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站设备范文

时间:2023-02-23 02:24:06

基站设备

基站设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基站;故障处理;维护;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TN9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01-0223-01

1 基站维护简介

1.1 基站机房的基本配置

基站作为移动通信系统为用户提供接入服务的系统终端设备,在不同的系统中称为BTS或NodeB,它是基站子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基站子系统包括基站控制器BSC和基站收发信机BTS两部分,基站子系统主要完成无线信号的收发和无线资源管理,同时,与移动业务交换中心相连,实现移动用户间或移动用户与固定用户间的通信连接,传送系统信号和用户信息等。

在基站中,安装的主要是BTS部分,即基站主要提供系统与用户终端间的无线接口。作为一个基站,要提供可靠的通信服务,必须具有BTS主设备、天馈系统、传输设备、电源、空调、监控等部分,基站机房配置如图1所示。

图1中,用户信息和用户信息和信令通过传输线由BSC经过传输设备和主设备相连,无线信号经主设备中的收发信部分通过天馈线收发;电源可由交流市电或油机提供,两者间用转换设备转换,在短暂停电时间由蓄电池供电,所提供的电源经通信电源设备提供给主设备、传输设备等;监控系统主要完成对动力和环境的监控,基站采用模拟量监控,监控信号由监控主机通过复用设备送到传输设备,采用基于2M传输的独立组网,不再占用BTS的业务时隙。

1.2 基站维护的故障处理流程

基站维护就是完成对基站硬件日常保障与故障处理,包括基站环境、供电设备的日常巡检,更换故障基站硬件,减容扩容等。

当基站出现故障时,处理流程为先电源,后传输,最后主设备。对电源部分,检查开关电源输出、设备电源输入(指示灯);对传输部分,在传输网管配合下检查SDH(PDH)告警灯、进行远环、近环测试;对主设备部分,检查连线、模块工作状态,在网管配合下进行相应维护操作。

2 基站维护内容及实施

2.1 基站维护的内容

(1)基站环境和安全巡查:对基站的环境及安全进行定期的巡查,确保基站环境整洁,无安全隐患,符合工程规范。(2)工程、整改和其他维护工作:包括铁塔(桅杆)与天馈系统、空调和电源等;铁塔(桅杆)与天馈系统包括铁塔(桅杆)、天线部分、馈线系统、接地系统、综合、故障抢修和按需维护等。(3)主辅设备周期检测及维护:主辅设备包括基站主设备、传输设备、集中监控系统,需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周期检测任务,及时对检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处理,确保机房的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4)基站存在问题的整改:包括基站巡检工作中发现问题的整改,包括基站机房现场管理和机房安全,主要有市电引入系统、天馈线、接地系统等基站外部环境或设备本身引起的故障/告警处理,以及工程建设规范、基站配置和管理等方面存在问题的整改。(5)外部告警与设备故障处理:包括基站环境监控系统告警和配套设备故障的处理,确保告警和故障得到及时处理。(6)应急油机发电:当基站出现停电告警时,运营商根据被停电基站的重要性、基站设备的负荷和蓄电池的容量与性能决定是否对有关基站进行应急发电。(7)抢险救灾和应急保障工作:应做好抢险救灾和应急保障工作预案,并按要求配备有关资源。在自然灾害易发期,应组织抢险救灾和应急保障队伍到指定地点待命,服从统一指挥和调度。(8)维护阶段的随工:工作内容包括基站投用后因基站扩容或调整、机房维修、工程施工和其他维护工作所引起的随工。

2.2 基站维护中各流程的具体的要求措施

(1)巡检工作:要求每月一次(VIP基站每月两次)定期进行基站巡检,及时了解设备的运行情况,当出现异常情况时,对一般问题当场处理,对较重问题先采取预防监控措施并报告,确认后及时处理。(2)安全管理:各机房应建立完善的系统和设备维护责任制度,以预防为主,对现存的危险和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要及时处理,尽量杜绝故障的发生。(3)故障处理:应根据基站故障处理流程,对基站的设备进行详细的分析检测,查找故障产生的根源,快速、有效的处理与解决故障。(4)资料管理:当安装工程或扩容工程结束时须及时的对基站设备进行登记,并将记录的数据编辑成基站数据库,为日后故障处理和扩容做准备。(5)工程随工:随工人员要遵守基站维护的相关规章制度,自始至终陪同巡检人员做好基站工程、整改和其他维护工作涉及的工程规范、巡检测试项目和耗材的核对与签字认证,对不符合工程规范和对巡检结果有疑义的项目要及时提出,要求整改、重测和重新记录等;完成工作后要认真、如实填写“随工工作单”。

2.3 基站维护中常出现的故障

一般的故障可分为以下几类:基站硬件故障、基站软件故障、交流引入故障(短路、断路、更换开关、熔丝、更改室内外走线、停电后恢复供电等)、直流故障(更换开关、熔丝,更换整流模块,更换监控模块,修改开关电源参数等)、蓄电池故障、空调故障、基站传输排障、基站动力环境监控设备故障等等。

3 基站维护对网络通信的重要性

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通信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站维护是完成这个庞大的通信系统的基础,是保证网络通信l展的保障,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对于个人用户而言,规范化的基站维护能够确保个人通信顺利进行,提高个人通信的服务质量。

基站维护是确保移动通信畅通的重要环节,提高基站维护的规范化、整体化和服务质量是现代通信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必然趋势,也是保证网络通信正常发展的生力军。因此,打造高标准规范化的团队,实施过程的整体化和高品质的服务质量是现代通信基站维护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魏红.移动基站设备与维护.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

[2]师明.基站电源维护重点[J].电信技术,2003,(7):44-45.

[3]杨金贵.移动通信基站维护点滴[J].移动通信,2001,(7):45-46.

基站设备范文第2篇

【关键词】移动通信系统;基站设备;网络;测试

移动通信是在移动中进行信息交换的通信方式。它是有线通信网的延伸,它由无线和有线二部分组成。无线部分提供用户终端的接入,运用有限的频率资源在空中可靠传送语音和数据;有线部分完成网络功能,包括交换、用户管理、漫游等,组成公众陆地移动通信网(PLMN)。移动通信作为有线和无线相结合的通信方式;无线电波传播存在严重的多径衰落;具有在互调、邻频、同频干扰环境下工作的能力;具有终端用户的移动性。

1、移动通信基站设备的测试

1.1基站侧的本机测试

(1)基站站点的参数表。

基站站点参数表是基站工程参数表,基站本机在测试时应该对基站的站点参数表实施采集与核对,确保各个参数的真实有效,以利于后期对基站的正常工作和基站维护、网络优化予以基本保证。基站工程参数表主要有基站的工程参数信息,如基站的站名、站号、经纬度、天线高度、天线增益、天线半功率角、天线方位角、俯仰角等。以上参数多数在网络设计、规划阶段已进行了确定,此时应对数据进行核实检查,确保参数与具体情况一致。对因特殊情况进行调整过的参数,要实施修改登记,保证基站工程参数表内容为实际的最新参数。

(2)基站的测试。

①基站基带部分测试。它主要有基站发射机测试与接收机测试。第一种测试需对发射频率的偏差、相位误差、载波功率电平、功率/时间包络图、调制频谱及杂散辐射电平进行测试。第二种测试需参考灵敏度、同频干扰保护比及临频干扰保护比进行测试。

设备绝大多数参数在出厂时已进行了测试。但基站射频部分尚需再次检测、进行功率校准及线性调整。现在,许多基站的定标发射功率为20W,基站射频部分功率较小,这可能对基站的覆盖范围造成影响;而功率太大,会因无线上下行链路的不平衡导致基站覆盖范围与有效使用范围出现差异。要定期对基站发射机与接收机进行检查,防止因功率偏移导致基站覆盖范围的变化。

②基站本机单板测试。主要有根据各基站设备厂家要求进行的基站板件的调测与数据的检查。为避免基站设备老化等缘故导致的发射指标下降而产生电磁环境恶化,排除无线电干扰隐患,要定期对基站设备实施测试,通过调测及时发现产生故障或有故障隐患的板件,防止出现对网络的危害。

在移动通信中,驻波比表示馈线与天线的阻抗匹配状况。出现不匹配时.发射机发射的电波一部分反射回来,在馈线中产生反射波。反射波到发射机最终变为热量消耗掉,接收时一般因不匹配导致接收信号不好。驻波比过高时,除把部分功率损耗为热能,减少效率、基站的覆盖范围,还可能对基站发射机及接收机产生严重影响。天馈线驻波比的测试要根据需要使用驻波比测试仪,驻波比应≤1.5。

各个基站的馈线长度不同、馈线型号和天线型号并不一定相同,要计算各基站天馈线系统的增益,要以此式计算和调整各基站基带射频的发射功率,确保基站的天线输出功率一致,确保基站的覆盖范围,以为后期的网络优化提供保证。基站测试工作是长期的。设备在运行和使用可能发生一些难以防范的问题,所以,定期的基站测试是网络质量的重要保障。

1.2交换侧的测试

(1)交换系统功能检验的内容。系统建立功能:即系统初始化、系统自动/人工再装入及系统自动/人工再启动;系统信号方式:检测;基本业务处理功能:拨打业务类别电话;补充业务功能:短消息与语音信箱业务;传真;承载业务;移动性管理功能;安全管理功能;计费功能;维护管理功能;话务统计功能;系统网络管理。

(2)移动交换子系统设备性能指标测量。一是接通率。在开局前适用模拟呼叫器和人工拨打进行大话务测试,主要对局内和局间,包括移动局和本地局接通率的测试。局内接通率必须达到99.96%,局间接通率必须达到98%。二是局间中继测试。正常通话、久叫不应、中继忙、呼叫空号等性能要保持良好。三是同步检验。时钟基本功能、同步设备倒换功能及时钟频率偏移要满足设计标准。四是ZMbit 接口参数。

2、移动通信设备的网络测试

这种测试一般对网络性能进行验证测试,主要包含网络性能统计测量、路侧和拨打测试。验证测试能为网络优化服务,适时发现和处理网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网络质量和服务质量。

2.1网络性能的统计测量

网络性能测量是通过网络操作管理中心(OMO)对网络性能质量的统计指标实施统计测量,反映整体网络的性能。重要指标包含话务掉话比、掉话率、话务量、切换成功率、网络负荷、拥塞率、系统接通率、坏小区比例等。通过统计测量,把握网络现状,建立切合网络实际的话务模型,开展具体优化工作,这对今后的网络扩容及网络规划具有指导意义。

2.2路测

路测是借助测试软件、测试手机、GPS、电子地图及测试车辆等按一定路线实施无线网络参数和语音质量测定。通过收集在移动中移动台呼叫及通话中的信令消息,反映移动过程中的网络覆盖、信号质量、接通率等技术问题。路测获取的数据借助软件分析,对网络实施评估和分析查找问题,进行优化处理。

2.3拨打测试

拨打测试是在测试区内选取几个测试点,在各个点进行一定数量的呼叫,通过呼叫的接通情况及测试者对通话质量的评估,分析网络运行质量和存在的缺陷。拨打测试可客观地反映网络的状况。在大城市应选30~50个测试点,测试点选择要根据地理、话务、楼宇功能多因素进行考虑,选点要均匀,在市区内要选择车站、码头等交通枢纽、商服娱乐区、高层建筑、宾馆及话务密度区的室内测试点。还要结合客户服务中心记录用户对网络质量投诉地点。

参考文献

[1]刘锐.移动网络优化分析.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9.18

[2]张艳丽等.无线通信基站检测在无线电管理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中国无线电,2010.4

[3]樊剑.无线增益天线步步通.计算机应用文摘,2008.11

[4]黄绍伟等.铁路GSM-R网络优化设计.铁道通信信号,2011.1

基站设备范文第3篇

关键词 通信基站;设备;防雷措施

中图分类号TN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78-0208-02

1 雷电的基本形式

按照雷电形成的方法可以将其分为直击雷、感应雷以及球形雷三种。其中直击雷是指带电的云层与大地上某点发生瞬时放电现象,直击雷的危害主要针对室外物体,比如天馈、空调室外机以及室外变压器等等。通常我们把防直击雷的系统称为外部防雷系统,一般采用避雷针、避雷带等传统的避雷设备,规范设计、合理安装实现有效防御直击雷的目的。所谓感应雷是指雷电与雷云之间、雷云对地放电过程中,附近的各类连接线上会产生电磁感应,比如传输信号线路、电力传输线路以及基站内部各类设备的连接线等等,这种电磁感应可能会侵入到设备中,对串联在线路中的或者终端的电子设备造成损害。一般情况下一次雷闪击的影响范围较大,可能会造成若干电子设备同时产生感应雷过电压的现象,并且这种感应高压会被基站的供电线、信号中继线等引入系统中,并传送至很远的距离,进一步扩大雷害的范围。基站供电线路、馈线、光缆等均可能引入感应雷产生的感应电压,对交流配电箱、开关电源、传输设备、监控设备等产生破坏。因此防护感应雷击可以从上述入侵通道着手,采取措施将雷电过电压、电流泄放入地,常见的防护措施包括安装浪涌保护器、屏蔽、接地等方法。对于球形雷而言,通常某些特殊的地理环境或者地理位置才可能发生球形雷,其不具代表性,此处不做赘述。

2 雷电的入侵途径

强雷电流会通过移动通信基站建筑物金属体、通信设备金属外壳的电气连接等直接流入通信设备内部,损坏通信设备;强雷电流脉冲流经基站柱或者梁金属体时会向机房空间发出雷电磁脉冲,机房内电缆线、通信设备上耦合产生感应电压损坏通信设备;雷电直击楼顶铁塔时,一些雷电流会直接流到天馈线并沿着天馈线涌入通信机房而损坏通信设备;还会通过基站建筑物的地线下地,由于地网中有相应数值的接地电阻,所以雷电流就会在地网上产生很高的地电位升,通信网络设备会由于不同地点的电位差过高最终被损坏。

雷电还会通过局外金属缆线对通信设备造成破坏,局外金属缆线长度过长,雷电经过之处会发出雷电磁脉冲,金属电缆上产生感应电压,整条线上的雷电压累积起来沿着电缆涌入机房,损坏通信设备;雷电直接击在缆线上会击穿电缆绝缘流入缆线,大雷电流沿着缆线进入房损坏通信设备;此外,基站建筑物附近落雷会产生强大的雷电磁脉冲,通过空间电磁感应基站金属缆线上会直接产生感应电压损坏精密的核心电子设备等。

3 移动通信基站防雷措施

3.1外部防雷

具体来讲整个外部防雷系统共包含三个部分,即避雷针、引下线以及接地地网,对于整个防雷系统而言,这三个模块缺一不可,三者构成一个完整的电气通路,一旦系统遭到雷电的袭击破坏,雷电流可以通过这个电气通路流泄入大地;而在通信基站内主要是天馈线系统、机房建筑物等会受到直击雷的损害。要合理的设计避雷针的保护角,保证接地系统的性能良好。接地体包括人工接地体与自然接地体两种,其埋入土壤或者混凝土基础中,起到散流的作用人;而接地网就是将需要接地的系统统一的连接到一个地网上,或者利用地下或地上用金属把各系统原来的接地网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电气相通的、统一的接地网,因为所有的防雷系统均需通过接地系统向大地泄放雷电流,才能实现保护设备与人身安全的目的,因此接地系统的性能一定要得到保证。具体而言,基站接地系统包括建筑物地网、铁塔地、电源地、逻辑地以及防雷地等,各地网相对独立,且保持特定的距离,以免发生地电位反击事故。所以如果接地系统之间的距离与规范要求不符,则要将其连在一起,如果受到环境条件的限制无法连接,则可以利用地电位均衡器进行等电位连接。

3.2内部防雷

外部防雷要与内部防雷相结合,才能更有效的保证基站的安全性。具体而言,内部防雷包括三个部分,即屏蔽、防雷器以及等电位连接。每对双绞线或者四对双绞线均可使用金属屏蔽,双绞线或者四对双绞线不同,放在一起可以共同使用一个金属屏蔽,因为金属屏蔽具备趋肤效应,其所产生的吸收与反身作用可以将周围的电磁场进行分割,并且有效减少单独屏蔽对绞线之间的串音。防雷器则是一种过压保护电子器件组合,其具备低压状态下呈高阻开路状态、高压状态下呈低阻短路状态的特点,可以承受大电流通过。在供电线路上并联防雷器,一旦遇到雷击时会立即呈现短路保护设备不受损害。此外,防止干扰信号受影响可以采用等电位连接的措施,可以有效控制雷电流造成的电位差。其实所谓的等电位连接是指把建筑物金属材质的设备做良好的电气连接,包括通风管道与下水管道、大件金属物体以及建筑物的梁与柱内钢筋等等,并且可以实现与所有接地网良好的电气连接;这种连接方法可以保证系统在受到雷击时,整个建筑形成一个统一的带电体,大幅降低了每部分的电位差,特别是各类金属材质物体之间,几乎没有电位差,因此不会发生闪击放电或者损坏建筑的事故。

3.3其它部位的防雷

其它部位是指馈线与走线架。馈线的防雷接地工作十分重要,馈线进入机房后会先连接避雷器,再利用1/2跳线将其引起至BTS机架;避雷器通过地线与防雷地线排相连接,每条主馈线的位置在靠近天线侧馈线顶部接头约1m处,杆体底部、进机柜后以及机架连接前需各做一次接地;如果馈线距离较长,间隔20m就要做一次接地,需要注意的是馈线接地线的布放必须与雷电流的方向保持一致。此外要注意做好直线架两端的防雷接地,室外走线架不得连接室内走线架。

参考文献

[1]赵永云,刘刚.移动通信基站防雷接地浅析[J].科技风,2012(4).

基站设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室内分布;供电保障系统;UPS;壁挂式开关电源

随着中国联通网络建设的逐步深入,高速分组数据业务的多姿多彩快速进入了大众的视野,WCDMA无线应用也在迅速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3G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人们对室内无线高速数据业务的强烈需求,因此,室内无线网络质量对终端客户感知的影响就变得至关重要,而这一环节的基础就是室内覆盖有源设备供电保障系统的建设。

1.室分系统中的有源设备

1.1 有源设备的种类

中国联通室内分布系统中,除信号源以外,对于天馈分布系统中有源设备(如干线放大器等)的引入一直采取慎重使用的原则,所以,室内覆盖有源设备供电保障系统的建设主要考虑的对象就是信号源设备。

1.2 信源类型

室内分布系统信源接入主要有宏蜂窝基站、微蜂窝基站接入或耦合、射频拉远以及直放站空间耦合等几种方式。一是宏蜂窝信源:适用于业务量高(或具有很高数据需求)、需要分区采用多个信源覆盖的高价值大面积区域且具备机房条件的大型场馆、交通枢纽等重要建筑物,如山西省体育中心、太原火车南站。二是微蜂窝信源:适用于兼有覆盖和一定容量需求的中小型建筑物。三是射频拉远型信源:为大容量基站,适用于话务量较高的写字楼、商场、酒店等重要建筑物,尤其适合大中型建筑群的覆盖。四是直放站信源:适用于以建筑中心区域盲区或弱覆盖区域为主要目的的低业务区域,补盲覆盖的电梯、地下室等场所。

2.供电保障系统

2.1 供电保障系统的技术现状

原有2G设备,近距离供电,一般采用开关电源进行供电或DC/AC逆变器供电的方式;远距离供电,大多采用就近交流供电或采用普通UPS进行供电的方式。自2008年中国联通山西分公司WCDMA一期室内分布工程建设以来,WCDMA设备供电保障系统大多属于原有2G设备供电保障系统的传承或者补充,设备使用环境、运行维护及能耗评估等方面均是按照2G设备标准要求制定。WCDMA室内分布设备基本采用BBU+RRU的模式,BBU大多采用基站机房或模块局机房直流供电,而远距离RRU则以就近交流供电方式为主。

2.2 分布式基站供电方式

分布式基站覆盖的目标区域多种多样,单就其RRU供电方式而言,大体可分为以下5种供电方式:

(1)就近市电(交流)供电

RRU设备安装在目标覆盖区域(用户侧)建筑物内,最简便的办法就是采用市电就近直接供电的方式,但信源设备不具备市电断(停)电后后备供电的能力。根据统计,市区市电断电的主要因素除了市电故障外,就是业主由于用电合同纠纷等拉闸限电。设备断电后,分布式基站设备将无法继续相应的无线网络服务,用户投诉将骤增,用户感知更无从谈起;同时,也给运行维护部门带来巨大压力,随着BBU+RRU分布式系统的大量使用,大范围的运行维护工作不可避免,一旦出现大范围的市电断电,相应的运行维护工作几乎无法完成。RRU就近市电(交流)供电的方式只能满足WCDMA网络建网初期快速组网的需求,具有前期投资小、网络组建迅速的优点。但是,工程建设后期开关电源系统更新改造的费用投入将大大超越网络初期建设的投资。

(2)直流电源供电

采用直流电源供电的方式是比较理想的供电方式。直流电源供电方式的优点明显:方案拓扑相对简单,效率较高,能够有效减少能源消耗,并且可以提高可靠性,增加设备寿命;直流电源有较为完善的电池管理功能,可以有效保证电池使用寿命;直流电源可扩展性强、形式多种多样,可根据RRU设备布局,对多个RRU进行直流供电,也可针对单个RRU或局部2个及2个以上RRU进行直流供电。直流电源供电方式具有一定局限性,若从机房直接引电,只适用于机房拉远至≤100米的RRU单元;若采用直流远供方式,适用于机房拉远至≤3公里的RRU单元,线路长度增加意味着线缆投资增加,同时安全性、可靠性大大降低,且绝大多数室分站点位于市区,线缆架空走线和地下管道走线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所以,室内分布工程中,RRU设备由直流电源供电的应用范围就大大缩小了,只适用于边远地区大客户或远离市区的建筑。

(3)逆变电源后备式供电

原中国联通CDMA网络中,大量采用逆变电源后备式供电方式。1、2KVA(功率较小)逆变电源使用G网基站开关电源系统作为直流输入,逆变输出220V交流向CDMA设备供电。长期运行的结果证明,所采用的逆变电源后备式供电方案存在可靠性较低、维护频率较高的缺点。分析其原因,可以归结为:由于采用的逆变电源市电适应范围较窄、抗冲击电流能力较低、过载能力较低,造成了逆变电源后备式供电方案使用寿命短、维护成本高的局面。若采用逆变电源后备式供电方案,可考虑采用带有冗余模块化的逆变电源后备式供电设备,从而提高整体供电的可靠性,减少运行维护的成本。

(4)UPS供电

UPS是不间断电源(Uninterru-

ptible Power Supply)的英文简称,UPS供电方案的优势在于:具备相对稳定的后备时间,容易实现较远距离的交流供电(交流线损小,缆线线径要求低)。UPS的劣势也较为明显。由于早期UPS后备电源主要针对的负载类型是计算机等网络设备,设备的运行环境为较为洁净的室内空间。如果把UPS设备放置到运行环境较为恶劣的用户侧设备间(如竖井、电梯间,甚至是地下室),运行环境的恶劣以及市电的“电源污染”会造成UPS工作寿命的大为缩短;小型UPS电池管理较弱,会减少电池的使用寿命;部分机架式设备,为了减小设备体积,大量使用强制风冷来提高输出功率密度,运行过程中噪声较大,容易造成业主投诉,给建站以及今后的运行维护工作增加了难度。

(5)壁挂式开关电源供电

壁挂式开关电源一般是由充电器、逆变器、蓄电池(组)、转换装置、监控单元等构成。壁挂式开关电源工作方式可以分为正常和应急两种工作方式。在正常工作方式下,当输入壁挂式开关电源的交流电(通常为市电)正常时,交流电通过交流输出切换单元输出分路给负载供电,同时通过充电器给蓄电池均浮充,逆变器同步静置备份等待,整体功耗较低。若有负载需要直流输出的,由充电器输出直流电。在应急工作方式下,当输入壁挂式开关电源的交流电出现故障时,设备监控单元在小于等于10ms内切换到蓄电池输出经逆变器供电,供电时间的长短由蓄电池容量来决定。当输入的交流电恢复正常时,壁挂式开关电源自动切换到市电旁路供电。

3.分布式基站供电方式选取原则

2008年以来,中国联通山西分公司室内分布工程的建设力度逐年加大,RRU的安装位置(弱电竖井、电梯机房、楼梯旁、地下室,甚至是室外墙壁上)随意性很大。针对大多数室内分布信源(RRU)安放位置的实际情况,从运行维护的角度来看,在断电的情况下,运维人员几乎不可能带上笨重的油机到断电楼宇发电,所以建议:对于一类(为两个稳定可靠的独立电源各自引入一路供电,该两路不应同时出现检修停电,平均每次故障时间不应大于0.5H,两路供电线宜配置备用市电电源自动投入装置)、三类(为从一个电源引入一路供电线,供电线路长、用户多、平均每月停电次数不应大于4.5次,平均每次故障时间不应大于8H)及四类市电供电的楼宇,不建议采用后备供电的方式;对于二类(允许有计划检修停电,平均每月停电次数不应大于3.5次,平均每次故障时间不应大于6H)市电供电的楼宇,建议可以酌情考虑采用后备供电的方式(后备时间为0.5-1小时),从而有效避免时长为0.5-1个小时以内短时间的停电及市电闪断造成的设备退服现象。

4.不同场景下分布式基站后备供电解决方案比较

4.1 设备重量及额定功耗(均为平均值)

2G RRU重量≤21kg,额定功耗≤240W;3G RRU重量≤18kg,额定功耗≤280W。

4.2 不同场景下建筑楼面均布活荷载的标准值

弱电竖井,其均布活荷载的标准值2.0kN/m2(约为200kg/m2);电梯机房,其均布活荷载的标准值7.0kN/m2(约为700kg/m2);其他场景建筑楼面均布活荷载接近弱电竖井对应的标准值。

4.3 蓄电池、UPS的相关计算公式

铅酸蓄电池的总容量应按下公式计算:Q≥KIT/η[1+α(t-25)]

式中:Q-蓄电池容量(Ah);K-安全系数,取1.25;I-负荷电流(A);T-放电小时数(h);η-放电容量系数,取0.45;t-实际电池所在地最低环境温度数值:无采暖设备时,按5℃考虑;α-电池温度系数(1/℃):当放电小时率<1时,取α=0.01。

UPS电池的总容量,应按UPS容量采用以下公式估算出蓄电池的计算放电电流I,再根据计算蓄电池容量的公式算出蓄电池的容量。

I=S*0.8/μU

式中:S-UPS额定容量(kVA);I-蓄电池的计算放电电流电流(A);μ-逆变器的效率;U-蓄电池放电时逆变器的输入电压(V)。

4.4 不同条件下后备供电解决方案比较

(1)2/3G RRU各一个

RRU重量≤39kg,额定功耗≤520W

若采用UPS方式:后备时间按1小时考虑,UPS额定容量按1kVA考虑,蓄电池规格24Ah*3节(按36V直流输出考虑),重量≤27kg,总重量(主机和蓄电池是一体机)≤92kg,因此建议设备落地安装。

若采用壁挂式开关电源(蓄电池与开关电源为一个机柜)方式:蓄电池容量≥20Ah,总重量≤46.4kg,放电时长≥0.53个小时,因此建议设备壁挂安装。

(2)2/3G RRU各两个

RRU重量≤78kg,额定功耗≤1040W

若采用UPS方式:后备时间按1小时考虑,UPS额定容量按2kVA考虑,蓄电池规格24Ah*8节(按36V直流输出考虑),重量≤72kg,总重量(主机和蓄电池是一体机)≤172kg,因此建议设备落地安装。

若采用壁挂式开关电源(蓄电池与开关电源为一个机柜)方式:蓄电池容量≥40Ah,总重量≤79.4kg,放电时长≥0.53个小时,因此建议设备落地安装。

5.结束语

从以上的分析不难看出,随着BBU+RRU信源的大量应用,信源设备供电保障系统的建设也需要加强。具有后备供电的供电系统具有明显优势,但要受到设备安装位置环境等因素(如机房墙壁、地面承重等)的制约,加之现在相当多的建筑楼宇安装有后备供电系统或具备油机发电的能力,后备供电的供电方式不宜大规模上马,要针对具体情况酌情考虑。

在后续的探索中,我们将通过具体案例不断积累和完善,根据楼宇分类制订出一套信源设备供电保障系统建设策略、分析思路及实施步骤,逐步固化信源设备供电保障系统解决流程。

参考文献

[1]陆健贤,叶银法,卢斌,林衡华,蒋晓虞,邱涌泉.移动通信分布系统原理与工程设计[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2]周志敏,周纪海,纪爱华.UPS应用与故障诊断[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

张晓虹(1973—),女,山西新绛人,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学士,工程师,中国联通运城分公司网络建设部副主任,主要从事通信网络的规划、建设、优化、维护工作。

基站设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数据服务;影响因素;扩容判决

0.前言

获得3G牌照后,三大运营商进行了大规模的网络建设,并积极发展用户。对于每个扇区的网络建设,并积极发展和用户。对于每个扇区来说,用户很少时,所有用户可以获取较高速的数据服务,但随着用户量的不断增长,单个用户的数据速率将不断下降。目前中国电信根据经验值评估,或者有推导但过程不够完善。以下提出了用户感受速度的计算方法,可以比较准确地发现需要扩容的扇区。由于用户感受最重要的是前向数据速率,因此以下讨论的数据速率都是前向数据速率。

1.分析和推导

1.1各地判决标准介绍

1.1.1广东电信的判决标准

广东电信扩容考虑的3个因素为:忙时数据吞吐量(忙时EV-DO业务信道产生的前向业务流量),忙时业务信道时隙占用率以及忙时业务信道连接话务量。扩容的标准是一个载扇的统计数据是否同时满足忙时扇区平均时隙占用率,忙时扇区数据平均吞吐速率,忙时扇区连接话务量这3个条件。

1.1.2云南电信判决标准

云南电信的思路是:每载扇1.6Mbit/s空中接口容量,业务信道占空比(即上述业务信道时隙占用率)为70%,则小区平均吞吐速率为1600*70%=1120kbit/s。中国电信集团给出的用户体验速率良好的推荐值是300kbit/s,数据用户的数据业务占空比为40%左右。这时激活链路平均速率为300kbit/s*.40%=120kbit/s,相应可以支持的话务量为1120kbit/s÷(300×40%)=9Erl,因此载频扩容判定标准为:业务信道占空比大于70%,且呼叫话务量大于9Erl。

1.2两种方法的不足

在广东电信的标准中,室内比较严格,室外比较松,没有理论依据,只是根据厂商的经验值得来。如果将门限设置较高,则会漏掉很多需要扩容的扇区。云南电信的标准有理论依据,但是关键参数“数据业务占空比”设为40%比较主观,无法广泛适用于不同区域、不同时期的不同用户特征。

1.3用户感受速度的计算方法

针对上述扩容判决标准的不足,笔者提出了基于用户感受速度的计算和判决方法。云南电信的标准是基于保证300kbit/s的用户平均下载速度来计算一个载扇能支持多少数据业务话务量,并以此话务量为主要判决标准。笔者的方案是通过各载扇忙时数据业务话务量、载扇忙时数据计算该载扇下用户实际能够获得多大的数据下载速度。与云南电信标准的本质区别在于,本方案中的数据业务占空比不是一上粗略的统一建议值,而是根据每个扇区载波的实际速率分配数据计算得来。EV-DO标准共有14种数据速率,5种数据包大小。由于目前还没有引入QoS应用,因此可以暂时不考虑用于低时延的3种小的数据包。在EV-DO网管系统中,有各载扇的前向数据包数量的分类统计,以下统计内容都是指载扇数据业务忙时的统计数据。

第一步,设第i种数据速率的数据包的数量为Ni,该数据速率表示为Ri,与该速率对应的数据包大小为Si,因此可以得到基站在该载扇前向数据总平均发送速率为Rx=/(∑(Ni×Ri×Si)/∑(Ni×Ri×Si).其中Ri对应14种数据速率,Si对应相应统计时隙数下速率Ri的数据包的大小,Ni就是相应统计时隙数下速率为Ri的数据包的发送数量。

第二步,从载扇忙时的数据吞吐量(字节数)得到下行数据平均总速率为R=吞吐量×8/3600(单位bit/s).Rx是真正有数据发送时的平均速率,R是整个忙时总流量除以时间,因此可以得到该载扇的平均数据业务占空比K=R/Rx。

第三步,计算该载扇用户感受的平均下载速度Rd=B/(E×K)=B/(E×R×Rx)。其中,B为一个载扇的空中接口容量,建议设置为2Mbit/s,该参数为典型站点覆盖和用户分布下实测的平均空中接口能力;E为该载扇的忙时信道连接话务量,单位为Erl,包括EV-DORev.0和 EV-DO Rev.A 数据业务的话务总和。

2.应用分析

以福田皇悦酒店、站号=583、扇区号=1、载频号=10为例,根据该载扇的前向忙时发送数据包统计数据,可以计算出前向数据总平均发送速率为Rx=2.646Mbit/s,空中接口容量B=2Mbit/s 。该载扇忙时吞吐量为846 580 089字节,因此有总速率R=吞吐量×8/3600=846580089×8/3600=1.88 Mbit/s.根据统计,该载扇EV-DO Rev.0和EV-DO Rev.A的话务分别为47 247.5s和5855.167s,因此业务信道连接话务量E=Edo_0+Edo_a =14.75Erl,用户感受的平均下载速度Rd=B/(E×R/Rx)=2/(14.75×1.88/2.646)=191kbit/s.此处Rd〈300kbit/s,因此可以判断该扇区应该进行载频扩容。同理可以得到全网其他载扇的计算结果。

对于Rd〈300kbit/s 的载扇,应考虑下面几种情况:

对于话务量大于10Erl的载扇,可以考虑载频扩容。

对于总速率大于1Mbit/s的载扇,还要查看该基站所有扇区载波的总速率之和是否大于基站配置的传输链路所能提供的速率之和, 以M_福田皇悦酒店为例,该站为EV-DO配置了2条2Mbit/s传输,可以提供约4Mbit/s的数据宽带,考虑70%的利用率和一定的峰值裕量,总的可用带宽约为⒉5Mbit/s,而该站忙时3个扇区总数据速率为2.91Mbit/s,因此需要考虑传输扩容,而M_新安海关的3个扇区配有2条传输链路,总数据速率为1.92Mbit/s,因此暂时不必扩容传输。

对于话务量和总速率都比较低的载扇,如果其所属基站所有扇区数据总速率没有超过传输容量,就不必考虑扩容,而应该考虑其无线环境的优化。

按话务量对载扇进行排序,发现很多话务量高的载扇总速率(总吞吐速率)并不高,但需要扩容,因此如果按照广东电信的标准,用吞吐速率来判定将会漏掉许多需要扩容的扇区。

需要注意,采用用户感受平均下载速度判决的方法是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对于话务量很低或数据总流量很低的载扇,将可能得到用户感受的平均速度Rd远大于空中接口容量2Mbit/s,这在物理上是不可能的.这是由于统计样本不足造成的结果不准确,并不影响判决结果,因为低话务和低流量的载扇肯定不需要扩容.另外还要注意的是,应取一周以上的各载扇忙时统计数据,以便更准确地判定是否有必要扩容。

为验证基于用户感受判决标准的合理性,笔者对按该标准过滤出的站点进行了扩容,以站点“M_福田皇悦酒店”为例说明扩容的效果,可以看出扩容后两个载波的总速率比扩容前大大提升,用户速率大大改善,达到了理想的效果。

3.结束语

基站设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小基站;建筑群;协调困难;快速建站;补盲

1. 前言

建筑群场景一直是移动网络建设的难点区域,不同建筑具有不同的网络覆盖环境,如何解决不同场景的网络覆盖是规划建设的重点,而传统室分+宏基站的建设方式不同实现快速建设的目的,本文通过分析小基站设备应用建筑群方案,论证分场景下的覆盖效果。

2. 建筑群场景划分

2.1 高层居民区

主要指大型高层板楼居民区、大型商务区等建筑物,场景特性如下:

覆盖特点:建筑高度普遍为20米以上,且为板楼结构,内部建筑结构复杂,穿透覆盖难度很大。

业务特点:固定宽带发达,生活类建筑业务量总体偏低,商业类建筑业务量较高。

工程特点:生活类建筑区域内基站建设难度大,室内分布系统难以实施。商业类建筑基站及室内分布系统均具备较好实施条件。

覆盖受限情况:基站因阻挡无法有效覆盖区域内部,低层区域常有弱覆盖与盲区,高层区域窗口边信号质量差 。

基础资源局限:缺少传统宏基站天面资源,居民楼内室分无法入户,主要依靠各种杆类和建筑外墙 。

2.2 低层建筑群

主要指大型低层居民区、一般商务区、科技园区等建筑物,场景特性如下:

覆盖特点:建筑高度普遍为20米以下,且为板楼结构,内部建筑结构相对简单,穿透覆盖难度小。

业务特点:固定宽带发达,生活类建筑业务量总体偏低,商业类建筑业务量较高。

工程特点:生活类建筑区域内基站建设难度大,室内分布系统难以实施。商业类建筑基站及室内分布系统均具备较好实施条件。

覆盖受限情况:基站无法有效覆盖区域内部,低层与室内区域存在弱覆盖与盲区。

基础资源局限:缺少传统宏基站天面资源,居民楼内室分无法入户,主要依靠各种杆类和建筑外墙,传输及电源配套资源有限。

2.3 高低混合居民区

主要指高低层混合居民区,场景特性如下:

覆盖特点:建筑高度为10米或以下,建筑物密度极大,内部建筑结构简单,穿透覆盖难度较小。

业务特点:流动人口多,固定宽带普及率低,整体业务量较高,移动数据业务需求强烈。

工程特点:物业协调难度相对较小,具备较好的基站建设条件。

覆盖受限情况:基站无法有效覆盖区域内部,低层及室内存在弱覆盖与盲区,高层信号质量差。

基础资源局限:缺少传统宏基站天面资源,居民楼内室分无法入户,主要依靠各种杆类和建筑外墙。

3. 分场景建设方案

3.1 高层居民区建设方案

对于独栋或者单排的高层居民区或写字楼,可利用附属裙楼或路灯杆等载体安装,通过对面对打的方式覆盖目标区域,具体如下图所示:

由于小基站内置天线的增益为10dBi,天线波瓣宽度水平为65度,垂直为30度,覆盖距离为50-200米;根据小基站的覆盖特性分析,可通过三角函数计算出不同位置所能覆盖的高层区域,具体公式如下所示:

H=C+B/{tan[180°-b-actan(B/C)]};

注:H为小基站的覆盖高度;

C为小基站安装位置的高度;

B为小基站安装位置距需覆盖高层的距离;

b为小基站内置天线的垂直波宽。

图 小基站覆盖高层示意图

由于小基站最大的覆盖距离为200米,所以根据覆盖效果分析,建议B值取100米较合适,覆盖效果较理想。可根据覆盖公式,计算出覆盖高层所需要的设备数量,但同时安装多个设备时,需要考虑频率隔离,以减少干扰问题。

3.2 低层建筑群建设方案

对于低层建筑群,采用在建筑物上对打安装的方案,实施较方便,覆盖效果也较明显。具体建设方案可如下图所示,在各栋建筑同向安装天线,能有效避免干扰问题。

对于低层建筑,水平方向的覆盖情况,直接影响LTE网络质量,计算具体的水平覆盖距离如下公式所示:

H=C+B/{tan[180°-b-actan(B/C)]}

注:H为小基站的水平覆盖距离;

C为小基站安装位置距覆盖起点处的平行距离;

B为小基站安装位置距需覆盖多层建筑垂直的距离;

b为小基站内置天线的水平波宽。

图 小基站水平覆盖示意图

3.3 高低混合居民区建设方案

高低混合居民区小基站建设方案,是上述两种方式的综合方案,需要同时考虑水平和垂直方向的覆盖要求。

4. 分析结论

通过分析,小基站应用建筑群中,不同场景下应按照不同方式考虑建设方案,主要建设思路总结如下:

高层居民区:

1. 优选将小基站设备安装在对面的底层建筑物上;

2. 次选安装在路边灯杆上,对高层建筑进行覆盖。

低层建筑群:

1. 优先建设在小区内建筑物楼顶,从高往低覆盖;

2. 次选建设在小区内灯杆上;

3. 最后选址建设在小区地面上,从低向上覆盖

高低混合居民区:

1. 优先建设在小区内高层建筑物楼顶,从高往低覆盖;

2. 次选建设在底层建筑物楼顶,形成向上和向下覆盖;

基站设备范文第7篇

关键词:无线通信网络;通信设备;维护管理;设备故障

1 无线通信网络简述

无线通信网络是指通信双方通过无线传输进行信息交流的通信网络。无线通信经历了由模拟通信向数字化通信的发展过程,目前比较成熟的数字移动通信制式主要有泛欧的gsm网络; 无线通信网络中有基站子系统bss,网络子系统nss,操作支持系统oss,以及移动台ms,本文要讲述的无线通信网络中的基站在整个网络系统中的位置如下图所示:

2 基站设备缺乏管理的表现

设备的安装和使用未严格按照相关使用说明进行操作,导致误操作,安装质量未能达到规范要求,对人员及通信设备的安全,以及无线网络良好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而因为基站设备是整个通信网络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所以基站的日常维护与管理如果存在不足,做不到良好的维护与管理,一个基站任何一个设备的故障都会影响每一个基站的正常工作,或者影响到整个通信网络的质量,以及网络的正常运行,甚至出现安全事故。

3 管理不足对基站设备运行的影响

3.1 减弱无线信号覆盖

当某一基站发生故障时,所发射的无线信号也将会受到影响,或导致信号中断。而对基站设备的故障维护一般要持续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用户的信号或接收数据信息的过程被终止(掉话),造成用户不能准确接收和发送相关数据信息,影响无线信号的覆盖率,影响手机用户的感知。

3.2 缩短基站设备使用寿命

基站是无线通信网络中最基本的的单元,站点数量众多,每个基站有多个不同的设备,维护管理不足,会缩短基站相关设备的运行寿命。

3.3 增加运营成本

无线网络运营商缺乏对基站设备维护的管理,减少相应的管理工作,表面上为企业节省了人力和资金,实际上,当通信设备发生故障时,对企业的正常运营成本和企业无形资产的影响更大,不但会增加成本,一定程度也会影响了企业的形象。

3.4 增加安全隐患

如果缺乏对基站设备维护与管理,将可能增加基站设备掉落的人员砸伤事故,电源故障引起的火灾、雷击等安全隐患。

4 通信基站设备的常见故障

4.1 软故障和硬故障

按照基站设备故障的性质,可以将故障分为软故障和硬故障两类。其中,软故障指软件系统的不正常运行所带来的故障,如软件bug、参数设置失误等。硬故障是指设备硬件的损坏,一是人为原因;二是环境原因;三是电器元件的原因;实例如下:

4.1.1 软件故障

指基站通信主设备中的控制单元、传输单元、射频单元、合路器等板件,以及开关电源柜中的控制模块,光端机内部器件,空调等设备,由于软件本身问题或者相关参数设置有误,而导致的设备不正常工作的故障,称为软件故障。

4.1.2 硬件故障

指基站中所有设备,如主设备板件、光端机、开关电源柜、电池组、空调、天线、市电接线盒等硬件设备,出现人为原因、环境天气原因、自身电子器件损坏而出现的故障为硬件故障。

4.2 全局性故障、局部性故障、独立性故障

按照故障的影响范围可以将设备故障分为全局性故障、局部性故障、独立性故障三类。全局性故障影响整个通信网络的正常运行,局部性故障只对通信网络的某一项或几项功能造成影响,独立性故障一般是某一元件发生故障,不论哪种类型的故障,对通信网络的运行都有一定的影响和破坏;实例如下:

a.全局性故障:如整个基站市电故障导致断电,基站无法工作(节点站时,甚至影响下挂基站的正常工作);光端机故障,传输中断,基站无法工作;主设备控制模块、传输模块故障,基站中断等情况下的故障。

b.局部性故障:基站主设备中某个小区的设备出现故障,多条2m中个别出现中断,导致个别小区中断,或者天馈部分(馈线、光纤断,或天线坏)出现个别故障,导致基站局部性故障。

c.独立性故障:基站整体运行正常,只是部分设备中的个别板件和器件出现故障,如个别射频模块故障。

4.3 固定性故障和

暂时性故障

按照设备故障发生的时间、频率和周期可以分为固定性故障和暂时性故障两种。固定性故障的发生一般比较稳定,可能会重复多次出现,电路短路、开路、某一元件损坏等都会造成固定性故障。暂时性故障一般持续时间较短,发生时设备的工作状态不稳定,设备运行时好时坏,元件老化、性能下降或接触点接触不良等会造成暂时性故障。

4.3.1 如上所述,固定性故障,一般为各类设备器件的损坏为主,主设备射频模块、合路器等。

4.3.2 暂时性故障,如传输误码率瞬间异常、设备板件模块老化不稳定、设备间的线缆连接处不良等原因导致的基站设备运行出现不稳定,时好时坏的故障现象。

5 通信基站设备故障的检测方法

5.1 观察法

观察法有断电和接电两种方法。对故障基站设备应用直接观察法进行检测时,应先进行断电观察,在断电的情况下,利用人的视觉、听觉、嗅觉等多种感官进行检查,待经过详细、细致的观察,确认设备内外元件无误后接电进行观察,看设备是否有冒烟、电火花等现象,是否有异常声音响起等。

5.2 测量法

主要有电压测量法、电阻测量法和电流测量法三种,电压测量法通过测量元件的工作电压进行故障判断,电阻测量法通过测量元件自身的电阻值或元件对地电阻值来判断故障,电流测量法通过测量通过元件的电流,与正常值进行比较,判断故障原因。

5.3 插拔法

插拔法是通过插入或拔出插件来对设备故障进行判断的方法。此种方法简单,而且行之有效,可以快速找出故障所在。检查方法为:打开故障设备和其他连接设备的连线,然后接通故障设备的电源,如果故障消失,则检查连接设备和连接线是否有故障,若有则继续排除故障,若无则检查故障设备本身。

6 结束语

无线通信网络中基站设备的维护与管理,影响着整个无线通信网络的正常运行,因此,在利用无线网络所带来的便利时,也应加强对无线通信网络中基站设备的日常维护和管理,提高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良好性,提高无线网络质量,提高基站设备的有效寿命,保障通信网络的平稳、无事故安全运行,使得通信用户有着良好的感知。

参考文献

[1]崔芳,赵桐.移动通信工程管理关键点及其标准化研究[j].知识经济,2011(4).

[2]赵玉春.突发通信工程的应急管理与监理[j].科技资讯,2012(2).

基站设备范文第8篇

【关键词】伪基站 综合治理

随着移动通信、无线网络应用技术的发展和移动通信用户数量的激增,伪基站违法犯罪活动在我国迅速蔓延并呈高发态势。不法分子利用伪基站强行向不特定群体发送短信,大肆实施电信诈骗和非法广告推销等违法犯罪活动,甚至形成了非法生产、销售伪基站设备以及电信诈骗的违法犯罪利益链条。这类违法犯罪活动严重危害国家通讯安全,扰乱社会公共秩序,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社会危害性较大。

一、伪基站犯罪概述

(一)伪基站基本功能原理

伪基站,即假基站,又称圈地短信发送平台或小区短信发射系统,是一种未取得电信设备进网许可和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的非法无线电通信设备。其功能的实现是利用移动网络系统网号(MNC)、频率资源等,使用与真实基站相同的信道、信号上下行频率伪装成移动基站的“网络小区”,在信息获取点伪装成运营商的基站,采用大功率的无线信号发射,强制一定半径范围内的用户手机信号脱离正规基站建立起的移动网络,连接到该伪装基站并进行登记,从而获得用户的信息,如IMSI、IMEI及手机号码等,并可任意冒用他人电话号码强行向不特定用户手机非法发送信息。伪基站设备使用过程中会非法占用公众移动通信频率,干扰真实通信网络的正常运行。同时,由于伪基站的信号功率更大,可以直接抢占手机接入信息,造成手机脱离正常通信网络无法正常使用运营商提供的服务。部分手机用户则必须关机重开才能重新入网。此外,伪基站还会导致手机用户频繁进行位置更新,使得该区域的无线网络资源紧张并出现网络拥塞现象,严重影响用户的正常通信。

(二)伪基站案件基本特点

第一,涉案区域分布较广,作案多选择人群稠密地区。为达到尽可能多地非法发送短信,犯罪嫌疑人大多选择繁华商业中心、高档社区、地铁站及推广楼盘周边等人口密集区域以及人员流量较大的高峰时段作案,对公用电信网络正常运行造成的影响十分严重。第二,作案手法隐蔽,流动性强。在查获的伪基站案件中,多数行为人系驾驶机动车作案。在驾车到达预定地点后,即在车辆行进中利用车载伪基站设备发送短信。发送短信后,立即逃离现场,极少被当场抓获。第三,非法使用伪基站发送短信类案件,犯罪目的以广告牟利为主。目前办理的此类案件,行为人作案目的均系为非法经营广告业务,短时间内牟得高额利润。涉及领域多数为广告咨询、信贷产品、房地产楼盘的推销、客户招揽。有少部分案件涉及虚开发票、电信诈骗等违法犯罪。第四,生产、销售伪基站设备案件中,设备的生产配件以及成品销售均从网络渠道实现,购物网站为交易主要平台并通过跨省域的快递投放完成交易。如本市办理的一起生产、销售伪基站案件中,相关设备的生产、销售和最终使用地涉及北京、河北、浙江、江苏、山东等10省30余地市,导致案件涉及面较广,取证难度加大。第五,涉案人员较多,且多为团伙犯罪。本市案件统计分析显示,伪基站案件涉案主体多为小型广告公司法人、员工,或者具有同事或亲属、同乡的关系的人员,人员较多,且多涉嫌共同犯罪、团伙犯罪。在共同犯罪尤其是团伙犯罪中,分工明确:组织者往往出资购置伪基站设备,联系客户,待达成协议和价格后,再转由同伙驾驶载有伪基站设备的小汽车,在城市各区域流动发送短信。

(三)伪基站犯罪的危害性及刑事处罚必要性

非法生产、销售伪基站设备以及利用伪基站设备非法从事广告业务等行为,导致正常生产经营受到破坏,严重扰乱市场秩序。使用伪基站设备非法获取公民信息、实施诈骗等行为,造成大量手机用户脱网、通讯中断,不仅严重破坏电信运营商正常经营活动,而且影响公用电信设施正常工作,破坏公用电信网络运行,甚至危害国家安全、危害公共安全等。

二、办理伪基站案件难点问题

(一)法律适用问题

实践中以非法销售和使用伪基站设备非法发送短信,破坏公用电信设施为常见。对于某一行为性质的认定和罪名的确定,实践中观点和做法不尽相同,甚至办案部门内部还有较大争议。

(二)案件管辖和证据证明问题

1. 案件管辖争议问题。部分案件在抓获使用伪基站人员后,侦查机关“顺藤摸瓜”,抓获该设备的销售人员,继而又发现新的在外地的使用人员。此时,主要犯罪地及犯罪嫌疑人居住地均不在本市,如何确定案件管辖,或者是否可以延伸管辖,存在一定争议。

2. 电子证据的取证及技术鉴定问题。使用伪基站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类案件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和流动性,导致案件的及时发现和立案侦查较为困难。同时,由于伪基站案件证据多为电子数据,灭失可能性较大,如果不及时侦查取证,极有可能影响案件诉讼。由于涉及专业知识,使用伪基站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类案件的准确办理依赖于相关机构对查获的伪基站工作频率范围、信号等设备性质、伪基站发送短信的具体时间、地点、数量和造成的脱网用户数及阻塞的通信时长等电信网络受影响情况的科学鉴定。由于针对伪基站设备的技术鉴定和数据检验分属不同部门,对于准确检验和鉴定,正确认定伪基站案件造成的危害结果存在一定困难。

3. 电子数据、鉴定意见的审查认定问题。由于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和办案经验,一般办案人员对伪基站设备性质、工作原理以及相关鉴定方法、认定依据的理解认识不足,在对上述鉴定意见类证据进行审查判断时,容易出现专业技术与审查判断脱节的情况。

在开展打击伪基站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初期,由于缺乏统一的证据事实审查认定标准,即犯罪危害后果应当以什么数据为认定依据并不明确,导致不同办案部门对犯罪危害后果的认定出现矛盾。在一些案件中,经鉴定发现伪基站发射器、电脑、伪基站操作系统软件中数据各不相同,导致了证据之间出现矛盾,事实认定出现困难。如本市办理的一起破坏公用电信设施案件中,行为人多次非法使用伪基站设备发送广告短信、诈骗短信等。公安机关侦查认定共造成40余万用户通信中断,向检察院提请逮捕,并随案移送了电子数据证据的检验报告书。该鉴定意见包含伪基站软件中提取的短信数据、log数据、count数据以及IMSI数据。但上述数据之间不能互相对应,无法筛除不真实数据,给办案工作造成一定困难。

三、办理伪基站案件的对策建议

(一)依照“两高两部”司法解释,正确适用罪名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2014年3月14日联合颁布的《关于依法办理非法生产销售使用“伪基站”设备案件的意见(公通字〔2014〕13号)》对准确认定行为性质、正确适用法律和合理量刑等问题给出了明确解答,为办案实践指明了方向。

1. 非法生产、销售“伪基站”设备的,可以按照《刑法》第225条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追究刑事责任。

2. 非法生产、销售的“伪基站”设备,经鉴定为专用间谍器材的,可以按照《刑法》第283条的规定,以非法生产、销售间谍专用器材罪追究刑事责任;同时构成非法经营罪的,以非法经营罪追究刑事责任。

3. 非法使用“伪基站”设备干扰公用电信网络信号,危害公共安全的,可以按照《刑法》第124条第一款的规定,以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追究刑事责任;同时构成虚假广告罪、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扰乱无线电通讯管理秩序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除法律、司法解释另有规定外,利用“伪基站”设备实施诈骗等其他犯罪行为,同时构成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4. 明知他人实施非法生产、销售“伪基站”设备,或者非法使用“伪基站”设备干扰公用电信网络信号等犯罪,为其提供资金、场所、技术、设备等帮助的,以共同犯罪论处。

此外,该意见对伪基站案件的罪与非罪问题也进行了相应规定:非法使用“伪基站”设备扰乱公共秩序,侵犯他人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情节较轻,尚不构成犯罪,但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予以治安管理处罚。

(二)规范案件移送和指定管辖机制

一般而言,对于在本地区以外查获的伪基站犯罪案件,应当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将案件移送有管辖权的单位办理。考虑到伪基站案件流动性广,上下游犯罪关系紧密的特点,若案件由本地管辖更为适宜的,办案单位应当及时报请公安部、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管辖。

(三)加强对伪基站类案件电子数据的取证及鉴定

首先,积极引导侦查取证,及时收集、固定相关无证、电子证据等。注意及时搜查、扣押伪基站设备,送交相关司法鉴定机构对设备内记录保存的IMSI等数据进行恢复、读取、固定,提取作案时间、地点、路线轨迹以及受影响手机用户IMSI识别码等电子数据。其次,统一明确鉴定机构,加强鉴定工作。明确由无线电管理部门即无线电监测站对伪基站工作频率范围、信号等设备性质进行鉴定;由受侵害的电信网络运营商对受影响电信网络用户通讯中断情况进行评估并出具“伪基站影响评估报告”;由公安部三所上海辰星电子数据司法鉴定中心对通讯网络所受影响,包括发送的短信数、造成的脱网用户数及阻塞的通信时长等进行鉴定。

(四)科学利用技术鉴定,结合其他证据综合审查判断

基站设备范文第9篇

峡谷地势大多前后落差大,且周围山脉海拔较高,当发生山体滑坡和堰塞湖等灾害后,可以将悬浮基站系留在峡谷的上游,系留高度可以根据实地环境来定义,建议大于峡谷上游30M的高度,覆盖范围可以达到10~15KM,而支持的用户数量可以根据基站配置来进行定义。

悬浮平台的选型

悬浮基站的功能完成主要取决于悬浮平台的建立与选择。悬浮平台有多种,有热气球、动力飞艇、系留热气飞艇及系留氦气飞艇等等,由于悬浮平台的某些特点,目前,采用系留热气飞艇建设应急通信悬浮基站的平台,虽然是费效比最高的方案。但是,作为应急通信悬浮基站,系留热气浮空平台与其它浮空平台相比更具优势:①生产成本低。②使用维护费用低。材料、气源不受限制。③操作简单,展开快速。④系统简单,通过性好。

系统功能的实现

1系统主体结构

悬浮基站系统通过悬浮平台将C网基站、传输设备、电源系统、天馈系统悬浮于灾害现场上空或边缘区域,从而对现场进行广域覆盖,保障灾害现场通信的畅通。悬浮基站系统主要由悬浮平台和通信系统组成。通信系统由C网基站、传输设备、电源系统、天馈系统五部分组成并置于任务舱内。悬浮基站系统如图1所示:系留热气飞艇系统分为空中系统和地面系统。空中系统包括囊体、挂架、增压风机、加热器、气瓶舱、任务舱等。地面系统主要包括锚泊车及各种地面保障设备。

2通信电源系统

为保证悬浮基站设备能正常工作,必须为基站提供可靠的电源供应,同时考虑到该电源系统必须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的特点,考虑到基站设备一般采用-48V的电源,选用一款直流发电机为其提供电源。选型要求:油箱容量保证持续运行6个小时,外形尺寸小巧,重量轻。

3传输系统

(1)悬浮基站与地面的传输链路。根据悬浮基站的工作特点,悬浮基站与地面的传输链路可以采用微波传输方式,由于悬浮基站受风速影响在空中会在直径为200M的范围内旋转,飞艇上采用全向天线进行覆盖,地面采用定向天线的方式。(2)悬浮基站与公网传输链路。悬浮基站接入电信移动网络时,可以通过本地E1电路接入,如果当地由于灾害无法提供,可以通过微波或卫星设备采用异地接入的方式异地入网。

4基站设备选型

使用悬浮基站作为应急通信系统的一种方法,其应急基站硬件必须具备体积小、重量轻、容量大、覆盖广等特点,才能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而目前,只有分布式基站能够满足上述条件。分布式基站具有占地面积小、易于安装、功耗低等特点,这些特点可以充分降低对人力、电力、空间等资源的占用,快速经济地建设一个高质量的应急无线网络。下根据目前已经推出分布式基站的厂家可以选择朗讯9234分布式基站设备、中兴8200分布式基站设备、华为DBS3900分布式基站设备。

结语

使用悬浮基站作为应急通信的一种方法,具有不受交通道路的影响、站得高、看得远的特点,在交通不便、地形复杂、广覆盖情况下,悬浮基站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基站设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基站能耗模型;设备耗电;空调耗电;散点图;节能减排

1. 引言

(1)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发展目标。(“十二五”期间的单位GDP能耗目标与碳排放量,拟定在“十一五”的基数上均下降16%,其中2011年同比下降3.5%。——编者注)节能减排是一项基本国策,也是企业低成本高效运营的必然选择。移动通信行业的节能减排工作有着和其他行业不同的特点,移动通信基站由于地理位置分散且数量庞大,基站能耗统计难度很大。

(2)本文通过建立样本基站能耗数据采集平台,通过对典型基站能耗数据的收集分析基站耗电影响因素,进而建立基站能耗模型,并利用模型预测全网基站耗电,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2 样本基站能耗数据采集平台

根据覆盖类型、设备厂家、设备类型等分类属性挑选样本基站。在样本基站建设远端电量采集模块,分设备和空调分别采集基站的耗电量。为了研究温度对空调耗电的影响,在样本基站室内外装设温湿度表,实现对典型基站温湿度数据的监控。采集的样本基站耗电数据和温湿度数据通过GPRS DTU传送到监控中心进行处理。整个数据采集系统采用B/S结构。

3. 基站能耗影响因素分析

3.1基站中的主要耗电设备包括基站设备、基站空调、传输设备和电源设备,其中基站设备和基站空调设备耗电占到基站总耗电的90%以上。下面就对基站主设备和空调设备耗电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分析过程分为两步:

(1)猜想基站能耗影响因素。

通过直观的判断和对专业人员的咨询等方式列出可能影响耗电量的相关因素,猜想得出的基站能耗影响因素。

(2)筛选确定自变量。

3.2利用样本基站能耗数据采集平台收集到的数据,经过大量的散点图定性和定量分析,确定基站耗电自变量。

4. 基站能耗模型建立和测算

4.1基站能耗相关因素关系探索。

(1)单站综合话务量和设备耗电量的关系探索。

根据如图4的散点图可以得出,设备耗电量与综合话务量基本呈线性变化,话务量增加的耗电量比截距要小得多。

(2)基站载波数和设备耗电量的关系探索。

基站主设备耗电与载波数有着较强的线性关系,与综合业务量也有一定的线性关系;同时,不同设备类型的耗电特性有所不同。

(3)室外温度与空调耗电关系探索。

室外温度仍是空调耗电的主要解释变量,空调耗电与室外温度呈现线性变化。

(4)隔热性能与空调耗电关系探索。

隔热性能较好的局房,不易受室外温度的影响,但室外温度较低时空调耗电较高;隔热性能一般的局房,易受室外温度的影响,室外温度较低时空调耗电不高。图7中蓝色隔热好,绿色隔热差。

(5)设备耗电与空调耗电关系探索。

室外温度较高时,设备耗电产生的热量不能通过热交换散发到室外,设备总耗电大小对空调耗电影响程度较大;室外温度较低时,设备耗电产生的热量可通过热交换散发到室外,设备总耗电大小对空调耗电影响程度不大。不同设备耗电情况下基站温度与空调耗电散点图。

4.2建立基站能耗统计模型。

4.2.1基站设备耗电模型。

针对不同类型的设备,以载波数和话务量作为自变量、设备耗电量作为因变量进行二元一次线性回归,得到以下基站设备耗电模型:

Y(基站设备耗电量)=B+载波数*载波系数+综合业务量*综合业务量系数(1)

4.2.2空调耗电模型。

针对不同墙体类型的基站,以室外温度和设备耗电量作为自变量、空调耗电量作为因变量进行二元一次线性回归,得到以下空调耗电模型:

Y=B+室外平均温度*温度系数+设备耗电*设备耗电系数(2)

根据分析发现,空调耗电与墙体类型关系密切。

4.3模型预测验证。

将利用样本基站采样数据建立的耗电模型,运用到批量同类基站进行基站能耗预测。利用收集统计得到的自变量数据,得到批量基站的能耗预测数据,与实测的基站能耗数据对比进行误差分析,批量基站加总后的基站能耗误差处于1%以下,效果较好。

5. 小结

本文通过对大量基站能耗数据的分析,总结得出了基站能耗影响因素,并建立了基站能耗预测模型;由批量基站的实际能耗数据和预测数据比较可知,加总误差在允许范围内。本文得出的一些关于基站能耗特性的结论,相信对推进移动通信行业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上一篇: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范文 下一篇:多媒体教学设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