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整合教学范文

时间:2023-03-11 10:37:17

课程整合教学

课程整合教学范文第1篇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和特色课程进行整合,详细可采用以下途径和方式:

1嵌入式

我国的课程政策鼓励教师开发课程,因此在编制课程时,预留了供教师创造的空间。基于这点,我们可以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为基本课程框架,把特色课程嵌入三级课程所预留的空间,形成结构严谨、内容丰满的完整课程体系。这种嵌入的方式省时省力,能迅速使课程结构趋于完整。其不足在于没能更好地强化三级课程的适应性和进行结构性调动。

2延伸式

教师不另增设课程门类,也不对三级课程进行大的调动,而是在实施三级课程的过程中,对学生感爱好和自己有所研究的某些内容进行延伸。比如,在教《三峡之秋》这篇课文时,让学生以三峡为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或研究三峡的地理与环境,或研究三峡的文化与遗产,或研究三峡的风土人情,等等。这种延伸的方式简便易行,易为广大教师所接受,但它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不易于发挥课程的整体功能和最大限度地提高课程的适应性。

3缝合式

在现实中,学生往往更多地关注课程之间的联系。缝合式整合课程,就是在课程的边缘处及与其他课程的交叉处设立新的融合课程,以满足学生认识世界和提高综合素质的需要。比如,在音乐与语文课程之间开设“歌词欣赏”等小课程。在数学与科学课程之间开设“现象与计算”等小课程。等等;这样做,既有利于打破学科界限,满足综合学习的需要,又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其思路。需注重的是,这种方式对教师的要求较高,弄得不好,容易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

4涨落式

教师根据学生课程学习的实际,在不影响实现基本目标的前提下,适当删除某些课程中的某些内容,增添一些有特色且为学生需要的内容,以加强三级课程的适应性。但必须指出的是,涨落是有度的,要以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发展和最大限度地实现课程目标为前提。这种方式的长处是灵活性大,易于进行,但难在不容易把握好涨落的度。

5重组式

这是指教师在实施课程时,以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为着眼点,打破三级课程结构乃至课程门类等,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重新整合各种课程,建构新的课程形态和体系。这种方式既有利于展示教师的创造性劳动,也有利于充分满足学生发展的要求。但是,进行课程重组,对教师自身素质以及相应的课程实施环境——资源、资金和政策支持等的要求更高。不具备相应的条件,这种方式难以实施;勉力为之,还容易造成混乱,甚至失败。

二课程整合的内涵与特征

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真正付诸实践的课程至少包含4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国家课程;二是地方课程;三是校本课程;四是教师根据自身实际和时展的需要,以及学生对课程开设的要求而创生出的特色课程。由此可见,课程整合是将这些课程融为一体,并付诸实施。课程整合至少具有如下几个特征:

1重本与开放

教师在课程实施中进行的整合是国家、地方、校本以及教师独创的课程和学生需求的课程的交融,但不是完全随意改造。其本体既要体现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意志,又要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取向;既要体现教师的教导取向,又要体现学生的个性需要。课程整合不是一次性完成的,需要根据各方面的要求,在冲突、妥协与融合中达成一种平衡。因此,整合也是开放性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要求和学生的需要,不断调动原有课程内容,补充新的内容。正因为有这种开放性,课程实施才会“苟日新,日日新”,而不至于成为落伍于时代的“古董”。

2过程与动态

严格地说,课程整合是过程性的,它存在于教师教学行为的动态之中。所设的课程门类、教材和相关资料等,仅是课程整合的蓝本和凭借。因此,教师在实施课程的过程中,既要注重不断完善课程,又要予以必要的调动、创造和发展。

3传承与创新

从世界课程实施的发展趋势来看,“忠实取向”(fidelityorientation)正在被“相互适应取向”(mutualadaptationorientation)与“课程创生取向”(curriculumenactmentorientation)所超越。[1]教师既是课程的传承者、实施者,更是课程的创生者。其创造性的劳动主要表现在:一是根据国家课程改革的精神非凡是课程标准,对三级课程实施进行规划和安排,包括对课程内容进行选择、取舍、合并、更新等;二是创建新的特色课程,填充课程实施中的“预留”部分,如有的教师在小学开设的《古诗与创新》、《生活与阅读》课程;三是根据学生的爱好和要求,开发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课程等,使之丰富、充盈而有活力。由此可见,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教师创造是十分重要的一环。也正是由于教师不断的创造,所整合的课程才会随时代和课程环境的变化而富有新意。

4适切与多元

整合后的课程应最大限度地适应此时、此地、此学习对象的课程学习,即具有适切性。由于学生的特点和教师的教学艺术、地域文化、物质条件等不同,课程在实施中必将异彩纷呈,表现出不同的个性而具有多元性。也正是有了课程实施中的多元性,我们的基础教导才能为培养具有个性的现代人才奠定基础。

5复杂与充盈

课程整合要尽可能地体现国家、民族、地域的发展要求以及学习者本人的要求,这会使得课程实施呈现一定的复杂性。经整合后的课程,其复杂性至少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形态的复杂,即为三级课程与师生课程学习需求的综合体现;二是内部关系的复杂,在各级课程之间既有一致性,又在时间、空间等方面有矛盾冲突性;三是其发展演变的复杂,由于许多不确定性、偶然性因素的存在,如三级课程在实施中会碰到怎样的学生需求,会受到怎样的物质凭借和资料的影响,尤其是信息网络资源获取的不确定性,更加重了这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也正是这种不确定性的存在,反而给我们的课程整合提供了创造和发展的空间。只要我们勇于探索,优化教学,充分利用好这个空间,课程实施就会变得异常精采而充盈。

三课程整合的优化与价值

对课程进行整合与优化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一是有利于课程政策的贯彻落实,保证三级课程的顺利实施;二是有利于在教学实践中发展三级课程,创建特色课程,逐步完善我国的课程体系;三是有利于改革传统教导,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切实促进学生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四是有利于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及时根据经济、政治、科技等的新发展和课程研究的新成果,调动、丰富和发展课程。那么,如何使课程得以整合与优化呢?笔者认为,至关重要的有以下5点:

1确立“教师是课程建造者”的观念

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也是课程的建造者。因为有了教师的参与,所建立的课程才具有适应性,也才会创造性地实施课程。早在我国古代,大教导家孔子就是自设课程、自编教材进行教学。其后的不少教导家也都是如此。新一轮课程改革,尤其是开展特色课程的研究,教师做为课程建造者的作用必将得到进一步的发挥。

2提高教师的课程素养

教师素质直接影响到教师整合课程与创建特色课程的质量。因此,我们要千方百计提高教师的素质,尤其是课程的素养。这里的课程素养至少涵盖3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课程意识。教师不仅要有教学意识,也要有课程意识,积极主动地驾驭课程。二是课程知识。教师要把握有关的课程政策和课程实施与开发的知识,三是课程能力。教师能结合详细课程环境和学生的实际与需要,具备对已有课程进行改造、开发和发展的能力。如何提高教师的课程素养呢?除集中进行理论培训外,较有效的方式有:1)案例研讨。通过实实在在的案例研究,让教师从中领悟课程建造、实施与开发的精要。2)行动研究。让教师在课程建造中自主探索,积累经验,不断提高驾驭课程的能力。

3建立教师参与课程建造的机制

要确保课程具有最大的适应性和有效性,必须建立教师参与课程建造的相应机制。在我们看来,这种机制应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在三级课程的建造中,不仅要邀请一些优秀教师参与,也要汲取广大教师的意见,尤其是他们在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教训;二是要倡导课程的多元化和特色化趋向,给予教师适当的创造空间,充分调动他们参与课程建造的积极性;三是给予教师课程建造必要的政策、资金和资源的支持,为他们创造性地实施三级课程内容、开发有特色的新课程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4争取课程整合的环境支持

在课程整合的过程中,教师本人是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因素,还需要家长、社会和有关人士的支持,需要现实物质条件、资源网络环境的支持。只要调动一切有利因素,教师就能在课程实施中完成教学目标。譬如,教师在教《认识钟表》一课之前,家长在空闲时陪孩子到商场、博物馆去实地观察各式各样的钟表,必将有利于教师完成相应的课程任务,丰富其课堂教学内容。

5开创课程实施中的整合策略

课程实施必然要面对复杂的现实,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如课程实施的物质条件、学生个性化的要求等。为此,教师要开创课程实施中的多种整合策略,充分考虑方方面面的要求,消解它们之间的矛盾冲突,寻找新的生长点,在教学实践中付诸行动,以完成各种课程的教学培养任务。

四课程整合的评价与治理

课程实施中的整合是否有效?这需要评价和治理来判定。其中,评价是十分重要的。从理性层面来说,我们要保持发展性评价的原则。从详细的评价标准来看,要根据不同的课程特征和实施对象制订不同的评价标准。这个标准至少应该具有4个基本特征:1)它是一个“主观的尺度”。这是在全面考察现实学习情境的基础上制订出来的。尽管标准是“主观的尺度”,但并不意味着评价标准是随意的。2)注重教师和学习者的真实感触。在现实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这样一种情况:学习者感到自己有最大的收获,十分满足;而按我们拟定的评价标准看,它却不是最优化的。造成这种现象很可能有两种原因:一种是评价标准太高;另一种是学习者盲目乐观。不管出现哪种情况,都告诉我们在制订评价标准时要考虑当事人的真实感触和心理反应。3)具有相对固定性、权威性。在制订某项详细的评价标准时,要严厉认真,一旦制订出来就应该相对固定,以体现该标准在评价某几项课程整合是否最优化时所具有的权威性。所谓“固定性”,也并非“铁板一块”、“雷打不动”,我们要根据对学习活动的进一步了解来修改评价标准,以使评价标准最优化。4)它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评价标准可以由多个行家来共同制订,也可以由年级组教师通过研究来制订,还可以由师生组成联合小组来制订。但不论采取哪一种方式,都要考虑以下3点:其一,课程内容的性质、任务和要求;其二,课程学习的已有条件和能否创造性地改变现有条件的情况;其三,学习者已有水平和对本次学习的要求。

有了标准,如何来判定课程整合是否有效呢?常见的有如下几种评判模式:

1真实感触模式

以教师和学习者的真实感触来评价课程实施中的整合是否有效。详细可采取以下方式[2]:

1)一句话总结。让学生用一句简洁的话,总结他们在课程学习中所获取的信息。运用这一技术时,要给学生如下提示:谁、何时、何地、如何、为什么、为谁或对谁做了何事。

2)小纸片。每堂课结束时,向学生提出两个问题:a.在今天的课堂上,你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b.你心里仍旧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什么?运用这一技术时,要求学生在几分钟之内把答案写在小纸片上。

3)模糊点提问。运用这一技术时,要求学生反问自己:我今天的学习中最模糊的是什么?

4)针对性解释。请学生用2~3个句子,向一个特定的听众解释他们对一个概念或一种方法的理解。

2水平检测模式

用先前制订的评价标准,对学生进行书面的、口头的、操作等的测试,以了解达标情况。一般达成率在90%以上,我们认为是令人满足的。这种方式的长处是客观性强、简便易行,其不足是费时,有时误差太大。采取这种方式的要害是命好测试题。

3专家会诊模式

由专家组成评价小组,通过查看课程学习档案、过程资料以及现场观察,对课程学习与适应性进行评价。用评语+结论的方式表达会诊结果。在美国哈佛大学,就流行这种方式。他们全面地、综合地收集学生的信息,然后由专家小组就课程学习进行评价。收集学生信息所采取的方式详细是:

1)应用卡片:请学生在卡片上说明,他们可能以何种方式将其在本堂课中所学到的知识或技能应用于真实的生活情景或其他领域;2)背景知识探查(backgroundknowledgeprobe);3)概念图(conceptmaps);4)间歇演讲(punctuatedlecture);5)诊断性学习记录(diagnosticlearninglogs);6)搭桥(buildingbridges);7)专题自传概要(focusedautobiographicalsketches);8)爱好/知识/技能检查单(interest/knowledge/skillschecklist);9)作业评估(assignmentassessments);10)小组教学反馈技术(groupinstructionalfeedbacktechnique);11)电子邮件反馈(electronicmailfeedback);12)特征定义矩阵(definingfeaturesmatrix);13)(grope-workevaluation);14)课程目标详细清单(coursegoalsinventory);15)指导性转述(directedparaphrasing);16)课程学习自信心调查(course-relatedself-confidencesurveys)。[2]

4虚拟评价模式

当学习者在微机或网络上学习的时候,虚拟的老师可以通过某种软件对学习者的学习进行评价。当然前提是学习者事先要将自己的有关资料输入微机,只有当微机把握了足够的个人资料后才能做出课程学习是否最优化的判定。这种方式需要有关软件的支撑。就目前来看,相关软件需要在3个方面有技术上的突破:一是评价的综合性;二是评价的个人化;三是评价的人情味。

5团队综评模式

由学习者团队来综合评价课程实施中整合的得失。因学习团队一同经历了学习过程,故能做出判定。但是,往往由于学习者水平有限,判定能力不一定很高,因而其评价有可能误差较大,故只能作参考。

显然,详细的评价方式远不止这几种。为此,需要教师在详细的实践中去创造,并根据课程整合的详细情况,灵活地选取评价方式。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张华主编.世界课程改革趋势研究(上卷).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0,38

[2]陈晶,周起钊.北京大学教学评估的一个新进展.高教评估,1993(3):8,10

【内容提要】课程整合具有重本与开放、过程与动态、传承与创新、适切与多元、复杂与充盈等特征。课程整合的途径与方式有嵌入式、延伸式、缝合式、涨落式和重组式等。课程整合的优化与价值在于:确立“教师是课程建造者”的观念、提高教师的课程素养、建立教师参与课程建造的机制、争取课程整合的环境支持、开创课程实施中的整合策略。判定课程整合有效与否的模式主要有真实感触模式、水平检测模式、专家会诊模式、虚拟评价模式和团队综评模式等。

课程整合教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整合教学 计税依据与会计要素 应纳税所得额与利润表

税法课程是关于我国税收制度和实务的综合性课程,是会计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学生在学习时总认为税法简单,临考前背背就可以了。即使坚持上课的学生听课时都懂,做题时也经常出错,一遇到较综合的计算题甚至无从下手,更不用说能熟练地识别企业的各项纳税义务,准确计算应纳的各项税额。针对这一现象,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经过有益探索,将税法与会计知识整合后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关于流转税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流转税的计税依据与会计要素的关系

流转税是以流转额作为课税对象的税种,主要包括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总的来说,流转税的计税依据是流转额,流转额就是销售额或营业额。学生在流转税的学习中总是不能区分三税各自的计税依据,尤其是在计算营业税时搞不清楚哪些项目是不计入营业额的。总的来看,三大流转税的计税依据是销售额或者营业额,销售额指的销售货物的收入,营业额指的是提供劳务的收入,虽然在名称上做了区分,实际上它们都对应于利润表中的“营业收入”项目,都指的是会计上的收入要素,即企业在日常经济业务活动中销售商品、提供劳务以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的过程中取得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对于一个持续经营的企业来说,只要取得收入,就必须缴纳流转税,所以在识别企业的税种时,根据这一原则很容易判断企业应缴纳的流转税。需要说明的是,转让无形资产所有权和销售不动产属于营业税的征税范围,其计税依据是转让额或销售额,它们在会计上并不作为营业收入处理,而是将其转让或销售后的净额作为利得或损失处理了,这一点需要记住。

(二)价内税、价外税与利润表的关系

一般按税金是否是价格的组成部分将税金分为价内税和价外税。价内税有营业税、消费税等,价外税只有增值税。组成计税价格中的构成要素有成本、利润、税金。这里的税金就是价内税。根据价格=成本+利润+税金=成本+成本×成本利润率+价格×税率,可以推导出价内税的组成计税价格: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1-消费税税率/营业税税率),公式中的1代表价格,“-”号表示税金包含在价格中。这是很多学生在掌握组成计税价格时搞不清楚的地方,纯粹的死记公式总是将公式中的“-”号写成“+”号,是对价内税概念的不理解。

而增值税由于是价外税,公式推导如下:含税销售额=不含税销售额+增值税额=不含税销售额+不含税销售额×税率,所以,不含税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增值税税率)。同理,这里的1代表价格,“+”表示价格之外。

价内税和价外税的特点在各自的公式中都鲜明地体现出来,这个公式推导的过程如果不引导学生仔细推敲一下,学生就根本不能理解价内税和价外税的根本区别。

从会计处理角度来看,价内税金在核算时都要通过“营业税金及附加”账户,即借记“营业税金及附加”,贷记“应交税费――应交××税”,而这一账户是损益类账户,其所反映的金额最终会列入利润表中,作为利润总额的扣减项目,所以价内税的高低会影响利润的多少,也是在计算所得税时允许税前扣除的税金。

而价外税在会计核算时,与“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对应的科目是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等账户,不涉及损益,因而可以说价外税并不影响利润总额,它根本不会列入利润表中,但它主要会影响企业的现金流。

(三)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的关系

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是我国三大流转税,它们的征税客体涉及货物、劳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其中增值税和消费税主要是对货物征税,营业税主要是对劳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征税。

货物是指有形动产,包括热力、电能和气体。增值税是对所有的货物征收,而消费税只是从货物中选取了一部分作为应税消费品在征收增值税的基础上再征收消费税。两者在征收环节上非常不同,增值税是在生产、批发、零售的每道环节征收,属于多环节征收的税种。而消费税是一次征收的税种,其征税环节仅仅是在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环节,因而凡征收消费税的货物肯定征收增值税,而征收增值税的货物却不一定征收消费税。所以明确记住应税消费品的种类并把握企业所处的环节是判断是否还要征收消费税的关键。

由于营业税的征税对象不涉及货物,所以对于一个销售货物的企业来说,根本不存在缴纳增值税还是缴纳营业税的争论。营业税和增值税对劳务征税却存在此增彼减的关系,征收增值税的劳务与征收营业税的劳务不会重复,一项劳务征收了增值税就不会征收营业税,征收了营业税就不会征收增值税。起初,增值税征税的劳务仅指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伴随我国营改增范围的扩大,增值税的征税范围中纳入了更多的劳务。营改增自2012年1月试点以来,试点地区由点至面再到全国,试点行业也陆续增加到“3+7”(交通运输业、邮政业、电信业和7个现代服务业),目前仅剩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和生活服务业四大行业尚未纳入营改增试点,今后增值税终将取代营业税对所有的劳务征收。对于无形资产和不动产,目前只有营业税将其纳入到征税范围中,这一领域的纳税识别非常简单。三大流转税征税范围的对比见表1。

二、所得税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应纳税所得额与会计要素的关系

课程整合教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课程整合

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我国教育部已决定,分三个层面在全国中小学推进信息技术教育,同时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这个决定对于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将极大地影响数学教育的现状。因为只有这样,数学教师才能进一步从自己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如何使用多媒体来帮助自己的教学,把计算机技术融入到小数学科教学中------就象使用黑板、粉笔、纸和笔一样自然、流畅,这里是一个“糅合”的含义,这就是“课程整合”的核心。“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它的研究与实施为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创设了良好的基础,使学校教育朝着自主的、有特色的课程教学方向发展。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内涵

整合指的是一个系统内各要素的整体协调、相互渗透,并使系统各个要素发挥最大效益。而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是将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使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融合为一体,成为与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高度和谐自然的有机部分,以便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并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分析、加工、交流、创新、利用等能力,达到有效地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在信息技术与小学学科课程整合中,如何体现整合的优势,乃是目前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因为在学科课程整合中,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与传统的课堂相比已发生了变化。对学生而言,教师将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而信息技术将成为他们一种终生受用的学习知识和提高技能的认知工具。教师的主要职能不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而是要具有学科课程整合的教学观念,强调在利用信息技术之前,必须清楚信息技术的优势和不足,以及学科教学的要求,设法找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最佳切入点,使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能够在和谐的状态下出现在课堂上,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接受。同时,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必须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双方协作,双向整合。我们知道现代媒体教学过程与一般传统教学过程是一样的,是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双向整合活动。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发现、利用和更新,避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倾向。对教师而言就要体现教育观念现代化、教育内容信息化、学习方式自主化、师生交往民主化。充分发挥信息媒体优势,精心组织教学信息,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实现传播教学信息的任务,同时要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对学生而言就应实现角色转换,要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即网络技术的学习者,网络学习的主体、网络信息的采集处理者、网络信息的交流协作者、网络信息的创新者。只有充分发挥教与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才能形成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才能使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达到最优化。

如,在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利PowerPoint的特点,插入了猴子、蛋糕、老农等图片,配以兴奋、懊丧、俏皮等风格的音乐,通过图像处理、音画组合等方式,设计了一个寓学于乐的动画情境:猴子从原来的不满意吃蛋糕的,到贪婪于吃蛋糕的,直至最后满足于蛋糕的,一次次被老农戏弄于股掌之中------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或会心一笑,或满心疑虑,或莫明其妙,注意力高度集中,当教师抛出“==”这个问题时,人人讨论,争论不休,思维处于“愤悱”状态,探究知识的主动性被激发出来。至此,借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的这个问题情境所要达到的“促进学生全员参与,积极思考”的目标已经实现。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形式的整合

目前我们学校的教学形式主要是班级授课制,即学生在校集中授课,受教学时间的统一限制。21世纪人类社会将进入全新的信息时代,信息化整合数学学科教学应该增加新的教学形式。基于这一思考,我们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不仅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了课余知识,并且培养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要致力于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创设一个有利于教师、学生、多媒体三者之间双向互动的的环境。同时,“互动”要动在“过程思维”中,要帮助学生从一些繁琐、枯燥的学习中解脱出来,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动手、动脑、探索,这样才是在真正意义上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

如,在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时,我让学生探究:把圆16等份后的16个小扇形拼成一个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学生们拼拼摆摆,说说议议,很快得出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的结论。但这与书本上“能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略有出入,我便利用多媒体分别演示了把圆等分成16份、32份、64份对拼的过程,这样,学生们便轻松地理解了“平均分的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于长方形”的道理,得出了S=лr×r=лr2的公式。受此启发,部分学生又探究出可以拼成一个近似三角形的结论,在让学生实物操作的基础上,我又借助多媒体演示了拼成的近似三角形的过程,学生们恍然大悟,细细分析,得出了S=л×4r÷2=лr2的公式。学生创新的灵感不断迸发,接着还得出了可拼成一个近似的梯形,S=(2лr×+2лr×)×2r÷2=лr2的结论。

这一互动环节的顺利展开,多媒体技术发挥了它积极的作用:一方面它弥补了实物、书本等无法给予学生多样化感官的不足,帮助学生理解了公式,领会了“转化”的数学思想;另一方面,它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等认识活动凸现了出来,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创新精神的发展。

我们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向电脑多媒体网络信息领域,利用网络信息丰富、传播及时、读取方便、交互强等特性,促进教育制度的革新,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育质量。

三、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方法的整合

1.知识点切入。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应以教学内容的知识点为切入点来进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可切入的知识点甚多,教师应充分利用可切入的知识点,围绕知识点的揭示、阐述、展开、归纳、总结等环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媒体进行有效的整合教学。如"三角形的认识"一课的知识点包括三角形的意义、特征、分类,认识等腰和等边三角形,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画高等。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利用中控系统的传送功能,先出示一些三角形的实物图的信息,再借助计算机隐退实物图的非本质属性,抽象出三角形的几何图形。然后再动态演示三条线段围成三角形的过程,帮助学生认识到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封闭图形等知识信息,让学生利用计算机网络的BBS功能进行协作学习,从而揭示三角形的意义;再通过网络演示较多的不同种类的三角形,让学生进入自主化个性学习,对这些三角形进行分类,学生通过讨论得出三角形可按角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按边分为:一般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教师再画龙点晴,把显示在屏幕上的三角形重新排列,并用相应的关系图表示出来。然后利用课件闪烁等手段逐一演示三角形的底、高以及如何画高。这样利用知识点切入进行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整合教学,既节约教学时间,又突出教学重点,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情境激励。

一堂课教学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首先要解决学生主动想学、爱学的问题。情境激励策略,就是通过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整合,利用网络信息环境,创设教学情境,开展课堂智力激励,要求学生对问题情境,积极动脑筋思考,设想解决问题的办法。并通过增进师生的情感交流等有效的手段,引发学生学习动机,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索和发现新知识的认知过程。如教学行程问题应用题:有一列火车长200米,若以每分钟800米的速度通过一段1400米长的隧洞,要用多少分钟?教学时,教师先用媒体在屏幕上出现铁路、山、隧洞背景的画面信息,引导学生进入情境,然后出示教学的应用题,接着有一列火车正开过来,在车头接近洞前时及车尾刚刚出洞时,让学生观察火车和隧洞,并闪烁其线段图,分析火车通过隧洞的距离和隧洞长度有什么关系?学生通过观察形象化的火车运行的动态演示,与直观线段图构成一个整体,使题目中的条件、问题以及数量关系信息动态地显现于屏幕中,学生完全处于一种思维高度集中兴奋而愉悦的心理状态,接受视听信息,很快便能够理解,并表述数量关系,列出正确算式解答,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3.实践感知。

课本中有些要求实践的教学内容,由于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不可能让学生亲临其境,从而限制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利用信息技术与数学进行整合教学,可以给学生呈现出一个真实的或虚拟现实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其中体验,学会在信息学习环境中学数学、在生活中学数学,主动构筑自己的学习经验。如"元、角、分的认识"和"千克、克的认识",是小学数学教材中二年级学生比较难掌握的学习内容。我在实践活动一课中,运用模拟教学课件,创设一个"虚拟现实"-超市情境。"超市"里琳琅满目的商品,分为学习用品区、生活用品区、儿童玩具区、食品区等。这些都让学生兴奋不已,极大激发了他们强烈的参与欲望,迫不急待地想在网络中做"顾客"。根据电脑显示,学生可以自己充当售货员,点击食品到秤上去称,然后根据单价算出金额。也可以是"顾客",自由地去花钱购物,将手中的钱计划着去用,学习热情空前高潮。其间,学生主动参与互动,得以充分展示,每个学生自然地把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实际,通过信息技术紧密地整合在一起,缩短了教材内容和生活经验之间的距离,既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课程整合教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医学影像学;精品课程建设;资源整合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229-02

“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是教育部2003年出台的《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其中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又是“质量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和先期启动的四个项目之一。这是教育部实施教学改革的一大举措,它将为中国大学和世界高等教育的竞争、交流与合作提供最重要的保障。为了落实教育部的文献精神,三峡大学《医学影像学》课程教学自2006年春季学期开始,由此前第二临床医学院单独承担教学任务改为由第一、第二两个临床医学院共同承担教学任务,进行资源整合。影像诊断教研室及时调整师资队伍,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和竞争能力,教学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三峡大学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

一、材料与方法

总结五年来在《医学影像学》精品课程建设中两个临床医学院资源整合过程中一系列教学改革经验,通过向授课学生和大学听课组问卷调查的方式评价教学效果。

1.问卷设置。将教学改革的五个措施做成问卷选项,每种选项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均设置为四个标准进行区分等级,即分别为不满意、基本满意、满意、非常满意。被问卷者根据实际感受实事求是地对问卷选项效果做出评价。

2.教学改革具体措施。①合理分配教学任务,教学资源共享,将开设《医学影像学》课程的班级合理分成两部分,由第一、第二临床医学院分别提供师资授课。两个学院共用同一版本教材和同一个教学大纲授课。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进度设置共同商量制订、执行。开课前授课教师进行集体备课,讨论授课的重点和难点。两个学院的教学班底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可以相互借鉴,教学工具及教学图片等资料可以共享。②引进教学竞争机制,《医学影像学》教学任务由各自学院的影像教研室配备的师资独立完成。授课过程中,三峡大学听课组随机抽查和监督,对教师实际授课能力进行评价和学生的掌握程度做出初步评估。随机对学生抽样问卷调查,针对授课要点、表达能力、趣味性等给教师打分,评估满意程度。期末考核采用同一份试卷,统一时间统一考点集中进行闭卷考试。阅卷过程采用封闭式管理,集体阅卷,集中评分方式。教师评比采用末位淘汰制。③严格教师上岗制度,优化师资配备,影像诊断教研室制订了严格的上岗制度。教师开课前必须公开试讲,经专家组评审合格者方能授课。授课教师最低职称为讲师。教师教学年限不得低于五年。教师专业侧重与所授章节内容一致。④强化教学程序,教学PPT课件、教案及实验教学片、教具等提前一周准备完备,经教研室主任检查、审阅、签字认可后方能授课。教师必须提前10分钟到达授课教室,不得提前下课。每学期开课前进行集体备课一次,商讨课时进度及重难点章节如何讲授。⑤探索新教学模式,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积极尝试新教学模式,如学生试讲式教学模式、PBL教学模式等。

3.问卷时间选择。2011春季学期《医学影像学》理论课授课结束后,对问卷对象按预先制订的标准问卷一次。

4.问卷对象。包括两部分人群。第一部分是2009级临床本科专业学生,随机选择90人.第二部分是三峡大学听课组教师,随机选择10人。问卷数量共计100份,每份选项5个。

二、结果

所涉及到的五个方面的教学改革措施选项中,非常满意选项483项,占96.60%;满意选项16项,占3.20%;基本满意选项1项,占0.20%;不满意选项0次。教学改革措施的效果良好,成效显著。

三、讨论

整合教学资源打造了一支高素质的《医学影像学》教学的师资队伍。教学质量的提高根本要依赖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整合教学资源为引进竞争机制创造前提。实行教学任务分担改变了传统上一个学院“垄断”《医学影像学》教学任务的格局,让两个学院的教研室站在同一起跑线。我教研室制订奖励和惩罚制度,一方面在对教学任务提出更高的要求,给教师更大工作压力,另一方面又提高教师教学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第二,严格教师上岗制度,对教师的准入设置了门槛,保证了授课教师的基本素质。每年开课前,教师都必须通过试讲、考评合格、教研室主任签字后才能获得开课资格。第三,强化教学程序保证了备课质量。第四,注重青年教师培养,为教研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储备人才。第五,加强教学研究。整合教学资源从根本上提升了影像诊断教研室师资的综合素质,提高了教学质量。整合教学资源促进了学科的课程内涵建设。课程内涵建设包括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及评价体系的建立等。首先,整合教学资源促进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过去,医学影像学作为临床学科的一个分支仅作为临床医学专业考查课而设立,现在,影像诊断作为临床医师的基本技能被纳入到国家执业医师考试范畴,培养目标改变使医学影像学在临床医学专业成为重要考试课程,其教学内容更加实用、病例更加丰富和充分。其次,资源整合促进教学模式探讨。根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如学生试讲式教学模式、PBL教学模式等,提高课堂的生动性、趣味性,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好掌握课堂内容。再次,整合资源推动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在过去粉笔黑板式理论讲授结合影像胶片的基础上,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保证了丰富的、高质量的影像教学图片,近年来网络教学手段如PACS等直接把教室与影像诊断办公室链接,在课堂上创造了一种“仿真”的临床环境,获得良好的授课效果。最后,整合教学资源推动新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学生综合素质和教师带教水平由单一的课程考试成绩来衡量是不全面的,新形势要求我们采用考试成绩、研究生升学率、就业率及用人单位信息反馈等综合指标来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整合教学资源为医学影像学学科建设提供良好的契机。整合教学资源推动了学科教材和教学资源建设。在整合教学资源的过程中,三峡大学第一、第二临床学院影像诊断教研室共同修订了《医学影像解剖学》第二版,共同制订了《影像试验报告》,并于2010年在三峡大学组织下,共同编写了《临床实习手册影像分册》,进一步完善了教材资源。本着资源共享的原则,两个临床医学院的临床教学病例和图片通用,教学网络使用相同版本实现无缝对接,多媒体等教具由医学影像学部统一管理、共同使用等,实现了互通有无、优势互补,有效促进了教学资源建设。

总之,整合教学资源推动了教师梯队、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及教学资源等一系列改革,在《医学影像学》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坚持教学改革,是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Z].教高200[3]1号,2003-04-08.

[2]申永胜.关于精品课程建设中的几个问题[J].清华大学教学研究.26(增1)2005,119-122.

课程整合教学范文第5篇

根据学校自身条件和区域环境,2009年学校能源工程学院开设了安全工程本科教育专业。本专业针对陕北地区煤炭、化工、制造、建设施工等产业发展的趋势,调查分析安全人才需求情况,有针对性地确定专业特色为施工安全、工业安全和矿上安全等方向。安全工程专业的课程是安全工程专业的重中之重,所开设的课程体现了本专业的灵魂[1]。根据我校自身学科领域优势和各行业的安全事故特点出发,针对性的开设化学相关的课程。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在原开设的物理化学课程基础上重新设置物理化学与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该课程具有概念多、公式多、使用条件严格且涉及学科多(大学物理和高等数学)、学时少;大班教学;学生的化学基础参差不齐等特点,这既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同时也加大了教师的教学难度。

2物理化学及分析化学整合教学改革

教学内容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改革教学内容能充分体现物理学化学与分析化学的课程特点并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2.1潜心研究,整合内容,构建教学新体系

2.1.1分析化学内容整合。分析化学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分析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测定方法,树立准确的“量”的概念,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3]。学生在以后学习和工作中遇到有化学分析的问题时,能够通过有代表性的采样、正确地制备试样和分解试样、选择正确的分析化学方法进行测定、正确判断和表达分析测试结果[4]。为了达到这个教学效果,我们有目的地选取了分析试样的采取和预处理、误差与实验数据的处理、滴定分析概论、四大滴定(酸碱滴定、络合滴定、氧化还原滴定、沉淀滴定)和重量分析内容。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突出重点内容是关于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试样的采取和预处理涉及固、液、气态以及生物试样采取和制备,强化四部分基础知识,重点讲解固体试样的采取和制备。误差与数据处理是“量”和准确度的一把标尺,在教学活动中采用理论联系实际,把误差和偏差的计算应用到采样和滴定分析的计算中。四大滴定分析是分析化学的重点内容,内容所占的篇幅偏多。这部分内容和物理化学中的化学平衡、化学动力学及电化学中的原理有机的结合起来,这样的教学安排,即节省了时间又扩大知识的范围。

2.1.2物理化学内容整合。物理化学是理论性强的化学,它是从化学现象与物理现象的联系入手,运用数学、物理等基础科学的理论和实验方法来研究化学反应规律的学科[5-7]。针对安全专业的特点和课程设置,在教学计划上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取舍,气体和液体的性质作为讲授的重点。结果证明,这种有的放矢的教学安排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1.3随堂实验。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本课程设置8课时的随堂实验。通过实验教学可以加深对化学基本概念和和基本理论的理解;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的细致的工作作风和坚忍不拔的科学品质。

2.2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教学上采取大班授课,学生的化学基础参差不齐,除了在教学内容上进行精选、优化之外,在教学方法上也不应拘泥传统的教学模式,应采取多种形式相结合[8,9]。

2.2.1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我们坚持在教学是实践中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过程中使用二维色彩图片、三维立体图形、动画等效果等诸因素来帮助学生更生动、形象地感知和理解课堂上讲授的知识,调动师生的教和学的积极性。同时也注意与传统教学相结合,比较晦涩需要演算的计算过程用采取板书教学,让同学能够有时间思考理解,二者取长补短。

2.2.2坚持启发式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材的知识框架,从教学的对象的实际出发,通过教与学的互动作用,发挥双方的积极性和各自的特殊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按科学的方法去主动学习、积极思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教学思想。提问法是启发式教学的重要的一种方法,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师生相互对话,既调节课堂气氛,又检查了教学成果。

2.2.3强化训练、抓好习题课环节。由于分析与物理化学概念的认识必须经过一个反复的过程,作为教学的重要补充,思考题、习题和课后讨论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做习题,学生可以加深对基础概念、理论和公式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可以对某一阶段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在此环节可以对教学中疏漏的知识点作补充。抓好习题课环节有利于促进教师和学生间的互动,最后达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2.3强化考核方法

考核是检查教师教学效果和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方法,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为了客观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采用平时考核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改变只以卷面分数定成绩的单一考核方式。平时成绩权重为30%,期末考试成绩权重为70%。平时成绩的考核内容通常包括考勤、课堂表现、作业成绩、随堂实验报告成绩,平时成绩总分(百分制)=考勤成绩(25%)+课堂表现(25%)+考勤成绩比例%+实验成绩比例%。同时期末考试的题型要灵活多样,包括主观题如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和计算题,还有主观题型如简单题。既能考查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原理情况,又能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原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以真正达到通过考试来检查教学效果的目的。

3结语

本文根据榆林学院安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提出了针对该专业学生的物理化学与分析化学应用能力培养的教学整合方案。实践证明,整合后的物理化学和分析化学,既显示出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又体现了教学改革的科学性;既发挥了该门课程原有的优势,又减少了教学内容不必要的重复;既完成了规定的教学任务,又增加了一定的教学容量;即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又注重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课程整合教学范文第6篇

【关键词】 AHP;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评价

一、 引 言

近年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经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的热点。2001年《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1]。在这股热流的推动下,全国很多学校开始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教育专家及广大教育工作者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相关理论也进行了深入探讨。

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为关键词,对中国期刊网CNKI进行题名精确检索,检索截至日期为2007年12月,检索范围为期刊全文,检索结果为565篇有效论文,其中只有5篇涉及到评价,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层面,如李克东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是数字化学习,并探讨了数字化学习的四种模式[2];何克抗把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根本目标定位在努力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信息的知识与能力上[3];耿新锁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分为独立开课、工具性整合和课程改革三个层次,把学习理念、课程内容、学习方式、媒体技术等方面作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整合点[4];刘晓莹用内容分析法对自2000年以来国内公开发表的论文进行分析,总结了目前已有的成果、存在的问题,并预测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未来的发展趋势[5]。

从上述文章中看出,人们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现状、目标、方法、层次、模式等都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实践中也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果,然而对其进行的教学评价却很少关注。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的活动,是对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程度的判断。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是否满足了教学改革的需要、是否达到了整合的目标、整合到底达到了什么程度,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对其进行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一个多层次的综合评判问题, 涉及的内容较多, 评价指标受考评者知识水平、认识能力和个人偏好等的影响,使得实践操作具有一定难度。本文利用层次分析理论,从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角度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进行教学评价,既尽可能地排除主观成分,又便于操作,以提高综合评判的客观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 AHP原理与步骤

AHP是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的简称,即层次分析法,最早由美国运筹学家、匹兹堡大学T.L.Saaty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1971年Saaty教授首先将其应用于美国国防部研究的“应急计划”,又于1977年在国际数学建模会议上发表了“无结构决策问题的建模―层次分析法”一文,此后AHP在行为科学、管理信息系统、运筹学方法评价和教育等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6]。

AHP的基本原理是排序的原理,即最终将各方法(或措施)排出优劣次序,作为决策的依据。具体可描述为:层次分析法首先将决策的问题看作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大系统,这些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因素可以按照它们之间的隶属关系排成从高到低的若干层次,叫做构造递阶层次结构。然后请专家、学者、权威人士对各因素两两比较重要性,再利用数学方法,对各因素层层排序,最后对排序结果进行分析,辅助进行决策[6]。这种方法采用数字标度的形式,将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把决策者的经验予以量化,从而提高了决策的有效性、可靠性和可行性。运用AHP方法解决问题,大体可按如下步骤进行:(1)将问题分解,建立递阶层次结构;(2)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3)由判断矩阵计算比较元素的相对权重;(4)计算各层元素的组合权重[7]。

三、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评价模型的构建

(1) 建立教学评价层次体系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很明显它包含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信息技术如何改造和创新课程?课程创新中如何开发和利用信息技术? 第二部分是怎样在信息技术与课程互动性双向整合过程中实现两者的整体化和一体化? 从当代文化哲学的视角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质上就是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研制(或开发)理论和实践,它针对教育领域中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存在的割裂等问题,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互动性双向整合,促进师生民主合作的课程与教学组织方式的实现和以人的学习为本的新型课程与教学活动样式的发展,建构起整合型的信息化课程新形态,进而使信息文化与人的学习生活整合而成为有机的连续体和统一体[8]。因此,在评价体系的制定上,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课程评价提出的要求为依据,充分体现信息技术的作用,以人文本,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本评价体系的二级指标是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它们分别包含各自的三级指标,教学评价递阶层次结构见表1,它们共同构成递阶矩阵A。

(2)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

比较判断矩阵的构造是层次分析法中非常关键的一步,普通的专家评价容易受主观因素影响,缺乏客观性、科学性。本文采用Saaty教授的1-9数字标度[9]来建立比较判断矩阵,以弱化主观因素的影响。本研究请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16位专家对本评价体系的各个指标进行两两判断,为了尽量剔除专家比较中的人为因素,需对其进行如下处理[10]:

式中bij 代表第i个指标与第j个指标的比率标度;n代表专家人数;bkij代表第k名专家所给出的第i个指标与第j个指标的比率标度。例如对二级指标用1-9标度法构造的判断矩阵如表3所示。

Saaty标度 表示的含义

1 待比较的两个因素具有相同的重要性

3 一个因素比另一个因素稍微重要

5 一个因素比另一个因素明显重要

7 一个因素比另一个因素强烈重要

9 一个因素比另一个因素极端重要

2,4,6,8 两因素之间的重要性在上述描述之间

相应上数的倒数 一个因素比另一个因素不重要的上述描述

(3)计算比较元素的相对权重

步骤1建立判断矩阵后,利用方根法计算各个指标的相对权重WBi。上述矩阵计算如下:

则将矩阵正规化加总得到特征向量即相对权重:

同理可得 =0.3512 =0.1887 =0.1089

即特征向量为

按照同样的方法可计算出三级指标中各元素的相对权重,计算结果见表1。

步骤2求最大特征值 并进行一致性检验。由于判断矩阵专家的主观性和问题的复杂性,矩阵的最大特征值 不一定等于n,n为判断矩阵的阶数,为了保证决策者回答的一致性,取 与n的相对误差作为比较矩阵的一致性指标,记为:

为消除由专家因主观因素引起的误差,可对上述一致性指标 乘上随机一致性指标 的倒数,记为 。一般情况下,当 时认为判断矩阵满足一致性;当 时认为判断矩阵不满足一致性,必须进行修正。其中Saaty教授对随机一致性指标 的计算列表如表4所示[7]。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从上述结果看,判断矩阵满足一致性指标,同理可计算出其他指标的特征向量和 值,判断矩阵的一致性,若不符合一致性指标需重新调整。其他指标相对权重的值见表1。

(4)计算各层元素的组合权重

利用上述单层次相对权重的结果,以上层元素的组合权重为权数,计算对应本层各元素的加权和,所得结果即为该层元素的组合权重,进行层次总排序。如计算教师的教这层指标的组合权重如下,其他计算结果见表1。

W11=0.351 0.274=0.096W12=0.351 0.274=0.096

W13=0.351 0.154=0.054W14=0.351 0.154=0.054

W15=0.351 0.089=0.031W16=0.351 0.056=0.019

确定各层指标的组合权重之后,可以采用问卷调查法、专家评价法等各种方法,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评价体系种各个指标进行打分,回收问卷整理数据后计算各指标得分的均值和方差,然后计算均值 方差以确定指标得分的有效范围,这样就剔除了问卷中的无效数据,然后再计算满足条件的各份问卷评分的均值。对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情况的综合得分可按如下计算公式求出:

其中,Wi为二级指标的相对权重,m为二级指标的个数;Wij为三级指标的相对权重,n为三级指标的个数; Sij为三级指标的单项得分;S为综合得分。最后,根据综合得分确定评价等级,建立各个教学单位的评语表,评定等级与对应分数(假设每项指标满分10分)如表5所示:

评定等级 优秀 良好 中等 不及格

对应分数 8.50-10.0 7.50-8.49 6.00-7.49

四、 总结与讨论

华南师范大学李克东教授指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将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那么,这种新型教学方式的教学效果到底怎样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有助于对整合的力度、效力进行评定,同时充分体现了信息技术在整合中的作用。AHP方法在评价体系中的运用,定性判断与定量推断相结合使得评价结果更客观、更科学,是一种有效的功效评价方法。

但是,本研究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评价体系的各项指标可能有些重复,涉及面不够全面,有些指标可能随着时间推移变得无效;AHP本身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专家判断的主观性、对象多、工作量大,因此可以与模糊评价相结合,定性判断和定量信息相结合,以提高评价过程的客观性,保证评价结果的综合性、全面性。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EB/OL].

[2]李克东.数字化学习(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J].电化教育研究,2001,(8)46-49.

[3]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与意义[J].教育研究,2002(4):39-42.

[4]耿新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含义、层次及整合点[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127-131.

[5]刘晓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现状与趋势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7,(4)70-73.

[6]层次分析法概述[EB/OL].

[7]洪志国,李焱,范植华等.层次分析法中高阶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的计算[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2:45-49.

[8]黄甫全.试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质及基本原理[J].教育研究,2002,(10)36-38.

[9]许树柏.实用决策方法层次分析法原理[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88.25-28.

[10]彭祖赠,孙韫玉.模糊(Fuzzy)数学及其应用.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132-134.

课程整合教学范文第7篇

乔纳森认为计算机作为学习对象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学习计算机科学知识、学习计算机基本技能、学习计算机对社会的用途和影响。信息技术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开设,主要是学习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和基本工具的使用,然而,信息技术课程并不仅仅是简单地为了学习信息技术本身,而且还要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因此同样要按照课程整合的理念,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整合到实际任务中进行学习。教师在任务设计时要灵活创新,对于相同的知识点,在完成所要求的学科目标的前提下,要根据不同的学校环境、教师特长和社会背景等,创设不同的情景任务进行教学。不能拘泥于教材或参考书所提供的材料。

二、与其它学科的整合,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

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信息技术完全为其他学科的教学服务,在这种整合模式下,教师和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分别进行教学和学习。首先,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决定用什么形式来呈现什么教学内容,并以课件或网页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接受了学习任务以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或自己查找信息,进行个别化和协作式相结合的自主学习,并利用信息技术完成任务。最后,师生一起进行学习评价和反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和个别化得到较大体现,这样的教学氛围十分有利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同样,教师通过整合的任务,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以各种形式、多种手段帮助学生学习,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这是一种基于问题学习的教学模式(Problem-Basedlearning,PBL),在这种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认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在整个知识建构过程中起着主体的作用。教师、教材和媒体等都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起着不同的作用。教师在学生意义建构的过程中,起组织、指导、帮助和促进的作用;教材提供的知识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则是用来创设情境,帮助学生自主学习、进行个别化或协作式探索、巩固知识和会话交流的认知工具。

三、研究型课程,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

学生作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获取信息、交流信息,并最终以计算机作品的形式完成任务。研究型课程超越了传统单一学科学习的框架,它按照学生认知水平的不同,将社会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以主题活动的形式来完成课题目标。学生通过主体性、探索性、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过程,将多个学科的知识、学问性知识和体验性知识、课内与课外、学习和社会有机结合在一起,最大限度促进学生身心和谐统一发展。从研究型课程的特点看,更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的过程性。在整个研究的过程,从研究方案的形成、方案的实施,到最后任务的完成都由学生自主完成,而教师仅对学生选题,收集和分析资料的方法进行一般性指导。

以“制定旅游规划”课程为例,该课程的教学对象为郑州旅游职业学院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二年级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旅游管理知识与相关技能。通过该项课程的开展,可以使学生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更加灵活的应用到实践中去,从而获得更多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加强了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应用。

该课程的教学过程是:

1.教师先设定教学情景:“五一”是旅游的好时机,同学们结伴出游,假设目的地为北京、上海和广州,请设计一个经济、快捷、收获最大的7日旅行计划。

2.教师为学生下达任务、通过单元活动各小组制定自己的线路和旅行计划,并说明理由。

3.学生分组进行曲网络环境下的协助学习。在协作学习过程中,学习者自行分工,分别负责查询路程、时间票价、预测可能的收获、记录数据和整理数据、比较并计算结果。

4.各小组整理讨论结果、收集、归纳活动可能存在的问题,最终形成文字报告,并在同学面前展示。

5.全体同学交流汇总。

这种教学模式属于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基于方案的学习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旨在把学习融入到有意义的任务完成的过程之中,让学习者积极进行探究和发现,以学生获得新知识和技能为主要目标。方案完成的过程也是学习者学习活动进行的过程。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对各学科教学应用基于方案学习的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获得新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逐步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能够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同时还能使学生学会分享与合作。这种教学模式的特点是以问题的解决为核心,涉及问题解决方案的设计,资料收集与分析,调查研究并得出结论的过程。其优势是在重视学习者学习知识的同时重视学习者能力的培养。对于不同的学习内容、不同的学生具体的探究过程也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在研究型课程中较适合采用这种教学模式。

四、结束语

学生都具有创新的潜质和潜力,这要通过一定的培养方式或培养途径才能发掘出来。在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模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在教学模式的选择中应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就千方百计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精神的培养,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学模式的选则还要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科特点。总之担任这项工作的教育工作者任重而道远,只有不断进行探索研究,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和教训才能使这种课程改革适应时代要求,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徐晓东.信息技术教育的理论与方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俞明学,刘文明.创造教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3]余胜全,吴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网络时代的教学模式与方法.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网络、多媒体为核心的信息化成为必然的趋势。普及信息技术,尤其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成为信息技术在教学模式改革中的关键,本文从三方面阐述了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

课程整合教学范文第8篇

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的整合,就是要在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情感的激励工具、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课程整合的探究工具等,将这些“工具”应用于教学中,使各种教学资源、教学要素、教学环节及其各成分重新构建、有机联系、互相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凝聚效益,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方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具体采用的整合教学模式有以下几种:

1.展示式教学模式

展示式教学模式,利用Authorware,PowerPoint或Microsoft Word等微机软件制作课件,然后在教学过程中按作者的意图播放,是一种促进学习者认知的教学模式。信息作为英语课程整合的演示工具,是信息与英语课程整合的初级阶段和最低层次,利用集动、静、音、像、形于一体的多媒体教学进行听说训练,全方位地刺激学生感官,通过文字、图像、声音信号,将语言与实践相互融合起来,突破传统的教学局限,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获取知识,收到了良好教学效果。

2.操练式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使课堂操练的方式丰富多样,主要包括口语操练模式和检测练习操练模式。针对这种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又可将它视为一种“教学工具”的“辅助工具”。在此过程中,教师可设置一些训练、对话、游戏、测试等教学软件,引导学生进行人机互动,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学生在解答中得到了辅导和帮助,部分学生实现了个别辅导及个别学习的目标。

3.主体参与式教学模式

把信息技术作为英语课程整合的资源工具:教师可根据教学的内容,在课前将所需资源整理成文件夹或内部网站,也可在虚拟光驱上设置各种书面及听力自测题、语音、对话、阅读短文等辅导材料,让学生根据各自需要,有针对性地咨询选择有关信息。

把信息技术作为英语课程整合的交流工具:在具备互联网和局域网的环境下,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兴趣,利用BBS、聊天室等信息工具开展一些英语沙龙活动,让学生在有趣的聊天中各抒己见,从而对知识进行全面理解,拓宽视野,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实现师生之间情感上的交流。

把信息技术作为英语课程整合的探究工具:教师可根据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利用“加工工具”,对所呈现的学习内容进行收集、加工、分析、处理,整理成多媒体、超文本的学习资源,为学生创设一种直观形象、生动有趣、便于理解记忆的语言环境和语言交际情境。在学生学习语言交际词语时,教师向学生提供交际活动的文化背景,把语言和形象联系起来,通过多种感官获取大量的信息知识等。

实现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整合,就是要鼓励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改革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从而培养学生探究、实践、思考和综合运用的能力,最终达到利用信息技术改善学习的目的,但这其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实际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1.目的要明确

在整合过程中,应以英语课程目标为最根本出发点,以改善学习者学习英语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为目的,把信息技术的应用“毫无痕迹”地融合在课程实施中,最终实现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将传统的接受式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

2.内容要适度

计算机最具魅力,集图、文、音、像、画等功能于一体,其以信息量大、传递快的优越性而被广大教师和学生钟爱,优化课堂的作用。但不是说因为效果好,就应该“多多益善”。信息技术要恰当地为课程目标服务,绝不能为使用而使用。在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信息一定要适度,内容一定要有代表性,留足时间让学生和教师充分交流。

3.要务求实效

一是不要搞花架子,要把信息技术辅助英语教学的应用经常化、习惯化,不要只是偶尔在优质课评比中或公开课中使用。二是要避免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一刀切。计算机确有传统教学工作的一切功能,但是不是说明有了计算机,传统的教学手段都要统统抛掉,像录音机、录像机、投影仪、卡片等都不见踪影,任何一种工具都有它的利与弊,我们要用其长、避其短。三是要实现真正的人机互动。整合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如果只是把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作为综合资料在计算机里的一种简单演示,就变得毫无价值。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借助多媒体诱发学生的情感活动,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4.为教师提供软、硬件配备

近年来,学校办学条件有了显著改善,尤其是在计算机的配置上,大部分学校已做到了人手一机,计算机的运用已经普及,教师的办公条件大大提高。但是有些学校的计算机配置率仍旧非常低,功能不够完善,这是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的基础条件,所以,计算机的硬件建设是首要问题,同时教学软件的开发、制作问题也不容忽视。目前市场上有些由计算机公司或计算机专业人员开发的教学软件,有的不符合教学规律,有的不能与教材和教学大纲紧密结合,虽投入很多,却不能被教师广泛接受,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应由软件专家、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及教育技术专家一同合作,研究和制作出高质量、高效率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同时,学科教师利用简便的软件开发工具,针对教学中的个别性问题,自行开发满足个性化需要的软件。

5.开展教师培训

组织教师加强学习现代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教学设计方法,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及媒体操作技能,教学软件的设计、编制、使用、选择和评价等,培训内容应不断更新,紧跟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步伐。

课程整合教学范文第9篇

【关键词】信息 历史 整合

走进21世纪,走进了信息技术的今天,信息技术给教学方式带来了巨大变革,给历史教学和环境提供了新的学习课题。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是提高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可靠保证。因此,教师要充分掌握和利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方法,能熟练运用各种现代信息工具,善于收集、整理、保存、鉴别、评估、加工和有效利用信息,努力培养良好教学品质。认识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重要性,是老师的一项重要必修课,也是提高教师教学整体水平的方法之一。

教师是以教学为中心,是以培养学生为已任。学生的学习、成长需要教师有良好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上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才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与课程资源的整合,给学生创造一个优良的学习环境。下面谈谈信息技术与课程资源整合教学的一点体会。

1.创设教与学的互动学习的环境

七年级下册《开元之治》教学,我利用音画杜甫的诗歌《忆昔》和一段舞蹈《霓裳羽衣舞》创设情景作为切入点,引领学生走进历史—开元盛世的唐朝。“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有宝,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从诗歌和舞蹈中使学生对唐朝社会的概貌有一个初步了解,搭建教学平台,师生进行互动、讨论,对资源信息进行分类、提取。(1)开元全盛表现在哪几个方面?①藏万有宝,国家储备丰实;②稻米、粟米大丰收,得益于生产工具的改进,创新了灌溉的工具筒车、水车;③大型水利工程建设40多处;⑤从西域引入新品种(图片信息):小麦、青稞、高粱、棉花、桑、瓜、枣、葡萄等农作物和经济作物;⑥种茶、制茶、饮茶、茶神专著《茶经》到青瓷、白瓷、唐三彩(图形对比信息),呈现一派繁荣昌盛的社会景象。(2)学生进入分析、讨论,对历史人物、特点都充分发挥个人的理解能力和表述能力,畅所欲言。(3)总结归纳,“励精为治”的新思想给社会带来稳定。

唐玄宗时期是唐朝经济繁荣,政治开明,文化发达,对外交流频繁,社会充满自信,不仅是唐朝的高峰,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

知识扩展——茶文化,唐朝国威强盛,经济繁荣,在中国古代是空前的,在当时的世界上也是仅有的。唐朝茶文化的形成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相关。唐朝疆域广阔,注重对外交往,长安是政治、文化中心,中国茶文化正是在这种大气候下形成的。茶文化的形成还与当时佛教、科举制度、诗风、贡茶有关。唐朝陆羽自成一套的茶学、茶艺、茶道思想,及其所著《茶经》,是一个划时代的标志。《茶经》非仅述茶,而是把诸家精华及诗人的气质和艺术思想渗透其中,奠定了中国茶文化的理论基础。

课程整合作为一种教与学的手段,老师在课堂上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展开生生讨论,师生讨论,老师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评价、表扬,肯定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看法,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在课中充分进行信息资源共享,相互交流学习心得,培养合作精神,提高学习效率。

2.创设以学生为主体学习的教学环境(教与学信息技术的整合)

在整合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首先提出学生要完成学习的任务,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管理自己的学习和掌握知识状态。根据这些信息形成学习需要,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制定并执行学习计划,并将新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解决问题之中,达到了举一反三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历史教学内容上,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引导学生学习,在教学上着眼于学生的认知行为的发展,营造一个学生积极参与并主动学习的良好环境,要学生学会主动接受知识的信息,做学习的主人。老师就要让学生对教学内容、课题的进行有目的地自主学习、自主思考。教师则在教学过程中起到学习内容的选择和学习过程的组织,帮助与指导等主导性作用,使学与教有机地统一起来。

一幅画再现一段历史,一幅画表现一个时期的社会风貌。在历史教学《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这一课,我把教材知识和宋朝著名风俗画《清明上河图》全景Flash信息技术整合起来。

《清明上河图》这幅画作为教学导入点,画面反映是什么时期的历史信息?开展话说《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学习活动,这幅画5米多长的长卷,把我们带入到宋代清明时节繁华的京城,它展现了宋代社会文化生活的风貌,作者张择端在画中一共描绘1695人物,各种牲畜60多匹,大小木船20多只,房屋楼阁30多栋,推车乘轿也有20多件,乡村、街道、房屋、桥梁、城楼各有特色,内容丰富多彩,各色人物从事的各种活动,不惟衣着不同,神情气质各异,各种生活场景、娱乐活动等,整幅画面展现了宋代水陆运输和市面繁荣的社会风貌。学生仔细观赏,把画面信息和课程提出问题结合起来,分小组进行学习、讨论、对比,从画卷中培养学生对宋代社会风貌的了解和观察、学习的能力。

教师从衣、食、住、行、文化娱乐等几方面设置教学探究问题,学生进行对照,展开学习与比较。

课程整合教学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课程整合 教学模式 基于问题的学习 基于方案的学习

信息技术一词来源于国外的Information Technology,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IT,是关于信息的产生、发送、传输、接收、变换、识别、控制等应用技术的总称。随着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信息化,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为了适应这个发展趋势,我国已经确定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同时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那么,在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中,尤其在课堂教学中的整合中,信息技术扮演怎样的角色?使用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才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弄清这些问题对于指导我们的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美国学者乔纳森(Jonassen,1994)曾根据计算机在教育中应用情况归纳出了三种计算机的教育用途,即把计算机作为学习对象;把计算机作为辅助工具;把计算机作为认知工具。而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在我国特别是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对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的理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信息类课程中,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对象

乔纳森认为计算机作为学习对象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学习计算机科学知识、学习计算机基本技能、学习计算机对社会的用途和影响。信息技术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开设,主要是学习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和基本工具的使用,然而,信息技术课程并不仅仅是简单地为了学习信息技术本身,而且还要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因此同样要按照课程整合的理念,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整合到实际任务中进行学习。教师在任务设计时要灵活创新,对于相同的知识点,在完成所要求的学科目标的前提下,要根据不同的学校环境、教师特长和社会背景等,创设不同的情景任务进行教学。不能拘泥于教材或参考书所提供的材料。

二、与其它学科的整合,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

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信息技术完全为其他学科的教学服务,在这种整合模式下,教师和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分别进行教学和学习。首先,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决定用什么形式来呈现什么教学内容,并以课件或网页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接受了学习任务以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或自己查找信息,进行个别化和协作式相结合的自主学习,并利用信息技术完成任务。最后,师生一起进行学习评价和反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和个别化得到较大体现,这样的教学氛围十分有利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同样,教师通过整合的任务,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以各种形式、多种手段帮助学生学习,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这是一种基于问题学习的教学模式(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在这种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认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在整个知识建构过程中起着主体的作用。教师、教材和媒体等都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起着不同的作用。教师在学生意义建构的过程中,起组织、指导、帮助和促进的作用;教材提供的知识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则是用来创设情境,帮助学生自主学习、进行个别化或协作式探索、巩固知识和会话交流的认知工具。

三、研究型课程,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

学生作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获取信息、交流信息,并最终以计算机作品的形式完成任务。研究型课程超越了传统单一学科学习的框架,它按照学生认知水平的不同,将社会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以主题活动的形式来完成课题目标。学生通过主体性、探索性、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过程,将多个学科的知识、学问性知识和体验性知识、课内与课外、学习和社会有机结合在一起,最大限度促进学生身心和谐统一发展。从研究型课程的特点看,更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的过程性。在整个研究的过程,从研究方案的形成、方案的实施,到最后任务的完成都由学生自主完成,而教师仅对学生选题,收集和分析资料的方法进行一般性指导。

以“制定旅游规划”课程为例,该课程的教学对象为郑州旅游职业学院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二年级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旅游管理知识与相关技能。通过该项课程的开展,可以使学生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更加灵活的应用到实践中去,从而获得更多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加强了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应用。

该课程的教学过程是:

1.教师先设定教学情景:“五一”是旅游的好时机,同学们结伴出游,假设目的地为北京、上海和广州,请设计一个经济、快捷、收获最大的7日旅行计划。

2.教师为学生下达任务、通过单元活动各小组制定自己的线路和旅行计划,并说明理由。

3.学生分组进行曲网络环境下的协助学习。在协作学习过程中,学习者自行分工,分别负责查询路程、时间票价、预测可能的收获、记录数据和整理数据、比较并计算结果。

4.各小组整理讨论结果、收集、归纳活动可能存在的问题,最终形成文字报告,并在同学面前展示。

5.全体同学交流汇总。

这种教学模式属于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基于方案的学习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旨在把学习融入到有意义的任务完成的过程之中,让学习者积极进行探究和发现,以学生获得新知识和技能为主要目标。方案完成的过程也是学习者学习活动进行的过程。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对各学科教学应用基于方案学习的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获得新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逐步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能够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同时还能使学生学会分享与合作。这种教学模式的特点是以问题的解决为核心,涉及问题解决方案的设计,资料收集与分析,调查研究并得出结论的过程。其优势是在重视学习者学习知识的同时重视学习者能力的培养。对于不同的学习内容、不同的学生具体的探究过程也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在研究型课程中较适合采用这种教学模式。

四、结束语

学生都具有创新的潜质和潜力,这要通过一定的培养方式或培养途径才能发掘出来。在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模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在教学模式的选择中应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就千方百计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精神的培养,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学模式的选则还要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科特点。总之担任这项工作的教育工作者任重而道远,只有不断进行探索研究,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和教训才能使这种课程改革适应时代要求,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徐晓东.信息技术教育的理论与方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俞明学,刘文明.创造教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3]余胜全,吴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网络时代的教学模式与方法.

上一篇:精品资源共享课范文 下一篇:高职护理专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