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安排范文

时间:2023-02-26 13:56:58

课程安排

课程安排范文第1篇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不断发现错误,不断改正,不断领悟,不断获取。最终的检测调试环节,本身就是在践行“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的知行观。这次课程设计终于顺利完成了,在设计中遇到了很多问题,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终于游逆而解。在今后社会的发展和学习实践过程中,一定要不懈努力,不能遇到问题就想到要退缩,一定要不厌其烦的发现问题所在,然后一一进行解决,只有这样,才能成功的做成想做的事,才能在今后的道路上劈荆斩棘,而不是知难而退,那样永远不可能收获成功,收获喜悦,也永远不可能得到社会及他人对你的认可!

课程设计诚然是一门专业课,给我很多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上的提升,同时又是一门讲道课,一门辩思课,给了我许多道,给了我很多思,给了我莫大的空间。同时,设计让我感触很深。使我对抽象的理论有了具体的认识。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掌握了常用元件的识别和测试;熟悉了常用仪器、仪表;了解了电路的连线方法;以及如何提高电路的性能等等,掌握了焊接的方法和技术,通过查询资料,也了解了收音机的构造及原理。

我认为,在这学期的实验中,不仅培养了独立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在各种其它能力上也都有了提高。更重要的是,在实验课上,我们学会了很多学习的方法。而这是日后最实用的,真的是受益匪浅。要面对社会的挑战,只有不断的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这对于我们的将来也有很大的帮助。以后,不管有多苦,我想我们都能变苦为乐,找寻有趣的事情,发现其中珍贵的事情。就像中国提倡的艰苦奋斗一样,我们都可以在实验结束之后变的更加成熟,会面对需要面对的事情。

回顾起此课程设计,至今我仍感慨颇多,从理论到实践,在这段日子里,可以说得是苦多于甜,但是可以学到很多很多的东西,同时不仅可以巩固了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而且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所没有学到过的知识。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才能真正为社会服务,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说得是困难重重,但可喜的是最终都得到了解决。

实验过程中,也对团队精神的进行了考察,让我们在合作起来更加默契,在成功后一起体会喜悦的心情。果然是团结就是力量,只有互相之间默契融洽的配合才能换来最终完美的结果。

课程安排范文第2篇

一、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德育课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职业生涯和职业理想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法律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职业能力形成。德育课教学应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和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际需要出发,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做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切实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

二、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必修课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四门课程。心理健康作为选修课纳入德育课课程体系。其他选修课程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开设,报我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审批后由地方组织实施。

德育选修课程的教学时间,一般不少于64学时。选修课除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外,还应根据国家形势发展进行时事政策教育,结合学校德育工作、学生社会实践、专业学习、顶岗实习进行预防艾滋病教育、预防教育、环境教育、廉洁教育、安全教育等。

财经、政法类专业及其他文科专业,由于其专业课程与德育课在内容上有交叉,各地可按照上述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要求,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需要,适当调整有关课程的内容和学时。

各校对以上德育课各门课程教学安排的顺序,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但必须保证各门课程的教学时数。

三、上述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意见,自2009年秋季入学的中等职业学校一年级新生开始执行。届时,2001年实施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停止使用。

四、我部负责制定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必修课程和部分选修课程的教学大纲,组织编写教材及相应的教学参考书,并协调解决本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意见实施中的有关问题。未经批准,任何单位、组织和个人不得擅自组织编写和推荐德育课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课程安排范文第3篇

一、主题阅读的课程安排

考虑到高一、高二期间学生还未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高一年级和高二年级主题阅读的主要内容均安排在课内完成。这就要求压缩课内教学时间,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取舍,在时间上给主题阅读让路。

1合理取舍教材内容,压缩教学时间

教材内容取舍的原则。学生自主取舍和教师指导相结合对高中语文教材进行取舍。要压缩教材内容的教学时间,就必须大胆对教材进行取舍。学生是学习和阅读的主体,我们要尊重学生的选择,把取舍权主动交给学生,教师给予指导。

教材取舍的方法。首先,每个学期开学初,用一周的时间让学生通读课文,并做读书笔记;然后,让学生通过投票的方式选出自己最喜欢读、最希望学习的课文,并说明理由;最后,教师和学生达成一致,确定学习篇目。为避免学生对教材进行取舍的盲目性,操作中要体现教师的指导。

2确定各内容的教学策略

师生共同确定教学篇目之后,还要由教师制定各文体的教学目标。

文言文教学:以方法指导为主,指导学生使用工具书,理解课文大意,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借此培养阅读文言文的兴趣,提高文言文自学能力。

现代文教学:采用单元教学的形式,提出“惑”与“获”的教学目标,即引导学生发现阅读中的疑惑、困惑,进行深层思考和讨论,交流学习过程中的“收获”。通过这种形式的教学,不仅压缩了教学时间,而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

诗歌教学:以诵读为主。诗歌具有独特的音韵美,因此诗歌教学应以诵读为主,以往我们的诗歌教学侧重内容手法的分析,缺少诵读的训练,一首好诗常常被我们分析得体无完肤。以诵读为主的诗歌教学,不仅能将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而且避免了繁琐无味的分析和肢解,增加了学生的体验,节约了教学时间。

3主题阅读的时间安排

每个学期初的前三周处理完教科书的课文之后,剩下的时间就是主题阅读的时间了。以高一年级第一学期为例:《诗经》三周,现代诗歌一周,《论语》三周,人物专题研究两周。课外学习的安排主要以阅读为主。

二、主题阅读的指导策略

1设计主题阅读目标

确定主题阅读的内容之后,就要设定阅读教学目标。目标的设置主要依据学生在“本阶段”语言思维发展的需要。

以高一上学期“苏轼”主题为例,教师可以设定如下教学目标。

语言目标:学习从纷繁复杂的阅读材料中提炼出各种不同的观点,在对各种不同观点的分析、比较中,概括、归纳出自己的观点;学习从纷繁复杂的阅读材料中选定能够充分证明自己观点的事实材料,用事实说话,逻辑严密、条理清晰地去证明自己的观点;学习运用准确、严谨、简洁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思想目标:包括深刻性、独创性、批判思维、比较思维等。

人格目标:“心中有苏轼,人生无难事。”苏轼的人生态度成为后代文人景仰的范式,进退自如,宠辱不惊。

2明确主题阅读步骤

导读。设置导读是为了激起学生对主题阅读的兴趣,让学生总体感受专题的语言和思想之美。让学生大致了解阅读学习的内容和流程,对学习结果有一个良好的心理预期。导读的步骤:第一步是师生共商,第二步是教师引导。

泛读概述。学生上网搜集、浏览作者的生平事迹及创作,考察作者的身世、经历、生活环境、性格、志趣以及创作动机。通过泛读这一风暴式阅读,占有大量的背景信息,这些信息对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和主题起着奠基作用。

精读原作。读《诗经》,读《论语》,读苏轼,读鲁迅,或诵读,或细读,或按原著顺序整本读,或选择代表篇目重点读,或用故事引读,或后边章节提前读,或早读课与常规课交叉读,形式各异,方法不同。

拓展研读。教师推荐和主题有关的具有思维挑战性的论述类文章进行研读。这些文章的作者既有著名学者,又有专业教授,还有语文专业之外如历史学、政治学、心理学方面的专家。选择这类文章作为研读材料,是因其视角不同、观点各异和思想冲突,能给学生思维造成冲击力,能帮助学生培植深刻独创的批判思想。

3制订主题阅读计划

宋朝著名学者朱熹说:“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未得乎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在他看来,读书要有顺序,有计划。确定了主题阅读的内容之后,教师要指导学生制订读书计划,安排好阅读时间。阅读时间的安排一般有两种办法:第一种是“分配式”,即规定每天可以看书的时间和内容,拟出争取达到的目标和采取的措施。第二种是“集中式”,即在一段时间内(主要是寒暑假)集中学习的内容,并制定出要达到的目标和补救措施。

4指导学生阅读方法

首先要精读与泛读相结合。为了保证学生在主题阅读中取得最佳效果,帮助学生确定主题,制订了阅读计划之后,接下来,教师就要对学生的阅读进行有效的指导。主题阅读要求学生进行广泛、大量的阅读。只有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读法随文体、篇幅而变化,才能达到阅读的最佳效果。所谓精读,就是对阅读内容,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对于作为主题阅读核心阅读材料的原著和重要文献,则要用咬文嚼字、深思熟虑的精读法。精读要仔细阅读,通过逐章逐段逐句逐字的深钻细研、圈点画线、写批注做笔记等方式抓住阅读内容的灵魂,理解阅读内容的内涵。

其次要比较阅读与批判式阅读相结合。比较性阅读分为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横向比较是将同一作者的不同题材或同一时期不同作者的同一题材的内容进行比较阅读,纵向比较是将不同时期同一题材的文本进行比较的阅读方法,可以比较内容、主题、体裁、结构、技法、语言和修辞等。批判性阅读是建立在比较阅读基础上的,它不同于传统的接受式阅读,指通过分析、归纳、比较、推论等思维过程得出自己的结论,它强调思维的批判性和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课程安排范文第4篇

近年来,大多数高校对体育课程设进行了新的调整并试行,一年级第一学期(体育1)开设体育基础课,在帮助新入校学生认识和适应大学体育课程的目的和任务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基本身体素质、提高协调性,为专项课程的顺利学习做好准备;一年级第二学期(体育2)及二年级(体育3、体育4)上专项课,其中专项课由一个项目学习一年半,修改为一学期学习一个项目,也就是两年的体育必修课可以选择3个不同的体育运动项目进行学习。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学生在由中小学向大学新的体育教学形式转换中有一个自然的衔接过程,便于更好的接受,在随后的选修上又可以更多的了解和学习不同体育项目,实践中的发掘自身的喜爱和运动类型;不足之处是,每个学期的教学时数与教学内容,很难科学实施,教学方法也很难把握。已经有大一学生进行了专项课程学习,并采用新大纲的教学安排,就实施的情况来看,存在课程时间紧、学生综合素质差、学习内容吃不透的问题。一年级新生为期三周的军训减少了教学时数,外加学生中小学体育课程的缺失,使得新生在对体育课程的学习和掌握上存在很大困难。这种学习氛围导致一些问题,首先,学生在短时间内的学习任务重,心里压力大,造成对体育课程和体育教师的抵触情绪;其次,违背了体育运动训练学的基本原理,使运动项目学习、复习、巩固和提高的不同阶段任务得不到保证;再次,在学校体质达标测试的实施上,学生体质逐年下滑已经是不争的实时,在测试的操作上形成了老师有心学生无力的尴尬局面;最后,近些年,学生在大三、大四的选修课上选择体育课已经少之又少,原因不言而喻,体育课程难学,自信心受到打击,体育教师在授课内容的要求下不得不填鸭式教学,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造成教与学的分离,其后果背离了大学体育“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大学生正处在思想活跃喜欢接触和学习新鲜事物,我们应着重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同时促进学生终身体育思想和习惯的形成。但体育教师专项结构比列不均衡,进而在课程的开设上势必出现项目开展不平衡的问题,很难满足大学生的体育兴趣及需求。

二、陕西省高校可行性体育课程改革模式及展望

“主修课十辅修课”模式是指:在大一、大二的体育必修课阶段,学生自主选择主修项目课程(这里例举为A项目),主修的A专项课程设置为两年,也就是说从学生入校开始到二年级结束的必修课阶段,学生将以A专项为主线进行学习,由A专项课教师组织教学及考核。同时,此阶段我们分四个学期,设置四种不同的辅修项目进行课程学习内容的丰富,辅修课程为考评可,由辅修课教师组织教学及考评。

1.学时分配。以18周为例,主修课程为12周即占总学时的2/3,辅修课程为6周即占总课时的1/3。

2.考核方式。主修课程为考试课,辅修为考查课。主修课教师主导期终考试的方法及实施,辅修课教师只是根据该学生在辅修课期间的表现给出考评加分。

3.项目设置。课程设置上考虑将体质测试项目设为体育基础课程,在大一第一学期进行集中教授,以此提高学生的基础身体素质并为大学生体质测试考核奠定基础。同时将我校体育课现所有项目以特点整体划分,A为大球类,篮球、排球、足球;B为小球类,乒乓球、羽毛球、踢毽;C为操化类,健美操、排舞、体育舞蹈;D为套路类,武术、跆拳道。根据项目特点进行大区划分目的是为了,在学生进行辅修课程选择时能更好更多的接触其他体育项目。

4.选课方法。大一新生在初步选择体育课程主修项目后,进入该项目类别在教师的带领下组班学习。其后进行辅修选项时,应在其他各大区进行小项目的选择。考虑到我校实际情况,在辅修选项时建议整班操作。

5.教师安排。学生在主修课教师的组织下进行日常教学,主修课教师负责学生的考试、分数评定、成绩登陆、以及病休或缓考等突发事件的处理。辅修教师负责在辅修课时,记学生考勤并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给予加减分的考评。

这样课程改革模式方案的优势:首先,学生在第一学期以专项基本练习和体质达标项目练习为主体,即降低了学习难度,使学生较容易掌握增强了学习兴趣,并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基本功,对下一步的提高教学提供可能。同时,针对体质测试的基础身体教学内容,为随后的考试做出铺垫,学生可以较好的真实反映自身水平。其次,学生体育课程学习中主项学习的教学时数较充分,贯穿四学期的必修课阶段,在教学内容安排和教学进度实施上游刃有余,能够根据运动训练学方法科学的进行学习和提高。从而真正提高了学生运动训练认识和水平,激发了他们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在学校的各项校园体育赛事中将会有更优表现,推动了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的火热开展。最后,教师在教学中有了时间的保证,就不用赶进度,可以更好的因材施教,将体育课深入实施。被动的学习更是对兴趣的极大挫伤,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培养学生对运动项目的喜爱和认可,不流于形式,分层次的进行课堂训练内容的安排和实施。

三、建议

陕西省高校体育的教学内容不仅要立足于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现实需求,也要立足满足大学生终身体育的长远需要和社会需要。因此,在体育教学内容选择时,应避免体育知识片面化、单一化,应更多地考虑对学生的生活技能、保健、养生、娱乐、休闲等功能的体育教学内容,积极开设大学生比较喜爱的以及能够体现时代气息的运动项目,如游泳、网球、攀岩、野外运动、排舞、毽球等运动项目。为适应现代大学体育课程发展的要求,还应该以学生的需求为导向,加强对教师的短、中、长期专业培训。通过引进、培训相结合,尽快改变目前高校体育教师专业特长单一的现状,促使体育教师专业多样化,为更好的完成我们肩上的重任。在师资队伍合理建设后结合课程改革模式进一步进行研究实施才会最终促进陕西省高校大学生体育水平的真正进步与提高。

课程安排范文第5篇

栏目投稿邮箱:。希望曾经有所经历的您,能与我们一道为更多的读者呈上异域之风。

作者手记:2012年3月27日至4月9日,应“美国公民教育中心”(Center for Civic Education,位于洛杉矶市)的邀请,我们一行24人前往美国的旧金山、洛杉矶、波士顿等地进行考察,12天的美国教育考察行程,活动内容丰富,收获颇丰,感受深刻。我将用四期篇幅,连续为您呈现其间见闻,其中包括全美最佳教师雷夫(Rafe Espuith)和他的“第56号教室”;多所中小学“加州名校”,在课程设计和教育信息化发展方面给我们的启发;在走访哈佛、麻省理工等全球著名大学过程中的切实感受。其间,教师们通过各种手段,务必要让每一个学生对未来有所追求,也正是因为追求,学生们感受到了求知的快乐。

这次我们考察的中小学校,除了雷夫老师的“第56号教室”(Hobart Boulevard Elementary School)之外,还有三所“加州名校”:爱丽丝斯泰尔初中(Alice C.stelle Middle School)、葛蓝纳达特许高中(Granada Hills Chart High Schools)、瑟蓝妮路小学(Serrania Avenue Elementary School),以及纽约的美国公民教育中心(Center for Civic Education)。这当中我思考的问题主要有:中、美中小学校教育各有何优势?中、美同样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但他们是怎样操作的……

他们的学生有比较明显的优势

与中国学生相比,美国中小学生在哪些方面表现得比较有优势呢?在我走访过几所“加州名校”后感触颇深。首先在语言习得方面,他们的阅读、写作、表达(演讲)等能力比较强;其次在创造力表现方面,他们动手操作、解决问题的创意、思维(注重讨论和思考)等都较为出色;另外在适应社会方面,他们在学习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更热衷于做义工、做项目(Project)、社区服务、社会实践,这对于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组织协调能力等培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更重要的是,美国大部分中小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一般较强。这是最根本,或许也是最重要的区别或差异。

他们也很重视考试成绩

葛蓝纳达特许高中的校长介绍说,2011年该校98%的学生升入大学;2012年该校学生已获得加州大学全额奖学金1位,斯坦福大学全额奖学金4位,均有学生获准入读耶鲁、芝加哥、常青滕等大学,同时强调除了高中“就读入学”,家长择校也更多地依靠办学质量,尤其是名牌大学的升学情况。

爱丽丝斯泰尔初中的校长介绍说,他们学区已经采用同一命题、同一考试的试卷测试手段,三年内学区计划建立数字化考试平台系统。对于学校,最具挑战性的问题包括:如何提高特殊学生的成绩、提高移民学生的英语水平……学校每两周或五周定期向家长发放学生考试成绩报告单。校长说,学校所在区域的房子贵,所以我们要努力工作,有更多的生源才有经费,好的教学质量是家长的首选。

无论是中学还是小学,他们经常接受各种各样的学校评估,包括西部联盟校、加州名校、全国蓝带学校等。比如,在加州学生学业成绩评估指标(API)中,学校得分达到800分及以上,那么将被授予“加州样本校(名校)”等荣誉称号,可能还能获得一些经费资助。据官方数据显示,2011年达到API“加州名校”标准(800分)的学校比例为:小学55%、初中43%、高中28%。这对于学校办学似乎是一项挑战。

当然,中、美两国的教育体制和考试机制并不相同。“第56号教室”的雷夫说:“我从来不会告诉他们,考进大学就是最终奋斗的目标,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事实上,从观念、路径尤其方法上都不尽相同。

他们这样设置课程—帮助学生明晰专业倾向

葛蓝纳达特许高中是一所特许学校,包括9~12年级、约4000多名学生。特许学校是一种独立的公立学校,由美国州或市政府与一些团体、企业及包括教育工作者、家长、社区领导等在内的个人签订合同、互相承诺的一种办学形式。经费来源与公立学校一样,接受州生均费用。合同期一般3~5年。在聘用教师、经费使用、课程设置、校历安排等方面享有很高的自治权。特许学校的生存更多地依靠办学质量,是一种新型的家长择校形式。

基于帮助学生大学入学的需要,其高中课程的主要内容及比例如下。

大学准备(CP,Cllege prep),占67%。是全体学生的基础课程,是为了学生参加美国高考的必需课程。

全球思想史(GHI,Global History of Ideas),占14%。主要涉及英语、社会、全球经济和金融等内容。

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Matahintics),占12%。主要是为科学技术专业倾向的学生设置。

人文新媒体(HU/NM,Humantitas/New Media)人文新媒体,占4%。为艺术领域专业倾向的学生专门设置。

网上视觉课程(VP,Virtual Program),占3%。为运动员、艺术学生等专门设置的网上选学课程。

课程安排范文第6篇

关键词:Labview;课程设计;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TP311.5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7-0139-02

一、引言

虚拟仪器是基于通用计算机平台的仪器及测量技术。它突破传统电子仪器以硬件为主体的模式,让用户可以在计算机平台上根据需求定义和设计仪器的测试功能,使得使用者在操作计算机时,如同是在操作一台自己设计的测试仪器。虚拟仪器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虚拟仪器中硬件的主要功能是获取外界的被测试信号,而所获得的信号则需要通过软件的控制来实现数据采集分析等功能,并将其集成到命令环境中。因此,测试软件是虚拟仪器技术的核心组成部分。用户在虚拟仪器开发环境下,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设计个性化的仪器和系统,实现“软件就是仪器”。

Labview(Laboratory virtual instrument engineering workbench)是NI公司于1986年推出的一个功能强大的图形化的虚拟仪器开发环境,至今已有将近30年的历史。Labview作为数据采集和仪器控制软件的标准,广泛应用于工业界、学术界和研究性实验室,是目前国际上应用最为广泛的虚拟仪器开发环境之一。使用者可以根据不同的测试任务,在虚拟仪器开发软件的提示下编制不同的测试软件,实现仪器控制、数据采集、数值分析及数据显示等多种复杂的任务。Labview适用于Windows、UNIX、Mac等多种操作系统平台,可以增强用户构建自己的科学和工程系统的能力,提供实现仪器编程的便捷途径。

Labview作为一种程序开发环境,可以实现与一般计算机语言相似的功能,但是Labview与其他计算机语言存在着显著的区别,即其他计算机语言一般采用基于文本的语言产生代码的方式,而Labview使用的是图形化的编辑语言即G语言来编写程序,产生的程序是框图的形式。作为NI设计平台的核心语言,Labview一般用于开发测量或控制系统。该环境可以集成、快速构建各种应用所需的所有工具,能够在不需要记忆语句结构的前提下快速地进行编程,有助于工程师和科学家提高生产效率和不断创新。在很多理工科高校的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培养计划中,都会安排Labview语言的专业课程,但由于该课程并不是计算机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相关的教学讨论也较为缺乏,因此笔者仅就Labview课程教学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和积累的部分经验做一些探讨。

二、Labview课程的教材选择

本课程选用陈锡辉编著的《Labview 8.2 入门与精通》,作为本课程的教材。该教材与其他Labview教材相比有几个优点:首先,它由浅入深、较为全面地讲述了Labview的相关知识点。该书分为“基础篇”和“高级篇”两部分,适应教学的需要。由于本课程在课时安排上只有32个学时,而真正的授课时间只有16个学时,仅能讲授比较基础的部分。该书的“基础篇”共有14章,包括从编程界面介绍到子VI的调用等内容,在授课时应以前11章的内容为主,让学生明确要掌握的知识。其次,该教材在知识点的安排上有一定的侧重点,并不是一味地追求知识点的全面,而是有重点地讲授一些比较常用的知识点,其他不太常用的知识点则采用相对较少的篇幅。作为授课教材来说,其性价比较高。

三、Labview课程的教学安排

作为一门可视化的编程语言,Labview除传统语言中常用的数据类型、运算符、变量、常量等基本量之外,控件的操作占了很大的比重,这也是其与传统的C语言等程序设计语言的区别与优势。作为一门专业课,总学时数为32个,考虑到要给学生安排上机时间,所以一般课堂上的教学学时为16~18个。整体学时数偏少,不可能在一个学期将一门语言的所有内容学完,因此在教学时主要偏重于基础部分的讲授。

该课程的授课对象为大学三年级的学生。在大学基础课的教育中,他们大多接触过C语言的基本的程序设计,具有一定的基础,培养了一些编程的思想,因此,在教学时,除了讲授Labview的基础知识,还要让学生体会到Labview与传统语言的一些区别,可以运用实例做讲解。在实例的选取方面,第一节课可以选用一些较为经典的案例,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如教材第一章中,作者选择性地介绍一个曾经参与过的正负电子对撞机二期工程谱仪慢控制系统。该系统拥有丰富的主界面元素,可以实现强大的功能。通过介绍这一系统,让学生对Labview有个初步的了解。当然,由于该例子是Labview在高新科研项目方面的应用,学生可能没有切身的感受。故可以引入与学生学习生活较为密切的一些实例,如科学计算器等,丰富他们对Labview的认识。

由于学生具有一定的C语言编程的基础,而在Labview的教学过程中也会不可避免地用到C语言。举例来说,教材第五章讲到公式节点文本编程语言的实现,而公式节点的文本编程语言的语法就与C语言非常接近,如会用到C语言里常用的变量声明赋值语句、结构语句等。在讲授这一章时,可以将Labview与C语言配合起来进行讲解,通过比较同一程序的两种不同表达形式,总结两者的优缺点。采用对比教学的方式,可以使学生领会到G语言图形编程不同于文本语言的特点:采用数据流的形式可以直观地表达整个程序的结构,但在实现复杂算法方面却不如文本编程语言简洁易懂。

作为一门面向对象的计算机语言,Labview中控件种类比较繁杂,函数种类也很多,应用较为灵活。在引入现代化教学手段之后,可以通过PPT演示,其优点是信息量较大,可省去板书时间,但同时由于展示的内容较多,演示速度较快,容易使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难以消化教学内容。因此,在讲授各种控件和函数时,必须有所侧重。

四、Labview课程的上机教学

在上机时,遵循“一人一机”的原则,可采用以学生上机练习为主、教师演示操作为辅的授课模式。学生在温习知识点的同时,能够把看到的和听到的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加快课程内容的消化。一门计算机语言课,学生只凭听和看不可能掌握好所学的知识,重点是上机和课后的演练。只有通过多练习,才有可能掌握课程内容。

在实际的上机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Labview课程容易遇到下列一些问题:(1)不同格式的数据输入端和控件输出端连在一起,导致连线错误。遇到这样的问题,应引导学生将Labview的数据格式用控件接线端颜色来区分,而不是机械地照搬控件帮助中的数据格式说明。(2)输入控件与输出控件的混淆。这说明学生对输入和输出的控件属性不太熟悉,须强调输入和输出控件在形式上的区别,强调通过程序面板上控件接线端子的箭头指向来区分输入和输出属性,并举出相应的错误例子以做示例和讲解。(3)找不到所需的控件。这样问题的出现表明学生对前面板和后面板的控件不熟悉,需要多加练习来更正和提高编程速度。

在上机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不同电脑里安装的Labview版本有可能不一致,这会给学生操作时带来一些困扰。如在调用子VI部分,在Labview 2012版本中,子VI连接端子和图标是并列显示在前面板右上角的,而在Labview 8.2版本中,子VI的连接端子需要右击前面板上右上角的图标,选择“显示连接端子”才能显示出来。在课堂演示时,一般均采用Labview 2012版本。但无论在课堂讲授或是在上机教学时,都不应忽视版本问题可能给学生上机操作带来的困难。在课堂讲授相应的部分时,应该经常提醒学生8.2版本与2012版本存在的区别,在上机时注意区分,以适应不同版本的编程环境。

五、Labview课程的考核

课程的考核是一门课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检验教学成果的重要指标。由于计算机课程的特殊性,在对学生进行考核时应结合平时成绩和上机考试两部分来进行考评,这样最终成绩才能综合性地反映学生的掌握水平。一般来说,平时成绩占30%,主要考查学生的出勤率,以及在平时的上机课程中是否主动积极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是否有独立思考的能力等。期末上机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用所学知识独立编程的能力。

六、总结

教学方式的探讨需要教师不断地进行总结、交流,以有所提高。目前我们主要以课堂讲授与上机互动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让他们学会编写核心程序的步骤和思考问题的方法,通过各种实例来调动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对Labview编程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培养思考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期达到一举多得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解明芳,王鸿钰.虚拟仪器[J].仪表技术,1998,(5).

[2]陈思,黄亚宇.虚拟仪器技术概述[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07,(3):51-53.

[3]许其贞.虚拟仪器的现状与展望[J].电子世界,2000,(8).

课程安排范文第7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教学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5-015-01

信息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是信息社会的主要技术之一,它对人类文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正成为使用最普遍、最常规的教学手段。它不仅能够为学生创造建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还能够使学生在计算机上反复修改,真正实现教师角色的转换,学生地位的转变。信息技术课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普及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提高中职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

如何设置中职学校信息技术课程安排是信息技术课的关键。下面我就如何设置中职学校信息技术课程安排及教法本人的一点看法。

一、中职学校信息技术课程安排

信息技术课是中职学生的必修课,也是在信息时代人人必会的工具性学科,在当前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仍有许多学生并没有意识到学习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同时课时又少,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应该最大程度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学习氛围,使一部分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信息技术课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在信息化环境下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能力,也即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我们都很注意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努力为学生创造信息化的学习环境,通过网络,使学生学会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信息查询、信息处理、信息识别、信息存储与传递等等,现在已经有部分学生开始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利用网络传递信息。

教学课程方面主要如下安排实行:

以培养学生兴趣为主,认识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掌握操作计算机的基础操作,熟练鼠标、键盘操作,逐渐深入学习office,学会一般的文字排版技术,能进行简单的文字处理、排版,提高了中文输入的能力和继续学习windows的操作。

在已经掌握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逐步使用论坛,学习通过网络进行交流型学习,能进行利用网络交流问题,与别人进行交流。掌握利用网络解决课外知识的问题,扩展自身知识,增强学习能力。学会在一些著名的网站上学习,如:中国教学资源网、中国基础教育网、新世纪课程网。并且学习多种网络交流工具,加强使用网络的能力,增强信息技术的修养,体会信息技术作为辅助学习的技巧和乐趣(qq、email、google等工具)学会在一些著名的网站上学习,如: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中国基础教育网、新世纪课程网。

二、信息技术课的教法

1、合理调整教学内容的顺序

在上课时适当调整教学内容的组织结构,将网络教学与多媒体演示文稿知识模块这些应用性较强、且学生容易掌握的内容安排在前期。而将那些比较抽象的、枯燥的知识穿插于其中。通过调整教材表现出以下优点:1、有利于与信息技术课与其它学科的整合,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离不开学生的参与,让学生及早掌握网络技术与制作演示文稿技术,就能更好的配合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改革;2、有利于师生、生生互动,他们可以用网络来交流信息,加强了他们之间的空间交流,扩大了学生知识获得的范围。

2、即学即用、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兴趣

即学即用是计算机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之一,作为一种工具,学习计算机不必过分强调系统性,它的每一个模块都可以相对独立出来,学一点就可以用一点,如学会了一种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就可以用计算机编辑文稿,而不必去学习微机原理,更无须知道什么是程序设计。在计算机的教学中,尤其要做到因材施教,因为学生在操作计算机时的能力有很大差异,作为一名合格的计算机教师,既不能让走在前面的同学原地踏步,无所事事,也不能让后面的学生望尘莫及,失去信心,为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兴趣,计算机课堂教学尤其要因材施教。

3、以用促学,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学习计算机是为了应用,在应用中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在应用中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学习计算机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要把它用到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在用中加深理解,把计算机变成自己得心应手的工具。比如,在教word文档中的艺术字、剪贴画、自选图形时,是首先把自己作好的几张圣诞卡放影给同学们看,再说,“同学们,马上要过圣诞节了,你们想把自己作的贺卡送给你的亲朋好友吗?好了,这节课我就教教你们怎么样在word里做出一张漂亮的圣诞片”。当我将自己做的步骤介绍给同学们时,他们都已经嚷着要自己做了。看同学们这么高的热情,于是我又补充道,“要尽量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不能套用我的”。看着同学做的各式各样的贺卡,还很漂亮的,于是我选了几幅给他们打印了出来。同学们看到自己做的贺卡,自然是兴奋不已,学习兴趣大增,就这样,通过以用促学的办法,不仅让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课程安排范文第8篇

一、形成原因

1、学生上体育课时,主要是通过各种身体练习来进行,学生在反复练习中,通过身体活动与思维活动紧密结合来掌握体育的知识、技术与技能,并收到发展身体、增强体质的实效。一堂课下来,汗流浃背,甚至衣服可以拧出汗水来,影响下一节上课。

2、学生安静时心跳频率,一般每分钟约为60---75次,通过体育锻炼,每分钟130----180次比较合适,课间休息时间不够恢复心跳频率,也会影响下一节上课。

3、上游泳课时,一节课时间不够用,大多数学生不愿意下水游泳,因为:45分钟上课,换衣服、准备活动、下水游泳没有多久时间,就得上水冲洗换衣服,上下一节课。

二、领导重视

1、学校领导要重视体育课程表的安排,把它提高一个当次,科学地安排体育课程表,对提高学生的锻炼身体积极性,增强体质,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来学习,对学习有很大的提高,这是由于人的高级神经活动规律所决定的。超级秘书网

2、根据体育教学研究组提出的要求:在同一节体育课时内上课,不应超过三个班上课;两节体育课其中一节后面应是自习课,便于上游泳课;安排体育课时应该是连堂上课,不应该是脱节课,便于场地器材的安排布置,增强练习时间。

三、科学安排

1、提前5分钟上课,提前5分钟下课,课间休息时间有15分钟基本上能恢复心跳频率。

2、学生上体育课时,应养成良好习惯,带毛巾、一套服装和鞋,下课后到卫生间洗换衣服。

课程安排范文第9篇

论文摘要:鉴于开放式答卷能够更有利于学生充分表达自己对课程设置和教师授课情况的看法,在学院的层次实施又可以使学生的意见及时与教师见面,做了四个学期的学生问卷调查,观察学生评价叶课程设置和教师教学质量改进的作用。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一切工作,归根到底要通过学生的努力,才能转化为学生的能力和知识。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因素的作用。学生的原有基础、智力水平、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方法,是教学质量这一主要矛盾的内因的根据,其中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方法是我们可以辅以一定措施加以改变的。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方法有多种,我们希望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关注教学活动,表达对课程设置和对教师教学的看法,促使学生对学校的教育活动进行思考,来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

对教师授课的评价有多种渠道:同行评价、督导组听课、学生评价等。其中的学生评价,会更客观直接地反映学生的感受,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特别是我院青年教师所占比例较大,近三年引人的青年教师占教师总数的1 /3,更需及时获得学生反馈的信息。我们采取设置开放性答卷,匿名回答的方式征求学生对教师授课情况的意见。使教师能够客观、及时地认识自己的授课特点和不足,明确需改进之处,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我院于2007年成立,是由其他三个学院中的部分专业合并而成,在课程的安排上必然有不符合我院培养方向的情况,为使课程安排更加符合专业要求,我们也将学院课程设置修改方案提供给学生,征求学生意见。

一、研究方法

(一)方法。采取开放式答卷的方式。首先拟定题目(题目附后),在学期初即将题目发给学生,并向学生讲明卷的目的意义,使学生在听课过程中关注这些问题,期未时收回答卷。从2007年秋季到2009年秋季,共进行了四个学期。为使学生畅所欲言,答卷采取匿名方式。参与答卷的学生1569人次,收到答卷5383份。答卷及时与相关教师见面。

(二)收集到的问题

1课程设置方面

理论课:来源于农学院的生物技术专业的有些课程偏重农学,如: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作物学通论、植物保护学通论及园艺学通论等;有些课程安排的顺序不是很适合学生学习掌握,如:《食品生物技术》时间安排上可提前,可在《食品生物化学》和《食品微生物学》课程结束后即开设,增加知识学习的连贯性;学时不尽合理,大三课时太少、大四课时多。

实验课:希望增加创新性实验课的比例,部分实验课学时少,经费少,故动手机会少,去野外实习机会少,感觉不过瘾。

2.教师授课情况

反应最多的问题是:教师授课的严谨与课堂气氛活跃的矛盾,学生希望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更多的知识,而部分教师不能很好地把握,总是偏重某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部分教师与学生交流不够,课堂上对学生的反应注意不够,课下又不能主动与学生交谈;有些教师的知识面过窄,仅限于书本知识;个别教师语言不够准确等。

(三)采取的措施

1,在2007版教学计划中删除了生物技术专业课程中偏重农学的课程,并根据专业发展和市场需求增加了相应的课程,如:细胞工程、微生物工程、生物工程下游技术、细胞工程大实验等必修课,动物生理学、普通病毒学、基因组学、免疫学、生物制品学、现代微生物检验技术、生物技术制药等限选课及分子标记技术、应用微生物学、分子遗传学、发育生物学分子病毒学、分子免疫学生物芯片技术、生物过程工程等选修课。调整了部分课程的开课时间。实验课的学时和经费不足问题,我们一方面积极向学校争取对于生命科学学科的实验经费实行倾斜政策,另一方面向学生解释我们这个层次学校的教学经费情况,不能简单地与高层次的学校攀比,要充分地利用好现有的条件,获取更多知识。

2.向教师反馈

学生对大多数教师的授课及多媒体课件的制做给予肯定;对再次上课的青年教师的进步给予鼓励:“稳重、自如了许多”。特别是对于一位高年资教师提出的“每一堂课都要象做讲座一样准备”,并且实施,深受学生好评。受到学生赞扬的教师,很兴奋,很受激励,表示今后别无选择,只能更加努力地做好本职工作,特别是再次为同一批学生上课受到肯定的青年教师,更是信心倍增,对自己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受欢迎的教师充满信心;被指出不足的教师,更客观地了解了自己授课过程中的缺点,明确了努力方向。改进的情况还需时间来观察。

3.将问卷调查后,采纳学生意见做的课程设置修改及学生意见反馈给教师的情况,及时告知学生,避免学生误认为他们的意见无足轻重,有利于保护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二、结果分析

第一、大学阶段的大部分学生已经具有较强的价值判断能力,他们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有很强的说服力,尤其是对教师的教学态度、敬业精神、思想境界,以及知识的渊博程度、教学的组织能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与运用等方面能够做出客观的评价。

第二、通过不同班级,不同年级学生的答卷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出高年资教师的教学风格,青年教师的教学特点和不足。使教师更全面客观地了解自己的授课情况,自己在学生心中的形象,自己需要努力的方向。

第三、评价结果更客观我校在征求学生意见方面,有多种措施:网上评教,召开学生座谈会等,均为学生评价教师的不错途径,但网上评教,教师不能看到,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召开学生座谈会,学生往往碍于情面,而不对本院教师提出任何意见。通过本文组织的评教活动,使教师看到了许多尖锐的意见。

第四、要注重少数学生的意见尽管是以匿名形式填写答卷,学生还是有顾虑,因而比较尖锐的意见往往还是为数不多的学生提出。而这些意见往往是教师真正需要改进之处。

三、需要改进之处

第一、加大说明引导力度,提高学生认识。此次调查问卷中,有少数学生不够重视,三言两语对付了事,语言简单,随意,甚至有个别抄袭现象。这一方面是学生缺乏责任心,另一方面是在做问卷调查时,引导说明的力度不够。要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对教师教学进行评价的意义,提高学生自主参与评价的意识,认真填写评价问卷;

课程安排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美国中学;课程设置;汉语;主体

一、美国中学课程设置的意义

美国中学课程设置的宗旨是使学生全面发展。课程安排知识面宽,结构合理,充分发挥学生潜力,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学生特长培养,鼓励个性发展。大部分中学开设百余种课程供学生选择。课程一般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必修课要求学生掌握必要而合理的学科知识结构,以适应社会基本要求。选修课课程丰富是美国中学的显著特征,它充分满足学生的兴趣志向,培养专业技能,促进发展个人特长。

学校开设的每种课程依据其深度、难度分为基础、一般、荣誉、高级等若干等级,分别编号,注明选课年级,供不同的年级、不同程度的学生选择。低水平课程为基本要求,修满学分即满足毕业条件,高水平课程与大学衔接,学分为大学所承认。这样既保证了毕业生质量,又为学有潜力的优秀学生提供了充分在校深造的机会。

以美国加州帕索尔高中为例,该校共有4个年级(9、10、11、12年级),相当于我国的初三到高三的程度。学校采取基础课和选修课两种课型,并采用学分制。学生要想在该校获得高中毕业证书,必须得到220个学分。

为鼓励学生争取更好的学习成绩,学校还采取各种措施让学生积极选择富有挑战性的课程,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为将来的工作、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生的课外活动被看做是美国教育内容的组成部分。美国中学生的课外活动多种多样,估计不下四五十种,可分为学术性、娱乐性、体育活动和社区活动。学术性的包括自然科学、数学、电脑、写作等;娱乐性的包括话剧社、乐队、舞蹈队、摄影社等;体育的包括各种运动校队、体操队、拉拉队等。各种课外活动都有一个辅导教师。美国各学校把课外活动作为帮助学生增长才干、适应社会人生的重要措施,经常进行考核,认为从中可以看出学生的竞争心理、责任感、领导能力和人际关系。据专家研究,课外活动表现突出的学生,很可能将来是学术或政治方面的优秀人物。

二、美国中学课程设置的特点

1.多样化

美国中学开设门类繁多的选修课,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与现代化最新科技结合,如,帕索尔高中共开设130门选修课,可谓百花齐放。这反映出美国教育注重个性发展,并根据每个学生的需要和可能进行教学活动,为学生将来立足于社会、求得生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他们毕业后的工作创造了条件。

2.主体性

在学习活动中,学生是主体。学生积极性的发挥,集中表现在主动性上。而采取学分制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即学生以自己的优势选择学习课程以发挥个性特长。在多门选修课中,其中必定会有学生自己感兴趣的科目,并在此科目上有所造就。所以,选修课能扬学生之长,避学生之短。学生在看到自己通过努力取得的成果时,他们内心会充满喜悦、增强信心。就会把学习看做是愉快的事情了。

3.实用性

注重实用,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和生活实际。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学习积极性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与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选学不同的课程;同时也可以跨年级学习。这样,可以通过几门选修课的学习,学生都能掌握一种或几种技能。我们从美国选修课中可以看到,每个学生都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都有机会表现自己。

三、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借鉴意义

从美国中学课程的设置中我们可以得到很多启示,对中国现在正兴起的对外汉语教学有很多值得借鉴的方法和经验。我认为可以分以下几点进行概述:

1.针对学生的能力开设不同等级的课程安排

具体分为,零基础班、初级班、中级班和高级班4个类别。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来设置课程的难易,安排课程进程的快慢、测试的难度等等。这样可以充分考虑到学生自身的学习情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易于学生理解,帮助学生学习。

2.开设必修课和选修课供学生选择

分为听、说、读、写四大部分。要求留学生掌握运用汉语沟通交流的基本能力,为留学生将来的工作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选修课根据留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来开设课程,为学生提供多样化选择。坚持“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的教学方针。学生以自己的优势选择选修课程的学习以发展个性,培养爱好,这样不仅可以激发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关于中国文化等各方面才能,还可以在留学生中弘扬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架起中国与世界沟通的桥梁。

3.开展各类课外实践活动供学生参与

课外活动作为帮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运用所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可以在实践中加深学生的体会和领悟,更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学有所用的满足感与成就感,刺激学生学习动机与目的,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外活动体现了实用性原则,把书本知识落实到实际生活中,做到活学活用。

总体来说,我认为对外汉语教学作为新兴学科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它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不仅在世界范围内传承了中华文化,还可以使更多的人了解中国、认识中国,减少偏见和误解。我通过对美国中学课程设置的比较分析研究,就其在课程设置方面,提出我对现在对外汉语教学关于课程设置方面的几点建议,旨在希望中国的对外汉语事业继续前进、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孙惠玲.浅谈美国中学课程设置.天津教育,1999.

[2]胡庆芳.美国中学课程设置管理与评价.宁夏教育,2003.

[3]张红蕴.对外汉语教学活动课程简论.语言教学研究.北京语言大学.

上一篇:中小学课程范文 下一篇:室内设计课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