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核自评报告范文

时间:2023-03-16 16:51:37

考核自评报告

考核自评报告范文第1篇

一、争先进位目标完成情况(满分40分,自评40分)

承担上一年度区政府考核市政府目标任务有两项,分别为教育工作和体育工作。争先进位目标完成情况:

1、教育工作: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打造教育名区、建设教育名校、培育教育名师为统揽,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继续推进学校布局调整,顺利实施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实现全区教师良性流动。深化校地合作,共建师大附幼项目成功签约,深入推动师大附小、附中项目落地北部新城达成合作意向,一中初中部项目顺利推进,为打造北部新城优质教育资源集聚地,把我区打造成为市乃至皖中教育高地,实现“求学到,成才在北城”的社会共识奠定基础。区作为全省第一阶段28个示范区单位、仅有的两县(区)之一上报国务院接受首批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验收,2020年代表全省10样本县区,市唯一县区接受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未发生任何安全事故、应急事件、责任事故,已被省教育厅作为优秀组织单位上报教育部。中高考成绩稳中有升,正取一中学生数近20人,376名学生升入省示范高中学习,高中本科达线率49.6%,位居全市同类学校前列。预计全市排名第一。

2、体育工作:基本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稳步推进。通过“共建共享”完善了县区“五个一”体育设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位居全市第一,乡镇“三个一”体育设施高标实现,社会足球场地建设完成率达到300%。2020年7月获“体育强县”达标先进单位。预计全市排名第一。

二、职能工作目标完成情况(满分10分,自评10分)

依据“三定”方案,内设综合股、教育股、体育股,按其主要职责完成情况:

(1)综合股工作完成情况

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政务服务、“互联网+监管”和“四送一服”工作成效显著,及时传递校园好声音,传递教育正能量,讲好教育故事,积极做好市民心声、12345政务网络回帖等舆情应对、教体系统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防范化解工作,全年未出现社会舆情事故。实施教师“县管校聘”改革,组织中小学校长、骨干教师到长三角跟岗学习,组织在全区范围内遴选丁家小学校长,服务“三名工程”建设。圆满完成三项民生工程任务,推进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顺利实施教育精准扶贫计划和贫困生助学政策,学前促进工程改扩建公办幼儿园2所,建设面积1800平方米,新增学前学位360名。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程,全年完成项目建设10018平方米,圆满完成全年任务。对全区教育系统2020年度财务进行全面的检查,及时落实整改,促进财务规范管理。综合股2020年度各项工作均圆满完成。

(2)教育股工作完成情况

开展中小学布局调整和小区配套园治理工作,完成2所小规模学校撤并工作,持续开展小区配套园治理。热点学校招生平衡有序,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8%,普惠性园达80%,公办园占比达50%。深入开展“五进”校园活动,举办第三届全区中学生足球比赛,朝阳小学机器人创客比赛在省、市均获一等奖。继续开展文学进校园活动,举办中学生诗词大赛、课外读物讲述比赛等活动。积极参加市第二届青年校园歌手大赛。扎实推进控辍保学工作。完成《区2019-2020学年6-15周岁适龄儿童就学信息核查统计表》,建立控辍保学台账。对省控辍保学平台核定的疑似失学儿童进行排查和核实,制定“一人一案”,确保全区适龄儿童无失学和辍学。开展关爱留守儿童、贫困儿童活动。常态化开展疫情防控、消防、食品卫生、传染病防控、交通校车、防溺水、防校园欺凌、防踩踏、扫黑除恶、禁毒等安全检查。教育股2020年度各项工作均圆满完成。

(3)体育股工作完成情况

稳步推进基本公共体育设施建设。通过“共建共享”完善了县区“五个一”体育设施,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开展“共建共享”,完善我区“五个一”体育设施。高标实现乡镇“三个一”体育设施建设,全区各行政村、社区实现健身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全覆盖。共建成9块社会足球场地,任务完成率达到300%。举(申)办2020年全国重阳登高健身大会主会场、品牌赛事,筹备“皖西南风景线”—省自驾运动游精品线路房车集结赛(站)活动,推动区龙舟赛升级为省龙舟公开赛。丰富全民健身活动丰富多彩。组织徙步爱好者在皖江公园健身步道开展徒步活动,参加市第六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市第十二届公仆乒乓球赛、《市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赛、全国百城千村健身气功交流展示系列大赛及分会场活动并获佳绩;成功举办区第五届全民健身运动会,配合区总工会、区直工委举办了第四届职工拔河比赛。全区共举行体育赛事活动近百场。竞技体育取得可喜成绩,全区有10余人次在省市各项赛事中获得奖次。稳步推进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全区各个乡镇(街道)、社区指导员实现全覆盖。扎实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国民体质监测进学校、进社区、进社区活动,2020年完成800人的测试任务。体育股2020年度各项工作均圆满完成。

三、招商引资工作推进及完成情况

2020年以来在谈项目有3个:共建市STEAM教育产学研示范研学基地项目、北京培文学校分校项目、北斗时空智能科技教育特色区项目。其中共建市STEAM教育产学研示范研学基地项目由大龙山镇、区教体局和创业谷科技服务有限公司三方于今年6月12日在大龙山镇签约,9月份到资开始建设(总投资5000万元,一期投资1000多万元),2021年6月份竣工使用。北京培文学校分校项目是由区政协领导牵头,区教体、招商局、退役军人事务局等单位共同谋划推进的项目,5月份,培文学校领导来区考察。区招商局认可作为有效线索跟踪推进。北斗时空智能科技教育特色区项目是由创业谷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引荐,项目主要内容是在我区具备条件的学校建设科技馆,资金由对方公司提供,11月份,北斗时空智能科技公司负责同志来洽谈项目推进工作及合作计划。当前正继续推进上述两个项目,对北京培文学校分校项目,抓紧对接,争取年内形成报告,力争签约。对北斗时空智能科技教育特色区项目,按照双方协商的步骤推进项目合作。

四、区委、区政府年度其他重点工作目标完成情况(满分48分,自评48分)

(一)、视察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情况。

今年以来,就学习贯彻落实重要讲话精神,区教体局9月份先后召开教体系统视频学习会议和区教体工委理论学习会,组织全区中小学校、机关及二级机构支部书记进行专题学习,对教体系统学习宣传贯彻工作提出要求。组织开展五中全会精神进校园活动,局领导班子、各中小学支部书记带头宣讲,思政课教师及时跟进宣讲,宣讲近200余场次;学校按要求制作宣传展板42块,校园广播开设“党的五中全会”宣讲专题,创设浓厚氛围,推进得力。

1、加大与长三角地区教育合作。视察讲话,主要内容是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建设。坚持项目引领,先后同南京师大签订提升教育品质方案技术开发协议和区“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协议,先后组织区内学校同长三角区域优质学校结对帮扶。组织全区中小学校长、骨干教师到南通市如东县中小学跟岗学习一周,同如东县教体局签订跨区域结对合作协议,促进学习交流。立足教体工作职能,在落实校园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和安全工作责任制、教育综合治理等重点工作上下功夫,聚力打造优质教育资源聚集地,切实推动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奋力推动教体事业高质量发展。

2、常态化防控疫情。统筹做好考试招生、质量监测和暑假安排等工作。注重加强对学生和教职工的动态健康管理,信息“日报”“零报”等健康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形成闭环工作机制。对高考中考学生,严格按照疫情防控和考试工作有关要求建立健康台账,强化管理措施。

3、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紧紧围绕中央、省、市教育扶贫工作总体要求,把教育扶贫的主体责任扛在肩上,创新工作思路,夯实脱贫攻坚之基,在落实扶贫政策上做文章,在关爱困境儿童上下功夫,在助力精神脱贫上动真格,全力以赴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保驾护航,确保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大力推进消费扶贫。在前期引导各中小学校(幼儿园)食堂因地制宜面向采购区内扶贫农副产品的基础上,通过局机关工会组织机关全体同志采购红薯粉、火龙果、土鸡蛋等区内扶贫产品,先后累计采购金额达6万多元,大力促进消费扶贫。局机关及中小学校(党支部)制定“单位包村、干部(党员)包户”帮扶年度计划,成立领导小组,以包保村居为单位,下设多个工作组,保障帮扶工作常态化开展。局机关对大枫社区贫困户开展送教上门服务,帮助实施就业扶贫,成效显著。

4、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积极保障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冬季防寒采暖条件,制定“一区一案、一校一策”,大力推进中小学采暖保暖民生工程,确保广大中小学生温暖过冬。中小学对学生教室及生活用房门窗破损情况进行全面排查、修缮,所有学校都能保障学生在校期间开水供应。通过建立区内小规模学校工作台账,对区内7所小规模学校进行全面排查,经自查全部达标并报省教育厅审核通过。今年共安排4名参加2016年乡村教师定向培养计划的大学师范生到家庭所在乡镇的中心学校顶岗实习。新聘7名中小学教师,全部安排在罗岭、五横偏远农村学校任教。稳步推进智慧学校建设,应用培训常态化,截止2020年底,区共建成白泽湖乡白泽小学,五横乡林峰小学丶杨亭小学丶曰公小学,五横初中5所智慧学校。通过组织常态化培训所有设备均已正常投入使用。

5、高标准推进区“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深度对接长三角优质教育资源,同南京师范大学签订区“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编制协议,深入调研,全面总结十三五期间教育发展成就,比对镇江市、张家港市和南京江宁区教育发展模式,围绕打造全省先进、全市一流教育品质,坚持项目引领,科学编制发展措施,打造教育“三名”工程,努力实现教育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目前已形成规划文本(初稿)编制工作,正按照区委区政府领导的指导意见,组织南京师大专家和区教育规划专班进行修改完善。

(二)区委常委会工作要点明确的任务完成情况。

区委常委会工作要点明确教育部门的任务是:全市优质教育集聚区目标,打造“三名”品牌,完善城乡校长教师轮岗交流制度。完成情况:

与师大合作共建师大附幼项目签约,正式落户北部新城。师大附小、附中和一中初中部项目稳步推进,有望实现明年秋季正式招生,建设教育名校工作有进展。将丁家小学作为培育试点,面向全区乃至全市遴选知名校长,打造本土名校。出台《区教师“县管校聘”方案》,强化政策宣传和制度保障,76名中学教师跨学段交流,有效解决中学教师结构性富余,小学师资不足难题。通过举办交流教师座谈会,认真听取中小学校长和交流教师意见建议,不断完善改革措施,为高质量完成改革目标创设条件。

(三)区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的任务完成情况。

区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教体局8项任务,分别是:

围绕“四地”目标,坚持高位推进、等高对接、重点跟踪、调度通报、绩效考核“五项”机制,打造产业承接先行区和成果转化示范区;2、完善全区学校布点,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稳妥撤并乡村小规模学校;3、深化“五进校园”特色品牌;4、推进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评估认定;5、深入推进校地合作,与区内高校共建学前、义务段附属学校;6、加快与长三角区域优质教育资源对接合作,力争引进1所一贯制国际学校;7、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打造“本土名校”;8、建立名师激励机制,建设乡村首席教师和骨干教师工作室,培育全市一流师资队伍。完成情况:

(1)加速建设科教融合创新地,加速融入长三角一体化。一是对接南京师范大学就托管、挂牌高品质学校建设模式达成合作意向协议,重点寻求在小学和初中学段有所突破。二是创造条件组织大桥中心学校、大龙山镇中心学校校长及骨干教师到浙江嘉兴实验小学考察学习STEM课程、集团化办学、特色办学及教师队伍建设等。两校与嘉兴实验小学签订了STEM课程共建协议,双方在7月份和11月份分别实现了互访交流。三是组织全区中小学校长和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到全国基础教育强市南通市跟岗学习,同如东县教体局签订跨区域结对合作协议,推动教育资源建设和应用战略性协作。

(2)着力完善全区学校布局调整。稳妥撤并罗岭镇小龙山小学和大龙山镇桃园小学等2所乡村小规模学校,完成校产妥善处置工作。实现朝阳路小学、月形小学扩班,新增学位近300个。正式启动圣埠小学、朝阳路二小建设工作,完成舜天小学建设设计方案和一中初中部选址工作。全区保持中学7所(含一所完中),35所小学适度教育规模,基本适应人口分布及城市发展。

(3)深化“五进校园”特色品牌。举办第三届全区中学生足球比赛,组队参加市级联谊赛,斩获城区学校第六名;朝阳小学机器人创客技能在省、市比赛中均获一等奖。继续开展文学进校园活动,11月和12月分别举办小学生课外读物讲述比赛、中学生诗词大赛等活动。积极参加市第二届师生校园歌手大赛,师生共获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2名。

(4)推进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评估认定。组织召开工作推进会,邀请市督导办负责人开展业务培训,对全区41所中小学教育软硬件设施进行量化登记,全区7所中学均衡系数0.44,35所小学均衡系数0.26,全市最优,已作为全省第一阶段28个示范区单位,仅有的两县(区)之一,上报国务院接受国家教育督导委员会评估验收。9月份组织实施代表全省10样本县区接受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整个监测过程规范有序,得到省派驻督学工作组高度肯定,已被省教育厅作为优秀组织单位上报教育部。

(5)推进同师范大学、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等高校合作,与区内高校共建学前、义务段附属学校。成立校地合作专班,积极对接师范大学,合作共建师大附属幼儿园项目正式落户北部新城,目前进入设计装潢招标阶段,2021年秋季正式招生。经与师大副校长和发展规划处深入交换合作意见,尽快把舜天小学办成师大附小,把大龙山初中挂牌师大附中达成合作意向,有望2021年实现合作项目落地。与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达成合作,共建学前教育资源。

(6)加快与长三角区域优质教育资源对接合作。10月份邀请南京师范大学合作交流处专家到区考察,双方就合作办学,提高区基础教育品质达成意向性协议。

(7)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打造“本土名校”。组织开展对白泽湖中学、大龙山初中、白泽湖中心学校、大枫初中的教学视导,强化中小学日常教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在全区范围内遴选出丁家小学新任校长。全区中考成绩稳中有增,高考本科达线率近50%;白泽湖中学高中录取分数线较往年有很大提高,大龙山初中等学校生源实现较大增长,学校吸引力明显增强,“本土名校”建设工作取得较大突破。

(8)建立名师激励机制,建设乡村首席教师和骨干教师工作室,培育全市一流师资队伍。组建名师工作室、首席教师工作室13个,突出省特级教师、市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示范引领。出台名师工作室、首席教师工作室管理办法,打造“新时代名师”。加大名师培训力度,40余名教师到长三角先发地区考察学习、跟岗研修,德能双修,培育教育名师有起色。

(四)脱贫攻坚、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污染防治、服务业发展、重点项目建设、营商环境、深化改革、政务公开、林长制、河(湖)长制、乡村振兴、疫情防控、防汛救灾、长江禁捕退捕、民生工程、退役军人及双拥工作、文明创建、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平安建设、工作:均按照牵头职能部门的要求,做好分工范围内的各项工作任务,按时报结有关材料,较好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五、执行力目标完成情况(满分2分,自评2分)

(一)、区委交办教体局年内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工作号:):

脱贫攻坚工作,坚持常态化排查,确保义务教育有保障,义务阶段学生无一例辍学;完成了扶贫项目调整,形成了2021年扶贫项目计划纳入全区统一安排;中央巡视“回头看”和2019年脱贫攻坚成效考核整改认领的问题,全部整改到位。

常态化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坚持实行“两案八制”,校园疫情防控下常态长效;编制完成了“十四五”教育工业发展专项规划。

(二)、重点工作督查情况:

1、疫情防控落实情况。肺炎疫情发生后,教体系统采取有效措施,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线上、线下教育教学工作,保障校园疫情防控工作安全有效。全力支持党委政府防疫工作,组织党员教师投身抗疫一线,主动参与卡点值守、人员登记、信息排查等,彰显教育系统的责任担当。组织教体系统党员累计捐款18万元,积极支援疫情防控。后期常态化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实现了师生健康平安、教育教学平稳有序。

2、禁燃禁放开展情况。上半年,区教体局禁限放区域为大桥街道吴嘴小区,年底,包保禁燃禁放区域调整到为大枫社区。局机关办公室统一调度,制定值班表,班子成员带队下沉一线值班值守,开展宣传教育,组织有效劝导,全年实现包保区域内零违燃违放事件。

考核自评报告范文第2篇

今年以来,我局按照委、政府对经济工作的部署,根据发[]1号文件《招商引资目标责任制实施意》(发[]1号)和《关于印发〈招商引资目标管理工作考核细则〉的通知》(招[]11号)文件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抓住机遇,以发展工业为主线,突出招商重点,扩大对外联络,强化内部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加快项目进程,取得了良好成效,我局从去年6月份以来共引进经济项目7个,其中在建项目5个,待建项目2个,在谈项目3个。合同计划投资总金额亿元;已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其中,完成万元。全面完成了委、政府确定的万招商任务。对照目标和考核内容自查自评,结合我局的工作实际,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队伍力量,强化内部管理

今年,我局调整充实了招商引资工作小组,组长有由党组书记、局长担任,副组长由副局长、、纪检组长、副科干部担任。抽调、等同志具体负责招商引资工作,我局在年初制定了招商引资计划和一系列招商引资奖罚制度,将招商引资任务量化到人,使全局干部人人身上有重担,个个肩上有压力,充分调动了全局每位干部参与招商引资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确了招商引资办公室的职责,加强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及时向委、政府汇报工作情况。我局经常深入投资企业调研,了解落户企业的进展情况,综合分析后,以建议和情况汇报形式写成书面材料,及时向委、政府汇报,做领导决策的参谋。二是以简报形式反映情况,利用《半月一报》的形式,全面反映我局每一阶段招商引资的情况,通过信息传递交流,发挥信息资源共享和宣传我局全员招商的良好局面,三是完善数据资料库。我局按期每月定时上报1— 月份利用外来投资项目(省外)主要指标统计报表,及时提供招商信息和招商任务完成情况。

二、狠抓跟踪落实,推进项目建设进度。

今年是我开展粮食产业园建设的攻坚年”,委、政府明确要求:今年入园项目要全面动工,我局在加大签约项目的跟踪落实力度的同时,深入重点项目单位抓督办、催进度,现场办公,分析原因,制定措施,明确具体责任人,实行跟踪服务责任制。年初,我局继续委派了一名有经验的副局长和副科干部对各入园项目的建设作全面的协调、疏导、监督、指导。帮助协调解决用地规划、土地报批、工程报建、项目立项和环评等建设相关手续。有效地推进了项目建设进度。目前,我局引进的7个项目有5个已 动工建设,已投产的项目一个。同时我们主动协助购销公司筹划粮食产业园核心域物流和仓储规划和招商工作,仓储工程已完成招标工作,即将动工建设。

三、协调服务到位,为投资者排忧解难。

今年以来,我局积极主动协调、督促有关职能部门切实改善服务态度与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努力为企业办好事,办实事。接受和解答各类咨询。10月份我们利用半个月的时间完成了个企业宗地土地报批手续,由于服务工作到位,赢得了投资者的一致好评。

四、积极配合上级对口部门,做好落实工作。

对于发改委、招商局等部门下达的工作任务,我局能够积极配合,迅速安排人员做好落实工作,坚持做好政府对招商引资工作的月调度、季督察,年末考核的工作。坚持重大招商引资项目预报和跟踪制度,由于工作到位人员到位,每次都能顺利完成工作任务,受到上级的一致好评。

考核自评报告范文第3篇

一、县2013年度扶贫开发工作成效

2013年,我县累计完成扶贫项目总投资7359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1585万元,整合部门资金2901万元、自筹和投劳折资2873万元。按照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2300元的贫困标准,我县2013年度解决的贫困人口是1.1591万人,完成市下达计划(0.9273万人)任务的124.9%,贫困人口由89287人(注:2013年省上按新扶贫标准核定人数)减少为77696人,贫困人口年度变化率为22.5%(注:参照2011年末全县贫困人口基数37841计算)。农民人均纯收入7727.23元,增长幅度为14.9%。

二、开展考核的主要做法、步骤

(一)召开会议研究制定考核自评方案。

通过召开扶贫干部座谈会、涉及考核工作县级部门协调会,围绕考核主要指标及具体考核办法,收集我县扶贫开发自评工作意见建议,迅速制定自评考核工作方案,明确时间任务,落实人员开展具体工作。

(二)深入实地查看扶贫开发基础工作及项目完成情况。

深入乡镇、村、组,查阅贫困人口建档立卡情况,查看扶贫政策、扶贫项目和资金的落实情况,了解基层干部群众对扶贫开发工作的评价、建议和要求。实地查看连片扶贫开发、整村推进、产业扶贫、扶贫新村、危房改造、村道整治等项目的实施及成效情况,为迎接上级考核作好准备。

(三)仔细查阅档案收集考评数据。

认真查阅2013年度县委、县政府和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有关文件、会议记录和领导讲话;各类扶贫资金投入及资金管理的情况;收集了解扶贫开发工作干部队伍建设的情况;扶贫工作责任制文件及责任书签订落实等情况。按照考核指标解释要求,实事求是填写考核数据,根据考核标准和实际情况逐项评分。

三、对照扶贫开发工作考核指标进行自评

(一)组织领导情况。

县委、县人民政府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农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调整了以县委书记任组长的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强化了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领导。年初召开了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会议,对我县农村新十年扶贫开发规划进行了详细研究并审定了有关事项;召开了县委扶贫开发工作会议,认真总结了上一轮扶贫开发工作开展情况,全面分析了我县扶贫开发面临的机遇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的思路和工作方向,并对2013年度扶贫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与乡镇签订目标责任书,把责任落实到乡镇、乡镇再落实到村;县组织人事部门将扶贫开发工作列入科级领导干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评价范围,作为年度考评及提拔任用依据之一。

2013年县本级预算安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07万元,在2011年(175.75万元)基础上增幅达18%。调动县(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参与定点社会扶贫、参与率100%、投入资金525.69万元,比2011年348.3万元增长51%;投入社会扶贫资金299.84万元,在2011年203.36万元基础上增长49%。全年在市以上媒体发表信息20余篇。

县委、县政府特别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在机构改革中,组建了县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将原县扶贫开发办公室和县发改局隶属的移民培训中心职责划入,负责全县扶贫开发和移民工作,系县政府组阁局、县政府工作部门。

(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扶贫项目实施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全县贫困人口由37841人减少为26250人、贫困人口年度变化率为22.5%(注:因新旧扶贫标准数据悬殊,参照2011年末全县贫困人口基数37841计算)。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727.23元、增长幅度为21%(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6725.18元)。

(三)扶贫工作实施情况。

1.加强领导,强化措施,认真落实扶贫开发工作任务。

2011年11月底到2013年3月,中央、省委、市委相继召开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为今后十年扶贫开发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任务。我县从六个方面进行贯彻落实:一是组织召开了县委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传达了会议精神,认真总结回顾了上一轮扶贫开发工作,安排部署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二是调整充实了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并召开了领导小组会议,研究和审定了我县2011-2020年农村扶贫开发规划编制有关事项,成立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和规划评审委员会;三是深入调研,掌握全县扶贫开发现状。将“我县扶贫开发工作现状”列入县政协年度调研提案,对我县南北端最远的五矿、迎安两镇,开展了扶贫开发现状专题调研,并广泛收集社会各界意见建议,形成《关于我县扶贫开发工作情况的思考与建设》(见调研第25期)。四是进一步核实扶贫统计基期监测数据,通过农户申请、入户调查、民主评议、乡(镇)审核、县级审批等程序启动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完成了程序衔接工作,为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提供准确数据;五是组织开展新十年扶贫开发规划编制工作,从县级涉农部门抽调专家组成规划编制工作领导组,明确各自分工,围绕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开展新十年扶贫开发规划编制及评审,年底前有望印发全县新十年农村扶贫开发规划。六是制定年度工作实施意见,明确了工作思路、目标和主要任务,强化了保障措施,并与各乡镇签订了年度工作目标责任书。

2.立足重点,改善民生,打造扶贫开发工作亮点。

(1)集中打造连片扶贫开发民生工程。列为全县今年十大民生工程之一的2011年省级连片扶贫开发建设项目,总投资7260万元。建设内容涉及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新村建设、江南特色效益农业基地建设等内容。经过一年的努力,在四个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发展规模农业,打造脱贫致富样板。划定怡乐镇公平、和平等6个村为项目区,新发展连片酿酒专用高粱3200亩、怡乐大葱1000亩,促进项目区农民持续增收。二是实施村道建设,打造农村“户户通”样板。在项目区内新建和整治村级泥结石路30公里,硬化村道13.6公里,新建入户便道10公里,生产作业道30公里,在基地内形成公路、产业路、便民路环线及网络。三是开展小农水项目整治,打造科学用水样板。在项目区新建渠系4.5公里,提灌站2个,蓄水池4500立方米,整治山坪塘9口,新建囤水田200亩,坡改梯1500亩,田型调整1500亩,解决项目区群众农业生产及人畜饮水问题。四是整治村容村貌,打造新农村建设示范样板。计划在项目区内新改建农民住房165户,高标准打造村民集中居住示范点1个,三建三改及风貌整治300户,建垃圾池20个,改善村民生活环境。

(2)统筹兼顾实施革命老区建设项目。继2011年10月,获省革命老区财政专项转移支付项目资金306万元之后,今年,我县又获得该项目资金377万元。为使资金发挥最大社会效益,更好地解决革命老区专项事务建设和民生发展上存在的问题。我局配合县老促会,于5月召集老促会理事单位负责人座谈,共同探讨2013-2014年革命老区建设项目规划,对2011革命老区建设方案进行了评估。明确了2011年项目工程设计、招投标、资金使用、工程质量、工程期限等有关事项。建设内容包括:一是在大井镇新福村碗厂坡新建余泽鸿烈士纪念亭一座,建筑面积400平方米,建六角形仿古亭,含走廊、回廊、装饰、行道树等,塑余泽鸿烈士塑像一座,建纪念碑一座;二是改善泥溪小学(校址在新福村)教育教学设施,建600平米文化墙、添置教师办公用桌椅10套、配置电脑5台及打印机1台、安装教室及教师办公室电扇60把、改善学校食堂条件、安装天然气等、建图书室一间等;三是改善交通基础设施,以余泽鸿烈士纪念亭为中心,围绕川南游击纵队活动的主要区域,在大井镇新福村、泥溪村及仁和乡会龙、伏龙村等四个村新建和整治通村公路13800米,扩建并硬化泥溪小学桥头至纪念亭的公路1500米。项目的实施,极大改善了项目区4个村33个村民组5863人的生产生活条件,推进项目区竹产业发展。本着着眼长远、立足民生改善,经济、社会效益两兼顾原则,编制了2013年革命老区建设项目——“青峰寺红色旅游生态建设实施方案”和“铁清镇犀牛村2013年革命老区建设项目”。前一项目拟在怡乐镇关口、滥池村、留耕镇人民村、四重村、重兴村实施,建设内容包括:青峰寺革命烈士纪念馆山门整治、新改建泥结石公路14.2公里,新建便民路5公里,新建集中供水蓄水池2口,改善滥池、人民村小学教育教学设施等。后一项目拟在铁清镇犀牛村实施,建设内容包括:新建三重四级通村泥结石路1公里,加宽整治泥结石路2.5公里,新建囤水田80亩,新建便民路4公里。2013年项目已完成方案编制、评审工作,进入招投标。

(3)整改规范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工作。我县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以来,存在农户入社率低、借款比例不足、借款垒大户、贫困户借款率低等问题。针对问题,我县从四个方面入手,进行整改:一是加强业务指导。调整充实县、乡镇、村领导及具体业务人员,安排比较固定、懂会计、会微机操作、责任心强的业务人员负责本项工作,加强协调和业务指导、培训、检查;二是强化政策宣传。采取多种方式,广泛宣传贫困村互助资金的管理方式、运作程序、入社农民的权利及义务、互助资金项目运行情况,提高群众对互助资金政策与操作程序的知晓率与参与率;三是强化项目监管。组织理事会成员和村组干部认真学习互助资金试点工作的规章制度,吃透政策,把握底线。防止因试点工作监管不严而导致理事会成员或镇村组干部违纪违规问题的发生,确保资金的安全;四是完善工作制度。按照要求,修改完善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并在工作中遵照执行。规范互助资金从入社到借款、还款等软件资料的管理,及时进行账务处理,建立完善的互助资金档案管理资料。经过一系列有力措施,收到了明显的效果。截止2013年底,投入资金总额622.228万元(其中社员入社资金125.22万元,财政投入资金485.22万元),入社农户6282户,占试点村在家农户53%,贫困户入社4845户,贫困户入社率达85%。帐面借款共发放5804笔,总额达1505.0681万元,其中:贫困农户借款3359户,累计发放借款1271.1711万元;贫困户借款占借款总额的85%,不含提前还款的还款率达100%,逾期借款为零。提供服务收入52.7896万元。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试点村贫困群众贷款难、增收难、管理难、培育产业难、持续发展难等问题,发挥了贫困村发展互助资金“民有、民用、民管、民享、周转使用”的生产发展资金作用。

(4)建档立卡做实“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基础数据。按省、市部署,启动了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完成农村低保、五保和农村扶贫户的建档立卡和微机数据库录入程序衔接工作。按照2300元的国家扶贫新标准统计,我县贫困人口尚有29838户8.9287万人(其中扶贫户16598户56403人,五保户2080户2398人,低保户5359户9497人,扶贫低保户5802户20989人),为政策衔接和管理衔接工作开展打好了基础。

(5)发展产业提升贫困农户持续增收能力。按照“特色产业快速推进、现代农业加快发展、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贫困农户整体脱贫”的目标,我县按照“北橙南竹”产业发展规划,把产业扶贫工作作为加快贫困群众增收脱贫步伐的重要手段。一是集中产业扶贫,在北乡四面山、水清、铁清、桐梓镇,以省级优质柑桔产业化基地扶贫项目为依托,通过改善项目区基础设施条件,引导群众发展优质橙类和小水果。二是在南乡、怡乐、留耕、夕佳山、大妙、底蓬、仁和、大井、蟠龙等乡镇岩区及丘陵地区,成片发展竹、茶、小水果产业。三是全面实施“一村一品”工程。通过在重点村实施“一村一品”工程,如迎安密本南瓜、黄泥坝萝卜、怡乐大葱、赶场山大白李、小坝沿江蔬菜、四面山獭兔养殖、留耕湘云鲫生态鱼养殖等,形成特色产业,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四是充分发挥扶贫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其产业化扶贫的辐射面和带动力。

3.抢抓机遇、主动作为,争取并落实各级扶贫项目。

新十年扶贫开发纲要带来扶贫开发工作新的机遇,面对机遇,我县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编储项目,主动向省、市汇报,积极争取并落实扶贫项目,造福百姓。

(1)省级整村推进连片扶贫开发项目。省2013年整村连片扶贫开发项目于5月落户。该项目总投资5215万元,其中省级财政扶贫资金800万元,部门整合资金2221万元,农户投工投劳2194万元,分别在四面山镇中桥、义安、新桥、新屋和五矿镇槐子榜、文峰、友隆、高山8个村两个片区实施。五矿镇片区将围绕区域内的葡萄、竹类资源特色产业,新发展优质葡萄基地370亩、杂竹基地750亩,新建生产作业道17.2公里,蓄水池20口,囤水田231.6亩。在核心产业基地实施公路建设,新建山重四级村级泥结石路8.82公里,新建人饮蓄水池1口,危房改造50户。四面山镇片区将围绕獭兔、柑橘为主导的特色优势产业,新发展獭兔种兔250组,新建生产作业道28.75公里、囤水田140亩,围绕核心产业基地新建村级泥结石公路13公里,新建中桥村集中居住区1个,首批入住农户20户。项目计划于2013年6月实施完毕,

(2)省级产业扶贫项目。我县获得2013年省级产业扶贫项目1个,该项目总投资459万元(其中: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00万元),在底蓬镇文武村实施,新发展竹基地586亩、新发展茵红李示范基地275亩,围绕产业基地,新建囤水田埂2.92公里、新建生产作业道9公里,整合硬化公路3公里,预计在2013年6月完成该项目。

(3)列入了市扶贫开发重点支持县行列。我县在市新一轮农村扶贫开发规划中,被列为市级2011-2020年农村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13年,我县获得市财政扶贫项目资金275万元,包括2个市级新村建设项目、1个产业扶贫项目、4个定点帮扶村项目、危房改造项目、以及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4)投入县级财政扶贫资金207万元开展扶贫解困。年初,我县组织召开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会议,会议决定每年县级财政扶贫资金投入按一定比例增加投入,确保至少实施3个扶贫新村项目(含市级新村)。2013年安排了县级财政扶贫资金207万元,进行贫困地区“民生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实施2个县级扶贫村,改造160户农村危房,对26个贫困村开展村道、人畜饮水及便民路等基础设施建设。

4.突出重点,狠抓落实,构建部门协作各界参与的大扶贫工作格局。

(1)深入开展“挂包帮”定点扶贫活动。继续抓好县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定点扶贫工作,充分发挥定点部门的帮扶作用,利用挂点单位部门优势,从资金、技术、信息等各方面进行帮扶。据统计,共安排109个单位,近400名干部参与定点帮扶工作,对80个县级贫困村进行定点帮扶,制定并印发了《县2013年社会扶贫绩效考核办法》,明确了考核内容、考评方式和奖惩办法,千方百计为贫困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上的困难。

(2)募集“爱心助学包裹”资金12.12万元。2013年春期第一周开始,我县“挂包帮”对口联系乡镇的县级机关、企事业单位,纷纷深入18个乡镇的69所中心校、基点校及村小,向贫困学校和小学生发放2011年“爱心助学包裹”877个。8月,经过精心筹备,我县组织动员了全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乡镇开展了2013年“爱心助学包裹”资金募捐活动,共募集资金11.42万元,市级部门捐赠0.7万元,共采购学生型爱心助学包裹1152个,学校型包裹6个,将于2013年春期开学发放到位。

(3)启动第二轮企业帮村扶贫“种子基金”项目。5月,我县启动第二轮企业帮村扶贫“种子基金”项目,投入企业帮村扶贫资金50万元,按照“帮穷村、扶穷人、扶真贫、真扶贫、求实效”的原则,将资金锁定铁清镇新庙村、四面山镇龙泉村,大庙乡分水村,桐梓镇云峰村,夕佳山镇横石村5个村内,以低于银行同期贷款利息的小额信贷形式,供贫困农户借用发展生产。

(5)实施扶贫与计划生育“三结合”帮扶工作。县扶贫移民局确定铁清镇五通村为部门扶贫与计划生育“三结合”帮扶基地,在村内的计划生育家庭中的贫困户、独生子女户、符合政策生育的双女户中,重点选择计划生育新增户15户、联系户22户、帮带户38户进行帮扶。今年安排下拨2万元资金,对基地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和完善,向计划生育新增户发放氮肥1200公斤。

(四)我县扶贫工作存在问题及下步工作措施。

存在问题:

1、农村贫困面大,扶贫解困任务艰巨。

我县新一轮扶贫开发核定脱贫人口为89287人,扶贫解困任务重。今年市上下达我县扶贫解困任务9273人,实际完成11591人,但这仅仅体现在统计数据上,与真正脱贫尚有差距。大扶贫格局尚未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大扶贫格局尚在起步阶段。

2、扶贫开发项目任务下达较迟,多数项目需跨年度才能完成任务。

上级扶贫项目下达时间相对较迟,而编制方案时间短,方案批复后组织实施的前期工作时间较长,很大部分项目均要跨年度实施才能完成。

3、部分乡镇对扶贫解困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未将扶贫工作摆上重要工作议事日程,基层扶贫干部更换频繁,造成业务不熟,项目实施缓慢,轻于管理。部分扶贫项目未发挥“雪中送炭”的作用。个别乡镇,将部分扶贫项目落实到了基础设施及经济条件较好的地方,没有真正落实到贫困村、社和贫困户。

下步工作措施: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扶贫开发方针、政策和任务;二是认真组织实施跨年度扶贫开发项目;三是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及资金支持;四是加强扶贫干部业务培训,并加强绩效考核;五是加强扶贫移民工作宣传,营造良好扶贫和移民工作氛围,努力构建部门协作、各界参与的大扶贫工作格局。

四、扶贫工作管理情况

(一)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使用情况。

2013年我县共投入省市县三级财政资金1585万元,省级项目3个,投入财政资金1043万元,分别是:整村连片扶贫开发项目1个,投入省级财政资金800万元;产业扶贫项目1个,投入省级财政资金200万元,县级财政配套项目工作经费6万元;劳务扶贫培训项目1个,投入省级财政资金16万元,贫困村互助社奖金资金21万元。市级项目20个,投入市级财政资金275万元,县级财政配套资金60万元,分别是:新村扶贫项目2个,投入市级财政资金140万元,县级财政配套60万元;产业扶贫项目1个,投入市级财政资金40万元;定点扶贫村项目4个,投入市级财政资金40万元;基础设施项目12个,投入市级财政资金30万元;危房改造项目1个,投入市级财政资金25万元,实施50户贫困户危房改造。县级财政扶贫资金项目29个,投入县级财政资金207万元,分别是:扶贫村项目2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6个,贫困户危房改造项目1个,对160户贫困户进行了危房改造。2013年各级项目自于2013年6月启动以来,各项建设进展顺利,到12月底,项目均已完成建设任务的60%以上,预计到2013年4月全面结束,项目可提前2个月竣工。现已验收项目12个,除预拨资金外已兑现项目资金17万元,正在催促乡镇报帐,所有项目将于2013年元月前底全面竣工验收。

加强项目资金管理,让有限资金发挥最大效益。一是各项扶贫资金运行实行扶贫资金专户管理,严格审批和备案程序,执行《国家扶贫资金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按照扶贫开发规划统筹安排使用扶贫资金,实行财政扶贫资金县级报帐制。认真执行扶贫资金管理规定,建立了财政扶贫资金专户,做到了扶贫资金专户储存,专账核算,专人管理,专款专用,竣工验收合格后,按规定拨付扶贫工程财政补助资金,确保了资金安全。二是严格执行财政扶贫资金项目公示、公告制,利用县、乡两级党政网、政务外网、镇村政务公开栏等形式将扶贫资金规模、使用方向、分配原则、项目名称、实施地点进行公示公告,增加财政扶贫资金分配和使用透明度,保证群众的知情权,加大了社会和群众的监督力度。

(二)日常工作。

按时、保质、保量完成省、市主管部门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加强对乡镇扶贫开发工作的督促和指导,监督项目实施质量和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情况。经过全县上下共同努力,2011年我县扶贫开发工作被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评定为a级,2013年扶贫开发工作市级目标考核现未公布,县级获县委、县政府目标绩效考核圆满完成工作任务奖。

(三)机制创新。

1、“四个集中”实施连片扶贫开发项目取得显著成效。列入全县2013年十大民生工程之一的2011年连片扶贫开发项目,通过采取“四个集中”的方式实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一是集中发展规模农业,打造脱贫致富样板。划定怡乐镇公平、和平等6个村为项目区,新连片发展酿酒专用高粱3200亩、怡乐大葱1000亩,促进项目区农民持续增收。二是集中实施村道建设,打造农村“户户通”样板。在项目区内新建和整治村级泥结石路30公里,硬化村道13.6公里,新建入户便道10公里,生产作业道30公里,在基地内形成公路、产业路、便民路环线及网络。三是集中开展小农水项目整治,打造科学用水样板。在项目区新建渠系4.5公里,提灌站2个,蓄水池4500立方米,整治山坪塘9口,新建囤水田200亩,坡改梯1500亩,田型调整1500亩,解决项目区群众农业生产及人畜饮水问题。四是集中整治村容村貌,打造新农村建设示范样板。在项目区内新改建农民住房165户,高标准打造村民集中居住示范点1个,三建三改及风貌整治300户,建垃圾池20个,改善村民生活环境。连片扶贫开发项目取得明显成效,被市扶贫移民局作为全市工作亮点报送省局,省农业厅于2013年9月27日在其网站信息联播上,标题为“:县扶贫连片开发求实效”。

考核自评报告范文第4篇

一、组织领导(10分)

1、由我局牵头,与区规划分局、区房产局联合召开了围绕推进城镇化建设提升办事效能和服务水平动员会(2分)

2、区效能办、区城乡建设局、区房产局、区规划分局联合发文,制定了《区围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升办事效能和服务水平工作实施方案》(庐效办字[2011]11号)(2分)

3、实施方案明确了围绕推进城镇化建设提升办事效能工作机制及办法(2分)

4、向市建设局城镇化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报了实施方案(2分)

二、落实工作任务(90分)

1、强化城乡规划编制(5分)

2、强化城乡规划制度建设(18分)

3、强化城乡规划监督管理(15分)

以上三项工作由区规划分局负责落实

4、强化城镇化督查考核(16分)

8)支持政策到位情况(8分)

我们正在与土管、公安、卫生、教育、社保等部门联系,收集材料,争取不少于4项,不扣分。

9)城镇化督查考核方面(8分)

①配合市做好4次督导检查工作,我们正在建立文字材料,力争不扣分

②按时按要求做好年终考核自查工作,我们正在制定年终考核方案

③组织开展督导检查和年终考核工作,我们准备近期组织

5、强化示范镇督查考核(18分)

10)组织管理(10分)。镇新城示范镇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项目工程指挥部,落实工作经费及相关办事人员,每月我们不少于2次进行检查指导,对示范镇工作进行调度达6次。这项工作不扣分。

11)规划编制及推进方面(9分)

6月底完成重点地段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区规划分局负责),示范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项目数量、工程量、投资额比上年均提高,项目建设按进度保质保量完成情况,我们正在收集材料,力争不扣分是。

12)支持政策措施到位情况(5分)

下放式委托给示范镇政府部分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安排资金、用于支持示范镇建设和发展、在示范镇收取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市级公用设施配套费全部用于示范镇基础设施建设、示范镇的规划编制和管理费用依法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并优先予以保障等情况,我们正在收集材料,力争不扣分。

6、强化保障性住房建设(18分)

考核自评报告范文第5篇

为切实提高全民的水法规意识,我们以“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为切入点,在全县范围内进行了一系列行之有效,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广泛营造宣传氛围。一是请各级领导带头讲法。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宣传期间,我们请分管水利的县领导,请水利系统的县、乡两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水行政主管部门的负责人参加宣传活动,利用各类会议向各级党委、政府、人大、政协和其他部门的领导勤汇报、多请示、多宣传、寻求他们的支持。二是水利系统带头学法。通过机关干部会、举办学习班,结合廉能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等多种形式,组织全县水利系统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各类水利法律法规,做到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执法人员重点学法,一般人员经常学法,使广大水利干部职工特别是水政执法人员能够正确领会法律法规精神实质,把握条文内涵,掌握法律原则,明确法律法规所赋予的各项职责,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依法治水的能力和水平。据统计共张贴标语百张、悬挂横幅十条、出动车辆75台/次,发放资料1000份。

通过深入扎实的水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目前水法制观念已逐步深入人心,全社会珍惜水资源,保护水资源,节约水资源的意识不断提高,依法治水工作也越来越得到各级、各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同时,通过水法规宣传教育工作,也进一步提高了我们水利部门广大干部职工尤其是领导干部依法决策、依法行政和依法管理的能力,对今后增强全社会水法律意识,达到依法治水、依法管水、依法用水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对水利发展与建设和谐社会也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水行政执法体制建设。

我县按照水政监察的要求,成立了县水政监察大队,县编委办同意,核定全额拨款事业编制,人员由水利局内部调整。水政股、水政监察大队合署办公,执法人员统一按照省法制办的要求,进行了换证。

全县水政监察人员有10人。为加强水政监察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水政监察与执法人员的能力和水平,建设一支政治可靠、业务精湛、作风过硬的高素质水行政执法队伍。一是加强了学习培训;二是加强水政监察与执法规队伍的思想和作风建设,做到秉公执法、廉洁执法。联系工作和思想实际,经常开展廉洁自律教育,常抓不懈,警钟长鸣,从整体上不断提高水政监察执法人员的政治素质,做到了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和廉洁执法;三是积极推进水政监察执法队伍的精神文明建设。

我县基本上能按照水政执法的要求配备了办公实施,基本上能适应执法任务需要。

三、水行政执法行为。

严格按照《县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办法》要求报送规范性文件,重大政策文件;对重大行政处罚案件能及时报送现政府法制办备案。

公示本单位行政执法人员基本信息;制定本单位行政执法程序;按规定实施简易程序,听证程序;规范制作法律文书;实行一案一卷;制定案卷评查制度。

能逐一列举行政审批事项的依据、条件、数量、程序、期限以及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目录;能免费提供格式文本;规范装订行政审批案卷;无乱收费的现象;能在承诺期限内办结。

制定并严格落实涉企执法检查计划报批制,入企检查报批制,提前告知制和执法检查结果反馈制;向社会公开举报投诉电话,并及时处理举报投诉;建立专门的行政执法错案责任追究制度。

四、水行政执法成效。

2013年,我们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预防与查处并重,以预防为主,变被动应付为主动管理,加大了执法巡查力度,扩大了巡查范围,对重点防汛设施,重要水源地、主要河渠道进行定期巡查,使各类水事案件早发现、早处理,有效地降低了水事案件的发案率,同时实行大案、要案备案制度,凡大案、要案和重大行政处罚一律由局务会集体讨论决定并上报县法制办、县优经办。立案查处案件从立案、处罚、结案一律先由局水政股审核并作出是否立案批复,然后经分管领导同意报局长批准执行,外部程序严格按行政处罚法和水法律法规规定程序执行。为确保依法办事,公正公平执法,杜绝可能发生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我们除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梳理执法依据,依法界定执法职责外,结合廉能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对水行政监察人员对照各自的岗位职责和制度要求,认真查找个人在思想道德、岗位职责、执行制度工作效率和外部环境等方面存在或潜在的廉能风险点,加强对岗位风险的分析、辨识和评估,对潜在的、可能发生的或正在发生的风险,按不同级别发出预警,采取提醒、督导、纠错等措施,纠正工作中的失误和偏差,堵塞漏洞,化解风险,提升风险岗位工作人员的工作效能和服务水平,有效杜绝了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现象,有效提高了办案效率和办案质量。今年案件受理8件,立案1件,当事人自动履行7件。。

水资源的有偿使用是国家合理调控水资源,优化水资源配置,有效保护水资源,促进水资源良性循环,推动节约用水的重要举措。2013年,我们以《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的贯彻实施为契机,加大执法力度,我县在市管河道取水的用水户有5户,在县管河道取水的用水户45户已办理了取水许可登记。为推动我县水资源费的征收和监督管理,增强水资源费征收的透明度,达到依法征收、规范征收、足额征收的目的,按照“票款分离”规定,水政股每半年将各单位应缴的水资源费列出,交给财务统一收缴,开具财政的电子票据。2013年前三季度征收水资源费3.52万元。

考核自评报告范文第6篇

xx州是全国唯一的xx族自治州,至今仍是xx乃至全国最贫困、最落后的地区。xx州地方税务机构自1994年组建以来,在省局党组的正确领导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下,经过广大干部职工的艰苦努力,地税事业稳步向前迈进。纵向比,收入任务实现了持续增长,基础设施建设有了一定的改观,队伍素质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横向比,至今仍是全省地税系统基础设施条件较差、科学管理程度偏低、队伍素质亟待提高的地区。

在省局党组的关心支持下,我州地税系统为积极迎接全省地税“二次创业”带来的严峻挑战,紧紧围绕“六好”创建活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认真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积极改革,谋求发展,大力推进改革;建章立制,依法行政,扎实推进税收执法责任制和税务行政管理责任制;争先创优,着力整改,深入开展地税系统民主评议行风工作;以人为本,加强培训,努力提高广大地税干部的税收执法水平;全局动员,人人参与,掀起xx地税“六好”创建工作新高潮,我们的主要做法是把“六好”作为统领地税各项工作的龙头,把“推制”考核工作和日常对口考核工作作为驱动“六好”创建活动向前推进的两个轮子,紧紧围绕“六好”抓落实,抓好落实创“六好”。现将我局2005年度“六好”创建活动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六好”创建是全省地税“二次创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地税干部队伍综合素质和展示地税社会形象的重要载体,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将贯穿整个地税工作的始终,为切实抓好“六好”创建这一基础性工程,州局党组严格按照省局制定的考核办法,把“六好”创建活动当作各项地税工作的龙头,来认真加以贯彻落实。一是州局党组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班子成员对开展“六好”创建活动的长期性、重要性和必要性展开了热烈讨论,达成了思想上的共识,形成了一个声音,决定把“六好”创建工作作为当前地税工作的重中之重和实现xx地税跨越式发展的首要工程认真抓紧、抓实、抓好。二是及时成立了由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党组成员、副局长任副组长的“六好”创建考核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党组成员、副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抽调机关业务骨干组成办公室成员,加强对“六好”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同时,要求各县局成立相应的领导组织机构,狠抓“六好”创建考核工作的贯彻落实。

(二)宣传动员,统一部署,一级抓一级

针对个别单位和个人对“六好”创建活动认识不足、深入不够、措施不力等现象,州局先后多次组织召开州局机关中层干部会议,进行思想动员,作出工作部署。11月份,在xx州第二期干部教育培训班上,我们举行了“六好”创建考核工作专题培训,对各县局班子成员、分局长进行了“六好”创建考核工作培训。培训会上,党组书记、局长xx同志作了“六好”创建工作的动员讲话,号召大家积极行动起来,举力抓好xx地税系统的“六好”创建工作。通过积极的宣传动员和统一部署,从上到下,从机关到基层,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xx州地税系统形成了一个“人人都是创建主体,个个都是地税形象”的“六好”创建工作理念,为深入抓好“六好”创建活动奠定了坚实思想基础。

(三)结合实际,制度先行,狠抓贯彻落实

1、健全完善“六好”考核体系。为确保“六好”创建考核工作顺利进行,认真研究了省局下发的“六好”创建考核办法,创造性地把“六好”创建活动与“推制”工作、日常对口考核工作有机结合,从根本上杜绝“六好”创建活动中出现的工作脱节问题。为此,我们首先从制度入手,结合xx地方税收工作实际,严格按《xx省地方税务局关于印发〈xx省地方税务系统“六好”创建活动考核办法试行〉的通知》中规定的考核内容、考核项目、考核标准,精心拟定了《xx州地方税务系统“六好”创建工作目标考核办法(试)》、《xx州地方税务系统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对口考核办法》和《xx州地方税务局关于推行税收执法责任制和税务行政管理责任制考评办法》三个办法,坚持日常工作抓对口考核,依法治税抓推制工作,把“推制”工作和日常对口考核工作作为“六好”创建工作的配套措施,用“推制”工作和对口考核办法两个轮子驱动“六好”创建工作龙头向前迈进。

以上三个办法有几个突出特点:一是考核内容全面。将当前xx地税工作中的机关科室(局)对口考核办法、推行税收执法责任制和税务行政管理责任制考评办法一并纳入了“六好”创建考核体系,进一步细化了“六好”创建考核内容,使考核工作延伸到xx地税的每一个环节,考核内容更加规范全面。二是量化分解“六好”创建职责,围绕“六好”抓落实,抓好落实创“六好”。根据创建内容不同,分别将“六好”创建职责分解量化到州局机关各科室、局,从而将“六好”创建责任分解落实到了具体的科室、岗位和个人,形成了人人都是“六好”创建活动主体,个个都是“六好”创建活动的实施者和落实者的良好工作格局。三是分类管理恰当。根据工作性质和考核内容的不同,将“六好”创建考核分为三类分别进行考核:即对机关科室(局)的考核、对直属征收分局的考核、对各县地方税务局的考核,确保了“六好”创建考核内容符合部门工作实际。四是计分办法精确。将“六好”创建考核内容全部分解到机关科室(局),责任落实到个人;科室不同,考核内容不同,考核分值不同,但评优标准完全相同(采取倒扣分制进行考核,综合得分占考核分值95%(含95%)以上的,评为一级科室,以此类推),有效解决了科室之间由于考核内容的多少不同带来的不同意见。五是考核工作简便易行。将考核内容列入表格内,注明被考核单位、考核内容、扣分标准、扣分原因,按照表格所列内容开展考核,照单请客,进行扣分,操作过程简便易行。六是由机关各科室(局)对对口股室日常工作开展情况进行量化考核打分,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杜绝了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局面的出现,加强了机关对基层工作的指导和督促检查。七是以“推制”工作为契机,将推行税收执法责任制和税务行政管理责任制工作纳入“六好”创建活动日常考核体系,提高了全州地税系统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2、严格“六好”考核奖惩机制。为调动“六好”创建考核工作积极性,我们建立了奖惩分明的激励机制。一是规定对“六好”创建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结合“推制”工作,州局从个人的征收津贴和绩效奖中人月均扣出100元,从单位以奖代补资金中拿出人月均200元,与考核挂钩,实行奖惩,充分调动了广大干部职工抓“六好”创建工作的积极性。二是对年度考核不合格的单位(科室),扣发年终奖金,并对单位(科室)负责人实行诫勉谈话制度,增强了县局领导班子成员和机关中层干部的危机意识。三是对管理不善、措施不力、落实不够,严重影响全州“六好”创建工作考核成绩或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的单位(科室),主要负责人一律给予免职。四是将对口考核得分的高低纳入奖惩机制,规定在对口考核工作中,凡排名倒数的单位或个人在当年一律不得评先评优,充分调动了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五是在对口考核工作中,连续两年考核排名倒数第1名或严重影响州局机关各项工作正常开展的,州局机关科室(局)有权向该县局党组提出免去其对口股(室)负责人职务的建议,有效地提高了基层地税部门的贯彻落实能力。六是州局机关各科室(局)可根据日常工作开展需要,加强对对口股(室)工作的日常管理,确保了政令畅通。

(三)规范“六好”创建活动考核台帐设置和资料收集

根据省局“六好”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在xx召开的“六好”创建现场研讨会的精神和省局明传电报《xx省地方税务局关于明确“六好”创建活动考核几个问题的通知》(x地税发电〔2005〕x号)的精神,我局对全州地税系统“六好”创建活动考核台账设置和资料收集进行了统一和规范。一是统一全州地税系统“六好”创建考核台账的设置。在统一设置州局“六好”考核台账一(即州局“六好”考核办考核各县局和州局直属征收分局的台帐)和科室对口业务考核台账二(即州局机关科室、局对口考核县级局对口股室、局的台账)的基础上,根据《xx州地方税务系统“六好”创建工作目标考核办法(试行)》规定,在州局“六好”考核办公室增设考核台账3本,一本是州局“六好”考核办公室考核台账三(州局对各县局推制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工作台账),一本是台账五(州局科室、局两制推行日常自评台账),一本是台账六(州局机关科室、局“六好”创建日常自查自评台账);在局机关科室、局增设台账2本,一本是州局机关科室、局“六好”创建活动考核台账三(对各县局股室对口目标管理考核台账),一本是科室、局台账四(科室、局日常自查自评考核台账)。各县局考核台帐设置与州局相同。二是对全州地税系统“六好”创建活动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进行了统一。要求州县局机关科股室、局、基层各征收单位分别对照各自“六好”创建职责,按照每个好设一个档案盒,将“六好”创建资料分类及时归入相应的档案盒,按月进行整理归档,编制每个好的卷内资料目录,使我州地税系统“六好”创建活动开展情况一目了然,方便了各级各部门的检查和考核。

(四)大力开展“六好”创建活动考核培训,统一规范全州地税系统“六好”创建活动考核工作

为了统一规范全州地税系统“六好”创建活动考核工作,做到全州地税系统考核的标准和口径上下一致,我局“六好”创建考核领导小组办公室于2006年x月x日至x日召集各县局一把手及专门负责“六好”创建活动考核的工作人员进行“六好”创建活动考核培训。培训的内容包括2005、2006年度“六好”创建活动考核时间段的确定问题、对州局机关各科室、局和各县局“六好”考核分的计算问题、对各县局和州局机关各科室局的考评程序问题、考核的标准和口径问题、考核台账的规范填制等。在考评培训会上,州局“六好”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xx副局长就全州地税系统各单位、各部门如何进一步抓好“六好”创建活动考核工作作了专题讲座,要求各县局、州局机关各科室、局务必站在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六好”创建工作上,统一到xx地税事业发展的高度上,统一到全省地税“二次创业”的战略目标上,发扬xx地税无私奉献的峡谷精神、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克难攻坚的拼搏精神,按照记录准确真实、登记详实规范的要求,扎扎实实做好2005年度“六好”创建考核工作,以优异的成绩迎接省局和州局综合考核组的检查考核。通过培训,全州地税系统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得到进一步的统一,为切实抓好“六好”创建活动考核工作打牢了思想基础。

(五)深入各县局、各基层单位检查“六好”创建活动考核工作

为加强对“六好”创建活动考核工作的指导,2006年x月x日至x月x日,州局“六好”创建考核领导小组办公室抽调人员组成3个检查组,深入到各县地方税务局及基层征收单位、州局机关各科室(局),严格对照各单位、各部门“六好”创建活动的具体创建职责,以“六好”考核台账是否按规定要求填制、日常考核是否严格按照规定扣分、“六好”创建活动的资料是否按要求及时收集、整理归档为重点,对各县地方税务局、基层征收单位考核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检查。从检查情况看,全州地税系统各级领导班子和地税干部职工对“六好”创建活动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思想认识高度统一,切实加强了组织领导,工作措施有力,“六好”创建活动开展规范有序。确保了我州地税系统“六好”创建活动的扎实推进。

二、取得的成绩

通过狠抓“六好”创建工作龙头,驱动对口考核和“推制”工作两个轮子,全州地税干部职工的思想和行动开始统一到“六好”创建工作中来,统一到xx地税事业发展的高度上,统一到全省地税“二次创业”的战略目标上,我州地税各项工作的开展与“六好”创建活动已融为一体,并将“六好”创建活动贯穿各项工作的始终,成效明显。

1、全州地税系统税费收入实现历史性突破。2005年,我州地税系统以“六好”创建工作为统领,全面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累计组织税收收入xx万元,完成省局下达年度收入任务的xx%,比上年同期增长xx%,增收xx万元;组织社会保险费收入xx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xx%,增收xx万元,平均征收率达xx%;组织地方教育费附加xx万元;组织水资源费收入xx万元。

2、干部队伍建设成效明显。一是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全面加强,驾驭和统领地税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二是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地税干部队伍综合素质有了较大提高,学习型队伍初步建立。三是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教育活动为契机,全州地税系统干部职工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危机感进一步增强,思想有了新的解放,观念有了更新,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明显增强,一个有利于xx地税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初步形成。四是以全州地税系统第二轮干部竞争上岗和双向选择工作的圆满完成为标志,干部队伍实现了“三个转变”,即:工作作风从不思进取、不求上进向人人争先、不甘落后的良好风气转变;从要向我要干转变;从干与不干一个样向干与不干不一样转变。五是通过深入开展民主评议地税行风工作,征纳关系进一步和谐。六是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不断加强。

3、制度建设不断完善。2005年来,根据州局机关工作管理和完善税收征管工作的实际需要,我局先后制定实施了《机关经费管理办法》、《机关公务用车管理办法》、《xx州地方税务系统税务行政管理及税收执法制实施办法(试行)》、《xx州地方税务局机关工作汇报制度》、《机关财产物资管理办法》、《民情恳谈制度》、《个体工商户税收定期定额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和办法,使全州地税系统各项行政管理工作和税收征管工作逐步实现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明显提高。

4、推行税收执法责任制和税务行政管理责任制取得实效。根据省局推行税收执法责任制和税务行政管理责任制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精心组织实施,以“做什么、怎么做、做得怎么样、做错了怎么办”为重点,设置了科学的岗责体系,明确细化工作规程,强化日常记录考核,加强监督检查,严格过错责任追究。通过推行两制,有效解决了地税干部在工作中执法不严、力度不够、程序不规范、管理粗放等问题,不断提高了广大地税干部的执法水平和行政管理能力,全州地税系统各项管理工作向科学化、精细化方向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5、信息化建设步伐明显加快。面对xx地税系统信息化建设工作严重滞后的实际,州局党组超前谋划,紧紧依托省局党组和xx州委政府的关心支持,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出了xx地税系统切实可行的信息建设二期工程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目前,全州地税系统已经做到干部职工人手一台计算机,在州县局机关已经实现办公自动化,各县地税局县城所在地的分局已经全面运行MIS系统,州、县、乡三级数据大集中的广域网硬件设备已经采购到位,广域网建设的各项基础数据也已经采集完毕。全州地税系统信息化建设工作将实现质的飞跃。

6、全州地税系统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在省局党组的大力关心和支持下,一是xx县地税局一分局办公楼破土动工。二是州局和xx县局机关办公综合楼已经完成招投标工作,将于2月底开工建设。三是机关会议室、办公桌椅、空调设备、职工食堂、州局直属征收分局办税服务大厅等全面投入使用,机关办公环境、办公条件和办税环境焕然一新,受到了广大干部职工和纳税户的一致好评。

7、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明显提高。2005年,州局紧紧抓住征管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以加大税收宣传为基础,以建立健全税收征管基础资料为重点,以“六率”考核为手段,按照国家税务总局提出的34字税收征管模式要求,一是进一步完善税收管理员制度,有效实现征、管、查三分离,逐步形成征收、管理、稽查三者互为监督、互为制约的税收管理体制;二是着力提高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的比例,通过纳税信用等级评定,大力营造依法纳税、诚信纳税的良好氛围;三是大力推行欠税公告办法,对恶意欠税的纳税人在一定范围内公告,加大税法宣传力度;四是在全州地税系统逐步推行“一级稽查”管理模式,坚决堵住征管漏洞;五是认真落实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加强与国税、工商、金融、公安等部门的合作,互通信息,及时清理漏征漏管户;六是依据“六率”考核要求,从税务登记、票证管理、纳税申报、税款征收、税务稽查等各个工作环节入手,切实打牢征管基础;七是统一制定和规范交通运输业、建筑安装业、矿产业、房屋租赁业和发票管理等税收征管办法,最大限度地堵塞税收漏洞,全面推进依法治税。

三、几点体会

(一)领导重视是前提。在“六好”创建活动中,州局党组始终将“六好”创建活动作为推进全省地税“二次创业”的关键工程,作为提升全州地税干部队伍综合素质和展示地税社会形象的重要载体,作为统领全州地税各项工作的龙头来抓,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定期研究“六好”创建考核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解决,确保了整个创建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健全完善考核体系是关键。为规范“六好”创建考核工作,我局从制度建设入手,建立完善了“六好”创建考核体系,统一和规范了“六好”创建活动的考核工作,明确奖惩激励机制,确保“六好”创建活动真正落到实处。

(三)措施到位是根本。任何一项制度的制定,关键在于贯彻落实,关键在于措施是否到位,从2005年x月—2006年x月我州地税系统“六好”创建活动考核工作的开展情况看,由于领导到位、组织到位、宣传到位、督促检查到位,使“六好”创建工作落到了实处。

(四)强化日常监督检查是保障。全州各级地税机关始终将抓好“六好”创建活动的日常监督检查工作作为推进“六好”创建活动深入开展的保障措施抓紧抓好,及时发现“六好”创建活动中存在问题,认真加以解决,确保“六好”创建活动目标的实现。

四、存在问题及今后的努力方向

考核自评报告范文第7篇

为认真落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2005年县(区)人民政府教育发展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的通知》和《××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关于印发<××市2005年县(区)政府教育发展目标责任制考核细则>的通知》精神,,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我县紧紧围绕县(区)人民政府教育发展目标,进一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依法履行教育管理职责,切实把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新形势下教育发展的一项首要任务,将农村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抓紧抓好,着力解决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的热点、重点和难点问题,加快省教育强县创建步伐,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全县教育改革和发展取得了新的成绩,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下面主要就过去一年我县教育工作取得的成绩作如下汇报。

一、扎实开展教育创强工作

相继召开了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议、县长办公会议和有关部门领导座谈会,多次专题研究教育创强工作,并把教育创强工作写入党代会报告,列为政府年度88项重点工作之一。2005年4月,全县召开创建××省教育强县动员大会,进一步统一思想,分解任务,明确责任。县委宣传部、县委政法委、发改局、财政局、国土局、建设局、人劳社保局等部门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共同关心和大力支持教育工作,及时帮助解决“创强”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各乡镇更是以主人翁的态度主动参与“创强”工作,按照县政府分解的建设、扶持任务,进行逐个落实。县教育局先后4次邀请市教育局及兄弟县区领导、专家来我县指导“创强”工作,并专程赴××、××两区取经学习。县委县政府督导室、县教育局等部门组成的“创强”专项督查组,两次对各乡镇创建省教育强县工作进行专项督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教育“创强”各项措施落到实处。2006年1月顺利通过了省“教育强县”的验评。

二、依法保障教育经费投入

我县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在安排财政预算时,优先保证教育事业发展经费,切实做到教育经费财政投入“三个增长,两个提高”。2005年,全县财政对教育的拨款为9859.7万元,比上年增加14.46%,低于县财政经常性收入18.59%增长比例4.13个百分点。年预算内生均教育事业费,小学为4217.83元、初中为3591.23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4.73%和20.64%。年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剔除校舍建设费用),小学为262.64元、初中为413.69元,分别比上年增长0.26%和65.46%。一年中辖区内共投入校建工程资金4025万元,学校维修专项资金294.4万元,学校新增课桌(凳)资金43万元,学校新增图书33652册,投入资金40.38万元,全县各级各类学校校容校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2005年2月底,新建投资7100万元、占地面积93亩的××××实验学校,2006年2月投入使用。2005年,全县中小学贫困扩面工程受资助学生2239人,资助金额927930元;爱心营养餐工程受资助学生865人,补助资金86500元。

三、大力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1、切实加快学校布局调整和万校标准化建设步伐。我们从争创“省教育强县”和推进全县教育发展均衡化的高度,提出了《关于要求进一步调整学校设点布局的意见》,并于2005年5月在县政府第24次常务会议上讨论通过。制定了《××县2005年学校布局调整工作方案》,顺利撤并了××初中、××初中、××初中、××初中、××学校初中部和××小学,在××城区筹备组建了××初级初中。2006年2月,又顺利完成了××中心小学和实验学校的搬迁,撤并了××小学和××小学。校均规模进一步提高,其中小学为685人(省均561人),初中为787人(省均894人)。全县现有高中段学校4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初中段学校7所(包括××中学初中部),小学13所,幼儿园40所,学校布局渐趋合理,教育资源不断优化。万校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推进,根据《××县2004—2007年九年制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实施规划》,至2005年6月,全县已有5所学校通过了“省标准化三类学校”验评。

2、深入实践“教育协作体”和“教育共同体”活动。早在2004年,我县就根据海岛农村学校点多、分散、规模小的现状,为发挥区域整体优势和教学规模效应,开展了教育协作体实验研究工作。组建了本岛的“五校协作体”和××岛(我县第二大岛)的“四校协作体”,本着合作、竞争、共赢的指导思想,打破各自为政的教学体制,初步摸索了一套以教育局教研中心、教育科等部门协调下的区域合作运作方式,开展了一系列管理、教研、网络等方面的教育合作研究,建立了以新课程研究为主题的协作体校本教研机制,开展了语文、数学互动式四度调整电子备课,尝试了科学等学科的轮流教学,编印了校本课程和五校协作体教研刊物《五校潮》,进行了协作体网络主页、共享平台与软件的开发和运用,这些工作,对于提升我县教师的专业素质,提高校本教研水平,深化新课程改革起到了积极作用。2005年,组建了××小学与××中心、××小学与××小学的“城乡教育共同体”,建立了理念共享、教师统筹、管理同步、责任共担的共同体制度和教育管理、教学研究、校本课程开发、师资协调等合作机制。同时,积极开展教育对口支援、教师轮岗支教、骨干教师师徒结对等工作,通过城区学校和骨干教师在教育管理、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的辐射,来影响农村学校和教师,实现城乡学校互通,以城带乡促发展,初步实现了农村教师与城区教师的资源共享,促进了城乡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拓展了校本教研的空间,成为我县乃至全市课改的一大亮点。

在保持教育现有生机和活力的同时,尤其保障农村学校的生存和发展。通过转移支付和专项拨款等办法,建立起对农村教育予以扶持的长效机制,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并在教育经费的分配,校舍和设备等硬件的建设,校长、师资、生源安排的政策导向等方面,制定倾斜政策,大力扭转校际差距过大的局面。

3、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新课改省市县三级培训和校本培训网络已经建立,教研管理、课程改革督导评估、教育质量评价和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等机制已经实行,初步形成了具有海岛海洋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以市立项课题《基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以校为本教研制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为载体,制定完善了校本教研制度。有7个教研组被评为市级校本先进教研组,3所学校被评为市级校本教研先进学校,1所学校被推荐为第二批省校本教研示范学校。在05年11月由市教育局组织的全市校本教研周活动中,我县的教研员××*老师和××小学××校长都获得论坛一等奖(全市仅3名)。全县有4项课题被确定为市教育重点科研项目,有4项被立为省教科规划课题,有27项被立为市教科规划课题。《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的衔接》课题成为国家“十五”计划课题《小学“亲近母语”阅读课程构建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子课题,提升了我县教科研档次。加强学校发展性教育督导评估,进一步完善学校年度主要工作目标考核办法,强化对学校的基础性目标、发展性目标和特色性目标的评价,不断提高学校管理水平,鼓励学校自主办学、自主发展,努力形成办学特色。

2005年,全县各级各类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具体表现在:

——幼儿教育不断规范。各类民办幼儿园和集体办幼儿园统一归口到县教育局社会力量办学管理办公室统一管理,对民办幼儿园和集体办幼儿园实行登记注册制度,实行凭《社会力量办学许可证》才能开办幼儿园制度,加强对社会力量兴办的幼儿园年检制度。对部分问题突出、安全隐患严重的幼儿园责令限期整改。同时对托儿所进行了全面检查审核,并对县中心托儿所等8家取得《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的托儿所换发了《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对不符合《××县民办非企业幼儿园办园基本标准》、《××县民办非企业托儿所办所基本标准》的92家幼儿园、托儿所注销办园(所)资格。幼儿教育纳入优秀乡镇考核内容,各乡镇提高了办好乡镇中心幼儿园的积极性,不断加大经费投入,改善办园条件。一年内,全县各乡镇共投入50余万用于幼儿园建设。

——教育质量稳步提升。积极开展“海岛地区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服务模式实践与研究”,托幼一体化水平不断提升。初中学科质量不断提高,2005年中考有三门文化学科名列全市第二,平均总分与××的距离也大大缩小,2415名考生平均总分543.35分,与××相比只差0.26分。××初中、××初中、××初中等几所农村学校中考成绩提高明显。高中教育质量稳步发展,全县995名应届毕业生,总上线人数981名,总上线比例98.59%。本科以上868名,上线比例87.24%,其中重点本科156名。××中学在生源质量较差的情况下,再创佳绩,549名考生中,总上线人数540名,重点本科上线123名,本科以上人数441名。××中学280名考生,总上线人数277名,上线比例98.93%。上重点线33名,重点率11.78%,创历史最好成绩。艺体特色教育稳步推进。××中学2005年美术专业考试喜人,在近二万名考生参加的浙江省高等艺术院校联考中,166名应届毕业生联考上线164人,上线率达98.8%;在近6万名考生参加的中国美术学院专业考试中,上线55人,有6人列全国前十名,有21人列全国前百名。沙雕、沙画、古诗文诵读、武术、乒乓球、排球、大课间操等一大批教育特色不断浓厚。

——职成教育成效显著。由县政府制订出台了《××县人民政府进一步加强渔农村成人教育工作意见》、《××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的意见》和《××县职成教育中心实施方案》,成立了县职成教育中心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了职业教育的地位,改变了全县职业教育条块培训的现状,为职成教育快速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全力打造“船舶修造技工培训中心”,05年船舶修造顺利通过市重点专业验评。全面整合职成教育资源,建立健全了培训项目责任人制度,职成校校长例会制度,培训就业工作月报制度,培训就业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培训、考证、就业一条龙服务制度,送教下乡培训服务制度,相关项目免费培训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完善出台了《××县乡镇成校工作目标考核办法》,做到了责任到人,制度到位,逐步确定和形成了以××职业技校船舶修造业技工培训,××企业职工培训,××种植科技培训,××渔民船员培训,××建筑“五匠”培训,××家庭工业培训,××畜禽养殖培训和××社区教育培训为特色的培训网络体系。

加大“暖促”工作力度,积极开展渔农民素质培训,切实提高转移劳动力的就业技能和致富技能,为失海失地渔农民和下岗职工再就业提供服务。重点围绕船舶修造、宾馆服务、水产加工、建筑五匠、种养殖业、家庭工业、信息技术等开展岗位技能培训,05年共完成“暖促”各类正规考证培训1000余名,占县下达指标的140%;完成就业推荐800余名,占县下达指标的160%。建立了职成(社区)教育中心、乡镇成校、社区教学点三级教育网络,形成了多元化教育投入机制和发展机制。全年共举办各类学历与非学历教育培训3万多人次,有力促进了社区教育工作的迅速发展。

四、全力注重教育发展内涵

1、加强队伍建设。围绕队伍建设这一重点工作,坚持以考核为抓手,从激活机制入手,着力加强制度建设,不断深化教师人事制度改革。加大教师职务评聘分离力度,对30名教师进行了低职高聘,对30名教师进行了高职低聘。出台了《××县骨干教师评选与管理办法》,推行了骨干教师ab级制度,64名教师被聘为a级骨干教师。93名教师被聘为b级骨干教师。开展了学校党建“三培养”工作,举办了首届学校校级后备干部培训班,初步建立40人次后备干部个人培训档案。积极探索教师人事管理的新方法,针对学校撤并后教师相对富余的现状,出台了《选派部分富余学科教师从事社区工作的办法》,初步探索出一条教师在编不在岗的教师分流新模式,为实现教师分流探索了一条新路。公开选拔局机关中层干部,推出15个岗位竞聘上岗,把年轻有为、思想先进、务实肯干的人才充实到机关干部队伍中来,进一步提高了干部队伍的总体素质。建立城镇教师赴农村学校支教制度,加大教师交流力度,完善岗前培养与在职培训相衔接的教师再教育体系,进一步提升在职教师的学历层次。2005年,全县小学、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98.90%、98.25%,小学大专以上学历比例达到69.59%,初中教师本科以上学历比例达到63.09%。

2、提升德育实效。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德育工作实施八项教育、建立九大工作机制、建设四支队伍等一整套新举措。加强德育队伍建设,重视对班主任和学科教师德育工作的培训指导。加强德育特色学校的培育,大力开展“一校一品”或“一校多品”德育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有7所学校被确立为××市首批德育特色试点学校。加强德育阵地建设,促进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在首次中小学生“春假”期间,启动了以“做一个有爱心的小公民”为主题的“万名学生进社区”活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得到了进一步增强。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进一步加强法制教育、无神论教育、海洋教育、国防教育、安全和生命教育(包括心理健康、性、青春期教育和生存训练等),在××中心小学、××小学、××初中、××职业技术学校试点成功的基础上,全面推行了学生成长导师制,通过德育导师、专业导师,给学生以个性化关爱和个性化发展。加强诚信、孝敬、生存主题教育,广泛开展“珍惜生命、远离”、“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人人知诚信人人讲诚信”等教育活动,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提高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2005年全县中小学生在校违法犯罪率为零。积极推进海岛生态县建设步伐,进一步完善《关于开展县级“绿色学校”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进一步细化“绿色学校”考核标准,推进“树绿色理念,建绿色校园,行绿色行为”创建活动。05年××实验学校获得了××省卫生厅颁发的健康促进学校铜奖,有5所学校被评为“市绿色学校”。

考核自评报告范文第8篇

一、总体思路和原则

(一)总体思路

通过实施延伸绩效管理,建立以结果为导向的检测与评价体系,及时掌握资金使用、政策落实进展情况,客观评价实施成效、绩效目标实现程度等情况,查找问题,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提出下一步推进政策落实、完善项目运行机制的建议,改进落实措施,持续提高政策绩效。

(二)基本原则

一是科学规范、客观公正。按照“公平、公开、公正”的要求,科学制定评估方法、量化考核内容和标准,采用规范的评估程序和方法,全面、准确、客观地衡量工作绩效。

二是先易后难、简便易行。选择能够衡量政策绩效的关键指标,并且这些指标具有权威性、容易获取,评估方法和程序尽量简化。

三是定量定性、综合评价。对评估指标尽量量化,不能量化的定性指标明确评估标准。对过程和结果以及反映成效的关键指标赋予相应的权重,对政策项目绩效做出综合评价。

二、考核对象、内容与指标

本方案的考核对象为县、区农机局(事业发展中心)。

主要评估制度建设、重点工作、执行实施、实施效果等内容。共设立4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同时实行一票否决。具体评估考核内容与指标详见附表。

三、考核办法

评估工作以各县、区农机局自评为主,市局负责查验核实,综合各项指标完成情况得出评估结果,形成评估报告。具体工作分为三个阶段:

(一)自评

各县、区农机局对照绩效管理内容和具体指标,自评打分,同时形成自评报告报市局。

(二)查验核实

市局采取资料查看与实地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县、区农机局自评报告和自评得分进行查验核实。(1)资料审查。对报送的自评报告进行逐一核实,并对每一项指标进行初步打分,必要时要求各地补充相关材料。(2)实地考核。采取随机抽查的方式对部分县、区政策落实情况进行实地考核,对初步打分情况进行修正后,形成绩效评价报告。(3)结果评定。核实结果与自评分数差异较大的,需提供文字说明。

(三)综合评估

根据查验核实情况,评出优秀(分数≥90)、良好(80≤分数<90)、一般(70≤分数<80)、较差(分数<70)四个档次,提出表彰建议,形成延伸绩效管理专项报告。

四、进度安排

7月31日前,研究制定并下发实施方案。

10月20日前,县区农机局完成自评工作,报送自评报告和评分表。

10月26日前,市局组织资料审查和实地考核。

10月31日前,市局完成综合评价报告并报省局。

五、结果运用

依据评估结果,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建议,并运用于下一年度绩效管理的全过程,对评估结果为优秀档次的县、区农机局予以表彰。

六、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市局成立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落实延伸绩效管理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农机购机补贴政策落实延伸绩效管理工作。各县、区农机局也要明确机构和人员,加强组织协调,确保该项工作顺利推进。

二是加强宣传指导。延伸绩效管理是一项新事物,要加强舆论宣传,树立绩效管理理念,强化信息报送,县区农机局要及时总结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延伸绩效考核工作中好做法、好经验、好典型,努力扩大延伸绩效管理的工作效果。

考核自评报告范文第9篇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教育的法律法规、政策和党的十七大对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坚持县(市、区)党政领导干部教育工作督导考核制度,督促县级人民政府依法履行教育职责,保障教育优先发展,现就开展20*年度县(市、区)党政领导干部教育工作督导考核通知如下:

一、督导考核的对象和内容

督导考核的对象为各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考核内容主要为教育经费投入与管理、师资队伍建设、教育事业发展等(详见附件《*省20*年度县(市、区)党政领导干部教育工作督导考核量化表》,以下简称《考核量化表》);基础考核分为100分,另设附加分10分。各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与分管领导共用一个督导考核指标体系,同一个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督导考核等次相同,该等次同时为其所在县(市、区)考核等次。

二、督导考核的组织领导

20*年度全省县(市、区)党政领导干部教育工作督导考核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进行,实行县级自评、市级复查、省级抽查。

(一)县(市、区)成立自评领导小组,县(市、区)党委或政府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党委组织部、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教育局、财政局、审计局、人事局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自评的具体工作。办公室设在县(市、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二)市成立督导考核领导小组,由市委组织部部长任组长,市委组织部、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教育局、财政局、审计局、人事局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市级督导考核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决定考核工作重要事项。

市成立督导考核复查专家组,专家组组长由市委组织部分管干部的副部长担任,成员由督导、教育等相关部门中熟悉教育、财务工作的人员组成。

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负责市级复查的日常工作。

(三)省级抽查工作由省委组织部、省政府教育督导团、省教育厅组织实施,抽调相关人员组成省级督导考核抽查专家组。

省政府教育督导团办公室负责抽查的具体工作。

三、督导考核时间安排及工作程序

(一)县级自评

县级自评在20*年4月10日前结束,主要完成以下工作:

1、县(市、区)自评领导小组对照《考核量化表》,认真组织自查,撰写自评报告。

2、县(市、区)自评领导小组召开会议,根据相关资料,按照客观公正的原则,给考核对象赋分。

(二)市级复查

市级复查工作在20*年4月底前结束。

1、市级督导考核领导小组于复查前一周,通知被考核县(市、区)和考核对象。

2、督导考核复查专家组赴相关县(市、区)进行现场复核。按照《考核量化表》的要求,督导考核复查专家组通过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查阅有关文件、材料、账目,随机访谈,考察学校等形式了解核实相关情况。

3、市级督导考核复核专家组将所考核的县(市、区)指标完成情况及时向考核对象反馈。

4、市级复查结束后,市级督导考核领导小组根据各县(市、区)考核指标完成情况赋分,并按照省有关考核等次的规定,提出所辖县(市、区)考核等次的初步意见。

(三)省级抽查

1、省级抽查工作于20*年5月底前结束。省政府教育督导团办公室于抽查前一周,通知被抽查县(市、区)。

2、省级抽查专家组赴被抽查县(市、区),通过听取汇报、查阅核实相关资料、召开座谈会、随机访谈、考察学校等形式进行现场考核,并形成实证式的初步考核意见。

3、省级抽查专家组将初步考核意见反馈给被考核县(市、区),被考核县(市、区)对初步考核意见如有异议,应在7个工作日内函告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办公室,并附原始说明材料复印件(加盖政府公章)。

四、督导考核结果评定

考核结果设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4个等次。

(一)优秀等次推荐比例:辖6个及以下县(市、区)的市推荐1个优秀等次;辖7个及以上县(市、区)的市推荐2个优秀等次;

(二)优秀等次的基础考核得分须在90分以上(含90分),良好的须在80分以上(含80分),合格的须在60—80分之间(含60分),低于60分为不合格。

(三)有以下情况之一者作为“一票否决”,考核结果为不合格:

1、截留、调控、克扣和挪用教育经费的(含义务教育保障经费);

2、造成学校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的;

3、教育乱收费问题严重且整改不力的。

(四)各县(市、区)考核等次由省里根据考核情况确定,其中优秀等次在各市推荐的优秀等次中产生。

五、督导考核材料上报要求

(一)县(市、区)上报市的材料包括县(市、区)自评报告、《考核量化表》。其中县(市、区)自评报告内容应有自评工作的主要措施,各考核指标完成情况,取得的主要成绩、经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自评结果等,字数在3000字以内。各项材料一式2份,由考核对象单位盖章及被考核人签名,于20*年4月10前报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办公室。

(二)市上报省材料包括:市级督导考核复查报告、《考核量化表》和县(市、区)自评报告。所有材料一式两份于20*年4月底前报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办公室。

市级督导考核复查报告内容包括:督导考核复查工作开展情况,取得的成效和经验,各县(市、区)督导考核复查结果(含考核对象的考核得分与考核等次的初步意见),存在问题和建议等。市级督导考核复查报告须由市级督导考核领导小组组长签名及市委组织部、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市教育局盖章,字数在4000字以内。

考核自评报告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实践教学 考核评价体系 实际操作能力 创新能力

轨道车辆制动课程是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属于理实一体化课程。本课程传统的成绩评定方式是由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平时的学习状况及期末理论考试试卷的成绩来确定的,在最后的成绩评定中并没有体现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体现出实践课在理实一体化课程中的重要性。以至于部分学生实践课敷衍了事,实践报告抄袭严重,这种考核模式直接导致学生对实践教学的不重视。因此,为了能够充分发挥实践课的作用,保证学生在就业时能够具有满足职业能力及岗位的需求,我们对本门课程的考核评价体系进行了改革。构建了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包括学生自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内容。

1 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

本课程的考核评价体系在成绩评定部分,过程考核占20%,实践考核占40%,理论考核占40%。主要包括考核内容、考核方法及考核形式3部分。其中过程考核主要考查学生的学习状况,例如出勤情况、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等;实践考核主要考查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的态度(占10%),实践报告书的评价(15%),操作考核(15%);理论考核主要是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期末试卷的方式(40%)。

1.1 考核内容的优化 本课程为了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理实一体化教学考核评价体系,针对实践课部分首先在教学内容上进行了优化重组,构建了以实践技术为主的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其次,为了让学生掌握相应的实践操作技术,编写实践项目操作要求及评分要点,并按考核评价体系的要求进行全面的评价。具体包括:①实践操作考核,从实践项目中抽取具有代表性的项目,考核的内容重要是针对不同的实践项目选择合适的使用工具,由教师根据考核要点及评分标准对学生进行考核,在操作的过程中操作步骤是否正确合理等。②实践报告书的评价,其中加大了在实践过程中学生是否表现出了创新精神,团队合作精神部分的权重。主要是针对是否独立完成实践报告、实践结果的分析情况、实践过程的记录情况以及实践报告书的填写情况等。重点是评价学生在实践中有没有灵活应用课堂中讲授的相关理论知识,能否自行设计出与车辆制动相关的故障并解决故障的能力等。③实践态度评价,评价主要是针对学生在实践过程的参与情况进行评价。④实践过程评价,主要是包括实践理论、实践操作技术的掌握情况及实践效果等,是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对每个实践项目学习情况的评价。

1.2 考核方法的多元化 学生的考核成绩由过去的平时表现与期末试卷考核转变为过程考核与终结考核,在终结考核中加入了实践考核的部分。使考核成绩更加全面,也使学生更加注重实践课,从而加强了学生自己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在操作的过程中又掌握了相关的理论知识,同时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1.3 考核形式的完善 将考核的形式由单一的教师评价转变为学生自我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为此,我们为相应的实践课编制了学生自评表,自评内容包括学习的态度、理论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实践操作的能力四个部分;评定等级分为优、良、中、差四级和相应的权重比。并将学生自评系统的意义、要求作了详细的说明,要求学生在完成实践项目报告的同时,进行自我评价;教师则在批改实践报告时查阅学生自评情况,对自评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使其逐渐规范。学生自我评价系统的建立对由教师的单一评价起到了有效的补充作用,强化了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主体意识。

2 理实一体化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特色

2.1 建立了学生自评系统 传统的教学评价是通过教师单方面对学生的评价,这种评价只注重终结而忽视过程,从而也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理实一体化课程学生自评系统的建立,更注重了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状态。不仅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关心自己的学习过程,同时对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够进相应的提问及思考,积极的找到答案。通过加强对实践课的考核权重,强化了学生的能力训练,不断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还同时培养了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鼓励学生诚实、客观、实事求是的对自己作出评价,同时利用评价的结果来改善自己的学生状态,提高学习的质量。

2.2 师生互动平台的建立 在实践项目自评表中学生除了对本项目的实践操作情况作出自评外,还建立了师生互动平台,包括对本次实践课中实践者在实践过程中遇到了怎样的问题,这种问题应该如何解决,有几种解决的方案;如有机会想再操作那些方面的实训内容,对本实训项目有没有创新性的建议和对实践课的内容方法的改革等几个栏目。通过学生的自评和总结,教师可以发现实践项目报告及在操作过程中没有及时发现的问题,同时激励学生更加主动的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来,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并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有利于课程更好的展开。

2.3 增加了实训设施的利用率 传统的实践设备的使用往往是根据教师对课程教学设计的要求为学生安排相应的使用时间和内容,不考虑学生个体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差异。而师生互动平台的建立,为实训设备使用状况提供了一种新的开发实训设备利用率的模式。即每个学生可根据自己阶段性实训项目操作情况,提出针对这个项目中所使用的实训器材还想怎样运用达到其他的目的。这样可以使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原来的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

3 结束语

通过本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实践课的重视程度,加强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理解,强化了理论知识的应用,培养了学生的协作精神。更主要的是通过考核评价体系的重新构建,可以更合理、更客观、更全面的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增进了师生之间的互动。

参考文献:

[1]蒋培余,顾福萍等.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教学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微生物通报 OCT20,2008,35(10):1638-1640.

[2]潘菊素,王海燕等.构建多元化学习评价体系的探讨.中国大学教育,2004(06).

上一篇:自评报告学生范文 下一篇:初中学生自评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