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应用范文

时间:2023-02-28 05:15:53

课程设计应用

课程设计应用范文第1篇

近年来,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在机械设计中的广泛应用,使得机械设计越来越方便、快捷。针对高职教育的特点,笔者认为在机械课程设计中应该尽可能多的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设计,一是让学生掌握现代化的设计理念,适应新形式下的职业需求;二是通过引入相对较容易上手的软件,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主地去学习[2][3]。经过详细的比较研究,笔者选择了功能全面且界面友好、人机交互的软件——MATLAB[4]。

1MATLAB软件的特点

MATLAB是“矩阵实验室(MatrixLaboratory)”的缩写,它是一种以矩阵运算为基础的交互式程序语言,是专门针对科学和工程中计算和绘图的需求而开发的一种科学计算软件。与其它计算机语言相比,其特点是使用方便,输入简捷,运算高效,内容丰富,并且很容易由用户自行扩展。

2应用研究

机械课程设计中的轴类零件大部分受空间力系作用,发生弯扭组合变形,而解决弯扭组合变形的轴强度设计问题对高职学生来说,相对复杂,其原因是计算量和作图量都极大。下面就以减速箱传动轴零件的强度设计问题为例,来探讨MATLAB在机械课程设计中的应用方法和技巧。

2.1基于Matlab分析工程实际问题的基本步骤

2.1.1根据工程实际问题进行建模①为工程结构或构件选择合适的简化平面,画出其平面简图;②确定研究对象,取分离体,画其受力简图;③列平衡方程。

2.1.2编写Matlab程序①Matlab程序编制方式:Matlab程序编制的方式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行命令方式,这就是在命令窗中一行一行地输入程序,计算机每次对一行命令作出反应,像计算器那样。这只能编简单的程序,在入门时可以用这种方式。第二种是M文件方式,当程序稍复杂一些时,就把程序写成一个由多行语句组成的文件,通过在Matlab的命令窗中输入文件名回车来执行这个文件。②Matlab程序编制框架:Matlab程序编制的框架分三部分:a已知数据输入程序段。一般采用input函数输入数据。其格式是z=input(’屏幕上显示的提示信息’)。当执行该函数时,系统等待从键盘输入数据后按回车键,输入的数据就存入变量z中。b相关表达式编制程序段。把建模中的表达式按Matlab规定格式进行编制。此时的程序语句基本上与其数学表达式一致。c结果数据输出程序段。一般采用fprintf函数输出数据微。其格式是fprintf(''''屏幕上显示的提示信息变量名=%数据输出格式单位\n'''',变量名)。在编写程序时,在程序开始处先输入已知条件(给已知参数赋值),这样得出的程序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若需要修改参数,只需修改头几行的数据即可。③Matlab程序运行。

2.2应用举例例:设计带式输送机减速器的输出轴直径。已知该轴传递功率为P=5kM,转速n=140r/min,齿轮分度圆直径d=280mm,螺旋角β=14°,法向压力角an=20°。作用在右端联轴器上的力F=380N,方向未定。L1=200mm,L2=150mm,载荷平稳,单向运转。轴的材料为45钢调质处理。

2.2.1建模首先,根据力学概念确定轴为研究对象。其次,画出轴的空间受力图,根据空间力系的平面解析法,画出各平面及F支反力受力图以及轴上作用力偶的受力图;最后,根据各平面受力图,通过静力平衡方程,列出各参数的表达式。

圆周力

径向力

轴向力

水平面支反力

水平面弯矩

……

2.2.2编程

%轴的设计计算(弯扭组合)

%输入参数

sigmab=input(‘σb='''');%材料的强度极限值

sigmabb=input(‘[σ-1]bb='''');

%材料的对称循环状态下的许用弯曲应力

P=input(''''P='''');%轴传递的功率(Kw)

……

%进行计算——将前面对应的建模表达式输入

%齿轮上作用力的计算

T=9.55*10^6*P/n;%齿轮所受的转矩——T=9.55×106

Ft=2*T/d;%齿轮上作用的圆周力——

Fr=Ft*tan(alphan*hd)/cos(beita*hd);%齿轮上作用的径向力――——

Fa=Ft*tan(beita*hd);%齿轮上作用的轴向力——

……

%输出计算结果

fprintf(''''轴的直径dD=%3.3fmm\n'''',dD)%输出轴的直径dD

fprintf(''''水平面弯矩MCy=%3.3fNmm\n'''',MCy)%输出轴C处的水平弯矩

fprintf(''''垂直面弯矩MCz1=%3.3fNmm\n'''',MCz1)%输出轴C处左侧的垂直弯矩

fprintf(''''垂直面弯矩MCz2=%3.3fNmm\n'''',MCz2)%输出轴C处右侧的垂直弯矩

……

%轴的弯扭强度设计作图

%画水平弯矩图

title(''''水平弯矩图'''')%确定图形的标题

xlabel(''''x'''')%确定x轴的标签

ylabel(''''My'''')%确定y轴的标签

x=[0100200350];%给出x轴的坐标值

y=[0MCy00];%给出y轴的坐标值

figure(1);%图形排序

plot(x,y,''''*'''',x,y,''''-b'''')%绘制曲线是实线,蓝色

holdon%保持当前图形

……

2.2.3运行结果matlab输出的计算结果和如图3matlab输出的水平弯矩图、垂直弯矩图、F力作用下的弯矩图、扭矩图及合成弯矩图。

通过上述编制的程序段和相应的程序语句的说明,我们可以看出matlab编程特点,只要掌握的输入输出语句的固定格式,对于中间的表达式的输入,形式基本上类似于数学符号的直接应用。不用过多的去记忆大量程序指令,使编程易于上手完成。

3结论

MATLAB软件具有强大的计算、绘图及仿真功能,把它应用于工科机械课程设计中,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还能真正让学生掌握一些现代化的设计手段。MATLAB软件简单易学、方便快捷,希望它能在职业院校中也真正地广泛开展起来,促进现代高职教育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

参考文献:

[1]柴鹏飞.机械设计基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203~206.

[2]朱艳英,陈月娥等.理论力学课程教学中的MATLAB应用研究[J].教学研究.2006.5:258~260.

[3]梁兰菊.MATLAB在力学教学中的应用.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4月120~122.

课程设计应用范文第2篇

1.1适当分解的原则。

在MOOC环境中,课程案例应该适合网络传输,在时间上应该短小,这样使学习更加灵活。针对这一情况在微课程设计时应该将知识进行适当的分解。每一节课是一个知识点,时间长度在十分钟之内。

1.2角色定位原则。

在MOOC环境中,学习者作为学习的主体具有非常高的自由度,学习者在什么时间学习、学习什么、学习进度如何都是自己掌握的。因此在进行微课程设计时,应该考虑到学习者的主体定位,在课程设计时注意设计讲授者与学习者的角色定位。尽量挖掘学习者的学习动力,使学习者能够有效的参与到学习中来。

1.3重视交流的原则。

在MOOC环境下的课程主要是学习者学习,课程设计者提供讲授。但是对于学习来说只有这两点是不充分的,应该充分考虑学习者与设计者之间的交流,帮助学习者解答问题,让学习者在不断学习新知识的基础上还能够强化知识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1.4课程资源多元的原则。

MOOC是一种基于网络的教学形式,学习者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任何自己喜欢的网络终端来学习自己喜欢的课程。对于微课程设计来说,简单的提供视频是不足够的,应该为学习者提供多元的教学资源,学习者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学习。

1.5简单清晰原则。

在MOOC环境中,学习者可以学习的课程非常多,学习者接收到的信息量也非常大,这时学习者可能会不知道如何选择而影响其自主学习。因此,在进行微课程设计时应该简单清晰,减少无关信息的出现,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

2MOOC环境中微课程教学设计模式

在MOOC环境中微课程的设计与传统的网络课程设计不同。传统的网络课程有明确的学习者,学习者的组成比较简单,MOOC是一个完全免费的开放的学习环境,任何人都可以在MOOC平台中注册学习,因此,在MOOC环境中进行课程设计时就需要考虑学习者的类型、需求,所处的环境等因素。在MOOC环境中,微课视频也不同于传统的网络教学,在传统网络教学中教师的主体地位没有改变,视频只是作为一种辅助手段。而在MOOC环境中,微课视频则作为教学的主要载体,是学习者进行学习的主要手段,因此在视频教学的设计过程中应考虑学习内容、教学策略和媒体这几个方面。在MOOC环境中,学习者具有高度的主动性,知识被构建的基础是网络,学习者处于连通的网络之中,通过网络工具与其他学习者、课程设计者进行资源的共享和交流协作。针对以上分析,MOOC环境中的微课程教学设计主要分成:学习者的需求分析、教学资源设计、学习测评三个模块来进行。其中,学习者的需求分析包括:学习需求分析、学习目标设定、课程内容分析;教学资源设计包括:教学资源设计、教学过程设计;学习测评设计包括:学习测评、教学管理。其中学习者的需求分析是基础,教学资源设计是主体,学习测评是保障。

3计算思维微课程设计应用

计算思维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进行问题求解、系统设计、以及人类行为理解等涵盖计算机科学之广度的一系列思维活动。在MOOC环境下根据前面的分析进行计算思维课程的微课程设计。首先学习者需求分析,潜在的学习者主要是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师与计算机信息技术相关的学生,对于教师来说其学习的需求是为了提高教育能力,对于学生来说,其学习的需求是为了培养计算思维能力,提高计算思维学习技能。通过需求分析来确定教学目标对计算思维的基本概念进行总体的了解掌握关键的概念;掌握计算思的维核心组成部分;在日常学习和教学中注意培养计算思维能力。根据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割,分割后进行课程设计,搭建教学平台。我们选择Udemy课程平台作为计算思维微课程的课程平台。首先进行课程管理;创建课程提纲;添加资源模块;编辑测试模块,通过测试模块可以及时的将学习者的学习状况进行反馈;Udemy中,每一节课的内容页面的右侧都有问答页面,支持URL、图片、嵌入HTML等,学习者可在这个区域进行提问或者与其他学习者进行交流,教师也可以参与到问答中来;Udemy中还包含笔记模块、聊天模块,学习者可以通过笔记模块来记录笔记,通过聊天模块进行讨论;Udemy中还包含通知模块,可以话题、课程安排或者一些活动、要求等。

4结论

通过实验课程平台可以看出,学习者可以选择自己方便的时间段进行学习。学习者在讨论区积极讨论,针对自己不理解的知识点提问,其他学习者和教师也积极参与到讨论中。同时通过MOOC平台也可以看出,当前的学习者学习习惯不好,参与笔记模块的学习者很少。通过在MOOC环境下“计算思维”微课程设计与应用来分析,确定了MOOC环境下微课程教学设计原则,为以后MOOC环境下微课程的设计提供借鉴。相对比于传统教学模式,MOOC环境下计算思维微课程,结合了对潜在学习者的分析进行教学设计,针对当前网络学习环境为社会公众提供一个顺应计算机科学教育发展趋势的教学环境。

课程设计应用范文第3篇

关键词 职教改革 办公应用 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726文献标识码:A

Curriculum Design and Thinking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Office Application Course

WANG Wei

(Sichuan Professional College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Chengdu, Sichuan 610101)

AbstractWith the concept of reform of vocational teaching, the overall instructional design and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was proposed in office application course. For typical problems of curriculum reform in office application course, this paper proposes recommendations and solutions.

Key wordsvocational education reform; office applications; curriculum design

作为高职高专学生,掌握和使用办公软件和设备,提高信息处理的能力,既是信息化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增加就业机会和就业竞争力的需要。本文就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理念在办公应用课程中的思考,完成办公应用课程的整体教学设计,并提出具体实施方案,针对办公应用课程改革中典型问题的思考提出建议。

1 对课程进行整体教学设计

办公应用课程的教学设计旨在体现新的高职课程教学理念。为了突出课程的能力目标,选择了符合要求的项目任务,开展了精心设计的项目实训,以学生为主体,实现了一体化的课程教学,学生始终积极参与。其中的核心是“能力目标、项目载体、能力实训”三个重要原则。

(1)确定课程的整体目标,特别是课程的能力目标。课程的能力目标不是来自于课本,而是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准,因此办公应用课程的目标:①对项目任务的理解、分析能力;②项目任务的执行能力(对课程教学来说,这是最重要的能力);③对项目任务结果的展示、表达能力;④与他人协作的能力;⑤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自我学习和持续发展的能力等等。

(2)内容改造。职业教育课程的内容必须以职业活动为导向,因此办公应用课程的实例实训和主要的课堂活动,都紧紧围绕职业能力目标的实现,取材于职业岗位活动和实际工作流程,改造课程的内容和顺序,从“以知识的逻辑线索为依据”转变成“以职业活动的工作过程”为依据。

(3)综合项目设计。遵循以项目为课程能力训练载体的原则,设计了五个贯穿整个课程的大型综合项目,作为训练学生职业岗位综合能力的主要载体。课程综合项目的设计是课程设计难度最大的地方,项目设计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程教学的成败。

整体教学设计要求从“联系”的角度对课程教学进行整体设计和整体优化。打破传统的按照知识内容和顺序讲解的教学方式,例如:从办公软件(文档处理、电子表格、演示文稿)到办公硬件(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等)作为教学内容一一进行讲解。按照职教改革理念的整体设计,则将以上内容融入到5个实际的项目中,制作产品推广活动策划书,制定企业员工培训方案,制作公司庆典活动策划方案,处理员工工资表,处理停车计费数据,这5个项目均来自源于实际的办公案例,每个项目均包含办公软件与办公硬件的内容(但每个项目又都有侧重点),项目之间知识从简单到复杂,技能由初级到高级,5个项目设计循序递进、循环上升。

(4)项目实施。能力是一种无形的东西,并不是教师在讲台上讲解学生就能够拥有的,能力只有通过学生的参与,接近学生未来岗位的项目任务来训练才能达到的。

①情境引入。按照“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职业教育目标,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应当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让学生以一个职业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情境引入是项目执行的第一步,这一步的意义在于将学生融入实际的工作岗位,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岗位责任。

②下发任务、明确目标。每个项目都给学生下发一个任务单:在任务单中明确该项目的知识目标;清晰地告知学生该项目完成后需要上交的资料;学生明确完成该项目哪些工作需要在课堂外进行,哪些工作需要在课堂内以小组为单位进行。

③教师引导。所有要求学生完成的项目和任务,教师自己必须实际完成。教师以自身完成该项目需要进行的工作给学生做简单介绍,并针对较难的任务进行重点分析,展示自身的作品。项目完成一般按照资料收集、方案设计、作品展示三步骤进行,学生对任务单再进行分析,以小组为单位制定出完成该项目的具体步骤、时间安排、人员分配等。例如:第一步搜集公司资料,可使用数码摄像机获取照片或视频,可使用扫描仪扫描所需图片或照片,也可 通过网络渠道获取信息,这一过程学生之间就应做好分工,并且将时间安排在课后。

④学生分小组执行。办公应用的5个项目均采用实际的办公案例,每个项目均融合办公软件与办公硬件,因此每个项目的任务都比较丰富,需要学生将任务细化、合理分工、积极配合才能完成。在项目中有很多的方案设计任务,方案设计有实用性、可操作性、美观性等要求,需要学生对任务进行分析,参考同类方案的典型设计,结合自身项目要求进行设计。方案设计一般让学生选择自身感兴趣的产品或公司,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活力。学生在项目执行的过程中,疑问可以通过相互讨论或教师的引导来寻求解决方案。

⑤小组作品展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对高职学生要求的一种能力目标,该能力目标并非只有通过开展演讲与口才之类的课程才能达到的,各类课程都应注重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办公应用课程针对学生的专业与岗位更应强调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在学生的作品展示过程中,学生或讲解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或阐述方案设计的可执行性与创新性,或讲解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案,通过这一形式真正让学生参与整个项目的实施。该过程教师应对每一小组有所点评,针对比较集中的问题同样应给予讲解。

⑥考核与评价。考核是相对目标而言的。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是课程考试设计的总要求。办公应用课程应重过程考核,使用“任务”对学生进行考核。项目任务的完成进度、小组协作情况、方案设计创意、学生表达能力等等都是考核的内容。考核的成绩由学生评分与教师评分两部分组成,这种考核方式更注重学生平时的表现。

2 办公应用课程的思考

(1)办公应用课程是操作性非常强的课程,建议在专用的办公应用实训室完成教学。办公应用课程对办公设备的要求较高,受到学校资金的限制,教学资源非常紧张。为满足教学的需要,应尽量做到计算机人手一机,一个实训室至少一套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扫描仪、投影仪等办公设备,办公应用实训室的个数根据学校学生人数合理调整。(2)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都开设有办公应用相关的课程,办公应用课程的参考书与参考资料较多,但是许多的参考书都是以知识为体系的,针对办公应用课程建议选择的适用教材应是以典型的项目重构知识,通过完成实际工作任务,达到对学生能力培养的目标,既有并行项目突出应用的多样性,也有难度逐渐加深的串行项目,这样的教材才能在教学中真正发挥作用。

3 结束语

本文的办公应用课程设计目前在执行过程中,相对以前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参与度与兴趣都有很大提高,教学实施过程在教学资源调配、学时安排等方面教学难度也有所增加,但总的来说较传统授课模式学生收获更大。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面向市场的高技能人才,职业教育必须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能力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素质为基础、以项目为载体,开设知识、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课程。因此,高职院校的办公应用课程在改革过程中,应始终坚持这一原则,将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目标,以保证学生走上社会之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6):37-42.

[2]李洋.高职现代办公设备使用与维护课程改革的思考[J].辽宁高职学报,2011(3):78-79.

课程设计应用范文第4篇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高等教育背景的变革,原有的信息技术类课程设计环节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已不能适应市场、行业对工程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变化,教学模式、考核方式与评价机制亦不能满足高等教育发展对工程人才培养的需要。由于长期以来课程设计的教学规范和评价机制与质量标准还不健全,导致当前各高校课程设计教学普遍存在环节监管不到位,教学质量难以保障、教学效果缩水等问题。主要存在如下几个隐形弊端。

(一)课程设计教学目标不明确

一直以来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课堂的理论教学,而轻视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将综合课程设计与一般的课程实验或独立的实验课程同等对待,淡化了综合性课程设计的教学目的,使综合性课程设计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没有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在课程设计教学中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如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交流沟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工程意识、质量意识、成本意识等。

(二)课程设计教学内容与社会和市场需求脱节

课程设计教学内容不能紧跟社会需求,项目设置与生产实际的结合还不够,选题单一。课程设计之间在内容设计上各自为政、缺少关联,不能相互促进。课程设计与课程实验、实训或毕业设计等其他实践环节之间缺乏交互和支撑。

(三)课程设计考核程序不规范,评价机制和评价体系不健全

目前,对课程设计教学的监控和评价还停留在课程任务是否落实,教学秩序是否正常、成绩分布是否正态的表面,而对深层次的评价机制缺乏探讨和研究,教学效果的评估体系还不健全,对课程设计教学有效性研究和学生满意度的跟踪还不够。

(四)课程设计教学组织不科学,管理不到位

当前部分高校课程设计教学的实施,依然是由教师提出课程设计题目,然后学生被动接受教师的课程设计题目,学生接受题目后大多是在课后自行完成。而且,个别课程设计只有一名教师进行管理,即一位教师要全权负责一个教学班级50-60名学生课程设计的出题、指导和考核工作,这导致在教学实际中,教师和学生交流时间和次数非常有限,从时间和精力上都无法得到保障。由于没有得到充分的指导,没有足够的时间保障,学生完成设计的进度缓慢,且质量与教学要求相距甚远。与此同时,还有个别课程未按照进度要求实施教学,任课教师随意将课程设计考核时间推后,使个别课程设计成绩提交时间往往在奖学金评定和学业预警之后,这在无形中加剧了学生对课程设计的不重视。

(五)课程设计教学保障措施不力

课程设计教学安排还不够科学,小学期制还没有完全实施,集中教学难度大,导致教师学生投入精力不够。对学生管理中,过分强调了显性(课内:理论课堂和实验)环节,隐形(课外实践和自主学习)环节需要加强。由于教师指导不够,在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学生学习兴趣不浓。不能因材施教,针对学生个体差异灵活安排组织教学的能力欠缺。过分地看重结果,对实验结果数据、实验报告的关心程度高于实践过程本身。教学组织不得力、过程管理不到位,考核形式不规范,在学生自控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的情况下,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严重两极分化,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课程设计在实践教学环节的地位和作用被“稀释”。

二、课程设计教学改革的措施

课程设计教学是高等院校实现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之一,其教学效果关系到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关系到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的提升。针对课程设计教学存在的教学效果缩水的隐形弊端和不足,我们要切实加强课程设计教学的有效性研究,结合社会需求和市场导向,进一步优化教学体系,合理设置实践教学的内容,完善管理制度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尤其是要加强课程设计教学的内涵建设,有效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国内许多工科类高校都在不同程度地加强课程设计教学的内涵建设,开展了按照学科分类指导,并采取优化教学内容、改革考核方式、建立评价机制等多种改革措施保障教学效果。如北京工业大学着眼于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提出“分类培养”战略思考;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对计算机专业核心课程设计教学内容进行改革,提出了计算机专业课程设计规范化、标准化的框架。石河子大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进信息技术类专业课程设计教学改革,以加强实践、强化应用、培养工程能力和创新意识为目的,结合各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课程设计内容体系及评价机制研究,优化面向工程应用的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设计体系,构建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设计绩效评价体系,探索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与途径,以进一步促进课程设计教学的规范化,增强课程设计教学效果,提高课程设计教学的有效性、针对性,发挥课程设计在本科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作用。

(一)瞄准市场需求,准确定位

1.开展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研究和分析。

结合新一轮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国内外信息技术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模式和方案的比较研究,深入剖析电子信息类三个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结合社会需求、行业发展需要和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本着整合、优化、创新的精神,在加强实践、注重能力、提高素质、强化技能的原则指导下,对实践教学体系的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和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改革的系统研究与综合实践,多层次、全方位地加强实践教学内涵建设,构建面向应用、基于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与评价体系,使知识、能力和素质有机地融为一体。通过对课程设计课程体系和内容体系进行优化与整合,逐步建立课程设计教学规范和质量标准。

2.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

加强课程设计教学的有效性与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逐步建立分层分类、多元化、个性化的培养模式,使课程设计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市场和社会需求,突出人才综合运用能力的训练,特别要提高其在服务新疆、兵团地方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能力。

(二)构建面向工程应用、基于能力培养的课程设计教学新体系

结合新的人才培养方案,针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域信息系统和电子信息工程三个专业现有的18门课程设计,理清相互关系和课程序列,细化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按照基础平台课、专业核心课、创新提高课三个层次对课程设计体系进行优化与整合;按照软件设计、应用研发和电子设计等类型进行分类,按照基础、应用和创新建立了课程设计教学体系,在此基础上,构建面向工程应用、基于能力培养的课程设计教学新体系。

(三)明确课程设计教学目标

1.课程设计教学以提高学生综合应用和独立设计能力为目的。

综合课程设计不同于一般的课程实验或独立的实验课程,它一般是具有一定综合性的题目,以提高学生综合应用和独立设计能力为目的,它涉及多个知识点、多门课程或多个领域的综合应用,需要学生对相关课程内容灵活掌握,并拓展现有知识面,才能较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2.课程设计教学能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合课程设计能够培养科学的设计思想与方法、严谨的思维态度和良好的工作作风,在一步一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为学生树立起解决问题的自信心。在课程设计实现的过程中,会涉及各种解决问题的工具和算法,而工具的应用和算法的实现,可以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和基本工程素质。

3.课程设计教学能提升学生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

课程设计的实现过程,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综合处理信息的能力。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涌现很多创新性的想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完成课程设计文档和报告,有助于学生掌握书写综合性文档的能力,为毕业设计的完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团队分工设计、交流、讨论和汇报、答辩的考核过程,将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和锻炼的平台,对其综合素质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帮助作用。

(四)严格课程设计教学要求,规范教学过程,加强监控

在过程管理上,高度重视是前提,规范管理是关键,悉心指导是保障,科学评价是依据,严格考核是手段。

1.建立教学规范和环节标准。

修订课程设计教学大纲,并依据大纲形成能够指导教学和学习的课程设计指导书,讨论、整理形成课程设计题目汇编。课程设计的实施一般分为选题、系统设计、编码实现、系统测试、系统评价和验收几个环节。

2.采用小学期制集中实施教学。

集中安排课程设计教学,给学生充足的实验时间和充分的实验场地。课程设计教学由导师团队指导、分组进行,提交设计成果和实验报告,最后答辩评分、评优。课程设计教学实行小学期制,要求在小学期的教学周内集中进行,课内按照课表实施,指导教师进行指导;课外学生在开放的专业实验室内自主设计,指导教师根据分组安排进行指导和答疑。

3.改革教学评价机制。

课程设计教学考核采取小组现场汇报和交流的形式,师生共同参与教学评价。由课程负责人组织导师共同完成,各教研室、系部负责检查,学院进行抽查。课程考核之前课程设计负责人需要将经过导师团队讨论后的课程设计考核方案(时间、地点和组织形式)报学院教科办备案,核心课程或平台课课程设计开展学院级评优答辩。

4.强化过程管理。

抓好课程设计“三个阶段”“、七个环节”。在课程设计工作整体上,“抓两头促中间”,实行开题报告制、中期检查制和答辩考核制,抓好前期准备(出题、选题工作)、中间管理(指导工作)、后期完善(考核答辩工作)“三个阶段”和出题—选题—指导—检查—(指导)—结题—答辩—讲评“七个环节”。将课程设计当作一个小的毕业设计来对待,规范管理,抓好课程设计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五)完善相关制度,全力保障课程设计教学运行

规范管理是保证课程设计质量的根本。在教学管理过程中,积极采取优化管理的做法,合理安排教学计划,加强指导和交流;注重过程管理与目标管理同步,强化职责,发挥导师的导向作用;改革考核机制,加大质量监控,增强教学效果。在课程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的过程中,出台了课程设计教学实施细则,包括教学组织、实施要求、考核办法、成绩评定、学分认定等。完善了课程设计教学管理办法,重视课程设计教学团队建设,修订了课程设计指导书,建立了课程设计教学规范。逐步建立了课程设计主任负责制、课程设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优秀课程设计评选办法和评价机制。改革课程设计考核形式,严格考核过程,选题阶段形成的题目明细和分组安排表,实施阶段的设计文档、项目源代码和成果报告,考核阶段形成的师生评价记录和成绩登记表等过程性资料,均通过光盘以电子资料形式进行存档,尤其对于优秀的课程设计作品,由学院进行存档。优化课程设计题目及内容,优先考虑来自生产、社会实际的综合性、应用性题目;优先选择具有一定实践经验、有一定的工作能力、责任心强的教师作为指导教师,逐步稳定课程设计教学团队;落实小学期制,推进课程设计集中教学,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实验场地进行学习、开展讨论交流;建立“三位一体”的保障体系,“三位”即开放实验室—环境保障、开放图书资料室—文献资料保障、元器件购置经费支持—经费保障,“一体”即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设计教学评价机制,促进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从选题、开题、实施、交流到汇报考核等环节,课程设计教学在很大程度上考查了学生理论知识的应用情况,考查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综合应用的能力。科学的教学评价机制和评价体系有助于激发学生参与实验的兴趣,促进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融合。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彰显个性、挖掘潜能,锻炼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培养团队精神和创新思维,以此提高课程设计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六)加强课程设计教学研究,改革教学方法

以项目为驱动,结合社会生产实际和教师的科研项目,推进课程设计教学内容改革。在课程设计教学大纲、项目设置和具体实施方案等方面需要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进行论证和调整。加强课程设计教学研究,彻底改变课程设计在内容设计上各自为政、缺少关联、不能相互促进的现状,并围绕课程设计开展竞赛,营造氛围,培养学生兴趣,开展工程实践认定,培养工程意识。在课程设计教学体系和绩效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形成有效的、有助于学生能力培养的电子信息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工程实施方案。加强课程设计教学有效性研究,研究课程设计同毕业设计、学科竞赛、创新训练、工程实践项目、认证考试和实习教学的结合,探索课程设计教学绩效评估方案。使学生通过课程设计环节的实践,掌握专业技能,培养工程意识、工程理念,提高综合素质。

课程设计应用范文第5篇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主要基础课程,也是非常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结合我校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指出目前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革的具体措施,对提高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改革

1引言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是机械类专业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也是非常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机械设计的课程设计环节将《机械制图》、《工程力学》、《机械原理》、《机械零件》、《工程材料》、《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等课程的知识进行综合运用,同时在进行课程设计过程中需要查阅机械设计手册等相关资料.因此,机械设计的课程设计使学生能够掌握对通用机械零部件、机械传动及一般机械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步骤,并能培养学生机械综合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和工程意识[1][2].对于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的实践教学,需要进一步探索改革方法,以适应我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2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的内容及存在的问题

我校机电工程学院开设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的对象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生,时间安排一般为两周,目前仍然采用传统设计模式.

2.1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的内容

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机械相关专业的机械设计课程设计题目都是以齿轮减速器为主的机械传动装置设计,主要包括传动件(如齿轮、带轮)的设计,零部件(如轴、键)的设计以及箱体的结构设计.而我校机电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内容是对一个二级齿轮减速箱进行结构设计,具体主要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

(1)拟定、分析传动装置的设计方案;

(2)选择电动机,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3)进行传动件的设计计算,校核轴、轴承、联轴器等;

(4)绘制减速器装配图;

(5)绘制零件工作图;

(6)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2.2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上面描述我校机电工程学院开设的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内容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4]:

(1)设计题目成熟,与之配套的教材、指导书等相关资料都比较齐全,而且网络上有很多相关的整套资料,这些资料都已将设计过程规范化,因此,部分学生会以此作为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的参照,根据设计指导书,按照样板书上的步骤进行设计计算,并根据样板书编写设计说明书.这种情况下,无法体现学生的设计理念,严重制约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2)大部分学生专业课程知识不扎实,尤其是《机械制图》、《工程力学》、《机械原理》、《机械零件》、《工程材料》、《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等课程,因此,在进行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过程中,学生对专业课程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比较薄弱,造成整个设计过程进度较慢,到最后大部分学生都靠加班加点,很多问题都没有考虑严谨,就匆匆忙忙完成课程设计,整体的设计质量不高.

(3)设计手段主要是手工计算和手工绘图,由于设计计算比较繁琐,在进行设计计算和手工绘图的过程中,需要修改很不方便.因此,学生在设计计算和手工绘图上浪费了大部分时间,这种模式下,与专业相关软件(如CAD、UG、ProE等)的应用脱节,也对整个设计方案和结构创新设计的考虑比较少.根据我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一直开设有CAD、UG两门课程,但是没有把CAD、UG与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结合起来,因此,不利于学生对专业软件知识的掌握及将专业软件应用于工程设计的能力培养.

3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改革的具体措施

针对目前我校机电工程学院开设的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存在的三个问题,为了结合我校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提出以下几个改革举措[5]:

(1)对机械设计课程设计题目进行改革在工作量、任务要求、设计难易程度等大致相同的情况下,结合学科竞赛的设计主题,比如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广东省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广东省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或参考具有生产实践背景的工程项目,以此扩大选题范围,增加学生自主选题的可能性.由于设计内容来源于生产实际,因此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对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的兴趣,更能提高学生对工程设计的创新能力.

(2)利用CAD、UG等专业软件第一,在设计计算方面,可利用数学软件(MATLAB、Mathematica和Maple),利用这些专业数值计算软件,在设计计算过程中,一旦出现修改某个参数值的情况,直接修改此参数,后续计算的结果直接更新而无需再进行逐个公式的计算.第二,在机构设计和绘图方面,由于已开设CAD、UG课程,学生对这两个专业软件有一定的了解,因此,在进行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过程中,要求学生利用UG、ProE等专业软件进行三维实体建模,并通过模拟装配和干涉检查检验零部件设计的合理性,同时UG具有强大的工程制图功能,可以制作出符合国家标准的工程图.

(3)加强主要专业课程知识的学习由于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综合运用多门专业课程的知识,如《机械制图》、《工程力学》、《机械原理》、《机械零件》、《工程材料》、《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等,因此,在进行这些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不管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老师对学生应当更加严格要求,同时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多结合工程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容易掌握好专业课程知识,为后续进行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打下坚实基础.

4结束语

我校机电工程学院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的改革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既要结合我校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又要顺应社会发展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因此,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的改革,使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与工程实际更加紧密结合,更利于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

作者:李俊文 陈玉莲 单位: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

参考文献:

[1]董丽琴.三维CAD在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中的应用[J].煤炭技术,2009,28(9):16-18.

[2]米丽萍.三维ProE在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中的应用[J].课程教学研究,2013,19:191-192.

[3]陈立德.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莫海军,黄华梁,徐忠阳.《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改革与探索[J].装备制造技术,2009,7:188-190.

课程设计应用范文第6篇

关键词: Matlab;锅炉课程设计;热力计算

0 引言

对于每一名热能动力工程及相关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完锅炉原理这门课程之后都要进行锅炉原理课程设计,作为重要的教学实践环节,学生通过课程设计可以对所学相关知识进行巩固、充实、提高。现在大多数院校在进行锅炉课程设计时,同学们普遍采用手算方法,然而热力计算是一个极其繁琐复杂的过程,涉及的参数众多、计算过程复杂并且需要多次迭代计算,手算存在计算速度慢、耗时长、准确度低等问题[1]。

1 MATALAB编写计算程序

1.1 MATALAB与EXCEL相结合编写锅炉课程设计程序

针对学生这一编程能力较弱的群体,本文提出采用Matlab与Excel相结合的方法编写锅炉热力计算程序。对于大多数高等院校都开设了Matlab这门课程,对于没有学习过这门课程的同学来说,Matlab与其他编程方法有很多相通之处,短时间即可掌握,同时与VB、C++、Fortran等语言相比具有编程方便简洁,语法易懂的优点[2]。同时Excel具有清楚明了、易于操作的优点。Excel表格用于承载所有热力计算过程中的输入和输出数据。如果已知参数改变,仅需要改变Excel表格中的数据即可,对其他程序没有影响[3]。该编程方法计算速度快,准确程度高,编程方法简单,易于操作,对于学生这一群体编写锅炉热力计算程序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

本文以1973年前苏联《锅炉热力计算标准方法》为理论依据,针对锅炉课程设计指导书中一台SG—400/140—50415锅炉采用Matlab与Excel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编程。热力计算过程采用模块化结构,将燃烧产物、热平衡、炉膛、后屏过热器、对流过热器、高温再热器、转向室、低温再热器、旁路省煤器、主省煤器、空气预热器分别编写独立的M文件,最后通过一个主M文件调用各个M文件,即可完成整个热力计算过程。当需要修改某一设备参数时,只需要改动独立的M文件,不会影响其他设备的计算,具有很强的独立性[4]。

热力计算程序流程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燃料与燃烧产物计算和锅炉热平衡计算;2)炉膛热力计算;3)后屏过热器、对流过热器热力计算;4)高温再热器、转向室、低温再热器热力计算;5)旁路省煤器、主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热力计算;6)热空气温度及排烟温度校核[5]。

1.2 编写Matlab调用C语言的接口程序

热力计算过程中涉及到计算水和水蒸汽的温度、焓值、比热等物性参数。文中采用IF97公式计算水和水蒸汽的物性参数,它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最准确的水和水蒸汽的热力性质计算公式。IF97将整个区域划分为5个区域,每个区域又划分为若干个子区域,计算过程十分复杂。由于本校老师已经用C语言编写过IF97公式的程序,只要编写Matlab调用C语言的接口程序就可以避免重复编程,减少很大的工作量。在Matlab中可调用的C语言程序称为MEX文件。Matlab能够直接把MEX文件视为它自身存在函数调用,能够自动载入并执行MEX文件。MEX文件中,Matlab是程序的主体,MEX文件是被Matlab调用的子程序。

1.3 插值法确定图标中对应参数值

在热力计算过程中,为了简化计算,使用了许多线算图、曲线、表格。对于图表的处理,可采用曲线拟合、插值等原理确定。在计算初期尝试过曲线拟合的方法,存在着个别数值与实际值存在10%以上误差的现象,同时进行线性回归时涉及到很多数学原理,对于数学基础差的同学存在着很大的困难。当采用插值法时,只要选取的数据足够多,就会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并且计算速度完全满足计算要求。文中以屏的修正系数

为例,当zhxs=0.96时屏修正系数 计算结果为0.765,结果与查图结果一致,计算准确性很高。

2 举例应用

课程设计指导书中已知参数如表1所示,本程序计算结果及书中结果如表2所示。

本程序计算结果与书中计算结果最大相对误差为1.3%,在热力计算标准所允许的范围内,因此,该程序运用到锅炉热力计算中是可靠的。

3 结论

1)采用Matlab编写锅炉热力计算程序编程方法简单、易于操作,非常适合学生这类编程基础较差的人群使用。

2)已有IF97 C语言程序基础上编写Matlab调用C语言接口程序,方法简单,避免重复编程。

3)对于图表的处理,采用插值法确定对应参数点的值,与曲线拟合相比准确性较高,方法简单,对于数学基础要求不高,并且计算速度完全满足要求。

4)与课程设计指导书结果相比较,得到该程序计算准确性极高,在误差允许范围内。

参考文献:

[1]李加护、闫顺林、刘彦风,锅炉课程设计指导书[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2]董正刚,MATLAB在锅炉热力计算程序中的应用[J].华东电力,2002(02):27—28.

[3]裘浔隽、周克毅、林达中,用EXCEL实现锅炉热力计算[J].锅炉技术,2002,33(08):18—22.

[4]苏金朋、刘宏,MATLAB高级编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5]张华、林江,大容量锅炉热力计算程序开发和应用[J].热能动力工程,2005,20(03):310—313.

作者简介:

课程设计应用范文第7篇

一、帮助学生迅速获知文意

合理的设计微课程可以起到很多实用的功效,首先能够发挥的效用就是帮助学生迅速进入文本探究的主题中,让学生快速进入教学氛围中,形成对文章的基本认识。很多教师在探寻有效的教学导入形式时,会在教学设计阶段精心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设计各种富有特色和新意的导入方法。这确实是很有必要的教学环节,也是促进后续文本教学功效发挥的一个良好开端。虽然,有了微课程后,教学导入的设计可以很大程度得到简化,但是却收获相同或者类似的效果。教师利用微课导入文本,透过微视频或者其他方式的资料呈现来营造良好的整体教学氛围,形成有效的文本教学开端,并且迅速将学生引到文章探讨的主题中。这不仅是一种简单有效,并且能够起到积极效果的教学设计方法,也是微课设计给具体文章教学带来的一种推动效果。例如,在讲授《苏州园林》一文时,大多学生由于没有去过苏州园林,甚至都未曾对于园林景观形成明确的概念,因此文中所描述的精美典雅的景致也就难以感受得到。而教师若是通过应用微课程视频则可向学生直观地展示苏州园林的色彩、风格和整体景致,进而结合文章当中描写的如“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教师可以在教学准备阶段精心设计一个视频短片,教学开始时给学生播放这段短片,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引入教学主题中。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快速产生对学习文本的直观认识,还可以给学生学习整篇文章打下基础,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开端构建形式。

二、化解学生文本理解的障碍

如何有效化解文章学习中的障碍,这个问题一直以来是很多教师探究的主题,也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的教学问题。教师首先可以分析出学生之所以会产生理解或者认知障碍的原因,是因为文章理解难度较大,超出学生的认知范围,学生在对认识文章思维上有偏差,没有真正弄懂文意。找到了具体原因后,教师再来设计难点问题的化解方案时其针对性会更强,起到的效果也会更加明显。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借助微视频的教学来辅助化解难点。比如,可以结合文章理解中的难点部分设计教学片段,以图片视频的方式呈现与表现文字,让学生理解的难度消除。此外,也可以结合文章中的一些核心部分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在思维上给予学生向导,让学生理解文章更加顺畅。例如,在讲授《雪》一文时,学生常常会对一些比喻描写感到困惑,不明白其具体的作用价值何在,对此教师可应用微课找出相应的比喻描写,如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然后通过多媒体设备配上小孩子被冻到通红的手,以及另一幅普通小孩子的手,通过对比学生自然而然地便能深刻地感受文章中所描述的寒意。由此学生也便能更加快速地进入学习状态,并在不经意间化解了疑惑的问题。灵活使用微视频,其发挥的效用往往超出教师的预料。教师可以在化解难点问题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微视频的辅助效果,这能够节省教学时间,提升教学效率。

三、促进读写教学的有效结合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是一种非常倡导的模式,也是一种综合锻炼学生语言能力,提升学生语言应用技能的教学方法。在指导学生的文本写作时,教师同样可以以微视频作为辅助,灵活有效的微课设计可以给写作教学带来巨大的推动效果。教师首先要明确一个具体的写作训练主题,然后结合主题找寻一些相应的写作素材和视频资源,以将探讨主题更加生动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样的组织方式可以活跃在作文课堂上的整体氛围,开拓学生的思维,会对探究主题有更深切的感受,对语言表达的欲望更加浓厚。这样就形成了良好的写作教学开端,让学生写出质量更高的文章。例如,在对学生指导“孝亲”题材内容的写作时,可以在学生写作前向学生播放相关的视频,如《感恩父母感恩教育》《别让等待成为遗憾》《孝亲为了明天更好的记忆》等公益广告。在课程教学的广度层面,可对家的概念进行适当的延伸与拓展,如将我与父母的小家可拓展为我与父母及祖父母的大家庭,并由此导入《中华有福,孝老是福》的视频短片。教师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回忆曾经学过的一些和探讨主题相关的文章,回忆这些文章是如何表达情感的,以激活学生的写作思维。在整个教学的展开中,视频片段起到的是激活学生思维,将学生迅速引入探究主题中。有了这个基础后,学生才会产生更强烈的表达欲望与热情,并且在自己的文章中有更多真情实感的呈现。

课程设计应用范文第8篇

1、探究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

(1)加酶洗衣粉是指含有_______________的洗衣粉,目前常用的酶制剂有四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应用最广泛,效果最明显的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能将血渍、奶渍等含有的大分子蛋白质水解成可溶性的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分别能将大分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水解成小分子物质,这样洗衣粉就具有更好的去污能力。

(3)在本课题中,我们主要探究有关加酶洗衣粉的三个问题:一是普通洗衣粉和加酶洗衣粉对衣物污渍的________效果有什么不同;在探究此问题时,要控制_____________为变量,其它条件一致,同时普通洗衣粉处理污渍物与加酶洗衣粉处理污渍物形成_________实验。二是探究在什么温度下使用加酶洗衣粉效果最好;在探究此问题时,_________是变量,不同实验组之间形成______________。三是探究不同种类的加酶洗衣粉,其洗剂效果的区别。在探究此问题时,变量是_________,污渍应是完全相同的。

(4).实验设计遵循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原则

(5).普通洗衣粉中含有_______。含磷污水的排放可能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造成水体的污染。加酶洗衣粉可以降低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用量,使洗涤剂朝______________方向发展,减少__________________。

2、酵母细胞的固定化

(1).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是指利用________________将___________________固定在_________________内的技术,包括哪三种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般来说,酶更适合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而细胞多采用________________方法。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包埋法固定化细胞是指将____________均匀地包摆在不溶于水的________________中,常用的载体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固定化酶的应用实例——高果糖浆的生产:生产高果糖浆所需要的酶是_____________,所使用的反应柱上的孔应满足酶颗粒__________通过筛板上的小孔,而反应液却可以_______出入。生产过程中,将葡萄糖溶液从反应柱的________注入,使葡萄糖溶液流过反应柱,与________________接触,转化成___________,从反应柱_________流出。

(3).固定化酶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固定化酶存在的实际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固定化细胞的应用实例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操作步骤: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固定化酵母细胞发酵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固定化细胞的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典型例题

1.下列不属于酶制剂的是A.蛋白酶B.脂肪酶C.淀粉酶D.麦芽糖酶

2.酶制剂中的酶化学本质是A.蛋白质B.有机物C.RNAD.核酸

3.当前生产酶制剂所需要的酶主要来自

A.动物的组织和器官

B.植物组织和器官

C.微生物

D.基因工程

4.关于使用加酶洗衣粉的好处,不正确的是

A.可有效去除衣服上的油渍、汗渍、血渍

B.使用加酶洗衣粉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C.各种加酶洗衣粉的酶制剂对人体皮肤都没有伤害作用

D.水温过低时不宜使用加酶洗衣粉5.下列关于影响酶反应速率

(V)因素的研究中,条件控制和预期结果的关系合理的是

A.有足够的底物,温度、pH等条件适宜且恒定——V与酶浓度成正比

B.酶浓度恒定,温度、pH等条件适宜且恒定——V与底物浓度成反比

C.酶浓度和底物一定,在pH适宜的条件下——V与温度成反比

D.酶浓度和底物一定,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V与pH成正比

6.某兴趣小组准备开展“不同种类的加酶洗衣粉对同一污物的洗涤效果”的探究活动。对下列说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的原理是酶的高效性

B.自变量是不同种类的加酶洗衣粉C.水质、水量、适宜pH等属于无关变量

D.因变量是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

7.探究温度和pH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需要一系列的温度梯度和一系列的pH梯度

B要注意应用对照原则

C要注意应用单一变量原则

D在研究温度或pH时,都是温度和pH为变量,其他为常量

8.酵母细胞的活化是指

A.让酵母细胞恢复运动状态

B.让酵母细胞在缺水状态下更容易休眠

C.让酵母细胞内酶活性增强

D.让处于休眠状态的酵母细胞重新恢复正常的生活状态

9.右图是应用固定化酵母进行葡萄糖发酵的装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为使固定化酵母可以反复使用,实验过程一定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B.加入反应液后应保持活塞1始终打开,活塞2则必须关闭

C.装置的长导管主要是为了释放CO2并防止杂菌进入反应柱

D.加入反应液的浓度不能过高以免酵母细胞因失水过多而死亡

10.(多选题)下列有关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说法,错误的是

A.某种固定化酶的优势在于能催化系列生化反应

B.固定化细胞技术一次只能固定一种酶

C.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都能反复使用但酶的活性迅速下降

D.固定化技术常用的方法有包埋法、交联法、吸附法

11.(多选题)下列有关生物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制作果醋时,必需向发酵装置不断地补充氧气,以保证醋酸菌的生长

B.制作腐乳时,加盐腌制可使豆腐块变硬且能抑制杂菌生长

C.固定化酵母细胞分解葡萄糖速度要比酵母细胞快

D.凝胶色谱法是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分离蛋白质的方法

12.(6分)人类利用微生物发酵制作果酒、果醋的历史源远流长。请回答以下有关发酵的问题:

(1)喝剩的葡萄酒放置时间过长后,酒味变酸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工业生产果酒时,为了使果酒清澈透明无沉淀,可加入___________酶。

(3)某研究学习小组同学用固定化的酵母细胞发酵无菌麦芽汁制作酒,发酵条件符合操作要求,10天后检查发酵瓶发现麦芽汁几乎无酒味,请分析发酵失败可能的原因: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校学生用琼脂作载体,用包埋法固定o-淀粉酶来探究固定化酶催化效果。实验结果如下表(假设:加入试管中的固定化淀粉酶量与普通q-淀粉酶量相同)。

1号试管

2号试管

固定化淀粉酶

普通o-淀粉酶

淀粉溶液

60℃保温5分钟,取出冷却至室沮,滴加碘液

现象

变蓝

不变蓝

①该实验设计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则。

②分析1号试管变蓝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6分)

(1)醋酸菌发酵产生醋酸

(2)果胶酶、蛋白酶

(3)①海藻酸钠浓度太低,固定的酵母菌数量太少

②将海藻酸钠融化时未等冷却就将活化的酵母菌液倒入。

(4)①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缺一不得分)

②因为淀粉分子太大难以通过琼脂扩散与淀粉酶接触而导致反应无法进行

13.如下是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实验步骤,请回答:

酵母细胞的活化配制CaCl2溶液配制海藻酸钠溶液海藻酸钠溶液与酵母细胞混合固定化酵母细胞

(1)在状态下,微生物处于休眠状态。活化就是让处于休眠状态的微生物重新恢复状态。活化前应选择足够大的容器,因为酵母细胞活化时。

(2)影响实验成败的关键步骤是

(3)如果海藻酸钠浓度过低,形成的凝胶珠所包埋的酵母细胞数目

(4)观察形成凝胶珠的颜色和性状,如果颜色过浅,说明;如果形成的凝胶珠不是圆形或椭圆形,说明。

(5)固定化细胞技术一般采用包埋法固定化,原因是

(6)该实验中CaCl2溶液的作用是。

(1)缺水正常的生活体积会增大

(2)配制海藻酸钠溶液

(3)少

(4)固定化酵母细胞数目较少海藻酸钠浓度偏高,制作失败

(5)细胞个体大,不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

(6)使胶体聚沉

(三)变式训练

1.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制葡萄醋的温度要比制葡萄酒的温度高些

B.使用加酶洗衣粉在任何条件下洗衣效果都比普通的洗衣粉好

C.凝胶色谱法是一种根据不同蛋白质对光的吸收率不同而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

D.固定化细胞比固定化酶的催化效率高,适用于所有生产过程

2.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酶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检验都可以呈现紫色反应

B.酶催化的专一性表现在它对底物的选择具有专一性

C.酶催化反应产物对酶的活性不具有调节作用

D.酶分子结构在高温、低温、过酸、过碱条件下均会受到破坏而使酶失去活性

3.关于酵母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酵母菌在营养物质充足时、环境适宜时,依靠有性生殖进行繁殖

B.酵母菌的代谢类型时异养厌氧型

C.酵母菌的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膜、核膜、各种的细胞器膜等膜

D.用酵母菌酿酒时,应先密封后通气

4.下列关于酶的活性叙述不正确的是

A.酶的数量越多,酶的活性越高

B.酶的活性可以用在一定条件下,酶所催化的某一化学反应的反应速度来表示C.是指酶催化一定化学反应的能力

D.在适宜的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

5.影响加酶洗衣粉的条件不包括

A.温度

B.pH

C.表面活性剂

D.水量

6.普通洗衣粉与加酶洗衣粉的区别正确的是

A.普通洗衣粉中含磷,会污染环境

B.表面活性剂只存在于普通洗衣粉中,会产生泡沫,可以将油脂分子分散开

C.水软化剂只存在于普通洗衣粉中,可以分散污垢,

D.加酶洗衣粉是将酶直接添加到洗衣粉中

7.多酶片中含有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具有辅助消化的作用。其片剂是糖衣片,这样制作的目的是

A.补充体内糖类物质的供给

B.防止胃液的消化

C.经唾液消化后即可迅速起作用

D.使其中各种酶缓慢的起作用

8.下列有关固定化酶技术和固定化细胞技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技术方法包括包埋法、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

B.因为酶分子比较大,所以固定化酶技术更适合采用包埋法

C.与固定化酶技术相比,固定化细胞制备的成本低,操作更容易

D.反应物如果是大分子物质应采用固定化酶技术

9.在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实验中,CaCl2溶液的作用是

A.用于调节溶液的pH

B.用于进行离子交换C.用于胶体聚沉,使凝胶珠形成稳定结构

D.用于为酵母提供Ca2+10.麦芽汁可以渗入到由海藻酸钠和啤酒酵母制成的凝胶珠中,啤酒酵母可以利用自身细胞内的一系列酶将可发酵性糖转化成乙醇。下面是利用固定化酵母细胞发酵生产啤酒的实验过程:

步骤1:酵母细胞的活化。称取lg干酵母置于50mL烧杯中,加l0mL蒸馏水,搅拌,静置1h。

步骤2:配制物质的量浓度为0.05mol/L的氯化钙(CaCl2)溶液。

步骤3:配制海藻酸钠溶液。称取0.7g海藻酸钠置于50mI.烧杯中,加l0mL蒸馏水,由于海藻酸钠在水中溶解速度很慢,所以50mL的烧杯要放在酒精灯上用旺火持续加热,并用玻璃棒搅拌。

步骤4:?

步骤5:固定化酵母细胞。以恒定的速度缓慢地将注射器中的溶液滴加到配制好的氯化钙(CaCl2)溶液中形成凝胶珠,让凝胶珠在氯化钙(CaCl2)溶液中浸泡30分钟。

步骤6:固定化酵母细胞(凝胶珠)用蒸馏水冲洗2~3次。步骤7:将适量凝胶珠放人500mL锥形瓶中,加300mL已消毒的麦芽汁,封口于25℃下发酵。仔细阅读上述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4的正确操作是:。

(2)找出上述步骤中的一处错误并改正。

(3)步骤6用蒸馏水冲洗2~3次的目的是。

(4)发酵产物酒精可用重铬酸钾进行检验,但需在性条件下才呈现灰绿色。

11.某一实验小组的同学,欲通过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进行葡萄糖溶液发酵实验,实验材料及用具齐全。

(1)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常用法。

(2)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过程为:

①使干酵母与混合并搅拌,使酵母菌活化;

②将无水CaCl2溶解在蒸馏水中,配成CaCl2溶液;

③用酒精灯加热配制海藻酸钠溶液;

④海藻酸钠溶液冷却至常温再加入已活化的酵母细胞,充分搅拌并混合均匀;

⑤用注射器将海藻酸钠和酵母细胞的混合物缓慢滴入氯化钙溶液中。

(3)该实验小组用下图所示的装置来进行葡萄糖发酵:(a是固定化酵母,b是反应柱)

①从上端漏斗中加入反应液的浓度不能过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要想得到较多的酒精,加入反应液后的操作是活塞1和活塞2。

③为使该实验中所用到的固定化酵母细胞可以反复利用,实验过程一定要在条件下进行。

④装置中的长导管起的作用是。

(1)包埋法

(2)蒸馏水

(3)①葡萄糖溶液的浓度过高会使酵母细胞因失水过多而死亡②关闭关闭③无菌④释放CO2;防止空气中的杂菌进入反应柱。

12(6分)果胶酶能够催化果胶分解,瓦解植物的细胞壁及胞间层,使榨取果汁更容易,也使得浑浊的果汁变得澄清。请回答下列有关果胶酶的问题:

(1)探究温度对果胶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步骤:

①用搅拌器制苹果泥;

②取6个烧杯编号1、2、3、4、5、6,依次注入适量的30℃、35℃、40℃、45℃、50℃、55℃的水,恒温水浴;

③每一烧杯中放入两支试管,分别装有等量苹果泥和果胶酶,保温3min;

④向每组烧杯中的苹果泥试管中加入相应的等量的果胶酶,振荡试管,反应一段时间;

⑤过滤,比较获得苹果汁的体积。

a.③过程中将苹果泥和果胶酶分别装在不同试管中,用相同温度恒温处理然后再混合,这样处理的目的是。

b.有人认为该实验缺乏对照,应补充一组果汁和蒸馏水相混合的实验,你认为有没有必要?原因是。

c.若继续探究果胶酶的最适用量,则在实验过程中温度、等因素应保持不变。(列举两例)

(2)有关果胶酶和纤维素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二者都是蛋白酶B.催化果胶酶水解的酶是淀粉酶

C.二者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D.构成纤维素酶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

(3)由酵母菌发酵生产果胶酶是食品加工业中使用量最大的酶制剂之一,若通过固定化酵母菌细胞生产果胶酶,在配置海藻酸钠溶液时,要注意,否则可能出现焦糊。固定化细胞技术一般采用包埋法固定化,原因是。

(1)a.保证底物和酶在混合时的温度是相同的b.没有,实验的不同温度梯度之间可形成相互对照c.pH、果胶酶浓度、果泥量(至少答出两点)w.w.w.k.s.5.u.c.o.m

(2)浓度适宜加热时用小火或间断加热细胞个体大,不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

13.(08江苏高考)为探究洗衣粉加酶后的洗涤效果,将一种无酶洗衣粉分成3等份,进行3组实验。甲、乙组在洗衣粉中加入1种或2种酶,丙组不加酶,在不同温度下清洗同种化纤布上的2种污渍,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下表为实验记录。请回答下列问题。

(1)提高洗衣粉去污能力的方法有________。甲组在洗衣粉中加入了________。乙组在洗衣粉中加入了_________。

(2)甲、乙组洗涤效果的差异,说明酶的作用具有_________。

(3)如果甲、乙和丙3组均在水温为80℃时洗涤同一种污渍,请比较这3组洗涤效果之间的差异并说明理由。

(4)加酶洗衣粉中的酶是特殊的化学物质包裹的,遇水后包裹层很快溶解,释放出来的酶迅速发挥催化作用。请说明这是否运用了酶的固定化技术及其理由。

课程设计应用范文第9篇

关键词: 课程设计 模糊综合评判 成绩评价

课程设计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有重要作用;它不但可以检验学生对课程学习的掌握程度,而且能反映学生对该课程知识进行深化与应用的能力,反映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全面素质。课程设计的成绩是学生对设计的态度、设计的综合能力和设计水平等方面的一个综合体现,利用“模糊综合评判”可在成绩评价过程中降低人为因素,使成绩更加科学、合理、全面、公正。本文对此方法作一些探索性的研究。

1.模糊综合评价的理论依据

模糊数学是数学的一个分支,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模糊数学理论正从各方面稳步地向各学科领域渗透。模糊综合评价法是美国控制论专家扎德提出的在客观事物的模糊性中求得清晰、精密性的一种科学评价方法,是软科学的基本方法之一,在科学评判、项目评审、竞赛打分,以及其它自然科学等诸多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课程设计的成绩评价同样也适用于这一方法,这是因为成绩评价既具有模糊性,又具有综合性。

1.1成绩评价具有模糊性

课程设计的质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大多数是定性的,其指标难以精确确定,存在较大的模糊性。比如说,某位学生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他的课程设计准备工作是“充分”、“较充分”、“不充分”,设计态度是“好”、“较好”、“不太好”,设计成果是“完全符合”、“比较符合”、“不符合”等概念,就是一些模糊概念。对于这些模糊概念,采用模糊数学的方法来解决是比较合适的。

1.2成绩评价具有综合性

一个课程设计的成绩评价包括很多内容,如课程设计的准备工作是否充分、设计态度是否好、设计工作的能力是否强、设计成果是否符合要求、设计过程中有无自己的独立见解或创新思维等。所以课程设计的成绩评价是一个多因素的评价,具有综合性;不能只依赖于一个方面或一个指标,而应该是多方面的综合,是对指标体系的一个综合评价。

2.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模糊综合评价的过程一般如下:

2.1因素集的确定

确定因素集就是要确定因子的个数和每个因子的含义,通常可以根据每个课程设计的性质、特点和具体要求来确定;可以包括:设计准备、设计态度、设计能力、设计成果、设计创新性等。设有n个因子,则因素集可以表示为:U={u ,u ,…,u }。

2.2评语集的确定

在课程设计中,学生最后的成绩等级通常可以是四级(优、良、中、差),也可以是5级(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设分为m级,评语集用数学表示为:V={v ,v ,…,v }。

2.3权重集的确定

在评价因子中,有些因子重要,考虑的分量就应重一些,设置的权重就大些;有些相对不太重要,考虑的分量就应小些,设置的权重就应小些。由于课程设计过程中各个方面的重要程度不尽相同,也就是说,因素集中的各个因子的重要程度不尽相同,因而需要确定各因子的权重。权重可以在教研室的组织下由有关教师共同讨论确定,也可以在听取学生的意见后由任课教师根据以往经验来确定。

设w 为因子u 的权重,则权重集R={w ,w ,…,w }; w =1。

2.4隶属函数

因素集中的各因子对于评语集中各个级别的隶属程度是用隶属度来表示的,隶属度数值越大,隶属程度越高;而隶属度是通过隶属函数来计算的,所以隶属函数是描述模糊性的关键。

设a (x)表示某学生因素集中第i个因子的取值x对评语集中第j级的隶属度,隶属度的数值区间在[0,1]之间连续取值,即:0≤a (x)≤1。通常使用较多的是采用降半梯形分布来刻画隶属度:

a = 1(x-S )/(S -S ) 0 x≥S S <x≤S x≤S

式中:S 表示第i个因子在第j级的指标值(i=1,2,…,n;j=1,2,…,m)。

因而,可以得到某生所有因子对各个级别的隶属度矩阵。

A=a a … a a a … a a a … a

2.5模糊综合评判的数学模型

上述A为各个评价因子对各评价等级的隶属度矩阵,R为各评价因子构成的权重矩阵。若B为评价对象对各评价等级的隶属度,则得到模糊综合评判的数学模型:B=R?塥A。

2.6综合评价

将权重矩阵R和隶属度矩阵A代入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可以得到某生综合成绩对各评价等级的隶属度B;然后,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某生所属的成绩等级。

同样,可以对其他学生进行模糊综合评判。

3.程序设计及初步应用

上述计算过程需要一定的数学知识,而且比较麻烦,但通过编写一个适用的程序,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很容易在计算机上进行,从而实现成绩的计算机管理和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的简易使用。模糊综合评判程序设计的N-S图见图1。

图1 模糊综合评判程序设计的N-S图

近年来,我们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课程设计成绩进行评定,结果表明:该法的理论依据充分,评价结果合理,而且容易在计算机上实现,没有增加过多的困难和麻烦,使用效果良好。因而,模糊综合评判方法是十分需要而且完全可行的。

4.结语

4.1课程设计的成绩评价具有模糊性和综合性的特征,因而,模糊综合评判方法适用于对课程设计的成绩评价。

4.2模糊综合评判方法虽然比目前采用的方法复杂一些,但通过编写程序,可以实现成绩的计算机管理和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的简易使用,建议对此方法进行积极尝试。

4.3本文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也同样可用于对学生实习、实践活动及毕业设计等成绩的综合评价,因而具有推广应用的前景。

4.4模糊综合评判方法主要依赖于评价指标体系、各因子的权重和隶属函数的分布,建议对这些内容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完善。

参考文献:

[1]赵华坤,金勇.学生成绩评定的弊端及对策[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20(4):11.

[2]刘尊峰,张春玲.模糊数学在毕业实习成绩评定中的应用[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23(5):37-40.

[3]杨中秋,杨艳平,李海燕.课程设计教学质量监控评估方案的研究与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23(7):105-107.

资助项目:安徽理工大学校级教学研究重点项目(项目编号:2006029)

课程设计应用范文第10篇

安全评价课程设计模拟实验平台基于信息化平台软件的应用开发构建,实验平台利用传播手段灵活多样、教育资源和学习不受时空限制的特点,为学生提供多层次、多样化服务。其构成如图1所示。根据图1,构建的安全评价程设计模拟平台系统需要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信息交互,学生使用该系统能够获取法律法规及有关技术资料、查询课程的作业和完成作业的时间,在系统自动提示下在线或离线完成作业并提交,查询作业成绩。教师使用该系统可以布置作业、查询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给完成的作业打分并汇总成绩。安全评价课程设计模拟平台角色需求描述及功能需求描述如表1和表2所示。根据安全评价课程设计模拟平台角色需求描述及功能需求,通过综合比较各种信息化平台设计软件的实用性、经济性[5],以及与安全评价课程设计教学的契合性,选择设计软件AxureRP6.0开发安全评价课程设计模拟平台[6],其涉及的教师、学生关系图如图2、图3所示。

2安全评价课程设计模拟平台构建

运用AxureRP6.0对安全评价课程设计模拟平台进行搭建,模拟平台包括一个模拟安全评价课程设计的实验平台及三个系统操作界面,分别为登入界面、学生系统操作界面以及教师系统操作界面[7]。登入界面需输入姓名、学号、密码等信息,教师登入界面包括资料更新、参数设定、流程监控、资料审核、成绩录入、密码设置等内容,学生系统操作界面完成资料下载、进入流程、成绩查看、密码设置等内容。在平台数据库里存入学生、教师的基本信息,法规标准以及安全评价课程设计任务书、安全评价导则、通则等教学资料。交互关系如图4所示。安全评价课程设计模拟平台启动、注册、登录后,进入安全评价课程设计模拟实验平台,安全评价课程设计模拟平台具有信息交互、流程控制、作业管理等功能,图5为构建的安全评价课程设计模拟平台界面,其中5-1为学生界面,5-2为教师界面。学生界面包括四个部分,分别为功能选择区,基本信息区,公告接收区以及显示区。教师界面包括四个部分,分别为功能选择区,基本信息区,公告区以及显示区。

学生界面的功能选择按钮包括资料下载、进入流程、成绩查看、密码设置;教师界面的功能按钮包括资料更新、参数设定、流程监控、资料审核、成绩录入、密码设置。教师界面与学生界面存在交互关系。教师可通过资料更新按钮,进入资料更新操作界面,进行安全评价课程设计资料的添加或删除。教师需对流程中题目、职务、人数、学生选择安全评价课程设计题目及阅读评价导则的时间等参数进行设定。学生可以通过资料下载按钮,进入资料下载操作界面,进行相关资料的下载。在教师完成参数设定后,学生界面流程开启,进入开启状态1,同时教师界面的流程监控与资料审核界面同时开启。学生在规定时限内完成第一步“题目及职务选择”后,自动进入第二步“填写任务书及分工计划”,进入开启状态2,教师可通过流程监控了解所有学生的进度。学生在第二步“填写任务书及分工计划”中,上传安全评价课程设计资料,教师可通过资料审核按钮对提交的资料进行审核,若审核通过,学生可进入第三步“阅读评价导则”中进入开启状态3。安全评价课程设计模拟平台流程控制如图6所示。图6中所有流程节点都存在相应模块开启、关闭等设置内容。学生界面流程编制安全评价报告模块进展状态如图7所示。在学生界面的6个流程步骤完成后,教师界面成绩录入按钮得以开启,教师可根据学生提交报告的内容及表现进行评分,录入成绩,保存之后,学生即可查看安全评价课程设计成绩。

3结论

(1)新《安全生产法》对安全评价主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安全工程专业学习安全评价课程提出了新的挑战。安全评价课程设计侧重实践运用,其应用性、实践性强的特点引起教学授课难度加大。教学方式的选择成为影响安全评价课程设计教学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2)运用AxureRP6.0完成安全评价课程设计模拟实验平台原型设计,开展模拟实验平台各角色需求分析,设置模拟实验平台信息交互关系、流程过程控制节点、作业数据分析管理等,构建了安全评价课程设计模拟实验平台系统,搭建了老师、学生、评价报告三位一体的交互授课、学习模式,拓宽了教学授课渠道。(3)安全评价课程设计模拟实验平台具备信息自动获取识别、数字系统信息化管理等特点,实现了安全评价课程设计实践教学数字化、智能化和可视化,为激发学生学习课程的兴趣,增强学生对安全评价过程控制内容的理解,提高安全评价课程设计的教学效率,提升学生创新思考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专业技能,实现与其他教学软件或资源的接口对接功能,全面提升专业教学质量水平奠定良好的基础。

上一篇:网络课程设计范文 下一篇:服装设计与工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