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会讲话技巧范文

时间:2023-03-20 19:12:09

开会讲话技巧

开会讲话技巧范文第1篇

信的大体内容是,一位基层干部讲述他16年前的一次亲身经历和感受。那时,他是一个市的乡团委书记,到市里参加团市委召开的通讯报道工作会议,在会上聆听了当时团市委一位领导的讲话,深受启发教育,在以后十几年的工作和成长历程中受益非浅。他在信中说,那位团市委领导的一番脱稿讲话令他钦佩而难忘,并视为学习的榜样。当时,团市委领导作报告时,看到有些同志不认真记录,并没有直截了当地批评,而是语重心长地说:“透过大家笔记可以看出一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思想水平,有一定思想深度的人,笔记肯定记得很漂亮,记好笔记,终生受益”。寥寥数语对基层参加会议的同志影响至深。从那以后,他无论开会,还是读书、调研,始终做到准确记录、精心记录,事后还要进一步整理,使他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个人进步较快。后来,成为该市第一位进入乡镇领导班子的招聘干部,后来又担任过镇党委副书记、市报副总编、人大常委会财经城建工作委员会主任等职。

事情虽然过去了很多年,可能没有几个人记得,而这位基层干部却记忆犹新,难以忘怀,其中道理显而易见。俗语讲“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意思是说,单凭耳朵听只能记住一时,时间久了容易忘记,如果在听的同时,把讲话的内容记下来,过后再加以整理,就记得牢固。开会、听报告、跟随领导调研等时机,养成记笔记的习惯,是一个很好的学习途径。大凡领导的讲话,尤其是脱稿的即席讲话,都是领导经过深思熟虑的精辟论断,或是头脑中新近考虑的思路、观点和方法,这些创新性的思维成果,蕴涵着丰富的知识和哲理,对指导工作很有帮助。因此,能及时记录下来,并在工作实践中加以运用,会有极大帮助。

事实上,现在召开的各种会议不少,参加会议的人也不在少数。据观察,参加会议的人员真正用心听讲并记录的并不多。会场上有这样几种情况,一是有少部分人不仅认真听,而且边听边作记录;二是大多数人比较认真地听,但只听不记;三是很少的一部分人连认真听也做不到,有的打瞌睡,有的打电话,有的心不在焉,有的忙于无关事宜,这与认真记好笔记大相径庭。

记好笔记,说难也不难,但要持之以恒地记好需要下点功夫。一是要从思想上认识到记笔记的重要性,把它看成是学习的好途径,看成是提高和锻炼自己的好机会,看成是工作的一部分。二是要养成日常记笔记的好习惯。无论开会、跟随领导视察、调研等活动,要留心、细心、用心,认真记录领导的重要讲话。三是要学会记笔记。常言道:“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听话要听音”。作记录时,要善于从领导的讲话中领会精神实质,挖掘思想内涵,拓展和深化思路,总结出有价值的观点。不是机械地去记,更不能断章取义或以偏概全。四是要在记录过程中学会讲话。多听、多记,肯定受益。听的同时做好笔记,作笔记的同时,还要注意学习观察领导的讲话风格、技巧和逻辑思维等能力,对照个人的讲话能力找差距,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讲话水平,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五是要从记好笔记终生受益的做法中得到启示。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要像开会、听报告记好笔记一样认真,坚持不懈,善于总结。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产生质的飞跃,只要我们善做有心人,迟早会有奇迹出现。

开会讲话技巧范文第2篇

道德经有言“道可道,非常道”,如何做好机关工作,让自己工作更有成就感,每天工作更舒心,能力更被领导认可,在机关向来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事情。

领导只会在心里默默掂量你这个人的能力,却一般不会给予具体化的指导。同事之间,办公室的秘密更是讳莫如深,你的同事永远不会告诉你真实的关系,真实的细节。

如果父母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那他们会无私地将自身经验传给孩子。而对于一般没有背景,无人指点的年轻人,就只能自己一点一点的积累,一条一条的注意,积少成多,做事的纰漏就会越来越少。

既是在出差途中,就说说跟随领导出差这件事中的几处小细节,也都是自己的经历和体会,与君共勉。

1、明确自己的角色和目的。

若领导带了贴身秘书,你的任务可以减轻一些,但也绝不可溜号,要做好协调工作,各项安排要多多提醒领导秘书,有事情也不要自作主张,多问领导秘书,请其做决定或者请其请示领导做决定。

如果自己担任秘书的角色,领导出差期间的行程,生活方方面面都需要更加重视。

2、关注几项关键事项和节点。

跟随领导出差,你可能面对的也是陌生环境,东南西北都分不清,这个时候你最该记的是什么?

一日三餐的时间和地点!会议的时间和地点!联络人的手机号!

如果领导级别高,比如到下级调研,或许每次餐前和会议前都会有人来请。但作为秘书,掌握时间和地点仍然是非常必要的,因为每天领导问的最多的就是这件事。

每到中午和晚上休息前,要提醒领导下午或次日的时间安排,试想如果你这个秘书连这种最基本的提问都回答不了,或者别人都来请领导了,领导还没睡醒,你这个秘书是多不合格。

3、把自己照顾好是最重要的前提。

很多时候,给领导做秘书相当的不容易,比如行程安排紧张,会议结束后立即要登车前往下一站,这时候大家都要登车了,你想去卫生间怎么办?

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我的同事就曾经历过这样的尴尬事,他自己去了卫生间,却不料领导和其他人已经乘车走了,当然在走出一段时间后有人发现他不在车上,又调转车头回来接,但这样既耽搁本已紧张的行程,也给领导丢面子。

遇到这种事,一定要跟司机或同行者打个招呼,宁可让大家稍微等一下,当然更可行的办法是在会议结束前找好时机把问题解决掉。

作为秘书,也要注意在登车出发之前请点一下人数,看看有没有落下谁。

把自己照顾好,还包括出差期间的身体状况要保持,如果没照顾领导反而自己先病了就不太好了。

再比如睡觉前要再三查看闹钟,确认已定铃,并且不要忘了把开会时调到静音的手机调回声音模式,早晨因为闹钟没调好自己睡过的事情也是出差中容易出现的。

4、跟领导在一起,沉默不意味着尴尬。

出差期间领导既要开会讲话还要各种场合的应酬,很容易疲劳,所以坐车的时间是一个重要的休息的机会。

如果和领导坐在一个车里,这时不用刻意寻找话题,就安安静静地让领导休息好了,当然也有领导的习惯不同,还要因人而异,如果对领导不甚熟悉,要注意观察,不要逮着机会说个没完。

5、细节处多留心。

这就是显示工作水平的环节了,一个优秀的秘书在细节处做的妥妥贴贴,让服务的对象甚是舒服,旁人看着也甚为叹服。而如果不是专职的秘书,偶尔随领导出差做到前面几点也就能基本不出大纰漏。

细节的地方,举几个例子:

给领导的材料自己要带一个备份的;领导要在主席台讲话,要提前摆好材料并检查,防止漏页少字;领导的习惯要多掌握,喝什么茶,喝什么水,做好端茶倒水的工作是基本功;坐车坐到正确的位置;提前给领导摁电梯,开车门…

机关工作拼的不是智商,最重要的是有心,做秘书工作更是如此,多多请教,多向优秀的人学习是我们通往优秀之路的开始。加油吧,筒子们!

开会讲话技巧范文第3篇

会议是一种重要的政治活动和社会活动,搞好会议报道是新闻记者的一大职责,很少有记者没有接触过会议报道的。所以,会议新闻如何走出老框框,一直是新闻工作者在探讨的问题。

很多人认为,会议报道是一种枯燥的、程式化的东西,实际上,我们许多的会议报道确实也不尽如人意。但是,会议报道真的就那么没意思吗 ?肯定不是,没意思的只是记者没有带着积极寻找新闻的心态去参加会议,而是为报道会议而报道会议,于是写出来的东西自然干干巴巴,没有价值,没有可读性。

会议并非不出新闻,关键是发现新闻的眼睛和处理会议新闻的技巧。新闻工作的老前辈范敬宜说过,“会议所研究、审议、决策的内容都是新闻富矿,里面包含着很多读者关心的新闻信息。关键是看我们的记者能不能从读者的立场上来考虑选取角度,能不能用新闻的眼光来捕捉会议中引人注目的闪光点,能不能用新闻的手法和新闻的语言去挖掘会议当中涉及的、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政治、经济、生活……”

会议应该是新闻报道的一个主要对象。顾名思义,会议会议,就是很多的人聚在一起议论事件、讨论工作、交流信息、沟通思想。参加会议的人来自各方面,有着不同的背景,代表着不同的利益。只要不是形式主义的,会议对我们记者来说,都是一个极有价值的新闻富矿。那么多人聚在一个会议里,发表着自己的意见,提供着各方面的情况和动态,这种发现新闻的机会除了会议,还有什么地方有呢 ?特别是大型的高级别会议,参会的许多人都是万众瞩目的,都是平时难得一见的,如政府官员、企业家、理论家、艺术家,个个是“明星”,他们即席讲话,或阐述一个观点,都可能构成新闻。现在他们都来了,你可以有机会去一个个交换名片,也可以一个个“抓”来采访了。

所以,会议报道不能不要,但会议报道必须改革,必须创新。除了一些特别重要的会议需要全文或摘要发表公报、消息、讲话、评论外,对一般会议的报道可以打破会议程序和有关框框,采用广大受众喜闻乐见的内容和各种别出心裁的形式给以报道。

主题选取。这是一种比较省事的方法,就是选取一个主题报道会议。要求这个主题必须合乎会议的主旨,不能乱贴标签;必须是受众关心的话题;必须有新意。在此基础上,对那些主题十分明确和单一的会议,只要有新闻价值,可直接点题加以报道。对综合性会议和多主题的会议,由记者提炼出报到道的主题。会议的标题不能就会议写会议,这样反而吸引不了受众的眼球,可以抓住内容重点,改写会议标题。

摘要播发。可根据其新闻价值和受众的需要来确定,既可全文播发,也可摘要播发,或者另发,该长则长,该短则短,以满足不同受众的需要。

内容变通。新闻是用事实说话的,如果满篇都是空话套话,都是“认识”、“要求”,难免令人产生厌烦的心理。写会议新闻要善于把会议的内容“变通”为新闻信息,淡化说教味,增加信息量。特别是对于电视新闻的报道,不能把所有的画面都使用会议镜头,而是可以把相关内容的影像资料穿插于会议画面中,这样可能更有说服力、生动性。

巧选角度。要根据会议精神,从领导的一句讲话中或会上的花絮里,找出好的新闻角度和思路,找出新鲜材料。

节外生枝。记者要抓住会议报道之外又与新闻有关的新闻去做,这需要记者凭借新闻敏感去“意外”发现。

不拘一格。新闻体裁的种类有很多,根据会议内容的不同特点,我们还可以用新闻的“十八般武艺”传播会议中的新信息。比如,会议侧记、会议花絮、人物专访、新闻评述、答记者问、现场报道、解释性与分析式报道等。

摘要要点。我们有的记者总感到会上的东西都很重要,哪一项内容都不敢放弃,结果一些有价值的新闻常常被淹没在面面俱到中。这就需要我们,分清所开会议哪些具有广泛的普遍宣传意义,哪些只具有局部或行业的宣传意义,哪些是受众的关注点,哪些是少数群众的关注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不同特点,不计其余,摘其要点,选择最优价值的东西予以报道。

就会论会。无论什么样的回忆,都会折射出时代的风貌,体现组织者的思路,反映领导者的作风。会风总与党风、民风紧密相连。因此,新闻记者可以就某种会议的本身写出新闻来。

剥离分解。有人把会议报道看成是报道会议,开幕必“隆重”,闭幕必“圆满”,无论开幕还是闭幕,都得列人数、排名次、登讲话,报道内容照顾到方方面面。对此可采用剥离分解法,从中分解剥离出一些政策信息、经济信息、新闻信息。至于会场内外同会议有关联的,哪怕是一个片段、一个侧记、一个趣闻、一个亮点,都可作为会议花絮来播发。同样也可为新闻生色、增光。

挤出“泡沫”。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会议报道,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召开了什么会议、什么人参加、什么人主持、什么人到会讲话,而且把讲话原封不动地搬上屏幕和版面,从认识到意义,从做法到体会,从存在的问题到解决的方法等等,使人看了犹如听了一场工作报告,非常辛苦。对此可采用挤出“泡沫法”,运用“提要式”,把会议最精华的东西提取出来,让人看了既节省时间,又一目了然。

开会讲话技巧范文第4篇

善于培养科学素养,以饱满的热情投身新闻事业

新闻写作是一项非常严肃的工作,基层通讯员,特别是乡镇的通讯员应当很好地认识到这一点,一定要严格遵守职业道德,深入基层,了解情况。写新闻稿既要对被报道的事实负责,又要对受众负责,切不可粗心大意轻率对待。一定要用严肃的态度来对待严肃的事业,要多请教相关领域的专家,对报道对象和报道领域有较全面的认识和正确的把握。例如《抚松新闻》报道的《长白山放山习俗》这一篇新闻,放山就是人们上山搜寻采挖人参的过程,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为了采写好这篇报道,作者不畏艰险深入深山老林,与参乡挖参人一起挖参,体验了长达2个月的采挖山参全过程,感受其中的人参文化。通过不懈努力,收集、整理了长白山区的劳动人民在近千年的采挖山参的过程中形成的一整套独特的民间习俗。

善于往下跑,增强新闻敏感度,提取精华吸引观众眼球

要想迅速及时地报道令观众常看常新的鲜活新闻,就必须深入采访第一线,例如县级会议新闻几乎就一种模式:“某年某月某日,某某会议在某某会议室召开,某某领导主持会议,某某领导发表重要讲话。”不是说这么写不行,国家、省、市、县的大型会议,比如党代会、人代会以及决定一个地区今后一个时期发展大计的重要会议,应该这样报。可是一个专业会议,某一方面工作的会议,完全可以跨出会议本身,打破以往写作会议新闻的常规,敢于取舍、比较,只写闪光点,跳出“会”,反映“事”,把会议最主要的精神提炼出来,用观众易于接受的语气表达出来。这个“事”才是观众最关注的最有新闻价值的精彩东西,也就是说要善于在会议报道中提炼有价值的新闻。

例如2005年7月末,抚松县遭遇百年难遇洪水冰雹灾害的侵袭,我们在县委县政府召开的一次抢险会议上了解到抚松县在这次灾害中电网和水利设施遭到损毁,会后我们立即赶到会议中提到的受灾现场了解情况,在第一时间采写了县电网、水利设备设施遭受严重破坏后,供电、水利抢修员工奋力抢险,报道了大量的抗洪水冰雹保供电的好新闻。这些新闻由于有了一个个感人至深的镜头,精彩的细节描写,使新闻变得生动、鲜活、厚重起来。

要有强烈的好奇心,善于从平常事中找新闻

《中国青年报》资深女记者蔡平说:“记者是天生的,不是后天的。”其实她所说的“天生”是指“好奇心”。一个记者没有采访技巧可以学习,但是没有天生的好奇心就没办法学了。记者最好什么都感兴趣,是个“包打听”,而不是“懒得动”。应当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哪儿环境脏,哪儿撞车了,哪儿井盖丢了,哪儿发生火灾了……都要走到近处,瞅个明白,弄个清楚。还有一些社区新闻,邻里之间、婆媳相处、夫妻关系、孩子教育等,看似小事,却和人们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必然会引起人们的兴趣。所以对社会上、生活中发生的一切“奇”事,记者要有好奇心,不怕麻烦。要用职业敏感思考加工,构思出新闻角度,写出新闻报道来。例如《假系安全带,“生命线”让人心忧》这篇报道文章就是这样写出来的。作者乘车时总发现出租车司机的安全带松松的、长长的,有些反常,这是为什么呢?他脑子里产生了疑问,好奇心驱使他要弄个明白,经过多次乘车的看和摸,终于弄明白了,原来司机和乘客都有这种情况,不系安全带的原因有多种,比如安全带坏了、不知道法律对副驾系安全带有要求、有的人怕弄皱了衣服或觉得麻烦、系了不舒服、勒得紧、行车距离短不需要、车速很低没有危险等,甚至有人说“忘记了”,根本想不到要系安全带。但又怕交警罚款,所以只好用卡子把一头卡上,另一端搭在腰上,不“机关”里。原来是假系安全带,根本不起安全作用。一连观察很多天,发现这样的现象很多。作者很快写出报道,之后交警严检细查,消除了假系安全带的隐患。

善于采用良好的提问方式,掌握好提问技巧

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现场采访离不开提问。采访提问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采访报道的成败、优劣。基层通讯员应针对不同的采访对象和采访内容,采取不同的提问方式提出合适的问题。问题提得好、提得准,有助于打开采访对象的话匣子。例如到民营企业采访,想了解企业与员工之间关系方面的一些情况,如果你问一名员工:“你认为当前新形势下,该如何处理好企业与员工的关系?”那位员工就会立在那儿,嗫嚅半天也说不出什么东西来,假如你改口问:“你认为要做一名受员工欢迎的厂长,他应具有哪些素质?”那名员工就会反应过来,马上畅谈起来,而且会讲得很生动。但如果当时是就这个问题询问厂里某位高层领导,那么第一种问法就比较合适了。

再如采访维护消费者利益问题,问一个农民,你的提问一开始就问:“你知道怎样维护消费者利益吗?”这样的提问,肯定会把农民问慌了,不知从哪说起,怎么说好。假如换一种提问方法,问:“你周围的人买过假冒伪劣的东西吗?到哪去找?找谁?”他会回答:“有呀,在哪买的就上哪找商家吧,如果商家能够给补偿,那么就可以了;如果不能满足我们的话,那就打315好了,请消协的有关人员来为我们调解。”这样的提问具体、简单、直观,回答容易,能启发农民的思考,引起他们的兴趣,乐意回答你的问题,以倾诉他们的心声。

善于留存影像资料,多和专业记者沟通

基层通讯员在采访过程中,一定要善于留存影像资料。在这里,着重讲一下电视新闻的拍摄。电视新闻讲究声画合一,用镜头说话。但实际情况是很多基层通讯员的新闻素材拍摄不够规范,画面质量不甚理想,声画两张皮的现象经常出现。我曾经接到一篇扑救森林火灾的稿子,稿子写如何救火,而画面上却没有着火、救火的镜头,而是救火队收工和开会的镜头。一看就知道没有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还有些通讯员拍摄画面技术不够到位,图像抖动,推拉摇移不规范。还有很多通讯员送上来的稿子画面都是一些领导调研、检查工作等活动,或是各式各样的培训会、工作例会等,很多只是程式化的东西,忽视或淡化了调研中一些实质性的有新闻价值的画面镜头。所以,通讯员把握不好的题材,可以和电视台记者编辑事先探讨一下,及时了解编辑部的想法。

总之,基层通讯员要想捕捉鲜活新闻,在采写新闻时要注意到以上五个方面。好新闻是用脚跑出来的,必须具有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以政治和新闻业务知识为支撑,经常深入基层一线去采访。只有深入基层,随时随地留意观察,养成爱学习、多思考的好习惯,经过反复采写练习,采写新闻的能力就能得到提高,并写出鲜活、有分量的好新闻来。

开会讲话技巧范文第5篇

关键词:汉德传译 宴饮接待 口译技巧

汉德口译工作的特殊性在于:对话双方的内容有着很大的任意性和不可复制性。因此,就算学生对大量的短语演练纯熟,也往往无法承担相同场景下的实际口译任务。支持和保障跨文化和多语种间的交流有多种方式;就算借助手势、表情和体态照样可以和老外做生意。我们这里要分析的是如何更好地交流,也就是分析汉德口译入门的技巧。我们知道:口译入门的教学核心就是“纠错”。如何使用纠错教学法,帮助议员减少和纠正自己的错误,使翻译中的误差值变小,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要允许学生犯错,2.要鼓励学生犯错,甚至要引导学生犯错。

汉德传译教学的重点在于分析口译技巧和文化差异对跨文化和多语种间交流造成的影响,尽量缩小口译对交流带来的负面影响。好的翻译可以使宾主谈的水融,连双方的精神都能传达,皆大欢喜。口译有兴趣的同学,尽可能地把错误犯在课堂上,而不是犯在将来的口议场上。接下来,就以接待宴饮为案例,浅析汉德传译过程中的准备事项和口译技巧。

一、接待宴饮情景下的预计会在翻译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1)缺乏关于双方的背景知识,如单位、头衔、称谓的适当表达。

(2)无法有效传译时间、地点、路线、安排等信息。

(3)因为初次上场口译而紧张,造成口不择言和语无伦次等现象。

(4)口译台风不好,口头禅及不恰当的肢体语言过多。

(5)基本语法、词汇错误过多。

(6)对宴饮场景中常见的客套话处理不当,没有烘托出应有的气氛。

(7)对菜品的名称难以把握,使客人就餐时有所顾虑。

(8)对餐桌上出现的临时话题没有准备。

(9)及基本的烹饪方法和膳饮文化缺乏了解。

(10)对气氛把握不当,表达显生硬,对气氛烘托不够。

(11)对西方节日的风俗习惯不了解。

(12)对会谈出现的临时话题没有准备。

(13)对特色食品缺乏了解,导致讲解和描述有误。

针对上面详细思考过的可能存在的口译困难,汉德传译过程中就需要有的放矢,做好如下准备事项:

(1)初次见面打招呼及礼貌用语

(2)双方机构和头衔的称呼

(3)估计口译任务的行程及大概内容

(4)拟定个人所需词汇表

(5)应对临时计划变更和突况

(6)注意口译场上的仪态、举止

在接待宴饮的情景中,上面六项准备工作如何做细做深入?这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在多年的德汉――汉德传译教学实践经验积累下,有如下的口译技巧可供选择。

1. 有些信息是老师和师生之间的沟通,即所谓自己人之间的信息交流,无需传译给对方。

2. 注意按照场景需要添加信息和客套话,以保证交流的逻辑性和礼貌性,否则显得生硬,甚至会影响交流。

3. 请注意场合,并不是所有的错误都应由翻译自主去纠正。在友好的气氛下,口译可以做一些灵活的处理,即加些客套话。另外,口译员应该做到笔不离身,因为口译的情况难以预计,不应有丝毫懈怠。

4. 口译要注意以下几点:不能改变信息;要注意语气,说话要委婉。可以添加符合场景的客套话,如“wir denken””wir glauben””nach Ihrem Flug sind Sie vielleicht…”等表达方式,这样听起来比较得体。如果直接说“Wir haben einen Plan wie folgenden”听起来像颁布命令,显得生硬。

5. 口译员绝对不能自己找话题和对方聊天,有喧宾夺主之嫌!大忌!这种行为有违职业道德,在某些正式场合,甚至要承担由此引起的严重法律后果。在迎来送往的过程中,双方为了打发时间,会随便聊天。这种口译没什么难度,口译员应该利用机会调整情绪,进行休息,以利再战。

6. 数字是口译的难点,听时要集中精力。

7. 口译员不能擅自参加双方会谈,更不能擅自和某一方开展对话。这是一条基本原则!学生翻译时自己问对方“Es geht auch um die Finanzkrise?”是绝对不允许的。口译员是双方交流的桥梁,但是绝不能将双方交流变成三方会谈。

8. 口译员不能擅自添加平评论,这事虽小,但是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9. 请注意,若问题很简单,口译员可以代为回答。但是在正式场合,口译员一般不要自己回答问题。口译员负责传译,而非解答问题。

10. 在紧张、高压且多变的口译场上,口译者往往会犯些“不值一提”的小错误。这些小错误若非专门指出,往往为人所忽视。日积月累,会对口译者造成负面影响。

11. 开会前的闲聊,涉及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客套话如果事先准备好,口译时会很轻松,而且给人留下很好的印象。翻译注意调整好个人情绪,不要让口译受到非专业因素的困扰。过分紧张是口译的大敌。

12. 口译准备工作尽量充分,多设想一下可能的场景和题目。

13. 口译的重点应该放在理解上。听懂了,用中文组织语句就可以发挥母语的优势,要想听得懂,事先的准备就非常重要。

14. 口译时过分注意个别词汇,往往会影响整体思路的表达。初级口译阶段,只要译员能用外语传递双方的语言思路和语言逻辑,就能建立有效交流。在口译时应多用简单句,让对方更容易理解。

15. 注意在传译时的语言组织要有结构和层次性。对方提及好几个项目,口译时可以用排列法翻译为:1、2、3等等。这样听起来容易理解。这里需再次强调,对初级口译者而言,传译语言的结构和逻辑应该是翻译的重点。在中文语言的组织中,也要突出这两点。

16. 向对方提出请求时,要注意语气。可以使用第二虚拟式。

17. 如果口译时实在记不住具体重要的数字,则需向讲话人再次询问及核对数字。除了平时加强练习外,准备工作中应对背景知识和信息尽量充分收集。这样在了解谈话大致内容的前提下,就可集中精力听数字了。

18. 口译时要注意放慢语速,在说话时应注意与双方或听众的眼神交流,这样会产生较好的交流效果。

19. 在口译过程中,嘴里咬“干净”,不要带口头禅,比如“OK”“also”这样经常被挂在嘴边的小词。通过麦克风,口头禅现象会被极端放大,令人反感。另外,如果某一谈话内容没有听懂,必须停下来核实。绝不能自行将翻不出来的内容删除。如果根本不翻译,就是口译中常见的一个大问题:语意损失。

20. 口译中常会犯一个错误:主次不分,抓小放大,重要的逻辑和内容往往因为某个无足轻重的信息点或词汇而被忽视。口译者应把讲话者要说的意思正确理解、区分层次。另外,口译员要特别注意自己的仪态,避免因紧张带来的小动作。

21. 平时应该多联系总结所谓的“中心思想”,着重理解“对方到底想要说些什么”,或者“到底什么意思”。在做口译笔记时,注意将不同的内容分层次记录下来。

22. 理解是口译成功的核心,而理解的核心,就是我们一再强调的语言结构和语言逻辑。因此要反复练习的是对原话中结构和逻辑的解析、掌握,以及表达时对结构和逻辑的重新构建。

23. 涉外宴会时,口译员最好事先收集一些就餐地点和特色菜的背景知识。进场落座后迅速浏览一下菜单,做好心理准备。有些食材太古怪,可大概解释一下,如译成“猪肉做的”,具体的动物内脏器官不一定要翻译出来。

24. 在略正式的口译活动中,事先应该能得到双方的名单,口译员应该准确记住双方的姓名和头衔。如果没有准备材料,最好在现场询问一下,没有听清楚时可向对方核实或请对方答复。赴宴者的头衔或官衔也非常重要,如果不知道是处长、司长还是科长,在非官方的场合下可以说是负责人、领导。

25. 首先,口译员要时刻集中精神注意听。即便有人会说:“下面这段不用你翻了”,但是讲完了以后,对方很有可能又要求翻译。其次,在口译时会遇到某个重要词汇不会讲的情况,要想办法绕过去,用其他方法表达或解释出来。总之,要将主要谈话内容或者谈话方向表达清楚。

26. 口译场上经常会遇见闲聊的情况,口译员事先要了解双方的热点题目以及与谈话内容可能相关的谈资。

27. 在准备场景时,思路要拓展开来。既然是吃饭,就应该留意与“吃”相关的话题。

28. 联想在口译时的确是非常重要的方法,但是一定要把握住会谈内容的大方向,不能出现巨大的偏差。

29. 口译如果没有听清或听懂,完全可以向双方再次询问或核实,千万不能信口开河。

30. 餐饮口译时经常会遇见文化差异的问题。德语中前餐叫Vorspeise,而中文叫冷菜,如果按照字面翻译成kalte Speise就会产生不好的效果。所以可以加上一个解释性的说明Das ist chinesische Vorspeise. Das nennt man kalte Speise. 另外,对方询问几道菜,口译员决不能越俎代庖说有四道菜。就算餐桌上摆放了四道菜,口译员也不能自主回答,而是应传译双方对话。

31. 这里存在语义损失,漏译会造成德方误解,觉得中方傲慢无礼。

32. 口译员在这种情况下要注意呵护宴会气氛,必要时可适当提醒某一方,避免文化差异带来的误解。

33. 自作主张的翻译是不负责任的做法。但让人把酒拿来看看则是非常好的化解办法。

34. 虽然口译员不能擅自添加信息或代为回答,但这里却需要再口译时添加解释性说明,以期交流顺畅。两种情况不同,需注意揣摩,并把握分寸。

35. 在餐饮口译时要注意几点:中方在宴会时喜欢点一些名字特别的菜,口译时不能简单翻译字面意思,如“狮子头”“蚂蚁上树”。在这种情况下,应使用描述法和比较法。告诉对方这道菜是用肉糜(Hackfleisch)做的,这样避免了误解和歧义。如果可能的话,还可以告诉对方这道菜是西餐中的某道菜,比如Das sieht wie Kn?del aus, und gekocht in einer dicken So?e. 这种比较法能给对方一个形象的解释。

36. 宴会时经常会遇到无法翻译的东西,比如茼蒿和娃娃菜在德语中找不到合适的单词。在这种情况下,告诉对方最基本的信息即可。或者也可以直接告诉对方,这种菜德国没有,请尝尝看。重要的是不能冷场,不要影响宴会气氛。

37. 宴会口译时,应注意宴会友好的气氛,比如好客、热情等气氛要传译出来。二,向对方推荐某菜品时,要注意语气。可以说Das ist eine Shanghaier Spezialit?t und Herr X m?chte Ihnen das empfehlen. 三、如果对方不了解中餐,注意在口译时加入对烹饪方法和食材的描述及解释。

总而言之,口译是高度集中的工作,走神是大忌。集中精力做好传译,不要急躁,尽可能地减少错误,使主宾双方皆大欢喜。

参考文献

[1] 刘伟.汉德口译实践入门[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4:4,20,74.

开会讲话技巧范文第6篇

第一句话:马凭四条腿,官凭一张嘴,干工作离不开一支笔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当干部、干工作,离不开动员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而实现这些职能,就要起草文稿、发表讲话。怎样把上级的决策部署传达下去,如何把上级的会议精神贯彻下去,如何把工作推动下去、落实下去?材料、讲话非常关键。每次活动,比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从方案制定、动员讲话、简报通报,到心得体会、对照检查、总结汇报,等等,哪个不是材料?哪个不需要材料?每个干部,特别是机关干部,提高综合文稿起草水平意义十分重大。

一是材料工作关系领导形象和领导威信。领导的工作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是通过他的讲话水平、文字水平体现出来的。也有人认为,有些地方和单位会风不好,开会的时候下面总是打瞌睡、看报纸、发短信、来回走动、交头接耳,很大原因是领导打官腔、说空话,照本宣科,不能调动人、激励人、鼓舞人。好的讲话,应该使人知、使人信、使人动、使人激、使人奋、使人乐。使人知,就是让人知道什么、明白什么;使人信,就是听了让人相信、让人信服;使人动,就是听后让人动起来,让人去做、去干、去落实,不动不行,不干不行;使人激、使人奋,就是听了你的讲话激动人心,振奋人心;使人乐,就是在一些轻松愉快的场合,能让气氛活跃,让人喜欢听。不论是革命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改革时期,好的动员部署讲话一定使人精神抖擞、热血沸腾。当一名领导,要让同志们服从,首先得让同志们服气。在某种程度上,讲话水平、材料水平就是领导的水平。

二是材料水平就是工作水平。日常做人,要说话办事;机关工作,要办文办会。文章考验官员两个能力,一是政治思考力,二是艺术表达力。就拿工作总结来说,总结的是工作、也是思想,是经验、也是教训,很难想象一个人对自己的工作都不会归纳和梳理,能把工作干得多么出色。同时,也只有是自己一点一滴做出来的,脚踏实地干出来的,感受才能深刻,思考才能深入,经验才会真切,体会才能铭心。从这个意义上讲,工作干得好和总结写得好同样重要。去年的《人民日报》发了一篇梁衡的文章《当干部与写文章》。文章说,不会写文章的干部不可能是个有水平的干部。一个有水平的干部,如果他真的把工作当成一种事业,真的想为社会、为百姓干一点事,真的想探寻真理,研究规律,那他最后必定是一位政治家、专家、学者、思想家和文章家。诸葛亮的《出师表》、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范仲淹的《岳阳楼记》,那些大气深刻的文章,都是文随事出,情随理现,既是文章的经典,更是工作实践的结晶。

第二句话: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抄得好不如抄得妙

学习都是从模仿开始的,写文章也一样,就像画画的学描红,练习书法的学临帖。写材料就是要在抄的过程中模仿、总结和提升。特别是对上级的大政方针、主要精神、根本原则、规范性提法,以及一些对形势的判断等,你必须跟紧上级精神。因为公文的内容反映的是组织的意志,是“代人立言”,特别是作为地方组织的公文一般是以落实上级精神为主,在精神上必须同上级保持一致,这必然要体现在语言文字载体上的统一,必要的内容,必要的语言,不能改变。因此,天下文章一大抄,关键看会抄不会抄。会抄的轻车熟路,不会抄的原形毕露;会抄的锦上添花,不会抄的伸手被抓。有人总结了一个“简明抄典”,我把它归结为为四条:

一要坚持学习借鉴、模仿创新。决不能照搬照抄,全盘抄袭。你可以学习人家的选题立意,借鉴人家的谋篇布局,模仿人家的行文风格,然后创新自己的写作方法,绝不能奉行简单的复制粘贴。借用鲁迅先生的话说,就是文体可采用张三的形式,结构可融汇李四的骨架,内容可涉及王五的涵盖,语言可借鉴赵六的精彩,然后进行优化组合,进行创新创造,总之是一条:参考要广泛,引用不单一,摹仿看不见。

二要做到相互结合。具体说,就是上级精神地方化、外地经验本土化、过去的东西时尚化。学习借鉴上级的材料要以与本地本部门结合为主,学习外地的材料要以与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结合为主,学习之前的材料要以与当前的新形势、新提法,新常态、新理念结合为主,归纳起来就是上下结合,内外结合,古今结合。干工作、写材料,会结合,不仅是方法,也是能力。怎么结合呢?今年年初总局的工作会议上,梅克保局长在总结讲话中有三句话,叫“找准切入点”“抓住结合点”“明确着力点”,三个点一抓住,就结合成功了。

三要拓宽思路。这个思路就是要做到“三通”,即嫁接变通、触类旁通、融会贯通。

——嫁接变通。主要是利用别人的,借鉴别人的,改造别人的,最后形成自己的。就好比杨树始终是杨树,不会成为银杏,更不会结出苹果或山楂。但学会嫁接,则一切皆有可能。清代有个学者叫袁枚,他说“蚕食桑而所吐丝者,非桑也;蜂采花而所酿蜜者,非花也。”“嫁接”的关键是“变通”。要结合实际,因时而变、因事而变、因地而变、因人而异,灵活变通,为我所用。通过嫁接变通,让观点闪光,让材料出彩。

——触类旁通。如果说嫁接变通的关键是“技术改造”,那么,触类旁通的关键则是“技术引进”。精彩的文章处处闪光,我们可以从中引进文路,引进布局,引进技巧,引进创新。很多文章内容不同,但格式相通;很多事情做法不同,但道理相通;很多故事情节不一样,但是反映的意义一样。“触类旁通”的关键是“触”,要通过学习别人的文章,触发自己的灵感,开发自己的潜能,启迪自己的思路,然后发现共同点,找到共振点,抓住结合点,明确着力点,这样就会让思路豁然开朗,让文章顺理成章。

——融汇贯通。所谓融会贯通,就是广览博收、融为一体,“尽百家之美,以成一人之奇”。融会贯通的关键是“融”,就是结合、综合、揉和、耦合。融合就像和面一样,小麦不是面条,面粉不是面条,水也不是面条,但放在一起进行融合、揉和,再通过擀面杖,就成了面条。你这个手擀面劲道不劲道、吃着美不美,就看你的综合概括能力、分析研究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怎么样。有人说,参考一篇文章写一篇文章是抄袭,参考三篇文章写一篇文章是模仿,参考十篇文章写一篇文章就是创造。能参考更多的文章,然后融会贯通,再来创新一篇文章,那就是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水平。

四要注意方式方法。我把它称之为“六句真言”,即明确意图,把握高度,理清思路,重点突出,层次清楚,准确表述。

——明确意图。写材料首先要明确意图。开个会议,写个讲话,准备材料,首先要弄明白这个会是干什么的,要解决什么问题,是讲给谁听的,写给谁看的,要达到怎样的目的,取得什么样的效果。这些东西弄不明白,心里就没有底。写材料前首先要弄明白,你这个会议、这个材料是动员会还是总结会,是座谈会还是汇报会,是宣传教育还是总结表彰,是调查研究还是请示汇报,等等等等,意图首先要搞清楚。有人曾总结了起草讲话要弄清10个问题:谁来讲?以什么身份讲?什么时候讲?为什么讲?领导自己想咋讲?会议要求该咋讲?与会同志想听啥?等等,如果这些都搞不清楚,那还写个什么啊?

——把握高度。你起草一个文件,不是你一个处室、一个科室的东西,而是代表整个单位、甚至是全市、全省的东西。因此必须站位全局、把握大局,写出全局的高度,领导的高度,战略的高度,理论的高度等。任何一个材料,都要把握高度。要善于从思想和理论深度上把握高度,从高处、大处、远处、深处来审视和考察、从对领导的战略意图和对全局的把握上体现高度,从大背景、大战略、大进程之中来把握高度。有了高度,文章的站位问题就解决了,材料的分量就出来了。

——理清思路。思路就是思维的路线。思路决定出路。干什么都要有个先来后到,有个先后顺序。一个材料、一篇文章,首先思路要清,准备写什么,写哪几个部分,安排几个段落等,都必须思路清晰。思路不仅体现在整个框架,也体现在每一部分、每一段落、每一层次。

——层次清楚。写文章要注意层次感和逻辑思维。一个文章整体是这样,每个部分、每个段落也是这样。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再写什么,要讲逻辑关系,要有先后顺序,这样才会层次分明。否则就会层次不清,语无伦次,杂乱无章。某局长讲话,讲了三大部分:一要把思路理清,二要把风气搞正,三要把工作做实。在讲到把风气搞正时,他讲了三大段:第一段是领导带头树形象;第二段是从严治局正风气;第三段是选好干部树导向。第一段里面领导带头树形象,树什么样的形象呢?他又讲了三层:一要树立起对人民负责的形象;二要树立起推动工作的形象;三要树立起清正廉洁的形象。这样一环套一环,环环相扣;一层深一层,层层推进。这就是层次。

——重点突出。哪些应该详细论述,哪些应该轻描淡写,哪些应该一笔带过,要做到胸中有数、心中有底。如果面面俱到,平均用力,眉毛胡子一把抓,读了以后、听了以后就会主次不清,方向不明。整篇文章大的方面,重点是什么,主题要鲜明,每一部分里面准备重点写哪几段,每一段里面准备重点写哪几个层次,每一个层次里面准备重点写哪几句话等,都要摆布清楚。写文章讲究详略得当,而只有重点突出,才能详略得当。

——准确表述。就是文章的观点要准确、材料要准确、语言要准确、用词用语要准确、标点符号要准确,等等。写文章、写讲话,介绍情况,都要力求准确,也就是如何把最恰当的文字、最恰当的话、最恰当的词语用在最恰当的地方。《菜根谭》中有句话说:“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恰好,就是恰到好处,就是准确精当。

我个人的体会,只要做到了这六点,文章基本上得个90分以上没有问题。这六点不仅整篇文章是这样,一个材料的每一部分、每一段落都是这样!这六点不仅是写材料的要求,也是欣赏材料、判别材料好坏的标准之一。

第三句话: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万事皆可入文法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句话大家都耳熟能详,是《红楼梦》里的一句话。说: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那么,材料就是工作的反映。既然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那反过来说,所有的客观事物不都是文章吗?什么是客观事物?万事万物、做人做事都是客观事物,世事洞明、人情练达也是客观事物。客观事物都有规律,这些规律也是文章的规律。所以,我加了一句叫:万事皆可入文法。把事儿做好了,把人做好了,把话说对了,也就把文章做好了。

经常有人把写材料比喻成盖房子。盖房子要先搭架子,写材料要先拉提纲;盖房子要先备足材料,写材料要先搜集资料;房子盖成要粉刷,文章写成要润色;盖成的房子要装修,写成的材料要修改。叶圣陶有本书叫《文章例话》,书中收入了丰子恺的一篇文章《现代建筑的形式美》。文章开头说,现代建筑的形式美,有四个条件:第一,建筑形态须视实用目的而定;第二,建筑形态须合于“工学”构造;第三,建筑形态应巧妙地应用材料的特点;第四,建筑形态须表现出现代感觉。这四条,讲的都是建筑,写材料不也是这样吗?要实用,要合“工学”,要巧妙运用材料,要有时代感。所以,知道盖房子的道理就会写材料。

有人说,好文章就像一个美女。因为文章也要讲究美感,譬如语言美、结构美、层次美。说好材料也要像美女,就是材料的内容框架要匀称,就像人体胖瘦,只有匀称才好看,也就是《丽人行》中说的“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那才是天生丽质好文章。如果只有骨头没有肉,你写的是文章提纲。不论是起草一个文件,还是写一个讲话,先不说你的立意如何,首先要让你的材料上下匀称,整体和谐,做到该凸的凸,该收的收,详略要得当,重点要突出。

再譬如,写材料就像打仗。有句成语叫“纸上谈兵”,好像是个贬义词。其实写材料在某种意义上就是纸上谈兵。每个写材料的人就像一个将军,都掌握着字、词、句这些千军万马,领导和指挥着层次、段落、部分这些“军师旅团”。写一篇文章就像打一次硬仗,这些兵马如何使用,这些军师旅团如何摆布,就是一个写材料的学问。譬如写材料前要充分搜集和占有资料,就好比“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写材料要认真构思,要讲“意在笔先”,这是因为,只有“运筹于帷幄之中”,才能“决胜于千里之外”;文章的布局,字词的运用,就像战前的排兵布阵。排兵布阵时,海陆空相互配合、联合作战,各个兵种各就各位、按部就班,都安排得有条不紊,这样的文章才能上下贯通、整体协调,才有战斗力,才能打胜仗。一篇文章、一个讲话,短的几百字,长的上万字,这些字词句从语言学的角度讲,都是按照语法规则组织起来的;但从写作的角度讲,却是通过你所要表达的主题统帅起来的。一部《新华字典》,收有1万多字,如果把这些字儿胡乱集在一起,没有人会说它是一篇文章,因为它没有主题,没有灵魂,但把这些字很好地组织起来,表达一个主题,反映一种思想,就是一篇文章。所以兵马再多,没有将领统帅,都是乌合之众;字词再多,没有主题支配,都是文字垃圾。所以要学会写材料,就要像一个将军一样,有将帅之谋,会用兵之策,善于把最适合的兵用到最适合的地方。好材料就是这样写成的。

最近大家都在学习推荐的的《党委会的工作方法》,大家可能都是从工作方法上去学的,其实这个文章也讲写作方法。譬如,文章指出,党委要学会“弹钢琴”,十个指头都动作;要胸中有“数”,有基本的数量的分析;要做好调查研究等,这些对写文章也有很强的指导意义,特别是第九条“精兵简政”,直接讲的就是办文办会。文中指出:“讲话、演说、写文章和写决议案,都应当简明扼要。”简明扼要本身就是写作方法。什么是扼要?扼要就是掐住要害,抓住根本。打蛇要打七寸,办事要抓关键。做文章唯有扼要,才能简明。只有抓住关键、掐住要害,才能一语中的、力透纸背。否则,眉毛胡子一把抓,芝麻黑豆摊一场,没有主次,不讲重点,肯定不是好文章。别小看了简明扼要这个词,它可是写文章的最高境界,也是写作水平的最高体现。大家知道,凡是熟练的画家,几笔就能勾出人的形体,但没有经验的人,怎么画你都画不像。没有长期的历练,没有一定的功力,想做到简明扼要也不容易。

在某种意义上,写文章就是搭配。从小处说,是词语搭配,句子搭配,段落搭配;往大处说,是主题与材料的搭配,结构与内容的搭配,论点与论据的搭配,等等。会搭配就会写文章。当然,搭配不能乱搭配,也要讲规矩,要搭配得准确、恰当、协调,要门当户对。有句成语叫言当其时,就是话得说的是时候,说的是地方;该说不说,那是失职;不该说的说了,那就是失言!

第四句话:研究工作比研究材料更重要,做人比作文更重要,研究规律比研究技巧更重要

第一,研究工作比研究材料更重要。或者叫研究问题比研究材料更重要。文章是为工作服务的,工作就是为解决问题的。李瑞环在《学哲学用哲学》中说,“我们有些文章写得不好,不是词汇不够多、句子不够美,而是动机上、内容上、方法上有毛病,在鼓捣字儿上花得时间太多,在研究事儿上下得功夫太少。”我们经常讲“开门当秘书,关门当领导”,而要当好“领导”,就必须经常想着领导关注的问题、思考领导想着的工作,做到与领导思路对接、同频共振,而不是游离于领导之外,置身于工作的边缘,为文章而文章,为材料而材料。而要符合领导的口味,领会领导的思路,不仅仅是揣摩领导的喜好,研究领导的性情脾气和言语习惯,更重要的是研究领导所担负的工作。研究工作,就要经常想着工作进展得怎么样,我能为领导决策做些什么?如果我是领导,我对这个问题应该怎么看,我希望下边怎么干?向上级汇报,就要想着我们到底做了些什么,上级领导想听些什么,怎样汇报才能更出彩。对于写材料来说,你对问题思考的高度和深度,决定了材料的高度和深度;你对工作的关注度、融入度,决定了材料的适用度。所有的文字材料都必须围绕工作,围绕问题,特别是中心工作、主要问题、重大问题来进行构思和写作。只有这样,才能把握大局,站位全局,才能把话说透,把问题点准,把带有规律性和根本性的东西揭示出来,写出的材料才能切合实际,解决问题。支局长在2011年7月半年工作会上有个总结报告,这个总结报告讲了四个大问题、12个如何;今年1月总局的工作会上,梅克保副局长在会上就如何贯彻落实工作会议的精神又讲了“四个如何”。这么多的“问题”“如何”,说的不都是问题吗?写材料不就是围绕工作,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然后给出解决问题的答案吗?所以,写材料的,要始终牢记,研究工作比研究材料更重要,研究问题比研究文字更重要。

第二,做人比作文更重要。有句话叫文如其人。反过来说,就是人如其文,也就是什么样的人才能写出什么样的文。据我了解,现在到处都缺写材料的人,其实不是缺能写的人,而是缺真正用心的人、缺出类拔萃的人。选人之所以难选,难在文笔、人品、性情三者兼优上。一个善于做人的人,写出来的材料、讲出来的话就会是真话、实话、掏心窝子话,而不会是昏话、废话、假话,甚至不说人话。一个缺乏爱心、不热爱生活、对生活没有激情的人,不可能写出真诚感人、温暖人心的文章。内心狠毒,文字必定阴冷;正在谈恋爱,文字就灿烂。谦虚的人,必定好学;有教养的人,材料必定雅致;乐观的人,材料必定生动;宽容的人,材料必定大气;认真的人,就不会错字连篇。人实在文笔才能实。郭沫若说,文章是人写的,首先是人的问题。什么样的人就写什么样的文章,思想正确、态度鲜明、作风正派,写出来的材料才能立场坚定,思想健康,内容充实,符合实际。所以:态度决定前程,文品就是人品,文风就是作风,文章就是形象。人与文章融为一体,才是最高境界。

第三,研究规律比研究技巧更重要。世上任何事情都有规律可循。生活有生活的规律,学习有学习的规律,工作有工作的规律。文字材料也是一样,只要在平时具体写作实践中勤研究,多琢磨,多摸索规律,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阶段性工作会无非是现在啥情况、存在啥问题、下步怎么办;比如一个调研报告,无非是调研经过、经验做法,然后是几点体会、几点建议。其他文章也莫不如此。只要认真研究,都有规律可循。有人说,这不是党八股吗?我认为这不是八股,而是规律。比如一个人,五官长在什么地方,那是固定的东西,你说鼻子长到嘴下边、长到肚子上行不行?肯定不行。写文章也一样,那就是要尊重规律、研究规律、掌握规律、运用规律。我们提倡创新,但创新也不能违背规律。即使创新,也有规律。许多工作可能性质不同,但规律是一样的。所以,研究规律比研究技巧重要。去年我在《写作》杂志上发了一个文章,叫《关于文章写作中的“三”》,是对“无三不成文”的一些思考,主要讲了三个方面内容,也是对写作规律的一些探讨。一是说三句话是文章中经常出现的一种句型、句式。这种句型句式,高度概括,精准凝炼,富于哲理,简洁有力。譬如“三个有利于”“三个代表”“三个自信”“三严三实”。三为: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三与: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这些都是十报告中的话。还有,人生有三通:通人情,通世故,通礼仪。人生三件事:自己的事,别人的事,老天爷的事。等等。这种排比句式,或并列、或递进,说理精辟、表意精准,很有表现力、说服力和感染力。二是说就写作本身而言,“三”是布局谋篇之道,具有规律性,是种方法论。演绎推理的一般模式叫三段论,即大前提、小前提、结论。我们写的公文材料大多属于议论文范畴,而议论文讲论点、论据、论证方法,其中论证方法就是运用三段论,提供论据,进行推理,最后得出结论。用“三”来布局谋篇和构思讲话,有很多可以借鉴。譬如礼仪性的讲话,往往讲三个方面: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欢迎;对大家的支持表示感谢;对今后的工作提出希望。一般年度工作报告,也是三部分:回顾与总结;目标与任务;希望与要求。大多数的阶段性工作讲话,也基本是三部分:前段工作怎么样,当前问题是什么,下步工作如何干。这种三点式,最有利于抓住问题的关键和核心。三是说对于写材料,也有很多“无三不成文”的规矩。比如:公文标准三个有:有思想做灵魂,有结构做筋骨,有内容做血肉;公文语言讲三性: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改进文风三个字:短、实、新;选择材料三原则:值得写,能够写,适合写;文稿修改三方法:顺着改,照着改,问着改;文章结尾有三忌:忌虎头蛇尾,忌画蛇添足,忌草草收兵。等等,讲的都是一种规律。

最近一期《领导之友》杂志刊登了我的一篇文章,叫《文有“三用”》。机关材料也是应用文,应用之用,贵在“三用”。哪三用?就是实用、适用、受用。一是实用,就是有实际使用价值。公文因实用而生、为实用而作,实用是其根本出发点和归宿,也是公文的生命。起草的意见、决定、通知、方案等,首先考虑成文的针对性、操作性和可行性,公文的语言就会主旨鲜明,指向准确,简明扼要,精炼精当,落实起来便于操作、易于执行,而不会含糊其辞,语焉不详。要努力做到不写废话,不写自己没弄懂的话,不写没有根据的话,不说大家看不懂听不懂的话。可以说,几乎所有公文起草上存在的问题都可以从没有真正领会其实用性上找到根源。二是适用,适合的适,意思就是符合要求。我们是抓质量的,质量的功能就是具有符合性、适应性、满意性。文字材料也是一样,首先要符合要求,满足需求,不适合、不适用,都是一纸空文。《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规定的15种公文文种,其定义前都有“适用于”三个字。除文体、文种之外,讲适用,还要讲得体,讲分寸。不同文体、不同文种有不同的语言要求,语气不同,表达的态度也不同。譬如,“不予同意”“不同意”“不拟同意”都是不同意,但表达效果却明显不一样。因此,无论文体、文种,还是用词、用语,都要讲究适用二字。某种情况下,适合、适用的,才是最好的。三是受用,就是好文章、好文稿要让人读着悦心,听着得劲,看着舒服。写文章讲究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也要讲以言悦人。写文章就是用笔说话,但有话说还得把话说好。譬如开会讲话,凡是好的讲话材料总能让人感到“有说头”,“有听头”,“有想头”,“有劲头”,这样的讲话才有说服力、吸引力、感染力,读者才能看得进,听者才能坐得住。

第五句话:写材料苦,写材料难,保持好心态最关键

关于写材料有很多顺口溜,譬如“喝墨水,费脑水,流汗水,吐苦水,没油水”“幕后一身汗,台前靠边站”“胡子蹭蹭长,头发哗哗掉,喝白水,尿黄尿,省被子,费灯泡”。这些段子,说的都是“笔杆子”的苦和难。

写材料的苦,主要是工作苦、压力大。这压力一是来自材料多、任务重。二是来自领导的标准高、要求严。三是来自连轴转、心不净。写材料有句话,叫“功夫在平时,闲在不闲时”,别人开会肩膀上支个耳朵抬个脸,但你得手耳并用、脑体并重,下来还得赶紧整理会议记录;外出考察别人欢声笑语、游山逛景,但你得操着心收集资料、认真构思,因为回来还要写考察报告。

写材料的难,主要有三难:一是难在材料学问深。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要想当好“笔杆子”,没有几年硬功夫你应付不了。各项工作千头万绪,你得让“外行看你像专家、内行看你像行家”。情况不熟悉、肚子里“没货”,巧妇难做“无米粥”。报告文件别人可以不看,但你不能不看;别人不掌握工作情况,但你不能不掌握;对外地的好经验好做法,别人不知道,你不能不知道。这是第一难,难在材料学问深。二是难在家里媳妇孩子不好哄。没结婚时,人家姑娘凭你是个“笔杆子”,“情书”写得妙语连珠,情真意切,结了婚才知道这点文采最不实惠。节假日,别人陪着媳妇孩子转商场、逛公园,你得闷在屋里找资料、想观点、寻材料、憋灵感。三是难在别家旁人不理解。再会写材料的人,都知道没有好写的材料。单位写材料的人,最不喜欢听的一句话就是:你是大笔杆子,写个材料在你手里算个啥?大大小小一个材料,哪个不是挖空心思,绞尽脑汁,甚至扒皮抽筋?别人都说你能写,可是“谁解其中味”?

但写材料是“代人立言”,是组织需要,是工作要求,必须执行。所以更需要保持一个好心态、好状态、好姿态。所谓好心态,就是把心态建设好,保养好,把握好,保持平静心态,保持平淡心态,保持向上心态。所谓好状态,就是面对材料任务,要不断调整精神状态,调优工作状态,保持高昂的激情和饱满的热情。所谓好姿态,就是当面对诱惑、面对荣誉、面对与人合作、面对干部调整,不汲汲于名利,不斤斤于得失,淡泊明志,坚守崇高,清风明月,自得其乐。所以我说文字秘书要当“三好”秘书,就是性情好,文笔好,身体好。性情好。就是在压力下能逆来顺受,能忍辱负重,能任劳任怨,能委曲求全,再苦再累,也要撑开肚皮,装得下饭菜,装得下知识,装得下委屈。文笔好。不用说了,简单说就是坐下能写,站着能说;出门能办事,回来能谋划。身体好。熬眼磨屁股,也是出力活,身体不好,经不起摔打,受不了折腾,再有才华,也顶不下来。

开会讲话技巧范文第7篇

一、当前基层央行制度执行力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人民银行系统围绕履行职责,把建立健全制度作为强化管理的重要措施。特别是随着各项新政策、新业务、新举措的出台,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内控管理的机制和制度,为正确履行央行职责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但是,基层行制度执行力不够强的问题仍然存在。究其根源,问题还是出在干部作风建设上,主要表现为:“冷、浮、庸、懒、散”。“冷”就是工作激情不够高,特别是领导干部高高在上,不了解职工在想什么、需要什么,在工作中抓不住主要矛盾。“浮”就是形式主义,习惯做表面文章,责任心和事业心不够强。“庸”就是故步自封,得过且过,不求上进。“懒”就是班中无所事事,贪安逸、图享受,效率不高。“散”就是工作纪律不严,落实意识不强,奖惩不明,有令不行,有禁不止。

二、当前基层央行制度执行力建设不强的原因分析

总的来看,基层行广大干部职工思想主流,工作态度是积极、健康和向上的,执行制度是坚决和有效的。但是,由于工作作风不同程度存在“冷、浮、庸、懒、散”的现象,以致弱化了制度执行力。究其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传导不够到位,执行不得要领

一是只图形式。目前的现状是把开会、发文当成传达上级精神和开展工作的主要方法与内容。仅靠会议落实会议,靠文件落实文件,靠讲话落实讲话。有的单位和领导认为只要是会开了,文件发了,话讲了,工作任务就落实了,结果是,层层喊落实,层层不落实。

二是纸上谈兵。在制度建设方面,虽然制定得多、但抓实的少。且更多的是照搬照套,可操作性不强,表面上制度门类齐全,且数量不少,但一些制度存在着过于笼统,可操作性不强的问题,一些制度规定的内容又落后于实践,没有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加以修改和完善。有的制度原则性多、可操作性少,要求的多、制约的少,执行随意性大。从而使制度出现“三个停留、三个失去”的状况。即:制度只停留在本本上、停留在口头上、停留在表面形式上。失去了制度执行刚性约束力,失去了大家对制度执行的重视程度,失去了制度制定的根本意义。加之,对违反制度规定的行为,缺少配套的相关规定,责任追究力度小和不到位。以致落实和实际执行效能大打折扣,形成很多制度执行是“纸上谈兵”。

三是学习培训不到位。一方面,新业务的推广,都是以文件形式下发,但这些业务规章制度或者操作规程,没有认真归纳整理,零星分散。加之,制度出台后学习、宣传、消化滞后,员工掌握了解肤浅,操作执行不得要领。由于员工没有系统掌握这些规章制度或操作规程,在实际工作中容易遗忘,造成工作偏差,甚至造成有章不循的现象发生。另一方面,落实制度是一个长期、重复和枯燥的过程,对员工而言,需要持之以恒不厌其烦地学习,需要细致谨慎全力以赴地执行,需要真心投入毫不松懈地操作,但现实中不少员工怕苦、怕累、怕麻烦,不愿投入精力去学规章制度,不愿花心思去记操作规程,更不愿一步一步地按规章制度办理业务,而是心存侥幸,麻痹大意,不仅不能规范操作业务,还埋下了很大的风险隐患。

(二)工作措施不够具体,执行简单化

一是抓而不实。一方面,有的领导或部门负责人,在管理上比较松懈,导致整个单位或部门执行制度不严肃、不认真,不按制度去操作。有的员工在操作过程中习惯于传统做法,当新的制度出台后,不学习、不对照,不严格遵守制度,在处理业务上不讲究程序,在履行职责上不执行制度。有的为图方便,省去了操作环节,经常出现差错。另一方面,部署工作时雷声大,而落实任务时雨点小,表面上看轰轰烈烈,热热闹闹,而实际上没有解决什么根本问题,工作虎头蛇尾,有始无终。

二是抓而不力。随着央行业务的不断发展,制度建设最大问题就是滞后于业务发展。原有内控制度又不能覆盖所有的风险点,所以出现了制度衔接的断点。特别是基层支行,对一些上级行的制度、办法,没有结合本单位或本部门工作实际,制定相关的办法和实施细则,而是照搬照抄,表现出一定的随意性。有些制度是当时为了达到上级行要求而制定的,缺少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三)应付式执行,照搬照套

一是有的管理人员对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只重视制定制度,开会贯彻,照本宣科,生搬照套,而结合自身实际不够。由于应付式执行,导致执行不得要领,刚性执行被软化、弱化,执行力大打折扣。

二是有的管理干部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的意识不强,总认为以前都是这么做,习惯于凭老经验、老做法开展工作。有的风险防范意识淡化,思想懈怠麻痹,存在差不多、过得去就行的想法。

三是有的员工态度消极,情绪懒惰,缺乏主动负责精神,错误认为落实制度是多此一举,因而情绪消极,表面化、机械化,敷衍了事。

四是部分员工工作行为失范,凭经验办事,以习惯代替制度,导致工作不讲程序,办事不讲规矩,有章不循,给正常工作带来隐患。

五是考核指标弹性大,抵触性执行,使执行力受到影响。六是奖惩不到位,责任追究不及时,干好干坏一个样,工作不推不动,消极应付,被动执行,使执行力失去保障。

(四)整改不认真,导致屡查屡犯

一是缺乏目标责任。存在布置工作责任不够明确、不够细化,不能到岗到人,甚至是只部署和安排,不监督检查。结果,执行成了一句空话。

二是缺乏监督检查。工作任务虽然安排了,但是否完成,完成得怎么样,却没有人检查,没有人监督。有的领导干部只习惯于坐在办公室里进行“遥控”指挥,靠打电话、看材料、听汇报等形式抽象指导,而不深入到基层去检查、监督,执行任务的人完全处于松散管理的状态。监督部门存在好人主义倾向,怕得罪人,检查工作不认真、不深入,走走过场,发现问题不较真、讲人情,问题整改不追踪、淡化处置,责任追究不严格、放松政策,导致被查人放松要求和投机取巧,结果是屡查屡犯。

三是缺乏奖惩追究。有的干部自己不干事,没能力干事,不想干事,却指手画脚,品头论足,心思不在认真学习上,不在把事情干好上,却散布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虽然是少数,属个别现象,但的确是不良风气之源。落实的奖惩和追究制度,是保证执行的有效手段。由于缺乏这种机制,任务执行得好的人,由于得不到表扬奖励,就挫伤了他们工作的积极性。执行任务不好的人,由于没有受到处罚和追究,就助长了他们工作的消极性。对不干事、干不成事的人不问责,不追究,不惩处。对能干事,干成事的人不表扬奖励,结果,影响了工作任务的落实。

四是缺乏落实技巧。一方面,缺乏高效的执行力。有的领导干部只重视开会、下文件,讲得多、喊得响,雷声大,雨点小,但不能真正沉下去抓落实、抓检查。另一方面,缺乏持续的执行力。部门负责人和员工工作作风漂浮,缺乏严谨踏实的执行态度,部门负责人习惯于当“收发室”,“传声筒”,虎头蛇尾,有始无终。岗位操作人员执行制度意识不强,缺乏责任心和执行的韧劲,粗枝大叶,敷衍应付。

三、提升基层央行制度执行力建设的主要措施

作风是导向,作风是旗帜,作风体现执行能力。风正才能气顺,优良和过硬的作风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关键,更是有效提升制度执行力的保证。提升基层央行制度执行力建设,要坚持“领导是核心,学习是前提,教育是基础,规范是关键,监督是保证,落实是根本”。始终把制度执行力建设贯穿于对干部的培养、选拔、管理、使用全过程中,有效提升制度执行力。

(一)领导率先垂范,夯实制度执行力

领导的表率作用是保证制度真正落实和执行的关键。领导干部作为制度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在制度执行中,要带头学习制度,带头模范遵守制度,以身作则,树立榜样,真正当好制度执行的“火车头”作用。为此:

1.要善谋执行之策。领导既是内控管理的管理者,又是内控管理的执行者,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每位员工产生重大影响。所以,领导干部既要在工作讲实干、制度讲落实、内控讲安全、服务讲效率、行为讲廉洁等方面带头作好表率,又要创造条件调动下属的积极性,促其由被动执行向主动执行转变,由常规执行向创新执行转变。

2.要端正执行之风。领导干部要主动到工作一线去,到矛盾和问题突出的地方去,到执行难度大的地方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用实际行动为下属树立落实制度的榜样,用领导影响力来赢得下属的信服,并带动下属落实好各项制度,努力成为带头执行和抓执行的第一责任人。避免成为“说话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3.要注重执行效果。要努力做到“少开会,开短会,开务实有用的会。少发文,发短文,发务实有用的文”,把“一级讲给一级听”变成“一级干给一级看”。领导干部在工作中要学会讲原则、讲方法、讲效率、讲质量、讲廉洁,使执行的力度更大、速度更快、效果更好。这样才能确保令行禁止,保证制度的有效执行。

(二)强化教育培训,筑牢制度执行力

要通过抓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工作人员辨别是非的能力,牢固树立“安全无小事”的风险防范意识和责任意识,防范差错和案件的发生。为此:

1.要强化对员工制度意识的教育和培养。要大力营造“尊重制度、遵守制度光荣,无视制度、违反制度可耻”的氛围,坚决纠正和克服“以信任代替管理、以习惯代替制度、以情面代替纪律”的行为,将尊崇制度的理念植入头脑。把按制度操作、按制度办事、按制度管人作为每个员工的一种习惯去培养,把遵守制度、落实制度、维护制度当成一种理念根植于每个员工的心中。要用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教育职工认识到维护制度、遵守制度、落实制度的重要性,经常性地开展落实制度自查与反思,让职工认识到落实制度就是保护自己、违反制度就是惩罚自己,从而树立自觉落实制度的意识,并使之成为每个人的职业习惯。

2.要努力提高员工的制度执行能力。一是要使职工自觉养成遵守制度的习惯,使他们明白并熟记制度规定,如果对制度规定知之甚少或根本不知道,就谈不上严格遵守。二是要着力培养和提高职工综合素质及履职能力,实践中,一些岗位难以轮换,除了人手少根本因素外,人员素质与岗位不匹配是基本原因。特别是专业性很强的要害岗位,往往一般同志短期内难以轮岗,或者轮换了短期内也难以适应。所以,必须通过抓学习和培训,进一步培养一专多能的多面手。三是要注重培训的实用性。要坚持“三个注重”,注重基础业务、注重基本原理,注重操作流程处理。在学习内容上,不仅要学习与本岗位有关的各种管理制度、操作规定及内部控制规定,还要学习相关法律及法规,同时要熟悉本部门、本单位各项内部管理规定等,即:对全行性制度,确保人人了解,自觉遵守。对本部门制度,确保人人熟知,规范执行。对本岗位制度,确保人人精通,严格操作。另外,在熟练掌握操作要求、按章办事的同时,还要增强工作人员岗位间相互监督的意识。

(三)完善责任体系,强化制度执行力

要进一步建立制度执行工作责任制和制度执行监督考核机制,切实维护制度的权威性和强制性。为此:

一是严明责任。要建立制度执行工作责任制,确保制度执行有落脚点。要把每一项制度的工作内容及工作人员、岗位的责任,落实到人,使制度真正成为工作行为的尺子和行为规范。同时,每一个岗位,每一个人在做每一笔业务时都要考虑风险因素,促进每个员工以制度为依据,以道德为基础,用心做好每一件事。

二是严格监督。要强化监督,提升操作层的执行力。制度落实操作层是执行主体,提升主体的执行力最为根本,监督与处罚又是增强制度执行力的重要一环,有力的监督才能达到有效的纠偏,加大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才能逐步解决制度执行中的个体差异问题。要强化“三个监督”。自我监督,在制度落实过程中,要加强制度落实的自我监督,强化操作层的自律,定期监督,严格检查,严格纠偏。领导监督。领导层要经常深入到部门调研,把握制度执行情况,解决操作环节执行的难点,真正达到“执行不好就不能过关”的效果。专门监督。内审、监察和事后等部门要切实发挥专门监督的作用,要克服好人主义倾向,敢于较真,敢于得罪人,确保检查工作不走过场。要通过加大专项审计、履行职责审计和执法监察等监督检查的力度,坚决纠正制度落实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制度落实的执行力。同时,要将制度落实情况纳入绩效考核内容,将考核结果与推先选优、干部政绩考核和干部任免等结合起来,确保执行制度有压力、有动力,推动制度落到实处。

开会讲话技巧范文第8篇

关键词:项目管理 沟通失灵

对于当今的项目管理,不管项目计划如何完善以及项目实施如何有效已不能完全保证项目的最终成功,这是因为在项目进行中通常存在一定的变数,会给项目带来风险。要想降低或规避项目进行中的风险,必须实施有效地沟通,避免沟通失灵才能有效应对项目进行中的变数。

几年前曾有这样一个统计结论,对于以往的信息系统集成,业界有两个80/20估计:一是80%的项目都失败,只有20%是成功的;二是在失败的项目中,80%的原因是由于企业领导想法不同、员工素质不齐等非技术因素导致的。目前,项目管理系统在业界内很受重视,这是因为这个项目所涉及到的内容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例如,技术、环境、员工等,因而项目管理所起到的良性作用就显得尤为突出。项目管理人员普遍认为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保持有效沟通、建立良好地沟通方式避免沟通失灵,是建设的一个重点。

一、项目沟通管理及其特征

项目沟通管理是保证项目信息能够被及时、有效地生成、收集、分发和最终处理所需要的过程。它提供了项成功所必须的人、思想和信息之间的重要联系——参与项目的每一个人以及项目干系人都必须做好传送和接受信息的准备,理解项目中涉及他们的信息将如何影响整个项目。一直以来,在业界,项目沟通管理被认为是企业组织的生命线。管理的过程就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过程,可以说,它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也是企业管理的实质。通过调查、了解客户的需求,同时,整合各种各样的资源,企业创造出好的产品以及用优质的服务来满足客户,从一定意义说说,这就为企业和社会创造了价值和财富。

每一个项目都涉及到大量的技术、应用以及实施工作,因此需要沟通内容的复杂不言而喻。此外大部分项目项目班子都属于项目型组织,即特意为该项目建立的临时性组织。因此,在这样的组织中必须协调项目组成员之间以及项目组成员与项目干系人的关系,以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二、沟通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有效沟通不及时甚至不足

在工作中,笔者曾遇到一个这样的项目经理,他在检查员工的工作成绩时有时松懈,有时紧迫,工期快到了,开调度会后才了解到,工程实际进展程度比想象中要慢很多,这样,在以后的工作中肯定会很被动。甚至经常出现在客户在检查项目阶段成果时,指出曾经要求的某个产品特性并没有包含在其中,客户认为已以口头的方式反映给了项目组的成员,而项目经理却一无所知。以上这些问题都是由于沟通引起的,没有及时沟通,最终导致了工作的延误。这就要求,工作中,项目经理要有前瞻性,定期、不定期与团队成员互相沟通,这样工作就会好做很多,会发现工作中存在的很多问题。沟通好了,一些潜在的问题就尽早能够解决,给企业造成的损失也就越小。

(二)信息缺乏共享

虽然信息技术已经在项目管理中得到普遍使用,但是很大一部分没有真正建立起信息共享、传递和使用的规范。在项目管理过程中,主要有以下三个问题,导致信息缺乏共享。一是不规范的信息格式。各部门没有统一的文档格式,各项目团队的文档模板各不相同,未形成统一文档风格。语境平台的不统一,令沟通无法更方便、更和谐,各人也随意发挥,文档千奇百怪;二是大量数据的可靠性、准确性有待提高。其容易导致很难让沟通技术得到提高,发生>中突,对以后团队新进成员的学习以及日后管理也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三是文档难以做到真正的共享与学习。如果在团队中无法快速共享技术经验,成员间的重复沟通、反复沟通就会增多,增加沟通成本。

(三)管理中民主意识和观念缺乏

许多从事管理的领导喜欢把权力完全集中在自己手中,形成个人独裁,这就使得他很少与组织成员进行沟通,更谈不上向组织成员征求意见,同时因个人独裁带来的权威性组织成员难以参与进来,无法形成自下而上,在企业内部形成运行的机制,因此没有实现真正的管理。大家无法做到群策群力,众志成城,同时员工无法在工作中体会到快乐。

三、避免沟通失灵的方法

有资料表明,企业管理者70%的时间用在沟通上。沟通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书面和口头两种。书面沟通要求尽可能以简洁的语言把事情描述清楚,以免因增加负担而刘御形式。比如:正式的项目报告、年报。口头沟通中应做到明确、坦白,避免因文化差异、民族信仰、用词表达等造成理解上的差异。需要指出的是沟通双方对不理解的内容一定要表示出来,并做进一步解释,知道双方达成共识,切忌想当然或者含糊。开会、谈判、谈话、做报告是最常见的沟通方式。另外企业中70%的问题是由于沟通障碍引起的,无论是工作效率低,还是执行力差,领导力不高等,归根结底都与沟通有关。因此,提高管理沟通水平,避免沟通失灵,显得特别重要。

(一)建立完善的项目沟通计划

在完整的沟通管理体系中包括四个主要环节:

编制沟通计划,即确定该项目的相关信息需求和沟通要求,可简单概括为“什么人、在什么时间、需要什么信息”,以及本次提供的具体方式;

信息分发,即保证项目负责人能够及时收到自己所需求的相关信息;

绩效报告,即收集并绩效信息,包括项目进展、进度预测:

管理收尾,即编写、整合、本项目或一段时间内项目的阶段性完工的正式材料。

其中沟通计划是整个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不可或缺。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有很多项目没有完整的项目计划,使得沟通混乱甚至失灵;有的沟通虽然有效,但只是应用以前的项目经验或者是以前的客户关系,甚至完全依靠项目经理的个人能力。但是作为一个高效的体系,紧紧靠停留在头脑中的思维或者是依靠某个人显然不合适。所以说在项目初始阶段就要编制完善的项目沟通计划。

编制项目沟通计划要根据收集到的信息,要先制定出项目沟通的目标,然后根据项目沟通的目标确定项目沟通的需求,分解出项目沟通的任务,进一步根据项目沟通的时间要求合理安排项目沟通的任务,最后确定出保障项目沟通计划实施的资源和预算。

项目沟通计划必须由项目经理部组织编制,在实施过程中项目经理部应期对项目沟通计划进行检查、评价和调整。

(二)建立畅通的项目沟通渠道

沟通是管理的高境界,许多管理问题多是由于沟通不畅引起的。良好的沟通可以使人际关系和谐,顺利完成工作任务,达成绩效目标。沟通不良则会导致生产力、品质与服务不佳,使得成本增加。

企业的老总、老板是个相当重要的人物。老总必须以开放的心态来做沟通,来制定沟通机制。与员工沟通必须把自己放在与员工同等的位置上,用尊重的心、合作的心、服务的心、赏识的心、分享的心即“五心”与组织员工沟通,只有这样,才能使沟通效果更佳,否则就会因位置不同造成障碍,妨碍沟通,导致沟通失灵。老总要懂得尊重员工,学会赏识和赞美,学会换位思考,与员工在工作中不断地分享知识、分享经验、分享一切值得分享的东西。

(三)把握沟通原则,早沟通、主动沟通

及时暴露,最后甚至会出现场面失控的情况,增加企业风险。在一项工作的最后阶段得知坏消息,这确实让人感到愤怒,甚至灰心丧气,因为这是很难因人力而为的,有时候甚至会人无回天之力。这种情况,在我们生活中出现了不少。

早沟通、勤沟通、多调度,说到底这是人对工作的一种态度,对于一些异于通常情况的问题,特别是一些不属于自己管辖范围内的问题,沟通尤为困难。主动沟通,这是我们一直极力提倡的,尤其是到了必须去沟通的时候。假如这时不进行主动沟通,很可能问题就会放到一旁,等问题严重了再解决这个问题,很可能已经错过了最佳时机。

实践证明沟通中积极、主动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

(四)建立高效的沟通技巧

沟通技巧是保证沟通高效的重要方法。在沟通前,沟通者要清楚的知道沟通的目的和对方的要求,做到知己知彼。

沟通另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在沟通中腰学会聆听。只有集中精力去听,并积极投入判断、思考,才能领会讲话者的意图。只有领会了讲话者的意图,才能达到有效的沟通。

沟通中争论不可避免,但必须要避免喋喋不休的争论,这种争论不仅不可能有结果甚至是在浪费双方的时间。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在于学会取舍或者是引入第三方。项目经理遇到这种争议时要充分利用自己对项目的决策权,发挥自己的权威性。

四、结束语

开会讲话技巧范文第9篇

17年的羽毛球国手经历、17年的羽毛球国家队教练经历,昔日的“中国第一代羽毛球小花旦”如今已过花甲之年。回忆起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陈玉娘用港版普通话坚定地说:“最好的年华,都在羽毛球场上度过了,但我的青春无悔。”

“心里只有一个念头,用实际行动报效祖国”

羽球是印尼的国球,中爪哇梭罗市的球队被公认为水平最高,动作最漂亮,因此,被称为“羽毛球之城”。祖籍福建福清的陈玉娘正出生于此地。她是家里的老八,下面还有3个弟妹。虽然兄弟姐妹多,但是由于从小身体瘦弱,陈玉娘被父母兄长视为掌上明珠。

“梭罗打球的基本都是华人,大都来自福建和广东,即使会讲中文,也是各地的方言,相互之间仍然听不懂,所以华人之间也说印尼话。”陈玉娘回忆道。

从童年起,陈玉娘就喜爱羽毛球运动,不到10岁就参加了梭罗的两个羽毛球俱乐部。俱乐部成员都比她大,很关照她。“我打球认真,不管那个球再远,我也拼命去接,所以人家就喜欢带我打,也愿意指导我。而两个俱乐部活动的时间恰好是错开的,这样我每周能打5次球,运动量很大,可以请教的人也多。”

谈到喜欢打羽毛球的初衷,陈玉娘坦陈,“是因为打了球以后,我的身体变得很强壮,再也不生病了。”

很快,陈玉娘就展现了她极强的羽毛球运动天赋。继获得梭罗市少年组冠军之后,1960年,她又打败数名印尼国手,获得中爪哇女单冠军,从而轰动了印尼羽坛,印尼羽总当即看中了这个瘦小的女孩。

当年7月,陈玉娘便得到通知到雅加达集训,参加印尼国家青年队。但是,她没有去,8月底就与哥哥陈盛兴一起回国了。

“我哥哥那时打乒乓球已经得了印尼的全国冠军,他平时喜欢看中国出版的画报,有一期的内容是介绍国内怎么扶持体育运动,他看了很兴奋,就决定回国。”陈玉娘一听说回国可以每天打球,就和哥哥说:“好啊,我要跟你一起!”

但是,妈妈不同意,哭着问女儿:“为什么要回中国啊?家里有吃有住,还有佣人伺候,一个人回去不是吃苦吗?”

“可是当时学生回国很普遍,加上印尼已经开始排华了。”陈玉娘和哥哥从印尼乘船到香港,又从香港换轮船到了广州,回到了祖国。

到了广州,湖北、福建、广东体委已经知道了他们这一批回国华侨有几个人会打羽毛球,就派人来接洽。“我到现在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得到的消息。我虽然小,但在印尼也有点名气了,当时福建和湖北都派人找我,希望我参加他们省的球队。可我根本不知道湖北、福建在哪儿,因为是湖北队先找到我的,我就跟他们走了。而且,湖北派来和我们接洽的也是一位梭罗归侨,我们以前就认识,所以我和哥哥什么都没问就跟他去武汉了。”

当时,乒乓球有国家队,于是,哥哥很快进了北京,调到国家队去了。陈玉娘则入选湖北省羽毛球队。

包括陈玉娘在内,陈福寿、王文教、侯加昌、汤仙虎等一批羽坛大腕都相继从印尼回来报效祖国。中国羽毛球从此进入了世界羽毛球运动史的巅峰期。“当时我们这些归国华侨心里真的只有一个念头,就是要用实际行动报效祖国。”

“打球凭的是一股精神,是爱和责任”

初到武汉,还不会说中文的陈玉娘首先在沟通上就遇到了难题,想家了、输球了、有心事了,所有的一切她都默默地和白色的羽毛球诉说,仿佛每根羽毛都承载着她的希望。

“当时我在队里是个怪人,因为不会讲普通话,报数时,我从来不发声音。”以至于后来获得冠军后,有新华社的记者要求采访陈玉娘,她便躲进厕所不敢出来。“那时候很害羞,怕被人嘲笑不会说中文。但是一到球场上,整个人就开朗起来了,什么都忘了。”

1963年,总理接见归侨运动员。“总理和我说话的时候,我听不懂,要靠我哥哥在旁边翻译,当时真是惭愧死了。我是代表中国的运动员,可是和中国人讲话还要带翻译,实在不像话。”从那时起,陈玉娘在打球之余苦学普通话,“从一、二、三、四学起,比学球辛苦多了。”

在湖北省羽毛球队,陈玉娘在名师陈福寿的指点下,进步飞快。“打球凭的是一股精神。如果问我们这一辈的运动员,为什么能在那么艰难的环境中坚持下来,我们的回答便是,爱和责任。”

正是这种对祖国的爱和对祖国羽球事业发展的责任感,促动陈玉娘拿着每月8元钱的工资,却在球场上挥汗如雨。“我在中国就一个人,最不缺的就是时间。所以别人回家休息的时候,我都在练球。”

当时,湖北队只有一个女队员,8个男队员。一周一次队里内部比赛,陈玉娘总能排在前三名。“张株盛陪我练球最多了,几乎是随时。中午我不习惯睡觉,自己练球,他就来陪我练。我很喜欢动脑筋,有比赛我就观察,侯家昌、汤仙虎他们的技巧哪些适合我,哪些不对劲,我自己会改进。我的球技就是这么进步的。”

在湖北武汉近12年,陈玉娘哪里都没有去过,她只知道体育场在哪里,羽毛球场在哪里,还有饭堂在哪里。“我的努力不是一般人可以承受的,我相信天道酬勤,基本功扎实才是获胜的关键。规定早上6时起床练球,我5时就已经在训练场上了。我每天比别人多练一会儿球,日积月累就积累起一笔成功的资本。一天练1个小时和一天练8个小时,你说,谁会是冠军?”陈玉娘的声调总是不紧不慢,柔和中透着一丝倔强、一种不服输的劲头。

“在队里,衣服裤子都要自己洗,知道我最厌恶洗什么吗?”陈玉娘笑着说,“就是袜子!因为每天要练上十几个小时,闷在鞋里的袜子不知道要被汗水浸湿了多少次,换下来的时候真是臭气熏天。”

陈福寿教练曾经这样总结道,其他人是被教练逼着训练,对陈玉娘则要限制训练。即便如此,执著的陈玉娘仍然要为自己加码训练,“开心了打球、不开心也打球,除了睡觉吃饭的时间,你能看到的只有拿着球拍跑来跑去的我。”以至于练到最后,她的女性生理都出现了异常。

也正是由于陈玉娘的勤学苦练,才练就了她堪称一绝的打球脚步快速移动与手法的运用。

不是世界冠军的世界冠军

回国后的第二年,陈玉娘就获得了全国羽毛球女子单打冠军。

1963年11月,陈玉娘以国家队主力队员的身份,参加了在印尼举行的新兴力量运动会,击败了所有的印尼国手,引起了巨大轰动。“记得那天我回到(印尼的)家,爸爸妈妈高兴得不得了,因为女儿不但帮他们挣得了面子,更重要的是还为祖国争光了。”回忆起首次代表中国参赛并拿奖时的场面,陈玉娘兴奋得手舞足蹈起来,“他们一点也不埋怨我当时抛下他们回国了。”

然而,当时由于政治原因,中国加入了由几个国家组成,但并不被国际羽联承认的世界羽联。“所有正规的国际比赛,我们统统不能参加。不过,我们也用自己的方法证明了自己。”

为了提高队伍水平、与国际羽球界接轨,中国队采取了访问比赛的形式来锻炼队伍。“哪个国家有世界冠军选手,就去哪个国家进行访问比赛。那时只要有比赛,体委就从各地方队抽人,临时组一个队。女队总是我和梁小牧、陈丽娟。我打单打,也和梁小牧配合女双。大家到北京集训一两个月,就出国比赛,这就是说的‘招之即来,来之能战’吧。”

就这样,陈玉娘随队出访了丹麦、印尼、英国、日本等多个国家,所向披靡,许多世界冠军都败在她的羽毛球拍下。

1965年,体委又组队访问丹麦和瑞典,女队仍然是陈玉娘和梁小牧、陈丽娟。结果,打了二十四场,全胜。“回国以后,副总理请我们吃饭,他说,‘学生(考试)怕吃鸭蛋,我今天就是要请你们吃烤鸭,要求你们从零开始,攀登高峰。’”

“不是世界冠军的世界冠军”这个说法随之在羽坛及大众中间迅速传播。

1972年1月,中国羽毛球队正式成立,陈玉娘成为第一批国家羽毛球队队员。在这期间,她夺得了1974年德黑兰亚运会团体和女单的两枚金牌,同年荣获第七届亚运会女单和女子团体金牌。由于长相甜美,陈玉娘被媒体誉为“羽坛小花旦”。

从1960年到1976年,在17年的运动生涯中,陈玉娘在任何赛场上都是无敌的女“金刚”。她学习男子技术动作并加之改变的“快、狠、准”打法,就连男选手也犯怵。“只要站在场上不管对手是什么来头,我都不会考虑让球,把对方‘打死’是我惟一的念头。”很多人不禁惊叹,身材娇小的陈玉娘打起球来竟如此狠。

然而,“无冕之王”的荣誉并没有让陈玉娘高兴起来,“我为羽毛球奉献了自己的一生,没有一丝怨言,因为我由衷地热爱这份事业。但如果要问我有什么遗憾的话,那就是我没有拿到过一枚奥运金牌。”

“选中一个队员就要为她一辈子负责”

1977年,陈玉娘在退役后担起了中国羽毛球队教练的重任。“我28岁结婚,一结婚就当了教练,每天早上6时出早操到中午12时;下午3时训练到傍晚6时30分;7时开会,回到家就已是快10时了,整个人已经筋疲力尽。所以直到38岁时,我才决定让儿子来到人世。我的青春,全给了羽毛球。”

“我一般会从各省市亲自挑选队员,先在国家队集训两三个月,有发展前途的就留下来,加以培养。第一批时,我抓了11名队员,基本上都成功了。”陈玉娘先后为国家培养了十几个世界冠军,而且并不是从众多选手中产生的,而是培养一个就成材一个。

获得16枚世界羽毛球大赛女单金牌的韩爱平,8次获得女双世界冠军的关渭贞,还有黄华、唐九红、李玲蔚、尚幅梅、劳玉晶、韩晶娜、吴文静等羽坛明星,直到在北京奥运会上获得女单冠军的张宁,都是经陈玉娘发现、选拔和培养的。

陈玉娘透露,“选队员最根本的一条是看能否吃苦,训练时能否自觉,能做到这点,技术就不成问题;其次才是身体条件。唐九红就曾练到脚趾甲都掉了还不下场地,脱下鞋后能倒出血来。”

由于每次选上来的小队员一般都十三四岁,以前连衣服都不会洗的陈玉娘却要照顾这么多孩子的生活。“一周里有6天,我都是和队员在一起的。星期天,她们来我家里,唱歌、跳舞,随便怎么玩都好。”

陈玉娘有一双慧眼,更有一颗善良的心。“选中一个队员就要为她一辈子负责,因为队员从小跟着你练,到后来出不了成绩,岂不是耽误人家一生?所以我既然带她就一定要出成绩,否则不如不带。”

当教练17年,陈玉娘称印象最深的比赛是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那是奥运会第一次把羽毛球列为正式项目,也是她惟一一次带队参加奥运会。

“我们全部是第一次参加奥运会,队员的压力都太大,我自己都很紧张,但是我不能讲,不能暴露出来。而且当时传言很多,说如果拿了金牌,会有奖金,有的说100万,有的说200万,全国都很狂热。像唐九红是湖南的,省里也说要给房子什么的,队员的心就乱了。我一向给学生做工作都很成功,但那次没效果了。我们很早就为奥运会做准备了,对国外的主要对手也做了很多针对性的训练。可是即使你技术高超,面对压力能发挥出几成也很难说。”陈玉娘说,“回国以后,队员们都很沮丧,没有办法,还是要练,因为之后就是汤尤杯,结果打得很好,都憋着气的嘛。”

1979年起,陈玉娘担任中国羽毛球协会副主席。1986年5月3日,国际羽毛球联合会授予陈玉娘“卓越贡献奖”,到目前为止,我国只有她和侯加昌、李玲蔚三人获此殊荣。之后,又将陈玉娘归入国际羽联“名人堂”,以表彰她为羽毛球事业作出的贡献。

上一篇:上化学课演讲稿范文 下一篇:工作分享演讲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