体系。经统计,2011年,创新基金立项项目到位资金249.63亿元,其中创新基金国拨27.21亿元、地方政府配套10.29亿元、金融机构贷款31.13亿元、企业自筹176.06亿元、其它方式筹集4.94亿元。

科技创新基金主要支持方向为:相关高新技术领域中自主创新性强、技术含量高、具有竞争力、市场前景好的研究开发项目;支持科技成果转化,特别是“863”计划、攻关计划、重大科技专项相关成果的产业化项目及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项目;支持具有一定技术含量,在国际市场上有较强竞争力,以出口为导向的项目;加大对有一定基础初创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尤其是孵化器内企业的支持;加大对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办企业的项目支持,培育一批成长性好、核心竞争力强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支持西部地区具有一定技术含量、市场前景好、技术成熟、有优势、有特色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项目。

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难题,近年来科技创新基金联合有关部门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路线图”计划,引导和带动不同性质和不同类型的资金,有序投入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创业领域。目前,引导基金与其他创业投资机构共同设立了19只新的基金,用于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带动社会资本超过30亿元。同时在中央财政带动下,地方政府出资设立的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总规模已超过252亿元。

典型企业:武汉中地数码在我国载人航天飞行中有多套软件应用于大厅显示屏、着陆点测控站和搜救车上,虽然很早取得了技术成果,但因为企业一直缺少资金而难以将技术成果产业化。公司自成立以来共成功申请了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的3次资助共计235万元,吸引的配套资金共计1070万元。如今公司已经形成集团化经营格局,发展了20多家分公司和商,拥有1.6万多用户,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20%,用户数量稳居全国第一,并已进入日本等海外市场。

科技创新基金范文第9篇

创新基金中介服务机构曾经是创新基金申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在成立之初的目的是在创新基金设立初期帮助政府宣传创新基金,并帮助企业申报创新基金,同时在此过程中完善申报程序和申报体系,他们通过向企业收取一定服务费用和国家拨款维持自己的运作。2011年,国家科技部撤消了正规的创新基金中介服务机构,自此企业完全自行申报。之前创新基金中介服务机构培养的一批专业人员散落社会,一些企业内申报过项目的人员也介入其中。造成了个人、机构、企业对于创新基金中介服务业务的市场争夺反而越发剧烈,原来服务费用是申请资金10%的比率没有降低,反而是一些凭着有关系的人员在此基础上抬高服务费价格。甚至一些香港公司也介入其中,这些香港公司也一反行业内原有后期收费的规则改为申报前收费。甚至有些中介服务机构利用其便利条件,为了骗取国家的补助,帮助企业提供和编制虚假申报信息,造成了申请信息不可靠,最终导致项目好的企业没有申请上国家补助,而项目一般甚至不满足条件的企业通过“专家”指导顺利获得国家补助。

二、几点建议

1、鼓励企业内部培养自己的融资服务专业人才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创立之初其科技创新产品的技术雏形在公司创办者那里就已经产生,创办企业是为了将它们产品化、市场化。这些企业创办者多是一些科技工作者,在企业运营过程中他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时往往显得力不从心,尤其是在企业资金运作方面就更为突出。可以这样说对于将自己如何转化成一名企业家?他们在很多方面的准备都是不足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要想顺利的申请国家的技术创新基金项目,必须提高自身的综合管理水平,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环境及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充分重视对高新技术专业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激励约束政策,引进德才兼备的创新基金专业人才为之服务,减少不必要的咨询和申报的花费,在企业内部鼓励有关员工学习创新基金具体政策,熟悉创新基金申报流程,充分激发专业技人员的积极性,让内部员工认识到创新基金申报的重要性,各部门积极配合,为企业长期健康发展并及时获得国家的政策支持做准备。

2、政府应进一步规范服务机构创新基金申报工作2011年,国家科技部撤消了正规的创新基金申报中介服务机构,自此企业完全自行申报,为了进一步规范服务机构创新基金申报工作,政府和科技主管部应该将创新基金服务机构与为企业编写申报材料提供咨询服务的中介服务机构分离,严禁各级科技管理部门及其下属单位,以及各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申报材料编写服务;另一方面,加强与咨询业协会的合作,规范中介服务机构的行为,杜绝过度包装材料、采用高额提成方式收取服务费的行为,或者打着科技管理部门的牌子高价收费承接业务等不正当竞争行为,有效地规范中介机构的执业行为。明确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定位与性质,提出在创新资源共享服务、专业技术服务、技术转移服务中,重点支持能体现当地行业特色与发展领域的公共技术服务;鼓励服务机构采用多种形式特别是联合的形式开展技术服务;根据生产加工业的需要,鼓励科研机构创办科技服务机构;继续推进技术服务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专业化,完善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公共技术服务能力。

创新基金本身带有政府补助的性质,为了使企业从中获得最大效益,地方政府应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地方技术创新融资服务平台,以期为科技兴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更宽领域的政策支持,具体来讲,在政策体系方面政府可以通过政府网站联网实现数据共享,这样不仅为企业节约人力、物力财力的开支,而且可以对企业的纳税申报等进行规范。

科技创新基金范文第10篇

科技计划通常是指由政府部门为实现特定的战略性的科技、经济发展目标而制定,推行,主管并对其负责的方案,科技计划的实施一般以一系列具体的科技项目的为载体[1]。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以下简称“创新基金”)是1999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用以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专项资金,目前,它已被列入国家科技计划体系。[2]科技资源的紧缺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何使有限的资源发挥应有的作用,如何减少甚或避免科技计划执行活动中资源的浪费,如何使科技计划总体战略目标能够得以实现,又如何为政府的进一步决策提供参考,科技计划的绩效评价起着关键的作用,而以系统思想来分析绩效评价系统各要素及要素之间的关系又是进行绩效评价的前提。

2.系统评价思想概述

时至今日,对于“系统”这个概念尚没有统一的定义,尽管没有统一的界定,但离开以下三个特征不成系统:第一,系统是由要素组成;第二,要素间具有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关系;第三,由要素及要素间关系构成的整体具有特定的功能。[3]本文对系统定义如下:系统是由互不相同、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要素有机组成的受到外界环境影响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依照上述的定义,科技计划也符合系统特征的要求,因此科技计划也是一个系统。科技计划的评价,也就是将科技计划作为系统来评价。对于科技计划这个系统,其自身又可以分解为若干子系统或者要素。把科技计划当成是一个由相互联系的要素构成的系统来评价是系统评价的逻辑起点。科技计划这个系统虽然复杂,但它在内容上通常又是科技计划评价的评价客体,也即是科技计划评价系统的一个要素或者子系统。

3.创新基金评价系统的分析

按照系统论的思想,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评价系统也不例外。要素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撇开要素谈系统,过于抽象,如同无砖之房。要剖析创新基金的评价系统,就要先从组成评价系统的要素入手。以下本文对创新基金评价系统要素的具体分析。

创新基金的评价活动是评价主体按照特定的评价目标通过评价设计(评价理论、评价指标、评价准则、评价方法等)对评价客体进行评价最后得出评价结论的过程。评价主体、评价目标、评价设计、评价客体、评价结果这些是创新基金评价系统的基本要素。这些评价要素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3.1 创新基金评价系统的主客体

对于我国的科技计划来说,科技计划取得的成果是为了服务于整个社会大众的,其价值主体都应该是社会大众。然而在具体的评价过程,社会大众都成为评价主体是不可能的,科技计划的价值主体一般与评价主体是分离的。显而易见,创新基金的实际评价主体是评价专家,统计人员,财务审核人员,这些专门人员承担着创新基金实质性的评价工作。一般来说,价值客体与评价客体是重合的。创新基金项目的评价对象因评价的不同阶段而不同。项目的立项审核,立项后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监理,项目完成时的验收以及项目完成后的评价对象各不相同。宏观上的创新基金的评价客体是政府目前这一专项资金的实施效果,也就是设立创新基金的目标。

3.2 创新基金系统评价目标

创新基金的系统评价目标也就是创新基金的目标:一是扶持和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培育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二是吸引和带动地方政府、企业、风险投资机构和金融机构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资,逐步推动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客观规律的高新技术产业化投资机制。

3.3 创新基金系统评价设计

根据上述两个目标,事先要建立一套评价指标,依靠某种评价准则,并且用适合的评价方法去评价整个创新基金绩效这个过程就是系统评价设计。从历年创新基金年度总结报告可以看出,评价工作多是通过发放问卷来获取评价数据。问卷调查是目前创新基金绩效评价的主要方法。问卷调查形成的年度报告虽有较丰富的数据资料,但这些数据都是单项的反应,没有评价准则,就无法综合这些数据得到最终的结论。

结语

科技计划的制订和实施是各国科技战略具体表现。即使是政府,其掌握的科技资金和科技资源也是有限和稀缺的,政府的投入是有预期目标的,这个目标是社会公众能够获得最大效益,即使用最小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益。科技计划里的这个效益指的是科技创新效率和科技产品带给全社会的贡献。如何使科技计划能够合理并达到这个社会效益,从某种意义上,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制度。本文以系统的思想粗浅的交代了创新基金系统评价基本要素,希望能够为创新基金绩效评价模式的建立,方法的确立做出一些铺垫工作。

参考文献:

[1]魏海燕.科技计划的评估方法及其应用研究[J].科研管理,2007.3

[2]张玉华,唐颖等.国家科技计划体系现状分析[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2010.2

[3]周德群.系统工程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11

作者简介:

上一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范文 下一篇:开拓创新精神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