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施工技术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6 14:05:24

抗震施工技术论文

抗震施工技术论文范文第1篇

Abstrac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people's living environment, on the basis of enhancing seismic foundation of building, the important safety precaution measures for building earthquake construction need to be taken into accoun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factors affecting the seismic performance of the building, this paper explored technology applications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In architectural design specification, the seismic standards for different architectural structure of building are the same, and the building structural engineers will ensure seismic performance. In this paper, combining with actual work experience, the author discussed several building structures related to the seismic performance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关键词: 住宅建筑;建筑技术;抗震施工;抗震应用

Key words: residential buildings;construction technology;seismic construction;seismic applications

中图分类号:U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2-0117-02

0 引言

围绕研究怎么样通过建筑的室内区域划分、陈设和家具的安排设计、材料的选择等各个方面做了不同的详细考虑,主要目的就是要保障建筑物居住者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目前,在建筑施工的框架中有很多的优点,比如,抗震性能良好、整体性能好、围护的墙体轻便、施工运行速度较快、布局设置灵活等等。在实际的工程中,抗震施工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结构构成。因此,要求工程的负责技术人员严格依据图纸进行施工和操作,从而确保施工的安全和质量。尤其要注意在施工环节中重视对防震设施的建筑质量,要加强对防震设施建筑的监督和专项部门检查,将抗震设防纳入到规范化管理,只有保证建筑施工的质量,才能满足抗震设防对房屋结构的要求,才能杜绝抗震隐患。

1 住宅建筑抗震施工技术及应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住宅建筑的抗震施工技术及应用能够取得成功,其中诸多的影响因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能够直接或者间接影响到住宅建筑抗震性能的因素也是有许多的,各种复杂因素之间通过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住宅建筑的抗震性能。比如,在影响住宅建筑抗震施工技术及应用的主要外部原因就是住宅建筑的设计是否始终按照规范的程序进行建设,其中包含住宅建筑的抗震构造设计是否合理、在住宅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质量是否较高、住宅建筑选择的地位是否合理等诸多原因。对于住宅建筑本身的抗震性能来说,更多的需要考虑住宅建筑的房屋结构、使用年限、后期改造等方面的问题。

从抗震施工技术及应用的角度来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最主要的就是住宅建筑的结构是否合理,整体建筑结构是否符合规则,在特性方面是否呈现出均匀、对称等特点,在上述特点之下,住宅建筑的抗震性能会比较强大。反之,那种不规则的住宅建筑,甚至头重脚轻式的住宅建筑,扭转的不规则住宅建筑,等等此类情况,其建筑的抗震性能都比较差。这里需要修正一个近年来通常认为的误区,那就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于跃层、错层和复式等类型的住宅建筑情有独钟,诚然此类结构的住宅建筑在提升居住舒适度等方面有其不可比拟的优势,但是从增强住宅建筑抗震性能的角度上来讲,平层的住宅建筑的抗震性能更胜一筹。

其次,还需要考虑住宅建筑施工技术及应用的时间长短,有的住宅建筑虽然符合建筑规则,但是因为建造的时间较长,以往的住宅建筑的施工过程中虽然考虑抗震性能,但是由于技术水平等方面的限制,当时的住宅建筑抗震标准相对较低,导致住宅建筑的抗震性能相对较弱。而且随着人们对于自然灾害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因此在住宅建筑抗震标准上也会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而进行相应的调整,总起来说,住宅建筑的抗震标准越来越严格,标准越来越高。

再次,住宅建筑的抗震施工技术及应用受到当时当地的建筑材料及施工质量的影响。有的住宅建筑抗震标准要求较高,因此对于建筑材料的标准、型号等要求也相对较高,比如建材质量的好坏,混凝土标号是否合理,钢筋是否合格等诸多因素,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抗震施工技术及应用。施工队伍的施工技术的高低也是影响施工技术及应用的重要因素,有的施工队伍技术高超,因此建造的房屋质量就高,抗震性能相应的就好。最后,住宅建筑的抗震施工技术及应用受到住宅建筑的后期改造的影响较大。在住宅建筑的初期设计过程中,大多数住宅建筑均会充分考虑到房屋的抗震需要,因此对于建筑内的有些部分是不能够进行改动的,因为一旦破坏建筑的整体防震设计和抗震结构,那么就会较大程度的降低建筑的抗震性能,甚至在发生强烈地震的时候,住宅建筑很有可能会发生整体坍塌的情况。

2 住宅建筑抗震施工技术及应用的几点对策建议

近年来,住宅建筑抗震施工技术及应用日益完善和提升,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这样或者那样的弊端和缺陷。因此,结合实际工作经验,现对加强住宅建筑的抗震施工技术及应用提出几点粗浅的建议。

一是,加强住宅建筑墙体砌筑的抗震性能。因为,通常认为,住宅建筑的墙体框架结构是决定住宅建筑抗震施工技术及应用的关键所在,其所采用的围护构件属于承重构件的范畴,其所能够产生的抗震性能的高低,也重点取决于建筑施工材料的质量,以及建筑承重结构的连接方式,还要考虑到建筑施工的质量和建筑地基状态。比如,在实际的抗震施工技术及应用的过程之中,墙体的需要通过砂浆的粘结构共同构成墙面的整体,才能够有效实现住宅建筑的抗震要求,因此需要在抗震施工过程中采用高标号水泥,严格合理控制砂浆配比等方面,严格住宅建筑施工规范的要求,整个墙体的砌筑砂浆饱满度达到相应的标准。有的住宅建筑墙体的砌筑经常采用的是“三一”的砌砖方法,其中在竖向灰缝这一个环节上需要较高的技术和技巧。另外,在住宅建筑的框架结构施工过程之中,需要事先将墙体内的短钢筋埋置好,然后再进行砌筑前的焊接等各项工作,坚决避免那些拉结筋在墙体之中任意摆放,导致其弯折严重影响了住宅建筑结构的质量等问题的存在。针对上述几种情况,需要在住宅建筑施工之前,即对所需要的各种型号的配筋一次性备齐备足,动态检查是否有遗漏的情况。

二是,加强住宅建筑构造柱的抗震性能。在抗震施工技术之中构造柱和圈梁的施工处于比较重要的位置,必须予以加强和改进技术。因为,在众多的砖混结构的住宅建筑的抗震施工中,重点通过科学合理设计构造柱和圈梁等方式来确保抗震性能,从而实现整个住宅建筑的最大抗震效果和能力,特别是要高度重视构件之间的连接部分,需要更加注重采取强有力的施工措施。因为,这两者共同构成了住宅建筑的骨架,充分发挥着有效约束墙体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增强了纵横砖墙之间的有效连接,进一步增强了住宅建筑的整体抗震性。

三是,加强住宅建筑框架节点的抗震性能。因为住宅建筑的框架节点发挥着连接框架柱和梁之间的作用,因此框架节点比较符合抗震标准才能够实现整体抗震性能的提升。如果框架节点遭到破坏,直接就可能导致住宅建筑的整体结构出现位移甚至倾倒,由此可以看出,框架节点抗震技术施工的重要性和现实性。要全面加强框架节点及其周边区域的混凝土的强度,相关的配置应当采取积极有效的抗震性能保护措施。在实际的抗震技术施工过程中,一般情况下是将混凝土浇筑到梁底的标高位置,然后将框架节点的混凝土,连同梁板进行浇筑。对于施工队伍来说,要进一步增强抗震施工技术应用的超强意识,从坚决杜绝施工隐患的角度入手,严格遵守住宅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施工图纸要求,严格按照住宅建筑抗震构造图进行施工,确保建筑的整体框架柱的始终处于高强度的状态。在框架节点及其周边区域,住宅建筑框架柱的横断截面通常会包含梁的横断截面,这就要求在配置住宅建筑的柱箍筋和梁箍筋等环节上,更加的小心谨慎,坚决避免“形式箍筋”的情况出现,务必采取焊接封闭箍筋等方式,确保框架节点及其周边区域的箍筋整体质量。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将配筋的材料改为采用拉筋的方式,那么拉筋的位置应该是紧紧贴近纵筋,同时加紧钩住封闭的箍筋,确保箍筋可以发挥对整体混凝土抗压作用发挥更大的作用。

3 结束语

就当前来说,大多数人对地震等自然灾害的了解甚少,因此和抗震有关的建筑设计情况也是基本处在探寻摸索的阶段,当前抗震的相关设计也未达到相当科学的程度。我国人口分布广泛,单纯的依靠建筑物来提高抗震性是不科学的、不全面的,并不能减少太大的地震损失。抗震设计的建筑物现在大都分布在新建建筑和大规模城市群中,而早期的一些建筑物尤其是农村的简陋建筑抗震设计几乎没有,从而导致最近几年我国发生地震损失伤亡尤为严重的就在这些地区。要求建筑物具备良好的抗震能力,应在做好建筑物的结构设计上实现良好的抗震,同时加上室内的抗震设计,共同实现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减少因建筑物自身质量、功能等问题而带来的地震损失。所以,如果对建筑物的室内设计也进行有序的科学的研究和设计安排,可以很好的保障人民在发生地震等自然灾害时造成的生命财产安全。这就给建筑物是设计要求提高了规范性和操作性,要加大多层砖房的建筑质量和抗震设计,把民用的建筑地震损害程度降到最低。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和人口的激增,在建筑物的质量和耗能等方面有了新的标准和要求。施工部门和单位就需要进一步打破传统建筑理念,不断的探索、学习和创新,努力实现建筑行业的健康快速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文斌,韩世文,张敬军等.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建设与城市防灾[J].自然灾害学报,2004,(1):126-131.

[2]陈立.武汉市城镇住宅抗震设防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6.

[3]赵风华,张久斌.CS板建筑体系在民用钢结构建筑中的应用[J].钢结构,2003,(3):35,37.

[4]郭旭飞.关于建筑施工中抗震设防的几点认识[J].山西建筑,2010,(23).

[5]张小俐.砖混结构抗震鉴定与加固的探讨[J].福建建材,2007,(03).

[6]王志涛.汶川地震建筑物震害浅析[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8,(12):13,18.

[7]肖建庄,程才渊,朱伯龙.高层钢筋砼建筑结构抗震中的若干问题及发展趋势[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1997.

[8]陈亚红,赵亚国,潘双进等.农村民居抗震性能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06,(2):91.

[9]韦定国,王社良.抗震结构设计(第2版)[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抗震施工技术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超高层结构,抗震性能,施工技术

0.前言

钢结构建筑具有强度高、自重轻、施工速度快、抗震性能好、节能环保及工业化程度高等特点,是我国十五期间重点推广项目之一。随着城市建筑业的迅速发展,高层钢结构工程应用越来越多,合理确定钢结构安装的施工顺序、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安装质量是保证整个工程质量和工期的关键。论文参考网。一旦钢结构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就会带来许多后患。轻者会影响工期,破坏结构外观,浪费材料等;重者则可能会造成人员的伤亡,甚至给社会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因此,对于钢结构工程的施工必须严格控制,防患于未然。

1.钢结构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钢结构工程施工中产生的问题,是由于施工单位施工不善而造成的。论文参考网。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1)不熟悉图纸,盲目施工,图纸未经会审,仓促施工;未经设计部门同意擅自修改图纸。

(2)未按相关施工验收规范施工。

(3)未按相关操作规程施工。

(4)施工方案不周全,质量管理紊乱。

2.两种钢结构的施工技术

2.1 钢结构厂房的施工技术

钢结构构件主要制作工艺流程为:放样F料电脑编程拼板一CNC切割组立埋弧焊接钻孔组装矫正成型铆工零配件下料制作组装焊接和焊接检验防锈处理、涂装、编号构件验收出厂。钢材不易久放露天,造成母材锈蚀过度而不合格;焊接材料受潮后不能施焊等;构件严格按照操作流程制作。

钢结构厂房施工技术:综合考虑工程特点、现场的实际情况、工期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吊装设备、安装设备等。

(1)地脚螺栓的安装:地脚螺栓的精度关系到钢结构定位,地脚螺栓的埋设须严格保证其精度,地脚螺栓的埋设精度:轴线位移±2.0mm,标高±5.0mm。

(2)钢架安装顺序:钢柱钢梁吊车梁连系梁水平支撑檩条拉杆隅撑。

(3)钢柱吊装:钢柱安装前应测出钢柱牛腿面的标高,以此标高反算到柱脚及基础支承面标高,并予以调整支承面。

(4)钢梁的安装:首先在地面胎架上拼接成整体,同时在钢梁上架设好生命线,安装檩条时可以在钢梁上来回走动,吊装就位后在钢梁的两侧用缆风绳将钢梁固定,保证钢梁的平面外的稳定,然后吊装下一跨间钢梁,待下一跨间钢梁安装完成后,在此跨间安装檩条,固定钢梁,保证钢梁不会倾斜扭曲。

2.2 高层建筑钢结构的施工技术

我国的高层与超高层钢结构建筑自改革开放以来已有20年的历史,并在设计和施工中积累了不少经验,我国已自行编制了《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针对高层建筑钢结构安装构件数量多和施工技术复杂的特点,对关键工序进行了研究,通过编制各种专项施工技术方案及质量控制措施,实现高精度安装、快速完成工期的目标。

高层建筑钢结构的施工技术具体有:

(1)地脚螺栓预埋:地脚螺栓预埋位置的准确程度对钢结构工程整体的安装质量至关重要,为保证地脚螺栓的定位准确,采用适宜厚度的钢板制作加工成定位钢板,进行地脚螺栓的定位固定。

(2)钢柱的安装:钢柱标高的控制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按相对标高制作安装钢柱的长度误差不得超过3mm,不考虑焊缝收缩变形和竖向荷载引起的压缩变形,建筑物的总高度只要达到各节柱子制作允许偏差总和及钢柱压缩变形总和就算合格;二是,按设计标高制作安装土建的标高安装第一节钢柱底面标高,每节钢柱的累加尺寸总和应符合设计要求的总尺寸,每一节柱子的接头产生的收缩变形和竖向荷载作用下引起的压缩变形应加到每节钢柱加工长度中。

(3)钢梁的安装:钢梁安装的重点在于控制钢梁与钢柱连接形成整体后的轴线位置及垂直度,可通过限位钢板临时固定、多次反复校正逐步完成。

(4)焊接:高层钢结构的现场焊接顺序

应按照力求减少焊接变形和降低焊接应力的原则加以确定。在平面上,从中心框架向四周扩展焊接。

(5)高强螺栓施工技术:对于通过高强螺栓进行连接的钢结构,制作时必须首先注意高强螺栓摩擦面的加工质量及安装前的保护,并应按标准要求对每两千吨每种规格每种加工工艺的高强螺栓摩擦面进行抗滑移系数试验。钢构件角度偏差将严重影响构件组装时的高强螺栓穿孔率。论文参考网。构件的扭曲会影响连接面间的间隙,因此在钢结构制作时应准备。一定的胎架模具以控制其变形,并在构件运输时采取切实可行的固定措施以保证其尺寸稳定性。钢结构安装单位在安装高强螺栓摩擦面前,必须将摩擦面保护好,防止污染、锈蚀并在安装前进行高强螺栓摩擦面的抗滑移系数试验,检查高强螺栓出厂证明批号,对不同批号的高强螺栓定期抽查并做轴力试验,对高强螺栓安装工艺、包括操作顺序、安装方法、紧固顺序、初拧、终拧,进行严格控制检查,拧螺栓的扭力扳手应进行标定等。

3.结语

抗震施工技术论文范文第3篇

>> 整体顶升更换桥梁支座施工技术研究 桥梁支座施工技术 桥梁施工技术研究 峡谷桥梁施工技术研究 桥梁桩基施工技术研究 市政桥梁施工技术研究 桥梁整体顶升更换桥梁支座施工技术 桥梁橡胶支座的病害与处理技术研究 同步顶升桥梁橡胶支座更换技术研究 浅谈橡胶隔震支座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 整体顶升更换桥梁支座施工技术 浅谈桥梁支座日常养护与维修施工技术 桥梁大体积砼施工技术研究 简支转连续桥梁施工技术研究 桥梁大体积承台施工技术研究 公路桥梁加固施工技术研究 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研究 桥梁预应力工程的施工技术研究 桥梁墩台施工技术研究 分段现浇桥梁的悬臂施工技术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经济法律 > 桥梁支座施工技术研究 桥梁支座施工技术研究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和桥梁技术的提高对桥梁整体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影响桥梁整体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便是桥梁支座。目前桥梁的使用寿命达不到到设计的使用寿命,桥梁的失效从桥梁支座的失效开始,因此加强桥梁支座的施工技术研究进行质量控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桥梁支座的选择使用问题,并对三种桥梁支座的安装施工技术进行详细介绍。

关键词:桥梁支座;球型支座;盆式橡胶支座;板式橡胶支座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to improve the overall performance of the bridge and bridge technology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and is a key factor affecting the quality of bridge in the whole bridge bearings. Currently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bridge reach the design service life and bridge failure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bridge bearing failure, thus strengthening quality control of bridge bear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has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Use problem of bridge bearing has been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and the installation of three kinds of bridge bear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re introduced in details.

Key words: bridge bearings; Ball bearing; Pot rubber bearing; Plate rubber bearing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一、桥梁支座

(一)桥梁支座

桥梁支座是指架设于墩台上,顶面支承桥梁上部结构的装置,是桥跨结构的支承部分。其功能为将上部结构固定于墩台,承受作用在上部结构的各种力,并将它可靠地传给墩台;在荷载、温度、混凝土收缩和徐变作用下,支座能适应上部结构的转角和位移,使上部结构可自由变形而不产生额外的附加内力。

(二)桥梁支座分类 结构型式:球型支座、盆式橡胶支座、板式橡胶支座、铰轴支座、转体球铰等。 使用功能:普通支座、抗震支座、减隔震支座、拉压支座、抗风支座等。 使用环境:普通环境用支座、低温用支座和耐蚀支座。

二、桥梁支座的使用与选择

桥梁支座产品,主要应用于铁路桥梁、公路桥梁、城市立交桥、高架桥等项目中,也可用于大型建筑结构中。在不同类型的桥梁中,设计院一般按照桥梁的结构型式、桥梁上部结构的反力及变形大小、设置支座的位置及大小、桥梁上部行车的类型(火车或汽车)、桥梁所处地震区域、桥梁所处的环境情况来选取适当的桥梁支座产品。具体选择方法如下: 1、公路桥梁对于高速公路桥梁和一些小型公路桥梁,由于其跨径小、上部结构的反力及变形小,一般选用板式橡胶支座产品。对于跨公路、跨铁路、跨江河、跨海的桥梁,由于其跨径较大、上部结构的反力及变形大,一般选用盆式橡胶支座或球型支座产品。 2、铁路桥梁铁路桥梁设计为保证其规范性,一般采用专图形式进行设计,各设计院在设计中直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图设计。目前形成专图的支座产品主要有铸钢支座(包括摇轴、辊轴和铰轴支座)、盆式橡胶支座、柱面支座和球型支座等。球型支座由于其承载力高、传力均匀、耐久性好等特点,多用于连续梁及有特殊要求的桥梁设计中,现也开始逐步取代盆式橡胶支座使用于简支梁桥中。 3、其它特殊支座选用。对于处于地震带上的公路、铁路桥梁,为减小地震灾害,现多选用抗震支座或减隔震支座产品。对于上部结构存在向上的反力的桥梁,一般选用拉压支座。对于悬索桥、斜拉桥等存在漂浮结构的桥梁,在梁体横向一般需要选用抗风支座产品。对于沿海及跨海桥梁,为保证支座使用寿命,则多选用耐蚀支座产品(一般为耐蚀球型支座)。对于跨铁路、高山跨峡谷的桥梁,为了不干扰铁路运行和减小施工难度,多选用转体法施工,因此多选用转体球铰产品。对于在高纬度地区低温环境,为保证钢材应力,多选用低温用支座(型号后加注“F”)。

三、桥梁支座施工技术

(一)板式橡胶支座

板式橡胶支座由多层天然橡胶与薄钢板镶嵌、粘合、硫化而成一种桥梁支座产品。该种类型的橡胶支座有足够的竖向刚度以承受垂直荷载,且能将上部构造的压力可靠地传递给墩台;有良好的弹性以适应梁端的转动;有较大的剪切变形以满足上部构造的水平位移。板式橡胶支座施工工艺如下:

1、支承垫石的设置

为了保证橡胶支座的施工质量,以及安装、调整、观察及更换支座的方便;不管是采用现浇梁还是预制梁法施工,不管是安装何种类型的板式橡胶支座,在墩台顶设置支承垫石都是必要的。

在施工支承垫石应注意几点事项:⑴支承垫石的平面尺寸大小应能承受上部构造荷载为宜,一般长度与宽度应比橡胶支座大10cm左右。垫石高度应大于6cm,以保证梁底到墩台顶面有足够的空间高度,用来安放千斤顶,供支座调换使用。⑵支承垫石内应布设钢筋网片,竖向钢筋应与墩台内钢筋相连接。浇注垫石的砼标号应不低于C30号或不低于设计标号,垫石砼顶面应预先用水平尺校准,力求平整而不光滑。⑶支承垫石顶面标高力求准确一致。尤其是一片梁的两个或四个支座的支承垫石顶面应处于同一平面内,以免发生偏压,初始剪切与不均匀受力现象

2、支座安装

(1)安装前按设计要求及国家现行标准有关规定对产品进行确认。

(2)安装前对桥台和墩柱盖梁轴线、高程及支座面平整度等进行再次复

核。

(3)支座安装在找平层砂浆硬化后进行;粘结时,宜先粘结桥台和墩柱盖梁两端的支座,经复核平整度和高程无误后,挂基准小线进行其他支座的安装。

(4)当桥台和墩柱盖梁较长时,应加密基准支座防止高程误差超标。

(5)粘结时先将砂浆摊平拍实,然后将支座按标高就位,支座上的纵横轴线与垫石纵横轴线要对应。

(6)严格控制支座平整度,每块支座都必须用铁水平尺测其对角线,误差超标应及时予以调整。

(7)支座与支承面接触应不空鼓,如支承面上放置钢垫板时,钢垫板应在桥台和墩柱盖梁施工时预埋,并在钢板上设排气孔,保证钢垫板底混凝土浇筑密实

3、普通板式橡胶支座的安装注意事项

⑴矩形支座短边应与顺桥方向平行安置,以利梁端转动。若需要长边平行于顺桥向,必须通过转角验算。

⑵圆形支座各向同性,安装时无需考虑方向性,只需将支座圆心同设计位置中心点重合即可。为防止离心力下使梁体横向移动,可设置横向挡块。

⑶斜角支座在斜交桥上安装时,短边应平行于顺桥向,长边应平行于墩台中心线,顺桥向与墩台中心线的斜交夹角应与支座的锐角相符。

⑷使用普通板式橡胶支座一般设有固定端与活动端之分;使用等高度过支座时,上部构造的水平位移由同一片梁两端支座的剪切变形共同完成,各承担一半,也可用厚度较小的橡胶支座作固定支座。

⑸橡胶支座安装以春秋季节(年平均温度时)进行最佳。如在最高或最低气温安装。为避免支座发生过大的剪切变形,过去提出两种方法,一是到年平均气温顶起主梁,将支座调整到中心位置。二是在安装时根据当时气温计算使支座产生预变位。前者在铁路桥梁上使用尚可,在公路桥梁上很难进行;后者现场施工技术难度高,难于掌握。现有一种简易的方法供选择。若预计不可能在年平均气温时安装,则在选用橡胶支座时可适当境加高度。使其在极端高低温安装时,上部构造的最大位移量靠橡胶支座的单向剪切变形来完成。

(二)球形支座

球形支座各向转动性能一致,适用于弯桥、坡桥、斜桥、宽桥及大跨径桥,球形支座无承重橡胶块,特别适用于低温地区。球形支座安装要点:

1、支座安装前方可开箱,并检查装箱清单,包括配件清单、检验报告复印件、支座产品合格证书及支座安装养护细则。施工单位开箱后,不得任意转动连接螺栓,并不得任意拆卸支座。

2、支座安装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要保证支座平面的水平及平整。支座支承面四角高差不得大于2mm。

3、安装支座板及地脚螺栓:在下支座板四周用钢楔块调整支座水平,并使下支座板底面高符合设计要求,找出支座纵、横向中线位置,使之符合设计要求。用环氧砂浆灌注地脚螺栓孔及支座底面垫层。环氧砂浆硬化后,拆除支座四角临时钢楔块,并用环氧砂浆填满抽出楔块的位置。

4、在梁体安装完毕后,或现浇混凝土梁体形成整体并达到设计强度后,在张拉梁体预应力之前,拆除上、下支座连接板,以防止约束梁体正常转动。

5、拆除上、下支座连接板后,检查支座外观,并及时安装支座外防尘罩。

6、当支座与梁体及墩台采用焊接连接时,应先将交座准确定位后,用对称间断焊接,将下支座板与墩台上预埋钢板焊接,焊接时应防止烧伤支座及混凝土。

7、支座在试运营期一年后应进行检查,清除支座附近的杂物及灰尘,并用棉丝仔细擦除不锈钢表面的灰尘。

(三)盆式支座

盆式支座是钢构件与橡胶组合而成的新型桥梁支座,与同类的其它型号盆式支座和铸钢辊轴支座相比,具有承载能力大、水平位移量大、转动灵活等特点,且重量轻,结构紧凑,构造简单,建筑高度低,加工制造方便,节省钢材,降低造价等优点,是适宜于大垮桥梁使用的较理想的支座。盆式橡胶支座安装方法主要有2种:一种是座浆法,一种是重力灌浆法。一般根据梁体是预制还是现浇选择。 座浆法是传统的现浇梁体常用的方法:将垫石预留支座锚栓孔,垫石表面凿毛,用砂浆填充满锚栓孔和垫石顶面支座安装区域(垫石顶面砂浆应做成中间高四周低,不流动),支座连接成整体后按正确方向安装于砂浆上,调整至设计标高(可采用钢楔形块调整和支撑支座),待砂浆固化达到设计强度后即可打模板绑扎梁体钢筋,然后浇筑梁体。 重力灌浆法可用于预制梁和现浇梁:预制梁是先将支座安装于梁底,将梁体吊装到位后临时支撑,调整到设计标高后,支座底面距离垫石顶面约2-3cm,然后在垫石顶面支座四周支“回”型模板(垫石表面凿毛,预留孔清理干净),将配合好的环氧砂浆采用重力方式由支座底中心灌注到预留孔和支座底面,砂浆应高出支座底面约1cm左右,待砂浆达到设计强度即可拆除临时支撑和模板。现浇梁则是先将支座安装于垫石顶面用刚楔形块调整好标高,然后按重量灌浆法安装支座。

结束语

支座是桥梁上、下部结构的连接点,它能够将上部结构的荷载舒适、安全地传递到桥梁墩台,保护粱端、墩台帽不受损伤。重视桥梁支座的施工是保证桥梁整体功能质量的基础,因此,对于桥梁支座的选用与安装更换都必须谨慎而行。

参考文献

[1]《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

[2]《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 JTG/T B02-01-2008 )

[3]周水兴,何兆益,邹毅松.路桥施工计算手册[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

[4]桂业昆,邱式中.桥梁施工专项技术手册[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2.

[5]《公路桥梁盆式橡胶支座》(JT391-1999 )

抗震施工技术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房屋建筑 地下室 施工技术

一、绪论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科学技术实现了巨大的飞跃,在新时期的今天,建筑施工技术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人们对建筑物提出了更高的使用功能和舒适度的要求。地下室作为建筑实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增加建筑物的使用空间和维护建筑物的质量安全方面都存在巨大作用。因此,房屋建筑中地下室的施工技术越来越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点。

二、房屋建筑中地下室施工技术注意事项

(一) 地下室的抗震问题

对于所有的建筑实体而言,建筑实体的抗震性能是非常重要的,一般会优先考虑,对于建筑实体的重要组成部位地下室来说,更是重中之重,地下室的结构设计不合理,会造成整个建筑实体的抗震性能减弱,很难在真正地震来临时,显示出良好的抗震效果。因此,地下室在施工过程中,一定不能忽视抗震问题。

(二) 地下室的不均匀沉降问题

建筑实体的上部荷载不均匀,会很容易造成地下室的不均匀沉降,进而使得建筑实体的下沉或变形。房屋建筑的主要受力部位地下室,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重视到沉降问题所带来的危害,尽量避免出现这样的问题,影响到整个建筑实体的质量。

(三)地下室的防水问题

在许多的房屋建筑当中,地下室的用途大多用于储存物品。因此,地下室的防水问题就变得非常重要。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建筑施工工艺不成熟、施工程序混乱、建筑材料的适应不当以及缺少相关的防水措施,都极容易给地下室造成渗漏问题,导致地下室失去了应有的作用。

(四) 地下室的荷载问题

建筑荷载指的是建筑实体能够承受的最大内力或外力限度。在实际中,地下室承受着永久荷载,也就是建筑实体的重力对地下室的荷载大小,一般要在地下室施工前进行相关的荷载系数计算,否则会导致地下室的外墙施用材料的承重程度达不到要求,进而会使得地下室发生变形和开裂,对整个建筑实体的质量和安全造成极大的影响。

(五) 地下室的抗裂问题

房屋建筑地下室是非常特殊的部位,它受到建筑实体的重力作用和基坑边壁的影响,所以会极其容易在地下室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裂隙,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在房屋建筑地下室的施工过程中,也要充分的考虑到地下室的抗裂问题,避免出现质量问题。

三、房屋建筑地下室施工方法研究

房屋建筑地下室的施工方法主要有两项内容,第一个方面是房屋建筑工程的土方开挖方面,在这个方面中,首先注意房屋建筑基坑开挖应选选用容量为0.65m3履带式的反铲挖掘机;其次要结合房屋建筑基坑的图纸、开挖的深度以及现场的施工条件来合理确定基坑边坡,并在开挖的过程中,加强对基坑边坡的检测,出现问题要及时给于解决,以保证基坑边坡的坡度不出现较大幅度的变化,第三在土方的开挖过程中,事先制定相关保护措施,充分保障基坑坑底无水与井点降水,基坑坑底万一出现涌水现象的时候,要有相关的补救措施进行整改;要及时地采取技术措施进行整改;最后就是要在坡顶设置排水沟和堆积沙包,防止因雨水冲刷导致房屋建筑基坑的护坡毁坏。

第二个方面的内容是建筑工程检验基槽与打桩头,它的主要施工方法和程序是首先要把桩头打进承台1米的距离;其次要打除桩头混凝土上的浮浆,其实会出现部分松动的骨料,要用专用铲清除干净;最后就是要事先清洗干净桩顶之后,才能对房屋建筑地下室基坑地板采用混凝土浇筑。

四、结合工程案例探究房屋建筑中地下室施工技术

房屋建筑地下室施工技术是保证地下室结构施工安全、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鉴于此,笔者结合了工程案例来对房屋建筑地下室施工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此房屋建筑设置了地下室车库,距该建筑4.5m的北面有一座在建的大型写字楼,西面是一条宽16米的公路,东面和南面为居民小区,并该地下室车库不远的2m处有小区的变压器,南面小区的道路与地下车库存在5m的距离,公路路面与地下室的原土高差1.5m,该车库共设2层,底板面标高-7.4 m,占地面积1900 m2,东西长和南北宽分别为99.5 m、18.6 m。车库基坑属于1级基坑。改车库共设置了17个单桩承台;21个两桩承台;1个三桩承台。基础桩采用的是钻孔桩Φ800 mm,共使用了62支。该车库在建设中,因空间比较的狭窄,地质也非常的复杂,并且周围还存在小区的供电设施,环境非常的复杂,给施工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一)施工方案的确定

从上文对于该地下室工程的描述中,可以了解到施工现场的地下水资源含量多,还可能存在流砂、土层不稳等等难题,这就给基坑支护施工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很难达到相关的要求,改地下室工程项目技术人员和专家经过反复的斟酌讨论,确定了一个较为保险的施工方案:采取分段开挖的处理方法,减少基坑支护因条件限制导致出现断裂的几率,工程之后浇带可划分为A、B两段,具体的程序首先是深层搅拌桩施工、然后依次是基础钻孔桩施工、开挖A 段基坑同时进行喷锚支护施工、对桩的质量进行查验、底板垫层、桩承台、绑扎承台钢筋、对地板进行混凝土浇筑、绑扎壁筋、架模、进行壁砼浇筑。B段的施工程序首先按照A 段的施工程序重复一遍,然后接着顶板支模、绑扎顶板的钢筋、最后就是顶板砼浇筑。

(二)深层搅拌桩施工

该地下室工程施工现场周边是道路和楼房,施工用地较少,在这样的情况下,一般不会采用格栅式深层搅拌桩作基坑支护,为了稳定土层课采取钻两排Φ800搅拌桩的方法,对于深层搅拌桩宜采用两搅两喷方法。

(三)基础桩施工

该地下室工程施工现场的环境较为复杂,所以基础桩的施工只能在原来的场地进行。该地下室的基础桩选用了Φ800钻孔桩,共62支,其中包括了单、双、三桩承台,所以现场施工人员要特别注意,不能出现Ⅲ类以上的不合格桩。为了尽可能的保障整个基坑支护的安全,应最大限度缩短地下施工周期。为了是桩的质量得到有效的保障,需严格按照相关的安全工程标准来进行钻孔桩施工。

(四)基坑开挖

在上文的施工方案中提到了采取了分A、B段施工方式,逐断开挖,每段应分为3个层次,并且注意开挖的深度要与喷锚支护钢花管子的部位存在200mm的距离,杜绝出现开挖超长的情况,每次的开挖的长度28m最为适宜。与此同时,需要及时安排工程卡车将开挖的土方运出施工现场,以免影响周边人们的生活和交通,开挖后根据事先设定的坡度进行精准修整,此时应由里至外的方向开挖。地下室南面基坑长度100m,周边到处是居民小区,并且支护壁顶高与小区道路的存在不超过1m差距,地下室工程项目应安排相关安全技术人员实施全天侯的看护。

五、结束语

我国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快,城市规模也以非常快的速度扩大,人们对于地下室空间的利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对房屋建筑地下室的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论文对房屋建筑中地下室的施工技术研究较为浅显,旨在抛砖引玉,希望能够引起人们的对这方面的关注,促使房屋建筑地下室施工技术能不断的完善。

参考文献

[1]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2]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

[3] 谢全明.地下室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J].山西建筑,2005 (17)

抗震施工技术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多层建筑施工要点

时代的发展步伐决定了建筑的风格,我国的建筑从古至今不断地在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受到地理因素、人文因素和时代因素的共同影响。在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我国正在不断地力争与世界接轨,各项工作发展都朝着时代的步伐而不断前进。建筑物更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在随着我国建筑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而不断地变化着其建筑的姿态,就目前而言,我国建筑施工呈现出多层或高层施工建设的新的特点。如今,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加快,老城区的规划改进、新型生活园区的建设,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拔地而起,成为了这个时代的建筑主体。

对于现如今各个建筑行业重点开发多层或高层建筑,使得高层建筑成为现代建筑行业发展的新趋势的主要原因可以简单的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是随着人口压力的不断加大,以及城市化速度的不断加快,人们对于生活要求的不断提高,使得主城区内的可建筑用空间越来越小,为了更大的获取建筑利益以及满足地少容量大的需求,使得越来越多的建筑企业开始将目光转向高层空间的利用和开发;二是时代环境的影响,富有现代生活气息的时代决定了那些复古的,简便的建筑已不再适应现如今这种快的生活结构方式,人们住宅和工作环境观念的转变,促进了多层或者是高层建筑的施工建设;三是我家政策的支持,为了更好达到土地的利用率,国家出台相关的政策方针重点扶持相关的高层建筑物的施工建设。综合以上三个方面不难看出,多层、高层建筑施工早已成为了建筑的主体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势必将会继续前进的趋势是不容置疑的。

作为新时代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在具体的施工设计和建设时所出现的问题也是多种多样的。例如:

多层或者高层建筑物在其设计之初不仅仅是单纯的在追求其的高度,更是在对于其整体形态美得追求。如何使其达到形态美和立体感强但又不影响其施工的质量就成为了其设计施工的一道难题。再如,随着施工高度的不断增加,就为在施工中人员安全、技术攻关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新的挑战。

针对现代高层建筑中不断出现的难题,相关的技术人员也正在进行科学的分析与研究,力争将各个难题一一攻破。确保高层建筑的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下面本文将重点结合土建项目中的多层建筑施工技术之要点的相关话题进行简单的论述。

第一,地基的建设施工。高层建筑由于其的承重性较大,所以对其的地籍的施工技术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在进行开槽施工中,首先应对其土地结构进行必要的分析,根据其土地的具体属性有选择性的进行是采用木桩、浇筑桩还是其他的相关的地籍建设,以确保在日后的施工建设中地籍不易出现沉降或倾斜的现象。

第二,减少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由于多层或高层建筑物大多采用的是深基坑的施工形势,这就造成了在土方开挖的过程中对相邻的建筑物产生相关的影响。因此,在现代的施工中大多采用现代控制理论对深基坑施工过程进行控制,以达到干扰其地面下沉或偏移对相邻建筑物的影响。就目前高层建筑的施工控制方法与系统理论主要有三大类:开环控制、闭环控制和自适应控制。通过对于这三种方法的技术控制,可以较好的达到减少对周围建筑物的影响。

第三,浇注体的施工操作。在现代的高层建筑物的施工过程中几乎都在采用整体浇筑的施工方法,如此一来既可以相对降低施工的成本又可以有效地确保高层建筑的整体性机能。在进行整体浇筑施工中要注重对其抗震措施的引导,增加建筑物的抗震性是高层建筑施工的要点之一。

第四,脚手架的设计和应用。在高层建筑物的施工过程当中,通常会面临施工范围狭小,距离地面主要干道较近的情况,因此会为建筑的施工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必须采用安全可靠的脚手和模板体系,使得施工人员有利于进行立体面作业和攀爬作业,减少因够触不到而造成的施工不到位问题,这样才能既可以保证工程顺利的进行,又可以兼顾周边闹市区的安全。

第五,强化隐蔽工程的管理。高层建筑物的施工中会出现很多的隐蔽工程,例如钢管的焊接、斜角的钢筋替换,提升架的安装等等,这些隐蔽工程作为施工技术攻关的一个组成部门也正在逐步的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对于上述隐蔽工程的施工,必须严格的进行相关的技术指导和技术把关,确保相关的施工符合设计要求。

第六,由于多层建筑的建筑造型或功能的设计施工需要,通常在结构顶部设置钢结构塔桅。通常塔吊散装和整体提升的方式在实际的施工中采用较为普遍,但由于其依赖于顶部的施工作业面和结构形式,因此对于顶部施工作业要加大钢筋的支撑力度,采用稳固性较好的三角形作为其施工的主体设计面。

第七,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实行绿色施工模式。建筑施工尤其是多层建筑的施工通常是在主城区内进行的,因此或多或少都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噪声、光、粉尘等的污染。因此,最大限度的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污染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也是施工的过程中要解决的技术难题之一。例如通过在临近居民区的地方设置施工隔音层或壁设置隔离棚,将噪音进行隔离;设立专门性的施工污水收集系统,将施工污水集中处理后在进行排放,以达到降低对城区水污染的效果;建立健全节能降耗机制,对于建筑垃圾进行回填或再次利用于路面等,减少建筑垃圾的污染等等。

第八,高层建筑对于混凝土的要求提高,一般而言在高层建筑的施工工程中混凝土的强度一般较高,体量一般较大,因此在浇筑工程的施工当中对于采用泵送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因此,要严格控制泵送混凝土的配合比,保证其的均匀性和连续浇筑性。

在土建项目中的多层建筑施工中其技术之要点还包含着其他很多的方面,在此我就不再一一做相关的阐述。在高层建筑快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施工技术难关需要我们相关的技术人员进行逐一的攻关,以确保高层建筑的质量和安全的稳步提升。相信,随着时代的不断前进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先进的施工技术将会普遍的应用于施工的第一线,促进高层建筑物工程的施工建设朝着更好的方向不断地发展前进。

参考文献:

【1】《扣件式钢管支模架稳定承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与构造措施研究》建筑施工技术毕业论文网

抗震施工技术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钢筋工程;施工;问题;简析

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工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施工内容,所涉及的规范条文多,比较复杂。钢筋工程的施工包括:钢筋的加工、钢筋的连接和钢筋的安装。众所周知,钢筋在混凝土结构中作用很大,关系到结构的安全,是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但是有一些施工技术人员往往由于对设计图纸、相关的规范和标准理解不透等原因,而常常发生一些钢筋施工验收不合格的问题,还有成品保护不力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影响了工程的整体质量,还有可能使工程存在安全隐患。下面就钢筋工程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作一简要分析。

(1)不按设计图纸施工,不履行正常的建设程序,随意进行钢筋代换。《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的强制性条文5.1.1规定:当钢筋的品种、级别或规格需做变更时,应办理设计变更文件。在实际工程施工中,有不少的施工技术人员认为:只要按照等强度代换或等面积代换就没有问题,而不与设计人员沟通,不充分了解设计的意图,为图省事不办理设计变更文件,致使代换后的钢筋不满足设计要求、构造要求等问题,导致钢筋工程的验收不合格,还要找设计人员进行核算,重新出方案进行整改或返工,影响了工程的正常进行,不管采取哪种措施都要造成人工、材料的较大损失和工期的延长。因此,在发生设计变的情况时,要先办完设计变更文件,再按变更文件施工,是最省时、省力的好方法。

(2)施工技术人员不认真审阅图纸,不及时更新已有知识,造成钢筋加工不合格。《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5.3.2规定:除焊接封闭环式箍筋外,箍筋的末端应作弯钩,弯钩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①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对一般结构,不应小于90°;对有抗震要求的结构,应为135°;②箍筋弯后平直部分的长度:对一般结构,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对有抗震要求的结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大庆是抗震设防的地区,图纸中都已标明,箍筋的制作应按有抗震要求的标准,而在实际施工中还时常发现箍筋制作不合格的现象,有的弯钩的弯折角度仍按90°制作,有的箍筋弯后平直部分的长度仍按箍筋直径的5倍左右制作,严重不符合规范的要求。另外,还有的箍筋的内净尺寸不符合要求,其主要原因是: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概念错误,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保护层厚度不再是纵向钢筋(非箍筋)外缘至混凝土表面的最小距离,而是“以最外层钢筋(包括箍筋、构造筋、分布筋等)的外缘计算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因此,还是按照原来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概念来计算箍筋的内净尺寸,势必造成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偏小(差一个箍筋直径尺寸),箍筋的制作尺寸也不符合要求。

(3)不注意成品保护,在绑扎完成的钢筋上面踩踏行走、施工作业,造成钢筋的移位、变形。这类情况最严重的发生在现浇楼板这方面,很多施工单位的施工人员,在楼板的弯起钢筋、负弯矩钢筋绑好后,为了方便省事,不搭设临时操作台,在绑好的钢筋上行走,以及在钢筋上进行混凝土的浇筑作业等,致使绑好的钢筋严重变形移位,在这种状况下,对变形的钢筋再进行调整,也很难达到原来的形状和位置,严重影响现浇板的质量,造成不应有的质量下降。

(4)钢筋工程施工中,还有许多容易忽视的问题,如:钢筋应有合格的质量证明书和二次检验报告;钢筋的锚固长度应符合要求;钢筋连接接头应抽样检验;柱上下两端箍筋应加密:梁主筋进支座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弯起钢筋位置应准确;主筋保护层垫块要满足要求;受力筋为双排时,钢筋的排距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等,都是在施工过程中都应该加以注意的问题,稍不注意就可能引起钢筋工程验收不合格,在许多论文和标准中都论述很详细,在此不再重复进行分析。

结语

总之,在钢筋工程施工中,由于上面所述的问题,导致钢筋工程一次验收不合格和成品保护不力的情况,还是经常发生的,这些问题都是应引起注意和应当避免的。为防止此类的问题的发生,保证工程质量,施工单位应做到:在钢筋工程施工前,技术人员要认真分析设计文件及相关标准,编制出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对操作人员详细进行技术交底;施工过程中,做好现场成品保护,操作人员要持证上岗,按相关交底要求认真实施,严格按照自检、互检、专职人员检查的“三检制”进行检查,杜绝使用劣质钢筋、用错钢筋、漏掉钢筋等问题的发生,做到钢筋工程一次验收合格不返工,保证工程的进度和工程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作者简介

抗震施工技术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模板工程;钢筋工程;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当前,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变化,各种资源逐渐短缺,为了节约土地资源,建筑工程中的高层工程项目不断增多,而框架剪力墙结构作为高层建筑施工中的重要技术,自然会受到越来越多地关注。

一、框架剪力墙结构

框架剪力墙结构是在框架结构中布置一定数量的剪力墙,在满足不同建筑功能的要求下,同样具有强大的承受力,且水平力较平衡,同时能够根据数量的不同,为高层建筑建设提供灵活的空间。

二、框架剪力墙结构的特征

要分析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技术,首先要了解其结构特征。框架剪力墙结构主要有三个特征,即受力、刚度、抗震。

(1)框架剪力墙结构受力特征。框架剪力墙结构作为一个垂直地面且空腹的悬臂梁,受到各种压力的作用后,经常会发生弯曲变形,且其变形的曲线为弯剪型。

(2)框架剪力墙结构刚度特征。通常情况,当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受力性能接近纯框架结构,即基底弯矩约占总弯矩的20%时,框架的刚度就会受到影响,就要设置相应的抗震等级。而当基底弯矩占80%左右时,框架刚度接近最小,就要采取合理的有效的结构措施,进行抗震减震。

(3)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抗震特征。确定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等级的主要依据就是《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及《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重点是设计好剪力墙刚度及框架的刚度之间的比例关系。

三、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

要建设一个框架剪力墙结构,主要包括五个关键的施工技术:钢筋工程技术、模板工程技术、混凝土工程技术、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施工技术等。

3.1钢筋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在钢筋工程的建设中,要用到大量规格不同形状不同的钢筋材料,比如一级钢(直径6mm、8mm);三级钢(直径12mm,18mm,20mm)等。在钢筋工程建设中,主要的技术难题是:密集的钢筋节点,使钢筋安装、浇筑的过程中,容易产生移位等现象。通常会采用以下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

(1)对箍筋框进行固定。在钢筋工程建设中,依据实体放样,可以制作加工定型模具,比如柱筋等对柱筋框进行定位,或者采用水平和竖向的墙体梯格筋控制建设过程中的钢筋位置,这样能够减少钢筋位移情况的出现。

(2)明确钢筋的梁柱节点。由于大型高层建筑中的钢筋使用量较多,故而会产生密集的梁柱节点,为了保证每个节点的准确性和有序性,一般要事先在计算机中对现场的钢筋进行绘图放样,之后以1:1的比例制作模拟样板,将其放置在施工现场,这样就能够为施工中钢筋的梁柱节点建设提供指导。

(3)实行样板引路制度。在施工现场,会有不同部门的工作人员,要保证钢筋工程的统一性和精确性,就需要工作人员严格遵守施工现场的实体样板,保证工程的质量和速度。

3.2模板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1)内外侧模板的设计。在进行模板配板的过程中,要注意外墙模板中的内侧模板要比外侧的模板短200~300毫米,这样能够保证配板的准确性,同时在支模时,要以已经经过浇筑的墙体作为参照物,把外侧的模板贴紧墙体,另外,为了保护墙体,一般在模板与墙体的接触位置要垫上海绵,保证整个墙体的完整性。

(2)固定内侧模板。在模板浇筑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内侧模板和内侧模拟的墙根向内或者向外移动的状况,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模板的准确性,故而模板设计者经常会在模板内侧中放置一个短钢筋头来控制其位置,保证其稳定性。

(3)保证墙模与楼板之间的紧密型。通常在进行浇筑的过程中,会出现漏浆的现象,它会使整个模板的稳定性降低。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很容易,只需要将水泥或者砂浆填入有缝隙的地方即可。

(4)吊装墙模。墙模的吊装对稳定性和精确性要求很高,故而要在亮光中进行,同时要保证在吊装的过程中,墙模不会碰到钢筋,还有控制好吊装的位置。

3.3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混凝土工程关系着整个框架架力墙结构的刚度和抗震性能,故而在工程中地位举足轻重,为了保证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和使用寿命,通常要注意以下几点:

在进行混凝土工程的建设中,首先要对混凝土进行调和配置,在调配的过程中,要控制好各种材料的比例。

(2)在浇筑的过程中,要重点注意浇筑的顺序,一般采用退浇筑法,先浇筑等级和强度较高的墙柱混凝土,之后在等级较低的梁板混凝土,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另外,在浇筑大截面梁时,要采用分层浇灌的方法,将各种配料捣实,保证其密度。

(3)当混凝土工程完成之后,安排专业的人员对其进行洒水养护,保证其表面的湿润时间大于或者等于七个小时。

3.4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控制要点:

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裂缝状况,在建设中,通常采用三种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1)优化原料比例。在配置混凝土的过程中,要选择质量和耐用性较好的原材料,同时在其中添加高效减水剂,在浇筑过程中,保证混凝土的单方用量在250kg/ ,这样才能够保证混凝土的密度和坚固性。

(2)降低温度。混凝土作为一种物理材料,在高温下会发生热胀现象,在浇筑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气孔,引起裂缝,降低其刚度。

(3)混凝土的检测。为了更好地了解混凝土的状况,工程技术人员可以在混凝土的相关构件中设置监测点,同时采用先进的电子测温仪设备,掌握和控制混凝土的温度,为整个混凝土工程建设提供相关数据支撑。

3.5蒸压加气砼砌块施工技术要点:

蒸压加气砼砌块是以水泥、矿渣、砂、石灰等为主要原料加入发气剂,经搅拌成型,蒸压养护形成的实心砌块。其特点为:质量轻、抗压强度高、保温隔热性能好,导热系数、吸声、隔声性能好;耐火度高;易于加工,可在其上钉、切、锯,施工方便。但由于该墙体材料材质疏松,吸水性强,散水性差,在施工中如控制不好,易产生裂纹、发霉等缺陷。

(1)砌筑前应进行实地排列,不足整块的可锯砖,但最小不得小于砌块长度的1/3.底层用水泥砖或者灰砂砌3层约20cm厚,上面用水泥砂浆找平抹实,以防止霉脚等缺陷,以上各层用M5.0水泥砂浆满铺满挤砌筑,上下层要求十字错缝,搭接长度不小于200mm,转角处应相互咬槎。要求水平灰缝≤15mm,垂直灰缝≤20mm。

(2)砌块与砼墙、柱相接处,必须设置拉结筋,以防因收缩而拉裂墙体。与墙、柱相接处竖缝用水泥粘结砂浆(普通砂浆用107胶)粘结,厚度20mm,挤严塞实。砌筑高度每天约1.3m,余下应待第二天再继续砌筑,使砌块阴干成型 ,防止产生收缩裂缝。

(3)在跨度或高度较大的墙中设置构造梁柱。一般当墙体长度超过5m,可在中间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当墙体高度超过3m(≤120厚墙)或4m(≥180厚墙)时,可在墙高中腰处增设钢筋混凝土腰梁。

(4)在窗台与窗间墙交接处是应力集中的部位,容易受砌体收缩影响产生裂缝,因此,宜在窗台处设置钢筋混凝土现浇带以抵抗变形。门窗洞口上部的边角处也容易发生裂缝和空鼓,此处宜用圈梁取代过梁。

(5)在砌块墙身与混凝土梁、柱、剪力墙交接处,以及门窗洞边框处和阴角处钉挂10mm×10mm网眼大小的钢丝网,每边宽200mm,网材搭接应平整、连接牢固,搭接长度不小于100mm。

(6)在墙面上凿槽敷管时,应使用专用工具,不得用斧或瓦刀任意砍凿,管道表面应低于墙面4~5mm,并将管道与墙体卡牢,不得有松动、反弹现象,然后浇水湿润,填嵌强度等同砌筑所用的砂浆,与墙面补平,并沿管道敷设方向铺10mm×10mm钢丝网,其宽度应跨过槽口,每边不小于50mm,绷紧钉牢。

当然,随着工程结构的越来越复杂化,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技术也需要越来越精确化、先进化。通过这些技术,能够保证高层建筑施工的质量,促进整个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陈广发.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分析[J].2012(30):371.

[2]王立慧.对现代建筑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的探讨[J].建筑与工程,2011(9):327.

[3]李晓鹃,安永强.浅谈小高层住宅短肢剪力墙结构设计 [J].土木建筑学术

抗震施工技术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 水泥搅拌桩 路桥施工 施工技术 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建筑行业技术的不断革新,目前处理软基土质地基的方法有了较好的效果,当前比较流行的方法是水泥搅拌桩加固法,这种方法对软体地基的实用性比较轻,而且效果比较好,这样可以形成复合土体或者符合地基,能够有效的增强地基的稳定性,可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能有效防止地基的沉降,除此之外还可以增加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对于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力防止地基沉降具有较好的效果。

二.路桥施工中水泥搅拌桩的成桩原理

水泥搅拌桩使用特别制造的钻杆或者钻头,钻进地基一定的深度,喷出浆,边喷、边搅、边上提,从而使得水泥浆沿着钻孔深度和地基土强行拌和,使之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从而产生固结体,这样就可以达到软基加固的作用。

1.水泥的水解和水化反应

普通的硅酸盐水泥含有水硬性胶结材料,这种材料含有的矿物主要有氧化钙、三氧化二铝、二氧化硅、三氧化硫以及三氧化二铁等等。当水和水泥一起搅拌成为水泥浆时,这时水泥颗粒表面的这些矿物会和水发生水解以及水化反应,从而生成其他的水化物。这些水化物都是迅速溶于水的,这样会使水泥颗粒的表面暴露,使之继续和水发生反应。

2.水泥水化物与粘土颗粒的化学作用

水泥水化物凝胶颗粒的一部分与周围具有一定活性的粘土颗粒发生反应,另一部分逐渐自身凝结硬化形成水泥石骨架。

(1)团粒化作用

土中的二氧化硅遇到水会形成硅胶微粒,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会使得较小的颗粒逐步形成较大的土团粒。且水泥水化生成的氢氧化钙等凝胶粒子,这些物质的表面比较大,而且具有较强的吸附活性,这样土团粒就会进一步的互相结合。

(2)凝硬作用

当溶液中析出的钙离子的数量超过离子交换所需数量时.其多余部分便与粘土矿物中的一部分或大部分胶态二氧化硅或胶态三氧化二铝进行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稳定的硅或铝钙结晶化合物.在水中逐渐硬化.且强度增长.由于其结构较致密。水不易侵入.使得水泥土具有一定的水稳性.

(3)碳酸化作用

溶液中游离的氢氧化钙与空气和水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石灰石。它能增加土的强度,但其反应速度较慢,通过上述一系列化学反应形成具有整体性、水稳性和一定强度的水泥桩体。

三.影响水泥搅拌桩强度的主要因素

1.土中含水量的多少

我们知道天然土中含水量越小,那么水泥土的抗压强度就会越高,反过来在水泥掺入相对比较少时,天然土中的含水量对强度的影响相对比较小一点。所以天然土的含水量是直接影响水泥土的强度的,同时还与水泥的掺入比例有关。

2.土的化学性质

我们知道土的化学成份中,比如土的酸碱度、土中有机质的含量,土中硫酸盐含量等等这些因素对加固土强度的影响都比较大。酸性的土壤(PH

四.水泥搅拌桩的设计

1.搅拌桩的设计

(1)布桩范围:由路基中心线向两侧布置桩位,必须保证桩距。且路基范围最外一排桩不得大于设计桩距,必要时加密。

(2)布桩型式:采用柱桩,正方形布置。

2.确定搅拌桩长及桩间距

(1)桩长L

根据桩顶设计标高位于地面以下0.5 m。地面以下6.0m为中密砂层,故限制水泥搅拌桩加固深度。故先确定桩长L=6-0.5=5.5m,再计算单桩承载Rkd及水泥土的抗压强度。

(2)确定桩问距a

①首先确定桩的置换率m

②再确定每根桩承担的处理面积A

③最后确定桩间距a

五.水泥搅拌桩加固料掺入料的确定

1.水泥搅拌桩的配合比

施工前按照现场取土样进行室内配比试验,以确定符合现场地质条件及桩体强度要求的水泥掺入量。

2.提升速度

经现场工艺试桩记录和提升速度与水泥搅拌桩的均匀性和功效进行对比,采用最佳提升速度0.8 m每分钟。单位时间内水泥浆液的喷出量:现场取土样进行试配和对其物理力学性能分析,取水泥最佳掺入比为14%.土样的重度为18.9 KN每立方米。

3.任意一点的搅拌次数

搅拌轴叶片垂直投影高度是0.2 m,搅拌轴叶片总数是4片,根据这些提供的参数代人t=h∑z・n/v得出土体中任意一点经搅拌轴搅拌的次数为50次。

六.水泥桩的施工工艺

在具体的施工中为加强水泥搅拌桩的密实度。可以采用四搅两喷的方法,其效果比较明显。具体的施工程序如下:

1.在作业时必须要保证机械的平稳,特别是在桩机就位深层搅拌机到达桩位对中,要保证机械的水平。

2.在喷浆钻进搅拌下沉的时候必须按照掺入比以及水灰比来拌制水泥浆。并且要把水泥浆倒入集料斗备喷。

3.提高搅拌头自桩底的反转能力,使之一边旋转一边匀速的搅拌提升,直到设计桩顶标的高度。

4.重复喷浆钻进搅拌水泥浆随搅拌头再次旋转搅拌下沉而喷入地基,直到桩底标高,并喷完剩余的水泥浆。

5.在施工时重复的搅拌同时提升将搅拌机,做到一边旋转一边提升。之后又回到设计桩的标高,制桩完毕,又进行下一轮的操作循环。

七.搅拌桩质量控制的几个方面

1.水泥浆体拌制完后应防止其发生离析现象。

2.施工中冈故障停浆时,应将搅拌机下沉至停浆点以下0.5 m,待恢复供浆时再搅拌提升。

3.当喷浆口到达设计桩顶标高时,应停止提升,搅拌数秒,以保证桩头的均匀密实。

4.做好每一根桩的施工记录,深度记录误差不大于50mm,时间记录误差不大于5s。

八.搅拌桩质量检验

1.施工允许偏差桩身垂直偏差:不大于1%。桩位偏差:不大于50 mm。桩径偏差:不大于4%。桩顶标高:应超高500ram。桩底标高:应超深100 iIlln一200 mm。

2.施工过程检验。经常检查施工记录,根据每一根桩的水泥用量、水泥浆液的均匀性、搅拌次数和时间及成桩深度等对质虽进行评价。

3.施工后质量榆查:

(1)一般在成桩后28 d龄期,抽检总桩数的2%,用地质钻机钻取芯样观察其连续性和搅拌均匀程度并制成试件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2)场地复杂或施工有问题的桩,进行单桩倚载试验,检验其承载力;

(3)施工后28天,对搅拌桩进行抽检。经钻芯取样和静载试验,均达到设计要求。

九.结束语

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国家也越来越重视道路的建设。伴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飞速发展,也有越来越多的公路投入使用。但是调查显示路桥地基沉降的现象已经十分的普遍,高速公路尤为突出。特别是软土地基处显得格外严重,已经严重的影响到道路的行车的安全。为了减少路桥地基的沉降现象,水泥搅拌桩在路桥施工技术中的应用越来越广。但是,虽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对于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也有了较大的发展,水泥搅拌桩加固法的应用也越来越广,但是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也还存在许多的问题,这需要行业的专家以及施工的工作人员,在具体的工作中不断的探索,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技术不断的科学化。

参考文献:

[1]姚章虎 阐述水泥搅拌桩在路桥施工技术应用 [期刊论文] 《中华民居》 -2011年4期

[2]陈军 论述水泥搅拌桩在路桥施工技术应用分析 [期刊论文] 《四川建材》 -2009年2期

[3]林贻森 杭州石祥路地道桥引道基坑支护技术 [期刊论文] 《铁道标准设计》 ISTIC PKU -2003年10期

[4]王小漫 李志华LI Zhi-hua水泥搅拌桩处理软土地基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 [期刊论文] 《山西建筑》 -2005年4期

[5]甘泉 水泥搅拌桩工程质量控制措施研究 [期刊论文]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1年8期

[6]刘相东 詹慧鸿Liu XiangdongZhan Huihong深层水泥搅拌桩加固桥台后软基施工及质量控制技术 [期刊论文] 《铁道建筑》 PKU -2005年9期

[7]吴秋正 深层水泥搅拌桩在软基处理中施工技术的改进和研究 [期刊论文]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1年9期

抗震施工技术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转换层结构;钢筋工程;工艺流程;施工技术

一、建筑转换层结构概念以及功能

1.建筑转换层结构的概念

在建筑转换层结构的最低端,上部建筑因为部分结构是竖直的构件所以是不能直接与转换层的最低端贯通的。应该在建筑中设置建筑结构的转换层,并且在建筑结构的转换层中设置结构转换的构件。结构转换的构件可以采用空腹支撑、梁支撑架、厚板等,其中厚板是抗震设计建筑的主要结构转换层的构件。但是因为建筑的需求量比较大,建筑转换层的最低端空间比较大,并且上下部分不能直接连接在一起,所以可以通过水平的转换使上下部分建筑能够直接连接贯通,从而构成了建筑转换层结构。

2.建筑转换层结构的功能

从建筑转换层结构功能的角度出发,建筑转换层的功能主要可以分成三大类:轴线的转换、结构式的转换、轴线和结构式同时进行转换。其中轴线的转换主要可以通过建筑转换层的结构将建筑下层形成一个柱形网,这样可以满足建筑的下层有比较大的空间需求。结构式的转换指建筑转换层结构可以将建筑上部转换成建筑下部的同时为建筑的下部分提供较大的内部空间需求。

二、各种建筑转换层结构的施工技术

1.混凝土施工技术

建筑转换层混凝土的施工技术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转换层混凝土的配合比例。一般情况下,建筑转换层结构中使用的厚板比较大,所以必须根据建筑的需求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根据大体积的建筑转换层中的混凝土结构,需要在材料的选择以及配合上做出详细的分析和研究。第二,在浇筑混凝土的时候必须满足整个建筑的连续性。在浇筑的同时可以从转换板的中心开始像建筑的两边进行浇筑,从而保证建筑两边的施工速度和质量的一致性,有效的防止了建筑发生侧内位移的事件。另外,对于斜面分层的建筑,可以采用薄层建筑,使其自然地流淌,直到连续浇筑到建筑顶部的方法。该方法可以有效的控制建筑裂缝。

2.钢筋的施工技术

在建筑转换层混凝土的结构中对钢筋的使用量非常大,所以可靠、安全的将钢筋安排在整个建筑的施工结构中已经变的非常重要。钢筋的施工技术主要分为:安装顺序、连接以及绑扎三部分。

在安装钢筋顺序上,认真考虑好各个钢筋之间额制作尺寸以及安装顺序。一般情况系,钢筋的安装顺序为:安置纵向的钢筋安置建筑低端双向的钢筋安装钢筋支撑架安置建筑上部的纵向钢筋绑扎钢筋使钢筋就位安置双向的钢筋;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主要可以采用四种钢筋连接的方式、方法。钢筋焊接、锥螺纹的连接、电渣压力的焊接以及套筒冷挤压的焊接。在连接钢筋的时候采用的方式主要由钢筋的型号决定。直径为15~25的钢筋主要是采用电渣压力焊接或者钢筋对焊的方式;钢筋的中间部分主要是采用锥螺纹的连接方式;带有弯头的连接方式主要是采用了套筒冷挤压的焊接方式。在绑扎钢筋支撑架的施工过程中,因为钢筋比较长,所以只能是在钢筋施工的现场进行钢筋焊接,然后再绑扎、安置钢筋支撑架。因为安置钢筋支撑架是钢筋绑扎的关键所在,所以在连接和绑扎钢筋的过程中需要按照钢筋的连接顺序将钢筋一排一排的抽到建筑最低端之后,一边松开一边将钢筋提到正确的位置上,同时在实行绑扎、固定钢筋的工作,直到钢筋绑扎工作完成为止。

3.建筑支撑体系的施工技术

在建筑转换层结构的施工过程中经常使用以下几种建筑支撑体系:

一次性支撑体系。从建筑转换层低端一直支撑到地面的厚板。该支撑体系是需要支撑的原材料,并且适合在建筑施工中可用的原材料比较多以及建筑转换层位置表低的施工现场。载体传递的支撑。该支撑体系主要是施工载体通过载体的支撑传递给建筑的每一个施工部位。其中支撑楼板的数量是需要进行统计来确定的。另外还可以利用该支撑方式将建筑的纵向结构构成的桥梁传递给任意一个建筑部位。埋设钢筋的支撑体系。在建筑转换层结构中埋设钢筋或者钢筋架来支撑,与整个建筑连为一体,从而可以承受全部的支撑重任以及施工的载体。一次性浇筑成型也可以节省建筑支撑所需要的材料,其中建筑转换层之间的桥梁可以采用建筑转换层之间的混凝土结构的连接方式。在设置建筑支撑体系之后,还可以对建筑的转换层的支撑力进行验收。在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的时候,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结构施工的方案,然后建立比较符合实际的支撑模板,使设计与施工达到完美的统一。

4.预应力的施工技术

在建筑转换层结构中的厚板一般情况下是需要配置双向力的预应力钢筋的。采用预应力施工技术的时候需要注意几个注意事项:(1)敷设波纹管。在敷设波纹管的时候需要按照标准规则进行筛选,波纹管不能有凹痕以及裂痕等,并且在波纹管的接头处需要用防水带以及套管进行严密的连接。(2)穿预应力的钢筋。为了有效的防止波纹管出现漏浆从而引起的封堵事故,可以采用先穿束法,该方法是指在安装波纹管之后使用转换层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将预应力钢筋穿入。除此之外,还可以在浇筑混凝土结构的时候不断的拉动钢筋,从而保障孔道更加通畅。在穿钢筋结束之后就可以对建筑转换层结构中的波纹管进行表面检查。(3)拉动预应力钢筋。在拉动预应力钢筋的时候采用中间向两侧有顺序的拉伸,采用了拉伸长值以及预应力拉伸的方法。

三、结语

从某种定义上来说,建筑转换层结构的施工技术进一步发展保证了建筑行业顺利进行。根据统计数据表明了,板式的转换层占有额转换层结构在百分之五十之上。因为带有转换层结构的板、柱或梁的尺寸比较大,因此从整个模板的系统来说,钢筋的安装或者预应力顺序就会在转换层结构的施工技术上有严格的限制。总之,建筑转换层结构施工技术是整个建筑的“桥梁”,是使建筑顺利发展的重要前提。如果整个建筑从钢筋的安装、预应力的顺序以及施工设备做出良好的选择以及设定合理、科学的方案,并且合理组织建筑转换层施工现场,就一定会实现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杨琦;李彪;赵惠麟;马军;赵才其;板片空间结构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研究以及施工技术的管理研究 [板片空间结构体系研究论文之五][A];第六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卷)[C];1997年

[2] 刘之春;张鑫;傅传国;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教学的研究[A];山东土木建筑学会建筑结构专业委员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周德源;马升东;孙良宏;高层建筑结构体系扭转效应以及关于未来发展趋势的探讨[A];第十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4年

[4] 黄超;韩小雷;季静;关于高层建筑结构风振控制以及管理方法的研究初探[A];庆祝刘锡良教授八十华诞暨第八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崔钦淑;聂洪达;建筑结构分析软件PMSAP在工程中的应用探讨[A];第14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三册)[C];2005年

抗震施工技术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公路桥梁;钻孔灌注桩;质量控制;要点

中图分类号:U445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钻孔灌注桩在各类土木工程中广泛应用,具有抗震性好、承载力大、施工噪音小、可以解决特殊地基沉载力等诸多优点。目前在国内公路桥梁基础工程领域中钻孔灌注桩基础已占据了重要地位,但灌注桩地下施工不可预计因素多,工程质量较难控制,桩基施工既有机械操作,又有钢筋加工、混凝土拌制和灌注等多种工作,工序种类繁多,影响因素多,水下混凝土施工要求严格,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现孔底沉泥、缩颈、夹渣、断桩等,可能造成质量事故,因此,施工中必须严格监管质量。

1.施工工艺流程及准备工作

1.1 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前必须撑握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现以反循环冲击式钻机成孔为例,其主要施工工艺流程为:平整场地测量放样埋设护筒钻机就位开钻成孔第一次清孔检孔吊装钢筋笼骨架安装导管第二次清孔水下混凝土灌注拆除导管成桩。

1.2 主要准备工作

(1)首先必须预审施工组织设计根据业主、设计要求施作钻孔灌注桩超前地质钻探,进一步探明地质状况,补充完善地质钻探资料,调整变更设计桩长及嵌岩深度,保证桩基工程质量。

(2)测量定位要求准确,测量定位是保证成桩质量的前提,关系到孔位的准确性及钻孔的垂直度。施工中须严格执行三检制,与监理方复核、验收相结合,控制偏差在设计或规范允许范围内。

(3)护筒、钻机安装准确、稳固。根据桩顶设计标高及自然地面高程,用人工配合机械平整场地,按钻孔平面布置修筑钻孔机械进出场道路。场地面积要满足摆放钻机、摆设泥浆池及沉淀池的位置。

护筒有桩位固定、钻孔导向、保护孔口土体坍塌和隔离孔内外表层水的作用。护筒要求坚固、耐用、不漏水、装卸方便和能重复使用等功能。一般采用钢质护筒,由3-5毫米厚钢板制作,在护筒外侧加焊劲肋增加刚度,防止变形。埋置时应保证平面位置正确,偏差不得大于5cm,且高出施工最高水位1.0-2.0m;在水下埋设的护筒应沿着导向架借助自重、射水、震动或锤击等方法将护筒下沉至稳定深度。

钻机是钻孔、吊放钢筋笼、灌注混凝土的支架,要安装稳定、安全。施工中成孔中心必须对准桩位中心,钻机架必须保持平稳,不发生位移、倾斜和沉陷;安装就位时,详细测量后底座用枕木垫实塞紧,并在钻孔过程中经常检查,保证转盘面水平、机架垂直,进而确保桩身的垂直度和孔径。

2.公路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要点

公路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非常重要,直接关系着桥梁建成后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因此必须要抓住灌注桩施工技术中的各个要点,确保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进度及质量,保障公路竣工后正常使用。本文就从如下几个方面分析施工中的技术要点。

2.1清孔

为了彻底清除孔底的沉渣,就必须要采用清孔,避免孔底有沉渣而影响到灌注桩的承载能力。而清孔主要是利用了泥浆流动之时具备一定动能,利用该动能来冲击孔底部沉渣,将沉渣中砂粒、岩粒等成为悬浮状态,再采用泥浆胶体具备的黏结力将沉渣随泥浆循环带出桩孔,最后把桩孔中沉渣全部清除,起到清孔与排渣作用;从钻孔灌注桩的清孔与护壁来看,对泥浆实施制与清孔是确保灌注桩具有优质质量之关键环节。在施工技术中对泥浆控制指标做了相应规范:黏度的测定时间为17到20min、含砂率小于6%、胶体率要超过90%等,在施工技术中都要作为要点来严格控制,施工之时不能够就地取材,必须要使用专门的泥浆制备,采用高塑性的粘土或者膨润土,拌制泥浆要依据施工工艺、机械以及施工土层来实施,设计好配合比。

2.2钢筋笼的制作与吊放

在制作之前要检查钢材的质量,合格之后才能依照设计与施工的要求验收钢筋长度、直径、数量、规格及制作质量。验收之时,还必须要注意钢筋笼的吊环长度是否达到设计的标高,其长度应该依据底梁的标高变化而变化;在吊放钢筋笼的过程中,还要逐节检查连接缝的焊接质量,对于不符合要求的焊缝及焊口都要及时补焊。还要注意能够顺利将钢筋笼下放,严禁强制性将钢筋笼下放,这样有可能造成钢筋笼变形、坍孔等现象,遇到不能下放就要立即停止并查出根源,比如没垂直吊放导致不能下放、成功偏斜等,这些都需要纠偏,重新验收之后确保无误才能吊放钢筋笼。接长之时要快速焊接,尽量降低沉放时间。

2.3做好灌注水下的混凝土前泥浆制备

在灌注水下的混凝土之前要制备好泥浆,而且在第二次清孔灌注桩到设计标高时,应该采用钻杆原位实施第一次清孔,一直到孔口的返浆比重低于1.00到1.20;如果孔底的沉渣厚度低于50mm,就要抓紧时间沉放混凝土的导管与吊放钢筋笼;在沉放导管之时要检查导管连接是不是密实与牢固,防止漏浆漏气影响到灌注。在灌注混凝土之前还要使用导管做第二次清孔,确保孔口返浆比重以及沉渣厚度合符规范要求。一旦各项指标达到要求,就要及时灌注水下混凝土。

2.4灌注水下混凝土

对于水下钻孔灌注大都使用导管灌注,必然存在混凝土离析现象,因此就要采用良好配合比来降低离析的成都。当然现场配合比并不是一沉不变,而是要随着水泥品种、石料规格以及含水率、中粗砂之变化而调整,并要确保每根桩的配合比准确无误,搅拌混凝土之前要对配合比进行复核校验其准确性,严格测试管理与计量,并填写好各种原始计量与制作试件。同时对于钻孔灌注桩施工中,还要将水下灌注的砼性能参数作为技术要点,做好砼的灌注操作技术。

3.常见故障处理

在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往往会遇到坍孔、卡管等故障,一般可分别采用回填重钻、淤泥吸拔等方法解除故障。下面将浅谈卡管及导管进水处理:

3.1卡管处理

在灌注过程中,混凝土在导管中下不去为卡管,有两种情况:初灌时隔水栓卡管,或由于混凝土本身的原因,如坍落度过小,流动性差,夹有粒径较大碎石,拌和不均匀以及运输途中产生离析,导管接缝处漏水,雨天运送混凝土未遮盖等,使混凝土中的水泥浆被冲走,粗集料集中而造成导管堵塞。处理办法:可用长杆(可采用ф25以上的钢筋)冲捣管内混凝土,用吊绳抖动导管,或在导管上安装附着式振捣器等使隔水栓下落,如仍不能下落时,则须将导管连同其内的混凝土提出钻孔,进行清理修整,重新吊装导管,重新灌注。机械发生故障或其他原因使混凝土在导管中停留时间过长,或灌注混凝土的时间过长,最初的混凝土已初凝,增大了导管内混凝土下落的阻力,混凝土堵在管内。其预防方法是,灌注前检查设备性能,准备备用机械,发生故障时,立即调换机械,同时采取措施,加速混凝土灌注,必要时,可在首批混凝土中掺加缓凝剂,以延缓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3.2导管进水处理

导管进水一般是首批灌砼量不足或导管口提升过高以至无埋深或误测导致导管提升至砼面外。其处理办法:①第一种原因进水,用导管作为吸管,用空管吸泥的方法将孔内混凝土吸出,重新灌注;②第二种原因进水,若表面砼没初凝,可将导管重新插入砼中,用泥浆泵抽出管内的泥浆,重新浇灌砼;若表面砼已超过初凝时间,则作为废桩。

4.结束语

在灌注桩施工过程中,严格按施工实施细则要求,按工序进行质量控制,坚持每道工序实施检查验收许可制、成桩辅以适当的检测方法,就能保证属于地下隐蔽工程、施工难以控制的混凝土灌注桩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参考文献:

[1]吴成海 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期刊论文]-科协论坛(下半月) 2008(9)

[2]王晨超 长大直径变截面钻孔灌注桩施工监理[期刊论文]-施工技术 2008(2)

上一篇:选型设计论文范文 下一篇:砌体结构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