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评价工作方案范文

时间:2023-03-20 20:14:06

绩效评价工作方案

绩效评价工作方案范文第1篇

一、考核组织

2014年民政民生工程在县民生办的统一安排下,由县民政局负责组织实施。

二、考核内容

根据县政府与各乡镇政府签订的2014年度民生工程目标责任书内容,考核各乡镇5项民政民生工程的组织实施、规范管理、资金发放、实施效果等情况。

(一)农村低保。重点考核内容为: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资金发放情况,社会效益、举报和管理规范性等,具体为:保障对象的申请、审核和动态管理情况,低保资金的发放情况,依法办事,接受社会监督情况以及档案管理等情况。

(二)城乡医疗救助工作。重点考核内容为:资助参合、大病救助、“一站式”救助、资金发放及群众满意度等情况。具体为:救助对象是否准确,申请审核程序是否规范,与其他制度衔接是否有序等。

(三)城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重点考核内容为:年度城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资金管理情况、项目申报及实施效果和管理规范性等情况。具体为:五保供养机构申报及完成既定建设任务和年初集中供养任务以及补助补贴资金使用规范。

(四)生活无着人员社会救助。重点考核内容为:生活无着人员社会救助目标任务、救助效果、资金使用管理,政策落实以及资金效益发挥等情况。具体为:对流浪乞讨人员资金及物资救助、孤儿基本生活保障任务目标完成、资金使用管理以及发挥的效益情况进行综合考核与评估。

(五)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重点考核内容为:年度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资金管理情况、项目申报及实施效果、制度建设和管理规范性等情况。具体为:社会办养老机构申报及完成既定建设任务,各项补贴资金使用规范,绩效明显。

三、考核方式

采取由县民政局会同县财政局对各项民生工程实施情况进行实地检查,结合统计数据、、信息报送、省市抽查及平时奖惩通报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价考核。实地检查采取查阅资料、听取汇报、走访救助对象和现场查看等方式进行,重点对民生工程进展情况、各项惠民政策落实情况、资金及时足额发放情况、工程类项目建设和完工情况等进行考核打分。

四、考核结果

绩效评价工作方案范文第2篇

一、评价目的

运用规范的绩效指标体系和科学的评价方法,全面、客观反映财政支出项目完成情况和实施效果。同时,及时总结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改进和加强项目管理,为政府相关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二、评价对象

县水务局实施的镇供水工程(二期)项目

三、评价内容

评价内容主要包括业务完成情况和财务执行情况两部分。

(一)业务完成情况:主要是对本项目业务执行情况进行评价,内容包括项目前期准备工作、项目执行过程中的管理、目标完成程度、产生的社会效益和可持续影响等。

(二)财务执行情况:主要是对本项目资金的使用和财务管理情况进行评价,内容包括预算执行情况、财务管理情况和会计信息质量等。

四、职责分工

(一)由省财政厅绩效管理处引荐介绍,县财政局聘请委托有资质的中介机构成立评价工作小组,在省财政厅的统一组织下,由县财政局拟定绩效评价实施方案,设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分赴项目现场进行实地调研,开展面访调查,核实分析基础资料,对照评价指标进行评比打分,撰写项目评价报告。

(二)县财政局配合评价小组开展绩效评价工作,协调县水务局对有关评价所需相关资料收集、提供。

(三)县水务局根据评价工作要求,负责采集、整理和提供项目所需相关资料,基础数据资料,并配合评价小组做好项目资料核查和实地勘查工作。

(四)县水务局负责协助做好项目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配合评价工作小组进行实地考察评价。

五、评价指标和评定方法

(一)评价指标

在对项目资料充分了解、分析的基础上,评价工作小组设计项目绩效评价体系,形成针对性强的评价指标。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由相关性指标、效率指标、效果指标和可持续性指标构成。

(二)评定方法

1.评价得分。本次评价采用以定量考核为基础,以定性分析为辅,实行定量打分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以此汇总形成绩效评价综合得分。

2.绩效评价等级。评价结果分为优、良、中、差四个等次,根据评价结果的分值,确定评价对象最后达到的档次。具体见下表:

六、评价工作程序及具体要求

按照评价工作流程,分为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评价报告撰写阶段三个步骤具体实施:

(一)准备阶段

2014年10月14日前,组建项目绩效评价小组,拟定项目绩效评价实施方案,设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二)实施阶段

1.下发绩效评价实施方案。2014年10月16日前,根据绩效评价实施方案,对开展绩效评价进行具体部署。

2.收集整理资料。县水务局根据绩效评价实施方案要求,在实地勘察时提交给绩效评价工作小组:

(1)项目建设规划;

(2)纳入评价范围的项预算批复文件;

(3)项目立项可行性报告、立项批准文件及资料、项目验收报告;

(4)项目财务报表;

(5)有关项目运行管理制度;

(6)项目运行情况资料;

(7)其他与项目有关的资料。

3.开展实地勘查和绩效评价,10月17日前评价小组前往项目现场勘验检查,听取项目实施单位对项目实施的情况汇报,查阅、核实有关数据资料,开展问卷调查,实施分析评价。

(三)报告撰写阶段

绩效评价工作方案范文第3篇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按照市场经济体制要求,财政改革已由过去的以收入管理为中心转向以支出管理改革为重点,财政职能由直接调控转向宏观的间接调控。近几年政府各部门通过推进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政府采购制度等改革,形成了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支出管理体制基本框架,有效地促进了财政支出执行的监督管理和公共财政制度建设。部门预算、集中支付、政府采购、投资审核是前提和基础工作,财政支出的“追踪问效”则是以提高财政支出效率为落脚点。

一、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基本概念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指运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对政府部门为履行职责所确定的目标而使用财政资金的行为、过程及结果所进行的综合性考核和评价。政府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不仅包括政府组织的自我评价、上级评价、权力机关的评价,还应当包括相关专业的专家评价、中介机构进行的评价等。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主体是多元并存的,但是具体实施一项评价的主体应按法定程序产生。实施评价的主体应具有相应的资格,具备专业胜任能力。

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工作方案案例分析

政府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在一些西方国家已有了几十年的发展历史,但在我国还处在起步阶段。一直处于改革开放的前沿,经过多年的实践,在克服无先例可循、无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广东省在2003年8月至2005年12月先后组织了131个重点项目的绩效评价试点,率先设立全国第一个省级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机构,建立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制度。

2003年起,财政部陆续出台了《中央经济建设部门部门预算绩效考评管理办法》(试行)、《中央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考评管理办法(试行)》等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制度。2004年广东省财政厅、审计厅、监察厅、人事厅联合制定了《广东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试行方案》。2006年广州市财政局制定了《广州市政府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办法(试行)》。

依据政府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办法,具体部门在进行绩效评价时首先要制定自评工作方案,包括自评的目的、范围、指标、标准、方法及实施。下面以具体一个政府部门的绩效评价自评方案为例介绍。

1、自评的目的

(一)为市政府考核本部门履行职责、实现绩效目标和财政资金使用、管理的有效性提供参考依据;

(二)为本部门完善工作机制、提高科学决策水平和使用财政资金的效益提供参考依据;

(三)为本部门编制下一年度预算以及市财政局审核本部门预算提供参考依据。

2、自评的范围

具体为:对基本支出(包括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使用的各项经费支出)和项目支出(包括立法、执法监督、治理公路“三乱”、行政复议办案、课题研究、规章翻译、执法培训等项目)的目标完成情况实施综合评价。

3、自评的指标

本次自评采用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一)定量指标包括共性指标与个性指标。

共性指标是本部门评价的基本指标,本次采用的共性指标具体包括:(1)财政支出预算完成率;(2)支出预算完成增长率;(3)项目预算完成率;(4)公用经费节支率;(5)项目支出节支率;(6)固定资产利用率;(7)政府采购节支率;(8)购买类项目完成率;(9)其他类项目完成率

(二)定性指标是描述和分析部门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公共服务效能和资源配置状况等的非量化指标,根据部门职能特点和项目支出特性,定性指标选用如下:(1)部门职能目标完成效率;(2)部门基础管理水平;(3)发展创新能力。

4、自评的标准

自评以本部门绩效总目标和本部门预算作依据。绩效评价标准值以本部门评价年度预算、工作计划绩效目标为基础,如本部门绩效目标不够全面、完整的,可以国内同类部门管理标准作参考。

5、自评的方法

由于本部门属于第一类部门,财政资金支出基本用于履行职责,确保本部门正常运转。因此,对定量指标选用目标评价法,将实际完成数与预期目标(评价标准)进行比较,分析判断出绩效。而对定性指标采用评分法。设立自评工作小组,由各处室(中心)认真核实自评数据,分析相关资料,计算自评结果,并在规定时间内报本办自评工作小组。在自评的同时,自评工作小组会同部门领导采取征询、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被评价处室(中心)的客观评议资料并对其自评结果进行核实,整理和分析形成评价意见并打分。

6、组织实施

绩效评价工作方案范文第4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稽察、绩效评价和监督检查为手段,以重大建设项目和重要工作为重点,结合“争先创优”活动的开展,积极推行行政绩效管理制度。

二、主要目的

按照《县财政局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加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着力解决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不够好的问题,实现财政工作的最佳绩效。

三、工作任务

负责对政府投资重大项目资金安排、拨付、管理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跟踪问效;制定对重点民生专项资金支出绩效评价的实施方案;每年选取30%的重点民生专项资金进行绩效评价。

四、组织分工

结合局机关各科室和乡(镇)财政所工作职责,理顺工作关系,避免重复交叉,提高办事效率,全面推行行政绩效管理制度。具体工作由企业科、农业科、经建科、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教科文科等科室负责实施,实施结果上报局办公室。(祥见附表)

五、措施要求

推行行政绩效管理制度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各科室和乡(镇)财政所负责人要高度重视、认真落实,切实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保证有序、有效、持久地推行。

㈠加强领导,认真组织

各科室和乡(镇)财政所要认真组织学习、广泛宣传动员,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部门职责分工,严格按照本工作方案的要求,认真抓好行政绩效管理制度的落实。

㈡分类指导,密切配合

相关科室要加强检查督促和分类指导工作,注意及时发现和研究解决实施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保证行政绩效管理制度的顺利推行。行政绩效管理制度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充分发挥作用,实行定期召开协调会议制度、定期情况通报制度和信息资源共享制度,及时沟通行政绩效管理中的重要情况和信(文秘站:)息,并于20__年6月20日前向审计局报送上半年开展此项工作的情况,20__年11月底前报送全年开展此项工作的情况。各科室之间要通力合作,形成分工明确、协作配合、齐抓共管、合力推行的良好格局。

㈢掌握情况,适时反馈

各相应科室要认真总结,适时反馈上报情况,并分别于20__年6月15日前向局办公室报送上半年开展此项工作的情况,于20__年11月25日前向局办公室报送全年开展此项工作的情况。

㈣责任考核,严格奖惩

绩效评价工作方案范文第5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稽察、绩效评价和监督检查为手段,以重大建设项目和重要工作为重点,结合“争先创优”活动的开展,积极推行行政绩效管理制度。

二、主要目的

按照《县财政局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加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着力解决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不够好的问题,实现财政工作的最佳绩效。

三、工作任务

负责对政府投资重大项目资金安排、拨付、管理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跟踪问效;制定对重点民生专项资金支出绩效评价的实施方案;每年选取30%的重点民生专项资金进行绩效评价。

四、组织分工

结合局机关各科室和乡(镇)财政所工作职责,理顺工作关系,避免重复交叉,提高办事效率,全面推行行政绩效管理制度。具体工作由企业科、农业科、经建科、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教科文科等科室负责实施,实施结果上报局办公室。(祥见附表)

五、措施要求

推行行政绩效管理制度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各科室和乡(镇)财政所负责人要高度重视、认真落实,切实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保证有序、有效、持久地推行。

㈠加强领导,认真组织

各科室和乡(镇)财政所要认真组织学习、广泛宣传动员,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部门职责分工,严格按照本工作方案的要求,认真抓好行政绩效管理制度的落实。

㈡分类指导,密切配合

相关科室要加强检查督促和分类指导工作,注意及时发现和研究解决实施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保证行政绩效管理制度的顺利推行。行政绩效管理制度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充分发挥作用,实行定期召开协调会议制度、定期情况通报制度和信息资源共享制度,及时沟通行政绩效管理中的重要情况和信息,并于6月20日前向审计局报送上半年开展此项工作的情况,11月底前报送全年开展此项工作的情况。各科室之间要通力合作,形成分工明确、协作配合、齐抓共管、合力推行的良好格局。

㈢掌握情况,适时反馈

各相应科室要认真总结,适时反馈上报情况,并分别于6月15日前向局办公室报送上半年开展此项工作的情况,于11月25日前向局办公室报送全年开展此项工作的情况。

㈣责任考核,严格奖惩

绩效评价工作方案范文第6篇

为进一步加强财政支出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深化预算改革,建立科学、规范、高效地财政资金分配和管理体系,按照省、市财政工作会议精神,我县决定从2012年起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试点工作,并探索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现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以下工作方案:

一、绩效评价的目的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运用科学、规范的绩效评价方法,对财政支出的效益进行科学分析和比较,以综合评定财政资金管理和使用成效。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是财政工作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举措,也是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通过推进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建立财政支出的“问效制’’和“问责制’’,分析、评价财政资金使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进一步深化预算改革,建立公共财政支出框架体系,推动反腐倡廉工作,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二、绩效评价的对象和范围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对象是使用财政资金的部门、单位和项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范围是财政安排用于我县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具有特定用途或专门用途的各类支出。包括企业挖潜革新改造支出、基本建设类支出、城市建设和维护类支出、农业类支出、科学技术类支出、教育类支出、社会保障类支出、医疗卫生类支出、一般公共服务类支出、公共安全类支出和其他类支出等。

三、绩效评价的工作组织

财政部门是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主管部门,要设立专门机构负责研究、制定和完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评价标准,组织实施开展绩效评价工作。各部门和项目单位是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具体实施者,负责参与、配合财政部门进行绩效评价,并开展本部门、本单位支出的绩效自评工作。

四、绩效评价工作原则

(一)合法性原则。从项目立项、概算、实施过程等方面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进行评价。

(二)科学性原则。从实际出发,运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以定量分析为主,定性分析为辅,科学设计评价标准,合理、准确地反映项目绩效情况。

(三)可行性原则。从绩效评价工作实际出发,在评价指标的设置和选取指标的数量上,要充分考虑可操作性,真实反映和衡量资金的使用效率。

(四)公正客观原则。保证所采集的资料、数据等必须真实、可靠,保证评价结果的真实性。

(五)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相结合原则。从宏观效益与微观效益、近期效益与远期效益、直接效益与间接效益等多个层面,分析项目资金的运行过程和执行结果。对于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在评价其经济效益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其形成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五、绩效评价结果应用

(一)财政部门根据绩效评价结果向县政府报告,,按规定程序调整支出预算,并以此作为下年度财政审核、安排部门预算的重要参考依据。同时,提请有关部门对重点项目资金进行审计,加强财政和审计监督。、

(二)财政部门根据绩效评价结果,分析财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财政支出管理的意见,提高财政管理水平。

(三)被评价的部门和项目单位,根据绩效评价结果,分析本部门、本单位内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内部管理的措施,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四)绩效评价结果报请本级政府同意后,可在一定范围内公布,以体现和增强财政公共支出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六、绩效评价工作的思路和工作要求

绩效评价工作方案范文第7篇

一、高职高专院校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建设的意义

1.强化预算管理意识,明晰预算管理权责的需要。许多高职高专院校预算管理都普遍存在“重编制、轻执行”的现象,只关注经费切块和投入情况,不重视事后的预算分析,导致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环节严重脱节。预算绩效评价作为一种评判理财绩效的科学手段,必须与预算支出管理相互衔接,有效配合,才能切实发挥其应有作用。推进预算绩效评价体系,能促使高职高专院校各个部门明晰在预算管理过程中的职责,在重视预算编制的同时,将预算执行、预算成效纳入预算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采取积极有力的措施,使预算支出行为逐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2.完善财政资金投入保障机制的需要。高职高专院校由于自身发展的特点,其资金来源大多数是政府投入,资金投入模式基本遵循“校财市管”格局。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可以有效确保政府财政性资金使用方向的正确性,将高职高专的职能与财政资金的供给范围及规模结合起来,各类支出能正确的投向预定的使用项目,将强化厉行节约、控制运行成本作为预算管理的重中之重,严格执行财政性资金中公用支出定额“负增长”和维持发展类项目支出“零增长”的要求,同时大力控制和压缩“三公支出”,优化支出结构,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有力地保障政府财政性资金投入的有效性。

3.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需要。结合近年来高职高专院校日益突出的经费紧张与快速发展之间的矛盾,“稳健从紧,好字优先”将成为高职高专财务工作的主基调。建设一个有效的监督评价机制,能集中财力办大事、办实事和办好事,改善现有资源浪费、利用率低的现状,优化配置学校教育资源,按轻重缓急原则将有限的资金优先用于教育事业急需建设的地方,最大限度地提升教育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高职高专院校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建设的原则

1.全面性原则。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应当通过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影响绩效水平的各种因素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地分析和综合评析。

2.相关性原则。评价指标的选取、评价方法的确定、评价标准的衡量都必须贯彻相关性原则 ,根据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方向,并参考同类高职高专院校相关项目预算资金绩效评价标准,客观公正的反映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

3.效益型原则。高职高专院校的预算绩效评价应当以资金周转和回报水平为重点,运用投入产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科学分析预算资金保值增值水平和执行力度。在评价体系建设中也要充分考虑评价方法和指标的成本效益,力求节约评价成本。

4.发展性原则。综合绩效评价应当在综合反映高职高专院校年度财务状况的基础上,客观分析预算编制水平、执行力度,为以后年度的预算安排提供决策依据。

三、高职高专院校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建设的应用

1.制定评价工作方案,明确评价目标。根据以前年度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详细的预算数据分析,以分析结果作为绩效评价工作方案制定的基础,预算绩效评价工作方案中应明确的主要内容:

(1)评价流程,包括学校内部至上而下的评价程序、评价领导小组的确定、评价工作的承担部门及人员;评价专家组成员的确定及评价周期等。

(2)评价目标,评价目标应根据学校发展战略的要求确定,对重点项目的预算执行情况应逐一进行绩效评价。

(3)评价数据来源,评价数据不仅包括传统的财务指标,应同时考虑学校发展状况的相关指标,侧重于对预算执行情况和资金流量情况的数据分析。

(4)评价结果奖惩制度。绩效评价数据应作为下一年度预算编制的主要参考依据,将绩效评价结果和预算编制有机结合起来,对符合学校发展方向且年度内预算执行理想的项目,下一年度预算优先安排;对预算绩效评价得分比较低的项目,分析成因,如果存在浪费教育资源、降低资金效益的项目,在下一年度预算安排时不予考虑。

2.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参考企业综合绩效评价方法,对高职高专院校绩效评价分为定量评(下转第69页)(上接第61页)价和定性评价两部分。定量评价是对高职高专院校一定期间的资产质量、债务风险、经费投入产出、预算执行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列举一些主要指标如下:

(1)生均经费支出=(工资福利支出+商品服务支出+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项目支出)/学生总人数(其中:商品服务支出包括教学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后勤支出、科研支出等)

(2)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3)收入预算完成率=(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支出+事业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其他收入)实际发生额/本年收入预算数×100%

(4)支出预算完成率=(工资福利支出+商品服务支出+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项目支出)实际发生额/支出预算数×100%

(5)收入支出率=本年事业支出数/本年事业收入数×100%

(6)收入年增长率=(本年收入数-上年收入数)/上年收入数×100%

(7)支出年增长率=本年收入数-上年收入数)/上年收入数×100%

(8)固定资产年增长率=(年末固定资产总额-年初固定资产总额)/年初固定资产总额×100%

(9)净资产增长率=(年末净资产数-年初净资产数)/年初净资产数×100%

定性分析的指标主要包括学校发展战略实现度、教学资源利用率、人才培养结构优化程度、行业影响和社会贡献程度等。

3.确定评价方法及衡量标准。定量分析多采用功效系数法,对每一项评价指标分别确定优秀值、合格值、不合格值,先分别计算各指标的得分数,再经过加权平均进行综合分析,从而评价项目或学校整体的预算绩效。

定性分析应根据指标取得的难易程度,选择问卷调查法、专家评分法等分析方法。

4.拟定评价工作报告。绩效评价工作报告是根据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得出的综合评价结果编制,真实客观、简明扼要反映高职高专院校综合预算绩效状况的文本。评价工作报告中应当包含评价工作程序、评价目标、评价基础数据及指标、评价标准和方法、评价结果和结论、存在的问题及管理建议等内容。

绩效评价工作方案范文第8篇

关键词:绩效评价;业务;流程

中图分类号:F810.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01

一、评价主体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主体是各级财政部门和各预算部门(单位)。

二、评价对象

1.按资金管理的单位,分为纳入政府管理的资金和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的资金。2.按预算级次,分为本级部门预算管理的资金和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转移支付资金。3.按部门(单位)管理资金的类别,分为基本支出、项目支出和部门整体支出。

三、评价内容

1.绩效目标的设定情况。绩效目标应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①预期产出,包括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数量;②预期效果,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可持续影响等;③服务对象或项目受益人满意程度;④达到预期产出所需要的成本资源;⑤衡量预期产出、预期效果和服务对象满意程度的绩效指标等。2.资金管理情况。主要是资金的投入和使用管理情况。3.项目管理情况。主要是为实现绩效目标所制定的制度、采取的措施及其落实情况。4.绩效实现情况。主要是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和效果。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项目完成情况。二是项目的成效。

四、评价程序

1.前期准备阶段,包括确定评价对象、下达评价通知、确定绩效评价工作人员、制定评价工作方案。2.评价实施阶段,包括收集基础数据和资料信息、核实数据信息、现场抽查考评、综合分析并形成评价结论。3.报告形成阶段,包括撰写评价报告、征求意见修改报告、提交报告、审核报告并反馈审核结论、建立绩效评价档案。

五、评价工作方案的制定

评价工作方案应包括评价目的、对象、内容,评价指标、评价标准、评价方法,组织实施程序、工作时间安排、有关资料准备及工作要求等。方案的形成,要经过认真的讨论、研究和论证。

六、设置评价指标体系

1.共性指标和个性指标。包括预算编制和执行情况、财务管理状况、资产配置、使用、处置及其收益管理情况,以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等。个性指标:针对预算部门或项目特点设定,适用于不同预算部门或项目的业绩评价指标。

共性指标由财政部门统一制定,个性指标由财政部门会同预算部门制定,以预算部门为主。

2.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定量指标:可以通过数据计算分析评价内容,以数量反映评价结果的指标。定性指标:对评价对象进行客观描述和分析来反映评价结果的指标。设置绩效评价指标应遵遁相关性、重要性、可比性、系统性和经济性五个方面的原则。要考虑所选指标在评价内容的度量上具有精确性,尽可能量化。选出的指标应具有独立性,减少人为因素对指标的修饰。在设计指标时应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在能够衡量财政支出绩效,科学合理获得评价结果的情况下,设置的指标尽可能较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动态的、可扩充的。可根据绩效评价工作的开展情况,不断完善共性指标。

七、评价方法

1.成本效益分析法:又称投入产出法,是将一定时期内的支出与效益进行对比分析,以评价项目绩效目标实现程度。适用于成本和收益都能准确计量的财政支出评价。一般情况下,以社会效益为主的支出项目不宜采用此方法。

2.比较法:是指通过对绩效目标与实施效果、历史与当期情况、不同部门和地区同类支出的比较,综合分析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可分为历史比较法、横向比较法和目标比较法。

3.因素分析法:是指通过综合分析影响绩效目标实现、实施效果的内外因素,评价绩效目标实现程度。通过列举所有影响成本与收益的因素,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从而得出评价结果。

4.最低成本法:是指对效益确定却不易计量的多个同类对象的实施成本进行比较,评价绩效目标实现程度。

5.公众评判法:是指通过专家评估、公众问卷及抽样调查等对财政支出效果进行评判,评价绩效目标实现程度。

绩效评价方法的选用应当坚持简便有效的原则。根据评价对象的具体情况,可采用一种或多种方法进行绩效评价。

八、收集基础数据、资料信息

收集数据、资料要围绕绩效目标、评价指标,以便评价打分,并尽可能收集高质量的数据信息。应注意其相关性、准确性、有效性。

收集的内容主要包括:1.有关项目建设管理制度、政策、法规,如资金管理办法、项目管理办法等。2.项目文件和相关报告,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立项、设计批复文件,项目监理报告,竣工验收报告。3.财政专项资金的拨付文件及使用情况资料。4.财政和审计部门的专项检查和审计报告等资料。5.被评价单位上报的绩效报告。6.评价机构现场自制、记录的相关工作底稿。

九、核实收集到的数据、信息

核实的重要性:决定着评价结果的真实性。

核实的内容:所收集到的数据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代表性。

核实方式:现场核实、利用相关资料佐证。

十、现场调查考评

深入被评价项目单位及现场,通过听取情况介绍、查阅相关资料、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对其管理制度的建立和落实情况,资金使用和管理情况,项目完成情况及其成效进行实地检查和核实。

十一、综合分析

综合分析是指根据收集整理的相关资料和现场调查掌握的有关信息,来回答关键评价问题,并进行原因解释。分析的方法主要有变化分析、归因分析和贡献分析。在进行综合分析中往往要同时使用这三种分析方法。根据评价标准、方法、指标分值,进行评价打分。形成基本评价结论:分数、等级、评价性结论。

十二、撰写评价报告

绩效评价工作方案范文第9篇

关键词: 绩效评价;第三方评价;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 F8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8153(2017)01-0076-05

一、引言

随着我国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逐步转变、财政管理改革的不断深化,新预算法规定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都应当对预算支出情况开展绩效评价,基于社会需求和社会视角引入第三方评价,既是我国推动政府职能转型、完善国家治理体系的需要,也是增强评价客观性和公正性、提高评价结果认可度、扩大评价社会影响的需要。湖北省自2006年引入第三方机构对政府绩效进行评估以来,评价工作由试点逐步走向推广应用,评价范围不断扩大,通过评价实践,湖北省已构建了“以财政部门为主导,以主管部门为依托,以单位自评为基础,以专家和中介等第三方评价为主体”的绩效评价管理体系。2013年度省级财政预算支出54个项目重点绩效评价, 9家会计师事务所受委托参与了其中31个项目、49亿元资金绩效评价。2014年第三方中介机构完成了省财政厅重点绩效评价28项、省直部门绩效评价210项。

但是,由于绩效评价工作本身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等原因,当前第三方中介机构在参与绩效评价过程中还面临许多挑战,绩效评价质量与政府期望仍有一定差距。2015年7月湖北省财政厅对第三方机构参加省级财政重点绩效评价项目提交的43份绩效评价报告的专家评审情况进行了通报,通报披露“经专家评审,评定为优的报告占比19.6%,评定为良的报告占比39.5%,评定为中差的报告占比41.9%,受第三方机构提交报告总体水平的影响,多数评价结果难以在财政管理工作中应用”。2016年5月对2015年第三方机构开展的238项省级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报告质量等级情况进行通报,评定为优的报告占比14.71%,评定为良的报告占比57.56%,评定为中差的报告占比19.33%。如何提高第三方中介机构的评价报告质量,提高评价结果的权威性和公正性,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二、第三方中介机构绩效评价质量影响因素及现状分析

绩效评价质量是指其绩效评价工作过程及其结果的优劣程度。影响第三方中介机构绩效评价质量的主要因素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绩效评价外部环境、中介机构内部质量控制、具体项目评价质量控制。全面的质量控制需要对影响绩效评价质量的各个要素进行全方位控制。

(一)第三方中介机构绩效评价外部环境控制现状

从中介机构立场来看,绩效评价外部环境因素系建设、预算部门绩效管理水平、行业支持与监管等,第三方中介机构在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时的目标、方法、内容、风险等都最终受制于这些特定因素。

政府层面法规制度建设。湖北省自2012年开始,对绩效管理工作的要求逐步提高,省政府层面出台了关于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省财政厅制定了《湖北省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方案(2013―2015年)》等作为统领性的意见指导全省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明确提出强化财政部门、部门预算单位的绩效评价主体功能,积极引导第三方参与绩效评价工作。

财政部门保障支撑体系建设。制度保障方面,湖北省财政厅2014年印发了《湖北省第三方机构参与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暂行办法》(鄂财绩规〔2014〕3号)和《湖北省财政项目资金绩效评价操作指南》(鄂财函[2014]376号)指导第三方机构开展财政项目资金绩效评价。组织保障方面,省财政厅通过政府采购中心采用公开招标方式,建立了财政支出预算绩效管理第三方服务机构信息库,仅2015年就有40所会计师事务所入围。除此之外,还加强了专家库和预算绩效管理监督指导库的建设。截至2014年全省已有76个地区建立了本地专家库,其中19个地区对专家库进行了较为规范的动态管理7。相对来说,科W、合理的分级分类技术规范指引和评价指标体系尚未建成,尤其是评价标准库的建设几乎是空白,提供技术支撑方面急需加强。

预算单位绩效管理水平。湖北省省级财政部门先后制定、修订了涵盖省级预算绩效目标管理、预算绩效目标现场审核工作规程、绩效评价报告质量考核标准、绩效评价结果应用暂行办法等相关规定。2016年,44个地区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编报比例达到了考核要求,占比48.8%,武汉市、黄石市等34个地区以财政内部审核、第三方专家组审核等方式对部门编报的绩效目标组织了严格审核,十堰市、荆州市等70个地区探索建立绩效运行监控机制, 31个地区组织评价小组,对绩效评价报告进行审核并出具审核意见书。武汉市、秭归县等48个地区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预算编制的重要参考依据;大冶市、松滋市等32个地区将绩效评价结果上报本级政府,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十堰市、房县等36个地区将绩效评价结果上报人大,接受人大监督;老河口市、襄州区等10个地区将绩效评价结果网上公开8。

行业支持与监管。2014年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制订印发了《财政支出(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操作指引(试行)》(中评协〔2014〕 70号),2016年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制订印发了《会计师事务所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业务指引》(会协〔2016〕10号)。省级行业协会除组织座谈、培训外,尚未出台与绩效评价相关的具体支持与监管措施。

(二)第三方中介机构内部质量控制现状分析

湖北省引入的第三方中介机构主要为会计师事务所和资产评估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的主要依据为《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第5101号――会计师事务所对执行财务报表审计和审阅、其他鉴证和相关服务业务实施的质量控制》,准则规定应从对业务质量承担的领导责任、相关职业道德要求、客户关系和具体业务的接受与保持、人力资源、业务执行、监控等要素制定质量控制政策和程序,有效地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的低水平。《会计师事务所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业务指引》规定绩效评价业务的质量控制措施包括绩效评价人员的招聘、任务委派、职业发展、培训、业绩考核等方面的合理安排、所内建设绩效评价技术支持平台等,并对工作底稿、档案管理和绩效评价数据库作了强调。评估机构质量控制可以参考《资产评估专家指引第7号――中小评估机构业务质量控制》,该指引列举的为执行质量控制制度设计的必要程序与会计师事务业务质量控制准则规定基本相同。中评协《财政支出(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操作指引(试行)》未对质量控制作出专门规定。

通过对2015年“湖北省财政厅省级预算绩效管理第三方机构库建设项目”中标的40家会计师事务所调查发现,中标的会计师事务所成立时间均在10年以上,注册资本50万以上,绝大多数排名全省前100,拥有不少于20人的专业人才,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绝大部分事务所为降低鉴证业务风险,已逐步树立质量意识,建立质量控制体系,有计划组织安排人员参加绩效评价业务培训。但是,单独设置“质量控制部”和“绩效评价部”的事务所不多,绩效评价作为新业务,基本都是作为鉴证业务由审计部或资产评估部完成,针对绩效评价质量控制的专门研究、制度、措施较少,只有个别事务所单独设置了绩效评价服务项目和专门制定事务所绩效评价项目操作及工作底稿编制指南。从同一事务所承担的绩效评价任务来看,行业跨度很大。

(三)第三方中介机构绩效评价具体项目评价质量控制现状

湖北省第三方中介机构参与绩效评价主要采用整体委托方式, 具体流程一般为:“财政部门、预算单位(委托方)确定绩效评价对象―下发绩效评价通知书―第三方中介机构成立评价小组―委托方对评价小组能力评估确认―评价小组了解项目基本情况―进行评价设计―制订绩效评价工作方案―委托方审核―现场工作―评价分析―撰写和提交评价报告―评价报告审核―评价质量评审”。整个过程中对具体项目绩效评价质量监控主要有外部监控和内部监控两个方面,外部监控主要包括财政部门或预算单位对评价小组成员评价工作组能力评价、第三方绩效评价方案的审核、评价实施过程的监控、评价报告的审核、评价质量评审;内部质量监控包括评价小组成员的确定和质量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的确定、评价现场工作质量控制、评价方法选择等。

比较分析了部分湖北省对外公示的第三方中介机构2015年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报告,发现评价机构与被评价单位没有直接利益关系,能够保持评价主体的相对独立性,项目绩效评价的小组成员除由中介机构聘任的绩效专家、专业人员组成外,一般还包括预算单位项目执行部门相关执行人员。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方面大部门都是由第三方主导设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一般参照财政部、省财政厅颁布的共性指标框架体系,分为投入、过程、产出和效果四个维度,其中投入和过程类指标一般为共性指标,权重占30%~40%,产出和效果类指标为个性指标,权重占60%~70%。产出类指标和效果类指标一般又以效果类指标为主导,但是也有的项目效果指标确实难以测量,以产出指标为主、效果类指标为辅。个性指标数量一般为5项以上,设计依据主要是预算单位或主管部门年度工作目标和要求,以及项目实施具体情况。评价标准一般以历史标准和计划标准为主。评价方法主要包括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析法、研讨会和专家听证会等,在评价分析方面,通常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或多变量统计分析等方法。打分方法有专家评分法和指标评价打分两种。评价的局限性主要集中在:评价项目的绩效目标体系模糊;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和赋权需要专家进一步的讨论研究;对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可持续影响无法准确量化,只能依靠评价团队经验、结合受益对象的调查问卷进行评估;问卷调查样本量偏小,项目绩效评价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主观性;评价小组人数、时间、样本量等限制,无法对各项目资金支出金额进行全面核实,抽样评价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样本误差,影响评估结论的精确性等。评价报告中对存在问题的分析和原因描述主要为:项目部分绩效指标及目标值有待进一步细化和量化、绩效管理制度需进一步完善、管理基础工作不够扎实、实施过程资料不够充分、部分绩效目标达成率低等。建议一般围绕问题,从政策建议和改进举措两个方面提出相关对策,通用性建议较多、前瞻性建议较少。

三、第三方中介机构绩效评价质量控制对策与建议

(一)坚持系统性和导向性,合力营造良好的中介机构绩效评价环境

政府部门、财政部门、预算单位、行业监管部门应当合力共管,坚持系统性和导向性,为第三方中介机构参加绩效评价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政府部门在顶层设计中应当加强立法工作,目前尚未出台政府绩效评价的相关法律规范,现有的管理意见、工作方案仅从宏观层面提出了要求,约束力较弱;立法中应当明确全国人大、地方人大、审计机关的监督权力和责任,第三方评价应向各级人大负责,各级审计机关具体监管绩效评价工作,更好地体现第三方独立主体的属性,引导各部门重视第三方评价。

财政部门应当完善预算管理全过程制度体系的建设,在基础工作、绩效目标、绩效监控、绩效评价、结果应用等方面提高政策的可操作性和适应性。加快制订中介机构工作规范、中介机构考核办法,对第三方评价全过程制定相关的实施细则,“谁来评、怎么评、评什么、怎么用”都要做到有据可依。技术支撑方面,制定科学规范的评价指标和公正合理的评价标准迫在眉睫,广覆盖、分层、分类的指标库、评价标准库可以使不同的绩效评价项目、不同地区同一类项目在指标设置、评分标准以及各指标分值设定方面具有参照性和相对统一性,减少绩效评价的随意性,增强评价结果的横向可比性,为全面规范开展第三方绩效评价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财政部门应当加大对绩效评价报告的审核力度,完善公示机制,对评估使用结果加强监督,挑选和推广优秀的绩效评价模式,提高其示范带动效应。

预算单位应当高度重视绩效评价工作,完善内部绩效管理制度,加快推进预算管理信息化水平,加强绩效目标管理,避免评价指标与标准事后量体裁衣,配套推行“痕迹化管理”,从项目的相关性、预期绩效的可实现性、实施方案的有效性、预期绩效的可持续性和资金投入的可行性及风险五个方面完善单位自评体系。

绩效评价工作方案范文第10篇

2006年以来,恩施州立足州情,大胆创新,积极稳妥地推进行政事业资产管理改革和绩效评价工作,建立起“产权清晰、分类管理、资源共享、配置科学、处置规范、收益统筹”的国有资产管理新模式,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创新管理体制,改各自为政为集中监管

恩施州现有行政事业国有资产总量达80多亿元,我们针对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责任主体不明、产权关系不清、缺乏制度约束等问题。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按照“改体制,立法规,严管理,建网络”的目标,制定了分类实施、统一监管、规范处置、收益统筹的实施方案,建立了行政事业资产新型管理模式,实现行政事业资产的安全、完整和有效利用的目标。

——分类实施。州直行政事业资产改革分两类实施,对州直行政事业单位利用国有资产对外投资、出租出借、兴办经济实体,闲置资产和需处置资产列入首批改革范围和对象;对学校、医院、具有社会公益性和社会福利性质的机构、州政府直属驻外机构等单位列为第二批改革范围。

——统一监管。对州直行政事业单位利用国有资产对外投资、出租出借的资产,由州政府授权委托新成立的州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统一监管。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挂牌竞价租赁交易。对州直行政事业单位的各类经济实体,在清产核资和审计的基础上,根据政策规定,结合部门和单位实际,分别采取脱钩转型、面向社会租赁、承包经营等方式,实行市场化运作。

——规范处置。对州直行政事业单位的闲置资产以及需转让、调拨、捐赠、报废、核销和处置的其他资产,由州政府授权委托州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集中统一调剂处置,采取整体转让、直接拍卖、挂牌竞价等方式盘活变现,按照可置换的不建设,要建设的需置换的原则,引入市场机制,构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调剂处置机制,公开透明,阳光操作,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益。

——收益统筹。州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实行统一监管后,所形成的投资收益、出租出借收入和处置收入等国有资产收益,属政府非税收入,纳入财政预算,按照政府非税收入的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二、创新管理制度,改缺乏约束为制度规范

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恩施州委、州政府先后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通知》、《恩施自治州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实施办法》和《恩施自治州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暂行办法》等。州财政局制定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管理暂行办法”,“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公开竞价报名规程”、“协议转让(出租)规则”、“公开竞价规则”、“国有资产处置工作流程”、“出租出借工作流程”、“公开竞价纪律”、“公开竞价监督人员职责”以及“州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纪律规定”等制度和办法,为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管理改革提供了制度保障。

三、创新管理方法,改随意处置为规范运作

——在资产配置环节,做好标准制定,促进合理配置。一是测算制定了“恩施州州直部门预算日常公用经费单项定额标准”,有效地促进部门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二是测算制定了“恩施州州直机关事业单位办公用房配置标准”,对州直行政事业单位超配置标准的公用房屋和闲置公用房屋,由州人民政府授权州财政局集中统一配置。2007年,对5个州直单位的办公用房进行了调剂配置,共调剂办公用房2868.62m2,在一定层面上解决了部分州直单位资产占有苦乐不均的问题。三是测算制定了“恩施州党政机关汽车配置定编标准”,对州直行政事业单位超标准配置的车辆,我们配合州纪委共同集中统一处置。2007年,共处置超标准配置车辆8辆,公开拍卖,实现处置收入133.8万元;对5个州直单位超配置定编标准的6台车辆进行了调剂配置。

——在资产使用环节,坚持公开竞价,实行阳光操作。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行政事业单位利用国有资产对外出租实行公开竞价。一是规范流程。对州直单位利用国有资产对外出租,州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与单位共同拟定方案,制订公开竞价文件,在恩施日报和有关网站公告,组织报名登记。改革以来,共制订公开竞价文件800多份,规范性合同文本800多个。二是坚持以州综合招投标中心(政府采购中心)为公开竞价操作平台,严格按照公开竞价规则组织公开竞价大会。改革以来,共召开了48次竞价大会;对经过规定程序不能形成有效竞价的,按规定与有关单位共同组织竞争性谈判。新的操作方式不仅公开透明,且降低行政成本,得到各级领导、机关事业单位、承租人和社会各界的好评。州民政局局长刘述宣在参加首次竞价大会后也表示,成交价比底价高出1.4倍,出乎意料。这种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价形式,既提高了国有资产使用效率,又减少违纪违规行为发生,值得在全州推广。

——在资产处置环节,科学制定流程,强化监督管理。改革启动后,我们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处置行为,严把资产评估、主管部门审核和财政审批、确定底价、公开竞价、收入进专户五道关口,资产出售一律到州综合招投标中心(政府采购中心)进场交易。改革以来,对州直单位申报的102个项目国有资产进行了规范处置,其中处置车辆29辆,实现收入346万元;处置土地、房屋建筑物实现收入1537万元;处置一般设备实现收入60万元;处置事业单位改制资产实现收入979万元。通过规范处置,加大了政策执行力度,有效遏止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处置的随意性,防止了国有资产的流失,促进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和有效使用。

——在收益管理环节,强化征收管理,实行收支两条线。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和处置收入按照“单位开票、银行代收、财政统管、政府统筹”的方式进行管理,采取直接收缴和集中汇缴两种方式。直接收缴,是由财政部门按合同规定的期限,由州国资办开具“湖北省政府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缴款义务人凭“政府非税收入缴款书”到指定的银行缴款,缴款义务人凭银行盖章的“政府非税收入缴款书”收据联,到有关职能部门办理相关手续。集中汇缴,是由受同级财政部门委托的单位履行委托征收职责,向缴款义务人出具“湖北省政府非税收入专用票据”,在收取款项后,开具“政府非税收入缴款书”,将所收款项通过银行集中汇款至财政专户。按照“收支两条线”管理要求,收入实行比例调剂,对拨付给单位的收入,全部纳入部门预算。这样操作,不仅做到应收尽收,增加了财政收入,又调动了部门和单位有效利用资产的积极性。改革以来,州直共征收国有资产收益6388万元,其中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3466万元,比单位原合同年出租收入2446万元净增1020万元,增长42%;实现国有资产处置收入2922万元,比资产评估(鉴定价值)2320万元净增602万元,增长26%。

四、创新管理手段,改静态管理为动态管理

一是开展资产清查,摸清家底。我州共抽调6800多人,组成1600多个资产清查工作专班,采取“以物对账,以物查账,见物就点,见账就清”的方法,对全州1613个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进行清查,清查面达100%。清查结果,全州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总额为82.54亿元,比账面资产总额74.02亿元净增8.52亿元,增长11.5%,其中行政单位资产31.48亿元,净增4.84亿元,增长18.2%;事业单位资产51.06亿元,净增3.67亿元,增长7.8%。为保证资产清查不走过场,全州组织40个核查小组,对全州405个行政事业单位清产核查工作进行抽查,抽查面达到省规定的25%。同时委托中介机构对其中160多个单位进行重点核查。通过资产清查,为建立资产管理基础数据库提供了初始数据,为单位编制部门预算创造了条件,为稳步推进改革奠定了基础。

二是运用信息技术,推进动态管理。结合我州实际,以健全和完善固定资产台账为突破口,组织专班深入单位帮助指导固定资产建账建制。2007年,州直各单位建账建制率达到100%。在此基础上,建立资产管理动态信息系统,免费为全州1613个行政事业单位安装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软件1669套(含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安装使用面达100%。

五、创新工作措施,改监管缺位为齐抓共管

——加强政策宣传,优化服务。一是举办培训班。讲解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政策,改革以来,共培训资产管理人员7000多人次,发放政策宣传资料10000多册。二是服务上门,宣传政策,收集单位和社会各界对改革工作的建议和要求。州直有的单位领导原来对这项改革不理解,认为集中统一管理手续复杂,程序太多。经上门宣传解释,同时主动做好各项服务工作,得到了理解和支持,主动派员到财政部门办理房屋(门面)对外出租和资产处置手续。三是及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对资产清查和管理改革工作中的典型,在《恩施日报》等媒体进行宣传。

——搞好部门配合,形成合力。一是与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和国库集中收付改革相结合。凡州直行政事业单位购置固定资产,全部纳入年度部门预算,一律通过政府采购和国库集中支付完成购置任务,杜绝了擅自购置现象。二是加强与部门的协调,凡涉及资产报废、损失的,单位要说明原由,对价值大的,须有相关部门的技术鉴定;凡资产调剂划转、交换、出售、转让等行为,须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出具的评估报告。对资产处置,未经财政部门批准,房产、国土和交警部门不得办理房产、土地和车辆过户手续;工商部门不得办理年检登记;财政国库收付中心不受理收支业务;纪检、监察和审计部门加强纪律监督,对造成资产损失和流失的单位和有关责任人追究责任。这些措施,增强了行政事业资产管理的约束力和责任感。

六、创新绩效管理,改重投轻管为投管并重

一是加强领导,健全和完善工作组织体系。为进一步做好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工作,2007年4月,恩施州人民政府成立了由州委常委、常务副州长为组长的“恩施州人民政府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州财政局。重新调整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专家咨询组,并向新增加的49位专家颁发了聘书,健全和完善了州级财政支出专家人才库。为我州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提供了组织保证和人才资源保证。在此基础上,按照省厅要求,结合我州实际,制定了《2007年州直部门预算项目支出绩效评价试点工作方案》和《恩施州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方案》2个方案。同时,选择3个不同的财政项目,采用定量分析、定性分析和综合分析判断相结合的方法,结合国家和省颁布的经济性和社会性目标,参考项目的共性和个性,分别制定了财政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完成了“恩施州卫生事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指标解释”、“鹤峰县万亩高山反季节蔬菜基地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指标解释”、“咸丰县瘦肉型生猪重点产业化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指标解释”。有效地推进了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深入开展。

二是组织开展项目支出绩效评价试点工作。2007年,我们按照开展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方案,完成了“鹤峰县万亩高山反季节蔬菜基地项目支出”、“咸丰县瘦肉型生猪重点产业化项目支出”、“中央政法补助专款项目支出”、“州政协办公楼维修改造项目支出”等4个项目绩效评价试点工作。

上一篇:控辍保学工作方案范文 下一篇:留守儿童工作方案范文